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折扣

2024-10-11

文化折扣(精选12篇)

文化折扣 篇1

一、语言传播中的折扣成因

(一)语言传播与语境

1. 语言传播。

虽然人类对于语言传播的研究和探讨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但是由于大家对语言本身和传播概念的解读不同,所以关于语言传播的内涵什么是这一问题至今都没有定论。而在我们所认识的现代传播学中,对“传播”的解读是集社会性、共同性于一体的人类进行信息交流互动的一种行为、活动,因此语言传播则被看成是“经由人与人彼此之间交换符号的‘沟通、传播’(communication)的过程”。[1]

在人类社会中,语言以信息载体的身份出现,借助“传播”这种沟通方式、渠道,从而达成信息间的交流互动,而不一样的渠道则会形成不一样的语境,从而进一步影响最终呈现的语言特点。

2. 语境。

和语言传播的研究一样,对语境的研究学界也没有明确的界定,包括对其发展阶段的划分同样不明确,不过有一个最基本的共识——20世纪80年代是语境研究的一个分界。比较为人认可的则是语言存在和使用的环境,主要指上下文语境、外部环境、文化环境和情景环境等。并且可以确定的是,语境中的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都是非语言环境。马林诺夫斯基作为语境的首次提出者和情景语境的首次明确提出者,其在相关文献中也提到若不参照这些语境,“语言就无法解释”,[2]即强调了这种非语言环境在对语言的理解上是必不可少的。

(二)语境对语言传播的影响

根据不同的语言传播环境,即不同的语境,语言传播可以划分为人际语言传播、组织语言传播、跨文化语言传播等,不同的语境对于语言的理解都有不同的影响。其中跨文化语言传播,主要是指社会成员跨越不同文化背景的信息传播活动。

例如,中国著名小品演员赵本山,他多次参加春晚的演出,他的小品备受广大中国老百姓的喜爱。但是,他在美国的演出不仅没有获得赞誉,相反还被批为庸俗和侵犯人权的代表,原因是其小品内容很多涉嫌对有先天性缺陷人群的讽刺。处于发展中的中国,可能在面对人权方面的问题时没有西方那么敏感,所以这些内容大家都习以为常,但是在极其追求人权和自由的美国这些内容则被全部披露出来了。不难看出,由于语境不同,语言的传播效果也大不相同,甚至有时会大打折扣,出现“文化折扣”现象。

二、语言传播中的折扣表现

(一)“文化折扣”的概念

“扎根于一种文化的特定电视节目、电影或录像,在国内市场具有一定的吸引力,是因为国内的观众市场与其拥有相同的常识和生活方式;但在其他地方它的这种吸引力就会有所减退,因为其他地方的观众从他们自己的常识和生活方式出发,很难认同这种风格、价值观、信仰、历史、神话、社会制度、自然环境和行为模式。同样,如果电视节目或电影是用不同种类语言制作的话,因为配音字幕,其吸引力就会减少。即使是同一种类语言,口音和方言也会引出问题。”[3]——这便是意大利亚文化产业经济学家霍斯金斯对“文化折扣”现象的概念作出的阐释。

(二)“文化折扣”对语言传播效果的影响

在语言传播过程中,由于语境的不同所产生的“文化折扣”现象,迫使语言传播效果大打折扣,其中最为显著的一方面是对语言传播内容的否定,另一方面是对语言传播背后的原文化语境的排斥。

1. 对内容的否定。

中国在早年间和日本NHK合拍了一部较为有名的关于中国长城的纪录片,由于前期双方交涉比较频繁,所以在前期的拍摄上并没有太大的区别,包括从前期准备到拍摄素材的选取问题上都没有多大的差别,但是由于后期处理的不同和对主题的确立不同,最终双方呈现出来的完整影片却大不相同。

虽然纪录片的主角都是中国的长城,但是日方将该纪录片定名为《万里长城》,立足于很多有意思的小故事,探讨的问题是从哲学角度出发的“人为什么活着”?不单单只是谈论长城本身,使纪录片内容显得生动的同时,那些并不是特别了解中国历史文化的人也能从这些故事出发去理解纪录片的主题内容。而中方的名字为《望长城》所讨论的是与长城有关的历史问题,内容较为深刻,可以说如果没有一定的历史背景知识的积累将很难理解影片的内容。这导致的结果就是在中国国内市场上这两部纪录片均受到好评,而在国际市场上,中方业绩不佳,日方却备受欢迎销售一空。

因为对于长期受中国历史文化熏陶的中国观众来说,理解《望长城》中内容的深刻性并不难,反之,对中国历史文化不了解的外国友人就很难把握《望长城》中的内容和主旨,甚至觉得看不懂、没意思,从而否定了中方想要传达的那种精髓。

2. 对文化的排斥。

赵本山的小品之所以广泛地被中国老百姓所接受,是因为他的小品是被视为诙谐幽默、接地气、质朴亲民的代表,很贴近中国北方人的生活实际。但赵本山的幽默文化是扎根在中国这片在保守中追求解放的发展中国家,是符合我国群众的一些生活常识和理解方式的,所以当其离开中国市场来到美国时,并不能为美国文化熏陶下的受众所理解和接受。他们认为其节目内容庸俗,以嘲笑生理上有先天性缺陷者、插科打诨为能事。当赵本山的小品在美国不被接受时,美国受众还会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内容如此低俗并且歧视弱势群体的作品在中国却备受观众的追捧?而语言的背后便是文化的支撑,他们会认为这就是中国文化,中国幽默文化现今的发展状态如此——中式幽默更偏向于讥讽和嘲笑!从而不愿意接受中式幽默甚至是中国文化。

在第二季《欢乐喜剧人》中,有位重量级嘉宾参与到竞赛当中,他便是香港“喜剧教父”詹瑞文。作为喜剧界颇负盛名的前辈,他来参加《欢乐喜剧人》原本并不会遇到太多阻碍。但是,詹瑞文在节目中的表演并没有被中国大陆的观众接受,更有人表示看不懂他的幽默,觉得他的节目内容过于简单、形式过于花哨,每场演出都显得滑稽有余,幽默不足。因为内地和香港观众由于长期以来所培养的政治和文化素养的不同,他们对幽默喜剧的审美和理解也有所不同。内地观众习惯性看到隐喻在幽默中的深刻道理,与詹瑞文所呈现的将幽默铺在表面、将道理直白地告诉观众的表演形式不相符。这会让部分内地观众认为香港幽默文化过于追求形式,而不注重内容的雕刻,从而排斥其喜剧文化。

三、减少文化折扣的应对策略

在语言传播过程中,想要减少文化折扣,则需要语言传播者把握好受众的接受心理,即了解受众所处的语言文化环境,并进行自我调整,站在受众常识的基础之上,在其理解能力范围内,换成他们所能接受的方式去传播语言内容和精神主旨。

《舌尖上的中国》是中国拍摄的有关中国各地美食以及中国饮食文化的纪录片,但其在国内外均受到了好评,原因在于它并不是站在一个对中国文化了如指掌的人的角度去进行拍摄的,也没有用晦涩难懂的语言去讲述深刻的大道理,而是以一个陌生人的视角用不断发现的眼光在讲述一个个故事,通过这些小故事来看中国各个地方的饮食文化,使不了解中国文化的人也能随着镜头来认识中国。

摘要:语言传播作为信息交流互动的一种形式,常常会因为语境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传播效果,正如语言传播中的跨文化传播就常会出现“文化折扣”现象一样。本文将立足于语境,从成因和表现两个方面出发,探讨在语言传播过程中由于语境因素而产生的“文化折扣”现象,并试列举减少这种“文化折扣”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语言传播,语境,“文化折扣”

参考文献

[1]陈国明,彭正文,叶银娇,安然.传播学研究方法[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3.

[2]彭利元.走出扶手椅,迈向田野——马林诺夫斯基语境论发展评析[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8(9):55-58.

[3]考林·霍斯金斯(澳大利亚),等.全球电视和电影产业经济学导论[M].刘丰海,张慧宇,译.新华出版社,2004:45.

[4]周芸,崔梅.语言传播概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16.

[5]陈晓鸥.广播电视语境[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3:3-4.

[6]高峰,赵建国.中国纪录片跨文化传播的障碍与超越[J].现代传播,2009(3):81-84.

[7]李娜.中国对外传播中的文化折扣现象及其对策——以《舌尖上的中国》英文解说词为例[J].社科纵横,2016(1):118-122.

[8]胥琳佳,刘建华.跨文化传播中的价值流变:文化折扣与文化增值[J].中国出版,2014(8):8-12.

[9]方丽荔.有声语言表达与传播语境的关系研究[J].今传媒,2013(6)134-135.

文化折扣 篇2

仓储式折扣会员商店兴起于二十世纪70年代,是指在大型综合超市经营的商品基础上,挑选出大众化实用品销售,并实行储销一体化,以提供有限服务和低价格商品为主要特征的、采取自选方式销售的零售业态。以普尔斯玛特为代表的仓储式折扣会员店,曾经以急风暴雨之势席卷全国,创造了零售业的一个又一个奇迹,然而随着大型综合连锁超市的发展,仓储式折扣会员店的发展似乎如夕阳西下,不再风光。 人们纷纷质疑仓储式会员商店在中国水土不符,然而这家会员商店却能够一直独领风骚,以单店年营业额8亿人民币创造了仓储式折扣会员商店销售额的记录,相当于5家家乐福大卖场的年销售额。 这就是位于深圳福田区香蜜湖沃尔玛旗下的山姆会员商店。

同样是仓储式会员商店,为什么普尔斯玛特等仓储式折扣会员店兵败中国,而山姆会员店却如此成功:分析原因大概是两个方面:普尔斯玛特等仓储式会员商店要么死死抱住国外仓储式商店的经验不放,置中国消费市场的特殊性和阶段性不顾;要么背离会员店的宗旨,盲目改造成普通超市,甚至出现半会员半超市的奇怪现象,彻底丧失了仓储式会员店本应该有的竞争力。面对中国本土市场的特殊性,山姆会员店其实也已经逐渐背离仓储式特征,然而它之所以仍旧成功就是因为紧紧抓住会员店的核心,实现了从折扣会员店向价值会员店的转变。何为价值会员店?价值会员店是仅向特定顾客提供高价值商品和服务的会员店,强调商品和服务的高质量,高性价比。如西方有很多雪茄会员俱乐部,珠宝会员俱乐部,也有专为部分人而开设的百货精品会员店;价值会员店提供世界名牌商品或者高质量高附加值的商品,会员享有购买这些商品的特别折扣,同时享有一系列服务特权,拥有会员卡是会员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会员店业态比较如下:

一,仓储式折扣会员店

选址: 郊区;城郊结合部;交通便利

商品: 有限商品3500――-4500个;大包装;大众品牌与自有品牌;折扣较大比普通卖场低15%

卖场气氛: 仓库风格,简单装修,库存直接存放卖场,有限服务,自助服务;

客户群:小型批发商,酒店餐馆,小型零售商、工薪族,中底收入者

毛利: 低,薄利多销

增值服务: 无(或者无实际意义)

会员卡: 需交年费;购物凭证,享受商品折扣,无身份象征

二,价值会员店

选址: 市区,商业区,高档住宅区

商品: 商品可选择数量大,小包装,名牌商品,高档商品,折扣少

卖场气氛: 百货商场风格,精装修,精细服务

客户群: 白领,中产,高薪阶层

毛利: 高,高客单价

增值服务: 有;健身,洗车,餐馆,会员管理(生日)会员特约商家

会员卡: 需交年费,购物凭证;身份象征

三,山姆会员店

选址: 类似价值会员店;郊区店一般不成功

商品: 有限商品,大包装,自有品牌,进口品牌,高档商品

卖场气氛: 仓储式风格

客户群: 价值会员店定位

毛利: 中,中利多销

增值服务: 类似价值会员店

文化折扣 篇3

关键词:文化折扣;跨文化预测;电影国际贸易

一、背景

随着我国电影产业化改革步伐的进一步加快,近年来国内电影票房在快速增长,国产电影投资规模和生产数量急速提升,2013中国电影票房的国产片已经反超进口片。但与国内电影市场发展得如火如荼相比,国产影片在海外市场和国际电影节上的表现却依旧差强人意。2013年只有45部影片销往海外,海外票房和销售收入仅有14亿元人民币,不到国内票房的7%,这与电影大国的形象严重不符。在国际电影节方面,华语影片也依旧延续了近几年的惨淡,只有《郊游》在威尼斯电影节有所收获。而电影作为最具国际化特征的文化产品类型,要推动其“走出去”,就一定不能忽视文化折扣对其重要影响,以及跨文化预测对其的重要作用。跨文化交流在国际文化贸易中是必不可少的,文化折扣是影响电影跨国贸易水平的重要因素,电影作为一种媒介产品其跨文化传播是以本土的方式进行接受在本土接受过程中价值的损失以及票房绩效的预测, 已成为生产者最为关心的问题。

二、文化折扣的由来和具体表现

在解释美国媒介产品为何主导全球市场时, Hoskins 和Mirus 发明了“文化折扣” 一词: “扎根于一种文化的特定的电视节目、电影或录像, 在国内市场很具吸引力, 因为国内市场的观众拥有相同的常识和生活方式; 但在其他地方吸引力就会减退, 因为那儿的观众很难认同这种风格、价值观、自然环境和行为模式[2]。”

