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势群体社会保障(共12篇)
弱势群体社会保障 篇1
随着经济、社会等各项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 我国初步建立起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近年来所取得的改革成就是有目共睹的。然而在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弱势群体的出现就是其一。当前弱势群体的存在对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等方面具有一定的负面影响, 因此维护好、保障好弱势群体的利益至关重要, 完善弱势群体的社保制度也是刻不容缓的。
一、弱势群体的定义
弱势群体, 也叫社会脆弱群体、社会弱者群体。弱势群体在形式上是一个虚拟群体, 是社会中一些生活困难、能力不足或被边缘化、受到社会排斥的散落的人的概称。一般意义来讲, 弱势群体指的是需要社会给予特殊援助和关怀的人群。
二、我国弱势群体现状
目前, 我国正经历着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多重转型, 不仅有经济体制转型, 还有社会、文化、政治领域的改革。在这样一个发展的大环境中很容易出现权力、利益分化, 弱势群体就是这两极分化中的弱者。由于他们表达意愿的渠道不畅通, 影响力、话语权较弱, 逐渐成为了被社会排斥、歧视的对象。这种弱势状态主要表现在:经济上, 绝大多数弱势群体的收入低于社会平均水平, 有的甚至在贫困线上徘徊, 经济上的低收入决定了物质水平的低下以及生活质量的低水平, 这部分成员在满足了基本的生存需要之后, 几乎没有多余的钱去满足精神、娱乐等其他层次的需要。生活上, 弱势群体大多文化水平较低, 缺少一技之长, 在就业中竞争力不强, 社会地位低下。心理上, 由于长期受到社会各方面的歧视, 许多成员内心缺乏安全感, 常处于消极状态, 社会承受能力十分脆弱。
三、保护弱势群体的重要性
(一) 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中国共产党代表着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领导者。作为一个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中国家, 我国社会阶层中占多数的是农民阶级和工人阶级, 这两个阶级又恰恰是弱势群体的构成主体。因此, 如果不重视弱势群体的权益保障, 必定会影响到农民阶级和工人阶级对党执政地位的拥护, 也会损害到他们对党的信任和依赖。
(二) 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维护社会稳定
构建和谐社会的总要求中包含了促进社会公平, 而目前弱势群体在社会、经济、政治等领域地位低下、影响力弱, 因此需要社会公正公平来保护其自身利益。由此看来, 解决弱势群体的社会保障问题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任务。只有把对弱势群体的公平也考虑在内, 才能实现更广领域、更深层次的公平, 才能更好的构建和谐社会。此外, 近年来频繁出现的社会问题, 多是由于社会贫富差距过大, 部分社会成员产生仇富、仇官心理, 再者由于自身权益得不到保护、重视, 许多人产生了报复社会的念头甚至采取了一些极端的报复行动, 严重危害着社会稳定。如果这部分弱势群体的困难不被解决, 社会就很难稳定。
(三) 加快改革开放、加速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社会经济发展越快, 市场经济条件下弱势群体受到的剥削就越严重, 两极分化也会越严重并最终引发利益冲突, 这似乎是一个规律。然而, 弱势群体的存在与社会经济的发展并不总是矛盾的, 弱势群体的利益得到保护反而能更有效地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如果在改革开放、发展经济的过程中, 我们能够认识到弱势群体的优点及价值, 对其进行培训、指导, 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 势必会更好的为经济发展服务。
(四) 保障人权, 体现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
和谐社会是一个“以人为本”的尊重人权的社会, 是平等、公平的照顾到每一个人, 每个社会群体的社会, 弱势群体当然也被包含在内。近两年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多次宣称我国人权方面存在问题, 虽然我国政府在作出相关回应时称这种言论是没有依据的, 但人权问题的确值得我们深思。我们要意识到, 和谐社会是一个弱势群体的基本生存尊严得到起码尊重的公平社会。只有妥善处理弱势群体的生存问题、满足其基本生活需要, 才能更好地保障其人权、尊重其人权, 才能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四、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在保护弱势群体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 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法律体系不完备
我国社保制度建于上世纪五十年代, 七十年代时经历了波折,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才开始进行社保制度改革。由于社保改革起步晚, 制度本身存在着不配套、衔接不紧密, 机制单一、不灵活等缺陷, 因此何谈对弱势群体保护的制度建设。而且目前社保制度对弱势群体的保护主要体现在政策层面, 缺乏严格、规范的法律保护体系。
(二) 社会保障覆盖面过窄, 公平性有待加强
虽然政府在建国之初就着手建立了面向国有企业和机关单位工作人员的社保制度, 在农村也实行了家庭与集体相结合的保障制度, 但改革后社保制度的服务对象大多是城镇居民, 农村居民被忽视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 城乡居民社保制度、政策的差异越来越大, 大多数农民和进城务工的农民工都被排除在社保制度之外, 享受不到与城市居民平等的社会保障权。此外, 我国针对残疾人、老年人、青年人等社会弱势群体的社保制度建设相对滞后。
(三) 保障水平低
我国目前城镇人均最低生活保障金数额很小, 救助水平低, 农村的水平更低。近年来物价增长速度过快, 而最低救助金数额却未适当增加, 使弱势群体成员很难维持基本生活。
五、加强弱势群体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对策
(一) 制定弱势群体社会保障政策体系, 加强规范与监管
我国应首先建立相应完善的政策扶持体系, 保证弱势群体能按时足额的领取基本生活保障金。此外, 在完善政策的同时, 还要保障政策落实的有效性。作为救助弱势群体的核心力量, 政府每年对弱势群体的财政投入和政策倾斜并不少, 但由于弱势群体人口基数大, 分配到弱势群体个人的份额就远远低于政府所预期的值。再加上执行人的态度问题, 随着政策的层层下达, 个别层级中存在的道德问题, 也导致了政策、资金的隐性损失。因此, 不仅要完善政策, 还要颁布法律法规予以规范, 以保证弱势群体真正受到援助。
(二) 完善弱势群体的社会保障制度
1. 健全社会保险体系
社会保险, 是保障公民因工伤、疾病、失业和年老收入减少或丧失时得到必要的物质补偿以保证基本生活所需的一项基本制度, 我国社会保险制度是保障社会弱势群体的主要措施之一, 需要着力加以完善。
(1) 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我国现已步入老龄化社会阶段, 健全国家、企业、个人三层统筹的新型养老保险制度至关重要。尤其在农村地区, 长期以来都是家庭养老的模式, 这样的保障方式存在一定的风险性, 它取决于儿女是否健康, 经济能力是否充足, 是否能孝顺、善待老人, 而且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 许多家庭已不再像过去那样子孙满堂。这种情况下, 农村年轻人的养老负担就加剧了, 我们应结合实际情况, 探索并建立起适合农村的养老保险制度, 以保障农村弱势群体———老年人的基本生活。
(2) 失业保险制度。我国劳动力市场长期供过于求, 加上产业结构调整带来的就业压力, 因此要把完善失业保险制度同失业、下岗人员的再就业联系起来, 强化失业保险制度促进就业的功能和培训功能。此外, 还应建立失业保险基金的制衡机制和监督机制。
(3) 医疗保险制度。我国新型医疗保险制度存在着医疗保险制度单一、制度体系不健全、城乡分割及覆盖面狭窄的缺陷。因此, 应当尽快推进医疗保险制度改革, 维护弱势群体获得基本医疗服务的权力, 做到医疗保险的公平与公正。另外, 也应建立起城乡统一的医疗保障机制, 从而利于居民身份的转化和地区间的流动。最后, 可引入市场竞争机制, 加强医疗管理, 促进资源利用最优化, 进一步满足弱势群体的医疗卫生需要。
2. 健全社会救助体系
社会救助, 是基于对贫困人口的经济支持制度, 也是政府和社会干预贫困问题的工具。当前我国社会救助的最主要功能是济贫。在我国弱势群体的构成中, 贫困者占大多数, 因此, 发挥社会救助的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应进一步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加大最低生活保障的资金投入, 拓宽享受低保金的弱势群体的范围, 加强制度的规范性。此外, 还应保证各项救助措施的执行力度, 使政策措施普惠到弱势群体个人。
(三) 稳定社保基金来源, 鼓励银行等金融机构进行补充
国家是社会保障制度的一方主体, 政府的财政支持是社保基金的最主要来源, 政府应确保社保经费在国民收入中占有一定比例。此外, 应鼓励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对社保基金进行补充, 可以发挥商业保险在养老、工伤等方面的作用, 还可通过银行的小额贷款, 鼓励弱势群体中的失业、伤残等人员进行自主创业, 减轻政府对整个社会的社保支出压力。
(四) 发挥第三部门的作用
政府虽然在对弱势群体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中处于最直接、最有效的地位, 但单靠政府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 应充分协调社会各慈善机构、社区组织、志愿组织等热心公益事业的组织或个人的力量, 发挥非政府组织的作用, 更全面地造福于弱势群体成员。
(五) 加强基础教育、技能培训等相关部门的救助制度。
教育是兴国之本, 教育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甚至教育支出成为部分家庭最大的生活支出。弱势群体由于自身经济能力的局限, 其子女不能享受和他人一样的教育资源, 进而无法摆脱自身的弱势地位, 形成恶性循环。因此, 政府应完善贫困地区的义务教育制度, 坚定知识富民的信条, 使弱势群体的子女通过受教育获得更多更好的发展机会。政府还可对农村劳动力进行技能培训, 增强其掌握和运用先进知识的能力, 使他们最终走上脱贫致富之路。
六、总结
弱势群体是我们整个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他们需要国家、社会以及我们每一个人的援助。能否保障好弱势群体的权益不仅关乎弱势群体个人的利益, 还关乎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稳定、党执政地位的巩固以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因此, 我们要建立多层次、立体化的弱势群体社会保障制度, 全面解决弱势群体的生存、生活问题, 保证弱势群体的权益公平, 进而实现整个社会的公平及发展。
摘要:弱势群体是社会中的脆弱群体, 是需要社会给予特殊关注和照顾的群体。弱势群体生活状况、生活地位的改善与提高, 关乎国家发展稳定大局, 关乎经济社会的发展, 关乎和谐社会构建的实现, 因此其权益保护问题及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日益受到全社会的关注与重视。本文将从分析我国弱势群体的生活现状出发, 剖析弱势群体社保制度建设对国家、经济及社会等方面的重要性, 进而提出完善弱势群体社保问题可采取的措施。
关键词:弱势群体,社会保障制度,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张敏杰.中国弱势群体研究[M].长春出版社, 2003.
[2].侯晓.论弱势群体的社会保障[J].太原: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10 (3) .
[3].陈建华.社会弱势群体社会保障问题探析[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2006 (3) .
[4].邓伟志.让弱势群体从弱到强[J].社会科学报, 2002.
[5].费梅萍.社会保障概论[M].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5.
