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的读者工作

2024-08-15

图书馆的读者工作(共12篇)

图书馆的读者工作 篇1

一、“读者至上”理念的概念

“读者至上”理念是指图书馆工作人员要将读者放在第一位, 要尽自己所能尽量满足读者的合理要求, 为读者提供最满意、最便利、最贴心的服务的理念。

二、“读者至上”理念的重要性

(一) 有助于为广大师生提供便利

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在工作过程中贯彻“读者至上”理念有助于提高广大师生的学习效率与工作效率, 有助于广大师生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自己所需要的学习资源。同时, 图书馆工作人员的贴心服务也会给广大师生留下美好的印象, 可能会加深他们对图书馆的热爱, 对读书的喜爱, “读者至上”理念在高校图书馆的实施为广大师生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二) 有助于提高图书馆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

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工作任务就是服务广大师生, 为广大师生提供最便捷、最贴心的服务。若图书馆工作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将“读者至上”理念贯彻其中, 就会时刻将读者放在第一位, 强化自己的服务意识, 为读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三) 有助于树立良好的职业榜样

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在工作过程中主要与师生接触, 这其中大部分是与学生交流与服务, 而学生作为还未走进社会的群体, 具有极强的模仿能力。与其接触的每个人都有可能是其模仿的对象。因此, 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就有责任为学生树立良好的职业榜样, 而在工作过程中贯彻“读者至上”理念有助于图书馆工作人员优质地完成其工作任务, 从而为学生树立良好的职业榜样。

三、高校图书馆工作中贯彻“读者至上”理念的策略

(一) 转变服务理念, 提高服务意识

在高等教育中, 高校图书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承担着为全校乃至社会的教育文化事业服务的重任, 因此, 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必须转变服务理念, 在服务工作中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 树立“读者至上”的服务理念。

(二) 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 提高服务质量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 信息化技术被普遍应用, 如今大部分图书馆都具备现代化服务设施, 有助于为读者提供更快、更方便的文献信息服务。然而, 很多师生, 特别是新生不太能熟练地应用计算机查询系统, 因此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要引导读者正确使用计算机查询系统等现代化服务设施, 为读者提供优质的服务。同时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要根据读者的需求积极主动为学生提供文献信息以及向学生提供获取信息的方法, 如开设文献检索利用课, 提供文献检索利用实习场所、开展现场咨询服务等。

(三) 加强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培训, 打造一支综合素质高的队伍

高校图书馆管理人员要不断对员工进行培训, 不断地提高他们的职业技能与综合素质。高校图书馆可以定期举行讲座、请讲师入内培训、指派员工外出学习能不断地提高员工的职业技能, 不断地更新管理措施与方法, 打造一支综合素质高的队伍, 为广大师生提供便捷、优质、贴心的服务。

(四) 注重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自身素养的提高

首先, 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要注重提高自身的语言修养, 在为读者服务过程中, 要始终保持耐心、和气、诚恳的服务语气。同时在工作中要诠释图书馆人的亲和力服务, 图书馆工作人员的亲和力不仅决定着读者是否愿意在图书馆阅读, 同时也直接代表着图书馆的文化以及图书馆的形象。图书馆工作人员要不断强化诚心、细心、耐心、无私奉献的服务意识。其次, 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要学会正确处理与读者产生的矛盾。工作人员在工作过程中难免会与读者发生一些摩擦, 这时就得要求工作人员合理巧妙地处理这些问题, 因此要不断地注重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自身素质的提高。

(五) 要加大图书馆经费投入

高校要提高对图书馆重要性的意识, 要加大经费投入, 不断地改进图书馆硬件设施, 提高服务质量。高校应逐步增大对图书馆的投入, 拓展馆藏资源的购置渠道, 合理配置各种馆藏资源, 努力增加新型载体文献的购置, 完善馆藏资源内容, 及时购进检索工具, 更新添置现代化信息设备, 进一步提高图书馆自动化发展水平, 及时地更新馆内图书使之满足日异月新的社会需求。

(六) 做好对学生的宣传辅导

高校图书馆要注重扩大图书馆的影响, 做好宣传辅导工作, 提高图书利用率, 更好地发挥图书馆应有的作用, 如可以定期编制的新书通报, 不定期的新书展览, 有条件地举办报告会、看战书评活动、读书报告会等。对新入学的同学, 要进行图书馆利用的教育, 可以开展相关讲座与培训课堂, 方便学生熟练地搜索学习资源, 更快地找到自己所需要的图书, 提高学习效率。

总之, 图书馆是人类文化遗产的存储地, 是人类精神文化的聚集地, 对人类和社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高校的理论教学、科研、学术交流、改革创新等活动以及学生的课外学习与视野的扩展都离不开图书馆。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在图书馆服务工作中要贯彻“读者至上”的服务理念, 强化以读者为本的服务意识, 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职业技能, 为读者提供最满意、最便利、最贴心的服务。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 人们越来越重视人文知识的积累。在物质日益丰富的社会, 人类更加需要注重心灵的呵护与精神境界的提高。图书馆作为知识的聚集地和展示平台, 是社会信息汇集共享的中心。因此, 图书馆担负起着引领社会文化走向, 引导核心价值观念的责任, 具有不可磨灭的重要作用。高校学生作为社会的栋梁之才, 是祖国未来的希望, 而高校教师担负着教育培养祖国新星的重要责任, 不管是高校学生还是高校教师都要不断及时到图书馆去充电, 提高自己的综合素养, 因此, 高校图书馆工作就显得十分重要。然而目前我国部分高校图书馆工作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需要及时地实施相关对策, 以提高服务质量。本文就高校图书馆工作的“读者至上”理念探讨这一话题, 研究和探索了“读者至上”理念的概念重要性, 以及“读者至上”理念在高校图书馆工作的具体运用, 旨在加强高校图书馆工作管理。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读者至上

参考文献

[1]王红, 颉艳萍.MOOCS浪潮下构建图书馆个性化服务[J].现代情报, 2014 (10) .

[2]朱育棉.图书馆做好读者工作的几点思考[J].西域图书馆论坛, 2009 (03) .

[3]刘世红.重视读者工作, 让图书馆发挥最大作用——个中职图书馆员的困惑与建议[J].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2010 (03) .

图书馆的读者工作 篇2

2.藏书工作体系:包括:文献收集、整理和收藏、保管等方面的基础性工作。

3.藏书工作和读者工作之间的关系是:相互联系、互为条件、彼此促进、相辅相成。4.读者工作的内容:①组织研究藏书 ②组织研究读者 ③组织研究服务

5.读者工作的服务体系:“文献传递、参考咨询、信息服务”三位一体。

6.借阅方式:按照个人读者、集体读者、单位读者、临时读者。7.按阅读效果的基本要求,读者的阅读目的可以分为哪四种类型:

①学习型②研究型③应用型④享受型

8.图书馆读者类型的划分:按照读者与图书馆的关系;正式读者、临时读者和潜在读者。9.图书馆重点读者类型:包括:研究型读者和自学型读者。10.读者登记的办法:集中登记、自由登记。11.读者成分特征:

①职业②文化③年龄④性别⑤民族⑥特殊生理

12.外借服务十分突出的 特点;“自由安排,独立使用,13.外借服务方式;①毕架外借②开架外借③半开架外借 14.阅览室的类型和功能:普通阅览室,专门阅览室,和参考研究室。

名词解释: 1.什么是读者工作:是利 用图书馆的文献信息及 其他条件,通过组织研究 藏书、读者和服务,帮助 读者利用馆藏文献并从 中获取知识、掌握信息,从而实现图书馆工作社 会价值的一种专业工作 活动。

2.充分服务的原则概念: 就是最大限度地满足读 者对图书馆的一切需求,充分发挥图书馆为社会 服务的职能作用。3.区分服务的原则概念:就是有针对性的满足 各类型读者的不同需要。其实质在于讲究读者工 作的服务艺术,注重服务 质量,着眼服务效果,把 满足读者的特定需求作 为读者工作的基本目标。4.阅读兴趣:广义:指读 者对整个阅读活动的喜 爱程度;狭义:读者对某些学科文献信息,或某种体裁作品内容的选择倾向。

5.读者的概念:①广义:凡是具有阅读能力并从事阅读活动的社会成员均可称之为读者。②狭义:具有阅读能力并从事利用图书馆馆藏文献活动的社会成员均可称之为读者。

6.如何确定重点读者:①要考虑图书馆的主要性质、任务与馆藏文献信息的重点。②要考虑读者是担负生产科研任务的、系统自学的、还是一般阅读的。③经常利用图书馆的,还是偶尔利用图书馆的。④是能经常反映阅读需要和阅读效果的、还是不常同图书馆保持联系的。

7.阅览服务的定义:是图书馆利用一定的空间设施,组织读者到馆阅读馆藏文献的服务方法。8.阅览服务方式:(1)闭架阅览(2)开架阅览(3)半开架阅览(4)三结合阅览。

