教育适应自然原则下的夸美纽斯终身教育思想浅析

2024-08-19

教育适应自然原则下的夸美纽斯终身教育思想浅析(共5篇)

教育适应自然原则下的夸美纽斯终身教育思想浅析 篇1

教育适应自然原则下的终身教育思想浅析

摘要:夸美纽斯是17世纪捷克伟大的爱国者、教育改革家和教育理论家。在他的的教学理论体系中,教育适应自然原则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在这个原则之上,夸美纽斯提出了多种观点,诸如班级授课制、分科教学等,其中终身教育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部分。笔者在本文中,将从教学适应自然的原则出发,对夸美纽斯的终身教育思想进行一些阐述,从而为更深刻地认识夸美纽斯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夸美纽斯 教育适应自然原则 终身教育

要想研究一个伟大人物的思想,必须先对他的平生经历进行必要的了解。我们都知道,夸美纽斯生活在封建主义与资本主义交替历史时期,他的思想也无不体现着时代的特征,即进步与保守的共存。夸美纽斯既推崇人文主义的的一些主张,重视人的价值,同时,他的教育主张也存在阶级性,而且作为基督教新教派领袖的他,也没有抛弃基督教的世界观,比如,他既强调感觉是认识的起点与基础,又认为《圣经》是认识的源泉。当然,任何矛盾都有着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夸美纽斯展示给我们更多的是他的进步思想,这也是我们研究的主要方向。

在夸美纽斯整个教育体系中,教育适应自然原则是一条根本的指导性原则,他的许多思想都是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终身教育作为夸美纽斯教育理论体系中的一部分,较少被人所单独提及,但这一思想也是有其独特价值的,当然它也受到了教育适应自然原则的影响。下面笔者将对这种影响展开阐述。

一、何谓教育适应自然原则

夸美纽斯认为,在宇宙万物和人的活动中存在着一种“秩序”,即普遍规律,特别是人的发展,从生到死,夸美纽斯在末年时期著的《人类改进通论》中的《泛教论》部分把人生分为了七个阶段:胎儿期、婴儿期、童年期、少年期、青年期、成年期、老年期,(在《大教学论》中是四阶段)总体上是这样一条连贯的规律,同时各个时期又都有着自己独特的特征。“适应”可以解释为承认规律并发现利用规律。所以,教育适应自然原则,一方面是在教育过程中人们首先应该承认客观事物特别是人的发展是有规律的,教育工作也是有规律的,而且人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内部还有着各自的特征及发展规律。另一方面,人们应该去努力探索并利用人的发展以及教育工作中的规律,教育工作者必须依据人的年龄特征去展开不同的教育。

二、何谓终身教育

前文已经提到过,夸美纽斯把人类生命的整个过程分为七个阶段,而且他认为各个阶段都应该有与其相适应的教育,这就是终身教育思想。完整的终身教育思想体系形成于夸美纽斯晚年,这既是对《大教学论》中所提的四级教育制度的补充,同时也是对自己一生经历的总结。前五个阶段,我们都可以理解,这是人接受教育的黄金时期,而后两个阶段可能有人会产生疑惑,成年期与老年期是什么教育呢?夸美纽斯曾经形象地用一年的十二个月来比喻人生的各个阶段,成年期即人生的七、八、九、十和十一五个月,而老年期则是十二月,代表着人生即将凋零的冬季,代表着一年的结束。从时间的跨度上来说,我们知道成年期几乎占据了整个人生中的一半,因此这一阶段的教育也是至关重要的。而根据夸美纽斯的“今生是对永生的准备”的最终教育目标的断论,老年期是今生和来生的衔接点,是人达到“永生”的关键阶段,因此老年期的教育也不可或缺。我们老祖宗也有过“活到老,学到老”这样的至理,但这都是大道理,相比之下夸美纽斯的终生教育思想则更显具体化。

