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汽修专业学生技能培养策略

2024-07-25

中职汽修专业学生技能培养策略(通用13篇)

中职汽修专业学生技能培养策略 篇1

任小龙,龙建,隋美丽,刘敏杰,杨立平

(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北京100176)

摘要:在目前的社会经济的大背景下,“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话题。现在的情况是,一方面大批毕业生无业可就,另一方面用人单位招聘不到合适的人才。这与学校教育只注重学生书本知识的掌握,而忽视学生实践能力和专业技术能力的培养有直接的关系。本文笔者通过组织训练学生参加全国技能大赛,培养参赛选手们的团队协作能力、计划组织能力、汽车维修能力、汽车故障诊断和排除能力,以及效率、成本和安全环保意识等职业素养,使学生在走向工作岗位之前具备相关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

中职汽修专业学生技能培养策略 篇2

关键词:中职汽修,技能知识,专业操作技能

笔者从多年的汽修专业教学实践来看, 加强对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培养, 在当今社会已显得尤为重要。

1. 教材需要移植行业标准

教师要建立汽车修理技术的鉴定标准, 并且将这些标准引入到教材内容和实际操作课程当中, 做到对教学环节的正确指导。目前, 我国已经对汽车修理专业进行了相应的细化, 并且已经制定了相关的国家职业技能的行业鉴定标准。作为中职院校汽修专业的教师, 应当掌握这些标准并且运用到实践教学过程中, 教师可以以理论课的形式让学生了解一些相关的技能标准, 同时对具体的实践操作不断进行巩固训练。

2. 重视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

教师和学生是教学过程中两个重要的参与者, 师生之间的和谐和完美的配合与否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的优劣和教学效果的好坏。当前汽修专业的实践教学中存在很多技术上的难题, 笔者认为解决这些问题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方面要积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将学生的学习变成学生的兴趣爱好。同时也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有长远的眼光, 让学生具备独自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 反复训练是培养学生实践技能的主要举措。教师应当及时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学习中所出现的问题, 并且运用针对性地解决措施。当然技能的最终形成并不完全取决于练习的次数和数量, 主要取决于学生自身的学习能力和学习特点。有些学生在训练过程中会不自觉地遵循教师的指导方法和教材内容知识的引导, 这样的学生能够快速地掌握技能知识; 有些学生则在每次操作训练过程中不断地进行反馈, 在多次的训练和反馈过程中学生能够更加完善自己的知识运用能力。在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当中, 教师应当定期对学生的知识和技能进行测验以便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 同时也有助于教师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作下一步教学内容的安排。此外, 对于现代化教学设备的运用在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上是非常必要的。

例如, 在发动机的拆装和维修教学过程中, 以两大机构和五大系的拆装为教学项目, 要求学生在对汽车的零部件学习上和认知上做到理性看待, 同时可以采取提问式的情境教学, 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自身在学习和探索过程中的问题, 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解答。这时, 教师就是问题解决的指导者, 学生成为了课堂教学主体, 这样就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 提升专业技能的实践操作能力。

3. 开展有针对性的技能训练

案例剖析解决方法是以实例教学为主要内容, 教师依据教学目标的要求, 将理论和实践融入到学生学习的内容当中去, 从而使学生能够掌握实际的专业知识。例如, 在电控发动机的故障学习中, 利用直观检测方法, 可以使学生快速且有效地确定故障的大体位置, 使学生能够针对性地进行故障的排除和解决。运用案例的教学方法, 将复杂的书面理论知识转变为学生能够理解的话语来讲授, 通过引导学生自己进行实践操作来提升学生的技能实践能力, 这样学生才不会感到汽修专业教学的枯燥无味, 从而提升课堂教学的效果。因此, 案例剖析的教学方法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来进行。这样不仅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还可以促进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 加强校企深层次的合作互动

开展创建技能实训和企业的相关合作, 是解决学生技能培养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中等职业技术院校, 教师不仅仅要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 更要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为了使中职院校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可以通过与相关企业签订人才培养计划, 从而可以制定更加有针对性的技能人才培养方案。

随着我国中职院校的发展和规模的扩大, 对学生的实践技能的培养已迫在眉睫, 因此, 广大中职院校应当积极地创新教学手段, 丰富教学内容, 以便真正地为学生的技能培养提供坚实的保障。

参考文献

[1]刘照军.高职汽车专业教学评价系统优化探索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0 (35) .

[2]包华林, 刘良华.“校企深度融合, 全程职业模拟”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0 (17) .

[3]梁钢.提高汽修专业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策略[J].科教文汇 (下旬刊) , 2010 (04) .

中职汽修专业学生技能培养策略 篇3

关键词:职业道德;培养;养成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1422(2016)05-0043-03

教育部将汽车维修专业认定为企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已有相当长一段时间了。在这期间,有汽车专业的职业学校,都先后加大了专业建设资金投入,不断扩大专业招生规模,争取最快最大化为社会输送紧缺人才,支持地方经济建设。所以,以往汽车专业的毕业生都很受企业欢迎,甚至出现供不应求的现象。但本校在创建国示范期间,我们专业教师到企业进行了调研,从企业反馈的用工需求来看,维修企业的用工需求正从以前的召之即来、来之能战的“技能取向”开始向具备吃苦耐劳、爱岗敬业、诚实守信等职业道德的“品德型”毕业生转变。企业把毕业生具备的职业道德作为选择人才的重要标准,这其中的原因除了职业学校培养的毕业生人数已超过企业的需求,企业可以有要求、条件、有目的地选择更好的毕业生为本企业服务外,还因为中职学校只注重学生的技能培养,忽略良好职业道德养成教育有很大的关系。为此,我们汽修专业教师近期通过对汽车维修企业的用工需求调查,总结企业对员工需要的职业道德内容。

职业道德是从事一定职业劳动的人们,在特定的工作和劳动中以其内心信念和特殊社会手段来维系的,以善恶进行评价的心理意识、行为原则和行为规范的总和,它是人们在从事职业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内在的、非强制性的约束机制。

一、汽车维修企业员工需要的职业道德主要包含的内容

(一)文明礼貌

由于汽车维修属服务性行业,不管你从事那个岗位工作,都少不了与客户沟通,这就要求我们的员工要仪表端庄、语言规范、举止得体、待人热情。在日系车的“4S”店,企业最为注重员工文明礼貌的行为培养,连员工向客户问候、帮助、答谢等行为都规定有标准的礼貌用语,用来树立企业的良好形象。

(二)爱岗敬业

爱岗就是热爱自己的工作岗位,热爱本职工作;敬业就是用一种恭敬严肃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工作。一个连自己职业岗位都不热爱的人,工作过程中肯定会缺乏动力,何来为企业创造利益?因此,几乎所有的企业都会把“爱岗敬业”写入《员工手册》或具体的《岗位职责》中去,要求员工树立职业理想,自觉强化自己的职业责任,自觉提高自己的职业技能,更好地为企业发展服务。

(三)诚实守信

诚实守信是为人之本,更是从业之要。其具体要求是指员工忠诚所属企业,诚实劳动、关心企业发展、遵守合同和契约。员工在工作过程中要维护企业信誉,树立产品质量意识;重视服务质量,树立服务意识,保守企业秘密。汽车维修企业尤其是汽车“4S”店的员工掌握着企业众多的客户信息和技术资料,这些信息和资料一旦泄露给竞争对手,会给企业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因此,企业的《聘用合同》会明确要求员工必须遵守诚实守信的职业道德。

(四)遵规守纪

遵规守纪指的是每个从业人员都要遵守纪律、制度和法律,尤其要遵守职业纪律和与职业活动相关的法律法规。任何企业,都会制定适合其发展需要的相关规章制度,同时要求员工必须遵守。因此,一个连法律、企业制度都无法遵守或经常违反的人,即使他工作能力再强,也是不会受企业欢迎的。

中职学校汽修专业如何在专业技能训练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

(五)团结互助

指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中,为了实现共同的利益和目标,互相帮助,互相支持,团结协作,共同发展。任何一个企业发展,都不可能是单凭某一个的能力可以办到的,只有所有的员工团结互助,共同努力奋斗,才能创造企业的辉煌。汽车维修是一个系统的技术活,操作过程中牵涉多个部门、多个岗位、多个技术工种,只有里面的每一个人员都相互协作,团结互助,企业才能正常运作。所以,汽车维修企业要求员工必须具有团结互助的职业道德是必不可少的。

