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读者服务的创新

2024-10-01

图书馆读者服务的创新(精选12篇)

图书馆读者服务的创新 篇1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 高校图书馆服务从传统的“以藏、借、阅为中心”转变到“以读者为中心”, 从基于“文献保存”过渡到为“读者需求”服务, 构成了当代高校图书馆的核心理念。要做到“以读者为中心”, 就要研究如何留住读者, 如何处理与读者的关系, 如何提高读者满意度和信任度, 等等, 这都对图书馆员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那么如何才能做好图书馆读者服务创新呢?结合多年来我校图书馆的工作实际, 谈几点个人体会。

1 充分利用馆藏资源, 真诚服务读者

“文献”是图书馆的有形产品, “服务”是图书馆的无形产品, 将无形与有形完美结合, 将读者服务寓于知识传播之中, 是图书馆对新时代图书馆员的要求。身为图书馆的一员, 我们每天打开图书馆大门的同时, 也需要打开自己的心门, 以文化育人, 以知识育人, 以服务爱人[1]。这就要求图书馆员要具有较高的业务水平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努力践行“读者第一, 服务至上, 一切为了读者”的服务理念。因此, 首先要做到在服务内容上要为读者提供全方位信息, 想读者之所想, 急读者之所急, 使图书馆成为读者理想的学习场所, 最大限度的满足读者的需要。其次, 要充分利用馆里的服务条件和设施, 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 在图书流通、宣传、阅读辅导和解答参考咨询等方面提供优质服务。再次, 通过对借阅量及馆藏资源利用率的统计分析, 基本掌握本馆图书资源的使用情况、读者阅读倾向及借阅规律, 从而了解读者的需求信息, 有针对性的改善文献服务, 及时补充图书, 更好的优化馆藏结构, 提高馆藏质量。

2 培养修炼馆员情商, 提高服务质量

高校图书馆馆藏文献信息资源能否有效地发挥最佳教育效益, 关键取决于馆员的管理与服务水平。知识开发需要以馆员的智商做支撑, 而知识的管理、传递与服务却完全依赖馆员的情商去实现。因此智商与情商是高校图书馆提高管理与服务水平的必备要素, 更是每个馆员必备的个人品质。尽管目前高校图书馆许多员工具有高职称、高学历, 但在图书馆的管理与服务中情商能力较弱, 许多现象堪忧:一是少数馆员安于现状, 不思进取, 工作缺乏激情和创新;二是馆员认识自我和情绪自控的能力较弱;三是馆员团队合作意识淡薄;四是馆员缺乏对读者自主学习意识的培养和引导。上述种种不足, 不利于高校图书馆管理水平的提升, 严重影响了高校图书馆功能的发挥, 已经成为制约高校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加强高校图书馆员工的情商培养和修炼, 应该成为高校图书馆和员工当前的一项重要课题[2]。因此高校图书馆要切实加强对馆员情商知识的教育培训及宣传引导, 以增强馆员对情商知识和能力的感性和理性认识。从馆员自身专业发展角度来看, 则必须学会正确评价自己能力, 准确认识自己的个性特点, 优势和短处, 找准自己的定位;不仅要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 而且还要掌控运用好自己的情绪, 注重“同心理”的培养, 提高与读者之间的沟通协调能力, 树立全心全意为读者服务的思想, 对工作认真负责, 耐心细致;对读者热情谦逊、文明礼貌。要知道, 我们每个人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态度都反映了整个图书馆人的水平和精神面貌。

3 提高馆员业务技能, 拓展服务方式

作为新时代的高校图书馆员首先要具备一定的图书馆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图书馆管理技能, 熟悉《中图法》、熟悉馆藏、了解它们的学科体系和分类方法及网络资源, 并利用它来开展图书馆的各项业务工作;再者我们是师范院校, 服务的主体是广大师生, 要做好读者服务工作, 我们更要有比较广博的文化知识, 这样工作起来才能得心应手。我们要充分利用现有的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 勤奋学习, 努力撰写学术论文, 积极参加学术交流活动。

由于大学生闲暇时间较多, 经济条件也有所改善, 带来了大学生闲暇生活方式的改变, 到图书馆休闲娱乐已成为大学生休闲的主要方式。为此, 图书馆要树立休闲服务理念, 一方面是满足读者的普遍需求, 另一方面是延展图书馆服务的内容和方式。如通过图书馆的环境布局来彰显人文思想的精神追求, 同时还可增加人性化服务设施, 设置购书中心、培训中心、茶座、咖啡厅等, 使读者到馆阅读、学习、交流各得其所。此外, 还可配置有价值、有情趣、有审美意境、有品味的休闲文献资源, 使读者到馆逛一逛、坐一坐、读一读, 真正把图书馆当成诗意栖居的精神家园[1]。

4 建立志愿者团队, 发挥学生参与作用

大学图书馆志愿者团队是由广大读书爱好者 (大学生) 在自愿的基础上组成的, 它最大的特点是可以让大学生读者直接参与图书馆读者服务的具体工作, 通过图书馆服务实践来提高自身的能力, 使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得到改进和提高。具体做法是:一、举办志愿者培训活动, 由流通阅览部组织、参考咨询部教师介绍图书馆基本情况, 传授图书排架知识、图书检索知识、工作注意事项以及实践操作等。通过培训, 志愿者均达到上岗的基本要求。二、开展读书兴趣活动。如利用图书馆资源平台举办“好书推荐”、“阅读交流”、征文比赛等活动, 以激励大学生多读书、读好书, 积极宣传图书馆的资源和服务, 促进大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 吸引更多的大学生参与其中。三、定期地开展读者座谈会、发放调查问卷等方式了解读者对图书馆服务的满意度和评价, 鼓励读者为图书馆提高服务能力献言献策。针对读者提出意见较集中地问题, 图书馆积极讨论和采取措施, 最大限度的满足读者需求。四、志愿者团队参与图书管理、秩序维护、服务指引等工作, 减轻馆员的工作压力, 同时学生志愿者的无私奉献精神也能够激发馆员的工作热情, 使馆员的工作积极性与主动性得到提高[3]。

总之, 面对新的挑战和机遇, 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工作必须进一步加强读者的需求研究, 完善信息服务手段, 不断提高读者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 才能适应高等教育发展的需求。

参考文献

[1]蔡冰.图书馆读者服务的艺术[M].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2009:3, 11.

[2]吴国蓉.高校图书馆员工的情商培养与修炼[J].高校图书馆工作, 2013 (1) :70-7 6.

[3]邓小茹.高校图书馆读者组织浅谈[J].高校图书馆工作, 2013 (1) :64-66.

图书馆读者服务的创新 篇2

关于高校图书馆服务意识创新的思考

从图书馆服务存在的问题出发,结合图书馆的`服务精神,就如何创新服务理念、改进图书馆的服务工作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指出高校图书馆的建设必须做到:以人为本,首抓环境建设;以人为本,实抓馆员队伍建设;以人为本,狠抓文献信息资源建设.

作 者:代云鹏 作者单位:黑龙江生物科技职业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00刊 名:黑龙江科技信息英文刊名:HEILONGJIA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FORMATION年,卷(期):“”(5)分类号:G25关键词:服务理念 创新服务 图书馆 以人为本

图书馆的服务与创新 篇3

[关键词]图书馆;服务;创新

图书馆的本质是服务于社会,在不同时代不同社会信息环境中,对“用”有不同的解释与要求,因而图书馆必定呈现为一个不断演变发展的有机体。在现代社会信息化进程中,图书馆的信息服务功能将处于至关重要的地位,信息服务的能力将成为决定图书馆的发展潜力甚至是维系其生存的关键因素。

一、提高图书馆的服务理念

首先,了解读者需求。图书馆是一个服务部门,若想提高服务质量,必须了解读者的需求,与读者进行有效的沟通。在现代化社会中,个人的自我意识有了提高,读者对图书馆的要求也不再千篇一律,人们希望得到最符合自己需要的信息,并以自己最喜爱的方式接受。现代读者对图书馆无差别的信息服务提出了质疑,读者第一的思想在现代图书馆中最明显的体现,就是图书馆要考虑读者的个性化需求,并通过采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实现它。

其次,提供信息技术服务。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图书馆的服务提供了良好的工具,因此,个性化服务才成为可能,从为用户提供文献转变成为用户提供信息单元,数字化信息检索方式多样,处理方便,用户的个性化检索才有了实现的可能。

二、优化服务“软”环境

(一)优化环境,改善服务条件。图书馆作为公益性事业单位,其发展优劣依赖于各级政府的重视程度,所以,争取良好的“软”环境是改善图书馆发展客观条件的首要问题。国务院办公厅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文化建设的意见》中明确指出:“要加大投资力度,加快文化设施建设。要把群艺馆、图书馆、文化站作为重点列入建设规划,要确保文化事业经费的增长不低于当年财政收入的增长幅度”。这是国家为文化事业繁荣、为图书馆事业发展创造的“软”环境。

(二)科学布局,优化服务环境。一个交通便利,格调独特、环境优美的图书馆,它本身就是一种资源,就具有很强的吸引力。所以,图书馆馆址首先要考虑读者利用是否方便;在建立时就要本着“安全、实用、经济、美观”的原则,突出其个性和特色,提高建筑品位;同时,要注重周边环境的控制和功能配套。

三、创新服务方式

(一)办馆多元化,拓宽服务范围。在中西部地区要由政府投资兴办多个图书馆是不现实的。所以州、县地区应采用社区联合、与学校、企业联合、个人赞助等多元化办馆方式发展社区和乡镇图书馆事业是各级文化主管部门和图书馆决策者应重点考虑的问题。要想使社区图书馆办得好,建立社区图书馆电脑网络是根本办法,使居民能在自己小区的图书馆内,借阅几个甚至几十个图书馆的藏书,最有效地打破地域限制,真正实现馆际互借、资源共享。弥补传统公共图书馆的不足,旨在逐步形成以县(区)图书馆为枢纽,以乡镇(街道)图书馆为基础,以村(校)图书馆为补充的多层次、多元化的图书馆服务网络。这样使每个人都能就近使用图书馆的文献资源,节约了资金和人力,从资源配置上推进图书馆的服务均衡。

