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图书服务(精选12篇)
创新图书服务 篇1
文化部门担负着拟定文化产业规划和政策, 指导协调文化产业发展, 规划、指导市重点文化设施建设;坚持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的方针, 拟定文化市场发展规划, 研究文化市场发展态势, 指导文化市场的稽查工作;建设、开发和利用图书文献资源等重任。而图书馆正是其对外宣传、交流的窗口之一, 也正因为如此, 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影响着文化宣传的效果。在新形势下, 提高图书馆服务质量已迫在眉睫。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推进, 各国文化也日益从单一性走向了多元化, 世界各地的人们都生活在了一个日趋多元化的社会里。图书馆作为社会的文化中心之一, 担负着展现、传播人类文化的重要职责, 因此为了适应并促进多元化, 如何拓宽服务领域。提高服务质量成为了图书馆服务必须考虑的一个现实问题。
1拓展图书馆服务的意义
第一, 拓宽图书馆服务是社会多元文化建设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面向公众开放的多元馆藏是文化的重要载体, 不同语种、不同内容的文献资源能够反映不同民族、语言、文化的多样性, 有利于不同读者群体之间的文化沟通、学习以及不同文化间的相互理解、认同, 从而促进多元文化的和谐共处与兼容互摄。第二, 图书馆应为每一位读者提供多元文化服务, 尊重每一位读者的文化权益、宗教信仰, 使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都可以平等利用图书馆资源和服务, 这是社会信息公平的体现, 保障每个人的文化权益。第三, 图书馆在承认、尊重文化多样性的基础上开展多元文化服务, 有助于外来人口对现居地产生情感归属, 使他们更好地适应和融入当地社会, 心情舒畅地生活和工作, 促进社会和谐;而从长远来看, 优质的多元文化服务作为当地的文化软件, 有利于吸收优秀的外来文化和外来人才。国外图书馆界的多元文化服务起步较早, 已经有了许多成熟的经验。近年来, 我国图书馆界也逐渐认识到这项服务的重要性, 不少图书馆还进行了这方面的实践探索。希望有更多的图书馆能够开展多元文化服务, 使图书馆真正成为社会多元文化发展的推动力量。
2提高服务质量、拓宽服务领域的建议
图书馆作为重要的社会文化机构, 应顺应多元文化发展的要求, 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拓展服务, 以满足不同人群不同层次、不同种类的文化需求。事实上, 开展多元文化服务已经受到国际图书馆界的充分重视。目前, 国际上相关的指导性方针、宣言主要有:《澳大利亚规则》、《多元文化社会:图书馆服务指导方针》 (1998年版) 以及2006年8月国际图联理事会批准通过的《多元文化图书馆宣言》。我国图书馆应该以这些文件为依据, 借鉴国外成熟的实践经验, 积极拓展我国的图书馆服务。具体来说, 可以采取以下几方面的措施:2.1确定服务对象, 明确服务需求。开展多元文化服务之前, 图书馆先要确定服务的具体对象。从宏观上看, 我国图书馆多元文化服务对象的范围较广。首先,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 56个民族有着不同的语言文化、社会风俗、生活习性;其次,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使得城市的外来务工人员增多, 成为城市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再者,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 我国与世界的联系日益密切, 来华投资、居住的外国人也不断增加, 已形成了一些外国人聚居的社区。这些群体均可成为多元文化服务的对象。具体来说, 图书馆应根据当地的人口构成情况, 特别是民族、语言和文化少数群体的构成情况, 确定主要服务对象。服务对象确定后, 应对其进行需求分析, 以确定合适的服务策略、方式、内容等。就外籍居民来说, 他们生活中最常遇到的问题是语言障碍和信息不足, 因而图书馆可以开设汉语学习课程, 并提供有关当地的医疗、教育、旅游、就业等信息。此外, 他们居住在新环境中, 仍有接触祖国文化的需要, 所以图书馆应尽量为他们提供与其祖国历史、文化、艺术有关的馆藏资源。2.2建立服务制度, 有效配置资源。为提供多元文化服务, 图书馆需要树立为民族、语言、文化属少数群体的读者服务的意识, 然后通过相应的制度规定, 有效配置专属的服务资源, 保障服务的长期性、稳定性和规范性。该服务制度的建立包括:a.在经费分配方面, 编列多元文化服务的专用经费;b.在图书馆建筑与内部空间的配置方面, 设立民族、语言、文化少数群体相对独立的使用空间;c.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 设立图书馆员在多元文化、语言方面应有的能力标准, 并按此标准聘用相关馆员;d.在馆际合作方面, 应与其他图书馆建立共享多元文化服务的资源与经验的合作关系等。2.3合理建设馆藏, 满足不同文化群体的需要。建设合理的多元馆藏是开展多元文化服务的基础。为来自民族、语言、文化属少数群体的读者采集图书资料时应考虑该群体的规模和阅读需要, 努力使馆藏反映所服务地区的多样性特征。馆藏资料类型应包括纸本图书、报纸、期刊及其他的连续性出版物、视听资料和电子资源等。首先, 要提供以各少数群体所使用或能接受的文字书写的文献, 这些文献能够反映少数群体的文化。其次, 图书馆在服务当地的少数民族方面, 要加强对少数民族文献的搜集, 积极开展少数民族文化特色馆藏的建设, 以促进其民族文化的宣传、保护与开发。第三, 要配备汉语学习所必须的各种资料, 包括音视频资源等。上面已经提到, 语言障碍是语言少数群体的一大问题, 因此图书馆要提供汉语学习的相关文献资源, 有条件的图书馆还可开设汉语学习课程, 以帮助有需要的少数群体更好地进行语言学习。2.4针对少数群体, 开展信息服务。图书馆对少数群体要热情服务。外来人口到达新环境后, 会有一种陌生感。图书馆应以欢迎的姿态, 及时为其介绍当地的情况, 积极提供就业、教育、法律、社会服务、健康常识等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热点信息, 以帮助他们更快更好地融入当地社会。在向少数群体提供图书馆服务时, 应注意使用他们常用的语言, 并要针对他们的实际需要有的放矢。例如, 为方便外籍读者, 图书馆提供的信息应以他们所用的文字来呈现;而图书馆的馆内指引系统也应尽量采用多语种标识或国际通用的非语言标识;图书馆与外籍读者之间一些重要的交流信息, 像读者证的申请须知、图书的逾期通知、借阅规定、读者指南等, 都应以外籍读者易于接受的语言来提供。2.5组织文化活动, 促进文化交流。图书馆是社会群体理解不同文化的主要信息来源。作为社会文化中心之一, 图书馆可通过举办少数群体的民俗活动、文化节、音乐会、戏剧表演、电影放映、文化遗产展览等, 使少数群体有机会传承其文化, 同时也有助于其他社会群体了解其文化, 促进不同文化间的理解与交流。在这方面可以借鉴澳大利亚首都直辖区公共图书馆的经验, 他们在开展多元文化活动时, 非常注重和当地社区居民的互动。如"多元文化家庭故事会项目" (Multicultural family storytime project) , 就是邀请当地社区中的移民家庭帮助图书馆搜集其祖国具有代表性的故事、歌曲、游戏等, 并与社区其他居民分享, 促进了跨文化的理解, 繁荣了社区文化。2.6重视馆员培训, 提高多元文化素养。开展优质高效的多元文化服务, 需要高素质的专业人才队伍。从人员构成上说, 提供这项服务的馆员最好具有不同的文化背景, 能反映当地的文化多样性'。这就要求图书馆在招聘工作人员时, 要注意聘用具备多语言、多文化知识和技能的人员, 也可直接招聘民族、语言、文化少数群体中的成员。此外, 图书馆在对馆员进行的继续教育与培训中, 应安排多元文化课程, 使图书馆员具有良好的多元文化素养和多元文化敏感度。当然, 承担多元文化服务的馆员还必须具有热忱、主动的服务态度, 以消除少数群体读者的心理不适, 使他们乐于利用图书馆的资源和服务。2.7积极宣传推广, 吸引多元文化读者。要增强少数群体主动利用图书馆的意识, 积极的宣传推广是必不可少的。如果当地开设有适应多元文化需要的新闻媒体, 如报纸、广播、电视等, 图书馆可直接向其投放多元文化馆藏与服务的相关信息, 使少数群体了解图书馆。如果尚无此类新闻媒体, 图书馆可通过向当地社区分发宣传材料等方式, 推广多元文化服务, 当然, 宣传材料应用少数群体首选的文字来书写。目前, 很多图书馆都拥有自己的网站, 如果能根据当地语言少数群体的情况开发多语种的网站版本, 就能为少数群体了解、利用图书馆提供极大的方便, 这也是宣传推广图书馆服务, 吸引多元文化读者的一个方法。
摘要: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推进, 提高图书馆服务质量、拓宽服务领域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现就新形势下如何开展、提高图书馆服务进行讨论。
关键词:图书馆,服务,提高,拓展
参考文献
[1]王培林.服务科学研究与分析[J].图书馆, 2008, 27 (3) :2-7.
[2]吴慰慈, 董焱.图书馆学概论[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2002:53.
[3]魏建良, 朱庆华.服务科学理论研究及其面临的挑战[J].外国经济与管理, 2008, 30 (6) :15-21.
创新图书服务 篇2
论数字图书馆的服务创新
数字图书馆的`服务创新是信息时代竞争生存的必然要求.在当前信息资源日益丰富、用户需求日益多样化的现实条件下,服务创新就是要转变服务观念,创新服务机制,培育服务人才,提升服务效益.
