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生弱势群体论文

2024-07-11

毕业生弱势群体论文(精选11篇)

毕业生弱势群体论文 篇1

一、毕业生弱势群体的含义及特点

1、毕业生弱势群体的概念

弱势群体是指由于自然、经济、社会和文化方面的低下状态, 导致在经济收入、社会地位、权益保护、竞争能力等方面处于困难和不利境地的人群共同体。毕业生弱势群体指由于生理性、心理性及社会性原因, 导致在就业及适应社会生活方面处于困难和不利地位的高校毕业生总和。

高校毕业生弱势群体的成因各不相同, 大体分为生理性毕业生、心理性毕业生和社会性毕业生弱势群体。帮助其解决就业问题, 不但可以改变其自身的弱势地位, 更可以改善其背后的弱势群体家庭的生活环境。

2、毕业生弱势群体的心理特点及行为表现

毕业生弱势群体的共性主要表现在:对事物的认知较为偏激;心理脆弱, 情绪焦躁, 自卑倾向;意志消沉, 悲观冲动。因其成因不同, 各类型的特点又表现为:

生理性毕业生弱势群体, 在与人交往方面, 由于身体原因, 在学习、生活、集体活动中多有不便, 个别情况下还会遭受歧视, 这是一种由于客观原因造成的个体封闭性, 造成其社会交往障碍。在心理承受能力方面, 经过大学的集体生活, 多数生理性弱势毕业生培养了坚忍不拔的毅力, 能够正视自身缺陷, 加倍努力。但在面对择业问题时, 可能将承受更多的不平等待遇和困难。

心理性毕业生弱势群体, 心理问题明显, 表象也较为激烈。在人际交往方面, 此类大学生处于被动地位, 生活在自我封闭或半封闭状态, 交际范围狭窄, 不善于沟通, 不能接受其他同学或不能被其他同学及集体接受。性格孤僻, 生活孤独, 独来独往, 情感为抑郁、冷漠、憎恶等, 易与他人产生冲突。在心理承受能力方面, 他们脆弱敏感, 悲观麻木, 意志消沉, 不思进取。面对择业问题, 情绪极易波动, 心情烦躁, 自制能力差, 易受不良环境影响, 形成心理冲突, 产生心理压力, 丧失自信心, 陷入焦虑的状态中。

社会性毕业生弱势群体, 形成原因在于社会性问题, 此类学生的特点是心理不平衡, 包括对贫富差距过大、机会不平等、信息不对等、专业与社会需求脱节等问题的失衡感, 自卑感强烈, 对社会事物认知易走极端。而对于经济型毕业生弱势群体, 沉重的经济负担, 会影响其对社会价值的判断与择业方向。

二、毕业生弱势群体的就业困境

1、社会困境

毕业生弱势群体在就业问题上, 既要与所有毕业生共同面对一般性社会困境, 又要承受其自身的特有困境。一般性社会困境包括:劳动力的供给量大于需求量。“九五”期间全社会剩余劳动力平均每年为1200多万人, 未来10年将增至每年1800多万人, 城镇实际失业率由6%左右增至7%左右;新技术的运用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使就业机会相对减少;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脱节;制度及政策方面的缺失或执行不力。特有社会困境包括:社会传统及用人单位对毕业生弱势群体存在偏见;可选择工作范围减小;择业过程中, 特殊人群的利益得不到有效地政策支持及法律保障。

2、家庭困境

家庭经济困难是导致经济困难学生成为弱势群体的主要原因。一部分学生因贫困而承受较大的压力, 不能正确地缓解压力, 在择业问题上心态失衡, 仇视社会, 人际交往不畅, 对工作收益急功近利又无法满足用人单位要求。家庭教育不当会使大学生缺乏适应社会和生活的能力, 在人际交往方面, 表现出羞怯、自卑、敏感、对人屈从;对孩子过于溺爱和放任, 会形成依赖性格, 遇事退缩, 情绪不稳定, 自制能力差和信心不足, 易受别人意见所左右。

3、自身困境

自身困境包括生理、心理两个方面。生理方面除肢体残疾、慢性疾病、传染性疾病等原因外, 身高、体重、身体比例或外表特征与正常身体状态发生偏离都可能造成择业受限, 无法获得平等就业机会。这些困境又会转化为心理问题。心理性毕业生弱势群体的各种心理障碍及问题, 更直接的影响其就业及与人交往。

三、毕业生弱势群体就业辅导工作的原则与方法

1、毕业生弱势群体就业辅导工作主体思想与根本原则

毕业生弱势群体的就业辅导工作, 是社会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 它秉承了社会工作的核心理念“助人自助”。基本原则是:关心、支持、自助、增权。关心就是加强对毕业生弱势群体的关注度, 把握其思想变化, 及时介入辅导。支持就是应当建立健全相关的政策, 为毕业生弱势群体提供有效的制度性支持。自助就是通过辅导工作使毕业生弱势群体走向自立、自尊、自强。增权就是帮助弱势群体进行能力建设。应当尊重和保障他们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权利, 培养其对自身权益表达与维护。

2、毕业生弱势群体就业辅导工作的切入角度与方法

就业辅导工作是高校辅导员心理辅导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能否顺利开展心理辅导, 关键在于能否找到可以被辅导对象接受的切入点。毕业生弱势群体既存在所有毕业生在择业问题上的通病, 又有其特殊的心理障碍。这类学生普遍存在脆弱、敏感等心理障碍, 应尽量避免触碰其敏感问题。通过关怀与交流取得信任, 解除自我封闭抵触情绪。在辅导过程中应采取渐进式的教育模式, 逐步恢复其自信心, 从极端情绪走向理性思考, 客观的面对择业及规划人生道路的相关问题。

3、帮助毕业生弱势群体解决就业问题的途径

学校方面。应加强学校基层辅导员队伍建设。通过经常性的接触, 如谈心, 深入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 发现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的生活不便、经济拮据、心理障碍、心理疾病等问题, 及时沟通、帮助,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营造和谐、包容、互助的氛围。应进行教学改革, 调整专业结构, 使毕业生专业结构与数量同社会需求紧密接轨。应加强就业办指导工作, 对毕业生弱势群体建立个人档案, 跟踪调研。与用人单位保持密切联系, 根据弱势群体毕业生的个体差异, 扬长避短, 重点推荐给用人单位。积极同用人单位沟通, 消除企业对弱势群体大毕业生的偏见, 根据岗位需要, 合理使用弱势群体毕业生。

社会方面。应加大宣传力度, 消除歧视与偏见, 形成和谐的社会氛围。使群众了解毕业生弱势群体的形成原因, 加深理解, 普遍接受。需要转变一些长期积存的文化习俗和固有观念。提供一个适度宽松, 具有包容力的社会环境, 帮助毕业生弱势群体顺利步入工作, 适应社会生活。

政府方面。应进一步完善制度, 建立弱势群体大学生特别权利保障政策。如建立大学生就业信息平台, 为毕业生弱势群体提供专门性信息援助;平衡产业发展结构, 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建立保障机制, 维护毕业生弱势群体在就业过程中的合法权益。

个人方面。毕业生弱势群体即将离开学校, 解决就业问题不是单纯的解决一时一地的问题, 而要为培养学生长久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做出努力。要将“助人自助”的原则贯彻始终。在辅导员、家长、同学、朋友的共同帮助下, 调整心态, 保持心理平衡, 使心理处于健康的状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锻炼对挫折的忍耐力, 正确对待和处理人生道路上遇到的问题, 树立理想, 清醒地认识到生活的挑战和成功的机遇, 在人生道路上不断开拓进取、自强不息、顽强拼搏。

解决高校毕业生弱势群体的就业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 需要体措施的操作者和信息反馈的主要途径。只有辅导员加大工作力度, 改善工作方法, 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才能使这一社会性问题得到妥善解决。

摘要:解决高校毕业生弱势群体的就业问题是一项系统性工程, 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工作在一线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 是具体措施的操作者和信息反馈的主要途径。这项工作对构建和谐社会意义重大。

关键词:毕业生弱势群体,就业,辅导员工作

毕业生弱势群体论文 篇2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新闻发言人尹成基20日说,2009年重点做好高校毕业生、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和农民工的就业工作。

尹成基是在此间举行的`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2008年第四季度新闻发布会上作出上述表示。

尹成基说,通过加强技能培训、改善就业服务、实施就业援助等措施,统筹做好地震灾区劳动者、妇女、残疾人、复转军人等群体的就业工作。

努力开发就业岗位。采取有力措施减轻企业负担,努力稳定企业现有岗位;坚持扩大内需与扩大就业紧密结合,广开就业门路;切实落实国务院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指导意见,发挥创业促就业的积极效应。

