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服务工作

2024-05-14

图书馆服务工作(精选11篇)

图书馆服务工作 篇1

摘要:图书馆系统、科学的整理和保存了各种图书、期刊、文献等资料, 其最终目的就是为了供读者利用, 可以更好的为读者服务, 使读者最大限度的利用图书馆, 使图书馆起到真正的作用。本文从读者的角度出发, 阐述了图书馆工作人员为读者服务的几项工作内容, 为职校图书馆进一步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指导和借鉴作用。

关键词:职业学校,图书馆,服务,图书馆工作

图书是人类科学技术知识系统保存下来的物质载体, 图书馆是搜集、整理、保存和利用图书资料的机构。图书馆系统的搜集和科学地整理、保存了各种图书、期刊、文献等资料, 其最终目的就是为了供读者利用, 可以更好的为读者服务。而作为精神食粮知识宝库的图书馆, 它的服务工作便是馆内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是衡量整个图书馆工作好坏的标尺。图书馆是传播精神文明的窗口, 图书馆员更应注重自身建设, 热爱本职工作, 认真负责, 例如要把借阅的书籍重新放回指定的位置, 如摆错位置, 作者查阅不到, 作者不能阅读到的书就变成了死书, 因此在工作人员工作时一定要做到礼貌待人, 热情服务, 最大限度的帮助读者。让他们在查阅图书馆资料的同时, 解决自己在工作、学习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以达到提升自己各方面能力的目的。如何发挥图书馆的最大作用呢?我认为, 其工作是多方面的, 而对读者的服务工作便是其中的重要工作之一, 也是它的核心部分, 可见服务在我们工作中的地位是不可估量的。在这个信息时代变化如此快速的情况下, 我们也要走在时代的前端。如何做好图书馆内人员的服务工作, 满足广大读者的需要, 笔者拟对此进行了一些分析和思考。

一、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 创新服务内容

当代社会, 人们对网络信息的需求越来越大, 不管是老师还是学生, 几乎每天都会和网络有所联系, 渴望从网络中获得有价值的信息, 读者不在满足大量的原始记载材料, 更希望拿到加工整理后的综合性增值信息产品, 这样可以节省他们的时间和精力。但是由于某些资料内容混杂无序, 暂时难以满足读者的要求, 这就要求我们馆内人员要对馆内藏书进行加工、整理、编辑, 挖掘出书内的精华部分, 整理出对学习、生活、经济、社会发展有用的信息, 同时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 通过多种渠道积极展开读者需求研究、跟踪服务、定题报道等系列的读者服务措施, 建立专业信息导航、智能信息检索系统、开发信息服务系统的个人化处理功能, 以及网络博客、网络微博, 还有大家经常交流使用的网络QQ、MSN等, 作为馆内服务人员, 以饱满的热情和积极地态度投入到工作中去, 从而提高读者信息服务的能力, 以便更好的为读者服务。

二、加大图书馆宣传力度, 做到服务工作的多样性

为了使广大老师和同学们在使用书的问题上可以顺利取得自己所需要的资料, 使得馆内的各类书籍能够最大限度的得到使用, 给老师和同学们的工作学习带来最大的帮助, 只按照手头的工作是不行的, 馆内工作人员要继续进步, 提高工作要求。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发现, 不少新生在走进图书馆以后, 还不知道怎样使用目录来查找书籍, 尤其是很多学生只是带着“我应该用一下借书证”的心理, 只是想通过表现告诉别人我使用图书证了, 但是并不是想要真正的看书, 真正的用书, 有的同学当天借了当天就还了, 这不管是在时间上还是资源上, 都给学校和需要书籍的师生带来很大的不便, 也是一种十分浪费的表现, 我们要给予重视, 并提出相关的措施, 及时确保落实。我们可以加大图书馆宣传力度, 通过老师带领, 或者高年级学生带领低年级学生, 阐述讲明图书馆书籍的重要性, 怎样看待我们的借阅书籍, 对于图书馆, 应该确定什么是正确的观念, 怎样看目录就可以准确快速的查找到自己想要的资料等, 通过落实各种馆内措施, 最大限度的提高图书馆文献资源的利用率。

三、针对师生需求, 工作内容可适当调整

由于高校读者所处的地位和承担的教学或者学习任务不同, 所需要的材料也有所不同, 所以我们要根据师生情况的不同, 服务工作也要有所改变。对于学校的各位老师, 他们是学校教学的主力部队, 要学校研究学术教学, 是完成各项重要项目的重要组织者, 必要时我们要先为老师们考虑, 使他们做好备课和各项研究准备, 更好的进行教学。对于资历较低的老师, 可以适当提倡一些新读物, 尽量丰富他们的各科知识。当然, 学校的各位同学也是我们服务工作中的重要服务对象。他们一般以系统的专业学习和研究为主要内容, 需要大量参考资料和信息以加深对课堂教学的理解和弥补课堂上老师教学的不足。而且, 通过阅读不同类的书籍, 可以开阔他们的知识面, 扩展专业以外的知识领域。同学们可以通过在馆内自修, 提高自身修为, 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准备继续深造的老师和学生, 要大力支持, 尽可能地满足他们在学习资料上的需要, 还要为刚刚入学的学生提供基础辅助资料, 并详细介绍我们的图书馆设备和图书设置, 对于学生来说, 应以学习知识为主, 除了平时老师一直推荐的各种专业材料以外, 我们还可以多推荐一些比较容易理解、和学生专业相关的文章来开拓他们的思维能力。

四、根据学校情况, 馆内适时做出适当调整

图书馆的主要对象无外乎用于学习和工作的学生老师, 根据对学校图书馆人员流通情况调查分析, 我发现, 借阅人员在不同时间呈现不同的情况, 假期和上课时间一般人员比较少, 且借阅的期刊主要是一些小说、青年文摘等课外读物, 而考试和毕业前夕, 学生查阅资料的人数比较多, 且大多与相关专业知识的书籍有关, 这时为了方便广大读者, 馆内可适当调整开馆时间, 或者主动为读者查找刊物等措施。同时, 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 互联网为广大的教师和学生提供了大量的信息和资源, 提供了纸质图书所不能提供的巨大的信息资源, 学校图书馆应该根据学校的专业特点, 引进与专业相关的数据库, 为广大学生和教师提供快捷、实时的专业信息, 为更好地进行教学和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与时俱进, 拓展图书馆服务内容

在新的历史时期, 为实现图书馆可以适应网络化、信息化、数字化的环境转变, 跟上时代的步伐, 图书馆的服务思想也要不断更新。知识经济时代读者需求的多样化促进图书馆服务内容的拓展, 其主要趋势是信息服务和内容服务, 熟悉读者, 了解和掌握各类型读者的阅读需求和阅读特点, 分析他们的阅读规律, 是做好读者服务工作的前提。有时读者需要我们来推荐书籍, 这时我们必须要了解他的个人兴趣和专业需要, 对图书馆书籍有所了解, 这样可以帮读者省去很多时间, 也可以使读者认同我们的服务。过去图书馆一般采用重藏轻用, 以书为本的思想, 现在坚持以人为中心, 把读者的需求放在第一, 用良好的气氛吸引作者, 增强图书馆的亲和力, 最大限度的提高图书馆文献资源的利用率。因此我们职业学校图书馆要更加努力加强图书馆建设。

图书馆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配合老师教学、指导学生学习的同时来丰富他们的文化专业知识和课外阅读知识量, 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方面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而这些作用的发挥, 是需要我们对读者的认真服务来完成的, 因此我们一定要适应时代的不断发展, 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素质水平, 提高自己的工作质量, 把读者服务工作深入落实, 不断提高。时代为图书馆事业展示了广阔的前景, 我相信, 我们共同努力, 图书馆的明天会更好!

参考文献

[1]马倩, 邓阳.图书馆服务理念的转变[J].四川图书学报, 2006, (3) .

[2]刘薇, 包剑, 张宏.基于网络环境下图书馆服务研究[J].情报检索, 2005, (1) .

[3]王梅, 郑文红.信息服务新视角[J].图书馆杂志, 1998, (5) .

[4]李希孔.图书馆读者学概论[M].北京: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 1995.

[5]刘迅.图书馆管理工作指南[M].沈阳:东北工学院出版社, 1993.

[6]朱洪林.读者服务工作[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 1985.

[7]吴向勇, 张钟钦.我馆数字化文献信息服务的实践与体会[J].河北科技图苑, 1998, (S1) .

[8]王春生.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采访工作中的几个问题[J].大学图书馆学报, 2000, (1) .

中学图书馆服务工作新探 篇2

关键词 图书馆 服务 创新

中图分类号:G258.6 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 "Service First" is the library timeless creed, all the work libraries are designed to meet the needs of readers. The 21st century, readers of library services proposed higher requirements, the library from the update service idea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brarians, attention to human services, adjustments Books mining methods and other aspects, innovative services, and promote library work changes and updates.

Key words library; service; innovation

“读者第一,服务至上”一直是图书馆工作的主旋律,无论是传统图书馆还是现代图书馆,其生存和发展的主要动力在于它的服务性。现代社会,网络迅速普及,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读者对图书馆的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图书馆服务工作有一个从低级向高级,从简单向复杂,从传统向现代化、数字化的发展过程。面临新情况新问题,我馆坚持和发展适应读者需求的图书馆服务理念,适应变化的对象和内容,创新服务内容和服务方式,从而促进图书馆工作的变革与更新,更好地服务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

1 提高思想认识,更新服务理念

“重藏轻用” ,是图书馆传统服务的写照,图书馆的指导思想是尽可能把藏书收全,被动服务的模式使有限的书刊资源未能充分利用,藏书的利用率较低。当然,把书籍保管好这个想法没有错,但如何让书流通,发挥更大作用才是图书馆工作的关键。图书馆创新的首要问题是图书馆界思想观念上的与时俱进,真正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①

印度著名图书馆学家阮冈纳赞提出图书馆学五定律:“书是为了用的;每个读者有其书;每本书有其读者;节省读者时间;图书馆是一个生长着的有机体。”浙江大学信息资源管理研究所所长叶鹰教授认为:“不管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也不管是传统图书馆还是数字图书馆,‘书’永远是发展的基础,‘人’(包括图书馆工作人员和读者)是关键,而‘用’是最终目标。”这些观点都体现出“以人为本”的思想。馆员应打破“重蔵轻用”的傳统服务理念,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注重对读者的理解和尊重,做到 “藏”“用”关系的调节和平衡:一方面要考虑图书的收藏价值、保存价值,一方面又要考虑到学生的需求和兴趣,兼顾图书的实用价值,从传统的“以书为本”转变到“为人找书” 、“为书找人”。

2 提高图书馆员综合素质

图书馆的服务是通过图书馆员体现出来的,图书馆员所具有的专业知识及人文素养决定了图书馆服务水平的高低。图书馆应通过有计划、有层次、有针对性的培训和进修,培养一支高素质、高效率、重服务的馆员队伍作为服务保障,做到能吃苦、能奉献、能创新,正确认识并积极改善自身服务工作,使之适应学校提高教学质量的要求,以保证队伍建设和图书馆建设发展同步。

