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体思想政治教育

2024-10-27

群体思想政治教育(通用12篇)

群体思想政治教育 篇1

随着经济体制的转型和人们生活、工作节奏的不断加快,高职学生面临着巨大的学习、生活和就业压力,而其中思想品德、学习成绩相对落后的学生、家庭贫困的学生以及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形成了高职院校大学生特殊群体。如何有针对性地开展大学生特殊群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已成为高职院校不能回避的重要问题。

一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做耐心细致的后进生转化工作

后进生的形成,固然与家庭、社会和学生等因素有关,但与教师的教育思想、教育态度和方法更有直接的关系。事实上,后进生也有其长处和闪光点,教师应该也能够做好每一个后进生的转化工作。

第一,扶持其信心。一般来说,后进生的自尊心往往更加强烈。他们最反感老师的冷眼、讽刺,最不愿意与蔑视自己的人打交道。因此,教师要采用循循善诱的方式,和他们促膝谈心,共同分析错误的原因,指出错误的危害,帮助他们制定改正错误的措施,找到努力的方向。这样,他们就会在自我觉悟中取得进步。

第二,发掘其“闪光点”。著名心理学家和教育家卡耐基在谈到人的需要时,指出人们大都“渴望被肯定”。后进生尤其需要老师及时发现和肯定他们的进步。因此,教师不要用一成不变的眼光去看待后进生,不要对他们的成绩和进步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而应及时表扬肯定他们的种种努力,重视他们的点滴进步,从而使他们树立信心,增强勇气和力量,重新扬起前进的风帆。

第三,创设其转化的环境。我们在做后进生转化工作过程中所利用的环境,不仅是各种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中的有利情境,更重要是教育者精心创设的教育环境,如为培养学生的意志力,教师应该适当创设一些带有一定困难的情境,锻炼他们与各种诱因勇敢斗争的意志力,培养他们战胜困难、战胜自我的顽强毅力。后进生在这种教育环境中能逐渐形成品德情感,这种品德情感经反复强化,就能形成良好的品德行为习惯,即使环境发生变化,也不会轻易动摇和改变。

二热情关心、周到服务,强化贫困生教育的针对性

高职院校贫困生大约占在校生总数的25%,高于本科院校。由于经济困难、学习条件差等客观因素,不少贫困生就读大学前的社会适应能力相对较弱,入学后出现学习起点低、对新环境适应困难等具体问题。他们中有些人虚荣心太强,经不起贫困带来的精神压力,总觉得穷是没面子的事,不敢面对贫困,与同学相处敏感而自卑,进而采取逃避、自闭的做法,有的同学甚至发展成自闭症、抑郁症而不得不退学。因此,为这些学生解决生活上的困难,强化针对性教育,引导他们走向自信、自立、自律、自强,是贫困生群体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性工作。

第一,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引导,帮助贫困生构建理想健康的人格。由于各种特殊因素的存在,贫困大学生要比一般大学生的心理复杂得多。因此,首先要全面准确掌握贫困学生各方面的情况。学生进校后,应尽快进行心理普查,建立心理档案。在此基础上,对有自卑、自我封闭、自暴自弃等心理倾向的同学进行个别交流,予以特别关注。其次要通过专题讲座、主题班会、小型讨论会等形式进行传统道德教育、心理知识教育、典型案例教育,有针对性地帮助贫困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帮助他们正确面对贫困,缓解心理紧张和心理冲突,减轻心理压力,恢复心理平衡,保持健康心理;帮助他们建立一种“心理相容”的和谐的人际关系,形成一个正确的自我观念,构建一个理想健康的人格,积极地适应环境,帮助他们顺利地越过心灵沼泽。

第二,开展经常性的主题活动,帮助贫困生打开心扉。经常性地开展主题活动是帮助贫困生打开心扉的好办法。如在贫困生中开展“受助者助人”、“爱心传递”等活动。号召他们资助自己周围的困难对象,组织他们到社会福利院、敬老院做些公益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帮助贫困生认识到,自己已经得到资助,但还有一些与自己一样困难甚至比自己更困难的人没有得到资助,让他们通过公益活动在奉献社会中升华自己。同时学校还应注意选拔贫困生的优秀代表,抓典型,树榜样,设立贫困学生奖励项目,表彰勤工助学先进个人,营造“贫寒中成长起来的优秀大学生更光荣”的氛围。

第三,组织各类贫困生学生社团, 帮助他们重新找回自信。学校组织各类贫困生学生社团,可以让贫困生找到自己的群体, 找到一种归属感。在这个群体里大家是站在相同的起点,相互之间不会有歧视和被歧视的嫌疑,还可以相互鼓励、相互扶持。学校对这类学生社团要积极鼓励、大力扶持。一方面,社团将贫困生组织在一起,相互之间进行交流,缓解了他们的心理压力;另一方面,社团也给贫困生提供了舞台,为他们创造了充分展示自己特长的机会,使原本存在心理问题的贫困生在这些社团活动中锻炼自己,重新找回自信。

三切实加强对有心理问题学生的教育疏导

高职院校录取线低于普通本专科院校,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在一定时期内也有其相对的合理性。由此,但凡进人高职院校的学生都会产生一种“失落感”,导致心理失衡,引发思想、情感、意志、行为等一系列变化。就目前的现状看,高职学生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自闭、抑郁、焦虑、偏执、强迫、精神分裂等方面,其解决的途径和方法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建立心理档案,进行适时心理监控。建立大学生心理档案是根据建档要求,通过心理测试,如认识能力测试、个性心理测试、职业兴趣及行为态度测试等,获取有关心理活动的能力、心理状态、心理变化的材料和信息,进行系统的归纳和整理,对现实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加工制作,形成内容丰富翔实的心理档案。它是了解大学生心理素质状态和水平的客观依据。大学生心理档案的建立、健全与完善有利于大学生增强自我心理教育、心理训练的自觉性、主动性,学校也可以以此为根据,进行有针对性的日常管理和思想政治工作。

第二,开展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团体心理辅导以班级为单位,以全班学生为对象,以学生情况和需要为前提,以学生为中心和主体,针对学生共性问题开展辅导。由教师引导学生设计一定的活动情景,让学生围绕如生活、学习、恋爱、就业等共同关心的焦点、热点问题,充分打开内心世界,以讨论、调查、访问、表演等生动活泼的形式,把教育和自我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在良好的集体环境中相互勉励、相互教育,进而达到共同促进、共同提高的目的。

第三,开设心理辅导活动课程。心理辅导活动课程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 其主要功能是促进个体身心健康,以个体经验为载体,以活动为中介,使学生获得学习、生活、社会适应与发展的技能。它是以个体的发展为基本出发点,进而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心理辅导课程要把分年龄层次学生的群体培养目标与每个受教育者的个体发展目标统一起来。真正做到面对全体学生,师生共同参与活动,摈弃传统的知识传授的教育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活动课程中要避免以传统的知识传授方式组织心理辅导活动课,不然会使学生产生厌恶,加重学生学习负担。心理辅导课程要为学生人格的发展提供经验,为学生持续发展提供方法。以知识传授知识,以能力培养能力,以人格塑造人格,以情感陶冶情操,从而帮助学生的人格成长及其自律性的确立。

第四,开展个体心理健康教育。由于学生受到的教育和环境影响不同,学生个体心理差异是绝对的,他们会产生各种不同的心理问题和困惑。虽然高职学生的高考成绩偏低,但也应看到,进入高职院校的学生,几乎每个人都有爱好和擅长的学科。学校应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相信自我、发展自我,为每一位学生提供符合自己发展要求的各种建议,使他们改变心理状态、化解心理危机,确立起坚定的奋斗方向、信心和决心。

需要指出的是,要让学生特殊群体得到有效改进,还应注意强化班级凝聚力、提高班级管理水平、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通过建立健全班级管理制度,进而增强班级凝聚力;通过强化学生自我约束意识,充分体现公平公正的原则;通过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其变“小我”为“大我”,变“依附型”为“自立型”。这样,学生的主体意识被唤醒了、自治能力提高了、集体凝聚力增强了,大家彼此关心,互助互爱,团结一致,高职院校学生特殊群体也就自然融合于学校和班级大家庭之中。

参考文献

[1]张耀灿, 郑永廷, 吴潜涛, 骆郁廷, 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6.

[2]张琳, 龚红果.对大学生弱势群体思想政治教育的探索与思考[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5 (6) .

[3]郭向明.试论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问题与对策[J].陕西教育 (高教版) , 2008 (7) .

[4]张辉, 彭立学.大学生特殊群体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研究[J].边疆经济与文化, 2011 (11) .

[5]马旭东.高校特殊群体学生思想教育管理机制研究[J].教育与职业 (理论版) , 2012 (6) .

群体思想政治教育 篇2

未就业毕业大学生群体思想政治状况分析与教育路向探析

未就业毕业大学生群体呈现出政治信仰偏差、价值观异变、道德观受到冲击、心理健康受到损害等系列思想问题.因此,对该群体介入思想政治教育显得犹为重要.建构建全未就业毕业大学生群体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导核心、管理机构、延伸未就业毕业大学生群体“母校”的`职能作用是加强未就业毕业大学群体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路径.

作 者:许春艳 作者单位:河南理工大学政法学院,河南,焦作,454000刊 名:理论观察英文刊名:THEORETIC OBSERVATION年,卷(期):“”(5)分类号:G641关键词:未就业毕业大学生群体 思想政治状况 思想政治教育

群体思想政治教育 篇3

关键词:群体心理;个体心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 (2011) 23-0199-02

信息时代,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行为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当代大学生群体也不例外,尤其对大学生的心理产生重要影响,这不仅反映在大学生个体身上,也反映在大学生群体层面。大学生群体心理对个体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大学生群体心理与个体心理之间是一种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关系。因此,教育者不仅要着眼于大学生个体心理的研究,还要加强对大学生群体心理的研究,以利于对大学生的管理与引导,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一、群体心理与个体心理

(一)群体心理的含义及其特征

群体心理是相对于个体心理而言的,是群体成员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的群体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有别于其他群体的价值观、倾向性、态度及行为方式的总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对的不仅仅是一个个的学生,而且是各种的大小群体。群体心理主要有以下三个基本特征。

第一,认同心理。因为群体成员有着共同的或相似的利益、兴趣和目的才结成的群体,他们都有认同群体的心理特征。并在此基础上产生自觉自愿的活动,对个体产生一定的约束力。当面对一些重大事件或原则性问题时,个体一般都自觉保持与群体一致的看法和情感,其实群体认识不一定符合个体利益,在群体压力下个体往往会服从大多数人的意见。

第二,归属心理。不管是正式群体的成员还是非正式群体的成员,一般说来,他们都有归属于群体的共同心理特征,都会在一定程度上接受该群体的规范和群体所遵循的共同的道德观和价值观,自觉的维护该群体的利益。当大学生加入一个群体归属感强的群体,会士气高昂,自觉遵守该群体的规范,维护群体的利益,促进自我发展。

