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体休闲活动(共12篇)
群体休闲活动 篇1
群体是指人们按照某些相同心理和社会原则, 以特定的方式组合, 在统一规范指引下协同活动的人群, 或称人们的共同体, 有时也叫团体。学校、班级、家庭、社团、工厂等都是群体。幼儿园是个由幼儿为群体成员以班级为单位组成的群体。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把幼儿教育内容划分为五个领域, 其中, 在健康领域中提出, 开展丰富多彩的户外游戏的和体育活动, 配用幼儿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和习惯, 增强体质, 提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并要求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 在重视幼儿身体健康的同时, 要高度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
通过前阶段在教学活动中对幼儿表现的观察, 经过观察和分析, 发现在幼儿园中存在着这样一个问题:群体心理效应。
长期的观察发现群体心理对幼儿有着以下几种影响:
一、群体心理对幼儿起一定的社会阻抑作用
我平时注意到要与孩子多进行交流。在这个过程中, 我发现班上的大部分孩子很乐意与我一对一进行交流。然而当我在体育活动导入时提出一些设想性的问题时, 这部分孩子很少主动回答。对于这个问题我很是不解, 就找机会与一些孩子交谈, 一些是因为自己的知识不够丰富, 不会回答;还有些则说:“我怕我回答的不对, 其他小朋友会笑我。”终于明白了, 原来孩子们处于这个群体中间, 许多人在一起进行同样的活动, 群体的心理活动对个体的心理活动产生了阻抑作用。
这个阶段的孩子正处于身心高速发展的阶段, 如果现在不能正确的引导幼儿面对群体心理, 会影响幼儿心理健康等多个方面的发展。为了帮助幼儿解决这个问题, 我在平时的交流中鼓励他们上课多发言多提问,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我适当的给予他们展示才能的机会。在他们提出有意义的问题时, 我都及时的肯定他们的问题, 再详细地进行解答, 直到他们明白为止。在他们出现答非所问的时候, 我并不会因此投以他们责怪的眼神, 而是对他们进行提示:“你听明白老师提出的问题了吗?”之后会引导他们找出正确的答案。幼儿的心理健康与掌握正确的文化知识是一个两手并重的问题, 不存在孰轻孰重, 因此我们要找到正确的方式方法来处理这个问题。
二、群体心理让幼儿产生从众心理
我在体育教学活动中发现, 在班级这个群体中, 幼儿时常会放弃自己的意见和主张。而且年龄越大从众心里越严重, 在小班的教学活动《万花筒》中, 组织幼儿三个一群五个一族的自由想像、创编图形, 在教师没有讲解的时候, 幼儿能够很好的发挥想象, 创编出各种各样的图形, 但是在教师指导、讲解各组创编图形的时候, 其他组的幼儿都放弃他们创编出来的图形, 组成正在讲解的图形。
经过多次观察, 我发现其实幼儿的从众心理相对于中小学的孩子来说, 有一定的区别:幼儿不像中小学的孩子, 中小学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即使从众, 绝大多数也是表面从众, 内心拒绝;而幼儿的知识经验相对于中小学生来说少之又少, 他们的从众往往多为表面从众, 内心接受。究其原因无非就是可能因为别人的行为使他觉得自己最初的判断是错误的。
三、群体心理使得幼儿个性化退去
纲要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力, 尊重每个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 以游戏为基本活动, 保教并重, 关注个别差异, 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幼儿身处班集体这个群体之中, 时时刻刻都受到群体心理的影响。比如:我们班的周光瑜小朋友, 在日常生活和其他的教学活动中, 便显出性格比较内向、乖巧机灵, 但是在气氛非常热烈的体育活动中, 他就像变了一个人, 突然变得活跃异常, 时常做出不符合课堂纪律的事情。究其原因, 首先, 他身处于这个群体当中, 他觉得这个时候他就是一个匿名者, 即使它违反了课堂纪律, 教师也不会发现或责怪他, 这样就助长了他的冒险精神, 做出平时不敢表现的行为。其次, 他一个人违反课堂纪律时, 往往会考虑到是不是会受到责怪, 而和其他群体成员共同活动时, 责任就会分散到每个人的头上, 即使责怪, 也只会责怪一个群体, 不会责怪一个人, 于是他就不会表现出具有强烈的责任感, 而任凭自己的行为由一时的强烈情绪所支配。
在幼儿园这个由班级为单位组成的群体中, 教师要把群体心理的积极作用充分的运用在我们教学活动中, 正确的引导幼儿, 处理好群体与个体的关系, 克服群体心理对幼儿产生的不良影响, 让幼儿在这个群体中健康快乐的成长。
参考文献
[1]邵宗杰:《教育学》修订三版,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年6月。
[2]李宁:《群体心理学》 (现代生活心理学丛书) (Psychology of Group) 。
群体休闲活动 篇2
为培养我校学子户外运动的习惯,缓解学习压力,引导大学生积极锻炼身体。经研究决定,特举办xx师范学院首届“拔河跳绳 踢毽子”户外运动,具体事项如下:
一、活动对象
我校全体学生
二、活动主题
运动与我同在
三、活动时间
学院户外运动时间:11月20日---12月6日
学校户外运动时间: 12月7日 14:00
四、活动地点
新校区运动场
五、活动项目:
跳绳、踢毽子、拔河
六、奖项设置
1、跳绳:取前6名
2、踢毽子:取前6名
3、拔河:取前6名
所有参与活动的学生都有一份精美礼品
七、比赛项目及规则
1、跳绳
各学院推荐选拔出一个6人(3女3男)代表队参加校级户外跳绳,跳绳采用接力方式,时间为6分钟,每人至少跳一次,累计总跳数为排名依据。
2、踢毽子
各学院选拔出一个6人(4女2男)代表队参加校级户外踢毽子,踢毽子采用接力方式,时间为6分钟,每人至少踢一次,累计总踢数为排名依据。
3、拔河
各学院选拔出两个25人代表队(女子代表队1个,男子代表队1个)参加校级户外拔河,男女代表队实行小组循环赛.注:十五个院系分为A,B,C三个组,A组八支队伍,B组六支队伍,C组一支队伍,比赛开始前,十五个院系到主席台前抽签,确定各自分组,A组中八个队伍分别记作A1,A2,A3...A8,B组中六个队伍记作B1,B2,B3…B6,A、B两个小组内每两队进行淘汰赛,A组中四个胜出的队伍,B组中三个胜出的队伍和C队晋级八强赛,分别记作A,B,C,D,E,F,G,H。八强采取淘汰赛,决出前四强。被淘汰四队一组,前四强一组,再进行组内单循环赛,赢一场2分,输一场0分,按积分决出前六名,积分相同时采取淘汰赛决出名次。
A1—A2胜出队记作A
A3—A4胜出队记作B
A5—A6胜出队记作D
A7—A8胜出队记作E
B1—B2胜出队记作F
B3—B4胜出队记作G
B5—B6胜出队记作H
八强淘汰赛:
场地一 场地二 场地三 场地四
A—B C—D E—F G—H
群体休闲活动 篇3
一、改变观念,促进科学教育的健康发展
更新教师的教学观念是新时代教改的迫切要求。教师只有具备新的观念,才能用新的思想去影响幼儿。针对科学教育中教师教学观念保守的问题,我们向老师们提出了组织幼儿科学活动要做到“四不”和“四让”。
(一)四不
1.不包办代替。不让幼儿只听教师讲、跟老师学、跟教师做,验证老师的做法。
2.不过多干预。不给幼儿下太多的戒令,如:实验操作时要求幼儿不准讲话,不准站着,不准走动,不准用别人桌上的材料等,不要过死地规定幼儿的操作范围。
3.不强调掌握知识概念。不要让幼儿鹦鹉学舌地背下一些抽象的概念和记住老师归纳出来的几条原理。
4.不急于帮幼儿下结论。应鼓励幼儿多发思维,让幼儿在操作中力求从不同角度去寻找答案。
(二)四让
1.让幼儿有充分操作的时间和机会。
幼儿是通过与周围环境中的人和事物相互作用而获得知识和形成概念的。我们提倡教师在每一活动中至少应把三分之二以上的时间让给孩子,让幼儿有充分操作、尝试、探索的时间。为了给予幼儿充分探索的自由及积极主动地去感知、发现的权利,由静态汲取,变为动态探求,我们让教师在为幼儿提供丰富的操作材料,并采用多种方式让幼儿明确操作目的、材料的使用方法及操作规则后,大胆放手让幼儿充分操作,反复感知,让幼儿在独立自主的操作过程中,经历科学探求和发现的过程。如在“会变的颜色”活动时,在提醒幼儿注意卫生后,教师只提出“看谁能发现三种颜色之间的秘密”的操作要求,就让幼儿自己决定操作方法、步骤及次数。
2.让幼儿有充分表达、交流的机会。
在科学活动中,幼儿通过自己的探索常常会有许多的新发现,会产生各种情感,他们希望老师和同伴知道自己的新发现,乐于让大家共同分享和体验各种情感。因此,在让幼儿充分探索的基础上,教师应尽量给幼儿提供一个充分表达、交流和讨论,对幼儿表达不清楚和某些模糊的看法,应启发鼓励幼儿再探索,或给予正确的语言指导,让幼儿学会用简单明确的语言来描述科学活动的结果。在引导幼儿表达时,教师应注意让不同水平的幼儿都有表达的机会,要善于启发幼儿讲出自己操作思考后找出的答案,鼓励他们讲得与别人不一样,从而进一步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例如在“会喝水的纸”活动中,幼儿分组活动后纷纷介绍自己的发现:“纸花一放到水里就开了”“纸船沉得比较慢!”……教师进一步启发:“为什么呢?”“我知道,因为它们的纸是不一样的”“因为图画纸比较厚!”……幼儿争先恐后地发言,由过去“要我说”的被动状态逐渐发展为“我要说”的积极状态。
3.让幼儿尝试失败和成功。
很多教师都担心幼儿听不懂自己的指示,实验操作会失败,于是反复强调操作要求。其实大可不必,因为幼儿尝试了失败才会在失败中自我修正,寻找到成功的途径。如大班科学实验活动《水底喷泉》,通过操作,初步了解“喷泉”现象是由冷热对流引起的。刚开始很多幼儿实验没有成功,教师就允许他们反复尝试,并引导他们认真观察周围成功小朋友的做法与自己做法的不同。在几次的操作中终于成功了,他们得出的经验是:“喷泉”现象没出现(实验失败)的原因有①瓶口的保鲜膜没扎紧;②保鲜膜只扎了一个小洞,应多扎几个;③瓶里的水和水槽的水温差不大。正确的做法是:把水槽里的水换成热水,小瓶里的水就能很快地冒出来,这是因为热水比冷水轻,热水能很快升起来。当只扎一个小洞时,水不容易从小瓶里冒出来,再扎第二个小洞时,产生对流,热水冒得非常快,就象是喷泉一样,很美。对于幼儿操作中的失败,我们不仅允许,而且相信他们有认识和纠正失败的能力,鼓励他们锲而不舍,在失败中学习自我修正,寻找成功的途径。我们认为成功的喜悦将激发幼儿产生更为强烈的探索热情,而我们这种积极的等待,代替了简单地帮助他们纠正错误的办法,将给幼儿带来更多的快乐、更多的自信。
4.让幼儿有发挥创造想象的空间。教师要为幼儿提供多种操作材料,让幼儿采用不同材料,利用各种方法进行创造想象。如小班的《谁的小伞飞得高》,教师为幼儿提供矿泉水瓶、扑克牌、吸管、小伞,组织幼儿探求让小伞飞起来的方法,幼儿想出了用弹、吹、扔、拍等多种方法让小伞飞起来。同时,教师应该经常用点头、微笑或语言给幼儿以“我行”“我能”的心理暗示,让幼儿体验到发现与成功的快乐。小结时,要改变过去以幼儿遵守纪律的行为和记住教师讲授内容的能力作为标准的情况,不仅要评价幼儿在科学教育中所得的结果,更要重视评价幼儿参与活动的态度、探索发现的过程、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是否善于思考、有所创造等等。
