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课程校园文化建设

2024-05-13

校本课程校园文化建设(共12篇)

校本课程校园文化建设 篇1

“中国印”即篆刻,作为一名篆刻爱好者、坚持近十年的小学篆刻教学的实践者,笔者对当前小学开展篆刻教学,开发篆刻校本课程,创建“中国印”校园文化有了较深入的思考。

一、教育功能

1.篆刻能促进大脑的发展,具有益智功能

篆刻是一种复杂的、精密的,既要求细心,又要求大胆的动手动脑劳动。“执刀须拔山扛鼎之力,运刀若风云雷电之神”,刻印时要集全身之力,经臂、肘、腕,最后凝聚于手指,通过手指的精微动作,以达到游刃有余的境界。可以说,篆刻是动手的最好训练,是手眼脑最佳结合的一种艺术劳动,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智力会得到开发,求知欲和创造精神会得到激发。

2.篆刻培养学生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具有美育功能

刻印时优美协调的动作,奏刀霍霍的声音,不仅给学生带来美的享受,而且使学生亲身感受到劳动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体验到劳动是创造美好生活的力量的源泉。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和高尚的审美情操自会形成,感受美、欣赏美、评价美、创造美的能力自会提高。

3.篆刻注重动手实践体验,具有育人功能

学生在设计印稿、奏刀镌刻、濡朱钤印的过程中,通过人与物的作用、动脑与动手的结合和主动探究,完成对客观世界的领悟、对生命意义的体验和对生命价值的肯定,从而吸收人类进步文化的营养,涵养人文精神。

4.篆刻涉及多种学科领域,具有知识互补功能

篆刻与语文学习相辅相成。在学习篆刻的过程中,学生会逐渐积累古文字的相关知识,熟悉常用的古文字字体,学会使用古文字的工具书,掌握文字学和古文化的一般常识,了解文字演变的一般规律以及古文字的特点。这些知识,无疑会直接或间接地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篆刻与美术的关系则更为密切,两者之间的许多美学原理同出一辙,如线与面、黑与白的对应关系,线条的轻与重、清楚与模糊的对比变化、计白当黑,等等。

基于篆刻的教育功能,笔者开发的小学篆刻校本教材《少儿篆刻》(下图),拓宽了课程的领域,集劳动制作与艺术创作为一体,重视培养劳动态度和情感,注重提高修养,大胆创造,既有刻刀磨制、印材制作等劳动的锻炼,又有书法、章法、雕刻等艺术的熏陶。

二、基本理念

“中国印”篆刻校本课程和校园文化应该追求什么样的基本理念呢?这是我们首先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

1.使学生形成基本的篆刻艺术修养

篆刻课程应体现“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篆刻技能技巧和欣赏能力;注重课程内容的基础性、层次性和全面性,使学生在不同层次阶段的篆刻知识和技能学习的过程中,形成基本的篆刻艺术修养和学习能力。

2.培养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

中国篆刻艺术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粹,要把篆刻学习视为一种文化学习;应通过对优秀传统篆刻的欣赏学习和实践体验,使学生形成对祖国传统文化的认同与热爱,并在篆刻学习中陶冶情操,磨炼意志。

3.培养学生学习篆刻的兴趣

篆刻课程强调个性化学习,应充分发挥书法篆刻艺术特有的魅力,以丰富多样的课程内容呈现形式和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篆刻的兴趣。应关注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鼓励学生参与个性化的篆刻学习活动,形成个性化的审美情趣。

4.强调创新精神,培养创造能力

小学篆刻课程应采取多种方式给学生提供更大的学习空间,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引导学生逐步形成勇于实践和乐于探究的精神,激发起一种强烈的创新欲望,使学生在篆刻的个性化学习过程中,变得更富有创造力。

三、教学策略(一)课堂教学

按《美术课程标准》规定的占学期总课时量的16%进行教学,每学期6课时,三、四年级同学收集中国印相关资料,了解中国印文化,识别一些常用的篆字,运用正确的方法临摹印章。五、六年级同学能使用工具书,独立完成印稿的设计与创作,熟练辨别秦汉印风格、明清流派印的主要风格类型及特征。

1.以游戏形式培养学生的兴趣

篆书在篆刻中有其历史的特殊性,古朴精美的印章源自华夏远古文化。殷墟商周的甲骨文、钟鼎文、石鼓文、诏版、镜铭、泥封、秦砖、汉瓦、墓志皆可入印。而这些文字年代久远,所以学生在开始识篆中会有“望篆生畏”的心理。针对这种情况,笔者采用“猜一猜”“写一写”等游戏进行教学,如出示一些“巧工司马”“菅里”等易辨认的印章,让学生“猜一猜”,消除学生的畏惧心理,获得成功感。

2.直观教学与精讲多练

“技进乎艺”,篆刻艺术具有很强的工艺性,需要一定的技能支撑,许多问题用语言是表达不清楚的。如在学习篆刻的冲刀和切刀等刀法时(如下图),单是直观演示和讲解是不够的,校本课程给予的时间有限,教师讲要讲到点子上,更多的时间应该让学生练习,教师巡回点拨,学生在练习中提高篆刻技能,使教学效果在印面上得到体现,也能使学生获得更大的成就感。

3.设置循序渐进的篆刻教学及辅导模式

(1)从学习回文刻法开始。回文是在印石上用毛笔画出一圈圈均匀的方形或圆形线条,按线条的走向奏刀,刻出朱文或白文的线条。刻回文是一种让初学者在短时间内运用刀法,熟悉石性行之有效的训练方法。小学生练习刻回文印,真可谓是“一回生,十回熟”。一开始画不直、刻不深,急得不行,老师在这时要鼓励他们,增强他们的信心,给他们示范,一次次基本功练习之后,作业就越来越好。下面是几位同学的刻回文作业,随着练习次数的增加,回文刻得越来越规整。

(2)从学刻单字工整印起步。学习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篆刻学习对于小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在学习初期练习单字工整印不失为一个起步的好方法。单字印也分朱文和白文,在小学生看来,白文印比朱文印要好刻得多,因为朱文印易刻碎。因此学刻宜先从白文入手,由单字印、二字印、多字印逐步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地深入下去。

(3)从“画”肖形印中入门。肖形印是我国传统篆刻艺术中的一朵奇葩,内容包括人物、动物、建筑等。生肖动物印相对于文字印章要直观活泼,更符合小学生身心特点,易于接受。

2图案、漫画入印。在一些动物图案、卡通漫画中,也可以找到生肖印起稿的素材,这些动物形象由于进行了夸张简化,往往很生动,充满了情趣。学生缺乏创作灵感时,常能从漫画图案甚至卡通画中得到启发。

3儿童画入印。儿童画天真烂漫,形象“似与不似之间”,给肖形印创作提供了很多素材。

4简笔画入印。简笔画造型简洁,易学易记,它用简练的线条概括物象的基本形状和特征,美术老师在教学中经常采用,尤其简笔画突出物象的主要特征这一优势引起了我们的注意。在辅导中,可以大胆地借鉴简笔画中的方法来设计肖形印。

(4)学习篆刻常用章法

1分布均匀。这是最基本的篆刻章法,要求印章字及笔画的粗细、间隙的大小,力求排得匀称、妥帖、折自然。刻了一个阶段,随着水平不断提高、经验不断丰富,逐步可以追求能表达自己个性的作品。下图1是

2讲究疏密。中国书画常常大片留空,给人以遐想。强烈的疏密对比往往给人以赏心悦目的美感,只要处理得当,可使一方印顿感生动活泼、意趣无穷。“密不容针,疏可走马”,疏密的调遣,一般可用调整文字的繁体和异体等手法,即挑选笔画合适,风格统一的篆书写法。所谓“留红”“空白”实际上也就是最强烈的疏密处理(见下图2)。

3粗细有致。印章文字在墨稿上就可以表现出粗细来,这种粗细的变化与书法完全一致,加上刀法的技巧,就可以使印章产生一种节奏感和灵动感。初学篆刻的小学生适宜先临刻平正的满白文,以后通过书法上的练习,配合欣赏名家印和汉将军印等,仔细体会这些范印中粗细的变化,才能尝试在印章中做到轻重适度、粗细合宜。下面是两方在线条粗细变化上动过脑筋的学生习作。

4注意留空。印章中留空的地方,在白文中称“留红”,朱文中称“空白”,密处任其密,而留出一些空地,让有些笔画得以舒展,它表达了作者在章法上的巧思。尤其在白文印中,大块殷红的色彩,可以给欣赏者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朱文的大块留空,能给人以疏朗舒展的空灵感觉。下图“俞皋楠印”这方学生习作,大胆留空的做法是非常值得赞赏的。

5构思边框。在印面加上边框或间以多种形式的分界线,可以使印章的形式更加丰富。无论朱文还是白文,都有各种不同的边框和间隔法。分界线的常用刻法就是“田字格”“日字格”,它往往可使印面分布均衡、虚实呼应。下图是学生尝试的汉印中常见的分界方式,朱文与白文穿插,呈对角分布,有呼应之感。

(二)环境课程

静态方面,为加强学校艺术特色,笔者注重艺术教学环境的审美化,学校的校碑上有篆刻,校长的名片上有篆刻,体育馆立面上有篆刻,并将优秀学生的作业装裱,在校园宣传橱窗、走廊、艺术教室进行布置,构建富有学校特色的篆刻校园文化;动态方面,名作欣赏、每周一品、学生作品进社区展出等,陶冶他们的情操,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篆刻的热情。