第三,连动心理。“随波逐流”、“人云亦云”就是连动心理的普遍表现形式,连动心理是指个体与个体或群体与群体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即“心理连锁反应”。群体心理的连动本质上是一种情感的影响。群体连动心理分波及心理和互激心理两种。

(二)群体心理与个体心理的关系

首先,个体心理是群体心理的基础。个体心理是指个体在特定的社会组织中所表现出的心理现象和行为规律。个体心理由于个体在社会群体中扮演不同社会角色处于不同的环境中发挥独特的作用。群体心理是指群体成员共同具有的典型的心理状态和心理倾向,是群体成员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的群体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有别于其他群体的价值观、倾向性、态度及行为方式的总和。群体心理是从个体成员的心理状态中概括总结出来的共同的东西,群体心理必须以个体心理为基础,没有个体心理,群体心理就无从谈起。

其次,群体心理对个体心理有积极的作用。群体能够满足个体的心理需要,对个体心理具有归属功能、认同功能、支持功能和塑造功能。当一个个体属于某一群体时,会感到大家庭的温暖,产生归属感,尤其是在涉及到群体利益和荣誉时,会使个体产生更强烈的归属感,使个体极力维护该群体的荣誉和利益。群体的认同功能是由于该群体本身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和对成员的吸引力,个体自愿接受该群体的影响并与其融为一体,形成整体的心理倾向。若个体的思想、观点、行为方式符合群体需要,便会得到群体的支持和帮助,这种支持又反过来强化个体的思想、观点和行为方式,推动个体的前进。群体对个体还具有塑造功能,群体按要求评价个体的言行,规范各成员的行为,个体可以通过群体实现个人力量不能胜任的事,塑造个体正确的行为方式。

第三,群体心理对个体心理有消极影响。群体中的个体会有明显的从众心理,去个性化现象和“法不责众”心理。当一个人在群体中与多数人的意见存在分歧时,会有群体压力,勒温称其为“求同的压力”。社会心理学中,把在群体情境中个人受到的压力,而在知觉判断行为上,和群体中多数人趋于一致的倾向称为群众从众性。且在群体压力非常大的情况下会迫使个体违背自己的意愿产生完全相反的行为,表现出明显的从众心理,勒庞称之为“群体精神统一性的心理学规律”,是群体呈现出人多势众,不可战胜的感觉。个体意识不到自己的行为,产生盲从心理,不能充分表现出个体的个性特征,在群体中迷失自己。只要人一多,个体混在群体中,个体的行为便不会被追究责任,形成“法不责众”心理。若这种不良的群体心理得不到有效疏导,一旦出现发生条件或导火索,法不责众心理会出现。

二、当代大学生的心里矛盾

(一)大学生群体的开放性与个体封闭性之间的矛盾

随着改革开放和中国加入WTO,许多新的思想涌入中国,使社会思想文化多元化,大学生群体内部民主化,与其他群体广泛交流,进行开放性沟通的心理需求越来越大,但少数大学生因个人问题如感情、就业等对群体产生不信任,排斥交流,不愿参加群体活动,游离于群体之外。还有一些大学生只对特定的群体开放,如老乡、同学等。大学生个体的这种封闭性心理不利于了解大学生的真实心理情况,也就不能有针对性的提出解决方案。

(二)大学生群体的一致性与个体的个性化之间的矛盾

大学生群体有共同的理想信念,在目标上有共同或相似的追求,从而使大学生自觉维护这个群体,遵循该群体的规范要求,与群体其他成员保持一致。但受多元化的思想文化的影响,加上大学生平时社会实践得来的经验教训,使他们的思维独立性和判断性增强,个性特征和自我意识在行为方式上越来越明显。一旦发现群体的目标与大学生的意愿不相符时,如果大学生个体的目标不能实现,同时心态又不能得到有效调整,会使大学生个体对群体的归属感减弱,不愿参加群体活动和接收群体的要求,这不仅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也会对个体自身、甚至群体产生不良影响。

(三)大学生群体的规范性与个体的逆反心理之间的矛盾

大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知识,在社会生活中,不仅其他社会群体对其有严格的要求,大学生群体本身也注意规范其成员的言行。大学生刚入学的时候,对群体不熟悉没有群体归属感,群体的规范性要求会让他们产生逆反心理;一些直觉思维和形象思维比较活跃的大学生,往往凭自己的喜好办事,易与群体规范产生冲突;而一些特例独行,彰显个性的学生也会对群体中的部分规范性要求不满,产生逆反心理。个体的大学生一旦产生逆反心理,就会不愿参加群体活动,不愿接受群体的管理和教育。当逆反心理达到极限时,容易引发一些过激行为。

三、利用群体心理,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马卡连柯曾说过:“不过用什么样的劝说,也做不到一个正确尊重起来的自豪的集体所能做到的一切。”他认为要影响改变大学生个体,首先要去影响改变个体所在的集体,然后通过集体的力量去影响改变这个学生。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加强大学生群体心理的建设,正确处理大学生群体心理与个体心理的关系,增强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一)针对大学生个体的封闭性心理问题,运用群体认同心理,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

首先,努力营造和谐的教育氛围。教育者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与学生处于平等的地位进行沟通交流,组织大学生进行讨论,最充分调动大学生受教育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其次,充分利用群体良好的共同兴趣和情感。利用群体中成员的共同情感和兴趣,拉近成员间的距离,要互相理解、尊重、包容。要通过正确的引导感化,增强大学生情感上的认同,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第三,投入真挚的关爱之情。教育者要时刻把大学生的冷暖、进步、成长、利益等问题放在心上,关注了解个体的心理需求,最大限度的解决大学生个体的封闭性心理问题,使个体感觉到群体的温暖增强对群体的认同感,进而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二)针对大学生个体的个性化心理问题,运用群体归属心理,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凝聚力

首先,加强理想信念的引导。教育者要坚持用先进的理论知识武装教育大学生,通过不断的灌输使个体切实认识到只有树立与群体一致的理想信念,群体会为个体提供物质心理上的支持。其次,注重先进榜样的引导。要求教育者要善于利用先进的典型,特别是大学生身边的榜样进行引导,是个体个性化的心理在群体强有力的行为、言论的压力下,与群体保持一致性,由此促进个体个性的发展,并对群体产生归属感。第三,重视集体活动的引导。教育者在课堂组织教育活动时,要善于发挥小群体的作用,开展多种多样的群体活动,以培养个体的群体意识。例如:在课堂上可进行以组为单位的讨论发言,这样既有利于个体逐步从自我意识中摆脱出来,调动个体受教育的兴趣,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三)针对个体对教育的逆反心理问题,运用群体连动心理,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感召力

首先,发挥好群体心理波及作用。大学生群体对个体的心理连动有信息沟通快速、影响方式多样化、核心人物影响等特征。教育者要善于调动群体中核心人员的影响力,从而将群体所要求的思想迅速波及到群体的所有成员。其次,注重群体互激作用的发挥。教育者要善于把握大学生个体思想活跃、参与意识强等特点,开展辩论赛、小组讨论等形式的思想政治教育,使个体在激烈的对抗中增强对教育的兴趣,减少逆反心理,遵守群体的规范性要求。

参考文献:

[1]陈海文,王宇航.关注群体心理,增强教育实效[J].政工学刊,2008,(11).

[2]王灵芝,胡凯.群众心理的舆情审视[J].新疆社会科学,2010,(3).

[3]张月霞.群体心理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10,(10).

[4]陈丽萍.论大学生群体心理及其功能[J].高等农业教育,2004,(5).

[5]刘朝霞.运用群体心理功能,加强大学生思想教育[J].陕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2,(8).

[6]李宁.群体心理学[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0.

大学生弱势群体思想政治教育探析 篇4

一、大学生弱势群体的界定

高校大学生弱势群体, 是指在家庭经济背景、个人的主观因素 (如学习能力和成绩) 、心理品质的完整程度、行为能力、人们对其评价和尊重的程度等方面较弱的学生群体。[2]根据其形成的原因和特点, 大致可以分为以下类型。

一是心理弱势群体。心理弱势群体主要是指心理水平低或心理不健全的大学生群体。大学生心理问题大多集中在焦虑、恐惧、孤立、抑郁、敌对、人际交往障碍等方面。表现在少数大学生出现了价值缺失现象,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出现偏差;有的学生存在依赖和投机心理;有的面对家庭、社会、学习、就业的压力无所适从, 产生厌学甚至是厌世心理。

二是经济弱势群体。这一群体往往是社会弱势群体在学校中的缩影, 多数来自弱势家庭。经济上的窘迫以及由此而带来的学习资料和生活资源等的相对匮乏, 使得这些学生往往对自己产生不满、鄙视等否定情感, 为了避免暴露自己的窘况, 他们回避与他人的交往。这种封闭的心理负担使其性格敏感、孤僻, 不愿意与同学、老师交往, 极易转化为心理障碍, 产生偏激行为, 个别甚至产生退学、轻生的念头和行为, 从而影响他们的成长和发展。[3]

三是学习弱势群体。主要是指学习中遇到困难、成绩较差的学生群体。面对学力的薄弱以及学习和考试中所遭遇的失败, 很多人产生了挫折感, 自卑、焦虑的心理亦油然而生。

四是就业弱势群体。面对严酷的就业形势, 大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也受到了严峻的考验。有些大学生因为得不到用人单位的青睐, 加之社会不正之风的影响, 常常会自怨自艾, 抱怨自己生不逢时, 最终使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发生扭曲。

五是生理弱势群体。主要是指存在生理缺陷的学生群体。虽然他们所占据的数量较少, 但因自身的身高、体重、身体比例或外表特征等因素, 容易引起行为的失调、情绪的失控。

二、关注大学生弱势群体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关键所在

所谓的和谐校园, 是指学校协调、均衡、有序发展的态势。就是学校通过深入改革、创新机制、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使学校的领导者、教职工、学生等各类主体, 各归其位、各尽其能, 而又相互协调、和谐相处。[4]

1.和谐校园建设的重要意义

构建和谐校园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高校作为一个特殊的组织和群体, 是社会知识、文化传播与创新的基地, 是培养人才的摇篮。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要的要求就是人的和谐, 所以高校今后育人的方向和目标, 就是培养与自身和谐的人、与社会和谐的人、与自然和谐的人, 最终实现和谐社会的目标。

构建和谐校园是全面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对于高校来说, 构建和谐校园就是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 使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相结合, 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最终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这正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所在。

构建和谐校园是高校自身发展的客观需要。和谐是学校发展的基础, 也是学校发展的目标。如果一个学校全体教职工团结一致、和睦相处, 成为一个和谐的群体, 每位成员就能各尽所能、各得其所, 实现有效的集体合作和分工协作, 从而实现和谐创业、和谐兴校。