(六)吃苦耐劳

任何人的成长和成才都不可是轻轻松松一帆风顺的,我们常说常唱“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没有人能够随随便便成功”。众多知名企业家的成功案例告诉我们,他们能够有所作为,成就一番事业,都是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艰苦创业,一步一个脚印走上来的。因此,吃苦耐劳不仅是企业员工应具有的职业道德,更是每个追求上进,有理想有抱负的人应具有精神品质。汽车维修企业的员工,尤其是一线的维修人员,因其工作内容的特殊性,工作过程相对较为辛苦,这就更加要求企业员工必须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

(七)安全第一

安全生产是指在生产过程中保障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所谓人身安全,是指在生产的各个环节消除危害人身生命与健康的一切因素,保障工作人员的安全健康;所谓财产安全,是指消除生产场所和生产环节中损害厂房、设备、设施、材料、产品及其它财产的一切危险因素,保证资产设备安全和生产安全正常运行。汽车维修企业的员工尤其是维修人员在生产过程中,稍不注意就容易产生事故,导致人身和财产损失。所以,企业员工要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意识,时刻提配自己不能马虎处事,因为人的生命只有一次。

职业道德教育是中职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内容,为此众多职业学校都有开设职业道德课,或要求班主任在班会课上要经常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这些传统职业道德教育,主要进行道德理论的灌输和道德规范的传授,将职业道德教育变为职业道德知识的教育。这种忽视道德实践和行为训练的教育途径,往往教育效果甚微。而在技能训练过程中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养成教育,因学生亲身体验和感受,就有机会激活其内心信念,树立良好行为准则,从而逐步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行为。

二、在汽车实训教学中进行职业道德养成教育的途径

(一)通过实训室场“5S”管理进行职业素养养成教育

5S管理办法起源于日本,5S是日语整理(Se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清洁(Seiketsu)、素养(Shitsuke)5个词的简称。实训室场采用5S管理办法,主要是通过规范实训现场、设备、工具,营造一目了然的工作环境,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最终提升学生的品行,达到革除马虎之心,养成凡事认真的习惯,遵守规定的习惯,自觉维护工作环境的良好习惯。5S管理最终目的是达到养成素养,养成追求整洁高效、遵守规则、积极主动的良好的习惯。如今,众多的汽车维修企业特别是汽车“4S”店,都在实行5S现场管理方法。我们实训室场执行5S管理制度,模拟企业真实工作场景,养成学生良好学习习惯,从而提高学生就业竞争能力。多年的实践表明,5S管理对于实训室场改善工作现场、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提高教师教学质量均有明显效果。教师只需在实训技能训练中,认真贯彻5S管理内容,便可使学生养成良好职业素养。

(二)通过纠正学生的不文明用语,培养学生的文明礼貌行为

中职学生是一个特殊群体,他们当中很多文化素质较低,在学生们的彼此交往当中,经常会出现不文明用语的现象。若要究其原因,既有生活环境的影响,也有港版传媒的影响,还有网络语言的泛滥。但最主要的还是生活环境的影响。如今的青少年,课余生活特别丰富多彩,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过程中,受家长、亲戚朋友、周围邻居的直接影响,潜移默化地出现不文明用语,甚至脏话成篇。还有部分学生认为,同学相聚闲聊不说一两句脏话感觉气势不够,达不到痛快淋漓之效,甚至认为只要是熟人这样做才表现亲热。而在专业技能训练中,很多时候由于学生相互之间要进行配合来完成工作任务,彼此之间少不了语言交流,学生在这较宽松的环境中往往会爆出一些不文明用语或脏话。作为实训指导教师若忽视这种不文明现象,长此以往学生就会觉得说不文明用语是自我宣扬的一种方式,是自我表现的最佳途径,最终养成不文明礼貌习惯。这些学生毕业后进入企业,在与客户沟通过程中,会因一时用语不当,破坏企业的良好形象,给企业造成重大损失。这样的毕业生肯定不会受到企业的欢迎。因此,当学生出现不文明用语时,我们老师一定及时帮助学生纠正此不良习惯,发现一个纠正一个,不分场合,不分时间。对出言不逊的学生,老师要以负责任的态度跟他分析清楚将来的利害关系,切莫因小而不为,避免将来造成严重后果。在做法上老师可以不断鼓励学生多使用敬语进行相互交流讨论,并对做的好的学生给予表扬。此外,加强监督,建立学生之间相互监督的制度,并对问题特别突出的学生予以适当的惩罚。只要上课老师能勇敢纠正学生的不文明用语,学校里就可以形成良好的语言环境,将来学生毕业后应聘到出企业,才会具有文明礼貌的良好职业道德。

(三)通过实训课前的纪律教育,深化学生遵规守纪意识

学生在进行实训操作之前,老师进行相关的纪律教育和安全教育是有必要的,也是必须的。因为实训操作时,多个学生在同时操作,有的分组多个同学协助合作操作,老师只有一两个,不可能全面顾及所有学生,此时部分纪律意识薄弱的学生最容易行为“出轨” ,出现串岗、离岗,甚至玩手机、打闹等严重违纪现象。学生的这种行为若得不到纠正,久而久之就会形成不良习惯,毕业后进入企业,因工作过程的纪律相对较宽松,就很自然地出现违纪现象。这种容易违反企业职业道德标准的员工,企业肯定是不受欢迎的。因此,为了培训学生良好的职业道,深化学生遵规守纪意识,我们老师可以通过实训课前的纪律教育,和实训内容各个环节的落实,培养学生在实训、实习中严格遵守操作流程,服从组织安排。此外教师还可以和学生之间建立相互监督考核机制,使学生自觉树立遵规守纪意识,从而培养学生达到企业所需的职业道德要求。

(四)通过工作过程的系统化进行团结互助养成教育

工作过程系统化是指学校实训项目的内容,模拟企业实际工作过程和工作任务进行相关教学,使学生掌握的技能最大化接近企业的用工需要,从而培养适合企业需要的实用型人才。教师在实训教学过程中,可结合行业、企业特点及职业角色特点,设计一些真实的案例任务,让几个学生扮演其中的不同角色,模拟真实工作环境,让学生学习团结合作来完成工作任务。在让学生模仿角色的过程中,可以体验该角色内心世界的道德情感,感受该角色与周围世界人和物的关系,认识该角色应履行的责任、义务、应恪守的道德规范等,并以此为参照,反思自己的生活态度和日常言行,从而培养学生团结互助的职业道德。

(五)通过模块化课程设计,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品质

近期我们专业老师通过对被企业遣送回校的实习生进行调查,发现大部门学生都是因为怕苦怕累,缺乏敬业精神,工作不够积极主动,从而无法胜任企业的工作岗位。出现这种状况,其中的原因除了部分学生家里生活条件较优越,从小就过着悠闲自在的生活,从而难以适应工作需要外,还和学校一向不够重视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养成教育有很大关系。学生不具备企业所需的吃苦耐劳品质,要他从学校出来就接受较强的劳动生产,甚至加班,哪受得了那番苦,结果自然被企业淘汰出来。现实的情况告诉我们老师,必须在我们的平时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相关内容渗透,尤其是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品质已显非常迫切。作为汽修专业的学生,其实我们完全可以通过模块化课程设计,来培养学生听吃苦耐劳的品质。因为模块化的课程要求学生在一段较长的时间里完成某一门专业课程的学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进行较长时间的实训操作,这就与学生在企业长时间进行同一项目的工作内容相似。只要老师给予正确引导,克服学生出现怕吃苦而不愿主动动手或实训过程中偷懒的现象,就能逐步树立学生的工作自信心,达到培养吃苦耐劳的品质。

(六)通过实训前的入门指导,深化学生的生命安全意识

世间万物人的生命最为可贵,不管是企业还是学校,都最怕发生安全事故,出现人员伤害。企业要求员工必须树立安全意识,一般会通过岗前培训来加强。职业学校要深化学生的安全意识,其途径也可以通过实训前的入门指导来完成。每一次的实训前,老师把实训中需注意的有关安全事项,先进行提示、强调,必要时进行示范,让学生掌握实训操作规程,明白有关注意事项,牢固树立安全意识,从而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只有这样,学生时刻自我反省,才会养成生命安全意识,达到与企业所需职业道德标准接轨。

三、结论

职业学校在专业技能训练中培养学生的良好职业道德,比一般的职业道德理论教育更有成效,途径更为宽广。因此,教师在上实训实习课时,切莫忘记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养成教育。在方式方法上,除上述途径外,还有众多做法,这需要我们去挖掘。《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提出:“职业教育要把德育放在首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坚持育人为本,突出以诚信、敬业为重点的职业道德教育。”由此可见,培养学生良好职业道德是中职学生教育的重要内容,在专业技能训练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提高职业素养,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将来胜任工作岗位要求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刘晓丽.培养学生职业道德的体验式教学的对策研究[J].中国新技术产品,2009(15).

