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课程特色化建设(精选12篇)
校本课程特色化建设 篇1
深化校本课程建设,推进学校特色发展,要从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八大精神、贯彻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高度,来深刻认识理解学校的特色发展。把实施素质教育和全面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结合起来,树立“以特色求发展,以特色创品牌”的办学思想,增强学校的竞争力。把校本课程建设与提高教师队伍专业素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丰富学校文化等工作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学校整体办学水平,促进学校科学、健康、和谐发展。推进学校特色发展,就是要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突出人的发展。 同时,在抓好科学实施国家课程、努力探索各学科教学模式的前提下,根据区域、学校、师生的差异,努力开发建设好具有地方特点、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这不仅是形成学校特色的基本要求,也是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建设一支现代化、专业化教师队伍的重要途径。那么,该如何深化校本课程建设,促进学校特色发展呢?
一、凝练办学理念,构建理想发展愿景
贵溪市实验中学,是一所从小学到高中的全日制公办学校。校园环境幽雅,绿树成荫,喷泉、雕塑、景观石错落有致,处处洋溢着浓郁的校园文化气息。多年的文化积淀,学校已形成独具特色的办学与管理模式,学校始终秉承“创一流名校,育世纪英才”的办学目标,以“敢为天下先”的开拓精神,锐意进取,奋勇拼搏,现发展为在校生5000余人、专职教师300多人的省级重点中学。 学校先后获得“江西省素质教育示范校”“江西省现代教育技术示范学校”“江西省高中新课改实验样本校”“江西省教研先进学校”等20多项省级以上荣誉。
办学理念是一所学校的灵魂,是体现学校思想的一个精神内核。办学理念需要与国家教育的指导思想相适应,需要先进的教育理论作为支撑,它体现了学校的办学策略、办学思路与发展途径。几年来,我们总结了学校的传统历史文化积淀,审视学校的优良传统和实践经验,并以此为基石,在国家教育方针和现代教育观念的指引下,在米校长的带领下,围绕“素质教育”这个永恒的主题,提出了“为每个学生创造美好的未来奠定基础”的办学理念,走“质量立校,特色兴校”的发展道路。 通过“德育为首、教学为主、素质为重、育人为本”的育人模式,以“培养智能型、复合型、抗挫型、创造型人才”为目标,让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从这里积累,良好的习惯在这里养成,多彩的个性在这里彰显,理想的人生在这里起航,以阳光、自信的心态和谐共进,翱翔未来。
二、开发校本课程,形成理想办学特色
校本课程是学校办学特色的重要体现,是学校内涵式发展的重要依托。深化校本课程建设不但能激起教师教科研的热情,促进其自身的专业化发展,而且能让学生体验到在活动中学习的快乐,增强其对课改的期待和热情。我校立足实际,充分利用自身的教育优势,创设特色办学条件,制定特色管理制度,构建特色课程体系。同时,在课程管理、师生多元化评价机制方面,也彰显了自己的办学特色。
(一)创设特色办学条件
学校在深化校本课程建设中,充分利用自身资源优势,着力打造特色。我校先后投入数百万元兴建了跆拳道馆、舞蹈房、乒乓球馆、图书馆、塑胶篮球场、健身房、 科技馆、电视台、天文台、校史陈列室、教师书吧等设施。 现有电脑教室5间,语音教室1间,多媒体教室4间,开通无线宽带网,实现资源共享。实验室4个,基本满足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分组实验开出率高达92%。有300米田径运动场,4个塑胶篮球场,4个水泥篮球场,2个排球场,30张室内室外乒乓球桌,4个羽毛球场。有音乐、舞蹈、体操、美术等专用教室,有多功能阶梯教室。 我校投入上百万元建设了通用技术机械操作车间,购置了数控机床4台、普通机床14台、刨床1台、钻床1台等通用技术设备。
(二)形成特色管理制度
完善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管理制度。我校先后出台并完善《校本课程开发方案》《校本课程培训计划》《校本课程开发指南》《校本课程管理制度》《校本课程教研制度》《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评价办法》《校本课程开发与管理职责分工》等,制度健全,系统规范,为校本课程的落实提供有效的制度保障。
(三)构建特色课程体系
自2008年以来,学校初步构建了学科间渗透、课内外结合、具有贵溪市实验中学特色的校本课程体系。一是贴近学校管理和学校教育,如《学生行为礼仪》;二是体现地方文化特色如《贵溪少数民族—畲族风情》《贵溪革命人物赏析》《腾飞的贵溪》等符合实际、学生又感兴趣的校本课程;三是适应学生个性、能力发展的需要,综合实质提高的,如《跆拳道》《唐诗宋词鉴赏》《英语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从物理走向生活》《服装设计》等校本课程。
(四)彰显特色课程管理
1.选课与分班。教师在开课之前,填写《教师校本课程开发申报表》和《课程介绍》并上交到教导处。教务处将申报表汇总成校本课程选修模块下发给学生,供学生选择,再根据学生的选择志愿及人数制定《校本课程安排表》,安排教学。为了激发教师参与校本课程的热情,积极投身到新课程中来,每学期我校搞一次校本课程成果展示,年终根据教师的上课时数及成果展示的成绩给予一定比例的加分。
2.课程开设。根据学校情况,在校本课程的安排与设置上,我们分11个模块让学生选择,每个模块由3个不同的校本课程组成,每个模块都有一个固定的校本课程《学生行为礼仪》课,根据学生选报志愿确定各模块上课人数,并编排校本课程上课安排表,学生在周一至周五的下午第八节课到指定的教室走班上课。
3.授课要求。学校要求校本课程上课教师做到精心备课、认真组织、严格课堂管理,精心设计教学环节, 改革教法,转变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发展,真正体现教育性、趣味性、启发性、实践性、特色性、系统性、实践性,使学生行为习惯得到进一步规范,知识面得到进一步拓宽,综合素质得到进一步提升;较快地培养起学生在课程上学会选择、学会负责的能力。学生初步感受到课改带来的选课变化,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对课改充满更高的期待和热情,营造出良好的课改氛围,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五)建立特色评价机制
1.授课教师的评价。通过听课、查阅资料、调查访问等形式,对教师进行考核,并记入业务档案。主要是四看:一看学生实际接受的效果,二看领导与教师听课后的反映,三看学生问卷调查的结果,四看教师的教学案例、教案等。
2.学生的评价。校本课程不采用书面方式的考试或考查,对学生评价主要是发展性评价:一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如情感态度价值观、积极性、参与状况等,可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等形式记录在案, 作为“优秀学生”评比条件。二看学生学习的成果,学生成果可通过实践操作、作品鉴定、竞赛、评比、汇报演出等形式展示,成绩优秀者可将其成果记入学生学籍档案内。同时,学校加大了对学生的考勤力度,把学生出勤情况、上课情况、作业完成情况与学分挂钩。
三、落实校本课程,收获特色快乐体验
(一)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
通过上课教师的精心备课、认真组织、严格管理,使学生行为习惯得到进一步规范,知识面得到进一步拓宽,综合素质得到进一步提升;较快地培养起学生在课程上学会选择、学会负责的能力。学生初步感受到课改带来的选课变化,体验到了在活动中学习的快乐,对课改充满着更高的期待和热情,营造出良好的课改氛围,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二)促进了教师专业发展
斯宾浩斯提出“教师即研究者”。校本课程开发也是一个提高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过程,从事校本开发的科研活动有助于提高教师成为研究者和专家型教师的意识,拓展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范围,提高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地位。教师对自己所从事的课堂教学活动进行积极研究、探索,从而成为促进学生学习的专家型教师。学校校本课程的开发,激起了教师教科研的热情,涌现了一批教科研骨干,促进了自身的专业化发展。
(三)提高了办学质量
开展校本课程活动,激发了教师和学生的发展意识,促进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也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近几年,我校不论是在文化成绩还是在常规管理方面,都产生了质的飞跃,每年高考以比较优异的实绩续写了实验中学历史上的新辉煌。尤其是理科班的张文林同学,他当年的中考成绩仅上我校录取线,却在2012年高考中取得了563分的优异成绩,超出了547分的理科重点线,赢得了社会、家长及同学的广泛赞誉。不仅如此,学校的教学教研水平也得到了飞速提升,在全国、 省、市各类教育教学成果评比中连续几年进入鹰潭市先进行列,在社会上形成了良好的口碑。
(四)创建了品牌特色
只有实施品牌战略,形成学校特色,才能使学校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我校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使学校在全市具有较高的知名度,然后形成了自己的品牌,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受到了鹰潭市教育局以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好评。2010年我校作为鹰潭市的唯一代表参加了由江西省教研室举办的“全省校本课程先进经验研讨会”,作专题经验介绍,所开发的校本教材《贵溪少数民族———畲族风情》荣获优秀校本教材(校本精品课程)评比省级一等奖。这些活动,不仅证明了我校校本课程活动方向的正确性,也增强了我校的影响力,所开发特色校本课程已经成为我校的一张名片。
深化校本课程建设是教育的需要,是当前课改形势的要求,是学校特色发展的需要。学校根据自己的办学思想,利用校内资源和社区环境资源开发校本课程,进行课程创新,确定学校的发展方向,可以逐步形成学校特色。今后,我们将进一步深入开展一系列研究,组织学校骨干教师合力攻关,吸收成功的校本课程开发经验,带动学校的课程开发不断向纵深迈进,真正实现学校跨越式特色发展。
摘要:深化校本课程建设是教育的需要,是当前课改形势的要求,也是学校特色发展的需要。学校根据自己的办学思想,开发校本课程,进行课程创新,确定发展方向,可以逐步形成特色。同时,努力开发建设好具有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是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基本要求,是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建设一支现代化和专业化教师队伍的重要途径。从凝练办学理念,构建理想发展愿景;开发校本课程,形成理想办学特色;落实校本课程,收获特色快乐体验三方面进行探讨。
关键词:校本课程,学校,特色,发展
校本课程特色化建设 篇2
——闵行区中小学“航天科技”教育资源开发现状调查综述 闵行区教师进修学院课程研究室
《上海市普通中小学课程方案》明确“充分利用与开发各种社会教育资源,加强学习的实践性和体验性,强化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培养”。2010年1月,上海市教委等印发了《上海市中小学课程改革利用社会教育资源实施方案(试行》,提出要“进一步促进教育与社会生活实际相结合,加强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沟通、协调和融合,充分发挥社会教育资源的育人功能,努力营造和谐育人的社会环境,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闵行区各中小学紧紧依托闵行特有的航天资源优势,把航天科技课程作为提供学生科学和技术两大学习领域的重要载体,在“拓展学生学习时空、完善学生学习方式”、“丰富学生学习经历”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
早在上世纪60年代,火箭总装厂和卫星研究所就在闵行诞生。如今落户在闵行颛桥镇的上海航天局总部、第805研究所、闵行航天研究院、区青少年活动中心以及将在浦江镇建造的大型航天科普教育基地——航天博物馆,使闵行区不仅成为上海航天事业的发祥地,还有望成为全国的“航天硅谷”。自2005年,市政府、市教委确定了“航天闵行”的功能定位以来,为进一步优化航天教育资源的教育功能,几年来,区教育局、区教师进修学院对区内现有的有关航天教育的资源状况,“航天闵行”区本课程开发的学校基础等方面开展了多次调研,基本理清了航天资源的分布情况,调查中发现:区内通过开发航天科技教育资源推动自身发展的学校日渐增多,由过去的一所学校发展为今天的12所学校;各校挖掘航天教育资源的方法与途径也日趋丰富,由原来仅仅是“零散”、“点状”的活动开始向学科教学、基地建设、校本课程建设等方面拓展。在此基础上,制定了《“‘航天闵行’区本课程”开发计划》(讨论稿,确定了“基于航天特色,边开
发边实验,逐步与课程教材相结合”的工作思路,为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航天教育区本课程奠定了基础,提供了保障。
闵行区学校积极挖掘利用航天教育资源,精心设计丰富多彩活动,开发多种航天校本课程有如下特点:
一、积极挖掘各种航天资源,感悟“航天魅力”
各校积极开发和利用多种航天科技教育资源,努力营造航天科技教育大环境,丰富学生学习经历。
(一挖掘校内外人力资源
1、挖掘校内人力资源。汽轮小学的师生们,多年来一直与航天人分享成功遨游太空的喜悦。
五、六十年代,这里建校初期学生的父辈就献身祖国西北航天基地;七十年代,世界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博士、丁肇中博士纷纷去学校参观访问;学校培养出航天总厂厂长孙建华等一代航天工作者。如今,学生们又与这些英雄共同生活在闵行航天城中。学校紧紧依托这些资源,组织学生听取本校69届校友——上海航天设备制作总厂孙建华厂长介绍“航天闵行”的发展史及相关的航天知识,开展多种活动学习他奉献航天事业的感人事迹,教育学生从小树立远大理想,认真学习,不断进取。如今,学校又把这些资源汇集起来,编辑了校本教材《航天在童年的梦中》,以迎接2010年世博会的来临。
2、挖掘社区人力资源。闵行三中的“航天节,进社区”科技宣传活动,把视角引入了社区,区宇航协会、区教育局、区科协、区少科站、航天设备总厂等各方面的人员都来参加“航天节”,师生以项目实施的方式,通过编书印刷、办网站、拍摄DV、出报纸和制作宣传航模等方式向社区宣传闵行的航天事业。营造了一种让更多的人了解航天事业,共同参与“航天闵行”建设的社会氛围。
3、挖掘航天专家资源。丽江小学请专家讲邮票上的航天知识,闵行三中请市航天研究院专家讲座,复旦万科实验学校邀请美国卓越华裔宇航员、科学家——Franklin R.Chang-Diaz到学校做报告。
4、建设校内基地资源。复旦万科实验学校先后建成了学校科技中心、开辟
了航天模型专用制作室和实验室,营造校内航天科技教育环境,力图发挥环境的隐性教育功能。
在上海航天局申航进出口有限公司、上海航天汽车机电股份有限公司太阳能系统工程分公司等单位的协助下,汽轮小学于迎世博倒计时100天之际正式启动了学校“太阳能光伏发电一期装置”发电设备。这套光伏采用单晶硅电池组,集成了太阳能应用的诸多先进技术,总容量为500瓦,预计年均发电285千瓦/时,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95.19千克、二氧化硫7.14千克、氮氧化合物3.57千克、烟尘64.73千克,促进了新能源课程在学校的全面推广。
