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体预防(通用12篇)
群体预防 篇1
群体性预防接种是在指定范围内, 针对可能受某种传染病感染的特定人员有组织地集中实施的预防接种活动[1]。它与常规预防接种相比具有工作量大、受种人集中、时间紧、接种对象范围大、接种地点变更等特点, 同时需要多方面人员的参与和配合。2004年3月—2010年9月, 我院承担了16次共计24 550人的群体性预防接种工作, 并探讨出一种行之有效的护理干预模式。现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4年3月—2010年9月我院承担群体预防接种16次, 其中接种脊髓灰质炎疫苗7次, 麻疹疫苗4次, 乙型肝炎疫苗3次, 甲型肝炎疫苗1次, 甲型H1N1流感疫苗1次;接种对象:0岁~13岁儿童14 990名, 14岁~78岁9 560名。
1.2 方法
1.2.1 接种前的护理干预
①落实接种对象和人数:护士积极与受种单位联系, 确定好接种目标人群的摸底登记人数, 计算出有关疫苗的需要量;②建立接种小组, 进行业务培训;建立一个技术过硬的接种专业小组, 接种前对成员进行业务培训, 明确本次接种疫苗的性质、对象、途径、部位、剂量、禁忌证、注意事项及疫苗反应的观察和处理;③对受种者进行健康教育:与幼儿园、学校等受种单位取得联系, 通过单位保健医及教师等向受种者进行疫苗接种的宣传教育, 告知本次接种的目的、对象, 哪些人不能接种及接种后的注意事项和可能出现的反应, 同时发放接种知情同意书;④接种场所的准备:当接种场所选择在学校、幼儿园等单位时, 护士应提前到接种场所检查和指导接种用房数及面积, 房间的清洁、消毒;⑤疫苗及急救物品的准备:疫苗的领取、运输和保存要冷链化管理, 以保证疫苗的质量, 准备好急救药品及设备, 一旦发生严重的接种异常反应能快速及时地处理。
1.2.2 接种中的护理干预
①按照接种流程有组织、有次序地进行接种, 核实接种对象, 回收接种知情同意书, 询问健康状态及有无接种禁忌证、接种登记。②熟练掌握疫苗的操作技术:正确选择疫苗的接种部位、途径、剂量及接种方法, 以提高免疫的成功率。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做到安全注射和无痛注射。③正确使用疫苗:吸取疫苗前要充分摇匀, 正确使用皮肤消毒剂, 正确掌握疫苗开启后的有效时间。与受种者进行沟通:对婴儿给予亲切的微笑, 温柔地抚摸头部、背部, 以消除其陌生感;对幼儿、学生指导正确的接种体位, 用鼓励、赞扬的话语增强其自信心, 消除其恐惧感;对情绪紧张的成人用轻松的话题分散其注意力。
1.2.3 接种后的护理干预
①健康教育:告知受种者在指定点观察30 min, 交代接种后的反应、处理及其他注意事项。②合理选择观察场所:在门诊接种的人员, 安排在观察大厅, 备有开水, 放电视节目或音乐, 营造一个轻松、舒适的环境。学校、幼儿园的接种点可安排在教室, 由教师讲有趣的故事、开心的笑话来缓解孩子的紧张心理。③严密观察急性接种反应, 预防群体心因性反应的发生:护士巡视观察场所, 防止受种者之间交流接种不适感受。注意受种者的面色、表情, 有无不适症状, 发现异常症状者, 立即转入急救观察室, 与其他受种者分开, 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 严重者平卧、保温, 做好急救准备。注意区别是晕针反应还是过敏性休克。④整理接种现场, 做好接种资料的统计总结:正确处理好剩余疫苗, 外出接种要将医疗废物带回集中处理。
2 结果
通过在医院承担的群体性预防接种工作中运用护理干预, 安全、有效地完成了接种任务, 经统计接种率达90%, 接种反应发生率0.01%, 无一例群体性心因反应的发生。
3 讨论
为预防和控制传染病, 常需开展群体性预防接种工作。群体接种充分体现出免疫接种群众性、社会性、技术性、协调性、参与性的工作特点。护士作为群体性预防接种的实施者, 必须具备一定的社会动员、组织协调和管理能力, 争取各方面的力量协调、参与免疫工作[2], 使群体接种有组织、有次序、规范化进行, 以提高工作效率和接种率。接种技术操作决定了接种质量的高低, 护士应充分了解疫苗的特性, 熟练掌握接种技术, 积极应对集中、大量的接种任务, 增强工作的责任感, 忙而不乱, 减少差错事故的发生。护士还应具备敏锐的观察力, 善于发现群体接种中的异常反应, 快速、准确地处理。通过护士在接种前、接种中、接种后的护理干预, 达到提高接种质量, 保证免疫接种安全有效。
随着国家扩大免疫的实施, 通过疫苗接种, 传染病得到有效控制, 接种疫苗后的不良反应, 尤其是群体性的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越来越引起公众的关注。心因性反应是在群体接种中关注的重点。心因性反应是心理因素导致的一种以精神症状为主的临床反应, 任何情况的注射都可引起个体或集体发生反应, 是接种对象由于注射的焦虑或疼痛引起的一种精神性反应, 在公共场所可发生群体性癔病。护士应针对反应特点, 通过宣传教育、无痛注射、正面疏导、暗示治疗、仔细观察、适度处理等方法[3], 预防控制群体心因性反应, 确保群体预防接种工作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卫生部.预防接种工作规范[S].2005-09-20.
[2]徐琼, 代英.在计划免疫工作中应开展健康教育[J].现代预防医学, 2009, 36 (2) :371-374.
[3]谢广中, 刁连东, 王树巧, 等.预防接种的反应和处理[M].第3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9:145-160.
群体预防 篇2
正确认识和处置社会群体性事件,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是检察机关积极推进三项重点工作的重要表现。应在检察实践中,不断创新工作方法,转变执法作风,强化工作职能,落实检务公开,树立大局意识,真正做到执法为民。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体制深刻转换、利益格局深刻调整的变革时期,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多,由人民内部矛盾引发的群体性事件不断上升,规模不断扩大,表现形式趋于激烈,已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最为突出的问题。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置社会群体性事件,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是检察机关积极推进三项重点工作的重要表现。
一、创新工作方法,健全纠纷排查化解机制。一是切实加强情报信息工作,严格请示报告制度。广辟情报信息来源渠道,建立灵敏、高效的情报信息网络,认真落实情况报告、分析、反馈制度。密切关注社会动态,及时掌握可能发生的群体性事件苗头,准确分析、掌握群体性事件的趋势、动向,积极主动地向人大和上级检察机关报告。二是坚持首办责任制,严格按照业务分工,对本院管辖的控告、申诉、举报等工作,明确责任,依法及时处理,将群众信访解决在首办环节,最大限度地减少重复上访和越级上访。三是坚持检察长接访、各部门联合接访和领导包案制度,通过定标准、定专人、定方案、定
时限,及时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四是健全纠纷排查化解机制。延伸矛盾调处阵地,切实掌握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的重点地区、行业、人群和问题,密切关注、准确评估重大政策调整、重点工程推进、企业改革改制等影响社会稳定的事件,掌握情报信息,配合有关部门综合施策,最大限度地把不稳定因素化解在初始阶段。
二、转变执法作风,完善诉求表达机制。一是建立涉检信访信息查询系统,方便群众反映问题、提出建议、查询结果,引导群众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利益诉求。二是变等访为约访。加强对群体访案件的定期分析,对群众反映的问题逐一梳理分类,并根据归口原则,协调相关部门主动约见信访人,进行面对面对话,承诺时限,定期解决。三是变群访为个访。对部分涉及面广的共性问题,可采取分化瓦解的办法,突出重点人员,有针对性地做好法律政策宣传和思想疏导工作,或积极与上访群众沟通,建议其推荐出相对固定的代表,集中表达诉求,形成比较规范的群众代表来访机制。
三、强化工作职能,完善举报线索处理机制。一是实行特殊线索优先初查制度。对一些特定的线索,如农村征地补偿款问题引发的集体举报线索;转制国有企业职工举报的线索等群众反映强烈,容易激化社会矛盾的案件及职务犯罪案件,侦查部门应优先安排人力开展初查。二是强化举报初查信息反
馈。强化举报中心与侦查部门的沟通协调,必要时举报中心可以向本院侦查部门催办、督办,以便及时掌握案件信息并及时反馈给举报人。向署名举报人反馈信息要从“结论”反馈向动态反馈转变,即受理、立案、侦查终结、起诉或不诉或撤案、判决全程动态反馈。对于作不诉或撤案处理的,举报中心要协调侦查部门向署名举报人当面作详细的公开答复。三是强化控申部门的初查职能。控申部门对一些署名举报时间较长,涉及面较小,秘密初查程度不高,涉案金额不大的线索,应发挥“窗口”协调、督办作用,派员参与配合反贪、反渎部门初查,加快线索的消化,及时落实对举报人的答复,减少引发群体访的隐患。
四、坚持执法为民,完善业务部门相关工作机制。一是建立信访风险评估机制。由案件承办人对案件引发群体访的可能性进行预测评估,确定风险等级,并根据评估情况制定工作预案,有针对性地化解矛盾,做好息诉罢访工作。二是建立群体访案件分析研判机制,通过对已发生群体访案件的研判,并将研判成果转化为战斗力。三是妥善对群体性事件中的犯罪案件进行处理。提前介入引导侦查,提出侦查取证的意见建议。对极少数插手群体性事件,策划、组织、指挥闹事的严重犯罪分子以及进行打砸抢等犯罪活动的首要分子或骨干分子,依法严厉打击,予以快捕快诉;对于一般参与者应以教育为主,采取警告、训诫等方式,不轻易批准逮捕;对虽有犯罪行为但其
诉求具有一定合理性的,要注意慎重适用羁押性强制措施,并可在起诉意见书中提出从宽处理的量刑意见。四是严厉打击群体性事件背后的失职、渎职犯罪。五是完善被害人权益保障机制。在作出不起诉决定前,应充分听取被害人及其亲属的意见。对经济确有困难或反映强烈的,引入民事调解或和解手段。对提起公诉的案件,应充分听取被害人及其亲属的意见,并明确告知被害人有权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保障被害人的合法权益。
五、树立大局意识,建立综合协调机制。一是健全政法联席会议制度。由政法委牵头成立政法联席会议,对管辖权属的争议,应严格按照刑诉法对公、检、法的职能分工,明确落实责任;对多家均有管辖权的,通过协调立场,加强配合;对已经多个司法机关或部门先后依法作出处理,上访人仍无理缠诉的,通过联席会议统一立场,不再以法律程序进行处理,而是通过基层人民调解委员会、法援律师等组织继续做好思想转化工作。二是实行层级受访制度。对属于下级检察院管辖的信访案件,先由下级院处理,对下级院处理不服的,应逐级受访;对不经下级院处理而越级上访的,应不予受访,以遏制越级上访、进京上访等现象。三是实行多级联合听证制度。对于长期在几级检察院之间反复集体访的案件,上级检察院经审查,认为下级院处理决定正确的,可派员到上访人所在地联合听证,共同做好上访人的疏导工作。四是建立集体访信息传输机制。
对于具备微机联网和微机管理条件的检察院,可整合资源,实行控申案件联网传输。对越级上访,下级检察院可从上级院系统网内进行查询,上级院也可从下级承办单位中及时了解处理情况,逐步实现“网上控访”。五是完善检察长办公会制度。一些涉及全局性、政策性的集体访案件,可提交检察长办公会集中处理;对属于某部门承办的重要信访案件,由相关主管检察长批办再分流;对需限期办理,经多次催办,承办部门仍未完成或明显不负责任的,由控申部门向检察长办公会通报。
群体预防 篇3
