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特色服务

2024-09-17

图书馆特色服务(共12篇)

图书馆特色服务 篇1

一、开展图书代购服务的背景

在读者服务部工作的老师在平时的工作中, 经常遇到有读者丢失图书前来赔偿。一般图书馆遗失赔偿规章制度中规定, 凡是丢失图书, 必须赔偿。读者可以选择购买相同图书来赔书, 也可以选择三倍或者五倍赔款。有的书金额较高, 三倍或者五倍赔款, 对于学生读者来说负担不小。如果能够买到书, 是最好的。可是有的读者不熟悉买书流程, 或者有的图书市场上已经买不到, 只有到出版社才能买到, 所以, 如果图书馆能够提供此类代购服务, 这将是体现图书馆宗旨的优质特色服务。

除了读者因赔偿而请图书馆代购, 有时, 图书馆在OPAC系统中提供读者荐购服务或者新书推荐、好书推荐服务, 读者浏览图书馆所提供的书目时, 会看到一些适合自己的图书, 非常想单独购买下来。如果图书馆能够与书商协商, 按照相同折扣购买到, 读者必定满意, 图书馆形象也会加分。

二、图书代购是体现图书馆服务宗旨的创新特色服务

随着社会的进步, 网上书店以及电子图书的冲击, 让图书馆陷入发展的瓶颈。对于高职院校图书馆而言, 两高两低尴尬境地已经不再稀奇。图书馆大楼越来越高, 地位却越来越低。图书馆藏数字越来越高, 借阅率却越来越低。这就让图书馆不能再像过去那样开展静态式、被动式的服务, 而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主动发掘读者需求, 开展特色服务, 时刻不忘读者第一的宗旨, 全方位拓展服务。而图书代购, 正是这样一项创新特色服务。

三、图书代购是图书馆服务的双赢模式

图书代购是一种双赢的服务模式。一方面, 方便读者购买自己喜欢的图书, 免于高额遗失罚款, 真正做到省时省力, 借阅无忧。另一方面, 对于图书馆而言, 也是获益颇丰。不仅服务到位, 大大提升读者满意度, 提高自身形象, 也可以利用这项服务, 开展差额创收项目。例如书商购买为7折, 图书馆给读者为8折或者9折, 收取两成服务费用。所以, 图书代购可以为读者带来时间和学习效益, 为图书馆带来经济效益和服务影响力, 是双赢的服务模式。

四、图书代购的一般流程

图书代购的一般流程如下:首先, 凡是读者与教学、科研、学习有关的图书购买的需求, 或者有丢失图书馆图书需要购买图书进行赔偿时, 都可以向图书馆提出代购请求。代购请求一般是通过邮件、电话或者直接到图书馆指定办公室直进行登记。读者需要填写代购申请表, 将书名、作者、出版社、ISBN标准号等图书信息填写好, 方便工作人员购买。申请表填写越详细, 购错率就越低。然后, 读者向工作人员支付定金。读者确认购买信息并且支付定金后, 图书馆就可以与合作书店联系并购买, 也可以从网上书店, 例如当当网、卓越亚马逊网、中国图书网等为读者代购。等图书到货后, 图书馆工作人员根据读者所留联系信息, 联系读者取书并支付剩余金额。

五、网络环境下图书代购的新形式

图书代购可以通过电话、邮件, 或者直接到图书馆指定办公室登记申请, 但是形式陈旧无趣, 不够吸引读者。如果仅仅靠以上几种方式, 图书代购势必成为一种摆设和形式主义, 久而久之, 不了了之。

网络时代的到来, 使服务也可以做到多样化, 简便化, 同时又新颖多彩。

最基础适用的一种方式, 就是OPAC嵌入式图书代购服务。打开OPAC书目查询, 读者登陆我的图书馆, 便可进入读者荐购模块。荐购模块中, 读者可以浏览图书馆上传的征订书目。征订书目可以按照学科进行分类。读者看到自己喜欢的图书, 可以打开查看其简介, 如果觉得想让图书馆订购, 可以点击荐购按钮, 如果觉得想让图书馆代购自己收藏, 那么可以点击“申请代购”按钮。图书馆可以从数据库后台整理读者荐购书单和读者代购书单, 分别发送书商订购。

另外, 新书推荐中也可以嵌入图书代购模块。读者在浏览图书馆新书推荐或者好书推荐的时候, 如果遇到自己想买的图书, 也可以点击“申请代购”按钮, 系统自动识别并汇总整理, 将代购信息传递给图书馆工作人员。

除了固有的数据库管理系统, 图书馆也可以借鉴很多外部网络的经营模式, 创建单独的图书代购网站。例如淘宝网、腾讯拍拍网、微信微店等等。这些网店模式, 虽然都以营利为目的, 违背图书馆公益性宗旨, 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 如果不创新服务模式, 只能被电子资源和网络资源淹没。况且, 图书馆主要目的是面向本校读者, 提供优质服务, 价格优惠, 营利甚微。图书馆工作人员, 将借阅率高的经典名著、畅销图书、以及英语四六级等考试类图书的封面图片、书名、作者、出版社、ISBN标准号以及图书简介等信息上传到图书代购网, 并将网址广泛宣传给所有读者。读者可随时登陆浏览图书, 将自己喜欢并有购买意向的图书添加到收藏夹或者购物车, 选好后点击购买, 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联系电话等信息。然后点击提交订单并付款。图书馆工作人员每周整理订单并发送书商采购。书到货后联系读者领取图书, 读者拿到书以后, 可确认收货并给与服务评价。

图书代购服务可以作为图书馆长期开展的服务项目之一。根据读者的需要, 读者荐购代购可以收藏在图书馆供读者借阅, 读者个人图书代购可以自己留用学习。一方面可以补充图书馆的馆藏, 另一方面也是为广大读者搭建更好的工作学习平台。

摘要:图书代购是图书馆业务的新扩展, 充分体现了图书馆的服务宗旨, 发挥了图书馆的基本职能。从图书馆工作中遇到的现实问题出发, 提出了由图书馆为读者代购图书、文献的观点, 并探讨了图书代购的意义、途径、具体操作流程以及在网络环境下的创新模式。

关键词:图书馆,特色服务,图书代购,创新

参考文献

[1]王中秋, 王鹏飞.高校图书馆服务功能新拓展——买书服务[N].大众科技报, 2008.

[2]姜化林.图书代购——服务育人与采编部业务的新扩展[J].福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2.

[3]王红霞, 马彦格.浅论图书馆业务的新扩展——图书代购[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10.

[4]皖西学院图书馆.个性化服务[EB/OL].2014.

图书馆特色服务 篇2

[摘要]本文阐述了对构建和谐图书馆适时思路的理解,并对如何提高图书馆自身的服务水平提出了解决途径。

[关键词]图书馆 服务 和谐 思路

一、重视素质,增强技能

1.思想

要求图书馆员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热爱图书馆事业,树立“读者第一,服务至上”的服务宗旨。在平时工作中,认真学习和掌握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优秀先进人物为榜样 ,树立爱岗敬业意识、勤业意识、职业规范意识。用正确的理论武装自己、完善自己。充分发挥馆员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动性。

2.建立竞争机制

没有竞争,就没有生机和活力。竞争上岗就是废除以往任人唯亲、分配不公的旧模式,打破那种能上不能下的僵化的用人体制。建立竞争和激励机制,各岗位馆员采用聘任制,竞争上岗。根据各岗位特点和要求,制定出各自的考核内容和标准。推行岗位责任制实现目标管理.3.建立完善的培训制度

馆员的培训应有计划、有步骤、分层次,根据不同岗位需求和个人所学专业的不同,进行不同的培训。如,定期请专家学者来馆作专题讲座;注重馆内业务骨干的培训,经常给他们提供业务学习、参观、研讨的机会;制定培训计划,开展短期培训、岗位培训、馆员个人也应积极参加各种知识技能培训,不断更新知识结构,掌握现代技术,使自己成为复合型人才。

二、人本管理出效益

如何更优质地为读者服务,管理是保证。人本管理的核心是使人的潜能得到更大的发展,强调人是图书馆的主体,是实现图书馆事业发展和有效管理的关键,并主张对人实行理想激励、任务激励、目标激励、组织激励、情感激励、赞美激励、和物质激励把提高和发挥人的能力作为管理第一目标和主要激励手段。把人作为第一资源,人力资源作为图书馆多种资源之外的另一重要宝贵资源,其状况决定着图书馆今后的发展状况。

图书馆应特别重视馆员的科技知识水平和获取知识创新的能力,以满足图书馆知识管理的需要。另外,图书馆还应重视馆员们在不同阶段需求的多样性,运用权变管理方式来加强对不同馆员的管理。即对一部分人采用严格的硬性管理方式,依据规章、流程进行较严格的监督、控制、明确工作的数量与质量要求,对另一部分人采用较宽松的软性管理方式,让他们参与决策、协商,承担更多工作,以便发挥他们的管理才能,使组织目标与个人目标得以实现。

三、优质服务双满意

优质的服务可以激发读者的求知欲和满意度。图书馆的全部工作价值都要通过服务这个环节来实现。服务是一个与读者动态接触的交互过程。馆员在提供知识信息和检索服务的过程中,一方面是文化知识、检索技术的传授过程,另一方面是素质修养、服务质量的展示过程;一方面读者要求获得具有相当质量的文献信息,另一方面馆员要充分掌握更高的图书馆学、情报学专业技能。在这一动态交互过程中,馆员与读者的关系是相互教育与被教育、服务与被服务的特殊关系,其中,馆员起着主导作用,服务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读者对图书馆服务的评价。

因此,要求馆员必须建立起积极主动的信息服务模式,拓展信息服务范围。其中最基本的一点是,图书馆员必须具有强烈的信息意识和服务意识。因为只有具备强烈的信息意识,才能无论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对信息更为关注和敏感,这样才能积极主动地挖掘信息,搜集、整理、加工信息,并和自己所关心的问题、所要完成的任务联系起来。图书馆员只有具备足够的信息意识,才能使自己始终保持对信息的敏感性,才能及时抓住国内外科技发展的动态,迅速选定用户服务内容,在最短的时间内查找、整理、加工出有价值的、有针对性的信息,主动提供给用户。

四、和谐发展,创造氛围

1.营造和谐人文环境

马克思说过:“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营造一个良好的读书环境,应是图书馆人努力争取实现的理想。要实现这个理想,核心是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它体现在:构建馆领导之间的和谐,这是关键;构建馆领导与馆员之间的和谐,这是互动;构建馆员与馆员之间的和谐,这是保证;构建馆员与读者之间的和谐,这是基础;构建图书馆对外的和谐,这是友谊;构建馆藏发展与学科发展的和谐,这是效果。

2.构建和谐物理环境

构建和谐图书馆必须构建和谐发展的图书馆物理环境。集中体现在建筑格局、设施布局、室内装饰、景观绿化等方面。

图书馆在建筑布局上要简洁、明快、通顺、让读者能方便快捷地到达自己的目的地;在布局上根据不同阅览室的造访量,对图书馆的阅览功能分区进行明确的、科学的划分,将自习室、阅览室等读者常用空间安排在低层,最大限度地方便读者的信息查询和图书借阅;为满足读者的个性化需求,可设置不同规模的学术报告厅、学术讨论室、专用的文献检索课教室,根据不同读者的学习习惯和特别需求,可在图书馆内适当地设置供个人使用的个人学习研究和供多人使用的团体讨论室,以及带有文化娱乐性质的能促进读者沟通交流的咖啡吧或茶室等。馆外环境布局应突出绿色理念,可以采取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相融合。