随着图书馆服务手段向多样化、全方位、多层次发展,现代化意义上的服务,不仅要求积极热情的态度,同时还必须具有较高的业务能力和优化的知识结构。图书馆员不但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及开拓创新精神,而且还要向复合型人才方向发展,即业务熟练,见识广博,通晓计算机、心理学、公共关系学等方面的知识,懂得信息分类,掌握信息加工技能,才能担负起工作赋予的责任和义务。②我馆管理员不断学习先进的理念与过硬的技能,加强思想作风、科学文化和业务知识的建设,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严肃认真、热情主动为读者服务的思想,把利用图书馆去培养全面发展的、适应社会需求的合格人才看作是自己责无旁贷的职责,不断提高科学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3 重视人性化服务

图书馆员发自内心的人文关爱情愫,即对读者的理解和尊重,是图书馆服务中任何先进技术所不能取代的。③图书馆人性化服务理念就是要以尊重读者、关怀读者为宗旨,最大限度地为读者提供服务保障,充分体现人性化、用户至上的服务原则,让读者在图书馆服务中能找到一个充满人文关怀的精神家园,体会到在图书馆是一种快乐,一种满(下转第248页)(上接第239页)足,一种尊重。

图书馆应改变传统被动的服务,进一步明确书是为了用的价值观念,坚持科学管理与人本管理相统一、知识资源管理流通的有序化与开发利用的自由化相统一,给读者更多的对知识资源、服务方式的自由选择权利和选择空间。④以前,我馆的赔偿制度实行“一刀切”:图书、合订过刊若有遗失,均是按原价的双倍赔偿。近年来,期刊订阅价格逐年上涨,合订过刊若按双倍价格赔偿,赔偿金额一般都在50元以上,这对无经济来源的学生来说,确实是个不小的压力,会打击学生借书的积极性。去年,我馆以“一切为了读者”为指导思想,从鼓励师生多借书的角度出发,修改完善了赔偿制度:“过刊合订本按原价双倍赔偿”修改为“过刊合订本按原价赔偿”;“遗失图书须用同版本图书抵充”修改为“遗失图书可用同版本或同类别图书抵充”。

4 调整图书采选方式

采编工作质量的好坏不仅直接影响图书馆藏书的数量和质量、馆藏配置的科学性,同时也影响到馆读者的人数。以前,采购图书的方式主要是通过书目报进行预订,由于书目报所反映的品种有限,图书到馆的时间也比较滞后。

近几年,我馆成立由分管校长、图书馆员、各学科教研组长组成的图书采选小组,图书馆员根据师生内需倾向与外界图书市场发展趋势,制定科学合理的购书计划,确定采购图书的品种、类别、总量及复本数,做到优化结构、保障重点、兼顾一般、总量丰富。图书采选小组采用书店现场采选及网上书城进行采购的方式,遴选适合学校教学科研、学科建设的、能满足师生阅读要求的图书,大大提高图书到馆率和新书的到馆速度,充分利用有限资源为学校的教学、科研及学科建设服务。

5 重视读者意见,及时改进服务

评价图书馆服务的好与不好,最有发言权的当属广大普通读者。营造与读者互动的交流格局,既利于提高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又利于读者需求的最大化满足,充分保护读者权益。

我馆不断增进与读者用户群的交流,深入了解读者的需要,加深服务主客体之间的感情。重视来自读者的各种意见,在平时的工作中,只要有读者投诉或者表示不满,就会以最快的速度找出原因,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读者提出的问题都能得到及时的、满意的答复。在图书馆大厅设立意见箱,广泛征求全校师生对图书馆服务的意见建议,倾听读者心声,接受读者的批评,化解或转达读者的投诉,解决读者的疑难,使读者对图书馆有全新认识。采用调查问卷等方式加强读者服务的反馈工作,分析总结服务中存在的问题,不断提高图书馆的服务质量。

阿根廷诗人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关于天赐的诗》中写道:“我心里一直在暗暗设想,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 服务是一种帮助,更是一份爱,让更多的心灵走进阅读的春天,让图书馆成为师生最向往的地方,成为每个读书人的天堂。

注释

① 吴涛.用科学发展观指导中国图书馆现代化.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6(1):27-28.

② 王彩霞.浅谈图书馆的开放式服务.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6(6):29-30.

③ 吴惠芳.浅谈中学图书馆服务现代化.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2005(1):15-16.

社区图书馆服务工作探析 篇3

一、社区图书馆的作用

(一) 培育社区先进文化, 促进社区和谐发展。

社区的和谐发展除了完备的物质设备与硬件条件外, 还有赖于文明和文化, 文化不仅是经济发展的驱动力, 而且还是社区及整个城市社会生活的大脑, 血脉与灵魂 (我们通过构建社区图书馆网络, 普及科学文化知识, 通过提供图书文献、网络服务、组织阅读、各类讲座、音像图片展览和引导健康休闲活动, 帮助社区居民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人生观和世界观, 引导居民通过劳动和社会许可的途径追求和实现自己的目标, 通过职业技能培训, 帮助下岗职工、社会闲散人员和进城务工人员进行劳动技能培训, 促进就业, 维护社会安定和谐。

(二) 发挥特色, 开展阵地服务。

社区图书馆藏不必求全求多, 除一般的图书信息外, 还要根据当地居民的特点、特色来收纳馆藏, 其他可以通过馆际互借、资源共享、代借代还, 达到用有限的经费获取更多的图书文献资源的目的, 来满足居民日常生活文化的需要。同时, 社区图书馆还应采用现代化的设备, 考虑老年人、残疾人、少年儿童等各类人群的特殊需要, 根据不同社区成员的构成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服务特色, 为居民营造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 吸引读者到图书馆里来。

(三) 拓展开发智能, 提供信息服务。

社区图书馆不仅可以通过自己丰富的馆藏信息资料和计算机网络提供一般知识信息, 还能根据民众的现实需要, 挖掘拓展信息开发职能, 收集整理各种有针对性、专业性、实用性信息, 如经济信息、时政信息、劳务技能培训和就业信息、社会生活信息等, 帮助人们利用信息解决工作及日常生活遇到的问题。此外, 社区图书馆还可以积极主动地把自身难以满足其需要的读者引荐给各联网图书馆, 实现信息互通、馆际互借, 利用这种服务为社区成员与社会公共服务机构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 使图书馆网络真正成为社区的信息服务中心。

二、社区图书馆服务的主要内容

(一) 普通服务。

社区图书馆普通服务就是指满足社区居民的一般需求, 主要是发挥一次文献信息传递的功能。如:通过开展借阅服务, 为社区居民获取社会文化信息、生活信息、各种实用信息等提供有利条件, 满足社区居民对一般文献信息的需求。

(二) 特殊服务。

社区图书馆还要满足社区居民的特殊需要, 集中人力、物力, 瞄准本地区服务对象, 有针对性地收集文献和开发文献资源, 主要是对文献信息进行深层开发后传递给读者, 满足他们对某一类专业文献信息的需求。如:为下岗工人提供经过分析整理后的就业信息和开展就业培训;为社区组织、企事业单位、政府机构等提供信息咨询和信息指导服务等。虽然社区图书馆的服务是公益性质, 不以创造经济效益为目标, 但特殊服务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 因此相应地需要取得一定的回报。当然, 这种回报可以有多种形式来实现, 如货币、实物及有关政策的支持等。

三、做好社区图书馆工作的新思路

(一) 树立新的住宅文化理念和平等服务观。

随着物质生活的日渐丰富, 越来越多的人的居住的理念与追求也在更新, 他们不再满足于只是一个能保障生存的安全封闭空间, 而是跃升到一个要强调事物归属, 体现个人价值并具有个性精神追求的层次上, 这就是住宅文化理念。房地产商要从住宅环境、房型设计、工程质量、配套功能、物业管理五大基本要素上塑造一个个性的住宅文化。在配套功能中, 要体现具有文化气息的住宅群落, 要具备齐全功能与设施, 这当然少不了社区图书馆。所以要争取社区图书馆的建设与服务纳入社区文化建设规划。“规划就是财富”, 如果各级政府及其领导能在制订社区各领域的所有发展规划的时候, 都能注意到图书馆发展的需要, 图书馆事业的建设与图书馆工作的开展就有了根本的保障。

(二) 统一规划, 合理布局。

领导重视, 政府支持, 统筹安排, 合理规划。社区图书馆建设是一项社会公益事业, 政府的支持是实现图书馆事业发展目标的根本保证。各级政府、领导要高度重视, 支持社区图书馆建设与发展, 要做到在政策、投入、管理上三到位。国内外许多城市发展社区图书馆的成功经验, 就是政府支持, 主管领导重视。要保证社区图书馆的持续发展, 需要政府、居区单位和居区居民共同努力, 并通过对社区要素的强化和社区运行机制的改造, 建立起良性循环的发展机制。当地政府应从政策上给予社区图书馆经费上的保证与支持, 加大政府行为力度。不仅要把社区图书馆建设纳入当地精神文明建设的议事日程, 而且把社区图书馆建设纳入城建配套设施之列。

(三) 统一、规范管理。

应建立统一组织的社区图书馆管理机制, 由省、市、区公共图书馆有选择性地办分馆, 以省、市、区公共图书馆为中心馆, 有选择性地建立若干隶属中心馆的社区图书馆 (分馆) , 分馆的行政、业务均由中心馆领导。在文献资源组织方面, 可以由图书馆负责实施文献的统一采购、统一编目。社区图书馆还能通过灵活的管理方式, 如图书馆与其他文化体育设施一起形成社区文化中心;图书馆要定期征求地域内读者的意见, 不断改进各项工作。

[注:本文为2014年度黑龙江省艺术科学规划立项课题《城市社区图书馆建设模式研究》 (项目编号:2014D010) 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 .张新宇.适应时代发展建立社区图书馆[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3.1

图书馆服务工作 篇4

[摘要]本文阐述了对构建和谐图书馆适时思路的理解,并对如何提高图书馆自身的服务水平提出了解决途径。

[关键词]图书馆 服务 和谐 思路

一、重视素质,增强技能

1.思想

要求图书馆员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热爱图书馆事业,树立“读者第一,服务至上”的服务宗旨。在平时工作中,认真学习和掌握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优秀先进人物为榜样 ,树立爱岗敬业意识、勤业意识、职业规范意识。用正确的理论武装自己、完善自己。充分发挥馆员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动性。

2.建立竞争机制

没有竞争,就没有生机和活力。竞争上岗就是废除以往任人唯亲、分配不公的旧模式,打破那种能上不能下的僵化的用人体制。建立竞争和激励机制,各岗位馆员采用聘任制,竞争上岗。根据各岗位特点和要求,制定出各自的考核内容和标准。推行岗位责任制实现目标管理.3.建立完善的培训制度

馆员的培训应有计划、有步骤、分层次,根据不同岗位需求和个人所学专业的不同,进行不同的培训。如,定期请专家学者来馆作专题讲座;注重馆内业务骨干的培训,经常给他们提供业务学习、参观、研讨的机会;制定培训计划,开展短期培训、岗位培训、馆员个人也应积极参加各种知识技能培训,不断更新知识结构,掌握现代技术,使自己成为复合型人才。

二、人本管理出效益

如何更优质地为读者服务,管理是保证。人本管理的核心是使人的潜能得到更大的发展,强调人是图书馆的主体,是实现图书馆事业发展和有效管理的关键,并主张对人实行理想激励、任务激励、目标激励、组织激励、情感激励、赞美激励、和物质激励把提高和发挥人的能力作为管理第一目标和主要激励手段。把人作为第一资源,人力资源作为图书馆多种资源之外的另一重要宝贵资源,其状况决定着图书馆今后的发展状况。