通过实践,使教师们进一步明白了科技活动不是刻意追求知识技能的传授,也不是强调一定要看到成功的活动结果,而是让幼儿在活动中去探索、去发现、去大胆尝试,发现问题并获得解决问题的办法,懂得了活动中如何发挥教师的作用,正确摆正活动中师幼双主体地位的关系,领会师幼互动的真正含义。教师教学观念转变了,幼儿科学教育活动就能够沿着健康的方向发展了。
二、加强研讨,提高教师的科研水平和科技素质
教师具有较高的科研水平和科技素质是开展好幼儿科技活动的保证。于是,我们从以下三方面加大力度:
(一)抓培训
1.选派教师参加课题组及各级组织的培训,并及时进行二级培训,把新精神带给全园教师们。
2.开展老带新“结对子”互帮活动,这是一种单位最小的培训方式,即让教师新老自由结对,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共同提高。
(二)勤教研
采取大组研讨和小组研讨相结合的方法。小组研讨以年级组为单位,主要是针对要实施的具体科技教育活动方案进行研讨。步骤是:先期研讨——试行方案——修订方案——再试行——研讨并调整——实施。经过这样反复研讨、修订、调整、试行,最后得到满意的设计方案(即适合本年龄段幼儿的方案)。大组研讨以幼儿园为单位,主要是帮助教师改变教学观念和改进教学方法。
nlc202309021028
通常是拿出较典型的教学方案让教师观摩,然后再对此方案进行具体分析,指导教师比较组织科技活动与传统的常识教学不同,同时还对“开展科学教育活动应注意的问题”、“科学教育活动中的有效提问”“科学教育活动中的师幼互动”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专题研讨。通过开展这些教研活动,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科研水平得到明显提高。
(三)促学习
全园开展以科技教育为主题的教学比武活动。这样的活动使全园教师变压力为动力,新操起久置生疏的物理、化学课本,四处投师学习,广泛查阅资料,搜集有关新信息。这样一来,教师们消除了原有的畏难情绪,变消极为积极,变被动为主动,全园科技活动开展得轰轰烈烈,良好的科技氛围因此形成,教师的科技知识水平和科技能力突飞猛进,就这样在一边教、一边学、一边培训、一边组织活动中提高了自身的科技素质的教育科研水平。
三、家庭、社区、幼儿园合作,促进科技教育活动效果的优化
在幼儿园教育中,家长和教师是合作伙伴的关系。有意识地引导家长参与幼儿园的科技活动,将有助于活动效果的进一步优化。
(一)通过宣传手段
各班召开家长会,向家长说明幼儿园开展科技教育活动的目的和重要性,取得家长的支持;通过“家园栏”向家长公布每阶段幼儿科技活动的内容及具体目标,并向家长提供相应的科技小知识;通过家访,随机谈话向家长渗透科技意识,激发家长对科技活动的兴趣,许多家长也自觉地学习起科技知识,积极参与到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中来。
(二)把家长引入课堂
为了让家长更进一步了解幼儿园的科技教育活动的开展情况,我们利用“家长开放日”把家长引入课堂。课前先向家长们介绍本次活动内容、目标、操作过程,活动中让家长参与幼儿的操作活动,并引导家长认真观察幼儿的活动情况。活动后,组织家长交流感想和体会,并提出建议。这样,家长成了老师了解孩子的最好信息源,便于老师今后更有针对性地开展科技活动。
(三)为了进一步落实国家科委提出的全面提高全民族的科学素质的指示精神
开阔孩子的视野,培养幼儿爱科学、学科学的思想意识和兴趣,科技大篷车也开进了园内。在“科技大篷车”展示活动中,教师和孩子们接触了很多种科普设备,观看了科普宣传版画,市科协的技术人员对师生还进行了详细讲解,并让幼儿亲手操作,使师生感受和认识了各种知识在科普设备中的运用,感受着科技魅力。
(四)在孩子的心中,外面的世界充满着好奇与向往
幼儿科学教育的许多内容仅仅依靠在课堂上学是不够的,我们为幼儿提供走出去的机会。带幼儿参观科技馆、天文馆,了解科技的发展,感受现代技术的魅力,激发幼儿探索科学的欲望,开阔幼儿的眼界。
通过科技活动的开展,我园教师的业务素质有了显著提高:教育教学越趋成熟,建立了现代幼儿科技教育活动的新的教育理念。在科技活动的开展中,教师们科研意识不断增强,教育观有了大的改变,关注孩子,从孩子出发的意识更牢固。有效地激发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创造性,保证了全体教师能力的发展,提高了教师业务素质,促进了教师的群体成长。
群体休闲活动 篇4
筅河北农业大学团委焦昆筅河北农业大学理学院乔孟涛筅河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陈靖
自我管理能力在学生的成长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可以说, 一个人只有具备了自我管理能力, 才可以成为一个真正自主的人。因此, 注重对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是不可忽视、更不可缺失的教育使命之一。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有许多方法, 而活动作为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一个重要手段和途径, 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一、自我管理的内涵
自我管理通常有两种含义, 一种是群体层面的自主管理, 这种自我管理是指通过建设班级的制度、组织、文化等手段使学生能够自己管理班级;另一种是个体层面的自我管理, 这种自我管理是指在群体内部, 学生个体对自己的思想言行、学习方式、行为习惯等等各方面的管理。自我管理是一个人建构自我、立身于世的必备能力, 而自我教育可以看作是实现自我管理的一种手段。我们可以把自我管理看作一种个体在自我意识与外部活动的相互作用下, 以促进自身完善和发展为取向而进行的自我设计、自我调控、自我评价的动态过程。
自我设计是一种关于自我目标的设计, 是通过理性的思考, 为自己确定明确目标的过程。自我管理必然要围绕着一定的目标来进行, 这种目标可大可小, 可以是长期的, 也可以是短期的;可以是连续性的, 也可以是瞬时性的。有了明确的目标, 自我调控就有了方向。
自我调控是围绕着目标的自我调节, 使自己的行为反应等围绕着自我目标进行, 为目标的实现而协调、控制自身的各个方面。自我调控是实现自我管理的关键环节。没有有效的自我调控, 自我管理就是一句空谈。
自我评价是对自己的思想、行为等做出反思和评估, 并由此指导下一步的自我设计。自我评价包含对自己所设定的目标 (自我设计) 的评价, 也包含对自己所进行的调节过程 (自我调控) 的评价。在自我评价的基础上, 个体形成对自己的兴趣、能力、意志水平等方面的认识, 并据此调整下一步自我设计。
二、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意义
1. 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当今社会, 正处于全球化、信息化、民主化浪潮之中, 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是适应时代的需要。在这股浪潮的影响下, 世界各国的联系越来越紧密, 经济相互依赖性不断增强, 政治、文化领域的交流不断密切, 世界正走向多元化。在这个过程中, 无法否认全球化对于我国经济发展、对外交流合作等方面存在着极大的推进作用;但同时也应注意到的是, 发达国家的强势文化也随着生产方式、管理方式以及各种产品倾销传入, 对青少年的价值观、思维方式、生活方式等都产生着巨大的影响, 也使我国古代许多优良传统文化面临着严峻挑战。因此, 必须帮助学生学会在各种观念中辨别是非, 培养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 以应对多种文化冲突, 使学生能够吸取多种文化精华而非糟粕, 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同时使优秀文化得以传承和发展。信息化社会要求学生具有自我管理能力。而大量信息的易获取性与繁杂性, 也对人们辨别和提取有用信息、排除有害信息的能力提出了挑战。对于成长中的青少年来说, 这种任务尤为艰巨。由于缺少足够的辨别力和抵制力, 他们更易受不良信息的影响, 另一方面, 信息化的发展也使得人们的学习、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在这样的情况下, 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更成了当务之急。
2. 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是学校管理的需要。
个体是构成组织的基本单位。组织的发展离不开个体的成长。学生能力的提高是学校管理的目的, 也是学校发展、提高效益的手段之一。无数教育实践表明, 让学生成为班集体的主人, 对班级进行能动的管理, 将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自身的素质, 也使整个班级充满活力。而让学生对班级进行管理, 首先就要具有自我管理即管理自己的能力。学校管理、班级建设的目的, 从本质上来说, 也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能力, 促进学生的发展。
3. 培养自我管理能力是促进学生个人成长的需要。
个体的成长是外界与自我双向建构的过程。心理学认为, 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对于学生而言, 没有一种自觉提高的意识、自我调节控制的能力, 外界的教育影响就很难转化为自身成长的动力。从更高层次上讲, 自我管理是人通向自主、自由的必由之路。希腊的哲学家们教导说, 人的力量不仅表现为善于在他人面前保持自己的独立性, 而且还表现为善于控制自己的热情、保持镇静和思想的明确性。而这些品格的形成, 都需要高度的自我管理能力。所以, 培养自我管理能力, 是使学生成为自觉、自主、自由的人的重要途径。
三、学校群体活动与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关系
群体活动主要是指学校有目的、有组织地开展的学生间互动的群体活动。在这类活动中, 首先体现出学校的主动性和目的性, 这是学校主动对学生的身心产生影响的一个过程;其次体现出学生之间的互动性, 这是学生彼此之间进行交往、相互影响的一个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说, 课堂上学生的听讲、各学科的考试等活动就更加具有个人意义, 而较少学生间的互动, 因此, 不把其归在此处所指的群体活动范围之内;但课堂上教师组织的小组讨论、合作学习之类, 应该归为群体活动。