三、自然原则下的终身教育

(一)人类教育的四季与十二月

在《大教学论》中,夸美纽斯提出,大自然有四季的变化,那么在人的教育过程中也可以分为四季,于是学校组织便分为四个阶段:母语学校相当于春季,国语学校相当于夏季,拉丁语学校相当于秋季,大学相当于冬季。而在《泛教论》部分,夸美纽斯又赋予成年期教育与老年期教育同样重要的地位,并用一年中的十二个月来比喻人生的七个阶段。可以说四季的划分是夸美纽斯终身教育思想的雏形,而十二月的划分则是终身教育的成型,它们都是教育的适应自然原则的充分体现。当然,这样刻板的划分,也有其自身的局限性,但在那样一个新旧思想碰撞的年代,夸美纽斯作为一个基督教徒,能跳出神的思想的束缚,以客观的自然规律作为教育的原则,不得不说是一项创举。

(二)人生各阶段的教育

夸美纽斯说各级学校“自始至终,要按照学生的年龄及其已有的知识循序渐进地进行教导”,这句话不只适用于成年之前,成年之后也应该是这样的。毫无疑问,人生各个时期都有其独特的年龄特征,同时各个时期内部又有着各自的发展规律,教育就是要根据不同时期内人所表现出来的不同特征,去发现并利用那些规律,从而达到教育的最终目的。

夸美纽斯的终生教育体系中相当一部分是研究学前教育,他所著的《母语学校》是世界上第一本系统论述学前教育的专著,无论是胎教、体育、智育还是德育,都要考虑儿童生理与心理特别是感觉器官的发展特点与水平,要充分考虑儿童的需要与能力。另外,在成人期中,人们应当学习幸福生活与事业成功的艺术,把在社会学校中所学知识付诸实践,进而为下一阶段的学校做准备。而老年期的人们应当学会以正确的态度去面对人生和安享晚年,把度过和谐、安详的晚年作为完满人生的句号。

(三)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统一

显然,人类是自然的一部分,自然性是人的本性之一,人的生理与心理发展都遵循着一定的自然法则。另一方面,人的本质属性是社会性,而教育特别成年期以前的教育对于人社会性的形成与完善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夸美纽斯以教育适应自然为原则,通过终身教育,使人的自然性与社会性真正的实现了统一。

四、结语

教育适应自然的原则是夸美纽斯教育理论体系的灵魂,在此原则之下的终身教育对于我们也有很多的启发,而且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当然,夸美纽斯的思想也有一些局限,比如教育最终目的中的宗教思想,但考虑到当时的历史社会背景及其本身坎坷的人生经历,能取得这样的成果已属不易,无论如何,夸美纽斯及其思想在世界教育史上的地位是不会被取代的,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相信人们能收获更多。

参考文献

[1]陈瑶.夸美纽斯的终身教育思想评介[J].成人教育.2007,(8).[2]吴式颖.外国教育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附录:

[1]盛莹.试评夸美纽斯的自然适应性原则

[2]杨年芳,成云.从《大教学论》看夸美纽斯的和谐教育思想 [3]王保星.自然•秩序:夸美纽斯教育理论的逻辑起点

[4]傅宝英.夸美纽斯“教育适应自然“的教育原则[J].当代教育论坛

[5]杨卫明.教育理论研究的创新依靠什么——从夸美纽斯的“自然适应性”原则谈起 [6]仪淑丽,左小文.夸美纽斯的“自然适应性原则“及其启示 [7]阎九锋.教育是一种和谐的艺术——读夸美纽斯《大教学论》有感 [8]徐平利.泛智教育:职业教育思想的萌芽

