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毕业法学论文

2024-07-01

本科毕业法学论文(精选12篇)

本科毕业法学论文 篇1

摘要:法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质量日益下降已成事实, 毕业论文形同鸡肋。造成毕业论文边缘化的原因, 既有就业竞争压力大, 缺乏论文写作及创新训练, 不能自主选题, 选题宏大、抽象、集中、陈旧等外因, 也有因论文与就业不挂钩、学校过于容忍、缺乏写作计划、目睹他人拼凑论文过关等而产生投机取巧思想的内因, 还应从毕业论文工作管理制度上查找原因。

关键词:法学本科,毕业论文,鸡肋,原因

在当前体制下, 毕业论文是法学专业本科生顺利毕业并取得学位的必备条件。尽管教育部门设置本科毕业论文的初衷在于检测学生在本科阶段是否学到了应该具备的知识和能力, 不过事实上毕业论文还承载很多功能:“毕业论文写作和答辩过程不仅是学生专业能力、专业素质的体现, 还是教师师德、敬业精神乃至师生和谐默契共同攻克难关的体现, 更是学校学风的体现。”法学专业毕业论文作为大学本科教育的实践教学环节之一, 对训练学生运用资料和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作用。然而法学本科毕业论文存在多个环节的尴尬问题:就毕业论文的作者来看, 写作态度不重视、多以拼凑方法写作论文, 以及论文质量下降已经成为难掩的事实;就毕业论文的指导来看, 论文指导也陷入师生双双被动的状态, 论文指导几乎成为一种应付各种表格和论文写作格式的完形填空;就毕业论文的答辩环节来看, 论文答辩基本流于形式, 很难起到检测学生对论文中所涉知识的理解能力的作用。法学本科毕业论文的现状令人堪忧, 毕业论文形同鸡肋。

法学本科毕业论文实施过程中的一系列问题, 不仅影响了设定这一教学环节的目标实现, 而且还使学生形成毕业论文就是“走个过场”的不良印象, 并由毕业年级学生的传导, 使其后毕业的学生在思想上一开始就对毕业论文不甚重视。此外, 法学本科毕业论文实施中的多重问题, 还“不利于塑造学生求真务实的态度、严谨认真的学风和独立思考的精神, 影响法科毕业生的质量。”反思并寻找影响法学本科毕业论文实施的原因, 发现既有各种客观因素影响的外因, 也有主观因素影响的内因;既有具体操作层面的问题, 也有毕业论文管理制度方面的原因。

一、外部客观原因分析

学生为何不把毕业论文真正当回事?写作论文为何基本靠粘贴拼凑?论文质量因何每况愈下?究其原因有以下方面:

1、就业竞争压力, 使学生无心关注毕业论文

急速扩大的法学专业教育日益面临严峻的就业压力, 根据我国首部大学生就业蓝皮书《中国大学毕业生就业报告 (2009) 》披露, 法学已经成为就业率最低的10个本科专业之一。法学专业膨胀及由此带来的巨大就业竞争压力, 使法科毕业生在大四这一年不得不连续转战多个考场, 生存需要压倒一切, 毕业论文显得无足轻重, 能够完成论文已经不错, 更遑论论文质量。

从时间安排上看, 毕业论文一般被设置在大四第二学期。当然, 随着现在毕业论文各种问题的暴露, 不少学校已经把本科毕业论文的写作时间提前至大四第一学期, 甚至在大三第二学期中间就已经开始, 彼时学生们刚完成学年论文, 对法学毕业论文的写作常识有一些基本了解, 本来可以趁热打铁进行毕业论文写作, 但是九月份的司法考试即将到来, 学生们不得不重心转移, 暂时将毕业论文搁置在一边。

司法考试结束时已经是九月中下旬, 马上又要备战研究生入学考试, 更是需要投入相当的时间精力。考研刚结束, 从一月份开始, 相继就有各省的公务员考试、单位的招聘、选调等等。毕业论文的时间无论怎么前置, 最终仍然与司法考试、研究生入学考试和单位考试等的时间相冲突。为了顺利就业, 学生们应接不暇, 东奔西跑, 参加各种考试和招聘、面试等等, 没有相对平静的时间和心情完成毕业论文。而且, 由于法学专业扩张速度太快, 法学本科生越来越多, 学生的就业渠道也呈多元化发展模式, 毕业未必就从事与法律有关的工作, 毕业论文的好坏更与就业等没有直接关系。因此, 两利相较取其重, 鱼和熊掌不可兼得, 为生存计, 毕业论文只能被敷衍。

2、不能自主选题, 已有选题存在问题

学生缺乏自主选题的机会, 很难将兴趣点和毕业论文结合起来, 供选择的题目又存在陈旧、空洞、过分抽象、集中等问题, 也限制了学生的能力发挥。

毕业论文选题一般都是学校根据专业课程事先拟定好的, 学生一般只能在既定题目中选择, 或者稍作改动。虽然也是选择, 但既有题目往往和学生自己的兴趣点没有关系, 难以激发学生的写作灵感和激情。我校为了保证毕业论文一人一题, 根据专业课设计了足够学生选择的题目, 较好地避免了毕业论文雷同重复的问题。

二、内部主观原因分析

外因是变化的条件, 内因才是变化的根据。根据这一原理, 还应该从论文作者内部的角度寻找法学本科生毕业论文形同鸡肋的原因。通过分析, 发现毕业生存在如下漠视毕业论文的原因:

1、毕业论文优秀与否不影响就业

毕业论文优秀与否不影响就业, 是学生们从心底不重视毕业论文的原因。虽然毕业论文关系到顺利毕业, 但是否优秀却不影响就业, 论文写得再好, 也不可能成为用人单位决定录用的重点考虑因素。因此, 毕业论文只要能够过关就行, 过关的要求当然不会很高, 学生也就不可能为创作优秀论文而努力。

2、相信学校不会逗硬

学校虽然就毕业论文写作制定了许多制度, 提出了许多要求, 但考虑到学生巨大的就业压力以及关系到将来招生数量的就业率, 几乎没有学校在本科生毕业论文的问题上逗硬, 一般都是要求学生修改论文达到通过标准就行了;在学校态度的影响下, 除非论文结构严重不合理、内容偏离主题、所引用法律法规等早已过时、行文严重断层等, 指导老师一般不对论文内容进行太多修改。而且由于学生提交论文的时间集中在定稿截止日前的几个星期, 指导老师工作量猛增, 甚至常常需要熬夜修改论文, 正常的工作和生活状态完全被打破, 在严重超负荷工作且时间无多的情况下, 不可能对论文内容本身提出太高的要求。论文答辩虽然按照既定的程序进行, 但一般都是履行一个程序, 难有学术观点的交锋。因此, 学校及老师的一再体谅和高度容忍, 成为学生敷衍毕业论文的心理倚仗。

3、缺乏可行写作进度计划

毕业论文被拖到最后才提交, 和学生没有制定一个清晰可行的写作进度计划表也有直接关系。事先没有制定或随意制定写作进度计划表, 任意更改计划表, 造成学生对于毕业论文写作心里没谱, 而且时间拖得越晚, 就业压力越大, 越难有适合写作论文的环境条件。

4、从众和侥幸心理

目睹下载拼凑出来的论文顺利过关的现实, 催生和助长了学生的投机取巧心理。其实, 从学生内心来说, 对投机取巧应付毕业论文的行文也深感惭愧。但是, 学校对毕业论文并未精益求精, 蒙混过关者大有人在, 因此, 从众心理和侥幸心理, 使学生们宁愿多花点时间在剪贴资料上, 而不愿意费力地自己思考。

三、法学本科毕业论文工作管理制度原因分析

可以说, 不会写论文, 拼凑粘贴论文, 并非法学专业本科毕业生身上独有的问题, 而是全国高校本科生所面临的通病。如果仅从学生身上去寻找论文质量下降和论文好似鸡肋的原因, 忽视本科毕业论文管理制度方面存在的问题, 也是不客观、不公平的。

1、大学扩招后本科生培养目标变化, 毕业论文却仍然必要

法学专业, 既有很强的理论性, 又必须注重社会实践, 因此人才培养目标需要做出调整。开设法学专业的高校虽然在课程设计和培养手段、渠道上有很大改观, 但在学生最后的出口问题上, 由于无法摆脱教育部对本科生获得学位的硬性规定, 故而仍然采用提交理论研究成果的方式。

2、缺乏人文修养教育

针对学生论文不息、粘贴不止的恶疾, 人们想出了学术不端检测系统和让学生签署“诚信声明”的应对办法。这些措施虽有一定用处, 但无法从根本上遏制学生拼凑论文的心理冲动和行为。反抄袭软件也有它的局限, 网上出现的大量传授如何避开检测软件雷区、利用其盲区的热帖, 只能说明以技术手段解决毕业论文问题上的有限。有些人把学生拼凑粘贴论文归咎于网络技术的过于发达, 似乎有些本末倒置, 因为搜索引擎和海量的网络资讯, 本身并不成为学生抄袭拼凑论文的正当理由。“从欧美到我国香港, 网络也很发达, 那里的学生写毕业论文, 哪敢这么抄来抄去?谁干了这种丑事, 一旦被发现, 就永远别想在学界待下去了!”网络技术是一把双刃剑, 既然学生能够从中便捷地复制粘贴论文, 学校也可以利用网络技术最大可能地甄别论文抄袭行为。

以敷衍塞责的态度拼凑抄袭论文之所以成为常态, 从根本上讲, 与大学缺乏人文修养方面的专门教育有莫大关系。由于就业压力巨大, 即使是法学专业的本科青年学生, 追求真理、追求社会公平和正义的远大理想和抱负, 对他们的吸引力已经远不如一份稳当的工作来的更加实际。学生更关心的是如何理解和识记法条, 好顺利地通过司法考试拿到通往职场的证书。当然, 只有这个证书还远远不够, 为了给就业中的自己增加竞争砝码, 学生们在校期间都要忙于考证学习和培训。过分重视考试和证书在教育中的影响, 人文教育普遍缺乏或者不受重视。

3、毕业论文形式单一

毕业论文形式太过单一, 也是学生在写作时提不起劲的重要原因。按照目前的毕业论文管理制度, 学生按照专业自主选择论文方向和拟定的题目后, 一律要以统一的毕业论文格式规范进行写作。虽然学术的确应该有严谨的规范, 但对于本科生来说, 这种类型的文章对他们而言可能就像新时代的八股文, 难以激起真情实感, 难以理论结合实际, 更难以以严谨的逻辑和清楚的法言法语深入阐述、分析某个问题。实际上, 法学专业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特点, 决定了法学本科毕业论文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 比如撰写案例分析报告、庭审报告、实习案件统计分析等方式。开设法学专业的高校完全可以在本科生毕业论文改革的问题上有更多创新。

4、缺乏论文写作及创新训练

平时缺乏论文写作及创新训练, 是法学本科毕业生无法写出高质量论文的另一原因。目前看来, 几乎所有的高校都没有开设论文写作课程, 没有告诉学生毕业论文应该具备怎样的写作规范, 怎样才能写出一篇较好的毕业论文来。很多高校虽然开设了司法文书写作、公文写作课程, 但从功能、写作规范、技巧等来看, 它们和毕业论文之间还是有实质的差别, 因此无法承担其训练学生写作毕业论文能力的重任。有的学校把学年论文作为大三学生对毕业论文的一次预演, 比如我校就采取这样的做法, 但学生也是摸着石头过河, 多凭个人探索和老师指导。虽然写作学年论文能够为毕业论文积累经验, 但显然不及在专门课程中全面学习毕业论文写作实用。

另外, “几乎所有高校都要求毕业论文具有创新性。其实‘创新’别说对大学生, 对我们大学生的老师一生也未必能完成几个。我们可以鼓励创新, 但不能把我们社会对高等教育中拔尖人才的期冀当成大学本科生的基本目标”。文科创新本身就难, 要求本科论文创新确实超出本科生能够承担的范围。不过, 在本科生大二开始就开展科研创新培育活动, 却能够在一定范围内普及论文写作常识, 训练学生论文写作能力。我校在本科生科研创新方面的多年尝试和积累, 使我们看到解决上述问题的新思路。

注:本论文系“西南政法大学法学院2011年度教育教学研究项目”资助对象。

参考文献

[1]吴凡:《法学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改革问题探讨》, 《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0 (4) :144。[1]吴凡:《法学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改革问题探讨》, 《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0 (4) :144。

[2]周珏、周昱彤:《法学专业学生毕业论文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2009 (6) :134。[2]周珏、周昱彤:《法学专业学生毕业论文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2009 (6) :134。

