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社会价值评估

2024-08-10

图书馆社会价值评估(精选9篇)

图书馆社会价值评估 篇1

摘要:社会资本的存在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环境, 这种资本正日益成为企业发展不可缺少的要素。本文提出社会资本在企业中的价值意义, 分析影响其价值的诸因素, 并结合财务管理中价值分析方法初步构建社会资本价值评估模型。

关键词:社会资本,合力,超额盈利率,贴现值

资本是经济学研究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马克思认为资本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舒尔茨和贝克尔“人力资本”概念的提出, 将资本从物质形态扩展到了“非物质形态”, 为本文社会资本的探讨奠定了理论基础。

一、社会资本在企业中的意义

“社会资本”的概念最初由经济学的“资本”概念演变而来。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它是与“个人资本”相对的无数个别资本的总和, 是“社会总资本”。随着研究的深入, 政治学、社会学等不同领域的学者都从不同角度研究社会资本问题。

从财务的角度看社会资本, 主要分析其所能带来的超额盈利的价值。价值体现于它对企业发展的作用中, 而企业的发展是外部环境和内部经营环境综合合力作用的结果, 这种“合力”绝不是管理层单方努力能构建起来的, 也不是各财务指标变化的结果, 它是由企业资源、能力、制度和环境等多因素通过战略协同而形成的合力, 这种合力是企业在大环境中与相关实体和个人经过较长一段时间形成和培养出来的一定关系, 由于社会资本对经济发展的主要作用是通过加强人们之间的合作关系来提高人际信任程度, 从而减少人们在经济活动中的交易成本, 提高交易效率和经济运行效率, 促进资源有效配置最终实现超额盈利来实现的。研究社会资本的价值, 就要研究如何使这些力系在企业中共同作用产生合力, 达到力的平衡, 这不是一朝一夕能够造就的, 需要各个经济实体互动形成带有社会属性的关系, 各方靠时间和资源来建立、维系和发展这种合力, 因此, 这种“合力”可以被看成是一种对市场的投资行为, 企业通过时间与资源的投入而建立起来, 使得企业得以通过一种更有效、更便捷的途径获得所需的市场性资产, 包括顾客关系、流通渠道、合作伙伴关系等, 这种“合力”就是企业的社会资本。

二、影响社会资本价值的因素分析

企业社会资本这种“合力”的大小, 直接受制于力系中各个分力的大小及其对合力的影响程度。这些影响有正向的也有负向的, 正向的变化会为企业提供更好的机会, 带来更多的收益, 就会有利于提高企业的价值, 反之亦然。通常将企业内部有效管理、外部与政府、金融机构、媒体、供应商、顾客、公众等机构和个人联系的组织数量、密切程度等作为形成社会资本价值的构成要素, 社会资本的价值视为有效的管理及对诸影响要素有效整合的结果, 用模型分析:

Z表示社会资本的经济价值, 也是内外部各因素合力的结果。R表示企业内部人力因素合力, 主要涉及企业文化、管理制度、领导者才能等共同协作, 有效管理产生的直接影响社会资本价值的作用。N表示影响合力的组织数量, 组织数量越多, 社会网络规模越大。I表示各合力要素与社会资本的关联程度, 关联程度越大, 影响越大。T表示时间维度, 组织间的交易通过长期交互作用影响社会资本的价值, 社会资本的价值随着时间维度增加而增加, 随着次数的增加而增强。K表示空间维度, 空间维度与社会资本的关系不是线性关系。如果空间接近则有利于合力各方面对面的交流, 有利社会资本的形成, 空间距离增加可能降低社会资本价值。

三、社会资本价值评估模型的构建

由上述对于社会资本价值的分析, 可以看到内外部各要素对于社会资本价值都有一定的影响, 这些构成要素和社会资本价值有同方向变化的趋势, 即当这些要素向好的方向发展的时候, 会使得它的价值有一定提升, 反之亦然。

社会资本是超额盈利的那部分价值。从财务管理的角度来看, 资产的价值是它所具有的未来盈利能力的净现值。因此, 把社会资本所能带来的超额盈利按一定的贴现率和贴现期折算成现值, 就是社会资本的价值。社会资本价值评估模型主要采用了财务管理中常用的未来超额盈利的贴现值分析, 先计算某企业的利润率, 然后与行业平均利润率进行比较, 计算该企业的超额盈利率, 最终计算出社会资本的价值。该方法涉及到企业未来的盈利、所在行业的平均利润率、贴现率和贴现期。基本计算公式为:

其中:Z—社会资本的价值, i—适用的折现率, It—预期第t年的年收益, t—预测产生超额收益的各年份, C—企业的资本额, n预测超额收益持续的年限, R一行业资本平均利润率。

在上述模型里, 分子中的预期第t年的年收益 (It) 可以以企业的历史年收益为基数, 根据未来可能发生的变化适当进行调整。企业的资本额与行业平均利润率的乘积 (C×R) 表示企业净资产的正常盈利能力。其中行业平均利润率R可以通过同行业内有代表性企业的年度报告、财务分析机构或行业主管部门的统计资料等途径获得, 并根据变化趋势进行调整。两者之差 (It-C×R) 就是该企业的超额盈利情况。分母中的折现率i可以是企业要求的最低报酬率, 也可以是银行同期利率, 但由于社会资本带来的未来超额利润有较大不确定性, 从稳健性原则出发, 选择的贴现率应高于正常的投资报酬率。预测超额收益持续的年限n的估计主要取决于企业发展稳定性和风险影响因素。如果假设企业在将来每年的超额收益相同, 这样用财务管理的“年金现值法”可以推算出社会资本的价值, 即以企业的年超额收益乘以年金现值系数。

以上社会资本价值构成要素的模型构建为提高社会资本价值提供了分析途径, 指出了提高社会资本价值可以从内外两个方面入手, 达到各项资源有效整合的效果, 使这个合力有效参与市场的竞争, 形成持续竞争优势, 为企业创造持续性的超额收益。使企业在和谐的环境中寻求发展, 不断提高企业自身的价值。

参考文献

罗伯特·D.普特南杨蓉:哈佛大学.繁荣的社群——社会资本和公共生活[J],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1999, (03)

公共图书馆社会价值的再认识 篇2

一、公共图书馆的社会地位

地位是指人或团体在社会关系中所处的位置。那么公共图书馆的社会地位如何定位?笔者认为,图书馆作为文化事业的组成部分,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具有先导性、基础性的社会地位。

(一)图书馆先导性社会地位的表现形式

1、图书馆是学习型社会的引导者

江泽民同志题词:“图书馆是人民的终身学校”,充分肯定了图书馆在社会教育中的地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高公民素质是关键,建立学习型社会是基本目标。终身学习已成为民族文化的物质需求,这就为图书馆发挥自身优势提供了平台。图书馆用自己的馆藏资源和信息资料为民众提供服务,用先进的思想和优秀的文化引领社会学习潮流,用舒适优雅的环境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成为民众终身学习的学校。

2、图书馆是科学信息的传播者

图书馆是解决信息不平衡现象的专门机构,是将信息资料依据一定的规则收集组织起来,进行信息整理和信息资源配置,使人们可以按照自己的需要在图书馆检索获取,以满足各种专业、各种爱好、不同文化程度读者的需要。现在许多新兴产业单位将情报收集处理工作交由图书馆来做,这不仅能使委托方迅速及时收集到需求的资源,也为图书馆发挥自身优势提供了平台,增强了信息的传播能力。

(二)图书馆基础性社会地位的表现形式

1、图书馆是文化知识的传承者

公共图书馆是文化知识和人类文明以及中华传统文化传承机构之一,承担着对已有文献进行收集、保存、开发利用的责任,从藏书楼对文献保存开始,到现在完善的分类管理,始终都发挥着对文化遗产的继承和保护作用。图书馆成为了人类文化传承的殿堂,奠定了其不可替代的地位。

2、图书馆是社会创新的推动者

图书馆汇集各种资源,建起数据库,形成社会倡导的主流文化,成为现代信息资源共享体系的拥有者,奠定了图书馆在信息传递和科技创新的先导和基础地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推动信息化建设,而图书馆是信息化建设的枢纽。中国数字图书馆工程的建成,有力推动了我国信息技术的发展,并迅速将信息资源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扩大了中文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也扩大了中国文化在世界的影响。图书馆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大大增强了对文化信息资源的收集、整理和传播能力,增强了文化对经济的渗透力,对人民的影响力,对世界文明的辐射力。

社会创新首先是文化创新。文化创新是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的重要条件,在创新中具有先导性作用,又渗透于任何创新活动之中。她对激发创新活力、培育创新意识、倡导创新精神、完美创新机制、营造创新氛围、建设创新队伍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促进先进文化发展的强大动力。图书馆是文化创新的承担者,它既是历史文明的传承者,创新资源的提供者,还是科技研发的参与者,社会文化的教育者。所以说图书馆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地位突出,作用强大。

二、公共图书馆的社会作用

作用是指对事物产生的影响。社会作用是某项工作或事件对社会产生的影响。笔者认为图书馆的社会作用,就是图书馆的职能发挥对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所产生的动力和影响。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图书馆的社会作用将愈加凸显。

(一)先进文化的倡导作用

先进文化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支柱,中国先进文化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弘扬民族精神,服从和服务于党的基本路线,凝聚人民意志和力量为现代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先进文化是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深层支撑,也是一个执政党务实执政的基础,是巩固执政地位的重要内容。在对外开放不断扩大、信息网络技术迅猛发展、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受到严峻挑战的时期,图书馆对先进文化的倡导作用更为重要。它通过对文献信息的收集、整理、开发、利用来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国家的法律法规和科学真理,发掘、阐述、转化、继承和发扬积极向上的文化成果,牢牢把握先进文化前进的方向,推动先进文化传播。

(二)国家创新的支撑作用

建立国家创新体系是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引擎,是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支柱和后盾。图书馆在国家创新中的基本任务就是对知识、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存储、管理、传递,以便为研究机构、政府部门等需求者提供文献信息,为国家创新体系的建立发挥支持和保障作用。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国家创新依赖于科技研发。图书馆作为知识信息集散与传播的枢纽、信息资源的重要宝库,是科学技术研究开发利用的重要支撑。在知识经济时代,信息是知识经济发动机的燃料。图书馆贮存着丰富的科学信息资源、技术信息资源、市场信息资源、政策信息资源、国际经济信息资源。这些信息资源都是科技开发利用的素材和资料,只要加以开发和利用就能发挥巨大的作用。