四、研究心得

1.把握校情,统筹规划,确立篆刻校本课程开发的主题方向。

2.立足现有,分段实施,合理安排篆刻校本课程的内容。

3.创造环境,营造氛围,促进校园文化的全面发展。

4.完善制度,加强管理,保障校本课程的顺利实施。

5.常抓不懈,创建特色,校本课程成果显著。

校领导非常重视篆刻进课堂的研究,支持美术教研组“扎根地域文化,边实践边创新,整合教育资源,深入挖掘内涵,发展特色教育”。经过近十年来扎根于课堂的深入研究,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课堂教学模式与方法,在篆刻教学的普及与提高上都取得了较好成效,不仅扩大了教学的层面,特长生进一步有效学习,而且在学校里营造了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做到“每个孩子了解篆刻,三十个孩子懂篆刻,十个孩子精于篆刻”,篆刻这一古老的传统艺术将在我校得到传承。

以上是笔者在篆刻校本课程开发和校园文化研究过程中的初步总结,所开发的课程内容及校园文化也只是粗浅之见,我们将在这条道路上继续探寻下去,将“中国印”这一祖国传统艺术在校园中与课程紧密结合,更好地发扬光大。

校本课程校园文化建设 篇2

教学目标:

1、知道自己所在小学的地址、邮编、电话号码。

2、初步熟悉学校环境,熟悉校园各个场所的功能,快适应小学生活。

3、了解校园的一些基本的秩序。教学设计:

(一)、看校园风光,初步认识我们的学校

1、媒体出示校园图景。

你知道这是哪一所小学吗?

出示以校园为背景的标签:

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邮编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电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谁能说一说?老师出示答案,学生找自己的好朋友对说。

2、小朋友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小学生,高高兴兴地背着新书包来到了学校,你们觉得我们的校园漂亮吗?

说说你进校园看到了些什么?

3、学校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学校的设施也是非常完善的,下面老师就带着你们来欣赏我们美丽的校园。

观看视频,初步了解。

(二)、当回小导游,进一步认识我们的学校

播放视频,跟随视频,当回小导游,说说校园中的各个活动场所的名称和各个专用室的作用。

(三)、有秩序地游览校园,熟悉校园

老师带着学生边游览,边不失时机地向学生作介绍。① 老师工作的地方。——办公室 ② 每天早上升旗的地方。——升旗台

③ 小朋友进行阳光体育活动的地方。——操场 ④ 小朋友不舒服的话,就会来到这里。——卫生室 ⑤ 小朋友学做实验的教室。——实验室 ⑥ 为我们烧出香喷喷饭菜的地方。——食堂 ⑦ 课余可借书阅读的地方。——图书室

⑧ 少先队、儿童团干部开会的地方。——少先队室 ⑨ 这里有许多电脑,是小朋友学习的地方。——电脑房 ⑩ 雨天照样可以活动的地方。——体操房、乒乓房

(四)、直观感知,落实行动。

1、观看录像的片断,引导学生遵守一些基本规则和秩序。情景一:一个小朋友进老师办公室时,轻轻敲门喊“报告”。情景二:小朋友排队依次玩“儿童乐园”。情景三:小朋友们安静地用午餐。

情景四:课间时,小朋友在教室里、走道里等文明休息。情景五:小朋友上下楼梯靠右走。

2、说说你会在什么场所怎么做。

校本课程校园文化建设 篇3

在对学校办学目标、校内外资源等进行分析评估以及对干部教师培训的基础上,学校从全体学生和住宿生两个维度确定了必修、选修两大类校本课程,内容包括德育、艺术、体育等多个方面。

针对全体学生的校本课程。一是开设了必修课程,包括《良好礼仪伴终生》和《经典阅读》等6门课程。《良好礼仪伴终生》由1-6年级班主任负责组织上课和开展活动,对学生进行礼仪知识传授与训练。《经典阅读》通过校园有声阅读、专项阅读、拓展阅读、系统阅读的方式,使学生领会到读书的价值与意义,激励他们多读书、读好书,开拓视野,提高阅读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为此,学校增购了10余万元的儿童读物,为各班配置了图书柜。二是开设了21门选修课程,多数利用每周三下午的两节课实施。学生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组、建组,开展学习。学校每学期投入相应资金保障课程的有效实施。

针对住宿生的校本课程。一是开设了必修课,包括《一日健康生活》和《有声阅读》。《一日健康生活》主要以住宿生的一日生活为主线,使学生在饮食、睡眠、活动、交往等各环节懂得如何去做,达到知行统一,由生活指导教师负责;《有声阅读》是由语文教师将阅读内容配乐录制,在学生睡前和早起后播放。二是开设选修课,鼓励学生在每天的课余时间积极参与自己喜欢的课程。

近几年,学校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教材改革的要求,基于本校学生发展的实际需要,将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作为重点工作来抓,取得了一定成效。学校通过课题研究更新了干部教师的课程观,提高了干部教师的课程研发和实施能力。

首先,学校更新了干部教师的课程观。一是转变教师对教材的狭义理解,建立课程观念,使教师理解了课程设置的全面性就是为育人的全面性服务的,对于课程改革的整体推进大有裨益。二是变被动“教教材”为主动“用教材”。三是教师由课程的“使用者”变为课程的“主人”,敢于研究课程和领导课程。

其次,学校提高了干部教师的课程研发与实施能力。一是教师的调研意识和能力得到提高,改变了过去只是使用教材、教教材的“教书匠”角色,而是向“研究者”转变。二是学习意识和学习能力得到加强,干部教师学习了校本课程的概念、开发经验等,理论水平有了明显提高。三是实践与创新能力得到提高。在行动研究中,我们将过去习以为常的升旗、课间操、跑步等活动全部课程化,目标更加清晰,效果更好。四是课题研究促进了干部教师队伍的整体优化,3名教师成长为县级骨干教师。

我校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关注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弥补了山区学校课程资源缺乏、学生素养发展单一的不足,学生在习惯养成、知识掌握、动手实践、艺术启蒙、科技创造等各方面有了发展机会,尤其是习惯养成方面,得到县教委的表彰奖励。校本课程的开发,丰富了300余名住宿生的在校生活,使他们的兴趣得到培养,素质全面发展。过去,住宿生课余无事可干,自由散漫;现在,他们既参与全校的课程学习,又有了属于自己的10余种校本课程,一日生活习惯得到培养,运动、艺术、动手等兴趣得到发展。学校真正成为了住宿生的学园、家园、乐园,家长的满意度不断提高。

课题研究也促进了学校特色建设。学校提出美育特色,即艺术之美、运动之美、军风之美。学生在民乐、剪纸、书法、美术等比赛中多次获得市、县级奖,其中民乐团首次参加县级比赛获得三等奖;在太极剑、太极拳比赛中获得市级二、三等奖;几年来在县运会上均获得总分三、四名的好成绩;还被评为北京市优秀少年军校,被确定为北京市乡村校外活动站。我校将深入研究,争取在精品课程建设、课程评价等方面有新进展,实现可持续发展。

校本课程校园文化建设 篇4

校本课程是国家基础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中的一个部分, 指学校自行规划、设计、实施的课程。其基本定位是非学术性或者说是兴趣性的, 以发展学生个性为目标指向, 课程开发的主体是教师而不是专家。校本课程的优势就在于凸显学校自身特色。校本课程既考虑学生的个性等心理发展和成长, 又考虑学校办学理念和学校特色。校园文化作为校本课程的重要资源, 校园文化具有思想教育功能、学习交流功能、审美陶冶功能、人际交往功能。它是一种有形或无形的文化环境、精神氛围, 无时不在影响着学生的成长包括情绪智力成长。

关于什么是校园文化, 国内外有不同阐释。如“氛围说”:校园文化是一种群体文化, 它是在校园这个特定的范围中的小环境、小气候, 是一种氛围, 会对生活在其中的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补充说”:校园文化是第一课堂的补充和完善。“体现说”: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的精神传统、作风和理想追求的整体体现。由此可以看出, 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环境力量, 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 因为学校既是人类文化集中传播的地方, 又坚持以科学的态度去开辟时代新的文化, 处在社会文化发展的前沿。

校园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体, 以课外活动为主要形式, 以校园物质为载体的群体文化, 是培养学生智力 (传统智力) 和情绪智力健康发展的具体环境。因此, 要善于利用学校文化环境力量来教育学生, 使其自觉不自觉地接受校园文化的熏陶、感染和塑造。这就是陶冶教育, 能产生“蓬生麻中, 不扶则直”的效应。健康有益的校园文化不仅为师生提供了优美的工作、学习环境, 而且对学生的成长尤其是情绪智力等起着“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促进学生情绪智力的健康发展。

二、校园文化的情绪智力功能

我们认识校园文化的情绪智力功能, 是从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教训引起的。在学生教育的实践中, 我们既深刻地体会到健康的、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对学生的正面教育作用, 也深刻地感受到不健康的、消极落后的、颓废的校园文化 (实则为校园反文化) 对学生的极大的不良影响作用, 有的甚至是极坏的诱导作用, 所以, 研究校园文化的情绪智力功能具有现实的重要意义。

