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图书馆服务创新论文

2024-10-24

高职图书馆服务创新论文(精选12篇)

高职图书馆服务创新论文 篇1

一、新时期图书馆服务的特点

创新服务、延伸服务成为图书馆提高服务质量、充分体现其价值的发展之路,如在公共图书馆界开展的总分馆服务模式、24小时图书馆、流动图书馆等;专业图书馆、科学院系统图书馆开展的学科馆员管理制度、学科化服务等。可以说,新时期,我国图书馆界为了促进图书馆的发展,都在各自的服务领域开拓创新,思考发展之路,作为我国图书馆中坚力量的高职图书馆必须寻求适合自己发展的创新之路,以跟上全国图书馆界的发展趋势。

二、提高图书馆服务的措施

(一)加强数字化资源建设

图书馆数字化资源已经成为高职院校教师最常用的信息资源类型。其中,对电子期刊资源的需求量最大。而直接购买相关数据库是数字化信息资源建设的最主要途径,可以在短时期内极大充实图书馆的虚拟馆藏,更加广泛地为教师提供各种电子信息服务。

同时,有条件的高职图书馆还应利用先进的网络信息技术和联机数据库、光盘数据库、网络搜索引擎、电子出版工具等丰富的信息资源,结合学校重点学科的研究方向以及用户信息需求的重点,整合馆内已有数字化资源,建立相关的专题数据库。高职图书馆在确定建立某种专题数据库之前,要对相关数据库开发现状及本校教师的需求进行全面的调查研究。在此基础上,根据本馆的馆藏特点及教师需求的特点,对建立某学科、某专业的专题数据库进行科学论证。在确定建设某一特色数据库之后,图书馆就要加大资金、人力和物力的投入,持之以恒地进行开发建设,使数据库在内容方面具有系统性、完整性和特色性,同时,还应注意数据库的更新,保证数据库内容的新颖性和时代性,只有这样才能适应高职教师个性化和专业性的信息需求。

(二)建立以人为本的图书馆管理机制,提高图书馆管理的科学性

图书馆现代化最重要的标志就是其服务能力,图书馆的服务应以读者的需求为依据来开展,以读者的满意度来衡量图书馆的服务质量,这就是要求图书馆员要充分认识到服务的重要性。首先,服务人员要加强和改善与读者的关系,尤其是站在读者服务前沿的流通、阅览部门的工作人员,通过自身的不断完善,以热情真诚的服务,为读者架起一座通向知识的大桥。其次,图书馆要改变传统的“等客上门”的被动服务方式,改变图书馆服务于社会需求和市场经济脱节的现状,主动走向社会,围绕读者的需求,开展市场调研,改进服务项目,以保障满足社会的多方位、多层次的信息服务要求。

(三)规范管理,明确岗位职责

建立图书馆勤工助学岗位管理制度,明确学生馆员职责。各部门都要根据不同的岗位需求制订学生馆员管理细则,包括相应的工作任务、岗位责任和严明的纪律要求。并配备专门的老师负责管理学生,按照学生的不同学科来分配工作内容,不只是做图书入库,还要让他们参与信息技术的工作,使他们对工作内容更有兴趣。工作人员要对学生多做督促和指导,并定期对学生馆员进行考核,使勤工助学的学生珍惜来之不易的工作机会,积极肯干,服从管理。严格考勤,准时到岗并在出勤表上签到,做好考勤记录。遵守工作纪律,做到不迟到早退,不消极怠工,不玩忽职守。

(四)利用现代行为科学的原理,改善高职图书馆的组织行为

由于通信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现代图书馆的发展需要开发和利用人力资源,为了充分调动与发挥图书馆员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使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得到开发利用,可以采用如下措施:第一,认真分析图书馆员的需要层次,根据馆员组成结构,既要找出共性需要,也要找出个性需要,并针对不同层次的需要,采取相应措施;第二,了解馆员的个性特征,安排其在恰当的岗位工作,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位馆员的才干;第三,为馆员积极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既包括和谐、友善、融洽的人际关系,让馆员人心情舒畅,在友好合作、互相关怀中愉快地进行工作;也包括良好的工作环境与条件。第四,在图书馆中合理设置岗位,建立公平的奖惩制度,拉开奖金等级,把报酬与工作量挂钩,吸引更多的专业技术人员到图书馆工作。

(五)参与日常的读者服务工作

日常的读者服务应包括流通服务和阅览服务、及一般咨询服务。这些部门都是图书馆工作的前沿阵地。图书馆服务工作的好坏很大程度上由这些部门的服务质量决定。然而,工作繁忙与人员紧张往往影响了他们工作的开展。在这些服务工作中可以大量使用学生助理管理员,如让他们负责新书及还回的图书上架、移架、整理等具体工作,将会有效减轻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解决人手不足而存在的矛盾,从而提高服务质量。具体而言:一是借助学生助理管理员协助做好图书馆图书外借工作。学生到图书馆借阅图书一般是下午课外活动时间。因此,在这一时间读者最多,工作量最大。这个时间段图书馆利用学生助理管理员协助做好学生外借书库的开放借阅工作。二是借助学生助理管理员协助做好图书馆阅览室的开放工作。学生管理员主要工作是维持阅览室的秩序,整理好阅览室内的期刊、报纸,给其他同学营造一个良好的阅览环境。

(六)馆际互借和文献传递服务

开展网络资源共建共享,对用户有需求、而本馆没有馆藏的纸质图书、期刊等文献通过馆际互借实现互惠阅览。馆际互借的实现途径有两条: (1) 利用省内高职通用借书证,用户可以在省内各高职院校图书馆进行图书、期刊等纸质文献借阅。这不是严格意义上的馆际互借,但同样可以达到满足用户需求的目的。 (2) 校内用户向图书馆提出的借阅申请,系本馆未馆藏的文献,图书馆接受申请后向协议图书馆办理借阅手续,在物流的协助下完成图书馆间的借阅。这是真正意义上的馆际互借。目前,仅限于区域高职联合体之间开展的服务。

参考文献

[1]范圣眉.浅析中学图书馆学生助理管理员的培养与管理实践.2011-12.

[2]张峥嵘.浅谈我国高职图书馆服务创新趋势研究.2011-12.

[3]杨玉婕.浅析网络环境下高职图书馆开展信息服务的思考.2011-12.

[4]陈昕.浅谈高职图书馆勤工助学管理的现状与思考.12-01.

[5]李福芳.浅论信息时代高职图书馆服务质量和效率的提高, 11-12.

[6]戴世明.基于用户需求的高职图书馆信息服务创新研究2011-11.

高职图书馆服务创新论文 篇2

营造全新的高职院校图书馆服务环境,为师生读者提供高效和优质的服务。第一,统筹谋划。高职院校必须统筹规划设计图书馆内外的景观、装饰装修、功能区划、感观系统等,使图书馆服务环境相互协调[4]。第二,树立以读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高职院校图书馆应充分认识当今信息技术发展对师生读者的影响,掌握读者的需求,并充分满足师生读者的需求。第三,增强图书馆的服务能力和提高服务水平。提高图书馆服务水平的根本在于提高馆员的职业道德素养和职业能力。这要求图书馆改革管理体制,打破传统的人事制度和分配体制,引入竞争机制和激励机制,激发馆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图书馆要对馆员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加强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培训,培养一批业务素质过硬的业务骨干。第四,营造符合师生读者要求的服务环境。结合生态环境、行业专业特点、地域文化等,加强图书馆服务环境设计,使花草与灌木合理搭配,使景观和雕塑充分体现校园文化特色,使室内以自然采光、自然通风为主,色彩柔和,使家具美观大方、舒适耐用,使咨询服务台、读者区、展示区、虚拟区、休闲生活区、创客空间等布局合理。第五,转变服务观念。高职院校图书馆应引入先进的服务理念,以师生读者为中心,树立一切为了师生读者的服务理念。高职院校图书馆应积极与信息服务机构、政府部门、科研院所、企业建立合作关系,为师生读者提供文献检索、科技查新等。增值服务,以满足师生读者的多样化需求。

高职图书馆服务创新论文 篇3

关键词:高职院校;服务;图书馆

中国分类号:G633.7

一、对高职院校图书馆服务创新进行制约的因素

1.高职院校的图书馆变成了学院的“二等公民”

现如今,我国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要想在竞争中占有明显的走势,高职院校的学生就必须将自己培养成一个博学多识并且精通自己专业知识的人,而图书馆则是学生对知识进行查询收集的中心,是高职院校进行教学,科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环节中的一个核心环节。然而,我国目前的各大高校的图书馆现象差异很大、参差不齐,国家重点本科院校的图书馆在资金投入、设施建设、人员配置方面做的比较到位,其图书馆在服务与发展上呈现出蒸蒸日上的发展趋势;但在高职院校中或许是由于资金短缺,其在图书馆的资金投入、硬件设施、设施建设以及人员配置上处于相对滞后的状态,这在一定程度上对图书馆的服务与创新产生较大的影响,由于高职院校培养的是专业的技术型人才,因此学校在对于实训、实习基地的建设成为对院校的教学条件进行改善、显现学校的办学特色、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体现,不管在资金投入上还是人员配置上学院都非常重视。而对于学校的信息聚集地的图书馆却没有得到学校的重视,其在资金投入、人员配置以及硬件设施上都望其项背,图书馆的高层管理着都普遍有这样的思想,图书馆的主要任务就是搜集个提供给学生有利信息,发挥到这两个作用就满足了,没必要在图书馆上大费精力和财力,从而出现了图书馆的各项功能严重滞后,成为了影响图书馆服务创新的诸多因素之一。

2.管理机制不够健全,人才结构不合理

大多数的高职院校的图书馆是由其教务处进行管理的,这使得图书馆失去了自己的自由发展空间,没有自主权,管理人员没有积极性,从而造成图书馆的运作效率低下。同时其人才结构不合理,更谈不上对图书馆的服务功能进行优化,有些高职院校多年不招一位图书馆工作人员的,这使得图书馆的工作人员的多为年长者,没有资深的网络技术人员。由于人才的严重匮乏,从而造成高职院校的图书的日常工作不能顺利的进行,从而对图书馆的服务创新有一定的制约。

