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体健康(精选11篇)
群体健康 篇1
适度规模化和集约化养猪模式, 无疑是提高劳动生产效率的主要途径, 但是, 由于饲养密度增加, 如果饲料品质下降、猪舍设计不合理, 或者通风不良, 猪群极易暴发疾病。因此, 猪场一线的兽医, 主要精力应放在注重群体健康, 加强疫病的群体预防上, 而不是忙于治疗患病动物个体, 最后得不偿失。按照流行病学的理论, 当群体免疫保护力下降时, 猪群中易感个体增加, 不断感染和排出病原, 猪舍内病原含量积聚, 疾病迟早会暴发。因此, 从群体水平来考虑猪群疾病防控, 应该值得重视, 并在实践中加以应用。在兽医领域中, 群体免疫和群体健康的概念, 处于方兴未艾的发展阶段, 成熟理论不多见, 本文根据个人临床经验而撰写, 旨在抛砖引玉、百家争鸣, 丰富我国猪病的群体控制理论和技术。
1 群体免疫
所谓“群体”, 是针对“个体”而言, 根据实际情况, 其规模大小有所不同, 如猪场中的某个栏 (舍) 、某个生产线、某个猪场, 甚至是某个地区的猪群。本文中的“群体”, 主要指猪场水平。
群体免疫 (herd lmmunity, herd effect) 是指当病原传入某一动物群体时, 动物群体中的大部分个体因接种疫苗而获得免疫力, 也使其它没有免疫力的个体间受到保护而不被传染。关键是即使猪群发生感染, 病原也不能增殖, 不能扩散。为达到这个目标, 要求达到或超过保护力的动物在群体中达到一定比例, 这个比例需要在不同免疫水平的群体中, 用野毒攻击才能计算出来。在群体免疫中, 个体免疫是基础, 如同细胞是机体最基本的组成单位一样, 但是由于个体之间遗传、体质差异, 对同种疫苗产生的免疫应答程度有差异。一般地, 群体免疫后, 虽然免疫密度达到100%, 但是, 很难达到全部免疫合格。漏免或免疫剂量不足, 是不可忽视的原因。在群体水平上, 免疫合格率是评价群体免疫的最重要指标。
2 群体免疫的评价指标
免疫合格率是指免疫抗体达到临床保护力的动物头数在群体中免疫动物总数的比例。目前, 多数疫苗接种后的免疫合格判定指标是根据血清抗体水平来确定的。不同疫苗的免疫合格水平有所不同, 见表1。
通过抗体水平高低来判断是否免疫合格, 主要用于监控病毒性疫苗的免疫效果。对于细菌疫苗, 除了通过血清抗体来评估外, 也可通过血清抑菌试验来判断, 在这方面未有明确的指标。目前尚无商业化的猪寄生虫病疫苗。
按照上述方法测定群体中至少30头猪的血清抗体, 根据不同疾病防控要求, 达到不同的免疫合格率 (一般需要至少达到90%的免疫合格率) , 则可以判定猪群免疫合格。但是, 烈性传染病 (如口蹄疫) 例外, 因为一旦某一头病猪的水泡破裂, 释放出的病毒量远远超过疫苗提供的能抵抗发生感染的病毒阈值。
群体监测样品采集的要求。这与调查疾病流行率 (猪蓝耳病或猪圆环病毒感染) 或者是调查某种疾病是否存在 (如根除计划中伪狂犬病是否存在) 的采样要求不同, 此时要考虑诊断方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疾病流行率和置信区间 (95%) 。群体免疫评估所需要的样品, 具有统计学意义即可, 同时样品应采取分层采样, 才有临床意义, 即应该明确到具体某个阶段的猪只, 如保育猪、生长育肥猪、公猪群或母猪群等。
通过监测, 如果某一群体的免疫抗体合格率低于上述要求, 则需要考虑加强免疫。在群体免疫评价中, 要注意的是, 并非所有的抗体类型均具有临床保护力, 例如, 蓝耳病毒ORF7基因编码的N蛋白作为抗原建立的ELISA, 所检出的抗体是针对N蛋白的, 这类抗体是感染标志而非保护力标志。在多数情况下, 中和抗体效价与保护力的相关性更显著。但是, 中和试验需要时间长、检测条件严格, 不能作为基层检疫单位使用, 这是其缺点。
正确评估免疫合格率的作用, 需要考虑流行毒株与疫苗毒株抗原或血清型的匹配性。如果野毒发生了变异, 如新伪狂犬病毒、猪圆环病毒2型新基因型、不同蓝耳病毒株和口蹄疫毒株血清型变化, 则疫苗的保护力不完整;副猪嗜血杆菌、猪传染性胸膜肺炎和猪链球菌病的灭活疫苗只能提供抵抗与疫苗菌株血清型一致的野生菌感染能力。因此, 在选择疫苗并预估其免疫保护力时, 需要注意。
评定以某毒株研制的疫苗是否能抵抗野毒株感染, 可通过测定这疫苗毒株与流行野毒株之间的血清交叉中和试验, 以计算抗原相关指数, 选择最高抗原相关指数的疫苗。当然, 最直接的方法是比较免疫原性基因的同源性, 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 选择同源性高的疫苗毒株制成的疫苗, 效果较好。
3 影响群体免疫的因素
接种免疫后猪群是否获得免疫力, 与多种因素有关, 包括传染病、饲料毒素、药物使用、免疫程序科学性、饲养是否规范等。
3.1 免疫抑制疾病
免疫系统的功能是识别外来物质, 加以清除, 如识别和吞噬病原微生物;识别抗原, 产生免疫反应, 以清除感染的病原。结构完整性是保障其完成抗感染的前提。任何能破坏免疫系统结构的疾病均可造成免疫抑制。免疫麻痹和免疫耐受是2种不同的免疫相关疾病, 前者是指猪曾经接触高剂量抗原, 后者指长期接触低剂量抗原 (如胚胎期猪瘟病毒感染引起初生猪对猪瘟疫苗接种后无反应) , 造成再次接触同一抗原时不能产生免疫应答的现象。
1) 猪圆环病毒病。本病原是猪圆环病毒2型, 目前已经知道猪圆环病毒病2型包括2a、2b、2e等基因型毒株, 多数人认为, PCV2b的致病性大于PCV2a。已经发现2a和2b基因型、PCV1和PCV2之间发生重组, 产生新的毒株, 对疫苗的保护力提出新的挑战。最近发现PCV1可引起胎儿的病变, 这是值得注意的新动向。
PCV2可直接引起仔猪断奶后多系统衰竭综合征、肾炎皮炎综合征、母猪繁殖障碍、肠炎、间质性肺炎等, 其引发的炎性水肿是最常见的病理变化。此外, 该病毒感染引起淋巴结中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衰竭, 淋巴细胞数量减少, 其结局是对免疫刺激不发生应答, 这种无应答是广泛性和非特异性的, 并不针对某种抗原。PCV2可侵入猪肺泡巨噬细胞和树突细胞中, 但未见其在这些细胞中进一步繁殖, 对这2种细胞功能是否发生影响, 尚未明确。已有报道, 猪圆环病毒2型感染, 降低了猪蓝耳病活疫苗的效率。猪圆环病毒2型感染, 可继发副猪嗜血杆菌病和猪链球菌病, 与感染猪体内捕捉和杀灭外来病原的能力下降有关。
2)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原有美洲株和欧洲株, 我国目前流行的是美洲株, 有传统毒株如Ch1-a毒株, 也有变异毒株如JAX-1毒株, 变异毒株的致病性更强。本病毒有持续感染、抗体依赖增强作用和高度变异的特点。病毒除可引起母猪繁殖障碍和仔猪呼吸道症状外, 造成间质性肺炎和肺门淋巴结充血肿大是该病的主要特点。猪肺泡巨噬细胞是猪蓝耳病毒的靶细胞, 感染后该细胞被破坏, 因此对外来病原的杀灭能力下降。由于蓝耳病毒对免疫组织的损伤, 如果被蓝耳病野毒感染或者接种疫苗弱毒株后1周内, 接种其他活疫苗, 则该疫苗的免疫效果会下降, 群体免疫合格率也下降。
3) 饲料霉菌毒素的影响。饲料原料 (如玉米) 在收割时遇到梅雨季节, 过度潮湿, 导致青霉菌属、麦角菌和梭霉菌属的霉菌生长, 这些霉菌可分泌产生呕吐毒素、玉米赤霉烯酮、T2毒素和伏马毒素;另外, 在饲料生产、贮存和运输过程中, 温度处于25~30℃、湿度在80%~90%时, 容易滋生曲霉菌, 并产生黄曲霉毒素和赭曲霉毒素。这些毒素中, 黄曲霉毒素、赭曲霉毒素和伏马毒素在高剂量时可引起急性中毒;在低剂量时, 可引起免疫抑制。
预防的办法是在原料收获时, 尽量保持原料的干燥;购进饲料或原料时, 要检测饲料中各种毒素的含量 (表2) ;在饲料保存时需保证合适的温毒效果。度与湿度, 可在饲料中添加防霉剂防止霉菌生长, 也可在饲料使用时添加脱霉剂, 可取得一定的脱毒效果。
3.2 疫苗质量和免疫程序
在保证疫苗质量和贮藏条件的前提下, 按照母源抗体实施规范免疫是确保仔猪免疫效果的基本条件。受母源抗体影响的活疫苗有猪瘟和伪狂犬病活疫苗;猪瘟母源抗体水平与母猪是采用普免还是跟胎免疫有关。普免方式能简化免疫程序, 但是免疫母猪在不同时间分娩, 其仔猪的母源抗体消长规律不同, 仔猪就应该采用不同的免疫时间, 而不是单一的免疫程序;同样, 伪狂犬病活疫苗的母源抗体在60日龄左右才消失, 如果在4~50日龄之间注射活疫苗, 则免疫抗体下降。此外, 一些灭活疫苗在第2次免疫后, 发现在免疫后1周抗体水平有短暂的下降, 随后才逐渐上升, 如猪圆环病毒病灭活疫苗等。细菌性疫苗则禁止同时使用抗生素和抗菌中草药。
3.3 不同疫苗之间的干扰
一般需要考虑猪蓝耳病活疫苗与其他疫苗之间的免疫间隔时间, 主要原因是蓝耳病活疫苗引起淋巴结短暂病理损伤, 降低机体对随后使用疫苗的免疫应答。至于其他疫苗之间的干扰, 不同临床数据有差异, 这与不同猪场猪群健康状况有关。2种或2种以上疫苗同时使用, 可能会增加猪应激的程度, 尤其是不同疫苗的佐剂不同, 这种副反应更加严重。
3.4 影响免疫系统的药物
已经明确, 糖皮质激素 (如地塞米松) 影响淋巴细胞分化为浆细胞;部分退烧药物 (如安乃近) 能影响粒细胞生成, 可降低免疫系统的功能, 而这2种药物在临床的消炎退烧中较为常用, 因此, 建议慎用或少用。
3.5 饲养规范
疾病固然是严重影响养猪业的关键, 但是饲料营养价值是否全面和平衡、维生素含量和活性是否保持、猪舍是否干燥和空气质量好坏也会影响猪群的健康状态好坏, 而且是主要因素。近年来, 猪群应激正日益受到重视, 并逐渐建立了评价应激的方法, 如利用急性期反应蛋白作为指标, 监控和评价猪群的应激及其应激原。正所谓“养重于防, 防重于治, 养防结合”。
μg/kg
引自:乔春生主编, 养猪生产管理实务,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9年8月, 第一版, 22-23。
