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评估方案对高职院校图书馆的促进作用

2024-05-12

新评估方案对高职院校图书馆的促进作用(精选4篇)

新评估方案对高职院校图书馆的促进作用 篇1

1 高职院校体育教育的现状

1.1 体育教材竞技化

在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中, 相对忽视体育的趣味性和娱乐性, 这主要受到普通高校的影响, 另外, 国家尚未发行关于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大纲和教科书, 因此, 高职院校的体育教育主要是按照普通本科的教学大纲来。同时, 随着现代化建设的发展, 我国努力实现体育强国的目标, 特别是在奥运会等大型比赛上, 更加重视竞技比赛中运动员的表现, 因此在体育教学中, 设置的主要项目是竞技体育运动, 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1.2 教学评价方式单一, 评价体系不完善

在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教学中, 很多教师在进行教学评价时, 往往注重教学成绩的评价, 尤其是竞技水平的评价, 而相对忽视学习过程的评价, 而且在评价方法上, 也主要采用闭卷考试的方法, 这种方法容易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仍然处在应试教育的发展阶段。评价的内容比较单一, 不利于全面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 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另外, 在评价中, 很多非技能类的项目无法通过考试来对学生的水平进行评估, 没有完善的评价标准, 因此导致体育教学课程的评价缺乏客观性。

1.3 教学思想和教学观念比较落后

目前, 在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 教师的教学观念比较落后, 而且受到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比较大, 因而无法正确认识新课程改革之后提出的教学理念, 所以, 未能对教学方式和方法进行改革, 从而损伤了学生的积极性, 进而影响了学生课堂主体地位的发挥, 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2 学生体质测试概述

高职教育是一种教育的形态。在学习阶段中, 高职学生和普通高校学生的身体素质没有明显的差别。其体育教学模式和普通本科院校没有太大的差别。在教学中主要由教师安排教学的内容和项目, 学生的自主选择性较少。

近年来, 我国青少年的身体素质逐渐下降, 引起了一些部门的重视, 比如, 教育主管部门提出了进行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将提高教学的质量、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作为重要的教学目标, 力求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由于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时间比较少, 教育部门还积极倡导阳光体育活动, 并通过《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进行评价, 从而促进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发展。就研究结果来说, 高职院校体质测试主要集中分析测试结果, 一般来说, 测试结果的表现形式主要是达标率、优秀率、不及格率等, 另外, 还有一些关于生源地等因素的分析。在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中, 师生普遍将体质测试作为一项任务, 未能将其全面开发和利用。因此,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发展, 我们应该重新评判体质测试, 并将其作为一种教学手段, 挖掘其深层次的意义, 从而可以更好地利用体质测试的结果, 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

3 高职院校体质测试对体育教学的促进作用

3.1 从高职教育教师的角度看待体质测试结果的高效利用

通常来说, 通过对学生进行体质测试, 可以对学生的体质情况进行评价,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体质情况进行针对性的教学。体育教师应该承担起教学训练的任务, 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但是, 在很多高职院校中, 体育教师缺乏对体质测试的认识, 只将其作为一种任务, 而未能将其作为一种有效的手段, 所以没有对其充分利用, 其发挥的效用比较小。而且, 很多高职院校的教师利用体质测试激励学生加强体育锻炼, 并告知学生若身体素质不达标, 测试就不能通过。所以, 教师主要通过体质测试激励学生参与到锻炼中。他们将体质测试作为一种工具, 仅用成绩来评价学生的好坏, 因此, 这就导致学习的内容和测试的内容严重脱节, 影响了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积极性, 甚至产生一种排斥心理, 不利于他们在体育锻炼中的发挥。

所以, 要将体质测试作为一个重要的手段, 可以对学生进行积极的指导, 其中, 具体可以表现为:第一, 教师要按照时间建立一种有效的评价体系, 在体系中, 体质测试是其中一个重要的部分, 运用体育档案的形式保存测试结果, 通过长期的测试结果, 全面了解学生锻炼的情况;第二, 将教学活动和体质测试结果相结合, 从而提高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 使学生积极参与到体育锻炼中, 从而增强学生的体质, 并且能够实现教学的目标;第三, 在完成体质测试之后, 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测试的结果, 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策略, 督促学生积极参与到体育锻炼中来, 使学生养成一种体育锻炼的自觉意识, 从而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进而有利于实现体育锻炼的目标。