作 者:蔡史霓 Cai Shini 作者单位:广东警官学院图书馆,广东,广州,510230刊 名:图书馆 PKU CSSCI英文刊名:LIBRARY年,卷(期):“”(4)分类号:G25关键词:数字图书馆 服务 创新
高校图书馆创新服务模式 篇3
关键词:图书馆创新;新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3-022-02
联合阅读推广,让大学生亲近阅读。联合阅读推广是指高校图书馆与多个机构联合组织各种资源,分工协作,优势互补,扩大阅读推广范围,提高阅读推广效益,具体包括馆系合作、馆际合作、馆社合作等。馆系合作,是指高校图书馆与学院、系、所等教学部门合作,学科馆员与任课教师共同实施阅读指导,将阅读嵌入教学过程。馆际合作,是指高校图书馆通过高校图书馆联盟或其他合作机制进行多方面的业务合作,如合作发展馆藏、电子资源采购、联合参考咨询、联合编目等,最大程度实现资源共建共享。馆社合作,是指高校图书馆充分利用各种社会力量,与出版企业、媒体和其他社会机构合作,共同举办读书节、读书月等活动,通过社会舆论引导,采取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提高阅读推广的成效。另外,高校图书馆还可以利用新媒体推广阅读,如成立读者QQ群、读者之友微博微信等新媒体阅读组织,加强与读者的良性互动,提高读者对阅读推广活动的忠诚度和关注度。
重视阅读体验,让大学生爱上阅读。新媒体时代阅读的一个重要趋势是人们越来越重视阅读体验。为大学生提供优质的阅读环境,吸引大学生走进图书馆享受阅读过程,是高校图书馆阅读促进的前提。高校图书馆应紧紧围绕大学生阅读出现的新情况,创新服务模式,提升服务水平。一是开发数字化阅读资源,逐步实现网络阅读、手机阅读、MP5阅读、光盘阅读等新的数字化阅读模式,并开展网络书评及奖励等活动,依托新媒体时尚新颖、互动分享、界面友好等优势,方便大学生随时随地开展阅读、享受阅读。二是在数字化通信基础上开展咨询服务,通过电子邮件、网页表单或使用在线聊天软件等,建立信息共享空间,为大学生提供方便、快捷的信息咨询服务。三是建设移动数字图书馆和图书自助借还系统,实现数字资源的移动服务和24小时自助还书服务,形成一个移动的、与用户相伴随行的服务空间,更好地服务大学生,使他们享受空间和时间上的延伸服务,从而进一步爱上阅读。
提升知识服务,让大学生善于阅读。知识服务是指对互联网上的海量信息进行处理,根据需要有针对性地提炼知识并用以解决用户问题的高级信息服务。当前,大学生阅读能力的欠缺不仅体现在阅读数量的减少,而且体现在缺乏独立自主地通过新媒体获取有益、有效信息的能力。这就要求高校图书馆对大学生的阅读活动进行科学有效的指导。首先,健全图书馆文献检索课的课程体系,深化教学内容,特别是加强信息道德培养,将信息安全、信息规范、信息法律法规教育贯穿于教学之中,帮助大学生自觉抵御和消除垃圾信息、有害信息的干扰和侵蚀,引导大学生合理规范地利用信息资源,提升获取有益信息的能力。其次,图书馆员不仅应成为大学生阅读的导师,而且应成为知识服务的领航者。应提供高质量的教学参考信息服务,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支撑;嵌入相关学科专业,为大学生尤其是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优质的个性化、专业化服务;提升科技查新和查引服务,引领大学生站在科学技术前沿,找到深化阅读的领域和方向,助力研究型人才培养。
一、发挥数字图书馆阅读推广的优势
人工信息采集、加工、存储和传递体现着传统信息服务的特点,而现代信息服务对此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其可以针对信息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开展个性化服务。数字图书馆是现代信息技术及电子资源发展的产物,处于整个文献服务体系的建设核心地位,拥有大量数字资源的数字图书馆,已将中文图书、期刊、学位论文、会议论文、报纸、专利、外文图书、外文期刊、外文论文等各个资源全部涵盖[6]。上述资源对图书馆资源欠缺的状况做了一定程度的弥补,读者可以享受到海量的数字资源和全面的服务。信息服务是基于数字图书馆的建立与发展而发生的革命性变化,相对于传统的文献信息服务来说,其是一种全新的服务模式。它的出现,预示着图书馆服务的现代化,其以新技术或网络提供数字馆藏,对图书馆信息用户提供检索、获取或推送、咨询等服务项目。就数字图书馆的服务来看,多个要素构成了其完善的服务体系。在这其中,数字化服务的对象是图书馆信息用户,用户是该服务体系的主体,必须一切围绕用户来开展图书馆的信息服务。
二、积极做好电子图书阅读方式的推广服务
伴随数字图书馆的建立,高校图书馆阅读的服务内容、服务方式正面临着一个全新的变革过程,其不仅要为用户提供传统的阅读服务,同时还要开展电子图书的阅读服务。电子图书的阅读方式推广也是其重要的服务内容之一[8]。从广义上来看,电子图书是一种读者可以通过智能手机或电脑阅读的以数字化形式出现的图书。从当前看,读者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式阅读电子图书:
1、在线阅读电子图书方式。所谓在线阅读方式,也就是借助于网络浏览器进行的阅读方式。如可以登录到电子图书网站上,对其电子图书开展在线免费或在线付费阅览两种形式。但就目前情况来看,在线免费阅读都面临国内外电子图书网站所提供的电子图书种类比较少的局面,并且上面所提供的也大多非新出版的图书。而在线付费情况则较好,当读者完成注册进行付费阅览过程中,可依据付费的具体情况,对该网站所提供的全部图书进行阅览,其主要特点是没有时间和地点的限制。
2、下载离线阅读电子图书方式。所谓下载离线阅读方式,也就是利用特定的阅读软件进行的阅读。离线阅读可以通过免费下载或付费下载的电子图书副本,移到个人电脑(PC)或个人数据处理器(PDA)等电子阅读设备上阅读电子图书。比较常见的阅读软件有超星SSReader、MicrosoftReader、方正ApabiReader、Acrobate-bookreader等[9]。
3、光盘阅读电子图书。用户采用光盘阅读方式,也就是在其个人电脑或其他电子阅读设备上,对存储在光盘上的电子图书进行离线阅读。很多网站都有有偿刻录光盘的服务项目,可以为读者提供光盘版电子图书的离线阅读方式。此外,很多出版社在提供纸质印刷书的同时,还把提供光盘版电子图书或再出版网络版电子图书作为重要的服务内容,方便读者离线阅读。
总之,作为人类知识宝库的高校图书馆应抓住机遇,积极改变服务理念,改进服务方式,创新图书馆的阅读服务新途径,为高校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的服务工作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李万华;谈我馆的学生管理员制度[J];山东图书馆季刊;2003年04期
[2] 谢蓉;上海松江大学城图书馆资源共享研究[J];图书馆杂志;2006年01期
[3] 王新明;构建图书馆联盟的要素分析[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5年05期
[4] 熊俊超;网络时代的阅读与导读[J];图书馆论坛;2003年03期
图书馆服务创新开辟外延服务探索 篇4
1 服务创新
就是使潜在用户感受到不同于从前的崭新内容, 即新的思想、新的技术手段转变成新的或者改进的服务方式。让用户感受新的服务, 对服务传递过程做巨大变动, 或者对现存的服务内容、服务传递过程逐步做出改善。也可以只是简单地变更附加服务的某些成分, 或者与竞争者相比改变服务定位。
2 图书馆服务方式
图书馆服务的宗旨应是“读者第一”、“服务至上”。目前图书馆的服务方式以通过流通阅览、文献咨询等为读者服务为主, 利用数据库查询、网络查询、光盘检索和馆藏图书、文献资料的有机结合, 数字化、网络化与资源共享的全方位服务, 成为方便读者、提高图书馆利用率的最佳途径, 同时开展参考咨询、专题检索、定题服务等形式来解决读者对文献的需求。依托计算机网络的优势, 还开发出了自助借还图书、网上预约、续借、电话自助服务、手机掌上图书馆、电子读报等服务方式, 大大地方便了读者获得文献信息需求。但是, 从目前我们现有文献知识基础设施的利用情况来看, 读者主动索取文献的意识与技术都还相当欠缺, 有了先进的设备却不会用或用不好的问题还普遍存在。因此, 如何促进文献中的客观知识转化为读者头脑中的主观知识, 并进而转化为解决问题的智慧和创新能力, 是图书馆服务创新的核心, 是每个馆员都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
3 图书馆外延服务创新应把握以下几个方面的关系
图书馆的服务创新必然是传统服务项目与现代服务项目的统一体。创新是推动图书馆发展的不竭动力, 其核心就是解决文献信息和知识藏用矛盾的各项技术的发明与创造, 依靠新技术和新的管理策略来开发文献信息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和共享度。从图书馆服务发展趋势看, 图书馆服务的内容急需拓宽, 走出图书馆, 走向社会为更多的读者服务, 应是图书馆的发展方向。因此, 图书馆的外延服务急需创新, 其外延服务才是提供超出读者期望的服务或价值。
3.1 外延服务要由以“我”为中心转变为以“读者”为中心
从读者角度讲, 他们希望能随时随地获取文献信息, 能够及时了解各个学科的发展进展, 哪怕是在家或节假日都希望第一时间得到所需信息。这就要求图书馆的服务时间, 业务流程必须以读者为中心, 面对读者观念及需求的变化, 摒弃陈旧的服务观念, 与时俱进, 根据读者的现实需要和潜在需求, 研究合理的服务方式, 最大限度地使读者感到满意。
3.2 提高服务质量要注重内涵与外延的有效整合与统一
图书馆的服务往往是以“图书为中心”, 不顾读者的感受, 按照固有的方式推荐给读者, 要求读者接收这种方式。而“以读者为中心”则是将读者的真正需求放在第一位, 能够站在读者的角度为读者提供“量身订做”的个性化服务, 是一种面对面的、心贴心的, 能够维持得比较长久的高级服务方式, 以扩大外延服务反作用于内涵, 以外延的改变确立内涵的不变。
3.3 积极应对社会的需要, 开辟外延服务功能, 主动为读者服务
图书馆要摆脱传统观念的约束, 工作要大胆创新, 建立开放型的服务模式, 大胆跳出固定不变的活动场所, 积极应对社会需求, 主动为读者服务, 把丰富的知识传递到社会各个地方, 使更多读者认同图书馆的社会价值, 是人们获取知识不可缺少的文化阵地, 最大限度地体现图书馆的服务功能。
4 图书馆开辟外延服务的内容
对于图书馆来说, 馆舍再大, 藏书再多, 也只能满足一部分读者的需求。因此, 扩大图书馆的服务半径, 把图书馆的服务延伸到社会每个角落尤为重要, 变“静态服务”为“动态服务”, 从而满足社会各界用户的需求。
4.1 为经济服务
1)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企业面对生存竞争 (尤其是中小企业) , 要在瞬息万变中求得生存并获得利润, 必须对市场作出快速反应和科学的经营决策, 企业需要最有价值、最具时效的信息。信息既是资源又是商机, 是企业生存的必须条件。图书馆作为一个信息中心, 应与企业通过有效的协调和合作, 为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导向性、智囊性服务, 使信息资源对企业的发展、运营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因此, 为企业提供深层次全方位的信息服务, 应是图书馆创新服务的方向, 只有这样图书馆才能成为经济时代信息服务中心。
2) 举办新知交流会, 提供电子资料库及最热门的资讯整体产业相关议题。不定期邀请各领域产业分析师以及顾问, 举办新知交流会活动, 有利读者快速掌握产业活动, 抢得先机。
