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势群体学生的德育(精选10篇)
弱势群体学生的德育 篇1
目前我国社会快速转型, 日渐城市化, 人口迁移流动日益频繁, 越来越多的农民工背井离乡外出务工。于是在农村出现了一个特有的群落———乡村留守子女。这些留守子女与其他先天残疾儿童、孤儿等孩子构成了农村学校一个特别的群体———弱势群体学生。这些孩子一般因家庭生活和教育、或自身的缺陷, 无法与其他正常的同龄孩子相比, 他们的生理和心理的成长都面临着问题。他们具有与同龄人不同的共性:孤僻、自卑、沉默寡言、不善表达自己、与同伴交往少;脾气暴躁、骄横、霸道、易冲动、容易对同伴产生攻击行为;学习成绩平平, 少数成绩下降;以自我为中心, 集体观念较弱, 比较任性、懒惰、缺乏责任感;缺少活泼天真, 对父母有不满情绪, 孩子和父母的关系不很融洽等。
【个案】
个案1:学生A, 男, 12岁。如果不是爷爷的坚持也许他至今仍听不到, 如果不是爷爷省吃俭用, 他没有耳蜗至今会失语, 可是即便带上了耳蜗, 他也只能些许听到一点儿声音, 言辞也很含糊不清。长期的与众不同滋养了他好斗的性格, 本来就比同学高出一头的他可能见与别人沟通费劲, 便索性拿起了另一样武器———拳头。个案2:学生B, 男, 11岁。幼年母亡, 父亲常年在深圳打工, 只在年末回家待上数天。他便常年靠着年迈的爷爷奶奶, 可爷爷酗酒, 经常无故打骂他和奶奶。他的卫生状况很糟糕, 有一次头发间藏着一条类似于蛆的小虫带进来;他的学习情况也不理想, 家庭作业几乎不做, 家人从来不问;他的心理敏感而偏执, 也许是经历的挫折太多了吧。个案3:学生C, 女, 12岁。典型的流动人口子女, 家人偏爱男孩, 几乎不管她, 任她自由发展。二年级时她曾带着一个一年级小女孩离家出走, 一路捡破烂从白塔流浪去金坛几天, 最后还是派出所送她回的家。可是她的家人并不着急, 反应很平静。后来类似情况到了三年级又发生了一次。因此, 经过分析研究, 心病还需心药医, 一个心灵的缺失只有靠其他心灵的浇灌才能获得滋润。爱心是成功德育的动力源。这种爱是单纯的, 不带丝毫功利之心的。笔者认为, 作为一名班主任、课任老师, 身处学校教育的第一线, 必须拥有最深厚的爱生之心, 用自己全部的爱去关心每一位弱势群体学生, 一视同仁, 甚至加倍关爱, 让爱拉近了与弱势群体学生的心距, 让爱使弱势群体学生感受到了学校大家庭的温暖, 从而引导、帮助弱势群体学生积极健康地发展。
【对策分析】
一、循循善诱, 因人而谈
个别面谈是师生沟通的重要桥梁, 而与弱势群体学生的沟通则尤为重要, 所以要经常性地找其面谈, 教导他们一些生活上的自理方法, 引导他们正确面对自己的内心需要, 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学业上的疑惑, 尽可能的给他们爱的满足感, 让他们感觉自己并没有被遗忘, 从而产生对生活的渴望。在面谈上, 方法很重要。如学生B, 因为他的偏执, 我与他谈心时首先要表现诚恳, 因为得让他感觉你是在诚心的想帮助他, 而不是指责他, 这样就为他营造了一种宽松的心理环境, 他会减少许多对立情绪。其次, 针对他敏感的心理特质, 我多半采用讲故事的方法与他沟通。当他很邋遢时, 我曾给他讲了《邋遢大王》、《小猪洗澡》、《妞妞剪指甲》、《狮子的长发》等一系列故事, 让他在会心的笑中感悟到自己该这样干净起来。
二、严慈并济, 相机而发
有时, 面谈过密也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一次, 学生B居然由于我又给他讲故事了而在同学面前显摆。获悉此事后我很震惊, 突然我意识到一味的“和风细雨”也不是长久之计呀, 偶尔也要“暴风骤雨”一下才行。可“暴风骤雨”的时机却很关键, 要把握好, 错失良机不仅会影响孩子心理, 也没有效果。一次, 学生A用脚踢别人的肚子。看见后, 我冷脸将其拎至一边站好, 看我怎样检查受伤害的小男孩的肚皮, 怎样安抚他止住疼痛止住哭泣。看着看着, 他低下了头……我无法用很多言语有效的来教导他, 但我可以抓住时机、依靠动作, 让他仔细看我的举止来感化他。学生C原先学习吃力, 对学习没兴趣。现在她学习仍然吃力, 可偏偏在语文课堂上小手高高举起, 还偶有惊人之语呢!这全源于一次我在课堂上对她的表扬。这更引证了卡内基的话:“当一个人身处逆境的时候, 他的心灵布满荒芜, 他需要心灵的播种者来播种希望的种子。这时我们能给他带来什么?温暖的赞美, 赞美能帮助别人走出困境!”
三、长善救失, 一视同仁
他们学困也好, 心困也罢, 可只要留心观察, 不难发现, 他们身上有许多闪光点。学生A块头大, 力气也大。班里饮水机上一没水了他立刻去搬去装, 课余经常去帮园艺老师拔草、推车、浇水。从没有人叫他这么做过, 他就是知道!此时此刻, 一根高高竖起的拇指、一脸灿烂的微笑, 足以让他劲头百倍。学生B虽然家境并不富裕, 可善于助人。谁墨水没带, 他总是第一个借给他;谁铅笔刨刀失灵, 他主动修。一次, 我封了他一个“刨刀修理师”称号, 他乐了半天。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 荣誉感和成就感是人的高层次需要。一个人具有某种长处或取得了某些成就时, 他还需要得到承认。而承认的最佳方式就是及时的赞美。可见, 学生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 有被需要、被肯定的情感需求, 这些特殊孩子更甚。而这些的给予其实很简单, 有时甚至只是一个眼神、一个微笑、一个细微的动作, 一句简单的话语。
他们只是我校的三个学生, 可像这样的孩子, 其他农村学校有多少?像这样的弱势群体, 一个社会有多少?德育过程本来就是个长期、缓慢的过程, 弱势群体学生的德育更是一项十分艰巨、需要足够耐心耐力的系统工程, 但只要我们以真诚赢得信任、以人格创造人格、以灵魂铸就灵魂, 为弱势群体学生的健康成长付出自己能够付出的。我们, 作为一个相对正常的心灵, 应该知道每个心灵都是世间独一无二的, 应该用充沛的爱与耐心期待着每一个缺失的心灵逐渐完满。那样, 我们的社会才会更和谐。
摘要:弱势群体学生已经成为倍受关注的重要课题, 弱势群体学生存在学习差、性格缺陷、心理障碍等问题, 已成为学校德育的难点, 笔者对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弱势群体学生,农村学校,弱势群体学生的德育
浅谈弱势群体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篇2
关键词:理想;乐趣;心理需要
一、树立远大理想
只有远大的理想、坚定的信念,才能保持长久的动力。教师应引导学生阅读一些名人传记,讲述一些身边的实例,深入了解名人的成就和他们的志向之间的关系,知道那些不学无术者自立后生存的艰难。帮他们了解社会现状,甚至是国内国际形势,比如钓鱼岛问题,中国科技学术等的现有水平和国际先进水平之间的差距等等,这些也是学困生关心的大事。可以激发他们的责任感,从而树立远大的理想。有了目标,就会产生内在的动力,浸润其间,兴趣自生。
二、营造向上氛围
在一个以勤奋学习为荣,不学落后为耻的环境中往往会产生强大的共生效应。因此教师应该营造积极向上的班级学习环境,引导学生在竞争中共同前进。从班级环境的布置、学生座位关系的调整、学生心理的疏导到学习态度学习习惯行为方式的引导等等,教师必须以有利于良好学习风气的形成核心,深入考虑,有目标、有计划、有成效地组织实施。
三、享受成功乐趣
兴趣变成乐趣,自会乐此不疲。台湾著名学者龙应台认为,成功是成功之母,成功往往为下一次成功奠定基础,而失败常常酝酿着下一次失败。成功往往给人带来巨大的喜悦,并被人们所赞赏和认可,而这些都是人们的心理需要,会对人们产生巨大的激励作用,对自己的追求更为坚定自信,并为下一步发展奠定物质基础。成功往往为下一次成功提供物质保障和精神支撑。而失败则可能使人消沉、自卑,逐渐丧失进取的动力。绝大多数所谓的差生在心理上都弥漫着沉重的学业失败感,而不断暗示自己,“我不会”“我不行”,而丧失了斗志,降低了对自己的要求。因此,有经验的教育者往往使他的学生相信“我能行,我是最棒的”那么学生怎样才能认为我能行呢,这关键在于教师的激励,首先必须降低对学生的期望值,充分认可学生的点滴进步,微小的成功,然后给予及时的又是实事求是的赞扬和奖励,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成功进步的喜悦,这样他就会加倍为下一次成功进步而努力,如果教师对学生的微小成功进步漠不关心,学生对自己取得的成绩也会觉得无所谓,便会松懈甚至是放弃,从而铸成失败。
总之,要把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出来不是靠某一种方法一蹴而就,而是要多动脑筋,多想办法,多实践,才能让这些落后学生逐步赶上来。
弱势群体学生的德育 篇3
一、关于“大学生农民工”的概念界定
虽然我们在实际工作与生活当中出现了“大学生农民工”这个词语, 但却没有对“大学生农民工”群体进行概念界定。由于社会转型期整个社会仍处在变动之中, 各种群体尚未沉淀出明显的界限。[1]我们在不同的情境中所说的“大学生农民工”, 只是从侧面对“大学生农民工”进行的“形象性”说明。究竟怎样的人群才是“大学生农民工”群体, “大学生农民工”该如何定义呢?
