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2024-11-23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精选12篇)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篇1

0 引言

本课题构建于安阳工学院计算机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本科毕业设计工作基础上。本科毕业设计是本科教学中实践的重要环节, 在整个教学计划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其主要目的是在教师的指导下, 使学生通过项目设计与论文撰写等工作的实际锻炼, 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以及科学研究、独立工作的能力。而毕业设计的选题工作更是毕业设计工作中的重要环节, 需要采用更为科学的方法进行数据管理。

据调查, 目前大部分高校还没有自己的毕业设计选题管理平台, 毕业设计选题工作还处于手工操作阶段, 工作效率低。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 课题选择是“手写”“纸填”“人排”的模式, 学生对课题缺乏较全面的了解, 存在考虑不周全等问题。

(2) 选题工作的审核工作繁重, 过程复杂。

(3) 选题工作相关信息统计与归档管理难度大, 很多重要信息都没有备份。

通过本平台, 可以更好地实现指导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 学生可以更好地、全面地了解毕业设计课题的相关信息, 可以更好地实现自由选择;而指导教师可以更加方便地对自己的选题情况进行查询, 实时地了解自己课题的选题情况。本平台克服了目前一些高校毕业设计选题通用性、拓展性较差等缺点。

1 需求分析

首先以毕业生的毕业设计选题要求为平台调查切入点, 以本学院毕业设计管理的流程为准绳, 了解需要开发的毕业设计选题平台应该具有的基本功能、现有的开发工具和技术平台。并借助于校园网络资源, 实现学生整个毕业设计选题过程中以及教师在毕业设计选题管理的过程中的系统化、规范化、无纸化。

为了实现毕业设计选题的信息化管理, 该平台应满足以下功能需求。

(1) 系统登录功能需求。指导教师、学生和管理员都应该能从登录界面登录, 平台应该能够对用户输入的用户名和密码判断其是否合法并区分用户身份, 赋予不同权限。

(2) 学生功能需求。学生登录系统后, 可以修改个人信息、查看课题、选择课题等。

(3) 指导教师需求。教师登录系统后, 可以修改个人信息、查看课题及课题选择情况、添加课题等。

(4) 管理员需求。管理员登录选题平台后, 可以对学生、教师、课题进行管理, 以及系统维护等。

2 平台设计

2.1 平台总体功能设计

根据毕业设计选题的业务情况和具体要求, 平台分为管理员、毕业生、指导教师三大模块。其中, 管理员拥有最高权限, 能够进行教师、学生等的信息管理, 并控制着学生和教师功能的开启/关闭。平台功能结构图如图1所示。

2.2 数据库设计

本平台数据库采用了My SQL。它是一个小型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 具有体积小、速度快、总体拥有成本低, 尤其是开放源代码等特点。本平台用到的数据表如下:

(1) 公告信息表 (标题, 内容) 。

(2) 学生信息表 (学号, 学生姓名, 班级, 登录密码, 性别, 组号, 手机号码, 电子邮箱) 。

(3) 教师信息表 (教师编号, 教师姓名, 性别, 登录密码, 所在系, 电话号码, 教师邮箱, 组别, 教师职称, 教师学历) 。

(4) 选题信息表 (课题编号, 课题题目, 课题类型, 课题性质, 课题来源, 课题状态, 课题任务和要求, 课题成果, 备注, 指导教师编号, 学号) 。

2.3 平台的实现

本平台的登录界面如图2所示。使用用户名和密码登录验证后, 进入不同权限操作界面。

管理员的任务主要是学生管理、教师管理、课题管理及系统维护等。其中学生管理主要实现查看学生信息、添加学生信息;教师管理主要实现查看教师信息、添加教师信息;对课题管理主要是对课题的查询和审核。在学生信息和教师信息的添加功能上, 实现了通过导入Excel表的方式批量添加信息。

指导教师模块主要任务是进行课题管理和个人信息管理。在课题管理功能上必须由管理员开启教师功能, 教师才能添加课题, 进行课题管理。

学生模块主要是个人信息和选题功能。

3 总结与展望

本课题实现了学院本科毕业设计选题管理的信息化, 克服了传统纸质与Excel文件相结合的管理模式的弊端, 提高了毕业设计选题工作的效率。平台设计解决了一些实际问题, 但是仍有许多功能需要改进和增强。例如:只是对当年的选题进行管理, 未能引入往年的选题让指导教师进行对比, 防止重复;另外就是只对选题工作进行信息化管理, 不能对后续毕业设计工作进行管理。

参考文献

[1]王珊.数据库系统概论[M].第4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1.

[2]徐峰.毕业设计管理系统 (前台) 的开发与设计[J].现代计算机:专业版, 2010 (8) .

[3]崔伟.基于B/S架构的毕业设计在线选题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泸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 (4) .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篇2

美术学院 本科毕业设计报告

目《书·粮》

书籍装帧设计报告

系美术学院 专

业 视觉传达 姓

名 李世钊 学

号 1206122510 学习年限2012年9月至2016年7月 指导教师 相静 职称 讲师 申请学位艺术学学士学位

年 月 日

《书·粮》书籍装帧设计报告

学生姓名:李世钊 指导老师:相静

一、设计选题

书籍装帧,我对于它的理解是它是一个由书籍文稿到打印出版的整个设计过程。这也是一个让书籍从平面化变成立体化的过程。它是比较完整的系统设计。其中也包含了书籍的大小、字体及字号、装订方式、封面、书脊、版式、颜色和辅助色、插画以及书籍的周边设计。

随着时代的发展,书籍装帧的形式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实用了,应该朝着更高的层次去发展。就是具有一定的观赏性和艺术性。现在的书籍装帧形式多种多样,变得更加追求精美的艺术感,从而吸引了更多读者的眼球。就连古典书籍都随着时代的发展演变出许多现代化形式的装订形式,在我的设计中,我充分运用了现代感的设计风格,熟练穿插于各个版式之间。

(一)选题目的

书,作为我们从小就司空见惯的东西,却一直在带给我们精喜。我们从小学习书本知识,没有网络的年代只有从书中去了解历史、了解世界。书本对于我们工作、生活和学习都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古时候,人们用羊皮、树皮、竹简来作为载体传递知识,纸张的发明改变了这个格局。人们开始用针线缝制书籍,更利于携带和知识的传播,其实早在很早以前,人们便开始了对书籍样式的研究和探索。

(二)选题意义

在刚开始确定主题的时候,我考虑了很多有意思并且很有趣的主题,但是脑海中一直有一个想法在提醒我,让我要做一本有内涵的书,我觉得这是很好的想法,所以我决定做一本有知识的书,所以最终确定的题目是《书·粮》。

我想表达的意思就是书本和粮食一样重要,粮食可以填饱肚子,而书本(知识)可以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一本书籍最重要的是要明确的表达出你所想表达的内容,希望可以通过我的书籍设计作品来唤醒人们对书籍重要性的认知。

二、市场调研

在我对图书馆和书店进行考察后发现,目前市面上的书都以传统书籍为主,但也有少许的手工书籍和概念书籍。

传统书籍一般都有严格的设计规范,它们都有主要色调和严格的文字排版规范。在材质上也都以常见的纸张作为书籍的材料,在排版上,都以常规的比较单一的排版方式进行排版。大部分图书以传统的版式封面为主,利用透明的塑料膜材质,但也有部分书籍以带有纹理的纸或普通纸作为材料的,有些概念书籍则用一些特殊的纸板作为装帧封面。大部分图书的封面设计能够准确和明确的表达书的内容,因此大部分以传统的封面设计为主。当然了,对于一些散文记叙性的书籍则主要以渲染书籍内容氛围为主,在版式方面,由于时代的发展和技术的提升,绝大部分书籍以胶装为主要装订方式。但是一些相对有比较浓厚的中国风气息的书籍我认为还是用线装比较合适。

在调查中发现,书籍的开本也有非常严格的考究,比如说诗集,都是长方形的小开本,大多是横版的排版方式。比如说理论书籍,大多数都是大32开的开本比较常见。比如说儿童类读物,大多是接近正方形的开本。比如说科技技术书,大多数是比较大而宽的开本。比如说画册,大多数是以正方形居多,也有少数是长方形的。比如说艺术类读物,大多数是以正方形的开本居多。

在书籍的类型与开本的关系之间,还有一种关系,就是书籍的类型与字体的关系,大多数书籍都已宋体和黑体为主。也有少数的概念书籍有一些特殊的字体,这样大大的丰富了书籍的形式感和美感。我们应该多多去尝试新的组合形式,不能局限于现有的组合模式。

三、设计定位

在结合我自己的市场调查结果之后,再结合我自己对书籍设计的理解,我决定对于我的书籍设计定位如下:

(一)价值定位

价格大约在80左右,主要是为了传达我想表达的思想,希望能够让更多的人接受我的书及理念。

(二)读者定位

主要目标人群在14--30之间,因为这部分人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比较强,因为我的书设计感会比较强一点,所以主要定位在这个年龄阶段的人群。

(三)设计风格定位

风格定位在现代感的设计上,包括了一本概念书和三本传统形式的书籍,但是那三本传统形式的书籍在排版上会有一些设计感在里面,会从排版上下功夫,区别于普通的传统书籍。

四、设计理念

在这个互联网时代,书本对于人们的日常生活越来越变的可有可无。现在手机电脑的普及程度越来越广,人们都选择在网上阅读自己想看的书籍。我希望通过我的设计来唤醒人们对于书本的重视。

在我的书籍设计里面,主要运用的是三个颜色,分别为红色、黄色、蓝色,相对应的是三本书是《作家》、《诗人》、《哲学家》。我的想法是利用简单的色调在排版和设计感上突出我的设计理念。

我们应该明白书籍装帧设计不仅是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它也是一种文化的体现。在最简单的书籍装帧设计中,我们也应该把这个观念贯穿始终,遵循艺术表现形式的一些共性。但是在遵循共性的同时,我也会注意我设计个性的体现。在我的书籍装帧设计作品中,我会注重颜色与版式的搭配以及排版与字体的搭配。在我的书籍装帧设计中,我运用红、黄、蓝这三种颜色的主要原因是,这是三原色,可以代表我的主题三种文学形式。正好符合了我书的主题,相对应的《作家》、《诗人》、《哲学家》这三本书,这三种知识也是所有文学知识的起源。利用这三种颜色作为主色调进行设计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单一色调的配色给人以舒服的感觉,而且,单色调的搭配简单而又时尚,给人以清新和悦目的体验。我的书籍装帧设计作品中,大胆的运用了留白,版式留白,是使版面注入生机的有效手段之一。大胆的留出空白是现代设计感的主要体现方式之一。不过,留白也要有底线,也要注意版式之间的呼应,不能盲目的留白,不然只会适得其反。