2. 关注大学生弱势群体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关键所在

关注大学生弱势群体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人不是物的奴隶, 而应当是人所创造出来的文明和社会的主体。中国共产党人深刻认识到人民群众是历史真正的创造者, 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提出了“以人为本”的思想。以人为本既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 也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前提。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就是最广泛地调动人的积极因素, 尊重人的主体价值, 这就必然要求我们首先关注大学生弱势群体, 尊重他们的合理诉求, 积极引导其消极的思想和心理, 促进其与校园、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关注大学生弱势群体是实现教育公平的必然要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五个方面的基本特征既体现了对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 同时也体现了对教育公平公正的要求。要实现教育公平, 就必须提供所有学生均等的发展机会, 使每一个学生在其潜在的能力范围内得到最充分的发展, 也就是和谐发展。因此, 必须关注大学生弱势群体全面和谐发展, 转变他们因家庭经济困难、心理障碍、生理缺陷、自身能力等原因所处的弱势地位, 这是实现教育公平的关键所在。

关注大学生弱势群体有利于校园的安定有序。高校中弱势群体的存在, 是影响学校、社会的不稳定因素。如果不正视他们的思想、心理问题, 适时地加以引导, 极易使其用过激的行为来宣泄自己的不满情绪, 从而影响到学校乃至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三、加强大学生弱势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构建和谐校园的有效途径

高校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阵地。当前, 加强对大学生弱势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 可通过以下途径。

1.助困与育人相结合, 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在过去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 教育者往往忽视了学生的实际特征, 造成“我讲你听”的被动局面, 结果忽视了在教学工作中学生的主体地位, 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缺乏针对性和时效性。如前文所述, 大学生弱势群体由于其产生原因的不同, 应有不同的分类方法, 就要以他们的实际为出发点和立足点, 把思想教育与解决他们的实际问题相结合。对于经济弱势群体, 在通过建立奖学金、助学金以及勤工助学这些保障其基本生活的机制的同时, 还必须加强对这一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 使其在经济上脱贫的同时, 也能在思想上脱贫;对于就业弱势群体, 在健全就业机制, 加强其就业竞争力的同时, 还要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的教育, 使其建立正确的价值导向, 树立崇高的人生理想。

2.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 培养弱势大学生的和谐心理

健康的心理是健全人格的基础, 也是和谐社会赖以存在的心理基础。大学生弱势群体由于面临学习、经济以及就业种种压力, 心理问题也逐渐增多。因此, 我们必须注重这一群体的心理和谐。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指出:“注重促进人的心理和谐, 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 引导人们正确对待自己、他人和社会, 正确对待困难、挫折和荣誉。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保健, 健全心理咨询网络, 塑造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要实现这一目标, 就要求我们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 必须引入科学的心理疏导机制, 增强大学生弱势群体的心理调适能力, 实现其心理上的和谐发展。而寻找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最佳结合点, 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来说, 将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3.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完善对弱势群体的人文关怀

在做好对大学生弱势群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同时, 思想政治工作者还必须做好强势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提倡和鼓励强势群体参与到关心帮助弱势群体的事业中来, 让每个人都能感受到校园以及社会大家庭的温暖。要使强势群体认识到, 在当今这个充满竞争的社会中, 每个人都有由强势向弱势转化的可能性, 强势群体没有任何理由蔑视弱势群体, 要理解、支持弱势群体, 从而形成一种公平意识。只有学校、教师以及学生共同努力, 才能营造出和谐的人文关怀氛围, 真正建设一个和谐的校园环境。

摘要:高校中弱势群体的存在, 已成为和谐校园乃至和谐社会构建的障碍。因此, 站在和谐校园、和谐社会的高度探析加强大学生弱势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就显得尤为必要。应助困与育人相结合, 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 完善人文关怀, 培养弱势大学生的和谐心理。

关键词:大学生,弱势群体,和谐校园,思想政治教育

参考文献

[1]王思斌.社会转型中的弱势群体[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2002 (3) .

[2]夏志芳.高校学生弱势群体的现状分析及教育对策研究[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 2005 (3) .

[3]胡秀英.和谐社会构建下的大学生弱势群体心理和谐教育探析[J].中国高教研究, 2007 (12) .

群体思想政治教育 篇5

新要求及其对策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拨乱反正,改变了十年文化大革命时期混乱局面,确立了把党的中心工作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方向转移的基本国策,同时恢复了全国高校考试录取制度,并把我国教育事业的管理逐步纳入到比较合理、规范的科学管理体系中,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培养人才、提供人才的基础。改革开放20余年来,我国经济、政治、文化事业不断发展,综合国力不断提升,各类人才的需求也相应地增加,同时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产生了对人才的强烈需求,在这种社会大背景下,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人才培养,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人民群众对学习的渴望,并为更多的各族青年提供升学、上大学、获取知识的机会。从1998年开始,党和国家全面推行了全国高等院校扩大招生规模的教育招生政策,在高等院校实施扩大招生规模,推进教育体制改革后,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跨入了新的增长时期,这种人才培养数量增长和规模的扩大,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发展中提供了各类专门专业人才。科学技术的发展、全民文化素质和技能水平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对缓解一些社会矛盾,满足人民群众需求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在校学生人数的增长(多)也带来了许多负面的问题,产生了很多令人深思的情况,这些新问题、新情况对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校园的安全、稳定,培养政治上合格,心理上健康,学业上优秀,德、智、体、美、劳综合素质高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等方面带来了一定程度的不良影响,在新疆高等院校中基本上都存在着校区规模扩大,学生人数增长,在校学生群体发生变化导致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新思想、新课题等共性的发展方面的趋势与问题,所以很有必要值得广大从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去探讨和研究,对于这种新情况,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要是紧紧围绕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进行教育,要紧密联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把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思政教育的核心内容,坚持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为目标,遵循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原则,既要体现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又要反映时代特点。在方式、方法上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高校学生群体的原则,既要遵循思想政治教育的普遍规律,又要在掌握学生身心成长的特点和接受能力上,坚持知与行相统一的原则,既要重视课堂教育,更要注重实践教育。

为了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关精神要求,大力开展行之有效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我们广大从事这方面工作的党员干部,要以对党和国家教育事业的发展和稳定负责任的态度去面对高校学生群体变化所产生的新形势和局面。

首先,我们要对新时期高校学生群体发生的变化进行客观、正确的分析并做出科学、合理地判断。

其次,在此基础上研究这种变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所带来的新问题、新要求,以及和如何迎对这种新情况,加强和改进工作方法。要有针对性、实效性地开展政治工作,而达到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培养出合格接班人的教育目的历史使命,下面就围绕新疆高校学生群体发生的变化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的新要求并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等主题谈谈自己在这方面的认识和探讨。

一、新疆高校学生群体发生的新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在党和国家民族政策的大力支持下新疆的教育事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国家开始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后,我区又迎来了教育事业发展的新的历史机遇,在国家有关部、委和内地兄弟院校的亲切关怀、热情帮助、正确指导和各方面大力扶持下,高等教育事业跨入了快速发展时期,在这个跨越式发展过程中,新疆高校学生人数也迅速增长,这种学生规模的变大导致了学生群体内部结构的变化,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招生政策,招生计划的调整导致了新疆高校生源的变化,在校学生群体也发生了变化,新疆参加高考学生中选择内地高校的多了,选择新疆高校的优秀考生少了(包括民族学生),新疆高校学生多了,水平下降了,内地学生就读新疆高校人数增加了,外国留学生人数也多了,对在校学生的各方面影响力上升了。

2、在校学生群体由于生源结构的区别,导致了学生群体内部个体综合状况的差异,这些差异主要表现在:疆内学生与内地学生、少数民族学生与汉族学生群体和个体在学习成绩、性格、生活习惯、参与组织文体活动能力、适应环境、思想状况等方面的不同所带来的变化。

3、在校学生群体内部个体的差异导致了学生思想状况的多元化,主要表现为:兴趣爱好增多,个性化表现力强,思想更为活跃,独立性强。同时也有负面的现象,如学生集体观减弱,团队意识单薄,心理压力增多,责任意识减少,消费欲望膨胀,艰苦朴素、吃苦耐劳意识不强等。由于生活经验不足,社会阅历浅,思想观念、法律意识薄弱等原因,部分学生还陷入困境甚至到走向犯罪道路,更为严重的是部分少数民族学生被“三股势力”利用,思想变质,成了人民的敌人和国家的罪人。

二、高校学生群体的变化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响和新要求,高校实行扩招以前,新疆高校与内地其它高校一样,办的是计划经济时代的精英教育,在这种教育环境下,学生生源结构比较单一,学生录取成绩差距不大,进校学习水平相当,学生和学生家长基本上不承担培养方面的费用,大学生毕业后国家按计划进行政策性分配,就业不难,更没有压力,而如今全国实行扩大招生,推行全民教育,学生家庭承担学费,由市场需求导向就业,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就业压力加大,使得新疆高校学生群体在思想状况、学习积极性、家庭经济情况承受力,身心健康、毕业和就业等方面发生了许多新的变化,并对我们高校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并对工作方式、方法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

1、高校学生群体的变化对校园学生团体的影响

传统的学生团体一般有行政性团体和政治性团体,行政性团体是大学校园内班会、学生会、学生联合会等,政治性团体是班团支部、院系团总支、分团委等,在原来的教育制度环境中,这些传统的学生团体发挥了很好的、不可代替的作用和权威,而如今情况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表现为在保持原有的传统团体的原则下延伸了更多的学生团体,特别是学生社团组织在充分展示学生特性和才能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并为丰富校园文化,给学生提供了展示自己的舞台,在减轻学生各种心理压力和矛盾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也有部分学生受到社会不良影响和个人狭义利益的驱动下,进行利用学生团体,欺骗组织到导致不良的后果,还有组建所谓“同乡会”(内地学生较普遍),组织同乡聚会等(少数民族学生较普遍),这些现象对学校的管理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压力,并对校园安宁团结的环境产生了负面影响。

2、高校学生群体在个体上的差异对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影响 新疆高校学生群体在个体上的主要表现有:录取时内地汉族学生与新疆少数民族学生成绩上的差别,家庭经济状况的差距,成长环境的不同等因素导致学习积极性不同,适应新的学习、生活环境的能力不一样,心理承受能力不同等,加之在人生的新起点上生活目标、职业选择的不确定性,就业压力、人际关系紧张等原因,学生个体就处在很不稳定的基础上,这对我们培养综合能力强、思想觉悟高的新一代接班人方面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3、高校学生群体的变化要求我们改进和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在新时期,新的育人条件下,时代的不同,在校学生群体综合情况也发生着变化,变化也带来了许多新的有待研究、探讨并解决的问题,这对我们改进和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更科学、更规范并具有针对性、实效性的工作原则和工作方法方面的要求,我们在培养和管理祖国社会主义事业的新一代的接班人时,如何适应时代步伐,准确掌握当代大学生各方面情况和思想状况,顺利完成党和国家交给我们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光荣任务,这就是下面我要谈的几点建议。

三、正确掌握和深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提高创新意识,开创性的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党的教育方针是努力培养出德才兼备,政治合格,业务能力强的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自治区党政领导多次强调并提出,在新疆一定要坚持政治家办教育的教育方针,为更好的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出合格的接班人,我们要准确把握新疆高校学生群体结构上的变化和思想上的新动态,就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加强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师队伍的建设,这两支队伍不仅要求理论水平高,理想信念坚定,更应该掌握时代发展的步伐和学生思想变化,能够开展针对性、实效性强,并要有创新意识,才能适应时代要求,做好这方面的工作。

