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毕业生论文

2024-10-11

特色毕业生论文(共9篇)

特色毕业生论文 篇1

摘要:行业发展与职业教育互为支撑、共荣共生。行业人才的特性决定行业人才培养的特殊要求。办好职业教育首先得从行业人才的特性分析入手。因此, 培养适应现代服务业的特色人才, 是社会与高校的共同责任, 也是高职院特色发展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现代服务业,人才特性,特色毕业生

职业源于社会分工和行业发展的需要, 行业发展与职业教育互为支撑、共荣共生。行业人才的特性决定行业人才培养的特殊要求。办好职业教育首先得从行业人才的特性分析入手。因此, 培养适应现代服务业的特色人才, 是社会与高校的共同责任, 也是高职院特色发展的必由之路。

1 对高职院特色毕业生及其关联性的认识

(1) 毕业生特色是高职院办学特色的承载者。高职院办学是否有特色可以表现在许多方面, 如教学过程特色、师资队伍特色、实训装备特色等等。但最终要表现在我们培养的毕业生是否具有特色上。有特色的毕业生就业竞争能力就强, 学院社会声誉就高, 学院的办学就有特色、学院的办学水平就高。

(2) 毕业生特色与学生素质层次并不必然表现为正相关关系。毕业生特色与学生素质层次有着必然的联系, 但毕业生特色与学生素质层次并不必然表现为正相关的关系。各种素质层次学生的特色类型未必一样, 但每一类素质层次的毕业生都可以通过强化相应特色, 成为该层次毕业生中的佼佼者, 从而找到自己在社会、在职业场中的合适岗位, 为社会做出贡献。

(3) 毕业生特色的培养要紧紧围绕高职院服务对象的需要。按照人职匹配的原则, 高职院毕业生的特色构建必须紧紧围绕学院服务对象的需要, 这样才能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服务制造业的学生特色必须满足制造业的需要, 同样服务现代服务业的学生特色必须满足现代服务业的需要, 这是职业教育的规律使然。

2 现代服务业及人才特性

2.1 现代服务业内涵

现代服务业是在传统商业、服务业创新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组成:一是经过改造提升了的传统服务业, 如金融业、房地产业、交通运输业;二是新兴的行业, 如信息服务业、技术服务业等;三是第一、第二产业中的服务业, 如农林牧渔服务业、生产外包的工业企业等。这三类行业企业正显示出欣欣向荣、快速发展的势头, 是我们高职院应该主动适应、主动服务的对象, 高职院在服务现代服务业的过程中才能自己赢得新的发展空间。

2.2 现代服务业的基本特征

现代服务业相对于传统服务业具有明显的“三高三新”的基本特征。“三高”, 第一是指从业人员高素质性。即现代服务业的从业人员大都具有良好的教育背景、专业知识基础和技术、管理的能力。现代服务业技术化、知识化的特征, 使高素质的人才成为该产业竞争力的核心;第二是指高技术含量。现代服务业是依托现代科学技术发展起来的, 并广泛采用先进科技成果和技术, 尤其是数字化技术和信息网络技术的应用;第三是指高增加值性和集群性。即现代服务业不仅可以使服务过程产生知识的增值, 而且可以产生服务的规模效应和各种服务相互融合的聚集效应, 引起服务的大幅度增值。现代服务业在上述“三高”的基础上同时衍生出新技术、新业态和新方式等“三新”的发展态势。现代服务业的发达程度是衡量经济、社会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

2.3 现代服务业需要人才的基本特性

(1) 较强的外语应用能力和计算机、网络应用能力。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外语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这就要求从业者必须掌握熟练的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 懂得利用信息平台处理业务。随着服务业对外开放和国际化程度加深, 从业者还必须具有较为熟练的英语运用能力, 可以使用英语接待国际客人, 处理对外交流业务, 提供具有国际化特点的专业服务。因此现代服务业的从业人员应该具有较强的外语应用能力和计算机、网络应用能力, 以外语和计算机、网络能力作为自己的突出特色。

(2) 多岗位综合服务能力。现代服务业内部行业和岗位的层次多、变动大, 许多技术含量高、综合性强的职业岗位正在出现, 这就要求从业人员必须具有岗位适应能力、职业迁移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特别是现代服务业中有许多中小型企业, 毕业生毕业后到这些企业就业的第一岗位, 对人才就有一专多能的能力要求。如做会计的要能制作外贸单证、参与报关、报检等, 做客户服务的要掌握一定的本企业的专业技能, 各个岗位的职工都要具有一定的公关协调能力等等。因此, 现代服务业员工要把多岗位综合服务能力作为自己的另一重要特色。

(3) 较好的心理素质和较强的公关协调能力。现代服务业侧重于处理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 从业人员所需的知识面更宽, 实践性和应用性更强。现代服务企业往往需要员工独立应对瞬息变化的市场信息, 独自做出相应的决策, 独立开展公关协调工作, 因此较好的心理素质和较强的公关协调能力也是现代服务业对员工的特色要求。

(4) 具有国际视野, 了解国际惯例。现代服务业一般都是涉外企业, 不少现代服务业本身就是外资企业。特别是加入世贸组织后, 我国的服务业进一步对外开放, 现代服务业人才除必须具有较高的外语水平和跨文化沟通能力外, 还需要具有国际视野, 熟悉国际通行的办事规则、办事 (下转第72页) (上接第66页) 习惯, 并掌握其基本技能, 能够比较顺利地按照国际惯例与国内外企业办理有关事务, 使自己宽阔的国际视野、较高的办事效率成为又一特色。

3 培养适应现代服务业特色毕业生的途径

坚持“市场导向、能力为本、质量保障”的原则。从职业岗位入手, 准确把握专业特色、行业特色, 分析职业岗位应达到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在深入教学改革、推进专业建设的同时,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大力培养毕业生特色, 适应现代服务业需要:

3.1 从入学开始就以职业规划教育引领毕业生的特色培养工作

职业规划教育是引领学生在校学习的灵魂。学生在进校之初通过职业发展规划教育, 明确或者认同了自己的职业发展目标, 明确或者认同了自己在毕业以后献身现代服务业的行业发展方向, 也就是明确或者认同了自己应该具有的服务现代服务业的特色, 在校三年的学习生活就会自觉地向着特色毕业生这个方向努力。

3.2 从提高应用能力入手改革英语和计算机教学

多年来, 我国的外语教学存在着“重应试、轻应用”的缺陷, 不少本科院校的毕业生, 在校期间获得了英语四级、甚至英语六级证书, 但是仍然缺乏基本的英语听说能力, 目前外语教学的这种状况尚未得到根本改变。与此同时, 计算机教学又表现出步外语教学后尘的趋势:不少高职院的学生通过考试获得了计算机等级证书, 但仍然不能熟练应用计算机, 甚至缺乏运用word、excel的基本技能, 这种现象屡见不鲜。要痛下决心, 真正把应用能力的提高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改革外语和计算机教学, 强化毕业生的外语和计算机能力。

3.3 开展社团活动提高毕业生综合素质

学生社团为在校学生提供了独立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平台。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提高学生公关协调能力和增强心理素质的舞台, 也是国外高校常年实施、行之有效的举措。要创造机会让每一个在校生都参加学生社团组织, 让每一个在校学生在社团活动中体会成功的喜悦, 品尝挫折的感受, 进而增强自己的综合素质。近年来有些高职院用规定学分的办法, 来推进学生社团活动的开展, 考核学生参与社团活动的成效, 这不失为一个学生社团活动提高毕业生综合素质、突出毕业生特色的有效途径。

3.4 发挥综合优势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国内高职院一般都具有自己的综合优势, 如有的高职院具有英、日、法等多语种的外语教学综合优势, 有的高职院具有工科、管理、语言等专业发展综合优势, 合理地整合资源, 发挥资源的综合优势, 在培养学生特色的过程中充分地发挥这些优势, 必然为培养毕业生特色奠定强大的基础。面向现代服务业、培养特色毕业生, 是时代向高职院提出的要求, 也是高职院自觉适应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时代需要, 不断提高办学质量, 彰显办学特色, 为自己获得更为广阔的生存和发展空间的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1]姚先国等.人才战略与区域经济发展[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6.

[2]聂震宁.现代出版业人才的需求与培养[J].新华文摘, 2005 (23) :145-147.

[3]丁常文, 蒋龙余.浅论高职学生社团活动与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J].职业教育研究, 2009 (4) .

