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群体

2024-05-31

创新群体(共12篇)

创新群体 篇1

浙江省海宁市教师进修学校在开展“十一五”期间第一期小学科学骨干教师培训中,致力以提高学员的科学教学实践能力为目标,在两个半月的时间里,通过专家讲座引领、学员自主学习、课堂教学设计与实践、网络互动研讨等活动,切实改变了骨干教师的行走方式,提高了教师的专业水平和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实现了教师群体的专业化发展。

重调研,立足需求制订培训计划

培训是促成教师的变化即专业发展的主要方法之一。要想通过培训改变教师已经习惯的、具有顽强“确定性”和“习惯性”的“旧实践”和“旧方式”,了解教师需求,在此基础上开展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培训是关键。为此,在骨干教师培训前,主训者从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这一维度出发,开展了专题调研。通过调研了解了全市小学科学教师队伍的现状及需求。从队伍现状来看,有三大特点:一是教师队伍不稳。小学科学作为小学科,各校专职教师相对较少,兼职教师相对较多,部分中心校还没有专职的科学教师。二是教师素质不高。科学学科包括科学探究、生命世界、物质世界、地球与宇宙等内容,涉及生物、化学、物理、地理、天体等多方面的知识,对教师自身知识与能力的要求较高,通过调研可以发现,由于以前的师范教育没有小学科学这门学科,而教师大部分是师范毕业生,因此,教师普遍感觉自身知识与能力的不足。三是教师年龄普遍偏高。在科学教师的来源调查中,大部分科学教师是“半路出家”的,有的是做了领导,兼几节科学课,有的是语文、数学教得不是很好,改教科学,也有的是即将退休,作为照顾的对象改教科学。科学教师对于培训的需求,主要有以下五大特点:一是参加培训相对较少,不理解新课程的理念和教材中的设计;二是自身知识的不足,在遇到知识内容不懂或不完全懂时,不知向谁请教;三是外出听课特别是听高水平的课机会较少,教学实践能力急需提高;四是学习资料和教学参考资料匮乏,难以提高;五是学校内科学教师太少,无法开展研讨或研讨氛围不浓等。在了解了教师现状和需求后,我们制订了针对性的培训计划,培训突出了四个“重”,即重实践、重理念、重长效、重反思,以期改变教师的行走方式。

重实践,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

研究表明,实践是教师专业发展活动中关注的焦点和最有效的学习机制的核心。为此,我们在开展骨干教师培训时始终做到明确一个目标———以提高学员的科学教学实践能力为根本目标。骨干班在安排学员听讲座、加强理论学习的基础上,安排大量的时间走进学校、走进课堂,备课、上课、听课、评课,与指导老师互动交流等,以此提高学员的课堂教学能力。为了提高广大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邀请特级教师钱金明为学员作了“小学科学课堂教学设计”专题讲座,扎实提高了学员的教学设计能力。邀请省教坛新秀姚伟国老师作《为求真求实常思量———我的课堂教学探索体会》专题讲座,切实提高了广大学员科学教学设计与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利用三周时间开展了“同课异构”教学设计与课堂教学PK活动,参与活动的学员都敢于创新,力求把新的理念、新的方法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寻求教学理念与教学行为的契合点,实践效果良好。召开海宁市小学科学“有效教学”研讨活动暨“十一五”期间第一期小学科学骨干教师培训班课堂教学展示活动,共上了4节展示课,在互动点评的基础上,浙江省教研员喻伯军老师对4节课进行了点评,并就小学科学“有效教学”进行了专题讲座,喻老师在点评中充分肯定4节展示课的质量。在培训班短短的18天时间里,我们用有针对性的、几近“实战”的课堂教学专题培训,实现了骨干班教师课堂教学理念与实践能力的大幅度提升,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

重理念,改变教师的学习方式

教师参加骨干班培训,不仅要使自己在教学思想、教学理念等层面取得实实在在的转变,在教学实践能力方面有一定的提高,而且更重要的是培养教师可持续发展的意识与素质。因此,骨干班安排了新课程、新理念方面的讲座及相关教育教学理论等课程,以此提高学员学习的后续力,同时也为学员在今后一段时期内的可持续发展打下比较坚实的基础。注重学员学习方式的创新方面,一是组织学员向书本学习,及时更新学员的教育理念,注重培养学员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购买了《人是怎样学习的》《中小学科学教学———基于项目的方法与策略》等书籍,全体学员利用课余和双休日时间抓紧学习,作了大量的学习摘记;二是组织学员向同行学习,集体备课、议课等,使学员间的互助互学活动经常性开展。备课过程中全员参与,充分发挥集体智慧,扎实开展互动评课活动,在平时听课、上课、听讲座后,均组织学员与其他学员、指导老师、上课老师、班主任之间多层次的交流,营造了良好的研究氛围,培养了学员自觉研究、勤于思考的习惯;三是组织学员向专家学习,聘请市内外名优教师作为指导老师。聘请省市教研员、特级教师等为学员作高水平的讲座和指导课等,为学员有效实施科学教学奠定基础。通过培训,广大学员初步养成自主学习、互动研讨等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方式的改变,为教师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重长效,改变教师的研讨方式

教师只有自己产生迫切需要培训的想法,培训才是有效的。因此我们在培训中贯穿一个理念:他培与自培相结合。培训中组织广大教师先后听取省市教研员及本地名师的指导课和专题讲座,这种他培和引领,对成长中的小学科学教师来说十分重要和必要。注重在组织教师听讲座与指导课的同时,把大量的时间用在教师集体备课、上课听课、互动评课和网络研讨中,目的是通过教师的主动参与,变他培为自培,内化理念,外显成效。此外,针对“培训是短期的,教师发展是长期的”这一现状,以骨干教师培训为平台,组织教师全体参与网络研讨活动。网络教研做到定时、定人、定主题。每周利用一个晚上的时间,依托海宁市小学科学教师QQ群和浙江小学科学网论坛,定期开展研讨,这一活动使培训活动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让教师的培训变得长效而持久。从网络研讨活动开展至今的效果看,网络研讨活动解决了以下问题:一是有效提高了教师的科研能力。为了提高网络研讨的质量和效率,针对全体学员制订了研讨安排表,确定每周研讨的主题、问题、主持人及时间,明确每一位学员每学期至少参与主持一次网络研讨活动。每次研讨前提前布置研讨话题,让学员们围绕话题作好准备,研讨中发动学员积极参与,研讨后让主持人整理好记录,及时发布到浙江小学科学网论坛上。网络教研活动开展3个多月来,取得了初步的成效,全体教师每周围绕一个主题,在主持人个体研究的基础上展开研讨,用智慧碰撞智慧,用思维激发思维,提升了全体学员的科研意识与理论水平。突破了时空的限制,借助浙江小学科学网论坛这个平台,通过发贴与跟贴,有效延长研讨活动的时间。小学科学教学环节的过渡策略、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等研讨活动的常态化开展,让全体骨干班教师在研讨中拓展思维,优化理念。二是优化了研讨的氛围。网络研讨活动的特点是“以市为主”,将全市各小学的科学骨干教师组织起来,改变了原来学校由于科学教师少而无法开展研讨或研讨氛围不浓的现状,研讨不仅氛围浓,而且容易出成绩。三是及时解答了教师的疑问。网络研讨依托的是QQ群和论坛,各校科学教师在教学工作中遇到什么难题或自己不懂的知识,在QQ群或论坛中发布一下,马上会得到其他教师或教研员的解答,改变了教师在科学教学中“单打独斗”和“无依无靠”等现状,使教师享受到群体互动与合作的快乐。

重反思,改变教师的思维方式

反思不仅是教师走向成长的有效手段,更是改变教师思维方式的有效方法。学员顾建锋在培训体会中写道:两个半月的时间是短暂的,在人生旅途上只是“弹指一挥间”。但对我来说,它却是一本厚重的书,翻开其中的任何一页,都会给我带来特殊的意蕴。我们以“勤思、善学、合作、创新”为学习目标,将学习的重点放在提高自身的理论修养、研究教育理论、提高课堂教学设计和教学能力、科研能力等新的层面上,集中培训让我们在理念和实践两个层面实现了质的飞跃。我们利用晚上时间积极参与网络研讨,就培训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加以深入研究,网络研讨让我们跨越了地域的限制,架起了更宽更广的研讨平台。整个培训既有知识上的积淀,又有教学技艺的增长。这是我从教以来最难忘的两个半月,也是收获丰厚的两个半月,更是促进我教学上不断成长的两个半月。我将以此为起点更加努力地在教海中探航,将学习到的理论知识转化到课堂教学之中,让理论变为每位学生受益的实用知识,让我们的科学课堂春色满园,芬芳宜人,让小学科学课堂真正成为孩子们的乐土,学习者的天堂。学员褚卫峰在体会中写道:教学过程不仅是实践的过程,更是教师不断总结、反思的过程。教师的学习和研究是无止境的,正如特级教师钱金明所提出的:努力+机遇=成功;实践+反思=发展。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我将努力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收获;在培训中成长,在成长中快乐。本次培训内容充实,有实战练兵,有网络研讨,有PK对擂。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上对比研究课,研讨气氛异常活跃,创新的点子在思维的碰撞中应运而生,我最大的收获就是学会了研究、学会了讨论。我在一次次的实践活动中学会滚爬摔打,锻炼了自己,认识了自己,找到了自己的位置,明确了前进的方向。■

创新群体 篇2

(2017版)

创新研究群体项目支持优秀中青年科学家为学术带头人和研究骨干,共同围绕一个重要研究方向开展创新研究,培养和造就在国际科学前沿占有一席之地的研究群体。

一、申请条件

创新研究群体项目申请人及参与者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1.具有承担基础研究课题或者其他从事基础研究的经历; 2.保证资助期限内每年在依托单位从事基础研究工作的时间在6个月以上;

3.具有在长期合作基础上形成的研究队伍,包括学术带头人1人,研究骨干不多于5人;

4.学术带头人作为项目申请人,应当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较高的学术造诣和国际影响力,申请当年1月1日未满55周岁;

5.研究骨干作为参与者,应当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或博士学位;

6.项目申请人和参与者应当属于同一依托单位。

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过创新研究群体项目的,不得作为申请人提出申请;正在承担创新研究群体项目的项目负责人和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的参与者不得申请或者参与申请;退出创新群体项目的参与者2年内不得申请或者参与申请。

二、注意事项

1.申请人应当认真阅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项目管理办法》(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门户网站“政策法规”中的“部门规章”栏目)、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指南》-“申请须知”-“关于申请书撰写要求”及申请书填报说明和撰写提纲,按要求撰写申请书。

2.申请书摘要部分填写申请人和参与者的“主要学术成绩”。3.申请书项目名称栏目填写“研究方向”,而不是具体的研究课题名称。4.申请书中关于论文被收录与引用情况仅需提供统计表。5.依托单位应当组织学术委员会或专家组,对申请项目严格按照规定条件择优推荐,并签署推荐意见。

特别提醒申请人注意:

申请书中不得出现任何违反法律及有关保密规定的内容,依托单位须认真审核。由于违反相关规定而导致的一切后果由申请人和依托单位负责。

创新研究群体项目申请书撰写提纲

(2017版)

创新研究群体(以下简称群体)项目申请书由信息表格、正文、个人简历和附件构成。

一、信息表格

包括项目基本信息、项目主要参与者和项目资金预算表,填写时应按操作提示在指定的位置选择或按要求输入正确信息;项目资金预算表应按照《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资金管理办法》、《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金预算表编制说明》认真填写,应保证信息真实、准确。

二、正文(请勿删除或改动下述提纲标题及括号中的文字)

(一)群体的构成(不超过2000字)

简述群体形成的背景、合作基础、专业结构和年龄结构等。

(二)主要学术成绩、创新点及其科学意义(不超过5000字)着重阐述学术带头人和研究骨干近年来在基础研究方面所取得研究成果的创新性和科学价值,在国内外同行中学术水平和优势;学术带头人的学术影响力,把握研究方向、凝练重大科学问题的能力,组织协调能力以及在研究群体中的凝聚力。

(三)拟开展的研究工作(不超过2000字)

群体未来的研究方向和奋斗目标,着重阐述拟开展的研究工作的创新性构思和研究方案的可行性等,请简要阐述。

(四)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1.申请人同年申请不同类型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情况(列明同年申请的其他项目的项目类型、项目名称信息,并说明与本项目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2.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的申请人或者主要参与者是否存在同年申请或者参与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单位不一致的情况;如存在上述情况,列明所涉及人员的姓名,申请或参与申请的其他项目的项目类型、项目名称、单位名称、上述人员在该项目中是申请人还是参与者,并说明单位不一致原因。

3.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的申请人或者主要参与者是否存在与正在承担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单位不一致的情况;如存在上述情况,列明所涉及人员的姓名,正在承担项目的批准号、项目类型、项目名称、单位名称、起止年月,并说明单位不一致原因)。

4.其他。

三、个人简历

1.学术带头人(即申请人)简历(由系统根据申请人在线填写的个人简介信息、承担项目情况和个人研究成果自动生成)

2.研究骨干(即主要参与者,5人以内)简历(在读研究生除外)(请下载研究骨干简历模板填写后上传;除非特殊说明,请勿删除或改动简历模板中蓝色字体的标题及相应说明文字)

四、附件

(一)附件目录

在附件目录中列出所有上传的电子附件材料清单。

(二)附件材料(逐项上传)

上传的电子附件材料应为项目学术带头人(即申请人)和研究骨干(即主要参与者)取得的代表性成果或者科技奖励。

1.提供10篇近5年内发表的代表性论著电子版文件(如果专著篇幅过大,可以只提供著作封面、摘要、目录、版权页等);

2.如上传所获科技奖励,应提供国家级科技奖励(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省部级奖励(二等以上)奖励证书的电子版扫描文件;

3.如上传专利或其他公认突出的创造性成果或成绩,应提供证明材料的电子版扫描文件;

4.在国际学术会议上作大会报告、特邀报告,应提供邀请信或通知的电子版扫描文件;

5.外籍和港澳台地区的申请人,提供全职在依托单位工作聘期的证明材料扫描文件。

6.依托单位学术委员会或专家组推荐意见的扫描文件,包括对申请人的科研业绩和拟开展的研究工作的评价(主任或组长签字); 7.依托单位推荐意见扫描文件,包括对申请书内容的审核意见及对申请人如获资助后将提供的支持与保证(单位领导签字、单位盖公章);

8.根据项目申请的需要,附件材料还可能包含以下电子版扫描文件:伦理委员会证明、加盖依托单位公章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结项证书复印件、依托单位生物安全保障承诺等。可参见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指南》正文“面上项目”部分相关科学部要求。

创新群体 篇3

[关键词]弱势群体;知识援助;图书馆

[中图分类号]G2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821(2012)08—0062—06