3.资金投入量严重不足

绝大多数的高职院校认为其教学的重点是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因此,宁愿将大量的资金运用到院校的实训设施上,而不愿意用到对图书馆的管理上,是的图书馆的一些管理机制、网络技术等相对滞后,对高职院校的图书馆服务创新有一定的制约。

二、高职院校图书馆服务创新的途径与对策

1.加强对服务创新理念的认识

现代的图书馆都是以网络化、信息化、数字化为主要特征的,由以前的传统形式下的图书馆转变为以信息化服务为中心的现代化,是图书馆生存与发展的必然趋势,互联网在全国范围内快速的发展,其对人为手工的收集、整理图书的方式产生了很大的冲击;互联网改变了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改变了图书馆的环境,从而是的图书馆丧失了传统的查阅资料、文献、信息聚集地的相对优势,阅读者也不再将在图书馆查阅资料当做获取信息资料的唯一途径,图书馆被动的等着阅读者来查阅资料的现象慢慢消失,以优质高效的服务来吸引更多的阅读者来图书馆进行学习,才是图书馆持续发展的有利保障。

要顺应时代的发展趋势,图书馆的优质服务必须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图书馆的工作人员的必须不断的提高个人的素养,同时将自己看做为一名高素质的服务人员,而非仅仅将自己作为一名普普通通的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只有这样才能及时有效的为前来图书馆的阅读者提出的问题进行有效的解答,二是改变以前传统的图书馆管理观念,从提供信息服务、文献服务、知识服务转变为一种智慧的服务,注重培养阅读者运用知识、创新知识的能力。三是成立一个服务合作机构,培养高度协同、权益分担的图书馆联盟会,实现图书馆资源的共享,使得图书馆每本书的每个知识点都不再是一个孤立的个体,不在支离破碎,将其都融汇到更深层次的文化当中,

2.加强职业道德的教育

高职院校的图书馆是各个系部,各专业、不同层次文化的老师学生查找资料的必选之地,是直接为全校一线工作人员提供服务的地方,因此,其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工作态度、言行举止、道德素养等均会直接影响到启发、以及感化全校的所有师生。所以,学校应对图书馆工作人员进行其职业道德的教育,使图书馆人员更加热爱其工作,更加明确是自身的职责,将为读者提供优质服务作为自己的首要任务,从而以主人翁的态度搞好图书馆的服务工作。

3.进行岗位竞争策略

传统式图书馆的管理机制、人员管理、服务模式都是长期不变的,可以说在图书馆工作的人员中大多是做不了什么事的或者不干任何事的人,这种现象决定了图书馆的工作不能够有效的进行,其核心价值观不能充分的显现。所以,高等院校的图书馆应该实行岗位责任制、全部工作人员进行聘任制、对岗位进行竞争上岗,实现“优胜劣汰”。这样,高职院校的图书馆工作人员将会有较高的积极性、较强的责任感,图书馆的工作氛围也会有所改善,由此。服务水平将会有所提升和创新。

结束语:我国的改革是动力,根本是管理,灵魂为创新。高职院校图书馆服务工作的创新是我国新时代的需求,是高职院校提高办学实力和人才培养的需要。只有将制约图书馆服务创新发展的不利因素消除,落实院校的探讨研究在知识环境下图书馆服务创新的路径、理念和管理对策,从而加强对信息资源建设的优化服务,不断的提高网络发展的速度,这样才可以使我国的图书馆服务工作水准得以有效的彰显,凸显图书馆在学校教书育人环节上的重要价值。

参考文献

[1]韩鹏、高校图书馆与校园文化建设初探[J].图书情报工作2010

[2]范兴坤、郑建明,我国当代图书馆事业政策建设及研究述评[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0

[3]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全面开展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的通知[2012-10-16

[4]黄幼菲,公共智慧服务——图书馆知识服务的高级阶段[J].情报资料工作,2012

[5]鄂丽君,高校图书馆特色馆藏建设的现状分析[J].图书馆建设,2009

[6]赵惠.网络环境下图书馆参考咨询工作的困境及出路[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1

论高职学校图书馆服务创新 篇4

一、图书馆开拓创新服务的必要性

1. 创新是时代发展的需要

传统图书馆的服务方式是只进行一些机械性的借借还还、整理归架等一般业务性服务, 这就要求我们图书馆馆员要有现代的科学技术、管理技术, 不能被动地从事一般的业务活动。所以, 我们要不断地学习, 锐意创新, 为读者提供优质的个性化服务。当前, 传统的文献收藏与服务方式已越来越不适应网络环境下读者对文献信息的需求, 因此我们要从坐等读者上门的“以馆藏为中心”的被动服务模式转变为“读者为中心”的主动服务模式, 一切以读者的需求出发, 按照读者的信息需求搜集、开发信息资源、提供全方位信息服务, 以便吸引更多的读者利用图书馆的信息资源。

2. 网络环境的形成使图书馆的信息资源的结构发生了变化

信息资源已突破了传统的馆藏局限而扩展到整个网络, 极大地丰富了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同时, 它也为图书馆提供了简洁的、高效、直接的服务平台, 使得图书馆服务已不再受时间和空间的制约, 不论读者在何时何地, 只要登陆网络, 便可以在网上方便地搜寻、选择和使用所需的资源和服务, 这给高职学校图书馆带来了极大的机遇和挑战, 使高职学校图书馆必须改革创新服务, 来提高自身的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

3. 建立一个具有法定地位, 能独立行使职权, 跨系统、行业的图书馆管理机构

当前图书馆的封闭状态下的“自我建设”是十分不利的, 我们应当从时代特征出发, 从图书馆本来具有的社会性、公开性特征出发, 建立一个具有法定地位, 能独立行使职权, 跨系统、行业的图书馆管理机构。这样, 才能实现资源共享, 形成一个联络内部、接轨外部的服务于社会的充满活力的有机体。

二、图书馆服务创新的途径

1. 研究读者需求, 整合高职学校图书馆资源

高职学校图书馆的基本任务是为学校的教学、科研和传播知识服务, 其主要用户群相对固定, 包括学生、教师、科研人员、以及其他校内人员等。要满足读者的需求、扩大服务, 我们就必须重视读者研究和市场调查。图书馆可通过问卷、开座谈会、重点访谈等方式, 使读者了解图书馆的各项政策和服务项目, 也使图书馆能及时了解用户的需要, 开展更加有效的服务。图书馆也可综合读者的需求, 利用图书馆的资源、人力优势对文献信息进行深入加工, 实现信息的增值。图书馆要组建具有本馆特色的专业学科和专题数据库, 建立虚拟专业化馆藏资源。同时, 走联合之路, 为用户提供便于利用的信息服务平台、资源平台。对于高职学校图书馆来说, 应从封闭的、静态的、单一的功能方式向开放的、动态的、多功能方式转变, 想用户所想, 急用户所急, 服务范围延伸至更广泛的领域。同时, 要进一步为教师提供个性化服务, 馆员要一方面要留心和分析教师潜在的信息需求和兴趣特点, 二方面要敏感地捕捉、跟踪有关学科的新信息, 按一定的方式鉴别和提取读者相似的信息动向, 向读者推荐其可能需要的信息。

2. 建立特色资源数据库, 开展特色服务。

卫生高职是一个女生学校, 图书馆应结合本校特色, 办出特色, 以“女性为主线, 结合时代的要求”。刚进入本校的女生年龄在十六七岁之间, 正处于一个人生转折的关键期, 她们会在学习中、生活等各方面产生困惑和遇到疑难问题, 而这些问题并不能靠课堂中就能解决, 因此, 作为学生的第二课堂———高职学校图书馆应发挥自身的作用, 为女生开辟多层次、多渠道的教育途径, 及时为她们排忧解难。图书馆要利用和补充特色藏书与信息资源, 并有计划、有组织对馆藏信息资源及网络信息资源中具有女性特色的部分进行开发和整理, 建立女性专题数据库, 持续跟踪相关领域的发展动态, 以便与信息时代相适应, 使读者在有限的时间里检索到最需要的信息。如建立女性学著作珍特藏数据库、女性问题专题研讨数据库、女性生涯发展数据库等, 培养女生积极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使她们明确人生目标, 更加健康、全面地发展, 为走向社会拥有更广阔的前景和发展空间铺平道路。

3. 注重用户培训工作, 提高读者的信息检索技能

目前许多读者对网络技术、网络信息等网络知识并不是很了解, 而且一些女生在电子、网络技术方面的接受度较窄, 承受力也较弱。同时, 高职学校图书馆工作人员对各学科各专业的深度和广度也缺乏认识和了解, 因而为读者检索到的信息, 往往也难以保证较高的查全率与查准率。所以, 为了方便读者更好地利用各种信息资源, 图书馆必须要注重对读者的培训工作, 如介绍使用本馆数字资源的方法和检索策略, 介绍网上科技信息搜索的方法和技巧, 开设文献检索专题讲座等。与此同时, 要经常开展数字资源、网络知识的宣传教育活动, 采取定期和不定期的各类讲座及各种培训班, 帮助读者掌握检索技能、常用数据库的使用、网上文献检索查询、下载复制技术等网络环境下检索、获取、利用等有用的信息能力, 学会在网络环境下使用图书馆的信息资源, 提高读者的现代信息意识和信息检索技能, 增强读者自我服务能力, 以满足读者的信息需求。

4. 开展就业信息服务, 帮助高职毕业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

高职的毕业生最关心的问题是就业问题, 目前大多数职校毕业生缺乏对择业客观环境与自身能力的正确认识, 导致期望值过高未被理想单位录用, 从而产生悲观失望的情绪。高职学校图书馆应所急为所用, 开展就业信息服务, 针对毕业生的心理特点进行指导 (择业过程中出现的自傲心理、自卑心理、恐惧心理都是缺乏足够心理承受力的具体表现) , 引导毕业生及时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 寻找自己和社会的最佳结合点, 帮助他们全面了解社会, 正确认识自我, 客观评价自我, 调整择业期望值, 增强择业竞争意识。高职学校图书馆还应利用校园网和多媒体技术, 有选择性地建立毕业生就业信息数据库, 供毕业生使用, 促进就业信息资料网络化的共享。这样, 能使高职毕业生在竞争激烈、就业困难的环境下, 去主动适应社会、适应环境、适应市场, 改变“一次就业定终身”的观念, 从而提高自己的就业率。

