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学专业毕业论文

2024-10-01

会计学专业毕业论文(精选12篇)

会计学专业毕业论文 篇1

会计作为企业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需要与其岗位相适应的、高素质的会计人员承担, 这些会计人员主要来自于高等院校培养的毕业生。因此, 高等院校会计教育的状况直接影响我国会计工作的状态和水平。然而, 我国高等院校的会计教育正饱受实业界的批评, 很多企业家、经济学家和企业高层财务人员普遍认为, 目前的高等院校会计专业毕业生很难直接满足各层次的会计工作需要。会计是供需量较大的职业之一。虽然会计工作的需求量较大, 但会计专业的高校毕业生每年增长量超过了社会需求量, 会计专业毕业生还是存在着找工作难的现象。企业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会计专业毕业生, 从有关招聘信息中可以看出, 用人单位倾向于选择那些具备一定实践经验、能够合理运用税务法规、财务技术、会计准则的会计人才, 这说明我国会计专业毕业生在专业素质能力上与用人单位对会计人才的需求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一、会计专业毕业生供给与需求分析

(一) 会计专业毕业生供给情况

据教育部统计, 2005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为338万人, 失业数约93万人, 占总人数的27.5%。可以看出每年约有30%左右的毕业生累计失业, 从而使高校毕业生失业人数逐年增长。从1999年高校扩招以后, 会计专业的毕业生逐年增加。笔者统计了2005~2008年全国会计专业毕业生情况。详见表1。

资料来源:由中国会计年鉴计算得到。

从表1可以看到, 2005~2008年我国高等院校会计专业毕业生仍呈现出较快增长趋势, 2005年会计专业本专科毕业生为79523人, 2006年为105714人, 2007年为112740人, 而到2008年这一数字为189373人, 是2005年的2.68倍。在会计专业的毕业生中, 专科生仍然占较大比重, 2005为63.73%, 2006年为68.21%, 2007年为67.02%, 2008年为76.41%, 说明会计专业专科毕业生的人数增长较快。

(二) 会计专业毕业生需求情况

根据人事部人才市场公共信息网《2007年四季度全国部分人才市场供求情况及分析》, 2007年第四季度, 全国部分人才市场共有35万家单位参加招聘, 提供招聘岗位322.9万个, 登记求职812万人, 职位供求比为1:2.51 (职位数为1, 求职人数为2.51, 下同) 。按照单位性质排名前4位的是:私营和个体企业、国有企业、外商投资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分别占招聘单位总数的44.2%、16.2%、15.1%和12.4%。职位需求中, 对研究生学历的需求占5.8%, 本科学历的占44.1%, 大专及以下学历的占50.1%。数量显示, 在职位供求中, 大专及以下学历的比例增加, 说明某些职位, 特别是建筑、市场营销、计算机、企业管理、财会等职位大专及以下学历者较受欢迎。第四季度, 人才市场各专业的职位供求比都在1:2到1:3之间, 其中排在前十位的专业中, 行政管理、财会专业延续上个季度的高供求比。

从总体上看, 尽管近几年就业矛盾比较突出、就业困难, 但在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 特别是一系列政策措施相继出台, 有力地促进了高校毕业生就业, 会计专业总体就业率始终稳定在80%左右。从不同学历毕业生的就业率看, 研究生就业率变化不大, 本科生和专科生就业率均有提高。会计专业毕业生的供求比仍然处在较高的比例, 说明会计专业的毕业生供大于求。在对会计专业需求的单位中, 私营企业需求量较大;在对会计工作岗位的需求中, 大多数企业需求的是会计基本核算岗位。表2基本反映了目前用人单位对会计专业的需求情况。

资料来源:高晶、何卫红, 《会计专业市场需求调查及对会计人才培养的启示》。

从表2可以看到, 用人单位对会计岗位的要求较高, 上述岗位基本上都是要求有一定的工作经验才可以完成, 刚毕业的大学生很难从事上述工作。

二、会计专业毕业生供给与需求差异的原因

(一) 政府与社会因素

近几年高校连续扩招, 录取率大幅度增高, “升学难”问题解决了, 但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需要的增长远低于劳动力的增幅, 出现了就业率与录取率相差较远的情况, “升学难”就转向了“就业难”, 而解决“就业难”比解决“升学难”更为棘手。随着高校的扩招, 会计专业无论是招生数, 还是在校生数都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

由于我国幅员辽阔, 地域之间诸多方面差别很大。大中城市对会计人才的需求总是有限的, 竞争相对激烈, 但高校毕业生一味青睐于经济发达的大中城市及改革开放较早的沿海经济区, 不愿到中西部欠发达地区, 而西部地区及县级以下基层单位往往需要会计人才的支持。另外, 用人单位盲目追求名牌高校毕业生, 过分看重工作经验, 对生源地域及性别也有较高要求。而高校会计专业毕业生往往高估了自己的理论知识水平, 倾向于选择好地区、好岗位、高薪酬, 总想一步到位, 总认为上了大学就是人才, 只有留在大城市, 进入机关、事业单位才算“有出息”。这直接导致了会计专业毕业生供需差异的产生。

(二) 高等院校因素主要包括教师配备、实践教学及培养体制方面的原因。

一是教师的业务能力不强。我国目前高校会计专业的教师, 包括那些在国内国际上很有名气的专家级教师, 很多人没有会计工作的实际经验, 大部分是从高校到高校的“学院派”。他们对相关的会计理论非常娴熟和深厚, 但其中很多人连起码的会计实务操作都不会, 更谈不上教给学生实践经验。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方式、实务能力、责任心、专业知识等方面都存在很大意见。如果详细考证对教育方式呆板的判断, 将有更多基于教师教学仅仅局限于教材知识, 没有很好地结合会计工作的实际案例。因此, 会计专业教师的实务能力和处理问题的水平, 是影响学生社会适应能力不足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是实践教学环节薄弱。目前, 在很多高校会计学专业中, 都开设了一定的实践性教学内容, 但实践性教学的课时严重不足, 不能满足实践性教学的需要。如安徽建筑工业学院2006年会计学本科培养计划, 总教学时数为2469学时, 实践 (包括习题、案例、上机、课内实验) 教学时数为l20学时, 占总学时的4.86%, 第一课堂实践性教学为33学时, 占总学时数的1.34%, 第二课堂实践性教学环节为9.50学时占总学时的0.38%。实践性教学环节占总学时的比例为6.58%。实践性教学环节课时明显偏低。

三是培养体制的缺陷。目前会计教学课程体系基本上由五部分组成, 即:政治思想品德类课程;基础教育类课程;专业基础类课程;专业主干类课程和专业类辅助课程。这种体系存在着较为突出的问题, 表现在其对会计专业的课程设置缺乏理论依据, 课程科目设置过细, 课时分散, 造成内容严重重复, 而对于某些教学内容不够重视, 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三) 毕业生自身因素

把所学的会计理论转化为高效创造生产力的能力才是当今社会对高学历会计人才的真正要求。然而, 据统计, 会计专业的应届大学生到岗工作, 对所学专业的实际知识应用率不足40%, 而且多数学生表现出无法将所学过的知识转化成自己在岗的实际能力, 甚至有些学生连会计凭证都不会填, 编制会计报表常常觉得无从下手。另外, 有些会计专业学生单向考虑自己的择业就业理想, 用人单位的工资、福利待遇、住房、地理位置以及工作环境无不在其考虑之中, 这种不给自己合理定位而产生高期望值的盲日求高心理, 往往使自己找不到合适的用人单位。

三、会计专业毕业生供给与需求矛盾的缓解

(一) 政府与社会方面

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应尽快调整高等教育的结构, 并加以分类、分层次管理和指导, 要促使各类各级学校办出自己的特色, 制定不同类型和层次的高校质量评价体系, 以监督、评估其办学质量, 使会计人才培养的类型、层次、规格、质量与社会经济发展的水平和要求相适应。全面贯彻落实高校的科学发展观, 用科学发展观指导高校的会计教育, 并适当控制招生增幅、相对稳定招生规模, 使之与经济发展速度相适应。进一步完善就业政策, 出台某些鼓励性政策和改革就业机制。同时, 各用人单位要树立“适合的就是最好的”用人观念, 改变不切实际的人才高消费观念。

(二) 高等学校方面包括提高会计专业教师业务能力、强化实践性教学、改革教学方法等。

一是提高会计专业教师业务能力。当前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参差不齐, 各院校对在职会计教师知识更新的培训重视程度不够, 有些刚刚上岗的教师实践经验欠缺, 导致无法适应本科素质教育的需求。因此, 应加强会计专业教师自身业务素质的提高。

二是强化实践性教学, 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会计既是一门科学性很强的学科, 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不经过系统、全面的实习, 要想在短期内就适应用人单位的上岗需要是不现实的。尽管加强会计实践教学不能代替工作经验, 但通过紧密联系实际, 增加实践环节的教学, 可以使学生在走上工作岗位后能尽快适应工作需要。因此, 在会计教学过程中, 还应加强学生综合能力的训练, 使走出校门的学生在人才市场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在实践性教学中, 可以在低年级进行会计手工记账的模拟, 通过建立现代化的会计实验室, 购置各种凭证、账簿、报表、操作台等, 在课程教学的过程穿插进行手工模拟教学。在高年级进行会计信息化实验, 通过建立多媒体实验室, 以便让学生掌握会计信息化的操作技能, 以电子计算机代替手工记账。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 可以与企业联合办学, 有计划地安排学生在各学期末进行实习, 让学生参与某些实际工作, 使学生将所学的知识与实践相结合。

三是优化课程结构, 改革教学方法。目前各院校会计本科生与会计相关知识的课程设置较少, 导致会计专业的学生知识面狭窄, 只能就会计理解会计, 不能站在管理学的角度审视和理解会计。因此, 应增设与会计学密切相关的管理学课程, 构筑会计人才多元化知识结构。要成为一名合格的会计人员, 其理论知识至少应该包括:财务报表的分析和评价、成本会计、管理会计、审计、内部控制制度、会计职业道德的要求、有关财务报告的准则, 此外, 还应具有经济学、税法、经济法、统计学、信息技术与系统等相关领域的专业知识。

在我国传统的会计教学中, 理论课课程所占比重较大, 实践课时比重太低;在教材内容上, 侧重于会计准则的讲解, 而缺乏应有的理论论述与分析。这样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分析决策能力, 使得学生往往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因此, 应完善课程体系, 改革教学方式, 推行案例教学, 让学生把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于会计的“实践活动”中, 以提高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 应积极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将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到教学领域中。

(三) 学生方面高校会计专业毕业生就业要做到未雨绸缪。当进入大学学习时, 就应该为今后的就业作准备。因此, 毕业生就业成功与否不是毕业后找工作时一刹那的表现使然, 而是在校时各方面素质的积累和综合因素所决定的。

根据市场的需求及自身的爱好和条件, 有意识地从自身出发作好准备, 在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培养自己的实际动手能力, 在会计模拟手工做账的过程中, 学会填制凭证, 登记账簿, 编制报表等基本技能;在会计信息化的学习中, 要掌握会计信息化的业务处理程序, 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 使自己适应市场的需求, 为毕业后推介自己做好准备。在择业中, 要及时调整自己的就业期望值, 不要追求最美满的工作, 要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 找准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

参考文献

[1]高晶、何卫红:《会计专业市场需求调查及对会计人才培养的启示》, 《价值工程》2006年第10期。[1]高晶、何卫红:《会计专业市场需求调查及对会计人才培养的启示》, 《价值工程》2006年第10期。

[2]滕绍娟:《办好会计专业提高就业率》, 《商业经济》2004年第2期。[2]滕绍娟:《办好会计专业提高就业率》, 《商业经济》2004年第2期。

会计学专业毕业论文 篇2

一、毕业实习及毕业论文的目的毕业实习及毕业论文是本专业教学计划中最后的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通过毕业论文的撰写,培养学生综合适用会计理论、会计实务创造性地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该环节也是对学生所学专业知识的一次综合考核。对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二、毕业实习内容与时间安排

