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辈教育

2024-05-13

同辈教育(精选9篇)

同辈教育 篇1

一、同辈群体的含义及基本特征

同辈群体又称同辈集团或同龄群体, 是指在相同年龄阶段中, 由价值观、生活态度、兴趣、爱好等大致相同或相近的人组成的互动频繁且关系密切的非正式群体。同辈群体作为普遍存在的人际交往环境, 并在青少年群体中广泛存在, 具有以下五个基本特征:

(一) 群体成员意愿的自由性

群体成员个体可以在平等的基础上自由组合, 并且根据群体内大部分成员的意愿安排群体内的活动内容, 即使少部分成员需要迁就、妥协和服从也是相互协商的结果, 极少带有强制性, 绝大部分情况下是个体愿意接受的。

(二) 行为规范及价值准则的独立性

同辈群体有自己的一套行为规范、价值准则。从服装、发型等审美标准到沟通的语言习惯、交往方式、消费标准乃至心目中的榜样都体现了鲜明的个性特征, 这种特征对个体的思想价值观念有着重要的影响。通常情况下, 为了避免群体内部的压力和排斥, 群体成员一般都会自觉遵守群体内部的行为规范。

(三) 同辈群体内核心人物的权威性

群体内的核心人物往往属于非正式性质的, 既非他人派遣过或任命, 也非成员内部选举产生。而是在群体内部活动中凭借自己的才华、阅历、知识、修养等各种内化因素获得了群体内大部分成员的普遍认可后自然而然产生的, 核心人物对群体成员的影响力依靠的并非权力, 而是来自于同辈群体内成员的追随所产生的号召力、感染力。

(四) 同辈群体内成员交往方式的多样化

现代通讯工具的进步, 改变了青少年以往面对面直接单一的交往方式, 群体内部成员之间的交往方式呈现出多样化, 如手机信息沟通、手机电话沟通、互联网沟通等等。交往方式的多样化又进一步促进了同辈群体之间交流的频繁化日常化, 增进了同辈群体成员之间的关系日益密切。

(五) 同辈群体价值追求的多元化

改革开放以来, 许多传统的道德标准和价值规范遭受到日益严酷的挑战, 特别是来自部分西方的消极文化, 给青少年在道德标准与行为准则上带来了困惑, 人生理想和价值取向的迷茫, 致使青少年同辈群体的价值追求由单一化转向多元化。

二、同辈群体对青少年发展的影响

同辈群体对青少年的发展具有特殊的意义, 有其他教育途径所不可比拟的优势, 它对于青少年形成积极的价值观、锻炼自身人际交往能力、培养高尚的兴趣情致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首先, 表现在积极方面的影响有以下四个方面:

(1) 有助于提高青少年的群体交往能力。青少年在同辈群体中, 通过与同伴日常交往, 逐步学会了与他人沟通合作的有效方式。在出现不可避免的矛盾摩擦时, 学会让步、宽容与谅解, 学会换位思考。这为他们以后的工作与生活中与他人团结协作, 自觉遵守基本的社会公德规范及各种规章制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 充分满足了青少年情感交流的需要。青少年渴望与同龄人交往, 渴望得到理解, 时常在彼此频繁的交往中, 形成心灵上的依赖感, 实现彼此内心真实的沟通, 相互尊重, 相互支持, 相互关心, 抵御内心的孤独感, 最终获得心理归属感和价值认同感, 有利于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

(3) 青少年在同辈群体内所学的内容广泛, 而且影响深远。由于同辈群体成员间的相互信任, 使得青少年能自由的表达自己的意见, 探讨一些问题。青少年在同辈群体的交往中更加直接、更加亲切。青少年心理特征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好奇心强和求知欲旺盛, 他们从对方那里获得大量的常识经验、新闻信息和价值观念。这种获得方式比从课本上获得随意, 且印象深刻。一般说来, 个体最初选定生活目标时, 很大程度上受到家庭的影响, 但走入校园, 接触了更多的人之后, 由于心理上的相近相容, 使得家庭的影响逐渐不敌同辈群体间的交流与相互影响。

(4) 来自同辈群体内的批评建议更易被青少年接受。青少年正处于青春期, 逆反心理较强, 往往不愿意接受来自家长和学校老师的批评与建议, 而更愿意接受同辈群体成员的批评教育。成员之间共同分享学习经验和心得, 大家共同提高, 且同伴榜样也能传递一种行为的功能价值信息, 因而激励同伴更加努力, 在群体中提升自我并追求卓越的目标。

2.同辈群体在青少年的发展中起着重要的积极作用的同时, 也不可避免地存在其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 同辈群体不具稳定性, 且情感纽带单一。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自我意识、独立人格初步形成, 在同辈群体的交往过程中, 由于群体成员与成员之间交流沟通内容的不稳定性以及群体成员之间情感纽带的单一性, 与家庭父母及教育者之间的情感交流日益削弱, 反之容易让青少年产生对群体的盲目依赖, 在青少年中越来越多的出现了煲电话粥、拇指一族、低头族等群体, 使得青少年在群体中迷失自我, 阻碍其独立意识的发展, 集中表现为情绪自控障碍, 自我认知障碍。

(2) 同辈群体核心人物意识一旦出现偏颇, 就有可能导致群体性消极。青少年在同辈群体的交往中习惯性的在思想和行为上追随核心人物, 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 一旦群体中的核心人物的言行举止偏离了社会主流价值观的轨道, 群体内的其他成员也很容易误入歧途, 产生内在的价值观念与道德准则歪曲的问题, 如果外化在行为上, 对其个人乃至社会都会产生恶劣的影响。

(3) 群体成员之间感性建议较多, 理性指导缺失, 易导致青少年价值观念错位。价值取向的多元化带来的负面影响就是导致青少年价值取向错位。具体表现为从注重精神到更注重利益;从助人为乐到注重索取;从注重修养到注重金钱;从注重集体到只注重自我, 甚至有青年把立足于绝对自我基础上的“自我设计”当成一种时尚, 这种过分的“自我设计”带有明显的过于感性的色彩, 这必然导致青少年的价值观错位, 道德行为失范, 在青少年群体中传播消极文化。

三、引导同辈群体在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积极作用

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要关注生活、贴近学生实际, 要有效提高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学生的感染力、号召力和有效性、针对性。而同辈群体是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 因此, 思想政治教育要重视同辈群体, 应着力掌握同辈群体的基本特征, 积极引导同辈群体在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正面作用, 趋利避害, 确保青少年在同辈群体中健康成长。

1.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需要积极地通过同辈群体真实地了解青少年的内心世界。青少年身心都在快速的发展, 他们大部分都有强烈的人格独立愿望, 而这样的独立愿望往往不被老师、家长所理解。于是他们在心理往往更加贴近同龄的伙伴, 愿意与同龄人在一起, 将自己内心烦恼与忧虑都与同龄人诉说。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 要充分了解教育对象即青少年的真实想法, 注重自身角色的调整, 不要总是摆出高姿态, 而是带着与学生交朋友的心态亲近他们, 才能够根据他们的想法和需要, 有效的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2.在群体活动中植入思想政治教育, 培养同辈群体的道德素养。同辈群体在思想政治教育上的作用表现在引导青少年做一个合群的人, 而同辈群体形成后就会有封闭倾向, 活动范围往往局限于成员内部, 这样的封闭可能滋生狭隘和偏激的文化, 因此要将思想政治教育寓于群体活动中, 使得青少年在开放、健康的群体活动中发展自我、完善自我。也可以通过形式多样的课外群体活动, 为青少年同辈群体提供平台, 使主流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于群体活动中。

3.引导青少年树立群体意识, 并提高青少年的交友辨别能力。群体意识是指群体中的成员所共同达成的意识, 决定着群体的行为。同辈群体是在相似或相辅的兴趣爱好和其他条件的基础上形成的, 其成分复杂, 因而群体意识也不都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帮助树立端正的群体意识, 鼓励青少年的参与群体活动, 指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交友准则, 培养他们独立的判断力、是否能从同辈群体关系中得到进步和成长, 认清“江湖义气”“拔刀相助”等不健康关系与志同之友、知心之友、德高之友之间的巨大差异。

4.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自我意识, 培养青少年人格的独立性。树立正确的群体意识的同时, 正确的自我意识对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同样至关重要。青少年对于群体的依赖在增强其人际交往能力的同时也容易导致自我意识的缺失, 独立性的欠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帮助青少年在两者之间寻找平衡点, 即帮助青少年在遵守正确的群体行为规范的前提下, 保持内心与思想的独立, 不事事依赖于他人, 不在群体中迷失自我, 并逐步实现自我教育, 自我管理, 自我成长。

5.重视榜样的作用, 以带动整个群体的健康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对群体核心人物进行重点培植, 发挥他们的典型示范作用。对于那些影响力较为积极, 并具有一定领导水平的核心人物, 要尽早将他们纳入到学生管理队伍中, 为他们提供一个更高层次的平台发挥他们的模范带头作用。反之, 对于其他一部分与主流价值观有所偏离的群体核心人物, 要加强教育和管理, 认真细致的做好思想工作, 摒弃不良习气, 促使其带领群体成员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 积极向主流文化靠拢。而对于那些屡教不改的破坏性群体, 尤其是青少年犯罪团伙, 要用法律的手段加以制裁。