3.构建和谐管理文化

构建和谐管理文化必须体现“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把人当作管理的核心对象,重视人的本体价值以及激发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形成知人善用的和谐氛围。图书馆管理中“以人为本”的“人”,既包括图书馆员,也包括读者。因此,图书馆以人为本的管理,既要强调“以读者为中心”的服务宗旨,又要树立“以馆员为本”的管理意识。“以读者为中心”,就是要树立“读者第一,服务至上”的观念,把方便读者、满足读者需要作为图书馆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以馆员为本”,就是要树立创新服务的观念,尊重、爱护馆员,充分调动和发挥馆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以求真务实的态度、科学严谨的方法,积极开展图书馆的各项工作,努力克服不和谐的因素,营造良好的氛围,从而实现和谐发展。

综上所述,在新时期,图书馆必须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加强自身建设。这就需要一支高素质的馆员团队,实行明智管理的领导模式,建立优质服务的机制,创建图书馆的和谐环境,以此来提升图书馆自身的服务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武继山.关于图书馆人本管理的思考[J].情报资料工作,2005.[2]王群,敬卿.以人为本,走创新发展之路[J].高校图书馆工作,2007.[3]王霞,段晋平.构建和谐图书馆[J].高校图书馆工作,2007.[4]石向实,刘晨.图书馆知识管理[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摘 要:高校图书馆是大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改革发展与建设的三大支柱之一,担负着为教学、科研服务的重要任务。本文简述了高校图书馆管理和图书馆管理创新的概念,针对当前图书馆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定的管理创新措施,以期使图书馆更好地发挥其教育和服务职能,为高校的教学科研提供更高质量的服务。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 管理创新 问题 措施。

高校的图书馆一直是高校师生获得文献信息的基本来源,是为教学和科学研究服务的学术性机构,是学校信息化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基地。高校图书馆馆藏总量和服务质量也一直被视为衡量大学办学水平和办学条件的重要指标之一。图书馆管理创新是提高高校图书馆服务质量、发展图书馆情报事业的保证。高校图书馆原有的一套管理模式已不能适应新世纪的运行特点,高校图书馆要更好地生存与发展就必须对传统的管理理念和方式进行改革,通过管理创新,建立一套新的管理运行机制,使其焕发无限生机,才能推动高校图书馆事业的全面发展。

一、高校图书馆管理和管理创新的概念。

1、高校图书馆管理是通过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方法,优化配置图书馆系统的各种资源(人力资源、财力资源、信息资源)以期完成图书馆为全校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服务并且使服务的提供者— 馆员亦获得一种高度的士气和成就感的活动。

2、高校管理创新是指管理者用新思想、新技术、新方法对企业现有资源的重新组合,以促进企管理系统综合效益不断提高的过程。运用先进的、科学的管理方法创新高校图书馆的管理,可以更好地体现现代高校图书馆为高校科研、教学充分服务的功能。

二、高校图书馆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1、封闭式的管理体制。在宏观上,缺乏一个统一的机构来对图书馆事业和工作进行管理协调,各系统图书馆习惯于各自为政的分散型管理形式,使得缺乏宏观规划、管理、调控的能力;在微观上,实行的却是严格的行政监控,图书馆缺乏必要的管理自主权,造成图书馆失去了管理的灵活性,继而束缚了图书馆管理创新的手脚,也压抑了图书馆管理创新的积极性,致使图书馆管理模式僵化。

2、图书馆基础业务工作重视不够。

我国长期以来对图书馆的投入严重不足,致使图书馆与发达国家差距较大,甚至还低于某些发展中国家。目前我国很多高校图书馆还停留在自动化和半自动化代替手工操作的水平上,根本谈不上网络化。

3、管理创新人才匮乏。在图书馆工作人员中知识结构、职称结构不尽合理。有相当一部分人员是靠关系走进图书馆的。学历层次低,工作只能简单应付,图书馆专业人员呈下降趋势。在信息服务中,缺乏信息、英语、计算机管理人才,更谈不上高层次创新服务。[论文网 LunWenNetCom]

三、高校图书馆管理创新的措施。

1、建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机制。在图书馆的各种服务活动中,应真正树立以读者为本的理念,使读者能够公平、公正、自由、方便地利用和获取各种文献信息,平等享受各种服务,真正体现“图书馆是所有人都可以利用的场所”

这一宗旨。建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机制,就是要以人为中心,强调通过建立完善有效的激励制度和竞争的机制,指导馆员对立全新的服务理念,以馆员价值的实现促进图书馆服务体系的落实。因此,高校图书馆在提供服务的过程中,就是要通过这种的服务理念,多想读者之所想,多为读者提供方便。

2、营造图书馆人才引进的外部环境。一方面要创造良好的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的外部大环境。高校图书馆作为高等院校的一个服务部门,它要实行的许多重大的策略和措施必然会受到学校相关部门的制约和影响,与学校相关部门进行沟通,争取学校对图书馆人事管理改革的支持。另一方面要争取学校加大对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资金投入,使他们明白对人力资源进行系统的开发管理,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素质和知识层次对高校图书馆事业发展的重要意义。只有营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才能为高校图书馆吸收高素质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础。

3、努力提高馆员的综合素质。图书馆管理迫切需要一大批职业道德品质好、情报意识强、专业技术硬、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和网络技术的专门人才,图书馆员必须具有德才兼备的良好素质。

因此,有计划地开展岗位培训,对馆员进行在职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全面提高馆员的综合素质,把学历教育、岗位培训、短期培训、学习考察 和学术交流等有机结合起来,使馆员的知识不断拓宽和更新,以适应现代图书信息服务网络化、自动化发展的需要。

总之,管理创新是图书馆一个永恒的课题,也是一个紧迫的课题。我国的图书馆正处于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型期,如何改善管理进行管理创新是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只有管理的创新,全面实施管理创新措施,高校图书馆才能适应社会环境的变化,才能不断增强应变能力和竞争力,才能实现自我改造、自我发展、自我更新和自我完善。

参考文献:

[1] 魏建功:《论信息化与图书馆管理创新》,《图书馆学刊》,2003年第1 期。

[2] 杨学泉:《图书馆管理创新》,《图书馆论坛》,2001 年第6 期。

图书馆特色服务 篇3

【关键词】图书馆 特色馆藏 残障读者 特色服务

近年来,我国的高等教育逐渐向大众化、普及化方向发展。残疾人高等教育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对象,越来越多的残障大学生加入到高校图书馆的读者群中。然而,一些院校图书馆在为残障大学生服务上仍能引发群体性关注,缺乏系统的理论指导与实践探索。作为以特殊教育事业发展为特色的图书馆,探究如何更好地为残障读者服务,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我院聋哑大学生利用图书馆的特点及需求狀态

我院以特殊教育和残疾人事业服务为办学宗旨。校阳光学院每年面向全国招收聋人大学生210名,是目前国内高校中培养聋人大学生最早最多的高校,因而对我院聋人大学生利用图书馆情况进行调查统计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本人对聋人大学生图书借阅情况进行了系统调查统计,结果有如下问题。

(一)聋人大学生在阅读方面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聋人大学生借阅书籍种类比较单一,阅读范围相对狭窄。在所有借出图书中,专业类书籍占48.3%,其次是文学小说类书籍,占26.2%。由于生理的特殊性,聋人大学生很难融入常大学生群体中,活动范围狭窄,对外界事物的关注度不高,兴趣爱好单一,他们更多注重于专业书,以及通俗易懂的文学小说类书籍。

第二,聋人大学生利用图书馆借阅书籍频率相对比较低。我院目前聋哑大学生占所有大学生总人数的10.5%,聋人大学生借阅书籍册数仅占所有大学生借阅册数的4.7%。

第三,聋人大学生具有积极向上意识。从专业书籍和伟人传记类书籍的借阅情况看,他们大多想通过阅读,克服消极心理因素,唤起乐观积极情绪。欲通过大学系统专业学习为自己谋求一份职业的愿望强烈。

(二)聋人大学生对图书馆满意度评价如下

为了解聋人大学生阅读心理、阅读需要,本人从服装设计、电脑艺术设计、园艺技术三个专业分别与多名学生进行访谈。有如下结果。

第一, 对图书馆借阅环境。有90 % 的聋人大学生对图书馆环境“较满意”,有98% 的聋哑大学生希望图书馆网页、电子显示屏等能及时播报最新信息,希望电子阅览室配有听障大学生能够使用的电脑。

第二, 对图书馆文献资源。有85 % 的聋人大学生觉得馆内文献资源“一般化”,有65 %的学生希望能增加计算机、艺术、手工、烹饪、花卉类书籍,这与他们所学专业相关;绝大多数的学生希望提供就业、创业以及成功人士方面的书籍。

第三,对图书馆工作人员的服务。有80 % 的聋哑大学生对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认为“还可以”,但96%的聋人大学生认为“沟通存在问题”,希望服务窗口工作人员能运用手语,或者配备电子手写设备,以便及时咨询。

二、如何构建适合残障读者特色的馆藏体系

我院是融高等特殊教育师资培养与残疾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为一体的本科学院。因此,图书馆必须以特殊教育建设为依托,才能形成适应残障读者的特色馆藏体系。

(一)围绕重点学科,形成特色馆藏

随着现代特殊教育事业的发展,我院图书馆应尽可能地突出办学重点,收藏有关特殊教育的各种文献。例如,听障教育、视障教育、智障教育、孤独症教育、行为障碍、言语障碍、情感障碍、肢体残疾等,尤其是学院在建立特色学科和专业过程中形成的学术著作、会议论文、科研成果、研究报告、特教案例、自编讲义、实习指导书以及图文并茂的多媒体读物、手语辞书等等。

这些资料的收集整理,不仅可以形成新颖独特的馆藏,而且对于学院教学和科研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对相关课题尤其是省级以上的科研项目,新增学科,重点特色专业要根据发展需求,编制成专题目录、文摘、索引等二次、三次文献。在收藏过程中应广泛征求教学、科研、实训人员意见,不断调整收藏范围与重点。要注意收藏学术水平高、信息密度大、使用频率高的特殊教育资料,尽可能地满足不同读者群的需求。

(二)利用数据库资源,开展文献导航服务

为了做好揭示性开发工作,我馆应对现有特殊教育图书资料库、特殊教育专题数据库进行全面的分析研究,充实完善数字资源。特色数据库设置残疾人事业库、特殊教育期刊论文库、特殊教育视频库、特殊教育书目库、无障碍建设产品标准等子库。在开发利用数据库文献信息资源过程中,要广泛收集与特殊教育相关的文献资源,编制文献专题索引、专题文摘等,实现文献信息的增值利用。

建立起针对残障读者的图书馆信息指南。在咨询服务中,图书馆工作人员要定期向读者提供具有前沿性、开拓性特殊教育综合信息,帮助读者及时了解现代特殊教育学科在世界范围内的最新发展状况。在网络建设方面,要对网上资源进行精心筛选、分类、标引、注释,有计划地建立健全残障人士特殊需要的教育网站和资讯服务。尤其是要能够结合残障读者的需求调整和转换信息资源,开发出便于他们学习的各种网页设计、文本文件、视频资源、交流工具,提高信息资源的易访问性。