图书馆应特别重视馆员的科技知识水平和获取知识创新的能力,以满足图书馆知识管理的需要。另外,图书馆还应重视馆员们在不同阶段需求的多样性,运用权变管理方式来加强对不同馆员的管理。即对一部分人采用严格的硬性管理方式,依据规章、流程进行较严格的监督、控制、明确工作的数量与质量要求,对另一部分人采用较宽松的软性管理方式,让他们参与决策、协商,承担更多工作,以便发挥他们的管理才能,使组织目标与个人目标得以实现。

三、优质服务双满意

优质的服务可以激发读者的求知欲和满意度。图书馆的全部工作价值都要通过服务这个环节来实现。服务是一个与读者动态接触的交互过程。馆员在提供知识信息和检索服务的过程中,一方面是文化知识、检索技术的传授过程,另一方面是素质修养、服务质量的展示过程;一方面读者要求获得具有相当质量的文献信息,另一方面馆员要充分掌握更高的图书馆学、情报学专业技能。在这一动态交互过程中,馆员与读者的关系是相互教育与被教育、服务与被服务的特殊关系,其中,馆员起着主导作用,服务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读者对图书馆服务的评价。

因此,要求馆员必须建立起积极主动的信息服务模式,拓展信息服务范围。其中最基本的一点是,图书馆员必须具有强烈的信息意识和服务意识。因为只有具备强烈的信息意识,才能无论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对信息更为关注和敏感,这样才能积极主动地挖掘信息,搜集、整理、加工信息,并和自己所关心的问题、所要完成的任务联系起来。图书馆员只有具备足够的信息意识,才能使自己始终保持对信息的敏感性,才能及时抓住国内外科技发展的动态,迅速选定用户服务内容,在最短的时间内查找、整理、加工出有价值的、有针对性的信息,主动提供给用户。

四、和谐发展,创造氛围

1.营造和谐人文环境

马克思说过:“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营造一个良好的读书环境,应是图书馆人努力争取实现的理想。要实现这个理想,核心是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它体现在:构建馆领导之间的和谐,这是关键;构建馆领导与馆员之间的和谐,这是互动;构建馆员与馆员之间的和谐,这是保证;构建馆员与读者之间的和谐,这是基础;构建图书馆对外的和谐,这是友谊;构建馆藏发展与学科发展的和谐,这是效果。

2.构建和谐物理环境

构建和谐图书馆必须构建和谐发展的图书馆物理环境。集中体现在建筑格局、设施布局、室内装饰、景观绿化等方面。

图书馆在建筑布局上要简洁、明快、通顺、让读者能方便快捷地到达自己的目的地;在布局上根据不同阅览室的造访量,对图书馆的阅览功能分区进行明确的、科学的划分,将自习室、阅览室等读者常用空间安排在低层,最大限度地方便读者的信息查询和图书借阅;为满足读者的个性化需求,可设置不同规模的学术报告厅、学术讨论室、专用的文献检索课教室,根据不同读者的学习习惯和特别需求,可在图书馆内适当地设置供个人使用的个人学习研究和供多人使用的团体讨论室,以及带有文化娱乐性质的能促进读者沟通交流的咖啡吧或茶室等。馆外环境布局应突出绿色理念,可以采取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相融合。

3.构建和谐管理文化

构建和谐管理文化必须体现“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把人当作管理的核心对象,重视人的本体价值以及激发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形成知人善用的和谐氛围。图书馆管理中“以人为本”的“人”,既包括图书馆员,也包括读者。因此,图书馆以人为本的管理,既要强调“以读者为中心”的服务宗旨,又要树立“以馆员为本”的管理意识。“以读者为中心”,就是要树立“读者第一,服务至上”的观念,把方便读者、满足读者需要作为图书馆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以馆员为本”,就是要树立创新服务的观念,尊重、爱护馆员,充分调动和发挥馆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以求真务实的态度、科学严谨的方法,积极开展图书馆的各项工作,努力克服不和谐的因素,营造良好的氛围,从而实现和谐发展。

综上所述,在新时期,图书馆必须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加强自身建设。这就需要一支高素质的馆员团队,实行明智管理的领导模式,建立优质服务的机制,创建图书馆的和谐环境,以此来提升图书馆自身的服务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武继山.关于图书馆人本管理的思考[J].情报资料工作,2005.[2]王群,敬卿.以人为本,走创新发展之路[J].高校图书馆工作,2007.[3]王霞,段晋平.构建和谐图书馆[J].高校图书馆工作,2007.[4]石向实,刘晨.图书馆知识管理[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摘 要:高校图书馆是大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改革发展与建设的三大支柱之一,担负着为教学、科研服务的重要任务。本文简述了高校图书馆管理和图书馆管理创新的概念,针对当前图书馆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定的管理创新措施,以期使图书馆更好地发挥其教育和服务职能,为高校的教学科研提供更高质量的服务。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 管理创新 问题 措施。

高校的图书馆一直是高校师生获得文献信息的基本来源,是为教学和科学研究服务的学术性机构,是学校信息化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基地。高校图书馆馆藏总量和服务质量也一直被视为衡量大学办学水平和办学条件的重要指标之一。图书馆管理创新是提高高校图书馆服务质量、发展图书馆情报事业的保证。高校图书馆原有的一套管理模式已不能适应新世纪的运行特点,高校图书馆要更好地生存与发展就必须对传统的管理理念和方式进行改革,通过管理创新,建立一套新的管理运行机制,使其焕发无限生机,才能推动高校图书馆事业的全面发展。

一、高校图书馆管理和管理创新的概念。

1、高校图书馆管理是通过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方法,优化配置图书馆系统的各种资源(人力资源、财力资源、信息资源)以期完成图书馆为全校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服务并且使服务的提供者— 馆员亦获得一种高度的士气和成就感的活动。

2、高校管理创新是指管理者用新思想、新技术、新方法对企业现有资源的重新组合,以促进企管理系统综合效益不断提高的过程。运用先进的、科学的管理方法创新高校图书馆的管理,可以更好地体现现代高校图书馆为高校科研、教学充分服务的功能。

二、高校图书馆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1、封闭式的管理体制。在宏观上,缺乏一个统一的机构来对图书馆事业和工作进行管理协调,各系统图书馆习惯于各自为政的分散型管理形式,使得缺乏宏观规划、管理、调控的能力;在微观上,实行的却是严格的行政监控,图书馆缺乏必要的管理自主权,造成图书馆失去了管理的灵活性,继而束缚了图书馆管理创新的手脚,也压抑了图书馆管理创新的积极性,致使图书馆管理模式僵化。

2、图书馆基础业务工作重视不够。

我国长期以来对图书馆的投入严重不足,致使图书馆与发达国家差距较大,甚至还低于某些发展中国家。目前我国很多高校图书馆还停留在自动化和半自动化代替手工操作的水平上,根本谈不上网络化。

3、管理创新人才匮乏。在图书馆工作人员中知识结构、职称结构不尽合理。有相当一部分人员是靠关系走进图书馆的。学历层次低,工作只能简单应付,图书馆专业人员呈下降趋势。在信息服务中,缺乏信息、英语、计算机管理人才,更谈不上高层次创新服务。[论文网 LunWenNetCom]

三、高校图书馆管理创新的措施。

1、建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机制。在图书馆的各种服务活动中,应真正树立以读者为本的理念,使读者能够公平、公正、自由、方便地利用和获取各种文献信息,平等享受各种服务,真正体现“图书馆是所有人都可以利用的场所”

这一宗旨。建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机制,就是要以人为中心,强调通过建立完善有效的激励制度和竞争的机制,指导馆员对立全新的服务理念,以馆员价值的实现促进图书馆服务体系的落实。因此,高校图书馆在提供服务的过程中,就是要通过这种的服务理念,多想读者之所想,多为读者提供方便。

2、营造图书馆人才引进的外部环境。一方面要创造良好的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的外部大环境。高校图书馆作为高等院校的一个服务部门,它要实行的许多重大的策略和措施必然会受到学校相关部门的制约和影响,与学校相关部门进行沟通,争取学校对图书馆人事管理改革的支持。另一方面要争取学校加大对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资金投入,使他们明白对人力资源进行系统的开发管理,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素质和知识层次对高校图书馆事业发展的重要意义。只有营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才能为高校图书馆吸收高素质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础。

3、努力提高馆员的综合素质。图书馆管理迫切需要一大批职业道德品质好、情报意识强、专业技术硬、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和网络技术的专门人才,图书馆员必须具有德才兼备的良好素质。

因此,有计划地开展岗位培训,对馆员进行在职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全面提高馆员的综合素质,把学历教育、岗位培训、短期培训、学习考察 和学术交流等有机结合起来,使馆员的知识不断拓宽和更新,以适应现代图书信息服务网络化、自动化发展的需要。

总之,管理创新是图书馆一个永恒的课题,也是一个紧迫的课题。我国的图书馆正处于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型期,如何改善管理进行管理创新是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只有管理的创新,全面实施管理创新措施,高校图书馆才能适应社会环境的变化,才能不断增强应变能力和竞争力,才能实现自我改造、自我发展、自我更新和自我完善。

参考文献:

[1] 魏建功:《论信息化与图书馆管理创新》,《图书馆学刊》,2003年第1 期。

[2] 杨学泉:《图书馆管理创新》,《图书馆论坛》,2001 年第6 期。

浅析图书馆的基础服务工作 篇5

关键词:内部事务管理官员素质计算机网基础工作根本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特别是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传输技术的发展,给信息的传播注入了更加神秘、丰富和诱人的色彩,严重冲击着传播的信息业。尤其是图书馆业。图书馆目前正处在新旧交替时期,新生事物、新型技术稀信息如同那样铺天盖地势不可挡,使人应接不暇。图书馆面对这些纷纭复杂的势态应该如何来考虑和适应,对这些问题,我们有必要提出加以讨论。

一、内部事务的管理

对传统图书馆管理早已有比较坚定的理论基础和大量的实践经验。近年来随着信息高速公路建设的发展对图书馆的影响,以及一些高校在建设校园网方面对图书馆进行了投资和改造,使图书馆事业的发展跃上了新的台阶。新的图书馆理论与实践技术在论文和专著中层出不穷,因而对新技术的理解与接受比较快,有投入和改造的迫切愿望,但是正是由于这种优势的存在而淡化了内部事务的管理。

首先,是计算机技术问题.计算机技术是应用面非常广的一门学科,与图书馆学科的结合就将使传统的图书馆管理面临全面的改革。我们可以想象未来的图书馆将没有卡片目录,甚至可以没有书。

其次,鉴于计算机的技术原因以及今后的发展考虑和计算机检索的衔接问题,无论是题录还是索引,各馆都留有许多前人辛苦制作的供读者检索使用的各种卡片。有些在计算机或者计算机网络还没有完全进入的图书馆,卡片仍然给读者带来许多方便.即使在部分已经使用计算机的图书馆,卡片依然对计算机检索操作的不足起到了必要的补充作用,特别是在一些开架借阅的图书馆,对卡片目录使用率越来越低,就造成对现行卡片的困惑。

再则,在进行日常的管理和制度方面,如馆藏结构、采购策略、排架方法、剔旧和补救措施等方面,都与今后实现全计算机化的图书馆有所不同,计算机也不是万无一失的,设备、软件、网络系统甚至工作人员的操作失误都可能造成严重得馆藏资源流失。细问各馆究竟现存馆藏量确切有多少,恐怕很难有谁能脱口而出,至于那些读者到馆率、借阅率、拒借率的统计分析,以及那些对文献进行深层次的研究完全成了个人行为。