6.家庭应与学校加强沟通, 密切配合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家庭要与青少年保持良好的交流与沟通, 保证彼此间的情感共鸣, 在子女遇到问题时, 不要总是一味责怪, 避免冲突, 进行理性的指导。并与密切配合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加强与学校、老师的沟通, 及时了解子女的在校表现, 与子女的交友情况。适时的鼓励青少年取得的进步, 及时的对其思想上出现的偏差、困惑进行指导。

综上所述, 在社会发展日趋多元化的今天, 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提升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加强对青少年同辈群体特点的研究, 在此基础上充分利用同辈群体在青少年发展影响中的积极因素, 并努力克服用同辈群体在青少年发展影响中的消极因素, 在传统教育方式外为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开拓更广阔的空间。

摘要:同辈群体作为普遍存在的人际交往环境, 并在青少年群体中广泛存在, 对青少年的发展具有特殊的意义, 有其他教育途径所不可比拟的优势。它对于青少年形成积极的价值观、锻炼自身人际交往能力、培养高尚的兴趣情致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 思想政治教育应重视同辈群体的存在, 应着力掌握同辈群体的自身特点, 重视引导其在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积极作用, 趋利避害, 确保青少年在同辈群体中健康成长。

关键词:同辈群体,价值观念,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

参考文献

[1][美]约翰·桑特洛克.青少年心理学[M].寇彧, 等, 译.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2013.

[2]张文新.青少年发展心理学[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3.

[3]陈正良.同辈群体对青少年发展的影响[J].宁波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 2004, (10) .

[4]吴海文.论优化同辈群体环境理论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及实效[J].经济研究导刊, 2010, (28) .

[5]孙丽芳.同辈群体与当代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初探[J].哈尔滨学院学报, 2007, (9) .

[6]包兴敏.同辈群体及其对青少年社会化的影响[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 2001, (2) .

与恐龙同辈的喙头蜥 篇2

喙头蜥并不是蜥蜴

先来考考大家,地球上现存的爬行动物有哪些呢?对动物感兴趣的小读者可能立刻能回答出来:鳄、龟鳖、蛇、蜥蜴……没错,看来你们对爬行动物很了解。还有一种叫做“喙头蜥”的,你们可能会感到奇怪:不对啊,既然叫喙头‘蜥’,就应该是一种蜥蜴嘛?

其实,喙头蜥虽然名字中有个蜥蜴的‘蜥’字,但它和蜥蜴可有很大的区别呢。喙头蜥好像我国古代神话故事里的“二郎神杨戬”一样,在它的两只眼睛之间,还长有第三只“眼睛”,并且能够闭合。因此,喙头蜥又被人们称作“三眼蜥蜴”。但是,现在科学家们对喙头蜥的“第三只眼”还不太了解,不知道这多出来的一只眼是干什么用的。这个问题就等待着大家来探索了。

与恐龙同辈的活化石

说起喙头蜥的历史,那可太久远了!我们在看《侏罗纪公园》系列电影的时候,多少会对侏罗纪这个时代有点了解。侏罗纪距今约2.05~1.44亿年,是恐龙比较兴盛的年代,但恐龙并不是在此时期才出现在地球上的。

恐龙最早诞生于2.4~2.1亿年前的三叠纪,那个时候地球刚刚经历过一次巨大的变迁,很多动植物灭绝了。而我们今天的主人公喙头蜥,大约也是这个时候开始出现的,所以说喙头蜥与恐龙“同辈”。后来,在6500万年前的白垩纪末期,恐龙因为各种原因灭绝了,喙头蜥却顽强地生存至今。因此,人们把喙头蜥看成爬行动物中的活化石。

喙头蜥现在过得好吗

喙头蜥与一般蜥蜴的外形很像,目前仅在新西兰的某些小岛上有少量还在繁衍生息。成年的喙头蜥能够长到500~800毫米长,主要吃一些富含营养的小昆虫、小蠕虫、鸟蛋等。喙头蜥特别喜欢待在洞穴里,只有晚上才会懒洋洋地从洞里爬出来找东西吃。喙头蜥妈妈通常一次产下8~13个蛋,但是要经过12~14个月,喙头蜥宝宝们才会破壳而出。看来喙头蜥妈妈们非常辛劳,要在长达一年多的时间里守护未出世的宝宝,真是伟大的母爱。喙头蜥是爬行动物中的寿星,寿命长约100年,某些雄性喙头蜥甚至可以活数百年。

同辈教育 篇3

优化同辈群体环境, 是指充分利用环境中的积极因素并将环境中的消极因素转化为积极因素, 使各种环境因素形成合力, 充分发挥作用。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人, 其生存、发展一刻都离不开社会。同辈群体是指由家庭背景、年龄、爱好、特点等方面比较接近而形成的关系比较密切的群体。当家庭的影响逐渐衰退而失去过去的垄断地位时, 同辈群体的影响便日渐增强。从十五六岁到十八九岁, 同辈群体的影响最为普遍深入。同辈群体对思想政治教育和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的影响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 自由性。

在同辈群体中, 人们更容易按自己的条件和需要自由地选择交往对象, 同时在交往中显示自己的价值、才华, 获取伙伴的鼓励、赏识。而在家庭和学校中他们受到的限制较多, 有时不得不做一些违心的事, 去接触他们所不愿接触的人。同辈群体解除了家庭和学校的束缚, 成员之间可以自由地谈论和行动。他们从同辈群体中获得的知识和技能常令家长和教师吃惊, 甚至同辈群体中酝酿出的某一大家都感兴趣的行为, 能给家庭、学校和社会带来很大的影响。

2. 渗透性。

在同辈群体中, 人们对各种社会角色的感受以及对各种社会品德规范的认识常来自同伴之间无意识的各种活动, 不像家庭和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是经过上辈人和教师认真思考而进行的。因此, 同辈群体中人们之间的价值观相互发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3. 独特性。

家庭和学校所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 多半是按社会公认的规范和价值标准进行的。而同辈群体却有自己独特的价值标准, 这种价值标准可能与社会主导价值标准一致, 但更多的是不完全相符, 有的甚至尖锐对立, 同辈群体成员日常的行为举止往往更多地受其直接影响。同辈群体里的成员的价值观产生于同辈的褒贬之中, 即同辈团体提供一种远离成人的社会活动舞台, 团体的成员们能在那里创造出新的社会身份来。因此, 同辈群体及其伙伴规则, 是一个值得重视、有待深入研究和发掘的教育资源。

优化同辈群体环境, 就是优化社会舆论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 “用正确的舆论引导人”, “用高尚的精神塑造人”, 让同辈群体环境中的自由性在一定的章法下运行, 渗透性朝积极的方向发展, 独特性与社会主导价值一致。

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 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的社会实践活动。借鉴古今中外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重视同辈群体环境的影响的经验, 对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具有重大意义。中国古代家长就重视对子女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主要采用言传身教、熏染教育, 给子女创设一个良好的环境, 让子女潜移默化。思想政治教育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一个重要方面, 面对当今的复杂形势, 将同辈群体环境的影响理论运用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 从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主要从以下几方面下工夫:

1. 优化社会舆论环境, 通过树立先进典型, 倡导新的风尚。

同时, 也要有针对性地抓住一些反面典型, 组织舆论批评, 让丑恶的行径曝光, 使之为人们所不齿。通过强化舆论监督, 促使社会环境的净化, 育人环境的优化。

2. 优化社会环境, 主要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就思想政治教育本身来说, 提高其实效性的方法很多, 其中之一是榜样教育法。运用榜样教育法的要求: (1) 要注意榜样的真实性。榜样的力量首先在于真实。只有真实的才能使同辈群体受感染, 从而在行动上模仿。榜样必须是真正过硬的, 不是虚假的。榜样是经过自己主观努力奋斗产生的, 而不是根据教育者人为的需要捧起来的。 (2) 要注意榜样的层次性和代表性。榜样既有先进性, 又有层次性和代表性, 不能搞高、大、全式的可望而不可即的典型, 要深入调查研究、善于发现和选择几种不同方面、不同层次的有代表性的先进典型, 激励不同层次的人们奋发向上。中国每两年一次的道德模范的评选, 有国家级的、省级的, 还有市级的、县级的, 这些不同层次的道德模范能让不同层次的同辈群体受感染而模仿, 从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3) 学习榜样要注意创新性。在学习榜样时, 要注意学习其精神与思想, 不能机械照搬。要紧密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和本人实际, 注意因时因地因人而异, 并注重创新。 (4) 要尽可能让榜样现身说法。也就是要让有理想的人讲理想、有道德的人讲道德、守纪律的人讲纪律、作奉献的人讲奉献。只有这样, 才能更好地打动同辈群体的心, 更具有说服力和感染力, 也才能收到最佳的教育效果。 (5) 要注意培养、关心和爱护榜样。既要帮助榜样不断提高思想觉悟和业务水平, 使其不断创新业绩, 又要贯彻按劳分配的原则, 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要支持和爱护榜样, 引导人们向榜样学习, 又要引导榜样正确对待荣誉, 正确对待群众, 防止榜样骄傲自满和脱离群众。 (6) 要积极组织受教育者开展“学英模, 见行动”的系列活动。引导群众在实践中真正把榜样的先进思想、高尚品德和优良作风变为自己的自觉行为, 使榜样示范发挥出最佳效应。发挥榜样的示范作用, 就是要发挥同辈群体环境的渗透性, 让榜样的先锋模范作用渗透到同辈群体中, “用先进的思想武装人”, 从而在同辈群体中发挥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3. 优化社会环境, 发挥激励作用。