5、建立校内网络资源。申莘小学还专门建立了航天教育网站,提供丰富的资源给学生选择学习。
(二主动利用校外基地资源
闵行区各中小学抓住上海市和本区丰富的航天科技教育基地资源,充分利用上海科技馆、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上海航天设备制造厂、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上海航宇科普中心、上海市航天科技工业展示馆、上海航天第805研究所、闵行博物馆、闵行航天研究院、闵行区青少年活动中心的航天飞控中心、天象馆、航天展示厅等教育基地开展体验式学习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参观,深度走访。学校一方面与这些单位建立活动和实践基地,如申莘小学与上海航天805研究所、汽轮小学与上海航天设备制造总厂及上海航天局申航进出口有限公司、梅陇中学与中国人民解放军南空卫训队及航宇中心、闵行三中与中国真空网和中国真空学会纷纷建立了航天知识科普活动(实验基地、共建活动基地、文明共建单位,成为学校落实“两纲”精神的又一个“科普教育基地”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复旦万科实验学校2003年就被国家体育总局授予全国航空(航天模型活动重点单位。另一方面,学校定期组织学生参观、调查,进行深度走访。汽轮小学少代会代表采访上海航天设备制造总孙建华厂长后得知上海航天设备制造总厂的前身创办于1921年,经过八十八年中国航天人夜以继日的奋斗,终于在新中国成立后获得新生,在近些年里已经成功发射了41枚火箭、52颗卫星,做到了连
超级大国都无法做到的“百发百中”,师生们为祖国的强盛而感慨万千;2008年,平阳小学师生一行80余人,到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上海航天设备制造总厂、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第805研究所进行了“专题片拍摄”活动。师生们通过参观卫星装配车间、对接技术和电池板研发的工作场所、收看航天事业发展历程的录像资料,通过遥感技术亲身体验火箭发射时分离、脱节等模拟场景,深深地被中国航天事业的丰功伟绩所打动。
(三及时捕捉社会热点资源
对社会热点资源,学校善于抓住契机,借题发挥。当神舟五号宇宙飞船安全着陆的伟大时刻,七宝二中预备班黄冠中同学随市代表团一行前往北京采访航天英雄杨利伟并代表学校师生向杨利伟赠送了学生创作的版画,为神舟英雄喝彩,杨利伟欣然接受并愉快地与他合影留念,初
二、初一两名同学还与国际空间站上的宇航员连线对话。2005年,丽江小学抓住举世瞩目的神舟六号宇宙飞船成功遨游太空的时刻,拉开了学校“航天科技特色周”活动的序幕。整个活动人人参与,每个年级围绕一个主题进行探究实践,同学们动手动脑,用稚嫩的双手,把废旧碟片、蛋糕盒、草帽、电动玩具、塑料瓶等物品,搭建形式各异的“航天飞船”,小画家们用它们的彩笔勾勒出未来科技的美好蓝图,学生们在参与中体验活动的快乐,体验当航天员、设计员的幸福,全校同学庄严宣誓:“学航天英雄,扬民族精神,立鸿鹄之志,做科技少年”,并一笔一划签上了自己的名字,最终以电脑小报的形式汇报探究结果。
二、精心设计丰富多彩的活动,弘扬“航天精神”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是科学素养的核心和灵魂,是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一些学校运用多种途径和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科学精神。归纳如下几种类型。
(一特色活动类
曹行中心小学在科技节上开展的“会标征集”活动、“金点子”主题征集活动、利用废旧物品开展创意航天模型制作活动,申莘小学的“航天墙”、“电子
报”的创意展示活动,平阳小学的“专题片拍摄”活动,复旦万科实验学校的航天科技夏令营活动,汽轮小学的唱响“我是汽小四好少年之歌”迎世博倒计时100天阳光特别行动,闵行三中的“感受航天、献身科学”研究性学习活动等等,充分体现了学校结合自身特点,创造性地开展航天科技活动,学校航天科技教育研究性学习活动自成系列,如,“感受航天、献身科学”开题报告答辩会活动、“我为闵行航天出份力”宣传策划活动、“我为闵行航天出份力”总结反思会活动、“我为闵行航天出份力”成果报告会活动,把航天教育内容纳入到学校研究型课程中,通过研究性学习方式,加深学生对航天知识、航天精神的认识与理解。
(二主题活动类
不少学校的主题活动有目的、有内容、成系列。如曹行中心小学以“插上理想翅膀,走进航天世界”为主题的第十六届科技节活动;丽江小学“航天科技特色周”主题活动;龙柏中学以“我们爱科学、我们爱航天”为主题的科技周活动;闵行三中的“我为闵行航天事业出份力”主题实践活动;汽轮小学的“航天精神激励汽小师生发展”主题实践活动;梅陇中学的“走近航天科技,飞向美好未来”主题实践活动;七宝二中的“航天闵行、志在腾飞”系列主题活动等等。
申莘小学航天教育起步较早,五年来,学校把学习航天人精神作为学校发展的源动力。学校四届“心向天空”主题教育常规化、系列化。将每年五月定为“心向太空—航天闵行”科技节,把航天实践作为每年春秋游的项目之一。2009年成功组织
了以“放飞心愿共迎世博”为主题的第四届航天科技节活动,使学校航天教育迈入了系列化、课程化的轨道,他们根据学生的年龄不同、知识的难易程度不同,不仅对航天知识进行了分年级的划分,如一年级:航天人、二年级:神舟飞船、三年级:运载火箭、四年级:卫星、五年级:嫦娥、空间站;还对航天制作进行了分年级的划分,如一年级:纸飞机、二年级:降落伞、三年级:风筝、四年级:水火箭、五年级:热气球。使孩子们不仅有丰富的航天知识,而且有较强的动手能力。他们还注重实践反思,即时总结,使每一次活动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提高。我们从学校四届系列主题活动的开展、学生航天作品的成果以
及校园“航天墙”、“电子报”的创意等等,看到了申莘小学特有的“航天文化”特质。
(三模型制作类
不少学校都成立了校航模制作小组并在拓展课上开展活动,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培养了大批航模制作小能手。申莘小学、莘庄镇小学、复旦万科实验学校在组织学生参加各级航空模型竞赛等方面成绩突出。申莘小学在三至五年级组建了航天模型制作兴趣小组,何老师带领学生学做航天火箭模型,练就制作本领。在“六一”节,航模组的同学大显身手,为全校师生进行了火箭发射和航模放飞表演,赢得了全校师生的喝彩。队员们在区市各类航模比赛中获得近二十项团体和个人等第奖,科技总辅导员获得市级“优秀指导老师奖”,是闵行区唯一获上海市航模指导的优秀教师。
莘庄镇小学仅2009年在市第二十三届“上航杯”青少年航空模型竞赛中,有7项获一等奖。2006年12月,复旦万科实验学校的顾建亨同学赴印尼参加亚太水推进火箭比赛,成绩显著。汽轮小学师生一起研究、拼搭了“太阳能”小车,一辆辆载着“阳光宝石”的小车在操场上奔驰,制作活动中,学生体验到航天高科技“太阳能光板”积聚能量的威力并激发出创新运用科学技术的兴趣。
(四评比展示类
各校还开展纸飞机模型比赛、科幻画比赛、知识竞赛、创意作品竞赛、手抄报评比、模型表演、航天主题文艺表演等各类评比竞赛和展示活动。如。丽江小学“我是小小宇航员”演讲比赛、“我是小小设计员”创作设计绘画展示活动。
以上这些特色活动的开展不仅使学生了解航天科技知识以及航天人的故事,感受航天人对事业的执着追求精神以及对航空航天科技的神奇和魅力,同时,对激发学生兴趣,开发学生潜能,培养学生坚持真理、勇于创新、实事求是的精神并内化为自己的行为都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挖掘多种航天课程资源,体现“航天特色”
1、在学科教学中挖掘航天科技知识内容
梅陇中学在课堂教学中注重渗透航天精神教育内容,由教研组落实各学科渗透航天科技教育的具体内容,要求任课教师将相关的航天国防知识融入课堂教学之中,如语文学科利用阅读课对航天国防教育书籍阅读进行指导;申莘小学、汽轮小学在美术课上对学生航天“创想画”进行开发和指导,50多创想画作品在各类比赛中脱颖而出。
2、走出国门,拓展航天教育资源新渠道
复旦万科实验学校1996年创办初就明确把航天科技教育列为学校发展规划,以开发航天模型项目为重点,先后建成了校科技中心、开辟了航天模型专用制作室和实验室。学校科技大厅记载了14年来,学校在航天科技方面取得的各项成绩。早在1998年,学校就被闵行区政府授予“闵行区科技教育特色学校”称号,而且成为上海市三所航天特色学校之一。2003年,被国家体育总局授予全国航空(航天模型活动重点单位。近几年,学校的航天活动逐步走出国门,力争取得更大的突破:2004年暑假,学校组织学生前往美国阿拉巴马州亨斯维尔市太空营,参加为期15天的航天科技夏令营活动(至今已经组织了三次航天夏令营活动;2005年11月,学校迎来了美国卓越华裔宇航员、科学家——Franklin R.Chang-Diaz访问团;2006年12月,学校顾建亨同学赴印尼参加亚太水推进火箭比赛,成绩显著。此外,从2005年起,学校和新加坡南洋小学结成姊妹校,每年进行两校航天科技活动的交流,一起探索航天科技的奥秘,航天科技拉近了上海和新加坡的距离,普及航天科技知识使两校师生志同道合。
3、开发了各种航天校本课程和校本教材
课程是保证航天教育顺利实施的重要途径。闵行区各中小学从学生的需要出发,有的整体规划,突出重点,有的从学校的资源出发,有的从自身的办学目标出发,开发了多种航天科技校本课程。如,汽轮小学依托学校自身独有的航天资源,开发了《航天在童年的梦中》校本教材;曹行中心小学从学生认识规律出发,开发了《空模》拓展型校本课程,进入学校课表,每周二下午第三节上;平阳小学的《天文》《宇宙》《黑洞》《木星》校本课程;闵行三中开发了《我为闵行
航天出份力》研究型课程;七宝二中开发了《航天――科技启蒙》校本教材。汽轮小学校本教材《航天在童年的梦中》共分五个单元,第一单元:四代伟人的关怀,第二单元:飞天梦想变现实,第三单元:航天基地的英雄,第四单元:仰望天空的汽小,第五单元:漫游航天的遐想,从国内到国外,从历史到未来,由航天人联系到汽小人,内容丰富,图文并茂。
实验小学进行学校课程体系的整体架构,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初步形成了四大领域并列式的九大主题和递进式的四十五个专题的课程内容。其中“科技瞭望台”领域设有“航天追梦”主题,从一至五年级分为航天故事、航天生活、航天历史、航天科技、航天未来五个专题。
申莘小学为使航天教育特色更加凸显并更具系列化,开发了分年级的系列《心向太空——航天校本教材》,教材内容共分航天人物、知识快车、放飞梦想、实践探测四大板块,这是学校暨《申小娃在行动》后的第二本校本教材。在探究课程中,他们不仅对已编教材“我想飞”、“自制降落伞”、“风筝交流会”、“收集邮票乐趣多”、“通讯连接你我他”进行拓展,而且组织学生开展航天制作;在制作的过程中,提高了学生的动手制作、创新能力,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懂得用所学的知识不断去对自己制作的航天器进行合理地调试、实验、研究。在此过程中,学生不仅要承受失败的挫折,并能从失败中吸取教训、总结经验,最后品尝成功的喜悦。
闵行三中把整合专题教育(民族精神教育、生命教育和航天科技教育资源,作为研究型课程实施的立足点,开展了《研究型课程教学资源的开发》研究性学习活动。2006年学校开展了“闵行航天事业的发展情况调查”课题研究,写出了近万字的调查研究报告。研究过程中,学生们靠自身的努力,解决了许多问题,向闵行区科协、航天设备总厂和教育局、各兄弟学校老师寻求帮助,获得支援。高二学生自筹经费,联系印刷,编写了一本包括“关注闵行航天事业的发展”的参考教材,还到各学校推销发行了100多本书。上海市教研室把学生的展示课拍摄录像片,供全市研究型课程教学资源共享并发行全国。
这些课程和教材的开发,对闵行区“航天闵行”区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提供了支撑,对区本课程建设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四、注重课题引领,提升“航天文化”
申莘小学2009年申报的《开展“三四式”航天教育活动,形成特色校园文化的实践研究》被立为区级重点课题,通过课题引领,进一步探索航天实践活动的内容体系、有效途径、方法和评价体系。力图通过航天教育资源的进一步整合与利用,逐步开发三大学习课程(航天知识学习课程、航天实践体验课程;航天模型制作课程;形成三大活动中心(航天知识展览中心、航天爱好者活动中心,节假日活动中心,建设三大宣传阵地(航天科技走廊,航天文化墙,“心向太空”航天教育网站;开展三大特色活动(航天专家话航天,我和院士面对面,我的飞天梦—航模制作比赛。从而激发小学生爱
科学、学科学的情感,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促进小学生科学意识增强、综合素质提高和具有航天文化教育特色校园文化的形成。
七宝二中的《航天精神引领的学校文化建设的实践研究》课题于2008年9月被确立为区级重点课题,学校将航天精神蕴含的爱国、自强、合作、超越等核心元素充分内化,着力体现学校文化内涵和传承发展、着力体现“二期课改”的目标价值。不再局限于一门特色课程,不再局限于一次科普活动,不再局限于学生获得航天科普知识和科普活动技能,而在于创建适合师生发展的、有较高教育价值品位、情趣的文化氛围,打造“爱的文化”、“自强文化”、“合作文化”、“超越文化”,使“航天精神”成为二中人的精神,二中人的品质,二中人共同的文化,提升了教师主动发展意识和专业化发展水平,提升了学生爱国主义精神、科学素养和创新实践能力,提升了学校的整体办学品质。
综上所述,闵行区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注重校内外教育资源的开发挖掘与利用,而且进行了多方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就航天科技教育资源开发讲,一方面,学校开始重视利用区域航天科技教育资源优势,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和课程开发,丰富学生学习经历,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求,体现自身
发展理念和办学目标,体现为闵行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意识;另一方面,学校校长在航天课程资源建设上担当了课程推动者的角色;此外,从运行机制和操作策略上
看,学校注重引入调适与创生取向,体现自身办学理念和办学目标,促进了学校办学特色的形成。
五、问题与思考
调研中我们发现,一些学校在开发航天科技教育资源促进学校发展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和困惑,如校长教师对校外教育资源开发的认识问题、课程机制保障问题、课程资源建设与共享问题、科技队伍培训问题、课程资源整合问题、校本教材开发问题等等,解决这些问题不仅需要学校自身的努力,各级教育行政、社会机构的大力支持也是亟待需要引起重视并加以解决的。
从区级层面讲,要采取多种措施,加大力度,深度开发与航天教育有关的地区基地资源,提高航天资源的育人价值。一是进一步完善项目组织领导,强化机制导向;二是按《资源方案》要求,“依据学科基础型课程标准的要求,参考教材内容要求,将学科知识点与航天教育基地的相关资源相互融合”,编写具有指导性的《航天教学活动指南》,“供师生在利用航天教育资源开展学习活动时参考”。三是开设“科学、技术培训课程,提高区内广大教师的课程领导力和执行力;四是建立区、校两级网络互动平台,在资源共享的基础上发现典型,向区、市辐射;五是明确并设计学校学习活动内容及活动思路,设计若干个增加学生体验活动的“基地活动方案”菜单,供学校学生选择;六是编写“航天区本教材”,满足学校特色发展需求。
从学校的角度讲,一是按照《资源方案》要求,采取多种形式把航天科技相关内容落实到课堂教学中,落实到学习练习或作业设计之中,落实到教师教学参考用书之中。二是探索将航天科技教育与研究型(拓展型课程结合的途径与方法;三是将航天科技教育与科技型校园、创新型校园、生态型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四是将航天科技教育与行为规范教育相结合;五是将航天科技教育与教师发展、学校发展的实际需求相结合,积极创建航天特色学校。在内容操作上要把航
开发校本课程 推进特色建设 篇3
校本课程的开发就是以学校特色为基础,学校自主决定,一线教师及有关人员广泛参与,在上级部门指导下合作探究,共享开发成果的一种应用性课程研究。校本课程的实施既展现了学校的教育个性,又提升了学校的文化内涵,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搭建了舞台,真正实现让课程文化引领学校特色发展。
