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特色

2024-06-15

建设特色(共12篇)

建设特色 篇1

当今, 特色学校建设已成为中小学校内涵发展的重要体现, 是当前深化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 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需要。也就是说, 只有学校办出特色教育, 才能彰显学校的内涵品质, 才能使学校拥有鲜明的教育特点, 并以此形成学校文化或学校精神, 从而提升学校在社会、学生和家长心目中的价值和声誉, 使学校成为人们心目中的好学校。因此, 每一所学校都应注重特色学校建设, 努力成为一所实施特色教育的好学校。

一、特色学校的本质内涵和基本特征

1. 特色学校的本质内涵。

所谓特色学校, 是指在先进的教育思想指导下, 从本校实际出发, 经过长期的办学实践, 形成了独特的、稳定的、优质的办学风格和出色的办学成果的学校。“独特的办学风格”和“出色的办学成果”是特色学校的本质内涵。

2. 特色学校的基本特征。

(1) 相对性

特色学校是以全面贯彻教育方针、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全面提高学校办学水平为前提的, 建设特色学校不是为了特色而特色, 而是为了更好地推进素质教育, 更好地实现育人目标。不能片面强调做“特色”、造“特色”, 把创特色变成“作秀”工具和“应景”文章。

(2) 独特性

特色学校也就是个性化学校, 是优化了个性的学校, 是形成了“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的独特风格的学校, 但特色学校绝不是专业学校。

(3) 优质性

特色学校是具有优秀的办学成果的学校, 是育人效果显著的学校。创建特色学校的宗旨是提高育人的质量, 如果不能更多更好地培育人才, 学校的风格再鲜明、再独特, 也是毫无价值的。

(4) 稳定性

特色学校是学校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 形成以特色教育思想为核心的办学体系, 并被全体成员不断内化, 从而形成独特稳定的个性和风格的学校, 有经得起历史和实践考验、被社会广泛认可的稳定性。

(5) 发展性

特色学校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而是随着社会发展和外界环境的改变而不断丰富和发展的, 是一个不断探索、提升、完善、超越的过程。同时, 特色学校不等于学校特色。学校特色是学校在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某一方面的独特风格或独特优势;特色学校是学校特色的高级形态, 具有整体效应, 它不是局限于某一点, 而是以点带面、以局部带整体、以核心带全局, 最终使学校工作在全方位、多角度, 都能反映出这种独特性。

二、为什么要注重特色学校建设

创建特色学校是各级各类学校寻求更快捷、更广阔发展道路的共同课题, 是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推进特色学校建设, 不仅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而且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1. 特色学校建设是教育改革的趋势。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 (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 明确指出:“鼓励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 出名师, 育英才”。为此, 必须打破目前的“千校一面”和“万人一貌”的局面, 重构教育内容、教育手段、教育模式和教育方法, 大力培养具有不同个性、不同专长、不同爱好和具有较强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人, 真正让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挥, 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挖掘, 个体得到最适宜的发展, 为其一生的发展和幸福奠基。这就决定了教育发展必须走加强特色教育、创建特色学校之路。

2. 特色学校建设是素质教育的需求。

创建特色学校, 核心在推进学校的内涵发展、差异发展、多元发展和整体发展, 本质在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创新发展、全面发展。这种按照学生个性化的需求, 提供针对性的教育, 促进学生多元化发展的育人模式, 更加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更加符合人才培养规律, 更加符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

3. 特色学校建设是时代发展的要求。

特色学校建设是学校教育铸造高尚灵魂的时代性文化策略, 对提高全民族素质有着重要意义。20世纪90年代以来, 我国即已在《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中对特色学校建设提出了相关要求。2010年制定的《教育规划纲要》也明确指出要“注重教育内涵发展, 鼓励学校办出特色”。特色学校建设被提到了国家教育战略指导方针的高度, 这是当前教育改革的重要指针。因此, 特色学校建设是新形势下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深入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工作。

4. 特色学校建设是教育发展的标志。

参照世界经济论坛提出的国家竞争力模型“三阶段理论”, 学校发展也可分为三个阶段, 即要素驱动阶段 (外延型发展) 、效率驱动阶段 (内涵型发展) 、创新驱动阶段 (特色化发展) 。《教育规划纲要》中关于特色学校建设的科学界说, 表明了我国教育正处在从内涵发展向创新发展的过渡阶段, 学校教育正朝着以彰显独特的学校文化与精神、学校特色与品牌、学校理念和价值为标志的人文教育阶段迈进。这就要求我们的学校要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作为基本价值取向。

5. 特色学校建设是创新发展的抓手。

创新是民族前进的不竭动力, 是实施素质教育的灵魂与核心。学校要创新就要有自己的特色、风格与个性, 特色学校建设则是学校创新发展的驱动力和抓手。特色学校建设是中小学阶段教育目标的生动体现, 是中小学阶段教育的别样追求。我们应该理直气壮地抓好特色学校建设。

三、如何推进特色学校建设

1. 结合学校实际, 谋划特色之路。

创建特色学校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要紧密结合学校办学实际, 科学确定特色项目, 准确定位特色目标, 精心制定创建规划, 确保学校特色的持续发展。在制定特色发展规划中, 不能凭空虚构、主观臆断, 需要充分考虑五个方面的因素。

(1) 历史与传统

学校的发展历史和优良传统是学校自身的固有资产, 是其他学校无法复制的办学资源。建设特色学校, 一定要注重从本校的历史和传统中汲取营养, 挖掘潜力, 打造亮点。

(2) 师资与专长

要分析本校教师中哪些是有专长的, 有什么专长。一般来说, 学校所期望的特色, 应与大部分教师的兴趣爱好、专长取向一致或相近, 这种情况下, 教师就容易接受, 容易投入, 容易形成合力, 否则就可能难以理解, 难以推进。

(3) 自身优势

要在办学过程中找出自己的特殊优势, 并使这一优势科学发挥、合理利用。为此, 每一所学校应当准确认识自我, 完善自我, 丰富自我。

(4) 办学条件

校舍、场地以及教学设施等硬件, 对学校特色的培育能起到促进和制约作用。在特色学校建设中, 应充分考虑学校物质载体的承受力, 真正做到因校制宜、扬长避短。

(5) 社会背景

广泛的社会文化背景、经济背景等是培育学校特色的肥沃土壤, 我们应充分挖掘、合理利用, 使其为特色学校建设服务。

2. 结合师资提升, 稳固特色之本。

特色学校建设责任在校长, 关键在教师。因此, 必须全面加强校长和教师队伍建设, 保证特色学校建设的顺利实施。

(1) 校长队伍建设

校长是特色学校建设的领路人, 要善于发展自己独到的见解, 努力形成独特的教育观念, 大胆实施独特的办学方略, 找到办学的优势和突破口, 扬长避短、推陈出新, 创造出学校的特色。这就需要提到“四定”:一定目标———校长首先要为自己的发展定目标, 其次为学校的特色发展定目标, 把目标定得高一点、远一些;二定特色———定出学校发展的特色之路;三定方略———需要用方略来实现和打造特色;四定时限———用阶段性目标支撑特色学校建设的总体目标。

(2) 教师队伍建设

蔡元培先生说:“有特色的教师是学校的宝贵财富。”教师是创建特色学校的力量源泉和重要保证。要激发学生兴趣, 教师自身应该兴趣广泛;要培养学生特长, 教师自身应该拥有特长。广大教师要主动自加压力, 潜心钻研, 在教学实践中磨炼和提高自身素质, 把特色学校建设的各项要求落实到教育教学工作中, 做创建特色学校的主力军。要结合学校自身的校本研修活动, 注重教师特色专业的教育与培养, 使其逐步形成适合自己个性特点的教育教学风格。特色学校一定是由特色班集体构成的, 一定是由特色学科来支撑的, 所以, 我们每一位教师都肩负重任。同时, 要注重形成合理的梯队, 使学校不仅成为培育特色学生的摇篮, 也成为培养特色专业教师的摇篮。加强教研队伍建设, 充分发挥教科研工作的理论引导作用。每所学校及校内教育科研部门要深入研究特色学校建设理论, 组织骨干力量对创建工作的关键环节和重点难点问题进行攻关。每所学校要将特色学校建设作为校本教研的核心, 积极开发与特色学校建设相适应的校本课程, 把课题研究作为推进特色学校建设、提升特色层次的有效手段, 为特色学校建设拓宽路子, 打造精品。

3. 结合文化建设, 实现文化育人。

特色学校的特色在于与众不同的学校“文化”, 办学就是办文化, 做教育就是文化育人。特色学校建设既需要学校文化的继承, 更需要学校文化的创新, 塑造特色校园, 彰显学校个性。建设学校文化, 就是形成学校特色, 学校特色应是在学校文化建设过程中自然形成的内涵和品质。拥有一种先进的、独特的、富有时代特征和相对稳定的学校文化是特色学校建设成功的标志。文化, 是特色建设的最高价值追求, 对特色建设能起到引领、激励和推动作用。特色, 只有形成一种学校文化, 才可能成为一种稳定的、持久的特色。因此, 加强文化建设, 是学校发展个性、打造品牌的必然选择。创建特色学校的过程也是学校文化重建的过程, 学校特色在理论与实践相融合的创建过程中, 不断总结、提炼、升华, 从而形成物质、精神、理论等层面的文化体系, 这种文化是特色学校的个性和价值取向的集中体现。所以, 我们必须以特色项目为切入点, 致力于学校文化的建构与积淀, 从物质、制度、精神、行为等不同层面入手, 由浅入深, 由表及里, 着力打造学校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 特别是行为文化中的备课组文化、班级文化、宿舍文化、体育文化、艺术文化、社团文化等, 全方位、高品位地重建富有个性的学校文化。当然, 学校文化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之事, 不可能一蹴而就, 往往需要持久、持续性打造。

办好每一所学校, 使每一所学校都有特色, 这是教育发展的需要, 是全面育人的需要。每一所学校都是潜在的特色学校, 每一所学校都可以发展成为特色学校。创建特色学校的终极目标就是办好每一所学校, 使每一所学校都成为具有特色的好学校, 使学校的每一个学生都能发挥自身潜质, 从而实现教育的全面均衡发展、内涵发展、特色发展。

建设特色 篇2

特色县建设方案

党的十六大在规划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蓝图时,突出强调了文化建设的极端重要性,确立了文化建设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战略地位,提出了文化体制改革的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为发展先进文化指明了方向。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充分发挥文化艺术在精

神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根据市委《关于建设特色文化名市的意见》要求,现就我县建设特色文化名县工作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任务,以深化改革为动力,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文化生产、文化流通和文化服务体系,形成现代科学的文化精神、开放兼容的文化风范、运作有序的文化机制,把**建成全民文化素质良好,城乡文化统筹发展,文化产业兴旺发达,文化风尚优良健康,具有深刻历史内涵、鲜明时代特征、浓郁地方特色的区域性文化中心和现代文化名县。在实施过程中,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以建设小康文化,树立**文化名县新形象为目标,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把挖掘历史文化和弘扬现代文化有机结合起来,以打造“皇甫谧文化”品牌为突破口,以弘扬商周历史文化为切入点,进一步深化文艺体制改革,建立健全促进文艺工作健康发展和全面进步的长效工作机制和工作措施,全面实施精品战略和“走出去”战略,充分调动广大文艺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集中生产一批有一定影响力和知名度、能体现**特色并走出全省打向全国的文化精品,不断满足全县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努力提高广大城乡居民的综合素质和文化生活质量,全方位扩大我县的对外文化交流与合作,更好地发挥先进文化在推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的重要作用。

