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图书馆服务

2024-10-24

高职图书馆服务(精选12篇)

高职图书馆服务 篇1

一、新时期图书馆服务的特点

创新服务、延伸服务成为图书馆提高服务质量、充分体现其价值的发展之路,如在公共图书馆界开展的总分馆服务模式、24小时图书馆、流动图书馆等;专业图书馆、科学院系统图书馆开展的学科馆员管理制度、学科化服务等。可以说,新时期,我国图书馆界为了促进图书馆的发展,都在各自的服务领域开拓创新,思考发展之路,作为我国图书馆中坚力量的高职图书馆必须寻求适合自己发展的创新之路,以跟上全国图书馆界的发展趋势。

二、提高图书馆服务的措施

(一)加强数字化资源建设

图书馆数字化资源已经成为高职院校教师最常用的信息资源类型。其中,对电子期刊资源的需求量最大。而直接购买相关数据库是数字化信息资源建设的最主要途径,可以在短时期内极大充实图书馆的虚拟馆藏,更加广泛地为教师提供各种电子信息服务。

同时,有条件的高职图书馆还应利用先进的网络信息技术和联机数据库、光盘数据库、网络搜索引擎、电子出版工具等丰富的信息资源,结合学校重点学科的研究方向以及用户信息需求的重点,整合馆内已有数字化资源,建立相关的专题数据库。高职图书馆在确定建立某种专题数据库之前,要对相关数据库开发现状及本校教师的需求进行全面的调查研究。在此基础上,根据本馆的馆藏特点及教师需求的特点,对建立某学科、某专业的专题数据库进行科学论证。在确定建设某一特色数据库之后,图书馆就要加大资金、人力和物力的投入,持之以恒地进行开发建设,使数据库在内容方面具有系统性、完整性和特色性,同时,还应注意数据库的更新,保证数据库内容的新颖性和时代性,只有这样才能适应高职教师个性化和专业性的信息需求。

(二)建立以人为本的图书馆管理机制,提高图书馆管理的科学性

图书馆现代化最重要的标志就是其服务能力,图书馆的服务应以读者的需求为依据来开展,以读者的满意度来衡量图书馆的服务质量,这就是要求图书馆员要充分认识到服务的重要性。首先,服务人员要加强和改善与读者的关系,尤其是站在读者服务前沿的流通、阅览部门的工作人员,通过自身的不断完善,以热情真诚的服务,为读者架起一座通向知识的大桥。其次,图书馆要改变传统的“等客上门”的被动服务方式,改变图书馆服务于社会需求和市场经济脱节的现状,主动走向社会,围绕读者的需求,开展市场调研,改进服务项目,以保障满足社会的多方位、多层次的信息服务要求。

(三)规范管理,明确岗位职责

建立图书馆勤工助学岗位管理制度,明确学生馆员职责。各部门都要根据不同的岗位需求制订学生馆员管理细则,包括相应的工作任务、岗位责任和严明的纪律要求。并配备专门的老师负责管理学生,按照学生的不同学科来分配工作内容,不只是做图书入库,还要让他们参与信息技术的工作,使他们对工作内容更有兴趣。工作人员要对学生多做督促和指导,并定期对学生馆员进行考核,使勤工助学的学生珍惜来之不易的工作机会,积极肯干,服从管理。严格考勤,准时到岗并在出勤表上签到,做好考勤记录。遵守工作纪律,做到不迟到早退,不消极怠工,不玩忽职守。

(四)利用现代行为科学的原理,改善高职图书馆的组织行为

由于通信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现代图书馆的发展需要开发和利用人力资源,为了充分调动与发挥图书馆员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使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得到开发利用,可以采用如下措施:第一,认真分析图书馆员的需要层次,根据馆员组成结构,既要找出共性需要,也要找出个性需要,并针对不同层次的需要,采取相应措施;第二,了解馆员的个性特征,安排其在恰当的岗位工作,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位馆员的才干;第三,为馆员积极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既包括和谐、友善、融洽的人际关系,让馆员人心情舒畅,在友好合作、互相关怀中愉快地进行工作;也包括良好的工作环境与条件。第四,在图书馆中合理设置岗位,建立公平的奖惩制度,拉开奖金等级,把报酬与工作量挂钩,吸引更多的专业技术人员到图书馆工作。

(五)参与日常的读者服务工作

日常的读者服务应包括流通服务和阅览服务、及一般咨询服务。这些部门都是图书馆工作的前沿阵地。图书馆服务工作的好坏很大程度上由这些部门的服务质量决定。然而,工作繁忙与人员紧张往往影响了他们工作的开展。在这些服务工作中可以大量使用学生助理管理员,如让他们负责新书及还回的图书上架、移架、整理等具体工作,将会有效减轻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解决人手不足而存在的矛盾,从而提高服务质量。具体而言:一是借助学生助理管理员协助做好图书馆图书外借工作。学生到图书馆借阅图书一般是下午课外活动时间。因此,在这一时间读者最多,工作量最大。这个时间段图书馆利用学生助理管理员协助做好学生外借书库的开放借阅工作。二是借助学生助理管理员协助做好图书馆阅览室的开放工作。学生管理员主要工作是维持阅览室的秩序,整理好阅览室内的期刊、报纸,给其他同学营造一个良好的阅览环境。

(六)馆际互借和文献传递服务

开展网络资源共建共享,对用户有需求、而本馆没有馆藏的纸质图书、期刊等文献通过馆际互借实现互惠阅览。馆际互借的实现途径有两条: (1) 利用省内高职通用借书证,用户可以在省内各高职院校图书馆进行图书、期刊等纸质文献借阅。这不是严格意义上的馆际互借,但同样可以达到满足用户需求的目的。 (2) 校内用户向图书馆提出的借阅申请,系本馆未馆藏的文献,图书馆接受申请后向协议图书馆办理借阅手续,在物流的协助下完成图书馆间的借阅。这是真正意义上的馆际互借。目前,仅限于区域高职联合体之间开展的服务。

参考文献

[1]范圣眉.浅析中学图书馆学生助理管理员的培养与管理实践.2011-12.

[2]张峥嵘.浅谈我国高职图书馆服务创新趋势研究.2011-12.

[3]杨玉婕.浅析网络环境下高职图书馆开展信息服务的思考.2011-12.

[4]陈昕.浅谈高职图书馆勤工助学管理的现状与思考.12-01.

[5]李福芳.浅论信息时代高职图书馆服务质量和效率的提高, 11-12.

[6]戴世明.基于用户需求的高职图书馆信息服务创新研究2011-11.

高职图书馆服务 篇2

关键词:高职院校;图书馆;服务环境

高职教育经过近二十多年的发展,各高职院校办学规模和办学质量大幅度提高。图书馆是广大师生读者学习和生活休闲的重要场所。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特别是互联网的广泛使用,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高职院校图书馆对师生读者的吸引力明显下降。高职院校图书馆除了优化配置文献资源外,改善服务环境是吸引师生读者的重要手段。本文探讨在网络环境下,高职院校图书馆服务环境的优化问题。

1高职院校图书馆服务环境设计理念

随着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运用,高职院校图书馆的服务环境与图书馆对师生读者的吸引力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改善图书馆服务环境是吸引师生读者的重要手段,并直接影响师生读者利用文献资源的效率。高职院校图书馆服务环境包括硬件环境和软件环境。硬件环境包括馆舍的建筑物、内部装修、外观设计、服务设备和功能布局等;软件环境包括文献资源、网络通信系统、现代服务理念、师生的阅读心理等。在高职院校图书馆服务环境设计过程中,除了要充分体现高职教育特点和高职院校特色外,还要树立现代服务理念,以满足师生读者学习和休闲需求为出发点,坚持以人为本,优化高职院校图书馆服务环境[1]。

2高职院校图书馆服务环境设计原则

在各级政府的支持下,高职院校图书馆的藏书量、图书种类、馆舍面积、服务水平等都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甚至一些图书馆的空间和装饰可以与星级酒店相比美。对于高职院校师生读者而言,图书馆的华丽装潢并不是吸引他们的决定性因素,而是图书馆环境能否让师生读者静下心来认真学习,能否让师生读者放松心情,获得精神愉悦感。这是因为师生读者进入图书馆不只是读书,还要生活休闲,十分注重视觉、触觉和听觉的感受[2]。因此,高职院校图书馆必须以师生读者的需求为出发点,以师生读者为本,建设舒适和优雅的图书馆环境。尽管高职院校图书馆为读者提供了丰富多样的文献资源,但这还不是图书馆服务环境的全部,这只能满足读者的基本需求,师生读者还有借阅便捷、环境优美、网络服务等方面的需求[3]。目前高职院校图书馆的服务环境还不能充分满足师生读者的需求,还需要进一步优化。

3高职院校图书馆服务环境设计策略

营造全新的高职院校图书馆服务环境,为师生读者提供高效和优质的服务。第一,统筹谋划。高职院校必须统筹规划设计图书馆内外的景观、装饰装修、功能区划、感观系统等,使图书馆服务环境相互协调[4]。第二,树立以读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高职院校图书馆应充分认识当今信息技术发展对师生读者的影响,掌握读者的需求,并充分满足师生读者的需求。第三,增强图书馆的服务能力和提高服务水平。提高图书馆服务水平的根本在于提高馆员的职业道德素养和职业能力。这要求图书馆改革管理体制,打破传统的人事制度和分配体制,引入竞争机制和激励机制,激发馆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图书馆要对馆员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加强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培训,培养一批业务素质过硬的业务骨干。第四,营造符合师生读者要求的服务环境。结合生态环境、行业专业特点、地域文化等,加强图书馆服务环境设计,使花草与灌木合理搭配,使景观和雕塑充分体现校园文化特色,使室内以自然采光、自然通风为主,色彩柔和,使家具美观大方、舒适耐用,使咨询服务台、读者区、展示区、虚拟区、休闲生活区、创客空间等布局合理。第五,转变服务观念。高职院校图书馆应引入先进的服务理念,以师生读者为中心,树立一切为了师生读者的服务理念。高职院校图书馆应积极与信息服务机构、政府部门、科研院所、企业建立合作关系,为师生读者提供文献检索、科技查新等。增值服务,以满足师生读者的多样化需求。

