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毕业毕业论文(精选12篇)
会计毕业毕业论文 篇1
会计作为企业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需要与其岗位相适应的、高素质的会计人员承担, 这些会计人员主要来自于高等院校培养的毕业生。因此, 高等院校会计教育的状况直接影响我国会计工作的状态和水平。然而, 我国高等院校的会计教育正饱受实业界的批评, 很多企业家、经济学家和企业高层财务人员普遍认为, 目前的高等院校会计专业毕业生很难直接满足各层次的会计工作需要。会计是供需量较大的职业之一。虽然会计工作的需求量较大, 但会计专业的高校毕业生每年增长量超过了社会需求量, 会计专业毕业生还是存在着找工作难的现象。企业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会计专业毕业生, 从有关招聘信息中可以看出, 用人单位倾向于选择那些具备一定实践经验、能够合理运用税务法规、财务技术、会计准则的会计人才, 这说明我国会计专业毕业生在专业素质能力上与用人单位对会计人才的需求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一、会计专业毕业生供给与需求分析
(一) 会计专业毕业生供给情况
据教育部统计, 2005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为338万人, 失业数约93万人, 占总人数的27.5%。可以看出每年约有30%左右的毕业生累计失业, 从而使高校毕业生失业人数逐年增长。从1999年高校扩招以后, 会计专业的毕业生逐年增加。笔者统计了2005~2008年全国会计专业毕业生情况。详见表1。
资料来源:由中国会计年鉴计算得到。
从表1可以看到, 2005~2008年我国高等院校会计专业毕业生仍呈现出较快增长趋势, 2005年会计专业本专科毕业生为79523人, 2006年为105714人, 2007年为112740人, 而到2008年这一数字为189373人, 是2005年的2.68倍。在会计专业的毕业生中, 专科生仍然占较大比重, 2005为63.73%, 2006年为68.21%, 2007年为67.02%, 2008年为76.41%, 说明会计专业专科毕业生的人数增长较快。
(二) 会计专业毕业生需求情况
根据人事部人才市场公共信息网《2007年四季度全国部分人才市场供求情况及分析》, 2007年第四季度, 全国部分人才市场共有35万家单位参加招聘, 提供招聘岗位322.9万个, 登记求职812万人, 职位供求比为1:2.51 (职位数为1, 求职人数为2.51, 下同) 。按照单位性质排名前4位的是:私营和个体企业、国有企业、外商投资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分别占招聘单位总数的44.2%、16.2%、15.1%和12.4%。职位需求中, 对研究生学历的需求占5.8%, 本科学历的占44.1%, 大专及以下学历的占50.1%。数量显示, 在职位供求中, 大专及以下学历的比例增加, 说明某些职位, 特别是建筑、市场营销、计算机、企业管理、财会等职位大专及以下学历者较受欢迎。第四季度, 人才市场各专业的职位供求比都在1:2到1:3之间, 其中排在前十位的专业中, 行政管理、财会专业延续上个季度的高供求比。
从总体上看, 尽管近几年就业矛盾比较突出、就业困难, 但在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 特别是一系列政策措施相继出台, 有力地促进了高校毕业生就业, 会计专业总体就业率始终稳定在80%左右。从不同学历毕业生的就业率看, 研究生就业率变化不大, 本科生和专科生就业率均有提高。会计专业毕业生的供求比仍然处在较高的比例, 说明会计专业的毕业生供大于求。在对会计专业需求的单位中, 私营企业需求量较大;在对会计工作岗位的需求中, 大多数企业需求的是会计基本核算岗位。表2基本反映了目前用人单位对会计专业的需求情况。
资料来源:高晶、何卫红, 《会计专业市场需求调查及对会计人才培养的启示》。
从表2可以看到, 用人单位对会计岗位的要求较高, 上述岗位基本上都是要求有一定的工作经验才可以完成, 刚毕业的大学生很难从事上述工作。
二、会计专业毕业生供给与需求差异的原因
(一) 政府与社会因素
近几年高校连续扩招, 录取率大幅度增高, “升学难”问题解决了, 但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需要的增长远低于劳动力的增幅, 出现了就业率与录取率相差较远的情况, “升学难”就转向了“就业难”, 而解决“就业难”比解决“升学难”更为棘手。随着高校的扩招, 会计专业无论是招生数, 还是在校生数都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
由于我国幅员辽阔, 地域之间诸多方面差别很大。大中城市对会计人才的需求总是有限的, 竞争相对激烈, 但高校毕业生一味青睐于经济发达的大中城市及改革开放较早的沿海经济区, 不愿到中西部欠发达地区, 而西部地区及县级以下基层单位往往需要会计人才的支持。另外, 用人单位盲目追求名牌高校毕业生, 过分看重工作经验, 对生源地域及性别也有较高要求。而高校会计专业毕业生往往高估了自己的理论知识水平, 倾向于选择好地区、好岗位、高薪酬, 总想一步到位, 总认为上了大学就是人才, 只有留在大城市, 进入机关、事业单位才算“有出息”。这直接导致了会计专业毕业生供需差异的产生。
(二) 高等院校因素主要包括教师配备、实践教学及培养体制方面的原因。
一是教师的业务能力不强。我国目前高校会计专业的教师, 包括那些在国内国际上很有名气的专家级教师, 很多人没有会计工作的实际经验, 大部分是从高校到高校的“学院派”。他们对相关的会计理论非常娴熟和深厚, 但其中很多人连起码的会计实务操作都不会, 更谈不上教给学生实践经验。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方式、实务能力、责任心、专业知识等方面都存在很大意见。如果详细考证对教育方式呆板的判断, 将有更多基于教师教学仅仅局限于教材知识, 没有很好地结合会计工作的实际案例。因此, 会计专业教师的实务能力和处理问题的水平, 是影响学生社会适应能力不足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是实践教学环节薄弱。目前, 在很多高校会计学专业中, 都开设了一定的实践性教学内容, 但实践性教学的课时严重不足, 不能满足实践性教学的需要。如安徽建筑工业学院2006年会计学本科培养计划, 总教学时数为2469学时, 实践 (包括习题、案例、上机、课内实验) 教学时数为l20学时, 占总学时的4.86%, 第一课堂实践性教学为33学时, 占总学时数的1.34%, 第二课堂实践性教学环节为9.50学时占总学时的0.38%。实践性教学环节占总学时的比例为6.58%。实践性教学环节课时明显偏低。
三是培养体制的缺陷。目前会计教学课程体系基本上由五部分组成, 即:政治思想品德类课程;基础教育类课程;专业基础类课程;专业主干类课程和专业类辅助课程。这种体系存在着较为突出的问题, 表现在其对会计专业的课程设置缺乏理论依据, 课程科目设置过细, 课时分散, 造成内容严重重复, 而对于某些教学内容不够重视, 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三) 毕业生自身因素
把所学的会计理论转化为高效创造生产力的能力才是当今社会对高学历会计人才的真正要求。然而, 据统计, 会计专业的应届大学生到岗工作, 对所学专业的实际知识应用率不足40%, 而且多数学生表现出无法将所学过的知识转化成自己在岗的实际能力, 甚至有些学生连会计凭证都不会填, 编制会计报表常常觉得无从下手。另外, 有些会计专业学生单向考虑自己的择业就业理想, 用人单位的工资、福利待遇、住房、地理位置以及工作环境无不在其考虑之中, 这种不给自己合理定位而产生高期望值的盲日求高心理, 往往使自己找不到合适的用人单位。
三、会计专业毕业生供给与需求矛盾的缓解
(一) 政府与社会方面
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应尽快调整高等教育的结构, 并加以分类、分层次管理和指导, 要促使各类各级学校办出自己的特色, 制定不同类型和层次的高校质量评价体系, 以监督、评估其办学质量, 使会计人才培养的类型、层次、规格、质量与社会经济发展的水平和要求相适应。全面贯彻落实高校的科学发展观, 用科学发展观指导高校的会计教育, 并适当控制招生增幅、相对稳定招生规模, 使之与经济发展速度相适应。进一步完善就业政策, 出台某些鼓励性政策和改革就业机制。同时, 各用人单位要树立“适合的就是最好的”用人观念, 改变不切实际的人才高消费观念。
(二) 高等学校方面包括提高会计专业教师业务能力、强化实践性教学、改革教学方法等。
一是提高会计专业教师业务能力。当前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参差不齐, 各院校对在职会计教师知识更新的培训重视程度不够, 有些刚刚上岗的教师实践经验欠缺, 导致无法适应本科素质教育的需求。因此, 应加强会计专业教师自身业务素质的提高。
二是强化实践性教学, 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会计既是一门科学性很强的学科, 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不经过系统、全面的实习, 要想在短期内就适应用人单位的上岗需要是不现实的。尽管加强会计实践教学不能代替工作经验, 但通过紧密联系实际, 增加实践环节的教学, 可以使学生在走上工作岗位后能尽快适应工作需要。因此, 在会计教学过程中, 还应加强学生综合能力的训练, 使走出校门的学生在人才市场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在实践性教学中, 可以在低年级进行会计手工记账的模拟, 通过建立现代化的会计实验室, 购置各种凭证、账簿、报表、操作台等, 在课程教学的过程穿插进行手工模拟教学。在高年级进行会计信息化实验, 通过建立多媒体实验室, 以便让学生掌握会计信息化的操作技能, 以电子计算机代替手工记账。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 可以与企业联合办学, 有计划地安排学生在各学期末进行实习, 让学生参与某些实际工作, 使学生将所学的知识与实践相结合。
三是优化课程结构, 改革教学方法。目前各院校会计本科生与会计相关知识的课程设置较少, 导致会计专业的学生知识面狭窄, 只能就会计理解会计, 不能站在管理学的角度审视和理解会计。因此, 应增设与会计学密切相关的管理学课程, 构筑会计人才多元化知识结构。要成为一名合格的会计人员, 其理论知识至少应该包括:财务报表的分析和评价、成本会计、管理会计、审计、内部控制制度、会计职业道德的要求、有关财务报告的准则, 此外, 还应具有经济学、税法、经济法、统计学、信息技术与系统等相关领域的专业知识。
在我国传统的会计教学中, 理论课课程所占比重较大, 实践课时比重太低;在教材内容上, 侧重于会计准则的讲解, 而缺乏应有的理论论述与分析。这样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分析决策能力, 使得学生往往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因此, 应完善课程体系, 改革教学方式, 推行案例教学, 让学生把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于会计的“实践活动”中, 以提高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 应积极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将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到教学领域中。
(三) 学生方面高校会计专业毕业生就业要做到未雨绸缪。当进入大学学习时, 就应该为今后的就业作准备。因此, 毕业生就业成功与否不是毕业后找工作时一刹那的表现使然, 而是在校时各方面素质的积累和综合因素所决定的。
根据市场的需求及自身的爱好和条件, 有意识地从自身出发作好准备, 在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培养自己的实际动手能力, 在会计模拟手工做账的过程中, 学会填制凭证, 登记账簿, 编制报表等基本技能;在会计信息化的学习中, 要掌握会计信息化的业务处理程序, 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 使自己适应市场的需求, 为毕业后推介自己做好准备。在择业中, 要及时调整自己的就业期望值, 不要追求最美满的工作, 要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 找准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
参考文献
[1]高晶、何卫红:《会计专业市场需求调查及对会计人才培养的启示》, 《价值工程》2006年第10期。[1]高晶、何卫红:《会计专业市场需求调查及对会计人才培养的启示》, 《价值工程》2006年第10期。
[2]滕绍娟:《办好会计专业提高就业率》, 《商业经济》2004年第2期。[2]滕绍娟:《办好会计专业提高就业率》, 《商业经济》2004年第2期。
会计毕业毕业论文 篇2
自我鉴定是每一位毕业生毕业时都要写的总结材料,所以,今天小编给大家汇总了5篇会计专业毕业生写的自我鉴定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和参考!