三、如何为残障大学生读者提供特色服务

目前,我院有特殊师范教育、残疾人高等教育、残疾人事业三大专业集群。为了适应残障大学生读者需要,图书馆应当提供特色服务。

(一)用“爱心”温暖聋哑大学生的心

调查显示,聋哑大学生几乎只同他们自己生活圈内人士交流,很少与正常大学生们交往。因此,图书馆员要为他们排忧解难,帮助他们克服心理障碍,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走出自我封闭的小天地。 “爱心”具体表现为:第一,图书馆工作人员要学习手语、盲文特殊教育职业技能,努力提高自身服务素质、专业服务能力。达到与残障大学生的融合沟通。 第二,在服务态度上要与正常大学生一样,用热情周到的服务对待残障大学生,使他们心理上得到安慰,感觉到自我存在的价值,轻松地使用图书馆资源。

(二)要“细心”解决聋哑大学生的实际困难

图书馆“细心”服务主要表现在:第一,宣传方式全面化。图书馆要详细为聋哑读者提供服务的图书名称、服务内容、知识讲座等活动。 在馆藏显示屏、指示牌等方面应以动漫、多媒体和加配字幕等多种形式宣传,提高聋哑大学生利用图书馆的能力。第二,服务设施设备实用化。聋哑大学生汉字拼音认读存在困难,图书馆需要对馆藏检索系统进行技术革新,添加汉字手写输入系统,以便他们无障碍利用检索系统。在图书馆服务大厅、检索区域、各楼层借阅区安装求助铃和红色闪灯,以便聋哑大学生及时得到帮助。第三,咨询服务专业化。 图书馆要提供专业的咨询服务,要对网上多种形式的音频、视频资料进行必要的技术处理,添加音频、视频同步的文字信息说明,以便于提高聋哑大学生在单位时间内搜索文献信息的能力。

(三)用“恒心”架起与聋哑大学生互动的桥梁

图书馆为聋哑大学生服务活动应持续不断进行。第一,图书馆员要长期了解他们的阅读需求,及时采购与他们所学相关的专业书籍和文学著作。例如:就业创业、法侓哲理、医学康复等书籍。 第二,定期开展知识讲座。 图书馆要定期为聋哑大学生读者开展知识讲座,这有助于他们不断获取知识,提高运用技能。 第三,组织多样化活动。图书馆要为聋哑大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如手语比赛、读书征文、体育比赛等。以便于他们展示内心世界与理想追求,真正把图书馆作为陶冶知识、心灵慰藉的精神家园。

总之,构建特色馆藏进行特色服务是现代图书馆建设与发展的基本内容,它们之间相互促进,相互制约。只有建设与开发具有为残障大学生服务的特色文献资源,提供具有特色的文献服务,才能更好地为残障大学生服务。

【参考文献】

[1]肖莉.论图书馆如何为特殊读者提供信息服务[J].图书馆论坛,2005 (02).

[2]马俊喜.高校图书馆为残障读者服务应体现以人为本[J].贵图学刊,2006(04).

高校图书馆特色服务探讨 篇4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特色服务,因馆制宜

一、纸质文献

1. 硬件方面:

推行借阅一体化的流通服务模式与科学布局馆藏。参照国内高校图书馆的服务的先进模式, 北华大学图书馆实行的是“大开放、大流通”的“藏、借、阅”一体化的服务模式。在此模式下, 传统的书库与阅览室合一, 书库内设有一定数量的阅览座位, “书在人旁、人在书中”, 各书库呈现的都是孜孜不倦的读书人的身影, 洋溢着只争朝夕的读书气息。读者可以像鱼游大海一样, 在各楼层的各书库自由地查找、浏览各类图书, 每个借阅部门都实行开架服务, 实行全部开放式管理, 读者可以自由地选择图书和借阅。到最后需要细读的图书再统一到设置在各楼层门口的借阅处办理借阅手续即可。这种服务充分体现出“平等、开放、科学、高效”。在对外服务中加强馆员与读者之间的交流和沟通, 实现便捷服务。

图书馆馆藏布局以“节约读者时间, 满足读者需求”为原则, 将“藏为用”的管理理念落在实处, 将利用率高的文献资源放置在读者流量大的楼层, 分别按学科设置图书、期刊等各类借阅室阅览室。例如, 社科、自科、参考书阅览室设在五楼, 中文阅览室设置在四楼, 电子阅览室设置在三楼。

2. 软件方面:

研究读者需求, 开展个性化服务。第一, 预约借书服务。预约借书服务指读者所需要的某种图书因全部借出而无法借到时, 可以在图书馆的自动化借还系统中通过网络自行登记预约。在该书还回时, 图书馆及时向预约人发出借书通知, 让预约人优先借阅所需书的一种服务方式。这种服务方式, 既可以节省读者查找图书和往返图书馆的时间, 又可以提高图书的使用效率。第二, 读者荐购。图书馆馆藏建设的目标是建立与教学、科研相匹配的文献保障体系。在坚持“优化馆藏结构, 提高馆藏利用率”原则的同时, 坚持满足读者的个性化需求。图书采购人员广泛开展调研, 听取各系科专家的建议, 收集、记录读者推荐购买的图书资料的相关信息, 有针对性地甄选引进, 既满足了读者的实际需要, 又提高了所采购的图书资料的针对性、实用性, 达到了“优化馆藏结构, 提高馆藏利用率”的目的。第三, 强化教育职能服务。图书馆为了营造优雅的读书环境和良好的文化氛围, 开展了读书沙龙、文化讲座、爱国主义教育等系列活动, 并邀请知名教授来馆讲学。图书馆举办的系列讲座就像一场场及时雨, 滋润了读者渴望知识的心田, 使广大读者对图书馆有了新的认识。

二、电子文献特色服务

1. 电子资源建设情况

目前, 数字化图书馆已成为高校图书馆发展的主流。建设研究型、数字化、开放文明的大学图书馆成为北华大学校图书馆的建设目标。数据库是现代图书情报信息系统的主要支柱之一, 是推动图书馆信息化的基础。在数字时代, 图书馆书目资源和其他信息资源已经成为信息网络中的一部分。这些来自分散各处的图书馆的信息资源联结在一起, 构成了一个庞大的网络信息资源库, 为实现文献资源共享提供了条件。目前, 大部分图书馆都在网站上推出了本馆概况、书目数据查询、参考咨询等到服务项目。当然, 这只是一个基础。要真正开发有特色的数据库, 实现信息服务的社会化、全球化, 还需要做更多的工作。另外, 应加强对读者的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培训。通过信息网络, 图书馆还可以利用硬件进行各种网络服务活动, 敞开电子阅览室, 增加多功能厅、多媒体等租借服务;还可以举办高层次的网页设计比赛、网上辩论会、专题讨论会等。电子报刊、电子图书具有快速、及时、高效的特点, 可以在网络中传输, 多人共享。此外, 还有各种音像制品, 如各类型、各品种的磁带、磁盘、录像带等。

2. 咨询服务

第一, 文献传递服务。为缓解读者文献需求日益增长与本馆馆藏严重不足的矛盾, 提高文献服务保障水平, 更好地为教学和科研服务, 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资源共享, 北华大学校图书馆与其他院校图书馆建立了馆际互借关系, 为读者提供原文传递服务。他们查找、传递本馆缺藏的国内、国外的文献资料, 满足了教师的文献需求, 对其科研工作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第二, 查收查引服务。被SCI、Ei、ISTP收录论文的数量是评价单位及个人论文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一篇论文在国际上被引用的次数多少反映了它在国际上影响的大小。查收查引, 即论文收录及被引用检索, 指根据用户需求, 在国内外权威数据库中检索其论文被收录和被引用情况, 以证明其科研能力和水平而开展的信息咨询服务。具体地说, 就是通过作者姓名、作者单位、期刊名称及卷期、会议名称、会议时间、会议地点、文献篇名、发表时间等途径, 查找论文被SCI、Eli、ISTP等收录及被引用情况, 并依据检索结果出具检索证明。信息咨询部每年受科技处委托, 查询当年常熟理工学院EI、SCIE、ISTP收录情况, 提供“第一作者第一完成单位”、“第一作者非第一完成单位”、“非第一作者非第一完成单位”等收录情况的详细资料。第三, 读者检索室服务。文献检索室作为图书馆信息咨询部服务读者的窗口之一, 赢得了广大读者的青睐, 很多学生、教师成为检索室的固定读者。新建成的文献检索室, 配备了崭新的电脑, 安装了各种应用软件。利用这些电脑, 读者可以访问图书馆主页的电子资源, 检索浏览各种数据库, 也可以使用电脑进行其他资料查询和相关浏览, 为科研和教学工作做准备。第四, 继续开展读者信息资源检索与利用培训。为配合大学生做好毕业论文、教师申请科研项目, 图书馆继续开展读者信息资源检索与利用培训, 以方便全校师生进行各种数据库资料查询检索。北华大学图书馆为在校学生提供的读者信息资源检索与利用培训课程, 已列入大学选修课程。经过培训, 读者提高了信息检索能力, 掌握了各数据库检索和使用方法, 更加快速准确地获取自己需要的资料。图书馆还定期或不定期联系一些系科班级, 通过集中培训方式提高读者信息检索能力。

三、“以人为本”是特色服务的根本

1. 变革图书馆的管理理念

当今图书馆强调社会服务, 提出“一切为了读者”的服务理念。图书馆要真正实践特色服务, 需要在管理理念上有根本的变革, 树立“一切服务于读者信息需求”的全新理念。图书馆内部管理应该从以技术为本转向以人为本。计算机程序与网络通信技术不是图书馆专业的内容, 提高馆员的文化内涵, 充分发挥他们的潜能, 是开展特色服务的基本前提。只有发挥图书馆员的主动性, 形成工作人员创新精神氛围, 特色服务才能获得发展的真正动力。

2. 培养高素质的图书馆员

图书馆工作是一种服务他人的劳动。因此, 从事特色服务工作就意味着确立奉献精神, 甘愿在平凡工作中为读者奉献自己的才智。图书馆员要努力提高文献管理科学专业技能, 包括文献采集、分编等传统工作技术, 熟练地运用各种检索工具和手段, 能迅速帮助查找读者所需文献, 解答读者在确定文献检索中的疑难等;努力提高现代技术的操作应用技能。图书馆员熟练掌握计算机与网络工作技能, 是网络环境下图书馆服务和特色服务的基础前提, 尤其是专业技能与计算机网络检索技术的结合, 才能帮助或指导读者进行获得全面的专业信息;图书馆员要具有相应的特定专业、学科知识背景这是特色服务能否卓有成效地开展的重要前提之一。

参考文献

[1]余子牛.图书馆特色服务的研究与实践[J].图书馆论坛, 2007, (8) :103-105.

图书馆特色服务 篇5

图书馆服务价值研究-应对知识失业时代挑战,图书馆如何加强知识信息服务

21世纪我国正面临新型失业即知识失业,本文从图书馆应对知识失业的挑战,就如何加强知识信息服务进行论述.

