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红薯及其栽培技术论文

2024-07-04

特色红薯及其栽培技术论文(共4篇)

特色红薯及其栽培技术论文 篇1

红薯 (拉丁名Ipomoea batatas, 英文名Sweet potato) 属旋花科甘薯属一年生藤蔓植物。又名甘薯, 北京人称白薯, 山东称地瓜, 湖南、湖北、广东、广西、福建称红薯, 云、贵、川、渝叫红苕、蕃苕。原产美州, 已有4500多年栽培史。1492年由哥伦布传入欧州, 后由葡萄牙人传入非洲, 又从太平洋群岛传入亚洲。我国是从明朝万历年间由福建华侨商人陈振龙在吕宋 (现今菲律宾) 经商时发现该地产的红薯很好吃, 产量很高, 就将其带回福州老家教农民种植, 随后传遍全国, 迄今我国已有400余年的栽培历史。

1 特色红薯特性

红薯是我国四大粮食作物 (小稻、小麦、玉米、红薯) 之一。我国是世界最大的红薯生产大国, 其产量占世界总产的80%。红薯除供人们食用和作畜禽饲料之外, 还是极其珍贵的化工、医药生产的重要原料。

目前, 特色红薯新品种颇受市场青睐。所谓“特色”是指其特征、特性异于普通红薯, 它有2大特点: (1) 从颜色上分, 有紫色、黑色、黄色、红色、橙色等五彩。如日本的‘川山紫’红薯, 为紫皮、黑心, 由日本佛教圣地“川山寺”高僧花了50年的时间才培育定型;又如重庆市甘薯研究中心张启堂教授主持培育成的‘渝紫263’等系列特色品种。 (2) 从用途上分。有医疗保健型、蔬菜鲜食型、高产型、高淀粉型和工业加工型等5大类别。特色红薯成为我国出口创汇的“新宠”, 国际市场畅销, 在日本超市特色鲜红薯每千克标价300日元, 在香港红薯茎尖嫩叶每千克标价100港元。

某些特色红薯的硒、碘含量比一般红薯高20倍, 铜、锰、锌、钾等含量比一般红薯高5.8倍以上;含紫色素 (花青素) 2.6%。红薯叶也被列为高营养蔬菜品种, 在东南亚及香港、台湾地区等称其“蔬菜皇后”。同时, 红薯叶有提高免疫力、止血、降糖、解毒、防治夜盲症等保健功能, 常食有预防便秘、保护视力、保持皮肤细腻、延缓衰老的作用。

日本国家癌症预防研究中心对有明显抗癌的蔬菜排名, 其中熟红薯、生红薯被排在第一、二位 (熟红薯的抗癌率为98.7%, 生红薯为94.4%) 。美国费城医院也从红薯中提取出一种叫脱氢表雄酮的活性物质, 它能有效地抑制结肠癌和乳腺癌的发生。

目前, 日本、美国、巴西、泰国、法国、新加坡等国家正在大力开发和利用特色红薯。日本特别重视, 不惜投入巨资在鹿儿岛建立大规模的育种、科研、试验示范和推广基地。

我国亦正在转变观念, 提高对特色红薯的认识, 并在该方面开展了一些科研工作。相信加大特色红薯新品种的研发力度, 定能带来更多商机和造福人类。

2 栽培技术

2.1 选用良种

保健型品种有日本的‘川山紫’、‘花心王’, 重庆的‘渝紫263’;北京的‘京普6号’可提取色素;‘湘薯1号’为早熟绿色珍品;‘泰国红’特别适于加工薯条、果脯;‘湘红2号’则特矮、特早、特高产, 栽后85天可收挖。

2.2 适期育苗

选用150~200 g重的无伤口、虫蛀、鼠咬、病斑的薯块作种, 在50~55℃的开水中浸种30分钟左右, 捞起置入大棚温床催短芽 (5 cm左右) 后将带芽种薯移栽于露地苗床, 进行二段培育大苗, 按20 cm正方间距排放种薯, 后用细沙、土覆盖1 cm。