[3]梁子民、毕文昌:《毕业论文的尴尬:教授为何建议取消本科毕业论文》, 《中国青年报》, 2009-10-14。[3]梁子民、毕文昌:《毕业论文的尴尬:教授为何建议取消本科毕业论文》, 《中国青年报》, 2009-10-14。

[4]吴凡:《法学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改革问题探讨》, 《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0 (4) :145。[4]吴凡:《法学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改革问题探讨》, 《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0 (4) :145。

本科毕业法学论文 篇2

题目:

论劳动诉讼与劳动仲裁的关系

学生姓名: 学 号: 专业名称: 法 学 学习层次: 本 科 年 级: 14 春 指导老师: 牛晓鹏 职 称: 副教授 教 学 点: 修 水

九 江 广 播 电 视 大 学

开 题 报 告

课题内容(包括课题的现实意义、目前该领域国内外发展趋势、研究的重点及拟突破的难点等)

一、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我国的劳动仲裁制度是启动诉讼救济的前置程序,“一裁二审”的处理模式在计划经济时期对发挥劳动争议仲裁机构的作用,减轻人民法院工作压力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然而,由于该制度自身固有的缺陷,尤其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刻变革,涉及到劳动人事、工资分配、社会保障等各项内容的劳动争议也相应变得越来越复杂,劳动争议案件总量持续大幅度上升,这种在劳动争议处理上以仲裁前置为诉讼前提的“先裁后审”的体制,已经不能适应劳动争议处理工作的需要。从现代法治精神考虑,该制度不能实现劳动争议处理的公正、效率、效益的目标,不利于保护劳动关系主体的合法权益,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仲裁机构的作用。因此,有必要对劳动争议仲裁前置原则进行客观、深入的分析思考,努力构建一套适用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审裁协调的裁审模式,建立和谐的劳动争议解决机制为维护社会稳定奠定法制基础。

二、研究的内容及可行性分析:

我国在劳动争议处理上以仲裁前置为诉讼前提的“先裁后审”的体制,已经不能适应劳动争议处理工作的需要。本文主要研究劳动诉讼与劳动仲裁的关系,从劳动诉讼与劳动仲裁的含义与特征出发,研究我国现行劳动诉讼与劳动仲裁的关系,探讨我国现行劳动诉讼与劳动仲裁关系存在的问题及成因,最后提出我国现行劳动诉讼与劳动仲裁关系的协调对策,以期对完善我国劳动仲裁制度提供相关参考依据。

三、论题的研究方法:

从教材、网络及各项法规中查找我国关于《劳动法》的法律条文及法律依据;部分法学家的认识、观点;通过日常工作中走访调查当事人对《劳动法》一些看法收集和在实践实施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准备好相关资料后,理清自己思路开始进行写作。

四、论文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及措施和建议:

劳动诉讼与劳动仲裁是劳动法的一个基本理论问题,学者们对此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但至今仍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根据劳动诉讼与劳动仲裁的定义、特征以及它与相关范畴的比较,在对我国关于劳动诉讼与劳动仲裁各种有代表性学说的分析与反思的基础上,我们认为,劳动诉讼与劳动仲裁应当构建多元化的调解模式。

五、论文的进度安排:

2016年3月6日—3月9日 确定题目 2016年3月10日—3月15日 开题报告 2016年3月16日—3月22日 论文提纲 2016年3月23日—3月25日 初稿 2016年3月25日—3月28日 二稿 2016年4月1日—4月10日 定稿

六、论文的写作提纲:

一、引言

二、劳动诉讼与劳动仲裁相关概念界定

(一)劳动诉讼的含义与特征 1.劳动诉讼的含义 2.劳动诉讼的特征

(二)劳动仲裁的含义与特征 1.劳动仲裁的含义 2.劳动仲裁的特征

三、我国现行劳动诉讼与劳动仲裁的关系分析

(一)劳动诉讼与劳动仲裁的联系

(二)劳动诉讼与劳动仲裁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1.仲裁前置损害当事人诉权 2.“一裁二审”浪费社会资源 3.程序重叠弱化仲裁职能

四、我国劳动诉讼与劳动仲裁关系的协调

(一)确定裁审关系的基础

(二)构建多元化调解模式

五、总结

七、参考文献:

[1]陈俊.对完善劳动仲裁制度的再思考[J].经济研究导刊.2010(05)[2]宋涛.试论我国劳动仲裁制度的问题与完善[J].法制与社会.2010(03)[3]曹鸾骁.对我国劳动争议仲裁制度的否定性评价——兼论《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违宪[J].理论界.2010(01)[4]关怀.30年来我国劳动立法的光辉历程[J].朝阳法律评论.2011(01)[5]朱蓉.我国劳动争议处理体制亟待完善[J].学习月刊.2012(21)[6]孙宝强.劳动合同法的新制度经济学思考[J].开放导报.2013(03)[7]邓珊珊.我国劳动仲裁制度的再建构[J].法制与社会.2014(12)[8]徐元彪,周茜.略论我国劳动争议处理体制的改革与完善[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11)[9]陈忠谦.从仲裁的本质谈我国劳动争议仲裁制度的改革[J].仲裁研究.2012(04)[10]余春艳.我国劳动仲裁制度的缺陷及完善[J].法制与社会.2014(06)

目 录

一、引言

二、劳动诉讼与劳动仲裁相关概念界定

(一)劳动诉讼的含义与特征

1.劳动诉讼的含义 2.劳动诉讼的特征

(二)劳动仲裁的含义与特征

1.劳动仲裁的含义 2.劳动仲裁的特征

三、我国现行劳动诉讼与劳动仲裁的关系分析

(一)劳动诉讼与劳动仲裁的联系

(二)劳动诉讼与劳动仲裁关系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1.仲裁前置损害当事人诉权 2.“一裁二审”浪费社会资源 3.程序重叠弱化仲裁职能

四、我国劳动诉讼与劳动仲裁关系的协调

(一)确定裁审关系的基础

(二)构建多元化调解模式

五、总结

论劳动诉讼与劳动仲裁的关系

作者:xxx 指导老师:牛晓鹏

【内容提要】 我国现行的劳动争议处理机制是“一裁二审、仲裁前置”,劳动仲裁是诉讼的前置程序,未经仲裁机构裁决的劳动争议案件,当事人不得向法院直接提起诉讼。这种“先裁后审”的模式在计划经济时期确实发挥过重要作用。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发展出现了频繁的社会交往,社会关系的复杂导致劳动争议案件增多,案件性质日趋多样化,“一裁二审”模式的弊端逐渐显现。本文主要研究劳动诉讼与劳动仲裁的关系,从劳动诉讼与劳动仲裁的含义与特征出发,研究我国现行劳动诉讼与劳动仲裁的关系,探讨我国现行劳动诉讼与劳动仲裁关系存在的问题及成因,最后提出我国现行劳动诉讼与劳动仲裁关系的协调对策,以期对完善我国劳动仲裁制度提供相关参考依据。

【关键词】劳动诉讼 劳动仲裁 关系 协调

一、引言

我国的劳动仲裁制度是启动诉讼救济的前置程序,“一裁二审”的处理模式在计划经济时期对发挥劳动争议仲裁机构的作用,减轻人民法院工作压力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然而,由于该制度自身固有的缺陷,尤其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刻变革,涉及到劳动人事、工资分配、社会保障等各项内容的劳动争议也相应变得越来越复杂,劳动争议案件总量持续大幅度上升,这种在劳动争议处理上以仲裁前置为诉讼前提的“先裁后审”的体制,已经不能适应劳动争议处理工作的需要。从现代法治精神考虑,该制度不能实现劳动争议处理的公正、效率、效益的目标,不利于保护劳动关系主体的合法权益,在一定程度上制约

了仲裁机构的作用。因此,有必要对劳动争议仲裁前置原则进行客观、深入的分析思考,努力构建一套适用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审裁协调的裁审模式,建立和谐的劳动争议解决机制为维护社会稳定奠定法制基础。

二、劳动诉讼与劳动仲裁相关概念界定

(一)劳动诉讼的含义与特征 1.劳动诉讼的含义

劳动诉讼是指当事人不服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作出的仲裁裁决,在法律规定的期限内向人民法院提起劳动诉讼,由人民法院依照民事诉讼法的程序,依法对劳动争议案件进行审理的活动。此外,劳动诉讼还包括人民法院的强制执行程序,即当事人一方不履行仲裁委员会已发生法律效力的裁决书或调解书另一方当事人民法院强制执行的活动。

2.劳动诉讼的特征

上的救济途径,但是该法律救济途径并不是无限的,所以对于二审人民法院的判决,双方当事人都应当履行各自的义务,以彰显法律的权威性和节约有限的司法资源。

(二)劳动仲裁的含义与特征 1.劳动仲裁的含义

劳动仲裁是指劳动仲裁机构依据劳动争议当事人的请求,以

无需订有仲裁协议,其实行地域管辖和级别管辖。发生劳动争议后当事人必须先申请劳动仲裁,如不服裁决才可以在规定的期限内向人民法院起诉;而商事仲裁不是民事纠纷的必经程序,其实行协议管辖,当事人可以在诉讼和仲裁中自由选择。

(3)劳动仲裁的处理结果具有强制执行的法律效力

这标志着劳动仲裁是一项重要法律制度。在我国,劳动仲裁的处理结果,不管是仲裁调解书,还是仲裁裁决书,只要双方当事人确认签字或超过法定期限未向人民法院起诉,便具有了强制执行的法律效力。如果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另一方即可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这显示出了劳动仲裁具有很高的权威性。与商事仲裁不同的是:除法律特别规定的争议以外,劳动仲裁的裁决大多是非终局性的,即当事人不服还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而商事仲裁受理的所有案件都实行一裁终局制度,裁决一经作出,即发生法律效力。

三、我国现行劳动诉讼与劳动仲裁的关系分析

(一)劳动诉讼与劳动仲裁的联系

根据我国《劳动法》的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劳动争议后,劳动者可以要求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调解与用人单位的劳动纠纷,经调解双方当事人不能达成和解协议的,任何一方当事人都可以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当事人也可以不经调解直接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劳动仲裁委员会受理案件后,依法作出仲裁裁决,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从而确立了劳动争议案件仲裁程序前置规则。

(二)劳动诉讼与劳动仲裁关系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1.仲裁前置损害当事人诉权

劳动仲裁的强制前置,规定当事人的诉讼权利只有在仲裁机构受理并做出实体裁决后才能实现,损害了劳动者追求诉权的权利,限制当事人选择解决途径的自由,违背劳动仲裁制度便捷、缓解法院压力的设计初衷,难以体现仲裁这一制度崇尚自由的价值取向。劳动仲裁前置在限制当事人诉权的同时也削弱了仲裁裁决结果的公信力,使劳动仲裁的效力受到质疑,对仲裁的公正性缺乏信任,仲裁前置程序的存在,让当事人把仲裁当作“走过场”来敷衍,降低了办案效率也浪费了有限的社会资源。

我国规定,经过仲裁后方可提起诉讼程序,则诉讼当事人与申请劳动仲裁的当事人一致,但是如果之前并非劳动仲裁的当事人因为案情需要参加诉讼,那么仲裁的前置就妨碍当事人参入到诉讼活动,干扰当事人行使诉权,虽然《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三)》规定,当事人不服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作出的仲裁裁决,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人民法院审查认为仲裁裁决遗漏了必须共同参加仲裁的当事人的,应当依法追加遗漏的人为诉讼当事人。但此解释并未允许没有参加劳动仲裁的当事人直接参加诉讼,这会造成一些当事人丧失请求法律保护的权利。因此,针对我国现有情况,仲裁前置程序加大了当事人诉讼的难度,增加了当事人的诉讼程序,引起不必要的诉累。

2.“一裁二审”浪费社会资源

为了使有限的社会财富得到公平分配,恢复社会秩序,需要诉讼,仲裁,调解等一些解决机制去担当“社会调节器”,解决各方纠纷,缓和矛盾。无论是申请仲裁还是提起诉讼,都会导致资源分配的变动,占用一定的社会资源,劳动仲裁制度的存在就是为了实现“成本最小化,效益最大化”的目的,为当事人维护权益增加一条救济途径,而现行的“一裁二审”模式未能实现案件的分流,节约社会成本,不符合现代司法“程序利益”的精神要求。由于对仲裁权威的不认可,该模式不但没有给当事人带来便利,反而延长了劳动争议案件的处理周期,牺牲程序利益并不能实现真正的实体正义。

