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特色文化建设论文

2024-06-01

农村特色文化建设论文(共12篇)

农村特色文化建设论文 篇1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 新农村文化建设越发显赫和重要。人们都知道, 物质富足起来的农民更需要精神满足, 他们需要丰富多彩的娱乐形式, 更需要健康向上的先进文化。为了满足广大农民的需求, 各级政府都不同程度地给予政策扶持和财力支助。我们应珍惜这个千载难逢的农村文化发展契机, 一定要把握好发展方向, 使用好工作方法。否则, 便会辜负党中央亲民爱民的一片苦心, 使这伟大的举动变成过眼烟云。

一、总结前车之鉴, 农村文化建设要顺应民心

虽然笔者从事群众文化工作不足10年, 但常常听经过多次农村文化建设“潮流”的老同事说起, 如:上世纪60年代的村村组织“大队俱乐部”, 70年代的村村推广“小靳庄经验”, 村村组织“毛泽东思想宣传队”, 90年代的村村建立“小康文化室”“青年之家”等。这些“潮流”都是政治任务式的行政作为, 每次都以轰轰烈烈开始, 冷冷清清告终。没给农民带来多少欢乐和愉快, 倒是进一步加重了农民负担。

我们井陉县历史上是个地瘠民贫的山区县, 却蕴藏着大量的优秀传统文化。如“井陉拉花”“南张井老虎火”“桃林坪花脸社火”“井陉晋剧”“赵庄岭皇纲”“龟驮碑”“牛斗虎”等。这些艺术形式千百年来能在战乱频仍、灾荒不断的恶劣环境中生存沿传下来, 是个什么道理呢?我们现在身处太平盛世国富民强的社会环境里, 为什么不能给后辈子孙创造更多的文化财富呢?笔者认为, 前者是劳动人民对某种艺术形式出自内心的喜爱, 才不遗余力的传承、发展乃至弘扬它 (现在全国闻名的国家级非遗项目“井陉拉花”“南张井老虎火”“桃林坪花脸社火”“井陉晋剧”“赵庄岭皇纲”就是这样演变过来的) 。后者则是劳动人民并不喜爱而是通过行政手段硬行安排的政治任务, 一旦事过境迁, 无人问津是必然的结果。

我们静下心来就会发现一个道理, 劳动人民对他喜爱的东西, 再穷再苦也不会放弃, 而对自己不喜爱的东西, 奉送白给也不愿意接受。每个社会人都有自己的文化思维, 每个人群都有自己的艺术偏爱, 千百万劳动人民的喜好绝不会是一个模式, 即使在一个村里生活的村民也存在着鲜明的差异。今天, 我们搞新农村文化建设, 各级政府一定要顺应民心, 不能再搞统一标准的行政命令, 更不能搞以创造政绩为目的的“一刀齐”政策。应该借鉴传统文化的发展经验, 大力发展特色文化, 使我们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稳步前进, 为后人留下更多的文化财富。

二、因地制宜, 发展多种文化形式

在历史的长河中, 劳动人民因生活环境、文化氛围、经济基础、意识修养等不同条件, 形成了自己的嗜好、偏爱, 每个村落都有自己的文化风俗。就我们井陉县而言, 就有“三里不同风, 五里不同俗”的情况。在文化习俗方面表现尤为突出, 至今流传着“核桃园的晋剧团, 洛阳的社火班, 东南正拉花代代传”的俗语。还有很多大村有不同形式的几个文艺表演队伍, 村里不给一分钱, 每年都积极活跃在民间。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群众喜爱文化的个性和特点, 也可以说是民心所向。一旦有悖于他们的意愿, 只能是事与愿违。

笔者认为, 我们的各级政府要大力提倡发展各村各寨不同形式的特色文化。其路有三:一是发掘发展本村原有的文化形式;二是学习外地有特色且本村人喜欢的文化形式;三是靠本村能人志士创造新的文化形式。这样, 群众就有了既能展现自我又与他村有别的文化兴趣, 因此而达到长期沿传艺术形式自愿巩固文化队伍的目的。这里所说的文化形式不单指表演艺术形式, 而是包括图书、书法、美术、摄影、各种讲座等在内的所有文化传播形式。当然, 每个村可同时拥有若干种形式, 只要是群众自发自愿的, 我们的政府就要给予帮助支持。最终目的是把农村的文化生活搞得丰富多彩, 真正把中央精神落实到实处, 使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不流于形式。

三、因势利导, 促进新农村文化健康发展

党中央历来的文艺方针就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早在上世纪80年代, 党中央对农村文化建设就提出“因地制宜、小型多样、讲求实效、量力而行”的工作方针。党中央关怀农村文化建设, 是为了满足广大劳动人民的精神生活需求, 绝不是一张考试各级领导政绩的答卷, 互相照抄, 及格了之。现在我们国家正值国泰民安构建和谐社会之际, 是发展农村文化的大好时机, 我们的各级领导要脚踏实地的抓好这项造福千秋万代的工作。在工作中首先是按照人民群众的意愿着力发展各地特色文化, 其次是做好引导和扶持工作。放手发展特色文化, 很可能会出现一些与时代不合拍的东西, 如迷信、赌博、色情等不健康现象。这就需要我们去引导, 需要我们去管理, 对那些有害无益的东西, 坚决阻止取缔, 对那些害益相兼的东西, 要去槽存精给予肯定支持。如我们井陉“赵庄岭皇纲”, 原来是专门为“火神爷庙会”组织的形式, 后将“拜神”“参驾”的部分删除, 现已成为人们喜闻乐见的优秀民间艺术形式。引导是一项不可忽视的细致工作, 尤其是现代型娱乐方式更为复杂, 网吧、电子游戏、歌舞厅等, 既不可取缔又难以把握。但是, 只要我们下功夫引导, 尽心尽责的去管理, 就会使这些形式健康地发展起来。

扶持工作是发展特色文化的重要手段, 没有政府认可和支持的群众文化是无根之草, 无源之水。每个社会团体都愿意得到政府的承认和帮助, 群众自办文化何尝不是如此。在当前, 全国农村都在建设文明生态村, 激发了农民热爱文化活动的积极性, 大街小巷出现了自发扭秧歌、唱歌曲、唱戏曲、玩乐器等的大好局面。各级领导一定不能等闲视之, 要因势利导给予扶持, 使这些健康向上的形式发展壮大。当然, 各地的经济基础和客观条件不同, 扶持的力度和方法也不一样, 但绝不能无动于衷。所谓扶持, 不单指给多少钱, 给多少物, 而是按当地条件采取具体措施。如有经济条件的村落可按群众的喜好建设不同形式的活动场所 (舞台、排练厅、游艺室等) 。条件差的可给请老师辅导或购置表演用品等物。条件再差的给秧歌队在街头安个电灯总行吧?你就是给点口头肯定或表扬也是一种扶持。总之, 我们的扶持工作就是做好群众文化的后勤工作。只要长期坚持下去, 各村的文化阵地就不会丢失, 就会产生很强的生命力。

以上拙文是笔者这几年从事群众文化工作的一管之见, 其目的是给执政领导参谋谏言,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 一定还存在着很多差异, 望各位专家领导谅解。最终, 愿各级领导落实好党对农村文化建设的政策, 把我们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阵地长期巩固下去, 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积极贡献。

农村特色文化建设论文 篇2

清流县坚持立足农村基层实际,将文化发展与“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相结合,积极整合农村传统文化资源,充分发挥乡村祠堂、礼堂、戏堂等本土传统文化阵地的作用,创新书堂、讲堂、文化园等载体,打造富有特色的农村“文化角”,有效地解决了载体建设、队伍发展、内容创新等问题,走出了一条因地制宜、因势利导的农村文化建设之路。如今,一个个人气聚集的“文化角”遍布清流村村落落,成了当地一道道亮丽的风景。

一、重当地实情,解决载体建设问题

1、因财建设,不论投入多少。近年来,清流县加大对农村文化阵地建设的投入,建好全县13个乡(镇)文化站,实现农家书屋、农民健身运动场所行政村全覆盖。设施设备的建立完善,为农村“文化角”建设打牢了阵地基础。但对于清流县大多数乡村而言,资金问题仍是制约农村文化建设的主要“瓶颈”,在没有大笔项目资金配套扶持的情况下,清流县根据各地实际,因财投入,创建好“文化角”。田源乡田源村在福源小区建设过程中,把“文化角”布局规划和资金预算纳入其中,筹措70多万元在小区紧邻地带兴建农民休闲文化公园,设置名人事迹浮雕、演出舞台、农民广场、休闲长廊、健身区、宣传栏等设施。如今,小区群众闲暇之余,可在此休闲健身,还能经常享受县乡邀请京剧同乐会、夕阳红演唱团等艺术团体送来的“文化大餐”。对于财力较紧的田源乡田口村,则利用地处村中心的“黄氏宗祠”进行改造修葺,添置琴、棋、图书、电视、阅览桌、锣鼓等设施和器乐,把祠堂建成农村全新的“文化角”,并在此开展理论、计生、法律、禁赌、尊老敬老等宣传教育活动。长校镇长校村同样利用村里的“李氏宗祠”改造成“农民娱乐部”,让农民群众有了自己的文化阵地。