二、奋斗目标

以加快发展为主题,以形成特色优势、提高知名度为着力点,以整体推进和服务经济建设为目的,建立和完善与全县经济、政治、社会发展要求相适应的文化发展格局,形成符合社会主义文化发展规律的文化管理运行机制,构筑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相适应的文化产业服务体系,用先进文化全面占领城乡文化阵地。通过5到15年的努力,精心打造五个品牌,即打造一批具有地域特色的品牌艺术产品、品牌文化产业、品牌文化建筑、品牌文化阵地和品牌名人效应,并加以推介和宣传,在省内外形成较强的影响力和较高的知名度,使全县文化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

三、工作重点

特色文化名县建设的核心是用文学艺术作为展现形式,弘扬**底蕴深厚的历史文化、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内涵丰富的现代文化。特色文化名县的内涵要体现在创作一批有一定影响力的文艺作品、举办几次产生广泛影响的大型文艺活动、推出一批文化名山、文化景点、文化名人和文化典型等方面。要以构建文学艺术意义上的文化为主体,立足特色,体现知名度,以实施品牌战略为主要途径和有效载体,围绕商周文化、皇甫谧文化进行构思和设计,下功夫挖掘提炼,高起点总结谋划,在内涵和外延上进行广度拓展和深度研究,以文艺为主要表现形式,辅之以现代技术和传媒手段,整合包装优势资源,推出一批能够产生冲击力和影响力的特色优势文化名品。

四、主要任务

(一)积极实施精品工程创作,进一步促进和繁荣文化艺术工作。文化艺术发展要以精品创作为主攻点和奋斗目标,突出地域特色,着力反映我县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涌现出来的新生事物,推介全县人民以实为先、干字当头的精神风貌和建设热情,宣传全县在三大文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发展中取得的辉煌成就,为县域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文化环境。戏剧创作要在加工提高现代戏剧《金牛湾》的基础上,以商周文化为中心选题,把《**祭天》、《三女丧国》等作为重点剧目,全力抓好剧本修编和排练演出。同时,以历史名人皇甫谧、牛僧儒、左丘明等为鲜活题材,创作一批反映我县历史文化的优秀剧目。要积极组织开展文化艺术交流活动,力争每年组织开展摄影、美术、书法交流活动10次以上,各类艺术作品展览4次以上。要抓好文学创作研究,保证每年出版一本宣传**的好书,在市级以上刊物发表50篇以上文艺作品。文学发展要把重点放在长篇小说、戏剧和影视剧本创作上,逐步推出一批展示我县深刻文化内涵的“拳头”艺术精品。电视剧目创作要力争推出几部反映本县文化底蕴和时代要求的优秀作品。戏剧、舞蹈要在自编自演的基础上推出几台大型优秀剧目。要举办一些冠名**的全省性诗会、笔会、研讨会、演唱会、书画、摄影、工艺品大展(赛)和具有**文化内涵的大型节会,包装商周文化和皇甫谧文化资源遗产,制作发行一批展示**文化特色的外宣品,整理、编辑、出版《**春秋》、《商周文化研究》、《中国皇甫谧研究》、《**文物探析》、《**民间传说》、《**碑

林题词汇编》及现代文集《**诗歌卷》、《散文卷》等反映我县历史风貌的书籍。通过文学创作,更好地推介和宣传**,促进我县三个文明建设健康协调快速发展。

(二)不断改善文化基础设施条件,大力发展群众性文化事业。围绕创建全国文化先进县这一目标,各乡镇都要按照全面规划、因地制宜、分步实施的原则,着力抓好城乡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按

照小康文化建设目标,积极建办文化娱乐中心,不断开发产业资源,为全面发展奠定基础。各乡镇力争在五年内建成达标多功能文化站,人口在1万人以上的乡镇建成“二馆一院”(文化馆、图书馆、中心剧院)和高规格、能综合利用的文化娱乐场所;所有的行政村建成多功能文化室。要力争在两年内完成县文化馆大楼建设并投入使用,不断扩大服务范围,五年内建成图书馆电子阅览中心和文化信息网络中心,实现现代化管理,提高阅览服务水平。县博物馆要在3年内实现网络化管理,切实增强服务功能。县文体局要加强对“三馆”的工作指导和业务管理,使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力争在3—5年内建成省级达标单位。要全面加强老年、少儿及社区、企业文化建设,5年内力争在县城建办一处高规格、多功能的老年活动中心及少年儿童游乐园。县文化馆、图书馆,各乡镇文化站也要分别设立老年和少儿活动室,县直党政、企事业单位要加大工作力度,力争每年建成15个社区、企事业单位职工活动室,推动和加快我县少儿文化及社区、企业文化建设步伐。农村电影放映工作要全面落实统筹收费,保证农民每年人均看电影12场以上。在完善原有文化设施的同时,长远规划,高规格要求,用2年时间在城南达溪河之滨新辟一处占地12000平方米的休闲广场。用3—5年时间开发影剧院地下室,建办县城文化活动中心;开发剧团人民会堂两侧空闲地段,建办多功能文化娱乐城;继续征集名人题词,充实和扩大**碑廊,建成荆山公园。依托历史人文优势,以开发皇甫谧旅游文化为重点,进一步扩大皇甫谧陵园建设规模,持续办好“皇甫谧文化旅游节”活动,规划建设皇甫谧纪念馆、书台山公园、朝那皇甫湾和文王画卦山等旅游景点。以古“**”和商周文化为依托,建设商周历史文化名城,按古迹记载修筑“**”,恢复“**祭天”原貌。要进一步完善制度,加大监管力度,全面提高文化市场管理水平,有效解决文化市场管理中出现的各类问题,为县域经济社会的大发展、快发展创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三)挖掘整理文化资源,积极开发特色文化产业。

要继续完善“一城二园三区四线八景区”规划方案,力争

在五年内建成以商周历史文化为特色的旅游基地。要积极

贯彻“抢救第一”的方针,组织专业人员,广泛搜集整理,加大对地方戏种——灯盏头和流行于**吊街一带的马社

火、梁原一带的唱社火及民间小曲的抢救力度,力争3年

内编印成册,并适时组织演出。要加快机制转换步伐,把

书画装裱、古建彩绘等产业优先推向市场,坚持走文化业

务产业化、单位创收多样化的路子,大力发展文化产业。3

年内,以县文化馆为主体的**古建彩绘队、书画装裱社、书画展销厅要形成规模并占领市场;以博物馆为主体的文

物复制、名碑拓印要初具规模并打开销路;以图书馆为主

体的网络服务要投入运营并实现双向服务;以乡镇文化站

为主体的民间工艺品生产,要优势互补并实行联合经营。

在5年时间里,各文化单位要把自己的业务范围以产业化

形式,逐步推向市场,积极创办实体,实现以文养文,以

文利人。通过4—6年的开发引导,形成以民间艺术为主导,五大文化服务体系为内容的产业框架,即:以书画和民间

工艺品为主体的工艺美术服务业,以商周历史文化为特色的文化旅游业,以各类专业艺术表演团体组成的演出展览

业,以公共图书馆及文化娱乐网点组成的文化娱乐业,以

专业和业余艺术学校、群众文化机构、表演团体组成的艺

术教育业。要建立文化中介机制,健全市场运行机制,培

养文化经纪人,实现文化产业的规模经营和集约管理,形

成文化市场的大流通格局,促使文化事业向产业化转轨变

型。

五、实施步骤

按照突出主题、科学筹划、分步实施的总体要求,建设特色文化名县工作分三个阶段实施。

第一阶段,从2004年起到2005年前后,对我县基本定论的皇甫谧文化和商周历史文化进行进一步的挖掘、研究、论证,使两大文化品牌基本形成规模,并取得阶段性挖掘整理成效。

第二阶段,从2006年起到2008年左右,力争使两大文化品牌走出全省、走向全国,并以已有的文艺成果作支撑,带动和产生一批在省内外有较大影响的**文化名人群体,成为全省闻名的文化大县,使文化艺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贡献份额逐渐加大,作用逐步发挥出来,基本实现特色文化名县创建目标。

第三阶段,从2009年开始到2010年前后,促使特色文化名县创建工作向深度拓展,向广度延伸,功能和作用得到进一步完善提高。

六、保障措施

1、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各级各部门都要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局出发,高度重视特色文化名县建设工作,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把建设特色文化名县作为对外宣传**和树立**新形象的品牌工程来抓,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认真研究部署,充分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形成建设特色文化名县的工作合力。要制定好建设规划,把文化名县建设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之中,同安排、同检查、同考核,使文化名县建设的各项目标任务真正落到实处。要给广大文艺工作者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和宽松和谐的创作环境,努力形成关心文化繁荣、重视文化建设的良好氛围。要遵循文艺创作工作和市场经济规律,加强对整个文艺工作的组织领导,精心研究部署,切实解决建设工作中存在的具体困难和突出问题,确保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宣传、文化、文联、教育、广电等部门要切实转变工作作风,认真履行建设特色文化名县的工作职责,加强统筹协调,全力抓好各项任务的落实。

2、深化改革,形成合力。要大力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建立科学合理、灵活高效的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产品生产经营机制,充分发挥文化在市场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促使各种文化资源和文化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要摒弃固步自封、唯条件论、怕担风险等落后思想,拓宽思路,放胆发展,走综合性、大文化发展的路子,采取县上统一组织协调,宣传、文化部门牵头负责,教育、广电、科技、卫生、旅游、财政、计划、建设、国土、工商、税务等部门和文联、科协等团体合作共建的办法,努力形成多渠道、深层次、全方位兴办文化产业的工作格局。要建立文化行政部门和文化事业单位之间的新型关系,明确文化事业单位的独立法人地位,逐步实现分离运营和文化事业单位的社会化。各文化单位要转变观念,深化改革,找准自身在文化市场中的主体位置,积极引入竞争激励机制,建立健全适应市场经济运行的人事制度及资金筹措、创作生产、流通营销和效益分配机制,促进资金、人才、技术等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对确定开发的重大创作题材,可采取向社会公开招标的办法,招揽有实力的名家指导开展创作,以全新的管理模式促进文化事业的大发展、快发展。要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加强对外文化交流与协作,主动参加全省乃至全国性的文化交流活动,推销**特色文化精品,提高**文化的知名度。要加强上下联动,层层配合,团结协作,形成合力,对重难点工作要切实做到领导、责任、考核、奖罚、落实“五到位”,努力形成创造性开展工作的新机制,确保特色文化名县建设工作有序、快速发展。

3、健全队伍,提高素质。建设特色文化名县,必须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要牢固树立人本观念,珍惜现有人才资源,努力营造优秀文化人才施展聪明才智、建功立业的干事创业环境。要加大培养力度,通过参观学习、业务培训、技术比赛、岗位练兵等形式,全面提高现有人才的专业水平、艺术素养和创作能力。同时,要坚持眼光向外,面向社会、面向各行业选拔有文艺特长的艺术类人才,以真心求才,以政策揽才,以事业留才,以灵活的机制借才、用才,吸引高素质专业人才参与我县的文化事业发展。要充分运用竞争激励机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广泛调动文艺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对在文化名县建设中做出突出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由县委、县政府给予表彰奖励,对产生较大影响力的作品及其作者,视贡献大小给予重奖,并推荐参加全省、全国的文艺作品评奖。

4、筹措资金,积蓄后劲。全县各级党政组织都要加大对文化事业的投入,想方设法筹措资金,为特色文化名县建设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要在财政扶持的同时,通过举办各类文化活动,采取寻求企业和社会团体赞助等办法聚集资金,推进发展。对重大文化创作项目,各级政府要给予必要的财力支持。要以产业化发展拓宽文化品牌资金来源渠道,形成滚动发展的良好态势。

课程建设——学校特色建设的关键 篇3

“特色兴校”是增强学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课程体系特色不但是学校特色最主要的表现形式,更是学校特色建设的关键。新课程背景下,学校拥有了课程设置权,教师拥有了课程开发权,学生拥有了课程选择权。因此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科学优化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完善具有本校特点的学校课程,是把学校办学理念渗透到课程的有效实施途径,也是打造学校特色的关键。