此外,认真开展公共就业服务专项活动。精心组织“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系列活动”、“就业援助系列活动”、“春风行动系列活动”等公共就业服务专项活动,为高校毕业生、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和农民工等群体提供及时有效的就业服务。

毕业生弱势群体论文 篇3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 就业困难 就业指导 处理和帮扶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也将成为人才强国。随着我国人才战略的实施,高校扩招和发展非常迅速,但随之而来的大学生就业压力也增大,特别是一些高职院校的特殊学生,即所谓就业困难群体,其难于就业的问题非常突出。目前,世界经济增长乏力,我国的经济结构调整、转型也在加速,欧债危机还在继续,宏观就业形势依然严峻,而缺少工作经验的大学生就业将更加困难。因些,调查并分析高校大学生的就业现状,特别是一些难于就业的专业和难于就业的群体,研究对策和疏导措施,特别是运用职业指导理论对这些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服务及就业指导有着现实意义。本文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就业服务和指导,经过认真分析和思考得出了一些有用结论和建议。

1、就业困难学生的现状调查(以我校学生为例)

以我校为例,大学生就业相对较为困难的群体主要是指在各方面都处于劣势的学生。如部分外省籍的学生,部分农村籍学生,社会层次较低学生,没有社会关系的学生,综合能力和素质较差的学生,学习成绩差的学生,性格较封闭的学生,社较少的学生,就业心态没有调整好的学生,受过纪律处分的学生等等。2011届毕业生中,我校毕业生总数近4000人,其中就业特别困难的学生数约300人。

(1) 家在农村的学生 。我校是首批国家高职示范院校,入学分数一直都比较高,也就是达到本三接近本二的水平,考生之所以报考我校而不去上本三,很大一部分都是因为家庭经济问题。如每年对新生建立贫困生库,大约有40%认定为贫困学生需要资助。并且苏北学生占我校学生总数的 70%。这些数据表明,处在社会较低层的学生有很高比例。

(2)心理素质不高和准备为够充分的学生。这部分心理素质差的毕业生,看起来很健康,但内心有时会很脆弱。在进行职业选择和求职应聘的就业过程中,首次直面行业和社会,由于经验的缺乏和准备的不足,在严峻的就业压力、残酷的现实社会环境、甚至是就业不公平面前,他们往往承受不起,往往消极等待。

(3)学习成绩差的毕业生。这部分毕业生因为补考、重修科目较多,不能按时毕业;有的是因为总体成绩不好,专业技能较差,实践经验空白。面对一些用人单位明确提出的专业要求,这些学生只能望而却步。

(4)综合素质差的毕业生。对高职院校而言,现在用人单位在招聘员工时,特别注重对求职者综合素质的考核和要求,希望毕业生能吃苦,不讲价钱。但有部分毕业生自身基本素质和职业素质能力并不高,无法增加求职、择业的竞争砝码。

(5)身体有缺陷的毕业生。

(6)家庭经济困难的毕业生。这种类型的毕业生多来自于农村或城市里低收入家庭,这使得他们在就业前的各种“包装”中处于劣势。同时,就业的“面”也不够宽,“渠道”不多。

2、毕业生困难群体的成因分析

毕业生困难群体,它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大学生“困难群体”,而是以能否顺利就业为标准来加以界定的,其主要成因具体来说有三个方面。

(1)个人主观原因。一方面有适合自己的专业岗位,但这部分毕业生因心理素质不强、性格内向等原因,而不能把握就业机会或不能胜任就业岗位要求。另一方面,因学业成绩差,综合素质差,缺乏专业技能,而不受单位青睐。更甚者是因为缺乏坚强的意志品格和吃苦耐劳的精神,而被单位淘汰。

(2)来自社会方面的因素。毕业生因身高、容貌、健康、性别等情况,不符合招聘单位的苛刻要求,而被排挤在就业大门之外,即受到就业歧视。

(3)家庭因素。家庭贫困的毕业生在经济上比较拮据,与家庭条件富裕的学生相比,在享受教育的权利上存在明显差距。

3、毕业生困难群体的就业服务与指导策略

教育部袁贵仁部长在2010年就业工作视频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要进一步加大对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残疾人毕业生、少数民族毕业生和就业困难的女大学生等特殊群体的就业帮扶力度;要摸清底数,建立“一对一”帮扶机制,努力帮助他们实现就业。”[1]因此,认真做好毕业生困难群体的就业服务与指导工作,帮助他们顺利就业,是当前高校就业服务与指导的重要工作之一。当前要做的工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加强对毕业生的调研。“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高校负责就业的相关人员要深入学生之中,下大力气加强调查研究,详细了解毕业生困难群体的就业意识和愿望,也就是认真做好“排查、摸底”工作。

(2)加强对毕业生的心理疏导。当前,面对就业压力,毕业生困难群体不同程度地出现了心理问题倾向。高校可通过多种方式对毕业生产生的诸多心理问题给予帮扶,为毕业生开启心理减压之窗。如对就业心理压力过重的毕业生,提供个性化就业咨询和帮助,挑选就业工作经验丰富的老师对其进行“一对一”的指导,及时提供科学有效的就业心理咨询。

(3) 帮助毕业生努力提高就业能力。高校要在最大程度上,根据不同的困难群体的不同情况制定培训计划并组织培训,要积极引导他们在就业前进行有针对性的技能培训,切实帮助他们提升就业的竞争力。

(4)对毕业生实施一对一服务。第一,建立毕业生困难群体的个人信息档案。内容可包括姓名、性别、政治面貌、职业爱好、职业取向、兴趣、技能证书等、以便更好地开展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提供线索;第二,制定不同的就业指导方案。第三,扶持大学生创业。高校可积极整合资源,特别注重依托大学科技园(我校就设立了省级大学科技园)等综合性科技服务平台,建立创业实习基地以及孵化基地。

(5)对毕业生提供政策咨询服务。收集和印发相关就业法律法规政策材料,派发给这些毕业生;要不断、随时提供劳动和保障、参加基层项目、服义务兵役、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等方面的政策咨询服务,如城镇最低生活保障、“创业税费减免”等优惠政策[3],保证政策落实到位。

(6)及时收集反馈信息,认真做好毕业生跟踪调查服务。对于进入用人单位的困难群体毕业生是否能顺利通过试用期也很关键,要适时进行监控,并随时提供相应帮助,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提高他们的就业稳定性和成长成才的概率[4]。

随着我经济的转型和高职院校大学毕业生人数的快速增长,大学生就业特别是困难群体的就业将是一个长期的繁重任务,我们必须坚持长远目标,认真研究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特点,在政府出台各种优惠政策的同时,关注这部分人群就业状况,加强对他们的岗前培训和心理疏导,这对增强他们的就业竞争能力有着十分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袁贵仁.在2010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网络视频会议上的讲话[N].中国教育报,2009-11-23.

[2] 柯锦泉.论对高校毕业生困难群体的就业服务與指导[J].价值工程,2010-07,22-24

[3]张敏强等.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毕业生弱势群体论文 篇4

一、高校毕业生就业弱势群体问题的提出

2002年3月, 朱镕基同志在九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使用了弱势群体这个词, 从而使得弱势群体成为了一个非常流行的概念, 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所谓弱势群体, 主要是指在现代社会经济利益和社会权力分配不公平、社会结构不协调、不合理的背景下, 再加上自身的条件的限制而相对处于劣势地位的人群。同样地, 毕业生就业弱势群体是指由于先天或后天原因, 在经济状况、社会地位、权益实现、教育资源和机会的占有与获得、竞争能力、自身素质等方面处于相对不利或比较劣势地位的学生人群, 在参与教育资源分配和社会竞争中处于相对劣势, 对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相对较弱, 难以融入社会发展主流, 由此很难影响社会政策及事务, 社会参与的能力水平相对较低的高校学生群体。[1]

在2006年3月19日, 教育部部长周济指出, 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21%, 在校生已超过2300万人, 进入国际公认的大众化发展阶段。毋庸置疑, 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实现, 在很大程度上保障了公民受教育权的平等, 促进了教育公平。但是大众化教育也有它的弊端, 那就是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 之前的精英模式逐渐被大众化所取代, 那么根据价值规律的供求关系平衡原理, 我们不难发现高校培养的人才供给和社会的需求之间就会出现失衡, 这种失衡正是造成高校毕业生就业弱势群体出现的根本原因。尤其是目前我国正面临金融危机的冲击, 高校毕业生弱势群体的就业更是困难重重。面对这一难题,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009年1月7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并指出, 高校毕业生是我国宝贵的人力资源, 面对当前国际金融危机蔓延、我国就业形势十分严峻的情况, 必须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就业工作的首位。而要做好高校毕业生的工作, 一个不容忽视的方面就是要努力做好毕业生就业弱势群体的工作。