(一)毕业实习基本内容

1、了解实习企业生产经营的基本情况,企业管理组织形式和方法、企业进行内部改革等方面的情况;了解企业财务会计工作的组织情况。

2、见习企业会计核算工作的全过程,掌握企业实际会计核算的基本程序和方法。

3、了解财务管理及成本预测、控制、分析的过程与方法。

(二)毕业实习具体内容安排

1、参观企业、了解企业概况、了解财务会计工作概况

2、会计核算形式、负债及所有者权益核算

3、货币资金、应收帐款、固定资产核算

4、存货核算

5、成本核算

6、销售、利润核算

7、会计报表编制与分析

8、资金与成本管理

9、撰写实习报告

(三)实习报告要求、基本格式与结构

实习报告要求:

1、内容丰富、情况真实、资料准确,数据可靠。

2、结构合理,层次分明,重点突出,逻辑性强。·

3、实习报告必须真实反映实习单位的实际情况,严禁杜撰或抄袭现成资料。

4、实习报告的主要内容必须是财务会计专业的内容。

5、实习报告可以打印,也可手写,字数要求2 000字以上。

实习报告基本格式与结构:

第一部分:实习单位基本情况

第二部分:实习单位财会工作的实际做法

第三部份:分析评价

三、毕业论文安排

毕业论文的内容及安排如下:

(一)毕业论文选题

由各指导教师,根据确定的选题方向和选题类型拟定论文题目。毕业论文选题应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一是理论研究。针对会计、审计理论中的缺陷及经济发展所产生的新课题进行研究。如当前经济条件下,企业会计信息披露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运用所学的会计理论对上述问题进行分析等。

二是实证研究。最好采用定量分析方法对会计或审计中的某一理论问题或实际会计业务处理中的某一问题通过建立模型或采取案例分析的方式进行定量的实证研究。

三是对策研究。针对我国会计审计理论研究中出现的问题或实习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适用所学的会计理论知识提出理论上的对策或解决方案。

学生必须独立完成所承担的任务。凡有弄虚作假,袭别人成果者,毕业论文成绩以不及格论处。

(二)毕业论文答辩工作的安排

1、所有参加毕业论文的本科生,在完成毕业论文任务后,均须参加答辩,否则不予评定成绩。

2、答辩委员会下设若干答辩小组,每个小组由2-3人组成。

3、论文答辩时,先由学生自己介绍论文选题的背景、主要观点及主要内容,时间不超过10分钟。然后由答辩小组成员提问,学生当场回答问题,回答问题应抓住重点,简明扼要、条理清楚。

(三)毕业论文答辩资格审查

1、学生应在答辩开始的前一周,将整理装订成册的毕业论文成果送指导教师审阅。

2、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学生不准予参加答辩。

毕业论文有较大原则错误,经指导教师指出而未修改者。

旷课累计超过规定时间1/3以上者。

有其它严重违纪违规行为者。

(四)毕业论文成绩评定

1、毕业论文的成绩按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五级记分。

2、毕业论文成绩由指导教师、评阅人、答辩委员会分别给出成绩综合计算。指导教师评定的成绩占30%,评阅人评定成绩占20%,答辩委员会评定成绩占50%。

四、毕业论文的资料组成毕业论文资料由三大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

1、目录(按二级标题编写)

2、中、英文摘要(英文不做硬性要求)(300字以上,500字左右)、关

键词(3-5个)

摘要:是论文的概要叙述,要求短、精、完整。应概括论文的主要信息,包括研究目的、研究方法、研究成果和最终结论,其重点是成果和结论。

关键词:是指反映论文主题、观点、内容并在文中出现频率较高的词。关键词从原文中选取3-5个。

第二部分:正文(8000字以上)(专科5000字以上)

3、绪论

4、论文主体

正文是论文的主体,正文应包括论点、论据、论证过程和结论。具体格式如下:

第1章 绪论(类似于开题报告内容,可简略写)

1.1研究目的、意义

1.1.1

1.1.2

(1)

(2)

1.2国内外研究现状概述

1.3研究思路及方法

第2章

主体部分包括以下内容:(A、提出问题—论点; B、分析问题—论据和论证; C、解决问题—论证方法与步骤;)

………………………

第×章 结论与研究展望

5、结论(或结束语)

第三部分:

6、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15篇以上,其中外文文献2篇以上)毕业论文中所引用的资料须在文末中加以注释说明。参考文献主要指在论文选题及写作过程中所阅读参考的著作。以下按书、期刊、论文集等顺序对各类参考文献的书写方式进行表述:

1、袁润章.自蔓延高温合成技术研究进展.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199

4五、毕业论文的打印、装订要求

1、论文一律用WORD打印。

2、论文外行尺寸按A4标准打印装订,页码用小5号字打印在页下居中。

3、论文按页码顺序,一律在左则装订,最后加上封面、封底。

4、论文封面可自行设计,但必须包含以下内容:

(1)武汉理工大学会计学本(专)科毕业论文

(2)学生姓名

(3)指导教师

(4)论文题目

5、文字排版,以版面清晰,容易辨识和阅读为原则

(1)标题采用黑体:论文题目用黑体一号、居中方式; 第一级(章)题序和题名用黑体小二号;第二级(条)题序和题名用黑体小三号;第三级及以下(条)题序和题名用黑体小四号。

会计学专业毕业论文 篇3

关键词毕业论文;培养目标;应用性人才;现场职业技能考核

毕业环节是高等学校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犹如产品出厂前的最后一道质检,是一所高校教学质量的最终体现。目前,高职会计专业的毕业环节以毕业论文和毕业实习为两大主线。毕业实习无疑是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前全面提高实际动手能力的必不可少的一个过程,已经受到了各方面充分的肯定和足够的重视;而毕业论文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学生获得科学研究的基础训练。笔者认为,目前,我国高职学生撰写毕业论文显然背离了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亟待改革,本文以会计专业为例仅作粗浅探讨。

一、培养目标决定毕业环节的教学措施

我国普通高等教育的层次划分为专科教育、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本科教育旨在培养宽口径、厚功底的“通才”;硕士阶段则是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专业研究人才;专科教育包括了高职教育,高职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高职的培养目标重在“应用性人才”,而非“通才”,更不可能是“专业研究人才”。厚功底的“通才”和专业研究人才毕业后可能去大学、去研究所从事学术性、研究型工作,这些层次的毕业生非常需要受到科学研究的基础训练。也就是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的毕业环节必须包括毕业论文,提高其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确保这两个教育层次培养目标的实现。

但是应用性人才毕业去向具有很强的基层性,高职会计专业的毕业生主要去企业财务部门从事基层会计工作,他们必须具备与高等教育相适应的基本知识、理论和技能,以较强的处理经济业务实际问题的动手能力区别于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高职毕业生不但要懂得某一专业的基础理论与基本知识,更重要的是他们具有某一岗位群所需要的操作能力,是一种专业理论够用、操作能力强的应用性人才。毕业论文作为科学研究的基础训练适合的是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却不适合高职教育,应该从高职学生的毕业环节中铲除,以其它切合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考核方式取而代之。

现在媒体上甚至已经出现了取消本科生毕业论文的呼声,那是因为我国本科教育高中化、研究生教育本科化的趋势已经出现。高等教育在向大众化发展过程中。无法再维持其所谓“高深”的知识传授。它必须考虑在扩大门槛后,如何给素质参差不齐的新生以教育,如何把大多数学生培养成一般的人才,尤其是应用性的人才。从这个趋势来看,取消高职生的毕业论文是一件势在必行的事情。

二、当前高职会计专业毕业论文存在的问题

(一)论文质量差

高职学生的毕业论文在选题、构思和语言表达上都不能达到相应的要求。学生交上来的毕业论文不外乎两类:要么,是一篇无可挑剔且理论高深的论文。显然是从哪里通篇下载的;要么,是一篇层次混乱、主次颠倒、语句不通的论文。显然是学生自己东拼西凑、粘贴、嫁接起来的。对不少高职学生来说,他们所掌握的理论知识远不如本科生宽厚,实践经验尚未积累,而且文字组织能力向来就不是他们的强项,短短两、三年的高职学习生涯的学习重点是提高动手能力而非写作能力,要他们“论”起文来实在是力不从心。

(二)毕业论文成了例行毕业环节,失去了教学目的

如今,高职院校的毕业论文已经失去了其教学本意,仅仅是走走过场而已。学生认为,写毕业论文纯粹是为了交差。学校、老师也不会因为毕业论文不过关而真给不及格,让学生毕不了业。上一届学生把这一“诀窍”传给下一届学生,于是学生的论文写作态度可想而知,拖到最后随随便便交来一篇,不是“完美无缺”的,就是“满目疮痍”的,让老师的笔提得起、下不去。老师要是较起真来,很大一部分学生的毕业论文是不能过关的。老师又不能真让大多数的学生毕不了业,何况高职学生的毕业论文也不是老师较真就能写好的。老师只好妥协,不断地降低要求。

通过撰写毕业论文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学生获得科学研究的基础训练这一教学目的在高职院校确实成了摆设,失去了实际意义。而这个教学目的和高职院校的“应用性人才”培养目标实际上是背离的,因此,笔者认为,高职院校的毕业论文应该被取消。

三、高职会计专业毕业环节应凸显“应用性”特色

毕业环节是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环节,高职学生的毕业环节要充分体现其职业性和岗位性。毕业实习显然是高职学生毕业环节的重中之重,是对学生的理论基础、专业知识及应用能力的全面检验。高职会计专业学生的毕业实习是深入到企业的财务部门,全面了解、熟悉现行会计实务操作技能,使学生对会计工作有一个较全面的感性认识,培养学生观察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较顺利地走上工作岗位打下一定的基础。这一教学措施是非常切合“应用性人才”的培养目标的,应继续予以加强。

一般来说,学生毕业实习结束返校后,立即着手毕业论文的答辩。高职学生毕业论文取消以后,并不等于毕业环节作为综合全面检查高校教学质量的作用就消失了,应该采用一种切合“应用性人才”培养目标的方式来检验高职会计专业毕业生的岗位性和职业性。现场职业技能考核就是毕业论文的理想的替代方式。将毕业实习加职业技能考核作为高职的教学指挥棒,可以充分体现会计专业的职业性和岗位性。职业技能考核需要以实践教学为基础,需要有配套的实践教学,学生在考核之前必须受到有素的训练。

(一)以培养目标为准绳,突出高职会计教育实践特色

会计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会计专业又是一个职业化程度很高的专业,它的教学重点在于将理论运用于实践,侧重于考查学生将理论知识的转化及运用能力,还考查实际操作的准确性和快捷性,所以其实践性教学是必不可少的内容。也在会计教学体系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突出高职实践教育特色,才能更好培养应用性人才。

目前,我国高职会计教育在实践教学方面虽然有了一定的发展,但由于相当一部分高职院校办学理念难以跟上时代发展的需要,致使实践教学并未完全到位,理论教学仍占主导地位,偏重理论考核,轻视现场职业技能考核,实践教學流于形式。高职教育以就业为导向,定位在应用性人才培养,因此高职会计教育无论在课程设置、教学课时安排,还是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考核方式上都要重点突出实践,强化应用。

(二)合理设置会计实践课程,不断加大实践力度

将实践教学环节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始终。会计专业的实践性教学环节主要有:单元模拟实验、课程实训、毕业综合实训、毕业实习、毕业前现场职业技能考核。具体做法是:讲一章或一单元理论课进行一次单元模拟实验、课程结束进行课程实训、毕业实习前进行毕业综合实训、学生毕业前一个学期进行毕业实习、毕业实习结束进行职业技能考核。这样做。有利于调动学生提高操作能力的积极性。

会计实践要在整个学习阶段不间断地进行,让学生能熟练掌握会计工作的程序。从基础会计的简单业务中巩固学生的基本知识和基本业务技能,使学生能熟练、规范地填制会计凭证、登记账簿。从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的课程实训中使学生掌握各种经济业务的账务处理、熟练编制财务报告、合理核算成本。毕业之前的综合实训是为毕业实习所做的准备工作,以进一步巩固和提高学生操作技能,使学生更快地适应实习单位的会计工作。