范文一
大学生活马上就要结束了,即将踏上新的旅途。回顾大学生活,我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了发展,可以说,经过大学四年的学习,我已经具备了适应社会工作的能力。在学习上:我刻苦努力,孜孜不倦,争取着大学那美好的时光去学习。大学四年,不光使我学到了许多知识,也使我懂得了学习的方法。尤其
是在学校对我们进行模拟实训时,作为一名即将上岗工作的财务人员,我十分珍惜这次难得的学习机会,一直以“一专多能,全面发展”严格要求自己,通过四年的努力学习,使自己无论是在思想,还是在学习等方面都取得了质的飞跃。
在政治思想方面:本人积极要求进步,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遵纪守法,廉洁自律,具有良好的社会公共道德和职业道德;有较强的集体荣誉感及团队协作精神,能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助人为乐。平时注重加强政治思想学习,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报告,以及有关财经方针、政策和财务会计法规、制度,提高了自己的政策水平及明确是非的能力。
通过四年财务会计专业的学习,我不仅在思想境界、知识结构和业务水平方面得到了极大的提高,而且培养了我一定的自学能力、创新能力和团体合作精神。在这将挥手告别学校的时候,我
将以饱满的热情、坚定的信心、更好地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工作中,发挥财务会计在经营管理中的积极作用,将来的工作是对我知识的检验,也是对我人生的挑战。我会在工作中不断地完善自己,提高自己,适应工作的需要。
范文二
大学三年中在老师的悉心指导下,我刻苦,认真,努力,不断充实自我,为我踏入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校学习成绩虽然不是非常好,但我能够端正学习的态度,认真地对待学习。通过大学三年努力学习《会计基础知识》、《会计电算化》、《成本会计》、《税法》等各门课程,我熟悉掌握了本专业所必修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技能和方法。在此基础上,结合专业特点和工作实际,加强了会计、计算机应用能力的锻炼,能运用会计电算化软件、用友软件,并能熟练office系列办公软件(如word、excel)。
在思想品德上,我能和同学友好相
处,尊敬师长,乐于助人。
在工作上,我时刻保持一颗热情的心和高度的责任感,做事尽心尽责,并能做到最好,事后认真总结。大学期间,平常会参加一些课外活动,例如打打羽毛球,爬山等等。
假期期间,我还积极参加社会实践。这些锻炼使我的社会适应能力、管理、组织和协调能力得到很大的提高,团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得到进一步加强,也让我在处理事情问题的方式方法更加灵活。例如在好又多商场实习期间担当前台收银课,与同事合作愉快,并且虚心向前辈学习,自己的工作能力得到了领导的认同,给与我了鼓励更是肯定
我的性格:亲和力强、谦虚、细心、开朗,由于性格特点,我不能是孤胆英雄,而是团队的小兵。我相信个人的力量远不如团队力量,一个人能力是有限的只有在团队里,才能发挥无限的潜能。
”逝者如斯夫”大学生活固然是美
好,但我的未来并不在这里。大学只是我学业的一个终点,也是我人生的另一条起跑线,所以我持着饱满的热情、坚定的信心迎接更好的明天。作为一名即将踏入新岗位的毕业生,都会有一个重新学习的过程,在工作的这条起跑线上努力奔跑。
范文三
三年的大学生活就要结束了,几年的财会专业知识学习和丰富的课余社会实践经历,培养了我对财会职业的兴趣,也使我在专业技能方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大学生活的学习和实践,让我从一个少不更事的学生,接触了社会,脱离了幼稚、浮躁和不切实际,心理上更加成熟、坚定,为走上工作岗位做好了心理准备。
在校学习期间,我保持了以往学生时代的历来风格,热爱本专业并投入了极大的热情,通过扎实学习《管理会计》、《成本会计》、《财务管理》、《审计学》等各门课程,系统地掌握了本专业所必
会计毕业毕业论文 篇3
关键词:会计 实习 财务公司 实习基地
一、会计专业学生毕业实习的意义
学生完成课堂上的理论学习以后,毕业实习就成了其一试身手的舞台,对于中职学校会计专业的学生而言,毕业实习的重要性更加突出。
1.毕业实习有利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毕业实习是学生运用平时学到的会计理论来指导实践,通过实践检查学生对会计知识的掌握程度的学习过程。学生是否胜任会计工作,最好的检验就是亲自进行实际操作。
2.毕业实习有利于培养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
中职教育与高等教育不同,高等教育重在理论学习,中职教育重在动手能力培养。为了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 培养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中职学校教学大纲要求实践教学在教学计划中占40%以上的比例,而毕业实习正好符合中职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
3.毕业实习有利于学生认识工作、适应社会
离开校园,踏入实习单位,学生能够学到学校里学不到的处世之道和工作经验。实习岗位可起到“缓冲带”的作用,它把学校和工作单位很好地连接起来,实习期间积累的经验,会大大缓解学生毕业的心理压力,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
二、会计专业毕业实习的现状
近三年来,笔者对广西南宁市5个中职学校的500个会计专业学生的毕业实习进行跟踪调查和统计,发现会计专业毕业实习的现状令人担忧,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能到实习单位进行会计毕业实习的比例仅有30%
前两年,学生在校内的学习、实训能够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来安排,但是第三年,能安排到实习单位进行会计毕业实习的比例仅有30%。实行2+1学习模式后,5个中职学校都是安排学生在第三学年进行毕业实习,可在7月底就能找到单位实习的学生仅有10%,有20%的学生要在8月份才能实习;余下70%的学生却被安排到工厂、超市等,从事与会计专业无关的装配、理货等工作。由此可见,70%的学生根本无法按时按质完成会计实习。每年,学生和家长对会计专业毕业实习的怨言颇多,严重影响到了学校的信誉。
2.能真正在会计岗位进行会计实习的比例极少
30%的学生能够到会计岗位实习,但由于会计工作的特殊性,这30%的学生能真正参与到会计工作的比例又很低。学生实习时日常所做的工作,无非就是原始凭证的核算和统计等,部分运气好的学生还可以翻阅实习单位几年前的账簿报表,很少有同学能够有幸按照会计处理程序的先后顺序来进行实务操作。
3.部分学校对实习学生的管理比较松散
部分学校把实习生看作是毕业生,对实习学生不闻不问,听之任之,对实习学生的日常实习情况没有进行跟踪管理,严重影响到实习学生的实习质量。
三、会计专业毕业实习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笔者对上述会计专业毕业实习的现状进行深入剖析,并与相关各方认真探讨后,认为存在的原因主要有四点。
1.实习单位的原因
(1)实习单位提供的岗位数量不足。实习岗位数量与学生数量不成比例,形成僧多粥少的局面。
(2)实习单位接待实习的质量不好。多数单位很不愿意接纳学生进行会计实习,碍于情面不得不接纳的,也是敷衍了事,极不认真。有一些企业和单位即使勉强接待了实习学生,也是制定条条框框对其加以限制,不允许学生亲自进行会计实习操作。
2.学校的原因
部分中职学校一直没有建立稳定的会计专业毕业实习基地,大部分中职学校对学生的实习缺乏远见,在困难面前束手无策,并且受到我国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对于学生是否具备实践操作能力,缺乏具体的考评要求和标准。有些学校从成本效益原则出发,不舍得把钱花在学生的实习上面。虽然大家都不重视学生的毕业实习,但是学校每年招生时会计专业的学生总是爆满。
3.学生和家长认识方面的原因
在第三年,部分学生已经无心向学,心思大部分用在玩上。特别是临近毕业时,学生由于忙于找工作,无法静下心来对待实习。学校不能安排合适的会计实习工作,部分家长以为“实习就是工作”,只要找到单位实习就行,不管实习工作的性质是不是会计。
4.会计岗位特殊性的限制
会计岗位具有严格的岗位责任制,实习单位担心实习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不强,会把自己单位的账搞乱,不敢放手让学生去做。加上会计信息保密性的需要,实习学生基本上不能接触到实习单位的会计资料。所以,大多数学生即使完成了会计毕业实习,其专业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也得不到根本的提升。
四、完善会计专业毕业实习的对策
综上所述,会计专业毕业实习存在不足的原因主要有实习岗位匮乏、学校安排不周、学生及家长认识不足、会计岗位特殊性四个方面。本人从解决问题的角度出发,就完善会计专业毕业实习提出了四个方面的对策和建议。
1.要尽自己的责任和义务,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毕业实习环境
由于第三个学年,学校仍然收取学生的学费,学校有责任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毕业实习环境。
(1)巩固原有的实习基地、校企合作单位,大力开发新的具有长期合作利益的实习单位。有些中职学校只有一两个实习基地,有的甚至一个都没有,学校要不断开发新的校企合作实习就业基地,争取跟更多的单位签约。特别是要跟会计师事务所、税务局(所)、财务公司和代理会计机构等单位建立一种良好的长期合作关系——中职学校为实习单位培养、输送合格人才,实习单位为学校提供毕业实习岗位。在这一点上,有些大专院校做得比较早,也比较成功。
(2)学校成立独立的财务公司,直接为本校学生的会计实习服务。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出资成立独立核算的财务公司或者代理记账公司,该公司面对社会提供服务,由本校会计老师担任(兼任)业务主管,公司具体的会计工作,就安排给第三学年的会计专业的学生来做,这样可以保证学生能接触到真实的会计资料,能亲自到银行转账,到税务局办理纳税申报等,确保学生能按时按质地完成会计毕业实习任务。这一做法开阔了会计实习的思路,一些学校已经在酝酿当中,成立本校的财务公司已经进入可行性论证阶段。
(3)成立关联的财务公司。有些中职学校,没有条件自己设立财务公司供本校学生进行会计毕业实习,可以考虑成立关联的财务公司。比如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的毕业生,成立了合伙制的财务公司,该财务公司的成立和发展,得到了母校的大力支持和帮助,相应的,该公司每年也为母校提供了数量可观的实习岗位。
(4)成立校办企业,安排学生到校办企业进行会计毕业实习。有条件的中职学校,可以充分利用本校的专业特长,开办校办工厂、商店等,这些校办企业的日常财务工作,可以安排本校会计专业的学生去做。在这一点上,广西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做得比较成功,值得借鉴。
(5)除了前述方法以外,中职学校还可以就地取材,内部消化——安排学生到本校财务科实习。这种方法的优点是成本低、见效快;缺点是实施难度大。这是一种“看上去很好”的方法,但是目前还没有哪个学校付诸实施。
(6)加强学生对毕业实习重要性的认识。在进行实习动员时,学校要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让学生抛开急功近利的想法,时刻牢记“磨刀不误砍柴工”;让学生知道,经过毕业实习的磨练后,可以更好地胜任工作,当他们完成实习,顺利毕业时,自然会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
2.鼓励学生及家长自行联系实习单位
众所周知,如果不是熟人介绍,各单位是轻易不会让外人接触本单位的会计资料的,会计工作整天跟钱、物打交道,熟人做会计更令人放心。所以,家长们应充分调动自己的社会关系,积极走后门,跑关系,为自己的子女谋到一个会计毕业实习岗位。这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方法。需要强调的是,学生实习后,对实习学生的管理、考核等,仍由学校负责。每年,通过这种方法实习的学生有10%左右。
3.继续加大会计专业的课堂教学改革
在前两年的日常教学中,学校要改进会计专业的教学方法,把理论和实训结合起来,继续加大实训课的课时比例。学校要想提高会计专业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一是先解决会计老师的知识陈旧过时问题,每年暑假,学校要安排会计老师到工业企业的财务部门进行参观学习;二是在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过程中,把会计实训课穿插其中,边学边训,边训边学。
4.切实加强对实习学生的管理
学校要改变以前对实习学生管理松散的缺点,切实加强制度管理、自律管理。比如学校要为各实习小组配备专门的带队老师和指导老师,带队老师负责考勤管理和生活管理,指导老师负责解答疑难,并会同实习单位对实习学生的实习表现进行考评。
参考文献:
[1]黄洁.浅谈高职会计教育模式改革[J].科技经济市场,2006(8).