二、高校毕业生就业弱势群体问题形成的原因

(一) 外因

1. 用人单位方面

尽管《劳动法》明确规定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的就业权利, 但男女不平等现象在就业市场上仍然很严重。其原因是很明显的, 即用人单位都不希望女性员工到了生育的时候要找人顶替, 到其复职的时候还得为顶替人安排工作岗位, 这种现象尤其在女研究生身上显得更为突出。最近某高校的一位女硕士研究生苦于找不到工作而向用人单位写下三年之内不生小孩的保证, 所以很多女研究生在求职时都面临着一道生育槛。很大一部分有着相同遭遇的女大学生在频频受挫后自然就会愤怒和沉默, 当她们再次面临就业机会时可能就会显得很被动, 不会再像以前那样自信并积极主动地参加适合自己的就业岗位的面试, 因此就会错失各种就业的良机。用人单位的歧视还表现在职业经验、学历等方面。

2. 学校方面

高等教育大众化规模的到来, 使高校为了扩大学校的综合影响力, 开设与该校专业性质不相符的大量专业, 这样就造成该专业的竞争力下降, 致使毕业于该专业的学生在择业时就将处于劣势地位。例如师范院校中开设的非师范专业, 理工农医等专业科类院校开办的文科专业, 文科类院校开设的理工科专业, 非政法类院校开设的政法专业, 等等。又如师范院校中开设的非师范专业, 师范院校毕业的学生在大三时, 学校会组织大规模的教育实习, 这对于踏入社会之前的大学生来说非常重要, 教育实习中学生要听课、备课、讲课, 要处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 一个月下来, 收获是不小的。而非师范类的学生没有教育实习机会, 缺乏成熟就业指导, 那么即使毕业的时候通过考试取得教师资格证, 在就业中也仍然没有专业优势。

(二) 内因

1. 个人先天条件处于劣势地位

在就业的过程中, 每个人的先天条件是不一样的, 尤其是表现在相貌、身材上, 而这些因素又是客观的, 不是通过努力就能改变的。而用人单位在招聘的过程中也会出现这些因素的限制, 尤其是涉及形象问题的单位, 例如公关、空姐、外贸等。一份大学生整形美容心理问题的调研结果显示, 目前大学生已成为整形美容大军中的第二大群体, 其中大约60%的大学生整形人群, 是为了增强求职的竞争力。因此, 在就业的过程中, 那些身材短小、先天残疾的学生自然就会受到用人单位的冷落。

2. 个人能力和心态问题

对大学生择业情况的调查, 我们不难发现, 高不成低不就的情况是很多的, 造成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主要是心态和能力。一部分学生由于家庭经济困难或社会的其它原因, 从小性格内向, 在校期间也不主动参加任何可以锻炼自己能力的活动, 面试时缺乏自信心, 工作能力又不强, 因而就业时很不受用人单位的青睐。另外, 也有一部分学生工作能力很强, 在校期间做过很多学生工作, 性格外向活泼, 交际能力也强, 但是好高骛远, 非大城市不待, 非500强企业不进。

三、高校毕业生就业弱势群体问题的对策分析

高校毕业生弱势群体是一个特殊的群体, 他们顺利就业不仅关系到其自身的发展和家庭的幸福, 而且是构建和谐校园和和谐社会的重要因素。因此, 我们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 充分发挥大学生、高校和社会各界的合力作用, 群策群力, 努力解决高校毕业生弱势群体就业难的问题。

(一) 用人单位要坚持正确的用人观。

用人单位要充分合理地认识性别和工作经验在工作中的影响, 在人才引进方面, 应克服短视行为和实用主义, 要有长远的眼光, 重视人才储备和培养, 以形成梯队。[2]要充分挖掘大学生的特长和潜质, 再结合工作岗位的性质, 尽力做到“人适其位, 位适其人”。同时, 用人单位可以为即将毕业的大学生适当地提供一些实习岗位, 通过实习的锻炼, 选择那些实习期间表现优秀的大学生, 这样大学生在上岗的时候就可以得心应手、很快地投入工作。

(二) 高校要做好就业指导工作。

高校应该按照国家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调整学科和专业设置, 深入开展以就业为导向、以市场为导向、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教育教学改革, 要主动适应市场和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 将高校专业、学科的建设和发展与市场需求紧密结合起来, 努力建设适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专业和学科。为此, 高校要和相关的单位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 了解该单位的人才需求, 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和能力, 以迎合市场的需求。同时, 高校还应建立专业化的就业指导队伍, 构建全程化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 充分利用各种助学体系开展对弱势群体的经济资助和心理解困工作。[3]

(三) 高校毕业生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 努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1. 毕业生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

毕业生应该在广泛学习本专业前沿的知识, 真正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的基础上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 包括一些勤工助学和社会慈善活动, 通过这些活动培养社交和协调沟通等方面的综合能力, 同时也能够积累有效的社会工作经验。

2. 要进一步转变就业观念

许多学生的就业观念比较狭窄, 多数毕业生倾向于在大城市就业, 把经济收入放在择业考虑的第一位, 很少有人希望在农村就业, 人为造成了毕业生就业难的现象。[4]因此, 毕业生要正确认识当前的就业形势, 要调整自己的就业期望和心态, 应该具有从基础岗位做起的心理准备, 树立普通劳动者的意识。

摘要:就业是民生之本, 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而毕业生就业弱势群体则成为当前就业工作的焦点和难点, 这对于高校的稳定和发展, 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联系当前形势分析了毕业生就业弱势群体产生的原因, 并从以人为本和科学发展观的理念出发, 提出了高校毕业生就业弱势群体的若干对策, 以努力解决毕业生在就业中的所遭遇的弱势群体的尴尬问题。

关键词:高校毕业生就业弱势群体,问题,原因,对策

参考文献

[1]马秀清.高校大学生群体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改进[J].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 2005, (1)

[2]杨邦勇.高校毕业生弱势群体就业策略探析[J].莆田学院学报, 2007, (8) .

[3]张金华.试论和谐理念下的高校毕业生弱势群体就业工作[J].教育与职业, 2008, (20) .

毕业生弱势群体论文 篇5

4月15日下午,在电气学院会议室,学院党委组织全体教工学习河北农大毕业生群体先进事迹。会议由电气学院党委副书记兼副院长石秀杰主持。

石书记首先向大家做了向河北农大毕业生群体学习的动员报告。她指出,近期以来,《光明日报》、中央电视台、各省电视台先后介绍了河北农业大学毕业生群体的感人事迹,4月8日在我校举行了全省学习河北农大毕业生群体先进事迹的报告会。河北农业大学毕业生群体的感人事迹,体现了大学生和普通人敢于担当、勇于担当的精神。石书记号召全院教职工和广大学生向河北农业大学毕业生群体学习,干好本职工作,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争先创优工作增添新的色彩。

电气学院领导和全体教工70多人参加了此次会议

连日来,青海师范大学、青海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掀起学习河北农大毕业生群体坚持15年资助病逝同学双亲先进事迹热潮。

青海师范大学在《只为一个不是约定的约定》感人事迹被多家媒体报告后,及时作出在全校范围内深入学习宣传该先进事迹的工作安排要求,制定具体学习活动实施方案,向全校师生发出一封学习倡议书,并积极利用校园新闻网、广播台在校内广泛宣传先进事迹。要求全校师生要认真学习河北农大毕业生群体的先进事迹,弘扬他们崇高的精神,唱响时代主旋律。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做一个有益于人民,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人,自觉地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弘扬者和实践者。并紧密结合学校正在开展的创先争优活动,爱岗敬业,勤奋学习,为学校的发展做出更多贡献,为祖国的美好未来,取得优异成绩,练就扎实本领。通过学习宣传,大学生们被河北农大毕业生事迹深深感动,引起强烈共鸣,他们感慨地说,河北农大26名毕业生决定承担起子女的责任,也许一开始是出于同学友谊,在做的过程中将这份友谊变成了一种责任,最后又将这种行动坚持成了一种习惯。从友谊到责任再到习惯,这种坚持令人感动。我们为社会上有这样的榜样而深受感动和鼓舞,学生们纷纷表示:我们一定学习榜样,弘扬社会主旋律,唱响传统道德之歌,勇敢肩负起我们大学生的历史使命。我们将从中体味到的这种真善美,不但要敢于承担和勇于坚持,并且有责任向社会传递这份大爱与感动。