一、从需求出发,着力开发本土特色校本课程
(一)学校特色发展的要求
郑州市二七区航海路小学始建于1963年,地处中国船舶重工集团第七一三研究所家属区内,原名为七一三研究所子弟小学,2008年划归地方管理。学校秉承“海纳百川、激扬生命、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以“海洋教育”文化为核心,旨在培养“胸怀天下、志存高远、文明懂礼、个性张扬”的新少年。经多方调查和研究,结合学校的地理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我校开发了适合本校的、以《礼仪小天使》《我爱航海模型》为代表的校本课程,以此提升学校的办学品位,彰显办学特色。
(二)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
据调查,我校学生普遍存在着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较扎实,但社会责任感、价值判断能力、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以及人生规划意识等方面比较薄弱的现状。培养一专多能、个性张扬、知礼明理好少年的任务迫在眉睫。
二、规范管理,推进特色化课程实施
在校本课程开发实施的过程中,我校以“课程百草园”为依托,采取边学习、边实践、边总结、边改进、边探索、边提高的行动研究策略,确立以活动为契机,以课程为载体,推进特色化课程实施。
(一)健全领导机构,规范课程管理体制
学校成立了由校长牵头、课题组组长负责的领导小组。建立起由校领导、教师代表、学生及家长代表等共同参与的校本课程开发审议委员会。完善了各项章程和工作制度,为校本课程的落实提供有效的制度保障。
(二)加强教师培训,理顺课程开发思路
学校通过集中培训和个别学习相结合,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普遍提高和重点培养相结合的方式做好教师培训工作,让全体教师掌握校本课程实施的要领,理顺课程开发的思路。
(三)挖掘教育资源,完善校本课程内容
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将校本课程的实施与校园特色教育活动相结合,寓教于乐,在活动中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活动中挖掘教育资源,不断完善校本课程内容。
(四)创新授课形式,提高校本课程质量
学期之初,学校按照校本课程规划方案,对选修人数进行宏观调控,确保教师、学生与课程的相对稳定,提高开设的质量;以张贴海报、学生自主报名、教师定量选拔的形式对学生选课进行调控;学校实行学校、教师、家长、学生多方位评价的形式,深入课程现场,进行课堂观察,确保学校课程真正为学生发展服务,并根据学习情况对学生下学期的选课进行指导。在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有章可循是基础,快乐和幸福是底线,成长和绽放是目标。
三、校本课程成效初显,彰显办学特色
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提高了我校教师对校本课程开发与研究的认识,培养了一批爱学习、会反思、善总结的教师,增强了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的软实力;也为校本课程的深化理顺了思路,明确了方向,使学校课程开发的硬实力得以彰显,学校特色建设成效初显。其中,《礼仪小天使》校本课程学习读本历时3年,经3次修改,在2013年正式出版。在《礼仪小天使》的编撰与使用中,我校教师充分发挥团队合作精神,深化课程改革,推进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利用,同时也丰富了学生的生活,涵养了学生的性情,拓展了学生乐学的空间,增强学生的学习幸福感,礼仪之花在校园里悄然绽放。《我爱航海模型》校本课程,以学习海洋知识为载体,以遥控船只操控为训练目标,组建了“太平洋航海模型队”。该队伍成立3年来,共获省级奖219项,40个单项冠军;并代表河南走向全国,获得国家级奖74项,其中有10个一等奖,同时还获得了全国“环保船创意赛”的两个奖项,填补了河南省参加这一赛事的空白。
四、完善评价体系,促进师生和谐发展
在教育评价上,我们以激励性评价为主,让学生看到成功和希望,使他们变得更加自信。评价的形式以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为纽带,为学生搭建展示的平台。以艺术节展演、新春联欢会为平台,以实践活动的考核形式对学生进行期末评价,采用走班、展板展示、网络知识竞赛等方式进行汇报,让更多的老师、学生参与到评价中。教室里,参与“课程百草园”的学生将精心准备的节目展示给同学们,精彩的中国象棋对弈吸引了学生一双双好奇的眼睛;优美的小学生礼仪展示使观众不禁随之模仿;低年级小朋友活泼的英语歌曲博得阵阵掌声;走廊里,“奇思妙想科幻画” “走进心灵心理漫画”引得大家驻足观赏。同时,学校借助学生个人成长档案的建立,融入社区、家长、教师、同学的评价,在评价的过程中让学生意识到自己在不断成长,从肯定自我、激励自我再到成为一个更加完善的自我。
校本课程特色化建设 篇4
一、新课程引领, 不断提升校本课程的开发水平
(一) 发挥师资特长, 从“有什么, 上什么”开始
综合实践活动是校本开发的课程, 以前并没有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这一说法, 但我们认为, 学生的成长不仅需要课本知识, 还需要丰富多样的课外知识和技能, 这是孩子成长的助推器。凭着朴素的教育理念, 我们从学校现有的师资情况出发, 了解教师具有什么样的素质, 根据他们的专业特长、志趣爱好和教育风格来开发课程资源, 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有什么, 上什么”。这是一种校本课程开发处于起步阶段时非常实际而有效的做法, 也是实现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路径。比如:笔者曾在诸暨店口小学时开发的“走好每一步”围棋课程, 便是源于该校教科室主任、围棋教师何铁勇老师。1999年9月, 我们将围棋教学引进课堂, 着力打造围棋文化课程;2000年5月, 编写《走进围棋》校本教材, 探究围棋文化;2001年7月, 获得了“国际围棋文化围棋知识竞赛”团体特等奖, 中央电视台专题报道;2002年6月, 学校被评为“全国十佳围棋育苗基地”。学校支持他以“棋”育人的理念, 成立了“围棋工作室”。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理念的引领下, 现在何老师又在原有的围棋课程中添加了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元素, 指导学生自制围棋棋盘, 了解围棋礼仪, 学习围棋技艺, 讲述围棋故事, 探访围棋名人。另外, 笔者在浣纱小学时, 《闪亮的乒乓》课程也是源于该校王永伟老师对乒乓球的“痴爱”。
(二) 挖掘地情校情, 新课程引领开发校本课程
每一所学校, 都处在不同的地域之中, 深受当地自然、文化的熏陶和影响, 蕴含着不同的丰富资源;每一所学校, 都有各自的文化积淀、校园环境和设备设施。比如, 学校以《西施传说》为主题, 不仅对人物、地名、物产、风俗等内容进行学习探究, 还对《西施传说》的传承形式进行了深度开发, 创设了传说、曲艺、喜剧、书画、诗赋等社团活动。行知小学利用道路、墙面等元素, 开发了《24节气与我们的生活》《十二生肖》《十二星座》等与“七彩路”相关的课程, 设计了《童心看世界》《童心爱祖国》《童心爱家乡》《童心学榜样》等与“童心感恩墙”相关的探究课题。
(三) 关注社会需求, 为孩子学会生存开设课程
从社会需求的角度开发课程资源, 培养学生在这些方面的素质, 可以让学生将来较好地适应社会、服务社会。比如:2012年12月, 笔者受省教育厅派遣赴美国印第安纳进行了为期14天的访问, 考察美国小学的课程建设、学校管理。笔者发现, 由于美国青少年吸毒现象比较严重, 因此, 美国许多中小学校开发禁毒教育课程资源, 有的学校还编写了“远离毒品”的专门教材。比如:我们学校开展的《人口与生活》《参军真光荣》《“光盘行动”从我做起》等综合实践主题研究, 都意在培养学生的社会生存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四) 凸显学生主体, 寻找课程开发的准确着陆点
所有的课程最终都要落实到学生的身上, 这是课程资源开发的重要导向。学生的经验是一种资源, 学生的兴趣是一种资源, 学生的差异也是一种资源。这也启发了我们, 学校教育应该适合社会发展的需求, 及时开发相关课程。比如:浣江小学在《我跟溜溜学口才》校本教材编写过程中, 对于提炼吉祥物——“溜溜”形象, 我们充分凸显儿童立场, 开展全校性的《溜溜形象我设计》综合实践活动, 让全体学生自主策划参与, 从样稿海选、色调确定到定稿设计, 最后诞生了“小百灵”溜溜的形象, 无不凸显了学生的审美构思与情趣倾向。另外, 我们还开展了《自主春游》《开心农场》《小鬼当家》等主题活动, 都是学生自主选择、喜闻乐见的。
二、依托共同体, 为教师成长提供多样化的平台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性质特点决定了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需要“常态实施, 协同教学, 团体指导”, 需要校长的带头和学校全体教师的参与, 需要全体教师具有强烈的课程意识和必备的课程指导能力。
(一) 共同体建设
2006年3月, 我们在市教研室俞老师的牵头组织下, 成立了综合实践活动“探索者团队”;2012年, 在绍兴市教育教学研究院王越明院长的关心支持下, 我们联合一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底子较好的学校成立了“绍兴市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建设共同体”, 并提出“改变我们的教学方式”作为共同体建设的愿景。共同体建设加大了校际合作的力度。我们浣江小学教育集团全体教师依托共同体主题式研修、教育网在线交流、诸暨名师工作室专栏、课程专家现场诊断等方式, 交流课程建设经验, 展示课程建设成果, 共享优质课程建设资源, 提升学校教师综合实践课程的实施力。
(二) 多样化培训
学校设计了一些专业引领项目。以“合作伙伴”的身份为集团两校一园提供“菜单式”培训, 并形成各校的培训档案。 (1) 提供定期的培训:个案研究式的“综合实践活动”教育理念培训;主体参与式的教学方法培训;与课程实施相关的方法论系列培训。 (2) 提供基于专用网站的互动式即时培训:针对每位教师的问题, 通过网络QQ、微博、微信提供具体的指导;就教师遇到的问题展开讨论;提供国内外最新相关研究动态、信息、成果;提供主题内容设计、课堂教学策略、资料收集整理等方面指导和建议。
(三) 行动链研修
针对教师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管理中所遇到的种种问题, 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教育行动研究, 即时处理教育实践中的问题。一是建立“132”诊思机制。即“基于一个问题, 实施三个阶段, 展开两轮反思”的行动模式。如, 2013年2月, 我们向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追订了600多套《新课程综合实践活动手册》。如何将现有教材《人·自然·社会》、口才校本教材与《新课程综合实践活动手册》的“自定主题活动”进行整合呢?我们选择三年级《人·自然·社会》的《五泄》、校本教材《我跟溜溜学口才》中的《小百灵说春天》, 和学生自主选择的春游活动有机结合, 开展综合实践活动。采用“分析整合—自我诊断式反思—教学实践—集体攻关式反思—教学行为跟进”的模式, 极大地提升了教师的教学资源开发利用意识和教学行为的反思创新能力。二是开发“家常菜”课题。三是收编“草根式”问题。
三、梳理、整合, 让活动序列化走向学校特色化
我们不断反思和深化课程实践之路, 尽量开展大单元的思维整合活动, 使之更具规划性, 突显目标性和序列性。2007年, 学校提出“亲近自然、快乐成长、走进暨阳”三大单元主题。具体操作是学校为各年级学生提供三大主题30个小课题的实践内容, 供学生选择。2009年, 学校提出以年度为单元, 按月份依次开展主题鲜明、各具特色的校园“彩虹笔”系列文化节, 并努力使之形成系列和规模, 逐步走向课程建设。
现在课程内涵逐渐丰富, 我们正在此基础上努力将“综合实践活动”理念向其他学科辐射, 彰显学校的教育特色。比如:浣江小学整合感恩教育、经典阅读、艺术教育等学校传统项目, 从2007年起, 以口才培养为切入口, 精心打造学校“口才教育”特色品牌。学校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理念为基础, 以2009年省规划课题《小学生口才培育的路径设计和策略研究》、2012年省重点课题《基于口才培育提升小学生表达力的实践研究》为引子, 师生共同编写《我跟溜溜学口才》一套6册校本教材, 细化“慧中秀外”与“口才培育”相关联的课程内容、活动体系。同时, 引导学生“注重积累, 链接生活”, 用“聊”、“说”、“播”、“议”、“辩”、“诵”等丰富的形式, 努力培养一批“慧中秀外”、具有卓越口才的现代人才。
四、拓展、共享, 建设适合课程实施的规模化基地
以资源共享的理念建设一定规模的综合实践活动基地, 不仅可以缓解教育资源短缺的问题, 还可以提升资源的高效率运用, 促进同一地区不同学校的交流与合作。2012年5月, 在风景秀丽的东白湖畔, 一个由浣江小学教育集团挂牌使用、面向全市中小学开放, 诸暨市规模最大的综合实践活动基地动工建设, 共投资5000万元, 征地600余亩。目前, 该基地项目已被列为2013年诸暨市人民政府重点建设项目。
我们旨在打造一个让学生“享受快乐阳光, 亲近自然生活, 探究知识海洋, 锻炼意志体魄”的校外实践营地, 建立了“军事野战、民防逃生、科普创意、家政工艺、名人寻访、猎狐行动、民情民风”七大系列60多个科目的综合实践活动项目。我们还深度挖掘了基地周边各类资源:1.人文探究系列。有斯宅千柱屋、蔡元培祖居、教育家斯霞展览馆、笔锋书院等。2.特产考察系列。有香榧森林公园、千亩茶园基地、铁皮石斛基地、草莓种植棚区、斯风黄酒厂、淡水珍珠养殖区、东白山养蜂场等。3.健身意志磨炼系列。组织学生参加登太白峰观日出、环湖万米步行等活动。
校本课程特色化建设 篇5
结题报告
一、课题背景及界定
2014年11月26 日,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电视电话会议召开,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在会议上对校园足球做出重要指示,要求认真贯彻执行总书记、李克强总理关于抓好青少年足球、加强学校体育工作重要指示精神,推进校园足球普及,促进青少年强身健体、全面发展,夯实国家足球事业人才基础。进入2015年,伴随着《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及《教育部等6个部门关于加快发展青少年校园足球的实施意见》等文件的公布,校园足球改革迈出了基础性的一步,学校体育改革也明确了突破的方向。
要做好这件事情还有许多问题要解决,如,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要求他们达到的基本技术要领是什么?从一年级开始教什么技术?二年级教什么技术?如何进行有效的足球教学?如何把足球课和现有的体育课程体系紧密结合系统地开展足球教学?要解决这些问题,显然建设“校园足球”校本特色课程是当前推进校园足球的最紧要课题。
1.校园足球:广义是指在校园里开展的一切足球活动,包括足球课、足球训练、足球比赛、足球文化体验等活动。在本课题中具体是指以每周1节足球课为核心的教学活动。
通过研究,使师生通过各种途径了解足球文化,学习足球技能,并将足球精神融入到自己的生活和学习中,形成正确的体育价值观,养成正确、科学的运动习惯,为终身体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2.校本课程:本课题中指国家课程校本化、个性化,即学校和教师通过选择、改编、整合、补充、拓展等方式,对国家课程进行再加工、再创造,使之更符合本校学生、学校的特点和需要。
通过研究,建立新的足球课程体系,使校园足球特色课程融入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课程体系,使常规教学模式与足球兴趣培养相结合,完善校园足球运动普及方式。
二、理论依据及意义