[2]罗勇.我国高校会计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财会月刊,2006(7).
会计毕业毕业论文 篇4
一、高职会计专业毕业环节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 毕业实习不受重视
1. 学生实习态度不认真, 实习报告内容不实
实行三年制教学的高职院校通常规定毕业实习在学生在读期间的第六学期进行, 通过要求学生到各企事业单位财务岗位参加实习工作, 并将他们对专业工作的理性认识和感性认识写成实习报告, 上交给实习指导老师作为毕业实习的成果进行评分, 作为学生是否能够合格毕业的一项重要标准。
但实际上, 受到社会诸多因素的影响, 很少有学生重视此项工作, 他们要么忙于准备4月份的公务员考试复习, 要么忙于参加1、2月份的应届毕业生“双选”会及往后期间各种大大小小的现场或网上招聘会, 还有部分学生将该学期当作“苦读寒窗十五载”的最后一次放假, 贪图玩乐。五月份结束后学生上交的实习报告, 其内容大多都是从网上直接下载的。部分参加实习工作和已经正式找到工作的学生对于实习报告的填写也不够认真或者感悟不深。
2. 实习监管力度不强, 实习质量无法保证
(1) 分散实习形式下, 不便于教师监督学生的实习情况。虽然学校给每个教师分配了实习指导任务, 但由于会计专业有其自身的约束性, 不像工科、医学专业一样能将学生按批量分派给与学校有校企合作关系的工厂、生产基地或医院进行集中实习和委托实习, 现今大多数会计专业学生都是采用分散实习的方式依靠自己的能力或社会关系寻找实习单位。在分散实习方式下, 因学生实习地点分散, 不便于教师顶着其他年级的教学任务在短期内全数走访, 只能通过电话和网络来与学生取得联系, 了解实习情况, 但获得的信息是否真实是无法验证的。同时, 依靠通讯工具与学生联系的方式存在着弊端。当学生回到家乡或者到外地实习, 他们有可能更换电话号码却不告知指导老师, 中断联系。
(2) 受“一次就业率”影响, 学生实习岗位不一定与专业对口。由于就业是大多数学生上大学的直接目标, “一次就业率”又是目前考核大学办学质量的重要指标, 加之近年来大学生就业越来越困难, 学校对于毕业实习的质量也无暇关心, 他们关心的是有多少学生能在六月底之前找好工作, 哪怕这份工作与所学专业并无相关。
在这两大因素影响下, 实习指导教师只要收到学生交来的实习报告都会按照政策给及格。
(3) 实习单位不似学校那样从教学角度指导学生, 指导积极性不高。受经济环境的影响, 实习单位的会计人员对学生的指导积极性不如过去学校委托单位指导实习般高了, 除非学生与单位有一定的特殊关系, 如, 学生毕业后接替退休会计的岗位;学生是单位领导子弟, 等等。很多学生在单位中只能做一些简单的业务, 遇到不懂的专业问题也不好意思开口请教, 导致实习报告无事可写。
对于实习报告中的“单位评定”一栏, 很多单位领导或会计人员由于自己工作繁忙, 加上他们不从事教学工作, 实习成绩评定标准不明确, 碍于情面, 就让学生自己填写评语, 成绩栏大多给“优秀”或“良好”, 未能反映学生的具体表现。
(二) 毕业论文质量低, 教学意义不大
许多教师在给学生改论文的时候都会发现, 高职学生的毕业论文在选题、构思和语言表达上都不能达到相应的要求。学生交上来的毕业论文存在选题雷同、通篇照抄、整段照抄、层次结构混乱、字体格式不统一、不规范等问题。在论文写作态度方面, 认真对待论文修改的学生少之又少, 多数学生都有交稿拖沓、频繁更换题目、新题目论文仍旧通篇照抄等情况出现。
面对问题如此之多的论文, 老师们都很为难。若严格按照毕业论文环节的教学规章进行, 学生们就会不断地更换选题, 花两分钟时间把新论文复制粘贴再交给老师, 甚至置老师在文中的批注于不顾, 仍旧把原文重新上交或者迟迟不见回复。到最后定稿期限到, 只有老师急着催学生交论文, 少有学生急着找老师交论文。长期如此, 老师们只有不断降低要求, 只要学生不通篇照抄, 论文层次按照“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结构写就不与学生计较太多, 修改论文的过程变成检查格式的过程。而拿到毕业证的学生都会感受到自己写毕业论文的时候交上去的稿子总被退回修改, 每次修改过的稿子感觉跟原稿没什么区别, 但是到了最后竟能莫名其妙地及格了, 说明其中必有“玄机”。于是“毕业论文只是走过场”的传说一届届地往下流传。如此情形导致了高职毕业论文环节完全背离了“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使学生获得科学研究”的教育意义。
高职毕业论文问题存在的首要原因是人才培养目标的侧重点与本科教育不同。
本科教育旨在培养宽口径、厚功底的理论性“通才”, 专业设置体现学科性, 课程内容注重理论性, 教学过程突出研究性。其知识能力体系呈现出纵向框架式, 强调课程的整合、学科的完整和综合, 注重跨学科知识的迁移。在这样的教学知识结构下, 本科生的毕业论文不乏能将多学科结合研究的好成果。
高职的培养目标旨在培养能够在毕业之后快速适应对应专业岗位的“应用型人才”。其知识能力结构呈现出横向职业岗位模块式, 它强调岗位业务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其课程设置对比本科教育来说, 实训课的课程和学时就要多得多。对比理论课的教学方法, 高职注重处理方法的传授而非理论研究。
其次, 高职学生受学习年限的限制, 仅凭两年半的在校时间不易对专业课程形成系统的认识。专业教学计划中论文写作方面的课程一般只开设短短十几个学时的讲座。一些课程以论文作为作业和考核方式, 但很少有老师认真对待论文批改, 使语言组织能力较弱的学生错失了提高论文写作能力的好机会。
综上原因, 高职学生不能写出达到国家高等教育政策规定标准的论文是情有可原的。从中可看出, 毕业论文适合本科教育, 不适合高职教育。
二、高职毕业环节应取消毕业论文, 保留毕业实习
尽管高职毕业论文和毕业实习存在各种问题, 但作为学生真正步入社会前的“最后一课”, 毕业环节仍是高职教育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一) 毕业论文不适合高职教育, 应当取消
毕业论文理论性较强, 它被写入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犹如本科教育在高职教育的一个缩影, 应当从高职毕业环节中取消掉。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面向基层和生产第一线的实用型人才, 这一点与中专相似, 但高职生应比中专生掌握更高的理论基础能力, 更有利于完成科学技术向生产力的转化。所以, 论文写作在整个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不应取消, 但可以不放在毕业环节。
(二) 毕业实习是实现实践教学的重要手段, 应当保留并加以重视
为响应“工学结合”的教育方针, 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增加了校内实训课的开设, 加强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但模拟实习通常是在设定的环境下进行的, 与复杂多变的单位实际会计环境还是有相当大差别;模拟实习中学生遇到的不确定情况比较少, 需要进行会计职业判断的机会比较少。校内实训课只能强化学生的典型业务核算能力, 其他会计技能的训练需在复杂多变的单位环境中进行。
毕业生由于工作经验不足, 毕业后到了工作单位后不能立即胜任所有的工作, 毕业实习对他们来说相当于积累经验的宝贵时期。简单业务可以自己处理, 遇到难度大的业务, 会计师父一般也不放心交给他们做, 但可以在一旁观察学习。
在将来很长一段时期内, “一次就业率”仍可能是考核大学办学质量的重要指标, 无法取消。为使就业与实践教学两不误, 从每年的11月份起, 学校应鼓励学生应聘与所学专业对口的岗位。一来一定程度地提高了就业率, 二来学生能真正地从事本专业工作并保证实习报告有事可写。
三、规范毕业实习过程, 加强毕业实习管理
(一) 强调学生必须寻找与会计专业相关的实习岗位
适用于会计专业的实习方式仍然是分散实习, 既可以减轻学校寻找实习合作单位的压力, 又可以节省实习经费。但在第五学期的毕业实习动员活动中必须强调学生寻找与会计专业相关的实习岗位, 其实习报告成绩才可计入毕业环节成绩, 否则另有其他考核办法。这么做才能使学生不枉所学, 将所学专业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分散实习方式下, 老师应积极主动了解学生的实习情况, 包括实习所在地、实习单位、实习岗位、学生在单位中的负责指导人等。要细化实习报告的填写要求。实习报告的内容应包括实习单位基本情况、实习日志、实习总结、实习单位评定、教师指导情况和教师评定等。其中, 实习单位评定部分必须由单位填写, 要对学生的专业能力、遵守纪律、待人处事、表达能力等方面进行客观严格地评价, 如果单位评价部分由学生写入, 则其实习成绩有所降低。
(二) 现场技能考核作为另一种毕业实习考核办法
分散实习虽然解决了学校寻找实习合作单位的压力, 充分发挥了学生的社会关系, 但对于一些家庭经济困难、社会关系简单、求职能力一般的学生来说, 造成了一种困难。虚假撰写的实习报告是不允许被拿来充数的, 所以可采用现场职业技能考核的办法作为毕业实习的另一考核办法。
现场职业技能考核是对将要毕业的学生进行一次综合的系统的业务技能考核, 并且需要当场完成。具体做法是:选择一个会计期间发生的浓缩的经济业务作为技能考核资料, 按照会计基本处理程序从审核原始凭证开始到最后的报表编制, 采用真实的凭证、账表等进行规范化的现场手工操作考核。该方法可在学校发放毕业证前一个月进行, 考核利用一个上午大概3.5~4个小时的时间。考核时间不超过半天, 期间无离场休息, 可避免了学生抄袭舞弊的行为。
考虑到一些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学生人数过多, 现场考核的办法不适用于所有学生, 仅适用于没有参加毕业实习或实习岗位与会计专业无关的学生。
为能更快更好地向社会输送掌握高水平实践技能的实用型人才, 如何改进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的方法仍需教学工作者们做更多的研究、探讨, 同时也需要学校教务部门的大力支持。
参考文献
[1]汪卫琴.高校毕业实习工作的现状分析及对策建议[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2005, 21 (9) .
[2]李天芳.高职会计毕业论文改革创新之思考[J.]经济视角, 2009, (9) .
[3]舒海霞.高职会计专业毕业环节的改革与探讨[J.]会计之友, 2008, (3) 上.