[9]邓凡茂,齐永芹.关于课程改革理念范型的哲学思考

[10]吕玉冬.一种被忽视的外语教学法——试论17世纪夸美纽斯的语言教学法 [11]卜玉华.解读“儿童中心观”—一种历史的眼光

[12]张永英.试论夸美纽斯的“新工具”——兼谈学前教育研究的方法问题 [13]邓龙安.西方近代教育中体育的滋生 [14]陈瑶.夸美纽斯的终身教育思想评介

教育适应自然原则下的夸美纽斯终身教育思想浅析 篇2

一、夸美纽斯自然教育思想的内涵与学校体育课程目标

夸美纽斯关于对“自然”的理解与其整个教育理论体系的构建密切相关, 而对于“自然”内涵的理解也就成为理解夸美纽斯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的一把钥匙。在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中, “自然”具有这样几个方面的含义:其一, 是指人的自然本性和儿童的年龄特征。其二, 人发展的种子即博学、德行和虔信的种子存在人自身, 所以人的发展就属于一种内源性的发展。其三, “自然”还指人的一种合自然性, 一种个人的身心和谐。人的身心追求一种和谐的发展, 这是人的一种天性。正是由于身心和谐是人的基木特性, 遂使得普遍的人类教育成为可能, 通过建立学校教育体系, 向人类提供一种周全的教育便成为可能和必要的事情。人类的心性或性格虽然表现出差别, 但这种追求身心和谐的天性是一致的。 其四, “自然”还指一种符合自然秩序的教育体系。这种教育体系使得一切青年都能在此受到教育;青少年在该体系内学习可以使人变得有智慧、有德行、能虔信的科目;教育作为生活的预备, 能在成年以前完成。

我们从夸美纽斯“自然”的教育思想来看, 它首先指出教育要适应人的自然本性和儿童的年龄特征。人是自然的一部分, 人的发展也有其本身的法则, 同时, 也要非常重视学生的品德教育。其次, 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中包含促进人的身心和谐和全面发展, 人自身存在学问、德行和虔信的潜能, 在符合自然秩序的教育体系中, 学生在该体系内学习可以使人变得有智慧、有德行、能虔信的内容;教育是作为生活的准备。因此, 这对学校体育课程目标的构建及内容选择具有指导意义和深刻启示。

1.设立符合学生年龄特征的课程目标。

夸美纽斯指出教育要适应人的自然本性和儿童的年龄特征。人是自然的一部分, 人的发展也有其本身的法则, 因此, 各级学校体育课程目标是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 适合学生身心发展水平, 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 对体育课程目标进行纵向上的层次划分, 并确定不同层次的达成度, 同时注意各层次上的衔接, 更好地促进学生身体生长与发展, 进而提高其健康水平。

2.体育课程目标的建构要重视学生的品德教育。

夸美纽斯非常注重学生品德的培养。他认为, 教育要适应自然。在德育方面, 他提出的品德教育带有浓厚自然主义色彩。德行不仅包括外表的礼仪, 它还是我们行为的整个倾向和思想品德。至于虔信, 我们把它理解为一种内心的崇拜。因为学校体育课程对学生的教育作用是全方位的, 蕴藏着极大的潜力和深刻的内涵。体育不仅仅是一门学科, 不仅仅是学校课程的组成部分, 还内在包含德、智、美育的观点。因此, 体育课程在确立课程目标时要运用现代体育道德价值观, 对大学生进行品德教育。这有助于培养爱国主义情感和振奋民族精神, 有助于培养集体观念和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有助于形成竞争意识和公平意识, 有助于形成诚实守信的道德观念, 有助于形成勇敢、无畏的道德品质。品德体现在知识和个性品质两个方面, 因而可以归结为知识和心理的课程目标, 但思想品德对社会和个人的特殊地位, 使得有必要把它作为独立的课程目标进行设计。品德方面的目标包括:通过体育锻炼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具有良好的合作精神和体育道德;形成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 关注学生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 提高对个人健康和群体健康的责任感, 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发扬体育精神, 形成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学校体育课程必须配合育人总目标, 把体育与品德教育, 与培养团结互助精神, 与磨练勇往直前、不怕挫折的意志和提高能承受失败、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结合起来, 使体育课程丰富多彩。