5. 培养一支高素质的高职学校图书馆员, 提升服务质量

知识经济时代, 信息的获取、信息的传递和信息的服务的方式都因现代化技术的引进和更新而不同, 对我们图书馆员的业务水平和操作能力也面临新的挑战。所以, 图书馆员必须掌握和熟练现代科学工具, 通过网络获取信息的来源, 从实体图书馆到虚拟图书馆不断扩大图书馆的服务, 并延伸到读者身边。我们都知道, 在网络环境下, 图书馆员的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信息的时效性、有效性和可持续性。同时, 知识经济时代创新层出不穷, 交叉、边缘、新型学科纷纷涌现, 科技日新月异、瞬息万变, 图书馆员要适应信息时代的步伐, 不仅要学习本专业的知识、其他与专业有关的知识, 还要具备识别、吸纳、储备、创新知识的能力, 并树立创新学习的理念。创新学习是一种以求真务实为基础, 采取创造性方法, 积极追求创造性成果的学习。因此, 图书馆员不能有“在学校里充电几年, 到社会放电一辈子”的思想, 要不断加强理论方面的学习, 经常进行技能方面的练习, 并积极参加市图书馆举办的继续教育专业培训。图书馆员必须不断补充新的知识, 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 营造一种终身求知的图书馆文化氛围, 从而提升图书馆服务的质量。

三、结语

作为信息资源收集与传播的高职学校图书馆, 网络环境给予我们的机遇与挑战是并存的, 我们必须改革服务内容、形式和手段, 以读者的需求为前提, 利用好网络环境为广大师生提供服务, 努力开创高职学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李群.发挥高职学校图书馆在学生就业指导中的作用新思考[J].高教论坛, 2006 (2) .

高职图书馆服务创新论文 篇5

高职院校图书馆要服务与教育功能并重

结合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具体特点,本文在对高职院校图书馆的管理和服务现状进行分析基础上,进一步提出高职院校图书馆服务功能和教育功能并重的观点,从而更好地为高等职业技术人才培养提供服务.

作 者:束长霞 作者单位: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江苏,无锡,214153刊 名:管理观察英文刊名:MANAGEMENT OBSERVER年,卷(期):“”(12)分类号:G71关键词:高职院校 图书馆 服务功能 教育功能

高职图书馆服务创新论文 篇6

【关键词】微博;高职图书馆;阅读服务

随着互联网文化的迅猛发展,微博文化如雨后春笋般在中华大地崛起,被誉为“信息时代的麦哲伦”。微博正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微博已经成为高职师生的时尚新宠,高职图书馆的读者群体更易接受新鲜事物,对信息服务有更高的需求。运用先进的科技手段微博推广阅读服务,引领阅读潮流,是高职图书馆义不容辞的职责。

1.微博在高职图书馆阅读推广中的作用

1.1深化服务领域

将微博应用于高职图书馆阅读服务领域,为读者服务提供广阔的交流平台,有利于图书馆员针对读者的实际情况,引导读者接触著作,通过微博了解读者所思所想所需,与读者保持密切的联系并有针对性的对读者进行个人阅读规划指导,微博平台表达自己的阅读体验,换个角度思考,其实是读者跟图书馆文献采集决策部门进行富有诚意的对话,使文献资源建设更加理性化。微博使得高职图书馆的服务功能不断拓展,有利于构筑图书馆与读者双向交流平台,深化服务领域。

1.2创新管理模式

微博技术以其独特的优势进入图书馆领域,微博软件允许用户设置文章的评论权限,可以允许任何网民匿名发表评论。图书馆馆员可以充分利用这一功能收集有关读者对阅读服务的意见,了解读者阅读需求。微博的评论功能也可以使图书馆领导阶层通过阅读服务微博上的读者评论及时了解馆员服务态度,服务水平,微博将成为高职图书馆创新管理的新引擎。

1.3提升信息资源利用率

微博的开放、自由、共享精神与图书馆所倡导的信息公平和共享理念不谋而合。图书馆阅读服务微博是引领阅读活动的主要阵地,每天都有成千上万的读者点击,读者因为参与微博而更有兴趣读书,从而使得书尽其用。随着读者读书评书荐书的热情高涨,理论水平与时俱进,从而使高职图书馆由藏书阅读馆转化为交流馆,研究馆,学术馆,微博使得高职图书馆的文化内涵越来越丰富。

2.高职图书馆阅读服务微博的创建

高职图书馆可以创建的阅读服务微博如下:图书馆员阅读服务微博、读者阅读服务微博、图书馆阅读导航微博、专家阅读服务微博、阅读书评微博、馆际阅读服务微博等。

2.1图书馆员阅读服务微博

图书馆员坐拥书城,最有条件博览群书,做大学生阅读的引渡人。图书馆员负责图书馆日常工作,图书馆员是图书馆建设与发展的主力军。在如今这个崇尚个性、倡导自我的信息时代,图书馆应积极营造个性服务的环境,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鼓励馆员创建自己的阅读服务微博。图书馆员使用微博提供的是一种思想上的人性化服务,也是更高境界的人性化服务。

2.2读者阅读服务微博

读者阅读服务微博能及时反映读者的心声和图书馆的阅读服务水平。图书馆员可以指导读者建立读者阅读服务微博,并将其衔接到图书馆网页上,推动读者与馆员的互动。图书馆可在网站开设一个在线读者阅读服务微博,在图书馆与读者之间架起一座开放式的全新的沟通桥梁,拉近与读者之间的距离,给读者一个充分表达自己思想观点的平台。读者可以对能够激起自己思想火花的好书写微书评;也可以把自己感兴趣的书籍资料通过微博转达给图书馆,使图书馆能够更及时、更全面的了解读者的阅读需求,在读者阅读服务微博里读者可以对图书馆的阅读服务提出建议和评价,以便图书馆调整对读者的服务策略,从而在整体上提高图书馆对读者的服务水平。

2.3图书馆阅读服务导航微博

图书馆阅读服务导航微博是用来对读者进行书目导读。阅读服务导航微博创建书目导读栏,向读者介绍馆藏图书的书目、新到馆的图书资料和音像制品,并将推荐的书目放在微博且及时更新,也包括各种讲座等。典籍浩如烟海,只有那些蕴含世界先进文明发展的真谛,充盈着人文之灵气,闪耀着人文之智慧,历久弥新的作品方可称之为。读者有时面对浩如烟海的书籍无从下手选择,国内可以参阅北大等名校推荐的阅读书目,国外我们可以参阅哈佛大学等名校推荐的书目。为了提高读者查询图书的效率,将国内外名校推荐的书目衔接在图书馆阅读导读栏。读者可以通过书目导读栏查询,找到更多对自己有价值的图书,提高图书馆资源的利用率。

2.4专家阅读服务微博

专家阅读服务微博能够对读者进行更有效的阅读指导,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图书馆最好开辟专家阅读服务微博,邀请专家学者对重要图书进行评论,请他们不定期地把自己在阅读研究领域的一些新观点以专题形式发表到微博上去,以方便读者获取需求的信息。相关专家、学者的阅读心得权威性、学术性较强,不定期开展座谈会,与读者面对面交流,效果更好。阅读的魅力在于读原著文本,了解著作原意。不同的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感受到不同的体验,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专家对著作有更准确的把握,能从不同角度表达自己的观点。

2.5创建微博书评

在图书馆网站开辟微博书评栏目,鼓励读者参与微书评创作,吸引读者之间、读者与馆员之间、读者与专家之间相互交流,彼此争鸣读书心得,深入探讨作品的思想内涵,提升读者的阅读鉴赏能力。有了微评书热情,反过来促使他们多读书,读好书,产生良性循环。

微博书评选题一定要有话题性和可读性,要把读者的眼球吸引过来,做得有意思,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吸引读者择优而读。举行“名著研讨”,让学生围绕一部名著,根据自己的读书心得,写出评论,一本好书常常会好评如潮,一石激起千层浪,跟贴评论数十甚至数百条,引起关注的人可达数以千计,激起更多的读者争相阅读,将微博书评创办成读者心灵相通,知识共享,激情互动的精神家园。

3.微博在高职图书馆阅读服务应用中要注意的问题

3.1及时维护微博

创建阅读服务微博只是迈出万里长征第一步,还要不断推陈出新,与时俱进,为了增加读者点击率,要及时维护微博,如向搜索引擎提交微博网址,衔接其他相关的微博,通过图书馆主页宣传微博。对于内容消极离谱的评论要及时删除,对于能领悟神韵,解析玄机,深入理解作品思想内涵,有利于提高阅读鉴别能力和欣赏水平的优秀微书评要发扬光大。

3.2提升馆员业务素质

微博阅读服务是一种高层次的读者服务,除了要求馆员计算机操作水平和信息检索能力相对较强外,还要具备深厚的文学底蕴,因此,馆员要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在持之以恒的阅读服务中,与读者一起汲取前人的无限智慧,认识人生,认识社会,真正做到用微博对读者提供优质服务。很多大学生仅仅是把微博当做消遣娱乐而已,他们在纷繁芜杂的微博世界里,面对铺天盖地的书籍,往往不知道如何选择,也就无法有效地运用微博。因此馆员应该注意提升自身的信息素养,能熟练地运用网络交流方式,实现和读者在阅读方面的深入沟通。

运用先进的科技手段微博推广阅读服务,深化服务领域,创新管理模式,提升信息资源利用率,引领阅读潮流,是高职图书馆义不容辞的职责。创建阅读服务微博体现了高职图书馆提倡的以人为本、读者至上的服务理念。开展阅读服务微博可以使高职图书馆服务手段更加多元化,全面提升高职图书馆服务品质,做好高职图书馆阅读服务微博工作,使读者可以跨越时空享用图书馆阅读资源。[科]

【参考文献】

[1]张鸣.《论语》就是微博体[N].广州日报,2011-12-18.B11.

[2]罗敏,吴波.微博书评让阅读不再寂寞[N].广州日报,2011-12-18.B11.