在我的书籍装帧设计作品中,我部分版面运用了留白,不过我的留白与其它版面有相对的呼应,而且在留白的版面之间有过渡,不会让整个版面看起来显得突兀。

创新点:着重于书籍的封面设计和内页的排版设计。运用红黄蓝三种颜色和白色为主色调,书籍给人一种看上去很新颖的感觉。文字主要以宋体和黑体为主,书籍会主要分三个方向:一个是介绍世界上有名的作家,包括了他们的作品和生平以及经历,一个是关于诗人,主要包括他们的主要代表作,和一些脍炙人口的诗句作品以及诗人的生平事迹和经历,一个是关于哲学家,主要包括他们的思想和对于世界哲学史的影响和发展的意义。分为这三个方面主要是为了迎合主题《书·粮》。

五、设计总结

本科毕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篇3

关键词:毕业设计;指导教师;本科

作者简介:田维(1981-),男,四川射洪人,西华大学交通与汽车工程学院,讲师。(四川?成都?610039)

中图分类号:G642.47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25-0104-01

大学本科毕业设计是大学四年教学过程的最后阶段所实施的实践教学环节,它要求学生对大学四年所学的知识进行全面总结并加以综合应用。毕业设计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可以看成是学生走向社会的过渡和良好的开端。因此,可以说毕业设计对于学生来讲是意义非凡的,它是对大学四年练兵的检阅,通过最后的综合演练与检阅可以帮助大学生适应未来的职位,把大学所学知识与未来的工作接轨。如何指导学生完成好毕业设计,一直以来都是大学教师们经常谈论的焦点问题。

一、本科毕业设计的基本任务和要求

毕业设计是对学生所学知识理论的检验与总结,能够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毕业设计可以让学生学习文献检索和甄别文献好坏,掌握学术研究步骤、方法,接触工程实际应用和掌握撰写学术报告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本科毕业设计涉及了科学研究、技术和设备的革新与改造等诸多方面,主要强调设计内容的创新性和实用价值。要求学生的设计思路清晰,设计方案和步骤具体且可实施,所设计的参数和计算分析准确无误,同时毕业设计还要求整个设计过程具有较强的逻辑性,条理清楚,行文精练、流畅。通过毕业设计,能使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的各种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使学生能够进行系统的、全面的、严格的技术及基本能力训练。毕业设计也是要求学生对某一具体课题作专门的且较为深入的研究,并对已有的知识进行巩固加深,同时也可以扩大学生已有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独立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毕业设计也是从大学刚毕业的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前的一次实战演练。毕业设计的好坏可以体现出作者的设计思路和创新性的优劣,也可以充分体现设计者对所学知识掌握和应用的熟练程度。

二、本科毕业设计存在的问题

目前被大家诟病最多的就是本科生毕业设计和毕业答辩已经流于“走过场”、“搞形式”。

首先,由于近年来我国经济建设加快,社会发展迅速,因此需要更多的专业技术人才,为此高等教育受到了高度重视,高等院校也因此步入了快速发展的轨道。高校大规模扩招,造成师资严重不足,在某些高校一个指导教师需要指导十位以上的学生进行毕业设计,有的甚至指导超过二十位的学生做毕业设计。教师的精力和水平都是有限的,一个教师很难在同一时间段内给出很多优秀的毕业设计题目,也很难有精力去认真地指导每一位同学,这就造成了“放羊”模式。在这个模式中,学生对教师抛出的陈旧题目不感兴趣,学生的毕业设计积极性很难提高;与些同时,学生的积极性不高,教师在做学术指导的同时还需要做学生的思想工作,这无疑平添了教师的工作量,由此造成了教师的身心疲惫。这两者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由此使得毕业设计和答辩只能是在“走过场与搞形式”中完成。参加设计的学生在答辩过程中没有时间陈述自己的工作,参加答辩的教师也没时间去细读其论文。另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金钱也不可避免地冲击到学生的思想,使得大学毕业生当中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价值观问题。做好一份毕业设计不如把时间花在找一个好工作上,这几乎是每一位大学生在毕业设计上的观点。基本上所有的学生都会认为教师会在毕业设计和答辩中放自己一马。因为教师是一个最有爱心的职业,任何一位教师都不忍心看到自己的学生结局悲惨,学生们深知这一点。此外,毕业设计期间教师与学生的接触是最多的,学生会把自己的毕业指导教师看成是大学生活最亲近的教师,这也使得教师与学生关系更近,难免会造成指导教师的“护犊子”心态,甚至有些教师会在答辩的时候为学生讲人情,这也使得毕业设计和答辩沦为“走过场”、“搞形式”。

归结起来,当前本科生毕业设计质量下滑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学校所提供的资源不足。部分高校在扩招以后的教学资源投入不足,图书资料软、硬件建设滞后、实验设备条件不足和落后,这些都制约了学生实际调查研究的成效,由此影响了毕业设计的整体水平。二是毕业设计指导教师的因素。近年来高校的扩招使学生规模迅速扩大,但是教师人数增加却相对较少,造成高校教师编制不足,教师的教学负担重、压力大,指导毕业设计时就显得力不从心。另外,有部分指导教师的责任心不够强,只忙于职称、科研或赚钱等,而无暇关注学生的选题和设计指导,放任自流的情况在一些高校也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三是大学生自身的原因。有部分学生对本科毕业论文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主观地认为找工作要重于做事情,整天忙于其他事情而无法安下心来做毕业设计,时间和精力均投入不足。于是敷衍、抄袭、造假现象也就应运而生,更有甚者代写、买卖论文的事情也屡见不鲜。

三、做好毕业设计的几点建议

首先是学校要加强管理、监督和引导。要搞好毕业设计工作,学校、教师和学生必须做好充分准备工作。当前毕业设计整体水平下滑已是不争的事实。但是这完全可以通过学校的管理和引导来改善。第一,学校在为每一位教师分配指导任务的时候应充分考虑到教师的精力和水平,不能强加任务。在师资不足的情况下,根据需要可以对指导教师区别对待,对精力不足的教师可以少派任务,或者是减少指导教师的其他工作来保证其花在毕业设计指导上的时间和精力。如果师资严重不足还可以延长毕业设计的时间来稀释指导教师的工作强度。第二,对指导教师所提供的毕业设计题目应认真审核,确保每一个毕业设计题目的质量水平。具有新颖性和前瞻性的题目总是会受到学生的欢迎的。如果指导教师所提供的设计题目是陈旧的、乏味的,很显然这不可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同时还需要注意题目的难易程度,过易的题目容易造成学生对指导教师水平的怀疑,不利于指导教师工作的开展;而过难的题目会造成学生的自卑心理,使其怀疑自己的水平。第三,学校应加强对参加毕业设计學生的管理,根据条件可以提供专门的毕业设计场所,并进行统一管理。在进行毕业设计的时候,很多的学生已经明确了就业,很容易造成学生的松懈心态,学生的自我约束作用很弱。在这种状态下很难保证学生的毕业设计工作时间。学校的统一管理,有助于教师对学生的管理。

其次,学校要提供足够的毕业设计资源。毕业设计所需的知识往往都不局限于学生平时所学,毕业设计过程中对课外资料的需求是很大的。学校的设计资源要充分,否则会让学生查阅资料的积极性受到极大的打击,造成学生的畏难情绪。同时,指导教师在给出毕业设计题目的同时,应考虑到学生在完成毕业设计过程中所需要的资料,如果学校没有资料就需要考虑由指导教师自己提供,或者是向学校提出需求由学校通过其他渠道提供。

第三,指导教师需要修炼内功。毕业设计都是在毕业设计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完成的,教师与学生之间是主导与主体的关系。“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指导教师要想出色地发挥主导作用,除了要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之外,更重要的是要掌握学科知识和工作能力。教师的个人学术水平对学生的影响深远。指导教师要对自己所给出的毕业设计题目非常熟悉,要尽量搜集与题目相关的新动向、新技术等等,这样才能有正确合理的设计方案,才能给学生进行必要的释疑和引导。

四、结论

当前本科毕业设计“走过场”、“搞形式”所导致的水平下降是不争的事实。毕业设计过程中的主要矛盾之一是师资与学生数量之间的不匹配问题,同时毕业设计也受到了当前社会价值的影响。但是,毕业设计对于学生的现实意义是很强的,学校和教师不能因为当前所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就要打退堂鼓,当然学校和教师也不能停留在讨论毕业设计该不该存在的问题上,而是应该把精力花在解决所存在的问题上。

参考文献:

[1]纪小刚.机械工程专业毕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2):59-61.

[2]黄世钊,梁乃章,袁荣华,等.提高毕业设计质量和实践与探索[J].广西高教研究,2002,(3):81-82.

[3]梁军.毕业设计的实践与探索[J].三江学院学报,2006,(3):67-72.

[4]宋爱军.大学生毕业设计与就业互融性的探讨[J].技术监督教育学刊,2006,(2):65-67.