4.2 为科研服务
4.2.1 需求调研
休·鲁格说:“你首先要努力识别客户的需求。”在为科研服务中, 图书馆应做广泛细致的调查研究, 对不同读者的信息需求进行重点开发和辅助开发, 根据不同学科的需求差异, 以科学的方法, 系统地、有目的地归纳出多门类、系列化的信息, 并在信息量、深度性、连续性、导向性等方面有所拓展。
4.2.2 信息开发
在掌握读者信息需要的基础上, 图书馆应对有关信息进行收集、分析、提炼、评选, 并最终选出符合读者需求的信息, 尽可能帮助读者达到预期目标。
4.2.3 信息参考
科学研究高度重视信息技术的发明、传播与应用, 图书馆应该有针对性地提供科研机构急需或难以解决的信息需求, 如精选出国外的科研信息、专利、最新的研究成果、科技报告等, 使科研机构从中获益。
4.2.4 主动服务
加强图书馆与科研机构的信息沟通, 走出图书馆, 主动与科研所, 研究院等科研机构取得联系, 获取科研项目的立项、结项和进展情况, 与科研人员开展互动, 根据其反馈信息及时调整服务方式, 以提供更有效的服务。
4.2.5 信息共享
图书馆可以突破学科的界限, 成为有共同兴趣和工作内容研究人员之间的连接器, 为科研人员之间的正式和非正式交流创造空间, 可以将科研人员集合到交叉的主题上, 帮助他们开展科学交流与科研合作, 以产生新的发现。
4.2.6 热门专题服务
针对科研机构或课题主持人, 想要长期了解与观察特定专题的业务需要, 提供相关资讯, 协助研究团队解决缺乏时间找资料或不知道如何找资料的难题。
4.3 为读者服务
读者服务工作是图书馆一切工作的中心环节和重心所在。那么该如何吸引更多读者利用图书馆, 提高信息资源的利用率, 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的各种需求值得研究。
4.3.1 拓展读者用户群体
读者需要什么服务?需求是什么?这是图书馆最为关心和首先要了解的关键问题。在社会发展中, 图书馆应该不断拓宽服务领域, 把潜在读者发展成现实读者, 最大限度地发掘读者群体和读者个体。随着信息资源的深入发展, 整个社会信息化程度的提高, 读者信息需求也不断产生变化, 越来越多的政府部门、事业部门、企业、居民都会成为图书馆的读者群体, 使潜在读者不断成为新的现实读者。
4.3.2 与读者交流互动
通过与读者的交流, 建立一个利于读者舒适求知的环境, 吸引更多读者到图书馆来, 使读者更了解图书馆提供的服务与资源, 应是图书馆发展的必然需求。与读者的交流, 能及时了解读者的意见, 便于我们能主动改进服务方法。如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图书馆的学科馆员采用电话访谈、交流会、网页广告、用户培训等方式推广图书馆的服务, 并且每个学科馆员都建有自己的个人博客, 以方便与读者的交流互动。
5 建立馆员培训制度
“图书馆员是事业的灵魂”, 这是列宁夫人克鲁普斯卡娅的一句名言。服务创新所做的一切活动, 是需要掌握全面知识才能完成的。所以, 作为一名合格的图书馆人, 应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 还要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 除要掌握图书馆学专业知识及外语、计算机等基本技能外, 还必须向其他专业渗透, 以便了解有关学科发展动态和最新成果, 增强自身的文献搜集、整理、加工、检索等能力。真正把馆藏文献中有价值的信息资源开发出来, 并准确、及时地提供给读者。为此, 图书馆必须从整体上建立馆员培训制度, 经常性地开展教育训练, 利用完善的共通性训练、部门训练、新人训练 (包括认识读者、认识同业、服务方法、) 等, 展现馆员多元的能力, 以资任用考核。不定期开展讲评制度, 包括问题的界定能力、资料收集能力、文字运用能力、交流能力、图表运用能力、简报表达能力等。同时应按照现代图书馆的需求, 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配置年龄结构、学科知识结构、职称结构等比较合理的人才队伍。
6 结束语
服务和创新连在一起, 就是在服务上要有新思想、新方法、新成果。不断创新才是高质量服务的“源头活水”。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 新技术、新观念的不断涌出, 服务工作的质量和标准也在发生着变化。因此, 图书馆只有深化服务内容, 不断创新, 大胆尝试, 充分挖掘馆藏资源和网络资源的内在价值, 服务创新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迪德, 赫尔.服务创新[M].李靖华译.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 2010.
[2]张薇, 徐旭光, 石明芳.新加坡图书馆创新服务理念与实践[J].图书馆建设, 2010 (7) :91-93.
[3]赵林英.高校图书馆面向科研项目的服务创新探究[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11 (2) :70-71.
[4]余春燕.打造文化亮点外延服务功能[J].贵图学刊, 2009 (3) :67-68.
[5]李名洋, 鄢小燕.面向科研的图书馆服务创新研究[J].国家图书馆学刊, 2010 (1) :54-58.
[6]杨讴.知识经济时代高校图书馆服务工作创新研究[J].长春大学学报, 2010 (10) :118-119.
[7]谢玉宁.图书馆信息咨询服务的拓展与创新[J].图书馆学刊, 2003 (4) :21-22.
[8]许育松.试论和谐社会下图书馆服务和管理创新[J].福建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2008 (2) :4-5.
公共图书馆服务方式和手段创新 篇5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 服务方式和手段 总分馆制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当前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是它的一个子系统。我们认为,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有三项重要内容:一是基础设施建设,二是文献信息资源建设,三是服务方式和手段创新。前两个问题,人们比较重视,投入的财力物力人力比较大,也比较容易见成效。后一个问题,人们还重视得不够,研究得不是很多,而恰恰是后者影响前两者功能的发挥。
公共图书馆服务方式和手段创新的意义和价值
服务方式和手段创新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根本目的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公共图书馆是直接为读者服务的,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服务的。以读者为本是图书馆的办馆宗旨,要想读者之所想,做读者之所需。图书馆的工作必须以读者需求为导向,读者的需求变化了,服务方式和手段也要相应地变化,固步自封、墨守成规就不能满足读者的需要,就会被读者所抛弃。如果我们认真研究读者的需求,主动为读者服务,就能赢得读者的青睐,吸引更多的读者。
服务方式和手段创新是实现图书馆功能的途径和桥梁。从哲学和管理学的角度来看,目标任务与方式手段是相互依存的,目标任务依赖于方式手段,方式手段为目标任务服务。一定的目标任务要通过一定的方式手段才能达成,离开了方式手段,目标任务就会落空。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要过河首先要解决桥或船的问题,没有桥或船,就无法过河。方式手段是实现目标任务的途径和桥梁。如果我们不研究服务方式手段的创新,为读者服务、办读者满意的图书馆,就只能是一句空话。
服务方式和手段创新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文化部颁布的《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项目)创建标准》,把“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进程中,积极探索实践,创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体制机制,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方式和手段,并已取得显著成绩,在全省乃至全国产生较大影响,具有典型示范作用和推广价值”作为一项重要的考核内容。公共图书馆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服务方式和手段创新是题中应有之意。一个图书馆的优劣,不仅表现在它的硬件设施上,更是表现在它的服务上,而服务方式和手段则是其服务水准的外在表现。
公共图书馆服务方式和手段创新的主要举措
公共图书馆服务方式和手段创新的内容很丰富,不同的图书馆有不同的做法,福田区图书馆主要在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了探索。
创立总分馆体制,构建图书馆服务网络体系。过去的图书馆,都按行政关系隶属于不同的主体,各馆之间各自为政,互不相通,资源不能共享,重复建设,馆藏雷同,读者多头办证,奔波于各馆之间,虽多有不便但也无可奈何,这是体制性弊病。福田区图书馆在建馆之初,就把建立总分馆体制作为办馆模式,以区图书馆为总馆,街道、社区图书馆为分馆,形成区―街道―社区三级公共图书馆服务网络。总分馆之间实行统一拨款、统一采购、统一编目、统一配置、统一管理,实现业务一体化、标准化,资源共享化,并通过计算机网络,实现通借通还。现已建成1个区馆(总馆)、8个街道分馆和92个社区(主题)分馆。福田辖区居民离最近的图书馆平均距离不超过600米,图书馆办到了读者家门口。
在总馆建设方面:
1、精心设计,营造舒适的读书环境。将阅览桌与书架交替排列,读者坐在书架之间,取阅方便,犹如在自家书房;把好位置留给读者。靠窗位置光线充足,空气清新,最大限度地用于放置阅览桌,供读者使用;设置露天休憩平台。将三楼和四楼的露天平台定位为读者专用休憩区,种植植物,设置太阳伞雅座。
2、传统藏书加数字图书馆,为读者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总分馆藏书共计140万册,报刊2100余种,1.2万余份。建立了福田区数字图书馆及网站,拥有了23.5万种电子图书、7800余种电子期刊,馆藏数字资源容量达到1.8tb,并且实现了馆内局域网无限制使用与馆外统一认证登陆使用,读者可免费上网和下载。
3、构建人性化服务平台,实现通借通还。通过interlib图书馆集群管理系统,建立起以区图书馆中心数据库为核心的总分馆统一管理业务平台。所有图书可以在总分馆之间任意地点借还,而且图书归还后馆藏地点自动变更为当前馆,可以立即上架流通,不必送回原馆,真正实现了总分馆之间的文献资源共享和通借通还。
在分馆建设方面:
1、社区分馆与主题分馆相结合。为了避免各分馆藏书重复、雷同,在某些人群集中的地方建立主题分馆,如老年图书馆、少儿英语图书馆、书画图书馆、艺术图书馆和设计图书馆。
2、基本馆藏与特色馆藏相结合。各分馆的馆藏采用基本加特色,除满足大多数普通读者的基本藏书外,经过充分调查,根据不同社区的人口构成、职业、年龄等特点,分别为其配备旅游、美食、养生保健、书画艺术、音乐、外语、普法、廉政等特色藏书。