自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以来,山东省即墨市陆续有青岛蜜友鞋制品有限公司、丸久(青岛)时装有限公司、青岛韩青制衣有限公司等14家企业因订单减少、运营成本增加、管理不善等原因集中解散、清算,导致该市大量职工阶段性失业,共涉及职工1833人。即墨市人社部门通过日常解聘备案业务办理情况分析企业形势,对于连续解聘劳动者的用人单位重点进行关注,出现突发事件后及时启动应急处置程序,先后发放失业保险待遇1050.96万元(见右表),有效地保障了该市就业局势的稳定。
一、部分集中关闭清算企业基本情况
自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即墨市先后有岱星电子、韩青制衣、蜜友鞋业、韩承纤维、丸久时装、德升灯业、米勒新港家纺、金汇利汽车配件、捷爱斯轻工制品、嘉润化工、鲜宇体育用品、若松纤维、金泽隆服饰、锦霓服装14家公司集中关闭或清算。其中,国外投资股份公司6家,中外合资公司3家,私营企业5家;涉及职工人数超过300人的2家,超过100人的1家,少于100人的11家。
二、企业关闭清算的情况及原因分析
1.企业行业类型统计
从统计数据表可以看出,纺织服装、鞋帽制造类企业如韩青制衣、蜜友鞋业、米勒新港家纺、锦霓服装、丸九时装、金泽隆服饰等占到总户数的44%,而这类企业大多又为劳动密集型企业,涉及的劳动者人数相当大,占到总人数的84%。此类企业一旦关闭或清算,往往会引发群体性突发事件,社会影响面非常广。
2.企业经济类型统计
从相关统计数据看,岱星电子、韩青制衣、蜜友鞋业、若松纤维、鲜宇体育用品均为国外投资公司,韩承纤维、米勒新港家纺、丸九时装均为中外合资公司,外资企业所占比重较大,合计占到总数的79%。这类企业往往规模较大,涉及劳动者人数也比较多(如丸久时装、蜜友鞋业分别涉及385人、920人),在引进此类企业时,未建立相关保障机制,一旦发生逃逸或因其他情况解散、撤销,会给政府各部门造成工作被动,甚至引发群体性社会事件。
3. 企业关闭清算原因统计
从相关数据看,因订单减少、运营成本增加而造或企业关闭清算的占总户数的65%,这类企业往往对国外出口订单依赖较重,一旦形势发生变化,订单减少,企业将无法正常运营,导致大幅减员甚至关闭。
三、群体性失业的应对措施
1.充分发挥失业预警机制作用,加强事前监测,预防突发事件
各镇(街道)应建立企业联系人制度,定期走访辖区企业特别是规模以上企业,动态掌握运营情况,对可能发生的突发性群体失业事件及时上报,提早介入,同时配合做好失业待遇申领和发放工作。建立村(社区)联络员制度,发挥联络员对辖区企业熟悉的优势,通过企业人员增减、货物进出、工资发放、水电费及租赁费缴纳等,分析判断企业运营情况。
人社部门应密切关注就业形势,通过日常劳动合同解除备案、劳动投诉案件、参保人员增减变化等情况分析企业形势,对于连续解聘劳动者或参保人员连续减少的企业予以重点关注,防范出现突发事件,及时启动应急处置预案;建立与法院等部门的联动机制,对长期欠薪欠费的企业要及时通报情况,纳入失业预警管理。
财政、发改委、工信、公安、供电等部门以及各银行应加强对企业银行贷款、资金流向、电费缴纳、负责人出入境等方面的事前监测,对于信用等级下滑、贷款额增大、资金流向异常的要定期反馈预警信号;税务、工商、商务部门应定期通报企业特别是外商投资企业的备案批报、税收缴纳、资本金使用等情况,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
2.稳妥处置群体性失业事件,做好善后工作,维护社会稳定
分析显示,近一年来即墨市群体性失业事件较往年有所增长,突发事件往往人员众多、问题复杂,进行处置时一定要积极稳妥,确保稳定。
对集中出现的大量失业人员,各镇(街道)作为失业预警和处置工作的第一关口,要坚持以人为本、民生至上原则,把人民群众利益和维护社会稳定放在首位,保障失业人员的基本生活。要配合人社部门与企业进行岗位对接,有针对性地选择辖区内的缺工企业,让失业人员尽可能就近就地重新就业,同时也为部分企业解决招工难题,实现双赢。
人社部门要积极主动地开展就业服务,做好失业登记,对符合领取条件的,按规定及时足额发放各项失业保险待遇;对失业人员进行职业指导,引导其根据当前的就业形势和自身的条件选择职业;同时强化职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提高失业人员的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通过政策引导,积极扶持再就业和自主创业。
其他相关部门要在市政府统一领导下,分工负责,相互协调,密切配合,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做好失业应急工作,快速反应、处置得当,实现平时预防和实时应急的有机结合,切实维护企业和失业人员的权益,保障社会稳定。
3.引导企业结构升级转型,调整产业类型,改变现有模式
当前,即墨市企业总体发展势头平稳良好,一批在建项目陆续开工,企业用工需求绝对量增加。但是,结构性矛盾在企业转型升级发展的新背景下显得日益突出。数据显示,劳动密集型企业占到本次解散、清算企业总数的70%以上,而且这类企业过分依赖于国外订单,加之劳动力成本上升,造成此类企业发展维艰。
作为企业,想要发展,必须要适应产业布局转移和转型升级的新形势,向第三产业、服务业、高技术行业转型,向产业链的上游转移,淘汰劳动密集型企业的落后产能,加快对传统产业改造提升,积极培育发展智力技术密集型的新兴战略产业,实现产业集群从低成本向创新型的升级,促进企业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提升。
群体预防 篇4
一、正确认识群体性事件的性质, 是科学预防和处置群体性事件的前提
对群体性事件如何理解和定性, 国内学者有不同的观点, 如, “群体性事件是指某些利益要求相同或相近的群众或团体、组织, 在利益受损或不能满足时, 受人策动, 经过酝酿, 最终采取集会、游行、集体上访、集体围攻冲击党政机关、重点建设工程, 集体械斗甚至集体采取打、砸、抢、烧等方式, 以求解决问题, 并造成甚至引发某种治安后果的非法的集体活动。”[1]“群体性事件是指因人民内部矛盾引发, 由一定数量人参与并形成一定组织和目的的集体上访、集会、阻塞交通、围堵党政机关、静坐请愿、聚众闹事等, 并对政府管理和社会造成影响的群体行为”[2];“所谓群体性事件, 是指突然发生的规模较大, 参与人员较多, 以扩大事态、加剧冲突甚至实施暴力为手段, 以满足需要为目的, 扰乱、影响、破坏社会治安秩序, 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3];“群体性事件是由人民内部矛盾引发的, 由利益要求、观念主张相同或相近的群众形成群体, 聚众以非法的形式或手段来主张合法权益表达意愿的, 有较大社会危害性应依法妥善处置的事件”[4];这些都突出和强调了群体性事件的危害性和破坏性。
我们认为, 群体性事件的构成, 必须具备三个要件:其一, 参与的主体必须是群体;其二, 实施表达严重不满或共同利益诉求的抗议活动;其三, 造成重大社会影响。据此, 群体性事件应定义为: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形成的利益诉求相同或相近的群众, 在不确定诱因引发下的不确定时间, 突然实施的公开干扰社会公共生活秩序, 造成重大社会影响的集群行为。
现阶段, 中国发生的群体性事件从根本上讲仍然属于人民内部矛盾, 我们应该用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方式和方法, 预防和处置群体性事件。即使是有人组织的群体性事件, 只可对背后的组织者给予法律制裁, 而不能对广大群众采取强制性手段[5]。
二、准确把握群体性事件的特征, 是科学预防和处置群体性事件的关键
1. 群体参与性。
一般来说, 在群体性事件发生时, 社会成员可以分为事件的“参与者”、“反对者”和“旁观者” (“非直接利益者”) 。目前发生的一些大规模群体性事件, “非直接利益者”广泛参与, 笼统地把矛头指向地方党政机关, 借机宣泄对社会的不满和心中的不平。2005年6月的安徽池州事件, 就是由一场小小的民间冲突演变成有上万人参与的焚烧警车、哄抢商场的严重群体性事件。
2. 突发性。
近年来, 国内发生的一些群体性事件起因微小简单, 但发生突然, 规模迅速扩大, 在数小时内引起数千人甚至上万人的突然参与。2004年10月的重庆万州事件, 就是因某水果批发市场的临时工与一名进城务工人员发生纠纷, 突然演变成一起上千人参与、冲击当地政府、打砸办公楼、哄抢物品的重大群体性事件。
3. 对抗性和破坏性。
在群众共同的心理情绪基础上, 群体性事件的参加者越来越多地采取各种极端或违法行为发泄不满情绪, 行为方式日趋激烈, 动辄围攻冲击基层党政机关、阻断交通, 甚至发生破坏公共设施、打砸基层政府的极端破坏行为, 2008年贵州瓮安事件、甘肃陇南事件就是例证。
4. 失控性。
在群体性事件发生过程中, 参与者之间通过暗示和模仿, 情绪互相感染, 非理性因素逐渐增长, 导致行为无法预测和控制, 大大超越了引发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初衷。2005年4月浙江东阳画水镇群体性事件, 村民一方的目的在于解决污染问题, 但事态的发展导致冲突双方多人受伤、数十辆汽车被毁坏, 最终八名村民被判刑。
三、深刻分析群体性事件的成因, 是科学预防和处置群体性事件的基础
1. 社会转型引发的矛盾是群体性事件产生的基础性根源。
在社会转型期各种社会资源有限的前提下, 多元化的利益群体会不可避免地相互竞争, 导致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等方面不断趋于多元化, 受不同价值观念的冲击, 容易诱发许多社会问题, 甚至会引发某些集群不规则行为, 导致群体性事件的发生[6]。
2. 官僚主义和腐败行为是群体性事件发生的政治因素。
当前, 一些地方和部门在制定相关政策时, 调研不够细致, 论证不够充分, 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群众的合法利益;有的地方执行政策不够到位, 群众的合理要求得不到满足;少数干部工作不踏实, 脱离群众, 腐化变质, 导致干群矛盾激化, 化解、处置不当, 极易引发群体性事件。
3. 民主意识与政治参与能力之间的矛盾, 是群体性事件发生的文化因素。
改革开放以来, 群众的民主意识逐步增强, 参政愿望越来越强烈, 但政治参与能力相对较低, 法制观念淡薄, 造成了高涨的民主参政意识与较低的参政能力间的反差。一些群众错误地认为聚众闹事可以对领导、政府造成压力, 大闹大解决, 小闹小解决, 不闹不解决, 使本来能通过正常的信访、法律程序得到解决的矛盾演化成群体性事件。
4. 利益诉求渠道淤塞或缺失, 是引发群体性事件的体制性原因。
表面上看, 中国群众的利益表达途径很多, 但对弱势群体而言, 合理诉求的表达、反馈渠道不畅, 长期得不到有关部门的有效回应, 以致矛盾持续累积, 最终酿成冲突和对抗[7]。甘肃陇南“11·17”事件, 如果有关领导能及时出面对话协商、解释疏导, 事态的演变可能会是另一结果。
5. 社会矛盾调解手段单一, 是引发群体性事件的机制性因素。
群体事件频发的一个深层次原因, 是一些基层干部工作责任心不强, 对群众反映的热点和难点问题, 不是积极主动地帮助解决, 而是能推则推, 能避则避, 以至矛盾越积越深, 处理难度越来越大;一些部门在遇到群体性事件时往往以强制性手段解决问题, 工作方法简单粗暴, 使矛盾进一步尖锐, 事态进一步扩大。
四、正确制定预防和处置群体性事件的策略, 是科学预防和处置群体性事件的保证
1. 加快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为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创造良好社会氛围。
我们要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 “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 更加注重社会建设, 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推进社会体制改革, 扩大公共服务, 完善社会管理, 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住有所居”, [8]形成社会和谐人人有责, 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 减少和杜绝群体性事件的发生。
