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新生适应性教育探讨(共8篇)
高一新生适应性教育探讨 篇1
高一新生适应性教育探讨
中学生正处于人生的春天,是从童年走向独立人生道路的转折点,是一个半幼稚半成熟的时期,是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矛盾错综的时期,极易产生多种心理问题。尤其是刚从初中升入高中的高一新生,由于环境的改变、学习要求的提高和青春期的发育,使许多同学产生了适应不良综合症。这种症状表现为:新生进入新的学校后,由于和周围环境不适应、不协调,由此在认知、情绪、行为等方面出现一种迷茫、困惑、痛苦。
根据调查统计,有1/3以上的高一新生入学一个月后尚不能完全适应新的学习环境,突出表现为:
(1)面对新环境、新老师、新同学,会产生陌生感和不适应。初次住校的寄宿生普遍想家;怀恋初中旧友,面对新环境中的陌生脸孔和各种新感觉不知所措。
(2)难以很快适应高中的学习。由于高中课程增多,学科的系统化和综合性要求高,会产生顾此失彼、手忙脚乱和对学习广度、深度的不适应,导致内心焦虑和不安。体现为一方面不能很快适应新知识的结构安排;另一方面难以很快适应新任课教师的授课方式,在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上仍沿袭过去的老路子。
(3)不能正视进入新环境后角色转变的巨大反差。特别是考进重点高中的学生,大多是原初中的学习尖子和主要学生干部,甚至是班级、学校的“明星”人物,但进入新学校新班级后,在强手如林的情况下,笼罩在头顶的光环一下子黯淡下去了,多数同学因地位变化而心理失衡,产生很大的挫折感。
(4)陷入孤独寂寞的心灵误区。进入新环境后,一些社交活动能力较差的同学在入学一个月后尚不能与班里其他同学相熟,由于彼此不了解,在各种活动中陷入孤独无助的境地。
所以,新生入校后,会有一个心理适应问题。适应是指个体的心理和行为要符合客观条件或需要,也就是处理需要的过程。这是个体积极改变自己生存的环境,或者改变自己原有的状态,以获得需要的间接满足的过程。我们每个人都
必然要受客观环境的影响和制约,在不同环境中多多少少会感到这样或那样的不适应,这是十分正常的。我们一时无法改变环境,但个人可以通过不断改变和调整自身以适应赖以生活的社会环境,从而获得自我存在的价值。
而高一级学生,在心理上正处于脱离父母的时期,有不少心理学家把它称为心理上的断乳期。如果教育者们不能及时发现他们的问题,重视并给予正确的引导、纠正,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正常的学习生活,影响其高中三年后的成才,甚至其身心的健康发展。因此,教育者必须充分认识,并以此为切入点,对症下药,帮助他们尽快适应高中的学习生活,顺利度过这一特殊的转折期。
首先,教育者需要了解处于高中一年级的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15岁左右的青少年,在心理发展层面上,具有以下主要特点:
1、注意具一定的稳定性,记忆以有意识记为主,能注意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初步完成从具体思维为主到抽象思维为主的过渡。思维敏锐,具一定的独立性,但往往会以点盖面,比较偏激。
2、情趣体验较初中阶段强烈,情绪内容广泛,充满了青春的热情,对未来生活有美好的憧憬,但容易出现情绪波动,有时会出现盲目的狂热和急躁以及不计后果的冲动。
3、自我意识增强,希望别人了解、理解和尊重,自我评价也比初中充实和客观,但有时会自尊心过强,自我中心突出,一遇挫折就会转化为自卑,在克服困难中毅力还不够。
4、交友热情高,重视同伴之间的友谊,渴望生活在一个温暖和谐的集体中,但缺乏与人交往的经验、缺乏足够的交际技巧,常常导致一方面渴望与人交往的开放性与另一方面自身内心的封闭性的矛盾的激化,容易出现困惑,苦闷,和焦虑,对家长,教师表现出较普遍的逆反心理和行为。
高一学生的这些心理特点,决定了他们比其他的群体更容易出现心理和行为问题。此外,在高中一年级这个学习阶段中还存在着一些主客观因素,使新生普遍产生了适应不良症。
(一)环境改变。
来到了新的环境,人生地不熟,学生看到的不再是朝夕相伴的同伴,而是一张张陌生的面孔,面对新的集体、新的老师、新的同学,需要重新构建自己新的人际关系系统。而一些学生第一次离开家寄宿学校,缺乏独立生活的经验和生活自理能力。面对这许多不确定因素,往往感到孤立无助,碰到一些小问题常常会不知所措。
(二)学习课程变化。
与初中生相比,高中生的学习内容和形式有了新的特点。在内容上,不仅课程的门类增多,每门学科的内容增加了深度和难度,而且各科体系化和综合化的要求更高。在方法上,要求学生比初中时更有自学和独立思考的能力,课外举一反三的训练练习比重加大。不少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没有初中时那样得心应手,一遇到困难和挫折,就非常紧张惊慌。
(三)气质、性格差异。
一般来说,热情奔放、开朗活泼的学生,能较快适应新的环境。而有些同学相对含蓄、沉静,不善于与人交往,融入新环境的速度慢一些。另外,从性格上说,外向型性格的学生一般也比内向型性格学生适应快一些,效果好一些。
(四)心理准备不足。
部分学生事先没有充分估计升入新学校的各种变化和可能,仍用旧眼光来衡量和评判新环境中的人和事。比如:过去的同学亲切,现在的同学形同路人;过去的老师喜欢自己,现在的老师并不在乎自己,等等;这种不合理的比较,会使同学们感到异常孤独难受。同时,进入重点高中的同学,常把将来的发展理想化,没有估计到可能存在的种种困难,所以容易产生失望和泄气。
总之,以上众多新环境新阶段带来的问题,给高一学生带来的挫折感,必定是高中生走向身心健康、走向成功成才的阶梯或难题。学校必须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有针对性地对新生进行适应性教育,努力调整其心理状态,培养他们塑造健康向上的人格,为今后的发展打好基础。
首先、引导学生尽快熟悉环境,为新生建立心理健康档案。
新生入校后,应及时的组织新生们参观校园、校舍,介绍校史,学习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使他们对学校各方面的情况有更多的了解,增加感性认识,消除陌生感。创造一个干净、整洁、优雅的校园环境,让新生们感到亲切、心情舒畅。
同时,建议学校在高一新生入学后为他们实施心理健康调查,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及时预防有心理偏差倾向的学生产生心理危机,为学校开展教育工作提供一定的依据,有利于教师有针对性、有切入点地对学生做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
其次、教育学生正视新环境中遇到的困难和挫折,迈好踏入新生活的第一步。
新生入学后表现出来的不良心理反应,主要来源于其对新环境缺乏必要的心理准备。一般来说,乍一入学的新生开始时大都踌躇满志,相信自己有能力学好。
而一旦理想与现实脱节,发现实际的学习生活与自己想象的并不那么一致时,便会垂头丧气,学习热情骤减。再加上对周围环境不熟悉,同学之间还没建立起深厚的感情,内心的烦恼得不到适当的宣泄、排解,就容易发生心理问题。因此,新生入学后,学校有必要在新生中开展适应性教育,进行集体心理讲座,对同一反应的学生进行团体咨询或个体辅导,开展多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宣传,进行新生心理健康状况测查。鼓励学生正视困难,帮助新生树立起面对新生活的信心和勇气,做到未雨绸缪。同时,因为新生的很多问题与家庭密切相关,可开设相应的家长培训班。
第三、加速班集体建设,指导学生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助于他们较快地融入新的集体。
马卡连柯曾经说过:“教育了集体,团结了集体之后,集体自身就能成为一种很大的教育力量。”新同学来到一个陌生的班级,特别希望能得到老师和同学的关注。班主任应抓住学生的这一心理,尽快构建新的群体,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创造亲切的气氛,带动班级每一个成员积极热情地投入到集体中来,促进新生间交流思想,沟通情感,使他们感受到集体的温暖,产生强烈的归属感,在团结互助中提高自己。
第四、分析新教材的知识结构,帮助学生迅速适应新知识体系的传授方式。
与初中课程相比,高中课程的理论性提高了,知识量加大了,综合性和系统性也增强了,而刚刚升入高中的新生们并没有意识到这些变化,仍沿用学习初中课程的方法来学习高中课程,因而常常感到摸不着门道,在学习上显得很被动,因而担忧、恐慌。
为了帮助学生迅速适应新知识的传授,教师在上新课前,应简略介绍有关科目的结构、内容,课时安排等情况,使学生对该科目的特点、教学要求有一定的了解。通过学习方法介绍,帮助学生寻求切合自身实际的学习方法和途径,提高自学能力和学习时效,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另外,教师要利用各种先进的教学仪器设备,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手段,创设轻松愉快、形象生动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加强师生间的思想情感交流,找到“教”与“学”的最佳结合点。
第五、帮助学生重新审视自己,确定新的目标。
进入新学校的学生,特别是考入重点中学的学生,原本对自己的能力、才华和未来充满信心,但在新班级中,面临新的竞争和分化局面,突然间失去了优越感,心理落差很大,陷入怀疑自己、否定自己的困惑中,由自信自负转向自卑。因此,有必要引导新生根据新群体中的实际情况,抛开过去的成绩,重新客观地审视自己,选准参照系,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自己,结合自己的能力、个性特点,定出新的奋斗目标。
评价高一学生适应性主要拟定为以下几个指标,教师可以据此了解学生是否适应了新的学习生活:
1、能面对现实并以积极的态度适应环境,情绪稳定、乐观,保持良好的心境状态。
2、能与新同学、老师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乐于交往,热爱生活、热爱集体,能积极参加课内外活动。
3、乐于学习和工作,有恰当的学习目标,正确的学习动机和较强的学习自主性。
4、自尊、自信,有合理的自我观念,悦纳自我,并能正确地评价自己和他人。
2004/9/3 杨柳
高一新生适应性教育探讨 篇2
