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毕业生论文

2024-05-28

本科毕业生论文(通用12篇)

本科毕业生论文 篇1

一、引言

高等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是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各类人才, 特别是具有较强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人才。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 社会对高素质的会计人才需求越来越多, 对会计人员的职业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以2006年《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发布为标志, 我国会计实现了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实质趋同, 并在国际会计舞台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这更是对我国会计人才的职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素质会计人才的培养, 离不开良好的会计教育制度和人才培养机制。而当前我国所培养的会计本科毕业生适应社会和就业创业能力不强, 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创新型、实用型、复合型人才相对紧缺, 这与我国现行人才培养模式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需求有关。西部民族高校由于其所处地域、办学条件、生源质量等的限制, 导致其会计人才的培养条件和水平相对落后于其他知名高校, 会计人才培养质量也相对整体低于其他知名高校。为此, 根据西部民族高校的实际, 结合用人单位对会计本科毕业生职业能力的需求, 构建适宜的、有特色的会计本科人才培养模式, 寻求提高西部民族高校会计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的突破口, 是西部民族高校会计本科教育改革与完善的重要内容。

二、调查问卷设计

(一) 问卷调查对象的选取

考虑到会计人才培养方案不断修订, 会计人才培养模式也处于不断完善之中, 因此, 在调查问卷的发放对象上, 以湖北民族学院近五届会计本科毕业生所在的用人单位为样本, 即2006年至2010年毕业的会计本科学生所在的用人单位。

(二) 调查问卷的设计

调查问卷所设计的14个问题共涉及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用人单位对会计本科毕业生能力方面的需求状况与能力要求;二是用人单位对会计本科毕业生能力的评价, 包括会计本科毕业生能力状况以及与其能力要求的差异;三是用人单位对提高会计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的建议。

(三) 调查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调查问卷主要是以电子文本形式发放, 发放时间为2011年10月10日, 并要求被调查者在2011年11月10日前将电子调查问卷发回到问卷所附的电子邮箱之中。回收调查问卷共92份, 经过筛选剔除无效的调查问卷18份, 有效问卷共74份。

用人单位的类型与性质不同, 其对会计本科毕业生能力方面的要求存在一定的差异。74家被调查用人单位其类型与性质如表1所示。由表1可知, 被调查用人单位中企业单位 (国有企业、外资企业、民营企业) 占到83.78%, 非企业单位仅为16.22%, 这与西部民族高校会计本科毕业生就业单位的整体分布基本上是一致的, 亦即相关调查研究对于西部民族高校会计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有较强的指导性。

三、用人单位对会计本科毕业生的能力要求

(一) 用人单位招聘会计人员时最注重的内容

用人单位招聘会计人员时, 不同的岗位可能其注重的内容不同, 亦即其条件有所差异。通过调查可知, 用人单位招聘会计人员时最注重应聘人员的方面如表2所示。由表2可知, 用人单位招聘会计人员时最看重的是实践经验即工作经历, 其所占比例为72.97%;其次为专业知识, 即招聘岗位与应聘者的知识背景是否相符, 其所占比例为45.95%;最后是专业技能, 即应聘者是否具备相应的专业操作技能, 其所占比例为35.14%。对于毕业生来说, 会计实践经验往往很缺乏, 但可以通过在校学习期间的仿真实验和顶岗实习或见习予以弥补, 这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专业操作技能。

(二) 用人单位对会计本科毕业生能力的侧重

用人单位招聘会计人员时如果面对的是应届会计毕业生, 则其关于实践经验的要求往往很难满足, 但可能会有其他方面的侧重, 这种侧重对于会计本科人才培养具有较强的指导作用和参考价值。在调查中, 用人单位对会计本科毕业生首先考虑的内容如表3所示。表3表明, 被调查用人单位初次使用会计本科毕业生时考虑个人实践经历的仅占24.32%, 不同于招聘一般会计人员时首要考虑的即为工作实践经验。此时, 综合素质成为用人单位初次使用毕业生时的首选, 其所占比例为54.05%;其次是岗位需求和个人能力, 即考察毕业生的个人能力能否胜任所招聘的岗位, 其所占比例分别为37.84%和35.14%。因此, 在会计本科人才培养中, 应当首先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即提高其综合能力, 在此基础上再注重其个性培养, 加强其专业技能的训练。

(三) 用人单位关于会计本科毕业生素质的要求

被调查用人单位使用毕业生时首先考虑的是其综合素质, 则其对这些素质的要求相应地成为提高会计人才素质的首要内容, 是用人单位在使用毕业生时除了专业技能以外综合素质的表现。用人单位对会计本科毕业生素质的具体要求如表4所示。表4表明, 用人单位对会计本科人才的素质要求首要是爱岗敬业, 占被调查用人单位的比例为89.19%;其次是团队精神和道德诚信, 所占比例分别为81.08%;再次是终身学习能力, 其所占比例为75.68%;最后是遵纪守法, 所占比例为64.86%。因此, 在会计人才培养中应树立学生爱岗敬业的精神, 注重学生团队合作意识的锻炼和道德诚信品质的形成。

(四) 用人单位对初级会计人才应具备的技能要求

会计本科毕业生进入用人单位后往往是从基层做起, 从初级做起, 而其能否从初级走向中级乃至高级, 顺利进行职务的晋升, 则取决于毕业生的个人发展能力。因此, 用人单位对初级会计人才应具备技能的要求, 是培养会计人才必须要考虑的, 其调查结果如表5所示。由表5可知, 在初级会计人才应具备的技能方面, 用人单位首先要求其必须能进行日常的财务会计核算工作, 其比例达到被调查用人单位的91.89%;其次是能掌握会计软件和办公自动化软件的操作, 其占被调查用人单位的比例分别为78.38%和70.27%;再次是能正确办理纳税申报等税务事项, 其比例为被调查用人单位的67.57%;最后是能胜任财务管理的一般工作, 如财务分析等, 占被调查用人单位的比例为54.05%。而对于纳税筹划和审计则要求较低, 占被调查用人单位的比例仅分别为29.73%和32.43%。因此, 在培养会计人才时必须加强学生以下方面的技能, 即单位日常会计业务的处理、财务软件的操作、办公软件的应用、纳税申报等税务事项的办理。

四、用人单位对会计本科毕业生能力的评价

(一) 用人单位对会计本科毕业生专业技能的评价

表6反映了会计本科毕业生在实践中运用专业知识的能力, 居于什么等次, 能否适应相应岗位的要求。从表6可以看出, 54.06%的被调查用人单位认为会计本科毕业生的专业技能比较符合其工作岗位的要求, 并且62.16%的被调查用人单位认为具有了一定的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用人单位对会计本科毕业生素质的评价

毕业生的素质状况反映了其综合职业能力, 可以从总体素质、政治思想素质、文化素质、心理素质、实践动手能力、团结协作精神、开拓创新精神等方面予以表现, 其调查结果如表7所示。由表7可知, 在评价等级里满意比例等于或超过“基本满意”和“不满意”的是毕业生的政治思想素质、团结协作精神、诚信度、工作适应能力, 其占被调查用人单位的比例分别为54.05%、48.65%、62.16%和48.65%, 说明会计本科毕业生这些方面的素质较高。在用人单位评价为“不满意”的首先是开拓创新精神, 其占被调查用人单位的比例为13.51%;次之为奉献精神其比例为8.11%;最后为心理素质、专业知识及技能、实际工作能力和工作适应能力, 其占被调查用人单位的比例均为5.41%。

(三) 用人单位对会计本科毕业生不足方面的评价

用人单位对会计本科毕业生不足方面的评价, 反映了在会计本科人才培养时需要重点强化或改进之处。

(1) 会计本科毕业生表现最好和最差的方面。会计本科毕业生表现最好的方面反映了其最强的职业能力内容, 而表现最差的方面则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完善需要重点考虑的职业能力内容。根据用人单位的评价, 会计本科毕业生表现最好和最差的方面统计结果如表8所示。表8表明, 在用人单位看来会计本科毕业生表现最好的是敬业精神, 其比例占到被调查用人单位总数的62.16%;其次是知识结构, 比例为43.24%;再次为团队合作和实际操作能力, 其比例分别为37.84%和32.43%;最后是独立工作能力和发展潜力, 其比例均为21.62%。会计本科毕业生表现最差的方面, 首先是创新能力和研究能力, 其占被调查用人单位的比例分别为56.76%和48.65%;其次是实际操作, 其比例为37.84%;再次是组织协调和外语能力, 其比例均为29.73%;最后是人际交往能力和心理素质, 占被调查用人单位的比例均为18.92%。可见, 从用人单位所评价的会计本科毕业生表现最好和最差的方面的排序来看, 会计本科毕业生敬业精神很强, 有较好的知识结构和团队合作能力, 但创新能力和研究能力很欠缺, 实际操作能力有待提高, 组织协调能力有待加强。

(2) 会计本科毕业生工作中有待改进的方面。会计本科毕业生在工作中有待改进的方面如表9所示。由表9可以看出, 会计本科毕业生在工作中有待改进的方面首先是创新能力, 其占被调查用人单位的比例为56.76%;其次是业务能力和社交能力, 其比例分别为32.43%和29.73%;最后是综合素质, 比例为24.32%。

五、用人单位对会计本科人才培养改革与完善

(一) 用人单位对会计本科生职业能力提高的建议

用人单位对于会计本科生需要提高的职业能力, 其统计结果如表10所示。由表10可以看出, 根据用人单位对于会计本科需要提高的职业能力的统计, 在会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完善中, 首先需要加强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及协作精神的培养, 其比例占到被调查用人单位的70.27%;其次是加强计算机应用能力和管理能力的训练, 其比例分别为54.05%和51.35%;再次是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外语应用能力的培养, 其比例分别为48.65%和37.84%;最后是加强写作能力的训练, 其比例为27.03%。另外, 加强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加强人生观、职业道德、劳动态度方面的培养也占到被调查用人单位的一定比例 (18.92%) 。