3.2 从阳光体育活动的角度来看待学生体质测试结果的高效利用

在学校体育教学中, 受到教学条件的影响, 学生不能自主选择感兴趣的项目, 在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之后, 这种情况得到了有效改善, 拓展了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形式, 丰富了体育锻炼的形式。

就阳光体育活动来说, 可以看出体质测试结果被高效利用,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 在参与阳光体育活动中, 更加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注重个性的发展,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体育项目, 从而可提高体育锻炼的热情, 从而有利于提高身体素质, 为体质测试而加分。第二, 将体质测试和阳光体育进行结合, 使体质测试逐渐成为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的重要部分, 从而有效抬高体质测试的地位, 使学生强化体质测试的意识, 将其变为一种寻常的手段, 所以, 对此也就减少了一些恐惧和压力。第三, 将阳光体育活动和体质测试进行良好结合, 可以在教学活动中充分表现出体质测试的形式和内容, 而不是像传统的形式那样, 每学期进行一次体质测试, 通过这种方式, 有利于学生更好地认识和了解自己, 帮助学生树立终身体育的思想, 从而可以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到体育锻炼中, 提高参与的热情, 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

4 结语

在体育教学中, 不能仅仅将体质测试作为一项任务, 要将其作为教学中的一项内容和手段, 督促学生积极参与到体育锻炼中, 从而提高学生的体质,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还存在一些问题, 比如体育教材竞技化;教学评价方式单一, 评价体系不完善;教学思想观念落后等。在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中, 师生普遍将体质测试作为一项任务, 未能将其全面开发和利用。因此,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发展, 我们应该重新评判体质测试, 可以将其作为一种教学手段, 挖掘其深层次的意义, 从而可以更好地利用体质测试的结果。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 人们的生活水平也有了很大提升, 社会公众越来越重视体育锻炼。在高职院校中, 为了检验学生的身体素质, 通常会通过体质测试的形式进行, 并进行评分, 从而对他们的体质情况进行了解。因此, 高职院校会针对体质测试制定一些体育锻炼的项目和内容。但是, 在高职院校体质测试中, 也存在一些问题, 迫切需要得到解决。该文阐释了目前我国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现状, 并分析了高职院校体育测试对体育教学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新时期,高职院校,体质测试,体育教学,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龚耕.高职院校体质测试对体育教学的促进作用[J].运动, 2012 (24) :102-103, 146.

[2]杨攀.基于促进学生体质健康的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6 (1) :96-97.

[3]单舜.学生体质测试对体育教学的促进作用探析[J].体育科技, 2014 (4) :119-120.

[4]余建熹.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与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培养的研究[J].读与写 (教育教学刊) , 2010 (6) :79-80.

浅论高职院校新评估方案的变化 篇2

【关键词】评估;变化;应对策略

《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方案(试行)>的通知》(教高[2008]5号)文件的下发,标志着新一轮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将正式启动。《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方案》(以下简称新方案)相较于2004年教育部实施的《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方案》(以下简称旧方案)而言,发生了许多变化,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一项重大创新。了解这些变化的内容,把握这些变化的实质,研究这些变化所带来的影响,这对于各高职院校推动自身的建设工作,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新方案的几个变化

1. 性质的改变

旧方案从性质而言可以说是一种鉴定性、奖惩性的评估。新方案则是一种发展性、奖励性的评估。

按照旧评估方案,评估结束后,专家组要对受评院校给出“优秀”、“良好”、“合格”或“不合格”等鉴定性的结论,定下一个等次;而等次的高低,又在很大程度上与受评院校诸多方面的现实利益相关联。因此,这样用同一标尺来测量不同院校办学水平的定等次方式,容易忽视不同地区、不同类型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客观上造成受评院校盲目追求等次,急功近利,不利于真正发挥评估工作“以评促建”的作用。新方案在这方面做出了大幅的调整,淡化了等次,将评估的重心放在发现学校人才培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且通过分析现状,找出原因,帮助学校提出改进工作的途径、方法和措施。将鉴定性、奖惩性评估一变而为发展性、奖励性评估。这样做,大大有利于将高职院校的工作真正引导到加强内涵建设上来。