兰炼二小以“爱乐”为核心理念,努力为每一位孩子的快乐成长提供最爱心的教育,为每一位孩子的个性张扬提供最特色的教育,为每一位孩子的全面发展提供最适合的教育!这就需要我们抓住教育教学的源头,通过优化三级课程,彰显学校的特色。

一、优化内容——特色课程建设的基础

学校课程由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三部分组成。国家课程是国家规定的课程,它集中体现一个国家的意志并依据未来公民接受教育之后所要达到的共同素质而开发的课程;地方课程是由省一级的教育行政部门依据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民族等发展需要而开发的课程;校本课程是在具体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的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而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自课程改革以来,兰炼二小一直尝试建设科学合理富有二小特色的三级课程体系,以此做到切实关注学校每一个孩子的发展。

学校将课程文化定位为:寓教育于校园的一草一木、一言一行之中,将课程贯穿于和孩子交流、交融之中。要求全校教师建立现代课程观:孩子的伟大之处就在于“兴趣”,抓住了兴趣,就抓住了孩子教育的根本。我们的课程就是要为爱乐娃娃更多、更高、更好的兴趣提供生长的土壤,让课程成为促进爱乐娃娃快乐自主生长的媒体。

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给学校留下了开发课程的空间,学校根据学生的发展需求,利用学校的课程资源,在对以往校本课程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实际,重新修订研发,截至目前,确立了七大类(人文类、拓展类、活动类、社会类、艺术类、生活类、生成类)校本课程,在科技、体育、艺术、文明礼仪、棋类、黄河文化等涵盖三十多个兴趣方向的活动中关注每一个孩子的未来,精心设计课程,开发了《爱乐英语》《气质与形体》《棒球》《少儿围棋》《爱乐儿童乐诵古诗词80首》《爱乐儿童平安相伴》《乐翔航模》《民族团结教育》《黄河从我家门前流过》《电脑音乐》《电脑美术》《习作指导》《爱乐儿童数学思维训练》《电子琴》以及各年级各班自定的阅读书目等校本教材,形成兰炼二小特色校本课程,创建了学校的“教育超市”为每个孩子的学习需求培植肥沃的土壤,培养自信,体验成功快乐,为他们的终身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二、优化设置——特色课程建设的核心

二小课程建设的思维原点指向爱乐教育的办学理念和培育爱乐娃娃的育人目标。在课程设置中,兰炼二小严格执行国家制定的课程发展总体规划,通过开足国家课程,深入解读落实国家课程标准,全面监督国家课程的实施情况;通过开齐地方课程,落实地方特色,彰显地方课程魅力。同时,学校根据所处地理位置特点,立足学校传统文化背景,针对学生的不同需求,结合学校教师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使用校本课程,并尝试对有些学科与内容的安排实行弹性课时制。

学校的课程整合一方面是时间的整合,如地方课程——《写字》的教学,除单独开设写字课外,学校将它与语文课进行整合,要求教师在生字教学、识字教学中适当渗透《写字》教学的相关内容,规范学生的写字行为;另一方面是内容的整合,如在体育课上,学校将学校特色教育课程《棒球》融入体育的教学内容当中,在保证国家课程目标实现的基础上,引领学生了解棒球特点,掌握其技战术,弘扬棒球精神。此外学校还实现了《电子琴》与音乐、《电脑美术》与美术等学科的整合,使学校的特色教育向纵深发展。再则是形式的整合。即学校课程与德育活动进行整合。如将晨读与《爱乐儿童乐诵古诗词80首》赏析进行整合,将“校园五节(文化节、科技节、体育节、艺术节、感恩节)”与《礼仪教育》整合等,这些做法不仅摆脱了学生学习的单调乏味,还丰富了学生的童年生活,使他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求得新知,掌握技能,激发了学习的兴趣。

三、优化实施——特色课程建设的保障

教育的本质在于求真,每个孩子都是个性飞扬的生命主体,每个生命都应该向上生长。在课程实施中我们要求教师要关注学生的特长发展,养长扬长,发展丰富多彩的教育。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兰炼二小主要通过制定《兰炼二小校本课程实施纲要》,确定基本目标;通过“开心周五游学课堂”为每个孩子培养特长、彰显个性提供沃土,养长;通过“校园五节”(文化节、科技节、体育节、艺术节、感恩节)在真实的教育情境中,让每个孩子留下快乐成长的身影和足迹;依托学校“乐娃”四院的30多个社团为孩子们提供特色发展的平台,扬长。(“乐娃”科学院——乐高机器人工作室、乐翔航模空间、乐驰车模俱乐部、乐智电子世界、乐影DV吧、乐涂创意屋、乐思发明园;“乐娃”艺术院——乐舞团、乐琴乐团、乐艺合唱、乐韵京剧;“乐娃”健体院——乐棒队、乐竞队、乐足队、乐棋队、乐乒队、乐垒队;“乐娃”文学院——乐诵堂、乐读屋、乐书苑、乐写轩、乐讲社、乐访团)。

同时,在课程实施中学校统筹安排,将全校教师进行优化组合,形成不同的教育团队,并聘请家长义工协助教育,弥补学校教师某类专业知识与技能不足的问题,充分发挥爱乐家校联盟的作用,增强教育的力量,努力让教育的效果达到最大化、最优化。

四、优化评价——特色课程建设的必须

在课程实施中兰炼二小尝试开展多元化课程评价,除常规教学评价外,我们彰显师生在评价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强调参与和互动,自评与他评结合,从多维的角度去评价学生、教师的表现,评出每个孩子的个性和优势,评出每位老师的特点和风格。

建设特色 篇4

一、“质”和“量”的内涵

任何事物都是有诸种要素的, 特色高中的建设也是诸种要素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特色高中的“质”是由根本的和非根本的、明显的和不明显的“质”构成的。“量”是“质”形成的前提, 二者相辅相成。特色高中是指有特色的高中学校, 它不同于学校特色。学校特色, 是学校在某一个单项上, 或某几个方面呈现出来的特色;而特色高中, 指的是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 形成了具有整体性或全局性的、比较稳定的、具有鲜明文化特征的、表现出特殊成就和育人效果的独特风格的高中学校。所谓特色高中建设过程中的“质”是指提炼特色高中的本质、挖掘全体学生的潜质、创造特色高中的优质。所谓特色高中建设过程中的“量”是指接受特色教育的学生和专任教师的数量、校本课程开设的品量、特色教育设施设备的适量。

二、特色高中建设过程中的“质”

质是此物所以存在、此物所以为此物、此物所以有别于他物的自身固有的内在规定性。广西的特色高中建设之所以区别于示范性高中的建设, 这归结于“特色”二字。其表现在特色高中建设的本质、潜质和优质。

(一) 提炼特色高中的本质

以往的高中教育多采取集中办学、统一规划, 从而形成千校一面、大一统的教育管理模式。单一的办学指导思想, 限制了学生的发展。多元发展的教育格局要求高中办学要适应社会的发展、适应教育的要求、适应学生的需求, 形成具有独特性、创新性和稳定性校园文化的特色高中。特色高中的本质在于“新”、“特”、“恒”。

1. 特色高中的“新”。

特色高中的“新”是办学理念的新、管理机制的新和教学方式方法的新。A:办学理念的新, 办学理念是学校的教育理想和教育信念, 是一所学校办学的总体指导思想, 是学校自主建构的“学校教育哲学” (educational philosophy of school) , 是特色高中建设的思想基础。它蕴含着新的教育观、学校观、管理观、教师观、学生观、评价观和效益观。这种新的终极价值目标既要具有鲜活的时代特色又要切合学校发展的实际, 还能反映全体师生的价值追求。新颖独特的办学理念能凝聚学校发展的内力, 释放学校发展的活力, 成为学校发展的助力。我们在调研中发现, 100%的教师和99.1%的学生清楚地知道学校的办学理念、特色定位。只有将办学理念扎根于师生心中, 才能适应学校发展的要求。B:管理机制的新。管理机制的新, 体现在特色高中的管理要因地之宜、因时制宜、因校制宜。特色高中的管理机制是内生的, 作为一个完整的有机系统, 具有保证其功能实现的结构, 特色高中追求实质管理。所谓“实质管理”, 是一种从形式到内容的管理, 它以人为本, 从唤起人的主体能动性入手, 充分利用财、物、网络等资源, 高效发挥新技术优势, 来达成各种管理目标。实质管理机制一经形成, 就会按一定的规律、秩序, 自发地、能动地诱导和决定特色高中的运作, 为特色高中的建设服务。例如, 百色老区的田东实验高中, 这所前身是师范学校的转型高中, 以艺体特色教育培养和管理机制创新为抓手, 充分利用现有师生资源, 率先实行专业特长生“入学测试”与“三年备考”相结合的制度, 推行常规教学特色化与特色教学常规化相结合的管理制度, 建立一套全面量化考核与特色量化考核相结合的考评制度, 保障了该校艺体特色办学的科学性、规范性发展。C:教学方法的新。教学方法的新, 体现在课堂教学的改革。在特色高中术科课堂教学中, 老师们大胆运用参与式教学、探究式教学、孟照彬的“EEPO———有效教育”等方法进行改革, 并且勇于探索小班教学, 走班教学的新模式, 改变了教学形式, 提升了教学效果。

2. 特色高中的“特”。

特色高中的“特”是指特色高中既具有鲜明“个性”又具有独特魅力的学校。特色高中的“个性”即从发展的角度对学校进行整体规划、设计和评价, 改变千校一同的发展格局, 改变千人一面的校园风貌, 改变千篇一律的教学课程。特色高中的“特”是区别于其他类型的高中的根本, 本质是不同于其他高中的存在。特色高中与综合改革高中、学科创新高中、普职融通高中和国际高中的不同之处, 也在于“特”。特色高中的“特”不能简单复制其他高中建设的成功经验, 照搬其他高中成功的措施, 而要关注自身特色内涵的发展。特色高中的“特”应该是“人优我特”的特色教育。例如, 东兴中学具有地理位置优势, 是中国唯一一所中越临界河的普通高中, 也是中国京族聚居地唯一的一所普通高中, 这所学校将特色建设定位为“发展边海人文教育, 培育国门特色人才”, 积极打造“边海文化, 国门学校”的特色教育。

3. 特色高中的“恒”。

特色高中的建设需要长期的积累。创立特色需要前期的积累, 对特色创建的可行性方案进行论证。论证可行后, 制订相应的实施计划和方案, 再从领导组织、管理制度、师资队伍、后勤保障等多方面分工合作, 进一步实施。比如, 南宁五中是广西少有的百年老校之一, 该校在改革发展中遭遇瓶颈。通过准确分析自身办学长处和学生实际, 该校从1999年开始果断变革, 大胆进行特色高中建设, 在同类学校和家长们的质疑中, 开始走一条以美育教育为途径, 以艺术教育为切入口的“尚美教育”之路。从1999年全校只有9位美术生到现在全校1596人全部是美术生, 学校经历了难以想象的困境, 顶住了巨大的压力, 最终转型成功。而这仅仅是特色高中的开始, 要想将特色之路走下去, 走得好, 就必须持之以恒。

(二) 挖掘全体学生的潜质

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 (Howard Gardena) 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揭示了学生智力的多元性。他认为每个人都同时拥有相对独立的九种智力, 而这九种智力在每个人身上以不同方式、不同程度的组合使得每个人的智力各具特点, 这就是智力的差异。承认每个学生的智力表现存在差异的客观现实, 我们需要思考:对高考无门的学生, 若过早进入社会, 他们的人生将会被怎样的社会力量改写?高中多样化、特色化发展才能适合多种学生的需要, 让他们在高中有展示才华和挖掘潜能的机会, 让他们发现自我、改变自我、提高自我。《教育规划纲要》提出“满足不同潜质学生的发展需要”。高中教育必须遵循以人为本的教育规律, 遵循全面发展的学生成长规律, 以实施素质教育为前提, 以促进学校特色化发展为目标, 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不同潜质学生的发展提供优质服务为核心, 在公平、公正的教育体制下, 充分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地位, 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潜能。