高职院校图书馆职教特色服务创新 篇7

关键词:高职院校,图书馆,服务

近年来, 无论是普通本科高校的“下探”办学, 高职院校自身的“搭桥”升学, 还是政府、行业、企业的加大职业教育投入, 这一系列举措都说明高职教育的社会重要性进一步得到承认。现代职业教育职业性、技能性、社会性、终身性、全民性属性, 是高职院校图书馆服务转型和创新的驱动力量。图书馆是高职院校的文献情报中心, 是高职院校发展的重要保障力量。“服务”是图书馆的本质属性, 是图书馆全部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终极意义。

一、高职院校图书馆的服务现状

(一) 服务理念落后, 服务内容浅层化

高职院校图书馆服务还停留在被动“守摊”模式, 缺乏主动服务精神。严格受制于藏书布局和规模, 以收藏、使用为主的单调服务主基调, 信息组织也仅限于图书、期刊、报纸等内容。

(二) 服务模式传统, 服务对象单一化

一直沿用面对面的传统服务模式, 服务对象单一, 服务群体受空间地理位置的限制, 图书馆的服务对象局限于本校的用户。

(三) 服务定位模糊, 服务管理粗放化

高职院校图书馆定位不清晰, 应有区别于本科院校、中等职业学校图书馆定位, 突出自身的职业教育特色。馆员对图书的管理局限于对文献的采、编、典、入库的初级管理, 忽略了馆员的创新能力激发。

二、高职院校图书馆服务创新的必要性

今年5月, 第一届职业院校图书馆服务创新论坛在北京召开。中国知网举办了首届以“图书馆服务创新”为主题的职业院校图书馆创新论坛, 邀请各界领导、专家和学者共聚一堂, 聚焦新时期高职院校图书馆服务创新发展, 共同分析探讨创新发展职业院校图书馆服务的办法和途径。图书馆已经进入了一个新时代, 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成为主要特点, 高职院校广大师生对图书馆资源的需求广泛迫切, 伴随着4G、云技术、大数据理念、移动智能终端的快速发展, 高职院校图书馆已衍变为集纸质图书、文献数据库和职教特色服务为一体的数字资源中枢和网络服务平台。

三、图书馆服务创新彰显职教特色的必要性

高职教育的鲜明办学特色, 决定了高职院校图书馆的读者具有自己层次和需求特点, 但高职院校图书馆目前的服务现状基本为理念滞后、履职能力不强、管理机制固化、服务内容大都停留在传统常规服务且手段较落后。针对特定的读者及存在的问题, 高职院校图书馆的服务就要基于职业教育、紧贴读者需求不断地创新。图书馆应顺应职教发展的大趋势, 结合学校发展的要求, 紧紧围绕高职教育的教学和发展重新进行正确定位, 走出以往办馆的误区, 最大限度发挥教育职能, 树立职业教育思想, 突出职业教育方针, 大力进行特色化建设, 凸显高职特色。

四、开展职教特色创新服务的建议及对策

(一) 服务理念职教化, 服务手段多元化

高职院校图书馆的定位要明确, 是为职业教育服务, 与本科教育不同, 要根据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特点和实际, 构建有区别与本科院校的图书馆资源, 不然也就无法建立具有职教特色的为教学科研服务的文献保障体系。馆内馆外、线上线下、走出去引进来相结合, 实现服务手段多样化。

(二) 服务内容层次化, 服务资源立体化

高职院校图书馆的服务用户主要是学生、教师、科研人员和其他管理型人员, 这些用户对文献、信息、情报的需求是高校图书馆服务工作存在的前提, 但要凸显职教特色, 必须增加并重视企业用户这一层次。为企业建立特色数据库, 收集与企业相关的专业文献, 通过对信息的再生产、组织、深层开发, 为企业提供决策的直接利用成果。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决定了这一层次的需求是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和公共图书馆的最根本区别。根据不同层次用户的需求开展不同层次的个性化服务、信息化服务。高校图书馆应加强与兄弟院校各馆, 特别是与公共馆的合作, 建立高校馆与公共馆的图书馆联盟, 探索从服务方式到资源建设的全面立体化社会服务模式。

(三) 服务部门功能化, 服务领域拓展化

根据自身的建筑特点, 可以引入书店、茶吧、咖啡甜点屋、展室、文印等, 也可以根据院系特色分馆成列, 注重人文服务氛围的营造。学生学业紧张, 没时间去书店, 馆内引入书店可以提供新书, 也可以是期刊室的过刊, 充分利用馆内藏书满足读者的需求。如果引入有特色的咖啡甜点屋, 读者愿意借出书带进茶吧或是咖啡屋, 享受美食与阅读的双重乐趣, 同时馆内日常当中出现的带零食现象也可以得到有效改善。不同院系创建各自的分馆、展室或资料室, 有助于师生有针对性查询和交流。加入文印室, 既可以为在馆内举办活动的群体提供最便利的服务, 又可以方便准备考试或学期末自习的同学就近文印。图书馆可以打造成温暖的多功能的阅读学习休闲场所。高职院校图书馆服务领域不光局限本校各院系部门, 还可拓展至图书资源相对不够丰富的中职院校和中小学, 为他们校内的教师提供课题研究资料的收集查询服务。或是与本校有校企合作的企业, 为他们提供科研支持, 协助企业创新, 服务地方经济。甚至辐射周边院校、社区, 外校人士通过登记, 便可进入我们图书馆, 一进门, 通过扫二维码, 就能下载馆内图书, 把图书馆的书装进自己的手机。同时提高网络资源的开放程度, 让来到图书馆的人, 通过链接馆内网络, 都能享受到图书馆的电子资源。

(四) 做好资源集中统筹, 加强图书馆的硬件建设

1. 区域布局按功能划分, 图书陈列需合理有序。

图书馆区域划分清晰, 布局设置要合理, 设施配备要齐全。这样才能给读者一个干净有序的整齐印象。读者进到图书馆就能快速的找到自己想去的各分室, 按需求找到自己想要查找的资源。建议, 图书馆区域可以设各类纸质图书借阅室, 电子资源阅览室, 自修室, 个性化服务区等。

2. 按照学校各专业特色, 定期更新纸质图书资源。

图书馆应按学院办学特色购买符合各专业发展方向的前沿书籍, 纸质图书到馆时间一般会落后于网络电子图书资源, 因此, 纸质图书的质量就显得尤为重要。目前, 每年出版的新书约有几十万册, 在保证量的同时, 更应考虑质, 这个时候采购的甄选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应定制联合师生代表直接到现场采购;同时, 在平时, 做好教师的新书推荐统计工作, 不定期的做好零星采购。

3. 遵循信息时代发展的要求, 及时更新电子资源数据库。

现在网络发展迅猛, 各类信息获取途径非常之多。而90后大学生很多都是电子产品的拥簇一代, 图书馆如何创新信息提供方式和质量专业性上吸引他们尤为重要。建议, 电子资源库的更新频度要求应该更高, 学校应该购买各类最新的专业数据库, 使得读者只要来图书馆, 基本都能查找到他们想要的电子资源。只有通过不断丰富电子数据库, 才能满足广大读者的在线查询、下载需求。

参考文献

[1]王慧秋.职教特色的心理健康课程教学探索.辽宁高职学报.2011.

[2]范松梅.立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开展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中外企业家.2015.

[3]蒋洁.高职院校共建共享模式下图书馆特色服务的研究.课程教育研究.2015.

高职图书馆服务创新论文 篇8

一、高职院校图书馆自助服务模式的主要形式以及内容

高职院校图书馆自助服务模式指的是用户在图书馆进行图书借阅的过程中根据图书馆提供的相应设施和条件由自己独立完成对图书借阅、图书查找、个人信息咨询、资料检索以及文献信息排查等一些列图书馆服务行为。高职院校图书馆自助服务模式的出现能够有效的改变传统的图书馆服务模式中工作人员耗费的大量手工劳力现象, 同时对于传统图书馆服务模式中只能面向单一客户的缺点进行了有效的改善, 是当代计算机科学技术又一次深入普及应用的最佳例证, 对于图书馆服务模式中服务对象社会化、服务类型多样化、服务范围广泛化、服务功能快捷化以及管理模式科学化有着非常巨大的推动作用。

二、高职院校图书馆自助服务模式的创新策略

将创新模式应用在高职院校图书馆自助服务的发展过程中, 相应的图书馆单位主要应该采取以下措施以完成对图书馆自助服务模式的创新完善工作:

(一) 加强对自助服务系统功能的进一步建设。

加强对自助服务系统功能的进一步建设是当前高职院校图书馆在创新模式应用过程中应该着重做到的最基本的内容。当前高职院校图书馆自助服务模式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果, 但是其仍然存在着一定的缺点, 图书馆自助服务系统功能范围较为狭小、服务项目数量较为偏少、自助服务系统的稳定性有待加强、图书馆内部的图书目录体系以及检索体系没有实现统一的建设、自助服务模式中借阅以及归还的书籍没有实现统一的配置和及时的显示等等, 都是当前自助服务系统功能上存在的问题, 高职院校图书馆单位应该针对自助服务系统自身存在的问题进行充分的讨论和有效的改进, 联系相关部门加强对图书馆自助服务系统功能的进一步建设, 进一步加强图书馆自助服务系统在图书馆整体管理系统中的重要性, 进而保证图书馆自助服务系统自身的稳定性、可用性以及快捷性, 保证图书馆自助服务系统能够充分的发挥自助模式的帮助性作用。

(二) 加强对图书馆网络资源的共享连接建设。

事实上当前图书馆自助服务模式中面临的一项问题内容就是当前图书馆自身网络资源的缺乏, 这种问题与当前各大图书馆在自身网络资源上的独立性是分不开的, 过于独立不肯交流的图书馆藏书现象对用户在图书馆使用自助服务模式的体验感造成了较为不利的影响。对此, 相关图书馆单位应该充分的加强彼此之间的合作, 加强不同地域文化范围、不同地方文化特色的图书馆的交流和沟通, 对于彼此的藏书进行充分的沟通并完成相应的图书馆网络资源的共享链接建设, 双方可以在某些问题上搁置争议, 暂时解决能够共享的网络图书资源, 进而有效的提升用户在图书馆自助服务模式使用过程中在网上阅读的内容丰富程度, 有效的提升自助服务模式使用过程中的便捷性, 使图书馆的自助服务系统的藏书内容能够得到不断的更新和扩展, 进而更加有效的发挥自助服务模式的快捷性服务作用。