1 弱势群体知识援助的重要性

知识援助是指由政府和社会力量免费或以较低的费用为弱势群体提供知识产品或服务。2007年,我国残疾人口有0.8亿以上,城市低保人口超过0.2亿,农村贫困人口为0.15亿人,外出农民工约2.1亿。我国60岁以上老人已达1.85亿,占总人口的13.7%。人口老龄化问题严重。目前我国弱势群体规模超过了3.5亿人,约站全国人口的27%。我国公共图书馆为弱势群体信息服务和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比较落后,特别是公共图书馆发展很不平衡,中西部、中部地区公共图书馆为广大农村农民、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城市社区居民和城市弱势群体的服务很不到位。图书馆为弱势群体提供信息服务是实现图书馆信息服务公平、公益化服务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开展这一服务方面,我国图书馆和国外发达国家图书馆比较,做的很不到位。目前我国图书馆的服务很不均等,一方面是随着信息爆炸、网络时代的到来,对于那些文化水平较高、有一定社会地位的人和年轻的大学生、研究生、博士生来说,他们的信息需求可以通过多种手段来满足比如上网、中国知网期刊数据库、超星电子图书等多种方式满足自己的信息需求。但是对于弱势群体来说,他们获取信息的手段就相对单一,他们经济来源有限,大部分没有上网条件,有的因为文化水平有限也不会上网,这就造成了他们只有单一依靠图书、杂志、报纸来获取知识和信息。但是除了公共图书馆有很多系统的图书馆不对外办借书证,省级图书馆离他们的位置又偏远,导致信息利用贫富不均,一方面大学等系统图书馆图书、杂志、报纸闲置,经费连年增加,造成浪费,另一方面,城乡弱势群体因为基层图书馆少,没有经费看不上书,知识贫困对弱势群体的影响很大,对弱势群体生命健康有影响,对弱势群体经济利益有影响,对弱势群体精神生活有影响,对弱势群体民主权利有影响,知识贫困可以代际传递,对下一代有影响。如何解决弱势群体知识贫困的问题,是我们广大图书馆界和社会各界面临的一个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强公共文化服务是实现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完善面向妇女、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

大力实施惠民工程,关注低收入群体和特殊群体的文化需求,努力向全社会提供更多免费或优惠的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使人民群众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得到升华。图书馆作为社会公共文化体系的一部分,在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知识援助,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弱势群体的个各方面的素质的过程中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和得天独厚的优势。知识资源的集中性,使图书馆成为人们终身学习的场所;知识内容的丰富性,使图书馆成为了解古今中外,穿越历史不同文化的平台,知识服务的多样化,使图书馆成为公众知识素养提高的工具。信息技术的发展,海量的电子图书使人们对知识的探索更加便捷。在对弱势群体的知识援助中图书馆是一个重要的力量,一方面,社会弱势群体渴望、呼唤图书馆加大服务的力度,另一方面图书馆人也意识到参加知识援助关系到图书馆的永续发展。社会各界也要关注对弱势群体的知识援助,动员起来,共同开展对弱势群体的知识援助工作。

2 国外对弱势群体知识援助的现状

《图书馆建设》2011.8钟卫宏的文章在《美国基层图书馆服务研究》一文指出:无论从服务理念、服务对象还是服务手段来看,美国基层图书馆的服务都是极其广泛和周到。究其原因可知:从体制上说,公民意识强烈,国家民主制度健全;从制度上说,得到国家立法和地方税收支持;从机制上说,馆员配备机制和监督反馈机制较为完善。美国基层图书馆服务现状,主要有:服务对象广泛:为儿童提供服务,为成人提供服务,为弱势群体提供服务手段先进:远程服务,开展多种讲座及互动服务。其他服务形式,如电话咨询服务,为残疾人、老年人及卧床病人提供送书上门服务。美国图书馆服务成功说明,政府是保证基层图书馆得以持续发展的重要原因。

20世纪80年代中期,国外图书馆界就开始探讨这个问题,时至今日,这一问题仍是焦点。国际图联于2002年在《国际因特网声明》中还特别提出:“图书馆和信息服务行业保证不受阻碍地进入互联网,这可以帮助社区和个人获得自由、繁荣和发展。阻碍信息流通的因素应该被清除,尤其是那些带来不平等、贫困和绝望的因素”。各国图书馆普遍为知识弱势者提供了电脑和网络服务。如英国的山德兰公共图书馆在许多地方发展了设置个人电脑和因特网的“电子村大厅”为成年人和儿童提供多种软件,同时有经过培训的员工帮助用户。在网络基础设施尚未发展的地区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国际图联呼吁进行南北合作,援助这些地区发展网络设施。非洲的5个国家(贝宁、马里、莫桑比克、坦桑尼亚和乌干达)已经建立了农村社区多功能远程服务中心,为当地农民提供现代信息与通信工具。在发达地区,图书馆还为弱势人群创建了专门的数字资源和相应的检索工具。美国盲人和残疾人图书馆服务处(NLS)从1999年就开始用网页点字系统通过因特网为盲人用户服务。加拿大国家盲人协会(CNm)图书馆1998年就开始计划将全部馆藏数字化,创建视障者数字门户。2002年,又协同微软构建世界上第一个专为盲人和视力受损儿童建立的网络门户——集成数字图书馆系统(the Integrated Digital Library System)。之前,占加拿大人口10%的盲人和身体残疾人只能阅读占全部出版物3%的盲文文献,而现在盲人或视力受损者可以获取与其他人同样的信息。德国的莱比锡市有家专门为盲人服务的图书馆,保存了65000盘磁带,录制了4000部世界名著和其他书籍,欧洲各国的盲人都是它服务的对象。在美国,国会图书馆通过与全美160所图书馆构成的协作网络,为50万以上各年龄层次的盲人读者服务,向他们免费提供盲文书刊、录音书刊等资料。在英国,国家盲文图书馆拥有盲文藏书35万册,该馆重视延伸性服务,与南非、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第国的出版商进行书刊交换,以扩大和丰富盲文图书的收藏。该馆每天要给英国各地以及国外的4500名读者发送近千册盲文图书。在日本,大阪府中央图书馆开展的当面朗读服务方式至今仍然是最受盲人读者欢迎的服务方式,此外该馆开展的视觉残疾儿童文库服务也独树一帜。

3 我国图书馆为弱势群体提供知识援助理论研究.的现状

刘欢,吕丽在《图书馆对弱势群体知识援助的动力机制研究》一文中指出:

内部阻力因素。图书馆知识援助的内部阻力因素是指存在于图书馆内部机构中的各种束缚和阻碍知识援助的因素,这些阻碍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理念落后;(2)制度缺乏;(3)经费不足;(4)人力资源缺乏。外部阻力因素。图书馆知识援助的外部阻力因素是指存在于图书馆机构之外的各种束缚和阻碍知识援助的客观因素。这些外部阻力因素主要源于弱势群体本身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归纳起来,外部阻力因素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1)弱势群体居住地分散造成的阻力;(2)弱势群体本身的特殊性造成的阻力。图书馆对弱势群体进行知识援助的动力因素分析。图书馆知识援助的动力按其来源可以分为图书馆外部动力素和内部动力素两类。外部动力因素。(1)政府推动力;(2)法规保障力;(3)社会支持力;(4)弱势群体需求牵引力。弱势群体对知识的巨大需求,指引着图书馆知识援助服务的方向;(5)技术推动力。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信技术、数字技术在图书馆的广泛应用,为图书馆开展知识援助提供了便利;同时,也为图书馆开辟了新的知识援助方式,拓展了援助空间,如图书馆可以在线开展知识援助。内部动力因素。(1)服务理念驱动力;(2)管理制度保障力;(3)组织保障力;(4)人员保障力。图书馆是否能开展知识援助服务是图书馆内外各种力量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结果。图书馆要达到预期的援助目标关键要看其内外的各种动力因素能否克服各种阻力因素。由于图书馆内部的阻力因素可以通过外部动力或图书馆自身的努力自动消除,如经费不足阻力,可以通过政府推动力中的经费资助和社会支持力中的经费赞助来解决,理念落后、制度缺乏、人力资源缺乏等方面的阻力可以通过图书馆自身来解决;部分阻力,如理念方面的阻力解决好了就可以转化成动力。

李文在《图书馆学刊》2011年第2期撰文指出:2000-2009年,关于弱势群体知识援助方面的文章发表在33种期刊中,核心期刊只有6种,而且载文较多的期刊《河南图书馆学刊》、《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江西图书馆学刊》、《农业图书情报学刊》都不是核心期刊,说明目前的研究水平比较有限,需要高层次的研究。从总体上看,我国图书馆学界对弱势群体知识援助的研究起步较晚,研究数量较少,研究热情较弱,目前正逐步成为研究热点。目前,对国外弱势群体知识援助研究的论文很少,偶尔有论文当中提到,也只是浅尝辄止,没有深入研究。我国弱势群体知识援助研究起步比国外晚,发展也慢,对国外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到自身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获得很多值得借鉴的经验,等于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前进,避免了走弯路,研究者要加强对国外成果的研究。韩冰在《科技情报开发与经》2011年第19期上发表文章,指出:从2004-2010年发表的78篇文章中,多数文章介绍了弱势群体的定义、组成部分、图书馆为弱势群体服务的必要性或意义、图书馆为弱势群体服务的措施,对于目前图书馆为弱势群体服务存在哪些问题的论述很少,可见图书馆界人士在这个问题上缺乏自省精神。在78篇文章中涉及弱势群体特点尤其是心理特点的较少,只有5篇,可见对弱势群体的心理研究并未得到图书馆界的重视。关于图书馆对弱势群体服务考核制度探讨的文章只有6篇,这个数据表明了图书馆学界应当多做讨论,寻求适当的考核机制,对弱势群体的服务效果做出评价,不断改善公共图书馆的服务,提高对弱势群体的服务水平。

4 我国弱势群体知识援助的状况

4.1 我国省级公共图书馆为弱势群体提供服务情况

4.2 河南省公共图书馆为弱势群体提供服务情况

4.3 河南省残联开展残疾人“爱心书屋”创建工作,全面推进残疾人文化进社区情况

今年4月份,中国残联、新闻出版总署《关于开展“文化助残公益行动”的通知》下发后,河南省残联会同省新闻出版局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制定河南省文化助残公益行动方案,并成立了由省新闻出版局局长詹玉荣、省残联理事长李玉德、省新闻出版局副局长杜国清、省残联副理事长李国成、中原出版传媒集团副总裁马雪等组成的全省出版社文化助残公益行动组委会,并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全省出版社文化助残公益行动”的通知》,召开全省16家出版单位“全省出版社文化助残公益行动会议”,安排部署捐赠工作。各出版社积极响应,在不到1周的时间里,共捐赠图书、音像总码洋228.56万元。在7月15日,新闻出版总署和中国残联举行的“百家出版社文化助残公益行动”启动仪式上,河南省以捐赠图书总码洋228万元居全国之首,省新闻出版局和组委会分别荣获新闻出版总署和中国残联授予的文化助残爱心单位和文化助残组织奖。

为把新闻出版部门的爱心送到残疾人手中,河南省残联积极协调16家出版单位,利用他们的图书仓库,由宣文部的同志分工负责,在天气极其炎热的情况下赴各出版社仓库,本着多品种配备的原则,对2000多种近13万册图书(加上各地各级的投入,共1130个爱心书屋计有图书约20万册)进行了认真的分类、分发、打捆、邮寄,在最短时间内及时送到各省辖市、送到残疾人手中,受到了广大残疾人的欢迎。

2012年河南省将继续开展文化进社区活动。积极争取国家“十二五”文化进社区资助计划,扶持一批文化进社区示范点,全面推进文化进社区活动,推广2011年建设“爱心书屋”的经验,发挥示范点的带动作用,河南省新建1000个“爱心书屋”,各地残联要继续做好残疾人“爱心书屋”建设工作,发挥残疾人读书指导委员会的作用,依托“爱心书屋”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交流活动,指导和引领残疾人共享公共文化服务。

推动市(地)、县两级公共图书馆盲人阅览室建设。积极争取国家扶持资金,资助一定数量的市(地)、县两级公共图书馆盲人阅览室建设,扶持资金主要用于采购盲文书籍、有声读物、电脑读屏软件、盲用点显器等。

4.4 郑州市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的经验

目前郑州正在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从今年起,连续5年,每年郑州市财政将拿出3000万元设立公共文化发展专项资金,用于市民的文化生活。当前,郑州已建成2000个行政村文化大院公共电子阅览室,新建、改建了312个社区公共电子阅览室,2012年郑州市还将建300个社区公共电子阅览室,2012年底前,市、县图书馆、文化站、乡镇综合文化站、行政村、社区公共电子阅览室将实现全覆盖。“农家书屋”工程建设覆盖全市所有行政村,每个书屋有1500N以上适合农民群众阅读的图书、报刊和音像制品。郑州市政府召开的郑州市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规划(2010—2012)会议的建设规划指出,在2012年底,全面实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100%的基层群众可以通过基层服务点,70%的行政村和城市市民可享受数字图书馆、数字文化馆、数字博物馆、数字美术馆的资源服务。建设规划同时指出,在远离市区图书馆的街道、社区试点实施“城市街区24小时自助图书馆”,市县(市、区)两级图书馆未来两年将建20个以上分馆和馆外服务点,内设盲人阅览读区并配备盲人读物和设备。

综上所述,我国在开展弱势群体的服务中,个各地区发展是不平衡的,目前公共图书馆这方面工作做得比较好。别的系统开展这方面工作很少。经济发达的省和一些中部领导重视的省发展的较快。有些省级图书馆的延伸服务做的很好。西部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由于经济的原因开展弱势群体的服务就比较欠缺。少儿图书馆和少年儿童阅览室大部分省级馆都有,但是,残疾人阅览室就相对少一些,老年人阅览室更少。

5 以图书馆为依托,创新机制,建立弱势群体知识援助联合体系

(1)建立国家图书馆法规,地方图书馆法规和个各行业图书馆法规,加入为弱势群体知识援助的条款,制订为老年人、残疾人、网瘾青少年、农村农民、城市农民工、城市下岗工人等弱势群体的服务标准。

(2)进行试点,选取一个省级公共图书馆,一个市级公共图书馆、一个县级公共图书馆进行弱势群体知识援助的试点,取得经验后,推广到全国。

(3)成立国家为弱势群体知识援助服务联合体,由文化部、残联、财政部、国家图书馆牵头。开展为弱势群体知识援助工作。

(4)书店、媒体联合起来,经常举办活动,做好宣传,造势宣传让更多的人来关心和支持图书馆和各部门的知识援助活动。对弱势群体进行知识援助活动。各个系统图书馆都要加入为弱势群体知识援助的行列。

(5)干部下乡扶贫,挂钩帮扶,应该把知识扶贫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建立爱心书屋,农家书屋。增加知识扶贫的经费,用于帮助盲人购买盲人书籍、磁带和电脑,盲人电脑读屏软件,形成一个制度,长期坚持下去。而不是应付上级检查和作秀。