2、要坚持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以人为本的原则,要时刻掌握广大学生的内心世界,学习就业压力、心理挫折,生活上的困难,要以体贴、贴心、热心的方法,以真诚的心、崇高的人格魅力帮助和感化他们,让他们树立正确的集体观点和个人意识。

3、加强新疆各族大学生群体的“五观”教育和“四个认同”教育,使他们自觉树立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思想意识。增强他们抑制敌对势力和“三股势力”诱惑和蒙骗的免疫能力。

4、改变思想政治工作传统的教育方法和模式,树立创新意识,正确指导各类学生团体,使各民族学生能够在各自的舞台上自我管理、自我教育中健康成长。

群体思想政治教育 篇6

摘 要 在高校群体性事件风险不断攀升的今天,如何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来更好的应对群体性事件提出的新问题,是构建和谐校园和保证社会稳定的基本要求,本文在分析了高校群体性事件的内涵及其为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挑战后,尝试探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此背景下创新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 高校群体性事件 思想政治教育

伴随着经济体制的深刻变革,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思想观念的深刻变化,带来重大机遇和活力的同时,也出现各种矛盾和问题,突出表现在以利益矛盾为核心的群体性事件日益增多。高校是反映社会各种组织及关系综合作用的场所,也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阵地,群体性事件在高校彰显出了更多更具特性的表现。群体性事件的关注度上升以及高校群体性事件的影响扩展为中国高校发展及社会稳定都带来了新的挑战,也为其思想政治教育建设提出了新的难题。

一、高校群体性事件的内涵

何渭“群体性事件”。中国行政管理学会课题组将其定义为,由部分公众参与并形成有一定组织目的的集体上访、集会、阻塞交通、围堵党政机关、静坐请愿、聚众闹事等群体行为,并对政府管理和社会造成影响的行为①。

在社会结构调整的进程中,各种各样的利益关系必然发生碰撞,高校是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碰撞过程中的剧痛和波动不可避免地会在高校内部涤荡。当各种社会问题不断在高校有所反映时,各种不同的价值评判标准就必然会发生冲突,一些矛盾就会凸显,就可能导致高校群体性事件。

首先,高校群体性事件爆发性强。可以在短时间内造成大范围的影响,事发突然,动机多样,变化较快。其次,依托相关组织。有一定的组织支持,才能有效的在声势范围上产生影响。第三,社会性、政治性强。高校历来是社会政治的晴雨表,由于学生群体的政治敏感性,其思想波动性非常明显,学生的政治热情很可能会受到错误引导。第四,网络的应用使事件达到高速传播的效果,极大扩大了事态。最后,往往存在事件的领导或号召者思想意识不深入不完整,他们在事件中起核心作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问题解决的进程。

二、高校群体性事件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的新课题

(一)高校群体性事件的解决寄期望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思想政治工作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思想政治工作即是思想政治教育,毛泽东这一精辟论述既说明了思想政治教育实施的广泛性,也阐明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巨大作用。要杜绝高校群体性事件的发生,根本上要在思想政治教育层面给予大学生以教育、帮助和正确的引导。

(二)高校群体性事件的独特性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思路与方法,积极应对

高校群体性事件相比一般的群体性事件,对象是大学生,即受过良好教育的青少年,已经拥有比较完整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能够理性的选择并控制自己的思想及行为,对于政治有相当的敏感度,敢于发表观点。其次,引起矛盾的原因是极具政治性的,例如某些政治性事件引起学生的共鸣或是触发了学生内心的某种倾向,即使跟自己的切身利益没有关系,但青年大学生将其划入自己的使命和责任去维护和匡正,从而产生了一种相关部门不可预知的活动。

三、高校群体性事件预防与应对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建设的启发

(一)加强对群体性事件发生前的心理引导

充分发挥高校心理健康及心理咨询部门工作的实效性,有效定期的进行心理干预、心理辅导。力主通过寻找规律,统计相关数据,总结以往的经验等寻找有效方法,来不断影响大学生的心理状态。从而及时改善或改变不良的心理状态和行为,为良性沟通创造条件,尽可能把群体性事件化解在萌芽状态,消除在酝酿之中。

(二)加强对群体性事件发生过程中的问题解决机制的培植

群体性事件以其爆发阶段的对抗性、暴力性最为显著,一旦没有在根源处及时遏制,就会造成爆发阶段的出现。考虑到事后的多方面影响,思想政治的疏导应处于主导地位。在解决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者尤其要冷静理智,善于抓住全局的关键点,准确地寻找到人群中对事件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的领导者或有影响的人物,与他们直接对话,针对性的开展思政教育。在交谈中,首先要积极倾听,让学生充分表达意见,不随意打断,并予以一定的的反应,使述说者感受到基本的尊重;其次,根据其意见,合理的给予解释,注重稳定群众的情绪,让他们看到问题解决的希望,在建立信任的基础上,在相关部门允许的范围内,与其达成协议来缓解形势。

(三)加强对群体性事件处置后的利益诉求机制建设

高校群体性事件发生根本在于利益问题,首要的是处理校、师和生的关系,三者根本利益上一致但具体诉求却不同,所以在个别问题上可能出现某种对立冲突。建构和谐校园,务必要加快建立以利益协调、问题疏导、矛盾化解为重点的制度,使群体性事件的化解尽快进入法制化、制度化、组织化的轨道。

第一,加快民主建设,增强部分群体的话语权,如果困难群体掌握了话语权,有话能说,有权能用,就不会发生相关事件,因此要增加师、生在相关会议、体制中的比重,使他们有“代言人”,能够发出声音。

第二,加强组织建设,充分利用学校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力量吸纳困难群体,同时有条件的成立一些群众性组织,使弱势群体的利益诉求可通过正常的组织渠道进行解决。

(四)加强对群体性事件处置后的心理安抚

事件结束后的平息善后阶段,是最容易滋生不信任感的时期,爆发阶段的控制、安抚只是初步缓解了矛盾,平息阶段是事件的惯性范围,能更深入的反映参与者的利益要求及对处理方法的主观态度。这时,思政教育者首先要督促相关部门具体落实有关协定;其次,完善信息反馈,了解参与者对矛盾解决的满意程度,对各类反馈信息进行综合和分析,总结经验教训;最重要的是,在构建完善的应对机制的同时,高校专业机构要开展一些心理咨询、心理安抚和心理救助,使参与者平稳的度过这次心理危机,不留下心理创伤和阴影。

(五)转变工作方向,重视人文关怀

真正的倾听学生需求,理解学生的呼唤。关心学生发展和进步是搞好思政教育的基本前提。

第一,提供强有力的物质支持。通过培养其学习能力、科研能力、学生工作能力、社会实践能力为在校学生构建良好的职业素质和强有力的职业竞争力;

第二,提供强有力的精神支持。通过党的知识的学习、团学组织建设等措施引导大学生思考并树立其坚定信仰,完善其人格;

第三,提供强有力的社会支持。通过给予其制度与规则的认同机制,进行沟通与合作的教育引导,为大学生构筑更坚固的认证堡垒。

(六)创新教育方法更好的灌输思想政治教育

以往的思政教育方法有其优越性也有其局限性,学校应该敢于探索适宜本校的独特思政教育方法。我也提出以下以期借鉴。

第一,倡导以问题为中心的教育形式,问题中心强调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或小组合作,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有利于从深层次上培养学习的兴趣和理性思维的习惯。

第二,灵活运用成长小组的工作模式。侧重成员个体的自我了解,最终推动小组成员达到自我的最大发展。各高校应致力于开展一些围绕人际交往、认识自我和了解他人等成长性质主题的活动。从而促进小组成员更好的成长,促成其自我实现功能的实现。

(七)完善思想政治教育载体进一步融合隐性思想政治教育

第一,推进管理载体的运用。通过管理这一载体渗透思政教育的内容,使思政教育的内容贯穿管理过程的始終,提高思政教育者运用管理载体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十分必要,相关文件的执行、制度的制定、规定的确立及活动的开展都可以在管理载体的层面强化思政教育。

第二,加强校园文化载体的培育。包括校园物质文化,即各种标志性建筑、公用设施等物质形态的文化,精神文化,即学校相关规章制度、相关人员的价值观与基本理念等。对于两类文化载体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氛围对于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在制定明确的制度和规定之外,可以发挥思政教育者的个人魅力,扩大其权威性领导力,努力营造良好、有秩序的育人环境对于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培養有重要的作用。

第三,丰富活动载体的发展机制。尤其是有利于激发参与者思想政治素质提升的教育活动、文体活动、参观访问活动及学习活动等。高校应坚持组织开展先进人物、英雄人物的事迹学习活动,注重发挥先进典型对群众的示范引导作用。组织开展有利于大学生形成集体责任感和凝聚力并激发其竞争意识的团体文体活动。通过丰富多样的活动强化思政教育的渗透。

(八)充分发挥党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优势

发挥党在高校的思政工作优势有利于党建带团建,从广大青年的责任层面化解尚在萌芽状态的矛盾和问题,发挥青年团体作为青年成长群体的功能,推动大学生学习权利与义务、主体与责任、个人与集体等社会观念。

第一、重视对团干部的选拔与培养。首先,严选慎留,构建精英团队,党委领导亲自参加团学干部的面试考核。其次,重视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与提高。例如举办团干论坛,加强全校团干部之间的工作交流,注重科研课题研究等。最终发挥团干部的示范作用,在相关活动中和日常生活中影响学生的思想、行为的发展。

第二,定期开展主题团日教育活动。在各级团支部的努力下,团日活动以提高团员青年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团员意识为目的,通过开展形式多样、主题丰富的团日活动,一方面引导青年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一方面促进良好校园文化的发展,强化大学生的思政教育。

第三,完善校园舆论阵地。要立足服务青年、改革创新,积极开拓校园宣传阵地,在做好团的思想引领和成长服务工作,以最大程度的团结和服务团员青年,吸引和凝聚青年。从而在各高校党委的领导下,在推动和影响全体青年思想政治素质的过程中发挥更大作用。

注释:

①中国行政管理学会课题组.勿以对抗思维理解网络事件.长江商报.2009.06.03.

参考文献:

[1]官秀成,马瑞.高校党建与和谐校园建设研究——基于高校群体性事件的视角.经济与社会发展.2010.2.

[2]孙立平.断裂: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社会.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10.

[3]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载体论.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3.5.

[4]蒋建国.群体性事件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思考.沧桑.2010.1.

[5]姚胜南.社会转型期群体性事件的理性思考.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第19卷第3期.2006.6.