(三) 加强对图书馆自助服务用户需求的调查。

图书馆单位还应该不断加强对图书馆自助服务用户群体主要需求的调查工作, 根据相关用户群体的自助服务需求完成对自助服务系统内容以及性能上的更新和提升, 使得自助服务系统能够更加贴合用户的使用需求进而更加深入的在用户群体中得到普及和推广。事实上, 图书馆自身功能发挥的目的性之一就是满足用户的图书借阅以及信息检索要求, 图书馆自助服务模式的发展过程中尤其应该注重这一点, 作为一个新型的图书馆服务功能应该为客户在图书馆的阅读方式、阅读要求、信息检索快捷度、图书渠道来源以及更多内容形式的需求进行努力的探索和追寻, 使其能够通过自身不断为用户提供人性化的自助服务功能, 帮助用户更好的完成图书馆自助服务系统的使用过程, 提高用户对图书馆自助服务整体服务功能的满意程度。

(四) 加强对图书馆自助服务模式的宣传工作。

除了对于图书馆自助服务系统自身功能以及性能上的建设工作以外, 图书馆单位还应该加强对用户群体方面图书馆自助服务模式的宣传工作, 通过对图书馆自助服务模式相关服务特点、服务性能、服务功能上的宣传使得图书馆自助服务模式能够快速的在用户群体中普及开来, 加强与用户的及时交流沟通和对用户反馈工作的重视程度, 进而更加有效的提升图书馆自助服务系统的进步程度。此外, 图书馆单位还应该针对用户群体完成图书馆自助服务外模式相关功能的宣传和培养工作, 高职院校图书馆面临除了高职院校的学生以外还有很多其他外来人员, 图书馆单位应该针对用户群体的不同设计不同的自助服务模式引导功能, 通过对不同人员的引导使其能够更好的掌握图书馆自助服务模式, 在图书馆自助服务系统的帮助下更好的完成对图书馆服务功能的体验。图书馆单位甚至可以根据用户对于图书馆服务功能的需求, 构建相应的网络教学和在线学习平台, 充分的发挥计算机技术的相关功能, 更加贴近用户的满意程度。

(五) 加强对图书馆管理工作人员的培训工作。

自助服务模式相比于传统的图书馆服务模式虽然有了非常大的进步, 但其仍然需要与传统模式中的工作人员的服务功能进行统一有效的结合才能保证更大程度的发挥自助服务模式的诸多功能效用, 想要彻底的抛弃传统的服务观人员服务模式暂时仍然是不可能的事情, 因此图书馆单位应该针对自助服务模式下工作人员的工作理念、专业技能、工作素质以及文化修养等等内容进行培训工作以更好的适应自助服务模式下图书馆的管理工作内容, 使图书馆工作人员能够在现代化科学技术的帮助下更好的完成对自助服务系统的使用和管理工作, 更大程度的帮助用户发挥自助服务系统的强大功能, 进而更好的完成图书馆的管理工作。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 本文对当前高职院校图书馆自助服务的创新模式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和探索, 图书馆单位应该加强对图书馆自助服务系统功能性和稳定性的进一步构建, 加强对用户自助服务模式需求的调查和分析, 加强与外界图书馆藏书资源的有效沟通和使用, 最后加强对资深工作人员工作素质以及工作能力的进一步培养, 保证高职院校图书馆自助服务模式能够实现积极有效的创新, 保证高职院校图书馆自助服务模式能够充分的发挥其强大的引导和服务功能, 保证用户能够获得更加美妙的图书馆阅读体验。

参考文献

[1]王华志.浅谈高职院校图书馆的服务创新[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11 (4) .

[2]徐宝焱.新时期高职院校图书馆服务创新探讨[J].中国科技信息, 2012 (14) .

[3]杨琴.论高职院校图书馆的服务与创新[J].中国科技博览, 2014 (44) .

高职图书馆服务创新论文 篇9

1 信息环境下高职院校图书馆面临的挑战

1.1 服务方式和服务效率的挑战

在高职院校发展初期, 图书馆主要强调规模的扩展, 把藏书量的增长、馆舍的扩大、管理人员的增加、自动化技术和设备的更新引进等, 作为衡量图书馆发展的基本条件, 而不考虑如何吸引读者、如何调查研究读者的信息需求、现状及未来趋势。图书馆的服务方式主要有外借、阅览、馆际互借等, 用户利用必然受开放时间、服务设施、服务方式等各种条件的限制, 与图书馆工作人员和馆藏信息资源之间必然存在一定距离。

1.2 图书馆员专业素质有待提高

人才是图书馆服务创新的重要因素。在信息环境下, 真正最新、最有用的信息不只存在于文献信息库中, 对潜在的信息资源的发掘也是提高服务质量的重要因素。高素质的图书馆的创新能力是图书馆提高服务质量的关键, 具有创造能力的工作人员是图书馆的核心资源, 未来图书馆的唯一竞争优势在于有无良好的创新管理能力, 所以要特别重视对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创新思维能力的培训, 使每一个工作人员都成为一个自主的创新主体。

1.3 读者信息需求的多元化

网络环境下, 人们对信息载体的需求有所不同, 有的需要纸质文献、有的需要光盘、有的需要网络信息等等, 对信息时效的要求也更高, 一是追求最新的, 其次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因此, 图书馆已不再仅仅满足于文献借阅, 在现代信息环境与科学技术条件下, 需要图书馆能针对具体业务, 提供内容全面、类型完整、形式多样、来源广泛的信息保障, 满足人们多元化的信息需求。

2 图书馆服务理念的创新

2.1 树立“以人为本”的办馆理念

传统的图书馆服务理念, 主要体现在“以书为本”, 图书馆的业务活动围绕着书籍而开展, 现代图书馆的服务理念产生质的变化, 主要体现在“以人为本”。高职院校图书馆一方面要强调平等和爱心, 视读者为朋友, 热情为读者提供一流服务;另一方面提倡读者主动参与精神, 鼓励读者和馆员之间的交流互动, 吸引读者共同参与和改进图书馆的信息服务工作。如, 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就经常通过读者协会开展这方面的一些活动, 平时召开读者座谈会, 发放调查表, 设立特色书展等, 加强图书馆与读者之间的交流与沟通, 增进相互理解, 提高服务质量。

2.2 树立读者至上读者第一的思想, 转变服务理念和服务方式

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更新, 促进了图书馆的服务方式进一步向多样化发展, 馆员服务创新的知识和提供服务的能力, 取决于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因此, 图书馆服务方式, 应树立服务到家思想, 转变服务理念和服务方式。应利用现代网络平台, 提供各种数据库服务以及多种在线服务或离线服务, 如信息推送、网络呼叫、智能代理、适时咨询、个性化链接这些服务方式和方法, 极大地丰富了图书馆服务的内容, 强化了图书馆的服务功能。由于时代在不断发展, 服务创新是图书馆永恒的课题, 因此, 要不断探索服务创新之路, 善于捕捉图书馆变化的新形式、新动向。勇于创新, 把图书馆建设成集教育、科研、学习、成长为一体的理想殿堂。

3 图书馆开展服务创新的途径

3.1 拓宽服务领域, 深化服务内容, 开展特色服务

随着科技文献量的激增和文献载体的多样化, 科研人员时常感叹查找文献的费时费力, 因此, 图书馆要主动与科研部门联系, 开展专题咨询服务, 使科研人员集中精力搞研发, 加快知识的传播和应用, 建立跟踪同行的研究动态, 了解国内外竞争对手在研究工作中使用什么样的信息资源。

图书馆应经常通过电子信箱、电话等手段开展参与服务和互动服务, 在学校的各院、系委任一位或几位专家负责院、系的图书文献信息方面的收集工作, 及时反馈给图书馆。同时, 图书馆按主要的科研方向培养一些优秀的馆员, 加强图书馆与院、系的联系沟通, 要定期向科研院、系介绍图书馆的新资源、新服务、新动向。

图书馆还应从读者需求出发, 不断拓宽报务内容, 为读者提供网络信息服务、网络信息资源报道服务、网络馆际互借服务、网络信息导航服务、网络文件传输及各种网络培训等服务, 以充分满足读者丰富多彩的信息需求。

3.2 以读者为根本, 开展个性化信息服务

目前, 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由于受到各方面条件的制约, 开展个性化服务的手段比较单一, 服务的深度不够, 不能很好地满足读者的需求。因此, 要想改变现状, 提高服务质量, 图书馆必须拓展服务方式, 发展有深度的定制式服务, 即向用户推送期刊目次的一种个性化信息服务, 它采用过滤技术解决了信息过载、信息垃圾等问题。这也是提高图书馆服务质量的重要措施, 进而提高了推荐质量。 同时, 可以借助电子邮件, 由人工参与信息推送, 由智能软件完成全自动检索推送, 一般由用户向系统输入自己的个人档案信息+需要的信息+信息主题, 由人工智能软件进行针对性的信息检索, 最后系统定期将信息推送到用户终端。其最大特点是实现用户一次输入请求, 定期不断地接收到最新的信息, 充分体现了信息服务的主动性。随着知识需求的变化, 知识服务正在向“个性化”方向发展, 个性化信息服务按所依赖和采用的技术, 目前可分为以下3种形式:一是个性化推送服务或个性化定制服务, 利用信息推拉技术, 向读者提供定制的WEB页面、信息栏目, 实施查询代理服务;或基于电子邮件的信息推送, 根据读者的定制提供相应的信息栏目。如, 美国康奈尔大学MyLibrary系统, 包括MyLinks、MyUpdates和MyContents 三项服务内容。目前本馆也在这方面进行了尝试, 如, 虚拟参考咨询服务中的“学习中心”, 采用网上课堂的教学方式, 既可让读者随意浏览各数据库的使用指南, 也可作为门户的形式开放给读者, 读者在经过注册后就可进入学习, 进行个性化定制, 选定自己需要学习的内容, 通过此平台提问、自学, 直至熟练掌握这些数据库的使用。如果该读者所选定的数据库的界面已经发生变化, 读者则通过门户网站可及时得到通知;二是个性化推荐服务, 不但根据读者的特性提供具有针对性的信息, 而且还能通过对读者专业特征、研究兴趣的智能分析而主动向读者推荐其可能需要的信息;三是个性化知识决策服务, 即利用数据仓库、数据挖掘、知识提取、人工智能等技术对信息内容进行深加工, 向读者提供能够用于决策支持、智能查询、科学研究、解决问题的策略。这是数字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的发展趋势。

