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体文化

2024-10-23

群体文化(精选12篇)

群体文化 篇1

构建和谐社会, 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 也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更是经济建设与安定团结的重要保证。构建和谐社会是一项系统工程, 在和谐社会构建过程中, 文化建设是和谐社会的重要支撑。文化建设必需具有群众性, 为群众所接受, 才能起到推动作用。群众文化因其参与人数众多、活动范围广泛、辐射层面多元、活动内容丰富、活动形式多彩, 所以在构建和谐社会中, 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文化建设是一个长期的基础建设工程, 但也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新形势的变化不断地适应和调整。随着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 出现了利益主体多元化、利益来源多样化、利益差别扩大化、利益关系复杂化的局面。在城市群众文化建设发展过程中, 应该积极关注群众文化的边缘群体——农民工的群众文化需求, 并将其作为一个群众文化工作的长期规划加以部署和实施。这对于构建完整的城市和谐社会体系, 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城市群众文化边缘群体的现状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户籍制度的改革, 越来越多的农民进入城市成为“农民工”。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措施, 不仅是物质文明充裕丰富, 还在于精神文化生活的基本保障得到满足。国家近年来大力扶持、推进新农村文化建设, 有力地推动了广大农村地区的两个文明建设。然而, 从农村地区到城市来的广大农民工因长期背井离乡、身在异地, 无法享受到家乡精神文化生活的“盛宴”;而对于城市基础文化建设的投入, 如对社区文化建设、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的投入等, 多半是直接面对城市市民的, 由于农民工特殊的城市社会属性而无法照顾。从而造成这个庞大社会群体文化生活的“边缘”现状, 这是社会文化发展基本保障的新问题。

马克思说:“任何人如果不同时为了自己的某种需要和为了这种需要的器官做事, 他就什么也不能做。”人的需要是多方面、多层次的。可以分为人的自然性需要和社会性需要、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个体需要和群体需要等。因此在关注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的同时, 也要对农民工的精神文化方面的发展进行思考, 关注这一新时期城市群众文化的边缘群体。

农民工的精神文化是匮乏的, 他们几乎都生活在没有电视、没有报纸、没有电影、没有书籍的“精神孤岛”上, 平时的精神娱乐活动少之又少。由于与家人、亲属、朋友缺乏面对面的亲情交流, 又无法融入城市社会, 他们在情感方面失去了宣泄的机会, 从而在社会流动与漂泊中产生种种心理不适。如果说农民工们的生活普遍窘迫, 那么他们在精神生活中更为贫困。农民工作为城市建设的一份子, 其素质也必然成为城市整体素质的一部分。他们的精神生活的丰富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城市文化的丰富。建设精神文明是实现小康社会的重要环节, 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对于农民工这一边缘群体的精神需求, 要靠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来满足。

二、城市边缘群体的群众文化开发的重要性

1. 满足农民工的文化需求是群众文化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城市的边缘社会群体, 农民工同样是城市的建设者, 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他们中间绝大部分是遵纪守法的社会公民, 应该完全和城市居民平等地享受生存发展、教育、文化等公益权利。群众文化工作的对象是人民群众, 农民工作为城市建设的一份子也是群众文化工作的对象群体。群众文化工作应该努力体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 实现面向大众的“文化关怀”;应该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实现面向大众的“文化共享”, 要通过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 维护和保障公民的基本文化权益。

2. 满足农民工的文化需求是城市和谐稳定发展的重要保证

农民工为城市的繁荣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然而形成鲜明对照的是, 农民工处在城市社会的底层, 不能共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成果。这种现象, 与当今我国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构建“和谐社会”的理念, 以及十七大提出的“注重社会建设, 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推动建设和谐社会”的具体部署极不相称。据统计表明, 我国发达地区城市人口近10%是农民工, 而这个群体的绝大部分又都是年轻力壮的青年男女, 无论从心理或生理特征来分析, 他们对基本的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都是迫切渴望的。这一城市边缘群体的精神文化生活能否得到满足, 已经成为城市和谐稳定发展的重要保证。

三、城市边缘群体的群众文化开发的途径

1. 社会和政府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城市边缘群体的群众文化开发, 是当代基础文化建设的新问题, 同时也是关系到全社会科学和谐发展的方针大计, 它深层次体现对这个社会群体的积极认同。随着我国在推进改革的过程中城乡差距逐步缩小, 城市边缘群体的群众文化建设, 也应如城市和新农村文化建设一样受到政府和社会的关注重视。在相当一个时期内, 由国家倡导并扶持的非赢利性质, 并保障广大人民群众基本文化需求的各种城市文化建设, 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 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支柱性构件。因此, 保障全体公民包括农民工在内的基本文化权益, 提供更多更好的文化服务, 是群众基础文化建设的长远任务。

2. 开展丰富多彩的广场文化活动

广场文化活动是深受广大人民群众欢迎的一种群众文化活动形式, 对新时期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鲜明的示范性和导向性, 其功能和作用已远远超出了传统意义上自娱自乐的民间文化。广场文化活动具有其它群众文化活动形式难以比拟的号召力和吸引力, 它开放性的空间不仅使广大群众有充分的机会获得文化享受的权利, 同时可以采用这种形式组织主题鲜明的专场演出、系列活动, 把党对人民群众进行路线、方针、政策以及新时期各种道德规范和法制的宣传教育转变为人民群众的自我宣传教育, 可以把党和政府倡导的主流意识转变为人民群众的自觉意识。

广场文化活动不仅是群众文化的一种形式, 也是一块重要的阵地。广场文化活动群众参与面广, 形式灵活多样、简便易行, 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和可参与性, 具有满足人民群众娱乐的功能;具有传承文化和普及社会知识的教化功能;具有增强社会交往的实用功能。对于农民工而言, 丰富多彩的广场文化活动是他们最易于接受和参与的群众文化活动。在开展群众文化活动中, 充分利用和发挥好广场文化这一重要的形式和阵地, 并加以正确的引导和关注, 对于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因此, 重视并引导社会各界进一步办好广场文化活动是促进群文事业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 也是丰富农民工业余生活的重要途径。

3. 向农民工开放图书馆

由于农民工的自身工作条件限制, 吸收知识的途径相对较少。同时, 由于收入偏低, 购买图书的可能性也大大降低。因此, 国家有必要在农民工聚集的地方设立图书馆, 并将地方图书馆面向农民工开放, 便于农民工获取知识, 提升自身素质。定期向农民工发放读物, 国家应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 要求企业定期向农民工发放可以提高农民工工作技能和自身素质的相关读物, 使一部分不太积极提高自身素质的农民工也加入到学习的过程中。

总之, 在开展群众文化活动过程中, 要充分重视农民工这一“边缘群体”, 将其纳入群众文化活动的服务对象之中, 促进社会文化和谐、繁荣、健康地发展。

群体文化 篇2

思想是先导,创新是动力,文化是灵魂,尊严是基石,队伍是核心,利润是实力,风险是保障,责任是担当,发展是目的。学习双先’精神就是要向榜样看齐,将学习先进与践行企业文化相结合,外化于行,内化于心。

‚大行德广,伴您成长‛是中国农业银行网站上的醒目标志,也可以说是中国农业银行企业文化理念的核心。我是一位刚入职中国农业银行半年的新职员,入职时的培训和入职后的工作,让我对‚大行德广,伴您成长‛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大行‛意思是行事和行道,是农行人成大事、建伟业的胸怀;‚大行‛也可以理解为‚大行‛,指农行是我国的大型国有银行,是世界大型品牌银行。‚德广‛,是农行人的社会责任感及使命感;是服务于社会、造福于社会的职业操守。‚大行德广,伴您成长‛就是农业银行将围绕‚面向‘三农’、城乡联动、融入国际、服务多元的一流商业银行‛的远景奋斗目标,把农业银行办成百年品牌老店,让农行伴随你、我、他共同成长。

‚大行德广,伴您成长‛造就了农行人的精神,造就了无数的‚双先‛群体和人物,若把他们的先进事迹分析、整理、归纳起来就一个字‚德‛。‚德‛是恪守道德规范者的‚操守‛、‚品行‛。老子说‚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德‛,也是一个人或社会好的内在的品格和价值观。因此,作为一名合格的农行人必须是先立德,再敬业,然后才能服务于社会,壮大自己。无数的农行人就是这样成长起来的,成为了‚双先‛ 群体和人物,成为了我们学习的榜样。学习‚双先‛就是近学身边,远学模范。

作为吉林省农业银行xx支行的一名新员工,我行的那些‚双先‛群体和人物是非常值得我们敬仰和钦佩的,真的需要向他们学习。为什么要学习他们呢?有人说、学习他们是为了自己的进步、胜任银行的工作。可我说,学习他们只是我们进步的方式和方法,成为他们、超越他们才是我们的真正动力。看看我行的员工,他们都能模范的遵守国家的法律和法规,模范的遵守银行的各种规章制度,恪守员工守则和职业道德,他们都是立德、敬业、服务于社会的典范,半年来的工作让我看到,我行的运行就是一架精密的仪器,每位员工就是这架精密仪器的零件,准确的发挥着自己的作用,全体员工构成了这架精密仪器的整体,在这里,分工与合作达到了相当程度的精妙。这种分工与合作的精妙,就是我行员工的职业操守,敬业精神和团队合作的精神风貌的真实写照,是我行员工对外展示的一个窗口,无数的微笑伴着无数的满意,裹挟着无数的谢意,成就了无数的梦想。这就是我所在的团队,一个名符其实的先进集体。正是这个先进集体蕴育了无数的先进人物。说实话,加入到这个群体是一

件让我感到十分幸运的的事,有了这样的领导,有了这样的同事,有了这样的群体,就相当于有了良师益友,为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拓展了无限广阔的空间。