大学新生的适应性是指大学新生适应新环境和新角色要求的能力和状态, 即是否适应, 适应的程度和范围如何。由于高中阶段的学习由老师安排, 学生缺少自主发挥的空间, 而大学更强调学习自主性, 生活独立性和交往广泛性, 很多新生进入大学后感到无所适从, 不能快速完成学习和生活方式的转换, 甚至出现心理和生理方面的问题, 因此全面而有针对性的入学教育对新生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2 调查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 主要调查新生的基本情况、学习状况、适应状况、社交状况等5个方面。调查对象包括电子商务、汽车营销、财务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信息管理、旅游管理和物流管理7个专业的部分新生。实际发放问卷155份, 回收问卷155份, 回收率为100%。回收有效问卷148份, 有效回收率为95.48%。
将问卷结果编码后输入计算机, 再用SPSS统计软件的信度分析、描述统计、方差分析等方法进行数据分析。经过SPSS软件信度分析, 问卷27个测量项目总体Cronbach’s Alpha为0.783, 大于通用标准0.7, 说明数据质量是可靠的。
3 大学新生适应性问题的主要表现
3.1 新生对专业的认识
表1中的数字1—了解, 2—不太了解, 3—完全不了解。从新生对专业了解的百分比可以看出, 66.2%的新生对自己的专业不太了解。
3.2 新生学习的主动性
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 检验新生对专业的了解程度对学习主动性和学习目标有无显著影响。显著性水平分别为0.834和0.005 (小于标准值0.05) , 说明新生对专业的了解程度对学习主动性影响较小, 但对学习目标的树立有显著影响。
3.3 新生对大学学习生活的的适应性
表3中的数字1表示适应性好, 3表示适应性较差。描述统计量的均值越大, 说明适应性问题越严重。由上表可知, 新生对集体宿舍生活的适应性较强, 但在老师授课方式、生活费用的支出和学习娱乐时间的平衡这三方面适应性较差。
3.4 新生的社交状况
从均值看出, 新生和同班同学相处的较融洽, 但和老师沟通交流的较少, 且参加社团活动的积极性不高, 说明新生在社交方面仍然存在很多问题。此外, 通过采用方差分析法检验新生的户口性质与参加活动的积极性有无显著性关系时, 测得显著性水平为0.007, 表明农业户口和非农户口的新生在社交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
3.5 新生的成长发展
我们从新生的感恩意识、自我认识和抗挫折能力这三方面进行调查, 结果表明, 新生的感恩意识较强, 且进入新环境后能正确进行自我定位, 但大多数新生对大学生活感到很迷茫, 没有清晰的规划, 部分新生在遭遇挫折时态度很消极, 不懂得如何排解内心的困惑。
4 大学新生适应性问题的原因分析
问卷调查的结果表明, 大学新生出现适应性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不适应老师的授课方法、不会自主学习、独立生活能力不强、不能合理安排课余时间、部分新生社交能力较差、心理困惑不知如何排解。新生出现的种种适应性问题, 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其中, 新生自身在新环境中没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传统的中小学教育模式忽视了学生适应能力的培养, 高校的新生入学教育工作实效性不强, 家庭在培养学生学生独立能力上没有发挥重要作用, 社会上的不道德现象给学生的成长带来负面影响, 是新生在学习、生活、心理方面出现适应性问题的主要原因。
5 创新入学教育工作的措施
新生从熟悉的环境踏入一个新奇而又陌生的环境, 心理和生理上存在不同程度的紧张和不适应, 此时的他们都渴望得到学校和老师的帮助和引导, 以缓解内心的焦虑。为帮助大学新生更好的适应大学环境, 解决新生出现的各种适应性问题, 高校一定要把握大学新生入学教育应该遵循的原则, 理顺工作思路, 探讨创新的方法。
5.1 大学新生入学教育工作应遵循的原则
首先, 要坚持贴近青年学生实际, 实时创新工作途径和载体。要结合时代的变化, 结合当代青年自身的变化, 结合青年学生在不同阶段成长的特点, 结合大学新生的实际问题, 力争内容与形式的有效统一, 及时创新教育的途径和载体。
其次, 要坚持入学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的理念, 大力推进入学教育的延展。一是教育内容的系统性, 内容应全面、系统, 包含了大学生教育内容的方方面面;二是教育过程的系统性, 应纳入到整个新生入学教育的视野下, 并与大学生涯教育全过程的推进、落实相契合;三是教育环境的系统性, 应贯穿高校教育、管理和服务工作的各个方面, 精心设计教育载体, 科学构筑教育平台。
最后, 要坚持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 充分体现人文关怀。要深入新生实际, 真实地了解新生中存在的实际问题, 关注他们的精神诉求, 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 把解决大学新生的思想问题与解决他们入校时的实际生活问题相结合, 努力提高入学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在此基础上, 我们提出了创新入学教育工作的措施。
5.2 加大新生适应性教育力度
传统的迎新活动和“导生制”基本上能够解决新生遇到的生活问题, 但由于大学的教学方法和课程结构与中小学差距较大, 新生在短时间内很难适应老师的授课方法, 容易出现厌学情绪。第一, 辅导员要引导新生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学习计划, 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第二, 聘请品学兼优的高年级学生对口指导新生, 我校“导生制”成效显著, 但导生数量少, 关注新生的“个性”问题较少, 应倡导更多的优秀学生参与到新生的管理工作中, 以寝室为单位对口帮扶和指导新生, 完善导生的选拔、考核和奖惩机制, 促进新老生间的交流;第三, 强化宿舍管理和课堂管理, 指导学生参加社团活动, 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
5.3 强化专业认知教育
调查发现大部分新生对自己的专业不够了解, 对专业认识和就业前景感到迷茫, 进而影响新生的学习兴趣。一要提高新生的专业认知, 大一期间应开展形式多样的专业认识教育, 如人才培养方案的解读、培养目标和课程结构的分析、就业前景和考研情况的介绍等;二要完善“导师制”, 聘请专业教师担任新生的学业导师, 对学生的思想品德、专业知识、科研实践、个人成长等方面给予指导, 且建立长效机制;三是定期举办专业相关的讲座, 邀请名校专家学者、成功企业家或优秀毕业生为新生作前沿知识讲座, 开阔学生的视野, 激发学习热情。
5.4 重视成长发展教育
大学是学生从学校走向社会的一个过渡期, 将大学生培养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是大学义不容辞的责任。当前社会需要的是复合型人才, 学生不仅要掌握专业知识和科研技能, 更需要注重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人际交往和为人处世方面能力的培养。第一, 培养新生人际交往能力, 一方面要鼓励新生积极参加校内社团和班级活动, 让新生有更多的锻炼自己的机会, 另一方面要做好理论知识的指导, 如为学生讲授演讲与口才、社交礼仪等方面的知识, 使其在人际交往中更得体自信。第二, 加强理想信念和人生观教育, 大一是学生人格塑造的黄金时期, 应重点加强新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和人生观价值观教育, 增强新生的奉献意识、感恩意识, 提高其内在修养和品质;第三, 引导新生制定短期和长期规划, 并给他们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 使其明确自己的目标和任务, 促进其更好的成长。
5.5 进一步完善心理健康教育
新生在新环境中会遇到程度的心理困扰, 需要对他们进行专业指导和帮助。第一, 引导新生正确认识自我, 由于理想的大学生活和现实相差较大, 新生难免出现心理落差, 此外大学里人才济济, 自己的优势不再, 很多新生会产生自卑的心理, 此时需要对他们进行心理疏导, 使其正确认识自我, 正视现实, 特别是对于偏远地区的新生应给予更多的关心和帮助;第二, 在入学教育中增加心理健康教程, 一方面使学生了解基本的心理健康知识, 另一方面明白遇到心理问题后解决的办法和途径;第三, 新生班班主任参加心理健康知识的培训, 了解该阶段新生的心态, 学习与学生谈话的方式和技巧, 有针对性的和学生沟通, 使师生关系更加融洽。
5.6 提高新生班辅导员的思政水平
辅导员工作在新生思政教育第一线, 对新生的成长发挥重要作用, 新生能否快速适应大学生活, 顺利实现角色转换, 与辅导员如何开展入学教育工作密切相关。一是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 面对“95后”新生鲜明的性格特点, 要从思想上、心理上、学习上等方面给新生以真诚的关怀和帮助;二是要有高度的政治敏感性, 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 建立新生信息联系网, 深入新生寝室、教室、活动了解学生动态, 针对新生关心的热点、焦点问题, 及时进行教育和引导;三是要有较强的开拓创新精神, 与时俱进地转变工作方式, 把握“95后”大学新生的思想特点, 有针对性的开展工作;四要有为人师表、吃苦耐劳的道德修养, 热爱学生工作, 品行端正, 以身作则, 为人师表, 甘于奉献。
6 总结
入学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 做好新生的入学教育工作需要创新工作方法, 做到全面教育与重点教育、集中教育与长期教育、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 发挥学校、家庭和个体的力量, 建立长效工作机制, 使大学生顺利实现角色转换, 尽快适应大学生活。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 (中发[2004]16号) [Z].2004-8-26.