(6)国家出台政策,扶持一部分有能力,热爱文化事业的残疾人在爱心书屋和农家书屋做管理员。

(7)建立激励和惩治机制,对弱势群体知识援助取得成绩的单位,要进行表彰和物质奖励,增加经费,鼓励他们更好地开展弱势群体知识援助工作。要加强监督约束机制。

(8)积极开展对国内外弱势群体知识援助理论方面的研究。

(9)可以派人出国学习外国发达国家弱势群体援助的先进经验,进行借鉴。

(10)以社区和行政村为中心作为具体实施单位。结合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的活动,推动弱势群体知识援助活动的进行。

(11)动员一切可以利用的社会力量,积极开展志愿者为弱势群体服务的活动。利用社会各界的捐助,开展这项工作。

创新群体 篇4

“新常态”由习近平总书记于2014年5月首次提出,在经济新常态下,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推进自主创新,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坚持以科技金融为主导,大力推进科技、金融、产业三融合,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完善资金链,加快形成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良性互动、产业转型升级与金融要素高效对接的体制机制,实现金融、科技、产业间的内生循环。随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供给侧”改革等重大举措的提出,让我们不得不去思考一些问题,在经济新常态下为什么要创新?科技、金融、产业协同创新的原因是什么?协同创新的动力是什么?本文围绕这些问题,利用群体动力学和演化经济学进行深入探讨。群体动力学是组织行为学的一个分支,研究诸如群体成员间的关系、群体气氛、领导作风对群体性质的影响等群体生活的动力方面的社会心理学分支。三重螺旋协同创新演化结构是指在三重螺旋理论的基础之上的一种通过演化经济学视角进行金融机构组群、产业集群和政府部门集群协同创新、动态演化、相互影响的三重螺旋结构。

二、文献综述

纵观近几年的研究,关于协同创新、群体动力学和演化经济学的研究文献很丰富,但大多数国内外学者都仅仅是从协同创新或者群体动力学的单一角度进行分析。首先,关于协同创新。Vrrnnioa Srrrann(2007)提出协同创新是将各个创新主体要素进行系统优化、合作创新的过程。陈劲等(2012)从构建协同创新联盟的视角,分析了协同创新实现路径。李大庆(2013)提出3种产业集群科技型企业协同创新模式。许爱萍(2015)认为科技创新协同发展离不开科技金融的支持。祝佳(2015)实证分析了金融支持与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发现二者间存在显著的互动效应。其次,关于群体动力学。群体动力学最早是由Kurt Lewin(1936)创立,他认为群体的本质是群体成员之间由共同目标而形成的一种相互依赖关系,是一个动力整体。路阳(2013)提出了群体行为金融学理论,并建立了包含群体行为的资产定价模型。刘湘云(2014)分析了群体动力学对行为金融学理论的拓展。最后,关于创新演化。J.Niosi M.Banik(2005)实证分析了90家生物技术公司的技术创新演化过程,得出企业创新演化是一个遵循“研发创新-企业创新-技术创新”的三阶段演化规律的复杂性过程。

三、三重螺旋理论与三重螺旋协同创新演化结构

(一)“官-产-学”三重螺旋理论

三重螺旋的概念最早出现在生物学领域。亨利·埃茨科威兹和罗伊特·雷德斯多夫(Henry Etzkowitz,Loet Leydesdorff,1995)在三重螺旋概念的基础之上提出了著名的官、产、学三重螺旋理论,来分析在知识经济时代政府、产业和大学之间的新型互动关系。即政府、企业与大学是知识经济社会内部创新制度环境的三大要素,它们根据市场要求而联结起来,形成了三种力量交叉影响的三重螺旋关系。该理论强调政府、产业和大学的合作关系,强调这些群体的共同利益是给他们所处的社会创造价值,三方都可以成为动态体系中的领导者、组织者和参与者,三者相互作用、互惠互利,彼此重叠,如图1所示。

(二)“金融机构-政府-产业”三重螺旋协同创新演化结构

基于对亨利·埃茨科威兹的“官-产-学”三重螺旋理论梳理,可以发现政府、企业、大学三者相互作用、互惠互利、彼此重叠、协同发展。同理,科技金融产业协同创新是金融机构、政府和企业三大主体之间共同创新、协同互动、信息与利益共享、竞争与合作的循环过程。金融机构是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科技金融产业协同创新过程中为企业和居民提供各式金融服务,更重要的是为企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资金流;企业作为经济活动的载体,形成以商品和服务为主的商业信息流,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动力;政府部门在市场中承担着社会功能和经济职能,为企业发展和经济正常运行提供信息流。由此便形成了“金融机构-政府-企业”模式的三重螺旋协同创新演化结构,如图2所示。

四、科技金融产业协同创新的群体动力学机制

(一)产业集群的动力学机制

本文研究的产业集群是指众多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所构成的群体。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是以创新为使命和生存手段的企业。从动态演化角度,可以将产业集群分为两类:一类是自发形成的自组织集群,如硅谷,义乌小商品城等;一类是由政府自上而下形成的他组织集群,如我国的南京、上海等高新区。产业集群的动力学机制分为两个层次:

1.产业集群与居民群协同演化机制。由于历史或者偶然因素的影响,某些产业在政府的支持下率先进入某一地区,比如河南谦茂置业有限公司率先进入郑州市西郊投资房地产,随后中国电建、丹尼斯也陆续进入,由于大量此类企业的集聚为居民的生活、工作、学习等创造了便利条件,从而引起大量居民集聚,由于居民的融入,给企业带来商机,又引起另一些企业向该区域集聚。由此便产生了“企业群—居民群—企业群”的集聚效应。借鉴生态学Lotka-Volterra模型,并做适当改进,假设:产业集群为X,居民群为Y,X与Y之间无竞争,无合作,则这种协同演化机制可以表述为:

其中,K1表示该地区企业最大容量;K2表示该地区居民最大容量;α为企业的自然增长率;β表示居民的自然增长率。令

F1(X,Y)=F2(X,Y)=0,可解得(X,Y)分别为E1(0,0),E2(0,K2),E3(K1,0),E3(K1,K2),从而得到图3。图3表明在资源一定的情况下,产业集群和居民群之间的协同演化结果使得产业集群和居民群都达到最优规模(E点)。

2.产业集群内各个产业链之间的竞争与合作协同演化机制。产业集群内的产业链主要包括上游生产企业群和下游销售企业群。上游企业群为下游企业群提供相关的产品和服务,下游企业群通过市场营销为上游群去库存,回笼资金,并反馈市场信息。下游企业的发展壮大,会提高自身销售能力和购货水平,从而联动上游企业群的发展壮大。同时,上游企业群根据下游企业群反馈的市场信息,改进商品和服务的生产规模,改善商品和服务质量,从而提高自身市场竞争力,促进下游企业群的发展,假设上游企业群(X)与下游企业群(Y)之间无竞争,只有合作,则二者之间的协同演化机制可以表述为:

其中,K1表示上游企业群的最大产量;K2表示下游企业群的最大销售量;α为上游企业群的产量自然增长率;β表示下游企业群的销售量自然增长率,b表示上下游企业群之间的合作系数。

(二)金融机构组群的动力学机制

金融机构组群是由金融机构组成的以社会经济资源为利用对象,经过自己加工整合之后形成的能够给社会提供具有各种功能和规模的金融工具,并通过市场交换为社会和自己带来收益的群体。从传统金融机构的功能来看,以商业银行等为主要代表的金融机构属于盈利性团体。所以,本文将金融机构这一资金流的供给方视作一类投资者,那么金融机构具有投资者所有的各种属性,包括追求利润或者业绩增长最大化、羊群效应等。由此,在科技金融产业协同创新过程中,金融机构组群的动力学机制可分为两层次:

1.业绩增长(产出)效应。作为盈利性组织团体,金融机构组群发展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比如提供网络金融工具)的直接原因就是提升业绩的增长或者提高净利润。根据内生增长理论,增长问题主要与最终产品的产出效率有关,影响产出(Y)的因素为技术进步(A)、资本(K)和劳动(L),根据生产函数来分析金融机构创新的产出效应,设生产函数为:

对式(5),若技术变动为△A,资本变动为△K,劳动变动为△L,则根据微分学和边际产量的概念可知,产出的变动为式(6):

MPK和MPL分别表示资本和劳动的边际产量,对(6)进一步变形可得(7):

显然,产出的增长与技术进步有着密切的关系。熊彼特(Joseph Schumpeter)认为技术进步来源于企业家精神和创造性毁灭,罗莫(Paul Romer)构建了研究与开发(R&D)和技术进步相联系的模型,认为技术进步来源于研究与开发,研发能够带来新产品和新技术。由此可见,创新能够促进技术进步,技术的进步能够提高产出,产出增大。金融机构组群通过产品,技术等创新,能够实现其业绩增长最大化。

2.随机模仿效应(羊群效应)。羊群行为是从众心理作用下的群体行为形象表述,是群体认知偏差的结果。随机模仿效应是指投资者认为先行动者拥有比自己更多的信息或者自己没有的信息,因而模仿先行动者进行投资决策。某实力雄厚的投资机和银行同时投资行业M,且采取相同的投资决策和规模,引发其余机构投资者A、B、C的模仿。

(三)政府部门集群的动力学机制

政府部门集群是指政府机关里职能相似的部门或机构在功能上的集聚体,本文所讨论的是包括政府科技部、科技创新委员会、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等部门。从政府在科技金融协同创新驱动的市场选择来看,政府部门集群的动力机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1)政府创新驱动的非市场选择机制。创新驱动是经济新常态的主要特征,能够支持和引领新经济,属于“供给侧”。在创新驱动下,政府为了实现特定经济目标和国家战略,具有非市场的选择机制,包括政府采用法律法规或者“计划”等非市场选择机制和政府通过税收优惠或财政补贴等非市场选择机制,如图6所示。

一方面,政府采用法律法规或者“计划”等非市场选择机制。法律法规或者“计划”机制虽然不属于经济范畴,但仍存在于大多数国家的经济体系里,该机制是为了国家整体性战略布局或者国家安全提出的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实践创新等。比如我国的“863计划”、“火炬计划”、“一带一路”等。这些都是基于我国战略性布局的非市场选择创新。另一方面,政府通过税收优惠或财政补贴等非市场选择机制。为了顺利实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供给侧改革”等实践,政府通过减税、补贴等对社会“大众”和“万众”实施优惠策略,目的就是为了降低创业和创新成本,提高创业和创新的积极性,从而实现科技金融产业协同发展,经济稳定增长。

政府创新驱动的市场选择机制。政府在充满复杂性信息的经济环境和国际环境中,基于对市场基本情况的判断,通过学习,即对市场信息进行科学的选择、加工、处理、吸收等,然后将信息转化为知识,最后根据本国实际情况采取符合自身利益的相关政策,比如资产证券化、利率市场化改革等,这都是基于对我国金融市场和经济结构的完善而做出的市场选择创新。由此,建立在“信息—学习—知识”的基础之上的市场选择创新机制,实质上是政府适应性学习的创新扩散机制。

(四)三类群体间的动力学机制

基于三重螺旋协同创新演化结构,金融机构组群、政府部门集群和产业集群三者之间相互重叠,互利互惠,共同构成了科技金融产业协同创新体系。政府部门集群是制度创新的主体,金融机构组群和产业集群是技术创新的主体,三类群体在技术创新、制度创新方面形成螺旋式协同演化。在动态演化视角下,群体间的动力学机制主要是三者之间的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协同演化机制。

本文基于三重螺旋协同创新演化结构,本文认为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是一种协同演化关系,二者动态循环,相互制约,相互促进。二者协同演化主要包括三个阶段,首先,通过科技研发,经验改进等方式实现创新主体新旧技术的过渡;其次,通过市场反馈,进行经验总结,技术引进等方式创新主体创新技术的扩散和再创造;最后,通过市场机制的选择,根据技术扩散和在创造的被选择程度,进行制度的选择,比如政治协商会议,研讨会或者其他方式,实现对创新主体创新技术的稳定发展和再扩散。

五、结束语

经济新常态下,科技金融产业协同创新是金融机构、政府和企业三大主体之间是共同创新、协同互动、信息与利益共享、竞争与合作的循环过程。金融机构是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科技金融产业协同创新过程中为企业和居民提供各式金融服务,为企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资金流;企业作为经济活动的载体,形成以商品和服务为主的商业信息流,为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动力;政府部门在市场中承担着社会功能和经济职能,为企业发展和经济正常运行提供信息流。

动态演化视角下,产业集群分为自发形成的自组织集群和由政府自上而下形成的他组织集群,产业集群的动力学机制为产业集群与居民群协同演化机制和产业集群内各个产业链之间的竞争与合作协同演化机制;金融机构集群具有投资者所有的属性,包括追求利润或者业绩增长最大化、羊群效应等,金融机构组群的动力学机制为产出效应和随机模仿效应;政府部门集群主要研究提出科技体制改革的方针、政策和措施等,从政府在科技金融协同创新驱动的市场选择来看,政府部门集群的动力机制主要为创新驱动的非市场选择机制和市场选择机制。三类群体间采用协同演化模式群体间的动力学机制主要是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协同演化机制。

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伟大蓝图的逐渐展开;供给侧改革速度的持续加速;科技、金融、产业三融合进程的不断推进;政产学研一体化发展的不断扩张。厘清科技金融产业协同创新的群体动力学机制,能够充分了解市场需求,更好的落实国家政策战略,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增强发展创新动力;能够加快形成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良性互动、产业转型升级与金融要素高效对接的体制机制,实现金融、科技、产业间的内生循环。

参考文献

[1]Veronica Serrano,Thomas Fischer.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in ubiquitous systems[J].International manufacring,2007(18):599-615.

[2]陈劲,阳银娟.协同创新的驱动机理[J].技术经济,2012(8):6-11.

[3]刘湘云.群体动力学及其在金融市场应用研究述评[J].广西大学学报,2014(6):69-76.

[4]郭利平.产业集群成长的自组织和演化经济学分析[J].企业经济,2007(6):52-55.