4 群体健康与疾病防控
4.1 群体健康的标准
群体健康状态大致可分为3种类型。
1) 临床健康。指生产成绩正常而稳定, 主要病毒病如猪瘟、伪狂犬病和蓝耳病毒均为阴性;群体免疫水平较高, 而且抗体滴度比较均匀;病毒血症为阴性。
2) 亚临床健康。猪群生产成绩稳定, 有的猪携带病原但不排毒, 如伪狂犬病潜伏感染和蓝耳病持续感染状态, 这种猪群在应激状况下, 可排出病毒。群体免疫处于临界状态, 但未检出新感染的早期抗体 (IgM) , 也未发现新的病毒血症。
3) 疾病活跃状态。猪群已经处于明显发病状态, 病猪排出病原, 病原在猪舍环境中大量存在、迅速传播;群体免疫低下, 免疫合格率低, 抗体水平参差不齐, 可检出野毒抗体;总免疫球蛋白含量和淋巴细胞总量低于正常值。
4.2 疾病综合防控
为追求群体健康, 控制疾病, 要求我们具备如下思维。
1) 实施主要疾病净化, 如猪瘟、伪狂犬病净化等, 逐步淘汰野毒感染动物, 并加强引种检疫。在核心种猪场, 这种理念尤其重要。
2) 重视群体免疫的合格率, 但不必过分追求100%的免疫合格率, 甚至可以在确保群体免疫合格率的前提下, 在猪群中设立非免疫的“哨兵猪”, 观察和检测哨兵猪的野毒抗体, 可监控猪群中是否有新病毒传入或感染猪是否排毒。
3) 对于猪群中出现的弱仔和病仔, 应及时隔离和淘汰;即使治疗, 一个疗程后无好转, 建议迅速无害化处理, 以免排毒威胁和感染邻近易感猪群。
4) 重视猪场外源性和内源性生物安全措施的制定和落实, 包括车辆和来访人员的消毒、投入品 (包括饲料、疫苗和饮水) 中外源病毒 (细菌) 的监测、环境中病原菌总数的检测等。
5) 用流行病学方法, 对猪场内实施的疾病控制措施进行经济效益分析, 如评价根除计划、免疫预防、药物防控还是生物安全措施等, 确定最佳方案, 实现最大的投入产出比, 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5结语
从群体水平重视猪病防控, 是有效防控疾病流行的根本思路。免疫可使猪群需要更多的病原, 才能发生感染, 同时, 降低和缩短感染猪排出病原的数量和时间;不同疾病的群体免疫合格率需要通过大量实验室研究和临床试验验证才能得出完整的数据。从流行病学角度, 科学评价不同疫病防控措施的“性价比”, 从而采用更合理的方式有效防控猪病。
群体健康 篇2
1 一般儿童群体健康管理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城乡居民收入的不断提高,一般儿童群体的健康管理体系应具有普遍性,其评价指标主要包括生长发育的评估、营养状况的评估、心理发育评估、家庭成长环境因素评估等。
对儿童生长发育评估是世界各国儿童健康管理的日常工作之一,世界卫生组织(WHO)研究制定的生长发育参数标准,主要以健康儿童人群中自由生长的母乳喂养婴儿为研究对象,同时排除了对儿童生长发育曲线的社会经济约束因素,这样才有较好的代表性。我国 年正式发布了最新的7 岁以下中国儿童生长曲线参照标准,在实际运用中,该标准比较粗泛,如对于出生后前3 个月的婴儿,由于生长发育迅速,却不能找到对应的参照值。目前国内其他评估指标,如体质量指数(BMI)、Kaup 体质量身高指数、Quetelet 指数、Ververch指数等也在使用中。例如,BMI 可以用来评价儿童肥胖,Kaup 体质量身高指数,适用于学龄前儿童的体格营养状况评价,二者也可用于大规模有效筛查。应用婴幼儿身长或体质量值与参考值相比较,评估婴幼儿体格发育是否符合相应的标准,基层使用仍较普遍。骨龄测定对儿童生长发育评估具有一定的临床诊断价值,它是以儿童骨骼的发育变化用于计量儿童体格发育的进程,这是一项反映身体发育成熟度的可靠性指标,值得临床推广。
婴幼儿营养状况的评估,主要是通过喂养方式、辅食添加情况、营养性疾病的筛查3 种形式进行评估。另外,还应考虑当前我国的食品安全等问题。研究证实,婴幼儿母乳喂养是最为合理的喂养方式,是最符合婴幼儿生长发育的营养物质,也是婴幼儿获得免疫防御功能的绝佳食物。因此,婴幼儿阶段是否母乳喂养,早已成为评价婴幼儿是否获得最佳的喂养方式的重要指标之一。研究表明,产后婴儿与妈妈早接触、早吸奶、勤吸允,可以提高纯母乳喂养率。适时合理添加辅食也是评价的重点之一,添加辅食过早或过晚都会对婴幼儿生长发育产生不良的影响。WHO 的最新标准是,纯母乳喂养应持续6 个月,从6 个月以后开始,在继续母乳喂养的基础上由细到粗,由少到多逐渐添加各种辅食,并认为母乳可以喂养至2 周岁。在我国,婴幼儿添加辅食易受社会因素、环境因素、家庭因素、个人因素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易导致给婴幼儿辅食添加的时间过早或过晚,我国传统的习惯是添加辅食的种类偏少、质量较差,少量食物过敏等也应值得重视。目前还没有适用于我国的儿童喂养问题筛查标准,具体指标还需要进一步科学化和标准化。营养性疾病在一般儿童群体健康管理中重要性较弱,儿童食品安全问题是儿童健康管理的空白,相关前瞻性研究在我国也几乎是空白。
婴幼儿的心理发育,行为发育评估虽然越来越受到重视,但在我国,目前的儿童心理行为领域的信息获取还相当有限,主要靠监护人和相关从业人员如医生和校医的观察和询问,根据相应的心理测量(如性格、智力、个性、行为、情绪等)和精神疾病诊断标准进行合理推测、评价和诊断。儿童神经心理发育评估方法可以通过发育的筛查与评估和儿童神经心理测验得以实现,常用的心理行为发育测量表有丹佛发育筛查测验(DDST)、贝利婴幼儿发育量表(BSID)、盖塞尔发展量表(GDDS)等。
家庭成长环境的评估还于较浅的实施阶段,内容包括家庭的生活模式、亲子关系及父母的育儿观念、父母婚姻质量、家庭氛围等方面。国外执行的是家庭环境评价的陈述量表――家庭环境筛查问卷,在国内,尚未系统编制本土文化背景下的儿童早期家庭养育环境评价量表。中医体质的评估是崭新的儿童健康管理评价指标,由于儿童处于生长期,所以其科学性评价尚需要深入研究,有必要建立一套符合儿童快速生长生理特点的、客观化、规范化的中医体质辨识标准。目前对于儿童中医体质分类种类较多。如均衡型、阴虚型、阳虚型、湿热型、特异质5 种类型,如心肝有余(热体)和肺脾不足(寒体)2 类,如正常质、阴虚燥热质、阳虚迟冷质、痰湿腻滞质、气血两虚倦怠质、阳盛质6 种类型等。
2 留守儿童群体健康管理
留守儿童在我国是一个特殊群体,不完全统计在我国有超过3 000 多万人。由于留守儿童存在体质健康和心理健康等诸多问题,因此,他们需要特别关注,进而提高这一群体的健康水平。《中国儿童少年营养与健康报告2009》显示,儿童少年健康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对于留守儿童状况则更为严重,尤其是生长营养不良和心理健康问题,应当引起基层政府、卫生和教育行政部门的足够重视。目前,我国关于留守儿童健康管理的研究仅处于初级阶段,健康干预模式也研究不多。如何建立符合留守儿童特点的健康管理模式是一种新的尝试,尚需进一步探讨。通过健康干预改善留守儿童健康状况,提高生活质量和快乐感,做好留守儿童健康管理对预防成年期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精神疾病等达到早期预防的目的,具有深远的意义。
与一般儿童健康管理不同的是,留守儿童的监护人责任弱化或缺失会导致上述监测指标的全面下降,而且健康管理实施难度更大,针对这一特殊群体,健康管理的范畴应当有所侧重,重点要进行生长发育的评估和心理健康评估。
由于目前城乡儿童不同年龄段在平均身高、平均体质量、幼儿2 周患病率和体检达标率等仍存在较大差异,受祖父母教育程度不高、健康习惯落后等负面影响,留守儿童的生长发育评估主要通过教育机构来完成,首先要获取准确的生长发育信息,对照标准发现问题,进而进行营养干预和运动干预。
留守儿童心理、行为发育评估对留守儿童正常成长非常重要,这关系到儿童个体的人生发展和国家的社会发展,需要依靠直接监护人和教师的.认同和配合,在性格、智力、个性、行为、情绪等方面要及时动态采集信息、评价和诊断。教育机构应当与监护人和全社会相互配合,根据留守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对他们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辅导,对行为有偏差、心理有障碍的留守儿童及时给予必要的关心和指导,使他们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达到临床诊断标准的要进行必要的心理干预和疾病干预。从长远来讲,留守儿童健康管理要进入行政和立法的轨道,政府部门要进行在经济和人员投入上加大成本,加强健康知识的普及和宣教,国家和地方层面的法律法规是保证学生健康管理有效运行的关键,健全法制是留守儿童健康公平的保障。
3 流浪儿童、重残重病儿童、孤儿及贫困家庭儿童等特殊困境儿童群体健康管理
流浪儿童是我国社会和经济结构转型过程中出现的一个特殊群体,因其权益全面受损而正在成为整个社会广泛关注的弱势群体。重残重病儿童、孤儿及贫困家庭儿童则是底层社会生活阶层的极端个体,研究表明,这些特殊儿童群体与留守儿童有密切的关系。现阶段这些儿童群体的健康管理只能停留在理论,尚不能进入全面的实践操作层面,由于长时间远离家庭,缺乏亲情,这些儿童的心理和行为发展非常复杂,已经形成了特有的精神认知世界和人格体系,社会矫正让他们回归家庭和社会已属不易。
但这些儿童群体营养性疾病的管理仍有必要,主要通过社会救助机构,社区或家庭对进行性低体质量、消瘦、发育迟缓及慢性营养不良的生长发育水平进行评价,有条件可结合临床诊断筛查微量元素、铁蛋白、骨源性碱性磷酸酶、血红蛋白等。
保护未成年人是国家和社会的共同责任,从教育、医疗、法律道德建设和社会帮助等方面共同在源头上减少这些群体的数量才是根本。