特色毕业生论文 篇2

根据学院有关会议精神,做好我系2012届毕业生主题教育,引导广大应届毕业生情系母校,心怀感恩,奉献社会,积极打造我系特色的毕业文化,我系决定于近期以班级或辅导员为单位举办毕业生特色活动,具体方案如下:

一、活动目的毕业教育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环节,通过举办毕业生座谈会、报告会、模拟招聘、党员民主生活会等活动,引导师生互动交流,引导毕业生饮水思源,体会同学朋友之间的互相关爱,心怀感恩之心,激励毕业生树立责任意识、自立意识,奋发成才,奉献社会。

二、组织领导

成立系毕业生特色活动指导小组,具体分工如下:

组 长:余汉兵

成 员:林红梅李 俊陈玉龙吴殿娇

三、活动形式和时间

1、篝火晚会

1、活动时间:11月14、15、16日晚7:00—9:002、活动地点:晨光湖畔(在水一方)

3、活动形式:以感恩母校,珍惜友情为主要目的,通过歌舞、师生互动等多种形式表现。篝火晚会以辅导员为单位组织,并邀请毕业班学生的辅导员、班主任及任课教师参加活动;

4、活动要求:篝火晚会要求每位毕业生必须按照规定时间参加,认真研究制定晚会内容,精心组织,周密安排,落实到位,确保活动有主题、有计划、有组织、有落实、有保障。

2、毕业生座谈会

1、活动时间:11月14日---11月25日

2、座谈地点:系会议室西12073、座谈形式:以专业为单位,毕业班学生代表、辅导员、班主任、任课教师代表参加;

4、座谈要求:座谈会要让学生能够讲实话,讲真话,教师要真诚面对问题并解决问题,通过这种形式达到与学生的沟通目的,让毕业生感受到学校和老师的真情关怀。

3、毕业生就业动员会

1、活动时间:11月5日---11月18日(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2、报告会地点:1号教学楼

3、报告会形式:邀请校友、企业成功人士来系作报告动员。

4、报告会要求:辅导员主持,全体毕业生参与,校友、企业人士及系总支书记通过向毕业生介绍求职心得及自身成功经验,交流心得,达到教育、引导学生积极择业、树立正确的就业择业观。

毕业生党员民主生活会

1、活动时间:11月16日

2、活动地点:系办会议室西12073、活动形式:毕业生党员宣誓;座谈;上交特殊党费。

4、活动要求:以支部为单位,全体党员务必按时参加。要以此次特殊民主生活会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党员的先进性,提高毕业生党员的觉悟,时刻严格要求自己,不放松,在毕业生中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四、工作要求

毕业班级辅导员要认精心组织,周密安排,落实到位,确保活动达到预期效果和目的。各项活动要紧紧围绕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围绕“情系母校,心怀感恩”活动主题,突出教育思想内涵,深入进行感恩教育、就业观念教育、文明教育等主题教育。

制药工程系

特色毕业生论文 篇3

五年制高职教育是指招收初中应届毕业生, 学制五年, 实行五年一贯制教育, 它不是纯中专教育, 也不是纯大专教育, 也不同于3+2分段教育, 而是集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于一体, 实行五年一贯制培养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从1996年江苏省试办五年制高职的实践来看, 五年制高职是一种比较成熟的学制和教育形式, 它将中高等职业教育贯通, 并整体设计和统筹安排学生的知识、能力和技能等综合素质的培养, 有利于办出高职特色。具体如下:

有利于培养高技能。职业意识、职业能力的养成和培养需在一定的环境下, 一定的职业性接触下才能完成。五年制学生初中毕业入学, 十五六岁, 可塑性强, 是接受技能训练的最佳年龄段, 能较好适应需反复训练、需较长培养时间、复合性教学内容多的专业要求。此外, 他们不仅比普通高中早3年接触专业知识及进行专业能力的训练和培养, 而且经过5年系统的专业教育、政治思想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 素质较好。学生在校连续学习5年, 有近2/3的时间用于专业技术教育, 可以具备更宽广的相关专业知识及经济、管理等方面的知识, 也可具备更强的综合应用各种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特别是具备解决现场技术问题的应变能力, 有利于对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近些年, 五年制高职普遍试行的4+1 顶岗实习制度, 即学生前四年在学校学习实训, 最后一年到企业顶岗实习的制度已备受用人单位的好评, 充足的学习和实训时间保证了五年制学生的综合应用各种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解决现场技术问题的应变能力。

有利于培养高素质。包括1.健全的人格素质。高职生作为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公民应该具备基本的人文素质, 这一素质是指以较高的语言文字能力、本国和世界历史知识、自然科学常识、法律基础知识等为基础的独立生活能力、心理承受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应变能力、创新能力等。现代杜会竞争激烈, 健全的人格是学生谋生存的基本前提。2. 职业素质。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 是培养高技能型人才的教育。学生毕业时必须具备岗位技能素质, 这是高技能人才应具备的最基本素质。包括:掌握基本的岗位技能操作方法和操作规范, 并达到上岗所要求的熟练程度 (一般以取得职业资格证书为准) ;树立基本的职业意识, 形成职业或岗位相对应的较完备、合理的专业知识结构等。具备这一素质, 可以保证高技能型人才在特定的工作岗位上快速顶岗, 顺利就业。 五年制高职涵盖了普通高中阶段和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两个学习阶段, 五年制根据高职的培养目标统筹安排和整体设计这两个阶段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 较好地解决了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的衔接, 有效地提高了教育效益。在五年时间内既保证了高中文化基础和相关专业的技术基础, 又达到了国际上培养同类人才专业技术课程有效学时为三年以上的要求。五年制高职教学计划突出了高素质的特点: (1) 课程设置综合化和实施化; (2) 教学内容基础宽、针对性强, 满足岗位需要; (3) 坚持外语、计算机及技能训练不断线; (4) 突出外语、计算机及实践动手三大能力和; (5) 突出实践能力。公共基础课教学课时不少于总课时的 20%, 也就确保了高职学生高素质形成的基本课时, 再加上社会实践活 动, 校园文化活动等方式的补充, 高素质人才的培养目标的实现 就成了有源之水, 有本之木。 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就不是一句空话。

二、打造毕业生就业优势

(一) 突出办学特色 , 培养学生的就业优势

对高职教育的科学准确定位是高职教育的重要内容, 办学特色是打造学生就业优势的关键所在。 要突出高职教育的特色, 就必须突破传统的教育观念的束缚 , 从普通高等教育的办学模式中解脱出来, 彻底转变教育观念, 科学定位。高职院校应更多地 立足于地区、 行业和企业办学, 立足于本地区的经济发展和行业需求办学, 确定好学校在本地区或行业人才需求结构中的培养目标。打造高职院校的专业优势、课程优势, 培养具有高职特色的学生知识、能 力、素质结构。在创新的办学思路引领下, 坚持走内涵发展与外延建设并重发展之路, 实行教学改革, 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 突出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在特色办学中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使学校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突出专业特色。特色专业的发展源于特色办学理念的丰富。理念决定高度, 只有将良好的理念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中, 才能培养出优秀的人才, 理念是一切行动的指导。专业设置是实现学校向用人单位输送所需人才的条件, 专业特色是打造学生就业优势的关键因素, 是创建名牌优势的突破口。失去特色就失去了优势, 就会造成好招生的专业不好就业, 好就业的专业不好招生, 人才培养与人才需求相脱节的非良性局面。高职院校只有弄清了人才培养方向, 并下大力气投入, 全力以赴建设、打造出自己的特色以及特有的精品专业, 创造自己的品牌, 形成良好的地区或行业影响, 学校才有出路, 学生才具就业优势。

(二) 发挥实践特色, 实现高技能

实践教学是建立高职教育特色, 打造学生就业优势的重中之重。这就要求高职教育必须与企业的生产实际深度融合, 体现企业生产对人才的现实需求, 打造学生进入企业工作岗位以后能把应用技术 转化为技术应用, 即把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能力。采用情景模拟、拓展训练、考察实习等能力提升型培训方式, 取代传统的知识灌输型培训。建立起真正的校企联合办学机制。实施“订单式”培养是发展职业教育的成功范例, 是办学模式的重大突破。所谓“订单式”培养就是以企业订单为依据, 组织学校人才培养工作推行订单式培养模式, 实现“产销链接”, 这是第一步。企业的“定单”不仅仅是一张“用人”需求的预定单, 还要包括从培养目标、课程计划到教学方法、评估方法在内的订单培养计划。要在企业定“需求”的前提下, 充分发挥企业人力资源与物质资源在办学过程中作用, 进一步让企业参与定人才规格、定课程计划、定评估标准, 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职业责任感和敬业精神, 确保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同步。

(三) 重视培养毕业生的职业素养和人格素质

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为了提高就业率, 职业素养方面做得较好, 通过强化的岗位训练和实习, 学生在上岗前基本熟悉了本岗位的流程和技能要求。订单式培养模式受到人们的广泛认同。订单式培养 模式, 一定要从学生的长远发展考虑, 注重学生面对整个行业就业能力的培养。为了培养学生人素质, 高职院校应该加强通识教育, 增加相关课程的比例, 并通过社会实践等形式对学生进行教育。构建以所学专业文化课程为主, 以培养职业能力为目标的第一类课程体系和以第二课堂、第二证书、第二专业、第二学历, 以培养社会能力和复合型人才为目标的第二类课程体系的素质教育模式, 鼓励学生选修第二课堂, 大力发展学生社团, 把课堂教学和激发学生兴趣有机地结合起来, 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五年制高职的长学制优势和系统的职业技能与专业技能训练, 使毕业生不仅具备基本的职业技能, 而且掌握本专业领域高新技术的应用, 养成了良好的职业观念、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五年制高职是一种独具就业优势的好形式, 当前, 我国的就业形势十分严峻, 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人口基数大与劳动岗位少, 岗位能力要求高与人员素质普遍低的矛盾日益显现。因此, 怎样培养高素质技能型的实用型人才, 对于提高职业竞争力、提高就业率具有决定意义。

参考文献

[1]郑晓玲.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问题与对策研究[J].职教论坛, 2009, (18) .