(三)改进会计实践教学的考核办法。以现场职业技能考核取代毕业论文

会计实践教学的考核是确保实践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要制定合理的会计实践教学考核办法和实践成绩评定办法等制度,确保会计实践教学环节的教学质量。实训课的成绩往往是由教师根据学生交上来的实训作业评个等级,有比较大的疏漏。如在财务会计课程实训,时间安排上少则两星期多则一个月,学生在这段时间内逐步完成。有些基础不扎实的学生动不了手,但有足够的时间抄袭基础好的同学的实训作业,同样能得到不差的成绩,蒙混过关。这种松散的实践教学考核办法不能达到敦促学生自觉提高操作能力的目的。只有通过现场职业技能考核,才能甄别学生是否真正掌握了基本的职业技能,确保会计实践教学环节的教学质量。

会计学专业毕业论文 篇4

一、目前我国会计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前景

1. 国内企业

国内企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量很大。但是, 很多中小国内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 对于会计岗位, 他们需要找的只是“账房先生”, 而不是具有财务管理和分析能力的专业人才, 而且, 此类企业财务监督和控制体系大都相当简陋, 薪金大部分都在1 500元左右, 且发展空间有限。

2. 外 (独、合资) 企业

大部分外资企业的同等岗位待遇都远在内资企业之上。更重要的是, 外资企业财务管理体系和方法比较成熟, 对新员工一般都会进行一段时间的专业培训。工作效率高的一个原因是分工细致, 而分工的细致使我们在所负责岗位上只能学到某一方面的知识, 尽管这种技能非常专业, 但对整个职业发展过程不利, 因此员工难以获得全面的财务控制、分析等经验。后续培训机会多是外企极具诱惑力的另一个原因。财务管理也是一个经验与知识越多越值钱的职业, 而企业提供的培训机会不同于在学校听老师讲课, 它更贴近实际工作, 也更适用。此类企业新员工的合理月薪在3 000元以上, 绝大部分外企能解决员工的各种保险以及住房公积金。

3. 事务所

事务所是目前会计专业毕业生普遍看好的就业去向, 在事务所能学到很多东西。事务所工作节奏快, 相对于事业单位来说工作压力较大, 但是, 更注重个人能力的培养和团队合作, 在国际会计准则、专业性、意志等方面能给予地狱般的磨练。事务所的薪资水平高低不一, 小事务所的月薪在1 000元左右, 大一点的则在3 000元左右, 外资大所实习生 (试用期) 都能拿到5 000元以上。正是由于这个原因, 很多毕业生会选择在小事务所积累经验之后跳槽到外资或大型事务所, 也是因为这种原因造成小事务所人员流动频繁。

4. 公务员或教师

近几年, 毕业生选择的另一种就业渠道就是报考公务员或教师。此类职业比较稳定, 通常工作压力较事务所小得多, 但发展空间有限。

5. 理财咨询

现在对个人理财咨询职位的招聘需求量正在慢慢放大, 而且, 由于社会投资渠道的增多和保障制度的改革, 理财咨询服务必将走进更多城市白领的生活。此类人才的需求增长点应在社会投资理财咨询服务机构。银行个人理财咨询师的待遇因区域不同而有差异, 但最少也应该在月薪2 000元以上。随着经验的增长, 收入也必将随之增长。可以说, 理财咨询是一个刚刚兴起的阳光职业, 对毕业生的吸引力也很大。

6. 注册会计师

在市场经济发达国家, 注册会计师、律师和医师是三个高收入的智力密集型职业。在我国, 近年来注册会计师资格考试报名人数每年都保持在60万人左右, 这也说明了注册会计师行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巨大。十年前, 我国就提出要发展30万注册会计师的目标。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化, 对注册会计师队伍发展的需求还将进一步扩大, 行业的人才缺口将会很大。注册会计师专业方向十分注重专业能力、综合素质和国际视野的培养, 其毕业学生, 已成为各大企业和金融证券机构竞相争抢的对象。相对于其他职业来说, 注册会计师较高的薪资水平也是吸引毕业生的原因之一。

二、调查方案设计

1. 数据来源与样本筛选

由于2008年统计数据要在2009年6月左右才会公布, 因此, 笔者选用2005—2007年统计数据进行归纳, 结合调查问卷的方式进行统计分析, 并根据目前的就业形势和特点采用一部分网络问卷的数据进行补充。问卷调查对象是2007—2009届应届毕业生。经过筛选剔除无效样本, 最终收集调查问卷78份, 其中网络问卷58份。

2. 问卷设计

为了便于对不同样本比较分析, 反映不同样本群体的倾向性, 本次调研问卷题型分为封闭题和开放题两种, 共20道题, 封闭题型16道, 开放题型4道。封闭题型为一致性程度题, 其中, 13题选项为“完全赞同”、“基本赞同”、“一半赞同一半不赞同”、“基本不赞同”和“完全不赞同”。

三、调查结果分析

1. 会计专业毕业生流向分析

2005—2008年, 毕业生去向基本相同, 大多数同学选择就业。但根据统计数据表现, 2007—2008年就业率明显下降, 且继续深造或待业 (包括自主创业) 的人数有所增加, 而且增加的势头很猛。2007年的待业人数大约是2006年的3倍, 大约占总毕业人数的20%。。

2. 毕业生就业薪酬状况分析

据调查统计, 毕业生就业薪酬多集中在“1 000元以下”、“1 000—1 500元”和“1 500—3 000元”三个数段。1 000元以下薪酬的人数三年连续降低, 但仍然占就业人数的绝大百分比;1 000—1 500元的人数比例趋于均衡, 大约占30%~40%之间;3 000元以上薪酬人数有逐步增加的趋势。这一薪酬状况充分反映了毕业生就业特定岗位群的薪酬制度。据了解, 现在大多数企业招收新员工要试用1—3个月, 且试用期工资较低。样本中部分毕业生还处在实习阶段或试用阶段, 故这一薪酬状况符合市场特性。根据对往届毕业生薪资情况的调查, 毕业生工作一年左右, 其薪酬待遇将会有较好的改善。

3. 毕业生求职感受调查分析

根据对样本问卷进行分析, 在“你认为自己求职困难吗?”这一问题中, 32.05%的人回答不困难, 33.3%的人回答困难, 34.65%的人认为有一定难度。并且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自己求职困难是因为“没有工作经验”, 还有一部分人认为“自己专业能力较差, 不能适应工作需要”, 此外, “心理素质差”也被列为原因之一。认为“没有工作经验”的毕业生占38.46%, 认为“专业能力较差”的占15.38%, 认为“心理素质较差”的占10.26%, 认为“缺乏应聘技巧”的占19.23%, 认为对工作待遇等“期望过高”的占7.69%, 对自己“外表不满意”的占5.13%, 其他占3.85%。

四、问题与对策

根据以上调查显示, 会计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日趋严峻, 而且竞争激烈;毕业生的心理状况和实践经验都会一定程度地影响其求职的成功率。我们必须重视这一问题, 并分析问题的原因, 探索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1. 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调查结果表明, 心理素质已经成为影响学生求职的原因之一, 因此, 在今后教育教学中应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和途径, 加强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课堂教学中, 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参与意识。要开展更多有利学生身心发展的活动, 为学生提供更多社会实践和参与其他集体活动的机会。要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语言表达等综合能力, 以使其能适应社会和自身发展的需要。尤其应采取措施, 提高活动中弱势群体的积极性, 增强其自信心, 有效提高全体学生整体的综合素质。

2. 注重理论联系实践的教学方法

会计专业的核心课程是财务会计、会计手工操作、网络财务和税法, 核心技能是财务软件操作和会计实务操作, 这点大多数企业也认同。会计专业有其自身特点:理论知识难度较大;强调逻辑性和抽象思维;需要较好的数学和语文基础;实践性强。因此, 学校可以尝试校企联合的方式加强对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的锻炼, 也为毕业生的实习和就业提供更多的机会。

3. 加强就业指导力度

就业工作中要加强指导, 帮助学生更正就业观念、降低就业期望值, 明确就业目标, 扩大就业区域范围。鼓励同学自主创业, 有计划地对自己的目标进行规划。学校应该配备专业的就业指导老师, 跟踪帮助心理状态不佳的学生, 摆正自己的位置, 调整好心态, 树立自信心。

4. 培养复合型人才

要了解各个不同行业经济业务的特点。比如, 房地产行业的会计核算所涉及的经营周期会比较长, 往往超过了我们通常所说的一年时间;存货的计量不能只是按计划成本来核算, 更应该按市价来估算, 其应收款项金额会比较大等。通过这种方式的培养, 学生既会有会计专业知识, 又能了解各行业的特点, 在实际操作中可以设身处地地从企业的角度来记录经济业务, 竞争力自然就提高了。

提高会计专业毕业生就业水平是一项必要而艰巨的任务, 要做好这项工作需要多方面的努力。从学校内部来说, 可以根据市场发展需求调整人才培养计划、培养学生正确的择业观;从社会环境来说, 政府要创造条件鼓励毕业生多种方式就业。

参考文献

[1]赵小兰.试论就业保障体系与职业指导——以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为例[J].经济论坛, 2007, (23) .

[2]赵北平.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的主要因素及其对策[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 2007, (1) .

[3]楼拐娜, 周树红, 吴丽玉.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分析[J].教育发展研究, 2005, (7) .

会计学专业-毕业实习报告 篇5

一、实习目的毕业实习是学校本科教学培养方案和会计学专业教学计划的重要教学实践环节,是课堂教育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重要形式。实习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财务会计工作实际情况,综合运用所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增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学生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是学生最终完成本科教学不可或缺的阶段。2014年1月13日~3月14日,我在湖北宝辰建设集团有限公司龙阳1公里项目部进行了为期八周在的实习。现作如下实习报告:

二、实习内容

财务会计业务包括下列各项:

1、根据经济业务填制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

a)原始凭证:是指直接记录经济业务、明确经济责任具有法律效力并作为记账原始

依据的证明文件,其主要作用是证明经济业务的发生和完成的情况。填写原始凭证的内容为:原始凭证的名称、填制凭证的日期、编号、经济业务的基本内容(对经济业务的基本内容应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给予说明,如购买商品的名称、数量、单价和金额等),填制单位及有关人员的签章。

b)记帐凭证:记帐凭证是登记帐薄的直接依据,在实行计算机处理帐务后,电子帐

薄的准确和完整性完全依赖于记帐凭证,操作中根据无误的原始凭证填制记帐凭证。填制记帐凭证的内容:凭证类别、凭证编号、制单日期、科目内容等。

2、根据会计凭证登记日记帐。

日记帐一般分为现金日记帐和银行存款日记帐;他们都由凭证文件生成的。计算机帐务处理中,日记帐由计算机自动登记,日记帐的主要作用是用于输出现金与银行存款日记帐供出纳员核对现金收支和结存使用。要输出现金日记帐和银行存款日记帐,要求系统初始化时,现金会计科目和银行存款会计科目必须选择”日记帐”标记,即表明该科目要登记日记帐。

3、根据记账凭证及所附的原始凭证登记明细帐。

明细分类帐薄亦称明细帐,它是根据明细分类帐户开设帐页进行明细分类登记的一种帐薄,输入记帐凭证后操作计算机则自动登记明细帐。

4、根据记账凭证及明细帐计算产品成本。

根据记帐凭证及明细帐用逐步结算法中的综合结转法计算出产品的成本。

5、根据记账凭证编制科目汇总表。

科目汇总表也由凭证文件生成,其编制方法为对用户输入需汇总的起止日期则计算机自动生成相应时间段的科目汇总表。

6、根据科目汇总表登记总帐。

根据得出的科目汇总表操作计算机,计算机产生出对应的总帐。

7、对帐(编试算平衡表)。

对帐是对帐薄数据进行核对,以检查记帐是否正确,以及帐薄是否平衡。它主要是通过核对总帐与明细帐、总帐与辅助帐数据来完成帐帐核对。试算平衡表就是将系统中设置的所有科目的期末余额按会计平衡公式借方余额=贷方余额进行平衡检验,并输出科目余额表及是否平衡信息。一般来说计算机记帐后,只要记帐凭证录入正确,计算机自动记帐后各种帐薄应该是正确的、平衡的,但由于非法操作,计算机病毒或其他原因有可能回造成某些数据被破坏,因此引起帐帐不符,为保证帐证相符,应经常进行对帐,每月至少一次,一般在月末结帐前进行。