[2]李辉等.大学生环境适应优化理论与方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0.
[3]王秀阁等.大学生人际交往理论与方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0.
[4]周爽等.社会统计分析-SPSS应用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6.
[5]康立芳.大学新生适应性问题与对策[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 2012.
[6]王强.高校新生入学教育的几个问题研究[D].成都:西南大学, 2011.
对高一新生德育教育工作探讨 篇3
关键词:高一新生;德育教育;班级管理
不少学生升入高中后,高一学习出现相当程度的不适应性表现,出现诸多心理困扰,影响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甚至在高中教学中两极分化也很明显,出现这些状况,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由于高一新生学习时的心理障碍而造成的。《中学德育大纲》明确指出:“各科教师均要教书育人,寓德育于各科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之中,把德育大纲的贯彻实施看成是各科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因此,如何在新形势下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是每个教育工作者面临的新课题。
一、高一新生的特点
高一新生的特点从思想方面看,高一学生心理发育处于不平衡状态,一部分学生心理年龄不够成熟,会产生一定的波动性,且未具备健全的人格,还需要系统教育。
从学习方面来看,高一新生面临从初中到高中较大幅度的跨越,处于以获取基本知识为主过渡到以培养能力为主的学习阶段,给学生的感觉就是突然呈现学习密度大、开设门类多、能力要求高的特点,大多数学生有所不适。
从生活方面来看,很多高一新生第一次离家住校,远离父母和亲人的关心,难免在情感上会有不适应,经常会有思念家人、孤独无助等感受。同时,远离家人的监督,一部分自觉性较差的学生也会放纵自己,甚至违反校纪校规。
二、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一)德育是塑造学生道德品格的关键。学生道德品格的高低关系到这个学生今后的发展。教师在教学中要增强对学生的道德品格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水平。在学校里,班主任必须给予学生足够的发展空间。德育教育主要包括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劳动教育、世界观和人生观教育等。有效实施德育教育的关键,是要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和生理特点选择教育方式。让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逐步提高道德素质德育是新时期校园里的重点工作之一。
(二)德育是促进学生发展的潜在动力
学生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无论是在与同学的沟通交流上,还是在学习的自我掌控上,都会有新的突破。一个高素质的学生也会更加受到教师和家长的喜爱。德育之所以说是促进学生发展的潜在动力,主要是指德育是动态的终身的教育。在强调素质教育的今天,德育更加成为了与时俱、开拓创新的关键。
三、德育教育工作措施
针对学生实际和开学以来学生中出现的问题,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高一新生的德育工作。
1.合理地生活、合理地教育。高一学生刚开始学习时,要合理地安排时间,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合理地缓解缓解压力。用各种方式积极地缓解压力,如锻炼、写日记、整理衣服、流泪、寻求心理咨询老师等。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来放松自己。班主任要以校园为基地,搭建活动平台。下午活动课了,班主任也去操场,安排友谊赛,趣味赛,让学生参与面广一点,男生、女生都参加,通过运动的方式缓解压力。
2.加强校纪校规教育,规范新生行为习惯。新生入学后,加强校纪校规教育,可帮助学生严格要求自己,增强自我控制能力,确立集体观念。班主任可以通过开展主题班会活动的形式对新生进行纪律教育。还可以把学校的规章制度教育与量化考核结合起来,与学生共同制订本班的班规班纪。这样,学生不论是在课堂、宿舍还是早操、上课、自习、集体活动中,都会懂得哪些该做、哪些不该做,激发了学生求学上进的热情和遵章守纪的自觉性。
3.选对教育方法,突出德育教育效果。
高一新生的个性特点突出,班主任应该针对个体差异,选对教育方法,以达到德育教育的效果。我认为应该用以下几个方法对新生进行德育教育:第一,情感陶冶法。对于一个班主任来说,能否经过努力引导学生共同营造一个积极向上的班风,关系到能否为学生品德的培养创造一个健康的道德环境。我经常会在班会课或者政治课上选取励志名言警句,激励学生不断求知,营造积极向上的班风。第二,榜样模仿法。班主任不仅是人类文化科学知识的传播者,还是学生人生道路的导航者。班主任与学生朝夕相处,其思想品德和言行举止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学生。在与学生的交往中,严格要求自己,处处以身作则,既重言教又重身传,做好学生修养品德的表率。
4.关爱学生,用情感来感化学生。班主任对学生思想状况的了解十分重要。作为一名高一班主任,我们应用博爱之心去关爱学生,缩短师生间的距离,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以达到“亲其师,信其道”的目的。
5.关注问题学生,努力抓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班主任要经常鼓励后进生积极上进,特别是他们做了好事,要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班主任要多亲近和关心他们,与他们经常沟通谈话,对他进行理想、前途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
6.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应该是与德育教育同时进行的。现在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现象越来越多。教师要时刻观察学生的动态,做好心理辅导工作。班主任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个电子邮箱,让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时候可以以不公开的方式跟教师联系;然后教师尽自已最大的努力去帮助学生。这样有利于师生关系的和谐发展,也有利于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五、结语
综上所述,德育教育不是一蹴而就可以完成的事情,需要学校、教师和家长的共同努力。学生的素质,尤其是思想道德方面的素质直接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良好的道德教育可以给学生的未来生活和发展带来积极的影响,也会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品行和素质,成为对国家有用的人才。总之,德育教育是高一新生全面和谐发展的基础,作为高一班主任,我们只有深入分析学生特点,根据实际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才能做好德育教育工作。
参考文献:
[1]朱伟峰.新形势下学校德育工作开展新途径[J].才智,2012(6):64-65.
[2]张娟,张大均,王智.高一新生心理健康状况及教育对策[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7(03):17-18.