9.视听服务的定义:指的是图书馆通过搜集,整理,存贮,利用视听型文献和相关技术条件为读者提供文献流通服务的方法。10.试听服务的类型:馆内视听服务、外借流通服务、自由交换服务

11.复制服务定义:是以文献复制为手段,为读者提供和传递使用文献的一种新的技术型的服务方法。

12.复制服务的技术方法:(1)缩微复制法(2)静电复印法(3)电脑拷贝法

13、图书馆宣传推广工作的作用:(1)配合党政中心工作;(2)揭示宣传馆藏文献;(3)吸引读者用户;(4)提高读者用户水平14.宣传推广工作的内容:①图书馆基本情况的宣传推广②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宣传推广③科普知识的宣传推广④图书馆馆藏文献的宣传推广⑤读者利用图书馆的宣传推广⑥读者利用图书馆成果的宣传推广。

15.宣传推广的方式:口头,书面,直观宣传方式。16.用户教育:是图书馆等文献信息服务机构为提高用户利用图书馆等文献信息服务机构资源的能力而开展的教育、培训活动。17.用户教育的目标:基本目标和具体目标.论述题:

1、读者工作的地位和作用:(1)读者工作是图书馆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2)读者工作是联系读者和图书馆的桥梁:

(3)读者工作是检验图书馆社会价值的标尺:

2、开架借阅方式的优缺点:开

图书馆的读者工作 篇3

【关键词】少儿;读者服务;实践;探讨

“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我国有近4亿少年儿童,青少年的成长关系到民族的前途,关系到人类的未来。儿童除了在学校能受教育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场所就是图书馆,公共图书馆作为少年儿童学校教育的延伸和家庭教育的补充,承担着少年儿童接受课外教育的重要社会职能。因此公共图书馆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少儿读者服务工作,提高青少年读者服务工作的认识,潜心研究少年儿童的年龄层次和心理特征,有的放矢的做好读者服务工作,真正成为广大少年儿童的“第二课堂”,最大限度地实现公共图书馆的自身价值。

一、少儿早期阅读习惯的形成的重要性

阅读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阅读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这个民族的文明程度。而少儿早期阅读习惯的培养会影响他的一生。一本适合孩子的图书是孩子的好老师,可以树立少儿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引领少儿看到色彩缤纷的世界和历史,帮助他们理解生活的真正含义。

二、少儿读者工作是公共图书馆工作的重要内容

少儿读者占据公共图书馆读者一个很大比例,社会一直要求学生应该减负,而学生减负,导致他们有很多时间供自己支配,有的孩子没事在家玩手机、玩游戏、看电视。在这个时候,公共图书馆有责任发挥自身的社会教育职能。图书馆的教育职能是通过图书馆介绍书籍,引导青少年、儿童读好书,增知识,长见识,走正道,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和一些针对少年儿童特点的培训,让少年儿童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在活动中启迪思想、激发起想象力和创造力、展示潜能。不断提高公共图书馆在社会的知名度,从而让更多的少儿走进图书馆,了解图书馆,利用图书馆。

三、新形势下如何开展少儿读者服务工作

3.1科学的增加馆藏,建立完善的分级阅读模式

公共图书馆少儿部门的馆藏应该体现藏书的科学性与系统性,否则,藏书的质量将得不到保证。采访图书时,要根据少儿读者的特点,学科内容,基础知识为主,文献的载体力求多样化。如图书、期刊、音像制品、电子文献、玩具等。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少儿读者,科学的采购图书。这样才能保证建立完善的分级阅读模式。

公共图书馆根据少年儿童的生理特点可以设立分级阅读模式,以满足少年儿童获取知识的成就感、例如小学一、二年级的阅读对象主要是图文并茂的图书,因为他们识字的数量有限,要尽量为他们选择吸引力强、图画多一点、字少一点、厚度薄一点的书籍,让他们能很快阅读完,有一种成就感、对于小学三、四年级的学生,这个年龄段是培养阅读习惯最重要的时期,他们认识字越来越多,理解能力也增强了,可以把书选择厚一点的、范围也可以加大一点,可以精心向他们推荐一些故事会、科技书、伟人故事书等,对于五、六年级的学生,就可以阅读各种不同体裁的书籍,我们馆员可以推荐一些寓言、儿童文学等内容的书籍。由于采用这样的分级阅读的方式,使到馆阅读的孩子均能以最快速度找到自己称心的书籍,提高了少年儿童读者的到馆率。

3.2创造良好的阅读环境

努力创造一个整体环境幽雅、学习环境舒适的地方。根据少儿特点,要注意少儿阅读环境内部的区域设计,色彩应富有童趣,充满想象,在采光、安全、环保、实用等方面考虑得当,让少年儿童感到温馨,同时营造一种人性化的阅读环境,为少年儿童提供多样化的服务。

3.3开展丰富多彩的少儿读者活动

开展丰富的读者活动是少年儿童服务的重要途径,它能激发少年儿童的求知欲望,增强他们的阅读兴趣,提高少儿的综合素质,培养少儿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独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在少年儿童中营造热爱读书、崇尚知识的良好氛围,发挥公共图书馆的社会教育功能。

3.4网络环境下开展少儿读者活动

公共图书馆应该加强网络资源建设,使科学文化知识进入网络,除开辟网上检索、咨询、借阅个性化服务。还可以根据互联网的优势,策划组织网上各类比赛、网面设计比赛、DIY装机(计算机)等少儿读者活动。是公共图书馆少儿阵地服务工作之外的延伸,值得我们去研究与实践。

3.5提高馆员的综合素质,特别是现代化技术水平

少儿读者工作的馆员是知识与信息的传播者,更要善于学习,敢于改革舊的传统观念,接收新思想、新知识、新技术,勇于开拓创新,与时俱进。要通过短期培训、集中进修和自学等方法进行知识的记录和更新。还要针对小读者的需求,掌握一定的儿童心理学、教育学、图书情报知识、公共关系、文字表达、组织协调、语言艺术、运用互联网技术不断地在工作中创新,不断丰富读者活动的内涵和外延。

参考文献

[1]沈马春.浅谈公共图书馆少儿阅读推广现状及策略[J].河北科技图苑,2013(5).

[2]程亚南.少年儿童图书馆(室)工作.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0.

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创新 篇4

一、图书馆工作模式的创新

高校图书馆的主要服务对象是本校的教师和学生。应该说在传统的服务模式中, 图书馆是处于一种被动的工作状态, 即教师和学生会主动到图书馆查看资料, 阅读文献, 了解各方面的信息, 可是高度发达的网络环境改变了人们信息获取的方式, 尤其是在高校中, 教师和学生都可以自由上网, 他们完全不用特意到图书馆查阅, 就可以轻松获得各种海量级的信息, 在这种形势下, 高校图书馆必须改变工作模式, 主动为广大读者提供更专业, 更准确、更系统的信息, 才能真正满足学校师生的实际需求。

(一) 在各个院系内部分设专业的资料阅览室。

虽然信息技术高速发展令信息的获取途径增多, 但是信息资源在互联网的冲击下变得更加离散, 生命周期趋向短暂化, 信息更新的速度之快令用户寻找和控制资源更加困难。而现代用户越来越需求一种系统化、专门化、个性化以及高技术含量的创造性服务。传统的参考咨询馆员是被动的、问答式的事实咨询服务, 网络环境下, 要求馆员在深入了解各学科、各专业信息资源的基础上, 向用户提供有针对性的, 主动的参与式服务, 主动为各学科读者提供高水平、深层次服务。所以, 分设专业的资料阅览室已成为高校图书馆拓宽发展空间, 服务向纵深发展的必然。

(二) 拓展网络功能。

在现代的发展环境下, 虽然网络已经普及化, 但除了专业人士外, 大部分普通的教师和学生还只是停留在最初级最基础的层面, 网络为大家带来的便利功能还有待提高它的利用率。在这方面, 图书馆可以从细节做起, 完善图书馆内部的网络建设, 为广大读者提供更为便捷的服务。比如:建立多媒体阅览室, 为用户提供各类电子资源的浏览和下载服务;在图书馆内部建设无线局域网, 用户可以携带自己的笔记本, 在图书馆特有的安静优雅的环境中自由上网, 这种特别的书香氛围是其他网络场所无法比拟的;开通蓝牙接入功能, 为师生读者提供更方便更快捷的网络服务专业电子信息的下载服务。

二、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创新

图书馆的读者工作 篇5

作者姓名:周曼旖 工作单位:沈阳市第七中学

通讯地址:沈阳市沈河区热闹路23-2号 联系电话:***

摘 要:读者工作是图书馆一切工作的中心,在中小学图书馆的读者工作中经常出现的问题有四种,图书馆馆员应该针对问题发生的不同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及时而有效的解决这些问题,从而充分地发挥图书馆在学校教育、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关 键 词:中小学图书馆 读者工作 解决方法