4 儿童群体健康成长展望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人们的健康理念和健康需求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特别是城市儿童,绝大多数家长都希望对于儿童的生长发育、心理行为、潜能表达、体质体能、营养状况等早期发育有全面的认识和把握,这些需求或依赖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或直接享受儿童健康促进及个性化高端服务等。总之,这种需求将会不断增加,并且要求越来越高。我国不同儿童群体的健康管理尚处于起步阶段,
群体健康 篇3
摘 要 通常高校“体质弱势群体”是指患疾病和残障人群,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及高校的扩招,大学生体质弱势群体绝对数量也在不断地增加。体质弱势群体必然成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关注对象。本文从体育心理学的视角,分析体育锻炼对高校体质弱势群体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高校应采取的对策。
关键词 体育锻炼 弱势群体 作用
一、高校体质弱势群体的健康状况
(一)高校体质弱势群体的体质健康状况
高校体质弱势群体主要是有慢性疾病、病后、手术后及身体有残缺、身体异常、身体虚弱、轻度功能障碍、高血压、慢性病经治疗后恢复期、其他意外损伤经治疗或手术后恢复期。这些群体是在《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得分为59分以下的人群,以及体质指数(MBI)测试结果在MBI<20,或MBI≥26.5以下范围的人群。
(二)高校体质弱势群体的心理健康特征
1.自叹不如,盲目自卑
高校体质弱势群体在生理、情感、表现等方面的弱势,使他们存在强烈的自卑心理,并严重影响其健全人格的培养,现实生活中的各方面差距的存在与扩大,以及外界的精神虐待等剥夺着“高校体质弱势群体”的人格尊严,压制他们形成卑怯、畏缩的人生态度。这些使“高校体质弱势群体”丧失热情,缺乏生活勇气,自叹不如,自降人格身价,加剧恶性循环。
2.心理障碍,自我封闭
高校体质弱势群体主要存在焦虑、孤僻、脆弱、情绪不稳定等心理特点,害怕正视现实,过分自我封闭。尤其表现在人际交往这方面,由于交往主动性不足,心理障碍引起焦虑,造成高校体质弱势群体与他人交往时窘迫感较强,往往采取回避的态度,减少了合群倾向。他们独来独往,不愿和人交流思想,沟通情感。由于封闭心理严重,与他人沟通难以达到情感相容、行为相近、导致高校体质弱势群体学生人际关系较差。在人际交往中,他们不希望被人特殊对待,从而加重了他们的心理负担。但理智与现实却不容他们拒绝和脱离他人,这种矛盾的心理,往往驱使他们走自我封闭、孤僻甚至心理畸形。轻则会加重他们的内心痛苦产生一种挫败感,重则可能会产生极其负面的社会影响。
3.消极处世,缺乏信心
高校体质弱势群体学生经常笼罩于消极情绪中,处于精神紧张焦虑、情绪烦躁不安的痛苦境地。加上一些不正之风,使他们对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失去信心,出现悲观、消极心理,表现为自尊心的损伤,自信心的丧失,失败感和愧疚感等交织而成的紧张、不安、忧虑、恐惧的情绪状态。由于缺乏自信,对自己持有完全否定的态度和情感体验,缺乏生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抑郁孤僻,自我封闭;在心理上采取了逃避、退缩的应对方式;缺乏人生理想和生活目标,消极地对待人生,消极地看待生活中的一切。导致高校体质弱势群体学生闷闷不乐、行动无力、落落寡欢、忧愁、焦虑、苦闷、恐惧、悲伤而不能自拔,陷入身体和精神的双重折磨而不能自拔。
二、体育锻炼对高校体质弱势群体心理健康的作用
(一)克服自卑心理,增强自信心
体育锻炼可以克服高校体质弱势群体学生孤僻、羞怯、自卑等性格缺点。增加自信心,培养意志的坚韧性、果断性、独立性等品质,使高校体质弱势群体学生性格乐观、情绪振奋、充满生机、从而增进他们的心理健康,提高心理适应的能力。
(二)消除心理障碍,协调人际关系
学校体育锻炼大多是以群体活动形式居多,体育锻炼不但可以通过语言进行交流还可以通过一些肢体语言进行交往, 在集体活动中,体质弱势群体学生能与他人进行接触和交流, 并在交往中形成互相关心、照顾、理解他人,帮助他人的习惯,从而在心理上获得安全感和自信心,无形当中建立起一种良好的人际关系。体育锻炼在协调高校体质弱势群体学生人际交往,促消除心理障碍,培养心理适应能力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三)释放消极情绪,消除身心疲劳
体育锻炼可以释放高校体质弱势群体学生的消极情绪和消除身心疲劳。高校体质弱势群体学生长期处于精神紧张焦虑,心情压抑的状态,容易产生情绪消极、身心疲劳。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特别是集体活动,可以使他们改变孤僻的生活方式和消极处世的生活态度,在体育活动中产生愉快感,起到转移注意力的作用,有效的释放了消极情绪,同时缓解肌肉紧张,消除身心疲劳。
三、促进高校体质弱势群体心理健康的对策分析
体育锻炼对促进高校体质弱势群体健康水平能产生积极效益,而能使体育锻炼有效的促进健康的基本手段就是加强高校的体育课,重视高校的体育教育,让体育教师正确引导他们进行体育锻炼,培养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以体育活动为载体,不断丰富课外活动,加强教师与高校体质弱势群体、学生与高校体质弱势群体心灵之间的沟通,将心理健康教育有效地渗透到体育教育中去,增强高校体质弱势群体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认识,使高校体质弱势群体通过体育锻炼,通过高校的体育课程,提高健康水平。
(一)在体育课中加强心理服务,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根据高校体质弱势群体心理健康现状和心理特征,分析他们和同龄人生理和心理上的差异及心理致因,积极引导他们,对他们进行一系列的心理服务,以体育理论课的形式来开设专业的心理健康保健课,通过了解自我、评价自我、调节自我、教育自我的办法,促进心理健康,改善不良心态,打破消极心理定势。课中应注意心理教育方法的运用,加强心理引导,并能有效地调节他们的情绪,有针对性地对体质弱势群体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加大心理健康知识的教育和宣传力度,全面发展和提高高校体质弱势群体学生的身心素质。
(二)重视体育教育,培养积极信念
加强对高校体质弱势群体心理健康教育,要在体育教育这方面更加重视高校体质弱势群体,在教学中,结合体育教学内容,多进行一些集体性的活动,使体质弱势群体学生与他人进行接触和交流,在心理上获得安全感和自信心,从而改善体质弱势群体学生的人际关系。教学中结合体育竞赛,从而磨练和培养学生顽强拼搏,努力进取的精神,锻炼他们的意志品质,促使他们形成健康的情绪,使体质弱势群体学生身体恢复健康。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到体育教学中去,通过系统的讲授学习,使他们掌握心理调适以及消除心理障碍的方法,帮助体质弱势群体学生克服孤僻、羞怯、自卑等性格缺点,培养积极信念。
(三)加大高校体育改革力度,优化教育行为
根据高校体质弱势群体学生的实际情况,构建适应他们的体育课程结构。高校体育的主导目标,应从他们的心理特点、生理特点、身体素质等方面来考虑,设置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课程,在课程中设置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使学生了解心理健康基本知识,掌握心理保健方法,能对自己的心理状态进行调整。加强对体育教师的本身素质的提高,体育教师队伍的健全,是高校体育改革的关键。在提高体育教师素质的同时,要建立完善的体育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的教育体系,才能够有效的解决体质弱势群体学生的心理问题,通过全面、系统的教育,使他们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有效地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四、结语
提高体质弱势群体学生的健康水平是高校体育义不容辞的责任,要做好为体质弱势群体学生心理服务工作,体育教师要转变观念,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并要掌握一定的康复性体育保健知识、技术、技能。学校体育教育由于体育本身的特殊性,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产生的效果是其它学科无法取代的。要依靠全社会人们的共同努力,去研究和探讨,对症下药,防患于未然。只有全体教育工作者在思想上重视高校体质弱势群体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相互配合,共同鼓励他们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全面发展高校体质弱势群体素质,才能确保我国未来的人才质量。
参考文献:
[1] 江月兰.增进高校弱势群体学生身心健康的体育保健课教学实践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7(5).