群体思想政治教育 篇7

大学生特殊群体并非一个固定的概念, 而是针对普通大学生分化出的一个特殊群体, 我们一般将在大学就读却因家庭或者自身性格、外部环境等因素在心理、生理、思想、性格方面有某些缺陷的这一部分人称作大学生特殊群体。在大学中, 大学生特殊群体中也分为多种不同的类型, 他们相互之间有着共同的特点, 同时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比如有家庭经济困难特殊群体、家庭组成特殊群体、心理疾病特殊群体、过度沉迷网络特殊群体等。对于如何能够正确地帮助这些特殊群体, 我们应该对症下药, 找出每种类型的特殊群体造成其特殊性的根本原因, 并针对性地予以辅导。

二、大学生特殊群体的产生的原因分析

1.内部原因

大学生特殊群体产生的内部原因主要是部分大学生社会经验欠缺、自身能力欠缺, 仍处于青春期, 自身不能尽快适应突然发生变化的周围环境和社交环境, 导致其自身心理与现实环境发生冲突又难以自行排解。这一类大学生突然经历由高中封闭式学习生活向极度自由开放的大学生活的转变, 并且没有老师的指导, 远离父母家庭, 心理上难以适应这种巨大的环境变化, 就会失去目标, 变得茫然。另外一些大学生在高中时成绩优异, 进入到大学后不能及时调整自我目标, 仍想在自由的大学里争个第一、第二, 或者对大学生活期望值超过自身能力范围。如此一来, 巨大的落差使得这些学生厌恶大学生活。其中还有些大学生在大学生活中遭遇情感问题, 又因为心理尚未成熟不能很好地处理, 因此受到情感问题的极大困扰, 影响心理和生活, 大学生自我控制能力较差, 面对大学中各种各样的诱惑没有抵抗力, 容易迷失自我, 陷入各种各样的吃喝玩乐的群体中不能自拔。

2.外部原因

(1) 家庭原因。大学生特殊群体中一部分是因为家庭环境的原因产生的心理缺陷。一般表现为父母要求严格, 大学生无法满足家长的要求产生自卑心理;父母对子女过度放纵溺爱, 大学生自理自立能力差;家庭经济条件差, 大学生学习生活压力极大;父母感情不和, 使大学生厌世厌学, 情绪容易激动。

(2) 社会原因。大学生特殊群体产生的原因还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大学生来自五湖四海, 汇聚于此, 不同地区间的经济差距使得来自各地区的大学生家庭条件也存在着极大的差异。这就使得经济条件差的学生, 特别是农村地区的学生, 在与他人对比之下容易产生自卑或者仇富的心理。同时来自经济条件好的家庭的大学生则会产生相反的心理, 自大自私、极度自我和注重攀比享乐, 容易扭曲三观。

三、大学生特殊群体思想教育的措施

1.建立关注机制, 完善信息统计库

对在校大学生的整体情况进行统一摸查, 将各类档案信息材料整理成库, 建立大学生特殊群体档案库和关注机制。具体来说, 在开学之初, 就注重这方面的工作开展, 搜集属于特殊群体的大学生的相关资料, 并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注意关注特殊群体学生的心理状态的变化。建立好档案之后, 高校中负责心理、思想方面辅导的工作人员应该根据档案登记的信息进行特殊个体研究, 努力从各方面对其进行思想方面的辅导, 做到定期跟进更新。建立特殊群体关注机制是指对大学生特殊群体分类关注, 对于不同类型的特殊群体采取不同的教育管理方式, 如因家庭条件限制造成生活学习压力的特殊群体可以联系大学中相关帮扶机构进行学杂费适当减免等。

2.紧密结合学生特点实行不同的教育方法

为确保做好特殊大学生群体的思想政治工作, 就必须将思想问题与解决现实困难相结合, 将引导学生和服务学生相结合, 才能更好地保证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性。对经济困难大学生群体, 做好国家助学贷款工作, 建立完善的勤工俭学制度, 多渠道资助, 在物质关怀的同时还要给予人文关怀, 使他们自立自强。对学习困难的大学生群体, 引导其在明确目标的同时以良好的态度参与学习, 及时地找出其特点和优势, 使其对自身有一个更好的认识和肯定。经常与他们沟通, 了解他们的愿望与诉求, 引导其正视挫折, 采取个别辅导与集体辅导相结合。

3.创新心理教育模式, 将心理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

良好的育人环境, 对于大学生特殊群体的教育非常重要。根据樊富珉教授的研究结果显示, 大学生中约有30%的人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1]针对心理健康突出问题, 国内高校都已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机构的建设, 建立了心理咨询室, 为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提供服务。但现实生活中, 绝大多数存在心理疾病或心理亚健康的学生害怕个人隐私被泄露, 不愿意主动去学校的心理咨询室接受疏导。将心理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 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形式, 如个别谈心、电话咨询、网络咨询、集体辅导等方式, 将心理教育与校园内的自然环境、人文景观以及校园文化氛围紧密结合在一起, 使学生在教室、阅览室、宿舍中, 无时无刻不在接受校园文化的熏陶, 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大学生特殊群体。

4.充分认识家庭和社会的教育作用, 将特殊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结合

大学生特殊群体在适应大学的工作、学习、生活压力的同时, 还要面对甚至抵抗住社会上多变的思潮和价值观念。因此, 做好大学生特殊群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不仅需要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积极做好以上校内工作, 而且还要把握特殊群体形成原因的特殊性, 取得学生家庭的支持与配合。[2]引导特殊群体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或寒、暑假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 通过接触社会、走进社会, 了解国情、民情和社会发展形势, 分析社会现实需要, 找出自身不足之处, 认清自己的社会价值和社会责任, 树立积极进取的良好心态。[3]

大学生特殊群体的教育和管理, 是高校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也是学生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摘要:大学生特殊群体的教育和管理, 是高校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也是学生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通过对大学生特殊群体的界定和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 提出了合理的大学生特殊群体思想政治教育途径, 望与同行进行探讨。

关键词:大学生特殊群体,思想政治教育,途径

参考文献

[1]樊富珉, 王建中.北京大学生心理素质及心理健康研究[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01 (04) :27—32.

[2]魏志波.大学生特殊群体的特殊性及教育对策[J].科教导刊 (中旬刊) , 2010 (08) :3—4.

群体思想政治教育 篇8

一、高职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特点及因素

高职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主要特点就是具备了殷切的就业意愿以及一定的劳动工作能力, 但是在就业的过程中处于了暂时性的弱势地位。该部分学生依靠自己的能力无法较为理想的实现就业, 需要国家、学校给予一定的就业帮助。高职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困难因素主要可以从主观和客观两方面进行分析。主观方面主要包括有就业观念、就业心理以及就业能力等内容, 客观方面主要包括专业方向、就业渠道等内容。

据笔者的研究发现, 主观因素是就业困难群体普遍表现出的问题。在我国大多数高职院校的课程教学设置中, 几乎没有较为系统的就业指导课程, 因此学生的就业观念也表现出参差不齐的状态。在就业学生中, 北上广等一线的大中城市是主要选择地区, 很少有对欠发达地区的就业趋向;单位也多是选择国企事业单位或大型跨国企业, 对私营企业等小单位不感兴趣。就业心理不成熟也是因素之一, 主要表现在攀比、不平衡、自卑和依赖等方面。就业能力方面主要是学生面试的能力, 不能够在短时间内将自己的能力表现出来, 面对面试官会有紧张、语无伦次的现象, 让对方产生这名学生能力不足的错觉。在就业困难的客观因素中, 专业限制是较为突出的一个问题。例如土建工程专业和机械工程专业的女学生, 多数用人单位考虑到施工场地的特殊环境而要求男性。就业渠道的不规范也不利于学生就业, 面对纷繁复杂的就业信息, 学生不能做出科学的筛选和定位, 从而错过就业机会。

二、高职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策略

1. 明确高职大学生就业思想政治教育必要性。

高职院校教育教学应严格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将其培养成具有较高思想政治素质的社会主义建设合格接班人”为指导, 切实把握好高职大学生就业的思想政治教育意义。高职大学生就业的思想政治教育要紧跟时代步伐, 以先进的政策理念为指导方向。在完成和未完成就业的过程中, 都能够以高度的思想水平来调整自己, 时刻准备好投入社会的就业工作环境中。

2. 发挥高职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观引导。

针对就业困难群体的问题,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首先做好学生的心理引导, 让主观方面的因素做好处理。摆正就业学生社会地位, 做好职位的准确定位。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以工作中的实际人物来做出标杆, 例如2015年度的感动中国人物朱敏才、孙丽娜夫妇, 他们放弃了安逸的生活环境在贵州山区进行义务支教。让学生明白一个人的价值不是所处多高的位置, 而是能够创造出多少的劳动, 付出多少贡献。对于拥挤并且人才满满的大城市来说, 可能二三线城市更能发挥出职业教育的特色, 只要是投身在了社会主义建设中, 就是自我人身价值实践的开始。思想政治教育也要做好面试心理调节, 将面试看作是普通的谈话交流, 展现真正的自我。

3. 完善高职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思想政治教育的客观条件。

高职院校在毕业前期应做好就业单位的积极引导, 认真做好较为全面的就业洽谈会。对专业就业面较窄的专业学生, 提前做好其他能力的培养。例如土建工程专业的女生可以选择会计专业选修课程, 就业职位可以从基层工程师、设计人员转入到会计职位、造价职位等。这个过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要把学生可能产生的各种疑虑及早解决。高职院校也可以在日常教学中建立锻炼平台, 每个专业都要有固定的时间来实践活动, 将专业相关的行业工作引入到活动中, 让学生能够对自己未来的就业产生具体的认识。

在高职的思想政治教育中, 应当对就业困难群体进行思想层面的分析和把握, 指导学生将劣势进行转化, 增强其就业能力。通过对各种影响因素的调整来保证弱势群体的及时就业, 将人才培养落到实处。

摘要:随着我国高等院校近年来的扩招, 学生就业问题日趋严峻, 当前我国的大学生就业问题是社会广泛关注的重点。面对高职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 如果做好其就业指导, 从思想政治教育层面进行途径的探寻具有积极作用。笔者首先分析了高职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特点及因素, 并从思想政治教育方面提出针对性指导措施。

关键词:高职,大学生,就业困难,思想政治

参考文献

[1]陈文海.导向就业:高职教育转型发展不可忽视的超越性导向[J].教育与职业, 2014 (15) :45-46.