(二) 用人单位对会计本科生知识结构改善的建议

对于会计本科生知识结构改善, 用人单位认为应加强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 具体结果如表11所示。在表11中, 用人单位认为会计本科生知识结构的改善, 首先是要加强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 其比例占到被调查用人单位的70.27%;其次是加强管理能力的训练, 其比例为59.46%;再次是加强协作能力的训练和外语应用能力的培养, 其比例均为35.14%;最后是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 其比例为24.32%。因此, 西部民族高校会计人才培养中, 专业实践能力的加强是提高其人才培养质量的首要方面, 在此基础上还需要提高包括组织协调、财务管理等在内的管理能力。

(三) 用人单位对会计本科专业实践的建议

会计实践主要涉及专业实习和专业实践课程。对于专业实习, 全部被调查用人单位认为学生到企业实习很重要, 而且校内的模拟实习或实训不能替代企业实习。对于专业实践课程, 被调查用人单位认为重要的专业实践课程如表12所示。表12表明, 会计本科最重要的专业实践课程是企业会计模拟实训和税务会计实训, 其占被调查用人单位的比例均为75.68%;其次是会计电算化实训, 其比例为54.05%;最后是会计单证填制实训, 其比例为37.84%。

六、结论

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和形成并非一朝一夕之事, 然而西部民族高校要提高会计本科人才培养质量, 并在全国众多高校之中占有一席之地, 不断地探索并建立有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其必然的选择。以社会需求为导向, 以职业能力为内容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应是西部民族高校会计人才培养的理性选择。如何建立起提升会计人才职业能力的培养机制, 则是急待解决与完善的现实问题。

会计职业能力包括的内容众多, 这些也构成了西部民族高校会计本科人才培养质量提高的具体表现。灵活地学习和应用专业知识, 并具有较强的专业操作技能是会计专业人才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 是应用型人才的要求之所在, 也是会计本科人才培养必须达到的基本要求。语言表达能力、团队合作精神、交际能力和计算机应用能力等是会计专业技能之外综合能力的具体体现, 是会计本科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发展潜力的重要基础。可将这些职业能力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为基本职业能力, 即大多数专业、大多数职业都应具有的职业能力, 包括语言能力 (含外语能力、写作能力、口头表达能力等) 、团队合作能力、交际沟通能力、学习能力等, 这一层次的能力可通过高校设置的通识课程与第二课堂来培养与提高;第二层次为专业基础能力, 即会计专业人才必须具备的基本操作技能, 包括计算机应用能力、专业实践能力等, 主要通过开设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及相关专业实践课程予以实现;第三层次为专业深化与拓展能力, 即职业发展的潜在能力, 包括专业创新能力、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主要通过开设相关专业方向课程予以实现, 不同西部民族高校可根据其实际有选择性地开发出具有特色的模块, 如中小企业会计模块、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模块、税务会计模块等, 这也能从不同方面体现不同高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特色。

参考文献

[1]石本仁:《21世纪知识经济的发展与中国会计教育的转向》, 《会计研究》2000年第9期。[1]石本仁:《21世纪知识经济的发展与中国会计教育的转向》, 《会计研究》2000年第9期。

[2]孙铮、王志伟:《加入WTO后中国会计高等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前景》, 《会计研究》2002年第6期。[2]孙铮、王志伟:《加入WTO后中国会计高等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前景》, 《会计研究》2002年第6期。

[3]相子国:《新形势下会计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财会通讯 (学术版) 》2008年第1期。[3]相子国:《新形势下会计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财会通讯 (学术版) 》2008年第1期。

[4]陈玉荣:《应用型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模式研究》, 《财会通讯 (学术版) 》2007年第6期。[4]陈玉荣:《应用型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模式研究》, 《财会通讯 (学术版) 》2007年第6期。

[5]许家林、高文进、孙贤林:《会计教育国际化的形成基础:职业要求标准的变迁与影响》, 《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第3期。[5]许家林、高文进、孙贤林:《会计教育国际化的形成基础:职业要求标准的变迁与影响》, 《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第3期。

[6]汤湘希:《会计教育改革研究》, 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版。[6]汤湘希:《会计教育改革研究》, 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版。

本科毕业生论文 篇2

人,总是会在走新路的时候恋着旧路,而路, 也总是在懵懵懂懂地恋着旧时走过去的人

纵使我们流着泪,流着沉甸甸的盐质很高的泪,我们也会在告别的站台上挥挥手,笑一笑,笑一笑,因为,因为我们不愿悲伤!

不用再多说什么,被激情冲刷过的土地是那样的敦厚,充实而又富足

我们在校园的海边站着,校园的上空又是繁星满天了.可我们已经没有校园的明天了!

真诚的,都已说完;虚假的,还没学会去说

请忘记我曾经伤害过你,因为在同时,我也伤害了我自己

这季节是一条分界线,分开了一千多个日子的梦!

没有我的岁月里你要保重你自己,没有你的日子里我会更加珍惜自己!

水泄平地,东南西北各自流;聚散无定,春夏秋冬伤别离

生命原是要不断的受伤和不断的复原,踏实沉稳地走过那段执拗多情的岁月

一年又一年总相似不同,一页又一页看不够读不尽.长长的人生路,能有几个四年又有几多夕阳

本科毕业生论文 篇3

摘 要: 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深入发展,大学毕业生的数量急剧增加,从而使其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社会热点问题之一。本文通过对衡水学院学前教育本科毕业生就业期望的现状进行调查,试图了解本科毕业生就业期望的现状,发现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建议,从而引导学前教育应届毕业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与价值观,实现理性择业和就业。

关键词: 学前教育 本科毕业生 就业期望

所谓就业期望是指毕业生在择业时,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结合就业市场对供求关系的变化,对就业岗位、就业地区及薪水、福利、工作环境、发展前景等工作特征预先设定的最低期望标准,反映的是就业对自己物质、精神需求的满足程度,如果低于此标准就不会接受这一工作[1]。本研究旨在发现我国高校尤其是新建本科院校的毕业生的就业期望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在理性思辨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建议和对策,从而进一步丰富国内关于大学生就业期望的结构理论和研究成果,同时对高校进一步加强就业指导工作,有针对性地做好就业价值观教育等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一、调查对象及研究方法

本研究的调查对象为衡水学院2010级学前教育本科毕业生和2012级学前教育专接本毕业生。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和深入访谈的方法,总发放问卷99份,回收有效问卷88份,有效回收率为88.9%,符合统计学要求。运用此问卷对衡水学院学前教育本科毕业生就业期望的基本情况进行调查,可以直接收集毕业生就业期望的现实数据,为撰写论文提供真实可靠的研究基础。

二、调查结果

调查问卷共涉及就业目标期望、就业行业期望、就业单位期望和就业职位期望四个维度。

1.就业目标期望。

调查发现,普本和专接本毕业生中选择“先就业后择业”一项的人数最多,占66.00%左右。这表明,多数大学生面对就业压力,在就业目标的选择上比较现实。与此同时,16.25%的毕业生选择“一次性就业”和15.00% 的毕业生选择“先择业后就业”。这表明,部分大学生在就业目标的选择上依然受到所谓“铁饭碗”的影响。此外,有极少数的专接本毕业生选择“不想就业”,可以看出他们还没有做好就业准备,态度略显消极。没有大学生选择“直接创业”,反映出大学生的就业思想和观念还是比较保守的,缺乏自主创业的勇气和魄力。

2.就业行业期望。

多数普本和专接本大学生毕业后最想从事的行业是事业单位,占总人数的80.00%左右,选择其他行业的人数则相对较少,可以看出多数毕业生的选择还是比较保守,选择范围狭小,就业面窄。通过访谈了解到,他们之所以会选择事业单位作为自己理想的就业行业,主要是因为事业单位工作相对稳定,没有太大压力,竞争力较小,薪水、福利和工作环境较好。因为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以女生为主,男生很少,所以他们在就业行业的选择上呈现出“非风险化”趋势,主要表现在就业过程中,一般都想找一个工作相对稳定、待遇较好的行业。但这从另一方面反映出大学生面对社会压力的心理承受能力较弱,心理素质低,缺乏创新意识,缺少竞争激情。

3.就业单位期望。

首先,在就业去向方面有52.50%的毕业生首选去公立幼儿园,而由于部分专接本毕业生接本之前所学并非学前教育专业,因此他们的就业去向与普本毕业生的就业去向略有不同:前者选择去中小学当老师和改行的人数比普本学生多。此外,有部分学生不知道毕业后的去向,比较迷茫,对自己的就业还没有进行规划,态度消极。其次,有77.50%和73.75%的毕业生选择“每周工作5天”和“每天工作4—8小时”。由此可见,多数当代大学毕业生比较倾向于8小时工作日,并要求每周有两天休息日,可以劳逸结合,反映出他们对个人自由和时间的要求,不希望有额外的工作负担。此外,对薪水的期望状况方面,多数专接本毕业生选择初始月薪在“1000—2000元”,这表明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和严峻就业形势下他们对初始月薪的期望值还是比较理性和务实的;而普本毕业生对初始月薪的期望值为2000—3000元则稍稍偏高。工作一段时间后,近一半的专接本毕业生期望薪水能达到“2000—4000”元,还是比较符合实际情况的;而普本毕业生中选择“4000—6000元”的人数占63.33%,他们对工作一段时间后薪水的期望值偏高,与目前的现实状况不太相符。最后在就业城市的选择上,毕业生选择的比重从高到低依次为:大城市、中小城市、小城市,没有人选择去农村。

4.就业职位期望。

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在毕业去幼儿园后,63.33%的普本毕业生选择一线教师的职位,而专接本毕业生中则有58.00%的人选择管理者的职位。不管是普本还是专接本的学生,都没有人选择保育员的职位,从中可以看出大学毕业生对未来就业的期许向往和壮志豪情,但对于管理者有如此高的职位期望,对于刚刚毕业的大学生来说,显然是不切实际的。