2.方向的改变

开展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是国家教育部推进国家高职教育的一项既定政策。评估方案的导向如何对于各高职院校的工作,影响重大。旧方案的评估等所谓36项硬指标,它更多地强调受评院校的硬件建设,更多地注重对各种结果性数据和材料的核查。新方案对此也做出了较大的调整。国家教育部评估委员会主任委员杨应崧教授在解读新方案时,用两句话来概括这种变化:重软不重硬;重动不重静。我的理解,新方案是旧方案的升华,而不是旧方案的否定。因此,“重软不重硬”并不意味着可以忽视硬件建设。实际上,新方案恰恰是把基本的硬件建设作为申请评估的前提和条件。这些硬件建设的量化标准主要来自《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试行)》(教发[2004]2号)和《高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教发[2000]41号)等文件,如生师比、生均图书等。在此基础上,新方案更强调受评院校“软实力”方面的建设。通过评估手段引导学校把工作重心放到内涵建设上来,促进学校形成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机制,从而提高高职教育的教学质量。

另一方面,新方案也更强调过程性的数据和材料。新方案的一个显著特色,就是建立了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平台。新方案规定:全国所有高职院校每年均要通过此平台向教育部上报一次相关数据。每一所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开展得如何,取得哪些成绩,整个学院的发展是否呈上升良性发展的态势等等,都可以通过平台来呈现,体现出一种鲜明地以过程性评价为主的特征。

3.评估主体的改变

旧方案评估的主体是两个:一个是政府主管部门,另一个是评估专家,评估结果由政府决断,由评估专家决断。新评估方案对主体做了比较大的调整,评估主体发生很大变化,一个主要的趋势就是评估主体的多元化。由原来的单一主体(专家和主管部门实际上是一体的)变为以学生、家长、老师、 用人单位、主管部门、专家等作为主体,而且,是以学生、家长、老师、 用人单位等作为主要的评估主体。一所院校人才培养工作开展得好不好,首先是要由学生说了算,由家长、老师和用人单位说了算,因为他们是与学院人才培养工作的质量好坏利益最为攸关的人。

新方案的评估结论不再是教育行政部门、专家组单方面的做出决断,而是要在上述这些主体发表意见之后,最后再确定评估结论。而从评估主体来讲,涉及到受评院校方方面面的工作,涉及面非常广泛,可以想见,评估主体的这种变化对于一所想取得好的评估结论的受评院校而言,压力是相当大的,所需要开展的工作和所需付出的努力都不是旧方案能够相提并论的。因此,任何一所受评院校都应把评估工作看成是事关学院全局的战略性工作,是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党委和行政都要齐抓共管,各部门通力合作,全体师生员工齐心协力一起行动,这样才能把评估工作做好。

4.形式的改变

在进行评估的形式上,新方案也有很大变化。为了解教师的情况,旧方案采取的是教师座谈会和听课等方式,为了解学生的情况,旧方案采取的是学生座谈会和技能测试的方式。无论哪种方式,都是按照事先定好的套路完成“规定动作”。在这种方式下,受评院校的教师和学生都可以根据要求,事前有针对性地做大量的准备工作,这使得专家组入校评估时,受评院校“临时表演”的成分很大,实际上没有起到评估应有的效果,也一定程度上背离了评估的初衷。新方案改变了原有的方式,不再进行座谈会,而是进行深度访谈;不再进行听课,而是进行说课。这其中,根本性的变化在于,原来可以突击准备、临时表演的工作,现在都必须要有长期的积淀才行。无论是深度访谈还是说课,如果受评院校的教学管理团队和一线教师平时对高职教育如何开展没有思考,对教高【2006】16号文等指导性文件没有深入地学习与研究,对课程建设、实训教学等具体工作没有参与、没有体会,要想通过是不可能的。新方案中这种方式上的改变带来的其实是整个理念和行为模式的深层冲击。