“一裁二审”的审理模式导致仲裁程序和诉讼程序的衔接不畅,因为,把仲裁程序作为进入诉讼程序的前置阶段,当案件进入到诉讼程序,法院就不再审查仲裁程序和仲裁裁决的有效性。仲裁委员会的裁决结果也不具有法律效力。当法院抛开仲裁裁决裁定的事实去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那么通过法院改变仲裁裁决的案件就会增多,加之法律并未规定经过裁决认定的事实的法律效力,当事人若提起诉讼,则仲裁裁决的效力将被完全否定,从而使仲裁裁决的功能趋于虚化。根据规定,仲裁裁决一旦进入诉讼程序便自动失去效力,增加了处于强势地位的用人单位滥诉的可能性,浪费诉讼资源的同时也无法针对劳动者进行特殊倾斜保护,更不利于仲裁质量的提高。

3.程序重叠弱化仲裁职能

我国法律规定仲裁强制前置,但问题是,劳动诉讼的当事人与劳动仲裁的

当事人两者并不能直接画等号。有些时候,在劳动仲裁环节中并未参与仲裁的个体需要参加劳动诉讼,那么,仲裁前置程序就妨碍其作为劳动诉讼当事人参与案件的审理,不利于当事人向法院请求保护。在实践中还存在由于仲裁和诉讼程序重叠引发的其他问题,如双方当事人均对裁决结果不服提起诉讼,是按反诉对待分别立案合并审理还是按照先起诉的为原告,后起诉者为被告一并做出审理;再如劳动争议民事案件由仲裁委员会做出裁决后,当事人又起诉的,这种情况究竟如何处理等。此外,在目前我国劳动争议的仲裁员业务能力有限的情况下,仲裁前置会使法院的一审实质上成为对劳动争议代为司法监督的程序,反而增加了劳动争议当事人的诉讼程序。

仲裁前置程序与诉讼合并审理存在一定矛盾。《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其次是对劳动争议进行分类处理。目前我国法律及适用程序尚未针对劳动争议的不同类型作出严格界定和区分,使得现行劳动争议的处理存在两个问题:其一,在案件总量逐年扩增的情况下,若将个体争议和集体争议不作区分且纳入到同一处理程序,必然导致劳动争议增幅和劳动争议处理时效两者此消彼长的后果。其二,现行争议处理主要针对权利争议,而利益争议因不在覆盖之内以致事实上处于自发和无序的状态。因此,在重构我国劳动争议仲裁与诉讼的关系模式时,必须对争议类型作出区分。一般情况下,“各国解决劳动争议的程序多有不同,但共同之处在于,权利争议大多数情况下可以直接进入诉讼程序;而利益争议基本上只能通过调解、仲裁程序解决。因此,在借鉴域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有必要确立利益争议由仲裁程序解决,权利争议可以进入诉讼程序。

(二)构建多元化调解模式

建立由人民政府主导的多元化的劳动争议处理模式,即以人民政府为主导由企业劳动争议调解机构、乡镇街道调解机构、人民调解机构、司法调解机构等多方参与的多元化的调解劳动争议的处理模式,从而构建出一套从企业劳动争议调解组织到司法调解组织相统一的劳动争议案件调解处理模式。对于劳动争议案件应当先由基层调解组织处理,对于当事人直接提起劳动仲裁的劳动争议案件,有劳动仲裁机构引导当事人通过基层调解组织予以解决,从而充分发挥各个调解组织的功能,通过调解的方式化解当事人之间的劳动争议纠纷。对其他调解组织无法调解的劳动争议案件,最后由人民法院的庭前调解组织予以调解,充分发挥司法调解的功能。

对于双方当事人通过调解的方式达成调解协议的,为了避免当事人由于各种原因随意反悔双方达成的调解协议的,从而浪费有限的人力、物力等资源的,法律应当赋予当事人之间达成的调解协议具有强制执行的能力,除了当事人能够证明其协议不是其真实意思的表示之外。

五、总结

在我国现行法律体系中劳动仲裁处于诉讼的前置地位,它没有终局效力,又因为劳动仲裁机构无权采取先予执行、查封、扣押财产的强制措施,从而导致现实中很多案件久拖不决,导致的后果便是国家资源重复浪费,社会弱势群

本科毕业法学论文 篇3

2014届本科生毕业半年后就业率最高的学科门类是管理学(93.4%),最低的是法学(88.4%)。2014届本科生毕业半年后就业率最高的专业类是护理学类(97.0%),该专业类近三届均位于就业率排名前三位;最低的是法学类(87.0%),该专业类近三届均位于就业率排名后三位。从三届的就业率变化趋势可以看出,本科学科门类中的医学、文学、农学半年后就业率持续上升。

2014届高职高专生毕业半年后就业率最高的专业大类是材料与能源大类(92.7%),最低的是资源开发与测绘大类(87.3%)。2014届高职高专生毕业半年后就业率最高的专业类是城市轨道运输类(94.2%),最低的是畜牧兽医类(86.6%)。从三届的就业率变化趋势可以看出,高职高专专业大类中的材料与能源大类、制造大类、财经大类、土建大类、电子信息大类、文化教育大类、医药卫生大类、艺术设计传媒大类半年后就业率持续上升。

2014届本科生毕业半年后就业率较高的前十位专业是护理学(97.0%)、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96.8%)、医学影像学(95.9%)、测绘工程(95.6%)、建筑学(95.6%)、医学检验(95.5%)、工程管理(95.3%)、安全工程(95.1%)、中医学(94.4%)、數字媒体技术(94.4%);2014届高职高专生毕业半年后就业率较高的前十位专业是电气化铁道技术(98.4%)、铁道工程技术(98.0%)、医学检验技术(96.7%)、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96.3%)、临床医学(95.7%)、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95.1%)、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94.8%)、助产(94.6%)、通信技术(94.4%)、医学影像技术(94.4%)。

本科毕业法学论文 篇4

1 GM(1,1)模型

GM(1,1)模型是利用原始数据序列累加所生成的新数据序列建立模型并进行预测,然后利用累减逆运算还原原始数据序列。GM(1,1)代表一个白化形式的微分方程:

式(1)中,a、u均为灰参数,其白化值为

GM(1,1)模型的计算步骤如下所示:

第一步:对原始数据序列x(0)进行一次累加生成

假设非负原始数据序列为x(0)=(x(0)(1),x(0)(2),…,x(0)(n)),对x(0)进行一次累加生成,即可得:x[1]=(x[1](1),x[1](2),…,x[1](n))。其中,

第二步:进行准光滑性检验

公式为:

当k>3时,如果ρ(k)<0.5,则满足准光滑性检验。

第三步:进行准指数规律检验

公式为:

当k>3时,如果1<σ(1)(k)<1.5,则满足准指数规律。

第四步:计算参数值a、u,确定模型时间相应序列

第五步:还原求出原始数据序列x(0)的模拟值

对式(5)所生成数据进行一次累减,得到原始数据序列x(0)的模拟值。

2 数据分析

本文选用2006-2013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法学本科毕业生数据进行分析,原始数据序列如表1所示。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http://www.stats.gov.cn/tjsj/ndsj/

对原始数据序列x(0)进行一次累加,得到一次累加生成数据序列,如表2所示。

利用公式(3)、(4),得到数据序列均满足准光滑性检验与准指数规律检验。则可对x[1]建立GM(1,1)模型。

利用MATLAB软件,得到:

模型时间相应序列为:

对由式(6)所得数据进行一次累减,得到原始数据序列x(0)的模拟值,如表3所示。

由表3可得,平均相对误差为1.859%。

由于2007-2013各年模拟值与实际值的相对误差均非常小,并且平均相对误差也非常小,故该模型为残差合格模型,可用于预测。全国普通高等学校2014-2018年法学本科毕业生数量预测值见表4、图1。

3 结语

法学本科毕业生数量从1994年至今,总体上呈持续上升状态,法学一直是众多学子所热衷的专业,然而在就业方面却连续数年位于“滞销榜”。那么,就业难的现实对法学本科毕业生的数量影响如何,本文运用GM(1,1)模型对全国普通高等学校2014-2018年法学本科毕业生的数量进行了预测,得出近几年法学本科毕业生的数量还将呈上升趋势,但上升幅度很小。结合往年法学本科毕业生的就业率和毕业生数量,国家和地区可以通过招生指标控制法学本科毕业生的数量,学校可以利用专业调整法学本科毕业生的数量,学生个人则可以对法学本科毕业生数量、就业难度做好心理与行动方面的准备,以更好地应对未来的挑战。

参考文献

[1]王伯庆.2009年中国大学生就业与专业结构性失业状况调研报告[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3).

[2]邓峰,孙百才.高校扩招后毕业生就业影响因素的变动趋势研究:2003-2011[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132-138.

[3]朱清香,戚佳,刘志坚.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中国成人教育,2009(18).

[4]张昊,张德良.高校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的张力与耦合——以高校教师发展为例[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9(3).

[5]谭花蓉,赵培瑞.高校毕业生就业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09(14).

[6]曹洪军.专业设置预测与大学生结构性失业治理[J].学术论坛,2008(4).

[7]蒋楠,原凯.关注就业需求变化改革人才培养模式[J].中国高等教育,2005(6).

法学本科毕业论文题目 篇5

关键词: 工作 组织 音乐 证券

5555,到了写论文的时间了,可是一周过去了,一个字也挤不出,该怎么办?哪位学长学姐可以帮一下不?

法学专业毕业论文参考选题:

民商法类:

1.论隐私权的民法保护;2.论人格权的民法保护;3.试论民事权利的本质

4.试析合同制度中的情事变更原则与不可抗力的适用;5.析民事责任制度中的债不履行责任

6.试论有限合伙制度在我国确立之必要;7.试析违约责任中可预见原则

8.试论我国物权立法保护的发展与变化;9.试析担保法律制度

10.试论民事侵权行为的归责原则;11.中国婚姻无效制度的构想;12.离婚制度若干问题探析

13.消费者法律保护若干问题研究;14.精神损害赔偿制度浅议;15.电子合同的证据与效力

经济法类:

1.证券法对小股东利益的法律保护;2.浅议公司治理结构中的独立董事制度

3.对证券市场信息披露的法律监管;4.抵押制度法律问题分析;5.试论保险合同的性质与特征;

知识产权及网络法:

1.WTO对我国知识产权保护法律制度的影响;2.商标与网络域名冲突研究;3.网络音乐著作权问题探析

4.对地理标志的知识产权保护;5.试析我国入世后软件保护的“合理水准”

刑法类:

1.刑事诉讼法律观的转变;2.试论特殊主体犯罪;3.挪用公款罪若干问题浅析

4.无罪推定原则在我国司法中的适用及不足;5.入世后刑法观念的转变

6.罪刑法定原则若干问题浅析;7.商业贿赂罪与国家工作人员贿赂罪之比较

8.有关市场信用的刑法规制

宪法、行政法、法理、法史类:

1.试论罗马法的基本制度及其影响;2.论西方国家现代法律制度的新发展

3.浅析中国近代宪政立法;4.沈家本修律与中国近代法律制度的建立

5.试析汉代法律的儒家化;;6.君权、父权、夫权与中国古代法律;7.谈无讼与息讼;

8.论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二维并举;9.法律与道德的冲突与调适;10.制度创新与法制现代化

11.法律职业化与司法改革;12.行政执法难的成因探究;13.论后WTO时代的法治政府与责任政府

14.关于国家赔偿法的立法修改

劳动与社会保障法类:

1.关于劳动争议解决机制的改革设想;2.社会保险立法体系初探;3.劳动合同竟业限制条款研究

4.中国养老保险法律制度初探;5.我国社会保障立法浅谈

国际法类:

1.国家主权豁免浅谈;2.试析WTO国际争端解决机制研究;3.试析世界贸易组织的法律体系

4.试析国际条约的概念及其法律特征;5.对反倾销立法及其适用的法律思考

诉讼法及其他法律类:

1.现行审级制度的不足与完善;2.论我国民事证据制度的改革与发展;3.试析民事诉讼的第三人制度

4.“陷阱取证”引发的法律问题;5.司法公正与刑事诉讼制度改革6.审判监督程序利弊谈

7.WTO对中国律师制度的现实影响;8.试论我国仲裁法学的新发展

本科毕业法学论文 篇6

关键词法学本科教育培养目标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A

1 国外法学本科教育培养目标的设置及评析

1.1国外法学本科教育培养模式简介

世界各国在法学教育目标的设定上各有不同,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种模式。

1.1.1 大陆法系法学本科教育培养目标的定位

以法国和德国为代表的大陆法系国家和地区的大学法学教育目标是一种科学教育,其教学目的是提供法律理论基础的教学和法律科学的研究,在法律科学教育之后,有一个法律职业的培训阶段,在培训阶段注重的是法律人才专业技能的培养。大陆法系法学教育目标的设定受大陆法系法律文化传统的影响,大陆法系的法律以成文法为特征,法律研究注重学科体系的构建。为了实现其培养目标,本科法学教育在课程设置上以专业基础理论课程为主,明显表现了素质教育的特点。在教学方法上,强调教学的系统讲授,旨在向学生传授知识。