会计制度会计毕业论 篇5
会计毕业论文经常是指一些会计学本科毕业论文,会计毕业论文题目,财务会计毕业论文等一些会计毕业论文范文。
【一】中小企业会计制度规范化探究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中小企业在市场经济大潮中,不断的发展充实,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半壁江山”。
很多中小企业为了追逐经济利益、市场利益,一般采用最简单的集权式管理,实行单一化、简单化的管理方式管理企业内部会计,而忽视了会计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这不仅影响着企业的内部管理,也影响到国民经济的宏观调控,更严重的打击着社会诚信制度的建立。
而且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各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中小企业的会计规范化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
以中小企业的会计制度作为研究对象并提出建议,可以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满足企业的管理者对会计制度的需求,有助于企业的会计工作高效率的开展。
关键词:中小企业;会计制度;规范化
一、中小企业会计制度中存在的问题
1.会计基础薄弱。
首先,每人只能做自己份内的工作,无法掌握其他会计的工作,这样不利于出现问题时工作的开展;虽然这样分工比较明确,有利于平时高效率的工作,但如果岗位上有临时缺席的情况,并不是每个人都能顶上这个岗位的职责,这样就会耽搁工作的进度。
其次,建账不规范,费用报销常有违规操作;我国中小企业大多数规模并不算小,可是在费用报销这一环上并不是严格遵守流程来的,公司的业务员有很多个,有些时候一到月底就会有人带着自己私人的发票来报销说是公费支出,但由于财务人员毕竟是办公室人员,并不能跟着他们了解是不是真的是公费支出,有些时候也会给他们报销。
最后,会计核算主体界限不清,我国中小企业的财务制度上许多资金方面的问题都需要经过董事长的审批。
这种做法其实有些时候是不必要的,如果事事都需要经过董事长的批准,这样公司其他的领导层的权力就会有所下降。
而且从办事效率上来说这种做法也欠妥当。
2.重核算,轻管理。
大多数公司内财务部的会计人员大多数只负责自己职责范围内的工作,与公司其他部门相互间的交流较少,也没有一定程度上的了解。
所提供的盈利、销售方面的数据较多,而面对这些资金该如何更加有效地利用、通过怎样的方式使成本降低、如何使盈利能力增强等企业管理深层次问题研究的较少。
即并不能够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从会计的角度对公司的管理提出建议,对公司有进一步的帮助。
只是在做一些他们已经熟能生巧的工作,对深层次问题的研究及分析基本为零。
3.会计机构不健全。
大多数企业只设有会计机构,聘请了会计人员等,并没有招聘专业的财务管理方面的员工,当然这也是普遍中小企业中存在的问题。
但是财务管理其实处于公司管理的核心地位,原因有二:其一,公司的生产经营活动由购、供、销等几个环节环环相扣的,而财务活动作为公司经营活动的基础则整个贯穿于这些活动之中。
通过对公司资金方面的掌握,财务管理的良好执行是公司能够进一步发展的先决条件;其二,通过为公司创造各种各种有利的条件,财务管理也是公司目标能够实现的基本保障。
公司内部没有专业的财务管理人员会导致财会人员的岗位责任制不明确,缺乏内部牵制制度和考核制度。
严重忽视了财务管理在企业经营管理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4.制度不完善。
大多数中小企业的会计制度还是公司创建之初的会计制度,并没有随着公司的发展,新的问题的暴露而对会计制度进行改进和完善。
这种做法其实是有欠妥当的,因为公司是在积极地向前发展的,而随着公司业务的发展,相关的配套设备及内容是需要随着公司的发展而不断完善的,如果出现问题不去解决和完善的话,这样其实是对公司的发展不利的。
二、原因分析
1.会计职能的发挥遇到了障碍。
由于公司的规模仍属于中小企业,生产力肯定无法比拟相对较大的公司,相对来说比较落后。
许多时候有些问题的出现对于会计人员来说也会对其工作的开展产生影响。
2.企业负责人法规意识淡薄。
忽视财务制度、财经纪律的严肃性和强制性,受公司负责人的学历水平及年龄的限制,其对国家法律法规的意识较为淡薄,并且对财务方面的了解知之甚少,关于财务方面的问题就全权交由财务经理解决,一点也不对其相关知识进行学习。
这样其实对企业的长久发展是很不利的。
3.单位负责人管理理念较为陈旧。
受制于社会主流观点和惯例,先进的管理思想难以立足。
我国中小企业的财务主管聘请的是从大企业退休或离职的财务主管,领导层认为他们经验丰富,能够带领公司更好的发展。
但这其中也存在弊端。
因为主管往往全套照搬大企业的管理制度,而忽视了这些管理条例是否符合目前所在的中小企业。
4.会计人员业务素质差。
财务人员除了听从领导的安排进行工作,本身并不会从自己身为财务人员的角度对公司的发展提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只是按部就班的完成工作,也没有进一步提升自身的业务水平,目光较为短浅。
一部分原因也是由于企业文化没有特点,员工在企业中找不到归属感。
三、会计制度规范化的建议
1.企业自身不断完善。
只有企业的发展好,才能促使会计工作做得好,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所以要想解决我国中小企业在会计制度规范化方面的问题,应该先把解决企业自身的问题放在首位,企业可以通过加强公司全体员工的综合素质,建立健全财务机构和会计制度、创造良好的企业文化提高员工的归属感等措施来不断完善本企业。
提高企业管理者素质,中小企业目前存在整体管理水平提高、对会计核算机构的重视不够等问题,这与企业管理者的素质有很大关系。
可以通过定期举办人才业务培训班,广泛宣传新出台的会计法规、会计政策等方面的内容,使企业的领导者了解会计知识,能够看懂会计资料,进行财务分析并作出科学的财务决策;同时,让给他们深刻认识到自己在会计工作中的职责,绝不仅仅是有需要时签字就行了,更要判断自己和会计人员的行为那些时合法的,那些是非法的,真正担当起会计责任主体的重任。
提高相关会计人员的道德修养和专业技能,我国中小企业应该强化公司相关会计人员的专业技能,会计人员的专业技能也是企业内部会计制度能够顺利运行的首要条件。
第一,要加强会计人员对国家政策的关注、明白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严重性以及会计职业道德方面的培养,企业也应适量的给专业人员开展一些相关技能方面的培训,使会计人员具有强烈的责任感、能够工作中坚守立场、保持应有的工作原则。
第二,公司可以配合当地的财政局积极开展对本公司财务部门的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
同时,需要拟定一些相应的考评制度,增加制度的规范化,严格把关;第三,公司财务部门的相关会计人员还需掌握自身岗位所需专业方面的知识,使其通过正确的专业的方法实现公司的目标。
公司应该要对财务部门和内部的会计制度进行修正和完善。
可以通过对现有的财务部门的完善,提高财务部门的整体水平,使财务部门不仅仅作为一个职能部门,更可以通过其专业的角度来为公司的管理和发展起到巨大的作用;对内部亏埃及制度进行完善则是因为随着时间的流逝与公司的逐步发展,应该要不断的升级相关的配套设施(不论软件方面或硬件方面)。
这样才不至于成为发展中的漏洞,反而能够促进公司的积极发展。
2.优化企业外部环境。
在促进公司内部优化的同时,外部环境也是十分重要的。
不论是从社会乃至国家的角度,考虑到中小企业的数量以及地位。
国家也应该要出台相应的政策来扶持和共同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
提高公司外部的监察力度。
从中小企业的发展现状及自身的企业特点来说,只靠我国中小企业这类中小企业的自觉性来约束会计工作还是具有相对的困难度的,如果可以通过提高公司外的监管力度达到约束内部的会计工作,这样对企业来说是有利的。
提高公司外部的监察力度。
可以通过财政、税务、银行、工商等相关部门来监督。
参考文献
[1]张旭,郭鑫.浅谈我国中小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J].中国科技投资,,(2):4-7.
[2]林惠红.中小企业会计规范化问题及建议[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1):5-8.
[3]周勇.浅析中小企业会计制度[J].商情,,(2):1-3.
[4]陈火根.我国医药电子商务模式—“珍诚模式”的探讨[J].电子商务,,(1):1-4.
[5]胡海艳.中小企业品牌经营中的诚信问题研究[D].三峡大学.三峡大学,2007,(1):1-11.
【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我国的会计制度发展历史悠久,在很早的时候就建立自己的会计制度,随着国家经济的迅速发展,事业单位的会计制度也逐渐逐渐完善,并且正式的实施落实。
会计学是工商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会计演变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目前,我国是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按照社会主义特色化方向发展,社会经济体制相对比较复杂,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虽然整体有了一定的提升和改进,但现行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存在的问题越来越明显,为此,会计制度的规范性、严谨性,是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关键和保证。
本文对于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分析,并且提出了一定的策略办法。
关键词:事业单位;会计制度;问题;策略
我国的财务管理制度一直在不断的改进和完善,并且代代相传,已经形成了一个自有的体系。
如今的市场经济竞争如此激烈,企业之间不在只是拼资金的时代,还要重视会计管理,我国的会计制度发展要更加的规范化、,这样才能保证健康的市场竞争环境。
回顾以前,许多的国际上市大公司,曾经是叱咤商场,最后因为会计制度的疏忽严重影响企业的发展。
人们越来越觉得会计制度的改革创新迫在眉睫,事业单位作为国家的直接执行单位,也要紧跟社会发展步伐,对会计制度不断的开拓创新。
一、目前我国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现状
1.会计制度不够规范
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无论企业多大还是机构多强都要有一套合理的管理方案,来约束单位内部工作人员的行为,会计制度也是如此,会计人员在进行财务管理工作时,要按照一定的`环节和步骤进行,这就需要完善的会计制度,来约束和明确财务管理中的一些细节规范。
使快人人员在进行会计工作时能够有条不紊,按部就班,减少错误的出现。
目前我国的经济出现了信息的断层比较严重,事业单位的会计人员处理的会计信息不够真实,很多都是经过修饰的会计数据,国营企业是我国经济的主要支柱,有些公司为了能够上市,对于财务报表进行财务改造,严重影响了我国的证券交易和市场竞争的健康发展。
2.会计制度不够严谨
作为一名会计人员。
其责任很大,掌握着整个单位的经济命脉和经营状况,是企业负责人的左膀右臂,所以对于财务人员来说,每天跟金钱账务打交道,所面对的诱惑力是相当大的,目前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还是不够完善,有的会计人员为了个人利益,钻会计制度不完善的空缺,
和许多的发达国家相比较,我国的经济发展起步比较晚,在会计制度制定上还不够合理,总是存在着星星点点的漏洞,事业单位的财务报表设计也不够严谨,财务报表总是有所修饰,会计信息不真实,没有完善又严谨的审核手续,严重阻碍事业单位的长期发展。
3.事业单位的财务人员不够专业
会计毕业毕业论文 篇6
【关键词】 课题研究 会计学毕业论文 研究性教学
毕业论文写作过程是本科学生完成大学教育的最后一个阶段,学士学位论文的设置充分体现了理论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原则,是引导学生形成优良的工作作风和协作精神的极为重要的环节,也体现了高等学校的办学水平。目前,会计学本科毕业论文的质量每况愈下,需要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来提高学生的研究能力,以提高会计学本科毕业论文的质量。
一、目前会计学本科毕业论文中存在的问题
教育部高教司《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手册(管理卷)》对会计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的要求是:学生根据所掌握的管理学、经济学和会计学的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围绕会计理论与实践问题撰写毕业论文,应具有一定的学术性、创造性和科学性。但目前会计学本科毕业论文的质量却参差不齐,主要表现在。
1、学生茫然选题,应付了事
毕业论文的选题需要学生抓住会计发展中的热点问题,根据学习体会和能力选题。但是,很多学生面对众多的参考选题茫然不知所措。笔者对湖北经济学院会计专业2007和2008届本科生毕业论文随机抽取200份作为样本,分析得之:企业管理论题占34%;会计选题占38%,其中传统课题如会计舞弊、会计政策等占一半,新兴领域选题如国际会计等仅11篇;审计、电会方面论题占16%;会计实务方面论题仅占8%;其他分布在金融等领域。企业管理论题多是因为该部分论题资料多,部分学生抄袭拼凑了事。财会新领域的论题少是因为这方面的论题很难联系案例进行创新设计,因此会计专业本科生较少选择与本专业有关的具有挑战性的论题。之所以造成这种局面,原因在于不少学生研究性学习的能力欠缺,对会计理论与实务中存在的问题不关心也不了解,更谈不上有自己独立的看法。
2、学生重视程度不够,教师认真程度不够
会计专业毕业生要拿出极大的精力去联系工作和备考研究生,导致投入毕业设计的时间有限,查找资料、与指导老师的沟通都成问题,更不用说认真实践调查了。同时,毕业论文只是相当于一门课程,对就业和考研影响不大,因此有不少同学视毕业论文如“鸡肋”,临阵磨枪,应付了事。会计毕业论文写作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仅仅靠教师两三个月的突击指导是很难见效的。而且,有些学校对毕业论文的组织过于简单,另外,近年来由于高校的会计学本科专业招生急剧扩大,而教师人数,特别是科研能力强的教师人数并没有增加,教师指导的学生人数过多的矛盾日益突出,教师精力有限,与学生沟通不够;有些教师本身科研能力也比较欠缺。
3、学生完成过程草率,论文质量堪忧
不少高校只是将“毕业论文”作为一个独立的教学环节,割裂了它与其他教学环节之间的必然环节,导致学生平时在论文写作方面的训练较少,普遍缺乏基本的写作技能和基本功,调查显示:有55%的论文存在不同程度的格式问题,主要表现在对文献的引用、标点符号的使用、图表绘制的编号、字体与大小、行间距与缩进、中英文标点等方面。现在,会计理论界和会计实务界正面临着广阔的改革空间,论文写作素材和案例是极为丰富的,但很多学生的毕业论文是空话废话居多,没有实践意义。如果我们的教学模式还是以教师为主的教学型模式,学生的会计论文写作能力难以提高。
二、课题研究模式的内涵和在会计毕业论文设计中的运用
研究性教学法是用类似于课题研究的方法来进行教学,以突出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为最终教学目标,以知识的学习为手段的一种素质教育方法。笔者认为,课题研究模式是研究性教学法的具体实践模式之一,该方法的应用可以大大提高会计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的质量。
1、课题研究模式的意义
课题研究模式是指学生自主进行课题研究,或者参与教师的课题研究,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科学学习、科学探索和科学实践的一种活动。目前,大部分高校大学生科研活动的开展都是由学校或者院系的团委来负责,难以纳入到教师的科研教学体系中去,活动开展的好坏局限于学生和团委老师的科研水平。而高校硬件设施完善,如图书馆、网络资源、期刊等,课题研究模式可以充分利用学科综合、教学资源和人才的优势,尽大效率的利用高校资源。