4高职院校图书馆服务环境设计

4.1标识系统设计

标识系统设计的目的是反映高职院校图书馆的文化特性。标识系统包括LOGO、宣传贴、手袋、文化衫等。师生读者对图书馆的认识,往往来源于标识系统的显性艺术符号。高职院校图书馆标识系统必须能够反映时代特征,不仅要反映学校的发展历史和发展特色,更要反映网络环境下的图书馆资源和服务特点,标识系统才能清晰地向师生读者传递图书馆的各种信息;通过设计电子识别系统、网络游戏符号、动画符号、影视信息等,向师生读者传递服务信息;通过设计服务区域标注、方向导引、规范行为等符号,为师生读者提供满意的服务。

4.2优化功能区域设计

第一,服务台设计。根据高职院校图书馆的服务要求,设计咨询服务台,并将服务功能集中在咨询服务台,优化配置服务资源,以满足网络环境下师生读者的需求。第二,读者区设计。在网络环境下,图书馆读者区不仅是师生读者学习的场所,也是师生读者交流和休闲的场所,读者区应满足不同年龄、不同地域、不同专业、不同文化背景等读者的需求。应根据读者的不同需求,划分读者群,设计不同的读者区。第三,设计展示区。展示区主要展示、宣传图书馆资源,展示学生作品,并能够引导学生正确使用文献资源。在展示区安置展示台、桌子、玻璃陈列柜、布告板等,安置图书、期刊、宣传手册、学生作品等陈列架,安置数字资源演示设备。在展示区还应该安置交互电子白板与屏幕,并与电脑或移动终端联接,使师生读者能够更好地使用数字资源。第四,设计创客空间。创客空间是高职院校图书馆的“第三场所”,应配备3D打印机和IT设备,为学生创新创业活动提供设施设备和技术支持,帮助学生开展创作音乐、录制博客、剪辑视频、制作照片图表等创新创业活动。

4.3服务环境设计

优雅、温馨、舒适的服务环境是现代图书馆的必备条件,是吸引师生读者进入图书馆学习和休闲的关键要素。高职院校图书馆应遵循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充分利用现代技术,从声、光、通风、温度、湿度等方面来改善环境[5]。第一,声环境设计。图书馆是一个安静的学习场所,为了防止人员走动和挪动桌椅产生噪音,应选择有一定弹性的塑胶、软木等材料作为地面装饰材料,或在硬质地面上铺设软质材料。为了避免师生读者之间相互影响,在小组讨论室、休闲区、数字媒体阅读区应安装必要的隔音装置。对空调、水泵等噪音较大的设备,应采取防震和隔音措施,以降低噪音影响。第二,光环境设计。光环境设计应遵守均匀、舒适的原则,避免阳光直射,避免采用大开窗或大面积玻璃幕墙,甚至采取有效的遮阳措施。应把读者阅览区布置在自然采光比较好的北面墙区域,防止阳光直射使人目眩;在南面墙区域不适合作为电脑区,因为在这个区域有强烈的太阳光,影响读者识别电脑屏幕上的文字和图像。在天窗下面的区域适合作为电脑区。在休闲区的适当位置安装照明灯,灯光亮度要适中,尽量使用顶灯或者台灯,避免眩光影响。根据阅览桌椅的布局,选择照明方式,创造有个性的阅览空间。第三,通风设计。通风、温度、湿度的控制效果,不仅影响师生读者的阅读舒适度,而且还影响馆藏文献保存。在环境设计过程中,既要考虑安装排气装置,还要考虑自然通风问题,并充分利用天井、通道、窗户等,使自然风能够进入阅览室。还要考虑冬季换气问题,以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当然在特殊的藏书库或房间还要采取特殊的措施,以更好地保护文献[6]。总之,适当的空间尺寸、柔美的声光环境、高雅的装饰设计、鲜明的学校特色等,能够给师生读者带来安全、宁静、温馨的感受,能够提高师生读者的心理满足感和精神愉悦感。高职院校图书馆应结合实际情况,开展图书馆服务环境设计,营造以人为本的服务环境,满足师生读者的多样化需求,从而提高图书馆对师生读者的吸引力。

参考文献:

[1]王居平.网络环境下图书馆服务的理论与实践[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9.[2]初景利.图书馆发展变革与服务转型[M].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2年.[3]田晓萌.室内设计中人的心理需求———以大学校园图书馆为例[J].室内设计,2012(7).[4]杨文艳.高校图书馆服务环境设计[J].考试周刊,2011(43).[5]张戍.高校图书馆室内环境设计中的美感[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7(4)

高职院校图书馆服务与阅读推广 篇3

关键词:高职院校 图书馆 服务 阅读推广

中图分类号:G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3)05(a)-0212-01

近年来,国家加大对高职院校的发展扶持力度,以就业为导向,培养生产、服务第一线高素质劳动者和实用技术人才已成为各高职院校的发展方针。知识经济、信息经济时代,单纯的依靠课堂灌输式教育方式已经难以满足高职教育发展的需要,必须要加强高职在校的自学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以及高职学生的全面发展能力。而高职院校图书馆正是提高学生学习和发展能力的重要载体,是学生的第二课堂。阅读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激励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服务高职学校全面培养学生的重要作用。正是基于高等职业学校图书馆具有教育和服务的双重功能,如何开展高职院校图书馆服务与阅读推广,是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是当代高职院校发展的内在需求。

1 高职院校大学生阅读和推广现状

1.1 高职院校图书馆服务能力不强

高职院校是实用技术人才的培养基地,高职院校图书馆服务主要是通过大量的实用型阅读材料来满足高职学生的学习需求,但目前,高职院校的图书馆多以专业理论书籍为主,难以满足学生的学习和阅读需求。更有一些高职学生倾向于轻松、娱乐、浅层次的课外读物。

1.2 高职图书馆阅读推广状况不容乐观

根据教育部调查显示,我国高等职业学校的21%的学生一年中未购过一本课外读物,而有18%的学生到图书馆阅读过。造成了高职院校大量图书资源的浪费。很多高职院校学生将课余时间主要用于上网、旅游、看电视等消遣方式,高职院校的书籍借阅率持续下滑。同时,高职学生阅读表现出较强的功利主义色彩,只是为了应付学业、技术或论文而应急式閱读,或者是进行快餐式阅读,缺乏系统性阅读规划,或者将阅读当成自己提高能力的习惯,导致阅读的效果不佳。

2 提高高职院校图书馆服务与阅读推广效果的对策思考

2.1 建立阅读服务引导机制

目前,高等职业学校虽然有部分图书馆导读员,但多是学校老师或工作人员兼任,缺乏专业的专业人员和专门的部门负责进行图书馆服务与阅读推广。因此,首先,需要建立专门的机构,可以通过建立阅读推广委员会的形式,阅读推广专家委员会是阅读推广委员会的领导机构,可在高等职业学校图书馆内设日常工作机构,统筹、规划与指导全校阅读推广与服务工作。应建立阅读推广指导机构,既要组织本单位的阅读推广工作,又要抽调专家研究广大学生和教师的阅读行为,以促

进全校阅读推广工作的开展。同时,高等职业学校还应鼓励学生成立阅读协会、书友会、读书沙龙等阅读自助组织,在阅读推广委员会的统一安排下,创造性地推出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阅读文化活动。其次,需要建立一支专业的图书馆导读员队伍,对于具备条件的高等职业学校,可以选择专人来担任,而对于规模较小的高等职业学校,可以由辅导员或者是班主任来兼任。同时,对他们进行专业培训,以提高其图书馆导读工作的实效果。

2.2 建立学生公寓阅览室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已经进入了破冰阶段,高等教育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一样面临着转型,由传统的固定式教育转变为灵活的学分制教育。实行学分制后由于班级观念淡化、学生的主要活动场所由教室转到了宿舍、学生的活动模式也由集体转为分散,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公寓必将成为高等职业学校育人的重要阵地,建立教育、管理、服务为一体的工作体系成为突破口,所以学习型公寓建设既是高等职业学校教育模式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新时期高等职业学校学生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在这种情况下,高职院校需要围绕学习型公寓建设的总体目标,转变图书馆的办馆形式,从传统的单一借阅地点向走进学生公寓试点,建立学生公寓阅览室。这种服务模式的改变不但延伸了图书馆的服务边界,而且拓展了图书馆的服务内容,极大的推广了高职院校学生阅读需求,让图书馆服务真正融入广大学生和教师的工作、学习与生活,把图书馆办成广大学生和教师“身边的图书馆”、“家中的书房”。

2.3 建立心理成长阅览室

现今的大学生多为90后独身子女,个人主义强烈,群体意识较差,通过心理健康指导,可以让学生们从日常生活开始逐渐地了解心理健康维护的重要性和科学性,促使他们在遇到心理问题时能够自我调适和及时地寻求帮助。如今的大学校园没有昔日那般浓郁的象牙塔气息,由于没有了传统计划经济时期包分配工作的优势,大学生将面对各种各样的困难和压力,尤其是随着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大学生可能会明显感到自己的力不从心,担心着毕业后的就业问题,害怕会面临“毕业就失业”的尴尬境地。而通过建立心理成长阅览室,可以帮助大学生健康成长,使大学生有一个让心灵呼吸、汲取阅读养分的知识场所,通过心理学图书为、就业指导图书以及相关技能图书的阅读,可以帮助大学生健康成长,学生们在阅读中及与老师、同学的相互交流中完善身心、健康成长。

2.4 推广阅读新形式—“活体图书馆”

高等职业学校图书馆通过阅读推广工作使广大学生和教师获取所需的知识和信息,提高自身思维和思辨力。电子科技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也使阅读方式向多元化方向发展,人们除了传统的纸质阅读外,还有视频、音像、网络等等的阅读方式。在这种背景下,一种新的阅读方式—“ 活体图书馆”开始盛行全球。其以人为本,活人图书,采用面对面形式的交流,帮助人们认识自我,解决日常生活中出现的各种疑难问题,受到广大广大学生和教师的普遍欢迎。高等职业学校图书馆举办“活体图书”活动,不仅可以丰富图书馆活动,而且可以提高广大学生和教师阅读的积极性和阅读的主动性。当广大学生和教师参与“活体图书”阅读活动后,极有可能会自觉到图书馆寻找与之相关的主题文献资源,作进一步的阅读和了解,从而提高了图书馆的利用率。

参考文献

[1]何芬.高等职业学校图书馆开展大学生阅读指导工作的新思考[J].科技创新导报,2011(18).