举办“大家讲坛”,塑造文化品牌。“大家讲坛”是从读者活动中成长起来的。区馆和各街道、社区图书馆经常举办读者活动,如演讲比赛、知识竞赛、艺术沙龙、专题报告等等。全区公共图书馆每年举办各种读者活动800余场次,参与读者10多万人次。这些活动极大地丰富了读者的阅读生活,激励了广大读者的学习热情。
精心设计,塑造品牌。在广泛征求各方面专家意见的基础上,将讲座的名称确定为“大家讲坛”。“大家”既包括名人名家,又包括大众百姓。“大家讲坛”是大家讲给大家听,人人可为讲者,个个都是听众。为了塑造品牌,我们聘请专业设计师为“大家讲坛”设计了独特的徽标、固定的海报样式和大幅背景板,作为“大家讲坛”的标识。“大家讲坛”时间相对固定,每月举办两次,每次都在星期六下午。“大家讲坛”的每次讲座,都进行全程录像并刻成光碟,将视频放在本馆网页上供读者点播,还全程速记,整理成文,汇编成册,供读者借阅。主题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方面的热点问题,涵盖文学、艺术、科技、教育、卫生、保健、环保、建筑、历史、民俗等内容。已经连续举办150余期,听众达2万余人次。还举办“大家讲坛社区行”,下社区、进工厂,将知识送到社区居民和外来工中间。
开展特色服务,普惠与特惠相结合。一是延时、错时、错峰服务。延时服务:总分馆全面延长开放时间。区图书馆由原来每周开放64小时延长为72小时,街道馆由原每周开放36小时延长为60小时,社区图书馆由原每周开放36小时延长为54小时。错时休息:各图书馆之间错开闭馆休息时间,让读者每天都有地方读书。区图书馆周二闭馆,与市馆周一闭馆错开;各街道范围内的社区图书馆也分别错开闭馆休息时间,周一至周五轮流闭馆休息,保证居民周围每天都有一家或几家图书馆对外开放。错峰开馆:在保证每周开放总时间的前提下,根据各社区居民、读者对象的职业特点、生活习惯的不同,错开对外开放时间,以保证在读者最多的时段开放服务,在读者最少的时段进行休息。
二是信息化技术服务。短信服务:利用手机短信提醒读者到期还书、查询借阅情况、办理续借手续,或者将公益讲座、公益电影等各种活动消息及时发送给读者。数字图书进网吧:与网吧签定协议,将福田数字图书馆服务延伸到辖区网吧电脑终端,实现网吧电脑终端对福田数字图书馆电子书刊资源的无障碍免费使用。
四是针对特殊人群的服务。四点钟学校:区馆及各街道、社区图书馆,每天下午4点钟接待周边小学生一起看书、写作业,进行课外辅导,解除家长后顾之忧。关爱服务:针对残障、老年等人群的服务,如在莲花北社区康复中心设立固定服务点定期上门更新图书,在区图书馆及部分街道馆设立盲文图书阅览区,为视障读者提供特殊文献借阅服务。企业服务点:区图书馆与企业共建小型图书室,企业负责提供场地和管理员,区图书馆负责提供图书、管理系统和培训管理员。服务点仅对本企业员工服务,图书参与流通。企业流动书架:区图书馆在企业设流动书架,给企业办理集体借书证。企业向区图书馆成批地借还书。企业兼职的图书管理员再向员工借还书。流动服务:租用车辆定期或不定期将最新图书送至人流较多但没有场地建立分馆或固定服务点的地方,方便读者办证和借阅。
结 论
创新图书服务 篇6
关键词:知识创新;图书馆;服务创新
在知识经济成为社会经济主流的大环境下,知识管理及知识创新理念已在图书馆工作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知识创新成为图书馆事业及图书馆工作不断发展的不竭动力。高校图书馆作为一个融服务性、教育性、学术性为一体的知识信息机构,是知识信息搜集、整理、储存和传播的主要基地,只有坚持知识创新,并以此推动体现高校图书馆职能的服务创新,才能真正适应新时代、新形势和新任务不断发展的要求。
一、用知识创新推动图书馆服务创新的重要性
1.以知识创新的理念指导图书馆服务工作,能够形成新的图书馆服务格局。图书馆的服务创新应体现在用知识管理的思想来指导图书馆服务工作。把知识管理理念引入图书馆开创了知识管理的新领域,开展图书馆知识管理研究是目前图书馆管理创新的明显标志,也是图书馆服务创新的新发展。以知识创新为核心的图书馆服务创新要求在服务内容上要以用户为中心,以满足用户对知识的需求为前提,以为用户提供便利为原则,让知识服务最终成为用户生活的一部分,时时处处以用户的知识创新为目标,使知识服务成为一种使用户满意的服务形式,这样才能体现服务的价值,在激烈的竞争中把知识服务推广和开展下去。让图书馆始终站在用户的角度去创新服务,形成一种全新的服务格局,从而推动图书馆事业的发展。
2.知识创新是图书馆核心竞争力持续发展的动力源,可以更好地促进服务内涵发展。图书馆核心竞争力的创建和提升,应在充分发挥自身资源优势的基础上,通過技术、管理、服务、制度等的创新才能最终实现。随着社会信息服务趋势的多元化和多样化,导致了图书馆结构重组,这种发展趋势必将引起图书馆服务内容和方式的巨大改变。图书馆保存着人类丰富的文献资源,在开展知识创新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依托这些优势,将知识创新作为图书馆一项最基本的工作任务,制订一系列创新性、针对性方案,重视科研新成果、新知识对经济的推动作用,倡导“创新兴馆、创新求变”,不断研制、开发出用户所需要的信息产品,才能保持强劲的竞争实力,取得竞争优势,增强核心竞争力,从而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3.知识创新是图书馆实行个性化服务的需要,可以更好地实施有针对性的信息服务。图书馆应以用户为中心的模式运转,允许用户充分表达个性化的需求。图书馆服务体系构建要以读者需求为导向进行设计和安排,要为读者创建个性化的信息环境,按读者需求组织信息资源,要切实从读者实际需求出发,确保个性化服务不流于形式。只有进行知识创新,才能根据读者自身的兴趣、爱好和需求定制其所需的重要资源、信息和服务,创建个性化的信息环境,才能针对读者信息需求多的特点,主动为用户搜索、组织、选择并传递有针对性的资源和服务,并根据读者需求变化,动态地改变所提供的信息。
二、基于知识创新的图书馆服务创新对策
1.以馆藏资源创新为基础,大力拓展图书馆品牌服务。馆藏信息资源是图书馆的物质基础,是开展各种服务的前提,任何一个图书馆为读者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必须建立起具有自身特色的、有重点的文献保障体系,并以信息资源作为自身改革和发展的动力。要根据本馆所承担的任务、功能、定位、基础、本馆优势及资源特点,并根据特定读者的信息需求,通过横、纵向比较,发掘出自身与众不同之处,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有重点的文献保障体系,从而确定自己的服务特色,并将这一服务特色作为图书馆的特色和品牌服务加以挖掘。同时,图书馆应合理确定本馆实体馆藏和虚拟馆藏的比例和结构,开发“虚拟馆藏”,提升图书馆知识创新和服务能力,在服务中创出自己的品牌。
2.以理念创新为依托,主动提供针对性参与式服务。提升图书馆核心竞争力的前提是必须牢固树立“读者至上、服务第一”的服务意识,要在激烈竞争的信息网络环境之下,将图书馆的工作重点转移到提供优质高效和个性化的信息服务上来;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坚持以人为本的办馆思想,以读者的信息需求为本,从“书本位”向“人本位”转变,图书馆业务流程的每一个环节都围绕着读者的需求展开。总之,图书馆应将“以用户为中心”和“文献尽其用”作为服务理念创新的方向和突破口,打破传统的思想束缚,使图书馆获得可持续的整体优化,形成竞争优势。
参与式服务是图书馆知识服务的主要内容,它要求图书馆员将图书馆所蕴藏的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都充分地挖掘利用起来,图书馆在掌握用户需求的同时,也提高了自身服务的能动性,还使图书馆员的隐性知识得到了有效转化,把馆员的智慧聚集到团队中来,增加服务中的知识因素,使服务成为发现和培育新想法、新思维的过程,实现增值服务,使图书馆员的自身价值得以体现。更重要的是在这种参与服务中,帮助用户掌握科学发展的总体趋势和动态变化,克服社会实践中和科学研究中的盲目性,使用户获得成功。
3.以管理创新为保障,提升图书馆整体核心服务能力。管理创新是知识创新的重要保障,要求管理者在思路、体制、方法、手段、决策等诸多方面体现创新,尤其要注重养成超前决策和善于应变的能力,坚持“以人为本、以法治馆、健全机制、群众路线”的基本原则,真正做到以用户为本,通过为用户提供“快、新、精、细”的信息内容,充分挖掘馆藏实体资源和虚拟网络资源的内在价值,并充分应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加快图书馆现代化进程,努力营造独特的个性化特色服务,创新个性化的服务方式,真正做到“以需求为导向”,找准读者的需求点,提供有针对性的信息产品,赢得读者和市场的认可,实行主动的前瞻型管理而不是被动的适应型管理。
在深入了解各专业知识资源的基础上,应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技术,整合不同载体类型的资源,主动向用户提供信息知识保障服务,使图书馆的服务工作由被动变为主动、由辅助性服务变为综合性研究性服务。从而改革传统的图书馆咨询服务工作,提高图书馆服务工作的能力,提升图书馆的整体核心能力。
4.以技术创新为手段,拓展图书馆服务时空。技术创新是知识创新的核心内容和具体实践环节,是推动经济增长的根本动力。图书馆作为文献信息知识的集散地,要想充分吸引用户利用好这块知识的宝地,就必须在服务时间和空间上不断拓展,提高服务的层次和形式。图书馆的技术创新主要体现在:建立数字图书馆,通过引进新的技术和工艺、开发新的信息产品、开拓新的信息市场、获取信息素材的新供给,为网络提供高质量的创新;建立虚拟图书馆,拓展服务领域和服务功能,提供个性化信息定制和推送、交互式多媒体信息服务、馆际互借与原文传递、分布式网络参考咨询及知识管理服务,开展知识导航,实现全球范围内的资源共享;提供集成化的信息检索界面,使用户足不出户,即可访问各种信息系统,以实现信息数字化、网络化、虚拟化、全球化;构建一个超时空限制、具有高效协调能力、存储资源丰富、服务模式先进、行动反应迅速的数字化信息资源虚拟中心和网络化服务平台,真正实现图书馆服务的职能。
5.以文化和制度创新为动力,打造一支优秀的馆员服务队伍。文化創新对整个知识创新体系起着导向、激励、媒介和催化功能。通过在图书馆内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建立适应自身特点的图书馆文化,使全体图书馆员价值观与图书馆自身的服务性高度统一;不断丰富馆员职业内涵和特色,树立开拓精神、创新精神、冒险精神、团队精神,构建指导思想明确、内容完备、制度健全、职工自觉实践的创新服务体系;营造一种有利于创新奉献、知识共享的文化氛围和创新出成果、出人才的良好政策、学术和人文环境;凝练和弘扬“甘当人梯、勇于奉献”的图书馆精神。
制度创新是图书馆知识创新的前提,具有完备的制度创新机制,才能保证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的有效进行,从而进一步深化图书馆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它包括图书馆体制、管理制度、服务制度等多方面的创新。应科学划分图书馆各机构的职能,形成符合现代化图书馆管理要求的职能体系,建立新的业务工作规范,建立起支持科技创新、符合图书馆发展规律的现代图书馆管理制度;建立一整套创新服务机制,将创新服务体现于创新制度当中,更好地发挥全体馆员的积极性、创造性,全心全意为读者服务,同时应努力建设一支具备多种素质,掌握多项技术,努力成为多面手的优秀服务队伍,真正实现为读者提供针对性、专业性、知识性、创新性知识信息服务的职能。
参考文献:
[1] 金吾能.知识管理-知识社会的新管理模式[M].云南人
民出版社,2001.