2.3 整地作垄

红薯最宜垄栽, 利于通风透气, 作物边际效应明显, 一般大垄宽80 cm、高30~35 cm, 小垄宽60 cm、高30 cm。

2.4 重施底肥

每窝 (穴) 用土杂、厩肥或地灰渣2~3 kg, 拌和三元复合肥100~150 g施入, 并与土混搅均匀, 待种薯苗。

2.5 早期栽插

俗话说“种薯不用巧, 只要栽得早”。 (1) 育苗、栽种时间:2月育苗, 可3月上中旬定植, 也可4月上中旬定植或7月上中旬定植。 (2) 栽插密度:按品种的藤蔓长短和春、夏、秋薯或土地肥力而定。长蔓型, 平均667 m2春季可栽2000株, 夏季2500~3000株, 秋季3500~4000株。 (3) 栽插方式:大苗长藤, 7~9节 (长25~30 cm) , 平栽或斜栽, 切忌直栽、深栽。秋季温度高时, 苗易萎蔫, 应用泥团包苗或糊泥浆后栽苗。

2.6 田间管理

苗长50 cm左右, 第一次摘芯打尖, 促发侧蔓。

适时中耕除草、提蔓、排蔓, 每株留主蔓1~2条, 侧蔓3~4条, 做到蔓少不见窝 (穴) , 叶多不拥挤, 保证垄上通风透光好, 利于提高垄底土温, 促使薯块膨大。

及时防治病、虫为害, 定植后防治地老虎 (土蚕子) 吃苗, 结薯期防治蛴螬 (老母虫) 和黑斑病。

适时收挖, 红薯没有明显的成熟期, 收挖过早, 会缩短薯块膨大期, 产量低;收挖过晚, 气温下降至红薯生长的临界温度15℃以下, 红薯不长, 易受冻害, 不利加工贮藏。一般应在农事季节的“霜降”至“立冬”前收获为好。收挖最好选在晴天或阴天, 做到“四轻, 一保留, 三当天, 五不要”, 即轻挖、轻装、轻运、轻放, 保留薯蒂, 当天收、当天运、当天入窖, 受霜冻的不要、带病斑的不要、严重破皮伤口的不要、挖前遭水渍的不要、收后在露天堆放时间久的不要。

特色红薯及其栽培技术论文 篇2

1.1环境条件;适应于10度以上积温3000度以上,无霜期150-165天以上的露地春播区,产地内3公里内无污染愿,大气,灌水质量要符合无公害农产品的大气,水质标准。

1.2选择土壤疏松的沙瓤土,具有保肥,保水能力,土壤ph值7.0左右,土壤符合无公害农产品的土壤质量标准。

2栽培技术

2.1播前准备,选择适应当地气候条件,高产,优质,抗逆性强,抗病能力强,的红薯品种,在我镇有早熟和晚熟两个品种,早熟品种白天草,晚熟品种红皮红瓤瓜。

2.2育苗;在3月12-20日开始育苗,选择薯块均匀,无病无伤,皮色鲜亮的红薯做薯种,在上苗床前进行消毒处理,方法可用50%甲基托布净500倍液侵种10分钟,防治薯苗病害,苗床架势3-4天后在进行放种薯,在种薯上床后3-4天内用30-32度的高温进行催芽,后降到25-30度继续催芽,苗高10工分后降低温度到25-28度中温长苗,拔苗前5-6天降低温度到20度进行低温炼苗,壮苗的标准是,茎要粗壮,节间短,剪口处多白浆,叶片肥厚而且大水要适中,顶叶要平齐,苗高20-25公分,苗龄25-30天。

3施足底肥,深根起垄

底肥一般亩施有机肥1500-2000公斤,硫酸钾,10-15公斤,磷酸二铵15-20公斤或料15-20公斤,均撒入垄底。起垄做到垄距,垄沟深浅一致,垄面要求。早熟品种垄宽60—70厘米宽。晚熟品种80厘米垄高20厘米。