2、课题研究模式实施的条件
高校教师一般都肩负着某些科研项目,为学生参与科研活动提供了可能。让会计学生课题研究,一方面可以带来新的思想火花,帮助教师顺利完成课题研究;另一方面,学生可以获得在传统教学中得不到的宝贵经验,对会计理论研究前沿和会计实务有基本的涉及,对会计论文的选题、写作流程有基本把握。当然,为保障该模式的顺利进行,学校应该通过经费划拨、个人捐赠和企业赞助的方式全方位的予以赞助;制定相关政策,对相关指导教师给予工作量上的认定,对于指导学生获得成绩的老师给予额外奖励,以此吸引优秀教师的参与。
3、课题研究模式实施的经验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从1969年就开始对本科生参与科研活动给予支持,几十年来培养出一大批出类拔萃的人才。一些高校也已经将研究性教学在实践中加以运用,效果明显。如:清华大学的大学生研究训练计划(Students Research Training);上海财经大学的“本科生科研学徒计划”和“本科生学术研究资助计划”等等。湖北经济学院也早在2006年即开展团委主办的“科研实践”和“大学生科研立项计划”,本科生参与教师为主的研究小组,担任研究助理,其实质就是课题参与模式的实践形式,但这些计划大都针对工科和金融、劳保等与社会调查联系紧密的专业学生,会计专业学生参与较少。
通过本次对会计本科生的调查显示:65%的学生认为自己在科研活动中最大的困难是相关专业知识和相关科研方法的缺乏;25%的同学认为主要困难是在选题和提供科研条件上,90%的学生认为平时科研活动欠缺是造成毕业论文质量低下的主要原因。由此看出,课题研究模式的运用显得尤为必要。
三、课题研究模式的程序设计
课题研究模式应根据学生在不同学习阶段的知识基础及专业能力,进行相应的实施方案,以完成相应的实施目的。
1、第一学期:入学教育阶段(启发阶段)
学生入校后,教师可以以借助参观会计模拟实验室、会计师事务所或者其他活动,让新生初步了解会计专业的社会作用,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在此阶段,可以将会计毕业论文的写作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加以强调,让学生明白毕业论文的写作最能反映一个人的会计知识根底、理论修养、创新能力和文字功底,是素质和能力在较高层次上的综合体现。学生接受了这种教育,就会从思想上重视它,有意识地将自己的学习与毕业论文的写作联系起来。同时,可以邀请在科研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的老生畅谈科研体会,激发低年级学生的科研信心。
2、第二学期到第八学期:专业知识学习阶段
在该阶段,学生要掌握管理学、经济学和法学、会计学的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在主干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1/3学时采用公开讨论课、分组讨论或案例教学的形式,围绕课程内容讨论经济社会中的热点问题或会计的前沿问题,强化会计理论知识的应用,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查找文献资料,对学生的观点加以适当的提示、指导和总结,培养学生研究性的思维能力。经常不定期举办学术讲座,也可以引导学生自我充电,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
3、第五学期开始:课题选择与导师确认阶段
选题是课题研究成败的关键。学校可以组织会计专业教师统计自己的在研课题,也可收集其他可供用于研究性学习的课题,或者学生自主选择感兴趣的研究课题,与学生科研训练计划相结合,课题的选择应适当浅显。在论文写作训练指导中,教师可给学生有针对性的题目,并加以指导,也可吸收学生参加自己主持的科研课题和项目。让学生们在参于科研项目的过程中增加他们的求知欲和探索欲,使他们逐步熟悉从事科学研究的过程、方法和作风,培养团队合作精神,训练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巩固和提高所学知识。
4、第六学期:课题开展及专业课补充阶段
在本阶段,教师针对课题的研究方向,进一步有目标性地指导学生选择与课题相关的专业课程的学习,指导学生收集课题研究必要的相关信息,了解课题的研究目标及必备的专业知识,指导学生通过上网、去图书馆、去科研部门,了解课题的研究目标,前人的研究成果、研究方法,进行社会调查与实践,引领学生将课题研究和专业学习有机结合起来,并对课题必需的专业知识,提前自学,让学生参与课题时感受专业学习的乐趣。指导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及课题开展情况,适当调整研究的进度与计划,允许学生根据个人的能力及兴趣修改课题的研究方向,甚至重新选定课题或自定课题。
5、第七学期:课题研究阶段
指导老师引导学生深入地研究课题时,要注意阶段性检查研究的进度,及时调整研究目标,对于重点难点部分,给予更多的指导意见。该阶段非常强调研讨交流模式,研究小组首先确定研究讨论题目进行小组讨论,在充分交流的基础上,进行总结。在美国的研究型大学中,在本科一、二年级的课程中大多开设“seminar”(研讨会)的课程。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教师可以定期举办研讨会,同学之间、师生之间进行讨论,找到解决疑难问题的最佳途径。通过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使其互相学习,互相启发,取长补短,提高课题研究质量。
6、第八学期:结题及撰写毕业论文阶段
研究完成后,可以要求学生以小组讨论或其他形式交流研究成果,并对不同意见进行探讨。作为研究的一个总结性环节,对学习成果的展示可以使学生的思维过程外显化,在这阶段,通过讨论,学生可以感受到观点的冲突,从而可以更好地进行反思和评判。最后,要求学生把课题研究的全过程以及所获得的成果用文字完整地表达出来,要求研究报告要有理论、有实践、有数据、有新的学术观点或分析研究结论。学生在总结课题研究各阶段成果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完善,就可以形成毕业论文。
当前,经济的发展使会计专业表现出了既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的特点,这就要求加强对学生研究素养的培养。课题研究模式给会计专业本科生提供了科研训练机会,使学生尽早进入专业科研领域,明晰学科的发展动态,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独立工作能力、师生团队合作精神。这样,会计毕业论文写作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就能“水到渠成”。
(注:本文为湖北经济学院教学研究项目《课题研究模式在会计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中的运用》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 阎华红:高校财务管理专业毕业论文环节的改进[J].会计之友,2009(1).
[2] 陈兵:论研究性教学的本质、特征与要素[J].教育与职业,2009(3).
[3] 杨任尔、曾兴斌、黄青年:毕业论文过程中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探索[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8(1).
会计毕业毕业论文 篇7
一方面,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加入WTO后企业管理对财务管理的重视,对财务人员需求量增加。据中国财会网显示,财会人才的市场需求量仅次于营销人才的需求,屈居第二位。但另一方面,高校扩招在量上取得了较快的发展,整个社会劳动力由以前的卖方市场转为买方市场,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
笔者结合自己在企业工作的经历和接触的新的大中专毕业生,感觉到现在的会计专业毕业生在实际工作中欠缺的是:
1.实务经验和实践经验少,不经过培训和指导不能马上胜任会计工作。
2.知识面狭窄,不能独立担当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作为一名会计专业者,不仅要求有会计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还要对企业管理、审计及法律知识有一定程度的了解。
3.遇到问题无法主动、出色地加以解决,安于现状,缺少改善工作的管理建议和见解。
这其中的根本原因与会计人才“重理论、轻实践”的培养方式有关,学校培养出的人才没有实际操作经验,一些学生只会纸上谈兵。究其深层次的原因在于我国会计教育规模失控,条块分割,封闭发展,自成体系。教师知识严重老化,教学方法陈旧、死板,案例模拟现代化教学手段少,导致教学质量严重下降。
二、会计人员到企业实习的现状
在单位也曾接待过大中专院校的实习生,他们在财务室只能干些提水、扫地、跑腿的活儿,真正的会计业务根本不能让学生们碰,原因是会计岗位对一个单位来讲保密性最强,一般不会让学生实习。所以作为高校会计专业最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各种实习已深陷“困境”,流于形式。
三、高职会计人才培养对策与建议
2006年教育部颁布的《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切入点。改革以课堂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加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以期提高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这无疑是高等职业教育理念的重大变革。
会计专业应该注重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以此为契机,通过校企合作的积极探索,建立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吸纳社会、行业和企业的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进入教学过程。特别是应该结合会计专业特点和学校实际情况,构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灵活多样的人才培养模式和途径。
(一)校企共建,搭建合作平台,探索校企合作长效机制
专业为实现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应该与企业建立长效合作机制,通过开展多种形式和渠道的合作,实现校企产学研合作。
1. 建立校企合作的管理协调机构
基于互惠互利、双向共赢的思想,学院应组建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并以此为依托,积极推进校企合作。借助这个平台,企业可以从学校获取人才支持、技术支持,通过学校培训企业员工,提高企业员工的文化层次和技术等级等;学校也从企业得到了校外实习基地、资金、设备、兼职教师队伍等办学资源。
2. 建立激励机制,调动校企互动合作的积极性
为了提高教师参与企业科技攻关和为企业服务的积极性,学校应制定教师到企业参加实践进修的实施办法,要求教师必须到企业调研,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并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同时,学校也应制定相关的政策,逐步加大兼职教师的比例,使在企业具体的账目等能够在课堂、实训基地得到传授。
3. 积极寻求校企合作的契合点,努力开辟校企合作新途径
会计专业要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投资多元性的变化,在合作主体、合作层次等方面探索“多元式”校企合作办学的运行机制。要在合作主体和合作层次上不断拓展空间,会计专业要不断拓宽合作企业的范围,国有企事业单位,私营企业,外资企业和合资企业等,使学生熟悉不同性质的企业的具体会计业务,特别是通过代理记账公司,会计师事务所等单位,这些单位可以选取的部分账目,从中既能掌握账目的片断知识,又能做到资料的保密性。
(二)校企共商,调整培养方案,深化教学改革
1. 在专业设置、培养目标和规格、培养方案设计方面的合作
每年应召开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会议或进行走访,确立、调整、修订培养专业人才所需的理论和知识、技能和能力、品质和态度结构,调整修订专业教学计划、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2. 在理论和实践课程教学方面的合作
为了让学生及时了解企业的会计实务,充分体现高职特色,专业始终要把校企合作开发教学内容作为提升办学质量的重点工作来抓。首先,进行课程、教材共同开发,根据岗位技术要求开发课程模块,与企业共同开发课程和教材,甚至直接采用企业的培训课程、培训教材。其次,组织来自行业企业的会计专家给专业师生开办会计实务和企业文化等方面的专题讲座。
为强化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学校要充分利用校企合作校外基地,积极开展学生的顶岗实习锻炼。一是结合分段教育,利用课程实习的机会,让学生到代理记账公司等单位实践操作,具备真设备、真环境、真氛围、真生产的特性,提高课程实习的效果;二是在专业课程结束后,集中安排为期半年的顶岗实习,提高熟练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三是根据学生的就业去向,让学生去有目的顶岗,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实现课堂与实习地点的一体化、教学和实践的零距离对接。
(三)校企共享,资源优势互补,实现校企深度融合
1、携手共建,校企共享校内外实训基地
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培养高规格的应用型技术人才,专业可在校内与企业共建专业实训室,一是满足学生实训的需要,二是满足企业员工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的需要。同时为了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真实的感受企业的文化、职业氛围,专业应与企业合作共建校外实训基地,充分满足学生现场实习、岗位实习和毕业实习的需要,毕业生受到企业文化、企业精神、企业管理模式、质量意识、竞争意识的熏陶,培养了学生敬业爱岗的意识和无私奉献的精神,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缩短了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的适应期。
2. 优势互补,共同商榷解决教育与技术难题
会计专业教师要发挥自身科研优势,积极与合作办学企业联合开展科技攻关,为企业解决技术难题。同时企业也要参与到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实施与监控中,确保人才培养质量。
(四)校企共赢,开启就业通道,实现学生出口畅通
专业充分依托校企合作单位接纳毕业生的优势,积极联系和开拓毕业生就业渠道。借助学院已与各个合作单位建立的良好的校企合作关系,向企业输送合格的人才。
四、结语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培养新时期的会计工作人员,社会、企业、学校和学生都是受益者,这种模式拓宽了会计教育的发展空间,提高了会计教育的服务功能,促进了会计教育紧贴经济社会实际,满足受教育者的需求,以校企合作为重点,培养出了与现代产业相匹配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这种新的会计培养模式吸纳了行业、企业的教育资源,实现会计教育培训资源的共享,不断提高会计教育的办学能力和教育培训质量,推进会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培养途径优化,突出就业导向,校企结合,促进学校与行业企业共同努力,紧贴产业、行业发展水平和职业岗位需求,培养市场需要的人才,推进学生能力的发展和就业素质的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1]陈元芳.试论高职会计专业职业技能及其培养科技信息,科技信息(科技教育版).2006年,第1期.