1. 自我设计的角度。
在自我设计的取向上, 群体活动有利于为学生创造角色选择的机会, 从而使学生更懂得在进行自我设计时考虑别人的想法和需求,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利他意识、合作意识和社会适应能力。在群体活动中, 学生能够获得多样的角色选择的机会, 从而提高角色选择的能力。在自我设计的内容上, 群体活动可以使学生的自我设计脱离空泛的幻想, 变得更加切实。在丰富的群体活动中, 学生可以看到不同人的生活状态, 了解不同的思想态度, 从而可以使他们对他人、对社会的认识更加客观。在丰富的群体活动中, 特别是在走向社会、与外面的世界做充分接触的社会实践活动中, 学生可以在与不同人的交往过程中, 建立起对不同职业、不同身份的直观感受, 了解不同的人对于同一职业的看法, 从而学会从多角度去看待问题。在现实生活中, 在丰富的群体活动中, 他们可以发现自己身边的人正拥有着这样或那样优秀的品质, 可以帮助他们形成对这种品质的直观印象, 他们对这种品质的认识便会有一个现实的附着点, 而对方就可能成为他们的学习榜样。榜样的力量对于成长中的青少年来说是举足轻重的, 它能够使青少年按照对方的品格进行自我设计, 使自己不断提高和发展。
2. 自我调控的角度。
群体活动为自我调控提供一种人际情境, 有助于学生学会如何在与人交往的情境下进行自我调控, 扩大了自我调控的范围, 使自我调控从个体活动的角度扩展到人际互动的角度。群体活动为自我调控提供多种视角支持, 有助于学生在理解别人的基础上自觉自愿地进行自我调控。在人际交往中, 会遇到许多观点或行为的碰撞、冲突。在这种情况下, 每一次自我调控都意味着某种程度的意志努力。如果个体认为进行自我调控是值得的, 就会自愿地约束并调整自己;如果觉得并不值得付出自己的努力, 就会放弃自我调控。在群体活动中, 学生之间进行各种类型的互动, 必须要不停地调控, 这就要求学生不能过分地以自我为中心, 认为所有的人都要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 不能违背自己;而要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 应该尊重他人, 从而培养起设身处地与别人“同感”的能力, 在遇到冲突时, 自觉自愿地调控自己。
3. 自我评价的角度。
学生个体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各有优点和缺点, 如果只看到自己的一个方面, 就会对自己的评价失于片面。通过各式各样、丰富多彩的群体活动, 不同学生的特长可以得到更加充分的展示, 学生的精神生活得以丰富, 同时, 也使得学生对自己、对他人的认识更加全面。在丰富的群体活动中, 学生对自己的评价不再只停留于“自己怎么认为”, 而能够获得多方面的反馈, 了解师长、同伴对自己的评价, 这些评价可能与自己原有的自我评价相符合, 也有可能与之相冲突, 也有可能是自己原来没有注意、没有进行评价的方面, 这些评价可以帮助他们获得更多的视角, 使他们能够站在别人的角度对自己进行观察和评价, 从而可以综合各方面的观点, 使自我评价更加客观。
综上所述, 群体活动对于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相对于单纯的个体活动, 群体活动对个体的成长具有更广泛的积极意义。它可以为个体提供生动而丰富的人际情境, 提供多种角色扮演的机会, 提供多种反馈的可能, 使个体在与他人的相互作用中, 学会如何在群体中更好地自我管理, 更好地生存。
参考文献
[1]李晓文.学生自我发展之心理学探究.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1.
[2]王小平.自我管理研究述评.心理研究, 2006.
从群体效应的角度透视活动课程 篇5
从群体效应的角度透视活动课程江苏华罗庚中学 李南中
活动课程泛指素质教育体系中的活动课,有别于美国教育家杜威提出的活动课程。它是指学科课程以外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指导的课外教育活动,它以能力培养、人格教育为主要目的,给学生创设尽可能多的探索、表现机会。这是一种尊重学生各自兴趣爱好的群体形式。由于这种群体形式对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创造潜能的挖掘作用表现特别明显和突出,所以有“学科教学打基础,活动课程出成果”之说。本文仅从群体效应的角度透视活动课程的特点和功能。
活动课程的群体特点
传统的学科课程以教学班级为单位的活动建制,是为执行同一教学任务而把学生组织在一起的教学形式,属于正式群体。这种群体行政管束严格,一个学生一进入学校,就是这个学校某个班级的一名成员,少则3年,多则6年不能随意调换。教师、班干部通常也是指定的,教学形式规格化,教学进度、作业安排统一化,时间课时化,地点教室化。单调重复,缺乏新意,学生不能自行支配自己的活动,只是被动地处在受教育的地位。
学校中还有一种情况,几个要好的学生,在相互交往和联系中,跨班级、跨学校自发组成友伴群体,它不受行政方面的管束,成员往往在年龄、学习、思想品行、家庭环境等方面有很多相似之处。兴趣不同的学生被排斥在外,友伴群体的头儿在活动中自然形成,有一定的凝聚力,但约束少,哥儿义气足,活动具有很大的盲目性、偶发性和不稳定性,往往有自流和易生易灭的现象。国外一般称为非正式群体,我国有的称“小团体”,有的称“友伴群体”。
活动课程是由学校或教师统一领导、统一安排,学生以兴趣爱好相同自愿结合而成的,属于自由组合群体。它兼顾了学科正式群体与友伴非正式群体的优点,避免了两者的不足。在这里,活动内容不受教学大纲的限制,但它并非无原则的放任自流。它摆脱了传统的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的束缚,把传统的活动加以创新、发展。教师只在内容上作些指导、活动方向上作些指引、活动方法上作些指点,而具体的组织分工、课题选定、设计方案的制定均由学生自己处理。我校的学科兴趣小组、调查实践、文学社团、参观游览、讲演纪念、音美鉴赏和动手创造、电脑操作等活动课程,基本上由学生自己选择,学生成为活动的主人。这种群体活动概括起来有如下几个特点:
1.教师的导向性
教师不能像课堂教学那样布置指令性的任务,而是以指导者的身份出现,针对学生活动的内容和方式方法给以导向。介绍某些参考资料的动态信息,使教师从传统的保姆式的工作方法中解脱出来,真正起到了“辅”和“导”的作用。
2.组合的灵活性
学校或教师只认可学生的活动内容,对参加活动的学生人选不作规定,充分让学生以同样的意向和兴趣自愿组合,不搞课堂的延伸。学生结合自己的意向和才能,选择适合自己层次的活动,使各自的个性特长能够尽量显露出来。如果兴趣发生改变,也允许参加别的活动,进行新的组合。
3.目标的易受性
选择和决定的活动课程内容是在群体充分讨论、听取意见的基础上制定的,学生乐意接受,有较强的活动动机,对所承担的任务尽力而为,始终如一。
4.群体的协调性
同一目标下,学生之间相互接触和作用的机会增多,彼此间思想火花交流频繁,在知识与情感两方面保持良好的沟通渠道,易于调整各自的关系,保持较高的协调。
5.同伴的激励性
活动的中心人物或组织者由学生自己推荐,一般由有特长的学生担任,原来普通的学生因有一技之长成了中心人物或组织者,各人的地位、价值依各自的能力而定,参加活动的每个学生必定会受到同伴的希望和激励,从而唤起自我责任心。总之,这种群体形式时常表现出统中不统,紧中有松,同中有异,这些特点很符合学生的心理需要。
活动课程与学生心理需要
活动课程在保证教育性的要求下,特别强调满足学生个人心理需要,充分发挥他们的个性特长,促使他们完成学习任务。
1.认同感
当兴趣爱好相近的学生聚在一起时,有话可说,容易产生“共鸣”,增加交流信息的频率,常有一种“人逢知己千杯少”的感觉,从而对生活和学习产生信心。如在进行茅山野生植物资源调查时,8次上茅山,大家一起有时头顶烈日,有时冒着倾盆大雨,一起爬山岭,踏河沟,饿了吃口干粮,渴了喝口自带的凉水,汗流在一起,心也贴在一起,互相帮助,互相照顾,情同手足。
2.富情感
学生通过交流思想,密切了相互间的联系,在交往中增进了友谊和团结,觅到了“知己”,人际关系较为和谐。
3.自我价值
学生在活动中,以积极主动者的身份出现,大胆发表感想,充分发挥才能,挖掘各人的潜力,取得了成绩,受到肯定,体验到人生价值,确认了自己的地位,产生了联动效应,坚定了“接着干”的信念。
4.提供竞争
竞争是青少年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反映,也是培养人才的外部条件。活动课程提倡竞争,鼓励冒尖,符合学生心理需要。如在电脑操作竞赛中,实行平行编组,分组评分,学生兴趣盎然,纷纷挑灯夜战,唯恐落后,使每个学生的能力在短期内都有明显提高,增强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学生通过竞争提高了自己的能力,从而打开求知的阀门,不仅注意课堂学习效率,而且加强了课外的自学,尝到了科学知识和动手的甜头。
活动课程与学生发展
活动课程除了能较快地传递信息外,在完善课堂教学,发挥个性特长,培养自主能力、创造能力等方面都有独特的优势,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场所,其主要表现在:
1.有助于实现教育目标
活动课程充分体现了教育性,学生将学到的`知识运用于实践,促进了灵活运用,在发现、培养人才方面有着课堂教学无法替代的作用。
2.有助于知识技能的系统化
课题的确定、内容的选择、形式的安排、方法的采用,都经过形象生动的感知性活动到具有一定难度的思维性活动、初级性活动到高级性活动、一般性活动到专门化的特殊活动的全过程,而不是想到什么做什么,所以在活动中有助于使学生的知识系统化、完整化。
3.有助于“三性”统一化
活动课程能做到把思想性寓于知识性之中,用趣味性带动知识性,使知识活灵活现,更好地培养和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思想感情,使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融为一体。
4.有助于发展个性化
提高学习效率,不仅要有教师的指导和学生自己的努力,还需要学生相互间的帮助和交流,获得激励。在活动中,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大胆去想、去做、去创新,项目多样性的特点使每个学生都得益,都有机会表现自己,从而为今后定向培养,多出人才,快出人才奠定基矗
5.有助于促进思维的多样化
学生思维批判性和独立性的发展,在学习和活动中不愿墨守成规,喜欢进行创造性的学习和活动,他们对科学的未知领域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探索精神。在课堂教学中,学生较侧重的是求同思维,往往受统一步骤、统一答案的限制。在活动课程中,学生必须从探索开始,需要凭借想象,运用求异思维和求同思维来完成和构思自己的活动。
综上所述,自由组合群体的活动,其作用远不在学点知识,掌握点技能,从长远的观点看,现在让学生搞点“低科技”,将来有希望从事“高科技”,使学生在活动中不断深化和拓宽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爱学习、爱科学、爱劳动的思想品质。