[2] 盛小平.21世纪图书馆知识管理[J].图书馆杂志,1999,
(8):29-32.
Knowledge-Based Innovation and Innovation in Library Services
GUO Li
Abstract:The article from the knowledge innovation and service innovation concepts, discusses the knowledge innovation in the library serves the importance, and proposes based on the knowledge innovation of the library service innovation the concrete countermeasure.
Key words:knowledge innovation; library; service innovation
收稿日期:2012-06-23
图书馆服务创新初探 篇7
一、图书馆的基本职能
(一) 信息传播职能。
按照信息传递的不同方式, 服务可以分为主动服务和被动服务两类。对于图书馆而言, 主动服务就是要求图书馆在顺应新形势的同时, 能够充分发挥人力、物力等各种优势为服务对象提供相关的信息资源, 而被动服务则是人们主动地进入图书馆, 并对其信息资源进行接收或利用。与被动服务相比, 主动服务更有利于图书馆的发展。显然, 现有的多数图书馆对主动服务的重视度远远不够。在社会信息化的背景下, 图书馆应当积极结合网络等方式, 创新服务方式, 实施网上预约借书、网上续借、异地还书等各种举措。不可否认, 不论采用何种服务方式, 图书馆对信息传播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 社会教育职能。
蔡元培曾经说过, 图书馆是人们进行社会教育的第一场所。从狭义上说, 教育特指学校教育;从广义上说, 教育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及其他社会教育等。由此可见, 公共图书馆具有一定的社会教育职能。这是因为, 图书馆拥有丰富的书籍等信息资料, 可供不同学历、职业的人进行阅览, 从而获取精神食粮;与此同时, 公共图书馆还可以定期或不定期地举办讲座、展览等活动, 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其中, 对于学生来说, 学校内部的图书馆更是被人们形象地称为“第二课堂”, 尤其是高校图书馆, 文献检索更是学生查阅各种文献资料的最佳方式。从这一意义上说, 图书馆是人们进行自我教育的重要场所。
(三) 文化遗产保护职能。
图书馆自产生之日起, 就担负着收藏文献资源, 保护人类文化遗产的神圣使命。毫不夸张地说, 这一职能是其他职能的前提条件。如果没有文化遗产保护职能, 那么上述两种职能也就无从谈起。其实, 图书馆之所以能够为公众服务, 是因为它能够将文章、书籍等所有信息资源进行一定收集、整理以及储藏。从古至今, 如果没有图书馆, 许多美文佳作都可能面临失传于世的结果。可见, 现存的古代文化遗产的完好保存离不开图书馆的功劳。
二、创新图书馆服务的重要意义
任何事物要想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需要进行不断地创新, 只有这样, 才能确保事物的顺利发展。作为公众接受再教育的重要阵地, 图书馆同样需要树立创新意识, 创新服务职能, 拓宽服务领域, 从而最大限度地满足用户信息需求。
(一) 能够发挥图书馆的馆藏优势。
传统的图书馆受空间、时间的限制, 缺乏相应的信息交流渠道, 在对本地信息资源进行专享的同时, 也缺少了获取其他信息的机会。随着计算机及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 一些图书馆能够利用数字化工具的独有优势, 真正做到立足于用户需求, 并通过建立数据库等方式便于用户检索, 从而进一步提高馆藏文献的利用率。换言之, 如果能够将海量的信息资源加以整合, 并进行实时信息发布, 那么就可以大大节省用户检索信息的时间;如果能够建立具有地方特色的数据库, 同样能够便于信息共享, 进而充分发挥图书馆馆藏优势。
(二) 能够促进图书馆的人才培养。
有人说过, 图书馆的工作人员不应只是普通的服务人员, 而应该是信息系统的工程师或建设者。现阶段, 广大读者的整体素质普遍较高, 对图书馆的服务也有了更高的要求。众所周知, 图书馆工作人员是其重要的人力资源。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服务质量及工作热情都直接关系到图书馆的服务质量。与传统图书馆的服务方式相比, 受信息技术的影响, 现行图书馆的服务方式更具多样化与专业化等特征。鉴于这一情况, 图书馆馆员应当了解数字化信息的优势, 不断学习相关数据技术, 掌握多种信息检索途径。除此之外, 还应当尽快转变服务理念。从这一意义上说, 创新图书馆服务有助于促进图书馆馆员的知识结构、技术水平及服务水平的提高。
(三) 能够提升图书馆的公益价值。
当前, 国民经济已经融入经济全球化大潮之中, 不论是政府, 还是企业及个人, 除了受到国内外宏观经济变化的影响之外, 还包括政策法规、统计数据、市场变化、企业运营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作为文献信息的重要中心, 图书馆应当顺应时代发展潮流, 及时更新服务观念, 积极发挥自身优势, 将现有馆藏信息加以提炼、加工及分类之后, 找到具有一定价值的文献或网络信息资源, 并深入挖掘其潜在价值, 将其转化为实际生产力并运用于地方实体经济, 从而提升图书馆的公益价值。
三、创新图书馆服务的策略
我们知道, 服务是图书馆的根本宗旨, 是图书馆的核心价值观, 自然也贯穿着图书馆发展的主线。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 我们应当围绕知识经济这一主题来调整图书馆的工作重心, 多角度开发图书馆的服务内容, 积极主动创新图书馆的服务方式, 不断优化图书馆的环境, 从而为用户提供更好地服务。
(一) 更新服务理念。
一直以来, 图书馆的各项工作都是围绕馆藏的收集与利用所进行的, 并通过被动服务的方式向用户提供信息服务;然而, 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 图书馆应当将其工作重心从馆藏向用户需要进行倾斜。与之相应地是, 图书馆的服务理念也应当有所调整。事实上, 服务理念就是服务观念的更新、确立与强化。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大背景下, 以人为本便是图书馆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条件。对于图书馆而言, 以人为本就是以用户为本, 始终将用户需求放在第一位。换言之, 就是改变以往的馆藏为主的传统观念, 确立新型服务观念, 把用户当作图书馆真正的主人, 努力发掘用户需求, 并主动满足用户需求。而要真正做到这一点, 首先应当从尊重用户、信任用户、真诚地对待用户做起。我们知道, 图书馆每天都需要接纳大量用户, 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形象直接关系到图书馆的形象, 在日常工作中, 应当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 尤其是在与用户进行面对面的交流过程中, 馆员应当尊重用户, 真诚地对待用户, 并时刻为用户考虑, 争取最大限度地为用户提供更温馨的服务及关怀。
(二) 创新服务手段。
在社会信息化大潮流的推动下, 图书馆应当积极主动地创新服务手段, 只有这样, 才能满足用户需求。通常来讲, 图书馆的服务手段有以下几种, 即:第一, 结合用户需求, 有针对性地为其提供个性化服务, 尤其要关注创新型学校主体的需求, 尽可能地满足其对文献资料的不同需求;与此同时, 将那些杂乱无章的信息进行资源重组, 并建立虚拟信息数据库, 从而提高服务效率。第二, 突破时间、空间的客观限制, 图书馆利用信息推送这一服务方式为用户提供便利。所谓信息推送服务, 就是图书馆工作人员借助于智能化的代理服务器, 收集用户相关信息, 并对其按照一定的逻辑进行整理, 之后根据整理后的信息主机上设定“信息频道”, 以供用户通过信息频道进行信息利用, 从而使图书馆服务更加深入有效。第三, 为用户提供柔性服务, 这是最普遍的服务手段, 能够适用于各种用户。所谓柔性服务, 就是相对轻松、较为灵活且引导性强的服务方式。第四, 为用户提供动向服务, 这是对个性化服务的延伸。事实上, 动向服务就是通过不断地对新信息、新情况进行捕捉、分析之后, 结合虚拟馆藏对信息的再次加工, 最终为用户提供预测性信息。从某种程度上说, 图书馆服务水平的好坏取决于动向服务的质量。
(三) 丰富服务内容。
作为文献信息资源的重要中心, 图书馆应当在服务内容上加以丰富, 以期为政府、企业以及个人提供信息服务。第一, 为政府部门提供信息。政府决策者在决策之前需要大量信息, 这就需要图书馆充分发挥服务职能, 为领导者提供相关信息, 如国内经济、政治、宗教等最新动态与重要参考性信息, 港、澳、台与国际地区等相关信息, 理论类信息等等;第二, 为企业提供信息服务。当前, 国民经济已经融入经济全球化大潮, 国内企业面临严峻挑战, 除了受到国内外宏观经济变化的影响之外, 还包括政策法规、统计数据、市场变化、企业运营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是否能够掌握更多信息关系到企业的生死存亡, 这也恰恰体现了图书馆的信息服务的重要性;第三, 为科研工作者提供信息服务。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科学技术在整个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更加突出。与此同时, 广大科研工作者对科研的积极性也有了较大提高, 对各种信息的需求日益增加, 获取信息的渠道也逐渐增多。尽管如此, 图书馆依然是科研工作者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
(四) 优化服务环境。
在图书馆的发展过程中, 还应当未雨绸缪, 积极优化自身服务环境。通常来说, 需要妥善处理好以下几类关系:一方面从信息的载体来看, 应当着重处理好传统印刷媒介与电子媒介之间的关系。现实中, 图书馆的主要内容依然是以一些如书籍、报纸、杂志等传统印刷媒介为载体的信息资料。与此同时, 伴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 一些数字化技术手段可以被运用于信息资料的范围之内。图书馆在沿用传统保存方式的同时, 还可以积极借助现代技术手段, 使其发挥自身优势, 并与信息资源相结合。除此之外, 图书馆应当重视电子文献的存贮, 这里的电子文献包含文字信息与音像资料等等;另一方面还应当妥善处理好实体馆藏和虚拟馆藏之间的关系。毋庸置疑, 在数字化时代, 应当在逐步加强图书馆的硬件设施建设的同时, 进一步加大对各种信息的搜集与存储量。然而, 知识是无止境的, 知识的存储也是海量的, 现有图书馆对于实体信息的存储能力却是有限的。基于此种情况, 加强虚拟馆藏建设已经成为当前图书馆的重要任务。为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图书馆应当积极借助互联网等信息技术, 加强图书馆之间的信息交流与互换, 从而为用户提供更为便捷、及时的信息服务。
参考文献
[1]张瑶.提升图书馆职能服务, 助推地方经济发展[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 2010.4.
