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体合作

2024-09-22

群体合作(精选8篇)

群体合作 篇1

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要培养学生群体合作的学习习惯。群体合作指围绕明确的学习要求, 共同探究, 使每一个学生在完成个人学习目标的同时, 通过合作学习实现小组整体目标, 达到预期学习要求。通过自身的教学实践, 我觉得要培养以下两个方面群体合作的学习习惯。

一、培养组内学生共同探究的习惯

新课教学时要鼓励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 共同探究, 展开讨论, 小组成员各抒己见, 实现信息在群体间的多向交流, 让学生尝试到合作的乐趣。就十几减9教学为例, 我为每个学生准备了一套学具 (盒内10个桃, 盒外3个桃) , 让学生先独立操作, 自主探究, 怎样从13个桃中拿掉9个桃, 要求边操作边轻声讲述拿桃过程。在此基础上, 我再让学生进行组内交流, 不同的思考方法尽显各组。有的说:我是一个一个地减, 1、2、3、……9, 还剩4个;有的说:我是先从一盒10个桃中拿掉9个, 再把盒内剩下的1个和盒外3个合起来得4个;有的说:我是先拿去了盒外的3个, 再拿去盒内的6个, 还剩4个;有的说:我是从盒内拿出1个和盒外3个合起来得4个;还有的说:我是想9加4等于13, 所以13减9等于4。共同探究, 使学生了解多种算法, 面对这些算式, 我一一加以了肯定。随后, 我让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两题12-9、16-9, 通过对学生所选算法的统计, 得出大多数小朋友用做减想加的算法, 达到了算法多样化与算法最优化的结合。

二、培养组际学生相互竞争的习惯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智力因素并不是教育成功的唯一标准, 非智力因素和情感起着不可忽略的作用。教师在课堂上引入竞争机制, 培养竞争习惯, 既为学生创造了展示自我的机会, 也促进了组与组学生之间的比、学、赶、超。

例如, 在教学十几减九时, 我创设了这样一个组际相互竞争的氛围:观察11-9=2、12-9=3、13-9=4、14-9=5、15-9=6、16-9=7、18-9=8、19-9=10。这9个算式, 你发现了什么秘密?小组交流, 比一比, 哪一组发现的秘密多秘密大?老师的话音刚落, 情绪高涨的各组同学已围在一起充分发表自己的想法, 等到大组交流时, 小组长们都争着第一个发言。有的组长说组里的小朋友们发现了3个秘密, 有的组长说发现了4个秘密, 还有一个组长说发现了5个秘密。于是我从发现秘密少的组开始汇报:我们组发现的第一个秘密是减号前面的数从上往下看, 一个比一个大1;第二个秘密是减号后面都是9;第三个秘密是算出来的得数从上往下看也是一个比一个大1。接着我请发现4个秘密的小组补充:有的说, 我们发现减号后面的数和等于号后面的数合起来正好是减号前面的数;有的说我们发现当减号后面的数都是9时, 减号前面的数越来越大, 得数也就越来越大, 减号前面的数越来越小, 得数也越来越小。最后发现5个秘密的小组还补充道:我们发现把减号前面这个数的十位上的1和个位上的几加起来, 就是减去9的得数。交流结束, 我先肯定了各组的积极思维, 更突出表扬了发现当减号后面的数都是9时, 减号前面的数越来越大, 得数也越来越大, 减号前面的数越来越小, 得数也越来越小这一秘密的小组。竞争的诱惑给学生的思维带来了活力, 通过合作探秘, 同学们从中了解了有趣的规律, 同时也促进了创新热情和创新意识。

(招远市魁星路小学)

群体合作 篇2

论文关键词:体育教学 群体合作 教学策略

论文摘要:伴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竞争的成败往往取决于人与人之间的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创新能力,是学校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根据体育教学的特殊性,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需要,提出了群体合作教学策略。通过实践,在体育教学中合理运用群体合作教学策略:是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学会与人交往等方面的能力的一种有效方法。

1、前言

新的课程标准要求积极倡导民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对学生合作能力的要求和目标是“自觉遵守体育行为准则。善于合作、敢于竞争,增强集体意识和自我健康的社会责任感。”群体合作学习正是为了适应新课程的标准而提出的,他能够满足新的课程标准的要求,从各方面培养学生的能力,改善学生学习的新型方式。

目前我国正处于升学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时期,由于受升学教育的影响。中小学教育过多的强调竞争,而忽视合作。这种教育是把一个人的成功建立在其他人失败的基础之上的。在这样的一种氛围下,学生养成的是一种被扭曲了的竞争意识和与之相应的利己行为。这种状况与我们所处的需要合作的信息时代甚不合拍。尤其在独生子女占相当比例的今天,这种状况就更加令人担忧。而目前我们体育课堂教学,只重视基本技能的学习,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学习为中心,学生并不能作为学习的主体参与教学,学生的积极情感得不到体验。意志品质也得不到体现,这样的教学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2、群体合作教学策略的含义

群体合作教学策略是教师自觉地为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而选择最合理的教学组织形式与手段。是以现代社会心理学、教育学、认知心理学、现代教育技术学等理论为基础。以研究和利用课堂教学中的人际关系为基点,以目标设计为先导,以师生、生生、师师合作为基本动力,以小组活动为基本教学形式,以大面积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学业成绩、改善班级内的社会心理气氛、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和社会技能为根本目标的创意与实效的教学理论与策略。旨在促进学生体育合作精神与竞争意识能力双重发展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

3、构建群体合作教学策略的必要性

3.1 学生个体差异促使我们使用群体合作的教学形式

个体差异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体质的差异和智力的差异。这两个方面中一部分是由于遗传因素的影响,这是我们不能改变的事实。学生体育成绩产生差异的原因有很多种,他们的现有水平差异和潜在水平差异也是不一样的,现有水平差异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学习态度、学习方法等各个方面导致的。而潜在水平差异就要看教师开发的程度了,从教学实践来看,群体合作教学可以缩短学生之间的距离。开发学生的潜在能力。我们通过教学并不能消除学生之间的差异,但是我们可以通过适宜的教学条件和教学组织形式的变化,在某种程度上减小学生之间的差异,部分学生能够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

3.2 群体合作策略的运用更加符合体育实践课的运动特点与规律

3.2.1 体育教学组织的多变性与复杂性

体育实践课教学主要在体育场、馆进行,教学环境开放,教学空间较大,掌控因素多。体育教学依据季节、气候、学生性别、体育基础、身体素质、教学内容、器材设备等因素的不同情况来组织教学选择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师生身体始终处于运动状态,因此,体育教学组织复杂多变。而其他学科一般在教室中进行,教学环境相对封闭较少干扰,师生身体处于相对静止状态,教学组织比较容易。

3.2.2 体育教学中的人际交往频繁性

体育实践课教学学生多是在群体的相互交往中学习和掌握体育知识、技术、技能。如球类的技术和战术、田径的接力跑、武术的攻防技术等。即便是个人技术的学习也离不开相互问的观察、纠正、保护与帮助。至于各种教学比赛,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相互交往则更多。在各种体育活动中。学生所处的角色和地位随时都发生变化,这时群体间相互交往频繁而复杂,有利于培养学生与人相处的能力。

4、群体合作策略的教学程序

4.1 激发动机,创设学习情境

这应当作为群体合作教学策略的起始环节,该环节教师通过介绍、设问、形象的动作示范等多种手段设置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运动的求知欲望。这些问题越具体就越形象。学生企图尝试动作的积极性就越高,兴趣也就越浓,自觉性也就越高。当学生产生了疑问,有了尝试需要时,再让他们体会动作的要领,依据教师提出的要求进行个人练习时,他们才能全身心地投入,获得良好的运动体验效果。

4.2 小组讨论、运动体验

教师在学生简要了解课堂学习目标的基础上组织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并进行运动体验。由于学生之间的认知水平、心理特点、身体素质等差别不大,在同学之间的小组讨论中,学生的压力很小,因而敢于独立发表自己的观点。而持有异议者也会及时提出不同的见解。同时在小组成员讨论的基础上体验不同的动作方式和要领。在学生个人运动体验和小组讨论时,教师的主要作用是:(1)督促学生学习和讨论,维护课堂秩序,及时表扬,个别辅导,指出学生的不足;(2)巡回点拨,对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诱导启发。主要是了解和掌握学生自学情况。对学生中暴露出来的问题要作详细分析,区分是主要问题、倾向性问题,还是次要问题、个别问题。是身体素质问题还是认知问题。对这些问题怎样解决,要提出最优的对策和方法。

4.3 全班讨论、运动体验

一般分为全班交流、运动体验和教师精讲两部分。对于共性的运动难点,组织学生讨论,鼓励学生把意见、运动感受讲出来,充分陈述、辩论,教师不轻易表态,在适当的地方,教师给与必要的点拨。在全班交流的基础上,教师针对学生在讨论过程中未解决的疑难问题或体会不够深刻的运动要点进行精讲,拓展学生的认识。深化学生对知识和运动技能的体验。并针对教学内容中的重点和难点及运动技能的内在联系,进行精讲分析。

4.4 应用提高

这也是知识技能巩固运用阶段。教师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通过有效、有度的动作练习,通过反馈检查教学效果,深化学生学到的知识。

上述的教学策略。也就是实施群体合作策略的课堂教学结构,不能绝对化,更不能僵化,还要根据具体教学情况进行变通。但是它的基本特点应该是以学生自由组合的群体合作学习为主,教师只是起一个组织、指导学生学习的作用。

5、群体合作教学策略的具体步骤

5.1 准备阶段

5.1.1确定群体合作组的规模

在进行分组的时候只要对其中的一到两项素质或者内容进行分组就可以,但也可以按照学生的兴趣,学生的其他素质进行分组,但必须要遵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分组原则来进行,要“着眼互补、异质编组、合作交流”的生生合作关系。

5.1.2确定群体合作组的学习任务

准备学习材料。每一位学生都是组内不可缺少的一分子。大家集思广益,齐心协力,来共同完成学习的任务。5.2 教学阶段

创设学习情境:讲解示范学习内容以及要求;确立分组;各组合作学习;监控学生的学习互助,必要时给学生支持或干预。在此阶段我们要确立“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平等合作、教学相长”的师生合作关系。将合作与竞争有效地利用在我们的教学过翟中,让学生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同时也要培养学生敢于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也勇于接受别人的批评;积极主动配合,协调他人开展活动,也要发扬助人为乐、甘于奉献的精神。

5.3 展评阶段

评价各小组的学习情况;全班讨论;应用提高练习。在此过程中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又要关注个体差异。对于进步特别明显的同学给予表扬在学期结束的时候应该予以加分,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我们还应该不失时机地关注学生其他素质的培养:善于倾听别人的意见,虚心向别人学习。尊重他人等等。

6.结论

6.1 在体育教学中应用群体合作策略能够提高学生的交际交往能力

交际交往能力是指在一定群体背景中。在人与人相互交往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心理关系。在群体合作学习过程中时刻存在着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交流与合作。“同质”小组成员要想在平时竞争中取得比较优异的成绩,交流与合作是必要的。学生只有通过不断的交流与合作,才能使本组整体的.成绩有所提高,各个“异质”成员的成绩在互助过程中相应得到提高。因此,通过长期相互交流与合作,学生的交际能力就会有所提高。