[2]王珍.加强高职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探析[J].海峡科学,2008(2).

[3]刘永旭,邹伟全,林燕.如何依托工学结学培养高职学生的职业素质[J].科教兴报-教育科研,2010(9).

汽修专业基本技能竞赛总结 篇4

在部门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关怀下,在汽修厂和各班主任的大力支持下,我们汽修专业举行的13级汽修专业技能竞赛圆满落下了帷幕,此次技能竞赛较好的贯彻落实了我校关于开展专业技能竞赛活动的意见,突出了 “以赛促练、以赛代考”的竞赛宗旨。本次技能竞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了学生实际操作技能的提高。此次技能竞赛取得了圆满的成功,达到了赛前预期的效果。现将本次竞赛总结如下:

一、组织

本次技能竞赛从5月13日开始,5月16日结束,历时4天。赛前围绕技能竞赛,在部门分管教务陈主任的精心指导下,我们针对此次技能竞赛开展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本着“以赛代考”、“以赛促练”并对此开展了一系列的备赛工作。通过前期紧锣密鼓的筹备工作,根据竞赛总体方案计划,本次专业技能系列竞赛共计报名学生86人,实际参赛学生86人。其中13汽修(1)级学生参赛29人;13汽修(2)班学生参赛33人;13汽修(3)班学生参赛24人。本次技能竞赛共有四个项目,每个项目50分,合计200分。四个项目分别是:凸轮轴拆装、鼓式制动拆装、起动机拆装、汽车倒库,其中拆装项目的实践限制是20分钟,提前完成拆装任务的会获得相应的加分,汽车倒库有两次机会,车辆驾驶过程中,如果熄火就是0分。在赛前,我们将竞赛的详细规则和要求分别张贴在三个汽修班,供学生参考。

二、过程

竞赛的第一天,是13汽修(2)班打头阵,进行一天的汽修基本技能竞赛。竞赛的第二天是13汽修(3)班比赛汽修基本技能,13汽修(2)进行汽车倒库竞赛。

竞赛的第三天是13汽修(1)班比赛汽修基本技能,13汽修(3)汽车倒库竞赛。

竞赛的第四天是13汽修(1)进行汽车倒库竞赛。

二、结果

此次竞赛获得了圆满的成功,大部分同学对相应的实践操作项目有了更加详细的认识。

此次竞赛共有9人获得的相应的奖项,其中一等奖分别是:葛坤、张伟军、袁磊;二等奖分别是:祁刚、肖凡、陶宜昌、蒋月亮、姬成成、高福坤。

根据此次技能竞赛过程,我们深刻认识到开展系列技能竞赛的重要性。为更加深入持久地开展系列技能竞赛、更加合理的利用技能竞赛,需要我们在逐渐开展系列技能竞赛的过程中建立比较完善的技能竞赛机制,以职业技能等级考核和企业实际工作要求为标准;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技能大赛,不断提高自己的动手操作能力。

汽修专业组

中职汽修专业学生技能培养策略 篇5

1、对所任汽修专业学科的教学工作及教学质量负责,根据学校要求制订实施教学计划,做好期中、期末考试的质量分析,及时总结教学经验及教训。

2、熟悉本专业教科书,努力钻研。针对学生实际备课,力求创造性地处理汽修专业教材,写好每一个教案,做到没有教案不上课,课后认真书写课后总结和反思。

3、认真组织好课堂教学秩序,讲究教态,搞好课堂纪律,注意职校学生的特点和学习习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利用40分钟,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保质、保量地完成课标规定传授的知识和应培养的专业技术能力。

4、指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认真做好提优补差工作,热情辅导成绩较差的学生,帮助成绩优秀的学生发挥特长,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所发展。

5、积极组织、参加有关汽修专业选修课教学,组织学生参加本专业的技能竞赛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拓知识视野,帮助优秀学生提高本专业有关的技能、技巧。

6、按计划搞好检测、考试,出题份量与难易度适当。力求既有利于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又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7、积极参加教学研究活动,新老教师都要虚心学习,取长补短,认真研讨,互相切磋,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力求写出一定水平的教学科研论文。

8、加强与班主任的联系,结合教学,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中职汽修专业学生技能培养策略 篇6

1、课程教学:承担一门汽修专业主干课程的教学任务。

2、实践教学:指导学生实验、实习、和技能训练。

3、教研工作:参加汽修实验室建设,参加专业进修、教育教学理论培训、汽车维修工培训,不断提高专业水平和教育教学水平;参加教育教学研究,参加社会需求和毕业生反馈调查,在校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

4、科研工作:了解汽修专业发展动态,参加专业研究工作,参与技能培训和社会服务等工作。

中职汽修专业学生技能培养策略 篇7

1 利用开学契机, 培养学生对汽车的兴趣

学习兴趣是学生认识世界, 渴望获得知识和探求真理并带有情绪色彩的认识倾向, 学习兴趣又是在好奇心、求知欲的基础上产生的, 是学习需要的一种表现形式。因此在每年新生进校的时候我们都会给学生进行专业介绍及引导, 要让学生们知道我为什么要读汽车专业?学汽车专业有哪些好处?我们应该怎么学习汽车专业相关知识?学生只有明白了这些问题才能够很好地学习相关专业知识。在介绍汽车专业时我们可以先组织学生看一场关于汽车的电影, 比如《极品飞车》等, 可以让学生了解很多关于汽车品牌、速度、改装等各方面的知识, 让学生对汽车产生一个直观的印象。然后我们再讲解某些汽车的品牌的故事, 比如周润发和劳斯莱斯汽车的故事, 引出劳斯莱斯品牌;我国汽车发展和大众汽车的结缘, 引出大众汽车品牌;赛车的发展史, 引出法拉利和兰博基尼汽车。在这里我们还可以讲解汽车在生活中的作用, 让学生知道汽车专业和我们生活关联, 对我们生活产生的影响。这样学生在对汽车行业产生一个直观的印象以后还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紧密联系产业技术发展规律, 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 从我国汽车产销量的增加, 谈就业前景;从汽车新技术的发展, 谈行业岗位结构;从知名厂商发展, 谈企业对人才的职业要求。让学生在学习中, 随时了解社会对汽车人才的需求, 用职业人的标准要求自己, 提高从业的兴趣和准备。在这里我们还可以在课堂中穿插《汽车百年》视频, 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汽车的发展史。

《汽车百年》是第一部由中国导演制作的汽车历史纪录片, 是中国第一部以百年汽车发展史为线索, 反映人类为理想而不断进取的大型高清电视专题片。片中, 奔驰、法拉利等名车的后代传人面对镜头讲述了祖辈与汽车的故事。追寻汽车的足迹, 我们看到了文明的演进, 看到了由技术驱动的社会变革, 看到了人类永不停止的创新和探索。从马车到汽车, 从交通工具到艺术品, 从公路的建设到城市的发展, 它为人类带来激情与梦想, 带来工业生产方式的革新, 决定着国家经济的命运兴衰。当汽车的世界出现了中国的身影, 历史即将见证中国制造的力量和一个民族的崛起。学生对汽车发展及社会价值更详细的了解后, 在学习方面才会有更多的想法和方向, 才能更好的去学习汽车专业知识。

3 采用项目教学方法, 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

专业理论的学习确实是枯燥的, 如果只采用传统的讲授教学, 即使应用了多媒体进行教学, 学生的注意力也难长时间集中。怎样让我们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一直保持状态呢?在教学实践中, 我经常采用项目教学法, 都能较好的解决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的问题。

1) 在课前, 我会以一个电视上面或者身边的实际情况为例子创设情景导入课题, 或者观看一段多媒体视频创设情景导入课题。2) 对班上的学生进行分组 (好成绩和差成绩搭配、胆大的和心细的搭配、活泼的内向的搭配, 尽量让每一组的学生整体实力相当, 又能保证每位学生都能进入到学习状态) 。我班上一共41人, 我把他们分成8组, 其中7组5人, 还有一组6人;3) 然后在黑板上写出本堂课需要学生完成的任务, 并给学生说明完成的方法;4) 接下来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合作讨论, 完成老师在课堂布置的任务;5) 每一组选派一名学生来展示他们的学习成果, 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及怎么解决的, 其他学生在下面认真听并在本子上记下该组的优势和不足;6) 再由其他学生进行点评和补充说明。7) 最后由老师对全班的总体学习情况进行点评, 并把该课程全部内容一一进行归纳总结, 对重点和难点突出讲解与强调。