(二)改革服务方式,广泛吸引读者。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读者对于图书馆的需求从单一的阅读需求转向多样化,而现代科学技术也为图书馆的服务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因此,提高图书馆的办馆效益,应在服务手段和服务方式上做足文章。首先是要合理安排开放时间。如我县图书馆在今年根据当地读者的实际需要,安排了节假日开放时间。其次,要采取各种方便读者的服务措施。如:在馆外,根据地方实际,在本地区企业、汽车站、宾馆等人员流动性较大的地方,设置“流动图书馆”,免费向群众提供图书借还的借阅方式;在馆内,尽可能在阅览室中配置更多的开架书籍,实现阅览、外借、典藏合一。三是尽快实行自动化管理,设立电子阅览室、视听室等,指导读者利用计算机和网络获取知识。第四、从图书馆读者服务的新标准来衡量,图书馆还应提升原有的参考咨询服务,做好文献资源的开发。利用现代通讯技术和网络技术,运用对读者的需求较为了解的优势,系统地对信息加以组织,开展参考咨询、定题服务、课题检索等深层次服务,把馆藏文献和地方文化特色资源向外推广,为经济和文化建设服务。五是要搞好对外宣传。要通过各种传媒,把崭新的图书馆形象、功能等具体可感地展现在人们面前,提高图书馆在公众中的知名度,引导人们走进图书馆。

四、加强素质,提升水平

随着图书馆整个业务流程和服务方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个合格的图书馆管理人员在管理中应具备以下综合素质:

一是加强思想道德素质。思想道德素质是图书管理员做好图书管理工作的最基本要求,是图书管理工作的前提和保障。首先,图书管理员要有强烈的事业心。要意识到自己所从事工作的重要作用和意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热爱自己的职业,做到爱岗敬业,干好干精,更好地发挥自己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过程中的职能作用;其次,有高度的责任感。图书管理员从事的既是一项学术性、技术性、创造性都很强的工作,同时也是一项复杂、细致、繁琐而又默默无闻的工作,需要管理员具备严谨细致的作风和埋头苦干的精神。

二是建立良好的心理素质。图书管理员需要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要具有耐压、应急、心理平衡能力,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人际交流和沟通能力,这样才能与读者和用户建立起一种愉悦关系,维护图书馆的良好形象。

三是提高专业技能素质。第一,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一个合格的图书管理员首先要熟练掌握图书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图书馆的功能、构成、作用等,掌握图书学、文献学、分类编目等专业知识。第二,现代技术知识。随着现代计算机技术、软件开发技术、网络技术、信息技术、视听设备和资源的使用及保护技术等科学技术的发展。新技术的在图书馆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这就要求馆员必须熟悉现代技术的基本原理,熟练掌握其操作方法,以适应快节奏时代的到来。第三,信息处理能力,图书管理员对各种信息要有敏锐的感觉,将复杂的各种信息加以鉴别、分析、处理,从中析出有用信息加以概括、归纳、总结,并通过现代高科技技术传递给读者, 从而更好地开发图书馆信息资源。

图书馆是社会发展的信息中心,是政府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更新服务理念、开拓服务方式、拓展服务内容,才能顺应时代发展,为读者提供快速、准确、完善的服务,才能确保文化事业的发展进步,提升全民文化素养。

参考文献

[1]免费开放新形势给图书馆服务带来的思考[J].图书馆建设,2011年08期

[2]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的新构想[J].图书馆建设,2002(3)

图书馆读者服务的创新 篇4

1 树立一个“意识”

树立“读者第一”和“服务至上”的服务意识, 这是由图书馆的服务宗旨及发展的前提条件所决定的, 离开了这一意识, 图书馆的工作就会迷失服务宗旨, 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必须在日常的图书管理、借书服务等工作过程中把读者摆在第一位, 加强与读者沟通交流, 想读者之所想, 思读者之所需, 全方位多角度地满足读者多样化需求, 为读者创造一个舒适、优雅的学习环境;与读者互动, 让读者了解图书馆的情况, 正视并收集读者的意见和建议, 在现实情况的基础上尽最大的努力解决读者提出的问题;在发展上克服图书馆发展与读者需要脱节的“两张皮”现象, 切实紧扣图书馆与读者之间的依存关系, 把“读者第一”和“服务至上”的服务宗旨落到实处、妙处和重处。

2 增强一个“主动”

主动, 就是针对不同读者的阅读需要, 增强服务的主动性。高校图书馆的读者群主要是教师和学生, 但他们因知识层次、个人需求的差异而各自有着不同的阅读需要。其阅读需要主要有五种:一是为满足求知欲。初入大学的新生心理、精神状态处于相对轻松愉悦的阶段, 对阅读有一定的盲目性、随机性, 选择趣味性较强的书籍的情况多。大二、大三年级的学生的专业学习处于比较稳定阶段, 选择与专业课程相关、日常课堂学习之外的相关的书籍较多。大四学生则为求职或考研的需要, 为大量论文创作等毕业设计任务的需要, 走进图书馆学习的动机和目的最为明确、强烈。二是为了学术研究。主要是专业教师、教授和硕士、博士研究生等学术研究需要强烈。三是为了实际应用。比如为日常代课拓展课堂讲授内容等的教师就不得不经常到图书馆为自己充电。四是为了应对考试型。五是为了娱乐消遣。

针对上述不同的阅读需要, 图书馆要对相关读者进行主动服务。一是主动推送书目信息, 采用各种手段, 加强书目信息的主动服务效果。不仅要将相关有效的书目信息推送到图书馆网络主页中, 而且最好将这些有效信息推送到读者的邮箱中, 甚至还可以采用手机短信方式或派发宣传资料方式来推送信息。二是主动挖掘读者的需要信息。采用各种技术, 挖掘读者的书目信息需求。如通过专家数据库方式, 或根据读者登录WEB的行为分析, 挖掘出读者专业信息或阅读倾向, 或通过图书馆与读者之间的沟通平台, 如短消息平台系统, 掌握其潜在的书目信息需求, 从而为其主动提供与其所需文献最相关的书目信息。三是主动参与教学科研, 了解学校科研动态, 为师生员工提供最及时有效的书目信息。四是以书目信息推动管理的改进, 强化用书目信息支持学校管理部门的决策, 主动收集管理部门所需要的书目信息。五是组织阅读活动, 如开展主题读书活动, 或组织人力物力, 加强对书评、文摘、综述、动态、进展报告、专题研究报告等二、二次书目信息产品的加工力度, 提高主动服务的水平, 并推动阅读活动的开展。

3 增设一个“课堂”

课堂, 指文献检索课。有不少图书馆没有开设文献信息检索课和新生入学教育课。在信息发达的今天和未来, 文献信息量爆炸性增加, 对信息的有效组织和传递交流有极其迫切的需要。文献信息检索无疑成为信息社会人才个人素质的重要技能, 也是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 在高校中文献信息检索课的开设尤为重要。相反, 如果不开设文检课, 学生将无法快捷地掌握信息检索的基本技能。高校必须利用新生入学教育课的机会切实开设文献信息检索课, 加强对图书馆自身的宣传。

4 保证一个“质量”

搞好图书馆服务, 质量自然应当先行。学校图书管理者既要提高图书馆的馆藏量, 更要提高馆藏的质量。作为一所高等院校的图书馆, 主要是因地制宜, 一是根据学校的院系设置情况来购买图书, 如院系的一些经典教材, 经常会用到的书籍;二是想读者所想, 让读者来选书, 比如有的高校图书馆就每学期都举行“你选书, 我购买”的活动;三是现在很多报刊、杂志有很多好书推荐、书评、图书馆畅销榜等, 图书馆可主动从中选择一些要购买的图书, 不但可以增加馆藏, 也能与时俱进推动阅读活动和丰富阅读内容。

5 拓展一个“活动”

即开展远程教育服务活动。高校图书馆是一所学校信息化的重要基地, 在进行数字化建设中还要加强信息资源建设的标准化, 努力为广大师生提供个性化、信息化教育和自主学习的多维平台, 积极参与现代远程教育, 推动现有图书馆资源与信息技术的有效整合。由于数字信息资源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日益突出, 给人们的学习、生活和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图书馆作为信息传播和信息服务的机构, 必须主动由传统服务模式向现代服务模式转型, 加大创建数字图书馆系统, 建立数字图书馆资源库和开展数字化信息服务的力度, 并以此作为图书馆发展的重要目标和方向。

6 注意一个“重视”

读者是上帝。高校图书采购人员必须克服主观主义, 切实重视对学校师生的意见和信息的收集, 让全体师生参与到采购工作中来, 一是在各个部门设读书意见本和推荐本, 广泛征求意见;二是在校园网上建立图书馆采购部门的主页, 通过开辟“藏书建设, 有您参与”, 读者论坛等栏目, 集中讨论图书采购过程中的某些热点问题, 由采购人员向全校师生定期发布最新的图书出版信息, 让师生直接在网上圈选图书、发表推荐意见等。

7 增加一个“面向”

即高校图书馆应面向社会, 为地方各界提供信息服务。为地方服务的关键, 是要增加情报意识, 要了解读者对地方文献需求状况, 要有针对性地把散布在各种文献中的零星信息加以汇集, 经过提炼、加工, 编辑成专题资料及时提供给读者。要搞好与公共图书馆的协调工作, 要充分利用公共图书馆的地方文献资源, 努力实现资源共享, 特别是在采购文献时, 避免重复浪费。要充分利用高科技手段, 实现文献检索自动化和网络化, 切实主动地与地方共同研究地方文献, 共同开发地方文献, 携手为地方经济服务。

8 突出一个“改善”