(三) 创建特色高中的优质

强化特色要提升质量, 强化特色要创建品牌。特色高中要做到“人无我有, 人有我优, 人优我精”才能在教育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特色”如果说是高中学校的广告, 那么质量才是高中学校生存的根本。特色高中建设要从特色建设基础、特色目标定位、特色校本课程、特色师资队伍、特色校园文化、特色制度保障、特色课题研究七大方面着手, 保障办学质量, 将特色高中引向优质发展的道路。

三、特色高中建设过程中的“量”

如果说“质”是对特色高中建设方向上的把控, “量”就是将特色高中建设落到实处的体现。著名哲人黑格尔指出, 量有两个规定性或属性, 一是连续性, 即量所包含的诸成分采取“同一”的方式的联系;二是分离性, 即量所包含的诸成分采取“独立”的方式的联系。这说明特色高中各个“量”之间也是连续性和分离性的关系。接受特色教育的学生和专任教师的数量、校本课程开设的品量、特色教育设施设备的适量这几个维度看似是分离的关系, 其实彼此也有着共同促进的内在联系。

(一) 接受特色教育学生和专任教师的数量

在特色高中建设中学生是教育的主体。有些学校片面认为在特色建设中只抓特长生的教学, 抓特长生的训练, 让特长生出成绩就是特色教育。这是变相的“精英”教育, 变相的“应试”教育。特色高中追求特色教育的普惠性, 追求特色教育的公平性。实现特色高中教育的普惠性是特色建设的基本要求。高中的特色办学不能仅仅面向少数学生, 扩大学生的参与面与受益面, 惠及全体学生。接受特色教育学生的数量可以辨别特色教育的真伪。而专任教师的数量是实现特色教育普惠的先决条件。专任教师是指具有教师资格, 专门从事教学工作的人员。广西经济的落后制约了教育的发展, 特色高中教师缺编现象突出, 专任教师的比例达不到要求。国家标准城市高中教职工师生比1∶12.5;县城高中教职工师生比1∶13;农村高中教职工师生比1∶13.5, 目前项目校的实际情况与此标准尚有差距, 主要问题是农村高中留不住人。这也是教育系统的顽疾, 需要高中、教育行政部门、政府齐抓共管。上林县城关中学针对这一问题, 改善教师住房条件, 采取先筑巢后引凤的办法。另外, 积极争取县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政策倾斜, 遵照流程, 简化手续, 为引进人才创造条件。除了专任教师师生比例要达标以外, 专任教师职称的比例和学历达标情况也在“专任教师数量”范围之内。我们在调研中发现, 项目校的学校管理者对“贵校的特色课程专任教师队伍中高级职称的教师达到怎样的比例”这个题目, 有28.5%的学校管理者选择5%~9%, 有28.5%的学校管理者选择10%~19%, 有35.7%的学校管理者选择30%以上。这道题投射出项目校师资力量薄弱的真实情况。因此, 全面提高特色高中教师学历教育水平, 提升特色高中教师的职称问题, 成为当务之急。

(二) 校本课程开设的品量

校本课程开设的品量是指开设校本课程的品质和数量。特色高中课程建设的核心在于校本课程建设, 包含基础课程和选修课程。特色教育实施过程中, 校本课程的品质和数量是衡量特色教育指标的重中之重。校本课程 (school—based curriculum) 是在国家和地方指定的课程标准的基本精神指导下, 在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 以学校为基础, 以体现办学特色和满足学生需要为目的, 利用学校内外现有的条件和可挖掘的资源, 设计出的具有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校本课程是特色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 是高中特色化目标的基本资源, 是特色高中的评估与管理的参考标准。校本课程的品质差说明特色建设只是花架子, 校本课程的数量少说明特色建设只是空壳子。要保证特色建设, 就必须保证特色高中的校本课程品质和数量。顾此失彼, 都会妨碍特色教育的均衡发展。例如, 南宁五中破除国家统编教材是金科玉律, 不可调整的想法, 针对艺术生文化学习的需要, 本着国家教材“二度开发”不违背教育部、自治区高中课程改革的原则, 编辑出全日制普通高中艺术类学生适用讲义《语文》第一、二、三册, 并于2012年投入使用。校本课程的数量和质量可以依托各方力量不断完善。比如, 广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依托广西师范大学基础课程研究中心、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信息科技学院、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大学生科技园”等高校资源, 为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提供有力的理论和技术支持。只有社会力量、高校力量、家长力量多方参与, 互通有无、相互借力, 才能更好完成校本课程的研发任务。

(三) 特色教育设施设备的适量

2013年9月25日, 习近平总书记在联合国“教育第一”全球倡议行动一周年纪念活动上指出:“中国将坚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 不断扩大投入”。胡锦涛同志曾在2010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必须优先发展教育, 切实保证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优先安排教育发展、财政资金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公共资源优先满足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需要, 健全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集教育经费的体制。特色高中要保证特色教育设施设备的适量, 就是要做到按照生均数的比例来置备教育设施设备, 保证特色教育硬件的建设。在我们调研中普遍遭遇建设经费不足这个问题。这个问题最复杂, 需要统筹安排、集思广益、广开渠道。比如, 广西大学附属中学从2004年起, 通过自筹资金投资5000多万进行校园建设, 容县中学近年来累计投入资金850万用于新高中楼、食堂和学生公寓楼的建设, 计划再投入800万用于建设艺术楼、学生公寓楼和教工宿舍楼。

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指出:事物是按量变到质变的规律发展的。量变是质变的准备, 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特色高中建设过程中要注重“质”和“量”的把握, 把握住“质”和“量”的度, 才能保证特色高中的建设不会偏离轨道。既要克服“重量轻质”和“重量轻质”, 又要有质又有量, 突出质保证量, 还要提高质又提升量, 这样特色高中的建设才能顺利发展。只有将特色高中建设的“质”和“量”扎扎实实地落在建设过程中, 才能保障特色高中的建设方向。

参考文献

[1]王屹.民族地区特色高中建设的探索与实践[M].南宁: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4.

建设特色企业文化 篇5

发布日期:2011-11-28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文化凝聚力量,文化创造业绩,文化决胜未来,文化铸就行魂。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平坝县支行大力推进特色企业文化建设,增强服务地方发展能力,努力打造“建设新农村的银行”品牌形象。2011年,平坝县支行被总行授予“企业文化建设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一、坚持以人为本,构建特色企业文化

平坝县支行坚持以人为本,围绕本行工作实际,加强企业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形成统一的指导思想、共同的理想信念、强大的精神支柱和基本道德规范,凝聚团队,激发全行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努力构建“建设新农村银行”特色企业文化。

(一)加强领导,深入推进企业文化建设。支行成立企业文化建设活动领导小组,制定企业文化建设实施方案,把企业文化建设作为一项系统的、长期的重要工作,采取支委会、职工会等形式充分动员,从思想上确立抓企业文化建设就是抓科学发展。坚持每年将建设活动纳入工作总体规划,明确目标任务,细致部署、稳步实施并认真总结,为深入推进支行企业文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组织和思想保障。

(二)以人为本,打造“建设新农村银行”高素质队伍。企业文化建设,必须依托人的发展,才能得以发展。支行围绕“人”这一根本因素,大力提升员工队伍整体素质。一是充分尊重员工的“成才”愿望,大力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支行深入开展“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学习型员工”活动,坚持每周例会学习制度,组织业务练兵和岗位培训,不断提高职工业务技能;采取奖励措施鼓励员工自学并参加学历教育和相关专业技术职称、资格考试,提升个人综合能力。全行职工13人,均已取得大学专科以上学历,其中13人和11人分别持有农发行系统信贷、财会专业上岗资格证,12人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9人获得助理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资格。二是充分调动员工的“荣誉”渴望,大力倡导员工争当先进。支行结合工作实际,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积极营造争先进、赶先进的良好风气,促使职工在良好的工作氛围中做出成绩,感受成就,收获荣誉。近年来,支行1人被省分行授予“十一五”期间优秀财务工作者称号,2人被安顺市分行授予“优秀共产党员”称号,5人分别被总行、省市分行授予“先进工作者”称号,1人被安顺市委市政府授予“粮油清仓查库先进工作者”称号。荣誉的激励,激发了全体员工的进取心和积极性,发挥出团队的力量,有力推进了支行各项工作的开展和提高。

二、坚持文化制胜,营造和谐发展环境

平坝县支行深入推进和谐友爱的企业文化建设,坚持文化制胜,营造全行和谐发展环境。

(一)构建和谐有序的民主管理环境。支行积极推进全行民主管理,一是在日常管理中,坚持行务公开,广开言路征求职工意见建议,对征集到的合理化建议认真研究并抓好落实,切实维护职工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提高管理的透明度,增强了职工的认同感和归宿感,大大促进了全行工作开展。二是充分发扬民主,支行重点工作安排、重大改革方案、绩效考核办法等,均通过职工会议进行讨论,充分征求全体员工意见后才正式实施,既增强了职工的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也提高了支行决策的科学性。三是常态化“行长接待日”,管理人员随时倾听和了解员工思想动态和有关诉求,认真做好相关政策、制度的宣传解释,化解职工思想疑虑,消除内部矛盾隐患,融洽了干群关系,促进了队伍团结,形成全行和谐稳定的良好发展局面。

(二)狠抓文明先进集体创建,提升文化软实力。支行以深入开展视觉形象、文明窗口服务等各类创建活动为抓手,通过激发全行职工的工作潜能和主观能动性,让职工个体的价值在创建文明先进集体发展中得到充分体现,促使其自觉加强规范化建设与管理,提高自身文明服务水平,支行企业文化建设以此达成真实的承载和依托,全行文化软实力得以进一步加强和提高。一是积极争取资金,对支行办公楼进行了维修和全面清洁;按照总行《VI》手册,全面规范各种视觉形象标识;营业场所配备齐全各类便民设施,按统一标准配置办公桌、椅等用具,办公环境干净整洁,职工自觉文明服务,形象良好,深受客户群体及政府各部门好评。二是支行文明先进集体创建成效显著。2010年,平坝县支行获总行和贵州省分行“文明单位”称号、省分行“金融服务先进集体”称号。2011年获得总行和贵州省分行“企业文化建设先进单位”、省分行“„十一五‟期间优秀财务集体”、“金融服务先进集体”、“会计结算为民服务示范窗口”等称号,并先后被省、市分行党委和总行党委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

(三)积极参与社会公共建设,强化服务“三农”意识。一是组织职工参与地方政府开展的公民道德建设工程、“与文明同行、满意在平坝”、“创建省级卫生县城”等地方性建设主题活动。二是组织职工开展捐助抗旱救灾和见义勇为基金等社会性公益活动。2011年支行职工向安顺市抗旱救灾、见义勇为基金捐款共计5800元。通过积极参与社会公共建设及公益活动,增强了职工社会责任意识,强化了职工服务“三农”发展地方经济的信念。

三、坚持科学发展,打造优秀银行品牌

企业文化的建设与发展,最终体现在为地方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服务。平坝县支行通过加强企业文化对外宣传,树立农发行良好社会形象,进一步增强了与地方政府和客户企业的沟通互信,建立起良好的银政、银企合作关系,推动了业务有效发展。一是信贷支农成效突出。2007年以来,全行累计发放各项贷款50508万元,大力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荣获平坝县委县政府“先进企业”表彰。二是支行取得地方政府支持信任,信贷风险防控进一步加强。平坝县政府在支行建立了城镇化建设发展基金、实施农发行项目资金“封闭运行”、出台了农发行偿债机制管理办法。三是支农影响力逐步扩大,支行业务种类全面发展。地方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业小企业纷纷主动寻求农