[2]年泰英.地方高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探讨.经济师.2008年,第6期.
会计毕业毕业论文 篇8
关键词:会计专业,女大学生,就业
很多人在讨论女生学会计的问题时, 莫衷一是。我曾问过很多学会计的女生为什么当初选择这一专业, 回答概括起来:工作稳定、工作环境较好无需担心热晒雨淋, 且就业广泛, 没有条件限制等等。显然, 工作的稳定性与舒适性成为了重要因素, 加上优厚的待遇, 吸引了众多的女生。如此一来, 会计专业成为热门专业, 众多院校纷纷开设会计专业, 同时社会上会计培训犹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致使会计学生大量增长, 其中就读的女生比例超过七成。目前会计市场需求已呈现供过于求的态势, 会计专业毕业生就业竞争激烈。以往会计行业一直是女多男少, 但数据显示, 近年我国就业市场上, 很多企业对会计岗位明确提出只招男生, 可见会计女大学生求职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文章通过会计专业女大学毕业生就业状况分析, 从而提出帮助会计专业女大学生了解就业的方向, 找到满意工作的建议。
一、会计专业女大学生就业状况分析
会计本是女生的优势, 因为会计工作要求细腻、有耐心, 这都和女性的很多天性相符。正是这种“女性比男性更适合会计工作”的社会观念导致企业的会计是女性居多的现象。但近几年, 企业在用工上观念发生改变, 据调查, 在招聘现场上, 有不少单位明确只招“男会计”, 这让不少“女会计”感到很委屈。
(一) 经验不足导致就业难
会计是一门专业性和技术性很强的工作, 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 还要有相应的工作经验。很多企业在招聘会计人员时, 他们首选至少有1年以上的工作经验, 只有少数企业在招不到合适的人才时才会考虑聘请无经验的应届毕业生。显然, 会计女毕业生实践经验较少, 丰富的理论知识并没有为她们在求职时加分, 而实践经验的不足让她们处于劣势。
(二) 企业对性别取向的偏好
现在的就业市场, 部分企业一改常态, 明确只招男生, 主要的原因是:企业考虑到女大学生毕业后基本已到适婚年龄, 参加工作不久会面临结婚生子的现实, 由于生育生理的特点, 女性在这一期间生产劳动会中断, 劳动生产率会降低。尽管我国法律规定, 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 但用人单位会因此导致用工成本增加, 因此企业认为聘用女职工越多, 成本越高。
(三) 就业观念的限制导致就业难
值得注意的是, 我们所说的就业难, 很大程度上并不是绝对的找不到工作, 而是找不到“理想”的工作。相当多的女大学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有过高的期望值, 主要体现在薪酬、工作单位和工作区域等方面:一是无论男毕业生还是女毕业生, 他们期望的薪酬明显高于用人单位的薪酬定位;二是女毕业生在工作单位的选择上, 一般对工作环境和工作时间方面有较高于男毕业生的要求;三是毕业后, 男毕业生愿意背井离乡去奋斗, 而女毕业生则更多的是追求稳定, 并以在本地工作为主, 一定程度减少了就业机会, 增加了就业压力。
(四) 依赖性强制约了自身的发展
现在的大学毕业生都是90后, 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 从幼儿园到大学一切都是家里打点好, “女孩子要富养”这种观念更是导致很多女生独立性和自强性较差。眼看大学毕业了, 很多女生将就业的希望寄托在关系网上, 对父母及老师的依赖过多, 总是期望他们提供就业帮助。
(五) 高校缺少系统化、专业化、个性化的就业指导
目前人才市场中出现“有业无人就”和“有人无业就”并存的现象, 很大程度上反映了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着不适应市场需要的问题。据调查, 在上学期间完全没有接受过任何求职指导的占到调查总数的28.22%, 而大部分毕业生接受的就业指导仍然停留在传统的讲座或者课程上, 缺乏专业化和个性化。
二、对会计女大学生就业的建议
(一) 国家应出台相应措施分担企业女员工的生育成本
国家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作为宏观调控的主体应出台相关的就业保护政策, 保护大学毕业生特别是女毕业生在就业中遇到的歧视。生育并不是女员工个人的事, 也不是企业单方的事, 而是关系到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大事, 因此, 生育成本本该由全社会共同来承担。国家应该主动承担起这份责任, 不单止对企业在招聘人才时无正当理由“重男轻女”加大监督查处力度, 同时更要进一步完善生育保险制度, 提高生育保险的统筹层级, 强调政府在生育保险中的责任, 减少用人单位的顾虑和负担。同时, 积极探索推行男性带薪护理假, 引导男女共同承担家庭责任, 为充分释放女性才智和潜能创造条件。
(二) 用人企业应改变观念, 平等用工是企业的社会责任
企业的存在, 绝不能仅仅以赚取利润为唯一目标。除了赚取利润以外, 企业还应该服务社会、创造文化、提供平等就业机会等, 换句话说这也是企业的社会责任。显然, 企业在招聘过程中的性别歧视、设置不平等的用工条件和限制女员工生育年龄等, 这些都是逃避应承担的社会义务。从短期看, 企业聘用男性员工是可以不必承担因员工生育而休产假的工资费用和找人替岗的额外费用, 似乎节约了用工成本, 使企业利润最大化。然而从长期来看, 这种歧视的存在从经济学的角度讲并不能为企业带来利益:企业的形象遭受损失, 实施就业性别歧视的企业必须承担“不承担社会责任”等恶名, 这对企业的发展是一种无形资产的损失;其次, 企业可能错失拥有优秀人才的机会;实施就业性别歧视的企业在市场中的核心竞争力会受到来自于市场的惩罚, 承担额外的机会成本和惩罚成本。
(三) 高职院校应做好就业指导
现在很多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往往是在学生离校前进行仓促上阵的, 但这种“快餐式”的培训收效甚微。很多学生在校期间一直不知道学什么、毕业后干什么, 学习方向不明确, 就业意识淡薄, 就业目标不清晰, 直到毕业才发现自己没有学到技能, 缺乏底气, 就业自然就困难。针对这种情况, 高职院校可以在学生的整个就读期间进行分步指导:第一学年新生入学后, 进行职业定位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让学生进校就知道自己的专业性质, 以后会从事哪些职业, 在校应该掌握哪些知识和技能, 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对专业的兴趣及认同, 还可以使学生养成正确的就业观念, 促进专业学习;在第二学年, 学校应以职业道德和职业行为教育为主, 结合社会教育、人际交往、公共关系等, 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行为, 学会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这一点非常重要, 与学生今后职业生涯关系密切;最后一学年, 主要是对学生进行就业教育, 主要包括求职面试技巧、就业政策、就业法律、企业文化、团队精神及创业教育等方面, 目的为学生在实习之前对就业形势和市场有所了解, 使学生增强职业竞争力, 帮助学生提高求职成功率。
(四) 会计女生应改变就业观念, 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面对会计这一行业激烈的就业竞争: (1) 女大学生应改变“把就业寄托在亲朋戚友关系上”的观念, 克服依赖心理, 增强独立自信心。要立足现实, 建立合适的就业期望值, 做好从基层做起的准备, 消除“薪资、地域”等想法的局限。 (2) 会计女大学生要提升自身综合素质, 充分发挥女生细腻、有耐心等与专业相符的优势, 在校期间努力学好专业技能, 增强就业竞争力。 (3) 因会计是一门岗位针对性强、技能性强的专业, 这就决定了会计岗位需要工作经验, 为此要在实操能力、专业素质上下大功夫:在校期间可以利用寒暑假期到会计师实务所、企事业单位等实习, 到真实的工作环境中进行各种经济业务的账务处理以及会计核算, 积累工作经验;同时, 女大学毕业生只有不断适应变化着的会计制度, 不断掌握新的会计手段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才能将自身的优势转化为现实的职业优势和竞争优势。也只有这样, 才能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李雅詀.会计学专业女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J].南方论刊, 2009, (12) .
[2]谭花蓉.从经济学的角度看女大学生就业中的性别歧视[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2010, (4) .