[2]郑晓晖.高等职业学校图书馆导读服务的实践与思考[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1(15).

高职院校图书馆知识服务 篇4

1 信息服务与知识服务

1.1 信息服务的概念

信息服务是向人们提供有用的显性知识。所谓的显性知识, 就是存于文档中, 能用文字和数字表达出来, 容易以数据的形式交流和共享。传统图书馆的信息服务主要以馆藏纸质文献为依据, 对读者的提问简单给予回答, 并非对其信息进行整合、提炼、分析。信息服务大多是基于用户简单提问的文献物理检索和传递服务, 因此, 很难有针对性, 很难系统地满足读者个性化的知识需求。

1.2 知识服务

国际学术界提出了由信息服务转变为知识服务理念。这个转变不仅是一种观念的转变, 也是信息服务发展的方向的变化。1999年任俊为先生在《图书情报知识》杂志发表了题为《知识经济与图书馆的知识服务》的论文, 第一个将知识服务引入国内的图书情报界。

知识服务是基于一切信息资源, 以用户需求为目标驱动的、面向内容的、融入用户解决问题的过程汇总, 提出能够有效支持知识应用和知识创新的服务。

2 图书馆知识服务的实现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 图书馆的服务理念有所变化, 图书馆的角色也由以往单纯的根据读者的提问提供简单的信息服务, 转变为知识服务, 根据读者的需求, 搜寻、分析、重组有用信息, 从而为读者提供个性化信息服务。

2.1 建立图书馆的管理体制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 图书馆的馆藏以多种载体形式出现, 传统的信息管理、信息服务方式已不适应知识经济发展的需求。因此, 图书馆必须引入知识管理, 从传统的信息服务转向知识服务。图书馆知识管理是将图书馆可获得的各种来源的信息分析、重组转化为知识, 并将知识与用户联系起来的过程, 是对知识的管理, 促进知识的产生、获取、利用和创新。图书馆应用知识管理的理论与方法, 合理配置和使用图书馆各种资源, 充分满足用户不断变化的信息与知识需求, 为用户提供多样性、个性化和创造性的知识服务。

2.2 加强馆员建设, 树立知识服务理念

知识服务理念的应用, 图书馆员必须加强信息管理知识、图书情报的专业知识, 以及多种学科基本知识的学习, 不断丰富馆员知识, 提高馆员的服务能力。提倡知识服务的理念, 即读者需求为目标的主动服务。必须改变以往只想是否满足读者需求的服务思想, 而需思考是否能解决读者的问题。馆员的角色也由以前的信息保存者转变为知识的导航者, 馆员通过对读者借阅信息的记录, 了解其兴趣爱好, 根据其需求, 对信息进行搜集、分析、组织加工, 将知识提炼出来, 为读者提供较为全面的知识信息。

2.3 建立学科知识服务中心

各学科队伍不断壮大, 为适应各学科的快速发展, 图书馆应发挥其优势, 集成校内所有信息资源, 同时根据图书馆员的各个特长分组, 分别与各学科建立紧密联系, 成立多个学科的知识服务中心, 对各学科知识资源进行动态跟踪、分析, 搜集各种文献、情报和信息, 分析需求、加工和整合, 为各学科的将教学提供全面有针对性的知识资源。

2.4 建立Living Library

知识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显性知识易于交流和共享。隐性知识存于人脑中, 高度个性且难于格式化的知识包括主观的理解、直觉和预感。对于显性知识, 人们便于收集、整理、分析和利用, 而对于隐性知识多年来的研究, 很难找到最有利的途径。建立Living Library, 就是将不同社会背景具有丰富知识、经验的各行业的能人引入到图书馆即“活人图书”, 给他们以标识, 便于读者借阅, 进行面对面的交流, 手把手的教学, 使得师生更贴近, 教学更生动。

俗话说:“人生犹如一本书”。每个人社会经验和成长阅历都是一本值得别人学习的“书”。引入Living Library理念, 就是将“人”当作一本书, 让读者以交流的方式来阅读其经历、经验及知识内容。

中国古话云:与君一席话, 胜读十年书。利用Living Library的服务理念, 建立开放式沟通、交流合作平台, 使得具有丰富隐性知识, 又愿意分享其知识的人才, 有机会与青年人共享其知识。应用Living Library不断挖掘个人的隐性知识, 使其发挥作用, 促进图书馆的发展。

3 图书馆知识服务的意义

图书馆服务理念的转变, 图书馆馆员的角色随之发生了变化, 图书馆文化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3.1 扩大图书馆内涵和社会功能

传统的图书馆主要“以文献保存为中心”、“保存文化”为主, 按读者要求, 将文献资源简单罗列提供, 很难满足知识经济时代读者的需求。图书馆知识服务理念的转变, 使得图书馆员重视读者的需求, 对其收集、分析, 从而为其提供较完整的信息, 以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需求, 体现以人为本, 以“读者”为中心的人性化图书馆管理。

同时, 图书馆也一改以往保存文化、辅助教学的功能, 同时提供心理咨询、就业指导、出国等专题的讲座, 以丰富读者的生活、学习需求, 满足更多的要求, 体现新时代图书馆的休闲教育功能, 促进读者全面发展。

3.2 有利于隐性知识的管理

隐性知识存于人的头脑中, 高度个性且难于格式化的知识。采用知识服务的理念, 建立高度集成的信息资源库、开放式的信息交流平台, 为具有一定知识水平的专家、学者及技术能手提供施展舞台, 便于他们隐性知识发挥作用, 读者有机会接触到各行各业的能人, 促进个人的成长。

参考文献

[1]司莉.基于知识构建的知识服务的实现[J].图书馆论坛, 2009 (12) :216-219, 88

[2]李尚民.图书馆信息服务与知识服务比较研究[J].现代情报, 2007 (12) :33-34, 37

[3]杜忠平.构建基于图书馆核心价值的核心竞争力研究[J].现代情报, 2007 (12) :38-40

[4]李华.知识经济中图书馆知识服务研究[J].现代情报, 2006 (5) :20-21

高职图书馆服务 篇5

高职院校图书馆如何实现个性化服务

文章在探讨个性化信息服务的产生背景、涵义、特点以及实现形式的基础上,阐述了高职院校图书馆开展个性化信息服务的`必然性及其依据,提出个性化信息服务对高职院校图书馆生存和发展具有积极的战略意义,指出它将成为高职院校图书馆今后发展的主导服务形式.

作 者:海蕊 孔祥飞 作者单位: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图书信息中心,浙江,杭州,310053刊 名:内蒙古科技与经济英文刊名:INNER MONGOLIA SCIENCE TECHNOLOGY AND ECONOMY年,卷(期):“”(12)分类号:G258.6关键词:个性化 图书馆 信息服务

高职图书馆服务 篇6

关键词:知识创新;信息服务;图书馆

进入21世纪,国家的创新能力成为决定一个国家在国际竟争和世界格局中所处地位的重要因素,面向知识创新的信息服务在建设创新型国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图书馆是通向知识之门,做好知识创新信息服务是时代赋予图书馆人的责任。本文立足实践,从提升图书馆“软实力”出发,阐述高校馆以人为本加强内部建设的五个方面及若干措施,以期引起相关研究者的思考关注。

1信息服务及知识创新的有关认知

信息服务是社会发展和社会需求的产物,信息服务活动通过研究用户、组织用户、组织服务,将有价值的信息传递给用户,最终帮助用户解决问题。对于图书馆而言,信息服务是图书馆根据用户的信息需求,收集各种相关信息, 并对信息中包含的知识内容进行整序、分析、综合处理,以一定的手段和方式提供给用户满足用户信息需求的一种活动。从知识新视角审视,信息服务是知识生产、知识传播、知识应用和知识创新的宏观网络体系,其中知识创新服务贯穿在知识的生产、传播和应用的全过程中[1]。

知识创新(Knowledge Innovation)最初由艾米顿(DebraM. Amidon ) 提出,我国学者认为“广义的知识创新是指为社会和经济利益获取或创造新的知识的过程和行为,知识创新可以发生在知识的生产传播和应用过程中[2]。”亦有观点认为知识创新是“在世界上首次发现、发明、创造或应用新知识[3]。目前,较为普遍的认识是:知识创新是一项高度依赖信息运动的综合性创造活动,是知识的产生、创造和应用的整个过程。它通过追求新发现,探索新规律,积累新知识,达到创造知识附加值、谋取组织竞争优势的目的,并通过信息情报的交流、调节而不断地充实和丰富创新的思路和方法。知识创新具有多个侧面,包括文化环境、组织机制、知识管理和服务模式等。

图书馆将信息资源转化为知识价值所提供的知识(信息)服务谓之知识创新信息服务。实现这一过程要经过知识创新这一中间环节。它是围绕用户的问题、环境、心理、知识等特征而开展的专门化、系统化和高效化的信息搜集、组织、提供与服务工作,不仅要回答用户所需信息的可能位置,“什么内容、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和谁”(What,When,Where,Who)的问题,而且要帮助用户如何发现信息、理解信息和利用信息,从信息中获得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知识创新信息服务在国家知识创新体系中,占据着重要的基础地位,在高校教学、科研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2 促进开展面向知识创新信息服务的图书馆建设分析

加强知识创新含量对于信息服务的质量,甚至对于整个信息情报服务单位于行业内的地位均有重要意义。当今也有很多面向知识创新的信息服务模式,在办馆视野和方法上也有很多创新研究,然而现状则是,多数文献信息机构未能把它体现于服务实践中。提供的主要还是纸质本图书的流通服务,基于文献资源的查找与获取,缺乏问题导向、知识导向的服务,并且服务广度有限、服务深度过浅。图书馆“以人为本”指读者和馆员,从服务的因果关系看馆员为“本”[5]。因此从战略角度考量,虽然为用户服务是贯穿图书馆发展的主线,但图书馆服务的成功之道,首先靠加强图书馆内部建设提升组织成员水平实现。