毕业论文:《茶馆》的语言特色 篇4

摘 要:老舍是语言艺术大师。《茶馆》的语言就直接体现了老舍作为语言大师的风范。《茶馆》里10几个人物,之所以个个性格鲜明,栩栩如生,得力于语言的性格化,时代化。出于“葬送3个时代”的`需要,老舍以特有的幽默语言尖锐地讽刺与嘲笑了那些光怪陆离的丑类;同时他运用经过提炼的北京话,赋予人物以生命。《茶馆》的语言特色是多种多样的,本文就这3个方面加以说明。

关键词:性格化 时代化 幽默 京味儿

Abstract: Lao She is a language maestro. The language of tea house reflects Lao She as masters demeanour of the language directly. A dozen personages in tea house, every personality is distinct , lifelike, capable in the personality of the language, era. Out of the need of ruining three eras , Lao She satirized and laughed at those bizarre and motley gang of scoundrels sharply with the peculiar humorous language; At the same time he uses Beijing native language refined , give to personages with the life. Language of tea house characteristic varied, this text three respect these prove right away.

特色毕业生论文 篇5

关键词:行业特色型高校,大学生就业,均衡就业

一、引言

当前,国家有一大批高校具备突出的学科群优势和鲜明的办学特色,在其行业领域处于“领头羊”地位。国家刚刚成立的“北京高科大学联盟”中,就有北京邮电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华北电力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北京林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等11所行业特色型高水平大学加盟。此类特色型高校在学科设置上,涵盖了电子信息、网络与通信、铁路公路交通、新型材料、化学化工、电力、地质、矿业、石油、林业、造船、核工业等重要工程领域。这些行业特色型大学在中国特色高等教育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在促进行业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国家“高水平行业特色型大学发展论坛”已成功举办五届,高等教育界对行业特色型大学的改革发展正在形成两项基本共识。一是行业特色型大学在中国特色高等教育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二是行业特色型大学要坚持走特色发展道路。[1]

当前,在国家政策大力扶持下,行业特色型大学已呈现出阔步发展的势头,有特色、高水平、内涵式发展已成为行业特色型大学的办学目标。行业特色型高校专业设置能紧跟国家行业经济发展和重大战略部署,在科学研究方面跟本行业相关重点单位有着紧密的联系和合作,在校学生在知识结构和研究方向上与本行业用人单位的招聘需求基本契合,毕业生的基础知识扎实,工程实践能力强,在本行业中往往享有较高声誉。在国家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情况下,行业特色型高校依托自身行业发展,其高校毕业生因基础扎实、专业对口、特色鲜明而受到各相关行业用人单位的普遍青睐。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为例,该校为国内电子信息领域著名学府,研究生和本科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8%和96%以上,位居全国高校前列。在通信、电子信息行业,该校毕业生已经在行业内重点集团、单位内就业优势明显,树立了响亮的“西电品牌”。

二、行业特色型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历史沿革和特点

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根据国民经济建设的需要,我国行业特色型高校大多是通过整合全国部分高校相关专业而组建的单科性院校发展起来的。行业特色型高校主体学科领域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学科发展紧紧依托本行业发展,其人才培养及毕业生就业情况与本行业息息相关。

(一)行业特色型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历史沿革

新中国建立初期,为适应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对大量专门技术人才的需求,我国对高校进行了大规模的院系调整。中央政府各部门陆续兴办、重组了一批高等院校,涉及农业、林业、水利、地质、矿产、石油、电力、通信、化工、建筑、交通等多个领域,这些高校由中央行政管理部门以及地方政府分别统筹管理。[2]当前的行业特色型高校就是指的这样一批具有鲜明的行业背景,学科分布相对集中,长期服务于行业发展的高等院校,其中包括教育部直属的一批高水平行业特色型大学。行业特色型高校与国家各行业体系的建立相伴而生,共同规划,同步建设,共同成长,其专业设置与行业发展紧密结合。相应地,行业特色高校的毕业生也担负着建设祖国的重任,成为社会经济建设急需的专业人才,供不应求。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受当时“统包统分”的就业政策及“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的思想指引,广大行业特色型高校毕业生几乎全部到行业企业就业,并以到基层就业到艰苦地区就业为荣。

(二)行业特色型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特点

首先,行业特色型高校人才培养方面具有鲜明特色。在人才培养方面与其他类型大学相比,行业特色型高校区特点显著:主要培养具备本行业应用背景的高级专门人才。其人才培养目标以本行业为依托,以就业为导向,将扎实的理论基础与实际操作应用相结合。行业特色型高校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强调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强化对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因而其既不像综合型大学那样完全按照传统大学的模式培养理论型人才,也不像高职院校那样一味突出职业技能,培养纯粹务实的操作型人才,而是结合精英教育和大众教育两方面的特点,走特色发展的道路,使学生的基础知识宽于高职院校,实践能力强于传统大学[3],努力培养具备创新实践能力和竞争能力的应用型人才以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要求。近年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在校学生参与课外科技活动普及率高,各类国家级、省级学科和科技竞赛获奖500余项,学校人才培养素以理论基础扎实、工程实践能力突出、创新意识强等特色在全国高校中形成了“品牌”。

其次,行业特色型高校毕业生就业与本行业紧密相关。行业特色型高校因学科优势及人才培养特点,毕业生主要集中于本行业内各科研院所及企事业单位就业,毕业生就业质量对本行业有很强的依赖性。首先,本行业的发展好坏及周期性特点将显著影响到行业特色型高校毕业的就业情况。如铁路公路交通、电力、钢铁、煤炭、石油化工、造船、外贸等行业具有很强的周期性,行业生命周期、行业收益指数的波动,[4]以及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变化都会对周期性行业带来较大影响。处于此类强周期性行业的行业特色型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数量和质量往往随经济形势的好坏呈现高峰和低谷,比如外贸出口类行业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时遭遇重大冲击,处于此行业的高校就业形势在当年受到负面影响。其次,国家重大行业经济调整和部署也会对某单个行业造成较大影响。如我国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果断实施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其中大部分资金投向铁路、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这中,铁路公路交通行业从中受益,而当前高铁建设投资放缓也呈现出铁路交通行业发展的不可持续性。铁路公路交通行业高校毕业生就业也会受到这些变化的影响。

最后,国家各个行业因其自身特点和发展规律,行业内各单位在地域上也呈现出相对集中和不均衡性等特点。如电子信息与通信行业单位大多集中在东南沿海地区和较发达省会城市;地质、矿业、石油化工行业单位大多集中在矿产及石油资源丰富的中西部地区;造船行业单位基本集中在沿海沿河地区。其他行业单位也或多或少呈现出地域上的集中特点。

三、行业特色型高校毕业生就业不均衡的具体表现

(一)毕业生与用人单位需求不一致

行业特色型高校的主要特点是行业属性很强,强调对某一行业进行“精专深”的研究,在本行业领域的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方面具备得天独厚的优势。但这既是行业特色型高校的优点,也恰恰是其“短板”,行业特色型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面和就业领域经常受到限制。当前就业市场存在着一个主要矛盾:一方面高校毕业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另一方面用人单位选聘不到满意的人才。这往往是高校人才培养和用人单位需求脱节的后果。高校依照自身特色培养教育学生,企业按照自身发展和定位招聘合适的毕业生。虽然高校一部分切合市场需求、毕业生数量较少的专业十分紧俏,但是相当一部分专业设置往往滞后于用人单位需求,用人单位甚至对高校某些专业知之甚少。以上情况造成了毕业生就业严重失衡的现象。