发展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最核心、最基础的工作就是做好校园足球的教学工作。《实施意见》要求每周至少安排1节足球课,这每周1节足球课怎样去编排、组织,如何让这些学生在足球课上感受到足球带给他们的快乐并掌握基本的足球技术,从而为他们将来喜欢足球、热爱足球打下坚实的基础,是校园足球工作中一个最核心的任务。
现阶段依据《课程标准》来进行体育课程总体目标的设置,对于具体到每个项目的课程目标设置相对研究较少,大多数研究对足球教学都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建议,而关于校园足球校本课程建设方面的研究很多学者都未涉及。本研究以“校园足球”校本特色课程的建设为目标,研究出适合校园足球活动的课程方案,达到在校园足球活动中开展教学课程和有组织的足球训练及比赛的根本目的。
三、研究的目标、内容、方法、步骤及过程
(一)研究的目标
1.开发适合不同年龄阶段的校园足球运动项目,形成有特色的校园足球系列活动。
2.探究校园足球校本化实施策略,形成校园足球校本教材及校园足球队训练方案。
3.形成浓郁的校园足球文化氛围,创建校园足球特色学校,让足球成为一校一品特色体育项目,形成以足球为主的校园体育文化。
(二)研究的内容
1.以学生实际的足球运动水平出发,以现有的足球教材为依托,开发适合不同年龄段的校园足球活动项目。通过对初中、高中体育足球教材的分析,进行教学内容的在加工,对足球教学内容的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学习深度、学习广度进行重新认识和思考。
2.研究编写校园足球的校本教材。以教育部颁布的学校体育课程标准为依据,借鉴有关地区足球特色学校先进经验的基础上,从我学校实际出发,先形成校园足球运动教材的大体框架,通过实验学校的试点后,在对教材进行筛选、增删、重组、调整,最后形成一套适合我校足球教学的校本教材。
3.研究以校园足球运动为主题的系列特色活动。以足球运动为主体、以足球游戏为手段、建构游戏体系,把欢乐的元素植入到足球运动中去,引导学生体验足球运动,激发学生对于足球的兴趣,加快足球运动推广普及。让更多青少年学生热爱足球、享受足球,使参与足球运动成为体验、适应社会规则和道德规范的有效途径。
4.把足球作为学生“体艺2+1”体育类技能选测项目,并制定出具体的考核标准和要求。5.研究校园足球运动队的训练。主要研究足球队训练计划、目标、内容。成立教练员研究小组,定期开展教练组的学习、研究与反思活动、相互交流、积极完善改进训练方法,形成比较完善的训练体系。
(三)研究的方法
本课题采用行动研究法为主,同时辅以文献资料研究法、案例研究法、比较研究法等不同方法。实施过程中注意纵横比较,综合分析,不断学习,不断研究、积极改进,力求取得最佳效果。
1.行动研究法:课题组的老师在再用行动研究法时,要注重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主动贯彻课题研究思想,在行动过程中研究,在研究状态下行动,注重实践与科研的有机结合,教师带领学生亲身体验,对在实施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后及时诊断,并提出解决方案。加强实践后的反思,不断提高自身教学水平,实现教研相长。
2.问卷调查法:通过问卷调查全面了解学生对足球运动的认识,对开展校园足球校本课程的建议和意见等,更好地为下一步的研究指明方向。
3.文献资料研究法:组织课题组老师学习国家有关足球改革的文件和领带讲话,系统的学习体育课程标准及有关专项书籍,搜集并借鉴有关研究成果,形成适合本校的理论或经验,为实施研究提供理论指导。
4.比较研究法:从学科多角度开展研究,把握国内研究动态,借鉴已有的研究成果和经验教训,找到新的生长点,为课题研究提供理论框架和方法论。5.案例研究法:积累活动的过程性资料,形成典型的活动案例。并通过调查研究和资料搜集等途径,对于已经发生的、典型的教育教学事件,撰写成描述性文字材料,然后以公正的态度对其进行评析反思或得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四)研究的步骤及过程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7年11月—12月)1.成立课题专家指导小组,课题研究领导工作小组。2.学习有关本课题的指导意见和理论材料,完成申报立项及开题报告工作。
课题组全体成员收集了大量关于国内校园足球研究的相关资料进行学习,如国家体育总局制定的《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在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电视电话会议的讲话、教育部等6个部门《关于加快发展青少年校园足球的实施意见》、我省某所学校开展校园足球研究的资料以及足球运动的教材教法等。大家认真学习研究后,一致认为发展校园足球是学校体育改革突破的方向,是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重要途径,是学生适应社会规则和道德规范的有效途径,我们要及时的跟进和推进校园足球活动,积极的开展校园足球校本特色课程建设的实践研究。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18年1月—2018年6月)1.开展校园足球认知情况调查研究
课题组在初二和高二年级开展了校园足球认知情况调查,在初二和高二年级分别发放了100分调查问卷,共收回问卷200份,经过统计分析得出如下结论:
2.组织教师编写足球校本课程开发教材。3.探讨足球教学方法 游戏教学法
技术水品分层递进教学法 讲解示范教学法 游戏比赛教学法
4.设计校园足球大课间活动项目
5.制定“体艺2+1”足球技能选测项目考核标准和要求 6.开展校园足球队训练研究
7.通过组织观摩、研讨、讲座、汇报、竞赛等活动,反馈本课题实施情况,交流实施经验、解决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与矛盾,总结改进实验工作。
8.随时总结,做好实施过程的分析和管理,提炼实验结果。
第三阶段:课题深化,验收阶段(2018年7月—2018年9月)1.按课题方案进行总结,整理材料,撰写课题报告。2.举行一次课题成果展示活动,整理课题研究过程中典型的活动方案、案例、活动过程,制作足球特色课程活动光盘,形成专集。
3.做好实验成果的推广工作。
四、研究结果与成效
在课题专家组钱有力的领导下,课题组全体成员不断加强理论学习,拓宽研究思路,精心策划研究过程,及时小结,反思研究过程。在大家的积极配合和共同努力下,课题研究达到了预期成果:
(一)设计开发了校园足球大课间活动项目。
(二)设计开发了系列校园足球游戏,并在初中二年级举办了系列足球游戏比赛活动,学生参与热情很高,效果超过预期。
(三)撰写了校园足球教学设计,并在高二年级实施了教学,学生很乐意学练,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编写了校园足球校本教材
(五)撰写校园足球教学论文
(六)撰写了部分校园足球技战术训练方法和计划。
五、存在问题及改进
(一)存在问题
1.课题组成员研究水平不高,研究的方式手段比较单一,理论知识不够扎实,实践能力不够强。
2.课题研究活动还趋于形式,研究不够深入,为了课题而搞活动的现象明显,不能真正的深入到学生中去。
3.课题研究的进程比较缓慢,主要是研究时间不足,研究的主动性不强,研究的思路不够缜密。
4.课题研究的目标大程度不高,研究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还有待进一笔提高。
(二)改进方向
1.继续加强学习,提高课题研究水平。
2.积极围绕研究目标设计和开展有关研究活动,提高研究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3.加强研究过程中的反思,及时小结。
4.加强与其他课题组的交流与沟通,学习成功的经验和做法。
参考文献
[1] 国家体育总局《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2015 [2]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在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电视电话会议的讲话,2015 [3] 教育部等6个部门《关于加快发展青少年校园足球的实施意见》,2015 [4]河南省校园足球布点学校小学足球课程建设的研究,2014 [5]谢珂.校园足球运动的校本化实施研究,2014 [6]毛振明.体育教学内容改革与新体育项目[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2 [7]严大方.足球教学与科学训练[J].虹口教育
校本课程特色化建设 篇6
关键词:校本课程;特色学校;迁移
一、特色学校的内涵
1.特色学校的概念
特色学校是指在独特的办学思想指导下,从本校的实际出
发,经过长期的办学实践,形成了独特、稳定的办学风格与优秀的办学成果,并被社会所公认的传统的学校。
特色学校必须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依据先进的教育理论,从实际出发,对学校的发展作出全面的规划。因此,特色学校具有全面、整体优化和相对稳定等特点。首先,全面性是特色学校的前提。它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学生在德智体素质。其次,特色学校应具有整体性,这是一个学校整体优化的系统工程,表现出一所学校的全局优化及整体效能。再次,特色学校应具有相对稳定性。稳定性就是指办学独特风格的形成,并且学校成果能够长期地显示、保持和发展,并在校内外产生深远的影响。
特色学校与学校特色是两个容易被混淆的概念。两者本质上并非完全相同,而是个性与共性、局部与整体、发展与稳定的关系。从哲学系统观的角度来看,学校特色作为学校创建特色的一个过程,它是在前进、变化、发展的,是一个不断由小到大、由量变到质变、由局部到整体的、由不成熟向成熟的连续不断进步发展的历程。
2.特色学校的意义
首先,特色学校的设立促进社会发展。当今社会发展对人的素质要求正从以前的单一化、同一化转向多样化、个性化。因此,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就要求学校改变单一的办学模式,培养出现阶段社会需要的人才。特色学校的创建正是适应了这一社会需求,它以全面、稳定、有效的特色为理念和方向,为社会培养出特色人才,大力促进社会发展。
其次,特色学校的存在适应当今教育改革的内在要求。教育改革是推动学校走向特色发展的直接诱因,素质教育客观上要求学校办出特色。素质教育以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为根本任务,要求真正落实到每所学校、每个学生,而有特色的学校,才可能培养出有个性、有特色的学生。教育改革促使学校从“应试教育”的道路转轨到“素质教育”的道路,而正是这个转变使学校办出特色。因此,重视学校特色建设,本身就是教育改革的探索,是素质教育的要求。
再次,特色学校的建设体现学校自身发展的追求。特色学校的意义在于学校发展的普遍性和有效性上,每所学校都可以以特色学校为目标,提升学校自身的办学理念,找到一条全新而有效的发展道路,这就可以激发所有学校办学的活力,调动所有学校办学的热情,提高所有学校办学的自信。只要能够从学校的发展历史或社会的特殊需要出发,找到一条全面、稳定、整体的特色道路,每一所学校都是潜在的特色学校。
二、校本课程和特色学校建设的关系
校本课程,是以学校为本的课程。是指学校在党的方针政策、国家和地方课程计划的指导下,以独特的办学理念为指导思想,以进一步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为目标,在对地方、学校和学生的需求进行系统评估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通过自行探讨、设计或与研究人员或其他力量合作等方式编制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選择的课程,是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重要补充,是国家和地方课程计划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校本课程有三方面含义:“为了学校”“在学校中”“基于学校”。
建设特色学校,就是要在校园文化上创造自身特色,因此在精神、制度、行为乃至物资设备各个层面上都或多或少存在区别于其他学校的特征。而校本课程这一以学校的办学理念以及需求之下开设的课程,就能成为学校特色文化形成与发展的支撑,从而极大地促进特色学校的建设。
1.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开展学校课程文化建设,实行校本管理,进一步促进特色学校的办学特色
目前中学实施的课程主要为国家课程与地方课程,国家课程是在确保全体学生都能接受的指导思想下开发的统一标准课程,无法照顾到不同地区、不同文化下的学生对课程的需求,地方课程同样存在着这样的缺憾。然而,立足于特色学校独特的办学理念、培养目标、教育需求而开发的校本课程就能弥补国家课程与地方课程的不足,适应特色学校的特色专业和目标的发展,具有办学特色。
2.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为教师提供校本研究的机会,使教师获得专业化发展
新课改要求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必须包括专业理念、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三个内容,而特色学校对教师在这三个方面必然存在着与特色相关的特殊要求。因此,以特色为指导思想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促使了教师在这三方面的特殊能力的提升,从而促进了特色学校的建设。
3.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开展大学与中小学、社区与学校的伙伴合作,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特色学校的特色往往带有专业性,其类型有很多,有些是学科性或研究性的,类似于大学的专业教育;有些事艺术类或科技类的,需要开发利用社区的环境资源等。因此为了更好地发展特色学科,与大学接轨、与社区合作是一条提高教学质量的可行之路。
三、校本课程与特色科目之间的迁移关系
1.迁移理论
学习迁移(简称迁移)是指一种学习中习得的经验对其他学习的影响。在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中,我们可以利用正迁移促进特色学科的建设。学习理论家围绕迁移的本质、基本过程、发生条件等问题提出了不同看法,形成了形式训练说、相同要素说、经验泛化说、关系转换说、认知结构说、经验整合说等多种迁移理论。总结这几大迁移理论可以发现,它们都承认两个学习活动之间存在的共同成分,是产生迁移的必要条件。
2.迁移现象在校本课程促进学校特色中的应用
(1)相近学科
如果校本课程涉及学科与特色学校的特色学科知识系统相近,学生已经可以在进行一般课程的学习时,通过学科本身存在的紧密联系以及相同的学习成分自发地进行迁移,校本课程的开发只是更加强化了这种迁移。
(2)非相近学科
如果校本课程涉及学科与特色学校的特色学科知识系统非相近,学生则无法在一般课程的学习中将它们联系起来,也无法自发地进行这两类学科之间的迁移,因此需要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展来建立这两类学科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进行相应的迁移。例如,在以外语为特色科目的特色学校开展以数学为主要学科的校本课程时,可以在课程的开发中引入GRE考试的数学部分或者世界奥林匹克数学竞赛的试题。这些都是以英文的表达来设置的数学试题,这类题的引入能够在数学与英语这两门差距较大的学科之间建立联系,学生在解答数学题时能够提高英文的阅读和理解管理,丰富单词量,其中纯正的语法表达也能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习惯英文的语法。
根据上述分析可以得知,校本课程在教师特色专业的专业化培养、特色学校特色建设的促进、特色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创建等方面,都有助于特色学校的建设。另外,根据学习迁移理论的原理,学校应当根据特色需要,开发相应的校本课程。
参考文献:
[1]李淑珍.论特色学校的创建[D].华东师范大学,2007.