2.1图书馆知识创新文化建设

图书馆文化为发展文化,其文化服务为发展文化服务,它渗透于图书馆的一切活动中,是图书馆的精髓。学术研究曾将图书馆文化分为物质、制度与精神三个层次,一般又把办馆理念、办馆特色和图书馆制度归结为图书馆文化的内容。在网络化、数字化环境中,图书馆不仅正经历着范式的演变、功能的拓展,也面临着服务的延伸、重心的转移。图书馆文化必须赋予一些新内涵才能适应社会发展。

图书馆精神文化和管理文化是知识创新文化建设的主要方面。精神文化是图书馆知识创新文化的核心和灵魂,它赋予组织内员工一种信仰,一种为全体馆员所追求的组织价值观。例如,馆员热爱图书馆工作,愿意在图书馆内部创造和谐一致、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愿意在图书馆事业和图书馆学术上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精神文化通过建立学习型组织、创建有利于知识共享的环境,并以知识创新为手段、知识共享为桥梁、组织学习为动力,在积极向上的图书馆文化氛围中形成,它是在以人为本的知识主导型文化机制上建立的共同价值观。馆员文化一旦形成,就会变成一种精神,成为黏合剂从各个方面把图书馆员团结起来,使图书馆事业呈现出勃勃生机。管理文化对图书馆的业务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它把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的需求作为自己的服务理念,并创造具有本馆特色的服务模式和体系,它能充分体现图书馆的办馆特色和文化韵味以及良好的活动文化氛围;它通过宣传让用户了解图书馆、信任图书馆、使用图书馆、从而支持图书馆。因此,图书馆知识创新文化是一种通过知识创新谋求图书馆竞争优势和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行为与制度体系。其实质是知识创新理念、方法与手段在图书馆文化中的发展与创新,对图书馆在知识经济时代迎接各种挑战具有重要作用。

2.2 建立学习型图书馆

提出建立学习型图书馆,源于彼得.圣洁的学习型组织(learning organazition)思想。他指出:如何发挥人的创造力,只有“组织学习”才能适应变局[6]。今年河北大学对全国部分重点高校进行问卷调杳,分析发现:如今在馆员中知识结构单一、业务素质偏低,缺乏复合型馆员,缺乏对其针对性指导的现状非常普遍[7]。因此,建立知识型学习组织,是图书馆适应环境变化、寻求自身生存和发展、提高核心竞争力和获得持续发展的需要。

学习型图书馆贵在组织学习——团队成员运用各种方式和途径不断获取组织内外的信息与知识,通过知识共享而增加组织的知识和积累,提升组织的学习能力和提高组织的行为与绩效。例如图书馆知识的传递即是首先在馆员与馆员之间、馆员个体和部门群体之间、图书馆和其它图书馆之间相互学习和相互流动,再经过各种知识要素的相互作用和有效整合完成转化,馆员在组织学习的过程中积累知识提升能力。学习型图书馆贵在有目标的学习,它是通过组织系统思考和集体研究确立共同愿景后明确的学习,制定有共同学习计划,可使馆员个人学习与组织目标联系起来。学习型图书馆贵在有组织的推动学习,使学习观念变为行动,并通过科学有效的激励监督机制,为学习提供支持和动力,保证学习活动健康有序地开展。学习型图书馆支持知识共享的文化环境建设,可促使组织层面不断获取、分享、存储、利用和创新知识,加速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的转化,提高知识的再生产能力;有利于培养馆员全新开阔的思想方式,自觉收集、整合、运用知识的意识;能帮助馆员突破知识能力上限,通过比学赶帮达到从个体知识结构到整体知识结构的完善。在推动图书馆上档次、上台阶和提高服务水平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3 建立知识信息的传播共享机制

在国家创新体系的发展中,人们逐渐认识到知识、信息资源的交换、配置、流动是该体系高速运转的决定因素。有研究指出知识共享是知识创新的首要阶段,。一个组织本身并不能创造知识,只有在员工所拥有的知识财富在集体中经过共享、讨论、分拆之后,才能激发组织知识创新能力。现在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知识共享是知识创新、组织学习和完成业绩的关键因素,而且知识共享越充分,知识创新的机会与收益就越大[8]。

图书馆本身就是把“信息源”加工变成“知识流”并通过传播服务提供给用户的一个知识创新平台。图书馆要积极倡导知识共享活动,建立内部信息传播共享机制。倡导知识共享实际是倡导知识创新,知识共享既能帮助馆员交流积累知识,又能使馆员在共享过程中相互学习而产生新知识,从而使知识共享与知识创新进入良性循环。建立知识信息传播共享机制,首先是营造支持知识共享的环境和文化氛围, 建立知识分享激励机制,使知识在馆内自由流通, 充分交流, 良性共享;其次是制定和落实激励知识共享的政策措施,使馆员意识到积极主动地共享知识将给自己带来荣誉和利益,有助于实现个人价值,而愿意将个人的技能、经验贡献出来,从而实现隐性知识和独特经验在图书馆的转移与共享,成为图书馆的“知识库”和无形资产。第三是通过协议形式制定共同开发项目,在共同完成任务的合作中优势互补,实现知识的交互、整合,完成知识和经验的分享与共享,并在政策和知识产权的保护下,供所有图书馆人员共享。

在共享基础上,图书馆以传播知识为已任把图书馆连成一体,向每个工作岗位、每个馆员延伸,向全校师生传播、向图书馆外部扩展,充分发挥知识信息传播中心和利用中心的作用,为用户提供优质、高效、专业的服务。推而广之,通过更大团队层面乃至更多组织机构及等级相结合的知识共享与交流平台不断获取、分享、存储、利用和知识创新,实现全社会的知识共享,提高国家的知识创新能力。如今内联网已成为组织内共享信息与知识的有效方式,只要建立起一套高效有序的知识信息传播与共享机制就能更好地把所有学习活动的结果以经验数据库或知识库的方式发布在内部交流平台上,达到知识流动导致创新的演进,共享成果。

2.4 图书馆知识管理

知识管理是一个多元化的研究领域,人们对它的认知还不全面。技术学派认为知识管理是对信息的管理;行为学派认为是对人的管理;综合学派则认为是将信息处理能力与人的创新能力相结合。目前较多的研究认为,知识管理的对象是知识,核心是人,目标是知识创新,是一个围绕着知识生成、积累、交流和应用的过程。笔者认为图书馆知识管理的最终目的是为知识创新提供信息服务,所以这里讲的知识管理仅强调对实现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的转移共享和对知识信息服务的组织。

知识管理在知识信息获取上的一个关键环节是知识共享。实践中做好馆内知识转移和共享通常有三种方法:一是将个体隐性知识显性化为组织知识,即个体知识向组织知识库转移;二是组织显性知识的个体隐性化,即组织知识库知识向个体转移;三是组织中个体间隐性知识的直接转移,即隐性知识的直接共享。如通过知识管理将个体的行业经验、专业知识、技巧、诀窍等隐性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对其提炼、加工、整理,形成一个知识库。台湾学者顾敏认为,“图书馆学永恒不变的宗旨是促进知识成长,提供知识服务。[9]”所以知识管理更要体现在对用户的服务上。从服务业务的组织上,包括知识发现、数据挖掘、知识参考咨询和决策支持服务亦是知识管理的重点。高校馆知识管理业务的组织是在服务平台的前端组织知识咨询、参考服务,在平台的后端组织数据挖掘、知识发现与组织业务,在平台管理层推进知识收集、开发、组织和利用一体化。知识管理目前已成为图书馆提高创新能力和适应能力,实现知识创新信息服务的关键因素。

2.5 建立激励机制和坚持共同发展

人们通常将自己拥有的经验、技巧、诀窍等隐性知识作为自己在组织中的竞争优势,他们担心知识共享后不再具有这些优势或难以得到相应的回报损害个人利益,而不愿意与他人共享。如何使馆员自愿地将这类隐性知识拿出来与其他员工分享和共享,并愿意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也是知识创新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

研究证明在有适当的激励因素存在的情况下,知识的转移更为有效。所以组织应通过建立激励机制,促进和奖励知识共享,阻止和惩罚对可完整转移的知识隐藏的行为,推动知识创新。建立激励机制要达到的目的和作用,首先是消除知识拥有方的思想障碍,使其相信知识共享与自己的利益是一致的,使他们乐意共享自己的知识;其次使其具备一种向上和创造性的拉力,帮助馆员实现个人价值,激励他们在产生了成就感后发挥更大的潜能和主动性。因此,建立激励机制既是现实的选择也是促进知识创新的利器和动力。

建立激励机制可从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进行。物质激励通过奖励基金方式进行,比如对绩效突出、有较大贡献、有一定发明创造的馆员给予一定额度的奖金或奖品,按业绩、按创造性分配薪金以及职称晋级优先考虑等。精神奖励可以通过宣传表彰的方式进行,比如推广先进典型,授予杰出员工、突出贡献称号,由高层签署荣誉证书,将获奖员工的名字篆刻在荣誉墙上等。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对高校图书馆员运用好精神激励措施具有现实重要意义。

坚持共同发展是指在倡导“甘为人梯”的同时,管理者要坚持学校、图书馆和馆员共同发展的理念。图书馆的发展首先是人的发展,价值认同已成为当代社会人们普遍认同的观点。管理者应统筹兼顾,一是在政策制度上给予馆员一个能够体现其工作价值、贡献价值的合理待遇,建立公正的薪酬制度[10];二是重视馆员自我价值的实现,将馆员的生涯目标与图书馆的发展并重考虑,将个人的成功与图书馆事业相结合,给优秀突出的人才一个成长的空间。这是保持图书馆和谐持续稳定发展和推动知识创新信息服务的源动力。

3结语

在有关面向知识创新信息服务研究中,从资源支撑、技术支撑、管理支撑角度研究的居多。笔者着眼于图书馆 “软实力” 建设对创新服务的影响,以及激励机制的促进保障作用,从实践角度对图书馆面向知识创新的信息服务怎样才能高效,平滑的运作做了探讨,并认为这牵动着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全局。当然具体有关信息服务模式的运行选择也是关系到知识创新信息服务质量的重要因素(已另文论述)。

参考文献:

[1]王翠萍. 国家创新体系的知识管理与信息保障研究综述[J].图书情报工作,2008(2):70-71.

