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旅游教育论文(精选12篇)
特色旅游教育论文 篇1
摘要:旅游业的高速发展对我国旅游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本文立足未来旅游发展的需求, 分析了目前我国旅游管理本科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 并结合康奈尔大学、罗森酒店管理学院、普渡大学, 乔治.华盛顿大学旅游教育的先进经验, 提出了我国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的对策。
关键词:国外旅游教育,旅游管理专业,教育改革策略
近20年来, 我国旅游业高速发展, 目前已跃居全球第三大入境旅游接待国和第四大出境旅游消费国。同时, 我国旅游业的国际化、专业化、特色化趋势更为明显, 这就要求旅游从业人员有更高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 也对我国旅游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对国外知名旅游类学院或高校的相关信息进行了查询、分析, 尤其是对康奈尔大学、罗森酒店管理学院、普渡大学, 乔治·华盛顿大学4所高校的教学模式与国内进行了对比研究, 并结合我国旅游管理教育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一些自己的看法。
一、国内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 专业方向划分过细
多年来我国旅游高等本科教育统一为旅游管理专业, 2010年酒店管理专业增补为目录外专业, 2011年设为正式本科专业。多年来, 为了与我国旅游行业对口, 旅游管理专业划分了细化的专业方向, 涉及:酒店管理、餐饮管理、旅行社管理、旅游物业管理、旅游交通管理、商务旅游与会展等不同方向。每一个方向都设有专门的专业课程和知识技能培训方案, 但又统归于旅游管理大专业[1]。由于目前我国旅游教育的综合水平、师资力量尚处于较低水平, 且英语、政治等基础课程占用了大量的学时, 少量的专业课程和实践学时用于分配到如此多的专业方向之中, 人为地分散了师资力量和教学资源, 培养的学生往往对于每一个方向只能了解一点皮毛, 无法深入, 特别是技能, 到企业就业必须从头学起。
(二) 课程设置偏离行业需求
目前, 我国一些高校在进行课程设置时, 缺乏对旅游行业的深度的调研和分析, 在讨论课程设置时也没有经验丰富的旅游业界人士参与。同时, 由于我国高等教育教学计划更改手续烦琐, 可以更改的课程数量较少, 且教学计划修订周期较长, 使我国高等旅游教育课程的设置长期与业界的需求脱节。
此外, 我国大约70%旅游高等教育是从相关专业转型而来[1]。在制订教学计划和设置课程方面, 受原专业课程体系的影响较大, 因人设课的现象十分严重。如从地理专业转向旅游教育的, 在课程设置中偏向地理类课程;从历史专业转向旅游教育的, 则以史学课课程为主, 导致教学与实际人才需求的知识结构脱节。
(三) 师资力量较为薄弱
由于我国高等教育旅游专业发展迅速, 近年来, 高素质旅游师资力量严重缺乏, 多数高校的旅游师资是从其他专业转行而来, 专业知识、教学水平、实践经验有限。同时, 我国本科高校教师岗位有限, 教学评估对教师的学历有较高的要求, 一般要求有硕士或博士学位, 而有硕士、博士学位的多为应届毕业生, 缺乏旅游实践经验。有丰富旅游实践经验的旅游从业人士很难跨越学历限制, 进入高校师资队伍。这在一定程度造成了我国高等教育旅游专业重理论、轻实践的现状。
二、国外高校旅游类专业教学、管理模式介绍
(一) 专业设置
国外没有旅游管理这个专业, 而是设置了接待业管理、休闲学、酒店管理、会展专业、餐饮管理等专业。从专业名称来看, 我国的旅游管理更偏向于培养旅游企业管理和行政管理的人才, 而国外则偏向培养高素质的服务类人才。
国外高校旅游类专业在大学前两年不确定专业, 而是学习服务业的基本知识, 实习后再进一步确定专业。这样可以先让学生在服务行业实践、体验后再选择专业或专业方向, 更有利于学生科学评估自己的优劣势, 选择自己喜好、专长的专业方向。
(二) 教学设施建设
国外旅游类高校一般都有自己的教学酒店, 且教室及教师办公地点按高星级酒店的标准来进行装修、布置, 让学生和教师每天在实战的环境下工作、学习。习惯成自然, 从而培养了学生的服务意识, 养成了专业型的工作、生活习惯。教学酒店多采用双重管理, 院长 (老总) 必须要对教学负责, 同时要对教学酒店负责, 且必须自负盈亏。
(三) 课程教学
1. 重视通识教育和沟通知识教育
美国的大学所有本科都是120学分且除专业课程外, 强调通识教学模块和沟通基础模块。通识教学包括企业运营管理类、管理的组织行为类、人力资源管理类、财务会计类、参与管理类模块。近年来, 通识教育逐步重视信息类、法律类的知识教育。沟通知识教育主要培养学生与人交往合作的能力及社会适应能力。
2. 重视实践教学
国外教学计划遵循理论-实践-理论的原则, 深化提高学生的知识能力。在时间分配上, 其实习占整个教学时间的60%, 教师现场指导, 把理论贯穿到实习中去。而美国康奈尔大学的酒店管理学院的办学模式主要是以综合性大学为依托, 根据旅游专业综合性很强的实际特征, 在课程设置上、学时分配上既注重基础理论又突出特色。他们要求其本科生在大学4年内必须完成800学时的实习, 并尊重学生的意愿, 允许广泛选择, 掌握一技之长, 力求全面发展, 把广泛精深的理论和实际有机地结合起来。
3. 重视综合素质培养
国外的课程很少采用考试的模式测验学生学习效果, 而是多采用论文或调查报告的形式。对学生论文要求非常高, 要有第一手的数据, 且必须是实地调研和认真思考的, 多采用团队合作的方式完成。学生首先自由选择组建团队, 无法组建团队的同学要么重修课程, 要么经任课教师同意剩余同学共同组建成一个团队。团队需要提交论文报告, 并进行宣读、答疑, 如不通过, 整个团队成绩会受到影响, 甚至全部重修课程。这种考核形式既锻炼了学生综合利用知识的能力, 又培养了学生的团队意识和沟通、表达能力, 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4. 重视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
学生上课的方式多样, 学生可选择face to face mode (聊天模式) 、fix model (教室授课形式) 、video model (视频形式) 中的任何一种, 课程通过内部网络在教室和图书馆直播, 学生可用移动终端 (如手机、笔记本电脑) 共享教学资源。
(四) 实践教学
1.3段式实习模式
罗森酒店管理学院采用3段式的旅游实践教学流程, 要求学生必须完成初级-中级-高级实习过程, 实习流程必须依次进行, 且遵循理论-实习-理论的教学流程。实习过程必须达到1000小时[3]。其中初级实习只需从事服务业的相关工作, 例如洗盘子、传菜等都可以。中级实习必须从事服务业中管理岗位或重要技术岗位的工作, 如酒店的前台、旅行社的计调等。高级实习要求学生必须从事部门经理、主管及以上管理岗位工作。此外, 实习单位必须学生自己找, 学校不进行安排, 只负责宣传, 且学生的实习必须是带薪实习。
2. 专人负责型实习管理模式
实践教学采用专人负责制, 每个专业一般有2-3名专业实习带队老师, 全程对学生实习进行跟踪, 负责对实习学生的指导与管理。
3. 实用型方案策划模式
在毕业论文方面, 本科生不需写毕业论文, 而是针对某一个旅游企业, 做一个能高度融合所学知识的实用性很强的project (策划方案) , 如营销、财务管理、人力资源、项目开发、主题活动等方面的方案, 并进行答辩或试用。
三、对国内旅游管理教育的启示
(一) 明确专业定位
将专业的管理人才的定位转向高素质服务人员的定位, 加强素质教育, 培养一专多能的旅游人才。在旅游教育中, 应加强通识知识、沟通知识、信息知识、法律知识的教育, 使学生在打下扎实的专业知识基础和掌握运用专业知识能力的同时, 培养良好的服务意识, 强烈的事业心、敬业精神, 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和人际沟通能力, 使学生具备较强的情绪自控能力、较好的与人合作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以及面对挫折与失败的耐受力、较好的身心素质等。由于旅游人才属于涉外型的人才, 因此要把英语水平、计算机水平、人际关系处理能力的提高作为一项重要内容。
(二) 弱化专业方向
专业方向的设置虽增加了学生的“专”和“精”, 但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就业面和知识面, 禁锢了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因而, 需要在取消专业方向的基础上科学设置课程, 减少固定课程的比例, 增设活动课和选修课。
(三) 优化课程设置
要特别注意协调好专业课、技能课与实习课之间的关系。旅游是个应用型很强的专业, 需要大量的实践操作和实际经验, 大部分专业课和技能课应考虑减少课堂讲授, 通过搞好实践调查和增加模拟教学的途径实现教学目的。
同时, 适当调整拓展课程体系, 增加拓展知识课和选修课的比重。将大量不成熟的课程以学术讲座的形式进行, 同时加强课外培养力度, 提高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可以考虑通过考取“职业资格证”来增加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压力, 并通过适当的选修课丰富教学内容。
(四) 强化实践环节
争取建立自己的教学酒店, 将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办公地点按星级酒店的标准进行建设和管理, 逐步完善设施, 构建情境化的教学环境, 培养师生的服务意识和专业素质。
对现有的实践教学环节进行优化配置, 减少单次实习的时间, 增加实习的次数和类型, 且要求每次实习的岗位有轮换, 实行理论—实习—理论的交错教学模式, 以较好地实现专业基本技能、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和职业综合能力训练的有机结合。
(五) 争取国际合作
加强与国外旅游企业集团和科研机构合作交流、协作办学, 吸纳国外的优秀教学模式和先进办学经验, 共享国外优质教学资源, 在旅游院校培训师资队伍和学生队伍时采取“送出去, 请进来”的培养模式, 创造政策扶持的有利的教学环境。
参考文献
[1]彭青, 谢旭东, 程露悬.改革国际合作办学模式, 提升旅游高等教育水平.旅游学刊, 2003, (S1) :155-158.
[2]代志鹏.国际旅游教育与研究述评.怀化学院学报, 2007, 26, (2) :130-131.
[3]许峰, 吕秋琳.国际知名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育浅析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 10, (5) :46-48.
特色旅游教育论文 篇2
【个案】
明明的妈妈医科大学毕业,是一位内科医生;爸爸也是大学毕业,在税务局工作。明明出生后,妈妈休了长假,还请了一个蛮有文化的保姆,专心致志地联手对孩子进行精心抚育,对孩子的早期教育尤其不敢怠慢,有空就给他放音乐,讲故事,读古诗……;而爸爸呢,每天回家最大的乐趣就是把儿子抱在怀里,看看他又学会了什么。
这么优越的环境下长大的孩子,会有什么问题呢?您或许会奇怪了。可是,在爸爸妈妈眼中,明明还真有点小“问题”,至少,他跟一般的孩子不一样。
明明小时候家里书桌上有一本精美的台历。台历的每一页上面都画有山水画,写着一首古诗。那时候明明还不会说话呢,就很喜欢看这些画,总是抱着挂历翻看。妈妈见他如此感兴趣,就读上面的诗给他听。一天,妈妈惊奇地发现,妈妈读哪首诗,明明竟然能准确地翻到那首诗所在的那一页。过了几个月,明明会说话了,常常一边自己玩着,一边咿咿呀呀的。开始妈妈爸爸没在意,后来妈妈终于听明白了,他竟然学着大人的语气背古诗呢! 3岁时,明明把古诗派了“用场”。明明爱哭,有不如意的事情,就会大哭大闹。爸爸不喜欢他哭闹,有次严厉地批评他:“男孩子还哭鼻子,真没羞!”明明听了,竟然回了一句:“丈夫非无泪!”