三、对策与建议

根据衡水学院学前教育本科毕业生就业期望的调查结果及其存在的问题,研究者认为应从个人、学校和政府三个方面进行干预,促使毕业生确立合理的就业期望。

1.正确认识自我,树立科学就业观。

毕业生自身内在的因素,是解决其就业期望问题的关键。在目前就业压力日益严峻的情况下,大学毕业生应当树立科学合理的择业观,不能只考虑用人单位能提供什么条件,还要权衡自身的专业素质和能力。正确认识自己,根据个人的兴趣爱好、性格气质、能力特长等个性因素,确立合理的就业目标,选择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避免盲目自信或过于自卑等就业心态问题的产生,造成就业期望偏高或偏低。此外,大学毕业生应树立“从基层做起”的观念,适当放低自身的期望值,做好从基层干起的心理准备。最后,平时要多关注国家的就业政策,更新就业信息,了解就业形势,做好职业规划。

2.加强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增加实践机会。

高校的就业指导课程是引导大学生合理定位自身的基础和关键。从大一课程开始,学校就应该不定期地邀请一些相关学者和幼儿园一线教师、园长结合实际给学生做本专业的职业规划讲座。临近毕业学年,除开设固定的就业指导课程外,还要做好毕业生的就业宣传工作,及时向毕业生提供最新的就业信息,使毕业生切实了解就业的实际情况,从而准确、合理地定位自己的就业期望。除此之外,高校应尽可能地与用人单位建立积极联系,提前组织学生参加一些招聘会,积累就业经验。

3.改革学前教育管理制度,促进城乡均衡发展。

政府应提高对学前教育的重视程度,改革学前教育的管理体制,促进学前教育的均衡发展。首先,把学前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使其成为其中的基本组成部分,而不是把它当做可有可无的附属品。其次,应积极规范和扶持地方私立幼教机构,提高幼儿教师的地位和待遇,稳定幼儿教师队伍。最后,应在政策上扶持农村学前教育,鼓励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就业,并为其提供政策上的支持和物质保障。此外,政府应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并为其提供免费指导和相应资金援助。

参考文献:

本科毕业生论文 篇4

首先, 本科毕业生回到高职院校学习技能, 可以看做是本科生就业观念趋于理性的表现。由于多种原因的综合作用, 导致目前本科毕业生就业难的局面。加上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 本科毕业生就业难度明显增加。与此同时, 我国对高级技术工人的需求得不到满足而使具有一定技能的求职者有较好的就业前景。针对这一现实, 本科毕业生希望通过“回炉”高职为自己谋求出路, 不仅是就业观念理性化的表现, 更说明了他们面对困境积极应对的心态。因此, 从这个方面来说, 这是一种好现象。另外, 作为具有较高理论水平的本科毕业生, 参加高职的培训后, 具备了实际操作技能, 这样的人才正是企业所缺乏的。

其次, 本科毕业生“回炉”高职这一现象是劳动力市场调节作用的体现, 是大学生面对市场需求所作出的一种个人选择。本科毕业生为什么要“回炉”高职, 因为他们找工作难, 而高级技术工人短缺、找工作相对容易。他们认为, 与其盲目去寻找白领的职位, 还不如务实寻找蓝领职位, 然后通过努力工作获得晋升。因此, 作为一种可选择的方法, 可以建议本科毕业生“回炉”高职。但是, 作为劳动力市场的调节, 这一现实自然会对目前在读高中生的人力资本投资决策产生影响, 从而促使更多的高中毕业生主动选择职业学校。到那时, 根本不需要本科毕业生“回炉”高职, 因为一定会有更多高中毕业生直接进入职业学校这个“炉子”, 而不是上了4年大学之后再“回炉”。因此, 本科毕业生“回炉”高职, 不必大肆宣传, 更不必使其成为一种时尚。

大学本科毕业生毕业总结 篇5

还清楚记得大一时老师让我们写下的大学目标,当时就想,树立目标其实对我们有很大帮助,并不一定像以往一样让人总觉得是空话,它可以督促我们审视、完善自己。当然,最重要的是执行。而我也自信,执行的算是不错。同样的,总结,对于人也是极其重要的,人就是在不断的总结中归纳人生,形成人生智慧、哲学。而阶段性总结也有助于明确现状、制定目标,有助于未来发展。现在,最幸福的大学四年时光已经过去,在留恋的同时,也更要向前看,抓紧现在,奔向未来,故应该对大学四年做一总结,从而为将来的人生旅程准备一些经验和教训,并帮助明确未来目标。

大学四年的生活主线是学习。大学学习是迥然不同于以往的一种新形式,很轻松、自由。它赋予了学习者更大的自主性和更广阔的思维空间,同时也对学习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学生培养起良好的学习能力。在这种半开放式的教学模式下,要求学习者必须有明确的学习目的,有更强的选择辨别能力和更强的自学能力,以及更高的学习效率。对于这个方面,我切实提高了自己自学能力和学习效率,懂得如何收集更多信息并学习、总结前辈知识,更快速地吸收知识,并不断更新知识,与时俱进。

在专业知识方面,认真学习法学理论并积极实践,掌握了法学理论体系与多门法律知识。并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把法学知识带到生活中去,坚持遵纪守法,而这种理论与实践的互动同时也促进了我法学知识的提高。英语也顺利通过四级认证,可以很好地学习国外知识,丰富视野。同时,兴趣广泛的我还辅修了金融专业,自学了一些计算机知识、哲学知识与心理学知识,发展综合能力,争做十字型人才。

在学好自己专业知识的同时,我也努力学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做党的政策的忠实执行者和宣传者,积极向党组织靠拢。

另外,大学期间我还有很多的收获。在大学期间,我的思想深度有了明显深化。有流传过这么一句话:中学学知识,大学学哲学。确实,大学期间我们的年龄已经到了成熟之时,同时也即将走入社会走上工作岗位,这就要求我们有很成熟的思想,成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做指导,指导我们行动,争取无悔的人生,让仅此一次的人生充实且幸福。大学期间我阅读了一些文学作品与哲学、心理学书籍,自己也勤加思考,使思想更加成熟、明确,理想愈发清晰。相信这会很好指导我今后的人生。

同时,在艺术方面,我领略到了音乐的魅力,培养起了对音乐的爱好。音乐使我更加乐观,也使我更加平静,会给我感动,也会鼓励我更加向上,对我的人格培养有很积极作用,今后我也会继续聆听。

在体育方面,身体一直不好的我刻意加强了锻炼,并学到了科学的锻炼方法,身体方面较以前也已有进步,今后也会更加努力。

当然,我也必然还有很多不足,我的专业知识还应继续加强,身体也还需多加锻炼,使身体更加强壮,做事不够细心的缺点也急需改正。这些我今后都会积极改变,努力做到更好。

本科毕业生论文 篇6

【关键词】地方本科院校;未就业毕业生;就业指导

地方本科院校毕业生是就业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就业状况受到地方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地方本科院校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就业质量,将对当地的经济、科技、教育和文化有着巨大的影响。所谓地方本科院校未就业学生,其实就是指在获得本科院校毕业证书之后却还没有找到工作落脚点的毕业生。本科院校对于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应当给予大力的帮助,使得离校的毕业生实现就业。这不仅有利于学生的未来发展,更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发展,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高校作为大学毕业生离校未就业工作重要责任主体,尤其要加强调查研究,积极主动作为,建立长效机制,提升就业服务水平,认真做好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的职业指导工作。

一、地方本科院校就业指导现状

1、地方本科院校毕业学生未就业情况

近年来,受宏观经济形势影响,企业用人规模缩减,毕业生求职难度增加,部分地方本科院校离校未就业人数呈上升趋势。据麦可思《2014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从2012年10月29日至2013年4月10日,全国本科毕业生签约率38%,分别低于上届同期17个百分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数据统计,2013年广西高校毕业生达18.1万人。截至2013年6月30日,广西高校毕业生总体签约率为74.69%,尚有约4.58万名高校毕业生未实现就业。大学生离校未就业已不在是孤立的、个别的、暂时性现象,必须引起政府、社会和教育部门的重视。

2、造成地方本科院校学生毕业未就业原因

中国经济在经过高速发展时代到现在经济增长速度逐渐放缓,但是全国地方本科院校毕业生却有增无减,如今的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显现出日趋严峻的局面,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显著增大。笔者认为,大学生离校未就业的情况有很多,本科院校毕业生未就业一般有以下几种情形。

第一,学生就业方向多,并不急于就业。当代学生有想法有打算,部分本科院校学生选择参加公务员、银行、事业单位考试的,这些考试多于5-6月分考试,考试结果一般需要等到7-8月份才能公布,期间部分学生选择等待这些岗位的考试公布,造成短暂性的离校未就业情况。

第二,由于学生自身身体原因导致就业困难的。比如学生有残障情况,或身材矮小,不易找到工作等。

第三,工作达不到学生期望值导致学生放弃就业。比如说学生对于工作的期望值过高,导致自己的能力达不到所期望岗位的条件而应聘失败。

第四,本科院校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缺少技巧性或者由于专业技能较差而导致就业难。比如说在面试表现不佳而被淘汰。

第五,有创业意向或者正在创业中的学生,如开淘宝店的,或正在办理实体店手续的学生等。

第六,由于个人心理原因而不愿意参与工作的学生,如太内向而导致有社交恐惧的学生,此类学生会惧怕人群,惧怕公共场所而导致不敢主动和陌生人讲话,在面试时紧张到无法说话等现象。

3、本科毕业生未就业造成的影响

大学生是极其重要的人才资源。大量离校毕业生未就业现象的出现,一方面“不仅给我国宏观就业日标的实现和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巨大的压力,而且造成全社会人才资源的闲置和浪费,直接影响我国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日标的实现”[1],另一方面他们可能成为新的社会问题的始作俑者或推动者。离校未就业毕业生除了回家“啃老”外,大都愿意选择在环境相对熟悉、生活成本相对低廉的高校(母校)周边生存、生活,成为所谓的“校漂一族”。与其他人群不同,“校漂一族”属于高知群体,他们年富力强、思维活跃且有一定的民主和平等意识,同时,由于他们已毕业不受学校管理,社会或政府因为地缘关系,潜意识中把对他们的管理寄托于学校,家庭监管更是鞭长莫及,因此对离校未就业毕业生的管理出现了盲区。在就业意愿受阻、物质条件窘迫、心理落差存在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缺失的情况下,他们可能因某一偶发因素,而成为“网络暴民”或“社会愤青”,在高校周边或社会上形成不安定因素。正如一份调研报告所言,“他们的诉求若是变为剧烈的反抗,相信我们的社会是无法抵御的。”[2]