[2]何传启,张凤. 知识创新———竞争新焦点〔M〕. 北京: 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1.

[3]周九常,白清礼. 图书馆联盟知识转移与共享文化的价值体系[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8(6):38-41.

[4]苌群策. 高职院校图书馆人才资源发展分析[J]. 现代经济信息,2008(9): 92.

[5]吴秀珍. 基于图书馆构建学习型组织的实践[J]. 河南图书馆学刊,2006(2):112-114.

[6]刘冬青,葛荣霞等. 图书馆职能在文化软实力发展中的创新[J]. 中国图书馆学报,2008(4)107.

[7]盛小平. 论图书馆知识创新文化建设[J]. 图书馆,2008(1):30-32.

[8]裴丽,李柏洲. 高校图书馆知识管理实践的切入点[J]. 图书馆论坛,2008(2):85-86.

[9] 苌群策. 高职高专图书馆人力资源改革发展研究[J].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4):97.

本文系河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高职图书馆面向知识创新信息服务及其模式研究》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2008-JKGHAGH-711)

高职图书馆服务发展的探讨 篇7

1以学科服务的方式突破传统的方式

学科服务就是针对专业学科, 提供针对性的、及时性的、深层次的学科建设资源, 以满足师生教学科研的需要。到馆利用纸质图书变少, 高职图书馆可以变通利用方式, 以提高图书馆的职能作用。

1.1主动方式代替被动方式

情报馆员深入到教学科研中, 了解教师师的科研项目, 专业教学、科研的信息资源状况, 学生专业技能学习实训的文献资源需求, 分析老师教学与科研的施展情况, 研究老师潜在和实现的信息需要, 掌握其资源需求信息, 及时将相关的信息资源送到他们的手上。例如, 根据老师教学、研究的《市场营销学》学科的目标实际, 是紧跟《营销学》的动态, 传授专业基础理论, 培养营销实用技术, 达到学生学会营销管理知识和实际运用的目的。学科馆员分析判断与其相关联的资源文献, 形成一个文献书目 (《市场营销原理与操作》、《当代市场营销》、《市场营销教学案例精选》、[英]罗斯·布里南主编《市场营销管理案例》、[日]三家英治著《图说市场营销》等等) , 并及时提供给用户, 为老师的教学科研提供正能量。

1.2教学与服务合一的模式推荐资源

实践、认识, 亲身下河知深浅, 亲口尝梨知酸甜, 只有身处教学科研其中, 才会有对其信息需求的深切感知。馆员要考教师资格证书, 具有学科教学的资格能力, 这样才能突破单一能力模式, 进而推进服务方式的转变, 深层次的资源服务需要知识能力全面的馆员, 才能达到服务效果, 馆员教学就是传统服务功能的拓展延伸, 在教学科研中收集老师学生的信息需求, 直接参与教学, 直接面对学生, 深入到教学科研内部联系中, 达到了信息收集真实、全面、快捷的效果。例如具有《市场营销学》专业的馆员, 参与经贸系的营销专业课教学和科研活动, 在教、学、做一体化教学和专业的实训课中, 各个环节的信息需求, 馆员亲身经历, 能及时收集师生急需信息以及需求趋势。其方式:面对市场营销环境分析的教学, 就给师生荐送市场营销微、宏观环境资料信息, 为其提供信息保障, 提高他们的教、学效果。对于物流管理课的教学要涉及物流岗位操作过程的仓储计划编制, 出、入库单据, 仓库管理等业务, 对于这些步骤多的流程, 学生需要简晰明了、易学易懂的文献, 就给他们提供图文并茂文献, 帮助他们快速掌握业务技能。

2变被动职能为主动职能

高职图书馆传统的纸质图书服务功能受信息技术的影响大, 功能作用逐渐趋小, 纸质图书利用率低。被动思变, 为了适应高职教育和信息技术的发展, 发挥图书馆服务职能作用, 促进学校教学科研的发展, 服务应侧向教育职能和情报职能, 在知识管理方面做文章, 使图书馆能适应高职教育发展的需要。

2.1发展做强教育职能

协助学校的人才培养, 从图书馆的角度给学生以知识的引导。①开展信息素质教育。从图书馆文献信息检索的角度培养学生的信息意思、信息能力, 通过文献信息检索教育提高学生文献信息利用的敏感度和有效发现、检索、评价、利用所需信息搜索资源的素质水平。利用图书馆先进的电子阅览室和多媒体室开展学生文献信息资源检索讲座课程, 传授信息技术在图书馆运用的知识, 比如:文献信息资源的网络采集和数据库的购买, 以及资源的加工和库存管理;数据库的基本情况和资源内容, 检索方法;库存文献信息的有效检索利用。进行课程融合, 和系部协调, 将涉及教学需要的信息资料的检索利用整合到课堂教学中, 显性或隐性地融合信息技术到教学课程中, 在专业课学习的同时, 帮助学生在潜移默化、不断的信息学习中提高信息素质和实际操作能力。②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由于家庭因素和社会环境影响, 有些学生成长过程中存在或多或少的心理障碍, 阅读兴趣不高, 到图书馆利用资源少, 对纸质资源的阅读更少。因此疏导其心理, 帮助他们积累信心, 逐渐养成良好的阅读兴趣, 是教育职能的重要使命, 也是图书馆拓展服务职能转变方式的重要举措。图书馆要把资源优势化为心理健康教育园地, 引导学生积极向上的学习理念。学科馆员深入到学生读者中, 观察了解阅读情绪不高的学生, 和他们勾通交流做朋友, 向他们推荐专题书目:人文知识、励治类书籍, 让成功人士的成功事迹和奋斗历程化解他们的心理纠结, 树立起阅读兴趣。建立读者协会, 以集体的热情化解阅读的心理纠结, 将不爱读书的学生邀请进协会, 开展阅读互助, 举办读书交流体会和读书比赛, 邀请外校学生团体来协会共建精神文明, 开展交流学习活动, 在一系列的活动中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兴趣。

2.2发展信息服务职能

在数据信息时代, 信息服务已成了图书馆主要方式之一。传统的纸质服务功能不振, 在其基础上挖掘潜力, 结合信息技术拓展图书馆的服务功能, 充分发挥图书馆的功能作用, 就成了高职图书馆服务实践的主要任务和方向。①产学研信息服务。高职是以人才市场需求为导向, 产学研结合, 校企合作办学。针对学校的办学特点, 图书馆积极配合开发产学研的信息资源:开发产学研合作信息网, 提供产学研信息动态, 比如:社会经济动态, 新技术的应用, 新的产品投入市场, 经济结构调整的经济运行状况, 调结构下职业变化和就业现状, 区域经济发展的特点, 职业院校就业竞争的分析。②就业信息服务。就业率是高职学校发展的引擎, 因此也是图书馆拓展服务内容的重点。为此图书馆利用自身的优势, 在图书馆网站上设置就业信息栏目, 发布市场的各种就业、招聘信息, 提供行业就业指导分析:行业的现状、发展前景、分析就业的机会与竞争。提供求职应聘知识的指导:自身形象的设计, 行为举止的规范, 言辞语气的技巧。面试的注意事项:比如自我介绍, 企业主要是想知道求职者的技能、个性的积极因素是否能胜任工作, 因此要自然合理地突出这方面的素质。通过就业信息服务和指导帮助毕业生实行顺利就业。③为提升社会公众的科学文化素养服务。加强创新能力, 建设创新国家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举措, 创新能力以公众的科学文化素养为基础。社会经济发展了, 创新性国家建设取得了进展, 就会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 促进高职教育的发展。因此拓展社会服务职能既是高职图书馆自身建设的需要, 也是社会的要求。图书馆应充分利用自身文献信息的优势, 大力地传播科学文化知识, 提高公众的科学文化水平。开展对农民的文献信息服务, 为他们提供科普知识, 农业种养方面的书籍、打工方面的技能培训、维权方面的指导。向社会开放图书馆的文献信息服务, 部分城市居民由于生 (下转第311页) (上接第224页) 活水平的提高, 阅读兴趣下降, 沉溺于电子游戏, 扑克、麻将, 影响城市的文明素养, 关注这部分人群的文化生活, 向他们提供科普文献, 帮助他们回到文献信息阅读学习上来, 提高公众的科学文化素养, 推进学习创新型的社会建设。

综上所述:信息社会阅读的信息化, 高职教育的发展, 高职图书馆必须拓展服务职能, 才能适应信息社会和高职教育发展的需要。纸质服务功能变弱, 单独的图书管理必须改革。面对困难, 图书馆只有逆难而上, 变被动为主动, 拓展服务职能, 开展学科服务, 发展做强教育职能, 推进信息服务职能, 提高信息环境下的图书馆知识服务能力, 才能更好地满足学生的信息知识需求, 为学校教学科研的发展提供全面有力的信息保障。图书馆的功能才会有其合理的定位。

摘要:本文阐述了高职图书馆在信息环境下纸质服务功能变弱, 影响了其作用的发挥, 论述了图书馆为了适应高职教育发展的需要, 挖掘潜力, 拓展职能, 变被动为主动, 提高综合服务能力, 向知识管理服务过渡。

关键词:高职图书馆,拓展职能,学科服务

参考文献

[1]魏朝霞.高职院校图书馆服务职能的探索与思考[J].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1 (6) :103-104

论高职学校图书馆服务创新 篇8

一、图书馆开拓创新服务的必要性

1. 创新是时代发展的需要

传统图书馆的服务方式是只进行一些机械性的借借还还、整理归架等一般业务性服务, 这就要求我们图书馆馆员要有现代的科学技术、管理技术, 不能被动地从事一般的业务活动。所以, 我们要不断地学习, 锐意创新, 为读者提供优质的个性化服务。当前, 传统的文献收藏与服务方式已越来越不适应网络环境下读者对文献信息的需求, 因此我们要从坐等读者上门的“以馆藏为中心”的被动服务模式转变为“读者为中心”的主动服务模式, 一切以读者的需求出发, 按照读者的信息需求搜集、开发信息资源、提供全方位信息服务, 以便吸引更多的读者利用图书馆的信息资源。