创新群体 篇5

一、人力调配数量

(一)病人来5人:在急诊科室内安排的模拟人员外、增加两名分诊护士(项海燕、贾丹)专科护士(何新茶、刘建双、陈小莲、卢爱芬)处理医嘱护士(魏秋蓉、傅艳)

(二)病人来10人:在原有的基础上再加5名护士专科护士(许芳玲、黄凌云、赖锦碟、池海英、林云羽)1名处理医嘱护士(黄媚媚)。

(三)病人来15人:在前面的基础上再加5名专科护士(陈瑞利、万爱雪、徐蓉、叶丽珍、王建平)

(四)病人来20人:在前面的基础上再加5名护士(王爱玲、潘秀微、郭秀媚、潘丽洲、李孝珍)

二、各护士职责

(一)分诊护士职责:

1、接待病人,贴顺序号登记病人人数。

2、做好病人的资料登记及上报工作。

3、协助医生分诊和开通绿色通道。

4、对病人的去向进行追踪。

5、执行污物处理和上报制度。

6、新闻采访等进行初步处理。

(二)专科护士职责:

1、接到通知后到急诊向分诊护士报道、并在急诊大厅等候安排、领取分诊本。

2、病人到位时根据先后接待一个病人

3、对病人进行心理护理、询问病情。根据分诊单测量生命体征并填写完善。

4、将分诊单上交给分诊护士,由分诊医生安排到分诊的区域。

5、将自己的病人护送到相应的区域。

6、负责病人的配药、输液、吸氧、心电监护等,按医嘱严格执行,组成2人为一小组,严格执行双人核对制度。必要时一人留守,一人处理医嘱。

7、负责护理交班书写,护理交班连同病历需统一上交检查。

8、病人做检查时,需要步步跟到,并将处理后分流的病人送到相应的病区,做好交接记录。

9、病人转科或有其他安排时要向分诊护士交代好去向。

10、接待的护士要做好自己病人的宣教。病人要了解自己的一切治疗(检查团要追踪)

11、自己接待的病人的病历、最后要交由分诊护士处统一备查。

12、遇到特殊情况时及时和护士长联系。处理医嘱人员职责:

1、负责医生医嘱的核对、录入及转抄工作,协助一对一护士进行配药。

备注:

1、处理医嘱的笔类用品要自己准备。

2、急诊会在每个区域准备好输液、外科、治疗等用品。训练的时候大家尽量熟悉一下。欢迎提出合理化得建议。

区域的分布:

A区:急诊抢救室 B区:急诊监护室 C区:急诊留观室

D区:急诊病区走廊上。

E区:太平间 病人的分诊分级:(各颜色标签贴在病人的胸前.红色:濒危病人,是指病情随时可能危及生命的病人,这类病人应立即送入急诊抢救室(A区),采取挽救生命的干预措施。

橙色:危重病人,是指病情有可能在短时间内进展至红色,或可能导致严重致残者,应尽快安排接诊,接待病人前往监护室(B区)进行急救、按重症病人护理常规进行护理、按一级护理处理病人。

黄色:急症病人,是指病人目前明确没有在短时间内危及生命或严重致残的征象,安排接待病人如(C区)、按入院病人常规进行护理。按二级病人护理常规护理病人。

绿色或蓝色:非急症病人,是指病人目前没有急性发病症状,没有或很少不适主诉,且临床判断需要很少急诊医疗资源的病人。接待病人入(D区)、按一般护理常规护理病人。人员许可也可以入C区。

创新群体 篇6

【关键词】高校特殊群体 管理和服务模式 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24-0013-02

如今,高校贫困生、少数民族学生和独生子女等情况日益增多,他们的就业、情感等问题也逐年增多,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和校园突发事件时有发生。高校特殊群体学生包括:贫困生、心理问题学生、沉溺游戏、少数民族学生和艺体生。这类学生的日常管理给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带来难度,因此,高校特殊群体学生管理工作模式创新是摆在高校学生工作人员面前的重大课题。

一、高校特殊群体构成以及问题

1.贫困生

“从1997年开始,我国的普通高校学生上学必须承担自己的学费和生活费用,因交费上学而加重生活困难的贫困生问题逐渐凸显出来。他们的生活资料、学习资料等都相对缺乏,在教育资源分配和社会竞争中弱于强势学生群体。他们处于贫困环境,过早的承受了生活的磨砺,绝大多数都懂得自立自强,积极向上,但是这些学生因经济上的重负,导致心理上也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压力。”[1] 这些学生有由于经济问题,很容易产生自卑、抑郁等心理状况。因此,贫困生的思想政治开导工作是需要高校高度重视的,不仅仅是高校,社会也必须承担一定的责任。

2.心理问题学生

“据报道,目前,我国正常人群心理障碍的发生率已经超过20%,部分小学对8~12岁学生进行心理筛查的结果显示,15%的学生有心理问题。高校中的心理检测结果显示,我国大学生心理疾患的发生率高达15%,其中有35%的学生自卑心态严重,嫉妒情绪明显,心理素质较差,不能承受正常的生活压力。”[2] 近几年,高校大学生自杀率逐年增多,高校暴力事件也屡有发生。面对这种严重的现实问题,心理问题学生是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不可忽视的重点。

3.学习困难学生

“学业有困难是学生对学习产生厌倦乃至厌恶(失败感、无能感、自卑、乏味感),从而萌发逃避心态。究其原因,部分学生是因学习方式、方法不当,学习成绩始终不见进展,于是便对学习失去兴趣,产生厌学心理。但一个班班风的形成是跟班里每个人的行为表现息息相关的。”[3] 对于厌学的学生来说,主要问题是其学习心理发生了改变,对学生产生厌学抵触心理,严重的还会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对于这类学生,要积极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而不能一味的放弃。

4.沉溺游戏学生

心理医学专家对“网络成瘾症”患者的描述是:对网络操作出现时空失控,而且随着乐趣的增强,欲罢不能。医学专家介绍,“网络成瘾症”可造成人体植物神经紊乱,体内激素水平失衡,使免疫功能降低,引发紧张性头疼、情绪焦虑、忧郁、低落、头昏眼花、双手颤抖、疲乏无力、食欲不振等,甚至可导致死亡……这些是“网络成瘾症”患者经常出现的症状。”[4] 由于网络游戏成瘾造成的危害巨大,因此,应引起广大高校教育工作者、家长和社会各方面的关注。

5.少数民族学生

“少数民族学生由于生活背景和内地差异很大,再加上许多人汉语还未过关,因语言障碍在理解、表达方面都存在困难,遇到的学习压力自然要高于汉族学生。进入大学后,由于少数民族学生英语基础差,而学校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短时间还无法适应少数民族学生的特点,更加大了学生的心理压力。”[5] 少数民族在高校的第一大问题就是语言引起的沟通障碍,其次就是风俗习惯,最后就业压力的激化导致少数民族学生普遍容易情绪化、保障和激动。

6.艺体生

当前,高校艺术专业作为学校对外文化艺术交流的窗口,起到了活跃校园、丰富大学生文化生活的作用,但在认识艺术类专业学生与其他专业大学生共性特征的同时,还应当看到艺术类大学生鲜明的个性特征。高校艺术类大学生的思想还趋于不成熟阶段, 价值观、人生观出现多元化发展趋势,求新求异意识较强,在某些方面表现得较为敏感与偏激,由于专业的特殊性,个性张扬是艺术类大学生的主要特点,因此,如何针对艺术类大学生这一心理特点,正确引导、教育他们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已成为高校艺术教育中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问题。

二、高校特殊群体学生管理与服务模式创新的有效途径

1.针对性教育引导

“由于各种特殊因素的存在,贫困大学生要比一般大学生的心理复杂得多。因此,首先要全面准确掌握贫困学生各方面的情况。学生进校后,应尽快进行心理普查,建立心理档案。在此基础上,对有自卑、自我封闭、自暴自弃等心理倾向的同学进行个别交流,予以特别关注。”[6]其次要通过专题讲座、主题班会、小型讨论会等形式进行传统道德教育、心理知识教育、典型案例教育,有针对性地帮助贫困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帮助他们正确面对贫困,缓解心理紧张和心理冲突,减轻心理压力,恢复心理平衡,保持健康心理;帮助他们建立一种“心理相容”的和谐的人际关系,形成一个正确的自我观念,构建一个理想健康的人格,积极地适应环境,帮助他们顺利地越过心灵沼泽。

2.打开特殊群体学生心门

经常性地开展主题活动是帮助贫困生打开心扉的好办法。如在贫困生中开展“受助者助人”、“爱心传递”等活动。号召他们资助自己周围的困难对象,组织他们到社会福利院、敬老院做些公益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帮助贫困生认识到,自己已经得到资助,但还有一些与自己一样困难甚至比自己更困难的人没有得到资助,让他们通过公益活动在奉献社会中升华自己。“同时学校还应注意选拔贫困生的优秀代表,抓典型,树榜样,设立贫困学生奖励项目,表彰勤工助学先进个人,营造‘贫寒中成长起来的优秀大学生更光荣的氛围。”[7]

3.树立特殊群体学生自信心

组织各类贫困生学生社团,帮助他们重新找回自信。学校组织各类贫困生学生社团,可以让贫困生找到自己的群体,找到一种归属感。在这个群体里大家是站在相同的起点,相互之间不会有歧视和被歧视的嫌疑,还可以相互鼓励、相互扶持。学校对这类学生社团要积极鼓励、大力扶持。一方面,社团将贫困生组织在一起,相互之间进行交流,缓解了他们的心理压力;另一方面,社团也给贫困生提供了舞台,为他们创造了充分展示自己特长的机会,使原本存在心理问题的贫困生在这些社团活动中锻炼自己,重新找回自信。

4.建立特殊群体学生管理系统

第一,完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健全的人格十分重要。“特殊群体”学生往往有这样那样的心理问题。十七大报告指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方式处理人际关系。”注重促进人的心理和谐,塑造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人生观。通过新生心理普查、心理咨询、建立心理档案、开展心理讲座等方式,增强学生克服困难、经受考验、承受挫折的能力。同时,把心理健康教育与帮贫扶困工作结合起来,让大学生在心灵深处切实感受到学校和社会的关怀。开展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团体心理辅导以班级为单位,以全班学生为对象,以学生情况和需要为前提,以学生为中心和主体,针对学生共性问题开展辅导。由教师引导学生设计一定的活动情景,让学生围绕如生活、学习、恋爱、就业等共同关心的焦点、热点问题,充分打开内心世界,以讨论、调查、访问、表演等生动活泼的形式,把教育和自我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在良好的集体环境中相互勉励、相互教育,进而达到共同促进、共同提高的目的”。[4]

第二,坚持动态跟踪管理服务。了解、摸清“特殊群体”大学生的基本情况,并建立档案,是做好“特殊群体”大学生教育和管理工作的基础。建立大学生“特殊群体”档案,可以防止因学生工作人员换岗而造成原有工作基础丢失的尴尬局面。通过查阅学生档案、在学生中了解情况、新生入学体检、心理健康测查等方式掌握学生基本信息,并按照以学院或者专业为单位建立“特殊群体”学生信息库。同时根据情况的变化坚持动态跟踪管理服务,如根据“特殊群体”学生的类别或归属班级,给他们安排导师,明确导师对“特殊群体”的工作内容等。

第三,加强“特殊群体”大学生的管理和服务,最重要的是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在目标上,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引导当代大学生学习并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让他们能够自觉地将自己的人生选择与时代要求和祖国需要结合起来。在方式方法上,面对学生学习生活方式和学生群体组织形态的变化,始终坚持与时俱进。纵向方面,着力把本科生、研究生的党组织建到班级和年级、实验室和课题组;横向方面,着力把思想政治教育深入到生活园区、网络生活、学生社团、勤工助学以及各类学生团队之中,实现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全覆盖。

第四,强化特殊学生群体人文素养培养机制。人文素养是所有大学生做人做事的底色。高校应从四个方面加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力度:一是重视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引导他们尊重生命,追求生命价值;二是重视对学生进行社会责任感教育,引导他们把自身的成长成才与国家和社会的需要结合起来,自觉承担振兴中华的历史使命;三是增强学生自身成才的紧迫感,让他们能够紧跟时代发展的脉搏,真正成为新时代的弄潮儿;四是充分发挥文化熏陶育人功能,净化学生心灵,熏陶学生行为,涵育学生气质。

需要指出的是,要让学生特殊群体得到有效改进,还应注意强化班级凝聚力、提高班级管理水平、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通过建立健全班级管理制度,进而增强班级凝聚力;通过强化学生自我约束意识,充分体现公平公正的原则;通过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其变“小我”为“大我”,变“依附型”为“自立型”。这样,学生的主体意识被唤醒了、自治能力提高了、集体凝聚力增强了,大家彼此关心,互助互爱,团结一致。

参考文献:

[1]许素萍.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及心理救助.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4,(7).

[2]肖艳红.大学生心理问题与违法犯罪.中国教育报,2013-6-3.

[3]霍爱玲.加强和改进高校贫困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理论观察,2014,(35).

[4]陶玉芳.当前我国大学生弱势群体的心理研究与对策[D].合肥工业大学,2015.

[5]何江.少数民族学生的心理特征与教育问题.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1).

[6]张辉,彭立学.大学生特殊群体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研究[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1(11).

创新群体 篇7

关键词:高校众创空间,群体创新空间,构建策略

0 引言

2015年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和《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为大众创新创业和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做出了重要部署,开启了高校众创空间建设的序幕[1]。高校众创空间是一种新兴的创新创业服务载体,兼具教育属性与产业属性,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和创新创业产业升级,有着重要而深远的影响。群体创新空间(Group Innovation Space,简称GIS)理论是在开放互联、自由协作的网络环境下提出的创新教育与创新实践理论[2],对基于群体创新空间理论和高校实际基础构建高校众创空间具有科学的指导意义。

1 群体创新空间理论内涵与应用

1.1 群体创新空间理论的基本内涵

群体创新空间理论是2014年由清华大学教授高云峰和信息通讯技术(ICT)教育专家高震合作提出教育模型,是一个以松散群体参与创新活动为特征,提供想法到实现所需的材料、设备及设施,并具备社交功能的物理空间,在联通主义的基础上,较为完整的概括了创客空间、创新工厂、创客教育等方面的情况[2]。

群体是非组织化的个体组合,在创新活动中,群体自由地为目标汇聚在一起,共享资源,进行创新创业活动。可持续发展的群体创新空间,包括合理的空间布局、给初入者引导与支持、鼓励创新氛围、多样化的项目、足够的资源、项目运作导师、有分享和协作精神的创新者、专业的管理者和设备设施等要素。群体创新空间理论正逐渐从企业行为的应用,走入高校创新实践应用。

群体创创新空间理论,试图从群体的视角去看待和研究创新活动,提出群体创新的内在需求,给出群体创新空间模型的设计原则与群体创新生态的发展路径。

1.2 群体创新空间的内在需求

分析群体创新空间的内涵与模型,可得出群体创新的内在需求:

(1)群体创新的专有空间需求与自由社交需求。通过专有空间汇聚创新要素,通过自由与便利的社交,实现人力、知识、资源、资本的碰撞与重组。

(2)群体创新系统的持续发展需求。可持续发展性是群体创新空间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志,一个健康发展的群体创新空间的创新活动的活跃程度会维持持续的热度,从而粘合更丰富的资源,为空间中的各个角色共生提供养分,进而促进创新活动的持续活跃,形成自我推进的创新生态系统。

(3)个体和团队价值升级与成长通道需求。个体与创新项目团队都有其价值升级需求,个体从融入群体创新空间,到学习、实践,成长需要有能体现

价值增值的标识,比如等级、积分,团队的努力也应有其价值体现,比如经济收益和经验认同等;群体创新空间在给予其上升通道的同时,也需要有对其价值的衡量手段,可借助市场力量。

(4)可视可触高效配置的资源需求。群体创新的基础是资源,丰富便利的资源是吸引群体的最重要的条件,高效的群体创新活动,建立在直接而高效的资源配置的基础上。

1.3 GIS理论在高校众创空间的应用视角

高校众创空间是高校群体创新活动的集中载体,从群体创新空间理论内在需求,可得出其在构建高校众创空间生态系统中的应用视角:

(1)提供专门的物理、网络开放协作空间。

(2)多层次多渠道的群体社交支持;

(3)集成并提供视觉化、触摸化的资源服务。

(4)设计参与主体具有持续升值升级的成长通道。

(5)将个体在融入、提升、反哺的过程中纳入群体协作共生。

(6)通过创新氛围、合理平衡的运营,打造自我推进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

2 高校众创空间的构建基础

群体创新空间理论对高校众创空间的指导,必须立足与高校众创空间的具体基础实际。合理把握发展定位和资源要素是构建高校众创空间的关键基础。

2.1 高校众创空间的定位基础

高校众创空间作为校园内的众创空间,应具有明确的定位,需要与企业众创空间、社会众创空间错位发展。

(1)定位为校园内的众创空间,以师生为主体,为师生服务。高校众创空间,将服务对象锁定为高校师生此类优质创新主体群,为高校师生提供创新创业平台。

(2)定位为创新教育平台,促进创新教育改革。创新创业教育是高校众创空间的重要功能之一,学生创新创业活动,本身即是创新教育课程,在实践中进行创新创业教育,用在高校众创空间的实践效果对创新创业教育进行检验与评价,深化创新教育改革。

(3)定位为产业服务平台,促进校园创业发展。

创新创业的目的是把科技知识转化为创新型产业能力,围绕创新型产业能力目标,需要高校众创空间具备较强的产业化服务能力和专业的孵化能力,因此高校众创空间必须是产业服务平台。

(4)定位为产学研市场化运作平台,促进校园科技向产业转化。高校众创空间是高校师生广泛深度参与的产学研平台,通过引入市场化运作的各类创业服务,将各层级的科技知识与市场和生产要素结合,转换为生产力。

2.2 高校众创空间的资源基础

高校众创空间相对社会众创空间有其独特的资源基础。

(1)丰富的科技知识资源。高校是科技知识的主要产出者,必然可提供丰沛的科技知识资源在高校众创空间就近转化,这是高校众创空间的天然优势。

(2)专业的设备设施资源。相对于社会众创空间,高校有各类专业的实验室,工业加工实训中心,电子设计培训中心等大量专业化设备设施,只要在这些资源的基础上做合理配置即可组建一个具有专业化设备的众创空间。

(3)充沛的人力资源。高校是各类专业人才聚集的组织,培养各类软件、硬件、法务等高中低各层次人才,为高校众创空间的运作,提供了齐全充沛的人力资源。

(4)风险可控的服务资源。高校众创空间的校园属性,必然有更严格的风险控制要求,从校园主导管理,到严格审查外引资本、外引企业的资质等各方面控制服务资源的风险。

(5)优越的政策环境。高校众创空间是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和推进就业质量的重要支点,当前各地政府已专门对高校出台政策和资金资助,支持高校众创空间的发展,如天津等地,高校众创空间已在政府的扶持下,多数高校已建立高校众创空间[3]。

3 高校众创空间的构建策略

3.1 建立开放、扁平、社交化的创新空间

群体创新空间理论对创新空间的要求是开放性、去中心化,具备社交功能与所需设备材料资源的物理空间。

高校众创空间开放性是建立在风险管控的基础上的开放,是主要对全校师生和经认证的合作企业的开放。其一,是物理空间的开放,开放时间不同于培训中心或实验室,是全天候开放机构;其二,是对参与主体的开放,对师生不设专业或技能门槛,只要有创意,有兴趣,即可到高校众创空间实现;其二,是对过程与结果评判方式的开放。高校众创空间应采用市场化方式检验,项目的成败体现在市场表现。

高校众创空间宜采用扁平化和去中心化的结构,参与者和服务提供者来自于高校师生或经认证的合作企业。在组织结构上相对松散扁平,不设统一的资源协调机构,项目、服务参与者是平等的,在高校众创空间基本的管理规定框架内自由组合。

高校众创空间应具备线上和线下的社交属性,线上设有集中的资源获取与分享发布平台,并与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合作,促进信息流通与碰撞,提升资源配置效率。线下通过组织项目路演,技术分享会,产品发布会,创客休闲娱乐会等活动,为参与者提供线下社交的机会与场地。

3.2 集成可视可触透明的便捷资源服务

群体创新空间理论要求创新空间提供可视化可触摸的资源服务,实质上表达了对资源和服务提供的直接性、便利性、透明化、形象化要求。

其一,直接性与便利性。高校众创空间应直接提供各类创新活动必须的设备设施,不用或少用通过代理服务,并要求资源和服务存在于众创空间内部,且申请流程简便快捷,众创空间内的参与者直接可视可触,提高资源服务的获取效率。

其二,透明化与形象化。高校众创空间的资源服务,应采用形象化的表达透明地传递给参与者,比如采用资源获取地图、视频图像宣传等手段。这要求除了实体设备,法律法务、政策服务、投资融资、市场推广、产品营销、社群管理等软服务提供者,也需要将信息透明化,用形象化语言吸引参与者。提升需求与资源服务的结合效率。

3.3 建立个体与团队的升值成长通道

群体创新空间理论要求创新空间关注个体的成长,提供“新生----消费者----制造者----创新者----导师”的成长路径。

高校众创空间应设计有明确的升级制度,给参与主体具有持续升值升级的成长通道。可采用市场化与成长值双通道管理。其一,市场化方式:是众创空间天然具备的,即项目成果市场推广的经济回报,通过经济收益体现。其二,成长值通道,对项目的关键成长变量进行统计积分,给予成长值,可用于替代实践学分,市场化不成功的参与者也有可能获取较高成长值。其三,建立健全“融入—成长—反哺”机制,纳入众创空间的群体协作共生系统。借力众创空间的项目和参与者,在融入、学习、成长后获取一定成长级别后,需要对后入这要输出技术支持、经验支持、经济支持,反哺空间生态系统。

3.4 打造自我推进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

群体创新空间理论关于创新生态系统的持续发展需求,对高校众创空间提出了建立自我推进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要求,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需要从生产系统构成要素,气候环境支持、能量循环机制入手。

其一,构建完善的创新生态系统要素。构建高校众创空间首先要提供齐备的基础设施、及融资、法律、政策、后勤等服务,各角色的参与主体不缺失,是高校众创空间构建需要关注的首要问题。

其二,建立适宜的气候环境支持。创新创业氛围,创新创业活力,是高校众创空间的气候环境。高校众创空间构建,要通过政府与高校的政策支持和线上线下各类活动,调动师生的积极性,营造积极热忱的气氛,增进创新创业活力。

其三,建立良性的能量循环机制。高校众创空间的能量循环,包括经济效益能量循环、创新创业能力循环。经济效益循环是指,科技知识向产业转化,产业化后的经济收益,通过平台的收益分享机制,回馈给高校众创空间,用于增加资源和服务投入,完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的资源要素;创新创业能力循环,是通过个体和团队的成长通道和反哺机制,将创新创业技能和经验传递固化在平台上,给后继者以实践指引,增强创新创业的气候环境。

高校众创空间应在齐备的空间、设施、服务、人力的等全要素的基础上,积极调动创新创业气氛,建立经济收益与创新能力的双能量循环,推进可持续发展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构建。

4 结语

群体创新空间理论给予了高校众创空间的构建思路上的指引,本文从群体创新空间的基本内涵、内在需求与视角出发,结合高校众创空间的发展定位和资源基础,得出高校众创空间的构建策略:建立扁平、开放、社交化的创新空间,集成可触可视透明便捷的资源服务,建立个体与团队的成长通道,打造自我推进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

参考文献

[1]王迷迷,郝立,姜昌金.众创空间发展对高校创新创业生态的影响探讨[J].济南:信息技术与信息化,2016,(4):125-127.

[2]中国教育网.清华大学教师推动建立“群体创新空间”模型[EB/OL].http://www.edu.cn/edu/zhuan_ti_lan_mu/GIS/201501/t20150129_1226151.shtml

创新群体 篇8

早在20世纪中期, 熊彼特 (1942) 和彭罗斯 (1959) 就已指出技术创新不仅是困难重重和代价昂贵的, 更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必经之路。蒂斯 (1997) 和温特 (2002) 进一步强调拥有某种难以模仿的差异化技能可使企业走向持续发展之路。但是, 一些学者同时认为技术创新可能具有“能力破坏性” (Tushman, 1986;Christensen, 1997) , 致使现有能力的失效或低效。如数码相机的诞生, 不仅影响到胶片相机生产行业, 连同其价值链上所有相关产业都受到巨大牵连。这便是为什么破坏性创新又被称为颠覆性或革新性创新。

尽管学者们从产业、企业及其价值链关系网三个层面着力研究了破坏性创新行为的影响, 但对企业外部的“第三方”社会力量却关心甚少, 这便是Freeman (1984) 所概括的二级利益群体:社区公众、环保人士、媒体、网友、宗教群体、科研机构、社会名人等。国内也有学者像盛亚 (2009) 主张企业技术创新不再独立, 而是由广泛的利益群体网组成的共享活动, 但他未将不同性质的利益群体划分开来看待。

本文将破坏性技术创新带来的技术、组织、商业和社会不确定性区分开来, 对相对低复杂度和模糊度的利益群体问题 (一级利益群体如供销方、顾客和互补品) , 采取“试错学习法” (波普尔1959, 2002) 比较恰当, 因为不确定性低以及利益群体关系较紧密。然而针对更广泛的社会二级利益群体, 她们数量众多, 生存目标、观念和需求也不一致, 很难单独实施“试错法”。此时“逐步社会工程” (波普尔1945, 2011) 将取而代之。“逐步社会工程”的核心理念就是“firstthingsfirst”, 强调步步为营, 先调和最急迫和重要的社会问题, 在不断摸索中逐步建设和谐社会。

二、创新的不确定性

与其他技术创新相比, 破坏性技术创新所带来的不仅仅是新发明、新技术和新市场, 还意味着整个产业的更替和政策的改革, 因此它更需要尽可能降低诸方的不确定性。在此我们可以把这些不确定性定义为四类:技术、商业化、组织和社会不确定性。

早在20世纪80-90年代, 破坏性创新所带来的技术可行性、商业化问题和组织能力不确定性就已经得到广泛研究。一些学者强调一项新技术的诞生不仅要在技术上获得成功, 还要满足市场需要, 并能够得以充分地组织实施利用, 甚至把组织能力的概念扩散到了整个供销价值链的组织上 (Teece, 1986;Afuah, 1998;HendersonandClark, 1990) 。但笔者主张企业还应把更大范围内的二级利益群体包含进去, 尤其针对那些给人们带来不菲利益的同时也对环境、健康和社会起到副作用的破坏性创新行为。

三、管理利益群体

根据Freeman (1984) 的定义, 影响企业实现其目标或被企业所实现的目标影响的任何组织或个人都可谓之一级或二级利益群体。一般而言, 一级利益群体都需企业直接为之负责, 如员工、顾客、供销方、合作方等;对二级利益群体企业则需间接关注, 如公众、媒体、竞争者、社会活动家等, 因为她们可以给企业带来正面或负面的影响。

如果把创新行为和利益群体联系起来分析, 可以采纳Hall和Vredenburg (2003) 的划分方法, 即以创新所带来的价值增值链为标杆, 把利益群体分为链内群体和链外群体。链内群体有着一致的利益、要求和权利, 即所谓“同舟共济”;而链外群体往往有着大相径庭的利益和观念, 致使企业更难识别其重要程度。破坏性技术创新特别需要关注和分析二级利益群体的反应。例如, 由于链外群体的观念大相径庭, 有些人不敢信任一项新技术, 还有些人因为各自立场、道德或利益原因, 有意地不认可。在不考虑她们反应的情况下便将全新技术推广上市, 很容易造成巨大社会性问题, 而这些社会性问题反之又致使技术的商业化和组织实施受阻, 最终伤害到企业创新的效果。这就是说, 随着全球化和经济一体化趋势的蔓延, 企业的创新行为不再只需对链内群体负责, 地球另一端的某个声音兴许就能决定某项创新的命运。

那么, 分析创新增值链时把链外群体包含进去应该可以更有效地降低潜在的环境不确定性。在此笔者建立起一个直观的模型 (见图1) , 用以展示破坏性技术创新与利益群体之间的关系。在图1中, 正下方所谓“创新增值链群体”描述的是所有利益、观念和目标一致的价值链内群体, 他们通过创新可以使自身目标得以实现, 并且利益最大化, 同时使企业价值链内外达到增值的效果。图上方的群体则均为链外群体, 他们的目标、价值和立场不一, 且相关程度有异, 但共同点就是都对企业增值链实现存在潜在的干扰。左侧箭头表述的是由二级到一级利益群体的相关程度, 右侧则表述的是群体复杂度和模糊度的大小。由于二级群体复杂度和模糊度很高, 甚至有些时候用“?”来表述, 代表企业很难界定哪些二级群体是最至关重要的。另外, 政府部门的角色较为独特, 他夹在二级和一级群体之间。政府既有能力直接决定企业的一些行为, 又可以站在监督和旁观的角度影响这些行为。

值得注意的是, 还有许多复杂的情形会产生。如同样是反对一项创新, 环保分子的态度是担心它会影响人类健康, 而金融投资方所担心的是该创新在短期内无法产生大的回报, 仅仅是对产业长期发展作出贡献是不够的。这就是说, 企业也许面临一个“症状”, 但要解决的绝不是一个“问题”, 解决方法也就复杂起来。

四、降低创新的不确定性

如前所述, 笔者建议采用波普尔 (1945, 1959) 著名的“试错学习法”和“逐步社会工程”来降低创新不确定性, 以解决利益群体可能产生的问题。

(一) 试错学习法

针对相对低复杂度的创新情境 (一般出现用于链内群体, 或当利益群体数量少、立场相近时) , “试错学习法”颇为有效。具体来看, 该方法可解决技术、商业化和组织不确定性带来的诸多问题。

1.技术不确定性:通过演示一项技术的可行性, 如为某项技术申请并通过政府相关法律 (质量) 标准, 或请代表性利益群体试用。

2.商业化不确定性:降低商业化不确定性的唯一显著手段便是经济回报的产生。建立一个优秀的营销团队是技术增值的必要手段。例如, 一个工业供应商可以将新技术最先卖给大工厂的工程师们, 获得这些最关键的利益群体认可后, 自然不愁商业化问题了。

3.组织不确定性:由于链内群体的战略目标都是一致的, 他们通过新技术所获得的利益也是一致的, 一般而言出现了协调问题都可以通过磋商解决, 不存在任何原则上的根本冲突。

许多企业能有效解决上述问题, 却仍无法顺利发展新科技, 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它们普遍忽略了更广泛的社会不确定性。

(二) 逐步社会工程

随着问题的复杂化和模糊化, 试错的成本愈高, 必须采用“逐步社会工程”这一理念, 针对特定情境和重大问题, 优先解决, 步步为营。

社会不确定性:即由二级利益群体带来的可能对创新效果产生的各种负面影响, 尤其针对大型企业。有时一项转基因技术用于食品后, “绿色和平主义者”和生物科研机构便开始宣扬其可能的害处, 这不仅给企业施加了巨大压力, 也影响到整个价值链的供销水平。因此, 企业必须尽快找到最关键的二级利益群体, 然后运用公关等手段, 竭力证明一项创新的社会合法性。

五、结论

技术创新的管理实践迫切地需要企业正确识别更广泛的利益群体 (盛亚, 2009) 。当今许多企业在资金充裕、研发团队一流的条件下, 面对环境给予的创新机会, 仍徘徊不前;另一些企业则在良好地解决了技术、商业化和组织协调问题的情况下, 仍然无法推广其创新, 这都是因为它们所面对的不仅仅是技术、商业化和组织问题, 还有社会性问题。本文在破坏性创新情境下, 通过分析四种不确定性与两种利益群体之间的关系, 得出一个重要结论:企业在破坏性技术创新过程中, 首先要解决技术可行性问题, 以对内部利益群体负责;其次要解决商业化问题, 对价值链成员负责;再次是要解决社会认可问题, 对二级利益群体负责, 这样一项破坏性创新才能名副其实地得到推广。

摘要:评价技术创新的诸多模型都强调创新成功要基于一种不破坏现有价值链成员合作行为的前提下去吸收和消化新知识。然而, 这些模型都未能对面临争议性和破坏性较强的创新情境下如何协调上述关系作出全面的解释。破坏性创新往往可能带来令人难以适应的新经营环境, 这就需要技术开发者把诸多环境不确定性降至最低化。尤其当涉及到诸多的人际冲突协调问题。文章通过整合利益群体、创新和学习理论, 为企业建立起一个评价破坏性技术创新和利益群体之间关系的模型。

关键词:破坏性技术创新,不确定性,利益群体,试错法,逐步社会工程

参考文献

[1].Schumpeter, J.Capitalism, Socialism and Democracy[M].New York:Harper and Row, 1942.