采用这种学习方法的前提措施是学生的平时成绩由课堂参与回答问题来获取。这样学生上课就有事情做, 也能主动参与课堂学习, 提高了学习兴趣。

4 让学生先认识零部件, 再学习理论知识

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 是人们在实践的基础上, 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人的感官而产生的一种关于事物现象的认识, 没有感性材料, 理性认识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中职学生由于文化基础较差, 而汽车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科技综合体, 它既含有配合精密的机械机构、液压控制机构, 还有复杂的电子技术应用于汽车的发动机、底盘系统、电器装置、及其它附属机构等, 并且装配在汽车上的零部件有成千上万。如果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 先讲理论, 再到实验室去做实验, 往往收效不大。学生由于缺乏对汽车零部件的感性认识, 教师在讲授汽车相关理论知识的时候, 会令学生由于理解不了或听不懂而产生畏难的心理, 对学习失去兴趣。因此, 我们在讲新课时, 可先让学生在课堂上通过多媒体、挂图或动手去拆装汽车的零部件或总成, 让学生对汽车的零部件产生感性认识。通过多媒体和实物, 把枯燥、单调的汽车构造原理融化在多姿多彩的真实情境中, 化抽象为直观, 化刻板为生动, 同时在这些学习过程中产生疑问, 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让学生找出他们缺乏的知识和“还不能够处理”的情境。这时, 教师就可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给予一一解答, 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学生有了兴趣, 学习才会主动和有效。

摘要:本文主要从学生开学、产业联系实际教学、教学方法以及先实践后理论这4个方面论述中职汽车专业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学生一旦有了浓厚的学习兴趣, 学习效果也会有显著的提升。

中职汽修专业学生技能培养策略 篇8

关键词:规范;汽车维修技能;训练

中图分类号:G71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10-0055-02

一、对于规范的认识

对于规范的含义存在许多不同的研究表述,普遍认同的观点是:规范是集体共有的行为准则。规范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是存在于主体间的。也就是说,规范必须被群体所共享,仅存于某个人头脑中的行为准则是不能被称为规范的;规范应该是一种行为准则,人们出于功利的目的,或出于一定的认知方式和认知基础,做出符合规范的行为或对这种行为产生一定的期望;从规范作用来看,这种行为准则既可能表现出工具性,也可能表现出构成性,或者同时表现出这两种特性。对规范的理解,应从行为体的角度,将规范看作一种功能性的存在:或限制,或建构,这都是从规范对行为体的作用来描述的。

由上可知,规范意指群体所确立的行为准则,是明文规定或约定俗成的标准,或是指按照既定标准、要求进行的作业,使某一行为或活动达到或超越规定的标准。对于某一工程作业或者行为进行定性或定量的信息规定,并影响行为的决策、行为方式、行为过程、行为的结果。

二、汽车维修技能规范的理解

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法则的活动方式。从职业角度而言,技能是为了完成某职业活动,按照职业要求,通过练习而建立的操作和智力系统。技能的活动方式不是随意行为、也不是习惯,而是必须符合活动的客观要求和内在规律,即职业活动的专业规范,包括标准及要求。因此,技能本身具有规范的属性。

汽车维修技能指利用必要的条件,包括维修工量具、仪器、设备、材料、维修资料、场所等条件,按照维修技术要求和作业规范,实施对汽车性能恢复的一系列活动的总称。它是顺利完成汽车维修工作任务,构建岗位职业能力的重要内容。汽车维修的对象是高度机电一体化的汽车产品,同时维修作业涉及大量的包括维修工量具、仪器、设备、材料、维修资料、场所等条件,汽车维修的质量、安全、环境保护问题就显得十分重要,这些问题解决必须依靠维修职业的标准、规范来保证。因此,汽车维修技能由于职业的特性决定了其规范属性尤为显现,主要包括流程规范、操作规范、技术规范、作业要求的内容。这些规范直接影响维修技术、维修质量、工作效率以及管理水平。

(一)汽车维修流程规范。汽车维修流程规范一般指维修岗位完成工作任务的一系列步骤和环节的规定。一般依据国家相关规定和维修职业要求,制定不同企业、品牌的流程规范。汽车维修流程从以下三个不同层面来说明。

1、生产流程规范。指生产维修岗位完成工作任务的一般程序,即预约→前台接待→维修作业→终检→交车→回访环节。

2.作业流程规范。指维修作业的一般过程,即接车→作业准备(材料、场地、工具和设备等)→检查、诊断→排除、恢复→终检→交车过程。

3.操作流程规范。指维修操作的一般步骤,是作业流程一个环节的具体步骤。一般是按国家相关汽车维修标准的规定,具体的品牌车型以及作业项目的维修操作步骤来执行。

(二)汽车维修操作规范。汽车维修操作规范一般指维修作业过程中,正确、安全地使用徒手、工具、量具、仪器、设备和材料等,多以具体的品牌车型及作业项目的维修操作要求,完成拆卸、装配、更换、检查、检测、调整等的具体维修操作行为。如车辆举升、部件外观检查、电解液密度检测、万用表使用、电压检测等操作规范。

(三)汽车维修技术规范。汽车维修技术规范一般指维修作业操作的技术标准、要求和规定。是依据不同车型、系统装置,为了保持正常的结构和功能所必须的技术标准。既可以体现为定性的规范,如螺栓的损伤,漆面的光泽度、油纹的均匀度等。但更多体现为定量的规范,如螺栓的扭力、蓄电池的充电电压值、水温传感器的电阻值等。一般是按国家相关汽车维修技术标准的规定,或具体的品牌车型维修技术标准来执行。

(四)汽车维修作业要求。汽车维修作业要求包含作业流程、作业方式、作业效果和质量、作业时间的规定。汽车维修作业流程也属于流程规范的范畴,而汽车维修作业方式一般有流线作业、小组作业、个人作业等组织形式规定;汽车维修作业效果和质量指维修完成后功能恢复状况和呈现效果的规定;作业时间指完成作业的工时要求。

三、汽车维修技能训练原则

汽车维修技能规范是顺利完成维修岗位工作任务的前提,是构建职业需要的能力要求,是个体的能力发展与解决实践问题所必须具备的。汽车维修技能本身固有的规范属性,是汽车维修技能的核心价值体现。因此,对于汽车维修技能的训练,必须基于流程规范、操作规范、技术规范、作业要求作为标准和规定来实施。长期的汽车维修技能训练实践证明,按照以下原则,对于构建基于规范的汽车维修技能具有很好的效果和推广价值。

(一)技能训练“过程导向”原则。“过程导向”原则指训练中严格按照企业岗位的生产流程、作业流程和操作流程来组织和实施,培养流程导向的思维和行为能力。在训练中的具体做法有:制订符合作业流程和操作流程的详细计划;按作业流程和操作流程的步骤,分段或整体实施技能训练项目。

(二)技能训练“经济性”原则。“经济性”原则是操作规范的主要原则之一,是指技能训练中要考虑技能操作的高效性问题,从而提高作业效率。这就要求技能训练中减少动作的数量,消除无用动作;同时协同进行动作,如双手作业,双人作业等;减少时间等待,使作业更平稳;缩短动作的距离;尽量让动作简单轻松化;规范、流畅的流程等。

(三)技能训练“有效性”原则。“有效性”原则是汽车维修作业规范的最重要方面,是保证作业质量、效果的核心前提条件。“有效性”原则考虑的是流程规范、操作规范和技术规范、作业要求的整体性效能,各方面缺一不可,任一方面的任一环节出现问题都将对维修技能水平、作业效率和质量造成影响。原因在于任何一个工作任务都是通过一个或者一系列动作,按照操作规范、技术标准,能准确的完成作业内容,达到作业要求。“有效性”的核心内容包括规范流程、规范动作、技术标准、作业内容、作业要求等。技能训练的目的在于能否正确的掌握技能,完成作业任务,能否达成作业要求。所以,在技能训练中必须坚持“有效性原则”,必须根据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行业标准,以及维修手册等规范标准,强调技能规范的训练,这是技能训练的核心。

(四)技能训练“5S、安全和环保”原则。行为习惯是技能训练的重要目标之一,属于技能的专业规范范畴。技能“5S”管理就是采用企业的“5S”管理规范,即“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是汽车维修职业规范。因此,在技能训练中必须坚持“5S”管理规范的养成。