4、地方本科院校就业指导现状

大部分的地方本科院校虽然已经建立了比较完善帮扶为主的毕业生就业市场和就业体系,各个本科院校也都设有就业指导队伍,但是指导的效果不明显,从整个就业指导工作的开展和就业形势的发展这两方面来看,学校的就业指导队伍仍然不能满足学生的指导需求。现阶段的就业指导工作还存在许多的不足,主要表现有:

1、人员编制不足,机构设置层次低

广西本科院校就业指导机构设置,大部分属于学工处内设科级机构,仅有较少部分属于学工处内设副处级机构,目前所了解的只有广西大学、广西师范大学、广西科技大学、广西外语外贸大学等几所舍友副处级机构。此外,90%以上的高校就业指导部门的性质为行政机关。

由于近几年学校的扩招,学生人数增长很快,受到教育编制的限制,专职就业工作人员的增长非常有限。据调查显示,广西高等院校的就业指导工作人员正式编制,少数的高校能都达到要求的专职人员10人以上外,大部分的院校就业指导工作人员仅为4-5人或者更低,这都不符合教育部有关文件规定指出,高校学生就业与服务的专职人员与毕业生比应为1:500的规定,根据目前广西高校的情况来看,大部分高校都存在较大差距。[3]

nlc202309032126

2.就业指导经费投入有限,教育经费支出不足

按照相关部门的规定,一般本科院校的就业指导经费投入应该占毕业生4年学费的2%。然而在现实中,各高校的就业指导经费投入未能够按规定指出那样占毕业生4年学费的2%拨款到位。然而目前大部分的高校就业指导经费投入存在明显不足。比较乐观的是由于学生人数的增多,各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也渐渐受到重视,每年就业指导经费的投入不断增加。

3.就业指导人员的指导水平不高

就业指导中心属于行政编制,其人员的职能以行政管理为主,非专业的职业指导为为辅,就业指导的专职人员,主要的大部分工作琐碎,如为学生开推荐表、签订就业协议书、提供成绩单、进行就业信息网站建设、组织用人单位专场招聘会和大型校园供需见面会等,专职人员对于学生的就业方向引导和求职辅导等的辅助较少。兼职的就业指导人员以辅导员为主,但是辅导员已经撑到了高校的其他工作,如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学生社团等,开展就业指导的工作就少上加少。

二、地方本科院校构建就业指导服务平台

就业指导服务平台的构建,现阶段地方本科院校对毕业生进行就业指导和就业帮扶的主要任务,在关键点上破解,通过构建完善的职业指导工作平台,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离校未就业问题。

在本科院校进行深化人才培养机制改革,同时加强科学的职业发展观教育,加强科学的职业发展观教育。在职业实践观教育中,性格、气质、能力及价值观,引导他们进行正确的发展定位,帮助他们确立科学的职业理想和阶段性职业发展目标,对其进行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能帮他们学会用基于职业目标、职业理想、职业发展以及职业价值的视角来思考职业活动中产生的问题,并引导自己以科学、理性的方式解决问题。

积极开展创新创业教育。高校应该有针对性地在大学生中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激发他们的创新创业意识,启蒙和培育企业家精神,传授基本的创业方法和技能,提供政策咨询、项目开发、风险评估、创业培训、开业指导、融资服务、创业孵化、跟踪扶持等“一条龙”服务,引导具备条件的大学毕业生走上创业之路。

同时做好离校未就业毕业生的心理咨询工作。充分运用心理学方法,帮助毕业生重新认识环境和个人面临的问题,促进其职场适应和职业发展。其中尤其要做好对未就业毕业生关于职业准备、职业选择、职业适应、职业发展等方面的职业咨询,协助毕业生正确认识自我与社会,发挥自己的才能、特长,不断挖掘潜力,增强挫折承受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同时开展职业素质测评。开展职业能力再提升计划,建立毕业生就业登记和跟踪回访制度等。

三、就业指导要遵循的原则和注意事项

对于传统的就业指导理念,地方本科院校应当转变态度,逐步调整为以就业指导为工作重心,尽量的减少或甚至避免高校毕业生劳动力资源浪费。通过指导学生通过对自身价值的澄清和自我能力的探索的活动,以促进认识自我、转变就业观念来社会就业的需求等。以下的这些调整,能帮助高校就业指导工作者将重心往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上移动,具体如下:

第一,本科院校应当开设就业指导工作处。

第二,各个高校应当按照相关规定设置就业指导部门,提高就业指导人员的素质,成立专业化就业指导队伍。

第三,就业指导人员积极帮助学生认识自己、认识社会。

企业招聘人员,一般更倾向选择有工作经验的人员而不是应届毕业生,通过了解,企业给出的解释是高校对学生的培养与企业所需的人才标准不符,高校的教学内容相对古板,培养出来的人才不能适应企业的要求;同时还指出,如今的部分高校毕业生缺乏责任感和职业道德,在这方面,高校改变对学生的培养方法,补充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道德的认识,逐步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使得大学生具有更广泛的职业认知和职业能力,以适应社会的需求。

四、结语

各个本科院校就业指导工作人员应当将毕业生面临的就业问题,就业情况等信息建立就业数据库,以此准确、及时的掌握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同分发挥高校就业信息网络平台的作用,更好的帮助毕业生就业指导。

综的上所述, 毕业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表现,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各高校应重视对地方本科院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同时支持学生创业成才,引导离校后未就业的学生正确认识的就业观,鼓励支持未就业学生通过自身努力,实现就业或创业。

参考文献:

[1]李文静.未就业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1,(7)

[2]陈晓.向下的青春:想往高处走却向低处流[EB/OL][2014-04-18].http:news.qq.com/a/20090914/001688_5.html.

[3]2013大学生就业职业指导现状调查[S/OL].搜狐教育频道.http://web.gdcvi.net/tumu/web/xyht/jy/008.html.

[4]于乐宝.“校企结合”模式视野下的企业与高校人才之间的供需对接机制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0(4)

作者简介:覃秋桃,女,壮族,1981年11月出生,现任河池学院党委组织部干部科科长。主要研究方向:大学生就业及大学生党建。

本科毕业生论文 篇7

1 GM(1,1)模型

GM(1,1)模型是利用原始数据序列累加所生成的新数据序列建立模型并进行预测,然后利用累减逆运算还原原始数据序列。GM(1,1)代表一个白化形式的微分方程:

式(1)中,a、u均为灰参数,其白化值为

GM(1,1)模型的计算步骤如下所示:

第一步:对原始数据序列x(0)进行一次累加生成

假设非负原始数据序列为x(0)=(x(0)(1),x(0)(2),…,x(0)(n)),对x(0)进行一次累加生成,即可得:x[1]=(x[1](1),x[1](2),…,x[1](n))。其中,

第二步:进行准光滑性检验

公式为:

当k>3时,如果ρ(k)<0.5,则满足准光滑性检验。

第三步:进行准指数规律检验

公式为:

当k>3时,如果1<σ(1)(k)<1.5,则满足准指数规律。

第四步:计算参数值a、u,确定模型时间相应序列

第五步:还原求出原始数据序列x(0)的模拟值

对式(5)所生成数据进行一次累减,得到原始数据序列x(0)的模拟值。

2 数据分析

本文选用2006-2013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法学本科毕业生数据进行分析,原始数据序列如表1所示。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http://www.stats.gov.cn/tjsj/ndsj/

对原始数据序列x(0)进行一次累加,得到一次累加生成数据序列,如表2所示。

利用公式(3)、(4),得到数据序列均满足准光滑性检验与准指数规律检验。则可对x[1]建立GM(1,1)模型。

利用MATLAB软件,得到:

模型时间相应序列为:

对由式(6)所得数据进行一次累减,得到原始数据序列x(0)的模拟值,如表3所示。

由表3可得,平均相对误差为1.859%。

由于2007-2013各年模拟值与实际值的相对误差均非常小,并且平均相对误差也非常小,故该模型为残差合格模型,可用于预测。全国普通高等学校2014-2018年法学本科毕业生数量预测值见表4、图1。

3 结语

法学本科毕业生数量从1994年至今,总体上呈持续上升状态,法学一直是众多学子所热衷的专业,然而在就业方面却连续数年位于“滞销榜”。那么,就业难的现实对法学本科毕业生的数量影响如何,本文运用GM(1,1)模型对全国普通高等学校2014-2018年法学本科毕业生的数量进行了预测,得出近几年法学本科毕业生的数量还将呈上升趋势,但上升幅度很小。结合往年法学本科毕业生的就业率和毕业生数量,国家和地区可以通过招生指标控制法学本科毕业生的数量,学校可以利用专业调整法学本科毕业生的数量,学生个人则可以对法学本科毕业生数量、就业难度做好心理与行动方面的准备,以更好地应对未来的挑战。

参考文献

[1]王伯庆.2009年中国大学生就业与专业结构性失业状况调研报告[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3).

[2]邓峰,孙百才.高校扩招后毕业生就业影响因素的变动趋势研究:2003-2011[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132-138.

[3]朱清香,戚佳,刘志坚.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中国成人教育,2009(18).

[4]张昊,张德良.高校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的张力与耦合——以高校教师发展为例[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9(3).

[5]谭花蓉,赵培瑞.高校毕业生就业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09(14).

[6]曹洪军.专业设置预测与大学生结构性失业治理[J].学术论坛,2008(4).

[7]蒋楠,原凯.关注就业需求变化改革人才培养模式[J].中国高等教育,2005(6).