2. 坚持预防为主、调解为先, 把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
深入开展经常性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 把矛盾化解在基层, 把问题解决在当地, 把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把工作着力点更多地放在准确掌握社情民意上, 密切关注企业破产倒闭、职工下岗失业、农民工返乡、群众生活困难等方面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和新矛盾, 及时掌握群众的意见和诉求, 推动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9]。
3. 畅通民意表达渠道, 维护群众合法权益。
信访部门应强化职能, 多层次、多渠道地开辟领导联系群众的途径, 建立领导与群众定期协商对话制度, 变群众上访为领导下访, 通过有效的信访工作, 把矛盾化解在上访阶段;依法管理群众的游行等诉求行为, 把群体性活动纳入法制化管理, 避免极端事件的发生。
4. 提高政策预见性, 主动协调各方利益。
在制定各项政策时, 充分考虑社会效果, 准确把握社会心理和群众情绪, 认真分析具体情况, 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 让群众通过政策的执行, 感受到党政机关的关爱、温暖。把可能遇到的风险挑战考虑得更严重一些, 把应对措施准备得更充分一些, 带着强烈的忧患意识谋划工作, 带着强烈的紧迫感部署推进工作, 就一定能遏制重大群体性事件的发生。
5. 加强基层组织建设, 建立处理群体性事件协调机制。
引发群体性事件的各种矛盾纠纷能否得到有效化解, 关键在基层。要加强基层干部的思想作风建设和培训, 进一步加强对基层干部的管理和监督;要充分发挥基层组织化解群体性矛盾的作用, 提高基层组织的整体素质;要建立处理群体性矛盾的协调机制, 政府各职能部门要相互配合, 按照职责共同参与预防和处置工作, 努力确保社会政治和治安稳定。
6. 加强法制宣传教育, 全面提高公民的法制意识。
在普法宣传工作中, 应将重点放在守法和用法上, 教育公民不仅要模范遵守法律和社会公德, 而且要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各有关职能部门、基层组织要密切配合, 利用各种宣传工具和形式, 到热点问题比较多、可能发生群体性事件的地区和单位, 向群众宣传有关法律, 引导群众通过法律手段解决问题, 严防一时冲动造成不良后果。
摘要:近年来, 群体性事件已成为影响和谐社会建设的一个突出问题。我们必须正确认识和把握群体性事件的性质、特征和成因, 制定正确的预防和处置群体性事件的策略, 有效预防和处置群体性事件, 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关键词:群体性事件,预防,策略,处置
参考文献
[1]岳阳.论新形势下群体性事件的预防和处置[J].时代经贸, 2007, (85) .
[2]陈晋胜, 张涛.群体性事件经济成因分析[J].山西大学学报, 2004, (1) .
[3]冯林.浅析当前群体性事件的诱发因素及预防处置对策[J].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3, (2) .
[4]王战军.群体性事件的界定及其多维分析[J].政法学刊, 2006, (5) .
[5]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G]//毛泽东选集:第7卷.
[6]岳华东.社会转型期群体性事件的成因[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2007, (5) .
[7]张桂林.透视群体性事件中的民意沟通缺失现象[J].半月谈, 2008, (23) .
[8]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7.
高校群体性事件的有效预防与处置 篇5
摘要:高校校园安全稳定是高校发展,乃至社会稳定的基石。有效预防和妥善处置高校群体性事件,对维护高校及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探讨了高校群体性事件的成因和特点,并从加强改进思想教育、提高认识、以人为本及时化解矛盾、加强信息管理、活跃校园文化等方面对高校群体性事件的有效预防进行了分析。同时,就如何妥善处置高校群体性事件提出了对策。
近些年来,高等学校出现了改革不断深化和持续稳定的政治局面。但是一些影响高校稳定的基本因素仍然存在,影响各异的群体性事件时有发生,不仅干扰了学校的正常教学科研秩序,而且对社会的安定造成一定的影响。校园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动摇了建设和谐平安校园的基石,危害和谐社会的建立。因此,预防处置群体性事件,有效应对重大突发事件,保持高校稳定已成为新形势下构建和谐平安校园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高校群体性事件的成因和特点
1.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进行“西化”、“分化”,利用其思想观念、价值观念及生活方式对
青少年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使青少年在认识上产生偏差。高等教育改革开放,不但形成了人、财、物的大量流动,而且使高校真正成为了各种信息的集散地。境内外敌对势力把我国的高校作为他们推行“西化”、“分化”的重要目标,他们利用公开或秘密手段推销其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对当代大学生进行侵袭。现在很多大学生都时兴过圣诞节、情人节等洋节,面对中国的传统文化节日却觉得没有意思;喜爱美国大片,而对中国的传统文化缺乏了解。这些都足以说明西方文化在逐渐占领大学生的头脑。东西方文化的碰撞,各种观点之间的摩擦、思潮的冲突、信息的交汇,青年学生极易受到影响。近些年来,也有一些学生在如何过“圣诞节”等问题上与学校产生分歧,一些学生往往拿出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作比对,以“民主”、“自由”作为同学校管理对抗的理由。
2.由于国际国内形式的发展变化,涉及国家主权、民族尊严等国际问题易于引发群体性事
件。青年学生精力充沛,不甘寂寞,思想活跃,交流广泛,属于容易受到情绪,观点感染的“易感人群”。国内外重大的事件,自然地、社会的突发事件都可能成为学生关注的热点、焦点。同时,青年学生具有极强的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豪感。对过去历史带给我们的耻辱高度敏感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不容有一点伤害。这种认识决定了青年学生对国际国内形势的关注,对国家前途命运的关注,对国家大政方针,特别是外交决策的关注。一旦有伤害到国家主权和我们民族自尊心的事件发生,极易引起青年学生的抗议,走上街头游行,引发群体性事件。
3.高校扩招后,高校收费与教学、生活、后勤服务设施滞后形成矛盾,引发群体性事件。
由于“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高等教育已由过去的“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化,学生人数急剧增加。而相应的师资、教学设备、住宿条件、生活设施等等跟不上学生规模扩大的需要。学生缴费上学之后,学生及其家长与学校形成了一种交换关系,学生及其家长认为他们有权利对学校的教学质量、后勤服务、生活待遇等提出与自己所付出的成本相适应的要求,很多高校都发生过由于教师教学质量差、随意减少课时或生活条件差,学生要求退费的纠纷,工作稍有失误或者不到位,就有可能导致群体性事件的发生。
4.青少年学生面临巨大的学习、就业压力,这种压力使学生身心长期受到压抑,一旦有合适的环境,这种压力就会爆发,形成群体性事件。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当前面临的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有的大学生刚毕业就面临失业,要想在就业中占优势就需要在学习中加倍努力,取得各种证书,例如英语四、六级合格证、计算机合格证,以及各种专业技能证书。这种压力,使部分学生在自身利益受到侵害或遭受不公正待遇时,会借某件事情,如校园的治安问题、学生与校警冲突问题、食堂食品卫生问题、供暖问题、学生受到不法侵害问题等,找到学校,如果不及时解决或解决不好都会引发群体性事件。
综观几年来高校校园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具有如下特点:1.参与的人数多,具有群体性。
2.敌对势力趁机介入,具有一定复杂性。3.占有一定道理,有较强针对性。4.群情激昂,具有对抗性。5.事发前有一些苗头动向,具有一定可预测性。6.事发时,骤然形成,具有较强的突发性。
二、高校群体性事件的预防
1.高校党委要始终把维护校园的安全稳定作为学校发展的头等大事来抓,要保持高度的政
治敏锐性,切实落实维护稳定工作的领导责任。学校的校园安全稳定工作领导小组,要定期召开工作会议,对可能出现的不稳定因素及师生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判,将可能出现的群体性事件消除在萌芽状态。同时,建立切实可行的校园安全稳定应急预案,以应对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学校党委、行政以及保卫部门、学生工作部门,作为处置群体性事件的专门队伍,要配齐配强力量,优化结构装备,加强专业培训,确保群体性事件发生时,队伍集结得拢,现场控制得住,群众分化得了,事态平息得快。
2.以人为本,建立多层次矛盾化解机制。学校的主体是学生,学校的各项工作都要围绕着
学校的学生的成长、成才来开展,只有充分保障学生的各项权益,才能构建和谐校园,确保校园稳定。在工作中,应密切关注学生中的热点问题,认真解决学生学习、生活、工作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化解矛盾,理顺情绪。对校园的特殊群体,如贫困生群体,要特别关注,解决他们的实际问题。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也是应给予高度重视的问题,学校应成立学生心理咨询指导中心,排除大学生心理潜在的不稳定因素。
3.加强校园及周边环境的综合治理,创造良好育人环境。要认真落实综合治理的各项措施,针对校园治安秩序存在的突出问题,组织专项整治。要从严治校,加大校内管理力度,同时积极配合综治部门加强校园周边环境整治。要标本兼治,完善规章制度,预防火灾等灾害性事故的发生,尽可能消除影响稳定的隐患。
4.加强计算机网络管理,严防有害的政治信息传播。高校是出思想、出文化的阵地,也是
西方敌对势力对我们进行和平演变和渗透的主要目标。尤其在当前的信息时代,学院校园网的简历与管理就显得相当重要。为防止不良信息在校园网或通过其他途径传播,学校要加大对学生社团、校内网络论坛、校内刊物和印刷场所的监控和管理,严防有害的政治信息在校内传播。因此,要用正确、积极、健康的思想文化占领网络阵地,利用网络来开展思想教育工作,加强对学生上网的教育与管理,把学生的思想统一到中央精神上来。确保思想政治工作进网络。
5.加强对学生社团的管理和引导,活跃校园文化,丰富业生活。各院校要根据国家法规制