[2] 汪颖.学校体育与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探讨[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7(1).
[3] 滕海颖.论大学生锻炼与网络心理健康[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6).
[4] 凌刚.在体育课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策略[J].安徽体育科技.2007(4).
[5] 贺建云.大学生弱势群体的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J].云南财贸学院学报.2007.
群体健康 篇4
1、高校体质弱势群体现状分析
目前, 我国高校体质弱势群体的健康现状是不容乐观的。根据我国高校体质弱群体的实际情况, 高校体质弱势群体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因为身体太胖太瘦导致身体素质差;二是曾经遭遇意外事故, 比如车祸, 不能参加体育锻炼;三是身体本身出了问题, 比如患有慢性疾病和其他疾病;四是先天就有身体上的缺陷, 不适宜参加体育锻炼。弱势群体学生在参加体育锻炼时, 心理状况不稳定, 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他们常常会感到自卑和压抑, 因为他们他们身体上有种种缺陷, 不能像别的同学一样, 轻松自如的参加应有的体育锻炼。但是在这些学生的内心深处, 有强烈的渴望, 去参加正常的体育锻炼, 就像别的同学一样, 追求在体育锻炼中获得的快乐和幸福。因此, 高校要科学合理的安排体育课程的内容和锻炼方式, 要充分结合高校弱势群体的特点, 提高高校弱势群体的身体素质, 改善他们的健康状况。
2、提高高校弱势群体健康水平的措施
2.1、改革高校体质弱势群体体育课程
(1) 课程目标。
制定体育课程目标一定要考虑弱势群体学生的实际, 制定有针对性的目标。比如, 针对疾病类学生, 课程目标是身体健康、疾病康复;针对伤残类学生, 课程目标是发展健康器官功能、改善残肢功能;针对体质弱的学生, 课程目标是强身健体、改善体型。我国教育部门对体育课程目标做出了指导性规定, 身体健康、心理健康、运动参与和技能、社会适应等是体育课程的基本目标。针对高校体质弱势群开展体育教学时, 要围绕这些基本目标开展。对目标的可操作性和时效性要特别重视, 促进体质弱势群体健康发展。
(2) 教学方法。
体育课程针对体质弱势群体的教学目标有一定的特殊性, 根据教学目标的特点, 要选择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一是营造和谐友好的学习环境, 加强师生间的互动交流, 注重学生心理品质的教育。老师要充分利用好课堂和课后时间, 关心、关爱每一位体质弱势群体的学生。了解到学生有恐惧心理, 老师要积极开导, 使学生克服困难。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是老师与体质弱势群体沟通交流的重点, 一旦发现, 要及时帮助他们进行校正。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 善良顽强的意志品质, 对参与体育学习和锻炼非常重要。
(3) 教学评价。
体育课程合理化、正规化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基础条件是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标准和方法。目前, 在我国普通高校中, 体育课教学评价标准和方法比较单一、不规范。一般课堂表现、出勤率和运动技能进行教学评价的依据, 有些学校会设置最高成绩限制。这些方法和要求从一定程度上体质弱势学生享有的体育权利。所以, 进行体育课程教学评价时, 应综合考察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知识理论, 要考虑体质弱势学生的客观实际情况, 把实践中知识应用作为重点进行考察。另外, 可以采用个性化的评价方式, 进行对待使不同类型学生, 在体能、知识、技能等方面都得到提高。
2.2、配备专业的体育俱乐部
虽然现在高校都普遍成立了教学和锻炼相结合的体育俱乐部, 但这些俱乐部服务的学生范围很有限, 主要对象是普通学生, 体质弱势学生一般不包括在内。所以高校应该给体质弱势学生建立专门的俱乐部, 而且要照顾到体质弱势学生的需要, 不如减肥俱乐部针对有减肥需要的学生, 康复俱乐部针对有身体疾病的学生等。同时俱乐部的工作人员可以有体质弱势的学生担任。这样才有助于体质弱势学生健康水平的提高, 有助于体质弱势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在俱乐部里, 体质弱势学生可以发展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同时, 俱乐部也是体质弱势学生进行学习交流的一个很好的平台, 在这个平台上他们可以展示自己的才能, 挖掘自己的潜能, 找到属于自己的快乐和自信。俱乐部的老师要时时关注和鼓励体质弱势学生, 让他们大胆进行人际交往, 丰富自己的文化生活。俱乐部对调节体质弱势学生的心理、增进他们的健康是非常有帮助的。
2.3、强化师资的专业培训
体质弱势学生是有特殊需要的, 结合这一点, 再加上健康因素, 开设了高校体质弱势群体体育教学课。这个课程由于对体育知识和技能教学在框架上进行了很大的突破, 对于教师的要求是很高的, 他们的知识必须丰富, 要对心理学、体育学、教育学等众多学科领域有所了解, 他们的技能也要过硬。而目前, 我国满足这些要求的体育老师相当的缺乏, 根本不能满足众多高校可体质弱势群体体育教学课。因此, 我们要这方面师资的培养。对想成为体质弱势群体体育老师的人, 对他们进行专业培训, 培训既包括心理学、体育学等知识理论的培训, 又包括体质弱势群体教学方面的技能培训。同时, 要抽调力量, 针对体质弱势群体的体育教学进行研究和探讨, 为今后的教学提供一些指导和支持。为了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 老师也要从自身做起, 提高自学能力, 构建自己的知识和技能体系, 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2.4、完善健全体育设施
体育设施是进行体育教学和锻炼的物质载体。没有体育设施, 就不能把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体育实践中去, 进而就不能了解体育教学的效果如何。学校应该健全和完善体育场地、体育器材、体育设备等体育基础设施, 没有的要及时购置和建设, 已有的要做好维修和保护。但是针对体质弱势群体的体育设施和器材, 要一定的特殊性, 方便体质弱势群使用。而在目前我国的大学里, 没有给体质弱势群体专门提供安全可靠、合适方便的器材和运动场所。学校的体育设施主要针对的是普通学生, 没有重视体质弱势群体体育运动的需求, 这对实现教育公平是不利的。体育教育课程要面向学校里的所有学生, 不论他是体质弱还是体质强, 我们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的教育理念, 关注和尊重每一个学生, 让学生同等的体验运动的乐趣。在此, 为了提高体质弱势群体健康水品, 就要求学校在资金和政策上支持完善健全针对体质弱势群体的体育设施。
3、结语
综上所述,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而高校体质弱势群体的体质却在不断下降, 他们的健康状况也在时刻牵动着我们的心。从某种程度说, 高校体质弱势群体健康水平可以反映了我国整体国民的健康水平。为了提高高校体质弱势群体的健康水平, 我们可以从改革高校体质弱势群体体育课程、配备专业的体育俱乐、强化师资的专业培、完善健全体育设施等方面着手。我们全社会都要关心、帮助高校体质弱势群体, 让他们融入到体育教育中, 享受体育的魅力, 推动我国体育教育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吕晶红, 王汉臣.普通高校体质弱势群体学生体育健康促进模式的探讨[J].当代体育科技, 2013, 09.
[2]王汉臣, 吕晶红.普通高校体质弱势群体学生体育健康促进干预对策研究[J].高等农业教育, 2013, 02.
[3]于晓东, 李雪峰, 钱来.大学生体质弱势群体健康促进策略研究[J].菏泽学院学报, 2010, 05.
[4]王茹, 李卫东.健康促进计划对高校体质弱势群体体质与锻炼态度影响的实验研究[J].体育世界 (学术版) , 2010, 10.