[2]黄珑.试论高校图书馆为社会经济建设服务的意义和对策[J].科技广场, 2009.4.
高职图书馆服务创新 篇8
创新服务、延伸服务成为图书馆提高服务质量、充分体现其价值的发展之路,如在公共图书馆界开展的总分馆服务模式、24小时图书馆、流动图书馆等;专业图书馆、科学院系统图书馆开展的学科馆员管理制度、学科化服务等。可以说,新时期,我国图书馆界为了促进图书馆的发展,都在各自的服务领域开拓创新,思考发展之路,作为我国图书馆中坚力量的高职图书馆必须寻求适合自己发展的创新之路,以跟上全国图书馆界的发展趋势。
二、提高图书馆服务的措施
(一)加强数字化资源建设
图书馆数字化资源已经成为高职院校教师最常用的信息资源类型。其中,对电子期刊资源的需求量最大。而直接购买相关数据库是数字化信息资源建设的最主要途径,可以在短时期内极大充实图书馆的虚拟馆藏,更加广泛地为教师提供各种电子信息服务。
同时,有条件的高职图书馆还应利用先进的网络信息技术和联机数据库、光盘数据库、网络搜索引擎、电子出版工具等丰富的信息资源,结合学校重点学科的研究方向以及用户信息需求的重点,整合馆内已有数字化资源,建立相关的专题数据库。高职图书馆在确定建立某种专题数据库之前,要对相关数据库开发现状及本校教师的需求进行全面的调查研究。在此基础上,根据本馆的馆藏特点及教师需求的特点,对建立某学科、某专业的专题数据库进行科学论证。在确定建设某一特色数据库之后,图书馆就要加大资金、人力和物力的投入,持之以恒地进行开发建设,使数据库在内容方面具有系统性、完整性和特色性,同时,还应注意数据库的更新,保证数据库内容的新颖性和时代性,只有这样才能适应高职教师个性化和专业性的信息需求。
(二)建立以人为本的图书馆管理机制,提高图书馆管理的科学性
图书馆现代化最重要的标志就是其服务能力,图书馆的服务应以读者的需求为依据来开展,以读者的满意度来衡量图书馆的服务质量,这就是要求图书馆员要充分认识到服务的重要性。首先,服务人员要加强和改善与读者的关系,尤其是站在读者服务前沿的流通、阅览部门的工作人员,通过自身的不断完善,以热情真诚的服务,为读者架起一座通向知识的大桥。其次,图书馆要改变传统的“等客上门”的被动服务方式,改变图书馆服务于社会需求和市场经济脱节的现状,主动走向社会,围绕读者的需求,开展市场调研,改进服务项目,以保障满足社会的多方位、多层次的信息服务要求。
(三)规范管理,明确岗位职责
建立图书馆勤工助学岗位管理制度,明确学生馆员职责。各部门都要根据不同的岗位需求制订学生馆员管理细则,包括相应的工作任务、岗位责任和严明的纪律要求。并配备专门的老师负责管理学生,按照学生的不同学科来分配工作内容,不只是做图书入库,还要让他们参与信息技术的工作,使他们对工作内容更有兴趣。工作人员要对学生多做督促和指导,并定期对学生馆员进行考核,使勤工助学的学生珍惜来之不易的工作机会,积极肯干,服从管理。严格考勤,准时到岗并在出勤表上签到,做好考勤记录。遵守工作纪律,做到不迟到早退,不消极怠工,不玩忽职守。
(四)利用现代行为科学的原理,改善高职图书馆的组织行为
由于通信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现代图书馆的发展需要开发和利用人力资源,为了充分调动与发挥图书馆员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使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得到开发利用,可以采用如下措施:第一,认真分析图书馆员的需要层次,根据馆员组成结构,既要找出共性需要,也要找出个性需要,并针对不同层次的需要,采取相应措施;第二,了解馆员的个性特征,安排其在恰当的岗位工作,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位馆员的才干;第三,为馆员积极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既包括和谐、友善、融洽的人际关系,让馆员人心情舒畅,在友好合作、互相关怀中愉快地进行工作;也包括良好的工作环境与条件。第四,在图书馆中合理设置岗位,建立公平的奖惩制度,拉开奖金等级,把报酬与工作量挂钩,吸引更多的专业技术人员到图书馆工作。
(五)参与日常的读者服务工作
日常的读者服务应包括流通服务和阅览服务、及一般咨询服务。这些部门都是图书馆工作的前沿阵地。图书馆服务工作的好坏很大程度上由这些部门的服务质量决定。然而,工作繁忙与人员紧张往往影响了他们工作的开展。在这些服务工作中可以大量使用学生助理管理员,如让他们负责新书及还回的图书上架、移架、整理等具体工作,将会有效减轻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解决人手不足而存在的矛盾,从而提高服务质量。具体而言:一是借助学生助理管理员协助做好图书馆图书外借工作。学生到图书馆借阅图书一般是下午课外活动时间。因此,在这一时间读者最多,工作量最大。这个时间段图书馆利用学生助理管理员协助做好学生外借书库的开放借阅工作。二是借助学生助理管理员协助做好图书馆阅览室的开放工作。学生管理员主要工作是维持阅览室的秩序,整理好阅览室内的期刊、报纸,给其他同学营造一个良好的阅览环境。
(六)馆际互借和文献传递服务
开展网络资源共建共享,对用户有需求、而本馆没有馆藏的纸质图书、期刊等文献通过馆际互借实现互惠阅览。馆际互借的实现途径有两条: (1) 利用省内高职通用借书证,用户可以在省内各高职院校图书馆进行图书、期刊等纸质文献借阅。这不是严格意义上的馆际互借,但同样可以达到满足用户需求的目的。 (2) 校内用户向图书馆提出的借阅申请,系本馆未馆藏的文献,图书馆接受申请后向协议图书馆办理借阅手续,在物流的协助下完成图书馆间的借阅。这是真正意义上的馆际互借。目前,仅限于区域高职联合体之间开展的服务。
参考文献
[1]范圣眉.浅析中学图书馆学生助理管理员的培养与管理实践.2011-12.
[2]张峥嵘.浅谈我国高职图书馆服务创新趋势研究.2011-12.
[3]杨玉婕.浅析网络环境下高职图书馆开展信息服务的思考.2011-12.
[4]陈昕.浅谈高职图书馆勤工助学管理的现状与思考.12-01.
[5]李福芳.浅论信息时代高职图书馆服务质量和效率的提高, 11-12.
图书馆服务创新策略探析 篇9
一、管理创新
(一) 整合信息资源。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体系是图书馆开展文献、信息和知识服务的基础。任何图书馆都需要建设面向自己用户群的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体系, 建设包括馆藏的各类纸质资源、多媒体资源、电子资源, 也包括拥有使用权的非馆藏电子资源的自有资源。建立科学合理的藏书与文献捐赠制度、图书馆经费捐赠与赞助制度, 广泛吸收社会资金充实文献资源建设。在资源开发上发掘本地地方文献特色, 如善本古籍、地方名人手稿、绘画, 以及近年来趋热的家谱等典藏, 形成地方区域性特色文化内涵, 促进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同时, 将各部门、各单位所拥有或积累的信息资源纳入信息共享统一框架, 统一数据标准规范、在互利互惠的原则下合作建库, 最大限度地整合信息资源, 形成跨部门、跨学科、多层次的信息共享服务体系, 使海量信息资源的潜在价值得以充分发挥与增值, 从而打破信息壁垒、消除信息孤岛。
(二) 构建知识仓库。图书馆通过结合各地现有的知识储备, 按照主题途径、关键词途径、分类途径等进行信息组织, 构建覆盖各产业的综合性知识仓库。建立行业知识仓库, 按照行业管理及业务流程进行归纳、整理、分类, 内容涵盖该行业各方面的知识, 充分满足该行业各部门各环节的使用;建立综合情报知识仓库, 通过每日动态更新, 帮助行业和企业及时捕获竞争情报, 把握市场方向, 增强应变能力;建立企业管理知识仓库, 满足企业决策系统中不同岗位对信息的不同需求, 向企业决策人员传输先进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模式, 传播全新的商业竞争理念, 提升经营者的经营思想和综合能力。
二、服务创新
(一) 服务方式创新。一是多样化服务。服务多样化是指服务内容和服务方式都要丰富多彩, 让每一个读者都能高兴而来、满意而归。图书馆组织图书推荐专栏、专架, 举办读者沙龙、知识竞赛、报告会、专题讲座、馆藏文献宣传展等活动, 常年举办公益展览、公益讲座、一句话书评, 每周举办阵地读书、周末电影鉴赏等系列活动, 为读者复制文献, 提供数字形式的音像视频等服务, 把四面八方的读者请进来, 创建一个读者之间相互学习、交流、提高的知识平台。二是多元化服务。创新服务内容是更好地应用计算机及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充分揭示馆藏;开展网上预约、借阅、馆际互借等新服务;建立多种目录、索引、数据库、资源导引库;开展信息导航等向复合化、多元化发展的服务。通过主页进行信息服务, 实现信息查询、虚拟资源利用、互动服务、定题服务、原文提供等功能;形成一个新旧兼容, 多元并存, 相互支撑的新格局, 逐渐地将传统服务向现代数字化服务延伸, 多种渠道、多种方式以方便使用与充分享用。
(二) 服务手段创新。一是美化阅读环境, 留住传统读者。通过扩大阅览室面积, 营造一个宽敞舒适环境。同时, 投入资金, 美化环境, 新增电脑、阅览桌椅、书架报柜、绿色植物等, 大厅、回廊等都以格言装饰, 馆内无线网络全覆盖等, 以更加优美的环境吸引更多的读者走进图书馆。二是优化服务措施, 推出系列新举措。包括延长开馆时间;设立闭馆还书箱;在大厅设咨询服务台, 更切合读者需求;量化学科馆员的工作, 通过E-mail为学者主动推送有针对性的信息;明确读者疑问解答流程, 包括联机检索疑问、光盘利用疑问、资料查找疑问、网上续借疑问、投诉、图书推荐等。三是开通智能服务, 提升资源利用。开通以手机为媒介的掌上图书馆服务, 满足读者随时随地了解图书馆信息, 使用图书馆资源, 享受图书馆服务的需求;开通IT体验服务, 为读者提供一个互动式的计算机知识学习应用体验平台, 满足读者对图形设计、网页设计、数据库编程等主流软件学习、展示、交流的需要。
三、技术创新
(一) 以自助图书馆为核心, 促进延伸服务。自助图书馆项目全称为城市街区24小时自助图书馆系统, 是集数字化、人性化、智能化为一体的新型图书馆服务模式。突破了图书馆馆舍建筑的功能局限, 有效提高了公共图书馆文献资源的利用率, 拓展了图书馆的服务外延, 更好地体现了公共图书馆服务的就近、自助、互动、便捷, 有力地促进了全民阅读。构筑起传统图书馆、数字图书馆、自助图书馆有机统一的全方位图书馆服务体系, 让图书文献进入大流通, 以构成虚实相结合的“图书馆之城”。
(二) 利用Web技术, 构建互动式网络服务平台。现在图书馆的网络平台主要还是一个由文献资源内容为主的平台, 而不是能向读者提供服务的应用平台。图书馆应充分利用个性化定制服务、RSS服务、Tag, 使用户能快速方便地多途径获取所需信息;通过E-mail、BBS、QQ、MSN等信息交流平台和工具实现沟通;利用IM技术, 使没有机会参加某一会议的人员也能像在会议现场一样, 及时了解会议的动态, 并发表自己的看法;利用Web2.0技术, 建立学科馆员与读者共同参与、双向交互、开放获取、共享协作的虚拟社区, 通过博客、新闻聚合、维基和MSN咨询平台等手段实现馆员和读者之间的交流互动等。
参考文献
[1] .王聪聪.从标准化走向均等化——对推进我国公共图书馆服务均等化的若干思考[J].图书馆建设, 2010.1
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探索 篇10
1 服务创新工作的必要性