折扣来源多方面,电影的制作看作是“编码”过程,观众的观看则是“解码”过程。外国电影对国内观众来说,新鲜感吸引观众的同时,复杂性又驱逐着观众。加之电影台词的翻译不仅是语言文字本身意义的转换,更是两种不同语言所在的文化之间的相互沟通。由于翻译者水平参差不齐,在很多翻译中常出现前后意义不符或者句子意思不通的现象从而导致进口国受众不能正确理解影片中传递的信息,带来观看障碍。且各国文化的差异受众偏好和审美预期也是不同的,有文化亲缘性的市场在一定程度上文化和历史交叉重叠较多,受众对彼此的文化内涵也就有了天然的亲和力。韩剧之所以可以在中国热播就是因为中韩两国的文化价值取向十分相似。

三、跨文化预测的的由来及表现和文化折扣与跨文化预测的关系

跨文化预测性是指媒介产品在一种文化中的表现, 一定程度上可以通过其他文化中的同类产品表现来预测[5]。预测性缺乏可表现为: 一国流行的媒介产品在另一国家不一定会受欢迎[6]。如2013年在国内票房超过12亿元的《泰囧》在北美市场收入却不到6万美元,《一代宗师》其国内票房虽不被看好,但是其却是2013年华语电影中海外票房最高的。媒介产品的国内成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测该产品的国际成功程度, 但是两个市场文化差异增加时,可预测性进一步缺失。因为不同电影因为其文化特定性程度不同, 其文化折扣程度不同。我们可以说《一泰囧》在海外的表现没有《一代宗师》好,因为前者的文化折扣比后者大,文化折扣几乎都在关注产品价值的损失。但另一方面, 预测性的缺乏也有可能增加产品的价值, 现在的媒介产品会纳入多种文化元素, 迪斯尼的《功夫熊猫》、《木兰》从美国传播到国内时, 不可能仅仅产生文化折扣, 同样也具有增值的可能。文化折扣和跨文化预测性关系密切, 但仍然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两者都建立在文化差异存在的假设上, 通过内容普遍化的媒介产品, 降低文化差异。文化折扣是指价值的丢失而非对价值可预测性的丧失,文化折扣对于跨文化预测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虽简单的票房比率并不能够反映出文化折扣但跨文化预测性可通过票房数据来研究。

三、文化折扣和跨文化预测角度下中国电影“走出去”战略

不同于美国文化的强大影响和英语的广泛使用使得美国电影海外文化折扣相对较小。中国文化世界的影响力并不深,汉语的海外使用率也不高。电影作为一种文化产品也蕴含着中国的文化,加之国产影片类型单一,缺乏创新,很少有反映民族当下现实生活和原创性的影片难能打动国内外观众使得其文化折扣相对较大[7]。然文化折扣的高低直接影响观众的接受程度和产品在国际市场的效益。所以中国电影要“走出去”,就一定要尽可能减少文化折扣所带来的不良影响。

(一)开展大规模发行与营销并有的放矢

增大力度推广既有平台,同时全面提升中国电影的能见度和知名度。由于文化背景的差异,媒介产品在海外市场的价值不能完全由其国内市场表现来预测,电影一般可归为九大电影类型: 喜剧片、动作片、惊险片、爱情片、科幻片、冒险片、家庭片、歌剧片及恐怖片虽然一部电影有可能从属于不止一种类型,用跨文化预测性的概念进行检验可知不同电影类型的文化折扣程度是否不同的,其中喜剧比其他类型电影的文化折扣要大,幽默跨越文化不易被接受, 难以在翻译中表现出来,例如《泰囧》的幽默中国色彩太浓,无法获得更广泛影响力。反之科幻片的文化折扣较小,因为现代科技和科学幻想本身就是当代世界最普遍的观念,受特定文化和历史传统的影响较少,这也是美国主推的各类科幻片在全世界广受好评的重要原因。因此在进行影片国际推广时对于不同的影片品种其推广宣传的则重要不同。

(二)题材应具有普适性

只有能为大多数观众接受的电影才能行销到不同国家,其必须具有足够的文化吸引力,才能减少观众认知差异所带来的问题,因此对于电影的题材要尽量减少和本土文化直接相关的成分,多使用普世的、广为接受的价值观念,以免降低受众对消费文化差异较大的影片的意愿。走向全球影坛的导演有很多,但实现票房口碑可谓名利双收的只有李安一人,不同于张艺谋的中国旧农村、文革等题材的影片文化局限性较强,从李安拍摄的影片从“父亲三部曲”到“少年派”都不难看出其题材其中涉及的伦理、情感、观念等的冲突是属于的全人类的。也就是说,人类共同的情感和问题不仅是东西方文化的交叉点、共鸣点,还成为电影普世的文化价值标准。我们应承认文化差异,并尽量弥合、调节文化差异性,普适性题材的影片能形成一种“熟悉的陌生感”。这样,影片就可以拓展国际观众的接受空间。

(三)注重文化接近性市场,同时借用他国元素寻找文化混合

韩国电影能成功打入中国市场关键就在于它找到了中韩两国不同文化的契合点,实现了文化心理的接近。由于历史、地理、语言等方面的原因,日本、韩国、泰国等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天然的亲和力,因此,中国的文化产品在这些地区所遭受的文化折扣较低,使得国产电影更容易被这些地区的受众所接受,从而实现“走出去”的第一步。对于文化亲和力较弱的国家可以通过融入他国元素以此来减小文化折扣,虽在全球化的今天文化同质化颇受争议但从电影的角度,要想降低文化折扣,文化混合不失为一种值得尝试的方法,按不同国家的市场需求来配置故事、场景、人物、明星等资源,从而有机融合各种文化元素,扩大电影产品在国际市场的适应面[8]。如《变形金刚4》为了更好的进入中国市场,不仅在汽车人的设计上融入了中国侠客的元素,在影片场景中广泛取材了中国的北京长城、香港、重庆武隆等,更是邀请了中国当红影星李冰冰加盟造势为影片创造了良好的效益。

四、结语

电影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内容,承载着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使命。中国电影的国际传播具有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的重要现实意义,其出口不仅可以促进一国价值观念的输出,还可以引领后续相关产业的整体发展。重视普遍存在于跨国文化营销中的文化折扣现象,并认真加以研究,掌握文化折扣发生的科学规律,找到有效的应对方式,为中国电影更好地走向世界提供有意义的探索。

参考文献:

[1]闫玉刚、李怀亮.中国电影“走出去”的问题与对策探析.现代传播传媒观察.2010

文化折扣 篇4

然而, 降低“文化折扣”并非易事, 这意味着“走出去”战略的实施是一项宏大的系统工程, 需要分阶段、分步骤地进行。《感动中国》作为一档弘扬主流价值观、以情动人的电视栏目, 在其栏目特质上具有先天优势:经过10年的培育, 已成为央视第一公益品牌, 形成了自身的品牌优势。一方面源自其一直以来对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褒扬, 另一方面是其对社会主流价值观诉诸情感的传达和丰富, 这都为《感动中国》的“走出去”战略做了很好的铺垫。《感动中国》彰显的是一个民族的集体意志, 展示的是一个国家的“精神脊梁”, 它的“走出去”不仅可以成为世界了解中国的一个窗口, 还将有助于提升国家形象的“自塑”能力, 准确传达当代中国人的精神世界观。真善美等人类普世价值观、社会伦理的重建与和谐、人心柔软动情的一面, 这些勾连情感价值的体系都将有助于通过寻找国际受众的共性来实现“情感共鸣”, 从而降低“文化折扣”, 最大化地实现传播效果。

一、传播策略

1. 淡化意识形态鸿沟

毫无疑问, 《感动中国》10年传播实践中明确的意识形态导向功能是其具有强大公信力、引导力的根本保障, 但在进行对外传播的具体语境中, 淡化意识形态则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长期以来, 我国的跨文化传播经历了传播观念相对滞后的阶段, 宣传色彩浓厚的文化产品导致传播效果不佳, 甚至引起受众主体的抵触心理。因此, 应尽量淡化意识形态的鸿沟, 将文化传达中的核心价值观与人类普世价值相结合, 尽可能地使不同受众达到相同理解。只有以全球视野提炼中国年度事件中的时代精神和民族特性, 学会将政治色彩转化为人本情怀, 把“中国文化”转化为“世界文化”, 才有可能实现中国现实、民族精神、人类共性在《感动中国》中的“三位一体”。

2. 利用国际通用视听符号

“感动世界”的共鸣能否产生,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电视语言运用, 即能否借助视觉包装和音乐素材等视听符号的辅助作用来为传播效果添彩。《感动中国》作为一档电视栏目, 首先应依托电视媒介的特性扬长避短, 利用其媒介优势来提高讲故事的能力。通过人类共知的行为感受、肢体语言等直接刺激人类视觉听觉感知器官, 跨越国籍、跨越语言地唤起情感层面的价值共鸣, 实现跨文化传播的融合和认同。

例如介绍人物事迹的视频短片, 是受众了解“感动人物”、获知“感动事件”最直接的传播内容, 其传播品质的优劣将直接决定感动效果。因此, 要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就必须在短片视频制作上下功夫。运用国际通用的电视语言, 敏锐而巧思地展现人性精神的闪光点, 才能直触人心最柔软一面, 唤起国际受众的共鸣。

又如颁奖现场的背景音乐, 一方面应注重音乐创作的原创性;另一方面则应体现音乐素材的灵活性, 要做到既有利于烘托仪式感的现场氛围, 又展现不失艺术的轻松趣味和审美高度。倘若标志性的音乐素材经得起推敲, 沿用相对固定的环节, 将对栏目的品牌化和精品化提升产生重要影响。

再如颁奖现场的舞美视觉包装层面上, 虽不可一味盲求华丽炫目的浮夸之风, 但应注意风格化的视觉创意和易于制造记忆点的视觉包装。只有让国际受众在第一印象上对栏目产生兴趣和好感, 才能逐渐拉近与受众的距离, 贴近受众的审美取向和接受习惯。

涉及整场节目的形式编排, 在各个环节、流程的安排上应做到张弛穿插、灵活调度。除相对固定的颁奖流程外, 加入适宜而高品质的文艺表演也是锦上添花之举。只有制作一档兼顾精神品格和艺术质感的栏目, 才有可能吸引更多来自世界的眼光。

3. 消减语言文化障碍

面对不同语言、不同文化的国际受众, 如何消减语言文化障碍、减少语言文化的误读, 是不可忽视的问题。

首先, 在语言翻译上, 应尽可能做到“信、达、雅”, 结合不同传播对象的国家文化背景及地缘性表达方式, 进行准确而地道的翻译。在传播过程中, 是采用“文字翻译, 原生传递”还是采用“声音配音”的方式, 都是应仔细考虑的语言环节。例如, 对中文发音较为熟悉的亚洲国家, 可采用“原声传递, 翻译辅助”的形式;对中文极为陌生的国家和地区, 可选择原汁原味的本土化配音, 以便受众接受, 在心理上先行认同。

此外, 在语言形式和风格上, 也应充分考虑国际化契合和创新。例如栏目看点之一的“颁奖词”, 是否可以考虑就国际传播的话语体系做出相应的调整改进, 以通透晓彻地表达传播意图。一直以来偏向宏大叙事的“颁奖词”多排比句式或感叹句式, 主持语速缓慢而庄重, 这符合我国传统文化中对于严肃主题的惯用表达方式, 但却极有可能使习惯于简单、直接的思维习惯的海外观众“水土不服”。只有充分考量本土化的语言风格转变, 才能吸引国际受众的好感和关注, 为“感动世界”打下坚实的基础。

4. 全球视野下的评选流程

“感动世界”的传播目标处于在全球化语境的背景之下, 必然与“感动中国”的人物事件评选流程有所差别。因此在评选细则的制定上, 不仅要彰显今日中国精神品格之貌, 更要开始将“国际因素”纳入考量范围之中, 以增加国际受众心理上的贴近性。

具体到评选标准上, 应将视野高度提升为立足民族特色的、国际情感共通的价值评判, 使之既可以传承中华民族的经典文化, 又可以增加与国际受众的粘合度;在人物事件选择上, 应关注具有国际影响力、全球性话题的人物和事件, 可尝试选取“中国人在外国的感动事迹”或“外国人在中国的感动事迹”, 唤起国际受众的情感认同, 既增加栏目的可看性, 更能重塑华人的国际形象;在评委选择上, 可适当打开海外触角, 邀请具有国际知名度的公众人物和具有海外影响力的华人组织参与评选, 增加评选的辐射力和公信力, 最大程度上为“感动世界”的传播效果而服务。

二、传播手段

1. 多媒体联动推广, 分区、分众、分阶段打造品牌形象

在媒介融合的时代背景下, 《感动中国》的品牌化推广应实现多媒体联动整合, 打造一个立体的传播营销平台, 扩大栏目的品牌认同度和影响力。如在新媒体层面, 可以建立国际网络互动平台、开发APP软件客户端进行用户黏连, 利用国际知名门户网站进行一系列相关推广活动。如借助CNTV的互联网官方传播平台, 或是在Twitter、Facebook、You Tube等社交类新媒体领域建立专属账号自我推广等, 这些举措都可以利用新媒体速度快、用户多的特性进行准确而持续的互动传播;在电视媒体层面, 可以加强与国外电视媒体的合作, “借船出海”, 共享国外的传播渠道和市场资源, 积极与国外电视同行进行多层次、多形式的合作, 如共同进行内容制作、共同发表相关评论、出售电视转播权等, 进一步提升《感动中国》的文化辐射力和公信力;在平面媒体层面, 可以配合出版相关衍生外语书籍, 深度介绍栏目的内涵和价值, 二次开发节目品牌资源, 弥补电视线性传播的弊端, 全面给予立体的文字支持等。总之, 在市场规律引导下的媒介推广应充分利用媒介的灵活性和自由性, 才能确保传播效率和覆盖面的广度与高度。