4短期移栽,合理浇水

一般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栽植,早熟品种每亩3600—3800株,晚熟品种每亩3200—3400株为宜,在栽植时应大小苗分开栽植,防止大苗欺小苗,移栽完及时浇透绶苗水。以后看苗的长势来浇水。

5加强田间管理

5.1及时杳苗补苗保证全苗。

5.2及时中耕除草,在载后及早进行中耕除草,以促进根系发育,一般进行2—3次。

5.3科学浇水和施肥红薯前期以促根分枝为管理目标,田间持水量为60%—70%为好,在伸蔓期亩追尿素5—10公斤。以促壮株生长。红署块澎大期,可喷施二氮钾2次,以促薯块膨大。

5.4茎蔓管理。在甘蔓茎时出现旺长的地块,用20%必壮喷施茎叶,可起到控上促下的作用,间隔15天左右,共喷2—3次,甘著茎叶生长旺盛,易消耗养分,应及时提蔓1—2次,提蔓时应轻提轻放避免茎叶损伤,有利于提高产量。

6病虫害防治

病害:甘著黑斑病:用5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漫苗可有效防治叶病。虫害:地老虎可用7.4%狂龙劲树在傍晚喷施于地面秧基部,也可用60%辛硫磷拌细土撒在垄面可有效防治。

特色红薯及其栽培技术论文 篇3

1 项目实施概况

该项目于2007—2010年在兴隆、白羊等红薯主产区成建制实施, 面积10 392.60 hm2, 其中2007年201.00 hm2, 2008年2 433.33 hm2, 2009年3 414.20 hm2, 2010年4 344.07 hm2, 覆盖了34个乡镇街道办事处312个村, 25 835户农户, 106 561人。2005—2006年筛选良种;从大专院校、科研场所引进优质高产良种进行品比和小面积示范, 优中选优, 选择适合龙山地区生态条件的优质高产良种。2007年从河南引进豫薯868在新城乡一农户田里试种400 m2;2008—2009年一方面引进86-21、湘福1号、美国SL-9、豫薯7号等优质高产良种进行品比, 精选适合龙山县生态条件的优质高产良种扩大示范, 另一方面开展不同播期、种植密度、施肥量、施肥方法等相关栽培技术的试验示范, 探索红薯新品种的高产途径;2009年秋, 龙山县委县政府根据农业局建议, 从2010年起, 把红薯新品种及组装配套高产技术的推广列为今后一段时期龙山重大农业科技推广项目。

2 实施效果

2.1 增产效果显著

红薯收获前, 由县科技局、农办、统计局、农业局等单位组成联合测产验收小组, 并邀请州农业局专家及有关乡镇领导、农民技术员及村组干部参加测产验收。抽样3个乡、9个村、9个组27户农户的2.3 hm2红薯, 经田间测产和实产验收, 鲜薯实产37.89 t/hm2, 201 hm2项目面积总产7 615.89 t。其中86-21面积21.33 hm2, 产量39.23 t/hm2, 总产836.78 t;豫薯868面积123.93 hm2, 产量37.58 t/hm2, 总产4 657.29 t;SL-19面积55.73 hm2, 产量38.07 t/hm2, 总产2 121.64 t。在对红薯新品种测产验收的同时, 还对当家老品种进行分类测产, 抽测胜利百号1.03 hm2, 产鲜薯19.50 t/hm2。红薯新品种比老品种增产18.39 t/hm2, 增幅94.3%, 新增总产3 696.39 t。