8、根据给出的相关内容编制本月的负债表和损益表;

将十二月月初数视为年初数,本月视为本年数编制会计报表。资产负债表是反映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的一种会计报表,它根据”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会计方程式,说明企业的财务状况。损益表是反映企业在一定期间内的经营成果的会计报表,损益表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和配比原则把一个会计期间的收入与成本、费用进行配比,从而计算出报告期的净损益数。根据具体要求操作计算机得出本月的负债表和损益表。

以前,我总以为自己的会计理论知识扎实较强,正如所有工作一样,掌握了规律,照芦葫画瓢准没错,那么,当一名出色的财务会计人员,应该没问题了。现在才发现,会计其实更讲究的是它的实际操作性和实践性。离开操作和实践,其它一切都为零!会计就是做账。下面是我通过这次会计实习中领悟到的很多书本上所不能学到的会计的特点和积累,以及题外的很多道理。

首先,就是会计的连通性、逻辑性和规范性。每一笔业务的发生,都要根据其原始凭证,一一登记入记账凭证、明细账、日记账、三栏式账、多栏式账、总账等等可能连通起来的账户。会计的每一笔账务都有依有据,而且是逐一按时间顺序登记下来的,极具逻辑性。在会计的实践中,漏账、错账的更正,都不允许随意添改,不容弄虚作假。每一个程序、步骤都得以会计制度为前提、为基础。体现了会计的规范性。

其次,登账的方法:首先要根据业务的发生,取得原始凭证,将其登记记帐凭证。然后,根据记帐凭证,登记其明细账。期末,填写科目汇总表以及试算平衡表,最后才把它登记入总账。结转其成本后,根据总账合计,填制资产负债表、利润表、损益表等等报表。这就是会计操作的一般顺序和基本流程。

三、实习总结

龙阳1公里项目部是龙阳科技产业集团旗下企业武汉世纪龙阳置业有限公司的商业地产项目。该单位是采用电脑记账,采用的是金蝶财务软件。此次毕业实习,我主要的工作岗位是会计,主要参与了公司的会计科目及会计处理,同时对出纳的工作也有了具体的了解。在实习中,我参与了整个2014年1月到3月全部的会计工作,从审核原始凭

证、编制记账凭证、登账到编制会计报表都有亲自动手参与。认真学习了正当而标准的建筑单位会计流程。应前辈的教诲还认真学习了《公司法》、《税法》《会计法》,真正从课本中走到了现实中,从抽象的理论回到了多彩的实际生活,细致的了解了建筑单位会计工作的全过程,认真学习了各类经济业务的会计处理,并掌握了金蝶财务软件的使用。实习期间,我利用此次难得的机会,努力工作,严格要求自己,虚心向财务人员请教,认真学习会计理论,学习会计法律、法规等知识,利用空余时间认真学习一些课本内容以外的相关知识,掌握了一些基本的会计技能,具体包括了以下几点:

1、原始凭证的审核方法及要点;

2、记账凭证的填写及审核要点;

3、明细账、总账的登记及对账;

4、财务报表及纳税申报表的编制与申报;

5、会计档案的装订及保管常识。

通过实习,我进一步巩固自己所学到的知识,为以后真正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基础。更让我受益匪浅的是,公司的前辈教会我如何处理公司的综合事物,例如营业执照的办理。税务登记的有关事项,一般纳税人的申请。以及如何进行企业合法节税的运用等等。

在会计实习的过程中。我发现会计是一门实务与理论结合性很强的学科,尽管我学过这门课,但是当我真正的和公司的同事一起操作具体业务时,觉得又和书上有些不同,实际工作中的事务是细而杂的,只有多加练习才能牢牢掌握。这次实习最主要的目的也是想看看我们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公司实际操作的实务区别在哪里,相同的地方在哪里,内部控制如何执行,如何贯彻新的会计政策,一些特殊的帐户如何会计处理等等。带着这些问题,我在这三个月里用眼睛看,不懂的请教领导同事,让我对这些问题有了一定的解答,达到了这次实习的目的。除了与我专业相关的知识外,我还看到许多在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公司是如何运做的,员工之间的团队合作精神,处理业务的过程,规章制度执行情况,企业的管理等等。作为一名会计实务人员,通过这次实习也更加让我看清自己今后的努力方向。例如:实务能力,应变能力,心理素质,适应能力等等。除此之外拥有一颗上进心,进取心也是非常重要的。

在工作中仅靠我们课堂上学习到的知识远远不够,因此我们要在其他时间多给自己充电,在扎实本专业的基础上也要拓宽学习领域。同时在实际的工作中遇到问题时要多向他人请教。人际沟通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如何与人打交道是一门艺术,也是一种本领,在今后的工作中也是不能忽视的。马上就要进入社会的我们也要面临正式的实习了,我想每一次的经历都是一种积累,而这种积累正是日后的财富。在工作上,在学习上,我们要让这些宝贵的财富发挥它的作用,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这次毕业实习,让我受益良多,无论是专业知识上,还是为人处世上。毕业在即,希望在今后的日子里,我能将在学校和实习中学到的知识灵活运用到工作中去,争取早

提高高职会计毕业生实践能力 篇6

会计学是一门务实性的学科,会计工作是一项综合性、技术性很强的工作。会计人员不仅需要扎实的会计理论基础知识,还要有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任何一项技能,需要的不仅仅是一些理论上的知识,更需要结合实际,联系生活,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才能得到更好的提高。

会计专业课程教材改革与设想

会计是一门很抽象的经济理论学科。刚接触会计这门学科时,学生对于新的东西出于一种好奇心理,所以在讲会计基础知识容时他们容易被掌握。但是,传统的会计教材主要偏重于理论上的阐述,基本很少顾及具体的实务操作,条文性的解释较多,而直观性的图表较少,随着专业课程的难度加深,学生好奇心的减弱,以致于很难真正掌握其中的知识与技能。只学习到一些基础的理论知识,而要真正进行会计实务的具体操作却不知道该从哪方面着手,以至于参加工作后承担会计工作的不少毕业生打电话询问如何建账,进行成本结转后怎么编制现金流量表等等问题.可见实行专业课程教材的改革是必要而可行的。

配以操作性较强的教材。会计原理是财会专业的基础课程.是整个会计理论的基石.这个阶段如果学生只是肤浅的认为会计工作就是凭证的编制、审核、传递与保管,账簿的设置登记、对账与结账等是这门课程的主要内容,那么以后学生只会对会计原则的生搬硬套,一遇到各种具体经济业务的处理就不知所以。这是因为会计学有较强的经济生命和经济价值观,比如会计法规的时效性,会计原则稳定性,会计事项处理的灵活性等等。因此在进行会计原理的教学时,还要配以操作性较强的教材如《会计操作实务》进行教学。这样对实际财务活动的如现金支出的白条现象,企业发放年终奖金分为一个月或两个月计发的会计处理方法上就容易理解和消化了。

重视会计基础与会计操作相结合。会计操作实务详细介绍了原始凭证的填写规范,如书写使用的墨水、标准数码的填写、汉字大写金额的书写、支票日期的规范填写;介绍发了红字发票的使用、原始凭证的分割、原始凭证遗失处理,白条现象等,这些都是会计日常工作常常碰到的情况。如果学生仅仅学习《会计原理》,而不结合《会计操作实务》,往往还不会规范填写支票日期,不懂规范书写凭证汉字大写金额,甚至出现一些书写错误。学生通过会计基础与会计操作实务相结合学习,对原始凭证的填制就能心中有数,上岗后就能很快达到工作要求;又比如在《财务会计》(一)教学时,结合《会计电算化》的具体操作方法细讲;在《财务会计》(二)教学的同时再增加一部分会计电算化的教学学时,使学生能够通过对经济业务的处理,而又能够应用电算化会计知识编制和处理一系列会计报表.学生毕业如果在会计岗位后也能很快从生手变为熟手。

突出针对性教育。目前无论是会计专业毕业的中专、大专生,还是注重会计理论培养的本科学生,其会计实务操作能力大都较差。因此,对学生实际经济业务操作能力的培养,尤其上电算化会计动手能力的培养是尤为重要的。为了改变当今现状,应突出针对性教育,会计专业课程教材应该以培养具有会计理论又具有较强实际应用能力的学生为基本要求而选择。即既能加强对学生电算化操作能力的培养,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模拟一些对企业账务的简单处理,让学生对企业的财会知识及其账务处理有更深刻的理解和应变能力,这样在毕业之后便不会觉得很迷茫,至少知道进入企业之后应该哪方面着手,进而学到更多更有用的知识。

增加课后自学教材。由于现阶段会计理论和实践方面的书籍种类繁多,可以选定一本主教材,几本课后自学教材。教师讲主教材理论概念、原理及分析方法,而对于理论的应用,采取按课程单元和实验相结合的方法科学布置作业,让学生课后自学,并完成教师布置的该单元的课后练习。在学习的过程中,如果遇到各种各样的难题,学生应该及时向老师请教,或者询问理解全面的同学,而不是放在一边不管,如果在发现问题的时候不能及时解决,那么问题只会越堆积越多,连自己都忘了。

会计职教方式的改革与设想

对于不同的人,同样的事物由于专业知识不同会持不同的见解。那么对于会计专业的教师他们的教学方法也会有所差异。经过调查,这是我院会计专业大部分同学对会计教师的同感.这在专业课教学过程中,体现了忽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书本知识严重脱离实际.既然问题已被提出,所以在会计教学中,要注重会计职业判断能力的培养,处理好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之间的关系,树立理论与实务并重的教学观,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鼓励任课教师到企业去调研、兼职,并在报酬上给予一定的政策倾向。

加强实践性教学。会计理论的知识要应用于企业财务活动才能将表达的内容理解透彻,教学内容要密切联系社会实践,才能体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对于初学会计的学生来说,会计科目、会计分录、会计凭证等的含义与应用,是十分抽象与难以理解的,因此要大量采用演示教学法,加强会计业务处理的直观教学,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如会计原始凭证到记账凭证时,教师可以出示不同的原始凭证,合规与合理不合规一同展示,让各种原始凭证,收款凭证、付款凭证、转账凭证以及通用凭证与学生接触实际,加深印象;还可以让学生把案例分录做在实际使用的记账凭证上,这样就可以加深学生对会计科目、会计分录的认识,使学生掌握了记账凭证填制技能。可能在短短的课堂时间内,这样的内容要完全真正的理解很困难,可以根据学生掌握的程度不同,在下节课时开始时利用短暂的时间进行复习巩固,反复加深学生的印象,这样才能更容易的理解。同样,在学习资产负债表的编制时,在介绍编制方法后,应当让学生根据案例资料编制资产负债表,在计算固定资产合计数时,应以固定资产净值而非固定资产原值计算(对于初学会计的學生来说,还是往往搞不清),否则资产负债表左右半表合计数不相等。通过这样的教学,既加深学生对资产定义的理解,又使学生掌握了资产负债表的编制方法。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只有理论联系了实际教学,才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应变能力。