建设特色 篇6

产业集群通过集群效应的获得和释放,能够促进区域产业发展,提升区域产业竞争优势。历史表明,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往往与特定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当前,全国各地都涌现出了一批产业集群,其产业集群发展特色非常明显。建设特色工业园,培育产业集群是一个有效的区域发展战略,是工业化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结果,是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的重要源泉,是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的重要途径,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措施,其意义重大。

建设特色产业园区,发展特色产业群,是加快实现全省工业提速和振兴吉林老工业基地的需要。实现全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必须把推进工业化进程放在首位。建设特色工业园区,正是吉林省实施“工业提速”战略,促进吉林振兴的重大举措。通过特色工业园区这个载体,可以迅速推进和带动优势产业向园区集中、优势企业向园区集中、优势资源向园区集中,实现工业的快速发展。同时,形成高新技术开发区、经济开发区、特色工业园区齐头并进、协调发展的工业格局。

建设特色产业园区,发展特色产业群,是加快产业升级和提高产品竞争力的需要。目前吉林省形成了汽车、化工、医药、农产品加工等产业集群,但产业关联度低,产业链条短,优势产业的优势集聚度还不够明显。大多数企业产品处在初级化、产业低端化状态,致使适应市场的能力弱,经济效益差,环境污染大。因此,发展特色工业园区,通过产业集聚的洼地效应,吸引资本、技术、劳动、管理等主要生产要素,促进分散、初级的工业结构向高加工度化、高附加值化和高技术化推进,调整和改善长期以来工业结构、布局“散、小、差”的状况,进一步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提高产品竞争力。

建设特色产业园区,发展特色产业群,是促进县域经济增长、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强大载体。县域经济发展不仅关系着全省发展的大局,而且关系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现。从县域经济发展现状看,大部分县仍处于特色不明显、产业集中度低、竞争力不强的经济发展阶段。发展特色工业园区,是加快培育有竞争能力的产业集群,实现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的载体,能够吸纳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不仅提高农民收入,也带动周边农村地区的农、牧、副等产业发展。这样既增加了农村的集体积累,推动了小城镇建设,又促进了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加快实现小康社会的进程。

一、发展现状

特色产业园区是特色产业形成的载体,以区域特色经济为基础,适应市场竞争和产业升级以及城市化进程的要求,通过价值链和产业链纽带,以特色产业为主体,优势企业为主导,适当集中布局,促进现代产业分工协作的专业化工业园区。特色产业园区具有集聚、提升、带动等三大功能,即以对区域特色产业的集聚和提升,并通过它的辐射作用,带动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其具有龙头企业作支撑、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完善的服务网络、特色产业服务的公共平台、区域性品牌五大基本特征。

从吉林省省情来看,积极发展特色产业园区、培育产业集群具有政策、资源、产业、技术和人才优势。近几年,省委、省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动了特色园区建设,使全省特色经济有了长足的发展,突出表现在:

1.政府为建设特色产业园区、培育特色产业群提供了强大的载体

目前,全省省级以上开发区达到52家,工业集中区51家,“区中园”或“园中区” 达到260个,开发区企业达到9957户,汽车、石化、冶金、袜业、建材、农产品等特色园区建设已初具规模。2007年,全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226.08亿元,其中各类开发区和园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368.06亿元,同比增长48.3%,占全省的47.4%;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1601.56亿元,同比增长76.6%,占全省的88.4%。2007年新开工超千万元以上项目达1573个,其中超3000万元项目623个,超亿元项目305个,超5亿元项目32个,超10亿元项目30个。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1873.85亿元,比上年增长23.6%。

2.特色产业园区形成了一定规模的产业集群

已建成的特色产业园区均形成一定规模的特色产业集群,具有明显的产业特色和区域特色,主导产业及其产品在全国同类产业或产品中具有一定的特色优势。如围绕一汽形成长春汽车产业园区,具有国内产量大、研发能力强、汽车零部件制造业集中、汽车服务和汽车文化发达的产业集群;通化医药城、延边敖东医药城和长春中药现代化及生物制药科技产业园,集聚了吉林修正、通化东宝、延边敖东、长生基因等10多个制药集团,中药工业总产值、销售收入、利润等指标连续多年居全国前列;辽源市东北袜业园聚集了161户袜业企业,主导产品已发展为6大系列2000多个花色品种和33个自主品牌,占全国棉袜销售总量的22%;蛟河天岗石材产业园集聚了石材加工企业300多家,产品不但在东北占有较大的市场份额,而且在京津唐乃至长三角和珠三角也有一定市场,并外销到韩、日、俄、蒙、东南亚国家及台湾地区。以大成、赛力事达、黄龙、天河等集团公司为龙头形成的玉米龙型产业集群,以及以吉林德大、长春皓月等企业为龙头的禽产业集群、肉牛产业集群、肉猪产业集群、稻谷产业集群等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

3.特色产业发展势头强劲

吉林省特色产业园区呈现出强劲的发展态势。到2008年上半年,全省规划内的63家工业园区,新增入驻企业361户,新增就业人数2.68万人,实现现价产值505亿元,同比增长37.2%;实现销售收入407.7亿元,增长38%;实现利润29.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9.6%。以特色产业园区形式建立产业集群,已经成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吉林省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组织形式和载体。各园区产业集聚效应已经显现,推动了全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并成为吸纳劳动力就业的重要渠道。

4.特色产品在国内外市场具有一定的竞争力

产品在国内外市场具有一定竞争力,形成了一批国内外知名品牌。长春市一汽集团是世界500强企业之一,拥有全资子公司30家,是国家汽车零部件出口基地,是我国最大的中重型卡车、轻型车、轿车生产三大基地,拥有“轻、中、重、轿、客、微”6大系列550余种车型,品牌有解放、红旗、捷达、奥迪、宝来、高尔夫等。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家500家最大工业企业之一,是中国最大的轨道客车生产基地,年产量一直稳定在中国国内总需求量的48%左右,产品遍布北京、天津等大都市,并出口到巴基斯坦、孟加拉、斯里兰卡等国和朝鲜平壤、伊朗的德黑兰等著名城市。吉林省中成药和生物制药产业优势明显,长春市和通化市是国家医药出口基地,通化市被誉为“中国中药之都”,吉林敖东集团、通化东宝实业集团公司、吉林修正药业、长春海王等企业的产品在国内中药行业中享有盛誉。吉林省的玉米深加工产业在国内具有领先地位,畜禽加工业在国内具有优势地位。长春大成集团年加工玉米能力已达300万吨,成为亚洲最大的玉米深加工企业;吉林德大有限公司年屠宰加工肉鸡1.25亿只,成为国内最大的肉鸡加工企业;长春皓月清真肉业股份有限公司年屠宰肉牛30万头、肉羊10万只,成为国内最大的清真肉牛羊生产企业;吉林天景食品有限公司年产速冻黏玉米2.6万吨,成为国内最大的鲜玉米食品生产企业。

二、存在问题

在推进特色产业园区建设、培育产业集群发展取得成就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

1.特色不突出,存在结构趋同和低水平重复建设

由于投资管理上的条块分割造成了大规模的低水平、不合理的重复建设,致使同一产业分散在各个园区,为了争项目,不计成本、压价招商、无序竞争,导致了工业园区产业结构趋同,大多数园区为综合型园区,而专业型、特色型园区相对较少。缺乏地区产业经济的特色和合理的经济梯度,难以形成有效的工业发展产业链。如汽车配件、玉米深加工等产业,造成资源配置严重不合理。

2.产业的聚集度不高,特色优势不明显

从园区形成上看,特色产业不突出,有的没能形成产业聚集。从产业规模和产品品牌上看,吉林省汽车、石化、农产品深加工等具备行业先进水平,并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但却未形成一大批有技术特色的专业化协作配套的中小企业格局,大企业与中小企业之间的分工与协作关系较弱,多数企业处于价值链中的低附加值生产环节,从事非核心零部件制造和低档组装等活动,而营销与产品设计等高附加值的活动则控制在跨国公司手中,产业集群化水平低,产业配套程度不高,产业链经济不发达,产业集群存在着“低、小、散” 现象。

3.企业技术水平低,环境保护和监管意识差

从园区内民营企业看,从事农副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家具制造和非金属矿物品制造业等简单加工业或低端产业类企业占40%以上,排污设备落后,无能力发展循环经济,造成区域内环境污染严重。从企业技术支撑能力上,民营企业有技术投入能力的企业不多,科研开发投入比重比较低,多数企业是以技术引进和技术模仿为主,产品科技含量不高、竞争力不足,导致企业发展空间狭小。此外,在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过程中,存在着环境保护意识差、监管不严、追求GDP增长的理念,采取有项目就上,有企业就引的打法,致使一些高污染、高耗能的项目落户在环境优良地区,将造成无法挽回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4.思想观念存在差距,软环境有待提高

在营造特色产业园区发展上,我们要缩小与发达省份思想观念上的差距,解决口头上解放、实际上不解放,对本地本部门有利的就解放、不利的就不解放的问题,从深度和广度上解决思想解放力度不够的问题。在软环境建设上,出现偏离和监管制裁不严、政府部门不作为现象,缺乏营造配套环境、服务环境、文化环境和居住环境建设价值氛围。

5.规划滞后,基础设施和生产配置不到位

由于规划滞后,缺乏对工业集中区的统筹安排,导致低水平重复建设较多,没有真正体现集中区的效应。特别是一些市县工业园区过多(5-6个),基础要素供给达不到标准,为吸引企业进区,无偿提供大片土地,也不论项目如何,一味地迁就,导致集中区内部建设布局分散,盲目占用大量的土地,监督管理变成行政收费,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

三、对策建议

吉林省立足资源优势,突出产业特色,以园区为载体、以民营企业为主体、以推进全民创业为目标,大力发展特色产业集群,形成一大批特色鲜明、辐射力大、竞争力强的产业集聚区域和产业集群,增强吉林省县域经济实力和区域经济综合竞争能力。

1.因地制宜,以产业集群培育和提升特色工业园区

围绕汽车、石化、农副产品加工三大支柱产业,医药、光电子两大优势产业和能源、冶金、建材、纺织、旅游五大特色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大力发展汽车配件、上下游产业、为其配套服务的中小企业,形成主导产业集群。按照《吉林省特色工业园区建设的指导意见》,在布局和项目审批上严格把关,突出园区产业相近、相连和配套,鼓励园区围绕主导产业向集约化、规模化的方向发展,形成产品配套、合作紧密的生产网络。采取重点扶持策略,做大做强一批布局集中、主导产业突出、特色鲜明的特色产业园区,形成“产业锁定”效应,增强“投资磁吸”效应。各市(州)、县(市)将产业特色明显的工业园区作为产业集群的基础和载体,精心打造产业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企业集聚,加快形成产业集聚优势和产业集群趋势。

2.以技术创新转变园区的经济增长方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建设特色产业园区,应以科学发展观为主线,立足本地区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以技术创新支撑园区经济增长方式,走特色化、专业化之路,形成一批具有地方特色、高技术含量、多层次增值的产业链,大力发展园区循环经济。对省重点龙头企业园区,应以技术密集型、资金密集型和外向型产业为主,重点发展高技术含量的产业;对区市级的园区,要以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和出口加工企业为主,兼顾传统制造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县(市、区)级园区要通过承接产业转移,发挥比较优势,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以及与大型骨干企业相配套的产业,不失时机地引进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积极搭建技术创新平台,组建区域产业技术服务中心,创造成果转化对接会,鼓励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与园区企业开展多种形式的技术合作,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为中小企业提供技术支持,解决升级换代和新产品开发、产品质量监管问题。营造区域创新环境,以开放、流动、灵活的科技体制机制为平台,不断吸引外来的企业投资和专业技术人员,解决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技力量自成体系,企业整体自主创新能力不强问题。