最后,是人员素质和责任心问题。任何单位都是由不同的文化人、不同兴趣嗜好、不同性格脾气的人组成.任何好的理论和方法都是由人来做的,图书馆也不例外.但是人员素质和责任心的不同结果却截然相反。许多事实证明素质与文化教育、与经济实力并不成正比关系,而高素质的养成却离不开文化水平的提高.文化教育如果不是注重在德育实践的环节上只能是提高只能水平,经济的强弱则与素质不着边际.而责任心与对工作的兴趣有密切联系.但是往往在许多情况下是压制兴趣来提高责任心的,这里就跟职业的选择和用人制度有关,而不的不进行强制性的措施。

只有培养和锻炼成高素质的人员才能产生对工作的责任心,才能有对读者满腔热忱的服务。

二、服务是基础工作的根本

对图书馆来说,服务是第一位的,为读者服务被视为图书馆工作的宗旨。按时开馆闭馆、热情服务、细致工作是最基本的工作常识和纪律规范,如果连这一点都做不到更谈不上加强基础工作,也就没有服务之上的思想。图书馆幽雅的读书环境和恬静的读书场所,以及越来越优良舒适的阅览室,应该使读者能够更好地读书,使馆内人员能够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但是正如人们所共识的那样:艰苦的环境造就拼搏的意志,舒适的环境只能养成懒惰的本性.近年来由于计算机步入图书馆与社备装配的完善也一起装进了图书馆,而这些良好的工作环境并没有激发工作人员更加勤奋工作、周到服务的热情,反而成了休息、聊天、偷闲的避风港。图书馆的工作是提高人们素质的服务性工作,官员本身首先应加强职业道德的培养和提高敬业精神。摆正为读者服务的位置,增强图书馆岗位的危机意识,把个人利益与服务业绩联系起来,而纪律就是严格地、不折不扣地执行制度。

图书馆员应该把服务防灾第一位,任何形式上的业务学习,知识的积累都是为了更好地开展服务工作.馆员并非人人都是才智过人,虽然整日守着成千上万册书刊却不可能有过什么伟大的抱负,他们把毕生的精力完全倾注到读者身上,每天面对着日常琐碎的事物,无出色的业绩,而每个人兢兢业业,认认真真地工作才能换得他人创造领先时代的科技成果.目前由于图书馆的地位越来越受到各级部门的重视,新观念、新技术、新设备的引入使工作人员急需更新知识,特别是那些工具性技术,如计算机和英语都需要达到较高的要求,但是即使这样的学习也应该放在业余时间,尤其是直接面对读者的岗位,着就是图书馆人人应面对的现实。

在今后的图书馆中读者与计算机的对话多了,与图书馆远的接触少了,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流,感情融合更少了,也许技术上的提高在一定时间内是主要的,在进行信息的加工和信息的集成,或者对某一组信息惊醒再创造等等都表现在对技术的掌握程度,但最终构成人与人之间的道德反映是潜在的、无形的最终将主导技术.社会主义倡导的是以共产主义道德理想和道德实践为主要内容的道德观,它强调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互补、献身、责任和义务,从而增强社会群体的凝聚力,来实现个人和社会的同意.全心全意为读者服务的思想就是应该在图书馆中倡导社会主义道德行为,它将与逐步提高图书馆员的素质,与繁荣市场,提高全民文化水平是密不可分的。

三、继续做好现有的基础工作

图书馆的基础工作涉及到各项工作的方方面面,它是一向日常的细致的和艰苦的工作,直接影响到读者服务、滋身发展、信息资源利用等诸多工作。只能加强而丝毫不能放松,特别是处在这样一来新旧交替时期。现行的基础工作做好了就能与广义的信息范畴如信息科学、信息产业、信息服务以及信息技术相衔接。

今后图书馆如何呢?以哪模式存在?都是讨论焦点问题.图书馆遍布全国各地、分属各个部门,不可能存在同意的建设模型.图书馆不能取代情报、出版、编辑部门提供的任何文献。图书馆业不可能取代计算机、通讯那样的信息传输技术,它只能是提供一个公共检索环境,提供本馆的馆藏文献和活信息。

nlc202309021129

根据当前读者需求和学校学科建设的需要选定专业文献,调整书刊采购种类的比例,也是非常重要的基础工作.由于计算机盛行与此相关的各种书刊种类繁多,也是目前文化市场最繁荣的一个领域,其内容繁多,版本翻新升级很快,但是就其质量来看图书内容重复,期刊文献类同则较为严重;新科学、新技术发展层出不穷如电子类、通信类的图书文献也为满足读者的需要日新月异,也同样出现上述现象。特别是近年来期刊新增数量逐年推出,有些新刊属公司推销产品而编辑;有些文摘式荟集众家之精粹的短文使读者意犹未尽;有些商用刊为吸引广告而刊载浮浅文章,空空如也不知要讲些什么或者言出国外云云。综合娱乐性刊物更有低品位内容,所有这些都要严把质量关,否则将误导读者尤其是青年学生读者,酿成大错。

开架阅览是服务体制对方便读者的开发和利用文献资源来讲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它使馆员与读者之间建立在相互信任,遵守某项已默认协议为基础的,但是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开架阅览后给书刊的乱架和丢失,迫损造成比以往更为严重的场景.这些在日常书刊管理中要进行排架和上架以提高书刊利用率,更要对出现的缺书少刊的现象进行因素分析,除了对排架法,进出阅览室及借阅室的方法和制度作些变动,对防范丢失和违规处罚办法进行强化外,更重要的是馆员对自己担负的那份工作尽心尽力,在发现缺少丢失书刊后应采取应急的补救措施,使无论在登到还是在流通环节上减少损失。

现有的在规定范围以内的基础工作是否都在逐项进行,是否都在认真去做?特别是一些比较软的一时对服务影响不大,明显暴露不出问题的工作往往是最容易忽视的,如近年来从书库划分、馆藏清点、馆藏体系与结构、文献排架、藏书剔除、参考咨询、情报研究、捐赠与征集等,虽然在论文的研究与总结中都时常出现,但是再好的理论都需要在实际工作中进行实践,正是由于许多不起眼的工作没有人做,或者做得很少,或者不能长期坚持下去所以才提出来,以引起更多的关注。

在图书馆,无论是对人还是对文献的管理,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其自身的发展和作用的发挥都离不开科学的方法和手段,对于管理上的任何形式、任何层次的忽视,都将造成劳动生产力和精神财富资源的浪费和破坏,任何理论论断的正确性都是相对于一定的界域而言的,即使对上述所提出的新概念也不例外,只有把它们放在一个恰当的位置上,才不至于对这些论断产生误解。

图书馆的基础工作是面向读者服务的根本性工作,同样也是一项日常的、细致的、艰苦的工作,它直接影响服务质量的优劣,信息资源的充分利用以及功能能否正常运转,所以必须加以足够的重视。

参考文献:

[1]易平.公共物品理论与图书馆服务[J].图书馆建设,2000.

[2]黄晓曼.图书馆核心价值的探索和意义[J]图书与情报,2005.

[3]白君礼.图书馆权利中的几个基本问题浅谈[J]图书情报工作,2006.

[4]彭玲玲,白新红.读者至上服务第一[J]东北师范大学,2006.

浅谈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 篇6

图书馆具有社会教育和社会文化传递职能, 读者服务工作是图书馆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是衡量图书馆工作优劣的重要尺度, 也是衡量广大读者对图书馆服务工作是否满意的标准。研究读者心理学, 包括读者态度、读者心理行为、馆员与读者之间的心理关系、影响图书馆读者心理的因素等, 其目的就在于掌握公共图书馆读者的心理规律, 提高读者服务工作的科学性。

做好读者服务工作, 是图书馆员工作的基础

读者服务工作是图书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图书馆文献的建设利用与开发无不围绕读者工作来进行的, 读者服务工作是沟通图书馆与读者之间的纽带, 是图书馆全部工作的目的和归宿。通过研究读者心理学, 给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带来了新的变革, 最大程度地满足读者需求, 让图书馆的各项资源充分发挥其作用, 转变服务理念, 运用现代化的手段也已成为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重要课题。读者对图书馆服务的衡量尺度主要体现于服务质量, 而服务质量的体现往往是多方面的, 也是具体细微的。如何准确把握读者阅读需求, 更好地做好读者服务工作, 就必须先做好读者心理研究。

读者心理学在读者服务工作中的作用

一、研究读者阅读心理是作好读者服务工作的前提

读者的阅读和选择是多层次的, 不同的读者有不同的需求。分析读者的阅读心理, 是为了更好地为读者服务。对公共图书馆各种读者类型的心理动态研究、分析和掌握, 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内容, 也是作好读者服务工作的前提。读者阅读心理状态大致有以下几种类型:

1. 学习研究心理

这些读者来图书馆是想获得一些新的知识, 扩大自己的视野, 阅读的兴趣主要偏重于文学名著、哲学、史学、经济法律等知识量大、可读性强的图书。这就要求工作人员细心地了解他们的研究方向和进展情况, 从而对馆藏资料认真筛选, 切实提供有研究价值的科学文献资料, 为他们更好的服务。

2. 便捷省时心理

方便、实用的文献信息是读者对文献需求的一个主要心理。这类读者来馆一般都有明确的阅读动机, 他们为充实某些知识或带着某个问题而来, 阅读的目的性很强, 在利用文献信息时, 总是倾向于选择手续简便容易获取的资料源。往往会到他们最熟悉, 认为最方便的地方查找, 如电子阅览室、新书陈列架等。针对这种情况, 就要求图书馆能不断改进读者服务工作, 加强藏书建设和管理, 实现检索方式现代化, 提高工作效率, 节省读者时间。

3. 娱乐休闲心理

这类读者无明确的阅读目标, 在工作、学习之余, 为了调剂精神生活, 到图书馆来放松一下, 随意浏览阅读。由于读者的文化程度、欣赏角度不同, 出于个人业余爱好, 阅读自己喜欢的书刊。有的欣赏名人传记、有的欣赏艺术历史地理类图书, 在得到享受的同时, 获取更多的知识, 调节紧张的情绪。图书馆工作人员要了解他们的心理, 为他们提供丰富的、高品位、高质量的文献资料。

二、研究读者阅读心理有利于提高馆藏文献的利用率、有利于优化馆藏文献结构

图书馆的藏书利用是图书馆工作的重点, 藏书的利用情况是图书馆工作的直接成果和表现形式, 图书的呆滞率越低, 藏书的利用率就越高, 读者服务工作的原则就是“为人找书, 为书找人”, 即为读者找到合适的图书, 为图书找到适合的读者。研究读者心理需求就是在馆藏文献信息与读者之间架起一座桥梁, 最大限度地开发利用馆藏资源, 变“死书”为“活书”, 使馆藏文献信息都拥有读者, 使每个读者都获得自己需要的文献信息, 提高馆藏文献的利用率。

图书馆的藏书就是为了读者广为利用, 即藏以致用。笔者认为, 让图书馆服务质量的好坏与读者利用图书馆文献信息的心理需求的吻合程度应成正比。因此, 从图书馆藏书角度来看, 在文献的数量上、质量上、文种上和等级上与读者心理需求相吻合才是图书馆最佳藏书结构。只有研究和掌握了读者对文献信息的心理需求, 采访人员在采访过程中才能想读者之所想, 根据读者的职业、文化层次和特殊读者 (科研人员) 的课题研究需求, 采购最新的文献资料及情报信息, 满足不同层次读者的心理需求。