会计毕业毕业论文 篇9
关键词:就业,能力,做法
目前会计类大学生就业形势表现在:首先,不少企业在接收应届毕业生需要从业资格证书,如财会类专业的招聘底线至少也是初级会计师。即使用人单位聘用你,还要接受企业观察,一开始一般不会就职于会计岗位,大多从出纳做起,起点低,工资也低。其次,和其他专业一样,就业难是大学扩招的必然结果。在如此严峻的就业环境下,如何使自己在人才济济的就业市场中脱颖而出?从几年的毕业生顶岗实习和追踪调查工作中,可以从以下途径提高高职会计专业学生的就业能力。
1 加强对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职业生涯规划是现代管理科学理论中一门崭新的开发潜能、强化潜能的科学。它将管理学、社会学、心理学与时事政治、就业形势等多方面知识相融合,帮助学生更深入地探究开发个人能力,确切精准地认识社会,在分析个人和外部环境因素的基础上,对个人兴趣、能力和个人发展目标有效规划,以实现个人发展的成就最大化为目的而做出的行之有效的安排。(1)机会是给有准备的人的,我们从大一第二学期开始开设《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该课程目的在于帮助大学生明确努力目标,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为就业打好坚实的基础。
2 证书先行
会计从业资格证是指具有一定会计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员从事会计工作的资格证书,是从事会计工作必须具备的基本最低要求和前提条件,是证明能够从事会计工作的唯一合法凭证,是进入会计岗位的“准入证”,(2)是从事会计工作的必经之路。它是一种资格证书,是会计工作的“上岗证”,不分级。由于会计是一项政策性、专业性很强的技术工作,会计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如何,直接影响会计工作的质量,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必须具备必要的专业知识,因此凡是从事会计工作的会计人员必须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取得从事会计工作的“敲门砖”。会计专业本身要求就比较强,因此,高职学生考取各种财会资格证是十分必要。每人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结合未来职业目标,考取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如初级会计师资格证、初级注册会计师资格证。当然对于有志于想到海外上市公司工作,设法考取国际注册会计师证。我们学院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每年组织专业老师办相关辅导班对资格证书考试进行考前辅导,通过率为46%。
3 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
在《能力的内涵》一文中,我们将「能力」区分为「学习能力」、「执行能力」与「专业知识」三类,其中,尤以学习能力为其他能力之基础。因为学习能力就是学习的方法与技巧(并非是学到什麽东西),有了这样的方法与技巧,学习到知识後,就形成专业知识;学习到如何执行的方法与技巧,就形成执行能力。所以说学习能力是所有能力的基础。(3)财会专业是一门实践很强的专业,对财务人员的实际操作能力要求十分严格,而在学校的学习大多是些理论知识的学习,学习成绩再好也不能说明你是个优秀的财会人员。所以我们对毕业生在最后一学期都要求到企业进行顶岗实习,通过顶岗实习锻炼同学们的实际操作能力,为就业做准备。学院还成立专业热线,对同学们在顶岗实习或毕业后遇到的一些问题由专业老师给予解答帮助。每年邀请优秀毕业学生回校和在校大学生座谈,以他们毕业后亲身体会给予在校学生一定建议和忠告。我发现这种现身说教比老师给他们强调效果要好得多。
4 调整心态,从底层做起
作为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一定要认清并接受这个事实,不要再挑肥拣瘦,避免陷入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境地。因为一个正规单位的财会人员是要和单位上上下下各部门都要打交道的,所以,良好的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决定了你能否迅速的适应工作岗位。这里,适应能力包括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的主动性,融洽地协调人际关系等。这点由于我们已经要求学生最后一学期必须下企业顶岗实习,实习动员会上给同学们强调这点,同学们把下企业作为学习任务而不是将来就业来对待。同时顶岗实习给同学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了解未来工作性质和环境的机会,对他们正确评价自己能力和对未来工作有了一个良好的心态。
5 培育认真细致工作作风和优秀的道德品质
财会工作琐碎,几乎每天要进行大批量的数据处理,即使一个小数点的错位都可能造成巨额的损失,所以认真细致的工作作风是基本的素质要求,粗心大意的人不适合财会岗位。诚信是会计从业之本,道德品质是财会人员的“灵魂”。财会工作每天接触大量现金,如果没有诚信的道德品质,给自己和单位造成损失就在所难免了。另外如今发展速度如此之快,要适应自己的专业,仅有学校专业课程学习是远远不够的,就要学会终身学习,不断充电。同时要拓展自己的专业视野,适应社会对专业技术人员多元化知识结构的要求,所以,如果能够在精通本专业的同时,多涉猎一些和财会工作相关的知识,不仅能让你在以后的工作中如鱼得水,更能在应聘时让招聘单位对你刮目相看。
根据财会人员的从业特点,我们建议高职学生辅修一些经济类相关课程:比如税收、金融、财政、市场营销、企业管理、国际贸易等现代管理科学和社会科学方面的知识,更要熟练掌握计算机和一门外语,尤其是应运英语。这些方面的知识和素质我们通过《会计职业道德》课程学习以及会计协会这样的学生社团来加强渗透。在社团活动中规定相关的主题,潜移默化渗透同学们思想中。
参考文献
[1]吴霞.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思考[J]成才之路,2009(5).
[2]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N].第38条.
会计毕业毕业论文 篇10
随着现代经济社会对会计人员的要求日益提高, 为培养更多的技能型、应用型会计人才, 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教学进行了包括教学模式、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等一系列的教学改革。通过建立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毕业生学业评价体系, 一方面可合理评价学生学业完成情况, 评定教学改革成效, 实现提高教学质量旳目的。另一方面可推动高职院校会计教学理论创新, 从而为实证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二、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毕业生学业评价体系的构建
( 一) 构建依据
为构建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毕业生学业评价体系, 首先需选择适合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国外关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种类较多, 主要有双元制模式、CBE职业教育模式、TAFE模式、综合专业培养与综合培训模式、“工读交替”培养模式、“合作教育”模式、“教研产合作”模式以及“产学合作”培养模式等, 国内关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主要从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两方面展开, 其中, 理论方面主要集中在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和构成要素的研究, 较具代表的有曾令奇 ( 2006) 、李国志 ( 2008) 、朱小平等 ( 2010) 、周国烛 ( 2011) 等。实证研究方面, 主要有工学结合模式与校企合作模式, 较具代表的有齐振彪 ( 2002) 、刘晓 ( 2003) 、冯伟国 ( 2006) 、廖克玲 ( 2007) 、靳晋 ( 2011) 和纪东 ( 2012) 等。
“岗课证赛”四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通过以岗带学, 以证促学, 以赛助学, 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首先, 通过创建以会计工作流程为依据的模块化课程体系, 加快高质量实训基地的建设, 提升教学质量。其次, 通过对学生开展“双证式” ( 即会计从业资格证、毕业证) 教学, 突出会计教学过程中的“以赛强技”课程特色。第三, 通过加强" 双师型" ( 即讲师、会计师) 教师队伍的建设, 为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研究提供师资保障。
( 二) 构建意义
基于“岗课证赛”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毕业生学业评价体系, 无论对用人单位还是毕业生均有重要意义。首先, 通过构建学业评价体系, 将 “岗”、“课”、“证”、“赛”深度融合, 毕业证与会计从业资格证双证考核, 职业资格考试及各类职业技能竞赛并重, 促使学生改进学习方法, 提高学习兴趣和效率, 实现学校教育与会计岗位的“无缝对接”。其次, 构建毕业生学业评价体系, 有利于用人单位全面了解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毕业生的综合素质, 合理评价毕业生学业水平, 有利于毕业生在应聘求职时能更好的展示自己的所学与专长, 也有助于提高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教学质量, 为社会培养更多更优秀的会计专业人才, 还可为企业加强岗前培训和降低人力资源成本提供便利, 为毕业生就业减轻压力。
( 三) 构建原则
1. 针对性原则。即“以职业岗位能力为本位”, 结合课程考核、职业资格和技能竞赛, 针对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职业性、前沿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特点进行构建。
2. 可行性原则。基于国内外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经验, 借鉴国内外已有的学业评价体系研究成果, 充分考虑会计专业的独特性和研究数据的可得性, 构建评价体系。
3. 市场性原则。构建学业评价体系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学生学业水平, 使学生具备较强的市场就业能力。因此需以就业市场的需求为导向。
( 四) 构建方法
基于“岗课证赛”四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 在建立总目标层的基础上, 选择岗位能力、课程考核、职业资格、技能竞赛为四大分指标层, 并根据不同分指标层的特点, 细分成17 个基础指标层, 最后针对每一基础指标层的指标, 明确规定具体评分标准, 分别赋值。
三、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毕业生学业评价体系的构建及指标分析
( 一) 评价体系构建
遵循构建原则, 运用合理的构建方法, 以合肥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构建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毕业生学业评价体系如表1 所示:
( 二) 指标分析
1.“岗”的指标。“岗”的指标分校内仿真实训和校外顶岗实习两大模块。
( 1) 校内仿真实训。会计基本技能实训指标主要包括对会计岗位工作任务内容、流程、环境和工具等的认知实训, 会计基本操作技能实训和会计规范训练等。若综合评价为优秀, 则赋予分值为6 分。分岗位单项实训指标主要包括出纳岗位、会计核算岗位、财务管理岗位和会计监督岗位。其中, 出纳岗位主要进行出纳业务操作、会计职业认知等; 会计核算岗位重点考核学生对于成本计算、会计业务核算、纳税申报与纳税筹划等知识的掌握情况; 财务管理岗位主要考察学生企业财务管理能力和会计信息化的运用能力; 会计监督岗位重点对审计知识进行实训。通过四个岗位的实训, 综合评价为优秀的可以得到6 分。会计综合实训指标主要包括手工操作和计算机操作两个模块, 主要考察学生的日常业务处理、期末业务处理和会计报表的编制及生成, 综合评价成绩也分为优秀、良好、及格与不及格四档, 并分别赋值。
( 2) 校外顶岗实习。在校外顶岗实习指标中, “用人单位意见反馈”可通过毕业生实习情况调查表的方式予以考察, “毕业论文/毕业设计”可由实习指导教师根据完成质量予以评分。
2.“课”的指标
通过分析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毕业生在校期间 ( 两个学年) 奖学金获得情况, 综合分析毕业生学业水平。因在分值的赋予上, 除了表1 中所列评分标准, 对于连续两年一等奖学金获得者或同时获得两项以上 ( 包括两项) 奖学金的学生, 其分值可在原定基础上再加2 分。
3.“证”的指标
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学生除了要进行必要的专业课程与基础课程的学习, 通过各类资格证考试成绩也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其学业水平。目前, 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学生必须取得的资格证如大学英语B级证和省级计算机一级证, 另外, 高职院校鼓励学生参加会计从业资格证、助理会计师证和CET -4/CET -6 等的考试, 这也是毕业生应聘求职时提升自身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条件, 因此, 对于不同“证”的指标, 分别赋予4 ~8 分。
4.“赛”的指标
高职院校在实施实践教学项目过程中, 通过参与或开展各类专业项目比赛, 如会计技能大赛、会计知识竞答、ERP竞赛、数字书写比赛、会计分录比赛等, 以其取得的成绩, 分别赋值。如上述比赛参加多项, 有的获奖有的未获奖, 可以累加 ( 最高不超过10 分) 。
四、结语
综上所述, 通过构建适合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毕业生学业评价体系, 客观反映毕业生的学业水平, 既可为实证研究会计毕业生学业完成情况提供依据, 也有助于合理地评价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教育教学质量。同时, 通过综合考虑社会需要, 及时收集用人单位的反馈意见, 可以适时调整评价体系, 优化课程结构, 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从而促进会计专业教学改革, 为社会培养更多应用型、技能型会计专业人才。
摘要: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毕业生学业完成情况的研究一直备受关注。基于“岗课证赛”人才培养模式, 在充分考虑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特点的基础上, 构建系统的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毕业生学业评价体系, 从而为实证研究提供依据, 也有助于高职院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为社会培养更多更优秀的应用型和技能型会计专业人才。
关键词:学业评价体系,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姜士伟.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内涵及构成[J].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8 (2) .
[2]李艳娥.关于“岗证课”深度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J].职教论坛, 2011 (29) .
会计毕业毕业论文 篇11
亚马逊创始人
杰夫·贝佐斯(Jeff Bezos)
2010年,普林斯顿大学
演讲亮点: 在你80岁时某个追忆往昔的时刻,只有你一个人静静地对内心诉说着你的人生故事,其中最为充实、最有意义的那段讲述,会被你做出的一系列决定所填满。最后,是选择塑造了我们的人生。为你自己塑造一个伟大的人生故事吧!