读者工作是衡量中小学图书馆工作的一个尺度,读者工作开展得好,不仅能使藏书得到充分的利用,而且能带动整个图书馆工作,使之充分发挥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作用。[1]但是在读者服务工作中,图书馆员常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甚至会和读者发生矛盾。其实存在这些问题和矛盾在一定条件下是正常的,有时是不可避免的。但如果馆员处理不当就可能激化矛盾,产生恶劣影响,甚至妨碍图书馆的正常工作。下面以我在一线学校图书馆工作的经历为资料进行分析,列举在中小学图书馆读者工作中常见的几个问题,并探讨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和有效的解决方法。

一、馆员对读者服务对象不了解造成的工作失误

读者工作的中心就是一切为了读者。深入了解读者工作的对象,研究读者的阅读特点,才能有效的发挥学校图书馆的作用。学校图书馆的读者类型分为两种:一个是教师;一个是学生。

1.教师是学校图书馆服务的重要对象

教师在学校教育过程中担任教育学生的重要角色。虽然各校的教师和学生比起来在人数上比重不是很大,但其对文献资料的需求却远远超出学生阅读的需要。不仅仅体现在文献数量上,在文献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上也表现得相当突出。[2]因此,如果根据读者群人数的多寡来决定读者工作的重心,是很不恰当的,甚至会发挥不出学校图书馆在教育、教学中的应起到的重要作用。馆员应从学校的实际情况出发,认识了解各年龄段的教师实际需求,并随着每学期不同的教学阶段,对应提供不同的文献资料。2.学生读者是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主要服务对象

中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知识领域的限制决定了他们的阅读深度和广度都在较低的水平上。比如学生对有些文艺作品只追求故事情节的热闹,而忽视了人物的刻画;只对带插图或色彩炫丽的画册感兴趣,而鲜读篇幅臃长的长篇名著等。馆员应针对学生读者的这些特点,认真研究、采取积极的态度引导他们利用藏书,向学生推荐适合他们阅读能力的藏书。并配合教学大纲,在教师紧密配合下,引导学生多读一些有教育意义的、思想性较强的书刊,提高学生的思想修养。

二、开架借阅给馆员带来的工作负担

开架借阅是允许读者进入书库,在书架上挑选文献的借阅方式。开架借阅可以简化读者查目录找书的手续,方便读者,降低拒借率,使之更广泛接触藏书、开阔视野,扩大了文献的选择性。[3]因为它深受读者的欢迎,所以开架借阅是很多学校图书馆都会采取的一种借阅方式。但是开架借阅有个明显的缺点就是:文献易乱架、易丢失、易损坏,不利于藏书的保护,并大大增加了馆员的工作负担。

我校采用的就是开架借阅,经过多年的工作经验,我们采取了如下措施防止开架借阅带来的不便:

1.注重对读者借阅知识的培训

在图书馆如何借阅图书是每个读者都应该掌握的知识,尤其是学生读者更应该开展图书馆知识的普及活动。比如对刚入学的新生讲解正确的借阅方法,熟悉借阅程序,并让他们了解图书馆的借阅制度,才能开展学生的借阅工作。培训之后让学生可以做到独立的查找所需图书,并把图书归回原位,这样可以减轻馆员的工作量。对个别缺少借阅经验的教师也应该进行有关知识的讲解。

2.对读者进行爱护图书的教育

有的学生初入学校图书馆很兴奋,有些学生好动、好奇心重,有可能随意抽取图书、乱摆乱放。这时馆员应该做好读者的教育引导工作,并利用各种形式进行爱书教育,告诉学生要爱护图书,在看书时不要折叠、污损图书,更不能撕毁、甚至偷窃图书。让学生养成正确利用图书馆的好习惯和良好的社会形为规范。

3.建立书刊的赔偿制度

建立赔偿制度是图书馆管理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对故意破坏图书,影响借阅的行为应根据相关制度的规定予以处理。赔偿和处罚不是建立制度的目的,利用制度规范读者的行为,才能让图书馆各项工作得以顺利进行。

4.针对不同读者采取不同的开架方式

教师社会行为能力比学生要强,在开架借阅中带来的问题较少。而对数量多、自制能力较差的学生,图书馆可以采取半开架的方式,利用特制的有玻璃的书架,让学生可以看到书脊或封面而不能自取;另外也可以采取集体外借的方式,由专人以集体的名义外借图书。集体外借图书的种数多、数量大、周期长,可以大大缓解馆员的工作强度。

三、读者拖欠图书严重影响图书的流通

逾斯不还是读者服务过程中最常出现的问题,它妨碍馆藏文献的正常流通。在学校图书馆一般拖欠图书严重的大都是教师,有些单本书的拖欠不但会影响图书的流通,严重的还会影响到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馆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减少和避免拖欠图书带来的负面影响:

1.加强对读者关于图书流通重要性的教育

图书良好的流通状况是体现一个图书馆利用率高低的重要手段。应该使读者明确按期还书是每个读者应尽的义务,是对图书馆、对每个读者负责的表现,不能因个人的逾期不还而妨碍他人的工作和学习。

2.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方式及时催还

读者借阅书刊逾期不还的原因很多:①有的只考虑个人方便查阅,忽略别人的阅读需求。对这种人应及时提醒,巧妙的进行批评教育,辅之以“短期停止借阅”等的纪律约束。②有的把书刊借给他人或书刊遗失。为此,在借阅时馆员有责任提醒读者不要随意转借他人,如有拖欠只处理他本人。而对遗失书刊的读者应及时进行处理并做好书刊注销工作。③因病、因公出差或退休等不能按期归还的。对病者提前通知家属归还,馆员还应及时从人事部门了解出差或退休的人员的借书情况,提前催还。无论哪种情况,借时的提示,还前的催还,到期的催还都是必要的且不可缺少的措施。

3.对流通较大、较重要的图书增加复本量

有些教育、教学类的书刊资料读者的需求量较大,如果这类书刊较少,即使不发生拖欠,也会严重影响流通,妨碍图书馆为读者提供更好的服务。所以图书采购员在采购时要了解读者的需求方向,掌握好复本量。用适当的复本量来保证图书的正常流通。

4.建全必要的制度

在《借阅制度》中应做出“按期归还、逾期停借”的具体规定,并坚决贯彻执行。使每位读者都高度重视,按期还书。图书馆还可以通过广播、板报等形式公布欠书者名单,催还图书,表扬及时还书的个人和集体,创造良好的勤读、勤还的借阅氛围。

四、图书馆的服务无法满足读者造成读者不满

图书馆应以服务读者为已任,如果它无法满足读者的阅读需要,也就失去了其存在的价值。在学校图书馆中,有两大原因可能导致这种情况的发生。

1.客观原因

①图书馆的藏书有限,无法满足读者大量的阅读需要。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学校加大对图书馆资金投入的力度,丰富馆藏。在资金有限的情况下多购需求量大、流通率高的图书,相同内容的图书应采购相对便宜的平装书等。购买电子图书也是节省购书资金一个重要手段,有条件的学校应逐步建立起数字化的图书馆,这也是现代化图书馆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3]

②人员配备有限,无法满足读者服务的大工作量的要求。好多中小学图书馆都存在馆员数量少、业余素质低的情况,有些学校的图书馆甚至是病、残、弱或闲置人员的安置场所。这就需要校领导提高对图书馆的认识,和对图书馆的重视程度。配备足够多和有专业技能的工作人员,满足学校图书馆日益增长的服务需求。

③阅览环境差,使读者无法安心阅览。有些学校的阅览室只是由一间小教室改装而成,阅览桌椅少、空间狭小,学生上下课十分吵闹,这都影响读者的阅读效果。所以有条件的学校应该把图书馆独立于教学楼外,阅览室的布置也应整洁、幽雅,使读者可以在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下阅读、学习。

2.主观原因

①馆员缺乏敬业精神。有些馆员缺乏工作热情和责任心,表情冷漠、态度生硬,让读者“敬”而远之,何谈服务呢?图书馆基本服务具有无偿性、公益性,有些工作既枯燥又繁重,所以要求馆员必须有甘为人梯的服务意识和默默奉献的敬业精神。

②馆员的业务素质低。有些馆员认为图书馆的工作只是图书的借借还还,很简单、很轻松。《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中明文规定:中小学图书馆工

[5]作人员应由具有中专以上文化程度,并受过图书馆专业知识训练的人担任。实际上馆员除了要具备一定的文化程度之外,还需要掌握图书馆学的基础知识,具有图书馆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现代社会信息化的迅猛发展,不但要求馆员在受过一定时间的培训,还要不断的学习和充实相关的知识,才能适应不断发展的现代化图书馆的需要。

③个别读者的过分要求无法满足。有些中学生正处于青春骚动期,对于自己的言行不能很好的控制,加上现在好多独生子女,自我意识过强,好表现自己。他们认为馆员既然是服务于他,就应该招之即来、挥之即去,对馆员不尊重,甚至无理取闹,扰乱图书馆阅览秩序。其实馆员不但是在提供一种辛勤的劳动,也是在提供服务。遇到这种情况,馆员应耐心的倾听、轻声应答。如果服务理念与规章制度有冲突,应平心静气的与之说明,避免矛盾的扩大化。相信只要馆员真心诚意的关心读者并提供热忱的服务,双方会达成谅解的。