二、万变不离其宗——新方案的基本点

新方案相对于旧方案而言,尽管发生了较大的改变。但是,新方案不是对旧方案的否定,而是对旧方案的升华。深入研究新、旧方案不难发现,新、旧方案的基本点是不变的。评估评什么?我以为,就是评价一所学院在办学方向、办学基础和办学效果三个方面的“符合度”问题,这一点,新、旧方案是一以贯之的。

第一个“符合度”,是考核受评院校的办学目标定位与人才培养的质量标准,与社会需求、学生需要、国家规定以及学校自身的实际之间符合度如何。这一个符合度,指的是学院的办学方向和目标。受评院校应该根据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结合自身的实际,准确的找到适合二者的办学定位,并据此制定各专业的人才培养的质量标准。

第二个“符合度”,是考核受评院校的实际工作状态与学校的办学目标、质量标准之间符合度如何。这一个符合度,指的是学院的办学基础。办学方向和目标确定之后,学院要确保自身的工作状态能满足达成既定目标的需要。所谓工作状态包含两个层次的含义,一个是指办学条件,教学设施设备等,这是硬件方面的;一个是指整个学院办学运行状态,这是软件方面的。受评学院应当始终关注自身的实际工作状态,是否能够满足办学目标、质量标准的需要。

第三个“符合度”,是人才培养质量以及社会服务的状况,与学校确立的办学目标、与要达到的质量标准之间符合的程度如何。这一个符合度,指的是学院的办学效果。学院的人才培养工作开展得如何,最终是要落实到学院的办学效果上来的。而办学效果的好坏,则是看学院最终的人才培养质量以及社会服务的状况,是否符合既定的办学目标及要达到的质量标准。

这三个符合度,从人才培养工作的目标设定,到工作过程,再到工作结果。给受评院校提出了明确的方向性的要求。可以说,评估的基本点,就是考察受评学院的三个符合度。

总之,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方案,对旧有的方案进行了大幅的调整。评估,由此事务走向精神、从普查走向重点、从封闭走向开放。这种调整,对高等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工作,必将产生巨大的影响。高等职业院校应充分认识新评估方案中的调整,深刻理解这种调整带来的变化,并根据学院实际,制定出相应的解决方法,加强人才培养工作的三个符合度,真正使人才培养的质量落到实处,收到实效。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

[2]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方案》的通知.教高(2008)5号.

新评估方案对高职院校图书馆的促进作用 篇3

1 班子建设好, 促进党政和谐配合

班子建设好, 是固本强基工程的先决条件。要建设有战斗力的班子, 就要坚持高标准、严要求, 选配党的基层组织领导班子, 并以贯彻落实民主集中制原则为核心, 健全完善班子的议事决策制度, 尤其要落实好党政联席会议制度。高职院校院 (系) 党组织要明晰自身的定位和职责, 在学校党委的领导下, 与院 (系) 行政共同负责本单位工作。根据《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工作条例》, 党政职责划分, 既分工又合作。党的基层组织主要职责在于总揽全局, 把握方向, 管好干部, 行政的职责在于全面负责学校教学、科研和其他行政管理工作。院 (系) 党组织和行政不存在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 党政分工合作, 协调配合, 相互依存的关系, 共同承担院 (系) 改革、发展、稳定的重要责任和培养合格人才的任务。

2 工作业绩好, 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工作业绩好, 是固本强基工程的促进目标。固本强基要始终把党支部建设作为工作的着力点, 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 为学校的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工作业绩好, 要求基层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强, 能够坚持党的四项基本原则, 坚决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及学校和学院有关决议、决定, 教育党员并带动全体群众自觉遵守各项法律、法规, 推进学院各项工作, 维护群众利益。