2. 网络环境的形成使图书馆的信息资源的结构发生了变化

信息资源已突破了传统的馆藏局限而扩展到整个网络, 极大地丰富了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同时, 它也为图书馆提供了简洁的、高效、直接的服务平台, 使得图书馆服务已不再受时间和空间的制约, 不论读者在何时何地, 只要登陆网络, 便可以在网上方便地搜寻、选择和使用所需的资源和服务, 这给高职学校图书馆带来了极大的机遇和挑战, 使高职学校图书馆必须改革创新服务, 来提高自身的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

3. 建立一个具有法定地位, 能独立行使职权, 跨系统、行业的图书馆管理机构

当前图书馆的封闭状态下的“自我建设”是十分不利的, 我们应当从时代特征出发, 从图书馆本来具有的社会性、公开性特征出发, 建立一个具有法定地位, 能独立行使职权, 跨系统、行业的图书馆管理机构。这样, 才能实现资源共享, 形成一个联络内部、接轨外部的服务于社会的充满活力的有机体。

二、图书馆服务创新的途径

1. 研究读者需求, 整合高职学校图书馆资源

高职学校图书馆的基本任务是为学校的教学、科研和传播知识服务, 其主要用户群相对固定, 包括学生、教师、科研人员、以及其他校内人员等。要满足读者的需求、扩大服务, 我们就必须重视读者研究和市场调查。图书馆可通过问卷、开座谈会、重点访谈等方式, 使读者了解图书馆的各项政策和服务项目, 也使图书馆能及时了解用户的需要, 开展更加有效的服务。图书馆也可综合读者的需求, 利用图书馆的资源、人力优势对文献信息进行深入加工, 实现信息的增值。图书馆要组建具有本馆特色的专业学科和专题数据库, 建立虚拟专业化馆藏资源。同时, 走联合之路, 为用户提供便于利用的信息服务平台、资源平台。对于高职学校图书馆来说, 应从封闭的、静态的、单一的功能方式向开放的、动态的、多功能方式转变, 想用户所想, 急用户所急, 服务范围延伸至更广泛的领域。同时, 要进一步为教师提供个性化服务, 馆员要一方面要留心和分析教师潜在的信息需求和兴趣特点, 二方面要敏感地捕捉、跟踪有关学科的新信息, 按一定的方式鉴别和提取读者相似的信息动向, 向读者推荐其可能需要的信息。

2. 建立特色资源数据库, 开展特色服务。

卫生高职是一个女生学校, 图书馆应结合本校特色, 办出特色, 以“女性为主线, 结合时代的要求”。刚进入本校的女生年龄在十六七岁之间, 正处于一个人生转折的关键期, 她们会在学习中、生活等各方面产生困惑和遇到疑难问题, 而这些问题并不能靠课堂中就能解决, 因此, 作为学生的第二课堂———高职学校图书馆应发挥自身的作用, 为女生开辟多层次、多渠道的教育途径, 及时为她们排忧解难。图书馆要利用和补充特色藏书与信息资源, 并有计划、有组织对馆藏信息资源及网络信息资源中具有女性特色的部分进行开发和整理, 建立女性专题数据库, 持续跟踪相关领域的发展动态, 以便与信息时代相适应, 使读者在有限的时间里检索到最需要的信息。如建立女性学著作珍特藏数据库、女性问题专题研讨数据库、女性生涯发展数据库等, 培养女生积极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使她们明确人生目标, 更加健康、全面地发展, 为走向社会拥有更广阔的前景和发展空间铺平道路。

3. 注重用户培训工作, 提高读者的信息检索技能

目前许多读者对网络技术、网络信息等网络知识并不是很了解, 而且一些女生在电子、网络技术方面的接受度较窄, 承受力也较弱。同时, 高职学校图书馆工作人员对各学科各专业的深度和广度也缺乏认识和了解, 因而为读者检索到的信息, 往往也难以保证较高的查全率与查准率。所以, 为了方便读者更好地利用各种信息资源, 图书馆必须要注重对读者的培训工作, 如介绍使用本馆数字资源的方法和检索策略, 介绍网上科技信息搜索的方法和技巧, 开设文献检索专题讲座等。与此同时, 要经常开展数字资源、网络知识的宣传教育活动, 采取定期和不定期的各类讲座及各种培训班, 帮助读者掌握检索技能、常用数据库的使用、网上文献检索查询、下载复制技术等网络环境下检索、获取、利用等有用的信息能力, 学会在网络环境下使用图书馆的信息资源, 提高读者的现代信息意识和信息检索技能, 增强读者自我服务能力, 以满足读者的信息需求。

4. 开展就业信息服务, 帮助高职毕业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

高职的毕业生最关心的问题是就业问题, 目前大多数职校毕业生缺乏对择业客观环境与自身能力的正确认识, 导致期望值过高未被理想单位录用, 从而产生悲观失望的情绪。高职学校图书馆应所急为所用, 开展就业信息服务, 针对毕业生的心理特点进行指导 (择业过程中出现的自傲心理、自卑心理、恐惧心理都是缺乏足够心理承受力的具体表现) , 引导毕业生及时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 寻找自己和社会的最佳结合点, 帮助他们全面了解社会, 正确认识自我, 客观评价自我, 调整择业期望值, 增强择业竞争意识。高职学校图书馆还应利用校园网和多媒体技术, 有选择性地建立毕业生就业信息数据库, 供毕业生使用, 促进就业信息资料网络化的共享。这样, 能使高职毕业生在竞争激烈、就业困难的环境下, 去主动适应社会、适应环境、适应市场, 改变“一次就业定终身”的观念, 从而提高自己的就业率。

5. 培养一支高素质的高职学校图书馆员, 提升服务质量

知识经济时代, 信息的获取、信息的传递和信息的服务的方式都因现代化技术的引进和更新而不同, 对我们图书馆员的业务水平和操作能力也面临新的挑战。所以, 图书馆员必须掌握和熟练现代科学工具, 通过网络获取信息的来源, 从实体图书馆到虚拟图书馆不断扩大图书馆的服务, 并延伸到读者身边。我们都知道, 在网络环境下, 图书馆员的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信息的时效性、有效性和可持续性。同时, 知识经济时代创新层出不穷, 交叉、边缘、新型学科纷纷涌现, 科技日新月异、瞬息万变, 图书馆员要适应信息时代的步伐, 不仅要学习本专业的知识、其他与专业有关的知识, 还要具备识别、吸纳、储备、创新知识的能力, 并树立创新学习的理念。创新学习是一种以求真务实为基础, 采取创造性方法, 积极追求创造性成果的学习。因此, 图书馆员不能有“在学校里充电几年, 到社会放电一辈子”的思想, 要不断加强理论方面的学习, 经常进行技能方面的练习, 并积极参加市图书馆举办的继续教育专业培训。图书馆员必须不断补充新的知识, 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 营造一种终身求知的图书馆文化氛围, 从而提升图书馆服务的质量。

三、结语

作为信息资源收集与传播的高职学校图书馆, 网络环境给予我们的机遇与挑战是并存的, 我们必须改革服务内容、形式和手段, 以读者的需求为前提, 利用好网络环境为广大师生提供服务, 努力开创高职学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李群.发挥高职学校图书馆在学生就业指导中的作用新思考[J].高教论坛, 2006 (2) .

浅析高职院校图书馆的服务创新 篇9

1 服务创新严重滞后于图书馆新角色的需要

正如前面所分析的, 要满足社会、经济和技术飞速发展的需要, 高职院校应该从“二位一体”的传统教育向“三位一体”的新型教育转型。而在这个过程中, 图书馆将履行第三个环节的重要功能, 但目前图书馆的发展现状表明, 服务创新的滞后严重制约了图书馆对这个新角色的扮演。

第一, 观念落后, 视野狭窄。由于大多数高职院校的前身都是多年的中专学校, 有着太多太厚的历史积淀, 在观念和视野上还深受中专模式的影响。从图书馆的角度上看, 首先就是对自身的定位尚不明确, 认为图书馆的作用仅仅只是一个资料室的作用, 充其量再加上一个学生自习室的功能。而由于对自身定位的不清晰, 导致在图书馆的建设上大多向本科类大学图书馆靠齐, 一味模仿和克隆。既没有从高职教育的特点与培养目标这个大背景和大框架下更新观念, 更不用说不能够从整个社会、经济和技术发展的角度上让自身的观念跟进, 提高图书馆功能的发挥程度。

第二, 管理落后。作为工业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产物和组成部分, 高职院校以创新型高技术应用性人才为目的的培养模式要求图书馆能够充分发挥教育、知识创新、信息创新与传递的作用, 而事实上是到目前为止, 高职院校的图书馆管理在管理要素上还基本上还是停留在传统的馆舍、馆藏和馆员的层次上, 还远没有向知识信息、馆藏文献、技术装备和知识型人才的管理模式转变。这种管理模式的滞后, 导致高职院校图书馆仍然停留在书刊资源的单纯传递服务上, 而没有向知识信息产品的收集、加工、传递、用户研究、用户教育的服务转变。

第三, 人员素质低。高校图书馆岗位普遍被称为“干部的疗养院, 教职工家属的安置所”, 这个现象在高职院校尤为严重。这种状况导致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学历普遍偏低, 缺乏图书管理和服务的基本素质。与此同时, 学术交流、学习考察、学历教育、岗位培训和技能培训机会的缺乏使得高职院校图书馆工作人员素质和业务能力也难以提高。图书馆迫切需要一批专业技术硬、情报意识强、具有较高的网络技术、有合理的知识结构以及职业道德品质好的专门人才。

2 高职院校图书馆服务创新的构建

虽然在定位和功能上高职院校图书馆存在一致, 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可能有着程度不一和重点不一的情况。尽管如此, 在加强高职院校图书馆服务创新建设和构建上, 下面几个方面的内容大体上都是必须的。