青海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党委迅速在全院师生中组织开展了“‘只为一个永远的约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座谈会”。学院党委书记高炳英在座谈会上说: 德国哲学家康德曾经感慨,“头顶的星空,心中的道德律”,让他“有加无已地赞叹和敬畏”。这是一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生动赞歌,是我们建设和谐社会的春天序曲。这个动人故事昭示着这样一个道理:在我们这个社会主义大家庭里,处处都体现着大爱和诚信的中华传统美德,时时都反映着当代青年追求崇高的时代精神。我们要唱响和谐社会的主旋律,自觉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弘扬者和实践者。

学院纪委书记武玉清讲到:“今日很多师生表示,河北农大学子的事迹彰显了真善美、无私的爱心以及敢于负责的社会担当,体现了诚实守信的传统美德。学界专家们认为,整个爱心故事,展现了中华传统德性的坚持,展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牢固社会基础。我们应当发出倡议书,倡议学院青年学子‘弘扬美德见行动’,‘报效祖国献青春’,以实际行动,做一个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人。”

与会的多位教师也发表了感慨:河北农大优秀毕业生群体身上,不仅显现着闪光的个人品质,而且富于深刻的教育意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们有了更好的切入点和抓手,是提高自身素养的榜样,是当代青年可学、能学的好榜样,也是教育学生的生动案例。

怎样保护弱势群体 篇6

如何保护弱势群体?也许有人会说刹住市场改革的车轮,或者加强政府监管的力度,或者撤掉一批地方官员的职务……这些都不无道理,但是在我看来,保护弱势群体最有效的方式,莫过于增强弱势群体的“自组织”能力。

如果我们留心山西奴工获救的报道,我们读到的是“媒体曝光”、“惊动中央”、“政府指示”、“警察出动”、“网民愤慨”……唯一缺失的,是那些奴工自己的声音。但是仔细想来,当各级官员、地方警官、媒体记者、甚至普通网民争先恐后“代表”弱势群体时,难道能有谁比弱势群体更能代表自己?

我来讲一个哈佛大学清洁工的故事吧。

去年9月我刚到哈佛时,路过学校的一栋楼,看到一堆人站在门口大呼小叫。凑近一看,原来是一个游行示威,抗议哈佛大学解雇一个清洁工。

回家以后,我上网查了一下,原来是这么回事:2006年6月底,哈佛大学一个叫桑特利·保尔的清洁工工作时间晕倒在走廊的沙发上。7月初,哈佛设施管理处以“上班睡觉”的名义解雇了他。事实上,保尔之前一段时间已经有晕厥的病史,在保尔向哈佛出具自己的病历之后,哈佛仍坚持解雇保尔。

保尔这时候怎么办呢?他是标准的“弱势群体”:清洁工本来就是社会的最底层,何况他是一个连英语都不会说的海地移民,而且,他所面临的对手是世界头号名校哈佛大学。

保尔找到了他的“组织”:服务业雇员国际工会(SEIU)地方分部。

SEIU立即对哈佛大学发出了抗议。因哈佛没有做出恰当的回应,SEIU一边将此案提交劳工仲裁,一边积极组织游行示威。我那天碰到的,恰好是最大的一次游行。值得指出的是,那场游行的参与者不只是工会成员,还有不少哈佛的教授和学生。一个叫“学生劳工行动”的学生组织尤其配合SEIU,在校内动员学生并且给校报组织发稿。这个组织几年前也曾为提高校内清洁工的工资而抗议示威过。

出于好奇,后来我跟踪了相关报道。

在工会、学生的压力下,哈佛大学所在的坎布里奇市政府做出反应。9月25日,坎布里奇市议会全票通过决议,支持保尔先生的权利主张,呼吁哈佛大学重新雇佣保尔,并且补偿他的工资和医药费损失。有立法委员干脆直接批评哈佛大学“根本没有实践它在课堂上教育学生的道理” 。

哈佛大学迫于压力不得不跟SEIU以及保尔本人展开谈判,谈判结果是:保尔10月之后恢复上班,过去4个月的工资以及医疗费用由哈佛补偿。可以说,在一个无权无势的海地清洁工PK财大气粗的哈佛大学的案例中,清洁工保尔取得了胜利。

现在我们来回顾一下保尔之所以取得胜利的几个“要素”:第一,独立工会的及时帮助——这里说的工会,不是高高在上的、与政府界限模糊的、工人门都找不着的工会,而是“外来民工”一个电话它就会开始行动的工会;第二,哈佛大学内部的“学生劳工组织”对外部工会的接应;以上两个条件都基于社会群体结社的自由。第三,集会的自由——SEIU组织的几次游行示威对于吸引公众关注、给哈佛施压起到了重大作用;第四,对劳工呼吁有灵敏反应的地方政府。

最核心的要素,就是一个独立工会,和它的结社、集会、言论自由。可以说,不是政府,不是警察局,不是媒体,不是网民,而是SEIU这个独立工会,让保尔这“四两”拨动了哈佛这“千斤”。

与山西黑窑数以百计的奴工相比,一个民工的被解雇几乎可以说是“鸡毛蒜皮”。既然“鸡毛蒜皮”都可以动员如此强大的社会组织资源,一个有着强大自组织能力的社会又怎么会对“现代奴隶”这样的滔天罪行坐视不管呢?

其实并不需要等到“惊动中央”,并不需要几百个绝望的父母苦苦哀求公安人员,也不需要否定市场经济改革的道路……只需要“如果工人有自己的独立工会……”里的那个“如果”。

对于手无寸铁的弱势群体来说,最强大的资源莫过于自己的组织。弱者需要政府来保护他们,但是他们更需要的,是政府允许他们保护自己。

可悲的是,很多时候社会的这种自组织能力不但没有得到鼓励,反而被阉割。民间劳工NGO受到打压、劳工活动带头人被捕、工厂独立选举的工会被破坏等等……当社会的自组织力量被政治和资本的力量联手瓦解,今天出现这样的奴工场景难道有什么奇怪?让一个自由人和一个被五花大绑的人拔河,被绑者摔得鼻青脸肿,难道有什么令人震惊?更重要的是,如果我们“社会各界”当初从不曾为弱势群体的结社、集会、言论自由努力、甚至默许对这种努力的打压,今天我们是否真的有资格感到愤怒?也许我们更应该感到羞耻,而不是愤怒,因为当初的沉默已经使我们成为了这个罪行的一个链条。

毕业生弱势群体论文 篇7

关键词:高校,政府,企业,困难群体,就业

一、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 毕业生总量增多, 就业市场供需不平衡, 就业总量压力依然存在, 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问题正在日益凸显, 逐渐受到广泛的关注。这项工作关系到民生、社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不仅是高校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 更是应当集合政府、企业和社会合力共同推进和解决的社会性问题。

二、高校就业困难群体的界定

所谓高校就业困难群体指由于个人主观因素、心理品质完善程度、生活经历、社会关系、身体条件、所学专业等原因, 在就业过程中处于不利地位而不能被用人单位接纳认可, 而导致就业出现困难的大学生。主要包括几类学生:专业技能不突出、综合素质不高、专业不符合市场需求、生理心理缺陷学生和一部分贫困生。

据调查, 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最希望得到的帮助按照比例大小依次是:就业实习实践机会、就业技能培训与指导、就业岗位信息、就业政策信息、专业老师或辅导员帮助推荐就业、理想单位进校招聘、学长的就业经验分享与就业手续办理。

三、我国现状

目前, 我国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帮助工作的特点是以高校为核心、政府为主导, 用人单位部分参与。政府宏观上制定方针政策, 为工作的开展提供总体指导, 包括法律、政策、资金支持等。企业方面, 承担经济责任、文化责任、教育责任、环境责任等社会责任与引进人才的职能而每年吸纳应届毕业生就业, 但是面对毕业生总量与企业劳动力需求总量不平衡的现状, 大多企业更倾向于招聘优秀毕业生, 而对就业困难毕业生的关注较少。社会组织、人才代理机构方面, 投入在困难毕业生就业方面的精力有限, 所以合力不够、协作配合差, 对就业困难大学生帮扶手段上偏重经济资助, 缺乏人文和社会各方面的关注与关怀, 没能充分调动社会和企业的主观能动性, 有关再就业的促进措施远落后于学生的实际需要。