3.科学制定规划,防止园区产业雷同

为促进特色产业园区建设和发展,首先要科学制定总体发展规划。客观分析当地经济发展的现状,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充分考虑到各方面资源要素条件, 科学论证,对园区进行功能定位,合理布局。决不能脱离实际,凭主观想象和随意发展。根据产业发展基础、市场前景、资源区位以及外部经济联系和城市化发展方向等要素,依据区域特色和比较优势的原则,准确定位园区的主导产业和发展方向,紧紧围绕要素集聚和产业升级的核心,将园区的建设与促进特色区域经济发展紧密结合,尽量避免各个园区产业结构雷同,做到各展所长、错位发展,积极打造产业特色和集群优势。围绕吉林省汽车、石油化工、农产品加工、现代中药和生物制药、光电子信息等高新技术五大产业基地建设,谋划和引进一批新项目和配套服务项目,促进特色产业园区产业聚集,拉长园区内产业链条,提高产业综合竞争力。

4.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园区发展服务体系

园区基础设施是产业集群形成和发展的一个平台,是引发集群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政府在区域经济发展中重要职能的体现。政府不仅应为企业提供完善的基础设施和服务,解决产业集群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基础设施的瓶颈问题,还可在土地价格、税费减免、融资、产品研发和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实施一系列的优惠政策;研究制定各级金融部门支持工业园区建设的新路子;建立健全工业园区信息服务系统,制定和出台有利于开发区经济发展的优惠政策和服务措施;高起点规划集中区内部的道路、供电、供水、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及物流、信息、技术等各种服务设施,把特色园区内部功能做大做强。

5.培育产业集群发展,需要政府发挥重要推动作用

政府作为发展产业集群的行动主体之一,在产业集群发展中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第一,为特色园区提供良好的基础设施,为本地企业家的创业和外地企业家的投资创造良好的环境,为外地客户前来采购提供尽可能的便利;第二,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增进企业之间的信任,丰富本地的社会资本,协调企业之间的共同行动,催生企业之间良性的竞争与合作格局;第三,为特色产业发展提供有效的公共服务,促进产业集群的成长与升级,收集和发布行业的市场与技术信息,制定行业标准,强化本地企业的产品质量意识与管理,建立公共培训机构,创建区域品牌,建设与厂商之间的对话机制、共同制定产业集群发展的远景与战略规划等;第四,制定具有针对性较强的措施,解决集群中各企业面临的共同难题,如中小企业面临的融资、组织联合技术攻关、人才引进等。政府的参与非常重要。如印度的班加罗尔的软件产业集群仅用10年时间就发展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西班牙的加泰罗尼亚自治区政府积极参与本区内100多个小型产业集群的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6.进一步解放思想,营造扩大改革开放的软环境

当前,吉林省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在经济总量比重小、地方财力不足、企业自我积累能力差、投入能力有限的情况下,必须以大开放战略提升园区招商引资水平,研究制定建设特色产业园区、培育特色产业群的各项扶持政策。政府真正树立起“亲商、扶商、安商、富商”的理念,做到言出必信,政出必行。增强法制意识,强化软环境建设。加大政府服务协调力度,着力营造有利于经济发展和招商引资的企业生产性配套、人文环境、适宜居住的软环境,进一步理顺开发区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进而真正形成举全省之力,营造发展经济的良好社会氛围,以便在新一轮资金流向东北过程中,打造软环境抢占新一轮市场投资先机,实现全省民营经济大跨越。

(作者单位:吉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经济研究所)

建设特色 篇7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特色馆藏,特色服务

作为高校三大支柱之一的图书馆, 为了在教学科研方面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必需在馆藏方面突出特色, 才能有的放矢的搞好特色服务。所以说特色馆藏是特色服务的前提条件, 而特色的馆藏与服务, 又是在教学与教研方面提供有力支撑的先决条件。

1 高校图书馆特色化之路势在必行

1.1 高校图书馆现状的必然性。

走特色馆藏建设的道路是高校图书馆的当前现状所迫, 是当今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在现在社会, 那种小而全, 大而全的思想观念与现代文明社会的合理分工格格不入。同样, 传统高校图书馆的管理模式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 那种“你有我有大家有, 你无我无大家无”的藏书模式已经成为了高校图书馆向前发展的绊脚石。尤其在书刊价格升幅较大, 各种电子载体的大量涌现及文献购置经费短缺的情况下, 很多高校图书馆正面临着文献数量逐年萎缩的局面, 在满足读者需求方面已经力不从心。

走特色馆藏建设的道路是高校图书馆的当前现状所需, 也是进入网络时代的必然要求。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 高校图书馆馆际合作的紧迫性日趋明显, 图书馆文献资源共建共享的要求也日益迫切。为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必须做到不断完善高校图书馆的网络建设, 在特色馆藏方面做到“人无我有, 人有我优, 人优我特”, 从而体现本馆的自身价值。

1.2 高校图书馆特色化建设的意义。

高校图书馆进行特色馆藏建设, 会避免各地文献资源大量重复和严重短缺的现象再次发生, 实现文献资源的合理布局, 提高文献的利用率, 这也是提高图书馆效益的重要基础工作之一。改变了以前的贪大求全、封闭自守的传统思想束缚, 促使各高校图书馆走联合共赢的共建共享之路。馆藏的特色化建设也有利于缓解经费紧张的局面, 使有限的资金投入换取最大的效益回报。特色馆藏是以高校教学科研及用户的需求为导向建立起来的, 特色馆藏不仅能在更高程度上满足校在校读者的文献需求, 同时还可以通过对外开放服务, 满足兄弟院校和社会用户对馆藏特色文献的需求。因此, 高校图书馆的馆藏特色建设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2 认真调研为高校图书馆的特色馆藏找准方向

特色馆藏应考虑的几个关键环节:

2.1 同高校的重点专业、重点学科进行紧密结合。

为了保障高校的重点专业及重点学科教学、科研的顺利进行, 图书馆应承负起重要的保障任务。因此, 高校的特色馆藏应根据专业设置以及重点学科的建设而形成自己的特色。因承担任务不同而进行重点收藏、重点建设、优先投入, 保证这些学科的系统和完整。有意识地收集与该专业建设、发展密切相关的专题文献, 使其明显地有别于其他高校图书馆的馆藏特色并成为被广泛认同的优势。

2.2 立足现有馆藏进行长远规划。

馆藏现状是高校图书馆进行特色馆藏的一个重要依据, 也是重要的基础。以原有的藏书较多, 较全的类别为依托, 继续充实和完善, 逐步发展成为一个有一定藏书特色的图书馆。

同时, 特色馆藏是在长期的馆藏文献建设过程中积累形成, 并具有与时俱进的时代性和相对稳定性。因此, 高校图书馆要形成自己的馆藏特色, 是不可以靠短期行为一蹴而就的。

2.3 与当地经济发展形成共赢。

同当地的经济相结合也是高校图书馆进行特色馆藏建设考虑的重要内容之一。为了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建设, 尤其一些地方高校可以在专业设置上设立与地方经济密切相关的专业, 以培养更多的相关专业的毕业生;同时, 在科研上也会更多地涉及到与地方经济相关的项目, 以得到地方政府和企业的支持。因此, 高校图书馆收集地方性文献 (如过去与现在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地理、重要人物事件、风土人情及民间习俗等方面内容的书刊文献) , 不仅可以为本校教学、科研及地方经济建设服务, 而且有利于将本校图书馆建设成为本地区的文献信息中心, 充分发挥其在本地区的影响力。

2.4 实现特色馆藏的共建共享。

高校图书馆的特色馆藏, 由于经费紧张只能局限在某几个或某个方面。因此, 要搞好高校图书馆之间的“资源共享”, 必须通过网络对自己的特色馆藏进行必要补充。“特色馆藏”和“资源共享”是相互依存的, 没有特色馆藏, 就不可能进行有效的资源共享;如果不能实现有效地“资源共享”, 那么特色馆藏的建设也就难以为继。

3 立足高校图书馆特色馆藏, 搞好特色服务

高校图书馆的特色服务是图书馆根据不同类型读者群体的特定需求, 提供一系列具有独特色彩和风格, 具有针对性的专门化服务的过程。建设特色馆藏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发挥高校图书馆的功能, 产生良好的效益。随着时代的发展, 读者用户需要也随之不断变化, 图书馆的特色服务要适应这种发展和变化, 利用多种形式的服务满足他们的需要。因此, 高校图书馆必须开展与自身特色相适应的读者服务工作以及特色活动。

3.1 对本馆特色馆藏进行宣传。

高校图书馆开展特色服务工作中, 除了狠抓服务质量, 还应让图书馆的特色服务项目让更多的读者所熟知。所以作为高校图书馆也应有宣传、营销的意识, 扩大其影响力。当广大读者被告知后, 才会根据需要主动来查找这些文献资料。而宣传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 比如, 可以利用网络, 在高校图书馆主页上刊登馆藏的主要特色馆藏及特色服务内容;还可以通过书目宣传、新书展览、开办讲座、馆企合作等多种形式宣传本馆的特色馆藏文献。

3.2 开展特色馆藏资源增值服务。

在信息高速发展的今天, 高校图书馆如何充分的利用其特色馆藏, 充分的发挥自身优势, 为特色馆藏开展增值服务, 不失为高校图书馆在特色服务工作上的一个亮点。高校图书馆可以对信息进行深度加工, 开发出与本馆特色相应的信息产品, 并使其商品化, 产生经济效益。一些地方高校图书馆特色服务应与当地经济建设紧密相连, 紧扣当地经济建设发展的命脉, 根据当地经济支柱产业等各种特定需求而设立, 能满足当地经济建设的需要。同时, 也使图书馆获得了经济效益和社会地位。

3.3 加强特色服务的岗位培训。

为提高特色服务的质量, 让特色馆藏的作用发挥的极大值, 加强馆员的业务培训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开展岗位练兵, 培养技术能手, 树立服务标兵, 实行特色服务、品牌服务。

首先要熟悉、知道图书馆收藏了哪方面的书籍。重要的或常用的文献资源要记住其更加详细的内容。其次, 馆员首先要自己熟悉本高校图书馆的所有检索工具的种类和使用方法, 同时, 根据不同的读者, 对读者进行相应的服务。经常对日常工作进行查漏补缺, 为读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而努力。

总之, 高校图书馆的馆藏特色与特色服务建设不可能一蹴而就, 它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要经过较长时期的建设才能真正收效。

参考文献

[1]李艳玲.试论图书馆的特色馆藏及特色服务[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2002 (1) .