群体休闲活动 篇6
[关键词]高中学生;自我管理;群体活动
高中教学的主要目标就是培养符合社会发展和需要的人才,高中教师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要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综合能力为核心,高中教育工作者不仅要通过班级加强学生管理,还要培养学生提高自我管理的意识。学生自主性班级管理的过程中教育工作者的参与也是必不可少的,教师在科学分析学生成长发展状况的基础上,建立有有效的管理机制,为学生的自主性管理提供合适外部条件,促进学生技能提高科学文化知识,还能实现自治自育,体现学生在教育教学中的主体性。
一、培养高中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意义及影响因素分析
(一)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是符合时代要求的具体表现。尤其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下,世界各国的政治、文化等领域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很多外国的思想、文化间接的影响到我国青少年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对我国传统的学校教育产生了巨大的冲击。所以必修帮助学生树立明辨是非的正确观念,培养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来应对经济全球化浪潮下的文化冲击,促进学生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面对各种思想观念和文化价值秉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态度。随着网路信息时代的到来,高中生在面對复杂的网络环境的时候,必须有强大的自我管理能力,才能主动的排除网络中的有害信息,保证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都能够得到健康的发展。
(二)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是学校管理的需要
学校对高中生实施管理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也是学校能够得到发展和效益的有效手段。学生个体是构成班级组织的基本单位,班级的发展离不开学生健康的成长。提高班级管理的自主性也是实现学生自我管理的一个有效的途径。个体的成长是外界与自我双向建构的过程,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提高,是学生自主成长,自由发展的基础所以,要使得高中生在学习、生活中成为自觉、自主的人,就必须培养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
(三)学校群体活动与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关系
学校根据学生成长和发展的需要,有组织、有目的的开展学生群体互动活动,在群体活动中充分展示了学校针对学生发展的主动性和目的性,学校在组织活动的过程中,了解学生身心发展的状况,针对性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性,保证学生在互动交流的过程中,得到相互影响,促进共同发展。很多教师对群体活动的理解有所偏差,例如,学生在课堂上的听讲,以及对学生学习科目的测试行为,不能归类为学生的群体活动。这是学生个体意义上的活动,一般教师在课堂上组织的小组讨论,合作学习则可以归类为学生间的群体性活动。
二、学校群体活动对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意义
(一)自我设计的角度
在群体性活动中,学生可以选择角色的创造类型,确定自己的设计取向,促进学生在自我鞭策和自我设计的过程中,不会主观臆断,能够适时的考虑到别人的感受和想法,最大程度的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社会适应能力。在群体活动中,学生可以决定自我管理设计的内容,能够在的的活动中获取多样的角色,提高自己角色选择的能力,为今后在社会上立足的功能定位提供实践思路。在多样的群体活动中,学生能够脱离虚无的幻想,了解不同个体之间的生活状态和对学习以及生活的态度价值,促进学生理性、客观的认识世界。在丰富的互动群体活动中,学生可以发现身边同学所具备的优秀品质,彼此之间将这种优秀直观印象,作为自己实践行为的一种榜样。
(二)自我调控的角度
群体活动可以为学生自我调控设置一种科学的人际情境,帮助学生在群体活动中学会人机交往,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提高自我调控的能力,扩大自我调控的范围,逐渐将自我调控从个体控制的层面发展到人际互动的层面。群体活动为学生的自我调控提供了多种维度的支持,在活动实践的过沉中帮助学生学会理解别人,防止行程学生以自我为中心的活动调控状态。每个学生在群体活动中都要学会鞭策和调控自己,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尊重客观的评价,实现自我管理能力的提升。
三、提升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教育改革建议
(一)创新学生管理思想理念,增强自我管理效果
在教育改革的新形势下,学生管理工作也要为适应新的发展趋势而进行不断的变革创新。首先就是要进行管理理念上的创新,因为管理理念的创新是学生管理工作的创新的思想前提,其核心的内容也要围绕学生的全面发展来进行,并且要秉持以人为本的理念,积极主动的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独立健全的人格。学生管理工作也决定着学生的发展的质量和特色,所以学生管理工作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还要发现学生的个性与特色,大致看到最适合学生发展的未来方向;不能只要求学生机械的学会,而是引导学生会学,不能安于学生适应事物,而是带领学生学会创新。学生管理工作者认真研究学生成长的规律,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积极性和积极创造性;深入了解学生在新形势下的思想状况以及内心世界等,增强学生管理工作的针对性,从而提高学生管理工作的工作效率。然后,学生管理工作者必须要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思想理念,充分考虑学生的困难和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积极引导学生自觉的遵守教学秩序和生活秩序。
(二)落实管理制度,奠定自主管理基础
学校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所以学校各个部门都要积极的配合,形成一个全面的管理体系。学校各个部门的工作者根据一定管理学生的准则进行分工,从不同方面进行学生管理工作的配合、协调和组织实施。围绕学生发展的目标和方向进行管理方法、管理手段、管理措施的制定,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主动积极性,为学生的发展构建多维互动的管理体系。大力推进民主管理的实施,引导学生能够学会自我的管理,通过科学合理的管理方式的实施,培养学生自我责任感和自我发展观的意识能力,从而让学生主动进行自我的创新活动。现在我国的管理体制缺乏对学生素质的关注,更关注于学生的共性,这样的管理方法直接压制了学生个性的发展,会导致学生在以后的工作中不能自主的管理目标体系和规章制度之中,只能被动接受管理。学校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让学生在以后职业的道路中更富有创造性。学校也要以创新为重点,改变单一的学生管理方式,加强服务学生的意识,为学生的学习以及生活提供服务,努力为学生营造创造性的环境条件。学生管理工作者,在一定的规章制度的条件下,可以对学生适当的减少约束,扩展学生自由实践的空间和自由,以增强学生的主动创造能力,从而也达到学生管理工作的目的。
(三)转变身份,注意科学管理
班主任是学生自我管理的组织者和实施者,应该转变传统的单一型管理模式,实施学生自主性的管理模式。学生自主管理的过程中班主任及时的转变自己的身份,把自己塑造成学生成长的“指引者”和“参谋者”,要比一般的代课教师更具有亲和力,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在学生自主管理的过程中,班主任应该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成长发展的实际情况,深入学生的日常,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中的问题,然后针对性的对学生的学习、生活中的困难进行实际的帮助。学生管理中要做到管理与服务的结合,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和管理的方法,保证学生不断的提高自我控制和自我管理的能力,对学生今后在社会中独立性的形成奠定的一定的基础。
(四)加强监督和指导,形成良性循环
学生自我管理,不是班主任对学生不断不问,一切事务由学生自己决定自己做主。在学生自我管理的过程中,班主任要加强监督与指导。实时关注班级内每一位学生的行为动态,把握班级管理的整体发展方向。在此基础上才能让学生真正成为班级的主人,树立良好的班纪班风,促进学生在自我管理的过程中形成文明习惯,使自我管理形成健康的良性循环。
四、结语
综上所述,自我管理能力在高中生的成长和发展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并且学校的群体活动是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一种有效的手段。学校要明确群体活动与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关系,创新学生管理思想理念,落实管理制度,增强学生自我管理效果。
参考文献:
[1]焦昆.学生自我管理能力与学校群体活动的关系[J].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12(05).
[2]范文慧.培养初中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学校群体活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
[3]刘伟,张旭.高中生班级自主管理能力培养研究[J].教育科学,2011(01).