2.2 提质效果显著

淀粉增量显著, 86-21 (淀粉含量25%~30%) 、豫薯868 (淀粉含量25%~27%) 、SL-19 (淀粉含量23%~26%) 、豫薯7号 (淀粉含量24%~28%) 淀粉含量以25%计算, 淀粉产量9 472.5 kg/hm2, 比胜利百号 (淀粉产量3 120 kg/hm2, 淀粉含量16%) 增产6 352.5 kg/hm2, 增长率203.6%, 比南薯88 (淀粉产量2 437.5 kg/hm2, 淀粉含量13%) 增产7 035.0 kg/hm2, 增长率288.6%, 比傻瓜苕 (淀粉产量2 230.5 kg/hm2, 淀粉含量8.5%) 增产7 242.0 kg/hm2, 增长率324.7%。

2.3 经济效益好

该项目产鲜薯37.89 t/hm2, 产值17 202元/hm2 (鲜薯按现行市场价0.4元/kg计产值, 副产品价按0.06元/kg, 主副产品比为1.0∶0.9) , 总产值345.8万元;比胜利百号等老品种平均产值7 291.5元/hm2 (鲜薯按现行市场价0.32元/kg计产值, 副产品0.06元/kg, 主副产品比1.0∶0.9) , 新增产值9 910.5元/hm2, 增幅135.9%, 新增总产值199.2万元。

为了掌握农户种红薯新品种的效益情况, 在兴隆、湾塘、岩冲3个乡镇建立科技联系户27户, 详细记载投入产出情况, 据记载和对测产户的成本调查, 平均投入7 800元/hm2 (种薯1 800元/hm2, 肥料2 355元/hm2, 劳工3 000元/hm2, 农药120元/hm2, 推广费225元/hm2, 其他300元/hm2) , 总投入156.8万元, 纯收入9 403.5元/hm2, 总纯收入189万元, 投产比1.0∶2.2, 项目区胜利百号等老品种平均投入5 119.5元/hm2, 投产比1.0∶1.4, 纯收入2 172元/hm2, 新品种比老品种平均增纯收入7 231.5元/hm2, 总增纯收入145.4万元。

2.4 社会效益好

一是增产增收, 农民得到实惠。参与项目实施的农户, 每户平均纯收入有所增加。二是增加单位面积产出。单位面积新品种红薯淀粉总量相当于种老品种红薯淀粉总量2~3倍。三是提高农民种植水平。四是繁殖了优质种薯, 为龙山县更大面积推广优质红薯创造了条件。

2.5 生态效益好

项目实施4年来, 配方施肥实施面积达10 066.67 hm2, 占项目总面积的96.8%;病虫综防技术实施面积达1万hm2, 占项目总面积的96.2%。由于实施配方施肥技术、病虫综防技术等科学管理技术, 有效地防止了生产中对土壤、大气产生的污染。

3 配套高产栽培技术

3.1 播前准备

选用淀粉含量高、生育期中、抗性强、适应性广的优良品种[1], 如:86-21, 淀粉含量25%~30%;豫薯7号, 淀粉含量24%~28%;SL-19, 淀粉含量23%~26%;豫薯868, 淀粉含量25%~27%。1 hm2大田备足苗床45 m2, 排种薯450 kg, 选择背风向阳、排灌方便、土壤肥沃、3年内未种红薯的地块作苗床[2]。

3.2 适时排种

海拔500 m以下地区, 3月上中旬排种;500~700 m地区, 3月中下旬排种。排种前7~10 d, 耕整土地, 做好苗床。在整细整平的地块上, 按1.7 m宽开厢, 厢面宽1.3 m, 先做成深10~15 cm茶盘式苗床, 施腐熟厩肥3~5 kg/m2、复合肥750 g/m2, 然后覆土盖膜, 以便抢时间排种。排种时选择无伤、无病薯作种薯, 斜排种薯, 种薯间距2~4 cm, 使其头朝上、尾朝下、背朝上、腹朝下, 在苗床内上齐下不齐排放。排种后, 苗床浇足稀粪水30~50 kg/m2, 待种薯表面晾干后, 再盖3~4 cm厚湿润细土, 以不见种薯为宜, 然后拱膜覆盖。