论大学生弱势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 篇9

大学生弱势群体是指具有社会性资源占有贫困性、学校生活质量低劣性和承受能力脆弱性特征的地位较一般大学生较低的群体。经过对大学生弱势群体的生活条件、精神面貌和心理状况进行深入了解, 我们发现他们背后的窘迫、辛酸、无奈等种种状况, 严重影响了他们的成长成材和全面发展, 不利于高等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也不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和功能定位决定了其能够对大学生弱势群体存在的这些问题发挥积极作用, 能够帮助大学生弱势群体尽早走出困境。

一、加强大学生弱势群体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

1. 有助于弱势学生进行积极归因, 调适心理。

所谓归因, 是指对行为或结果的原因进行归结认定。归因的方式和结果又会反过来影响人们的接续行为。心理学研究表明, 人们倾向于将自己的成功行为归结为内在的原因, 如自身能力或努力;把失败的行为归结为外在原因, 如缺乏机遇或运气不好。当然, 归因的方式因人而异, 它是人格特征的一部分, 每个人都会出现归因的偏差, 进而影响到心理健康和行为方式。弱势作为一种状况和结果, 它对人的影响也与人对弱势的归因有关。面对相同的弱势状况, 有些大学生会将其简单归结为客观条件所致, 甚至归结为是某些人有意“刁难”, 跟自己过不去, 进而消极地对待生活;相反, 有些大学生则会将弱势更多地归结为自身努力不够, 认为困难只是暂时的, 是可以克服的, 对生活依然充满信心。以人为研究对象的思想政治教育, 其对人的发展和完善始终予以密切而独特的关注, 对于弱势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可以通过其严密的理论体系, 详细、深入、系统地阐述人生意义和社会发展规律, “理论只要说服人, 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 就能说服人, 所谓彻底, 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1]只要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的正确方法和理论, 就能够引导弱势大学生正确定位自身与他人、与社会的关系, 引导他们对弱势状况进行积极归因, 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 将其人生需求引向更高层次。

2. 有助于弱势学生提高自我效能感, 增强克服困难、承受挫折的能力。

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己能否在一定水平上完成某一项活动所具有的能力判断、信念或主体自我把握与感受”。[2]自我效能感在人们作出选择决定时发挥着关键作用, 其直接影响人们对待困难的态度和承受挫折的能力。经济贫困、学习压力过大及人际关系紧张等因素使得大学生弱势群体的自我效能感普遍较低,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真诚地接近大学生弱势群体, 做他们的知心朋友, 从生活、学习诸多方面关心他们, 有针对性地引导他们正确、客观评价自己, 从自己的实际出发, 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 让他们在目标的不断实现中积极悦纳自己, 提高自我效能感, 从而树立起克服困难、摆脱弱势的信心, 增强承受挫折的能力。

3. 有助于弱势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大学生弱势群体由于弱势状况而不同程度地面临生活上的窘迫、心理上的高压等困难, 这使他们无法形成符合社会主义要求的思想价值观念。思想政治教育应发挥其主阵地、主渠道作用, 系统地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大学生弱势群体。正确的价值观教育能够提高他们道德判断和行为判断水平, 使其能够正确认识社会中的真善美和假恶丑, 认识和克服自己的名利思想、享乐主义和个人主义, 并能有效地克服小团体主义, 从而树立起正确的价值取向;科学的世界观教育能使他们提高认知水平, 防止和减少认识偏差, 从而能够正确认识人类和社会的各种现象, 正确处理任何社会的各种关系和矛盾;革命人生观的教育能使他们正确认识人生的目的和人生价值, 确立正确的人生态度和人生信仰, 选择正确的人生道路, 并能识别和抵制各种错误的人生观。[3]

二、加强大学生弱势群体思想政治教育的策略

1. 针对大学生弱势群体的具体情况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是做人的工作, 其要真正取得实效, 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贴近学生的思想、学习和生活的实际。就弱势大学生而言, 他们弱势背后的原因千差万别, 需求也不尽一致, 所产生的思想问题也不相同, 企图仅仅通过大一统式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案而取得良好的帮扶效果是不切实际的。因此,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坚持因人制宜、因时制宜、因事制宜, 深入细致地去了解学生的状况, 弄清楚哪些学生属于弱势群体, 属于哪种弱势群体, 从而根据不同类型的大学生弱势群体的特点和思想问题, 采取相应的方法和措施, 帮助他们提高思想认识, 早日摆脱弱势困境。

2. 把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与解决弱势大学生群体实际问题结合起来。

思想政治教育不是空洞的说教,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如果对弱势大学生的现实困难漠不关心, 那么其“思想”一定会使自己出丑。思想政治教育除了对大学生弱势群体从宏观上进行系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外, 还应该通过各种形式与他们进行沟通交流, 了解他们面临的具体困难, 并尽力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实际的困难, 如对学习弱势的学生, 从学习方法、学习态度上给予他们指导, 还可以组织学有余力的同学对他们进行辅导;对人际交往不善的朋友, 帮助他们寻找与同学交往困难的原因, 与他们交流人际交往的技巧;对经济弱势的学生, 则要把扶贫与扶志相结合, 一方面要关注他们生活状况的改善, 利用由奖学金、贷学金、困难补助、勤工助学、减免学费等形式的资助体系, 加大对他们的扶持力度, 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的困难, 使他们能够安心投入到学习中去, 另一方面要培养他们的自主意识、劳动观念和责任感, 树立摆脱贫困靠自己的自强、自立的意识。

3. 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咨询相结合。

健康的心理是健全人格的基础, 也是和谐社会赖以生存的心理基础。大学生弱势群体由于面临学习、经济及就业等种种压力, 心理问题逐渐增多。因此, 我们必须注重这一群体的心理和谐, 要实现这一目标, 我们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 必须引入科学的心理咨询机制, 增强大学生弱势群体的心理调适能力, 实现其心理上的和谐发展。心理咨询和思想政治教育都以塑造健康人格为导向, 心理咨询侧重于关注个体心理体验, 主要通过运用心理学及相关知识, 帮助人们逐步学会以更积极和理性的方法对待自己和他人;思想政治教育则以系统的带有明显价值取向的理论体系影响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将心理咨询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 可以使被教育者一方面获得系统的理论认知, 另一方面激起相应的健康心理体验, 更好地发挥理论教育的导向作用和心理教育的情感作用, 使两者更好地统一于培养身心健康的大学生的高等院校培养目标。

4. 整合思想政治教育资源, 形成合力, 共同推动大学生弱势群体问题的解决。

大学生弱势群体问题的形成与家庭、学校和社会都有着密切关系, 对大学生弱势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也必须调动家庭、学校、社会等多个主体的积极性, 形成教育的合力。要形成教育的合力, 必须创建一种稳定的协调机制, 使各个主体在教育方向上保持一致, 形成互补。现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之间的脱节, 学校不知道学生在家里和社会的表现, 家庭也不了解子女在学校、外面的情况, 这就使学生的有些问题难以得到及时的化解, 容易导致矛盾的激化, 甚至造成难以弥补的后果。因此, 有必要建立大学生弱势群体档案和思想政治教育各个主体定期沟通机制, 全面、动态地把握大学生弱势群体的思想动态和学习生活情况。

参考文献

[1]马克思,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一卷) .人民出版社, 1972:9.

[2]吴增强.当代青年心理辅导.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03:78-79.

群体思想政治教育 篇10

关键词:网络群体,虚拟世界,群体认同,信息素养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在现实社会中,每个人都被分类或范畴化,并据此建构个人的社会联系,确立其相应的社会地位,形成不同的群体。随着互联网的高度普及,在大学校园出现新的群体形式——网络群体。

一、网络群体的内涵和基本特点

网络群体是一种以网络为媒介进行沟通和互动的非正式群体,这一群体通常因某一具体的事或物而组织或聚集起来,超越时空,进行对话、交流和集体行动。群体成员间存在频繁的联系和互动,形成了比较明确的成员关系结构。总体而言,网络群体具有三个基本特点:

(一)群体所依存的虚拟世界是对现实的反映和延伸。

网络群体主要指向心理群体,传统的心理群体衍生于具体的地域、行业或社会群体,网络群体则脱离了实体的限制,相对独立地存在于虚构的而又对应于现实的网络世界,它是一种虚拟,却又是一种现实中的存在。网络可以实现许多现实社会的功能,如银行、商店、娱乐等,对大学生而言,还存在网上实验室、图书馆等,这些网络功能在现实的社会中都可以找到它相应的存在形式。并且,网络群体有具体的社群形式,如BBS社区、个人博客、OICQ群等,大学生更是这些社群形式中的主要参与者。

(二)网络群体的联系和互动是实质存在的。

人的社会化是通过人的互动而完成的,各种人际互动形式及其产生的社会关系是构成宏观社会结构的基本元素。网络群体在这个虚拟的网络世界中有着人际互动的形式和实质,形成了一定的社会关系结构。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是人真正的社会联系,所以人在积极实现自己本质的过程中创造、生产人的社会联系、社会本质。”网络群体的社会联系是由成员在网上的沟通和互访而形成的结构系统,这种新的互动方式并未改变人际互动的实质。互联网允许个人在网上特定的群体中扮演和拥有多重身份,这种身份不附属于某个具体的人,只表现为理念和思想。正如美国学者谢里·特可夫在相关研究中指出,互联网使用者“确实会在线上扮演角色和建构身份,这的确会创造出社群感。”

(三)网络群体存在群体认同。

“‘表意性需要’是人们集群的基本原因之一”,尤其是作为网络群体的主要参与者的大学生,他们感情丰富、精力充沛而心理敏感,生活在同辈群体的大环境中,需要在群体的交流中获得心理上的认同,满足建立归属感、安全感等需要,网络群体提供了满足这些需要的条件。弗洛伊德提出,认同是个人与他人、群体或模仿人在感情上、心理上趋同的过程。群体认同的形成意味着个体将自己归属于群体,自我认定是该群体的一员,群体认同是群体形成的核心特质。只有群体成员把自身定位为群体的成员,据此获得认同和归属感。并且,这种身份归属感得到了基本的社会共识,群体才最终形成。网络群体的认同是一种特殊的社会认同,群体成员基于共同观点、情感等对群体产生归属感,从而建立起“我们同属一个集体”的“我们感”和归属感。

二、大学校园网络群体的新特点

大学校园网络群体的成员主要是大学生,其年龄、行为模式、心理特点、社会地位相近,具有明显的同辈群体的特征,是一个充满矛盾与活力的群体,表现为独立性与从众性并存,理智性和情感性并存,价值观呈现出既分化又趋同的特点,与传统的校园群体相比,其形成方式、成员构成等方面具有许多新特点。

(一)网络群体的参与者高度自主,个体间的交往突破了时空的限制

网络群体的参与者是自由和自主的,可自主选择加入或退出群体,自主控制参与群体交往或活动的时间和频率,以及按需建构和塑造自己在群体中的身份和形象。

网络群体的交往突破了时空限制。在现实生活中,物理空间的接近是人际关系建立的重要因素,大学校园中传统群体的形成往往决定于环境因素,但网络群体形成的基础是共同的态度、价值取向,时空等物理因素被弱化。对每个个体而言,网络既是全球的也是全天候的,不同时间发生的事情都能集中在一起,成为同一个瞬间,他们可以通过网络进入到另一空间,并参与其中。

(二)群体的构成更丰富,群体的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

网络将大学生群体结构从塔形变成了平面,表现为分散式的社会结构,没有中心、没有层次,个体对群体的依附性减少,个体活动呈现出原子化的倾向。

网络群体的关系结构不断横向扩张,突破了班级、社团、学校等直接纵向关系结构。学生的价值认同不再依附于学校的行政体系,对校园文化传统的依赖大为减弱,失去了文化、历史延续性,群体越来越缺少某种“纵深”关系。在群体的交往中,更倾向于发展弱纽带性质的交往,即具有不同社会特征的人群相互连接,这种联系扩张了社会交往,超越了传统的社会界定的边界。