技能训练中常有操作的伤害事件,有工量具及设施、设备等的损坏,有把废弃的机油、蓄电池、香蕉水、涂料等随便丢弃等现象的发生,会造成安全事故、环境的污染,会形成不良的职业习惯。所以,在技能训练中必须坚持“安全和环保原则”。必须把技能的“安全和环保原则”放在首位,这是技能训练的前提;必须有杜绝所有不安全、不环保的意识。训练前,应进行相关的安全教育,把所有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防护问题、环保问题考虑到,并有规范的措施来保证。在训练中,要把安全环保的操作动作点讲解、示范正确、清楚,进行监控、指导,必须确保安全环保能够做到。在训练后要反思,要对“怎样更安全的做”进行增补。具体执行“动作安全环保” 原则的技能训练,要注意以下几点:场地、设施和设备、工具和量具、仪器、材料等的使用状态是否安全,安全使用、操作的规程、方法是否掌握;安全环保操作的关键点应作为训练的重点,也是监控、指导的重点。

(五)技能训练“适用原则”。技能来源于实践,应用于实际生产。由于现代汽车技术、工艺和材料发展速度快,导致汽车维修的设备、材料、技术更新,造成汽车维修规范的升级变化。一方面,如“刮瓦”、起动机电磁开关检修等传统技能在生产实际逐渐淘汰。二方面,如发动机尾气检测、水性漆喷涂等新技能逐渐普及,新技能的规范也在发生变化。因此,技能训练应该坚持“适用原则”,选择当前适用的技能,按新规范、标准来开展训练。

参考文献:

[1]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姜大源,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1,ISBN978-7-5041-3633-6。

[2]规范的含义与作用分析,高尚涛,国家政治研究,2006年第4期

[3]教育心理学,冯忠良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2,ISBN978-7-107-22420-1。

中职汽修专业学生技能培养策略 篇9

刘菲菲

湖南省邵阳市计算机普通中等专业学校

摘要:中职学校的培养目标是适用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有熟练的操作技能初中级应用型人才。但会计专业教学中存在着不少问题,影响了学生操作技能的提高,本文对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相应的改善策略,为我国中职学校会计专业教学提供了良好的建议。

关键词:中职 会计 操作技能

1引言

中等职业学校会计专业培养的毕业生,应该是面向基层企事业单位从事会计核算工作和经济管理工作的人员。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我国近年来的既定方针,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问题越来越迫切。目前,在中职学校的会计专业教学中,只注重书本知识的传授,讲得多,实践少,忽视对学生操作技能的培养,专业技能训练和实践操作相当薄弱。对中职的会计专业学生来说,动手能力强是他们与财经类高校学生竞争的主要优势,也是他们在社会上的立身之本。会计专业的操作技能主要指学生对于会计核算的具体动手能力,主要包括:从事基层单位会计核算工作能力,包括手工记账能力和电算化操作能力,能熟练进行凭证填制和审核、账簿登记、成本计算、会计报表的编制;具有较强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和点钞、珠算等技能。

2中职教学存在的问题

许多中职学校在会计教学中也逐渐意识到了实践性教学的重要性,建立了校内模拟实验室和校外实习基地。但纵观大多数中职学校的会计实践性教学,在整体上尚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实践性教学体系,在师资队伍建设、教学安排、实验设施配备等方面均存在着一些缺陷。

2.1教师实践能力差

中职学校会计专业的教师,大多数都是从高等财经院校毕业直接分配到学校的,一进入学校就忙于繁重的日常教学事务工作,很少再有时间和精力去企事业单位进行实习和调研。所以,虽然中职教师尽管理论知识和教学经验丰富,但在 1

实践技能方面较为薄弱。况且,会计政策、法规等也在不断更新和变化,如果不能到基层亲身体验,单靠报刊杂志、网络了解的内容也是非常肤浅的。鉴于上述原因,许多中职学校会计专业的老师在指导实践性教学时往往会感到力不从心,不能很好地把理论知识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只能浮于形式,不能起到实质性的作用。

2.2实践性教学安排不合理

中职学校的实践性教学主要分为校内模拟实训和校外顶岗实习两个阶段。由

于会计学科的特殊性,使得许多中职学校在校内模拟实训和校外顶岗实习组织安排上尚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实践性教学体系。例如:校内模拟实训,由于教材和实训条件的限制,教学内容单一;有些学校只重视手工记账方面的实训而忽略会计电算化操作;有些学校是在理论内容全部完成后,再进行模拟实训,达不到理论和实践的和谐统一。校外的顶岗实习中职学校大都安排在毕业前的最后一期或最后一年,由于单位会计核算资料具有机密性的特点,一大批即将毕业的学生不能到单位的财会部门进行顶岗实习,很多时候在从事与专业无关的工作。大部分学校也是把最后的实习环节做为了为学生找工作、安排就业的阶段。以上现象,均不能满足实践性教学系统性、完整性的要求,从而导致许多学生毕业后找不对对口工作,或是找到了对口工作也很难在会计岗位上熟悉各种业务、独挡一面。

2.3实验设备不完善

在长期传统教学思想的束缚下,会计模拟实训室在品种、规格、质量等方面

尚存在许多欠缺。中职学校中凡有会计专业的一般配有相应的专业实验室,但在这些实验室中能真正能为学生提供各行业单位账务处理流程的全过程实践性操作的并不多。许多学校建设实验室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应付各种上级评估与检查的需要。所以,这些学校都持有只要实验室建起来就行的观点,至于能不能用、使用率高不高、效果怎么样都不甚关心。

有些中职学校只建立了手工模拟实验室而没有电算化实验室,致使学生在电

算化实践操作技能方面较为欠缺。这也是中职会计专业毕业学生不能适应社会需求的重要原因之一。

3提高学生操作技能策略

综观中职学校实践性教学的重要性,各职业学校在提高实践性教学水平和学

生实践操作能力方面做了许多努力,也取得了明显的成果。但就会计实践性教学的现状而言,还有待于进一步改进和提高。根据上述存在的问题,给出相应的策略。

3.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为了提高教师的实践操作水平,可以从两方面来开展。一是聘请企事业单位行业专家来学校担任实训指导教师,现场专家虽然没有丰厚的理论知识与教学经验,但实践经验非常丰富,许多实际中的具体业务、问题处理方法都碰到过、经历过,会计职业判断能力非常强,他们与专业教师配合,教师讲授理论知识,他们指导实践操作,肯定会收到好的教学效果;二是安排教师定期下基层锻炼,教师欠缺的就是实践操作技能和实际工作经验,定期安排他们下基层锻炼可以提升他们的实践操作技能,也能够熟悉各种不同和繁杂的经济业务以适应理论教育与实践指导的要求。再者,会计方法及政策也在不断更新,适时安排教师到基层熟悉这些方法和政策有利于及时调整教学内容,与时俱进。

3.2合理安排教学

会计工作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技术操作工作,学校应该建立理论与实践相融

合的以职业岗位作业流程为导向的模块化课程结构,为学生适用会计各工作岗位的需求打下良好基础。

在实训时间安排上,首先做到在平时课堂教学中,强化专业技能训练,边理

论、边实训,将实践性教学始终贯穿于整个课程教学体系中,全部教学课程完成后再进行一次综合实训,进一步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在每学期的暑假或寒假期间,要给学生布置社会实习任务,要求学生充分利用自身家庭、朋友等社会关系,深入到基层单位的会计部门进行实习,增强会计工作的感性认识;最后,学校要高度重视学生在离校前的最后一期或最后一年的校外综合实训,要把它作为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来抓,安排专业教师进行跟踪指导,安排班主任进行管理。只的这样,才能达到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才能为社会培养合格的会计人才,实现学生“零距离”就业。

3.3完善实验设备,加强校企合作

对校内实验室主要是完善实验设施和提高利用效率。在实训室要配备会计各

工作岗位需要的设备,同时要建立财会部门与银行、税务、工商、保险等部门和

购销往来单位的业务办理模拟实训场所,并引导学生、教师对实践性教学的重视,尽可能地利用现有的实验设施。

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在实践性教学中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要满足会计

实践性教学的需要,必须在校外建成立几个相对稳定的实习基地。较行之有效的方法是进行校企合作,校方派资质深厚的教师下企业进行理论培训,技术指导,帮助他们解决财务决策上的实际问题;聘请企 业会计人员到校作会计专业知识