“大学生农民工”应该是一个包含很多指向的集合概念。从行为学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 是指在思维模式、心理状态、社会感知和行为方式方面与传统大学毕业学生有所不同, 自认为不被他人和社会所认同的大学毕业学生。其表现形式为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 归属感不强, 他们奔波于城乡之间, 大多没有固定工作, 收入水平普遍不高。城市住房远无着落, 饮食水平一般, 类似于农民工的“漂移”生存状态。 (2) 社会经验缺乏, 刚从学校毕业, 或初入社会, 对进入社会现实缺乏应有的准备, 现实与理想差距往往较大。 (3) 心理承受状况差, 他们多倾向于能展示知识价值的, 或体力劳动量小的行业, 但他们遇事心理承受力不足, 受挫折时较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如果及时发现, 也易于解决, 是可能且需要进行干预 (教育、预防) 的。 (4) 这一群体的形成原因与产生背景复杂, 既与个体的主观因素 (就业意向、预期薪酬、价值观念、技能水平等) 有关, 又受到客观因素 (社会压力、就业机会、地理区位因素等) 的影响。 (5) 生存压力大, 表现为收入水平低, 社会保险等难以覆盖。无或少存款, 难以应对突发情况。在未来除面临就业压力外, 还需分担家庭责任。因近几年人口比例失调, 婚姻问题, 特别是男性, 婚姻形式日趋严重。因而其可能有一定的问题行为, 这种行为可能是隐性的, 是无意的;也可能是显性的, 是有意的。但这种行为一定是带有某种目的性, 施动者对于结果不是毫无察觉。
二、“大学生农民工”群体的特征分析
“大学生农民工”既有大学毕业生的特征, 又有农民工的共同性, 主要体现为如下几个方面:1.群体性。“大学生农民工”多刚走出校门, 步入社会, 年龄结构很轻, 但又表现出很强的社会性和群体性的特点。“大学生农民工”群体的所有有关活动及其结果, 广泛触及到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 深刻影响着整个社会的体制、规范和组织状态。“大学生农民工”是青年当中最重要的特殊群体, 他们具备高智商与高学历, 却处于与农民工相似的经历, 自身存在着被认为违反了特定的规范或期望的认知。这些认知是消极的, 既不利于青年成长, 又不利于社会进步。2.问题性。他们的理想和现实之间存在着强烈的落差, 这给自己和他人带来消极的、不利的影响, 对社会正常秩序有一定的影响。从越轨社会学的角度来讲, “大学生农民工”的行为具有问题性, 而其问题性具体又包括紊乱性、越轨性、失调性、病理性、冲突性等。3.标定性。“标定性”是指“大学生农民工”是被预先标定的, 是人们尤其是社会管理者赋予一些大学毕业学生的一种社会角色和身份, 是人们对某些毕业学生所处境地的一种评价和态度。简言之, “大学生农民工”即为人们加以标签化的大学毕业生。这种称呼从学理上讲应是不带有“是非性”的, 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更多地是不可避免地打上了“是非性”的烙印, 从而对这一群体存在误读和偏见。其科学的表达方式应该是“处于困境的大学毕业生”, 是急需关怀和帮助的群体, 是这值得全社会投以敬意, 表示关注的群体。
三、对“大学生农民工”群体的引导策略
“大学生农民工”问题确实是当前社会发展过程中一个不能回避的深刻问题, 但只要认真思索, 立足创新, 完全可以缓解问题。从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角度来说, 要研究和加强以下几方面的引导工作:
第一, 关注大学生农民工的社会认识能力和政治态度。大学生农民工是伴随着改革开放成长起来的一代, 他们受过系统教育, 亲身见证了中国的发展壮大;他们曾经长期生活于校园之中, 与社会既保持着一定距离, 又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他们一方面关注面广, 政治参与比较理性和谨慎, 另一方面又具有强烈的民族责任感与时代感, 当政治事件与民族利益、国家利益相联系时, 又会促使他们去关注社会、表达意愿。这种矛盾性对青年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大学生农民工的意愿表达应该坚持理性原则, 并在法律范围之内进行, 非理性的形式无助于问题的解决, 甚至造成负面影响;同时, 如果一味采取限制的方式既会妨碍他们合理情绪的抒发, 也可能因此造成政治疏离感。
第二, 关注大学生农民工的自我价值观念与社会价值标准。一般认为, 当代青年在价值取向上追求功利, 强调自我价值的实现, 对国家、社会、集体的责任感缺乏。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形成了当代青年强烈的个体意识和价值观念:他们享受着现代的城市生活, 同时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他们追求思想解放、个性独立, 但在思想深处依然保持着对自我、对家庭、对国家的强烈认同感与责任感。因此, 要多关注他们的个性化表达, 引导其展示出合理的群体价值与行为。
第三, 关注大学生农民工的组织方式和行为模式。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 媒体的影响力日益扩大, 尤其是网络的普及, 已内化为青年学习、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青年的网络化生存衍生出一系列新的组织、行为方式, 打破了地域、年龄、身份的限制, 使青年形成不同的群体、集体、团体;同时, 网络的虚拟性、快捷性可以使它们更好地表达意愿、针砭时弊, 为大学生农民工的合理表达构建平台。
第四, 研究和加强网络等新媒体传播方式的有效管理与引导。网络文化来势汹涌, 它激励我们必须用全新的视角审视、寻找青年思想政治工作的最佳切入点。[2]一是要研究我国当代媒体的特点与社会功能, 分析媒体发展对大学生农民工的影响, 为做好对大学生农民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新的视角和发展方向。二是要以建设社会主网站为基础, 构筑大学生农民工获取信息、学习知识和交流思想的主流网络平台。以引导网上舆论为目的, 组建一支政治可靠、知识丰富、数量充足并熟悉网络语言特点和规律的网上评论员队伍, 引导和形成网上正面舆论。三是要建立具有可操作性的信息工作流程, 加强对大学生农民工群体动态的日常分析。建设骨干信息员队伍, 保证信息传递的真实快捷, 组织相关专家和专业机构多方参与, 针对大学生农民工中的活跃人群和特殊人群开展专项研究, 掌握其思想动态及活动规律, 形成统一协调、反应灵敏、高效畅通的网上舆情收集反馈机制。
摘要:虽然我们在实际工作与生活当中出现了“大学生农民工”这个词语, 但却没有对“大学生农民工”群体进行概念界定。“大学生农民工”问题也确实是当前社会发展过程中一个不能回避的深刻问题。他们思想活跃, 聚集度高, 面临人生历程的重大过渡, 面对社会变革、环境变化所体现的社会承受能力的缺乏, 使他们处于一种极其脆弱和敏感的生存状态, 容易引致各种事件。如果对“大学生农民工”不加以引导和干预, 任由这些问题加以演变和积淀, 就会成为十分严重的社会问题。
关键词:大学生农民工,概念界定,引导策略
参考文献
[1]张敏杰.中国弱势群体研究[M].长春出版社, 2003.