高职院校的党员是学校教育、科研、管理、服务等各项工作中的中坚骨干力量, 只有每一个党员在各自的岗位上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才能团结带领全体师生员工, 齐心协力干事业。学校党员队伍的素质高低, 直接关系到学校工作业绩的好坏。在目前的高职院校中, 有较大部分是从重点中专升格为高职院校, 升格时间不长, 学校在师资力量和科研能力等方面亟需加强, 成为高职院校创新性发展的瓶颈。固本强基工程的实施要求教师党员要发挥“每个党员都是一面旗帜”的作用, 积极工作, 刻苦钻研, 努力突破制约高职院校发展的瓶颈。建设高素质的高职院校, 培养一流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从根本上讲是建设一流的教师队伍, 而建设一流的教师队伍, 需要一流的干部队伍和一流的服务队伍。因此, 学校能否建设高质量的德才兼备的教师队伍, 培养具有远大理想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 党务与思想政治工作者的领导管理水平以及服务工作者的服务水平也是十分重要的决定性因素。为此, 在高职院校实施固本强基工程的过程中, 既要充分发挥具有较高知识水平和丰富的教学、科研工作经验的教师的作用, 又要充分发挥擅长党务工作、政治工作、行政管理工作的干部和从事服务工作的教职工的作用。只有这样, 才能在整个院系中形成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良好氛围, 促进院系各项工作的全面发展。

3 群众评价好, 促和谐校园建设

群众评价好, 是固本强基工程的评价标准。要切实做到群众认可, 就应该营造积极向上的和谐校园氛围。高校作为肩负着传播知识、培养人才、服务社会的重要阵地, 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构建和谐校园, 来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和完善, 是时代赋予其责无旁贷的使命。目前, 高等职业教育在呈现出勃勃生机的同时, 也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音符, 因此, 构建“和谐校园”也成为高等职业教育自身发展必然选择, 同时也是高职院校实施固本强基工程建设的重要目标。

构建和谐校园, 其价值关怀应体现为人与社会的全面发展, 人与学校的全面发展。要以新的服务理念和科学的发展观念为指导, 做到学校发展为了师生, 学校发展依靠师生, 学校发展成果由师生共享, 这是坚持科学发展, 促进校园和谐的内在动力。在实施固本强基工程中要增强基层组织在和谐校园建设中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切实加强党的建设, 为构建和谐校园提供组织保证。必须以人为本, 要营造有利于知识共享、知识创新和知识应用的组织文化, 要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激励人, 把个人的知识和能力作为衡量个人自身发展状况的标准, 努力创造团结互助、积极向上、尊重创新、多出成果、多做贡献的健康的人文环境, 营造平等发展和全面发展、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的良好氛围, 从而使高职院校固本强基工作更加充分地体现出师生意愿, 更加具有感染力和说服力。通过积极实施固本强基工程, 充分发挥先进基层党组织的示范、辐射和指导作用, 从而促进高职院校自身的建设。

4 学生培养好, 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培养具有较政治高素质的学生, 是高职院校固本强基工程的重要目标。学校是培养人人才的重要园地, 教育能否发挥好人才智力的优势, 学校培养出来的人才思想政治素质如何, 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未来, 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是否后继有人。《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建设几个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学校党的建设要围绕学校的改革和发展, 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 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来进行。”当前, 职业技术教育在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但同时也遇到了严峻的困难和挑战。究其原因, 既有新形势下来自外界的压力, 也有职业技术教育在人才培养上存在的不足。因此, 增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竞争力, 培养生产一线高素质的实用型人才, 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内在要求。

但目前在高职院校中普遍存在有学生党员入党后产生“船到码头, 车到站”的错误思想, 认为自己入了党, 就达到大学期间的最高理想了, 放松了对自身的要求, 把自己混同一般同学, 不注重思想品行素质的修炼和意志的磨砺, 缺乏进取精神;有些学生党员意志薄弱, 经受不了一点打击和挫折, 一见困难就退缩, 缺乏努力拼搏的勇气;有些学生党员先进性不强, 理想信念滑坡, 政治觉悟低, 表率作用不明显。解决这些问题, 关键是要通过固本强基工程建设, 加强学生党员的思想政治教育, 提高党员素质, 要对他们严格要求、严格管理、严格监督, 突出一个“严”字。通过固本强基工程建设, 牢固树立阵地意识, 巩固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在学校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要求融入到学校教育全过程。

摘要:当前高职院校的党建工作面临着新形势、新任务、新课题, 实施固本强基工程具有重要意义。分别从“班子建设好、工作业绩好、群众评价好、学生培养好”等四个方面来探析固本强基工程对高职院校发展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固本强基工程,高职院校,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刘大允, 胡刚.高校固本强基工程的实施原则及实现途径[J].高校党建, 2006 (8) .[1]刘大允, 胡刚.高校固本强基工程的实施原则及实现途径[J].高校党建, 2006 (8) .