(一) 熏陶功能

这里说的熏陶功能, 是指校园文化对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行为发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也就是说, 这种熏陶作用, 使学生置身于校园文化氛围之中, 在润物细无声中接受着校园文化的感染、启迪, 滋润心田, 涵养德性。

校园文化, 在一定意义上说是校园主体———师生员工群体人格的展现, 它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为师生员工对理想人格和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追求。学生身处学校教育的环境中, 通过与教职员工的接触交往, 思想的沟通与交流, 情感的碰撞与交融, 观念的分歧与认同, 行为的规约与养成———逐渐地、潜移默化地形成共同的价值取向和行为举止上的趋同。校园文化还是校园文化娱乐、体育运动及生活美的创造和客观存在。学生置身其中, 很自然地要欣赏美、辨别美, 继之也很自然地会激发创造美的意识和动机, 产生培养和锻炼创造美的能力。在这种欣赏美、辨别美、创造美的心理活动和实践活动中, 学生会很自然地陶冶情操, 实现高尚人格的升华。可以说, 校园文化的熏陶功能是无时无刻、无处不在地发挥着陶冶人、感染人、培养人的作用。

(二) 制约功能

这里所说的制约功能, 是指校园文化对学生的约束作用。

校园文化鲜明地表明学校提倡什么、反对什么;允许什么, 不允许什么;应该怎样做, 不应该怎样做;什么样的情绪情感是健康的, 什么样的情绪情感是不健康的。如果逆校园文化的倡导方向而行, 则会显得与众格格不入, 显得特别地不入时、不合群, 这必遭致大多数人的非议或强烈反对。可见, 这种校园文化孕育形成的风气对每一个人都具有监督制约的作用, 这种制约是一种强有力的教育力量。

(三) 完善调节功能

这里说的完善调节功能, 是指校园文化对每个人的文化知识、思想品德、认识见识具有丰富充实作用, 具有凝聚激励作用, 具有筛选整合作用。在校园文化的熏陶下, 个体的思想意识、道德品质、心理素质可以得到进一步的完善和调适。多彩的校园文化, 既可以调节个体的知识结构, 还细致浸润着每一个人的心田, 调整着心理心境和情感情绪。

三、校园文化的组成层次与学生的情绪智力

我们认为主要由教师文化、环境文化、课余文化三个层面构成。

(一) 教师文化

教师应具有人格魅力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学高为师, 身正为范”, 教育的真谛是育人, 而育人的核心则是塑造人格。处于成长时期的学生有很强的可塑性和模仿性, 因此, 教师的

一言一行都将影响着他们, 教育着他们。在学校, 只有学生认同教师的教育, 教育才能真正发挥作用。正如孔子云:“其身正, 不令则行, 其身不正, 虽令不从。”

1. 教师的表情文化

表情是情绪情感的外在流露与表现, 教师的一颦一笑、举首投足等面部表情、体态表情都会对学生有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学生的情绪情感和表情在很大程度上是向教师学习的结果。因此, 教师应使自身具有优雅良好的表情, 合乎教育目的, 以对学生的情绪情感和表情起到良好的榜样作用。

2. 教师的情绪和语言文化

因为教师工作的对象是有生命、会思想的学生, 所以应时时以健康的情绪、饱满的热情去感染每一个学生。特别是在讲课时要体现语言美, 要以微笑面对那些有自卑内向或情绪冲动的同学。在与学生交往时应以礼待人, 多用礼貌用语, 让学生始终受到文明语言的熏陶、感染, 如春风化雨般滋润学生的心田。

3. 教师的仪表文化

仪表也是情绪情感的一个外在信号, 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教师端庄大方、整洁和谐、富有朝气的仪表形象, 对学生情绪情感具有潜在的影响力。

(二) 环境文化

环境文化包括物质环境和人际环境。物质环境包括校园广播、宣传栏、黑板报、墙报、建筑、绿化等;人际环境是指学校内部的人际关系。校园环境的幽雅、舒适、怡人, 能使学生的心灵受到净化, 心态得到改善, 激起爱校的情怀和求美的欲望;温馨、和谐、宽松、互爱、互敬的人际关系, 有助于激发学生的热情和创造力。所以学校要努力创造良好的环境文化。

(三) 课余文化

多姿多彩的课余文化活动, 能使学生浸染于充满朝气的精神氛围中, 情操得到陶冶, 心灵得到滋润, 有利于树立起正确的政治方向和人生目标, 培养文明的举止和严谨刻苦的学习态度。因此, 学校应该经常有计划地组织各种既有教育意义又有吸引力的活动。如组织各类知识竞赛, 开展体育活动, 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竞争的意识和团结协作的精神;全校性的书法、美术、摄影比赛或评优展览活动、艺术节活动, 可陶冶学生的审美情趣;校园文化所形成的特定环境氛围, 可以在无形中使学生受到感染, 在潜移默化的陶冶中, 学生能主动自觉地接受良好校园文化的教育, 从而积极有效地协调情绪情感因素, 促进情绪智力的健康发展。

四、在校园文化中实现学生情绪智力成长

(一) 教学中体现

教学活动是让学生掌握文化最重要、最基本、最直接的手段, 教师必须重视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 随机创设情境, 对学生进行情商 (情绪智力商数的简称) 角色互换等心理素质的训练。如有的学生骄傲自大、目中无人, 教学中就可创设一些挫折情境, 打消其傲气, 锻炼其耐挫力。教师必须了解学生的心理现状, 抓住有利时机, 创设适当情境, 因材施教, 使学生健康成长。

(二) 校园环境中体现

校园环境是学校文化建设的结果, 又是一种教育力量。从校园环境的物质载体看, 校园环境可分为物质环境和人际环境两类。

1. 物质环境

优美奋进的校园物质环境是强有力刺激学生心理发展与完善的必要而充分的条件。其中尤以橱窗、板报建设, 标语建设和校园建设布局的合理优化最为重要。

(1) 橱窗、板报建设。定期出版的橱窗、板报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活窗口。在每一期橱窗、板报的出版中, 可专门开辟一块“心理专栏”刊出一些解决学生实际生活中的小矛盾的方法, 指导学生如何学习、交往等等。经过精心策划的校园橱窗、板报, 不仅解决了学生的实际困难, 还使学生在心理上感到舒适, 促进了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的形成。

(2) 标语建设。标语的建设首先应该具有激励作用, 一条好的标语对学生心理发展将起到“无声胜有声”的教育效果。如一进校门, 在校园最醒目的地方最好设置一块白底大红字标语:“抬起头来走路。”一看就能给人增添一股力量, 抬头、挺胸、满怀激情地向前走去。这一句简单的话, 不仅能随时提醒学生注意走路姿势, 而且在思想上给学生很大的启示, 要相信自己, 增强自信心, 充分认识情绪智力对人生发展的意义。诸如“智商使人就业, 情商使人升迁”、“相信自己一定能行”、“自信是走向成功的第一步”等等, 都可以在校园的走道、教室等各处出现, 随时随地都能给学生以耳濡目染的教育。

(3) 校园建设布局。校园建设布局, 看似与学生心理健康毫无关系, 但合理的布局、艺术化的造型、舒适的学习场所不仅给学生美的享受, 还塑造了学生的人格和心灵。因此, 校园建筑布局, 必须力求园林化、艺术化, 并在此基础上做到净化、绿化、美化。

2. 人际环境

学生在校的人际关系, 无非是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这两种关系对学生情绪智力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首先, 教师应注意与学生处理好师生关系, 热爱学生, 尊重学生, 与学生多交流, 做学生的好朋友。同时, 要创设宽松、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给学生充分表现自我的机会。

其次, 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 也需要教师的引导。民主、和谐的人际关系则更有利于每位学生健全健康心理的形成。学生与学生之间相互了解, 深刻理解和正确认识, 是建立良好的心理关系的重要因素。 (下转第54页) (上接第52页) (三) 管理中体现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成功的教育应该在学生没有意识到受到教育的情况下却受到了毕生难忘的教育, 而在这种潜移默化过程中所受到的教育往往具有水滴石穿的作用。”校园文化很大程度上是一种规范性文化, 校园“三风” (校风、学风、教风) 建设又是校园文化心理的主要特征。学校优良的校风、学风、教风建设, 使学生一踏进学校就有一种荣誉感、责任感, 在不知不觉中接受这种文化气息的熏陶。“三风”凝聚, 形成一股合力, 能使学生走上心智齐发展的道路。

(四) 各项文化活动中体现

要使校园文化对学生的情绪智力成长起到实质性的作用, 关键是要使学生内化其中的价值体系, 并形成与价值体系相吻合的价值观念。各项文化活动的开展可谓是内化的上好途径。为此, 学校可设立“知心姐姐”信箱, 开设“校园心声”广播, 定期举办“发展情绪智力”、“学会调控情绪”等心理讲座, 解决他们实际学习、生活、交往中出现的心理忧虑, 排解他们的困扰, 减轻他们的心理压力, 健全健康的心理。另外, 利用各项传统性的文化活动, 比如举办文化艺术节, 开学典礼、毕业典礼、升旗仪式、少先队集会等, 也能对学生身心起到感染、暗示作用。

总之, 作为校本课程的重要资源, 校园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 对学生的成长尤其是情绪智力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因此, 要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情绪智力教育功能, 校园文化要以社会主义文化为主导, 以师生文化活动为主体, 以校园精神为底蕴, 整合包括校风、学风、校园的整治、校园的舆论导向、学术气氛、道德风尚、师生关系等在内的各种校本资源, 使其尽显教育功能, 以利于学生情绪智力和心理品质的成长。!

