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体思维

2024-10-09

群体思维(共3篇)

群体思维 篇1

近年来,我国发生了若干起群体性公共安全事件。孙志刚案、万州挑夫案、瓮安少女溺水案、云南孟连胶农案等所引发的严重社会冲突事件,都是非常典型的公共安全事件。激烈的冲突对抗、严重的破坏性后果、恶劣的社会影响,几起群体性事件以极端表现形式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一、群体性事件的社会心理机制

按照社会心理学的观点,群体性事件属于“集群行为”的一种,是相对自发的、不可预料的、无组织的以及在不稳定情况下对某一共同影响和刺激产生反应的行为。当前的群体性事件具有以下社会心理机制。

1. 心理失衡。

形象一点说,就是你邻居有宝马而你只有宝莱的那种心酸感觉———产生的“穷人”比绝对贫困的人还多,更致命。意思是说,当人们感知到当前享受到的生活水准低于他们期望自己应该享受的生活水准时,就开始变得不满和具有反抗精神。改革初期,在政府和舆论界的大力宣传下,公众的内心小心翼翼而又充满欣喜之情;改革中期,随着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高,公众的心理满意程度也相应上升;而如今,改革的步伐越来越大,贫富差距也不断扩大,一部分人的不满情绪愈加强烈。为什么在绝对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的情况下,这些人依旧不满呢?纵向比较的思维方式对此很难作出解释。事实上,决定个体“满意度”的参照尺度不只一个,而是多个。其中,同一时期中个体自身与他人的横向比较占有更加重要的地位。任何一个其他群体的相对多得和自己的相对少得,都会引起相对心理失衡感。随着平均主义生活的消匿,这种主观的心理感受就日益强烈了。或许公众对自身和他人生活状况的这种对比及结论难免有失客观、公正,然而,我们却能清楚地感觉到他们的这种相对心理失衡感的真实存在。

2. 归因偏差。

我们在知觉他人或自己的行为时,总是试图对行为进行推断和解释,找出行为的原因,心理学上叫归因。归因是一种可以用来评估人们如何感知他们自己和他人行为的方法,通过这种方式对他人或自己的行为过程所进行的因果解释和推论。

每个人的判断以及得出的结论总是与自己的身份、背景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归因时往往倾向于把有利的结果归因于自身,不利的现象归因于他人。说到底,这些都是心理投射的表现。

从归因偏差的角度看,利益相对受损群体往往不是从秉赋、素质机遇等自身内部寻找利益受损和挫折的原因,而是把利益受损和挫折的原因归结为制度不公等客观的环境,因而产生相对剥夺感、社会不公感和挫折感,形成“仇富、仇官、仇不公”等不满的社会心态。

3. 从众心理。

心理学中,从众则是一种群体的规范形式。它指的是在社会群体的压力下,个人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社会性的人是以群体的方式生活的,在群体中,为了维护群体的稳定,保护群体中大多数人的共同利益,协调人际关系,群体会形成一定的行为规范。这种群体的舆论、风气和规范等能形成一股催人行动的心理压力。从众这个名词最早是由著名经济学家凯恩斯于上世纪30年代在其划时代名著《通论》中提出的,其表现为:当由于信息不对称、或者信息识别能力的差异而使某个参与人掌握的信息不充分时,他往往从其他参与人的行为中提取信息,从而采取类似的行为。

很多人进行是否判断的标准之一是看别人是怎么想的,尤其是当我们要决定什么是正确的时候。因为“当大家都以相同的方式去思考,就没有谁会去想得太认真”。成员们草率地同意了错误的解决方案,接着互相反馈,使整个群体产生错误,悲剧由此而生。

4. 匿名心理。

在群体性事件中,参与者作为该群体的一分子活动,其行为被群体共同行为所“同化”,个体单独行动时存在的对危险的恐惧心理会转移或消失。也就是说,如果是别人知道你的身份,你也知道别人认识你,在这样的情况下,人的行为就会更加收敛,自觉抑制自己的攻击念头,因为大家都知道我们必须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反过来,一旦你确信别人不知道你是谁,你所做的事情别人也无处查处,那么就很容易脱离抑制,你的攻击水平就会提高。于是,自我约束放松,责任感下降,旁若无人,从而导致大量非理性行为的产生。虽然,很多人事后会很后悔,也很懊恼自己当时怎么会做出那样的事情呢?但是,在当时的情境下,人的行为是疯狂的、盲目的,完全不受个人支配了。正是因为匿名情境的存在,产生了“法不责众”的心理,诱发了大量不符合道德规范的行为,甚至是违法行为。