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就是要让先进人物的先进思想和事迹感染人, 从而激励人们上进, 效仿先进典型。而引发追求特定目标的诱因, 即激励动因, 可以区分为他人 (外在) 激励与自我 (内在) 激励。积极性是指人的一种自觉的、能动的心理状态, 是在行为活动过程中显示出来的主动自觉、认真负责、勇敢顽强的进取精神。人的积极性受多种因素制约。具体说来, 它是以需要为动力核心, 以意识为调控中枢, 把认识、情感、意志、动机、兴趣联系起来而构成的。需要在心理活动的动力系统中居于核心地位, 制约着各种心理活动的发展和变化, 是心理活动和行为活动内在的驱动力。因此, 人的积极性来源于人的需要, 需要越强烈积极性就越高。人的需要又包括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 相应地, 激励也就分为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两大类。

物质是第一性的, 忽视或否定物质利益原则, 不注意发挥物质力量在推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的巨大作用是错误的。马克思说过:“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 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邓小平也明确指出:“如果只讲牺牲精神, 不讲物质利益, 那就是唯心论。”激发人们的社会主义积极性, 既要靠正确的经济手段, 又要靠有效的精神激励, 要靠思想政治教育。片面夸大物质利益原则, 忽视精神的作用;或是片面强调精神的能动性, 忽视物质利益原则都是错误的。无论物质激励, 还是精神激励, 都需要思想政治教育的正确引导, 二者都是思想政治教育激励的一部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激励作用, 就是发挥同辈群体环境的独特性, 运用生活中的先进典型现身说法, 使同辈群体朝着社会主导价值发展。

4. 优化社会环境, 发挥转化作用。

所谓转化, 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中, 教育者通过多种方式, 积极帮助人们改造思想, 纠正人们既有的错误的思想认识, 把他们引导、转变到正确的轨道上来。转化就是群体中的模仿与感染在人们思想和行动中的具体体现。转化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功能, 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难点。它是思想政治教育通过某种外在力量达到改变教育对象内部状况的一种重要活动。所谓改变其内部状况, 也就是让受教育者思想中的正确成分由矛盾的次要方面上升为主要方面, 让行为的先进成分占居矛盾的主要方面。这种改变离不开受教育者自身思想的内部斗争和转化。因此, 教育者应该积极帮助和引导人们正确地开展思想斗争, 自觉地进行思想改造, 使错误思想转变为正确思想, 从而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觉悟。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转化作用, 就是运用同辈群体环境的自由性, 在一定的章法下运行, 使同辈群体朝着主导价值转化, 充分利用环境中的积极因素并将环境中的消极因素转化为积极因素, 使各种环境因素形成合力, 充分发挥作用, 提高同辈群体的思想境界, 从而提高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觉悟。

综上所述, 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的途径很多, 而优化同辈群体环境是其中之一, 要充分发挥同辈群体环境的特点:自由性、渗透性和独特性, 利用环境中的积极因素并将环境中的消极因素转化为积极因素, 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运用先进事迹鼓舞人、感染人, 通过外在激励而激发受教育者的思想动机, 调动其内在积极性, 增强其内在激励, 自觉将组织目标转化为个人目标并为之奋斗的工作准则, 激励人们不断调整自我行为方式, 从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摘要:思想政治教育是中国精神文明建设的首要内容, 但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也面临着新的挑战, 需要寻找新的理论突破口和实践切入点。同辈群体环境的影响对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同辈群体对思想政治教育和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的影响具有以下几个特点:自由性、渗透性和独特性。借鉴古今中外思想政治教育的经验, 优化同辈群体环境, 让同辈群体环境中的自由性在一定的章法下运行, 渗透性朝积极的方向发展, 独特性与社会主导价值一致, 进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关键词:理论突破口,优化同辈群体环境,借鉴经验,提高效果

参考文献

[1]黄育馥.人与社会——社会化问题在美国[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 1986:10-12.

同辈教育 篇4

关键词:高职护生;同辈学习;初探

Peer learning method used in surgical nursing teaching and experience

[ Abstract] objective to peer learning method applied in surgical nursing teaching, in order to better achieve the goal of teaching. Methods 2009 higher vocational nursing specialty 1-4 shift 174 people in total,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study group ( n=90 ) and control group ( n=84 ). Results the experimental group students' interest in learning, exam grade point average, excellent rate, the pass rate was obviously higher than that in control group, the significant difference ( P< 0.05 ). Conclusion peer learning is a way for students to actively participate in the teaching process, to cultivate the students' all-round ability and effective teaching methods, is conducive to the improvement of students' comprehensive quality and the comprehensive ability cultivation.

【 Key words 】 higher vocational nursing students peer learning exploration

我国高职高专护理专业的教育发展与改革重点在于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及适应未来岗位和职业需求的能力[1]。临床护理教学作为护理教育中从基础到临床的重要过渡阶段,是培养护理人才的关键阶段[2]。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强调,知识学习的过程同时成为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过程,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就是从高职护生的心理需求出发,运用心理学有关原理,并把它应用到教学之中,以此探索现代临床护理教学的新方法,在探索中充分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教育理念,逐步增强学生主动学习、喜欢学习的热情,培养其扎实的理论和娴熟的技能,使之成为全面发展的跨世纪的人才,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综合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3]。

1 、 材料及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09级三年制高职护理专业1-4班共174人,随机分为同辈学习组(n=90)和对照组(n=84)。实施同辈教学法前各班各科课程成绩无统计学差异。

1.2 研究方法

1.2.1 问卷调查法 课程实施前、后均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进行调查,实施前调查学生对同辈群体的认识、了解及参与程度,课程结束后对于同辈学习的效果做一问卷调查,以评价学生在同辈学习中的合作学习态度、参与的积极性及对学习效果的自我评价等。

1.2.2 文献法 依据国家的有关政策法规,借鉴国内外相关的研究成果,探索同辈学习法在外科护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力求在本领域研究中有所突破和创新。

1.2.3 技能考核法 课程结束后,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别进行理论和技能操作考试,统计分析两组护生的成绩,计量资料采用两样本的均数t检验。技能考核采用个人考核和小组考核两种形式,必考项目考核个人的理论、实践技能操作,并做成绩记录。

1.2.4 角色扮演法 课堂教学要求小组成员等待老师演示结束后互换角色进行模拟情境练习。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课内、课外练习,教师则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集中辅导和考核。

1.2.5 数据处理方法 运用SPSS for Windows15.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的录入和分析,需要用到的统计方法:t检验、卡方检验等。

2、 结果

从表1、表2结果可以看出,无论是平均成绩、及格率还是优秀率,同辈学习组均高于对照组,其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3说明学生乐于接受同辈学习法这一教学方法并对该种方法评价较高;总之同辈学习方法具有较好的教学效果能有效提高学生学习成绩。

表1 2010---2011第2学期期末考试优秀率及格率比较

组别及格率c2优秀率c2

同辈学习组(n=90)94.4%6.897*22.2%7.574*

对照组(n=84)84.5% 9.52%

注:*表示p<0.05

表2 2010---2011第2学期同辈学习组与对照组期末平均成绩比较

组别均数标准差t值

同辈学习组(n=90)837.5911.19**

nlc202309011028

对照组(n=84)725.03

注:**表示p<0.01

表3 同辈学习组对同辈学习的效果评价(n=90)

项目是一般否

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84(93.33%)5(5.56%)1(1.11%)

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82(91.11%)6(6.67%)2(2.22%)

有利于提高学习效果85(94.44%)5(5.56%)0(0.00%)

提高分析解决问题、创新思维能力85(94.44%)4(4.44%)1(1.11%)

提高学习参与性79(87.78%)8(8.89%)3(3.33%)

增强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82(91.11%)8(8.89%)0(0.00%)

是否希望采用该教学法83(92.22%)6(6.67%)1(1.11%)

3、 讨论

《外科护理学》的教学以专业培养目标为导向,以职业技能的培养为根本,满足3个需要:学科需要、教学需要、社会需要,力求体现高职高专教育的特色;注重教学的整体优化,充分体现“整体护理”的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让学生在知识、情感、技能三个领域得到全面的发展,成为称职的护理工作者。通过同辈学习法在外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使全体同学均参与了互助学习,取得良好的效果,无论是平均分、及格率还是优秀率,同辈学习组均高于对照组,并且同辈学习组期末成绩比期中成绩有进步;实验班平均成绩高于对照班。在自制的关于教学评价的问卷调查中,同学们对这种学习模式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并表示积极拥护。另外通过同辈学习的教学模式的实验还发现,同学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都非常高涨,在合作中加深了理解,增强了自信心,活跃了思维,锻炼了团结协作的能力,并在互助中体验了合作的愉快,收获了成功[2][4];同时,提高了同学们整理资料、查阅文献、归纳总结、多媒体制作及人际沟通等方面的综合能力;在讲课中同学们全身心的投入,努力发挥自身优势,挖掘自身潜力,团结协作,共同进步,并在课堂上不断进行着教与学的角色转换转换,形成活跃、轻松、好学的课堂氛围。同辈学习法充分体现了教与学的科学性结合,因此,这种教学方法不但能有效的促进并达到学习目标,还可以培养、提高学生的团结协助能力。

参考文献

[1] 龚雯.基于国家职业标准的高职教学体系模型[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9,16(26):24-27.