关于搞好本科毕业设计的思考 篇4

1 现有问题

1.1 学生投入精力不足、重视程度不够

目前, 多数高校的毕业设计都安排在第八学期, 而这一学期又是毕业生求职的高峰期, 学生择业时间提前, 使正常的教学秩序受到干扰, 学生在毕业设计中投入时间和精力不足, 使毕业设计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和影响。部分学生对毕业设计目的和意义认识不够。

1.2 教学资源匮乏

随着高校扩招, 教学资源不能与招生规模配套增加, 使本来就不充裕的教学资源变得更为紧张, 学生数目的增加导致实验场地、设备严重短缺;实验经费不足;教师指导的人数增加, 因而在指导学生的过程中, 难免就不能及时地发现、解答学生的问题。教师疲于应付学生试验中的试剂不足、仪器维修困难等各种“琐碎”问题, 对于每位毕业生指导的细致与深入程度大大减弱[5]。

1.3 管理工作的问题

1.3.1 管理制度执行不到位。许多高校都制定了毕业设计管理制度, 然而其中的部分制度在执行时却难以落实, 尤其的是开题阶段和中期阶段。在这两个阶段, 许多学生因外出找工作而错过了煅炼的机会[4]。

1.3.2 对指导教师没有具体要求, 缺乏业务培训, 导致部分教师指导水平较低, 不能准确把握毕业设计的广度和深度。

1.3.3 对毕业设计质量没有提出全面要求和合理的成绩评定办法, 对部分明显不符合要求的毕业设计, 采取宽容迁就态度, 造成学生对毕业设计不重视。

2 可采取的方法

2.1 成立指导教师团队

随着高校扩招, 出现了一名教师指导数十名学生的现象, 另外教师忙于参加各种学术会议和活动, 指导精力投入不足。另一方面, 多数年轻教师由于缺乏足够的科研项目、科研能力和工程实践锻炼, 单独指导的能力还有待于提高。指导团队可以通过团队负责人对其他教师的指导和培训, 充分发挥优秀指导教师的帮带作用, 互相取长补短, 可较快地提高青年教师指导水平, 解决指导教师相对匮乏的问题[5]。

2.2 毕业论文时间前移, 推行导师制

为了更好地解决就业和研究生复试与毕业论文在时间上的冲突, 可将毕业设计时间向第七学期前移, 建立导师制, 使学生尽早地参与教师的科研活动, 在第七学期开学初让负责毕业设计的指导教师列出毕业设计课题, 经过审核讨论后公布, 使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对论文选题进行独立思考和初步规划, 指导教师也有足够的时间对所学生进行指导, 同时严格控制每位指导教师的学生数量。由于较早地给学生安排指导教师, 指导教师在平时有意识地向学生介绍其所选课题的科研新动向和生产实际中出现的新问题, 使学生认识和熟悉研究课题, 为毕业论文的研究做好文献资料准备[5,6]。

2.3 优化选题

选题的基本原则如下:

2.3.1 从兴趣切入。兴趣是创新的动力源泉, 在分配课题时, 让学生自己选择课题或根据其的兴趣分配课题, 并可根据学生兴趣作一定的修改, 给学生提供一个施展才能的空间。

2.3.2 遵循因材施教原则。将毕业设计课题分为研究型、设计型。已保送或考取研究生的学生, 可结合导师的课题从事研究工作, 完成研究型毕业设计, 培养和挖掘学生从事科学研究的潜能, 同时可尽早的完成本科与硕士生教育的过渡。已与用人单位达成就业协议或正在联系接收单位的学生, 可结合就业实习, 在用人单位或校外其他单位进行毕业设计, 这类学生完成的多为设计型。同时鼓励优秀学生, 自己拟定毕业设计课题, 指导教师对课题进行审核。给学生从选题到设计方法和内容的选取、从问题的分析到问题的解决和验证给以较大的自由度, 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2.3.3 课题与教师的科研课题相结合, 选题依据在研项目, 分出子课题, 根据课题的工作量, 确定由一个或几个学生共同完成, 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2.3.4 题目尽可能反映当代科技发展水平, 让学生了解、把握国内外在该研究领域的最新发展动态, 摒弃落伍于时代的设计题目。

2.4 加大管理力度、建立奖罚机制

2.4.1 制定可行制度:如学生考勤制度、论文成果审查制度、工作进度报告制度、成绩评定制度等。为学生的提高毕业设计质量提供重要保证。

2.4.2 引入定期与不定期检查:监察小组的检查分定期与不定期两种形式, 定期检查集中安排在毕业设计中期和结束以后, 重点对优秀论文进行检查;不定期检查采用随机抽查的方式。及时发现问题, 反馈意见。

2.4.3 引入量化管理:对于毕业设计是否完成任务、完成的质量、完成时间进度分别给予量化打分。

2.4.4 实施优秀毕业论文表彰制度, 增强指导教师的责任意识。把指导毕业论文的能力和质量作为评价教师的重要指标之一, 并对毕业设计中的重点课题、优秀毕业课题给予资金支持, 充分调动指导教师的积极性。鼓励本科生发表论文, 并对发表论文的版面费予以经费支持。对在毕业论文工作中成绩突出的指导教师予以表彰, 优秀毕业论文指导教师作为教学评优的首推对象, 充分发挥评比表彰的示范作用[6]。

2.5 建立“学生为主, 教师为辅”的指导模式

要真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毕业设计环节就必须改革教师的指导方法。建立“学生为主, 教师为辅”的指导模式就是从选题, 到方案设计, 到调查研究, 到论文撰写, 一切以学生自主探索为主, 教师只在重点环节给予指导, 让学生感受从未有的压力、责任与动力, 通过自我实践完成毕业论文, 学生积极调查研究, 参阅相关文献、资料, 综合各种知识、数据、信息与实习单位、同学、老师团结协作, 每一个环节都充满了主动性, 使综合素质得到锻炼, 真正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7]。

3 结论

总而言之, 经济形态的变革已成为不争的事实, 它引发的各行各业大变革是必然发生的。毕业设计是高校本科教育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教学环节, 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一个重要环节。自觉地构筑21世纪教育模式, 不仅关系到国家的未来, 也关系到每位教育工作者的未来。当前的本科毕业设计工作的实施受到了扩招、就业、考研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进而影响学生的教育质量, 指导教师和学生都要从思想上充分重视, 合理安排时间, 抓好各个教学环节, 对毕业论文选题、开题、写作、答辩这些环节进行全过程严格监控。只有让学校、教师、学生都意识重要性, 加以重视, 才能切切实实地提高毕业设计的质量。

摘要:分析了目前毕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

关键词:毕业设计,教学质量,问题,措施

参考文献

[1]李文斌, 董长双, 轧刚.机械工程类本科生毕业设计 (论文) 教学探讨[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3) .

[2]蔡立彬, 崔英德.地方院校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探索[J].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9) .

[3]朴美花, 林芳.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中培养创新性的实践[J].边疆经济与文化, 2009, (12) .

[4]张超, 刘雷.本科毕业设计 (论文) 质量下降原因浅析[J].科技信息, 2009, (30) .

[5]段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阶段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高教前沿, 2009, (8) .

[6]李九生, 管爱娟.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下滑的原因及对策[J].中国电力教育, 2009, (1) .

2018本科毕业设计题目 篇5

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Hankou Road 22 Nanjing 210093 Telephone:+86(25)83593020 Fax:+86(25)83595673 E-mail:arch@nju.edu.cn

2018本科毕业设计

设计题目:江苏特色田园乡村规划与建筑设计

任课教师:周凌 2018/01/03 人数:4人 题目简述:

乡村不仅是传统的农业生产地和农民聚集地,还兼具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多重价值和功能。经过多年不懈努力,江苏乡村建设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但从总体上看,乡村仍然是高水平全面小康的突出短板,特别是在新型城镇化快速发展进程中,乡村面临着资源外流、活力不足、公共服务短缺、人口老化和空心化、乡土特色受到冲击破坏等问题和挑战,迫切需要重塑城乡关系,遵循发展规律,坚持走符合乡村实际的路子,努力建设立足乡土社会、富有地域特色、承载田园乡愁、体现现代文明的特色田园乡村,加快实现乡村的发展与复兴,推动农业现代化与城乡发展一体化互促共进。特色田园乡村建设作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全国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新路径,作为传承乡村文化、留住乡愁记忆的新载体,具有重要意义。

本次毕业设计将选择南京江宁徐家院、南京汤山、淮安金湖等特色田园乡村项目,进行实际参与,完成带有研究性和前瞻性的人居环境规划设计方案。项目涉及:

1、乡村展览馆

2、乡村养老设施

3、民宿酒店

4、村民活动中心

5、乡村创客中心

工作方式:

前两个月将四位同学分别编排到2-4个项目组,参与到南京江宁徐家院、南京汤山、淮安金湖等特色田园乡村规划设计中。同时,通过实地调研,掌握宁镇地区民居建筑结构构造知识与制图技巧;通过组织案例研究,学习规划设计方法;通过全国实地考察,了解乡村建设和传统聚落的设计方法;通过讨论梳理思路,最终完成毕业设计。

重点问题:

1、村落自然与人文环境Context and Culture

2、保护规划 Master Planning for Preserving

3、改造策划Program and Function

4、民居类型 Typology of Traditional Building

5、技术与建造Technique and Construction

作业要求:

1、策划与经济分析方案;

2、规划设计方案;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篇6

关键词:产学研结合;本科生;毕业设计

哈尔滨工程大学是一所以“三海一核”(海军装备、海洋开发、船舶工业、核科学与核技术)为办学特色的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其前身是1953年建立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简称为“哈军工”。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由“哈军工”建院初期建立的舰艇设计与制造专业发展而来,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专业,是教育部认定的第一类国防重点建设特色专业,是我国高校首家通过英国皇家造船师协会(RINA)评估和认证的本科专业。从该专业建立到现在,共有毕业生5500余人,为我国海军建设、海洋开发和船舶工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被誉为“中国造船工程师的摇篮”。近年来在高等学校教学改革、构建国家创新体系的大背景下,我校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不断探索提高本科教学质量的新举措,将产学研结合的办学思路引入到本科毕业设计中,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效果。

一、本科毕业设计在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知识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我校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广、自主学习与创新能力强、能胜任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研究、制造、检验的高级科学技术、工程及管理人才。”在这一目标的指引下,多年来形成了“以两大力学(流体力学、结构力学)为基础、以船舶与海洋工程技术为核心、以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为导向”的专业知识体系。其主要表现为人才培养过程的“三大模块”:即“基础教育模块”、“专业教育模块”和“个性发展模块”。“基础教育模块”包括自然科学与技术基础、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和基础实践环节:自然科学与技术基础主要强化学生的数学、物理、计算机、工程制图等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人文社会科学基础重在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基础实践环节旨在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专业教育模块”包括专业基础课程、专业主干课程和专业实践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主要包括《理论力学》、《材料力学》、《船舶与海洋工程流体力学》、《船舶与海洋工程结构力学》等;专业主干课程主要包括《船舶与海洋结构物静力学》、《船舶与海洋结构物构造》等;专业实践环节主要包括专业实习、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个性发展模块”是在前两个模块的基础上,为不同发展方向的学生提供选修课程,分为A、B、C三类。A类针对继续深造的学生选修,如《水下生产系统及作业技术》等;B类针对毕业后在船舶相关企业工作的学生选修,如《浮式平台的运输与安装技术》等;C类针对从事国防工程建设的学生选修,如《潜艇潜器操纵与控制》等。毕业设计是大学在校四年学习的收官之战,是对四年学习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总体应用和检验,是学生完成本科学习迈向新的求学高度或走向工作岗位的过渡阶段。必须深刻认识毕业设计在人才培养中的这种价值和意义,高质量地做好本科毕业设计工作。