[5]薛敏.高职院校增强体育训练对体质弱势群体健康促进策略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4, 34.
群体健康 篇5
新华网济南9月11日专电(记者刘宝森)山东菏泽的农民崔德水曾在河南某乡镇小型矽砂厂打工5年,由于工作环境恶劣以及对于职业病知识的缺乏,他不知自己患上了矽肺病,当确诊后他想讨个公道时,那家曾工作过的工厂早已大门紧闭,老板也不知去向。
山东省职业卫生与职业病防治研究院研究员张宏说,像崔德
水这样的情况目前并不少见,近几年他受理过的职业病诊断案例多是来自乡镇企业的农民工,他们正在成为职业病的高危群体。由于农民工多数在职业危害严重的岗位上工作,如矿业、皮革、机械、化工等行业,同时,他们对职业危害缺乏识别与认知,自我防护意识差,许多人被职业病侵害而得不到应有的保护,甚至根本不知道正在受到职业病的侵害。
根据山东省卫生厅卫生监督所的最新调查,一些用人单位职业卫生管理较差,没有按照法律要求建立职业卫生管理制度,职业病防治管理机构、管理责任制、防治计划建立率比较低。由于健康监护体检落实不到位,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前健康监护体检率分别为60.9%、54.2%、45.8%。甚至一些乡镇企业、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负责人忽视法律要求,以种种借口逃避法律义务,并以非正式工等为由不安排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农民工进行“三岗”职业健康检查。
张宏分析认为,制约农民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主要障碍是农民工就业缺乏稳固的.劳动关系,流动性大,即使罹患职业病,往往被忽视,得不到及时诊断、治疗和赔偿,即便是事后进行维权,往往所就业的企业没有持续性,不知什么时候就“关门大吉”,将责任推得一干二净。
群体健康 篇6
摘 要 为了加速满足大学生体质弱势群体日益增长的体育健康需求,结合高等学校体质弱势群体体育教学现状,对体质弱势群体学生的健康需求现状进行分析。得出目前我国高校对体质弱势群体学生开展的体育活动不够普及,缺乏系统规范的体育教学大纲、教学计划以及适宜的教材,缺乏专门的体育设施和场馆,体育课程教学内容单一,缺乏创新的结论。提出建议:注重特殊群体体育教师队伍的建设,加强特殊群体体育教师学科专业基础,加强体育设施经费投入,采用多样化的锻炼手段,开展多样化教学,帮助体质弱势群体学生培养健全的人格,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建议。
关键词 高等学校大学生 体质弱势群体 体育健康需求
一、前言
大学生体质弱势群体是高等学校学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学校应该给予重点关注的对象。目前,由于在校体质弱势群体大学生更加注重增强自身健康状况,因此对参加体育活动锻炼的渴望更加强烈,因此学校在研究教学与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同时,要注意体质弱势群体的体育教育相对于普通体育教育的重大区别。引导体质弱势群体学生积极参加体育运动,提高健康水平,矫正体质弱势群体学生的体能状态,促进他们活动能力的发展,对改善人际关系,塑造完美人格,推动和谐校园的构建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二、高等学校大学生体质弱势群体现状调查
通常把高等学校大学生体质弱势群体分为以下三个人群:学生本人身体患有不适宜参加剧烈体育运动的疾病和残障人群;身体患有各种慢性疾病(肥胖症除外)及其他疾病的人群;身体偏肥或偏瘦、基本运动素质偏差及其他情形的人群。
体质弱势群体的学生由于先天的不足或者后天疾病的原因,加之平时缺乏正确的运动锻炼,以至于他们的体质较差,生理机能较正常学生存在很大的差异。体质弱势群体学生对参加体育运动这一过程存在着典型的矛盾心理特点,一方面,这个群体的成员更渴望能像常人一样参加体育运动,从中收获运动的快乐。另一方面,因为自己某些部位存在的缺陷致使他们无法像正常人一样表现得非常优异而感到自卑和压抑。复杂、矛盾的心理特点导致他们在公众场合时常表现为少言寡语、消极内向的个性特征。但是他们的学习动机、情感、意志品质等方面的发展是处于良好状态的。通过对特殊群体体育课教师的访谈发现,体质弱势群体的学生心理状态大多数处于基本良好的状态,只有少数人在心理健康方面存在一些问题。
在教学内容选择上,大多数学校都表现出运动技术简单,运动负荷较小的特点,但部分学生对一些比较剧烈和刺激的运动项目也非常感兴趣,愿意去参加尝试,如球类项目、健美操等。因此,体质弱势群体学生在运动项目选择上为了与自身条件和爱好相适应而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但我国还有23.53%的高校未开设特殊体育课,在开课的高校中又有近70%的高校无较完整的教学大纲[1]。在教学内容上,多数高校将节奏缓慢、动作柔和的太极拳、太极剑等作为教学内容,而且授课方式、组织形式、教学评价与普通体育课模式基本还是一样的,没有按照体质弱势群体的特点与需要进行特殊化的教学设计,根本无法达到当前社会形势下的体质弱势群体体育健康需求。
三、结论
(一)目前我国高等学校对体质弱势群体学生开展的体育活动不够普及,体育活动项目较少,绝大部分竞技体育项目不适合体质弱势群体学生参加。
(二)当前各高等学校没有专门开设体质弱势群体学生的体育课,没有制订出系统规范的体育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没有编著适宜的体育教育教材。
(三)虽然体质弱势群体学生的体能体质是影响他们参加体育活动的很主要的原因,但是少数学生从心理上不能克服本身的自卑感、怕人讥笑是他们不愿参加体育锻炼的直接原因。
(四)缺乏适合体质弱势群体学生的专门体育设施,场馆等是阻碍高等学校体质弱势群体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要原因之一。
(五)体质弱势群体体育课程教学内容单一,教学模式常人化,缺乏创新。根本无法达到当前社会形势下的体质弱势群体体育健康需求。
四、建议
(一)积极开展适合体质弱势群体学生的体育课外活动,成立体质弱势群体学生体育课外活动小组,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并由专业的特殊群体体育教师进行指导监督,保证学生有组织有计划地参加课外体育锻炼,使教学形式灵活化、多元化。
(二)高等学校教育主管部门应注重特殊群体体育教师队伍的建设,加强特殊群体体育教师学科专业基础,有目的、有计划地增加特殊体育教育的一般训练,力争培养出专家型教师。
(三)各高等学校应该积极开展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帮助体质弱势群体学生树立正确的自我意识,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四)加强体育设施经费投入。为体质弱势群体学生创造良好的运动场所,提供足够的体育器材,并研制一些适合体质弱势群体学生的器材。
(五)采用多样化的锻炼手段,开展多样性教学,针对不同特点的学生因材施教。
参考文献:
[1] 吴燕丹.中国大学特殊体育教育现状调查与思考[J].体育科学.2007(01).
[2] 潘跃林,时传霞.高校体质弱势群体综合式体育教学模式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0(06).
[3] 林建华,郭琼珠.普通高校体育保健课的现状及课程设置的若干思考[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1(04).