中国农业银行是一块神奇富饶的土地,蕴育了有无数的先进群体和先进人物,象饶才富、白花子、何桂萍、江山……等,他们的事迹非常让人感动,特别是饶才富同志的事迹在让人感动的同时,更是敬佩,是饶才富同志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忘我的职业操守的体现,更是对农行企业文化的实践诠释,他们是中国农业银行立德的典范,是爱岗敬业的典范,是服务于社会的典范,学习他们就是要学习他们的精神,学习他们的事迹,将他们的精神和工作方法继承下来,发扬光大,更好的服务于农行,服务与社会。

英语教学中的群体文化述评 篇3

1群体文化的涵义

文化是一种强有力的竞争利器,当人们有共同的价值观与信念,并按照共同的行为规范行事时,就能做出骄人的成绩。

群体文化是以价值观为核心的包括信念、作风、行为规范在内的各种精神现象。它体现在物质形态之中,并发挥其影响和制约作用。群体文化是在一定的条件下,某一群体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共同价值观、精神、行为准则及其在规章制度、行为方法和物质设施中的外在表现。文化是群体的本质,是揭示了该群体中成员对如何处理问题与决策的共识的心理品质;是对一个群体学会如何适应外界及内部整合问题的基本假设的模式,这些假设已在实践中被证明是有效的,因而是有价值的。因此,用群体文化来教育群体成员,对于感知、教育群体成员形成共同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有一定的实践价值。

群体文化主要包括三个组成部分,即:群体价值观、群体行为规范和群体的物质文化。

这里所说的群体价值观是群体内全体成员共同遵守和承认的,对事物和现象在思想、感情、信念、观念上的取向准则,是辨别是非的标准。群体成员为了实现群体目标,会自觉遵守群体价值观,用此来指挥群体成员行事。正是这种群体价值观,决定了该群体的特色。群体价值观是群体文化的核心要素。

群体行为规范是任何特定群体的规章制度、群体机构设计、管理工作程序、群体成员的行为标准和技术操作制度等一系列标准的总称,是群体成员进行各种行为的标准和准则。群体行为规范可以以文字等形式表达出来,也可以以习惯或意念等方式为群体成员所感知,成员会自觉地按此规范行动。

群体物质文化即群体文化的物质层面,是区别群体文化之间、群体文化与社会文化和其他子系统文化之间最为明显的外部特征。不同的群体形象识别系统是群体物质文化的集中体现,显示了—个群体物质文化的发展水平、规模和特色等等。物质文化的建构离不开群体的价值观,事实上还是价值观的外显和物化。

群体文化的这三个方面内容构成了一个有机系统,他们互相制约、互相影响,形成了每个组织独一无二的文化体系。

2群体文化的特征

(1)群体文化的意识性。多数情况下,群体文化属于抽象的意识范畴,它作为群体内部的一种资源,应属于群体的无形资产。它是群体内一种群体的意识现象,是一种意念性的行为取向和精神观念。

(2)群体文化的凝聚性。群体文化总可以向人展示某种信仰与态度,它影响着群体成员的处世哲学和世界观,而且也影响着群体成员的思维方式。因此,在某一特定的群体内,人总是为自己所处的群体文化所影响,群体文化起到了“粘合剂”的作用。良好的群体文化同时意味着良好的群体氛围,它能够激发群体成员的士气,有助于增强群体的凝聚力。

(3)群体文化的导向性。群体文化的深层涵义是,它规定了人的行为准则与价值取向。它对行为的产生有着最持久、最深刻的影响力。因此,群体文化具导向性。一些榜样学生是群体价值观和群体力量的集中表现,他可以昭示群体提倡什么样的行为,反对什么样的行为,使自己的行为与群体目标的要求相吻合。

(4)群体的可塑性。群体文化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群体的生存发展过程中逐渐总结、培育和积累而成的。群体文化可以通过人为的后天努力加以培育和塑造,而已形成的群体文化也并非一成不变,会随群体内外环境的变化而加以调整。

(5)群体文化的长期性。长期性是指群体文化的塑造和重塑的过程需要相当长的时间,而且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群体的共享价值观、共同精神取向和群体意识的形成不可能在短期内完成,在这一创造过程中,涉及到调节群体与其外界环境相适应的问题,也需要在群体内部的各个成员之间达成共识。

二、英语教学中群体文化的功能

1良好的群体文化是班集体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和动力

班集体从成立之初就必须自觉地培育与该集体相适应的文化与精神,这是该群体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形成自己独特的群体文化,当然这种群体文化应该是积极的、向上的,能够把集体的智慧加以凝聚,使群体成员能够自觉地按照群体文化的指引去积极地努力学习,团结同学,积极思考,使整个班集体都形成一股奋发向上的力量。英语教学尤其需要良好的群体文化来推动,由于英语是第二语言,学生运用起来,普遍会觉得羞于启齿,平时上课用英语交流感到难为情,尤其是群体英语教学时,怕同学嘲笑,怕自己的表达错误等诸如此类的情形。这个时侯如果有良好的群体文化来引导和鼓舞,整个群体都无形之中有一种积极向上的学习精神,一种不耻下问的精神,那么学生学习英语的动力就会更加的充足,也会更加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

2群体文化是管理学生的最高目标

班集体的主体是学生,教师对学生管理的最高境界就是学生的自我管理和自我控制。群体文化是以其宗旨、信念、价值观去感染学生,内化成学生的思想认识,使他们为实现班级目标和个人目标自觉行动。建立群体文化的过程就是建立共享价值观的过程,这种共识一旦建立,群体里就会上下一致,转化为强大的学习动力。由于学生是一个处于心理、生理等各项指标尚未定型的阶段,甚至会出现青春期的叛逆,学习上和教师抵触,这个时侯良好的群体文化无疑对于学生的心灵成长具有正面的导向作用;纯粹靠威吓教育肯定不会让学生心服口服,那也就不能达到教书育人的根本目的,要让学生从被动到自觉地控制自己的行为,群体文化恰恰具有这样一种功能,影响学生于无形之中。

3群体文化具有强大的激励和凝聚作用

良好的群体文化能使全体班级成员看到自己群体的特点和优点,认识自己学习的意义,产生热爱自己群体的荣誉感、自豪感,激发出巨大的学习热情。良好的群体文化意味着良好的群体氛围,这种氛围使每个学生都能自觉遵守、共享价值观和行为规范,形成非常有效的管理机制。良好的群体文化使全体学生共享一种价值观,拥有共同的目标和愿景,从而产生巨大的协同作用,使之凝聚为一个有机的整体。英语学习并不像传统的汉语,学生学习英语时普遍会产生害羞的情绪,羞于张口,怕出错,怕被其他同学嘲笑,这些都是学生学习英语过程中的通病了,但是倘若有一种强大的群体文化影响,这个群体文化下的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都很高,而且每个人都争先恐后地发言,大家积极地交流,不耻下问,这样的群体何愁英语水平不会提高得很快呢?

三、改善和提升英语教学中群体文化的策略

群体文化的形成是有一个时间过程的,不能急于求成,在改善和提升英语教学中的群体文化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进行。

1教师的引导作用至关重要

群体文化的形成初始,需要教师合理、正确的引导。有什么样的领导气质就会形成什么样的群体文化价值观。教师在班集体成立之时就应该给这个群体注入一种无形的文化气质,这种气质是群体文化形成的根基,然后合理地引导处于这个群体中的成员——学生,为这个群体文化添砖加瓦,不断地充实内容。譬如英语教学,是应该有一种灵动的精神贯穿其中,要在课堂上有一种激情和欲望,一种想要用英语表达的激情和欲望,而不是每个学生都害怕、胆怯,在课堂上连用英语发言都脸红耳赤,而且英语教学中群体文化还应该形成一种和谐共融的文化,成绩好的学生乐于帮助成绩稍微差的学生共同进步,一个良好的英语群体文化应该是正面的、积极的、上进的。这种群体文化的形成和教师的正确、适时、合理引导是分不开的。

2学生的积极配合是基础

再好的引导和建议也需要主体成员的配合,英语教学中良好群体文化的构建,不仅需要教师的指导和引导,学生的积极配合也是非常关键的。处于群体文化中的个体才是群体文化存在的基础和根本,没有了群体成员的配合和努力,群体文化很难有长期存在的基础,随着时间的推移,群体文化的消弭是迟早的事情。有了教师的引导,学生群体成员的积极配合,采用正确的方法构建良好的群体文化,必然对促进英语教学的健康发展大有裨益。

3良好的群体文化是不断变化的

对企业群体文化的分析研究 篇4

个体是在群体、组织的环境中工作的。企业政工工作能否发挥作用, 群体对个体的影响非常重要。群体由两个或更多的有着共同利益和目标的人组成。群体由个体组成, 组织则由群体是连接个体和组织的中间环节。这里所说的群体如部门、小组、班组或某一独立的运作单位。

二、群体行为

(1) 行为规范

群体的行为规范是用来评估群体内每一成员行为的标准。这一行为规范可以是写出来的, 也可以是没有写出来的, 并且是大家普遍同意的。只要是群体内的每一个成员理解这一规范, 那么这种规范就会对群体中人们的行为产生影响。

(2) 群体凝聚力

群体凝聚力是深层次的心理因素, 它可以将群体中的成员紧密地团结在一起, 从而提高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和工作满意度。较高的群体凝聚力可以使员工稳定, 并形成一种很强的激励效果, 从而使得群体内的成员保持良好的亲密的关系。

(3) 依赖思想

群体中的某一个人或者更多的人对群体中的其他成员依赖过大, 从而很少为群体贡献自己的能力、时间和资源, 这样会极大程度地降低群体的整体效率。因此将工作任务和责任落实到每一个成员的头上是预防这种情况发生的一个方法。如果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理解的话, 就是由于规范的存在和要求遵守规范的压力, 导致员工的从众心理。从众心理的产生及程度低降低整个群体的工作效率。