高一新生入学适应性讲座 篇4
主讲人:张伟
首先要祝贺大家成为一名高中学生.高中生意味着什么,成大人了,有了责任。有了自主,独立。九月份是具有双重个性的季节,它有着夏日的阳光和秋季的温度。每到这个季节熙熙攘攘的高中校园里就会出现许多新鲜的面孔,他们是在座的从充满着童话故事的少年时代跨入现实生活的高一新生们。你们将带着好奇和各种不同的憧憬开始了高中生活,但是,对即将开始的高一生活,大部分学生是陌生的,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反差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困扰大部分同学,很多学生将会面临着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和新旧环境的巨大落差,一时还不能很快的适应,以至于会产生诸多的心理不适,严重的会造成某些学生的心理疾患。因此帮助同学们积极地适应新环境,完成初、高中的衔接,是我们今天讲座的重中之重。
(一)高一新生遇到的几个不适应
1、学校恐惧症
放假时,许多同学的生活秩序打乱了,常常看电视或上网到很晚,而早上又贪睡不能按时起床。这种状况如果不改变,说明你的心理就还在“放假”,开学后很难适应正常的学习生活。这时你可以让父母帮助你及时纠正生活习惯,使它能尽快走上正轨,以便于适应新的学习生活,尤其对寄宿的孩子来说更为重要,更应该培养自己的独立生活的能力,因有些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弱,情绪异常就极易引起连锁的生理疾病。
2、生活环境的不适应。
环境的改变会使高一新生们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特点和问题。首先,进入高中,跨入新的校园,看到的景物不再是自己熟悉的校园、校舍,人生地不熟,在感到新鲜好奇的同时,会产生紧张、不安的心理。其次,来到了新的学校、新的班级,看到的不再是朝夕相伴的同伴,而是一张张陌生的面孔,面对新的集体、新的老师、新的同学,你们需要重新确立“新的群体”,重新构建自己新的人际关系系统。因此而产生焦虑、烦躁不安、苦闷、孤独的心理,于是怀念母校、思念亲人,更使他们心情忧郁,精神不振。
3、学习要求提高导致的不适应。
进入高中,不论学习的内容、形式、方法,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比高中的学习需要胳膊更多的自主性和自觉性,如果你仍旧按照初中的学习方法来学习的话,就会出现很多的不适应。
4、自我认识方面的不适应。以前,曾有学生这样对我说:“上课时老师提出的问题,我有时还没反应过来别人就已经回答出来了,我是不是反应迟钝,还是比别人笨啊!”,“自我介绍时,我发现别人爱好广泛,特长很多,而我什么都没有,就觉得自己什么都不如别人”,其中有一位学生竟把自己的不好方面列了三十多条,从而产生自卑心理。其实,我们每一位同学能够迅速适应高中生活的,且每个同学的智商都是相当高的。那么,为什么会产生那么多的不适应?更多地是没能正确地认识自己与他人,没能正确地认识理想与现实,导致自我评价偏低,也就是自卑倾向。
5、青春期发育引起的心理问题。
中学生正处在青春发育期,这一时期的生理剧变,使得一部分中学生感到惊恐和不安。进入高中阶段,首先,身体上的急剧变化,使他们非常敏感,不安、疑虑,同时,他们更加关注自己的外貌形象。由于对“自我形象”期望值过高,一些身体的外貌特征如个子的高矮,体态的胖瘦,生理的缺陷甚至是皮肤的黑白,脸上的“青春痘”等都会引起他们的烦恼,常常会为自认为的一些缺陷感到恐惧、羞怯、自卑。
(二)找出不适应的原因
找出原因是改变自己心态的动力。只有认识到自己的根结所在,才不会一味地埋怨与自责。
从初中进入高一,变化的不仅仅是学校,更是生活环境、学习环境。因此,我们的学习任务与压力自然很重。我们需要的是积极、主动地适应环境的变化。
1、期望值与现实的落差。很多考入高中的学生都是在小学和初中阶段成绩比较优秀的学生,他们从小学至初中都一直笼罩在“优秀生”的光环下,从没尝过“后进生”的滋味。然而进入高中,特别是像附中这样的重点高中,许多初中阶段优秀的学生在高一新的班集体中,就会“黯然失色”,发现自己在学习上、特长上有许多弱项,从初中的“优秀生”变成了高中的“后进生”,这难免让他们在心理上产生失落感。如果不能在心态上尽快调整,就会产生自负、埋怨或者自卑、郁闷的心理问题。
2、自我松懈与现实压力的冲突。很多同学觉得进入高中后离高考还远,想松一口气了。但现实的压力却比初中时更大了,看到别人都在埋头苦学,自己一颗放松的心既放松不起来也集中不起来,玩得不痛快学得也不踏实。同时也在内心谴责自己没有好好学习觉得对不起自己辛苦的父母,于是便有一种负罪感。
3、独立意识与自理能力的落差。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的丰富,能力的提高,我们的独立意识日益提高,总有想飞的感觉。面对父母所提供的一切都感到轻而易举,甚至多余,想尽快逃脱父母的控制,自己做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但一旦有了独立的空间自己照顾自己才感到力不从心,很多事情都无法自理,产生了对自己能力的怀疑与对自己的失望,也容易跟父母发生矛盾,使自己心情处在郁闷的情况下。
4、新鲜感与怀旧感的冲突。初到一个新环境,新鲜的事物冲击着兴奋的大脑,刺激着好奇的心灵,但随着时间的流逝,新鲜感荡然无存,尤其是那些在学习中遇到挫折的学生或是在人际关系不融洽的时候就会使产生一种强烈的怀旧感。
(三)调整心态,积极适应
针对自己的不适应,采取相应的对策,积极地调整心态是关键。
1、首先,转换角色意识,增强使命感。
刚进入高一的新同学必须时刻提醒自己:“我”是一名高中生,并依此不断进行调整自我。许多老师在教学中常发现这样的问题:每届高一新生中几乎都有同学作业本上的班级名称仍然是初三时所在的班级,为什么会出现如此不可思议的事情呢?主要是因为他们在思想认识上还没有完全把高中生和初中生的角色区分开。初中生的任务是什么,目标是什么?而高中生的任务和目标又是什么?为了完成任务、实现目标,高中生应该怎么做?高一新生由于转入一个全新的环境,大都没有一开始就有这样的思考,导致了部分学生角色意识不强,从而缺乏使命感。古人云:“吾日三省吾身”。因此,高一新生也应该试着反复提醒自己:我是一名高中生,并以高中生的标准来要求和衡量自己,尽快促成自己角色的转换,为适应高中阶段生活奠定基础。
2、明确目标,从容学习。
据了解,高一新生中对待学习存在着两种态度和观点:第一种是:“只要时间熬的够、车到山前必有路”。第二种是“为了三年有出路、宁可粉身又碎骨”。这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都是不可取的。前者缺乏明确的目标,对自己的将来和前途听之任之;而后者却有可能因为目标太高、心理压力太重而与大学梦失之交臂。持这两种观点的同学应明确的认识到:高中阶段,已经不同于义务教育阶段,学习的终极目标是发展自我、完善自我,为将来能够成就一番事业做准备。所以持第一种观点的同学如果将这种观点付诸于行动,无疑是对自己的极不负责;而持第二种观点的同学也应该认识到接受高等教育只是
人生路上的一个中间站、加油站而已,在人生的漫漫长途中这样的中间站、加油站会很多,而生命属于每个人只有一次,只要生命常青,希望才会常在。因此,作为高一新生必须认识到这是一个终生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将教会你们如何在这样一个充满竞争的社会里生存、发展,学知识不是你们的最终目标,通过学习知识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推动社会发展才是你们的最终目标。因此,你们不仅要有长远的目标,更要有近期的目标。近到什么程度?近到一周、一天、甚至一节课,只要你们为既定的目标从容而学,积少可以成多,日复一日,小目标的实现会使你们离大目标越来越近,最终实现它,即所谓“芝麻开花,节节高!”