6.2 在体育教学中应用群体合作策略能够改善学生的身体素质

群体合作学习的宗旨就是“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在学校体育教学中引入群体合作策略比传统的体育教学策略更有利于学生更好的掌握技术动作,从学生的身体索质变化情况中,从教学的组织安排上可以看出,以往学生成绩的两极分化现象逐渐淡化。这是学生之间共同合作的结果,是同学之间互帮互助的结果。更能激发学生自主的、创造性的对知识和运动技能的探求欲,更有利于学生对体育运动项目的兴趣和培养终身体育思想的形成。

6.3 群体合作学习在体育教学中应用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信心

信心是相信自己的愿望或预料一定能够实现的心理,自信就是自己相信自已。群体合作是将所有学生分成“同质”的小组,各小组成员之间又是“异质”的。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之间一定要互帮互助才能够使整个小组在竞赛中立于不败之地。因此学习成绩相对较好的同学必然要帮助那些学习有困难的同学以达到共同进步。层次高的同学满足了一种助人为乐的心理,而层次相对低的同学满足了成绩有所提高的心理。长期以往。无论哪个层次的学生的心理愿望都能够得到满足逐步形成良好的自信心。

6.4 群体合作教学策略的应用能够创造和谐的学习气氛

和谐的民主的教学气氛和环境,体现了共同参与的意识,有利于改善师生、生生之间的紧张关系,促进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并能注重挖掘学生的潜能,尊重学生合理的主观意愿。这对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通过群体合作教学的运用,通过生生、师生之间的不断合作。不同学习能力和不同知识结构的学生可以互补。组内的互助学习,使学生个体对所学知识能有进一步的理解,在学习伙伴的影响与帮助下,有效地改善个体学习能力与学习方法。不同思维的交锋能有效地激活不同学生的思维,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并且通过这种方式,使学生在合作能力、竞争意识、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得到教育和锻炼,从而把这种能力迁移到生活中去。

参考资料:

[1]郭海玲《浅析体育教学中的小组合学习》[J].浙江体育科学/04.

[2]方培志《分组竞赛合作学习教学法》[J].索质教育/6.

[3]潘邵伟于可红学校体育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7月第1版.

[4]金晓峰《论体育教学中小组合作与主体参与》[J].浙江体育科学2002/4.

[5]王坦《合作学习原理与策略》[M].中国人事出版社.

[6]《中学体育教学中合作学习方式初探》教育/2/5 10

[7]《体育教学中合作学习的研究》书签2006/1219

群体合作 篇3

2007年5月15日,北京教育学院,“北京市第一期名校长工作室”启动仪式隆重举行。这是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和市教委在首都基础教育现代化进程中人才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第一期名校长工作室共设立5个工作室,特聘北京市著名的校长担任各个工作室的导师,他们是: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陶西平,人大附中校长刘彭芝,北京市政府教育督导室原常务副主任、北京市八十中学原校长高玉琛,北京实验二小校长李烈,北京小学校长吴国通。进入第一期工作室的共有来自北京市各个区县的27位校长。“北京市第一期名校长工作室”作为市委教育工委和市教委的项目由北京教育学院承担。

“名校长工作室”已经不是新生事物,全国各地以及北京市的一些区县在这方面都进行了非常有价值的探索。那么,北京市第一期名校长工作室的特色是什么?在启动至今一年多的时间里,在5位特聘导师和校长们的共同思考和探索中,对如何理解名校长的“名”、名校长工作室应该以怎样的方式为名校长的成长和提高提供帮助,我们渐渐地形成了一些思考。北京市第一期名校长工作室正是在这样不断的思考和探索中开展工作,并逐渐形成着自己的特色。

“名校长”以及名校长的成长特点

1.怎样理解名校长的“名”

是不是来到名校长工作室的校长就可以称为“名校长”了?还不能这样认为。正如陶西平主任所说的:“进入工作室的校长都已经在岗位上取得了一定成就,有些在北京和外地还产生了较大影响。”

那么,名校长到底意味着什么?名校长的“名”体现在那里?

我们认为,名校长的“名”要体现在执行党的教育方针上,体现在符合基础教育发展的根本方向上,体现在对教育理想的不断追求上,体现在出色地实施素质教育上。归根结底,名校长要“名”在对学生发展、对教育的高度负责上。

名校长的实质内涵是“教育家”,是真正热爱学生、热爱教育,能够发现和总结教育规律,按教育规律办教育,培养出更多优秀人才的人。对教育事业的追求以及对教育规律的发现与总结都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名校长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即使是最有名的校长,他的任职过程也是一个不断学习和发展的过程。

2.名校长的人格特征与发展需求

名校长应该是具有高度责任感、有比较全面的素养、善于合作、能够创造性工作、有鲜明个性的人。要将一所学校办好,不仅要克服重重困难,更重要的是要让全体教职员工看到“前景”、“希望”。优秀的校长必须有前瞻的思维并永远保持对教育事业的热情,而只有具有高度使命感和责任感的校长才能做到这一点。要办好一所学校,校长必须具备比较全面的素养,差不多是个万事通。要做成事,首先要会做人,要善于合作。然而,归根结底,所有重要事情最终都要由校长最后拍板,而且要办好很多事情需要有很强的创造性,所以,校长又必须具有鲜明个性。

名校长应该是一个能够在动与静之间灵活切换的人。学校工作千头万绪,急事很多,短、平、快的工作很多,校长自然一直要处于“运动”的状态。然而,教育教学始终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校长必须能静得下心,认真听课,分析学生和教师,而且学校发展是一项长期工作,需要校长认真思考和规划。但是,想要有大块的时间思考和学习,对于校长来说,是不现实的,因此,校长必须能够在动静之间进行灵活切换。一般来说,名校长都是这方面的高手。另外,为校长们创造一个有大块时间学习的环境,也是非常必要的。

我们想到的常常是“名校长应该……”,但是,名校长同时也是凡人,他们有着普通人的需要。校长们的工资并不高,职称是教师职称,但由于没有时间上课,极少能与“特级”有缘。可是,他们所承担的责任毫无疑问都是排在第一位的。可以说,“校长”已经成了一个高责任、高风险的岗位。更重要的是,由于处于“一把手”的位置,校长必须独自面对很多现实问题,必须自己率先思考,自然会有高处不胜寒的孤独感和压力感。而学校与学校之间的长期竞争又导致了校长之间的隔离,从而加剧了这种孤独感和压力感。在校长队伍中,名校长的压力更大,他们不仅要将自己的学校办好,还要时刻注意自己的形象,不断总结自己的经验,从而能够与其他校长分享。

那么,面对重重困难,是什么力量在推动校长努力工作呢?是对学生发展、教师发展、教育发展的高度的责任感,以及看到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和学校发展而获得的成就感。

3.名校长的成长特点

凡是成功的人,其成功往往都带有非常鲜明的个人特征,甚至具有一定的传奇色彩,许多著名校长的成功与成长过程也大体如此。培训能够帮助校长完成相对系统的学习过程,这对校长的发展是极为重要的,但培训总体上是在做常规性的事情,或者说是在教人做常规性的事情,而一些顶级人才的成功往往在当时看是超常规的。超常规只能在自主中形成,因此,名校长的成长过程应该是校长自主探索和发展的过程,是全面性、丰富性和个性同步发展的过程。

名校长要在研究中发展,研究能使问题更加清晰,能使观点更加明确,思想更加系统,所制定的改革方案更加有力,因此,名校长工作室在本质上是校长集中研究的空间。

任何事物的成长都需要健康、适宜的生态环境,名校长的成长同样如此。他们需要有更多的时间,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对教育本质问题的思考,需要得到来自政府和社会的更多的支持;他们需要更多的来自同行之间的激情的碰撞和思维的启发;他们更需要有更深入的对学生和教师发展的理解,等等。

名校长工作室——“校长们研究和工作的地方”

经过1年多的思考和探索,我们对名校长工作室在名校长成长过程中应该发挥什么作用,名校长工作室应该具有的功能和定位,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

1.名校长工作室是以校长为主体进行研究和工作的地方

以往的名校长工作室基本上都是名校长带着几位校长一起研究和工作,其意义是充分发挥名校长的引领作用。而对于北京市名校长工作室,在最初讨论的时候,陶西平主任就明确提出:“名校长工作室应该是校长们研究和工作的地方。”这为北京市第一期名校长工作室的性质做了基本的界定。

“北京市第一期名校长工作室”项目为期2年,每位校长总工作时间为70天。没有固定的课表,具体工作时间、地点和内容由校长与导师商量确定。例如,第四工作室的几位校长特别关注领导班子建设,特聘导师李烈就向工作室的校长开放了学校的领导班子会。后来,校长们又向李烈校长提出想去参加实验二小的听评课活动,于是,2008年3月13日,李校长就邀请她的工作室的校长和相应的学科教师参加了实验二小示范课的听评课活动,校长们收获非常大。

在每个工作室,每位校长的研究课题都是他们根据学校发展的需要和自己的长期关注点确定的,例如,北京市日坛中学的赵欣校长研究的是学校的“六址办学”,北京市第十四中学王建宗校长研究的是“教育动力学”。可以说,每一位校长研究的问题都有鲜明的学校和校长特征。由于校长们研究的是他们需要和感兴趣的问题,因此,工作室的工作也就不再是额外的事情了。

2.名校长工作室是校长们思考和研究的第二个工作场所

校长们需要大块的用于思考和研究的时间,也可以说,思考和研究是校长重要的工作内容。因此,名校长工作室为校长确定了两年内70个工作日的时间安排。

名校长应该是动静灵活切换的高手。对于忙碌的校长,能静下心来读书,是一种功夫,一种重要的素养,是形成自己思想的基础。2007年8月,第五工作室举行“暑期读书会”,这一工作室的特聘导师吴国通校长说:“没有大师级的阅读不可能产生大师级的办学!第五工作室要在这两年之中把研读教育名篇、名著作为自己工作的主线,这是校长创新办学实践的重要基础。”

名校长工作室除了5位特聘导师外,北京市教育学院还挑选了5位教授担任研究方面的指导教师。他们帮助校长们查阅资料,梳理思路,提供其他各种资源等。学院还为5个工作室分别设立了专室,随时供工作室的校长们使用。校长们在研究过程中需要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可以随时向指导教师提出申请,由指导教师安排。这样,从时间和专业上给予了保障和支持。

3.名校长工作室是校长们共同研究和工作的平台

名校长工作室应该为校长们的研究提供一个具有不同意义的平台,这就是校长们共同研究的平台。所谓共同研究,可以是每位校长在各自研究中请其他校长帮助自己出谋划策,大家互帮互助,也可以是一个工作室的校长们,甚至不同工作室的校长一起研究共同感兴趣的问题。但是,共同研究的基础必须是自主研究。工作室校长之间的共同研究的意义在于,在校长之间进行资源和智慧的共享。例如,北京小学大兴分校校长张景浩说,他和领导班子一直在寻找改变教师教学行为的突破口,实验二小李烈校长提出的教师要“勇敢地退”和“适时地进”对他的启发非常大。

4.名校长工作室是展示学校实施素质教育成果、推动素质教育的平台

第二工作室特聘导师刘彭芝校长指出,我们的绝大多数校长都在认真地实施素质教育,但由于缺乏宣传,社会上有很多人对此不清楚,还以为我们一直在进行应试教育,这对基础教育发展不利,因此要加强对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成果的展示。人大附中通过庆祝教师节、教科研大会等活动充分展示了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成果。