1.1.2 英美法系法学本科教育培养目标的定位

美国法学教育的目标是培养法律职业者。美国基础法学教育以非法学专业大学毕业生为教育对象,学员在入学前已经获得非法学学士学位,即美国的法学教育是一种大学毕业后的教育。从美国法学学位的三级设置来看,JD(Juris Doctor 原称LLB)层次的法学教育是初级的法学学历教育,之上设置有LLM和SJD或JSD。所以,可以认为JD的实质是高起点的职业性较强的广义的本科法学教育。这种JURISDOCTOR培养模式的直接目标就是造就法律职业者。美国法学教育在对学生进行普通法基础知识教育的基础上,注重职业技能的培养,使学生获得处理法律纠纷的各种能力。

虽然英国与美国同属英美法系,但两者的本科法学教育目标截然不同。英国在本科法学教育的培养目标与培养模式上,更近似法国和德国,注重理论性教学。英国法学教育是以本科为基本层次,同时又是指向法律职业的。在英国从事法律职业的人应接受过高等教育,拥有一个法学学位,或拥有一个非法学学位后学习一个两年变型性的法律研究生课程,并且使学术性和职业性的教育结合起来成为一个整体。

1.1.3 澳大利亚法学本科教育培养目标的定位

澳大利亚法学教育既是职业教育,又是普通教育。作为一种职业教育,与英国一样,凡在澳大利来从事律师职业者必须具备法学学士学位,大学本科法学教育是职业律师培训三阶段的序曲。本科法学教育的另一个作用是为学生进一步攻读法学硕士奠定宽厚的专业基础。在普通法系国家中,澳大利亚的法律制度更接近于英国的法律制度,这是殖民地法律文化移植的结果,但澳大利亚法学教育也显示出了其本土化的特征。

1.2 评析与借鉴

1.2.1 对国外模式的评析

法学本科教育培养目标的不同模式,是各国根据本国的法学教育传统和特点而确立的,同时,也充分体现了各国的法律制度和法律职业的特点。通过对以上三种主导模式的综合分析,不难看出各自的优势及弊端。

大陆法系模式重视法学理论的研究,该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缜密的法律思维,使学生具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同时,大陆法系模式注重学生的学术养成和人格养成,有利于培养和造就法律通才,但由于本科教育阶段的学习时间极为有限,使得他们接受法律职业的技能和技巧教育相对较少,再加上实习期过于短促,使得实践效果不是很明显,而课堂教学以传授式为主要方式,使理论因为缺乏与实际的联系而流于说教。

美国的职业教育模式反映了美国人对于法学教育的务实理解,该模式的优点是使学生在校时就掌握了作为一名法律职业者所必备的专业技能。灵活的判例教学法对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独立思考、分析、推理和表达能力发挥着重要作用。此外,由于美国的法学教育是一种非法学专业学生大学毕业后的教育,这就使得具有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在一起学习时,会形成不同思想和观念之间的碰撞、交流、启发和融合,最终会推动法学教育和研究水平的提高。但也应该看到,由于过于强调实践技能的培训,忽视理论研究和系统的学科训练,会使学生对法学基础理论掌握得不够,最终偏离法学教育的目的。

澳大利亚的模式其实是希望综合大陆法系与英美法系两大法学教育模式的优点而采取的一种折衷模式,通过该模式,把人文、自然和科学教育与法律专业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培养具有复合结构的法律人才,同时根据法律职业法案的规定,法学院毕业生必须经过一年的律师职业培训才能执业,这样就形成了学科教育和职业培训相衔接的一体化的本科法学教育培养目标模式。可以说,这是前两大模式融合与相互借鉴的结果。总的来说,澳大利亚的法学本科教育,体系完备,层次较多,比较能适应社会的需要,但是也正是因为其体系和层次的过于繁琐,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法学教育资源的浪费现象。

1.2.2 对中国法学本科教育培养目标的有益启示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和法律自身的发展,各大法系交流与融合的日益明显,法学各种培养模式在现实中也出现了融化与异化的现象,其相互借鉴也成为必然。中国本科法学教育正经受着市场经济的规范和考验,吸取中国传统法学教育的养份和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对目前我们所进行的法学教育改革将不无裨益。

首先,从法学教育层次来看,法治发达国家的法学教育均以本科为基本层次。目前我国法学教育存在着中专、大专、本科,硕士、博士5级层次共存的状态。不可否认,教育层次的丰富多样为大量人员提供了求学机会。但是,教育的层次多样化也容易造成法律人才素质的低下。我国应当提高法学教育的层次,至少应将其提高到本科,而现有的本科以下的学生,在成为法律职业者之前,必须继续深造。这对于优化法律执业者的素质进而对整个法治建设都是非常必要的。

其次,从法律思维方法和法律实践能力角度看,大陆模式重视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传授和法律思维的培养。这在一定程度上节约了教育成本,也将进一步发展为法学教育的终极目标,但片面注重理论知识传授会导致很难理解法律的精神实质。美国模式的最大特色在于重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除了教学内容注重法律的应用性以外,教学过程也普遍采用判例教学法,这不仅提高了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启迪了他们的创造性思维,使法学教育与司法实践更为接近。法律思维方法和法律实践能力的培养在目前我国的法学本科教育中是非常缺乏,并且也是应当受到重视的。

第三,从法律职业资格来看,法学教育的职业特质取决于法律职业的一体化。不管是大陆法系国家还是普通法系国家,对法律执业人员都有严格的遴选和培养制度,虽然有法官、律师和检察官的职业之分,但职业条件和要求都是同一的和同质的。在这一法律共同体内,其成员应该具有共同的法律背景和法律渊源,具有共同的评价标准体系。其结果,他们不仅相互间结合为一个精神上高度统一的职业共同体,而且在社会上构成一个专门的法律职业层。当前,中国法治社会的进程应伴随着法律职业人士的专门化而发展,也就是说,中国的法学本科教育应该选择基础教育与法律职业教育相结合的培养目标,为培养中国的法律职业共同体做出自己的贡献。

2 构建中国法学本科基础教育与职业教育相结合的培养目标

国内学者关于法学本科培养教育目标一直存有争议。主要有以下三种观点:

(1)精英教育说。该观点认为高等法学培养的人才去向主要是法院、检察院以及律师事务所等司法实践部门,与一般职业不同,法学教育应该以专业化和职业化为背景,以培养具有卓越的法律素养、实践能力和人文精神的法律职业群体为使命和目标。

(2)职业教育说。该观点认为法学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培养职业法律人才,通过对学生进行科学、严格的职业操守以及职业技能训练,使他们能够掌握法律的实践技能及操作技巧,熟练处理各种错综复杂的法律问题和法律纠纷矛盾。

(3)通识教育说。该观点认为,高等法学教育培养的人才不仅限于通晓法律,而且要熟知相关学科知识,包括人文社会科学以及自然科学的知识。法学教育作为现代普通大学教育的一部分,其培养的人才并非都会成为法律职业者,其所提供的应当是一种通识教育。

法学本科教育目标的确定既要符合法学学科的教育教学规律,也要考虑我国的国情和现实社会对法律人才的需求,力求科学而合理。笔者认为,我国法学本科教育应确立基础教育与职业教育相结合的目标定位,即在通识教育的基础上,注重学生的职业技能培养,同时在该教育目标的前提下,培养适合经济社会发展的高素质复合型法律人才。确立该目标的理由如下:

首先,我国大学的学制一般为三至六年,正常学制是四年,在大学四年期间,真正用于法学基础理论课、专业主干课和职业技能课程的学习时间是很有限的,法学本科教育只能是法学教育体系的一个起点,其主要任务应该是要求学生掌握法学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奠定学生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基础。法学本科教育在培养法律人才方面所担负的社会责任主要应为两个层面:一是使学生树立社会主流的价值观,具有现代理性精神,养成独立的法律人格;二是使学生获得自我发展的能力,具体就是要求学生掌握从事法律职业必备的基本知识、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满足将来从事法律职业和法学研究的基本需要。因此,法学本科教育应该是基础教育与职业教育相结合的定位。本科法学专业的学生经过国家统一司法考试,可以从事律师、法官或检察官职业。如果法学本科毕业生希望从事法学教育和法学研究,则需要进一步的深造。

其次,基础教育与职业教育相结合的培养目标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符合我国的国情。司法部在《法学教育“九五”发展规划和2010年发展设想》中明确指出,我国的法学教育应“重点培养高层次、复合型、外向型法律人才和职业型、应用型法律人才”的教育培养模式。我国目前的高等法学教育尤其是法学本科教育,不仅要为公、检、法机关培养人才,而且要为其他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培养人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中国法治化进程的加快,经济社会对法学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培养复合型的高素质法律人才已是大势所趋。因此,把法学本科教育定位于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相结合的目标符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在这种模式下,一方面通过基础教育培养出宽口径、厚基础具有创新精神的法学人才,同时为本科法学教育之后的法律职业教育和研究生教育提供优质的生源。

第三,随着我国统一司法考试制度的确立和实施,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相脱节的状况将会结束。国家统一司法考试在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它有效地解决了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的脱节问题,极大地促进了法学教育,为法学本科教育培养目标的重新定位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支持。司法考试对法学教育而言,提供了新的发展契机,教育部门可以借助其考试内容推动法学学科的发展。纵观世界各国法学教育的发展,法学教育总是与法律职业密切联系,在二者的互动关系中,法律职业又总是对法学教育发挥着决定性的影响和作用,它不仅决定了法学教育的培养目标和发展方向,也影响着法学教育的内容、方法及法律人才的培养过程。教育部门可以借助司法考试促进法学本科培养模式的多元化,并进一步推动法学教育朝着主要培养应用性法律人才的方向发展。

3 实现基础教育与职业教育相结合的目标定位的具体措施和建议

3.1 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

设置合理的课程体系是实现法学本科教育培养目标和培养适合社会所需的复合型人才的关键。复合型法律人才培养模式的课程设置要解决好公修课和专业课的比例问题,同时兼顾专业课中的必修课与选修课的关系问题。在教育部所定的法学核心主干课程教学外,应增加选修课的比例。根据经济与法律发展,法学院系应构建设相对配套的系列选修课群,来反映法律职业的专业需要。此外,在课程设置中,应注重实践教学的安排。法学学科的特点之一是具有很强的应用性,应用学科是培养学生理论能力与实践能力兼备的学科。实践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知识理解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至关重要,是将学生培养成复合型人才的关键环节。同时,法律职业者的职业伦理和道德水准也需要在法律实践中潜移默化逐渐形成, 鉴于此,我们应在在课程设置中加大实践教学课程的比重,开展模拟法庭教学、案例教学、引入法律诊所教学等模式,同时重视法学教学实践的质量和效果,发挥实践教学应有的作用。

3.2 改革法学教育方法

就世界范围来看,高等法学教育的教学方法可分为两类,即以讲授法为主要教学形式的大陆法教学方法和以案例分析法为主要教学形式的英美法教学方法。中国由于受大陆法系国家的影响较深,在教学方法上大多采用传统的讲授方法。这一方法能够系统地说明一般的法律原理和原则,使学生对抽象的法律概念有完整的了解,使学生具有较为扎实的理论功底,但这种法学教育的模式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无助于培养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

上个世纪60年代后在美国法学院兴起的“诊所式教学法”和“案例教学法”,给学生提供了独立思考、发挥其创造性思维能力的空间,使学生在把握法律精髓的同时,增强了实际工作的能力。而在大陆法系国家中,一向重视理论知识灌输的德国法学教育,也开始重视学生参与实践锻炼的环节。例如,德国对有志于从事法官、检察官、高级行政官员或大学法学教授职业的学生,要求他们必须有两年的见习期,而且对学生见习的地方都做了详细规定。