校本课程建设方案 篇5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邓小平同志“三个面向”重要思想、《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新颁布《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为指导,创新体现学校“以人为本”办学理念。以“发展教师,发展学生,发展学校”的办学思路,即以发展科研来发展教师,以发展教师来发展学生,以发展学生来发展学校。原则整体提高学校课程建设能力。立足自我,着眼“校内合作,资源共享”,以“基础性、多样性、层次性、综合性”为开发原则,积极开发校本课程,创造性的实施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提高课程的适应性,促进学生的个性健康成长;提升教师的课程意识,促进教师的专业不断发展;实现学校的课程创新,促进学校办学特色的日益鲜明。

二、组织措施

以民主、开放、科学、合作精神原则成立学校课程委员会。课程管理委员会由校长任主任,副校长任副主任,学校中层各部门负责人、教师、学生及其家长、有关教育专家、社区人士等为委员。课程管理委员会下设如下机构:

1、校本课程开发工作领导小组

2、校本课程审核工作领导小组

3、校本课程实施评价工作领导小组

根据学科的特点和综合课程开发的需要,校本课程开发工作领导小组下设文综、理综和各学科组专人领衔的校本教材开发工作室,形成覆盖全校的课程开发网络,积极创建同伴互助、一人一面旗极具个性的校本教材开发特色。学校课程管理委员会组织制定《校本课程规划方案》、《校本课程开发指南》和各学期校本课程实施计划。直接领导下辖各工作小组以及学校“学生选科指导

委员会”等,协调与家长委员会、社区等有关部门机构的关系,确保校本课程的开发、审议、实施和评价。

三、目标范围

1、校本课程开发的范围

参照《普通高中课程方案》,结合学校课程建设需要,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的范围主要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课程方案中的选修Ⅱ;二是综合实践活动领域;三是其它七大学习领域中相关科目或模块及其主要内容。考虑到当前校本课程的开发尚在初级阶段,综合实践活动已有多年的实践探索,“七大学习领域中相关科目或模块及其主要内容”方面从新颁高中《课程标准》显示,各科已具备相应一定的选修模块。因而学校将着力“课程方案中的选修Ⅱ”方面的校本课程开发。同时,继续探索、丰富、加强综合实践活动领域的校本课程开发。在积极选择实施“七大学习领域中相关科目或模块及其主要内容”已有选修模块的同时适当关注并以“改编调整、新编充实”策略逐步加强这一方面的校本课程开发。

有关“选修Ⅱ”拟重点开发校本课程参考项目类别如下:

(一).主体性品质导论类

课程方向:学习策略、主体性活动设计、考试心理、高考志愿选择、理想与前途、学会创造、浅说心理活动、心理健康、自我监控、人格结构与行为表现。

(二).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类

课程方向:古典文学名著赏析、儒家思想与传统美德、中国古代文化名人的历史作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道德冲突、传统文化的现代应用、国防与军事。

(三)、西方文明与国际了解类

课程方向:英文表达、西方文明的理解、中西方文化景观的对比、上网技术、网页制作。

(四).人类与环境类

课程方向:科学技术节、生活现实中的环保问题,环保的基本技术介绍,环境教育、地球的宇宙环境 地球村人的现代环境观

(五).科学发展与科学精神类

课程方向:科学史实对我们的启发、科学巨人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精神、创新思维的培养 高中学生应具有的科学素养、最新科技成果介绍 高科技条件下的伦理问题

(六).生活技能与健身、艺术类

课程方向:体育节、文化艺术节、一种健身技能 生活技能(缝纫、电子、制图等)、乐队、合唱 美育欣赏讲座、绘画技法。

(七).学科特长类

课程方向:数学竞赛、物理竞赛、化学竞赛、生物竞赛、英语竞赛、作文竞赛信息技术竞赛、地理竞赛等

(八)、社会实践活动类

课程方向:社会调查、学科实验、开发设计、模型制作,班团活动,2、校本课程开发的目标 ① 校本课程开发目标

学校将加大力度、采取积极措施进行校本课程开发的前期准备工作(摸清家底:包括教师队伍、教育教学资源、环境、设施设备状况和学生个性发展需求等);全体任课老师至少完成一个《课程纲要》。用一年的时间基本形成能满足2005年实施新课程需要的一套初具巴东一中特点的校本课程体系。通过三年

努力形成具有时代特征、地方特点、鲜明的巴东一中特色的校本课程体系。创新学校课程建设,促进学校办学特色的形成。

② 教师专业化发展目标

通过校本课程开发,形成一支勤钻研、会合作、能奉献业务精良,一专多能,有校强课程建设能力的整体教师队伍。

③ 学生个性化健康发展目标

初步具备新的课程观;学会选择;具自主、合作、探究精神。能在充分了解自己的基础上,接受老师的选科指导,自行设计促进自己个性特长得到最佳发展的选科学习计划。能比较恰当的评价自己和同伴。

四、开发策略

学校三级课程体系中,校本课程仅仅是其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然而从校本课程在课程建设中无何替代的特殊教育功能与作用,特别是校本课程作为一个系统工程进行开发,应该有其特有的开发,实施策略。

1、统一共识

明确职责

全体同仁必须加强学习,更新教育观、课程观、教学观、师生观。明确学校教育共同体(包括校领导、教师、学生及其家长、社会各届同仁等)就是学校课程建设的决策共同体。深刻认识校本课程的性质、特点、功能、作用,熟悉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程序与策略,确立自身在校本课程开发、实施中的地位、作用,提高学校整体课程建设能力。

校长作为学校课程建设第一决策者、第一责任人,将按照国家的教育政策,为全校学生的最好发展、教师的专业化成长作出课程规划及其他决定;教师将根据国家课程标准或其他课程文件,在自己的专业活动范围内,从专业发展的高度,关注教育对象的需要,作出相关课程设计及其他决定,适时拿出《课程

纲要》;学生也将确立正确的课程观,在政策允许范围内正确选择自己的学习方式,选择课程甚至老师,学会规划自己个人的学习方案。学校将创造条件让学生家长参与学校的课程事务,如了解课程、评价课程以及为修正课程提出建议;同时促进家长积极参与学校课程实施,如提供信息、协调资源等。

2、“有的放矢”

逐步规范

校本课程开发必须有的放矢。“的”就是学生的兴趣、个性发展的需求、家长的期望、社会和社区对人才的要求以及学校在此基础上制订的学校课程发展规划。因此,学校将进一步采取措施摸清家底,加大力度弄清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的条件与限制:例如学校教师的知识、经验与能力、教辅人员的特点状况;学生的知识水平,各种课程材料和设备及其相应资金的实际状况;课程计划的弹性空间、社区潜在资源、学校特色以及学校教师、学生和家长及社区人士的认识水平和可能反应等。在此基础上,建构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程序,分阶段逐步规范校本课程开发,形成具有巴东一中特色的校本课程体系。

3、注重实效,多元开发

校本课程开发就是要调整课程的内容,使各种有价值的知识都进入课程,落实新课程改革提出的校本课程比例。学校课程建设决策共同体全体成员应突破传统知识论理观,确立新的知识论理观,赋予地方性知识、缄默的知识、个人的知识、操作性的知识、程序性的知识等知识形态应有的地位;打破学科本位课程结构,加强人文课程、综合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崭新的教学方式,拓展视野,以“学会选择、着力改编、关注新编”校本教材的策略,实事求是、注重实效多元化创建校本课程体系。

4、倡导合作

资源共享

学校将根据学校课程建设的能力、特点、需要,积极借鉴兄弟学校先进经验。

积极与有关科研单位联盟,依靠省教育科学研究所等科研单位技术力量,强强联合,分工合作,共同开发校本课程。同时尽可能联盟内课程产品、师资、设施等互惠互用,真正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

五、开发程序

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程序:

1、组织学习、全面动员

2、通过学生座谈等了解学生的各种需求

3、全面评估分析确定校本课程总体目标,形成校本课程大致结构

4、公布《校本课程开发指南》

5、教师或有关工作室申报课程——对教师申报课程进行审议——编制《学生选修课程目录及课程介绍》

6、公布《学生选修课程目录及课程介绍》

7、学生选题指导委员会组织学生选择课程

8、确定校本课程

9、学校形成整体《校本课程开发方案》

10、任课老师完成具体的《课程纲要》报学校校本课程审核工作力度小组审定。

六、实施评价

校本课程一经开发即进入全面实施阶段。从严格意义上说,校本课程并不是完全陌生的领域,但新课程已赋予校本课程以全新的涵义。因此,学校必须突破传统课程观念,充分估计校本课程实施中场地、设施、师资等的实际要求,课程表设定的困难,统筹兼顾,加大投入以确保校本课程健康实施。同时对校本课程的开发及其实施建立相应的考核激励机制,有效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校本课程实施评价在学校校本课程实施评价工作领导小组主持下从师、生两个方面进行:

1、对课程开发并实施教师的评价 主要从以下几个方进行: ① 学生选择该课程的人数; ②学生实际课程授受的效果;

2、对学生的评价

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价: ① 学生学习该课程的学时总量;

②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如态度、积极性、参与状况等; ③ 学生小组评议和任课教师评价; ④ 学生家长的反映;