本科毕业生论文 篇8

1 就业方向调查与分析

植物生产类专业主要包括园林、园艺、农学、植保4大专业, 这些专业的学生毕业后, 主要以公务员和企业两个方向就业为主。

近些年, 考取公务员一直是各类专业毕业生较好的就业去向, 植物生产类专业更是如此。以辽宁省公务员为例, 与植物生产类相关的公务员招聘岗位包括农业生产与管理、农资管理、农业服务、园林绿化管理、种植业结构调整及规划、指导监督农业行政执法、扶贫及定点帮扶、农村科技教育等相关工作。其中, 工作环境以乡镇地区居多。

但是公务员岗位需求量较小, 所以企业仍然是大部分本科毕业生的主要选择。随着农业生产朝向企业化发展, 植物生产类企业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以辽宁省为例, 对植物生产类一般纳税人企业进行统计分析, 其中植物生产类相关企业约78个, 农药化肥类相关企业约35个。这些企业规模较大, 人才需求量较多, 为农业生产类专业的学生提供了就业机会。

2 植物生产类相关专业培养目标

人才培养目标是人才培养模式的依据, 确定专业培养目标, 必须重视人才的需求特征。随着农业生产现代化的发展, 社会对农业人才的定位也在发生变化, 既不是只搞研究的创新型人才, 也不能只是单一的技能型劳动者, 而是具有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的应用型人才。因此, 根据社会的需求, 制定科学合理的专业培养目标。

2.1 园林专业培养目标

园林专业培养适应社会需求, 以专业为基础, 以市场为导向, 以就业为目标, 具备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生态学、园林规划设计与工程施工等方面的知识, 能在园林绿化、城市建设、林业等部门及相关企业, 从事园林植物培育与应用、园林规划设计、园林工程施工与管理的应用型人才。

2.2 园艺专业培养目标

园艺专业培养具有园艺学和生物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 能够在农业、农资和生物等部门或领域从事与园艺科学相关的生产、管理、规划、营销、推广、开发、科研和教学等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2.3 农学专业培养目标

农学专业培养具备作物生产、作物遗传育种及种子生产与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能在农业及其他相关部门或单位从事与农学有关的技术与设计、推广与开发、经营与管理、教学与科研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应用型人才。

2.4 植物保护专业培养目标

植物保护专业培养具备植物保护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及在实践中综合运用理论知识进行有害生物综合治理的能力, 能在农业及其他相关的部门或单位从事植物保护工作的技术与设计、推广与开发、经营与管理、教学与科研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应用型人才。

3 更新理念, 拓宽就业领域

3.1 校企合作办学

随着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 农业生产相关企业对人才的评价标准已经发生了变化, 用人单位需要懂专业, 有技能, 素质高且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综合性应用人才。如今企业普遍认为“招工难”, 而大学毕业生也面临着“就业难”的问题, 这主要是人才供需不匹配造成的, 那么校企合作是解决这种“两难”局面的最好途径。校企合作办学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 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有效途径[1]。随着农业生产企业化发展, 社会需要农业专业人才, 要求农业生产类院校加快教学改革步伐。要想提高就业率, 重要的是高校培养出来的学生要适应当今社会的需求, 学校要与社会接轨, 了解社会的需求, 为学生就业拓宽道路。

3.2 建立正确的就业观和择业观

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低的原因主要有2方面, 高等教育扩招后, 各专业毕业生数目猛增, 就业竞争激烈;学生怕辛苦, 对工作挑三拣四。若要提高就业率, 除了学校要加强专业建设, 学生自身也要积极面对就业形势。引导学生放低身段, 虚心学习, 调整心态[2], 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择业观;要培养学生养成干一行, 爱一行的优良品质, 无论选择什么样的专业都应该爱岗敬业。

3.3 鼓励学生自主创业

在我国, 农业生产企业化发展起步相对较晚, 因此相关企业数量较少, 急需有创新和魄力的年轻人开辟新的市场, 这样不但能够解决自身的就业问题, 同时也为专业发展开拓新的领域, 提供更多的岗位。

在就业压力较大的社会环境下, 要想解决本科毕业生的就业问题, 除了学校自身加强专业建设, 积极和企业合作办学, 学生自身也要调整还心态, 不怕苦, 不怕累, 不要盲目攀高, 先从基层做起, 积累工作经验[3], 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就业比例。

参考文献

[1]郑旭, 李萍, 等.校企合作联盟模式与发展战略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 2010 (18) :13-14.

[2]赖碧丹, 蒙志辉, 等.农类在校生就业心态调查数据的分析[J].专业与就业, 2010 (04) :47-49.

本科毕业生论文 篇9

1 医学院校本科毕业生就业现状

1.1 医学类毕业生人数增加,就业难度日趋加大

近几年来,医学类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发生了变化, 就业难度持续加大。2009年教育部全国高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公布的2009年本专科专业就业状况显示,医学共13个专业的初次就业率均低于80%,其中的中医学、针灸推拿学、中西医临床医学等专业更是不到65%。2012年广东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统计显示,就业率最高的为工学类专业,达到95.84%, 医学类就业率垫底,仅为88.72%,医学类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正逐年下降。

1.2 大型医院人才饱和,基层医院断层严重

在我国,一直存在医疗资源分布不合理现象。城市医疗经过国家和政府多年的培养,人才状况得到根本改善,而基层医院由于条件艰苦及社会保障机制不健全,人才匮乏。目前,城市大型医院人才呈饱和甚至超编现象,而基层医院亟待充实大批人才,却几乎无人问津。据一项调查报告显示:我国82.5%的医学专业毕业生倾向于在大城市就业。

1.3 本科生进大医院难,考研成为延缓就业的重 要途径

早些年,医学院校毕业生供给小于社会需求,是毕业生的“卖方市场”。如今,医学院校毕业生供给紧缺的时代已经过去,医学院校毕业生供给与社会需求的关系由“供不应求”转为“供大于求”,医学类毕业生就业也由过去的“卖方市场”变为“买方市场”。在“买方市场”主导下,用人单位接收毕业生的标准也在不断提高。除个别岗位和特别优秀的本科人才外,大型医院招收人才基本上都要要求具有硕士或博士以上学历。 医学类毕业生的需求情况是:研究生以上学历呈上升趋势,本科生基 本持平或 略有下降,专科生明 显下降[1]。

于是越来越多的医学院校本科毕业生选择加入考研大军,期望通过考研提高就业质量,同时避过就业高峰。据统计,仅皖南医学院麻醉、医学影像专业2012届毕业生报考研究生的比例达到总人数的59.2%,而2013届毕业生考研预报名比例已达总人数的68%。 鼓励学生考研业已成为各高校缓解就业压力,提高就业质量的重要途径。

2 医学院校本科毕业生就业瓶颈的成因

2.1 社会成因

首先,人才资源过剩,社会就业体制不完善。医学院校本科毕业生就业难是当前我国社会就业难的具体反映。经济结构发展的不平衡性对宏观劳动力市场产生深远影响,出现了劳动力供需不平衡,劳动力结构层次不合理等现象,最终劳动力市场呈现了供大于求的态势[2]。而我国相关人事制度改革步伐却相对滞后, 不能适应宏观劳动力市场的变化。特别是现行的就业户口属地原则妨碍了人才资源的流动,制约了医学类毕业生的就业。其次,医疗卫生资源分布不合理。卫生资源分布不合理及卫生资源条件相对落后是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目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城乡生活居住及医疗条件差距很大。80%的医疗资源集中在大中城市,它们拥有先进的医疗设备及雄厚的医疗人才,吸引了大批毕业生前往就业,竞争激烈。 而广大基层医疗机构却缺医少药,难以吸引医学毕业生前去就业,于是就出现了一边抱怨工作难找,一边抱怨人才难求的状况。再次,用人单位存在人才高消费的思想。目前,就业市场“僧多粥少”已成客观事实。 随之一些用人单位在挑选人才时的观念也发生着变化,用人标准不断提高,存在不顾实际而竭力招聘高学历人才的现象,一些普通岗位也要优先录用高学历者, 直接导致医学本科毕业生就业的困难。

2.2 学校因素

首先,高校扩招使得医学院校本科毕业生人数逐年大幅度增加。随着我国招生政策的调整,从1998年开始全国医学院校开始大规模扩招,给医学就业带来很大难度。其次,专业设置不合理。学校专业设置落后于社会需求,医学影像学、麻醉学、医学检验等起步较晚的专业需求旺盛但毕业生少,预防医院、临床医学等传统专业,由于一直以来对此等专业的倾斜性支持, 毕业生多,但需求不旺,部分大医院甚至已经呈现饱和状态。再次,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滞后。医学院校缺乏对毕业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由于医学自身知识特点,医学院校学生学习压力大,进行自我规划的时间非常有限,这就需要学校作为主体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 目前,学校的就业服务仅限于组织讲座、招聘会等,缺少规范、系统、专业的就业平台。学生的就业信息零散且不易获取,给医学毕业生就业带来较大阻力[3]。最后,学校教育重理论轻实践。目前,绝大多数医学院校的教育模式依然是注重理论的“填鸭式”模式,注重理论知识的讲授,忽略对学生临床技能的培养。而用人单位越来越注重毕业生的实际临床工作能力。于是学校和用人单位作为医学人才的供需双方在人才标准上出现严重错位。本科生临床技能不能满足用人单位需要,他们转而寻求更高层次的人才,因而医学本科毕业生就业出现滞销现象就不足为怪。

2.3 毕业生自身因素

影响医学本科生就业的自身因素主要表现在:第一、就业意向单一。绝大多数本科医学毕业生就业首选医疗单位本专业的相关岗位,对非医疗单位、非本专业岗位不易接受。尽管有其它就业机会,但大部分毕业生都不愿意放弃医疗单位的本专业工作。第二,就业期望较高。绝大多数本科医学毕业生在就业和择业时,存在浓厚的经济意识和区域观念。不少毕业生执着地追求大城市、大医院、经济效益较好的单位,不敢轻易选择基层医院或私立医院就业。于是大城市中的三甲医院被挤破门槛,但大城市的社区医院、小城市医院、乡村医院无人问津。过高的期望无疑把自己挡在了就业大门之外。第三,就业意识薄弱,就业心理准备和调试不够。尽管大学生就业体制改革已经进行了多年,但部分毕业生仍没有主动就业的意识,认为就业是学校的事情,把希望寄托在学校就业指导部门和辅导员身上。学校开设就业指导课讲授就业政策、就业趋势、就业技巧等时,许多学生对此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没能认真学习和掌握。被动就业必然导致毕业生就业困难[4]。