开展个性化信息服务还必须注重对读者信息需求的获取和分析。读者的信息可以从读者的注册和调查记录、流通和借阅记录、参考咨询留档、馆际互借记录、电话和邮件服务情况、电子数据库的使用等统计和分析中得来。基于大量读者的各自不同的信息需求, 应对集成化信息进行高效率的过滤, 即进行“信息分流”, 从而提高个性化信息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3.3 读者满意度上创新

图书馆服务模式已从以文献为中心转向以读者为中心。以读者为中心, 就必须一切为读者着想, 最大限度地让读者满意。首先, 要跟着读者走。高校图书馆服务项目和服务目标的设定一定要以读者需求为依据, 并随着读者需求的变化而作出及时有效的反应。其次, 全面满足读者需求。图书馆读者包括两类:一类是当前读者, 一类为潜在读者;读者需求也由两部分组成;一是明确需求, 一为隐含需求。所以, 提高服务质量, 让读者满意, 就不能仅满足当前读者的显在需求, 还应激发并满足潜在读者的需求, 引导读者将隐含需要转化为明确需求并使其获得满意。

提供电话传真服务、扫描服务、代购图书音像资料、文印装订等收费合理的服务项目, 以满足特殊读者群体的要求。

总之, 实现服务创新、不断提高服务水平与服务质量, 是各类型图书馆面临的重要课题, 也是图书馆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 高职院校图书馆服务工作只有顺应时势进行全面不断地创新, 才能适应学校教育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甘鹏飞.试论高职院校图书馆“以人为本”的服务创新[J].图书馆论坛, 2006 (8) :191-193.

[2]鄢小燕, 邹桂芬.关于图书馆服务创新的思考及建议[J].图书馆论坛, 2008 (4) :179-181.

[3]田树林.图书馆服务创新的思考[J].现代情报, 2007 (7) :136-137.

[4]詹自强.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模式的探讨[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 2010 (3) :194-196.

[5]陈跃.论网络环境下图书馆信息服务的新模式[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2003 (3) :63-64.

高职图书馆服务创新论文 篇10

1 高职校企合作教育模式

1.1 校企合作概述

高职教育以服务为宗旨, 以就业为导向, 以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为目标, 走产学研结合的道路, 与企业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国外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就已经对校企合作办学进行了探索与实践, 如英国的“学院—企业项目培训”、“三明治工读制度”模式、美国的“地区性产学合作”模式、日本的企业办学 (企业投资、校企人员互相交流、企业委托大学研究) 模式、德国的“双元制”模式和俄罗斯的“学院—基地企业制度”模式等等[1]。我国高职教育起步较晚, 高职院校的校企联合办学实践还处于探索阶段。

1.2 校企合作教育模式的特点

高职院校校企多元化合作是一个复杂系统, 涉及的合作内容主要包括人才培养、技术开发、资源共享和信息沟通。

校企合作教育模式强调学习与工作相结合, 突显了职业教育的特点, 教育更加贴近实践, 贴近工作岗位;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从单方认定转变为多方评价, 更加突出了职业教育与经济联系的直接性和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实用性;通过学校与企业的加入, 可用的教育资源得以扩展, 加强岗位实际操作技能的实用性学习。

2 高职院校图书馆的创新服务

在校企合作教育模式下, 教学环境、信息需求已发生变化, 图书馆要利用高校自身的人才优势与资源优势, 为校企双方提供创新服务, 促进校企深度融合, 为更好的培养高职合格人才, 做出自己的贡献。

2.1 利用丰富的馆藏资源为合作企业提供服务

随着职业教育的发展, 校企合作的泛围越来越广, 程度不断加深, 校企结合日益紧密, 高职院校图书馆丰富藏书与数字资源应向企业开放, 把合作企业员工作为服务对象, 办理借书证与开放数字资源访问权限, 让企业享受与高职学院合作带来的好处。另一方面这种服务也可为在企业顶岗实习学生提供更好信息资源保障。顶岗实习的单位大多在校外、有的甚至在外地, 一般不住在校, 顶岗实习期间管理也不同于在校管理, 图书馆可从借书期限与借书权限加以调整, 借还书的方式可考虑通过邮寄的方式完成, 并注重数字资源服务, 通过VPN, 文献传递的方式做好远程信息资源保障服务, 满足在顶岗实习期间的信息需求。

2.2 为企业提供科技情报服务

2.2.1 专题服务

专题服务指图书馆根据用户需求, 通过对信息的收集、筛选、整理, 定期或不定期地将符合需求的最新信息传送给读者的服务模式。它是情报检索的引伸, 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检索服务。其基本特点在于主动性、针对性、有效性[2]。

图书馆对特定主题进行信息收集、筛选、整理、发布, 如行业政策法规、行业发展前景、新材料、新技术等。一方面有助于学生了解行业发展, 增强学习的针对性, 另一方面也可为企业的提供信息, 规避风险。

2.2.2 竞争情报服务

情报对于企业的发展息息相关, 图书馆应利用高校图书馆的资源与人才优势, 协助企业进行企业信息情报的收集、整理与分析, 帮助企业制定规划, 成立机构, 建立章程, 培养自身的信息情报队伍, 促进校企双方的共同进步。及时做企业情报竞争的坚强后盾。

2.3 校企合作信息资源共建共享

2.3.1 企业文化建设服务

企业文化是企业为解决生存和发展的问题的而树立形成的, 被组织成员认为有效而共享, 并共同遵循的基本信念和认知。是一个组织由其价值观、信念、仪式、符号、处事方式等组成的其特有的文化形象[2]。

企业文化是经过长期积累形成的, 有的企业虽对自已的企业文化有一定记载, 但可能较为零乱, 不成系统, 图书馆可利自身优势, 积极参与到企业文化的建设中来, 多渠道收集整理企业相关文献, 梳理编写企业发展史, 挖掘企业文化内涵, 帮助企业打造自身的企业文化。图书馆通过收集整理、陈列企业相关文献资料, 并对收集到的企业文化信息进行数字化加工整合, 建立企业特色资源数据库, 通过图书馆平台加以宣传展示, 有助于学生更早了解企业文化, 加快融入企业;有助于提高企业社会知名度;有助于图书馆增加馆藏资源与馆藏特色。

2.3.2 联合建设机构知识库

学校与企业联合建设机构知识库, 有利于知识成果的利用与共享, 促进科技成果的转换。校企双方可以通过机构知识库进行科学研究工作交流与沟通, 减少重复, 完善自身研究, 以最短的时间取得最大的科研成就, 提高科研水平与研发效率。

2.4 校企合作组织过程资产的收集与整理

⑴组织过程资产是指一个学习型组织在项目实践过程中所积累的无形资产。累积的程度是衡量一个项目组织管理体系成熟度的重要指标, 项目组织在实践中形成自己独特的过程资产, 构成组织的核心竞争力[3]。

组织过程资产主要包括: (1) 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制定的各种规章制度、指导方针、规范标准、操作程序、工作流程、行为准则和工具方法等。 (2) 在校企合作项目过程中获得的经验和教训。 (3) 形成的所有文档, 包括知识资料库、文档模板、标准化的表格、风险清单等。

⑵随着职业教育的发展, 校企合作的项目将日渐增多, 对相关信息的收集、汇总、分类、整理工作, 是学校图书馆责无旁贷的任务。通过对历史校企合作项目过程资产的收集, 整理与分类, 特别是通过对成功案例的分析与总结, 可为日后的校企合作项目提供借鉴与帮助, 规避项目的风险, 促进深度合作。通过对基础数据的收集整理、数据挖掘, 可为学院战略发展, 规章制定提供数据支撑。通过校企合作过程中经验的总结, 如:企业教师在教学上的探索经验、授课心得等知识文献, 有助于新人更快的融入到校企合作项目中来。

3 需要注意的问题

3.1 图书馆应建设适合校企合作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的信息资源

依据职业教育特点, 侧重实操性文献与数字资源的引进, 注重职业技能鉴定和职业资格考试相关文献资料的采购。注意资源共享建设 (包括与公共图书馆、高校图书馆和专业图书馆的联盟建设) , 机构知识库联合共建, 完善服务体系, 提高社会利益, 适应校企合作模式下的教学、科研与实践信息需求, 为学校与企业提供文献保障。

3.2 图书馆在提供信息服务过程中, 要注意知识产权保护问题

图书馆在对企业的服务中, 应注意文献、数字资源产权问题, 在法律允许范围合理使用, 避免侵权等问题发生。

3.3 加强学科馆员建设

图书馆的信息人员虽具有较好的图书情报学知识, 但对于企业专业方面却相对的缺乏。引进专业学科馆员, 提升信息服务的质量, 更深入、更有针对性地开展服务, 更有效地提高教学和科研的效率。

4 结语

校企合作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与思考, 逐步完善。图书馆应在校企合作教育模式下适应新的发展需求, 不断挖掘内部资源, 提供创新服务, 为该校企合作教育的发展贡献自己力量。

摘要:校企合作模式是高等职业教育培养合格人才的一条重要途径。高职院校图书馆应积极参与, 利用自身的人才优势与资源优势, 为校企双方提供创新服务, 促进校企深度融合。

关键词:校企合作,高职院校,创新服务

参考文献

[1]赵丽琴.校企合作教育模式下的高职院校图书馆发展研究[J].图书与情报.2010 (5) :136-138.

[2]孔令谦.“校企合作”模式下职业院校图书馆的创新服务[J].图书馆学刊.2011 (11) :88-90.

[3]张淑侠, 何玉付.浅探“工学结合”模式下的高职图书馆服务工作[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 (5) :38-39.

[4]赵玉玲.高职院校顶岗实习学生图书馆权利及其保障研究[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J].2012 (6) :131-134.