(4) 个人的迷失

群体行为的过于集中会导致群体中的成员有一种失去自我的感觉, 即感受不到自己该负责什么, 感受不到自己的行为到底发挥了什么作用, 也体会不出某种成就感, 从而使群体中的成员失去工作中的积极性。

三、群体的形成

有效群体形成需要的三个要素是成员间的相互关系 (员间的信任、成员间的和谐共处和安全感) 、工作任务 (群的目标、使命和具体的工作) 和领导 (由谁负责、由谁具做) 。另外, 群体的组建需要考虑群体成员在技术上的互补和角色上的多样性, 从而通过发挥其成员间的协同作用来挥群体的增效作用。在角色方面可以尝试以下几种不同角的作用:发起者 (对群体的有关目标提出设想或改进方法成员) , 信息提供者 (提供权威性事实和概括性信息以解决题的成员) , 协调者 (协调群体内部矛盾, 缓和群体内部紧气氛的成员) , 传达者 (善于倾听, 鼓励群体成员发言, 并促群体决策过程的成员) 和评价者 (对群体内建议的现实性、辑性和具体步骤做出评价或提出疑问的成员) 。

群体的形成可以有正式的和非正式的。成功群体的一重要基础就是群体成员间的相互关系。群体成员的和谐共到底怎样, 可以通过检测群体成员的三项需要来获得:包的需要、控制的需要和爱的需要, 即被包括、被控制和被爱每个成员在这三方面的需求是不一样的, 识别这种不同并行调整有助于群体效率的提高。

四、群体的发展

(1) 相互接受阶段

群体发展的第一阶段就是群体成员间的互相接受。在个阶段, 群体的重点是提高群体成员间的人际关系, 即建相互信任的、互相接受的充满情感的人际关系。

(2) 决策

群体发展的第二阶段的重点是决策如何分配工作和何完成工作。这个阶段可以看做群体发展的计划阶段, 要完成什么工作、由谁负责、哪一部分有谁来完成进行决策。

(3) 激励和承诺

在群体发展的第三阶段, 工作的重点应转移到如何激励自己和激励其他成员来完成工作。一些评估工作表现系统和激励系统开始被启动, 从而保证工作的进展。同时, 每一位成员在该阶段对各自任务的承诺也有助于保证工作的顺利执行和完成。

(4) 控制与赏罚

发展到第四阶段的群体已经是一个成熟的群体。在这一阶段, 群体有明确的使命和目标, 有被群体每一位成员所理解的群体行为规范、较高的凝聚力和清晰灵活的上下级关系。处于该阶段的群体根据群体每一位成员的行为表现, 通过有效地利用赏罚机制来控制群体中的成员。

五、企业文化是企业群体的文化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个性文化, 是从企业间企业文化的区别讲的, 指企业与企业之间没有同一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企业群体的文化, 是从企业内部讲的。一个企业的企业文化可分为企业主的文化与企业群体的文化两个方面, 当企业主的文化与企业群体的文化认同时, 两者构成企业文化;当企业主的文化与企业群体的文化产生差异甚至对立时, 企业群体的文化是企业文化。企业文化不是企业内某一个体、某一个人的文化, 而是企业全体员工认同的精神现象, 是企业每个员工具有社会责任感、使命感的共同载体。企业文化是企业员工和企业行为的基本准则, 基本信仰。

企业的政工工作应充分认识群体相关含义, 为企业建立高效团队服务。高效团队的建立需要有一个不错的内部环境。首先, 团队的队员是主动地组合到一起而不是被动的组合在一起。团队应当拥有相当的权利来规划自己的工作而不是依赖经理的安排。团队成员应当有同舟共济的心理并进行直接的相互的交流。高效团队应当具备两个功能, 其一是成功的完成工作, 另一项是使团队成员感到满意并能体会到一种团队精神的存在和个人的成就感。

参考文献

[1]苏薇.政工干部要把握好“度”.才智.2010, (4) :25

[2]王革非.欧洲MBA浓缩读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204

群体文化 篇5

——团支部“争先创优”工作点滴回顾

我公司是一家以生产多种彩印纸箱包装为主的现代化民营企业,共有员工160人。(其中青年员工120人,青年团员65人。)青年是祖国的栋梁,是时代的骄子,也是企业的主体力量。企业所走过的每一步创业历程,都留下了广大青年员工们的深深脚印;企业每取得的一项优异成果,都凝聚着他们宝贵的心血和汗水;企业光明灿烂的前景,还有赖于他们继续奋力开拓。因此,在企业中做好团员、青年的工作,尤为重要。多年来,我公司团支部按照上级要求,并紧密结合不断发展变化的新形势和企业中团员、青年的新特点,在抓好团支部自身建设的同时,还大力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先进企业文化活动。依靠这种活动,扎实推进广大团员、青年“争先创优”活动的蓬勃开展,不断开创企业健康发展的新局面,并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效果。因此,得到了上级的充分肯定和社会上的广泛赞誉。近十多年来,我们团支部不仅连年荣获“先进团支部”等光荣称号,而且还为党的组织输入了18名先锋新战士。

成绩来之不易,经验弥足珍贵。回顾创业之初,企业困难重重,举步惟艰。来自四面八方、经历各异的青年员工,虽然其主流是好的,但由于受社会上种种不良思潮的影响,因此也暴露出了许多不良倾向。例如:有的人理想信念淡薄,缺乏上进之心;有的人认为自己与企业老板的关系就是一种等价关系,因此只求索取,不讲奉献;有的人大手大脚,铺张浪费现象严重;有的人举止不雅,情趣低俗,经常流连于网吧舞厅之间„„,这些不良倾向,毫无疑问地成为了企业健康发展的严重障碍,也成为了我们团支部务必急待解决的一大难题。而为了尽快解决好这一难题,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广大团员、青年的头脑,用高尚的道德观念

引领其风尚,也为了在团员、青年中开展好“争先创优”的活动,以形成团结奋斗的强大活力,我们主要采取了以下举措:

一是在老板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拨出足额专款,订购了大量既有教育意义又有生活趣味的报刊杂志,开辟了阅览室、业余活动室、篮球场,乒乓球场等文体娱乐场所,为我们开展好文化活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提供了可靠的物质保障;二是采用集中授课、个人学习、分组讨论、出专栏、办月报、做标语等多种形式,大力传播党的科学理论、党的丰功伟绩以及我国在各个时期所取得的丰硕成果,大力进行国际主义、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集体主义等方面的教育,从而使广大团员、青年吸取了丰富的政治营养,用坚定的信念导航着壮丽的人生;三是不间断的组织团员、青年学习雷锋、王杰、欧阳海、王进喜、焦玉禄等英模人物的生动事迹,使其在心中树立起真正值得景仰的偶像,在人生的道路上飘扬着引领正确方向的旗帜;四是在每年的恰当时间,组织团员、青年开展演讲会、歌咏会、篮球赛、乒乓球赛、拔河赛等健康向上的文化娱乐活动,使其在寓教于乐中满足精神需求、丰富精神世界、增添精神力量,促进素质的全面提升;五是每年年终在团员、青年中评选出表现突出、成绩显著的积极份子,使其作用得到应有的肯定,在全公司形成比学赶帮的良好氛围。

有汗水就有收获,有付出就有回报。经过我们坚持不懈的积极探索和实践,先进的企业文化犹如春风化雨,滋润着广大员工、尤其是团员、青年的心田;犹如催征的战鼓,推动着企业奋进的步伐。多年来,公司事业蒸蒸日上,经济效益日益看好,文明之花竞相绽放,歪风邪气毫无市场;多年来,广大团员、青年理想信念坚定,心灵追求高远,工作任劳任怨,举止正派文明,人人争先创优,身边“雷锋”可见。在他们中间,涌现出了“劳动模范”陈永红、“生产先锋”陈在勇、“优秀车间主任”陈杰文、“革新能手”张千等先进典型。“5.、12”汶川

大地震发生后,,不仅全体团员、青年心向灾区、情系灾民、积极带头捐款,而且还传颂着团员丁小华、刘小平、许磊义务献血而不愿留下姓名的动人佳话、、、、、、这一切的一切,好似群星璀璨,山花烂漫;这一切的一切,令我们深感欣慰,深受鼓舞;这一切的一切,更使我们切身体会到:先进企业文化的作用是何等的巨大!在企业中大力弘扬先进的文化又是何等的重要!

砥砺风雨去浮云,应信明天春更好。回顾过去,我们心潮激荡;展望未来,我们更加充满信心。我们将一如既往、再接再励、总结经验、扬长避短、牢记使命、不负重托,在今后的岁月中,把先进的企业文化活动开展得更加红火,把公司团员、青年的“争先创优”工作做得更加扎实,做得更加有特色。做出更大的成效。

群体文化 篇6

[关键词]公共文化服务 社会弱势群体 社会功能效应

弱势群体是指在社会生活各项指标系数在低端或智障、残疾的人群。据联合国卫生组织统计仅自闭症功能障碍人士就占总人口的150分之一。关注弱势群体,使他(她)们共同享有文化的权利,向他(她)们提供优质的文化产品和服务,是公共文化服务事业工作的宗旨所在。深圳自闭症乐团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活动中的优异成就和取得的社会功能效应,就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一、关注弱势群体是社会公共文化服务发展需要的必然

文化是社会发展过程中社会物质、精神、意识及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在社会生活形态的总和。“公共”一词语出《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释之曰:‘法者天子所与天下公共也。今法如此而更重之,是法不信於民也”。是指公有的,公用的,大家的。现代泛指在生活居住,从事生产的有一定互相联系的社会关系。公共文化一般指具像的社会思想意识形态及大众普及的行为文化,也可以理解为一个领域的文化或占社会大多数人共有的文化。文化的概念定义,按儒家经典论述的是“人文化成”之意。主要体现在,礼乐政刑之中,将民间的人文世理,诗书琴画,民间风俗,通过宫政(政策),刑制(法律),教成(教育),以礼乐(音乐规制)为主,雅正其事,化俗为雅。公共文化形态通常都是由国家政权,社会意识,民族信仰,宗教机构所主导,籍由教育行为,媒体宣传,历史传承,民间习俗,演艺团体等社会组织来建构。公共文化价值观与审美倾向基本适合于普众的精神生活需求,在流传中确立了文化的社会形态和层次秩序,召唤着人们对这些极具象征的生活典型元素,社会生活形态的认同及归属感,通过公共行为文化方式,反应了社会各个阶层的思想生活现实状况。公共文化同时具有内容和形式是跟随人类历史文化的发展变化,而日新月异的创新和着重于某一领域的特性。