二、用新思维处理群体性事件

在长期处置群体性事件的过程中,政府部门已经形成了基本成型的模式和方法。但我们又应当清醒地看到,以往的工作模式的重心在于“堵”,在于“控制”,但这种模式往往会严重伤害群众的感情。事实说明,要适应新时期群体性事件的发展和变化,必须本着以人为本的思想,根据以上的社会心理现象,用新思维处理群体性事件。

1. 地方政府要明确服务的角色定位,艺术化行使公共权力。

服务是政府的基本职能,也是政府的首要职能。由于公共行政从统治行政、管制行政,到服务行政历史发展轨迹,使得有些学者对服务行政存在着此误解。他们认为管理是政府产生的本源,管理是政府的本性,如果强调服务则会出现很多弊端,诸如政府权威受损,会增大民众对政府的依赖性等。政府注重服务并不意味着排斥必要的管制与管理,相反必要的管制和管理既是服务型政府的必要职能,也是创造发展环境的必要手段。温家宝总理在全国人大十届三次会议上《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努力建设服务型政府,创新政府管理方式。寓管理于服务之中,更好地为基层、企业和社会公众服务。”再则,服务也不会削弱政府的权威,相反政府通过服务可以摆正位置、提升效率、提高公众对政府的满意度。因此,地方政府要明确服务角色的定位,将服务的理念贯穿于政府行动的全过程。

2. 让媒体成为公众情绪的减压阀。

媒体要当好党和政府的参谋助手。新闻工作者在发现和摸清当今社会存在的矛盾后,要怀着高度的社会和职业责任感,迅速及时地通过相关渠道,做到下情上达和上情下达、对于不适合公开见报的矛盾或问题,要采用内参的方式,在一定范围内对情况进行介绍,实事求是地加以科学分析,剖析症结所在,并提出解决办法以供参考;对于适宜公开见报的,要选择那些典型性强、与群众生产生话密切相关的热点、焦点矛盾或问题,进行解剖麻雀式或剥竹笋式的深度报道,以此引发公众的共鸣和有关职能部门的关注,从而形成群众监督、舆论监督与部门监督等的强大合力,最终使矛盾或问题得以及时、有效的解决。

3. 消除群体间偏见,建立平等理性的交流沟通机制。

当代冲突理论认为,没有一个社会系统是整合得十分完美的,包括群体性事件在内的社会系统中的冲突是普遍存在的。但通过释放积聚的不满情绪,可在新的基础上构建更加稳定和谐的社会关系。在现代社会,对社会张力调控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建立社会安全阀系统。就我国目前的情况而言,社会安全阀系统主要包括以下一些内容:

(1)构建理性化的社会沟通系统。

理性交往的通畅渠道是现代社会的特征之一,也是现实社会稳定的重要制度之一。如果没有理性交往的渠道,群众没有发表不同意见的机会,积累到一定程度,便会引发群体性事件。

(2)要以开放的心态,对待社会舆论和媒体传播。

言论自由是社会开放的重要标志,也是社会监督体系中强有力的因素,有利于社会健康运行。首先要将舆论监督纳入法制化的轨道,在法律上明确规定舆论监督的范围、程序、被监督人与新闻工作者的权利、义务。其次,保障舆论监督的相对独立性,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新闻工作者都可以采访、报道,披露的内容不为法律所禁止,努力减少行政干预。再次,努力提高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素质,使新闻工作者敢于为人民群众说实话,敢于碰硬。

(3)保障公民依法行使集会、游行、示威的权利。

我国宪法规定公民有言论、出版、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虽然我国也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游行示威法) ) ,但是,出于社会稳定方面的原因考虑,并没有赋予公民完整意义上的游行、示威等政治权利,国家主要机关对公民集会、游行示威的申请,很少作出许可的决定,使宪法赋予公民的这项权利很难得以行使。集会、游行、示威是人们表达共同意愿的一种活动方式,这种表达共同意愿的活动方式,不会从根本上影响和破坏社会稳定。相反,从一定程度上将有利于社会和谐。