我在学习上也要说一点,进入高中后,很多新生有这样的心理落差,比自己成绩优秀的大有人在,很少有人注意到自己的存在,心理因此失衡,这是正常心理,但是应尽快摆正心态,进入学习状态。记住,进入高中,大家站在同一起跑线上,有3年的时间足以不断提高成绩。我们学校这几年出的市文理科状元,入学成绩名次可能是在全市七八百名的都有。
3、正确地认识自己,定位自己,评价自己,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高中生活开始了,你会发现你身边的同学都非常有个性。与你曾经可爱的初中朋友们有了许多的不同,更独立,也更难相处。有的同学读了两三年书告诉我在高中他一个可以说话的朋友都没有。难受啊。你要给自己先定位。古话说:人贵有自知之明。而对人际关系形成最大障碍的,就是对自己的错误评估。要么是自卑,要么是自大。以前有个同学,到班级来里学号是2。应该说成绩是排前列的,家里条件又好,在初中的时候是老师的宠儿。同学们羡慕的对象。上高一的时候也是很自信的,应该说是非常自信。有着一种处处高人一等的感觉。和班级同学都有了一种距离感。可是,她的期中考试成绩是班级的28名。期末考试更是到了班级的48名。一下子整个人都彻底改变了。在班里呆不下去,因为她觉得班里的同学都不理她,或者都在看她的笑话。其实她真正应该反思的是自己在班级里的定位。在高中里,其他同学也很优秀,老师和同学也不会特别把你放在眼里,更不可能还要享受从前的那样一种待遇。人际关系也好,学习也好。其实这种情况在我们学校并不是一例两例。并不是人家排挤你,而是你自己把与同学的关系定位差了。“强中更有强中手”所以,你需要谨慎,不要把自己摆在过高的位置上。同样的,“别人强,我也不错”,这是对自我的一种激励,你不需要看低自己。有一个同学,从下面学校来,这个学校里没有认识的同学。她心里挺没有底,要交一些朋友,她的方式就是委曲求全,明明自己没有时间,也要帮人家去打水带饭。明明自己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也会等着别人。她觉得自己对别人这样,应该可以收获到不少朋友吧,其实恰好相反。这样是换不来友情的。你即使付出得太多,与别人之间还是隔着一层厚厚的隔膜。永远不可能成为可以交心的朋友。
所以,对自我的定位就很重要。没有人喜欢过于自负,高高在上的人,太有距离感。也没有喜欢太看轻自己,没有了原则的人,独立有个性,真诚、有活力才是朋友的首选。我想在人际关系上给大家提的三点具体的建议:
第一,要用积极主动的态度与班级同学交往。不能够事事等待别人来关心自己,更不能孤芳自赏。要主动向他人介绍自己的优点、缺点及特点、爱好、性格等,让他人更快了解自己,从而主动和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有的同学说,缺点也要说啊,对啊,一个各方面都十分完美的人倒是蛮可怕的,让人有距离感。而恰恰是一个各方面都表现不错而又有一些小小缺点的人反而让人感觉很亲近,最受欢迎。所以你不用太在意自己的缺点,对这点要有足够的信心。
第二,主动帮助同学。当别人有困难时,应该尽自己的能力去帮助别人,在学习上、生活上多关心他人。这样,你就会赢得友谊与快乐。别怕吃亏,也不要老是斤斤计较。
你做了什么,别人都看在眼里。
第三,积极参加班集体活动。班级开展的主题班会、讨论课、校内及社区活动、运动会、文娱活动等,不仅要积极参加,而且尽自己所能,为班级争光,这既是展示自己、把自己融进班集体的大好机会,又能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发展能力,何乐而不为呢? 大家这学期应该会有不少的活动,比如,军训,运动会,文艺演出等等。希望我们的同学能够珍惜这些机会。
(四)合理地安排时间,提高睡眠质量,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随着作业的增多,大家一定要学会合理地安排时间,提高学习效率,午睡时间控制在半小时左右。关于提高睡眠质量,首先是大家对梦有一个正确地认识。根据弗洛伊德的《梦的解析》中的观点,梦是一种愿望的达成。由于现实的一些不允许,我们的许多需要、愿望、欲望得不到满足,而梦正是一种特殊的形式来实现我们的愿望,从而使我们的身心得到轻松愉悦的放松,因此梦不会影响我们的睡眠质量,而且每个人都会做梦,只不过记住与忘记的区别而已。其次是睡觉前可以喝适当的牛奶,用稍微热一点的温水泡脚等方式来提高睡眠质量。总之,临睡前不要做一些需要高度集中注意力才能完成的任务,不要看有刺激性的故事与文章,不要喝有刺激性的饮料、咖啡等,而是做一些轻松的整理性的事情。最后,我希望大家能够每天坚持体育锻炼来提高睡眠质量,劳逸结合,会休息的人会学习,养成良好的休息习惯。
(五)合理地宣泄自己,缓解压力。
宣泄是人类心理的安全阀。学会宣泄是调整心态的关键。我建议大家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来积极地缓解压力,即体育锻炼、写日记、微笑、勤洗澡、向好友倾诉、伤心时不妨流泪、下课时到操场上大喊、画画等。当然也欢迎大家有时间到我的知心屋坐坐。大家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宣泄方式来放松自己。但有关流泪,我想强调它对身心放松的重要性。可能大家都觉得流泪是很难为情的事情,但或许大家都有哭过之后特别轻松的感觉。等哭完了、发泄完了,心情就好了一半,其实我们很多时候需要的是发泄,而尽情的哭我认为是最好的发泄方式。曾经有一对感情很深的恋人最终分手了,原因就是“三年来,没见过她流过一滴眼泪”。
(七)学会独立,主动地适应环境。
独立的人格是支撑独立生活的柱石。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我们一定要学会独立的照顾自己,独立地学习(并非排斥交流与合作)。比如,不适应某教师的教学方法,可以自己多自觉地学习,主动地适应老师,而不是放弃此学科,被动地希望老师改变;自己能做的事情尽量不麻烦别人,学习和掌握一些必要的生活自理能力,逐渐从依赖别人的生活方式转变为独立的生活方式。其实在很多时候,我们需要更多地从自身的角度来评判自己,依靠自己作出调整,适应环境!
高一新生适应性教育探讨 篇5
亲爱的高一新同学:
高中时期是学生时期最重要的阶段,也是人生的重要时期。同学们度过了紧张忙碌的初三生活,离开自己熟悉的初中母校,进入到丰富多彩的高中生活中来,开始人生新的起点。新学期,新的开始,同学们会面临很多问题,这些是成长的挑战,都需要我们尽快解决,尽快适应。
一、为过好高中的集体生活做准备
面对新的环境、新的同学时,可能会出现无从适应的情况,长此以往,将影响自己正常的学习生活。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表现:
(一)对新同学的不适应。
到了新的环境,有的学生能够很快适应新的同学关系,只用一两个星期甚至更短的时间就能在新班级里交到新的朋友,而有的学生却不能。他们经过很长的时间,甚至一年,仍然不能适应班级的同学,不能在班级里、寝室里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感觉人与人之间有一层隔膜,感觉同学没有和自己真心相交,总是有所隐藏,这主要是怀旧情绪在作祟。怀旧情绪人人都有,这是共性问题。然而过度的怀旧情绪,对旧有的人际关系的回忆和依恋,制约和延缓了新的人际关系的建立。由于成长环境不同,同学间刚开始的交往难免会有些困难,这个时候就需要主动交往,相互适应,相互尊重,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同学间朝夕相处难免会产生小摩擦,因此每个人都要学会理解与宽容。因此,我们要积极接受新同学,发现他们身上的优点,找到自己的知心朋友,这样就可很快适应新同学啦。
(二)对新教师的不适应。
经过三年的初中学习生活,学生对初中教师往往有一定的信任感和依赖感。进入高中后,面对新的老师,他们一下子失去了原有的依赖感,加上心理的变化,他们已经不大愿意向新的不熟悉的教师诉说自己的心事,而高中教师内心有时也把高中生当小大人来看待,觉得学生已经进入高中,应该长大了,因而从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和学生进行心理沟通。所以,在一段时间内,师生都有一个彼此适应的过程。因此,同学们应该敞开心扉和新老师主动交朋友,交流心情,这样就会很快适应新老师的。
(三)对于衡中“寄宿制”和“快节奏”的不适应。
“想家”的念头干扰正常生活。在衡中,学生是住校的,新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没有住过校,生活自理能力稍差点,遇到一点儿困难就打退堂鼓,想家的念头有时会很强烈。同
学们要认识到,不适应集体生活,不但会打搅自己的正常生活,影响学习,甚至会影响以后的学业。同学们要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加强和同学的交往,提高自己的自理能力,尽快在衡中找到家的感觉,找到归属感。有事情要多向同学和老师求助,减少对家长的依赖。此外,同学们还需要培养较强生活自理能力,面对快节奏的作息制度,必须从心理上和行动上做好准备。
二、为适应高中的学习生活做好心理准备
高中阶段的学习是快节奏的,竞争是激烈的。进入衡中,意味着初中阶段的圆满结束,更意味着新的挑战和激烈竞争的开始。能够进入衡中的学生,绝大部分是初中的佼佼者,衡中可谓高手云集,强手如林。新学期新学号,可能从前在班级中数一数二,现在一下子就排在了后面。对于学习名次的升降,要保持良好的心态,科学看待,不要因为一次上升而沾沾自喜,不要因为一次成绩下滑而沮丧,时刻调整自己的心态,用无畏的精神和平静的心态迎接各种挑战。衡水中学2006年高考河北省理科状元250班赵威说:“面对如林强手,你的对手是自己。因为刚上高中,我认为自己脑子很灵,可慢慢却发现学校里比我聪明的人多了。”回忆起那段日子,赵威很庆幸自己及时调整了心态,明白了“天道酬勤”的含义。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这是很必要的。虽不能断言“态度决定一切”,但它的确在我们的学习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若想使自己的学习效果显著,一个积极乐观的心态是必要的。莫为小事而烦恼,即使暂遇风雨,也不应该失去对成功的渴望,也不能丧失昂扬的斗志。只有每天都处在这样饱满的精神状态中,才能学有所获,并乐在其中。
为了让大家更好地适应衡中新高一的生活,我们在这里建议:
1.假期里按照衡中的作息时间点生活,比如:起床,学习,午休,晚休。
2.假期里多登陆衡中网站或与衡中的学哥学姐交流,了解关注衡中的动态消息,体会衡中校园文化。
3.假期里安排好学习,按照《给高一学生的建议》中的假期建议,做好各项准备。
4.假期里多做些家务,如扫地、拖地、洗衣服等力所能及的家务,培养自己的独立自理能力。
最后,衷心祝愿每一位衡中高一的新同学都能提前谋划,做好心理、知识上的准备,尽快适应衡中的新生活,赢在新起点!