3.体育课程目标的设置应更关注个人的价值取向。

夸美纽斯认为人的身心追求一种和谐的发展是人的一种天性。并且通过人身心和谐的发展使得普遍的人类教育成为可能, 通过学校教育向人类提供一种周全的教育。因此, 可以看出他非常重视学生个人和谐的发展, 即个性的发展。通过学校体育课程, 充分挖掘和实现学生的运动潜能;通过运动表现自我, 发展社交能力, 帮助学生建立与外界的联系, 获得社会感、责任感、自我认识、自我实现和良好的人际关系。因此, 在确立体育课程目标时, 既不能只从学生个人本位出发, 也不能只从国家本位出发, 更不能只从学科本位出发, 而应该是三者的有机结合。但是体育课程目标的设置应更关注个人的价值取向, 同时兼顾国家价值取向和学科价值取向。课程目标既要符合我国的学校教育与学校体育的国情, 把时代性与民族性、继承性结合起来, 还要坚持面向全体学生, 为提高全体学生的身体、心理与社会适应等整体健康水平服务;立足于现实, 着眼于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高度重视对学生体育意识、兴趣、习惯和能力的培养。通过体育课程培养的学生, 使之能够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夸美纽斯自然教育思想与体育课程内容

夸美纽斯把教育的内容概括为:学问、德行、虔信。“在夸美纽斯看来, 教育内容应该包括学问, 即关于一切事物的广博的知识。还要包括德行和恰当的道德。”学问、德行、虔信作为教育内容的三大部分, 其中涉及人的精神领域, 即用宗教改造人和塑造人的精神追求, 或者说是一种人生信仰。他将知识教育与德行教育放在首位, 充分体现出了他的创新精神。这三者在人的成长中是很重要的, 而且这三种元素是彼此密切相关的。因此, 体育课程内容的选择应以“健康第一”理念为核心, 体育课程内容要有“学问”, 即包含丰富的体育与健康知识。同时, 学校体育要配合育人总目标, 把体育与品德教育、美育及爱国主义教育相结合, 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品德。通过体育课程, 促进学生在精神、道德、社会、文化方面的进步。因此, 体育课程内容的选择要关注以下原则。

1.体育课程内容的多样化和综合化。

从日本、美国等一些体育先进国家的体育课程目标着, 无不将增进学生的健康摆在首要的地位。但体育课程的多目标要求决定了体育课程内容要综合化、多样化。以增进健康为核心, 从体育课程目标的多样性出发选择体育的方法和手段, 是各国课程设置的共同点。美国体育课的内容除一般的运动项目和游戏外, 还有各种各样的水上运动、探险运动及其他室外活动等。日本中学体育课程必修课的项目只是体操, 其余都为选修内容。各国还重视民族体育的开展, 如日本的柔道、相扑;美国的民间舞蹈、高尔夫球等。 因此, 我国的体育课程为了适应增进学生健康的需要, 也为了满足不同的地域、风俗、能力、基础条件以及兴趣爱好的学生需要, 近十几年来, 课程内容增加了休闲体育, 如射箭、网球、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等。课程内容将根据社会体育的发展、学生个体的需要和学校教学条件的差异等, 变得丰富和多样。

2.体育课程内容现代化。

体育课程内容要适应时代的发展、学校教育的发展, 按学生的生理和心理需要而设置, 必须具有科学性、趣味性和运动性, 使学生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体育文化素养得到增强和提高。

3.体育课程内容弹性化。

发展个性的体育观念, 反对体育的统一化, 坚持体育目的、课程、方法、教学组织等的多样化、灵活化、个别化。因此, 体育教材既要有统一性, 又要弹性化, 以适应各地各学校的实际情况。

总之, 从夸美纽斯自然教育思想看, 现代学校体育课程目标的设立要符合学生年龄特征, 有利于提高其健康水平。要重视学生的品德教育及关注学生个性的发展, 确立课程内容的选择原则, 使选择课程内容更加适合课程目标的实现。通过对夸美纽斯教育思想的研究, 可以看出, 根据学校体育课程“健康第一”的理念, 结合体育课程的发展趋势, 构建能够促进学生个性得到全面发展, 而又具有时代性的学校体育课程目标及其对课程内容的选择, 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夸美纽斯.大学教育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4.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3]施良方.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6:9.