[2]夏向东.如何创办特色学校[J].教育发展研究,2002(02).
[3]袁先潋.创建特色学校的思考[J].理论与实践理论月刊,2007(07).
[4]赵丽.基于校本课程开发创建特色学校的个案研究[D].西南大学,2011.
[5]伍新春.高等教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09.
校本课程特色化建设 篇7
一、深掘摸底, 厘清区域课程建设的基本现状
课程建设的方向有赖于对课程现状的明晰, 并能准确把握区域课程发展的定位。我区首先进行课程建设现状的排查摸底, 具体了解全区学校课程建设的基本现状, 为区域课程建设的顶层设计奠定课程基础。为此, 全区通过三个维度进行课程现状的摸底分析。
1.课程经验维度
通过个体访谈和学校课程的文本分析, 了解全区学校对课程内涵的认识以及课程领导领悟程度, 准确定位区域内学校管理者的课程意识与水平, 为后续课程深化和课程顶层设计奠定认识基础。比如:南京市第三高级中学从已有的课程实施经验出发, 设置了艺术、体育、科技、人文四大类的校本课程, 《我们的老校长陶行知》《精彩的瞬间》《“无线”科技无限精彩》《为国争光的三中排球》, 这4本校本教材已列入学校高一新生必选校本课程。
2.课程资源维度
通过地域文化特点分析, 社区课程资源分析、学校课程资源的梳理, 了解学校课程资源的现状基础, 为区域课程的建设汲取养分。比如:南京市第三初级中学以校内的“曾公祠”为依托, 构建“责”文化, 以“责任”教育培育学生“说负责任的话, 做负责任的事, 成负责任的人”。开设《曾公祠的植物多样性》《曾公祠的故事》《“曾国藩家书”研读》《公民道德》等校本课程;南京市第四十三中学立足于小班化背景下外来务工随迁子女办学, 学校开设特色课程———民乐, 成立了“小凤凰民乐团”, 乐团成员全都由外来务工随迁子女组成, 学校善于整合区域文化资源, 邀请文化馆5名志愿者担任民乐课程教师, 每周义务为学校孩子来上民乐课。每年学校民乐社团和民乐课程的专场汇报表演, 得到省市多家新闻媒体的报道, 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声誉。再如:南京市第十八中学联合南京市旅游营养中等专业学校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与南京晓庄学院教育学院签订合作教育基地、与“扬子晚报”小能人合作活动基地, 引入教育资源, 打造滑轮、手工、羽毛球等特色活动课程, 有效提升学校的办学特色。
3.课程保障维度
初步梳理区域内有关课程管理的相关制度, 以及学校有关课程建设的保障机制, 为后续的课程制度建设与课程保障机制的完善, 积累必要的实践经验。比如:根据省市规定, 我区明确了每学期学校课程计划的网上公示, 保证课程实施规范化和正规化;建立区域课程质量评估机构, 定期开展学校课程常规的专项督查;根据学校课程实施质量的评估结果, 实施课程奖励。
二、顶层设计, 明确区域课程建设的基本路径
区域课程建设品质与特色打造, 有赖于区域对课程建设的总体规划与顶层设计。如果对区域课程总体规划和设计不够到位, 必将影响区域课程建设的层次和水平, 也将阻碍区域特色课程建设内涵提升。为此, 我区着力于区域课程建设的顶层设计, 主要是明确区域课程建设的七项基本策略。
1.行政发动
全区在区教育局的领导下, 成立区域课程建设的实施机构, 建立区域课程建设指导中心, 内设在区教师发展中心。开展区域课程领导力的校长全员培训, 强化校长的课程意识;制定区域课程管理方案, 通过课程常规制度规范区域课程体系。比如我区明确要求各学校, 需在专家培训和专业指导的基础上, 按期编制完成“一校一品”的课程规划, 从而为学校课程体系的丰富奠定制度基础。比如: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附属高级中学着力构建学校的特色课程体系———“飞翔”课程, 探索以“航空航天科技”为特色的教育体系, 打造航空航天科技高中;南京市第五高级中学探索人文学科群建设的校本研究, 并建成了鸿志厅 (国家领导人的关怀) 与凌云厅 (知名校友的作品) , 营造学校人文环境。
2.机制引动
为推进全区课程成果的固化, 全区制定了“特色校本课程质量评估”方案, 完善了区域课程常规管理的基本制度, 强化了区域课程建设经验的分享机制, 以及特色课程成果的奖励机制。
3.课题带动
为了提升课程品质, 丰富课程内涵, 全区各中学结合办学特点, 通过申报省市“十二五”规划课程, 通过课题研究, 丰富学校课程经验, 提炼和固化课程成果, 从而将课程建设从经验化、随意化向规范化和科学化、特色化方向发展。比如:南京第三初中“三活”课程体系建构, 立项为南京市“十二五”教育科学规划立项课题;南京秦淮外国语学校始终追求富有人文色彩的办学特色, 以培养儒雅通达的学生为办学目标, 坚持以课题为引领, 立足南京本土秦淮文化, 打造了校本精品课程《水月秦淮文化行》, 开展经典古诗文诵读、组织学生沿着秦淮河行走、赏析古诗美文、写文化随笔等教学活动, 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 丰厚学生人文素养, 该课程荣获南京市首届初中校本精品课程展示评选一等奖。
4.活动促动
全区定期组织课程建设的现场会、交流会和成果展示会, 让校际之间学习兄弟学校课程优势经验, 反思自己课程建设薄弱环节, 通过课程建设的专题活动, 不仅促进课程经验的交流, 而且实现校际之间的课程经验分享。
5.专家推动
全区高度重视专家的课程指导和专业示范, 通过专家丰富课程经验的引导和推动, 进一步促进学校立足课程品质提升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全区通过邀请全国知名的上海教科院的杨四耕教授、江苏省邗江中学省特级教师徐金才校长持续为全区校长进行课程规划、课程结构优化、学校课程管理等专题讲座, 邀请南京市教学研究室省特级教师、教授级陆静主任对全区学校课程规划进行案例诊断与分析, 帮助学校认识自身课程建设薄弱环节, 为学校课程的后续建设指明发展方向。
6.模式驱动
我区作为南京中心城区, 有其独特的区位优势和资源特色, 为此, 我区根据区域高位均衡发展的办学主导思想, 兼顾学校的办学特色, 设计的三类课程建设的推进模式, 从而保证区域课程建设有序性、持续性和丰富性。这些模式包括:区域共建模式、校际共享模式、整体联动模式, 比如:校际共享模式, 为了推进区域特色课程的整体建设, 2013年12月, 组织全区初中校长到秦淮区外国语学校观摩特色校本课程的现场展示, 通过专题介绍、实地观摩、学生汇报、现场交流等多种形式, 促进区域内学校管理者课程建设经验的交流与分享。
7.评估拉动
为了激励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到学校课程建设中, 全区定期组织校本特色课程的专项评估, 通过课程评估, 有效拉动和持续激励全区学校主动参与课程建设。
8.他域借鉴
为了丰富学校校长课程建设的主观体验, 强化课程建设的真实感受, 把握特色课程建设的关键环节, 全区聘请兄弟区域的课程建设富有成效的学校校长、教研部门管理者, 直接到我区进行课程建设的案例分析和经验分享。比如我区邀请玄武区教科所、南京第九初级中学校长为全区校长进行课程建设经验分享与交流。同时, 还精心组织全区校长到天一高级中学、锡山高级中学专题进行课程建设的经验调研和学习, 通过兄弟学校校长专题讲座、现场解说、互动答疑, 有效地解决了全区校长课程建设过程中遇到的疑问和问题, 加快了全区校长课程体系构建和课程成果提炼的实践经验和管理技术。
三、项目推进, 演绎区域课程建设的关键环节
课程体系建设是课程领导的核心要素。推进区域特色课程建设, 无论是顶层设计还是实施推进, 不是一次简单的行政与管理过程, 而是充满了诸多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如何实现从行政领导走向专业领导, 如何有效推动课程一般性管理向课程品质内生性增长, 需要引导各方通力合作, 立足于区域的课程建设的持续推进, 共同应对。因此, 区域课程建设的重要抓手之一就是采取“项目推进”。
采取基于“项目推进”的课程建设方式, 不仅有利于整合与课程相关的人力资源和课程资源优势, 而且为学校课程的深度开发和特色建设奠定了专业基础。为此, 我区将“项目推进”作为课程实践的重要抓手, 把问题解决作为课程实践的目标与导向, 至始至终地围绕求真务实的工作要求, 在行动上汇聚市、区课程专家资源, 合力攻坚制约区域内学校课程建设的难点和特点问题。比如:我区要求各学校围绕“课程规划编制”的核心要素, 分解课程项目, 突出阶段重点, 持续进行课程项目建设, 有效降低了课程建设的难度。2013年暑期, 我区邀请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杨四耕教授围绕“学校课程规划的编制”进行专题培训, 通过专家引领、案例剖析、现场互动、专家答疑, 进一步厘清了校长对课程规划编制的难点与疑惑点。
课程的“项目推进”需要坚持循序渐进、稳步深入的工作策略。我区依托“学校课程规划的编制”项目, 分阶段要求, 分时段指导, 分片段培训, 帮助学校逐步梳理已有的课程结构体系, 不断优化课程内容, 稳步推进学校的课程体系建设。比如:2013年11月, 全区实施“校本特色课程质量评估”项目, 通过先培训指导, 专家点评;后评估甄选, 反馈意见;再补充完善, 形成品牌, 有效地推动了区域校本特色课程品质建设。2014年1月, 秦淮区推荐10个特色校本课程项目“参加南京市初中校本精品课程展示评比”, 获一等奖5个、二等奖4个、三等奖1个, 获奖数量和等次位列全市第一。
课程的“项目推进”需要重视样例示范, 典型引路的操作方法。近年来, 我区坚持将各级获奖的校本精品课程作为学校的课程样例, 进行校本示范, 推动精品课程的校本化建设, 为学校课程品质的提升提供真实、鲜活的案例, 从而使得区域校本特色课程的建设, 不再是神秘抽象, 高高在上, 而是变得具体实在、贴近身边。
此外, 我区还将通过各类课程项目的特色建设, 持续推进区域内学校特色课程的整体性建设与制度性完善, 从而真正提升区域内学校管理者的课程建设水平, 丰富学校特色校本课程的内涵品质, 为学校的特色课程建设、办学品牌塑造奠定坚实的发展基础。
摘要:课程建设是学校办学品质提升的重要载体, 也是提升区域学校办学质量的重要抓手。区域课程建设需要从课程经验维度、课程资源维度、课程保障维度进行现状分析, 注意顶层设计, 课程建设的区域推进可以采取行政发动、机制引动、课题带动、活动促动、专家推动、模式驱动、评估拉动、他域借鉴等策略, 并借助项目推进的方式来优化区域课程建设的品质。
校本课程特色化建设 篇8
一、建设创新的课程资源,营造校本特色研究性学习环境
1. 突破年段限制,全线打通课程资源序列。
任何一种课程资源的形成,首先必须有规范的文字教材序列。因此,课程资源建设的第一步,便是整合聚集综合实践活动的原始资源,继而结合各学段的年龄特征和身心特点,将资源统筹分配,编制出相应的校本教材。例如,我校将“太湖文化”主题课程序列分为太湖流域方言民俗文化、太湖流域诗词歌赋文化、太湖流域美食特产文化、太湖流域工艺美术文化、太湖流域地理名胜文化、太湖流域人文历史文化等板块,依托我校是苏州市中华经典诵读基地有丰富的诵读课程经验的优势,在“太湖文化”主题课程资源序列中,对一二年级的浅显课程设置为太湖流域方言民俗文化、太湖流域诗词歌赋文化,相应的每学期活动内容设置为说学吴侬软语、了解传统民俗、吟诵诗词歌赋、欣赏吴地曲艺。在实施过程中既借鉴了学校的现成特色经验,又将校本教材的序列编制变得完整而丰满。更重要的是,“湿润的海绵更容易吸收水分”———低年级的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初步接触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中年级开始的课程里会更加顺利地投入到研究性学习中来。
2. 突破教材限制,全面延伸课程资源载体。
例如,在我校“太湖文化”主题课程资源建设的引领下,依托学校现有硬件,在校园里移步换景之间都能看到太湖文化的影子,校园里精巧的太湖石,文化长廊上“印象·太湖”影集墙,漏窗上太湖文化古画劵等。同时,引导班级围绕“太湖文化”进行个性化的布置,使各班在主题研究的时候随时都能置身在“太湖文化”的情境中。
在将课程资源延伸到传统物质载体的基础上,校园基础多媒体设施也是不容小觑的延伸载体。青山绿水间漾出的软糯吴歌,绽放在湖光山色间的飞檐翘角上、流溢在一件件精致的吴地手工艺品上、绰约在旖旎华美的水袖和珠翠头面上———这是何等风雅的太湖声光水影,让它们通过校园广播、电子屏等多媒体设施隐隐约约地穿梭在孩子们课间休闲的每一个不经意的视听里。
3. 突破时空限制———全面打造课程资源场馆。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鼓励学生走出教室、走近研究性学习对象,但是出于安全考虑,许多实地考察、体验的研究环节往往放在课后分小组自行组织开展。同一时间内,考察了名胜风景的学生未必有机会考察山林美食,考察了山林美食的学生未必可以参与到手工艺术的寻访中,尽管最后的成果汇报课可以分享别的小组的考察收获,但是自己未亲自走近毕竟是研究性学习中的遗憾。因此,我校全力打造了一个校本课程资源场馆———“太湖文化研究院”,400平米的场馆里浓缩了的太湖流域方言民俗文化、太湖流域诗词歌赋文化、太湖流域美食特产文化、太湖流域工艺美术文化、太湖流域地理名胜文化、太湖流域人文历史文化,依托声、光、电的的实景打造和手工艺术的微缩藏品,全面盘活积累的课程资源,便于学生不受时间、空间的影响,随时入馆全方位接触“太湖文化”校本课程资源。