再大一点,他更加振振有辞了。平时有不高兴的时候,他会皱着小眉头,好似自言自语地说:“嗨!谁又能摆脱人世间的悲哀!”有时,他会莫名其妙地玩着玩着说出:“大漠沙如血……千山鸟飞绝。”妈妈有事要和他说话,他不想听的时候,就会用两个手指头把自己的耳朵堵得严严的,紧紧闭上眼睛,嘴里不停地、大声地嚷嚷着“8+1=9、8+1=9……”搞得妈妈哭笑不得。
在幼儿园里,明明表现出强烈的表达欲望。每天上课,他总是积极举手回答问题。老师如果不叫他,他就干脆站起来,把手举得高高的,有时急得掉眼泪。开始老师还很喜欢他,后来急了,有一次对他妈妈说:“这孩子,越是举手要求发言,我越是不叫他,好好地改改他的性子!”妈妈知道老师这样做不妥,但又不知道怎么办好。
每天往返幼儿园的车上,明明见到店铺的招牌、大小的广告、街道的路标,就问妈妈念什么,有时自己不认识的字也一样大声读出来。读成白字了,难免就会逗得其他乘客大笑。坐在他旁边的妈妈开始有点难为情,时间长了,也就习惯了。明明却从来没觉得难堪,想说就说,毫无顾忌。他还特留心街道的路标,凡是他经过的地方,他都记得住。坐公共汽车之前,他总要把站牌看明白。有一次,妈妈带他去新华书店,买了一张城市地图。他如获至宝,回家后把地图铺在地上看个没完。那以后就不断要求买中国地图、铁路图、游览图……,只要是地图,都喜欢。
6岁时,明明已经是一个中国铁路通了。如果你要从他所在的城市上海搭火车去哪里,他会告诉你,坐多少次列车,经过什么铁路线,在哪里转车。你要问他中国有些什么铁路干线,他如数家珍,津津乐道,最后还不忘记告诉你正在建设的`铁路有多少条,将要建设的有多少条,都在什么地方。即使成年人,要做到这一点也不容易。
至于上海的城市道路明明更是不在话下。一次,老家来了客人,他自告奋勇带他们游上海。先去城隍庙,再去豫园,下午游南京路、明珠塔和外滩……他安排得特有条理。游到中午,他有点犯困,就对客人们说:“你们自由活动吧,我要先回家睡午觉了。”客人们开玩笑地说:“那不行。你要走,你就可以下岗了。”明明一听让他“下岗”,觉得不是光彩的事情,于是坚持干完导游这项“工作”,受到了客人的好评。 明明现在上一年级了,不过早在上学前,他认得的汉字就足足有两千多个了。您说这孩子,是不是跟别的小孩不一样?这是好还是不好呢?
【析案】
总的看来,明明是那种相当自我中心的、“旁若无人”的孩子。教育这种孩子,对家长和教师的要求都很高,只用一般的“大路货”式的教育方法,是对付不了他的。他是一个“特色儿童”,至少有三个特点: 1.记忆力(尤其是无意记忆)惊人;
2.表现欲极强;
3.对“路线”有超常的爱好和认知能力。
记忆力惊人当然是好事情。能有意无意记住很多东西,这种本领是宝贵的教育资源,他的父母及时开发了这个资源,结果孩子上一年级之前就已经认识两千多个汉字,而且是像玩一样认识的,不属于“牛不喝水强按头”那种,没有造成孩子厌学,这是很成功的早期教育经验。不过要注意的是,如果您的孩子没有如此优越的记忆力,您就不能采用明明的教育经验。孩子与孩子是不可以这样比的。教育要因人而异,您的孩子如果识字很慢、很难,您也不必焦虑。特色儿童自有令人羡慕的长处,也必有让人头痛的麻烦,这就是大自然的公平之处,它不可能把风光让一个孩子占尽。 果然,明明的第二个特点就令老师十分棘手了。一个班那么多学生,怎么可能把发言的机会都给极少数孩子呢?那就不公平了。所以老师限制明明的发言次数是有道理的,但是老师那番话明显有点简单生硬了,有可能使明明受到挫伤,造成师生对立。我要是老师,我就这样对明明说:“你是个聪明孩子,平平常常的问题你也举手回答,那多浪费人才呀!你应该等着答那些别人答不出的问题。那才叫本事呢!”如此既可以保护孩子发言和听讲的积极性,又给别人腾出了发言机会,可能是比较好的办法。对此,家长既要与老师做良好的沟通,又要给明明讲清公平的道理,促使他慢慢改变以自我为中心的毛病。 明明的第三个特点―精通“路线图”,非常值得注意。这说明他的思维方式可能先天与众不同,某种程度上预报了他未来的发展方向甚至职业指向。如果家长能帮助他找到适合这种思维方式的学习方法,则孩子可能取得骄人的成绩;如果不能正确引导,则他可能偏科,厌学,甚至与教师作对。
湖南旅游职业教育特色教学研究 篇3
关键词:旅游职业教育;湖湘文化;特色教学
特色教学本质上是特定区域生活特色的体现,而湖湘文化作为一种历史久远且在全国产生过重要影响的区域性文化,它的精髓思想也体现了传统文化的优秀成分和中华民族的精神。高等职业教育的规模日益扩张,教学质量的提高、特色的形成十分的重要,湖湘文化应与特色教学结合起来,利用湖湘文化区域特色与精髓,寻求特色教学的本土化途径。
一、以物质文化为载体,渲染烘托湖湘文化。
学校可以将湖湘文化的精髓融入在校园建筑中。在其校园建筑和空间布局上反映出湖湘文化的特征。在校园内可以根据地方的历史设计和塑造伟人、名人雕像。湖南的名人文化是湖湘文化的精髓,特别是近现代的名人,如曾国藩、毛泽东、刘少奇、齐白石等人。学校可以塑造这些人的雕像,使学生在校园漫步之余都可以与这些伟人、名人反复“对话”,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还可以将湖南伟人、名人的名言、警句、读书笔记悬挂、张贴、镶嵌在校园建筑物上,由此创造熏陶文化、冶炼情操的物质环境。
二、加强本土特色课程的建设
目前,高职旅游教育的专业课程有:《导游基础》、《旅游目的地国家概况》、《导游实务》、《旅游英语》、《中国旅游文化》、《旅游服务礼仪》、《旅行社经营管理》、《旅游景区管理》等等,这种课程缺少特色本土适应性不强。加强课程改革应该增强本土旅游的案例教学,在课程的设置中突出本土旅游资源的文化特色。比如将湖南的旅游资源文化作为一门课程进行赏析,让学生充分领略湖湘文化的魅力,甚至还可以湖南的名人单独开设一门课程,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湖湘文化的精髓之湖湘的名人文化。
另外,还可以通过具有本土特色的实践课程,丰富学生的知识,提高了实践活动的能力。对于旅游教学,实践对提高旅游专业学生的核心能力非常重要。首先,教师要有规划地带领学生进行旅游体验,使学生真实的感受到旅游产品开发中的文化魅力。利用湖南的精华景点景区、知名旅行社、星级酒店等作学生教学基地,使学生都能够拥有实践理论、展示才华、完善知识结构,尤其是进一步认识和体验湖湘文化内涵。再次,在第二课堂中还可以引导学校开展旅游专题活动,通过一些公益活動、文艺汇演、歌唱比赛等形式来提高学生的生态文化意识。还可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多多参加志愿者活动,目前省市的博物馆、长沙规划馆都有招募志愿者的活动,学生可以在给游客义务讲解的过程中领略湖湘文化的魅力。
三、培育本土旅游教学师资
教师是培养人才的能动力量,作为高职旅游教师,除了要具备作为高职教师的基本素质以外,还应该具备把握本土旅游特点,了解本土旅游需求的能力。因此,教师需要下企业接受锻炼,深入本土了解湖南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湖南高职旅游教育应实施特色突出、层次分明的多种“校企合作”、校企沟通方式,培养一批懂得本土旅游市场的特点、懂得本土旅游经营与管理等不同层次的“双师型”教师。
旅游文化底蕴的发掘、旅游规划、旅游企业管理都是实践性很强的工作,且极具地方特色。学校应该有计划地选派教师到旅游企业去挂职,或是作为企业合伙人直接或参与他们的运营管理和决策。或是自己成立旅游企业,让教师直接作为企业的一线员工,零距离的进行导游服务、线上营销,了解不同人群的旅游体会、旅游意愿,以便掌握准确的旅游市场信心,结合社会需求进行专业知识的“教”和“学”。以便能更加深入的指导学生,让其引导旅游者对于湖湘旅游资源文化的鉴赏。
四、结合湖湘文化背景,实施特色教学方法
湖南的自然风光、人文建筑饱含着有形的文化和无形的文化,这些都需要潜移默化地渗人学生的生活、学习当中,让学生对地域文化的重视起来,提升对旅游文化元素的关注和参与意识,学生自然而然就会对湖湘文化产生敬仰,能感受快乐、提高自身的文化品味,促进身心健康。
1.在旅游教学中渗透湖湘文化的意识。
在教学中,把对文化的重视性充分的表现出来,使学生在教学参与中感受到湖湘文化的气息,任何与旅游相关课程的学习都能够找到一个切入点结合湖湘文化,教学中教师需具备这样的意识,使课程能够自然的将湖湘文化联系起来进行教学。学生在这种有意识的特色教学中会树立先进的旅游产品开发观念,能够培养敏感的文化感知,以文化的角度审视旅游产品的开发、来进行旅游企业的管理、对旅游者进行高质量的服务。
2.合理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多媒体是现代教学中的常用手段。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可以使湖南旅游的文化特色更为直观的表达出来。通过真实的视听感受提高学生对旅游产品的认知,使学生在心理上更能够有效地亲密地去接近它。一方而,将多媒体设备应充分的应用到课堂教学中,例如,播放与教学相关的声像资料、制作旅游教学课件,与软件开发企业共同开发湖湘旅游教学软件。另一方面,建设开发高质量的网络课程,用心设计,结合湖湘文化的特点进行网络课程开发,引导学生将多媒体应用到自主学习中。
总而言之,在湖湘情境下,旅游教育要利用湖湘文化的特质,开发利用湖南本土化的教学资源,对旅游职业教育实施特色教学,让湖南旅游职业教育具有本土特色。
参考文献:
[1]肖晓莺.基于文化背景的旅游教学方法应用研究[J].中国职工教育。2014(10)
[2]伍慧玲.旅游支柱产业下的湖南高职旅游教育发展战略[J].湖南民族职业学院学报,2007(06)
[3]伍慧玲.突出湖湘特色:发展湖南高职旅游教育的新视野[J].科技和产业.2007(12)
[4]谢明荣、邢邦圣.构建特色教学体系,深化高职教学改革,[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1(02)
特色旅游教育论文 篇4
(一) 美国的旅游教育发展历程
19世纪, 开始出现旅游教育, 很多的大学的课程中加入和旅游有关的知识。1922年, 康内尔大学成立, 旅游专业需要有专业的旅游人才, 职业大学的创立具有市场性。
19世纪的20年代美国的旅游教育起步, 19世纪60年代, 美国旅游教育发展很快, 美国的旅游教育起步早, 美国的旅游教育发展也很迅速。
19世纪80年代, 美国的旅游职业教育正式进入到发展阶段, 这一时期, 美国有75所大学设立了旅游专业, 中等院校300所。
(二) 美国旅游教育的培养目标
美国旅游教育培养的目标和市场紧密结合, 培养应用型的人才。以美国的佛罗里达大学为例, 这个大学的培养目标非常的明确, 培养学生的游船经营、管理能力。美国旅游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培养学生的学以致用。
(三) 美国旅游教育的特点
1、起步早, 发展快。
美国康内尔大学酒店学院在19C20S的时候就已经存在, 而我国在那个时期还没有和旅游有关的任何院校。我国开始创办正规的旅游教育是在1978年, 我国旅游教育的发展整整比美国晚了几十年的时间。美国旅游业发展迅速, 促进了旅游教育的快速发展。旅游业的发展促使了旅游市场需要大量的专业的旅游人才, 满足市场的需求, 而学院的创立与市场需求关联性很大。我国的旅游教育是政府主导下创办的, 而不是旅游市场发展到一定程度需要专门的人才, 所以理论和实际联系不紧密, 不能够很好地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2、师资力量的行业背景。