弱势群体社会保障 篇2
一、弱势群体的含义、构成及特征
(一)弱势群体的含义
弱势群体,也通常被称作社会弱者群体,它在形式上是一个虚拟群体,根据人的社会地位、生存状况来界定。弱势群体是对社会中一些生活困难、能力不足或被边缘化、受到社会排斥的散落的人的概称。
(二)弱势群体的构成弱势群体从主体的性质出发可以分为两大类,即社会性弱势群体和生理性弱势群体。社会性弱势群体包括城镇下岗和失业人员中的贫困群体、农村贫困群体以及正在形成中的弱势群体。前两者是社会性弱势群体的主要组成部分,但是正在形成中得弱势群体也日益成为焦点。正在形成中的弱势群体指困难企业的贫困职工、犯罪的青少年、贫困单亲家庭、居无定所和固定职业的城市流动人口等。生理性弱势群体包括老年人、残疾人、处境困难的儿童。
目前我国的弱势群体主要包括四部分人:(1)下岗职工。这部分人群再就业能力较低,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2)“体制外”的人。通过打零工或者做些小生意谋生的人,以及残疾人和孤寡老人。(3)进城的农民工。他们劳动权益得不到保护,往往受到城里人的歧视。(4)较早退休的“体制内”人员。这部分人主要是从集体企业退下来的。
(三)弱势群体的特征
第一,弱势群体大都面临贫困性。尽管“弱势群体”的概念和“贫困人口”的概念不完全相同,但它们在一定程度上高度重叠,很多弱势群体的成因都是因为贫困。第二,在社会和政治层面上,弱势群体都处于弱势的地位。虽然弱势群体可能在人口数量上比较多,但是他们在掌握资源的数量上却很少,还缺乏沟通渠道。他们的诉求很难在社会中发表出来,也很难得到社会的关注与帮助。第三,弱势群体的成因受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客观的表现为社会规章制度,也可能是生理特征上的健康状况较差等。主观的体现为对女性和城市农民工的歧视等。
二、弱势群体的社会保障内涵及意义
(一)弱势群体社会保障的内涵
社会保障,是指国家和社会通过立法等手段,积极调动和利用社会各方面资源,对国民收入进行分配和再分配,对社会成员,特别是弱势群体,为他们的基本生活给予保障的制度。具体表现:维持和保障低收入、无收入以及遭受各种意外灾害的公民的基本生活需要;保障劳动者在年老、失业、患病、工伤、生育时的基本生活不受影响。社会保障的本质是维护社会公平,进而促进社会稳定发展。在此进程中,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政府努力提高公共福利总体水平和国民生活质量。
社会保障的表现形式是国民收入再分配,它需要一定的制度来实现,社会保障制度应运而生。社会保障制度是由法律规定、按照某种确定规则经常实施的社会保障政策和措施体系。
(二)弱势群体社会保障的意义
在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社会保障都是保障人民基本生活、维护社会安全、稳定的重要手段。社会保障制度的实施,使由于收入差距而导致的社会及经济地位不平等现象可以得到一定的缓解,有利于企业在市场上有序公平的竞争,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快速发展,社会意外事故的发生也可以得到有效遏制。特别是在我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弱势群体的社会保障对于保障我国公民生活质量和国家、社会秩序稳定方面具有较大的作用。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也是国家负责任行为的体现,人类对自身的人身和社会的发展都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意义深远。
国家建立社会保障制度,有利于保障公民的基本生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弱势群体受到的剥削也越来越严重,两极分化越来越明显。社会保障可以通过再分配调节社会总需求,平稳经济波动;社会保障能够确保劳动者在丧失经济收入或劳动能力的情况下,维持自身及其家庭成员的基本生活。
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建设和谐社会。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最终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而就在实现达到共同富裕目标的同时,贫富差距越来越大。实行社会保障,通过对国民收入再分配这一手段,对缩小社会贫富差距和增加社会整体福利发挥重要作用,是社会主义国家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一项重要手段,从而有利于在根本上维护社会稳定。
加速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弱势群体的生活比较困难,同时缺少经济来源,社会保障制度使公民的基本生活得到了保障,才有机会和前提投入到对自身和社会有意义的事情中去,才能全心全意的去创造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从而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不仅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也对社会的全面进步起到积极作用。
弱势群体社会保障 篇3
摘要:社会的不断发展,各国福利制度的不断完善,需要我们时刻从正义的角度思考问题。保护弱势群体的利益既是一个社会道德问题,又是一个社会发展问题。由于不同的历史传统和现实问题,我们必须正确认识正义观对弱势群体社会保障的影响。
关键词:罗尔斯,分配正义原则;弱势群体,社会保障
一、问题缘起及概念界定
所谓社会弱势群体是指创造财富、积累财富能力弱,就业竞争能力、基本生活能力差,各種社会权利严重缺失,生存能力和抗风险能力极差的人群。随着福利事业的不断发展,社会保障制度得到了不断的完善,但是很多学者普遍认为,尽管福利制度完善了,但是弱势群体的社会保障制度还很欠缺,分配正义的元素在现在的福利制度中还是存在缺位的现象。在分配的过程中,正义的天平总是无形的偏向了强势群体。保护弱势群体是一个社会秩序问题。是一个关涉社会稳定,建立良好秩序的大事。
二、罗尔斯的正义观
通过对正义论的分析,从弱势群体社会保障的角度出发,可以从以下几个观点去总结其正义观。
首先,从社会结构上说,因为分配正义的问题一旦被看作是自由和平等的公民之间的公平的合作体系,就应该考虑如何正确的利用分配的正义观去调整好社会结构。弱势群体是区别于强势群体的一个需要社会更多关注的群体。因为他们在社会地位和文化水平等很多方面的不足和欠缺,需要社会结构的补充,让他们的社会保障可以在保证基本生活水平的基础上往上提高一个层次。
其次,从制度上说,罗尔斯说过,正义是制度的首要价值,如果我们要保证社会在良好的制度下良性运行,那么就要在制度中充分体现正义,罗尔斯将这些正义表述为几个原则。归结起来就一个基本观点——“所有社会基本善一自由、机会、收入和财富及自尊的基础—都应被平等地分配,除非对这一些或所有社会基本善的一种不平等分配有利于最不利者。”也就是我们要建立一种不像现在社会下的福利国家一样的社会制度,而是可以在社会保障的领域里,给弱势群体更多的社会关注,更多的福利,而不是大多的福利都属于公务员,属于政务人员,属于高生活水平的人。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需要我们把正义观深入到社会的底层,深入民心。
三、正义论对弱势群体社会保障发展的影响
从正义论问世到现在,学界对正义的观点众说纷纭,学者们分析正义论对弱势群体社会保障的发展,得出了以下观点:
首先,从正义的观点出发,国家有义务以调配的形式对弱势群体进行补偿。而且,他们有权利要求享受补偿。在一定的意义上说,国家的真正义务是创造经济条件,使身心没有缺陷的正常人通过劳动使他们的生活有所保障,使社会最不利者能够享受社会福利。就目前而言,弱势群体承担了改革的大部分成本。
再从弱势群体和强势群体两个相对的阵容来看。学者们分析保护弱势群体的利益既是一个社会道德问题,还是一个社会发展问题。在弱势群体与强势群体之间,后者对前者是负有义务的。因为强势群体之所以处于社会上层,不仅仅是他们个人努力的结果,更是因为他们优先占有了社会资源,而这种社会资源对所有的社会成员是开放的。因此,强势群体不可避免的负有义务,这正是资产阶级思想家休漠认为一个无以为生的穷人抢夺食品过剩的富人的面包是正义的原因,也是现在“西部大开发”政策的一个重要的道德基础。其次,弱势群体与强势群体之间还是一种合作关系。尤其是在现代社会,高度分工决定了高度协作,因此,人与人之间的合作不仅是一项道德义务,更是生存发展的需要。无论弱者还是强者,都只有相互依靠着才能共同发展。因此,无论富人还是穷人,其实都是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
而将问题与公平和秩序相联系,保护弱势群体更是一个关乎社会发展的问题。管理学上的“木桶理论”为此提供了旁证。就像由长短不齐的木板做成的木桶所能装的水位是由最短的那块决定的一样,社会发展的水平是由最底层的人的发展水平决定的。一方面,如果不重视保护弱势群体的利益,而任其过着前景黯淡的日子,会诱发社会动荡,影响稳定,从而阻碍社会发展,另一方面,如果社会上相当一部分人的经济文化水平处于落后状态,就会直接阻碍社会前进的步伐。只有共同进步,共同发展,才可谈论民主自由的新时代,也只有共同提高,才能推动历史的车轮向着发展。
论弱势群体的社会权利保障 篇4
收录日期:2013年2月26日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在新世纪新阶段根据中国发展的现实, 提出的一个重大战略目标, 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关注弱势群体, 加强对弱势群体的权利保障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和题中应有之义。
一、弱势群体的界定及基本特征
学术界对弱势群体的表达各不相同, 有的使用“社会弱者”, 有的称为“社会弱势群体”或“脆弱群体”等。不同学科的学者在界定时, 由于其研究视角和目的、方法各不相同, 因而具体定义存在一些差别。我们认为弱势群体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弱势群体一般指残疾人、老年人、妇女、儿童等生理性弱势群体;广义的弱势群体则指由于政策和制度倾斜而在社会结构中处于不利境地的相对贫困的穷人, 如下岗职工、贫困农民、农民工、城市低收入群体等, 也可称为经济性弱势群体或社会弱势群体。本文指的弱势群体包括生理性弱势群体和社会弱势群体, 但以社会弱势群体为主要讨论对象。
从群体的基本特征上来看, 弱势群体具有经济上的低收入性、生活上的贫困性、政治上的低影响力和心理上的高度敏感性。
首先, 经济上的低收入性是弱势群体的首要特征。社会弱势群体通常都是经济上的低收入者, 其经济收入低于社会人均收入水平, 甚至徘徊于贫困线边缘。
其次, 生活上的贫困性。经济上的低收入性决定了弱势群体在社会生活中的贫困性, 既表现为生活水平的数量低下, 也表现为生活质量的低层次性。在其消费结构中, 绝大部分或全部的收入用于食品, 即恩格尔系数高达80%~100%, 入不敷出;日常生活中使用廉价商品, 穿破旧衣服, 没有文化、娱乐消费, 并有子女失学等现象。
第三, 政治上的低影响力。弱势群体在社会分层体系中处于底层, 他们的政治参与机会少, 对于政治生活的影响力低。弱势群体由于“远离社会权力中心”, 较少参与社会政治活动, 难以影响公共政策的制定。同时, 这也意味着弱势群体仅仅依靠自身的力量很难或者很难迅速摆脱自身的困境, 解决自己的问题。
第四, 心理上的高度敏感性。由于弱势群体在经济上的低收入性和社会生活中的贫困性, 使得他们在社会中的心理压力高于一般社会群体。他们的职业技能缺乏市场竞争力, 或者已经失去年龄优势, 因而没有职业安全感, 收入较低且不稳定, “常有衣食之忧”, 对生活前途悲观, 心理压力巨大。同时, 由于弱势群体在政治上的低影响力, 也使得难以依靠自身的力量改变目前的处境。这些都造成了弱势群体在心理上的高度敏感性, 使他们觉得自己是市场竞争中的失败者, 或者感到自己被社会所抛弃。
二、我国弱势群体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经济社会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 人均GDP翻了两番多, 经济总量已处于世界第二, 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但同时, 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 由于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水平还比较低, 地区发展不够平衡, 城乡二元结构特征仍比较明显, 贫富差距比较大, 我国还有相当一部分群体收入很低、甚至没有收入, 缺乏基本的生活保障。
近年来,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 我国每年还要出现数百万的失地农民, 据有关学者推算, 到2020年我国失地农民将达到1亿左右。由于很多失地农民缺乏必要的非农产业谋生技能, 加之征地补偿中存在一些不公正、不公正现象, 他们的生产、生活也面临较大困难。20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以来的国有企业改革和结构调整, 向社会释放出大量的下岗职工。目前, 包括困难下岗失业人员等在内的城市低保对象约3, 000万人。此外, 目前分布在各地的进城务工人员有1亿人左右, 这表明农民工不仅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庞大社会群体, 而且因缺乏相应的保障, 更易遭遇各种意外风险导致陷入生活困境, 如近几年不断增加的农民工工伤事件 (许多甚至是恶性事件) 以及许多农民工处于孤立无援或生活贫困的境地。更为严重的是, 全国各地普遍存在拖欠农民工工资的问题。如果考虑其实际生活环境及抵御疾病和灾害的需要, 他们也应属于城市贫困人口之列。