二、设计灵动的组织形式,构建常态化校本特色研究性学习模式
常规的组织形式建立在常规的课程资源设置上,安全是大前提,很多组织形式不便开展,而依托创新的校本课程资源载体,学生研究性学习的组织形式可以更加大胆、更加灵动,并且可以常态化实施这些灵动的学习组织模式。
1. 常态化实施课间活动学习组织形式。
创新的校本课程资源载体使校园中的课程情境变成移步换景的真实存在。依托这些资源载体,通过学生常态化的行为活动来二次构建课程情境,最终可以形成一种非常好的良性循环机制。例如,在类似于“英语角”的“吴语角”开展课间吴语方言交流活动,在课间预备铃期间组织班干部带领学生进行太湖诗词吟诵,在民俗节日鼓励学生结合课程开展具有吴地特色的课间活动、展示太湖文化特色的物品等,都是通过引导学生的课间活动来让他们为自己的课程学习营造文化氛围,使学生的学习组织形式生动而不枯燥,充分展现了课程特色,进而更有成效地打造校本特色。
2. 常态化实施专业导师制学习组织形式。
如“太湖文化研究院”课程资源场馆里呈现的主题线索,都是在设计之初精心规划好的,每一个板块其实都有一定的专业学科倾向,如诗词歌赋的主题倾向于语文学科、工艺美术倾向于美术和劳技、地理名胜倾向于自然科学等。学校根据每个板块的专业需求,综合全校200多位老师的业务素养、家乡背景(太湖流域的名乡重镇)的考量,选拔专业骨干和通晓民俗的老“苏州”担任“太湖文化研究院”板块导师。每天中午导师们在馆内轮值,在对场馆维护的同时随时指导进馆研学的学生,使常规的每班一师、每周两课变成了每班一位主导师+多位专业导师、每周两课时集中研习+每天随时可以研习,凸显常态化的人性化学习组织形式。
校本课程特色化建设 篇9
圆梦———校本课程创视障教育特色
天津市视力障碍学校创建于1958年10月20日, 原名“天津市盲童学校”, 1992年更名为“天津市盲人学校”, 2008年更名为“天津市视力障碍学校”, 是天津市唯一一所面向视力障碍儿童、青少年实施义务教育和职业教育的特殊教育学校。学校占地面积15076平方米, 建筑面积11080平方米。学校建有综合楼、教学楼、宿舍楼、文体楼、食堂、200米环形塑胶跑道的田径运动场等基础设施, 根据视力障碍学生教育教学的特殊需要, 还设有视觉功能训练室、家政教室、按摩手法教学室等十多个特色专用教室, 设有盲人门球馆、盲人乒乓球室、室内健身房、形体训练馆等多个艺体教育场馆。学校现有教职员工51人, 义务教育学段教学班9个, 共95名学生, 职业高中学段教学班3个, 共30名学生。
为了促进视障学生个性、全面、健康地发展, 学校制定了“一专二能三合格”的培养目标, “一专”即具有一项专业技术, 如按摩、音乐、文学、法律、工艺等;“二能”即具有社会交往适应能力, 具有独立学习、生活能力;“三合格”即德、智、体三方面都能符合要求。提倡注重学生的个性特征, 挖掘他们的潜在才能, 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展示才华的机会, 让每一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快乐与满足。学校以“尊重需求, 开发潜能, 融入社会, 追求卓越”为办学理念, 面向全体视障学生, 以提高视障学生综合素养为根本, 最大限度地满足视障学生的教育需求, 采取医教结合、缺陷补偿、因材施教等特殊教育手段, 解决生理缺陷给他们带来的各种困难, 携手视障学生适应社会、融入社会。
校本课程是国家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特教学校的学生有着不同的特殊教育需求, 校本课程建设是学校全面实施新课程方案的重要环节。学校根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计划) 》和《盲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 更新教育思维, 创新教学特色, 以校为本, 以生为本, 凝聚教师团队力量, 通过深入调查研究, 着眼视障学生的兴趣与需求, 尊重视障学生的个体差异, 充分挖掘校内外课程资源, 不断探索天津视障教育校本课程建设之路。
学校校本课程建设强调开发学生潜能、补偿视障缺陷, 让视障学生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 培养他们的生活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学校校本课程建设领导小组统筹学校校本课程研究, 以课题为引领, 创新校本培训与教研活动的方式、内容。学校根据校本课程建设的需求, 选派骨干教师参加各种有针对性的专业培训, 参训教师回校后进行校内二次培训, 将最新的视障教育教学理论与专业技能及时传达给全体教师。安排高级教师谈视障教学经验体会, 为课程研究提供借鉴。为使校本课程建设落到实处, 学校召开了多次校本课程建设集体教学研讨活动和教学观摩活动, 集中团队力量, 边学习、边研究、边实践、边反思。学校根据校本课程建设需求, 积极开发专用教室, 添置专用设备、教具学具, 购买参考书籍, 为参与课程建设的教师提供各种支持, 充分调动他们研究的积极性。截至目前, 学校已完成了以“我能行”和“圆梦工程”为主题的校本课程建设, 成绩斐然。通过两年多的课堂教学实践, 这些课程均取得良好效果, 学校综合实践、综合康复校本课程开发课题已被中国教育学会确定为“十二五”重点科研课题。
优质全面的生活教育课程
为贯彻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精神, 学校坚持视力障碍儿童教育与普通儿童教育共性的同时, 从视力障碍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出发, 注重学生的潜能开发和缺陷补偿, 调整教育内容, 以达到促进视力障碍儿童全面发展的目标。让视障学生正确地认识和对待残疾, 具备乐观、进取、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立志成才的精神和顽强的意志以及平等参与的公民意识。
视力障碍儿童因受到视力障碍不同程度的制约, 普遍存在行动迟缓、笨拙、体格不够健壮、协调能力差等不同层次的非健康状况, 有部分视力障碍儿童不爱运动、不敢跑、不敢跳、弓腰、驼背、走路四肢不协调, 并且还伴有一些重复的非正常性的动作, 俗称“盲态”。由于这些体态上的不良习惯, 导致有的视力障碍儿童脊柱异常弯曲 (驼背、前探头) 、左右侧肢体发育不均衡 (偏向、侧发育) , 直接影响他们一生的身体健康。生理残疾带来自身形体的不完美, 导致一些视障儿童走到哪里都带有“盲人标签”, 因而受到歧视和不平等待遇, 直接影响着他们的心理健康, 特别是对其将来回归主流、参与社会生活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 改善这些不良状况也就成了视力障碍儿童的普遍需要。因此, 学校坚持对视力障碍儿童进行科学、系统的形体训练, 改善他们的身体素质, 提高他们身体的协调能力、灵活性等动作能力。视障学生特殊需要满足得越多, 其视觉缺陷就补偿得越好, 他们与普通儿童的差距就会越小, 发展的起步就越接近, 普通需要的满足就会更圆满顺利, 全面发展的可能性就越大。若视障学生的行为举止与正常儿童没有什么两样, 他们就能更好地融入社会。目前, 视障学校九年义务教育课程设置里没有弥补此状况的课程, 因此, 学校本着教育与康复、教育与训练、教育与心理辅导等相结合的原则, 设立综合康复校本课程, 为视障学生更好地学习和生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眼睛是“心灵的窗口”, 是人体最重要的感觉器官, 对人的认知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如何通过训练, 帮助视障学生应对将来错综复杂的生活境况, 是学校急需解决的重要课题。
居家生活是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维护家庭和睦的一个重要因素。普通人通过“看”的途径, 就可以初步掌握择菜、洗菜等一些简单的家务事。而视障学生因视觉缺陷导致了“观察和模仿”这一重要学习途径的缺失, 他们对各项家庭生活基本技能缺乏表象的认识, 学起来既吃力又难以达到要求。起初, 他们都乐于尝试动手实践, 但曾经的失败, 加上他人有意或无意的指责与嘲笑, 会使他们产生强烈的自卑心理。另外, 害怕在劳动中伤到自己的恐惧心理、对家人保护与照顾的过分依赖, 都会使他们放弃主动学习和积极实践的愿望。长期缺乏锻炼, 又会影响到他们身体的发展, 使他们完成各种动作的准确性、灵活性不断降低。可以说, 学习开始得越晚, 学习起来就越困难, 以至于影响他们将来的家庭生活。
学校通过必修、选修、个训三个校本课程体系, 形成了在国家课程中补充校本教学内容、根据课程方案开发校本课程、将兴趣小组升级为校本课程、医教结合个别化综合康复课程、“融入社会我能行”社会实践活动课程等五个校本课程体系。旨在培养学生生活自理能力、家庭生活能力和家庭、社会责任意识, 发展学生的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创造能力。为此, 学校还成立了综合实践校本教材开发课题组, 教师们以适合视障学生生活中独立实践的理论知识和简单技巧为基础, 结合自己多年视障教学经验, 把握实践性、开放性、自主性、生成性、补偿性等特性, 面向学生完整的生活领域, 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 根据不同年龄学生的特点, 结合学校培养目标确定了不同年级、不同主题的校本课程内容。
一至三年级的教学主题是“我能行———生活自理篇”。低年级学生生活能力起点低, 刚入校的孩子大多数不能照顾自己。学校以生活自理和校园生活为主要教学内容, 通过指导学生熟悉学校环境,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使他们快速融入学校生活。通过集体活动, 使他们了解个人与集体的关系, 学会与同学沟通交往, 培养他们热爱集体的情感和理解、尊重、帮助他人的良好品质。四至六年级的教学主题是“我能行———生活技能篇”。视障学生因观察能力缺失, 对社会和生活的了解缺乏兴趣, 学校增加了绿色环保、安全出行、家庭生活、文明礼貌等教学内容, 指导他们关注生活、热爱生活、体验劳动的乐趣。使他们初步养成进行探究活动的正确态度, 勇敢地面对残疾, 养成勤奋、积极的生活态度, 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七至九年级的教学主题是“我能行———社会生活篇”。为了让学生逐步掌握基本的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的技能、技巧, 养成负责任的生活态度, 学校开设了家庭烹饪、家庭维修、缝纫编制、沟通交流、应对青春期等课程。力求通过系列体验活动, 使他们认识自身价值, 培养健康心理, 形成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的心理品质, 为他们适应社会、融入社会打好基础。
丰富多彩的艺体教育课程
视力障碍儿童虽然失去了直接观察自然和社会的明眸, 不能亲眼去观察丰富多彩的自然、变幻莫测的世界, 但并不意味着他们从此失去了欣赏美、感受美及创造美的能力, 失去了对生命的热爱、对生活的追求。相反, 他们的求知欲望、奋斗信念比身体健全的同龄人表现得更为强烈, 他们的思维也有着更广阔、自由的天空, 他们可以摆脱或超越许多客观的约束, 借助灵敏的嗅觉、味觉、触觉等感觉器官独辟蹊径, 去体验自然、品评生活, 陶醉于自己制造的趣味无穷的想象之中。他们能凭借盲人所特有的敏锐来体味着世上的一切一切, 从另一个角度来发现自然之美、艺术之美。
艺体教育对视障学生精神的发展具有特殊的作用。由于视觉缺陷, 视障学生的听觉、触觉等器官发挥了代偿功能, 长期的训练和使用, 使他们的听觉和触觉很灵敏, 注意能力也有较好的发展, 短时记忆力和机械记忆力比较强。这些特点为视障生学习艺术提供了一定的条件, 艺体训练也为他们听觉、触觉、记忆力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接受艺体训练, 视障学生要克服许多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 但艺体训练给他们带来的快乐是无穷的, 给他们一生带来的影响是巨大的。
没有艺术、体育的教育是不完美的教育, 为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学校落实《全日制盲校课程设置实验方案》, 在此基础上, 学校结合视障学生特点, 不断尝试优化艺体教育课程体系, 创新教学特色, 深化校本课程研究, 大力开发校本课程, 增加了《形体训练》《音乐欣赏》等校本课程, 还编写了《形体训练》教材和一至九年级美工教材, 为艺体课程课堂教学水平的提高奠定了基础。
学校重视对视障学生的艺体教育, 注重提高他们的艺体素养。除了加强艺体课程建设, 学校还成立了十余个学生社团, 不断为学生搭建展示才华的平台。学校艺体教育结出累累硕果。学校盲人乒乓球队是全国第一支盲人乒乓球队, 田径、游泳、盲人门球、盲人乒乓球、盲人柔道等体育项目的成绩, 代表着我国盲人体育比赛的较高水平。多名学生参加了国际残疾人奥林匹克运动会和远南运动会等国际比赛, 夺得金、银、铜牌三十多枚, 在国内各种盲人体育比赛中保持着多项全国纪录。