培养学生的法律实践能力是我国法学教育方法改革的重点。我国当前的法学教育侧重于法律理论知识的讲授,忽视实践性环节的作用,虽然近年来各法学院系也开始重视法学实践的作用,但这种思路并未完全渗透到法学教育的全部环节,理论与实际并未很好地结合。我们应借鉴英美国家的法学教育理念,在教学中理论与实践并重,不仅在教学方法上重视案例分析、讨论、诊所式教学等,还应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将实践环节作为与理论环节同等地位的内容规定下来,从根本上重视实践性环节在法学教育中的作用。

3.3 强化特色办教育

本科毕业法学论文 篇7

从统计的情况看,90%以上的法学本科毕业生第一次就业(除去考取硕士研究生的人)方向为公司、企业。从2008年国家允许法学专业应届毕业生参加司法考试开始,有部分毕业生进入律师事务所,由于很多律师事务所在见习期几乎不支付薪水,学生们在很无赖的情况下才会选择区律师事务所。近几年《中国大学生毕业生就业报告》显示法学专业毕业生就业率低,对口率低。据网上的统计法学在十个不受欢迎的专业中派第二位,这与上个世纪80年代法学专业炙手可热形成可鲜明的对比。究其原因在于上个世纪80年代法制待兴,公检法部门人才奇缺,法律人才炙手可热。如今我国高等院校设立法学专业的有六百多所,每年在校的本科生约30万,一年的在校生就相当于上个世纪80年代的整个法制人才计划,而且现在公检法部门的编制几乎饱和,而人们固有的观点认为法学专业就业方向是公检法部门,这样法学就业的对口率自然就低了,也就从以前的香饽饽变成了现在的冷门。这一现象引起了笔者的反思。

一、明确法学教育目标

目前在我国关于法学教育的目标定位存在有“精英教育说”、“大众教育说”、“职业教育说”、“通识教育说”等不同的观点。

“精英教育说”认为,高等法学教育培养的人才主要是为法院、检察院以及律师事务所等司法实践部门服务的,这些职业需要有专门的知识、专门的技能、严谨的法律思维以及良好的心智条件,具有较高的思想道德修养。因为他们是为社会提供法律服务,关乎社会的公平与正义。

“大众教育说”认为,法学教育与其他专业的高等教育一样,只是提高国民素质的一个专业方向,不能将法学教育和其他专业教育区分达到不可逾越的程度,而应当更多地面向大众。

“通识教育说”认为,法学教育培养的人才不仅要通晓法律,而且是要熟知各种相关学科知识,包括人文社会科学以及自然科学的知识。法学教育应以教会学生做人、做事、生活和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己任。

“职业教育说”认为,法学教育的目标在于培养职业法律人才。其最终目的在于培养“法律工匠”,即对学生进行科学、严格的职业操守以及职业技能训练,使他们能够恪守职业道德、掌握法律技能,娴熟、公正地运用法律处理各种社会矛盾。

就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与教育发展水平而言,笔者认为,我国的法学本科教育还应当定位于通识教育,而在本科后教育应定位为精英教育。

首先,我国的法学教育模式虽然不同于欧美发达国家,但从本科阶段设立法学学科来看,应该是借鉴了大陆法系的法学教育模式,大陆法系的法学教育就是一种通识教育,在本科阶段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从上个世纪拨乱反正之后,法学院系纷纷恢复建校或者重建都把目标定位于理论知识的传授。这一传统我们应该保持。诚然,有人在提议在大学本科阶段取缔法学专业,但笔者认为这样的做法至少在目前是不合适的,全国有六百多所高等院校开设了法学专业,如果我们因为所谓的法学就业难和对口率低就取缔法学专业,势必会引起不小的混乱。

其次,把法学教育的目标定位为通识教育也有利于国民法律意识的培养。我国是一个从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制度直接转变为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封建制度脱胎而来,民众的法律意识低下,而且建国后我国经历的“十年文化革命”,建国后刚建立的法制机构被打碎,这样一种国情影响了我国的法治建设。我们今天进行法治民主建设,除了要加强制度的完善,还需提高民众的法律意识,这就要有法律教育。

最后,今天的中国正由传统的农业社会走向文明的工业社会,我们的很多公司、企业是需要懂法律知识的综合人才为公司、企业服务的,我国的很多公司、企业都设有法务部类似这样的机构,这些机构里还需要大量的具有法律知识的人才为签订合同、处理法律纠纷等事件提供法律服务。但这些人才是不同于公检法部门的专门法律人士的,需要具有丰富的法律知识并且熟练地了解相关学科的知识,不需要熟练的辩护技能、审理技巧等这样一些专门的法律知识。

二、调整法学教育的层次结构

我国现有法学教育层次是一个多层次的局面,除了本科教育、专科教育,还有硕士、博士阶段的研究生教育。

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国急需大量的法律人才,特别是公检法部门,我国法学教育也顺应了这样一个历史潮流,大量的法律院系恢复办学或者重建,在法学院校设有本专科法学教育和硕士、博士法学教育。同时很多的成人教育等非正式的教育中也设有法学专业,中专科院校也设有法学专业。但是,在中专科院校和非正式教育中设立法学专业,在很多程度上破坏了法学的严谨性和专业性,因为这些院校很多都不具有办学资格,尤其是在师资方面。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就会良莠不齐,也不利于我国的法律人才的培养。

笔者认为,我们应调整法学教育层次结构,应该取缔非正式教育和中专科教育中的法学专业招生权。首先,这些院校中很多都不具有法学办学资格。其次,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公检法部门急缺人才的时候,我们用这样一种方式补充正规教学对法律人才的培养实属无赖,但是今天我们的公检法部门不再是编制奇缺的状况,同时经过三十多年的法制建设,我国的法制也发生了很多的变化,我国的法官法、检察官法、律师法等法律也明确规定了法律职业者的需要具有法学本科的学历,这大大提高了法律职业者的门槛。因此,我们在法学教育上也应符合社会的发展需求,对于那些不具有办学资格的院校就要限制和取缔他们的招生权。

三、改革法学教育模式

我国的法学教育本科阶段是四年制,包括公共基础课、素质教育课、学科基础课、学科专业课和集中性实践环节五个方面的内容,在硕士和博士阶段是三年制;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我国引进美国的法学教育模式设立了法律硕士专业。这种模式注重理论知识的教育,忽视法律技能的培养,在现在的市场经济模式下,就业率相对低使得法学专业受到诟病。

与大陆法系国家法学教育相比,我国的法学教育忽视法律技能的培养是存在不足,我们应该借鉴他们的经验。如德国采取4+2双轨制模式,即法科学生在大学从事基础学习(包括培养学生法学思维方式、注重学术性与系统性知识养成的堂讲授、培养学生作为法官解决相关案件纠纷能力的练课、培养学生独立进行法学研究能力的研讨课)的正常时为4年,其后参加第一次国家考试,通过第一次国家考试设置2年的见习期(在民事法院工作6个月、在刑事法院作6个月、在行政法院工作5个月、在律师事务所工作4月、最后一阶段自由选择在大使馆、企业或银行工作5月),见习期满参加第二次国家考试(第二次考试的内容具鲜明的职业特色)。再如日本在本科阶段实行法学基础教育,在本科毕业时实行分流,大部分的学生毕业后进入公司企业,只有较少的学生进入研习所进行为期1年半的司法实践训练。

从上述法学教育模式上看,法学教育不是简单地通过年大学课堂教育所能完成的,它需要一段时间的实践工作需要积累一定的实践经验。因此,笔者比较赞同德国、日本的法学教育模式。笔者认为,我国的法学教育模式可以定位4+x,首先在本科阶段其完成4年的法学基础教育,然后经过一段时间的实习训练培养法律职业技能。在实习阶段可以把学生分配到法院、检察院、律师部门实习,而且笔者建议成立专门的机关管理实习阶段的实习,检验这两个阶段的学习成果的方式就是司法考法考试。我们把司法考试分为两次,第一次司法考试是检验本科4年的手段,通过司法考试进入实习阶段实习,实习阶段结束参加第二次司法考试。当然只有将来进入法院、检察院和律师事务所的人参加实习培训。

大学本科毕业想从事理论研究工作的人可以不进入实习培训,直接进入研究所进行理论知识的研究和学习,可以把硕士和博士连在一起集中进行法学理论教育,培养专门的法学理论研究工作者,打破我们现在硕士、博士阶段分开教育的局面。

参考文献

[1]郭明瑞,王福华.创新法学教育推进依法治国[J].法学论坛,2001(5).

美国法学本科教育架构分析 篇8

一、法学教师体系

在美国, 法学院的教师是令人羡慕的工作, 地位非常高, 待遇极好, 年薪很高。美国大学教师的职称序列是:教授、副教授和助理教授, 统称为教授。教授有全职教授和半职教授, 全职教授中达到一定年限及一定学术水平的可以任终身教授。全职教授不可兼任其他事情, 只能在学校从事教学、科研及教学服务工作;全职教授一般采用合同制聘任, 其聘任方式由教授组成教授会选录, 从德才方面认真考虑, 对教授的科研成果以质量要求, 而不以数量要求。半职教授一般是临时聘用, 大多数是来自实践中的律师、法官、检察官、政府官员等。法学院的全职教授每人基本上任课2至5门, 上课实行选教制方式, 即同样一门课分别在不同的时间, 由不同的教授来上。这样做, 一方面是为了照顾不同类型如全日制或半日制及不同时间能来上课的学生;另一方面是为了创造竞争机制, 对教授形成一个压力和挑战, 学生选择讲得好的教授的课, 教授的课上得不好就会被冷场, 以此来提高教授的教学水平和质量。教授在完成授课任务外还有两个任务, 就是完成一定项目的科研工作和指导学院各中心的实习活动, 即教学服务工作。

在美国专门有两个供从事法学专业人员使用的电脑软件, 叫Lexis-Nexis和West Law, 前者是美国历年来各种政策、法令、法规、条例等法律的文件库, 后者是西方法律案例汇编, 这两个软件对于教授从事教学及科研工作起到非常大的作用。

二、培养体系

美国现行法学教育正是从市场需求出发构建其人才培养目标、教学体制、课程体系的。美国律师协会专门设立了一个法律教育委员会, 以规范全国的法律教育。因此, 美国各法学院的课程设置、培养方向、技能训练以及考试、实习等方面基本上实现了统一化、规范化。

1. 入学要求及学位设置。

新生入学一般有两个要求:一是已接受过四年的大学教育, 取得了学士学位;二是参加法学院的统一入学考试。学位设置主要是J·D (Jufis Doctor) , 还有LLM, SJD等。三年在籍, 修完规定的课程, 有的要求写学位论文 (如LLM) , 有的不要求写论文 (如J·D, 主要培养律师而非法学研究人员) 。

2. 课程设置。根据哈佛大学法学院的课程设置, 每学年的

必修课和选修课为:第一学年, 必修课有代理法、财产法第一部、契约法、侵权行为法、刑法、民事诉讼法。第二学年, 必修课有宪法、行政法、税法、商法、公司法第一部、信托法、会计法 (选六门) , 选修课有美国法制史、大陆法概论、苏联法与美国法比较、法理学、法律形成之过程论、立法学、联合国法 (选一门) 。第三学年, 必修课是财产法第二部, 选修课有海商法、反托拉斯法、团体交涉法、冲突法、著作权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公司法第二部、债权法、家族法、衡平法的救济、证据法、联邦法院及联邦组织、关于私企业的公的规制法、保险法、国际法、对国投资的国际性保护、劳动法、国际贸易与国际关系法、国外事业活动上的法律问题、世界秩序发展中的诸问题、不动产交易法、恢复原状法、证券交易调整关系法、州以及地方政府法、公判实务的诸问题 (24门中任选5门) 。美国各法学院的课程设置大同小异, 一年级均为必修课, 二、三年级有大量的选修课。各法学院还专门开设律师应用技巧类课程, 根据教师特长开设一些特色课程, 举办各类讲座, 鼓励学生跨学科选课。

3. 教学程序及手段。

美国当代的法律教育, 主要是培养学生的法律思维, 在教学程序上, 分课前准备、课堂教学两个步骤。 (1) 每次课前, 教师必须预先指定学生阅读若干参考材料 (主要是以往的判例) 及将要讨论的法律问题, 课前准备 (阅读) 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一环, 学生须投入相当多的时间; (2) 课堂教学中, 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发挥引导作用, 启发学生理解隐含在判例中的法律基本概念和原则, 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是学生课堂上的发言。这种“判例教学法”是由前哈佛大学法学院院长兰德尔于1870年倡导的, 他废除了整堂都由老师讲授, 学生被动地听、记笔记的传统教学法, 而改为就学生已阅读的判例, 老师换情形 (假定不同条件) 提问, 学生回答, 从而使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

4. 培养目标 (或标准) 。

美国法律教育培养目标是未来的律师, 其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无不强调法律知识与专业技巧的紧密结合, 致力于启发学生应用法律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具体包括十种技巧和能力的培养: (1) 解决问题; (2) 法律分析和推理; (3) 法律研究; (4) 实际调查; (5) 通讯联络; (6) 答询客户; (7) 谈判; (8) 诉讼与其他解决纠纷程序; (9) 法律工作的安排组织; (10) 认识和解决道德难题。

法学本科教育专业实习改革初探 篇9

关键词:法学本科教育,专业实习,改革

一、专业实习在法学本科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

高等院校法学本科教育的目的在于为社会培养合格的法律人才, 为法治建设提供足够的智力支持和后备力量。尤其是在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竭力推进“依法治国”方略的今天, 社会对于法律人才的需求进一步扩大, 而高校的法学本科毕业生却面临找不到工作的尴尬局面, 供需之间出现严重脱节, 归根结底, 原因在于法学本科教育与社会现实需求之间出现了严重脱节, 表现在法学专业毕业生通过四年的学习, 绝大部分学生尚没有培养起缜密的法律思维, 对司法实践缺乏应有的认知, 毕业之后, 面对司法案件依然无所适从。.