在高校图书馆中随着网络技术的普及和应用, 其服务内容、服务手段和服务方式都有很大进步, 但同时也有不足之处。一方面, 读者对知识的需求得不到满足, 另一方面, 图书馆员的主观能动性发挥的还不够。因此, 图书馆员要增强危机意识, 树立服务创新意识, 馆员应主动为读者服务, 加快知识更新速度, 内容上快、新、细、精, 传统和现代知识相互促进, 满足不同层次读者的需求。
2 服务创新工作的方式
2.1 服务理念创新
图书馆服务工作应围绕“读者第一”的观念展开, 发展个性化服务, 考虑读者的独特信息需求和个人特点, 为其提供个性化服务。图书馆所提供的相关文献并不一定满足所有读者的需求, 图书馆员应提供最符合读者个人需求的信息, 服务的一切手段和内容都要以高校读者是否满意为前提和目标。这种个性化服务的构建模式是可行的, 读者是愿意接受和真心喜爱的。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个性化服务成为可能。
2.2 创造和谐舒适的阅读环境
高校图书馆作为学校科研的主要基地, 创造一个和谐舒适的阅读环境, 才能吸引广大读者到馆学习和借阅, 提高读者学习和研究的兴趣。一方面, 图书馆规划布局应与环境相和谐, 室内温度、湿度、空间高度应设计合理, 保持室内宽敞明亮、干净整洁打造舒适的阅读环境。另一方面, 装饰和摆设应该突出图书馆的文化氛围, 如悬挂名人的经典语录、警世格言、世界名画等, 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提高学习效率;在窗台、走廊、墙角处摆放一些绿色植物来调节读者心情, 消除阅读疲劳, 同时也能净化空气, 有效改善和美化图书馆的环境。其次, 在图书馆设置简洁醒目的指引牌和导读牌, 让读者很容易查找到自己需要的书籍和信息。清晰、规范、醒目的指引标志在读者查找书籍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2.3 提高图书馆员的综合素质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 知识创新方式有了一定变化, 新技术则为新的创新方式提供了实现的可能, 高校图书馆馆员的重新定位和角色变换也是图书馆对创新时代的一种积极回应。图书馆服务质量的提高离不开馆员的参与, 因此提高馆员的综合素质与建立完善的培训机制显得尤其重要。
2.3.1 微笑服务
馆员应围绕着“读者第一服务至上”的宗旨转变服务观念、创新工作方式、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水平积极发挥“主人翁”的工作态度以“微笑的面容、规范的语言、端庄的仪表、大方的举止”服务于每一位读者通过馆员良好的精神状态和优质的服务向读者传递了一种现代图书馆的文化精神和服务理念。微笑可以消除读者的紧张感和陌生感, 增强馆员的亲和力, 拉近馆员与读者的距离, 让读者感到轻松愉悦, 喜欢来图书馆, 增加读者到馆率。微笑能提高馆员与读者进行交流、沟通的能力, 与读者建立和谐融洽的关系, 更能了解读者的需求, 提高服务质量。
2.3.2 建立培训机制
图书馆应加大对馆员的继续教育, 开展定期不定期的培训, 提高馆员的综合素质。培训内容应及时更新, 更快的跟上最新图书管理系统。新进人员在知识和时间技术上存在局限应通过培训来适应图书馆的工作;对现有工作人员也应进行培训, 由专业人才对馆员进行专业知识培训, 馆员必须具有独立获取信息的能力, 强烈的竞争意识, 能够针对不同读者多角度、全方位灵活地选择各种资源信息, 帮助读者得到可利用的信息。因为, 高校图书馆馆员只有具备扎实的业务技能、符合的知识结构和娴熟的现代技术水平才能应对服务创新工作带来的各种挑战。
2.3.3 意见箱、意见薄的设立
在阅览室配备意见簿, 供读者随时反映问题, 派人定期查阅汇总其中的意见并及时解决问题。读者可将自己对服务工作的意见通过意见箱、意见薄等倾吐自己的心声, 反馈到图书馆, 图书馆人员再对反馈意见进行整改, 分析总结服务工作, 使创新工作顺利进行。在读者意见簿里积极反映问题, 这都会促使图书馆工作人员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 有利于图书馆的建设。
总而言之, 图书馆服务工作已成为高校图书馆发展的主旋律。服务创新就要更新观念, 完善制度和创新服务方式。加大图书馆的服务创新力度, 向读者提供满意的服务, 在高校科研与教学活动中积极发挥图书馆的作用, 更好地体现出图书馆的价值。
参考文献
[1]柳金发, 熊承钢.图书馆:教育创新·资源建设[M].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2014, (6) :202.
[2]全国冶金院校图书馆研究会.高校图书馆建设与知识管理[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2012, (9) :118-119.
创新服务机制推进图书馆发展 篇11
关键词:图书馆;服务机制;创新
图书馆对现代社会文明建设具有远大的意义。是公共性、公益性、服务性、群众性的文化教育机构,是非盈利性的服务机构,图书馆不仅能为广大的读者提供一个学习与休息相结合的空间,并且还能为社会传播更多的信息和先进的知识,从而发挥它的社会教育影响和文化普及的作用,它以免费服务读者或全社会为目标。伴随着和谐社会、信息化社会的迅猛发展,人们对图书馆服务需求的层次越来越高,并给作为文献信息集散中心和知识信息传递与服务中心的县级公共图书馆带来了时代的挑战和新的发展机遇。而目前,我国大多数的图书馆在管理、服务上都不健全,并不能及时的满足人们对文化的需求。因此创新图书馆的服务体制,推动图书馆的发展就成了发展的必然趋势。对县级图书馆的服务创新的途径、服务方式开拓了更广阔的空间,图书馆要充分利用图书、报刊资料的优势,把握良机,激活管理机制、创新服务模式、改进服务手段、增强自身活力,以适应新形势的发展需要,提高馆员素质,打破传统的服务方式和服务模式,拓展服务范围,强化服务理念提高服务意识,切实树立与时俱进的服务创新发展观念,开拓网络环境下信息服务的新局面,开展形式多样的服务方式。创新服务机制,推进县级图书馆发展。
一、创新服务管理机制,激发创业精神
随着科学和社会的发展,图书馆的规模与形式也在不断的扩大变化着,对读者的服务质量也有了较大的提高。但图书馆改善的速度并不能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不能全面的满足人们的需求,所以还需要变革和创新图书馆的管理制度,提高图书馆人员队伍整体素质。以科学的管理理念深入到馆员中去,了解工作,观察优点,善用长处,真正做到人尽其才,知人善用,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坚持以人为本,在政治上、生活上、工作上关心爱护馆员,使馆员切身感受到图书馆的温暖,鼓励馆员在本职岗位上发挥作用,实现人才资源的开发,建立一个能上能下的创新管理用人机制,让馆员有机会展示个人的才华和热情,从而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树立全心全意为读者服务的思想,加强职业道德教育,体现爱岗敬业的精神,促进图书馆各项工作开展,努力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具有创新能力和具备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队伍,让馆员紧紧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提高图书馆的生命力。
二、更新服务理念
公益性图书馆的资源普遍落后于時代的进步,存在着服务质量差、资源不丰富、流通性差、读者和拥护偏少等现象。图书馆是依赖读者而存在的,对读者就要树立和保持“读者至上”的服务理念。图书馆要把读者和图书馆的服务理念相结合,要创立现代化的服务理念,通过读者对图书馆的服务工作提出的建议进行图书馆管理的整编和改革,从而完善图书馆服务体制,满足用户需求。提高图书馆中资料的利用率,树立和强化节约成本的效益概念,对图书馆的资源进行合理、科学的配置,同时重视对文献的开发和利用,增加图书馆服务方式,优化图书馆服务质量,与其它图书馆建立资源共享的平台等。通过打造自己的名声,创建自己独特的形象,创新图书馆的管理制度,树立新型的读者服务理念,建立更完善的读者服务平台,来吸引广大读者的到来。
三、创新服务手段,提升服务水平
优质服务不仅体现在图书馆丰富的馆藏资源、先进的服务设施、宽敞、明亮、宁静、典雅、温馨洁净优雅的阅览环境上,还体现在馆员主动的服务意识、满腔的服务热情、得体的服务仪表、娴熟的服务技能、丰富的专业知识,更体现在为赢得读者满意的每一项服务之中,每一个细微之处。图书馆要做好优质服务,就必须将“以读者为中心”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将工作重心建立在发现读者需求、开发读者需求、满足读者需求上,图书馆工作应围绕着读者需要而展开,服务目标、内容和标准的设定应以读者需求为依据,并随读者需求变化而做出及时调整。目前,普通的、没特色的图书馆服务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所以要想吸引读者的到来,图书馆对广大读者和用户的服务就要进行创新。转变图书馆服务形式,加强基层社区服务,建立以中心图书馆为核心的公共图书馆网络服务平台,使其能与社区的电脑进行资源共享的服务,从而丰富社区的图书馆资源,通过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开展特色服务、加强社区服务把读者吸引到图书馆来。
四、加强图书宣传力度,扩大读者范围
加强舆论宣传,吸引广大读者,让读者认识图书馆、了解图书馆,从而充分利用图书馆。增强全社会的图书馆意识。作为基层图书馆,它触及普通群体最广泛,最直接,通过举办各种专题讲座、各类读者活动等,以科学的理论武装读者,以正确的舆论引导读者,以高尚的精神塑造读者,以优秀的书刊鼓舞读者,积极发挥好宣传导向作用,来培养和提高读者获取和利用公共图书馆文献信息的欲望和能力。在人们心中,树立起为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的新形象,提高图书馆的社会知名度和影响力。向读者推荐优秀书刊,开展宣传新书活动,为倡导全民读书在全社会营造热爱图书,崇尚知识的良好氛围。另外,加强与读者的交流与沟通,认真倾听读者的声音,细心体会读者的需求和期望,明确所需服务内涵,将读者需求转化为服务质量规范,即对各个服务环节分析、规范、量化后,以制度的形式确定下来,使无形的服务变的有章可循,使读者对服务环境、服务态度、服务手段、服务过程、服务内容等整体的满意。
五、加强图书资源整合利用
图书馆在开展创新服务的同时,还要注重馆藏资源的建设,才能提高服务质量。由于图书馆资源的有限不一定能够完全满足读者需求为读者提供更好服务,图书馆之间应该互相合作,利用资源的整合,建立资源共享的开放式服务模式。各图书馆之间建立联盟,弥补自己馆藏资源缺少的部分,建立馆际互借,这样可以扩大馆内能够利用的图书资源,在方便读者的同时也大大提高了自己馆内的资源利用率。
六、结语
创新服务机制,转变图书馆服务发展方式是图书馆建设事业的实际需要,只有不断的创新服务理念,改善图书馆的服务方式,才能促进图书馆的快速发展,满足人们对知识的需求,提高人们的文化素质。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从强化服务意识,打造服务品牌,提升服务品位,创造服务特色等多方面入手,全方位、多层次地强化优质服务,才能不断提高读者的信赖度、满意度和忠诚度。使图书馆成为社会大众真正离不开的信息源泉,才能推进县级图书馆发展。
参考文献:
[1]束漫.城市发展中的图书馆服务创新[J].现代情报,2006-02-25.