2007年10月14日,在刘校长的倡导下,第二工作室8所学校举行了一次别开生面的研修活动——新课程背景下中学形体课展演交流会。北京市教委基础教育处处长李奕称赞这次活动是在创设一种穿越边界的教育生态环境。

5.名校长工作室是校长们与上级领导沟通的平台

学校是教育的基层单位,所有的教育指令最终都要在这个层面落实,而每一个指令的完成都需要校长和全体教职工付出努力,其中必然会遇到各种困难。校长是进行上下沟通的重要“枢纽”,但有些问题常常不是一所学校的问题,而是具有普遍性的问题,名校长工作室应该成为更多校长与上级领导进行沟通的平台。2007年7月30日,在北京市人大常委会会议室,由特聘导师陶西平主持,举行了名校长第一工作室成员与北京市教育委员会有关领导的沟通座谈会。

在校长们的建议下,每位校长的工作内容中都有一项“建言献策”的任务。在此基础上,工作室还将安排与相关领导的对话交流。另外,为了便于各级领导了解工作室的工作情况,我们及时将工作室的重要活动做成《简报》,发送给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以及各区县教委。在工作室两年即将结束时,我们将到每一所学校就校长所研究的问题进行总结性研讨,届时将请区县有关领导参加。

6.名校长工作室是穿越边界,共享资源的平台

市一级的名校长工作室在资源上的最主要的特征是:穿越边界、有深度。

穿越边界,首先是穿越区县、学校的边界。每个工作室的校长来自不同区县的不同学校,在两年时间里要至少到每一所学校2—3次,校长们可以深度了解其他学校的工作情况。其次是穿越中小学的边界,我们注意安排了中小学校长沟通交流的机会。2008年3月13日,实验二小第二十届“凌空杯”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暨名校长工作室“创新人才培养与课堂教学”研讨会在实验二小举行,许多中学校长也参加了这次活动。2008年5月13日,“谷丹老师教学思想研讨会”、6月17日“李家声老师教学思想研讨会”相继在北京四中召开。为了使小学校长和小学教师有机会了解中学优秀教师的教学思想,为了中学校长和教师之间对教师教学思想和教师发展有更深入的交流,在北京四中刘长铭校长的支持下,两次活动,来自名校长工作室的校长以及教师共有一百多人参加。

穿越边界还体现在校长所在学校的教师与教师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前面提到的第二工作室8所学校联合发起的中学生形体课展演交流会上,不仅有校长之间的交流,还有各校形体课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来自顺义区杨镇一中的学生说:“通过观看表演,看到了自己与其他人的差距,但是自己能在舞台上表演,是自己用心做的结果,也有老师的辛苦和校长的支持。同时,自己非常喜欢街舞,希望学校将来也开展这方面的课程。”形体课教师普遍认为,在中学时代开设形体课是非常必要的,这次展演交流活动使我们开阔了眼界,也为未来的教学提供了素材。目前,“新课程背景下中学生形体课研究”课题已经联合了14所学校的形体课教师共同展开研究,准备为北京市各学校开设形体课提供课程资源。

另外,穿越边界在工作室内部体现在5个工作室之间的资源共享。虽然各工作室都有自己的特聘导师,但5位特聘导师是所有工作室共同的导师。2008年1月,第三工作室特聘导师高玉琛校长邀请第一工作室特聘导师陶西平主任,围绕第三工作室6位校长在学校发展中关注的问题进行了座谈,校长们很受启发。2008年7月,名校长工作室召开了全体会,会上每位校长都做了10分钟的发言,5位特聘导师共同点评,各有各的风采,校长们享受了一顿精神大餐。

在资源中,最重要的资源始终是人。工作室的每一位校长都是最宝贵的财富,他们聚在一起,总是能相互吸引、相互推动。名校长的5位特聘导师都是著名的教育专家,他们有丰富的经验、广阔的视野、深刻的思想,而且都特别重视名校长工作室的工作。陶西平主任提出第一工作室的每位校长要力争第一年内在全国性会议上做一次报告,并且为几位校长做了安排。2007年10月,刘彭芝校长代表第二工作室邀请全体工作室校长参加了人大附中承办的“第三届世界名中学校长论坛”。第三工作室特聘导师高玉琛校长将校长们带到自己工作过的八十中学,认真细致地讲解了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路、办学特色的形成以及办学目标的确定,校长们感觉收获非常大。李烈校长不仅向校长们开放了校领导班子会,还邀请校长们所在学校的学科教师参加实验二小的各种教研活动,她还到各校进行数学课的点评活动,推动了各校的课堂教学及教学管理的研究。第五工作室吴国通校长也向校长们详细介绍了北京小学的建设和管理,并给几所学校的领导班子做了学校管理的讲座。

可以说,北京市名校长工作室是由各位校长、特聘导师共同搭建的穿越边界的资源平台,而且,穿越边界是为了深入探讨学校教育教学和管理问题,因此,是在一定的深度上共享着资源。例如,在设计校园文化时对一棵树、一块石头、一间生物教室的创意,在听评课中如何层层递进地引领学校教师等。穿越是为了启迪智慧,资源深处涌现的是激情和思想。

7.名校长工作室是提供高峰体验,推动校长发展的平台

每个人的发展都会进入高原状态,遇到瓶颈。来到工作室的校长也是这样。他们在办学中都取得了比较突出的成绩,在各区县都有一定的影响,也都比较成熟,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应该说有一部分校长正处于高原状态。但是,恰恰是这些具有鲜明个性的校长聚在一起,会形成激情激发激情、个性影响个性、智慧启发智慧、责任推动责任的“场”和“势”。而在这个“场”中,特聘导师发挥了非常重要的影响。北京市第十三中学的丁大伟校长参观了人大附中、北京市广渠门中学、北京市东直门中学、北京市第十二中学、顺义区杨镇一中、北京市立新学校后,开始进一步考虑学校的环境设计与布置,暑期向刘彭芝校长“借用”人大附中摄影方面的顶级人才,帮助学校进行相关工作。

8.名校长工作室是建设优秀的校长文化,形成名校长群体的平台

由于长期以来的考试压力,导致了学校之间的激烈竞争,而这种竞争又自然造成了校长之间的隔阂甚至暗争。可是,校长之间的相互学习又是非常需要的,因此,有时会出现“偷着学”、“换个样做”、“标新立异”的情况。所以,创造一种健康的光明正大的相互学习、相互欣赏、共同发现教育规律的文化,应该是校长文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只有这样的文化才能形成优秀的校长群体,而只有有了优秀的校长群体,才能孕育出更多的优秀校长。对于校长文化建设,名校长工作室应该负有引领的责任。名校长工作室是形成名校长群体的平台。

在第四工作室的校长们探讨如何总结自己的办学思想时,李烈校长说:“真正提炼出来的办学思想一定是有共性的,只有办学思想有时代感,有前瞻性,解释时才会突出个性。”第三工作室特聘导师高玉琛校长为办学特色列了一个代数式:办学特色=发展的长期性+影响的广泛性+成果的突出性+经验的成熟性+一点带全局。

进入工作室的许多校长都有非常高的素养,他们懂得尊重他人,欣赏他人。比如,第一工作室一师附小张忠萍校长是一位在北京市和全国很有影响的校长,但她很谦虚,每次学习都非常认真。当她在实验二小听完李烈校长对学校教师的课的评价,听了李烈校长介绍实验二小教学管理的基本思路之后,特别赞赏地说:“李烈校长在工作如此繁重的情况下,评课非常专业,管理细腻、开放,其办学思想和理念渗透到了学校的每一个角落。李烈校长是我们校长的楷模,值得大家好好学习。”推动校长之间的相互欣赏与帮助,才能建设健康、优秀的校长文化,才能形成名校长群体。我们需要名校长,更需要名校长群体,而且,名校长群体能够孕育产生出更多的名校长。

在名校长工作室的工作中,校长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友谊正在加深,一些延伸性的“联盟”已经出现。第二工作室特聘导师刘彭芝校长已经邀请广渠门中学、北京市第十二中学参加人大附中的“基础教育信息资源开发与服务试点工程”。刘校长说:“希望第二工作室的校长在工作室两年工作结束之后仍然有很多的合作,形成校长之间的联盟。这应该是创办名校长工作室最为深远的意义。”

“名校长工作室”的工作模式

我们的工作模式是以推进素质教育、形成名校长群体为价值取向,在对名校长和名校长工作室的理解基础上逐渐构建起来的。

1.校长是“研究员”

名校长工作室由北京教育学院承办,过去我们习惯于称来接受培训的校长和教师为“学员”。为了体现“名校长工作室是校长共同探讨和学习的地方”,我们称校长为“研究员”,并郑重地对校长的课题研究给予了经费上的资助。教育学院的教师在这个项目中的工作主要是服务,提供专业上的支持,当然也要对校长们提要求,但要求是方向性的、协商性的、有差异的,不是预设性的、一致的。作为工作室的研究员,校长的主要任务是结合学校实际,针对一至两个问题进行较深入的思考和研究,力求使自己的个性和学校特色更加突出。

2.一个宽泛但价值明确的主题

“实施素质教育办学思想和实践研究”是第一期名校长工作室的工作主题。确定主题的目的是表明名校长工作室的价值追求和研究方向。这一主题与教育发展的方向一致,是学校校长和教师长期关注的问题。其次,它具有巨大的包容性,有充分的自由空间让校长们选择自己的研究内容和贡献自己的智慧。因此,这一主题得到了大多数校长的认可。

3.在成果上面向实践

在讨论确定两年后校长的研究成果的时候,陶主任明确指出,校长的成果要突出实践性。校长的文章不同于研究者的论文,要有调研,有改革方案,有实践成果。经过校长和指导教师的讨论,名校长工作室各位校长两年的成果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一篇文章:校长通过对某一个问题的研究,使思考更有独立性,更加深入,观点更加清晰,思想更加系统,尤其提倡校长对自己办学思想的系统整理。

一个案例:学校某一改革方案制定、实施及其效果。它具体生动地体现着校长的办学理念和领导力。

一份“重要发言”:在教师会上发表自己的意见,是校长与教师沟通的一种基本途径,也是校长办学思想的一种基本的表达方式。因此,校长在教师会上的重要发言是校长研究成果的一种常态形式。

一份“建言献策”:针对学生、教师、学校发展所需要的政策环境,向政府提出建议,发出“校长的声音”,体现名校长群体上下沟通的地位和作用。

一篇感言:在工作室工作期间的感受或对工作室工作的建议,实现激情激发激情、个性影响个性、智慧启发智慧、责任推动责任、欣赏感动欣赏的状态,建设优秀的校长文化。

4.在过程中尊重差异和生成

工作室所制定的研究成果要求只是方向性的,具体内容,完成到什么程度,都要校长根据实际情况来定。另外,每个工作室由于校长不同,导师的想法不同,所追求的目标也会有所不同。各工作室在特聘导师的指导下都制定了自己的目标。