[2] 徐莉霞,孙小娅.改革护理实践教学模式注重培养护生创新能力[J].卫生职业教育,2010,28(2):73.

[3] 丁全菊,许乐.同辈教学法对临床护理教学的启示《临床护理杂志》2008,7(1):70-72.

[4] 孙建萍,陈丽莲,牛建华.高职高专护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教育杂志,2009,4(6):171-173.

同辈影响两措并举 篇5

“同辈群体”是当今社会的一种现象, 作为教育工作者不能逆转这种现象, 我们要认真研究如何顺应这种现象, 把他转化为我们教育的一种很好途径, 从而来促进和谐校园的建设, 在工作中逐渐探索如何“用同辈影响力, 以辅导员老师与辅导员助理相辅相成的两种举措来进行大学生思想教育”。

对同辈影响的分析

美国心理学家米德认为:“在现代社会中同辈群体的影响甚至大到改变传统的文化传递方式的地步。”同辈群体对大学生成长发展的影响大部分人看到的是其消极的一面, 所以很多人表示反对, 但其实在我们的调查中发现“同辈影响”有有利的一面, 作为教育工作者完全可以把他转化为我们教育的一种途径。有利的一面表现在:

1.同辈间能相互的理解, 能满足青年交往的需要, 促进青年的身心健康发展。

2.同辈群体能促进青年的学习、兴趣爱好的发展。同辈群体的大学生们学习上能互相帮助、启发、开展竞赛, 有利于他们学业的提高;在兴趣上, 共同的爱好使他们有共同语言, 经常在一起切磋也进一步促进了他们兴趣爱好的发展, 例如学生的各种社团。

3.同辈交往中获得的信息成为学校教育、书本知识的重要补充。

4.同辈群体有利于培养大学生团结协作的能力。通过交往, 学生们学会了如何与别人合作, 学会了宽容别人、帮助别人、接受别人的建议。

用同辈影响力, 以辅导员老师与辅导员助理相辅相成的两种举措来进行大学生思想教育

如何引导和发挥同辈群体对大学生思想教育方面的有利作用呢?我们在日常工作中逐渐探索了一条“用同辈影响力, 以辅导员老师与辅导员助理相辅相成的两种举措来进行大学生思想教育”的工作思路。

第一, 大力推行“辅导员老师制度”:辅导员到“宿舍区办公”, 成为学生的“住楼辅导员老师”。年轻的刚刚大学毕业的辅导员们把办公室直接搬到了学生寝室, 在学生入住的宿舍里, 每栋楼都有辅导员和他们住在一起。辅导员和学生年龄只相差几岁, 他们作为同辈群体来影响学生们:

1.年轻的辅导员可以引导学生同辈群体的交往。辅导员会鼓励学生的同辈交往, 学习各种社交技能, 树立正确的交友意识, 使之意识到评价友谊是否健康的一个标准是看对方能否从友谊关系中得到进步与成长, 促进青年在共同的学习生活中交知己之友, 交志同之友, 并帮助青年认识到“江湖义气”等不健康友谊的真正区别。

2.刚刚大学毕业的辅导员可以指导学生对待不同文化的群体, 并尽量避免其消极作用的影响。对于优秀的文化群体, 鼓励并创造条件发挥它的优势, 促进青年的成长;对于中间群体, 扬清去浊, 促使其不断向积极型群体转化。

3.年轻的辅导员可以加强对学生中核心人物的重点教育, 以“点带面”。

第二, 大力推行“辅导员助理制度”, 即选拔大二、大三的学生干部、学生党员, 以“辅导员助理”的身份与新生同住一楼, 作为新生学习、生活的引路人。辅导员助理们在生活适应、专业教育、行为养成、学生校规校纪、如何加入学生会和社团等方面给予帮助。

很多人对“辅导员老师”这个词语已经耳熟能详了, 但对“辅导员助理”这个新名词不甚了解。“辅导员助理制”是以班级为单位, 为每班配备一名由学生党员和学生干部身份的辅导员助理。在工作中, 辅导员助理将主要通过走访寝室、参加班会、组织活动等内容, 帮助大一新生解答生活、学习、工作、思想等方面上遇到的难题, 同时“辅导员助理”也通过与新生面对面的交流, 潜移默化地去引导新生, 去影响新生的言行, 让新生的大学生活有一个美好的开始。如今, “有解决不了的事, 遇到不懂的问题找辅导员助理……”已经成为学院大一新生的一种习惯。辅导员助理和学生在年龄上是一代人, 况且辅导员助理本身就是学生, 因此二者之间的心理是相通的, 不存在代沟, 彼此更容易进行交流;其次, 辅导员助理没有教师的身份与威严, 他们以高年级学长的身份出现, 和学生的地位是平等的, 容易被学生接受;另外, 辅导员助理分管的系别专业一般与自己所学的相同或者相近, 作为成功的过来人, 他们的现身说法比教师更有说服力。还有, 很现实的一点, 随着高职院校连续几年扩招, 辅导员老师大面积推行有一定的困难, 在师资上难以得到保障, 而推行“辅导员助理制”正是一个很好的补充。

事实证明“辅导员助理制”的推行也受到了学生们的欢迎。有位新生说, 他们的辅导员助理像一位大姐姐, 经常关心他们的学业和生活, 许多和同学和家长不能说的事, 都愿意和辅导员助理说;高年级同学认为, 辅导员助理制的推行体现了学校尊重学生, 使他们由以前的他律向现在的自律过渡。能被选拔为“辅导员助理”的优秀学生感觉是一种鼓励、一种荣誉。

总之, 充分发挥同辈影响的积极作用, 用同辈影响力, 以辅导员老师与辅导员助理相辅相成的两种举措来进行大学生思想教育, 形成“规范—示范—模范”的原则, 从而实现师生共建和谐校园!

摘要:文章分析了目前大学生中“同辈影响”的普遍现象, 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的工作者如何把同辈影响转化为我们教育的一种很好途径, 从而积极探索一条“用同辈影响力, 以辅导员老师与辅导员助理相辅相成的两种举措来进行大学生思想教育”的学生管理工作思路。

关键词:同辈影响,辅导员老师,辅导员助理

参考文献

同辈群体对中职生社会化的影响 篇6

同辈群体又称同龄群体或伙伴群体, 它是由一些年龄、兴趣、爱好、人生态度、价值观、社会地位相近、行为方式大体相同的人所组成的一种非正式群体。

二、同辈群体在中职生发展中的作用

中职生正处于青少年的过渡时期, 从心理生理角度而言, 是身心发展最迅速、最关键、最旺盛的时期, 同时也是发展的最佳时期。作为一种非正式组织, 同辈群体对中职生的学习、生活、价值观等方面的影响是非常深刻的, 这种影响可能会远远超越父母以及教师的教育和引导。

由于相近的年龄及相似的心理结构, 中职生踏入校园后, 与同龄人要朝夕相处相当长一段时间, 同辈群体成员之间由于年龄、兴趣、爱好、人生态度、价值观等的相仿及相近, 使得他们之间的交往更加的直接和亲切, 也产生更多的共同语言, 通过经常性的在一起的切磋和探讨又促进他们兴趣爱好等的同向发展, 因而同辈群体的成员之间形成了一种相互理解和支持、关心与尊重的氛围, 这些又恰恰可以满足中职生的诸多, 如交往、归宿和理解、尊重的需要等, 中职学生在与同辈进行交往过程当中, 能够增强他们与人交往的自信心, 有利于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 从而提高中职生的学业成就, 促进他们身心的健康发展。

三、正确发挥同辈群体对中职生社会化影响, 促进学生的社会化发展

同辈群体对中职学生的社会化影响最大, 其对中职生的社会化功能主要有保护功能和发展功能两点, 实现和完成这两点社会化功能, 主要场所是校园, 良好的校园文化能够感染学生的心理健康并为其提供着重要的精神环境, 并可以使他们在同辈群体中传播这种文明、积极、向上的态度, 形成良好的学生成长氛围, 并且能更好的发挥同辈群体的两项社会化功能。

1. 同辈群体对中职学生生活技能、行为规范社会性发展的影响

对于中职学生而言, 生活技能的社会化, 主要包括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日常生活常识、职业技能等。在日常生活中, 由于中职生同辈群体经常会在一起讨论生活中的基本常识, 交流自己看到或学到的知识以及技能, 获得在群体中的一种认识, 从而达到不断的提高自身的素质的目的, 同时, 个体在学习和接受政治的、社会伦理道德的以及日常生活的行为规范的同时, 使自己的行为与其在社会中所处的位置、所担任的角色相适应。