二、船舶行业大发展,为本科毕业设计产学研结合搭建了平台

据统计,从2001年到2006年间,我国造船產量以年均30%以上的速度增长,2006年船舶完工量达到创记录的1452万载重吨,占世界市场份额的23%。据国家工业与信息产业化部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全国造船完工量、新承接船舶订单量、手持船舶订单量三大指标均超越韩国,成为第一。“我国船舶工业进入了快速发展轨道。产业规模不断扩大,造船产量快速增长,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已连续多年居世界前列。综合实力稳步提升,已经具备散货船、油船、集装箱船自主开发能力,在高技术、高附加值船舶、海洋工程装备领域也实现了突破,大型船舶企业造船周期和质量管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我国已经成为世界造船大国。”[1]船舶行业大发展的新形势,给我校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的师生带来两个新问题:一是教师的科研任务十分繁重,很多教师都承担着国家经济和国防建设重大科研课题以及全国各大船厂和研究所的横向研究项目。据统计,2010年我校该专业科研到款额达到6000多万元,近十年内平均每年以10%的数量增长;二是在全国大学生普遍存在就业难的情况下,企业对该专业毕业生的需求依然旺盛,学生就业率连续多年达到100%。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教师丰富的科研资源和社会对毕业生的强烈需求,为这一专业本科毕业设计产学研的结合提供了可能。经过多年的摸索,我们按照毕业去向,将毕业学生分为以下三类:第一类是已经保送研究生或考研的学生,这类学生由具有“硕导”资格的教师进行指导;第二类是已经签订就业协议,即将走向工作岗位的学生,这类学生由具有较多科研任务的教师和我校具有独立从事船舶设计资质的“水运规划设计院”的工程技术人员进行指导;第三类是已经签订就业协议,但应用人单位要求到所属单位做毕业设计,这类学生由该专业教师和用人单位工程技术人员共同进行指导。以近三年本科毕业生为例,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共有毕业生922人,其中第一类601人,占65.18%;第二类305人,占33.08%;第三类16人,占1.74%。全部实现了毕业设计产学研的结合。

三、科研项目支撑,为本科毕业设计产学研结合提供了条件

对于第一类学生,我们称之为“专题组”。“专题组”学生毕业设计课题往往侧重于指导教师实际承担的科研课题的理论研究内容,为学生研究生阶段确定研究方向和科研热身提供了机会。详见表1:

对于第二类学生,我们称之为“大组”。所谓“大组”,是因为这类学生通常由几人或十几人为一组,且由几名教师共同组成一个团队对其进行毕业设计的指导。“大组”毕业设计往往是完成一整条船的设计,它需要把设计过程中涉及到的基础理论、工程计算、形成样图等多个设计环节进行分解。它不仅有利于各个设计环节的相互衔接与配合,更重要的是使这部分学生得到了较全面的训练,因此,从1953年一直沿用至今。详见表2(见上页)。

对于第三类学生,我们称之为“校外组”,指用人单位要求学生到单位所在地进行毕业设计。该类学生由校内、外指导教师联合指导,具体操作过程为:双方导师沟通确定题目,校内指导教师负责制订计划,校外指导教师负责监督过程管理,学生最终回到学校进行答辩。详见表3:

表3 2011年“校外组”的部分合作单位

四、严格管理是本科毕业设计产学研结合的质量保证

毕业设计产学研结合对教学管理提出了新要求。针对上述三类学生毕业设计题目具有实用性、过程具有分散性、成果具有社会性的特点,我们通过采取以下三种措施较好地保证了毕业设计质量:一是研发了毕业设计计算机网络管理系统。该系统设计了“开题管理”、“中期管理”、“答辩管理”等多个窗口,通过这些窗口,指导教师和学生不论身处何地均可及时沟通,有效解决了指导教师出差或学生在校外进行毕业设计的沟通不畅问题。二是将对毕业设计的定期检查与不定期抽查相结合。在使用网上监管的同时,还建立了对学生毕业设计进行前、中、后期检查制度:即在毕业设计14周内,分三个阶段定期逐一进行检查;为保证论文检查的即时性,还辅之以不定期的抽查,被抽查到的学生于当天在指定地点进行汇报,并有专业教师进行现场提问。三是对在接收单位进行毕业设计的学生,领导和专业教师进行实地检查指导。除规定毕业设计内容由校内外指导教师协商确定、对方指导教师要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学生必须在规定时间内返校进行论文答辩外,学院领导和专业指导教师对每一个校外毕业设计合作单位进行走访,实地考察、了解学生进行毕业设计的工作环境、工作条件,确保毕业论文的质量。

五、加强学生综合能力培养是本科毕业设计产学研结合的目标追求

回顾我校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学生近几年的毕业设计,论文质量逐年提升。究其原因:一是产学研结合毕业设计,对于即将攻读研究生的学生而言,可以使他们更早、更好地融入到今后学习、研究团队中去;二是所有学生的毕业设计都来自于指导教师的科研项目,这种“真刀真枪”的毕业设计,不仅使得指导教师来不得半点马虎,也使学生自然而然地产生了一种社会责任感,使他们感到个人的价值得到了体现;三是在这种具有实际意义的毕业设计过程中,学生加强了对企业的了解,企业也进一步了解了学生,使“双向选择”有了共同的基础,学生就业率大大提高。毕业设计产学研结合所带来的成果是多面的,但最为突出的是使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毕业生的综合能力出现了“三个增强”:一是增强了毕业生的科学研究能力。毕业设计内容來自于教师的科研课题,这对培养毕业生的科学研究能力不能不说是一种捷径;二是增强了毕业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在毕业设计过程中,围绕着具有实际意义的毕业设计内容,他们不仅要认真查阅资料、审慎计算数据、科学酝酿结构,还要向长年工作在一线的工程技术人员求教、听取来自课题相关单位的意见和要求,这在一定程度上大大改变了以往毕业设计从书本到书本、从教室到教室的传统模式;三是增强了毕业生的团队精神、协同合作意识。

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2010届毕业生明某某,2009年被确定保送硕士研究生,其本科毕业设计被安排到“专题组”,设计题目为《基于XX方法的舰船近场水下爆炸载荷研究》,论文内容来自其指导教师承担的科研课题,本科毕业前夕,他将毕业论文的部分内容整理成一篇文章《舰船水下接触爆炸数值研究》,发表在《计算物理》期刊上,他的毕业论文被评为我校2010届本科优秀毕业论文;同是这一专业的2006届毕业生陈某某,其本科毕业设计时被安排到“大组”。该生毕业设计的内容是其指导教师承担的部分内容,这对该生科研能力提高的帮助是不言而喻的。该生进入硕士研究生阶段学习后,科研能力的不俗表现很快得以显现,多次跟随指导教师出海试验,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好评,2007年9月被推荐直接攻读博士学位;2005届毕业生梁某,毕业设计时是在“校外组”,“双向选择”到了沪东船厂工作,由于专业技术扎实、合作意识强、综合素质好,四年间两次被提拔,现任该厂某技术部门主管。这些由于产学研结合本科毕业设计所带来的成功事例,在我校的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毕业生中不胜枚举,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校在人才培养中的这一成功作法,无论对毕业生本人,还是对我国经济建设事业的发展,都会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力。

参考文献:

[1]中国政府网.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EB/OL].(2009-06-09)2011-02-19]http://www.gov.cn/zwg

k/2009-06/09/content_1335839.htm

[2]黄芳.产学研相结合提高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质量[J].科技创新导报.2010,(14).

[3]郭培军.中国船舶产业现状分析及发展思索[J].中国远洋航务,2008,(1).

[4]谢黎霞.丁德刚.提高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质量之我见[J].中国科技信息,2010,(12).

[5]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2010年全国船舶工业经济运行情[EB/OL].(2011-01-26)2011-02-19]http://www.cansi.org.cn/

cansi_jjyx/171045.htm.

加强本科毕业设计指导的思考 篇7

但是, 本科毕业设计的现状依然不容乐观, 存在一些问题。首先是学生对毕业设计的目的、意义和作用认识不足, 对毕业设计重视不够, 存在消极应付的情况;其次是受就业压力和毕业去向等因素的影响, 学生时间和精力受到占用, 进行毕业设计的时间得不到保证;第三是指导老师所带学生较多, 教育资源分散, 学生兴趣不高, 不能充分得到训练[3]。如果这些问题不能得到有效解决, 将导致学生不能得到良好的训练, 培养质量不过关, 他们进入社会工作时将直接面临实践的挑战, 准备不够充分的结果将直接影响他们的发展, 最终也将影响到国家进步。因此, 认真研究本科教育过程中存在的不足, 加强和改善本科毕业设计指导, 是每一位从事本科教育工作人员的职责。

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 重视本科毕业设计

国家的学位条例要求本科毕业生必须系统掌握本专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 完成本科教学计划, 成绩合格, 同时要求具有从事科学研究或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初步能力。因此, 掌握知识和具备专业能力对一个合格的本科毕业学生来讲, 缺一不可。课程学习仿佛就是学生在教师带领下穿梭于山谷小道的过程, 他们对课程意义和作用的理解主要停留在纸面上, 只是掌握知识, 是否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还需要通过毕业设计进行综合训练。因此, 毕业设计与课程学习处于并列重要的位置。这一点, 指导老师在学生进入毕业设计开始阶段就要帮助他们认识到这一点。

不仅如此, 还要帮助他们认识到, 大学本科教育是培养学生逐渐养成有理论指导的实践行为方式的一个过程, 它的意义在于经过大学培养的学生能够在未来的工作实践中获得更大的“加速度”, 当他们面临一个未知新领域时, 依然能够利用本科教育形成的能力去解决问题, 因此, 本科教育是一个帮助形成能力的过程, 毕业设计作为训练学生创新能力重要环节, 更不容忽视。

针对学生的思想状况, 指导老师还可以帮助他们问题, 来使学生进一步重视毕业设计。比如, 他们在即将进入社会工作时都会存在着自信心不足的情况, 指导老师就可以帮助他们分析原因。他们通过课程学习后, 只是掌握了专门知识, 对自身的能力还是不甚了解的, 就业压力有很大部分来自于自信的缺乏, 他们就试图多花些时间去准备工作应聘等事宜, 忽视了本科毕业设计, 结果反而丧失了训练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机会。这样, 通过帮助学生查找问题的源头, 就能帮助学生在思想认识上重视毕业设计, 对于后期毕业设计开展能够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加强毕业设计组织管理, 保障设计顺利开展