定和完善本校社团规章,指定专人对社团进行日常管理,及时发现和纠正各种违规行为。严防敌对势力利用合法社团进行非法活动。坚决取缔违法社团。同时,针对大学生所处的特殊环境,除了正面引导,严格管理外,还应广泛发动各部门、各单位为师生员工创造一个丰富多彩、博雅兼尚的校园文化生活环境。尤其是要把青年学生吸引到增加知识、增长技能、健康体魄、陶冶情操、贡献社会等活动中来,寓教于乐,使他们学会想国家、顾集体。为他人,于事三思而后行。
三、高校群体性事件的处置
1.高校群体性事件发生的前期预警。通常信息,建立多角度、全方位的预警机制。由一些
突发事件或焦点、热点问题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在事前都会有其发生的苗头并不断发展,最后逐渐形成规模。所以要做好平时的信息收集工作和抓好信息网络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和必须。从学校的基层各单位、各系到各班,都建立了非常完善的信息网。由学生处对学生,保卫处对全院各单位,部门均建立专门的信息联络人员,做好及时沟通信息。学校的信息栏也应是保卫处重点查看的地方,这里信息量大,信息随意性强,是全院信息发布中心,截断不良信息,发现并分析有用信息,从细微处加强对学生的了解。此外,保卫处还应在校园内的食堂、理发店等学生常去的且随意交谈的地方建立信息员队伍,收集比较深层次的信息,能及时准确的将全员各类影响稳定的预警性信息传达到学院安全稳定工作领导小组,为领导提供第一首情报资料进行先行性研判。
2.高校群体性事件发生的现场处理。高校一旦发生群体性突发事件,学院党委和行政部门
必须调动一切资源,果断进行处置,将影响和损失降到最低限度。为此,应做到:(1)领导靠前指挥。不论是发生未经批准的大规模群体性示威、游行,还是突发公共卫生及事故灾难类事件,学校领导必须迅速到达第一线,这样既能在第一时间掌握情况,又能形成现场的指挥中心,稳定群众情绪。(2)迅速查明情况。学校领导和有关职能部门的负责人应迅速查明师生聚集的原因、人数、挑头人及主要诉求,或突发公共卫生及事故灾难的原因、伤亡人数、次生事故发生的可能性等情况,迅速向群体性突发事件处置领导小组汇报。(3)果断进行处置。对大规模群体性突发事件,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按照“早发现、早报告、早控制、早解决”的合理要求和“疏堵结合,以疏为主”的原则,迅速调动校内一切有利于参与者情绪的资源,做好化解情绪,控制事态发展的工作(4)正确引导舆论。高校发生群体性突发事件尤其是重大的灾难事故、刑事案件、公共安全事故以后,掌握事件真相的高校党委、行政部门在新闻处理上必须高校,把舆论的主动权掌握在手里,否则别人会根据道听途说,以讹传讹,给我们造成工作上的被动,导致学校形象遭受损害。(5)加强请示报告。高校重大群体性突发事件发生以后,学校应在第一时间迅速向省、市主管部门报告,一边上级单位了解情况,作出判断,发出指示,有利于迅速、果断的得到处置。
3.3.高校群体性事件的善后工作。亡羊补牢,切实强化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群体性事
群体性事件中党的工作之软性预防 篇6
中国社科院发表的《2005 年社会蓝皮书报告》以及相关资料数据表明,群体性事件已严重威胁和谐社会的创建。党要做好预防工作已迫在眉睫,党的预防工作分为硬性预防和软性预防。硬性预防就是用发展经济,研发科技,增强武力等来预防群体性事件的发生。软性预防就是从政治、社会、思想等方面努力,实现党从根本上对发生群体事件的预防,也就是要建立一个让人民值得信任,值得向往的党;建立一个利益和谐,公平正义的社会;还要大力培养公民意识。党对群体事件的预防工作要全面进行,但是软性预防比硬性预防更为重要,更有效,更彻底。只有从软性方面进行预防,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根本性预防。
一、建立一个值得人民信任、向往的党
党的建设,历经几辈人的不懈努力,已经取得了宝贵的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但是在整个建设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危害社会和影响人民生活生产的问题,比如政府诚信问题,党内腐败问题,脱离群众等问题。这些问题直接或间接地引发的群体事件比比皆是,对社会风气和社会稳定造成了严重的威胁。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党,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是对人民负责,对社会负责,更是对党负责。
1.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总的来说,目前我国社会是和谐稳定的,总体形势是好的。但是,必须看到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基础和社会结构复杂多变,利益关系和格局已进入深层次改革和调整的阶段,特别是贫富差距的拉大,市场经济的运行等,使许多国民认为我们的党已经偏离了社会主义的轨道,认为我们革命与建设付出太多的工人和农民得不到相应的利益,同时也给那些别有用心的恐怖分子有空可钻,利用我们善良的弱势群体闹事。因此,中国共产党要坚定不移地高举特色社会主义这面旗帜,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但值得强调的是,希望这不仅仅是口号,还要落实到国家建设的进程中。只有这样中国共产党才会被国人所信仰,才值得人民与之共同奋斗。
2.中国共产党要加强政府诚信
近年来由于有个别政府部门的不作为和缺少最基本的为民服务的意识,以权压人、以权谋私、权钱交易,以致被老百姓所畏惧,部分老百姓有了冤屈、有了不平等的事,在自身无力解决的时候,他们首先想到的不是去政府那里寻求帮助,而是采取极端的群体事件这种行为来引起社会的关注。而事实表明:我国目前有部分的政府部门及官员们对他们应尽的职责,采取的是推脱、敷衍,有的甚至丧失了诚信为政的原则。
老百姓的希望磨灭了,便只能采取其他的方式来维权,其中当然包括极端的方法,群体性事件就是经常被采用的一种。若不加强政府的诚信建设,面临的就不仅仅是群体性事件,而是国家危机了。党加强政府诚信建设对群体事件的预防是十分重要的。
3.珍惜群众路线这一法宝
预防群体性事件的发生我们必须要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充分调动和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在群体性事件中,中国共产党应作为解决群体性事件的主体力量和协调沟通的主要桥梁作用,强调坚持群众路线这一法宝不能丢,党的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必须倾听群众呼声,关心群众疾苦,努力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并自觉深入到人民群众生活中,不断探索总结出新的工作思路和解决困难的新方法和途径,更好地服务群众。这样广大人民群众才会感到中国共产党是真正为人民服务的党,在人民心中才会建立起对党的信任和忠诚,才会拥护党、爱护党,才会觉得自己和党、国家和社会是一体的,那就绝对不会去做危害社会和国家的事,这样群体性事件才能避免。
二、建立一个利益和谐、公平正义的社会
现在倡导“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是要为社会提供有效的激励机制,让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的人先富起来,从而带动社会大多数共同富裕。但是,体制外的灰色收入和法制外黑色收入,是造成贫富差距扩大的一个重要因素。原来一些美好设想,在现实中也遇到了新的挑战。公平正义,需要我们遵守社会公正和共同富裕的基本原则,政府在保障公平竞争、公平分配的前提下,从而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我们的党不仅要在实现经济的公正正义上努力,还要在政治公正,教育公正,司法公正等方面同时抓,同时努力,才会真正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这才是党对群体性事件最长远的预防。
三、党和政府要大力培养公民意识
在过去发生的群体性事件中,有大半的都是因为老百姓的公民意识薄弱而引起的,当自己的利益有损时,只知道盲目被召集起来闹事,没有想到这会给社会和国家带来很大的威胁;也没有意识到还可以采取别的方式来维护自己的利益;更没想过也许这样是违法的,受伤害的还是自己。由此,加强公民的公民意识,是我们党对群体性事件预防的关键所在。加强公民意识教育要从多方面进行,结合客观现实,党对群体事件的软性预防,着重从公民的政治信仰、道德意识、法律意识加强引导与教育。
1.政治信仰
政治信仰是人类信仰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国家统一、政治发展、社会稳定、民族团结的精神支柱。目前我国社会中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政治信仰危机。这一定程度的政治信仰危机也许会发生党群冲突,这样发生群体性事件是自然而然的事,给我们的党和国家带来了威胁。加强人民的政治信仰,把群众团结在党的周围,是加强民族凝聚力的重要选择,同时也是党预防群体性事件发生的有效途径。
2.道德意识
我国公民的道德意识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出现层次不齐,弱化的现象。社会作为一种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活动,它的运作要有自己的道德基础,它要求所有个体参与者都有较高的道德修养,能主动积极地进行自我批评与教育,并能听取和采纳广大人民群众的意见。只有在这样的运行机制内,人民才能相互敬仰,相互谦让,和平相处。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往往与参与者的道德素质有着紧密的关联,因此,加强公民的道德意识教育,对党对群体性事件的预防是十分重要的。
3.法律意识
随着我国法制社会的不断建立,法律已成为人民保护自己的有力武器,所以让广大人民群众知法、懂法,会利用法律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已迫在眉睫;那么就要加大对法律知识的宣传教育,逐步在人民心中建立起法律意识,在生活中遇到事情会利用法律的武器来维护和捍卫自己的权益,以使自身的生命财产不受侵害,而不是抱着“大闹大解决,小闹小解决”的心态,希望通过扩大事态引起上级党委政府的重视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由此导致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是预防群体性事件的关键。因此,各级党委政府要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方式加强教育宣传,营造浓厚的法制氛围,增强广大群众遵纪守法的自觉性,提高自身的法律意识,真正把法律意识深入到人民的具体生活和心里去,让他们真正明白依法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真正懂得遇到事情时不采用过激手段,会应用法律来保护自己,从而将群体性事件消除在萌芽状态。
总之,党对群体性事件的软性预防,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民心工程。党要不断完善自己,努力建构和谐利益机制,加强公民意识教育等,并要坚持不懈,才能从根本上预防群体事件的发生。
[1]郑杭生.中国社会发展研究报告[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2]刘景臣.转型期的社会群体利益矛盾和协调机制建设[J].社科纵横,2009,(8).