⑤ 学习的成果(将采用随课程实施过程进行连续性与终结性相结合的评价方式,采用书面测验、判定等级或书写评语等多种评价形式,主要以学生档案袋综合展示)。

附:

1、学校课程管理委员会名单

2、学校校本课程开发工作领导小组名单

3、学校校本课程审核工作领导小组名单

4、学校校本课程实施评价工作领导小组名单

5、学校学生选科指导委员会名单

校本课程校园文化建设 篇6

关键词:翻转课堂;项目化教学;校园文化建设

一、项目化校本教材研发的背景

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的职业教育模式、落后的教育观念以及实训投入的不足等给中职教育的教学质量的提高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培养的学生已难以满足就业的需要。因此,积极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教学形式和内容的改革,从传统的偏重知识的传授向注重就业能力的培养,让学生有兴趣学习,轻松学习,已成为多数学校的共识。

我校在教育改革中吸取德国双元制教学模式,翻转课堂这一先进的教学方式,利用信息化手段积极推进项目化教学改革,将生产实际中项目分解为若干个子任务作为教学案例,注重教育与生产的紧密结合。职业教育改革首先是教材的改革,校本教材研发以学校的文化建设为主线设计项目,包括了平面设计专业工作实际中遇到的标志设计、书籍封面设计、数码图像处理、海报设计、产品宣传页设计等领域的内容,达到了课程内容与职业需要的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对接。

二、校本教材研发意义

(一)传统的教材存在着以下的几个弊端

1.不能有效地体现新的教学理念

新一轮教学改革实施前,教师主要参照教学大纲展开教学活动并占据着绝对重要的地位。而在教学大纲的框架下,教材又占据着绝对“统治”的地位,传统的平面设计教材不敢对课程内容的编排顺序做大胆的变更,以工具的使用和功能划分章节,摆脱不了灌“书”式的老路,不能有效地体现新课标推崇的教学理念。

2.不利于教师引导学生开展自主探究性学习

探究式学习是新课标理念所推崇的一种学习模式,核心在于让学生通过自主的科学探究来获得相关的知识。探究活动要求学生能对所要探究的问题自主地设计探究方案实践操作练习最后得出关于探究问题的结论。而传统教材只是机械性的讲解各项菜单与工具的使用方法,让学生按照写好的步骤操作练习,每个学生都是练习同样的操作,他们的实际不是多元的。将知识点应用到实际的工作项目任务中去,引导学生自主地进行探究,这无疑对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将大有益处,学生所学的知识也是鲜活而灵动的。

3.不利于学生知识的构建

传统的教材只是把知识点单纯的罗列出来通过老师的讲解让学生理解各个菜单的功能,但对于大部分学生而言,这些知识很难内化为学生自己的知识,学生对学习过程也会感到索然无味。只能对把大量经过加工和处理过的教材使用到课堂上,让学生对重点知识加以探索和学习,这种开放性的学习方式深受学生的喜爱,让学生的学习效果更好。

(二)针对传统教材的这些弊端制定教材开发方案

针对传统教材的这些弊端成立教材开发小组,编写项目化教材来适应当前的职业教育的要求制定教材开发方案。

1.购置Photoshop平面设计相关参考书籍

2.与企业合作方加强联系,利用其教学资源和教学团队优势,开发具有真实性的典型教材案例。

3.派送相关专业教师参加企业实践活动,通过工作实践确保教材研发案例的实用性与专业性。

三、校本教材研发内容设计

针对企业提供的客户典型案例以及Photoshop参考资料从中筛选的优秀案例进行整理,结合校园文化建设将知识点融入到设计项目和子任务中。

项目一:打造美丽校园。介绍创建、编辑和调整选区,以及描边和填充选区的方法,蒙版的使用,使用辅助工具,以及设置前景色和背景色的方法。

项目二:打造书香校园。介绍调整图像大小与分辨率,以及移动、复制、删除、变换图像的方法,图层的类型与基本操作,图层样式的设置与编辑方法。

项目三:打造数字化校园。介绍总结利用前两个项目的photoshop软件功能进行IC卡、灯箱广告、宣传画册、杂志广告的设计制作,并详细介绍该领域的相关知识。

项目四:打造多彩校园。介绍利用“色阶”、“曲线”、“色相/饱和度”、“色彩平衡”、“替换颜色”,以及“去色”、“反相”等命令调整图像色彩与色调的方法。并介绍了绘制、修饰和修复图像的方法,包括使用画笔工具组、仿制图章工具组、修复工具组等。

项目五:打造通讯校园。综合使用photoshop软件功能进行电子产品宣传设计,包含了户外广告、宣传海报等,并对版式设计的要求进行了详细介绍。

项目六:打造动感校园。介绍了色彩模式的相关知识,以及滤镜的使用规则与技巧,常用滤镜的作用与使用,并结合利用photoshop动画面板来制作校园动态网站banner的方法。

根据项目化教学模式要求,以及翻转课堂分组探究式学习需要,在编写教材过程中制作了配套的教学电子课件以及微课授课录像,通过校园精品课程网站上传到网络中,构建了一个供学生和老师共同学习的资源平台。

四、项目化校本教材特色与实施效果

(一)满足教学需要。采用最新的项目化教学方式,每个项目细分为若干子任务,每个任务使用“【任务说明】-【知识预备】-【任务实施】-【任务拓展】-【任务考核】”的结构,在知识技能上,学生知识面大大拓宽,开阔了视野。在考核环节,将考核分为学生自评与互评,教师点评两个环节,增强了学生的参与度,课上的相互交流,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满足就业需要。在每个项目中都围绕学校文化建设设计与实际应用紧密相关的实施点与任务,从而让学生在完成某个项目后,能马上在实践中应用从该项目中学到的技能。

(三)增强学生学习兴趣与爱校情怀。从本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出发,不仅让学生能轻松学习,自主探究,团结协作的意识增强,更能让学生深入的了解学校内涵,共同成为校园建设发展的一份子,荣辱与共,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 孙铁英,黄瑞芬.平面设计高级案例教程[M].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2012:37.

校本课程校园文化建设 篇7

一、“儿童诗”校本课程的提出

宿豫区大兴中心小学是江苏省行知实验学校之一, 为了深化生活教育, 提升学校品位, 我受陶行知创作的一组以“诗的学校”为题的诗歌的启发, 提出了在学生中积极开展学创儿童诗的活动, 得到了学校教师的响应。在大家的建议下, 学校正式提出了将“儿童诗”作为学校的校本课程来开发和实施。在讨论中, 我们觉得在小学生中广泛开展学创“儿童诗”活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 中华文化的传承离不开诗教。

中国自古就是一个诗的国度, 早在2000多年前, 孔子就提出了“兴、观、群、怨”的诗教理论, 他还亲自编写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部诗歌教材《诗经》。从“不学诗, 无以言”的孔子时代, 到唐朝科举取士, 官员经由科考出身, 必须通晓诗律。民间也以读诗懂诗为荣, 自庙堂至市井, 到处是诗, 到处是诗人, 也到处是诗教。日常运用、生活教育、俗谚格言, 诗深入民间, 化入生活, 雅俗共赏, 诗灌溉了伟大的民族和辉煌的历史。

(二) 课程改革呼唤诗教。

《基础教育课程纲要 (试行) 》提出:“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 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 结合本校的传统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 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 即校本课程。”我们开发旨在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促进学生和谐发展的“儿童诗”校本课程, 不但符合课程改革发展的方向, 而且有利于学校特色的形成, 有利于学校办学品位的提升。

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是课程改革的目标, 这个目标的达成离不开优秀文学作品的阅读。翻开苏教版小语教材, 我们不难发现, 诗歌的教学逐渐得到了关注, 几乎每一册教材都安排了不少于5首的诗歌 (包括古诗) , 约占20%。因此, 让孩子多读诗、多读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 并以此来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这已成为小学语文教学的共识。

(三) 学生全面发展可以依托诗教。

这是毫无诗意的年代, 儿童的想象不被呵护, 青春的文学梦遭到嘲笑。大多的教育者和家长看到的只是孩子的成绩———可以量化的成绩, 游戏、童话、诗歌离孩子渐渐远去。为此, 我们开发“儿童诗”校本课程资源, 让学生的生活多一些诗情画意, 让学生在学习、创作儿童诗中得到道德的熏陶, 对宇宙、社会、人生多一份感悟, 并树立更高远的人生理想, 让师生享受诗意的生活。

小学阶段是人成长的关键时期, 在小学阶段实施儿童诗教学, 是促进学生品德形成和智力发展的有效途径。诗人圣野说:“一个自幼受过儿童诗熏陶的人, 长大肯定是个有是非观, 有真性情的好人。”诗能让我们的心灵变得更加充实, 让我们的情感变得更加丰富, 让我们的想象变得更加广阔。因此, 小学阶段学习儿童诗符合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 也一定能为孩子营造快乐的童年, 诗意的人生。

二、“儿童诗”校本课程的研发

为了科学有序地实施“儿童诗”校本课程, 我亲自主持了《农村小学“儿童诗”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研究》的课题, 在市陶研会和区教研室的指导下, 组织了研究团队, 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研究活动。

首先, 我们找到“儿童诗”教学的理论支撑。著名教育家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中有精辟的论断:“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 而非理性知识和认识的堆积。”著名德国诗人荷尔德林说:“人, 应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人的教育呼唤诗意, 教育中如果没有诗意和激情就没有性情的陶冶、心灵的净化和思想的升华。