[2]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建设几个重大问题的决定[J].求是, 1994 (11) .[2]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建设几个重大问题的决定[J].求是, 1994 (11) .

[3]林春.高校党建固本强基工程研究[J].天中学刊, 2005 (4) .[3]林春.高校党建固本强基工程研究[J].天中学刊, 2005 (4) .

新评估方案对高职院校图书馆的促进作用 篇4

关键词:人才培养,评估,图书馆建设

图书馆是高职院校办学的重要支柱之一, 是高职院校文献资料信息的中心, 也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评估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做好人才培养评估工作, 各高职院校积极响应, 开展了以教学、科研、校园文明建设等为核心内容的迎评、创示范工作。由于高职院校的图书馆在评估指标体系中被单列为独立的观测点, 因此, 给高职院校的图书馆建设带来了良好的发展契机, 各高职院校的图书馆借助评估的东风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纵观各院校的迎评过程, 人才评估对高职院校图书馆建设的积极作用是不容质疑的。通过评估, 各院校的图书馆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都有大大提高, 特别是馆藏建设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或不足之处。通过对人才评估工作与图书馆建设的关系进行思考与分析, 总结积极作用和负面影响, 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改善和解决问题的方案, 由此不仅对人才评估工作对图书馆建设的影响进行总结和反思, 也是对图书馆的进一步建设进行展望, 同时达到抛砖引玉的效果。

1 人才培养评估指标中图书馆建设内容的解析

2008年4月颁布实施的《高等职业教育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方案》是我国高职院校人才水平评估工作的依据, 评估方案中确定的评估基本条件要达到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 (试行) 》的有关要求, 规定高职院校的图书馆生均图书、生均年进书量、馆藏册数、开放时间等多方面内容的综合考察来衡量一所院校的图书馆工作。

1.1 数据平台中规定的图书馆指标分析

《高等职业教育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方案》中数据平台中的高职院校图书馆的指标, 是基本办学条件下的重要指标;具体的要求是:生均面积、馆藏册数、开放时间达到有关规定;馆藏适应专业发展的要求, 有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图书流通率较高, 图书有计划地逐年增加;校园网畅通。相比以前的评估方案, 它把电子图书、专业期刊都明确纳入了评估指标, 并目强调了专业图书和专业期刊的统计, 也就要求在新进书中必须有专业图书和专业期刊。

1.2 基本办学条件图书馆指标分析

《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 (试行) 》中关于图书馆的内容可看出, 馆藏图书作为高职院校的办学条件的硬件, 必须要达到一定的规模, 而且还要逐年增加;生均藏书要达到60~80册且年进书量2~3册的要求, 要达到这些要求高职院校必须不断扩大办馆规模, 解决因扩招不断增加的读者数量和图书馆服务空间的矛盾。需要指出的是, 指标对图书馆的建设经费没有硬性规定, 但经过分析可看出, 如果学生逐年增加, 相应地文献经费也要逐年增加, 这样才能保证达到指标要求。

2 人才评估工作对高职院校图书馆的积极作用

2.1 加大了经费投入, 增加了馆舍建设

各高职院校在进行人才评估前, 图书馆虽被誉为高职院校的办学三大支柱之一, 但学院的资金投入对教学和科研部门相对较高, 学院往往在经费投入上忽视图书馆, 使图书馆的建设长期落后于高职学院发展的需要。评估指标对图书馆的要求, 使各高职院校为达标开始加大图书馆的经费投入。高职院校对老馆进行了改造维修, 扩大了馆舍, 增加了馆藏, 有的还建起了新馆。许多高校图书馆还建立了电子阅览室、学术报告厅、多媒体阅览室, 实现了借、阅、藏一体化, 使师生借阅环境大大改善, 图书馆浓郁的人文气息逐渐凸现出来。