2. 同辈群体对学生性别角色社会化的影响

性别角色社会化指个体在社会影响下逐渐掌握人们对不同性别角色的期望、规范和与之相符的行为要求等, 其结果是使个体按照社会上规定的不同性别角色的要求来支配自己的行为。

同辈群体为中职学生提供了承担各种角色的机会。一方面, 他们在群体中能体会到角色的多样性。在同辈群体交往过程中, 他们有自由的选择权, 这种选择上的自由使得他们较早学会承担相应的责任和履行相应的义务, 为其走上社会提供了实践机会。另一方面, 中职生实际生活在两个世界:一个是成人世界, 包括他们的父母、教师等成年人, 另一个是学生世界, 包括他们的同龄人、同伴、以及朋友等。中职生要从学生世界走向成人世界, 从而走向社会, 须借助一定的纽带和桥梁才能顺利完成。但是由于受到年龄、知识经验、经历等的差异。, 很多时候他们无法与成人世界进行良好沟通、交流, 从而获得成熟的经验, 于是只有将目光定位于同辈群体, 不停地在不同的群体中间, 解释和接受一些与性别角色有关的见闻, 从而赋予性别角色以应有的特征, 并从中找到自己参照的标准, 调整自己的认识, 规范自己的行为, 不断加深对不断变化的角色的认识。

3. 同辈群体对中职生道德社会化的影响

所谓道德社会化就是行为主体在特定的社会中经过一系列与他人和社会的互动, 将特定的道德准则和规范加以内化, 并在现实生活中履行这些规范, 形成符合社会要求的道德行为, 以获取社会认可和参与资格的过程。青少年道德社会化主要表现在道德认知、情感以及道德行为上。同辈群体主要从个体道德情感、道德认知以及道德行为社会化三个方面影响青少年的社会性发展。对于中职生而言, 实现道德社会化是自己适应、参与社会道德生活的必要条件。

中职生通过同辈群体间的相互作用, 能促进青少年社会认知的发展, 群体中的成员相互帮助和关心, 遇到需要进行道德分析和判断的问题和事件, 成员之间的意见和做出的决定不仅会产生直接的道德行为, 而且会影响青少年以后对同类事件做出同样的或类似的道德反应和道德行为。

此外, 作为中职生道德认知践行的土壤的同伴群体, 同时也是中职生道德行为的训练场, 通过同辈群体成员间的频繁的交往和相互影响, 可以帮助中职生形成一种宽容、平等、真诚的社会道德规范。

因此, 作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道德教育工作者我们必须转变教育观念, 加强分析和研究, 充分利用同辈群体对中职生的影响来教育和引导学生, 提高其辨别能力、自律能力, 帮助他们顺利地完成社会化, 以达到为社会输送合格技能型人才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谭莉.论同辈群体对青少年社会化的影响[J].科教文汇, 2007.10 (下旬刊)

[2]吴亚荣.同辈群体及其对青少年社会性发展的影响[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09年1月, 第18卷, 第1期

[3]孙丽华.青少年同辈群体的社会学分析[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6年第4期

同辈教育 篇7

关键词:大学生,同辈群体,学习心理

1 问题提出

同辈群体是指由一些地位相近, 年龄、兴趣、爱好、价值观和行为方式等方面较为接近, 并且经常在一起互动组成的群体。大学生同辈群体是个体在一定的环境中通过与他人的交往互动而形成的。在互动的过程中, 个体通过观察、尝试、比较等方式主动寻找兴趣相似、年龄相仿、态度趋同的同辈人, 并有选择地进行互动, 直到从陌生人到熟人, 形成自己的小团体[1]。高校是一个以大学生为主体的社会组织, 不同学历班次、不同年龄阶段、不同地域入学的大学生之间, 形成各具特色的同辈群体。大学生同辈群体之间的互动在客观上存在时间、空间的便利性, 主观上存在心理共融性、情感发展同期性等易发性, 对大学生各方面的影响不容忽视。

在以往的研究中, 主要是针对大学生同辈群体的社会化、人生观、价值观的研究, 而少有关注同辈群体对大学生学习心理产生的影响。本文立足于研究同辈群体对大学生学习心理的影响, 通过问卷调查, 了解当前大学生同辈群体之间在学习上的相互影响状况, 具体发现大学生同辈群体学习心理的特点以及存在的心理效应, 使大学生能进一步认识自己的学习心理特点, 使教育工作者能采取有效途径开展大学生同辈群体的学习心理教育, 提升大学生的学习心理素质。

2 研究方法及调查结果

2.1 研究方法

本次研究主要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 通过查阅文献及与学生访谈的方式了解了当代大学生同辈群体学习的现状, 初步设计调查问卷, 选取100份问卷做了预测, 针对预测中出现的问题对问卷进行了修订完善, 最后形成了大学生同辈群体学习心理调查问卷。研究对象是广东药学院的在读大学生, 随机发放问卷720份, 共回收有效问卷695份。

2.2 调查结果

问卷中主要涉及班级、宿舍、社团等大学生存在的主要同辈群体间的学习问题展开, 共有24道题目, 可以归纳为对大学生学习认知、情绪情感、行为的影响等三个方面。

从认知角度看, 在调查大学生学习态度主要受谁的影响时, 有69.2%选择同辈群体, 15.1%选择教师和家长, 可见同辈群体是影响大学生学习态度形成的一个主要因素;在调查对提高学习动机影响因素时, 提高朋友间的互助合作氛围、建设积极向上的班风、营造良好的宿舍氛围的比例分别为:36.1%, 27.6%, 24.2%, 其他因素仅占12.1%, 同辈群体之间的学习氛围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大学生的学习动机。在调查中, 有65.2%的学生选择会因为周围学生的影响调整自己的学习目标。大学生重视自己成绩在同辈群体中的排名, 59.9%的大学生在意班级同学之间的排名, 20.4%在意志趣相投的朋友之间的排名, 13.09%重视宿舍成员之间的排名, 仅有6.62%的学生表示不在意在同辈群体中的排名, 大学里注重综合素质教育, 相对中学阶段对于学习成绩的重视程度有一定减弱, 但是通过调查发现大学生在认知上还是很在意自己学习成绩在同辈群体中的排名, 尤其是班级同学间的排名, 这也提醒我们的教育工作者, 引导大学生辩证的认识班级成绩排名, 让其成为学习的动力, 避免盲目的恶性竞争的发生。

从同辈群体之间的学习情绪调查来看, 有75.4%的学生认为, 跟同辈群体在一起的学习情绪主要是积极的、愉快的, 有16.7%选择紧张、焦虑、压抑等消极情绪, 7.9%选择其他平静等一般情绪。大学生学习情绪受同辈群体的影响程度也是不容忽视的, 有19.42%选择影响程度很大, 68.78%选择影响程度一般, 11.37%选择影响程度很小, 0.43%表示没有影响。当调查你周围的学生有人成绩很优秀并多次获得奖励, 大学生的反应情况时, 有55.3%表示会产生压力, 并调整自己的目标, 有31.1%表示会以他为学习的榜样, 1.6%表示会产生嫉妒情绪, 跟他疏远, 12.1%表示没有影响。

从大学生同辈群体的学习行为来看, 在调查大学生学习时的竞争情况时, 有63%的学生表示主要是良性竞争, 对自己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 23.2%表示竞争对自己没有影响, 10.6%表示不存在竞争, 3.2%表示对自己的学习造成了不利的影响。当问到周围的学生在休息时间看书学习时, 有56.5%的学生表示会感到有压力从而采取行动去学习, 有28.2%表示会感受到压力, 但不付诸行动, 15.3%表示感到和自己没关系, 不去管他们;当问到如果周围的学生在玩, 而你还有学习任务未完成时, 有54.2%的学生表示会受到干扰, 但是还是会控制自己, 继续完成任务, 31.2%表示会受到干扰, 学习效率明显下降, 不能完成任务, 仅有14.5%表示不会受到干扰。

3 分析与讨论

3.1 充分调动同辈群体在认知、情绪、行为等方面的影响力

通过调查发现, 大学生在认知、情绪、行为等各个方面会受到同辈群体的影响, 大学生的认知水平还未完全发展成熟, 认知上存在鲜明的模糊性特点, 学习态度、学习动机、学习目标都会受到同辈群体的影响而调整。芬达的研究表明, 有高成就动机组成的同辈群体有较高的学习期望, 彼此分享学习经验, 互相激励, 能提升整体的学习素养[2]。由此可见, 提升大学生同辈群体的学习认知水平, 对引导大学生学习心理全面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大学生的情感不稳定, 情绪波动起伏较大, 很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跟同辈群体在一起学习时, 大家的情绪状态也较容易彼此干预, 积极向上的学习气氛会营造良好的情绪体验, 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 而不良的情绪氛围会产生一种消极的磁场, 对大学生学习产生消极的影响。

大学生的学习行为和同辈群体表现出一种趋同性和盲目性。社会心理学家班杜拉曾经指出, 社会行为的学习是通过观察别人的行为而进行的。他人的行为就像一个信息源, 而观察者通常利用这些信息去指导自己的行为。如果能清楚的辨明积极和消极影响, 做到趋利避害, 则会让大学生形成规范的学习行为, 提升大学生总体的学习心理素质。