其次, 我们聘请了全国著名诗人、宿迁市文联主席刘家魁先生为我校的诗歌教学顾问, 具体指导师生学习诗歌、感悟诗歌、创作诗歌。同时还邀请了宿迁市诗词协会的几位在苏北地区很有影响力的胡继风、陈斯高、侍宝华等几位诗人到我校讲学, 向师生传经送宝, 极大地鼓舞和调动了师生学创作儿童诗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最后, 广泛搜集古今中外大量的优秀儿童诗作, 编辑了《童谣集》和《儿童诗集》。《童谣集》作为一、二年级的校本课程, 《儿童诗集》作为三至六年级的校本课程。全套教材共十二册, 真正做到诗中有画, 画中有诗, 以主题单元阅读和童诗创作技巧双线并行, 并融入丰富的地方乡土资源。让孩子们理解并掌握创作和修改童诗的一系列技巧, 让孩子们在诵诗、赏诗、写诗的过程中启迪思维, 丰富情感, 提高素养, 接受美的熏陶。结合宿迁市市级课题《农村小学儿童诗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践研究》, 学校积极开展儿童诗和学科教学的整合研究, 形成丰富的童诗课程文化。

三、“儿童诗”校本课程的实践

1.利用地方课程教学校本教材。儿童诗校本课程在全校一至六年级开设, 每周2课时, 一节从语文课中调剂, 另外一节从学校的地方课程课时中调剂。按照每学期18周计算, 每个年级每学期共有36课时, 一至六年级共有432课时。

在儿童诗教学模式的探索中, 我们强调, 课堂中, 一切以学生为中心, 以学生发展为本。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勇于实践, 以促使学生诗情激荡, 思维飞扬, 使课堂诗意弥漫。根据这样的原则, 我们经过实践, 总结出了阅读赏析、感悟仿作、采风创作三种儿童诗教学模式。

2.高举“生活教育”的旗帜, 广泛组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我们充分利用农村的教育资源优势, 组织学生参观生态农业种、养殖农场, 带领学生到附近的污水处理厂、长江润发集团、宿豫张家港工业园区中节能生物发电有限公司等企业去参观、访谈;到农村集中居住区去了解新农村建设, 感受家乡的新变化。然后, 要求学生将这些生活体验写进自己的诗行。

3.分年级成立诗社。根据不同年级的诗教标准, 分年级成立诗社, 具体负责指导本年级的儿童诗开展情况。

4.分别编辑印制了《童心·诗心》校园诗刊和《乐陶陶》校报。 (“乐陶陶”源于学校始终坚持学习陶行知和叶圣陶两位教育家) 用来刊登学生最优秀的诗作及年级儿童诗社的佳作。作为学校对外的诗教宣传的一个窗口, 一学期出3—4期校报, 1—2册诗刊, 并寄往儿童文学作家及全国各刊登学生诗作的报纸杂志。

5.每年举办“三个一”主题活动———一次诗歌节、一次教师诗歌沙龙和一次经典诵读大赛, 让师生在诗歌的天地里徜徉。

6.儿童诗教学的真正落实和成功开展, 关键在教师, 只有建设一支能够胜任诗教的教师队伍, 才能保证全校性的诗教的顺利进行。为此, 我校制订了“请、学、研、送”的儿童诗教师培养方针。“请”即邀请诗人、儿童文学作家及儿童诗教学上有建树的老师到学校进行讲学指导, 如邀请著名诗人刘家魁等到校为师生开设专题讲座等;“学”则是以个体为单位, 进行儿童诗创作理论、教学方法、儿童文学史等的学习;“研”就是在个体学习的基础上, 定期开展教研活动, 共同探讨诗教规律、经验, 交流学习、教学心得;“送”则是选派骨干教师参加儿童文学研究中心的儿童文学讲习班等学习, 以提高教师的儿童文学理论水平、实践操作能力及相互沟通等能力。

7.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打造“诗意校园”。诗意的校园是美丽的, 美丽的校园才富有诗意。“诗意校园”首先带有审美的况味, 让学生身处校园, 不是感到心力交瘁, 而是快乐无比。走进大兴小学的校园, 仿佛走进了一座清幽怡人的园林, 整个校园春天群卉争艳, 夏天绿树成荫, 秋天硕果飘香, 冬天白雪压枝。这里绿树映红楼, 鸟语伴花香, 漫步其间, 微风在花草间穿行, 阳光在树叶间嬉戏, 此情此景, 不禁让人心醉神迷, 流连忘返。草坪如茵, 绿树红花, 夹道迎宾, 园林小品与景观石铭文交辉, 孩子们尽情地感受着诗意校园的静谧与淡雅……以红、白二色作为色彩基调的校园建筑群, 通透大气, 跳跃的红, 圣洁的白配以墨绿窗格, 凸显传统文化意蕴与现代风格的完美结合, 体现蓬勃活力, 不仅给孩子们以视觉的愉悦, 更给了他们以情操的陶冶。

“文化气息扑面来, 润得诗心好做人”。在学校环境绿化、美化的基础上, 我校更加注重人文建设, 追求物与人的和谐。让师生快乐学习、快乐工作、快乐生活在和谐温馨而又富有诗意的环境中。校园内随处可见的“儿童诗文化”, 濡染着孩子们的精神底色。那儿童诗宣传栏、儿童诗墙, 那孩子诵读不绝于口的《童谣集》、《儿童诗集》等, 都让孩子们在“儿童诗文化”的浸润中明理修身, 化育灵魂。

学校积极营造人文环境, 努力做到育人于无痕之处。“轻声漫步过走廊”、“茵茵绿草, 踏之何忍”等温馨的提示语随处可见;诗意教师、诗意社团、诗意言行的宣传牌, 为校园增添了一道亮丽的文化风景;校报、校刊等装点着学校的诗意气息;学校定期开展快乐诗书节、社团风采节、阳光体育节等特色文化节日活动;定期进行诗香班级、校园小诗人评选, 等等。雅致宜人的校园环境, 诗情画意的校园文化, 已成为孩子们求知的学园、舒展身心的乐园、健康成长的精神家园。孩子们无不在此感受乃至享受诗意校园的魅力。

8.立足教研, 寻求理论支撑。为更好地实施儿童诗教学, 形成浓郁的诗教氛围, 学校以儿童诗教学为立足点和突破口, 大力开展诗教教研活动。首先, 学校建立了诗教教研大组, 教研大组包含各个学科的骨干教师, 用来共同研究、学习、分享诗教的理论、教学方法、指导学生写作方法等。其次, 积极开展诗教教研活动。学校定期开展相互研讨的诗歌教学活动课, 积极探索各种形式的诗教课, 既可以相互探讨、共同提高, 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起到示范和指导作用。再次, 主办诗教沙龙, 由本校组织几位老师上诗教研讨课, 并邀请诗人、作家上示范课及进行诗歌讲座。

四、“儿童诗”校本课程的收获

一年来, 通过儿童诗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 师生对诗歌的了解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读诗、学诗的人数大幅度地增加, 甚至已经成为师生学习生活的一部分, 诗教促进了学生读诗、写诗。从学校《乐陶陶》校报每期的来稿量来看, 学生写诗的积极性一直维系着高水平。

随着诗歌阅读量和创作的加强, 在诗的熏染陶冶下, 学生变得更纯洁、更善良、更美好, 涌现了一批的校园小诗人。他们以自己独到的笔触描绘着自然、刻画着生活、抒写着情感。如六年级七班丁泽同学写的《喝醉酒的爸爸》:“喝醉酒的爸爸/就像一个不倒翁/他使我想起/儿时的玩具//喝醉酒的爸爸/总是歪来歪去/使我担心他会倒下/咦/爸爸不歪来歪去的了/是不是睡着了?”字里行间中展现着小作者对生活的独特观察与思考, 也体现了小作者与爸爸间的亲密感情。更重要的是这样浓浓的人文气息弥漫在校园的空气中, 当同学间因为摩擦即将发生拳脚相斗时, 不知是谁的一句:“你打我, 我打你, 其实是借别人的手打自己。”一声诗意的劝解, 就化解了一场“战争”。

在教师层面, 随着儿童诗校本课程的实践, 我们的教研活动也随之展开。隔周一次的学校诗教教研活动成为老师们阐释诗意、放飞诗情的练兵场。通过上课、听课、研讨、沙龙、专家讲座, 促进了老师们教学水平的提高。以前课堂中缺乏的诗意和人文关怀, 开始漾荡在课堂。诗与语文、数学、音乐、美术、体育等课程的有效结合, 使这些学科的课堂充满了灵性和创意。教师在区级以上的课堂教学大赛中频频获奖。

春风化雨, 润物无声, 就在这悄无声息中无疑体现了人的修养和品质, 没有诗所带来的人文素养的丰厚, 怎么会有这样的结果?