(三)构建和谐社会的促进作用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社会结构不断变化,各种利益冲突不断加剧,人们的价值观念多样化的形成,造成了社会矛盾凸显,不稳定因素增加。和谐发展成为社会前进的主题,稳定是促进社会发展的保障,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任务。图书馆是一个陶冶人的情操、净化人的心灵的地方,这一特殊的氛围是任何机构无法比拟的。它以丰富馆藏文献,先进的文化成果、整洁幽雅的环境氛围、舒适宜人的服务手段,为人们提供了获取知识情报的场所,丰富和补充精神文化的园地,对释放现代社会快节奏的压力以及缓解疲惫、烦躁的心理都有很大作用。同时图书馆的基本任务是为普通大众服务的,任何人都可以平等享用图书资源,不论身份贵贱、职务高低、文化程度,都可根据自身喜好、意愿,尽情地享受图书馆藏资源,以满足人们终身学习、获取知识信息的愿望,凸显了资源利用的公平性。它不仅是人们终身学习的场所,更是构建和谐社会不可缺少的主阵地。

(四)社会生活的升华作用

胡锦涛指出:“要切实加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不断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境界”。在当今社会结构复杂、国际影响非常显现的情形下,文化已成为综合国力中不可缺少的软实力和国际竞争的焦点。因此,构建和谐社会必须提高国民的精神力量和精神境界。必须看到在经济高速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在物质财富不断丰富的同时,精神力量在过去的时光中流失太多,淡化了我们应当世代相传、永久珍惜的精神财富和民族传统,这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极不适应。在我们这个文明的古国里,物质贫穷不应属于中国人民,精神贫困和精神空虚不应属于中华民族。提升国民精神力量和精神境界是图书馆应当承担的责任。

社会发展需要不断创新,我们必须看到先进不是一成不变、一劳永逸的,要保持先进就得不断增强创新能力。创新永无止境,无论是精英还是大众,无论是富人还是穷人,都必须不断追求知识,获取信息,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图书馆作为社会教育机构,就是为提高大众综合素质服务的。

由于时代的进步,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工作时间的缩短,休闲时间的增多,以及人们追求高尚的精神境界、科学的生活方式、高雅的生活情趣的欲望越来越强烈,很多人会有更多的时间走进图书馆,吸取精神营养,寻找新的生活乐趣。图书馆在提升人们的文化素养、科技水平,将国民的文化科技素质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作用,还将在鼓舞民众斗志,追求积极向上、渴望成功的精神境界,提升社会生活品味上发挥前所未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戴龙基,关志英.构筑图书馆文化提高图书馆软实力[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8(5).

[2]白国应.图书馆在知识经济时代的十大作用[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0(5).

[3]卿雪梅.论图书馆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地位与作用[J].教育教学论坛,2006(11).

[4]郭娟娟.图书馆应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作用[J].图书情报工作研究,2007(6).

图书馆社会价值评估 篇3

关键词:稻田资源,社会价值,社会稳定价值,社会保障价值,评估,苏州市

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双重推进,苏州市建设用地需求快速增加,导致大量稻田非农占用,面积大幅度减少,现有水稻田面积仅为8 3140 hm2,相当于高峰期稻田面积的25.6%。究其原因在于人们对稻田生态服务与功能认识的片面性,缺乏对稻田的生态价值和社会价值的认知,如我国城乡分割管理体制使得农民仍未完全纳入社会保障体系,年满60周岁的农民一年只能领取660元的养老金,在目前的物价水平下,该金额难以满足农民一年的养老支出。 根据相关研究[1],稻田弥补了农村养老保障体系的缺口,体现了巨大的社会价值。

目前,国内外学者对稻田资源的社会价值研究很少,我国目前仍未形成统一的测算标准与方法,且大多数研究集中在耕地资源价值的综合性研究。按照耕地资源的功能不同,将耕地资源价值分为经济价值、生态价值和社会价值,并以不同的区域为案例对这三类价值进行评估,结果均表明耕地资源的社会价值最高,其次为生态价值,而经济价值最低[2]。 在耕地资源社会价值的研究方面,众多学者认为耕地作为重要的生产资料,为农民提供了基本生活、失业和养老保障,确保了国家的粮食安全。但由于认识和研究对象的不同,学者们对耕地社会功能的划分有所差异,主要分为两大类:一是将耕地资源的社会保障价值分为基本养老保障价值、最低生活保障价值、医疗保障价值、再就业保障价格之和[3]。二是将其分为农民社会保障价值需求和耕地资源社会保障价值供给两个部分[4]。同时在社会价值的测算方法上理论界也是各执己见,一般采用替代法以市民的最低社会保障为标准对耕地资源的社会保障价值进行估算[5]。也有学者采用修正系数法、意愿调查法估算农地资源社会价值[6,7]。稻田资源作为耕地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社会价值同样具有不可忽略的重要作用。

现实结果表明,经济发达地区的苏州市稻田流失现象严重,稻田资源非农化趋势基本处于“政策失效”和“市场失灵”的状态。稻田资源不断流失的核心问题之一就是长期以来,稻田资源的生态价值和社会价值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对稻田资源的价值体系、研究方法等问题的研究还不够深入透彻,没有形成稻田保护的补偿机制。因此,本研究以苏州市为例,运用替代法、影子价格法、机会成本法等方法估算稻田资源的社会价值,实现对稻田资源社会价值的定量评价,探讨其对稻田保护的影响,将有助于改变传统的耕地保护模式,对于经济发达的南方地区建立稻田保护经济补偿机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和现实意义。

1研究方法

1.1研究区概况

苏州坐落于太湖之滨,位于东经119°55′-121° 20′、北纬30°47′-32°2′,长江南岸的入海口处,东邻上海,濒临东海,是中国发展最快的城市,苏南地区的工业中心。苏州毗邻无锡和江阴,隔太湖遥望常州和宜兴,共同构成中国长三角最发达苏锡常都市圈。 总面积8 848.42 km2(含太湖70%以上水域面积), 其中市辖区面积2 742.62 km2。2012年末苏州常住人口为1 054.91万人,户籍总人口647.81万人,稻田面积83 140 hm2,人均稻田面积为0.013 hm2,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37.7亿元,农民人均纯收为19 396元,。2013年,苏州市地区生产总值为1.3× 104亿元,占全国2.29%,人均GDP为12.34万元,是全国人均GDP的3.2倍,是江苏省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从上世纪80年代末至今,苏州稻田面积从近27万hm2减至2012年的8.314万hm2(图1),稻田资源存量的不断下降使得单位面积稻田的社会价值越发重要。

1.2稻田资源社会价值组成

稻田资源作为“自然一经济一社会”复合生态系统,要全面科学地阐述其社会价值,就必须明确稻田社会价值的主体、客体以及它们相互之间的关系,稻田资源社会价值的主体是指农民和市民,作为主体的人具有经济属性、社会关系、精神状态等特征。其客体是指在人的调控下具有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稻田生态系统,主客体之间的关系表现为:以稻田资源(资产、生态系统)为客体的生产活动、存在状态和功能对主体特征的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效果。同样的, 稻田资源的社会价值还具有社会属性,是以稻田生态系统产品和生命系统支持功能为基础,通过社会的反馈和人的感知对人类个体的精神、心理和人类社会组织(如国家) 的发展等生存发展因素实施影响,进而使这些生存发展因素得到改善,具有间接性和隐藏性,是稻田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的升华价值。 基于以上分析,我国稻田资源的社会价值主要包括社会稳定价值和社会保障价值。社会稳定价值主要体现在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社会保障价值体现在为农民提供最基本的生活、就业和养老保障(表1)。

1.3稻田资源社会价值测算方法

1.3.1社会稳定价值测算方法稻田资源的社会稳定价值(即稻田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价值),是指国家从粮食安全战略的角度考虑,通过土地利用规划确保一定数量和质量的水稻田。根据成本理论,国家对稻田保护的支出主要是通过对占用稻田收取的费用和保护现有稻田所必要的支出来计算,也就是国家的粮食安全战略价格得大于或等于因实施这一战略所必要的耗费。该部分价值的测算采用影子工程法,计算方法为:

式中:VW为稻田资源的社会稳定价值;Ri为国家占用稻田收取的费用,包括稻田开垦费、稻田占用税和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Ti为国家保护稻田支出的费用,包括灾毁稻田复垦费、稻田遥感动态监测费和基本农田保护费[8]。

1.3.2社会保障价值测算方法基本生活保障价值测算采用机会成本法,以政府提供给农民的最低生活保障金作为价值量化标准。养老保障价值测算采用替代法,以养老保险费作为价值量化标准。由于目前我国只对城镇居民提供大部分养老保险金,而忽略了农村居民,因此,参照国家对城镇居民提供的养老保险金,并结合农村与城镇经济水平的差距,用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与城镇家庭人均纯收入的比值进行修正估算出养老保险价值[8]。就业保障价值主要是指稻田资源可以吸纳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 缓解就业压力,帮助农民抵御非农就业风险,提供再就业保障。由于非农岗位具有很大的有限性,而农民一般又缺乏非农产业所需要的文化素质和技能水平,缺少教育和相关专业培训,导致农民的非农就业竞争力较弱。因此,该部分价值采用对农民能够从事非农产业所需技能的教育和培训方面的支出来测算。计算方法为:

式中:VB为稻田资源社会保障价值。V1为基本生活保障价值,V2为养老保障价值,V3为就业保障价值。 K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金标准(元/人),S为农村从业人员人均稻田面积(hm2/人),M1为一年期银行存款利率,取值为3.25%(2012年末)。E1和E2分别为政府提供给农民和城镇居民的社会养老金(元),N1为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元),N2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元),M2为还原率,R为2003-2012物价平均上涨速度,取值为29.3%。F为单位劳动力的培训费(元/人),A为年人均培训费(元),Y为人均培训年数,取值为从小学、初中、高中和1年执业培训受教育年限之和13年,M为财政部2012年9月的20年期长期国债利率,取值为4.1%。