苹果公司创始人
史蒂夫·乔布斯(Steve Jobs)
2005年,斯坦福大学
演讲亮点: 记着你总会死去,这是我知道的防止患得患失的最佳办法。赤条条来去无牵挂,还有什么理由不随你的心?!你的时间是有限的,因此不要把时间浪费在过别人的生活上。不要被教条所困——使自己的生活受限于他人的思想成果。不要让他人的意见淹没了你自己内心的声音。最重要的是,要有勇气跟随你的内心与直觉,它们好歹已经知道你真正想让自己成为什么。其他的,都是次要的。
囧叔
乔恩斯·图尔特(Jon Stewart) 2004年,威廉玛丽学院
演讲亮点:大学是用来完成的,而人生是用来体验的。
怎样才能知道哪条路才是能够实现自己理想的坦途呢?老实说,你不会知道的。接受这一事实会极大缓解你生活中的焦虑。在大学里你知道如何取得成功。每个人都知道需要多少学分才能毕业,什么时候该用功,哪门课可以选来凑数。你知道怎样才能进入这所学校,你也知道怎样才能从这里毕业。但生活中,很不幸却又让人兴奋不已的是,再也没有必修课了,生活中都是选修课,你有无数条路可以选,结果永远是不确定的。所以,如果说我能给你什么有用的建议的话,那就是,大学是用来完成的,但生活却是要体验的。所以,别在乎你的成绩,别在乎结果成功与否。成功的定义五花八门,你会找到属于你的成功,再也不需要别人给你打分,而是靠自己的内心去评判。爱你的工作并在其中出类拔萃。现下,能力是稀缺物品,放手去闯荡吧。
FaceBook 首席运营官
谢丽尔·桑德伯格 (Sheryl Sandberg)
2012年,哈佛商学院
演讲亮点:当我要离开Google的时候,好几家公司请我去做CEO,但是我去了Facebook做COO(首席运营官)。那时有人问我为什么要去给一个23岁的年轻人打工?
职业发展通常会被比作爬阶梯,但我认为这个比喻不再恰当了。在越来越扁平的世界里,这种说法是没有意义的。在这个新世界里乘风破浪时,你能依靠的不是你是谁也不是你的学位。你要依靠的是你的知识。你的力量不会源自你在公司的位置,而来自于信任和尊敬。你会需要天赋、技能、想象力和视野。不过最最重要的是,具有真诚沟通的能力,既能鼓舞你身边的人,又能聆听他们的建议,在每一天的工作中不断学习和进步。
作家、历史学家
约翰·沃尔什(John Walsh)
2000年,惠顿学院
演讲亮点: 一次只做一件事情,全力关注你每一次的经历,绝不要被别的声色之物和其他想法、任务分心。一旦分心了,引导你的注意力重新回到你做的事情上。我不是在反对学习多个学科的众多知识,我所警告的是分心与干扰,无论是你主动招惹的,还是让它发生的。在棒球场上,得分高的击球员对此有更深体会:他们谈的是“专注”,他们把它看得跟力量一样重要。在心理学家的描述中,高技能的攀岩者、网球运动员、钢琴家已经超越了专注,达到了他们所称的经验之“流”,那是一种跟岩石、网球或音乐融为一体的感觉,“我与它”已然消失,跟任务合二为一,给人以更高水平的愉悦体验,而不仅仅是成功地完成了任务。我有这种体验,虽然很少,但来得还不算迟,或许你也有这种体验,这是一种最高形式的快乐。如果你一次专注于一件事情,你就会有更多这样的体验。
电影制片人
迈克尔·奥斯兰(Michael Uslan)
2006年,印第安纳大学
演讲亮点: 你必须相信你自己,对自己的工作充满信心。当我们的第一部电影《蝙蝠侠》创下史无前例的票房纪录时,我接到了艺术家联合会会长的电话,他在数年之前曾说我疯了。如今他说:“迈克尔,我给你打电话祝贺《蝙蝠侠》的成功。我总说你是一位有远见的人。”你看,关键在这里,当他们说你有多差,你的想法有多糟的时候,不要信他们的话,同时,当他们告诉你你有多么了不起,你的想法多美妙时,也不要相信他们。你就只相信你自己,这样你就能做好。还有,那就是,不要忘记推销你自己和你的想法,左右大脑你都得用。要能经受得住挫败,这是被好莱坞每一家制片厂拒绝过的人的经验。你必须去敲一扇扇的门,直到指关节流血。大门会在你面前砰然关上,你必须重整旗鼓,弹去身上的灰尘,再敲下一扇门。这是实现你人生目标的唯一办法。
商人
大卫·L·卡尔霍恩(David L. Calhoun)
2005年,弗吉尼亚理工大学
演讲亮点: 我在GE为一个名叫杰克·韦尔奇的家伙工作了20年。他既是一位伟大的领导者,也是一位伟大的导师,过去是,现在也是。如果我必须找出那些年里他充满激情地对我说的最主要的话,那就是:自信是最重要的,它是成功必不可少的,是所有在其他多数方面才能也许大相径庭的伟大领导者的共同特征。
如何获得自信?培养你特有的自信的秘诀是什么?首先,你必须下决心每天都通过你的工作和家庭生活去获得智力、道德、技术与专业上的提高。你需要每天问自己:我是在加速前进还是在后退?我还在学习吗?我是在每天重复做同样的事情或就像奥蒂斯·瑞汀所唱的那样,“坐在海湾的码头上,看潮起潮落”?对学习的渴望是不受年龄限制的。培养自信的另一个重要途径是寻找并解决最难做的工作,最棘手的科学、工程或管理方面的难题。
商人
厄尔·巴肯(Earl Bakken)
2004年,夏威夷大学
演讲亮点: 无论怎么考量,大黄蜂从空气动力学上讲是最不健全、最不应该会飞的动物。但是,这种小生物有着像涡轮喷气飞机一样的翅膀,能够带着它圆乎乎的身体飞到任何植物的花蕊上去采蜜。大黄蜂是最坚韧的生灵,它们不知道它们不能飞,因此它们只管嗡嗡地把翅膀扇个不停。千万不要屈服于悲观。不知道你不会飞,你会飞得像鹰一样高。不要到头来埋怨自己因为自己太懒或太怕高飞而无所作为。做一只大黄蜂!飞到天上去!你会做到的。
演员
布兰德利·惠特福德(Bradley Whitford)
2006年,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
会计毕业毕业论文 篇12
(一) 会计专业供给与需求失衡
会计专业吸引着成千上万的学生。根据目前的人才市场情况来看, 会计专业如今变得越来越热门, 各高校招收的会计专业相关的学生数目过大, 所以才导致了会计专业失衡。同时我国目前严重缺乏高级别的会计人员, 而大多数毕业生都属于初级会计, 所以这也是为什么大多数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
(二) 毕业生缺乏准确的定位
第一, 就业眼光太高。很多毕业于高职院校的会计毕业生往往不愿意从最底层的会计工作做起, 比如很多学生不愿意从事底层超市收银想直接进入就企业中层工作。这也是导致会计专业就业压力逐年增大的一个原因。第二, 现实与展望落差太大。很多会计专业学生在学校缺少实践, 没有参加实践性的工作, 以为参加工作就是坐办公室, 发现事实并不如此, 大多都是基层出纳和收银工作。显示与当初的展望落差太大, 不愿意从最基层做起, 这逐渐增大了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压力。
(三) 高职学生综合能力不达标, 缺乏竞争力
人才的质量由学生自身的综合能力决定, 企业缺乏的是工作能力强, 办事效率高, 综合能力强, 同时具有团队协作能力, 拥有敬业精神的人才。但是我们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 只是掌握了最基本的专业知识, 却缺乏实践。另外, 很多高职院校培养目标并不明确, 我们应该以使用和可发展性为办学目标。
二、促进高职会计专业毕业生就业的相关建议
(一) 适当控制招生的规模, 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根据目前的国内高校招生情况来看, 高校的盲目扩展已经严重滞碍了高等教育的发展。为了保证人才的需要, 相关高职院校必须按照社会的需求和自身学校的办学条件, 招进合适数量的会计专业学生。
(二) 教育方法改革
高职院校一定要进一步提高认识, 把教育部门的教育改革工作放在第一位, 务必落实职业教育的教育目标。由于高职院校的大部分学生毕业后所从事的工作大多属于基层和第一线, 所以对于会计专业的基础知识用得比较多, 而对于部分运营管理知识很少, 高校应通过模块教学的方式, 突出能够加强对专业知识能力的培训, 逐渐实现课堂与职位要求零对接。在教学模块的设置中, 要突出所学知识的重点和难点, 对于可能在岗位中出现的频率较高的知识, 一定要突出重点加强教学和练习。
三、加强学生就业指导
很多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学生缺乏认清自己的能力, 作为学校, 一定要加强对学生就业的指导。首先加强学生对创业知识能力的培养, 很多学生对自己的评价过高, 往往没有认清社会现实, 而且缺乏社会实践经验, 缺乏自信。其次, 对于部分毕业后可能自己创业的学生, 但是很多学生对于国家的相关优惠政策并不了解, 无法成功的创业。所以作为学校, 应该在学校期间就对学生的就业知识和创业知识加强培训, 从各方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帮足额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 端正就业选择时的态度。
四、加强学校与企业合作
我们可以根据社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 根据所需人才的类型, 参照职业的要求, 学校和企业可以制定共同的计划, 制定专业的人才培养计划。很多高职院校也已经先行尝试, 并且获取了一定的成果, 其他高职院校可以效仿。为会计专业的学生毕业就业铺路。
五、学生准确定位自己
很多学生在选择就业的时候, 就业态度不端正, 没有及时改变自己的择业观。由于会计专业是一种专业性比较强的专业, 所以, 广大的会计专业学生应该不断的强化自己的专业技能, 提升综合能力, 在生活中, 要多实践。在会计专业的模拟手工做帐中, 努力学好如何填制凭证和登记在账簿上, 学会基本的编制报表。在学习电算化的时候, 要学好相关的业务处理程序, 掌握如何操作计算机的基本操作, 为毕业后的就业打下坚实基础。同时, 作为一名学生, 也要关注国家相关政策, 使自己专业的市场更加了解。还要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一定要清楚如今社会需要的是具备高素质的综合人性的人才。这样才能在就业选择的时候, 能够坦然面对企业的挑选。
六、创建课程新模式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社会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新领域, 涉及到财务会计方面的工作也越来越多, 与会计相关的政策和法规也在不断的改进和更新, 但是就我国珠三角地区的情况来看, 传统的高职院校在在教学的时候, 仍然采取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 没有及时更新教学知识。我们应该应用课程新模式, 在教授学生专业知识的同时, 注重引导学生参加会计工作实践, 让学生从工作中体会专业所需要的综合能力。这样学生才能在以后的学习中, 更加清楚的知道如何学好专业知识。同时进行系统化的教学, 让学生学会将知识系统化的应用在工作中去。
七、珠三角地区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就业数据调查表
根据《中国大学生就业》, 我们得出近几年高职会计专业学生毕业就业的相关调查。
八、结语
根据以上分析, 为了提升高职会计专业就业率, 我们应从学校出发, 根据市场情况, 招录适当数目的会计专业学生, 教育计划和教学目标出发, 培养一批专业的会计人才, 同时正确引导学生, 正确引导学生就业, 学生家长也应帮助学生, 根据自身情况, 一步一步规划自己的职业。
摘要:随着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 各行各业对于会计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 中国的会计已经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但是会计专业的毕业生就业也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 高职院校的会计专业毕业生也是人们所关注的一个热点。本文主要针对高职会计专业的毕业生就业问题以及相关对策进行简单的阐述。
关键词:会计行业,高职院校,就业前景,会计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会计毕业毕业论文】推荐阅读:
会计毕业生自我鉴定-会计毕业生自我鉴定 会计本科毕业自我鉴定08-25
会计毕业前景论文06-12
会计的毕业论文10-15
会计专毕业论文09-14
绿色会计毕业论文07-31
会计毕业论文格式09-27
会计中专毕业报告07-12
会计毕业实习总结10-20
会计学毕业论文08-10
会计信息管理毕业论文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