2、因需建设,不论场地大小。在“文化角”建设过程中,清流县注重当地农民需求,有针对性地做好安排布局。沙芜乡铁石村是个移民村,全村超过70%的人口为安砂水库库区移民。近年来,人均耕地较少的当地农民利用丰富的水面资源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大力发展水产养殖。随着规模的不断扩大,村民对科学养鱼知识越发渴求。乡里急村民所需,投入100多万元,兴建集休闲、健身、娱乐、培训等功能于一体的移民文化活动中心,添置了近万册科技藏书,方便农民借阅书籍,这个“文化角”成了铁石村村民汲取精神文化的不竭“粮仓”。嵩口镇立新村也是安砂库区整体移民村,该村大部分田地黄土多,土质不透水,种粮产量不高,但适宜种植苗木。自1984年起,部分村民就开始育苗,上世纪80年代末期在“消灭荒山”大兴植树造林的潮流下,村里开始大量培育造林苗木。历经20多年发展,立新村成为了远近闻名的“苗木专业村”。随着时代发展,立新村苗农在利用传统手段“叫卖”苗木的同时,也非常渴望能在网上销售,拓展市场。村支书刘稳生率先购买了电脑,镇里根据村民需求,依托他家不到十平方米的电脑室,创建网站营销培训点,通过这个小小的“文化角”展开电脑使用及上网售苗知识普及,推动苗木上网销售。掌握了上网知识,苗农纷纷购买电脑。多了网络助推,苗木销售如虎添翼,全村育苗趁势而上。如今,立新村苗木已达1000多亩,产值1000万元以上,户均育苗收入超过10万元。

3、因地建设,不论何种形式。清流县把“文化角”创建作为展示新农村风貌,展现新型农民风采的重要舞台,不做表面文章,不千篇一律、千人一面,而是根据各个村居的特点,抓住各地优势,打造具有当地特色的农村“文化角”。灵地镇境内的滕头园林千亩苗木基地吸纳当地几百人长期就业,其秀美的风光每年也吸引成千上万人前来观光,镇里发挥此处优势,以“文明·和谐·幸福”为主题,在醒目地带设置计生宣传栏、文化墙等设施,创建“计生文化园”,并定期或不定期开设“幸福文化讲堂”,让当地群众和游客在潜移默化中接受计生文化的熏陶。龙津镇南岐村三月三传统“庙会”,周边村民纷纷前来,镇里把握这一人流集聚的良好时机,邀请县乡单位到村里开设“文化角”,开展“三下乡”活动,宣传理论政策法规和科学知识。村民在浓厚氛围中受到影响,摒弃赌博、酗酒陋习,注重发展生产,如今,南岐村成了远近闻名的市级文明村。

二、重群众参与,解决队伍建设问题

1、扶持引导。农村文艺队伍建设是发挥农村“文化角”面向基层、服务群众作用的关键。清流县扶持引导农民组建各种业余文体社团、队伍,充分发挥农村文体工作者、业余文体队伍、民间文体爱好者主力军作用。2011年,田源乡田口村几位农民自发成立乐队,常常自娱自乐聚在一起,县乡因势利导,安排文体部门专业教师指导乐队成员的演奏技艺,村委会还筹集近3万元资金,为乐队购置乐队组建所需的乐器。现在,这支完全由农民自发组建的乐队,已成为田源乡文化宣传“主角”,每逢节喜事,村里和周边乡村“文化角”的演出活动,总少不了他们的倾情参与。三角戏在清流已有400多年历史,供坊村三角戏剧团成立于1958年。从2000年开始,由于剧团成员流失,剧团解散。虽然中断演出12年,三角戏在当地仍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在曾经的三角戏演员心中,也还存着深深的戏剧情结。去年,在宣传部门和镇政府的扶持引导下,供坊村三角戏剧团再度登台。龙津镇还与县文化部门一道,进一步制订了关于三角戏保护、扶持方案,打算建设民间文化活动基地,培训热心三角戏的年轻人,将这一来自群众、服务群众的民间艺术发扬光大。

2、培育人才。乡村文化人是发扬传承乡村文化的主角,培养高素质、多才艺的文化人是发展乡村“文化角”的有效途径。清流县建立健全人才培养机制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相结合的培训方式,加大现有文化人才的培养力度,加强文化队伍建设,以基层文化俱乐部为中心,聘请专业教师进行指导培训。积极支持乡镇培养、发展本地民间艺人,提高本地文艺队伍的演奏技艺和表演能力,让许多握惯了锄头的农民,也能拿乐器演奏、扭起身子跳舞或是提笔写好字。这些文化能人建立了包括腰鼓队、大提琴乐队等文艺队伍,也包括太极拳、书友联谊会等文体队伍。近年来,清流成功举办了第五届“爱琴杯”大提琴比赛和第25届世客会“灵台朝觐”活动,灵台山福建省书协刻字艺术创作基地成功举办了福建省第三届、第六届刻字艺术展,清流培养和发展民间文艺人才成果得到充分展示。同时,龙津镇广场文化活动也深受群众喜爱,九龙广场成为龙津镇群众休闲、娱乐、健身的好场所。目前,全县投入资金200余万元,培育了35支基层文化体育队伍,经常性文体活动骨干1000多人。

3、有效管理。“文化角”活动能否持续开展,管理是核心。清流县在安排乡村干部管理好“文化角”的同时,还聘请了一批身体好、威望高、知民情、愿奉献的老党员、离任村干部、退休教师为各类农村“文化角”管理骨干,让他们成为政策法规宣传员、科技文化普及员、社情民意收集员、为民办事服务员,把党的政策讲清楚、讲明白,推动“文化角”活动丰富多彩。如田源乡廖武村以祠堂、礼堂、戏堂、讲堂等阵地为依托,聘请24名老党员、老干部为该村“文化角”骨干成员,他们在年初根据村里实际,制定“廖武村全年文化活动时间表”,并将其贴在祠堂墙上让所有村民知晓。村民按计划在一年中开展游园、戏曲排演、村民书法比赛、党建知识竞赛、儿童绘画培训班、“重阳节”文艺活动、“家和万事兴”促和谐座谈会、“春节联欢晚会”等多项文化活动。长校镇则把夕阳红十番锣鼓乐队、校溪农家女舞蹈队和校溪民俗文化队进行整合,组建长校农民文化合作社,切磋技艺,创作节目,合作社三个团队共100多名社员轮流或同时在全镇各村的“文化角”开展活动,确保“文化角”好戏连台不“冷场”。

三、重惠民实效,解决内容创新问题

1、采取新手段。内容创新源于管理人员的知识更新,清流县充分发挥网络学习容量大、时效快的特点,依托“清流新闻网”,创办“网上‘半月堂’”,每半个月推出一堂课程,开设学习动态、新书推荐、文艺活动信息等栏目,供广大“文化角”乡村管理干部和骨干下载传阅,以更好地学习领会党的创新理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国家法律法规、中央和省市委重要文件及会议精神,拓展他们的知识面,并推动大家通过网站相互学习借鉴开展“文化角”活动的经验和做法,为内容创新打下了牢靠的知识基础。

2、开辟新途径。近年来,清流县鲜切花种植、溪鱼、黄羊养殖等主导产业不断壮大,县里因势利导,从种、养、加产业和农业合作社组织中招募一些文化素养、政治理论水平较高,乐于助人的“土专家”组建“草根讲师团”,加强对他们的政策理论和农业生产技术培训,平时还通过手机短信、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将党的惠农政策、护民法律法规等传送到他们手中,让他们在进行技术教授的同时,开展政策理论、法律法规等知识宣传。与此同时,县里还借鉴乡村护林员的做法,把目光瞄准了平时与群众接触最多的乡村基层干部,利用摩托车这种农村普及的现代交通工具,在各乡镇组建宣传轻骑兵,走村入户为乡亲们提供政策咨询、农技知识服务,排忧解难题目,撒播智慧种子,在各个村落、田间地头形成一个个方便农民、可移动的“文化角”。这些活动形式的创新,有效地推动了活动内容的创新。