本科教育规模扩大某种程度上使平均到每个学生上的教育资源减少, 因此, 本科毕业设计过程中更应加强组织管理, 保障毕业设计所需资源有效到位, 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率。

在教学计划的指导下, 首先应该限制指导老师指导毕业设计的最大数量, 这样有助于老师有充足的时间指导学生。在设计命题上, 注意从科研实践中分解出一部分题目, 限定纯粹的软件模拟和计算的题目数量, 鼓励硬件和软件综合的题目, 学校应及时合理安排教学实验室和科研实验室开放时间, 并且为每个毕业设计提供一定的经费支持, 改善毕业设计的条件, 同时鼓励指导老师在科研费用中支出部分来支持毕业设计。在选题环节上, 要求指导老师与学生实现相互选择, 这样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兴趣。参与毕业设计的学生可通过团队的形式来共同完成较复杂课题, 老师指导学生进行分解课题、设计方案、定义模块、协调实验等科研活动, 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科研协作作风。另外, 也可以考虑配比相应的研究生来辅助指导, 研究生与本科生之间年龄相仿, 在一起进行实验活动时容易沟通, 研究生能帮助指导老师及时了解毕业设计进展, 这也是一种有效补充。

注重毕业设计过程控制, 强化设计的实践性

为保证毕业设计的质量, 毕业设计过程要设计规范。必须注重毕业设计的过程控制[3,4]。

本科毕业设计过程可以借鉴研究生的论文质量控制的过程。首先在命题上, 要求指导老师提交规范的设计任务书, 其中必须明确设计任务的指标, 该设计任务是否发布还需经过条件审查;在设计过程中, 可以考虑开展开题报告的工作, 这样学生有助于明确基本思路, 了解基本研究方法, 减少畏难的情绪, 重视毕业设计工作, 如果学生在该环节没有顺利通过, 指导老师要加强投入帮助学生尽早通过开题;不仅如此, 设计过程中还要设计指导登记表, 该表由学生和老师共同填写, 它可以规范老师指导行为, 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时间投入, 控制毕业设计的进程;毕业论文完成后, 可以采用交叉评审和盲审的方法, 对不合格的论文实施修改后答辩的手段;在答辩评定成绩的过程中, 要严格控制优秀率和通过率, 对不符合要求的, 要坚决按照不及格处理。只有通过上述环节的严格控制, 本科毕业设计的水平质量才能得到有效提升, 学生也能从中获益。

另外, 为了提升学生综合能力, 毕业设计也需要重视强化实践性。首先, 在毕业设计过程中, 重视培养资料检索和文献阅读能力是突出实践性的一个表现, 当今已进入信息时代, 搜索学习他人长处是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基础, 通过毕业设计培养训练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是实践能力体现;其次, 重视选择高科技科研实践课题作为毕业设计背景, 让学生随同指导老师一起在科研实践一线活动中摸爬滚打, 锻炼他们的实战能力;第三, 重视设计过程中及时总结报告, 要求形式规范, 数据真实, 这样有助于锻炼培养他们严谨科学态度;第四, 毕业设计的考核可以考虑实物演示, 考评要偏向实践性, 这样有助于学生认真实践, 通过制作获得一种成就感。

结语

本科毕业设计是本科教学计划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它对培养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重视和加强本科毕业设计不仅可以保证学生的培养质量, 通过本科毕业设计, 学生的能力得到充分的培养, 而且指导老师在教育理论、课题研究上都有进一步的收获。

摘要:毕业论文是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计划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根据目前本科毕业设计的现状, 提出了提高学生思想认识、加强毕业设计组织管理、注重毕业设计过程控制和强化实践性等几点思考。

关键词:本科毕业设计,高等教育,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陈华.本科毕业设计的实践与思考[J].广西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06, 6 (31) :64-66.

[2]田宝香, 李益民.毕业设计:教学计划实施中不可弱化的环节[J].扬州大学学报 (高教研究版) .2006, 10 (16) :88-90.

[3]钱旭, 吴淼, 武晓华.研究型本科毕业设计指导模式的改革与实践[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6, 29 (1) :47-48.

提高本科毕业设计质量办法实践 篇8

关键词:毕业设计,质量,实践

毕业设计是本科学习阶段的最后一个环节, 是将学习、实践、探索和创新相结合的综合性教学工作, 是对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核, 也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解决实际工程问题能力的一个平台[1]。毕业设计的好坏不仅对学生毕业成绩和能否取得学位有影响, 而且对学生的成长、今后的工作、对人才的培养起着重要作用, 同时也是衡量教学质量的重要内容[2,3]。因此, 我院领导及教师对历年的毕业设计工作做了全面的总结和分析, 找出问题, 寻找对策, 推进毕业设计工作的改革, 提高本科毕业设计的质量。

1 本科毕业设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学生方面

1.1.1 选题不用心

毕业设计正式开始进行是在在每年的4月份, 这一时间与学生寻找工作、研究生复试等事件冲突。因此, 有的同学为了节省毕业设计所需要的时间就选择相对容易的题目。还有一部分同学没有对毕业设计的题目做过认真的思考, 任凭指导教师安排。

1.1.2 设计过程不积极

伴随着电脑的普及, 学生做毕业设计的地点也随之改变。现在绝大多数学生查阅资料、论文整理及输出等过程都要通过电脑来完成。因此, 在毕业设计一开始, 学生们就开始租电脑或者买电脑以备设计时使用。但是, 不上课的大四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较差, 很多学生早晨不起床, 晚上不睡觉, 上网、玩游戏等。导致在设计过程开始阶段, 设计教室只有很少一部分学生做设计, 指导教师找不到学生。

对于设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学生不能积极地查阅资料主动解决, 而是对于存在的问题视而不见、采取回避的方法, 或者通过直接询问指导教师寻找答案。学生没有独立思考及与导师的交流过程, 没有体验毕业设计综合训练的真实过程。

1.1.3 论文整理不认真

毕业设计的成果最后都要整理成论文。现在大多数学生的毕业论文错别字较多、语言不通顺、英文摘要翻译不合格、甚至有抄袭现象。

1.2 指导教师方面

1.2.1 指导教师水平参差不齐

我校建环专业成立比较晚, 很多指导教师也都是刚刚毕业的学生, 缺乏指导毕业设计应有的环境条件, 指导水平不高。另外, 一些年轻教师缺乏科研与工程实践、社会实践背景, 很多题目都是假题真做, 与工程实际环境相差甚远, 学生及指导教师都是“纸上谈兵”, 做出的结果不符工程实际, 学生收效甚微。

1.2.2 选题不科学

不同的毕业设计题目之间难易差别较大, 题目过大或过小, 起不到培养学生基本技能和综合能力的作用;:部分选题缺乏综合性、新颖性, 深广度不够;有的选题对学生显得难度较高, 工作量过大;有些选题虽然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但学生由于怕难或因就业等原因而不愿选;有些毕业设计与专业培养目标有差距, 如老师为了改革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 常针对所讲授的课程选择一些CAI课件制作的题目, 这样对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起到的作用并不大。

1.2.3 指导教师存在工作责任心不强的现象。

部分教师责任心不强。选题、指导、评审不负责任、不认真, 学生是否按照要求去做不予理会, 学生的论文拿来一遍就成, 没有中间的反复修改, 质量把关不严, 从而使毕业设计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2 解决方法

近年来, 我们针对毕业设计过程中出现的上述问题进行了一些剖析与研究, 采取了一定的改革措施, 制定了相应的管理机制贯穿于整个毕业设计的全过程, 对提高毕业设计质量发挥了重要作用。

2.1 帮带年轻教师制度

由于我们自己专业的一部分教师比较年轻, 缺少执教经验, 在指导毕业设计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难度。为了解决这一问题, 经教研室讨论决定实施帮带年轻教师制度, 选拔有教学经验、学术水平高、责任心强的教师来帮带年轻教师。每名被选中的教师最多帮带2名年轻教师。在帮带过程中, 年轻教师可以跟随老教师毕业设计指导过程, 学习老教师的指导经验, 深化自己的理论知识。同时, 年轻教师有什么疑难可以随时向老教师请教。通过4年的帮带年轻教师制度的执行, 我们专业的毕业设计水平得到了提升, 年轻教师也得到了锻炼。

2.2 根据需要提前进入毕业设计, 增加毕业设计的有效时间

为了增加毕业生投入到毕业设计的有效时间, 毕业设计题目和相应的指导教师信息在毕业设计开始前一个学期就提供给学生。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提前跟指导教师联系, 提前进入到毕业设计过程中来, 从而增加学生毕业设计的有效时间。

2.3 科学优化选题设计

指导教师上报毕业设计题目后, 本专业都要组织全体教师对所有毕业设计题目进行讨论。讨论题目是否与专业培养目标相符, 难度是否恰当, 工作量是否合适等。经过筛选后, 合格的毕业设计题目得到保留, 不合格的题目一部分经过修改后再讨论, 一部分直接否决掉。最后再由学生从这些合格的题目当中选择自己要做的毕业设计。

2.4 邀请校外企业技术人员指导毕业设计

为了更好地培养面向工程第一线应用型高等工程技术人才, 满足社会对世纪人才的要求, 我专业积极邀请校外企业技术人员为学生指导毕业设计。通过企业技术人员的指导, 学生可以将学校学到的理论知识与现场单位的科研、生产、管理、服务等实践相结合。为学生毕业后更好更快的适应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2.5 明确指导教师的责任和要求

我们要求指导教师应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 对学生认真负责、严格要求, 指导教师要按时检查学生的毕业设计进展情况, 对实际完成情况做好记录。对经常不出勤、工作不认真的学生及时给予纠正, 并上报学生所在学院。

为保证指导教师对学生的指导时间, 我们要求指导教师应定期安排时间与学生见面, 进行指导。每周不能少于2次, 每次不少于2学时。

2.6 加强对毕业设计的督导与检查

检查工作主要由各院系的教学督导组负责。检查工作包括毕业设计进展情况, 重点检查教师的指导、学生进行毕业设计的进度、质量、出勤、纪律等情况。在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解决。检查分前期、中期和后期几个阶段, 其中前期侧重于选题、任务书和开题报告等内容, 中期检查, 侧重于具体的毕业设计内容, 后期侧重于答辩前的资格审查和答辩后评分情况。通过检查, 对毕业设计不努力、表现消极的学生及时进行批评警告, 对于优秀学生给予鼓励并可以进行适当调整, 充分发挥其积极性和潜能。对于指导工作不负责的教师要及时给予纠正, 对违反规定的教师要按照学校规定给予批评

3 结论

毕业设计是高等院校教学过程中一项重要的常规性教学工作, 也是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通过近年来对毕业设计工作中所做的一些探索, 通过科学、规范、系统的组织管理, 经过学校、院 (系) 、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努力, 使得学生的综合素质有所提高, 也使毕业设计质量有所提高总之, 毕业设计是一项复杂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加强毕业设计的质量监控, 可以有效地保证毕业设计的质量, 提高毕业设计的水平, 从而使得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应用能力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王薇, 徐志胜.毕业设计质量现状的思考与对策[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 2006 (7) :2, 69-70.