微博公益活动中各群体传播作用 篇7
一、微博公益中的意见领袖
一些公益活动往往因为意见领袖的加入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活跃在微博上的意见领袖在传播一项内容之初首先会自主分辨纷至杳来的纷繁信息, 然后他们会结合自身知识结构和生活阅历对筛选出来的信息进行深层提炼、加工, 形成自己独到的见解, 最后, 他们通过对自己观点的再次传播来影响他人, 也就成为了观点形成核裂变过程的“中子”。因此可以得出结论:意见领袖在微博公益中至关重要, 公益传播在微博中的实现和发展离不开意见领袖的介入。另外, 微博是一种即时通讯工具, 在信息传播的互动性方面, 微博意见领袖与各路媒体的网络意见领袖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网友可以与其直接对话, 不需要任何繁琐庞杂的步骤、程序。在这种条件下, 微博意见领袖与受众形成一种良性且频繁的互动关系, 通过信息的重新整合又产生新的言论, 公众舆论在信息的不断流转中逐渐形成 (2) 。微博的高频度互动性使意见领袖的传播力度和地位更加稳定, 这也让受众能够全面、彻底的了解意见领袖, 有效地消弭双方的不信任与隔膜。
1. 意见领袖提升“微公益”传播议题的关注度
众所周知, 舆论的形成需要一个过程, 只有网民持续的关注与进一步的传播, 才能使问题得以解决。在微博这个平台上发布的信息更新周期极快, 基于其“快餐式”传播特点, 一个话题还没有彻底的形成, 而另一个全新的话题又会出现在人们的视野里。也就是说, 信息或话题在微博世界里被不断的沉没、掩埋, 最终被遗忘是一件很常见的情况。而微博意见领袖的加入将会有力的遏制信息的沉没和遗忘, 一个公益议题诞生后, 意见领袖凭借自己极高的关注度, 不断跟进事件发展, 实时补充和提供事件发展的最新信息, 不断的吸引网民注意力, 让网民持续关注事件发展, 从而延长微博公益议题的存活时间。如身患白血病的最美女孩鲁若晴, 何以一举一动都牵涉人心, 天使基金投资人薛蛮子一个月来每天对其病情进行更新发布, 加之韩红, 陈建州等明星的关注与呼吁, 才使得众网友的注意力一直集中, 这一话题才不至于很快的消失在公众的视线中。
在快餐式的传播形式中, 意见领袖的作用非同小可。例如2013年的“小娜姆”捐助事件, 小娜姆是一个两个月大的婴儿, 因为一次意外被黄鼠狼咬的面目全非, 该事件最初由博主四川曲杰加措发起, 但是只有6万粉丝的曲杰加措发文后只被转发了35次。而在当时拥有1472万粉丝的演员李小璐转发之后效果就大不一样了, 李小璐的微博被转发了12000多次, 仅几天时间就筹得善款近17万人民币, 基本满足了小婴儿的治疗开销。由此可见, 微博公益活动需要意见领袖的参与推动, 微博中的意见领袖粉丝多、受关注程度高, 舆情影响力也更大, 微博公益经过他们的转发和重新加工, 其传播影响力显著提高, 影响范围也迅速扩大。
2. 意见领袖促使“微公益”传播成为现实
网络的最终传播效果无非是作用于现实, 而意见领袖在这个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种方式是身体力行的捐钱捐物, 建立基金会等, 自己帮助别人的同时, 同时引领自己的粉丝投入到公益的活动中。譬如著名的“免费午餐”公益活动, 由《凤凰周刊》记者邓飞等媒体人发起, 倡议网民每天捐3元人民币为贫困地区的学龄儿童提供免费午饭。这一项目旨在借助全社会力量帮助贫苦家庭里忍饥挨饿的孩子们可以吃上热气腾腾的营养午餐, 并且可以改善他们简陋的教育条件。项目发起人在微博上发布捐助学校的详细信息进而网络捐赠的具体办法和善款的去向和渠道, 并且多次通过微博直播免费午餐。在“免费午餐”这个公益活动中, 意见领袖参与到爱心传递的每一个传播环节中, 并且积极的组织和关注, 让“免费午餐”在短短几个月的世界里就为全国70余所学校的一万多个孩子提供了午饭, 并且共筹得善款1800多万人民币。
另一种方式是直接为微博公益代言, 如范冰冰、李晨等, 呼吁更多的人加入活动中。翻开新浪微公益的官博中, 有不少演艺明星为其发声, 吸引围观。这种小成本、围观式的“微公益”通过链式传播, 最终将产生巨大的社会效应, 从而作用于现实的社会, 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3. 意见领袖在突发性事件中的作用
在一些突发性事件中, 微博意见领袖的公益推进作用更加明显, 意见领袖对事件本身不间断关注和对现场跟踪报道, 同时实时发布受困者求救信息并拓展各路救援渠道。比如地震灾难中, 在微博还没有普及的2008年汶川地震就没有2013雅安地震信息明朗准确。在雅安地震中, 微博传播迅速、覆盖广泛的优势在信息实时发布、死伤及时救援行动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成为当时最有力的信息传播媒体, 而微博意见领袖在信息传播这个链条上发挥了绝对核心作用。比如鸯小鸯小稀牙发微博发布了几位重伤人员的位置和求救信息, 伤员的准确位置被工作人员通过微博实时GPS定位找到, 受伤人员及时获救;再如公知李承鹏在微博中发布信息表示自己对雅安地形很熟悉, 可以提供越野车及一系列无偿帮助。
二、网民的议程设置
网民, 作为普通的社会大众, 又称“草根用户”, 每个个体产生的力量并不突出, 但是基数的庞大使“草根用户”在微博公益传播中的作用不可小觑。网络的不断发展, 网民也迎来了自主设置议程的时代。传统的网络议程设置是掌握在专业媒体与少数人的手中的, 此时的受众是被动的。如今, 在网络传播中, 由于网络的开放性与双向性, 受众变被动为主动, 他们可以自由的选择信息进行发布, 从单纯的接受者变成了传受兼具的角色。而在微博公益传播中, 草根用户终成为了具有第一信息源资质的传播主体, 公益信息经他们的账号传播扩散, 他们拥有自主的选择与判断能力, 从围观者锐变为了参与者。他们的参与也说明在微博中存在着自下而上的传播模式, 这无疑是传统公益传播难以实现的, 网民的锐变使得公益在微博这个平台上更加平民化、大众化。
1. 网民议程设置拓宽微公益内容的广度
网民的议程设置功能可以使微公益更加的广泛, 更加的贴近民生, 更真实的反映社会。正是由于微公益是社会中的每一个个体都可以发起的, 大众根据自己在现实生活中遇到需要帮助的人的真实情况而发起活动, 因此可以以平等的视角去反映真实的情况, 解决人们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困难。“网络以其自由的传播渠道、自由的传播方式、自由的传播内容为大众提供了一个相对自由的表达场所。一些自我的观点、见解、主张、情绪、隐私等等不宜言明的东西通通可以拿到网上去。 (3)
2. 网民议程设置对传统媒体公益宣传缺陷的弥补
网民的议程设置对传统媒体的影响也是明显的。以往的传统媒体对公益活动的关注少之又少, 一是由于传统媒体离群众较远, 二是因为传统媒体的版面容量小以及时效性较差等客观原因。而网络的网民议程设置功能正弥补了这些缺陷。不仅如此, 网民的议程设置, 还为传统媒体提供了新的议题。许多公益议题总是先由微博发起, 传统媒体再适时跟进, 两者交相作用, 共同发挥媒介效果。
此外, 网民的议程设置能促进我国民主化进程。微公益的发起, 在反映民生, 反映舆论的同时, 也折射出有关部门行为的缺失, 社会保障的不完善以及法律的缺失, 督促有关部门采取行动, 更好的完善社会制度, 更快的促进我国民主化进程。
意见领袖、普通大众都在以自己的力量和方式推动着微公益的发展, 每个人也都为社会的进步贡献着自己的一份力量。我们懂得“世界的改变不是少数人做了很多, 而是每个人都做了一点点。 (4)
摘要:微博公益伴随着微博的普遍逐渐走入我们的生活, 微博公益的迅速成长不单单是公民正能量的传播, 更是传统公益活动与新兴媒体的加速融合, 使其进而演化成为新型公益传播机制。作为传播主体与客体, 各群体在微博公益活动中的作用不容忽视。本文试图在新媒体环境下从传播学的角度去观察微博公益活动中意见领袖与普通网民的传播作用, 透析各群体对微博公益传播活动的深层意义。
关键词:微博公益,意见领袖,网民,传播机制
注释
1郭庆光.传播学教程 (第二版) [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1.
2宋好.微博时代“意见领袖”特点探析[J].今传媒, 2011 (1) .
3杜涛.网络舆论的演变特征分析[J].新闻爱好者, 2005:12-15
群体休闲活动 篇8
1 弱势群体体育对促进社会健康和谐发展的作用
1 . 1 促进国家、社会稳定
当弱势群体的经济水平下降到难以维持生计的时候,他们最有可能的行为就是走向政治选择,采用各种非理性的甚至是暴力的手段来对抗和破坏现存的政治秩序和社会规范,试图改变自己的经济地位和生活现状。体育被称为现代社会的“安全阀”和“社会竞争缩影”是社会结构变化的折射,它具有宣泄情绪的功能,在运动中能让人们精神得以缓解,身体得以放松,情绪得以发泄,从而维护国家和社会稳定[3]。因此,保障社会稳定除了需要法律法规强制和道德教育规训外,体育这一特有的文化活动也可以起到重要的辅助作用。因为人们可以通过体育健身活动来缓解和宣泄社会生活所带来的压力,减少弱势群体由于失业、下岗等带来的社会震荡和各种社会矛盾,这将有利于各项事业朝着稳定、和谐、可持续的方向发展。所以,充分发挥体育对社会的控制和调节功能,关爱以及尊重弱势群体,关注弱势群体体育活动的开展,是做好弱势群体稳定工作的关键。
1 . 2 促进社区良好文化心理环境的氛围
一个和谐融洽的社区需要良好的社区文化心理环境,对弱势群体的体育人文关怀可以有效的营造出这样的环境。首先,它有利于社区的道德建设。这种体育人文关怀,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种传统的美德是广大居民心理认同的基础。其次,对弱势群体的体育人文关怀可以很好的调动起居民的情感资源,从而成为他们奉献爱心和人际关系沟通的载体和渠道。再次,对弱势群体的体育人文关怀有利于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与社会参与能力,让他们有归属感,从而以主人翁的心态融入到社区文化建设中来,成为建设社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4]。
1 . 3 促进弱势群体身心全面、和谐发展
体育是人类自我控制和调节机能的一种形式,通过身体活动调节人体机能达到一种身心和谐的状态[5]。弱势群体参与体育活动将对其全面发展和精神愉悦有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作为全人类共同文化遗产的体育活动,在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上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弱势群体通过体育健身可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提高生命活力、丰富社会文化生活、调节生活情趣、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同时通过体育健身有利于培养自尊、自信、自强的人格力量,有利于塑造不屈不挠、不断进取的心理品质,提高心理的承受能力和适应能力[6]。
2 当前制约弱势群体体育发展的主要因素
2 . 1 经济因素
经济因素始终影响着人们的社会生活,通常弱势群体的经济状况较差,大部分时间都用于生存的需要而工作生活着,如果有效地改变他们的生活现状,使其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和空闲时间,那么自然就会重视自身的健康问题参与到体育健身的行列中来。因此在充分保证其经济状况这一前提条件下,体育健身问题将得到有效解决。