农村中学建设特色学校的思考 篇3

关 键 词:特色学校 建设 思考

近日拜读了《人民教育—“重庆市特色学校建设”专辑》,深深地被重庆市中小学的特色学校所感染,由此也触发了本人对我校创建特色学校的思考。

《人民教育》主编付国亮先生讲:“特色学校就是个性化学校,是认识和优化了个性的学校。每一所学校都是一所潜在的特色学校,问题是你有没有认识自己的个性,有没有优化自己的个性。”笔者认为付国亮先生这一番论述较为全面地解释了特色学校的内涵。结合我校的实践经验,我们可以简单地予以剖析:凡是在教育思想、培养目标、师资建设、教育管理、教育科研、教学模式等方面有独特个性的学校就是特色学校。

我校创办于2005年8月,是一所年轻的封闭管理模式农村完全中学。学校有正确的办学思想,坚持教育三个面向,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为发展而教育”的理念,深化学校教育改革,深化省级重点课题《农村中学封闭管理模式构建的研究》,努力把学校办成人性化、现代化的品牌学校,努力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传统美德的现代人。

在此办学思想的指引下,学校扎实开展和实施素质教育,不断探索适合封闭式管理的教育模式,形成了具有封闭管理特色的农村学校。

一、“导引式”的教学模式成为建设特色学校的核心

教学特色是创建学校特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校的中心工作是教学。在特色学校的建设上,学校应打破以课堂教学为唯一形式、以传授书本知识为唯一内容的单一课程结构体系,建立与特色学校建设相适应的课程体系。

我校要求教师转变观念、改变教法,把精力放在对学生“导之以法、引之以路、授之以器、善之以事”的实践策略上来。在课堂教学中倡导“三点拨”“三精讲”“三回头”的“三三”原则,即在学生感到“山重水复”不明确探究方向时及时点拨;在学生感到“眼花缭乱”理不清知识点内在联系时及时点拨;在学生感到“野渡无人”找不到合适的解决方法时及时点拨。在突破难点时精讲;在知识迁移时精讲;在分析学生思维普遍出错的情形时精讲。在强化训练时回头联系相关知识;在教学内容螺旋上升时回头联系相关知识;在章节甚至学科间综合交织时回头联系相关知识。对教师来说,“设计”比传统的“备课”有更高的要求,需要更充足的知识技能贮备;更充足的学科前沿信息贮备;更充分的课堂教学应变预案贮备。“三点拨” “三精讲” “三回头” “三贮备”就构成了“导引式”模式在教学方面的完整链条,有力地促成了教学方式由“师教生学”向“教师导引师生共同学习”的转变。

二、“研促教”的教研模式成为建设特色学校的保证

创建特色学校的过程,又是一个进行教育科研的过程。一个学校要办出自己的特色,必须以教育科研为指导,才能确保学校特色建设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我校坚持科研引路,全员参与。创办伊始,就确立“科研立校、科研兴校”战略:以科研为平台,划线条、分层次、广角度开展学校教研和科研工作,以科研为先导、以教研为核心,全面推进学校各项工作。2006年2月,我校申报的课题《农村中学封闭管理模式构建的研究》被列为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这一课题填补了汕头市基础教育省级重点课题的空白。经过三年的努力,该课题已于2009年2月顺利通过广东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的评审鉴定,圆满结题。同年3月,该课题的研究成果汇编由北京教育出版社正式出版。2009年9月,学校申报的课题《农村寄宿制中学管理模式的研究》获国家教育部立项,成为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09年度教育部规划课题。这一课题的立项,也使我校教科研水平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在课题研究的指引下,全体教师积极参与教改试验和教学科研活动,大胆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和方法,加快了教师培养的进程,缩短了教师成长的周期。促进了师生与学校的发展。六年来,教师在各级教学活动评比中共获区级以上(包括区级)奖励300项。值得一提的是,刚走上讲台一年的英语教师周焕强参加汕头市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中获得第一名;体育教师付善良参加汕头市体育教师体育技能大赛获得特等奖。学校多次被评为“潮阳区新课程改革先进单位”,语文教研组被评为“南粤巾帼文明岗”。

三、“双班主任”的德育模式成为建设特色学校的基础

班主任从事着教书育人的工作,他们的工作对学生的现在与将来都有很大的影响,特别是对我校这种类型的封闭式中学来说更为重要。可以说,有什么样的班主任,就会有什么样的学生。因此说,优化班主任队伍是建设特色学校的根本所在,是一项基础性工程,是创建特色学校的动力和源泉。

“双班主任”是我们封闭管理学校的一朵奇芭。我校是全封闭式管理学校,学生每周五天在校,每天24小时在校,学生的全方位、全程管理相当重要。我校实行双班主任制,安排两位班主任每天全程轮流跟班,全程导引,从教室到宿舍,从课内到课外,从早操到夜修,从午休到晚休,从三餐到三操,到处都有班主任的如影伴随,相依相伴,我们把它叫做“立体关怀,全程导引”。在这种模式下,班级里的事情班主任自己作主,所以特别投入,更重要的是教师与学生互相尊重,培养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情感,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在每个教学班中配备两位班主任,他们一起肩负着近50位学生的学习与生活。我们这样安排并非把班务工作全部“包”给班主任,而是除思想感情沟通的需要之外还有大量策划、协调活动组织等事务性工作。两位班主任是平等关系而不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也不是主要和次要的关系,两位班主任全面负责班级的管理事务。由于实行双班主任制,学校管理无盲区,确保了学校安全,提高了德育的实效性。

经过六年的努力,在全力打造特色学校的背景下,我校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积极探索,大胆实践,走出一条自己的特色学校创建之路。我们坚信,在特色学校成长的学生,他们感受到的是一个学校特色的氛围,这种特色氛围必然会在他们的一生中留下印记、产生影响。

参考文献:

1. 《教师育人·校长参考》.2005年第10期.龙源期刊网.

2. 《教育发展研究》. 2010 年12期. 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3. 游昌志.《农村中学封闭管理模式构建的研究》.北京:北京教育出版社,2009年3月.

责任编校 徐国坚

农村学校的特色建设 篇4

编者按:我国农村学校与城市学校无法相比, 没有风雨操场、室内体育馆、音乐厅、艺术教室, 不少学校学生基础薄弱, 教师专业水平亟待提高, 学校管理也不理想。然而, 有限的条件、较低的起点并不代表农村学校的发展注定止步不前, 并不代表农村教育者只能束手无措。关于农村学校怎样创建特色, 农村校长怎样当, 农村教师怎样建设班级文化, 本栏目推介一组有关农村学校立足现实条件, 从师生自我发展入手创建学校特色的文章。

农村特色文化建设论文 篇5

一、公共文化服务的具体内涵

所谓的公共文化服务指的是:以满足社会公众精神文化生活和文化生活为目的,仅仅依靠我国的市场不能够、不适合提供或者说市场不能够完全提供的,具有强大的外部效应的文化设施、文化产品或者是文化活动。我国的公共文化服务具体有:信息咨询、科技推广技术培训、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等。

二、新农村建设中文化建设的新要求

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和发展,对我国新农村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态各个方面都有新的要求。尤其是在改变农村风貌,树立农村新观念,建设社会主义农村新风尚,加强社会主义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这要求大力发展我国农村的文化。然而,加快农村文化的发展,这又需要我国公共文化服务的不断推进。为了更好的统筹我国城乡发展和解决我国的三农问题,从而实现我国农村全面、持续的发展,党和国家提出了我国新农村建设的新规划。我国的新农村建设包括: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其中农村特色文化建设属于文化建设的内容,面对我国农村发展水平较为低下,农村文化贫乏落后的现状,但是,文化软实力的作用在我国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与日俱增、日渐明显,我国公共文化服务的有效供给就变得尤为重要。这就需要我国农村在文化建设过程中,因地制宜,结合农村文化发展的具体实际,加快农村文化建设和发展。

三、在我国农村特色文化建设中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时代背景

首先,我国农村文化贫乏落后,然而,文化软实力在我国社会发展过程中具有重大的作用。受我国历史因素和当前的现实因素的影响,使得我国的农村文化变得很贫乏落后,最终造成我国农村文化一直滞后于我国城市文化的发展。众所周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衡量国家发展水平的重要方面,是国家综合国力发展的主要标志。并且,科学技术是我国文化教育发展的前提,同时也是推动我国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的重要动力。所以,加强我国农村文化的建设是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和协调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的重要因素。其次,我国政府职能的转变。我国政府已经实现由管理型的政府向服务型的政府转变,并且,我国政府的工作重心正在向农村转移。服务型理念已经在我国人民心中得到了广泛的认可,而且正在我国开始积极地实践,我国政府的统治性职能逐渐弱化,社会性的职能正在得到广泛的认可。随着我国社会的进步和对外交流的扩大,我国政府也正在由管理型向服务型的转变。然而,服务型政府的基本内涵就在于向社会积极有效地提供公共产品,从而满足社会公众的要求。现如今,我国政府的工作重心转移到农村中来,致力于解决三农问题,所以,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也应该向农村地区提供大量的转移性支付。最后,农村地区文化发展的困境以及公共文化建设具有强大的正外部效应。在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尤其是中西部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很低,没有能力进行投资大、回报时间长、效益衡量难度大的公共文化建设,并且因为我国农村居民区较为分散,各地文化差异很大,所以,我国农村地区的公共文化产品的提供更加需要统一的规划和差别的对待。也由于公共文化建设的功能在于提高社会文化发展水平和稳定社会,受众广泛,不可能通过收费等手段来排除受益人,所以具有很强的正外部效应。