3.2 适当发挥三种心理效应在同辈群体学习中的作用力

通过调查, 总结出三种普遍存在的心理效应。一种是从众效应, 大学生心理发展还未完全成熟, 往往受到团体内存在的无形压力影响, 迫使个体在认识与行为方式上与团体中的多数人趋于一致。积极从众可让同辈群体之间产生相互鞭策, 激励, 在学习上共同进步, 而消极从众则会让群体内成员产生更大的惰性。班级、宿舍的学风是发挥积极从众效应的典范 , 构建良好的班风、舍风, 使每个成员为维护集体荣誉, 严格要求自己, 形成一种共同努力, 追求卓越的目标。发挥积极从众影响, 避免消极从众效应的发生, 对形成良好的学习行为有重要意义。

一种是社会促进效应, 指的是当群体作业时, 会产生一种刺激激发个体成员的行动力, 从而提高活动的效果。当大学生在一起共同学习时, 看到别人的表现比自己优秀时会产生强大的动力, 看到别人努力学习时也会转变自己消极的状态, 调整学习目标, 采取积极的学习行为。同辈群体之间的“好朋友”群体是一种相对稳定、持久的社会关系, 他们在一起时彼此感到舒畅、轻松, 相互了解、分享信息、相互支持、相互依靠, 许多研究证实了同辈友谊对学生的在校动机和学业成绩有着重要影响。发挥同辈友谊的社会促进效应, 可以提升大学生的学习动力, 提高其学习成绩[3]。

还有一种是社会惰化效应, 指当群体作业时, 往往个人所付出的努力比单独时偏少, 不如单干时出力多, 个人的活动积极性与效率下降的现象。在调查中我们也发现大学生同辈群体在一起学习时, 也经常会出现这种社会惰化效应, 比如在合作学习中, 会有个别人因为责任模糊, 自觉性降低, 不付出百分百努力, 导致整体学习效果受到影响;还有学生看到群体内其他学生不努力学习时, 大部分学生表示都会受到干扰, 降低学习效率。

适当发挥三种心理效应在大学生同辈群体中的作用力, 让积极从众和社会促进效应最大限度的发挥作用, 扩大群体形成的积极向上学习氛围的影响力, 让个人在群体中保持高度的自觉性, 避免社会惰化效应的发生。这需要高校教育工作者充分了解大学生同辈群体学习的心理特点, 进一步掌握同辈群体学习的规律, 有针对性的去构建同辈群体学习、互动的平台, 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促进大学生学习心理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胡文靖.大学生同辈群体的特征与类型初探[J].文献研究, 2009 (2) :205-207.

[2]Finder M.Just Girls:Hidden literacy and life in Junior Highschool[M].Urbana, IL, New York:National Council of teachersof English teachers College Press, 1997.

同辈教育 篇8

关键词:伦理观,同辈亲属,重男轻女,称谓

Abstrat:The cultural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English countries are enormous,and ethics is one of them.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different peer kin term systems between Chinese and English countries resulted from the different ethics.Because of China's long-term thought of man is superior to woman,there are more words of the kin term systems refers to"male"than those refers to"female".The various named words refers to the same object would lead to different distances in mind.The words of the kin term systems refers to the“male”keep closer in mind than those refers to“female”.However,people hold the concept of equality between men and women in English spoken countries,so the words of the kin term systems refers to"male"are no differences than those refers to"female".Nor do two or more words refers to the same object exist and there are no distances in mind for no various words refering to the same object in English

称谓语在人类社会中担负着非常重要的功能。它不仅是一种重要的语言现象,也对人类之间的交往起着重要的社交礼仪的作用。《现代汉语词典》里“称谓语”是指:人们由于亲属和别的方面的相互关系,以及身份、职业等而得来得名称,如师傅、父亲、厂长等。称谓语在不同的民族文化中有着不同的文化和语言。不同民族有不同的称谓系统,错综复杂的称谓语体现了不同民族文化的内函。(包惠南2001)西方学者主要从社会语言学(Brown&Gilman 1960)、语法(Lyons 1968,Filmore 1971,Ingram1978)及语用(Zwicky 1974,Leviso1983)的角度来研究称谓语。我国学者对称谓语的研究历史更久。从现有的文献的看,最早期的研究可以追溯到公元前的《尔雅·释亲》。清代著名学者梁章矩还专门著述了一部《称谓录》,内容涉及亲属、官职、师友、邻里、同僚等各种关系以及各种行业的称谓词语。(转引自尹富林2003)近现代的研究主要有赵元任(1985)《中国人的各种称呼语》;吕叔湘、江蓝生(1985)的《近代汉语指代词》。近几年学者对称谓语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文化差异和语用功能研究上。(毛明勇2007)

从上可以看出学者对称谓语的体系及社交功能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专门从伦理观的角度来研究称谓语,尤其是中西同辈亲属称谓语的文章还没有。本文将从跨文化的角度,从伦理观的视角来研究汉英语同辈亲属称谓语。

1 汉英同辈亲属称谓语词

在汉语中,同辈亲属称谓语以不同的亲属作参照物产生不同的称呼。如以父亲、母亲作参照物可以产生以下亲属:伯父、伯母、叔叔、婶婶、姑妈、姑父、舅舅、舅妈、姨妈、姨夫;以“我及我的妻子”为参照物,可以产生以下亲属:哥哥、嫂嫂、弟弟、弟媳、姐姐、姐夫、妹妹、妹夫。以“我的小孩”为参照物,可以产生以下亲属:堂兄、堂弟、表哥、表弟、堂姐、堂妹、表姐、表妹。以此相对应的是,在英语中,如果以父亲、母亲作参照物可以产生的亲属词是:uncle,aunt;以“我及我的妻子”为参照物,可以产生以下亲属词是:brother,sister,the wife of brother,the husband of sister;以“我的小孩”为参照物,产生的亲属词是“cousin”.从上面我们不难发现,在汉语语境中,同辈称谓语词比在英语语境中同辈称谓语词丰富多了。汉语中“伯父、叔叔、姑父、舅舅、姨夫”等的称谓语在英语中只用“uncle”就可以了,“伯母、婶婶、姑妈、舅妈、姨妈”等的称谓语在英语中只用“aunt”就可以了,至于“堂兄、堂弟、表哥、表弟、堂姐、堂妹、表姐、表妹”等称谓语词在英文中只有一个单词“cousin”。这种现象当然是有种种原因的,但本文认为,导致汉英词的这种巨大差异是因为两个民族的伦理观不同而产生的。

2 注重伦理观与否导致同辈亲属称谓语词的丰富性与否

我们知道,一个民族的语言文字的产生与这个民族的风俗、地理环境有很大的关系。中华民族因为注重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所以在我们的语言中就存在“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这些文字,而西方国家因为没有这些风俗,所以他们的文字里当然没有这些文字。同样的道理,西方国家很重视圣诞节,复活节等节日,但因为我们中华民族以前没有这些风俗,所以我们的文字里当然没有“圣诞节”、“复活节”这些文字。现在这些文字的产生纯属是因为现在国际交流的结果。生活在不同地方的人,其民族语言也有很大的不同。我国北方因为常年下雪,结冰,所以在我国的北方方言里,“雪”“冰”是个很常用的词,但在我国南方,如广东,因为极少下雪,或者说从不下雪,温度也很难达到结冰的气温,这样的话,雪和冰在我国广东几乎是没有的,那常年生活在广东的人当然就没有“雪”、“冰”这样的词产生了。也正是因为这样,所以学者在探讨语言产生的原因时,“风俗习惯决定论”、“地理环境决定论”便应运而生了。其实,这都不是语言产生的主要原因,因为在所有的语言文字中,基于风俗习惯和地理环境而产生的语言,在人类所有的语言中所占的比例是很少的。人类的很多语言的产生是基于人类对某种“客观存在”的事物的充分重视而产生的。在人类生活的这个世界中,很多事物一直以来就“客观存在”,但如果人类不去重视它,那人们就不会去探讨该种事物。没有探讨,当然没有语言,没有语言,当然没有相应的词去配对这种“客观存在”的事物。反之,人类如果重视该“客观存在”的事物,那人类就会去探讨它,研究它,就会用相应的语言的讨论它。而要讨论它,人类就必须创造相应的词来配对该种事物,以让人们知道共同探讨的对象的所指。这样,语言就产生了。在人类社会中,亲属关系在中西方一直存在。也就是说,基于“父亲、母亲”而产生的亲属关系一直就是人类社会所共有的。在中国,基于“父亲”所产生亲属关系的“叔叔、伯父、婶婶、伯母”及基于“母亲”所产生亲属关系的“舅舅、舅妈、姨妈、姨夫”在西方社会也存在。但中西民族却对同一个“客观存在”的亲属对象有不同数量的词汇来表达,这里的主要原因不是因为中西风俗习惯的不同,也不是中西民族地理环境的不同导致的,还是因为中西民族对认识对象的重视程度不同导致的。而对同一认识对象的重视程度不同的原因来自中西民族的伦理观不同所导致。