稻田资源社会价值(VS)为社会稳定价值与社会保障价值之和,计算公式为:

1.4数据来源

苏州市稻田面积的数据来源于历年的《苏州市统计年鉴》(1990-2013)。社会稳定价值测算的相关数据来源于苏州市农委、地税局和国土局相关资料。 社会保障价值测算的相关数据来源于苏州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资料、《苏州市统计年鉴2013》、《国家统计年鉴》(2004-2013)、《2012年苏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苏州市稻田资源社会价值评估

2.1社会稳定价值评估

2012年苏州市市辖区的稻田占用税即耕地占用税为45元/m2,县级市的耕地占用税为40元/m2, 本研究在计算时,将苏州市的稻田占用税取值为两者的均值42.5元/m2。稻田开垦费、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分别为18万元/hm2和52万元/hm2,则苏州市占用稻田收取的费用为112.5万元/hm2。苏州市灾毁稻田复垦费、稻田遥感动态监测费、基本农田保护费分别为20、1.5和6.6万元/hm2,则苏州市保护稻田支出的费用为28.1万元/hm2。由此可计算出苏州市稻田资源的单位面积社会稳定价值为140.6万元/hm2,社会稳定总价值量为116.89×109元。其中,因占用稻田收取的费用所占比例为80.02%,因保护稻田支出的费用仅占19.98%,前者是后者的四倍(表2),由此可见,地方政府对保护稻田的投入力度不够,建议增加对稻田保护的各项投入。

由苏州市粮食局的相关资料可知,2012年苏州市粮食总产11亿kg,粮食需求总量35亿kg,自给率仅为31%,预计到“十二五”期末,粮食产需缺口将达27亿kg,对外来粮源的依赖度将达75%。因此,从区域食物供给的角度,稻田资源的社会稳定价值还将逐步提高。

2.2社会保障价值评估

从2011年7月起,苏州市开始率先实行城乡低保一体化,结束了城乡最低生活保障二元时代,且补助标准居江苏省最高,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为每年6 840元/人。2012年苏州市年末农村从业人员为179.54万人,农村从业人员人均稻田面积为0.046 hm2,由此可计算出苏州市稻田资源的单位面积基本生活保障价值为14.87万元/hm2,基本生活保障总价值为12.36×109元。

2012年苏州市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19 396元,城镇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7 531元,结合一年期银行存款利率为3.25%,可计算出还原率为0.025。截至2012年底,全国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为30 427万人,全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15 562亿元,可得出国家为城镇个人支出的养老保险为5 114.53元。农村居民家庭人均收入与城镇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为0.52,则政府提供给农民的社会养老金为2 659.55元/人,最终可得出苏州市稻田资源单位面积养老保障价值为231.27万元/hm2,养老保障总价值为192.28×109元。

人均年培训费用参考任纲[9]的研究成果为1 262元/a,单位劳动力的培训费为12 524.1元/人, 最终可得出苏州市稻田资源单位面积就业保障价值为27.23万元/hm2,就业保障总价值为22.64×109元。

进一步可得出苏州市单位面积稻田社会保障价值为273.37万元 /hm2, 社会保障 总价值量 为227.28×109元,在社会价值中占主导地位。其中,养老保障价值(84.60%)>就业保障价值(9.96%)>基本生活保障价值(5.44%),由此可见苏州市稻田资源主要承担着对农民的养老保障作用(表2)。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物价飞涨,农民生活成本也逐渐增高,苏州市稻田资源的社会保障价值也会随之上升。

综上所述,苏州市单位面积稻田社会价值量为413.97万元/hm2,社会价值总量为344.17×109元。其中,根据《苏州市国土资源局征地补偿安置方案通告 (〔2012〕2号)》可知,苏州市水浇地的征用补偿标准为30万元/hm2。单位面积稻田社会价值量约为水浇地征用补偿标准的13.8倍,充分说明稻田资源具有巨大的社会价值,但是在被征用或交易的过程中却被忽视,导致转用时补偿标准偏低。可以预见,如果地方政府不加强对稻田资源的保护,随着苏州市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新增建设用地占用稻田的面积还将越来越大,人均稻田面积的不断减少将促使单位面积稻田资源所具有的社会价值持续升高。 同时,单纯以稻田资源的经济价值作为被征地的补偿标准,而忽略了稻田资源的社会价值和生态价值, 既是对农民利益的剥夺,也是对稻田资源的一种低效利用,将会加速稻田资源的流失。

3讨论

本研究从社会稳定和社会保障的角度评估了稻田的社会价值。纵观现有的水稻田价值评估方面的研究,主要聚焦于稻田的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而对单独的稻田社会价值的评估较少,本研究结合前人的研究从稻田提供的社会稳定功能和社会保障功能出发,核算其社会价值,完善了稻田的价值体系。从评估结果来看,2012年苏州市单位面积稻田资源社会价值为413.97万元/hm2,评估结果稍高于相关学者的研究(表3)。其主要原因在于以下四个方面:1) 评估年度的不同。石忆邵等[14]对2009年上海市耕地资源单位面积社会价值的测算为206.58万元/hm2。 2)评估对象的差异。本研究是仅针对稻田资源的社会价值进行评估,而众多学者是针对耕地资源的整体研究,不仅包括水稻田,还包括旱地、菜地等。3)评估方法的不同。如任平等[13]对耕地资源就业保障价值的测算是根据农民耕作单位面积耕地资源所产生的产值进行衡量。4)对社会价值的分类不同。如王扬等[12]将耕地的社会保障价值只分为基本生活保障价值和就业保障价值,忽略了耕地的养老保障价值。此外,苏州市属于经济发达地区,工业化、城镇化速度相对较快,稻田资源的稀缺性在人地矛盾日益尖锐的今天愈发凸显,稻田资源单位面积社会价值较高比较符合现实情况。

表3 相关学者耕地资源社会价值研究 Table 3 former research on social value of cultivated land resource

由于受现行计量手段、社会经济调查的限制,本文还无法对苏州市稻田资源的社会价值做到精确的定量评估,从而使得稻田资源社会价值的体现尚不完全,以后应注重相关方面的研究,提高其社会价值的测算精度。在测算苏州地区稻田资源社会价值时, 需要在以后的研究中探讨将稻田非农化的因素纳入,并研究它是如何影响稻田社会功能的构成和价值量的大小。目前关于耕地资源社会功能和价值方面的研究,仍然存在着不少问题。稻田作为耕地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其社会功能构成、价值评估方法和研究结果的分析应用等方面仍需要深入探索。稻田资源社会价值的量化和评估需要进一步研究。

目前我国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完善,农民的自我保险意识较为薄弱,使得稻田承担着重要的保障农民基本生活、养老和就业的责任。因此,有必要建立健全社会化保障体系,逐步形成和完善以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失业保险制度和养老保险制度等为核心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体系,弥补因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缺失而给失去土地的农民带来的不利影响,满足农民养老、就业等方面的迫切需求,中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需要进一步完善。

稻田资源的社会价值评价是一个复杂的问题, 涉及到社会经济各个方面,如何建立统一标准化的稻田资源社会价值评估体系和方法是今后进一步研究的方向。稻田资源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外部性是稻田非农化的根本原因,因此,在设计稻田保护补偿机制的过程中,必须将稻田社会价值纳入到研究体系。本研究结果为政府部门建立稻田保护机制提供了参考,但是要付诸实践应用还需进一步提高研究的可行性和严密性,需要进一步深入探讨。

4结论

稻田资源对农民的社会保障功能在社会价值中占主导地位。2012年苏州市稻田资源社会保障价值占总价量的66.04%,社会稳定价值占总价值量的33.96%。说明苏州市农民的社会保障超过一半来自稻田资源。在社会保障价值各分类价值中,养老保障价值所占比例最大,为84.60%,表明稻田资源对农民的养老保障功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稻田资源社会价值呈上升趋势,稻田社会价值与往年的研究相比较高,除了上文中所述的因素外,单位面积稻田资源社会价值保持稳步上升的趋势,这是由中国宏观经济持续增长带来的社会保障成本增长,以及粮食安全价值和非物质文化价值上升所致的。

高校思政类图书的社会价值探究 篇4

【关键词】高校思政类图书;社会价值;研究

【作者单位】许倪倪,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

网络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和严峻的挑战,如何正确认识这些机遇与挑战,调整自身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定位,进而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现更加良好的发展,是广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需要思考的重要课题。

2014年5月,由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网络时代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地方院校德育研究》(第6辑)(以下简称《网络时代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一书,汇集了国内多名资深专家、学者关于网络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理论成果和学术探讨。

本书的编者谭仁杰曾长期在武汉大学从事学生管理工作,历任系党总支副书记、教务处处长,后转入教育部门,历任武汉市教育局局长、市政府秘书长等职,是一位既有丰富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经验,又深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重要性的学者。

本书中的很多观点,不仅及时回应了社会各界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关切,还站在更高的视野、更广阔的维度上,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行了深度的理论解读和前景展望。更为重要的是,通过阅读本书,我们可以充分感受高校思政类图书在出版业的激烈竞争。在出版利益驱动的大环境下,如何科学定位出版主题并坚守出版方向,如何在沧海横流中不忘初心,回归本真,最大限度地凸显高校思政类图书的实践创新以及社会价值,值得业内人士思考。

本书给我们的启示主要有两点。

一、关注相关领域的实践创新

网络时代,社会生产高速发展,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普及和应用,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理念也在不断变化,如交际、阅读、获取信息等方式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在这些变化背后,人们的社会价值取向也在悄悄改变,这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全新的挑战。

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感知最深、体会最深、研究最深的,当属默默耕耘在教育一线的广大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他们长期从事高校思政教育类工作,在施教过程中,能够敏锐地感知学生思想领域发生的种种变化,对高校思政教育革新的愿望最为迫切。因此,在高校思政类图书的内容选取上,出版机构应该多关注一线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的心声和想法,以及他们采取的措施和实践方法,以提高高校思政类图书的实用性。