[4]陆志远.夸美纽斯适应自然教育原则的历史启示[J].教育史研究, 1991 (1) .

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本站推荐) 篇3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1592-1670)是泛智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主要著作有:《大教学论》(1632)《世界图解》(1658)、《母育学校》(1628)等。

(一)论泛智教百和教育适应自然原则

夸美纽斯从17世纪30年代起就开始研究泛智“(pamsophia)问题。所谓”泛智“,在夸美纽斯看来,是指广泛的、全面的智慧。而泛智教育则是实现泛智理想的工具。泛智教育强调2点,一是普及教育,一切男女儿童,不论贫富贵贱,”人人均应受教育“;二是”人人均需学习一切“。对此,夸美纽斯作了明确的说明:”我们希望有一种智慧的学校,而且是全面智慧的学校即泛智学校,也就是泛智工场。在那里,人人许可受教育,在那里可以学习当前和将来生活上所需要的一切学科,并且学得十分完善。“在《大教学论》中,夸美纽斯用一名话概括了他的泛智教育思想,那就是”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他有时又把泛智教育称作”周全的教育“,并通过对”周全 的教育。的解释进一步阐明其泛智教育主张。他强调,周全的教育并非要求“人人懂得

(确切地或深刻地懂得)一切艺术与科学”。实际上也没有人能做到这一点,因为每种科学都是极广泛极复杂的,而人生又是短促的。周全的教育旨在借助学校做到,“(1)通过科学与艺术的研究来培植我们的才能;(2)学会语文;(3)形成诚笃的德行;(4)虔诚地崇拜上帝。”夸美纽斯还具体地谈了泛智教育的3个特点,一是“认识事物”。泛智教育强调“把一切知识领域中的精粹的总和”灌输给学生,“使他们知道一切必须熟悉的东西,理解一切事物的原因,懂得一切事物的真正有益的运用。”二是“行动熟练”。泛智教育强调知行结合,要求它所培养的青年都是有活力的、对一切事情都能胜任、精练而又勤奋的人,同时还要求青年在行动中表现出诚实的德性和对上帝的热爱。三是,语言优美“。泛智教育要求它所培养的学生在语言方面能达到令人满意的能言善辩的地步。

夸美纽斯倡导的泛智教育和泛智学校是对旧的教育和旧的学校的一种否定和改革。夸美纽斯强调说:”改良学校是可能的。“但这种可能性是建立在新的教育原则--”教育适应自然“基础之上的。夸美纽斯的教育适应自然原则强调2点:一是强调教育要遵循自然秩序,另一是强调教育要依据儿童天性。

夸美纽斯认为,秩序是”事物的灵魂,“世界之所以稳定正是由于有了秩序的缘故。他说:”我们通过考察知道,真正维系我们这个世界的结构以致它的细微末节的原则不是别的,只是秩序而已。“因此,教育改革的基础也应当是”万物的严谨秩序“。在夸美纽斯看来,”秩序是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们的教学艺术的主导原则。“只要把握住秩序的原则,泛智教育的目的是完全可能实现的。夸美纽斯解释道:所谓“秩序”就是,按照地点、时间、数目十大小和重量把先来的和后来的,高级的和低级的十天的和小的、相同的和相异的种种事物加以合适的区分,使每件事物都能好好地实践它的功用。”夸美纽斯通过大炮、马车、钟等例子,说明一切事物