[3]刘晓梅.建设和谐社会进程中群体性事件的法社会学思考[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2005,(3).
群体预防 篇7
1.1 一般资料
选取在本院进行脊灰和含麻成分疫苗无接种禁忌的300名儿童, 这些儿童均为婴幼儿和学龄前儿童, 其年龄在两个月~四岁之间, 其中进行口服疫苗的有135例, 进行注射疫苗的有165例。
1.2 方法
(1) 在为其进行接种前, 要做好摸底登记和宣教工作, 要与相关人员取得联系, 为其进行摸底登记并且通过询问对儿童的健康状况作出相应的了解, 若儿童对鸡蛋或新霉素有过敏史、因免疫缺陷而正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患有严重的慢性或急性感染疾病或者脑病以及神经系统等疾病则不能为其进行接种工作。按照卫生行政部门下发的文件严格执行, 由受种单位进行对手中这和家属进行宣传并且要得到受种者监护人和受种者的知情同意并取得书面签字[1]。除此之外, 院方要做好人员安排和工作分配, 观察并注意此次接种疫苗的注射部位、禁忌证、性质、注意事项和剂量以及注射途径还有疫苗反应并对其不良反应作出相应的处理。医护人员应积极地与患者和患者家属进行沟通, 耐心的为其介绍接种疫苗并解释对接种疫苗的疑问, 以减少或消除受种者和家长的恐惧心理, 从而促进接种预防接种工作顺利展开。 (2) 对接种场所进行选定, 选定接种场所不但要求光线充足而且还要求环境清洁, 所以要应禁止在教室里进行集体接种, 可选择在空气流通的临时专用的接种室或是卫生室进行。另外, 对于接种时间要合理安排, 对于学生接种疫苗的时间应尽可能地设在周五或周六的餐后并且距离放学和下班前半小时以上进行, 其原因是这样可以让接种疫苗的学生在接种后可以休息1~2 d, 若个别学生出现一般反应也会在休息的1~2 d内得以恢复[2]。 (3) 院方应搞好接种人员的培训工作, 派遣业务骨干去参加疾控中心的专项培训, 然后再由参加培训的业务骨干对免疫活动的人员进行培训, 除了对其进行专业知识的培训使其掌握接种工作规范外还要使其对自己的任务和职责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和了解。为防止严重接种异常反应的发生时能够迅速及时地进行处理, 应由设立应急小组并做好急救药物的准备。 (4) 院方要保证疫苗的质量, 为此应建立不良反应报告和处理制度并且成立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小组, 严格按照规定冷链化管理, 对其温度进行定时的监测, 尽量避免因疫苗保存不当而引起不良反应。在接种者进行接种时若出现任何异常反应当立即现场处理不及时记录并且及时报于区卫生局和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和疾控中心。
2 结果
300例均接种完毕, 其中感觉不适的有5例, 其中2例出现乏力和头晕的症状, 由医师立即查看发现其呼吸稍急促, 面色潮红并且心率加快, 对此, 经过医师指导后, 使患者口服温开水并卧床休息, 作出相应处理后处都有所好转。
3 讨论
预防接种不仅是国家的一项重要的公共卫生服务和预防与控制疾病的重要手段是, 而且还是贯彻“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的行政行为。群体性预防接种的目的是提高人群免疫水平, 阻止传染病病原体在人群中传播并且预防和控制疾病的发生和流行, 最终消灭疾病, 它是指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各级卫生行政部门根据疾病控制重大事件和工作目标的需要, 在一定的范围内对某些传染病的易感人群进行有组织地使用预防性生物制品进行预防接种。近些年来, 问题疫苗事件的发生对受种者身心健康造成了很大的伤害并且造成了很多不良的社会影响。疫苗的接种范围随着国家免疫实施的扩大也越来越广泛, 随着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和人们文化水平以及法律意识的提高与增强, 安全接种备受每个医务工作者和受种者的关注。护理工作的基本要求和人的基本需要在于安全, 因此每个护理管理者应该重视护理安全, 必须要做好预防接种工作[3]。在群体性预防接种的现场, 儿童和家长比较多并且还会有部分儿童吵闹和乱跑, 为了防止接种儿童出现跌伤和撞伤以及漏种和重种等事故的发生、保持现场秩序和接种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以及确保儿童群体性预防接种的安全和高效, 有必要制定一个科学合理的工作流程, 工作流程的科学和合理并且高效是决定工作成败的关键因素。整个接种过程中, 因为有了护理人员对受种者进行心理护理和对其各种不良反应的观察, 从而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预防接种工作的顺利展开, 对儿童群体性预防接种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徐琼, 代英.在计划免疫工作中应开展健康教育.现代预防医学, 2009, 36 (2) :371-374.
[2]梁晓峰, 罗会明.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实用手册.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10:25.
网络群体性事件的成因及预防研究 篇8
网络群体性事件虽然也是公共危机事件, 但是它由网络引发, 由于网络的及时性和匿名性等特点, 使它有着如下不同于一般危机事件的特征:一、瞬间爆发性强;大多数事件都是在网络瞬间爆发, 迅速传播, 在相关部门还没来得及处理之前形成。二、诱因相对集中;网络群体性事件的诱因基本都是关于公共部门误用、滥用权力而损害公众利益的问题。三、影响范围广;以前, 一般公共事件的影响很多都限于特定地区, 而由于网络的扩大性等特点, 使得网络群体性事件能得到全社会的关注。四、虚实互动性强;网民不止在网络上对事件发表观点、表达不满, 更在线下组织活动, 影响现实舆论导向。五、控制难度大;对于网络群体性事件, 政府机构很难加以控制, 容易形成所谓的“三个进不去”, 即基层党组织进不去, 思想政治工作进不去, 公安、武警等国家强制力进不去。
二、网络群体性事件的成因
通过笔者对网络的长期跟踪研究发现, 网络群体性事件的成因都相对集中, 它们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 对官员腐败和政府不正之风的痛恨
网民对不正之风与贪污腐败深恶痛绝, 官员的不当言论、错误行为一旦被网民发现,
便会被传上网络, 引起网民谴责, 遭到千夫所指。因此, 互联网已经对政府官员形成了强大的网络监督, 政府部门的一言一行、甚至于一些微不足道的细节, 都可能被放在网络上经网友讨论, 发展为公共事件。在网络时代, 政府官员就像生活在聚光灯下的演员, 任何疏漏和错误都会被网络暴露无遗。网民的这种网络监督, 已经越来越成为一种社会常态。
2. 对权贵势力的敌视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城乡差距、贫富差距、社会上层和下层的差距不断扩大, 导致矛盾冲突不断, 这些冲突导致官民关系、警民关系、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关系不断恶化。而现实世界的信息申述通道并不通畅, 网络自然成为其表达不满情绪的重要场所。因此, 公权力大、公众关注度高、公益性强的“三公部门”和其中的公职人员的言行举止成为网络世界关注的焦点。一些部门的不法勾当被曝光后, 普通民众对传统、权威的不信任感增加[1]。
3. 主动意识、主体意识增强
网民在整个社会民众中, 属于年龄较轻、文化素质较高的一个群体, 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和民主意识较强, 时常有一种要伸张正义、主动参与社会、推动社会前进的理想主义情绪。因此, 才有众多的网民愿意参与跟帖、顶帖, 自愿做公共事件的监督者, 自愿做分析师和取证师, 民众政治参与意识萌发[2]。例如很多网民主动对自己知道的政府官员的不当行为在网上曝光, 而相关部门对这些官员的调查又大大增加了网民的主动意识和主体意识。
三、网络群体性事件的预防
由以上分析得知, 网络群体性事件对整个社会的发展已经显得越来越重要, 对网络群体性事件采取合理、合法、正确的措施应对, 对成功树立政府的良好形象极为重要。
1、转变政府观念:尊重网络民意, 维护网民权利
近几年的网络群体性事件本质都是民众与政府官员之间的矛盾。瓮安事件, 是为了捍卫公民权利, 拷问政府责任;杭州飙车案, 是贫富两极分化的结果, 也体现了民众与政府官员的矛盾;以及邓玉娇案、上海钓鱼执法等等。在这些事件中, 网民普遍存在着对权势的不信任, 对官员不正之风、贪污腐败的痛恨。这与以往政府官员经常采取的查封ID、删除相关帖子、利用公权力打击报复的措施密不可分。政府的行为, 丝毫没有尊重网络民意, 也没有保障网民言论自由的权利。杭州飙车案的开始阶段, 政府为了封锁信息, 对网上的所有帖子一删了之, 但是并没有抑制舆论发展, 相反, 使得舆论大爆发, 影响迅速传至全国, 而政府也成了被批判的对象。因此, 政府必须意识到, 网络舆论已经是社会民意的重要组成部分, 网络舆论已经是民主监督的重要力量, 而且蓬勃兴起的网络民主政治参与极有可能成为中国民主警察的先锋领袖[3]。政府应该时刻关注网络事件的发展, 和媒体积极合作、快速应对、透明信息, 才能掌握舆论主导权。
2、创新回应方式, 沟通网络民意
通过笔者长期跟踪分析网络群体性事件发现, 网络的“首因效应”极其重要, 最先留下的评论对整个舆论导向有重要作用。网络舆论之所以容易出现偏激、失范, 很大程度上源自网民对于真相认识存在缺陷。政府应该根据网络时代特点, 建立网络回应方式, 第一时间在网上发布权威信息。并组织一支固定的、强大的网络评论员队伍, 在相关事件发布的第一时间, 留下正确、合理、合法的评论, 有针对的回应与引导舆论。同时, 积极利用市长博客、市长信箱等网民认可的手段, 搭建民众与政府沟通的平台, 并对网民提出的问题积极及时的回应。别让这些手段成为一个空壳, 真正利用起来, 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
3、民主与责任并存
网民虽然有言论自由的权利, 但也有作为公民的责任。政府应该建立相关的法律制度, 对在网络上散布谣言、发布虚假信息、蓄意煽动社会动乱等违法行为给予严惩, 公民在保障自己权利的同时也要承担相应责任。同样, 要落实官员问责制度, 严惩用非法手段处理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官员, 追究相应责任, 给广大网民树立一个公正的政府形象。
参考文献
[1]陈强、徐晓林、王国华, 《网络群体性事件演变机制研究》, 《情报杂志》, 2011年3月
[2]郭保伟, 《网络群体性事件的成因及应对》, 《青岛行政学院学报》, 2011年第1期