《网络时代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一书在内容选取上充分体现了这一点。本书汇集了当前各大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一线教育工作者的80余篇文章,其可贵之处在于,一方面,这些文章体现了理论高度、思想深度和研究广度,另一方面,这些作者都来自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一线,对学生的思想特点、个性特征和心理成长轨迹等有切身体会。本书文章中的诸多理论成果展示了极强的专业性和研究价值。比如书中的《用国防教育的培育民族精神的魂――关于新时期高校国防教育和民族精神培养的几点思考》一文,立足高校思政教学现状,从国防教育和民族精神培养的角度切入,尝试赋予高校思政教育新的内涵和视角,读者可以通过这篇文章对众多一线思政教师丰富的实践经验、措施方法等有更加清晰的印象。《论网络时代的虚拟人格》一文,则从网络时代对高校学生身心、人格、生理等方面的影响入手,尝试探索网络时代高校学生思想领域的新变化和新动向,体现了时代性特征。

本书以“网络时代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为主题,并围绕这一主题,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纵深性的实践总结,体现了本书编者对当前高校思政现状和面临困难的清醒认识。编者一针见血地指出,当前高校思政工作出现的种种问题,其根源就是网络时代,正是由于网络时代的来临,网络信息技术的应用,网络对人们生活的巨大影响,才使得高校思政工作经历变革与阵痛,这是本书理论研究的创新体现。

二、凸显高校思政类图书的社会价值

教育部统计数字显示,截至2015年,我国现有各类普通高校2553所,加上其他民办高校、高职专科院校,共计2845所,在校大学生已经超过3500万人。网络时代,如何做好这些高校在校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是广大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的一个共同课题,也是关系到社会稳定、民族振兴和国家富强的一项关键性工作。《网络时代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一书展现了与众不同的专业敏感性,凸显了高校思政类图书应有的社会价值。

从高等教育的实际需求来看,高校思政类图书的社会价值主要体现在满足高校教学实际及社会读者需求两个方面。

首先,本书满足了高校教学的实际需要。如前文所言,高校思政类图书必须紧贴高校思政教学实际,注重选取来自教学一线教师的实践经验,在兼顾理论深度的同时,最大限度凸显对实际教学的指导性和应用性。(1)本书紧密结合高校思政教学的现状,从高校思政教育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出发,探究根源,辩证施策,展示了作者在实践工作中积累的教学经验和理论思考,体现了较强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比如《网络虚拟实践对思想政治教育学价值的辩证分析》《负面新闻网络传播的消极效应及德育矫正》等文章。(2)本书从高校思政教育的一些实际课程出发,围绕如何科学构建高效的思政教学体系展开,深入挖掘现有思政课程体系的德育价值,比如《试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德育功能》等文章。(3)本书立足高校学生的个性特点,分析如何把握高校学生心理特点,正确引导高校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比如《从“90后”个体特质看高职高专学生养成教育》 等文章。

其次,本书满足了相关领域社会读者的需求。目前,高校思政类图书的读者群除了高校思政教师,相关领域的社会读者也不可忽视。这部分人群虽然没有思政教学的实际需求,但也愿意从理论层面去关注、研究高校思政教育。因此,高校思政类图书不仅要体现教学的实用价值,也要凸显应有的理论价值和研究价值,以满足相关领域读者的需要。本书一是从其他国家和地区高校的思政教学经验中得到启发,将研究视野提升到了更高的层面,给予社会读者很好的理论启迪和研究借鉴。比如《哈佛大学网络公开课〈正义〉对我国思政课教学的启示》一文,文章内容侧重的是如何从国外高等学府的教学经验中得到启发,创新思政教育。二是立足不同类型、不同地区的院校特点,通过比较不同院校思政教育的特点,探寻思政教育的规律和时代性。比如《论网络时代高校政治思想教育的整合与创新――以金陵科技学院为例》《浅析校园媒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以江汉大学为例 》等文章,就是立足不同类型高校思政教育特点,对高校思政教学的规律性进行研究。三是对思政教育载体的创新和拓展。当前,很多思政教育的内容和载体比较滞后和陈旧。网络时代,思政教育应注重对教学内容和载体的创新,赋予思政教育新的内涵,比如《论“红色文化”的内涵特征与价值利用》等文章,体现了编者对思政教育内容和载体创新的深入思考。

综上所述,相关机构在出版高校思政类图书时,要立足高校思政教学实际,立足学生个性特点,从大局出发,从研究需求和教学实践需要出发,科学地选取图书内容,明确图书定位,全面展现高校思政类图书的社会价值。

[1]熊瑜,李航星. 出版业的新趋势与高校出版社专业发展的思考[J]. 现代出版,2014(6).

[2]张煜. 论小型高校出版社的特色专业学科出版之路[J]. 编辑之友,2015(4).

[3]章毅,张岩,付继娟. 面向出版服务的高校出版社电子商务平台构建探讨[J]. 科技与出版,2014(7).

[4]张文鸯. 媒体融合背景下高校出版社的发展路径[J]. 出版发行研究,2015(1).

论图书馆作为公共空间的社会价值 篇5

1.1 图书馆价值的定义

价值是哲学领域的基本命题。价值有主体和客体之说, 在提及价值时必然会存在“是谁的价值, 对谁而言”的问题。当人作为价值主体存在时, 其满足的是自身的需要, 也即人的自我价值;当人作为他人、群体、社会需要的对象时则成为价值客体, 实现的是人的社会价值。根本上来说, 在尊重客体客观发展规律的基础上, 主体的社会存在和客观需要决定了客体的价值, 客体的价值因主体需要的不同而呈现多元特质。[1]

目前学界对“图书馆价值”一词的提法主要侧重于图书馆的社会价值, 也即将图书馆这一社会存在置于价值客体的位置, 所考查的是图书馆为满足个人、群体、社会的生存发展和客观需要而具有的社会意义, 具体内容可参见图1。[2]

个人、群体和社会 (主体) ←评价→图书馆 (客体)

价值关系

图1图书馆社会价值关系图[2]

1.2 图书馆价值的研究

回顾历史, 图书馆的价值在实践中, 逐渐被认识, 并升华。

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 美国图书馆协会 (American Library Association, 简称ALA) 主席Willam Summers在他的就职演说中呼吁重估图书馆永恒的价值。1986年, 美国大学与研究图书馆协会 (Association of College and Research Li braries, 简称ACRL) 主席Griffin在一次会议中将“信息平等获取, 馆藏平衡”等作为学院图书馆的价值标准。在1997/1998的ACRL会议上, 当值主席Lee Hisle以“面对新千年:电子时代的图书馆价值”为主题的演讲中, 确认服务价值、促进教育、公平使用等作为图书馆的价值。1998年, ALA主席Barbars Ford把图书馆价值概括为:维护知识自由、保护用户隐私、尊重知识产权等[3]。

上世纪80年代末, 我国开始探索对图书馆价值的研究, 比较早的文章有陈耀盛于1989年在《四川图书馆学报》第6期上发表的《图书馆价值初探》和张嘉黔于1989年在《图书馆理论与实践》第1期上发表《对〈图书馆价值论〉一文的思考》。直到今天, 对图书馆价值的研究已有20多年的历史, 国内各期刊发表文章70多篇。

对图书馆价值的认识, 国内学者的主要观点有:文献信息的价值、读者价值、社会价值、资金提供者价值、馆员价值等方面。

图书馆价值更多地体现在知识的积累、传递、再生之中[4]。图书馆的功能就是把文献信息资料收集整理并通过对外开放, 把知识传递给社会, 体现社会价值。因此, 保证图书文献信息的有价性, 是图书馆工作很重要的一个方面。针对不同的读者, 提供其所需要的信息, 做好图书馆的定位, 可以最大程度体现图书馆的社会价值。

图书馆普遍服务是指“任何人在任何地方能够以合理的方式和公平的标准获得图书馆的服务”[5]。读者是图书馆服务的对象, 读者价值可以反应图书馆价值, 同时, 读者可以通过信息反馈, 提高图书馆服务质量。

图书馆的价值并不能直接表现为经济效益, 其价值主要是通过文化的收集、存储与传承, 提高全社会公众的文化素养, 并由此带来的社会效益及引发的经济效益来体现。图书馆服务是全人类的, 其宗旨是让每个人都拥有平等接受知识的权利, 更加体现了图书馆的社会性。更重要的, 图书馆是社会所需要的, 在社会发展及人类文明进步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因此, 作为公益型社会主义图书馆, 必须倡导以社会效益为核心的价值观。[6,7,8]

公众向图书馆提供支持是对图书馆价值的认可, 也是一种最直接的表达方式。公众在享受图书馆服务获取知识的同时, 有责任向图书馆提供精神或物质层面上的支持, 鼓励图书馆做得更好。与此同时, 公众可以得到更好、更便捷的服务, 获取最新、优质的文化信息。

图书馆价值的另外一个重要表现就是图书馆员价值。我们不仅需要将普遍服务明确确立为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基本目标, 而且要采取切实的变革措施推进图书馆服务的普遍实现[5]。图书馆员工作的好坏, 直接关系到图书馆价值的大小, 肩负着文化存储与传承的伟大使命。

1.3 图书馆核心价值的主要内容

2000年前后, 国内图书情报界开始将研究重点转向图书馆价值方面的内容, 其中对图书馆价值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图书馆核心价值”的内容及体系的讨论上, 并认为保存人类记忆与文化传承、社会服务、知识自由与平等获取、教育与学习等是图书馆核心价值的主要内容。[9,10,11]

图书馆核心价值是图书馆价值的一部分, 而且是图书馆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图书馆核心价值表现在其社会性与公益性。图书馆核心价值就是图书馆应该毫无保留地动用技术、人力与资源去保障读者权利的实现。图书馆核心价值总体应表现在保障读者自由利用知识的公益性上。免费、优质、高效服务是图书馆的永恒主题, 同时也是图书馆的核心价值[12]。

目前, 我国图书馆界把图书馆核心价值定位在保障公民生存权、受教育权、思想自由权、休息权等宪法权利派生而来的知识和信息的获得权、接受权、利用权的实现上。图书馆价值更多地体现于知识的积累、传递、再生之中, 因此, 图书馆价值又体现在提高人类文明素质和文化素质上[13]。

图书馆的核心价值是知识转移。知识转移可以回答图书馆因何而在、为何而在、如何存在的问题。它因知识的积聚而生、它为传承文明而在、以知识服务图存。图书馆知识的有效转移, 最终提升图书馆的创新能力、竞争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图书馆存在的核心价值就是促进知识转移[14]。