群体健康 篇7
关键词:灰色群体,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一、幼儿园“灰色”群体的类型及成因透视
( 一) 幼儿灰色群体的类型
能力弱势类型。这些孩子在集体活动中动作不够协调, 在体育活动中, 经常落在后面, 游戏中很少获得成功感。在操作活动中, 由于跟不上老师的示范而不知所措, 在语言活动中, 不主动举手发言, 不参与讨论, 不积极和同伴结伴游戏。表现出迟缓, 不和群。
心理弱势类型。这类孩子性格内向, 不善表达和交往, 小心谨慎, 他们很难引起他人的注意, 是教师最晚叫出名字的一部分。语言迟滞、沟通障碍是这一群体幼儿的主要特征之一。由于他们缺乏与人沟通能力, 往往内心充满自卑感, 适应能力低。
( 二) 产生灰色群体的成因分析
其一, 家庭气氛不和谐。良好的家庭环境是孩子健康成长的摇篮, 然而有的家庭夫妻双方性格不和, 三天一小吵, 五天一大闹, 硝烟过去接着冷战, 不回家, 不做饭, 谁都不顾及孩子, 使孩子精神紧张, 惶恐不安, 久而久之变得沉默寡言, 难以合众。
其二, 教育方式不得当。有的家长望子成龙心切, 完全不考虑幼儿身心发展规律, 稍不满意就打骂孩子, 使孩子情感受到压抑。胆小的孩子就会产生强烈的自卑感, 在同伴和老师面前不敢说话, 与他认为能干的孩子产生对立情绪, 以保护自己的自尊心。
其三, 过分溺爱。中国目前421 问题比较突出, 隔代抚养比较普遍。由于老一辈人的教育观念较陈旧, 往往会放纵幼儿, 而且由于自身的原因还会在有意无意间限制孩子的活动, 这就造成了部分幼儿动手能力差、生活能力弱的特点。
二、关注幼儿灰色群体, 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策略
( 一) 创造良好生活环境, 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当孩子第一次离开自己的小家, 离开父母亲人的呵护走入幼儿园这个大集体时, 幼儿园的一切对他们来说都是新鲜的、好奇的, 更是陌生的, 由此产生的害怕心理紧紧地笼罩着孩子们。因此, 教师首先要给孩子一个安全、温馨的心理环境, 让孩子在班集体中感受到安全、温暖, 缓解孩子们紧张的心理, 使他们放下自己的戒备, 融入到同学们中去。温馨、温暖的幼儿园生活环境使孩子们产生安全感, 喜欢上幼儿园的环境, 喜欢幼儿园的老师和同学, 乃至使他们喜欢上幼儿园, 帮助“孤独”灰色群体幼儿走出第一步。
教师要让孩子多参加集体活动, 幼儿园是孩子们的世界, 在与同龄人一起生活的过程中, 孩子们会互相教会怎样玩耍, 怎样相处, 怎样生活。群体中的平等相处, 有助于克服独生子女娇生惯养、独来独往的缺点。
( 二) 提供参与表现机会, 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在教师上课时, 经常可见这样的现象: 表现迟缓的孩子常常被老师忽略, 导致这些“孤独”幼儿更加胆小孤僻, 因此,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多请他们扮演游戏角色、回答问题、充当教师小助手, 同时还可以合理利用差异性资源, 在班级中安排大手和小手, 大脚和小脚, 高个子和矮个子等活动, 让幼儿相互了解, 相互喜欢, 共同进步。
比如, 我带过一个班, 有个幼儿叫哲哲, 性格较孤僻, 不和任何同龄朋友交往, 语言发展也大不如同龄人。但是, 他在数学方面却很突出, 对幼儿园里出现的和数、量、图形有关的事物有着极大的兴趣和很高的认知水平。于是, 我主动和他玩与数学有关的游戏, 并且, 用很神秘口吻告诉班里的小朋友, 哲哲的大本领, 同伴们开始关注他, 发现他真的很能干。有一天, 班上一个大孩子羡慕地对哲哲的妈妈说, 我好佩服哲哲, 他每次发筷子都不会出错。哲哲的妈妈高兴地对我说, “我真的没有想到会这样说, 班上很能干的孩子都说哲哲能干! ”
在日常教学中, 教师不要忽视孩子的点滴进步, 适时地在众人面前予以表扬, 孩子在自信心一点点找回时, 就会变得开朗、大方, 渴望交往。哲哲的转变就是因为挖掘了他数学方面的能力, 使其敢于大胆表现, 越来越自信, 越来越愿意与其他人交住。
( 三) 以师爱感化孤独, 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幼苗需要爱心浇灌, “孤独”的孩子更需要爱的滋润。我首先摸清他们的脾气、喜好, 再投其所好, 慢慢地加以引导, 把他们当成自己的孩子, 以慈母般的爱去感化他们。
我曾带过一个这样的女孩, 开始来时整天抿着嘴、低着头, 谁都不理, 老师和她说话总是听不见回音, 早来晚回, 一副“独行侠”的模样。我们几个教师一商量, 干脆少说话, 多行动: 头发乱了给她梳, 出汗了帮她擦, 给她剪指甲、系鞋带, 经常伴以爱抚的动作, 摸摸头, 拉拉手, 甚至常从家里给她带小食品、小玩具, 总之给了她比常人更多的关爱。当她第一次主动地大声叫“老师”时, 我们都激动地流下眼泪。老师的爱有着无坚不摧的力量, 我们应当用爱心去支持这些孩子, 换回他们纯真的笑容。
( 四) 家校携手共育, 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幼儿园的任何一个教育目标都离不开家长的支持与协作。在家校携手共同努力方面, 我做了以下几点:
一是要使家长认识到能力差、不合群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 必须引起重视;
二是要与家长共探育儿经, 改变不科学的育儿方式, 给孩子一个和睦、民主的家庭。
三是让隔代抚养的家长知道要多带孩子走出家门, 让孩子与别的孩子自由交往, 让孩子形成“合群”的心理。同时形成全家人和睦相处, 父母关心孩子, 子女尊敬长辈, 彼此互相关心的家庭氛围。
比如, 我们班有一个叫小茜的孩子, 我发现她刚进幼儿园就显得十分沉默, 经常一个人躲在一边自顾自玩。这个小孩子长的很漂亮, 穿着也很得体, 蛮讨人喜欢的。我经过几次家访后发现了问题的根源。原来, 小茜爸爸是经商的, 经常需要在外应酬, 由于常常不着家, 导致小茜妈妈的不满, 两人为此经常吵架, 这个情况从小茜一出生就开始。小茜变得很内向, 不喜欢与人讲话。发现原因后我及时与小茜的父母进行了沟通, 点出了小茜存在的问题和原因。他们非常震惊和后悔。后来, 小茜父亲大大减少了应酬, 他有一次动情地跟我说, 其实我赚钱也是为了家庭和小茜生活得更好, 真的没想到因为我们给小茜造成了这么大的伤害, 真是谢谢你提醒我。
经过我们教师和家长的共同努力, 小茜变得很活泼, 回家也经常跟爸爸妈妈讲幼儿园发生的事, 完全恢复了幼儿的天真活泼。
( 五) 开展自主性游戏, 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游戏带给幼儿快乐, 使其人格得到应有的尊重, 心理需求得到体验和满足, 从而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心理健康发展。在自主性游戏中幼儿可以按自己的意愿去当“爸爸”“妈妈”, 去“开火车”“开飞机”, 他们可以尽情地想象, 并在想象中满足自己参加成人活动的愿望, 这对缓解幼儿内心的紧张和促进幼儿的心理发展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比如, 在玩医院游戏时, 许多幼儿喜欢玩“打针游戏”, 这是幼儿将自己在打针时, 受到的痛苦发泄到“打针”的活动中去。这些都是幼儿进行宣泄的表现, 之后脸上总会露出一种满足和痛快的表情。我们班的小轩小朋友, 性格较内向, 平时不爱表现自己。可是在玩建构游戏时, 经常会表现出极强的创造性, 不论是从造型、还是美观等方面都有自己的独创性, 在得到老师的表扬后, 他变得自信、开朗, 当起了班里的“建筑工程师”带领小朋友们一起玩建构游戏。
自主性游戏为幼儿提供了宣泄负面情绪、消极情感的机会, 学习如何安全、妥当地表现自己的情感, 对促进幼儿的心理健康有着其它活动所无法代替的效果。我们应充分发挥自主性游戏在幼儿心理健康发展中的作用, 把他们逐步培养成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和创新意识、全面发展的新世纪的主人!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 幼儿园“孤独”幼儿这个灰色群体是一个客观存在的事实, 我们要用辩证的眼光看待它, 用客观的态度来对待它, 用科学的方法来解决它, 才能实现教育的最终目标, 真正促进幼儿健康、和谐、全面地发展。
参考文献
[1]钱源伟.幼儿健康心理八十题.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高岚.幼儿心理教育与辅导.华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3]胡小明.体育人类学.广东人民出版社, 1999, 6:292.
群体健康 篇8
1个体宣教中存在的不足
1.1
在患者住院期间,因个别护士对健康宣教思想上不够重视,态度不积极;工作繁忙;患者病情危重、患者及家属情绪不稳定等原因导致宣教的效果差等因素,不能达到让患者了解住院环境、医院设施、自身病情及治疗护理措施等信息,从而影响疾病康复,导致患者对医院、所在科室的满意度下降。
1.2
原因分析:一是有些护士在接待新患者后,只忙于测量生命体征、写病历、处理医嘱,怕入院宣教浪费时间,不能按时下班,所以未及时进行入院宣教,使患者入院后进入一个陌生的环境,易产生焦虑和孤独感。二是在中午、夜间值班人员较少时,护士把入院宣教当作任务,三言两语,敷衍了事。三是入院宣教时机不当,患者刚入院时都有一种陌生感,情绪不稳定,未做病情处理前,就对患者进行入院宣教,患者因疼痛、不适或长途劳累而没有精力来听入院宣教,导致宣教效果不佳。
2群体健康教育讲座
针对个体健康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从2013年起,我院以产科为试点,开展了群体健康教育讲座,到2013年11月,以点带面,逐步在外科、儿科、内科开展了住院患者群体健康教育讲座。
2.1
在坚持入院时、住院期间对患者宣教的同时,每月各临床科室组织开展本科室健康教育讲座。由所在科室护士长组织,参加人员为当班的医生、护士及住院患者及家属,讲座内容各科室经前期全面评估后自行制定,在原来对患者住院期间宣教的基础上,各临床科室护士长根据本科室特点,患者及家属的学习需要及接受能力,制定相适应的目标和健康教育内容,选择适宜的健康教育形式,实施健康教育计划,评价健康教育结果,对住院患者及家属开展群体健康教育讲座。
2.2
群体健康教育讲座首先从一个临床科室开展(产科),通过半年时间的探索、实践,总结了适合在全院科室开展的成功经验。新的方法推广,采取以下方法。
2.2.1
护理部召开全体护士长会议,让取得好的做法的科室护士长(产科)介绍经验,内容包括为什么要开展此项工作、开展期间采取的做法和措施、取得的成效、存在的问题以及改进方法等。
2.2.2
护理部组织准备开展讲座的科室护士长,亲自到已开展工作的科室实地参加讲座.