掌握读者阅读心理, 做好读者服务工作

一、加强职业道德修养, 提高自身素质

创新服务是图书馆事业发展的重要动力。图书馆的工作人员不仅要在思想观念上创新, 在读者服务上更要创新, 这就要求图书馆的工作人员不仅要了解熟悉读者, 分析并掌握各类读者的不同阅读心理、阅读需求和阅读趋向, 而且还要有良好的服务态度, 对读者要热心、耐心, 做到有问必答、百问不厌。如果读者热情相求, 而工作人员却冷眼相对, 就会对读者服务工作产生消极影响。如果对读者要求置之不理, 或者为一件小事而与读者发生口角, 甚至对读者进行人格侮辱, 就可能造成极坏的影响, 严重损害图书馆的形象。因此, 图书馆工作人员要以真诚和谐的言谈举止勾通读者的思想感情, 用自己良好的形象影响和感染读者。图书馆工作人员的素质、服务态度及服务质量直接影响着图书馆的形象。为此, 图书馆工作人员应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加强职业道德修养, 不断完善服务手段。

二、营造优美的阅读环境

让读者在图书馆能轻松、愉快地阅读学习, 必须营造一个令读者愉快的心理环境, 包括外部环境和人文环境。图书馆是一个公众活动的场所, 要保证环境优美、整洁有序、舒适方便和宽敞明亮, 使图书馆成为读者专心读书、阅览文献的最佳场所。让读者身心愉悦, 提高阅读学习效率。所谓人文环境就是图书馆工作人员要树立“以人为本”、“读者至上”, 尊重读者信息需求, 平等对待每位读者的观念, 要将这种观念付诸实际行动, 为读者营造一种人文关怀的氛围。

三、做好读者服务工作, 提高服务质量

图书馆工作人员要想主动做好读者导读工作, 就要有步骤、有系统地开展不同层次、不同形式的导读服务, 使读者能够在浩瀚的书海中迅速准确地查阅所需文献, 必须对馆藏文献分类、检索工具、排架等做到心中有数。各部门工作人员必须熟悉本部门所在岗位的图书馆业务知识, 熟悉信息技术, 具有较强的信息操作能力和技术水平, 在解难释疑中才能令读者满意。做好读者服务工作, 还必须了解读者, 研究分析读者阅读心理, 掌握不同类型读者的阅读需要, 才能有目的、有效地为读者提供服务。做到主动的、高效地为读者服务, 要求工作人员必须具备较高的专业水平和文化修养。因此, 图书馆工作人员要不断学习, 使知识和技能不断得到更新、拓宽和提高, 学习和掌握现代科学技术, 提高图书馆的服务质量。

网络环境下读者服务工作的多元化

公共图书馆的服务是以大众为主体, 其宗旨是不仅要成为各类知识的教育基地, 更重要的是成为人们观察世界, 了解世界, 汲取人类杰出成果的信息中间站。社会对信息的需求和信息对社会的作用日益多样化和复杂化, 多媒体、计算机及网络技术在图书馆中应用, 使图书馆的信息服务手段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不断变化和更新。在网络环境下, 电子信息服务成为读者的迫切要求。网络化使不具备信息技术的读者感到纷繁复杂, 不知所措。图书馆就有义务通过电子信息服务这一方式, 对读者进行指导和帮助, 普及网上知识、电子检索方式、远程登录等基本操作技能。因此也就要求图书馆要大力加强在职培训, 使馆员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技能, 更好地为读者提供服务。

图书馆的读者服务工作还要实现主动服务, 走出图书馆, 送书下乡、进社区、开设阅读站等多元化服务。

图书馆延伸服务工作实践探讨 篇7

一、建立总、分馆制, 促进图书馆服务体系的合理布局

公共图书馆实行总、分馆制, 一般以本地区市馆为总馆, 在远离总馆又没有或图书馆太小的城区逐步建设骨干中心分馆, 在人口密集、文化生活需求旺盛的街区建立若干较为成型的社区分馆, 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分阶段整合区馆, 形成布局合理、方便读者的图书馆服务网络体系。如我单位新馆于2003年1月正式开馆, 由于新馆不在繁华地区, 读者到馆率低, 为了更好地发挥社会教育职能, 利用好馆藏文献, 向更多的人提供服务, 在我市最偏僻人口密集的兴安区、东山区成立两家社区图书馆, 两区提供馆舍、专职人员, 我馆负责提供图书, 并对人员进行专门业务培训, 目前已经接待读者7 000余人, 越来越多的社区居民在家门口就能阅读到自己喜欢的书刊, 更多地享受到社区图书馆辐射带来的便利阅读和公平阅读。

二、扶持农村科学普及, 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

目前, 我国农村文化事业的整体基础仍然比较薄弱, 文化设施和服务能力远远不能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需要,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践中, 农民学知识、用知识的意识进一步增强, 对农业致富、农业普及知识需求较大。针对农村经济的发展现状, 我馆在基础条件好的村子建立了两家农村图书室, 辅导人员定期了解阅读情况, 并根据农民的实际需求, 聘请了农业、医疗专家, 精心编制了适应农业新技术、农民文化新需求的标准书目, 重点提供农业科技、农业经济、农民综合教育、农村科普读物、农村青少年读物、新农民生活、法律知识与农民维权、农民转型培训等类书籍, 及时帮助农民找到所需的科技知识。与此同时, 定期更换流动图书, 开展读书竞赛、书法比赛、科技讲座、技能培训、读书致富成果展等活动, 激发农民读书积极性, 为培育新型农民和新农村建设提供强大智力支持。

三、积极开展讲座, 树立品牌意识, 营造文化氛围

图书馆讲座作为图书馆服务的核心业务之一, 越来越受到文化界与全社会的重视。近年来, 图书馆的讲座活动蓬勃发展, 成为图书馆业务拓展的一大亮点。如国家图书馆的“文津讲坛”、上海图书馆的“上图讲座”、深圳南山图书馆的“博士论坛”等都各具特色, 成为一道有品位的文化大餐。目前, 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资源建设中, 图书馆讲座已成为重要内容, 是最受广大市民喜爱的内容之一, 这些讲座主讲人都是一些国内著名的专家学者, 其深入浅出地讲授他们毕生研究的精华, 在受到广大读者普遍欢迎的同时, 也弥补了基层图书馆讲座资源匮乏的现状, 成为基层图书馆进行知识传播的重要手段。另外, 可以充分利用国家共享工程中心不定期捐赠的光盘, 如我馆利用每周五上午固定时间播放国家共享工程中心捐赠的京剧音配像, 吸引了大批京剧爱好者, 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关注, 形成独具特色的文化传播阵地。

四、关注弱势群体, 体现以人为本精神

公共图书馆应不分年龄、种族、性别、宗教、国籍、语言、社会地位, 向所有的人提供平等服务。公共图书馆有责任关注弱势群体, 向他们提供特殊服务。近年来, 我馆根据工作实际, 制定延伸服务工作目标, 让图书馆走进千家万户, 开展了图书进军营、图书进校园、图书进监狱等系列活动, 充分体现了公共图书馆是大众实现终身学习、终身教育的课堂。由于我市农民工较多, 业余文化生活贫乏, 我馆与市总工会联合为我市农民工免费办理图书阅览卡;针对矿工需求, 专门为其订阅期刊, 购买所需书籍, 及时上门服务, 并为他们办理图书借阅证, 让更多的矿工走进图书馆、利用图书馆。

五、开展丰富多彩活动, 宣传公共图书馆的社会功能和服务理念

公共图书馆应充分挖掘自身优势, 努力开发馆藏资源, 不断改善服务条件和设施, 延伸服务领域, 拓展服务功能, 传承人类文明, 坚持开展丰富多彩的读者活动, 吸引读者走进图书馆、了解图书馆、认识图书馆, 扩大图书馆的社会知名度。如我馆开展的读者活动已从单一走向系列宣传活动、向纵深方向发展。为更好地发挥图书馆文化阵地和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基地的作用, 与新一二校联合举办了“五个一”主题文化活动, 即“读一本好书、唱一首好歌、观看一部爱国主义教育影片、参观一次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写一篇好作文”。活动历时一个月, 近2 000人参与, 500余名青少年每人阅读了一本科普知识、爱国主义教育图书;演唱80余首优秀歌曲;组织学生代表180余人观看了爱国主义教育影片《百色起义》;参观了“鹤岗市历史文物展”、“古生物化石展”和“秦始皇兵马俑展”;组织撰写作文300余篇, 其中有10篇优秀作文获奖, 并对获得“五个一青少年”称号的青少年颁发奖品和证书。为了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 创建学习型社会, 为了使新春佳节期间的图书馆洋溢着喜悦祥和的氛围, 令到馆读者充分享受到宾至如归的感觉, 举办了“迎新春读书赠贺卡活动”, 吸引了更多的读者到馆阅读, 利用图书馆的资源, 使读者意识到图书馆不失为假期休闲的一个良好去处。与鹤岗市总工会困难职工帮扶中心联合举办“鹤岗是咱家, 关爱农民工系列活动”, 为农民工发放免费阅览卡, 方便其利用图书馆文献资源, 补充知识, 为构建和谐鹤岗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智力支持。为更好地发挥图书馆社会教育职能, 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 与高校联合举办“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演讲大赛”,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弘扬社会主旋律。

参考文献

[1].王菁菁.对公共图书馆服务创新的探索.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7.5

浅谈图书馆的服务工作 篇8

一、树立“以读者为本”的服务意识

1. 协调信息资源与读者需求

进入信息社会以来, 图书馆的馆藏不再仅仅局限于书刊, 视听资料、电子出版物、数据库和网络信息资源也纷纷作为一种馆藏入住图书馆, 因而图书馆赖以服务的基础不断扩大, 不断丰富, 与此同时也增加了人们查找自己所需资料的时间, 人们渴望从图书馆获得更多样化、更高质量的服务以满足自己的信息需求, 因此图书馆服务的内容便由传统文献服务转变为现代信息服务。图书馆的主体是读者, 而不是书。读者的需求是图书馆事业存在和发展的客观前提, 没有读者的需求, 就没有图书馆的事业, 为读者服务是图书馆永恒的主题。在图书馆中, 读者是图书馆的真正“消费者”, “以人为本”第一要义就是以读者为本, 必须明确图书馆管理流程的每一个环节都围绕着“人”而展开, 急读者之所急, 想读者之所想, 设身处地为读者着想, 更多地体现“人文关怀”。所谓“人文关怀”, 就是要在图书馆中营造人文氛围, 倾注人文情素, 弘扬人文精神, 具体而言, 就是要了解读者、尊重读者、爱护读者, 以满足读者需求为己任, 对读者坦诚相助, 体现在具体的工作中, 诸如图书馆网点布局, 开放时间和开放程度上照顾读者的需求, 为读者营造更为人性化的阅读环境, 为读者提供多样化的更为人性化的服务等。

2. 构建馆员与读者的友好交流

图书馆不仅仅是提供研究和阅读的地方, 也应是馆员之问, 师生之间, 馆员与师生之间思想沟通和心灵交流的地方。单从服务环境来讲图书馆员的服务态度, 行为, 语言等对读者的阅读心理有很大的影响。鼓励馆员主动为读者提供非制度规定的服务, 同时也鼓励读者把对馆员的看法与感受充分表达出来。这样, 馆员的敬业能得到读者的称道和同事的尊重, 读者的借阅过程能得到热忱服务。