群体预防 篇9
一是注意把握好专业技术与理论学习的度。近年, 有些年轻人走上了企业基层领导岗位。这些管理干部主要特点是学历高、专业强, 但普遍缺乏学习政策理论的积极性。作为现代化企业管理的带头人钻研专业技术管理知识当然应该大力提倡, 但是作为基层职工的领头人同样需要学习和把握好政策, 要统筹处理好这两种角色的不同要求。现实中有些企业基层领导对政策理论的学习积极性不高, 对上级文件政策理解不深, 思考和处理问题的方法比较简单, 对可能出现的问题预见不够。这样在实际工作中, 特别是处理牵涉职工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时, 面对纷繁复杂的环境和各种具体情况就往往“说不清道理、做不通工作”, 甚至被别有用心的人抓住“把柄”, 造成被动, 酿成群体性事件。因此, 基层班子和基层领导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组织上坚决落实政策理论学习, 特别是对公司各种政策的出台背景、具体措施、深远意义等作到了然于心, 不断提高预见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是注意把握好行政工作与思想工作的度。随着企业改革深入, 企业以效益为中心的市场竞争主体地位日益明确。不少基层领导把片面强调生产经营等行政工作, 却忽视了对职工思想动态的把握, 党政工作“两张皮”、一手硬一手软的现象在一些基层班子表现比较突出。企业必须以效益为中心, 但是离开了人这个主体, 一切效益都无从谈起, 而人的行仅是国有企业的优良传统, 也是现代企业管理思想和市场竞争的必然要求。事实表明, 群体性事件往往起源于宣传思想工作不到位, 基层职工对政策理解片面导致不满情绪积累和蔓延而爆发。有些行政领导在群体性事件发生后, 不积极做工作, 而是片面将责任向党群部门和上级转移, 没有形成“大政工”的观念。这种行政工作与思想工作不匹配、不联动的被动工作方式久而久之就会在职工中形成很不好的“小闹小解决、大闹大解决、不闹不解决”的错误思潮。因此基层领导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仍然要学会“弹钢琴”, 既抓业务工作, 也要关注职工思想动态, 特别是在公司改制的重大政策出台和各项热点工作中及时做好“思想会诊”。
三是注意把握好现代管理与优秀传统的度。现在一些基层领导在积极汲取现代管理思想和方法的同时, 没有注意结合国有企业的具体实际, 放弃、软化了一些好的工作传统。如片面强调执行力建设, 而忽视了与基层职工的沟通交流, 疏远了干群关系。一些传统的访谈制度没有得到很好地坚持, 降低了职工对企业和组织的归属感。职工思想教育往往流于形式, 歪风邪气滋生蔓延得不到有效遏制。必要的文体活动组织不多, 不够重视, 使职工队伍凝聚力和干群关系的损害, 一方面导致一些基层职工不关心企业长远利益, 往往只要个人暂时利益影响就群起反对, 另一方面也使基层领导在职工面前缺乏影响力和控制力, 难以把群体性事件化解在基层。所以, 作为国有企业的基层领导要充分认识国有企业的现实和历史情况, 要在继承中创新, 对好的优良传统仍然要大张旗鼓地坚持, 切不能搞简单的“拿来主义”, 以批判传统和脱离实际为时髦。
四是注意把握好工作果断与耐心细致的度。对于基层领导来说, 行事果断是一项重要的职业素养。但是如果缺乏调查研究、科学决策, 就极易由果断演变工作魄力, 做重要决策不深入调查、集体研究, 而是靠拍脑袋、拍胸脯。特别是有些行政领导错误地认为决策由自己做、思想工作由书记做, 这种权力与责任分离的思维模式更容易导致决策失误, 造成被动。即使决策正确了, 有的领导遇到具体问题不深入分析、耐心细致地作好一人一事的思想工作, 而是简单归结为力度不大, 结果极易激化矛盾, 引发群体性事件。现在企业内外环境更加复杂, 职工的思想也空前活跃, 企业基层领导在关系职工切身利益的重要决策上一定要处理好果断与细致的关系, 决策前细致调研, 决策中集思广益, 决策后出现问题也要耐心细致做工作, 用科学的决策、人性化的工作方法来保证果断行动的效果。
五是注意把握好联系群众与日常交往的度。企业基层领导联系职工群众是工作需要, 也是党的光荣传统。但是, 有的基层领导把联系群众错误简化为在思想、生活上“入俗”, 对不正确的言论随声附和, 非工作目的交往过于密切, 有的甚至言行举止不端, 没有发挥好表率作用, 在职工群众中的形象大打折扣。联系群众关键应该是要在思想、工作、生活上关心群众、相信群众、依靠群众, 按照中央提出的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要求加强作风建设, 多与基层群众、先进模范和专家学者交朋友, 而不是演化为划小圈子、无原则的吃吃喝喝、低俗的人情往来等等。否则, 长此以往就会在职工群众中失去威信, 在群体性事件时就不敢站在职工面前理直气壮做工作。
群体预防 篇10
网络群体性事件是指在互联网平台上, 某一数量的, 没有组织的网民群体, 为了达到不同的目的针对某一特定的社会事件发表不同的网络舆论, 以产生具有刺激性和聚焦性的网络公共信息, 从而对整个社会产生一种压力的网络聚焦行为。
这种网络群体性事件产生的基础条件就是互联网平台提供的比较自由、宽广的公共舆论平台。参与网络群体性事件的网民通常是具有一定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素养的公民, 他们具有一定的独立思考和语言组织能力。如果政府部门对网络群体性事件处理不得当, 或者任由其自由发展下去, 很可能会激化社会上存在的各种矛盾。所以政府部门必须要加强对网络群体性事件的控制与管理, 解决好这一突出的社会问题。
二、网络群体性事件产生的主要原因
(一) 互联网虚拟技术为网络群体性事件的产生提供了技术条件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与运为广大网民提供了个比较宽广的平台。而且在这个平台上的虚拟身份降低了网民们对自己的言论的责任感。而大部分的网民又是这个社会的底层弱势群体, 他们遭受了各种社会制度的变革和社会机构的组建, 遭遇了很多不公平的事件, 所以在网络上一旦有关言论出现, 他们都会跟风转发留言, 使事件效应逐渐扩大。
(二) 不断增强的社会公民平等民主意识都加大了网络群体性事件产生的几率
目前社会的发展出现了很多不公平现象, 政府的公务员出现了一些不作为、乱作为, 他们为了实现个人利益, 而利用国家相关政策的漏洞, 或者是利用自己手头的权利去谋取不法利益, 这些都导致了社会公民对政府的不满, 政府公信力的下降。再加上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们受教育程度的提高, 广大网民的公民平等民主意识也在不断增强, 他们对社会公平正义的渴望与追求就导致了他们对那些反面例子和教材特别的敏感, 现实生活中找不到解决途径就只能通过网络这个平台, 来抒发他们对社会不公平的愤怒, 对公平正义的强烈呼吁。
(三) 我国互联网管理与控制方面缺乏完善的法律制度, 对网民不负责任的言论行为进行约束与限制
其实很多网络群体性事件的产生都是由社会上一些不法分子为了达到他们个人或者个别组织的特定的目的而蓄意对某社会事件进行肆意炒作, 扩大事件影响, 转移政府部门的注意力。之所以会出现这些网络群体性事件, 就是因为我国缺乏对网络舆论平台的有效管理与限制, 缺乏相关的完善的法律制度, 使得整个网络平台处于无组织、无纪律的混乱局面。
三、如何预防和应对网络群体性事件?
(一) 为公民提供多种意见反映渠道, 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网络群体性事件产生的一部分原因是由于很多网民在现实社会中找不到诉求的渠道和方式, 无法真正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更无法真正参与到社会事件的解决中, 行使他们正常的言论权和参与权。所以政府部门一定要多为公民设立一些与政府进行直接沟通的渠道, 让广大公民在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能够得到及时的解决, 建立良好的社会公平正义执政环境。例如:近几年山东济南成功开通了政府电话服务热线12345, 广大市民可以通过拨打这个电话来反映和投诉他们生活中遇到的难题, 政府部门会作出相应的解决承诺。这一渠道的设立就会大大的减少公民对社会公平正义的质疑, 提高政府的公信力, 网络群体性事件也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二) 建立健全公众舆论控制与网络群体性事件应对机制, 正确引导社会舆论
针对网络平台上的公众舆论, 政府部门一定要通过建立健全公众舆论控制机制和网络群体性事件预测与应对机制, 对社会舆论进行正确的引导与管理。及时回复社会公众舆论, 主动对公众对某事件的质疑与猜测做出回复, 用事实说话, 把握住网络舆论的主动权。积极有效的引导社会舆论, 将一切流言止于事实下。
(三) 提高广大网民的综合素质, 加快相关法律建设, 加强网络管理
由于网络舆论平台具有虚拟性和匿名性的特点, 所以互联网上有很多行为都是道德素养的高低决定的。恶意的发表言论是非常不负责任的表现, 也是道德素养低下的体现。所以, 我们可以通过加强网民的思想得到教育, 提高网民素养方面入手, 增强网民在舆论平台上的自觉性和自我约束性。此外, 政府一定要建立起与网络舆论平台的法律制度, 对其进行管理与控制, 做好网络平台管理工作。加强对各网站的监督力度, 增强相关监督人的监督范围, 及时发现并处罚相关破坏网络秩序, 蓄意煽动网民闹事的网民。
四、结束语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 人们的民主公平意识的增强, 而互联网在又为这样的时代提供了一个具有自由性、匿名性、开放性的言论平台, 所以随着比较敏感社会公平正义的事件发生时, 就很容易在网络上形成了网络群体性事件。如果政府没有控制好事态发展, 将会严重影响社会秩序。所以, 无论是从政府还是从作为网民的角度, 都应该帮助政府维护好网络舆论环境和秩序, 提高自己的网络道德素质, 为社会的和谐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摘要: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运用, 人们参与舆论的话语权得到很好的行使, 越来越多的公民参与到公共事务的解决中来, 他们在互联网这个开放的平台上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与看法。互联网技术提高了公民参与公共事件处理的热情, 同时也加强了公民与政府组织各部门之间的沟通。但是由于互联网平台的隐蔽性和技术特性, 使得网络群体性事件频繁发生, 造成了社会秩序的混乱, 给广大公民原本平静的生活增添了忧虑和不安。本文对网络群体性事件的概念、出现的原因以及预防对策做了简单介绍和分析。
关键词:网络群体事件,预防与应对,互联网
参考文献
[1]诚然.面对群体性事件, 地方政府建立有效应对机制的研究[J].大众商务, 2010 (02) .