2.2.3
科室在开展新的讲座形式时,护理部亲自到讲座现场,了解开展情况,指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以促进此项工作顺利开展。
3效果评价
3.1
群体健康教育讲座从2013年11月实施以来,我院各科已开展健康教育讲座70次,医护人员参与500余人次,患者及家属参与讲座700余人次。医患双方均受益,从医院方面讲,在组织讲座的过程中,医护人员锤炼了自己的组织能力、授课能力;从患者方面看,患者了解了医院的特色,所患疾病的状况,常见病的预防及治疗等,患者对今后选择就医及防病治病的理念及行为均有提升。
3.2
群体健康 篇9
关键词:特殊群体,大学生,心理健康,健康档案
一、特殊群体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建设的背景
1. 我国大学生尤其是特殊群体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不容乐观。
不同学者研究表明,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不太理想,心理问题检出率在15%—25%之间[1]24[2]98[3]89。特殊群体大学生(经济困难、学业困难、家庭遭遇重大变故、生理缺陷、心理困扰等)的心理健康水平更低,张庆吉等研究发现,大二、大三年级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比例较高[4]1642,黄艳苹等研究发现,离异家庭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低于正常家庭大学生[5]1087,李义安等研究发现,学业不良大学生心理韧性各维度得分均显著低于学业优良大学生[6]131。
2. 党和国家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提出新的要求。
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在《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教育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教社政〔2001〕1号)等文件中,提出要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基本建设标准(试行)》(教思政厅〔2011〕1号)明确提出:“应加强心理咨询个案记录与档案管理工作,坚持保密原则,按规定严格管理心理咨询记录和有关档案材料。”因此,建立特殊群体大学生的心理档案,是开展大学生心理干预的重要基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特殊群体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的作用
1. 有助于提升心理工作实效与水平。
完善的心理健康档案,是有效进行大学生心理干预的前提和关键,它有助于心理与学生工作者更加直观和全面的了解每位特殊学生的状况,从而更有针对性地制订帮扶措施,提升工作实效。此外,根据积累的众多心理档案,有助于心理和学生工作者进行纵向和横向对比研究,探索特殊群体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共性问题、成因与解决办法等,积累工作经验,对常见心理问题进行提前研判和干预,提升整体工作水平。
2. 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成长成才。
一方面,心理档案的部分信息,可以向学生本人反馈,这有助于学生更加全面地了解自我,正确认识自身存在的问题,促使其更好地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另一方面,针对特殊群体学生存在的心理困扰,既有专业的心理指导老师的引导,又有学生工作人员的帮扶,还有身边同学和朋友的鼓励。这必将帮助特殊群体大学生更好地成长成才。
3. 有利于推进学生工作的规范化水平。
当前,国家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各省市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也陆续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评估检查。特殊群体大学生心理档案的建立和完善,为各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了坚实的支撑材料,规范统一的档案,明晰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对象、步骤、手段和方法等,促进了学生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发展。
三、特殊群体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建设的原则
1. 真实全面原则。
一是确保档案的真实性。这是建档最基本也是最核心的要求,它直接关系到心理工作人员对学生心理状态的研判、分析以及后续采取的帮扶措施。因此,必须谨守科学严谨的态度,通过心理普查、浏览个人档案、家长访谈等可靠渠道收集一手信息。二是要确保档案的全面性。要建立全员帮扶体系,一方面发挥心理与学生工作队伍的作用,通过文档查阅、侧面观察、当面访谈等方法搜集特殊群体大学生的相关信息;另一方面,要积极开展朋辈帮扶,发挥党员、学生干部等骨干的作用,通过他们了解特殊群体大学生的日常行为,尽量全面地掌握相关信息。
2. 动态完善原则。
心理档案的建立,并非一夕之功,需要不断的补充和完善。一是要把握重要时间节点,集中完善档案。新生入学便是第一个重要节点,在此阶段,是特殊群体大学生心理档案从无到有的一个过程,因此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完成此项工作;其次,每学期初和学期末也是重要的工作节点,通常会增加新的学业困难学生名单,一些在学业方面非常困难的学生也会担负较大的心理压力,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尤其是边远地区生源的学生,通常会面临回家的路费、新学年学费缴纳等压力,还有其他一些学生,可能会在家触景生情,进入心情低谷期;第三是其他一些特殊的时间节点,比如,有研究表明,每年的春季是心理问题高发期,因此需要重点关注。二是要在平时的工作中,随时根据掌握的新情况,对档案进行完善。
3. 隐私保护原则。
心理档案的很多内容涉及大学生的个人隐私,务必要注重对个人隐私的保密。一是要严格限定心理档案的阅览权限。通常,只有学校心理咨询中心的专业老师与学生工作人员才有权限翻阅心理档案,必须加强对相关老师的保密意识和职业道德教育。二是要严格限定保密信息类别。相较于普通大学生,特殊群体大学生的心理往往更为敏感,他们对于家庭信息、成长过程中的特定事件、感情创伤、生理缺陷等,不愿被其他人知晓,因此,必须清晰界定敏感信息,对于无关人员严格保密。三是严格执行专人专管的制度。必须指定专门的地方,专门存放心理档案;必须指定专门的人员,专门负责管理心理档案。
四、特殊群体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建设的内容
1. 基础信息。
特殊群体大学生的心理档案,通常应包含以下基础信息:一是个人信息。此项内容应尽量翔实,包括姓名、班级、学号、性别、出生日期、民族、籍贯、政治面貌、宿舍、家庭详细住址、健康状况等,还应收录个人电话、邮箱、QQ号、微信号、家长姓名及联系方式等,这些信息,可为后续工作提供便利,尤其是在遇到突发情况时,能够在第一时间为校方提供尽可能多的联系渠道。二是家庭基本情况。根据笔者的工作经验,每一位特殊大学生的背后,都有一个特殊的家庭,全面掌握特殊学生的家庭情况,对于科学评估学生的心理状况并进行有针对性的帮扶,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通常,应重点关注家庭结构与成员,经济收入来源与水平,父母亲年龄、职业、身体状况、关系是否和谐,以及家族是否有遗传病史等。三是在校现实表现。一方面,要清楚记录特殊群体大学生的学业成绩、挂科情况、消费水平,另一方面,要特别关注他们的人际关系,比如参加社团和学生会等组织情况、宿舍成员和宿舍关系、情感历史及现状、关系不错的老师、同学与朋友等,人际关系情况,能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大学生的心理现状。四是特殊事件或经历。这里通常是指发生在特殊群体大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对其心理和人格的形成具有重大影响的重大事情,比如父母离异、父母早逝、因病致贫、失恋、身体残疾等,这些往往都是异常心理与扭曲性格的直接诱因。
2. 访谈记录。
在心理咨询中心老师或专职学生工作人员与特殊群体大学生进行咨询访谈时,一定要做好相关的记录。记录通常应包含学生是主要寻求帮助还是被动约谈,访谈时的状态或症状,访谈的时间、地点、主题,访谈的主要内容,尤其是学生在沟通过程中表述的相关信息,要尽可能按照学生的表述进行详细记录。
3. 信息分析与诊断。
结合新生入学时的心理测评结果、当面访谈以及各方面的反馈情况,对特殊群体大学生的心理现状进行综合评估,确定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存在的心理问题、严重程度、影响因素等。
4. 引导帮扶措施。
在此基础上,要按照“一人一册、一人一组”的原则制订有针对性的帮扶措施,即为每位可能存在心理困扰的学生建立一册档案,安排一个工作组进行帮扶,工作组要包含专职心理工作人员、辅导员、班导师、家长或直系亲属、学生骨干、宿舍成员等。帮扶措施要体现出个性化的特点,要针对存在的问题“对症下药”,比如对学业有困难的学生,可以安排一对一的学习带动、督促与帮扶,引导学生树立良好学习习惯,重树学习的信心;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可通过安排勤工助学岗位等进行帮扶。
5. 帮扶效果评估。
由工作组的负责老师定期更新档案信息,对于每次帮扶的过程要进行全程记录,并建立定期反馈、总结的机制,以评估帮扶的效果。比如对学业有困难的学生,在每学期末根据考试成绩进行评估;对于心理困扰比较严重的学生,可根据学生的精神状态、生活态度等评估他们在特定时段内的心理状况。根据帮扶效果,再确定是否需要调整帮扶方案。
参考文献
[1]汪立夏,舒曼.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负性事件及求助行为趋势分析:基于江西省十年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教育学术月刊,2013(5).
[2]李娜.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报告[J].中国成人教育,2014(10).
[3]林磊,陶思亮,王群.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与分析:以上海高校为例[J].思想理论教育,2015(5).
[4]张庆吉,涂叶满.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追踪观察[J].中国学校卫生,2015(11).
[5]黄艳苹,李玲.离异家庭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中国公共卫生,2011(9).