列宁曾说过:”图书馆员是图书馆的灵魂”。馆员是图书馆服务工作的主体, 作为信息资源与用户之间的桥梁与纽带, 馆员在图书馆工作中扮演着主角。广大图书馆员作为文献信息的加工整理者和传递者, 是知识信息与读者间传递的桥梁纽带, 是图书馆内部发展的动力, 是图书馆生存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他们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该馆的服务质量。一个馆员的水平, 是看他能否帮助用户建立起通向信息资源的桥梁。无数事实说明, 无论是图书馆的信息采集、分类、加工等业务工作, 还是面向用户的流通阅览与参考咨询工作, 在同样条件与环境下, 由于馆员个人素质与能力的不同, 在工作效果上就会产生很大的差异。为了更好地向用户提供优质的服务, 必须树立“以馆员为中心”的现代图书馆管理理念。

二、弘扬图书馆精神, 提高服务水平

1. 弘扬图书馆精神, 树立服务意识

图书馆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机构, 为高校的发展提供资源保证, 是学校评估的重要指标。高校图书馆员与读者既是师生关系, 又是服务与被服务关系。图书馆员的精神状态和服务水平在很大程度上, 代表的就是图书馆的精神面貌、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 所以高校图书馆员必须具有服务精神, 使命感、爱馆心、正确性、责任感、信赖性、诚实性、适应性以及创新性等优秀品性。图书馆员在每天与读者的接触交往中, 通过自己的语言和行为, 往往会给读者留下最直观的印象。在这个特定的场所, 图书馆工作人员要不断提高自身的资质水平, 包括提高知识、技能、品德修养等水平, 图书馆精神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通过图书馆员的主动服务, 积极地体现双方在借阅过程中的互动、共鸣的过程, 良好的处理馆员与读者之间的关系, 促进双方的和谐交流, 能够使又方在认知、情感、意志、人格等多方面相互影响, 进而促进高校图书馆形成良好和谐的学习和人际氛围。

2. 利用新技术, 创新服务模式

图书馆知识信息传递方式主要以“文献传递”为主, 这种方式越来越不适应形势发展和读者需求。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 在知识信息领域多学科交叉渗透, 信息海量增加, 各种信息混杂现象严重, 对信息选择难度加大。再者, 现代读者对知识信息的需求, 向深度和广度再延伸, 有时对知识信息的需求要精确到一个知识单元, 甚至是知识点。有时对某个知识信息需求会扩展到同类所有信息。知识信息内的复合性和读者用户对信息要求的综合性, 迫切要求图书馆实现“文献传递”向“知识传递”的转变。“知识传递”是图书馆工作人员根据读者用户的需求, 利用馆内外知识资源, 担负起信息甄别、筛选、整理、传播的责任, 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 积极开展读者需求研究、跟踪服务、定题报道等一体化的动态读者服务, 建立智能信息检索系统, 专业信息资源导航、开发信息服务系统的个人化处理功能等, 从而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的信息需求。

三、提升人的精神境界是图书馆人本管理的重要目标

1. 在现代图书馆管理活动中, 想方设法创造条件, 保持管理

中绝大多数人良好的精神状态, 确立高尚的精神境界是现代管理的重要实践目标。管理效率的高低, 成效的大小, 同人的主观动机、思想状况、精神境界等, 都呈现出直接的正比关系。

2. 应引导图书馆工作人员适当提高物质需求, 通过物质形式

调动起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与工作热情, 使其觉得自己劳动的价值被承认, 被彰扬。但是更为重要的是应以精神激励为主。

3. 我们今天的图书馆现代化事业, 需要全体工作人员的主人

翁责任感和积极参与, 需要人们具有健全的心理、高尚的情操、真诚的态度和无私的奉献等等

图书馆是一个知识创新, 知识传播和知识应用的融合系统, 在知识经济时代处于优先发展的地位。因此, 图书馆必须树立一种创新的理念, 建立一套有力的创新制度。此外, 还要提高馆员的文化素质, 使馆员由依赖变为主动, 充分发挥他们的集体创造力, 才能适应知识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摘要:“以人为本”“人本主义”理念的提出, 要求图书管理人员也必须“以读者为本”, 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只有不断提高图书管理人员的自身素质, 转变服务理念, 加强服务意识, 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水平, 接受继续教育, 才能更好地适应新时期图书管理的需要, 从而做到更好地服务于读者——广大师生。

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思考 篇9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读者,人文精神,个性化服务

21世纪的图书馆正向着信息化、网络化发展, 信息社会对图书馆读者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图书馆面临着各种机遇和挑战, 如何变被动型服务为主动型服务, 是图书馆服务工作一重要难题, 因此, 如何做好读者服务工作, 尤其是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 是新时期高校图书馆不断探寻和解决的问题。

1 高校图书馆服务存在的问题

(一) 观念落后

读者服务较差的现状就是图书馆及工作人员思想观念落后。有些高校把图书馆当成藏书楼, 注重珍藏文献而不注重文献的利用, 很多珍贵的文献不提供或提供限制性服务。高校图书馆馆员大多持有“开好门”、“管好书”和“不求有功, 但求无过”等思想。服务态度差, 工作不积极, 不认真, 缺乏主动服务的精神, 不能很好地满足读者需求, 导致大量读者流失。

(二) 文献资源利用率不高

文献资源分散, 利用率低, 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许多高校图书馆藏书种类不多, 复本量少, 因此, 文献分布较分散; (2) 有些高校分开后, 图书馆资源没有很好地整合, 文献资源分布不合理, 给读者查阅带来许多不便; (3) 图书馆藏书知识老化, 内容过时, 采购图书缺乏合理的选择; (4) 读者的信息检索能力差, 图书馆咨询服务跟不上; (5) 图书馆对本馆的宣传力度不够, 许多读者不知道图书馆的资源, 导致大量资源闲置。

(三) 个性化服务不到位

读者的信息需求量多元化、综合化、随着网络的发展, 图书馆的中介作用日益削弱, 读者不满足图书馆提供简单的书刊传递工作, 而是需要图书馆员在众多的条件下, 为其进行综合性、专业性的检索, 需要馆员为其提供经过检索、挖掘、整理的专业信息, 许多高校图书馆还停留在“借借还还”的服务方式, 针对读者的个性化需求的服务还没有真正开展。

(四) 读者与馆员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

读者与馆员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 影响高校图书馆的服务质量, 其主要表现在: (1) 读者与馆员缺少有效的沟通, 馆员与读者之间冲突时常发生; (2) 高校图书馆在文献建设中, 没有和读者进行有效地沟通, 读者的需求不能及时地反馈到图书馆采编部, 造成读者需求资源短缺, 好多资源不被利用。

2 对改进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的几点想法

(一) 加强读者教育及阅读指导工作

读者教育及阅读指导是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重要环节, 其目的在于提高读者文献利用能力, 内容主要包括: (1) 做好图书馆宣传及新生入学工作, 使读者了解图书馆和熟悉图书馆的资源, 馆藏位置, 检索技术, 检索方法和图书馆规章制度, 使读者尽快认识图书馆, 进而更好地利用图书馆。 (2) 开设文献信息检索课, 举办各种读者培训讲座, 使读者掌握信息技术, 以最快的速度查找到自己所需的资源, 有效地利用图书馆。 (3) 强化阅读指导, 其内容、形式应多种多样, 又相互联系。丰富的图书文献资源是高校图书馆赖以开展工作的基石, 时代已发展到信息社会, 大学生仅仅从课堂上、教材里获取知识, 已远远不能适应社会发展需求, 利用业余时间到信息量大的图书馆获取知识。因此, 图书馆首先应利用自身有利条件, 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广泛的导读工作, 提高读者的阅读能力, 培养读者的阅读兴趣, 如举办讲座, 开展书评活动等。随时根据大学生读者的阅读倾向对他们进行阅读指导, 帮助学生迅速锁定阅读目标, 最大限度地缩短文献与读者阅读需求之间的差距。

(二) 提高馆员自身素质及服务质量

阮冈纳赞说过“不管图书馆坐落在什么地方, 开馆时间和设备怎样, 也不管图书馆的方法怎样, 一个图书馆的成败的关键因素在于图书馆工作者”, 馆员素质直接影响读者服务质量和水平, 只有不断提高馆员自身的综合素质, 才能更好地为读者服务。首先, 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其次, 要具有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再次, 要有精深的专业知识和娴熟的专业技能。

(三) 创建专业化队伍, 加强个性化服务

作为满足用户需求的主体, 尤其是作为信息导航和提供者, 专业化是图书馆的发展方向, 图书馆的发展表明, 学科馆员成为网络时代的新宠, 我国清华大学图书馆开创了学科馆员制度的先河。在具体实施中, 图书馆派专人与某一个系或学科专业作为对口单位建立联系, 在院系, 学科专业与图书馆之间架起一座桥梁, 互相沟通, 为用户主动地有针对性地提供文献信息服务, 起信息联络、资源组织, 传递导航的作用。

对于高校读者而言, 由于读者的知识结构和层次的复杂及多样性, 要求高校图书馆必须根据读者的知识需求差异, 提供定时定量服务, 让读者能够根据自己的喜好和要求去选择组配, 从而保证一对一地提供读者特定的知识需求, 真正实现读者要求什么, 图书馆提供什么的主动服务模式。在网络信息环境下, 采用个性化定制服务也是高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中, 满足读者需求的有效途径。而对信息繁多, 复杂及搜索引擎欠缺等情况, 读者在获取知识中往往费时费力, 甚至束手无策, 个性化信息服务能定制所需信息, 同时也可节约查阅资料的时间, 从而能够集中精力投入到知识的集成、智能及创建中。

(四) 发挥博客功效, 加强与读者互动

高校图书馆有了博客这一平台以后, 作为图书馆学术界各项活动和事件的亲历者都可以提供比传统新闻媒体更好的, 更接近真实的, 基于自身体验和观察的第一手资料, 使得图书馆学界各种信息能够得到更为有效的传递的交流, 而图书馆业内发生的各种事情也能在网上得到迅速传播。图书馆一方面可以通过服务博客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使用图书馆服务, 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创建参考咨询博客, 信息导航博客和读者意见博客等加强与读者的交流与互动。

(五) 完善管理制度, 创造人性化环境

在高校图书馆管理工作中, 规章制度的建设至关重要, 只有有了完善的规章制度, 才能使各项工作有章可循, 有法可依。在工作中, 我们要注意不断完善规章制度, 确保图书期刊的有序流通, 当然这些制度应以方便读者, 提高图书期刊利用率为出发点, 以满足教学科研需要为目的, 在不影响他人的条件下, 具体情况具体对待。如按规定最新期刊一律不准外借, 但如果有教师备课急用, 也可在星期天借走, 星期一归还, 在执行过程中, 既讲原则性, 又讲一定的灵活性, 只有建立这种严而不乱, 宽而不乱, 有序流通的管理制度, 才能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 才能更好地发挥图书馆教育和学术研究的双重作用。

有了完善的管理制度, 高校图书馆还应该不断地改善环境, 高校图书馆良好的学习环境可以增强学生的求知欲, 提高他们的读书效率, 与此同时营造细致入微的人性化图书馆环境, 还可以作为一种审美的对象, 这些对象包括建巢形式, 内部布局, 家具摆设和标识, 装饰等诸多方面。现如今很多高校图书馆建设新馆舍, 应用现代化的建筑理念, 处处体现方便读者的思想, 例如:采用大开间, 广采光, 设多功能区, 为读者提供典雅舒适的阅览环境。