[2].Penrose, E.The Theory of the Growth of the Firm[M].Oxford:Basil Blackwell, 1959.

[3].Teece, D., Pisano, G.and Shuen, A.Dynamic Capabilities and Strategic Management[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997 (18) .

[4].Freeman, R.Strategic Management:A Stakeholder Approach[M].Boston:Pitman, 1984.

[5].盛亚.企业技术创新管理:利益相关者方法[M].光明日报出版社, 2009.

[6].Popper, K.The Open Society and its Enemies[M].London:Routledge, 1945.

[7].Popper, K.Conjectures and Refutations[Z].

[8].Henderson, R.and Clark, K.Architectural Innovation:the Reconfiguration of Existing Product Technologies and the Failure of Established Firms[J].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1990 (35) .

创新群体 篇9

关键词:高校党建工作,群体性事件,角色定位,机制创新

据中国社科院不完全统计, 我国2008年发生群体性事件9万起, 2009年10万起, 2010年高达18万起, 2011年18.25万起。[1]而在如此多的群体性事件中, 由大学生主导和参与的不占少数, 例如, 2013年10月24日河北廊坊东方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因不满食堂菜价上涨聚集打砸食堂事件, 2010年江西九江学院发生的“361”事件, 2008年青年大学生抵制“家乐福”事件等。高校群体性事件的连续多发不仅造成校园内部恐慌, 而且易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 引发公众对高等教育、对大学生素养的怀疑, 不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为此, 新形势下有必要从高校党建视角对防控校园群体性事件进行研究, 对实现高校形象的提升与和谐校园的建设, 不断向社会传递正能量具有重要意义。

一、高校群体性事件概述

(一) 高校群体性事件的危害。

高校群体性事件的发生, 一方面体现了大学生高度的政治参与热情和社会担当, 能团结一致实现利益诉求的力量, 另一方面, 也产生了大量的负面影响。学生群体的特殊性使其抱团从众心理甚重, 高校群体性事件的爆发之后会迅速波及、扩散至整个校园乃至周边高校。大学生主导和参与群体性事件将产生很恶劣的影响, 第一, 它破坏了校园正常的学习、教学秩序, 造成人身和财产损失;第二, 学生群体想法不完全成熟, 心理较为脆弱且敏感, 高校群体性事件的爆发会进一步引发大部分学生的心理恐慌, 如不加以及时引导、解决, 会产生更偏激、更极端的心理压力, 潜伏更大的危害, 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第三, 高校群体性事件的多发使社会将抨击目标转向高校建设与高校党建工作, 极大地损害了高校形象, 不利于高校的校园建设与校园宣传。大学生是社会建设的新生代力量, 肩负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使命, 其暴动事件极具敏感性, 社会反响剧烈, 若不采取相关防控措施, 任其发展, 不仅社会会对高等教育、高素质人才的培养产生怀疑与控诉, 同时也不利于国家培养社会建设的下一代接班人, 阻碍和谐校园、和谐社会建设进程。

(二) 高校群体性事件爆发的原因分析。

高校群体性事件具有突发性, 但往往也有根可寻, 最直接的原因便是大学生的直接利益受损, 而高校缺乏有效的渠道聆听并维护大学生的利益诉求。学生群体相对较弱势, 同时缺乏独立的思考能力与判断能力, 心理的脆弱性使其通过抱团的形式增强控诉力量, 从众心理较为严重, 学生无处可说、无处可诉, 无法正当维护自我权益, 最终使其采用集会、联名上书等方式进行对抗。同时, 通过多个案例分析, 我们发现, 以下两点也是高校群体性事件多发的重要原因:一是大学生是新一代网络媒体的受众对象, “网络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平等自由理念的延续, 从虚拟走向现实, 从观念走向行动, 使得理性的、能够服从国家法律与政策的人们都享有同等的公民权利, 是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工具”[2]。但网络平台使信息传递更为快捷、便利的同时, 信息的来源不安全、信息不充分也使得大学生易对部分问题产生认知错误, 孤立地、片面地看待问题, 互相传递错误信息, 继而引发群体性事件;二是高校党建工作在各高校中发展水平参差不齐, 部分高校特别是民办高校没有足够重视党建工作, 党建工作不完善、未能在防控群体性事件上发挥重要作用, 对大学生缺少系统健全的思想政治教育, 未能引导学生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关键问题上缺少对学生的关心与爱护, 导致学生对政治问题认识不全面, 致使学生产生认知偏见。为此, 有必要从高校党建工作着手, 研究其在防控高校群体性事件中的角色定位, 充分发挥高校党建工作的作用以实现来防控此类事件。

二、高校党建工作在防控校园群体性事件中的角色定位

高校党建工作肩负着和谐校园建设的重任, 而高校党组织是高校党建工作的实施者与承载主体, “在思想政治理论建设、舆论引导、凝聚师生力量、发展基层党员、宣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防控高校群体性事件、构建和谐校园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3]高校党组织要根据党的十八大精神来规划和落实党建工作, 高校党建工作的最终效果也是评价高校党组织建设是否完善的重要指标。在防控高校群体性事件中, 高校党组织扮演着高校组织中的“大家长”、大学生群体的思想引领者、和谐校园环境的“塑造者”等多重角色。

(一) 高校党组织是整个高校组织中的“大家长”。

高校党组织可分为高校党委、高校党总支与各学院党支部, 党组织通过深入学生内部, 细分基层党组织, 构建从各学院基层党小组、党支部到高校党委的完善的组织体系。高校党组织发挥着联系学生、宣传学生、团结学生、组织学生、教育学生的作用, 是防控高校群体性事件的组织基础。[4]高校党组织是整个高校组织中的“大家长”, 要充分发挥学生党员的带头作用、班主任和辅导员的心理辅导作用。在学习、生活中应紧密团结学生, 给予其充分的组织关爱与人文关怀, 使离家独自求学的游子在异乡也能有内心归属感, 具有强大的号召力和凝聚力。基层党组织、高校师生党员是高校党组织的中坚力量, 高校党组织要以“大家长”的角色带动其他组织也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紧密联系学生, 坚持为广大学生服务的宗旨, 那防控高校群体性事件就有了坚实的组织保证。

(二) 高校党组织是大学生群体的“思想引领者”。

高校党组织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 深入开展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的校园文化建设, 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培养新一代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高校党组织是大学生群体的“思想引领者”, 通过对大学生开展生动而多元化的思想政治教育, 发挥政治影响力, 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树立全面而正确的价值观, 使大学生将国家、民族使命与自身的理想抱负、人生价值实现紧密结合, 培养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使大学生面对群体性事件时能保持冷静, 树立全局观, 用正确的价值观指导自身行为。高校党组织依靠思想动员, 引导大学生的价值取向, 是防控高校群体性事件的有力的思想保证。

(三) 高校党组织是和谐校园环境的“塑造者”。

高校党组织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武装自己、指导实践, 强化宗旨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 不断提高党性修养和道德水平[5], 高校党组织以身作则, 将先进的思想意识推广至整个校园, 通过开展多元化的党日活动、组织生活会、主题研讨等形式增强同学生之间的互动, 倾听学生意见与建议, 带动高校建设和谐校园, 营造安全稳定、积极向上的校园环境。高校党组织发挥领导核心作用, 依靠党建带动团建、班建, 是和谐校园环境的“塑造者”。

三、国内高校从党建视角防控校园群体性事件的典型经验

(一) 福州大学城防控群体性事件的成功经验。

福州大学城是福建省于2000年建立的集教育、休闲等功能于一体的学术、科研交流中心, 包括福州大学、福建师范大学等12所高校和一所高中在内, 园区内环境复杂、学生密集、利益交叉重叠, 这些都是诱发群体性事件的导火索。[6]然而, 这十五年来, 大学城内治安良好, 极少发生群体性事件, 这都得益于福建省人民政府和各个高校出色的党建工作。第一, 积极创建“平安先行学校”, 加强对大学生的安全教育, 通过校园讲座、问卷调查、网络互动、“两课”教育、模拟演练等多种手段, 提高学生的危机意识, 增强其应对危机的能力;第二, 构建突发群体性事件的预警机制, 针对不同类型、不同特点、不同规模的群体性事件, 制定出科学完善、易于操作、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 将责任落实到各级党组织、相关职能部门, 确保事件发生时能迅速及时地妥善解决;第三, 关心学生利益, 处处为学生着想, 自从大学城建立以来, 不断改善学校环境、软硬件设施和师资力量, 让学生们学的踏实、住的安心, 想学生之所想, 急学生之所急, 切实维护学生利益, 切断群体性事件发生的源头。福州大学城各高校的党建工作, 立足根本, 着眼未来, 目前已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值得其他高校学习借鉴。

(二) 河北廊坊东方职业技术学院的惨痛教训。

2013年10月24日, 河北廊坊东方职业技术学院数百名学生对学校食堂饭菜涨价、封闭管理、禁止校外订餐等表示不满, 聚在校内抗议, 部分学生掀翻桌椅, 经相关部门介入, 持续约两小时后平息。此事不仅损害了学校的声誉, 也给学生们的身心造成了伤害, 该校党组织在防控校园群体性事件中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第一, 学校决策不顾学生利益, 没有从学生角度考虑问题, 食堂贸然涨价、完全封闭式管理严重损害了学生的切身利益, 势必引起他们的不满;第二, 平时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得不够到位, 学生们在受到不公平待遇的情况下, 头脑不够冷静、意识不够清醒, 采取不理智的方式表达诉求, 部分原因在于受到的思想政治教育不够深刻, 不能帮助其在关键时刻做出正确的决定;第三, 事件发生后, 没能及时遏止, 一旦发生群体性事件, 应该快速了解问题, 由领导统一指挥, 阻止事态蔓延, 将损失和影响降到最小。现在, 该校已成立有学生参与其中的物价监管委员会, 各所高校都该以此为鉴, 建立科学系统的群体性事件预警机制, 杜绝此类事件再次发生。

四、在防控校园群体性事件中创新高校党建工作体制机制

(一) 科学配置资源, 合理调整党组织领导结构。

高校党组织领导班子在预防和控制高校群体性事件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一个作风良好、效率较高的领导班子, 能够科学地预防、及时地处理和稳妥地善后群体性事件;相反, 一个不胜其任、效率较低的的领导班子, 不但不能预防事件发生, 还会让其扩展, 造成恶劣影响。一方面, 现在很多党政干部或多或少存在知识不更新、思想觉悟低、工作能力差的情况, 在一定程度上很难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因此, 在选人用人上遵循德才兼备原则的同时, 适当的时候应考虑学生群体、教师队伍的意见, 多任用干实事、干好事、干正事的领导;另一方面, 有少部分高校领导结构不尽合理, 造成无人管事、无人办事的尴尬局面, 必须通过学历、组织能力、工作经验等多方面的综合考量, 科学合理地进行搭配, 以保证人适其事、事适其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从而在防控群体性事件中发挥主体作用。

(二) 构建网络体系, 加强与其他组织间的合作。

各高校学生组织种类繁多, 除了学生会、研究生会这些在共产党和共青团指导下成立的学生组织, [7]还有一类是按照兴趣爱好自发组成的大学生社团, 这些团体在预防和控制群体性事件中, 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第一, 大学生社团可以丰富学生们的课余生活, 陶冶情操, 强身健体, 使他们把精力花在对国家、对社会、对个人有意义的事情上;第二, 大学生社团能够提高学生们的动手实践能力、人际沟通技巧、团队协作精神, 对其就业有很大帮助。就业困难也是诱发高校群体性事件的一个诱因, 通过社团活动来提高工作技能可谓是一举两得;第三, 大学生社团给学生们提供了一个相互交流、诉说心事的平台, 很多群体性事件就是由于当事者对社会、对学校有积怨和不满却无处发泄, 才采用极端手段。在社团内部都是志趣相投、有共同爱好的人, 容易引起共鸣, 对群体性事件的发生起到了一个缓冲作用。因此, 各院校党组织特别是基层党组织应该加强与这些组织的合作往来, 比如尝试在社团建立党组织, 共同构建网络体系, 来共同面对群体性事件。值得注意的是, 要警惕反动势力利用学生社团制造群体性事件, 应将其扼杀在萌芽之中。

(三) 力求与时俱进, 充分利用新兴媒体资源。

在预防和控制校园群体性事件中, 仅仅以“两课”教育这样的传统方式开展党建工作是远远不够的, 各院校应该充分利用以微信、微博等为代表的新兴媒体资源。2008年的“家乐福事件”就是由于有人发帖号召大家抵制家乐福, 通过互联网和手机的快速传播, 最后导致全国许多高校学生参与其中。因此, 加强对新兴媒体资源的合理利用是非常重要的, 各大高校应该做到以下几点:第一, 通过校园电视台、广播站、校报、微信平台、官方微博、论坛、贴吧等媒介, 大力宣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积极传递正能量, 帮助学生树立崇高远大的理想, 确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能够辨明是非;第二, 及时关注学生们在网络上的动态, 并反馈给有关部门, 力求第一时间解决同学们的问题。现在很多高校都有专人或部门负责此项工作, 以保证又快又好地为同学们服务, 避免群体性事件的发生;第三, 要通过新媒体对舆论进行正确的引导, 特别是在国际国内局势变动、发生政治事件等特殊时期。大学生关心社会民生、政治敏感度高、思想又不够成熟, 一旦有突发事件发生, 容易有偏激想法。此时, 运动新媒体进行有效介入显得尤为必要。