5.保持活动空间的开放性

名校长工作室是一个校长自主研究的空间,由四个点组成:北京教育学院的名校长工作室、特聘导师中名校长所在学校、校长所在学校、名校长博客。其实,一段时间之后就发现,名校长工作室正在校长们不断超越边际、谋求问题解决的过程中不断拓展着自己的空间。另外,在各工作室活动的基础上,我们注意加强各室之间的交流,加强城区校长和城镇校长之间的交流,加强中小学校长之间的交流。在工作内容上,着力加强校长们所关心的教师队伍建设、学生发展、课程改革等问题的交流。

北京市第一期名校长工作室自启动至今已一年多,我们相信在两年结束的时候,校长们一定会有许多的收获。我们希望通过两年的探讨,能够对名校长和名校长工作室有更深入的理解,初步探索出名校长工作室的运行模式,为名校长成长,为出现更多的教育家而努力。□

伙伴合作的优化策略与群体效应 篇4

嘉宾:上海市闵行区教师进修学院研训部主任龚耀昌

优化伙伴关系与合作事项是“伙伴合作”策略设计首先需要深思的两大问题。

一、优化伙伴关系

(一) 上下关系的扁平化。教师渴望与专家接触, 但他们希望专家不要是“由上至下”的理论言说者, 而是“由下而上”的实践提炼者和指导者。在这对上下关系中, 优化专家的态度与行为是专家与教师生成伙伴关系的关键。具体来说, 第一, 态度要平等。专家要谦逊待人, 切勿居高临下。第二, 专长要匹配。专家要根据教学实践储备自己的专业资源, 切勿以为自己的观点放之四海皆准。第三, 倾听后提炼与指导。要学会倾听教师的观点及其实践理由, 发现并欣赏教师鲜活的实践经验, 同时, 对其中的问题要中肯地给予解析, 并给予必要的建议。切勿离开教学实践自说自话。第四, 共同探索进行科研。对某一问题的解决方案, 可以和教师一起将其作为课题开展深入研究, 以获得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

(二) 平行关系的互补化。在学校, 由于教师工作相对的独立性, 教师之间更多的关系是平行关系。要构成伙伴关系, 必须让他们打破隔离, 构成立体交叉、互动互补的专业研讨关系。具体策略有:第一, 培育专业领头羊。发现并培养群体中专业领衔者, 是促成日常性伙伴合作有效开展的关键。第二, 开展专业互补。群体中的差异, 是人际互动的动力资源。因此, 通过一些活动展示教师之间观点差异、行为差异, 倡导“不同之和”。这种差异互补, 有利于伙伴合作的深度开展。第三, 构建群组联系。“物以类聚, 人以群分”, 在差异展开的过程中, 有一些的共同的志趣、共同的实践会将人联系在一起, 因此, 将“共同”联结在一起, 能加深伙伴合作关系。

从这两层伙伴关系出发, 闵行区的伙伴合作项目构建了两大伙伴合作模式及其若干变式:一是专家指导下的伙伴合作模式, 包括: (1) 教研员+学校教研组 (1组或若干群组) ; (2) 学科带头人 (教学骨干) ; (3) 学校教研组 (1组或若干群组) ; (4) 大学专家+学校教研组 (1组或若干群组) 。二是同伴互助的伙伴合作模式: (1) 学校教研组内部的伙伴合作; (2) 校际教研组之间的伙伴合作; (3) 以区级研训基地为主导的伙伴合作。

二、优化合作实践

(一) 在教学实践中达成合作实践。教师的专业发展, 主要是教学“实践智慧”的提升。因此, 基于教师的教学实践, 达成合作事项, 是伙伴合作的基本形态。其中主要事项包括:

1.学科教学资源的持续累积与优化。资源包括:教学要求、教案、课例、课件、练习、试题等。

2.学科教学横向环节与纵向环节的持续优化。横向环节:备课、上课、作业、辅导、评价等。纵向环节:前后年级衔接等。

3.学科教学评价方式的持续优化。评价方式:纸笔性的评价、表现性的评价, 发挥评价对学科教学真实的诊断与矫正 (或激励) 功能。

随着课程改革进入校本化实施阶段, 无论是组内的合作还是校际的合作, 将日渐摆脱纯方法层面的交流, 而强调针对具体内容的“实做”研讨。但同时, 是否能找到合适的“实做”研讨方法, 也将是制约伙伴合作交流的工具性因素。例如, “同课异构”就为学科教学横向环节与纵向环节的持续优化找到了伙伴合作的操作工具, 于是, 关于课堂的研讨比照其他项目就比较深入、持久。而怎样开展学科教学资源的持续累积与优化、学科教学评价方式的持续优化也需要寻找有效的工具。

(二) 在教学小课题的研究中达成事项。在学科教学过程中, 总会形成一些经验或出现一些问题。如果能及时地将这些经验或存在问题, 转化成学科教学小课题 (项目) , 则能更深入地引发教师个体或群体的伙伴合作。

1.教研组的教学小课题优化。教学的小课题源于日常教学小经验或小问题, 用课题的形式将其聚焦、表征, 既能引导教师适度地脱出一般工作看问题, 又能引导教师研究日常工作、改进日常工作。因此, 用小课题研究作为学校教研组活动的抓手, 能有效地提升教研组的工作品质。组内教学小课题形成策略是: (1) 通过交流问题与经验, 形成小课题。 (2) 通过关注课改热点, 形成小课题。合作研究教学小课题的策略是: (1) 围绕小课题, 组织理论学习; (2) 围绕小课题, 开展组内实践研讨; (3) 用课堂教学、案例汇总呈现研究成果。

2.区域教学小课题优化。借助教学小课题, 推进校际伙伴合作, 更大范围内形成了教学、培训、科研一体的教研氛围和机制。其基本策略有: (1) 发布课题指南。课题指南, 其实是一种研究方向和研究内容的导向, 它对教师具有提示性培训价值。 (2) 聚合“小课题群”。将教师课题申报的教学小课题进行指导性类聚, 并引导教师进行自主性结盟, 这样就能形成若干小课题群。小课题群的出现, 能形成良性的内容研究链和志同道合的研究群落。 (3) 机制与平台导引。为有效导引和管理区域的学科小课题, 必须出台有关指导性方案、搭建有关校际交流的操作平台。《闵行区教学小课题研究实施方案》和“闵行区教师教学小课题与论文交流平台” (http://ktjx.mhedu.sh.cn/lw_index.asp) , 有力地支持了基于教学小课题的区域伙伴合作。

“课题群”是解决课堂教学问题的良好场所

嘉宾:上海市莘格高级中学教研组长张淑清

合作模式的拓展与延伸。最初, 学校与英语、物理、化学研训员建立了“合作项目”。经过一段时间的合作, 我们发现教师的教学能力, 教研组的研讨水平, 学科教学质量等等都得到了明显的提升。尝到了结对甜头后, 引发了思考, 我们感到伙伴合作的模式应该是多元的, 它可以是个人与团队, 也可以是团队与团队的合作, 可以是校际的, 也可以是校内的, 在充分领悟了伙伴合作的真正意义之后, 根据学校实际, 我们又自发地与新基础教育实验学校的小学语文组结对、与日新实验学校的数学教研组结对, 在校内也开展不同层次的伙伴合作工作;同时, 我们还主动组建区域内的校际教学联动活动, 在伙伴合作的内涵上作了进一步的拓展和延伸, 逐步形成了一种积极进取、互相学习的学习型联盟团队。

教学思维的辐射与创生。在伙伴合作的过程中, 我们把个别学科取得的成果进行交流展示, 把一些优秀的教学经验辐射到其他学科。在伙伴合作活动中, 以开放坦诚的对话形式, 不断“解决旧疑难”、“催生新观点”, 因此激活某些沉睡的见解。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大胆改革, 学生跃跃欲试, 情绪高昂, 课堂碰撞此起彼伏, 课堂充满了生命的活力, 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实现了真正意义的改变。

伙伴合作的优化策略与群体效应

嘉宾:上海市纪王学校校长沈小红

在“教研组伙伴合作建设”建设项目驱动下, 2009年2月, 以区教师进修学院“第一届教学小课题”为契机, 结合教学中遇到的问题, 作为教研组长的我组织全组教师, 经过讨论, 选择了《基于学情的思想政治课优化课堂提问的实践研究》, 我们全组参加了区教师进修学院研训员、特级教师秦书珩老师指导的“课题群”, 与兄弟学校教师共同开展研究。

在研究的起始阶段, 秦书珩老师首先为“课题群”教师作了一次“一线教师如何做研究”的讲座, 结合案例, 他深入浅出的讲解帮助我们揭开了教育科研的神秘面纱, 也让我们认识到作为一线教师也可以做课题研究。以后, 在秦书珩老师的指导下, 我们正确运用科研方法, 按要求完成小课题研究的阶段性任务。秦老师下发“小课题研究记录单”, 要求撰写小课题研究计划和具体工作方案, 还多次组织开展小课题研究的专题研讨活动、中期总结交流与教学展示活动等。

群体合作 篇5

一、运用同桌交流相互提出阅读问题

任务型阅读的核心是引导学生结合自身阅读理解,与他人进行相互合作和探究。引导学生带着任务进行交流能使他们在了解阅读学习重点的基础上更好地形成协作学习精神。

尝试运用同桌交流的方式来完成学习任务,能使学生在彼此互动交流的过程中更好地主动探究。在运用过程中,多支持学生带着思维任务进行相互学习,引导他们在交流中不断增强认知感悟。引导学生以各自的阅读理解难点为基础,多提出质疑,并思考他人的建议和意见,在彼此互动的过程中相互学习和写作。鼓励学生在提出问题的过程中结合文章素材要求,大胆说出各自的理解思维方式,在自由宽松的学习环境中调整理解感知。

同桌交流能使学生对阅读过程形成更为深刻的感知。例如,在译林版八年级上册Unit 5 Birdwatchers的Reading: Birds in Zhalong环节的教学中,可建议学生在自主阅读的前提下,针对各自的学习疑难点提出相应的问题。教师则可根据学生的学习疑难点布置适当的思考题目,如“How much do you know about Zhalong in the ar-ticle?”、“What are the main characters about Zhalong?”、“Why do we need places as Zhalong more and more?”等,以此来帮助学生破解他们的阅读理解疑难。以同桌交流来帮助学生消除各自较为简单的学习问题,更利于学生有效增强语篇理解感知。

二、尝试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理解疑难

将任务阅读学习交给学生,让他们在团队相互协作的过程中主动探究和解决问题,更能使学生由自主阅读理解主动转化为互动交流运用。小组合作能使学生的彼此探究更具有协作性,在互动交流中开阔思维感知。

在运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教师要给学生更多自由互动交流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在属于自己的学习区域内大胆表达和积极交流。为学生设计相应的思考探究任务,鼓励学生在多样性和层次性的发展问题引导下,主动说出自己的问题。尊重学生的差异,建议他们在畅所欲言的过程中认真总结概括,帮助他们形成一定的认知感悟能力。建议学生主动运用不同的语言表达形式,如主题演讲、脱口秀、讲故事等,呈现合作互动过程,丰富认知思维情感。