(三)网络群体成员流动性大,群内的结构不稳定

大学校园的网络群体是开放性群体,充分体现了青年人的特点,群体的成员始终是流动的。成员的地位都是平等的,现实生活的差异不决定他们在网络群体中的地位,群体成员的地位取决于个人在技术上的优势或风格上的独特,群体的领导者属于一种“意见领袖”,通常是视野开阔、态度积极,并能提出引人注目的观点的个性突出成员。群体领导者权威不是恒定不变的,随着新成员的不断加入和崛起,网络群体领导者随之变动。

(四)网络群体成员的价值观呈现出既趋同又凸现个性的趋势。

1. 网络群体内成员的价值观出现趋同的趋势

依照心理学一致性规律,人和人之间的态度、兴趣、爱好等某些相似或一致的特征,能促进彼此间的相互接受或喜欢,双方的相似性越多越能产生相互吸引,在诸多相似性因素中,态度是最重要的,持有相同观点的人会很快聚合起来。网络群体正是一个基于共同观点、情感等因素而建立起来的群体,群体成员的兴趣、情感、态度等同质化。同时,高度共享、无限扩大了网络信息资源在迅速和便利的交换中,丧失了目标和方向,为了交换而交换,缺乏深层次的思考和理性的选择,听不到不同的声音,群体成员的价值观变得高度一致。

网络构筑了一个“信息共同体”,个体可以直接而同时接触不同的文化和人群,全球范围文化、信息的共享成为可能。这在客观上满足了大学生的社会交往与求知欲望,也使他们的信息和知识来源同质化,其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将逐步变得一致。而且在网络世界中,不同的价值观念的冲突、融合成为常态,打破了传统价值观念的孤立、隔绝状态,价值观念的同构、整合趋势出现。

2. 网络群体成员的价值取向倾向个体

以往,在相对封闭的国家、地区范围内流行的相对公认的价值观正被全球性的网络传播所打破,受众关注的重点由信息的客观性、真实性和公正性转向多样性和包容性。专制的淡化,权威的分散和下放导致个体价值的凸现和放大,个体结群的着重点由地理距离接近转向心理趣味的接近。

网络是个性化的媒体,个体可以按需在网上选取信息,信息的量身订制可能,网络传播中受众驱动式的传播机制已逐渐取代原有的以传播者的价值观为主导的模式;大学生依据各自的爱好、观点形成不同的意见团体。在网络传播和世界范围的市场化浪潮结合的时代背景下,大学生更为重视个人体验、个人利益和个人实现,他们的目光逐渐从宏观转向微观,从社会转向个体,网络群体成员的价值观重点倾向个性化。

(五)群体的道德约束力弱化,去个性化倾向明显

去个性化是指个体在群体压力和群体意识影响下,感到自己被淹没在群体之中,丧失了个人理性和独立的判断,做出与日常行为不一致的举动。去个性化使人表现出行为与认知标准不一致,可能加入到冲动的、甚至是破坏性的行动中去。大学生年轻、情绪化的特点以及网络匿名性特点使去个性化的现象频繁出现于网络群体。由于个体在网上可匿名或使用假名,使外界和他人难以辨认其真实身份,个体出现了“集体无意识”的现象,网络群体变成了“无名氏”,造成责任分散的结果,群体成员丧失了身份和责任感,变得任意行动、为所欲为。

三、对大学校园网络群体的引导与教育

网络群体对大学生成长有重要的影响,拓宽了他们获取信息的渠道,提供了交流知识与经验的平台,扩展了社会交往范围,对大学生进行社会角色的认知和培养。但其特殊的信息交流和群体互动形式容易导致人际交往异化并造成人格缺陷,甚至可能引致人格自我分裂与认同危机。基于此,必须对网络群体进行有效的引导,提高思想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但校园网络群体存主要指向心理与观念群体,在校园生活中缺乏现实的载体,容易被忽视,应当正视它的存在并把它作为思想教育的对象和途径。

(一)教师特别是辅导员必须改变思想观念,建构新型的师生关系

我国高校传统的思想教育的具体操作模式以说服教育为核心,其最大的特点是控制性和封闭性。通过封闭式的教育,过滤不良信息,控制学生的行为,对学生进行“理想化”教育,以培养其健全完善的人格。但在信息时代,教师不再享有信息的优先权,不再是唯一的知识源,控制和封闭不仅变得不可能,反而会激发学生的逆反心理,导致学生对思想教育内容的信任度下降,从而造成教育效果的短效和不稳定,甚至加剧了学生道德判断和道德选择的失衡。因此,在对网络群体进行教育与引导的过程中,应当改变思想观念,建构新型的师生关系,采用渗透式的思想教育方法。

1. 充分重视思想教育中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现代社会,学生将通过多种形式,不仅依靠教师,还通过网络群体或伙伴进行学习,应当引导学生进行主动性学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早在1997年的教育发展报告中指出:“未来的学校必须把教育的对象变成自己教育自己的主体。受教育的人必须成为教育他自己的人,别人的教育必须成为这个人自己的教育。”思想教育应该“唤醒学生的兴趣、好奇心与个人热情;引导受教育者学会工作、研究、发明,学会参与教育过程。”学生应该变成自身教育的主人,思想教育应从“灌输信息”为主转变为“引导选择”和“灌输信息”并重。应当将道德发展的过程定位为一个借助学生自己的努力探索、不断建构从而达到自主、自觉的过程。道德教育的目的不应是让学生无条件地服从某些规则,而是要鼓励学生接受理性的指导和自我选择。

2. 重新审视与确立教师的角色和定位

在网络教育过程中,师生之间的沟通是以在线的形式进行的。这种沟通可以是同步的,也可以是异步的。由于是一种虚拟的沟通环境,对于网络群体活动的信息主要来源于以网络为载体的符号、声音或图像表现形式,失去了现实的教育环境,主动的沟通意识对网络辅导教师就显得非常重要。只有主动了解学习者的学习情况,教师才能掌握学生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辅导。

(二)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大学生的信息素养是指大学生不仅要对信息有选择、处理、创造的能力,还必须具有团队精神,愿意与他人合作,遵守道德规范,具备社会责任感。信息素养是在网络时代学生探索和自我建构的精神资源,必须让学生学会数字化生存。

1. 培养学生的规范意识和法律意识

网络交往虽然是一种摆脱了现实束缚的自由交往,但它更需要规范的约束,自觉的规范意识是自由交往实现的基本前提。失去规范,自由交往将失去存在的基础,同时也会因对共同利益的损害而损害交往主体的利益。只有通过规范意识的培养,并帮助大学生将这种规范意识上升为理性的道德自觉性,才能实现网络群体的健康发展,避免网络群体出现去个性化的现象。

2.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人文精神

从根本上说,合作是人类实践活动的基本方式,从而也是人类生存的方式,任何单个人的存在都是以群体存在作为前提的,这决定了合作的必然性。网络群体中的合作精神有助于群体规范的形成和遵守。

在崇尚自然科学和理性主义网络时代,以片面强调“功利性”为主要特点的狭隘功利主义科学观在高校的普遍流行。这种观点片面强调科学工具价值,将科学技术的力量绝对化,导致了大学中的科学素质教育的地位日渐彰显,人文素质教育备受冷落,文化价值理念和主体意识被忽略,直接造成了大学生价值观念混乱,失去了道德的判断力和自我约束力,出现网络伦理失范,网络犯罪泛滥现象。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信息选择、处理、创造的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三)弘扬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创造良好的文化环境

中国的传统文化提倡“忠恕之道”、“推而广之”,强调仁爱,强调宽容、平和、不强加于人的心态,是一种中庸、和谐的文化。传统文化非常注重个人道德修养的自我把握和自我完善,个体道德的影响直接贯穿于整个道德体系中,强调个人对群体的责任,这对于网络群体中过分追求个性化、群体责任感淡漠的倾向是一种很好的引导与调整。同时也可以避免和减弱网络中西方文化的侵袭和冲击带来的危害,正如张岱年等哲学家所提出的“我们越是全球化并在经济上互相依存,我们就越是做着合符人性的事情,我们越是承认我们的特性,我们就越想紧紧依靠我们的语言,越想紧紧抓住我们的根与文化。”

群体思想政治教育 篇11

关键词:高校学生;群体性突发事件;思想政治教育;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35-0151-03

一、研究高校学生群体性突发事件的意义

高校学生群体性突发事件是群体性突发事件的特殊类型。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高校在构建和谐校园的过程中,能否有效、从容、妥善地应对学生群体性突发事件,显得非常重要。因此,研究高校学生群体性突发事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 有助于大学生自身成长

高校学生处在青春期,正是形成价值观、世界观的关键时期,他们敏感而且容易冲动,并且自控能力较弱,对不良现象的危害认识不清,常常受到社会不良现象的影响,从而导致自身受到伤害。学生在求学阶段,心理压力比较大,也会因为自身心理问题引发一些突发事件。所以,研究学生群体性突发事件,能够有助于对学生的积极引导,使他们的自身成长更为健康。

2. 有助于和谐校园建设

和谐校园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进和谐校园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和谐校园首先是平安校园,学校各组成要素间处于协调、均衡、有序的发展态势,其特征首先是学校管理的各个方面都有完善的体系和机制。在当前形势下,在高校大力推进和谐校园建设的目标指引和创建过程中,如何进一步认识、防范、应对学生群体性突发事件,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成为建设和谐校园的紧迫任务。需要进一步开展相关课题的深入研究。因此,研究学生群体性突发事件,有助于建设和谐校园。

3. 有助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这个论断适用于党在各个时期对思想政治工作的概括,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和谐校园构建的过程中也具有重要的作用。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与高校应对学生群体性突发事件之间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关系,且两者能够相互促进和相互加强。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应对突发事件,发挥着重要作用;另一方面,学生群体性突发事件也给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以新的教育“内容”,赋予新的形式和涵义,拓宽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视野。

二、高校学生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原因分析

高校学生群体性突发事件就原因而言,有内在因素,也有外在因素,相当复杂,有时可能是多种因素相互交织在一起共同作用的结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 高校学生群体性突发事件形成的内部原因

(1)学生自身因素。大学生是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他们有理想、、有热情、有抱负,理应受到重视。同时,大学生因为年轻,自控力和辨识事物的能力比较弱,往往更容易被表面现象迷惑,考虑问题也容易想法简单,脱离实际,缺乏应有的锻炼和考验;他们的人生阅历浅,对社会、国情等缺乏了解,思想活跃,爱国热情高涨,容易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利用,更容易受一些错误的思潮、理论影响,做出偏激的行为。

(2)学校因素。就目前高校发展的形势来看,近几年,我国高等教育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这种快速发展不可避免地导致出现许多新的情况,产生许多新的问题。

首先,学生数量增加、学生就业压力大、教师工作压力大等现像的出现,各种问题随之而来。如学生跟学生、学生跟校警、学生跟教师,甚至一切跟学生、教师生活、工作、学习环境有关的人,都会产生摩擦,伙食问题、收费问题、宿舍管理问题上升成群体性突发事件。