现今社会还存在的公共文化资源设施配置、发展、使用不科学、重复和浪费等现象,不能够满足基层特别是偏远落后地区、弱势群体的需求。近年国务院公布实施的《进一步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要求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普及和建设的工作,这是现阶段我国文化事业领域工作的核心之一。从文化的本质上讲政府有义务和责任,让所有公民享有同等的文化和教育的权利,调整公共文化资源,使文化服务的重心向落后缺乏的社区、向社会弱势群体倾斜,从而改变这边“阳春白雪”,那边“下里巴人”的特殊文化现象,符合现阶段我国公共文化发展的新趋势,是社会公共文化服务发展的必然。

弱势群体之一的自闭症(又称孤独症),是广泛性行为发育障碍(pervasive developmental disorder,PDD)的代表性疾病。以社会相互影响和沟通技能的损害为主要特征。根据相关卫生部门给出的数据显示,90%以上的自闭症容易受到嘲笑,岐视,很多因为严重的心理问题而导致偏激的性格和行为,少数甚至会因此而走上犯罪的道路。宏观来看这是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改变自闭症人员的行为和启智过程也是社会各界关注的课题。

2013年5月,在深圳市文联指导安排下,笔者以文化志愿者身份在“深圳自闭症研究中心”、和残联“爱心大厦”音乐活动基地对几十名自闭症儿童进行了开发、辅导的公益工作,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具有了一定的专业水准,并在政府及社会机构和爱心人士、家长的支持协助下,成立了首家自闭症孩子组成的特殊音乐团体——深圳市“爱特乐团”。组织参加了深圳市第三届“慈善博览会”、“星星音乐会”、“深圳关爱在行动“等专场演出,使他们的音乐才能为社会所赏识,在占人口比例越来越高的自闭症人群中,努力改变他们对世界的理解、认识和表现状态,能像普通人那样实现自我价值,拥有和实现音乐快乐的梦想,通过政府机构组织的公共文化服务活动,动员社会各方力量的参与扶持,为他们最终融入社会大家庭铺出一条道路。现在“壹基金海洋天堂计划”、“深圳市关爱基金——动听102爱特基金”、深圳市宣传文化发展专项基金及社会各界都积极资助乐团。

中央电视台、中国新闻网、深圳卫视、凤凰新闻等媒体进行了大量的专题宣传报道,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的反响和关注。这些活动无疑起到了特殊的社会效果和公共文化活动的示范作用。

二、公共文化服务的社会功能效应主要表现如下:

(一)关注弱势群体具有新的社会意识价值观念

公共文化服务具有的文化艺术性、社会效益性、异质个性三点内涵,在社会受众面前,内容和产品承担着文化事业的继承与保护、公众价值观引导、艺术审美倾向、创新与发展的历史重任。公共文化服务中有了立新去旧的形态创意,才能使其具有新颖性和创造性,才有了一种突破,构成关注弱势群体社会价值的基础是民众的精神文化需要,社会意识形态的需要,是公共文化价值的核心功能。在文化历史发展长河中,只有那些典型的公共文化行为,才真正在社会文化发展的进程中留下了一个个永不会磨灭的历史脚印,在人类历史的各个阶段,来源于社会生活又指导着社会文化发展的公共文化行为,提升着文化服务本身的社会文化功能。

公共文化的属性首先是社会精神领域的文化,其次才是变为文化行为后的社会活动。在以思想为主的特色属性中,只有特色形态的文化艺术,才能具有新的不同于其它基本形态的异质性文化属性,以自闭症乐团的公益活动为例,改变了原有的文化服务形态和模式,有了新的发展形态座标,使社会公共文化服务的形式、内容产生变化,适应了社会文化发展变化的同步或异质性的变化需要,使服务的宗旨属性有了异质区别于同质的行为,关爱弱势群体过程中,自然就产生了新的公共文化的意识形态现象的存在,起到了提倡社会公共道德,树立正确思想意识的教化作用,社会化变革中所产生的新的文化思维,新的社会意识价值观念,随着社会公共文化不断创新而同时并存。

nlc202309020817

(二)弱势群体独的文化形态具有社会效应

文化艺术作品的创意形态,给予了作品的特有属性和个性,这种特有属性和个性,在特定时态中呈现出特质元素的创意便是魅力文化。创意作品的形式、名称、展现方式及元素符号等方面的异质性,通过媒介、影视、展览演示等形式,让受众在接触时产生了联想,感知了创意带来的新奇独特的震撼力,从而产生亲和感和完全接纳的信任度,同时也会出现排斥,抵触和不完全接受的因素存在,这也正是创意的因素所具有的魅力所在,议论和争执,亲和与抵触都是新事物产生初期的共性现象,成功的创意文化作品要经过的必然过程,也是创意作品的自我更改修正,完善阶段。例如:自闭症乐团的孩子们用电子琴每人模仿一种乐器,来共同演奏大型交响乐的过程,就是采用新鲜的培训演奏方式,增加互相的配合和多人在一起的规则谐调模式,其结果是:达到技术训练要求、孩子们第一次体会到他人的存在和互相制约的关系、实况演出的特殊艺术效果受到热烈欢迎。用一个魅力文化符号,连带起了弱势群体的多种社会层面的网络和关系,表达一种共性的社会公共文化形态,形成了不同社会阶层在文化共享的世界面前,整体提升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和谐关爱平等的社会效应。在后文化事业时期,文化事业发展的核心就是文化形态及与之相联系的各种因素互相结合的创意魅力形态。

(三)特色品牌效应引导了公共文化服务发展趋势

在文化历史中,众多的文化艺术作品都共同尊循以品牌文化作品的审美倾向为标准而自觉归类的规律。文化品牌是社会文化阶段性的代表作品所呈现的最佳表达方式的组合,它的组织形式,内在品质,对社会其它文化艺术作品具有示范作用和向往模仿态势。文化品牌的形成是基于作品的文化功能与文化属性,服务的对象产生联想并被认可而形成的文化价值,是作品文化创意特征与异质个性的集成。自闭症乐团成功的文化品牌,是由特殊人群组成,品牌的内涵是是创意的名称,思想内涵,方式手法,异质元素等系统的综合运用的结晶。有创意的公共文化活动,才有文化活动的品牌,才会起到品牌的功能和作用,才具有典型的代表性,标志性,方向性的特征。关注弱势群体、同时更应关注他(她)们在公共文化服务中创作的“文化艺术”作品,这些作品里所表达的文化元素都明显地具有鲜明的创意示美元素,指引审视作品时产生了内在心灵美超越外在行为的倾向。社会文化发展中,创意公共文化用变量的形态传递着大众文化、弱势群体的品质和固有的美,那些特色异美的作品就是特色品牌公共文化服务的产品和结晶,它代表了社会公共文化的领域服务发展趋势,引导社会对弱势群体的特殊文化作品新的审美倾向。

结语

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是构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繁荣发展,创建文明和谐社会的先决条件,把握文化活动的公共性,地域性,群众性的特征,让公共文化服务工作的内容和方式,适应新时期文化活动发展的趋势要求,常态化,特色化,大众化,深度层次化是我们新时期公共文化服务活动的新特点,发展的新目标。

参考文献:

[1]深圳文化发展“十二五”规划.深圳市人民政府2013年3月24日颁布;

[2]文振庭.文艺大众化讨论资料.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1987年9月版;

[3]杨文华.论意识形态的文化形构.兰洲学报,2008年06期。

作者简介:艾和(1962—),男,在职研究生,副研究馆员,研究方向:群众文化理论,现任职深圳市罗湖区文化馆。

近代上海人力车夫群体文化探析 篇7

近代上海人力车夫大多数来自周围农村, 在他们家乡, 外来力量破坏了农村经济的平衡, 农业不再维持大量的人口, 水旱灾害和内战匪祸降低了土地的生产力;西方廉价的机器出品, 完全地或部分地破坏了农村手工业, 于是农村人口便因贫穷而显得过剩, 因此许多农民不得不离开土地, 选择新的职业。由于他们文化程度低, 没有什么技术, 所以进城以后, 不得不选择做苦力, 人力车是他们首选。“失业的农民离开农村, 带着笑容奔向都市里找拉车的生活, 以为从此可以脱离苦海而踏进乐土了。”[3]

上海的人力车夫大多数是江北同胞, 虽然也有本地人, 但是占着极少数[4]。很早就有人观察到, 苏北人在江南各地主要“做小贩, 做工厂, 做黄包车夫, 做一切下贱的事”, “上海一隅的纺织工人、制造工人、重工业工人、小车夫、黄包车夫、码头工人、苦力, 江北人占了最大的成分”[5]。拉人力车较之任何其他职业更易于同上海劳工市场中的苏北人相联系, 且更能象征苏北人在上海劳工市场中的地位[6]57。1874年, 人力车开始使用时, 苏北人就接手拉人力车。到20世纪30年代, 拉人力车的90%是苏北籍人, 大多来自盐城与阜宁。另据上海市社会局对304名人力车夫籍贯进行的调查中, 苏北人占总数的95.7%, 而其中的盐城人又占绝大多数。苏北人拉人力车局面如此登峰造极, 以致民国时期一位研究者抱怨说, 人力车夫中苏北方言盛行是他研究工作的一个障碍[7]。苏北籍人力车夫多住在虹口、闸北、杨树浦等地的棚户区, 他们好像乡村里聚族而居一样, 互相照应, 依靠同乡的关照获得精神慰藉, 得以互相扶持, 减少孤独感。列宁曾经指出:“与居民离开农业而转向城市一样, 走出做非农业的零工是进步的现象”, “居民的文化程度及觉悟使他们养成文明的习惯和需要。”[8]530也就是说, 来自于不同文化的人一旦置身于现代化的社会环境中, 会基本上顺应这种环境, 使得他们逐渐形成了认同感。对于人力车夫群体及其成员而言, 认同是联结个人与群体之间, 个人与个人之间关系的纽带。