美国的师资力量非常的雄厚, 美国的旅游教育非常重视教师的背景, 美国的教授光有文凭是不行的, 还需要有专业的资格证书, 比如注册饭店管理师等的和实践相关的证书。大学会请各个行业出色的人物和经理来到学校进行授课, 这个是教学计划中的一部分, 康奈尔大学就是一直这么做的。
3、详尽的专业划分。
美国旅游学院的专业划分非常的详细, 以美国康奈尔大学为例, 本科阶段的旅游管理专业有就有十多门的课程。再如普度大学设置的课程十分详细既有专门的旅游管理课程, 还有写作课/演讲课等其他的课程。
4、重视实践课程。
美国对实践的课程相当重视, 实践课程的选择多样化, 包括温泉课、游乐园管理等课程, 将理论与实践进行紧密结合, 以休斯敦希尔顿饭店学院为例, 大学自身就是酒店, 教本身就处于酒店之中, 学生可以一边进行理论的实习一边参与到实践的酒店运营环节, 学生可在在基础岗位实习后, 去别的岗位继续学习。普度大学开展许多的实践课程, 让学生参与到晚宴的活动中去, 有更多的交流机会, 包括一些国际晚宴, 参加这些活动可以很好的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 对于学生来说也是一项挑战有意义的实践活动。
5、个性化的课程设置。
要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教学, 采用“因材施教”的教学方式, 美国的旅游学院在这方面做得很好, 这种个性化的课程方式可以再具体的课程设置中体现出来, 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课程的个性化设置更加的明显。以康奈尔大学为例, 研究生的课还有专门的人做客户曾规划, 而博士的课程更是具体到每个学生。
(四) 美国康奈尔大学旅游教育
1、美国康奈尔大学简介。
与其他的私立院校相比, 康奈尔大学的体制具有自己的独特的风格, 在美国, 七大著名院校当中, 有三所是公立院校, 农业与生物学院、人类环境学院和工业与劳工关系学院。有四所私立院校, 艺术科学学院、建筑艺术与规划学院、工程学院和旅馆管理学院、常春藤盟校。而他康奈尔大学集齐了公立学院和私立学院优点, 热烈欢迎来自各地的学生。
康奈尔大学的旅游管理学院是全美国最好的旅游学院, 康奈尔大学自己开设酒店, 目的是让学生达到更好的锻炼效果。康奈尔大学的农业学院也是美国排在前列的学院除此之外, 康奈尔大学投资3500万美元建康奈尔的计算机中心。
2、康奈尔饭店管理学院办学特色
(1) 注重课内外活动的结合。实践课程在康奈尔大学饭店管理学院是十分被重视的。学校的考核不仅仅是课堂上的知识, 还有对实践环节的考核。所有的学生都要修满实践课的学分, 实践课程的政策是学生都要参加800小时的与专业相关的工作, 无论带薪与否。学校这样安排的目的是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学校规定在2个学期之内完成任务, 在学校上课期间也可以找兼职的工作, 时间上自由安排。学生找工作非常的便利, 学校本身就开办酒店, 所以学生可以直接去那实习, 在酒店找兼职带薪工作。酒店可以提供很多岗位, 包括前台接待, 客服, 宴请, 财务等很多部门。学生积极踊跃参加课外实践活动, 学生会参加康奈尔酒店业商业计划大赛、酒店管理大学等许多活动, 学生参加这些活动大大增加了学生的实践能力、职业素质, 增加了学生去创业的热情。
(2) 完善的课程体系, 丰富的课程种类。康奈尔大学本科是4年的课程, 大学四年的学习要完成必须课、选修课体育外语等课程, 还要完成最少800个小时的实践课程, 必修的课程中, 有“信息系统”“人力资源”一些理论的课程, 还有比较强的实践性的课程, 实践性课程包括“酒店运营管理”“服务餐饮管理”等等。
(3) 寻求知名伙伴合作。康奈尔大学饭店管理学院注重与其他企业的合作, 和世界很多知名的大酒店还有一些旅游协会共同合作。每年都有各行业的精英来到康奈尔大学讲课, 和学生共同交流, 分享自己的经营理念和经验。这些精英来到康奈尔大学旅游学院还会召开专门的研讨会, 和教课的人员共同探讨。除此之外, 饭店管理学院还承办许多的酒店业重要的高峰论坛和宴请, 提供给康奈尔大学的师生和往届校友一个平台, 可以共同交流和实践。
(4) 建立校友信息库。康奈尔大学培养很多优秀的人才, 很多康奈尔大学毕业生在知名的酒店担任管理层, 在酒店创业中彰显个人的能力, 现在, 康奈尔大学酒店管理学院校友就有12000名, 康奈尔大学建立校友信息库, 方便师生和校友的沟通交流, 也给校友回报母校一个非常好的平台。
二、我国旅游教育发展中的问题
(一) 我国旅游教育现状
1、成立阶段。
1978年改革开放之后, 我国的旅游教育开始正式发展起来, 设立专门的教育机构, 成立江苏省旅游学校, 1979年, 成立上海旅游专科学校, 进入规范化的旅游人才培养阶段。
2、发展阶段。
发展最快的时期是在20世纪80年代之后, 当时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促进了旅游教育的快速发展。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和国际交往加强, 旅游业需要专门的旅游从业人员。我国开始派出精英人员到国外发达国家学习。
3、现在阶段。
旅游业的发展需要和政府的大力支持, 促进了我国旅游教育的快速发展。最近几年以来, 尽管旅游还不够完善, 旅游教育的学院、旅游教育的人数在不断的增加, 旅游教成为是我国教育体系中之一的最热门、发展最快的教育专业。
(二) 我国的旅游教育的问题
1、起步晚, 发展快。
上世纪70年代我国的旅游教育才开始发展, 我国旅游教育的发展和美国差了60年的时间。教学模式还以讲授为主, 较多的引用国外的教育理论, 没有形成自己的完善的旅游教育的理论体系。旅游教育虽然起步晚, 发展的却很迅速, 30年的时间里成立了近1800所旅游职业学校。学校的增加, 学生的数量也在不断的增加, 每年毕业学生的数量也在不断的增加, 导致就业压力大。
2、资金投入不足。
美国大学和业界关系密切, 美国的行业协会支持大学的办学, 我国的旅游教育主要是政府的资金投入, 其他投资来源很少或者没有, 所以使得我国投入旅游教育资金不足, 资金的不足导致不能长期开设一些实践的课程。
3、应试化教学。
我国的旅游教育和业界脱节的情况很严重, 现在的旅游教学还只是课本、课堂上的教学。学生接受的是应试化的教育, 考试也只是对课本知识的熟记。旅游方面的时间教学特别少, 仅有的几次参观、游览是不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的, 理论和实践相脱节, 仅仅停留在理论的层面。
三、美国旅游教育对中国旅游教育的启示
(一) 课程设置
1、规范课程体系建设。
旅游产业具有综合性的特点, 现在很多的学校强调培养全能型的人才, 较少了旅游专业性人才的培养。市场是在不断变化的, 有的课程设置跟不上市场的脚步, 要注重对课时的更新, 应该科学合理的安排旅游课程, 避免出现基本课程过多的情况, 加大专业课程的比重, 合理安排课时。注重课程设置的次重点。学位的课程要明确。重视实践课程, 合理安排实践活动, 将专业课和实践课程紧密结合, 理论联系实践, 培养专业型的旅游人才。
2、增加实践课程。
要增加实践性的课程, 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 将学生所学的理论应用到实践中去, 让学生和业界多接触, 增强学生走向社会的适应能力。
3、设置个性化课程。
除了要设置实用性强的课程之外还有设置个性化的课程, 考虑到学生的特点、兴趣去教学, 要因材施教。学习康奈尔大学, 请旅游界资深的旅游专业人士制定总体规划, 旅游界资深的旅游专业人士一对一辅导学生。我们在旅游教育方面也应该采用因材施教的方法,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不同的特点制定不同学生的学习计划。
(二) 注重培养师资力量
目前, 我国旅游教育发展时间短, 旅游教育师资力量落后, 很多旅游教育的教师并不是专业出身。发展旅游教育要高度重视师资力量, 旅游教师要求不仅有文凭、理论知识过关, 还要有深厚的行业背景, 有专业的资格证书, 所谓“双证型”教师。
还可以聘请专家学者做专题研讨, 请旅游业界的精英前来讲课, 分享实践经验, 加强学生对实践的了解, 使教学从研究和实践方面得到保障。我国的旅游教育发展时间尚短, 旅游教育的师资力量严重匮乏。
(三) 旅游教育面向市场
旅游教育的定位要明确, 培养适应旅游市场需求的应用型人才。面向市场, 旅游教育培养目标要明确, 大中专和职业高中培养的技术型的人才, 而本科培养管理型人才。我国的旅游业发展的非常迅速, 从旅游业的长远发展看, 旅游市场需要素质高、外语好、国际化的人才, 受到高等教育的人才能够达到旅游市场的需要。我国的旅游教育培养要面向市场, 培养的旅游专业人才符合市场的需求。
(四) 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
从国外办学成功案例中我们可以得到启示, 很多旅游教育发展的较为成功的院校都是校企合作, 比如美国康内尔大学、奥地利的MODU酒店学院等等。我国的旅游教育也可以借鉴国外校企办学的成功经验, 旅游学院的办学也可以采用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 可以让学校和酒店为一体, 理论和实践紧密的结合, 理论指导实践, 实践过程中将学到的知识深化, 促进旅游教育更好的发展。应用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 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 提高学生的培养质量, 培养专业化的旅游人才。
(五) 改变教学方法
我国的旅游教育应该采用新的教学方法, 例如案例教学法、实际教学法等方法。学校可以聘请旅游业界的资深人士做专题讲座, 进行案例教学, 用业界精英的亲身经历带动学生学习旅游专业的积极性。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 在旅游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和学生要共同参与,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专业课程的内容要及时更新, 旅游教育的教学内容要体现信息化的特点。
要增加教学的实践环节, 根据教旅游教育的培养目标和自身的专业特色合理安排实践教学的内容, 实践教学的内容包括基础的服务技能、素质教育的培养、熟悉企业管理环境等等, 让毕业生能够很快适应工作岗位。课程内容上增加素质教育、职业道德教育, 提倡旅游服务的规范化、提升学生的职业道德情操。在旅游教育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 让学生有能力发现有关旅游业的更深层次的问题, 学生能够独立进行对问题分析与研究。
参考文献
[1]王厦, 戴洋.中美旅游教育比较及其对我国旅游教育改革的启示[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09, 06:51-52.