作 者:李志伟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图书馆,黑龙江,哈尔滨,150000 刊 名:黑龙江科技信息 英文刊名:HEILONGJIA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FORMATION 年,卷(期): “”(7) 分类号:G25 关键词:知识失业   知识信息服务   创新  

图书馆特色服务 篇6

2008年,昆明市盘龙区委、区政府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和文化事业发展的长远目标出发,针对昆明市乃至云南省尚无专业化少年儿童图书馆的实际,以形势发展和公众需求为导向,扬长避短,整合资源,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在盘龙区图书馆的基础上加挂“昆明少年儿童图书馆”的牌子。在原盘龙区图书馆新馆建设投资2500余万元的基础上,又投资400余万元进行改建,凸显少年儿童服务功能。

根据文化部、财政部《关于推进全国美术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免费开放工作的意见》,盘龙区图书馆实行了免费开放。免费开放项目具体为:1、免费办理图书借阅卡、声像借阅卡;2、少儿借阅大厅、图书外借室、报刊阅览室、地方文献室、教育参考阅览室免费提供书刊借阅及书刊信息查询服务;3、电子阅览室(含未成年人绿色上网专区)免费提供上网服务及文化信息资源共享服务;4、声像资料专区免费提供声像资料借阅服务;5、自带书阅读区供读者免费使用;6、免费提供公益电影放映服务;7、“书香昆明——盘龙区道德讲堂”等公益讲座及视频讲座免费听讲;8、免费提供送书上门服务;9、少儿借阅大厅、图书外借室、报刊阅览室、地方文献室、教育参考阅览室、电子阅览室(含未成年人绿色上网专区)、声像资料专区为读者免费存放小件物品;10、少儿借阅大厅、图书外借室、报刊阅览室、地方文献室、教育参考阅览室、电子阅览室(含未成年人绿色上网专区)、声像资料专区、少儿数字影厅及公益讲座免费提供饮水。

2 在免费开放环境下大力开展少儿特色服务

为更好地在免费开放环境下做好工作,盘龙区图书馆及时调整发展战略,着力以少儿特色服务为重点和突破口,开展少儿服务,打造特色品牌,推动创新发展。经过一段时间的大胆探索和艰苦努力,取得了显著的成绩,赢得了广泛的赞誉。实行免费开放和开展少儿特色服务以来,平均年流通总人次32万余人次、年外借书刊12万余册次,每年举办讲座、展览、培训班和读书活动等各类活动100余场次,读者满意率达到95%以上。被评为国家“一级图书馆”,先后获得“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单位”、“十一五”云南文化建设先进单位、昆明市“文明单位”等殊荣。光明日报、云南日报、昆明日报、春城晚报、昆明电视台等多家新闻媒体作了相关报道。

2.1 积极开展“小桔灯”系列服务活动

(1)开展“小桔灯”文化经典阅评活动

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和传播优秀文化,引领和指导孩子走进文化经典的圣殿,激起阅读文化经典的兴趣,开启智慧、陶冶情操,为孩子和家长提供一个共赏文化经典的平台,盘龙区图书馆与春城晚报、昆明新知集团联手,开展“小桔灯”文化经典阅评活动。

在春城晚报《悦读周刊》开设“小桔灯”文化经典阅评栏目。该栏目每月一期,邀请文化名家阅评文化经典。同时,每期还推出“小桔灯”少儿图书排行榜,上榜图书为昆明新知集团有限公司每月少儿图书销售量的前10名。

在昆明新知集团所属购书中心、昆明东城店的少儿读物区显著位置开辟“小桔灯”新书推荐专柜及阅览专区,联合推荐新书,成为引领全市少年儿童阅读的“风向标”。专柜新书每月一换,每批上架陈列2000册,并从中优选2-3种优秀读物重点推荐。

(2)启动“小桔灯”公益读书关爱计划

宗旨:通过有计划、有针对性的公益读书活动,对贫困少年儿童实施有效的帮助和扶持,改善贫困少年儿童的阅读条件;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使贫困少年儿童激发阅读兴趣,点燃阅读求知的火把,增强自信,树立理想,架设起用知识的力量改变人生命运的桥梁,与其他少年儿童一道,在同一片蓝天下健康成长;进一步充实“小桔灯”少儿服务活动内涵,巩固“小桔灯”少儿服务活动的成果,提升“小桔灯”少儿服务活动的品牌效应,使“小桔灯”公益读书活动成为盘龙区公共文化服务的一个重要项目和突出亮点,为构建和谐社会、建设文化盘龙作出贡献;让贫困少年儿童多读书、读好书、会读书。

服务对象:盘龙辖区内贫困少年儿童。

服务方式:在春城晚报悦读周刊“小桔灯”文化经典阅评栏目公布和报道“小桔灯”公益读书活动相关内容及情况,定期刊登“小桔灯”公益读书活动服务对象的学习情况、读书心得;请中小学、幼儿园推荐贫困少年儿童,作为“小桔灯”公益读书活动的服务对象,每期推荐50名,每期时间暂定为2-3年;由昆明少年儿童图书馆聘请符合条件的社会志愿者,对服务对象进行定向服务,每位志愿者包干3-5名服务对象;在昆明少年儿童图书馆设立“小桔灯”爱心加油站,常年接受单位和个人的图书捐赠,所赠图书主要用于扶持贫困少年儿童。

服务内容:结合服务对象的实际情况及特点,制定相应的读书及学习计划,推荐能够对其有所帮助的书籍;向服务对象捐赠书籍和学习用具;为服务对象提供阅读辅导及学习上的帮助;安排服务对象定期完成学习心得和读书笔记,对达到一定质量的读书心得及读书笔记,推荐至春城晚报悦读周刊“小桔灯”文化经典阅评栏目刊登发表;聘请名师名家,不定期地对服务对象给予面对面的指导和帮助;建立“小桔灯”公益读书活动服务对象个人档案,对服务过程及效果进行跟踪检查。

(3)开展“小桔灯”系列读书活动及读者活动

“小桔灯”经典阅读推荐暨“阅读之星”评选活动:该项活动旨在向广大少年儿童推荐经典读物,开展阅读指导。精心挑选10部经典名著在少儿借阅大厅设专架陈列推荐。其中,中国4部,外国3部,名人传记2部。少年儿童可报名参与,从所推荐的书籍中选择2部,通过规定方式为阅读脉络,进行深度阅读,最终以“手抄报”的形式呈现,参与“阅读之星”的评选。

“小桔灯”读书笔记征集及评奖活动:向小读者派发专门订制的“小桔灯”读书笔记记录册。该记录册详尽划分为“阅读时间”、“阅读内容”、“我的阅读感受”、“我的心情画语”、“我的推荐语录”等项目,详细记录了小读者的读书心情。参与该活动的小读者每月持记录册到图书馆进行一次通关签章,图书馆对高质量完成读书笔记记录者加盖“通关”印章,并予以评奖。

nlc202309040454

“小桔灯·影响我成长的10本书”征集活动:面向广大读者推出“小桔灯·影响我成长的10本书”征集活动,向各位专家、学者、老师、家长和青少年朋友邀约在成长、成才过程中有影响力的图书书目(所列书目以10种以内为限),为进行读书交流与鉴赏活动作准备。

“小桔灯” 中小学生网络作文大赛:盘龙区图书馆与昆明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昆明市教育局等单位共同举办了昆明市“小桔灯”中小学生网络作文大赛,引导中小学生正确使用网络,抵制网瘾的侵害,掌握运用数字化时代新型的写作方式。大赛分个人自主参赛和学校团体参赛两种。初赛采用电子文本作文,决赛采用超文本作文和多媒体作文。大赛鼓励学生提高自己创作、自己编辑、自己上传的独立操作能力,将电脑的娱乐功能更多地转移到学习功能、创作功能上来。为保证大赛的公开、公正、公平,采取公众网评和专家会评的方式进行评奖。

“小桔灯”幼儿园集体阅读活动:为使更多的少年儿童认识图书馆、喜欢图书馆、利用图书馆,让读书成为一种成长中的习惯,盘龙区图书馆开展了“小桔灯”幼儿园集体阅读活动。通过听取工作人员的详细介绍和指引参观,小读者对图书馆有了全面的了解和较为直观的认识。许多小读者表示:“一定要再次走进图书馆!”

“小桔灯·图书漂流”活动:在少儿借阅大厅醒目位置布置“小桔灯·图书漂流”展架,精选陈列由青少年读者捐赠的少儿书籍作为漂流图书,供青少年读者之间交换。活动的开展,使读者家中的闲置图书重新焕发了新的生命,为青少年读者搭建了节能低碳、以书换书、旧书再利用的平台。

“小桔灯·寻找春天的脚印——走进绿色军营”活动:组织青少年读者走进大自然,让书本中的美好在现实中呈现。参与活动的青少年读者,年龄最小的4岁,最大的12岁。他们走进部队、警犬训练基地、植物园,通过观看表演、聆听讲解、实际参观和集体互动,不仅领略到了大自然的美好,还将书本知识得到了现实的验证。

2.2 利用自身资源优势开展现代技术服务

(1)建成未成年人绿色上网专区

作为云南省首家未成年人绿色上网专区试点之一,盘龙区图书馆未成年人绿色上网专区于2008年1月27日正式对外开放。专区配备有计算机105余台,由专业辅导人员对未成年人上网进行辅导和管理。利用互联网网站访问控制技术,实现对未成年人访问网站的控制,对不良信息进行有效的屏蔽和过滤,禁止或限制未成年人访问黄色、暴力、反动等有害网站,为未成年人提供健康、安全、文明的网络环境,做到让家长和学校放心、社会各界认可、未成年人接受。截止至2013年3月,共接待未成年人上网104812人次,上机时间652770小时。

(2)少儿数字电影放映

盘龙区图书馆少儿数字影院凭借每年发行的数字电影和拥有放映版权的上百部优秀中外电影以及“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巨大数字信息资源库,利用现代化技术和设备向青少年传播优秀文化。除定期在本馆少儿数字影院为青少年放映公益电影外,还持续开展电影进学校、进社区、进农村、进监狱等服务,每年放映达70余场次。

3 关于免费开放环境下图书馆少儿特色服务的几点体会

3.1 以免费开放为契机,促进图书馆事业创新发展

免费开放环境,给图书馆增加了压力,工作量更大了,工作要求更高了。但同时,免费开放环境也给图书馆带来了新的机遇。在免费开放环境下,全社会更加关心和关注图书馆,各级党委、政府更加重视图书馆工作。这就使图书馆赢得了更好的政策支持、更多的资金投入和更加便利的工作环境和广阔的发展空间。因此,图书馆应把握契机,与时俱进,变压力为动力,充分利用免费开放环境的各种有利因素,推动创新发展,做出新的业绩。

3.2 找准定位,走符合馆情实际的特色化服务之路

要在免费开放环境下更好地为读者服务,推动创新发展,做出新的业绩,必须清晰地了解馆情和区情,在充分调研和分析比较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实际和特点,找准定位,理清思路,最大限度地发挥优势、扬长避短,着力突出亮点、凸显品牌,走特色化服务之路。

3.3 为少儿读者提供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特色鲜明的服务

开展少儿特色服务,需要有爱心、责任、奉献的精神,更需要在形式、内容和方法上下功夫。一是力求内容、形式和方法丰富多彩,多渠道、多层次、多功能、全方位为读者服务;二是不断拓展服务领域和业务范围,充实服务内涵、提升服务品质;三是与时俱进、推陈出新,不断推出富有创意、生机和活力的特色服务项目。