就服务环境而言, 图书馆员的言谈举止、态度行为等因素都会对师生心里产生很大的影响。如图书馆员工工作态度热情, 服务耐心周到, 言谈举止亲切, 师生们就会产生愉悦的心理感受, 也无形中提高了馆员的工作效率和读者的满意度。

(六) 构建人文精神的服务理念

人文精神就是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 在“爱护人、尊重人、理解人”的同时, 还具有“依靠人、满足人、发展人”的内涵。

由于图书馆服务宗旨就是以人为本, “一切为了读者”, “为了一切读者”, 所以图书馆人文精神不仅是当代图书馆自身和谐化和人性化服务的核心, 也是自身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条件, 其人文精神的内涵也不单指人文文化和规范, 而更重要的是在于图书馆内在的理想信念, 价值观念的确立。对于当代高校图书馆人来说, 重视人文精神发扬和实践极为重要, 它直接关系到培养高尚道德情操, 规范自己的言谈举止, 坚定自己的敬业信念, 提高自己在人性化服务中的创新能力, 高校图书馆人必须懂得自己从事的读者工作不单单是传承文明, 美化心灵, 启发民智, 而是亲身向社会提供均等服务的机会, 是参与建设和谐文化, 和谐社会的实践活动, 从而提高服务于读者的责任感和自豪感。而高校图书馆人应具备的敬业精神也不是与生俱来的, 只有在工作实践中产生, 因此, 高校图书馆不仅要做好各类型信息资源建设和读者服务的工作, 还应发扬图书馆的人文精神。如果只一味注重现代技术手段的应用, 而忽略了图书馆人的人文关怀, 可能无法让读者感到满意, 也不能促进高等教育理念的实现, 为读者提供优质服务成为空谈。

(七) 科学馆藏文献结构比例, 实现资源共享

文献信息资源是图书馆对外服务的物质基础, 馆藏文献资源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为读者服务的质量, 任何一个部门, 信息中心都不可能在有限的人力、馆舍、经费的情况下, 把所有的信息采集齐全, 加工整理并迅速传递, 如何建设一个合理的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体系, 是图书馆做好读者服务工作的重要环节。这要求我们正确处理各种馆藏文献信息之间的结构比例关系, 全面均衡地提供文献信息, 构建一个合理的文献信息体系, 要求我们进行详尽而科学的调查研究, 弄清楚各方面的文献信息要求是什么?然后, 根据读者多少, 专业设置的多少, 文献需求的不同特点等, 制定出一个经费分配标准, 拿出一个相对科学而完善的方案和采购计划, 构建一个科学合理的图书馆馆藏文献信息资源体系, 为多方面的读者提供全面、均衡、和谐的文献信息服务。同时应加强各大学图书馆的联合采购, 建立相应联合采购服务机购, 尽量避免重复, 实现资源共享, 发挥文献的最大效应。

参考文献

[1]杨延铮.高校图书馆人文精神刍议.[J].高校图书馆工作, 2007, (6) .

[2]李学民.拓展图书馆工作读者服务新领域[J].图书馆论坛, 2000, (3) .

[3]陈晓林.适应个性化服务的大学图书馆管理模式创新[J].四川图书馆学报, 2007, (4) .

[4]郭玉玲.新时期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初探[J].高校图书情报论坛, 2005, (2) .

如何做好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 篇10

关键词:图书馆;读者服务;现念变单;工作途径

中图分类号:G2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8136(2010)15-0115-03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和教育科技的迅速发展,作为传统文献服务机构的图书馆。其职能和社会功能正在受到新技术发展所带来的挑战,特别是图书馆的读者服务工作,也面临着新形势的冲击和挑战。图书馆作为人类知识的宝库,作为获取、检索、传播知识的重要场所,在现实生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重要性已被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所认同。图书馆是现代社会信息交流与传播的重要阵地,是吸取和利用知识的重要场所。

1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概念

图书馆是信息收集、贮藏和传播的中心,是所有求知者学习知识、优化知识结构、弥补知识不足的地方。图书馆的基本职能就是为广大求知者、读者服务。所谓读者服务工作,是读者工作中的核心,是图书馆直接满足读者文献、情报需求的各种活动。半个多世纪前,印度著名图书馆学家阮冈纳赞提出了(图书馆学五定律),即“书是为了用的;每个读者有其书;每本书有其读者;节省读者的时间;图书馆是一个生长的有机体”。这一论断。从本质上揭示了图书馆工作和发展中的两个核心问题:一是图书馆工作的基本法则——图书馆必须坚持读者第一,服务至上。贯彻全心全意为读者服务的宗旨;二是图书馆发展的重要规律——图书馆必须适应社会的发展和需求,不断审时定位,调整自我。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图书馆工作将由以收藏为主转变为以服务为主,服务的重点也将由传统图书馆以文献借阅为主的服务方式所体现的“物的传递”转变为图书馆对读者进行知识援助和信息素养培训所体现的“知识的传递”。

2 图书馆读者服务存在的问题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数字图书馆的兴起,图书馆事业正面临着全新的机遇和严峻的挑战。图书馆要适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实现传统服务与现代服务、自身价值与社会效益的有机结合,就必须积极研究和探索图书馆的产业化发展,当前图书馆读者服务存在以下问题:

2.1 缺乏科技服务手段

在当今信息时代,许多行业都运用了电脑管理,开展电脑数据查询业务,而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县级闯书馆几乎都还没有使用电脑,或者有几台电脑,但仅限于对图书的借还服务,仍采用原始的手工操作方式服务于读者。读者只能利用图书目录卡片查询书刊或进入书库查找所需书刊,由于目录不能反映出借阅情况,有的读者花了很长时间查找到某种馆藏信息,但是因该文献已借出或遗失等原因,而不能获得所需文献信息,浪费了时间,久而久之。读者对图书馆服务质量有了意见,甚至喪失信心。进入书库查找所需图书。可能想借的书刊难以找到,最后便随意借阅几本,没有目的性。

2.2 工作时间与行业要求不相匹配

图书馆作为一种传播知识、文化的重要部门。其服务对象的大部分是机关工作人员、在校学生、外来务工人员等。他们只能在下班、放学或双休日、节假日才能到图书馆来学习,而目前不少图书馆的服务时间与大多数行政、事业单位的上下班时间相同,晚上、双休日、节假日开门时间相对其他服务行业较短,图书馆因此未能充分为这部分读者服务。

2.3资源设备不一

由于图书馆在联盟前资源设备都不太相同。整合以后虽然学校进行了统一的规划,局面有所改观,但馆藏资源建设需要长时间有计划、有步骤地去建设,这样图书馆就存在一系列的问题,有的是馆藏资源建设不够合理;有的是自建数据库很少,并且数据库建设缓慢也不规范,缺乏高质量,数据完备的大型数据库;有的是没有特色馆藏;有的是图书馆网站比较空洞,信息更新不及时,馆藏信息资源和数据库建设都缺少优化整合。很难满足读者信息需求;有的是图书馆的阅览室空间太小,设备比较陈旧落后,现代化服务设施不配套,无法满足读者需求。

2.4服务形式、项目单一

目前大多數县级图书馆的服务工作局限于只为到馆读者服务,只提供图书借阅、报刊阅览,在读者心目中图书馆只是“借书馆”。而可以开展的送书服务、资料复印、电子阅览室等,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没有开展或虽然开展,但进展缓慢,影响不大。

3 新时期读者服务中思想观念的变革

现代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图书馆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读者对信息的要求不再是原来的借几本书、复印几篇论文,或提供相关书目索引那么简单了,而是要求全方位、综合性和高效率的信息服务。图书馆功能不断加强,服务方式和服务手段日益多样化。但技术设备和手段的更新并不意味着今后的图书馆不再需要人的管理和操作,事实恰恰相反,高度自动化的计算机系统始终无法代替人的思维。不管数字化程度多高,图书馆将继续存在,图书馆员将继续充当终端使用者的顾问角色。而这些不是单靠技术就可以做到的。技术只是手段,而支撑和推动图书馆不断发展的是其内在的读者服务。

3.1 图书馆服务形式的思想观念变革

服务读者是图书馆的宗旨,是图书馆服务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图书馆的服务对象是读者,服务质量如何,读者最有发言权。“以人为本”,即以读者为本位,以读者为主体,意指以读者为中心组织和开展资源匹配、读者服务等一切活动。“人文精神”体现在现代图书馆的管理中就是以人为本的思想。提倡“读者第一,服务至上”的服务理念。“读者第一”根本上是指图书馆的服务宗旨和服务理念,意在表明图书馆和图书馆管理员的社会职责就是满足读者对知识信息资源的需求,维护读者获取知识的自由权利和其他各种正当的权利。因此,“读者第一”不仅体现在各种完善的制度和完备的服务设施上,更体现在对读者的人文关怀上。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对读者要“人心、精心、细心、耐心、专心”,努力营造一个充满人文关怀、温馨和爱意的文化环境,为不同的读者带来帮助和关爱。这样,图书馆才能赢得读者好评,才能在读者心目中留下美好而深刻的印象。

3.2 图书馆地域性的思想观念变革

在我国,除了国家图书馆以外,任何图书馆都存在着地域化、行业化、部门化的局限性,因而文献资源的封闭严重制约了图书馆事业的发展,甚至影响社会经济的腾飞。进入21世纪后,这种狭隘的服务思想必须根除,图书馆服务应面向大众、社会、世界。另外,服务观念的变化还应包括突破社会公益性服务的观念,增强市场观念、竞争观念、无偿服务与有偿服务并举的观念。图书馆员只有彻底转变观念,正确解读服务,用心体验服务,才能继续拥有更广泛的读者。

3.3读者服务呈多维状态

目前,我闰图书馆的发展格局是多元化的,既存在手下操作的传统图书馆,又存在以计算机为操作手段的自动化、网络化的图书馆,图书馆的发展已成多元化的格局。在同一个图书馆内,就存在着多种操作和服务方式,具体表现为:多种信息载体共存互补,多种信息载体的存贮方式与传统书、刊、报的典藏方式并存,多种信息载体流通方式并存。人与机器并存等,在新世纪里,图书馆自动化、网络化的程度越来越高,机器的数量、品种、使用频率飞速增长,读者服务呈现的形式越来越多。

4做好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途径

图书馆也是一种服务行业,需要尽可能多的吸引读者,并且应吸引各行业、各年龄层次的读者,以及不同类型的读者来发挥传播知识、传播文化的功能。充分发掘潜能。借鉴各行业经验,寻找新的读者增长点,是图书馆创新服务工作的必由之路。

4.1强化图书馆员的内涵素质

强化图书馆员内涵素质,是做好读者服务的前提。素质包括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技能素质。在思想政治方面,图书馆员要加强思想素质教育。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热爱图书馆事业,有事业心、责任感和团结协作精神,坚持“读者第一、服务至上”的宗旨,树立全心全意为读者服务的思想,以良好的职业形象、文明礼貌的语言、主动热情的态度为读者提供优质服务。在业务技能方面。管理者要有过硬的图书馆专业基础知识和图书馆管理技能,精通印刷型资料和数字化资料的综合管理能力,熟悉《中图法》,熟悉馆藏,了解网络资源,利用它来开展图书馆的各项业务工作。此外,图书馆的工作者还要努力撰写学术论文,积极参加学术交流活动,力提高信息服务水平而自觉营造钻研业务的氛围。这是一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习过程,又是一种提高馆员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的重要途径。