五、“儿童诗”校本课程的展望

1.语文课程标准中规定, 小学生在六年中要掌握4500个汉字的识字量, 借助“儿童诗”课程的教学, 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识字量, 提高阅读能力和文学素养。

2.通过学创“儿童诗”, 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普遍提高。通过引导学生读儿童诗、抄儿童诗、赏儿童诗、悟儿童诗、背儿童诗、创作儿童诗, 一方面打牢了学生们的文字功底, 培养了学生们的写作水平。另一方面净化了学生的心灵, 陶冶了学生的情操, 学生的思想空间里多了一些浪漫情怀和高尚的道德情感。同时, 也让更多的同学拥有了读诗、写诗的高雅爱好, 增添了生活情趣。

3.通过几年、十几年、几十年坚持不懈的努力培养, 相信学校一定会走出几位有影响的诗人、学者。即使学生不一定都成为诗人, 但也一定会终身受益。

4.形成了学校的特色文化、品牌文化。我校“让校园充满生命的灵动, 让生命追寻诗意的栖居”的教育理想, 不仅仅是一种整体的文化氛围构想和主题命意, 还是一个贯穿在整个教育过程中的文化教育系统工程, 诗意的教育理想、诗意的环境、诗意的管理、诗意的课堂等, 无不折射出诗教的光芒, 形成了我校所独特的品牌文化、特色文化。

“诗意校园”, 诗意盎然, 意趣无限, 我们将始终追索着“让校园充满生命的灵动, 让生命追寻诗意的栖居”的教育理想, 实践着、探索着。

参考文献

[1]徐玉珍.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与案例.人民教育出版社.

[2]周晓波.当代儿童文学与素质教育研究.少年儿童出版社.

[3]蒋风.儿童文学原理.安徽教育出版社.

校本课程校园文化建设 篇8

2011年9月, 新一届学校领导班子经过深入调查, 发现学校进城务工随迁子女158人, 占全校人数40.93%, 在校学生中离异的家庭占十分之一, 访问退休的老领导, 深入学生、教师、社区、家长中间倾听他们的声音,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 他们发现许多学生心理有一丝阴暗, 看问题很偏激, 而在当今标准化、程序化的教育体制下, 教师也缺乏激情, 职业倦怠感严重、心理问题突出、师德滑坡, 班子经过详细了解学校的历史文化和成功经验, 在此基础上, 通过专家论证, 最终确定了我们学校的教育理念———“实施阳光教育, 开发德育校本课程, 培养有良好习惯、具有合群、合作、活泼快乐、学有所长的阳光少年儿童”。市教科所批准我们申报的《开发德育校本课程, 构建学校德育特色》为“十二五”规划专项课题 (TS2011031) 课题, 同时也纳入辽宁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重点课题 (JG11CA009) “中小学特色学校建设的研究”的子课题, 本课题拟从开发德育校本课程和实施的视角, 从校实际出发, 将德育课程化和生活化, 重点研究小学生德育发展规律和特点、德育课程体系、德育校本课程, 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探索形成学校德育特色。

二、播种良好习惯促进学生阳光成长

依据小学生心理发展迅速、发展协调、发展开放性、发展可塑性的特点, 我们在辽师心理学教授张丽华博士专家指导下, 对小学生德育发展规律和特点进行了研究, 我们发现这个时期是培养学生良好心理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大好时机, 我们在全校开展十个方面十个好习惯活动、把学生放在教育的主体地位, 践行让“每一位学生带着憧憬和希望走进兴文, 带着幸福与收获走出兴文”。学校以“阳光德育、阳光运动、阳光实践、阳光评价”为教育载体, 有层次、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教育活动, 使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

而且, 我们开展了“好习惯伴我成长”等德育特色活动, 让学生在体验生活中, 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 促进学生日常行为习惯达标。为落实德育工作“小、实、近”的要求, 我们重点在学生中开展了以体验为主的“八个一”活动, 即每天多一点微笑, 每天多一份快乐, 每天多一份责任, 每天多一次帮助, 每天多一个问号, 每天多一点包容, 每天多养成一个好习惯, 每天多一份自信。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 注重培养学生养成公德、做人、礼貌、学习、阅读、安全、运动、劳动、卫生、饮食十个方面的十个好习惯。在行为规范上落实抓小抓细抓身边的原则, 把“一周一个主题, 一月形成一个好习惯”的培养落到实处。

三、让课程和课堂阳光起来, 实现减负增效

在开发德育校本课程中, 我们做到两点结合, 将德育与校本课程有机结合。首先, 校本课程以校为本, 德育内容校本化, 满足本校学生的自我发展需要;其次, 校本课程属于经验课程, 它注重实践活动, 这虽符合德育要求体验感悟的特点, 但它缺少认知环节, 又与德育要求知、情、意、行有机统一的特点不相适应, 离开“知”的传授与引导, 单纯让学生进行体验活动, 就可能让学生因受错误思想的诱惑而迷失方向。

在实施德育校本课堂上, 我们采取“让阳光洒向每一个孩子”课堂教学实践活动, 教师备课进行学情分析预设有针对性的课堂提问, 学校开展了“同研、同上、同议”一节课活动, 教师在课堂上适当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合作教学已成为当前一种十分有效的教学组织形式, 其最大的优势是生生之间信息交流迅速快捷, 实现优势互补。学校还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作用, 骨干教师唐凤莉积累丰富的作文经验, 在学校多次展示作文教学, 还做了专题的讲座, 朴实真诚的话语, 丰富具体的内容, 提炼的都是唐老师多年实践的经验精华, 给了全校老师专业的引领, 启发教学的思考。

在德育校本课程评价方面, 制订了德育课程标准, 确定了德育课程内容, 制订了德育课程评价标准, 编辑使用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手册《长大报告册》。课堂上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给予及时评价, 以丰富课堂的评价语言, 如张屏老师的课堂, “你看这位同学的眼睛一直看着老师, 他听讲多认真啊!”“这位同学能认真听别人发言, 并能指出不足, 我们应向他学习。”这些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 营造了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 使课堂呈现出活泼、热烈的气氛, 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如, 在唐凤丽老师的课上, 我们听到了:“你听得最认真, 这可是尊重别人的表现呀!”“这么一点小小的区别都被你找出来了, 你可真了不起!”“你听出了他的不足, 可真帮了他的大忙。”“大家看, 这位同学不仅听懂了别人的发言, 还加进了自己的想法, 多棒呀!”高艳老师这样评价学生的作品:“这幅作品表达了她的心声, 还有这个符号, 真贴切。”……一个眼神、一句赞扬、一个微笑, 不花时间, 不费力气, 却能收到明显的效果。

四、课题实施的反思与设想

“开发德育校本课程, 构建学校德育特色”研究以来, 播种良好的行为习惯的种子已经绽放阳光校园, 让师生、家长倍感受益, 师生关系和谐了, 但是还存在一些问题, 德育校本课程的开发还不够深入系列化, 未来我们将把研究成果融入教与教学之中, 形成体系, 未来的阳光教师愿意上班, 学生愿意上学, 整个校园充满阳光。

摘要:学校要依据少年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及新课程标准, 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开发德育校本课程, 注重培养十个好习惯, 构建学校阳光、健康、和谐的阳光校园。

关键词:良好习惯,阳光课堂,阳光评价

参考文献

浅谈校本课程文化 篇9

改革是一种文化的变革, 是学校新文化与旧文化不断磨合和融合的过程。因此, 要想使校本课程开发得以顺利进行, 要想使国家课程改革进一步深化, 学校必须改造现存的文化, 改善师生关系, 创设理解与协商的、开放的校本课程文化。

一、课程文化的内涵

本文赞同裴娣娜教授的课程文化观点:作为现代学校文化的重要内容, 学校教育活动的生存方式, 指按照一定社会发展使下一代获得社会生存能力的要求, 对人类文化的选择、整理和提炼而形成的一种课程观念和课程活动形态。现代社会, 科学与人文相结合的课程文化观的确立, 从根本上影响一个国家课程改革与发展的基本思路。

教育文化学家斯普朗格说过, 教育是一种文化过程, 而居于教育核心的课程则是这一文化过程的主要载体。目前, 我国正在推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三级课程管理模式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其中的校本课程开发成为这一次课改的新亮点。

校本课程开发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提出的一个新概念。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体现了学校自主权利的重塑。但是目前, 我国的校本课程的推行受到种种因素的制约, 如教师的能力、意愿;学校外部的评价;校长的课程领导能力等等。更重要的是, 校本课程开发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的过程, 它的开发和实施并非像学校获得课程自主权那么简单。当前, 课程改革力度加大与学校课程文化不发达之间的矛盾是制约课改深入进行的关键所在。只有以创建特色学校为抓手, 重塑校本课程文化, 才能使课程改革在每一所学校得到创造性落实。

二、校本课程开发在文化层面上存在的问题

目前校本课程开发在文化层面上存在着许多问题, 制约着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为了能更好地促进校本课程的开发, 我们首先需了解校本课程文化的现状。

(一) 课程文化“沙漠化”

学校根本就不重视课程文化的建设, 组织缺乏凝聚力, 内部死气沉沉。有些学校的教师缺乏课程观念, 认为课程即学科或者教材, 课程是一种固定不变的物化的文本, 更不理解课程文化的内涵;认为教学即是执行、复制课程文本的过程。有些学校的校长对校本课程开发不感兴趣、对校本课程的认识不足, 因此, 学校无法提出适合本校的独特的办学宗旨和培养目标。例如, 台湾S小学虽然进行校本课程开发, 但一直没有一个明确的领导小组, 看上去似乎谁都参与校本课程开发, 但实际上谁都不负具体责任。校长本应是课程开发的领导人, 但由于对课程开发没有多大兴趣, 所以对课程开发也没有提供必要的支持。