4. 控制群体集聚,减少从众心理的助长蔓延。

从群体性事件中的从众心理看,有思想坚定型、借机宣泄型、犹豫仿徨型;从参与群体事件人员的行为结构上看,有组织领导者、出谋划策者、行动破坏者、起哄助威者、一般随从者和同情围观者;从参与群体事件人员的性格结构上看,有强硬派和温和派,冲动型和理智型。因此,可以根据参与群体事件人群的各种特点,采取积极措施,减少从众心理的助长蔓延。一方面,努力缩小群体规模,分化瓦解群体阵营。采取各个击破的办法,削弱群体凝聚力。在制定工作方针上,要采取团结多数打击少数,争取温和派分化强硬派的原则。对于组织者、谋划者破坏者,必要时采取适当手段依法处置,以平息事态。对一般群众,要通过宣传教育耐心规劝,使之自觉离去。

另一方面,消除“法不责众”心态,不让参与群体性事件的人员受“去个性化”心理的驱使。必要时可使用法制措施,发挥强制措施的威慑作用,使“匿名者”曝光,恢复其个性特征,恢复社会规范的约束力量,并追究其责任。

应对群体性事件,除了把握社会心理特点,最根本的,则是遵照胡锦涛总书记的指示,把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作为统一思想、应对挑战、解决矛盾的重大契机;按照十七大要求的那样,真正落实各项民生和民权保障,不可因暂时的经济寒冬而延缓、停步。

参考文献

[1].刘志红, 王辅贤主编.社会心理学,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2007

[2].李文华编著.现代社会心理学.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7

[3].周晓红主编.社会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

群体思维 篇2

Janis在1971年提出群体思维的概念, 大概可以为我们理解上述情况提供一个视角。有时, 群体出于从众的压力使个体同意关键人物或群体里大多数人的观点, 即使这个人自己并不同意这种观点。在这种情况下, 怀疑群体共同观点, 即会被认为对群体不忠诚, 来自群体规范要求共识的压力, 使群体成员不断进行自我审查, 检查自己任何不符群体一致的想法与行为以减少自己的疑问, 那些持有怀疑态度或不同看法的人不敢提出相反意见, 他们往往保持沉默, 这就是所谓的群体思维。

然而, 纵使群体决策会出现这种群体思维, 作为学校重要领导的校长还是需要积极地推动这种决策方式。让政策相关人参与到决策过程中来, 不仅能促使他们接受决策, 而且让他们鼓励别人也接受决策, 增加了决策的合法性, 群体决策过程与民主理想一致, 它同个人决策相比更能得到执行者或实践者的认可和拥护, 有效性会增强。群体决策优势众多, 校长所要考虑的是尽力降低决策过程中群体思维出现的可能。那么, 该如何做呢?

现有的群体思维理论研究, 主要是由决策的结果反推群体思维的前提条件的案例分析模式和利用实验室模拟群体思维产生的环境以检验Janis理论各方面的实验检验模式两种。实验已经验证了群体思维的三类前提条件——群体与外界隔绝, 领导风格与和决策程序, 基本证实了命令式领导风格、决策程序的缺乏和群体与外界的隔离与群体思维之间正相关的关系。因此, 作为校长, 可从这三面出发, 尽力减少刺激因素的存在, 以减少群体思维的产生, 从而更好地发挥群体决策的优势。