农村学校的特色建设 篇8

编者按:我国农村学校与城市学校无法相比, 没有风雨操场、室内体育馆、音乐厅、艺术教室, 不少学校学生基础薄弱, 教师专业水平亟待提高, 学校管理也不理想。然而, 有限的条件、较低的起点并不代表农村学校的发展注定止步不前, 并不代表农村教育者只能束手无措。关于农村学校怎样创建特色, 农村校长怎样当, 农村教师怎样建设班级文化, 本栏目推介一组有关农村学校立足现实条件, 从师生自我发展入手创建学校特色的文章。

建设特色 篇9

曾几何时, 学校文化建设浪潮也曾试图通过改善校园环境、开展主题活动带动学校特色发展。然而, 这种学校文化建设大多将文化的理解浅表化了, 以校园环境、校训口号、主题活动等为特色的学校发展, 较难涉入学校的核心工作领域, 导致学校特色建设浅表化、碎片化。对于学生来说, 这些活动成为游离于正课之外的拓展活动;对于教师来说, 这些活动成为工作负担;对于学校来说, 这些活动成为宣传的口号。由此可见, 学校的发展不能跟风模仿和空喊口号, 而应审视自身的办学传统、办学条件, 凝练自己的办学理念, 在此基础上形成办学特色。

学校特色建设、差异化发展, 学校教育公平公正的真正达成, 来自于我们对学校教育独特价值和意义的坚守, 来自于我们对学校教育本质特征的把握, 更来自于特色发展与学校核心工作的高度融合。这种融合强调的是深层次、系统化的真抓实干。

一、特色课程建设是学校特色发展的有效抓手

学校特色是学校在主动选择办学路径的经历中不断积累经验, 逐渐形成的较稳定、可辨识、接受度高的办学特征。学校特色既有学校自身相对稳定的品性, 也有一定的时代共性。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 只有主动选择区别于其他学校的办学之路, 在满足基本要求的基础上, 积极探索自身的办学特征以产生独有、难以简单仿效的办学成果, 才能凝练出学校的特色。

学校课程以教育教学目标体系为框架, 融合各科课程资源, 帮助学生获得发展。可以说, 课程学习是学生发展的重要经历, 也是学校教育核心价值的体现。要让学生体验有价值的课程, 就要改变学校教育的思维模式, 即不让课程局限于物化的形态, 将单向的传授转变为一种主体间对话、沟通、交流的经历。为此, 学校应提供适于学生个性成长的资源环境, 营造鼓励教师和学生交流对话的教学氛围。一个有特色、有发展潜力的学校, 往往善于借助课程整合资源环境, 使师生发展达至最好的状态。课程凝聚了学校教育教学主体的全部智慧和文化精神, 学校的课程品质直接反映了学校的核心发展力。认识到学生个性化学习重要性的教师, 会致力于为学生提供独特的课程经历;而以个性化学习和特色课程为追求目标的学校, 终会走出特色办学的道路。这样的学校多了, 基础教育阶段学校教育的整体效能才会提升。

从教育行政角度来看, 课程管理明确区分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在上海, 由于具有实验的性质, 地方课程与国家课程相融合, 一定程度上就变成了国家课程与校本课程, 而且基层学校得到鼓励, 将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因而, 学校课程体系建设已成为基础学校尤其是义务教育阶段公立学校的重要课题。学校间资源的配置和学校的规划发展都有赖于特色课程建设的抓手。将学校课程体系建设得有效、有特色, 不仅是落实基础教育目标的必然要求, 也是呼应资源公平配置需求、促进学校差异化竞争, 从而达到实质公正的必然路径。

二、“自然·优化”特色课程体系的探索

虹桥中学的特色课程“自然笔记”, 源于对社会发展、学生学习方式、办学历程和周边支持性资源环境的深入分析。

当下的中国社会处于工业时代和后工业时代过渡的阶段。在这个阶段, 一方面, 整个社会在全球化浪潮中努力地追赶发达国家的经济成就, 以牺牲资源和良好的生态为代价;另一方面, 在信息化浪潮中, 全社会的环境保护意识日益强烈, 对保护自然生态的热情日益高涨。党中央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的主要意涵是绿色中国、生态中国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学校教育也应该思考这一关乎当今与未来的课题, 并将之贯穿于人的培养和课程建设之中。

当代中国的孩子, 尤其是城市中的孩子, 普遍缺乏对自然的体验。儿童置身于大自然中的时间越来越少, 将导致其对自然界万物普遍的忽视, 进而影响其心智的健全发展。在学校, 压力过大和注意力不集中会造成儿童各科学业水平和创造力的下降, 而避免这种倾向最有效的锻炼方式是在自然界中使人放松的活动。学校课程建设可以通过对大自然动植物的实体呈现和情境模拟, 增加学生亲近大自然的机会, 激发学生积极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 培养学生对自然的感受力、观察力和领悟力, 使学生与周围世界建立起一种和谐亲密的关系。

学生的问题意识、质疑能力和创新精神, 无一不缘于对事物敏锐、细致、持久和深入的观察。在初中阶段, 我们应该从观察能力的培养入手, 让学生学会观察且乐于观察、勤于观察。学校教育应尽可能为学生提供观察和体验自然的经历。虹桥中学通过开设“自然笔记”课程, 鼓励学生亲近大自然, 让学生通过观察和记录来发现问题, 进而探究、思考、解决问题。

虹桥中学确立了“让每一个学生在关爱中体验成功”为育人理念, 把培养“健康、文明、有尊严、有本领的虹桥人”作为育人目标, 并拟构建“六个一”育人模式。“自然笔记”课程很好地承载、体现了学校转型工作中的特色建设。学校力图以“自然笔记”课程为营养源和生长点, 分年级开发相互促进、相互联系的系列课程, 如由语文、音乐、信息技术与“自然笔记”课程整合而成的自然微电影课程以及生态创意工坊、生态舞剧、大自然中的数学、快乐百草园、远足等诸多课程。这些“自然笔记”系列课程, 使现有校本课程的实施和未来校本课程的构建都能围绕提升观察素养这一基本目标。“形式上以笔记, 内涵上以能力”成为贯穿“自然笔记”系列课程的一条主线, 使得学校各类课程拥有内在的聚合力和外在的延展性, 最终形成一个基于本校学生特点、落实办学理念、实现办学目标的学校课程体系。

在“自然笔记”特色课程发展的推动下, 虹桥中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无论是资源整合还是课程生态, 无论是教师积极性还是学生主动性, 都让人耳目一新。学校适时地对其进行总结, 从更高位的角度提炼出虹桥中学特色课程体系——“自然·优化”课程体系。

“自然·优化”课程体系是从“自然笔记”课程提炼、发展的系列课程群, 旨在引导学生亲近自然、关爱自然, 在与自然的相处中体验成长。它由两个层面四大板块构成:在校本课程层面, 包括“自然笔记”系列课程与校本德育系列课程;在国家课程层面, 包括自然科学系列课程与人文社会系列课程。“自然·优化”课程体系力图回归教育的本原, 遵循自然规律, 尊重儿童天性, 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 充分尊重每位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知识基础及个性特点;通过全面优化学生直接经验及间接知识的学习活动, 有效促进学生个人经验、校本经验以及书本知识之间的相互转化, 从而提高学习品质, 培育健全人格, 实现优质教育。

三、学校特色发展的成果与成效

2014年暑假, 虹桥中学迎来了一次大的修缮。除了教学楼的外墙焕然一新外, 还将一座独立的三层楼建设成为课程中心。课程中心以“自然·优化”特色课程理念为指导, 让学生成为“自然·优化”特色课程群学习活动的主角, 一切设施为学生的课程活动服务。课程中心贯彻环境育人理念, 以学生的活动视频、学生写生作品以及实践活动实物成果为展示重点。课程中心致力于为学生提供仿真的自然要素, 让学生在这里产生疑问、交流话题、提出问题、研究课题。多学科实验设备的整合运用、合理的师资配备和学习资源系统的构建, 能够让学生在回到认知发展的本原时, 得到最大程度的包容性支持和恰到好处的引领。如今, 课程中心已成为虹桥中学学生的乐园。

开展“自然·优化”特色课程群学习的三年中, 虹桥中学的师生收获了很多。微电影课程上学生制作的微电影“褪色的火烈鸟”获得英特尔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在上海市青少年“自然笔记”书画交流活动中, “空气湿度和温度与猪笼草正常结出‘瓶子’的关系”获得上海市创新大赛课题类三等奖, “关于食用盐与工业盐的探究”获得上海市创新大赛课题类三等奖, “水果间相互催熟的效果与品质对比”获上海市创新大赛课题类三等奖, “水灾救援抽水机”获得上海市创新大赛科幻画类二等奖。

教师多次参加区域公开课与交流活动, 反响良好。例如, 《自然笔记》校本教材获上海市优秀乡土课程评优二等奖, 相关课任教师获上海市优秀乡土课程说课三等奖, 自然笔记系列“利用区域艺术场馆资源开展美术活动”课程开发完成并申报市级项目, 区重点课题“基于学生观察力提升的初中笔记系列课程建设研究”立项, 教室、图书馆、微型物候园等校园环境的建设与改造完成, 市级项目“自然笔记创新实验室”建设完成。

除了全新的课程中心和精彩纷呈的课程成果外, “自然·优化”特色课程还让虹桥中学的师生收获了心灵的成长。这种心灵的成长是隐性的, 在更高的层次上凝聚成真正的学校文化——教师和学生由内而外地流露出来的关爱和成长。这种关爱和成长, 正是学校办学理念“让每个孩子在关爱中体验成功”最好的实证。由此, 学校的办学理念、培养目标、特色课程、特色发展凝聚成一种向上发展的力量。

在一次自然笔记课上, 学生小雷带来了三根实物羽毛交流展示, 一切进行得很顺利。但一名学生突然问到:“刘老师, 我很想知道他的羽毛是哪儿来的?”小雷无言以对, 因为他是从邻居家的白鹅身上拔下来的。面对这一突发事件, 刘西佳老师鼓励学生自主讨论, 发表看法, 一些原本对拔毛不以为意的学生, 渐渐地明白这一行为的不恰当。第二天早上, 刘老师的办公桌上就出现了一篇名为“白鹅的眼泪”的自然笔记, 作者是小雷。“白鹅的眼泪”成了在虹桥中学广为传播的故事, 提醒教师要真正碰触到学生的心灵深处, 对学生的教育不能停留在知识与技能上, 而应该培养学生对世界万物的关爱, 使其更好地体验和感悟生命的意义。

四、课程领导力——寻求学校特色发展的反思

课程领导者, 尤其是校长的课程领导力在发展学校特色方面显得尤为重要。因为课程领导者对学校特色发展负有直接责任, 对成百上千名学生的全面成长负有重要责任, 对将青春和心血奉献给学校教育的教师的职业幸福负有重要责任。课程领导者对课程理念的把握、对课程实施和整体推进的熟稔, 是特色课程乃至特色学校建设顶层设计的关键。结合虹桥中学的实践, 笔者认为, 着眼于特色发展的课程领导力有两个基本要素。

一是课程情怀。要形成课程领导力, 领导者首先要有一种关爱生命、心系教育的情怀。这种情怀是课程领导者在推动学校发展过程中的情感源泉。没有这个情感源泉, 课程领导就会缺乏向上的精神气质、圆融的运营智慧, 就会碰到无处不在的阻力。这种情怀也是一种道德目标。虹桥中学的课程领导情怀是“成全”。学校认为, 教育就是对可能更健全的生命的一种成全:每一个生命个体, 都天然地具备健全发展的可能性, 教育就是对其所面对的富有无限可能性的生命的一种成全。也许我们的孩子在进校之初不算是最优秀的, 但我们要想激发孩子的潜能, 就必须接纳孩子的本来面目。学校的特色课程就是要帮助孩子找到自己喜欢和擅长的事情, 在适当的时间为孩子提供适当的帮助。在这个过程中, 特色课程不仅成全着学生, 也帮助学生和教师之间相互成全。

二是课程价值。要形成课程领导力, 需要对课程价值进行思考和凝练。课程价值赋予了普通的分科课程特色意义, 将传统的学科教师进行了重新定位。如果没有课程价值的线索, 学校特色课程建设就无法将零散的课程行为统合起来, 甚至无法遴选合适的小课程, 导致特色课程的泛化、浅化和弱化。课程领导者必须加强这方面的思考。

摘要:学校教育改革需要直面困境, 从学校教育生态的角度找到特色发展的进路, 并将其落实到学校的核心工作系统中。上海虹桥中学将自然关怀视角作为开发特色课程教育的原点, 经过反复琢磨, 确立起符合学校发展的“自然·优化”特色课程体系, 取得了一系列的特色办学成果。特色课程建设的实践在凝练学校课程领导力的同时, 也促进了学校办学特色的形成。