通过小组合作来引导学生针对问题进行探究,更利于学生在加强互动的过程中增强学习认知体验。例如,在七年级下册Unit 4 Finding your way的Reading: A trip to the zoo阅读环节的教学指导中,按照文章表达主题要求,就“What do you know about Sunshine Zoo?”和“What do you find in Sunshine Zoo?”这两个问题要求各个小组进行相互讨论,从文章中找出相应答案。在此基础上,可要求学生围绕“If you were a guide, how are you go-ing to introduce Sunshine Zoo?”和“How many animals do you find in Sunshine Zoo?”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帮助他们们强强化化整整体体理理解解感感知知,,提提高高主主动动探探究究运运用用能能力力。。

三、借助角色模拟互动深化理解感悟

现行的英语教材更注重情境化和趣味化,特别是阅读中设计的相关人物对话,更是学生在学习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学习素材。利用角色模拟的方式来完成阅读任务,不仅能调动学生的阅读学习激情和兴趣,还能够使学生在相互模拟表达的过程中深化理解,主动完成学习任务。角色模拟运用也是对阅读理解思维过程的丰富和升华,更利于学生主动接受。

教学实践证明,在角色模拟运用中,教师应根据学生阅读认知喜好主动调整策略方法,多为学生创设更为宽松学习情境氛围,让他们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深化认知感悟。教师在尊重学生学习差异的前提下,鼓励他们自选角色,让他们享有更多的自主选择权和主动表达权。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思维,尝试运用不同的表达形式呈现学习内容,帮助他们在主动概括和总结反思的基础上转变认知感悟思维。教师针对学生的模拟互动,多运用形成评价的方式来肯定学生的闪光点,帮助他们在主动运用中获得思维灵感。

群体合作 篇6

1群体合作教学模式的内涵

1.1群体合作教学模式的解析

群体合作教学模式主要是指通过将学生分成小组,在教师设置的学习目的的指引下,经过小组内的探讨协商,完成教学学习的过程,最终达成学习目的,提高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增强师生之间的交流沟通。现阶段,群体合作教学模式被广泛地应用到学生的学习阶段中,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这种教学模式既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学习的效率,还能让学生在相互合作中,培养人际交往能力,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和生活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1.2群体合作教学模式组成要素

组成群体合作教学模式的要素主要包括:自我评价、社交能力、个人责任、双向互动以及互相合作等。自我评价主要是指对小组成员进行定期的自我评价,并将评价的结果总结出来上报给教师,保持小组内的良性竞争,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合作和竞争意识,提高学生自我学习能力。而在群体合作教学模式中,学生的社交能力的高低影响着教学过程能否顺利的完成,因此教师应该重视培养学生的社交能力。学生在群体合作教学模式指导下,需要维持个体责任和整体目标的平衡,增强个体责任意识的培养。其双向互动主要是指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互动,可以实现师生共同发展,学生和学生间的互动可以互相进步,实现良性竞争。 相互合作是建立在相同的学习目的的基础上,在完成个体任务时,为小组提供一定的帮助,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

2群体合作教学模式在篮球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2.1提高体育运动的认知能力

在篮球教学中采用群体合作教学模式,其最大的优势就是让教学充满了乐趣,提高学生对体育运动的认知能力。首先由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篮球技能水平制定了相应合理的学习目标,在通过外部的环境影响拓展学生的创新性思维,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学生从被动的学习状态转化到主动积极的学习状态,激发学生学习篮球运动的热情和动力,在提升了学生篮球运动技能的水平的同时,也促进其他科目的学习水平的提升 。

2.2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

在传统的教育理念下,片面的追求学生学习成绩的提升,而忽视了对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素质的培养,过度地缩减学习的体育教学时间,导致学生的身体素质大幅度降低。再加上家长上期的溺爱,缺乏一定的户外运动活动,使学生的身体机能下降。因此,必须加强培养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素质。篮球作为一项能够调动学生全身机能的运动,为学生身体素质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因此,在群体合作教学模式指导下的篮球教学更加有效地吸引了学生学习篮球运动的兴趣,最终实现增强学生的身体和心理素质的目的。

2.3培养学生高尚的品德

篮球教学过程中采取群体合作教学模式,重视培养学生之间的相互配合能力,实现个人成绩和团队成绩完美结合,为培养学生高尚的品德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从而摒弃了学生自身的懒惰性和个人主义,为学生之后的学习生活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有助于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更好地适应复杂的社会环境。

3群体合作教学模式在篮球教学中的应用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不断更新发展,一些比较知名的篮球联赛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在学校体育教学中,刮起了学习篮球运动之风。相比其他运动项目来说,篮球运动的所需要的运动设施比较简单。将群体合作教学模式在篮球教学中应用,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从而促进体育教学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下面是对群体合作教学模式在篮球教学中各方面应用介绍。

3.1健全篮球教学的评价体系

在群体合作教学模式指导下,篮球教学的评价体系主要包括:对小组内部成员个体的评价体系,结合个体对自身的评价和小组内部其他成员对其评价,适当地实行奖惩制度,从而促进个体成绩和团队成绩的共同进步;对整个小组的评价体系,对小组完成教师规定学习目标的实际情况以及完成的时间和质量综合进行评价,从而达到小组成员见得良性竞争和合作,提高完成教学目的的效率和质量。健全的评价体系,有助于激励学生参加篮球运动的积极性,培养合作和良性竞争的意识。通过对学生学习篮球运动的技能水平具体分析,为制定出科学有效的篮球教学计划提供可靠的依据。

3.2重视学生间的相互帮助

只有提高学生个体的学习能力,才能更好地促进小组整体能力的提升。在篮球教学中采用群体合作教学模式,重视学生间的相互帮助,在进行分组对抗比赛时,要注意把篮球技能水平高的学生和水平低的学生混杂到一起编排,实现相互帮助,共同进步的效果。除此之外,由于部分学生受到心理和生理上的制约,在融入小组的时候,比较困难,丧失了学习篮球运动的兴趣。因此,就需要老师及时地进行劝导,帮助学生更好地融入小组中,鼓励成员之间互帮互助。重视学生之间的相互帮助,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这样才能实现学生的全面的发展,为学生之后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3教学时间的高效利用性

在传统的教学理念的影响下,体育教学课时被缩减很少,其课时与课时之间相隔的时间比较长。因此提高教学时间的高效利用性,是提高学生学习篮球技能效率的重要保证。在篮球教学中采用群体合作教学模式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这类问题的发生,有效地增强了篮球教学的互动性,在学生互相的帮助和合作中,为篮球运动的教学赋予了更大的空间,从而达到在有限的教学时间中,提高了篮球教学的效率和质量。与此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整体素质,实现了篮球教学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

3.4鼓励性教学方法

在篮球教学中,教师作为教学的主导力量,鼓励学生主动地参与到篮球运动中,指引着学生完成教学目标。由于学生学习篮球运动的时间较短,对篮球运动的相关规则了解不够成熟,缺乏一定的技术指导,因此在群体合作教学模式下的篮球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需要教师采用合适的鼓励性行为和语言,积极地引导学生参与到篮球运动中,并在讲解篮球相关规则时,示范篮球动作技能,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水平, 制定出有层次的教学方法。在篮球教学中采用群体合作教学模式,不仅需要加强学生和学生互动合作,也需要加强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交流合作。教师应该为学生学习篮球技能创造良好的环境。例如,积极安排一些小组之间的对抗比赛或者老师和学生之间的篮球比赛,才促进学生篮球技能的提升。

4结语

群体合作 篇7

理解现实社会中自利的个体如何形成广泛的合作是演化博弈理论研究的一个中心问题。到目前为止, 最为突出的5个解释合作行为的机制包括亲缘选择、团队选择、直接互惠、间接互惠、空间结构[1]。空间结构对群体合作行为的影响始于Nowak等[2]在空间规则格子上研究囚徒困境演化博弈。之后, 涌现出大量关于各种空间结构对合作行为的影响研究, 见综述性文献[3]。

随着复杂网络研究[4]的兴起, 无标度网络对合作行为的影响作为热点问题受到广泛关注。Santos 等在BA无标度网络上研究了合作行为的演化。研究发现, 在增长和偏好连接机制所产生的高连通度hub节点以及这些hub节点之间紧密关系的共同作用下, 合作行为在无标度网络上有非常好的演化结果[5,6]。然而, Szolnoki等基于对社会关系成本的考虑, 构造了度量个体博弈收益的加权效用函数, 利用一个权重参数实现累积收益 (不考虑成本) 和平均收益 (考虑成本) 之间的转换, 并详细研究囚徒困境博弈策略在无标度网络上的演化。研究发现, 在加权效用函数实现从累积收益向平均收益转换的过程中, 无标度网络对合作演化的促进作用逐渐恶化[7]。此外, Masuda基于对社会关系成本的考虑, 在个体的博弈收益矩阵中引入了维持博弈关系所需的成本参数, 进而研究无标度网络对合作行为的影响。研究表明, 随着关系成本参数的增大, 无标度网络对合作行为的促进作用逐渐消失, 甚至表现出对合作行为的负面作用[8]。这说明, 无标度网络对合作行为的作用依赖于是否考虑社会关系成本, 不能简单地得出促进或抑制的结论。

无标度网络很好地描述了现实社会中复杂网络的整体度分布属性, 但并不能完整地刻画社会网络的其他局部结构属性, 比如群聚性、社区结构和同配性等[9]。近几年来, 一些研究开始关注于无标度网络的群聚性、社区结构和同配性等网络局部结构属性对合作行为的影响[10,11,12,13,14]。其中, 文献[10]发现无标度网络的群聚性促进了合作行为的演化。然而, 这样的研究结果是在没有考虑社会关系成本的条件下得到的。文献[13]通过进一步研究发现, 当考虑社会关系成本, 以加权效用函数的度量个体的博弈收益, 无标度网络的群聚性对合作行为的作用随着累积收益权重的减小逐渐由促进转变为抑制。这说明, 无标度网络的局部结构属性对合作行为的作用也可能受到关系成本的影响。

既然关系成本影响到无标度网络对合作行为的作用[7,8], 也影响到无标度网络的群聚性对合作行为的作用[13], 那么它是否也影响到无标度网络的同配性对合作行为的作用?文献[11]关于无标度网络的同配性抑制合作行为的研究结论在考虑关系成本的条件下是否依然成立?基于对此问题的思考, 本文借鉴Masuda在博弈矩阵中引入关系成本的方法[8], 研究不同水平的关系成本条件下无标度网络同配性对合作行为的影响。

2 模型描述

2.1 网络模型

与现有关于无标度网络同配性对合作行为影响的研究[11]保持一致, 本文采用文献[15]提出的网络模型产生同配性水平可变的无标度网络。网络结构通过下面所描述的过程产生:

① 初始网络中有m0个孤立的节点。然后, 在每个时刻, 一个带有m (mm0) 条边的新节点i加入到网络中, 以BA模型中的优先连接机制[16]连接到现有节点上, 即新节点i以概率pj=kjjkj连接到现有节点j上, 产生标准的BA无标度网络。

② 基于步骤①所产生的无标度网络, 进行边的重连机制。每次重连时, 从现有无标度网络中随机选择两条边。将这两条边的四个端点的连通度进行排序。删除掉现有的两条边, 将四个端点中高连通度的两个端点连接起来, 同时将四个端点中低连通度的两个端点连接起来。

基于重连的次数不同, 以上网络生成过程可以产生度分布为p (k) ~k-3而同配性水平可变的无标度网络。 重连的次数越多, 无标度网络的同配性水平越高。无标度网络的同配性采取文献[17]提出的同配性系数r来度量, 即r=Μ-1ijiki-[Μ-1i12 (ji+ki) ]2Μ-1i12 (ji2+ki2) -[Μ-1i12 (ji+ki) ]2.其中, jiki分别是无标度网络中第i条边的两个端点的连通度, M为网络边的总数量。通过研究囚徒困境博弈在不同同配性水平的无标度网络上的演化, 可以分析无标度网络同配性对合作行为的影响。

2.2 个体的博弈及策略更新行为

现有的关于无标度网络同配性对合作行为影响的研究[11], 采用Nowak和May提出的单参数囚徒困境博弈模型[2]研究了无标度网络同配对合作行为的影响。本文借鉴文献[8]考虑社会关系成本的方式, 在文献[11]所采用的单参数囚徒困境博弈模型中引入关系成本参数h (h>0) , 博弈矩阵为:

其中, C表示合作策略, D表示欺骗策略, 参数b表示个体采取欺骗策略的诱惑大小。按照囚徒困境博弈收益的关系条件, 有2>b>1成立。ij分别表示行向量和列向量, 有π (C, C) =1-h, π (C, D) =-h, π (D, C) =b-h, π (D, D) =-h.