(四) 坚持以人为本, 加强对特殊群体的关怀。

大学生来自全国各地, 每个人的情况也不尽相同, 对其教育不能“千篇一律”, 应该“因材施教”, 以下群体需要格外关注:第一, 家庭贫困的学生。学校应该提供助学贷款、勤工助学岗位等绿色通道和适当的奖学金、助学金, 以缓解其经济压力, 保障学生能顺利完成学业;第二, 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当今社会节奏较快, 学生压力也很大, 很多大学生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 学校应该适时组织心理测验, 及时发现有心理问题的学生, 并提供心理咨询服务, 使他们走出阴影, 快乐地度过大学生活;第三, 身体有缺陷的同学。有的学生因为先天或后天的原因造成身体的缺陷, 这样的学生往往自卑、消极、不愿意与人交流, 学校要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怀, 帮助其树立信心, 找到自身优势, 顺利完成学业和提升适应社会的能力;第四, 少数民族学生。中国有五十六个民族, 各个民族文化、风俗、习惯不同, 容易在人际交往中发生摩擦, 学校应为少数民族学生提供方便, 比如建立回民食堂、及时了解敏感事件发生时的思想动态等, 使他们能更好地融入学校这个大家庭中。总之, 各级党组织必须通过加大对特殊群体的关怀, 使校园更加和谐, 进而降低群体性事件发生的概率。

(五) 引入学生参与机制, 完善大学生诉求利益的平台。

根据教育部“高校公共突发事件综合防控体系研究”课题组所收集的案例统计分析表明:高等教育改革发展过程中涉及学生切身利益问题引起的事件占34%。[8]由此可见, 在防控校园群体性事件中, 党建工作的重心之一必须放在完善大学生诉求利益的平台上。大学生不同于其他社会群体, 他们表达诉求的意愿更加强烈, 各院校应该引入学生参与机制, 使他们真正参与到自己所关心活动的决策、执行等各个环节。高校党组织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 协调好各个学生群体的利益分配, 学生中也有不同的群体划分, 例如党员、群众、学生干部等, 而每个群体的利益诉求并不一致, 要尽量照顾好每个群体的利益, 寻求大家满意的“最大公约数”;第二, 建立畅通的利益诉求机制, 确保学生在有问题的时候不是只能抱怨, 采用非理性方式表达诉求, 而是通过网上申诉、网下投诉等有效渠道自由、民主地表达;第三, 不断拓宽学生诉求利益的渠道, 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为例, 通过交流会、学生提案、维权组织等各种各样渠道让学生表达利益诉求, 创造民主和谐的校园氛围。学生的利益诉求, 大到政策制定、高校改革, 小到食堂饭价、开水温度, 各高校党组织一定要真正重视起来, 只有利益协调, 校园才能和谐, 从而有效防控校园群体性事件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中国群体性事件保守数量估计[EB/OL].http://club.china.com/data/thread/1011/2745/48/14/8_1.html, 2012-08-23 /2014-09-28

[2] .谭玉.论网络对我国民主政治的影响[J].中共山西省直机关党校学报, 2012, 3

[3] .雷亮, 谭玉等.高校基层党组织在防控校园群体性事件中的路径研究[J].市场周刊 (理论研究) , 2014, 10

[4] .官秀成.高校学生党建工作防控学生校园群体性事件的作用与创新路径[J].高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高教版) , 2013, 5

[5] .北京市委教育工作委员会.北京高校党的建设2013~2017年工作规划[R].2013

[6] .陈曦等.大学城高校群体性事件研究——以福州大学城为例[J].黑河学刊, 2010, 10:10

[7] .韩洪生.高校群体性事件的防控对策[J].江苏高教, 2011:2

创新群体 篇10

网络社交群体

“大数据时代”带来的网络社交平台丰富多样,弱化了群体形成的障碍, 使两个单独个人之间建立连接的几率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并且极大地增加了群体成员交流四维度——时间,空间,工具,以及内容的自由度,使得大数据时代的群体呈现出典型的“小世界网络”特征——联系紧密的小型群体(即内部联系紧密的次级网络);关系疏松的大型网络(即通过高度高度联结的个体间的联系组成彼此间松散联结的网络)。

无论是以何种价值创造作为目标的网络社交群体,都需要在群体成员间特异性与一般性之间寻找某种平衡。这点海德(F.Heider)的“P-O-X理论”给予形象的阐释,即认知对象与两个认知主体三者之间存在着平衡的状态。他认为归属于群体的人们有实现平衡与和谐的期望,并且倾向于通过最小的努力来实现这种平衡,并且用户做出最初选择的时候,他们就会比较倾向于那些和自己有着相同或者类似观点的群体社区,以使后来的实现群体认知平衡的努力限度达到最小。基于“P-O-X平衡理论”,网络社交群体形成需要三个准则:可信服,有效性,与认同感。

可信服是要明确地告诉群体成员的参与者,特别是贡献者为什么要这样做。承诺是社交网站的核心内容,因其能够说服消极参与的浏览用户成长为贡献型的用户积极参与群体交流,而符合用户内心真正需求的承诺更有吸引力。为了最大限度的发动用户,最有效的策略就是降低用户加入的难度,让其感觉诺言的兑现是如此的简单;其次要能够为用户带来明显的个人价值;另外,社交网站的“小世界网络”的关系模型告诉我们可以先将用户群体进行细分,鼓励他们加入小型次级网络,因“小型群体在达成并维护一致和共识上更有效”,然后再发展高联结度的“大使”。

有效性描述的是用户互动的可能性与活跃性。社交平台的设计必须要适合用户的行为,并且能够帮助用户完成自己想做的事情。虽然网络社交作为新工具降低了人们沟通交流的障碍,但是并没有改变社会人的群体生活的典型特征,即小型群体的成员之间更容易达成共识并和谐相处,并且小型网络具有加强与过滤信息的功能。然而大型网络联系的松散特征对“群众智慧”实现的功劳不如忽视,因分散布局的不相连接群体更有利于成员寻找到更好的答案,其重要的功能是收集来自不同用户的知识或者直觉判断,但是却无须达成共识。

认同感是参与该群体活动的用户就自身的责任与义务大成的共识,即产生信服的用户参与互动之后,群体对其的期望以及自身的预期收获。约定是关于用户的自我期望与群体对其的期望, 并且要在群体成员间达成共识性的“无言”约定,群体其他成员作为整体的行为或者反应的期待,更多地体现出成员间的社会性联系,并且成员之间的关系越密切那么之间的互动也相对较多,随之而来的是达成共同协议的复杂度的增加。

网络社交平台的创建

1.“第一眼价值”的实现

用户的社交平台的使用周期包括察觉,注册,回访,与情感依赖四个阶段。社交网站使用过程呈现出“鸡尾酒派对”的现象——进入网站,浏览内容,发现价值信息,而后加入“交谈”,其他动态吸引你的视线。“熟悉的信息源触发的情况更容易使人们做出快速的反应”,社交网站需要为用户提供第一眼价值,因为用户在进入网站到发现价值信息之间能够花费的时间非常短暂。运营成功的社交网站要在用户达到页面短时间内告诉用户社区的目标并 成功的说服用户留下来。开放灵活的信息架构,清晰地导航,有价值的内容展示,还有极具亲和力的视觉设计——尽量图示化的信息显示,明确的视觉信息指示控件操作方式,各类信息间权衡显示,这些都是满足用户的“第一眼价值”需求的设计原则。

2.“贡献型”用户的培养

社交网站的用户群体,依据其在网站内的活动轨迹,可以被划分为四类: 主动发起话题的活跃用户群;就别人的话题发表个人看法的积极参与用户群; 转发并共享某话题及其评论的分享用户群;无所事事的浏览用户群。社交类网站的成功运营必须要包含贡献型用户, 即最大限度的培养活跃用户,至少也应鼓励用户成为积极参与者。影响社交网站“贡献型用户”培养的最主要的因素在于贡献行为执行的难度:首先决定于网站的权限设置,有些网站在用户没有得到价值信息之前就限制了用户对某些内容的阅读权限,这无疑是阻碍了用户的深度参与;其次,社交网站作为“外部记忆源”的主力军,必须要能够帮助用户最快的时间到达记忆的存储目标位置,从而增加了其利用结余时间进行内容贡献的欲望。

3.建构“高效率交互式记忆”

人们倾向于只记忆信息的来源, 而忽略信息本身内容,并且还非常擅长从周围人特别是亲属和朋友那里索取日常生活中所需要的信息,认知心理学家将该种模式定义为“交互式记忆 (Transactive Memory)”。运营成功的社交网站具有“高效率交互式记忆”的特征,即专业(Specialization),协同(Coordination),信任(Trust)。“专业”是指群体内部独立个人所具有区别于其他成员的专业的知识;“协同”所阐释的是群体内部形成的关于成员专业知识的源记忆;“信任”描述群体成员对彼此专业知识准确性的信任。

具有针对性的社交网站比较容易吸引专业贡献型的用户,因为用户能够比较直观便捷的完成自我定位,是稀有信息资源的贡献者,还是稀有信息资源的分享者或转发者。如果是覆盖信息类别比较杂乱的社交网站,可以鼓励用户形成特色社区,或者提供高效的导航系统与筛选途径,再或者对用户关注外的可能激发用户参与或者对用户有价值的信息进行适当的推荐。信任是成员间交流的前提,同时也是高效率交互式记忆形成的基石和维系的纽带,也是网络社交平台成功运营的关键。网络社交平台搭建时需要为用户有效便捷的“个人名片夹”创建体验,鼓励用户将个人资料展示在个人名片夹上,尽量把那些可以作为其所贡献内容的价值评价依据的信息内容进行重点强调;通过身份标签或者整体排名等方式将其在群体中的活跃性直观的展示给其他成员,节省他们的归纳评估的时间,以激发成员对个人名片夹的信息更新主动性。

大数据时代新型群体交往方式背后蕴藏的需求特征并没有改变,人们依然期待着自我价值的实现,渴望自我情感的表达。人类根本的心理需求将继续成为新时代互联网社交平台构建的依据与理论来源。

创新群体 篇11

关键词:外群体偏好;流动儿童;农村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B8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26-0036-02

弱势群体是指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在物质生活条件、权力和权利、社会声望、竞争能力以及发展机会等方面处于劣势的一个特殊群体。本文所界定的青少年中弱势群体是由我国户籍制度所赋予的农村籍户口的流动儿童与农村大学生。他们由于先赋角色的原因,在经济收入水平、社会资源、社会发展机会等方面与城市人口相比处于劣势,却因为父母或者自己的努力进入城市生活,时时与城市群体产生比较和接触,因此他们的生活出现了普遍的适应问题和身份辨认问题。流动儿童因其生活环境的改变和身份地位的尴尬和模糊,处于弱势;来自农村的大学生,在大学生活和社会竞争中,没有宽大的人际关系网络、可观的经济基础,故农村籍大学生在就业、生存等实质问题上都是弱势。我国这种制度性的身份不同于西方社会种族、性别的僵化,他们可以通过教育、就业等多种途径进行自由流动,正是这种具有边界可渗透性的弱势群体外群体偏好特点也将对我国的教育和人才培养起指导性作用,为我国新农村建设和城市建设工作提供新的思考。

一、外群体偏好概述

美国社会学家William Graham Sumner 把群体分为外群体和内群体。并认为内群体会主宰成员的思想,成员对它保持着特殊的忠诚;而内群体以外的其他群体就是外群体。群体偏好是因其群体成员的身份而发生的思想、情感或行为。通常表现为内群体偏好和外群体贬损,人们大都倾向褒奖内群体而贬损外群体。

(一)外群体偏好的内容

1.从内群体偏好到外群体偏好

最早的群体偏好实验范式是Tajfel 的最简群体范式,实验将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要求其中一组中的被试给两组成员分配钱物,被试明显给自己所在的群体更多的报酬,尽管被试之间原先并不认识,也未发生社会互动。被试采取最大化组间差异的策略显示出了对内群体的偏爱,该实验充分体现了仅仅是细小、人为的范畴化足以使人们产生内群体偏爱。国内学者连淑芳針对上海大学生的群体偏好研究结果也表明:上海人和外地人都存在明显的内群体偏爱。

然而,国外研究者在一些针对处于社会底层的人们进行群体偏好的实验研究中却发现,弱势群体对社会优势阶层产生了积极、向往、肯定的态度。例如:1976年,Banks &Curtis让黑人小孩在白人玩偶和黑人玩偶中做选择,结果是:黑人小孩会更多地选择白人玩偶,并评价白人玩偶更好。在领导职位的选举上,女性其实更支持男性担任领导职位;老年人在对老年人与年轻人群体的评价上,老年人对自己的群体持有的评价更加消极。

2.外群体偏好的理论解释

对外群体的积极肯定态度,就是外群体偏好。在其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过程中最具代表性的共有三种。

(1)社会认同理论

社会认同理论对外群体偏好解释为弱势群体成员对其群体的低认同感或者根本不认同。越不认同其内群体的成员,发生外群体偏爱的可能性越高。社会认同理论关注的是情境因素的作用,描述了在何种情境下,外群体偏好可能会出现。

(2)社会优势理论

该理论在解释外群体偏好时,对社会优势取向的定义是:对不平等的群体关系的一般期望。按照这种定义,不管其群体成员的地位是高是低,只要其社会优势取向的水平较高,就会更倾向于保持群际地位差异。所以,不论其群体成员地位的高低,其社会优势取向水平越高,所表现出的对高地位群体的偏好就会越强,表现出与自己群体地位不符的外群体偏好。

(3)系统公正理论

系统公正理论认为人们倾向于认为存在的社会分配或安排是公平的、合理的,并且顺从目前社会的定位与安排。优势群体将外界对内群体的积极印象内化,更加偏爱内群体;而弱势群体倾向于接受目前的社会阶级定位,认可目前的社会不平等性,同时顺从社会安排与社会主流价值,产生了对社会优势阶层的认可和向往,所以更加偏好于外群体。

(二)外群体偏好的研究方法及工具

早期,心理学家们通过创设特定情境,让被试做出选择以测查其态度倾向来测查外群体偏好。研究发展到后来,出现了直接的测量方法用以测量外显群体偏好和间接的测量方法测查内隐群体偏好。