高职图书馆服务创新论文 篇11

关键词 协同创新 高职院校图书馆 社会化信息服务 服务平台

分类号 G258.6

1 协同创新:高职院校图书馆开展社会化服务的新动力

所谓“协同创新”,是指创新资源和要素有效汇聚,通过突破创新主体间的壁垒,充分释放彼此间“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创新要素活力而实现深度合作[1]。高等学校作为知识创新的主体,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处于核心地位,而作为高校知识宝库的图书馆,不仅可以为学校的科研创新提供强大的信息支撑,也有能力为社会的科技创新提供相关的资源与服务。2002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修订)》规定“有条件的高等学校图书馆应尽可能向社会读者和社区读者开放”。此项规定,激发了图书馆界对社会服务的研究。之后,2005年主题为“图书馆合作与信息资源共享”武汉会议、2007年《全国图书馆企业信息服务苏州宣言》、2008年中国图书馆学会年会正式发布的《图书馆服务宣言》、2009年教育部高等学校图书情报工作指导委员会在广州大学召开的“全国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社会化”学术研讨会,都以各种形式推动高校图书馆向社会开展相关信息服务。

目前,学术界研究的重点放在普通本科院校图书馆的社会化服务方面。作为高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高职院校,是人才培养、知识传承和科技创新的主要阵地之一,在协同创新和国家创新体系中具有独特的作用和重要的地位。而且,与本科院校相比,高职院校的数量更多、分布更广泛,其社会化服务虽然可能不及本科院校开展得广泛和深入,但高职院校具有直接面向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地缘优势,具有鲜明的行业特色,其地方性、乡土性的特点又使其在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上体现出更多的实用性。2012年,教育部和财政部共同研究制定了“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以下简称“2011计划”),为高职院校图书馆进一步开展社会化服务指出了更加明确的服务方向和服务目标,成为高职院校图书馆开展社会化服务新的推动力。

2 定位准确、服务特色是高职院校开展社会化服务的主要方向

2.1 高职院校图书馆的社会化服务对象主要面向行业产业和地方区域

根据教育部“2011计划”重大需求的划分,协同创新中心分为面向科学前沿、面向文化传承创新、面向行业产业和面向区域发展四种类型[1]。

高等职业教育强调培养目标的职业定向性,具有职业性、直接性、实践性和灵活性等特点。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这种职业定向性,使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更多地融入了产业、行业、企业等社会需求要素,强调教育教学活动与生产实践、社会服务、技术推广及技术开发的紧密结合,从而在协同创新方面更多地具备了“实践性”和“应用性”的优势,能够直接服务于行业、企业以及地方经济发展[2]。本科院校往往分布在省会城市及其它经济较为发达的地级市,而许多高职院校则扎根于二三线城市及许多欠发达地区,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另外,高职院校往往注重为某一个行业培养技能型、专业性人才,例如,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广东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广东外语艺术职业学院、广东纺织职业技术学院等,具有自己独特而鲜明的行业特色,这决定了高职院校协同创新的主要方向为:一是面向行业产业的协同创新中心;二是面向区域发展的协同创新中心。相应地,图书馆在开展社会化服务方面,也必然以“行业产业”和“地方区域”为主要服务方向。

2.2 基于协同创新的图书馆社会化服务应该体现高职院校的特色性

在协同创新中,随着各创新主体和要素活动的增加,其对各类信息资源和信息服务的需求必然有明显的增加。高职院校图书馆应以此为契机,主动出击,积极融入创新活动,凭借自身独特的信息资源和信息技术开展独具特色的社会化服务,充分发挥图书馆的资源价值。高职院校由于具备不同于本科院校的特点,图书馆在开展社会服务方面不要求“泛”和“全”,而要求根据高职院校的行业特色和立足于区域的特点,社会服务的开展能够直接服务对口企业、地方政府、区域农村经济等,更加注重服务的实用性,体现高职院校的办学宗旨和目标。这一方面有利于高职院校图书馆提升自身在创新活动中的影响力,扩大社会影响,实现自我存在价值;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其在社会化服务中得到相应的经济补偿,为进一步开展公益性的信息服务提供保障。

2.3 高职院校图书馆开展社会化服务的优势

原教育部部长周济在2006年11月教育部与财政部联合召开启动的“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会议上发表讲话时强调:“高等职业教育要在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突出职业教育的特点上狠下功夫。……高职院校还要努力形成较强的社会服务能力,提高高职院校的社会认可度,形成良性互动的校企合作新机制。”[3]随着近十年高职院校的快速发展,高职院校图书馆已具备区域内专业资源针对性强、特色资源丰富等特点,为社会化服务提供了有利的条件。特别是国家100所示范性高职院校和骨干院校计划的实施,使高职院校图书馆的资源建设进入了飞速发展的阶段,不仅购置了大量的纸质资源,而且还购买了一定数量的数字化资源,这些信息资源不仅在数量上具备为创新主体提供协同创新的优势,还可以保证在信息资源的内容结构上与协同方的创新需求形成良好的匹配。另外,近几年,高职院校图书馆不断加强软硬件建设,大量引入各类信息情报专业人才,而且与其它社会信息中介机构相比,高职院校图书馆具有更好的社会信誉和社会关系,这成为高职院校图书馆开展社会化服务的优势所在。

3 基于协同创新的高职院校图书馆社会化信息服务平台的构建

“2011计划”的颁布实施,激发了高职院校协同创新的高度热情,广东省教育厅积极响应,提出了创建“2011计划”示范省的工作目标,重视程度和支持力度空前,各高职院校积极行动起来,创建各种形式的协同创新中心。例如,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组建“轻工行业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与中华职业教育社、商务印书馆等联合组建了“中国职业教育运行机制协同创新中心”、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与广州康大职业技术学院、私立华联学院等五校组建“科学城五校协同创新联盟”。为了更好地在协同创新中找准自己的定位,图书馆应主动出击,积极融入创新活动,构建面向协同方的社会化信息服务平台,在资源共享基础上促进创新主体间的合作和互动。

3.1 平台建设紧密联系创新主体的实际需求,实现各类资源和知识的协同

基于协同创新的高职院校图书馆社会化信息服务平台,其服务对象主要围绕学校协同创新中的各个要素——合作企业、地方政府、行业协会、科研机构等。例如,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的协同创新,它的校外协同创新要素主要包括:广东省交通厅、广东省港口协会、广东省冶金建筑设计研究院、广东省交通档案信息管理中心、航海高专等交通类兄弟院校、各类交通类企业、地方交通集团、交通研发企业等。创新主体基于统一的合作目标,所需要的交通类信息资源与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的交通类信息资源建设的特色化目标一致。在平台建设中,高职院校图书馆应该将本馆的有关交通类的数字化资源、教师精品课程、实训资料等各类信息资源融合在一起,方便合作主体能够便捷获取。

另外,高职院校图书馆应在提供文献传递、专利信息检索、参考咨询等基础服务的基础上,主动向社会合作方提供“量身定做”的竞争情报服务和专题信息服务。一些有条件的高职院校图书馆,在获得相应查新资质的基础上,还可以向协同方提供科技查新等特色化服务。例如,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依托广东省交通厅资金支持,于2005年成立广东交通科技查新中心,为全省交通系统的科技项目立项开展科技查新服务,对项目技术内容的新颖性做出判断并给出相应结论,为交通行业、企业在进行项目立项、成果鉴定、申报奖励时提供客观依据。自2005年至今,已经出具正式合同达500余份,很好地服务了产学研各方,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此外,高职院校图书馆还应针对特定创新主体更深层次的信息需求,建立具备高职院校特色的个性化的专业数据库,依托本馆的技术及人才优势,为协同方系统地搜集和组织信息资料。

3.2 以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构建图书馆社会化信息服务平台

为了将“2011计划”真正落到实处,2012年6月15日,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召开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2011计划)工作会议。作为一个具有80周年历史的老牌轻工院校,不但历史底蕴深厚、校友等社会资源丰富,而且具有不可比拟的“轻工”特色和优势,有成功的“高速新闻纸技术”“改性MC尼龙技术”等众多应用技术协调创新的成功案例,经过反复讨论和论证,会议决定由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牵头发起,行业协会、院校、科研单位和知名企业共同组建“轻工行业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把“2011计划”落到实处,为广东省创建“2011计划”示范省作出贡献。

面对这一机遇,图书馆积极行动起来,已主动向学校提出申请,要求加入协同创新,并已安排信息技术部专人负责,在学校协同创新中心的主页上开创“信息服务”专区,构建专门的社会化信息服务平台。

在平台的建设中,图书馆应牢牢把握本校轻工特色鲜明的行业特征,主要从校内协同创新要素(校内教工、学生、科研机构、实训部门等)、校外协同创新要素(社会协同方)、信息资源三个方面来考虑:从校内协同要素角度来看,既要能够便利地利用平台上的资源,又要主动向平台提供各类资源,如各类实训资源、精品课程、论文、课题成果等;对校外协同创新要素来说,围绕协同创新的统一目标,要能够便利地获取平台上的各种资源和服务,并将各类科技成果和最新专利等及时纳入平台中,便于其他创新主体的使用;从资源建设来看,需要对各类资源进行整合、重组,方便所有创新主体共享资源和服务(见图1)。

由图1可见,包括校内科研、教学、实训等部门、广东轻工业协会、广东省轻工类行业企业、广东省轻工类科研院所等作为协同创新主体都围绕在这一信息服务平台上,打破彼此之间的壁垒,通过平台的协调机制,各主体间既能够从平台的统一检索界面获取各种服务,如“轻工行业最新动态”“轻工行业项目查新”“在线参考咨询”“竞争情报服务”“定题服务”“项目查新”等,也能够将各自的资源和最新科研成果等传递给信息服务平台,信息服务平台通过资源整合之后进行输出,如“轻工行业专题资源汇编”“轻工行业特色数据库”(如:“纸文化特色数据库”“轻工科技成果库”“轻工精品课程库”“轻工实训资源库”)“公用数据库”(如:中国知网、超星数字图书馆等)等,通过一站式检索,实现各创新主体共享资源和服务的目的。

为了更好地发挥图书馆在协同创新中的作用,促进最新科技成果的转化,图书馆还应有意识地主动与企业和其它协作主体取得联系,调研其信息需求,主动收集企业所需的各类资源、最新成果等,方便其它协作主体使用。此外,为了更好地便利各创新主体使用该平台,图书馆还应定期向各协同创新主体进行培训、广泛宣传自己的资源和服务,形成优势资源互相补充、公共资源协同构建、特色资源积极共享的目标,建设过程中注重数据格式的规范和标准化,从而促进知识资源的创新发展。图书馆应设立专门的平台系统管理员,负责解决平台的技术问题,由系统管理员对创新主体进行逐级授权,明确各自在系统中的分工,不同的创新主体授予不同的权限,同时对用户的使用权限也要做出一定的限制,来保障平台系统和相关信息的安全。