即改善检索系统。一是要将图书馆各种类型的馆藏资源统一整合在OPAC系统内;二是要加强图书馆OPAC系统的整合, 使读者能了解到更加丰富多样的、多层次多角度的书目信息。

9 推行一个“整合”

即推行各高校之间的数字资源整合。一是加强数据库资源的整合力度。各高校图书馆可在充分分析读者需求的基础上, 加强合作、联合攻关, 共同开发便于读者利用的跨库检索功能或一站式检索平台;二是加强对资源中知识的组织、揭示及关联, 如CNKI数据库中提供的相似词、相似文献、相关文献作者、文献分类学等功能, 也将文献知识之间的关联进行揭示, 这样, 可以扩大读者对书目信息的把握能力。

综上, 高校图书馆人要在新的条件下继续实现图书馆的职能, 获得可持续发展, 只有面对新情况新问题, 义无反顾地针对读者需要而深化传统服务、拓展新的服务、创新服务模式。

摘要:面对信息技术日益发达的环境, 读者的阅读需要和阅读方式也正在发生变化。图书馆的工作需要适应新的情况, 必须针对读者的不同需要, 深化传统服务, 拓展新的服务, 创新服务模式。本文就此探索并总结了九大策略。

图书馆读者服务的创新 篇5

邵凤君

摘要: 民族高校图书馆的读者服务工作是图书馆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如何更好的为读者服务,发挥民族高校图书馆的优势,是图书馆工作者的一个重要任务,对于读者服务工作的创新是民族高校图书馆继承与发展的又一新的历史课题。

关键词:民族高校图书馆

服务与创新

对于民族高校图书馆来说,作为一个以教学和科研服务为主的学术机构,其读者对象主要是教师和学生。图书馆根据学校的教学计划合理配备藏书,想方设法满足读者需求。同时,高校图书馆又是大学生学习生活的第二课堂,图书馆以其丰富的藏书和优质服务成为大学生的良师益友。民族高校图书馆如何引导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中文阅读,充分利用馆藏中文文献资源优势,对学生中文阅读活动强调导读,是值得重视和探讨的问题。提倡全民阅读,对于少数民族双语教学事业的促进和发展并且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系统思维和汉语言表达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另一方面,网络环境下的民族高校图书馆如何为高校的少数民族学生服务,使图书馆在建设和谐社会、发展和谐社会方面更好的发挥其重要作用,是现代图书馆工作中值得认真研究、创新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民族高校图书馆的读者导读工作

少数民族学生基础薄弱,同时又受到语言和知识结构的限制,在阅读倾向、阅读方法和正确理解读物的思想内涵等方面存在着许多困难,他们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正处于大力引导和支持阶段。

1.强化入馆教育,编制推荐书目,方便学生读书入门教育,包括新生入馆教育和信息入门教育。通过课堂、多媒体等形式,介绍图书馆概况、藏书分布与图书分类的基础方法,参观图书馆布局。按学院要求向学生介绍学校的科研水平、藏书体系、借阅方式、工作流程、规章制度等内容,让同学了解图书馆。编制合理的推荐书目是辅导学生阅读的重要工作,图书馆可聘请相关专业领域的专家学者为学生精选一些经典的、优秀的、有情趣的、有吸引力的图书,图书馆要将这些科学编制的优秀书目集中排架,重点推荐,指导学生借阅。

2.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导读活动,通过中文导读活动,不仅达到了交流和传播知识的目的,更鼓舞了其他读者的中文阅读热情,这有利于提高双语教学效果。少数民族大学生活泼好动,喜欢参加活动的特点,图书馆可以根据馆内 1 设立专门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导读咨询窗口,为来馆的学生解答在借阅过程中碰到的各种疑难问题。

3.开设文献信息检索课双语教学,与利用课程在实际工作中,常常看见好多学生不懂利用现代化的计算机检索手段查找所需要的信息,结果是花费了大量时间却不多所获,学习的热情自然受到影响。因此,建议图书馆根据教育部颁发的关于在高等学校开设《文献检索与利用》课的意见,根据师资条件、学生的汉语水平程度、课程要求,专门为少数民族大学生开设文献信息检索双语课程,将该课程定为选修课,并明确该课程的学时和学分。

4.调动教师资源,课堂引导阅读,现阶段由于种种原因,高校图书馆在学校的受重视程度不高,馆员的整体素质也有待提高,单独开展导读工作能力较差。教学和科研与图书馆紧密联系是高校图书馆得到足够重视与支持的原因之一。图书馆要与以前从事教学工作的教师相互配合,共同设计出以图书馆文献资源为依托的导读方案,整理出适合课程需求的文献资源,并及时指导学生查找和利用。

5.鼓励专业教师和专家学者参与大学生的导读工作,高校每位教师一般都有一套适合自己的读书方法,具有较高的阅读能力。教师参与导读,一方面可以将自己的读书方法传授给大学生;另一方面,教师与专家学者在教学科研过程中能密切关注本学科的发展动态和前沿理论问题,他们对专业领域新的学术理论等问题上拥有发言权和举荐权。

二、网络环境下民族高校图书馆的读者服务工作

1.以网络化为基础开展读者服务工作 世纪是网络时代, 因特网作为全球性的信息网络, 为我们构筑一个多元化信息服务系统。对于民族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者来说, 一定要具备快速占有信息资料的能力, 要有快速提供本馆和其它单位信息资源的能力, 要有直接参与整个社会信息系统大循环的能力。图书馆的现代化就是利用电子计算机技术、现代通讯技术和网络技术、光磁学记录技术以及声像技术装备图书馆, 也就是说, 做好民族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 必须学会运用现代化手段为读者服务。只有这样, 才能高水平地为少数民族大学生服务。

1.1加强特色的文献全文数据库

在民族高校地区,各馆都有各自的民族特色和地区特色文献资源馆藏。因此,图书馆应该以自己的特色资源和特色文献为主要突破口,建立本馆特色的文献全文数据库,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图书馆的服务水平和质量,而且还可以使读者更多地了解民族风情文化及资源建设,也进一步体现了馆藏的特色和亮点,有利于提高民族高校文献的资源共享;还有就是针对这些馆藏特色的文献资源,开展网上 专题文献信息服务理念,也就是说针对民族高校的重点科研课题或重点学科建设的需要,搜索引擎,查找相关文献资料信息,把这些搜集到的文献资料信息编制成馆藏目录或专题文献资源数据库,并由此链接到图书馆的主页页面上,形成虚拟馆藏资源,供广大的读者用户方便和使用。

1.2拓宽知识面, 培养少数民族大学生信息综合能力

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 给民族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带来机遇和挑战,以往大学生非常重视本专业知识的学习积累, 然而当今社会上大量需要综合型人才, 许多大学生需要阅读本专业以外的文献信息来拓宽自己的知识。一方面,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要求少数民族大学生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不断学习、完善自己。另一方面, 培养少数民族大学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 可以及时更新学习资料和学习内容, 激起其积极学习思考, 以敏捷的头脑对待所遇问题, 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及文献检索应用、现代媒体应用等能力, 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2.提高民族高校图书馆员素质是搞好读者服务工作的必要条件

在网络环境下的民族高校图书馆,对读者服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图书馆员必须在爱岗敬业、认真负责、不断进取的基础上,具有信息发现能力、信息检索能力和信息导航能力, 否则,很难满足读者服务工作的要求。因此,提高民族高校图书馆员的整体素质是搞好读者服务工作的必要条件。

2.1培养网上信息服务“导航员”

在网络和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图书馆领导者根据各种信息服务的变化、读者的需要以及图书馆员不相适应的现实状态, 培养网上信息服务“导航员”,以便帮助读者查不准、查不全的信息资料给予提供大量的方便,解答读者在网上检索时遇到的种种困难,介绍有关数据库的特点、用途、内容及检索的使用方法,帮助读者更好地使用这些数据库和信息资源,提供网上信息导航服务,对信息资源进行有序的分类、整理,开展网上培训和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提高读者使用网上信息资源的能力,使读者直接上网获取信息的愿望得以实现。

2.2培养复合型人才

进一步提高图书馆员素质是传统图书馆向现代化图书馆过渡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图书馆员除了具备一定的文献学专业知识、外语知识水平、其他相关专业的技能知识以外,还必须接受和运用现代高科信息方面的技术资源;掌握计算机、网络化、通讯和多媒体等技术信息;掌握包括有网络信息检索技术在内的各种形式的现代信息检索技术,同时还应注意提高信息意识、分析判断能力、研究能力等。培养复合型人才是图书馆为读者提供多层次、全方位、高水平信息服务的重要保证。

2.3加大图书馆员的继续教育力度

在信息技术与网络通信技术迅速普及与发展的今天,民族高校的全体师生员工对图书馆的整体服务意识寄予了更高的期望和要求,基于这种形式,图书馆就应该加大和重视图书馆员的继续教育培训任务,给馆员创造和提供学习环境以及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为馆员的继续教育提供必要的费用和时间,使得馆员素质的提高有坚实的物质基础保障,更好地为广大读者服务。

三、民族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创新

1.服务观念创新

民族高校图书馆为教学教研提供直接的信息资源,所以高水平、高效率的服务水平能够提高教学教研的质量,这也是民族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责任与义务。在目前的民族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中要改变传统的被动服务的思想,要以“读者为中心”将信息服务作为主体的思想,从读者的角度出发,根据不同读者、不同时期对创新的需求,开展创新服务新的模式,同时将教学、教研以及社会经济活动联系在一起,正视民族高校图书馆的资源价值,使图书馆的文献资源由原来的“以藏为主”变成“以用为主”的形式,将资源信息共享,开展全方位的创新服务。2.服务内容创新