[2]郑颖.中美本科旅游教育比较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 2011.
[3]刘春颖.中美旅游高等教育课程体系比较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 2008.
创新教育理念 构筑教育特色 篇5
创新教育理念 构筑教育特色
—老河土学校创办特色学校的认识与实践
老河土学校始建于上世纪五十年代,至今已有六十多年的办学历史。多年来,我校本着“让每位学生都得到发展”的目标,不断创新教育理念,致力构筑教育特色,如今已发展成为一所设施优良、环境优美、特色鲜明的现代学校。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我们深刻地认识到创新对于一所学校的重大意义,创新首先应该是理念的创新,理念决定思路,理念决定成败。具体来说,应该注意下面几点。首先是创新教学理念。要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状况,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这样,一种“民主、开放、人本、个性”的现代教学理念才能在学校逐步确立起来。其次是创新育人理念。要确立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理念,做到教学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环境育人。学生的“五育”尤其是“德育”不仅仅是班主任的职责,而是学校全体教师的共同责任。要站在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积极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创建和谐校园。只有创建和谐校园,才能确保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再次是创新管理理。
旅游教育功能研究 篇6
关键词: 约书亚树国家公园;旅游教育;旅游景区
1 公园简介
约书亚树国家公园位于南加州的沙漠地区,面积3197平方公里,于1936年成立国家纪念地,1994年升格为国家公园。公园以树命名,树名由摩门教拓荒者所取,因树的枝桠向上伸长,远观像一株株祈祷的树,由此得名。
该公园位于两大沙漠的一部份,包含两大生态系统。公园东部的科罗拉多沙漠海拔在3,000米以下,长满了木馏油灌木,墨西哥刺木和多刺仙人掌。公园西部更高,更潮湿,那里稍凉爽一些的莫哈韦沙漠,则是公园注册商标约书亚树的特殊产地。
除约书亚树林,公园也包括了加利福尼亚沙漠中最有趣的地质展示,包括沙漠、高山、石林、干河床和峡谷等,可开展远足、露营、摄影、攀岩等活动,也可造访昔日的屯垦牧场、矿区与印地安人的遗址。
2 公园提供的青少年教育项目
2.1 向教师提供的项目
第一,實地考察旅行。该公园鼓励教育团体使用公园,并对其免除门票。但教育团体需提供一份包含教育目标和为实现目标而计划的教育活动清单来申请。当教师带领学生来到公园时,可选择自行参观,或参加由公园护林员指导的课程。教育课程主要提供给加州的公立中小学,不收费,但要预约,时间可提前一年。
公园根据小孩的受教育情况,将由护林员指导的课程,按年龄从学龄前到高中划分了六个级别,按照内容分为自然历史、文化历史到研究课程,由浅入深地针对性授课。
具体而言,对学龄前和幼儿园小孩,该公园提供 “谁住在国家公园中?”的课程,教会小孩区别宠物和野生动物,认识沙漠动物。对小学一二年级学生,只提供“自然的历史”课程。其中“地球的本质:沙漠地形”课程,介绍沙漠中的不同地形,使学生理解岩石成因及其中矿物质的组成;“栖息地”和“棉木(地名)栖息地”课程,介绍动物需要什么才能生存的相关概念。对小学三四年级学生,该公园开始提供“文化的历史”课程。其中,“自然的历史”增加了部分内容,包括让学生参与探索公园中动植物的共生关系,动植物在沙漠中的生存,岩石的形成和变化原因等;“文化的历史”课程,让学生寻找原住民的生活实物,思考牧场主在沙漠中的生存问题。对小学五六年级学生,除有三四年级的核心课程,还开设了一个新单元:“初级护林员”,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沙漠,并通过实际活动获得初级护林员徽章。对初高中学生,课程除探索沙漠、动植物生存、岩石等资源的自然成因,了解当地人文历史外,还提供研究机会,让学生参与到公园动植物的研究项目中。
这样分层递进的课程设置和丰富的实践活动项目,反映出美国国家公园在青少年教育问题上已进入规范化和科学化的阶段。
第二,提供课程材料。国家公园管理局为教师提供多种教学辅助材料,通过一系列计划帮助教师寓教于乐,生动而富有成效地授课。材料包括两种,一是全国性的,如“历史地区课程计划”,使用在国家公园管理局登记过的历史地区的资料,提供多种产品和活动,把“历史地区”带进课堂,来帮助历史学、社会学、地理学和其他学科的教学更加生动;二是该公园特有的,如“莫哈韦沙漠探索”,为小学高年级教师提供莫哈韦沙漠生态系统的科学指导。
第三,教师的职业发展。公园协会的分支机构“沙漠协会”,在周末为教师提供科学、历史和艺术学科的户外课程,并收取45美元到150美元不等的费用。该公园作为全美国家公园系统的一份子,也为学校的教师培训提供一些在全美中小学广泛实施的大型项目,包括“野外项目”、“PLT”、“WET”、“考古”四个项目,分别开展动物、森林、水和文物资源教育。它们通过一系列的课程来训练幼儿园和中小学教师,以提高其教学水平,提高全美青少年的素质,担负起教育的社会责任。
第四,客串讲解员。该项目由教师担任客串讲解员,通过与实地考察旅行相联系的课程,将国家公园的知识带到课堂上。和第一个项目一样,本项目也分为六个级别,内容也从自然历史到兼具自然、文化历史和初级实地研究。不同的是,本项目的内容有部分改动。如针对一至四年级的课程,增加了“文化的历史”部分,提供“公园护林员是做什么的?”课程,使学生理解国家公园的重要性,和护林员所做的工作;针对初高中教师,增加了“目前的事件”部分,提供“沙漠问题”课程,使学生理解公园本地沙漠目前面临的问题。
第五,向教师提供视频材料。公园将材料分为动物、文物历史、沙漠、环境、自然历史、国家公园和教师须知六类,并在网站上附了详细列表。教师致电公园教育办公室就能办理免费借阅,按与公园距离的远近可借二至四周不等,阅后自费寄回。
2.2 向小孩提供的项目
美国的国家公园管理局向小孩提供三种项目:初级护林员、网上护林员和公园乐趣。初级护林员项目向到公园游览的小孩和本地学生团体提供,通过一些活动的完成来授予其初级护林员徽章。对前者,公园在入口处和游客中心提供初级护林员工作手册,让他们完成手册中的画画、写作、参与护林员项目和在公园内拾垃圾等活动;对后者,公园提供一个包括七个部分的综合学习计划,让他们学习国家公园管理局、约书亚树国家公园和本地沙漠的知识,并完成一个服务项目和一个有护林员带领的项目。
网上护林员项目通过互联网提供,让孩子们在快乐中学习新知识。学习方式有猜谜语、公园探秘、玩游戏、在故事中扮演角色等。在这一项目中,孩子将学会如何保护美国的自然和文化遗产,以及如何观察和思考发生在国家公园的事件。
公园乐趣,是以一群已获得徽章的小孩身份,在网上介绍他们在课堂和实地考察旅行中获得的某一具体公园的知识。具体到约书亚树国家公园,该公园管理局只向小孩提供了这个项目。
3 对我国旅游景区的启示
在旅游业中,景区是核心,旅行社、旅游饭店、旅游交通等则是围绕旅游景区向游客提供各种附加值的企业。因此,景区管理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旅游业管理整体水平的高低。在我国,旅游景区普遍存在多头管理的情况,也没有统一的管理模式,这与美国国家公园由国会内政部下属的国家公园管理局进行统一管理有所不同。因此,我国旅游景区目前不可能像美国那样统一提供青少年教育项目,只能在现有模式下寻求能将旅游业、当地社区甚至城市青少年教育机构联系起来的代表,如作为地方政府派出机构的景区管理委员会。
高职旅游教育特色研究与实践 篇7
1 专业调查与专业论证
(1) 主动到上海、广东、云南、四川、北京、湖南10多所兄弟旅游院校和广州、深圳、上海、南京、北京、杭州、长沙、张家界等地10多家旅游企业取经学习, 调查交流, 逐步明确办出专业特色的思路。
(2) 邀请广州白天鹅、长沙华天、通程、佳程等高星级酒店经理, 湖南国旅、长沙中青旅等著名旅行社经理, 张家界、吉首、凤凰等旅游景区经理, 省旅游局领导来我系指导办学, 了解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和对人才培养的要求, 探讨办出高等旅游教育特色的思路。
(3) 进行毕业生跟踪调查, 了解毕业生工作状况, 听取毕业生对专业教学的意见和建议。
(4) 主办全国性旅游学术会议, 利用学术会议与全国兄弟旅游院校的领导和老师交流专业特色办学思路。
(5) 参加全国性、全省性学术会议 (如全国旅游教育高峰会, 全国旅游教育研讨会, 全国旅游品牌论坛, 全国旅游交易会等) 多途径学习和了解兄弟院校办学经验。
2 确定“理论—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本着“厚基础、宽口径、强素质、重应用”的原则, 我们确定了“理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和“三个面向、三个转变”和“四个优化”的人才培养思路。近三年来, 我们围绕“理论—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开展了一系列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研讨和教研教改活动, 探索全方位、多维度、开放式的教学模式, 强调教学内容的针对性、课堂教学的开放性、教学主体的多元化、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和实践教学的社会化。