个体位于演化网络模型所生成的网络节点上, 网络的边表示个体之间的博弈关系。个体与那些与自己有着博弈关系的个体进行相互博弈。将个体i在一次博弈中所采取的策略表示为一个策略向量si.那么, 第τ次博弈个体i所获得的总收益为:

Ui (τ) =jΩiπ (si, sj) (1)

其中, Ωi表示由网络结构所确定的个体i的邻居集合, si为个体iτ时刻的策略向量。为与现有无标度网络同配性对合作演化影响的研究[11]更好地进行比较, 本文中个体的策略更新规则与文献[11]保持一致, 即所有个体在每次博弈后同时进行策略更新, 每个个体随机地选择一个自己的邻居进行收益比较, 个体i在下次博弈 (τ+1次博弈) 中采取个体j的策略的概率为:

pi (sisj) =Uj-Uibmax (ki, kj) (2)

其中, UiUj分别代表个体i和个体j与自己所有的邻居进行一次博弈所获得的总收益, max (ki, kj) 表示个体i和个体j的连通度中的较大值。b为囚徒困境博弈模型中的欺骗诱惑参数。

由以上模型构建可以看出, 本文模型与现有关于无标度网络同配性对合作行为影响的研究[11]的差别在于博弈模型中关系成本参数h的引入。很显然, 当成本参数h=0时, 本文模型等价于文献[11]的模型。

3 仿真实验及分析

基于以上模型描述, 采用MATLAB编程, 用仿真实验方法研究无标度网络的同配性对合作行为的影响。仿真实验的总人数N设定为5000人, 这些个体首先按照2.1节中的网络模型产生相应网络, 然后每个个体按照2.2节的模型描述和那些与自己有连接关系的个体进行重复博弈。在个体重复博弈的过程中, 个体之间的连接关系保持不变。在重复博弈的初始时刻, 个体随机选择C策略或D策略作为自己初次博弈的策略。将选择C策略的个体称为合作者, 将某个博弈时刻合作者在整个群体中所占的比例称为合作者密度fC (t) , 则有fC (t) =nC (t) /N (其中, nC (t) 表示t博弈时刻群体中合作者的数量) 。那么, 在重复博弈的初始时刻 (t=0) , 合作者密度fC (0) 大约为0.5。每个个体在获得初始策略后, 首先根据2.2节中的囚徒困境博弈矩阵进行博弈, 然后依照函数 (式 (1) ) 计算自己的博弈收益, 最后根据策略更新规则 (式 (2) ) 调整策略, 调整完后的策略作为自己下一次博弈时使用的策略。所有个体在每次博弈后对自身策略的调整使得合作者密度fC (t) 在下一次博弈前发生变化。本文取重复博弈的次数 (即仿真的取样时间) 为11000次 (步) 。随着重复博弈的进行, 合作者密度fC (t) 将随仿真时间呈现出动态变化的过程, 并逐渐达到一个动态平衡状态。本文以最后1000次的合作者密度的平均值作为群体达到动态平衡状态时的合作者密度, 记为合作者均衡密度PC, 有ΡC=110001000111000fC (t) . 仿真结果中的每个数据是相同网络参数 (r) 和博弈参数 (bh) 条件下50次实验结果的平均值。

3.1 不同关系成本条件下的实验结果

图1给出关系成本参数h逐渐增大的条件下, 合作行为在不同同配性水平的无标度网络上的演化结果。

(A) h=0; (B) h=0.2; (C) h=0.6; (D) h=1; (E) h=2; (F) h=3

由图1可见:①对于任何一个给定的关系成本h, 均衡密度PC始终随着欺骗诱惑参数b的增大而逐渐降低。②对于不同的关系成本h, 更高的同配性系数r总是导致了更低水平的合作者均衡密度pC.③随着关系成本h的增大, 合作者均衡密度的水平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当关系成本由h=0增大至h=0.6时, 合作者均衡密度PC表现出逐渐减小的趋势;而当关系成本从h=0.6继续增大至h=3时, 合作者均衡密度PC表现出逐渐反弹的趋势。

3.2 实验结果分析

本节依次分析3.1节中得到仿真实验结果。

(1) 对于任意一个给定的关系成本h, 合作者均衡密度PC随着欺骗诱惑参数b的增大而逐渐降低。这是因为无论关系成本h的取值大小, 只要其取值确定, 对于更大的背叛诱惑参数b, 个体采取背叛策略的收益提高, 而采取合作策略的收益并没有改变, 这必然导致背叛者与合作者的收益差增大, 个体在策略调整过程中选择背叛策略的概率增大 (以式 (2) 为依据) 。因此, 随着背叛诱惑b的增大, 群体中的合作者数量减少, 合作者均衡密度PC降低。

(2) 实验中的无标度网络有着相同的度分布, 可以通过检查群体中连通度为k的个体在最终演化时刻的合作者密度fC (k) , 进而帮助我们理解不同关系成本条件下, 同配性系数r对合作者均衡密度pC的作用。fC (k) 采用文献[10]给出的计算方法, 即对于给定的网络和博弈条件 (给定的r, bh) , 在群体一次演化的最后时刻, 统计连通度为k的个体数量n (k) 和合作者数量c (k) , 那么fC (k) =lcl (k) /lnl (k) (l表示对于给定的r, bh所进行的重复实验次数) 。图2给出欺骗诱惑b=1.4时, 对于三个不同水平的关系成本 (h=0, 0.6, 3) , 在不同同配性水平的无标度网络上, 连通度为k的个体在最终演化状态下的合作者密度fC (k) 。由图2可见:①对于无关系成本的情形 (图2 (A) ) , 随着无标度网络同配性系数r的逐渐增大, 低连通度个体和高连通度个体的策略行为均受到了较为明显的影响。具体而言, 对于r=0, 0.1, 0.2, 连通度小于10的个体的合作者密度明显减小;连通度大于10的个体的合作者密度虽然没有太大的改变, 表现出很高的维持合作行为的能力 (fC (k) 大约为0.9) , 但同时也表现出减少的趋势。而当无标度网络同配性系数增大至r=0.3时, 连通度大于10的个体的合作者密度也明显减小, 意味着在同配性水平非常高的无标度网络上, 高连通度个体维持合作行为的能力明显减弱。②对于有关系成本的情形 (图2 (B) 和图2 (C) ) , 随着无标度网络同配性水平的逐渐增大, 低连通度个体的合作者密度有明显的变化, 而高连通度个体并没有像无关系成本情形那样表现出较为一致的维持合作行为的能力, 而是与低连通度个体的合作者密度水平基本一致。特别地, 连通度为8左右的个体在同配性系数为r=0.3的无标度网络上表现出相对较高的合作者密度。 但是, 由于连通度更低的个体的合作者密度fC (k) 依然在同配性系数更小的无标度网络上有着更好的表现, 且无标度网络中存在大量的低连通度个体, 进而使得合作者均衡密度PC依然在同配性系数更低的网络上有更好的表现。

为进一步理解不同连通度个体在不同关系成本及同配性系数条件下的表现, 图3给出了关系成本h=0, 0.6, 3条件下, 在同配性系数r=0和r=0.3的无标度网络上, 合作者和背叛者最终演化状态下的平均总收益U (k) 。 U (k) 的计算方法参见文献[14], 即对于给定的网络和博弈条件 (给定的r, bh) , 在群体一次演化的最后时刻, 统计连通度为k的合作者数量nC (k) 以及背叛者数量nD (k) .那么, 合作者的平均总收益为UC (k) =[iΩC (k) Ui]/nC (k) , 背叛者的平均总收益为UD (k) =[iΩD (k) Ui]/nD (k) .其中, ΩC (k) 表示连通度为k的合作者集合, ΩD (k) 表示连通度为k的背叛者集合。

由图3可见:①对于图3 (A) 和图3 (B) , 个体在进行博弈时没有关系成本, 即h=0。在这种情形下, 同配性系数为r=0的无标度网络中高连通度的个体周围围绕着大量低连通度的个体, 且高连通度个体之间也有着紧密的关系[5], 这使得高连通度个体能够在博弈过程中获得更高的收益并且偏好成为合作者 (如图3 (A) 所示, 连通度大于10的个体基本都采取了合作行为) , 并且影响围绕在他周围的低连通度个体也采取合作行为, 导致不同连通度的个体都有着较高的合作者密度fC (k) 。然而, 当无标度网络的同配性系数改变为r=0.3时, 由图3 (B) 可以看出, 连通度高于10的许多个体采取了背叛行为。这是因为在r=0.3的无标度网络中, 高连通度的个体周围的低连通度的个体大量减少, 从而使得高连通度个体维持合作行为的能力减弱, 同时使得那些采取了合作策略的高连通度个体对对低连通度个体行为策略的影响减弱, 进而导致不同连通度个体的合作者数量都有所减少。②对于图3 (C) 和图3 (D) , 以及图3 (E) 和图3 (F) , 个体在进行博弈时有一定的关系成本。由4个不同的子图可见, 关系成本的引入使得高连通度个体在博弈过程中不再能获得非常高的博弈收益。相反, 那些低连通度的个体在博弈过程中获得了相对更高的收益, 并且表现出比高连通度个体更强的采取合作行为的能力。在这种情形下, 网络中高连通度个体的行为在博弈演化过程中不能被其他个体所采用, 反而往往受到周围个体行为的影响。在同配性系数为r=0的无标度网络中, 这种效果等价于高连通度个体成为了网络中的“空点”, 把整个网络分成了许多的小碎片。已有研究表明, 这样的网络效果会阻碍背叛行为在低连通度个体之间的迅速传播[17]。也就是说, 在存在关系成本的情形下, 同配性系数为r=0的无标度网络被高连通度个体分成了许多的小碎片, 某些小碎片中的低连通度个体采取了合作行为, 不受其他碎片中背叛者行为的影响。同时, 这些采取了合作行为的低连通度个体在同配性系数为r=0的无标度网络上还能够影响与他们有着连接关系的更高连通度的个体也采取合作行为, 从而使得合作行为得以演化。相反, 随着同配性系数的增大, 无标度网络的高连通度个体偏好与高连通度个体相连, 低连通度个体偏好与低连通度个体相连, 这使得高连接个体的“空点”效果大大减弱, 背叛行为很容易在低连通度个体中扩散, 进而使得整个网络的合作者均衡密度降低。