4.2扩大读者服务工作内容

在数字化、网络化环境下,图书馆的社会角色无疑将发生变化,这种变化表现为图书馆将以信息收集整理和传播者成为社会信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显然,作为社会的主要信息仓库和主要提供者,图书馆在整个信息社会中的地位将越来越重要,图书馆的服务对象将因空间限制的突破而进一步扩展。由于图书馆的网络化、数字化特征,读者不必亲自到图书馆获取文献信息,无论何时何地都可以充分享受到图书馆服务,因为图书馆网络的开放性,它借助社会公共网络设施。在任何地方都可以进入图书馆网络,用户对“馆藏”的利用不再受时间和地理位置的限制。

4.3 加强网络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

计算机技术的进一步普及使越来越多的信息资源日益网络化、数字化,也使越来越多的读者依靠网络获取信息資源。由于网络信息资源种类繁多、庞杂无序。缺乏完整性和组织性,同时随时都有可能被更新取代,使读者难以对信息资源进行充分、准确、合理的利用。所以,将那些无序的网络信息整理成有序的、可利用的资源,并有效地提供给读者成为图书馆员面临的重要任务。比如,针对学校某些科研课题建立检索指南,介绍各研究课题的检索要点,对搜索到的信息进行分类、整理,再通过链接建立导航站,为读者提供有价值的网络信息资料等。

4.4提供特色服务

个性化服务也就是特定化服务,是针对每个读者的不同需求而特别制定的服务。它所提供的服务不再是一种模式,而是各取所需、各得其所。为真正做好个性化信息服务,必须认真贯彻“以读者为中心”的服务原则,使个性化服务更有针对性、灵活性和智能性,同时要对读者的需求进行分析,提供特定服务,从而提高读者满意率。此外,在服务方式上要开发有深度的个性服务。可根据地方特点建立地方文献资料室、地方艺术精品库、地方名人资料室。经常收集读者对图书馆个性化服务的反馈意见;可开展馆际互借、文献传递等业务,提供定题、定向、定人跟踪服务,尽量满足读者的个性化需求。

4.5提高馆员齣综合素质

建设一支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素质的馆员队伍,是搞好读者服务工作最重要的前提。馆员的素质关系到服务工作的创新落实和图书馆的建设和发展,没有复合型、综合素质高的馆员,就谈不上读者服务工作的创新。为此,要积极制定并实施人才引进故略,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的良好氛围,给优秀人才提供施展才华的舞台和天地,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在知识经济和网络环境下,具有创新精神的图书馆员是图书馆内在发展的动力。图书馆的服务内容是数字信息和知识。操作工具是计算机和网络,提供的信息产品需要深层次的加工,都相应地要求图书馆要有具备知识密集、技术含量商的复合型人才。

4.6规范图书馆的规章制度

图书馆自身要建立健全长期有效的激励机制,有效促进读者创新服务工作的落实。建立严格公正的奖罚制度,积极引进自我约束机制和竞争机制,建立和推进聘用制,调动馆员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定期对馆员的专业水平和技能进行量化指标考核。以广大读者的评议为标准,将考核结果作为评价馆员工作业绩的客观依据。建立定期培训交流制度,提供一定的渠道让有需求齣员工获得所需的知识和技能,改善馆员的知识结构和学历层次,提高馆员的专业能力和人文素养,增强其信息意识和创新能力,使馆员的专业水平和业务素质始终与现代社会的发展及需求保持同步,通过制度建设,真正达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的目的,不断推进和强化图书馆的读者服务职能和质量。

5结束语

也谈高校图书馆服务工作 篇11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流通工作,以人为本

高校图书馆是高校信息、文献情报和电子资源的汇集中心,是教学和科研服务的保障基地,是培养现代化人才的重要场所。高校图书馆必须与迅猛发展的知识经济社会共同发展,以读者的需求为出发点,才能为师生提供科学全面的服务,为高校的教学科研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对于读者来说,图书馆不仅是知识的储藏集散地,而且是实现自身发展进步的有效途径和工具。图书馆工作人员必须以读者的需求为核心,以此作为工作创新的前提和基础。以读者服务部流通工作为例,在流通工作中,工作人员要牢牢把握以人为本的科学理念,牢固树立“读者第一,服务至上”的思想。而以人为本的理念,就是社会的一切发展既依赖人的发展又为了人的发展。因此,图书馆在为读者提供服务的同时,也要兼顾到图书馆自身建设与员工的发展,以此为基础,在服务工作中加强理念创新,更新服务内容及方式,促进图书馆科学发展,成为高校人文精神的传播者。

当前,高校图书馆流通工作存在的普遍问题有以下几点。

对于读者而言,部分读者不熟悉馆藏结构和图书分类法,不能充分利用检索工具,及时便捷地寻找到所需资料;有的读者无限期续借一些热门书籍,长期占用库存资源,或图自己方便,在图书上任意涂划标记,把对自己有用的资料据为己有,给其他读者阅读造成很大困难;部分读者没有还书时间概念,经常性逾期不还,或者不在工作时间段内还书。最为普遍的是利用书本文具占座位现象较为严重,这也是对阅读资源的浪费。

对于工作人员而言,流通部一线员工的工作日时间过长,内容枯燥,工作强度大,是各服务窗口比较辛苦的;在设备陈旧落后的情况下人工为书充磁,对员工健康易造成影响;岗位轮换制由于以上种种原因无法推行……类似情况不利于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长期以来流通部人员素质良莠不齐,部分员工理论修养不够,处理问题方式单一。

针对图书馆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正确的态度是有针对性地寻找解决之道。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切入,逐步改变图书馆工作中的不良现象。

(一)推行入馆教育。

针对新生不熟悉图书馆藏结构和图书分类法的情况,在开学伊始,我们可以在入学教育中加入馆教育,可以开展形式多样的讲座、图书馆知识竞赛等活动,帮助新生尽快熟悉高校图书馆藏书情况、借阅流程。利用图书馆网络课件资源,教会新生使用图书检索系统,了解所需图书的借阅状态、馆藏地点,帮助准确找到所需图书。对于学生的思想教育是一个长期的反复进行的过程,馆方必须耐心细致地教导学生爱护公共资源,从思想上纠正占用资源、恶意损坏图书等不当行为,承担起对学生的道德教化作用。

(二)做好预约工作。

预约图书是避免少数读者长期霸占资源,真正实现资源共享的有效办法之一。当预约图书到馆时,电脑汇文系统提示该书已经被预约,工作人员应剔出该书放入预约书架,当该预约读者到馆借书时,系统提示该读者有预约图书到馆,工作人员就可以提醒该读者借阅此书。但为避免有读者任意预约却不按约定借书,造成资源浪费的现象发生,就必须设置预约时间限制与相应的信用制度。对于信用累积记录较差的读者,给予取消预约权或限制图书借阅权限的处罚;而对于记录累积良好的学生,可以适当给予各种形式的奖励,以此引导读者形成良好的借阅习惯。

(三)适应读者需要。

对于拖延还书时间或藏匿图书的读者而言,其主要目的就是想长期占有那些借阅率高的热门重要实用的书。对此现象,采购部门要合理判断,做好馆藏图书借阅情况的调查统计和分析工作,找出较受读者欢迎而存量较少的图书,合理安排经费,及时购入读者急需的图书;对于易遭读者涂划标记的习题集,要及时更新库存,保证内容新颖,迎合学生考试复习的需要;对于比较珍贵或借阅率高的书籍,要至少保留一个种本不外借,同时在馆内增加复印扫描设备,将读者所需资料以较低成本导出,而不必以损坏图书为代价获得所需资料;对于占座位现象,超过规定时间应取消其使用该座位的权利,同时提供自助存包服务,督促其及时将书本放入存包柜中以免丢失,营造图书馆温馨和谐的学习氛围。

(四)做好还书工作。

对于逾期不还现象,一方面,在读者还回或借阅其他图书时,馆员要及时提醒其快要到期的图书。另一方面,要通过多种手段进行提示通知。高校内网络聊天工具或电子邮件、手机短信都已成为极普通的联络工具,完全可以通过这些联系方式,给读者发送温馨的提示信息,督促其及时还书或续借。针对读者还书时间不便的问题,可仿照国内外先进图书馆的做法,在馆入口设立还书箱。这样,读者不论何时来馆,都可以方便快捷地还回所借图书,给读者带来便利,加速图书的周转流通。

在图书馆所有资源当中,人才是最重要的资本,图书馆员是实施创造性劳动的主体。图书馆流通工作要以人为本,这要求图书馆珍惜爱护人才资源,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加强理论修养学习。

流通服务是图书馆面对读者提供的最直接的一种服务方式,其窗口地位决定了图书馆在读者心目中的形象与地位。因此工作人员应当提升自身的思想境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图书馆工作是枯燥乏味的,但其推动高校发展进步的基础性作用又是不可替代的。这就要求员工能在工作岗位上脚踏实地,甘于奉献,具有强烈的责任感,热爱图书馆事业。要加强政治理论学习,从思想上认识到图书馆工作的重要性,在提高思想觉悟的基础上,树立正确的工作观念,真正做到爱岗敬业;要注重加强自身科学文化素养,进行终身教育,具备广博的专业知识,才能适应不断变化发展的社会需要,更好地为读者提供借阅服务。

(二)加强专业技术修养。

从20世纪末期以来,文献载体已由单一的纸质发展成纸质、电子和互联网形态的多样化载体,图书馆的管理重心也应从提供纸质馆藏资源转移到如何运用电子资源,乃至互联网上的免费信息资源。在知识信息时代,员工必须注重自身专业学习,系统化掌握图书馆专业知识,熟悉多种数据库和检索工具的使用,具备良好的信息意识和对信息的检索分析处理能力。为读者提供指导性和创造性的参考咨询服务,并提供现代化设备的使用方法及快速查阅资料的服务。

(三)建立健全考核制度。

要改变员工因岗位设置而造成的劳动强度不一、人浮于事的现状,就必须加强图书馆内部管理体制和人事制度改革。可以在馆内实施竞聘上岗,建立岗位责任制,对管理人员实行挂牌服务,随时接受读者监督;工作任务实行量化管理,分工明确,责任到人;馆领导要定期听取读者意见,落实责任追究制和服务承诺制,使服务管理公开化、透明化,让读者了解监督服务工作,形成优胜劣汰的良性竞争局面。另外,建立良好的分配激励机制,实现多劳多得、按劳取酬的原则,激发图书馆员工的工作热情和敬业精神;福利待遇向工作强度大的一线流通员工倾斜,增强馆员的成就感,充分调动其积极性。

高校图书馆承载着为师生提供知识服务的重要任务,其服务对象是“人”———广大的师生员工,其实施服务的主体也是“人”———图书馆员工。要跟上时代的发展进步,关键因素在于充分发挥“人”的创造性作用,这既是促进图书馆科学发展,建设高水平大学图书馆的需要,又是增强创新能力,培养现代化高水平人才的需要。

参考文献

[1]杨丽卿.参访香港中央图书馆专题报告.lib.fcsh.khc.edu.tw/94library/iasl/IASL_report/.../.

[2]柴晓娟, 代根兴.高校图书馆评估与管理.[M].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2006.

上一篇:约定违约金下一篇:舞蹈与音乐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