弱势群体学生的德育 篇4
关键词 大学生 学校社会工作 弱势群体
一、高校弱势群体的类型与各自的特点
学习能力低下的学生群体。学习是大学生的主要任务,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常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如动机缺乏或过强、方法不当,考试焦虑等,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很好地解决,不仅会阻碍学生知识的获得和智能的发展,还会造成心理困扰,影响大学甚至以后生活的方方面面。
经济有困难的学生群体。经济有困难的群体主要是指经济条件差的大学生。他们主要来自于经济欠发达地区或是广大农村。贫困生作为高校弱势群体中的主要构成部分,由于他们特殊的家庭背景和生活经历,使得他们比同龄人承受着更多生活的磨难,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他们的思想和心理。一部分人会因此表现出焦虑、抑郁、封闭、自卑、自尊心极度脆弱等消极心理,而如果当他们通过努力却并没有给他们的生活带来改善时,他们容易哀叹自己生不逢时,抱怨父母没有给他们带来好的生活条件,甚至转而怨恨他们,仇视社会。
有心理障碍的学生群体。这类学生群体主要指心理脆弱或有心理问题的大学生群体。心理脆弱的学生一般对外界事物十分敏感,过分在意别人的言行,自我情绪控制能力较差,有的过于内向,自我封闭,郁郁寡欢,有的承受能力差,一遇到挫折就心灰意冷,情绪冲动,甚至做出蠢事来。有心理问题的学生是由众多心理诱因而导致的有精神问题的群体。大学生的精神问题主要表现在自闭、抑郁、焦虑、偏执、强迫、精神分裂等方面。
二、高校社会工作存在的问题
面对学校的弱势群体,各高校虽然也在各个的方面采取了不同的措施,开展了相应的学校社会工作,来帮助这些需要帮助的同学走出困境,但是几乎收效甚微。下面让我们来透视一下高校目前社会工作的局限性。
1、工作理念和方式的局限。高校的学生工作者多强调“训导式”的工作方法,所以经常以教育者的身份出现,和学生的关系多是单向的自下而上的关系。在解决学生困难的时候,经常以解决具体的问题为目的,很少或者几乎没有向需要帮助的同学灌输社会工作的核心“助人自助”的思想。在方式上,又以角色固定、单一的约束性管理和训导方法为主。在这样的理念和方式的指导下,所有的社会工作几乎变成了工作者自己“一厢情愿”的事情。
2、专业化、职业化的社会工作者队伍的缺乏。目前,高校的学生工作主要是有高校班主任或辅导员在负责。除此之外,扮演学校社工角色的工作人员还有从事学生工作的老师和学校心理咨询人员。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学生特别是大学生面临的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和竞争越来越大,大学生弱势群体渐渐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因为大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属于社会的精英群体,他们自身的健康发展对学校、社会、乃至整个国家的发展都至关重要。加强高校学生社会工作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教育界的共识。但是专业化、职业化的社会工作者队伍的缺乏。却制约着当前学生工作的发展。这里的“缺乏”主要表现具有专业的关于学生社会工作学科知识的专职工作者缺乏,另外就是专职学生工作者自身的能力与素养还不能与之身上担负的育人重任有效的结合。
三、高校社会工作应遵循的原则
针对目前高校弱势群体的特征及高校社会工作的局限,用唯物主义辩证法的思维方式来考虑,我们来探讨一下高校社会工作应遵循的原则。
1、差异性原则。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特点,做高校社会工作,就必须注重学生的独特性。高校社会工作特别是个案社会工作不是机械古板的工作,而是一项艺术化的工作。处于弱势群体的大学生他们的生活现状背后都有着不同的背景与原因。所以我们必须遵循差异性原则,重视每个学生的独特性,才能更好地帮助他们解决问题,走出困境。
2、承认接纳原则。在学校大环境的影响下,对学习生活不适应的同学往往会遭到其他同学的指责、漠视甚至反感。他们会因此常常怀疑自己的能力。这就要求高校社会工作者,不仅不能指责、漠视、反感这些处于弱势的同学,反而还要尊重他们,理解他们,真诚的对待他们,帮助他们从自卑的怀疑的阴影中走出来,让他们学会相信自己、接受自己,并引导他们靠自己能力寻找出让他们摆脱困境的方法。
四、有效开展高校社会工作的具体措施
1、更新高校社会工作的工作理念和工作方式。改变学校传统的自上而下的单向的“训导式”“救助式”工作理念和方法。要强调学校社会工作的双向互动性。学生工作者不仅要尊重学生的差异与个性,相信每个同学都有发展的潜能,而且要认识到高校学生工作的实质只是为学生的发展提供必要的资源和服务,帮助他们成长并达成与环境的协调与适应。
2、加强高校社会工作组织体系的建设,组建专业化、职业化的社会工作队伍,以提供充足的高校社会工作资源。高校社会工作团队,不是任何人只要报名就可以参与的社团。它的实质是社区工作的一种类型,有一个特定的工作地域,并针对一些特殊的服务群体。同时,它还要遵循社会工作的一般性宗旨,即无偿性质的服务。就学校的社会工作者而言,要加强他们的专业知识培训,然后还要让他们在实践中实现自己本职工作与教书育人重任的有机结合。
参考文献:
[1]杨晓龙,张子中.高校社会工作[M].中国社会出版社,2010.
接纳学生弱势群体的措施探讨 篇5
关键词:学生弱势群体,接纳,措施
一、政府和社会接纳学生弱势群体的措施
(一) 对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弱势群体的经济扶助措施
首先, 保障义务教育经费。这样可以更好地接纳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弱势学生。义务教育法修订草案对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提出了明确目标:规定各级政府应当将义务教育经费纳入财政预算, 按照标准拨付经费, 确保学校正常运转和校舍安全, 确保教职工工资按照规定发放;各级政府应当确保义务教育经费“三增长”。在此基础上规定:对在公办学校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少年, 不得收取学费, 并逐步免收杂费。
其次, 进一步加强和落实“两免一补”。“两免一补”能够减轻学生弱势群体的经济负担, 减少他们的辍学率以及其他的被排斥现象, 使他们在教育中被接纳并能积极参与学习和生活。事实上, 近几年中央和地方财政已经在部分贫困地区实施了“两免一补”等一系列政策, 有效地提高了入学率, 降低了辍学率, 朝着免费义务教育迈出了很大的步伐。
(二) 对高校学生弱势群体的经济扶助措施
近些年来, 教育部、财政部就制定了一系列旨在资助高校贫困生的政策和措施, 主要包括“奖、助、补、减、贷”五种形式。这些政策和措施为学生弱势群体提供了经济扶助, 减少了他们因经济困难而被排斥在学习和生活之外。
助学贷款是主要的资助贫困学生的形式。自实施以来, 国家助学贷款已取得了很大成效, 资助了一部分经济困难学生完成学业。
在政府和社会提供的有利的大环境下, 学校和家庭也应采取具体的、有效的措施, 以更好地接纳学生弱势群体, 减少他们的被排斥。
二、学校接纳学生弱势群体的措施
(一) 教师对学生弱势群体的积极接纳
首先, 教师在情感上要形成接纳的态度, 真诚接纳学生弱势群体。教师要真正做到接纳每一个学生、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学生。教师要具备接纳学生弱势群体的真诚态度, 真正做到不排斥、不歧视、不轻率否定学生。
其次, 教师在教学中要接纳学生弱势群体。教师在教学中要把他们真正当做课堂中的一分子, 使他们感受到教师的接纳和信任而积极地参与学习和生活。当教师热情高涨地教学、及时提供援助的时候, 学生会感到被接纳, 这就形成了一个包容所有学习者在内的积极的学习氛围。
(二) 提供适应学生弱势群体需求的课程、教育目标和评价方法
首先, 学校应提供适应学生弱势群体需求的课程。学校的课程要具有包容性, 既能满足健全学生的教育需求, 又能兼顾弱势学生的特殊需要, 使所有学生通过学习课程都能够得到发展。
其次, 学校应设定符合学生弱势群体需求的教育目标和评价方法。在教育目标的设定上, 应该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 设定符合学生弱势群体实际情况的教育目标。在评价学生时, 力求将发展性评价法引进学生评价中, 这种评价法有利于弱势学生发现自己的进步和长处, 接纳自己, 发展自我。
(三) 班集体对学生弱势群体的积极接纳
首先, 在班集体中应形成良好的班风。良好的班风有助于创设接纳、融合、平等、和谐的班集体。有利于学生弱势群体的被接纳。学生弱势群体的被排斥的问题不仅仅是他们的个人问题, 也是集体的问题, 可以用集体的力量改变他们的弱势状况。良好的班风有利于学生弱势群体在这种接纳的、积极的氛围中认为自己是其中的一员而积极地参与学习和生活。
其次, 同学之间应该加强互助、合作。在班集体中, 同学之间应该互助互爱。其他同学应该接纳弱势同学, 把他们当做自己学习和生活中的伙伴, 对他们应多帮助而不是排斥、疏离, 使他们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和接纳。同时, 也要鼓励弱势学生接纳自己, 主动地参与学习和班级的各项活动。
(四) 加强学校心理辅导, 促进学生弱势群体的自我接纳
学生弱势群体因其“弱势”会产生不良的心理。在学校教育中应加强对他们的心理辅导, 使他们拥有健康的心态, 接纳自己, 努力改变自身的“弱势”状况。在教学中, 要充分发挥这些心理教育因素的潜移默化的积极作用, 对弱势学生进行积极地引导和帮扶。“朋辈辅导”也是一种接纳弱势学生, 改变其被排斥状况的有效途径。
最重要的是通过各种途径的心理辅导, 引导弱势学生接纳自己, 正确对待自己的弱势;当面对偏见或排斥时, 不自弃、不激愤, 而是采取积极的行动, 自助自强。通过自信心、共情和人际交往技能等训练, 提高自身的适应能力和自我调控能力, 自己更应努力改变自身的“弱势”状况, 强者自强。
三、家庭接纳学生弱势群体的措施
(一) 家长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
学生弱势群体的形成以及被排斥有家庭的原因, 他们的被接纳需要家长的积极参与。家长首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 家长不要以自己文化水平不高为借口, 逃避自己教育孩子的责任;家长也不能消极地等待孩子进入学校, 把教育孩子的责任全部推给教师。家长应该尊重孩子的受教育权, 不能因孩子学习成绩不好或生理残疾等而放弃他们、排斥他们。其中, 最重要的在于家长要形成合理的教育期望。家长的期望对学生学习的动机、成功的期望和自我评价有很大的影响。
(二) 家长要创设良好的家庭气氛
家长应努力创造一个有利于孩子成长的、民主的、接纳的、积极的家庭气氛。对处于弱势的孩子而言, 民主的、平等的、和谐的家庭气氛有利于他们形成良好的心境、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和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 有利于他们积极参与学习和各种实践, 有利于他们的社会化。其中, 最重要的是家长应学会尊重孩子。“尊重孩子, 或者说努力营造一种‘尊重’的家庭性格, 这是一种让家庭充满‘民主’气氛的最好办法。首先是尊重孩子们的独立思考, 其次是尊重他们选择的权利。”①