学校舞蹈队是世界上第一支盲人舞蹈队, 创造了国内外盲人舞蹈成功的先例, 填补了中国残疾人艺术史上的一项空白, 曾随中国残疾人艺术团多次在国内外巡回演出, 受到舞蹈界专家的认可, 在全国引起了极大的反响。他们用优美的舞姿演绎了完美的艺术, 用准确的乐感、独特的魅力征服了观众, 赢得了热烈的赞誉。他们用精湛的技艺舞动激情, 用青春的心灵放飞梦想, 让鲜花围聚, 让掌声不息, 让奖杯闪亮, 让辉煌与奇迹在成功的舞台上一次次呈现。2007年3月, 学生视障舞蹈《去看春天》代表天津市参加在深圳举行的第二届全国中小学生艺术展演决赛, 与身体健全的学生公平竞争, 在全国57个参赛队中脱颖而出, 荣获金奖。2008年, 舞蹈队学生代表参加了北京残奥会闭幕式演出。2009年, 视障舞蹈《春天的花衣裳》获得第七届全国残疾人文艺汇演舞蹈特等奖。2011年, 打击乐表演《螳螂视界》获得全国特教学校文艺汇演器乐类特等奖。2013年, 视障舞蹈《我们的世界》获第八届全国残疾人文艺会演特等奖。
学校“六点文学社”是全国首个视障学生文学社团, 已成立二十多年, 学生作品在《中国盲童文学》《盲人月刊》《中华少年》等多家报纸杂志上发表。“校园之声”广播组每天坚持两次广播, 深受师生的喜爱, 它不仅是同学们倾诉心声、沟通心灵的渠道, 也是他们了解社会、开拓视野的驿站。在中国残联的亲切关怀和大力支持下, 2010年、2011年学校两次被中残联、教育部授予“全国特殊艺术人才培养基地”荣誉称号, 这也是对学校多年来艺术教育的充分肯定和巨大鞭策。
艺体教育不仅为学校赢得了荣誉, 更重要的是丰富了学生的精神生活。当今时代, 拥有丰富的精神生活、广泛的兴趣爱好及一定的特长技能, 已成为衡量学生整体素质的重要内容。视障学生从小学到职业高中毕业发展得如何, 将决定其一生幸福与否, 学校立足为视障学生一生的幸福奠基, 使他们懂道理、会做人、善学习、有特长、自立自强, 能和身体健全的人一样幸福、快乐地生活。如今, 许多视障学生经过多年的艺体教育熏陶培养了兴趣、陶冶了情操、健美了体型, 自信满满地走向社会, 通过劳动自食其力, 服务社会, 快乐工作, 幸福生活。
学以致用的职业教育课程
具备一定的职业能力是实现就业目标的基础。视障学生职业能力培养是一个全方位、动态的系统工程。学校任课教师将职业能力的培养渗透于各科教学之中, 在以优良的职业素养影响学生的同时, 使学生充分领会职业能力培养的内涵。以按摩职业临床问题为教学中心, 在传授知识技能的同时, 挖掘教材中潜在的智力与精神价值, 抓住课堂教学中的有利时机, 采取学生乐于接受的方法, 循序渐进, 提高视障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心理承受能力、语言沟通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发展创新能力。
学校职业教育阶段学制三年, 开设中医康复保健专业, 执行《全国盲人按摩中等专业教学计划》, 使用全国盲人按摩中等专业学校统编教材, 学生毕业时可通过考核取得天津市教委颁发的中职毕业证书和天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天津市职业技术鉴定指导中心联合颁发的初级保健按摩师、初级足底保健按摩师两项职业鉴定证书。学生毕业后, 可以自主创业开办按摩店, 也可以进入社会按摩店工作, 就业率达到百分之百。学校培养的学生已经在天津市开办了三十余个盲人按摩店, 为盲人提供了百余个就业岗位。
让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能力、实现就业是职业教育的最终目标。学校中医康复保健专业在开设国家统一的专业课程之外, 还增加了经营按摩店、心理助人以及校内按摩诊所模拟营业等研究性学习课程, 增强了学生社会认识和社会实践能力, 引导学生接触社会、走入社会, 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究活动, 体会自己与社会、与他人的关系, 培养关注社会、服务社会的意识和能力, 增强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实践能力, 了解、发现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
按摩技能必须通过日积月累的练习和实践训练来获得提高。为创设真实的职业氛围, 结合“经营按摩店”校本课程, 学校建立了模拟按摩诊所。在教师的辅助下, 由学生自主创办、经营。学生通过召开竞聘会, 确定了诊所内总经理、业务、人事、宣传等负责人。他们召开成立大会, 印发宣传材料, 组织团队拓展训练和业务培训。每天课余时间, 面向全体教师、物业人员、保安以及校外合作单位人员开展服务。他们还走出学校, 到老人院、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开展义诊。通过半年时间的锻炼, 诊所由初期生涩的“活受罪诊所”发展到后期的“兰平国医按摩中心” (网络经营) , 一切做得有声有色。学生在模拟经营的过程中正确认识了自我, 锻炼了技能, 加强了对按摩行业的了解, 提高了交往沟通能力, 增强了意志品质, 综合职业能力得到了提升。
学校还改革了学生毕业评估方式, 除笔试外, 采取模拟门诊情景的方法, 先由学生独立问诊、诊断并进行问题答辩, 然后由学生独立开处方、治疗, 综合考查了学生的职业能力水平。学校还组织学生参加由市教委组织的职业学校技能展示活动, 参加由天津市残疾人联合会举办的历届“保健按摩技能大赛”, 达到以赛代练的目的。使他们在离开校园以后, 在变化的社会环境中很快地适应职业岗位, 完善自我, 促进个人的职业发展。
为确保学生实习, 学校在毕业生开办的较大规模按摩中心建立了校外实习基地, 为使实习工作安全、规范、有效、顺利进行, 学校成立了由校领导班子和主管干部组成的校外实习基地管理领导小组, 建立了《天津市视力障碍学校校外实习基地管理办法》, 将招聘校外实习基地信息通过校园网络向社会发布。对校外实习基地规模、管理等方面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严格了校外实习基地准入条件。管理小组对符合申报条件的单位进行逐一走访、考察, 在综合评审、考核的基础上与符合要求的单位签订协议并授予铜牌。学生实习期间, 管理小组成员不定期进行巡回检查, 指导实习基地的制度建设和实习生的管理工作情况, 确保了学生实习工作的质量。
校本课程特色化建设 篇10
一、书法校本课程建设
学校于2009年6月18日,被省委宣传部、省文联及省书协授予“海南省书法校园”的荣誉称号,是海南省首家中学“书法校园”。
1. 学校将其纳入校本课程,使书法教学与育人相结合,形成了鲜明的办学风格。
(1)每学期举办一次书法教学讲座,对所有书法(语文)教师进行培训。
(2)加大书法校园建设。在书法教室和书法作品展览室、校园和教室走廊的墙壁上悬挂我校师生及省内知名书法家的作品,激发书写兴趣,陶冶师生情操。
(3)编写出《书法》校本教材,以写字课为平台,教师做重难点指导,学生认真练习。
(4)成立书法兴趣小组,每学期举办一次书画展览活动。
(5)时间上保证。每周四晚修课为书法练习指导时间。课后有书法作业,要求每天书写一张,每个兴趣小组成员的作业交给指导教师,由指导教师批改。
(6)营造浓厚的习字氛围,净化语言文字环境,要求学生规范书写汉字。
(7)着力打造校园文化长廊,让学生独立编写黑板报。
2. 书法校本课程建设取得成效。
一是学生的作业、试卷书写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二是师生书法作品获奖档次提高。教师荣获国家级书法比赛一二等奖项10人次,书法作品入选省级书展24人次;学生荣获市级书法比赛一等奖19人次。
二、学校把校园文化建设纳入校本课程开发,开展“经典文学进校园”活动,着力打造书香校园
语文教师上课开始前五分钟,通过诵读、理解、背诵等教学活动,把经典文学引进课堂。学校加强市级文学经典课题研究,通过开展文学经典朗诵、中国古典名著专题讲座活动,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
三、养成教育校本课程建设
学校以养成教育校本课程建设为抓手,着力做好学生(特别是学困生)的思想转变工作,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为学生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平台。
1. 主题鲜明,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活动。
(1)开展主题班会教育活动。把每周一上午第一节课定为主题班会课,由德育处组织,各班主任指导,团支书主持,学生参与。做到班会准备充分,会中有记录,会后有反思。通过开展班会活动,使学生明确自己的成长目标。
以“国旗下讲话”为示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同时,学校出台了《文明班级评选方案》和《班级值周工作实施方案》,进一步细化《班级量化管理考核细则》。以“国旗下讲话”和“主题班会”为重点,以“班级值周”工作为示范,由班主任主抓,德育室、团校委监督,让学生形成自我管理能力,增强学生责任感,树立主人翁意识,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3)加强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
(1)学校定期召开家长会,加强老师和家长的交流沟通。
(2)加强家访工作,为“孤儿、农村留守儿童的成长”,建立成长档案,给学生的成长提供帮助,使其健康成长。
(3)加强与本地派出所的联系,加大对校园周边环境的治理,为学生成长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
2. 精心准备,身体力行地开展系列活动。
继续做好贫困生基金会的捐助活动,帮助经济困难的学生完成学业。经常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每年清明节,学校都组织团员到烈士陵园扫墓,教育学生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以“小手拉大手,文明我先行”活动为契机,组织全体师生参加后安镇“卫生大扫除”活动。春节前期,学校组织团员到五保户家庭去慰问,养成关爱老人的道德品质。
四、足球兴趣班校本课程建设
1. 领导重视,管理规范,足球训练有序开展。
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足球体育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和班主任、任课教师及家长沟通,争取对足球训练工作的支持,确保足球训练时间。做好足球教学工作,提高足球教学有效性。每学期开展班际足球比赛。加强足球训练检查力度,教练员做好队员出勤登记,教务处做好教练员出勤登记。加大足球训练的经费投入,确保足球训练工作按时开展。
2. 科学训练,足球训练工作落到实处。
每周一至周五下午活动课,时间每次1.5小时。重点对队员进行身体体能、个人技术以及心理和智力的训练。
3. 足球兴趣班建设取得成绩。
立足特色开发校本课程 篇11
1.相得益彰,整合开发学科课程资源
各学科课程有着自己独特的价值,实现对学科内容的拓展,不仅可以深化学生对学科知识的认识与掌握,还能拓宽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依托学科课程生成研究主题,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的思想和理念,学生的学习生活是精彩的,收获是巨大的。例如,在学完课文《海伦·凯勒》后,同学们被小海伦不屈不挠的精神感动了,于是教师引导学生开展以“永远的海伦”为主题的研究活动,鼓励学生搜集、整理资料。综合实践活动与各学科领域,形成一个有机整体,适度整合两者内容,使学科领域的知识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得到延伸。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依托学科教学生成,展现了活动的创造性。
2.搭建平台,充分开展多彩校园活动
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贴近学生的生活,深受孩子的欢迎。依托校园活动生成研究主题,把校园活动与综合实践活动整合,将会大大提高活动的效益。我校一年一度的艺术节,各班围绕艺术节活动开展“晒晒我的艺术特长”“雏鹰展翅”“我为校园添光彩”等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开展书画比赛、手工制作比赛、歌舞比赛等。体育节上我们开展“我为学校出点子”“我是小小摄影师”“我是体育小达人”等主题活动;读书节上我们开展讲故事比赛、书签制作比赛,以及“我读书我快乐”“我的教室我的家”等主题活动。学生在一次次实践尝试中体验、感悟,享受到了实践活动的乐趣与喜悦。另外,我们还把综合实践活动与少先队活动进行整合,开展“我身边的雷锋”“缅怀革命先烈”“同包爱心粽,梦圆端午节”“校园吉尼斯纪录知多少”等活动。这些活动依托校园活动生成,使校园活动和综合实践活动相辅相成,富有成效,富有艺术性;能促进学生个性潜力的开发,培养学生的活动能力和创新能力。