(1) 根据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和专业培养目标, 优化教学计划, 调整课程体系, 使专业课程的稳定性与动态性有机地结合起来。
(2) 重视“理论—应用型”教学规律的探讨, 以“理论—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为出发点, 积极开展教研活动, 创新教学手段, 改革教学方法, 优化课堂教学气氛。高等旅游教育的培养目标和知识结构特点, 要求知识传授过程中, 要紧密结合旅游工作实际, 切实加强有利于培养学生理论创新能力、理论转化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互动式、研讨式教学 (如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学生讲台展示法、专题研究法、模拟法、发展式教学法等) , 运用现代教学手段 (10多门专业课采用电化教学、多媒体教学法等) , 开展探索性的自主教学活动 (如英语教学实施分级教学, 强化口语训练, 打造学生个性发展的新平台, 着力为学生创造超越自己、发展自我和完善自我的发展机会) 。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 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3) 构筑既具有多学科、多专业交叉特点, 又体现教学、科研、实践三位一体的现代教育和超前性、先进性、开放性、实用性的课程体系。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的要求, 尽可能地寻求专业内部知识、技能结构最直接的内在联系, 设计以旅游学、旅游经济学、旅游资源开发与管理、旅游饭店管理、旅行社管理、旅游心理学、旅游市场营销学等重点课程或必备知识为基准, 纵横扩展, 合理集聚, 设计切实可行的“组合课程”, 形成以专业课程为主, 以综合课程、边缘交叉课程为依托, 以能体现学科发展前沿理论和反映旅游业发展方向的学术讲座为补充, 理论性与应用性紧密结合的富于弹性活力的综合化和整体化的课程形态, 按照“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多次交叉、反复循环、不断推进、逐步提高”的教学流程安排整体教学活动。
(4) 实施“校内课堂教学—校内实验室模拟教学—校外顶岗实习教学”的“三段式”教学模式, 营造能够将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的学习环境。
课堂教学要讲深讲透最基础的理论, 及时传授给学生最前沿的理论、最新的知识和最先进的技术, 介绍旅游业最新发展动态,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 对旅游活动深层次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归纳、综合的研究能力。实践教学 (包括基础实践、实习实践、社会实践和综合实践等) 必须抓住实践内容和实践方法两条主线, 分层次, 分步骤, 由浅入深, 不断提升, 形成一个“基本实践—实际经历—综合训练”的实践链。校外顶岗实习教学安排在第五学期, 到知名饭店进行, 时间为半年 (含寒暑假) 。这样可以让学生及早接触和了解自己毕业后将要工作的环境, 明确自己应该掌握哪些知识和技能, 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5) 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
教师是专业特色形成的关键。办出高等旅游教育特色, 需要具有乐业、精业、敬业的理论型与“实践型”相结合的双重素质的“双师型”的教师。要求教师具有创造性的教学思想、教学观念、教学方法和鲜明的个性特征、新颖的教学艺术、丰富的旅游行业实践经验。教师分期分批到旅游企业挂职锻炼, 全面提高素质。同时, 从旅游企业聘请优秀的企业家作为兼职教授, 担任一定的教育、教学任务, 共同培养人才。
(6) 加强校企合作, 建立稳定的教学实习基地, 按教学计划定期派学生到实习基地进行实践教学和顶岗实习。
这期间企业派出有经验的基础管理人员任指导教师, 负责对学生的教育和教学工作, 进行全方位针对性“成型”塑造。我系利用这个时间把专业教师派到实习基地参加挂职锻炼, 并承担对学生的专业指导和思想教育工作。“真刀实枪”的酒店“演习”, 学生在“真实环境”下曝光, 不但可以创造性地把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中去, 真正增长才干, 而且可以熟悉自己今后工作的岗位和胜任工作所应具备的才能, 明确努力的方向, 增强学习的针对性、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 学生在社会实习过程中, 用自己的双手触摸书本之外的大干世界, 用自己的双眼纵观改革开放的巨浪大潮, 可以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促进学生政治上的成熟, 加快学生的社会化进程, 可以使学生政治、业务、文化和能力等素质得到全面的、系统的锻炼和培养, 是一种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综合教育方法。
(7) 建设能体现“理论—应用型”培养目标特色的教材体系。
在专业特色研究与实践过程中, 我们制订了教材建设规划, 坚持选用优秀教材与自编特色教材相结合的原则, 实施专业教材的优化工程。
(8) 建设特色鲜明的系列实验室, 确保技能性课程的有效训练。
3 从理论上较深刻地认识了高职旅游教育的特色
高职旅游教育必须以旅游业工作实际需要为依据, 以专业培养目标为标尺, 以博为主 (强调知识的广泛性和基础性) , 以专为辅, 不仅要识于博 (具有广博的知识和宽阔的视野, 不但要有深厚的旅游专业知识和广博的相关专业知识, 而且要有扎实的专业技能和科学的创造智能) , 而且要精于专 (具有精通专门知识和技能的专业化素质) , 在广博的知识基础上, 突出专业知识, 突出综合水平和开发能力。保证知识广博而专精, 视野高瞻而有悟, 心胸博大而务实, 身心健康而擅养, 技能多样而巧用, 实现智商一智力一智能的有效转化, 体能—技能—创能的强度转化。高职旅游教育强调针对旅游业涉及面广、综合性强的特点, 按照旅游业六大要素协调发展的总体要求, 实施通才教育和通识教育, 强化专业渗透、学科融合、文理兼容, 加强基础, 扩宽口径, 拓展知识面。同时, 要加强“三观”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 、“三德” (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 、“三意识”教育和养德 (良好的道德修养) 、养心 (责任心、爱心、信心) 、养身 (理想情操和兴趣爱好) 教育, 塑造自信、自主、自立精神和严格、严密、严谨作风, 培养思想品德好、专业知识扎实、创新能力强、服务水平高的通才型、复合型旅游经营管理人才。高职旅游教育强调根据旅游业应用性强的行业特点, 加强校企合作, 在重视基础理论专业化、系统化教学的同时, 强化实践性和适应性教学, 突出基础理论的运用和专业知识的转换, 在传授最前沿的专业理论的同时, 强化创新思维训练强调自我发挥能力、组织能力、表达能力的培养和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加强基础, 强化能力, 提高素质, 培养创业型、创造型和创新型专业人才。
4 结论
具有鲜明时代特点又能体现自身特色的办学概念, 对于专业特色形成具有指导作用;切合实际又具有前瞻性的专业定位是专业特色形成的基本保证;建立理论联系实践教学紧密结合, 能够体现“零适应期”的教学模式, 是办出专业特色的重要条件。我们围绕专业特色和我院旅游管理特色这个主题, 广泛开展专业调查, 深入进行专业论证, 明确人才培养目标, 确定“理论—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准确进行专业定位, 有计划地开展教研教改活动, 逐步形成旅游教育特色。并从理论上较深刻地认识了高职旅游教育的特色, 强调根据旅游业应用性强的行业特点加强校企合作, 在重视基础理论专业化、系统化教学的同时, 强化实践性和适应性教学。
摘要:办出旅游教育特色, 必须根据旅游业发展的需要和自身的实际, 树立新的办学理念, 确立新的教育思想, 坚持新的培养目标, 建立新的课程体系, 采用新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旅游教育,特色,教学模式,教育思想
参考文献
[1]彭真, 刘志兵, 刘彩云.突出赣鄱特色, 发展江西高职旅游教育的探讨[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 2011 (14) :254-255.
[2]张群, 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中的产学结合模式研究[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2) :88-93.
现代旅游与现代旅游教育之我见 篇8
旅游学,从其本质上讲是一门应用性相当强的学科,仅仅从课本上学,所获得的知识是相当局限的。再加上课本与实际操作的差距,那距离就更远了。目前,许多高校都办了旅游管理专业,例如:旅游管理专业、饭店管理、旅行社管理等等,名目繁多。就在旅游专业如雨后春笋般大面积兴起之时,有多少院校真正考虑过所培养的学生步入社会,他们的知识、能力等能否适应社会的需要等方面的问题。尤其是现在高校日益的扩招,很多高校就像航空母舰一样,不仅地盘大,而且学生多。这么多的学生出来,他们要吃饭、要生存。没有扎实的本领,哪能在社会上立足?