由以上分析可知, 无标度网络的同配性虽然在不同的关系成本条件下都表现出对合作行为的抑制作用, 但其内在的作用机制完全不同。在没有关系成本的条件下, 是由于高连通度的合作者在同配性更高的无标度网络中很难影响到低连通度个体的行为, 进而导致合作者均衡密度减少;而在有关系成本的条件下, 是由于高连通度个体在同配性更高的无标度网络中失去了“空点”效果, 从而使得背叛行为很容易在低连通度个体中扩散, 进而导致合作者均衡密度减少。

(3) 合作者均衡密度首先随着关系成本h的增大明显减小, 然后却表现出反弹的趋势。这是因为, 当没有关系成本时, 网络中高连通度个体能够获得非常高的博弈收益, 并偏好选择合作行为。高连通度的个体有着很多的邻居, 他们采取合作行为使得其邻居模仿他们的行为也采取合作策略, 进而导致网络中很多个体都采取了合作行为, 产生了较高的合作者均衡密度。而当存在关系成本时, 网络中低连通度个体能够获得比高连通度个体更高的博弈收益。与高连通度的个体相比, 低连通度的个体周围的邻居非常少。因此, 与高连通度的个体采取合作行为相比, 低连通度的个体采取合作行为仅仅能使得极少数的个体模仿他们的行为, 从而使得合作行为的传播途径减少, 导致合作者均衡密度减少。然而, 随着关系成本的进一步增大, 即当关系成本由h=0.6逐渐增大至h=3时, 通过比较图3 (C) 和图3 (E) , 以及图3 (D) 和图3 (F) 可以发现, 低连通度和高连通度个体的博弈收益差异进一步增大, 这使得低连通度的合作者对高连通度个体的影响进一步增强 (以式 (2) 为依据) , 更多的高连通度个体采取了合作行为, 产生更高的合作者均衡密度。

3 结束语

考虑到无标度网络对群体合作演化的影响依赖于社会关系的成本因素, 本文利用文献[8]所提出的在博弈矩阵中直接引入关系成本的方法, 研究不同关系成本条件下无标度网络同配性对合作行为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 尽管随着关系成本的提高, 群体的合作水平受到了明显的影响, 表现为合作者均衡密度先降低后升高的现象, 但无标度网络的同配性始终对合作行为起到抑制作用。通过实验结果分析发现, 无标度网络的同配性虽然在不同的关系成本条件下都表现出对合作行为的抑制作用, 但其内在的影响机制完全不同。在没有关系成本的条件下, 是由于高连通度的合作者在同配性更高的无标度网络中很难影响到低连通度个体的行为, 进而导致合作者均衡密度减少;而在有关系成本的条件下, 是由于高连通度个体在同配性更高的无标度网络中失去了“空点”效果, 从而使得背叛行为很容易在低连通度个体中扩散, 进而导致合作者均衡密度减少。

摘要:考虑维持社会关系所需的“成本”因素, 在囚徒困境博弈模型中引入关系成本参数, 通过仿真实验研究囚徒困境博弈在同配性可变的无标度网络上的演化, 进而探讨不同关系成本条件下无标度网络的同配性对合作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随着关系成本的提高, 群体的合作行为受到了明显的影响, 合作者均衡密度表现出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然而, 在不同的关系成本参数条件下, 无标度网络的同配性始终抑制了合作行为的演化, 合作者均衡密度随着同配性水平的增大而减小。

群体合作 篇8

农村社区建设需要多元主体介入与服务, 作为一种专业性力量———社会工作在农村社区建设中的作用日益显现。〔1〕关于社会工作与农村社会建设的关系研究, 主要存在两种主流观点:一种观点强调两者具有应然融合性。社会工作的价值理念、专业特点与新农村建设高度契合。〔2〕另一种观点认为双方存在一定隔阂, 社会工作与乡村组织体系之间有着不可共约性差异。〔3〕笔者通过分析发现, 分歧的主要原因在于不同社会工作介入的形式产生的差异性。前一种观点是对 “内源式”发展模式的分析, 即从现有行政体系中挖掘、培养社会工作人才及对发展社会工作较为突出的江西万载模式的探讨;而后一种观点在很大程度上是以 “外入型”模式为依据, 即站在行政体系之外对农民和政府发生互动的云南绿寨模式的分析。由此可见, 从既有行政体系的关系建构影响社会工作介入农村社区建设的发展空间与成效来看, 两者关系建构过程及如何在具体途径上实现两者良性互动, 目前对此研究甚少。

权力是行动者的一种行动能力, 体现为行动者在与其他成员互动过程中占据获利优势的协商能力。从权力本身的涵义来看, 任何行动者都具有一种权力, 并将自我权力作为与其他行动者博弈的资本。从权力视角分析, 农村社区建设中基层政府与社会工作群体的关系建构体现为权力合作与交换, 双方依靠自身行动能力———权力实现合作, 甚至产生冲突。理解权力关系, 尤其是政府与社会工作专业群体 (下称 “社工群体”) 1 在社会关系中的权力创造与再创造关系, 是构建中国本土农村社会工作理论的关键。因此, 分析权力分布及其对社会关系的影响有助于制定双方良好合作的行动计划, 有利于推动农村社区发展。笔者通过考察农村社区建设中政府与社会工作群体的权力交换与互动, 寻求两者合作的利益平衡点, 既为构建真正意义上的农村社会生活共同体拓展空间, 从而有利于探寻农村社会工作本土化发展的实践路径。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选定的个案是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W街道办事处与武汉市N高校社会工作专业人员合作共建的一个为农村社区提供专业化服务的Y社会工作站, 该站成立于2012年, 其宗旨是秉承助人自助价值理念, 通过整合社区资源提供专业服务, 协助有需要的个人、家庭及社区预防和解决问题, 增进人们福祉, 构建和谐社区。目前, 该站服务领域包括青少年服务、家庭服务、老年服务以及社区服务, 服务提供者为N高校社会工作专业的师生, 服务资源支持者是W街道办事处。

本研究采用参与式观察、深度访谈和个案研究法获取基础性资料。作为该站的一名工作人员, 笔者能够比较方便地深入所研究对象的生活系统之中, 并在实际参与中对研究对象的日常社会生活进行观察, 同时, 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形成总结和方法, 其参与角色为戈夫曼 (Gold) 所定义的完全参与者 (completeparticipant) , 即扮演社会情景中一个真实角色, 其研究者身份是隐蔽不为人知的。在访谈环节, 主要采用无结构访谈方式分别对W街道办负责人和N高校社会工作专业负责人进行细致访谈, 获得较为详实的定性资料, 并通过主观的、深入的分析, 从中概括出某种结论。对于收集的定性访谈资料, 一般采取重新研读的方法进行分类, 通过编码、分类、综合、概念化等步骤逐步建立起资料与研究主题的相关关系。〔4〕

三、农村社区建设中政府与社会工作的关系实践

本研究所涉及的两个互动主体是黄陂区W街道办事处和专业社工群体, 笔者在此深刻分析了双方在筹备、建立、运行过程中呈现的关系互动。

1.关系建立———自利取向的资源交换

政府与社工群体的合作源于资源交换与互惠。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公报提出, “必须创新社会管理体制, 整合社会管理资源, 提高社会管理水平”。2011年, 中共湖北省委组织部又下发了 《关于依托农村党员群众服务中心进一步加快村级综合服务社规范化建设的通知 》, 要求各地充分发挥村组织的组织优势和政治优势, 提升社区服务能力。在此背景下, W街道办事处开始探索社区管理与服务新思路, 试图借助第三方力量完善社区服务体系。

街道办事处负责人对笔者说: “2008年, 黄陂区撤镇设街, 成立了W街道办事处, 之后, 我们始终在思考如何在新体制下进行农村社区建设, 并希望借助专业力量开展社区建设。同时, “小政府、大社会”的社会发展格局也要求把政府干不了或者干不好的的服务性事业抛向社会。那时正好湖北省于2010年出台了 《2010—2012年湖北省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工作规划》, 要求每个农村、社区要建有规范实用、功能齐全的党员群众服务中心。至2012年, 我们社区党员群众服务中心陆续建成, 于是, 街道办事处希望以此为契机, 引入专业力量推进社区建设。”

由此可见, 国家政策导向、政府策略选择和社会发展要求是政府寻求外在力量的主要推动因素, 这3大因素可视为政府的政治考量。政府希望通过专业资源回应国家政策要求。事实上, 仅有政府单方意愿不够, 关系的建立还需要专业接受与应答。

社工群体的负责人说道:“目前, 武汉地区专业社工机构不多, 学生实习要么到广州、深圳等地的专业机构, 要么就在武汉的非专业机构进行。为提升实习学生的专业性, 节省实习成本, 我们一直希望能在我省建立实习基地, 在服务农村的同时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恰好, 有一个选调生 (已毕业的研究生) 联系我们, 希望和我们共同建立一个服务农村的专业机构, 这与我们的想法不谋而合。”

由此表明, 高校社工专业人员也希望通过建立社会工作站开拓学生实习基地, 推动专业发展。同时, 高校负责人也指出了这样一个事实:高校培养的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能够将专业知识传播到社会, 让更多的人了解它、走近它, 并且, 社工专业毕业生的存在和继续产生, 亦是中国社会工作制度构建的重要力量。

从访谈中笔者发现, 政府与社工群体的合作具有自利取向, 都希望借用对方资源满足自身利益需求, 政府希望利用专业资源提升社区服务能力, 高校希望借用政府提供的实习空间和资源促进专业建设。可见, 双方的合作建立在自利取向的利益追求上, 而这种谋求自我利益的合作取向也为今后社工站的运行危机埋下了伏笔。

2.关系隔阂———控制与反控制

在社工站运行过程中, 双方关系逐渐出现不适:当地政府意欲控制社工群体行动, 而社工群体则希望摆脱政府强控制。笔者将这种关系称为控制与反控制。

街道办事处负责人如是说:“我们希望社工们按照我们的要求开展社区服务, 毕竟我们对社区了解些, 知道社区居民需要什么类型的服务。并希望他们能依照我们的规定提供服务, 至于如何提供服务则完全交给他们去实施。另外, 我们想把这个社工站打造成街道品牌项目, 并在街道其他社区推广。同时, 我们还提出了联合办公的构想, 准备在街道办事处内腾出一间办公室, 给他们用于办公, 便于我们双方沟通和交流。”

该负责人的话语间发出这样一个信号:当地政府希望由自己制定游戏规则, 确定社工站的运行范围与方向, 力图按照自身利益偏好塑造社工站的发展轨道, 而他们允许的独立仅仅限于专业方法与理念的自主发挥。同时, 当地政府期望通过社工站的专业化运作提升自我政治筹码, 这也是其偶尔向社工群体妥协的原因之一。

面对当地政府的强势控制欲, 高校社工负责人颇感无奈的诉说不满:“在提供服务过程中, 我们渴望按照专业价值和理念开展活动, 而不仅仅听命于当地政府安排。同时, 非常希望当地政府给我们足够空间, 让我们施展所学, 给我们资源支持, 而不是试图将我们纳入其行政体制框架下, 作为其附属机构进行工作性指导和行政性指令。我们需要独立开展专业活动, 但也非常需要当地政府的支持。这种相互牵扯让我们不能独立, 为此, 我们感到有些无奈。”