总的来说,在读者工作中,最常出现的问题就是馆员和读者之间发生的各种矛盾。在处理这些问题时,馆员都应本着以人为本、服务于读者的原则,分清原因,区别对待,并及时解决。除了要提高本身的业务能力和职业素质之外,还要善于与读者沟通,及时、准确的了解他们的需要,才能提供更好、更周到的服务。为了提高服务质量,真正让读者满意,还可以在图书馆内设立“意见箱”、“回音壁”等,也可以多召开座谈会,听取各方面的声音,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才能使工作更有针对性,使馆员提高服务的主动性、自学性,业务能力得到加强,避免因与读者沟通不畅而产生矛盾。

读者工作是图书馆工作的中心,图书馆其他工作都是围绕这个中心来进行的。因此,想要解决读者工作中的各种问题,就要细心找原因,诚心来解决,真心去报务。这样才能使图书馆的各种文献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

参考文献:

图书馆读者工作浅析 篇6

关键词:图书馆 读者 图书管理 服务工作

图书馆读者工作是指图书馆采用各种形式直接满足读者需要的服务活动,是组织读者利用图书资源的各项活动。图书馆综合应用外借服务、阅览服务、展览服务、复制服务、咨询服务、检索服务、定题服务、报道服务、编译服务、情报服务等各种形式,建立多类型、多级别的服务方法体系,有效地满足各类读者对文献的不同需求,帮助读者解决学习、研究、工作中遇到的资源获取问题。

一、读者工作的意义

读者工作的实践活动及其理论研究的历史发展与现实表现,表明读者工作在图书馆工作中占重要地位。读者工作的地位与作用,随着图书馆事业的发展而日益增强。从古代藏书楼到近代图书馆,从近代图书馆到现代图书馆,读者工作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读者工作的内容、方法、原理以及管理水平,都出现了重大变革。读者工作由封闭型发展到半开放型、全开放型,工作内容由简单到复杂,工作方法由单一借阅服务到一整套服务方法体系,工作手段由手工操作向半机械化、全自动化过渡,工作职能由保存职能为主发展到文化教育职能、传递情报职能增强,其研究水平由现象描述到经验总结再到理论体系的建立,正逐步走向成熟。

二、读者队伍结构

任何一个图书馆的读者队伍,都是由特定规范、特定数量、特定类型、特定成分的读者群构成的组织结构体系。各级各类图书馆有不同的读者群,因而有不同的读者队伍结构。读者与读者之间,有大体相同的特征,也有不相同的特征。职业特征是指读者从事某种职业、专业或工作所表现出的职业需要、职业兴趣、职业技能与职业阅读活动的综合现象。各种职业、各种专业的读者,有各自的阅读需要、阅读方式和阅读特点。

三、读者心理和需求

读者心理学是研究读者的心理现象、心理过程、心理特征及其规律的科学,是心理学与图书馆读者工作相互渗透结合而成的分支科学。为了向读者宣传、流通、出售图书文献,有必要了解读者的心理,掌握读者的心理特征,开展读者心理学的研究。读者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的提高,除了具备一定的文化知识基础条件以外,还必须注意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必须掌握的方法有循序渐进法、专心致志法、学以致用法、温故知新法、博览专攻法、快慢适中法、吟诵相间法、交叉阅读法、SQ3R读书法。

阅读需求是指作者有意识的阅读活动,它本身反映了一种需要。读者的阅读过程并不是孤立进行的个别行为,而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进行的活动,是整个社会生活的组成部分。不同职业的读者有不同的专业阅读需要,图书馆工作者应帮助读者了解图书馆的性质、职能、任务和发展状况,介绍图书馆藏书资源的范围、重点、布局结构及其使用方法,介绍本馆的服务机构分布、服务设施、借阅规则、咨询规则、程序、手段方法等。

四、读者服务方法和组织管理

读者服务方法是由各种服务方法所构成的多层次、多功能的有机整体,读者根据需要借出自己挑选的书刊,在规定的期限内,享受使用权利,承担保管义务,自由安排阅读时间,不受馆内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读者服务方法包含阅览服务方法和咨询服务方法两种。阅览服务方法是图书馆用一定的空间设施组织读者开展图书文献阅读活动的服务方式。图书馆配备种类齐全、丰富新颖、使用价值较高的各种书刊资料,为满足读者对文献的可读可查提供现实条件。咨询服务方法是针对读者在研究课题中提出的疑难问题,图书情报部门利用参考工具检索文献及有关书刊帮助查寻或直接提供有关文献,以个别方式为读者服务。

读者工作管理,就是按照读者工作本身的客观规律,对读者与图书馆资源实施组织、规划、控制、指挥、决策等一系列措施,并采用先进技术手段,保证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和社会需求的过程,旨在准确迅速而又方便地满足读者利用图书馆资源的需求。图书馆要对藏书、目录、设施等各要素单元进行合理的安排,并用一些规章制度固定下来,使之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图书馆要细致、耐心、全面地为读者服务,需进一步加强内部管理,提高技术业务,精益求精,这样也可以进一步完善读者工作的组织管理体系。

浅析高校图书馆的读者服务工作 篇7

一、读者服务理念的更新

新时期图书馆工作人员必须以现代科学的思想观念为基础, 重新建读者服务理念。以往图书馆的服务工作往往“以书为主体”, 在新时期, 图书馆的服务工作必须“以人为主体”, 也就是说, 图书馆服务工作要以读者为中心, 站在读者的立场上, 构建全新的现代化服务新体系。具体说来, 可从以下几点做起。

(一) 坚持开放服务

传统图书馆重“藏”轻“用”, 往往对读者使用图书馆资源有着种种限制。诸如读者限制、时间限制、借阅册数限制、变相收费以及种种馆规。新时期图书馆服务观念要从“藏”向“用”转变, 要坚持开放服务。

首先高校图书馆是一种公共资源, 这一特征决定它必须免费开放馆藏资源, 其次在时间上, 尽量增加开放时间, 以便满足读者的需要。再次, 除个别需要特别保护的珍藏资源外, 要尽最大可能开放馆内所有资源, 而且要实现低门槛全面开放, 极大地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另外, 要充分利用图书馆服务自动化, 简化读者各种借阅手续, 提高借阅效率, 让图书馆所有资源都能得到充分利用, 让读者的研究工作能够得以顺利开展。

(二) 坚持主动服务

高校图书馆要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 变“人找信息”为“信息找人”。高校图书馆可以通过认真了解读者需求, 满足读者阅读意愿;可以通过举办活动, 吸引读者参加;可以利用邮件、微博、网站、报纸等多种途径发布信息, 主动宣传图书馆资源。同时图书馆应开设推广部, 实地走访企事业单位以及特殊读者。在服务态度上, 以热情周到的服务态度, 创造一个良好的阅读氛围, 从而让读者产生良好的阅读心理, 激发读者的阅读热情。另外, 高校图书馆还要提供高度的个性化服务, 提供个性化的文献信息产品, 只有这样, 才能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

(三) 坚持多元服务

新时期高校图书馆, 服务功能不仅仅只是借阅, 还应该提供更多的信息服务, 从“单一的借阅服务”向“多元化信息服务”, 这是高校图书馆发展的必然趋势。在信息社会中, 高校图书馆兼具社会信息和社会文化教育机构的双重特征:从社会信息机构角度讲, 图书馆既要向读者提供学习和研究的一般信息, 也要满足读者工作和生活等方面的信息需求;从文化教育基地角度看, 图书馆既要承担外借阅览等多种工作, 也要满足各种类型读者业余文化和教育方面的需求, 如文化展示、文化娱乐、专题学术报告、研讨会、各类培训等文化、教育服务活动都是图书馆服务活动的一部分内容。多元化信息服务将使图书馆读者服务规模进一步扩大, 将使图书馆真正成为周边地区文化、教育和信息中心。

二、读者服务工作的转变

加快读者服务理念的转变, 提升图书馆工作人员的素质, 借助现代科技手段, 构建专业化、网络化、特色化的读者服务体系是现代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必然发展之路。

(一) 增强服务能力, 满足读者专业化需求

新时期高校图书馆, 给读者提供个性化服务已经成为一种基本要求, 因此馆内工作人员专业素质高低显得至关重要。图书馆工作人员必须具备能够解答读者提出的专业问题的能力, 必须能够指导读者准确查阅、利用图书馆资源。要使馆内工作人员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 除了在招聘工作人员时严把“入口”关, 要求其必须具备相关领域的专业知识, 具有广博的学科基本知识和有关专业技能外, 对于馆内现有人员, 一方面应利用各种途径, 创造各种条件, 为他们提供专业培训与教育的机会, 另一方面, 要充分利用图书馆丰富的资源, 要求员工在岗位上不断进行自我学习, 自我发展, 及时更新知识, 切实提高服务技能。