(二)毕业生择业观念落后

当前很多毕业生仍然具有终身就业观、攀比就业观和非“好单位”不进等落后的就业观。在“双向选择”、市场化配置的高校毕业生择业过程中,相当数量的毕业生往往认为第一次就业就是终身就业,认为自己毕业后不能进入满意的单位以后就没有调整的机会。就业市场中经常出现好单位挤破头,冷行业单位门可罗雀的局面。毕业生“一窝蜂”涌向大城市,把大企业作为自己的求职目标。[5]很多发展相对稳定、地处中西部地区和依赖于国家重大战略布置和调整的行业重点单位往往处于毕业生就业大潮的边缘和被动位置。行业特色型高校毕业生就业往往呈现出行业单位及地域的不均衡性,高校毕业生优势资源不能得到合理配置。这使得行业特色型高校为本行业国家重点单位输送人才的使命及更好服务社会的功能遭到弱化,并给毕业生持续高质量就业带来隐患。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近几年呈现出毕业生流向个别单位过于集中的情况,一定程度上违背行业特色型高校的基本办学宗旨,使学校培养的大批高层次人才服务于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重点单位的声誉和地位受到影响。

(三)毕业生均衡就业缺乏政策与制度保障

行业特色型高校毕业生就业与整个行业的发展密切相关,不同行业的发展往往呈现不均衡性。比如我国的石油、煤、天然气等自然资源在全国不同地区的蕴藏量迥异,与此相应,行业性大企业分布呈现集中性与分散性等不同特点。行业特色型高校的专业设置以及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是面向行业人才需求,行业性企业分布的不均衡会显著影响人才的流向。当前,行业特色型高校毕业生主要集中在大中型企业以及经济发达的地区,对于中西部地区的企业则少人问津,人才资源配置严重不均衡已经影响到我国重点行业的战略性结构调整与可持续发展。行业特色型高校毕业生不愿意到西部、中小企业就职的关键并不在于就业观念,而在于缺乏政策支持与制度保障。政府、高校应该建立和健全鼓励高校毕业生到中西部就业的相关制度,并提供相应的政策支持。

四、行业特色型高校毕业生均衡就业对策

(一)以研究预判为导向,实现毕业生与行业单位无缝对接

行业特色型高校应积极关注近年来本行业的发展热点及重大战略扶持重点,增强就业工作的前瞻性,紧跟国家和行业发展人才需求动向,做好本行业重点单位和前景较好单位的沟通联络和用人信息搜集工作,积极了解他们对高校毕业生的新要求,并对本校毕业生专业特点和能力优势做好宣传和介绍。行业特色型高校除通过对本行业发展特点进行研究和预判,还应该在人才培养体系、就业指导、政策扶持等方面跟进行业发展新趋势,使高校毕业生与行业发展紧密契合。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每年组织由学校领导带队的用人单位调研团,奔赴全国各大经济区域,与电子信息与通信领域国家重点单位如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航天科技集团公司、航空工业集团公司、中国兵器工业集团、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等进行交流与座谈,深入单位切实了解用人需求和用人趋势,就人才培养与毕业生就业等问题进入深入研讨,不断提高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二)以就业教育为主线,推进思想教育与人才培养有效融合

高校培养高质量人才的目标是更好的为社会和经济发展服务,充分体现其社会服务能力。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需要在国家最需要人才的地方得到实践检验。引导毕业生到国家重点单位、基层及西部单位就业,与增强大学生的历史使命感、责任感的思想政治教育有着相同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高校着力实施“价值定位与引导工程”,在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中在应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成才观,加强对毕业生择业心理的指导以及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择业观的教育,增强大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引导毕业生树立“到国家最需要的地方去”、“扎根基层、建功立业”的远大理想。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大力倡导“立业、立志、立身”的就业观,引导学生树立“重事业、重发展”的科学就业观,促使毕业生合理定位,引导毕业生服务国家重点单位、服务边远地区。近几年来,学校各层次毕业生的期望值更为切合实际,西藏自治区、新疆自治区、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等艰苦地区或重点单位都有了我校毕业生的身影。[6]

(三)以校企合作为契机,建立高校与企业人才培养联动机制

行业特色型高校应充分利用自身在与本行业内国家重点单位科研合作及人才培养方面的资源,通过建立在校学生与国家重点单位沟通交流的平台,使广大学生对国家重点单位加深了解,提升毕业生在国家重点单位施展才华的动力和信心。行业特色型高校每年在就业工作开展前,可广泛邀请本行业内国家重点单位到高校以座谈会、报告会等形式与应届毕业生面对面,也可利用网络建立互动平台,请本行业国家重点单位人事部门人员与在校学生开展深入交流。行业特色型高校应在行业重点单位建立实习、实训与参观基地,加深学生对用人单位的了解与认识。行业特色型高校还可利用国家“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等机制,探索建立与国家重点单位联合培养人才模式,使更多毕业生到国家重点单位建功立业。

近两年,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为通过“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与德州仪器(TI)公司、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五十四研究所、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西安分院、空军某基地、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等行业内重点单位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联合培养人才,使更多的高校毕业生满足行业国家重点单位的人才需求,巩固了西电的传统办学特色,效果良好。

(四)以政策体系为保障,促进行业单位需求与地域逐步均衡

行业特色型高校应根据自身定位及所处行业特点,紧密结合国家重大战略人才需求,出台毕业生到基层、西部和行业重点单位就业鼓励政策。在应届毕业生就业前夕,集中时间开展国家重点单位及基层单位就业政策宣传。高校应定期邀请本行业内中西部单位和国家重点单位优秀校友返校为广大在校生做“建立事业,分享荣誉”的主题报告,感染和号召广大毕业生到本行业内基层单位和国家重点单位施展才华。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台了《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关于做好2012届研究生就业工作的若干意见》、《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关于引导和鼓励毕业生面向基层、西部地区就业实施办法》,每年都会下发《关于引导毕业生到国家重点单位就业的相关问题的通知》和毕业生到国家重点单位和基层就业的奖励文件,这些政策办法明确了国家重点单位的范围、具体的奖励优惠政策等,建立引导毕业生到国家重点单位就业的长效机制。比如毕业生到学校确认的国家重点单位就业者,学校减免其校内全部贷款,本科生每人一次奖励人民币2000元,研究生每人一次性奖励人民币3000元,并授予其“扎根基层,建功立业”先进个人荣誉称号;毕业生到学校确认的基层、西部地区和地处艰苦边远地区的单位就业者,享受减免校内全部贷款、现金奖励、授予荣誉称号、考研优先录取、保留学籍等优惠政策。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还通过落实和完善各项鼓励政策,加强政策宣传,形成积极的舆论导向。学校通过新闻网、就业信息网、各学院网站、校报、电视等多种媒体全面介绍电子信息行业如“十大军工集团”等重点单位的招聘政策和发展前景,引导毕业生将自身人生定位与国家、国防事业的发展结合起来。[6]

五、结论

行业特色型高校实现毕业生资源的均衡配置责无旁贷,面对现状,开展此项工作也迫在眉睫。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作为行业特色型高校中的代表,坚持走特色鲜明的内涵式发展之路。近年来,学校紧跟行业发展趋势,准确研判就业工作规律,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及时提出实现均衡就业的工作理念和思路,进一步有效引导学校培养的高质量的毕业生面向就业“主战场”,让每个毕业生都有发挥才能的真正舞台,符合了毕业生就业工作现阶段的要求,吻合了行业战略发展的需要。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坚持“一个中心,两项保证”的工作原则,即以毕业生充分高质量就业为中心,保证电子信息行业人才需求,保证国家重点单位人才需求,在实现毕业生均衡就业方面取得显著成绩。近年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毕业生到国家重点单位、西部和基层重点单位就业的比例均超过60%,本科毕业生和毕业研究生到“十大军工集团”就业的比例基本稳定在3%和12%以上。学校已初步建立了实现毕业生均衡就业的长效机制。其他行业特色型高校也可通过政策研究和预判、就业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效融合、校企合作推进及政策宣传保障等措施,不断探索实现毕业生均衡就业的新途径、新办法,满足国家各行业重点企事业单位战略人才要求,更好完成社会服务使命。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副部长陈希.行业院校要坚持走特色化办学道路[N].中国教育报,2009-12-20.

[2]康军,艳刘彦.我国行业特色我国行业特色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现状与对策初探[J].思想教育研究增刊,2009,(S1).

[3]马建.行业特色型高水平大学建设的思考与路径选择[J].中国高等教育,2009,(7).

[4]常姝,龚怡祖,陈金圣.科学认识与运用学科资源,促进行业特色型大学学科发展的战略转变[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

[5]朱兴宏,程勇.高校学生就业的心理准备.中国大学生就业[J].2011,(24).