多媒体的联动推广一方面有利于节省运营资本, 另一方面则有利于《感动中国》本土化语境的分众传播。不同区域的受众, 有着不同的文化维度和价值取向, 面对较之国内受众更为复杂多元的国际受众, 栏目在宣传和推广过程中, 应深入了解不同国别、不同区域受众的心理特点和需求差异, 因地制宜、求同存异地采取本土化、分众化的国际品牌推广策略。还应重视多元化受众主体的传播力量, 将人际传播、群体传播与媒介传播将结合, 逐步培养有利于栏目对外推广的根据地, 由点及面地把个体层面的情感认同转化为集体层面的理解与共融, 形成整体一致的营销氛围。只有以谦虚友好的心态寻求中国文化与异域语境的深层契合, 才能成就友好亲和的“感动”效果。

不可否认, 《感动中国》对于海外观众来说, 仍是一档十分陌生的电视栏目, 如何将受众吸引到一场“感动人物”颁奖仪式上来, 也是一个需要思考探索的问题。倘若在仪式播出之前仅仅采用单一的节目时间预告, 以《感动中国》目前的国际知名度和中西方固有的文化差异来看, 几乎很难达到理想的宣传效果。因此在《感动中国》海外播放的前后阶段也应进行宣传营销的统筹安排, 重视调研和反馈。比如在播出前期, 积极进行多媒体投放的宣传短片、宣传文案等, 以富有冲击力和震撼力的传播内容达到宣传效果;在适当条件下, 可进行小规模试播, 获得目标受众的意见和建议, 逐步调整传播手段和策略;在播出之后, 配合相关的栏目评价和后续反馈机制, 获得支撑数据和材料, 为来年栏目播出的可持续发展和栏目品牌建立继续做好润物无声的铺垫。只有充分考虑栏目播出前后的种种预期效果, 相应地进行有计划的规划和应对, 才能切实增强栏目正面传播的最终效果。

2. 稳步推动, “三步走”营销策略

考虑到国际受众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 一档电视栏目的“走出去”不能企图朝夕间就占领全球市场。欲速则不达, 稳步推动才是正道。

第一步, “相生相息”——寻找亚洲市场的共性。

千百年来, 中华文化对于周围国家和民族有着深入而广泛的辐射, 例如日本、韩国、越南等国家深受中国儒家文化的影响;印度等东南亚国家又因其佛教的宗教信仰与中国有一定相关性, 在思想与文化上有许多共性。这一文化优势如果善加利用, 《感动中国》所传递出的“真、善、美”及“孝道”都是极容易被亚洲国家认同的。因此, 面对亚洲市场, 寻找共性可以使《感动中国》在“走出去”的道路上迈出坚实的第一步。

第二步, “借力使力”——加强与西方华人世界的合作。

虽然华文媒体是所在国的少数族裔媒体, 在世界话语空间中所占的份额还很少, 但它根植于当地社会, 熟悉和适应当地语境, 已然成为中国文化渗透到西方社会的重要力量。《感动中国》在“走出去”的过程中应该加强与华文媒体的合作, 共同制造舆论影响, 以增加《感动中国》传播效果。此外, 世界上很多国家和地区已与中国建交, 建有孔子学院, “中国年”、“中国文化周”等活动的举办越来越频繁。《感动中国》可以充分利用此类有一定受众基础的文化活动配合宣传与推广, 助力栏目传播效果的实现。

第三步, “高瞻远瞩”——全球传播的循序渐进。

商家折扣合作协议 篇5

甲方:集美大学学生篮球协会

乙方:

本着平等协商、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甲、乙双方签定本协议。甲乙双方愿意遵守本协议的各项规定。

1、甲方会员持会员证到乙方购物或消费,除特价商品外,乙方给以甲方会员惠。

2、甲方为为乙方做适当宣传,并把商家及折扣信息发放给所有会员。乙方可优先为甲方举办的活动提供赞助。(具体事宜面议)

3、甲、乙双方均不得违反本协议,被侵权方有权终止本协议,并且有权向对方索取由此造成的经济损失的赔偿。

4、本协议有关的或因本协议所发生的一切争执由甲、乙双方友好协商解决,如无法解决则由甲方所在地仲裁机构进行仲裁解决。

5、本协议自双方签字盖章之日起生效,至日结束。

6、本协议结束后,双方可以解约或续约。如双方愿意继续合作,应在协议到期前一周续签协议。

7、本协议未尽事宜,由双方进一步协商解决。可签定补充协议。补充协议是本协议的组成部分,与本协议具有同等效力。如补充协议与本协议相应内容有不一致,以补充协议为准。

8、本协议双方各执一份,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甲方名称:集美大学学生篮球协会乙方名称:

折扣生意怎么做 篇6

一利润何来

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名牌产品不一定是必需品,但是如果能花更少的钱买到这些优质的东西.绝对是最受欢迎的消费方式。由此,便催生出了折扣生意。所谓折扣生意,说到底也就是赚一个差价。折扣生意中,以化妆品和服饰行业最为火爆。

据业内人士讲,折扣服饰的货多是这五类:

样板货,指企业专门制作的样品;

过季品,指过了销售旺季的商品;

断码品,指尺码、型号不全的商品;

二手货,指至少8成新的国际一线品牌;

清仓品,指企业或商场清仓处理的一些滞销品。

这些货占用库存。更占用流动资金,所以厂家愿意以低至1折的价格清货,折扣店则以低于5折的价格消化,减去销售成本,折扣店可谓获利丰厚。

二与经销商过招

货源是折扣生意的“命脉”。“能够拿到好货.赚钱是时间问题。”现在,国内多数货源都掌握在一些大经销商手中。经销商绝对不会把这些机密泄漏给外人,所以一般做折扣生意的人,都得和经销商谈。

这天是许峰去批货的日子。许峰称对方为“张姐”,问了几款一线品牌是否有货,然后开始看货。只有新手才会盯着一线品牌。如果经销商认定你是新手,就会把报价提高30%左右狠宰一笔。

新手看货和老手看货是不同的。新手可能会像在专柜一样,打开化妆品去闻或者试用。老手则会仔细地看化妆品的标签、封口、英文说明等。还有在问货的时候应该说:“这批货走得怎么样?”“拿货可以几个点?”而不要说“这个多少钱?”“这货怎么卖?”可以问:“货全吗?”千万不要问成:“还有多少?”

张姐说许峰要的货走得太好,不确定是否有货,顺势推荐了另外几个“最近走得特别好,价格也便宜”的货。许峰知道价格谈判已经开始了。张姐的意思是,你要货就得多付一点,顺便推销一些不知名产品,她好赚钱。

“我要的货都是顾客订好的,张姐帮帮忙,老熟人了。”许峰也绝不松口,终于以原来的价格成交。

张姐开出一份清单。货号、品名、数量、价格都清清楚楚,一来便于自己存档,二来便于对方补货。许峰把单子仔细收好。有些新手往往不要清单,一来对店主不尊重,二来让人看出是新手,这些都不利于下次打货。

许峰最后这样总结打货经验:第一,不要表现出心急;第二,要用行话进行交流:第三,把握好底线,不要轻易让步。

三反传统生意经

郭刚的服装折扣店开在上海陕西南路繁华地段,前期投入了5万左右,因为地段好,顾客盈门,3个月后基本收回投资。

郭刚说,以传统服装店的思维,款色好、尺码全是必须的。折扣店的特点却是尺码不全、款色滞后。折扣店的杀手锏是价格。

一件300元的短袖上衣,7~8折时,顾客会挑出很多毛病:颜色不好、偏大或偏小、不能搭配我的裤子等;4~5折时,意见几乎没有了:3折以下,价格因素可以忽略不计,顾客更多会想,还是先下手为强吧,不然会被别人抢去了。

做折扣店要注意些什么呢?

郭刚说,第一,不要贪图新款和大尺码。因为两者成本高。其实,来店里的顾客根本不是来买新款的;与其考虑大尺码,不如学会卖中、小码。身材好的顾客买衣服的频率要高得多。

第二,保证货源充足。还有的店主怕备货太多压资金。实际上,10000元的货,能卖出去50%,毛利也有5000。如果只有2000元的货,卖出500都不容易。货品多,更新快,才能促使顾客对折扣店产生心理期待,才愿意经常来逛一逛。

当然,有些实力不足的小店用“订货”的方式缓解存货与需求之间的矛盾。他们的店里可以通过电脑查询到某些品牌的服装图片,客人可以提前预订,到货后来取就可以了。化妆品也可在一些小店预订。不过这些店在销售量等方面,肯定不能与郭刚这类店相比。

四 经销商怎么赚钱

作为个体折扣店老板的“上游”,经销商掌握着最关键的货源。一位经销商说.目前拿货一般有两种方式。做国内品牌的能直接从厂家或供货商那里拿货.但是量一定要大,不然人家根本没有时间理你:经营国外品牌则一般要通过国外经纪人。

经销商赚钱的方法有几种,除了批货给个体老板,有实力的经销商还会选择进入商场参加特卖活动。

进入商场特卖的好处很多:只需要交纳20万左右的费用(不同商场价格略有不同)——正品进场费远远高于此:商场的商品不能砍价,客源充足;特卖场的货品一般不享受售后服务,大大降低了经销商的运营成本。据这位经销商讲,进入商场的利润是街边小店的3倍左右。

还有些经销商做批发,利要薄些但胜在量大。据说大批发商一天的流水都有几十万元。

五折扣生意还可以这样做

第一,加盟品牌折扣店。

连锁店公司总部可以大批量地从厂家直接进货,再通过自有渠道送往各会员店,省去诸多中间环节,使加盟店以很低的价格拿到货,终端价格很有竞争力。但是也有一些公司打着世界名牌的幌子,销售一些非品牌货品。

第二,网上经营折扣店。

这类老板多是兼职创业者。货一般是自己或亲戚朋友从香港、国外免税店带回来的。国内正品价格包含了关税、20%~30%的商场柜台费以及促销人员工资,所以网店的化妆品要便宜很多。

第三,利用商场促销。

国庆黄金周期间,重庆某商场推出100元现金换200代金券活动。第二天便有两位顾客分别以10万和12万现金换了22万、26.4万代金券,然后用于购买男女服饰。后来商场经过了解得知,这两位顾客都在网上卖服装。此次商场活动相当于打了4.5折,而网上服装一般是6折。这两位店主只要一转手,就能赚1.5折的差价,折合人民币7万多元。

六折扣店在中国!

前景美好,道路曲折

在欧美国家的大型零售业中,折扣店与百货公司、超市、专卖店已成四分天下之势。虽然越来越多的折扣店出现在中国各大城市,但不少顾客还是认为折扣店是个可有可无的小生意。是什么原因让折扣店在中国一直处于非主流的位置呢?

首先,货源的认可度不高。消费者对“折扣品”有偏见——其实折扣品数量少,一款不超过100件,是紧俏品。它也不等同于“尾货”。尾货可能有瑕疵,折扣品的质量和正品无二。

其次,街边小店鱼目混珠。在路边小店我们也常常能看到“品牌折扣”的旗号,里面的货物价格低,质量参差不齐,多半是一些小厂生产的仿冒品。甚至一些原厂家根本没有生产的货样都被贴上标签,堂而皇之地售卖。

再者,作为折扣店生命线的货源,也是困扰折扣店的重要因素。特别是做国外品牌,店主无法直接接触厂家,必须通过国外代理,这使得货源不稳定。经过国外经理人、国内经销商“盘剥”,到达个体老板手中的货成本高,有些品牌即使打了折,价格还是叫人望而却步。

而在国外,像阿迪达斯这样的知名品牌一般都设有专门的折扣产品设计、生产队伍,直接根据订单为奥特莱斯一类的折扣店供货。

第四,品牌拥有者与供货商的矛盾日益突出。2004年便退出折扣经营的钱伟便是因此转行的。他说。一般折扣店店主是通过欧洲经纪人授权的,但这些经纪人多半不是专门的服装品牌指定供应商。当品牌拥有者提出质疑,折扣店店主的经营合法性就有些问题了。而且,“目前似乎还没有更好的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第五,代理商抵制。国内某知名女装品牌总代理表示。鉴于国内折扣店口碑不佳,她担心进折扣店会影响品牌形象。

除了形象问题,不愿意分薄利润恐怕也是一个重要原因。专卖折扣化妆品的SASA,在内地市场难以实现与香港一样的低价,便是因为为它供货的代理商同时也在为百货公司供货,他们自然不愿意折扣店冲击了正品销售。

除此之外,折扣店选址也让不少商家伤透脑筋。

国外折扣店多开在郊外,国内折扣店则集中在市中心商业区。国内消费人群还不习惯跑到郊外购物,商家只好“送店上门”。

谁知此举麻烦不断。商业区商场过于集中,竞争残酷,折扣店备受商场促销影响,价格优势便不明显;商业区停车十分不方便,大客户可能因此流失:商业区租金居高不下,直接导致折扣店成本上升。

虽然“燕莎奥特莱斯购物中心”等折扣店在北京生意不差,但总的说来,折扣店在中国更多的是体现了多元化趋势下细分市场的功能,要想像国外的折扣店那样,代替传统业态成为一种新型的商业模式,可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文化折扣 篇7

根据美国学者霍斯金斯和米卢斯提出的“文化折扣”观点, 由于文化差异和文化认知程度的不同, 受众在接受不熟悉的文化产品时, 其兴趣、理解能力等方面都会大打折扣。这是文化产品区别于其他一般商品的主要特征之一, 语言、文化背景、历史传统、生活方式、价值观等都可以导致“文化折扣”的产生。