(二) 开展多元化网络信息服务, 满足读者网络化需求

读者服务需求已经向高、广、深、精、准的方向发展, 这就需要图书馆开展多元化读者服务。信息技术与网络技术的合理运用是提升读者服务质量的重要途径。现阶段可以通过建立高校图书馆网站群, 构建数字图书馆, 满足读者全面快速获取信息的需求, 这项服务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此外, 读者也可根据个性化的需求, 随心所欲的选择服务项目, 例如文献咨询与传递、图书的在线阅读、定题跟踪服务、读者培训服务等, 这样就避免了传统图书馆的局限性, 多元化网络服务模式不仅适应了读者的需求, 更是将图书馆向服务更深、更广方向发展。

(三) 构建有特色的图书馆, 满足读者特色化需求

图书馆的特色是指图书馆在长期办馆过程中积淀而成的比较持久稳定的发展方式和被社会公认的优良的管理理念、服务方式、资源及文化建设等方面特征的总和。图书馆有了特色才会吸引更多的读者。譬如特色服务, 这是图书馆特色的一个方面, 它是指图书馆利用其丰富的资源条件, 运用特定方式, 服务于特定对象和目的。再如特色数字图书馆, 高校图书馆要发挥自身文献量大的优势, 重点开展特色数据资源, 提供特殊化的服务项目, 建立起在某些方面有话语权的特色服务内容。

总之, 新时期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是一项十分重要的民生工程, 需要图书馆自身解放思想, 创新举措去建设, 但也离不开全社会, 特别是读者的积极参与, 共同来思考如何提升读者服务质量与水平。只有供需双方的共同努力, 才是提升读者服务质量的最有效的方式。

摘要: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首先要更新服务理念:坚持开放服务、主动服务和多元服务;其次要主动转变读者服务工作, 从专业化、网络化、特色化方面满足读者的需求。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服务创新

参考文献

[1]衣素芹.谈图书馆读者服务理念及服务举措[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08.

[2]张冬吉.网络环境下公共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初探[J].理论观察, 2006.

[3]童杰.浅谈新形势下公共图书馆的社会教育功能与读者需求[J].图书馆工作研究, 2011.

图书馆的读者工作 篇8

关键词:科技专业图书馆,读者工作,网络环境,局域网络

科技专业图书馆的读者工作,是根据科技专业图书馆的服务环境、服务内容、服务方式和服务手段,采取相应的管理模式为科研、设计人员提供各项服务活动。而科技专业图书馆的读者群主要是本院、本系统的科研、设计人员,读者结构单一化,文化水平较为一致,专业水准较高,利用图书馆的目的明确,读者的借阅需求一般都与本专业知识和研究课题有关。因而,读者工作的专业门类范围较窄,对各专业科研、设计人员的服务工作,应该更为深入。在当前现代信息技术、通讯技术与网络技术信息数量大增的新形式下,科技专业图书馆的读者工作面临着许多新技术、新问题,颇具挑战性。如何做好科技专业图书馆的读者工作,有效地服务于科研、设计人员,是科技专业图书馆工作人员值得思考的问题。

1 信息网络环境下的读者工作的变化

随着信息与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对图书馆读者工作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当今,图书馆经历了传统型图书馆—复合型图书馆—数字型图书馆3个阶段的发展,图书馆馆藏图书的类型发生了变化,不只是单一的载体而是向多样性载体发展,它具有传统印刷型图书文献与现代数字型图书文献、又存在实物馆藏与虚拟馆藏。如何开发、利用和管理科技专业图书馆资源,是科技专业图书馆读者工作面临的新挑战,科技专业图书馆读者工作随着图书馆的发展、服务的方式、服务的手段、服务的途径,都在不断地适应科研、设计人员的需求,而发生着变化。

1.1 服务环境的变化

科技专业图书馆正在经历着由传统型图书馆,向复合型图书馆,逐步向数字型图书馆3个阶段的发展。

(1)传统型图书馆是以收藏印刷型文献为主,科技专业图书馆入藏的大量传统书刊仍然是以纸质的图书、期刊、报纸为主。读者工作主要是利用本馆的馆藏资源,为读者提供查找馆藏书目、开放阅览、外借及续借等项目服务,通常读者需到图书馆登记办理。(2)复合型图书馆是传统图书馆和现代图书馆相结合,读者工作包括了传统图书馆服务和现代图书馆服务两部分。复合型图书馆在传统图书馆的基础上,从图书的采购、编目、借阅、催还、检索等方面,广泛的使用了计算机管理。并根据专业性的特点建立了各自的图书目录数据库及特色数据库,方便读者检索馆藏目录,然而读者阅览和外借还是需要到图书馆办理。(3)数字型图书馆,是对馆藏图书进行扫描、挂接,进行数字化处理。读者可以通过网络对图书馆藏书进行全文阅览,实现网上在线阅览。读者可以不需要到馆,随时随地查阅馆藏图书,并可以根据需要复制、下载。

1.2 服务载体的变化

当前,图书馆入藏的大量传统书刊仍然是纸质的,以纸质的图书、期刊、报纸为主。而现今的若干书刊,已逐步拥有电子版、网络版、以及虚拟的馆藏资源,科技专业图书馆的入藏书刊类型正在改变,除了纸质的书刊外,还要入藏一部分电子版及网络版的书刊信息和图文资料。实物馆藏资源与虚拟馆藏资源之间,是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的关系,它们的共同目标都是为专业技术人员服务。

1.3 服务方式和手段的变化

传统的图书馆服务方式是单一的、被动的,主要是阅览和外借的服务方式。传统图书馆服务的手段是以手工操作为主,图书的检索只能通过手工进行卡片目录、书本目录、索引、文摘等进行文献检索服务。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的运用、网络技术的普及、各类图书馆书目数据库的建立和数字图书馆的出现,都给图书馆的服务方式和手段带来了很大的变化和创新。服务方式由单一向多样化、多层次发展;由被动、封闭的服务向主动、开放的服务变化;由闭架借阅到开架借阅。除了外借服务、阅览服务外,还增加了咨询服务、检索服务、科研课题服务、情报服务等服务方式。在服务手段上,逐步由传统手工服务向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通讯技术转化。

2 信息网络环境下的读者工作

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科技专业图书馆的读者工作的服务环境、服务载体、服务方式和服务手段等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这些变化下,科技专业图书馆不可能仍停留在传统图书馆的读者工作方法中,而是要在传统图书馆读者工作方法的基础上,逐步利用现代化的网络技术,为科研、设计人员提供高质量、具有广度和深度的服务。

2.1 建立馆藏特色数据库

科技专业图书馆如何更准确、快捷、全面地揭示本馆馆藏图书文献,是现代图书馆藏书建设中的一种服务方式和服务手段。本院的图书馆依据不同的使用范围、检索要求,为了解决检索上的难题,便利地把馆藏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各专业技术规范推荐给设计科研人员使用,更好地为设计科研服务,分别建立了具有本馆特色的国家标准目录数据库、行业标准目录数据库、专业技术规范目录数据库、中文期刊篇名数据库及科技图书目录数据库。本院的设计科研人员,可以直接通过局域网络进入图档管理系统就能检索到所需的图书文献资料目录,或文献所在的位置。这几个图书特色数据库的建立,为设计科研人员提供了更方便、更精准、更全面的检索途径。馆藏图书各数据库的建设工作,也是科技专业图书馆的读者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工作之一。

2.2 利用局域网络为读者工作服务

局域网络的建立,为科技专业图书馆读者工作在网络环境下,提供了一个与科研、设计人员进行信息沟通交流的服务平台。图书馆工作人员可以利用这个平台及时了解本院的科研动态、学术交流、培训任务等,同时,科研、设计人员通过局域网络,可以了解科技专业图书馆服务的新信息、新理念、新方法、新举措等工作情况。

(1)利用局域网络在办公自动化系统OA中,发布科技图书新书报道。(2)利用局域网络在OA系统中对书刊进行催还。(3)利用局域网络在OA系统中对书刊进行推荐服务。(4)利用局域网络在图档管理系统中,实现对本馆的实物馆藏进行目录数据更新、数据库维护、各目录数据库检索、书刊的借阅和归还登记、续借、图书的催还工作等。(5)利用局域网络在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系统中,对本馆的虚拟馆藏刊名、题名、关键词、作者等进行检索,根据需要全文下载阅览等。

2.3 向读者进行宣传引导工作

在图书馆读者工作中,向读者进行宣传引导工作的主要目的,是引导读者充分利用现有的图书馆资源,加强读者对馆藏图书的认识,提高图书利用率和读者的阅读效率。它是图书馆直接面向读者服务的窗口,是图书馆联系读者的桥梁。

2.3.1 馆藏图书的宣传工作

图书的宣传工作是为了让读者了解和利用图书馆馆藏图书资源,提高图书的利用率。科技专业图书馆的图书宣传工作,可以主动采取多种方式、多种渠道,将馆藏图书资源向科研、设计人员宣传介绍。通过公布栏粘贴、电子邮件、手机短信或局域网络等方式,向科技、设计人员宣传藏书范围、实体馆藏、虚拟馆藏、新书报道、数据库等。如本馆是以有色金属设计为主体,以及其它相关各个专业组成的,藏书范围主要是围绕18大类的学科专业来设置收藏图书的文献。本院图书馆还依据不同的使用范围、检索要求,分别建立了具有本馆特色的国家标准目录数据库、行业标准目录数据库、专业技术规范目录数据库、中文期刊篇名数据库、科技图书目录数据库。同时,还拥有了虚拟馆藏:中文科技数字期刊。