该专业培养的是服务性行业的人员,毕业生毕业后大多是在饭店、旅行社从事服务性质的工作。这当中和学校的教育就存在着一定的差距。比如:一些高校在知识的讲解中大多讲的是管理知识,但这个讲解只是纸上谈兵地讲,不涉及到任何的与实践的结合。再说,管理只有和实际的工作结合起来,才会逐渐地积累起一定的管理经验。因此,所谓的课堂讲解只是一种泛泛而谈,又有多少学生认真地听过。还有,一些高校的学生误以为学习了管理那就是管理人员,今后的工作就是坐办公室,这种想法是极端错误的。任何企业不会让一个没有任何工作经验的人当管理者的,即使当了,由于对基层工作不熟悉,最后还是只有败下阵来。可是让我们的大学生去餐厅里洗盘子,去客房刷马桶,又有多少学生愿意呢?况且读了这么多年的书,洗盘子,刷马桶都是最简单的事情,正如有的人说连一些农村里出来的没有读过书的大妈都会,只要敢于吃苦,不怕累、不怕脏,谁都做得下来。因此,大学生们就更加觉得读该专业冤枉。
旅游本身就是许多学科的综合,旅游专业的学生说起任何一个方面都没有自己的专长。比如:说到导游的讲解方面,旅游专业的学生不如历史专业和中文专业的学生知识积淀深厚,说到财务管理不如财务专业的学生对财务知识精通,说到企业管理不如工商管理的学生,说到营销工作不如营销专业的学生,因此,该专业毕业的学生面临着一个非常尴尬的处境。这里面就存在着许多问题:高校教育与企业需求的一个问题,高校学生思想观念的一个问题。笔者认为:不妨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改进。
一、高校学生思想观念
像一些重点院校,要么就不要开设该专业,要么若开设该专业就应当限制学生的招生数量,让学生在学习期间能够真真正正地学习管理知识,并在学习期间能深入到企业去实习,让他们在学习时就能积累一些最基本的服务知识以便他们在毕业后能顺利地走上管理岗位。
另一种方法,可采取依附于另一种专业,而不是单单地办旅游专业。旅游是一种边缘性的学科,与任何学科均能靠上边,因此可挂靠在其他学科上。比如:目前有些本科院校将其设置为旅游管理(英语方向)、旅游管理(日语方向)等,重点在加强学生对语言的学习,只加一部分旅游知识的学习。这样,学生的就业面也比较宽。即使该学生不喜欢毕业后从事旅游工作,他(或她)还可以进外贸公司工作。
二、职业院校所培养的学生大多是面向工作的第一线
因此,该院校可以开设旅游专业,但是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不应以学习服务为主,学校应当让该专业的学生真正能够掌握一门服务方面的技术,让这些职业院校的学生出去能有一技之长。为什么现在很多职业技能培训学校那么火爆,就是因为他们交给学生的是一项技术,而不是简单的书本知识。我认为:学校应当在该专业的课程设置中多为学生着想,除了灌输给他们服务的意识,具备职业道德外,还应当加强对技能的培养,例如:培训学生调酒、咖啡、厨师等技能。学生有了一技之长后,就业的范围就较宽,至少不只是能做简单的服务员的工作。
三、加强对该专业教师的培养
旅游专业的教师首先应当眼界宽广,其次动手能力要强。学校应当经常性地将该专业课教师派出学习,并且让他们多到景区景点、饭店等进行参观访问,和企业的员工、领导进行面对面的沟通,而不是只留于形式。另外,还应派教师多参加技能的培训,鼓励他们考级考证。
特色旅游教育论文 篇9
由历届奥运会浮雕装饰的校园围墙显示出学校的与众不同, 人性化的办学理念———“学生因为老师的存在而感到美好, 学生因为学校的教育而对未来充满憧憬”更是让人眼前一亮。
在记者与学校分管教育教学工作的周副校长的交谈中, 学校三大特色教育项目也随之揭开了面纱。
奥林匹克精神教育———学校特色教育的突破口
“素质教育的概念比较宽泛, 我们必须要寻找到好的切入点。”周副校长说, “经过多年的摸索、实践, 学校在艺术教育、体育教育方面都取得了很大发展, 特别是大型团体操的艺术创作和表演已成为学校的特色品牌。现在, 在注重开展常规性体育活动和加强硬件建设的同时, 我们正致力于将奥林匹克精神教育渗透到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中。”
为了把这项工作做得扎实到位, 学校则将奥林匹克精神教育纳入了学校的办学目标, 并成立了嘉峪关第一中学奥林匹克领导小组, 制定了奥林匹克教育三年发展规划, 还实行了奥林匹克教育工作联席会议制度。
在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中, 学校则通过安排奥运背景知识教学, 在新生中进行奥林匹克体育活动, 举办奥林匹克讲座、奥林匹克手抄报展览、奥林匹克橱窗板报展览、奥林匹克故事会、“一班一国”等丰富多彩的活动不断渗透奥林匹克精神教育。这些活动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参与奥运的热情, 学生参与奥运的梦想成为了现实。
此外, 学校还积极参与北京奥林匹克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发起的《阳光奥运校园行》大型奥林匹克教育活动, 为全校师生配发了《北京奥运会中学生读本》, 为师生们设计制作了奥运文化衫, 还在校园内建设多处奥林匹克景观。绿色奥运、人文奥运、科技奥运的理念已深入人心。
2006年10月, 学校则被评为“2008全国奥林匹克教育示范学校”, 2009年5月, 学校经甘肃省体育局批准又成立了“嘉峪关市雄关青少年体育俱乐部”, 这都为学校开展奥林匹克特色教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虽然北京奥运会已然结束, 但更快、更高、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已经埋在学生心间, 奥林匹克精神教育也渗透到学校的各项工作之中。”周副校长说。
心理健康教育———为学生的一生幸福打下基础
当前, 学生的心理问题很多, 比如焦虑、紧张、迷茫等。这些问题不仅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成绩, 而且也会影响到他们的一生幸福。对此, 周副校长深有感触。
为了解决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 在1998年, 学校创立了嘉峪关市第一个“中学生心理辅导室”, 通过个别辅导、上团体辅导课和心理放松训练等形式为学生服务。自2002年以来, 学校更是加大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力度:逐步聘任了心理学专业的大学本科毕业生担任专职的心理辅导教师;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成立了心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建立了心理健康网站。心理健康教育在保证时间、保证地点、保证方式的基础上, 实现了分层次、多元化发展。
为了普及心理健康知识, 学校多次在校内、校外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讲座, 并编印了心理专刊《心驿》。同时, 为了解决心理教育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 学校还把心理健康教育和课题研究结合起来, 好的成果则发到网上实现资源共享。
经过几年的实践、探索, 学校已逐渐形成了“关注学生, 关心学生的心灵成长, 为学生的一生幸福打下基础”的全新的心理健康教育理念。
学校还利用甘肃省科协在学校建立的脑思维训练室, 并使用学校自主开发的校本教材———《脑思维训练教材》对学习用功但成绩不理想的学生进行脑思维训练, 通过训练提高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理解能力, 学生实现了良性发展。
而在学校的影响下, 嘉峪关市部分学校也开始尝试建立心理辅导室, 从而产生了良好的示范、辐射作用。
科普教育———为创新型人才成长铺路
在学校的校史馆内, 记者看到了一幅幅鲜活的画面———有学生大型团体操的激情演出、有学生军训和运动场上飒爽英姿、有教师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的温馨场景。但最吸引记者眼球的还是学生参加科普活动和科技竞赛的场景。
周副校长对记者说:“学生对科普知识很感兴趣, 对一些科技竞赛活动也很痴迷。为此, 学校组建了多种兴趣小组, 并想方设法让学生在快乐的玩耍中不断成长。学校通过开展科普教育, 不但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兴趣和动手实践能力、思维能力、创造能力, 而且激发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团队合作意识, 使学生得到了全面发展。”
为了加强科普教育力度, 在学生中普及科普知识, 2006年6月, 学校在有关部门的指导和协助下, 建成嘉峪关市首家省级科学工作室, 科学工作室下设“机器人工作室”、“科技制作工作室”、“轨道四驱车活动室”、“科技图书室”等, 总面积559平方米, 并配有专职教师1人, 兼职教师35人。学校还自编了《机器人基础教程》《模型制作教程》《心理教程》等校本教材, 科普教育工作做到了有课程计划、有教材、有兴趣小组并定期开展科普竞赛活动。
“2006年以来, 学校还多次举办了科普健康知识讲座和有关机器人的科普报告会, 科技竞赛活动更是搞得如火如荼。从2006年起, 每年5月中旬, 学校还面向嘉峪关市其他中小学开展科普教育现场展示活动, 四年间已接待师生近1000人次。”
听着周副校长的介绍, 看着学校学生参与科技竞赛的图片, 记者仿佛也置身于当时看似平静、实则激烈的赛场之中。
临离开时, 在周副校长的引领下, 记者参观了学校的科学工作室。
当步入标准化心理辅导室时, 记者一下子就平静了很多, 房间虽显得不是很大, 但蓝天、白云、绿色草坪的温馨布景, 舒适的躺椅, 充满童趣的大脚印沙发, 齐全的多媒体设备, 让记者在知道什么是省级标准化心理辅导室的同时更是惊叹不已。走进科技制作室, 一件件作品出现在记者面前:有拣乒乓球器、农场报警装置、风车、航模等, 每一件都是学生通过桌上一台台小小的机床和日常生活中的废弃品加工制作出来的。与科技工作室相邻的脑思维训练室里, 各种开发学生大脑思维的物品更是令人眼花缭乱。看着一个个谜语牌, 记者试图揭开谜底, 却是徒劳无功, 而对于看似简单的七巧板、类似九连环的装置等, 记者就更没有了尝试的勇气。
特色旅游教育论文 篇10
一、旅游教育对旅游产业的积极作用
学校是培养人才的基地,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 旅游教育也发展起来。旅游教育为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专业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高素质的旅游人才, 旅游教育是高素质旅游人才的输出者, [1]同时, 旅游产业的人才需求也是旅游教育发展的内在动力。高校旅游理论的研究也为旅游企业的发展和创新提供理论支撑, 同时也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和科研水平, 有利于高素质人才的培养。
二、许昌旅游教育与旅游产业发展不协调现状分析
虽然旅游教育对旅游产业有着明显的积极作用, 但是许昌旅游教育与旅游产业在发展的过程中还存在很多不协调的问题。
(一) 许昌旅游教育体制与旅游产业发展不协调
目前许昌学院和许昌职业技术学院的旅游教育招生主要是根据河南省教育厅的计划进行招生, 其招生规模、人数以及专业的设置都是一种计划性安排, 和旅游产业发展实际需求不协调。据调查显示, 在许昌旅游教育的专业设置中, 目前只有旅游管理专业和酒店管理专业, 而酒店管理专业还是2013年刚申请下来, 目前还没有毕业生。这与许昌旅游产业发展的趋势不成比例, 而且涉外旅游的毕业生几乎没有, 远远不能适应国际旅游业的发展需求。
(二) 许昌旅游教育结构与旅游产业结构不协调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 许昌的旅游业也取得了快速发展, 2014年, 许昌市共有A级景区17家, 其中, 4A级景区3家, 3A级景区5家。星级饭店19家, 其中五星级1家, 四星级6家, 三星级饭店9家。旅行社79家, 其中国内旅行社75家, 国际旅行社分社4家。[2]旅游产业范围很广, 涉及会展、旅游饭店、旅行社、旅游景区开发、旅游节庆开发等, 产业的发展需要相适应的优秀人才。但是, 许昌高校旅游教育设置的专业结构不太合理, 专业设置主要集中在旅行社、饭店方面, 对于会展管理、电子商务、节庆策划组织、旅游咨询等人才基本没有, 导致这些产业人才严重短缺。
(三) 许昌旅游教育与旅游产业在人才培养上不协调
许昌学院旅游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是:旨在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 掌握旅游管理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技能, 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初步的科研能力, 能在旅游企事业单位及旅游行政管理部门从事旅游服务与经营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从目前的培养目标看出, 旅游教育对培养的人才目标定得很高。但是, 旅游产业门槛比较低, 可进入性很强。许多旅游产业的从业人员素质都不高。在人员素质上, 初中文化程度从业者比重较大, 而拥有大专以上学历者则较少, 从业人员没有经过专业系统培训管理水平较差, 服务质量不高。同时, 许昌很多旅游企业认为中专生都能做的工作, 没必要招聘本科生, 所以导致旅游教育培养出来的本科生不能很好的被旅游企业接收, 而旅游企业自身还存在招不到合适的人才。