四、整合资源、形成合力

(一) 高校:认真落实责任, 完善服务职能

高校是连接学生与政府、社会、企业的纽带, 困难毕业生帮扶工作的作用不可小视。高校要充分发挥其主导职能, 提升服务能力, 改善服务质量。一是做到将政府的方针政策有效传达并落实给就业困难学生;二是充分了解就业市场和岗位需求情况, 为学生真实传达的同时, 还能针对性提供指导和帮助;三是实施招生、培养、就业一体化, 尤其关注困难学生的成长成才, 着重提升困难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1.宣传到位、落到实处。高校要将政府针对毕业生制定的各方面政策、规定或是法律研究透彻, 相关职能部门、专业教师、辅导员都要认真研读、熟练运用, 方便在实际工作中第一时间给困难毕业生提供指导和帮助。真正做到善知、善懂、善用。

2.个性指导、服务升级。一是建立就业困难的毕业生信息库, 了解学生就业意向、思想动态、困难原因等, 根据学生的困难程度和不同个体情况, 选定合适的帮扶老师, 进行一对一式的个性化帮扶, 有条件的高校还可以签订帮扶责任状, 尤其是在实习就业期间, 为学生推荐合适的岗位。二是发挥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在困难毕业生帮扶中的作用, 通过教学和实践, 全面提升学生能力, 并在课堂中及时发现学生尤其是困难毕业生的问题所在, 调整课程内容, 实施有效和实时性指导。三是请优秀毕业生回学校针对困难毕业生的实际难处, 做心得体会的分享, 解答疑惑, 传授经验, 交流感受。实现就业指导教学样式灵活化, 教学主体多元化。

3.链接市场、实时导航。高校要嗅觉敏锐, 有一定的市场洞察和调研能力, 及时准确捕捉最新的就业市场情况和供求的变化, 合理化自身的专业设置和学生实用性技能的培养, 使得各类专业人才的培养规模和社会人才需求之间的信息对称。此外, 技术技能的革新也要紧跟市场脉搏, 积极与相关行业、部门、企业建立长期广泛的联系, 互通信息, 更新理论和实训课程体系, 培养真正符合市场需求, 实习期就可以顶岗的人才, 尤其关注困难毕业生的技术培养, 可以根据实际需要, 有针对性地为就业困难毕业生提供专属的技术技能实训, 增强其市场竞争力, 减少就业困难毕业生人数和就业困难程度。

(二) 政府:完善职能, 有力调控

政府是就业服务体系的导向, 拥有宏观调控的能力。多年来、政府十分关注困难毕业生就业的问题:政策要求加大对贫困毕业生的帮扶力度, 对贫困生等就业困难群体给予更多的关心和帮助, 要开展个性化的就业服务, 做好细致的心理辅导、就业推荐、帮助其解决实际困难。2009年1月, 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 (国办发 (2009) 3 号) ;2013 年, 教育部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视频会议要求高校要“加强就业服务的针对性, 对就业困难群体重点帮扶”;2015年5月1日电经李克强总理签批, 国务院日前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就业创业工作的意见》 (以下简称《意见》) , 部署进一步促进就业鼓励创业, 以稳就业、惠民生、助发展, 《意见》提出, 要提高公共就业创业服务均等化、标准化和专业化水平, 加快信息化建设, 努力消除城乡、行业、身份、性别、残疾等影响平等就业的制度障碍和就业歧视。

1.加强监管、保障权益。政府运用其行政职能将大学生就业市场进行实时监管, 监管对象包括:各类用人单位、人才市场、人才中介机构、人事代理公司等, 在认真贯彻实施《劳动合同法》等各项法规政策的同时, 还要根据市场需要推出新的政策法规。维护市场中各主体尤其是处于弱势的就业困难毕业生群体的合法权益, 为毕业生求职营造公平、平等、有序的就业市场大环境, 帮助其实现顺利就业。

2.运用大数据, 对称供求信息。发布信息是政府的重要职能之一, 政府有便利条件对用人单位用工的岗位信息进行整理统计, 并将一定范围内用人单位的岗位需求情况和大学生就业局统计的各高校供给市场毕业生情况做出真实公布。将专业毕业生人数跟市场需求做出比照, 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一方面将企业信息宏观而准确的传达给高校和毕业生;另一方面也能迫使高校做出更符合市场需求的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决策。充分整合资料, 利用网络大数据, 实现区域性就业信息与全国就业信息的互动, 有效降低摩擦性失业和避免引起不必要的结构性失业。就业市场的良性发展势必惠及困难毕业生就业。

3.鼓励自主创业、扶持小微企业。在“大众创业, 万众创新”的大浪潮下, “大学生创业”无疑是当今时代的热点词汇。创业不仅能够解决自身就业问题, 最大限度实现个人的社会价值, 还能够提供更多用工岗位, 带动就业。教育部在《关于做好2015年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工作的通知》 (下称《通知》) , 要积极推进未就业毕业生自主创业, 各地各高校积极协调有关部门, 进一步落实鼓励大学生创业的财政、金融、工商、基地等政策措施, 加大创业政策扶持力度, 帮助解决创业过程中遇到的难题。此外, 《通知》还要求, 持续做好就业指导服务工作, 认真做好信息衔接和服务接续工作。各高校要把促进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就业创业作为下一阶段工作重要内容, 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和就业困难毕业生重点帮扶工作, 为他们提供合适的岗位信息和指导服务, 为毕业生提供就业信息、就业培训、就业援助等服务, 力争使每一名有就业意愿的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在毕业半年内实现就业或参加到就业准备活动中。

(三) 社会:明确义务、强化责任

企业、人才中介、工会、民政、社区等机构关注大学生的成长成才, 为困难毕业生搭建绿色就业通道, 履行自身的社会责任, 承担起回馈社会、培养人才的义务。

1.规范用人标准, 坚持机会均等原则。要建立合理的用人标准, 即建立以能力和业绩为导向、淡化学历和身份的合理用人、关注求职弱势群体, 消除劳动力市场按地区、户籍、性别的分割, 避免歧视某一类型劳动力现象的发生, 让困难毕业生拥有同等的求职应聘机会, 实现人力资源合理的配置。

2.密切校企合作, 建立订单培养。用人单位应紧密联系高校, 跟高校建立广泛的校企合作关系, 或是签订订单培养协议。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 可以根据企业需求, 将企业文化、理念、制度等灌输给学生, 对学生进行标准化培养。企业、高校对人才培养的共同参与, 不仅充分整合了教育资源、达到工学结合, 学生的岗位意识、专业技能、责任意识均得到了强化。同时, 还实现了企业招聘用人的“量身定制”, 解决了专业内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尤其是给就业困难的大学生提供了“先人一步”的就业机会。另外, 合作企业还可以建立“扶贫助学基金”, 不仅保障了困难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还能为企业后备人才, 一举两得。

3.充分依托工会、民政、社区等机构。使用最低成本、接地气的途径, 充分利用此类社会机构的资本和人脉, 帮助困难毕业生拓宽就业渠道, 提供就业指导, 规避就业风险, 降低就业成本, 提高就业质量。帮助区域范围内不能正常就业的学生度过困难时期, 并且在实施援助后定期走访, 暗示通报, 制定并完善后期的帮扶目标以及帮扶方案, 增强困难毕业生走向社会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后劲。

五、结论

毕业生弱势群体论文 篇8

一、受毕业生自身条件限制的就业困难群体

1. 课程成绩较差形成的困难群体

高校毕业生由于在学习的过程中, 对于知识的获得能力与应用能力存在着一定差异, 学习资源利用率和自控能力不足, 导致一部分学生学习上出现了困难, 而学生的课程成绩和实际的动手能力一般又是用人单位衡量本人能否胜任工作的重要指标。据调查研究的数据显示, 用人单位招聘高校毕业生, 对于专业知识的要求和实践技能操作占到50%以上, 因此, 多数用人单位尤其是对专业知识要求较高的岗位会优先录用学习成绩优秀、动手能力强的毕业生, 而那些学习成绩较差, 综合素质不高的毕业生就自然沦为就业困难群体。

同时, 这部分大学生中因为补考、重修科目较多的同学也占有一定比重, 直接影响按时毕业或不能同时获得毕业证、学位证, 对一些用人单位基本的应聘条件无法满足, 因而失去就业机会。

2. 综合能力较弱形成的困难群体

除了毕业生的专业学习能力, 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较为缺乏全面的综合能力, 这也使得他们处在就业的弱势。有的学生专业成绩一般, 外语、计算机水平也不突出;有的学生心理素质较差, 不能很好地适应竞争激烈的社会, 导致自身出现自卑、焦虑甚至抑郁等心理问题;有的学生生性内向, 不善于人际交流, 语言表达能力较差;有的学生缺乏奉献精神、又缺乏诚信意识、还不讲究团队合作, 在实习或试用期间, 自我约束不严, 给用人单位留下很不好的总体印象。调查显示, 用人单位在对应聘者进行考察选拔时, 对其性格、谈吐、形象气质也较为看重。