3 突破医学院校本科毕业生的就业瓶颈对策

3.1社会方面

清除体制性障碍,合理配置医疗卫生资源。我国城乡二元结构、东西部二元结构、体制内与体制外就业二元结构以及现行户籍、人事制度导致医学毕业生对城市就业,尤其是大城市的体制内就业过度偏好[5]。 政府应该在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时要致力于建立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制度,减少收入的城乡差异、区域差异;打破现行户籍制度对大学生就业的限制,加大毕业生择业在地域上的自由度;完善医疗卫生机构的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合理的人才流动机制。还要合理配置医疗卫生资源,加大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投入和建设,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工作人员的工作条件和薪资待遇;加强基层医疗机构与大中医疗机构的交流, 提高基层医疗卫生工作人员的医疗技术水平;积极引导医学本科毕业生向基层医院分流。

制定切实有效的就业政策,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 医学毕业生就业路径狭窄,去向相对集中也是导致就业难的重要原因之一。医学院校毕业生的就业途径其实也很广泛,有医疗机构、考研出国、考公务员、参加基层计划、应征入伍、自主创业等。近年来,为了促进大学生就业,我国或地方出台了许多鼓励大学生去基层就业的政策,如选调生计划、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三支一扶计划等,并制定了许多相关的优惠激励政策[6]。政策虽好,有些却没有真正的吸引毕业生和落实到位,如果能加强激励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势必会吸引更多毕业生就业。

3.2 学校方面

调整专业和课程结构,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解决毕业生就业问题,增强毕业生竞争力,关键在于要积极满足用人单位的需要。专业结构的课程设置一定要适应社会需求,适应市场需要。学校应以各专业的社会需求以及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来开设专业,确定培养规模,从而解决人才培养与社会需要相脱节的问题。 医学院校应该改进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医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提高医生的人文素养,以培养医学基础知识扎实、临床实践能力强、创新和科研能力强、具备基本人文素养、具有良好医德的高素质高质量的医学人才为己任。

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加强对医学生的就业指导。 毕业生的就业率是衡量一所高校办校水平的重要指标,学生就业前景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所学校今后的发展趋势。因此,学校应对就业工作给予充分的重视。要建立健全专门的就业指导机构,配备具有一定专业知识和能力的人员,为学生提供高水平的就业指导。医学院校应在本科生入学之初就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帮助他们认识自我、认识社会,做好未来职业规划,从而使他们能有的放矢的安排好大学的学习和生活。另外,学校还要尽可能多的为学生提供实习、见习和社会实践的机会,尤其是与专业相关岗位的实践和锻炼,减少学生适应岗位的时间。在毕业这一年学校更不仅要开设专门的就业指导课程,为学生详细分析当年就业形势,讲解简历制作、面试技巧,解读大学生就业相关法律、法规及求职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还要及时把各方面的招聘信息第一时间交到学生手里,包括为学生举办各种形式的专场招聘会,以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

3.3 学生自身方面

转变就业观念,实现多元就业。作为医学生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客观评价自己,正确定位自我。具体而言就是自我就业观念实习三个转变:第一,完成就业观念由“精英化”向“大众化”转变。医学本科毕业生应该清醒认识到大众化时代的大学生不能再自诩为社会的精英,要怀着一个普通劳动者的心态去参与就业选择和就业竞争,这样才能把握好恰当的时机,顺利完成就业。第二,完成就业观念由“先择业,后就业,一次性就业”向“先就业,后择业,多次就业”的转变。医学本科毕业生应该客观、理性的认清当前就业形势,树立先生存、后发展、先就业、后择业、多次就业的观念,增加工作经验,凭借自己的努力,通过正常的职业流动来逐步实现个人发展。第三,实现从一元就业观向多元就业观的转变。医学院校本科生相对于更高层次的医学毕业生而言,可塑性更强,要积极拓展就业领域,不要拘泥于专业对口,要尝试到与医学相关的新兴行业去工作或创业,如美容、保健、康复、家庭护理、养老院等单位,尝试成为一些交叉学科的专业人才,如保险公司的医药核赔师、医药代表等。

提高自身竞争力。就业是知识、能力和综合素质的竞争,医学本科毕业生想获得就业竞争力,必须提升自我素质,主动适应就业市场。首先,医学本科生应重视自己的工作能力,即专业知识基础、临床实践技能、 医学职业素养以及英语计算机应用能力。其次,医学本科生应重视自己的第二专业能力,在学有余力的情况下辅修其它专业,拓宽自身的就业面。最后,医学本科生应主要综合能力培养,如语言表达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公关能力等,这些能力在求职过程中必不可少。

本科毕业生论文 篇10

关键词:口腔医学,毕业生,就业

医学生包括口腔医学专业毕业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就业新形势。教育部、国家卫计委六部门印发《关于医教协同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的意见》, 提出了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标准化、规范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体系的改革总体目标, 将口腔医学教育纳入了医教协同改革的范围内, 口腔医学专业五年制培养模式将逐渐转变为“5+3+X”模式。如何适应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 抓住机遇规避挑战, 促进口腔医学专业毕业生就业, 是应该思考的问题。

一、2011-2015届口腔专业毕业生就业调查

1.调查对象

本研究调查对象是石河子大学医学院口腔医学专业2011-2015届的209名本科毕业生。其基本情况如表1所示。

2.调查内容

根据石河子大学医学院毕业生登记信息 (截至2015年8月30日) , 包括学生的姓名、性别、生源地、就业单位等, 对口腔医学专业2011-2015届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进行整体统计分析。

3.调查结果分析

(1) 毕业生去向统计。通过对口腔医学专业2011-2015届毕业生去向的统计分析, 有98人选择就业, 占总人数46.89%;有58人升学, 占总人数27.75%; 有43人待就业, 占总人数20.57%。由此可知, 2011-2015届的209名本科毕业生中156人去向明确, 占全部人数79.43%。 (见表2)

(2) 毕业生就业情况统计。本研究将工作单位分为公立医疗机构、私立医疗机构和其他行业, 并根据所在地分为市级、 县级和乡镇三个级别。通过对口腔医学专业2011-2015届98名学生就业情况的分析, 66人在市级公立医疗机构就业, 16人在县级公立医疗机构就业, 1人在乡镇公立医疗机构就业, 合计83人;3人在市级私立医疗机构就业;9人在市级其他行业就业, 3人在县级医疗机构就业, 合计12人。由此可知, 市级公立医疗机构是毕业生就业的首选。 (见表3)

(3) 毕业生升学情况。按照学校类型, 可将大学分为综合性大学和专业性大学。通过对口腔医学专业2011-2015届58名学生升学情况的分析, 26人考入综合性大学, 32人考入专业性大学, 其中26人考入国家985、211工程高校。 (见表4)

(4) 毕业生留疆情况。作为区域高校, 为区域社会政治经济发展培养高水平的专业技术人才是其必然使命。毕业生留疆与否可以看做是高校培养人才服务区域社会的重要指标之一。通过对石河子大学医学院口腔医学专业2011-2015届的209名本科毕业生统计分析, 有86名毕业生留新疆, 113人不在新疆, 分别占比41.15%、58.85%。 (见表5)

二、对口腔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的思考

1.口腔医学专业性强造成就业面窄

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之间的矛盾是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重要原因。目前我校口腔医学系设置的是单一的五年制口腔医学专业, 这是我国在1950年代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口腔医学专业教育体系。随着口腔医疗服务由以“医院口腔科型”为主转型为以“牙科诊所—牙病防治所—口腔医院型”为主, 口腔医学专业开始由单一的口腔医学专业向口腔颌面外科学专业、牙医学专业和口腔医学专业并存的方向发展。但是, 与临床医学相比, 口腔医学的专业性相对较强, 决定了其就业面相对狭窄, 面向的主要是医疗机构、 医学教育等专业领域。近年来, 由于就业单位尤其是公立医疗机构对毕业生的学历要求越来越高和医学专业的细化发展, 导致口腔专业的毕业生只能对口就业, 无法跨专业就业。

2.口腔医疗卫生服务供需失衡

口腔医疗卫生供需失衡是影响口腔医学专业毕业学生就业的重要方面。首先, 区域供需不平衡。经过多年的医学院校扩招, 口腔医学专业人数逐年增加, 东部发达地区尤其是沿海城市的口腔行业从业人员基本饱和, 口腔医学毕业生在人才市场的竞争也日趋激烈。我国医疗卫生机构人事制度改革相对较缓慢, 公立医疗机构出现超编的现象, 但基层尤其是西部偏远地区对口腔医疗卫生的需求相对较大。其次, 不同学历人才供需不平衡。 随着我国医疗体制的深入改革, 大城市对口腔医学高层次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 而基层对口腔医学人才的需求层次相对较低。第三, 行业内部供需不平衡。公立医疗机构对口腔专业人才需求较少且对学历要求较高, 私立医疗机构对口腔专业人才需求较多且对学历要求相对较低, 但毕业生选择就业时更倾向公立医疗机构。

3.毕业生的职业能力与口腔医疗卫生服务要求不匹配

我国口腔医学教育的培养目标长期处于争论状态, 争论的焦点为是否应加强临床医学基础, 实际问题的关键在于培养什么类型的口腔医师, 是口腔颌面外科医师, 还是牙医师。口腔医学是一门专业化程度较高的学科, 对学生的专业知识、技能操作要求较高。市场需求是口腔医学人才培养的重要导向, 因此口腔医学教育只有适应市场需求才能培养出高质量的口腔医学专业人才。当前, 诸多口腔医疗卫生机构把技能操作能力作为选择工作人员的主要标准, 同时对外语和计算机水平、组织领导能力以及自我发展的综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实际情况来看, 毕业生的实际职业能力却与市场需求存在一定差距。目前, 口腔医学专业学生培养方案中规定实习一年, 学生在此期间可以提高技能操作能力, 需要学生利用实习机会, 多学习、多练手、多操作。