高一年级部
关于高一新生适应期的若干问题 篇6
讲话稿(2011.9.6)
各位同学下午好:
今天下午是我们举行的第一次高一年级学生会,首先我对顺利度过适应期的同学们表示祝贺,祝贺你们已经适应了高中学习和生活!从军训以来我们这一届学生都表现出了优秀的品质和坚毅的精神,军训期间我们吃苦耐劳,冒酷暑,迎细雨,刻苦训练,尤其是男女两个表演方队认真训练每一个动作,在22号的全市高一新生军训汇报表演中取得了全市第一的好成绩,续写了外中的辉煌。上课以来,大家在我们十位班主任和体育老师的带领下,跑操质量越来越好,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我们只用了三天时间就跑出了班集体的模样。这无不展现了我们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你们是好样的!这种优异的品质坚持下去,三年后的高考我们一定能取得令人欢欣鼓舞的成绩!
然而有的同学在这段时间也表现出了不是很好的一面,下面我谈几个问题。
首先,是心理问题:
1.放松心理
在高一,有一种比较“经典”的理论:“告别初三,进入高一,终于可以好好地歇一口气了”。初三学生有明确的目标:考上好的高中,在升学的压力下,他们让高负荷的学习压得喘不过气来,现在目标完成了,考大学是三年后的事。也有的同学认为,在初中初一初二是玩过来的,到初三一年努力就能考个不错的高中,高一高二时玩一玩,高三努力也不迟,这样就大错特错了!根据我这几年带的毕业生的经验,谁在高一高二时,抓住机会夯实基础,谁在最后的高考中能取得优异的成绩,反之将会遗憾终生。再说我们这学期期末考试之后还要进行文理分科,重新分班,所以现在不管你是在哪个班级,都应该好好努力,抓住下一次机会,为自己三年高中学习生活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所以眼前我们放松不得!
2.自卑心理
有一些学生进入高中后,看到别人优秀的表现,就自惭形秽了,常常对自己多有不满,总觉得矮人一等,觉得自己什么都不如人,做事不顺心,周围充满暗淡、沉闷的气氛。上课也不主动回答问题,生怕答错了让同学和老师笑话,也不敢找老师问题,总觉得别人瞧不起自己,学习成绩越来越差了。
3.盲目心理
有一些学生进入高中时,也立下了一番雄心壮志,一定要在高中开辟出自己的天地。只是没有明确的目标,不知如何计划,如何掌握学习技巧,懵懵懂懂,不知不觉中,时间流逝了,学习成绩自然不理想。
其次,个别同学学习方法不当。比如早读很多同学可能还停留在初中认识上,早上不愿意放开声音大声朗读,有时候只是拿着课本在看,很容易瞌睡。还有的同学不会利用自习课,尤其是晚自习,高中课业负担猛然增重,需要我们自习课上去消化,而有的同学可能乘老师不在会放松学习,在自习课上无所事事。自习课是培养我们自学能力的一个重要场所,大家 一定要利用好。
针对上述问题我给大家提供一些学习上的建议:我主要谈关于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我主要介绍:一种能力、一种品质和两类技巧的内容。
1、一种能力即自学能力
自学,是学习过程中的一个关键环节,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我们学校的王桂贤主任曾经说过:自学是学习的最高境界。那么,在我们具体的高中学习过程中,应当如何进行自主学习学呢?
第一、学会预习争主动。预习是对旧知识的复习和对新知识的预习,具体操作步骤是:① 通览教材,初步理解教材的基本内容和思路。② 自学时如发现与新课相联系的旧知识掌握得不好,就查阅和补习旧知识,给学习新知识打好牢固的基础。③ 在阅读新教材过程中,要注意发现自己难以掌握和理解的地方,以便在听课时特别注意。④ 做好自学笔记。
第二、学会听课保效率。听课时间是同学们学习的主要时间。听课效率高,当堂掌握的知识与方法就多,同学们就有可能按时完成学习任务,做练习时往往能够得到一种愉快、成功的体验,进一步激发学习欲望,促进学习成绩的提高。可是部分同学听课时存在以下几种不良倾向:一是自以为弄懂了、分神;二是一遇到难点,听不懂,情绪紧张、烦躁不安;三是不注意听老师的分析,和老师一起思考,只顾埋头记笔记。这些都应改正。同学们应做到上课保持集中注意力,与老师一同思考,注意和老师交流,探讨问题、解决问题,适当地对一些重点内容作些简要笔记,课后再整理,形成自己的知识,学习效果会大大提高。
首先要注重老师讲课的开头和结尾。有的同学听课时往往忽视老师讲课的开头和结尾,这是错误的,开头,往往寥寥数语.但却是前面内容的复习和全堂讲课的纲。只要抓住这个纲去听课,下面的内容才会眉目清楚。结尾的话虽也不多,但却是对一节课精要的提炼和复习提示。
其次,同时还要注意老师反复强调的部分。因为老师反复强调的部分,都是在学习和考试过程中重要的或者同学们易犯错的地方,因此必须加以关注。再次,要从教师的事例中去体味知识。有的同学对教师讲的事例很感兴趣,往往忽略了教师讲这个事例的前因后果,忽略了如何从材料中来归纳知识的方法。这往往影响了同学们回答材料分析题的质量,而这些题目的分值在文科考试中却占有很大比例。
最后,做好课堂笔记。俗语说,好脑袋不如烂笔头,因此为了充分理解和消化,必须记笔记。笔记记忆法,是强化记忆的最佳方法之一。笔记,可以克服大脑记忆方面的限制。怎么记才好呢?知识要点固然要记,但同学们更应该记一些教师反复强调和补充的的部分,这对我们理解知识和提高考试成绩是非常有帮助的。
听课时应做到以下几点:
1、带着问题听课;
2、听课要抬头,眼睛盯着老师的一举一动,专心致志聆听老师的每一句话。要紧紧抓住老师的思路,注意老师叙述问题的逻辑性,问题是怎样提出来的,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步骤;
3、养成边听讲、边思考、边总结、边记忆的习惯,力争当堂消化、巩固知识;
4、如果遇到某一个问题或某个问题的一个环节没有听懂,不要在课堂上“钻牛角尖”,而要先记下来,接着往下听。不懂的问题课后再去钻研或向老师请教;
5、踊跃回答老师提问。
6、要养成记笔记的好习惯。最好是一边听一边记,当听与记发生矛盾时,要以听为主,下课后再补上笔记。记笔记要有重点,要把老师板书的知识提纲、补充的课外知识、典型题目的解题步骤和课堂上没有听懂的问题记下来,供课后复习时参考。
第三.学会复习保巩固。复习是巩固知识的良好途径。部分同学的学习往往停留在课堂听讲,课后做练习的简单模式上,没有讲求科学的复习方法。复习的途径和方法有很多,整理课堂笔记,阅读教材,背诵重要内容,做练习,与老师、同学相互讨论某些问题,归纳知识体系,重点突破某个知识点等都是复习的形式。每个同学都可结合自己的实际组织科学系统的复习。对复习来说,主要就是要提高做题的速度。无论现在的人如何批评“题海战术”,但是我觉得对数理化这些科目来说,做题是必不可少的,这是一个把自己所学的知识与具体操作结合的过程,所以在数理化的学习上做题是必须的。但做题并不意味着要见一道做一道,我认为做题“贵精不甚多”,做一道题要学会“举一反三”,用心揣摩这一类题目的特点,这是提高做题速度的很好的方法。同时要注意每做一道题,要有一道题的收获,不能做上十道题毫无收获,还是就会做这一道题,这个收获从哪儿来呢?就是总结归类。寻找不同的题型、不同的知识点之间的共性和联系,把学过的知识系统化。
2、一种品质即良好的意志
如今,学生之间存在的竞争,是效率的竞争,方法的竞争,一个人的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学习方法、以及一个人的兴趣、爱好、情感、意志、性格、品行都会影响学习的有效性,因此,提高学习的有效性,最佳的方法是努力提高自己各方面的素质,特别是一个人的意志品质。
在学习过程中,很多同学能够认识到自身存在的缺点是懒,意志力不强,四周如果有人说话,就可能身不由己地参与其中。其实,对症才好下药,面对这种情况,学生已找到了自己的缺点,这也是进步的表现。要改变“懒”和“爱说话”的习性,关键在于意志,学生已已明确它们的不利之处,这是改正的前提;以后,要时时提醒自己,如果不改正情况只会越来越糟;同时,确立一个自己学习的榜样;另外需要把学习计划安排的紧凑一点,让自己时刻有正事可做,减少犯错误的机会,努力提高自己的自制力,只要这样,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必然会有较大的改观。人生最关键的只有几步,特别是在年轻的时候。我曾经告诉学生,一个好习惯的形成只需要24天,当时有一个学生,是班级的“说话大王”,他不相信这句话,我就和他打了一个赌,当时我心里也没有底,但我每天都监督他,鼓励他,让他周围的同学也帮我共同监督、鼓励,24天后,他有了极大的变化,上课说话次数减少了很多,我就又对他说,习惯已经形成,还要24天去巩固它,我和你一起努力。最后,这个学生有了自我控制能力,学习上也有了极大进步。