2 图书馆核心价值的体现

2.1 加强馆内建设

图书馆是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汇集地与窗口, 蕴藏着深厚的文化。图书馆是否满足社会的需求, 是图书馆社会价值的重要考核标准, 也就是说社会可以检验图书馆的价值。

阮冈纳赞指出“图书馆是一个生长着的有机体”, 这个有机体在社会的发展中自身也不断地发展壮大。现代信息资源海量增加, 对人类社会活动各个领域都产生着重大的影响。“社会的进步和图书馆的存在有着密切的关系, 高校图书馆是为大学生提供各个方面的知识的地方大学生们都能从图书馆得到帮助并最终走向社会是图书馆生存价值的最高体现”[15]。因此, 必须加强图书馆内部建设, 提高馆员素质、及时图书更新、系统图书管理、建立并完善便捷借阅模式和意见反馈渠道, 提高服务质量, 在发展中促进自身的发展, 在服务中实现其自身的价值。

2.2 图书馆队伍建设

图书馆员肩负着文化存储与传承的伟大使命, 其工作的好与坏, 直接关系到图书馆价值的大小。提高图书馆员的个人素质, 对打造图书馆优质文献信息服务的形象尤为重要。目前, 国内对图书馆员的评价一般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核:从图书馆的规模和岗位设置情况来评价其工作人员的数量是否符合定编, 以及图书管理员的知识水平、业务能力和基本素质情况, 包括工作人员的文化 (学历) 结构、职称结构和专业 (学科) 结构。在现代技术条件下, 还应特别重视对图书馆人员在网络环境下开展深层次文献信息服务所必须具备的计算机和网络应用能力、外语水平以及信息素质、信息道德素质的评价。图书馆队伍建设的评价内容还包括有关对人员定编、聘任制度和在职培训情况的考查。[16]

2.3 信息资源分配

图书馆信息资源是人类文化发展的结果, 但需要进一步开发, 图书馆人有义务和责任加强信息资源开发建设, 加强对信息资源的优化配置, 对信息资源进行整合, 充分发挥信息资源本身固有的价值和使用价值。各图书馆可以根据服务对象不同, 有针对性的对馆内藏书进行优化调整, 及时做好信息反馈及图书的更新, 以最大限度的满足社会需求, 发挥图书馆社会价值。在这里, 要求图书馆员发挥主观能动性, 促进信息资源价值的实现和转化。

2.4 读者服务

读者服务指的是给读者最直接的服务, 包括基本服务、信息咨询服务、信息素质教育、读者评价四项指标。读者能够看到服务的质量, 读者服务是图书馆工作的外在表现形式, 做好服务的广度和深度, 对提高图书馆形象至关重要。[16]

基本服务:开馆时间, 指读者可获得图书馆服务的时间;书刊开架率, 指开架服务的书刊文献占全部馆藏文献的比例;年均外借/下载量, 指年读者借书量 (册) 或年读者下载电子文献量;网上服务, 指图书馆通过网络提供的服务项目和内容, 涉及网上预约、催还和续借服务, 网上馆际互借和文献传递服务, 网上电子公告、电子论坛和意见箱服务, 网上信息资源导引服务, 最新信息定题通告服务, 网上协同信息咨询服务等网络服务;文献复制服务:指图书馆为读者复制文献的数量 (页或次/年) 。

信息咨询服务, 该指标评价图书馆情报工作职能的发挥情况, 有关内容包括:信息咨询, 咨询服务项目, 年定题或专题服务量 (个) ;馆际互借和文献传递, 年馆际互借和文献传递量 (次或页) , 需求满足情况;信息编译报道, 年编译篇数或次数。

信息素质教育, 指图书馆教育功能的发挥情况和效果, 内容包括:读者教育, 年受教育读者数 (人次) ;文检课教育, 年开课次数, 听课人数, 通过考试人数;校园文化建设, 年办讲座数, 办宣传栏数;学生参与管理, 年使用学生工数。

读者评价:读者评价活动已经成为一种图书馆评价的基本模式, 具有综合性图书馆评价所不可替代的作用和价值, 而不仅仅是综合性图书馆评价的补充形式, 特别是在对图书馆服务质量的评价方面, 更具客观性和具体性。读者评价活动的经常开展, 有助于将图书馆评价推向更加深入、广泛的层次。

2.5 提高成本利用率

19世纪法国经济学家朱乐斯?帕帕特的著作中首次提出成本—效益分析方法的概念被定义为“社会的改良”。20世纪60年代以后, 这种方法广泛流行于各工业部门。为证明图书馆在社会中的价值, 近几年, 欧美国家开始使用成本效益分析方法对图书馆价值进行成本评估。

通过比较图书馆的效益和成本, 评估图书馆的直接效益、间接效益、消费者剩余和条件价值, 用经济效益的形式展现图书馆效益。其中, 图书馆成本包括两个方面:图书馆运营费用与图书资本费用。为了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益, 一方面, 要加强图书馆运行管理, 提高工作效率;另一方面, 要收藏有效图书, 提高图书的利用率。在《Measuring Your Library's Value》中作者提到, 一般图书馆很少编制资产负债表、很少注意折旧费用等问题, 但可以通过保险评估的方法来确定图书馆的成本资产。同时要给图书馆的资产列清单, 清单应包括建筑与房产、家具、设备、交通工具和藏书等。[17]

2.6 发展中求创新

随着时代的发展, 广大读者对信息及个性化需求越来越大, 对图书馆的要求就越来越高。图书馆必须对传统模式进行创新, 体现最大的社会价值。2008年10月, 《图书馆服务宣言》正式发布, “图书馆提供优质、高效、专业的服务。图书馆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 提高数字资源提能力和使用效率, 以服务创新应对信息时代的挑战”。

图书馆的服务创新可以体现在:第一, 应用Web2.0使图书馆能够较好地加强对信息资源的优化配置, 对信息资源进行整合, 开展网上免费信息站点导航服务。第二, 针对读者需要建设起开放型服务、个性化服务和多样型服务等服务模式。[18]

3 结语

图书馆的功能是收集、整理、珍藏和传递文化, 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产物, 也是推动社会文明发展, 在公共空间拥有重要的社会价值。完善图书馆管理和图书馆服务工作, 从加强馆内建设、图书馆队伍建设、信息资源分配、读者服务、提高成本利用率和发展中求创新等方面, 把图书馆社会价值最大化。每个公民在接受图书馆服务的同时, 有责任加入到图书馆建设中来。相信图书馆会越来越能够满足社会需求, 成为社会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S

摘要:图书馆社会价值, 即图书馆的核心价值, 是图书馆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内容包含保存人类记忆与文化传承、社会服务、知识自由与平等获取、教育与学习等。为完善图书馆管理和提高图书馆服务质量, 本文从加强馆内建设、图书馆队伍建设、信息资源分配、读者服务、提高成本利用率和发展中求创新等方面, 阐述了如何把图书馆社会价值最大化。

论图书馆作为公共空间的社会价值 篇6

公共空间(Public Space),最早概念是由德国思想家汉娜·阿伦特提出的,她认为,公共空间实际上对应着是一种独特的人类活动,即作为共同体而不是私人领域的成员,对公共事务进行公开的对话和讨论。其后,德国思想家和哲学家尤尔根·哈贝马斯对公共空间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其研究成果对于公共空间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哈贝马斯将公共空间定义为:由自由的个人组成向所有公民开放,并通过交往活动形成公众意见的社会生活领域,同时,他认为,公共空间介于私人空间与公共权力空间之间,并作为公民交往的客观基础和物质载体,为个人结社、理性讨论、争辩与沟通提供场所。2005 年,美国社会学家欧登伯格(Ray Oldenburg)撰写《绝好的地方(The Great Good Place)》一书提出“第三空间”概念,并将图书馆列为公共空间,他称:家庭居住空间为第一空间,职场为第二空间,而城市的酒吧、咖啡店、博物馆、图书馆、公园等公共空间为第三空间,欧登伯格认为,在公共空间里没有职场等级意识,也没有家庭的角色束缚,人们可以自由地释放自我,具有自由、宽松、便利特征,聚集资源和人气的功能,公共空间设计得越合理,城市多样性越丰富,城市活力也越突出。欧登伯格的关于图书馆列为公共空间的理念的实现,将为图书馆的社会价值赋与新的含义。

二、图书馆作为公共空间的社会价值

1.促进公民社会民主与公正

公共空间是现代政治与社会生活系统中介于国家分权制衡之外的非制度化民主制约机制,是通过自由对话和辩论、公共交往、公开表达意见而形成的重要的政府与社会沟通场域,是现代民主政治与法治的基石之一。一个活跃的公共空间可以通过交谈、讨论、辩论等形式促进公众的终身学习,为其提供参与社会民主的机会。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与信息传递速度的加快,政府在某些方面推卸了提供“一个真正公共领域”的民主责任,公共领域及有限的公共话语出现了“断裂”。公共图书馆凭借其公平、低门槛、积极服务、公共资源丰富的特质,为社会中善于思考的人们提供了一个令人向往的互动场所。因此,图书馆应认识到维持其公共空间属性的重要性,为公众提供一个能够满足其社会要求并解决其生活中关键问题的场所。公众从图书馆获取的信息是形成公共领域必不可少的公众舆论,它为个人参与政治和社会辩论提供了途径。由于图书馆具有类似于公共大众传播媒体的特质,因此保障使用图书馆的自由对于自由、民主的社会而言具有重要意义。图书馆应该致力于解决关键的社会问题,并通过提供满足社会地位低下群体需求的相关服务直接为社会做出贡献;同时,图书馆还可以通过向有文化的市民和有思想的公众提供解决关键性问题所需要的信息间接地做出贡献。可见,图书馆在民主社会的公众领域话语和公众领域决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从这个意义上说,图书馆必须保证公众可以自由平等地进入这个领域。此外,图书馆保障公众的知情权和受教育权体现了其民主的本质,图书馆作为公共空间通过保障公众的知情权和受教育权来维护社会的公平。图书馆为公众提供了更多的获取政府和社会信息的渠道,以此保障公民的知识自由与思想自由,同时为公众提供平等地接受教育的机会。可以说,国家通过设立各级公共图书馆来保障公民接受社会教育的权利,是民主政治保障个人权利的一种具体表现。