讲座,进行实践指导,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也便于安排学生到企业参加实习实训。

学校课堂不仅是教授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殿堂,更是教授学生怎样学会自己

动手操作的圣地。因此,会计专业的教育者应该认识到,在我们开始给学生传授会计专业知识时就应该以培养学生操作技能为指导思想进行授课。学生会计操作技能的提高不是通过一两次的模拟实训就能达到的。在实际工作中,要使会计人员具备较高、较硬的动手操作技能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因此,在专业教学中应该特别重视从多方面的途径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参考文献

中职汽修专业学生技能培养策略 篇10

摘要:中职汽修专业必须以就业为目标,把实验实训作为重点,并与实际生产相结合,加强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关键词:中职汽修专业;实验实训教学;素质 随着汽车新技术的发展,车型的改进,中职汽修专业教学必须把实验实训作为重点,充分关注社会的需求,以促进学生的就业为目标,把就业导向作为中职汽修的办学理念,切实加强教学建设和改革,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突出技能为主的办学特色。建设实训基地是基础实训基地分为校内和校外实训基地,这两个基地是实现实训教学的重要物质条件。(1)校内实训基地建设。2001年我校的1700万元的日本无偿援助汽修设备到位,建立了实训中心。包括汽车发动机拆装与检测中心、底盘拆装与检测中心、电器设备拆装与检测中心、车身修理与喷漆中心。主要设备有发动机综合测功仪、V.A.G1552解码器、镗缸机、磨缸机、电喷喷油器清洗机、火花塞实验仪、奔驰四缸柴油发动机、菲亚特汽油发动机、汽油机与柴油机透明模型、废气分析仪、烟度分析仪、轮胎拆装机、轮胎动平衡测试仪、制动测试台、灯光测试仪、汽车升降机、国内一流烤漆房等290多项维修设备。(2)校外实习基地。与轻型汽修厂、储运公司汽修厂、松花江专修汽修厂、江苏钣金喷漆汽修厂等十多家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作为实习基地实习、实际操作、排除故障、解决疑难问题。并且当学生毕业时,由厂方和学生双向选择,实现招工与就业双赢。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是保障中职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是理论与实践教学紧密衔接的纽带,是实现实验实训的有力保障。要求教师:(1)熟悉教材。(2)了解学生基础,因材施教。(3)操作技能熟练。(4)有一定的实际修理技术。(5)组织教学能力强。(6)校内外协调管理能力强。(7)能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如多媒体、幻灯片等。注重专业教师的进修、培训、技能比赛。一方面做好在职学习和教研,一方面参加河北省组织的汽修骨干教师培训和专业教师技能比赛。先后参加了河北省师大职技学院、河北省农大、邢台职技学院、河北省劳动厅、河北省交通专科学院等组织的培训和技能比赛,使专业教师从理论和技能等多方面都有所提高。另外,利用到校外汽修厂实习,聘请专业修理人员到校讲课等方式,加强技能训练,提高教学质量。细化规则为关键明确实训的目的与要求,要求学生写好实习计划和实训报告。具体内容如下:(1)掌握各总成、零部件就车检测、拆装的顺序、方法和内容。(2)各部件拆下后的分解、检测、清洗、修理内容和调整方法。(3)配合教材、多媒体课件和实验台的演示,学习其结构、工作原理。(4)由教师设置不同的故障,学生对该系统进行诊断,找出故障原因。根据故障现象,拆下相应的总成或零部件,进行检测、分析原因、排除故障、正确安装、调整,掌握修理技术。(5)作好训练日志,开展专题讨论,及时总结。(6)进行考核,针对不同车型,由学生独立分析,查找资料,完成故障诊断与排除修理的全部操作。(7)学生在完成一个阶段的学习和训练后,要经常、及时地到校外实习基地进行实际操作,检验学习效果,增加动手机会和对不同车型的了解、对比,不断提高综合能力。(8)与劳动考核部门联系,取得技术等级证书。中职学生要顺利进入社会就业,必须持有“双证”,即毕业学历证书和专业技术等级证书。所以,一方面使学生理论学习和技能操作紧密结合,一方面要认真学习专业技能鉴定的有关知识,按照技能鉴定的考核标准,掌握相应的系统知识。[!--empirenews.page--]讲究方法出效果(1)实训与理论紧密衔接,与实际故障的诊断与排除相衔接,先理论后实践,先局部后整体的认识方式,符合教学原则和认识规律。学生有较多机会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反复对照、理解,有利于知识和技能的掌握。(2)加强了师生的直接接触,相互沟通交流。教师能比较直观地了解学生掌握专业知识和操作能力的程度和水平,有利于切合实际因材施教,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3)实训时教学在一段时间内,只把一个部件、总成结构作为重点的认识对象,学生就会把主要精力都集中到主要目标,可以在较短时间形成对该总成结构系统的完整知识。(4)理论学习与技能训练的反复交叉,内容不断更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5)学生有成功感。通过实训和排除实际故障,使学生对汽修不再陌生,遇到问题不再无从下手,且逐渐总结出从故障现象—查找原因—诊断—拆卸—分解—清洗—安装—调试顺序化、条理化,使学生掌握了实际本领,增强了自信心。(6)学生在整个实训过程中都有教师的指导和支持,避免了盲目性。重要的是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占着主导地位,在很多环节都是自己观察、自己思考、自己分析、自己动手,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浅谈中职会计专业学生的技能培养 篇11

关键词:中职会计专业;现状;能力培养;解决措施

一、对课程结构进行恰当的调整,做好基础准备

中职学校的主要目标就是要充分地考虑学生的就业问题,以企业为核心。市场是对课堂效果的有效体检,可以依据社会的要求进行组织教学,恰当地调整中职学校的课程体系。现在的会计专业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所以,中职会计人员的竞争也是集中在这个方面,所以中职会计教育要充分地利用这个优点,进行能力方面的培养。培养学生能力的第一要务就是规定技能的课程,恰当地安排训练课程,更加注重能力方面的培养。现在很多中职学校所采用的教学模式还是原来的学科课程教学方式,虽然它包含了知识本身的思维性,能够很好地进行教学。但是正是因为它过分地完整和具体,使内容和实际生活产生差异。所以,要改变原来的教学模式,对于科目中那些实际能力培养作用不大的内容进行删减,根据实际需求设计相应的课程安排,使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得到很好的融合,从而进一步地培养学生的实际技能。

二、夯实会计专业基础知识

通过调查发现很多企业所招聘的人员大多数都是专业知识强、有潜力的发展型人才。所以,要强化学生的专业业务知识,就需要教师不断地提升学生的实际技能培养,增加实践教学的科目训练。学生虽然掌握了一定的会计理論知识,但是对于实际操作还是不够熟练。所以,在进行专业科目学习之后,想要使学生进一步地掌握其中的内容,就需要根据这些课程所讲述的内容进行相关的模拟实验。为了达到很好的实验效果,就需要在进行实验的时候,教师做好充足的调研和实际考察的工作,模拟实际企业的工作状况,给学生做好充分的资料准备,当然实验的内容不一定是真实的,但是为了效果的发生,还是尽量地接近于实际生活去进行模拟,以便用更加真实的实验材料来反映实验的效果,这样就会使学生在实验的时候,像是处于一个真实的工作环境中一样,让学生感同身受,使学生能够很好地理解和运用所学的知识内容,同时也有助于学生对会计专业的整体环境和工作状态有更加深入和细微的了解。这样就能够保证学生在毕业之后,无论是从事什么样的工作,都能够有很强的适应性,在最短的时间内投入到工作中去。

三、不断地完善技能教学的考评机制

现在技能教学逐渐地走向成熟和规范,使用更为合理的方法进行技能方面的考评也是十分重要的内容之一。因为现在的技能性教学的内容比较多,所以对技能性进行适当的考评也需要更多的种类。可以减少笔试的内容,增加技能的考核,如果考核的内容可以使用实际的形式进行展现,就需要进行实践性考核,从而提高学生在技能方面的能力;当然也能够实行对不一样的科目的实际情况,在不同阶段制定出恰当的考核准则,也能在综合测试的时候采用随机抽取的考核模式;还可以设立等级化的评价模式,在技能考核方面更加看重的是考核过程,其中除包含了实验的规范性和准确性之外,还要对学生在训练中的学习状态、出勤情况、效率问题等方面,进行层层评价,最后对学生的学习效果给出最精准的评价。