(四) 许昌旅游教育与旅游产业交流合作不足
许昌学院旅游管理专业也开始和许昌市一些旅游企业进行合作, 比如福港大酒店作为酒店管理专业的实训基地, 但一个学期也就去1次, 所以缺乏经常性, 同时对于许昌本地旅游企业人才需求把握不准, 培养目标不能满足产业发展需求, 导致毕业生难以适应旅游行业的发展需要。目前, 许昌学院旅游学院也承担了一些旅游研究项目和课题, 同时也建立了一批学生实习基地, 但是大部分研究课题和项目都是其他地区的, 涉及许昌的不多。另外学生的实习基地都集中在浙江、江苏、广州等地, 在许昌的几乎没有。所以和许昌本地区的产学研结合度不太高, 导致学生对于许昌市旅游产业概况不太了解, 研究成果也不能很好地指导许昌旅游产业的发展。
(五) 受教育者对旅游产业的期望有差距
为了准确、客观、真实的了解许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对旅游专业教育满意度和从事旅游行业意愿的态度, 以及旅游产业的前景的态度, 对许昌学院和许昌职业技术学院两所院校的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进行调查。通过调查和访问, 发现97%的学生对旅游行业的前景持乐观态度, 但是, 对于从事旅游行业意愿的态度和对旅游教育态度的调查中, 不愿意从事旅游行业的占到68%, 对旅游教育不满意的占到57%。旅游行业前景乐观, 但是又不愿从事这个行业, 这种现象必将不利于旅游产业的发展, 同时也是旅游教育自身发展的障碍。
三、许昌旅游教育与旅游产业互动发展策略
为实现许昌旅游教育与旅游产业的协调发展, 必须消除这些不协调的问题, 需要多方面共同努力。
(一) 政府积极推动
建立和加强许昌学院旅游教育与许昌市旅游局的互动, 许昌市旅游局是代表许昌市人民政府管理许昌旅游业的行政管理部门。许昌市旅游局主要负责许昌旅游业的发展规划, 以及宣传落实旅游业发展的方针和政策。因此, 旅游教育必须积极与许昌市旅游局联系, 及时了解旅游业发展的相关信息。许昌学院旅游学院可以让教学秘书或者教务员作为学院与许昌市旅游局的联络人, 许昌市旅游局如果有什么信息, 和联络人联系, 向旅游教育机构传递行业发展情况与发展趋势, 同时学校通过与许昌市旅游局进行交流, 这样旅游教育才能与时俱进。
(二) 产学研结合
旅游教育要服务于旅游产业, 同时旅游产业需求是旅游教育的依据。首先, 许昌学院应该以许昌旅游产业格局及其发展作为许昌学院旅游教育的出发点, 同时许昌学院要与旅游产业内部企业集团建立合作办学。比如许昌学院旅游学院正在筹备的白云山旅游学院, 主要是针对景区而培养景区管理人才, 同样, 许昌学院可以考虑和瑞贝卡大酒店联合开办瑞贝卡酒店管理学院, 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可以满足许昌酒店行业的需求。
其次, 许昌学院可以与企业紧密结合, 培养双师型教师。旅游管理专业属于应用型和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 因此要求旅游专业教师不仅应该具备较深的理论基础, 还应该具备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据调查显示, 许昌学院旅游学院旅游管理专业教师都是直接从学校毕业的高学历人员, 基本没有从业经验。虽然有部分教师取得了导游资格证, 但是基本上只是考取了证书, 并没有实际上从事这方面的工作, 所以双师型教师的道路依然艰巨。因此对于校内专业教师, 鼓励教师考取一定的资格证书, 另一方面教师要深入企业一线, 进行挂职锻炼, 了解企业生产实际, 掌握新技术, 加快专业教师专业实践教学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同时邀请旅游企业的技术人员作为学校的兼职教师, 这些兼职教师能为学校带来生产、科研第一线的新技术、新工艺及社会对从业人员素质的新要求。兼职教师在与学校教师共同进行教学活动中, 极大地促进了学校教师向“双师”素质教师的转化, 也逐渐形成一支稳定的“专兼结合、动态组合、校企互通”相对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3]
再次, 加强旅游科研成果向产品的转化。许昌学院旅游管理专业教师, 承担了大量的科研项目, 并且也取得了一批质量很高的研究成果, 但是, 目前为止, 这些科研成果基本都没有转化成产品。因此, 许昌学院应该与许昌市旅游局、许昌市旅游行业协会联系, 创造条件建立教研基地, 同时促进旅游科研成果的推广和转化, 最终推动旅游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三) 修订符合产业需求的培养目标
旅游教育是旅游产业人才需求的保障, 因此, 许昌旅游教育必须面向旅游产业实际情况来制定培养目标, 在基础课设置中要加强经济学、管理学、计算机、外语、统计等学科的教育, 在传承原专业主干课程的基础上, 把旅游专业课程分为人文史地通识课程、工具性课程、经济管理学课程、专业方向基础课程和实践教学环节五大知识板块, 形成科学合理的课程结构。一是搭建“大旅游”的公共基础平台;二是将过去按专业小方向开课的做法调整为按专业大类整体优化开课;课程结构呈现开放性与多样化的特点, 增加学生的自主选择空间;压缩课堂教学时数, 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效率, 增加学生的自主学习的时间。
根据旅游专业服务人的生活之特点, 将校园文化全面纳入旅游专业的教学视野之中。通过开展校园文化导游、优秀导游评比竞赛、旅游法律法规知识竞赛、专题旅游文化活动、学生旅游活动策划等活动, 让学生在校园活动中延伸课堂教学。同时, 将实践教学纳入专业必修课, 增加足够的学分, 改变以往实践教学作为理论课程的附属地位, 突出旅游学的实践性强的特点。
(四) 加强校企合作交流
市场是检验教育质量的最终标准, 是人才质量标准的最终检验者。旅游管理专业定期邀请许昌旅游酒店、旅行社、景区景点以及行业协会的成员, 参与制定人才培养标准、教学计划、教学大纲、以及教学效果评价、学生成绩评定等教学环节, 有效缩短学校教育与市场、与社会的距离。同时可以通过电子网络平台进行信息交流。学校建立专业教学QQ群, 教师、企业、学生可以在QQ群里自由交流, 信息可以得到迅速反馈和流通, 好的想法和建议能够得到迅速实施和处理。
(五) 产业调整用人观念
旅游行业要避免员工高流失率现象, 不断树立正确的用人观念, 许昌旅游企业可以秉承“企业留人、待遇留人和感情留人”的用人理念, [4]同时应勇于授权给下属, 努力培养下属, 为基层员工提供发展成长的空间, 激励员工将自己的命运与旅游企业的发展紧密联系起来, 来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要设置公平公正的奖惩制度, 同时让员工享受到丰厚的待遇。这样可以让员工感觉到保障, 就不会轻易离开企业。
四、结语
综上所述, 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科教兴旅步伐也在加快, 旅游教育要和旅游产业互动协调发展, 才能真正保障科教兴旅, 也才能促进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 许昌旅游教育的发展必须依靠河南省积极推动、许昌市政府全力支持, 许昌旅游企业全面参与, 许昌学院积极主动与许昌当地旅游产业紧密结合, 才能真正实现旅游人才培养与旅游产业需求的有效结合, 最终保证许昌旅游教育与许昌旅游产业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高亚芳.旅游高等教育与旅游产业发展的互动关系[J].科学经济社会, 2004 (3) :65.
[2]许昌市人民政府网[EB/OL]http://www.xuchang.gov.cn/view Cms Cac.do?cac Id=4aef14082d57f1c2012d5cd4532d0316.
[3]石继勇.高等职业院校实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 2008.
论生活教育对中职旅游教育的影响 篇11
关键词:生活教育;中职旅游;影响 杜威提出“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不断改造”的教育理念。这三个教育理念对中职旅游教育的影响极为深远。旅游业不同于普通的技能学习和理论记忆,最重要的是学生要拥有广博的见识,将自己的所见所闻传达给旅客和服务对象。中职旅游专业的学生更需要的是积累生活经验,并将其运用到今后的职业生活中去。
一、当前中职旅游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职业教育蓬勃发展。经过二十多年的成长、完善,中职旅游教育已经形成一套相对完整的教育体系。但在蓬勃发展的同时,旅游教育作为中职院校的“老牌专业”,还存在很多问题。
1.理论高过实际,学生理解障碍
中职旅游教育的教材不断改版,内容也不断理论化和深化。但中职院校的生源大多是中考失利的学生,他们的理解能力包括消化知识的能力,相对来说比较缓慢,如果教育只停留在说教的层面,那么无法体现旅游这门课的专业性。我们首先应给旅游专业定性,中职旅游到底是理论类课程还是实践类课程,这其实并不冲突,任何学科都是在理论基础上指导实践的。只是,当下教材的实用性不强,往往是站在理论的层面去解释旅游现象和理论。旅游业是一个瞬息万变的行业,国家旅游局发布的任何政策都会影响旅游专业的教学。但是教学内容和课程都是相对固定的,这对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和就职岗位的变化有很大的难度。
2.缺乏实习条件和见习环境
中职院校的场地和资金有限,很多见习活动没法展开,地方政府相对忽视中职院校的旅游教育,导致很多教育任务只是纸上谈兵。虽然,学校会提供一些面向企业的实习单位,但岗位有限,竞争激烈。大部分学生都会失去宝贵的实习机会。校外见习是拓展生活经验的有力途径,但是,实习岗位的缺失导致很多学生和这个行业几乎是零接触,这给他们之后的就业、应聘增设了许多障碍。
实际教学中很多问题纷至沓来,有学科本身的问题,也有学生学习缺乏自觉性的问题等,在教学中比较棘手。中职旅游教育应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并且理论教学是为了指导实践的有序展开。因此,笔者推行杜威的生活教育理论,并将它融入到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去。
二、解决中职旅游教育中存在问题的措施
1.从生活中取材,化简为易
从生活中取材不是随意选择教学素材,对旅游专业的学生来讲,自身的服务态度、鼓励团队的能力、介绍景区基本特点的知识储备以及形成独特的个人风格,这都需要实际的演练。从学校的角度来说,学校安排旅游系学生去外省的名胜景区做活动,在管理上比较难掌握。但是,我们可以就近挑选市区有名的景点,且该考点也是旅游资格证考试的项目,我们可以以它为模板进行实际训练。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到景区参观,教师先做引导,初步介绍景区的基本特点以及在给游客讲解时应该把握哪些重要部分,给学生做好示范。之后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撰写导游词并背诵,逐个模拟带团参观讲解的流程,深入分析学生讲解中存在的问题,肯定他们的优点,期待他们后续的进步。这是比较容易操作的教学模式,从较好掌握的市区景观着手,举一反三,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讲解顺序,把握讲解的重点,帮助学生掌握讲解的套路,形成各自的讲解风格。这有益于个人的发展,真正做到教育面向学生。
2.开展校企合作,实现校企双赢的局面
中职院校的学生将来大部分都要去企业应聘,如果能提前和工位岗位接触,这对他们今后的工作更有帮助。中职院校应该以积极、包容的态度和一些企业开展合作。企业希望提高员工的整体素养,加大自己企业的竞争力;学校希望给学生提供实践岗位,让他们和今后应聘的岗位零距离接触。这是一举两得的美事。例如,我们可以和当地的旅游公司合作,将本校二、三年级的学生推荐给旅游公司,根据旅游公司的安排让学生进去实习,体验给游客服务的真实过程。
21世纪以来,我国的经济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也追求更优质的服务。因此,我们必须提高中职院校学生的专业素养,让他们形成扎实的知识储备,并且为他们尽可能提供多的实践机会,为他们的顺利就业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周洪宇.陶行知生活教育学说[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11.
[2]蒋晨丽.新时期中职教育探讨[J].读与写,2010(6):186.
[3]吕海龙.浅析中职学校旅游管理专业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职业教育技术研究,2006(10):10-11.