2.促进公民社会和谐与包容

公共空间以守护现实世界的私人价值、审视和批判公共权力的合法性为价值取向,以文化教化、观念传播和理性辩论等形式整合社会,并由此建立一个和谐与包容的社会,而不是单纯依靠公权强制力来达到目的。图书馆作为重要的公共资源配置机构,对形成包容的、非歧视的、积极向上的社会氛围与价值观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促进公民之间社会交往;跨越技术壁垒;保障文化与文明多样性。

三、图书馆发挥公共空间的社会价值主要途径

在图书馆的发展历史中,图书馆的公共空间的社会价值一直处于被忽视的状态。传统社会中我们注重的是其藏书功能,不管是官方的还是私人的藏书楼,都只是把其作为文化知识的储藏地。在现代信息管理理念的支配下,图书馆学人一直致力于图书馆信息的自由开放,主张图书馆向每一个社会公民免费自由开放,而不受其职业、阶层、地位等限定,受特定历史因素的影响,这一努力成为图书馆界多年一直致力坚持的行动。从藏书到信息的自由开放,图书馆作为社会公共机构如何促进人们知识信息的交流与互动,发挥作为公共空间的社会价值,不应受到图书馆的忽视,而应给予积极重视。我们看到,在图书馆的日常管理运作中,最基本也最主要的乃是其借书、还书等业务,而缺少一个读者间交流互动的平台,或者即使有,也只是形同虚设,很难实现其真正的目的与意义。

1.图书馆讲座

图书馆讲座是图书馆发挥公共空间职能的重要形式之一,也是目前为止开展的最为活跃的业务工作之一。可以说,从现代图书馆发展之初起,图书馆讲座就开始了,并在图书馆发展历史中为文化信息的传播与交流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日渐成为图书馆开展的重要业务工作之一。随着社会的发展,图书馆也日益认识到开展图书馆讲座业务的重要性。2005 年4 月,首届全国图书馆讲座工作研讨会在上海图书馆举行,在这次会议上,经国家图书馆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共图书馆协商,共同签定了讲座资源共建共享协议书。2005年12 月,由国家文化部召开的全国公共图书馆讲座工作会议在广东佛山召开。图书馆讲座作为图书馆业务工作的核心之一,受到国家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越来越多的重视,而如何更加有效发挥图书馆讲座职能,探寻革新图书馆讲座模式也为更多图书馆人士所关注。对于讲座活动蕴涵的公共空间职能来说是作为一个开放性的场所,图书馆讲座提供了类似广场的功能,为公共言说提供了一个完全开放的平台,公众借助于讲座,交流信息、发表见解,互相探讨辩驳,相对公权力机关,讲座是一个探讨话题、沟通信息的民间场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并保障了信息的开放、流通,为公众提供了自由言说、发表见解的场所。在这个场所中,它的公共性、开放性保证了民间社区文化体系中公共文化空间的存在。

2.读者俱乐部

读者俱乐部是公共图书馆发挥其公共性的另一重要形式,可以由读者自发组成,也可以由图书馆发起,由热爱读书、热爱学习交流的人士开展各种类似于读书会、书评、座谈会、内部讲座、沙龙等形式的活动,搭建读书人之间交流互动的平台,成为聚集在一起读书、娱乐和进行文化交流的空间。毋庸置疑,其公共性与互动性是其成为图书馆公共空间的原因所在。其实,早在现代意义上的图书馆成立之前,图书馆之雏形学会藏书楼就开展过这样的活动。当时,一些志同道合的学人依托于学会藏书楼定期或不定期地聚在一起,交流读书心得,畅言学习上的一些感受。这些类似于俱乐部的活动,使得图书馆在最早开放的时期,就不单单是一个静态的借书、还书的业务模式,而是试图参与社会文化信息的交流建构,搭建文化信息公共互动平台,推动社会文化的发展与传播。

3.图书馆网络论坛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网络信息交流也越来越成为人们主要的交流平台。借助于信息技术,一些公共图书馆也开辟了网络论坛,不但密切了图书馆与读者的联系,也使得读者间信息的交流更为方便。

图书馆发挥公共空间这一社会价值,还有其他很多形式。通过浏览这三种主要形式,不难发现,即使是讲座这一开展得比较好的活动,相对于其他图书馆业务而言,依然处于附庸地位。即使它已经得到了图书馆学人的普遍认识,但在实际的工作中,限于一定的条件,讲座活动在大多数公共图书馆中依然不能有效地开展。从这点我们可以看出,图书馆作为公共空间的载体,这一社会价值还没有完全凸显出来,也没有在整个社会文化生活中发挥它应有的职能。面对图书馆发展的困境,图书馆人应当意识到,图书馆各项业务间的作用是连带呼应的,其职能作用的发挥也是互通的。我们应该注意到,一些城市公共图书馆通过创立讲座品牌,吸引了大批听众涌向图书馆,这无疑扩大了图书馆的影响,确立了公共图书馆在群众中文化中心的地位,对图书馆开展其他核心业务工作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所以,图书馆应该转变过去传统的服务模式,从被动地为读者服务,变为主动地为读者服务,依托图书馆先天的文化地位,积极地为读者搭建信息交流平台,为图书馆发挥公共空间这一社会价值做出应有的贡献。同时,进一步挖掘图书馆的潜能,充分发挥图书馆作为公共空间的价值,提高图书馆的社会地位,扩大图书馆对社会文化建设的影响,真正体现图书馆作为知识文化领地的存在价值。

四、结语

图书馆发挥作为公共空间的角色和作用,是信息化时代的使命,也是图书馆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务求图书馆积极创新各种服务方式,融合到社会经济发展的大环境中去,通过主动参与到社会服务中去,服务公民,来体现图书馆的社会价值与存在价值。

摘要:图书馆公共空间作为社会架构的第三空间,具有促进社会民主与公平、促进社会和谐与包容的作用。发挥图书馆作为公共空间的社会价值在于建立基于图书馆物理公共空间的举办图书馆讲座、建立读者的俱乐部和图书馆网络论坛等途径。

图书馆社会价值评估 篇7

大学生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是国家建设的重要力量,大学生的价值观取向决定一个民族未来。调查表明,当代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总体上都是健康的、积极向上的,同时也不否认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扩大、各种思想文化相互交织碰撞下, 部分大学生的价值观中存在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一系列边缘化价值观倾向。如不加以干预,就会影响到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只有大力提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此凝聚大学生的共同价值追求,才能保证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正确方向。

新时期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承载着现代高校人才培养的重任。大学图书馆,作为大学师生的文献资源保障中心,是传播、交流知识和信息的场所,也是传播先进文化、创建和谐校园的重要阵地。图书馆所提供的知识服务能影响人们的思想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服务是图书馆永恒的主题, 服务师生读者是大学图书馆的基本宗旨,“读者第一,服务至上”是图书馆工作的核心价值。提供最优质的服务以满足全校师生对文献信息的需求,是实现图书馆价值,也是是实现馆员价值的最佳途径。

大学图书馆是推进先进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体,大学图书馆员应自觉成为先进文化资源的开拓者和引导员,明确自身的使命,开拓创新,整合资源,并在行动上有所作为。[1]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牢记大学图书馆的核心价值,大力促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为此,我们要做到:

一、理论应该内化于心

大学图书馆馆员要增加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和了解,增进对大学图书馆核心价值的认同,有了图书馆员的认同,才有图书馆的凝聚力。大学图书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实现馆员职业价值观的重建。通过世界观的改造树立大学图书馆员的职业使命感,通过大政方针的宣传树立大学图书馆员的职业责任感,通过科学合理的用人机制树立大学图书馆员的职业危机感,通过社会舆论的营造树立大学图书馆员的职业荣誉感。

作为大学图书馆员,应坚持大学图书馆核心价值,把自己个人梦想融入学校和图书馆的发展事业中, 心系读者,工作第一,爱岗敬业,乐于奉献;作为大学图书馆员,应坚持大学图书馆核心价值,理论联系实际,开动脑筋,不断创新。同时,大学图书馆也要完善内部管理制度,要求每一位工作人员牢固树立“读者第一、服务至上”的宗旨,各项具体工作围绕“一切为了读者,为了一切读者,为了读者一切”来开展服务[2],这样大学生就会愉快地接收管理 ,认可服务价值 , 享受读书乐趣,顺利完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

二、理论应当外塑于行

重视实践,养成“行者知之成”,行动是理论的生命。社会实践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现形式,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的基本立足点和落脚点。不管出现任何情况,不管在任何时候,我们都应当给予每一位大学生无微不至的关爱,有意识的向大学生传递健康的心态,把积极乐观的思想观念传递给大学生,希望通过我们的正确引导和师德魅力的影响, 大学生们能够逐渐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充满无限正能量的当代大学生。

大学图书馆要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就必须针对大学生的身心特点设计教育内容及活动,如吸收大学生参与制定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计划,请大学生在图书馆网页上自主开设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专栏,开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专区、画廊、板报、视频节目等,播放和张贴诸如《辉煌的征程》、《改革开放三十年》、《感动中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展》、《十年巨变》等,让大学生自己动手,收集资料,编排内容,展示成果,解说演讲,在实践中接受教育,坚定社会主义理想信念[3]。

大学图书馆通过行之有效的现代导读方式实现教书育人,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有效的重要途径。大学图书馆员与大学生接触较频繁,通过导读的方式帮助和引导大学生读者汲取积极适用的文献信息,优化知识结构,开阔头脑眼界,滋养精神世界,脱离低级趣味,成为全方位高素质的人才[4]。

导读时可以利用网络发布导读信息, 扩大覆盖范围,让读者及时了解到最新的阅读信息。导读时也可以注入一些喜闻乐见的内容,强化导读活动策划的创新环节,例如,在传统导读活动中注入新鲜的内容,选择切合时代潮流、能彰显学子个性、易于唤起青年读者共鸣的主题或者话题,以激发他们的兴趣点,调动他们的参与热情。

导读时还应该开辟图书馆员与大学生读者新的有效沟通渠道,如打造月、周、学期的校园热书排行榜,引导大学生读者关注阅读热点,丰富精神生活;充分利用读书文化节、读者活动日、读书征文或者优秀作品推荐展览等活动载体;在“4.23”世界读书日开展诸如“阅读伴我成长”等系列活动 ; 请名人名师为大学生开列适合大学生阅读的推荐书目并公布在图书馆网页上;进行阅读之星评选和名家讲座等吸引大学生参与[5]。