极少部分大学生因考试违规或因违反学校相关管理规定受到相应处分, 拿不到相应的学位证, 即使综合能力较好, 但达不到用人单位的专业和学位要求而不能顺利就业。由此可见, 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在求职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3. 自身心理不成熟形成的就业困难群体

有些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 由于就业心理不成熟, 从而影响其顺利就业。就业心理不成熟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 (1) 自卑自负心理。这些毕业生面临就业时, 对自身条件评价有失偏颇, 不能客观地分析自己的优﹑劣势, 不能及时发现与自己能力匹配的岗位, 错失就业机会。 (2) 过分依赖心理。这部分毕业生缺乏主动参与就业市场竞争的意识, 往往表现为不主动出击, 消极逃避现实, 抱着等、靠、要的被动、依赖思想, 使就业处于劣势。 (3) 盲目从众心理。这部分毕业生既缺乏对社会的宏观认识, 又缺乏对自我能力的把握, 不能行而有效地分析社会的需要, 又因大学生活具有群体性, 共同的学习和生活让同学间联系非常紧密, 特别是同宿舍、同班级活动内容的一致性, 使得毕业生在就业时出现“大帮哄”现象, 造成更多良好的就业机会擦肩而过。

二、社会、高校、家庭外在等因素影响形成的就业困难群体

造成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是多方面、深层次的, 既有学生自身的原因, 也有社会就业环境的因素, 有政府法律政策不健全的原因, 也有高校教育错位的原因, 同时受家庭因素影响也较大, 致使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身处困境, 就业困难。

1. 受用人单位歧视形成的困难群体

就业困难, 一般说来, 用人单位的故意歧视也造成了就业压力。 (1) 性别上的歧视。就业过程中, 社会对于女性的需求量要远远少于男性, 甚至自身条件相当优秀的女学生也被用人单位拒之门外, 理由是因岗位不适应女生从事或考虑女生工作过程中会有结婚、休产假影响工作等等。因此, 高校女大学生成为就业工作中的困难群体。据调查, 66%的用人单位对应聘者的性别有明确要求, 以男性居多。 (2) 生理上的歧视。一些用人单位出于对单位形象和利益的考虑, 较为看重应聘者外表形象, 特别是公关、文秘类与外界打交道较多的工作岗位尤为明显;一些单位招聘时有非常严格的体检, 把身体健康不过关的毕业生拒之门外;有些单位还对毕业生的身高、体型、结婚状况等进行限定。3.地域方面的歧视。用人单位招聘时明确说明只招本地生源, 特别是经济较发达的大中城市, 是否属于本地户口、是否能使用本地方言存在明显区别, 有明显的地方保护主义色彩。4.学校等级方面的歧视。用人单位排斥一般普通的高校毕业生, 有的只限于在“211、985”类高校进行招聘, 致使同样优秀的大学毕业生并没有与其他高校毕业生平等竞争同样就业岗位的机会。这在一定程度上违背了就业公平性原则, 同时也是导致就业困难毕业生积压的不容忽视的原因。 (2)

2. 受高校专业限制形成的就业困难

群体

当前, 许多高校在专业课程设置和人才能力培养上, 没有充分考虑到当今社会需求和专业发展前景, 争先开设所谓的热门专业, 而对于传统型专业在内容上没有及时进行更新, 导致一些专业结构失衡, 毕业生供过于求。一些高校只顾追求眼前热门专业, 市场紧缺专业人才, 并未根据自身实力和社会总体需求设置学科, 比如一些文科专业, 尤其是基础理论专业, 通识性明显, 相对缺乏“专”的特性, 加上专业教学软、硬件设施建设的不完善, 导致原本热门专业的学生反而成了“冷门”毕业生。有些高校课程设置落后, 没有紧跟社会需要的发展及时更新调节, 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由于知识陈旧, 适应性差, 不符合很多实用型用人单位“立即上手”的要求。还有一些高校则存在着专业设置过窄过细, 人才培养和社会发展需求脱轨, 与某些专业的需求过热相比, 致使这些冷门专业的毕业生无人问津。 (3)

另外, 传统型教育片面侧重纯理论知识的教授, 较忽略毕业生综合素质与能力的锻炼, 特别是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应变能力的培养, 导致毕业生出现“有识无能”的现象。而用人单位招聘时普遍重视对复合型人才的挑选, 认为大学生不但有良好的专业知识, 还要有较强的综合素质, 特别是团队合作意识和创新能力。诸多因素导致这部分毕业生不能对口择业或择业面较窄等, 失去专业竞争力, 成为就业困难群体。

3. 受家庭经济困难影响的困难群体

此类型的学生大都来自于农村或低收入家庭, 特殊的家庭成长环境致使他们承受着相当大的经济压力, 心理压力也大于一般同学。由于实际条件的不允许, 掌握非专业的知识和技能存在局限性, 降低了自身竞争力。一方面毕业在即, 花费在求职应聘方面的简历制作、形象包装、通讯交通、人情关系费用开支增加;一方面经济困难家庭的孩子对就业期望值普遍较高, 以期通过找工作来改变命运, 但是由于没有社会关系网, 获得就业信息以及推荐机会少等原因, 影响自身顺利就业。

4. 受就业指导工作不完善影响的困难群体

在“就业安置”理念指导下, 对毕业生未能进行全程化、系统化的指导, 并且内容比较单一, 多是就业流程和“所谓”求职技巧的介绍。 (4) 由于就业指导工作滞后, 部分低年级学生有时间和精力, 想熟悉和了解就业指导内容的机会不多, 等到大四毕业需要了, 却又忙于考研、考证、找工作, 没精力和心情认真学习, 加之在就业指导过程中, 多数是大班上课, 缺乏针对性的教学, 造成就业过程中准备不足, 就业了解不充分, 难以实现大学生的人职匹配。

国外一些高校开展的就业心理、职业适应性以及职业测评等辅导, 目前在我国高校当中尚不多见, 部分高校虽已经在大一开始开展就业指导课, 也多是起步或试探阶段。多数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多留于表面, 未能系统深入的开展, 对毕业生就业的帮助效果不明显。

摘要: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群体主要分为两大类, 第一类是受毕业生自身条件限制的就业困难群体, 主要包括课程成绩较差形成的困难群体、综合能力较弱形成的困难群体、自身心理素质差形成的困难群体, 第二类是社会、高校、家庭等外在群体影响形成的就业困难群体, 主要包括受单位歧视、受高校专业限制、受家庭经济限制以及受就业指导工作不完善等形成的就业困难群体。

关键词:毕业生,困难群体,类型

注释

1彭军.对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解析[J].西华师范大学, 2008 (2) :82-8.

2米学芹, 夏林童.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群体成因探析[J].中国大学生就业, 2007 (15) :44-45.

3许爱华, 张月铭.大学生就业困难成因探析及就业指导对策——以南京部分高校未就业学生为例[J].出国与就业, 2010 (7) :16-17。

毕业生弱势群体论文 篇9

最近以来, “蚁族”现象引起了各界关注, 他们的生存状况令人忧虑。这个群体是怎么形成的?他们如何走出困境?记者近日对此进行了调查。

城市边缘的艰难生存

北京市海淀区城乡接合部的唐家岭村, 是北京最大的“蚁族”聚居区, 这里距中关村软件园不远。过去几年, 这个原本只有3 000人的村子涌进了5万人。

眼中的唐家岭村, 雨雪融化后的道路泥泞不堪, 生活垃圾随处堆放, 招工启事、办证和治病广告贴满了临街墙壁, 空气中弥漫着食物混杂的气味。街道边开着各种小商店, 服装、电器和杂货等无所不有, 棉鞋25元、理发5元, 廉价是这里的共同特征……

低生活成本和便利的交通, 使唐家岭成为许多大学生离开校园后的第一落脚地。25岁的杨宏伟是其中一员, 他三年前从大庆石油学院毕业后来到这里, 几年来换了很多次工作, 但月工资总是只有2000多元。“照现在这房价, 全年工资只够买一两平方米。”

由杨宏伟带路, 记者来到了他租的“蜗居”。大约10平方米的屋子显得凌乱而拥挤, 桌子上放着没扔的一次性餐盒。杨宏伟说, 吃饭常在楼下买, 晚饭一顿3元钱就能解决。因为供暖条件不好, 冬天在屋子里也不能脱外衣。谈到有没有女朋友时, 他苦涩地说:“哪里敢谈恋爱, 那是要花钱的。”

房租是当地村民的“摇钱树”, 为了获利更多, 乱搭乱建的现象十分严重, 有些楼房之间的过道狭窄, 一旦发生火灾后果不堪设想。上班高峰时, 挤公交车就像打仗一样, 杨宏伟开玩笑说:“你要做好被挤成照片的准备。”

北京大学博士后、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副教授廉思牵头完成了一项“蚁族”现象大型社会调查, 这项调查有社会学、心理学等多个学科的百余名研究生参与, 持续时间长达两年多。调查结果显示, 北京、上海、广州、武汉、西安等高校云集的大中城市存在大量“蚁族”, 主要分布在城乡接合部, 据估算全国“蚁族”规模在百万以上。

这个群体为何被称作“蚁族”?廉思介绍, 这是因为他们与蚂蚁有着许多相似的特点:高智、弱小、群居。他们都受过高等教育, 有的还毕业于重点大学, 拥有较高的智商和知识水平;他们又是像农民工一样的困难群体, 游离在城市边缘, 过着比较艰苦的生活。

记者采访了解到, “蚁族”多数从事保险推销、电子器材销售、餐饮服务等临时性工作, 平均月工资不到2 000元, 多数没有社会保险和劳动合同, 有的甚至处于失业半失业状态。

城市里有没有我的明天?