法学是一门实践科学, 具有职业教育的特征, 这决定了只有在专业实习中才能真正消化和吸收知识。以国际经济法为例, 学生普遍觉得这门课程难懂难学, 不好理解, 甚至觉得学了也没有多大的用处, 原因在于课本文字与社会现实离得太远, 用僵硬的文字去解释什么是“FOB”, 什么是“CIF”, 永远都是晦涩难懂的, 包括教师本身在内, 如果没有从业经验或者切身体会, 他的讲解也仅仅只能停留在照本宣科的层面, 他的知识也是死的, 是不自信的, 是接受不了实际检验的。相反, 用笔者已经毕业的一位学生的话来讲:“只有当我真正地看到大海, 看到汽笛鸣响的货轮, 真正成为外贸公司的职员时, 我才真正了解到什么是‘FOB’, 什么是‘CIF’。这句话让笔者和很多同行深感震动, 法学教育的失败不能简单的归结于老师能力或学生素质的问题, 我们已经竭力去探求课堂教学如何生动、全面, 如何适应职业需要, 但是却忽略了更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 即专业实习, 这一环节是法学教育的关键, 书面的知识只有在实践中才能有生气,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专业实习是法学教育成败与否的关键。

二、法学本科教育中专业实习的现状

(一) 专业实习时间过短, 达不到培养法律技能的目的

目前, 大多数高校的法学专业实习都安排在第七学期, 为期一个月到二个月, 这一实习期显然过短, 一件民事案件的处理少则需要三个月, 多则半年;而刑事案件亦是如此。学生在一到二个月实习过程中, 根本无法全过程处理一宗案件, 实习效果将大打折扣。

(二) 专业实习不受重视, 往往流于形式

很多高校都并不从思想上重视法学的专业实习, 因为, 从浅表层面上看, 法学毕业生的就业并不和实习有所联系, 相反, 考研率、司法考试通过率更多的能够体现教学效果, 由于, 现阶段研究生考试和司法考试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完善, 因此, 书本上的东西成为学生能否通过的关键, 学校、教师和学生都把重点放在了课堂教学上, 专业实习则成了流于形式的东西。再加上很多高校将法学专业实习安排在第七学期, 这一安排本来无可厚非, 因为参与实习的前提是法学专业基础课程已经授课完毕。冲突的是, 这一时间段恰逢学生毕业找工作、复习考研和复习司法考试的关键时期, 很多学生的注意力无法放在实习上, 对于实习, 只是敷衍了事。

(三) 实习单位接受毕业生实习的积极性不高

实习单位接受毕业生实习的积极性之所以不高, 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实习单位从接受实习生上得不到足够的收益, 一方面, 学校实习经费紧张, 无法给实习单位支付足够的费用;另一方面, 也是更重要的, 学生实践能力差, 知识不牢靠, 在实习期间不能够很好的独立胜任分配的实习任务, 甚至由于实践经验的和处事能力的不足, 会给实习单位“越帮越忙”, 因此, 实习单位接待的热情不高, 指导老师怠于提供有效的积极地指导, 由此也进一步影响到学生的实习热情, 从而形成恶性循环。

(四) 学生无法全过程的参与案件的处理, 实习效果不佳

法学专业的实习单位以法院和检察院为主, 实习单位往往采取把学生分配下去, 一位指导老师带一到多名学生的模式, 这样的实习模式会带来一个严重的不足, 就在于学生没有机会全过程的参与到一宗案件的完整处理, 无法全面地了解实践社会, 更无法深刻体会到课堂理论与实践社会所存在的差别。学生对其他部门的办案程序毫不了解, 对本部门的司法程序运作, 由于前述的时间有限, 往往也只是一知半解, 实习效果大打折扣, 实习目的无法实现。以检察院实习为例, 学生分别分配在反贪污贿赂部门、渎职侵权检察部门、审查逮捕部门、审查起诉部门、监督检察等等各个部门, 在短暂的实习过程中, 并不变换岗位, 那么分在反贪污贿赂部门的学生只能对承办国家工作人员的贪污、贿赂、挪用公款等职务犯罪进行立案侦查等工作有一定的了解, 而对于审查、批捕、起诉等司法程序无所认知, 分在各个部门的实习学生都是如此。更有甚者, 有学生被分在非业务岗位, 专门负责捆扎案卷, 整理案卷, 这样就更是与实习初衷有所背离了。

三、法学本科教育中专业实习的改革

法学专业实习中存在的问题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比如学生实习兴趣不高, 懈怠应付会导致实习单位不愿意接受, 指导老师不愿意带, 实习效果不佳, 实习目的难以实现, 从而又使得学生能力得不到培养, 学生从实习过程中无所收获, 学校和学生都不重视, 如此下去, 就会进入一个恶性循环, 而无法自拔, 笔者认为, 要从这一怪圈中跳出来, 就必须对专业实习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 建立起“全程式”的是法学专业实习模式。所谓“全程式”的法学专业实习模式, 是指让学生在充分有效的时间内, 全过程的了解实习单位各个职权职能部门的职责和司法运作程序, 能够切身地认识司法实践与课堂理论联系和差距的一套实习模式。笔者认为建立这套模式的关键有以下几个:

1.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笔者在这里不提学生应当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 而是强调学生的人文情怀和综合素养, 是因为这才是学生在实践当中最缺乏的东西。很多大学生具备不少知识, 却不具备与人相处和沟通的能力, 不具备遇到问题沉着应对, 合理解决的能力, 不具备面对社会问题足够的兴趣、热心和洞察力。这样的学生在实习单位中, 不能准确领会指导老师、单位领导的意图, 不会利用有限的时间和资源, 创造最为有利的学习空间, 不能和其他人建立起良好的合作关系, 甚至有的学生不能够独立的书写司法文书, 错别字、病句满篇。因此, 应该从学生入校起, 就抓学生的素质教育, 不能功利仅仅开设和专业有关的课程, 应当增加选修课的种类和门次, 比如艺术赏析、心理学、伦理学、史学、哲学等等, 建议把大学语文作为必修课。

另外, 应当丰富化、合理化学生的评价标准, 鼓励有健康心态、创新思维的学生, 而不只是以单一的卷面成绩衡量学生, 要重视和尊重学生的差异和个性。法学是一门社会科学, 脱离了社会就失去了生机, 法律人应当具备广博丰富的知识、热情强大的内心、建立起博雅的人格和高尚的审美情趣。笔者认为这一点是要靠积累的, 但也是最为重要的, 模式是死的, 人才是活的, 模式总有弊端和缺陷, 优秀全面的学生却能够扬长避短, 得到最大的收益。

2.变一次性终结性实习为分阶段全过程实习

实习时间的有限性是实习效果不佳的重要原因, 在临近毕业时期安排长时间的实习又不现实, 笔者建议把实习过程分散开来, 改变大多数院校的一次性终结性实习模式, 开展分阶段全过程实习, 这里的全过程指的是让实习与理论学习相结合, 贯穿法学本科教育的四年学习时间, 具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观察性实习, 安排在大学一年级, 这个阶段学生刚刚接触到法律, 在学习一些基础课程的同时, 可以安排学生到实习单位观察、体会, 与法律从业人员交流、座谈, 书写心得笔记, 时间可以分散于课余时间或固定在每周一两天, 可以由教师推荐、学生自主联系, 也可以进行统一安排。

第二阶段:体会性实习, 安排在大学二、三年级, 这个阶段主要的目的在于让学生熟悉完整的司法程序, 了解实习单位各个部门的职能和运作, 体会司法实践与课堂理论的联系和差距。这一阶段需要一个比较长的时间, 使学生能够尽可能的到各个职权职能部门工作体会一定的时间。

第三阶段:针对性实习, 安排在大学四年级, 这个阶段学生临近毕业, 有了一定的就业意向, 同时也完成了基本课程, 由学生根据自身条件和兴趣选择实习部门, 学校根据现实情况进行适当调整。这一阶段学生有针对性地接受指导老师的专业指导, 完成实习任务, 书写具有一定水准的实习报告。

以上三个阶段, 随着学生认知水平和专业水平的提高, 而一步一步加强实习深度, 第一阶段重在观察了解, 第二阶段重在体会认知, 第三阶段重在实际演练。

3.全程式式实习要还求学生在实习过程中至少全面完整地处理或协助处理过一件案件

探析法学本科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 篇10

(1) 没有清楚确定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二者的关系, 缺少科学的、系统的理论指导实践教学。在法学专业教学中始终以理论教学为主, 实践教学为辅, 因此在这方面, 还没形成具有科学性、操作性的实践教学模式和研究成果, 结果导致二者处于相对分离的状态;仍然依照过去的实践教学方法来指导实践教学, 使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教学目标很难实现。

(2) 实践教学过于形式化, 实践教学手段简单, 预期效果不明显。在各法学院的教学计划中, 虽然都安排了实践教学环节, 但大部分高校没有安排双师型的教师有计划地指导学生实习, 完全依靠学生自觉、主动地到实习单位实习, 然而学生的实习热情不高, 兴趣不浓, 投入的精力也不够, 不能很好地把握有限的实践教学资源完成实践教学任务, 学生实习大部分是为了混学分, 极大地影响了实践教学的预期效果。

(3) 没有达到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与创新能力的教学目标, 综合运用理论知识的能力比较低。虽然有些高校在一些法学专业课程中安排了一定学时开展实践教学活动, 如观摩庭审或安排学生模拟庭审, 但在制定教学计划时并未有针对性地、系统地将这些活动纳入其中, 没有形成系统的培养体系, 对培养学生能力和提高素质都不利。

2. 法学实践教学的保障体系的构建

(1) 搭建法学实习、实践教学基地。

实习、实践教学需要实践教学基地来完成。实践教学基地是理论教学的继续, 同时也是有效结合产学研的纽带, 是增强学校与社会联系的平台, 是高校借助社会力量和资源办学的重要举措, 是保证实践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实践及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实践教学质量的高低, 实践教学基地起着决定性的因素, 同时建设高质量的实践教学基地是培养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必备条件。

(2) 制定法学实践教学的规章制度。

法学院要想高效、持久、顺利地开展实践教学课程, 与课堂教学管理相比其在管理上的难度很大。若只依靠学生的热情、自控力及教师的督导很难保障这项工作的长久开展。同时法学实践教学不是一项短期的教学活动, 而是一项教学中的常规工程, 因此就需要法制化、制度化来保障贯彻落实。法学院必须制定规章制度保证实践教学实现预期的目标, 在一个制度体系的层面上来开展法学实践教学工作, 才能保障其长久与稳定, 保证实践教学内容按照实践教学大纲的要求有序、有效地进行。

(3) 制定法学实践教学沟通系统。

分散性、开放性、互动性、自主性等是法学实践教学的特点, 因此要制定一套交流顺畅、沟通便利的系统来保障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有效交流沟通, 利用网络技术可以共享优质教学资源和督导学生的自主学习, 是达到这一目标的最佳途径。网络教学系统具有开放、灵活、交互、快捷等特点, 可突破地域因素的限制, 建立多元化交互的学习环境, 2007年教育部也提出要积极推进网络教育资源开发和共享平台建设。