三、提高口腔医学专业毕业生就业的对策

1.加强就业指导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择业观

就业指导教育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就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择业观具有重要意义。引导学生深刻认识口腔医学学科, 认识当前医学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转变对于医学教育改革和发展, 尤其是医学人才培养的挑战和机遇, 思考成为口腔医学专业人才应该具备的职业素养。引导学生了解当前口腔医学专业人才毕业去向, 积极提供可靠真实的就业信息, 思考毕业时去留的问题。引导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描绘合理可行的职业规划蓝图, 适应新形势对口腔医学人才的新要求, 努力成为一名合格的口腔医生。

2.政府、学校和市场“三位一体”共同做好口腔医学毕业生的就业工作

政府的宏观指导、发挥基础作用。政府是高校的投资人、办学者, 在高校管理中处于重要地位, 因此要充分发挥政府在学生就业工作中的指导作用, 通过政策调整专业办学规模以及就业取向。学校的积极参与发挥关键作用。学校应做好就业工作, 鼓励口腔医学专业毕业生到基层甚至到西部偏远地区就业, 引导毕业生去县级以下医疗机构尤其是私立医疗机构就业, 引导和鼓励口腔医学专业毕业生到相关行业如保健康复、咨询服务、药品和器械营销等非临床岗位就业。市场的广泛调节发挥核心作用。当前口腔医疗卫生服务在区域、学历以及行业内部供需等方面供需失衡, 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人力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 通过市场机制调节口腔医学毕业生的流向。

3.建立有中国特色的高等口腔医学教育人才培养体系

作为一个21世纪合格的医学人才, 除了医学理论知识扎实和操作技能精湛外, 还应有广阔的知识面、较强的表达能力以及必要的创新能力。调整办学思路和培养目标, 提高学校的整体竞争力。口腔医学教育要培养适应国家医药卫生事业发展需要、具备扎实理论、操作能力、科研创新能力的临床专业人才。改革课程体系和教育内容, 提高教学质量。教学质量是高等教育存在和发展的底线, 是提高学校办学实力和知名度的重要指标。加强学生综合素质培养, 提高个体竞争力。 毕业生素质的高低是评价学校教育模式是否成功的重要指标。

4.学生个人的职业准备

首先, 要树立自己的职业理想和职业生涯规划构想, 这就需要在学好本专业基础知识的同时综合提升本人各方面的能力。学生在校期间不但要学好专业基础知识, 提高专业能力, 还要学好临床技能知识, 增强临床技能。同时, 应注重人文修养, 使自己成长为具有专业技术过硬、 沟通能力较强、具有仁爱精神的临床医生。其次, 要学会角色适应与转变才能更好地去适应社会。医学生完成学业后意味着即将成为一名医生, 走向社会, 奔赴新的工作岗位, 这无疑是人生的一大转折。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角色的转变更好地适应新环境。

参考文献

[1]李刚.对我国口腔医学院系的专业设置意见[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1994 (04) :29-30, 36.

[2]郭伟, 张志愿, 王晓洁, 等.五届七年制口腔医学专业毕业生综合素质调查与分析[J].医学教育, 2002 (01) :19-21.

[3]王德飞, 张海涛.浅析口腔医学毕业生就业现状与指导对策[J].卫生职业教育, 2011 (08) :121-122.

[4]马军成.论口腔医学专业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09 (04) :44-45.

[5]林玉芝, 张锦雀.口腔医学生到民营机构就业的现状与思考[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2 (04) :15-17.

[6]李松英, 许翔, 谷志远.口腔医学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现状的调查分析和教育思考[J].口腔医学, 2007 (01) :43-45.

本科毕业生论文 篇11

【关键词】中职升本 对口招生 调查分析 统计方法 策略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1C-0018-03

职业教育是我国的四大教育模式之一,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中职对口高职立交桥已基本搭建完成,高职对口招生计划已经连续几年超过报考的中职毕业生人数。很多中职毕业生已经不满足只接受高职教育,正通过成人教育、自学考试、网络教育等方式获得本科教育文凭。广西从2013年起在部分普通本科院校开展对口自主招收中职学校毕业生试点工作。近年来,广西在推进高职教育改革方面做了许多有益的探索,但在普通本科院校开展对口自主招收中职学校毕业生工作还是首次实施。因此,对普通本科院校开展对口自主招收中职学校毕业生的可行性和必要性进行研究,将更有利于招生工作的开展,有利于院校人才培养方案的确定。

一、研究对象

广西师范大学是广西对口招收中职毕业生的6所试点本科院校之一,本文数据来取自广西师范大学职业技术师范学院的中职升本生。自2013年起,该学院共试点招收了498名中职毕业生。其中,2013级239人,占总人数的48.0%,2014级259人,占总人数的52.0%;男生131人,占总人数的26.3%,女生367人,占总人数的73.7%。各个专业人数和百分比情况具体见表1。

由调查对象基本情况来看,男女比例接近1∶3,女生比男生多很多;各个专业之间人数有比较明显的差异,其中会计学、旅游管理、汽车维修工程教育以及学前教育4个专业的招生比例较为均衡;虽然专业之间人数有大差异,但在两年试点招生中,招收的人数变化不大。

二、研究工具

(一)问卷工具。本文根据问卷设计程序和原则,设计了关于普通本科院校对口自主招收中职学校毕业生试点工作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调查问卷。调查问卷中分为个人基本情况和选择题两个基础模块,调查内容主要包括中职升本生对大学的直观感受、学习态度、学习状态、交际能力,以及社会实践与社团组织能力五个方面。问卷共25题,其中有22道单选题,3道复选题。

(二)统计工具。本文采用的是spss19.0统计软件对收集的数据应用T检验和相关样本检验进行了处理和分析。

(三)问卷的题项分析和信度分析。问卷将其中能反映中职升本生的学习态度、学习状态、交际能力、社会实践与社团组织能力四个维度的单项选择题目,采用李克特式五点量表法,选项中的A、B、C、D、E五个选项按正向或反向实际情况赋值5、4、3、2或1分。

此外,在题项分析中,利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得赋分分析的14个题项的显著性概率均小于0.001,说明问卷中的题项具有较高的鉴别度。在信度分析中,采用内部一致性信度分析方法对各个子维度的信度及总信度进行分析。内部一致性系数大于0.7表明量表的可靠性较高。从分析结果来看,各个子维度的信度均达到了0.7以上,总信度为0.834,说明问卷调查所得的数据信度较高。利用问卷数据分别计算各个被调查对象在各个子维度的总分和问卷总分,以进一步进行分析。

三、关于中职升本生现状的研究与分析

(一)中职升本生在大学的总适应性及各个维度在不同性别、不同民族、不同年级间的差异分析。使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对中职升本生在大学的总适应性及各维度在不同性别间的差异进行分析,结果见表2。

由表2可知,不同性别的中职升本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中有显著性差异,除此之外,不同性别的中职升本生在总适应性及其他维度上的显著性概率均大于显著水平0.05,说明不同性别的中职升本生在总适应性及各维度上均无显著性差异。

注:*表示显著性概率p<0.05,**表示显著性概率p<0.001,以下各表同。

再使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中职升本生在总适应性及各维度在不同民族间的差异,结果见表3。

由表3可知,不同民族的中职升本生在总适应性及各维度上的显著性概率均大于显著水平0.05,说明不同民族的中职升本生在总适应性及各维度上均无显著性差异。

使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中职升本生总适应性及各维度在不同年级间的差异,见表4。

由表4可知,不同年级的中职升本生的总适应性以及学习状态、社会实践与社团组织能力两个维度显著性概率小于显著水平0.05,这说明不同年级的中职升本生的学习状态、社会实践与社团组织能力以及总适应性上有显著性差异;除此之外,不同年级的中职升本生在其他维度上的显著性概率均大于显著水平0.05,说明不同年级的中职升本生在学习现状及人际交往维度上均无显著性差异。

(二)中职升本生在大学的总适应性及各个维度在不同专业下的差异分析。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对普中职升本生在大学的总适应性及各个维度在不同专业下的差异进行分析,结果如表5所示。

结果显示,不同专业的中职升本生在总适应性及各维度间均有显著性差异。

四、研究结论及思考

(一)对性别差异的认识。由T检验的结果来看,性别对中职升本生的影响只表现在人际交往能力方面,而对中职升本生的大学的总适应性并无显著影响,在学习现状、学习态度和社会实践及社团组织能力上也无显著差异,这说明性别对中职升本生在大学的适应性影响不大。

(二)对民族差异的认识。从T检验可以看出,壮族的中职升本生与非壮族的中职生在总适应性及各维度上均无显著性差异。这可能是目前多数壮族及少数民族的生活起居已经逐渐“汉化”而导致的,在一些文化习俗上已经没有很大的区别,因此在民族差异上无显著差异。

(三)对年级差异的认识。在本研究对象中,2013级学生与2014级学生的人数相差不大,并且从表面上看,两个年级的中职升本生在总适应性及各维度上也无显著性差异。这直接说明试点实施本科对口招收中职毕业生以来的两年,招生数量、质量并没有太大的变化,两个年级的学生对大学的适应性及各方面都差不多。但是从他们进入大学的时间长短来看,2014级的学生进入大学的时间较短,但和2013级学生的适应情况相差不大,这从侧面说明了2014级学生的入学质量更高。

(四)对专业差异的认识。总体适应性上,不同专业在总适应性及各个维度之间均表现出了显著性差异。学习现状方面,会计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旅游管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汽车维修工程教育>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前教育>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习态度方面,学前教育>会计学;学前教育>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前教育>旅游管理;人际交往能力方面:汽车维修工程教育>会计学;汽车维修工程教育>旅游管理;汽车维修工程教育>学前教育。社会实践与社团组织能力方面,汽车维修工程教育>会计学;学前教育>会计学。从总适应性来看,学前教育>会计学;学前教育>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前教育>旅游管理;汽车维修工程教育>会计学;汽车维修工程教育>旅游管理;汽车维修工程教育>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五)基于中职毕业生现状分析的相关建议。为中职升本生能更快、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本文基于上述的调查分析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学校应加强建设不同专业中职升本生的交流平台。通过分析可以看到,不同专业的中职升本生在学习现状、社会实践与社团组织方面的表现不尽相同,这时就存在一个优劣区别,那么校方可以根据这种差异,给学生提供更多交流的平台,互相学习的机会,以优带劣,实现共赢。