由此可以看到, 社工群体的不满很大程度上源于当地政府的强控制, 他们介入农村社区建设需要当地政府的资源支持和足够的自主空间, 这种既要独立又要支持的矛盾双重性需求折射出社工群体与当地政府合作的冲突性。鉴于此, 笔者通过深入考察, 从结构设置、组织管理、资源支配、专业活动4个方面描绘了当地政府控制和社工群体反控制的具体表现 (见表1) 。

3.关系重构———契约性联结关系的形成

当前, 我国地方治理中权力集中的传统格局并未发生根本变化, 脱胎于镇政府的街道办事处具有上下承接作用, 对上的作用是对基层社会的总体性控制, 对民众的回应是满足社区居民需求。笔者所在课题组的个案调查表明, Y社工站为当地居民提供专业化服务的优势逐渐呈现。一方面, 促使该街道办事处迅速得到上级政府认可, 并为自己谋得政治筹码, 有助于实现对上级部门的交代;另一方面, 社工站的活动同样获得了当地民众的赞同和支持。因此, 当地政府与社工群体的关系重建具备一定政治基础, 并主要通过两个环节完成。

一是高层对话。在出现关系危机之后, 双方各自动员领导进行商谈, 由此, N高校社会工作专业的负责人和W街道办事处主任进行了一次深刻的面对面沟通, 双方就关系互动及未来关系走向展开了激烈讨论。

沟通的效果是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双方的控制关系。正如Y社工站高校负责人所言: “通过双方领导的洽谈, 街道办事处对我们的活动限制少了很多, 他们不再随意干涉专业活动, 但我们仍然希望他们能够给我们更多支持, 主要是帮助我们宣传社工站, 动员更多人参与到活动中来, 毕竟我们人力有限, 而且进入社区的时间较短, 只有获得了地方政府的支持才能更好地提供服务。”

这段话说明, 在制度不完善的情况下, “长官意志”及影响力往往具有决定性作用, 这种看似非理性的措施却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某些政府领导人管辖下的政府势力在短时间内迅速减少了对社工群体的行政性掌控。但是, 这种现象也折射出此格局的非稳定性, 人员变动可能造成效果转换。另外, 社工群体既希望控制弱化但又不想当地政府对他们的支持减少, 相反, 他们需要政府扮演社会倡导、组织动员、宣传引导和中介组织等角色。

二是规则制定。合作让当地政府与社工群体显示出自身的资源与行动能力, 并通过互动和商议制定行动规则, 在规则实施的基础上, 双方的权力与合作关系不断建构。在本案中, 当地政府与社工群体经过反复协商和博弈签订了 《共建协议》, 并借用书面规则约束双方行动。《共建协议》详细规定了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促使当地政府与社工群体之间形成了 “契约性”联结关系, 并产生了行动妥协, 这种行动妥协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双方由控制性关系向平等伙伴关系的转变。

四、权力视角下当地政府与社工群体互动关系的理论分析

1.权力交换与合作促使彼此间关系建立

从笔者所在课题组个案调查分析中可以看出, 社会工作介入农村社区建设是社工群体与政府权力交换与合作的结果。一方面, 当地政府在社区建设中引入了专业资源, 可以依靠专业权力回应民生需求。由于社会工作的专业价值、特点与农村社区建设具有高度契合性, 既可以协调、沟通国家和基层政府及民众的相互关系, 又有利于平衡国家行政化, 推动与社区自治的张力, 促进农村社会由管控型治理向服务型治理方式的转变。〔5〕同时, 个案还显示出, 政府利用社会工作的专业权力有效回应了国家政策要求和民众需求, 并谋得向上的政治砝码。另一方面, 社工群体通过交换专业权力获得当地政府的行政权力支持, 为专业发展建构了空间。在我国, 社会工作发展的关键性因素在于政府的主导作用。〔6〕近年来, 农村社区建设在变革基层治理方式的同时释放出新的社会空间, 社会工作介入农村社会发展呈现出一定数量的增长。由于当地政府拥有为社会工作发展提供资源支持与政策支持的权力, 因此, 这种权力的运用亦能推动专业发展。

社会工作的介入与发展是基层政府社会管理创新的自发性需要, 也是推进基层社区建设的重要影响因素, 同时, 也是社会工作专业发展的客观要求, 双方通过交换各自的行动能力———权力实现合作。但是, 这种建立在权力合作与交换基础上的互动关系能否在社区建设中创造、维系和变革社会力量的组织和架构, 从而演化为中国农村社区建设的一种模式值得商讨。

2.权力——— “地位效应”引发关系冲突

学者R.布东提出了 “地位效应”概念, 认为理性取决于特定行动环境中决策者或行动者所处权力的地位, 该地位决定他与其他行动主体的关系较量。〔7〕在本案中, 当地政府与社工群体的关系冲突深刻描绘了国家与社会关系的非平衡性, 冲突原因归结于双方权力的强弱。由于转型期社会组织及力量的发展更多的依赖国家 “自上而下”的推进, 从而呈现出强国家与弱社会的非平衡格局。〔8〕当地政府在农村社区建设中扮演着行为主体角色, 但是, 当地政府在发挥公共服务职能之外具有谋求部门利益和自我发展的动机, 促使其用权威驯服与控制其他社会参与力量, 谋求尽可能大的利益空间。〔9〕Y社工站的研究显示, 当地政府企图将社工群体纳入自身行政体系内, 如提议联合办公, 对工作人员进行考评等, 凸显出政府对社会力量的行政化要求。

从对Y社工站的研究来看, 当地政府与社工群体之间是依附而非对等的协商关系, 社工群体并非独立于当地政府之外或与政府平等博弈, 而是在当地政府掌控之内, 当地政府试图通过组织、资源、人事等途径对其进行直接或间接掌控。虽然当地政府希望在其管辖范围内实现一致的社会控制, 但社工群体却尽力反抗, 希冀维持自身权力, 他们之间控制与反控制博弈造成了关系冲突。

3.权力较量与妥协推进关系重构

在合作领域, 行动者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性、关系不平衡性、意愿殊异性和矛盾性, 因此, 冲突总会出现, 解决冲突就必须通过权力协商与交换, 达成妥协性均衡。〔10〕Y社工站的个案说明, 政府和社工群体的关系重建取决于权力关系的较量与妥协, 具体表现为社工群体的有限抗争与政府的有限妥协。一方面, 社工群体的防御性策略形成了有限抗争。在行动协商性交换游戏中, 存在一种防御性策略, 参与者们都会力图系统保护甚至扩大自身领域和自由性, 以增强行动的确定性。〔11〕本研究的个案资料显示, 社工群体动员高层领导与当地政府进行对话, 用谈判和书面约定等形式抵制政府的强控制, 竭力保护专业权力。事实上, 这种建立在对话基础上的协商是一种有限抗争, 缺乏对当地政府控制核心要素的争夺, 也在某些方面对当地政府形成妥协, 其结果是有限地保护了自身权力。另一方面, 当地政府对社会力量的分类控制原则也促成其有限妥协。有学者在考察国家和社会的关系时提出了 “分类控制”理论, 认为国家对社会组织实施何样控制策略和控制强度, 决定于被控对象的挑战能力和社会功能。〔12〕由于社会工作特性符合农村社区建设需求, 且Y社工站开展的专业活动为当地政府获取了大量的政治资本, 如2012年该街道办事处自动列入H区先进典型, 加上社工群体的有限抗争, 当地政府将部分项目的决策权让位于社工群体, 形成了对他们的有选择性妥协。

在冲突发生后, 通过双方权力的较量, 当地政府和社工群体试图将各自边界进行妥协性移位, 并建构一种 “协商性环境”, 其结果是:双方在一个有限理性的总体性制约力量中采取各自行动, 达成一种规约他们的冲突性合作关系, 并对双方策略性的相互依赖关系进行管理。

五、当地政府与社工群体的关系构想

本研究提出的建立当地政府与社工群体之间分离———合作型关系模式是应对我国农村现实情况的本土化措施, 意指建立两者之间组织分离和需求整合的结构性关系。

1.分离:组织分离

本研究中社工站由基层政府和社工群体共建, 其运行逻辑具有双重管理属性, 这种相互交织的管理体制削弱了社工站的运行效率, 因此, 组织分离是实现两者合作共赢的前提条件。这种关系体现在两大方面:一是权力结构的分离。政府公共权力与专业权力相对分离, 前者应主要包括对社工群体的宏观指导和方向指引, 即从国家大政方针上指引与监管专业活动的开展, 并建立健全各类政策法规规范社会工作的介入活动;后者主要表现为专业自主权力, 即有权决定专业活动的组织与开展, 具体涵盖活动人员安排、方案制定和时间确定等微观层面事务。当然, 双方的权力合作是建立在彼此协商的基础上, 即双方站在共识性关系内进行权力协商性对话, 建立平等合作的伙伴关系。二是组织体系分离。政府组织体系与社工群体组织体系相对分离, 即在政府内部建立相应的社会工作管理部门, 该部门与社工群体内部的组织体系进行平等对接, 要摈除 “谁领导谁、谁命令谁”的组织束缚, 构建两条平行且平等的组织体系。

2.整合:需求整合

政府与社工群体之间的关系平衡在于找准利益契合点, 将两者需求有机结合, 形成一种产生信任与互惠的行动机制。政府与社工群体必须通过需求整合将双方汇集在一个相互依存的共同框架之中, 形成必要的价值统一和利益综合。一方面, 在农村社区建设中, 双方都应以激发农民主体认同、形成内生发展动力、提升农民福利为目标, 形成工作合力, 达成工作目标的统一;另一方面, 政府的行政性策略必须由管理为本向服务为本演进, 主动汲取社会工作专业技巧与方法, 同时, 社工群体也应尊重和吸纳当地政府的本体化经验与方法, 形成工作方法的应合。

参考文献

[1]张和清.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农村问题与农村社会工作[J].社会科学战线, 2012, (08) .

[2][5]蒋国河.社会工作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需求、角色与功能[J].中国农村经济, 2010, (05) .

[3]郭伟和.体制内演进与体制外——中国农村社会工作的制度性条件反思[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7, (04) .

[4]范明林, 程金.城市社区建设中政府与非政府组织互动关系的建立和演变——对华爱社和尚思社区中心的个案研究[J].社会, 2005, (05) .

[6]史柏年.中国文化与制度背景下社会工作本质的建构[J].江苏社会科学, 2011, (01) .

[7][10][11] (法) 费埃德伯格著, 张月等译.权力与规则[M].上海:格致出版社, 2008.

[8]江华, 张建明等.利益契合:转型期中国国家与社会关系的一个分析框架[J].社会学研究, 2011, (03) .

[9]许远旺, 卢璐.从政府主导到参与式发展:中国农村社区建设的路径选择[J].中州学刊, 2011, (01) .

【群体合作】推荐阅读:

创业群体05-21

群体中毒05-21

群体困境05-25

群体评价05-25

创新群体05-31

老年群体06-08

健身群体06-16

群体价值06-17

群体暴力07-01

极化群体07-10

上一篇:体育运动与和谐健康论文下一篇:造物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