(三) 家长要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
时代不同, 家长教育孩子所需素质也要与时俱进, 理解什么是孩子真正的需要。家长不应盲目排斥、否定孩子, 而应在与孩子的关系构建中成为合格的家长。家长应引导孩子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正确看待孩子的智商和情商, 及时了解孩子的心理状况, 用接纳的、鼓励的态度对待孩子。家长应尽力让孩子发挥潜能, 当孩子学习成绩等有不足时, 家长应用理性的话语鼓励他们, 帮助孩子分析原因, 总结经验教训。
(四) 家长要主动地配合学校教育
为了更好地接纳学生弱势群体, 家长应主动配合学校教育, 使他们无论在学校, 还是在家庭里都能被接纳, 都能积极地参与到学习和生活中去。当家长密切地和老师、孩子合作时, 孩子就会感觉到他们被接纳、被关爱, 产生积极向上的力量。“显然, 如果我们忽视了家长参与, 那么我们就不能够达到学校应该能够达到的成功地步。如果家长参与一些问题的讨论, 那么他们也会从一些使更多学生满足的解决方法中受益。”②接纳学生弱势群体的一个重要的措施就是加强家庭和家校的交流, 并建立彼此联合协作的关系。
四、学生弱势群体要自我接纳
学生弱势群体被排斥现状的改变, 需要社会、学校、家庭、学生自身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 共同营造接纳的、和谐的、融洽的教育环境, 主动采取措施接纳弱势学生。更重要的是要促使弱势学生自我接纳、自我成长、自我完善;促使他们拥有积极向上的心态, 融入集体, 发展自我。能否接纳自己是一个人能否具备自信和追求成长的前提。不接纳自己的人常会把很多精力用在自我否认和排斥上。学生弱势群体的自我接纳则是对现实中的状况持积极的态度, 引导自己向上, 改变自己的“弱势”, 不断完善自我。
同时, 社会、学校、家庭应该用真挚的爱和应尽的职责来接纳他们, 并与他们共同探讨出符合他们个体需求的、系统化的自我发展计划, 促使他们接纳自己, 自立自强。学生弱势群体要做到接纳自己, 正视自己的问题, 才能主动地提升自己, 努力改变自身现状, 使自己能公平地受教育、有尊严地受教育、得到有价值的发展。
注释
1[美]朱利安·泰普林著, 张祥荣译.父母都是教育家[M].成都: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 四川出版集团, 2004.33.
对大学生体育弱势群体的行为研究 篇6
当代大学生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未来的开拓者, 他们今天的体质状态的好与坏, 将会影响到他们明天工作效率和创造性的发展。在教育改革不断深入的今天, 把体育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是我们每一个学校体育工作者的一个重要任务和职责。
大学生作为整个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 在其成员中也存在着如同社会学家们分析的一个体育的“弱势群体”, 这个“弱势群体”对今天的大学生、明天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创造者势必会产生不良影响。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 近年来在教育民主及教育机会均等的形势下, 更多身体状况特殊的学生进入了大学校园。这些学生都具备有一定的聪明才智, 体现出党和国家对于未来人才的重视和关怀。一般认为, 高校体育弱势群体学生是指身患残疾, 对生活自理有一定的影响或患有不宜参加剧烈性运动的特殊疾病 (先天性心脏病、各种肝病、肺病等疾病) 的学生。他们的身体素质较差, 一般参与以康复、保健为主的体育课程。但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 包括体弱、肥胖、残疾、特殊疾病等在内的大学生弱势群体不断增多, 有关体育弱势群体的问题也引起了更多人的注意。体育弱势群体是全体学生的一个组成部分, 他们也是祖国未来的栋梁, 提高青少年综合素质, 这是我们任重道远的任务。
对于“弱势群体”, 目前在国内、国际都有很多学者将之作为研究对象, 加以系统研究。但主要的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弱势群体的生存环境和条件, 以及如何确保这个群体的生存保障等问题。而对于体育方面的“弱势群体”, 国际上已有相关科学研究及媒体报道, 内容专注于对有身体及生理缺陷群体的救助、援助问题。
本文在既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针对在校大学生体育上的“弱势群体”现象, 具体对山东大学威海分校体育“弱势群体”的形成原因, 做小样本的分析和研究, 了解体育“弱势群体”存在的问题和锻炼现状, 进行系统的理论梳理与分析, 对已有的教学方案进行改革和创新, 更好的指导体育“弱势群体”学生参加体育锻炼, 从而全面提高弱势群体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
1 体育健康弱势群体的类型分析
山东大学威海分校是教育部直属综合性高等院校, 学科门类涉及文、理、工科20余个专业, 在校本科生1.5万人, 生源来自全国30多个省市区, 家庭背景各异。因此, 数据样本具有统计普遍性。
该校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结果显示, 在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参加测试的学生中有490名学生由于各种原因不能参加测试或测试结果不达标。本研究将这些学生作为体育“弱势群体”, 并从中随机选取300人作为研究的对象, 在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后, 重点采用问卷调查以及访谈交流、专家咨询等方法来收集数据。进而对数据进行分析整理, 总结概括并提出合理建议。
问卷调查的重点主要集中在学生每周体育锻炼的次数、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爱好、对于体育课堂教学的建议、锻炼的方式方法、体育锻炼的感受以及终身体育的观念等方面, 采用开放式问卷的形式, 并对部分学生进行交流访谈, 了解他们对于体育锻炼的一些亲身体会, 以及体育锻炼和心理健康的关系进行相关的讨论交流。我们在山东大学威海分校发放问卷300份, 回收有效问卷286份, 并与180余名体育弱势学生进行交流访谈。根据问卷调查统计及任课教师平时观察, 将体质健康弱势群体进行归类分析。 (结果见图1) 。
2 数据分析
从图1数据统计中, 我们可以清晰的发现:
(1) 造成山东大学威海分校大学生健康弱势群体的主要原因有身体残疾、体质虚弱、肥胖、特殊疾病等因素。
(2) 身体残疾、特殊疾病等先天因素是造成山东大学威海分校大学生健康弱势群体的次原因, 主要原因是体质虚弱, 肥胖等因缺乏锻炼而导致的后天因素。
(3) 通过男女性别的对比发现, 在体育弱势群体中, 女生所占的比例较男生稍高, 说明女生更容易成为弱势群体。
除身体残疾外, 大学生体育弱势群体主要集中在体质虚弱、肥胖这两方面, 说明大学生体质状况不乐观并非主要是先天因素, 事实上, 体质虚弱和肥胖完全可以通过锻炼来实现后天改善和提高。因此, 这应该是大学体育教育今后着重注意的方向。
3 原因溯源
近十年来, 我国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持续下降, 尤其是一些反映体质发育及运动素质水平的“硬指标”如身高、体重、肺活量等指标的下降。由于过分注重文化教育而导致对体育锻炼的重视不够, 包括教育政策的不断放宽, 使得受教育者的人群特征在体质发育状况方面呈现多样化, 由于肥胖、体质虚弱、残疾以及特殊疾病形成的体育弱势群体也与“硬指标”的下降对应成上升趋势。给当今传统的、正常的高校体育教育, 乃至未来人才培养的质量都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已经引起了教育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因此, 回顾过去关注体质弱势群体体育教育研究现状, 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 改善体质弱势群体的体质现状已经迫在眉睫。尤其针对女生, 由于其不爱运动以及爱吃零食等先天性格影响, 与男生相比, 她们更容易因为后天锻炼不足而成为体育弱势群体中的成员。因此, 在今后的教育过程中, 相较于男生, 应在女生身上当投入更多的精力。
4 应对措施
4.1 必须切实贯彻“因材施教, 区别对待”的教学原则。
对于体育弱势群体的学生, 准备具体的教学方案并给予特别关怀。
4.2 利用集体项目, 表现自身价值, 消除孤独、自卑感。
建议弱势群体学生多选足球、篮球等着重体现团体合作的课程, 能较容易取得不错的成绩, 有利于其身心的健康发展。
4.3 运用竞争项目, 全面认识自我, 增强上进心。
俗话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学生只有清楚了自己的优点与不足, 才能够前面的了解自己。在对自己有了正确的评估之后, 才有利于消除心理上存在的片面、消极以及不客观的认识, 才能增强上进心。将这种健康的心理迁移到体育锻炼中去, 就会产生进步的动力, 从而形成良好的健身习惯, 逐步摆脱健康弱势的不良局面。
4.4 在日常的体育课上, 教师应有意识的向学生灌输加强锻炼的思想。
尤其针对女生不爱运动且喜吃零食这些细节上, 在理论课上应多涉及。同时, 建议女生以小组为单位, 在日常生活中多进行慢跑、跳绳等有氧呼吸运动, 以减少女生在体育弱势群体中所占比例。
4.5 加强大学校园对弱势群体的人文关怀。
首先要营造出“有体育弱势群体的存在是理所当然的”校园文化氛围。普通学生要学会关心他人, 培养团结友爱的精神。在大学校园营造出温暖、温馨的环境, 使体育弱势群体能够在其中自由的学习生活, 感受不到额外的压力另外, 为提高全校师生对体育弱势群体的认识, 大学要加强对这些弱势群体的宣传报道, 有意识地经常组织播放有关的电影或讲座, 促进正常学生和体育弱势学生的相互交流。大学的公共建筑设计要充分考虑到学生尤其是这些弱势群体需要, 在各个细节上体现出大学教育的人文关怀无处不在。
摘要:本文在体育教育基础状况、运动行为能力、体格形态、个体体质和患病类型等方面, 对山东大学威海分校学生进行了小样本 (男、女生共300人) 采样, 时间从2011年9月至12月, 跨越秋、冬季共四个月。并对样本数据采用资料分析、逻辑分析法、个体访谈、问卷调查等方法, 了解体育弱势群体的发展状况, 并加以研究分析。对现阶段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 并提出一定的改进建议, 做出理论总结。为进一步完善针对体育“弱势群体”体育教学实践的理论体系打下基础, 有助于更好的指导体育弱势群体学生参加体育锻炼。
关键词:大学生,个体体质,弱势群体,调查研究,体育教育
参考文献
[1]廖彦罡.北京市高校体育弱势群体现状的调查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 2009 (7) .