四、在农村特色文化建设过程中加大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方法

首先,要坚持政府的.主导作用,同时要充分发挥社会的作用。我国政府必须要充分发挥农村公共文化产品提供中的主导作用。首先,政府要制定相关的政策和法律,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拥有政策的支持,这一政策和法律的制定必须和我国社会主义实际相结合与我国农村文化发展的实际相结合;其次,国家要加大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财政支持;最后,在社会与市场参与农村公共文化产品的提供中给予引导和监管。其次,我国现在必须要尊重农民的意愿,为农村提供符合人民意愿的公共文化服务,改革现有的供给机制。在我国当前的自上而下的供给机制下,农村的公共文化产品的供给脱节而且效率较为低下。因此,政府在提供公共文化产品的过程中必须给予农民表达自己诉求和意愿的平台,充分了解人民的需要,从而,可以更好的为农村提供公共文化服务。最后,结合我国新农村建设进行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公共文化服务的提供尤其是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必须要充分考虑到具体对象的布局情况和人口情况。要以村级的公共文化建设为重心,公共文化建设的公益性决定了其受众的广泛性,决定了其应该满足更多农民的精神文化需求。受到资金等因素的限制,农村地区的公共文化建设大多集中在乡镇一级,受农村布局分散影响受众较少。就目前大多数地区而言,加大村级的公共文化建设,要尽量做到细致全面。加大提供流动性的公共文化服务,比如普法教育、文艺演出。

五、建设农村特色文化的意义和重要性

首先,可以更好的构建社会农村新风尚,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具有凝聚、激励、导向的功能,优秀的文化可以更好的促进农民科学文化素质、精神文明修养的提高,从而可以整体的提高农村的精神文明风貌。其次,建设农村特色文化可以更好的加强农村村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和道德素质。优秀文化的形成可以为培养人才提供基本的氛围,熏陶村民的精神文明素养,从而,为农村培养更多具有科学文化素质和道德素质的人才服务。最后,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可以丰富农民的文化生活,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推动农村社会进步。大量的公共文化服务的提供,为人民的日常生活提供了更多的消遣方式。

六、结语

农村特色文化建设论文 篇6

兰外形清雅,香远益清,是一种令人喜爱的植物,有关兰花的文化也因此在我国源远流长, 且大多寄寓着美好的理想,被许多大家入诗入文,以至兰的某些品性成为了民族优秀品德的象征。

基于这种传统文化和所处地域特性,学校决定以“兰韵”为核心,建立自己的特色校园文化体系,培养“雅、清、韧、和”的“兰品儿童”。

一、自我发展理论及相应模式

如何让“兰品儿童”的培养有理性的指导而不随意,有理念的引领而能持续,有理论的支撑而不虚空?学校关注到了广州市教科所陈峰博士、冯国文教授依据自组织理论和系统论构建的“自我发展”理论。该理论认为,人的意识分为两种 ,一种是对象性意识,另一种是自我意识。自我意识是人对自身的意识,指向内在世界。自我意识对对象性意识具有反思性作用,因此,马克思所讲的人的类的特性,即自由自觉,必须以自我意识为根本。但长期以来 ,我们把意识仅仅看成是对象性意识,认为教育的职能也仅仅是促进学生对象性意识的发展,而遗忘了教育的主要职能是引导学生发展自我意识。目前在全国许多学校大力推行的自我发展教育,就是要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自我意识,不仅使学生认识到“我是一个怎样的人”,而且还要使学生意识到“我应该成为怎样的人” 。

基于这一前提,学生通过教育获得自我发展,其基本意义就是指作为学生的个体或群体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步学会运用元认知能力强化自我意识,逐步主动自觉地发展自我的过程。为了更好地落实这一自我发展教育理论,他们提出了“四自四导模式”,如下图:

在这个模式中,教师的作用是引导学生学会自定向、自运作、自评价、自激励。自定向,即学生通过了解自己的知识准备确定学习的内容和目的,制定学习策略。自运作,即围绕学习目标和内容实施学习活动,并控制自己的注意力、情绪和方法,完成学习任务。自评价,即学生对照目标自我评价,反思自己在学习内容、策略运用、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得失,提出调整的措施。自定向、自运作、自评价三者构成了自我发展的监控过程,其动力系统在于自激励。在自定向阶段,学生在一定的教学情境中激发起学习的兴趣、动机。在自运作阶段,自激励表现为责任心、意志力。在自调节阶段,自激励表现为对正反馈的自信心、成就感和负反馈的忍耐力、持久力。[1]

“四自四导模式”较好地解决了学校德育工作中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地位的关系问题,确立了学生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教育理念,具有较强的学校德育工作方法论价值。由此,学校确定以“四自四导模式”为基本策略开展德育实践。

二、培养“兰品儿童”的德育实践

在自我发展理论的引领下,学校积极开展“兰韵德育”实践,并在活动中注意过程的规范化、活动内容的系列化、激励机制的常态化,促进学生快乐成长和全面发展。

(一)建构“兰韵德育”体系,明确培养目标

为落实“兰韵德育”培养目标,使学校德育工作有序开展,并增强可操作性,学校建立了三级德育目标体系。

“兰韵德育”是总目标,共分四个方面:“雅”,即气质高雅,对于小学生来说,就是努力学习讲文明;“清”,具有秩序意识和规则意识,对于小学生而言即遵章守纪讲卫生;“韧”,即有坚定的意志,对于小学生来说就是克服困难向上行;“和”,即与人友善,团结同学尊师敬长。[2]

各中队、各小队根据总目标,结合实际情况,确定中队、小队的长期、近期发展目标;个人则在中队、小队目标的基础上,制定成长目标。这样,就形成了从集体到个人的系列化、操作性强的评价序列,把“兰品”这一抽象的概念具体化为可观测、可评价的具体内容,既便于操作,又容易被学生理解、执行。三级目标的确立,有助于德育目标的细化和落实,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

(二)建设“兰韵”校园文化,优化育人环境

为营造良好育人环境,学校积极开展“兰韵”校园文化建设。一是投入资金兴建了“兰花”雕塑。雕塑位于学校中心广场上,学生进入校园就可以看见一朵巨型兰花迎风开放。二是种兰养兰。学校利用空地种植兰花,让学生了解兰的生活习性,学会种养兰花。三是开辟兰花知识墙报专栏,专题介绍兰花的种类、特征等。

培养如兰品格,不仅要“知兰”,还要“爱兰”。为激发师生对兰花的兴趣,学校围绕兰花开展了系列活动,把对兰花的品赏融入日常教育活动之中。如学生在艺术节上用五彩的画笔勾画兰花,在读书节上用飘香的笔墨写作兰花,在经典诵读活动中歌颂兰花,乃至用自己创作的班歌歌唱兰花,等等,有效地培植了师生对兰的兴趣和情感。

(三)开展“兰品”儿童评选,激励学生发展

根据建设“兰韵”文化品牌的要求,学校以“四自四导”理论为指针,积极开展“兰品”教育实践活动,推动学生自我定向、自我教育、自我评价、自我发展。

1.制定公约,确定目标自定向。学校首先制定了“兰品儿童”“兰品小队”评选实施方案,组织了主题教育动员大会,并向家长进行通报。各年级再根据方案讨论确定适合本年级学生的“四品”培养目标,然后组织主题班会活动,请优秀队员分享学习经验、文明事例,共同学习如何成为“雅、清、韧、和”的兰品儿童。同时利用红领巾广播站、红领巾电视台、国旗下的讲话等途径,大力宣传少先队员文明有礼、认真读书、乐于助人的光荣事迹,营造浓厚学习氛围。然后,班主任组织讨论,确定班名和班级公约,引导学生合理确定发展目标。接着再组建小队,确定队名,根据班级公约讨论确定小队公约,制定“兰品小队”发展表,准备“兰品小队”记事本等。最后让队员个人“自画像”,进行自我分析研究,填写“自我规划表”。通过引导学生制定个人发展规划和中队、小队公约,逐渐落实自我定向发展目标。

nlc202309081835

2.培训干部,规范管理自运作。为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学校大队部和各班班主任定期进行小干部培训,每星期召开一至两次的队干会议,布置工作,指导工作方法。特别是利用寒假和暑假进行队干的集中培训,促使队干得到锻炼与提高。通过有计划的培养,锻炼了队员的组织、策划、管理等工作能力。在此基础上,学校组织学生开展自我管理,每天由大、中队长轮流值日,负责全校的纪律、卫生、两操及大型活动等的巡查和评比工作,并将结果在大队部评比栏公布。中队长和各小队长负责班级内的管理,尤其留意同学们在课堂学习、班级活动和学校组织的大型活动中的表现,对表现好的同学给予加分奖励,对表现差的予以扣分提醒。每名同学的表现都认真记录在“兰品小队”记事本和“兰品中队”发展表上,并作为评选“兰品儿童”和“兰品小队”的依据。