3.3 培育壮苗

齐苗前以保温催芽为主, 温度保持在30~35℃, 超过35℃揭膜降温;齐苗后, 仍以催芽为主, 并适当炼苗, 床温由30~32℃逐渐降到25℃左右。薯苗长到6~7根时, 揭膜炼苗[3,4], 床温降到20~25℃;当苗高20 cm以上时, 及时采苗栽插, 剪苗时留1~2节以利再生, 每采1次苗追肥1次, 用稀粪水15.00~18.75 t/hm2+尿素30~45 kg/hm2泼浇。通过以上措施90%以上苗床所采的一次苗均达到茎粗壮、节间短、叶片肥厚、具有该品种特征、无病虫、剪口乳汗多、苗长20~25 cm、茎粗0.5 cm以上的壮苗标准。该项目90%以上的农户所采一次苗均达以上壮苗标准, 栽后3~4 d发根还苗, 活棵较快。

3.4 整地移栽

移栽地块耕地深度达到20 cm以上, 土层深的地块高垄双行种植, 土层浅的地块高垄单行种植, 高垄双行种植133 cm开厢包沟, 沟宽30 cm, 深15 cm, 垄面宽103 cm, 在垄两边开施肥沟施肥, 施肥后覆土插苗, 株距33 cm;高垄单行种植, 按行距66 cm划线开沟施肥做垄, 垄面宽40 cm以上, 垄高20 cm, 然后在垄上插苗, 株距33 cm。适时早插, 80%的空闲地在5月底前插完, 部分油菜地等冬季作物茬口于6月底前插完。5月底以前栽苗, 栽4.5万株/hm2左右, 规格 (30~33) cm×66 cm;6月栽苗, 栽4.50万~5.25万株/hm2, 规格 (26~30) cm×66 cm。

3.5 配方施肥

红薯总施肥量按纯氮120~150 kg/hm2, 纯氮∶五氧化二磷∶氧化钾为1.0∶0.6∶1.3为宜, 其中75%作基肥, 25%作追肥。即基肥施腐熟有机肥22.5~30.0 t/hm2、复合肥600~750 kg/hm2。追肥:栽后10~15 d施提苗肥, 用尿素30 kg/hm2对稀粪水2 250 kg/hm2泼浇;在封行前施结薯肥, 施复合肥225 kg/hm2+硫酸钾75 kg/hm2。

3.6 田间管理

及时查苗补苗。薯苗移栽后5~7 d, 田间查看, 发现缺苗及时采壮苗补苗[5]。中耕除草2~3次, 第1次在还苗后 (插后10~15 d) 进行;第2次在分枝结薯期 (插后30~40 d) 进行;第3次在封行前进行。危害红薯的主要病害是黑斑病, 防治上, 繁殖无病种苗, 用50%多菌灵500倍液浸苗。虫害主要有红薯天蛾、叶甲, 防治上, 在8月上旬用25%敌杀死2 000倍液喷雾。

3.7 适时收获

作种用薯在10月底前收挖, 其他用薯于11月上中旬收挖, 收挖时做到轻挖轻放, 尽量避免挖伤薯块。入窖前精选种薯, 剔除伤薯、畸形薯, 大小薯分开放置。

参考文献

[1]李浅.红薯开花习性与日照、温度、品种的关系[J].河南农业科学, 1982 (1) :9, 8.

[2]李向刚, 王加萍.红薯的田间管理技术[J].吉林蔬菜, 2012 (1) :10-11.

[3]建依汗, 马瑜, 杨佩霞.红薯地膜滴灌栽培技术[J].农村科技, 2011 (10) :45.

[4]黄凌.脱毒红薯高产栽培技术要点[J].种业导刊, 2011 (8) :19, 21.