同学们还可以用自我激励法。坚持不下去的时候想一想父母的辛劳、老师的期待、朋友的关怀,他们给了你那么多关爱、帮助、和期待,你如果放弃又对得起谁呢?你又如何面对他们真诚的眼睛呢?你还可以试一下自我暗示法,在你能随时看到的地方写上一句短小但可以激励你自己的话,比如在桌子上或卧室里的墙壁上。当你不经意地发现它时,就会想起你应担负起的责任和你想拥有的美好的未来,为了这些你也会将一时的脆弱克服,小不忍则乱大谋呀。另外,如果你认为自己监督自己很困难,那你也可以请父母或好朋友来监督你,及时的提醒和制止你。
3、两类技巧即学习技巧和应试技巧
首先,介绍提高学习技巧的问题,学习技巧可以通过以下方面来进行提高!①培养各学科学习兴趣
a.积极期望。积极期望就是从改善学习者自身的心理状态入手,对自己不喜欢的学科充满信心,相信该学科是非常有趣的,自己一定会对这门学科产生信心。想像中的“兴趣”会推动我们认真学习该学科,从而导致对此学科真正感兴趣。
b.从可以达到的小目标开始。在学习之初,确定小的学习目标,学习目标不可定得太高,应从努力可达到的目标开始。不断的进步会提高学习的信心。不要期望在短期内将成绩提高上去,有的同学往往努力学习一两周,结果发现成绩提高不大,就失去信心,从而厌恶学习。持之以恒地努力,一个一个小目标的实现,是实现大目标的开始。
c.培养自我成功感,以培养直接的学习兴趣。在学习的过程中每取得一个小的成功,就进行自我奖赏,达到甚么目标,就给自己什么样的奖励。有小进步,实现小目标则小奖赏,如让自己去玩一次自己想玩的东西;有中进步、实现中目标则中奖励,如买一本自己喜欢的书画或乐器等;有大进步、实现大目标则大奖励,如周末旅游等。这样通过渐次奖励来巩固自己的行为,有助于产生自我成功感,不知不觉就会建立起直接兴趣。
d.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确立稳定的兴趣。用学得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一是能巩固知识,而是能修证知识,三是能带来自我成功的喜悦情绪。这
种喜悦情绪正式建立稳定持久的兴趣所必需的。
e.保持兴趣的最容易的方法是不断地提问题。当你为回答或解答一个问题而去读书时,你的学习就带有目的性,就有了兴趣。准备一些问题是很容易的,仅仅把每节的标题成问题就是了。例如学习阿基米德定律时,你可问:阿基米德定律的内容是什麽?它是怎样发现的?怎样证明它的结论是对的?它的公式是什么?使用它应注意甚麽问题?我能否用其他的办法推出?为了回答这些问题,一开始你强迫自己详细看下去,但是,一旦你真正的往下看,你就会被吸引住。
②学会审题、解题
我经常同我的学生讲,解决问题正如搏击一样,你势必判断出对方要攻击你的部位,你才有可能及时运用你已扎实掌握的“降龙十八掌”来应对,才能够把对方扳倒。因此,在解决问题的时候,大家务必高度重视审题的环节,反复推敲问题的考查目的,这样子才能够有的放矢,然后运用我们的大脑引擎进行搜索,搜索问题解决所必需的知识进行有效迁移,那么,再大的难题也会迎刃而解。
③学会提问
记得有一个案例,一位母亲要求她的六岁儿子去搬一块孩子根本无法搬动的石头,结果这个小男孩只是在那里蛮用力,而石头纹丝不动。这时,小男孩的父亲严厉地批评的他,你怎么不会请求爸爸我的帮忙呢、我的力量资源的支持呢?
是的!在学习过程中,肯定也会有绊绊磕磕的,我们应该正面对待,争取利用教师、同学等有效的学习资源进行学习。学习要进步,好问是必要的,那么又如何达到此目的呢?我想应掌握好问问题的技巧,问问题不能是每道题不懂就马上询问,这会失去更多独立思考的机会,最好问一些解题思路、技巧效果会更佳。同时要注意时间,如果是在晚自修时应该尽量采用笔头提问法,这样也可以让被问的同学留有充分思考的时空。
④注重总结,建立错题集
我们说:“亡羊补牢为时不晚也!”,“失败乃成败之母!”说到底,失败是值得尊敬的。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错题过于分散,不便全面分析错误原因,给复习补救工作带来困难。建立错题集,把学习过程中所出现的课堂练习、作业中的典型错题、单元检测、期中和期末考试中的错题、考试中知识空白点的错题进行整理,并按知识类型进行归类。每道错题整理时分四部分:原理、错解、原因、对解。这样子,不仅能够能查缺补漏,准确找到疏漏的知识点,便于及时弥补,避免题海大战;能由果索因,找到错误的原因,便于对症下药,避免重复犯错;同时也能培养学生良好学习态度和习惯,便于今后更好的学习。⑤注重各学科知识的阶段整合归纳
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应当注重知识归纳能力的培养,借此形成较为系统的知识网络并进行学科知识的高级迁移,从而实现自主学习的目标。我常常对学生说认知地图,认知地图是什么?很多时候不断强化对某个事物的认识,就可以在脑子里形成一张认知地图。当你头脑中有一张去目的地的地图时,就可以通过最近的路线直接抵达,学习也如此。一段时间后,要对课本知识进行回顾,加深对知识的重新组合、浓缩,形成一个简单、明了的适宜自己运用的知识框架,可以用提纲、图表等形式列出章、节重点,使知识连贯,融会贯通。
这里还向你介绍“四先四后两小结”的学习方法,“四先四后两小结”是很重要的学习方法,而学习方法经过规程化以后,其本身就成了习惯。“四先四后”就是指:①先预习后听课;②先复习后作业;③先分析后解题;④先理解后记忆;“两小结”是指:每周利用双休日对一周所学内容进行清理、每学完一个单元作一次书面整理小结,做到堂堂清、课课清、段段清。我觉得这是一种是有效的学习方法。它能帮助你减少学习中的无效劳动,提高听课效率,提高课后学习效率,提高作业质量,其突出表现是:每个学生对自学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自我培养,这种自学能力一旦形成,学习的被动局面就改变。如果你能长期坚持,养成习惯,必将有效地促进学习。
科学的学习方法可用如下此歌谣来概括:课前要预习,听课易人脑。温故才知新,歧义见分晓。自学新内容,要把重点找。问题列出来,听课有目标。听课要专心,努力排干扰。扼要做笔记,动脑多思考。课后须复习,回忆第一条。看书要深思,消化细咀嚼。重视做作业,切勿照搬抄。编织知识网,简洁又明了。
其次,在注重学习技巧提高学习效率的同时,还应当掌握一定的应试技巧。考试是学习过程的重要环节。通过考试可以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以便总结经验教训,改进学习方法,为以后的学习明确努力方向。重视考后分析。拿到老师批阅的试卷后,不仅要看成绩,而且要对试题进行逐一分析。首先要把错题改正过来,把错处鲜明地标示出来,引起自己的注意,以便复习时查对。然后分析丢分的原因,并进行分类统计。看看因审题、运算、表达、原理、思路、马虎等因素各扣了多少分;经过分析统计,找出自己学习上存在的问题。对做对了的题目也要进行分析,检查自己对题目的表达是否严密,解题方法是否简便等。
高一新生适应性教育探讨 篇7
一、了解各种差异, 制订可行的施教计划
初高中数学教材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教材的区别.
初中教材内容通俗具体, 题型少而简单, 研究的数量关系以常量为主, 较多地侧重于定量计算;而高中数学内容抽象, 多研究变量、字母, 不但注重定量计算, 而且计算的技巧性强, 还注重理论分析, 常常需要作定性的研究和说明.
2. 课时与课容的区别.
在初中, 由于内容少, 题型简单, 课时较充足.因此, 上课容量小, 进度慢, 对重难点内容均有足够的时间反复强调、训练, 对各类习题的解法, 教师有时间进行举例示范, 并在课堂上学生也有足够时间进行巩固练习.而到高中, 由于科目增加、知识点增多、课容量增大, 进度加快, 显得课时太短, 对重难点内容没有更多的时间巩固强化, 对各类型题也不可能讲全讲细, 这也使高一新生一开始不太适应高中数学学习的原因之一.