2.3.2 馆藏图书的引导工作

读者引导工作是有针对性地引导读者如何利用图书馆、如何检索文献资料、如何选择文献等方法,促使读者能更好地利用图书馆资源获取所需的知识。本院图书馆根据本馆各专业图书的分类表,把分类表的第一、二级类目编成《科技图书的借阅指南》,分别粘贴在目录柜和图书库房里,引导科研、设计人员查找所需的各专业图书。对各目录数据库编制《图书馆数据库的使用指南》,指导科研、设计人员了解和使用各数据库的各项功能进行图书检索。同时,还可以参加与各专业处室新员工的培训工作,结合各专业处室对新员工培训的要求,为各专业处室有针对性地培养各专业人才,引导和提供相关的参考图书资料、手册、标准、设计规范等,让馆藏图书资源最大限度地为科研、设计服务。

3 加强馆员的综合素质

科技专业图书馆的读者工作,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数字化技术的应用,馆藏图书各数据库的建立,面对新的技术、新的服务方式和新的服务手段,科技专业图书馆要求图书馆馆员的素质更高、知识更全面、学习能力更强;要求图书馆馆员具备较强的亲和力与流畅的人际沟通能力、创新能力、工作能力。科技专业图书馆馆员不仅要撑握图书馆学、情报学方面的专业知识,还要学习掌握计算机技术及网络技术方面的知识,能熟练操作及应用计算机,包括图档管理系统中数据库结构的字段设置、数据库测试、各数据库的录入、各数据库的应用、各数据库的维护等各项工作。熟悉科技专业图书馆的各项工作环节,掌握科技专业图书馆馆藏情况,对所管辖的科技专业图书馆中各类专业知识有所了解,具备逻辑分析能力、综合分析能力、信息沟通能力及综合判断能力,并能利用现代化网络技术对文献资料进行检索、加工、开发和利用。

4 结语

综上所述,科技专业图书馆的读者工作,就是组织开发和利用馆藏图书资源,为科研、设计人员服务,引导科研、设计人员最大限度地利用图书馆资源。科技专业图书馆的读者工作应根据不同的服务环境、服务载体、服务方式、服务手段等,随之做出相应的改变。作为科技专业图书馆馆员,只为了能把图书馆的图书资源最大限度地提供给科研、设计人员利用。同时,科技专业图书馆的读者工作只有通过和科研、设计人员不断沟通,了解他们对图书资料的需求,才能把科技专业图书馆的读者工作做得更好、更完善。

参考文献

[1]沈继武.藏书建设与读者工作[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87.

[2]冯昊.浅谈科技专业图书馆的计算机管理进程[J].有色金属设计,2010.

图书馆的读者工作 篇9

导读, 是图书馆的一项主动性的读者服务项目。作为人才培养基地的高校图书馆, 导读工作开展的如何, 对文献资源有效利用的深度、广度, 对图书馆满足读者阅读的程度以及图书馆方针任务的贯彻执行都有着直接的关系。搞好导读工作不仅能有效地提高文献的利用率, 减少灰色文献的形成, 更好的发挥图书馆知识宝库的作用, 还对加速人才的培养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导读的目的在于:为读者“书山引路”, 通过导读, 使读者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摆脱“书海捞针”的困扰, 为读者获取所需文献提供捷径, 减少读者为收集查阅资料耗费的时间和精力。激励学生的求知欲, 因为求知的欲望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动力。通过导读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对知识的渴求心理, 以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积极性和主动性;导读可指导学生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 知识只有在一定的结构中才能转换成能力。过去那种直线式、平面式的知识结构已与现代化人才多元化知识结构的需要极不相适应, 立体式结构的知识才是当代大学生应具备的合理知识结构;导读能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 学生获取知识能力的强弱, 直接影响自学的水平及独立研究的效果。

二、强化图书馆的导读工作

当今时代是信息时代, 信息交流空前发展。在这浩瀚的知识海洋中, 帮助读者及时准确地找到他需要的信息, 避免读者由于寻找信息而占用浪费图书阅览资源、浪费时间, 是高校图书馆需要认真研究解决的一个问题。高校图书馆导读工作正是为了顺应信息社会发展的需求, 提高大学生读者的阅读效益而开展的一项读者服务工作。导读是我国高校图书馆管理服务育人的重要服务方式, 具有针对性强、时效性高、需求量大、服务面广等特征, 很受读者欢迎, 尤其是受学生读者的欢迎。高校图书馆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做好导读服务。

(一) 组织读者交流。

图书馆应为读者举办一些如何利用图书馆的专题讲座, 定期召开读者交流会, 进行阅读心得交流, 以及还可以采取组织读者对热点问题进行辩论等多种形式激发读者阅读的热情。例如:校园里举办读好书写读后感活动, 在读者交流会上对踊跃参加者进行表彰, 并且将写得好的读后感陈列在校园文化橱窗。另外还可通过专题讲座对社会及校园近期热点问题进行讨论引导学生正确阅读。这样一来既丰富了校园文化, 也培养了学生良好的阅读情绪。

(二) 加强馆藏图书宣传。

图书宣传工作是导读服务的基础和起点, 高校图书馆藏有极其丰富的文献信息资源, 它是开展导读工作的坚实基础。图书宣传工作是否到位, 形式是否新颖, 会对读者的阅读兴致、阅读灵感产生影响。可以通过在读者中开设《图书情报检索》课程或讲座, 让读者了解图书馆馆藏特点, 利用计算机和手工两种方法检索, 让学生掌握如何及时查到自己所需的图书资料;同时, 以板报或橱窗的形式, 进行新书内容简介、每月图书借阅排行榜, 提升读者对图书借阅的兴趣。图书宣传做得多, 做得好, 不仅可以吸引众多读者踊跃借书, 而且对于进一步作好导读服务, 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所以高校图书馆的图书宣传形式要更加丰富多样, 内容应更加全面深刻, 表述须更加顺畅精练。通过图书宣传, 也能进一步拓展图书馆工作人员的知识面, 逐步加深对各学科专业的认识, 而且有助于形成信息检索能力, 从而加速信息素质培育和历练的进程, 也为日后导读服务打下坚实的基础。

图书馆的每项工作几乎都要涉及到馆员素质问题, 导读也不例外, 可见, 馆员素质在图书馆各项工作中, 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为馆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导读效果的好坏, 这就提出了一个强化本领的问题。要帮助读者解决问题, 自己就得有真功夫。

三、高校图书馆导读工作的新趋向、新要求

大学图书馆应从和谐社会理念视角下审视自己的使命, 更新服务观念, 创新服务内容和手段, 引导校园学习的潮流, 以促进学习型校园健康地发展, 为创建大学和谐文化奠定思想基础。大学图书馆应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 顺应时代的要求, 为造就面向未来, 富有创新精神的大学生而服务, 这是大学图书馆的发展趋势。首先我们得热爱本职工作, 这样就会在工作实践中急读者所急, 想读者所想, 这是做好导读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导读工作中, 无论是书目的编制, 还是各种导读方式的完成, 无论是编制资料, 还是举办辅导、开展互动式的交流, 我们都迫切需要一支懂专业、懂外语、掌握现代信息技术、擅长文献加工、会经营的馆员队伍, 这也是导读工作正常开展的关键。

读者能否得到更全面的个性化服务摆到了更重要的位置, 也对图书馆员的素质和职业道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实践表明, 每个图书馆工作人员都应成为“信息向导”和“网络交换手”, 帮助学生能从庞大的信息流中筛选信息, 充分利用信息的检索途径、方法进行信息咨询, 最大限度地满足各类学生读者群体的需求。当今大学图书馆需要一大批具备综合素质的复合型人才, 充分运用所掌握的知识从事与信息管理、咨询、编辑、标引和文摘编制、读者服务以及利用现代化手段进行联机检索、文献传递、数据库生产、管理等工作, 有效发挥知识信息导航员的作用, 发挥馆藏书刊的最大效益。

四、结语

总之, 开展导读服务, 形式应力求生动活泼, 有趣耐谈, 要抓住读者的心理以较强的感染力吸引读者, 只要我们充分重视导读工作, 从读者角度出发, 认真研究导读工作, 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导读服务, 就一定能把导读工作搞好。