我国是一个多灾国家, 每年不同程度地遭遇各种自然灾害袭击者达亿人次, 还有数以百万计的意外事故受害者。因此, 每年需要国家和社会给予不同程度的援助才能摆脱灾难和困境的城乡居民, 全国约有4, 000万~5, 000万人。我国已经成为老龄化国家, 他们当中的部分老人也将列入贫困人群。
三、我国弱势群体产生的原因
(一) 自然性原因。
所谓自然性原因主要包括自然生态脆弱、受自然灾害影响或生理性缺陷或弱势等。它们成因于弱势群体所生活的自然条件或自身的自然条件。这种社会弱势群体, 是任何时代、任何社会都存在的, 他们的存在与社会不公的关联性不强。
(二) 经济体制转变。
改革开放前,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 实行的是充分就业制度, 人人都有工作, 保证了人人都有收入来源, 使得众多“弱势群体”隐形化。改革开放后, 整个社会结构开始转型, 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 “充分的就业制度”被“有限的就业制度”和“必要的失业制度”所替代。企业为适应市场经济体制下激烈的市场竞争, 消减了企业内部大量的冗余人员。这些人知识水平较低, 生存技能差, 是典型的弱势群体。这一部分人员原本隐形化的弱势群体特征显性化了, 数目庞大的弱势群体好像突然间冒了出来。
(三) 分配机制的变革。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 收入分配制度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从收入分配的途径来看, 居民收入是通过一国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和再分配过程而获得的。我国初次分配领域的秩序还比较紊乱, 垄断行业的存在及我国税制制度的不完善, 使得目前违背市场经济市场原则和法制原则的行为屡禁不止;在再分配领域, 分配政策和福利制度存在着逆向调节和向强势群体倾斜的状况, 形成了在收入分配上的强者更强、弱者更弱的“马太效应”, 加快了新弱势群体的产生和老弱势群体境况的恶化。据中国社会科学院2005年社会蓝皮书报告中记载:我国改革开放前基尼系数为0.16, 2000年上升到0.417, 2006年则高达0.47, 已超过国际公认的警戒线0.4, 处于危险的边缘。全国最富有的10%的家庭与最贫穷的10%的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差距超过8倍;最贫困的20%的家庭收入仅占全民所得的4.27%, 最富裕的20%的家庭收入却占社会收入的50.24%, 贫富差距极其严重。
(四) 自身性原因。
根据调查分析, 弱势群体的生存、保障和风险承受能力差主要受多种因素综合影响所致;一是文化偏低, 技能单一, 不可能学习新技术、新信息, 也不会安排生产和经营;二是观念陈旧, 缺乏能力和胆量, 即使有机遇也干不成大事;三是年龄偏大, 身体病残, 再加上发生天灾人祸等意外风险, 使这些特困家庭雪上加霜。
四、目前我国弱势群体问题日益严重对社会带来的影响
(一) 违背了社会公正原则。
公正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价值理念和基本的行为准则。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 社会分化的程度有进一步加深的趋势。市场竞争规律总是倾向于优胜劣汰, 产生社会成员的贫富两极分化;而劳动力市场和资本市场的发展在加速财富积累的同时, 也迅速扩大了贫富的差距, 导致强者越强, 弱者越弱。
(二) 违背了“共同富裕观”。
邓小平主张共同富裕, 他说:“我的一贯主张是, 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 大原则是共同富裕。一部分地区发展快一点, 带动大部分地区, 这是加速发展、达到共同富裕的捷径。”邓小平的“共同富裕观”, 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出现的“弱势群体”给予了充分的关注和重视。现阶段我国“弱势群体”的队伍日趋扩大化以及“弱势群体”所存在的种种问题, 不仅违背了我国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 而且也不符合邓小平的“共同富裕观”。
(三) 群体性事件多发, 影响社会稳定。
生活中的不平等、不公正现象是发生聚合行为的根本原因。现阶段, 我国一些地方发生“弱势群体”集体上访, 现象就是一种社会聚合行为。这种现象的不断出现, 说明解决社会“弱势群体”问题, 事实上已经成了深化改革, 维护社会安定, 加快经济发展的不容回避的问题了。现阶段, 中国社会“弱势群体”的构成状况复杂, 所存在的问题也多种多样, 同时, “弱势群体”的规模有不断扩大的趋势, 并且已经构成了影响社会稳定与社会发展的重要风险因素之一。因此, 必须深入研究解决新时期中国弱势群体问题的具体对策。
五、解决弱势群体社会权利保障问题的对策
随着社会的发展, 贫富差距越拉越大, 在贫困地区弱势群体已成为构建和谐社会, 建设小康社会的一大阻碍。消灭贫困, 促进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是当今各级政府面临的一大重任。“水能载舟, 亦能覆舟”, 弱势群体也是社会的一部分, 已是国家不可忽视的隐患, 要预防贫困和救助贫困, 国家应设立社会保障制度, 来解决弱势群体社会权利保障相关问题。
(一) 构建强化国家责任的机制和制度, 强化国家保护弱势群体权利的责任意识。
人权在本质上是个人对国家提出的正当要求。在国家和个人关系上, 公民是享有人权的主体, 国家是保障人权的基本主体, 承担保护弱势群体人权的主要责任。从立法、执法、司法层面设计具体制度, 确保国家机构承担保护弱势群体的责任是完善弱势群体权利法制保障的重要内容。
(二) 建立健全一整套保护弱势群体权利的法律体系。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 要针对我国经济转轨、社会转型出现的新特点新趋势, 深入探讨不同类型的弱势群体面临的共同人权问题和特殊人权问题, 以及对国家责任提出的不同要求, 推进法律的改革和创新, 建立一整套保护弱势群体权利的法律体系。尽快制定《社会保障法》, 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在国际上, 社会保障制度被称为是保护穷人的制度。公民的基本生存权, 从根本上讲, 要靠社会保障制度来保障。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 长期以来是不完善的, 保障人权的价值受到忽视, 农民、农民工等弱势群体基本上被排除在社会保障制度之外。
(三) 进一步完善社保制度, 保障低收入者的生存权。
社会保障体系是老百姓十分关注的一个视角, 它涵盖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等主要内容。党的十七大更是将“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保障人民基本生活”作为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六项任务之一。完善社保制度,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继续扩大社会保障覆盖范围。重点促进农民工、灵活就业人员、城镇居民等群体参加城镇职工或居民社会保险, 落实关闭破产企业退休人员参加医疗保险政策, 完成以农民工参保为重点的工伤保险等。二是加快完善各项社会保险制度。完善并落实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政策措施;组织实施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办法和医疗保险异地就医等政策措施;巩固和完善养老保险省级统筹, 提高其他各项社会保险的统筹层次;研究解决未参保集体企业退休人员及其他群体基本养老保障和“老工伤”等突出的历史遗留问题。三是稳步提高各项社会保险待遇水平。做好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调整工作;落实基本医疗保险提高报销比例和开展门诊统筹等措施, 继续提高失业、工伤保险待遇标准。四是加强基金监督管理。巩固社会保险基金专项治理成果, 建立社会保障基金监管信息系统。
(四) 加强弱势群体的人力资源和职业教育培训。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从根本上解决弱势群体的相关问题, 还需能够提高弱势群体的自身素质, 提升其本体造血机能。具体可从以下方面入手:一是为贫困群体创造各种职业学习机会。政府是社会公平的维护者, 要重视人力资源的投入和职业教育, 并实施有效政策来维护“弱势”群体的根本利益。要加大实施知识富民的力度, 建立贫困地区农民享受真正的义务职业教育制度, 围绕农业和农村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以实用技术培训为重点, 增强农村劳动力掌握和运用先进实用知识的能力;加大对贫困地区财政支付转移力度, 并应用于农村的基础教育基础卫生和基础电信服务方面。二是努力完善公平合理的人力资源流动市场。创造我国社会和经济发展需要的人力资源流动市场的关键是:转变传统观念, 以人为本, 确立人力资源供给的主体地位, 实现供给主体个性化;制定个人收入分配政策, 激励人力资源投资。完善我国收入分配制度, 一方面要从人力资源投资的成本和收益角度来考虑不同等级的人力资源;另一方面要从人力资源产权关系角度来考虑这种差别的合理程度, 从而保证收入分配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促进我国人力资源投资及其经济与社会效益的充分实现。三是加强下岗职工的创业培训, 提高再就业能力。在体制转轨时期和建立健全劳动力市场的新形势下, 要鼓励下岗职工积极进取, 改变观念, 充分认识到职业培训尤其是创业培训就是脱贫的手段。因此, 首先要增加贫困群体再就业培训支出, 以加强免费培训城市贫困无业人员的工作, 提高再就业能力;其次, 在挖掘就业机会的同时, 做好对贫困劳动者的职业指导, 继续推广实行“就业服务承诺制”;最后, 设立政府基金, 实行小额贷款担保, 帮助贫困人口获得小额创业贷款。
(五) 加强对弱势群体的救助工作。
救助帮扶弱势群体是落实科学发展观, 推进城乡一体化, 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也是维护社会稳定, 促进经济与社会事业协调发展的重要保障。
1、完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一要根据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结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涨跌情况及时调整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确保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二要实施分类施保和重点施保, 对低保家庭中的大病、残疾、老年等丧失劳动能力的人员, 要针对不同的情况, 合理确定保障标准, 实行分类保障, 切实解决他们在生活、医疗、子女上学等方面的特殊困难;三要对失地农转非人员和失地无业农民, 按规定实行最低生活保障与社会保险相结合的保障办法, 解决其基本生活问题;四要做好困难行业和企业特困职工的低保工作, 凡符合低保条件的及时纳入低保范围, 切实做到应保尽保;五要规范低保工作程序, 强化动态管理, 实施低保承诺制和听证公示制。
2、完善社会救助工作的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
社会救助工作涉及民政、财政、人事、社保、教育、建设、卫生、工会和慈善协会等方方面面的力量, 应整合救助资源, 沟通救助信息, 理顺社会救助工作的管理体制, 促进各项救助政策的配套衔接, 促进社会救助工作的良性运行。在完善运行机制方面, 建立延伸至社区、乡镇的专门的社会救助行政机构, 负责社会救助资源的统筹和分配、社会救助工作的行政管理、社会救助政策和法规的拟定等, 加快建设专业化的社会救助服务人员队伍, 确保社会救助在基层得到及时有效的落实。
3、建立和发展社会互助机制。
社会互助主要体现在税收、慈善捐献、义工等形式中, 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和进步, 社会互助有很大发展潜力。应大力倡导社区邻里互助, 发展壮大社会志愿者队伍, 为特殊群体提供更多的关怀、照料和服务。
4、推进社会救助法制化建设。
目前, 社会救助综合性法律缺失是一个全国性问题, 济南市也不例外, 影响了社会救助工作整体向前推进。因此, 当前相关部门应积极呼吁, 尽快制定出台体系完备、具有可操作性的社会救助基本法律, 就救助对象的界定和分类、救助标准、救助项目、救助资金的来源和管理等问题作出明确规定。
参考文献
[1]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社会保险事业管理中心.中国社会保险年鉴[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2004.
[2]徐君, 马茹茜.农村弱势群体人力资本价值提升研究[J].常州:职教通讯, 2008.2.