1.外显群体偏好测量方法

外显群体偏好一般采用问卷法、访谈法。在西方群体偏好研究中,多针对民族和种族问题,编制出的代表性较强的量表有:现代种族歧视量表、现代种族偏见量表,感觉温度量表和语义区分量表等。我国学者根据我国的基本实情,修订和编制出了一些群体偏好量表。吕庆燕、王有智将感觉温度量表和语义区分量表加以修订用以研究我国藏族和汉族大学生内外群体偏好效应,唐春芳自编问卷,采用情感体温计评定方法进行施测,研究了威胁情境下流动儿童自尊对群际偏好的影响。

访谈法,研究者根据研究主题编订访谈提纲,让被试针对主题自由直接地发表看法、表达态度。石长慧通过深度访谈的方法研究了12-18岁的流动少年的身份认同及群体偏好问题。

2.内隐群体偏好测量方法

内隐群体偏好测量方法中最具代表性的是IAT,它是通过测量概念词与属性词之间的评价性联结来对各种内隐的群际态度进行间接测量,测量的指标是反应时。

最近的研究中有采用情感错误归因方法(AMP)以及刻板解释偏差(SEB)方法。情感错误归因方法是 Keith Payne 在2005年提出的内隐测量新方法,AMP中,情感来自被试对启动刺激的态度(喜欢/讨厌),人们对启动项的情感会投射到随后出现的目标项上,因此对目标项的喜恶反应其实是被试对于启动刺激态度的间接体现。SEB问卷中,设有25个缺少原因的句子需要被试去填充,呈现的半句是一个事件的结果,要求被试根据给定的结果进行归因,将所有能想到的原因填写在每题的空白处。

二、青少年弱势群体的外群体偏好研究現状

(一)流动儿童的外群体偏好研究现况

近年来的研究结论并不完全一致,但都得出流动儿童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了对城市群体的外群体偏好。唐春芳针对流动儿童的群体偏好的研究表明流动儿童和城市儿童都表现出显著的内群偏好;石长慧在流动少年的群体偏好研究中发现处于弱势地位的流动少年同时表现出了内群偏好和外群偏好。董蔚楠在流动儿童群体偏好特征研究中得出结论:城市和流动儿童均表现出明显的外群偏好;而内隐态度上,城市儿童明显偏好内群,流动儿童的偏好倾向不显著。丁芳、吴伟等人的研究也得出在流动儿童中确实存在内隐外群体偏爱,对自身所属群体表现出内隐的消极认同。

这些研究得出了不一致的结果,可能是由于研究样本来自不同地区。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的区域文化,不同城市对外来流动人口的包容接纳能力和态度表现不同。另外,儿童时期人格发展尚未完善,对城乡差异不敏感,对于社会群体的意识和评价较为模糊,所以表现出内外群体偏好不明显也是正常现象。也许正是因为这些因素导致了不相一致的结论。

(二)农村大学生的外群体偏好研究现况

关于农村大学生的外群偏爱研究所得出的结论基本一致。向玲、赵玉芳使用加工分离程序,在研究情境中发现:农村大学生在提取城市群体积极特质词比消极特质词时的无意识加工更显著;说明其对城市群体有内隐偏爱。路恩斌的研究结果发现:农村贫困大学生在内群体偏爱上的得分显著低于非贫困大学生,显示出了外群体偏好。孙潇、张雅明在城乡大学生群体偏爱的特点研究中得出结论:城市籍和农村籍大学生均表现出显著的内群体偏爱,农村籍大学生中的女生比男生更偏爱城市群体。陈健源在2013年的研究中得出:农村大学生同时存在内群体偏爱和外群体偏爱,在外显态度上,外群体偏爱要高于内群体偏爱。孙潇在城乡大学生的群体偏爱及其与内隐自卑的关系研究中得出如下结论:无论城市籍还是农村籍大学生,在外显测量中都表现出更多的内群体偏爱;在内隐测量中,城市籍大学生更偏爱内群体,而农村籍大学生群体态度不明朗。

由此可见青少年弱势群体都表现出了外群体偏好,认为城市更好,城市群体更加优越。比较流动儿童与农村大学生的外群体偏好特点,不难发现,与流动儿童相比,农村大学生更加喜欢和向往城市群体,这也许是因为农村大学生由于年龄较长于流动儿童,更加能够知觉到自身与城市群体的差距,同时在大学生活中面临的经济状况问题的比较和择业困难加剧了他们对在这些方面占有优势资源的城市群体的偏好。

三、评价与展望

近年来国内心理学界对外群体偏好的研究热度不断增加,主要研究对象针对的是青少年弱势群体,即以流动儿童和农村大学生为对象居多。研究者们根据自己的研究需要采取了不同的研究方式和手段,在这个过程中自行编制和修订了一定数量的群体偏好测量问卷和相关资料,丰富了我国群体偏好研究的测量工具也促使研究方法的更加多样化,促进了群体偏好研究的本土化进程。有关青少年弱势群体的外群体偏好的一系列研究填补了严义娟针对我国的外群体偏爱研究所提出的关注流动人口的心理和弱势群体的外群体偏爱验证性研究的空白。

目前的研究中,更多关注的是流动儿童和农村大学生的人格因素与外群体偏好的相关,例如选取了自尊、人际关系等变量。今后的研究可以选取情绪、气质等其他因素与外群体偏好的相关,更加拓展研究外群体偏好的视野和范围。另外,也有研究选取了情境因素研究外群体偏好特征,但都着眼于威胁情境这一种消极情境,针对选取积极愉悦情境环境下的外群体偏好研究还是空白。

现有的研究都着眼于不同年龄阶段,例如小学生、初中流动儿童、农村大学生的外群体偏好,这几类群体不免会有重叠,一名流动儿童不断成长,通过自己的努力变成为一名农村大学生,这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所以针对青少年弱势群体的外群体偏好进行纵向追踪研究,或许可以得出更多珍贵的资料和结论。

参考文献:

[1]陈吉学.新时期我国社会弱势群体问题研究[D].南京:南京大学,2013.

[2]向玲.群际威胁情境下弱势群体的外群体偏爱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3.

[3]连淑芳.内-外群体偏爱的内隐效应实验研究[J].心理科学,2005(1).

[4]李琼,刘力.低地位群体的外群体偏好[J].心理科学进展,2011(7).

[5]孙潇.城、乡大学生的群体偏爱及其与内隐自卑的关系[D].保定:河北大学,2010.

[6]董蔚楠.流动儿童群体偏好的特征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2.

[7]陈健源.农村大学生群体偏爱及其与疏离感的关系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13.

基于群体智能的群体机器人研究 篇12

近几十年来, 机器人技术得到了迅猛的发展。机器人技术的出现和发展, 不但使传统的工业生产面貌发生根本性变化, 并且对人类的社会产生深远的影响。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 有许多学者致力于分布式结构的多机器人系统研究, 如AC-TRESS, CEBOT。但要求机器人个体具有复杂的通信和决策系统, 这就使得机器人非常复杂, 从而大大提高了制造难度和制造成本。将从生物群体所具有的群体智能的特性应用到多机器人系统的设计非常有意义。我国对群体机器人的研究起步较晚, 中科院、上海交大、哈工大、东北大学已开发出各种形式的群体机器人, 中科院沈阳自动化所以制造环境应用多机器人装配为背景, 建立了一个多机器人协作装配系统。

群体机器人系统比单机器人系统具有更强的优越性,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群体机器人更容易设计也可降低成本, 可以分享讯息并提高效率, 并可以增加系统的强健性和扩大整体系统的性能表现。例如当机器人遭受地形阻碍时, 可以设计许多简单机器人在不同的分区工作, 并妥善设计其工作分配和交接, 即可免去设计繁复的障碍跨越机构, 既增加设计的难度, 也增加机器人的重量, 衍生许多电源和驱动能力的问题, 或是单一机器人以试误的方式去探索环境并跨越障碍, 可以将这样试误过程的经验, 分享给机器人伙伴, 以节省其他机器人试误所需花费时间, 人类文明的发展, 即是这样通过资讯的分享和分工合作, 把伟大的文明和科技水准创造出来。许多有社会结构的昆虫和动物, 也是利用分工和分享的行为, 来完成共同的目的, 像是蚁群、蜂群、狼群、象群等, 甚至可以牺牲个体的生存, 来成就整体的目标或是群体的生存。

2 生物系统中群体智能的介绍

在自然界中, 一些动物群体单个个体智能并不高, 然而通过交互、协作表现出来复杂的群体行为。群体中没有统一的指挥, 每个个体必须在环境中表现出自主性、反应性、学习性和自适应性等智能特性。如鱼群、大雁、蚂蚁等生物。鱼群中每个个体通过靠近、避免碰撞、对齐三条规则来实现群体有秩序的游动。在的蚁群社会中, 决策更多的是一种分布式的群体行为, 而不是主从行为。生物学家格拉西 (Grassé) 通过观察白蚁的筑巢过程发现:激励白蚁产生建筑动作的原因不是来自于个体自身, 而是来自于巢穴的结构。在筑巢过程中, 虽然整个群体看起来非常有组织和协调, 但是每一个个体只是各行其是, 并不关心同伴的工作。格拉西将白蚁的这种由于工作环境的改变而激励个体行为的机制称为Stigmergy。

群体智能的思想是从群体性生物的群体行为出发来设计算法或分布式问题的求解过程。这些群体活动的动物或昆虫, 它们的特点之一就是虽然不像人类有明确的指挥中心, 但是它们运动起来劫可以步调一致, 整齐划一如一个人一般。比如蝗虫群、蜂群, 飞行、降落时彼此之间的距离非常近, 但在高速的转向、起降中绝对不会发生碰撞。

3 群体机器人研究内容

所谓群体机器人技术, 就是利用仿生学原理, 模仿群体活动的动物或昆虫运动的特点, 来制造可以运用于工程、医学以及军事领域的机器人。

群体机器人系统的主要研究内容为:群体机器人系统的通信, 群体机器人系统的协作与控制, 群体机器人系统冲突问题的解决。

群体机器人的通信问题是整个系统的关键。缺乏了彼此间的沟通和资讯传播, 就无法实现所谓的群体效果。群体在完成某项任务时, 个体必须掌握局部范围内环境信息以及其它个体的状态等信息, 通过直接或间接的通信来了解感知范围内其它机器人的意图、目标和动作以及环境信息, 然后通过协商机制协作完成复杂的任务。群体机器人系统通信包括显式和隐式通信两种方式。显式通信是通过特殊介质, 直接高效地实现机器人间的通信, 但在通信的实时性方面有一些要求, 针对适用于多机器人系统分布式控制结构的特定环境的通信机制的研究是有重要意义。隐式通信是如同蚂蚁觅食一样, 个体在所经过的路径上留下信息素, 其它个体通过该个体留下的信息素快速的寻找食物源。机器人也可以在环境中留下特定的信息, 通过传感器感知外界环境信息以及其它机器人留下的信息, 机器人之间通过非直接交互来获取信息, 但对复杂任务完成能力要差些, 若能将两者很好的结合起来, 则群体机器人系统将能灵活地应对各种动态的环境以实现对复杂问题的解决。

群体机器人的冲突包含, 任务的冲突、路径的冲突和空间的冲突等, 群体系统的冲突会造成系统的混乱, 影响群体系统的效能, 解决冲突除了要有妥善的控制机制和讯息沟通, 还需要专属的解决策略。最直接的方式就是以集中控制的方式来解决, 另外则是设计主从架构来施行控制。

4 群体机器人的应用

在一些人类难以到达的区域, 群体机器人可以得到应用。例如矿难事故中的人员搜救、军事上应用、消防上用于代替消防人员灭火和营救受困人员和地震救援等。搜救任务是群体机器人系统应用比较多的一个领域, 比如在事故比较频繁的煤矿事故搜救工作中, 目前主要依靠专业和非专业救援队来搜救, 在瓦斯浓度大或者有坍塌危险的环境中, 救援人员和被救援人员随时都有生命危险, 使得搜救的难度非常大, 但是机器人可以胜任这些工作。但是用于矿井下探测和救护的群体机器人, 目前由于制造成本以及技术水平, 还难以投入使用, 主要集中在试验研究中。美国加州大学的机器人辅助搜救系统曾经参与了灾难搜救工作, 其中仍然需要工程师的干预和操作, 没有实现完全自主。

军事上有波音公司研发出第一个运用群体仿生学技术的无人驾驶军用试验飞机。在该型试验机取得成功后, Atair的智慧降落伞又得到了美国陆军和特种部队的青睐, 这种降落伞也成为美军第一种使用群算技术的先进装备。该型降落伞以5个一组, 可以在极近的间距内一起投放, 而互相不发生缠绕, 为美军空降师和特种部队在狭小区域内投送大量兵力提供了可能。美军方还计划与Atair公司合作, 进一步研制用于地面感测器、声纳系统, 以及精确指导炸弹投放等领域的系统。而Atair公司的总裁普雷斯顿则表示, 这项技术还可应用于固定翼的无人侦察机。

消防机器人在应用层面可以区分为以下几种:遥控消防机器人-当消防人员难以接近火场, 或是有爆炸危险时, 可以使用这类型的消防机器人, 可以是履带车或是轮型车拖行消防水管, 接近火源时喷出大量的水和灭火泡沫, 以达到灭火的效果。消防侦察机器人———可以巡逻, 以感测装置察觉火灾的发生, 可通知消防人员前往灭火, 并且可以使用机器人所附加之灭火设备先行灭火。攀登营救机器人———主要在大楼或险峻环境执行任务, 可以攀爬大楼墙面并自由移动, 可执行灭火行动或是营救受困的灾民。救护机器人-在火场中营救受困的灾民, 除了有感测器以收集环境资讯之外, 尚具备机器手臂, 可以将受伤昏迷的灾民抬移到机器人上的救护平台, 以免继续遭受火灾现场之灾害侵扰, 并施与新鲜空气, 以保持灾民的健康状态。

5 总结与展望

随着全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 群体机器人系统应用逐渐推广到工业、军事、医学等各个领域。群体机器人的出现, 使得人类在没有任何危险的状况下, 顺利的完成以前艰苦或者危险领域的作业。未来战争中会出现的群体无人战斗机相互配合完成作战任务, 以及携带炸弹或侦察设备的机械蟑螂、机械蜜蜂也将出现在战场之上, 力求最大限度的减少人员伤亡。可以展望不久的将来群体机器人系统的应用对社会产生巨大的影响, 改变人类的生活方式。目前, 群体机器人系统的研究还集中于理论研究, 只有极少数转化为实际应用, 作为一个全新的领域, 如何将理论应用于实际, 还富有很大的挑战性。

摘要:本文首先对群体机器人的发展状况进行了介绍以及群体智能理论进行了阐述, 讨论了群体机器人技术中的群体通信、群体控制、系统冲突等主要研究内容, 并对该领域内的几个应用进行了介绍, 最后提出了未来几个群体机器人系统的应用方向。

关键词:群体机器人,群体智能,通信,控制,冲突

参考文献

[1]刘柞时, 张海英, 林桂娟.群体机器人研究的现状和发展.RTA, 2004 (1) , 38-41.

上一篇:滚动轴承的结构设计下一篇:气虚血瘀病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