作者简介:尤国庆(1963-),男,昆明市盘龙区图书馆副研究馆员。

试论图书馆的特色服务 篇7

一、特色服务具有四大特征

1.特色服务源于图书馆的差异性

图书馆是为读者和用户服务的, 具有文化、教育、情报等多功能综合性的服务设施。由于其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不同, 各馆之间乃至一馆内部, 其发展是不平衡的, 各有自己的优势强项, 这就为图书馆拓展特色服务提供了客观基础。特色图书馆就是根据当地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利用独特的馆藏资源, 专门收集某一方面的资料, 针对某一领域的读者开展专门化的服务。如号称鞋都的温州市, 有制鞋企业5 000多家, 年产值2 800亿, 这庞大的数字引起了温州市图书馆的重视, 从1999年开始创办鞋业分馆, 收集了鞋类文献上千种, 鞋样图片资料20多万份, 有力地促进了地方产业的发展, 受到社会的欢迎和市政府领导的肯定。温州市图书馆的实践证明, 一个馆要提高效益, 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 必须与本地区经济的特殊性相一致, 满足特定人群的特殊需要。只有这种针对地方经济特殊需求的特色服务, 才能使图书馆充满勃勃生机, 才能打造出自己服务的品牌。

2.“特色”就是独创性

我们说特色服务要有客观基础, 这并不否定主观能动作用。客观基础只是为特色服务提供一个“舞台”, 而要在这个舞台上演出有声有色的“戏剧”来必须看“导演和演员”的本事。21世纪的读者服务将实现从被动服务到主动服务的转变, 图书馆服务人员要完成从“文献资料的传播者”向“信息资料的导航者”的角色转变。为社会提供特色服务, 这对图书馆工作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在我国有许多县级图书馆, 经费不足, 藏书有限, 冷冷清清地混日子。但是客观条件同样很差的肇源县图书馆却不甘心无所作为, 他们深入农村调查研究, 发现当地养兔有活力, 就拿出一本养兔手册到一个屯子宣传、搞试点, 再逐村推广, 使养兔在全县形成一个大产业, 为地方增加了收入, 也提高了图书馆自身的地位。这个项目是用一本小册子搞成的。一本薄薄的小册子若是躺在书架上, 毫无价值。但是, 一旦它被图书馆工作人员选取出来, 变成广大群众共享的有价值的信息, 它就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由此可见, 图书馆人员素质是多么重要。特色服务人员必须具备较强的业务能力和某方面的专业知识, 具备对信息资源进行二、三次开发的能力和水平, 具备宽广的学科知识与评价能力。除此之外, 更重要的是服务人员要具有独创性、主动精神和扎扎实实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 才能搞好特色服务。

3.“特色”体现突变性

用户特殊的信息需求是图书馆特色服务赖以生存的土壤, 没有用户的信息需求, 特色服务不可能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图书馆特色服务要开拓自身的特色服务项目, 必须在认真研究自身条件和用户需要的基础上找出一个“生长点”精心培育, 使之逐渐发展, 经过量的积累, 达到质的突变——上规模上水平, 才能成为一个有分量的特色项目。例如, 福建的一个市馆开展剪报服务, 头二年只有十几份报纸, 信息量有限, 满足不了用户要求, 有的用户宁可花费上万元自己订购报纸, 聘用专职信息员, 剪取本行业信息资料。后来这个馆加大力量投放, 把报纸订到二百多份, 按用户指定的专题剪辑信息, 既有针对性, 又有深广度, 这才赢得了用户认可, 打开了销路。一些企业单位都不再自编资料而改订这个馆的剪报, 收到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份剪报订购1 800元也供不应求。后来他们建成了一个剪报公司, 年创收数十万元。这个馆办剪报的事例说明:同样一种服务, 不同的质量, 不同的规模, 会受到社会不同的待遇, 有不同的结果;不上水平、不受欢迎的服务, 只能徒具形式, 算不上真正的特色服务;即使像剪报这样平淡无奇的服务形式, 只要具备一定规模就会创造奇迹;确定了目标就要坚持下去, 日积月累, 最终会出现质的飞跃。

4.特色服务要具有前瞻性

如前所述, 没有差异成不了特色, 没有优势无特色可言。因此, 特色服务不能停留在原有的水平上, 必须追求新的发展。如剪报服务现在已经突破“剪刀加浆糊”的原始形式, 出现了电子剪报。它不仅能从报纸、杂志、书本上收集原始信息资料, 也能从计算机及有关存储器上收集存储信息, 就连广播、电视和录像带等都可成为收取的信息源。电子剪报可对手抄型、印刷型、缩微型、机读型以及视听型的文献资料进行任意剪裁、分类、提炼而成信息数据库, 可以在网上双向开展信息服务, 具有多项目、定项专题服务的强大潜力。电子化、数字化、网络化、虚拟化是图书馆服务手段的发展方向, 特色服务当然应当予以关注。如广东佛山市石湾区图书馆, 根据地方经济建设情况, 把有地方特色的产品作为一种文献加以开发, 按照实际需要, 多方收集陶瓷生产与销售的有关资料, 经过加工整理并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 研究开发出“计算机多媒体的石湾陶瓷产品的数据库”, 只读光盘和VCD光盘受到陶瓷生产厂家和建筑设计人员的欢迎, 并成为石湾产品经销商们的销售辅助系统。为信息产品的商品化提供了值得借鉴的典型经验。这样既有效地开展了特色服务, 又为本地的经济发展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同时也扩大了图书馆在地方区域经济建设中的作用。

二、开展特色服务具有重要意义

对图书馆来说, 开展特色服务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经费不足带来的供需矛盾, 提高文献资源的利用率, 提高服务质量。经费不足是图书馆发展中遇到的共性问题, 面对日益增长的信息需求和日益增长的文献资料, 仅凭有限的经费不能满足多层次多类型的读者需求。如何将有限的经费运用到最需要的地方, 开展特色服务应是一种有益的尝试。图书馆在现有馆藏基础上加以充实, 形成特色馆藏, 集中管理、集中开发、集中利用, 围绕这些特色馆藏进行深层次的信息加工, 开展综合配套的信息服务, 是图书馆提高文献资料利用率、缓解供需矛盾和提高服务质量的一种有效途径。

对读者来说, 特色服务为读者查阅特定资料提供了方便。一般公共图书馆, 文献资料按载体形式集中, 不同载体的资料分散到了不同阅览室, 然而算是同一载体形式的资料, 因为分类不同, 排架的位置也不同, 它能满足人们一般的检索需求, 却不能满足特定的检索需求, 尽管各馆配备了主题标识或专题目录等检索工具, 但很多读者在查找资料时仍感到无从下手。在特色服务中, 按专题集中了所有载体形式的文献资料, 方便了读者查阅, 大大节省了读者时间, 满足了特殊读者的特殊需要。

三、特色服务大有发展空间

标准化服务是图书馆上级领导部门统一规定的共性设置, 而特色服务则是个性化的, 是一个馆根据自己的特长和优势, 从实际情况出发开展起来的独特型的服务。特色服务虽然谓其“特”, 但不是不可多得、高不可攀的事情。开展特色服务的门路各个图书馆普遍存在。如我们牡丹江市图书馆1985年就曾设立了社会教育部和信息咨询部, 有成效地开展了特色服务, 我们编发的养鸡、养猪、养羊、蔬菜种植等手册, 促进了我市养殖和种植业的发展。现在的电子阅览室建立了清华同方网站也深受读者好评。还有为配合“工业立市”创建的《牡丹江市工业企业名录》, 都是个别性的不在上级规定的统一模式之内的特异型服务。这些服务都满足了特定人群的客观需要, 因而受到他们的欢迎。随着图书馆事业的不断发展, 馆员的工作条件、读者的借阅环境和手段更加优越, 各个馆的特色服务大有可为:

一可开展社会教育, 既可对青少年和在岗职工进行外语和电脑培训, 也可对下岗职工和待业青年进行职业培训, 帮助他们走上新的就业之路。

二可利用新馆多余的场地搞产品展销, 组织召开商品信息发布会, 还可以利用图书馆网遍及全国的优势, 与外地馆协作, 为地方厂家引路搭桥当中介。

三可建立多媒体电子阅览室, 以适应电子资讯的发展, 为读者进入虚拟世界提供图、文、音、像并茂的信息服务, 这是网络时代形势的需要, 也是图书馆未来发展的需要。

建设特色数据库, 根据馆藏特色及地区文献保障体系建设的分工, 逐步开展特色数字资源建设和网络虚拟建设, 进一步整合实体资源与虚拟资源, 形成网上统一的、有鲜明特色的馆藏体系。在馆际合作与共建的大背景下, 只有建设具有鲜明特色的数据库, 才不会被边缘化、被淡化, 才能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为开展个性化信息服务奠定坚实的资源基础。

四可建立老年人活动中心。我国已进入老龄社会, 这样多的老年人, 他们有身心保健、摆脱孤独、搞好交际的需要, 也有文化欣赏、获取信息、发挥余热的需要。作为公益事业和两个文明建设阵地的图书馆, 有义务、也有条件大力开展对老龄人群的服务。遗憾的是, 现在可见的只有对老年读者开展的个性服务而少见特色服务, 如设立老年活动室, 组织学习、研讨、咨询活动等。

总之, 在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中, 开展特色服务就是要在做好常规服务的同时突破传统的模式, 取得独特的服务效果,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 提高和实现自身价值, 促进图书馆事业的发展。

摘要:从图书馆改革实践的研究分析中, 肯定了特色服务是图书馆活力的一大表现, 论证了特色服务的四大特征, 说明特色服务大有发展空间。

关键词:特色服务,差异性,独创性,突变性,前瞻性,个性服务

参考文献

[1]周和平.在中国图书馆学会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及2001年学术会上的讲话[J].中国图书馆学报, 2002, (1) .

[2]仇杨坪.服务地方经济, 建立鞋都图书馆[J].图书馆杂志, 2001, (12) .

[3]王永华.论图书馆服务层面的扩展[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2005, (5) .

高职院校图书馆职教特色服务创新 篇8

关键词:高职院校,图书馆,服务

近年来, 无论是普通本科高校的“下探”办学, 高职院校自身的“搭桥”升学, 还是政府、行业、企业的加大职业教育投入, 这一系列举措都说明高职教育的社会重要性进一步得到承认。现代职业教育职业性、技能性、社会性、终身性、全民性属性, 是高职院校图书馆服务转型和创新的驱动力量。图书馆是高职院校的文献情报中心, 是高职院校发展的重要保障力量。“服务”是图书馆的本质属性, 是图书馆全部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终极意义。

一、高职院校图书馆的服务现状

(一) 服务理念落后, 服务内容浅层化

高职院校图书馆服务还停留在被动“守摊”模式, 缺乏主动服务精神。严格受制于藏书布局和规模, 以收藏、使用为主的单调服务主基调, 信息组织也仅限于图书、期刊、报纸等内容。

(二) 服务模式传统, 服务对象单一化

一直沿用面对面的传统服务模式, 服务对象单一, 服务群体受空间地理位置的限制, 图书馆的服务对象局限于本校的用户。

(三) 服务定位模糊, 服务管理粗放化

高职院校图书馆定位不清晰, 应有区别于本科院校、中等职业学校图书馆定位, 突出自身的职业教育特色。馆员对图书的管理局限于对文献的采、编、典、入库的初级管理, 忽略了馆员的创新能力激发。

二、高职院校图书馆服务创新的必要性

今年5月, 第一届职业院校图书馆服务创新论坛在北京召开。中国知网举办了首届以“图书馆服务创新”为主题的职业院校图书馆创新论坛, 邀请各界领导、专家和学者共聚一堂, 聚焦新时期高职院校图书馆服务创新发展, 共同分析探讨创新发展职业院校图书馆服务的办法和途径。图书馆已经进入了一个新时代, 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成为主要特点, 高职院校广大师生对图书馆资源的需求广泛迫切, 伴随着4G、云技术、大数据理念、移动智能终端的快速发展, 高职院校图书馆已衍变为集纸质图书、文献数据库和职教特色服务为一体的数字资源中枢和网络服务平台。