2 . 2 个体身心因素
生理因素是制约弱势群体体育健身的主要因素之一,尤其对生理残障者、老年人这两类弱势人群参与体育健身的影响最为突出。心理因素是影响弱势群体体育锻炼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弱势群体在参与健身健身类活动时往往会产生一种畏惧的心理,因为健身活动具有较高社会交往性质。他们参与健身活动时会有自卑的心理,这种心理形成之后将很难消除,需要全社会的长期的共同努力、共同关注。
2 . 3 体育场地设施因素
体育场地设施是体育健身活动必要的物质条件,本身社区体育场地资源就短缺又不能保证放率。而从全民健身小区体育设施的基本配置来看,较少顾及或忽视弱势群体的特殊需要,如老年人和残障人等。这类人群或因年老体弱、历尽疾病困扰,或因肢体残缺、饱受残障的痛苦,进而对体育锻炼也表现出更强烈的愿望。而适宜这类人群体育锻炼设施的相对短缺削弱了他们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主动性。
3 改进与完善弱势群体体育的对策
3 . 1 加深认识, 高度重视弱势群体体育健身问题
当前,从我国弱势群体的现状来看,仅依靠物质层面上的帮扶是不全面的,必须建立包括体育帮扶在内的综合反贫困对策体系[7]。对弱势群体的体育帮扶主要具有以下四个方面的积极意义。第一,个身体层面的意义,弱势群体中有很大一部分就是体弱多病的或者在健康得不到保障的环境中工作。那么通过身体活动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对弱势群体来说显得更为重要。第二,体育健身是一种健康愉悦的娱乐活动,经常参与体育健身活动,可以调节弱势群体因社会环境生活环境的改变所带来的心理压力,改变他们的生活态度,有利于他们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第三,体育健身同时也是一种思想教育活动,可以帮助他们加深对社会改革的理解和支持,以此来化解社会矛盾,增强弱势群体改变自身弱势地位的信心。第四体育健身是提升人力资源素质的重要手段。
3 . 2 将弱势群体的体育健身服务融入到整个社会支持网络中去
将弱势群体的体育健身服务纳入到整个社会支持网络,在社会支持的大框架下发挥作用,是解决当前我国弱势群体体育健身问题的一个重要方面。因为对于弱势群体而言,首先要解决的是生理层次的需求,只有这样他们才有可能参与到体育健身活动中来。对弱势群体提供救助服务需要各种社会形态参与,我们可以从三个层面来着手。首先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积极鼓励和支持弱势群体就业,逐渐提高弱势群体的生活水平,在此基础上推动弱势群体的体育健身循序渐进地向前发展[8]。其次是社区要改善社区的体育场地设施,加强与非政府体育组织、社团以及私营体育俱乐部的联系,争取他们能够为社区提供免费或者低价的体育服务,以丰富社区体育活动的内容和形式[9]。最后作为个人来讲应该是尽自己所能去关心和帮助弱势群体更好的融入社会生活。政府建立社会保障,社区优化体育服务,个人的鼓励和帮助,将弱势群体的体育健身服务融入到整个社会支持网络中去。
3 . 3 加强宣传引导, 鼓励和帮助弱势群体成员参与体育健身
在媒体极度发达的今天,政府和社会应加强宣传引导,充分利用大众传播媒介。通过各种宣传方式改变社区弱势的传统观念和健身意识,从而使他们树立体育参与意识。让弱势群体充分认识到体育健身是实现由弱到强转变的重要条件,让全社会都来关心弱势群体的体育活动,消除他们的自卑感和焦虑心情,使他们从歧视和偏见的困境中走出来,获得生活的勇气和信心,更好地认识自我、肯定自我和战胜自我[10]。
3 . 4 研制和推广适合弱势群体的体育健身内容、手段和方法, 引导他们科学健身
因弱势群体自身主、客观原因的制约,普通人群适用的健身内容、手段和方式对他们来说可能适应不了,这样将难以吸引他们参与到体育健身活动中来,更不可能使体育健身成为他们生活中的习惯而长期坚持,因此开发和拓展弱势群体体育健身内容,研制和推广适合他们健身的手段和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建构适宜弱势群体健身的活动内容方式、手段,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运动项目的罗列,而应是保证其健身、健心目的实现的和社会凝聚力的、易于生活化并符合弱势群体主、客观条件的体育运动项目、方法、手段的精选与整合[11]。
摘要:运用文献资料、理性分析等方法对弱势群体在促进社会健康和谐发展中的作用与当前制约弱势群体体育发展的主要因素进行了深入探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改进与完善弱势群体体育的对策。
群体休闲活动 篇9
1 高校体质弱势群体增长的原因分析
1.1高校体质弱势群体增长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同时也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
这里面不仅有学生自身的身体遗传因素、身体的发育和功能水平、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等问题, 还有心理健康、抵御疾病和社会的适应能力等问题。如何促进体质弱势群体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如何使他们全面协调的发展, 这些问题是摆在高等学校面前的一个重要而现实的课题, 最关键的还是要归结到实实在在的教育, 特别是健康生活方式的教育、体育健康教育、体育健康意识的培育等。
1.2
国务院1994年颁布的《残疾人教育条例》中规定普通高级中等学校、高等院校、成人教育机构必须招收符合国家规定录取标准的残疾考生入学, 不得因为他们有残疾而拒绝招收。同时教育部在200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中又规定了取消“未婚、年龄一般不超过二十五岁”的一贯限制, 从此任何人无论多大年龄无论婚否都可以进入大学进行学习。这些人文关怀的政策使众多残疾学生和大龄学生都能够进入大学, 同时由于这部分人群的加入使高校无形中增加了体质弱势群体学生的人数。
2 体质弱势群体体育锻炼的特征表现
体质弱势群体学生在体育学习和体育锻炼的行为中表现出畏惧怕难、怕苦怕累, 体育健康意识薄弱的特点, 他们具有性格文静内向, 精神紧张, 不合群等特征。在体育课中表现出对体育不感兴趣, 不爱运动, 更不会主动积极接受体育健康教育, 他们往往由于不爱运动, 同时大多不喜欢表现自己, 突出表现出胆怯和不自信, 缺乏主动性和竞争性, 甚至还流露出非常严重的自卑心态。由于自身的一些缺陷, 使得高校体质弱势群体学生往往不能积极主动地参加体育锻炼, 而长期的不从事体育运动也使他们的体质状况得不到有效的改善和提高。
3 休闲体育活动对促进大学生体质弱势群体身心健康的研究
高校体质弱势群体学生由于自身的弱势, 其体育锻炼方式和方法应有别于正常的大学生, 他们体育锻炼的目的是增进身体健康, 要选择适合他们自身特点的内容和方法, 对他们而言, 休闲体育娱乐运动不失为最佳的选择。大学生休闲体育娱乐活动的时间一般指除正常上课和自习以外的时间。休闲体育娱乐活动不仅是积极的休息、恢复体力的方式, 也可从中增长知识, 增进学生之间的友谊, 满足个人的兴趣、爱好, 发展健康能力, 促进身心健康。
3.1体质弱势群体学生应建立正确的休闲体育理念
休闲体育是指在在相对自由的社会生活环境和条件下, 人们自愿选择并从事的各种形式的体育活动的总称, 它是体育的一种社会现象, 也是体育的一种存在形态, 是社会休闲活动的主要方式之一。高校体质弱势群体学生由于性格倾向内向, 因而他们常常具有一定程度的自我封闭的特征。对此, 除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之外, 还必须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体育健康观。坚持休闲体育娱乐活动, 也就是坚持适当的体育锻炼, 从而增进身体健康。正确的休闲体育娱乐理念认为:盲目的享受不会带来健康, 积极而身心舒畅的娱乐才有利于健康, 身体的娱乐更能促进健康的发展。
3.2体质弱势群体学生休闲体育娱乐项目、内容的选择
由于高校体质弱势群体学生具有自身的特殊性, 避免从事身体剧烈对抗的运动而从事休闲的身体娱乐活动是他们所能做和适合的运动, 同时, 休闲的身体娱乐活动也能给他们带来身心欢乐和身体健康。最常见的可以选择的休闲体育娱乐项目和内容有:保健按摩、体育游戏、养生功、太极拳、体育健步走、健美练习、球类练习、休闲健身操、散步、休闲化的网球、休闲化的羽毛球、气排球、毽球、台球、飞镖、门球、趣味保龄球、体育游戏等。这些休闲体育娱乐项目的共同特点是集娱乐性和健身性于一体, 参加这些运动可以使体质弱势群体学生在锻炼身体的同时得到内心的愉悦和洗礼, 对他们身心的健康发展很有益处。
3.3体质弱势群体学生休闲体育娱乐活动的组织方式
针对于高校体质弱势群体学生的性格倾向内向, 并且这些学生性格中带有一定程度的自我封闭的特点, 休闲体育娱乐运动是学生在闲暇时间里自愿、自觉借助体育的活动形式而进行的休闲身体娱乐活动, 这对于体质弱势群体学生是非常合适的。对体质弱势群体学生而言, 仅靠自愿和自觉还是不够的, 还要使他们牢固树立正确的体育健康观, 还必须加强监督和管理、尽量发扬集体中的团队协作精神, 并在集体中强化和磨练他们的意志品质和思想作风。高校可以成立各种休闲体育项目的体育协会和体育俱乐部, 尽量把体质弱势群体学生吸收进来, 由专业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使体质弱势群体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集体活动, 使他们在集体活动中增强信心、增强体质、增进健康、提高适应社会和人际交往的能力。
4 结论与建议
应该说, 正确的健康观念的形成以及良好锻炼方式的养成并非一朝一夕能够养成的, 要使体质弱势群体学生牢固树立健康锻炼的意识就必须要改变他们以往对体育健康锻炼认识上的偏见, 逐步树立正确的体育健身和健康观念。休闲体育娱乐活动是体育锻炼的基础, 坚持休闲体育娱乐活动也就是坚持适当的体育锻炼。绝大部分体质弱势群体学生应避免从事身体剧烈对抗的运动, 相对于其他竞技运动而言, 从事休闲体育娱乐活动符合他们的生理和心理特点, 休闲体育娱乐活动正是他们锻炼形式的最佳选择和内容。
参考文献
[1]孙荣会.大学生体育弱势群体探讨[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2004, (05) .
[2]刘成, 李秀华.对普通高校体弱、特形学生的体育教学[J].体育学刊, 2001, (05) .
[3]胡小明.体育休闲娱乐理论与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
[4]李骅.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及其提高的途径与方法[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5, (07) .
[5]汪海燕, 罗达勇, 范敏.对普通高校弱势群体 (学生) 实施体育保健课程教学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4, (5) .