发挥课程优势建设“特色课程” 篇10

1. 从学校的优势出发。

课程的开发与管理,首先要从学校的实际出发,学校已有的师资队伍、教师的专业素质、教学设施、教学活动场地等客观条件制约着课程的开发。

2. 将课程决策的着力点放在学生素质结构的优化上。

课程决策是学校课程从理论到实践的过程。学校管理者必须将理论形态的“大课程”体系转化为学校教育的现实形态,使课程真正成为培养学生、促进学生发展的一种有效手段。

3. 调动教师和学生参与课程开发的积极性。

学校要善于调动教师和学生参与到学校课程的开发与管理中,尤其要加大学生对课程的选择权,这是学校课程开发与管理的重要体现。

4. 让课程规范化。

只有对学校课程加强规范建设,才能有章可循,才能充分发挥课程开发与管理的作用,才能有效地服务于课程目标。

5. 课程建设要有弹性。

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管理应富有弹性。其弹性主要表现在学校和学生的差异性上。

打造品质清水建设特色课程 篇11

走进清水路小学,流水潺潺,绿竹依依,艺韵、棋韵、书韵交相辉映;内蕴清水品质——上善若水、以水为镜;外扬竹子精神——清新、和谐、蓬勃、向上的学校力量荟萃积聚。清水品质、竹子精神引领着师生成长,同时也为学校提供了丰富的课程资源。如《竹韵课程》蕴含“清新、和谐、蓬勃、向上”的竹子精神,让学生在学习中建立不怕困难、坚强自信的精神,并且在张扬个性的同时,学会与人合作,共同发展。因此,学校在竹韵课程中设置了“雅-艺术表现、美-语言运用、韧-运动竞技、活-科技创新、勤-劳技创作”五个不同的学习领域,开设丰富多彩的科目,为全校师生提供双向选择性学习。《清水课程》以阅读文化为引领,以沪剧文化、三棋文化为“双翼”的校园特色文化。清水课程以校本特色文化为主,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在阅读、沪剧、三棋方面开设了呈螺旋上升结构的拓展内容板块和相应的科目内容。

1.内蕴清水品质,丰盈课程内涵。学校围绕着“净水育才、厚德载物、共享清水幸福”的办学理念,努力打造隐性课程的品牌文化,力争让每一个空间体现清水特色,塑造有声、有形、有色的课程文化。学校课程内蕴清水品质。清水品质源自老子的《道德经》: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学校围绕水传递给人的纯洁善良的品质鼓励学校师生,编写《水——生命之源》《上善若水》等相关课程。

2.外扬竹子精神,提升课程张力。教师是否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决定了其发展的厚度,而是否具有专业精神则决定了教师发展的高度。外扬竹子精神是清小教师专业精神的形象表征。君子爱竹: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竹子盘根错节,大雨压不垮,狂风吹不倒,启迪着清小师生的团结和谐,激励着清小师生的蓬勃向上。

竹子精神的激发依托校本教材的教学,如《竹韵深深》、《紫竹申曲》。同时,学校结合特色打造,设立了校园内、外网、知识管理平台、“清水之声”广播台、“竹韵”电视台。学校利用电视台报道校园活动、师生感人事迹;在广播台播放感恩故事、校园新闻。

二、实施校本创新,课程开发有序

学校以招标的形式组织教师先后开发了具有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丰实了课程建设,满足了不同学生的需求,发展了学生的个性特长。1.挖掘内涵,构建体系;2.制度保障,加强管理;3.设立目标,注重评价。

三、孕育课程文化,课程领导有度

学校努力加强课程领导,积极孕育清水课程文化。为教师构筑成长平台,提高教师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从而提升教师的课程执行力。

1.乐于学习,促进文化自觉

校长把平时看到的文章以“套餐”形式推荐给相关教师阅读。课程教学部定期把优秀教育杂志以“主题套餐”的形式推荐给教师,学校还通过赠送相关书籍、免费订阅教育报刊,及时给教师送上精神食粮。

清小老师乐学向上是同行口口相传的美誉与鼓励。老师们跨校诚拜学科带头人为师,学习他们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他们虚心请教各级专家,在专家引领下成长。教研专家全程参与每年的课程与教学活动,及时为教师听课把脉,使老师们明确了课改方向,提高了课程与教学能力。

2.勇于实践,鼓励勤耕善研

学校加强课程与教学的实践研究,提高学校教师整体的课程教学研究能力。邀请区科研室老师蹲点指导,定期来校作专题讲座,对教师做一对一的辅导。成立学习小组,组织召开“让理论转化为教育智慧”系列研究活动。定期召开青年教师科研工作例会。要求教师每月结合实际撰写教学反思。学校要求新教师填写《新教师成长手册》,要求骨干教师《骨干教师档案袋》,其他教师填写《教师专业发展记录手册》。相关手册内容包括相关职责、计划、论文、教案、反思、体会、评价等内容,让教师明确努力方向和实践内容,为教师专业化发展提供保障。学生

3.诚于批判,要求持续改进

学校要求教师诚于批判,持续改进课程教学方式。平时要对感性的课程教学现象作理性教学分析、归纳和升华,以不断充实自己的教学理念。通过教师的主题反思,共同切磋,解决难题。

四、立足课堂教学,课程管理有力

孕育课程文化必须立足课堂。几乎所有关于课程的弊端和困惑,最终都能从课堂上找到症结;几乎所有关于课程的改革和探索,归根结底也都要回归到课堂中去——因为,课堂是教育的主阵地。锁定课堂掘金,可谓纲举目张,瞄准课程挖潜,可谓一树百获。

1.加强课程管理。学校加强课程管理,管理制度齐全,管理网络完善,管理过程严格、规范,运作顺畅。教学部每周组织行政及教学骨干加强课程与教学随访。通过看、听、问、查等形式,寻找问题,与教师一起共同分析原因,提出校本课程开发与教学改进意见,意见注重合理性、针对性、层次性,倡导课程间相互评价,强调多元评价,重在过程评价,旨在促进提高。几年来,清水路小学的课程管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2.共享课程资源。学校要求教师结合自己对课程的分析、学情的分析,对教学设计进行修改,记录在册。课程教学部组织人员进行搜集整理,学期结束要求各课程负责人对课程设计与教学进行评价,并在集中组内教师意见的基础上把课程资源与教学设计上传,逐步形成清水路小学课程教学资源库。做好资源库积累工作,不断充实每个年级、每个课程的资源库,达到资源积累、共享、改进提高的目的。

五、开展校本教研,课程研究有艺

建设课程文化实现特色办学 篇12

课程;学科;教学;

课程改革为学校指明发展之路:实践课程改革, 建设课程文化, 是实现学校发展的核心内容, 是实现特色办学的必由之路。

课程是教学内容及进程的总和, 是学生学业活动的总和, 是包含了学科教学与学习的过程, 也涵盖了学生在校的全部活动。课程是学校发展的“跑道”, 是学生成长的“跑道”, 学校课程文化建设重在课程领导力和课程实践力的建设, 这是对学校不同层面不同的建设目标。课程改革十年来, 我们在课程文化建设中做出了努力的探索, 现在是要进一步提升认识, 进一步改革, 才会实现学校的特色办学, 从而形成黑河二中的办学特色。

一、提升课程价值的追求

课程领导力体现在学校办学宗旨的确定, 体现在学校办学的愿景。我们提出“让每个学生健康成长”, 健康成长的价值追求在于“消灭干坐率, 提高及格率, 追求优秀率”。这是实现教育公平的追求, 这是实现每个学生学习权利的追求, 也是课程价值的追求, 是课程评价的指向。失去目标, 就会失去方向, 目标不明确, 也会失去成功的机遇。本学年, 我们要对“三率”的基本目标有个明确的确定, 每个班要依照学情做出自己的追求目标, 并提出具体的实施措施, 学校要做出运行机制的明确要求, 让课程价值有明确的追求。

二、建设课程学科

一门学科教学的整体体系建设是课程领导力和实践力的重要依据。建设课程学科, 一是深化读课标与研教材活动《课程标准》是学科教学目标, 也是评价学科的标准。我们要探索的是把课标要求的核心能力具体化表述, 并且有精细的评价要求。我们的教学时基于课程目标的教学, 而不能是基于中考的教学, 也不是基于教师主观经验的教学。我们缺的是思维的转变, 不能指望通过一两次读课标说教材的活动就能扭转我们的现状。二是深化“问题到学法”教学“问题导学法”教学, 一要钻研教材, 发掘教学内容的教学价值, 才能找出教学问题所在。而是把问题作业化, 我们采用“导学案教学”中的导学作业的设计。导学作业不仅是在课前的预习, 也是课中导学的问题, 还是课后巩固的引导。怎么设计导学作业系统化、系列化才是“导学案教学”的关键, 它又和中考的内容相关联, 与中考的试题形式相关联。问题作业化, 也是“问题导学法”的关键。

三、构建“习题讲评课”的新课型

“习题讲评课”是提升教学有效性的途径。“习题讲评课”以单元教学内容为载体, 梳理核心知识, 结合知识点设计的作业题, 把作业看做考试。这种单元测试也可是灵活以教学专题进行。

讲评课一在针对性, 二在及时性, 三在辅导性。一是设计、评讲都要有针对性, 既有教学内容、核心能力的针对性, 又有学情的针对性。二是作业做了就要及时批改, 及时讲评, 力争不过夜、隔天讲。三在通过作业找出问题, 对问题的解决, 讲题要引导方法, 举一反三, 避免就题讲题。讲题重引导, 采用温故知新, 启迪如何运用学过的知识找到解题的思路, 重思维的引导。讲题重构建, 帮助学生形成系统化的知识网络, 支离破碎。

讲评课贵在规范、严格, 而且要盯着, 错的一定要求学生重做, 在做中去感觉、去感悟。讲评课上学期已立项省课题, 首先在理化组实验, 逐步在数学组、语文组开展。

四、开展好学科教学改革

各学科要反思本学科在中学阶段究竟学什么有价值, 去重构教学内容, 改革教学方法。也要问一下, 我教的内容哪些是毫无意义的。

语文学科目前最紧迫的任务, 是让学生学会以口头和文字的方式把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讲清楚。为完成这一任务, 有必要在初一和初二学段以点及面地开展“随笔化写作”教学, 开好阅读教学情境随笔课。这是语文教研组的重点项目, 一定要定出规划, 有实施的内容, 有教学的成果。

数学学科由“双基”而扩展出“四基”的培养目标, 给数学科提出了新的课题, 如何认识“数学思想”和“数学经历”的教学, 对我们来说既有传统又有新的内蕴。如何抓住数、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和推理能力的教学是当前数学学科探索的指向。数学教研组要从“习题讲评课”课型的构建中去细化教学环节, 转变思维, 培育学生的“四基”能力。

其它学科都要努力结合学科教学的发展趋势去找到自己学科教学改革的指向。教学有法, 教无定法, 适合学生学习的教法就是有效方法, 应从教学的形式转变回归到教学实质的探究, 这是学科课程建设的所在。

提出课程文化的建设当然离不开育人的宗旨, 课程是由人执行的, 不仅是理念的树立, 更重要的是思维的转变。

教育质量取决于教师质量, 教师要在教学实践中去提升专业发展的水平, 老教师、新教师都有教学观、质量观转变的任务, 专业提升是自己的事, 没有变的动机是不会变起来的。通过职称评定、骨干的培训、优秀评选的认定是提升专业水平的途径, 高级职称的老师的职业倦怠和高原现象用是一个急待公关的课题, 要做出我们的回答。

要认识到学生作为一个独生子女的独特群族, 传统的教育方式都失去应有的作用, 这个全新的教育方式正在努力探索中。德育任务仍然沉重, 而且又受社会环境的影响, 应当以“表扬”的教育中思考有效式, 又应该以“惩罚”的教育思考弊端, 趋势应是“趋中”。学校的教学常规应是实现教学有效性的保证, 这一点要不动摇

上一篇:抗乙肝病毒下一篇:IA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