3.定期总结,对照标准自评价。各班每周进行一次小结,要求学生对照自我规划表、小队公约及班级公约进行自评,看看目标是否达成,然后利用班会课进行交流,反思各个小队及部分同学的表现,并提出下周要求。如六(3)班坚持利用“兰韵中队发展表” ,通过分析每个队员的得分,发现问题,并结合学生表现进行每月评比,给予激励等。班里的几名学困生在小队长和老师的激励下,学习面貌有了明显变化。在自评价的基础上,综合各周表现情况,各班每月评选出“兰品儿童”“兰品小队”,每学期评选学校“兰韵少年”,颁发奖状,并留影在校内外公布,使队员学有榜样,做有准则。

4.自我反思,发现进步自激励。学校定期组织学生交流,谈活动体会,引导学生找到自己的进步和闪光点。如一位同学在总结中写到:“三个月以来,我为自己能连续评为‘兰品儿童’感到自豪,我总结了几点原因:一是积极读英语报、数学报,提高思维能力;二是积极举手发言;三是积极认真地完成作业。所以凡事都要积极,只有积极才能干好每一件事。”一个小队则在心得中写到:“现在我们队已有很大进步,得分提高了三四十分。这是我们一起努力的结果,虽然我们现在不一定每个月都能评为‘兰品小队’,但只要我们继续努力,相信我们的愿望一定能达成。”

如此,在“四自四导模式”下,学校通过开展“兰品”教育实践活动,让学生们的精神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良好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渐次养成。

“兰品儿童”的着意培养,让学生乐于参与,积极上进,取得了显著实效。各班班风明显好转,学生良好习惯逐渐养成;学生的团队意识和集体意识逐步形成;学生的自我反思、自我调控的发展意识初步萌芽;学校德育工作取得突出成绩,迄今累计共有500余人次学生获区级以上奖励,学校先后被评为“广州市德育示范校”“广州市红领巾示范学校”。未来,学校将加深对“兰韵德育”内涵及意义的理解,增强实施“兰韵德育”的自觉性,将“兰品儿童”评比与学生自我发展意识的培养结合起来,与学生的行为养成、品德形成、自律品质的形成有机结合,努力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任洁,冯国文.自我发展教育的理论与实践 [J].教育研究,2008(8):30.

[2]夏庆,张文轩.铸兰韵文化,育兰德学子[N].中国教育报,2016-03-24.

农村特色文化建设论文 篇7

一、加大宣传力度, 加大投入, 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在新农村文化宣传工作中, 要把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首位;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造成有利于鼓舞和激励全社会尤其是广大农民积极、主动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舆论。在新农村文化宣传的工作方法上, 要坚持以人为本, 增强宣传思想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要以人的需要、心理、情感等作为出发点, 在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舆论导向的前提, 讲究宣传艺术, 提高引导水平, 努力使自已的宣传更加贴近农村生活、贴近农民, 增强吸引力, 感召力和说服力, 把宣传搞得生动活泼, 使人喜闻乐见, 要极大激发和调动广大农民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热情。农村文化生活的丰富, 可以架起沟通心灵的桥梁, 给弱势群体带去人文关怀和感情抚慰, 引领和启迪思想, 抚慰和激励精神, 疏导和缓解矛盾, 不仅为新农村建设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 而且推动农民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转变, 努力培育文明向上的社会风尚。

同时政府部门要加大投入, 提供必要的经费保证。农村文化基础设施的薄弱, 极大地限制了文化活动在农村的普及和推广。只有加大投入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各级党委政府和文化行政管理部门给予资金和技术上的支持, 争取将农村文化建设费用列入财政预算;动员各企事业多方集资建设农村文化阵地。充分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 才能使这项长期系统的农村文化工作得到健康有序的发展。

二、大力发展农村特色文化

乡土民俗文化资源, 可以说是“活”在广大农民的心中, 流行在山间地头, 传承于农夫村妇, 生生不息, 代代承继。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积淀, 给广大农村留下了许多宝贵的文化遗产。乡土文化是生活在特定区域内的人们独特的精神创造和审美创造, 是人们乡土情感、亲和力和自豪感的凭借, 具有很强的吸引力、亲和力、凝聚力和生命力, 是人们用以表达喜、怒、哀、乐等思想, 感情的重要手段。像福鼎的畲歌、山歌、沙埕线狮、铁技、布袋戏、澎澎鼓等民俗文化具有历史悠久性、受众的广泛性和传承的自发性, 最适合农民的认知方式和审美习惯, 接触起来有一种自然, 而然的亲切感, 所以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的过程中, 要继承和发扬这些积极向上、健康文明的传统文化, 坚决摒弃那些带有封建迷信色彩, 低俗自私的“风水文化”、“宗族文化”和“邪教文化”, 不断改造农民的思想, 净化农村文化社会环境。挖掘和传承乡土文化, 促进乡土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用乡土文化凝聚广大农民, 重振乡村精神, 彰显农民的文化价值, 增强农民的凝聚力和自豪感, 是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基本任务。积极挖掘农村现有的、自已身边独特的民俗文化资源, 为农民提供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活动和精神产品, 可以使他们随时随地受到文化的熏陶。近年来, 各级文化部门开展的“三下乡”活动, 给广大农村群众带来了大量精彩的文化节目, 一定程度上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的生活。但这种“外来文化”, 一方面是“三下乡”而不是“常下乡”数量有限;另一方面, 这些文化内容还有很多不符合群众的口味, 缺少群众参与, 不能得到普及。所以, 我们在呼吁文化“常下乡”“输血”的同时, 更要强调自身的“造血”功能, 这就是充分挖掘农村各类文化资源, 广泛吸纳乡村文艺专业人员或各类业余爱好者, 培育组建文艺、书画、体育等各类民间文化组织, 并利用多种形式在乡村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艺术活动。如我市连续举办“福鼎山歌大汇唱”, “二月二”会亲节赛歌会、罗唇村正月十八“冥斋节”“布袋戏”澎澎鼓等具有地方特色的文艺活动。利用民间艺人开展文化活动, 既减少了上级有关部门的组织协调工作量, 又最大限度地吸引群众的参与, 得到了广大农民群众的认可。

三、发挥文化基础设施功能, 加强农村文化队伍建设。

加强农村文化队伍建设, 人才是事业的保证。要搞好农村文化建设, 就要加强农村文化实用人才的挖掘和培养, 充分发挥民间艺人在传承民族民间文化方面的积极作用, 培养农村新型民间艺人, 形成一支不走的文艺队伍, 增强了文化可持续发展能力, 激发农村自身的文化活力。培养一批文化人才, 这些人才还包括文化管理经营者 (文化协管员) , 组织开展经常性的农村文化活动是协管员的首要任务。文化协管员开展群众性的文体活动的职责, 要明确自已担负着这个负担, 是光荣又非常艰巨。还有各类文化活动骨干及文化理论人员等。要善于发现人才, 加大培训力度, 保证农村文化工作健康开展。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 农村经济社会取得了明显进展, 人们的生活得到了不断改善。在经济发展的同时, 各级政府投入一定的财力进行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从2004年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来, 根据“乡风文明”的要求, 加大了农村文化设施的投入, 新农村建设点建起了一些文化活动设施。但在实际动作中, 这些文化设施仅仅为新农村建设考核的一项硬件建设内容, 开展活动也仅局限于检查验收阶段。更多非新农村示范点的文化设施建设大大落后于其他乡、镇文化设施建设。在建设农村文化基础设施的过程中, 不太注重对农村文化的管理, 没有充分发挥文化设施的功能作用, 致使很多文化设施形同虚设, 造成资源浪费。而有些乡镇文化站公共文化设施却仍处在陈旧老化, 甚至空白的境地, 致使乡镇文化活动开展困难。象有些非常有地方特色的畲族祭祀活动和民俗活动, 如:双华“二月二”会亲节, 罗唇村十月十八“冥斋节”等。因没有设施和专业人员, 无法记录整个过程, 没有完整的影、音资料, 使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失之交臂。俗话说:“没有梧桐树, 难招金凤凰”, 随着乡、镇经济的发展、农村群众的观念和文化生活的需求不断提高, 本地区的文化设施和文化活动已满足不了农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从发展的眼光看, 笔者认为, 舒适的文化设施, 不同形式、内容的文化活动, 高质量的服务, 是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求的必备条件。