自“文化走出去”战略实施以来, 中国电视内容的海外输出一直在“小步”前进, 并且着重强调渠道的建设。相比之下, 在“内容为王”的时期, 适合国际传播的电视内容在战略布局内未被足够重视, 是造成今天中国文化国际传播效果略逊一筹的战略性原因之一。以官方传播机构为例, 新华社, 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 (包括英语频道、西语频道) 、东方卫视海外版、江苏国际频道等纷纷加大在海外的办事处和频道落地的投入, 从地图上看, 中国文化输出的版图似乎有所扩大。但遗憾的是, “圈地”的努力带来的传播效果并不乐观。而影响国际传播效果的, 在如今这个互联网时代并非技术壁垒, 而是实质上跨文化传播的价值观和理念的“排异”。虽然目前中国媒体的海外主要内容输出市场是在有着地缘亲近性的港台地区、东南亚、日韩和北美的华人区, 但是华侨和华裔未必能接受“宣传周报”式的内容传播, 同为华语文化圈却对中国大陆的内容传播产生难以认同的“异质性”心理。效果不佳背后的深层次原因笔者将进行具体分析。

二、“走出去”和“走进去”

中国电视内容的国际传播, 除去国家媒体频道海外直接落地或者通过长城平台间接落地之外, 主要呈现方式是对外的版权输出。虽然现在已经不再是国家媒体将定制的宣传内容赠送给中国驻海外的大使馆, 已经从电视剧、纪录片、动画片和综艺节目的版权销售逐步获取经济收益, 但和国际传媒巨头, 如Disney、BBC、Viacom等相比, 中国电视内容的海外路程才刚起步。中国电视内容走出去, 首先要过语言关和播出技术关, 否则影响力仅限于在亚洲地区或者北美的华人电视台, 整体影响力市场在全球来看属于“非主流”平台。虽然中文日益获得世界其他国家的重视, 但是想要“走出去”, 最理想的情况是根据销售市场配音、字幕和宣传包装成当地语言。例如, 电视剧《媳妇的美好时代》通过翻译成斯瓦希里语的配音和字幕后进入非洲, 在多个电视台热播, 开拓之前被忽略的非洲市场。第二方案是直接按照英语进行配音和字幕的调整, 而目前最通用的方案是中文内容和配音再配上双语 (中英) 字幕进行发行。在市场价值不是很大但翻译成本很高的情况下, 甚至有些内容提供商就直接将原版的中文内容原封不动地输出到能够接受中国文化的地区, 如港台地区和新加坡、马来西亚地区。但是毋庸置疑的是, 越是为当地受众考虑进行本国语言的翻译, 越是能开拓市场收获价值。2013年央视国际总公司发行的《舌尖上的中国》被翻译成6种文字销售至75个国家和地区, 海外版权销售额超过200万美元, 成为纪录片业界海外发行领域的里程碑。

做好相对应文化的转化仅仅只是“走出去”的第一步, 但是很多在国内热播或者有口碑效应的内容, 在海外市场并不受待见, 可见不进行二次加工再创意的“拿来主义”或者“送出主义”只能是一个低效的死胡同。分析背后的隐性因素, 我们未曾料想到的文化价值观的差异导致了许多传播过程中的障碍。举例而言, 曾经有纪录片在讲述成功琴童的故事时, 有个细节是展现孩子用拎水桶来锻炼臂力。这个内容在国内看来是为成功而奋斗令人敬佩, 在国际视角而言就是虐待儿童, 可见价值观不同会导致完全不同的解读, 也解释了为什么有些内容在中国文化中普遍流行而在外国观众眼里是不可理喻的。由此说明“文化折扣”现象需要我们根据当地受众来进行传播内容的文化精神和价值观的筛选。

从宏观的价值观问题到微观的表达方式问题, 我们的国际传播都出现了很大的偏差。以故事性强的内容为例, 可以看出西方热衷于展现人性的各个方面, 尤其以阴暗面和复杂性为主。例如, 用阴谋和斗争来博取收视热点, 但是这个和中国“和为贵”或者“与人为善”的传统文化相违背, 如果直接搬到中国的电视上一定会产生“认知失调”的状况。以突发事件新闻报道为例, 欧美新闻强调“冲突”的视角和利益链上的各种声音, 而中国的新闻往往“一面倒”, 导致中国的新闻节目在海外很难有话语权, 更深一层的影响就是公信力和品牌名誉问题重重。目前, 我国新闻的国际宣传仍然无法摆脱用国内的思路、方式、口号搞传播, 意识形态色彩过浓, 观点往往以“教导”而非“讨论”的形式表达, 语气生硬。另外, 中国的对外宣传“报喜不报忧”和国际主流新闻报道的“报忧不报喜”直接冲突, 忽视西方新闻中的核心元素, 让人觉得虚假, 从而无法提起观众的兴趣。例如, 深圳卫视国际频道在香港地区的平均收视统计中, 收视低谷是19:00~19:30的《新闻联播》, 而收视高峰是晚间23:00开始的粤语剧场, 其次是综艺节目和普通话剧场。新闻节目成为收视鸡肋的原因就是报道的失信, 大多也是国外通讯社的二手货, 毫无新鲜感可言。

另外, 在受众定位方面, 内容生产基地和播出平台都在大陆本土的官方传媒机构, 针对海外市场的受众调研是非常缺失的。中国的新闻内容在海外的主要影响区域还是属于为当地的华侨和华裔服务, 但经过几代人的发展, 华侨和华裔受众已经不是熟悉中文语境的侨民, 而是不会说中文、不熟悉中国文化的“香蕉人”, 而这些人群逐渐成为主体。这从另外一个侧面说明及时在海外的同源文化区域进行传播, 已经属于“跨文化”的传播, 同样不能掉以轻心。

鉴于此, 从国际传播的专业视角而言, 最适合国际传播的内容是符合全人类统一认知的价值观和多元化多视角的表达方式, 并且根据当地的市场需求进行灵活改编和本土化改造, 改变一个频道“打包服务天下”的粗放式策略, 这样才能拉近与受众的距离, 走进受众的内心, 获得认可, 并形成品牌的“约会意识”。

三、内容产业价值链的竞争视角

根据哈佛大学商学院的迈克尔 · 波特教授提出的“价值链理论”, 竞争不是某个产品、某个环节的竞争, 而是整个产业链的竞争。“价值链上的每一项价值活动都会对企业最终能够实现多大的价值造成影响。”而从业界经验可以看到, 西方传媒集团利润的主要来源不是核心产品, 而是经由版权交易形成的相关产品。例如, 美国漫威的漫画, 可以由迪士尼拍成电影在全球发行获得发行收入, 同时也可以在游戏和衍生品市场上通过游戏知识产权 (IP) 的改编权授权变成全球性的页游、手游等, 获得高额利润。当下国家媒体巨头纷纷在内容产业链的衍生开发上从全球视野上进行战略性拓展, 所以它们的版权产业链收入和广告是支撑集团发展的左膀右臂, 不能偏废, 否则仍然对整个产业链的平衡与完善构成威胁。

但是从中国电视内容当前的发展来看, 其收益仍然无法与广告相提并论。目前, 电视媒体的盈利模式对于广告的过度依赖直接引发的问题是没有真正的产业链。电视产业由生产、播出和渠道流通形成若干市场, 版权在其中是产业链的核心所在。但是在这块市场我们基本上是“缺席”的, 无论是电视台还是民营制作公司, 仍然将目光局限于本土市场的肉搏战, 对于海外市场进行开拓的, 也以国家背景的电视机构为主, 或者部分有实力的电视剧公司。在动画方面主要以“贴牌”的形式作为海外品牌的中国加工厂;在纪录片方面多以单本纪录片参加国际评奖为主, 真正意义上以全球市场为基准的“产品”非常稀缺, 更不用提自主研发的节目内容模式的海外销售。对于原创能力的研发而言, 我们仍处在一个被国际版权交易市场诟病的尴尬境地。由于版权保护意识不强, 原创节目不断被克隆, 打击节目制作方的信心, 经常有剽窃创意和盗播违约播出等情况发生, 造成无序竞争, 并且在国际节目内容交易市场上信誉度差。从另一个角度而言, 国际上严格执行知识产权保护条例, 与国内淡薄的版权保护意识形成反差和矛盾, 使得我国在国际竞争格局中失去信誉和品牌, 甚至有些传媒品牌对于其核心内容不授权给中国市场。

在内容产业链上, 从研发、制作、播出、衍生产品等不同链条环节来看, 研发和衍生产品的授权是与知识产权或者版权最密切相关的, 也是最为薄弱的, 但国际传媒机构却在这两个环节成为超越“中国制造”最核心的竞争力。导致中国电视内容竞争力缺失的原因, 主要是有交易价值的原创性电视节目版权少之又少, 开发潜能和衍生产业链无法激活。以东方卫视的模式引进而言, 无论是《中国达人秀》还是《顶级厨房》, 模式的本土化改造之后播出平台只有中国大陆地区的版权, 自己生产的内容若要在海外进行交易, 还是得从海外版权方Fremental去谈判授权, 哪怕拿下商业运营权益, 还是需要将收益的大头“上缴”给版权方。所以, 海外引进模式节目对于中国电视内容产业而言, 只是教科书, 并不是救命稻草。“版权产业之父”的英国经济学家霍金斯在《创意经济》中提出, 版权所依赖的知识产权法的每一个形式都有庞大的工业与之相应。即版权交易不是可以独立存在的商业模式, 但却是全球文化传播的重要窗口。一旦有自主版权内容的支持, 除了成片内容的对外传播, 仍有很多值得挖掘的利益点。2008年笔者参与过SMG自主版权栏目剧《开心公寓》的剧本发行, 曾经和越南国家电视台进行合作, 对方将剧本打包引进, 由越南演员进行重新拍摄。2009年湖南卫视《挑战麦克风》通过北京的世熙传媒销售到泰国的正大集团下属电视True Vision, 成为第一个发行到海外的中国模式。去年《甄嬛传》在美国中文台sino vision与国内同步跟播后收视效果非常好, 也即将剧本改编权授权美国公司进行改编电影版的《甄嬛传》, 这些都是由价值的国际传播的尝试。

跨文化传播的电视内容国际商务拓展, 其破局之道应回归“在商”二字——借助市场经济的调控和引导, 以内容产品作为核心, 以新型的互联网商务模式作为平台和渠道, 不要固守于“单打独斗”, 完全可以借助国际合作甚至国际合资“借船出海”。具体而言有以下几方面破局思考:

在传播对象方面, 需要重新调整受众定位, 善于利用“二级传播”的“舆论领袖”的力量, 加强受众的细分, 按照华人文化圈、非华人文化, 甚至按照收入、知识层次、社会地位等多维度立体化细分, 找准适合不同内容产品分发的受众。

在营销渠道方面, 除了目前国内举办的电视节之外, 还要以“大数据”的视角加强对社交媒体以及互联网平台的合作。通过年轻受众青睐的网络视听新媒体, 尤其是自媒体的使用, 利用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进行推广与内容分发, 同时利用互联网无国界即时互动的优势及时了解市场反馈。另外, 鉴于目前国内电视节实际上交易功能越来越弱化, 版权交易的服务平台是值得研发的内容营销渠道, 如北京和上海电视媒体机构都在研发的版权交易平台, 有望成为版权内容的“淘宝”或者“阿里巴巴”。

在产品规划方面, 除了传统的成片节目发行, 还可加大国际合拍制作、新闻素材交换、互办电视电影文化周等形式, 并非仅仅限于“自建渠道”。甚至广电系统的新媒体布局目前更多应该考虑如何与电信运营商合作, 如SMG百视通的海外机顶盒业务, 以内容与设备组合输出的形式开拓海外市场, 同样广东电视台之前也进军境外的有线电视, 甚至收购过香港的3G手机。以市场导向的对外传播合作模式在未来会更符合战略发展, 综合版权输出、版权合作、资本运营、海外上市等。

借用清华大学传播学教授尹鸿的话, 如果中国文化创意不肯借助市场力量, 将自己的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资本, 中国文化在全球的话语权将面临越来越大的威胁。所以, 在未来的国际文化传播道路上, 一方面要学习海外先进知识和营销手段, 另一方面必须培养自己灵活的商业思维和市场操作的“狼性”精神, 才能争取让中国的电视内容的国际传播在影响力和产业价值上与国家综合实力相匹配, 并为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中国文化在后代的延续作出贡献。

摘要:对于经济实力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国家而言, 国际传播和跨文化传播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体现。因此, 自2001年12月国家广电总局开始实施广播影视“走出去工程”, 经过10多年的发展, 虽然在对外交流方面有了一定内容输出量的增长, 但是总体而言, 中国电视内容在海外的影响力只能发出微弱的声音, 并且传播效果因为受众收视效果差而难以评估, 与国内媒体单方面偏向乐观的业内报道相比, 中国电视内容在海外属于不受信任、没人关注和收益低微的水平。尤其值得注意的现象是, 2013年中国对于海外节目模式的疯狂炒作被传媒行业内称之为“模式元年”, 可是中国自己原创的节目模式输出少之又少, 从版权产业链的角度来看引进和输出的贸易逆差仍然存在非常大的鸿沟。本研究拟从“文化折扣”的形成原因和针对性解决之道来分析投入巨额资金生产的“国产”内容产品在海外市场步履维艰的背后核心因素, 从而明确中国电视内容在跨文化传播语境下的产品定位和营销策略, 以供未来电视内容产业链完善和价值增值提供参考。

关键词:文化折扣,国际传播,海外版权经营,文化走出去,价值链竞争

参考文献

[1]张文.版权贸易——国内电视节目发展新趋向[J].电视研究 (下) , 2013 (16) :98-101.