三、图书馆服务创新彰显职教特色的必要性

高职教育的鲜明办学特色, 决定了高职院校图书馆的读者具有自己层次和需求特点, 但高职院校图书馆目前的服务现状基本为理念滞后、履职能力不强、管理机制固化、服务内容大都停留在传统常规服务且手段较落后。针对特定的读者及存在的问题, 高职院校图书馆的服务就要基于职业教育、紧贴读者需求不断地创新。图书馆应顺应职教发展的大趋势, 结合学校发展的要求, 紧紧围绕高职教育的教学和发展重新进行正确定位, 走出以往办馆的误区, 最大限度发挥教育职能, 树立职业教育思想, 突出职业教育方针, 大力进行特色化建设, 凸显高职特色。

四、开展职教特色创新服务的建议及对策

(一) 服务理念职教化, 服务手段多元化

高职院校图书馆的定位要明确, 是为职业教育服务, 与本科教育不同, 要根据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特点和实际, 构建有区别与本科院校的图书馆资源, 不然也就无法建立具有职教特色的为教学科研服务的文献保障体系。馆内馆外、线上线下、走出去引进来相结合, 实现服务手段多样化。

(二) 服务内容层次化, 服务资源立体化

高职院校图书馆的服务用户主要是学生、教师、科研人员和其他管理型人员, 这些用户对文献、信息、情报的需求是高校图书馆服务工作存在的前提, 但要凸显职教特色, 必须增加并重视企业用户这一层次。为企业建立特色数据库, 收集与企业相关的专业文献, 通过对信息的再生产、组织、深层开发, 为企业提供决策的直接利用成果。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决定了这一层次的需求是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和公共图书馆的最根本区别。根据不同层次用户的需求开展不同层次的个性化服务、信息化服务。高校图书馆应加强与兄弟院校各馆, 特别是与公共馆的合作, 建立高校馆与公共馆的图书馆联盟, 探索从服务方式到资源建设的全面立体化社会服务模式。

(三) 服务部门功能化, 服务领域拓展化

根据自身的建筑特点, 可以引入书店、茶吧、咖啡甜点屋、展室、文印等, 也可以根据院系特色分馆成列, 注重人文服务氛围的营造。学生学业紧张, 没时间去书店, 馆内引入书店可以提供新书, 也可以是期刊室的过刊, 充分利用馆内藏书满足读者的需求。如果引入有特色的咖啡甜点屋, 读者愿意借出书带进茶吧或是咖啡屋, 享受美食与阅读的双重乐趣, 同时馆内日常当中出现的带零食现象也可以得到有效改善。不同院系创建各自的分馆、展室或资料室, 有助于师生有针对性查询和交流。加入文印室, 既可以为在馆内举办活动的群体提供最便利的服务, 又可以方便准备考试或学期末自习的同学就近文印。图书馆可以打造成温暖的多功能的阅读学习休闲场所。高职院校图书馆服务领域不光局限本校各院系部门, 还可拓展至图书资源相对不够丰富的中职院校和中小学, 为他们校内的教师提供课题研究资料的收集查询服务。或是与本校有校企合作的企业, 为他们提供科研支持, 协助企业创新, 服务地方经济。甚至辐射周边院校、社区, 外校人士通过登记, 便可进入我们图书馆, 一进门, 通过扫二维码, 就能下载馆内图书, 把图书馆的书装进自己的手机。同时提高网络资源的开放程度, 让来到图书馆的人, 通过链接馆内网络, 都能享受到图书馆的电子资源。

(四) 做好资源集中统筹, 加强图书馆的硬件建设

1. 区域布局按功能划分, 图书陈列需合理有序。

图书馆区域划分清晰, 布局设置要合理, 设施配备要齐全。这样才能给读者一个干净有序的整齐印象。读者进到图书馆就能快速的找到自己想去的各分室, 按需求找到自己想要查找的资源。建议, 图书馆区域可以设各类纸质图书借阅室, 电子资源阅览室, 自修室, 个性化服务区等。

2. 按照学校各专业特色, 定期更新纸质图书资源。

图书馆应按学院办学特色购买符合各专业发展方向的前沿书籍, 纸质图书到馆时间一般会落后于网络电子图书资源, 因此, 纸质图书的质量就显得尤为重要。目前, 每年出版的新书约有几十万册, 在保证量的同时, 更应考虑质, 这个时候采购的甄选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应定制联合师生代表直接到现场采购;同时, 在平时, 做好教师的新书推荐统计工作, 不定期的做好零星采购。

3. 遵循信息时代发展的要求, 及时更新电子资源数据库。

现在网络发展迅猛, 各类信息获取途径非常之多。而90后大学生很多都是电子产品的拥簇一代, 图书馆如何创新信息提供方式和质量专业性上吸引他们尤为重要。建议, 电子资源库的更新频度要求应该更高, 学校应该购买各类最新的专业数据库, 使得读者只要来图书馆, 基本都能查找到他们想要的电子资源。只有通过不断丰富电子数据库, 才能满足广大读者的在线查询、下载需求。

参考文献

[1]王慧秋.职教特色的心理健康课程教学探索.辽宁高职学报.2011.

[2]范松梅.立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开展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中外企业家.2015.

[3]蒋洁.高职院校共建共享模式下图书馆特色服务的研究.课程教育研究.2015.

数字化时代图书馆特色服务探讨 篇9

1 图书馆特色服务的表现

(1) 图书馆形象的个性化。图书馆形象的个性化是其自身为读者提供的特色服务的基础。在品牌竞争意识激烈的当今社会, 唯有形成自己的个性, 彰显自己的特色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赢得更多的消费者和读者。而且, 当前我国图书馆事业正在经历着市场化改革, 商业运作对数字图书馆的发展所起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而市场化的基本特征就是通过特色服务增强客户体验, 留住老客户吸引新客户, 这样才能适应市场需求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

(2) 图书内容的个性化。馆藏内容是决定图书馆基本属性和发展方向的一个重要体现。在知识经济时代不断深入发展的形势下, 人们对知识的需求越来越专业化、具体化。因此图书馆作为知识信息的提供者必须满足这种不断变化发展的需求。而且在这种需求的过程中还要不断的加剧这些影响因素。同时这也使得他们能够更加有效的展现出自己的特色。只有保持特色才能确保抓住一部分人, 培养一批忠诚度较高的读者。

(3) 管理方式的特色化。服务模式背后的支撑是组织管理。图书馆的管理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服务模式的特色。从这个角度看也可以说管理方式也是特色服务的一个表现。数字化时代图书馆的管理方式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且这种作用对服务水平和服务特色的影响也越来越强烈。但是这些内容并没有从根本上提升服务水平, 只有对内部要素进行和里的整合和安排才能确保自身的服务特色能够比较好的呈现出来。

2 数字化时代图书馆特色服务发展方向

(1) 图使馆服务将向用户提供更加简便的操作和简易的流程。在数字化时代, 图书馆服务的核心是提升用户体验。满足用户的不断提升的各项需求。用户需求是不断发展变化的, 每一种新的需求出现的时候总是呈现出一种特殊性、个性化。因为这种一种新事物, 在不断的发展变化当中这些需求才能成为大家的普遍性需求。因此从这个角度看, 特色服务在很大程度上也体现者满足用户新需求的趋势和方向。同时也只有在这样的基础上才能确保新的用户体验不断被发现。不断的被满足。而影响用户体验的一个最重要因素就是操作流程的便捷性和程序的简易型。在确保用户个人信息安全的情况下不断提升和调整简易型操作将是未来特色服务的发展方向之一。

(2) 私人订制的特色服务。所谓学科专员特色服务就是图书馆为某个读者或者某个特定的读者群设置一个独立的服务模式。它可以是由某个内部人员专门为这种读者服务, 也可以是开发一个独立的系统专门针对某类读者的共同特点服务。这种服务模式形象的说就是私人订制。这种服务模式是最能够满足不同用户的不同需求的, 是开拓市场, 增强竞争, 提升服务满意度的最佳方式。

(3) 日常工作特色化服务。当前图书馆特色服务还没有很好的呈现出来, 资源利用率不高, 尤其是数字图书馆, 馆藏量和收录文章数量都非常丰富。但是这些资源的利用率并不高, 60%的处于长期闲置状态。造成这种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数字化图书挂的运作方式不科学, 没有专门的团队做宣传营销工作。而且这些工作对数字图书馆提供特色服务又是起着基础性的影响。为此在今后的图书馆服务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首先让读者知道图书馆都是有哪些特色服务。因此数字图书馆的营销推广工作将会更加重要和突出。

3 结语

综上所述, 数字化时代人们阅读方式正在发生深刻变革, 以此图书馆服务模式也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读者需求的变化是图书馆提供和设计特色服务的基础, 为此图书馆应当在形象的个性化、内容的个性化、管理方式的个性化等方面都应当发挥出更加有效的作用, 不断提升用户体验满意度。调查用户新需求是提升满足度, 提升竞争力的最佳方式。用户的任何一种新的需求在未来都可能成为图书馆服务竞争的主流工作, 同时任何一种新的呈现方式最终也要依靠特色服务的渠道和模式才能体现。为此我们应当在数字图书馆发展的过程中对于用户操作的简易型应当给予足够的重视, 同时在重视这种功能性开展的同时还要不断加强个性需求的专门服务模式, 也就是本文说的不断发展"私人订制"的模式和特色。而且实现这种特色服务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做好图书馆的推广和宣传。目前由于我国数字图书馆大部分都是高校或者政府出资兴办, 行政化的管理和运作模式仍是主要特色, 缺乏必要的市场经济运营思维和经验。这些因素影响了特色服务的实现, 在未来的发展中应当给予重点突破。

参考文献

[1]曹树金, 陈忆金, 杨涛.基于用户需求的图书馆用户满意实证研究[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1 (08) .