2.2 图书馆的馆藏得到了极大的丰富

图书馆藏书量作为一项基本的、重要的硬性指标, 被列入高职院校图书馆评估体系之中。因此, 各高职院校投入的经费中很大部分落实到文献资源的建设上, 使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各图书馆在短期内大量采购纸质文献, 以弥补过去多年来形成的馆藏缺口;将过去想买却无能力购买的数据库采购回来, 使图书馆电子资源的馆藏飞速增长。同时, 各图书馆加快了本馆馆藏数字化的进程, 自建特色数据库, 不仅使图书馆馆藏资源多样化, 而且为读者检索所需文献提供了极大方便。

2.3 信息化建设的步伐加快

各高职院校的图书馆在进行馆舍及资源建设的同时, 注意紧跟信息化、网络化的发展趋势, 增加计算机、更新服务器、更新系统, 使图书馆的现代化建设达到了新的水平, 使图书馆的服务手段日趋多样化, 服务层次不断提高。而大量新技术和现代化设备的使用, 促使图书馆工作人员不断学习、进取、提高。因此, 高校评估优化了图书馆专业队伍的结构, 使各馆产生了一批高学历、高素质的人才。人才评估工作不仅使图书馆在馆舍、文献资源、设备、人员素质等方面有了个较大地提升, 而且也促使图书馆在管理理念、读者服务工作、特别是信息服务方面的水平有了极大的提高。

3 人才评估工作对高职院校图书馆的负面影响和存在的问题

3.1 突击达标, 重数量而不重质量

重数量不重质量突出地表现在高职人才评估方案中对文献资源的评价, 高职院校图书馆评估条例中对纸质文献资源作了量的规定, 并且按量得分, 虽然在数据的采集平台上有专业图书和近两年出版专业图书的统计, 但没有确定任何比例。图书馆评估对文献量的规定是必要的, 如果没有一定量的文献作基础, 图书馆评估就失去了一个重要的依据。但是, 在重视文献数量的同时, 也应当对文献质量加以关照, 不能顾此失彼。另外, 由于未考虑文献资料老化的半衰期、时效性和文献的剔旧问题, 必然导致馆藏图书在质量与数量上的发展越来越不均衡。图书馆为了达标, 不能剔旧, 也不敢剔旧, 并且有的图书馆还把以前剔出了的图书又收回书库来保证数量。因此, 评估指标中仅以藏书总量和人均占有量来评价图书馆藏书建设的做法显然是不全面的;有效的增长才是发展的方向。

3.2 没有数字馆藏的确定比例指标

馆藏是图书馆收藏的各类文献的总和, 不仅包括纸质文献, 还包括电子出版物、数据库、音像资料和网络信息资源等。因此这里应该有一个纸质文献、光盘视听资料和网络数据库比例确定的指标。

3.3 突击采购, 影响藏书体系

图书馆藏书建设是渐进、持续、长期积累的过程, 不是短期内可以完成的。由于高职院校图书馆长期经费投入不足, 导致藏书量不达标, 于是评估之前突击购书成为参评院校的共同做法。这种做法虽然满足了评估指标中对馆藏数量的要求, 却难以保证藏书质量。 (1) 突击购书的适用性较差。由于任务重、时间紧, 导致图书采购重复或内容不适用; (2) 突击购书的时效性较差。由于图书市场的新书供给根本无法满足过大的文献需求, 图书馆不得不购买过期或过时的专业书籍, 或干脆大量购买小说、传记等文学书籍, 出现“新书不新”的现象, 影响师生利用; (3) 突击购书的外观质量差。为了尽可能多地利用有限的经费购买较多的图书, 有的图书馆甚至大量购买特价书或信息不全、印刷质量很差的盗版图书, 既不实用又不合法。因此, 这样的做法虽暂缓了“生均藏书量”和“生均年进书量”的一时之忧, 却给藏书结构和藏书质量带来了问题, 导致馆藏质量下滑, 馆藏与学科的相关度降低, 势必影响到学科馆藏的可持续发展, 使来之不易的资金发挥不出应有的效益。

4 建议与改进措施

人才培养评估虽不是对图书馆的全方位评估, 但由于图书馆评估结果与学院总体评估的结果关系密切相关, 学院的评估结果事关学院的声誉、生存和发展, 因而评估对图书馆的发展将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为使评估指标能较好地反映高职图书馆藏书建设的实际和发展趋势, 以下几点建议和改进措施以供参考。