参考文献

[1].李秀芳.谈图书馆员的角色功能[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1997

[2].中国图书馆学会.图书馆事业回顾与展望[M].北京:图书出版社, 1999

图书馆的读者工作 篇10

一、当前读者服务工作的内容界定

当前, 读者服务工作的内容主要包含两方面, 一方面是传统意义上的读者服务, 这种服务一般是利用高校图书馆本身丰富的图书资源, 通过文献检索、外界以及开放阅览室等具体的形式实现对读者的高效服务。这种传统服务模式下的服务工作主要是以纸质媒介为主要载体的印刷型档案文献为主, 为广大读者提供相关的服务。另一方面是多媒体网络环境下读者服务。随着现代化媒介技术以及多媒体技术的不断革新和发展, 互联网技术被广泛地应用于高校图书馆工作, 高校图书馆网络读者服务便由此产生。这种多媒体网络技术条件下的高校图书馆服务, 在保留传统服务形式的基础上, 充分利用丰富的互联网信息资源来实现高效的读者服务工作。读者可以利用互联网, 完全打破传统读者服务的时空限制, 实现随时随地的信息检索, 关注最新新书通报, 实现网上的咨询、预约以及续借等服务, 如此以来, 不仅极大地节省了读者的借阅时间, 同时也极大地提高了读者的获取相关信息的速率。

二、当前读者服务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服务理念落后, 缺乏个性化服务

造成目前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中诸多问题的最根本原因, 可以归结为高校图书馆服务思想和理念的保守落后。当前, 大多数高校图书馆衡量办馆质量的主要标注依然是传统的馆藏大小, 由此形成了高校图书馆“重藏轻用”的不合理现象, 一方面通过大量购买廉价书籍来扩大馆藏, 以达到相关的评估标准;另一方面, 只重视档案文献的保管, 却忽视了文献价值的开发和利用。大部分馆藏文献, 其应有的价值都没有被充分利用, 只对读者部分开放或完全不开放, 最终将图书馆变成了藏书馆。

所谓的个性化服务, 主要是指高校图书馆充分利用现代化多媒体技术, 主动地对广大读者的实际信息需求进行了解和掌握, 然后根据具体情况, 将读者所需的相关信息, 主动送到读者手中的一种个性化、综合性的读者信息服务体系。但是这种针对性、个性化极强的读者服务还没有得到有效落实和开展, 静待读者上门自主需求仍然是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中最为常见的现象。

(二) 文献资源利用率不高

文献资源利用率不高的原因是:首先, 高校图书馆的长期经费投入不足, 导致购书经费短缺, 再加上近年来由于期刊杂志等文献价格水平的上升, 使图书馆在购书方面难以两全齐美, 所以藏书种类少, 结构单一老化、内容过时且购书时缺乏科学合理的选择;其次, 由于图书馆员对本馆的资源宣传力度不够, 读者对馆藏资源不知道或不清楚, 导致大量资源闲置;再次, 读者的信息检索能力差, 图书馆信息咨询服务跟不上, 缺乏有效沟通, 使得读者不能快速地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导致了文献资源的利用率低下。最后, 由于大部分高校图书馆的信息服务还处于起步阶段, 信息资源匾乏, 文献利用率低。

(三) 服务人员专业化素质不高

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对象是具有一定层次和文化素养的读者一本校的教师、科研人员和学生, 他们对馆员在综合素质、专业知识和知识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但由于高校图书馆历来不到学校高度重视, 在人才引进上, 没有自主权, 图书馆成了家属的“安置所”, 干部的“疗养院”, 很少有馆员接受过正规的教育, 尤其是图书情报、计算机、外语人才则更少, 使得高层次服务难以开展, 严重制约读者服务质量的提高。

三、加强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若干建议

(一) 转变服务理念, 加强图书馆员素质的培养和专业技能培训

图书馆馆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图书馆的发展并且影响读者服务质量和水平。图书馆员不仅要具备极强专业技能 (外语知识、信息技术等) , 还应具备有良好职业道德。因此提高图书馆员素质应首先把好人才招聘关, 图书馆在引进人才时候, 争取人事自主权, 引进一些馆内急需的人才。其次图书馆要加强馆员的技能培训工作。培训方式可以灵活多样且有针对性地进行。例如外出参观、参加学术交流、举办学术讲座和短期培训, 进行图书情报知识和信息技术的普及性教育, 为图书馆员提供进修教育的机会, 鼓励进行自主学习和学历教育等等。

(二) 统筹兼顾, 提高文献的利用率

要根据读者不同需求, 做好文献资源建设。提高馆藏资源利用率应广泛征求读者意见, 了解读者的需求, 并根据其需求制定采购计划, 做到有的放矢, 达到提高文献资源利用率的目的。要转变只重数量不重质量和效益的传统意识, 突出文献信息输出的有用程度;要加强对读者的教育, 提高对文献的利用水平。

(三) 区分对待, 满足读者个性化服务

一方面, 在外部环境的营造和功能布置上要人性化。在图书馆的每一层应该设有舒适、明亮的阅读区, 并允许读者在阅读区内随意进行浏览阅读。为需进行科研工作的师生设置专门的阅读室, 最好将这种阅读室设置的温馨舒适一些。此外, 在图书的布置方面, 在充分考虑《中图法》分类标准后, 还要根据读者的借阅习惯和规律, 把那些借阅次数较多的图书放于书架最为醒目的地方, 以方便读者借阅。

另一方面, 要满足并适时创造读者的个性化借阅需求。图书馆的相关工作人员要充分以读者利益为首, 根据读者提出的具体要求来开展相关的服务。此外, 高校图书馆还要根据师生具体的阅读层次和阅读爱好来建立针对性较强的个性化读者服务体系, 提供有针对性的知识体系, 让读者随时对自己感兴趣的信息进行索取, 实现读者获取信息成本的最小化以及知识获取的最大化。

摘要:在整个高校图书馆工作中, 读者服务是其中比较重要的一个环节。本文在对当前读者服务工作的概念做出了明确的界定基础上, 指出了当下读者服务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并提出了如何有效提高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水平的几点对策。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问题,对策

参考文献

[1]曾海芳:《做好信息时代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思考》, 《科技资讯》, 2011 (18) 。

图书馆的读者工作 篇11

为了能够全面培养高素质人才,我国高校有必要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开展有效的科学研究,使得文献信息能够在短时间内得到分享,使得资源能够满足高校大学生的需求。对于高校图书馆服务人员来说,在信息时代,他们应该以引导图书馆进行变革作为工作理念,这不但是图书馆的重点工作,同样也是各大高校需要关注的问题。

一、信息时代高校图书馆的变化状况

1.图书馆藏书数字化

伴随着网络环境的不断进步和优化发展,高校图书馆已经由传统的馆藏模式转向虚拟网络资源发展,由原来传统的单一性工作模式逐渐发展成为多样性的工作理念。图书馆自身的馆藏资源不仅包括最为传统的印刷型图书,还涵盖软盘和光盘等类别的普通电子文献。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背景之下,又为高校图书馆注入了崭新的活力,无论是因特网,或是网络电子出版物,都可以分享大量的资料信息,这些都使得图书馆的发展空间变得更加宽阔。事实上,所有的高校图书馆都能够借助信息技术的力量实现跨越时间空间的资源共享,使得文献能够在全世界范围内实现共享。

2.服务对象的普遍化

在传统的高校图书馆服务当中,读者的阅读活动往往会被限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或者仅仅是按照各个模块来进行划分,这使得图书馆员的工作也较为集中,具有很大程度上的局限性。在信息时代的环境之下,彻底打破了单纯借阅的形式,使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不再存在,任何一个读者都可以在自己的家里或者办公室进行阅读活动。如此一来,在提供服务的过程当中,图书馆工作人员能够在网络当中较为快捷地确定自己读者的类型和偏好,为后期的服务带来便捷,也弥补了传统阅读服务当中的不足

之处。

3.服务模式和内容的多样化

原有的高校图书馆服务主要是以馆藏为核心,其他一切活动都围绕这一核心来进行,而信息时代的到来使得图书馆的服务务必要围绕读者的需求展开,一切应当以读者为重。事实上,我国教育改革之后也在反复强调对于人才实施全面培养,使得大学生能够在高校图书馆的帮助之下逐步提高获取信息的能力和水平。从另一个角度来说,现有的服务模式和内容贯彻了动态服务的思想,以读者为主体,主动去了解读者的状况和阅读需求,从而提供更高层次上的服务,这也意味着我国高校图书馆将顺应时代发展的

需要。

二、信息时代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新型理念

1.主动提供个性化服务

由于每一个用于对于图书馆资源的需求都是不尽相同的,因此提供个性化服务的目的就在于争取让每一个读者都能够在其中找到自己想要获取的资源,进而得到最大程度上的满足。由于网络环境的不断优化使得图书馆馆藏的网络化趋势不断增强,因此图书馆在藏书方面的差别将会逐渐消失,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偏好随时随地在网络上下载文献,对于一些无用的信息,网络可以自动删除。与此同时,读者在面对现代化图书馆的时候有着较强的选择余地,因此只有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才能够使得自己的产品受到读者的青睐,也为之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2.大力发掘网上特色资源

就现有状况来看,我国许多高校为了迎合大学生的口味并以广大学生的综合发展为目标,提供了网上数据库检索服务,尽管这比传统形式上的服务有优势,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它的确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单一性,缺乏多样化色彩,以至于难以适应现有的网络环境。因此高校应当加强对于网络资源的分析和利用,对于手中获取的信息进行再加工,根据自身的特点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服务体系,只有适合自身发展的体系才能够从根本上为图书馆创造良性的前进路线。与此同时,还应当利用本馆的文献资源开辟更有价值的资料,从而形成一个良好的模式促进良性循环。