[2]刘景波.图书馆服务创新浅论[A]//新环境下图书馆建设与发展2012.
[3]李海英:图书馆服务的新思维与新策略 图书馆论坛2010[5]93-95 .
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探讨 篇12
1 服务理念的创新
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20世纪末以来, 对图书馆管理产生最深远影响的理念莫过于“以人为本”。所谓以人为本就是要以满足人的需求, 实现人的价值, 追求人的发展为价值取向, 以充满人文关怀, 体现美与和谐的形式来开展图书馆活动。这一理念体现在图书馆服务上, 就是“读者第一, 服务至上”的宗旨, 就是“读者是上帝”, “读者永远是对的”的“馆训”。为了使读者满意, 图书馆以藏阅一体化取代了长期沿袭下来的闭架借阅模式;以延长开放时间打破了机关式的作息制度;以个性化服务丰富了传统的服务内容;以现代化的服务手段方便了读者对文献信息的检索与获取。
树立品牌意识与特色服务的理念。目前在网络化和市场化的推动下, 不仅全社会的信息服务竞争日趋激烈, 在校园内, 网络中心、计算机中心和各二级院所也竞相开发信息资源和服务领域, 传统高校图书馆在校园内的信息服务中心地位正面临来自多方的挑战。因此, 网络环境下, 扩大规模, 全面出击, 并非图书馆发展的最佳出路。相反, 盲目发展有可能使高校图书馆陷于进退两难的境地。因此, 图书馆应树立品牌意识和特色服务的理念, 充分利用网络及自身的专业优势, 开发特色产品, 提供特色服务, 才能在激烈竞争中生存、发展。
树立开放的资源共建共享的理念。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的工作重心将从原来的馆藏文献信息管理转向信息资源的有效利用和服务, 这就要求首先必须树立开放的网络服务新理念, 一方面要摈弃传统的、狭隘的封闭式资源管理和被动服务的旧观念、旧做法, 积极开发利用网络资源;同时, 作为信息时代高校图书馆最重要是要确立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新理念, 要采取各种途径和手段, 加强馆际交流与合作, 逐步创造条件进入高校数字图书馆联盟, 以充分发挥图书馆的整体资源优势。
2 服务模式的创新
网络环境的形成, 使得高校图书馆必须以网络为平台, 改变传统的服务模式, 采取全方位的、主动的、全天候的、交互式的信息服务模式。网络信息资源的形成, 不仅改变了高校图书馆的馆藏结构体系, 丰富了馆藏资源, 还改变了传统的流通模式。以往以书刊借阅为主的简单服务模式, 现在越来越多地被网络传输所替代。这就要求把馆藏文献信息资源和网络信息资源有机地结合起来, 形成开放的文献信息系统, 使读者通过图书馆既可以借阅书刊, 又可以网上冲浪;既可以自由检索, 又可以向馆员咨询;既可以利用工具书, 又可以检索数据库。
各类馆藏书目文献信息、光盘数据库、全文与特色数据库等纷纷上网, 读者身处任何地方均可借助终端轻松上网检索、浏览。因此, 高校图书馆要吸引更多的读者来馆阅览, 就必须充分研究和分析读者的阅读需要和阅读心理, 掌握读者的阅读兴趣、阅读倾向和阅读目的, 有针对性和有目的地组织馆藏, 同时给读者营造出体现个性、舒畅宽松的阅读环境, 变被动封闭式服务为主动高效服务。
在参考咨询服务中, 要改变传统单一的问答和发布式的简单咨询模式, 开展定向、定题、定人的主动咨询服务, 全天候、全方位地接受读者所提出的各种咨询问题, 并及时、准确地提供正确答案, 提高咨询服务的质量。
3 服务内容的创新
要了解、预测和识别读者的阅读需求, 及时提供文献信息服务, 深层次地开发各种信息服务和特色服务, 并强调自我服务和网络个性化服务, 始终站在读者角度去创新图书馆的服务内容, 形成一种全新的服务格局, 从而推动整个图书馆事业的发展。
导读服务是一项主动为读者服务的工作, 通过导读服务, 可以更好地发挥高校图书馆的教育功能, 更充分地利用馆藏文献资源。特别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 系统地积累和组织知识库, 开展网络咨询导读服务;利用图书馆网页和宣传报道等形式, 主动向读者介绍本馆数字化馆藏情况和各类检索工具的使用方法;针对不同层次的读者及不同的专业特征, 积极开展专业性导读服务、专题图书导读服务、学术问题导读服务、休闲娱乐性图书导读服务等。
特色服务。有人形象而尖锐的指出:因特网上的信息如果有一英里宽, 则只有一英寸深。也就是说网上信息虽然多, 但良莠不分, 要检索到有价值的信息颇费周折。如果图书馆从读者阅读需求出发, 从事网上资源专题镜像工作, 筛选, 整序网上杂乱无章的信息, 建立有特色的网上资源图书馆, 并且持之以恒, 日臻完善, 形成行业差别优势, 这就是服务特色。
个性服务。建立文献传递工作站, 改变传统图书馆的馆际互借传递路线, 提供个性化服务。建立文献传递工作站, 用户首先检索图书馆信息网络系统确定需要的研究文献, 然后从个人计算机上发出申请, 传到图书馆的文献传递工作站, 再通过馆际互借子系统将申请送到拥有该文献的图书馆, 这一资源图书馆将文献扫描进自己的文献传递工作站, 直接传回到提出申请的读者手里。
惊喜服务。在深圳南山图书馆的“休闲书屋”, 读者可以只花很少的钱要一杯香茗咖啡, 抱着一本喜爱的读物慢慢欣赏;首都图书馆在一楼设立的“康复阅览室”和为残疾读者准备的轮椅;上海图书馆设立盲人阅览区;上海黄浦区图书馆按“国际视窗”, “投资理财”, “设计新潮”三个专题, 陈列各种载体文献的涉外信息服务以及湖南图书馆从方便读者出发, 大胆对原综合书库进行了改造, 将原有的高书架换成了低书架, 整个书库进行了装修, 书架中设置了供读者休息的椅子, 为读者营造了一种宁静, 宽松的极具人文意蕴的阅读氛围。这些“满意加惊喜”的超值服务, 满足了读者的心理需要。
4 服务手段的创新
现代网络技术和通讯技术, 为文献信息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服务手段的创新就是要改变传统单一、被动式的服务方式, 采用主动介入、导向式的新的服务手段, 为读者提供全方位、深层次的信息服务, 服务必须有成效, 能帮助读者解决实际问题。
高校图书馆要在自己的网页上设立网络导航系统, 编制学科、专业和专题网络检索工具, 网络检索指南等, 充当读者的“信息导航员”, 实现网络信息导航的价值最大化。
为了使图书馆之间以及其他信息服务机构之间文献信息资源优势互补, 达到“一馆编目, 多馆共享”的目标, 从而有效地实现网上书目文献信息资源的共知共建共享, 必须建立起社会化网络信息综合服务体系, 为读者揭示、提供他馆的数字化资源, 提高读者利用“虚拟馆藏”的知识信息的能力。
要积极采用营销手段来拓展服务范围, 以不断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图书馆营销策略就是在抽象理念到实际产出的价值链上对文献、信息、技术、馆员、读者进行连接, 即对信息资源、技术服务、读者服务、信息消费间互动的过程进行连接。网络信息的营销极具互动性, 是实现全程营销的理想工具。要发挥网络化优势, 提供CDROM数据通信、国际联机、电子邮件、图文传真等多种服务, 以追求读者满意为标准, 用人性化、信息化、网络化等极富创造性的服务手段来赢得读者。
5 服务人才的创新
服务人才的创新, 即创新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目前实施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人才, 提高图书馆综合服务的关键也是人才。加强人才队伍创新主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第一按照“三个代表”要求, 大力加强思想工作, 从严要求防范在先;第二有计划地加强培训, 更新知识;第三建立队伍建设和管理工作的责任制, 真正做到领导落实, 措施落实, 责任落实;第四要树立“以人为本”观念, 即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作为首要问题来思考, 把人才作为资源来看待, 并加以开发;第五加大形成激励机制的力度, 谨慎决策, 整体设计, 周密安排, 协同推进, 从而形成人才集聚, 人尽其才的局面。
参考文献
[1]杜康华.新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面面观[J].图书馆学研究, 2004 (4) .
【创新图书服务】推荐阅读:
图书的服务与创新05-26
图书馆服务创新12-04
公共图书馆创新服务06-21
创新图书馆服务质量09-02
数字图书馆的服务创新07-13
高职图书馆服务创新论文10-24
图书馆的服务与创新11-14
图书馆读者服务的创新10-01
论图书馆读者服务创新07-18
慕课背景下的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