3.因地制宜,有效开发校内设施资源
学校是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投入与创设的主体,在学生、家长、社区力量的积极参与和配合下,因地制宜,选择有学校自身特色的主题,有效开拓校内设施资源。
如我校创立的学生科技园便整合了校内各功能室,开辟了学生开展活动的新阵地。“机器人教室”“三模教室”“手工坊”能让孩子们体验动手操作的快乐,感受成功的喜悦;科学教室里,孩子们亲自实验,领略科学的奥秘,感受科学技术的魅力;陈列室内展出了各学生社团的作品、综合实践活动的研究成果,孩子们在这里找寻记忆的痕迹,回味童年的快乐。校园一角,学校特意留了一片空地,留给师生成立种植基地,孩子们从丝瓜、西红柿的育苗,到施肥、除虫,到收获,全程参与,不但锻炼了劳动实践能力,还增强了社会责任意识。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的开发应紧紧抓住“本土”“有效”两个词,根据学生的实际和学校的需要,构建具有地方特色的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新体系。只有这样才能开发出适合学情、便于操作、有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才能真正提高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效。■
校本课程特色化建设 篇12
我校的课程包括两类, 一是根据校情学情进行校本化处理的国家课程, 即必修和选修一;二是根据学校人文特色育人目标, 旨在发展学生个性特长, 涵养学生人文精神, 供学生多样化选择的具有特色化的校本课程, 即选修二。下面主要介绍由学校和教师开发的校本课程。
一、崇尚人文, 打好精神底色
课程是学校的核心产品, 有什么样的课程, 就有什么样的学校。培育学生需要课程, 成就学生也需要课程。所以, 我校的校本课程设计在大的课程体系框架下, 主要立足于体现办学特色和实现育人目标。办学特色是人文, 育人目标是用“爱与创造绽放生命之花”的绿色人文办学理念培养“具有中国情怀、世界胸怀和人文关怀的纯朴的孩子, 健康的学生, 美好的公民”。我校人文特色办学定位, 是考虑了现实与未来, 更传承了历史与传统。十一中学从1952年建校至今, 历经风雨六十载, 特色发展二十年。从1993年开始, 十一中的老前辈们就高瞻远瞩地提出了富有人文精神的“绿色教育”办学思想, 以及“爱与创造”的学校精神, 这些已成为几代十一中人用心用力、共同创造并传递的精神薪火。数以万计莘莘学子身体力行、接续弘扬的“搏·爱”校风, 已升华为十一学魂, 牵系着青春, 牵系着希望。近年来, 偏理科轻人文、重知识轻修养的诸多教育问题较为普遍, 加强人文素养提升, 打好人格精神底色, 已经成为当下许多教育人的共识。
我校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以使学生关注人文、关注自然、关注科学、体验生活、走向社会, 促进学生爱科学、爱自然、爱生活、爱家乡, 进而爱社会、爱祖国等方面积极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通过实施校本课程, 发展学生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为核心的思维能力, 转变学习方式, 促进教师教育观、课程观的更新, 改善我校的课程结构, 结合本地资源, 完善和丰富校本课程。
1.学生层面
初步学会如何收集、分析和处理信息, 知道怎样提出问题、设计方案、并组织实施;会对人文、自然、生活、社会及自我问题进行深度探究;尝试进行生产劳动, 体验劳动和技术实践过程;会自主地与活动相关的社会部门与个人联系, 进行表达与交流, 并学会自我管理, 初步转变学习方式, 体现“自主学习、自主管理、自主发展”的学生形象和“培养人、发展人、完善人”办学理念, 促进学生的多元发展。
2.教师层面
通过对活动的参与、组织、指导和管理, 转变教育观、课程观和教学方式, 使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合作者和指导者。改善教师知识结构, 培养一支“一专多能”型的教师队伍, 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3.学校层面
探索一条符合高中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的校本课程开发的路子, 建立并完善一套较为合理的具可操作性的校本课程的设置模式, 提升人文特色学校的办学理念、特色品位以及完善课程文化和学校文化。
我校所倡导的人文教育, 不只是人文知识的习得, 更在于人文精神的涵养, 健全人格的养成、高尚情操的塑造、综合素养的提升。人文教育必须渗透在教育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
二、以文化人, 构建课程体系
在人文特色课程建设中, 我校坚持“以校本研发为主导, 以整合选修为途径, 以人文学科为特色, 以精品课程为引领”, 按照人文沈阳、人文辽宁、人文中国和人文世界逐级扩展的课程主线, 现已形成三个系列涉及七个领域的样本课程。三个系列有:风土乡情、经典赏读、实践探究;七个领域有:科学与自然、人文与社会、语言与文学、体育与健康、艺术与技术及综合实践等。
(一) 人文课程
1. 风土乡情系列:
此类课程以“了解家乡、热爱家乡, 感悟人文沈阳、人文辽宁”为课程目标。具体做法是:研发能“接地气”的校本课程, 如政治组的《沈阳历史之〈古迹寻踪〉〈盛京旧事〉〈工业脊梁〉〈城市力量〉》系列的走廊课程, 地理组的《沈阳城市规划》、历史组的《满族文化》、语文组的《节日文化》、生物组的《十一校园植物志》等研究课程。
作为目前省内唯一一所培养西藏学生的高中, 为更好地促进民族团结、文化融合, 学校专门开发了《西藏历史》《西藏地理》等校本课程。目前我校有在校西藏学生177名, 去年毕业的48名学生全部考入国家一本大学, 其中29人考入“985工程”院校, 14人考入“211工程”院校。
2. 经典赏读系列:
此类课程以“提高读写能力和审美情趣, 汲取人文素养, 弘扬人文精神”为目标。具体做法是, 开设阅读经典著作和欣赏影视作品课程, 如语文组以高效阅读为主线的《高效阅读与快速写作》课程;以传统文化为支撑的《聆听先贤的箴言》《我看道德经》《论语选读》等系列国学教育课程, 英语组的《英文电影赏析》《英文经典诵读》等。学校为创设大阅读氛围, 还创办每季一期的人文阅读期刊《新征读本》, 专门在图书馆开设800平方米的开放式阅览大厅, 师生可随时选读二千多本图书, 让书香伴师生成长。上学期, 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 我们还开发了融合文史地哲知识的《人文大课堂》视频系列课程, 包括文化纵横 (文学) 、动感天下 (政治) 、历史长河 (历史) 、天南海北 (地理) 、中外名校公开课六个模块, 每周五第8节高一高二学生以班级为单位选课上课。
3. 实践探究系列:
此类课程以“养成学生求真求实的学术研究品质, 促进人文知识应用和创新能力提升”为目标, 具体做法是开设研究课程和开展实践活动。如, 历史组的《中学生写家史》, 引入了“历史写作”这一新颖的研究性课题, 让学生透过历史的眼光看待周遭、运用历史的智慧对待生活。在首届辽宁省历史学会主办的首届辽宁省中学生写家史大赛中, 两个特等奖均为我校学生获得。这类课程的课堂既在校内也可在校外。如地理组带学生赴吉林丰满水电站、兴城古城、长白山天池等实地考察地质地貌;历史组的“亲尘”系列实践课程, 带学生到辽宁省博物馆讲《辽河文明》, 到沈阳故宫博物院讲《龙兴盛京》, 到长春伪皇宫讲《梦断新京, 追忆末代皇帝溥仪的往事》等。外出实践, 学生不只是参观考察, 更是学习上课。只要是课程建设、学生发展需要, 校内外资源都为我们所用, 像沈阳“九·一八”纪念馆、昭陵、福陵、沈师古生物博物馆等都成为了我们常用的校外学科教室。
(二) 德育课程
我校的德育课程分为两大类:一是以责任教育和规范教育为重点的成长课程, 另一类是以拓展训练和沟通交流为重点的互动课程。
成长课程系列:高一年级“启航日志”课程, 通过新生军训、人生规划等, 帮助学生“树立好目标, 养成好习惯”;高二年级“搏爱日志”课程, 通过优生拓展、社会调查等, 促使学生“学习好榜样, 育成好品质”;高三年级“赢家日志”课程, 通过成人仪式、百日誓师等, 成就学生“收获好成绩, 赢得好未来”。
互动课程系列:主要包括以拓展训练为载体的校内互动课程和以“四访三会”为渠道的家校互动课程。每年的远足拓展训练已成为十一中学的特色品牌实践课程。
在这些德育课程体验中, 学生的生命意识被唤醒, “绿色教育映照进每一个角落, 人文关怀体现在每一个时刻”!
目前, 我校通过整合校内外各种教育教学资源, 按照“生本性、时代性、地域性、趣味性、创新性和综合性”六项维度, 进行了深度开发、广度拓展, 已开发出130余门校本选修课程, 编印出46本校本教材, 供学生个性化选择和使用。我校选修课的教师有的聘请高校教授、社会学者, 但更多的是我校老师。在课程研发过程中, 我们做到三个“凸显”, 即凸显“丰富性、多样性”, 凸显“参与性、互动性”, 凸显“人文性、特色性”, 努力打造人文特色品牌课程。
(三) 社团课程
目前, 学生社团联合会依托学科延伸, 在组建百余个社团基础上, 不断优化为现今46个深受学生喜爱的社团, 像魔方社、创新社、新格桑合唱团等。学生可自主选择, 但需人人参与, 每周四第8节课在社团教室开展活动, 那一刻, 学生们在属于自己的天地里个性张扬着, 绽放青春。
2013年荣获“沈阳市十佳中学生社团”的健美操社团, 组建十余年来, 硕果累累, 先后培养出4名世界冠军、94人次全国冠军、178人次辽宁省冠军, 国家一级运动员70余名、二级运动员100余名, 并不断向北大、人大、厦大等名校输送人才。
新征诗文社组建两年来, 学生参加全国各类文学创作大赛获奖人数多达上百人次, 其中6人次荣获金奖、21人次荣获银奖、38人次荣获铜奖, 加上其余奖项, 获奖人数多达上百人次。多名获奖学生的作品已由线装书局等国家级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该社团在2012年荣获“全国青少年冰心文学大赛摇篮奖”, 2013年斩获“全国文学大赛创作基地”荣誉称号。该社团坚持自编的《流年》杂志, 培养了百余名学生的采、编、校、绘、摄、写等综合能力。
新征创新社成立十二年, 共参加辽宁省及全国大赛16次, 92人次获奖;特别是在第十二届全国中小学电脑机器人竞赛中荣获一等奖的两位同学, 2012年被保送到武汉大学。该社团2013年也荣获了“沈阳市十佳社团”称号。
再如“风华戏剧社”自编自演的校园剧《柠檬黄的味道》, 获全国中学生校园剧大赛金奖和去年沈阳市中学生戏剧节展演金奖;2014年我校原创话剧《文成公主》, 50名汉藏学生同台演出, 在全市中学第二届话剧节中一举夺得第一名。
三、以文育人, 一切服从课程
学校建设和管理一切服务于课程实施需要, 服务于学生成长需要。学校校园规划实现以文育人功能, “四区”“十景”, 校园处处是风景、每处景致皆含情。
校本课程实施需要有更多的专用教室。为全力保障这项工作, 学校先后专项投入400余万元, 建立了20个专业教室、8个人文学科特色教室、2个IPAD教室, 引进校园导视系统等, 确保走班选课顺利进行。
有硬件固然重要, 但更重要的是课程建设, 特别是要有开发课程能力的老师。学校校本课程领导小组负责校本课程的组织、实施、管理、考核、存档、教师培训与考核奖励等, 负责校本课程实施基地的建设、与外界的联系和沟通及活动的各种协调工作。
1.师资队伍管理。教师参与校本课程的工作情况是学校对教师进行业务考核、评优评先等的重要条件, 工作成绩也记入教师业务档案, 根据各教师的实际指导情况计算工作量, 并以学期为单位折算一定工作量。学校教务处设一名专职教师, 负责校本课程的整体规划、常规组织管理与教学工作。
2.学生档案管理。学校建立规范的学生活动档案, 教师注意保存学生的作品、资料及在活动、竞赛中取得的成绩资料, 对学生参与学习情况进行总结评价。
3.课程资源管理。学校重视图书资料、师资配备与培养、校内活动场所建设、活动基地建设等课程资源的建设。
4.诚信安全教育。学校在课程活动开展前, 通过班级分散教育和年段集中教育, 由专职教师、各职能部门、班主任和指导教师负责学生的诚信安全等教育工作, 保证活动的正常开展。
近两年, 我校投入经费, 加大对教师开发校本课程能力的培训, 全面提高教师课程观、学生观和质量观, 鼓励有专长有能力的老师开设多门校本课程, 并将教师开发校本课程纳入学校职称评定细则中。
四、人文兴校, 彰显办学成果
【校本课程特色化建设】推荐阅读:
校本课程建设10-21
校本课程建设方案07-28
校本课程校园文化建设05-13
杨璐校本课程建设报告05-19
学校理财教育校本课程建设与探索06-02
高中语文校本课程建设的初步研究论文10-08
校本课程研究05-08
校本音乐课程05-16
校本英语课程07-11
高中校本课程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