关注社会弱势群体的生活保障问题 篇5
关注社会弱势群体的生活保障问题
在我国,“弱势群体”的产生根源于市场经济的逐步发展和社会结构的急剧转型。弱势群体的大量存在表明我国社会两极分化的现象日趋严重,并已成为妨碍社会公平实现的重大障碍,影响社会稳定与社会发展,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因此,深入研究当代中国的弱势群体问题,构筑弱势群体的社会支持网络,尤其是法律保护机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弱势群体”的涵义
目前,我国学术界对于“弱势群体”没有统一认识。有的学者从经济能力角度,认为“弱势群体是由于各种外在和内在原因、抵御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的能力受到很大限制、在生产和生活上有困难的人群”。有的学者从政治和法律角度,认为“弱势群体是一个相对概念,是在经济、文化、体能、智能、处境等方面,与另一部分人相比处于相对不利地位的一部分人”。“弱势”是相对于“强势”而言的。因此,“弱势群体”就是一个相对概念,是对社会人群根据一定标准进行比较的结果,在此意义上,“弱势群体”是对在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生理健康等方面处于弱势地位的人群的总称。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和改革时期,各方面的社会保障问题突出,弱势群体特别需要扶持和保护,应当对其具体范围有清醒的认识和研究,既不能不当地扩大其范围,以致真正的弱势群体被忽视,也不能人为地缩小弱势群体的范围,从而不利于科学决策和立法,并最终造成社会不稳定。
二、“弱势群体”的具体构成弱势群体一般来说是由特殊的生理、心理特点而决定的自身力量弱小或不足的人群。因此,弱势群体的确定标准应是客观的。依据客观社会现实导致的处于弱势地位的人不同于因主观原因而处于不利地位的人。目前理论界对弱势群体并没有统一的界定,根据我国使用该词语的时间及场合,可以清晰地看到弱势群体是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发展和经济体制的改革以及对外开放而逐步产生的,它是社会各种利益相互作用的必然结果。纵观学者们的论述,可以大致地将下列人员纳入弱势群体的范畴:
1、未成年人;
2、老年人;
3、残疾人;
4、妇女;
5、失业人员;
6、进城务工的农村劳动者;
7、从事农业劳动的农村劳动者等等。上述弱势群体在整体上具有经济收入低、政治影响力低、心理压力大、社会疏离感强等特征。弱势群体问题的日益突出,违背了社会公正原则,不符合法之正义的要求。因此,应根据弱势群体的成因,研究不同的法律制度,以拓宽其摆脱弱势的渠道,从而保持社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三、弱势群体产生的原因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总会因这样或那样的原因而形成为相对强势或弱势的主体,这些原因主要有:
1、存在隶属关系:劳动者通常是不得不成为一名被雇佣者,由此雇主获得了对
劳动力的支配权,同时,也获得了对劳动者的支配权,隶属关系也就形成了。
2、信息不对称:虽然在某些社会关系中,当事人并不存在隶属关系,但由于对信息掌握的程度不同,造成二者地位实际上的不平等。
3、经济力量的差距:在现代社会,随着具有强大经济力量的垄断组织的出现,现实社会中与之相对应的其他经营者和消费者的经济力量根本无力与之抗衡。
4、自然原因和传统影响:妇女、儿童、老人、残疾人往往是社会中的弱者,虽然其中也不乏佼佼者,但整体而言,由于生理方面的自然原因甚至传统社会中的观念、歧视,他们往往在体力、智力、机会等方面处于不利地位。
5、不良的制度影响:制度的好坏直接影响人们的社会地位和个人发展的机会。因此,作为一个现代国家,其法律制度和公共政策的制定都必须从人文关怀的角度出发,尽可能地避免人为地制造弱势群体。
四、弱势群体的保护现状与不足
新中国建立后,我国在社会保障方面曾做出了不少规定,在很大程度上保障了城市弱势群体的利益。1951年公布了《劳动保险条例》,并于1953年修改;1965年出台了《关于精简退休的老职工生活困难救济问题的通知》;1978年又出台了《关于安置老弱病残干部的暂行办法》;同年颁布了《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1990年制定了《残疾人保障法》;1997年制定了《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为了建立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国务院先后制定了《关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关于实行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和行业统筹移交地方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失业保险条例》、《社会保障费征缴暂行条例》等。在国有企业改革的同时,为了确保城市贫困人口的生活,政府采取了强有力的低保措施。
但是从上述立法来看,我国对弱势群体的保护仍存在严重不足:1.适用对象非常狭窄。不论在立法上,还是在实践中,受上述法律保护的,都是城市的老年人、妇女、残疾人、失业人员、退休人员,缺乏保障的普遍性,对我国最需要保障的农村劳动者则几乎没有任何保障。2.对权利的规定过于笼统,可操作性不强。法条的用语多属于原则性的宣示,缺乏程序性保障。实体权利没有实现的程序等于一纸空文。3.在观念上,只是从整体上重视弱势群体,而缺乏对弱势个体切实利益的人文关怀。真正保护了每一个弱势个体的利益,也就实现了对弱势群体的保护目的。
五、在当前我国特殊的社会背景下,如何保护弱势群体
我国目前正处于特殊的历史时期,一方面,经济体制处于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过程中,原有机制的失效,新的机制尚未形成,造成新增弱势群体,如效益不好或破产的国有企业的下岗失业人员;另一方面,旧机制中的不合理的制度依然禁锢着原有的弱势群体,并加剧其弱势程度,如农村劳动者在公共设施、社会保障、迁徙自由、接受教育的机会等方面仍然与城市居民有较大的差距。我国对弱势群体保护的法律体系构建不能操之过急,好高骛远,相反,应脚踏实地,一步一步地构筑,并不断发展。
1、废除制度的藩篱,使所有劳动者享受平等的国民待遇,实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形式正义,保护基本人权。
2、构建多层次立体化的法律保护体系,并针对不同的弱势群体制定不同的倾斜保护制度。
3、从重视实体保护发展到实体保护和程序保护并重。一方面,司法行政机关应依法切实履行其对弱势群体的保护职责,另一方面,在司法程序中必须确保程序公正,并以最后所达到的保护效果为评价依据。
4、寻求多层次的保护途径和方法。当基本的平等保护实现后,对于弱势群体,在倾斜保护的原则下,还需进一步寻找切实可行的保护方法。从保护主体而言,主要有宏观层次的国家保障、中观层次的团体保障以及微观层次的自我保护三种途径。在此基础上,应允许其团结起来,组成各自的社会团体,使其能够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从而增强其力量,并逐步改变弱势地位。
5、促使并帮助弱势群体的每一个成员树立自我保护意识,并勇于实践。弱势群体既要了解自身的权益,更要在权益被侵害时,理直气壮的为争取权利而斗争,并且在法律上应允许自力救济。
弱势群体社会保障 篇6
关键词: 社区教育 弱势群体 保障机制 现状
随着我国社会转型和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大量社会成员因不能适应这种异常剧烈的分化而被迫重组,成人弱势群体“弱化”的趋势日益显化和突出,引发了系列社会问题,严重阻碍了我国教育公平的普及和社会的和谐发展。教育救助是改变弱势群体现状最强有力的武器。本课题研究以永州市若干县区的社区弱势群体(主要包括农民、农民工、下岗失业人员、残障人士等成人弱势群体)为调研对象,分析成人弱势群体教育保障机制的现状。
1.研究社区弱势群体教育保障机制的意义
1.1有利于实现教育公平
在调研过程中,我们发现越是偏远的县区,弱势群体的教育越是难以保障。教育公平是社会和谐的重要内容,如何保障弱势群体的教育权利,是实现教育公平的关键途径。如果弱势群体被排除在教育的大门之外,那么教育根本无法在社会上起到应有的作用,只会为社会埋下越来越多的隐患和不安定因素,造成社会矛盾重重。
1.2有利于自身能力的提高促进家庭和社会和谐
弱势群体亦是人类社会群体的组成部分,他们大多数都有家庭,有为了自身和家庭生存生活的压力和动力。教育一直是基层社会人们改变命运的重要途径。对于弱势群体来说,教育基本上成为他们摆脱困境最关键的出路。实现社会资源公平调配,一直是社会和谐追求的物质目标,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弱势群体必须也应当接受教育,甚至是良好而全面的教育,这样才能提高自身的能力,改善家庭困境的现状,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
2.关于湖南省经济欠发达地区弱势群体教育保障机制现状的调研
此次我们选择了4个县区的若干社区进行了调研,总的来说,其中有2个社区所处的县区经济条件较好,多数农民工是在广州沿海等地务工,经济压力较小;有3个社区所处的县区经济条件较差,其中有1个社区是新设社区,是整合了周围几个村子建成的,无论是社区的设施还是社区工作人员,都显得有些相形见绌。具体的调研情况如下。
2.1社区弱势群体的人数占该社区的人口比例
由表格数据可知,农民工、农民是成人弱势群体的主力军。
2.2社区弱势群体现有的教育方式及主要项目
经调查可知,最普遍的项目是盲人按摩等针对残障人士的教育培训,占成人弱势群体主力的农民工、农民很少有实用的教育培训项目。
2.3社区弱势群体的教育效果(满意度)
由数据可知,因项目针对残障人士的较多,所以残障人士愿意再次选择学习培训,其他的则很不理想。
2.4社区弱势群体对目前社区提供的教育形式的建议
3.结语
从调研可以看出,政府在保障成人弱势群体的教育方面,手段单一,效果有限,尤其受到当地经济条件的决定性影响,政府支持显得单薄而收效甚微。在经济条件差的社区,投入甚少,社区人员“自身难保”,弱势群体的教育更加难以保障。因此,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弱势群体教育保障方面,现状不容乐观。
参考文献:
[1]纪永回.城市化进程中新市民素质提升的思考与探索[J].中国农村教育,2013(11):46-47.
[2]陈乃林.基于社会治理视角的社区教育管理创新路径选择[J].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04):60-61.
[3]丁红玲.社区教育在新型城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J].职教论坛,2013(33):97-98.