数字化时代图书馆特色服务刍议 篇10

一、图书馆特色服务内涵分析

所谓图书馆的特色服务主要是指图书馆以馆内资源为载体对不同的用户提供有针对性、充分服务的一种服务内容, 主要包括三个基本点:首先要充分利用馆内特色化的资源为用户提供服务, 比如馆内针对某一主题的书刊资料与电子资料等;其次要充分开展特色的服务内容, 创新服务方式, 比如积极引进专家讲座、视频点播等形式的特色化服务;最后要充分展现不同用户的不同需求, 实现个性化服务定制模式, 另外这里还需要注意一点, 即对特殊人的特殊服务, 比如对军人、残障人士、偏远山区居民等实行的有针对性的信息服务[1]。

图书馆特色服务是一种系统化的表现形式, 是在多元市场竞争机制上发展起来的、以“力争优秀“为基本目标的创新性服务项目, 是图书馆自身服务内容与服务模式的有效统一, 因此具有一定程度的针对性、独特性与创新性。图书馆的本质属性表现为其服务性, 因此图书馆特色服务也即为用户服务的一种新的表现形式, 旨在以馆藏资源为基本载体, 为用户提供具有针对性的、科学的、系统的服务。目前由于国内每个图书馆在其规模、性质、职能等方面均存在很大的差异, 因此关于图书馆的特色化服务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及模式, 还需要不断总结归纳图书馆特色服务具体内容, 最终形成具有固定服务模式的图书馆特色服务框架。

二、图书馆特色名牌化与品牌化表现

图书馆特色服务主要表现在名牌化与品牌化发展方面, 通过采用创新型的品牌建设, 优化并丰富服务内容, 积极开展针对特色信息资源服务模式, 来充分展现图书馆特色服务的基本理念与服务框架。

1. 个性化的形象建设。

数字化时代图书馆服务方式的特色化建设能在很大程度上推动图书馆名牌建设, 这种品牌主要表现在其与众不同的建设与发展模式上。图书馆个性化的形象建设能始终保持其鲜明的个性特点与风格内涵, 使用户通过图书馆的特色化服务获得自己所需的资料。比如延边大学图书馆为树立自己的品牌特点, 更多地收藏了以朝鲜文为基本信息资料来源的馆藏书刊, 建立了朝鲜文研究中心, 满足了特定用户的需求, 也突出了图书馆的品牌建设[2]。

2. 现代化知识内涵建设。

图书馆的特色化建设内涵主要包括文献资料数量与种类、信息收集模式及信息筛选方式等, 只有不断完善图书馆知识内涵建设, 推动知识内涵的充分传播, 才能从根本上树立图书馆特色化的知识服务与管理理念, 以满足读者对相关知识与文化的需求。另外图书馆特色化建设还需要重视知识与科学及生产力之间的转化关系, 积极推动馆员采用现代化的管理设备, 推动图书馆管理体制的创新, 进而保证知识有效向生产力转化的同时, 更好地保持图书馆的名牌与品牌建设和发展。

3. 名牌办馆意识的培养。

数字化时代图书馆要实现自身的特色服务与发展, 将名牌建设与品牌建设作为图书馆建设的基本目标, 实现图书馆内部管理思维模式及知识结构的创新。图书馆特色化服务建设要求图书馆在保证馆藏书目质量与数量的同时, 还要深入推进图书馆的名牌化发展, 创建自己的服务品牌, 赋予自身实现现代化及可持续发展的新的理念与内涵, 强化办馆理念、名牌理念、特色化服务理念, 推动图书馆特色化服务的品牌化发展。

三、数字化时代图书馆特色服务发展方向

1. 网络信息资源特色化服务。

“我的图书馆”业务最早产生于1977年的美国, 这一特色化服务开启了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的进程。但“我的图书馆”在产生之初, 注册用户通常可以通过多个电子终端登录网络图书馆查找资源, 而且查找的资源过载以至于很多用户无法找到自己真正需要的特定信息资源。到1998年以后, 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图书馆开始开发出My Library1.0版本的图书馆个性化服务系统[3], 以帮助用户及时、准确地定位所需要的信息资源, 之后此项业务开始逐渐演变为针对学员所开设专业课程为主的特定性信息资源服务系统。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即“我的课程储备”服务, 此项服务是以学校范围所开设的专业课程为基础, 对馆藏资源进行分类所形成的集期刊、数据库、图书及相应参考工具为一体的系统化组织模式, 面向用户组织的信息资源管理系统开始出现。

针对用户组织信息资源的服务模式在很大程度上方便了教学任务的开展, 承担某门教学任务的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及需求, 在课程储备中获取有关图书、期刊、杂志或者电子文献等, 学生用户之间也可以通过系统进行交流。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实际教学效率, 丰富了学校科研成果, 把握了本学科的最新发展动态。同时图书馆管理人员通过对教师及学生的选择, 更准确了掌握了其需求, 从而为有针对性地制订并提供相应的个性化服务框架打下了基础。

2. 易用性特色服务方式。

数字化时代, 图书馆特色服务要想充分展现其发展方向与特点, 并不断满足用户多样化的需求, 其简便易学的操作系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通常用户会从自身对某一资源获取系统的切身体验中观察某一客户终端服务系统是否适合自己, 这里易用性是影响用户选择某一服务的关键因素。同样, 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图书馆通过对用户进行调查, 发现很多用户反映在利用图书馆特色化服务的过程中, 浪费了很多的精力, 因此这些用户便放弃此种服务, 而宁愿选择利用Web浏览器来搜索自己需要的信息资源。通过这次调查结果可以发现, 系统的易用性是影响用户持续性使用某一系统的重要原因。目前, 国内很多图书馆均在易用性方面作出了尝试, 开发出了相对简单便于操作的“我的图书馆”以及馆藏资源查询、馆藏布局查询等服务项目, 有些大学的图书馆还专门为用户提供了交流论坛, 甚至允许用户发布自己的网页, 以增加数字化图书馆特色化服务的内容。有些图书馆还允许教师通过数字化图书馆平台来制订自己的课程教学内容, 从而方便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 充分展现了数字化时代图书馆特色化服务的易用性特点。

3. 学科馆员特色服务。

特色化服务应该是数字化图书馆发展的目标, 但通过对国内部分图书馆的调查研究, 结果发现很少有数字化图书馆网站会向用户提供此类服务。但有一点需要肯定的是数字化图书馆特色服务中对学科馆员的特色服务内容, 比如对新书的及时公布、目录查询、电子期刊索引、馆际互借以及新闻服务等内容[4]。

另外图书馆还针对用户在利用某种信息资源过程中所出现的障碍或者问题, 来提供隐形帮助服务, 比如用户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联系到图书馆内相关的管理人员来帮助其解决困难。这种学科馆员特色服务是数字化图书馆发展过程中一个极富有创新性的服务内容。目前国内大部分数字图书馆关于学科馆员服务建设的方式主要包括将学科馆员的联系方式 (电话、E-mail等) 公布在系统的主页上、列出“我的参考与咨询服务”项目以及相关的咨询专家联系方式等, 用户在发现问题时可及时联系馆员或咨询专家寻求帮助, 凸显了数字化图书馆的人性化服务内涵。

4. 日常工作特色化服务。

从目前中国图书馆的特色化服务角度分析, 可以说其有效利用率并不高, 据相关文献析出数字显示, 图书馆的数字化平台利用用户仅占到图书馆馆藏资源使用用户数量的4%左右, 在资源利用高峰期, 数字化平台的使用率也仅在5%—10%之间 (包含长期不活动账号在内) 。造成这一状况的原因一方面是数字化图书馆建设过程中存在宣传力度不够、方法介绍不明确等状况, 同时也是由于很多用户在创建账户后, 没有经常使用。数字化图书馆特色服务利用率低的状况在国外也比较严重, 比如在维吉尼亚联邦大学, (我的图书馆) My Library注册用户数量才占到在校学生数量的7%, 而这仅有的7%的用户账号活动也并不频繁。造成这一状况的原因, 本文总结如下几点:首先学生在注册成为数字图书馆用户的过程中, 需要完善多方面信息, 建立包括自己学科、兴趣爱好等在内的独立文档, 而很多学生感觉到系统并没有那么大的吸引力来使其积极地参与到用户注册中来;其次由于平台资源享有的前提条件, 包括真实性记录用户个人信息等, 导致很多用户对平台本身的隐秘性有担忧;最后数字化图书馆特色信息服务系统所提供的资源更多地具有某种主题偏好性, 而这种偏好性就将很大一部分潜在用户拒之门外, 提不起这部分人关注的兴趣, 因此造成系统利用率不高的现象。

而要想从根本上提高数字化图书馆特色服务的利用效率, 就需要不断研究用户日常工作或者学习的习惯和要求, 并将系统与用户日常需要联系起来, 使用户不断了解到图书馆特色服务为自己的工作和学习带来的便利, 而主动去接触它并最终选择利用它。

开展图书馆特色服务是数字化时代对信息图书馆的必然要求, 如何有效推动图书馆开展特色化服务是全面提升图书馆服务质量的关键因素, 也是不断满足社会发展与用户特色化需求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数字化时代图书馆特色服务要想以更高的质量、更满意的服务呈现给用户, 就需要不断坚持科学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以服务社会和用户为出发点和最终目的, 以信息化资源共享平台为基本依托, 以主动、开放的服务方式为根基, 开拓出真正以用户为主体的、多元化多层次的特色化服务框架, 从而促进图书馆事业的特色化创新服务工作的顺利开展。

摘要:文章阐述了图书馆特色服务的名牌化与品牌化发展, 并重点探讨了数字化时代图书馆特色服务的发展方向问题, 旨在科学引导数字化图书馆的现代发展模式构建, 突出数字化图书馆信息资源为用户带来的便利。

关键词:数字化,图书馆,特色服务,个性化

参考文献

[1]李春玲, 慕康生.论图书馆的特色化与名牌化[J].兰台世界, 2006 (6) .

[2]罗敏.图书馆的知识管理与知识服务[J].兰台世界, 2005 (6) .

[3]图书馆个性化服务研究热点透视[J].情报杂志, 2009 (28) .

县级图书馆的服务对象与服务模式 篇11

【关键词】县级 图书馆 服务对象 服务模式

【中图分类号】G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3-0361-01

党的十八大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如何把建设好文化强国,构建学习型社会呢?结合多年来图书馆工作的实践,分析图书馆的服务对象与服务模式,本人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本馆新馆大楼从2000年1月10日开馆已近12年。本图书馆新馆在山西(县)市级属一流,堪称功在当代惠及后人的知识工程,文化工程,是山西省文化信息资源共享试点单位之一,现有馆蒇图书13万册。内设期刊,报纸,文献,电子,少儿五个阅览室,一个多功能报告厅,一个借书处。是广大人民群众获取知识的殿堂,是文化会展的场所。开馆六年来在本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全馆上下团结进取,扎实工作,为把图书馆真正建设成人民群众终身学习的学校进行了不懈的探索与实践,使图书馆形象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认同,也使越来越多的人走进了图书馆。但开馆12年来,就读者的结构及阅读范围来看,与建设学习型社会的目标和图书馆内在的功能相比,仍然有较大的差距,许多问题不得不引发我们得思考。

一是开馆12年来,固定的读者都可胃一老一小,老者,有一定文化知识的离退休老干部,以报纸阅览为主,少者,青年学生,以期刊阅览为主,在职,在岗人员偶有问津。但寥寥无几。

二是开馆12年来,读者阅览的范围大致集中在娱乐,休闲,保健等层面。离退休老干部关注的焦点是时事,保健,秩闻趣事:青年学生阅读兴趣在娱乐,休闲,时尚等生活类期刊,文学类期刊读者不少,但真正鉴赏者不多,科技类期刊读者人数极少。

三是开馆12年来,文献资料的有效利用率不高,文献阅览室各类文献资料特别是有关汾阳的地方性资料相当丰富,各类学科工具书齐全,但前来查阅者甚少,除个别参加考研者写论文查阅有关资料外,基本上无人问津,使馆蒇文献束之高阁。

上述三种现象,虽不能完整,准确地反映全社会的学习状况,但也反映出许多不容讳言地问题。许多人都羡慕和赞美图书馆地阅读环境,许多领导干部曾说抽空在图书馆读读书该多好,但真正坐下来读书者却很少。离开了广大在职,在岗人员地广泛参与,图书馆就意味者削弱了为三个文明建设服务地功能,一叶知秋,图书馆的现状,可以比较准确地反映出本市作为三个文明建设的主体,作为改革与发展中坚力量的学习状况,这一现象稍作分析,就会让人担忧,那么导致这一状况形成的原因市什么呢?本人认为主要原因可概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浮躁的群体心态。面对滚滚商潮,有多少人能耐得住寂寞,耐得住清贫,走进图书馆,坐在阅览室呢?众多在职,在岗人员,为工作,为家庭,为经营业绩,为仕途发展而风尘仆仆,静不下心来系统得读书,这是一个群体-心态,并非个体行为。我们很难想象有人能象马克思那样,为揭示剩余价值规律,而坚持40年在大英图书馆潜心研究。但我想呼吁的是,即使你没有一块时间泡在图书馆读书看报,你也应该适应你的兴趣,你的需求,从时间的大拼盘中抽出一小块来捕促你需要的信息,查询你需要的资料。图书馆100种报纸。258种期刊,10万册图书文献,来自全国各地,来自四面八方,来自主流媒体。也许,一次偶然的发现,你就会有“众里寻她千白度,蓦然回首就在灯火阑珊处”之感,读书在推动工作和指导实践上有意想捕到的收获。