突出毕业论文专业特色之我见 篇6

一、问题的提出

北京物资学院流通法方向法学专业从2005年开始招生, 法学专业师生经过四年的艰苦努力, 2009年第一届法学专业学生毕业, 2005级的学生牢牢地记住自己是第一届流通法为特色的法学专业的学生, 积极摄取流通领域的一切知识, 因此在写毕业论文时, 77名学生中有30人撰写流通领域法律方面的论文, 占整个法学论文的39%。但以后几届毕业生中选择流通领域法律问题的论文越来越少, 到2008届毕业论文涉及流通领域的法律论文仅有11篇, 仅占毕业论文的17%。其他学生的毕业论文题目多集中在一般民事、刑法等的热点问题。

二、原因分析

(一) 课程设置没有充分重视学科交叉性。

法学毕业论文成果是法律专业学生在大学生活里学习能力培养的综合反映, 是考核学生是否达到一定法学知识水平、理论水平和研究水平的重要标志。流通法特色的法学专业学生的培养同样靠的是培养方案, 并且培养方案中课程设置既要符合法学教学要求, 还应体现具有学科交叉性的流通法特色。正是由于课程设置没有充分体现流通法特色, 使得越来越少的学生选择流通法方向为毕业论文题目。

1. 法学专业 (流通法方向) 课程设置不能充分体现学科交叉性。

流通法是流通领域法学与经济学等学科的融合, 其课程设置也应体现这种学科间的融合, 然而目前的流通法课程设置中, 除去公共课外, 非法学专业类课程所占比例非常少, 而且可选的其他学科课程类别也比较窄, 只是开设了流通领域最具代表性的课程, 如流通学、物流学等, 采购、贸易类的课程都难以开设 (这与课时数限制有关) 。因此, 应适当扩大非法学专业课程所占的学分比例与类别, 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 特别是应重视对相关学科基础理论课程, 尤其是方法论或工具性课程的设置。正是缺乏相关学科基础理论知识、方法论的知识, 使得法学专业流通法方向的学生感觉到, 选择流通领域的法律问题为毕业论文题目, 困难大。

2. 流通法方向法学专业课程设计缺乏整体性思考。

课程由学科专业决定, 与培养方案中的培养目标息息相关, 课程设计应考虑以下因素:某一专业设置多少门课程;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比例划分;必修课、限选课的比例划分;理论课与实验或实践课的比例划分;每门课程的课时;如果是交叉学科, 本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课程设置比例划分等, 这是课程内容本身逻辑结构的要求, 也是学生认知规律的需要。目前法学专业流通法方向的课程设计从遵从学校的统一设置规定考虑的较多, 从流通法交叉学科特点考虑较少。所以法学课程之间衔接不畅时有发生, 法学与相关学科之间的衔接更成问题, 影响了课程的整体性。例如, 流通法主要包括商流法和物流法两大部分, 在课程设置上, 应当考虑先行开设物流类的课程, 并在公共课、学科基础课和专业课中考虑与物流相关课程比例;必修课、任选课中考虑与物流相关的课程比例, 等等。但实际课程设置情况是:在物流法类课程中, 只开设物流学概论一门, 至于运输学、仓储学、配送等基础知识等方面的课程都没有开设, 使得学生在学物流法规时感到不像民法课、刑法课那么好懂。

3. 法学专业流通法方向课程设置依据的观念陈旧。

法学专业流通法方向要求在流通法课程开发中, 对理论性和实践性给予同等重视。但由于课程设置的观念还停留于理论灌输的阶段, 现行的流通法课程设置中理论课程安排过多, 实践性教学环节太少。根据教学计划, 法学课程一般由必修课、选修课和实践教学三大部分组成, 此外还设有少量的非教学跨学科的课程, 如科技文化活动课、就业指导课等。通常的专业培养方案规定总学分为170分, 开设的课程分四大块:一是公共基础课, 占56分;二是学科基础课29分;三是专业课63分;四是实践环节, 占23分。由此可见, 理论知识的传授和教学放在第一位, 而实践性教学则放在第二位, 两者的比例是4比1。造成教师利用课堂时间仅是灌输系统的理论知识, 这不仅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 甚至会培养出思想懒汉。由于课程设置中实践教学比例少, 致使学生很少有机会接触到流通领域存在的法律问题, 更不会主动去思考如何解决流通领域的法律问题, 在毕业论文阶段由于考研、找工作等压力较大, 不会去选择跨学科的流通法问题, 而去选择难度相对较小的纯民法、刑法问题是情理之中的事。

(二) 指导教师缺乏相关领域的研究。

在大学期间, 法学专业学生已系统地学习了二十几门或三、四十门法学课程, 但是, 他们的法学理论功底并不深, 流通领域问题了解更少, 法学论文写作经验较少, 因此, 普遍缺乏独立的研究能力。法学教师具有扎实的法学理论功底, 时刻掌握着本学科的研究动态, 同时, 具有丰富写作经验, 因此, 法学毕业论文写作中应有法学教师指导。法学教师指导流通领域法律问题的毕业论文中会出现以下三种现象:一是全方位的指导 (包括选题、文章逻辑结构、研究方法等方面, 也包括文章观点、资料的真实性与准确性、语言文字、文章格式等方面) ;二是仅注重宏观层面的把握;三是仅仅关注如语言文字、标点符号、文章格式等。出现第二、三类情况的原因在于:第一, 任何一位教师都不可能万事皆通, 通常是术业有专攻, 各人有着自己特定的研究领域和专长。如果学生的论题偏离了指导教师的特长, 难以为学生提供全面、有价值的指导;第二, 年轻教师虽然在法学理论方面有着深厚的功底, 但是对流通法律实践了解不深, 因此教师不太愿意指导流通领域法律问题的论文。

(三) 缺乏相关平台的支持。

要想写好流通领域法律问题的毕业论文, 必须学好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中涉及流通类的课程;既要重视流通理论课的学习, 又要利用实验或实践环节了解流通领域的问题, 这是个系统工程, 需要在大学四年中在学好法学一般理论基础上, 有计划地系统地了解流通相关的知识、技能。如果选择流通法毕业论文, 付出的努力要比选择一般法学论文学生多很多。为此, 学校应在学分、成绩及流通领域就业机会上给予相应的倾斜。但事实上, 学校没有给予学生这方面的平台支持, 也没有给予指导教师政策倾斜, 无论学生还是教师都不愿意选择难题。这也是不选择流通领域法律为论文题目的很重要的原因。

三、保证法学专业毕业论文体现专业特色的思路

保证法学毕业论文体现流通法特色, 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需要学校和院、系革新现有的培养方案、课程设置、师资培养、毕业论文管理机制等一系列制度, 细化对毕业论文写作能力培养的各个环节。

(一) 培养方案要注意交叉学科的渗透。

人才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的纲领, 是教学的依据, 也是教学组织、教学活动的框架。具有交叉学科性的流通法法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在坚持全面发展的原则上, 还应该充分考虑多学科间的渗透。与传统法学学科相比, 流通法学更具科学技术性。在流通法的实施方面, 流通法的顺利实施, 流通违法行为的发现以及流通领域纠纷的迅速和有效解决, 均离不开相应的流通技术手段 (如:商品检验、信息识别技术等) 。学好流通法必须学习相关的技术知识。

正是由于流通法学具有学科交叉性, 因此, 流通法学的课程设置中应充分体现学科交叉性的内容。具体包括:

1. 从课程设置横向角度应体现学科交叉。

一是在公共基础课中适当增设与流通法学有关的课程, 如经济学、流通学、物流学等专业学生应当开设的公共基础课。二是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中增加跨学科综合性课程, 如流通法学、物流法学等, 这样既能促进教师更新知识又能实现学生知识结构中的学科交叉。三是在实践教学环节增设流通法案例分析, 流通法实务模拟等课程。四是不定期举行专家讲座和读书会, 鼓励学生参加各类学术交流会, 如流通学术会议等, 启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以促进学科间的融合。

2. 从学科纵向设置角度应体现学科交叉。

在开设法学专业必修课的同时, 重视课程群建设, 以课程群方式组织教学, 如增设商品流通法课程群、物流法课程群、国际经济法课程群等, 将相关学科的课程纳入到课程群中, 这样课程设置既有大学本科的公共基础课, 又有跨系、跨专业、跨学科的课程, 打造了宽口径课程结构, 突出交叉性, 以满足流通领域的社会需求。

3. 从低年级开始增加跨专业、跨系的选修课程的选课制度。

选课制最显著的特征是让学生根据个人智力、兴趣、经济状况等, 在课程组合、学习进度等方面享有一定的自由度和弹性。因此, 在选课方面, 从低年级开始增加跨专业、跨系的选修课程的选课制度, 允许学生在一定的范围和程度上自主选择教育教学手段。如提供大量不同的选修课程, 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专长和爱好跨专业选课;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基础和能力决定每学期的学习量;允许学生随时根据自己的兴趣、能力或其他需要选择不同的专业学习方向。这样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性技能, 拓宽学生视野, 也充分体现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体现学科交叉性的流通法课程设置, 为法学专业学生选择流通领域法律问题研究作为毕业论文题目, 打下了基础。