其次,高校内部原有的管理理念、管理方式也因为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而受到挑战。高校的改革造成校园与国际文化、社会、企业等的交流与合作更加密切,各种文化碰撞、各种思潮激荡、各种问题交织,这样的形势下也容易产生突发事件。

2. 高校学生群体性突发事件形成的外部原因

我国在改革的过程中,旧的矛盾尚未完全解决,又面许多新的深层次问题。在发展过程中随着文化的全球化和国内外高校间的交流越发频繁,国内高校开始出现一些国外的价值观念甚至生活方式,对我国传统价值观产生了影响,造成思想文化领域的混乱,无形之中加剧了社会矛盾。国外敌对势力也利用我国改革开放中出现的这样那样的问题,在高校学生中渗透,加之别有用心的人引发事端,散步虚假信息,并乘机宣泄、扩大事态,很容易激起高校学生的不满情绪,这也成为高校学生群体性突发事件发生的重要原因。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应对学生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对策思考

1. 居安思危: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对突发事件的防范作用

(1)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前瞻性指导作用。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者的事先调查、研究和分析,对未来某种不确定的或未知的情况做出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设想和判断,在研究的基础上大胆地推断和预测,这就能体现出思想政治教育的前瞻性指导作用。① 校园突发事件具有突发性和不稳定性,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具有预见性和灵活性,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情况,能够对学生的思想行动做出符合规律的大胆预测。因此,在突发事件没有发生之前,就要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做好导向工作,运用正确的思想教育对学生进行引导,使学生形成坚定的理想信念、明确的人生目标和良好的思想道德水平,从而对学生群体突发事件起到防范作用。

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学生群体性突发事件发挥防范作用的同时,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加强自身素质的提高。首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素质。奠定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理论基础,对学生的思想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其次,要增强工作能力。只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具有较强的推理能力、应变能力、判断能力和丰富的工作经验,才能在事发前起到防范和及时制止的作用。

(2)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宣传教育作用。首先,要充分发挥高校“两课”的作用。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高校主要的思想阵地,通过课堂教育及其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的熏陶,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国家的法律法规等来武装学生的思想,增强他们在应对重大突发事件过程中的政治坚定性。

其次,加强国内外形势与政策教育。当前形势下,国内外各种矛盾错综复杂,各种思想相互激荡,重大突发事件时常发生。因此,高校要加强形势与政策教育,利用国际、国内和社会上发生的重大突发事件的真实案例,从根本上增强学生认识事件发生的时代背景和社会背景,树立未雨绸缪的思想观念,从而使他们能够在突发事件发生时正确理解、理性克制。

2. 临危不惧:理性面对学生群体性突发事件

首先,当群体性突发事件发生时,思想政治教育要发挥强大的舆论宣传作用。突发事件发生后,如果学生不清楚自己所处的环境和位置,就无法对自己的行为作出准确的判断。学生不仅身体上可能受到伤害,而且人生观和价值观也会受到强烈冲击。另外,如果信息和解释不及时,谣言也会迅速传播,学生心态失衡,很容易造成恐慌,从而使危机加剧。所以,这个时候向学生说明实际情况是最重要的举措。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可以利用媒体、网络等手段和渠道,灵活、快速地发布正确的信息,从而起到舆论的正确引导作用。

其次,发挥思想政治教育沟通作用。思想政治工作是党的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具有强大的沟通作用。思想政治教育是党的政治优势,它坚持着社会主义性质和方向。在突发事件发生时,学生一定会产生心理上、情绪上的负面情绪,所以要充分利用思想政治教育沟通手段,通过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使他们的情绪得到宣泄、稳定、转移、升华,实现情绪调控。

3. “亡羊补牢”:做好突发事件后的深刻反思

(1)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对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首先,积极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心理导向作用。突发事件给学生带来的消极影响要多于积极影响,也会导致学生产生很多心理问题,无论是心理上还是思想上他们都是最脆弱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在学生心理上做到对学校的环境和政策的认同和服从,这样才能产生共鸣和共识,维护学校的稳定。而思想政治教育的心理导向功能,就是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运用科学理论和心理干预对学生进行引导实现的。要通过强化社会认同、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并将理论转化为实际,将其落实到提升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中去。

其次,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应对能力。突发事件发生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及时反思,及时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促使学生走出不正确的思想误区,把握正确的思想导向,防止突发事件再次发生;也要对事件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调查,对工作中的不足之处深刻反思,及时更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以便将来能够及时、灵活地处理突发事件。

(2)培养学生“未雨绸缪”的意识。在当前和平环境下,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都容易对突发事件缺乏心理准备,缺乏思想体系构建。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强大的政治动员作用。在突发事件发生前,通过思想政治教育,使学校各级领导和广大师生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学生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危害,正确认识群体性突发事件,并且培养学生“居安思危”、“未雨绸缪”的忧患意识。这样,当突发事件发生时,学生就不会感到突如其来而无所适从,同时也会做好应对突发事件的心理准备,从而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周立军.高校突发事件善后机制研究——基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视角[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1,(2).

[2]艾枫月.基于危机管理理论的大学校园危机管理研究(硕士学位论文)[D].大连理工大学,2008.

[3]张前中.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应对突发事件的对策思考[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8).

群体思想政治教育 篇12

一、高校贫困生思想存在的问题

1) 高校贫困生存在心理问题。在高校学生群体中, 贫困生一般表现得沉默寡言, 不愿意与其他同学沟通交流, 在平时的聊天过程中, 聊天话题极少涉及经济方面的内容, 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看出贫困生存在自卑心理。另外, 受自身身份、家庭期望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比普通学生相比, 贫困生所承受的压力更大, 进而容易产生悲观情绪。

2) 存在“等、靠、要”等消极思想。为了帮助贫困生顺利完成学业, 国家为此投入大量的贫困救助资金。对此, 贫困生不仅不念感激之情, 反而认为国家资助贫困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甚至有些贫困生, 一方面接受着国家的资助, 另一方面在消费上盲目攀比, 进而引发其他同学的不满。对于一些贫困生来说, 受消极思想、攀比心理的影响和制约, 容易迷失人生方向, 对学习失去兴趣。

3) 存在失信问题。高校在认定贫困生的过程中, 一些贫困生过分夸大自己的贫困程度, 甚至通过拉票的方式获得贫困指标。对于高校来说, 认定贫困生应该是一个动态的管理过程。但是, 随着时间的推移, 一些贫困生已经不符合贫困条件, 而原来不符合贫困条件的学生因为家庭变故、疾病等成为贫困生, 在这种情况下, 如果贫困生隐瞒自身的条件, 就会增加认定贫困生的难度。另外, 在归还助学贷款方面, 部分贫困生存在故意拖欠、逃避偿还助学贷款等现象, 这些失信行为, 一方面导致银行对部分高校学生实施了限贷, 另一方面增大了学校的催款压力, 未来催缴学费, 使得高校为此花费了大量的精力。

二、贫困生思想问题产生的原因

(一) 心理问题

在心理方面, 导致高校贫困生产生思想问题的原因主要包括:首先在认知态度、认知方式上, 高校贫困生存在偏差, 其次生活环境的影响, 对于一些来自农村的贫困生来说, 由于家庭环境贫困, 其城乡观念非常强烈, 使得自己产生悲观心理, 进而难以融入集体, 第三是缺失心理健康教育, 为了帮助大学生健康成长, 我国高校普遍实施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但是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

(二) 贫困生资助方式有待进一步完善

在资助贫困生的过程中, 需要建立完善的资助体系, 在时间方面, 需要对贫困生实施资助前、资助中、资助后的动态管理。在资助贫困生的实践活动中, 一些高校侧重资助前、资助中的考核, 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资助后的管理, 主要表现在确定贫困生资助对象和发放资助金方面, 没有监督资助效果。对于许多高校来说, 在资助贫困生时, 一方面需要给予物质上的帮助, 另一方面需要给予精神方面的帮助。从根本上对贫困生加大思想政治教育的力度, 帮助他们正确理解国家给予的关心和照顾。

(三) 缺失诚信教育

高校在组织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时, 由于没有重视贫困生的诚信观教育, 导致其诚信意识较为薄弱, 一方面高校的贫困生还贷教育有待进一步增加, 对于许多贫困生来说, 贷款、还款是一件较为陌生的事情, 并且多数学生 (来自偏远农村的学生) 属于首次贷款, 所以需要对其加大宣传、教育的力度;另一方面对于弄虚作假的贫困生来说, 由于失信的成本非常低, 例如为了获得贫困指标, 出现拉选票行为进而影响学校的公平性, 对此, 高校需要制定实施相应的措施进行惩罚。

三、高校开展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具体措施

(一) 通过辅导员对贫困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首先高校辅导员需要对贫困生的家庭经济状况进行全面的了解, 这一过程常用的方式主要有谈心、实地走访等。

其次辅导员与贫困生之间建立朋友关系, 赢得贫困生的信任, 疏通贫困学生与辅导员之间的沟通渠道, 为此, 高校辅导员需要全面掌握谈话技巧和相应的心理学知识, 奠定与贫困生沟通交流的基础。

最后辅导员需要正确认识贫困生这一社会问题, 在日常工作中不回避、勇于面对。

(二) 对贫困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为了帮助贫困生健康成长, 高校需要对贫困生加强心理健康教育。通过组织开展心理咨询活动, 为贫困生搭建一个倾诉平台, 为贫困生咨询遇到的问题提供方便。另外, 高校可以充分利用网络, 借助网络为贫困生开展咨询活动。

(三) 对贫困生加强自立成才教育

对于高校的贫困生来说, 造成经济贫困的因素比较多, 一方面有的来自家庭、社会, 另一方面也存在自身因素。家庭、社会已成事实, 无法改变, 自身因素可以进行改进。为此, 高校需要对贫困生组织开展自立成才教育, 从根本上帮助贫困生解决贫困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说, 自立成才教育也可帮助高校贫困生树立正确的人生思想, 改变过去的“等、靠、要”等消极思想。

(四) 对贫困生进行诚信教育

当前, 高校在推行助学政策的过程中, 遇到的最大障碍就是贫困生的诚信问题。针对这种诚信缺失问题, 高校辅导员作为学生管理一线的工作人员, 需要将诚信教育与日常学习生活进行结合, 在一定程度上帮助贫困生树立正确的诚信观。

四、结论

综上所述, 在高校学生群体中, 贫困生是一个特殊群体, 为此, 高校在组织开展日常工作时, 一方面给予贫困生物质资助, 另一方面针对贫困生组织开展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这是因为,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既关系到贫困生的在校学习与生活, 同时还会影响到贫困生未来的工作和生活。

参考文献

[1]黎志明, 项波.科学发展观视野下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系统分析[J].江西理工大学学报, 2009 (06) .

[2]徐吉, 钟明洁.人文关怀: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指向[J].高教与经济, 2010 (01) .

上一篇:住院安全下一篇:临床危急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