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第一个是在拓展读者服务深度上。在民族高校图书馆要收集基本的文献之外,还要注重广大读者的不同需求,比如考研信息、留学信息、就业信息等,并提供这些信息的服务工作。还要根据不同层次的读者开展不同方式的专业知识以及技能的培训,对于新读者就要将最基本的文献分类以及图书馆目录等知识进行讲解;对于高层次的读者就要开设文献检索与利用的课程,让他们熟练掌握检索的方法和技能,同时还要对网络检索系统、连接检索系统重点进行介绍,通过这些技能的培训,可以使读者更加迅速的获取检索的内容。提高了读者现代化信息意识,加强了信息技能的掌握,所以服务内容的创新是民族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创新的重点任务。同时还要将服务更加的人性化,可以通过设置电子论坛和服务信箱等形式,使服务工作更加的满足读者的要求;第二个方面是提供个性化服务。在信息时代的影响下,读者对信息资源的需求量不断的增大。民族高校图书馆可以根据不同年龄、职业等采取不同的服务方式。比如对科研人员就要对查新、跟踪、成果转化提供整体的技术服务;对于教研人员就要提咨询中介、编译服务等;对于学生群体就要提供更多的考研、就业的相关信息服务等。真正的从读者的角度出发,采取“以人为本”的理念开展服务内容创新工 作。这种方式可以使读者有效地进行信息的检索、获取、利用知识。所以提供个性化服务是民族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创新工作的重要方面。3.服务素质创新

民族高校图书馆的馆员是图书馆工作的开拓者和创新者,其自身的素质决定了服务的水准,就如同有效的服务需要有理解的服务观念的职员。所以要选取一些专业知识扎实的员工,通过对员工的岗位培训以及严格的管理等,使馆员的自身综合素质不断提升。同时还要对馆员进行其他知识的拓展,使他们能够了解学科的最新动态以及科研成果等。民族高校图书馆馆员为读者提供高水准的服务是他们的责任与义务,所以必须加强自身的修养,最大限度的满足读者的需求。4.服务手段创新

在民族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形式以及手段要随着时代的进步不断的创新,不能总是局限于传统的服务手段,必须要加大力度对软硬件的投入使用,同时还要采用合理的网络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带来的高新成果,改善图书馆的设备条件,还要对图书馆的技术人员进行操作技能的培训,这样才能将现代化的设备发挥其最大的作用。能够使读者利用先进的设备技术,对所需的资源随时的进行检索,快速的寻找到所需的信息。5.服务环境创新

民族高校图书馆要采用合理的设计方式、藏书布局,使读者能够享受在书海之中,同时还要对管理方式进行改革,摒除封闭式的外借方式,采取合理的仓储式管理的方式,符合更多读者的借阅需求。

综上所述,创新一直是时代的主题和灵魂,民族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创新是其生命力的象征,所以在进行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创新的时候,要从读者的角度出发,采用“以人文本”的理念,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找到合适的创新切入点。但是在一些民族高校采取多样式的服务方式,还需要进一步的完善,通过运用先进的网络技术,建立完善的创新机制,为广大读者提供更好的服务方式。

参考文献:

公共图书馆服务模式的创新 篇6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服务模式;创新

“十二五”开局之年,文化部、财政部出台《关于推进全国美术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免费开放工作的意见》,要求所有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实现零门槛进入,并安排专项资金扶持,这对于公共图书馆的发展来说是一个契机也是挑战[1]。公共图书馆作为社会公益事业,服务工作对于图书馆来说是一项重要的主题,也是图书馆工作的核心。在新的形势下,研究和探讨公共文化服务的创新,是图书馆必须面对的新课题,也是抓住机遇,迎接挑战的关键所在。

当前,我国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笔者认为公共图书馆必须要通过以下及方面来创新服务方式,拓展服务内容:

一、创新服务理念

随着图书馆的功能由单纯的书籍收藏、借阅转向公共文化服务,馆员在图书馆中担任的角色也在转变,作为信息资源和用户之间的桥梁,馆员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该馆的服务质量。理念的创新是服务创新的基础,没有先进的服务理念,就不会产生先进的服务创新的具体内容,没有理念创新,就无法触发服务创新的灵感,启迪服务创新的智慧[2]。根据现代化图书馆的需求,重新塑造特色服务体系需要用微笑服务,热情地为读者解决各种切实问题,尊重读者,维护读者的权益,建立与读者之间的良好人际关系,让读者满意来高兴去,真正做到知识与读者的桥梁。以“全馆为一线,一线为读者,读者是第一”的全新服务理念,努力营造服务特色,打造服务品牌,致力于提高服务人员素质和服务水平,并坚持以雄厚的资源优势、良好的社会信誉、不断提升的服务效率去积极参与市场服务份额的竞争。

二、扩展服务范围

目前,全省的新农村建设呈现出健康、平稳和有序的发展势态,代表着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公共图书馆应该积极服务新农村建设,推动送书下乡活动的进行,使广大农民群众能够享受到公共文化服务接近或达到城市水平,这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这对提高农民知识水平,开阔视野,提升素质,推动农村精神文明的建设,都有着积极深远的意义。公共图书馆可以充分利用丰富的文献资源和人才资源优势,与乡镇文化站和村文化室开展结对帮扶,大力辅建一批基层图书馆(室)或基层图书流动点,使他们成为公共图书馆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对于那些送下乡的书籍要跟踪服务,进行科学的管理和利用,要使送的书适销对路,在选择和配备图书方面,应该着重选择农民感兴趣的知识,如种植业、养殖业和加工业等方面的书籍,让农民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难题,都能在书里找到答案,从而激发农民群众学习新知识、新技能的积极性,推动农村经济的繁荣发展。要将送文化和种文化结合起来,从而达到可持续发展,让文化为农村经济发展的服务充分发挥出其独特的作用[3]。

三、拓新服务方式

公共图书馆是一个信息服务机构,更是一个公众的社会文化机构,要充分发挥公共图书馆的社会教育功能,利用互联网、共享工程、讲座等多种方式,创新服务方式,积极主动开展服务,实现从“小文化”向社会教育的转型。改变图书馆一贯仅是藏书、借书的形象,还可以作为举办各类读书、讲座活动的场所,对此国内不少同行也做了许多有益的尝试, 如佛山市图书馆积极利用本馆的文化设施展览厅、报告厅、音像厅,举办多种文化活动,“周末到图书馆去听讲座、看展览”己成为佛山市民的一种精神享受和休闲选择[4]。为了吸引公众参与图书馆的各项活动,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宣传,着力营造良好阅读氛围。将“4·23世界读书日”作为宣传的活动为重点,举行“图书馆服务宣传周”等活动,配合海报、公示栏、橱窗等方式广泛宣传;积极推广“一证通”、“24小时自助图书馆”等新的服务形式,开展社会服务和休闲服务,尝试会议服务、建立图书流动站、馆外服务点配送图书,积极倡导延伸服务,从而推动全民阅读的广泛开展。

四、开发服务项目

随着全球信息化,网络化的发展,公共图书馆的服务范围也将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而迅速扩展,服务内容也应该具有广泛的社会性。未来图书馆的信息服务工作,在做好“本馆”“本单位”读者信息服务的基础上,还可以利用丰富的馆藏资源为社会用户、网上远程用户开展信息服务。例如,可以和企业联系,为企业提供技术查新、定题追踪、市场调查、产品更新等方面的服务;还可以通过网络进行文献传递、网络信息资源查询服务、文献代查代借、外文资料代译等方面的服务;同时还可以为有关党政部门、经济调控机构提供决策信息服务等[5]。创造条件积极开展以科技查新查引查收为内容的高水平、高层次服务工作,努力为社会科研和地方经济系统提供强有力的知识服务和学术支撑,建成社会性文献信息中心和学术文化中心。

江西作为红色革命老区,有着丰富的红色历史文化,打造具有浓厚红色文化特色的公共图书馆,可以成为江西在国内图书馆界的一个独特文化招牌。我省的图书馆应当牢牢抓住当前的发展機遇,把普及文化科技知识和推进全民综合素质的提高作为新时期的重点任务,为公民终身学习提供平台,营造优良的文化氛围,以服务创新来促进发展,按照社会发展的需求和读者阅读多样化的要求不断调整和开创多元化的服务的新模式,使公共图书馆事业充满生机和活力。

参考文献:

[1]李学民.拓展公共图书馆读者服务的新领域[J].图书馆论坛,2000,(2).

[2]韦爱兰.网络时代图书馆人性化服务理念的思考[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3).

[3]胡旭明,李艳菊.新环境新需求新服务[A].山东图书馆季刊,2003,(2).

[4]钱桂平.知识经济:图书馆新的机遇和挑战[J].大学图书馆学报,1999,(1).

[5]蒋丽.公共图书馆读者服务新思路[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5,(3).