群体休闲活动 篇10
从广大农村老年群体当前的活动现状来看,他们的文化娱乐活动主要集中于春节等农闲时期。活动方式主要为扭秧歌、踩高跷、划旱船等带有浓烈节日色彩的传统娱乐活动。像广场舞、太极拳、合唱团等现代化的广场文化活动则尚未大范围开展起来。大部分老年人精神生活极度匮乏,还在过着“蹲街头、靠墙头、晒日头”等单调乏味的农村生活。
而在农村老年群体中开展广场文化活动则主要面临以下几个问题:
(一)农村文化广场等设施建设较滞后
由于各级政府投入经费严重不足,造成文化广场、文化大院和体育场地等公共文化设施在广大农村普遍缺乏,并且大部分农村现有文化基础设施落后陈旧,甚至有些名存实亡,无法发挥出其自身的作用,无法开展正常的文化活动。从而造成开展广场文化活动的场地极其缺乏,为在农村老年群体中开展普及广场文化活动带来一定难度。
(二)老人不同程度存在社交心理障碍。
部分老年人因某些原因,或多或少存在一定程度的社交心理障碍,参与广场文化活动的积极性不高,而这种心理状态尤其在农村中的弱势群体——留守老人中普遍存在。因为留守老人的子女常年在外务工,平时日常生活主要忙于养育孩子和从事家务农活。外加农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单调乏味的生活方式,使其难免会产生孤独失落、精神郁闷等不良心理状态,久而久之,容易诱发社交心理障碍等心理疾病。
(三)普遍缺乏专业培训人员授课指导
像广场舞、太极拳、合唱团等现代化的广场文化活动具有一定的专业性,必须由专业教师现场教授示范,才易于学习和掌握。以广场舞为例,像恰恰、排舞、扇舞等都对舞蹈动作要求很高,并且有些高难度的广场舞大量融入了藏族舞、傣族舞、秧歌舞等多舞种的专业舞蹈动作。这就要求每位参与者不仅要对舞蹈动作精益求精,而且在音乐节奏的把握上要统一协调,整齐划一,否则不仅起不到强身健体的功效,而且会丧失广场舞特有的美感。而在经济条件较为落后广大农村,专业舞蹈老师可谓凤毛麟角,专业化的舞蹈培训更无从谈起。
(四)广场文化活动培训费用普遍偏高。由于广场文化活动存在一定的专业性,必须聘请专业教师进行指导示范,像合唱团等专业性要求更高的活动项目需长期学习才能真正掌握。如此以来,培训费用偏高便成为推广普及广场文化活动的一大难题。尤其是对于收入偏低、缺乏社会保障的广大农村老年群众来说,过高的培训费用会给他们带来较大的经济负担,从而挫伤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二、主要功能
(一)娱乐健身功能
现如今,基于人们养生的需要,广场文化活动已经越来越受到城乡大众的关注和重视。像广场舞、太极拳等不仅具有强身健体、美体塑形的作用,更有强心健脑的功效。经研究表明,经常跳广场舞可以强健呼吸系统和心血管,对心肺功能的改善有很好的效果。同时可以尽情地抒发自己的情绪,消除大脑的紧张感和疲劳感,缓解压力,促进身心愉悦。尤其对于广大老年人来讲,如果经常跳广场舞,可以不断地刺激大脑神经,大大地缓解记忆力减退状况,达到健脑益智的功效。
(二)教育引导功能
积极参与丰富多彩的广场文化活动,能够倡导积极健康的文明生活方式,能够极大改变老年群众“看电视、打麻将”等过于单一的文化活动方式。并且从形式上由自发型向集体型转变,从内容上由颓废型向积极型转变,从而有利于抵制封建迷信等不良社会风气侵占农村文化阵地,推进新农村乡风文明建设。譬如组织开展大合唱、秧歌舞等广场文化活动,不仅会吸引农村群众的广泛参与,而且有效地遏制了不良文化的存在,活跃和丰富了广大人民群众的业余生活,有利于整顿社会不良风气,引导乡风民俗实现良性循环发展。
(三)人际交往功能
广场文化活动是一项团队活动,参与者需要相互之间沟通交流才能使得活动顺利开展,所以为群众相互沟通交流搭建了良好的平台。以广场舞为例,现在跳广场舞对参与者而言更多的是一种交往方式。在富有节奏感的音乐伴奏中翩翩起舞时,人的自我封闭意识会逐步地减弱,会慢慢地敞开心扉,逐步变得开朗起来。而舞场中的融洽、和谐、愉悦的气氛,也进一步刺激了人们沟通和交往意识的萌发。不仅培养了特长,又锻炼了身体,更在活动中结识了朋友,可谓一举三得。所以,广场舞是人们交流思想,抒发感情,消除隔阂、相互沟通的良好方式。
三、解决对策及建议
(一)多措并举,全力加强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
各级政府应把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摆上工作议事日程,纳入政府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扎实推进相关配套设施建设。以及依靠老龄委、老年大学等社会团体筹措慈善资金增加硬件设备设施,尤其是要大力建设农村老年活动中心、文化大院等综合性文化设施。还可以充分改造利用农村现有的场地设施。例如打谷用的场院、村办学校的体育场、村委会大院等。所以,要多措并举,集思广益为广大农村老年群体提供更多更好的锻炼场地。
(二)科学研究,打造老年广场文化活动教学体系
设立广场文化活动健身功效科研项目,努力制定一套适宜老年人的广场文化活动项目及教学体系,并大力宣传其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的显著功效。系统地、科学地创编和推广动作舒展、节奏轻盈、幅度适中、柔和缓慢,既能舒筋活血又能调节情感,抚慰心理,怡情有趣的老年集体活动项目,以更好地适应老年人的身心特点,满足老年人身心健康的需求。
(三)搭建平台,积极鼓励老年群体文化活动开展
以民俗表演或比赛为契机,鼓励老年人积极参与,大力宣传推广老年人广场文化活动项目。可以充分利用农闲、节日和集市,组织花会、灯会、赛歌会、文艺演出等多种形式的群众文化活动。还可以举行大赛,在一定程度上更能够激发老年人的学习热情,使更多的老人参与进来。更多更广泛地开展中老年文艺活动、举行各种汇演和艺术交流,以自发的和有组织的相结合,资助的和集资的相结合。通过大规模的表演展示,广大老年人耳濡目染后,易于接受并积极参与,从而解决其社交心理障碍。
(四)文化留乡,广泛开展广场文化活动公益培训
各级群众文化场馆要积极响应中央及各级政府号召,按照有关指示,大力开展文化下乡、文化留乡活动,通过开展各类公益培训活动,努力实现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可以在乡镇文化站的积极配合下,本着为民服务的宗旨开展免费培训。尤其是针对活跃在农村的文艺爱好者,可以为其专门免费开设各种集体文化活动培训班,为农村培养文艺人才、文化骨干,培育能够扎根农村、生根发芽的文化“种子”。同时要协助农村老年人成立民间演出团体,开展老年人能普遍参与其中的文艺活动,激发农村蕴藏着的乡土文化能量,让先进文化在农村扎根生长。
四、结语
简而言之,广场文化活动在农村群众文化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基础地位和方向上的引导作用。加大力度推广普及不仅有利于引导群众选择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提高精神文化生活水平,还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我国群众的文化品位,促进我国社会文化的进步,对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影响。
摘要:当今中国社会正逐步迈入老龄化,并且是“未富先老”。由于受到经济发展条件的制约,广大农村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单调贫乏,改善面临着种种困难。所以,必须赋予其与之相适应的社会政策扶持,使其共享改革发展的红利。而广场文化活动具有投资小、见效快、易参与等独特优势,十分适于在城镇、农村等老年群体中广泛开展,并且能在不增加当地政府财政负担的情况下,大力提升群众文化生活水平。
解读群体密码 篇11
曾经有不少粤商名震四海,显耀一时,而现在几乎都如流星般陨落。相对这些不无悲情色彩的粤商,大部分浙商的命运似乎要幸运得多。他们中的大多数并不像当年的史玉柱、胡志标那样名声赫赫,他们都很低调地、稳健地发展着自己的企业。
济南所属5家上市公司2003年成为清一色的ST股:ST小鸭、ST金泰、ST渤海、ST轻骑和ST济百,其中,金泰更是创下了上市一年即被ST的中国证券市场之最。一个经济总量多年稳居全国第三的省份,其省会城市所属上市公司竟然全部沦为“ST”一族,与同省另一城市青岛名牌众多、产业精英辈出的“青岛现象”相比,“济南现象”发人深思。
群体休闲活动 篇12
高校校园群体运动竞赛是指在学校内, 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广大学生进行的各种运动竞赛活动。它是课外体育活动的一种形式, 是高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促进学生心理健康, 丰富校园体育文化, 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 设置合理有趣的群体竞赛项目, 做好竞赛的组织工作, 加大赛事的宣传力度, 提高学生的参赛兴趣, 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各项体育竞赛活动。本文通过对浙江大学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了解学生对校内体育竞赛活动的熟悉情况, 以及对群体竞赛项目设置意见, 从而为进一步深化校园群体竞赛改革提供参考依据。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随机抽取浙江大学学生共878名同学, 其中男生为468人, 女生为410人。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
查阅了浙江大学图书馆数据库1995年至今相关论文30余篇, 为本研究提供了理论参考依据。
2.2.2、问卷调查法采取现场发放现场回收的方式, 对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
2.2.3、数理统计法对问卷调查所得数据进行数理统计和处理。
2.2.4、比较分析法依据统计结果, 系统分析学生对竞赛项目的了解情况以及群体竞赛项目设置是否合理, 为完善竞赛体制提供依据。
3、结果与分析
3.1、浙江大学群体竞赛活动特点
学校体育的本质特征就是通过体育活动增强学生体质, 发展身心, 达到育人目的。学校群体竞赛活动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活跃校园体育氛围, 推动校园体育文化发展起到不可替代作用。近几年来, 各个高校通过不同的方式来深化群体竞赛改革, 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要想使高校群体竞赛工作上一个新的台阶, 在认识到课余体育竞赛活动的重要性的基础上, 首先要确定正确的指导思想, 然后在组织管理上构建新的模式,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内容上开设学生欢迎的项目, 在形式上突破校园的局限, 以及采用灵活的规则等。
浙江大学较早进行了群体竞赛改革, 形成了以“人人关注、人人参与、人人受益”为宗旨, 以“以赛促练”为方针的综合性运动会, 同时以学生社团、院系 (学园) 组织竞赛与活动为补充、课外辅导活动为亮点的校园群体竞赛体系。浙江大学综合性运动会有以下特点:第一, 组别细, 共分本科生组、研究生组、教职工组三个组别, 教职工组又分为青年组、中年组、老年组。组别的增多利于更多的人参与竞赛, 增强了竞赛的普及面。第二, 竞赛项目多, 比赛涵盖足球、乒乓球、篮球、跆拳道、网球、阳光长跑、春季特色项目等14大项。第三, 竞赛周期长, 从3月份一直到12月份, 每个月都有竞赛活动 (除了暑期7、8月份) 。第四, 一个比赛项目的组成项目增多, 如乒乓球、羽毛球比赛包括男单、女单、男双、女双、混双、团体赛。第五, 竞赛的娱乐性增强, 如春季特色项目设置了各类体育游戏, 从而激发广大师生员工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 促进全民健身运动的广泛开展。第六, 计分方式的改变, 春季特色项目扩大计分范围, 按一定比例取三个等级奖, 还有参加团体赛的单位有附加分, 鼓励各个单位参赛。正是有了这些举措, 参与竞赛的人数大幅增加, 竞赛的气氛非常热烈, 极大丰富了同学们的业余生活。