3 不同的伦理观导致同辈亲属称谓语词的阶差性

词语的阶差性是指人们在创造词语时所体现出来的词语数量上的不均等性和人们心理上的距离性。前文论述到人们如果对某种东西重视程度更深的话,无论是实体上的东西还是心理上的东西,那人们就可能创造出更多更精确的词语来交流。比如说“雪”,在爱斯基摩人看来一直与他们的命运息息相关,他们这个民族也一直生活在雪地里,所以“雪”对他们而言非常重要,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中一直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基于此,他们对“雪”这个客观上的实体相对于其他民族来说就划分的更细。这样的话,爱斯基摩人对“雪”所创造的词语基于其认识的重要性而创造出了更多的词语。这就是指词语创造数量上的不均等性。心理上的距离性是指指向同一事物上的词语在人们心理上的地位不均等,产生的距离不一致。首先我们知道由于语言的任意性原则,人们对同一事物完全可能创造出完全不相同的词语来指陈。比如我们日常生活中天天能见到的桌子,但对我们中国人来说,我们创造的词语是“桌子”,而英语国家的人创造出来的词语是“desk”。这两个词语无论是从发音还是在形式上都没有任何相似之处,可这两个词语背后所指向的实体却是同一个东西,这就是语言的任意性原则,也就是说语言符号和其所指可以没有关联。既然由于所指同一的东西可能会创造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命名,那这两个不同的词汇在人们心理中的距离可能是一样,也可能会不一样,也就是这两个指陈同一的词语在人们的心理上可能平等也可能不平等,有上下位之差。比如前面所提及到的“桌子”和“desk”,它们在人们当中的心理距离应当是平等的。比如前文所提到的基于“父亲”所产生亲属关系的“叔叔、伯父、婶婶、伯母”及基于“母亲”所产生亲属关系的“舅舅、舅妈、姨妈、姨夫”,他们都是基于同一阶位上的亲属关系,但“叔叔”和“舅舅”在人们心中的距离就是不一样。在传统中国,我们一般都认为“叔叔”比“舅舅”要在心理上更近些。心理过程的证明很简单,比如我们平时去“叔叔”家,我们心理根本就不会想到是去叔叔家做客,我们用不着化妆打扮一下,再穿身得体的衣服去叔叔家,可能我们就穿个便衣就跑到叔叔家去了,甚至进门都不用打招呼。但我们去舅舅家就完全不一样了,我们很有必要要化妆,穿身漂亮的衣服,可能还要带个礼物去舅舅家,那叫什么,叫“做客”。“做客”什么意思?顾名思义,就是去舅舅家当客人,这表明你是你舅舅家的“客人”,而我们为什么去叔叔家不要这样呢?为什么我们去叔叔家不说我们去叔叔家做客呢?是因为我们觉得去叔叔家叫“串门”,心理上没有认为我们是叔叔家的“客人”。所以我们不用化妆,不用穿漂亮的衣服,甚至也不用打招呼,因为叔叔家在我们的心理上接近于等同自己的家。而同辈亲属称谓语词的阶差性在中国是由不同的伦理观导致的。

1)在传统中国社会,谁也不能否认长期存在的重男轻女的思想。中国是一个讲究宗法、礼教的国家,强调“父统子、兄统弟、嫡统庶、大宗统小宗”。(申小龙,2000)因为中国社会长期存在的重男思想,所以在词语数量的创造上显然要比轻女思想作用下词语数量上的创造上要多。如前文所示,人们越重视某个事物,那对该事物的命名或创造的词语越多。比如“父亲”的兄弟我们有两个词语,即“叔叔”、“伯父”。而“母亲”的兄弟我们却只有一个词,即“舅舅”。由于轻女思想,所以人们不太重视对女子的命名,故在实际生活中,“父亲”的姐妹统一叫“姑”,“母亲”的姐妹统一叫“姨”,在这方面却保持着高度的一致,但这种一致却是基于轻女思想的作用。而在西方国家,普遍奉行人人平等的观念(贾玉新,1997),所以在同辈亲属命名方面,男女没有什么区别。没有因为男子重要而多几个词汇,也没有因为女子不重要而少几个词汇,男女是平等的。体现在语言中我们知道,英语中,“父亲”或“母亲”的兄弟,即“叔叔”、“伯父”、“舅舅”在英语中只有一个单词,即“uncle”;“父亲”或“母亲”的姐妹,即“姑”、“姨”在英语中也只有一个单词,即“aunt”。

2)由于重男轻女思想的作用,同一指陈对象上的两个及两个以上词汇带来的便是不同词汇在人们心理上的距离远近性。相反,如果同一指陈对象只有一个词汇,那它在人们心理中的距离就不存在远近性。如英语当中的“uncle”,“aunt”在人们的心理中就没有距离的远近性。反观中文下的同辈亲属名词,它们在人们当中的心理距离肯定远近不一样。前文所说的“叔叔”、“舅舅”就是一例。我们平时说话是经常是说“爸爸妈妈”,而不说“妈妈爸爸”;我们经常说“哥哥姐姐”,而不说“姐姐哥哥”。这说明重男轻女的思想不但影响人们对其词汇的创造,还体现在词汇的排列上。重要的事物往前面排,其次则是次要的。人们口头上说的“爸爸妈妈”,“哥哥姐姐”无不体现我们重男轻女的思想。在我们平常的称呼中,我们都能发现,凡是同辈亲属间关系并排称呼时,我们都是把男性放在女性的前面,如“弟弟妹妹”,“叔叔阿姨”、“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堂哥堂姐”、“表兄表妹”。有一个特例,那就是“先生们女士们”。但这个词汇更能体现中国和英语国家对同辈称谓的区别。“女士们先生们”是我们对“ladies and gentalmen”的中文翻译,只是我们翻译多了,用多了,就逐渐成为我们的口语习惯,但反观这个词汇,说明在英语国家不但信奉男女平等的观念,而且似乎还有重女轻男的思想。这就是巨大的差别。

4 结束语

中国和英语国家存在着巨大的文化差异。伦理观只是巨大文化差异的一个方面。因为伦理观的不同,导致了中英同辈亲属称谓词汇的不同。由于中国长期信奉重男轻女的思想,所以在中文条件下,指陈对象“男”方面的词汇显然要大于指陈对象“女”方面的词汇。也正因为同一指陈对象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不同词汇,所以在人们的心理距离的远近是不同的。在中国,指陈对象“男”方面的词汇在人们的心理距离中要近于指陈对象“女”方面的词汇。而在英语国家,由于长期信奉的男女平等观念,故在同辈亲属词汇的创造上不存在指陈对象“男”方面的词汇大于指陈对象“女”方面的词汇,当然也不存在同一指陈对象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不同词汇及在人们的心理距离有远近的不同。

参考文献

[1]包惠南.文化语境与语言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

[2]尹富林.英汉称谓语的语用功能比较与翻译[J].外语学刊,2003(5):26.

[3]毛明勇.文化差异与汉英称谓语的语用功能研究[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7(3):68-70.

[4]申小龙.语言与文化的现代思考[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0.

[5]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同辈教育 篇9

一、大学生同辈群体的六大特征

(一) 自发形成的非正式群体。

大学生同辈群体的形成具有较强的自发性。与其他青少年相比, 大学生在生理上基本成熟, 但心理上还处在进一步完善阶段。大学是他们人生的第二次断奶期。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在1954年出版的《动机与个性》一书中把人的需求分为五个层次:生存、安全、归属和爱、自尊、自我实现[2]。对大学生而言, 生存和安全的需要基本得到满足, 他们渴望交流和有所归属的心理需求非常强烈。这就使得大学生在寻找自己的同辈时, 更具有主动性, 目的更为明确。大学生同辈群体由于具有自由、平等和开放的特征, 满足了大学生交往、归属及尊重的需求, 因此, 这个群体的形成具有很强的自发性和原动力。

大学生同辈群体是个体在一定的环境中通过与他人的交往互动而形成的。在互动的过程中, 个体通过观察、尝试、比较等方式主动寻找兴趣相似、年龄相仿、态度趋同的同辈人, 并有选择地进行互动, 直到从陌生人到熟人, 形成自己的小团体。由于群体的每个个体都是自愿加入并有强烈的意愿来保持群体的稳定性, 所以, 虽然是自发形成的非正式初级群体, 但也表现出一定的组织性。这种组织性主要表现在群体内部的潜规则上。如哪些事情可以讨论, 互动的常规时间和地点, 发生冲突时一致对外, 等等。从这个角度来看, 大学生同辈群体是介于无组织状态和正式组织状态之间的半组织形式。它既不是松散的个体之间的联合体, 也有别于章程完备和组织结构健全的高校学生社团、学生会等学生组织。

(二) 成员有进有出, 群体有成有散, 但存在是一种常态。

大学生同辈群体形成之后, 成员相对稳定, 会表现出一定的封闭性和对外排斥性。不过, 群体也并非铁板一块, 总的来看, 大学生同辈群体的成员虽然相对稳定, 但也有进有出。作为独立的个体, 在尝试融入大学校园生活的过程中, 在寻找同辈的观察中, 大学生有多种选择。个体可以选择加入某个同辈群体, 也可以选择志同之辈形成新的同辈群体。出于各种原因, 同辈群体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发生分化。群体中的老成员或核心人物由于年岁的增长、毕业的临近或突发的事情可能不再参加群体的活动, 从而退出同辈群体。在这种情况下, 这个群体面临着消解的危险。如果核心人物退出后, 群体中又自发产生了新的领袖人物, 这个群体就会沿着往日的轨迹继续向前运行。