第二,应积极做好本科与中职间的培养目标对接。目标是教育的风向标,对中职升本生的培养要注重理论,更要注重实践,力争将其培养成应用技术型综合人才。这更需要有关部门做好本科与中职之间培养目标的衔接,不可跨度太大,也不要一味地与中职阶段的培养目标雷同,应最大限度地向前走。

第三,设置合理的招生专业衔接。一方面,对本科生的培养毕竟需要学生本身有足够的基础知识,如果专业跨度太大,将很难实现教育目标。另一方面,有些专业并不一定适合开设本科对口招收中职毕业生,比如服务类、操作类较强的专业,这些岗位的不一定需要较高层次的人员。

【参考文献】

[1]单福彬,杨兵,卢剑峰.“中职升本”人才培养定位与实现路径[J].教育与职业,2014(35)

本科毕业生论文 篇12

据统计, 截至2009年4月, 我国普通本科院校770所, 其中地方性本科院校所占比率将近90%, 已近成为高等教育的中坚力量。地方性本科院校主要任务是围绕地方经济建设, 大力培养应用型人才, 由于毕业生人数多, 就业压力也相当大, 成为就业工作的重点和难点。2013届全国应届毕业生人数达到700万, 2013年也被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年, 其中未就业主体集中在地方院校。这其中固然与就业人数增加造成的供需比失衡有关系, 但是也与大学生的素质、能力、技能不适应市场的需求, 即可雇佣性 (是以学习能力为基础发展起来的与职业相关并可持续发展的一种综合能力) 不强、可雇佣性技能 (是指人们利用可雇佣性获得职位和职业发展所需的技能) 较弱有很大原因。由此出现企业找不到合适的大学生, 大学生却找不到合适的工作的尴尬现象。

地方本科院校由于办学资源少, 社会影响力小, 大都处于二三线城市, 无地域优势, 在办学理念、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同质化现象严重, 所以在人力资源市场上很容易被替代, 社会竞争力较小。因此, 构建地方院校本科毕业生可雇佣性结构模型, 以此为基础培养地方院校本科生的可雇佣性能力和技能, 提升就业竞争力。

二、研究方法与步骤

利用便利抽样和滚雪球抽样相结台的抽样方法调查湖南地区工作的毕业生, 调查持续2个月, 通过各学校就业群, 以问卷星为网络平台, 发放问卷800份, 回收问卷720份, 回收率为90%, 其中有效问卷699份, 有效率为97% (如表1) 。

为了保证信度和效度, 邀请12名工作时间为2~4年并表现优异的地方本科毕业生作为结构化访谈对象, 并做好相关记录。结合查阅文献提炼初步的可雇佣技能要素, 提炼了41个职业能力条目, 采用德尔斐咨询法 (是使专家们对影响组织某一领域发展达成一致意见的结构化方法) 和聚类分析技术对要素进行修订, 确定可雇佣性的理论要素, 编制问卷项目。然后采用Likert自评5点量表, 以问卷的形式, 对某高校已经签订就业协议的800名毕业生进行测验;对试测样本数据进行因素分析并修订初始问卷, 最终确定若干要素子项目。接下来通过对湖南5所高校抽取800名应届毕业生;随机将正式施测得到的有效数据分为两组, 第一组用于探索性要素分析, 第二组用于验证性要素分析。使用SPSSll.0forndows对样本数据进行探索性要素分析, 采用AMosl7.0进行验证性要素分析。通过对第一组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探索性要素分析。根据要素项测量的内容, 确定41个要素。对第二组数据进行验证性要素分析, 得出高校毕业生可雇佣性技能由41个要素组成, 对若干41个要素进行变量系统聚类分析, 分为6个类别。通过信度和效度检验。得出高校毕业生可雇佣性技能具有多层多维度结构。

三、数据处理与结果

1. 聚类分析。

在对调查资料进行聚类分析时将41个条目分成了专业技能、个人属性、沟通技能、管理技能、社交技能、转换技能六大类别 (采用SPSSl2.0软件) , 这六大类别又可以概括为专业技能和通用技能两个方面 (社交技能、个人属性、管理技能、转换技能和沟通技能属于通用技能范畴) 。地方本科院校主要是培养应用型人才, 因此专业技能是用人单位比较看重的技能之一。然而决定个人发展的不仅仅只有专业技能, 现实中通用技能比专业更为重要, 现在各企业和社会更看中的是毕业生的综合能力。在现在社会压力下如何能顶住压力, 调节好心态从容地面对一切, 起决定性作用的往往是毕业生的通用技能。而对于专业技能并不能有效地解决上面所提的难题, 可又不能说专业技能不重要, 只是所占的比例较小。专业技能也有其自己的效能, 在专业技术方面就需要专业技能的支持。如果没有专业技能只有通用技能那也是不行的, 不能够应对社会的考验;反之, 没有通用技能只有专业技能也是不可以的。因此, 应届毕业生要想赢得雇主的青睐就必须将通用技能和专业技能整合, 即将智商和情商完美的结合。

2.探索性因子分析。

在聚类分析结束以后针对以上六大类分别进行探索毕业生职业能力的因子结构分析 (研究利用SPSS12.0软件, 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斜交旋转法) , 结果表明:专业技能、沟通技能、个人属性、转换技能、管理技能和社交技能均具有明显的因子结构, 累计方差解释率分别为54.08%, 59.93%, 56.28%, 58.45%, 58.28, 52.68%, 公共因子的累计方差贡献率达到40%以上, 而且因子之间具有显著的差异, 满足构建效度所需要的条件, 说明量表有较好的构建效度, 各个因子的克龙巴赫伐值均在0.65以上, 因此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综上所述, 量表的效度和信度均符合预期。

探索性因子分析对毕业生的各种能力作了进一步的划分, 在层级划分中作了很大的贡献, 而且各个层级之间还有很大的关联性, 所以采用斜交旋转法是可以的, 这对分析结果的信度有很好的帮助。

探索性因子分析的研究结果表明了地方性本科院校的毕业生的能力分布格局, 这是对中国目前毕业生能力现状的有效分析。在中国大部分应届毕业生的能力都比较局限, 不够广泛, 学生思维比较定势、比较僵固, 缺乏想象力和创造力, 在专业技能和通用技能方面都比较欠缺。在当今社会需求下, 各企业和单位对这点还是很看重的。

3. 验证性因子分析。

设计路径图为具有6个二阶因子 (即专业技能、沟通技能、管理技能、个人属性、转换能力和社交能力) , 15个一阶因子的地方性毕业生职业能力结构模型 (采用LISREL8.54软件) 。卡方检验值为57.45, 显著水平p=0.278, 从这个角度来看, 符合模型拟合的条件。同时, GFI=O, 94;AGFI=O.93;CFI=O.9l;IFI=0.92;NFI=0.87;NNFI=O.92, 尽管其中NFI小于0.9 (主要是由于该指数受样本容量的明显影响。如果增大本研究的样本容量, 则会提高该指数值) , 但是各指数的整体情况表明模型拟合度较好。另外, RSMEA=0.015, RSMEA的90%置信区间的上限为0.04326, 这符合RSMEA的90%置信区间上限在0.08及以下的条件。总体来说, 模型拟合度较好, 表明构建的地方性毕业生结构模型是合理的。

四、结语

通过以上研究调查, 构建了地方本科院校毕业生可雇用性的六因素模型。分析结果表明, 在交叉验证和验证性因素分析中这六个因素及其包含的内容, 与前面建构的地方本科院校毕业生可雇用性分类模型中包括的指标体系全部吻合, 说明模型是有效的。同时, 也证明了《地方本科院校毕业生可雇用性问卷》的原始项目编制质量较好。因此, 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 地方本科院校主要是为地方经济建设培养应用型人才, 专业技能决定就业是否与所学专业对口, 也决定了就业的行业特色比较明显。 (2) 通用技能在薪金水平、个人发展方面所起作用较大, 专业技能所起作用较小。 (3) 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直接原因是整体的可雇佣性技能不高, 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发展性要求。 (4) 通用技能全面的同学更能适应社会和企业的需求, 各单位在招聘中越来越注重通用技能, 通用技能与企业的关联性越大, 越能获得较好的发展机会。因此, 地方性本科院校应该依据自己本身的办学特色加强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构建不同专业的可雇佣性模型, 加强与企业的互动, 建立可雇佣性校企联合培养模式, 以社会需求为导向, 有针对性地提高学生的可雇佣性技能。以上就是本次研究的内容, 同时, 由于自身资源的限制与能力的不足, 本研究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有待改进。并设想在未来能够增加国家教育部计划外本科毕业生的样本, 对本科毕业生可雇用性问卷作进一步验证。

摘要:文章以地方院校本科毕业生为样本, 采用德尔菲咨询法和聚类分析技术, 编制了毕业生可雇佣能力问卷, 对已签订就业协议的800名本校毕业生进行了施测, 构建了可雇佣性结构模型。对可雇佣性技能的构成要素进行探索性和验证性分析, 结果表明高校毕业生可雇佣能力是一个多层次多维度的结构, 主要包括15个基本因素, 分别归属于6个二阶维度, 量表的信度、效度指标均达到心理测量学要求。

关键词:地方院校,本科毕业生,可雇佣性,结构模型

参考文献

[1] .宋国学.基于可雇佣性视角的大学生职业能力结构及其维度研究[J].中国软科学, 2008, 12 (2) :32-36.

[2] .卫静芬.大学毕业生可雇佣性开发实证研究[J].教育科学, 2009 (2) :64 —67.

[3] .胡保玲, 孙立娜.应届大学毕业生可雇佣技能实证研究——以市场营销专业为例[J].潍坊教育学院学报, 2011 (9) :91-93.

上一篇: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下一篇:NURBS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