总之,让大学生读者在图书馆不断发现惊喜,体验快乐,更加爱馆、爱书、爱生活,不知不觉中接收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

三、坚持“行”的持续性

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并非一朝一夕之事, 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我们长期的实践养成,以确保“行”的持续性。只有注重实践养成,真正在“行”上下功夫,才能切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图书馆做好读者服务也非一朝一夕之事,需要我们长期的坚持,比如图书馆“4.23”世界读书日活动和读书文化节之类的系列活动就要持之以恒地开展。

在文献资源建设方面,我们除了重视对各学科文献的采购, 也要持之以恒地对思想道德修养方面的文献进行采购,特别是党中央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观、荣辱观等, 以及反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文献资料要加以采购,使之与其他文献数量结构形成一定的合理比例,使馆藏文献更加合理化、科学化,使之能够直接引导大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民族优秀传统的洗礼[6]。

大学图书馆要利用自身的优势,营造氛围,注重渗透,持续对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形成进行无意识的渗透教育。比如,要加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图书资料的收藏和导读。只有对祖国的文化持肯定和欣赏态度的人,只有对祖国文明怀有强烈崇敬和自豪感的人, 才会真正从心底热爱自己的国家,才能真正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学生走进图书馆,如能置身于浓郁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氛围中,就会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7]。

图书馆社会价值评估 篇8

关键词:图书馆,公平,教育,和谐社会

2005年2月19日, 胡锦涛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讲话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1]构建这样的和谐社会对人们的受教育程度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公共图书馆汇集了大量知识, 是使全民受到公正教育的学校, 它对于构建和谐社会意义重大。然而, 我国的图书馆不能为全民提供公平的受教育机会。所以, 如何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实现图书馆教育公平值得进一步探讨。

一、图书馆教育公平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

1. 和谐社会的内涵

所谓和谐就是“对立事物之间在一定的条件下, 具体、动态、相对、辩证的统一, 是不同事物之间相同相成、相辅相成、相反相成、互助合作、互利互惠、互促互补、共同发展的关系”。[2]自古以来, 在我国的传统文化发展中就产生了大量的和谐思想, 这也表达了中华民族希望构建和谐社会的良好愿望。当今的和谐社会是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前提。一个和谐的人的个体, 不仅要人格健全, 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也要正确, 具备合理地处理个人与自然、个人与社会之间的错综复杂的关系的能力, 做到自己真正融入自然、融入社会之中。若干这样的个体才会形成一个和谐的群体, 始终使社会处于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状态之中。

2. 图书馆教育公平的含义

图书馆教育是指人们主动在图书馆通过阅读书籍、报刊等馆藏资源及参加图书馆的各类讲座等活动, 获取有用的知识和信息, 以此提高自己的受教育水平的一种自学式教育。图书馆教育公平是指每个人在图书馆都能够利用平等的教育资源进行自我教育。

3. 图书馆教育公平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

构建和谐社会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不断追求的目标。教育公平在和谐社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和谐社会的建设, 是以包括教育公平在内的公平正义为重要基础和重要前提的。抽掉了这个基础和前提, 就抽掉了和谐社会这个‘大桶’重要的一块板, 和谐社会就无法建成, 无法持久。”[3]教育对于每个人的发展都意义重大, 任何人为了更好地发展都需要良好的教育, 然而现阶段教育不公平现象在中国各地确实存在, 优质的教育资源出现短缺且分配不均, 逐渐影响了社会的公平程度和和谐社会的建设进度。

图书馆作为社会教育的中心, 被称为没有围墙的大学, 应利用其资源优势, 维护信息公平, 促进知识和信息合理分配, 保障公民求知的自由与权利, 弥补教育公平的缺失对建成和谐社会造成的严重负面影响。中国现阶段有一些人因经济收入、生活环境、自身能力等处于弱势, 导致其丧失了占有优质社会资源、拥有较高社会地位和较强生存能力的机会。对于这些弱势群体, 图书馆应提供充分的知识援助, 利用教育资源的免费性, 积极创造条件让他们进行阅读, 或直接送书上门, 提升其自身的受教育水平, 增强其各方面的竞争力, 从而改变他们的命运。

二、图书馆教育公平缺失的现状

图书馆肩负着社会教育的重任, 应该是为全民提供公平教育的地方, 然而各地图书馆的读者接受的教育质量却千差万别, 其主要表现为公民的平等权利和自身建设两方面。

1. 公民的平等权利方面

中国的公共图书馆提供免费的馆藏资源, 所有公民都有平等的接受教育的权利。然而人们并没有真正享有公平的教育, 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 中国图书馆人均图书占有率和流通量均落后于世界其他国家。据统计, 英国有约58%的人口拥有图书馆借书证。63%的美国成年人是公共图书馆的持卡读者, 美国图书馆的流通量自1990年以来多年保持增长势头。而在中国持有县以上公共图书馆读者证的人仅占总人口4.8%。[4]虽然公共图书馆已多年免费向全民开放, 但是需要知识的老百姓, 特别是弱势群体还不了解这个信息, 即使进入图书馆也不知道如何获取所需知识。这就导致他们没有充分接受到平等的教育, 享受不到应有的图书馆服务, 仍然承受着不公平的待遇。

第二, 公共图书馆的免费机制存在诸多不公平因素。一方面, 由于知识贫困者利用图书馆资源的机会较少, 所以知识阶层、高收入人群这些常去者占有了他们的资源;另一方面, 读者们获取信息的能力存在差距, 导致他们获取相同知识与信息出现不公平。正如蒋永福教授所说:机会平等并不是消除不平等的“灵丹妙药”, 其原因在于机会平等对那些没有能力利用机会的人来说等于是一种“无机会”。要想真正实现信息公平, 必须在信息权利平等的基础上实现信息能力平等。[5]

第三, 图书馆在人口覆盖率和地域辐射度方面设置不合理。一些欧美国家规定建设一个图书馆应在1.5km半径内, 人们从住地最远出行10~15分钟应能找到一个图书馆。[6]而中国以方便全民阅读为目的的近距离社区图书馆的规模还满足不了公众需求。学生、教师、学者等知识需求大的人群往往是省、市级大型公共图书馆的主流读者, 占当地人口比重大的其他人群因地域限制、距离远、时间长等原因, 对图书馆资源的利用率不高, 享受不到公平的待遇, 从而造成图书资源闲置、大量读者流失。

2. 图书馆自身建设方面

图书馆建设包括馆舍、藏书、设施、人员等方面, 都需要大量资金持续投入。各地区图书馆由于多年在城市和农村发展、社会经济发展、政策导向以及历史文化传统等方面存在巨大差异, 致使自身建设的投入各不相同, 造成了迥异的发展结果。有些图书馆规模宏大, 造型独特, 投资巨大, 已成为现代城市的地标式建筑;有些图书馆规模很小, 发展前景惨淡, 因得不到有关部门重视面临关门;有的图书馆资金充足, 每年有高达千万的巨额购书经费, 而有的图书馆由于经费紧张, 只能订购几种常用报刊, 致使馆藏资源不断减少;[7]更有偏远的西部图书馆“一年只订了一份广播电视报, 一年未买一本书”。[8]此外, 各地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工资待遇也因种种原因差距颇大, 处于不公平状态。

三、图书馆教育公平缺失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影响

在和谐社会里人们应具有和谐地处理各种复杂关系的能力, 这样才能保证社会始终处于和谐的状态之中。人们的受教育水平往往是这种能力的决定因素之一, 所以图书馆作为社会教育的中心, 其教育公平的缺失必然会对和谐社会的构建产生不良影响。

第一, 图书馆教育公平的缺失形成知识、信息获取的“马太效应”, 从而加大了社会群体的两极分化。虽然随着国家对于教育的重视, 我国大部分人受教育的状况在不断改善, 但为了自身更好地发展人们仍需继续接受不同形式的“再教育”。比如, 为了获得更好的工作, 人们不断地提高学历以及专业技能水平。为了跟上时代的脚步, 人们不断更新原有的观念和知识、技能等。这些都离不开充足的知识和信息的获取。图书馆是这些知识和信息的主要来源。图书馆教育公平的缺失使得人们获取知识和信息的数量和质量产生了差距, 形成了两极分化的局面。在知识就是力量、信息就是财富的今天, 知识量和信息量获得越多的人则会在事业上有长足的发展, 拥有丰厚的收入, 具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和良好的生活品质等, 获得少者则处于相反的境况, 这就直接导致个人发展出现差距, 逐渐形成社会群体的两极分化。

第二, 图书馆教育公平的缺失加重教育资源配置的失衡, 产生教育不公平的现象。图书馆拥有不同形式的海量知识, 具有与时俱进地更新知识的能力。人们受教育离不开获得新鲜又充足的知识, 所以图书馆就是除校园之外的另一个全民受教育阵地。在这里每个公民都有平等的分享馆藏资源的权利, 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无限度地获取知识。然而, 各地图书馆由于种种原因不能满足读者平等地获取馆藏资源的要求, 这使得民众享受不到应有的教育资源, 图书馆的教育职能得不到充分发挥, 逐渐形成了教育资源配置失衡的局面, 加剧了国民再教育的不公平。

第三, 图书馆教育公平的缺失扩大贫富差别, 加剧权力倾斜, 进而影响社会安定团结和稳定发展。图书馆是一个信息源, 大量资金的投入以及高素质人员的配备等决定了它会源源不断地积累更多的信息。随着社会日新月异地发展, 人们对拥有信息量的要求不断提高, 会选择从图书馆获得更多的信息以谋求事业的长足发展。信息富有者会不断地提高能力, 获得可观的收入, 因逐渐地成为各行各业的佼佼者而位居要职。信息贫困者的命运则恰恰相反。这使得原来同一起跑线的人逐渐产生贫富差距及权力差距。信息贫困者容易产生不满和怨恨, 进而危及社会的安定团结及发展的稳定性。