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创新 篇7

一、高校图书馆服务工作创新的必要性

随着社会信息化程度的提高, 信息存取和利用自由化的加剧, 越来越多的信息生产企业纷纷涉足信息服务业, 倾力打造独具特色的服务, 致使高校图书馆的用户大量流失, 导致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的权威性和主导地位不断下降, 甚至连生存也面临严峻挑战。面对这种局面, 高校图书馆要想进一步建设和发展, 就必须找准自身存在的问题, 积极探索信息服务的新途径, 迎难而上, 努力提高服务水平, 对各方面进行改进。因此, 服务工作的创新是高校图书馆生存与发展的根本动力。高校图书馆的服务不能只局限于信息资源的提供、传递、打印、复制、咨询等方面, 还应该多方开拓, 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这对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推动高等教育科学发展具有重要而又深远的意义。

二、我国高校图书馆服务发展存在的问题

全国不少高校图书馆服务方式日益多样化, 服务范围更广泛, 充分利用各类技术, 针对不同的读者提供个性化的学科服务, 服务态度和意识更加人性化, 不再满足于仅向师生提供文献, 开始深入教学, 提供高质量的知识服务, 重视合作与协调, 积极参与共建共享, 注重网络资源建设和利用等。在服务发展上, 我国高校图书馆间存在不平衡的现象。高校图书馆虽然都具有足够的经费和人力资源保障, 但在服务项目上依然参差不齐。要改变这种状况, 各馆就要加强学习与沟通协调, 提供先进有效的新型服务, 积极探索、试验和应用新的服务。

三、服务内容的创新

高校图书馆服务方式创新应以节省用户的时间、确保知识的自由存取作为追求目标, 以高新技术的科学利用、重视知识传播方式作为方法指导, 大胆尝试, 努力使服务方式创新成为服务创新的关键。高校图书馆服务方式应从以下方面改进。

1.提高读者工作的服务水平

图书馆的效益就是给图书馆投入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与图书馆满足社会需求程度的比值, 满足社会需求程度越高, 其效益就愈大, 反之就愈小。没有效益的服务和效益甚微的服务, 就没有存在价值。因此, 服务效益就是图书馆的生命线。

图书馆服务水平, 服务效益体现在为读者的服务工作上。

图书馆的竞争目标是读者, 读者是图书馆的生命线, 读者决定了图书馆存在的价值。图书馆的管理者必须明确和教育全体职工, 树立“一切为了读者”的服务思想, 管理者要在人力、物力、财力上一切以读者为重。

2.加强对读者导读工作

导读学是一门新兴的图书馆理论分支学科。它是在对读者的阅读心理和规律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 采取多种方式, 影响读者的阅读行为和阅读兴趣。目的是减少读者阅读的盲目性, 指导读者用科学的方法利用图书馆, 获得所需文献, 极大限度地提高文献利用效益, 防止盲目和随意借阅, 这就是一项积极主动为读者服务的新工作。图书馆的导读工作要把思想性原则、科学性趣味性原则、目的性原则、渐进性原则相结合, 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引导读者从观点正确、内容健康、品位高、高质量的书刊读物中汲取精神营养和知识营养。

3.图书馆员要具备较新的科技素质

信息社会中图书馆已成为国际互联网的重要组成部分, 图书管理员的作用不但没有削弱, 反而在处理、加工、传播信息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馆员不再是信息资源的守护者和“二传手”, 逐步成为信息分析员、信息推销员、信息导航员和核心主人翁。

(1) 独立获取信息的能力。随着现代科学技术, 尤其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在图书馆的应用, 当今图书馆的工作内容和方式, 乃至整个图书馆业态都在发生深刻变革, 图书馆不再停留在藏书阁的层面上, 更多的是信息的提供者。图书馆馆员不再只要求简单的手工操作, 而且要利用信息技术从事知识的收集、加工、开发和使用, 包括职业适应力和创造力的职业能力已成为新时期图书馆馆员的必备素质。

(2) 计算机网络通讯技术的应用能力。计算机管理进入图书馆工作, 要求图书管理员必须能够熟练使用计算机对图书资料进行管理和应用。传统图书馆以纸质载体文献为基础, 建立藏书体系并提供借阅, 因此图书管理员主要提供流通、检索和参考服务。随着新科技的发展, 出现了新的服务领域。因此, 现代化图书管理员除了掌握对多载体、多主题信息资源进行快速、熟练、全面的信息检索等基本技能外, 还应具备对电子信息资源采集、存储、组织和提供利用的技能, 保证图书管理员在计算机网络环境下顺利进行信息处理工作。

(3) 较强的人际沟通能力。图书馆馆员应具备较强的人际交流技能, 主动介入用户行为。图书管理员只有不断提高综合技能, 才能更好地承担引导者的角色。图书馆工作的价值是通过为用户提供各种服务而实现的, 同时也是一种人际沟通的过程。图书管理员通过与读者的沟通, 了解不同读者的需求期望。良好的沟通, 有助于分析和解决问题。

4.各高校图书馆之间实现资源共享

目前, 高校图书馆的信息服务已难以满足大学生日益增长的文化信息需求。因此, 高校图书馆必须加强交流与合作, 实现资源共享, 才能为教育教学和科学研究提供全面而可靠多元化的信息资源。各高校图书馆各有特点, 互有差异, 通过不同途径, 在方式、内容上取长补短, 参观学习, 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总之, 为了更好地发挥各高校图书馆的社会效益, 高校图书馆之间有必要通过各种途径相互学习与合作, 从而促进图书馆事业的发展。

5.科学服务

在服务过程中要注意收集各种原始数据, 比如读者信息、读者借阅历史信息等, 及时对各种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分析馆藏文献的利用情况, 了解读者的阅读倾向和需求特点。根据不同读者流量时段实行动态管理、科学服务。要做好预约服务, 认真研究预约记录统计, 根据不同的预约频次情况, 分析读者信息需求及其规律和变化, 对高频预约频次的图书, 可适当增加馆藏。

6.开展网络信息服务与咨询服务

读者进入图书馆的主页就可以得到有关图书的介绍、流通情况等信息。另外, 读者可以利用本人的电子邮件及与课题相关的关键词定期收到由服务人员直接传送到电子信箱内的相关图书信息, 使读者足不出户就能完成网上预约及借阅;如果读者想通过图书馆咨询某一问题, 就只需要通过电子邮件将咨询问题发到咨询人员的电子邮箱, 咨询人员便会将答案或参考资料传到读者的电子信箱, 这样读者就可以解决所遇到的问题。

总之, 在信息网络化高速发展的今天, 面对读者及其需求的不断变化, 高校图书馆无论服务水平还是服务方式都要不断发展创新。高校图书馆管理者必须走在创新的前列, 不断创造创新环境, 始终把读者放在第一位, 全方位为读者提供优质服务, 才能使高校图书馆充满活力。

参考文献

[1]于静, 杨雪晶.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创新研究[J].图书馆论坛, 2007 (2) :35-38.

[2]王晓燕.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创新途径探析[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 2011 (2) :70-73.

[3]朱萍, 蒋佳文.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核心——服务态度[J].兰台世界, 2013.4:106-107.

图书馆读者服务的创新 篇8

一、读者知识视角概念描述

“读者知识”, 该词语出自于企业管理中客户知识的认识。有关学者将读者知识分为三种, 读者需要的基本知识、读者知识以及关于读者的知识。对于读者知识的概念, 一般从图书馆角度和读者角度分析。

1. 图书馆角度定义分析

读者知识从图书馆角度分析, 就是以产品或者读者服务来满足读者对知识需求的情况, 通常根据读者具体的爱好来实现。图书馆满足读者服务主要包括四种情况, 即图书馆满足读者对基本知识的需求、对读者基本需求的掌控, 等等。

2. 读者知识视角定义

主观地感受到图书馆提供的产品或者服务, 便是读者知识视角。相关学者认为读者知识视角应包括三个方面:第一方面是读书者对图书馆提供的产品和服务进行感知;第二方面是对图书馆提供产品和服务的一种感知;第三方面是读者对自身基本情况进行感知。

3. 读者知识视角形成的原因分析

为了准确地对读者知识视角进行了解, 需要从两方面入手, 即读者数据和读者信息。读者数据是对事物相关知识的一种记录, 它是一种较为原始的资料。而读者信息就是从读者数据基础上对数据进行分析, 从而准确掌握读者信息。图书馆读者服务创新就是在此基础上来完善自身的不足, 引进更多读者喜欢的图书, 满足读者对图书的需要。读者知识视角就是图书馆管理者在认识和了解读者基本情况的基础上, 创造出更多的服务来满足现代读者的需求。

二、如何基于读者知识视角对图书馆进行创新

基于读者知识视角对图书馆进行创新的理念包括图书馆理念创新、图书馆服务模式的创新、图书馆服务内容的创新。读者知识视角下的图书馆服务创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树立图书馆发展与读者同进步的观念

读者服务创新是一个尊重读者、尊重读者基本知识需求, 以及为读者提供良好的阅读环境的过程。读者视角下的图书馆服务创新就是为读者和图书馆管理人员营造相互学习, 相互尊重、和谐关心的氛围, 使得图书馆真正树立起“读者第一”的观念。图书馆员还需要珍惜和读者交流的机会, 要充分认识到读者和图书馆相互交流是一次综合服务, 要全面提升图书馆发展水平。

2. 健全读者知识服务创新机制

读者知识视角下的图书馆读者服务创新机制的建立, 主要包括以下几点:第一点, 改变以往图书馆和读者只是单纯的主客体关系、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关系的情况, 要建立起较为有效的读者参与机制, 图书馆要和读者形成一种战略合作性关系, 要在读者基础上创造出更多的财富;第二点, 读者知识共享机制的建立, 读者知识共享机制的建立主要是为了激发读者对科学知识的学习兴趣, 提高读者主观能动性, 从而在根本上增强读者和图书馆之间知识的交流;第三点, 在读者和读者之间建立起交流共享机制;最后就是图书馆和读者之间建立起信任机制, 要积极主动地满足读者对知识的需求, 图书馆管理者重视对读者的承诺, 从而更多地满足读者利益。

3. 挖掘读者对知识的需求, 健全图书馆知识库

图书馆服务创新最重要的一项工作是对图书馆实行服务创新、对读者进行针对性服务预测。在读者的意识中隐藏着很多隐形知识, 要想对读者潜意识里的隐形知识进行挖掘, 就需要对读者服务进行记录。健全图书馆知识库需要以了解读者的真正需求为基础, 并且进一步完善图书馆知识库, 需要利用现代化信息对读者基本情况进行真实的记录、对读者兴趣进行分析、阅读情况进行分析, 以及读者对图书馆意见记录, 等等。健全图书馆知识库主要的目的是全面实现图书馆知识程序化, 提高读者对知识的利用率以及对图书馆藏书的全面了解。健全图书馆知识库是一种保证读者对知识认知度的方式。

读者知识视角对图书馆读者服务创新的顺利进行, 以及让读者更好地接受服务, 起着决定性作用, 从读者知识视角对图书馆进行创新, 在现代图书馆发展中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摘要:现代图书馆已经转变了原有的发展模式, 开始向以服务为中心转变, 这种转变首先在服务理念的转变上, 很多图书馆已经将“读者第一”作为图书馆的服务宗旨, 将读者满意作为图书馆共同追求的目标。图书馆生存的核心离不开读者, 所以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必须要站立在读者的角度, 要让图书馆更多地满足读者对知识的需求。

关键词:读者知识视角,图书馆,读者服务,创新

参考文献

[1]刘勇, 徐双.基于读者知识的图书馆读者服务创新[J].图书馆论坛, 2008 (03) :114—116.