[2]徐芝芳, 曾锡银.大学生体质弱势群体与体育教学的探讨[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 2009 (11) .
[3]张效江, 曲喜峰.山东科技大学大学生健康弱势群体现状及对策研究[J].消费导刊, 2010 (2) .
90后大学生弱势群体的教育策略 篇7
1 大学生弱势群体的类别
大学生弱势群体包括经济困难弱势群体、学习困难弱势群体、人际和心理障碍弱势群体和生理缺陷弱势群体五大类[2]。
1.1 经济困难学生群体
经济困难学生群体在高校中普遍存在, 主要包括特困生、困难生和一般困难学生三个等级。随着高校招生规模和社会贫富差距的不断扩大,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
1.2 学习困难弱势群体
学习困难弱势群体是指学习困难成绩相对较差的学生。导致学习弱势群体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主要是学习方法不得当, 高中基础较弱等原因。
1.3 社会活动弱势群体
社会活动弱势群体在高校的各种学生组织中占弱势地位, 学生参与各种组织竞选和活动时, 从家庭中带来的思维模式、行为方式以及家庭教育会产生重要的作用。强势群体的学生都可以依靠自己原有的优秀素质获得尽可能多的有利资源和位置, 而弱势群体在各种竞争中往往处于劣势。
1.4 人际和心理障碍学生群体
人际和心理障碍学生群体主要指缺乏沟通交流能力和处理人际关系能力的弱势群体。该群体学生常有“人际交往、学习压力、就业压力、情感困境”四方面困境, 表现为心理承受能力差、耐挫折能力不足、自主能力欠缺, 并因此引起焦虑不安、抑郁情绪等[3]。
1.5 生理缺陷学生群体
生理缺陷学生群体主要指身体残疾、有缺陷或体弱多病的学生。生理缺陷学生要比其同龄人付出更多的艰辛, 承受更大的心理压力。生理缺陷学生在大学生当中占的比例较小, 但影响更大, 造成的问难更加难以处理。
2 大学生弱势群体的成因
大学生弱势群体的形成是家庭、社会和个人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从现有的研究来看, 大学生弱势群体形成的原因主要有:
2.1 家庭原因
首先是家庭经济压力, 由于困难家庭不能提供足够的经济支持,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还要承受额外的经济压力。困难学生由于要参与课外兼职, 常不能参与必要的学生活动而导致各种心理问题, 如精神抑郁、自我意识不良等。其次是家庭教育观念的影响。由于父母望子成龙的态度, 给学生很大的心理压力, 而在家庭又难以给于正确的指导和培训, 导致学生在升入大学后对大学生活适应能力差。三是受家庭成员关系的影响, 如单亲或离异等不良家庭环境的子女容易形成的交往障碍、自卑等。
2.2 社会原因
一是社会改革过程中, 传统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受到了冲击, 社会价值观呈多元化。部分大学生缺乏正确的引导, 导致政治立场弱化、价值取向多样化、道德观念世俗化等, 最终沦为大学生中的弱势群体。二是社会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大学生急功近利的心理, 造成学生对于学习目标的功利化。三是社会不良现象的消极影响, 如社会腐败现象和贫富悬殊的现实等致使大学生心理的失衡, 从而使部分大学生丧失信心, 造成自我否定、自我堕落, 逐步发展为弱势群体。
2.3 个人原因
主观上, 一部分大学生, 进入大学后没有适应学习方式、方法的转变或对所学习专业不感兴趣, 造成学习困难成绩下滑, 导致学习信心的不足, 于是开始质疑自己的学习能力从而逐渐沦为弱势群体。此外部分学生不能客观地分析自我, 由于个人能力的不均衡或生理缺陷等原因, 导致自卑、堕落等而沦为弱势群体。
2.4 学校教育的原因
高校教育专注学生能力的培养, 忽视学生成长和成才的现实需要;高校开设的专业、设置的课程和构建人才培养模式和市场脱离, 导致大学生社会实践和创新能力不足。
学校对大学生弱势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重视不够, 在资金和人力方面投入不足。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滞后, 教育理念落后, 教育内容、方法和途径缺乏创新, 缺乏相关专业心理研究机制。
3 新时期大学生弱势群体的特征分析
大一新生在开始大学学习后, 在一系列内外因素的影响下, 各种弱势群体慢慢形成。在各种碰撞和融合下, 呈现出其群体特征:
3.1 追求个性独立与依赖思想并存
个性独立是90后大学生的一个显著特点, 随着自我意识和独立意识不断增强, 大学生越发希望能支配自己各方面, 同时摆脱老师的管束。而大学所倡导的自由开放精神正符合90后大学生这种心理, 所以90后大学生常表现出散漫、不愿接受管理的一面。
但弱势群体由于难以适应高中生活到大学生活的转变, 不能控制自己的学习、生活, 造成一系列复杂的实际问题无法解决, 内心深处怀着对父母、老师、外界朋友的依赖倾向。
90后大学生弱势群体在面临困难时, 一方面他们潜意识有着强烈独立去解决困难的愿望, 另一方面他们历经挫折后对自我能力的否定, 对父母、老师的帮助支持表现出强烈的依赖性。这种个性独立与个性依赖的矛盾状态容易导致学生情绪不佳, 内心苦闷, 甚至抑郁, 时常处于心理弱势, 容易导致走向极端。
3.2 单一价值取向与思想多元化并存
目前, 家庭经济困难是大学生心理弱势产生的主要原因。一方面, 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 这部分人更加接受“知识改变命运”的价值理念, 积极主动学习, 渴望得到助学贷款、各种助学岗位, 减轻家庭经济负担, 因此价值取向较功利、单一。
另一方面由于经济上的困难, 不得不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挣取生活费, 在学习上容易遇到困难, 造成自我怀疑。在校学生贫富差距悬殊, 让他们产生了功利主义、自由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宿命论等多元化思想。多元化思想往往强烈冲击着他们的“知识改变命运”的价值理念, 最终导致他们心理失衡。
3.3 追求进步与失落自闭并存
90后大学生作为曾经中学阶段的优秀群体, 有较强的优越感, 对大学生活抱有许多美好愿望, 寄予相当大的期望。90后大学生有渴望扩大交际, 拓宽视野的迫切愿望, 希望相互了解, 渴望成功并得到别人的认可。他们希望在大学中施展自己才华, 张扬个性, 求知成才。
但是在大学生弱势群体中, 这种强烈的优越感也容易导致失落。当他们发现大学生活的理想与客观现实有所不同, 容易造成对以往认知的怀疑。此外, 大学校园人才济济, 对于大学生在中学建立的优越感造成冲击。他们感到沮丧, 产生强烈的自卑感和失落感, 由此走向自我否定的方向, 自我封闭, 以致影响到正常的学习和交往。
4 大学生弱势群体的教育策略
大学生弱势群体是社会弱势群体在大学中另一种体现形式, 做好大学生弱势群体的教育工作, 可以体现教育的公平和社会的进步, 促进社会公平和和谐, 加强社会稳定和团结[4]。同时, 大学生弱势群体如果得不到很好教育与转化, 弱势群体会对高校的正常教学产生阻碍作用, 妨碍高校教育目标的实现, 难以提高高校教育质量。
4.1 建立健全经济资助体系
首先, 对学生家庭情况做好摸底工作, 做好每一位学生家庭经济情况的记录工作。发展以国家助学贷款为主体、社会助学金为辅的多元体系, 将“奖、贷、助、补、减”经济资助政策体系有机结合, 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经济支持。
其次, 完善大学生勤工助学制度, 提高大学生弱势群体的积极性。让弱势群体大学生可以参与科研团队、教学辅导和学校管理等不同类型的“含金量”较高的助学岗位。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 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动脑能力, 还有助于树立自尊心和自信心。
4.2 建设和谐校园文化环境
高校要确立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 营造和谐进步的校园文化环境, 让学生在良好的精神环境和文化环境中, 健全人格, 增强素质。首先, 提高任课教师、行政管理部门和后勤服务部门员工的基本素质, 尊重学生的个性和权力。
其次, 寓教于乐, 开展形式多样的学生活动, 让学生在具有强烈感染力的文化活动中, 不断完善和发展自我, 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 端正人生态度, 提高心理素质和承受能力。
再次, 建设良好学风, 明确学习目标, 端正学习态度, 同时要采取有力措施增强教学吸引力, 激发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兴趣和自觉性、积极性。
4.3 建立高校危机干预机制
建立完善学校心理健康工作小组, 做好学生心理状况普查、学生安全预案和相关信息的收集, 构建完整的心理危机干预系统。
要建立完善心理咨询机构, 配备一批专职心理教师, 对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心理辅导, 开设学习方法辅导讲座, 做到及时疏导、沟通, 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针对有心理危机倾向的高危人群进行必要的监控和主动疏导, 把握工作主动性。
4.4 以法律的形式保护大学弱势群体
通过法律手段对弱势群体予以特殊的保护, 而不应仅仅把保障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看作是有人道感、正义感的政府和社会共同努力的一项人道主义事业。首先针对当前对大学生弱势群体合法权益法律保护乏力的情况, 必须增强高校教职工的法制观念, 将教育法律的基本立法精神渗透到高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之中。其次加大教育法律的宜传力度, 增强大学生弱势群体的法律意识。最后设立专门的维权机构确保大学生弱势群体法律救济梁道的畅通, 有力地保护其合法权益。
在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的今天, 需要学生和学校共同努力, 才能解决大学生弱势群体存在的各种问题, 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构建和谐校园。同时, 加强正确引导, 激活其自我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激发其内心潜藏的巨大精神动力, 最终使弱势群体在教育过程中, 从自省走向自立, 从自信走向自强。
参考文献
[1]刘莉, 张森林, 论大学生弱势群体的道德学习[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9 (1) :89-92.