[2]高传智.传播什么?如何传播?——对我国电视对外传播现状和对策的思考[J].传媒观察 (上) , 2009:) 11-12.

[3]谭天, 于凡奇.从“走出去”到“走进去”——论中国电视对外传播的策略创新[J].媒介研究, 2008:43-46.

[4]罗锋.电视版权交易:可供深度开发的厚利润区——兼析电视版权交易路径选择[J].现代传播, 2009 (1) :102-105.

[5]郭镇之.对外传播与中国电视[J].现代传播, 2011 (9) :127-129.

文化折扣 篇8

根据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10月21日最新数据,2014年前三季度全国电影票房收入219.49亿元,同比增幅高达33.6% 。其中,国产影片票房收入112.73亿元,进口影片票房收入106.76亿元。[1]该数据已超越去年217.69亿元的全年票房。前三季度票房中,国产影片票房收入以112.73亿元领先进口影片票房的106.76亿元,考虑到国产片在贺岁档的潜力,市场结构将与去年接近(60% 左右)。另外,前三季度45部票房过亿影片中国产影片占据24席,领先进口影片4席。由此看来,国产片在国内市场地位依然稳定。

放眼国际市场,对比过去六年(2007- 2013)华语电影的内地票房与海外票房的增长曲线(见图1),可以发现从2010年起华语电影在两个市场开始呈现“剪刀差”趋势———2010之后内地票房一路狂飙,而海外票房掉头向下,甚至有两年呈现负增长。2013年海外票房依然没有回归到2007年水平,在国内票房规模已达217.69亿元的情况下,华莱坞在海外仅斩获14.14亿元。何以形成如此反差?我们希望结合传媒经济学理论进一步梳理问题。

在好莱坞电影工业全球市场的实现路径中,关键要素是好莱坞对美国超大规模国内市场的充分利用,即在国内市场完成影片成本的预先偿付[2]和电影产业的资源配置,[3]确保美国电影以极低边际成本(定价优势)和显著质量优势进入国际市场参与竞争,这一利用超大规模国内市场优势的经验是我们在探索华莱坞电影产业实现路径时的重要参考。结合前述产业经验,C. Hoskins等学者对电影、电视等文化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展开研究,认为“共同消费产品的文化贴现[4]和市场大小的交互作用是微观经济学认为拥有最大的国内市场的国家最具竞争优势的核心原因”。[5]据此理论,可以分析同样在面对全球英语市场时,美国好莱坞相较印度宝莱坞的显著优势,即“美国国内的文化企业首先利用国内的庞大市场, 把自己做大做强,等他们走向国际市场的时候,这些企业已经具有很大的规模经济,产品成本比国外的企业更低、效率更高、竞争实力更强”。[6]

下面,我们将通过对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的比较,围绕这些问题展开论述:华莱坞电影产品在国际市场的表现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些变化与国内市场的关系是什么?华莱坞电影产业的国内市场表现有何突出特点,这些特点如何影响到华莱坞电影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香港电影与内地电影近年来的深度融合,缺少将“国产电影”从华语电影海外票房数据中区分的明确标准,且若按市场规模计算,香港电影票房(16.25亿港币,约合人民币)只有内地的5.9% 左右(台湾的比例更低)。 因而,我们之后对华莱坞海外票房的分析遵循Box Office Mojo等机构直接以华语电影作为海外票房的统计主体,只有对文化接近性市场的分析部分会对大陆和香港影片分开比较。

二、问题:华莱坞电影在两个市场中的现实矛盾与影响要素

2013年华语海外销售数量达到45部,累计票房和销售收入达到14.14亿元人民币,相比较2012年的10.63亿元增长33.02% ,[7]增量和增速仍远不及国内票房———即2010年以来的趋势在当前时间点上尚无显著改观,因而研究两个市场的失调原因和协调对策仍然具有现实意义。

(一)华莱坞电影在国际市场中的现实矛盾

根据前述理论,来自非英语地区的华莱坞电影产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主要取决于两大问题:一是华莱坞电影产业在国内市场的资源配置情况,包括政策、投资、技术、院线、观众等上下游要素,都会影响华莱坞电影产品的市场表现;二是华莱坞电影产品在国际市场的文化折扣变化 (放大或缩小)。2010年以来华莱坞电影产品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的巨大反差,说明国内市场的扩大并没有提升华莱坞电影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而文化折扣理论的要件,为我们根据其对电影竞争力的影响区分海外市场提供了依据。在Google Scholar检索引用数前列的文化折扣实证研究发现, 《中国对韩剧的消费:文化折扣概念的实证检验》(China's Cons um ption of Kore an Te le vis ion Dram as :An Em pirical Te s t of the“Cultural Dis count”Conce pt,S. Park,2004)不仅对韩剧与中国观众的文化接近性做了量化研究,还提到了埃及在阿拉伯地区,香港、台湾地区在亚洲的出口优势,并有如下结论:由于文化折扣的因素,相比欧洲节目,亚洲国家(地区)的观众会更乐意观看其他亚洲国家(地区)的节目……文化接近的概念对于解释电视节目的区域流向至关重要。[8]类似的,在《国家电视的持久性:佛兰芒语故事中的语言和文化接近》(The Pe rs is te nce of National TV: Language and Cultural Proxim ity in Fle m is h Fiction,D. Ale xande r,2010)中,提到了国家仍然是分析文化折扣中的最重要框架,并通过将文化接近(Cultural Proximity)作为中间变量,建立了文化折扣与语言人群之间的关系。

于是可以这样解释中国海外票房结构:东南亚地区长期以来作为“票仓”缘于文化程度接近、华人比例较高、自身缺乏电影产业实力。相反,北美、欧洲等地区文化接近程度较低 (文化折扣较高),因而华莱坞电影的国际竞争力受到明显削弱,实际情况是“海外华人贡献了微薄票房”。[9]中国电影“走出去”的真正目的在于以文化输出形式“传递真实、全面的中国文化,获得公平的话语权、化解误会”,[10]所以在东南亚等华人文化圈中的“内循环”只是华莱坞电影国际化的第一个窗口,“走出去”的最终目的还是要以电影为载体,使中国文化真正为欧美观众所接受。

下面我们对华莱坞电影在全球最大的电影市场———北美市场(美国 & 加拿大)的表现展开分析。尽管2013年华莱坞的海外票房终于取得三成增长,然而从北美市场来看,其票房中 《一代宗师》即占据84% 的比重(见图2)。这一失衡结构强调了2013年海外票房反弹的或然性,恐怕倚靠部分作品的救市并不能真正扭转前述剪刀差趋势。进一步研究2013年华莱坞电影在北美的票房表现,可以发现两个突出现象:

北美市场反映的第一个现象是,当前在国内市场表现优异的剧情片在北美的表现存在巨大反差。例如,以12.56亿创造华语片内地票房纪录的《泰囧》,其优势建立在依靠大量语言和国内的社会情境强化的喜剧风格,通过剧本、内容的本土化操作是针对国内市场的成功策略,然而这一优势在北美市场大打折扣,只获得了5.74万(美元)票房;2013年华语片票房亚军、票房超过7亿的《致青春》在北美仅获1.1万(美元)票房。很难将这种鲜明反差归结为本土电影在国际市场营销手段上的失败。以文化折扣理论分析,这类电影的营销失败(或者没有营销)根源在于其在国外市场的水土不服———本土化、 现实题材的剧情片因损失信息量而产生巨大的文化折扣。

传媒产业经济学对文化折扣的原理阐释为“跨境交易后的电视节目或电影的文化贴现(即文化折扣,下同)的产生是因为进口市场的观赏者通常难以认同于其中描述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历史、制度、神话以及物理环境。语言的不同也是文化贴现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因为配音、字幕、不同口音的理解难度等干扰了欣赏”。[11]关于信息量的阐释基于文化折扣在影视产业的经典研究———《美国主导电视节目国际市场的原因》(Reasons for the US dominance of the international trade in te le vis ion program m e s ,C. Hos kins & R. Mirus , 1988):文化折扣的作用结果体现为,在本土节目与国外节目类型、质量相同的情况下,后者的受众更少……节目的信息量与文化折扣成正比,因而文化折扣对戏剧的影响就要显著小于新闻与公共事务节目,而自然节目甚至不受影响。[12]作为历史脉络差异显著的两种文化,针对中国市场的电影内容 (类型)本土化策略会反过来强化其在欧美市场的文化折扣。 “文化历史越悠久,对理解能力的要求也就越高。很多富含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文化产品,并不能为国外消费者所接受。 在这种情况下,文化资源的丰富反过来成为国外受众接受中国文化产品的包袱,产生巨大的文化折扣”。[13]在我们对业界的访谈中,上影股份张晖先生指出:“国产片的海外市场,集中在小众、艺术院线,以及北美华人区。国内电影产品为了强化国内市场,强化了文化折扣”。可见,那些在国内市场取得成功的华莱坞电影,如果是以生活方式、价值观等作为主要的叙事语境,那么其在本土化和国际化的追求从一开始可能就是背离的,这是对《泰囧》等本土“票王”海外水土不服现象的解释。

(二)本土现实题材电影在国内市场的成功原理

前一现象与国内市场的关系是什么?如果将华莱坞电影在国内市场为适应乃至迎合本土观众,而不断优化对生活方式、价值观、历史、制度等要素的呈现过程视为降低国内文化折扣的努力,C. Hoskins的理论则反过来解释了华莱坞在国内市场的崛起——除保护政策的作用之外,正是华莱坞对本土文化的有效利用成为了抵御好莱坞影片的天然壁垒。伴随国内票房规模的迅速增长,外国进口分账片配额的逐步放开 (2012年中美电影新政),那些因带有鲜明本土化特征而相对成功的现实题材电影在国内市场不断积累符合本土观众口味的经验,由此形成了文化折扣和市场规模在国内市场中不断优化的良性循环。类似的原理,日本、韩国的本土电影都对华莱坞保持着优势地位(见图3)。考虑到好莱坞的产量只占全球的10% 不到,而票房收入份额却达75% 以上,我们不能忽视这类华莱坞电影在与进口分账片分享中国电影产业高速成长红利时捍卫本土市场的意义。

在以电视、出版、动画等为构成的文化产业核心层中,我国电影产业政策率先鼓励多元化的资本进入,并形成了由60余条法律、政策组成的规制体系。这一导向逐步培育起相对开放、平等的国内市场竞争格局,催生了内地票房20% 以上、 观影人次30% 以上的增速,[15]电影也成为我国市场化程度最高的文化产业。回顾本世纪以来华莱坞电影的发展进程,我们会发现每一阶段的电影会存在一些类型特征,与之相伴的是资本对市场的快速跟进、观众鉴赏水平的提升、新技术的不断引入以及政策的适时调整。以著名导演陈可辛为例,在他看来由《英雄》、《十面埋妇》等(武侠)动作片所主导的本世纪第一个十年,意义在于让观众重新回到电影院;而第二个十年开始,他本人正完成着从《投名状》、《武侠》等向《中国合伙人》、《亲爱的》的作品类型转变。可见,随着人民生活水平、 鉴赏水平的同步提升,导演及其身后的资本也开始切入具有本土化及人文关怀色彩的电影(例如《人在囧途》系列、《致青春》、《中国合伙人》、《亲爱的》等)并屡有力作。我们应从产业和市场交互作用的角度理解当前华莱坞本土化现实题材电影的时代意义,在这一视角下,这类深耕本土的华莱坞电影正在为成长期的中国电影产业完成新一阶段的“原始积累”。

(三)动作片在国内市场没落后的国际市场缺位

北美市场反映的第二个现象是,动作片的优势尚无可替代。如果上映院线数受海外发行公司的实力影响,那么排片数和场均票房将更接近市场表现。以2013年北美市场的情况看,《一代宗师》不仅在放映院线数量上拥有绝对优势,其在每院线的(平均)票房是《泰囧》的5倍,《致青春》的2.2倍, 《搜索》的14.9倍。回溯历史,李安导演的《卧虎藏龙》(2000年)在北美票房超过1.2亿美元,这是华语电影乃至外语片在北美的最好成绩;《少年黄飞鸿之铁马骝》(1993年) 时隔8年于2001年在北美上映,票房依然超过千万(见图4)。[16]

如果说印度电影的歌舞风格是其特色,那么很长时间内以武侠功夫为主要内容的动作片的确代表了中国电影的特色———根据前述C. Hoskins的理论,动作片克服了文化(包括语言)的羁绊,因而其优势不难理解。但是,动作片的优势也建立在其对剧情的舍弃上,这意味着其难以获得本土观众的长期支持,前文我们已论证其被华莱坞放弃的过程;动作片单一的表现形式也难以形成持久的竞争力,邵氏电影和香港片的衰落,以及20世纪初《英雄》、《十面埋伏》等华语武侠电影的昙花一现即是最好例证。那么,是否可效仿印度电影通过歌舞与剧情的搭配经验,寻找到剧情和文化折扣的平衡点?根据图4数据,只以动作片为类型的《一代宗师》,其在北美的每院线(平均)票房为《太极侠》(动作 / 剧情)的9倍,《十二生肖》(动作 / 喜剧 / 冒险 / 悬疑 / 剧情)的8倍,《叶问:终极一战》(剧情 / 动作 / 传记)的3倍。更多元素的加入并没有起到帮助。

结合前文的分析,华莱坞本土现实题材电影文化折扣明显,因而深耕本土化战略、缺少国际化战略。相应的,国际市场原本的主力军———动作片也失去了国内市场的原有地位 (从2013年情况看,动作片的生产主力是博纳影业,占其54% 的票房份额,而博纳影业制作与发行电影的累计票房为12.4亿,占华语电影全年总票房10%),[17]亚洲电影在北美2012年票房排行榜前10名中已经没有华语电影(图5)。那么,面向国际市场,中国电影是否还有其他培育对象?