从空间上看, 人力车夫群体文化是一个地理上的空间概念, 具有地域性。它是特定地域内的社会生活共同体所反映出来有关地理环境、生活方式、行为模式等文化现象的总和。根据一种文化功能论的观点, 文化乃是人们适应环境的产物。任何一种文化现象, 不论是抽象的社会现象, 还是具体的物质现象, 都有满足人类实际需要的作用, 都是在整体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9]10。人力车夫总是在一定空间范围内, 即一定场合内生活。人力车夫群体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 具有鲜明的地域性特点。因此, 人力车夫群体文化可以看作车夫生活的共同场合、地带或区域。

人力车夫在寻求生存的过程中, 受到都市文化的渲染, 有意无意之间改变着行为规则、生活方式乃至价值取向。美国著名社会学者沃斯曾经说过:“城市改造着人性”, “城市生活所特有的劳动分工和细密的职业划分, 同时带来了全新的思想方法和全新的习俗姿态, 这些新变化在不多于几代人的时间内就使人们产生巨大改变。”[10]265从乡村到都市, 人力车夫必须去“领市面”是为了生存。人力车已将农民转化成“小商人”, 他们以自己的体力作为仅有的可出卖的商品, 每天把自己投放到这个广大市场, 并做交易[11]91。

由于人力车夫进入一个新的环境, 车夫也被迫积极地充当一个角色, 他们不得不每天和各行各业的人打交道。他们由于其出身背景、知识程度及职业特点, 使其更容易与城市社会的阴暗面联系在一起。适如一篇报道所指出的那样:“对于这五方杂处的繁华上海, 竟将他们原有的纯朴天性汩没了, 濡染成功了一种欺诈、贪狠、野蛮和卑鄙的习气。”[4]常有一些狡狯的人力车夫, 口里先含着铜质小银币, 等到客人付给车资后, 他将真银币藏过, 吐出假银币来, 硬逼着客人掉换[12]86。所以, 老上海人付给车资时候, 当面嘱他看过优劣, 要掉就掉, 他才无法施行狡狯伎俩。天雨是人力车夫唯一好机会。“假使这一天上午出门时没有下雨, 突然在路上或回去的时候碰到下雨, 你走在路上, 向来是他们兜你坐车的, 到这时也许你在招呼他, 他兀自埋着头, 拖了空车, 假装没有听到往前行。这也是他们的计划, 这样的装腔作势, 你便不能少给他车钱。你大声唤了他回来时, 他先注意你的上下身, 上身有没有雨伞, 足上有没有皮鞋, 假使没有的话, 他的竹杠手段来了。即使近在咫尺, 像现在市价讨起来, 半元六毛的由他说;倘使路远一些的, 一元二元也不足为奇。”[4]在中国人的眼光里边, 好像外国人倘若步行便是有失尊严的, 因此人力车夫看见一个外国人从公事房或总会里边走出来时, 他们必蜂拥般赶上去兜生意, 有些车夫因急于兜到生意, 甚至把车杠撞到外国人的腿上[13]100。倘使坐车者换了一个中国人, 他先挖苦你一番, “你这样小气, 起初上车时, 价也不讲, 装什么阔?”[4]所以, 你会经常在上海看到:如若坐客是一个中国人, 而讲好的价钱不过几文制钱, 则拉车的人竟慢如黄牛, 或如送丧的车子, 但是坐者倘若是一个外国人, 手里又有一根棍子 (手杖) , 则人力车夫便跑得飞快, 每一小时竟有六七哩的速率[13]100。

从内容上看, 人力车夫群体文化是在交往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具有市侩性。在新的环境中, 由于外部环境的影响, 人力车夫转化了自己的角色, 他们从不习惯到习惯, 从不理解到消化吸收。在家乡, 他可能仅仅是出卖劳动力的种地者, 而在人力车这一行业中, 他必须面对形形色色的乘客。于是, 在拉车过程中, 人力车夫与都市各行各业打交道, 逐渐形成了市侩性。

人力车夫大多是没有文化的, “他们的智识既是那么浅陋, 他们的头脑又是那么简单”[4]。其文化程度之低下, 甚至还不如上海的乞丐, 可谓上海社会各阶层中受教育程度最为低下的一个社会群体。由于人力车夫基本上是文盲, 也使他们对当时政治形势感知迟钝, 缺乏参与的兴趣。他们对于社会、政治, 不容易了解, 只有凭自己的生活与人们的口头传说, 去知道一些[14]675。据上海市社会局的一份调查发现, 只有9%的车夫能识得该市街道上所有的标志[7]。同一份调查还发现, 调查者在工作时遇到了很大困难, 不仅是因为被调查者浓重的口音, 而且还因为这些车夫对“生活”、“改良”和“救济”之类“抽象”词汇完全不懂。

街头是城市最重要的公共空间, 它们不仅负担着城市空间的交通, 而且还是日常生活的载体。街头生活主要以谋生为主, 它也提供了与大众娱乐相协调的精神宣泄方式[15]124。上海街头经常用来作为表演舞台, 以低廉的价格吸引很多观众。露天舞台也是最接近民众的艺术。露天舞台的演员, 真是件件皆能, 五花八门, 包罗万象。一把胡琴, 自拉自唱, 哼上几声“三姊不必泪双流, 丈夫言来听重头, 十担干柴米八斗, 你在寒窑度春秋……”, 同时还要唱几声“一更一点月正东”的小调, 还有奏一曲“何日君再来”、“永别了弟弟”等[16]。人力车夫发现街头表演很对自己口味, 随时都可以演, 又不要票, 而且只需要很少的钱。经常驻足于街头, 观看表演的人力车夫, 长而久之, 逐渐形成了适合人力车夫口味的“文化”。

群体文化 篇8

建设高品质的教师文化, 实现高品德、高智力、高学识、高能力、高创造力人才的聚集, 是一流名优学校队伍建设的最重要走势。基于教师文化建构的视角, 我校积极建构教师合作文化, 努力促进教师群体发展。

一、绘制愿景, 激发合作动力

作为曾培育过著名数学家张广厚等一大批优秀学子的省首批重点中学, 立足品牌重塑和提升, 唐山市开滦二中正着力推进“二次创业”发展战略。成功在“势”, 认真抓好文化重构, 着力建构教师合作文化, 构建教师学习发展共同体, 是我校赢在起点、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教师学习发展共同体, 即以教师自愿为前提, 以“分享 (资源、技术、经验、价值观等) 、合作”为核心, 以共同愿景为纽带把教师联结在一起, 互相交流、共同学习、促进发展的组织, 其特征是平等、共享、多赢、实践、和谐, 其核心是合作文化的形成。

着眼学校“二次创业”, 学校制定了“市内一流、省内领先、国内一流、国际接轨”的学校发展愿景。教师是学校发展的第一资本, 教师在践行生涯规划中释放生命的光彩、体验到职业的幸福;学生的成长, 学校发展是载体、教师发展是关键, 教师的专业发展, 是学生成人、成才之本, 是教师从优秀到卓越之基, 是学校可持续发展之源。立足构建教师学习发展共同体, 在全体教师制定了年度和未来三年发展的教师个人发展规划的基础上, 各个教研组、学科组、课题组等都制定了各自的团队发展愿景。

合作文化是学习发展共同体内的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形成与发展起来的职业群体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态度倾向与行为方式的综合反映。发展愿景, 成为学校每个教师学习发展共同体“共识”的核心价值。这种和谐的文化氛围激发着教师对学校的认同感和责任感, 无形中形成群体的合力, 成为教师群体发展的动力。

二、优化环境, 凸显合作张力

建设教师合作文化, 目的在于鼓励教师之间沟通、交流, 鼓励教师之间教学技能和专长得到分享, 培养教师团队合作情感。基于教师合作文化根植于温暖的、信赖的、支持的环境之中, 学校积极创设宽松、和谐的学习与发展环境。

让教师在书香沐浴中提升。书籍是固本培元、积蓄底蕴最好的养分。为让读书成为我校广大教师生命的有机组成部分, 除了征订各类教育教学报纸杂志外, 学校每年多次派人赴北京等地购置最新出版的教育教学理论书籍。“快乐书吧” (教师阅览室) 、“读书俱乐部”成为开展教研、放松心灵的一方净土, 心灵碰撞、沟通交流的平台。我校还利用功能完备的校园网络系统, 建立“电子教学仓库”, 开辟了一个专门的空间, 为教师们搭建了研究资料的存储平台、研究成果的展示平台、研究经验的共享平台、研究数据的检索平台, 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一份宝贵的电子档案。科研处建立的“园丁汗雨” (博客) , 成为展示我校教科研成果的良好平台, 成为开展校本培训工作的重要载体, 有效地激发了教师参与教育教学研究的积极性。

让专家与大家零距离接触。2010年3月, 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副主任、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培训中心主任、东北师范大学软件学院教授委员会主席、东北师大理想信息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刘茂森教授来到我校作新课程改革报告;还请到北京师范大学几位专家到校讲学。2010年7月, 学校组织全体教师到北京师范大学集中进行新课改培训, 与北京师大的陈健翔教授、杨明全院长、周颖博士、尹力博士等教育大家们的零距离接触, 开阔了教师的眼界、增强了团队合作意识。