3. 实践性法学教学的可行性措施

(1) 创新案例教学模式。美国哈佛法学院最早在实践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法。在此教学中, 由教师根据理论教学的内容选取案例, 学生独自阅读案例、翻阅资料剖析案例、确定当事人纠纷的焦点、明确产生纠纷的原因、探求解决纠纷的最佳方案, 这样既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又能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学生处于主体地位, 教师处于辅助地位, 教师仅做到选取案例、指出资料方向或提供案件信息, 但在学生讨论离题时, 能将学生带回案情中。这种以学生分析研究案例、总结得出结论模式的教学方法改变了以往由教师事先告诉知识、学生被动接受的模式, 很好地达到了学生在分析、讨论、研究中理解并掌握所学的理论知识、熟悉并应用法律条文解决实际案例的实践教学目标。

(2) 建立实战性模拟法庭的实践教学模式。实战性质的模拟取代原表演性质的模拟。在开庭之前, 学生只需清楚有争议的案件目标和各方诉讼参加人的名单, 而不知道其他庭审进程和内容。学生要亲自搜集所需要的全部资料, 仔细地分析案情, 根据案情总结自己的论点和准备所需要的论据, 在庭审过程中, 学生要具体分析案件的法律事实, 灵活运用证据事实, 要学会根据案件材料分析事实, 运用相关的法律理论知识, 撰写相关的法律文书, 形成自己的法律观点, 同时还需要考虑对方当事人可能提出的论点论据, 设身处地地考虑自己的地位, 尽可能地争取主动地位。在整个模拟法庭的“实战”中, 学生不仅要能将自己的观点清晰有力地表达出来, 还要考虑诉讼过程中如何应对随时可能出现的新情况。实践证明, 学生法律应用能力借助于这种实战性的模拟训练能非常有效地增强, 其法律职业技能也能提高。

(3) 加强法律写作的实践。从目前法律人才需求来看, 从事法律职业的人员需要掌握的职业技能有:起草合同的技能;制定规则的能力;辩论的技巧和方法;沟通、协商的能力;获取、掌握和应用信息的能力;谈判、协商的能力;鉴定、审核和有效运用证据的能力等。法律写作是法律工作者必备的基本技能之一。律师要书写诉讼文书, 检察官要书写公诉文书, 审判人员要书写裁判文书, 公安人员要书写立案侦查文书, 企业司法服务人员、法学研究者、立法机关的立法者都必须具有法律文书的写作能力。外国法学高校历来重视法律写作, 将这门课分为初级、中级与高级个层次, 课时高达120学时。初级写作属于必修课, 中级与高级写作属于选修课。我国高校应该借鉴外国法学高校的课程设置经验, 在本科阶段将法律写作课程设置为必选课, 学生的写作能力经过在校期间写作课程的训练将会有很大地提高, 毕业后在工作岗位上能很快适应自己的角色, 独立完成写作工作。

(4) 完善教学实习与实践。在我国, 教学实习与实践在法学专业教学中已被广泛运用, 对培养既具有法学理论知识又具有实践经验的法律人才起着重要作用。法学专业实习已出现了流于形式和走过场的倾向是不争的事实。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实习基地不具备足够的容纳能力, 实习经费严重短缺, 考研及其他形式缓就业的学生的实习形同虚设等。高校需要完善教学实习与实践的规章制度, 只有在制度上不断创新, 才能有效解决目前法学专业实习中存在的问题, 充分发挥这一制度在法学本科实践教学中的积极作用。在制定法学专业实习制度时, 地区人才需求的特点和学校培养人才的目标的特点都是影响制度安排的重要的因素。

参考文献

[1]姜发根.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下的法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池州学院学报, 2012 (5) .

[2]董国斌.法学教育藏汉双语实践教学改革路径探讨[J].甘肃高师学报, 2012 (6) .

爱尔兰法学本科课程设置及其启示 篇11

关键词:爱尔兰;法学本科;课程设置

圣三一大学法学学科始于1592年建校伊始,科克大学法学学科亦始于1845年建校伊始。经过数百年的发展,两校法学学科覆盖了从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的多层次教育,同时包括脱产学习、在职学习和国际交换学习等多种法学教育形式。其中,圣三一大学法学学科在宪法、刑法、商法等领域处于世界领先,科克大学法学学科在家庭法、人权法等领域的研究享誉世界。人才培养是法学教育的主要宗旨,而课程设置又是人才培养的前提和基础,并直接影响人才的培养质量。因此,本文试图以圣三一大学和科克大学的法学学科为例,重点考察爱尔兰法学本科课程设置,为完善我国法学教育提供有益启示。

一、爱尔兰法学本科课程设置的两个例证

1. 圣三一大学法学本科课程设置

圣三一大学法学院有五个本科学位课程,即一个单一的法学学位和四个复合型法学学位。所有本科学位课程都是四年学制,共需修满240个学分(ECTs,“European Credit Transfers”的简称),一般每学年应修完60个学分。

单一的法学学士学位前两年主要学习法律必修课,其中通过法律技能与模拟法庭的教学,争取做到理论与实践的平衡。后两年则主要集中于某一方面的法学领域,学生每年从30多门选修课中自由选择60学分的课程。

复合型法学学位包括法律与法语、法律与德语、法律与商业、法律与政治科学四个学位。

2. 科克大学法学本科课程设置

学位或专业方向不同,课程设置亦存在差异。科克大学全日制本科生法学教育分为两种:单一法学学位、法律与语言复合型学位。单一法学学位有BCL(Bachelor of Civil Law)、BCL(诊所方向)和BCL(国际化方向)三种形式;法律与语言复合型学位有两种,即法律与法语学位、法律与爱尔兰语学位。

BCL是1845年建校就有的专业和学位。BCL学位需要学习三年,每年有6门课程。除法律必修课程外,学生可以选择感兴趣的其他课程。BCL(诊所方向)建立于2004年。BCL(诊所方向)在爱尔兰是独一无二的,需学习4年,其中第一、二、四学年在科克大学学习,第三学年在法律实务部门实习——实务部门涉及的法律至少包括国际商法、公司与金融服务法、消费者法、移民法、人权法、战争法、医事法、雇工法、环境法、刑法之一。BCL(国际化方向)需学习4年,其中第一、二、四学年在科克大学学习,第三学年在中国、美国或欧洲其他国家的法学院学习。然后获得科克大学的法学学位。

法律与语言复合型学位的学生除学习法律外,还需在原初中阶段所学语言的基础上,进一步通过口语与写作的学习,提高语言能力。目前,设有法律与法语、法律与爱尔兰语两种学位。

二、爱尔兰法学本科课程设置的特点

圣三一大学与科克大学的法学本科尽管学位设置不同——既展现了各自特色又体现了一定的互补,但是就课程设置而言,亦可发现一些共同特点。

1. 必修课少而精

前两个学年的法学必修课都具有较强的实用性,而且法学必修课少而精。如在圣三一大学,爱尔兰法律制度、侵权法、合同法、宪法、土地法、刑法六门课程是五个不同学位的共同必修课。此外,单一法学学位、法律与法语学位、法律与德语学位还共享衡平法、私法救济两门必修课;在圣三一大学,单一法学学位只有11门必修课。在科克大学,法律制度基础、宪法、刑法、合同法、法律研究与写作、侵权法、财产法、欧盟法律制度八门课程是3个不同本科学位共同的必修课。其中,法律与法语学位有9门必修课、法律与爱尔兰语学位有10门必修课。圣三一大学与科克大学法律必修课相比,前者更注重私法救济,而后者还注重法理学课程的设置——科克大学将法理学设为必修课并置于最后一个学年,而圣三一大学则将法理学设为选修课。而且,两校均重视法律技能与模拟法庭课程,圣三一大学要求第一学年开设的爱尔兰法律制度课必须包含法律技能的内容,第二学年开设私法救济课必须包含模拟法庭的内容;在科克大学,法律技能与模拟法庭亦是每个学位的必修课程。与必修课少而精相对应的是,两所学校法学类选修课相对广泛——有30多门。

2. 注重讲授与研讨会相配合

圣三一大学法学教育每一学年分为两个学期,每学期有12周(每学期的第7周是读书周)。尽管大多数课程以讲授为主(每周每门法律必修课讲授3个小时),但是前两年学生每门课程必须参加4次的小组研讨会或小组讲习班(一般12—15人),此外还要参加一系列的法律技能和模拟法庭课。例如,法律与法语、法律与德语、法律与商业、法律与政治等学位均要求第一学年开设法律技能课,第二学年开设模拟法庭课;后两年学生一般参加6—8门选修课,而且高年级学生也要参加研讨会。研讨会不同于讲授,讲授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是听与记笔记。研讨会与个别指导只有小部分学生被召集并讨论讲授中出现的一个主题。法学研讨会一般由熟悉该领域的学术型教师、实习律师或大律师主导。科克大学法学课基本上是主讲教师根据自己分发的讲义讲解,同时给学生提供一定范围的阅读参考书目或其他资料。如“财产法”课程除根据课堂进度分若干次分发讲义外,还在讲义开头注明需要关注的参考书目。而且,教师主讲课程与其研究方向高度一致,形成了明显的研究与教学的互动发展。科克大学每门法学课除讲授之外,也都配有研讨会。

3. 突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爱尔兰法律教育加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法学必修课除宪法、刑法、合同法、侵权法、土地法等课程外,亦强调法律研讨会、法律技能与模拟法庭等课程的设置。(2)在第三学年,或者要求学生赴法律实务部门学习一年,或者要求学生赴国外大学或法律实务部门学习一年。爱尔兰法学学生到实务部门学习有两个突出特点:一是安排在绝大部分法学必修课已经学完的第三学年;二是时间较长,长达一年;而且占用第三学年的两个学期,并非学期间的假期。(3)在授课过程中,强调理论、法条与案例相结合。

4. 强调法律教育的国际化

圣三一大学与科克大学不仅国际留学生人数众多,而且比较强调本校法学本科生教育的跨国性。强调跨国教育,不仅体现在鼓励学生赴国外大学交流学习一年或者赴国外实务部门学习一年,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在专业方向的设置上,设置了法律与法语、法律与德语复合的学位。法律与语言的复合是多层次、全方位的:就法律而言,不仅要学习爱尔兰法律、欧盟法律而且还要学习法国法律(指法律与法语学位)、德国法律(指法律与德语学位);就语言而言,不仅要学习听说读写,而且更强调以法语或德语为工具运用法律的能力。此外,除学习法律和语言外,还要学习法国或德国的文化、政治、经济等,法律与语言(法语或德语)的学习均贯穿于整个四学年;不仅要在爱尔兰大学学习,还要到以法语或德语为母语的大学或实务部门学习。如,科克大学法律与法语学位的亮点之一就在于学生有机会在科克大学的合作伙伴法国或加拿大的著名大学学习一年,使学生有机会学习与体验其司法制度并强化法语运用能力。

5. 复合型学位课程设置灵活多样

除法律与不同语言的复合型学位课程设置外,爱尔兰还有法律与商业、法律与政治科学的复合型学位课程。法律与商业、法律与政治的复合,就是要培养既懂法律又懂商业、既懂法律又懂政治的复合型人才。商业类、政治类课程不仅是必修课,而且与法律一样贯穿于整个四学年,即商业类与政治类课程并非仅仅是某个学期的选修课。另外,法律课与商业课、法律课与政治课,无论是在课时上还是在课程数量上,基本平分秋色。在第三学年赴实务部门学习的选择上,亦注重法律与商业、法律与政治结合部门的选择。通过法律与商业、法律与政治的结合,不仅要把学生培养成法律执业者,而且还要使其可以成为商人、会计师、银行家、政治家、外交官等。爱尔兰法学教育中法律与不同语言、法律与商业、法律与政治科学的复合型培养模式,体现了其灵活性和多样性。

三、爱尔兰法学本科课程设置对我国的启示

1. 精简并合理设置法律必修课

首先,爱尔兰法律必修课的设置少而精,而且除复合型学位——如法律与商业学位设有商业类必修课、法律与政治学位设有政治类必修课之外,几乎没有其他公共基础必修课。我国应当既削减公共基础类必修课,又精简法律类必修课,即保留综合性、基础性法律核心课,避免课程设置体系上的零碎与内容上的重复。其次,爱尔兰法学本科必修课中一般设有法律技能与写作、模拟法庭等课程,而在我国法律技能与写作、模拟法庭大多情况下只是选修课。由是观之,除教育部《全国高等学校法学核心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建议的14门核心课,还应将法律技能与写作、模拟法庭等课程作为必修课,以适应法学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科学的特性,并强化学生法律运用与实践操作能力。同时,应当提供相对较多的选修课(任课教师应当长期致力于该领域的研究)任由学生选择,而不宜划分若干模块限制学生必选其中的几门课程。