(四)文艺片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的失调问题

还是以北美市场为研究对象。可以发现,中国电影的历史前20名中(见图4),除动作片外还有《饮食男女》、《喜宴》、《霸王别姬》、《色·戒》、《花样年华》等电影。尽管票房难以与动作片相较,但占据更多数量。这些电影显然有基于语言的剧情要素,却在风格上显著区别于当前《泰囧》、《搜索》、《小时代》等本土现实题材剧情片。结合电影艺术属性的相关理论,可发现其内容类型接近以下特点“:高度注重电影作品对现实世界和人类生活(包括精神的和物质的两个方面)的观照意义,注重创作者个人对于生命体验及情感认知的抒发和表达;更加注重艺术手法上的突破,诸如人物形象塑造、叙事方法、画面语言、 音乐运用等方面,都与侧重商业属性的影片区分很大”。[18]因而这类电影具有显著的人文片、艺术片特征。与之类似的是, 好莱坞影片的国际化战略,除大国市场和电影工业带来的成本、质量优势外,其对真、善、美等“普世价值”的诠释是其消解文化折扣和影片商业色彩的重要手段。依据前述C. Hoskins的理论,该类影片的(语言)信息量较低,因而拥有比故事片更低的文化折扣,相对更易于被国外观众接受。

但是,华莱坞近年不仅来像《霸王别姬》、《活着》这样能够兼顾国内外票房的文艺片少有,那些在各大电影节上已经 “被国际口味证明过”的文艺片,其国际声誉也并不能充分转化为国内票房(见图6)。是否电影节只单纯强调电影的艺术属性,而无法与作为商品的电影票房产生关联?从全球电影票房排行榜来看,“那些在各大电影节获得重要奖项的电影作品,其票房成绩往往也比较突出,比如《阿甘正传》(Forrest Gum p)、《拯救大兵瑞恩》(Saving Private Ryan)、《美丽心灵》 (A beautiful Mind)等,都进入了前200名”。[20]可见在电影产业,市场与艺术并非矛盾。那么这一现象,与国内市场的关系是什么?

随着国内电影市场规模的扩张,一向以票房论为标尺的商业电影的过度转型已成为一个突出问题。陆川导演认为, “如今,票房成了评价一部作品好坏的惟一标准。似乎如果不能赚一个亿,大家都不好意思见面”;法国导演费利普·弥勒指出,“中国不乏好的题材,但太多的中国导演片面地追求经济效应,愿意踏踏实实做一些高质量电影的导演太少”;吴宇森导演指出,“从拍摄方式看,中国电影基本赶上了好莱坞的水平,但在题材选择和表达方式上还有较大差距……中国电影的发展还处于‘一窝蜂’的阶段,缺乏关注人性内心、社会现实的好作品”。[21]“把电影主要当成一种商品,其最大特点就是争取获得商业上的成功,希望投资可以获得最大的市场回报”。[22]尽管注重市场和票房是商业电影的固有追求,但问题在于高质量、高票房的成功商业电影背后,存在产业规制失当情况下的市场失灵———既存在对营销的重视远超过剧本的现象,例如《富春山居图》“在与3个投资方签约时,甚至连剧本都没写,但关于电影的整套的市场运营策划却早已开始,仅营销推广费用就达数千万元”。也存在“通过依傍中影集团等大树,或者私下与院线签署合作协议等,取得‘私人订制’的‘霸王排片’:去年6月《小时代》上映时,在北京、天津竟出现多家影院全天仅排映《小时代》一部影片的怪现象”。[23]对于作为消费者的电影观众而言,他们“在知情权和选择权等信息占有上总是处于劣势,对自己所选的产品在其质量上很难做出正确的判断,从而导致了市场‘优胜劣汰’机制的失灵”,[24]市场失灵对于电影产业的影响是形成劣币驱逐良币的 “次品市场”,损害优秀电影制作者的利益。

另一方面,即便在一个完全良性竞争的电影市场中,由于观众鉴赏水平的差异,市场需求与产品质量也并非完全吻合,这是文化产品的特殊之处。以文艺片《三峡好人》为例,其在上海获得普遍好评,并由五家影院持续一周加映;在长沙, 其在两大影院放映10天的总票房不足2万;在法国,其上映四周观众突破15万。贾樟柯导演在《三峡好人》上映后表示: “院线放映时,他们首先就预设了这部电影没有观众,所以在排片上,就会给你一个上午9点30分、下午1点这样的场次,来证明你没有观众,然后下片”。[25]这一对比不仅说明中国电影的国内市场需求存在区域差异,同时也为其在国内、 国际两个市场的不协调表现提供了一种解释———文化折扣不仅缘于文化差异,也与观众鉴赏水平所处层次相关。

由此可见,如果要培育文艺片作为华莱坞在国际市场的主力,既受限于当前国内唯票房论的市场环境、又受限于国内观众有限的鉴赏水平,需统一协调其在国际和国内两个市场的竞争力。

三、对策:华莱坞电影重塑国际竞争力的实现路径

根据前文的分析,华莱坞电影在国内市场的特点是本土现实题材电影占主导,其扮演着对抗好莱坞电影、为华莱坞电影产业进行阶段性“原始积累”的角色。但是,国内电影市场也形成了唯票房论甚至市场失灵的竞争环境,严重挤压了文艺片的成长空间,使华莱坞电影的本土化与国际化形成悖论———超大规模国内市场与文化折扣失去了相互优化的机制,华莱坞电影产业的成长以在国际市场的缺位为代价,这是对当前以本土现实题材电影为主导的我国电影产业在国际市场的表现尚不及2007年水平的解释。我们认为,单纯市场的调节作用难以解决华莱坞电影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的协调发展,产业规制和行业自律的强化势在必行,本文仅限于产业现象层面的讨论。下面尝试提出三条实现路径。

(一)强化华语文艺片的国内竞争力

除了部分文艺片内容相对小众、缺少明星效应等自身因素外,文艺片在发行和排片方面的弱势现象,将问题与对策进一步指向产业规制和政策导向。上影集团董事长任仲伦在被采访中提出以下观点:一是希望中国电影在产品的类型化方面能更多样,“目前的中国市场,40岁以上的观众比较少, 所以我们就要想如何满足更多年龄层次、更多知识背景观众的需求,按照这样的需求拍摄更多不同类型的影片”,这与学界观点“在考虑电影推向市场时,应充分考虑上述因素,将其纳入电影销售策略,分区域分层次培养受众群”一致;[26]二是指出人文、艺术类电影成本低且几乎没有市场风险,“其实艺术电影的成本控制得好,如果发行的空间不局限于国内的话,依然有赢的机会,只不过不会像商业影片一样赢几个亿”。从上影集团对贾樟柯人文电影的支持经验来看,“像《三峡好人》这样的影片,得了威尼斯最佳影片奖以及20多个国家的奖项,它的成本只有400万人民币……现在还在不断为我们获得收益,欧洲三年期到了,他们要在电视台继续播就还会跟你买版权”;三是美国电影公司“当年度或一个投资周期获得的利益并不大,占他们整个制片利润来源的三分之一左右,绝大部分的利润来自版权销售”。[27]

结合先前分析和以上观点,可推导的策略是:一是流通环节的分类管理,中国电影产业国内市场的发行环节应充分考虑观众的文化水平和消费偏好,分区域、分层次为文艺片的国内市场建立多级窗口,避免对发行、排片环节对用户鉴赏水平一刀切;二是生产环节的长线投资,一方面影视集团应避免商业电影的急功近利和短视思维,文艺片的回报需要更长的周期;另一方面政府机构和行业组织应以基金、补贴等机制对文艺片的长线汇报予以补贴;三是规制力量应竭力避免文艺片遭遇“劣币驱逐良币”的市场失灵现象。2000年 《花样年华》内地票房121万,海外票房1179万;2007年《色戒》内地票房1637万,海外票房4963万,优秀文艺片在适度获得国内市场补贴后,海外票房潜力巨大。

2014年电影产业的最新动向值得期待———在柏林金熊奖最佳影片 《白日焰火》一举获得1.03亿票房的成功经验中,即包括电影局出面呼吁中影、华夏两大发行公司的支持。 “该片公映之前,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局相关负责人曾不止一次公开呼吁,希望国内各大院线能重点关照《白日焰火》”。作为该片的发行方,中影集团的确响应了这个呼吁———“直接向其旗下的影院下发了文件,要求上映前三天排片不得低于市场总体的30% ”。而这一动向的背后,据称是 “电影局领导有意调整中国电影的票房结构,加大文艺片在整个票房中所占的比重,《白日焰火》于是水到渠成地站在了历史前沿”。[28]与上述消息发布时间相近,《人民日报》刊文《题材类型多样化:中国电影创作的必经之路》。[29]进一步呼吁在当前票房井喷的时代对于电影类型多样化的重视。同时,在业界、学界对电影产业的研究趋势中,亦可找到规制之外的对策和问题:对策之一是从去年兴起的电影行业“大数据”采集、咨询和研究,被认为是基于精确的受众定位进行电影创作和宣传的趋势,在唯票房论饱受诟病的背景下,今年电影大数据指数“M指数”(Movie Index)发布,“M指数旨在全面评估一部电影和从业人员的影响力和综合市场价值”;[30]而制约电影市场多级窗口的问题则依然是知识版权的保护,“我们通常第一个市场以后,这个版权的经济价值就几乎流失, 因此我们的电影只依赖影院一个月的票房来回收”。[31]

(二)巩固东南亚市场的传统地位

根据洪俊浩(2014)的研究,“目前印度电影的国际发行份额与它的国内市场份额相比已基本持平 (2008年的比例为10%)。[32]近几年来,宝莱坞出品的排名前20位的电影,每一部在海外的票房平均能够达到570万美元”,每部印度电影的海外平均票房几乎接近2013年《一代宗师》的水准,是其他华语电影的几十倍甚至上百倍,而成本方面“一部宝莱坞电影的平均预算只在300万美金”。因而印度电影具有较低制作成本、较大市场规模形成的价格优势。在文化折扣问题的解决方面,“不管是什么类型的宝莱坞影片,它们的出口首先针对的是在海外的印度人和有居住有大量印度人的国家”。[33]另外,印度电影对歌舞的大量运用抵消了其语言混杂带来的文化折扣,且形成了鲜明风格。可见,宝莱坞电影在两个市场的迅速协调,缘于文化折扣的技术处理以及对文化接近市场的窗口化策略。

那么,华莱坞本土化现实题材电影存在面向华人市场的策略。受此启发,如果将“国家”作为文化折扣分析中的基本框架,将“文化折扣 - 文化接近 - 语言人群”作为逐级映射的变量,可以为我们以语言人群代表不同国家的文化接近梯度,比较中国电影在这些国家的票房表现并讨论文化多级窗口提供依据。以哪些国家或区域做比较呢?从印度的经验看, “英国是除印度本土外印度电影最大的市场。此外,印度电影在中东、非洲和东南亚等地也很流行”。[34]国际文化贸易的引力模型(Gravity Model)为印度经验供了一种解释,该模型的基本等式为:

其中i和j代表两个国家,表示两个国家间的贸易指数,是一个常数。那么贸易指数与自变量之间的关系,则是与两国 、“语言趋同指数”、“其他因素趋同指数”成正比,与两国间距离成反比。该模型进一步证明了“语言和文化习俗相近、地理位置比较靠近的国家以及收入越高的国家,双方从事文化贸易的比例会越大”。[35]使用该等式解释印度经验: 印度曾经的宗主国英国经济发达、语言接近,东南亚国家则与印度地理位置接近(可能经济更发达、语言也为英语的国家会更接近,有待验证)。类似的,对于中国而言,具有大量华裔的东南亚应当最具有距离和语言的接近性。

我们认为对于本土现实题材电影而言,东南亚地区比欧美华人更具有开发价值。在北美市场,由华狮、AMC等公司负责中国电影的海外发行后,剧情片的目标观众已经转向当地华人,[36]但是图2数据中体现出的放映院线过少,以及较长的发行时滞造成的盗版问题,导致这一窗口的规模十分有限,难以与印度相提并论。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由韦恩斯坦负责发行的《一代宗师》的放映院线却超过800家。可见,除文化折扣外,宣传、发行和院线对海外华人市场的影响都很大。

尽管东南亚市场趋近饱和,海外华人也并非我国电影产业“走出去”的最终目标,但是根据以往华语电影的在海外的成功经验,多级窗口策略的意义在于成本的预先支付和国际知名度的获取。也就是说,东南亚等文化接近地区可以兼具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作用。首先来看《十二生肖》在东南亚地区的表现,该片“仅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越南及港台地区的票房便已超过9535万人民币,成为新加坡、马来西亚、越南的华语片票房之最,并且在越南和马来西亚取得周票房4连冠 (在此之前获得马来西亚周票房4连冠的电影仅有《复仇者联盟》)”。[37]这也是2013年华语电影海外票房的最高纪录,然而该片在北美只取得9.89万美元(约62万人民币)票房,在上映院线超过100的情况下每院线票房只有6000元人民币。

如果《十二生肖》的反差原因可能包括成龙在东南亚华人中的影响力,以及在北美地区超过十个月的上映时滞,那么《泰囧》则是另一层面的例子。该片除了在泰国上映时为重新翻译配音的泰文版外,北美及马来西亚上映的都为中文配音、英文字幕的版本。该片在北美全年票房只有5.74万美元,而在香港“上映四天仅收59万港元”,只有在影片拍摄地泰国“上映情况不错,首周票房排名位列第六”。[39]实际上从全球情况看,喜剧片受文化折扣的影响是较大的,“因为各国对于幽默的品味不同,语言的微妙之处在翻译过程中也会丧失”。[40]但是《泰囧》的情况依然反映出,泰国作为拍摄地且做了泰文版配音,因而情况比香港情况要好,香港又比北美情况要好。