选树团队核心领军人物。2010年6月, 学校委托校外教育专家为评委, 从学校骨干教师中评选出7名治学态度好、科研能力强、教学效果优的优秀老师作为学校首批青年教师成长导师, 学校与这些导师签订了《导师协议书》。协议书规定了导师的权利和义务。导师制, 推动了青年教师快速成长;筹建“名师工作室”, 带动教育团队快速成长。

建立有利合作的评价机制。学校的考核与评价更多地指向团队, 着力为学校的组织建设注入新的活力, 也为课程改革提供良好的组织氛围。针对以往过于强调量化性的、针对教师个人的评价体系易把教师引向异化发展歧途, 不利教师合作文化建设的弊端, 学校积极引入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的的发展性评价制度, 还积极推进“捆绑式评价”, 即创建各种层次、各种类型的教研团队, 把对个人工作的认定与对团队 (学科组、课程组、教改组、课题组、项目组等) 表现的评定联系在一起。发展性评价给教师营造了一种共同参与的环境, 减少了教师之间相互敌视、教师与领导间互相埋怨的局面, 创造了教师之间的互相交流、沟通的机会, 为自然合作教师文化的形成、发展提供了和谐的空间;“捆绑式评价”, 使得评价的重心由鼓励个人竞争达标转向同伴合作达标, 引领教师合作。

三、展拓平台, 生发合作魅力

新课程改革的实施, 使得我校教师的角色发生新的变化:从单一的课程执行者转变为课程开发和实施的合作者, 从孤立的教学工作者转变为教科研的合作者, 从被动的行政执行者转变为管理上的合作者。合作性教师文化, 是新课程深入实施的文化基础, 也是推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有效环境。着眼发挥合作文化的独特作用, 我校积极拓展教师专业发展平台, 进一步推进教师群体发展。

创新集体备课模式。在组长带领下, 每周确立一名主讲人, 实施“备课—讲课—说课—听课—评课”周主讲教师制的集体备课模式, 其特点是教师个体反思发现问题、借助教师间协作研讨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依靠个人实践来实现改进。为使效果最大化, 我们聚焦课堂, 强调专业引领、同伴互助、教学反思和行为跟进的“行动研究”, 实施“滚雪球”听评课, 即开展“一人多次研讨式”或“多人多次研讨式”的“滚雪球”听评课活动。协作型的集体备课模式, 把专业发展的权力和责任交给自己, 包含了教师个人、团队和组织层面的学习, 形成良好的协作式组织学习文化, 使每个教师自主掌握自己的命运。

开展合作式校本教研。学校为群体反思、集体探究提供平台, 我们组建了学科教研组、年级活动组、课题研究组、校本课程开发组 (项目招募组) 等各类教师发展团队, 组成教研学习共同体, 积极开展合作是校本教研的基础。目前我们合作是校本教研活动, 主要有关键教育事件研究、案例研究、课例研究、课程开发中的合作教研。合作式校本教研, 锻炼了教师队伍, 提高了教师群体专业水平。

积极开展学术活动。学校积极开展“同课异构”的磨课活动、备课组 (教研组) “团体智慧最佳设计展示”活动, 还推出以“学术沙龙”、“专家陪席研讨”、“教育教学叙事”等方式进行集体反思交流。通过这样的活动, 使不同学科的教师们分享教育的成果, 吸纳教育经验, 使教师个人的智慧转化成集体智慧, 实现了共享共进, 提高教师团队的反思能力和育人水平。

群体文化 篇9

一、对语文教师群体文化的理解

对语文教师群体文化的理解, 首先从文化的定义出发, 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本文主要从狭义的概念出发, 认为“文化是一定社会群体习得且共有的一切观念和行为。”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是其核心部分, 由此对语文教师的群体文化可以理解为语文教师群体在教学实践中所形成的教育思想、教学观念、价值理念、角色认同等精神因素以及在这种精神因素长期支配下形成的与教育教学相关的一切行为模式。

二、语文教师群体文化的基本特征

1.独特的文化性

“语文是文化的载体, 也是文化构成的一部分, 语文教育本质上就是一种文化传递过程, 是一种文化的生存和创造过程。”语文中文质兼美的文章传承祖国优秀的文化, 承载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及价值取向, 本身就蕴涵着丰富的文化资源。语文教师本身就有很浓厚的文化色彩, 一方面是语文学科的特殊性决定的, 另一方面是学科规定语文教师要有极强的文化判断力, 既要传承经典文化, 又要在当今世界多元文化冲突的背景下, 保持清醒的文化价值取向, 具有鉴别、整合文化的能力。再次, 语文教学过程是文化生成的过程, 教师在教的过程中, 与文本及学生的学习互动中, 提升了自己的文化素养。这些都对语文教师群体文化的构建, 起到很大的作用。

2.知识的广博性

语文教师群体文化的另一个特征是知识的广博性。博学或是“杂家”体现出语文教师比其他学科的教师具有更为鲜明的专业特点。

3.多维度的开放性

语文学科包罗万象, 面对不同类型、不同题材的文章, 语文教师要有较强的驾驭能力。首先语文教师要从繁杂的语文学习内容中理清思路, 明确教育目的, 选择传授方法等, 这需要教师思维的深刻性和灵活性。其次, 语文教师是善于与人交流、沟通的, 他们应该更具推销自己的表达能力和主动与人沟通相处的亲和力。再次, 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也需要教师有开放的心态, 善于利用一切课外资源为语文教学服务。

三、语文教师的群体文化对个人专业发展的影响

1.教育信念奠定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

教师的教育信念是指“教师自己选择、认可并确信的教育观念或教育理念。”教育信念属于精神意识, 它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形成的具有一定稳定性的意识活动, 它不仅影响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 而且对教师的自我专业成长也具有较大的影响, 它在教师的专业结构中居于较高层次, 统摄着教师专业结构的其他方面。

2.专业精神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动力

“这种专业精神是教师基于自我认可而表现出来的成分信念、高度热情和不懈追求的风范和活力, 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支柱和动力, 是教师专业活动和行为的动力系统, 也是直接关系到教师去留的重要因素。”这种专业精神既是教师对自我角色认可的表现, 也是语文教师群体文化的价值取向。专业精神要有专业意识、专业能力来支撑, 并在专业精神影响下, 形成教师的专业态度和工作动机。有了这样的专业态度和工作动机, 才会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3.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根本因素

教师的思维方式对教师的专业发展也是一个制约因素。文化对人的思维方式影响较大, 思维方式影响人的行为。语文教师的群体文化强调思维的开放性, 其中的内容就是教师要学会经常地反思, 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审视自己的教学行为。自我反思, 意识到自己不足之处, 才会在不断自我激励下, 不断地追求更高层次的进步, 进而获取专业发展, 自觉地走向专业成熟。显然, 反思是教师自我专业发展的源动力, 也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根本因素。

四、语文教师群体文化构建的策略

1.提高教师认识, 转变教育观念

“语文学科的性质观是语文教育观念的核心, 语文教育理论就建立在语文学科性质观的基石之上, 由它而决定语文教育内部群体的性态, 如目的观、教材观、过程观、原则观、方法观等, 性质观在语文教学中起着先导的作用, 支配着教师的教学行为。”只有对语文学科的性质有明确的认识才能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语文教师要有坚定教育的信仰, 在注重知识学习的过程中, 注重人的培养。这需要教师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 正确把握学科性质, 把握住时代的文化流向, 不断丰富自己文化内涵, 用文化去影响学生, 发展学生。

2.明确教师角色定位

教师是教育教学观的承载者, 是教学活动的实践者, “教师角色如何定位是由一定的教育教学价值观所决定的。教师是谁, 教师应该是什么样的, 覆盖、蕴含着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观念与教育价值判断, 是一定的教育思想、教育价值的投影和折射。”教师在新的角色定位下改变传统中旧的教育观念, 改变自身存在的不合理的行为方式与消极的思想意识, 积极地把自我价值融入到教学中, 为语文教师的群体文化构建提供了重要条件。

3.更新知识, 提高知识素养

语文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不断汲取新的知识, 保持对新鲜事物的敏感和热爱, 站在语文教育学术研究的前沿, 充实自我, 发展自我, 体现出语文教师应有的知识素养。

4.语文教师的群体文化环境建设

语文教师的群体文化不会凭空产生, 它是在一定的环境和条件下形成的。在学校文化氛围中, 教师文化受到学校文化的规范, 同时也成为学校文化的一部分。因此, 学校在努力做好各方面工作的同时, 应为语文教师群体文化的形成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

(1) 教研组文化环境建设。校园环境建设主要包括学校中的物质环境和各项规章制度。这些大家都懂, 自然不必再说。那么, 教研组文化包括些什么呢?语文教研组文化体现在群体中大致应为能说 (善表达) 、会写 (爱写文章) 、好艺 (喜爱琴棋书画兼具能歌善舞更佳) 。这些方面对构建语文教师的群体文化有重大作用。

(2) 教研组工作环境建设。在学校中领导、教师和学生三者要构建一种民主、和谐的关系, 才能让教师在自由、宽松的环境中工作, 感受到从事教师工作的乐趣, 为教育事业竭尽所能, 表现出教师应有的专业精神。所以领导要给教师一个宽松和自由的环境, 教师间也要乐于彼此的交流与合作, 在良好的竞争氛围下不计较个人得失, 避免孤立的小团体利益战争, 让教师在教学交往中互相学习, 互相取长补短, 共同协商教学难题, 共同分享教学乐趣, 形成一种自然合作的教师文化。自然合作教师文化是相对于人为合作文化而言的, 它是基于教师自愿、自主、自发而形成的合作态度, 是教师文化中最为理想的一种境界。只有自然合作的教师文化才能让教师吸取众家之长,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尤其是语文教师, 在这门充满灵性的课程中就对教师的素质、态度、信念及价值取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语文教师在积极、自然合作的教师文化氛围中, 分享教师彼此的经验, 交流彼此的心声, 无疑使语文教师有着更为广阔的心灵空间, 在与学生情感的交流中更好地引导学生。