加强会计模拟实验教学。现在学校的会计模拟实验室与会计电算化实验室是分开的,上机时间往往也不足。能否把两张合并在一起,进行综合训练,值得思考。原因是这样可以把一个企业的经济业务能集中展示出来,一方面进行会计手工操作,一方面可以进行电算化会计模拟训练,把遇到的财务问题通过分析、现场讲解,发现问题、马上可以解决。除此之外,还可以提高同学的手工做账能力。因为会计工作表面上是简单的加减乘除计算,看起来很简单,但做起来往往会出错,不是会计分录做错就是累加数字算错。所以在摸拟实验阶段,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逐渐掌握会计核算方法、步骤和账务处理技巧。现在我们学校要求学生自己找实习单位,由于学生的社会关系较简单,加之会计资料涉及到单位的商业秘密,单位不愿意接受实习生,所以一些学生找不到实习单位。往往找的工作专业都不对口,这样对学生的影响还是挺大的,让他们一时迷失了自己的方向,不知道到底自己想要做的工作是什么样的。即使找到自己专业的工作,由于用人单位避免出错和泄漏商业秘密,给予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极少,只简单的做一些类似勤杂之类的工作,使实习流于形式,没有真正做关于专业方面的工作,不能达到预期效果。因此,学校的会计电算化模拟实验教学创造一个模拟企业,使学生在这种模拟环境中,充当出纳、会计、会计主管、稽核人员等,练习假币识别、点钞、原始凭证的审核、记账凭证的填制、账簿的登记、报表的编制以及审核签字等。这样的模拟实验,学生可以从编制会计凭证,登记账薄,成本计算到编制会计报表等一系列的会计工作的全貌有了直观的了解,既培养了动手能力,又加深了对会计基础理论与会计工作内在联系的认识。可从简单账务处理开始,慢慢积累,再适当的加深难度,这样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更容易让学生接受,也让学生对自己更有信心,轻松地去迎接新的挑战。

企业对人才需求的趋势及教学改革分析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化分工的越来越细,各种生产和服务类型企业大量涌现,对于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越来越高。不同的企业虽然招聘的岗位不同,但是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发掘人才。虽说学历重要,但企业最注重的应该是应聘者的能力,尤其是社会实践经验和应变能力。从我们这几年毕业生就业状况来看,那些在学习期间兼职得到锻炼的同学,在求职者中占了很大优势,不仅找到理想的工作,而且为以后创业奠定良好基础。因此我们培养学生不仅要懂得和掌握会计的基本技能,而且具有参与企业管理决策的能力;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保证实践教学质量,要对学生和指导教师建立严格的考核指标体系,如技能测试合格率,会计上岗证通过率等。所以必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指导教师的实践经验,引导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吸收,培养学生自我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对于一个会计专业教师至关重要。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教师是教学的关键,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能力素质是实现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想要改变某一种现实的状况,仅从某方面改变是不行的,既然实行了专业教材的改革,那么运用教材的教师也应该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传统的教学对于学生接收知识是远远不够的,没有丰富会计实践经验的教师,难以培养出具有会计实务操作能力的学生。在教导学生的同时,应注重自己专业能力的培养,这样才能让学生掌握的更加全面,更加具体。

建設高素质的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可采用两项措施:一是学校拿出部分经费来支持安排青年教师参加社会实践,比如到厂矿企业、各种中介服务公司等进行社会调查,或者到这些企业去挂职承担实际工作,以此来增强指导教师的实践能力和业务素质,加强实践教学的指导性和针对性;二是在实践教学的部分环节,可以适当的从校外聘请有专业技能、实际工作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来兼职作指导教师,这样或许学校支出的费用大了一些,但是新的教学模式可能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学习更多更新的东西。

引导学生自学,注重培养学生职业道德的培养。对于大学生的培养,不能只按照学生掌握了教师所讲授内容的多少这一个标准来衡量。对待刚刚入门的学生既要加强会计理论知识的培养,更要注重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和会计工作的职业判断能力培养。一个人如果专业知识非常优秀,但是却忽略了身边的事物,那么他也不能称之为成功的人。要提高自身的修养,尊重别人,才能得到更多人的尊重,同时具备良好的技能,才能让人信服。这些显然是在学时有限的情况下,教师不可能做到在课堂上讲解得面面俱到,但可以应引领学生自学一些内容。学习靠教师单方面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老师只是起到一个引导的作用,能不能掌握有用的知识,离不开自身的努力。学习知识的程度如何取决于自己用功的程度,付出的越多会得到相应的收获,如果不付出的话,是永远不会有收获的。

寒暑假组织社会调查。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可以组织学生利用假期到各类企业进行社会调查,并写出总结报告。通过调查使学生更进一步了解现代企业需要哪些人才,从而确认自己的学习目标与社会价值。

(作者单位: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

[1]陈 磊,孙颖等.关于职业院校会计专业教材选择的思考[J].现代经济信息,2012.21

[2]刘光凯.论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教学改革的深化[J].现代经济信息,2012.21

[3]安敏剑.关于改善高校会计专业课堂教学效果的理论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2.15

会计学专业毕业论文 篇7

一、背景

当前我校中职毕业生就业行情非常火爆, 但是大量的中职会计专业毕业生无法从事会计专业, 最后都到技术要求很低的劳动密集型企业里面去了。绝大部分会计专业学生因为无法找到对口的专业技术岗位而纷纷改行。因为对口就业不理想, 所以学生的生源质量和学习积极性可想而知。另一方面, 学校对学生的毕业要求较低, 只要拥有普通话证书和计算机等级一级证书, 考试合格后就可毕业。由于这两个证书比较容易获得, 并且考试也很容易, 而且考试与授课存在脱节, 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学校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决定提高学生的毕业要求, 并号召全体教师探讨如何提高学生的毕业要求。

二、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不强的具体原因和表现

每位教师都希望自己的学生成人成才, 都希望自己的学生学习认真, 找到理想的工作, 从而获得成就感。今天, 我从一名中职教育专业教师的角度来谈一谈我校中职财会专业学生就业竞争力不强的具体原因和表现。

(一) 学生专业层次不高, 能力不强

会计上岗证获取难度较大, 今年江苏全省通过率15%, 我校中职会计通过率不到2%, 大多数的毕业生踏入社会的第一个工作岗位往往专业不对口, 只能做最基层的工作人员, 因为许多家族小企业宁可让家人通过培训来担任会计, 也不会让一位外来的会计毕业生负责企业财务, 这进一步加剧了我校会计专业学生的就业严峻性。在实际工作过程中, 他们能处理好许多的工作细节, 却往往因自身的表达与沟通能力的限制, 说不明白、写不清楚, 从而错失许多提升自我的机会, 想要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不能说不艰难。

(二) 过于自卑, 封闭自己

我校中职学生的父母几乎都是打工人员, 平时忙于生计, 没有时间陪伴小孩的成长。好多学生从小就是留守儿童, 和爷爷奶奶一起成长, 比较自卑。如今走上工作岗位, 他们也不过十八岁左右, 当面临许多突如其来的困难和挫折, 他们不知所措, 往往要么选择逃避, 要么对自己灰心失望。

(三) 不知如何与人交际, 团体协作能力差

由于经常上网, 沉溺于虚拟世界, 导致他们在现实世界里以自我为中心, 置他人利益于不顾。遇到事情不知如何与人沟通, 也不会寻求与他人合作, 诸如此类的种种原因使他们难以在同一工作岗位上坚持下去。这样既不利于自身的发展, 也不利于用人单位的发展需要, 造成了大量社会资源的闲置和浪费。

三、学校该如何提高中职会计专业学生的毕业要求

要提高学生的就业率, 尤其是对口专业就业率, 必须要提高毕业标准, 对此我做了如下设想:

(一) 加强传统文化教学, 增加学生修养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 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 它兼容并蓄, 博大精深, 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它对我们当前中职生也有着极其重要的指导作用。建议学校统一确定古典名著和当代著作, 加强学校图书馆建设, 创办班级流动图书馆, 图书来源一是学生自带, 二是参照校园活动经费划拨方式, 划拨经费到班级购置图书, 购买书目由学生推荐, 班主任把关, 并对阅读进行考核, 纳入学分。

(二) 增强文化素养, 培养基本能力

我们的语言文字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代代相传的方式流传至今, 尽管在某些细节上发生了一定的变化, 但其根本是一致的。建议学校调整教学计划开设书法课程, 组织学生参加书法考证, 作为毕业的条件之一。

(三) 提升交际能力, 拓宽交际范围

当今社会是一个开放的社会, 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协作越来越频繁, 想要取得事业上的成功, 就必须获得他人的认同与支持, 中职生也是如此。

传统文化包含的各种文化礼仪能帮助中职生学习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与交流。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社团。社团原为学生自愿报名, 现毕业标准可规定每个学生均需参加, 学校要增加社团数量, 配备师资, 让每位学生都有参加的机会, 加强管理, 在参加社团人数增加的情况下, 保证不影响正常上课。

(四) 加强学校考试的规范性、标准性, 为学生考取会计上岗证提供更好的条件

本着跳一跳够得着的原则, 循序渐进地增加考试难度。鼓励学生考会计上岗证, 征订会计从业资格考试教材及配套习题集, 作为相关课程主教材, 相关课程原有教材作为参考性教材;申请引入会计上岗证模拟考试系统, 以增强练习, 巩固课程教学效果, 为学生通过从业资格考试提供强有力的练习平台;申请建设会计证考试基地, 扩建实训室, 满足模拟考证场地及设施要求, 为学生通过从业资格考试提供硬件条件;加强会计上岗证任课教师教学管理, 经常性召集开会交流研讨;从培养应用型人才考虑, 为提高和检测学生手工账务实践操作能力, 在完成教学计划安排的实训内容外, 建议建设手工账务实践操作题库, 对学生进行过关考核。

中国社会经济在高速发展的同时, 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缺口越来越大。因此, 国家加大了职业教育的发展力度, 力求更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近几年, 我国的中职教育发展迅速, 中职教育资源也逐渐走向集中, 人才的培养模式也更加规范和科学。我校只有不断提高毕业要求, 才能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提高学生的就业质量, 为地方经济发展作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梁敏.关于中职会计专业学生就业能力的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 2009 (11) .

会计学专业毕业论文 篇8

一、现行应用型本科院校会计学专业毕业论文写作存在的问题

1.毕业论文选题不规范。

笔者在对平顶山学院经济管理学院2011届会计学专业 (包括专升本) 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以及对指导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进行访谈调查后发现:主要按照“指导老师出题, 学生选题”这一模式进行毕业论文选题, 其存在的问题如下:

第一, 指导老师出题方面。由于近几年会计学专业毕业生较多, 致使每个指导老师指导的学生人数都在10人以上, 学生人数多, 这样所出题目就比较分散, 甚至有的已经超出自己的研究领域, 这为以后毕业论文的指导带来了隐患。另外, 由于年轻老师占指导老师的70%以上, 自身科研经验欠缺, 可能所出题目会偏大, 因此尽管搜集资料相对容易, 但是结果往往因为学生知识有限和能力不足, 使论述难以深入。三是由于现行本科毕业论文制度要求学生独立完成自己的本科毕业论文, 因而指导老师一开始就把本科毕业生通过团队合作完成对某些问题的研究这种方式排除在外。[1]在这种背景下, 指导老师给定的题目都是相对独立的, 这非常不利于对一些新问题或者较宏观的问题的深入研究。四是通过对2011届会计学专业的论文选题进行统计分析发现:由于大部分指导教师缺乏企业实践经验, 所指定的毕业论文题目尽管能与生产、管理和社会发展有联系, 符合会计学专业培养目标, 但是本届毕业论文选题与实习单位有关联 (如针对某一个实习单位选题, 采用实习单位提供的数据等) 的相对较少, 这也说明大部分选题与毕业实习环节脱钩, 毕业实习流于形式。另外偏重应用型的选题较少, 完全不能达到本科评估要求应用型选题必须占50%以上比重这一标准。

第二, 毕业生选题方面。对于本科毕业论文选题, 其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学生对选题环节没有深刻的认识, 当面临毕业论文选题时, 多数学生对此毫无概念和想法, 感觉哪个好写就选哪个, 哪个资料多就写哪个。二是现行本科毕业论文制度在发挥大学毕业生的主观能动性方面也比较欠缺。多年来, 学生已经习惯了指导老师给定题目, 然后围绕自己选定的毕业论文题目按照既定的“概述——存在问题——原因分析——对策建议”这一既定的方式完成一篇既定格式、既定字数、既定内容的论文, 这根本无法发挥他们自身的主观能动性, 去应用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来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三是由于有的指导老师出的题目是跟他们自己科研项目密切相关的, 需要具备较高的理论知识水平, 因此学生在完成毕业论文的过程中明显感到相关知识的缺乏, 而这些相关知识又难以在短期内学习提高。