(二) 实行导师制。

为培养学生的流通法论文写作能力, 在组织流通法课程实施过程中, 应施行导师制, 通过导师来打破学科专业壁垒。导师应引导本学科学生选择相关学科领域课程, 有计划地指导学生开展跨学科学习, 让学生尽可能掌握更多的相关专业的知识、思维方式方法, 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进而在毕业论文选题及写作过程中, 指导学生选择符合个人知识结构与兴趣的研究方向的论文, 顺利完成体现专业特色的毕业论文。

(三) 强化导师的专业指导能力。

指导教师具体承担着学生毕业论文设计授业解惑之责, 对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的提高起着关键而又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 教师自身的学识水平、科研能力、学术前瞻性以及与其他学科专家的沟通能力, 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知识视野与知识结构。只有导师对相关学科知识感兴趣, 才会去探索相关学科的理论与方法, 用以结合流通法领域的研究课题, 寻求新结合点, 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为此应做好以下工作:

1. 鼓励教师在流通领域挂职锻炼。

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政府机关、实务部门等机构的合作。重点加强商务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北京市法制办、北京商务局等机构的合作。通过这一平台, 广泛联系流通法、商业法、经济法等专家、学者和实务工作者, 不断吸收国内外学术界、立法界、执法界和司法界的专家人才加盟, 为教师到实践部门挂职创造条件, 推动流通法的深入研究, 在实践中总结和积累经验, 为指导毕业论文奠定良好的基础。

2. 参与流通法律法规科研活动, 提高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

设立流通法制协同创新中心, 开展“产、学、研、官”合作, 共同推动流通法建设, 指导教师可以通过这些实践和科研活动, 提高自身的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

3. 积极参加学科之间的交流, 汲取别人的好经验。

指导教师积极参加学科之间的交流, 通过扩大与其他高校、流通企业界、律所的合作与交流, 汲取流通领域研究问题的好经验、好方法, 提高指导效果。为学生选择流通法方向毕业论文创造条件。

(四)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科研。

1. 学生参与教师的流通法科研课题。

鼓励学生参与教师承担的各级各类流通法科研课题, 如帮助老师查阅文献, 做文字处理工作等, 在此过程中了解流通法的相关内容及研究方法。

2. 参加各种学术会议。

让学生从低年级开始参加学校举办的各种学术会议, 开始尝试撰写会议感想, 专家发言感想, 通过对专家发言主旨思想的理解来了解流通法, 开阔眼界。

3. 积极参与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

鼓励学有余力、富有钻研精神的学生参加“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 积极申报流通法方向的课题, 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展学生的科研训练, 促进科研意识的养成。

综上所述, 只有通过以上工作的完善, 流通法专业的学生才有可能选择流通领域的法律课题, 体现出流通法学专业毕业论文的专业特色。

参考文献

[1].郑周明.毕业论文选题的原则探讨[J].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6

[2].周晓薇, 蒋华江.地方高校毕业论文状况分析和对策研究[J].台州学院学报, 2009

[3].曾祥华.法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的选题[J].江南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 2009

[4].李普亮.高等院校本科毕业论文选题的探讨[J].技术监督教育学刊, 2006

[5].高小和.学术论文写作[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2

[6].王炜, 马继明.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毕业论文选题存在问题分析[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2007

[7].孟梅, 范世东, 陈永志.高校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管理的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2007

特色毕业生论文 篇7

一、进行高校就业指导课程特色教材建设的重要意义

教材是高校就业指导课程教学之“本”,非常重要。“教材建设是就业指导的重要内容。要对大学生进行科学、有效的就业指导与训练,必须要有系统的、高水平的就业指导教材作保证。”[1]特色教材是高校就业指导课程建设的创新,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首先,它解决了就业指导课程教材使用上的“统独之争”。以往主管部门出于对就业指导课程教学内容宏观把握的考虑,总是试图统编各高校的就业指导课程教材;而各高校总是认为统编教材无法反映本校毕业生就业的特点,所以都纷纷编写各自的就业指导校本教材。双方理由都很充分也造成了矛盾。而特色教材“统分结合”则很好解决了这个问题。高校就业指导课程特色教材之“特”,主要体现在其在内容上由公共部分和特色部分组合而成。前者为职业发展和就业指导基本理论,由主管部门组织专家统一撰写;后者为不同地区、行业和高校的就业规律、特点、趋势和就业典型案例等,由各申报院校按要求各自撰写。这种“合编”的体例兼顾了主管部门和高校双方的考虑,很好地解决了上述矛盾。其次,它又提升了就业指导课程教材的质量。各高校在就业指导教育与研究方面的力量普遍比较薄弱,在撰写就业指导校本教材时大多都是勉强为之,这也是造成目前我国高校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质量普遍不高重要的原因之一。加之就业指导在我国高校课程体系中处于边缘化的位置,校方往往不愿拿出经费进行就业指导教材建设。各高校在自身力量和建设经费捉襟见肘下写出的教材质量可想而知。“教材是高等学校进行教学的基本依据,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2]。为提升就业指导课程教学的质量,必须加强就业指导课程教材建设。主管部门以课题形式组织各高校展开这方面研究并予以资助,而且承担了教材公共部分的撰写任务,可以让各高校有财力且集中精力以研究的态度挖掘自己学校毕业生就业的特色,提升了就业指导课程教材的质量。最后,它还纯化了就业指导课程教师的队伍。自从就业指导被教育部列为高校公共必修课程以来,就业指导课程教材市场就变得越来越混乱。“现阶段,各高校编写的就业指导教材可谓是五花八门……教材质量也是参差不齐”[3]。而这背后其实与某些书商的运作不无关系。教材作为公共必修课程教材人手一册, 编写起来也似乎也没有专业课那么难,而且还不像马列课程教材那样统得非常死,对书商来说是很好的赢利点。于是就有些书商就打着“参编”、“挂名”等各种名义,用高额的“使用费”诱使某些教师订购其教材。试想在高额“使用费”和书商自身盈利挤压下,那些就业指导课程教材的质量能有多高呢?其结果只能是东拼西凑、粗制滥造、贻害学生。而有些教师的心思也放在关注谁给的“使用费”更高上,而无心在编写教材上下功夫。而主管部门以课题资助形式组织高校开展特色教材建设,使就业指导任课教师能在潜心编写教材中获得更多经济收益,从而能将其心思凝聚到本业上来。

二、进行高校就业指导课程特色教材建设遇到的问题

特色教材是高校就业指导课程建设的创新,既然是创新就会遇到很多新问题:首先,特色教材课题的性质界定不清、级别不高且配套经费难落实。特色教材是以课题形式进行的,但它究竟属于学术研究课题还是属于教学改革项目?从主管部门目前所发文件的内容上看界定得不是很清楚,以致造成有些获批立项的课题甚至在所在院校科研处与教务处的相互推诿中无法备案和开展研究。这项课题的组织和立项单位是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这是由教育部高校学生司负责联系的厅局级直属事业单位,其所立项课题照道理来说至少也应该是厅局级课题。但据了解各院校对于这项课题级别的界定并不相同:大多数院校都将其列为了厅局级课题;有些院校重视就业工作,将其列为了级别更高的课题;但也有些院校并不重视就业工作,甚至将其列为横向课题,且不给予配套经费支持。真可谓是同“题”不同命。其次,特色教材课题项目“僧多粥少”,无法很好满足众多院校需求。截至2014年全国共有高等学校2 542所,而该年度经单位申报、专家评审和复核后立项的全国高校就业指导课程特色教材课题仅88项,覆盖面仅占3.5%。而且获批立项的大部分都是本科院校,其中还不乏很多的重点高校,但是高职高专院校仅占了五分之一。高职高专院校整体实力大多较弱,其就业指导课程教学力量也不强,往往更需要特色教材课题项目的扶持并在参与其过程中获得提高。现有全国特色教材课题只具有示范效应而并不具有覆盖效应。最后,特色教材中的“特色”难以挖掘。高校办学要有特色,“任何高校或多或少都会有其自身的特色,如体现在办学思想、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科技开发、社会服务、管理风格、校园文化建设等诸多方面,可以或多或少地呈现出高校自身的独特色彩和风格,从这个角度讲,学校有特色是必要和正常的,学校无特色则是偶然和不正常的”[4]。这段话虽然揭示了特色对高校的重要性,但在其列举中却忽视了就业这个最重要的方面。不同高校的毕业生就业有不同的特色,例如行业背景、地域优势等。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和高校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这甚至已成为高等院校生存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因此挖掘和发扬它是高校就业工作的重要任务。将本校毕业生的就业特色写入就业指导课程教材中,这就是高校就业指导课程要有特色教材的根本理由。但探索本校毕业生就业特色是艰难的研究工作,它不仅要对历年毕业生就业各项数据进行分析,而且还必须摸索和总结其中的规律性。它在写入教材时还需经过理论升华,因此更不是易事。