二,频繁的日常应酬。多元的文化冲击,改变着传统的生活方式。人们的业余生活日趋增多,但人们得日常应酬也随之增多,应酬得形式与内容也随之增多,而应酬得主体,正是处在中年的在职,在岗人员。频繁的应酬占用了大量的业余时间,使许多人陷入其中身不由己。正因为这样,才有了江泽民同志:“少一点应酬,多一点时间的学习”的谆谆告诫:正因为这样,才有了胡锦涛总书记:“要深刻认识学习好,运用好科学理论对推动事业发展的重要意义,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践的马克思主义学风,努力做到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的要求。今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党校建校80周年会议讲话时强调:“领导干部也要学习,以学益智,以学修身。学史可以看成败、鉴得失、知兴替;学诗可以情飞扬、志高昂、人灵秀;学伦理可以知廉耻、懂荣辱、辨是非。总之,好学才能上进。中国共产党人依靠学习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学习走向未来。我们的干部要上进,我们的党要上进,我们的国家要上进,我们的民族要上进,就必须大兴学习之风,坚持学习、学习、再学习,坚持实践、实践、再实践。”

三,使固有的读书习惯。在当今社会,大众传媒的多样化,认知渠道的多样化,业余闲暇时间的多样化,拓宽了学习渠道,我们决不能以是否进入图书馆作为衡量一个人是否学习的标准,但共享图书馆资源应该成为每一个人学习方式中的必要途径之一。许多人未走进图书馆是因为多年来养成的读书习惯造成的,不习惯在公共场馆读书。如何引导更多的人走进图书馆,适应图书馆这一优美的,文明的读书环境,是我们从事图书馆工作的人面临的课题,但欢迎大家走进图书馆读书是我们最真诚的愿望。

全民学习是建设学习型社会对每个人特别是对每一个在职,在岗人员提出的要求:也是为图书馆工作提出的。全民学习最便捷,最畅通的场所就是公共图书馆,终身学习最可靠的支撑和依托就是公共图书馆:为建设学习型社会服务是图书馆义不容辞的职责。因此图书馆的服务模式要更加灵活建议如下:

1)全民要摈弃浮燥心理,少一点应酬,多读书,读好书,学用结合,用以促学,在不断的学习中丰富知识,拓宽视野,陶冶心智;在不断学习中改造世界观,正确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政绩观,人才观,群众观;在不断学习和建设和偕社会的实践中展示人生的价值。

2)为适应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需要,为提高我们的自身综合素质,胜任历史赋予我们的使命,要不断自我进步,自我跨越。图书管理人员真正成为专家型人才。

3)呼吁中国图书馆法尽早出台,积极推进数字图书馆建设,以满足读者网上阅览需求。

图书馆特色服务 篇12

1拓展图书馆服务的意义

第一, 拓宽图书馆服务是社会多元文化建设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面向公众开放的多元馆藏是文化的重要载体, 不同语种、不同内容的文献资源能够反映不同民族、语言、文化的多样性, 有利于不同读者群体之间的文化沟通、学习以及不同文化间的相互理解、认同, 从而促进多元文化的和谐共处与兼容互摄。第二, 图书馆应为每一位读者提供多元文化服务, 尊重每一位读者的文化权益、宗教信仰, 使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都可以平等利用图书馆资源和服务, 这是社会信息公平的体现, 保障每个人的文化权益。第三, 图书馆在承认、尊重文化多样性的基础上开展多元文化服务, 有助于外来人口对现居地产生情感归属, 使他们更好地适应和融入当地社会, 心情舒畅地生活和工作, 促进社会和谐;而从长远来看, 优质的多元文化服务作为当地的文化软件, 有利于吸收优秀的外来文化和外来人才。国外图书馆界的多元文化服务起步较早, 已经有了许多成熟的经验。近年来, 我国图书馆界也逐渐认识到这项服务的重要性, 不少图书馆还进行了这方面的实践探索。希望有更多的图书馆能够开展多元文化服务, 使图书馆真正成为社会多元文化发展的推动力量。

2提高服务质量、拓宽服务领域的建议

图书馆作为重要的社会文化机构, 应顺应多元文化发展的要求, 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拓展服务, 以满足不同人群不同层次、不同种类的文化需求。事实上, 开展多元文化服务已经受到国际图书馆界的充分重视。目前, 国际上相关的指导性方针、宣言主要有:《澳大利亚规则》、《多元文化社会:图书馆服务指导方针》 (1998年版) 以及2006年8月国际图联理事会批准通过的《多元文化图书馆宣言》。我国图书馆应该以这些文件为依据, 借鉴国外成熟的实践经验, 积极拓展我国的图书馆服务。具体来说, 可以采取以下几方面的措施:2.1确定服务对象, 明确服务需求。开展多元文化服务之前, 图书馆先要确定服务的具体对象。从宏观上看, 我国图书馆多元文化服务对象的范围较广。首先,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 56个民族有着不同的语言文化、社会风俗、生活习性;其次,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使得城市的外来务工人员增多, 成为城市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再者,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 我国与世界的联系日益密切, 来华投资、居住的外国人也不断增加, 已形成了一些外国人聚居的社区。这些群体均可成为多元文化服务的对象。具体来说, 图书馆应根据当地的人口构成情况, 特别是民族、语言和文化少数群体的构成情况, 确定主要服务对象。服务对象确定后, 应对其进行需求分析, 以确定合适的服务策略、方式、内容等。就外籍居民来说, 他们生活中最常遇到的问题是语言障碍和信息不足, 因而图书馆可以开设汉语学习课程, 并提供有关当地的医疗、教育、旅游、就业等信息。此外, 他们居住在新环境中, 仍有接触祖国文化的需要, 所以图书馆应尽量为他们提供与其祖国历史、文化、艺术有关的馆藏资源。2.2建立服务制度, 有效配置资源。为提供多元文化服务, 图书馆需要树立为民族、语言、文化属少数群体的读者服务的意识, 然后通过相应的制度规定, 有效配置专属的服务资源, 保障服务的长期性、稳定性和规范性。该服务制度的建立包括:a.在经费分配方面, 编列多元文化服务的专用经费;b.在图书馆建筑与内部空间的配置方面, 设立民族、语言、文化少数群体相对独立的使用空间;c.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 设立图书馆员在多元文化、语言方面应有的能力标准, 并按此标准聘用相关馆员;d.在馆际合作方面, 应与其他图书馆建立共享多元文化服务的资源与经验的合作关系等。2.3合理建设馆藏, 满足不同文化群体的需要。建设合理的多元馆藏是开展多元文化服务的基础。为来自民族、语言、文化属少数群体的读者采集图书资料时应考虑该群体的规模和阅读需要, 努力使馆藏反映所服务地区的多样性特征。馆藏资料类型应包括纸本图书、报纸、期刊及其他的连续性出版物、视听资料和电子资源等。首先, 要提供以各少数群体所使用或能接受的文字书写的文献, 这些文献能够反映少数群体的文化。其次, 图书馆在服务当地的少数民族方面, 要加强对少数民族文献的搜集, 积极开展少数民族文化特色馆藏的建设, 以促进其民族文化的宣传、保护与开发。第三, 要配备汉语学习所必须的各种资料, 包括音视频资源等。上面已经提到, 语言障碍是语言少数群体的一大问题, 因此图书馆要提供汉语学习的相关文献资源, 有条件的图书馆还可开设汉语学习课程, 以帮助有需要的少数群体更好地进行语言学习。2.4针对少数群体, 开展信息服务。图书馆对少数群体要热情服务。外来人口到达新环境后, 会有一种陌生感。图书馆应以欢迎的姿态, 及时为其介绍当地的情况, 积极提供就业、教育、法律、社会服务、健康常识等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热点信息, 以帮助他们更快更好地融入当地社会。在向少数群体提供图书馆服务时, 应注意使用他们常用的语言, 并要针对他们的实际需要有的放矢。例如, 为方便外籍读者, 图书馆提供的信息应以他们所用的文字来呈现;而图书馆的馆内指引系统也应尽量采用多语种标识或国际通用的非语言标识;图书馆与外籍读者之间一些重要的交流信息, 像读者证的申请须知、图书的逾期通知、借阅规定、读者指南等, 都应以外籍读者易于接受的语言来提供。2.5组织文化活动, 促进文化交流。图书馆是社会群体理解不同文化的主要信息来源。作为社会文化中心之一, 图书馆可通过举办少数群体的民俗活动、文化节、音乐会、戏剧表演、电影放映、文化遗产展览等, 使少数群体有机会传承其文化, 同时也有助于其他社会群体了解其文化, 促进不同文化间的理解与交流。在这方面可以借鉴澳大利亚首都直辖区公共图书馆的经验, 他们在开展多元文化活动时, 非常注重和当地社区居民的互动。如"多元文化家庭故事会项目" (Multicultural family storytime project) , 就是邀请当地社区中的移民家庭帮助图书馆搜集其祖国具有代表性的故事、歌曲、游戏等, 并与社区其他居民分享, 促进了跨文化的理解, 繁荣了社区文化。2.6重视馆员培训, 提高多元文化素养。开展优质高效的多元文化服务, 需要高素质的专业人才队伍。从人员构成上说, 提供这项服务的馆员最好具有不同的文化背景, 能反映当地的文化多样性'。这就要求图书馆在招聘工作人员时, 要注意聘用具备多语言、多文化知识和技能的人员, 也可直接招聘民族、语言、文化少数群体中的成员。此外, 图书馆在对馆员进行的继续教育与培训中, 应安排多元文化课程, 使图书馆员具有良好的多元文化素养和多元文化敏感度。当然, 承担多元文化服务的馆员还必须具有热忱、主动的服务态度, 以消除少数群体读者的心理不适, 使他们乐于利用图书馆的资源和服务。2.7积极宣传推广, 吸引多元文化读者。要增强少数群体主动利用图书馆的意识, 积极的宣传推广是必不可少的。如果当地开设有适应多元文化需要的新闻媒体, 如报纸、广播、电视等, 图书馆可直接向其投放多元文化馆藏与服务的相关信息, 使少数群体了解图书馆。如果尚无此类新闻媒体, 图书馆可通过向当地社区分发宣传材料等方式, 推广多元文化服务, 当然, 宣传材料应用少数群体首选的文字来书写。目前, 很多图书馆都拥有自己的网站, 如果能根据当地语言少数群体的情况开发多语种的网站版本, 就能为少数群体了解、利用图书馆提供极大的方便, 这也是宣传推广图书馆服务, 吸引多元文化读者的一个方法。

摘要: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推进, 提高图书馆服务质量、拓宽服务领域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现就新形势下如何开展、提高图书馆服务进行讨论。

关键词:图书馆,服务,提高,拓展

参考文献

[1]王培林.服务科学研究与分析[J].图书馆, 2008, 27 (3) :2-7.

[2]吴慰慈, 董焱.图书馆学概论[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2002:53.

上一篇:x线机的安装下一篇:音频压缩编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