第一, 定位必须明确。明确的定位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前提。新加坡国家图书馆管理局以服务于现代国民终身教育和“增强国人的学习能力”为目标, 以“建立一个让新加坡人民容易取得资讯、便于使用、有效及收费合理的世界级图书馆服务体系”为定位。这是其获得国际同行认可的一个重要原因。就高职院校图书馆的定位来说可以从两个层次着手。首先是院校领导对图书馆的定位。实事求是讲, 高职院校领导对图书馆的重视程度普遍不够, 图书馆馆长只是一个普通的行政管理岗位。在建设资金和人员配备上也仅仅是把它放在一个学校发展的配角位置上。从长远的角度看, 高职教育要提升自身档次和水平, 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要, 必须把图书馆的角色放在一个战略角度进行定位。其次, 图书馆自身需要明确的定位。图书馆不但需要从学校领导那里获取支持和重视, 更重要的是自身要下扎实的功夫, 所谓自助者天助, 图书馆自身不妄自菲薄, 对自己工作在全校发展大局中的角色要有充分的自信。目前当务之急是必须要从过去被动的提供服务角色向主动创造服务的角色转变。

第二, 加强硬件建设。除了馆舍分布和安排这个问题以外, 图书馆的硬件建设包括这些方面:首先是馆藏建设要以特色为主。每一个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课程建设存在各种不同的优势, 因此高职院校图书馆的馆藏没有必要像本科类高校一样追求大而全的格局, 而应该根据本校的专业设置和本校师生需求来建设。在建设特色馆藏上要满足老师的学术科研和学生的求知、探索、创新和解惑的需求, 努力在特色馆藏上做到“专、精、新”。其次, 建立和完善馆际互借系统。由于资金和其他资源所限, 高职院校图书馆的馆藏不可能做到“大而全”, 但这并不意味着这方面的需求可以忽视或者轻视。而是需要通过馆际互借系统满足教学科研和学术科研和学生的特性需求。因此, 馆际互借系统的建设要坚持方便实用这个最主要原则。最后, 要完善图书馆网络建设, 提供本校主要专业和社科人文科研最前沿发展动态和方向, 确保能够及时满足全校师生在信息更新、知识更新方面的需求, 同时要能够充分利用网络技术为全校师生提供工作、科研和学习以及就业指导和信息。

从发展阶段上看, 高职院校图书馆的服务创新刚刚起步, 仍然面临诸多软硬件因素的制约。然而, 我们要能跟上信息化和经济全球化的步伐, 知识和技术结构的更新是个关键, 从这个角度上看, 图书馆的服务创新是一个紧迫的课题。如果高职教育要满足社会经济和技术不断发展的需求, 图书馆的角色和功能就将不断调整, 而服务创新则是图书馆能够担当高职教育要求的核心要素。

摘要:图书馆要想与时俱进, 服务创新是关键。为此, 服务创新的构建必须围绕着明确图书馆定位、加强硬件建设和以管理创新推动服务创新等方面内容进行。

关键词:高职教育,图书馆,服务创新

参考文献

[1]刘家枢.徐涵高职校内生产性实训的内涵与实践探索[J].教育与职业, 2008 (17) .

[2]郝凤英.新经济时代图书馆的管理创新[J].情报探索, 2004 (4) .

[3]史睿.新加坡图书馆的现代化管[EB/OL].www.nlc.gov.cn/service/wjls/pdf/08/08—25—a5b21.pdf.

[4]程丽君.知识经济时代图书馆的管理创新[J].图书馆学刊, 2004 (2) .

谈谈高职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 篇10

革命导师列宁曾指出。图书馆要“方便读者”“吸引读者”“满足读者对图书馆的一切要求”“帮助人民利用我们现有的每一本书”。美国近代图书馆学界也提出三适当准则, 就是在适当的时间, 给适当的读者, 提供似的的图书。这就充分说明了读者工作者与读者之间是一种社会分工和社会协作的关系。即服务与被副我的关系。读者是主人, 工作者是公仆。图书馆员必须树立读者第一服务至上的理念, 一切工作都要以读者为中心开展, 在工作中必须把以读者为中心, 一切为了读者作为我们工作的出发点与归宿, 全心全意为读者服务, 指导, 帮助读者获取他们所需要的文献信。读者服务就是要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对图书馆的一切需求, 充分发挥图书馆服务的作用。读者工作者要热爱自己的崇高职业, 努力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水平, 爱岗敬业, 把读者第一作为服务工作的最高境界, 具备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要有牢固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作为读者工作的服务者, 必须注重自己的情商与心理素质的培养, 每当在工作中遇到读者的不配合或不礼貌时, 能控制自己的情绪, 对读者采取谅解的态度, 避免矛盾的发生, 能时刻做情绪的主人, 始终以饱满的精神, 积极向上的态度投入工作。只有这样, 才能把读者工作搞得更好。

2. 依据读者对象, 特点和需求提供服务

学校图书观是图书资料中心, 是广大师生进行学习和学术研究活动以及学校进行各种教育的场所。学校服务对象是学生, 教师和教育工作者。主要是学生。高职院校专业性很强, 学生水平也相当。他们阅览的特点具有阶段性和集中性。平时学习松, 主要的阅读一些休闲娱乐的图书。到毕业设计期间, 学生借书量多, 涉及的资料广, 针对这种情况, 读者工作着要给他们提供与其相关的工具书和参考书, 创造一个好的环境, 使图书资料得到充分利用, 提高工作效率。另一个服务对象是教师, 他们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他们借书特点是根据教学安排。需要查阅有关的参考资料。有时为了编写教材需要大量的书籍。内容专。品种多, 数量大, 借阅频率高。对于这类读者一定要放宽借阅制度, 在借阅数量上灵活机动, 以便于他们节约时间, 快速查找所需资料, 提高工作效率。要图书采购方面要根据教学计划, 有针对, 有选择性采购图书。避免无计划, 无目底的盲目采购。提高图书资料的利用率。

3. 加强业务学习, 提高服务质量

钻研业务知识, 是提高服务质量的保障。图书馆工作人员要要不断, 系统地学习图书专业知识。掌握新的科学知识。了解、熟悉本馆的结构、目录组织、图书借阅的要求、范围和制度, 以便能更好地解决读者需要多样性与馆藏文献信息复杂性之间的矛盾。要依据办学方针, 配合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 通过组织、宣传、辅导、推荐和提供各种文献信息资, 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师生读者的求知欲望, 使教师读者不断了解和掌握各学科的新信及发展动, 充实、更新授课内容;使学生读者能较熟练地掌握文献的检索方法及技巧, 提高他们利用图书馆的能力, 为他们今后的继续发展打好基础。

4. 了解读者心理, 当好读者参谋

读者心理产生与读者利用图书馆的活动, 表现于利用图书馆活动的全过程。了解读者心理, 会给我们读者工作起到一个引导作用。这也是搞好读者工作的关键。有的学生来图书馆借书时, 东看一眼, 西翻一页, 漫步经心的溜溜逛逛, 十分不耐烦。还有的左顾右盼, 神情十分紧张, 流露出撕其所需的企图。更有的学生拿着“不是”当理讲, 鸡蛋里挑骨头。这些情况都要求工作人员去发现, 去扑捉。读者工作是要多与读者交流和沟通。关心读者阅读心理。针对读者对象帮助他们选择适合他们爱好的图书, 读些有价值的课外书籍, 当好读者的参谋。读者工作者只有掌握了一定的科学知识, 才能体谅各类读者的心理状态, 充分了解读者需求取向。为读者提供满意的服务。充分发挥图书馆职能功能, 为教学, 科研服务。

总之, 随着时代的进步, 网络的普及, 无疑是对当今读者工作是个新的挑战。读者工作将成为资料媒介专家。读者工作者必须是一支人员结构, 知识结构合理的队伍。读者工作将为那些真才实学者提供大显身手的舞台。作为读者工作者, 要不断的学习, 不断地加深自身的修养, 钻研科技知识, 掌握现代技术本领, 跟上时代步伐, 才能迎接更新的挑战, 把读者服务工作搞得更好。为发展图书馆事业, 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贡献力量。

摘要:何谓读者工作, 顾名思义, 它是以读者为对象和出发点的图书公共服务。是图书馆吸收外界 (知识信息产品生产及发行系统) 输入的知识信息经过加工整序之后传递给读者并且这种传递是经过组织读者, 教育读者, 研究读者等一系列图书馆活动来实现的。高职图书馆是为学校的教学和科研提供文献信息资源保障的学术性机构, 地位举足轻重。衡量一个学校图书馆办得好坏, 判之一个图书馆的作用与价值。不能一藏书多少为尺度而是以它联系师生的广度, 文献交流, 信息传递的速度以及为教学科研服务的效果为标志。而这种服务效果的取得, 是通过读者工作来实现的。读者服务工作是学校图书馆的中心环接, 是图书馆一切工作的出发点与归宿点。读者满意是图书馆工作的宗旨。如何搞好读者服务工作呢?