社会弱势群体现状浅析 篇7
一、社会弱势群体现状
有关资料表明, 我国弱势群体的绝对数量庞大,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 社会竞争压力不断增大, 处于失业、半失业状态的人员呈不断上升的趋势。且近几年来, 受雪灾、地震、旱灾等自然因素的影响, 也导致了许多人特别是农民群体致贫或进入弱势群体队伍。如果将城乡贫困、经济结构调整进程中出现的失业和下岗职工、残疾人, 灾难中的求助者、农民工等各类处于弱势地位的人口累计, 然后再扣除其中重叠部分 (如贫困人口中有失业、下岗职工和农民工等) 和非弱势人口 (如下岗职工、残疾人、农民工等中间的自强自立者) , 我们可以大致计算出目前中国弱势群体规模在1.4-1.8亿人左右, 约占全国总人口的11%—14%[1]
(一) 社会弱势群体生存现状
首先针对弱势群体的居住现状, 西南政法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课题组进行了调查, 从全国3000余名被调查者的情况看, 28.03%是祖屋继承, 20.86%为租用住房, 10.56%是寄居亲戚家, 仅有34.26%为自己及家人建造或购买;根据地区情况来看, 东部地区情况明显好于中西部地区。其次, 对其享受国家保障政策的现状看, 3000余名调查者中, 62.42%未享受任何社会救助的政策, 65.7%未享受任何社会福利, 36.62%未享有任何保险政策的保障。同时, 调查也显示, 只有23.18%享受了最低生活保障。由于该数据与国家公布的情况存在很大差异, 这从另一个侧面折射出国家出台的相关政策措施在一些地方的落实情况不容乐观。
(二) 社会弱势群体对自身现状的满意度
市场竞争机制的引入也导致了社会成员之间的贫富差距不断扩大, 形成了“富者愈富, 贫者愈贫”的“马太效应”, 这使得人们有理由认为, 改革的利益被少数人占为己有, 而改革的代价却由处于弱势地位的大多数人来承担。有学者从社会学视角对弱势群体进行如下定义:社会弱者是一个在社会性资源分配上具有经济利益的贫困性、生活质量的低层次性和承受力的脆弱性的特殊社会群体。贫困性、低层次性、脆弱性是社会弱者的本质特征, [2]贫困性也是社会弱势群体普遍性和显著性的特征, 经济上的贫困必然导致生活质量的低层次和风险承受能力的脆弱。
据调查显示, 31.32%表示对自己现有的居住条件不是很满意, 但能接受, 14.43%则明确表示不满意;36.26%表示接受当前的物价有些困难;33.32%认为看病就医很贵、很困难;而问及其当前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时, 31.68%选择解决生活困难, 25.31%选择就业。同时, 在被调查对象中, 也存在安于现状, 听天由命的想法。
由于受自身生理或社会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 弱势群体无法或者很难通过自身的能力来改变当前的处境。居住条件差、生活困难、难以承受当前物价、医药水平等这一系列问题, 首先源于其经济利益上的贫困性, 这也是导致社会弱势群体对当前生活满意度低的原因所在。
(三) 社会弱势群体的心理现状
心理压力大, 承受力脆弱, 处于经常性苦闷、焦虑、彷徨、悲伤的精神情绪状态是弱势群体心理现状的显著特征。
弱势群体的生存现状条件差, 对自身处境的满意度低。他们受自身职业技能所限或者已经失去年龄优势而缺乏市场竞争力, 收入较低且不稳定, 因而没有职业安全感, 对生活前途悲观, 心理压力大, 对于依靠自身力量改变目前的处境感到渺茫。这些都造成了社会弱势群体在心理上的高度敏感性和脆弱性。他们在心理上容易产生不满、苦闷、焦虑、急躁等情绪, 容易对生活失去信心。[3]
据调查显示, 15.31%认为导致其现实生活状况的原因是命中注定的;对其他人或者组织的主动帮助, 18.82%表示无所谓;而当其遇到自己无法解决的困难时, 63.58%会求助于自己的亲戚或者邻居。
当今社会中, 不同的阶层对弱势群体的问题也存在不同的看法。总体上看可分为两类, 一类是对弱势群体表示同情和怜悯, 并通过实际行动给予支持和扶助;另一类则与之相反, 采取的是歧视、漠视的态度。诚然, 这种态度是极其错误的。作为社会的弱者, 他们很难通过自身的能力去改变现状, 很多时候寄希望于社会的帮助, 但是由于我国社会保障体制严重不健全, 政策执行效果差, 同时伴随着社会歧视的态度, 导致其在寻求帮助的时候经常遇到障碍或者是排斥, 无法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 最终对社会产生不满甚至冷漠的态度。当其无法找到适当的解释时, 只能认为是命中注定, 将希望寄予于下辈子或者神灵。遇到问题时, 他们更多的考虑去寻求亲戚或邻居的帮助, 而很少去找政府或者其他相关的组织, 这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我国保障制度的滞后, 组织机构不健全。政府部门需要加大扶持力度, 而不是坐视不管, 甚至是歧视。妥善处理社会弱者问题, 事关国家的稳定发展和社会的长治久安。
二、解决当前中国社会弱势群体现状的途径与方式
(一) 树立正确的社会弱势群体观念, 动员各种资源, 加大对弱势群体的支持力度
社会弱势群体与每一个社会成员一样, 有享受改革开放所带来成果的权利。然而, 由于弱势群体自身及社会原因, 导致其并未真正享有改革所带来的收获, 反而更多的是承担改革开放所产生的成本。但是, 改革的成本本应由全体社会成员共同承担。从共同富裕的原则来看, 享受更多改革开放成果而富裕起来的强势群体有义务、有责任来带动社会弱势群体走向共同富裕, 动员各种资源, 加大对弱势群体的支持力度。
一方面, 努力发挥社区在支持社会弱势群体中的作用。在现代社会, 家庭是社会生活的基本单位, 而传统家庭保障功能在逐渐退化。家庭是处于一定的社区环境中, 国家加强对社区的管理和维护, 加强对社区基础设施建设, 为社区中的弱势群体营造温馨、和谐的社区环境, 有助于弱势群体体会来自集体的温暖。另一方面, 大力发展公益慈善事业。我国计划经济体制的实行导致慈善事业“脱轨”发展长达几十年, 人们对“慈善”重新走进社会生活的认识不够充分。这是导致当前人们慈善认识淡薄的主要原因。[4]然而, 慈善是社会团体或个人社会责任感的主要体现, 是弥补国家、政府对社会弱势群体支持不足的主要力量, 往往慈善能将温暖更迅速、更有效地送到需要者手中。但是, 目前, 我国公益慈善事业也面临着捐款资金少、捐款机构少、富人捐款少、基金会少等多重困难, 亟需大力宣传和普及现代慈善意识, 增强全体社会成员的社会责任感。
(二) 逐步探索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社会保障机制
改革开放前, 农村地区基本上依靠的是“集体保障”, 但随着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制的推行, 那种所谓的“集体保障”失去了生存的经济基础。因此, 农民的养老、医疗等问题重新成为了其自己的问题。面对城市中的弱势群体, 由于其自身收入不稳定, 无法按期缴纳社会保险费, 而有限的社会救助并未覆盖到每个人, 从先前我们的调查数据中也可以看出。
因此, 尽快建立并完善针对弱势群体的社会保障制度, 优先完善社会救助制度, 将其真正覆盖到整个弱势群体, 以解决其燃眉之急是基础。其次, 政府有层次有步骤地为社会弱势群体建立“弹性”的养老保险制度, 待其收入水平达到一定程度后, 转由其自身缴费。最后, 继续完善城市医疗保险制度和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 真正使其不会因为生病而加剧贫困。
(三) 加快法律制度建设, 促进弱势群体的政治参与和利益表达
1.加强信访制度建设
日常生活中有这样一个说法:“上诉不如上访, 上访不如上网”。自从我国信访制度建立以来, 上访案件连年攀升, 而通过上访途径解决的案件不超过2‰, 其效率极其低下。而作为弱势群体, 利益受到侵害时, 根本无法承担通过上访途径寻求帮助的成本。信访既是公民参政议政的特殊通道, 也是弱势群体维权的有效法宝。因此, 信访机构应不断完善自身的构建, 积极拓宽渠道, 通过多种方式将弱势群体的意见积极有效地反映到相关部门, 提高办事效率, 降低弱势群体上访的成本, 减轻其经济负担。
2.改革现行选民资格制度, 让社会弱势群体行使参政权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 (特别是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人民群众表达自身利益诉求的核心制度, 是人民主权原则的集中体现。从制度设计来看, 它也应该是弱势群体参政议政表达利益诉求的最主要途径。[5]但是, 在我国现行的二元结构体制中, 对来自农民、农民工、下岗职工等弱势群体参政权行使的限制, 导致其权利很难有效行使, 从而导致弱势群体的利益需求难以表达。因此, 国家应对现行选民资格制度进行改革, 扩大农民、农民工、下岗职工等弱势群体代表的人数, 使其享有平等的参政权。一方面, 有利于弱势群体充分表达其利益诉求;另一方面, 为国家制定针对弱势群体的方针政策提供科学有效的依据。
三、结束语
弱势群体作为当前中国社会最底层、最脆弱的社会群体, 能否改善其现状直接关系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我们必须正视中国社会保障体制存在的不足, 进一步采取各项切实可行的措施, 维护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 提高其生活水平, 改善其‘弱势“现状, 从而实现构建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摘要: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 中国社会正经历一个复杂而又充满变数的转型时期, 社会弱势群体问题也凸显出来。本文在分析我国不同地区弱势群体现状的基础上, 研究如何通过国家政策引导、动员社会资源、完善相关制度与法律、建立健全保障体系等途径与方式, 对弱势群体给予切实的帮助。一方面思考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另一方面也希望能使社会转型的过程进入一种良性循环, 以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和国家社会的长治久安。
关键词:弱势群体,现状,完善机制
参考文献
[1]郑功成.社会保障与弱势群体保护 (研究报告) .中国社会发展研究报告 (2002) [J].2003.
[2]陈成文, 社会弱者论——体制转换时期社会弱者的生活状况与社会支持[M].北京:时事出版社, 2000.21.
[3]宋铁中.城市拆迁与弱势群体权益保护[J].中州学刊, 2006, (6) .
[4]陈成文.社会弱者论——体制转换时期社会弱者的生活状况与社会支持[M].北京:时事出版社, 2000.247.
城市弱势群体的利益保障 篇8
城市弱势群体主要是在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出现的失业人员、下岗工人、较早退休的企业职工、效益欠佳的企业职工及城市流动人口。
城市弱势群体共同存在着经济上的贫困性、政治上的缺失性和心理上的敏感性的特点:
1. 经济上的贫困性。
社会弱势群体通常都是经济上的低收入者, 其经济收入低于社会人均收入水平甚至无收入来源。弱势群体从事的工作多为劳动强度的大、技术性低、收入低的零工性质的工作。在城市的消费水平下, 他们的收入远不够应付住房、教育、保险等生活所需。因此, 城市弱势群体普遍存在生活水平的低层次性, 消费结构恩格尔系数高达80-100%, 入不敷出, 日常消费品多为廉价商品, 几乎无文化、娱乐消费, 存在子女失学现象。
2. 政治上的缺失性。
弱势群体政治参与率低, 对政治生活的影响力低, 受到社会的忽略。弱势群体缺乏对城市政治决策的参与机会, 易产生失落感和孤独感, 他们缺乏决策参与机会, 也本能的排斥参与的可能性, 形成政治参与的盲点。同时, 社会针对弱势群体的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够完善, 弱势群体的权利得不到维护。