图书馆读者服务的创新 篇9

伴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网络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 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也广泛运用于高校图书馆中, 对图书馆的传统工作模式产生了很大影响。在网络环境下, 读者对获取知识和信息的方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为适应新的要求, 改革服务理念, 创新服务方式, 提高服务效率, 成为当前高校图书馆读者工作的亟需解决的问题。

一、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在网络环境下的新特点

(一) 馆藏内容的新变化

信息存储和数据库技术发展已经彻底改变了已往的以印刷型文献为主的单一载体形式的局面, 而大量的电子、网络型信息资源等各类型数字化的电子信息资源用形式来资源蜂拥而至, 使得图书馆以传统的印刷资料为主的馆藏结构发生了新改变。同时由于电子资源的方便快捷和易于共享等特点, 读者对电子文献的利用率不断上升, 进入图书馆阅览室的读者和借阅纸本图书的数量均呈下降趋势。

(二) 读者需求复杂化和个性化

在网络环境下, 面对全球范围内的信息交换以及不断涌现的海量信息。科学技术不断向高度专门化、综合化发展, 交叉边缘学科层出不穷。对高校读者来说, 其需求方向主要集中在与教学、科研相关的某一特定的领域或相近学科的文献上, 在信息的需求有着针对性和高度的专业性与综合性的特点;由于当今知识的快速更新与重组, 呈现出学科高度综合, 知识密集的特点, 对文献信息浓缩、整合进行深层次的开发, 为读者提供复合型的知识信息, 帮助其尽快了解到某一领域国内外相关研究的新动态、新成果和新进展。此外在网络环境下的读者需求也日趋个性化。

(三) 服务方式的网络化

随着高校图书馆对现代化网络技术普及应用, 高校的读者服务工作从传统的图书外借、阅览服务的方式, 转变为多种形式的交互服务, 不再局限于面对面的从借还服务, 而是向主动地检索、加工、整合、管理信息, 为读者提供全方位的、快速的知识信息检索下载服务。同时网络环境下的读者需求, 将主要是依靠网络平台, 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对图书馆的馆藏资源进行联机检索和信息浏览。

二、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网络环境下创新的建议

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开发整合与服务的归宿就是为读者服务。在网络环境中, 图书馆应充分利用高校硬件资源借助互联网网络的综合性、开放性以及资源丰富等优势, 改变传统的服务观念, 改革服务模式, 不断适应读者对信息的需求, 才能提高读者服务的层次和水平。

(一) 服务观念创新

网络环境下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工作核心就是服务读者, 高校图书馆主要任务为广大师生的教学科研活动服务。为师生提供高质量、高效率的信息服务, 方便读者, 是高校图书馆的责任与义务。为此, 高校图书馆紧跟时代步伐, 转变服务方式和手段, 不断适应读者对信息的需求, 加强对网络信息资源的检索、加工、整合、管理和开发利用。另外, 要强调以服务读者为中心, 站在读者的立场考虑读者的意愿和习惯, 探索不同读者对创新服务的新要求。积极开扩新的服务领域, 确立图书馆资源“以用为主”价值观, 形成资源共享、全面开放的服务局面。

(二) 服务内容创新

1. 拓展读者服务维度。

高校图书馆在服务内容上除了为教学、科研提供的各类文献信息查询服务工作外, 还应该提供其他诸如时事信息、就业信息、留学信息等广大师生所关心的信息服务。此外, 图书馆还应为不同层次的读者提供各种专业知识查询和信息检索技能的培训, 让读者掌握信息检索、管理、利用的技巧。在形式上, 不仅应只提供传统的借阅、咨询以及电话服务, 还可充分利用学校的网络资源, 提供网上预约、催还和续借服务等。

2. 提供个性化服务。

在网络环境下的读者需求日趋个性化, 高校图书馆把满足读者的个性化需求作为服务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根据读者的年龄、性别、专业、职业、爱好等许多方面信息因人而异的定制个性化信息服务, 将个性化定制界面和图书馆信息服务有机的结合, 建立专题的网站、专业化定制个人导航系统、网上专题信息等。为读者建立个性化信息系统, 帮助读者有效进行信息的检索、获取和利用, 才能在读者服务中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因此, 在当今形势下, 为读者提供个性化服务是创新读者服务模式的重要内容。

(三) 创新服务手段

当前对图书馆服务模式的创新主要体现在:首先, 要加大软硬件等基础设施的投入, 合理使用现代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等高新成果, 使图书馆的设备技术一直都能跟上当今技术发展;其次是加强图书馆队伍建设, 鼓励工作人员的进修, 并引进高层次人员, 充分发挥现代化设备的优势;最后, 做好读者培训工作, 加强对学生信息素养的教育与培训。让读者全面了解和掌握图书馆有哪些资源, 如何快速准确地检索到需要信息的方法。

综上所述, 伴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网络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 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内容、模式及读者的需求等方面都发生了变化, 只有主动适应信息时代的发展, 与时俱进, 提高服务意识, 强调现代化服务手段的引入, 增强创新能力, 尽可能地满足广大读者对信息的需求, 为广大读者提供快捷、准确、完善的服务。

参考文献

[1]张树华.中国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百年回眸[J].中国图书馆学报, 1999, 06:70-75.

[2]刘毅力, 毕晶.浅谈现代图书馆的服务创新[J].电子制作, 2013, 11:256.

[3]刘勇, 徐双.基于读者知识的图书馆读者服务创新[J].图书馆论坛, 2008, 03:114-116.

[4]胡海燕.日本公共图书馆读者服务研究[D].武汉大学, 2005.

[5]庄桂芳.我国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现状及策略研究[J].办公室业务, 2013, 09:105.

图书馆读者服务的创新 篇10

一、改进传统环境下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

一直以来, 图书馆在人们心中是严肃的, 传统的, 但这样的观念在某种程度上束缚了图书馆的发展。图书馆的主要功能是收藏与管理馆藏文献, 以往, 图书馆通常扮演着管理者的角色, 仅仅从专业角度和管理的角度开展工作, 但却忽视了读者服务的重要性。如今, 图书馆在网络时代的冲击下价值观念逐渐提升, 期盼与时代共进, 开始以读者的需求指导开展读者服务工作, 从而真正体现图书馆的社会价值。

图书馆的形象代言人是读者直接接触的流通部门的图书馆员, 图书馆的社会价值很大程度就体现在流通部门的管理模式上, 体现在馆员与读者的沟通上, 图书馆对于馆员的文化素质, 业务水平及职业道德的要求要比其他行业更加严谨。图书馆员要热情、周到并且准确地帮助读者利用好图书馆资源, 要充分加强馆员对图书馆事业的教育, 提高图书馆流通部门的人员综合实力。

(一) 注重服务表情

服务行业的艺术是微笑, 微笑被实践证明了的让人欣喜的行为。微笑让人觉得亲切友好, 让对方的内心感受到尊重与欢迎。无论在哪个行业, 微笑是事业兴旺的必要条件。图书馆的服务中也不例外, 馆员的微笑服务, 不仅令读者与馆员之间的感情得到了沟通, 同时缩短了读者与馆员间的距离感。会使读者阅读的积极性大大提高, 进而收到提高阅读效果。

(二) 注重服务语言

图书馆的文化氛围决定了图书馆馆员尤其要注重的自身的思想文化修养, 文明得体的服务语言可以最直接反映出馆员的职业素质。如果馆员有较强的语言驾驭能力, 并能够将自己的知识在服务中准确的传递给读者, 这才是值得读者尊重和爱戴的合格的馆员。因此, 每个馆员都要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深化服务语言美意识。

二、提升导读服务质量

导读服务作为图书馆的基础工作, 其宗旨是引导读者多读书, 读好书, 不仅要让读者了解图书馆的概况, 使读者正确的利用馆藏文献等各类资源, 还要帮助读者明白自己需要哪里书籍和学会如何读书。导读服务要求工作人员要帮助读者明确自己的读书目的, 并在读书方法等方面给予帮助, 导读服务可以帮助读者抛开图书市场商业包装的幻象, 筛选出优秀的读物以获取有价值的信息, 让读者得到更加精确的信息。

(一) 丰富内容, 多样服务

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导读服务, 目的在于加强图书馆员与读者的交流, 更有效形成读书热潮, 促使广大读者能够读好书, 营造全民读书的社会风气。导读没有固定模式, 工作中随时可进行, 图书馆可定期举办讲座或新书赏析等活动, 向读者推荐新书好书, 并充分利用图书馆的便利条件, 邀请专家为读者传授读书方法, 使读者更为深入地学习有关阅读的知识。

当今社会是数字时代, 网络阅读已经成为一个阅读的主流方式, 做好图书馆的网络导读迫在眉睫。首先, 我们要创立健全图书馆的信息网站, 开辟便捷的导读通道, 在信息网站中建立完善的荐书系统, 对新书及其作者进行详细介绍, 并附上推荐理由, 对于经典书目的推荐, 更要介绍写作背景及相关资料, 并与互联网论坛的书评相结合, 通过比较, 帮助读者判断自己需要的书籍资源。其次, 创建互联网信息资源导航系统, 对各类书籍网站进行系统地分类, 充分体现其内容特色, 形成一套科学的网站导读体系, 使得重要网站、热门网站及其相关网站一目了然。最后, 建立学科资源网络导航, 为专业性较强的读者提供专业化的信息检索界面。网络导读是图书馆导读服务发展的新趋势, 让图书馆由原来的被动服务变为积极引导, 不仅有效的加强了与读者间的互动, 还可令读者方便的获取书评书鉴等信息, 由此可令导读服务成为以读者为中心的全方位的主动服务, 使图书馆的导读服务向更深、更广的方向发展。