四、组织开展农村群众文化活动的具体做法

江苏文化站建设的十年之痛

武依林

(连云港市文化馆江苏连云港222000)

【摘要】从1997年起到2008年, 江苏出现了文化站建设与阵地流失的“十年之痛”。文化站要真正“站”起来“活”起来, 必须在转变职能和创新运行机制上下工夫。

【关键词】:文化站运行机制。

文化站是国家政府在乡镇一级设立的唯一的群众文化事业机构, 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基础层节, 也是当地群众文化活动的中心场所。在计划经济时代, 文化站曾经是很多人求知、求乐的摇篮, 为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发挥了积极的作用。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 广大农村先后掀起了小城镇建设和乡镇合并的热潮, 昔日红火的乡镇文化站在改革的阵痛中逐渐被边缘化, 文化站阵地严重流失, 乡镇文化工作者沦为“边缘人”, 遗留了不少历史问题, 如文化站长的身份问题、农村电影放映员的待遇问题, 现在依然让各级政府感到头疼。

97--99年, 针对农村文化建设滑坡、文化站阵地流失严重的现象, 江苏省文化厅采取资金补贴的办法, 首次在全省范围内掀起了文化站建设的高潮, 经过三年的努力, 全省基层文化站设施得到明显加强。但好景不长, 文化站再度出现严重流失。以连云港为例, 至2004年底, 全市87个乡镇中无房或不达标文化站已超过半数以上。时隔10年之后的2006年, 文化厅再次在全省范围内掀起乡镇文化站达标建设工程, 扶持力度、建设标准均超过10年前, 并计划用三年的时间实现全省所有乡镇建有达标文化站的目标。目前, 这个任务已基本完成。省文化厅在加强文化站建设的同时, 还提出了“按照确保文化站公益性的基本属性、引入竞争机制和进行市场化运作的要求, 分别采用公有民营制、股份合作制、目标责任制等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新型管理体制与运行机

1、围绕节日做文章, 大力开展农村文化活动。

我们每年有重大节庆日, 如春节、元宵、三八、五一、六一、七一、八一、国庆等节庆日, 利用这些节庆日, 组织一些丰富多彩, 种类众多的文体活动。如球类、棋类赛、文艺演出、书画展览、科学知识讲座及民间剪纸、民俗活动以及当地的手工艺表演等等。

2、围绕地方特色做文章, 积极组织开展民间的文化活动。

我们有着丰富的民族民间文化遗产, 因此以民族民间文化为基础, 形成了三大特色地方群众文化, 如畲族文化:像双华“二月二”会亲节赛歌会、罗唇村正月十八“冥斋节”、瑞云四月八“歌王节”又称“牛歇节”等等, 按照畲族节俗开展民族文化活动。二是旅游文化:发挥地方风景名胜区的优势, 我市已成功举办了七届的中国太姥山文化旅游节文化搭台, 经济唱戏, 招商引资, 繁荣经济。特别是今年的6.17文化旅游节, 我们各个乡镇利用当地的民间民俗文化特色举办大型的文化踩街表演项目, 展示我市地方特色文化。三是边界文化:我市系省定5个边缘县市之一, 是闽浙的重要窗口, 在开展边界文化中, 我们深有体会, 多次联办边界艺术节汾水关“红旗颂”、闽浙边界太姥杯歌手赛、闽浙边界原创歌曲录音大赛、山歌大汇唱等等文艺活动。活跃农村的文化生活, 促进省际之间经济贸易的繁荣。

3、围绕文化阵地做文章, 组织开展广场性文化活动和公共文化服务。

广场系列文化活动, 主要是利用阵地, 组织激情广场, 如大家唱, 搞一个平台, 让爱好音乐的群众自告奋勇上去演唱、卡拉OK、激发大家的兴趣, 达到娱乐目的。特别初夏, 利用空闲的场所, 组织爱好舞蹈的群众举办老人健身舞, 扭秧歌、走旱船、青年人交谊舞、国标舞等等活动。另外就是利用开展农村制” (1) , 并成为全国同行学习的榜样。但从我省特别是苏北地区文化站运行的实际情况看, 形势依然不容乐观。除了苏南一部分文化站运作较好以外, 更多的文化站还没有足够的能力和底气敲响“丰收的锣鼓”, 鲜光的表面无法掩盖文化站内部设施空洞、人员配备不足、活动经费短缺的现实。在某种程度上, 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文化站已普遍陷入了“难为无米之炊”的尴尬境地。

思考之一:转换身份, 让文化站在经营的理念中“活”起来

反思我省文化站建设的“十年之痛”, 既有农村自身的缺陷, 如乡镇党委政府对文化建设认识不到位和行政作为的疲软、农村文化资源的缺乏以及很多村庄青壮年外出打工形成的“空巢”等。但笔者认为最主要的原因还是文化供给主体的缺乏。主要表现为一是文化产品的提供者范围在不断缩小, 二是文化活动的管理者和组织者不到位。在计划经济时代, 无论是文化资源的配置还是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供给, 一律由政府包办, 为“农”服务是县级文化单位的主要任务。而今, 县文化馆、图书馆囿于他们自身发展的每况愈下, 加上文艺方向的偏移, 逐渐淡化了对乡镇文化服务的供给。各级不多的送文化下乡不过是蜻蜓点水, 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农村文化贫乏的问题。而作为乡镇文化站本身, 已也无力承担自我文化供给、实现良性循环的重任。

实践证明,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 政府“包办”

2131电影工程, 为群众放映电影。再一个是创建体育设施点, 安装健身器材, 让更多的农民群众参与体育锻炼, 开展全民健身活动。

4、围绕中心工作做文章, 积极引导农民树立新的生活观念。

我们开展活动, 目的是宣传党的方针政策, 普及科学文化知识, 丰富和活跃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 因此, 要围绕党的中心任务, 去开展一系列的文化活动。例如举办一系列的科学知识讲座, 向农民普及科学文化知识, 传递经济信息, 为农民朋友开办求知致富服务, 促进当地经济建设, 还有结合党的农村政策, 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20字方针以及计生知识、综治普法宣传以及村级换届选举等工作开展活动。例如, 我们举办宣传党的“十六大”、“十七大”精神文艺晚会、计生综治文艺晚会, “婚育新风进万家”文艺演出、纪念“计生三为主”方针, 百、千、万普法依法治理活动文艺晚会等。演出中穿插一些计生、普法、综治专题内容的知识问答, 以达到预期的效果。这种用文艺形式宣传党的方针政策, 进行计生、普法教育, 受到群众的热烈欢迎。还有可以利用橱窗、黑板报举办图文并茂的专题内容图片展。通过各种文化载体向农民群众进行宣传, 使他们在娱乐中增长知识、陶冶情操。

农村特色文化建设论文 篇8

班级文化包括了班级的环境文化, 班级的精神文化, 班级的制度文化。它是一门潜在的课程, 有着无形的教育力量, 就像唐代诗人杜甫的一句名诗:“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可见, 班级文化的作用, 就象这春雨一样, 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的心灵进行了滋养和净化。班主任在实际的工作中, 面对前面所说的不利环境, 怎样进行班级“特色”的打造呢?我想就自己在班级管理中的一些实际做法, 简要介绍一下。

一、班级的环境文化

我利用学校大力推进卓越课堂建设的契机, 组织全班学生对教室进行精心“包装”。

1.教室的绿化。绿色象征青春和活力, 代表着希望。在教室的前面和后面摆放一些绿色的植物, 如盆景、花草等, 让教室充满绿色, 充满青春的气息。这无疑会让学生产生宾至如归的感觉。因此, 教室的绿化就成了班级文化建设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在完成学校规定的小组建设所必须的组牌、组徽、组旗等之外。每学期开学的第一周, 我还特意要求组长同小组成员商量, 利用周末时间亲手制作一些花盆, 拿到教室放到指定的位置, 看哪个小组的花盆养得最好, 每半期将记录考核一次。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班级增添一份宁静, 一份安谧。无论学生有多么烦恼, 只要一走进这样的教室, 他们就会感受到温馨和舒畅。