2.学生资料检索和文献阅读不足。

多数学生对于资料检索毫无概念, 调查发现90%以上的同学只知道使用谷歌和百度进行一些最为常规的搜索, 至于如何系统地检索所需资料, 则一无所知, 对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的使用效率很低, 更别说搜集利用实习单位的一手资料。另外, 对文献阅读也重视不够, 尽管一般院校制定的《毕业论文写作细则》里面规定, 引言部分必须包括研究现状 (即文献综述) , 但是绝大多数同学根本就不理解什么是文献综述, 以为这部分是可以直接参考别人的, 根本谈不上对文献的阅读和总结。即使在指导老师的帮助下理解了文献综述的涵义, 但是也是简单概括几个专家学者的观点, 得出的研究结论既没有代表性又比较片面。

3.学生数据搜集及处理、分析能力较弱。

会计学专业学科的特殊性决定着其毕业论文通常需要有数据的支撑才更有说服力。[2]但笔者在调查中发现学生数据的获取、处理、分析能力明显不足。多数学生通常不知道从哪里获取数据, 通篇全是文字论述。有的论文中涉及到一些零散数据, 也是直接引用的二手数据, 有的甚至是直接以例题的形式罗列一些数据。另外, 虽然在大三前后修学了统计学等定量分析工具, 但真正能够在毕业论文中运用的学生是少之又少。在对近四年所接触的会计学专业毕业论文的粗略统计中可以发现, 较合理使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的论文不超过全部论文的10%, 至于运用统计学中的回归方程或者计算机软件分析的更是几乎没有, 绝大多数论文都是文字的堆砌和字数的拼凑。

4.论文写作欠规范。

论文写作不规范表现在以下四方面:一是写作流程欠规范。虽然有些院校已经制定了论文写作的基本流程, 即“毕业论文选题→文献检索及阅读→任务书及开题报告撰写→论文写作大纲撰写→论文撰写”这样一个系统过程。但实际上, 个别指导教师并没有严格执行此流程, 许多同学更是直接进入主题, 往往是“毕业论文”完成后再补任务书或开题报告等材料。二是毕业论文的语言描述欠规范。部分同学语言运用能力、表达能力较弱, 文中出现大量错、漏、别字, 语句不通、文法不对的现象也十分常见。这主要是因为在写作的过程中, 有限的时间和精力使大多数老师指导的主要是论文的基本结构, 另外, 大部分学生都是直接在其论文的电子版上进行论文的修改, 很明显对论文全文的阅读量不够, 一些简单的错别字和语法错误都发现不了。三是毕业论文格式欠规范。即使有些院校已经制定了相关文件, 规定毕业论文写作格式, 并且给了参考模板, 但是很多同学的毕业论文中, 仍然会出现包括图表、标题、脚注、参考文献、关键词、字体等格式不规范现象, 如很多同学会将“现状”、“问题”、“对策”等列为关键词, 不会使用脚注, 不能在计算机上自动生成目录等。四是毕业论文的“英文摘要”欠规范, 据笔者此次调查发现, 90%以上同学的“英文摘要”是直接通过网上在线翻译完成的, 根本没有考虑是否符合英语语法, 是否用对了专业词汇, 也没有与所学的《会计英语》课程联系起来。

二、改革现行会计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写作的实践探索

结合现行会计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写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我们认为改革现行本科毕业论文写作不规范的措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加强学生的毕业论文选题。

毕业论文选题是毕业论文撰写的起始点, 也是学生们面临的第一个拦路虎。为了做好毕业论文的选题, 笔者认为应该主要在以下几方面做出努力。

第一, 指导学生结合自身发展自主选题。

由于考研、找工作等因素的干扰, 学生在毕业论文撰写与寻求自身未来发展上常常存在着两难选择, 无法兼顾。针对此现象, 笔者认为对于考研的同学, 要求结合其考研的专业方向选题, 在初试前以备考为主, 初试结束后以论文写作为主。对于考公务员的同学, 强调其选择地方经济问题且与会计学专业相关的选题, 特别是一些本地区热点、难点的经济问题研究, 如关于河南省的“中原经济区建设”等方面的选题, 这样在完成论文的同时, 还可服务于公务员考试的初、复试。对于已找到工作的同学, 强调其针对本单位财务管理或会计实务方面的问题加以调查分析, 撰写一些有针对性的调查报告或对策类文章。

第二, 强调应用型论文选题。

为此笔者建议参考北京城市学院指导学生撰写“调研型论文”的做法。[3]首先, 要求我们邀请资深教授或副教授在毕业论文写作前专门开设“毕业论文写作”专题讲座, 对会计学专业毕业论文的写作目的、要求;毕业论文选题、开题的意义和操作方法;毕业论文实地调研的准备、调研程序、调研的方法技巧及资料整理、数据统计分析;毕业论文写作的结构要求、论文撰写格式要求, 以及论文的评分标准等, 都一一作详细的讲解。其次, 毕业论文选题与会计学专业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紧密联系, 毕业论文选题要求具有现实意义, 具备问卷调查或访谈调查的可行性。最后, 做好毕业论文开题工作, 在毕业论文选题通过的情况下, 要求学生进行开题报告的撰写及开题答辩。开题答辩通过后要求学生自己设计出调查问卷或访谈提纲, 指导教师要在学生正式调研之前认真检查调查问卷或访谈提纲是否全面、可行。通过学生独立地去做调研工作, 将问卷调查或访谈内容的统计、分析资料充分反映在论文中, 体现出调研型论文的要求。

第三, 实施

“项目组”合作式毕业论文选题。可以以指导老师的研究课题或者“挑战杯”竞赛和大学生创新计划为依托, 将学生引入到团体合作的科研工作中。在这种情况下, 可以研究一些比较大的社会现象或经济问题, 多个学生合作, 每个人完成论文中的一个或几个部分, 这样就不会出现题目太大且研究不深入的情况。其次, 实施“项目组”合作式毕业论文选题可以提高效率, 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例如, 某些调研工作或访谈工作往往依靠一个人的力量难以完成, 此时就可以由几个人以项目组的形式去合作完成这项工作, 工作效率将会大大提高。最后, 实施 “项目组”合作式毕业论文选题还可以集多人智慧于一体, 通过相互讨论产生不同思想的碰撞, 激发成员的创新欲望, 产生创新性的观点。[2]

2.提高学生的文献检索与阅读能力。

文献阅读是撰写论文的重要的基础性工作, 同时, 文献检索与阅读能力也是大学生必备的重要能力, 但在此方面我们进行的训练是较少的。为此, 我们认为, 第一, 开设文献检索方面的课程或讲座, 对学生就文献资料来源、文献检索工具、主要的大型电子文献数据库等作详细介绍。特别是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超星图书、统计年鉴等电子数据库的使用。第二, 督促学生主动查找和阅读文献。由于各种主客观的原因, 学生们在查找和阅读文献方面的积极性并不高, 甚至个别学生会找出各种理由请指导教师代为其查找资料, 而对于查找到的资料, 他们也并不一定认真阅读。这就要求学生必须自己去图书馆或期刊网上查资料, 搜集到的资料要认真仔细阅读, 并做撰写相应的文献综述, 完不成这些工作将不得进入开题环节。这样, 从一定程度促进了学生查找和阅读文献的积极性。

3.加强学生数据搜集、处理及分析能力。

首先, 指导教师必须强调毕业论文要语言严谨, 有理有据, 不能用一些模糊或者不严谨的语言来阐述问题, 另外可以通过大量的事例来说明数据在分析、解释和解决会计学专业相关问题中的重要性。其次, 建议在论文中常用到的统计学的教学过程中, 必须改掉重视理论而忽视实践的教学模式, 应该强调统计学的应用性, 教授学生如何使用基本的描述性统计方法, 如何做到统计学与计算机相结合, 利用计算机及统计分析软件 (如Excell, SAS, SPSS等) , 对各种数据进行加工、处理和分析, 并结合相关的专业知识对结果给予解释。最后, 一手数据的搜集、处理及分析对于本科生来说确实有很大的难度, 因此, 指导老师必须做好指导学生进行二手数据的搜集工作。

4.规范毕业论文的写作。

毕业论文是审核学生毕业与学位资格的重要依据, 也是实现高校培养目标的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有些院校虽然制定了《毕业论文写作细则》等相关文件规范毕业论文写作, 但是并没有对细则进行深入的解释, 致使很多同学不理解甚至误解。因此, 建议各院校开设毕业论文 (设计) 方面的选修课程或者讲座, 选择合适的教材, 除了对选题、资料搜集、研究方法、起草与修改进行阐述外, 也要对论文的技术规范、学术规范及答辩在内的各个环节进行系统地介绍和阐述, 并辅以必要的范例, 以提高学生的认识, 规范毕业论文的写作。

三、小结

毕业论文是大学本科生正常毕业并获得学士学位的最后一门必修课程。本文认为, 应用型本科院校会计学专业毕业论文应以实践应用型论文为主, 以学术研究型论文为辅, 对于学术研究型论文, 要求多阅读文献, 侧重于独立撰写;对于较宏观的实践应用型论文, 可采用“项目组”合作的方式来完成。此外, 应结合学生自身特点采取多种培养形式。其次, 应注重学生检索文献和数据分析能力的培养。最后, 建议各院校开设毕业论文 (设计) 方面的选修课程或者讲座, 结合范例对毕业论文写作的各个环节进行系统的介绍和阐述。本文主要站在指导老师及教学管理者的角度对应用型本科院校会计学专业毕业论文写作进行探讨。但是, 我们也应站在学生的角度上, 探索出更适合于会计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的写作模式, 以培养出能适应这个经济时代的大学本科毕业生。

摘要:应用型本科院校会计学专业毕业论文写作存在选题模式单一且应用型选题较少, 学生检索搜集资料及利用数据分析问题能力较弱和论文写作欠规范等问题。为此本文认为必须从加强毕业论文选题指导, 培养学生文献检索和数据处理分析能力等几个方面进行毕业论文教学改革, 以努力构建符合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会计学专业毕业论文教学体系。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院校,会计学专业,毕业论文

注释

1[1]秦敬云.对高校经济类本科毕业论文选题方式的改革探索[J].人力资源管理, 2010, (05) :149~150.

2[2]张雅静, 洪传春.地方本科高校经管类毕业论文写作现状与对策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 2011, (14) :297~298.