3.2、浙江大学群体竞赛活动开展现状分析
3.2.1、对浙江大学群体竞赛活动宣传的分析
竞赛活动的宣传非常重要, 通过宣传让同学们知道竞赛内容, 吸引大家的注意力, 激发参赛兴趣, 提高同学们的体育热情, 推动全校的体育赛事发展, 营造良好的校园体育竞赛氛围。通过调查发现, 从来没有听说过校内体育竞赛的学生占6.92%, 有点知道的学生占41.38%, 知道部分比赛项目的学生占40.11%, 知道大部分的比赛项目以及大部分比赛的时间的学生占11.58%。可见, 约有半数的同学对群体竞赛几乎不怎么了解。那么又是哪些因素导致学生没能更好的了解群体竞赛, 调查表明:对体育比赛没有兴趣占37.54%, 群体竞赛的各方面宣传力度不够占38.46%, 其他的体育赛事更吸引人占10.15%, 其他因素占13.85%用。可见对体育比赛没有兴趣、群体竞赛的宣传力度不够是学生没能了解群体竞赛的两个重要因素。为了让更多的同学了解群体竞赛, 我们要增加各种渠道来提供信息。对由于宣传原因而造成不了解群体竞赛的同学, 他们大多是有参与意愿的, 我们应该争取拓宽宣传, 使这一部分同学参与进来。
对于群体竞赛信息, 学生是通过何种渠道获得的。通过调查发现, 有20.93%的学生是通过院系及班干部的通知获得, 同学或者学长、学姐的推荐占20.06%, 体艺部官方网站占12.79%, 校内社团或媒体的宣传占29.07%, 其它渠道占17.15%。由此可见, 校内社团和媒体的宣传是同学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方式, 而体艺部官方网站的关注度并不太高。因此, 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协助宣传, 通过将校方的专业性和学生组织的广泛的受众面有机结合, 使得群体竞赛宣传效果更好, 吸引更多的同学参赛。那么通过哪些方法可以吸引同学参赛?调查表明:奖励丰厚, 如二课加分、奖金等因素占46.24%, 提供与高水平的同学切磋的机会的占6.96%, 自身对这项体育项目有较大兴趣的占45.4%, 其他原因的占1.39%。因此, 奖励丰厚, 如二课加分、奖金是吸引同学参加群体竞赛的最大原因, 可以通过适当的奖励措施来吸引同学参加比赛。
3.2.2、对浙江大学群体竞赛活动项目设置的分析
浙江大学群体竞赛项目多, 比赛涵盖足球、乒乓球、篮球、跆拳道、网球、阳光长跑、春季特色项目等14项。那么, 学生对这些项目是否认可, 是否愿意参与这些项目的比赛?通过调查得知:最受欢迎的前五位比赛项目排序分别是篮球, 足球, 羽毛球, 乒乓球, 特色项目;而最不受欢迎的比赛项目排序依次是冬季阳光长跑, 无线电测向, 排舞, 定向运动。
从上面的调查结果可见, 学生对球类竞赛比较喜欢, 对于趣味类的竞赛也乐于参与;相对而言, 长跑类、技术要求高的项目及团体编操类项目兴趣不大。另外, 从参赛人数上也能反映出各竞赛项目受欢迎程度。从下表可见, 冬季阳光长跑参赛人数最少, 网球项目次之, 无线电测向参赛人数也不多。这里反映出学生参赛积极性不高, 与上述各竞赛项目受欢迎程度的调查结果比较吻合。另外, 有些项目技术性比较强, 如无线电测向、跆拳道等, 一般同学如没有专门学习过, 就很难参与比赛。还有, 相对而言, 这些项目体育课开的班级比较少, 对项目的推广也起到一定的限制作用, 从而影响到参赛人数。而今年的网球比赛参赛人数少, 可能与比赛时间的变动有关, 往年网球比赛都放在十月份, 但今年换到五月份, 准备的时间也比较紧, 可能影响到比赛的参赛人数。
3.2.3、对浙江大学群体竞赛活动组织工作的分析
体育竞赛活动是体育竞赛组织与管理的核心工作, 是竞赛管理者和运动员、裁判员、志愿者等体育赛事参与者共同参加。高校群体竞赛是一项较复杂的组织管理工作, 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竞赛活动的效果。因此, 依据竞赛制度, 有计划地组织竞赛活动, 提前做好各项工作预案, 建立工作规范, 从而保证竞赛活动达到预期目的。
浙江大学群体竞赛活动由于开展的项目多, 延续时间长, 参赛人数多。因此, 不仅需要组委会统筹安排, 也需要学校的各个部门相互配合。同时, 在开展竞赛活动过程中, 由于老师人员有限, 需要大量学生裁判参与工作。因此, 赛前学生裁判的招募, 裁判的学习与培训, 现场执裁的指导与管理等工作, 都需要在赛前进行计划, 并在比赛过程中合理组织实施。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 由于学生不是专业裁判员, 对规则的理解也有限, 因此, 在执裁过程中难免会出现错误。通过调查发现, 学生认为群体竞赛急需改进的几个方面, 其中裁判的专业度有待提高占29.84%, 位列第二位。可见, 学生裁判在工作中, 不仅要加强前期的培训工作, 明确岗位职责, 清楚工作流程, 同时也要落实比赛中的规范性, 学会灵活运用规则, 从而达到最佳效果的体育竞赛环境, 使得比赛顺利完成。
3.3、浙江大学群体竞赛活动的发展举措
3.3.1、深化竞赛项目与组织方式等改革
竞赛项目的设置应以学生为主体, 拓展时间、空间、内容和形式, 融全体性、娱乐性、健身性、竞技性、主体性、人文性等多元时代特征为一体, 真正体现“参与比取胜更重要”的奥林匹克的精髓思想, 也是体育目的和意义的集中体现。根据学生反馈的信息, 调整学生参与度差的竞赛项目, 增设一些能结合学生身心特点与知识层次确, 富有创意地开拓那些科学、简便、有趣的大众化竞赛项目, 突破校园的限制, 拓展竞赛活动空间, 如借用社会的公共场地, 开展马拉松竞赛、自行车竞赛等, 增强学生与社会的联系;也可以到自然环境中去开展远足、山地运动等, 培养学生的挑战精神和独立意识;还可以适当增加集体项目, 激发学生对体育活动持久的兴趣, 从而提高学生参与学校竞赛的积极性, 使少数人的比赛变成大多数人的比赛。另外, 有些项目的设置可结合中国传统文化, 使学生在体育活动中获得乐趣的同时提高文化素养, 充分享受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所带来的快乐。鉴于我校已成功举办具有地域特色的“西溪湿地名校龙舟竞渡赛”和“C9高校新安江龙舟赛”, 因此, 也可以借助学校天然资源, 开展校内龙舟赛。
对于部分项目, 可通过变动组织方式, 来吸引更多师生参与。如阳光长跑活动, 单纯的长距离跑学生可能兴趣不大, 建议参照杭州马拉松比赛, 项目的距离可远可近, 人员的搭配要灵活, 可以是双人, 也可以是多人一组, 比赛的气氛也要营造, 可以组织场外拉拉队表演等。另外为了增强比赛的吸引力, 扩大赛事的影响, 部分项目也可以进行师生之间对抗赛, 也可以引进外来对手进行比赛, 增强比赛的精彩程度。
3.3.2、加强宣传工作
3.3.2. 1、校体委会上宣传
一年二次的校体委会议, 是学校有关体育政策及相关精神传达的时候, 各个学院主管体育的领导都参加, 因此, 在会上阐明本年度相关竞赛活动内容, 并鼓励各个学院积极参赛。同时, 也要求各个学院的领导应把相关信息传达并落实到相关负责人, 从而为顺利组织学生参赛打下良好基础。
3.3.2. 2、线上宣传
通过体艺部网站、人人网、cc98论坛等网站, 及时发布相关信息如竞赛规程、补充通知、比赛成绩等, 并在“群体竞赛”领队会议上建议各领队关注相关网页以获取更多赛事信息。同时也可以在网上向学生介绍一些相关竞赛知识和项目的基本技战术方法, 使学生在运动实践中水平得到提升。在一项比赛结束后要及时发布新闻稿以及相关比赛图片、视频等。也可以在体艺部网上添加“群体竞赛”论坛板块, 呼吁同学们将“群体竞赛”有关帖子发到该板块中, 一方面可以引起学生的关注, 另一方面也可以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 碰到问题也可以及时解决。
3.3.2. 3、现场宣传
可以在浙江大学文化广场以及各学园的入口处搭帐篷对“群体竞赛”比赛进行现场宣传, 主要为解答同学们的疑惑, 可以发放竞赛成绩单及包含下一个月将要进行的比赛信息宣传单以便同学们的观赛。另外, 可以在各个体育场馆张贴宣传海报, 吸引学生观赛、参赛。也可通过校广播台介绍即将开始比赛的项目, 以及比赛成绩及有关新闻报导。当然, 做这些宣传的同时要做好体育的价值、功能等宣传, 提高大学生对体育运动的认识, 从而提高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自觉性与主动性。
3.3.3、加强赛事的组织工作
首先要加强组织领导。学校群体竞赛的组织工作需要配合的学校部门较多, 各部门之间的协调工作难度较大, 建立一个由一名校级主管领导下的强有力的组织机构, 是做好工作的前提。我校的组织机构已经比较完善, 重点要调动各个院系领导的积极性, 这些领导不仅是校体委会的成员更是各个院系的主要领导, 他们工作的积极性直接影响到体育竞赛活动开展的效果。因此, 在每年二次的体委会上要动员各个院系的领导, 并在平时加强体育部门与各个院系之间的联系, 从而保证各项竞赛活动的顺利开展。
其次, 改革校内体育竞赛机制, 校内体育竞赛实行教学团队负责与实施机制。各教学团队要充分发挥集体力量, 有序规范开展各项竞赛工作, 确保竞赛活动的顺利进行。同时, 加大学生体育社团建设力度, 并使学生体育社团在校内体育竞赛活动中发挥更大作用, 让学生参与竞赛的组织管理及裁判等工作, 这样既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又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使学生把学到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培养了学生的自主能力, 促进了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另外, 校学生会也可参与到群体竞赛组织工作中, 学生会体育部可作为参赛方和主办方之间的枢纽, 定期与各领队进行交流, 并协助体育部门开展群体竞赛相关组织工作。
4、结论
4.1、浙江大学通过群体竞赛改革, 形成了以“人人关注、人人参与、人人受益”为宗旨, 以“以赛促练”为方针的综合性运动会, 使得参赛人数大幅增加, 竞赛气氛热烈, 丰富了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
4.2、浙江大学群体竞赛项目设置总体较为合理, 但小部分项目对学生缺少吸引力, 需要通过项目的转换或变动组织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参与兴趣。
4.3、从调查得知, 学生对群体竞赛系列赛事相关信息了解较少, 获取信息的途径不明确, 需要通过宣传加强。
4.4、通过加强宣传工作、赛事的组织工作以及深化竞赛项目与组织方式等举措来来促进浙江大学群体竞赛活动的开展, 营造良好的体育氛围。
参考文献
[1]金钦昌.学校体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4
[2]杜光友.高校群众性体育竞赛与运动会改革研究[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7 (12) :137-139
[3]初永和.高校运动会由单一性向全面性发展的思考[J].辽宁体育科技, 2006第28卷 (6) :137-138
[4]王正树, 谭希颖, 曹平等.挖掘课余空间培养体育能力[J].体育文化导刊, 2001 (4) :45-46
[5]许月云.高校运动会的现状调查及改革的时代特征[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 2004 (4) :119-121
[6]曲宗湖, 杨文轩.课余体育新视野[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9
【群体休闲活动】推荐阅读:
学校群体活动安全预案09-15
春节期间困难群体生活补助和慰问活动方案07-17
给你我的爱-关爱弱势群体党团活动策划书07-11
创业群体05-21
群体中毒05-21
群体困境05-25
群体评价05-25
创新群体05-31
老年群体06-08
健身群体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