2.班级文化墙。班级文化墙是学生施展才华、倾诉心声的“宝库”。活动的做法就是每学期给学生发放三次白纸, 让各小组成员设计和制作属于自己小组文化的内容, 然后进行全班展评, 贴在教室后面的墙上, 评出优胜奖, 并进行小组积分。这样, 学生在活动中发挥了聪明才智, 锻炼了自身的能力、提高了自身的素质。一张手抄报, 会让人赏心悦目。无意中看一眼, 不但让人了解了丰富的知识, 也有了心灵的美好享受。

3.班级报刊和图书角。每学期开学时我就引导和鼓励每个学生, 把自己最喜爱的书和杂志拿出来, 与他人交流。根据同学们拿的书的质量和数量, 小组分别加上1-5分, 而且实行累加。这样做既可以培养同学们的奉献精神, 又可以丰富同学们的课外生活。此外, 每学期举办两次“推荐、介绍一本好书”交流活动。这些举措, 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读书积极性, 使图书杂志发挥其应有的“文化源”作用。

二、班级的制度文化

(一) 落实午会, 丰富学生的精神家园

每天中午的午会和星期三的读报时间, 我要求文娱委员组织好大家积极唱好班歌、校歌和自选歌曲, 这样做的目的, 就是为了充实学生的学习生活、丰富学生的精神家园, 使学生舒展心灵放飞想象, 提高了良好班级文化建设的时效性。

(二) 注重对班干部的培养, 传递正能量

每学期开学时, 和许多班主任一样, 我也采用民主的方式进行班干部的选举, 所不同的是我很注重对班干部能力的锻炼和定期培训。每周五中午是班级的例会时间, 由班长主持召开班委会, 讨论总结本周的班务工作, 布置下周的班务工作, 并由班长或者其制定的人选, 在全班面前用5分钟时间进行汇报。此外, 单周星期三中午, 由班主任主持召开班委会, 大家共同探讨班级事务, 对于一些不好的做法, 班主任可以提出自己的看法和改进意见。这样, 不仅提高班干部的管理水平和能力, 还增强了班干部的凝聚力和在全班面前的威信。

三、班级的精神文化

有这样的一句名言:“世界上有两样东西是最难的, 一种是把自己的思维和理念灌输到别人的脑海里, 另外一种是把别人口袋里的钱装进自己的腰包里。前者成功了就成为了老师, 后者成功了就变成了老板。基于这样的理念, 我一直注重学生对班级文化的认同感。因为我始终坚信:一个民族, 如果没有民族文化认同感, 它也就没有国家的归属感, 进而成了外来文化奴隶的对象。相似的, 一个班级的学生, 如果没有班级文化的认同感, 它也就没有了班级的荣誉感和向心力。因此, 对学生进行班级文化认同感的教育至关重要。

1.提出明确的班级目标。初一上册时, 我班提出的口号是“不求最好, 但求不差”。初一下册时, 我们的口号是“不求较好, 但求更好”。本学期里, 我们制定的班级奋斗目标是“不求更好, 但求最好”, 附带班级在本学期里短期、中期、期末的奋斗目标。

浅谈构建农村职校特色校园文化 篇9

一、校园文化建设的功能

1. 德育功能。

高雅的校园文化, 优美的校园环境有着春风化雨, 润物无声的作用。如诗如画的校园风光, 敞亮光洁的文化长廊, 错落有致的专业教室, 热火朝天的实训场面……无不给学生以美的享受, 力的震撼。丰富多彩、健康高雅的校园文化, 可以激发学生热爱学校, 热爱家乡, 进而学好技能报效祖国的激情。

2. 美育功能。

爱美是人之天性。职校生特殊的身份在追求美的过程中存在着明显的弱点:追求美, 却不善识别美, 甚至误以丑为美;追求外在美, 而不善追求内在美, 不懂得美具有广泛复杂而深刻的内涵。2008年苏州实习学生返校时, 奇特的发型, 怪异的服装夹杂其中, 让在校学生有些扎眼。美的校园文化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 提升审美能力及创造美的能力。整洁漂亮的教室宿舍, 朴素简洁的服饰打扮, 均可引导学生鉴赏美、追求美、创造美。

3. 人际功能。

人际关系是一种高级形式的校园文化, 被称为人世间最复杂的关系。良好的人际关系不仅可以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文化学习和专业技能训练, 还可以形成良好的集体合作意识。技能比赛, 运动竞技, 文娱活动等校园文化都可以建构一种“亲其师, 信其道, 尊师爱生”的和谐师生关系, 团结互助、同舟共济的同学关系。

4. 实践功能。

随着国际经济进一步发展, 劳动用工制度和就业制度越来越趋向复杂化。职校生能不能在激烈的岗位竞争中取得一席之地, 关键要在学校中造就竞争意识。在校期间, 职业学校需要不断开展各种形式的专业技能比赛、特长展示, 以各种竞赛活动为载体的校园文化对于学生树立强烈的竞争意识、合作精神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建构职校特色的校园文化

职业学校是为社会培养各种技能劳动者的重要场所。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既可培养学生的专业特长及创新能力, 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还可以磨炼学生意志, 提高学生组织管理能力, 为以后走向社会工作岗位奠定坚实的基础。

1. 建设美化校园环境

优雅宜人的校园环境可以娱乐身心, 净化心灵, 可以焕发青春激情, 催人奋进。创建具有职业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氛围可以让学生充分感知文化, 创造文化。本校除了在校园绿化、美化、亮化等方面积极努力外, 更是在职校特色上大做文章。在学校空白墙壁上, 随处可以看见“户口是个纸饭碗, 学历是个泥饭碗, 能力是个铁饭碗, 素质是个金饭碗”宣传标语。一名合格的职校生, 除了具有过硬的专业知识, 专业技能外, 还要有良好的综合素质。教学楼走廊的墙壁上, 处处悬挂了本校往年优秀毕业生的奋斗历程和骄人成绩。这些都实实在在的告诉学生, 努力才有回报。宣传栏里张贴近期技能比赛获奖的优秀学生的照片、成绩。以身边的人为榜样,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2. 创设教室、宿舍文化

教室和宿舍是学生活动的主要场所。创设一个积极向上的学习环境, 具有浓郁人文精神的教室文化氛围就是要让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尽情的遨游。在教室张贴一些名人的格言警句, 学生的美术书法、性情作文和丰富多彩的技能比赛的照片。让学生随时感悟学习, 感知竞争。宿舍是学生在校园里的家, 是学生精神的后花园。宿舍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一环。宿舍是一个小社会, 一个小集体, 是最敏感最容易发生矛盾的地方。舍友间的和谐关系也是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学习的保证。在宿舍里面张贴一些富有青春健康气息的宣传画, 舍友们共同制作的专业作品, 同时培养舍长成为学生的心理咨询监督员, 让友爱、关怀、亲情、团结互助的和谐气息熏陶着他们。

3. 拓宽丰富的课余文化。

职业学校和普通学校在教育方式和教育内容上有着明显的不同。我们的教育目的就是为社会培养合格的社会劳动型人才。我们完全可以通过各种技能比赛, 竞技活动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各种各样的课余文化活动应该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载体。课堂学习和实训如果过多, 势必会让学生感到在职业学校学习的枯燥无味, 我们可以把学习和实训融入到课余文化活动中。但是我们搞各种课余文化活动不能随意盲目。需要注意一下几个问题:

(1) 要遵循自主性、实践性、竞争性的原则, 做到“四有” (有计划、有记录、有成绩、有总结) 、“四定” (定人员、定地点、定时间、定内容) 、“四落实” (组织、经费、器材、奖励) 。学校确立了以专业教师为指导, 师生共同参与, 定期举办的各种技能比赛。和谐的师生关系, 能够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高质量的技能比赛, 更能实际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在机电、焊工、计算机、服装、电子、财会、建筑等各种专业技能比赛中, 老师和学生在实训中教学相长, 在比赛中相互切磋技艺, 这不但增深师生感情, 也让大批的优秀学生脱颖而出。通过技能比赛, 不断激发学生学习专业重视技能的热情, 提升学生的竞争意识, 也很好的实现了职业教育的目的。

农村特色学校建设的探索与思考 篇10

作为典型的农村学校, 南沱中心校从2010年5月正式启动“尚善教育”特色学校创建以来, 广大教职工一直在不断探索, 在校园文化和学校管理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

1 概念内涵的准确把握是特色学校建设的前提

如何准确地把握特色学校的内涵, 不同的学校、不同的管理者在理解上有差异。只有准确地把握其内涵, 才能为特色学校建设工作指路引航。南沱中心校通过两年的实践, 加深了对特色学校建设的认识。

1.1 特色学校应体现它的全面性

人们往往把特色学校与学校的某类强项联系起来, 其实这是把“特色学校”与“学校特色”混为一谈。特色学校首先应有自己的办学思想, 有明确的建设思路和举措, 并为全校师生所认同。南沱中心校围绕“尚善教育”主题, 通过办学理念优化、校园环境美化、学生活动多样化、学校制度人性化等措施, 开启了学校全面发展的良好局面。