[2]罗国斌.大学生弱势群帮扶工作简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06 (5) :47-48.
[3]陈烈, 彭建军.贫苦大学生心理状况分析及对策[J].南华大学学报, 2004, 5 (2) :110-112.
弱势群体学生的德育 篇8
关键词:大学生,弱势群体,就业能力
一、大学生弱势群体就业现状分析
弱势群体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由于大学生就业弱势群体存在着身体机能、性别和社会资本等方面的问题, 使其在市场化、国际化下的就业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就业面临重重困境。
1.贫困家庭大学生
当前, 摆在贫困大学生就业方面的问题有很多。首先, 大学生不仅是参加本地的招聘会, 有时还要到异地参加招聘会。贫困生由于家庭困难, 很难做到参加多个城市的招聘会, 失去了许多与企业进行面对面的交流的机会。其次, 由于社会关系资源的缺乏, 加大了自身的就业难度。在当前我国平等竞争的用人机制尚未健全的情况下, 各种社会关系资源对毕业生就业仍然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根据笔者对黑龙江某大学部分专业学生进行调查问卷, 得出数据, 家庭背景越好, 毕业时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则越高、而无良好社会关系背景的贫困生就业相对困难。大多数来自城市社会底层和农村的贫困大学生, 他们在既无关系又无后台情况下显然处于就业弱势地位。贫困大学生在签约时间上滞后、签约率偏低、签约质量不高。
2.女大学生
在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 笔者对黑龙江省某大学工科专业女大学生进行了专题调查, 结果如下:80%的女大学生表示自己在求职过程中曾遭遇性别歧视, 有44.4%的女生有过多次被拒经历。许多被调查者指出, 大多数用人单位在招聘中明确要求“只要男生”或“同等条件下男生优先”。在公务员考试面试阶段, 也是男生占有绝对优势。这种性别差异在工科院校和专业尤为明显。很多学业优秀的女生因为性别原因竞争不过各方面比她要逊色的男生。很多愿意从事技术工作的女生无奈放弃本专业, 改为营销、管理、文秘工作。从以上现状可以看出, 除了就业率的差距, 女大学生的就业质量明显低于男生。有10.3%的女生认为实际签约情况与就业理想不相符的主要原因在于性别本身。所以, 就就业数量和质量上看, 在大学生就业中女大学生是弱势群体。
3.学业成绩不理想大学生
在就业中, 很多用人单位非常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 在看毕业生自荐材料时, 重点看的往往是毕业生的成绩单、英语四级证书和计算机证书。用人单位大多重视外语的学习能力, 一方面是是单位业务的需要, 另一方面, 如果一名大学毕业生连四级都没过或者挂科太多, 也说明他的个人能力有问题, 没有掌握该掌握的知识, 难以适应以后的工作。
4.缺乏沟通交往能力、性格存在问题的大学生
笔者对北京几家用人单位进行了电话调查, 调查内容是关于用人单位在选择毕业生中注重哪些方面, 结果顺序如下:道德品质、心理状态、吃苦耐劳精神、沟通表达能力、性格、专业知识的掌握。从以上调查中我们可以看出, 用人单位非常重视学生的性格和与人交往的能力, 所以在竞争激烈的人才市场上, 擅长交际、性格活泼成为就业中的一个重要因素, 而那些性格内向、不善言谈的毕业生相对而言失去了这个砝码, 构成了另外一种弱势。
5.自然情况存在缺陷的大学生
在就业工作中, 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当用人单位得知所要录用的大学生患有乙肝等疾病时, 会马上与该生解除协议, 有些单位也会在签约时有明确标注。患有身体上疾病的学生在就业中处于劣势, 此外, 还包括身高较矮小, 外表平平的学生。很多单位就这样剥夺了自然情况存在缺陷大学生的竞争机会。
6.非重点大学的大学生
由于名牌、重点高校具有高知名度和影响力, 他们的毕业生在就业竞争中更容易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和认可, 相反, 那些毕业于普通院校和民办院校的毕业生在就业竞争中就明显处于弱势。如不少用人单位在招聘时只接受“重点大学的毕业生”或“985”、“211”工程大学的毕业生”。在就业竞争中, 用人单位对名牌、重点大学生的偏好就剥夺了普通、民办高校毕业生参与公平竞争的权利, 使他们处于弱势地位。很多非重点大学的学生在找工作中经常遇到类似的问题, 让学生苦恼不已, 尤其是地方普通高校毕业生处于就业的劣势。
二、弱势群体就业能力的提升是当前就业工作的重要内容
当代大学生需要的就业能力。
大多数学者认为就业结构是由知识、技能、个性心理特征构成的一个混合的心理结构, 同时意味着对就业能力的研究将是长期持久的, 不断变更的, 将会随着时间的变化和文化的不同而变迁。
笔者在走访北京、哈尔滨等地的十余家用人单位进行了招聘大学生的调查, 结果如图:
三、如何提升大学生弱势群体的就业能力
1.加强优势教育, 提高就业自信心
对学校而言, 如果要让大学生在就业时克服缺乏自信的弱点, 必须实施自信教育, 即优势教育。让弱势学生在比较中找优势, 在学习中积累优势, 在实践中展现优势。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 认真进行生涯规划, 树立目标, 有了目标才会有动力, 有了动力才会有持续的行动, 只停留在思想阶段而没有行动, 肯定无法提高自己的自信心, 一旦有了自信心, 弱势大学生, 在就业时就会增强竞争力, 就会实现就业。对弱势群体的学生要采取贷款、勤工助学、心理辅导等相应措施, 解决其实际困难和问题;督促改变不良习惯和不健康生活方式的学生, 改变自我, 促使其集中学习时间和精 力。为学习勤奋但方法不当的学生, 举办学生学习经验介绍会或学习方法交流会以及教师课后个别辅导等办法, 帮助差生掌握学习技巧、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2.制订和落实弱势群体个人职业生涯发展规划
要善于挖掘弱势群体的的特长, 结合周围的环境, 根据他们的兴趣、特长、价值观等因素, 确立符合自己实际情况的职业生涯目标, 制订职业生涯发展规划, 尽可能利用多种学校、社会环境中的有利因素, 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自身的就业能力, 为成功就业做准备。
3.建立适合弱势群体的培训机制, 提高就业竞争力
就业弱势群体由于自身条件所限, 导致他们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境地。因此, 各大专院校不仅肩负着教育学生的重任, 而且也肩负着为学生提供就业服务的任务。针对大学生就业弱势群体所面临的就业问题, 学校应建立合理、实际的就业培养机制。一要帮助弱势群体树立正确的就业意识, 树立职业无优劣、地区无差异的思想;二要培养适合弱势群体的就业技能, 使他们能发挥各自的优势和能力;三要确保就业技能能够适应社会现阶段的需要, 从而提升他们的就业竞争力,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就业优势。
4.加强高校与用人单位之间的联系, 共同开发弱势大学生的就业能力
高校对弱势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和开发, 只有满足社会和用人单位的需要, 才有可能得到用人单位的认可, 使大学生成功就业。要做到这一点, 必须加强高校和用人单位之间的联系和合作, 共同开发和培养大学生的就业能力。首先, 邀请用人单位参与课程计划的制定。这有利于高校了解用人单位所需要的人才类型以及对毕业生就业能力的要求, 把这些就业能力技能融入到课程设置中, 从而使弱势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具有针对性。其次, 聘请用人单位的管理人员作为客座教师到高校任教。用人单位作为实践者和管理者, 能够给学生提供具有针对性的实际帮助和指导, 有利于弱势大学生及时了解用人单位的需要和要求, 树立职业意识和责任感。再次, 与用人单位合作, 让弱势大学生有见习和实习的机会。通过到用人单位见习和实习, 大学生不仅可得到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和展现自己就业能力的机会, 也可更好的了解用人单位的要求和需要, 调动了就业能力培养的积极性。另外, 用人单位通过大学生见习和实习, 对大学生的能力和潜力有了认识和了解, 能够更好地从中挑选自己所需要的人员, 节约和减少了招聘成本。高校和用人单位的合作, 增加了弱势大学生的工作经验, 也使他们的就业竞争实力明显增强。
参考文献
[1]李静.新形势下大学生就业能力研究探析[J].人力资源管理, 2010 (2) .