(二) 以人为书, 感性服务

感性服务是一种全新的服务理念, 目前被国内外图书馆争相效仿。这种方式鼓励对话式阅读, 提倡多交流, 提倡“三人行, 必有我师焉”。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的人生经历, 都是一本内容充实的书, 馆员便充当这些“书” (下转第158页) (上接第86页) 的志愿者, 作为读者沟通的桥梁, 使得无论学者间或是普通读者间都能畅通无阻的沟通, 用自己的经验回答其他读者的疑问, 这种面对面的人性化服务感染力和说服力是书本上的馆藏资源所不能比拟的, 以人为书的服务方式为图书馆服务提供了新领域, 让更多的读者愿意来到图书馆并更加充分的利用图书馆资源

三、咨询服务

咨询服务是图书馆的核心服务, 在当代数字化信息的背景下, 咨询服务悄然成为了各图书馆的核心竞争力。图书馆的信息资源主要包括馆藏印刷型信息、数字信息、互联网虚拟信息, 将这些信息根据读者的不同要求进行细致的加工重组, 通过调研各类信息和知识, 构建完整的咨询服务。图书馆馆员要综合运用二八定律和长尾理论, 并将其与计算机通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想结合, 适应不断变化的信息环境下的用户所提出的需求, 更好的提供用户所要获取的信息资源。图书馆的服务内容不仅仅是咨询还包括解答, 一个好的咨询馆员应当可以适应各类用户需求, 并以此为指导, 充实服务内容, 使得服务内涵成为更科学更丰富的深度咨询。

(一) 资源整合, 知识服务

知识创新是图书馆服务创新的根本, 咨询服务注重知识创新, 不断在知识上发展服务。资源的整合首先要创新信息资源, 并有选择性的数字化处理现有馆藏文献, 积极开发网络信息资源, 创建虚拟藏馆。同时整合各学科信息, 建立具有学科特色的数据库, 编写详细的使用指南, 开发网络导航系统, 提供畅通的导航服务。其次, 要力求信息系统的价值最大化, 咨询服务人员要深度挖掘现有馆藏数据库同时开发互联网上的相关信息, 再对整合的资源进行筛选, 通过重组知识信息, 构建新的知识单元, 充分挖掘知识的现实效益, 实现知识价值创新最大化。

(二) 积极主动, 个性服务

图书馆应当积极主动的加强馆与馆间的联系, 分析不同层次的用户需求信息, 归纳总结, 增大馆藏数据, 利用各类数据库和搜索引擎, 应用智能代理数据推送等技术, 以用户为主导, 形成自己的个性化资源。同时根据不同用户的兴趣爱好和使用习惯等资料, 利用现代网络平台, 如电子邮件、网络表单、论坛、贴吧等方式, 提供具有实时性、智能性和人性化的信息服务。

四、结语

面对读者不断变化和日益提高的阅读需求, 图书馆的读者服务工作也需要不断创新, 要坚持以人为本, 从基础做起, 在传统服务项目上不断创新, 精益求精, 提升服务质量, 还要不断强化服务内容, 探索服务新途径, 借鉴国内外的先进服务经验和服务理念, 力求为读者提供优质的服务。

参考文献

[1]金嘉毓.论图书馆服务品牌经营[J].图书馆论坛, 2002 (3) .

[2]杨彩娥.新时期高校图书馆创新服务研究[J].图书馆论坛.2007 (4) .

图书馆读者服务的创新 篇11

〔关键词〕服务科学;服务创新;大学图书馆;服务管理

〔中图分类号〕G2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821(2009)04-0042-03

Service Innovation on Knowledge in University Library from SSME PerspectiveLi Zhiyun

(College of Bubsiness Administration Zheji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Hangzhou 310023,China)

〔Abstract〕Generally,SSME including service science,service engineering,service management.Service innovation is the core themes.The research on SSME will bring great change on university subjects and courses,which have impaction on the services offered by university library.Under the guide of SSME,the road to service innovation on knowledge is improving employees competence,increating innovation atmosphere,exploring service innovation models.

〔Key words〕SSME;service innovation;university library;service management

1 服务科学的研究范畴及核心主题

1.1 服务科学的研究范畴

“服务科学”自2002年首先由IBM公司提出后,受到了产业界及学术界的普遍关注。IBM于2004年将“服务科学(SSME:Service Science,Management,Engineering)”引入中国,并开始与大学、产业合作伙伴以及相关政府机构紧密合作,推动“服务科学”学科体系的发展,支持培养服务科学人才,并于2006年11月15日与教育部签署合作谅解备忘录,将服务科学课程引进中国高等院校。在IBM公司努力下,2008年8月4日在浙江大学召开第三届服务科学暑期研讨会,从此次研讨会及此前国内外学者对服务科学的研究情况来看,服务科学研究主要包括服务科学基础、服务工程和服务管理3个模块:服务科学基础探讨服务研究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服务工程强调对服务系统的建模、模拟、分析和评估;而服务管理则从社会科学和认知科学的角度来研究服务问题。

毫无疑问,整合性是SSME 研究的主要特征,作为一个跨学科的研究领域,SSME将科学、工程和管理整合成一个整体分析框架,并在此基础上把服务系统作为SSME的研究重点。

1.2 服务科学的核心主题——服务创新

创新是创造和获得价值的源泉,也是经济发展的基本动力。当前,美国经济已开始由信息经济向创新经济演进。由于服务创新能有效提高服务质量、服务产出率、以及服务系统的增长和回报率。因此,实现创新也是SSME的目的所在,所以服务创新对SSME而言至关重要。

服务是被服务的人和提供服务的人在一定的技术、资金、设备等基础上的互动、以合作创造价值并获取价值的情形,它能给企业带来新利润,同时也能够使在服务行业工作的人获得新技能。这里的“人”指的不仅仅是个体,还包括集体、机构、公司、政府等各类组织。因此,服务创新能给服务过程中互动的双方带来价值的提升,服务创新要在双方互动过程得以实现,依赖于技能水平和文化程度高的员工,知识和人才是实现服务创新的最重要因素;进一步来讲,知识积累和教育也是实现服务创新的两个必要条件。这里的知识是指不同学科的专业知识,包括已有和待研究的知识。IBM公司的研究人员认为,服务创新具有内在多学科性,学科间知识的结合与碰撞有利于推动服务创新。

2 大学图书馆的知识服务

2.1 大学图书馆的知识服务功能

大学图书馆的用户主要是高校师生,层次较高,自身素质好和较好的知识结构。但是在应用图书馆资源的现实中,他们对自己的知识需求不一定能全面准确地感知、认识,同时受一些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和作用,用户可能只会意识到部分的信息需求,甚至还有可能完全认识不到自己的信息需求。在这种情况下,图书馆员就有必要帮助用户准确定位和准确地描述用户的信息需求,同时利用网络知识挖掘等技术,了解用户访问图书馆的目的和获取信息趋势,了解用户的兴趣和需要,并研究通过什么资源来满足这些需要,然后分析从哪些地方获得这些资源,如何进行数字化并组织到集成资源服务中。另外,在了解客户的需求时,还有必要及时掌对所在学校的学科设置及变化,尤其是重点学科的规划和建设,研究科研团队的研发需求及变化趋势。只有明晰教师、学生的教学科研需求,才能够为教师、学生提供准确、及时、完整的信息资源,才能提高师生利用图书信息资源的效率,提高图书馆的服务质量。

2.2 服务科学给大学图书馆带来的冲击

2004年,IBM中国研究院率先把服务科学带入中国,提出服务科学是中国服务经济的引爆点,并相信服务科学能够帮助中国提升整体经济结构,帮助中国实现新世纪的飞跃。到目前为止,IBM已经和国内数十所顶尖高校(如清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武汉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联合设置并开展了相关课程。这些课程将不同程度的渗透到现有的教学课程体系中,范围涉及计算机科学、计算机软件、计算机工程、电子商务、信息管理、市场营销、服务贸易等,几乎能涵盖现有的学科的大部分专业。在此背景下,以高校图书馆为代表的图书情报机构要过渡到知识型密集服务业并创造更多的价值,就需要学习服务的理念、知识和科学,要借鉴服务科学的理念和方法。以高校图书馆为代表的图书情报机构一旦掌握了服务科学的理念和方法,并将其应用在日常的服务行为中,不仅能在高校师生中有效传播服务科学的理念和方法,也能让高校师生感知服务科学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3 服务科学理念下的大学图书馆的知识服务创新路径分析

图书馆的服务创新主要是指在为用户服务过程中应用新思想和新技术来改善和变革现有的服务流程和服务项目,提高现有的服务质量、服务水平和服务效率,扩大服务范围,更新服务内容,增加新的服务项目,为用户提供准确、及时完整的信息。服务创新是大学图书馆发展的核心,用服务科学理念来指导大学图书馆知识服务创新的路径如下:

3.1 用服务科学的理念指导大学图书馆馆员提高自身素质大学图书馆为了尽快适应从文献服务向信息服务、知识服务的转变,需要实现对自身的准确定位,而准确定位是建立在自身的正确认识的基础上。首先,明晰自身人力资源状况,主要包括图书馆馆员的人员构成、知识结构与能力水平。这些决定了他们能否参与深层次的教学科研活动、能否胜任图书馆的知识服务工作。其次,准确把握信息技术对图书馆工作带来的变化及趋势。图书馆馆员应清醒地认识到,数字信息成为学术研究的主流形态,网络成为用户信息利用的主要环境,图书馆的空间结构和图书馆的员工结构必将随之发生相应的变化。最后,通过培训与学习提高图书馆员自身素质以应对挑战。当我们所习惯的p-first(印刷文献为主)或者P+e(复合或hybrid)的图书馆正迅速地走向e-first和e-only图书馆时,图书馆员便面临着极大的挑战。“当图书馆文献资源结构、空间结构和人员结构发生巨大变化的同时,许多图书馆开始探索如何从基于资源的信息服务转变到融入教学科研应用之中的信息服务和知识管理”[1]。这种信息服务与知识管理要求图书馆馆员要具有极强的工作能力和很深的专业知识。在数字化网络化高速发展的今天,用户对“跨库检索”、“一站式服务”、“无缝存取”、“开放获取”要求日益强烈,为此,图书馆馆员自身素质的提高显得尤为必要。除了培训外,馆际之间交流与合作也是提高馆员素质的一种捷径。