1.2 特色学校应体现它的传承性

特色学校不是昙花一现, 它是在学校改革发展过程中不断积累的结果, 其特色一旦形成, 应是相对稳定地传承下去。南沱中心校是一所三峡移民学校。全体师生积极支持国家建设, 充分体现出了善良、忠诚、深明大义的优秀品质。学校的办学地点虽然发生了变动, 但师生所具有的“尚善”品质却是源远流长, 历久弥新。

1.3 特色学校应体现它的独特性

特色学校在办学思想、教育理念、教育研究、教育教学过程、校园环境建设等方面都应有自己的独到思考、独有的研究及个性的发挥。目前国内进行“尚善教育”特色实践的学校仅广西桂林崇善小学、四川都江堰李冰中学、安徽阜阳师范学院等几所学校。依此看, “尚善教育”特色学校创建的理论和实践仍有广阔的空间。正是这些有待补充、扩展和完善的方面, 才造就了尚善教育”的独特性。

2 务实前瞻的领导班子是特色学校建设的先导

校长是学校发展的规划者、设计师, 除了要不折不扣地贯彻教育方针外, 还必须有明确的治校思路。校长是否具备特色办学的思想, 决定着这所学校能否建设成特色学校。同时, 校长对有特长的师资能否大胆启用, 对培养特长师资有没有办法, 也会影响到学校的特色形成。

一流的领导班子, 其成员一方面要有较高的思想素质, 另一方面要有过硬的业务素质。整个领导班子要形成一种共识, 即要坚持德育为首, 教学为中心, 科研为先导, 更新教育理念,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改进教学方法,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要强化管理, 从制度建设入手, 规范办学行为, 向管理要质量, 要在教学常规管理和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管理方面狠下功夫, 建立以人为本、科学高效的学校特色管理模式。

3 刚柔并济的管理模式是学校特色建设的途径

刚, 即科学考核。农村小学要从实际出发, 合理确定教师的工作量, 制订规范的岗位聘任条件和标准, 完善在个人自评的基础上, 学校领导、教师、学生家长、社区共同参与, 促进教师职业道德和业务水平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和考核办法。对教师考核工作要坚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注重实绩的原则;要切实加强年度考核和聘期的履职考核, 要把师德修养和教育教学工作实绩作为考核重点。

柔, 即柔性开明。柔性管理, 究其本质, 是一种“以人为中心”的“人性化管理”, 它在研究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的基础上, 采用非强制性方式, 在教职员工心目中产生一种潜在说服力, 从而把组织意志变为个人的自觉行动;它主要不是依靠权利影响力, 而依赖于从每个教师内心深处激发的主动性、内在潜力和创造精神, 因此具有明显的内在驱动性。柔性就得“开明”。学校班子或者主要领导者作出的决定都是透明的, 广大教职员工都有权参与, 领导对全体教职员工要广开言路、虚怀纳谏。让全体教职员工都参与到学校的管理、决策中来, 为学校发展献计献策。

4 优秀师资的培养是特色学校建设的关键

瑞士著名的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有关教育与教学的问题中, 没有一个问题不总是与师资培养问题有联系的。如果得不到足够数量合格的教师, 任何最使人钦佩的改革也势必要在实践中失败。”因此学校必须加强特长师资的培养和使用。第一, 对于传统特色学校的师资, 要加强培养, 使之能够严格地继承和发扬传统。学校要通过强有力的手段, 使每位教职工都能够溶入特色建设的学习和实践中。第二, 大胆启用特长教师挑大梁。学校特色建设的第二条路, 就是从班级突破。这一突破的关键是要求校长要大胆启用有特长的教师挑大梁。

南沱中心校出台并完善了《尚善教育工作指南》, 该制度全面系统地对特色学校建设作出了完整的规范。其中, 明确提出了教学“六认真”要求、教学“十字”方针、课堂“十化”、教师课堂教学八不准、教师教研“十个一”, 对教师教学教研目标进行细化, 提高了可操作性、可考核性, 有利于激励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同时, 通过举办小组教研、学月教师公开课、尚善教育教师论坛、尚善教育沙龙, 着力培养一批中青年教师, 承担起特色学校建设的重任。

摘要:特色学校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 需要从内涵的把握、办学思想的梳理、刚柔并济的管理、优秀师资的打造等方面做好功课。

关键词:特色学校,建设,思考

参考文献

[1]张济正, 《学校管理学导论》,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0;

[2]萧宗六, 《学校管理学》,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1年第3版;

[3]阎德明, 《现代学校管理学》,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9;

[4]杨颖秀, 《教育管理学》,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5]萧宗六/贺乐凡, 《中国教育行政学》,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6;

农村特色文化建设论文 篇11

按照上述总体考虑,梅河口市将围绕强化帮扶、整合力量、加快发展,进一步突出重点、明确目标、完善机制、强化措施、积极挖掘内力,充分借助外力,切实打造梅河口市新农村建设整体合力,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目标提供坚强保障。在实际工作中,将突出三个重点,强化五项措施。

突出加快产业发展。围绕农业发展方式转变,通过实施产业帮扶措施,大力开展招商引资,重点支持企业发展和项目建设,突出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配套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基地,为新农村建设夯实基础。2010年,全县新发展产业化企业15户,总数达到290户。预计2012年发展到310户,产值实现80亿元,拉动农民增收比重突破60%,农村工业化率达到27%;突出打造特色镇村。实施以城带乡、城乡统筹发展战略,加快推进“特色镇”和“示范村”建设,构建以城区为“心”、4个中心镇为“星”、100个示范村为“点”的“一心四星多点”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山城镇以商贸服务型、红梅镇以资源工业型、海龙镇以文化商旅型、牛心顶镇以区域带动型为定位,投资6亿元进行基础设施和工业集中區建设。在此基础上,选择红梅镇福利村、海龙镇春明村和双兴乡德庆村3个村为样板村,力争2年内分别建设成区域内一流的民俗特色村、观光农业村、特色产业村,影响和带动其他村加快发展;突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财政、帮扶资金和项目资金整合力度,2010年计划投资9亿元,实施4大类、40大项农村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其中:投资5000万元改造泥草房800户,投资3500万元解决7万人饮水安全问题,投资7000万元修建水泥路200公里,投资4.4亿元实施社会和公益事业建设,市、乡两级财政投资3000万元完成国道沿线9个乡镇、59个行政村、2935户建设工艺柱栏和围墙7.7万延长米,把全市主要公路沿线打造成整齐划一的艺术长廊。

农村特色文化建设论文 篇12

1 发展果树切实可行

1.1 符合需求, 有发展空间

发展果树一直是政府部门主要支持的对象之一, 也是当今许多农民一项主要的经济收入来源, 发展政策环境好。农村有广阔的土地资源提供果树种植, 各个新农村试点村的道路两边、房前屋后、生活垃圾及死角地带、山地丘陵等都可以统一规划种植各种果树, 既美化了环境, 又有地方特色, 更重要的是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1.2 合乎民意

在“既要金山银山, 又要绿水青山”的号召下, 在“一大四小”工程的政策支持下, 农民种植果树的热情高涨, 为了减轻将来孩子负担, 村民纷纷上山种果树, 将自己的养老金“储蓄”在“绿色银行”里, 养儿防老不如上山种果树。在这种情况下, 各地农业部门纷纷组织农民参加果树种植培训班, 解决了农民种植果树技术上的难题, 增加了农民的信心和决心, 使农民更加放开手来种植果树。

2 合理利用果树

2.1 因地而用

樟树市一直以药、盐和酒为主要产业, 果树种植相对比较少, 本地果品远远满足不了樟树人民的需要, 大多数人吃水果都是买来的, 因此家家种上几棵果树是很乐意的。各新农村建设点要根据各村的地理情况, 在进行乡村绿化时, 合理利用村庄闲置的土地和房前屋后种植果树, 既起到了美化亮化的作用, 又解决了农民买水果吃的问题。

2.2 美化环境

果树本身就是一种很好的绿化树种, 要根据各种果树的植物性特点, 在规划新农村建设点时, 因地因时的考虑这些特点, 使其充分体现果树的绿化美。农村生活垃圾可以埋在房前屋后种植的果树下, 变废为宝, 既节约了成本又美化了村庄环境。

2.3 全力打造, 形成特色

对座落在丘陵地带的新农村建设点, 在做好大力宣传和规划的基础上, 搞好果树“一村一品”建设。在建设果园时, 要选好果树优良品种, 集中连片种植单一品种果树, 形成优势产业, 增强市场竞争能力, 逐步形成地方特色。

2.4 促进新农村生态旅游

上一篇:寺庙园林建筑下一篇:TeamCe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