红薯高产栽培新技术 篇4

农业书屋

“红薯很好吃,我很爱吃”,这是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讲过的话,现实生活中,的确是这样,不但薯块可鲜食和熟食,而且红薯淀粉制成的粉条、粉皮、凉粉、等食用品不管男女老少人人喜欢。中国人的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是红薯汤、红薯面、红薯干、红薯馍、离了红薯没法活,今天健康学家又把红薯列为最佳健康食品。烤红薯更是在各个大小城市独领风骚,价格喜人,大街小巷的俏男靓妹看见烤红薯,大部分都要驻足品尝。各个大小超市的薯片、薯条以及红薯、白薯制品,更是让人目不暇接,人人爱不释手。虽然今天红薯不再是主要食品之一,但仍然是国人比较喜欢的农副产品。

那么农民种的红薯为什么产量不高呢?有这样几个原因:

(1)红薯品种不对路、管理技术不配套。农民种的红薯大部分是不会育苗,或者种一点地值不当育苗,在市场上买的不知品种的红薯苗,随便就载到地里了。

(2)由于面积大小不一很多人不敢施肥,或者不愿施肥,害怕红薯旺长,大面积能施肥的,也不知道施什么肥。

(3)红薯旺长控制不了,有不少的红薯秧一直长到三、四米长,结果下面不接红薯,好一些的一亩地只二、三千斤产量,确实有点收益太低。那么,怎样让红薯提高产量呢?给大家提出三条建议供参考

一、要想提高红薯产量,需用高科技技术栽培管理,把它看成是高科技的农业种植项目,而不是可有可无的一般庄稼,特别是种植面积较大的农户和专业户,及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要选好市场对路的红薯品种,因种苗是红薯增产增收的关键,切忌盲目引进,或者买苗或自己育苗都行,若自己育苗,应选择比较背风的粘土或沙壤土地块,在每年的元月底或二月初将地面开挖20公分深,1米宽,长度根据红薯种块多少而定,下面铺上聚乙烯塑料膜,然后将薯块头向上倾斜30度一个一个摆好,灌足水分,盖上5公分厚的细沙土,两边插好竹竿芘弓子,蒙上聚乙烯塑料膜,保温出苗,出苗后应经常放风,并要用全营养微量元素肥料迪种宝300倍叶面喷施,10天一次,还要不断浇水。等薯苗长到20公分以上高度时,就可拔苗移栽了。一定要采取双苗移栽,这是一项最先进的红薯移栽技术,过去农民栽红薯是说横一脚、竖一脚、一亩地三千六百棵,这个密度太大了。我们需要每亩地5000棵苗,栽植2500穴左右即可。

二、科学合理的施肥,既然是高科技的农业种植项目,既然是收益很高的经济作物,施肥管理就不能马虎。红薯属地下根类块茎作物,对钾肥的需求量比较大。应根据国家的肥料技术政策规定:按照关于合理施肥之

五、关于合理施肥之

六、关于合理施肥之

七、关于合理施肥之

八、关于合理施肥之九的技术要求施肥,肥料是红薯增产增收的基础,肥是庄稼宝,离它长不了,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用肥不合理,产量成问题,肥料用不够,收入打折扣。每亩红薯地可施入氮磷钾含量为17--14--20、或15--10--20的双螯合、双专利高钾复合肥50--100公斤,红薯不需要太多氮肥,氮肥多了红薯秧长的长,不结红薯,如遇阴雨天气较多、雨量较大红薯果实还会软化腐烂,生鸡粪、猪粪、鸭粪及各种动物粪便如没有通过无害化处理的农家肥也不能施用,否则会让薯块软化腐烂,丧失商品价值,等造成损失就无法弥补了。硝态氮肥会造成薯块裂口子和粗皮,影响商品价值也不能施用,最好有条件的再施100--200公斤肉蛋白活性菌生物商品有机肥和草木灰有机肥,草木灰是氧化钾含量比

较高的肥料,凡地下根块类作物都很需要。农谚早就有‘一棵红薯一把灰,结的红薯一大堆’的说法。这些肥料都做底肥,或打埂时做沟肥施入地下,栽红薯是必须要打埂的,平面栽植不利于红薯根块的膨大。

上一篇:远程培训的构想下一篇:一体化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