[2]毛小庆.对本科毕业设计工作的若干思考[J].高等理科教育, 2006 (1) :125-128.

提高本科毕业设计质量及对策研究 篇9

本科毕业设计 (论文) 是高等学校的重要教学环节。既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又是多方位评价学生的一个重要手段。近几年来,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教学资源紧张,师资、设备和实验室空间不足,师生比例逐步加大,在某种程度上严重影响到毕业设计 (论文) 的质量。如何加强本科毕业设计 (论文) 的管理工作,使本科生的毕业设计 (论文) 工作真正成为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环节,成为高校教学管理部门急需探讨和解决的问题。为此,要努力构建学院毕业论文管理和质量监控体系,在管理中加入更多实质性的内容。

1 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存在的问题

毕业设计 (论文) 是实现本科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 这一环节也是对学院办学水平、教师素质和学生创新能力的一次综合考评[1]。特别对于我们经管文科类的毕业生是一次相对完整的社会科学研究的基本训练。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造成本科毕业设计 (论文) 的质量在整体滑坡,此实践环节逐渐成为学校实践教学环节中的“鸡肋”。

1.1 从学校角度看:

应试教育是中国现形教育的一个突出表现,所以“考前突击”已成为学生的一种学习习惯,其中毕业设计 (论文) 也不除外。应试教育下成长起来的大学生缺少创新能力,为了获取毕业设计 (论文) 的学分,能顺利毕业,已将毕业设计 (论文) 当成一种负担而疲于敷衍了事。

1.2 从社会大环境方面看:

毕业设计 (论文) 是鉴于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之上。在很多大学里,社会实践是薄弱环节,原因具体可分析为: (1) 时间安排不合理。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 (论文) 都安排在第八学期,且五周实习完毕既是毕业设计(论文)的开题报告,学生并没有喘息的时间去整理自己的实践报告与心得。 (2) 学校里有些专业没有自己的实习基地。 (3) 来自就业与考验的压力。

1.3 从教师角度来看:

指导教师精力投入不足,指导水平有待提高师资队伍配备不足和结构相对年轻是高校扩招后高校普遍存在的问题,为保证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开展,缺乏经验的教师不得不承担起毕业设计(论文)指导工作,同时基于高校扩招、毕业生规模增大的压力,每位教师带学生数严重超标,导致指导教师精力投入不足。这些因素都直接影响了毕业设计(论文)质量。

1.4 从学生角度来看:

学生对毕业设计(论文)重视不够,未能全身心投入目前,就业难致使毕业生对毕业论文的写作不能全身心投入[2],找工作或考研牵涉了学生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除此之外,有的学生对毕业设计(论文)重视不够、积极性不高,认为工作只要找到了,毕业设计(论文)意义不大。更甚者失去诚信剽窃他人写作,导致毕业设计(论文)质量下降。

2 本科毕业设计质量的对策

为了保证高校教学质量,针对当前高校青年教师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笔者自身在教学中的感受和体会,提出以下对策:

2.1 完善教学管理规范, 深化毕业设计 (论文) 教学改革

抓好基本环节,切实加强论文指导。对初次带毕业设计(论文)青年指导教师进行培训。强化选题:组织有经验的老师进行命题,与学术方向相适宜,与学生本科四年学习专业紧密相关。对现有的命题进行筛选,剔除不符合培养目标以及不符合实际的题目。严格要求毕业设计(论文)评审与答辩质量。

2.2 对毕业设计(论文)的形式改革与考核宜灵活务实

为了扭转大学生毕业设计(论文)质量下降的趋势,很多人提出了解决方法。而我认为,从毕业论文制度上入手,建立一种灵活的毕业生考核机制,不失为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法。

2.3 高度重视毕业设计 (论文) 工作

高校要把毕业设计(论文)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要提高相关管理部门、指导教师和学生对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重视度,使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科学化、制度化。

2.4 加强指导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水平

为确保毕业设计(论文)质量,要严格对指导教师的资格进行审查,学校可通过聘请校外相关专业的专家等途径来改善指导教师不足的现状[3]。指导教师所带毕业设计(论文)数量严格控制,可通过采取传帮带的方式,吸收硕士生参与毕业设计(论文)的辅导,加强对他们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提高整个指导教师队伍的水平。同时,学校要对指导教师进行严格要求,建立监督机制,保证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质量。

3 结语

总之,毕业设计(论文)质量是本科教育成果和教学质量的体现,高校只有科学安排、精心组织、强化师生对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质量意识,有效监控、加强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各个环节的质量管理,才能保证毕业设计(论文)质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及高校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

摘要:本科生毕业设计 (论文) 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方案中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 是对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一次全面检验, 毕业设计 (论文) 水平直接反映了学校本科教学的质量和教学管理水平, 是学生综合素质的体现, 提高毕业设计 (论文) 质量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 系统分析本科生毕业设计 (论文) 工作质量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提出科学的解决对策是非常必要的。它对于实现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目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本科,毕业设计,教学,现状,对策

参考文献

[1]彭斌, 黄成林, 王亚玲.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质量调查分析[J].中国林业教育, 2009, 27 (1) :6-9.

[2]蹇兴东, 张斌.高校扩招与强化教书育人意识[J].中国农业教育, 2004 (2) :22-23.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篇10

关键词: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模式,创新

根据高等院校工科专业的学科性及专业培养目标,我院印刷工程专业旨在培养具有一定实践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能够在印刷及相关领域从事生产、产品开发、技术管理和革新等方面的工作,要求毕业生专业基础扎实、素质全面、适应性强。因此,需要在本科教学的全过程中,尤其是毕业设计(论文)的教学过程中注重各种能力,特别是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为此,我们在毕业设计(论文)的指导过程中,根据专业性质和培养目标,积极探索和拓展了不同的培养模式,并取得了一定成果。

一、组合模式

为了使每个学生都能在毕业设计中得到实在的锻炼,目前,毕业设计(论文)基本实行单人单题目制度,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过程中独立完成自己的工作。这种主要的模式虽然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在协作能力的培养上却有所不足。因此,其他院校尝试过相互协作的团队模式[1],即多个学生相互合作、完成一个较大的综合性题目的模式。但除了这种综合性很强的大题目外,还有不少设计内容需要分解为两个或多个题目完成的情况。因此,我们尝试了非独立题目完成的毕业设计模式,称之为组合模式。

组合模式的最主要特征就是个人的设计内容与他人的相互关联,具有下列特点和要求:

1.题目具有一定的综合性或合作性,能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创新能力和合作精神。相关联的题目之间内容各有不同和侧重,工作量和难易程度基本平衡。

2.题目来源多样化、自由化。指导教师可以根据专业内容或自己的科研课题命题,也可结合学生的想法和思路与学生商议共同命题。一方面保证了组合题目的关联合理性;另一方面,也能尊重学生的想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

3.要求教师对组合题目的学生进行小组指导,除了按照统一的毕业设计(论文)管理规范给予指导外,还要针对相关联和合作的内容,组织相关学生共同分析、探讨各个题目完成中遇到的问题,及相互衔接、配合的进度、效果等。既保证整体内容的有序开展和完成,也同时培养学生相互协作的团队精神。此外,对于不同教师指导的相近的组合题目组,教师间也进行合作,在设计方案、实施步骤,以及遇到的类似问题等方面展开组间的讨论和交流,使学生在更大的技术范畴内思考和解决问题。

组合模式的优点是:每个学生不仅在各自的研究内容中得到科学研究方式方法的培养和训练,且能从其他相关题目中得到系统的技术知识学习和认识,拓展了研究内容的技术空间。相互间的配合和协作,还可培养学生的团结精神,为今后从事科学研究打下一定的基础。

二、产学研结合模式

印刷工程技术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因此,教学和科研都要紧紧围绕生产实际来展开。印刷工程学院充分利用校外实习基地的实践场所,从教师与其生产一线的接触、交流,以及学生在其中实习所遇到的问题中,凝炼形成题目。此外,教师在其产学研合作的科研课题中,也将部分内容分解为本科生的毕业设计(论文)题目。这类来自于生产实际的具有较强实际意义、具有前瞻研究性题目的设立,是提高本科毕业生科学研究水平的重要途径[2,3,4]。

产学研结合模式的主要特征是题目层次丰富,题目内容有的放矢、充分结合实际、紧紧贴近行业技术。

印刷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企业生产中不断面临新技术、新设备的引进、消化和吸收,印刷工艺、质量控制、新印刷方式等均是企业十分关注的问题。因而,产学研结合的题目,有针对生产解决实际问题的,也有围绕新技术展开应用研究的。无论哪个层次的题目,都突出了明确的目的性和较强的针对性。如针对票据柔凹印刷的质量保证实际问题,设立了“柔凹印印刷条件的变化对印刷品质量影响的研究”课题。通过系统的实验、分析和研究,给出票据柔凹印质量保证中印刷条件的控制范围,以指导实际生产过程。又如,针对越来越多特殊效果印制的需求,开展了“特殊形状网点传递特性”的研究;针对在线印刷质量控制的需求,开展了“工业CCD摄像设备颜色特性化方法”的研究,等等。这类题目,充分反映了当前生产实际和技术发展的需要,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前瞻性。今年,这类题目有80多项,占46%,均来自生产需求和教师科研,且均为副教授以上职称的教师所指导,绝大部分获得优良成绩。