基于前述分析,可以发现华语片在东南亚市场的表现与北美差别显著。图7是2013年华语片在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的票房前十,基本都来自香港。由华谊兄弟出品的《十二生肖》由于在春节前在上映,故未计入,该片的导演成龙也来自香港。除“港片”在东南亚的历史口碑外,排行榜中很多香港电影在东南亚放映时都使用粤语原声,这也是其文化接近性上的优势。

在几大传统市场中,“前20名华语电影却呈现总体票房下滑,新加坡下降15.4% ,台湾更是下降47% 。传统市场是指华语片能规模上映并有一定市场占有率的国家、地区,通常指香港、马来西亚、新加坡及台湾”。[41]即使在东南亚市场不断下滑的情况下,仅马来西亚2013年排名前十的华语片票房总和即超过1700万美元,而2013年北美市场排名前十的华语片票房总和才只有756.96万美元。因而,尽管主导该市场的华语电影主要来自香港的动作片而非华莱坞的现实题材电影,但是考虑到东南亚的华人市场和经济水平,以及长期依赖东南亚和台湾票房的香港电影 (本土市场极为有限) 处于衰退期,华莱坞强化东南亚作为华语电影票仓的传统地位势在必行。

(三)推动以合拍片“借船出海”

华语电影从2011年开始的下滑,有分析认为重要原因是缺少《功夫梦》这样的中美合拍大片。2010年该片全球票房为22.6亿人民币,占当年华语电影海外票房的64.3% 。中影集团海外推广公司负责人周铁东指出:“2010年我们好莱坞的全球发行渠道和行业智慧,让《功夫梦》这样展示中华文化的电影走遍全球,其实就是华语片走向海外的方法之一, 但去年我们缺少这样的合作”。[42]事实上,合拍片是全球电影产业发展的方向。“以2004年为例,英国生产了132部影片, 合拍片占64% ;意大利生产96部影片,合拍片占40% ;法国生产203部影片,合拍片占36% 。而当年中国生产的212部影片中,合拍片仅占18% 。2008年的406部影片中,这一比例不增反降,仅有10% ”。[43]与此同时,“从2004年到2008年,中国合拍片在海外的单片收益不断增加。2008年中国电影海外票房收入的25.28亿美元中,合拍片收入所占份额高达95% ”。[44]业界观点认为,合拍片的难点是在文化认同、国家形象、审美需求等方面,尽量保有大陆的市场需求,而境外投资方则过分强调海外市场。“如今的中国电影人在合拍模式中的最大诉求,就是向全世界讲述中国故事”。

2014年以来国家在合拍片方面的举措是:根据习近平总书记访法期间签署的欧洲发行协议,《狼图腾》在欧洲获得800万美金的保底发行,这将产生中国电影近年在欧洲获得的最高票房,同时也已超过2013年《一代宗师》在北美的票房。其在文化接近上的要素,是由法国人让·雅克·阿诺担任导演。而被认为将在东亚市场取得佳绩的《太平轮》,则包括了香港导演吴宇森、日本演员长泽雅美、韩国演员宋慧乔等要素。结合以往经验,我们认为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合拍片,成功缘于多国(地区)演职阵容、制作团队、发行渠道,多国(多地区)演职阵容的深度合作,合拍片不仅要在内容层面有效消解文化折扣,还要在流通层面与好莱坞等优势资源互补、深度合作。

四、结语

本文以C. Hoskins文化折扣和国内市场的交互作用为理论基础,从中国电影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的反差表现提出问题:为何华语电影在国内市场的高速成长没有提升其国际竞争力?我们发现,一是由于国内市场需求和资源配置向本土化现实题材电影倾斜,而本土化现实题材电影高文化折扣的特点使其贸易对象被明确局限在国内市场,因而超大规模国内市场的充分回报未能转化为本土化现实题材电影的国际竞争力;二是原本支撑华语电影海外市场的动作片,由于国内市场的需求变化和产业演进而减少,导致华语电影在海外(北美)市场缺位;三是华语文艺片在国际化水平已在国际各类电影节中得到证明,然而由于失序的国内市场和有限的观众鉴赏水平,导致资源无法向其倾斜。在对策部分,我们提出了通过合力规制和多级窗口强化文艺片的国内竞争力、 引导华语电影向东南亚市场传统市场发力、通过合拍片“借船出海”等三条实现路径。

摘要:本文以C.Hoskins文化折扣和国内市场的交互作用为理论基础,以中国电影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的反差表现为现实参照,对现阶段本土化现实题材电影主导国内市场却失去对国际市场的利益诉求、华语文艺片在具备文化要素和国际声誉等显在优势的前提下,却无法比肩动作片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等导致两个市场失调的原理问题展开论证,并提出强化文艺片的国内竞争力、巩固东南亚市场的传统地位、通过合拍片“借船出海”等三条实现路径。

文化折扣 篇9

关键词:会计教学,商业折扣,现金折扣,区别,处理方法

在会计教学中, 折扣作为一个重要概念影响着购、销双方的付款、收款业务及其会计处理方法。折扣问题包括商业折扣和现金折扣两种形式, 涉及到对购、销双方产生不同的影响,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混淆、遗忘。通过这几年财务会计教学中的观察、分析和总结, 笔者对会计教学中折扣问题的讲解方法和教授重点做出以下几点归纳:

一、宜用情境导入教学

折扣问题与现实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因此, 在教学中通过创设情境, 唤起学生的兴趣, 使他们身处问题情境中。通过亲身体验, 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 让学生能进一步体会折扣与生活的联系、与企业经济行为的关系, 增强会计应用意识, 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水平。因此, 教学时遵循“从生活中来认识, 到业务中去应用”的原则, 引导学生去了解——探究——掌握折扣问题。

事先要求学生回忆在生活中是否经历过折扣问题并叙述折扣的经历。这个问题设置得较简单, 能开口的学生很多 (包括基础差、平时不爱学习的学生) 。坚持每次新课都以一个或几个简单地问题入手是为了调动所有学生对新知识、新内容了解的兴趣, 从而激发学习的兴趣。

二、宜用多媒体手段丰富教学

会计课程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实操动手能力, 在众多课程中对学生的实际操作进行重点锻炼, 但是效果往往不佳, 原因是单靠老师的口头表述, 学生很难做到步调一致, 特别表现在一些单据、凭证、账簿和报表填列的学习过程中, 很多时候是老师讲得口干舌燥, 学生急得满头大汗。传统的教学手段主要是黑板加粉笔, 教师在授课时费时费力地讲授有限的内容, 展示少量的实物 (如账、证、表等) , 示范简单的操作, 教学效果不佳, 通常会使学生感到枯燥无味, 甚至失去兴趣, 而教师则感到疲惫不堪以收效甚微。多媒体的参与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用幻灯、投影、录音、录像等方式加以组合, 确定信息媒体的播放顺序和控制方式。教学时就能将单据、凭证、账簿和报表的格式、填列要点以及填列顺序一一地动态表现, 使学生能从视觉、听觉等多感知角度获取知识, 大大改善了教学效果。

三、宜用对比展开教学 (商业折扣、现金折扣, 购买方、销售方)

(一) 对比商业折扣和现金折扣

1. 概念区别。

商业折扣是指企业可以从货品价目单上规定的价格中扣减的一定数额, (税法中又称“折扣销售”) 指实际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时, 将价目单中的报价打一个折扣后提供给客户, 这个折扣就叫商业折扣。商业折扣通常明列出来, 以百分数如5%、10%的形式表示, 买方只需按照标明价格的百分比付款即可。现金折扣是指企业为了鼓励客户在一定时期内早日付清货款而给予的一种折扣优待。

2. 目的区别。

商业折扣是企业为促进销售而开出的。现金折扣是销售方 (债权人) 为鼓励购买方 (债务人) 在规定的期限内付款而开出的。

3. 表现形式的区别。

商业折扣通常以百分比、打几折、购买超过一定数量减价多少等形式反映。现金折扣通常以分数形式反映, 如2/10 (说明10天内付款可得到2%的折扣) 、1/20等。

4. 确认时点的区别造成账务处理的不同。

商业折扣通常是在购销业务发生当时就能确认的, 也就是说商业折扣对入账金额的确认并无实质性影响。在现金折扣的情况下, 销售方应收款入账金额的确认有两种处理方法可供选择, 一种是总价法, 另一种是净价法。我国目前的会计实务中, 所采用的是总价法。总价法是将未减现金折扣前的金额作为实际售价, 记作应收账款的入账余额, 同时按此金额确认销售收入额。当销售方给予客户的现金折扣, 属于一种理财费用, 会计上作为财务费用处理。

(二) 对比折扣问题中销售方和购买方

1. 销售方是折扣的给予方, 购买方是折扣的享受方;销售方确认的是收到或应收的款项, 购买方确认的是支付或应该支付的款项。

2. 现金折扣使得企业应收账款的实收数额, 随着客户付款的时间不同而有所差异。这样, 就产生了应收账款的现金折扣计价核算问题。当买方享受折扣时也就是卖方给予折扣时, 买方支付的金额会小于折扣前的金额、卖方收取的金额也就小于折扣前的金额。

(三) 对比学习后总结

对比学习后总结如下四个因素。一是商业折扣下的买方;二是商业折扣下的卖方;三是现金折扣下的买方;四是现金折扣下的卖方。

以下是一项购销活动中出现现金折扣的例子, A公司2008年10月1日赊销一批乙材料给C公司, 发票上列明:价款50万元, 增值税8.5万元, 付款条件“2/10, 1/20, N/40”, 且现金折扣按照应收账款总额计算, A公司货已发出, C公司货已验收。

1. C公司在此作为现金折扣下的买方应做如下分析:

在总价法下应确认应付的金额为价款50万元加增值税8.5万元总额计算

实际支付时,

(1) 若C公司于2008年10月9日付款, 可享受2%的现金折扣:

(2) 若C公司于2008年10月20日付款, 可享受1%的现金折扣:

(3) 若C公司于2008年11月10日付款, 不享受现金折旧:

2. A公司在此作为现金折扣下的卖方应做如下分析:

销售商品时, 在总价法下应确认应收的金额为价款50万元加增值税8.5万元总额计算

收款时, 视对方付款时间给予折扣

(1) 若C公司于2008年10月9日付款, 可给予2%的现金折扣:

A公司收到的货款额=585000× (1-2%) =573300

现金折扣额=585000×2%=11700

(2) 若C公司于2008年10月20日付款, 可给予1%的现金折扣:

A公司收到的货款额=585000× (1-1%) =579150 (元)

现金折扣额=585000×1%=5850 (元)

(3) 若C公司于2008年11月10日付款, 不给予现金折旧:

A公司收到的货款额为585000元。

在这个例子中重点理解A公司和C公司分别作为现金折扣下的买方和卖方在账务处理上的区别以及现金折扣的享受与给予视付款时间而定。

四、宜用练习、实训巩固教学

由于这个内容涉及的知识点较多、学后容易遗忘, 为了巩固教学成果, 应布置学生完成各类练习。练习的难易程度和覆盖范围都要细心设计和把握, 首先进行单一的商业折扣买、卖双方业务练习, 其次到单一的现金折扣业务买、卖双方练习, 最后到商业折扣和现金折扣同时出现的买、卖双方业务练习。循序渐进的练习帮助学生系统回顾和巩固所学内容, 经过六项练习学生已经完全能牢固掌握财务会计教学要求中的折扣问题。

有关会计中商业折扣与现金折扣的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结构体系基本掌握了, 但这些似乎只是纸上谈兵, 倘若将这些理论性极强的东西搬上实际应用, 也还是有学生会无从下手, 一窍不通。自认为已经掌握了一定的会计理论知识在这里只能成为空谈。于是在坚信“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下, 认为只有把从书本上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的会计实务操作中去, 才能真正掌握这门知识。因此, 除了大量的练习外还要加入一系列与折扣问题相关的模拟实训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参考文献

[1]林曙光.会计教学重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 2008 (9)

[2]郭玲.关于会计教学方法的改革的思考[J].管理科学文摘, 2009 (28)

[3]吴超.案例教学法在会计课教学中的尝试[D].华中师范大学论文, 2007

文化折扣 篇10

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条件下, 赊销已成为企业有效的赊销政策, 也是一种重要的促销手段, 不仅提升品牌的销售量和知名度, 还可以加强企业与消费者的情感沟通, 还能优化营销网络, 调整市场供求关系。但是如果赊销政策策划不严密, 会出现客户拖欠货款、企业资金周转不灵的现象出现。这就要求企业管理部门要多角度考虑问题, 系统评估赊销决策, 以规范企业赊销活动。

二、商业折扣对企业利益的直接影响

商业折扣是企业根据市场供需情况, 或针对不同的顾客, 在商品标价上给予的折扣, 是企业最常用的促销手段。商业折扣一般在交易发生时即已确定, 它仅仅是确定实际销售价格的一种手段, 不需在买卖双方任何一方的账上反映, 所以商业折扣对往来款的入账价值没有影响;业务系统中通过折扣率和折扣额来体现的。“商业折扣”是企业最常用的促销手段, 通常用“几折”表示。销货方为了扩大销售、占领市场, 往往采用销量越多、价格越低的促销策略。对于企业采取商业折扣方式销售货物的, 税法规定:如果销售额与折扣额在同一张发票上分别注明的, 可以按折扣后的净额计税 (包括增值税、企业所得税) ;如果将折扣额另开发票, 不论其在财务上如何处理, 均不得从销售额中减除折扣额计税 (企业所得税、包括增值税) 。