会计学专业毕业论文 篇9

关键词:会计专业,女大学生,就业

很多人在讨论女生学会计的问题时, 莫衷一是。我曾问过很多学会计的女生为什么当初选择这一专业, 回答概括起来:工作稳定、工作环境较好无需担心热晒雨淋, 且就业广泛, 没有条件限制等等。显然, 工作的稳定性与舒适性成为了重要因素, 加上优厚的待遇, 吸引了众多的女生。如此一来, 会计专业成为热门专业, 众多院校纷纷开设会计专业, 同时社会上会计培训犹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致使会计学生大量增长, 其中就读的女生比例超过七成。目前会计市场需求已呈现供过于求的态势, 会计专业毕业生就业竞争激烈。以往会计行业一直是女多男少, 但数据显示, 近年我国就业市场上, 很多企业对会计岗位明确提出只招男生, 可见会计女大学生求职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文章通过会计专业女大学毕业生就业状况分析, 从而提出帮助会计专业女大学生了解就业的方向, 找到满意工作的建议。

一、会计专业女大学生就业状况分析

会计本是女生的优势, 因为会计工作要求细腻、有耐心, 这都和女性的很多天性相符。正是这种“女性比男性更适合会计工作”的社会观念导致企业的会计是女性居多的现象。但近几年, 企业在用工上观念发生改变, 据调查, 在招聘现场上, 有不少单位明确只招“男会计”, 这让不少“女会计”感到很委屈。

(一) 经验不足导致就业难

会计是一门专业性和技术性很强的工作, 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 还要有相应的工作经验。很多企业在招聘会计人员时, 他们首选至少有1年以上的工作经验, 只有少数企业在招不到合适的人才时才会考虑聘请无经验的应届毕业生。显然, 会计女毕业生实践经验较少, 丰富的理论知识并没有为她们在求职时加分, 而实践经验的不足让她们处于劣势。

(二) 企业对性别取向的偏好

现在的就业市场, 部分企业一改常态, 明确只招男生, 主要的原因是:企业考虑到女大学生毕业后基本已到适婚年龄, 参加工作不久会面临结婚生子的现实, 由于生育生理的特点, 女性在这一期间生产劳动会中断, 劳动生产率会降低。尽管我国法律规定, 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 但用人单位会因此导致用工成本增加, 因此企业认为聘用女职工越多, 成本越高。

(三) 就业观念的限制导致就业难

值得注意的是, 我们所说的就业难, 很大程度上并不是绝对的找不到工作, 而是找不到“理想”的工作。相当多的女大学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有过高的期望值, 主要体现在薪酬、工作单位和工作区域等方面:一是无论男毕业生还是女毕业生, 他们期望的薪酬明显高于用人单位的薪酬定位;二是女毕业生在工作单位的选择上, 一般对工作环境和工作时间方面有较高于男毕业生的要求;三是毕业后, 男毕业生愿意背井离乡去奋斗, 而女毕业生则更多的是追求稳定, 并以在本地工作为主, 一定程度减少了就业机会, 增加了就业压力。

(四) 依赖性强制约了自身的发展

现在的大学毕业生都是90后, 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 从幼儿园到大学一切都是家里打点好, “女孩子要富养”这种观念更是导致很多女生独立性和自强性较差。眼看大学毕业了, 很多女生将就业的希望寄托在关系网上, 对父母及老师的依赖过多, 总是期望他们提供就业帮助。

(五) 高校缺少系统化、专业化、个性化的就业指导

目前人才市场中出现“有业无人就”和“有人无业就”并存的现象, 很大程度上反映了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着不适应市场需要的问题。据调查, 在上学期间完全没有接受过任何求职指导的占到调查总数的28.22%, 而大部分毕业生接受的就业指导仍然停留在传统的讲座或者课程上, 缺乏专业化和个性化。

二、对会计女大学生就业的建议

(一) 国家应出台相应措施分担企业女员工的生育成本

国家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作为宏观调控的主体应出台相关的就业保护政策, 保护大学毕业生特别是女毕业生在就业中遇到的歧视。生育并不是女员工个人的事, 也不是企业单方的事, 而是关系到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大事, 因此, 生育成本本该由全社会共同来承担。国家应该主动承担起这份责任, 不单止对企业在招聘人才时无正当理由“重男轻女”加大监督查处力度, 同时更要进一步完善生育保险制度, 提高生育保险的统筹层级, 强调政府在生育保险中的责任, 减少用人单位的顾虑和负担。同时, 积极探索推行男性带薪护理假, 引导男女共同承担家庭责任, 为充分释放女性才智和潜能创造条件。

(二) 用人企业应改变观念, 平等用工是企业的社会责任

企业的存在, 绝不能仅仅以赚取利润为唯一目标。除了赚取利润以外, 企业还应该服务社会、创造文化、提供平等就业机会等, 换句话说这也是企业的社会责任。显然, 企业在招聘过程中的性别歧视、设置不平等的用工条件和限制女员工生育年龄等, 这些都是逃避应承担的社会义务。从短期看, 企业聘用男性员工是可以不必承担因员工生育而休产假的工资费用和找人替岗的额外费用, 似乎节约了用工成本, 使企业利润最大化。然而从长期来看, 这种歧视的存在从经济学的角度讲并不能为企业带来利益:企业的形象遭受损失, 实施就业性别歧视的企业必须承担“不承担社会责任”等恶名, 这对企业的发展是一种无形资产的损失;其次, 企业可能错失拥有优秀人才的机会;实施就业性别歧视的企业在市场中的核心竞争力会受到来自于市场的惩罚, 承担额外的机会成本和惩罚成本。

(三) 高职院校应做好就业指导

现在很多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往往是在学生离校前进行仓促上阵的, 但这种“快餐式”的培训收效甚微。很多学生在校期间一直不知道学什么、毕业后干什么, 学习方向不明确, 就业意识淡薄, 就业目标不清晰, 直到毕业才发现自己没有学到技能, 缺乏底气, 就业自然就困难。针对这种情况, 高职院校可以在学生的整个就读期间进行分步指导:第一学年新生入学后, 进行职业定位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让学生进校就知道自己的专业性质, 以后会从事哪些职业, 在校应该掌握哪些知识和技能, 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对专业的兴趣及认同, 还可以使学生养成正确的就业观念, 促进专业学习;在第二学年, 学校应以职业道德和职业行为教育为主, 结合社会教育、人际交往、公共关系等, 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行为, 学会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这一点非常重要, 与学生今后职业生涯关系密切;最后一学年, 主要是对学生进行就业教育, 主要包括求职面试技巧、就业政策、就业法律、企业文化、团队精神及创业教育等方面, 目的为学生在实习之前对就业形势和市场有所了解, 使学生增强职业竞争力, 帮助学生提高求职成功率。

(四) 会计女生应改变就业观念, 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面对会计这一行业激烈的就业竞争: (1) 女大学生应改变“把就业寄托在亲朋戚友关系上”的观念, 克服依赖心理, 增强独立自信心。要立足现实, 建立合适的就业期望值, 做好从基层做起的准备, 消除“薪资、地域”等想法的局限。 (2) 会计女大学生要提升自身综合素质, 充分发挥女生细腻、有耐心等与专业相符的优势, 在校期间努力学好专业技能, 增强就业竞争力。 (3) 因会计是一门岗位针对性强、技能性强的专业, 这就决定了会计岗位需要工作经验, 为此要在实操能力、专业素质上下大功夫:在校期间可以利用寒暑假期到会计师实务所、企事业单位等实习, 到真实的工作环境中进行各种经济业务的账务处理以及会计核算, 积累工作经验;同时, 女大学毕业生只有不断适应变化着的会计制度, 不断掌握新的会计手段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才能将自身的优势转化为现实的职业优势和竞争优势。也只有这样, 才能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李雅詀.会计学专业女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J].南方论刊, 2009, (12) .

[2]谭花蓉.从经济学的角度看女大学生就业中的性别歧视[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2010, (4) .

会计学专业毕业论文 篇10

一、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毕业设计的目的

(一)培养创新思维

如何培养一批高素质的创新人才是高职院校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毕业设计要求学生的设计成果要有特色、有创新,有重大改进或独到见解,能充分运用会计领域新政策、新知识、新方法。因此,毕业设计有助于会计专业学生树立严谨负责、实事求是、刻苦钻研、勇于创新的工作作风。

(二)深化专业知识

毕业设计有助于学生全面地、系统地、综合地对所学的基础理论,实践技能和专业知识进一步巩固加深。毕业设计过程,可以更好地营造学习会计专业知识的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水平。

(三)增强综合能力

会计行业自身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应用性和创新性,对会计专业的人才需求是具备实践能力很强的综合型人才。而毕业设计的特性与会计行业对人才需求相契合。因此,提高会计专业学生毕业设计质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全面素质,增强学生在就业市场的竞争实力。

二、目前高职会计专业在毕业设计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自身素质较低,写作素养缺乏

根据调查情况显示,高职院校大部分开设的是经济应用文写作,由非专业教师来授课,课时较少,只做介绍式的讲授,专门针对会计专业学生毕业设计写作课程开设得较少,甚至没有开设。因此学生对毕业设计缺乏最基本的写作素养,以及对毕业设计选题、毕业设计结构等方面都缺乏必要的认识。再者,学生查阅、检索资料等获取信息的能力也较弱,只会利用百度、google简单的搜索工具,这些都给学生毕业设计写作带来了的困难。导致不少学生对毕业设计无从下手,做出的设计不合规范。

(二)假题真做,缺乏创新意识

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毕业设计题目基本是由指导老师指定或学生自由选择,由于指导老师与企业一线联系较少,给学生的选题内容缺乏前沿性和创新性,不能满足市场需求。毕业设计的结果往往无实用价值,而学生自由选择的题目通常是网络上随处可查阅或往届学生做过的题目,过时陈旧,学生照搬他们的方案和研究思路,敷衍了事,随便应对。在选题方面没有跟上政策的前沿,设计方法没有更新,设计成果缺乏创新。

(三)毕业设计与顶岗实习脱节

会计专业学生毕业设计前,大部分高职院校对学生宣传动员力度不够,仅仅由指导老师与他所指导学生见面,进行宣传动员工作。学生不重视也理解不了毕业设计的重要性,他们主要精力放在“专升本”,放在“顶岗实习”和放在“找工作”等方面,而很少关注毕业设计,选择的毕业设计题材也与他们顶岗实习岗位相脱节。

(四)老师监督指导力度不够,缺乏主导作用

通常在学生毕业设计期间,担任毕业设计的指导老师一般在指导学生同时还在承担繁重的教学任务,并且指导的学生数目较多,导致一些学生在论文选题、资料收集到终稿交付都难以得到老师的指导。还有部分指导教师对学生设计指导缺乏责任心,指导敷衍了事,只注重结果,不注重过程,只要最后交上稿就可以过关。这就严重影响了毕业设计质量。

三、高职院校做好毕业设计教学工作的措施

针对目前高职会计专业在毕业设计方面存在的问题,找出应对措施,增强毕业设计质量水平。

(一)修正培养方案,提高学生写作能力

在面对会计专业学生毕业设计无从下手的局面,学院应该反思,说明学院在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时对课程设置考虑欠缺。应增开与毕业设计写作有关课程,由有经验的专业老师讲授。在毕业设计前期,还应有针对性的开设这方面的讲座,让学生充分了解毕业设计的选题思路、如何通过文献检索获取相关的资料,以提高学生写作能力,从而增强毕业设计质量水平。

(二)真题真做,鼓励开展项目创新

毕业设计选题尽可能来自学生顶岗实习的单位或社会调查,以单位的实际案例或社会调查的真实数据给予支持,尽量实现真题真做。选题还需要注重基本技能的综合训练,将设计、实习与数据处理等内容进行综合考虑,部分选题可经过专业老师集体研究讨论制定,也可邀请行业的专家参与制定或给与指导,要鼓励学生开展项目创新,争取做出高质量的毕业设计。

(三)提高老师的科研水平,加强对指导教师的监督与考核

作为指导教师,必须对毕业设计所涉及的课题有足够的认识,才能在毕业设计过程中给学生以恰当的指导。同时,毕业设计过程中还要注重对指导教师的指导进行质量监控,加强学院督导对指导教师毕业设计指导过程的考核,如指导教师上交毕业设计前期、中期和后期考核质量反馈意见,及时监督指导教师的指导工作。

参考文献

[1]何伟光.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毕业设计教学改革初探[J].文艺教研,2015(02).

[2]李薇.高职会计专业毕业设计课程化建设初探[J].教学与管理,2016(02).