此外,有的题目还直接让学生在企业或公司中完成。通过在企业中反复地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并在企业技术人员和学校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能够紧密结合生产需要,完成一个实际问题的解决过程,增强了实践能力,培养了科学和踏实的工作作风。例如,“平版印刷工艺探讨与实践”课题就在印刷企业中完成,学生在企业实践的磨爬滚打中,得到了专业技术和实际工作的双重锻炼和收获。这种校企结合的方式也得到了其他院校的高度重视[5]。

可以看到,产学研结合的模式,充分利用校内外教育资源,形成了人才培养合力。一方面,由于题目贴近实际、贴近技术前沿,使学生加深了对专业的理解,进一步巩固了专业思想,领略了最新的专业技术,激发了学生进行毕业设计的活力和积极性;另一方面,又由于这类题目的指导教师均具有较深的专业根底、较强的实践和科研能力,更加突出和强化了对学生实践能力和科学思维素质的培养。实践表明,产学研结合模式对于增强本科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成效显著、不可或缺。

三、个性化培养模式

随着知识经济社会和知识时代的发展,高等教育改革日渐深入,个性化培养的呼声越来越高[6]。教育应当适应学生个性化学习风格,做到因材施教,使全体学生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达到充分的个性发展。具有综合性训练功能的毕业设计环节,是学生结合工程实际,将所学到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得到进一步巩固、延伸、拓展和系统化的过程,也是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团结协作精神等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培养和提高的过程。因此,毕业设计成为一个充分挖掘学生自我潜能、培养学生个性特征的好机会[7]。

个性化培养就是要针对学生的兴趣和爱好给予必要的支持和引导,对学生的特殊性给予鼓励和帮助,扬长避短,因势利导,因材施教,使学生的潜能和特长得以充分发挥。在毕业设计环节中,要以科学合理的实践性教学过程促进个性化培养。

1.毕业设计的题目和内容要结合实际,具有综合性,还要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既要使学生能通过设计过程,巩固和应用专业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得到分析能力、问题求解能力,以及综合、评价等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又要给予能力较突出学生一定的实施空间,使其得到更好的培养和锻炼。如“纸张性能与油墨的接受性关系研究”这一课题的设计就体现了这一宗旨。由于油墨的接受性与纸张的多方面性能相关,在题目中既规定了三个主要影响性能的研究,同时鼓励学生对其他非主要性能的影响程度也进行探讨。这样,既保证课题内容的一定深度和培养功能,又给予学生研究能力的施展空间。

2.重视学生个性化发展的要求,并兼顾学生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科学合理的选题和指导。毕业设计题目除了综合性、深度和广度要求外,还要结合学生个体的专长和兴趣爱好,进行合理的内容及指导方法的策划。例如,针对具有较强宏观意识,欲在印刷行业市场和管理方向发展的学生,针对其意愿设计了“新技术在印前管理中的应用”、“印刷企业零备件库存管理的研究”等题目。此外,还要针对学生的个体情况,科学地规划实施方案及指导方式。我们的作法是:首先了解学生完成该题目所需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可采用查阅其学习成绩、面对面交流,及考察其对课题相关问题的初步认识等方法,对该学生的基本能力有个初步判断,以此确定该生完成课题的具体实施步骤(不是大的实验框架,而是让这个学生完成实验过程的特定方法,以及指导的方式和程度)。在学生基本知识掌握不太扎实的情况下,教师设计的实施过程和指导需比较具体,并督促学生及时补充专业知识,理解和独立完成各个环节和过程。

除了上述两个方面外,也要在毕业设计的指导过程中注重培养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指导教师既要责任到位、严格要求,又要鼓励学生大胆实践、大胆探索,并营造一个支持有力、沟通顺畅、关系和谐的工作环境,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实践表明,个性化的培养模式进一步强化了毕业设计环节对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作用,符合现代高等教育的发展需求。

参考文献

[1]范涛峰,童明波.团队模式毕业设计(论文)的探索与思考[J].文教资料,2008,(4).

[2]赵文静,祁飞.以科研项目促进本科生毕业设计质量的提升[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

[3]邱玉娥,刘爱珍,张秀玲.“产学研结合”进行毕业论文(设计)的探索与实践[J].科技创新导报,2007,(36).

[4]刘静,谢卫红.产学结合模式培养工科类本科生的创新[J].中国冶金教育,2008,(2).

[5]高运明,薛正良,李光强.校企结合指导本科生毕业论文的教学模式[J].中国冶金教育,2008,(2).

[6]钟志贤.大学教育模式改革的十大走向[J].中国高教研究,2007,(1).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篇11

【关键词】采矿工程 毕业设计 质量提升 复合型人才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8-0136-02

毕业设计是学生对本科阶段所学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的有机整合,是踏上工作岗位前专业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锻炼机会,在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1]。近几年,随着采矿工程专业毕业生就业渠道的拓宽,考研深造人数的增加,毕业设计教学环节出现了诸多问题,不但造成毕业设计质量降低,而且影响了学生的个人前途。因此,分析目前采矿工程专业毕业设计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毕业设计质量控制与管理,对矿业类高校培养出用人单位所需要的基础扎实、知识面广、实践性强的复合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2]。

一、采矿工程专业毕业设计内容与计划

1.毕业设计主要内容

采矿工程专业的毕业设计包括毕业实习和常规设计。本文以地下开采全面设计为研究对象,实习场地和设计内容以地下开采过程为主。

实习总结报告包括实习概况与专题研究。实习概况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矿山地表总平面布置;(2)矿山工程地质资料;(3)井下开拓系统布置;(4) 井下主要工艺流程和生产环节;(5)辅助生产设施。专题研究的题目由学生在指导教师的引导下,通过深入思考,结合实习单位的生产实际选取的有价值的课题。这种理论联系实际的专题研究,可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工程应用问题的能力,提升独立工作的自信心,并且易于发现自身知识的不足之处,增强主动学习、提高综合素质的动力。

常规设计要求学生根据设计任务书的要求,深入实习矿山搜集毕业设计所需要的资料,在教师的指导下,对实习矿山进行地下开采全面设计。地下开采全面设计的内容包括:(1)地表总图设计(工业场地设施、地表建筑等总平面布置图);(2)开拓系统设计及横纵剖面图;(3)运输系统设计及典型中断井底车场布置图;(4)采矿方法选择及设计图;(5)主要设备选型及巷道井筒断面图;(6)技术经济概算、环境保护、节能、安全卫生与消防等设计;(7)基建工程与辅助设施等设计;(8)设计说明书。该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式可以很好的启发学生思考问题,学会分析和解决问题,提高本科毕业设计质量和对大学所学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

2.毕业设计基本要求

毕业设计是一个周期相对较长,内容比较复杂的一个教学环节,我校对整个毕业设计做了一些具体的要求,包括:(1) 根据专题论文的选题,详细查阅与选题相关的具有代表性的文献20篇以上,其中外文文献不少于5篇,保证学生对所选题目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有所了解和掌握,进而开展相关的创新性研究;(2) 根据原文连续翻译1.0万字符以上外文文献,不允许跳译,所翻译的外文文献必须与专题论文议题相关,提高学生对英文资料的阅读理解能力。

二、采矿工程本科毕业设计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随着采矿工程专业学生人数的突然增大,毕业生选择方向的增多,行业领域人才需求的多变,现有的毕业设计方案已不能满足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要求,无法适应社会需求的改变,不能满足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毕业设计教学环节出现了许多问题[3-6],通过分析,总结主要问题如下:

(1)选题方向过于单一,适应性不强

在毕业设计选题方面,我校虽然要求学生首先自主选题,但没有脱离给定的方向,仍属于约束性的选题方式。这种方法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既限制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又抑制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动发展的愿望,没有做到因材施教。选题太大,时间不够,学生只能泛泛而谈;选题太小,学生专业知识有限,研究无法深入,导致工作量略显单薄;选题过于陈旧,大部分是重复前人的工作,容易导致抄袭严重;选题与学生就业或考研方向不一致,对选题缺乏兴趣,失去主观能动性,以通过为目的,敷衍了事。

(2)毕业设计过程呆板、相似程度较高

目前采矿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流程简单、方法单一、过程呆板,造成毕业设计整体质量下滑,具体表现为:① 学生在设计中随意性太大,不按照《安全规程》和《设计规范》要求,原则性问题太多;② 专业术语理解不透彻,表述不恰当;③ 写作能力差,文字与排版不规范;④ 工程绘图不科学、欠美观;⑤ 设计前期部分学生保持观望,等其他同学毕业设计完成后,参考其他同学的模板和设计成果进行设计,这种行为直接导致同学的设计及说明书相似程度较高甚至雷同。

(3)毕业设计教学资源陈旧、配套设施缺乏

学生在毕业设计过程中需查阅很多的文献资料,并且需要一定数量设计手册指导设计和绘图。目前学校图书馆和各学院资料室虽然有一定数量的藏书,但随着学校招生规模的扩大,设计资料远远不能达到学生设计的要求。由于图书馆和资料室资料陈旧,造成目前采矿工程专业毕业设计中,很少看到学生采用最新工艺、设备和材料,设计中的采矿工艺和方法不能充分反映采矿学科的现状和发展方向。

三、采矿工程本科毕业设计质量提升措施

如何抓好采矿工程本科毕业设计这一实践环节,切实提高毕业设计的质量,开展毕业设计工作的改革研究至关重要。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拟通过加强毕业设计过程的管理与监控,进而提高毕业设计质量,并提出以下主要措施:

(1)合理选题,优化毕业设计内容,增强毕业设计针对性和实效性

为确保学生高质高效完成毕业设计,要针对学生的毕业去向的不同,合理选题,优化毕业设计内容。对去矿山就业的同学,简化专题研究,侧重要求完成矿山地下开采的初步设计,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绘图技能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考研的同学,结合现有的课题选择难度合适的研究课题,增加专题研究比重,减少设计环节部分章节,培养学生的科研和创新能力;对跨出矿山行业就业的学生,适当调整设计环节内容,允许学生开展与就业性质相关的专题研究工作,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帮助学生更好、更快的适应新的工作岗位,做到真正的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在工作岗位上的核心竞争力。

(2)优化教学,建立完善的毕业设计指导管理模式,做好过程监控

结合采矿工程专业老师研究方向侧重点不一的特点,为充分发挥指导老师的优势特长,提高本科生毕业设计完成质量和效率,统一答辩评审标准,采用多手段并行的指导管理模式:①集中讲解:将本科毕业设计内容根据其关联性细分为若干块,请该方向的老师确定时间进行集中讲解,主要进行方法讲解。② 分组指导:将本科毕业生分为若干小组,集中讲解完成后,小组指导老师结合实例资料具体指导学生完成相关设计内容。③ 阶段检查:根据之前划分的若干块设计内容,将本科毕业设计时间划分为若干阶段,每个预期设计阶段完成后,安排相关老师进行一次检查,对未完成该阶段相关内容的学生提出警示,并反馈给该学生小组指导老师进行敦促。

(3)及时更新图书资料,为学生高质高效完成毕业设计提供保障

学校图书馆应加强采矿工程专业《设计手册》、《安全规范》等图书资料的更新和丰富,进一步对学生开放电子图书权限,实现资源共享,以满足学生毕业设计的需要。学院应加大经费投入,开展实验室建设,为学生计算机绘图提供条件,便于指导与考核学生进行毕业设计,进而提高毕业设计时间的利用率,提高学生绘图和说明书书写质量。

参考文献:

[1]余伟健.采矿工程专业毕业设计存在问题分析及体会[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02:80-82.