只要按照秩序和谐组合就能发挥其正常功能,同样地,学校教学也需要“把时间、科目和方法巧妙地加以安排”。

夸美纽斯还认为,教育应当考虑儿童的性格和年龄特征。他发现,“有些人是伶俐、有些人是迟钝的;有些人是温柔和顺从的,有些人是强硬不屈的;有些人渴于求取知识,有些人较爱获得机械技巧。”教育对他们应当区别对待。此外,他还要求学校教学要“适合学生的年龄,凡是超出了他们的理解的东西就不要给他们去学习”(二)论教学原则

夸美纽斯十分重视对教学问题研究。他在《大教学论》的第1上就明确地提出,《大教学论》所阐明的就是“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目的在于“使男女青年,毫无例外地、全都迅速地、愉快地、彻底地懂得科学,纯于德行,习于虔敬”。为此,夸美纽斯提出了3条教学原则:

1、便易性原则。夸美纽斯认为,便易性原则旨在使教学的过程来得容易而且快意。为此,教学应该尽早开始;应该使学生的心灵有接受教学的适当准备;教学应该由一般到特殊;教学应该是由易到难;学生的学习负担不应该过重;教学的进展应该是缓慢的;教学应该按照学生的年龄和天性采用适当的方法;教学应该通过感官去进行;教学应该教那些有用的知识;一切科学、艺术和语言都应该用同样的教学方法。

2、彻底性原则。夸美纽斯认为,彻底性原则旨在“使每个人的心理不仅能够明白他所学过的东西,而且更多都可以;因为他容易回忆一切从教师或从书本所学过的,同时,他又能对于他知识所涉必到的客观事实作出健全的判断。”为此,教学应该只教真正有用的学科;教学应该考虑整体性以及各个部分之间的联系;教学应该注意彻底打好基础;教学的基础应该扎实;教学应该从基础开始;教学应该尽可能把各个部分联系起来;在教学中一切后教的都以先教的为依据;教学应该极力注意相似学科之间的相似之点;一切学科的安排应该考虑到学生的特点;教学应该有适当的实践。

3、简明性与迅速性原则。夸美纽斯认为,简明性与迅速性原则旨在消除教学过程中的阻碍和延误,直接奔向预定的目标。为此,教学应该采用班级授课制;每门学科只应该使用一种教科书;在教学中全班学生都应该得到同样的练习;一切学科都应该采用同样的方法去教;在教学中应该注意开启学生的悟性;一切相关的事物都应该联合起来教;每门学科都应该分成明确的步骤去教;教学应该抛弃一切无用的事物。

(三)论道德教育

夸美纽斯认为,人类有了道德,也就“高出一切造物之上”。因此,他强调指出,道德应当通过学校这个“人类的锻炼所”来培养。在夸美纽斯看来,学校应当着重培养的德行是“持重、节制、坚忍与正直”。他要求学校培养学生学会对事物作健全的判断,使正确的判断成为学生的“第二天性”;要求学生了解“一切不可过度”的道理,学会节制;要求学生正直待人,不损害他人利益,乐于助人,避免虚伪与欺骗;要求学生学会坦率大方地与人交往并养成忍劳耐苦的品格。

夸美纽斯教育观点总结 篇4

夸美纽斯作为17世纪的捷克教育家,是人类教育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他于1632年写成《大教学论》一书,该书全面论述了人的价值、教育的目的及作用、学制、教学法、学校管理等内容,将教育学从哲学、心理学等学科体系中独立出来,是教育学形成规范学科的开始。该书也直接奠定了夸美纽斯本人“教育学之父”的称号。他本人提出了很多教育观点和理论,此处我们将其有代表性的观点总结如下。

第一,夸美纽斯强调教育的自然性,认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但人的发展有其自身的法则,各级学校要按学生的年龄及其已有知识,循序渐进地进行教育。教学要符合学生的天然倾向和兴趣爱好,家长和教师都应该让学生自己或帮助学生选择与他兴趣相符合的学科,使其智力得到顺利的发展。