第四, 图书馆教育公平的缺失阻碍国民整体素质的提高。英国科学家培根曾说过:“读史使人明智, 读诗使人聪慧, 学习数学使人精密, 物理学使人深刻, 伦理学使人高尚, 逻辑修辞使人善辩。”图书馆的海量资源决定了其天生就被赋予了一种教育职能, 是改善国民素质的最佳教育阵地。我国的实际情况是全体国民的素质参差不齐, 与其他国家相比还存在差距, 所以图书馆就发挥了提高国民素质的作用。图书馆公平的缺失剥夺了一些人受教育的机会, 他们的素质也丧失了再次大幅提高的可能性, 从而影响了国民整体素质的提升。

四、构建和谐社会呼吁图书馆教育公平

和谐社会是需要人们协调好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社会。图书馆公平的教育可以促使人们共同维护社会和谐。这种公平的缺失使一些人丧失了受教育的机会, 必须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在构建和谐社会中, 图书馆教育公平能够真正实现得益于政府的高度重视以及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

首先, 政府应解决图书馆制度建设问题。与国外相比, 我国图书馆的制度建设存在差距。图书馆存在的教育公平缺失也与宏观制度的缺失有着必然的联系。政府应首先从我国的图书馆情况出发, 满足人们的教育需求, 制定并修改多部图书馆制度, 形成一个既远见卓识又切实可行的图书馆制度体系, 然后以此约束各地主管部门重视图书馆的建设, 确保民众公平地分享各类馆藏信息。

其次, 政府要提供充足的财政支持。一方面, 图书馆正常运行需要在书籍、报刊、设备、人员等方面源源不断的持续投入大量资金。另一方面, 由于图书馆事业是一种社会公益性的文化教育事业, 对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所以近几年政府加强了对图书馆的重视。然而, 我国图书馆建设的数量及质量较国外相比还存在差距, 因此各地图书馆的建设也急需大量资金。所以, 图书馆事业需要充足的政府经费投入才能充分展现出无与伦比的社会价值。

最后, 图书馆工作人员应为弱势群体提供人性化服务。公共图书馆具有社会教育职能, 这种职能对于全社会来说意义非凡。弱势群体是图书馆重要的教育及救助对象。每个图书馆人应该视为弱势群体服务为重要的社会责任, 并将其落到实处, 在日常工作中积极了解弱势群体的阅读特点和困难, 为其提供特色服务, 让图书馆教育公平的阳光洒满社会的每个角落。

图书馆教育公平在和谐社会的建设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的缺失影响了人们受教育的公平性, 是和谐社会建设的一个绊脚石。政府和图书馆工作人员应共同维护图书馆的教育公平, 为和谐社会的建成贡献一份力量, 使图书馆教育公平在和谐社会的构建中真正展现出自身价值。

参考文献

[1]兰红光.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强调深刻认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扎扎实实做好工作大力推进社会和谐团结[N].光明日报, 2005-02-20 (01) .

[2]杨晓军.浅谈图书馆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J].教育教学论坛, 2013 (9) :4.

[3]周洪宇.教育公平: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基础和实现途径[J].人民教育, 2005 (7) :65-66.

[4]熊惠霖.图书馆公平对社会和谐发展的价值[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 2013 (9) :108.

[5]蒋永福.信息能力平等、信息公平与公共图书馆制度[J].图书馆学研究, 2006 (1) :22-24.

[6]王晓娟.论新形势下社区图书馆的构建与发展[J].内江科技, 2005 (2) :6-7.

[7]张春媛.公共图书馆面临的困境与未来发展的理性抉择[J].理论观察, 2005 (3) :59-61.

图书馆社会价值评估 篇9

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概述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重大命题和战略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中国整体社会价值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 发挥着主导作用, 决定着整个价值体系的基本特征和基本方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一个多层次、内涵丰富、相互联系的有机统一体系[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概括起来主要包括4个方面的基本内容, 即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这4个方面的基本内容相互联系、相互贯通, 共同构成辩证统一的有机整体。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大力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 积极借鉴人类有益文明成果, 充分调动积极因素, 凝聚力量、激发活力, 进一步打牢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道德基础, 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 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精神动力支持。

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高校图书馆文化的关系

所谓高校图书馆文化, 是指高校图书馆在其自身存在和发展过程中, 所形成的能为读者带来包括思想道德修养、知识素养、审美情趣、价值观念、艺术品格等在内的一种人文环境和精神氛围的总和。其中包括环境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等因素[2]。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必须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这次全会所做出的这些论断, 深刻把握了文化与价值体系的深层结构, 凸显了价值体系在文化发展中的核心意义, 阐明了文化繁荣发展的根本任务和战略支点, 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重要意义的认识提到了又一个新的高度。

价值体系是文化之髓。文化是受价值引导的体系。在任何一种文化体系中, 价值观都扮演着文化核心的角色, 决定着文化的根本性质、基本气质与深层的意义世界。文化与价值观之间的这种内在结构, 要求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必须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根本任务, 同时也意味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成效是检验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程度的核心尺度。文化与价值观之间的这种内在结构也昭示我们, 文化的力量生发于其所蕴含的价值体系的力量。任何一种文化软实力资源, 能否生发出吸引人、激励人、感召人的魅力, 成为真正的软实力资源, 在于它所蕴含的价值观, 在于它所蕴含的价值观是否具有能够激发起人们激情、渴望和梦想的力量。概言之, 文化的力量因价值而生, 也以价值为用。没有价值体系的强劲确立, 文化便缺乏力量, 便没有文化大国, 也没有文化强国。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与高校图书馆文化建设是紧密相关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先进文化的集中体现, 高等学校是各种意识形态积聚与碰撞的地方, 是最前沿、最敏感的地方, 形形色色新观点、新思想相互交汇, 高等学校作为传播先进文化和培养现代化高素质创新人才的重要阵地与重要基地, 其校园文化的发展必须紧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要求, 准确把握校园文化的发展方向, 打牢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 而高校图书馆是学校教学与科学研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图书馆的文化建设在学校文化建设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3 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融入高校图书馆文化建设全过程的基本要求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效融入高校图书馆文化建设全过程, 首先要加强和改进高校图书馆的思想建设, 提高图书馆工作科学化水平, 要以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组织为基本路径, 努力学习新思想新知识, 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水平, 坚定理想信念, 实现解放思想与统一思想的辩证统一。

其次, 要着眼于图书馆的地位与作用,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要求贯穿到图书馆采访、流通、咨询、管理等工作的各个方面, 实现有机结合和相互交融。

4 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融入图书馆建设全过程的实现途径

4.1 应从图书馆文化的潜在性多维性可接受性入手

一方面, 图书馆文化是一种隐性课程, 潜在性是其最大特点。它对大学生各方面的影响都是潜在的、不自觉的, 在潜移默化中感染学生的情绪, 陶冶学生的情操, 塑造学生的心灵, 引起学生的共鸣, 进而形成一种自觉的内在的驱动力。

另一方面, 高校图书馆文化资源丰富深厚、博大精深, 是人类多种优秀文化的总汇。既有物质的, 也有精神的;既有人文的, 也有科技的;既有古典的, 也有现代的;既有科学的, 也有艺术的;既有观念的, 也有实践的。学生可以在那里随意地选择、随意地浏览, 任意涉猎各个专业的书刊资料, 完善知识结构, 其影响是多元的, 有辐射作用的。

图书馆对大学生来说是一片敞开的知识海洋, 几乎没有任何阅读的羁绊, 读什么、怎么读, 全凭自己的喜好;接受什么、排斥什么, 全靠自己的爱憎。因此图书馆文化是最可接受的。

因此, 高校图书馆在馆藏资源建设方面, 就应当紧紧围绕是否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形成这条主线, 进行图书的采购, 用心构建信息资源核心价值;通过特色的环境设计和装饰, 内外的人性化特色设计, 学习空间的优雅和谐装饰, 合理的资源布局, 反射出浓郁的文化气息。

4.2 应从图书馆文化开放性超前性入手

随着高校图书馆自动化、网络化、数字化的建设与发展, 知识传递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 大学生不仅可以通过借阅书刊文献获得所需知识, 而且可以通过上网获得各种信息。网络环境下的资源共享打破了馆馆之间、学校之间、地区之间甚至国家之间的界限, 从而为大学生获得最新的信息开辟了广阔而开放的空间。

图书馆文化是信息荟萃的知识殿堂, 是文化传承的重要场所, 是一种不断对外部文化进行分析、选择、吸收, 进而衍生出新型社会潮流的文化体系, 不仅有时代性, 也有超前性, 能对社会文化产生先导作用。

图书馆应把核心价值渗透到网络文化之中, 善于运用手机短信、社交网络、微博等新载体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努力使新兴媒体成为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前沿阵地, 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有效平台。通过有效渗透, 让人们在和风细雨中认知认同, 在潜移默化中熏陶感染, 自觉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化为精神追求。

4.3 应从图书馆文化的高层次性实践性入手

高等学校云集了众多的造诣精深的专家、学者和教授, 是传授先进科学文化知识的场所, 是培养新型高级专门人才的主阵地, 而图书馆则拥有丰富的图书信息资料, 是知识的殿堂, 是师生们读书治学的最佳场所。

大学校园里的莘莘学子, 就是图书馆文化的主体, 这种主体的高知识水平决定了大学图书馆文化的高层次特点。

高校图书馆文化既服务于学校的教学实践活动, 又是学校教学实践的补充。学生在图书馆文化中, 通过自己组织各项活动增长了才干, 丰富了实践经验, 为知识与现实的结合创造了机会。

高校图书馆应制定《图书馆核心价值公约》, 而且应为公约的“落地”推出一系列有针对性的配套措施, 如学习读本、知识竞赛、“大家谈”征文等。这些具体措施, 让抽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变得具体生动, 在实践层面易于遵循[3]。充分发挥高等学校人才云集的特点, 聘请专家、教授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专题讲座。

总之, 高校图书馆文化建设只有紧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才能使图书馆文化建设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从而真正发挥图书馆的教育职能。

参考文献

[1]秦廷国.探求全社会的价值认同[J].社会科学管理与评论, 2009, 12 (5) :185-187.

[2]孙娇梅.论高校图书馆文化建设中环境因素对读者的影响[J].重庆图情研究, 2008, 29 (32) :49-50, 56.

上一篇:东北民俗下一篇:ERP的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