3. 心理上的敏感性。
由于经济上的贫困性和政治上的缺失性, 弱势群体在社会中的社会压力高于一般社会群体。他们在职业技术的竞争中失利, 或已失去年龄优势, 因此没有职业安全感, 对生活前途的压力巨大。弱势群体在心理上的高度敏感性让他们觉得自己是市场竞争中的失败者, 或者感到自己被社会所抛弃。
4. 弱势的继承性。
城市弱势群体中很大一部分由于社会地位低、收入水平低和受教育水平低, 其子女接受教育也受到影响。教育特别是中高级教育的费用对于低收入家庭是一项沉重的负担, 相当数量弱势群体家庭子女处于失学或辍学的状态。较低的知识、技能无法改变他们在社会竞争中处于弱势的地位, 而导致他们的弱势还会承继下去。
二、城市弱势群体的形成原因
1. 制度原因。
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必然要求竞争机制、激励机制的建立和产业结构的优化。一方面, 在社会的竞争机制中, 企业之间出现了优胜劣汰, 那些长期处于不盈利、亏损状态的国有中、小型企业迅速退出竞争行列, 导致大量原来“铁饭碗”的国企工人失业。另一方面, 较具有竞争力的国有大中型企业中, 企业职工间出现了优胜劣汰。企业的进一步发展要求精简人员、提高效率, 因此在竞争上岗中出现了下岗工人。再一方面, 被制度忽视了的一部分群体。一些效益不好的企业依然残存, 导致工人工资拖欠, 保险、福利得不到落实的现象普遍存在;还有一些提前退休的职工, 工资低且生活保障得不到完善。这部分人普遍存在年龄较大、知识技术较低、家庭生活压力较大、再就业难的问题。
2. 自身原因。
城市弱势群体的形成与这部分群体自身存在的问题也密切相关。第一, 失业者和下岗职工多为文化素质不高、技术能力低的一般工人。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 劳动密集型行业就业人员的需求在大幅度下降, 知识密集型行业就业人员的需求在迅速扩大, 这部分人很难迅速转化为后者的就业队伍。第二, 部分下岗职工择业观念陈旧, 存在严重的心理障碍。下岗职工对企业、对国家的依赖思想较重, 再择业时注重工作的稳定性, 对收入和福利、保障的期望值较高, 对国有企业有较深的感情因素。
3. 社会保障原因。
主要问题表现在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设的滞后性:一方面, 绝大多数省市保障的对象依然只是传统的民政救济对象, 下岗失业人员还没有完全纳入保障体系;另一方面, 普遍存在基本生活保障资金筹资困难、资金缺口增大的情况。因此, 城市弱势群体的社会保障体系还没有形成。
三、对保障城市弱势群体利益的几点思考
1. 社会政策的调适。建立和完善
补偿性社会政策体系, 完善市场经济制度。城市弱势群体的形成, 很大程度上是社会经济制度调整的结果, 因此政府有责任对这部分群体实行政策性补偿措施。具体的说有, 对失业人员的安置补偿、对失地农民的生活补偿、对弱势群体的社会优待政策、教育收费的调整与管理以及消除社会对弱势群体的歧视等。
2. 社会保险的健全。
城市弱势群体基本上是社会保险制度没有覆盖到的群体, 失业、下岗人员与原有单位脱离了关系, 国家的保险制度在他们身上得不到落实。以医疗保险为例,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实行了新型的医疗保险制度, 但覆盖的范围还不够, 依然存在着低收入家庭有病不敢医、部分居民因病致贫的现象, 疾病风险已经成为加剧弱势群体生活困难的重大因素和导致新的贫困的重大致因。同样其他各项社会保险也急待得到完善, 弱势群体的利益才能得到保护。
3. 社会保障的健全。
最低生活保障是面向城乡贫困人口并以确保贫困人口的最低生活为目标的, 它承担着解除贫困人口生存危机的责任。在城市, 可以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基础, 但应在坚持维护最低工资标准的条件下取消“虚拟收入”;还应当建立一个有效的家计调查系统, 居民受助的标准不仅应以当期收入状况为条件, 而且应当考虑其资产及其他收益状况, 以便在确保有需要者获得援助的同时杜绝不符合条件者分享;同时, 还需要完善相关程序, 明确贫困居民申请救助的法定权益, 在严格监管中维护受助者的尊严与体面。
社会弱势群体的法律保护研究 篇9
一、社会弱势群体的概念、特征
(一) 社会弱势群体的概念
社会弱势群体的概念界定最初以社会学为基础, 相关学者专著也称之为社会脆弱群体、社会弱者群体。在社会学中, 弱势群体的定义从社会经济利益和社会权力分配、社会结构出发, 是社会学、政治学、社会政策研究等领域中的一个核心概念。同时, 也有从生理特征和体能状态角度来界定弱势群体。遵照一般的学术观点, 弱势群体是指在社会资源占有和社会权力分配中处于不利地位, 在社会结构中处于边缘化的, 难以被主流群体所接纳的群体。
(二) 社会弱势群体的特征
我国弱势群体具有以下共同特征:第一, 经济贫困是其面临的最主要的困境。弱势群体的生活状况达不到公认标准, 由于自然资源、社会资本和发展机会的缺乏, 他们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的地位且很难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改变这种状况。第二, 在社会和政治层面, 权利贫困是弱势群体的又一大特征。具体表现在生存权、政治参与权、就业权、受教育权、社会保障权、诉讼权利等的弱势地位。第三, 心理层面, 相对剥夺感普遍存在。与强势群体比较, 弱势群体产生了共同的特殊心理反应, 诸如缺失感、社会不公正感、被欺骗感、被愚弄感、被侮辱感和被压迫感等, 并由此对个人前途丧失信心, 对社会的改革和变化产生压抑感和排斥心。
二、社会弱势群体法律保护的现状分析
首先, 在立法层面, 我国目前已经初步形成了以宪法为统帅和根本依据, 以相关的法律法规为基础, 以规章和政策为支撑的针对社会弱势群体的法律体系。1.宪法明确规定“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国家尊重和保护人权”。2.立法机关制定了《未成年人保护法》《老年人权益保护法》《残疾人权益保障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社会保险法》等一系列法律。3.国务院颁布了《失业保险条例》《劳动保障监察条例》《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等的法规。4.此外, 各地根据本地实际相继出台了有针对性的保护弱势群体的地方性法规和规章。
由此可以看出, 我国虽然颁布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 但是有关法律的规定却过于笼统和原则化, 数量明显不足, 又分散于不同的法律部门中, 未能形成统一的法律体系。再加上惩处损害弱势群体权益的规定极为有限, 弱势群体的权益在一开始就缺乏法律的有效保障。
其次, 在司法和执行层面, 尽管我国在立法时制定了一系列的规范性的实体法和程序法, 要求司法机关和执行机关依法行政、依法执法、依法司法、依法办事。但是实际生活中由于监督制约机制不健全而时时存在滥用权力, 以及不适当地限制、甚至剥夺这一群体自由和权利的现象。有些执行机关和司法机关迫于各方压力、为了本部门的利益往往有法不依、违法不究。社会弱势群体处于社会的底层缺乏法律知识, 所拥有的资源本来就十分有限, 再加上相对剥夺感的长期存在, 外界的不公正待遇势必使他们难以承受。而监督和救济制度的长期滞后使其维权道路难上加难。在国家正式的维权体系里无从救济的社会弱势群体势必会寻求自救, 即操法律于自己之手, 甚至做出仇恨社会的极端违法犯罪行为。正常的社会秩序遭到严重的破坏, 法律维系成为一纸空文。
三、对我国社会弱势群体法律保护的建议
(一) 通过特别立法, 切实维护社会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
要从根本上解决弱势群体权利得不到有效保障的问题, 立法是根本途径。通过特别立法, 给予弱势群体以特别关照, 减少乃至消除弱势群体与强势群体之间存在的实质意义上的不平等, 保障弱势群体的实质权利不受侵害。例如, 借鉴美国、印度等国的法律制定《工资支付法》和《最低工资法》, 保障弱势群体获得相应的劳动报酬的权利;制定《反歧视法》《反家庭暴力法》, 进一步维护妇女就业和人身等的权利;制定《遗产税法》, 遏制贫富两极分化的局面;同时在刑法等相关法律中加大对恶意欠薪、强迫劳动等的惩处力度, 等等。
(二) 制定社会保障方面的法律法规
弱势群体由于历史、家庭和自身的原因, 一开始就处于弱势地位, 即使社会提供公平竞争的环境, 其中的有些人在实际的市场竞争中仍会处于不利的地位。社会保障制度的缺位也严重挫伤了弱势群体的积极性, 我国虽然近些年来在社会保障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但不可否认的是我国至今尚无一部统一的法律来规范社会保障的运行。由于法律的缺失, 个别地方甚至出现了挪用社会保障资金、变相克扣社保资金等严重损害弱势群体权利的行为。为了与经济社会的发展相适应、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 我国迫切需要制定一部以社会保险为主、社会救济为辅社会保障体系。
(三) 完善社会弱势群体利益表达的法律制度
在现实生活中, 弱势群体处于社会的边缘, 其利益诉求得不到主流社会的倾听和认同, 当他们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 往往又没有畅通的救济途径和手段。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要求我们完善弱势群体的利益表达机制。首先, 完善弱势群体社团、工会的组织、管理和监督制度, 使其真正成为代表弱势群体表达利益诉求的组织。其次, 完善各类信访法律制度。进一步扩大信访听证的范围, 完善信访程序性规定, 规范信访机构的责任追究, 整合各类信访机构并赋予其相应的职权, 进一步畅通弱势群体的利益诉求渠道。
(四) 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行为
执法机关是直接与弱势群体打交道的部门, 首先应当树立以人为本、依法执法的理念, 并将这种理念贯穿于日常执法活动中。其次, 加强劳动监察执法。建立一个综合、高效的劳动监察管理体系, 克服“行政不作为”的惰性, 切实履行执法职责, 将劳动监察执法落实到行动上。再次, 完善行政执法监督机制。从法律和制度上明确人大监督的内容和程序, 使人大监督在实际上具有可操作性;健全强化司法监督, 扩大行政执法的监督范围, 强化司法监督功能;广拓监督渠道, 确立严格的政绩考核体系, 完善对行政执法的社会监督。
(五) 完善司法救助和法律援助机制
司法救济是一个国家法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重要体现, 是保护弱势群体的最后一道屏障, 建立健全一套以政府为主导的社会各方广泛参与的司法救济体系是维护弱势群体合法权利的当务之急。为解决诉讼成本高昂的问题, 国家和社会应当建立司法救济的专项资金和社会基金, 减轻弱势群体的诉讼负担, 维护法律的公平和正义;同时, 进一步扩大司法救济的适用对象, 简化救济的申请程序。此外, 提升法律援助者的素质, 确保援助质量;完善法律救济的管理监督体制, 落实专项经费, 保障办案的质量。
四、结语
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 通过建立健全各项法律制度, 规范执法, 完善司法, 我国社会弱势群体的明天一定会越来越好!
参考文献
[1]张晓玲.社会弱势群体权利的法律保障研究[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2009.
[2]余少祥.弱者的权利——社会弱势群体保护的法理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8.
[3]陈朝昇, 雍继敏.加强弱势群体法律保护的新视角[J].四川行政学院学报, 2007 (2) .