群体文化 篇10

1 体育旅游经历情况分析

从苏北五城市不同文化程度人群在参加过的体育旅游项目的调查中发现, 主要项目有运动会、体育休闲游、登山、远足、活动参与游、民族体育活动、野营、游泳、垂钓、攀岩等, 参与或者观看运动会, 群体之间无显著性差异 (卡方检验P>0.05) ;攀岩与垂钓在不同文化程度群体之间有显著性差异 (P<0.05) 。调查结果显示, 参与人数较多的体育运动项目有运动会、登山, 不同文化程度的人群具有显著性差异。并且随着文化程度的提高, 反映出一个基本特征就是, 大多数体育旅游项目的参与人数随着文化程度的提高呈上升趋势, 有的项目如垂钓、攀岩等研究生及以上学历人群的参与情况明显低于大专或本科学历;不同文化程度人群对远足运动的参与, 随着学历的提高而逐渐减少。

2 体育旅游动机情况分析

根据心理学原理, 动机 (motive) 是在目标或者对象的引导下, 激发和维持个体活动的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它是从社会学和心理学中习得的准则、态度、文化、认知的基础上产生的, 它导致一个人具有特定的动机模式, 通过多种渠道对旅游者的行为产生影响。动机要求活动, 活动能促使个体达到他们的目标。调查显示, 旅游者的文化程度与参与体育旅游的愿望、出游动机及其关联。总的来说, 文化程度越高, 参与体育旅游的愿望越强烈, 愿意以体育活动为目的进行体育旅游的出游愿望越高。

旅游动机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行为, 旅游者由于爱好、追求、文化、身体状况、余暇时间及所处社会环境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旅游动机。调查显示, 不同文化程度的群体进行体育旅游的价值取向还是基本一致的, 排序都是娱乐、休闲、舒缓压力、健身、时尚、冒险刺激、丰富人生经历、磨练意志等。高中和中专以下文化程度人群的体育旅游动机主要是娱乐、休闲、时尚;研究生以上学历人群的旅游动机主要是休闲、娱乐、冒险刺激, 并且相对其他群体来说, 休闲、冒险刺激指数较高;大专和大学本科群体进行体育旅游的动机主要是娱乐、休闲和健身。总的来说, 随着文化程度的提高, 人们进行体育旅游的休闲动机呈上升趋势。这种潜在的旅游动机, 可以使人们的身体得到修养, 身心得到宁静, 可以消除紧张与疲劳, 丰富、改变、创造人的精神素质, 获得更高的成就, 实现自己的梦想和价值。

3 体育旅游认知情况分析

认知 (cognition) 指人类认识客观事物, 获得知识的活动。体育旅游认知是人们对体育旅游知识、项目等情况的认识和了解, 是参与体育旅游的思想准备和知识储备。人们对体育旅游的认知度高低直接关系到他们对体育旅游参与的热情。若对体育旅游认知模糊, 那他参与的体育旅游活动将是盲目或潜意识的;若在参与体育旅游活动之前, 事先对体育旅游有较为充分的认识和了解, 人们就可以根据个人的兴趣、爱好和身心发展需求, 有选择性地主动参与其中, 从而达到一种新的体验, 并充分领略到体验的乐趣。调查显示, 通过对不同文化程度群体体育旅游概念、作用的认知情况进行调查和卡方检验, 结果p<0.01, 说明不同文化群体对体育旅游概念和作用的认知都有着显著的差异。在所调查的1610份有效问卷中, 清楚体育旅游概念的人群占32.6%, 了解体育旅游作用的人群占33.8%。

另外, 随着文化程度的提高, 不同群体对体育旅游概念和作用的认知逐渐提高, 研究生以上群体最高, 这类人群对于体育旅游概念和作用的认知相对较高分别达45.8%和50.6%。这表明体育旅游的概念及作用的认知度与被调查对象所受的教育程度有关, 受教育程度较高的群体, 由于有较高的文化内涵, 使他们在休闲方式的选择上有较高的认知, 这类人群普遍乐于追求健康、时尚的休闲方式, 对于新鲜事物也比较容易接受。但是, 不同文化程度人群大多数对体育旅游概念和作用不太了解, 特别是高中和中专以下文化程度人群, 不清楚体育旅游概念的高达75.5%, 不了解体育旅游作用的高达71.4%, 说明文化程度越低, 对于体育旅游的认知度也相对较低。

4 体育旅游需求情况分析

心理学研究认为, 需求 (demand) 是指人体内部一种不平衡的状态, 对维持发展生命所必须的客观条件的反应。随着人们经济水平的提高和体育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越来越多的人群以各种形式喜欢参与各种各样的体育旅游活动, 以达到休闲、健身、娱乐、探险等目的。但由于人们文化程度的不同, 对体育旅游的项目需求也各有差别。调查显示:高中和中专以下文化程度的人群对体育旅游需求的项目依次为体育休闲游、野营、登山、垂钓、参与或者观看运动会、活动参与游、民族体育活动等;大学文化程度人群选择不同旅游需求的项目前三位分别是体育休闲游、登山、野营;研究生以上学历文化程度人群选择体育旅游需求比例由高到低依次为登山、体育休闲游、远足、野营、游泳、攀岩等。

调查显示, 不同文化程度人群对于体育旅游项目需求在心理倾向性上有一定差异, 在各类文化程度人群中, 参与体育休闲运动的人数最多, 占55.3%, 参与攀岩运动的人数最少, 占8.2%。说明不同文化程度人群之间旅游需求有一定差异, 但不明显;人们对于危险项目普遍具有一定的恐惧心理。

5 影响参与体育旅游的因素情况分析

调查显示, 苏北五市不同文化程度群体没参加过体育旅游的人群高达1060人, 占有效问卷人数的65.8%, 通过对这些人群不能参加体育旅游的诸因素中, 没有兴趣、受经济限制和对体育旅游认知度不高是主要的原因。心理学认为, 兴趣是对事物喜好或关切的情绪, 是从事某项活动的意识倾向性与选择性。由于每个人所处的环境、所受的教育及主体条件各不相同, 导致兴趣的不同, 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余暇时间的增多, 人们应根据自身条件的特点, 培养对体育旅游的兴趣, 不但锻炼了身体, 而且陶冶了情操。

通过数据分析显示, 高中和中专以下文化程度人群受兴趣和经济条件影响的因素比较大, 占50.4%, 研究生文化程度以上学历大多是没有足够的时间以及对体育旅游知识不太了解。

6 结论

体育旅游是旅游者离开生活居住地进行的以旅游和体育活动为目的, 以休闲、健身、娱乐、探险为主要动机, 以观看、欣赏、参与体育活动为主要形式的旅游活动。通过对苏北五城市不同文化程度群体体育旅游文化特征研究, 可以看出不同文化程度群体参与过体育旅游的人群相对较少, 参与过体育旅游的不同文化程度人群, 随着学历的提高参加的人数逐渐增多。有些体育旅游项目随着文化程度的提高参与的人数越来越多, 如体育休闲游、野营、登山等;有些项目随着学历的提高参与的人数逐渐减少, 如远足、攀岩等。无论那一种文化程度群体对于体育旅游的认知度都较低, 随着文化程度的提高, 对体育旅游概念和作用的认知逐渐提高。因此, 要想提高人们对体育旅游的认知, 一方面要扩大宣传, 充分利用网络信息传播的特点, 提供方便快捷的认知渠道, 另一方面, 通过积极有效的措施转变人们的体育旅游观念, 增加人们对体育旅游知识的了解。通过对不同文化程度人群体育旅游需求情况的调查, 差异性并不十分明显, 人们对于危险项目普遍具有一定的恐惧心理。因此, 应针对各群体开发休闲娱乐类项目为主, 并适当开发一些刺激类项目如漂流、滑翔、高山滑道、森林探险等。

另外, 通过对影响苏北地区体育旅游的因素分析, 建议应逐步开发不同档次的特色体育旅游产品, 以满足不同经济收入水平人群能够有能力体验体育旅游活动;注重旅游品牌效应, 提高服务水平, 加强安全防范措施, 消除人们对于危险性体育旅游项目的恐惧心理, 科学有效地整合旅游资源与体育资源, 使更多的旅游爱好者和体育爱好者去关注体育旅游活动的开展, 并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来。

摘要:以苏北地区不同文化程度群体为研究对象, 运用问卷调查、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 分析了苏北地区五城市不同文化程度人群的体育旅游经历、旅游动机、体育旅游认知、体育旅游需求以及影响参与体育旅游的因素等特征, 对于打造苏北地区体育旅游品牌、提升旅游竞争力、开发体育旅游市场和产品, 提供理论依据, 并能满足人们缓减压力, 释放自我的需求, 促进体育旅游产业的发展。

关键词:苏北地区,体育旅游,休闲体育,特征

参考文献

[1]于素梅.我国不同群体体育旅游的动机调查与分析[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2007 (4) .

[2]于素梅.体育旅游的内涵及可持续发展研究[J].解放军体育学院学报, 2005 (1) .

[3]王桂忠.关于我国体育旅游的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J].体育科研, 2002, 23 (2) :54-55.

[4]李香华.体育旅游与健身[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2003:32-46.

[5]朱竞梅.开发体育旅游项目问题初探[J].体育与科学, 2000, 21 (2) :24-25.

[6]常华军, 韩晓燕.我国体育旅游现状及前景浅探[J].体育文化导刊, 2003 (1) :33-34.

[7]赵学功.区域体育旅游合作若干问题探析[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2007, (6) :35-38.

[8]刘纯.旅游心理学[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0.09.