首先, 校长作为学校前景规划和变革计划的设计者和发起者, 在组织会议听取其他成员意见时, 应避免会议初始即详细而明确地提出自己的决定。因为无形的权威中形成的决策一致性只是假象, 并不能真实地反映成员的想法与要求。作为决策的倡导人, 校长需要对整个学校的发展前景以及当前的问题拥有想法, 然而这些想法的好坏判断也许更在其是否能够使决策的相关人员——学生、老师、家长真正觉得收益, 继而才是作为组织的学校的发展。为了避免群体思维带来的决策极端化或是决策一致性, 校长可以尝试使用一些克服群体思维的方法, 如辩证决策法, 即对需要解决的问题, 提出两个以上相互竞争的建议, 根据建议的数目将群体分为相应的几个小组, 由各个小组间进行讨论, 提出各种建议的相对优点。提倡者所提出的发展规划仅是一个框架上的设想, 具体还有待群体决策, 而对于学校管理中出现的问题, 校长也仅是提出这些问题是群体意识到其存在, 关于解决方法或是是否该被视为问题, 也都应该由群体决策进行讨论。提倡者此时已经放下了自己的想法, 他需要对不同立场的小组所持的观点进行思考, 做出总结, 并及时向各个小组反馈这些信息。举个例子来说, 就如上面提到的校长在群体决策中要给组织其他成员发言机会, 让组员进入决策中来, 也有许多人会提出不同的看法。有人也许会说, 短短的会议中要让每个成员都能对决策内容进行仔细的考虑提出观点是不现实的, 不是每个成员都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另外, 这种开放性的决策方式带来的不同立场人的多种意见的不断争论极大地损害了决策的效率, 此外, 最后这么多不同意见如何统一也是问题, 决策的结果究竟在何种程度上能够反映出作为共同体的组织的理念呢?对于这样的疑问, 校长可以在日常的会议中提出来, 让组织成员就两种观点提出自己的意见进行讨论。另外, 还可以在每次的会议开始前进行一些头脑风暴的活动, 扩展大家的思维。

其次, 作为信息行为中的传播者角色, 校长在组织内传递信息的同时, 要注重组织与外部环境的信息交流。根据群体思维理论的研究, 一个与外界隔离的群体更易出现群体思维。因而, 为了避免这样的情况出现, 校长应该积极地营造一种开放的文化氛围, 给与家长、学生参与决策的机会, 尽力做到学校基本决策的公开化, 接受来自家长、专家与社会的监督。校长同时需要积极鼓励老师和学生表达自己的建议, 以在整个学校营造一种共同为实现学校发展而共同努力的积极的氛围。在正式的决策会议中, 校长应鼓励参与人员提出建议, 应避免在他人提出建议时给与评价。这些决策会议, 不妨也邀请一些来自不同群体的相关人员参与其中, 给原本熟悉的环境注入一些新的刺激。

最后, 在作为磋商者时, 建立比较规范的决策制度或许能够更好地处理个体需求和组织要求间的统一。决策过程需要进行全程管理, 讨论前公开主题, 为参与者准备好资料;讨论过程中明确目标与要求, 围绕主题讨论;初步形成结果后, 给大家继续思考的时间, 对决策结果进行进一步思考, 必要时可以组织第二次会议。

摘要:群体决策中常常容易出现群体思维, 本文从校长角度出发, 综合考虑, 从群体与外界隔绝, 领导风格与和决策程序三方面入手, 提出了降低群体思维出现的可行建议。

关键词:群体思维,校长角色

参考文献

群体思维 篇3

一、在教学的重点、难点上合理激发群体性思维

在初中数学课的单节课中, 不是课堂中的每个知识点都需要很多学生进行合作, 激发群体性思维的。在课堂中, 把握好群体性思维的学习时机, 这是群体性思维学习的关键所在。在每节课中都有重点和难点, 而群体性思维的激发时机就应该选择在这些课堂内容的重点难点之上。因此, 作为教师, 我们应当合理地在思维的转折点、知识的关键点以及规律的探究点上下工夫, 安排好群体性思维活动,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增进学生的探究意识, 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通过在这些关键节点上群体性思维活动的有效展开, 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尤其是初中生的数学思想素质, 逐步引导学生从各个层面看待问题, 对客观规律的学习做到循序渐进, 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