弱势群体社会保障 篇10
对中国的城市弱势群体而言,新媒体的发展正推动其以庞大的基数成为新媒介技术的实践主体。正如有学者指出: 那种把中国信息社会看作信息拥有者和信息匮乏者之间二元对立的“数码鸿沟”概念已经落伍,因为体制性、结构性失衡等原因造成的社会性弱势群体也已成为网络传播中的重要参与者。而社会化媒体[1]的兴起,不仅给这一群体提供了横向参与网络,冲击其经历和认知,更是为其在网络社会结构中占据有利位置,通过虚拟关系网络来获得实际或潜在的社会资源提供了可能性。
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试图通过一些探索性的研究,以实证的方式从社会资本的角度来考察社会化媒体使用对城市弱势群体的影响,进而在宏观上分析社会化媒体对社会的影响。
一、研究方法与样本选择
作为一个从新经济社会学演变过来的概念,社会资本一直备受学界的关注。
有学者将其视为“关系性资源”(B ourdieu,1986;B urt, 1992;G·Loury,1992),也有学者将其视为“获取和运用社会资源的 能力 ”(Portes,1998)、“ 结构性资 源 ”(C olem an, 1994)或“一种组织特性”(Putnam ,1993)。鉴于本研究的传播学指向性,本文采用社会学家林南的定义,将社会资本视作为“嵌入社会网络关系中的,能够在有目的的行动中涉取或动员的资源”,[2]重点对城市弱势群体社会化媒体使用的类型、各类活动性质与行为特点进行考察,分析在其使用过程中,这一群体原有的社会网络是否受影响,抑或能否建立起新的社会网络,进而能否利用这些社会网络创造一种能解决相关问题的有价值的资源,提升自身的社会资本。需要指出的是,由于线上和线下的社会网络有一定的重叠性,线上活动与线下活动也日趋融合,因此研究者很难判断社会资源的获得究竟是完全源于网络的交往,抑或是源于现实生活中的交往,所以本文在借鉴郑素霞(2008)[3]、刘静(2010)[4]等学者观点的基础上,将社会资本的范围界定为既包括通过社会化媒体创造的新型资源,也包括原有真实生活中获得而通过社会化媒体转化而来的资源。
(一)研究样本与数据采集
研究者先以深度访谈的方式,选择符合条件的个案对拟定的调查问卷进行了前测,然后用SPSS软件对问卷进行了修改和调整,使得问卷的信度系数保持在0.85-0.95之间, 然后用分群抽样的方法在杭州市的8个区中分别抽取了一个社区,接下来根据社区提供的数据,以“是否有社会化媒体使用经历”为标准,采用多阶段判断性抽样的方法进行样本采集,最终获得了一份数量为178的样本,剔除答题不完整的无效问卷后,有效问卷为156份,回收率为87.6% 。其中男性88人,女性68人。年龄最大者为55岁,最小者23岁,平均年龄34.5岁,高中及以上学历者占59.8% 。处于下岗失业状态的有35人,就业于困难企业的有42人,外来务工低收入的有53人,其他生活困难的有26人。
(二)变量测量
根据前文所述的社会资本定义,以及学界对“社会资本必须通过社会网络关系这个载体”这一观点的认同,本文在社会资本的测量与大多数经验研究保持一致,侧重于研究个体社会关系网络这一层面。重点考察城市弱势群体在社会网络中所处的位置和在社会化媒体中所获得的资源或内容,第一类是与社会网络相关的指标,可称之为结构性社会资本, 用以下指标进行测量:1. 社会化媒体扩大了你的社会人际网络。2.你通过社会化媒体认识的网友保持较为紧密的互动。3. 你信任这些网友。4.你能从这些网友处获得情感上的慰藉。以上问题的答案从“非常同意”到“非常不同意”分5个等级,这4个项目的alpha系数为0.634,最后将每个个案的四个项目加起来总平均出一个结构性社会交往变量(M =3.356,SD =0. 625)。
第二类测量社会网络中所嵌入的社会资源,可称为资源性社会资本,用以下指标测量:1.你能从这些网友处获得有用的信息与内容。2.你认为使用社会化媒体能帮助自己提高经济地位。3.用社会化媒体能提高工作上的效率。这些问题的答案也是从“非常同意”到“非常不同意”分5个等级,这3个项目的alpha系数为0.598,最后将每个个案的四个项目加起来总平均出一个结构性社会交往变量(M =3.423,SD =0.662)。
自变量的测量主要包括反映城市弱势群体社会化媒体使用行为与特点的指标,包括:1.被访者参与社会化媒体的类型。本文借鉴陈建[5]等人的分类,结合城市弱势群体的实际参与情况,将社会化媒体分为微博、博客、微信、qq、视频分享、 游戏社区、内容社区、社交网站、电商类网站、订阅类社区等, 对每一个分类都采用一个相关问题来进行测量,选项为5级量表,这10个项目的alpha系数为0.647。然后再使用因子分析法,以特征值大于1作为选择因子的标准,对10个选项进行归类,得到四个主要类型:社交型媒体、兴趣归属型媒体、信息分享型媒体、内容订阅类媒体。2.被访者参与社会化媒体的频率(经常参与、较常参与、一般、较少参与、很少参与)。3. 被访者参与社会化媒体的具体内容。本文借鉴祝建华和何舟 (2002)对网民6种需求类型的研究成果,将其分为信息获取、 社会交往、娱乐八卦、无意义灌水、意见表达等五类。
二、数据分析和研究结果
(一)社会化媒体的使用类型与社会资本
调研数据显示,社会化媒体的使用类型与社会资本的获取有着较强的相关性。就测量结构性社会资本的“社会网络、 互动性、信任度和亲密感”的四个要素来看,参与社交型和兴趣归属型网站频率越高的城市弱势群体,越易于扩大社会人际网络(p<0.001),且对成员间的互动性、信任度和亲密感有显著的正面影响,也就是说,经常参与社交型和兴趣归属型媒体活动的群体,其成员间的互动性、信任度和亲密感都较强。而信息分享型和内容订阅型媒体则对社会网络、互动性、 信任度和亲密感变量无显著影响。就测量资源性社会资本的 “信息获取、经济地位和工作效率”三大要素来说,信息分享型和内容订阅型媒体对信息获取、提高工作效率有显著正面影响(p<0.001);但社会化媒体的不同参与类型与经济地位提高之间的相关性均不明显。
究其原因,社交型媒体由于在一定程度上以真实社交圈为基础,又具有较强的封闭性和特殊的信任关系,因此成员之间的互动较为频繁,有利于弱势群体扩大社会网络,成员间较好的互动性促进了信任度和亲密感的增强。而兴趣归属型媒体则能提供一种似真性的人际交往网络,降低城市弱势群体的无助感,这种“人以群分”的效应使弱势群体能获得更多的情感慰藉。特别是在由弱势群体自发形成的一些归属型社区,成员之间较高的信任度促成了社会网络的扩张,这种扩张又使得成员间自发产生新的交往,形成一种“信任 - 参与 - 信任”的良性循环。 相对而言,信息分享型和内容订阅型媒体在扩大弱势群体社会网络、增加信任感等方面作用不够显著,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成员间是一种“弱关系”,因此缺少信任感和黏性;二是在此类媒体中,成员只有善于提供、 加工或生产信息内容才能占据一定的中心位置,这种U G C的信息沟通模式决定了弱势群体很难采取主动性的行为来扩张社会关系。
另外,信息分享型和内容订阅型媒体提供的大量消费类信息和口碑信息能大大提高弱势群体的工作、生活的效率, 但在帮助其提高社会经济地位方面关联性不大,究其原因, 可能是因为弱势群体获得的这种弱连接难以突破结构性的限制,获得跨越性的社会资本。
(二)社会化媒体使用行为与社会资本
调研数据显示,社会化媒体使用频率与社会网络之间存在明显正相关(p<0.001),也就是说,城市弱势群体使用社会化媒体的频率越高,结识网友的可能性就越大。但使用频率与互动性、信任度和亲密感之间的关联度较低,这意味着使用频率和社交网络的扩张不代表成员间互动性、信任度和亲密感的增加,当遇到困难时,很少有弱势群体向网友求助。此外,城市弱势群体社会化媒体的参与内容中,社会交往(p<0. 05)、意见表达(p<0.05)对结构性社会资本及资源性社会资本中的“提高社会地位”有一定关联性,经常发表言论及主张或乐于进行聊天交流的受访者不仅能通过回帖和投票的方式增加与其他成员的互动,提高他人对自己的信任度,也能扩充其社会交往网络。积极参与网络活动 (包括线上和线下),善于发表自己观点和意见的受访者能从社会化媒体中获得较多的社会支持和关系性社会资本,这一现象在社交类媒体中尤为突出。
而信息获取、娱乐八卦和无意义灌水等参与活动与结构性社会资本间的关联性不是太明显。许多的受访者表示其在社会化媒体做得最多的是进行无意义的灌水,宣泄情感或讨论娱乐八卦,因此也很难与其他成员形成有意义的互动。这一现象也反映出了城市弱势群体对信息缺乏辨别与分享的能力,更不用说进行有意义的信息生产了,其新媒体素养亟待提升。这一现象与N ahapiet和G hoshal的“网络内的成员对于其所讨论的事物、看法与解释越一致,将越有助于问题的讨论、沟通、协助及知识分享,进而产生较高的社会资本。”观点较为一致。[6]
三、结语
关于实体社区结构、运行规则与社区成员价值观对弱势人群和贫困人口社会资本构建的影响一直都是学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作为媒介技术发展的产物,社会化媒体构建出了一个类似于实体社区的电子空间,其独特的传播生态不仅改变了人际交往的形式与规则,也促使我们重新审视社会化媒体对弱势群体社会资本的影响。
本研究通过对一定数量城市弱势群体的调研,发现“时间置换”观点还需考证,不能简单地认为网络使用减少了人际之间的沟通,进而就会削弱个体的社会资本。实际上,网络尤其是社会化媒体,作为人际交流的新型平台,为城市弱势群体之间维系情感,扩大社会交往网络提供了一个机会。尽管不同类型的社会化媒体中,弱势群体之间的粘性、信任度不同影响着其对关系性社会资本的获取,且该群体的新媒介素养和初始地位的弱势,又使得其难以进行异质性社会网络的扩张,但新媒体技术对实体社区地域上的“解放”,确保了社会关系的存在与维系能发挥“离线”的功能,在这一意义上,城市弱势群体若能提高自身的新媒体素养,积极参与社会化媒体的内容加工与活动,将网络社会资本发挥出“一种网络、机会、功能与机制”的作用也是有日可期的。
注释
1[1]本文的社会化媒体指一种以用户创造内容和基于人际交往的交互型新型在线媒体,参与、公开、交流、互动、社区化和连通性是社会化媒体的基本特征。
2[2]林南.社会资本:关于社会结构与行动的理论[M].张磊,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214.
3[3]郑素霞.消解与重构:电子媒介对社会资本的影响[J].河南社会科学,2008(1):143-146.
4[4]刘静,杨伯溆.校内网使用与大学生的互联网社会资本——以北京大学在校生的抽样调查为例[J].青年研究,2010(4).
5[5]陈建.社会化媒体舆论表达的民粹主义隐忧:以微博客的舆论表达为例[J].东南传播,2010(11).
弱势群体社会保障 篇11
关键词:青少年犯罪;犯罪特点;犯罪原因;预防对策
从刑事法学观点出发给青少年犯罪概念所下的定义是指14—25岁年龄段的人所实施的依法应当受刑事处罚的行为。从伤害程度而言,这种犯罪行为虽然不及成人犯罪,但所产生的危害性却不容忽视。从当前青少年犯罪行为的特点来看,不仅渐具成人化的倾向,且犯罪的手段也更加残忍。
一、青少年犯罪的特点
(一)共同犯罪、结伙作案多,带有“黑帮”性质的团伙犯罪亦有增加趋势。
这是由青少年年龄小、思想不成熟和依附性强等特点所决定的。他们在实施犯罪时往往有胆怯心理,总感觉一个人作案势单力薄,所以就纠集多人,形成“作案氛围”,一轰而上,既能互相壮胆,又能分工合作。
(二)严重犯罪较多,作案手段比较野蛮和凶残,往往是不计后果。青少年正处在成长发育阶段,生理发育很快,但心理发展却比较慢,在思想上表现为不成熟性,容易走向歧途;并且易受到外界感染、刺激,产生感情冲动,走向极端。这些人或行凶杀人、严重伤害,或暴力抢劫,或实施强奸,犯罪手段恶劣,带有一定程度的疯狂性。
(三)突发性犯罪多,作案动机、目的比较单纯,带有一定的盲目性。
由于青少年年龄小,社会经验少,考虑问题比较简单,犯罪动机单纯,很少预谋,突发性犯罪比较多。
(四)犯罪的成年化、智能化和低龄化。
在青少年犯罪中,不少犯罪手段成人化,且有不少是智能犯罪。现在很多制造病毒的“高手”都是青少年。再者,犯罪的低龄化也比较突出。5.从青少年犯罪的教育改造情况来看,反复性强,再犯的犯罪率上升。
青少年模仿性强,犯罪学得很快。正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违法犯罪的青少年,既有可塑性强、易于改造的一面,同时也存在着较大的反复性。在看守所、监狱的“交叉感染”,使其学会了更多的犯罪“技术”,由以前的“一面手”变成“多面手”,并且胆子更大,反侦查性更强。这恐怕是重大、恶性案件在青少年中不断发生,并且青少年犯罪率居高不下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青少年犯罪的原因
对于青少年犯罪的原因犯罪学界从各个方面进行了不同的探讨。从司法实践来看,引起青少年犯罪的原因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家庭对青少年犯罪的影响
家庭是一个人一生中所面临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父母的言行举止和对孩子的教育方法,对孩子的成长有重大影响。在不少家庭中家长对孩子有宠爱滑向溺爱,使得他们常常只考虑自己不考虑别人,为我独尊,经常干出出格的事情,严重的就构成犯罪。
(二)学校因素
学校教育对青少年的成长至关重要。学校教育方法不当,是导致一些青少年流向社会、走向犯罪的重要因素。近几年来,学校在对未成年人的道德和法制教育上作了很多努力,但仍存在一些缺陷,具体表现在:缺乏长期规范的法制教育。教师因此把升学率作为硬任务,思想教育是软任务。有的教师育人方法单一,不注重学生的心理问题,缺少心理疏导的措施和方法。
(三)社会因素
社会上不良风气腐朽思想和不良网络文化的影响是诱发青少年犯罪的重要原因。青少年正是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逐步形成的时期,也是人生中最富于变化而不稳定的时期,极易受社会“黄、灰、黑”色污染、侵蚀和危害。由于受黄色音像制品和淫秽书刊及不良网络内容的诱惑,对于正处于生长发育期的青少年常萌发尝试、模仿的念头,从而逐步走向犯罪。