二、培养兴趣, 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干何事没有兴趣是干不好的, 只有产生了兴趣才能产生爱好, 爱好的产生使人有了动力, 这时他就会自觉地去观察、分析所面对的问题, 进而探究、归纳出一些常用和特殊的解法, 久而久之, 积累多了, 自然方法多了, 能力也强了.我们应把这种从自发的感性的乐趣出发上升为自觉的理性的“认识”过程, 在学生中大力提倡, 并加以推广, 鼓励学生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立志成为学习数学的成功者.当然, 要想成功, 还必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课前预习, 对所学知识产生疑问, 产生好奇心.二是听课中注意教师讲解时的数学思想, 多问为什么要这样思考, 这样的方法是怎样产生的.三是把概念回归自然.只有回归自然才能对概念的理解切实可靠.
三、培养良好学习习惯, 激励学生奋发向上
叶圣陶先生说:“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 只需一句话, 就是培养学生自觉的学习习惯.”多次的高一数学教学, 使我深深体会到, 若要搞好高一的数学教学, 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 重课本, 多探究
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 本人发现有相当多的学习基础比较好的同学, 刚进入高一年级还是保持初中的学习习惯, 总认为:课本中只有不长的公理、定理一段话和几个范例, 没必要深钻细研它们, 只要会做题目就行了, 这固然很对.问题在于你不去认真斟词酌句, 分析、探究公、定理及例题的特征, 恐怕你在练习习题、考试时不是答不上, 就是出错.持有这样的观点就大错特错了, 因高一的教材不论从深、广度都高于初中.所以, 平时应在注重课堂学习的同时, 还应注重课后的复习, 总结归纳出适合自己记忆、应用的最佳方法.
2. 以课堂为主阵地, 学会课堂笔记
听课要全神贯注, 随着老师的讲解积极思维.预习时似懂非懂的概念弄明白了么?疑团化解了么?老师口授的真知灼见、补充的例题、精彩的解法, 要抓紧时间记录下来, 以便复习.
听课时还要做到不断生疑、质疑, 敢于提问.要想想老师的讲解是否完整, 解法是否严谨.板书的范例如果懂了, 就应思谋新的解法.如果有疑点就应大胆质疑.争着回答问题绝不是“图表现”, 而是阐述自己的见解, 提高自己的口头表达能力.即使自己回答错了, 将问题暴露后, 也便于纠正.听课最忌盲从, 随波逐流, 人云亦云, 不懂装懂.
3. 课后及时盘点, 归纳解题规律
不懂装懂, 害己害人.一个人不显露自己的弱点, 处处爱面子, 终究害了自己.只有课后认真总结, 找出不足, 虚心向同学和老师请教, 直至弄懂问题为止, 才能不断地提高.不去这样做的学生, 常常表面上看学得很懂, 但从作业和考试成绩看, 概念比较模糊.教学中只有把这些学生当做“困难户”帮扶, 才能取得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效果.
高一新生适应性教育探讨 篇8
关键词 物理实验;高一新生;多媒体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而对于本来就难教、难学的高中物理来说,起始阶段的教学就更加困难。内容多与课时少的矛盾使得高中物理不可能再像初中那样讲解得细致入微,再加上高中物理内容更为复杂,这就需要学生有较多的独立思考与领悟,对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也提出较高的要求。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工作中发现:刚进入高中的学生满怀希望地投入到高中物理的学习之中,但是当他们反复经历了“一听就懂,一做就错”的无奈后,他们学习物理的信心就会受到严重的打击,于是,很多学生在物理学习的道路上望而却步。通过抽样调查,可以发现教学方法、教学效果、教学策略、以及学生的学习方法等情况严重影响了高中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因此,对于普通高中的学生来说,培养并稳固他们的学习兴趣,是为学生建立自信,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基础,对高一新生学好物理至关重要。在高一新生的教学中,笔者通过教学实践,认为应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解决以上问题。
1 做好新旧知识的衔接,降低台阶,使学生及早
适应
对于刚进入高一的新生来说,教学内容过深,会望而却步;教学内容过浅,唾手可得,会降低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应根据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原则,在高一初始,适当放慢进度,降低难度,有助于树立学生的学习信心;新课的引入,尽量从初中的角度切入,注意新旧对比,前后联系;在进行例题分析时,不仅要分析清楚物理过程,也要对数学运算进行较为详细的分析与演算,例题、作业和测试题一开始不宜太难,期中和期末的测试题应根据学生实际,以免学生盲目乐观或丧失信心;对书本上的概念、定律、定理的叙述,要作适当语法上的分析,用浅显的语言剖析含义,深入浅出,从多角度去阐述它们(文字、公式、图像等);平时可及时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帮助他们及时发现并纠正错误。
2 采用学案导学方法增强物理课堂教学效果
为探索一条既适合普通高中学生特点,又能提高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针对性的路子,可以在物理课上使用“学案导学教学法”。“学案导学教学法”是一种以学案为载体,以导学为方法,以教师的指导为主导,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体,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的教学模式。它是根据本节课教学知识的特点、教学目的,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物理认知规律,设计编写供教学之用的导学材料。学案与导学密切结合,导学依据学案,重点在“导”。它克服了传统的“教师以讲授为主,学生接受式学习”的弱点,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大大增强了课堂教学效果。
3 重视观察和实验,运用多媒体激发兴趣
通过调查分析可知,学生对物理实验以及与实际生活联系较紧密的物理现象有较浓厚的兴趣。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挖掘物理学科知识中的兴趣点,注意贴近生活实际,贴近学生,这势必能引发学生的极大兴趣。通过对现象的观察,使学生对所学的物理知识有生动形象的感性认识,理解不断深化。
采用电教多媒体,借助幻灯、录像、电影及电脑多媒体技术,以生动、形象、鲜明的视听效果,模拟再现一些物理过程,也同样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个有效方法。
4 传授学习方法,培养良好学习习惯
对普通中学的学生来说,学好物理,良好的学习方法尤为重要。教师应首先要明确学习纪律,对学生课前课后的准备工作、课堂中的听讲情况、作业的完成等方面提出严格的要求,使学生养成稳定的学习习惯,尽快地纠正他们盲目的学习状态和不科学的学习方法。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加以培养。
4.1 学会预习
预习是学习的第一个环节。高中物理与初中有所不同,无论是从课程要求的程度,还是课堂的容量上,都需要学生在上课之前对所学内容进行预习。在每次上课前,抽出一段时间,将知识预先浏览一下,一可以帮助学生熟悉课上所要学习的知识,做好上课的知识准备和心理准备;二可以使学生明确课堂的重点,找出自己理解上的难点,从而做到有的放矢地去听课,锻炼自学能力和思考能力。
4.2 学会听课
上课要全神贯注听教师讲解,认真开动脑筋,积极思维。把自己预习时对问题的理解和教师的讲解相对比,看看自己理解得是否正确,在预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通过上课教师的讲解和与同学的讨论,是否已经搞懂了,力求在课堂上把要学的知识弄懂弄透。当然,在这里教师要针对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对学生进行指导,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掌握研究问题的方法,比掌握知识更重要。
4.3 学会记课堂笔记
记课堂笔记有助于理解所学内容,有助于复习记忆,也有助于注意力的集中稳定。如何记课堂笔记?教师在这个方面也应该给予指导,让学生明确笔记要记的内容应该有课堂重点、课堂难点、课堂疑点、补充结论、课本上没有的例题和内容、课堂“灵感”,等等。同时应提醒学生课后要及时整理笔记。
4.4 有效复习
有的学生课后总是急着去完成作业,结果是一边做作业,一边翻课本、笔记。这里教师应该让学生养成这样的习惯:先静下心来将当天课堂上所学的内容进行认真思考、回顾,在此基础上再去完成作业,这样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复习的方法可以分成两个步骤进行:首先不看课本、笔记,对知识进行尝试回忆,这样可以强化知识的记忆;再钻研课本、整理笔记,对知识进行梳理,从而使对知识的掌握形成系统。
学生在物理学习的初始阶段会遇到一些困难,如果度过这些难关,他们就能顺利地掌握知识,兴趣也会渐趋稳定;闯不过这些难关,他们在学习上就会困难重重,兴趣就会锐减。采取上述方法,学生的兴趣被激发,学习物理的积极性有所提高,他们意识到只要掌握科学的方法,物理是完全可以学好的,台阶是可以跨越的,高一新生的物理教学水平也一定能够取得较大的提高。
(作者单位:浙江省天台县苍山中学)
【高一新生适应性教育探讨】推荐阅读:
高一新生入学适应性讲座08-26
高一新生的养成教育10-05
高一新生安全纪律教育10-11
高一新生高中生入学教育大会主持稿10-23
高一新生军训10-25
高一新生 军训收获11-04
高一新生英语学习07-12
高一新生主题班会课05-20
高一新生入学自我介绍05-21
和高一新生聊语文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