群体健康 篇10
1 儿科护士常见的心理问题
(1) 焦虑。相关研究显示有接近四分之一的儿科护理人员具有焦虑情绪, 常表现为紧张、痛苦难以自制、内心不安、无理由的恐惧, 常伴有植物神经系统的紊乱。 (2) 抑郁。儿科护士群体中, 抑郁情绪的发生率为20%~35%, 护士常见表现有食欲减退、心悸、能力减退、判断困难、兴趣丧失等。 (3) 个人成就感较低。护理人员的社会地位较低, 但是工作量大、工作时间长, 患儿易哭闹, 家属对孩子过分宠爱, 常对儿科护士表现过激行为, 她们不能从工作中充分体现自身价值, 导致个人成就感较低[1,2]。
2 影响因素
2.1 社会环境因素
(1) 工作压力:儿科疾病种类繁多, 病情发展迅速, 急诊比例大, 急救过程中家长情绪不稳定、易怒, 一旦发生意外家属常有过激行为、言辞激烈, 对护理人员辱骂甚至殴打, 导致护理人员工作压力大, 精神高度紧张, 同时随着医疗技术不断更新发展, 护理人员在完成紧张工作的同时必须不断学习, 适应医院需求, 导致护士身心“疲溃”。调查发现, 儿科护士其心里紧张度要高于医院综合科护士。 (2) 社会心理支持不足:由于职业因素, 人们认为医师的社会地位高于护理人员, 护士只是执行医师的医嘱, 病人常对护理人不够尊重, 导致护理人员情绪低落, 工作兴致不高, 导致护理质量下降, 从而造成恶性循环, 严重影响护理人员身心健康。
2.2 护士自身因素
(1) 护士心理因素:部分护理人员性格内向或者职业观扭曲等, 对职业价值认识不足, 不能很好地适应职业角色, 工作压力和负面情绪得不到排解, 长此以往引发心理健康问题。 (2) 对自身工作的认识:护理人员被患者或者家属误解和批评时, 立即产生厌烦情绪, 情绪波动大, 对工作和患者产生厌恶, 护士的心理问题发生率与自我评价方式呈正相关, 使得对工作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 (3) 儿科业务不精通:对各种儿科病人不懂得怎样有效沟通, 不能够熟练处置各种儿科病患者的治疗和护理工作。
3 提高儿科护士心理健康的对策
(1) 建立激励机制, 加强护理人员的培训:医院定期对护理工作进行评比, 设立奖惩制度, 给表现优秀的护士颁发奖金, 同时医院应积极开展儿科临床护理教育, 注重对在职护士的培养, 支持鼓励护士接受继续教育, 掌握更多新知识、新技能, 提高护理水平。 (2) 建立社会支持系统:加强护理工作重要性的宣传工作, 使患者、家属和医师以及医院领导更加关注和重视护理人员的工作, 提高护理工作者的地位, 对于其工作表示支持和肯定, 调动工作积极性。 (3) 护理管理者应尽可能合理有序安排工作, 完善排班制度:对护理人员的工作时间进行合理调整, 减轻护士的劳动强度, 减少夜班次数, 保证护士三餐时间和午休时间, 高峰时段做好人员储备。 (4) 提高护士心理素质。护理人员应自觉学习心理学的知识, 学习和运用积极的应对策略, 培养自己健康的人格, 稳定的情绪和积极乐观的精神, 减少不健康的行为方式。
4 小结
综上所述, 由于儿科护理工作的特殊性和复杂性, 无形中增加了工作压力和工作难度, 护理人员要学会自我调节情绪通过合理方式释放压力, 以积极乐观的态度投入工作, 同时医院方面也应从合理安排工作时间、设立奖惩制度和提高护理人员地位等方面缓儿科护理人员的工作压力, 提高工作效率, 减少护患纠纷, 提升我院的护理质量。
关键词:儿科护士,应激,心理健康,对策
参考文献
[1]赖晓帆, 吴兰笛, 毛君晓.护理人员心理健康及相关影响因素调查[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04, 20 (4) :75-76.
群体健康 篇11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通过调查、走访和询问广西工学院06级、07级学生及班主任, 确定弱势群体对象, 根据研究需要, 从中随机抽取95名残疾、轻度功能障碍和贫困学生为实验对象, 并对其进行第1轮实验, 随机抽取除实验对象外的95名弱势群体为对照组;通过调查、走访和询问确定广西工学院鹿山学院 (二级学院) 06级、07级学生及班主任, 确定弱势群体对象, 从中随机抽取90名残疾、轻度功能障碍和贫困学生为实验对象, 并以其进行第2轮实验, 随机抽取除实验对象处的90名弱势群体为对照组。
1.2 研究方法
1.2.1 实验法
1.2.1.1 于2008年4月-2008年6月对第1组研究对象进行第1轮教学;2008年9月-2008年11月, 对第2组研究对象进行第2轮教学。教学时数32学时, 其中理论8学时, 实践24学时。对照组学生按传统体育模式进行相关体育活动。2009年5月, 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有关心理健康的问卷追踪调查。
1.2.1.2 素质拓展训练内容的确定[5]:选取个人及双人项目:双人接力、相依为命、盲人闯雷阵;沟通项目:信任百步行、盲人摸号、孤岛求生;破冰项目:大树与松鼠、卧式传递、天龙八部;团队协作项目:信任背摔、有轨电车、人山人海。进行1.5h/1次/周, (其中准备部分15min, 主要部分45min, 交流讨论部分30min) 的素质拓展训练实验教学。实验组的教学分别由2名参加过素质拓展训练培训的讲师担任。对照组学生分布于学校各班, 基本能代表全校传统体育教学现状。
1.2.2 问卷调查法
1.2.2.1 SCL-90诊断量表[6]:该量表包括感觉、情绪、思维等9个因子, 采用5级评分, 按1、2、3、4、5计分, 分值越高, 心理健康水平越低。
1.2.2.2 采用《自尊量表》 (SES) [7]作为测试学生学习兴趣的工具。其中4道反向记分题。4个可供选择的答案分别给予4、3、2、1分, 分值越大, 说明自尊水平越高。
1.2.2.3 采用现场发放问卷, 现场回收的方式进行调查, 所有问卷全部有效回收。
1.2.3 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和数理统计法进行常规统计和研究
2 结果与分析
2.1 素质拓展训练对高校弱势群体自尊水平的影响
表1和表2表明:实验前两组学生自尊水平相当, 经T检验P>0.05, 差异不显著。实验后, 对照组学生自尊水平的平均值为30.5870和30.4840, 实验组学生自尊水平的平均值为31.5217和31.6110, 经T检验P<0.01, 两组呈非常显著性差异;停训半年后, 对照组学生的自尊水平略有下降, 实验组学生的自尊水平下降显著。实验组在施加干预手段后, 其自尊水平显著提高, 停止干预手段后, 其自尊水平下降 (P<0.05) , 说明干预手段 (素质拓展训练) 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尊水平。我们应从各方面创造条件确保弱势群体的体育参与能力, 从制度上保障弱势群体的体育参与权利, 为他们提供更多的体育参与机会[8], 促进其自尊水平的提高。
2.2 素质拓展训练对高校弱势群体心理健康的影响
调查表明 (见表3和表4) :实验前两组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相当, 经T检验P>0.05, 无显著性差异, 实验后, 对照组学生心理健康的平均值为3.6110和3.5126, 实验组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平均值为3.1442和3.2142, 经T检验P<0.05, 停训半年后, 对照组学生和实验组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均略有下降, 说明实验干预手段 (素质拓展训练) 对实验组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有显著性作用。素质拓展训练作为一种以心理素质练习为主, 身体锻炼为辅的练习手段, 有助于对高校弱势群体进行有针对性的锻炼[9], 是一种促进弱势群体心理健康的良好手段。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1.素质拓展训练对提高弱势群体大学生的自尊水平优于传统教学, 实验组实验后的自尊水平明显高于实验前, 也高于对照组, 经T检验两者呈高度显著性。
2.实验组学生实验后的心理健康水平明显高于实验前和对照组, 学生自尊水平的提高促进了其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 反之, 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也促进了其自尊水平的提高。
3.对照组学生的自尊水平和心理健康水平均略有提高, 但不显著, 说明传统教学对提高弱势群体大学生的自尊和心理健康作用不显明。
3.2 建议
1.弱势群体由于其自身不足或缺陷, 均存在一定心理问题, 我们要重视弱势群体大学生的身体健康, 更要重视其心理健康, 大学体育教学要紧紧围绕提高弱势群体大学生的身心健康进行改革和发展。
2.学校、家庭和社会要给予弱势群体大学生更多的关心和帮助, 一方面, 要加强其健身意识的培养和身体力行, 另一方面, 学校体育组织和教师应给予支持, 并在政策上给予一定的优惠。
3.为弱势群体大学生建立心理健康档案, 并进行长期跟踪调查, 以便随时了解心理状况, 有条件的学校应建立相关心理咨询点, 加强对弱势群体的医务检查、监督, 实行“体医结合”, 保障弱势群体身心健康。
4.继续探寻适合促进弱势群体大学生心理水平的素质拓展训练课程内容, 优化课程结构;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提高教师思想道德水平和人文素养, 为高校弱势群体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 改善其心理健康水平。
摘要:运用实验法和问卷调查法对高校部分弱势群体进行素质拓展训练实验教学和追踪调查, 以全新的现代教育理念和超前的改革发展意识, 从理论与实践上探讨素质拓展训练对高校弱势群体心理健康的影响。结果发现:素质拓展训练有助于提高高校弱势群体的自尊水平, 并能显著改善高校弱势群体的心理健康水平。
关键词:素质训练,拓展训练,弱势群体,心理健康,实验研究
参考文献
[1]鲁长芬, 罗小兵, 王健.对弱势群体体育健身需要、意愿和态度的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06, 40 (11) :25-29.
[2]陈成文.社会弱者论——体制转换时期社会弱者的生活状况与社会支持[M].北京:时事出版社, 2000.
[3]孙荣会.大学生体育弱势群体探讨[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2004, 19 (5) :64-66.
[4]吴锦瑜, 于绍良, 赵春晖.为弱势群体编织一张“精神保障网”[J].半月谈, 2002, 7:26-28.
[5]毛振明.学校心理素质拓展训练[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2004, 4.
[6]陈建文.中学生社会适应性的理论构建及量表编制[J].心理科学, 2004 (27) :182-184.
[7]张力为, 毛志雄.体育科学常用心理量表评定手册[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4:132-137.
[8]张军献, 虞重干.残疾人观的嬗变及残疾人体育的历史回顾[J].体育科学, 2007, 27 (3) :1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