[2]刘军奎.群体性事件的应对机制构建[J].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 2011 (02) .
群体预防 篇11
摘 要 在高校群体性事件风险不断攀升的今天,如何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来更好的应对群体性事件提出的新问题,是构建和谐校园和保证社会稳定的基本要求,本文在分析了高校群体性事件的内涵及其为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挑战后,尝试探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此背景下创新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 高校群体性事件 思想政治教育
伴随着经济体制的深刻变革,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思想观念的深刻变化,带来重大机遇和活力的同时,也出现各种矛盾和问题,突出表现在以利益矛盾为核心的群体性事件日益增多。高校是反映社会各种组织及关系综合作用的场所,也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阵地,群体性事件在高校彰显出了更多更具特性的表现。群体性事件的关注度上升以及高校群体性事件的影响扩展为中国高校发展及社会稳定都带来了新的挑战,也为其思想政治教育建设提出了新的难题。
一、高校群体性事件的内涵
何渭“群体性事件”。中国行政管理学会课题组将其定义为,由部分公众参与并形成有一定组织目的的集体上访、集会、阻塞交通、围堵党政机关、静坐请愿、聚众闹事等群体行为,并对政府管理和社会造成影响的行为①。
在社会结构调整的进程中,各种各样的利益关系必然发生碰撞,高校是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碰撞过程中的剧痛和波动不可避免地会在高校内部涤荡。当各种社会问题不断在高校有所反映时,各种不同的价值评判标准就必然会发生冲突,一些矛盾就会凸显,就可能导致高校群体性事件。
首先,高校群体性事件爆发性强。可以在短时间内造成大范围的影响,事发突然,动机多样,变化较快。其次,依托相关组织。有一定的组织支持,才能有效的在声势范围上产生影响。第三,社会性、政治性强。高校历来是社会政治的晴雨表,由于学生群体的政治敏感性,其思想波动性非常明显,学生的政治热情很可能会受到错误引导。第四,网络的应用使事件达到高速传播的效果,极大扩大了事态。最后,往往存在事件的领导或号召者思想意识不深入不完整,他们在事件中起核心作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问题解决的进程。
二、高校群体性事件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的新课题
(一)高校群体性事件的解决寄期望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思想政治工作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思想政治工作即是思想政治教育,毛泽东这一精辟论述既说明了思想政治教育实施的广泛性,也阐明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巨大作用。要杜绝高校群体性事件的发生,根本上要在思想政治教育层面给予大学生以教育、帮助和正确的引导。
(二)高校群体性事件的独特性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思路与方法,积极应对
高校群体性事件相比一般的群体性事件,对象是大学生,即受过良好教育的青少年,已经拥有比较完整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能够理性的选择并控制自己的思想及行为,对于政治有相当的敏感度,敢于发表观点。其次,引起矛盾的原因是极具政治性的,例如某些政治性事件引起学生的共鸣或是触发了学生内心的某种倾向,即使跟自己的切身利益没有关系,但青年大学生将其划入自己的使命和责任去维护和匡正,从而产生了一种相关部门不可预知的活动。
三、高校群体性事件预防与应对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建设的启发
(一)加强对群体性事件发生前的心理引导
充分发挥高校心理健康及心理咨询部门工作的实效性,有效定期的进行心理干预、心理辅导。力主通过寻找规律,统计相关数据,总结以往的经验等寻找有效方法,来不断影响大学生的心理状态。从而及时改善或改变不良的心理状态和行为,为良性沟通创造条件,尽可能把群体性事件化解在萌芽状态,消除在酝酿之中。
(二)加强对群体性事件发生过程中的问题解决机制的培植
群体性事件以其爆发阶段的对抗性、暴力性最为显著,一旦没有在根源处及时遏制,就会造成爆发阶段的出现。考虑到事后的多方面影响,思想政治的疏导应处于主导地位。在解决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者尤其要冷静理智,善于抓住全局的关键点,准确地寻找到人群中对事件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的领导者或有影响的人物,与他们直接对话,针对性的开展思政教育。在交谈中,首先要积极倾听,让学生充分表达意见,不随意打断,并予以一定的的反应,使述说者感受到基本的尊重;其次,根据其意见,合理的给予解释,注重稳定群众的情绪,让他们看到问题解决的希望,在建立信任的基础上,在相关部门允许的范围内,与其达成协议来缓解形势。
(三)加强对群体性事件处置后的利益诉求机制建设
高校群体性事件发生根本在于利益问题,首要的是处理校、师和生的关系,三者根本利益上一致但具体诉求却不同,所以在个别问题上可能出现某种对立冲突。建构和谐校园,务必要加快建立以利益协调、问题疏导、矛盾化解为重点的制度,使群体性事件的化解尽快进入法制化、制度化、组织化的轨道。
第一,加快民主建设,增强部分群体的话语权,如果困难群体掌握了话语权,有话能说,有权能用,就不会发生相关事件,因此要增加师、生在相关会议、体制中的比重,使他们有“代言人”,能够发出声音。
第二,加强组织建设,充分利用学校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力量吸纳困难群体,同时有条件的成立一些群众性组织,使弱势群体的利益诉求可通过正常的组织渠道进行解决。
(四)加强对群体性事件处置后的心理安抚
事件结束后的平息善后阶段,是最容易滋生不信任感的时期,爆发阶段的控制、安抚只是初步缓解了矛盾,平息阶段是事件的惯性范围,能更深入的反映参与者的利益要求及对处理方法的主观态度。这时,思政教育者首先要督促相关部门具体落实有关协定;其次,完善信息反馈,了解参与者对矛盾解决的满意程度,对各类反馈信息进行综合和分析,总结经验教训;最重要的是,在构建完善的应对机制的同时,高校专业机构要开展一些心理咨询、心理安抚和心理救助,使参与者平稳的度过这次心理危机,不留下心理创伤和阴影。
(五)转变工作方向,重视人文关怀
真正的倾听学生需求,理解学生的呼唤。关心学生发展和进步是搞好思政教育的基本前提。
第一,提供强有力的物质支持。通过培养其学习能力、科研能力、学生工作能力、社会实践能力为在校学生构建良好的职业素质和强有力的职业竞争力;
第二,提供强有力的精神支持。通过党的知识的学习、团学组织建设等措施引导大学生思考并树立其坚定信仰,完善其人格;
第三,提供强有力的社会支持。通过给予其制度与规则的认同机制,进行沟通与合作的教育引导,为大学生构筑更坚固的认证堡垒。
(六)创新教育方法更好的灌输思想政治教育
以往的思政教育方法有其优越性也有其局限性,学校应该敢于探索适宜本校的独特思政教育方法。我也提出以下以期借鉴。
第一,倡导以问题为中心的教育形式,问题中心强调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或小组合作,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有利于从深层次上培养学习的兴趣和理性思维的习惯。
第二,灵活运用成长小组的工作模式。侧重成员个体的自我了解,最终推动小组成员达到自我的最大发展。各高校应致力于开展一些围绕人际交往、认识自我和了解他人等成长性质主题的活动。从而促进小组成员更好的成长,促成其自我实现功能的实现。
(七)完善思想政治教育载体进一步融合隐性思想政治教育
第一,推进管理载体的运用。通过管理这一载体渗透思政教育的内容,使思政教育的内容贯穿管理过程的始終,提高思政教育者运用管理载体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十分必要,相关文件的执行、制度的制定、规定的确立及活动的开展都可以在管理载体的层面强化思政教育。
第二,加强校园文化载体的培育。包括校园物质文化,即各种标志性建筑、公用设施等物质形态的文化,精神文化,即学校相关规章制度、相关人员的价值观与基本理念等。对于两类文化载体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氛围对于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在制定明确的制度和规定之外,可以发挥思政教育者的个人魅力,扩大其权威性领导力,努力营造良好、有秩序的育人环境对于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培養有重要的作用。
第三,丰富活动载体的发展机制。尤其是有利于激发参与者思想政治素质提升的教育活动、文体活动、参观访问活动及学习活动等。高校应坚持组织开展先进人物、英雄人物的事迹学习活动,注重发挥先进典型对群众的示范引导作用。组织开展有利于大学生形成集体责任感和凝聚力并激发其竞争意识的团体文体活动。通过丰富多样的活动强化思政教育的渗透。
(八)充分发挥党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优势
发挥党在高校的思政工作优势有利于党建带团建,从广大青年的责任层面化解尚在萌芽状态的矛盾和问题,发挥青年团体作为青年成长群体的功能,推动大学生学习权利与义务、主体与责任、个人与集体等社会观念。
第一、重视对团干部的选拔与培养。首先,严选慎留,构建精英团队,党委领导亲自参加团学干部的面试考核。其次,重视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与提高。例如举办团干论坛,加强全校团干部之间的工作交流,注重科研课题研究等。最终发挥团干部的示范作用,在相关活动中和日常生活中影响学生的思想、行为的发展。
第二,定期开展主题团日教育活动。在各级团支部的努力下,团日活动以提高团员青年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团员意识为目的,通过开展形式多样、主题丰富的团日活动,一方面引导青年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一方面促进良好校园文化的发展,强化大学生的思政教育。
第三,完善校园舆论阵地。要立足服务青年、改革创新,积极开拓校园宣传阵地,在做好团的思想引领和成长服务工作,以最大程度的团结和服务团员青年,吸引和凝聚青年。从而在各高校党委的领导下,在推动和影响全体青年思想政治素质的过程中发挥更大作用。
注释:
①中国行政管理学会课题组.勿以对抗思维理解网络事件.长江商报.2009.06.03.
参考文献:
[1]官秀成,马瑞.高校党建与和谐校园建设研究——基于高校群体性事件的视角.经济与社会发展.2010.2.
[2]孙立平.断裂: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社会.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10.
[3]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载体论.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3.5.
[4]蒋建国.群体性事件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思考.沧桑.2010.1.
[5]姚胜南.社会转型期群体性事件的理性思考.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第19卷第3期.2006.6.