2. 培养学生的自学与思辨能力

首先,应强化学生的自学能力。尽管爱尔兰法学教育的法律必修课较少,但是注重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和自修时间,以培养学生自觉阅读的习惯和较强的自学能力。以圣三一大学法学院合同法课程为例,合同法课程是10个学分,10个学分意味着学生需要投入200—250小时的学习时间,但其授课时间每周只有3个小时,即每学期(12周)只有36个小时的授课时间,其余学习时间需要学生通过自学时间补足。在适当讲授的基础上强化学生的自学能力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体现,理由是:有助于夯实学生的法学基础知识,增加讲授内容的消化能力,提高教学效果;有助于培养并提高学生的自学习惯与自学能力。

其次,应提倡研讨会以训练学生的思辨能力。国内探讨较多的教学方法改革主要是建议强化案例教学。但是,在强调学生的参与度上,案例教学法显然无法与研讨会模式相比。案例教学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纯粹灌输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进行法律思考,但是在培育学生语言表达、思辨能力上,与研讨会相比还存在一定局限。而且,研讨会的主题不一定限于案例,可以是老师授课中的任何相关内容。因此,应采取有效措施鼓励(如提供小型研讨场所、预留类似课时或安排除主讲教师之外的指导教师等)并促成定期举行研讨会。在科克大学图书馆就设有若干专门的研讨会场所,以备学生申请使用,同时除任课教师外往往还配备固定的博士生引导本科生讨论。

3. 强化学生的法律实践操作能力

首先,应当保证有适当比例的模拟法庭等法学实验课;更为重要的是,还要规范地将法学实验课落到实处——真正地实际模拟操作或切实、充分地引导学生参与其中,不能名为实验课最后异化为案例讲授课。其次,应当改善本科生实习制度。爱尔兰法学本科生通过第三学年一整年较为充分的实习,一方面有助于省思、巩固已学法律知识,另一方面有助于合理选择第四学年的选修课。相反,国内法学本科生的实习基本是放在寒假、暑假及第四学年,无论是从实习的时间长短还是时间顺位上看,既难以达到有效的实践效果(因寒暑假时间较短,第四学年学生又要备战考研、司法考试、公务员考试等,实习常常流于形式),又不具有指导选择选修课、规划法学学习方向之功效。在目前国内本科生实习时间难以改变的前提下,应当通过加强学生实习基地建设、强化学生实习考核等方面的改革,提高学生实习效果。

4. 积极发展国际交换生培养项目

爱尔兰两所大学的国际化程度较高。适当、灵活地强化学生培养的国际化程度,无疑是提高学生培养质量、提升法学院知名度的一个重要途径。为此,除完善、强化必要的双语教学外——目前的法律外语教学内容存在重理论、轻实践,重介绍、轻系统,重读写、轻听说的问题,以至于法律外语教学演变为打着法律外衣的普通外语教学,使学生产生了法律外语就是学习一些专业的法律外语词汇而已的误解[1],还应当采取灵活有效的措施推进国际交换生培养项目。尽管目前我国很多学校引进国际交换生比较困难,但是将自己的学生以国际交换生的名义推出国门的机会正逐渐增多。以爱尔兰科克大学法学院为例,已经设置了专门针对中国大学的国际交换生培养项目,目前北京工商大学和华东政法大学均有法学交换生在科克大学学习。

5. 创新复合型法律人才培养机制

爱尔兰两所大学复合型法律人才的培养,给予我们的启示是:(1)复合型法律人才培养与非复合型法律人才培养应当有所区别,即并非所有本科生都必须要接受复合型法律人才培养,而复合型法律人才的培养也应当具有多样性。如科克大学有单一的法学学位,主修法学课程;也有复合型法律人才培养的专门学位——法律与法语学位、法律与爱尔兰语学位。(2)复合型法律人才的培养应当主要采取设置复合型课程并由两个学院共同授课培养的模式。该模式明显不同于爱尔兰单一法学学位培养方案中鼓励以及我国一些高校的法学本科培养方案中要求学生选修一些非法学类课程的方式;毕竟,学生自由选择的课程往往是分散、随意不成系统的,甚至法学之外的选修课也常常异化为凑学分的课程,部分学生不仅不重视,更谈不上有较好的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 何立荣.广西高校法学课程设置探究——以涉东盟法律人才培养为背景[J]. 广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1):62-66.

[基金项目:本文为安徽省教育厅教学研究项目“财经类院校法学本科生求职定位与课程设置改革研究”(编号:2013jyxm087)的阶段性成果]

本科毕业法学论文 篇12

1. 职业化的教育趋向

我国的法学本科教育重视职业教育,以职业教育为主。因为法律作为一种实践性很强的科学,要求法律职业人士要有足够的法律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而要丰富法律职业者的实践经验,就要对法律职业者的来源———法学本科学生进行足够的法律职业训练和教育。20世纪80年代开始兴盛的法学教育,虽然为我国培养了大量的法律人才,但仍然满足不了法律职业部门的实际需要。从2002年开始实行的国家统一司法资格考试制度, 一定程度上就是为了满足上述所需而专门设立的。据此, 一部分人认为法学本科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培养法律专门人才, 法学本科教育自然应与司法考试相适应。笔者认为, 片面强调法学教育的职业化倾向, 会忽视法学作为一门社会科学的存在价值,同时也会扼杀法律职业者的怀疑和批判精神。忽视基本理论的探讨与研究只会使我们的法学教育流于浅薄,造成法学教育的理论型人才断层,法学教育最终无法延续。

2. 课程设置不合理

由于一部分高校没有明确的指导思想,在课程设置上出现了混乱现象,主要表现为课程设置盲目对应立法。近年来,由于国家立法的增加,不少学校出现了国家颁布一部法律,学校开一门课的倾向,即出现了“有法必有学、有法必有课”的情况。表面看这似是与前沿成果对接,扩充了学生的视野,实质上只会使基础理论教育薄弱,实用课程杂碎,教师疲于教学而缺乏系统的理论深度的讲授,学生疲于上课而缺乏批判式的接受。

3. 学术缺失

“只搞权术,不搞学术”是目前不少高校的普遍弊病。正如有学者所说:整体社会风气的不良,严重侵蚀着教师的职业道德与学术风气,掣肘其学术水准和指导能力的提升;与此同时,学生的入学动机不纯,从高三或者更早的时候就规划好了自己的前景,为求真求知而来者甚少,以拿学位、当谋职跳板者居多。

4. 培养模式滞后

较之以前单纯注重理论传授, 法学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转到了“培养基础扎实、专业面宽、心理素质高和适应能力强的能够从事与法律有关的实际工作和具有法学研究的初步能力的通用法律人才”。针对这样的目的要求, 我们对法学本科具体教学工作进行考察, 不难发现教师素质不足、授课方式不佳、科研环境急需改善等诸多情况。这种状况对我国的法学本科教育构成了严峻的挑战。

二、法学教育应重视学术研究

国内法律人的学术产出无论是从质量还是从数量都是远远不足的, 不符合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的实际。我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文化传统的国家, 这样一个大国面对着和平的崛起, 需要法学学术界的理论支持。法学院作为学术产品产出的重地并没有很好地履行职责,直接体现在法学本科教学中, 就是学生缺乏传统学术训练。

学术研究可以培养创新意识,独立思考能力,占有材料、利用材料的能力,综合归纳、演绎推理能力,组织语言、表达思想的能力等。而这些又都是法学素养的内容,也正是法学教育的目的所在。我国的法学院、系承担着既要给法律实务部门提供法律职业工作者,又要给非法律实务部门提供管理、策划人才的责任,同时还要为法学研究培养人才,培植法学师资。要造就这些高深专门人才,就必须加强本科阶段的法学学术研究,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设置相应的学术产出激励机制, 确立保障学术研究正常进行的配套措施, 鼓励教师引导学生从事学术研究是未来法学院努力的方向。

三、法学教育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完善

1. 开设相关课程

法律要真正起到规范作用,必须与其他学科平行发展,关注法律与经济及社会方面的关系。但长期以来,法学界人士对市场经济和社会学的理论与实践缺乏系统知识,或由于知识老化,这就造成要么不开此课,要么课程的内容苍白,大多都是从空泛的理论到理论,无法说服学生,更无法指导实践。应加强对辅助课程以及比较法、理论法学课程设置的重视。

经验表明:一个出色的法律从业者,必须学会用经济学的头脑来分析法律问题的发展过程,用社会学的眼光来透视法律行为的背景。事实上用法律经济学、法律社会学来分析经济、社会领域内的法律问题是相当有成效的,如在美国,其法律经济学已经成为各大法学院的必修课,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国会立法就规定:联邦的任何立法,在通过前都必须经过法律的经济学分析。

2. 改革法学本科学制年限

著名学者苏力讲过:“从目前外国的通例来看, 要培养出一定文化素养同时又具有较高法律技能的人员, 需要六年左右的时间。在日本和德国, 大学法律系主要是素质教育;毕业后, 要真正从事律师和法官职业, 还要经过两年以上的职业培训。而在美国, 素质教育放在法学院之前的大学本科, 然后经过三年时间进行职业教育。两种模式都表明律师的实际培训时间大约在六年以上。而要求我国的法律系本科毕业生在四年时间达到这一标准, 是不现实的。”笔者认为应对法学本科学制进行改革。第一种方案是法学院本科现行招生方式及修业年限仍然保持不变, 但在本科毕业后, 若要进入司法及行政机关工作, 则必须继续在法学院设立的或国家专门设立的法律职业培训中心培训一至两年, 以实现职业教育与素质教育的结合。第二种方案是延长法学本科学习的年限至五年, 并对其课程结构做相应变动。第一学年主修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知识, 法律专业只开设一门入学性质的法学基础理论课程;第二至四学年学习法律专业课程;第五学年为职业技能培训与研修, 主要请法官、检察官和律师来校指导学生研习法律实务, 以案例分析和亲自参与办案为主。这两种方案可由不同类型的学校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选择并总结经验。

3. 采取学生参与科研的启发式教学方法

在培养高层次人才的教学方法上, 可采取学生参与科研的启发式教学。由教授确立共同的研究课题, 学生和教授成为搞科研的同事, 教授的作用在于把科研和教学结合起来—————科研活动十分恰当地成为一种教学模式, 学生的作用是把科研和学习结合起来—————科研转变为一种学习的模式。通过建立这种“科研—教学—学习”连结体使学生参与到教授的科研工作中, 从而把科研与教学和学习相融合。这与传统的教育模式相比, 具有明显的优越性。

4.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法学教育的职责之一,就是培养法律职业者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服务于社会,而法律职业者是法律组织机构中最重要的活动主体,是法律组织机构实践活动和法律职能的主要承担者,也是具体的法律活动的运作人,如果法律职业者对其服务的社会缺乏了解,也不懂得法律的具体运作过程,那么对于个人和社会都是很有危害的。正如美国大法官霍姆斯的名言:“法律的生命在于经验而不是逻辑。”

如前所述, 法学是规则之学, 是上层建筑, 怎样使法律人站在一定高度上思考问题, 又不至于离地太远, 是法学本科教育的关键所在。“独木桥”式的社会精英培养机制存在的致命缺陷是允许精英可以对周遭的一切不管不顾而当下法学本科教育对职业化的侧重使得法学院的产品———法律精英们竟然不是合格的法律人, 更合适的定位是法律技工,即用法律来谋生计的特定群体。在校期间, 两者的差别并不明显, 法律技工类的学生也许还会考取更高的分数, 赢得老师更多的青睐。然而, 当他们走向社会, 则差别凸显。法学的使命就是追求真理, 承担责任。如何浇灌出法律人的那颗公正自由之心, 并使之在任何境遇下皆能够不为任何诱惑所动, 笔者认为这才是法学院培养法律人才的终极目标。

摘要:如今, 法学本科教育仍然是我国法律人才培养的主渠道, 对促进社会的有序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法学本科教育并不乐观, 存在着重视职业教育而忽视基本理论的探讨与研究、课程设置不合理、学术缺失、培养模式滞后等问题。应加强本科阶段的法学学术研究, 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 并进行开设相关课程、改革法学本科学制年限、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法学教育培养模式的改革。

关键词:法学教育,培养模式,改革与完善

参考文献

[1]王健.中国近代的法律教育[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1:136.

[2]曾宪义, 张文显.中国法学专业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战略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14.

[3]苏力.法治及其本土资源[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6.

上一篇:变电站一次设备过热下一篇:全数字化乳腺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