特色旅游教育论文 篇12
2009年,国家旅游局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品质旅游,伴你远行”系列公益活动;2010年,国家旅游局首次组织开展“全国旅游服务质量提升年”;2013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正式施行,提升旅游服务质量、打造品质旅游产业正在成为旅游业全体从业人员的共识。作为从事旅游高等职业教育的工作者,在“十二五”期间,更应把握住品质旅游这一生动的发展趋势,将其融入到高等旅游教育理念之中。
一、品质旅游的内涵
品质旅游这一提法在2002年第一次出现,但业内对其概念内涵的探讨争执却仍在继续。目前较常见的说法有:品质旅游是能带给游客真正体验的旅游,品质旅游应该是高质量的旅游而不一定是高档次的旅游;从旅游者的旅游过程来看品质旅游是一次体验旅游,从满足旅游需求来看品质旅游主要满足的是游客的心理需求,强调的是精神享受;在我国现阶段,品质旅游首先是诚信旅游,品质旅游的灵魂人物是导游人员,品质旅游的基础和重要保证是服务。
当今社会,品质已成为人们的共同追求,它与旅游这一能为人们增知益神,提供观赏休闲、娱乐健身等生活方式的活动的本源完全相符。因此,品质旅游成为我们越来越常听到、看到的一个词汇,对其的研究和拓展也必将持续深入。笔者认为,品质旅游,是必须同时涵盖高品位和高质量的旅游发展的新阶段,是建立在诚信旅游基础之上始终以游客为中心,以满足其高层次的心理需求为出发点,为游客提供人性化服务的旅游。
二、品质旅游教育理念
品质旅游的实现需要社会各界的努力,但遵循的指导思想应是一致的,即“优化旅游服务环境、强化旅游企业和从业人员质量意识、全面提升旅游服务质量、树立旅游行业良好形象、促进旅游业又好又快发展”,这也是检验品质旅游发展状况的核心标准。其中,旅游企业和从业人员质量意识的强化、旅游服务质量的全面提升等都与旅游职业教育直接相关。
加强旅游职业教育、完善人才建设不仅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强大动力,更是旅游服务质量提升的重要保障。教育理念是教育存在与发展的方向和动力源泉。对我国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来说,只有不断革新教育理念,才会有旅游职业教育质的发展与飞跃。我们这里所提出的品质旅游教育理念是在我国旅游业进入品质旅游这一新的发展阶段后,对高等旅游职业教育的新的要求。它是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师生应共同遵守的价值观念和精神追求,既体现了高等教育所要求的积极进取、人文关怀、探索创新,更关键的是培养学生未来从事旅游业的职业素质,树立职业思想,坚定职业信念,形成职业气质。
三、品质旅游教育理念的特点
(一)以学生为主体
学生是教育的中心,也是教育的目的;是教育的出发点,也是教育的归宿。培养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是高等职业教育的根本目标,对进入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学习的学生来说,就业与人生发展是根本的需求。品质旅游教育要建立学生对未来职业的正确认知,调动学生学习、实践旅游服务与管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潜力,为学生创造成为优秀旅游行业职业人的条件和基础。
(二)以优质服务为核心
旅游产品的特性要求从业人员深刻理解服务工作,掌握对客服务技能,培养良好的职业素养和职业精神,发自内心地真诚对待每一位客人。服务是品质旅游的核心,为旅游业培养职业人,建立服务的理念是根本。理念能够体现一种职业价值观,形成一种从业态度,直接影响到服务行为。引导学生学会为他人服务,对他人关爱,始终以游客为中心,以满足其高层次的心理需求为出发点,努力使其内化成学生的意识和习惯。
(三)以诚信意识为基础
旅游管理专业职业性明显,培养目标具体,就业岗位清晰,借鉴旅游企业文化对专业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目前旅游企业的竞争已经进入品牌、理念和人才的竞争阶段。优秀的企业文化是高职院校建设旅游管理专业的重要借鉴,服务理念、人本观念、市场意识、奉献精神、创新精神,尤其是诚信的责任意识是当前旅游行业的普遍要求,也必然成为高职院校品质旅游教育理念的重点建设内容。
(四)以立足前沿为标志
教育对社会的引导作用要求高职院校的专业教育要站在时代的前沿。因此,品质旅游教育理念,应倡导将当前与长远相结合,将旅游业发展的现在和未来相结合,同时还应不断汲取社会及旅游行业的新成果。只有这样,才能既培养学生的适应和发展能力,又实现教育对行业的衔接性及对行业发展的先导作用。
四、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品质旅游教育理念的构建
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民族整体素质和创造能力的根本途径。高等职业教育作为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已成为国家培养高素质专业人才的重要摇篮,对增强国家综合实力和提升民族竞争力起着重要作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了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目标,指出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在这一方针的指引下,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必须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构建起正确的教育理念,并在教育体制、课程设置、教学安排、教学方法、实习就业、教师任用、教材选编等方面都与旅游业形成对口衔接和配套,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将品质旅游理念贯穿到高等旅游职业教育的全过程中。
(一)教学团队建设
教学团队建设是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品质旅游教育理念构建的基础。
俗话说“名师出高徒”,教师在教育过程中是对学生最具影响力的群体,教师的水平、素质乃至积极性的发挥极大影响着高职院校专业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质量。教师队伍既是品质旅游理念的建设者、传播者,也是成长在这一理念中的群体。教师的治学态度、敬业精神、专业气质能帮助学生树立职业理想、职业信念、职业追求,同时教师对品质旅游理念的认同和接受会对强化和发展这一理念产生积极的作用。
对教学团队建设的加强和完善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展开:一,建立完善的激励和人才保障机制,为教师创造良好的学术环境和氛围,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学校要充分发挥学术委员会、教师代表大会的作用,使广大教师主动参与学校管理决策;高职院校的管理者要树立服务意识,除了表达必要的人文关怀外,还要注重教师的价值,挖掘他们的潜能。二,有计划地组织教师到旅游管理部门、旅游企业挂职锻炼和实习。只有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才能真正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三,加强对现有师资的再教育,鼓励教师接受培训或攻读更高学位,更新知识结构,形成足够数量、与时俱进的新一代高职旅游教育师资。四,从旅游管理部门、旅游企业聘请实践经验丰富的人员担任高职旅游教育的兼职教师和实践指导教师,建立专兼结合的高素质复合型教师队伍。
高职旅游教育的发展一定要和旅游业的发展相适应,在具备条件的情况下要做到适度超前。此时,教师就是素质教育的关键,教师必须把自己对旅游事业的热爱和对品质旅游的认识融入到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中。
(二)教学过程实施
教学过程实施是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品质旅游教育理念构建的重点。
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要活动,也是专业建设的主干线。旅游管理专业品质旅游教育理念应在教学过程中逐渐内化成专业师生对品质旅游的共同认识和评价,形成一个专业的价值标准、师生共同的精神力量和追求。因此,在教学设计时,应紧紧围绕专业目标,研究最新的消费者旅游需求和旅游行业发展趋势;注重课堂理论与社会实践结合,让学生亲身感受到专业的个性和品质旅游的特性,培养专业敏感性;结合旅游管理专业的特点采用多元教学方法,启发学生开放性思维;建立蕴含职业素质的考核体系,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在品质旅游教学的实施过程中,应特别予以关注的内容有:
第一,始终以学生为主体:教育理念的实质是要让教育过程成为在教师主导下的学生自主创新学习的过程,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进而成为社会的主体。在品质旅游教育理念的指导下,高职旅游教育必须重视对学生的个性教育,增强对其个性发展的关注。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但要时刻观察学生的外部表现,还要观察学生的心理活动。要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多采用一些能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发挥个性特点的教学手段,如启发式、情景教学式,再比如高职院校正在进行的项目化教学改革实践,都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应充分借鉴并勇于进行开拓性尝试,把学生的学习过程从过去的被动转换为主动,真切体会到品质旅游的内涵,感受到快乐、轻松、愉快的氛围,并指引自己形成正确的生活和学习方式。
第二,道德为先,诚信为本:高等职业教育必须始终加强道德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要将人格教育贯穿大学教育的全过程,培育学生具备健全的人格、高尚的情操及良好的认知能力,使其能充分发展潜能,实现自我。高等旅游职业教育不仅要求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基本素质,更要培养学生从事旅游职业的行业素质,特别是职业道德、职业意识和职业态度的养成,使其能适应旅游行业的不同工作岗位,树立坚定的职业理想。
在我国旅游业发展的现阶段,品质旅游首先就是诚信旅游。只有旅游服务者提供了真诚、热情、细致的服务,游客才可能获得精神上的享受。“人而无信,不知其可。”诚信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但目前我国旅游行业的社会信誉有所缺失,旅游从业者个人诚信也有待考验,诚信危机是我国品质旅游发展的重大障碍。
在高等旅游职业教育过程中,应始终引导学生接受品质旅游理念,首先必须理解和接受诚信旅游的理念,以诚为本;其次,必须把旅游工作当作事业来对待,对其充满热情,学会克服职业倦怠心理;再次,要学会引导游客进行理性消费并享受品质旅游的乐趣。
第三,强化实践教学: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重要环节,不仅能起到验证和巩固理论教学的作用,还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参与实践,给学生提供培养思维能力、独立工作能力和创造能力的机会,是培养高职院校技能型专门人才的重要手段。旅游管理专业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高职旅游教育必须强调实践教育环节在职业教育中的重要地位,通过实践使学生基本掌握旅游企事业单位的管理系统、运行程序及管理艺术等,为学生顺利进入社会并得到更好的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在品质旅游教育理念的指导下,高职院校旅游教育可以从改善课堂实践教学方法应用、完善校内外实训实践基地建设、深化校企多方位合作等方面加大实践教学内容。在强化实践环节的同时,注意处理好知识与技能、能力与态度、教学与实践的关系,要充分发挥高职院校教育教学对旅游行业和企业的引领作用。
(三)教学环境支持
教学环境支持是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品质旅游教育理念构建的保障。
这里的教学环境由内外两方面组成。内部环境包括物质、人际关系和组织。物质环境是由专业内部的设施设备、环境布局、设计风格及视觉效果所体现出的职场氛围等构成的有形的“硬环境”,它能培养学生的角色意识和审美素养,有助于实现育人目标;人际关系环境是专业内部教师之间、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关系所构成的无形的“软环境”,和谐的人际关系表现为互相信任、理解、支持与尊重,能提高师生的适应性、沟通能力,增进学生乐观的人生态度及与他人合作的精神;组织环境是专业内部部门设计、结构特点及彼此的关系,它直接影响职业文化的传递和共享。
外部环境主要是指社会环境。社会对教育理念的转变有深刻的影响,加强与社会的沟通是高职院校教育社会化的基础。为支持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建设,首先,社会中的大众传媒应大力宣传面向新时代的品质旅游理念,营造广泛的舆论氛围,倡导品质型社会建设;其次,社会中的主导力量、政府机关等权力部门应积极主动地理解、接受品质旅游理念并推广;第三,旅游企事业单位应积极学习这一理念并主动地参与旅游教育,为高职院校的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实践及就业环境;最后,品质旅游理念要落实到每个社会成员身上,使大家认可品质旅游的发展趋势。
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环境设计应该是校园书香气息与旅游行业先进理念的交融,让学生既感受到崇尚进步、追求理想、提高品位的大学文化精神,又感受到旅游行业文化中的品质服务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