[2]宋华.大学生就业弱势群体探析[J].人才开发, 2009 (1) .
弱势群体学生的德育 篇9
关键词 初中体育 弱势学生 教学策略
新课程背景下,初中体育课堂教学要坚持“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效学习,使每一位学生都健康发展”的教学理念。为此,笔者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针对弱势学生的心理特点、身体素质、技能基础,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教学措施,达到了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一、树立信心,弱势学生突破心理瓶颈的关键
相关调查显示,由于先天疾病,或身体残障造成的体育课堂弱势群体只占班级人数的1.27%,多数弱势学生是因为后天不良习惯造成运动能力较差,或因为缺乏体育兴趣,存在心理偏差。为此,我们体育教师要积极转变教学理念,对他们加倍关爱,从内心深处激发他们自尊、自强、自信的心理情感,这是帮助弱势学生突破心理瓶颈的关键。
班里的何婉婷同学是典型的“小胖墩”型体育弱势学生,平日里她乐观开朗,有极好的人缘,可就是一到体育课堂上很少说话、消极锻炼,甚至还不断有意地缺课请假,避开每周仅有的几节体育课。一次铅球课前,我利用课余时间辅导了她练习推铅球的基本方法,从持球的手型、球放的位置、手臂的角度等方面做好了充分的准备。课堂上,由于有了课前的铺垫,她显得自信了不少,教师在讲解侧向、背向、转体、垫步、滑步推铅球的过程中,她听得非常认真,动作要领掌握得也很到位,我和同学们一起为她鼓掌,还让她负责纠正其他七八名学生推铅球的技术动作。她看到了老师的真诚,看到了同学们为她鼓励,发现了自己的闪光点,更重要的是自己掌握了过硬的铅球技能,何婉婷在课堂上恢复了平日的乐观、自信,开始嘻嘻哈哈地和同学们融在一起。即将下课的时候,我作了如下总结:尺有所长,寸有所短,每名同学都有自己的优势与不足,体育学习亦是如此,希望同学们能够树立信心,扬长避短,在体育锻炼中飞扬自己的青春风采。
后来,何婉婷的母亲来校时与我交流说婉婷现在开始跑步、打羽毛球了,晚上睡觉前还坚持做40个仰卧起坐,说要塑造自己良好的体型。我庆幸,不仅为了体育教学,更加为了培养一名学生热爱、积极、奋起的精神品质。
二、加强合作,提升弱势学生体育技能的关键
许是独生子女的生长环境使然,许是当前急功近利社会风气的影响,现在初中生自私、冷酷、缺爱心、一意孤行等性格缺陷比比皆是。对于转化体育学科弱势学生的工作实践来讲,仅仅依靠教师在课堂上赏识鼓励还远远不够,更重要的是引导全体学生都能够正常地对待、接纳、欣赏他们,营造一种学生间相互关心、团结友爱的和谐气氛,这样才能促使这些弱势学生与其他同学一样阳光、健康。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加强合作不仅是提升弱势学生体育技能的关键,更是有效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全体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笔者积极开展足球、篮球、排球等球类集体活动,有效地调动了这些弱势学生的积极心理,他们的体育技能亦便水涨船高。
譬如,班上的张雄滔同学体型瘦小,在对抗性强的体育项目上往往不占优势,兼以日常的学习成绩较差,有不少体形魁梧的学生喊他“张豆芽”,自卑、怯懦便成了他主要的心理特征,严重影响了包括体育学科在内的学习兴趣和成绩。对这,我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在教学排球的时候,根据他的体型特点,安排他充当自由人的角色,充分发挥了他灵活性强的特点,判断及时、移动迅速,垫给攻手的球角度合适、弧度舒服,让那些魁梧的学生大呼过瘾。分组对抗中,许多学生为了能够和他分在一组,自然对他多了尊重与欣赏,使得合作意识不但在课堂上悄然形成,还延伸到了课外的体育活动,大大提高了张雄滔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技能稳步提升。
三、因材施教,升华体育课堂教学效益的关键
即使是课堂中的弱势群体,他们也存在着极大的个体差异,有的是体质孱弱,有的是缺乏兴趣,还有的是运动技能薄弱,不一而足。长期以来,我们采取的都是以班级为单位的集体教学,极少融入针对弱势群体的针对性指导。新课程背景下,我们要针对这些弱势群体的不同特点对症下药,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如对体型特殊的学生,要选择一些能充分发挥其体型优势的项目;对缺乏兴趣的学生,要使其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对胆小的学生,要循序渐进,逐步提升难度,培养他的勇气与自信……
譬如,笔者在进行耐力跑即男生1000米、女生800米的教学中,针对考核只能达到百分制40分以下的陈秋梅、钟永声两名学生进行了个别辅导。首先通过400米、500米、600米的匀速跑,引导他俩基本掌握了耐力跑的正确姿势,如上体动作技术、步幅适宜、鼻吸口呼等;接着又根据其心率、脉搏的测量结果,实施了变速跑分层练习:200米中速跑——100米慢跑——200米中速跑——100米慢跑……通过强度、激励的交替刺激,不但克服了由于固定练习节奏引起的疲劳、厌倦,还有效提升了他们的肌体抗疲劳能力,达到了理想的教学效果。在此基础上,笔者还在他们训练的时候,或播放《运动员进行曲》来调动他们的训练积极性,或通过花样跳绳、篮球运球等方式来增强他们的有氧耐力,使得他们由学期初的40分左右,上升到了75分左右,达到了良好生的标准。
总之,初中阶段的体育课堂教学为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意识与锻炼习惯,让全体学生都能够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发展。为此,以生为本、多措并举,有效转化弱势群体的体育能力是我们孜孜追求的教学境界。
参考文献:
[1] 劉超.论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精神的培养[J].神州.2013(14).