3.3 平台建设应作为高职院校协同创新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

协同创新要求能够突破各主体间的壁垒,充分释放彼此间“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创新要素活力而实现深度合作[1]。基于这一理念,图书馆构建的社会化信息服务平台应该作为学校协同创新的一部分,纳入到统一的创新平台建设中。这一方面有利于各协同主体通过协同创新平台更方便、更快捷地获取到所需要的信息资源;另一方面,也是图书馆在学校协同创新过程中,凸显自己的地位,防止被边缘化的一个重要举措。高职院校图书馆的社会化信息服务平台的建设,包括各种经济、市场动态的信息收集,信息专家团队建设与专业咨询服务,需要不断地探索与反复实践,最终形成一个以高职院校图书馆为主体、以实现协同创新目标为导向、各类创新主体参与和交互,以满足地方和行业企业创新和信息需求为目标的信息服务共享平台,这将成为高职院校协同创新中心的重要智力支持。

4 高职院校图书馆社会化信息服务平台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机制

长期以来,高校图书馆自成系统,主要是为教学和科研服务,其服务对象主要为本校师生。因此,不管是在学校领导还是图书馆人的观念里,为本校师生服务属天经地义份内之事,而对敞开校门,接待社会读者则缺乏积极性与能动性。这种“封闭保守”的管理体制、陈腐落后的观念严重制约着高校图书馆的发展,影响了高校图书馆向社会开放和为社会服务的进程。而对于社会合作方而言,长期以来鲜少涉及与高职院校图书馆的合作,更倾向于向社会上的各类信息机构寻求信息支持和帮助。因此,基于协同创新的高职院校图书馆社会化信息服务平台的构建,要实现可持续发展,真正服务学校的产学研协同创新活动,就必须要有相应的保障机制。

4.1 加强校内自我营销,争取学校的全力支持

高职院校的协同创新,是以高职院校为中心,以产学研各方为合作主体,在政府、科技服务中介机构、金融机构等相关主体的协同支持下,共同进行技术开发的创新活动。由于图书馆是学院的教辅部门,很容易在协同创新中被各方忽略,许多高职院校的领导认为协同创新只与教学、科研以及校企合作部门相关,忽略图书馆在协同创新中的地位和作用。

鉴于此,图书馆有必要在协同创新中主动出击,首先加强在学校内部的自我营销,向学校主管领导、协同创新各相关部门积极宣传自己的服务,争取获得学校方面的全力支持,这种支持不仅是资金、人才引进和培训方面的支持,更重要的是争取作为一个创新主体要素参与到协同创新中去。这是图书馆构建社会化信息服务平台并得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基。另外,在平台资源的收集过程中,图书馆还需要得到实训部门、教务部门、科研处等各部门的协同和配合,这都需要学校方面的全力支持。

4.2 依托行业主管部门或行业协会广泛宣传自己的平台和服务

就当前而言,作为协同创新重要组成部分的行业企业、地方政府机构等对高职院校图书馆的信息服务能力及服务水平了解不多,他们更多地利用社会上的信息咨询公司等获取所需信息。在这种情况下,图书馆应学会依托行业主管部门或行业协会等社会媒介主动宣传自己的服务。众所周知,行业主管部门或行业协会在本行内具有较大的影响力。图书馆应研究如何以行业主管部门或行业协会为桥梁,在信息提供与信息需求之间形成一种有效的交流机制,将图书馆的各项面向社会化的信息服务推广给协同方。

宣传方式多种多样。例如,利用行业信息年会进行宣传推广、制作各种宣传利用手册发放给行业协会、利用协同创新中心的各种会议向行业主管部门等进行服务内容的推介等[4]。除此之外,还应该利用行业主管部门或行业协会的力量,主动深入行业企业等进行各种资源利用的培训,尤其是在企业项目立项、科技成果转化、竞争情报分析、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使企业等协同方全方面了解图书馆的社会化服务平台,从而做到由被动接受服务到主动利用平台的各种服务。对图书馆而言,向协同创新方提供服务,既可以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争取学校对其更大程度的重视和支持,又可以通过向社会化服务对象提供的有偿服务收费中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这无疑是一种双赢的局面。

4.3 不断探索与资源商合作的新模式,减少创新主体间的使用壁垒

高职院校构建面向社会化的信息服务平台,面向社会上的协同对象开展服务,必须首先解决好校外资源访问限制的问题。目前,由于高校数据库等数字化资源的使用权限和范围往往受到资源商的限制,校外用户无法直接访问,严重降低了服务平台的使用效率。平台建立后,图书馆首先需要与资源商进行协商,探索各种合作的新模式,例如通过设置校外漫游账户、固定Ip地址、按下载流量收费等访问方式,使创新主体能够更方便、快捷地在校外访问到平台的各类数字化资源,从而真正打破创新主体间的使用壁垒,使资源充分发挥使用价值,实现平台的可持续发展。

4.4 图书馆内部成立情报服务中心,主动参与地区文献信息资源共享联盟

为了更好地开展基于协同创新的社会化服务,保障服务平台的正常运行,图书馆应在争取学校的支持下成立情报服务中心,专门负责开展面向社会对象的信息服务,这样一方面有利于本馆内部其它部门能够正常运行,保障面向本校读者的各项服务能够有序开展,另一方面,专门的部门负责平台的管理和维护,负责与创新主体接触、沟通以及开展各项培训服务等,做到“专人专责”,更有利于扩大图书馆在协同创新中的影响力。

高职图书馆服务创新论文 篇12

1图书馆服务创新的意义

1.1满足不同类型读者多种多样的需求

在全新的信息交流环境中, 读者对传统文献信息资源的认知与利用方式, 以及对网络及网络信息资源的认知与利用方式都发生了巨大变化。高职院校图书馆读者需求具有全面性、广泛性、层次性、差异性、 专业化等特点, 外延需求不断增加, 常常会伴随着求快、求新、求全。求尊等一系列的信息心理需求, 希望得到图书馆高质量的服务, 有创新, 才有出路, 就能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的需求。

1.2互联网时代发展的要求

今天, 数字化技术、网络化技术迅猛展, 著名图书馆学家阮冈纳赞指出, 我们无法完全预料图书馆这个生长着的有机体的发展还将经历哪些阶段, 也无法预言图书馆传播知识这一重要功能还能通过哪些手段来实现, 但至少我们已经看到了各种不同类型的图书馆从图书馆这个有机体中分化出来了。 图书馆必须不断创新, 将新时代的高新技术嵌入自己的机体, 构建高效快捷的、纵横交错的共建、共知、共享的“大图书馆”开放服务体系, 方便读者获取最好最快的资源服务。

2图书馆服务创新的几点构想

2.1借阅服务创新

馆藏文献的借阅服务是直接满足读者需要的重要服务方式和服务手段。随着现代技术的应用, 在通透、明亮、开放、大气的大开间空间环境下, 有效地将书刊借阅、电子阅览, 视听阅览, 文件复制与网上交流等多种信息渠道集成在一起, 阅览服务和流通服务有机地融合, “藏、借、阅、 咨” 一站式服务, 实现借阅管理现代化, 扩大开架借阅范围, 延长服务开放时间。 我校图书馆在借阅服务方面, 全面进行了创新, 读者只需在安全门禁系统进行刷卡进入图书馆, 所有馆藏都直接面向读者开放, 读者可以自由阅览, 自由挑选, 实行了文、理科分馆, 馆内wifi全覆盖, 各种信息资源及服务实现“无缝链接”, 一切以读者的需求为出发点, 为读者创造良好的服务环境和氛围, 充分发挥了馆藏文献的作用, 提高了图书馆的利用率。

2.2阅读推广服务创新

在网络化、信息化的现代社会, 由于读者获取知识的途径大大增多了。使得图书馆处在了一个比较尴尬的位置。图书馆要与时俱进, 主动与读者接触, 主动宣传自己, 把读者争取回来。这就要求我们做好以下几个方面:新书宣传工作, 利用宣传板等形式及时发布新书书目及内容, 以吸引读者的眼球;在图书馆中提高馆员的综合素质能力, 设立学科馆员, 针对读者的专业需要, 为其提供专业的阅读计划和建议;办好每年一度的“读书节”活动, 以创新形式和载体开展丰富多彩的, 为广大师生所喜闻乐见, 积极参与的各类阅读活动, 让读者享受读书的乐趣;鼓励并帮助学生成立阅读社团, 图书馆可以利用社团组织一些针对性较强的阅读推广活动, 比如读书沙龙、阅读知识竞赛、一站到底名著阅读等, 加强学生与图书馆的关系;定期或不定期举办讲座、展览等活动普及图书馆学知识, 改善形象, 赢得读者。

2.3数字资源服务创新

相对于纸质文献, 数字信息资源的数量更大, 更为重要的是, 不同读者可以同时使用同一数字资源, 万人异地同读一本书成为可能, 这使得图书馆可以无复本限制地拥有更多文献品种, 为读者提供了更加开放的服务, 在数字资源服务方面, 图书馆通过互联网, 建立了自己的门户网站, 它使图书馆读者可以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 直接通过网站了解图书馆, 使用图书馆的资源的服务, 完成图书馆资源的浏览、检索、下载、咨询等;同时, 图书馆可以通过自己的网站了解读者的需求的网络学习行为习惯, 引导读者充分利用丰富的网上资源, 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 扩展服务的深度和广度;开通智能服务, 图书馆可以推出掌上图书馆, 并提供给手机用户, 依此可满足手机读者随时随地地掌握图书馆的信息动态, 更为快捷和方便使用图书馆的信息资源, 享受图书馆提供的服务。 同时, 相应地也可以开通IT体验服务功能, 为每一位读者提供一个可实现互动计算机知识学习的体验平台, 满足读者对图形设计、网页设计、数据库编程等主流软件学习、展示、交流的需要。 我馆电子资源丰富, 中国知网数据库、维普数据库、超星读秀知识库等, 在馆内读者免费使用, 还可以利用手机扫一扫, 进入黄职图书馆微信公众号, 激发了读者的学习和阅读兴趣, 提高了资源利用率。

3结束语

上一篇:依法行政档案工作检查下一篇:维生素B1片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