三、完善高校就业指导课程特色教材建设工作的思考

鉴于上述对高校就业指导课程特色教材重要性和其中存在问题的分析,我们认为应当从以下三个方面完善其建设工作:首先,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应参照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的做法,尽快设立省级高校就业指导课程特色教材课题,特别是向广大高职高专院校倾斜;在设立省级课题时最好还能够与有关部门进行沟通,将其纳入到教学改革项目中,因为从本质上说教材建设属于教学改革的范畴。其次,各高校可以本校年度就业质量报告为基础凝练就业特色,作为撰写就业指导课程特色教材中“特色”部分的基础。2013年,教育部办公厅下发了《关于编制发布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的通知》(教学厅函[2013]25号),要求各高校都要按此规定发布就业质量报告,对本校毕业生就业的基本情况、主要特点、相关分析和发展趋势做出数据统计、分析及规律探索;其中基本情况包括毕业生的规模、结构、就业率、就业流向等,主要特点包括促进毕业生就业的政策措施、指导服务等,相关分析主要是对毕业生就业状况的数据分析、结论总结等,发展趋势主要是对毕业生就业的趋势性研判。实际上就业质量报告的编制过程也是各高校凝练就业特色的过程,而高校就业指导课程特色教材中的“特色”主要应建立在对本校三至五年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中上述情况的汇总分析基础上。因此对各高校来说,编制就业质量报告与撰写就业指导课程特色教材这两项工作其实是相辅相成的。高校在进行就业指导课程特色教材建设时应紧紧抓住就业质量报告这个突破口,这样就不会因为找不到“特色”而迷茫了。虽然编制就业质量报告属于高校就业管理工作,而进行就业指导课程特色教材建设则属于高校就业指导教学工作,但实际上两者是相通的。探索本校毕业生就业特色是每所高校都必做的工作,在就业指导课程教学以及教材编写中也必须反映出这些特色,因此我们认为就业指导课程特色教材建设今后不应以择优的课题形式进行,而应当像编制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那样成为每个高校的就业常规工作。最后,应加强就业指导课程特色教材自身的研究。特色教材作为高校就业指导课程建设中的创新,其自身也有很多问题值得研究。例如主管部门组织专家编写的公共部分与各立项单位编写的特色部分如何自然衔接、浑然一体等。

特色毕业生论文 篇8

以就业为导向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

学生就业工作是“天大的事情”, 已经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 重庆交通大学更是深知这句话的压力和使命。学校以“就业为导向”的独特视角, 敏感而又快速地捕捉到影响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的核心, 进而加快了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深化的步伐。

近年来, 随着国家交通建设的发展, 中国已经进入“后交通”时代。重庆交通大学紧扣时代脉搏, 建立了以“大交通、后交通、软交通”为主线的行业特色促进机制。

10年时间, 学校以“重点提升、优先发展、大力发展、积极培育”为标准分层分级建设4级专业群, 涉及土木建筑、河海工程、交通运输工程、材料工程、能源动力类、交通经济类等12个专业大类;以就业和社会需求为导向, 灵活设置了6个本科专业的19个专业方向, 如外国语学院充分利用学校行业特色和优势, 灵活设置的涉外土木工程英语、涉外机电工程英语等4个极具特色的专业方向, 每年毕业生供不应求, 英语类专业的女生不再是“难嫁出”而是“不愁嫁”, 毕业生真正实现了充分就业。

2008年9月21日上午, 全国政协委员茅玉麟女士来到重庆交通大学, 为首届“茅以升班”揭幕。这是学校在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方面抻出的又一“重拳”。事实上, 为了培养“多规格”的人才, 学校还创设了“卢作孚班”、“严复班”、“双学位班”等, 旨在培养高素质拔尖型、应用型工程技术、宽口径复合型等人才;“海外项目班”、“国际教改班”、“2+2”、“3+1”, 更是把目标定位在“培养国际化开放型人才”上, 办学育人视野进一步扩展提升。

重庆交通大学与兄弟院校的校际合作, 与重庆市船舶工程研究中心、民生公司等的校企合作, 与重庆市发改委、香港商务局等的校政合作, 构建了“多通道”工科人才培养模式;制定的《重庆交通大学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建设与管理办法》, 以“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为平台, 以倡导启发式教学和研究性学习为核心, 构建“多平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发挥行业特色与工程优势, 外国语学院“英语+土木 (船舶、机电) 工程”、财经学院“经济+交通”、信息学院“信息+交通”等实验班的开设, 构建“多学科”嵌入式人才培养模式。“四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进一步深化了教育教学改革, 适应了区域和行业发展对人才的多元化需求, 为毕业生充分就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以需求为导向加强就业基地建设提升毕业生就业市场竞争力

2012年, 国家对基础建设的投资大规模削减, 毕业生就业形势愈加严峻。重庆交通大学针对这一情况, 开展了覆盖5000余家企事业单位的调查, 及时了解市场和社会需求, 进一步加强就业基地建设, 确保了毕业生就业市场竞争力“不降反升”。

“就业基地什么时候需要, 我们的电话就什么时候打到。”这句话, 重庆交通大学从事就业工作的人员都耳熟能详。《重庆交通大学关于构建促进本专科毕业生就业长效机制的实施意见》的出台, 确保了就业基地建设的制度化和长效化。截至2012年6月, 重庆交通大学与近6000家用人单位建立了联系, 在200多家大型企业建立了稳定的就业实习基地。此外, 还划拨了40万元专项经费, 周密制定就业市场拓展方案, 打造就业实习基地300余家, 收集有效需求信息10000余条。

2007年9月, 重庆交通大学与长安集团签订合作协议;2010年11月, 与福建省港航勘察设计研究院产学研合作协议;2012年6月, 与中铁大桥局集团有限公司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至今, 学校已与60余家企事业单位签订了产学研合作协议, 对外技术研发、学习培训、人才培养等联络交流机制长效畅通, 避免了就业基地建立后的“空心化”, 促使就业基地在学校人才培养和就业中充分发挥作用。

随着时间的推移, 重庆交通大学与就业基地间的联系更加紧密, 2011年新增就业实习基地70余家, 保证了用人单位每年来校的基数;每年举办校园招聘会200余场, 近500家用人单位提供8000余条需求信息来校选聘, 近年来毕业生供需比始终保持在1:2。重庆交通大学与就业基地中交集团、中铁集团等联合实施的“订单式”毕业生就业模式, 让200多名毕业生成为“海外工程建设人才”, 搭上了海外就业的“直通车”。

构建就业指导教育与服务新模式促进大学生充分就业

在每年的就业招聘会上, 都能看到重庆交通大学党委书记刘伦教授与用人单位和学生亲切交流的身影, 各学院的院长和老师更是“全家总动员”, 纷纷为毕业生就业用心出力。这是重庆交通大学积极构建就业指导教育与服务新模式, 促进大学生充分就业最具说服力的证明。

2010年5月, 重庆交通大学首个“生涯工作坊”在学生慧园小区挂牌成立, 10名大二学生成为首批受益者。学校先后开设了《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必修课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选修课, 建立了理论课堂、实践课堂、网络课堂、熏陶课堂、咨询服务课堂“五位一体”教育教学体系, 职业生涯测评系统、生涯工作坊、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创业大赛等助力课堂教学, 实现了就业课堂教学与个性化教育的有机结合;每年10万元创业基金的设立, 直接孵化出了两届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全国金奖, 为重庆高校中的翘楚。学校“向低年级延伸, 在高年级突破”的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新模式, 已逐步建立健全。

“以生为本, 全心服务”, 是重庆交通大学就业工作人员始终坚守践行的理念。学校先后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实施意见》等文件, 确保了高效高质服务;开展分学科、分专业专场招聘会, 让就业针对性更强;引进“全国大学生就业服务卫星专网”、“Careersky职业生涯测评系统软件”等, 根据学生特点“量身定制”个性化指导和咨询服务;开办“校友讲坛”和大学生职业技能培训专题讲座, 近百期讲座、“双证”就业让2万余学生受益;每逢假期, 无论酷暑严寒, 学校总要派出专人, 多方联络企事业单位, 沟通回访就业基地, 学校“人人关心、支持、参与就业工作”的良好氛围始终如一, 全程化的就业服务体系得以不断完善。

重庆交通大学的毕业生离校前, 无一例外地都会参加学校的“六个一”廉洁教育活动。为防止毕业生走上交通建设等工作岗位后出现前“腐”后继的现象, 学校把廉洁教育的端口前移, 通过举办一场廉洁教育报告会、赠送一本廉洁教育读本、举行一次表廉洁决心活动、放映一部廉洁教育影片、召开一次廉洁教育座谈会、组织一次主题团日活动等“六个一”系列活动, 强化毕业生的廉洁意识。“能干事、讲奉献、留得下、靠得住”, 是许多用人单位对学校毕业生的评价。