弱势群体学生的德育 篇10
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历史时期, 其成功与否取决于整体国民素质, 尤其是青年大学生的素质。因为他们是我国未来知识和科技创新的主体, 是新世纪国家、社会的栋梁之材。因此, 政府、学校、社会各界都应当给予弱势群体家庭出身的大学生帮助与支持, 大学生自身也要努力克服各种困难, 健全人格, 全面发展。目前, 当代大学生的人格素质主流是积极向上、稳定健康的, 但是, 面对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知识经济的挑战, 有些大学生的人格也会随之产生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尤其是家庭经济贫困的大学生, 他们在经济生活上都不怎么富裕, 有时自己必须时刻对生活的各种花费花销进行限制和约束, 这样下来时常也总陷入口袋里无钱的窘样。实际上, 因为学生家长不能提供必要的物质帮助和支持, 大多数经济上弱势大学生需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应对在学费与生活费上的各种费用。这种情况使大学生不仅要尽量减少费用的支出, 还要在学习之余进行勤工俭学以贴补生活, 凡事都应该思量自己的经济状况, 这样就极大地增加了他们的心理压力, 从而对他们人格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影响。
二、弱势群体的内涵
弱势群体, 也叫社会脆弱群体、社会弱者群体, 在英文中称social vulnerable groups。它主要是一个用来分析现代社会经济利益和社会权力分配不公平、社会结构不协调、不合理的概念。目前, 我国的弱势群体主要包括:第一类是下岗职工及失业人员;第二类是进城民工;第三类是在职低收入职工和较早退休的人员。
三、弱势群体家庭大学生的现状
(一) 经济上处于贫困状态。
我国在校学习的各项费用单纯由家庭供给的大学生比例相当大, 能达到95%以上。而如今的弱势群体家庭经济收入却很低, 弱势群体家庭的生活多处于贫困状态, 有的则是极端贫困状态, 然而高校的各项费用收取却比比皆是, 个别收款项目又数目不菲, 经济的低收入与高昂的大学消费之间有了矛盾冲突, 矛盾冲突无法解决就会导致弱势群体家庭的孩子们在校生活上的拮据, 在生活质量标准上怎么能不产生天壤之别的差距呢?生活不好学习成绩就会受到严重的影响, 来自弱势群体家庭的大学生产生对自身学习能力怀疑的心理, 久而久之就会导致厌学和不学情绪, 自身学习能力和素质得不到提高, 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弱。
(二) 心理贫困而无法自我调适。
由于各个家庭背景不同, 其在生活方式、生存状态方面也呈现出明显的不同现象。弱势群体家庭大学生具有许多优秀的性格特征, 独立自强并且能够吃苦耐劳等性格是纨绔子弟不一定具备的。然而在心理健康上弱势群体家庭大学生却逊色了很多, 常常罹患心理疾病, 部分贫困大学生甚至在人格和心理健康上都陷入了“心理贫困”之中。经济贫困使贫困生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压力, 现在的人际关系偶尔得用金钱来疏通一下的, 没有钱就不能在人际关系上如鱼得水, 越是在人际关系上出现惧怕和回避。他们内心就越发孤独无助, 莫名的烦躁和敏感就会产生, 长此以往就会钻牛角尖, 对人或事物抱有极端的想法和观点, 严重影响其心理健康。如何帮助贫困大学生克服心理障碍, 培养他们良好健康的心理, 成为当今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的重点和难点。
(三) 人际交往存在障碍。
弱势群体家庭大学生承受着巨大的经济和心理压力。他们生活困窘, 既无经济实力, 也无精力更多地进行人际交往。贫困大学生大多综合能力素质差, 见识短视野狭小, 突出的特长几乎没有, 内心存在自卑心理, 他们害怕参加集体活动, 不主动与人交谈和沟通, 相对孤僻、不合群是他们的一贯作风。严重的在人际关系上趋于封闭, 孤僻古怪的行为让人难以捉摸, 同时对他人善意的关爱和帮助不理睬和拒绝。
(四) 价值观出现偏差。
贫穷和磨难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激发人们上进心, 使他们更具有理想信念和奋斗决心。但长期的贫穷和磨难总伴随和困扰着这类家庭, 使他们的社会地位低下和经济拮据的困境每况愈下, 为了改善现状, 有时的做法和考虑就会欠妥, 想致富的手段就会“丰富”起来, 各种社会因素加之自身对现状的不满以及致力摆脱弱势的强烈愿望, 通常会限制弱势群体家庭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 使其在价值观和道德的选择上出现偏差。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对弱势群体家庭大学生三观的形成和树立产生了巨大的破坏。
四、弱势群体家庭大学生人格的特点
(一) 自卑感强。
造成贫困大学生自卑的最主要的原因是经济问题。弱势群体大学生由于长期生活困窘, 他们人格发展变化受社会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 逐渐形成了与其相适应的生活方式、行为规范、价值观念, 导致了一些负面的影响因素。弱势群体大学生不愿意和成绩优异的非贫困同学交往, 喜欢交往那些同样来自弱势群体的大学生, 因为他们在一起都能彼此地认可他们的社会归属地位, 自卑感表现得就少些。贫困大学生的自卑感严重影响了他们的人际交往和人际沟通, 逃避沟通的他们把自己完全地封闭起来, 有的因为过度自卑而不能接受他人的馈赠和帮助。还有, 贫困大学生大都出生于农村, 一下子搬到城市里来上学, 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与城市的节奏不相符, 城市里的学生懂得多, 他们知道得少, 俨然变成一个无知的另类, 显得是那么不合群, 这些无疑加重了他们的自卑心理。
(二) 成就动机强。
贫困大学生成就动机强, 具体表现为学习非常刻苦努力, 有很强事业心和创业心, 在私下里积蓄力量, 顽强拼搏。为什么贫困大学生成就动机如此强呢?原因主要有两方面:贫困大学生成就动机强烈的一个原因就是他们不甘心一直处于这种贫困状态, 内心急于摆脱这种状态, 于是产生了强烈的成就动机, 学习刻苦努力, 能够奋力拼搏;另一个原因就是报答父母辛苦供自己进大学读书的那份恩情。为了积攒初高中和大学的各项费用支出, 父母不辞辛苦地在田间劳作, 每天都是披星戴月地干农活, 从不大手大脚地花钱买像样的东西, 家人省吃俭用从牙缝里攒钱, 为了凑足大学的高额学费甚至不惜借高利贷, 抵押房产, 作为贫困家庭的儿女他们能不知道父母的良苦用心吗, 他们又怎么能不立志努力拼搏, 将来有所成就以报达父母的恩情呢?
(三) 内向孤僻, 交际能力差。
贫困大学生很担心别人知道自己家庭的贫困处境, 对同学之间的流言蜚语很是敏感, 听不得人们说自己土气, 见识少, 爱好少。于是就把自己牢牢地放在笼子里, 不与外界进行交流和交际, 硬把自己封闭起来, 做事独来独往, 久而久之也就养成了一种内向孤僻的性格。另外, 目前金钱至上的风气很浓, 大学生人际交往不免也带有浓厚的物质利益色彩, 钱是进行人际交往的一个入门槛, 并且这个门槛还比较高。很多弱势群体家庭大学生会感到不知如何与人交往, 不懂交往的技巧与原则。即使他们很想与别人交流, 但却不善于表露自己的感情, 导致最终达不到沟通的目的。久而久之, 会影响大学生正常的认识, 交往, 情感和心理, 不利于大学生健康性格的塑造和健康人生观的培养。
(四) 极度敏感。
思想敏感多疑, 心胸狭隘, 总会错怪和迁怒他人, 遇事不冷静, 不能控制好自己的脾气, 动不动就怒发冲冠。总以自我为中心, 我就是绝对的至高无上, 谁也不能伤害我的自尊, 只要谁侵犯了我的利益, 我就会无节制地愤怒和仇恨他, 甚至是做出意想不到的报复攻击性行为。虽然困难学生在所处的贫困环境中锻造了他们更多的自强和坚韧, 但他们的内心世界却很脆弱。由于生活在农村, 与城市环境不相适应, 他们旧有的生活习惯等常常使他们遭到同伴群体的排斥等, 使他们总觉得无论自己如何努力, 都无法真正融入身边的这个群体, 造成内心的孤独、屈辱和无助。形成自我封闭、游离于集体和群体生活之外、人际交往困难、人际关系敏感等弱点。
五、消除弱势群体家庭对大学生人格负面影响的基本对策
健康的人格是身心健康和潜能充分发挥的重要心理条件, 最终形成良好的健康人格, 弱势群体家庭大学生是最大受益者, 它会对他们将来的学习、工作与生活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弱势群体家庭大学生的成长环境使他们过早地承担起家里的经济负担, 对心理的成长也带来了一定的压力。他们在对环境作出不同反应的时候, 有的人格得到一次次升华, 有的却出现了价值观扭曲、道德迷茫等心理问题。社会在给予弱势群体家庭大学生经济帮助的同时应该更加关注对贫困生心灵的关怀。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养成与社会、家庭和学校以及其自身的调控都是紧密联系的, 因此本文从外因和内因两个方面提出对策。
(一) 社会要提供广阔的实践与就业机会。
社会因素是人格影响中的重要因素, 贫困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参加的多与少是能否塑造出健康人格的一个关键。所以校园里要多多地组织大学生们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 苦行僧似地闭门反思是良好人格塑造的短板。社会实践正是大学生拓展自身素质的主要载体之一, 使学生通过实践磨练意志、陶冶情操、发展个性、锻炼能力、自我管理和自我设计, 勇于承担社会责任, 拓展自身的综合素质, 满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人才的要求。社会交往可以改变贫困生对现实中人或事物的看法, 使得他们有机会总结经验教训, 能够正确地思考人生。只有不断地通过社会实践、让大学生们在实践中成长, 在实践过程中去了解国情、民情, 增加他们的自尊与自信, 勇敢地去面对现实中的困难和挫折, 脚踏实地, 坚定地迈向预定的目标。
(二) 政府应完善资助体系给予弱势群体家庭大学生经济援助。
弱势群体家庭大学生之所以产生心理问题, 很大程度是由于经济原因造成的, 因此物质帮助是必不可少的。政府要不断完善贫困大学生贷款制度, 切实解决贫困大学生的经济困难, 从而实现不让一个学生因经济困难而辍学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杨眉.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人格教育问题[J].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1
【弱势群体学生的德育】推荐阅读:
大学生体育弱势群体08-16
关注弱势群体的教育06-15
弱势群体的社会保障10-01
弱势群体的媒介话语权07-11
论弱势群体的媒体话语权06-01
行动弱势群体06-12
弱势群体教育06-30
企业弱势群体07-30
关爱弱势群体10-17
高校“学习弱势群体”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