四、不断地提升专业教师的专业水准,进一步强化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在教学过程中要保证教学的质量,不仅要保证教学效果,还要对教师进行专业能力的提升和素质教育的培养。现在很多的中职会计专业的教师都没有对企业的会计业务进行系统全面的了解,对于现在社会需要的知识没有及时地掌握。学校还要在合适的时间指派教师去进行相应的会计实践活动,和学生一起参与到实践教学中,利用自己收集起来的实践案例对教学内容进行丰富和改善,加强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坚持“专业技能每天练”的思想理念,强化各个基本能力的训练,让学生拥有扎实的基本功,更加灵活地操作电化机械。当然,还可以利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技术,把收集过来的资料和案例进行结合,建立情景教学,进行模拟分析。当然,还可以在适当的时间组织会计技能大赛,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对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检测。

五、建立双证或是多证的原则,加强学生的自身实力

要大力支持学生在校期间取得更多的专业证书,这样不仅能够反映出学生的学习效果,还可以向社会证明自己的实力。如果你拥有更多的专业证书,你就会拥有更多的就业机会。所以,这种方法是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

六、校外实践

想要获得真正的实践经验,就需要走出学校。虽然会计行业比较特殊,但是想要掌握真正的要领,还是需要走出学校,走进企业。

身为教师有义务和责任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具有综合实力的人才,所以教师要把工作重点放在对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方面,进一步促进社会教育工作的开展。

中职汽修专业学生技能培养策略 篇12

1 激发兴趣, 培养学生热爱专业的性情

根据学生的这种心理状况, 创设良好的课堂气氛, 激发学生的思维, 调动他们的情绪, 激发他们的兴趣。如在讲解发动机维护类别的时候, 并不是从汽修保养这方面入手, 而是从学生日常的护肤说起。现在的中职生, 对自我的打扮是尤其关注, 也很感兴趣。将学生内心的那种活跃的情绪调动起来, 大家纷纷谈论自己的看法, 发表自己的建议。在欢快、协和的气氛中引入课题“发动机维护作业的类别”:分为预防性维护和非预防性维护两大类。又针对预防性维护进行详解, 它又分为定期维护、磨合维护和换季维护。其中定期维护又有三种:日常维护、一级维护和二级维护。

在讲解发动机冷却系统的时候, 可以结合人体的汗腺。热会出汗, 冷会起鸡皮疙瘩。讲解发动机机体, 可以结合我们人体的骨架, 支撑定位等。从多方面、多角度, 在日常生活中寻找切入点, 探索学生兴趣, 让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去学习。

2 借助手段, 提高学生学习专业的热情

计算机辅助教学的运用在专业教学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多媒体教学最大的特点是将抽象事物形象化。在实际教学中, 它取得了辉煌的成绩, 特别是PPT的广泛应用。但是这些素材都是, 课下准备的, 课堂却不是教师想象的那样, 一层不变的。对不同的班级, 不同的学生, 甚至不同的时段会引发不同的教学需求, 而这时候, 准备的素材可能不能满足需求, 甚至有些精彩的瞬间无法再现。

利用网络提升现有的教学设备的教学能力。把网络引入课堂, 充分发挥网络这个平台———知识面广、量大的功能。譬如在讲解发动机工作过程的时候, 会搜索一些发动机广告, 汽车广告。上面会有模拟动画, 清晰地展现发动机的工作过程。在讲解发动机气缸的排列形式的时候, 会从百度中搜索相关的图片和视频, 如V型缸体图片、W型缸体图片等。让学生有一种更为直观的感受。不但吸引了他们的注意力, 提高了兴趣。更为重要的是, 一些困难的知识变得生动、形象起来, 更容易理解、掌握。

3 理实一体, 增强学生学习专业的实效性

汽车教学一定要提倡“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而如何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的结合, 是最为头痛的问题。专家和学者也提出了很多建议和方法。而笔者认为, 在汽车理实一体化教学中, 理论和实践的时间分配, 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而是因人而异。在讲解课程过程中, 也并非先理后实, 或者是先实后理, 应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夺。例如, 在讲解发动机配缸间隙的理论时候, 应在讲解什么是配缸间隙后, 进入如何进行测量气缸和活塞, 在测量过程中涉及的测量理论应随时进行解说。在实际的教学中是理中有实, 实中有理。最终学生能在实践中充分应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去有效地指导工作, 配缸间隙所要体现的工作技能是根据测量和理想间隙来选配合理的活塞, 使发动机恢复到正常的工作状态。

4 分层教学, 提高学生学习专业的针对性

很多教学理论的研究表明:“处于中间层次的学生人数为最多”。我们教师的课程安排, 是以中间层次的学生为依据。这样, 对优等生、落后生时极为不公平的。好的学生感觉教师所讲的知识过于简单, 无法满足他们的求知欲望;而落后生则跟不上教学进度, 失去学习动力, 厌学情绪加重。如此的情况下, 想提升课堂的教学效率从何谈起。

面对这样的局面, 笔者认为, 汽车专业的学生, 进行一段时间的学习后, 应进行第二次分班。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 将学生分成三个层次。处于中间的学生人数最多, 这类学生还是按照现有的教学课程体系进行教学。因为这样的教学速度、模式最为适宜。而对一头一尾的学生, 则进行小班化教学, 分别制定新的课程体系。对优等生的课程体系, 要适应他们的需求, 不但要提高教学进度、增加知识量、扩宽知识面, 而且知识的体系还要不断的变化, 要适应他们的自由发展的需求。对于落后生, 不但可以放慢教学进度, 而且还可以加大复习次数、缩小知识面, 让他们充分的掌握, 基本知识和技能。

我校每年成立技能兴趣班, 汽修专业分为“二级维护班”、“汽车钣金班”、“汽车喷涂班”, 就是把有兴趣的、能力比较强的学生重新组班。增加知识, 扩充知识面, 让这些尖子学生参加各类技能竞赛, 力争取得比较优异的成绩。

汽修专业教师要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让他们参与到课堂上来。借助于已有的手段和方法, 不断地创新, 充分发挥教师自身的表演能力, 转变角色, 因材施教。将一节课变成一节电视剧, 一门课变成一部电视剧, 让学生成为演员, 教师成为导演。

参考文献

[1]孟昭兰:普通心理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4.

中职汽修专业学生技能培养策略 篇13

中等职业学校的基本任务是:以经济结构调整和行业人力资源需求预测为基本依据,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把提高学生职业道德和职业能力放在突出的位置,加强实践教学,努力造就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一线迫切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中职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是能力培养。它主要是指职业能力的培养,包括职业业务范围内能力(专业能力)的培养和职业外能力(方法能力与社会能力)的培养。职业业务范围内的能力:包括单项的技能与知识,综合的技能与知识。在职业教育中,人们主要是通过学习某个职业(或专业)的专业知识、技能、行为方式和态度而获得的。通常,专业能力包括工作方式方法、对劳动生产工具的认识及其使用和劳动材料的认识等。方法能力:即独立学习、获取新知识技能的能力,如在给定工作任务后,独立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把已获得的知识、技能和经验运用到新的实践中等。方法能力包括制定工作计划、工作过程和产品质量的自我控制和管理以及工作评价(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社会能力:是指与他人交往、合作、共同生活和工作的能力,包括工作中的人际交流(伙伴式的交流方式、利益冲突的处理等)、公共关系(与同龄人相处的能力、在小组工作中的合作能力、交流与协商的能力、批评与自我批评的能力)、劳动组织能力(企业机构组织和生产作业组织,劳动安全等)、群众意识和社会责任心。职业学校大多对职业业务范围内能力培养十分重视,创造大量条件充分发展,但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的培养却被忽视了。获得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是情感类的教学目标,用传统的,以内容和教师为中心的显性课程和传授式教学是很难实现的,这一点已是无庸质疑的事实。目前我国的中等职业教育仍广泛采用学科课程模式。该模式以单科分段为主要特征,并将它与学生的认知发展过程相结合,容易组织教学,有利于学生获得系统知识,培养思维能力。但随着社会生产力与教育理论的发展,学科课程模式自身的不足,越来越被人们认识。它与职业能力要求的教学模式有较大的差距,主要表现在:(1)学科课程模式下,教学内容与生产实际需求的知识能力结构要求有较大差距。由于学科课程有很强的科学系统性,内容面面俱到,过于强调了理论的指导作用,忽视了实践技能教学。中职培养的学生将是面向生产一线的,而生产过程往往对理论的要求不高,主要是能熟练操作,这样教学内容和生产实际需求就有了差异。

在我们对毕业后学生工作情况的跟踪调研中,有这样一个案例:学生到汽修厂工作,还是要从学徒干起,而他的同学当年初中毕业后就在厂里当学徒,现在成了他的师傅,这证实了这种差距的存在。(2)学科课程模式培养的学生社会能力与实践能力同用人单位的要求有较大差距,学科课程模式下要求学生单独学习,通常只重最后结果(考试成绩),因此职校的毕业生社会能力与实践能力有限。用人单位常常要求员工一到位就能顶岗,往往是要求班组化的工作,如在流水线工作的工人就是如此,要求有很强的责任心、协作能力,而这一点是现有的教学模式所达不到的。