群体文化 篇11

关键词:文化志愿者;老人群体;养老体系;作用

目前,老人群体在精神层面的活动形式还比较单一,无法满足老人的精神文化需求。这也是我国在社会工作上的一大缺失。因此,要积极进行老人群体的精神文化活动,加强老人所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的建设。在这个问题上,群众文化志愿者是其中重要的突破点。随着社会的进步,群众文化志愿者这一群体逐渐活跃在社会的各个方面,为老人群体的精神文化需求做出了重要贡献。

一、案例概述

笔者是一名声乐工作者,平时大多数时间都在做中老年人的声乐辅导工作,经过单位的同意,每周四下午都会去福州市社会福利院给80岁以上的爷爷奶奶们上声乐课,晚上利用业余时间不定期的到各个激情广场大家唱进行声乐辅导和演唱互动,还参加他们各个平台的周年庆等演唱活动。在这些志愿活动中,笔者深入了解到老人群体目前所面临的一些主要困境。随着实践活动的不断开展,我们文化志愿者在老人群体当中的作用也逐渐凸显出来。

二、老人群体目前在生活中面临的主要困难

(一)精神上面临孤独处境

我国的老人群体数量庞大,国家对老人群体给予了很大帮助,比如在养老基金以及养老福利院等方面,都有相当可观的建树。但是社会对老人具体生活的方方面面了解不深,对老人的具体需求缺乏深入了解。在老人群体当中,各个个体之间的实际情况是不尽相同的,许多社会福利院的老人身为孤独老人,没有子女和老伴,迫不得已才进入社会福利院进行养老至终;有一部分老人缺乏与群体沟通的能力,内心比价孤僻,无法正常融入到老人群体当中;还有少数老人,虽然有子女,但是子女们由于工作或者其他多方面的原因,导致老人内心非常孤独等等。以上这些,都是现实生活中,老人们的实际情况,他们大多面临孤独的处境。在福州市福利院当中,有一位老人,八十来岁,他当年参过军打过仗,在队伍中立过很多军功,退役后专心写诗,在报刊上发表过诗歌,他对每一位来看望他的志愿者都会自豪地说起过往,在部队的事,会给志愿者念自己写的诗。但他内心是十分孤独的,只有不断地回忆过去。我们志愿者细心地听老人讲一遍又一遍,像个知心朋友一样倾听,老人便会很开心。

(二)缺乏多样性文化元素

在老人群体中,文化活动非常单一而缺少。在社会福利院,老人的日常基本活动大概是聊天、下象棋、打牌、看电视,在艺术文化方面的活动基本上还是一种空白。据笔者了解到,大部分老人还是有艺术文化需求的,比如上文哪位当过兵的老人,一直到现在都非常热衷于写诗。许多老人为了满足自身艺术文化需求只能在电视上面看一些戏曲以及歌唱活动。总体来说,老人群体当中的文化元素还极其缺乏。

(三)养老体系不全面,社会对老人群体缺乏关注

我国养老体系的建设主要着重于老人的物质层面,对老人生活的基本保障有了很大的改善。比如在社会福利院当中,各项基本社设施条件有了质的提升,老人生活必需品已经比较充足,老人的食物比较丰富,需求上得到大大满足。但是,养老体系在老人的精神需求上缺乏重视,对老人艺术文化和其他精神需求没有得到满足。

二、群众文化志愿者在老人群体中的作用分析

(一)缓解老人群体的孤独,促进老人心理愉悦

群众文化志愿者对老人群体的影响很大,从效果上看,志愿者将各种活动形式带到老人身旁,增加老人生活的趣味性,缓解老人枯燥单一的生活,给老人群体带了活力,使老人的身心得到放松,促进老人心理愉悦,减少老人精神上的孤独。在志愿者的实践活动中,志愿者们除了给老人带来各项活动之外,许多志愿者会细心地与老人进行交谈,说心里话,倾听老人一切想说的话。老人会因此得到精神上的方式,有了一定的精神寄托,心理上得到了很大满足。

(二)丰富老人群体的活动,满足老人文化需求

群众文化志愿者主要在艺术文化上面给老人带来快乐,增加老人的文化活动,提升老人的文化获得感,满足老人的艺术文化需求。在志愿者的活动形式上,通常是以老人所喜闻乐见的文化形式进行志愿活动。在此之前,需要对老人的艺术文化需求进行研究和调查。本文给老人带来的艺术形式,主要是给老人进行声乐的辅导工作,不但培养了老人的艺术素养,还丰富了老人的日常生活,弥补了老人单一的文化生活,使之变得多样化。除此之外,本人还经常组织老人进行歌唱互动,促进了老人之间的沟通交流,活跃气氛,增加老人的活力。

(三)弥补养老体系中的不足

群众文化志愿者对老人群体的各项帮助,满足了老人多方面的文化需求,也同时弥补了我国养老体系当中的不足,为社会养老问题作出了很大贡献。

三、结语:

目前,我国在养老问题的物质保障上不断完善,但对于老人的精神文化需求还比较空缺。在这种情况下,群众文化志愿者以多样化的文化活动以及对老人生活中的悉心照料,弥补了我国养老体系的不足,丰富了老人日常生活,增加了老人艺术情趣,给老人心理带来愉悦。群众文化志愿者在老人群体当中作用重大,但是,群众文化志愿者的数量依然不能最大化满足老人的需求,未来将需要越来越多的群众文化志愿者参与进来,共同为我国老人群体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卢崇福.多元化服务为老人造福[J].城市开发,2012,No.40121:26-27.

[2]吴金晶,梁博姣,张旭.城市老人从事志愿者活动对自身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基于北京市朝阳区的调查[J].南方人口,2012,v.27;No.11305:24-31.

群体文化 篇12

一、西部高校贫困生群体创业的文化分析

西部高校贫困生群体创业有着复杂矛盾的文化背景, 他们生存的文化困境、教育的环境影响与区域文化刺激, 既可能激活他们的创业激情, 亦可能扼杀他们脆弱的期待。由于西部高校贫困生生源的地域文化特点和家庭文化影响, 其接受工业化信息化水平较低, 同源文化的高频低水平互动, 加上部分少数民族学生内部互动与外部互动的自我保护等差别, 使得来自农村、边远山区、少数民族, 以及贫困家庭的学生, 既形成了庞大创业冲动群体, 又强化了某些区域缺陷, 使贫困生创业群体的文化引导任务艰巨。

西部高校贫困生群体创业的文化困境存在着诸多形式。如创业教育的环境困惑 (缺少系统的创业教育机会、课程体系、师资、教育实践平台等) 、创业政策资源欠缺的困惑 (鼓励贫困生创业的政策不完备, 为毕业生设计的政策有少许, 对在校贫困生群体创业的政策几乎是空白) 、创业的社会心理文化困惑 (支持贫困生创业、宽容失败的氛围差, 认为毕业求职就业是正道, 创业属无奈之举;学校对贫困生创业提供的制度和资源条件很少, 学生办公司被误认为是不务正业, 甚至持鄙视态度等) 、创业的经济环境困惑 (西部大开发带来了机遇, 但总体上经济欠发展, 给贫困生群体创业的市场条件不充裕, 商机较少) 。

贫困生群体的创业过程, 也是强化贫困生创业动力的过程。由于西部边远地区贫困学生缺少社会辅助资源, 总体上属于就业更困难群体, 因缺乏社会资源或就业经济支持, “一张白纸”的创业文化心态, 更鼓足了他们创业的勇气。

贫困生群体的创业经历, 是现代教育精神的人格塑造过程。通过创业经验的总结, 使其将西部农村长期远离工业化大生产, 家庭式独立生产方式孕育的自主创业个性, 适应艰苦恶劣自然环境的顽强意志与吃苦精神, 升华为具有现代意识和集体团队精神的创业文化。

二、西部高校贫困生群体创业的文化导向

西部高校贫困生创业群体的文化导向具有量与质的规定性。通过文化导向的作用, 可正视贫困生地域特点和生源特点, 充分认识对该群体进行创业教育的战略意义和社会价值。通过激发与挖掘西部高校贫困生群体特殊的创业原动力, 可以培育西部开发的创业大军, 从文化的角度入手, 转变社会、学校、家庭对大学生创业的认识, 营造创业的文化氛围。通过构建西部高校贫困生创业教育的新体系, 在政府的教育行政指导框架内, 予以制度和条件支持, 使制度导向始终体现由人力资源大国向人才资源强国的转变, 通过贫困生创业教育, 形成社会的导向价值体系。

三、西部高校贫困生群体创业的文化定位

西部高校贫困生群体创业教育教什么?创业教育的目标文化价值定位是什么?是形式引导还是内容教育?是鼓励小贩式利益标准, 还是在教育层次、文化设计、创业平台建设、专业学科基础上支撑知本创业?

西部高校贫困生群体的教育引导不能仅仅局限于扶贫这一狭隘目标, 而应通过系统的教育, 培养立足西部、面向全国、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综合性创新、创业人才, 以提升贫困大学生的就业能力, 实现扶贫与扶志相结合, 创业与成才相结合。通过教育, 影响其形成明确的学习目标和事业目标, 具有发现机会、整合知识、综合创新的能力。通过教育引导, 培养其创新欲望和创业意识, 鼓励其组建创业团队, 将创新知识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为西部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西部高校贫困生群体的教育引导, 须形成常规教育引导的积极系统方案。即构建围绕一个中心 (即以培养贫困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为核心) , 建设二个载体 (即创业教育的课程载体和创业教育的实践载体) , 培养三种素质 (创业意识、创业知识、创业能力) 的贫困大学生创业教育人才培养方案。

四、西部高校贫困生群体创业教育的文化构建

西部高校贫困生创业教育的文化构建, 须以提高就业能力为核心。西部高校不少贫困大学生有其自身的一些弱点, 鼓励、支持他们参加创业活动, 是一个重要的文化激发过程。

【群体文化】推荐阅读:

创业群体05-21

群体中毒05-21

群体困境05-25

群体评价05-25

创新群体05-31

老年群体06-08

健身群体06-16

群体价值06-17

群体暴力07-01

极化群体07-10

上一篇:有余数除法下一篇:物资设备采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