[2]李怀珍,武俐.采矿工程毕业设计存在的问题分析与教改探讨[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01:85-87.

[3]廖志凌,邵学军,刘贤兴,张新华.高校本科毕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江苏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4,02:86-89.

[4]秦涛,刘永立,董长吉,金珠鹏.创新人才培养与采矿工程本科毕业设计改革探索与实践[J].经济师,2014,04:194-195.

[5]王春来,卢辉,王福利,李炜强,罗铭.试论采矿工程专业本科毕业设计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4,09:65-66.

本科毕业设计工作的管理与探索 篇12

笔者在调研的基础上, 以天津师范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 (以下简称我院) 的本科毕业生为研究对象, 分析探讨了在作为本科阶段最后一个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毕业设计 (论文) 中, 如何针对我们艺术类学生的情况, 按照既遵循科学研究的一般规律, 又符合艺术专业本科教学的基本要求来进行管理。近年来, 我们在毕业设计教学管理中进行了不断的探索和实践, 获取了一些经验。

回顾和总结几年来的毕业论文教学管理工作, 笔者发现还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 按照教学计划的要求, 毕业设计与毕业论文都安排在第八学期完成, 但这个时候恰恰是学生们找工作、应聘考试的时间。学生忙于就业, 找工作是学生急于解决的大问题, 因而对毕业设计就大打折扣。

其次, 现行的毕业论文评价标准对艺术类专业缺乏针对性, 也无法体现艺术类教学的特色。客观上凭现在艺术类学生的实际理论水平和写作能力, 要按非艺术类专业的毕业论文评价标准来做, 的确是勉为其难, 结果导致一些学生选择了通过网络抄袭拼凑, 甚至购买的办法完成任务, 这使毕业论文指导工作陷入了无奈的境地。

再次, 近年来不断扩招, 指导教师缺乏, 他们还要承担教学、科研等任务, 出现教师精力不够、指导不到位现象。少数指导教师责任心不够强, 对学生抓得不紧, 指导质量不高。此外, 学生方面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如有少数学生联系不上, 又不主动跟教师联系等给整个毕业设计工作带来一定的影响。

鉴于上述原因, 我院对2010届学生毕业设计工作进行了切合实际、有针对性的改革, 将毕业论文与毕业创作分家的模式改为毕业设计 (创作) 解析报告, 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来不断推进和提升学生毕业作品的水平。毕业创作作品解析是以毕业设计 (创作) 的作品说明为主线, 说明创作意图, 解析作品创作过程, 探讨艺术创作的本质及规律, 总结创作经验教训的文章题材。毕业设计 (创作) 解析报告虽然是对毕业设计 (创作) 的说明与论证, 但也从另一个角度对毕业设计起到了促进作用。以服装设计专业为例, 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 从构思开始就能全面考虑相关内容, 如创意构思有所根据, 做到从历史中挖掘内涵, 从文化中感受民族风情, 从各种事物中获取灵感;充分考虑整体塑造与适应性的预测, 使学生的设计更完善, 并考虑服装的实际用途与市场。同时对美术学和绘画专业答辩程序也做了改革, 将答辩安排在毕业设计 (创作) 展览现场进行, 毕业生要针对毕业设计 (创作) 作品进行答辩。实践证明:这一改革可以将学生的理论思考与实践成果结合起来, 更具有现实意义。学生通过毕业创作的实际操作过程, 将先前学习的理论知识深入理解;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理论指导, 更有针对性地查阅专业文章和书籍;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能够结合理论知识总结出经验。而且, 由于作品解析是毕业生个人作品的理论解读和创作实践的总结, 在这一过程当中, 可以使学生把文字写作与实际操作紧密联系在一起, 在一定程度上杜绝抄袭拼凑造假等现象。通过对学生毕业设计的形式、方法、内容、管理到评分标准的一系列配套工作的改革, 使学生在毕业设计 (创作) 中得到全面的训练, 整体上有所提高。下面是我院在毕业设计管理方面的一些具体措施和做法。

一、精心组织, 提前做好毕业设计的准备工作

毕业设计整体工作量很大, 为了确保毕业设计的质量, 让学生在最后阶段的综合性教学训练中多学一些专业知识, 稳步地进入社会专业行业, 学院在大四第一学期就建立毕业设计领导小组, 整个工作在领导小组的领导下有序地展开。同时还成立了毕业设计答辩小组, 为该项工作在组织领导和专业指导上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毕业指导工作中指导教师是关键的一环, 为了提高指导水平, 根据指导教师资格要求, 学院与系挑选了专业知识丰富、责任心强的教师担任指导工作。学院与系共同明确了指导教师的责任, 对各专业指导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 并将毕业设计各个阶段作了合理的、科学的统筹安排和实施。

二、对毕业设计时间进行调整, 确保毕业设计质量

我院根据各专业的学科特点和培养方案要求, 对学生毕业设计的时间安排进行了调整, 将毕业设计的准备工作提前到第七学期。在第七学期中后期就开始布置毕业设计工作, 由学院向各系或教研室分派指导毕业设计任务, 各系上报毕业设计工作计划及具体的实施计划方案, 确定指导教师、拟出选题, 报学院毕业设计领导小组审批, 然后学生选题, 各系上报毕业设计选题汇总表, 同时还要完成学生对选题的调研、查阅文献、资料收集工作, 学生完成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这样在放寒假前学生已经选好了题目, 便于学生利用假期时间进行毕业设计工作, 因而避免了毕业设计和毕业实习、面试找工作时间上的冲突, 调整毕业设计时间是确保毕业设计质量的一项有力措施[2]。

三、双向选择确定指导教师, 抓紧时间, 抓住指导教师, 认真指导

学生毕业设计的质量如何?指导教师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从我院毕业生的情况来看, 艺术设计、美术学和绘画3个专业11个专业方向的创作情况各异, 要求不一。为使毕业设计指导工作更有针对性, 更能提高毕业学生毕业设计的最终完成质量, 在毕业设计工作开始阶段, 我们先向毕业学生详细介绍各位指导教师的研究方向、专业特长, 毕业学生可据此选择适合自己研究专题的指导教师, 指导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研究专题的具体情况选择毕业学生。指导教师确定后要做好对学生的指导工作, 定期与学生进行交流和讨论, 进行答疑和指导, 定期检查学生的工作进度和质量[3], 及时解答和处理学生提出的有关问题。我们对毕业设计工作的时间作出合理的、科学的安排, 既要在统一时间内完成任务, 又要统筹就业学生的工作时间与毕业设计时间, 还要兼顾指导教师平常教学和指导教学的关系。因此, 对每一个小阶段之间预留一定的空间, 机动地协调、衔接这些关系, 既有保证毕业设计、实习阶段、论文写作的工作量的时间, 又使各个阶段的工作质量不能草率敷衍。

四、对毕业设计进行全过程监控

本科毕业设计工作历时周期长, 需要八九个月时间, 其质量影响因素很多。任何一个环节都会影响到毕业设计的整体质量, 所以应对毕业设计的质量进行全过程监控, 全过程质量监控是保证毕业论文 (设计) 质量的有效途径[4]。各专业本科毕业设计指导工作严格按照学校规定程序、日程安排, 结合我们艺术类专业特点制定了美术与设计学院毕业设计 (创作) 工作流程, 形成了美术与设计学院毕业设计 (创作) 手册。要求指导教师和学生遵照手册 严格执行。毕业设计 (创作) 指导工作从学生大四学年第一学期开始布置, 经过了确定指导教师、拟出选题、学生选题、论文开题、定期检查、中期审查、作品修改审阅、答辩委员会审阅、答辩、成绩评定、作品上交备案、优秀作品推荐及毕业设计 (创作) 工作总结各程序进行全程监控认真组织管理, 保障了毕业设计 (创作) 工作有序、顺利地进行。

总之, 本科毕业设计 (创作) 是每一届毕业生都要面对的问题, 只有解决好了, 才能真正提高教学质量。在今后的工作中, 我们的教学管理都要围绕就业、毕业设计这条主线进行, 这样才能更好地塑造学生提高其综合实践能力, 我们将根据我院的办学实际和艺术类专业自身的特点继续做好本科毕业设计 (论文) 的管理工作, 加强并规范学生毕业设计, 不断提高毕业设计 (论文) 质量。

摘要:毕业设计 (论文) 是普通高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也是本科阶段最后一个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 是对学生在大学阶段学习成果创新能力及综合素质的检验, 学生们必须做到以下四点:一是精心组织, 提前做好毕业设计的准备工作;二是对毕业设计时间进行调整, 确保毕业设计质量;三是双向选择确定指导教师, 抓紧时间, 抓住指导教师, 认真指导;四是对毕业设计进行全过程监控。

关键词:毕业设计 (论文) ,管理,质量

参考文献

[1]孙建云, 夏凯, 王庆亚.农业院校理科类本科生毕业论文环节的改革研究与实践[J].高教论坛, 2010, (1) :84-86.

[2]张丽勉.探索适应独立学院的毕业论文管理模式及质量监控体系——以天津外国语大学滨海外事学院为例[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0, (20) :223.

[3]屈泳, 叶素萍.理学院毕业论文 (设计) 质量监控体系的建设与研究[J].科技广场, 2007, (1) :236-238.

上一篇:中国企业员工健康行下一篇:防磨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