职高学生在毕业实习期间,经常因为与实习师傅、企业员工相处有问题而要求转换实习地,更有甚者,在实习过程中,因为不遵守企业的作息制度,随意上下班,甚至旷工而被企业退回,这也证明了职高培养的学生与用人单位的要求有差距。

(3)学科课程模式下,学生获得的方法能力与科学技术迅猛发展有较大差距。学科课程模式下,由于教师在组织教学中自觉不自觉地起着主导作用,忽视了学生的主体能动作用,学生获得知识技能的途径主要是靠教师传授,缺乏方法能力,这与当今知识爆炸的时代对人们知识更新的要求很不相符。近几年,由于舟山经济的发展,汽车价格下降,私家车越来越多。在舟山道路上新车型时有出现,但一些新型中高档汽车的保养维护都跑到宁波等大城市去进行,究其原因关键是舟山本地的维修人员知识更新不够快,获取新知识新技能的发法能力十分有限,再好的设备到了手里也只能是大打折扣,导致了上面现象的出现。正是因为这些差距的存在,要求职业教育采用新的教育教学方法来培养一线工人。由于职业教育要培养的是从事职业活动的技能型人才,因此职业教育的方法必须建立在对职业行动(活动)的科学的分析的基础之上(图1),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人们在某个项目的 图1工作过程分析 获取信息 制定计划 做出决定 实施计划 检查 评定

工作过程中,本身就包含了学习、决策、操作、评价以及与他人合作的过程,在一个项目结束后,通过评价得出项目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方案,然后再进行项目的升级换代,从而又开始了新的工作过程,这样的一个工作过程实际上是没有终结点的。它包括了职业教育应有的教学内容,因此可以这样说,典型的工作过程是职业教育最基本的教学媒体。同时,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是要参与到工作过程中的,所以,职业教育最理想的育人方式应该要以典型的工作过程为教学模式。

典型的工作过程要求相应的教学方法——项目式课程(系统化的综合性课程)来培养人的职业能力。职业项目教学,是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在职业教育中,项目是指以生产一件具体的、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产品为目的的任务,项目式课程应满足以下几点要求: 1.该工作过程可用于学习特定教学内容,能将某一教学课题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结合在一起;与企业实际生产过程或现实商业活动有直接的关系;具有一定难度,不仅是已有知识、技能的应用,而且要求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在一定范围内学习新的知识技能,解决过去从未遇到过的实际问题;具有一个轮廓清晰的任务说明和明确而具体的成果展示。2.学生有独立进行计划工作的机会,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可以自行组织、安排自己的学习行为;学生自己处理在项目中出现的问题。3.学习结束时,师生共同评价项目工作成果以及工作和学习的方法。

图2 记忆效果与感受类型的关系 项目教学实质是以行动为导向的教学模式,通过记忆效果与感受类型的关系图的分析,可以看出项目教学是符合人获得的知识及职业成长规律的,其具有如表1的特征。它与传统教学方法的区别主要是:传统教学方法,要求学生独立学习,教师传授知识把教学

感受类保

听 看 听+看 听+看+做 亲身实践 20% 30% 50% 90% 90%

内容分为若干个教学阶段,可以替代多数专业书籍,同样教师是教材内容的传播者,也可以被书本替代。项目式课程教学,教师先提出引导问题,学生借此学习知识,对复杂的课题进行全面理解,教师、同学帮助学生使用多种参考资料,学生能与同学分组学习进行信息交流,教师是学习的引导者、参与者、促进者,是不可替代的。表1

项目式课程教学的特征

教学项目(课程)开发的过程就是设计学习领域和学习情境, 项目教学在方法上的核心特性就是以学生为中心。职业教育应该开发项目式课程,尤其是机械汽修等专业在这方面有许多自然条件要很好地进行“项目教学”,更应这样做。机械汽修专业许多学科课程并不是单一的学科教学能完成的,需要众多相关的科目共同参与,如发动机故障诊断与排除包括《发动机结构与修理》、《电气工作原理与维修》、《钳工工艺》、《技术测量》等等许多课程的综合,又往往是单人很难操作的,因此,机械汽修专业其理想应该是项目教学。事实上依据项目课程的特点来看,目前中职机械汽修专业广泛开设的实践课程具有项目式课程的某些特点,如:机械汽修课程教学中的零件测绘,课程设计,有明确的任务,有确定的成果,同时留给学生自我组织安排学习的时间、空间,有起到温故而知新的作用,其课程教学形式基本符合了项目教学的要求。但是由于这些课程往往是单一,少有跨学科的进一步学习,其考核往往是由教师进行的,没有学生的参与,学生无法更深地考量自我在本次学习成果,不利于学生尝试新的学习方法,即对方法能力提高不利。再如钳工、机械加工实习、汽车故障排除实习,虽然涉及到了多门课程,但往往是作为理论教学的补充,有些甚至是对理论的再次教学,造成了技能教学效益低下。实践操作缺乏工作过程的系统性,如图纸是教师制作的,工艺是教师定的,学生身在其中,但实际并没能亲身感受生产是学生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和专业对话伙伴,应习惯学生独立学习的工作方式。教师

多种教学方式交替使用。教学方式 学生自行组织学习过程,学习多以小组进行,留给学生尝试新的行为方式的实践空间。组织形式 照顾学生的兴趣和经验,通过迁移应用建立理论与实践的联系;强调合作与交流。学生 多为结构较复杂的综合性问题,与职业实践或日常生活有关,具有工作过程系统性,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可促进跨学科的学习。教学内容 表现特征 项目

实践的整个过程,甚至不明白做出来的结果(产品)它意味着什么。也正是由于这些原因,现行的实践课程还不是项目教学。我们应该看到在中职机械汽修专业进行项目教学,具有先天的优势,首先原有的实践课程只要克服其不足之处,就能成为项目式课程,如将原先的课程设计与机械加工等课程进行整合,将原本单一的课程实习综合化、系统化,能使学生从选择设计项目,制订技术路线,到最后的产品组装进行全过程参与,教师从中进行指点,并且让学生能亲自参与成果及工作过程的考核,这就是一个很好的项目教学课程。它综合了《机械设计》、《机械制图》、《金属材料及加工工艺》和《钳工工艺》等显性课程的教学内容,同时由于学生要参与评价,进行汇报(如产品的设计目的、思路、工艺过程,产品的优点及存在的缺点等等),因而还包括了语文知识、数学逻辑知识,自我评价和评价他人的意识。再是在工作中由于通常是小组化进行的,也锻炼了学生责任心,学生与同学的协作能力、组织决策能力,因此是一个典型的项目教学过程。其次,机械汽修专业学科课程本身就是由许多项目的工作过程,经过了前人不断的总结和提炼得出来的我们要做的无非是一个还原过程。机械汽修本身的职业能力结构内涵给项目教学提供了基础,可以建立起项目课程体系。综上所述,在中职机械汽修专业开发项目课程是可行的。项目课程的开发符合职业学校能力培养要求的,如果能结合学生的实际、本地工厂企业的实际要求,应该可以有效地解决三大差距的问题,同时可以提高教学的效率,会给中职机械汽修专业的人才培养带来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职业教育培训学习新概念》 科学出版社 赵志群 《教育研究方法导论》 安徽教育出版社 裴娣娜 《中等职业学校教学指导方案》高等教育出版社、《<职业院校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程>文件汇编》 教育部2004年4月 《中职汽修专业以能力为本的课程开发与研究》张裕良 舟山市职业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

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 编

论文题目:中职机械汽修专业项目课程开发的可行性研究 作者姓名:

作者单位:

舟山职业技术学校

论文在何时何处交流或发表:

没有交流和发表

论文主题词:

中等职业教育

机械汽修专业

项目课程

论文内容提要: 中等职业学校的任务主要是:为现代制造业和服务业培养生产一线迫切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职业教育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是职业能力培养,它包括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的培养。而现有的学科课程式教育对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的培养有天然的缺陷,导致了培养的学生与现代制造业对员工的要求存在着较大的差距。本文从企业项目的工作过程出发,提出了在中职机械汽修专业中采用项目式课程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从多个方面论证了采用项目式课程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而且专业本身有许多有利的条件。

上一篇:建党节活动策划方案大下一篇:二年级数学教学上册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