其次,关于“泛智教育”。夸美纽斯认为我们应该把广泛的自然知识传授给普通的人,要求让一切儿童,不分贫富、贵贱、男女、不管住在城市或乡村,都能在国语学校里,接受共同的初等教育。

第三,夸美纽斯还系统的论述了班级授课制。而在此之前,西欧各国仍普遍沿用历来采用的个别教学制,但这种形式存在面对对象少、教学过于随意等弊端。而夸美纽斯认为,班级授课制则能从根本上杜绝这些弊端,他指出班级授课制从教师来说,工作可以减轻,一个教师可以教导一百个学生,所费的劳力是和教几个学生一样小。而从学生来说,没有一个学生会被忽视,学生们会比以前更受关注,对于一个学生所说的话便会对于全体学生同等地有利,学生中不同的表达方式可以增进和加强学生对于教材的熟悉程度。

第四,在教学中,夸美纽斯提倡直观性教学原则,夸美纽斯指出凡是需要知道的事物,都要通过事物本身来进行教学,因为知识的开端永远是从感官得来的,感官是记忆最可信托的仆役。除了直观性原则外,夸美纽斯还提倡巩固性原则,认为只顾传授知识而不注意巩固,就等于把流水泼到一个筛子上。

最后,夸美纽斯还曾高度赞扬过教师这个职业,夸美纽斯认为太阳底下再也没有比教师更光辉的职业了。而夸美纽斯的一生也都奉献给了这份他认为最光辉的职业,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和主张,为近代教育理论奠定了基础,是无可争议的“教育学之父”。

教育适应自然原则下的夸美纽斯终身教育思想浅析 篇5

教育学之父-夸美纽斯

伟大的人物总是遭受命运的洗礼,才有辉煌的成就。比如教育学之父夸美纽斯,原名扬·阿姆斯·夸美纽斯,是捷克人,他在12岁的夸美纽斯失去了父母;两位姐姐也相继夭折。他早年失怙,沦为孤儿,被寄养在姨妈家里。这不幸命运的打击中断了他在兄弟会初等学校的学习生活。1608年,受兄弟会资助,夸美纽斯入普列罗夫市的拉丁文法学校学习。在校三年期间,他刻苦自励,发愤学习,成绩优秀,表现出卓越的才能。

1618年,夸美纽斯被调到富尔涅克城。他身兼二职,既任牧师,又任兄弟会学校校长,他非常热爱学生,尊敬学生。为了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情感,常带他们出城远足。他在《大教学论》中提出教育要遵循自然的原则,指的是教育要按人发展的规律进行。夸美纽斯广泛阅读教育著作,撰写教育、哲学、神学等论文。夸美纽斯初为人师,热爱学生,勇于探索,兴趣广泛,显示出惊人的才华。

夸美纽斯的教育及研究事业刚刚起步,但时乖运蹇,三十年(1618——1648)战争爆发了,整个欧洲卷入了战火,遭受了难以想象的蹂躏。1622年初,战争带来了瘟疫,他的妻子和两个孩子染疫丧生,他再次遭到了沉重的打击。战争夺去了祖国的尊严和妻儿的生命,也夺去了他研究教育的美好的时光。

夸美纽斯受到了平常人无法面对的磨难,却对人具有的智慧和创造力充满信心,主张通过教育使人获得和谐发展,希望通过教育改良社会,实现教派和民族的平等。他提出泛智论是夸美纽斯教育思想的核心,所谓“泛智”,就是在其教育代表作《大教学论》中开宗明义“它阐明把一切知识教给一切人的全部艺术”,并试图通过教育实验来实现“泛智教育”和“泛智学校”的理想,而泛智教育需要形成规模的教育,所以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还提出了班级授课制,在课堂教学中重视许多重要的教学原则,如直观性原则、启发诱导原则、量力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巩固性原则,以及因材施教原则等。这些原则依然是我们今天的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遵循的基本原则。

上一篇:秋天的心情下一篇:营销类辞职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