4.1 调整生均藏书标准

现行指标中的藏书数量标准对高职院校来说普遍过高, 在高职院校扩招的情况下, 藏书量的增加幅度难以跟上学生数量的增加, 特别是生均图书量, 更是难以达到标准。在评估完后, 相当多的高职图书馆购书经费大幅度下降, 每年购置的图书资源明显减少。而为了保证每次评估的过关, 图书馆不敢剔旧;但又为保证每年生均进书量, 不少馆只好将有限的资金拿出一部分来购买特价书, 让大量无用的呆滞图书充斥馆藏。因此藏书数量标准应该根据不同院校情况制定一个范围, 使其更符合高职校情和馆情, 将藏书重点引向到提高藏书质量上来。

4.2 建议评估指标根据区域划分不同的标准

我国地区经济发展很不平衡, 不同地区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学校差别很大, 这种差距在短时间内是难以改变的。现行的评估指标体系中未能充分体现不同类别不同层次学校的差别和特点。比如普通高校的专科大都具有较长的办学历史, 经费充足, 而高职院校大都是近些年来由中专学校合并升格或和成人高职院校合并组建而来的, 办学条件和办学历史都不长, 在经费上不如普通高校的专科。同样是高职院校在不同地方也存在很大的差距, 特别是地方高职院校和行业高职院相比差距更是很大, 行业院校的经费投入普遍比地方院校高的多。因此不在同一个起点, 却使用同一个标准评估, 有失评估的科学性和公平性。因此, 强化分类指导功能, 充分认识到不同地区、不同类型、不同规模图书馆之间发展的不平衡性, 以减少地区差异, 增加评估结果的可比性。

4.3 将电子文献纳入评估指标

电子文献是网络环境下高职图书馆馆藏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建设高水平图书馆不可缺少的文献资源, 深受广大读者的欢迎。现在电脑很普及, 学生中拥有电脑的人数逐年增多, 教师更是通过上网来查询资料, 可见电子文献资源的使用率越来越高。许多高职院校的图书馆花很多经费引进电子文献资源, 方便了读者, 但却对评估指标的贡献很少。因此, 应该将电子文献纳入指标体系, 这样可以较全面地反映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情况。

4.4 增设馆藏质量的评估指标

图书馆的藏书是用于满足读者要求的物质基础, 而要满足读者要求就必须有合理的馆藏质量来保证。因此, 馆藏建设应该是质与量的统一, 只有符合读者要求的馆藏资源才是合格的馆藏资源, 只有能满足读者要求的量才是恰当的量。因此, 建议在馆藏评估指标里加入文献利用率、专业馆藏比例、中外文文献比例、馆藏特色等内容。

5 结论

总的来说, 高职院校图书馆应以“评估”为契机, 紧紧围绕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目标, 搞好文献资源建设, 形成自己的特色, 满足读者需求;高职院校的水平评估工作是个系统工程, 对高职院校的图书馆来说, 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图书馆应以评估为事业发展契机, 将评估作为改善办馆条件、提高服务水平、调动员工积极性、加强图书馆管理的机遇, 全面提升图书馆的整体形象, 推动图书馆的各项工作向更高层次迈进, 使图书馆事业快速、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梦桃.水平评估对高职院校图书馆的影响[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6 (17) .

[2]陈深.试析高校图书馆藏书建设在评估两重性影响下的对策[J].长春大学学报, 2006 (11) .

[3]王晓军.数字图书馆评估模式探讨[J].图书情报知识, 2007 (4) .

[4]顾健, 刘一.高职院校图书馆评估标准的思考[J].江西图书馆学刊, 2006 (1) :10-11.

[5]丁传奉.以评估为契机全面促进高职院校图书馆建设[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6 (3) :49-50.

[6]王志华.高职高专院校图书馆评估的做法和举措[J].潍坊教育学院学报, 2005 (1) :19-20.

上一篇:学习雷锋心得体会五一班下一篇:不离不弃的意思是什么_不离不弃的释义及造句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