例1:A公司赊销商品一批, 按价目表的价格计算, 货款金额总计100000元, 给买方的商业折扣为10%, 适用增值税税率为17%。代垫运杂费5000元。

在销售时有商业折扣的情况下, 应收账款和销售收入按扣除商业折扣后的金额入账。应作如下会计分录:

借:应收账款110300

贷:主营业务收入9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销项税额) 15300

银行存款5000收到货款时:借:银行存款110300

贷:应收账款110300

例2:顺达企业系增值税一般纳税人。 (下同) , 主营汽、柴油销售。为了拓展市场, 扩大销售, 决定采用商业折扣方式对一次性购柴油1吨者, 折扣1%;购5吨, 折扣3%, 正常销售价格为5000元/吨。现有C企业用银行转账支票前来购柴油5吨。 (柴油的增值税率为17%)

(1) 计算销售额、折扣额、销项税额及价税合计, 用折扣后的销售额计算增值税

销售额为5×5000×97%=24250元

折扣额为5×5000×3%=750元

销项税额为24250×17%=4122.50元

价税合计为24250+412250=28372.50元

(2) 填开增值税专用发票, 将销售额和折扣额在同一张发票上分别注明, 注意折扣额用“%”表示

(3) 会计分录

借:银行存款28372.50

贷:主营业务收入2425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销项税额) 4122.50

因此, 商业折扣能够合避税, 给企业带来最大的经济利益就是将折扣额与销售额在同一张发票上分别注明, 按折扣后的净额计税, 达到合理地少交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的规定, 销售商品涉及商业折扣的, 应当按照扣除商业折扣后的金额确定销售商品收入金额。

三、企业运用现金折扣的对策方法

(一) 购货方企业运用现金折扣的对策

购货方采用劳务或者赊购方式购买商品, 实质就是利用商业信用的方式筹集短期生产经营的资金。赊购商品是一种最典型、最常见的商业信用形式。在销货方提供现金折扣的情况下, 购货方企业通过商业信用筹资的数量与是否享有现金折扣有关。放弃现金折扣成本的实质是一种机会成本, 就是不放弃现金折扣所能获得的收益。具体是指购买方因放弃现金折扣, 而在非现金折扣期内使用商业信用资金所需要承担的资金成本。放弃现金折扣成本, 计算一般以年为时间单位, 为了便于将其与其他资金成本进行对比分析, 并且以相对数来表示。

(二) 销货方企业运用现金折扣的对策

市场经济条件下, 在多种促销手段中, 赊销的促销作用是十分明显的, 促销已经成为企业的一项重要工作。赊销方在决定给予购贷方一定的信用期限的同时, 为了减少坏帐损失、缩短客户的实际付款时间、加速资金的周转, 对于提前付款的客户赊销方往往还会提供一定比率的现金折扣, 在规定的时间内提前偿付货款的客户可按销售收入的一定比率享受折扣。采取现金折扣的方式加速收款, 因为缩短了付款期, 则会使资金的、管理成本、机会成本和坏帐成本减少, 但现金折扣成本会增加。销货方核定现金折扣期限, 以及给予购贷方的现金折扣优惠程度, 必须将信用期限及付出的现金折扣成本与加速收款所得到的收益结合起来考察。如果加速回款带来的机会收益能够绰绰有余地补偿现金折扣成本, 销货方就可以采取现金折扣或进一步改变当前的折扣办法。一旦加速回款的机会收无法补偿现金折扣成本的话, 便被认为是不正确的。

参考文献

比价折扣类 篇11

软件类型:免费软件

iOS版:

最新版本: V3.0.0

系统要求: iOS 5.1或更高版本

Android版:

最新版本:3.0.11

系统要求:Android 2.0或更高版本

随着各大电商间价格大战的升级,要在真真假假的让利促销中找到性价比最高的实惠,少不了类似“一淘”这样的比价软件来帮忙。这款应用的核心功能就是“全网比价”,比价范围除涵盖京东、苏宁、国美、易迅、当当、亚马逊等主流B2C电商外,还汇聚了淘宝网的海量商家信息,在数据源上颇具优势。在搜索体验方面,“一淘”支持文字、语音、条形码扫描,具有较高的实用性。此外,用户还可使用淘宝账号登录“一淘”购买9.9元包邮商品以及团购商品,并获得集分宝返利。

我查查

软件类型:免费软件

iOS版:

最新版本: 6.1.0

系统要求: iOS 4.3或更高版本

Android版:

最新版本:6.1.5

系统要求:Android 2.1或更高版本

Windows Phone版:

最新版本:6.0.1.0

系统要求:Windows Phone 8//WindowsPhone 7.5

作为与“一淘”同类型的海量比价软件,“我查查”的应用设计更趋生活。除支持苏宁、永乐、当当、京东商城、网上1号店等电商比价外,“我查查”还支持欧尚、沃尔玛、家乐福、大润发、世纪联华等多家大型超市的条码、二维码查询比价及各大快递公司的快件查询。值得一提的是,除拥有较为完善的比价功能之外,“我查查”还针对当前日益凸显的食品安全问题推出了质检“曝光栏”,称得上是一款“质”、“价”双控的比价应用。

卡惠

软件类型:免费软件

iOS版:

最新版本: 2.4.2

系统要求: iOS4.3或更高版本

Android版:

最新版本:2.4.2

系统要求:Android 1.6或更高版本

现如今,不少银行都会不定期地推出信用卡用卡优惠。对于持卡者来说,及时掌握这部分优惠信息也能为生活消费带来不少实惠。“卡惠”就是一款基于GPS定位、能搜索用户周边及目的地各类信用卡优惠商户和活动信息的好用APP。目前,“卡惠”提供20家银行、48个主要城市的信用卡优惠信息,并在24小时及时更新的基础上,确保所有信息经过100%人工核实。而除了定位搜索外,用户也可输入自己的信用卡信息,主动查询相关用卡优惠或允许软件自动推送优惠信息。

爱折客

软件类型:免费软件

iOS版:

最新版本: 3.2.6

系统要求:要求iOS5.0或更高版本

Android版:

最新版本:2.4.1

系统要求:Android 2.2或更高版本

在这个崇尚“无折不购”的时代,实用如其名的“爱折客”是一款适合大部分消费群体使用的购物助手。这款应用除能为用户主动推送优衣库、H&M、ZARA、collectpoint等指定品牌的最新折扣信息外,还提供可直接在肯德基、麦当劳、85度C、鲜芋仙等连锁品牌出示使用的电子折扣券以及部分京东、1号店等电商优惠券的免费领取。对于外出购物的用户来说,只要打开手机用户端,“爱折客”还能自动定位用户的当前位置,同时筛选出附近3公里内的各类打折信息及加油站推出的优惠。

文化折扣 篇12

一、商业折扣

商业折扣,是指销货方为促进销售, 在商品价目单原定价格的基础上给予购货方的价格扣除。通常是用百分数来表示扣减比例,比如:购买100件商品折扣5%,购买200件商品折扣10%等。

商业折扣一般在交易发生时即已确定,它仅仅是确定实际销售价格的一种手段,不需在买卖双方任何一方的账上反映,对销货方而言,商业折扣实质是一种折价销售。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的规定,销售商品涉及商业折扣的,应当按照扣除商业折扣后的金额确定销售商品收入金额,根据这一规定,买卖双方均按扣减商业折扣后的价格成交,销货企业的应收账款入账价值按扣除商业折扣以后的实际售价确认,购货企业的应付账款入账价值按扣除商业折扣后的实际支付价(实际售价)确认,因此,购销双方的应收账款和应付账款的入账价值是一致的,都是按照增值税发票载明的实际售价,购销双方都不需要对商业折扣单独进行账务处理。由此可见,商业折扣只影响发票价格,对应收账款及应付账款入账价值没有影响。

例1:甲公司向乙公司销售M产品一批,货款100000元,增值税17000元, 由于是老顾客,双方协商给予10%的商业折扣,增值税专用发票已开出,出纳已按规定办妥托收手续。甲企业将销售额与折扣额在同一张发票上分别注明(增值税率为17% )。

甲公司的账务处理如下:

假定乙公司已收到货物,其账务处理如下:

二、现金折扣

现代商业活动中赊销频繁,销售环节与收款环节严重分离,现金折扣已成为一种常用的商业惯例。现金折扣是指销货方为了鼓励购货方尽早偿还货款, 而向购货方提供的债务扣除,是销货方为了加快销售资金回笼采取的具体手段和措施。通常销货方与购货方达成协议,购货方在不同期限内付款可享受不同比例的折扣,越早付款享受的折扣越高。现金折扣一般用符号“折扣率/付款期限”表示。例如“2/10、1/20、n/ 30”表示:信用期限30天,如果买方在10天内付款给予2%的现金折扣;在20天内付款给予1%的现金折扣;若超过20天但在30天内付款则必须全额付款。

对于现金折扣,会计上有两种处理方法可供选择,一是总价法,二是净价法。总价法是指销售业务发生时,应收账款和销售收入以未减去现金折扣前的发票金额为实际售价,记作应收账款的入账价值,发生的现金折扣作为财务费用处理。这种方法下,销售方把给予购货方的现金折扣视作为融资的理财费用,只有客户在折扣期内支付货款时,会计上才予以确认为财务费用处理。净价法是指扣除现金折扣后的金额作为应收账款和销售收入的入账价值。 这种方法是把客户取得现金折扣视为正常现象,认为一般客户都会提前付款,把因客户超过折扣期限付款而多收的款项,视为提供信贷获得的收入,于收到账款时入账,作为其他收入或直接冲减财务费用。

《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规定,销售商品涉及现金折扣的,应当按照扣除现金折扣前的金额确定销售商品收入金额,现金折扣在实际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根据这一规定,销售企业必须采用总价法对现金折扣进行会计处理,应收账款按扣除现金折扣前的金额入账, 发生的现金折扣作为理财费用计入财务费用。与之对应,购货企业同样采用总价法核算,应付账款按扣除现金折扣前的金额入账,购货方将实际获得的现金折扣冲减当期的财务费用。因此,购销双方对现金折扣都采用总价法,应收账款与应付账款入账金额保持一致,双方都将现金折扣计入财务费用,但不同的是前者增加财务费用,后者是减少财务费用。 这里要注意的是现金折扣计算究竟按含税售价还是按不含税售价,由购销双方协商而定,一经确定后双方应保持一致。

例2:甲公司销售一批货物给乙公司,售价(不含税)10000元,增值税率额17%。为了及早收回货款,规定现金折扣条件为2/10、1/20、n/30,货物已发出并办妥托收手续。

甲公司采用总价法下有关账务处理如下:

(1)甲公司在货物发出时确认收入:

(2)如果上述货款在10天内收到, 折扣额=10000×2%=200 (元),实收款=11700-200=11500(元):

乙公司采用总价法下有关账务处理如下(假定乙公司收到货物):

(1)乙公司在收到货物时:

(2)如果上述货款在10天内支付,享受的折扣额=10000×2%=200(元),实付款=11700-200=11500(元):

三、销售折让

销售折让是指销货方销售商品后, 由于商品的品种、质量与合同不符合或其他原因给予购货方价格上的减让,销售折让是为了避免发生销售退回而采取的措施,从而与商品促销采取的商业折扣和加快资金回笼采取的现金折扣区别开来,销售折让的实质是原销售额的减少,销售折让对应收账款和主营业务收入均有影响。

销售折让可能发生在销货企业确认收入之前,也可能发生在销货企业确认收入之后,会计核算一般要分情况给予不同处理。如果发生销售折让时,销货方没有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且没有确认销售商品收入,则处理相当于商业折扣,即在销售商品时直接给予购货方价格上的减让,销售方实现的销售收入按实际销售价格(原销售价格减去销售折让)确认,购货方支付的货款同样按实际售价确认,购销双方都不需要对减让的价格单独进行处理。

如果发生销售折让时,销货方已经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且已确认销售商品收入,则应在实际发生时冲减当期的商品销售收入,同时销货方应取得税务机关出具的“企业进货退出及索取折让证明单”,方可开具红字专用发票,按规定扣减当期销项税额,用红字冲减“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科目的“销项税额” 专栏;购货方则按发生的折让及收到的红字专用发票冲减应付货款及“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科目的“进项税额” 专栏,显然购销双方都要对销售折让单独进行账务处理。

例3:甲公司向乙公司销售商品,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销售价格30000元,增值税为5100元,货到后买方发现商品质量不合格,经双方协商,在价格上给予5%的折让,发生的销售折让允许扣减当期的增值税额。

甲公司的账务处理如下:

如果销售折让发生在甲公司确认销售收入前,则销售折让直接在销售收入中抵减。

如果甲公司已确认销售收入:

(1)销售实现时:

(2)发生销售折让时:

(3)实际收款时:

假定乙公司已收到货物,其账务处理如下:

如果销售折让发生在甲公司确认销售收入前,则直接冲减应付账款及应交增值税进项税等。

如果甲公司已确认销售收入:

(1)销售实现时:

(2)发生销售折让时:

(3)实际付款时:

摘要:商业折扣、现金折扣与销售折让是企业商品购销活动中经常发生的会计事项,文章从销货方及购货方角度对折扣与折让进行分析,探讨其会计处理方法的异同。

关键词:商业折扣,现金折扣,销售折让,会计处理,购货方,销货方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中国财政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2]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

[3]张学平,孙红梅.与应收账款相关的几个因素分析.商业会计,2011(8)

上一篇:大学教师有效教学研究下一篇:特色毕业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