“蚁族”为什么留在城市, 而且规模呈不断扩大的趋势?据廉思调查, “大城市的吸引力”是首要原因。许多“蚁族”来自农村和小城镇, 他们认为大城市可以提供更好的生活和发展空间, 因此都留在城市工作, “宁要北京一张床, 不要外地一套房”的想法很普遍。

高校就业形势日趋严峻也是“蚁族”的催生剂。自2003年我国首批扩招的大学生毕业以来, 大学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 今年达到611万人。当面向西部和基层就业激励政策不够完善时, 高校众多的大城市必然出现大学生滞留的现象。记者采访发现, “蚁族”年龄多数在22岁到29岁之间, 都是近几年毕业的大学生。

从“蚁族”自身来讲, 就业观念比较狭隘, 所学知识和才能与社会需求脱节, 也是难以找到理想工作的重要原因。

从民办高校中国管理软件学院毕业两年的郝婷婷, 在一家私营企业做后勤工作, 每个月工资不到2 000元, 她形容自己的工作主要是“跑跑腿, 打打杂, 搬搬货”。尽管如此, 她还是愿意留在北京, 习惯了大城市的生活。她对记者说:“我相信困难只是暂时的, 等以后发展好了, 我就从这里搬出去。”

很多“蚁族”寄托着一家人的希望, 不敢把真实情况告诉家里, 他们外表看起来乐观, 其实内心非常敏感和脆弱。

“蚁族”一方面对未来充满期待, 另一方面, 对于现在的生存状况如居住环境、经济收入、社会福利等感到不满意。杨宏伟对记者说, 如果可以的话, 他希望“住得舒适、吃得放心、出行方便、治安环境好、公共服务有保障”。

走出困境:社会保障与自我突围

教育部日前透露, 2010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将达630余万人, 加上往届未实现就业的, 明年大学生就业形势依然十分严峻。在此背景下, 本已庞大的“蚁族”群体, 如何突破现实的困境?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社会学家洪大用认为, 部分高校毕业生的实际工作能力与社会需求有很大差距, 是“蚁族”陷入困境的重要原因。“蚁族”应正确地认识自己、认识社会, 找到并发挥自己真正的优势, 在实践中提升自己的能力。

专家指出, 目前我国经济保持较快增长, 城乡发展协调推进, 城乡二元结构最终将被破解。“蚁族”眼光不妨放长远一些, 到二三线城市或基层去打拼, 同样能够有所作为。

对于“蚁族”聚居区, 廉思认为, 政府和社区应当负担起更多的责任。一是改善他们的居住环境, 同时避免增加他们的生活成本。二是完善社会公共服务, 增加文化和体育等活动设施, 营造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三是有关部门可为“蚁族”提供切合实际的就业培训, 提供心理辅导等。

专栏作家李勇说, 现在大学生争着考公务员、进大型国企, 就是看好其经济利益和发展前景。如果中小企业也很有吸引力, 无疑将会缓解就业压力。因此, 政府还应加大扶持中小和非公企业发展的力度, 鼓励青年人创业, 这是解决他们就业问题的主要出路。

毕业生弱势群体论文 篇10

一、高校毕业生困难群体存在及成因

1. 经济困难群体

主要涉及来自偏远、经济发展落后农村, 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家庭———零就业家庭、父母单方为下岗失业人员、未就业单亲家庭等。这些学生或者意志坚强, 珍惜学习机会、勤奋踏实、学业优秀, 综合素质良好;或者受外界因素或家庭不良教育、引导因素影响, 加上自身调解不到位, 出现较严重的心理失衡, 缺乏自信;因经济困难为生计、学费担忧, 不适度的勤工助学影响学业等。在求职就业过程中, 缺乏需要的人际关系, 经济上又缺乏必要的费用等, 形成就业障碍。

2. 形象困难群体

主要是指因身体健康状况或体貌条件明显欠佳造成的就业困难群体。主要涉及身体先天或后天残疾, 长期患有身体疾病, 在身高、体型、相貌等方面存在形象不佳。身体的残疾是客观造成, 站在用人单位自身的利益角度, 同等情况下, 自然将这部分学生排除在招聘之外, 形成这些人群顺利就业的阻力;另外一方面, 由于先天的残疾, 这部分学生还普遍存在严重的敏感情绪, 造成社交疾病, 也会成为顺利就业的障碍。

3. 能力困难群体

指个人劳动基本能力明显低于职业基本要求而造成就业困难的群体。这里所指的能力困难是指本身具备的理论知识考试成绩, 实践操作方面存在能力方面的缺陷, 以及在人际交流、社会方面不能适应社会对人才的要求等。

4. 心理、观念困难群体

心理困难群体主要是指就业心理准备不足、就业心理负担过重、就业心理恐慌等群体。而观念困难群体则是指因为择业观念和择业方法不能适应现实社会要求而造成就业困难的群体。前者表现在对读书、对学校生活的过度依赖, 对社会实践的过度陌生, 对职业对人生的影响看得过重等。后者表现在对职业的收益期望值过高, 对自身能力的过度自信, 对职业和自身对接要求把握不当等。

二、实施切实有效的服务与指导

1. 加强困难群体就业指导工作

(1) 统一思想与齐抓共管。高等学校毕业生困难群体仅占高校毕业生总人数的百分之十几左右, 但如果客观冷静分析, 困难群体既是高校学生的就业工作成效重要组成部分, 更是衡量高等教育办学质量水平的重要指标。成功的高等教育培养的学生应该能够很好地被社会所接受, 获取劳动报酬实现自我生存。高校毕业生困难群体是高等学校教育和社会对接的难点, 解决困难群体问题的态度和能力能体现高等教育的社会责任感, 同时也能反映高校教育办学的综合水平。

高校毕业生困难群体问题必须引起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 通过切实有效的制度保障, 认识到做好困难群体就业工作的重大意义和效应辐射性, 应当形成和建立一种完善的有针对性的工作体系, 如建立专门的校、院系两级工作机构, 并将其工作内容具体化、量化并纳入部门目标管理。

(2) 专业队伍与综合素养。对困难学生群体的指导和服务工作是一项极为细致的工作, 具有很强的针对性。这项工作主要执行和参与者包括专业职业指导教师、心理辅导教师、各专业任课教师和专业班级辅导员, 加强工作队伍的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培养和学习对推进该项工作开展起着关键作用。综合素质主要指:极强的工作责任心, 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完善的知识文化体系、具有信息档案建立和运行意识。而专业素质是对从事这项工作的专业职业指导师、心理辅导老师而言的。如专业职业指导师应该根据国家的相关政策要求, 通过专业的训练和学习, 通过国家各级指导师的严格专业考核, 以获取职业指导的资格认可。

(3) 具体落实与严格验收。高校在毕业生困难群体方面的就业服务与指导工作很容易因为工作事务繁杂等原因, 处于一种无序管理状态, 工作的随意性较大, 工作效果参差不齐, 没有统一的工作执行和验收规范, 致使这项工作长期以来面临尴尬境界。因此, 建立至上而下, 自下而上的严密的良性循环系统尤为重要。对工作的落实要实施定期的检查验收、汇报交流相结合的机制, 做到层层工作有保障。