高职学院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探析 篇11

【关键词】高职院校 图书馆 读者服务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4)02-0025-02

为读者服务是高职学院图书馆永恒的主题,也是图书馆的立身之本。本着“读者第一,服务至上”的原则,高职院校图书馆应全面提高服务质量,不断扩充馆藏文献资源,充分发挥自己的特色与功能,使文献资源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的需要。下面以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图书馆为例,谈高职学院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

一、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图书馆软硬件现状

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由温江农校,成都畜牧学校,成都农机校三个中专校于2005年合并升级而成。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新图书馆于2006年2月动工,7月底竣工。建筑面积10752平方米。设计新颖独特,气势恢弘,是我院的标志性建筑。新图书馆竣工后,学院将图书馆的自动化,网络化设备进行更新,扩展,图书馆现有的设备设施将焕然一新。学院图书馆环境优美,电子阅览室拥有100个机位。电子信息资源,网络数据库为全院师生员工提供24小时网络检索服务;优质图书资料将为读者提供全开架服务,包括阅览、外借、参考咨询、用户培训、声像视听等多种信息服务。我院图书馆将拥有各类纸质图书40多万册,阅览座位近1000个,是一个设施先进、功能齐全的现代化图书信息中心。新馆建成后招聘了几个年轻大学生充实图书馆队伍,这样图书馆的软硬件都得到了提升。

二、高职学院图书馆的一般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高职学院图书馆的一般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底子较薄,馆内设施陈旧,馆藏文献信息陈旧,且数量不足,自动化、网络化、信息化建设严重滞后,阅读推广活动少。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新馆的建成改变了高职学院图书馆的一般现状。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社会网络化、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图书馆提供信息的能力、服务的广度和深度的要求也随之提高。要使图书馆充分利用自己的时空和资源优势,就必须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不断拓展服务领域,深化服务层次。

三、高职院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

针对高职学院图书馆的一般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读者服务工作建议:

(一)加强馆舍建设

高职学院应紧紧抓住自身发展的大好机遇,加大图书馆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如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新建了图书馆),改善藏书与读者的学习条件,保障给读者提供一个舒适,安静,优雅的绿色学习环境。毫无疑问,这必然会激发读者浓厚的阅读兴趣,提高读者的阅读效果。

(二)加强藏书建设

图书馆的读者服务工作是建立在丰富的馆藏文献基础上的,馆藏质量关系到图书馆工作水平和服务能力的高低。第一,应提高书刊的采集质量,以读者的需求意向为依据,购买质高且适于读者的图书。第二,应根据高职院校的自身特色来组织馆藏。高职院校的特点是为社会各行各业培养高素质的具有一定理论知识的应用型人才,故高职院校图书馆在组织馆藏时应充分考虑到这个特点,一要突出应用性,多采购一些偏重于实际操作教学参考书,使学生能够得到与今后从事职业的有关实用知识,以便与未来的工作实现良性对接收;二要突出专业性,根据本校开设的专业有重点地组织馆藏。

(三)为教师和学生读者提供信息服务

随着全国计算机、网络化、数字化的现代化进程,数字资源成为了高职院校图书馆馆藏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使得高校读者群信息需求方式发生了根本改变。数字时代高校图书馆馆藏资源极大丰富,不再受空间和地域的限制,高校教师和读者只需坐在办公室或家中就可以远程访问图书馆网站,应用引进和开发的文献或选择网上免费的数字资源获取所需信息,了解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和相关领域的科技动态。

1.为教师读者提供专业化教学信息服务

向广大教师宣传推介数字教学成果,开展信息推送和传递服务,定期向一线教师征集需求采购的纸质、电子书刊信息,使教师能够参与馆藏资源建设,利用好各类数据库资源。

2.为学生读者提供多样化知识信息服务

开设文献检索课和信息资询服务,开辟新书目录专栏,举办数据库应用专题讲座和培训等,提高大学生专业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组织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和交流座谈会,培养大学生的读书兴趣和社会责任感;利用图书馆服务生加强对图书馆阅览室的管理,营造安静舒适整洁的学习环境,提高大学生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能力。图书馆在知识递的同时,要“以人为本”,服务育人,鼓励大学生读好书做好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四)为读者提供阅读推广

高职学院图书馆作为校园阅读文化中心,拥有丰富的馆藏资源和人力资源,这些资源促使图书馆成为开展阅读推广的主要阵地。图书馆给读者推荐书目,与读者分享阅读心得和阅读体会等等,使阅读成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目前,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图书馆的阅读推广活动有推荐书目、阅读征文、演讲比赛、信息培训、资源介绍、读书之星等等。

(五)改变服务观念,变被动为主动

图书馆不仅只是被动的满足到馆读者的借阅需要,还要主动的“为己找人,为人找书”增加图书的使用率。改变传统的服务观念,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让服务更加人性化。比如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发挥专业优势,服务地方特色种养项目,主要包括“青白江区福洪乡种植优质杏”,“金堂淮口镇帽顶村林果地散养生态土鸡、蔬菜新品种台湾苦瓜、甜玉米”,“双流县牧马山二荆条海椒”等,图书馆通过积极参与这些项目,为当地农户提供相关的专业图书、信息简讯和图书导读。

(六)提高馆员的综合素质

在图书馆,馆员们直接面对成千上万个读者。馆员们的综合素质影响到读者利用图书馆的效果。建设一支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素质的馆员队伍,是搞好读者服务工作最重要的前提。要积极深入地开展职业道德教育,使馆员树立全心全意为读者服务的意识。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普及和应用,图书馆传统手工操作的采编、流通、检索等日常工作已被计算机所代替。因此馆员只有不断加强计算机、网络信息电子等新技术的学习,才能更全面地为读者服务。

【参考文献】

[1]黄晓燕.高职学院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刍议.《新西部》,

2012.08。

高职院校图书馆服务转型的探讨 篇12

一、高职院校图书馆服务转型升级内涵

高职院校图书馆服务转型升级是指:建立于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的读书习惯上的, 以科学发展观作为自己指导, 全方位的改进高职院校图书馆服务从原来的保守不前进的方式向现在的高科技信息的现代化进行转变, 实现图书信息的共享和自身的价值。高职院校图书馆的转型体现在服务水平的提高和功能的不断完善和改变, 还有图书馆藏方面的完善, 管理工作方面创新, 服务水平的不断现代化和提升等方面。高职院校图书馆的不断发展还表现在图书馆图书种类的不断更新还有图书管理员服务能力的提高。转型升级是由“转型”和“升级”两个既不同又密切相关的概念组成的。“转型”是一种图书馆运行模式的转变, 也是一种本质上的改变, 它不能与提高层次即升级分开;而“升级“是一种在量上积累的过程, “升级”到了一定的限度上, 一定会导致在其形态上的一些的改变。高职院校图书馆转型升级, 既是图书馆运作模式的转变, 也是图书馆功能还有馆员服务水平的提高。只有很好的的处理好“转型”与“升级”的关系, 才能在转型的时候实现提升, 在推进升级的时候让它可以转型, 实现高职院校图书馆的科学化的发展。

二、高职院校图书馆服务转型升级的影响因素

(一) 服务观念的落后

高职院校图书馆服务转型升级在观念上还有许多的绊脚石。首先是读书最重要的风气始终没有形成。受许多不重视服务水平的只重视藏书的观念影响, 有的馆员认为自己就是图书馆的最高地位的管理的人, 只是从好管理的方面去考虑。只是把图书馆看成了老师和同学的借书的地方。好的服务观念没有形成, 一定程度上对服务质量产生影响。其次不具备很好的创新意识。有的馆员只求工作的轻松和安逸, 不求上进和发展, 总是用老思想去办事情去工作, 利用老一辈的经验去管理。从来都不会动脑子。

(二) 履行职务的能力差

根据有关的调查结果显示, 在图书馆的服务方面的组成, 图书馆的房屋占地面积占5%、信息共享的资料占20%, 而图书馆工作人员占75%。可见图书馆工作人员是图书馆的主要组成部分。高职院校图书馆馆员主要由高校的毕业生和相关的培训人员组成。有关的调查的数据表现出了这种情况, 从整体上来看, 高职院校图书馆人员的学习素养方面的构成、专业的构成不适应, 能力太低根本不够。一是对当前高校的教学情况的不合理的现象, 表现出干等、远处观望的情况十分明显;二是在工作的方式上有待改善, 新的条件下服务的水平的提升跟不上节奏, 和岗位的职责来说根本履行的不到位;三是在促进高校的图书馆的发展的各个方面出发考虑, 组织活动的规模还有待提高、力度根本不够, 不能得到群众和社会的认可。高职院校图书馆还没有只注重书的模式发展到注重人的方面发展。一是图书馆里面的图书满足不了现代化的发展步伐。高职院校图书馆很多都是按一定的流程来进行整理文献的, 需要采访的部门比较多, 对读者的服务以流通和共享为主, 没有特点的专门的服务部门和机构, 咨询方面的能力比较弱。二是在人员的管理方面不完善, 人员的文化素养方面的组成、专门的结构组成不够完善, 很多的人只能从事以前的比较老套的工作, 能够干科技研究、咨询服务、情报方面的工作、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方面工作的人少, 无力扩展新业务, 不能适应高职院校图书馆现在的高层次的发展要求。

(三) 服务的模式单调化

高职院校图书馆服务的内容非常的狭窄, 服务的方式也非常的少, 非常难满足现在读者日益增长的现代化要求。一是对读者自身独特需求方面的满足缺乏, 服务十分的不积极。量身定做的服务还没有开展起来, 相关学科的服务几乎是没有的, 很难满足读者的一些特殊的要求。在线参考咨询服务比较差, 一般情况下只有一位相关的工作人员;专业的学术交流活动太少, 质量低。二是所藏图书的构成不合理。许多院校只是为了达到目标和有关的要求。随便大批的进图书, 有什么样的就要什么样的。学校一些重点的专业、特色专业的馆藏搞的非常不好;对读者的培训比较拖沓、不同种类和层次的文献资源开发的不够全面, 这就给许多的读者利用图书馆带来了许多的麻烦, 满足不了读者对图书馆高层次的使用需求。

三、突出重点, 实现高职院校图书馆服务的转型升级

高职院校图书馆服务的转型升级, 不仅关系到图书馆的管理模式的转变, 还关系到思想更新的速度、思想深度方面的噶边。可以说思想观念方面的改变是首先得, 是向导。高职院校图书馆服务的转型升级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工程, 内容繁杂、工作方式的繁琐, 要注意依据图书馆和高校发展的规律, 好好的处理改革和发展的关系。处理好创新和发展之间的关系, 在继承中不断创新。高职院校图书馆在发挥自身的职能时不断的前进, 在保持自身好的方面的基础上进一步创新和提高。处理好整体和局部的关系。既要各方面都要兼顾、从整体考虑、部分处理好, 确保各项工作的平衡的发展;又要看到问题的关键部分, 掌握影响高职院校图书馆服务转型升级的难点、热点和瓶颈, 各个突破, 推动各项工作向前发展。

摘要:阐述高职院校图书馆服务转型升级的内涵, 分析高职院校图书馆服务转型升级中存在的诸多制约因素, 从更新理念、创新机制、扩展服务、人才强馆等方面实现高职院校图书馆应该转变发展方式和服务方式。

关键词:高职院校,图书馆的服务方式,转型升级,制约因素

参考文献

[1]赵新, 赵树宜.我国中小型图书馆危机分析.图书情报工作, 2009.

[2]张玉礼.文献资源建设概要.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1997.

上一篇:急诊科护理下一篇:静脉输液技术的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