例如在苏教版初中数学中二元一次方程一课中, 理解二元一次方程及二元一次方程的解的概念, 以及学会求出某二元一次方程的几个解和检验某对数值是否为二元一次方程的解, 这些知识点在学生基本知识背景之下, 教师通过简单引导, 基本上绝大多数同学都是可以顺利地解决的。经过实践, 也确实如此, 但当碰到本节课的难点———“把一个二元一次方程变形成用关于一个未知数的代数式表示另一个未知数的形式, 其实质是解一个含有字母系数的方程”时, 这个问题就相对复杂, 很多学生在这个问题上独立解决起来就比较困难。笔者在针对这个知识点的处理上, 就使用了激发群体性思维的教学方法, 并通过问题的提出, 让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交流合作解决。在教学中笔者发现, 很多小组通过与一元一次方程的比较, 加强了类比的思想方法, 并通过“合作学习”, 使学生认识到数学是根据实际的需要而产生发展的观点, 取得了比较好的课堂效果。最后, 笔者再给出一道例题:王强同学到邮局给在老家的父母寄挂号信, 需要邮资3元8角, 王强同学手里有票额为6角和8角面额的邮票, 问各需要多少张这两种面额的邮票?说说你的方案。从学生们反馈上来的方案看, 基本达到了笔者的要求。

二、在知识内容的易错点激发群体性思维相互纠错

在初中数学学习中, 有很多糖衣炮弹, 一些思路、解法看似合理、全面, 但其中往往有很多陷阱。因此, 当学生以个体思维上去的时候, 会毫不犹豫地踏进去而且还自我感觉良好, 而在这些易错点上设置一些群体性思维互动, 比如学生拿出自己的答案一起展开讨论、互相查纠, 就会发现自己的问题所在, 其效果可能比教师教个数遍都好一些。学生群体性思维活动的开展应该选择在学生个体学习瓶颈的时候。由于学生个体知识架构以及能力方法的局限性, 对于很多常见的陷阱, 学生个体是没有什么免疫力的。同时, 在面对这些易错问题的时候, 学生群体之间必然会发生意见不一的现象, 因此, 教师要通过把握初中生特殊年龄段的特殊心理特征, 进一步增进初中生的竞争意识以及进取探究意识。比如不同意见产生后, 很多学生就会不满足于浮于表面的争论, 会觉得在缺乏理性知识支撑下来提出的观点, 说服力是不够的, 为了证明观点的正确性, 就会选择去探究、去发掘, 从而达到笔者预期的效果。

初中生常常粗心大意, 在解题的时候容易遗漏一些可能性, 这是因为许多题目答案是有多种情况的, 对思维全面性的考查是这些题目的主要思想之一。而学生个体往往会由于各种限制得不出全面的答案, 从而遗漏掉答案的某种情况, 使得答案不全对。如在圆和圆的位置关系中, 内涵和外离是一种关系, 而相切则有内外两种情况, 学生在做这类题目的时候往往只能考虑其中一种, 遗漏了另外一种情况。像这道题目:已知半径为4cm和6cm的两圆是相切的, 那么这两个圆的圆心距是?

笔者对这道题做了个对比分析, 有很多学生个体在集体的时候, 最多的情况就是仅考虑外切了, 于是很快就得出了结果, 圆心距等于两半径的和, 所以为10cm。那么内切这种情况就被很多学生遗漏, 造成了解题的错误。而在另一个班级, 笔者就组织了一个群体性讨论, 并以小组推选板书的方式进行评价, 在学生群体性自查自纠下, 他们相互查漏补缺, 很快得出了问题的正确解法。因此, 学生不但要考虑外切的情况, 同时还要考虑内切的情况。这样的设计, 体现了课堂上群体性思维的优越性。

三、要注重群体性思维的反思和评价

很多教师在课堂上运用群体性思维模式教学之后, 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但如果只有群体性思维过程, 而忽略了反思和评价的话, 对初中生积极性的调动可能是不利的。对群体性思维过程的合理反思和多元化评价, 可以让初中生更加注重群体性思维的全过程。同时, 科学的评价也是教师获得准确的学生反馈信息的有效途径。教师也会针对反馈结果适时地作出调整, 让群体性思维学习更加高效。

综上所述, 群体性思维如果得到合适的激发以及合理的调控的话, 会对学生主体的发展起到十分积极的影响, 让学生在与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中逐步培养出理解、合作、沟通的能力。因此, 作为教育工作者, 我们应当把学生个体和集体的成功作为自己的工作目标并为之不懈努力。

【群体思维】推荐阅读:

创业群体05-21

群体中毒05-21

群体困境05-25

群体评价05-25

创新群体05-31

老年群体06-08

健身群体06-16

群体价值06-17

群体暴力07-01

极化群体07-10

上一篇:系列日记下一篇:PPC业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