2. 立足困难群体职业取向

(1) 信息存档与就业预期。高校毕业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困难因素凸显在毕业前夕, 但造成困难因素的过程和渊源却由来已久。建立新生档案信息, 及时捕捉有价值的相关信息成为当务之急。例如通过细致入微观察可以获取:先天残疾、家庭经济状况 (还需进一步核实) 、特别性格表现等信息;通过安排职业生涯规划获取学生的职业观点、写作和表达能力信息;通过新生情况统计表获取家庭经济状况、成长环境推测和就业预期等信息。这些都将成为后期工作开展的依据。

(2) 即时反馈与适时指导。及时将动态工作效应 (包括学习生活过程中可能产生的一些新困难因素而导致的新的困难群体、通过细致工作已将困难因素可能造成的困难影响极大降低等) 作好信息动态补充, 同时加强对困难学生日常的、适时的服务工作。主要包含在基层班级的辅导员工作和在其正确引导下的班级工作, 工作重心要放在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培养和养成方面, 辅之以对学习、生活的适当的关注。如身体残疾学生的自信心树立、学习困难学生与任课教师的沟通与交流、经济困难学生的助学金 (奖学金) 的争取和及时发放等细节工作都将对他们造成较为深刻的影响。

(3) 潜移默化与实现突破。困难问题的转化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细致工作, 而量的积累到质的转变影响因素很多, 也很复杂。困难转化的根本核心是良好心理素养形成。而良好的心理素养形成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 正所谓“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良好的校园文化建设、职业导向氛围都极为重要, 并产生深远的影响。从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定期的、不定期的职业教育课程教学、企业 (社会用人群体) 支撑下的社会就业创业讲座到校园文化海报、即时互动的企业社会人才招聘信息、学生团体积极活泼的多元化创意活动等都将引导和有效触发困难因素向弱化方向转化, 并实现突破。

(4) 长效跟踪与绩效社会。对高校毕业生困难群体的就业服务与指导工作具有长期性和持久性。能在校园内部化解困难和降低困难本身影响, 是我们理想的工作目标。困难群体学生实现顺利就业, 为社会接受和认同是我们此项工作的根本目的。但面对毕业前的诸多不确定未知情况的出现, 原有困难因素的集中体现也会产生波动与变化 (如家庭因素的变故、有效职业机会的错失、当年毕业生人数过多、金融危机影响有效就业率等) , 可能会出现困难群体的继续困难、非困难群体转化为困难群体等现象。可通过互联网等手段建立起与毕业学生 (特别是就业困难学生) 的长效联系, 分层次定期和不定期对已毕业学生进行跟踪服务和信息统计回馈, 以推进此项工作的长效性与延伸性。

毕业生的就业服务和指导工作在我国日渐走向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今天已经成为高等学校工作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而毕业生困难群体的就业服务和指导更是每个学校、每一阶段都要面临的现实而又具体的任务, 是保障高校毕业生出口顺畅的关键, 也是其它相关工作的重点和难点。积极长效地开展此项工作, 其意义不仅仅有利于解决困难群体学生的就业和自我价值体现, 对高校的其它方面工作也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摘要:文章从分析就业困难群体形成的主客观因素入手, 探讨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服务与指导工作的基本思想, 并提出相应措施。

关键词:毕业生,困难群体,服务,指导

参考文献

[1]米学芹, 夏林童, 刘家友.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群体成因探析[J].中国大学生就业, 2007, (15) .

毕业生弱势群体论文 篇11

1 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群体的类型及其产生原因

我们将现阶段高职毕业生就业困难群体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1 就业准备不足型。

毕业生中存在思想和心理上尚未准备充分的情况, 心态尚未从学校的学生转变到社会的职业人, 造成在行动上没有针对性的去准备。这类学生是现阶段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群体的主力军。

1.2 学业困难型。

由于部分高职院校学生在入学时基础相对较差, 入学后在学习上投入不多, 导致专业技能掌握不够。

1.3 家庭经济困难型。

这类学生不仅家境贫寒, 又缺乏社会资源和社会关系, 而身上承载的家庭希望和对工作的希冀又大, 巨大的心理压力往往容易产生相应的心理问题。

1.4 心理障碍型。

主要是指在就业过程中存在就业心理不成熟和观念相对落后的现象, 如相互攀比、盲从、自卑和自身定位不够清晰等现象。

1.5 人际交往型。

指在就业过程中由于性格内向、不善于交谈和表达, 与用人单位或同事不能很好的交流和沟通, 导致就业机会的丧失。

1.6 性别差异型。

女性毕业生在毕业后马上面临结婚生子, 不仅影响工作, 而且用人单位不愿付出更多的时间、精力、保险、保障, 因此女性毕业生在就业中处于明显劣势。

1.7 身体缺陷型。

由于现阶段大学已经放宽入学的门槛, 一些身患疾病或身体有残疾的学生加入到大学生的队伍中, 这些学生由于身体存在缺陷的缘故, 工作起来不是特别方便。

1.8 专业适用型。

由于当前学校开设的专业和人才培养模式比较之后, 不能满足当前社会的发展需要;同时还存在各类院校争相开设热门专业, 造成专业数量泛滥, 使得当前就业市场的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

2 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群体的指导对策与建议

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群体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我们应该采取多方措施, 做好对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群体的帮扶指导和服务工作, 提高其就业竞争力, 促使他们成功就业。

2.1 从政府层面上, 发挥政府的职能作用, 构建毕业生就业保障机制

2.1.1 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提供更多就业机会, 确保毕业生有业可就。

2.1.2 拓宽就业渠道, 构建就业新平台, 同时鼓励学生多元化就业。继续发挥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主渠道作用;继续鼓励毕业生参与公益性就业, 如“大学生村官”、“三支一扶”、“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等。

2.1.3 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和保障措施, 营造良好的就业环境。

2.2 从学校层面上, 发挥学校就业的主导职能, 构建就业困难群体的指导和服务功能

2.2.1 通过多方面的调查研究和了解情况, 对教育教学进行改革, 提高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

2.2.2 建立毕业生就业困难群体档案, 以便及时跟踪管理和有针对性地开展就业帮扶工作。

2.2.3 加强毕业生就业指导, 给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是解决高职生就业困难的有效途径之一。

2.2.4 加大对毕业生就业心理的咨询与辅导, 提高就业指导的实效性。

2.3 从用人单位层面上, 转变传统的用人观念, 构建以人为本的用人机制, 努力提高平等的就业机会

2.3.1 用人单位应勇于担负起必要的社会责任, 有义务为毕业生就业做出积极的贡献。

2.3.2 用人单位应树立理性的用人观, 遵循“人职匹配”的原则, 做到“人适其事、事得其人”, 为所有应聘的毕业生提供平等的就业机会。

2.3.3 用人单位应根据自身的条件, 积极与高校探索校企合作的方式, 尽量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训的机会。

2.4 从家庭层面上, 应做好毕业生的后方辅助作用, 协助配合学校做好服务与指导工作

家庭作为学生成长的重要生活环境, 对学生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因此, 应充分发挥家庭对学生在就业中的积极引导作用, 同时消除不利的影响, 特别是家长不应该盲目的给孩子施加压力, 让孩子无所适从, 从而影响到孩子顺利就业;家庭应重视和关心孩子在求职就业阶段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应经常给孩子以鼓励和支持。

2.5 从学生层面上, 要结合自身实际充分发挥主体作用

近年来社会经济不景气, 高校毕业生群体进一步扩大。面对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 我们高职院校毕业生应更加注重自身能力的培养, 全面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在校时应积极主动学习, 熟练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 努力提高就业能力。同时, 应对自身进行清晰的定位, 树立合理的就业观和期望值;在求职择业阶段, 还应积极调整个人心态, 保持正常心, 不因一时的困难和挫折而退却。特别是就业困难群体应积极参加学校安排的就业培训和指导, 使自己主动参与到社会人际交往中去, 锻炼自己的适应能力, 全面协调自身的个性发展、专业素质和人文能力素质, 提升就业实力和竞争力。

综上所述, 不论是政府、学校、用人单位, 还是家庭和毕业生自身都应该明确各自的职责, 充分发挥各自的作用, 做到相互协调配合和共同努力, 力求形成强大的合力, 共同促进高职院校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工作, 确保实现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群体的成功就业, 从而真正构建和谐校园、和谐社会!

摘要:受到当前经济不景气的影响, 就业形势依然较为严峻, 特别是高职毕业生就业困难群体逐渐增大, 已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 如果不能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将会影响到社会的和谐稳定。本文通过对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群体进行界定和分类, 并分析其产生原因, 最后从政府、学校、用人单位、家庭和毕业生自身等五个层面提出了解决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群体的指导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群体,指导对策

参考文献

上一篇:胃食管反流症下一篇:班主任工作经验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