重庆交通大学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理论与实践的研究, 学校主持了重庆市建设国家统筹城乡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试点项目《开展毕业生就业机制改革探索建立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长效机制》等省市科研项目10余项, 公开发表研究论文40余篇, 编写出版《大学生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等教材、专著6部, 研究成果与实践工作良性互动, 理论联系实际, 构建了促进毕业生就业的长效机制, 拓展了就业工作内涵, 研究成果《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模式创新研究与实践》荣获重庆市教学成果一等奖。2009年6月, 学校被“麦可思”中国大学生就业研究课题组誉为毕业生最容易找到工作的“非211院校”之一;2009年12月, 再次荣获“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2010年4月, 被评为“2009年度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

特色毕业生论文 篇9

关键词:校本研修,语文课堂,教育理念

我们城北中心校本部有73个教学班, 学生3790人。下设小河岸完小校, 有16个班级。几年前, 我们就提出学校规模与教育质量同步、协调发展, 正所谓“花生大, 花生米也要大”。近几年, 我校大量引进新教师, 大多都是刚从师范院校毕业, 具有合格学历的年轻教师, 但由于刚踏上讲坛, 对教育、教学规律尚处于初步摸索、学习阶段。因此, 我们把师资培训列为学校的重点工程, 根据这一实际情况进行“三格培训”:新教师的入格培养、青年教师的升格培养、骨干教师的风格培养。我校教师的培养工作始终围绕绿色教育理念, 自细处着手, 往实处开展。书香阵阵, 绿意盎然;采撷新绿, 沁人心脾。学校呈现出蓬勃向上、全面提升的态势, 这得益于我们在绿色教育理念的引领下, 同心、同向、同步, 用心、用力、用情, 求实、求效、求发展。

一、同心、同向、同步, 向“团队”要动力

团队精神, 是我们历届毕业班教学的第一法宝。每个任教过毕业班的老师都知道这样一句话:“学生在, 我在;我在, 争取质量在!”我们中心校本部现有73位语文老师, 其中有54位是近5年毕业的。所以六年级的任课老师中, 每年都会有几位新成员———首次任教毕业班的青年教师。他们既是这个团队的新鲜血液, 也是这个团队前进、发展的关键性因素。由于教学经验、专业技能等的缺失所带来的对工作的茫然, 甚至是不知所措, 为他们自身的教学带来了阻碍, 更为毕业班语文组这个团队带来新的挑战。为此, 我们将团队精神的落脚点放在“帮扶青年教师, 提升团队凝聚力”上, 以“一根绳子”、“一面镜子”、“一把尺子”的形式让青年教师在最短的时间内跟上、学会、达标、超越。

1.“一根绳子”———凝心聚力、踏稳脚步。

初次任教毕业班的青年教师就像刚刚学步的孩子, 步履蹒跚却渴望着奔跑;更像攀岩途中的勇士, 身附陡壁却期待着顶峰。一根绳子, 可以让孩子定心, 为勇士助力。期初阶段, 青年教师需要用更多的时间步入正轨。为了帮助他们更快建立信心、找到方法, 我们组织往届毕业班语文老师, 将他们留存好的语文书、补充习题、课堂作业本等一系列资料进行汇总整理, 交到青年教师手上。指导青年教师做好熟悉教材、揣摩作业、梳理思路等准备工作, 让其拥有“从零开始”的底气。期中阶段, 青年教师往往埋头于跟进度、盯学生之中, 随着教学内容、任务的日渐增多, 捉襟见肘、顾此失彼的现象也日渐凸显。为了帮助他们整合时间、提高效率, 我们通过随堂听课、作业评比、经验交流等方式, 促使他们抬起头、看一看、想一想, 在理性的审视与思考之中找到重点、有的放矢。期末阶段, 青年教师往往要顶住更多的压力, 与时间赛跑。为了帮助他们调整心态、踏稳步子, 我们采用聚焦课堂、精简作业、适度检测的方法, 让青年教师缓解压力、轻装前进。

2.“一面镜子”———师徒结队、反思提升。

在学校青蓝工程的平台上, 青年教师的“镜子”就是入职时结队的师傅。在毕业班语文教师的配备中, 师傅们大多是已拥有昆山市学科、学术带头人、教学能手等荣誉的骨干教师。这样的一面“镜子”, 可以毫无保留地“照出”青年教师在钻研教材、把握学情、运用方法等多方面的不足, 并通过自己的课堂, 实实在在地呈现一个改变与提升的方向, 让青年教师的成长有样可学、有法可依。在学校教研活动的平台上, 青年教师的“镜子”则是一次次的研讨与反思。毕业班语文组每周都会开设一节公开课, 有老教师精心打磨的展示课, 也有青年教师的家常课。在课堂这个实训场上, 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得到很大的提升。

3.“一把尺子”———横向比较、自我超越。

竞争与合作是团队的动力来源。毕业班语文组提倡合作的同时, 也鼓励竞争, 尤其是对青年教师。我们给青年教师一把“尺子”, 一则衡量自己的进与退, 另一则衡量与平行班的距离。在这样的氛围中, 一批青年教师迅速成长。像黄雯老师, 教龄刚满3年, 就获得了“六个一”的好成绩:市语文会教一等奖;市班主任论坛大赛一等奖;市心理辅导课评比一等奖;市“双优”评比一等奖;独立编写的校本教材获苏州市一等奖;毕业班水平测试优秀率100%。

二、用心、用力、用情, 向“课堂”要效益

课堂, 不仅是素质教育的“主阵地”, 而且是校本研究的“主战场”。我们北小倡导“绿色教育”, 本着生态课堂“高效低耗”的承诺, 毕业班的老师致力于激发和保持学生学习的兴趣, 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在课堂这一主阵地用心、用力、用情, 以此来提升课堂教学的长度、宽度、高度、深度。

第一, 挖掘教材魅力。每开始一篇新课文的教学前, 我们都会挤出时间, 静下心细细揣摩, 像开采宝藏一般, 把这篇课文的重点、难点、训练点、拓展点等进行全面的梳理、提炼, 并探讨在课堂上有效渗透的策略。对于每一个点要挖掘到什么程度、在这个点上学生思维、表达能力要达到什么水平, 老师心里都要有一个明确的标准。而这同时也是后续个别辅导、培优补差的基础。教师应尽力做到把握教材稳、准、狠。

第二, 得法于课内。阅读与写作是毕业班语文教学的两个大头, 其中写作更是难啃的骨头。为了解决难题, 我们有意识地将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进行串联, 以随堂练笔的形式实现二者的融合贯通。在阅读教学中注重“关注表达”、“指向写作”, 寻找合适的出发点, 在“语用”层面做文章;在写作教学中, 充分落实“随堂”二字, 舍得花时间、下功夫, 做到现学现用、有思有写、会修会改。

第三, 得益于课外。学校图书馆是学生向往的乐园。我们充分利用图书馆这一阵地, 着力抓好课外阅读。期初我们就定好进馆阅读计划, 在开展整班阅读时做到定时、定点、定班级、定书目。每学期我们都会购买适合学生阅读的书籍, 而这些图书都是由语文老师提供书目, 同时又与语文教材紧密结合, 如学习了《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一课, 就会整班阅读《鲁滨逊漂流记》;学习了《船长》一课, 推荐学生整班借阅雨果的《巴黎圣母院》……让这些文学作品成为学生向往阅读的第二教材, 让图书馆成为学生的第二课堂。读书的兴趣大了, 孩子们的写作能力自然也会逐步提高。

三、求实、求效、求发展, 向“学习”要品质

学习的品质, 一在实效, 二在发展。本着“教六年就是为学生六十年负责的态度, 坚持学生在校生活质量就是教育质量的理念”, 我们创设了丰富的平台。每天下午三点半以后的课外活动, 我们有序地开展, 老师和学生们一起游戏、比赛。老师甩绳、计时、数数, 学生一个紧接着一个穿过长绳的景象处处可见。我们还鼓励孩子们积极参加课外兴趣小组。篮球、乒乓、羽毛球, 绘画、书法、计算机, 生态园、小邮局、快乐陶吧, 课外活动丰富多彩。毕业班学生同样发挥着自己的特长, 作为不可或缺的主力军展现着自己的活力。事实证明, 这些课外活动的蓬勃发展, 为孩子们的写作提供了非常好的素材。我们送给2013届毕业的孩子们的毕业礼物是他们自己撰写的作文集“缤纷花雨”;送给2014届毕业生的礼物是毕业纪念册, 图文并茂, 有孩子们自己写下的只言片语, 有六年小学生活留下的精彩瞬间, 这份精心设计的礼物感动了学生和家长。

上一篇:文化折扣下一篇:物流配送效率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