(三) 大学生同辈群体的类型多样性。

大学生同辈群体虽然是自发形成的, 但成员受不同的目标驱动, 形成了类型多样的群体。虽然同辈群体的很多成员在加入群体以前并没有明确的目标指向, 但会下意识地向内心指引的群体靠近。兴趣的异同、目标的多样、性格的多元等都为不同类型的同辈群体提供了生成的土壤。而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则为类型多样的同辈群体提供了活动的空间。根据群体成员互动内容的不同, 大学生形成了不同类型的同辈群体。从活动的目标导向来分, 大学生同辈群体有求知型、运动型、学术型和素质拓展型。每个类型的同辈群体又可以细分为不同导向的群体。以运动型的同辈群体为例, 按照不同的运动内容, 又可以分为篮球运动、足球运动、羽毛球、排球同辈群体等类型。

(四) 大学生同辈群体的层次性。

大学生同辈群体存在着不同的层次。作为独立的个体, 大学生拥有多种选择。个体可以参加这个群体, 也可以参加那个群体。这种情况决定了大学生同辈群体的层次性。当个体不能在班级内部找到归属的群体, 就可能在年级内部寻觅, 也可能在学院内跨年级形成同辈群体。在不同类型的群体中, 也存在着不同的层次。有的是全校性的, 如喜爱电子竞技运动的同辈群体;有的是学院性的, 如对打排球情有独钟的同辈群体;有的是年级的, 如舞蹈兴趣小组;而有的则局限在班级内部, 如喜欢钻研专业学问的同辈。

(五) 大学生同辈群体的规模有限性。

大学生同辈群体的规模存在一定的限度。三个大学生就可以组成一个同辈群体, 这种类型的群体成员相互关系比较密切, 交流比较直接, 向心力和凝聚力都比较强。研究发现, 当一个非正式群体的成员达到一定的数量时, 内部就会产生管理上的压力。在这种压力下, 非正式群体就会发生分化。第一种可能是分裂为几个小群体;第二种可能是转变为正式群体;第三种是解散。同辈群体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着这种可能性。如练习英语口语的同辈群体。研究者在观察中发现, 当这个群体的人数超过8人时, 就会出现管理上的压力, 处理不好会出现无序状态。结果可能:一是向英语口语协会转变, 同辈群体就转化为正式群体;二是不少喜欢自由的同学可能就会离开;三是形成别的练习口语的同辈群体。因此, 大学生同辈群体的规模非常有限, 平均在3到8人。而正是这种规模上的有限性保证了群体的成员能够进行充分的互动, 也保证了群体的相对稳定。研究者在对安徽科技学院大学生同辈群体为期一年的观察中也证实了这一点。

(六) 大学生同辈群体的功能的双重性。

大学生同辈群体在大学生社会化的过程中发挥着独特的影响, 这种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 也有消极的一面;既有人们可以观察到的, 也有人们难以观察到的。这就是同辈群体的功能双重性。美国社会学家默顿在其著名的“结构功能说”指出, 一个社会系统的存在必定为社会的整合发挥着一定的功能, 而功能也有正反和显潜之分[3]。因此, 大学生同辈群体的功能亦显示出正反和显潜的双重性。所谓正功能是指同辈群体发挥的积极作用, 比如, 大学生同辈群体成员可以在一起交流同龄人所需的生活知识和经验, 丰富各自的人生阅历, 促进学习和兴趣爱好的发展, 等等;所谓反功能是指同辈群体的消极作用, 比如, 学习成就感低的同辈群体成员相互影响, 可能会抵消学校正面教育效果, 阻碍良好学风的形成。

显功能是外在的能够为别人所看到和感知的功能。比如, 运动型大学生同辈群体可以培养成员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耐挫力, 这一点人们可以通过他们在比赛中的表现很容易看出来。潜功能是不能为人们所看到但能感知到的功能。比如, 大学生同辈群体在满足成员交流和心理归属等方面的功能就属于潜功能。因此, 我们在对大学生同辈群体进行引导的时候, 就要注意发挥同辈群体的正功能, 限制它的反功能。

二、大学生同辈群体的类型分析

大学生同辈群体类型多样, 反衬出大学校园文化生活的丰富多彩和当代大学生个性的多元化。依据不同的标准, 可以把大学生同辈群体划分为不同的类型。

(一) 从同辈群体成员互动的内容来划分。

大学生同辈群体成员互动内容比较广泛, 但会有一个核心内容。正是这种核心内容把不同的同辈群体区分开来, 也正是这种核心内容的互动使同辈群体的存在有了牢固的基础。

1. 智力开发型

这种类型的同辈群体成员都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而走到一起来, 那就是智力的开发和提升。智力开发型的同辈群体又可以划分为学习型、学术型和实践型。学习型的同辈群体关注的是某一方面的学习;学术型的同辈群体侧重的是某一方面的学术研究;实践性的同辈群体对课程实践、专业实践和社会实践比较感兴趣。

案例1, 实践性的同辈群体。动物科学学院的部分学生对畜牧养殖很感兴趣, 在没有教师督促的情况下, 自发和主动地利用课余时间去探索畜牧养殖方面的知识, 积极创造条件动手实践。在实践的过程中, 有5位同学逐渐形成了一个同辈群体。他们相互学习, 相互促进, 积极实践, 进一步拓展了专业视野。他们都希望将来在专业发展上有所成就。

2. 体育锻炼型

这个类型的同辈群体成员聚在一起的目的是通过体育运动增强体能, 提高体育运动技能, 培育体育精神。根据运动类别的不同, 这个类型的群体又可划分为球类运动、健身类和田径类的群体。在大学校园内, 最为普遍的是球类运动的同辈群体。

案例2, 篮球运动同辈群体。在安徽科技学院为期三个月的观察中, 研究人员发现在新篮球场的左上角, 有较为固定的6—7名同学经常在此打球。基本上每周的一、二、四、六的下午都能看到他们。他们之间关系比较亲密, 相处融洽。有些东西大家共同分享, 比如矿泉水和烟。经过了解, 这几个同学都来自不同的学院, 以大二的为主。从大一开始就在这个地方打球。他们的共同点是性格外向、球技较高、容易相处。在刚开始的时候, 这个群体的人比较多, 经过大概一个月左右的时间磨合, 只剩下7个人。

3. 素质拓展型

这个群体的成员聚在一起的目的是为了拓展自己的素质, 全面发展自己。这个类型的群体又可以细分为口才、表演、创新等。如对主持艺术特别感兴趣, 希望在主持方面有所进展的同学, 在日常生活中就会主动地寻找同道中人, 共同探讨主持方面的问题。素质拓展型的同辈群体在大学校园内所占比例最大, 也最需要引起高校学生工作管理者的注意。

(二) 从同辈群体文化的角度来划分。

同辈群体在发展的过程中会形成独具特色的群体文化。部分研究者把同辈群体的文化称为“亚文化”。[4]这种文化可能与主流文化相融合, 也可能与主流文化背道而驰, 形成反主流文化。从这个角度来划分, 大学生同辈群体可以分为主流文化、非主流文化和反主流文化或者越轨型群体。

在研究中, 研究人员观察到, 大部分大学生同辈群体的文化是积极向上和符合主流文化价值的, 在引导大学生顺利成长成才方面起到了良好的作用。但也有部分同辈群体的文化是反主流的。这种类型的同辈群体文化起到的作用是抵消或者颠覆学校教育的成果, 不利于大学生健康成长[5]。

案例3, 逃课型的大学生同辈群体。在某专业的一个班级内部, 有4名经常逃课的同学形成了一个同辈群体。这个群体的成员学习成就感比较低, 厌倦专业学习, 经常逃课。在这个群体内部, 他们可以寻求同辈的支持, 在受到批评教育后可以向同辈倾诉。学校的批评教育反而加强了他们之间的内部联系。这个同辈群体的文化是与学校的遵守纪律、勤奋学习的主流文化背道而驰的。

三、小结

大学生同辈群体是高校广泛存在的区别于班级、学生会和社团等学生组织的非正式群体, 在大学生顺利社会化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 大学生同辈群体的特征和类型会在不同的时期呈现出不同的特色。高校学生工作者必须对大学生同辈群体的类型进行深入的研究, 以此深化对大学生同辈群体的认识, 进一步把握同辈群体活动的规律, 发挥它们的积极作用, 限制它们的消极作用, 更好地做好学生工作。

摘要:同辈群体在大学生中普遍存在, 在大学生的社会化过程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本文在对安徽科技学院大学生进行参与式观察和结构式访谈的基础上, 尝试着归纳大学生同辈群体的特征, 并根据同辈群体活动的导向进行了初步的分类。

关键词:大学生,同辈群体,特征,类型

参考文献

[1]戴维·波谱诺著.李强等译.社会学[M].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 1999.

[2]亚伯拉罕·马斯洛著.动机与人格[M].北京:华夏出版社, 1987.

[3]罗伯特·K·默顿.社会理论和社会结构[M].南京:译林出版社, 2008.

[4]汝信主编.社会科学新词典.重庆:重庆出版社, 1988:884.

上一篇:专业基础理论课下一篇:食品科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