3.2 营造服务创新氛围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市场经济正在向服务经济转型,以“客户”为中心正转向以“服务”为中心,大学图书馆在全面客观的认识自己之后,正确定位,利用服务科学的有关理念及理论来推动员工不断自觉提高自身素质,同时还要为图书馆的员工们营造一个勇于和敢于服务创新的氛围,主要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首先,加强图书馆的内部文化建设。让“服务”的理念不仅体现在图书馆的内部物理布局上,而且要形成一种服务文化,服务理念贯彻在员工的日常工作流程中。其次,加强制度建设。将图书馆的许多工作流程细化,并在服务的具体环节以制度的形式体现,以进一步引导馆员在各工作流程中自觉的贯彻执行服务科学思想。如尝试设立学科馆员或专家馆员制度,学科馆员制度是大学图书馆的一种创新服务形式,其根本目标是建立图书馆与学科用户之间的联络机制,主动了解学科发展需求,并以需求指导图书馆的信息组织,以便向教学科研人员提供主动的学科指导性服务,达到知识发现、知识创新。最后,培育领军型创新人才。图书馆在培育人才上,也要有层次性和代表性。为一些专业基础较好的馆员创造良好的条件,引导和鼓励其向学科馆员或专家馆员发展,学科馆员或专家馆员需要具有某一学科的专业背景、熟悉图书馆的馆藏结构和资源利用手段,需要具有敏锐的信息意识、较强的信息组织能力,还要具有丰富的文献信息资源建设、文献信息管理、文献信息研究以及文献信息服务等理论基础;同时发挥这些核心人才的示范和带领作用,有力带动下一梯队的成长。

3.3 探索服务创新模式

在服务创新氛围下,素质得到不断提高的大学图书馆馆员们能将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利用最新的技术手段,在服务工作中探索各种服务创新。其中,知识服务模式的创新必将是主流。一般而言,在国际上有两种服务模式比较适合开展研究性服务[4]:一是Informarion commons(简称IC)服务模式;二是MyGrid服务模式。其中,IC服务模式是20世纪90年代兴起于北美的一种集计算机技术、信息资源、参考咨询、信息素养教育和个性化与合作化学校空间于一体的新型服务模式。IC可以将校园内分散各处的服务集成在同一空间里,以一个完整的、无缝的技术、资源、咨询和培训的服务统一体来满足用户的学习、研究与教学的需求。这是一种有别于传统图书馆的服务模式,在世界上许多大学的图书馆已经得到成功实践;而My Grid则是一种基于特定群体的个性化知识决策服务,是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南安普敦、诺丁汉大学等欧洲生物信息学学会以及一些生物信息学和技术公司联合研发的项目。“My Grid提供3种基础服务:①形成实验的服务;②发现元数据管理服务;③支持虚拟数字科研E—Science的服务”,其特征是:为科学家提供与资源选择、数据管理和过程制定相关的个性化知识决策设施。My Grid是利用知识发现、数据挖掘等技术对有用的信息内容进行深层分析和挖掘,向用户提供能够用于决策支持、科学研究的规则与模式的机制。因此,我国图书情报服务业的广大工作者也应该积极借鉴国际成功经验,探索适合中国国情,满足中国图书情报需求的服务模式。

4 结束语

SSME是一门要求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学科。一方面,服务实践有助于理论归纳和总结;另一方面,SSME理论的发展能够指导服务实践,并推动服务创新和提高服务效率。在当今全球经济中,SSME的发展对于各国创立和保持竞争优势无疑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尽管从SSME概念的提出到现在还不到5年,但却已引起了很多国家企业、研究机构、政府和学者的关注,相关研究也取得了一些初步成果。服务科学在服务业的应用尤其是在以大学图书馆为代表的图书情报类机构的应用必将成为服务科学应用研究的热点之一。

参考文献

[1]张晓林.重新定位研究图书馆的形态、功能和职责——访问美国研究图书馆纪行[J].图书情报工作,2006,(12):5-6.

[2]魏建良,朱庆华.服务科学理论研究及其面临的挑战[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8,(6):15-21.

[3]王培林.服务科学分析与研究[J].图书馆杂志,2008,(3):2-7.

[4]张丽霞.研究性服务——大学图书馆服务创新之路[J].现代情报,2008,(3):24-25.

[5]曾瑛,等.Library 2.0时代图书馆服务创新的思考[J].情报探索,2008,(3):20-21.

[6]XUXiao-fei,LIU Shu,WANG Zhong-jie,HUANGHu-jie.Strategic Version on the Development of 2nd-type Specialty Services Science and Enterprise Informationizationin HIT[J].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12):70-73.

[7]王丙炎,梁新华.基于信息公平的公共图书馆服务创新[J].情报杂志,2008,(4):143-145.

图书馆读者服务的创新 篇12

关键词:网络环境,图书馆读者服务,创新

在高校的图书馆中, 馆藏内容与日常高校专业课程教学存在着必然的联系, 在图书馆中设置不同的专业区域, 旨在为大学生、教师等提供针对性的服务, 但是往往会由于专业课程类型多, 使得图书馆呈现混乱的状态, 图书馆读者服务质量大大下降, 读者服务的创新性受到严重限制。为了提升读者服务质量, 实现服务形式的创新性, 应强化对网络技术的应用, 以适应现代大学生、教职工等的需求。

一、网络技术在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中应用的意义分析

图书馆是高校文化建设的重要元素, 含有丰富的图书资源, 立足于高校专业课程, 根据教学需求、学生需求来对图书类型进行不断的补充, 是高校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高校图书馆而言, 大学生、教职工等是图书馆的主要读者, 为了实现高校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 强化图书馆建设, 为读者提供更为优质的服务, 从读者本身的需求着手, 强化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水平的不断提升, 实现读者服务的人性化与个性化, 将网络技术应用其中是必然选择。在网络环境下, 应将网络技术应用到图书馆的读者服务之中, 实现服务的不断创新, 选择更贴近大学生、教师关注的方法, 是激发读者阅读兴趣的重要前提。打造信息化的高校图书馆运行系统, 不受时间与空间上的限制, 可及时满足读者的需求, 及时为读者排忧解难, 提高图书馆读者的满意度。

二、基于网络环境下的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创新

(一) 强化图书馆服务团队建设。在网络环境下, 高校图书馆建设应以提高服务水平为重要目标, 强化读者服务的创新性, 强化图书馆服务团队的合理化建议, 在具备原有专业服务意识的同时, 还要强化对图书馆服务团队信息技术水平的训练, 利用计算机技术来代替传统的人工寻找。对于图书馆而言, 服务非常关键, 图书馆服务团队应积极转变服务理念, 强化团队建设, 强化对服务人员的在职培训, 提高工作人员的信息服务能力, 进而更好地适应网络环境的建设与发展, 从专业的角度着手, 提供高质量、人性化的服务。为了实现图书馆服务的创新性, 应注重对综合性人才的引进, 既要具备高度的图书管理能力, 还要具备高质量的外语水平, 同时兼具高质量的计算机网络技术, 是实现服务质量提升的重要条件。此外, 为了打造更为专业的图书馆服务团队, 应加强职业道德教育, 及时了解读者的需求, 严格遵循自己的职业道德, 为读者提供热心的服务。

(二) 打造信息化读者服务平台。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创新性的实现, 应强化对信息技术的有效应用, 制定更具个性化、人性化与信息化的图书馆读者服务平台, 建立网上图书馆, 将实体图书馆中的藏书信息及时上传至网络, 将纸质的图书信息转化为电子版本, 是图书馆的一项重大进步。面对当前问题, 必须打造信息化读者服务平台, 以网络平台载体开展图书馆的服务工作。其一, 建立高校图书馆专属网站, 为校内大学生、教职工等设置专属编号, 进入图书馆后可通过登录的方式进行。在网站中会将各个专业的图书进行分类, 点击相应的图书分类, 读者即可获得更多的信息。其二, 在图书馆网站中会设置客服专栏, 读者有什么疑问可直接与客服进行在线沟通与交流, 且不受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其三, 在图书馆的网站中, 还会设置反馈专栏, 读者可将重要信息及时反馈到该区域, 如急求某一类型的图书或对一些图书的点评等, 同时还可以对服务进行评价, 如有不足, 就会根据读者的合理化建议进行改进。

(三) 强化对网络资源的挖掘。为了为读者提供更为优质的服务, 应从读者角度出发, 为读者提供丰富的网络资源, 借助现代丰富的网络资源, 实现对新知识、新图书的及时补充, 获取更多的图书资源, 在网络系统中强化对科研、教育、生产等最终图书信息的搜寻, 旨在满足读者的需求, 为读者提供便利。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 在网络环境下, 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开展, 应顺应时代的要求, 强化对网络信息技术的合理化应用, 打造高校图书馆信息化管理平台, 制定切实有效的图书馆电子平台, 积极开展图书馆的网络信息推送与服务, 符合现代大学生、教职工的兴趣, 不受时间与空间的限制, 打造高质量的图书馆服务平台, 开展网上图书馆咨询服务模式, 为读者提供更具人性化、高质量的服务, 提升读者的满意度一直是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始终不变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鲁霞, 邓国勇, 吴江.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创新与实践——以南京农业大学图书馆为例[J].中国农业教育, 2013 (02) :41-44.

上一篇: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下一篇:会计学专业毕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