会计学——热门专业也须冷静思考 篇11

会计学属于管理学类。在中国人民大学,设有单独的本科专业;在其他一些大学,比如北京交通大学,会计学是工商管理大类下的一个子学科,到了大三,才作为其中一个专业方向划分出来。因此,考生在报考某些高校时,这点需要注意。会计专业的本科生毕业取得的是管理学学士学位。

鉴于会计学实践性、应用性强的特点,很多高校都采取“毕业证书+职业资格证书”的培养模式。学生也应该自觉关注相关考试,积极获得相关资格证书。

市场经济下的万金油

会计学(Accounting)是一门重要的管理学科,它是在商品生产的条件下,研究如何对再生产过程中的价值活动进行计量、记录和预测;在取得以财务信息为主的经济信息的基础上,监督、控制价值活动,促进再生产过程,以有效地管理经济的一门学科。在生活中我们可以这么看:你本人是固定资产,生活是持续经营,反思是内部盘点,那么爱情就是无形资产;如果是暗恋,那是收不回的呆账,如果是错爱,则是高估净利润。只有在对的时间遇上对的人才能结婚,也就是合并报表,那么你的爱人就是实收资本,孩子是应付账款,你们有一天吵架了,那就是坏账损失,要是你不小心感冒了,那就是营业损失,随着你年龄的增加,你就会有累计折旧。万一产生误会,也就产生了错误分录,不幸因此离婚,就只能破产清算;峰回路转,你们复合了,那是资产重组。此外,回忆是财务分析,读书是长期投资等。

由此可见,会计学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均有其作用,因此,会计学的就业范围也很广。

会计工作适应面广、专业性强,具有良好的市场需求。不论是企业、事业单位还是政府部门,都需要对经济活动进行记录,都需要财务人员。所以,会计学专业的就业范围很广。该专业的毕业生除了进行进一步的深造,主要是到会计师事务所、国家机关、各种类型的企业(含商业银行、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事业单位从事会计实务及管理工作。

会计就业前景良好,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人才市场需求大

中国地大物博,发展迅速,大中小企业数不胜数,每个企业最不能缺的就是会计。然而,每年五六万会计学专业毕业生只能满足企业人才需求的一小部分,余下的职位空缺,只能由非会计学专业的毕业生来填补。

(二)高薪稳定吸引力大

会计工作既高薪又稳定,人人择之,何奇之有。现代企业愈来愈意识到财务部门的重要性,会计工作人员的薪资待遇也随之不断提升。经过相关调查显示:一般会计人员月薪2000~3000元,会计主管月薪3000~8000元,大型企业财务经理或财务总监月薪达8000~50000元。如此可观的月薪收入,能不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吗?

(三)升职机会多

从事会计行业工作讲究的是人品,注重的是经验,学历只是其次。据中国最大的知名猎头公司统计,2008年财务部门晋升为公司核心管理层人员的几率比其他部门高出19.3%。

(四)入行容易,行业风险低

进入会计行业的门槛很简单,只要拥有会计从业资格证即可。而且,考取证书的难度很小。会计职位在企业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是企业机构运转必不可少的关键角色,是企业核心人员。无论公司规模如何,都离不开会计工作人员。所以说,即使裁员,会计承担的风险绝对比其他职位小得多。

如今学习会计专业的人越来越多,可以说水平也是参差不齐。当前,我国特别缺乏精通会计政策、通晓国际惯例、掌握现代企业管理知识和发展战略的高级会计人才。例如,国内已经取得注册会计师资格的人数与需求之间还有很大缺口。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社会对于高级会计人才的需求还将进一步扩大。

炼油厂的选择很重要

会计学的专业性和广泛应用性决定了其是一个很“热门”的专业。根据不同的评估标准,以及会计学专业的不同方向,各个高等院校的排名会有一些波动。但总的来说,下面几所大学的会计学专业在各高校中较为领先。拥有会计学国家重点学科的高校有9所,分别是:中央财经大学、东北财经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西南财经大学、中山大学、北京大学、厦门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这九所高校的会计专业历史久远、学科沉淀深厚、实力很强。

此外,还有一些学校也比较值得关注,即开设中国注册会计师专业方向(财政部下属)的22所高校,分别是:中央财经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工商大学、中国人民大学、首都经贸大学、吉林大学、辽宁大学、东北财经大学、中山大学、暨南大学、湖南大学、天津财经大学、吉林财经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复旦大学、安徽财经大学、厦门大学、西南财经大学、江西财经大学、武汉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以及西安交通大学。此外,还有其他一些参考指标,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力和偏好来选择合适的学校。

注意事项也得认真看

值得注意的是,理论与实务总是有很大的出入。想从事会计工作的人不一定需要懂得很多理论;会计理论造诣很深的人干起实务来可能“一塌糊涂”。很多人选择这个专业,无非是看重了这个专业就业前景好。但是进入高校学习这个专业,只是为有志进入这个行业从事财务工作的人提供了一个平台。在实际的财务工作,还需要不断学习、总结、逐步提高自身业务能力。有个比喻说得好:财务工作像陈酿,越久越醇香。而在学校里的会计学课程,学的是其原理和思维方式,目的是搞研究。

因此,如今会计的学习出现了“两极分化”的趋势——理论方向和实务方向。君不见,如今会计学考研就分为“会计学硕士”和“会计专业硕士(MPAcc)”。外行人可能一头雾水,不知道这两者的区别。说白了,就是理论和实践的区别:前者是搞研究的,后者是搞实务的。因此,进入高校学习后,需要放长远的眼光,在学习中找准自己的定位——以后是想进行科学研究,还是从事实际的工作,以便为下一步的行动做准备。

会计专业在当下是一个极其热门的专业,其就业的广泛性和稳定性吸引了一大批同学。不过,会计工作实际上是相当枯燥的,需要具备一定的素质,比如细心、谨慎等。随着报考人数的增加,社会对低层次会计人员的需求趋于饱和,但是高级会计人才仍相当匮乏。考生切不可一味盲从,选择热门专业,应该更多地从自身长处和个人兴趣出发,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这样才能找到社会需要与个人兴趣的契合点,实现自身价值的最大化。

会计学专业毕业论文 篇12

随着现代经济社会对会计人员的要求日益提高, 为培养更多的技能型、应用型会计人才, 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教学进行了包括教学模式、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等一系列的教学改革。通过建立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毕业生学业评价体系, 一方面可合理评价学生学业完成情况, 评定教学改革成效, 实现提高教学质量旳目的。另一方面可推动高职院校会计教学理论创新, 从而为实证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二、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毕业生学业评价体系的构建

( 一) 构建依据

为构建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毕业生学业评价体系, 首先需选择适合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国外关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种类较多, 主要有双元制模式、CBE职业教育模式、TAFE模式、综合专业培养与综合培训模式、“工读交替”培养模式、“合作教育”模式、“教研产合作”模式以及“产学合作”培养模式等, 国内关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主要从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两方面展开, 其中, 理论方面主要集中在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和构成要素的研究, 较具代表的有曾令奇 ( 2006) 、李国志 ( 2008) 、朱小平等 ( 2010) 、周国烛 ( 2011) 等。实证研究方面, 主要有工学结合模式与校企合作模式, 较具代表的有齐振彪 ( 2002) 、刘晓 ( 2003) 、冯伟国 ( 2006) 、廖克玲 ( 2007) 、靳晋 ( 2011) 和纪东 ( 2012) 等。

“岗课证赛”四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通过以岗带学, 以证促学, 以赛助学, 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首先, 通过创建以会计工作流程为依据的模块化课程体系, 加快高质量实训基地的建设, 提升教学质量。其次, 通过对学生开展“双证式” ( 即会计从业资格证、毕业证) 教学, 突出会计教学过程中的“以赛强技”课程特色。第三, 通过加强" 双师型" ( 即讲师、会计师) 教师队伍的建设, 为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研究提供师资保障。

( 二) 构建意义

基于“岗课证赛”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毕业生学业评价体系, 无论对用人单位还是毕业生均有重要意义。首先, 通过构建学业评价体系, 将 “岗”、“课”、“证”、“赛”深度融合, 毕业证与会计从业资格证双证考核, 职业资格考试及各类职业技能竞赛并重, 促使学生改进学习方法, 提高学习兴趣和效率, 实现学校教育与会计岗位的“无缝对接”。其次, 构建毕业生学业评价体系, 有利于用人单位全面了解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毕业生的综合素质, 合理评价毕业生学业水平, 有利于毕业生在应聘求职时能更好的展示自己的所学与专长, 也有助于提高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教学质量, 为社会培养更多更优秀的会计专业人才, 还可为企业加强岗前培训和降低人力资源成本提供便利, 为毕业生就业减轻压力。

( 三) 构建原则

1. 针对性原则。即“以职业岗位能力为本位”, 结合课程考核、职业资格和技能竞赛, 针对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职业性、前沿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特点进行构建。

2. 可行性原则。基于国内外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经验, 借鉴国内外已有的学业评价体系研究成果, 充分考虑会计专业的独特性和研究数据的可得性, 构建评价体系。

3. 市场性原则。构建学业评价体系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学生学业水平, 使学生具备较强的市场就业能力。因此需以就业市场的需求为导向。

( 四) 构建方法

基于“岗课证赛”四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 在建立总目标层的基础上, 选择岗位能力、课程考核、职业资格、技能竞赛为四大分指标层, 并根据不同分指标层的特点, 细分成17 个基础指标层, 最后针对每一基础指标层的指标, 明确规定具体评分标准, 分别赋值。

三、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毕业生学业评价体系的构建及指标分析

( 一) 评价体系构建

遵循构建原则, 运用合理的构建方法, 以合肥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构建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毕业生学业评价体系如表1 所示:

( 二) 指标分析

1.“岗”的指标。“岗”的指标分校内仿真实训和校外顶岗实习两大模块。

( 1) 校内仿真实训。会计基本技能实训指标主要包括对会计岗位工作任务内容、流程、环境和工具等的认知实训, 会计基本操作技能实训和会计规范训练等。若综合评价为优秀, 则赋予分值为6 分。分岗位单项实训指标主要包括出纳岗位、会计核算岗位、财务管理岗位和会计监督岗位。其中, 出纳岗位主要进行出纳业务操作、会计职业认知等; 会计核算岗位重点考核学生对于成本计算、会计业务核算、纳税申报与纳税筹划等知识的掌握情况; 财务管理岗位主要考察学生企业财务管理能力和会计信息化的运用能力; 会计监督岗位重点对审计知识进行实训。通过四个岗位的实训, 综合评价为优秀的可以得到6 分。会计综合实训指标主要包括手工操作和计算机操作两个模块, 主要考察学生的日常业务处理、期末业务处理和会计报表的编制及生成, 综合评价成绩也分为优秀、良好、及格与不及格四档, 并分别赋值。

( 2) 校外顶岗实习。在校外顶岗实习指标中, “用人单位意见反馈”可通过毕业生实习情况调查表的方式予以考察, “毕业论文/毕业设计”可由实习指导教师根据完成质量予以评分。

2.“课”的指标

通过分析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毕业生在校期间 ( 两个学年) 奖学金获得情况, 综合分析毕业生学业水平。因在分值的赋予上, 除了表1 中所列评分标准, 对于连续两年一等奖学金获得者或同时获得两项以上 ( 包括两项) 奖学金的学生, 其分值可在原定基础上再加2 分。

3.“证”的指标

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学生除了要进行必要的专业课程与基础课程的学习, 通过各类资格证考试成绩也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其学业水平。目前, 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学生必须取得的资格证如大学英语B级证和省级计算机一级证, 另外, 高职院校鼓励学生参加会计从业资格证、助理会计师证和CET -4/CET -6 等的考试, 这也是毕业生应聘求职时提升自身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条件, 因此, 对于不同“证”的指标, 分别赋予4 ~8 分。

4.“赛”的指标

高职院校在实施实践教学项目过程中, 通过参与或开展各类专业项目比赛, 如会计技能大赛、会计知识竞答、ERP竞赛、数字书写比赛、会计分录比赛等, 以其取得的成绩, 分别赋值。如上述比赛参加多项, 有的获奖有的未获奖, 可以累加 ( 最高不超过10 分) 。

四、结语

综上所述, 通过构建适合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毕业生学业评价体系, 客观反映毕业生的学业水平, 既可为实证研究会计毕业生学业完成情况提供依据, 也有助于合理地评价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教育教学质量。同时, 通过综合考虑社会需要, 及时收集用人单位的反馈意见, 可以适时调整评价体系, 优化课程结构, 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从而促进会计专业教学改革, 为社会培养更多应用型、技能型会计专业人才。

摘要: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毕业生学业完成情况的研究一直备受关注。基于“岗课证赛”人才培养模式, 在充分考虑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特点的基础上, 构建系统的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毕业生学业评价体系, 从而为实证研究提供依据, 也有助于高职院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为社会培养更多更优秀的应用型和技能型会计专业人才。

关键词:学业评价体系,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姜士伟.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内涵及构成[J].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8 (2) .

[2]李艳娥.关于“岗证课”深度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J].职教论坛, 2011 (29) .

上一篇:图书馆读者服务的创新下一篇:水下机械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