三、预防青少年犯罪的对策
青少年犯罪是一个社会问题,其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可以说是一种社会“综合症”。我们更应依靠全社会的力量,加强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力量的有机结合,进行综合治理。正像《联合国预防少年犯罪准则》(第2条)所提出的:要成功地预防少年违法犯罪就需要整个社会进行努力;我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3条)也明确指出:“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在各级人民政府领导下,实行综合治理。”针对前文对青少年犯罪原因的分析,试总结以下预防对策:
(一)自身预防
青少年应该加强自身素质的培养和提高,增加抵御犯罪感染的能力,应该是预防青少年犯罪的根本性措施。提高青少年知识水平和道德素质的培养,是预防犯罪的基础,增强辨别是非和自我保护的能力,自觉抵制各种不良行为及违法犯罪行为的引诱和侵害,才能使他们用理智控制自己的情绪,用法规规范、道德规范和约束言行。
(二)家庭预防
家庭是预防青少年犯罪的基石,家庭教育是教育的一种基本形式,是整个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教育子女是父母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一个和睦的家庭,父母教育得当,能够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塑造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从而有效地防止其犯罪心理和行为的产生。
(三)学校预防
学校作为家庭的延伸,对青少年的成长教育和预防青少年犯罪,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校的根本作用在于“传道授业解惑”更具体地说,学校能指导学生了解他们应尽的公民义务、犯罪的性质、遵守纪律的重要性、犯罪的种种后果、刑事司法制度的工作情况以及预防犯罪的方式。
当今,有人甚至将未成年人的犯罪与环境污染、吸毒贩毒并列为世界三大社会公害。预防和矫治青少年违法、犯罪是全社会尤其是执法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在此,呼吁社会各界,不断为青少年的成长创造健康的社会环境,筑牢预防犯罪防线,我们要进一步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力度,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用爱心唤起新的希望。
【参考文献】
[1]徐文成.青少年违法犯罪自我控制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07
[2]李柯.社会生态系统理论在违法犯罪青少年矫正教育中的应用[D].首都师范大学,2011
[3]张思月.关于包头市青少年犯罪现状与预防管理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
[4]吕建星.城市中心地区青少年犯罪研究[D].吉林大学,2010
[5]陈曲.思想道德教育对青少年犯罪及不良行为的预防[D].重庆工商大学,2010
弱势群体社会保障 篇12
一、当前城市弱势群体住房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
㈠我国城市弱势群体住房保障制度的主要内容随着住房制度改革的深化, 我国逐步建立了保障性住房供应体系和保障性住房需求支持体系, 初步形成了现行的城镇住房保障制度体系, 主要包括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和住房公积金制度。
1.经济适用房。所谓经济适用房, 指的是政府组织建造, 面向城镇中低收入家庭出售、价格适中、具有社会保障性质的微利普通住房。其保障性主要体现在:一是销售对象严格限定为广大城镇中低收入者;二是销售价格相对于普通商品住房较低。
2.廉租房。所谓廉租房, 是指供应给城镇最低收入家庭使用且租金相对低廉的普通住房。廉租房的主要特点:一是主要针对城镇最低收入家庭, 按照其家庭收入水平, 没有能力购买市场价的商品住房和限价的经济适用房, 只有通过政府提供具有社会保障性的廉租房才能解决住房问题;二是廉租房的租金水平要低于成本租金, 政府建立廉租房供应体系, 其目的是给最低收入家庭以廉租房形式提供住房补贴。
3.住房公积金。住房公积金政策是一种强制性的住房储蓄制度, 职工所在单位按职工工资的一定比例向职工的公积金账户存款, 增加职工的住房资金积累。住房公积金的所有权归个人, 具有义务性、互助性和保障性等特征。
㈡现行城市弱势群体住房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
1.现行经济适用房政策存在的问题。⑴实际保障对象存在偏差。经济适用住房是面向中低收入家庭的保障性住房, 公益性是其显著特征。确保经济适用房的购买者是中低收入的家庭, 是保证该制度本真意义实现的关键环节。但是如何界定中低收入家庭, 从理论到实践上都尚未明确。由于没有严格的收入、财产登记, 实践中很难确定城镇居民的实际家庭收入。现有的管理机制如公示、入户调查等, 不足以证明其申报资料的客观真实性。导致在实际操作中出现了销售对象认定偏差的问题, 部分经济适用房的购买者, 并非实际意义上的中低收入家庭, 而且为主管部门权力寻租留下了空间。⑵经济适用房价格偏高。经济适用房本意是保障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需要, 然而现实的销售价格却往往超过中低收入家庭的承受能力。在部分大城市如北京、上海等, 经济适用房每平方米价格早已过万, 远远高于中低收入家庭的承受能力。在价差驱动之下, 骗购经济适用房的行为屡见不鲜, 政府主管部门为了回笼资金, 减轻财政压力, 往往不能深究。⑶面积缩水。由于开发小户型的单位面积成本高, 规模效益低。实践中, 很多经济适用房定位于中、大户型, 而对外宣传的面积却是小户型, 即面积“缩水”。
2.现行廉租房政策存在的问题。⑴廉租房的配租对象覆盖面过于狭窄。廉租住房的分配对象主要是具有城市户口的困难户家庭, 这种规定范围比较狭窄。随着社会的转型, 进城务工者、城市郊区失地农民等都被排除在外, 而这些群体都是不可忽略的新的弱势群体, 他们的住房需求客观需要政府住房政策给予保障。⑵房源供给不足。从《城镇廉租住房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来看, 廉租住房的房源主要是依靠旧有的公房, 不能满足最低低收入群体住房保障需要。房源不足已经成为制约着推广廉租住房保障体系的一个瓶颈。在旧有住房体制下形成的住房分配不公的情况, 在新时期继续延续。另外隐形的房地产租赁市场的存在也使得部分房屋非法进入房地产二级市场, 造成廉租房的房源供给短缺。⑶企业建设廉租房的积极性不高。根据《城镇廉租住房管理办法》, 廉租住房的供给主体为政府和企业, 但从各地的实践来看, 廉租住房的供给主要是由政府承担, 企业并无直接的驱动力向廉租家庭提供住房。出于利润的考虑, 企业很少主动参与政府的廉租住房保障体系建设。廉租住房只能租给城镇最低收入家庭居住, 其租金实行政府限价, 租金标准较低, 无法形成建设资金投入产出的良性循环。因此, 政府若没有一定的鼓励办法的话, 一般房地产开发企业是不愿从事廉租住房的开发建设的。⑷退出机制不健全。低收入家庭的收入情况是不断变动的, 有的最低收入家庭经济状况改善后理应退租。但由于廉租住房房源稀缺, 并与市场租赁价格存在较大价差, 承租户不愿退出。退出机制是廉租住房制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系着住房保障制度的公平与效率。如果退出机制失灵, 那么基于实物配租的廉租住房保障制度就不可持续。
3.住房公积金制度存在的问题。⑴住房公积金覆盖面不能满足群众购房需要。住房公积金只有在职职工才能享受, 然而社会中大量下岗职工、外资企业、私营企业雇员等中低收入职工, 由于就业状况而未建立或虽然己建立住房公积金制度却也不缴存住房公积金, 这部分职工缺少应有的住房消费资金积累, 同时也失去了申请住房公积金贷款的基本条件, 这就使得最需要政策支持的人群反而处于政策覆盖面之外。⑵公积金所有者的权益得不到保障。从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的规定来看, 住房公积金的增值收益用于建立住房公积金贷款风险准备金、住房公积金管理费用和建设城市廉租住房的补充资金。而公积金所有权属于缴存的公民, 理应享受其增值收益。特别是在通货膨胀的情况下, 如果缴存人的公积金不能增值, 其利益必将受损。⑶住房公积金的互助作用发挥不足。形成有房家庭帮助无房家庭购房的机制是住房公积金建立的初衷之一。但实践中, 住房公积金难以在资金方面为无房职工提供帮助。目前, 公积金贷款者基本上是属于中等收入或高收入家庭, 低收入家往往因为没能缴存住房公积金而难以申请公积金贷款, 难以有效的实现其互助功能。
二、导致城市弱势群体住房困难的政策原因分析
导致城市弱势群体住房困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其中政策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㈠产业发展政策由于近些年来各级政府对于房地产业的性质及其定位的认识还处于探索阶段, 房地产业的发展政策也始终处于“鼓励”与“限制”之间的摇摆不定的态势, 从而直接影响了房地产业的健康稳定发展。迄今为止, 我国尚未形成完整的房地产业发展政策, 相关制度建设更不完善。而我国房地产业在政策层面上存在的最大问题和缺憾, 就是强化其产业带动效应, 而其民生性质重视不够, 新建住房的消费层次雷同, 不能满足各层次消费水平的需要。
㈡财政金融政策房地产业作为资金密集型产业尤其需要资金支持, 而无论是财政政策还是金融政策都可以从资金层面对房地产业产生影响, 使其朝着既定的目标或方向发展。然而, 由于政策取向的偏差以及政策本身的不完善, 目前在与百姓住房密切相关的财政政策和金融政策并未能充分发挥积极作用, 房地产业的发展偏离了民生取向, 并进一步扩大了社会差距。
㈢住房保障政策在我国房地产业发展和住房市场化改革的进程中, 与之相适应的住房保障体系的建设却相对滞后。住房保障政策的滞后, 给一部分社会中低收入群体带来购房、租房、养房困难, 并延缓了社会的民生改善。符合中国实际, 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住房保障体系尚未成熟完善, 需要进一步探索完善。特别是相应的社会管理体系, 如财产登记、申报、核实等体系尚未形成, 保障性住房分配缺乏客观依据, 再加上法治化管理水平不高, 制度体系存在较多操作难题。
三、进一步完善我国城市弱势群体住房保障体系的对策思考
住房是群众生活的基本需求, 也是刚性需求, 是民生问题的重要内容。进一步完善住房保障体系, 是解决民生问题的重要措施, 也是维持社会安定和谐的重要基石。
㈠进一步发挥政府在构建和实施住房保障体系中的主体功能世界各国和一些地区的实践证明, 解决住房问题不能完全走市场化道路, 在推动住房度商品化的同时, 各级政府应义不容辞地承担起构建住房保障体系的重任, 以维护广大居民的切身利益, 切实改善低收入群体的住房条件。
当前, 应进一步明确各级政府在住房保障体系中的职责权限, 形成制度化的管理体制, 在各级政府财政支出中拿出一定比例的资金用于保障住房建设, 并作为考核各级政府的重要指标。
㈡加强住房保障的法制建设应尽快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住房保障法制体系。一是建立严格的登记、审查、及征询制度, 建立家庭收入档案, 并实行动态管理, 防止住房保障对象以虚假信息骗取保障房, 或者权力寻租;二是在客观、科学地划分家庭收入水平的基础上, 进一步明确保障目标、界定保障对象, 针对不同层次的低收入群体采取不同的保障措施;三是进一步强化动态管理。对于经济适用房, 建立严格的转让、租赁等监督制度, 防止保障房成为部分人谋取暴利的手段;对于廉租房, 应确定退出条件和机制, 保持“有进有退”, 循环持续利用;四是进一步加强住房公积金科学管理, 保持群众缴纳的公积金能够保值增值, 并为民营企业、个体户等职工参加住房公积金保障开辟通道。
㈢增加房源供给, 严控保障住房建设标准随着房地产市场的建立和完善, 住房消费的梯级结构也将逐渐明显, 高收入者住商品房, 中低收入者住经济适用房, 低收入者住廉租住房的战略格局将进一步明晰。对于经济适用房和廉租住房, 如果单纯由政府提供房源, 其力量将十分有限, 因而应发挥企事业单位的积极作用, 鼓励它们参与到住房保障建设中来, 有条件的企事业单位应该为本单位符合条件的职工建设经济适用房或廉租房。对于部分地区廉租房源严重不足的, 地方政府可以给低收入居民提供住房补贴让其自行租房;或者政府租用企业或个人空置住房作为廉租房, 出租给亟需廉租住房的居民。
另外, 在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建设中, 政府要加强监管, 严格控制住房建设标准, 防止超标准建设经济适用房;防止部分建设单位打着保障房的旗号, 建设高标准的豪华住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