群体预防 篇12
一、环境群体性事件概述
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提出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战略构想。然而,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环境污染日趋严重,生态环境保护正在以前所未有的力度进入公共视野,民众与政府围绕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博弈渐成社会常态,因环境问题引发的社会冲突明显增多,严重影响着社会的和谐稳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所谓环境群体性事件是指由环境矛盾引发,具有一定组织性的群体为维护自身权益,用非法方式表达自身的权益诉求,对社会管理、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造成重大影响的事件。
二、预防与处置环境群体性事件的AHP决策分析
(一)建立AHP分析的指标体系
1. AHP法的基本原理层次分析法(Analytical Hierarchy Process,简称AHP)是美国运筹学家匹兹堡大学教授A.L.Saaty于2 0 世纪70年代针对解决大型的复杂问题而提出的一种能综合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的一种系统分析方法。
其基本原理和步骤是:首先将多目标、多因素、多准则的无结构复杂问题分解为若干组成部分或因素,按照各因素的属性和隶属关系对因素分组,按照因素间支配关系从最高层向最低层逐层起着支配作用建立递阶层次结构;针对上一层的某一个准则或要求,把下一层与之相关的各个不能精确度量的因素,通过两两比较,按相对重要性等级赋值,每一层次都要通过两两比较导出元素的相对权重;最后又通过层次间的递阶关系得到方案对于总目标的相对重要性排序[1]。
2. 指标体系的构成
(1)总体目标(A)。A—生态环境保护与社会和谐稳定的协调发展
(2)具体目标(O)。O1保护生态环境;O2维护社会稳定。
(3)方针政策(C)。C1事前防控环境群体性事件发生;C2事中科学处置,防止事态蔓延;C3事后调解矛盾,防范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4)制约因素(S)。S1:公民环保意识增强与法律意识淡薄的冲突;S2:生态环境脆弱与政府发展理念的冲突;S3:社会维稳与事件处置的冲突。
(5)方针措施(P)
P1:转变经济发展方式;P2:完善利益表达机制;P3:健全环境信息公开机制;P4:健全应急处置机制;P5:建立企业环境污染惩治机制;P6:加强法制宣传,引导公众理性合法维权。
(二)构建AHP分析模型
1. 模型的建立。
2. 构造判断矩阵。
在层次分析法中,为了使判断量化,关键在于设法使任意两个方案对于某一准则的相对重要程度得到定量描述。一般对单一准则来说,两个方案进行比较总能判断出优劣,层次分析法采用1-9标度方法,对不同情况的评比给出数量标度。(见表1)
判断矩阵是针对上一层次中的某一元素而言,根据重要性标度(表1),量化层次中各有关元素的相对重要性。本文根据资料数据、专家的意见和系统分析人员的经验,经过反复研究后确定以下各个层次的判断矩阵(见表2)。
一个正确的判断矩阵重要性排序是有一定逻辑的,例如若A比B重要,B又比C重要,则从逻辑上讲,A应该比C明显重要,但若两两比较时出现C比A重要的结果,则该判断矩阵违反了一致性准则,在逻辑上是不合理的。因此在实际中要求判断矩阵满足大体上的一致性,需进行一致性检验。只有通过检验,才能说明判断矩阵在逻辑上是合理的,才能继续对结果进行分析。根据AHP原理,当CR<0.10时,便认为判断矩阵具有可以接受的一致性(见表2)。
(三)模型计算结果与分析
1. 具体目标层
计算两个具体目标O1、O2的相对权重并进行排序,它们表示各具体目标对实现总体目标A的重要程度。(见表3)
从表3可以看出,在具体目标方面,要实现“生态环境保护与社会和谐稳定的协调发展”的总体目标,必须首先维持社会的和谐稳定,其权重是0.67,体现出“稳定压倒一切”的重要思想,同时也要重视保护生态环境,其权重为0.33,如果不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就不能从根源上杜绝环境群体性事件的发生,稳定的社会环境最终也无法保障。
2. 方针政策层
计算每一个方针政策C1、C2、C3对每一个具体目标的相对权重,并用O1、O2的权重对方针政策的相应权重加权后相加,计算各方针政策的组合权重,它们表示各方针政策对实现总体目标的重要程度(见表4)。
从表4可以看出,在方针政策方面,无论保护生态环境还是维护社会稳定,事前预防的重要性都高于其他两个方针政策,权重分别为0.83和0.61,可以看出,事前预防环境群体性事件发生是实现总目标最重要的方针政策,其综合权重为0.68,远高于其他两个方针政策的综合权重,因此,应把预防环境群体性事件爆发放在头等重要位置来抓;此外,还应重视事中的科学处置和事后的善后调解,其综合权重分别为0.18和0.14。
3. 制约因素层。
计算三个制约因素S1、S2、S3对每一个方针政策的相对权重后再计算各制约因素的组合权重,它们表示各制约因素对实现总体目标的制约程度(见表5)。
从表5可以看出,在制约因素方面,当前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是生态环境保护和发展理念的冲突,它对生态环境保护与社会和谐稳定协调发展的影响最大,权重为0.60;其次,社会公众环保意识与法律意识的冲突也是至关重要的问题,其权重为0.25;再次,社会维稳与事件处置的冲突也不能忽视,其权重为0.15。
4. 方针措施层。
计算各方针措施P1、P2……P5、P6对每个制约因素的相对权重及其对总体目标的组合权重,得出各方针措施对实现总体目标的重要程度(见表6)
根据表6中所列出的权重(W),可以将预防与处置环境群体性事件的具体措施按其重要程度划分为三大层次:第一层次为当前应该采取的首要措施,即转变发展方式,权重为0.40,远远大于其余各项方针措施的权重,因此,应该把转变发展方式做为实现生态环境保护与社会和谐稳定协调发展的最重要措施;第二层次为比较重要的措施,其权重在0.14~0.18之间,是在实施首要措施的同时还应该重点考虑的措施,它们分别为:加强法制宣传,引导公众理性合法维权;完善利益表达机制;建立企业环境污染惩治机制;第三层次为必要的辅助措施,分别为健全信息公开机制和健全应急处置机制,权重分别为0.04和0.08,尽管权重较小,但是对于实现总目标还是有一定影响。因此,在实施第一层次和第二层次措施的同时,也不能忽视第三层次的方针措施。
三、预防与处置环境群体性事件的政策建议
(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在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一些地方政府片面追求经济发展速度而忽略了生态环境保护,导致环境污染日趋严重,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的生存状况,致使群众对政府的积怨剧增,为环境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埋下隐患。因此,预防环境群体性事件发生的重中之重便是转变发展方式,坚决摒弃GDP至上的错误发展理念,树立绿色发展观,建立企业环评准入制度,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形成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良性互动,从根本上消除环境群体性事件滋生的土壤。
(二)加强法制宣传,引导公众理性合法维权
虽然现在我国已成为法治社会,但还有部分群众的法制观念淡薄,面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中出现的问题,还不能正确认识,不是寻求合法的利益诉求途径,而是抱着“法不责众”的侥幸心理采用制度外的非理性方式向政府部门施压,导致事态愈发严重,成为环境群体性事件爆发的重要诱因之一。由此可知,加强法制宣传,引导公众理性合法维权是预防环境群体性事件的有效途径之一,让法律法规深入人心,把人民群众的环境诉求纳入到法制化、制度化的轨道上,为预防和处置环境群体性事件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
(三)完善利益表达机制
目前我国群众的利益诉求机制主要是信访和法律诉讼。利益诉求机制虽已建立,但实践效果却不甚明显,形式化的利益表达机制表现出高成本、低效应,群众的利益诉求无法引起政府部门的重视,迫使群众不得不采取体制外的方式维护自身的权益。因此,要降低环境群体性事件的发生率,必须保证政府与当地群众之间的平等沟通,完善利益表达机制。而完善利益表达机制的关键是要建立健全平等的对话协商制度,保证官民之间的双向沟通,集民意,聚民智,减少不必要的矛盾,从而实现政府与群众的利益共识,为经济的开发建设创造和谐的外部环境。
(四)建立污染企业的惩治机制
环境污染问题已经成为环境群体性事件爆发的主要诱因,人民群众在面对自身的生存环境受到侵害、身体健康受到威胁的时候,往往采取激烈对抗的方式表达自己的利益主张。因此,要从根源上防止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就要加大对污染企业的惩治力度,建立健全污染企业的惩治机制,理顺环保监管的制度体系,提高环保执法水平,从根本上减少环境破坏现象的发生,为预防环境群体性事件的发生提供制度保障。
(五)健全信息公开机制
以互联网技术为代表的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使得人们获得信息的渠道日益多样化,信息传播渠道的革命性变化,致使政府的信息控制力急剧减弱,而政府官方权威信息的缺失和滞后,使得不明真相的群众容易受谣言的影响,极易引发矛盾的产生。因此,建立健全信息公开机制成为预防环境群体性事件发生的不可或缺的措施之一,注重公开透明、及时准确地传播相关信息。从环境群体性事件的预警到发生、发展、结束及其事后处置经验总结等都要及时公开,以便公众及时了解信息,做好相应的预防和应对[2]。
(六)健全应急处置机制
当环境群体性事件处于爆发期时,能否科学有效的处置成为事件是否进一步恶化的关键,因此,建立健全应急处置机制对于环境群体性事件的事中有效控制至关重要。《关于积极稳妥预防和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的工作意见》(中办发[2004]33号)中提出的“坚持分级负责,依法处置,教育疏导、防止激化,慎用警力、慎用强制措施、慎用警械和武器,及时、果断处置等原则”[3]应该成为建立科学的事中处置机制的指导原则,以“疏导不使规模扩大、劝解不使事态升级”为指导方法,进行科学有效的应对,防止事件失控和恶化,控制事态的发展,维护社会稳定。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转型的逐步推进,因环境问题而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呈现多发之势,成为威胁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已经与违法征地拆迁、劳资纠纷并列成为三大群体性事件之一。本文运用AHP层次分析法,对预防预防与处置环境群体性事件的策略进行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并由此给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以期为建设和谐社会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环境群体性事件,AHP分析法,预防
参考文献
[1]韩传模,汪士果.基于AHP的企业内部控制模糊综合评价[J].会计研究,2009,(4).
[2]王树义,庄超:突发环境事件信息公开的理念更新与制度完善[J].中州学刊,2013,(3).
【群体预防】推荐阅读:
教育系统预防和处置群体性事件应急预案07-18
社区开展闲散青少年群体服务管理和预防犯罪工作的实施方案09-13
潢溪中学开展重点青少年群体教育管理和预防犯罪工作总结06-08
创业群体05-21
群体中毒05-21
群体困境05-25
群体评价05-25
创新群体05-31
老年群体06-08
健身群体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