3.加强读者信息意识与信息能力的培训

传统的培训方式主要是介绍馆藏的结构和使用方法,但是网络环境之下就要将这种方式转移到计算机上来进行,使得读者能够灵活运用计算机进行操作。对于刚入学的大学生要开展图书馆相应知识的教育,并鼓励学生利用自学的方式了解现代化高校图书馆的用途,在必要的时候还应当开展相关的讲座活动。这些也是在新时期提高服务水平的关键所在,最大程度上满足读者对于信息的需求,使得高校图书馆实现跨越式发展。

三、结语

综上所述,作为信息时代的高校图书馆服务人员,对于图书馆的工作首先要以读者的需求作为工作重点,注重细节,以此来加强并完善信息资源的管理。与此同时,要利用有效的手段将流通服务工作的水平和质量提升到一个新的层次上来,为图书馆的工作开创一个崭新的局面。

对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思考 篇12

关键词:图书馆,读者服务,思考,现状

众所周知, 高校图书馆是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 是学生的第二课堂, 是学校信息化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基地。同时, 图书馆更是高校完成教学任务, 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机构之一, 进行教学科研的大部分资料都是通过图书馆文献收集而来。而读者服务工作又是图书馆的第一线工作, 是高校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出发点和根本目标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广大师生, 全心全意为读者服务。读者是图书馆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前提, 离开了这一主要因素, 图书馆将变得毫无意义。可以说读者服务是图书馆工作的核心, 是全馆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是图书馆性质和作用的直接体现。读者服务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图书馆声誉及学校教学科研工作的开展。近年来,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 各大高校招生规模逐年扩大, 图书馆在高等教育教学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信息社会对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要求越来越高, 读者服务问题日益凸显。新形势下, 图书馆面临着各种机遇与挑战, 如何改善当前的服务质量, 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需求, 是当前图书馆急需解决的难题。下面笔者对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现状进行详细阐述并提出几点对策。

1、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现状

1.1馆员素质低服务意识差

受传统观念影响, 大部分高校仍普遍认为高校发展只与教学部门有关, 图书馆只起到辅助作用, 是无关紧要的机构。于是在图书馆馆员配备上常常敷衍了事, 有些是在别的教学科研部门胜任不了工作而被调配过来的, 有些是教师引荐的家属, 都是半路出家来到图书管理岗位而已。这样一来, 导致图书馆工作人员整体素质参差不齐, 复合型人才匮乏。在读者服务过程中, 馆员以自我为中心对读者态度冷漠, 爱理不理, 缺乏热情;有些馆员由于文化程度有限不懂得语言艺术, 做事不讲究方法, 看到读者有违规行为就大声叫嚷制止, 方法过于简单生硬, 引起读者不满。常常听到读者抱怨或投诉馆员素质差、做事懒散、责任心不强、服务方式单一, 对读者服务缺乏深度和针对性。

1.2 馆藏体系不合理

据调查了解大部分高校并没有构建合理的馆藏体系, 导致文献资源比较分散, 利用率低、欠丰富, 难以满足读者需求。学校没有对读者的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查了解, 采编部门在图书资源和电子文献的采购时只是从自身需要出发, 导致采购回来的图书文献不受欢迎而闲置。而一些读者急需的文献资源又购置太少造成资源紧缺。其次, 图书馆对采购回来的文献资源宣传力度不够。许多读者去图书馆找资料找了几次没找到, 以后干脆进都不进图书馆了, 他们不能及时掌握图书馆资源, 导致大量资源闲置利用率大打折扣。再加上目前新建的高职院校较多, 在图书馆资源建设上可以说都是白手起家, 受时间和资金等影响, 馆藏资源相对比较匮乏。

1.3 缺乏个性化服务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 各大高校招生规模逐年扩大, 随之而来对读者服务要求也越来越高。特别是在信息网络技术的推动下, 广大师生及科研人员对信息的需求不仅仅停留在简单的文献传递服务上, 而是需要图书馆员利用现代技术及现有的资源对他们进行针对性、专业性、个性化服务。目前, 各大高校图书馆读者个性化服务在技术上还有待完善, 全文检索和信息过滤技术方面还不是很成熟。其次, 在个性化服务方式上也有待加强, 不能只停留在“借借还还”的当面服务方式层面上, 而应该开展电子邮件咨询、电话咨询、留言视听等方法来提供个性化服务。

2、改进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的对策

2.1 加强馆员队伍建设, 全面提高馆员素质

我们知道, 图书馆工作人员是提高文献资源开发利用的关键, 其是图书馆工作中最活跃的因素, 具有服务性、科学性、教育性等综合性能。可以说图书馆馆员是资料信息的导航员, 馆员素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图书馆服务的水平。因此, 各大高校应加强馆员队伍建设, 全面提高图书馆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及综合业务水平。首先, 图书馆可定期对馆员进行基础理论学习和专业技能培训活动。改革其思想, 提高其服务意识, 使每一位馆员都树立“读者至上”的观念, 真正做到以读者出发, 处处为读者着想。其次, 每位馆员除了掌握专业基础知识外, 还应该了解有掌握图书、期刊、电子资源的分类及检索途径, 熟悉计算机管理程序及应用范围, 加强图书馆学和计算机的专业训练, 让馆员全面了解新形势下的图书馆学及相关知识, 熟练掌握计算机操作技术, 为图书馆开展深层次信息服务打好坚实基础。最后, 定期进行馆员考核, 及时发现馆员不足并补充新知识, 打造一支高素质, 高质量的馆员队伍。

2.2 优化藏书结构, 构建合理的馆藏体系

建设合理的、有特色的馆藏体系是开展高校图书馆服务工作的重要基础, 也是最直接影响教学科研工作开展的因素。因此, 图书馆工作人员要把优化藏书结构当作首要“任务”来抓。首先, 通过开展主动服务深入调查读者需求, 定期对师生及科研人员进行走访, 意见征询。建立图书馆联络员制度, 读者参与选书购书, 图书馆采购人员合理的采购图书资源和电子文献。其次, 对现有的文献资源进行合理摆放, 从自身馆藏结构和人才资源实际出发, 把相同专题文献集中起来, 按学科组织阅览室或服务场所, 真正做阅览、外借、参考咨询一条龙服务。同时各大高校之间可开展馆际互借实现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等活动, 促进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协调发展, 使其更具有针对性、专业性、实用性, 为广大读者提供良好的服务。再次, 加大文献资源宣传力度, 使读者了解图书馆并熟悉图书馆的资源、馆藏位置、检索技术等, 使读者尽快认识图书馆, 提高资源利用率。

2.3 利用互联网资源, 建立个性化服务体系

随着互联网的速猛发展, 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存空间和生活方式, 信息网络已成为人们重要的思想舆论阵地, 网络化服务成为现代图书馆发展的重要标志, 具有快速、便捷等特点。通过网络开辟个性化服务是现代图书馆服务发展的新趋势。构建个性化服务体系, 根据读者的个性特点及特定需求向读者提供有针对性的优质网络信息资源服务。其一, 构建资源目录检索。图书馆工作人员通过建立图书馆网页对馆藏目录进行数字化管理, 建立公共的、专题的目录数据库, 并与学校校内网连接, 这样读者便能快速准确的查询所需要的信息资料。其二, 借助互联网技术, 建立多样化的实时参考咨询服务。读者可通过发电子邮件、在线咨询、访问论坛等方式来获取信息资源。这样一来, 解决了远程客户的需求, 也打破了传统静态的馆藏观念, 由静态收藏转变为动态的文献资源获取。

2.4 培养读者信息意识, 创新服务模式

学校可多开展读者教育活动, 培养读者信息意识, 提高文献利用率, 同时开创创新服务模式。首先, 可从内容与方式上创新服务模式。图书馆技术人员利用网络把资料信息进行分类、筛选等综合处理, 编制成专题文献, 为读者提供定题定点的服务。其次, 构建学生参与管理的互动服务模式。让更多的学生了解图书馆, 走进图书馆, 利用图书馆, 理解图书馆, 透过“馆员助理”带动一批人, 影响一批人, 把学生读者吸引到图书馆来。再次, 每月组织读者心得交流会, 透过读者心声创新服务模式提高服务质量。同时, 每月评选优秀文明读者活动, 从而进一步激发调动读者利用图书馆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参考文献

[1]姚文莉, 姜涛.谈现代高校图书馆服务模式的转变[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6 (04) .

[2]付晓英.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创新与实践——以清华大学图书馆为例[J].图书情报工作.2009 (S1) .

[3]张海英, 王妍.在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研究[J].才智.2014 (33) .

[4]刘华, 任鹤飞, 梁夕雯.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存在问题及对策[J].才智.2015 (15) .

上一篇:铣削参数下一篇:PSCAD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