(二) 课程文化保守化

新的课程改革倡导的是一种新的课程理念与实践发展范式, 绝不是单纯的课程内容更新或教材变换的问题。但是有许多学校和教师的教育思想陈旧落后, 跟不上时代步伐。他们拒绝接受新的事物、新思想、新知识, 吃老本, 以“不变应万变”。虽然校本课程开发在最近几年来, 在广大教师及研究者的共同努力下, 许多学校已经取得了丰富的经验和成果。

新课程改革标志着整个教育范式的革命性转换。无论是对新课程理论的研究, 还是对新课程的实施, 都必须深刻地领会新课程理论与实践的精神实质, 充分地理解新课程改革在理论上的创新与突破。

三、校本课程文化的内容及特点

校本课程作为一种重要的课程类型, 是由学校自主开发的, 能够体现学校办学思想和特色的, 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校本课程在满足学生的兴趣、需要, 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 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上, 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是不可或缺的。

(一) 校本课程文化开发的目标是要让学生受益

课程文化开发的目标是要让学生受益, 为学生生动活泼的发展创造条件, 所以评价校本课程的一项重要指标就是学生的发展。

同时校本课程文化的目标要体现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师的专业发展需要一定的氛围, 或者说是一定的文化。在这种文化下, 教师能够自觉而不断地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进行反思, 教师相互间能够分享他们关于教学的理念与实践, 并努力在课程教学中尝试新的教学方式与技术。这种文化是开放的、民主的、合作的、沟通的文化。教师通过参与校本课程开发, 通过与教师、学生、家长、专家和其他相关人士的合作、沟通, 使自己的课程意识、课程责任感、课程开发能力、研究能力等都得到发展。

(二) 校本课程文化以实施为轴心

通过特色课程的创建与实施, 对于彰显学校的办学特色, 能够起到促进的作用。

同时, 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 仅靠单个教师的力量显然是无法完成的, 它需要教师之间更紧密、更有效的有机的结合, 要求教师与教师之间相互合作, 形成一个平等的、互动的教师工作群体。另外, 这种合作文化不仅倡导师生、生生、师师之间的合作, 还要求教师与家长之间的合作, 教师与社区之间的合作, 发挥学校、家庭、社区一体化教育网络的作用。

(三) 课程评价中的文化

校本课程评价充分尊重学校师生以及学校和社区环境的独特性和差异性, 强调在自我反思、自我体验的过程中, 使人的自主性得以健全发展。学生通过自我反思、自我体验、自我理解, 使自己以主体的身份投入到课程的运行、评价过程中, 与课程文化展开“我—你”对话, 从而达到一种“视域融合”, 并自主地生成、建构一种内在的文化世界。

校本课程校园文化建设 篇10

一、特色创建活动定位—“诗化校园”

所谓“诗化”是指诗的意象化,它不仅仅是读诗、写诗,它的落脚点重在“化”上。即借助诗的属性,通过审美体验,净化、美化人的心灵,陶冶人的情操,营造人文雅境。我们这里所说的“诗化校园”,是以创建和谐校园为目标,以祖国千年诗文化为纽带,以我国唐诗为中心的历代经典古诗为诵读母本,以学校各项活动为载体,以师生发展为核心,借诗化之魂达到创设诗化氛围,育人润物无声之境界。

二、特色创建活动目标—“校训”“三风”

校训、校风、教风、学风是学校特色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是学校持续健康发展的基本理念引领。其作用在于引导、规范、激励师生的价值追求,深化、规范、提升学校的办学理念,科学定位学校的发展方向,铸就学校的文化品牌。以“诗化校园”文化为统领,构建新的特色校本文化,最终实现:校园—独具诗韵;教育—实现诗性;培养的人—人生要诗化。

校训:诵诗养品习文润德

校风:尊诗尚美

教风:诗性教育本真化人

学风:乐学善诗知行合一

三、特色创建活动策略—活动策划

1. 教师队伍的培训和提升

(1)加大诗化教育的研究力度。教师是诗化教育工作的主力军,也是诗化教育工作的实施者。学校行政领导、语文教师和其他各学科的骨干教师都参与格律诗词的学习和创作。要求学生会背的诗词,教师先会背,要求学生能写的诗词,教师先能写。加强对教师进行诗歌知识与技能的培训,普及诗词文化知识,并经常性地开展教师之间的交流探讨,借以提高教师对诗歌教育促进校园文化形成的认识,同时提高广大教师的审美能力和诗化教育水平。成立教师诗词研究会,教师在这个研究会里,研究诗词,诵读诗词,研究诗词教学,研究诗词创作,不断夯实自己的诗词底蕴,确保诗化教育的质量。

(2)加强诗化教育与各学科教学的融合。教师们在课堂上根据学科特点,顺势而教,营造诗意情境,践行着“学生为主体”的理念。语文课上有教师如孙双金式的儒雅地吟诵着送别组诗;数学课老师用特有算题简洁与奇妙的数字、有趣的数学规律,阐释诗的格式;英语课教师寓教于乐,在情景互动中诵读诗文;音乐课,让诗歌插上旋律的翅膀;美术课,用形象使诗歌婀娜多姿,色彩斑斓;体育课用韵律与节奏、汗水与激情释放诗歌的生命活力……诗歌因课堂而更有魅力,课堂因诗歌而更加精彩。

2. 学生诗化活动的组织和开展

(1)每周安排两节诗词校本课,进行诗文化校本教学活动,指导学生进行诗诵读、欣赏、创作等活动,形式力求丰富多彩。

(2)学校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小学生的年龄与认知特点,分年段精心编写学校校本教材——《诗润童心》,分发给全校师生。学校开展校本教材教研活动,提升教学水平。

(3)学校结合各项创建活动,如创建绿色学校、文明学校,和其他重要活动如读书节、科技节、体育节,特别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如端午、中秋、春节等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彩的经典诗特色教育活动,寓诗教于娱乐当中。

(4)学校举办一年一度的诗词文化艺术节,利用歌舞、朗诵、相声小品等艺术形式进行诗文化特色教育活动。

(5)学校实行诗段位制。其中A类段位考查背诵,每背诵五首提升一级,B类段位注重理解,C类段位考量创作,分别有晋升段位级别的标准。优胜班级由学校颁发“一星、二星、三星诵读班级”。

实施校本课程 感受数学文化 篇11

关键词:校本课程;数学文化;数学情感

“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学校的数学教学内容更多的是对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数学思想方法的学习,而相关的数学事件、数学人物、数学发展的曲折历程等文化内容的渗透很少。冀教版七年级教材第一学期的数学教学内容主要涉及有理数、代数式、整式的运算和一元一次方程等内容。因此作为对七年级学生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校本课程更多的侧重于对数学事件以及相关人物的介绍,寻求数学进步的历史轨迹,激发学生对数学创新原动力的认识,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领会数学的文化內涵,从而提高学生自身的文化素养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数学情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介绍数学的奖项,感受数学在世界科学界的重要地位

这两年,随着我国的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屠呦呦又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大家对诺贝尔奖非常关注,诺贝尔奖是授予前一年世界上在这些领域对人类作出重大贡献的人,仅有文学、化学、物理、生理或医学、和平五个奖项,而没有设立数学奖项,但是在世界上还有很多专门为数学设立的或者是包含数学的奖项:菲尔兹奖、沃尔夫奖、阿贝尔奖、高斯奖、晨兴数学奖、苏步青奖、陈省身奖、罗尔夫·内万林纳奖、邵逸夫奖。通过对这些奖项的介绍,让学生全面地感受科学家的无私奉献、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的科学精神,为其树立学习的榜样。

二、了解负数曲折的产生过程,关注数学发展经历

在小学,学生已经认识了负数,但是并没有对负数有太多的了解,初中的学习使学生对数的认识范围扩大到有理数,并且能进行有理数的混合运算。但是,课堂上学生用45分钟认识的负数,在数学发展史上,从发现到正式被承认,经历了1000多年的时间。负数在中国,在法华寺,有一个有趣的传说,传达着负数是因为实际的需要出现的;李悝的《法经》中对负数的记载;公元前3世纪刘徽在注解《九章算术》时率先给出了负数的定义,规定了负数的加减运算法则,并解释因为解方程,同样也需要负数;正负数的乘除法则直到1299年,元代数学家朱世杰的《算学启蒙》中才有明确记载:“同名相乘为正,异名相乘为负,同名相除所得为正,异名相除所得为负;我国古代数学家为了区分正数和负数,创造了两种记录负数的方法:一种是用不同颜色的算筹分别表示,通常用红筹表示正数,黑筹表示负数;另一种是采取在正数上面斜放一支筹来表示负数。在西方,1484年,法国的舒开在《算术三篇》中曾给出二次方程的一个负根,却又不承认它,说它是荒谬的数;意大利学者卡丹在《大术》中承认负根,但认为负数是“假数”。直到1572年,意大利数学家邦贝利(R.Bombelli,1526~1572)在他的《代数学》中才给出了负数的明确定义。通过对这些事件的了解,学生感受到即使一个小小的改变,也需要不懈的努力,即使是看似简单的负数,中外的数学家都为它的出现、使用、发展付出了艰苦的探索。

在数的发展过程中,负数的出现,扩大了数的范围,又引出了有理数,于是紧随其后的是一系列新问题的出现,如无理数与希伯索斯、根号的使用……

三、认识中外数学人物,感受他们的人格魅力

古今中外,数学家前仆后继,为数学的发展做出了很多很大的贡献。我国数学家刘徽治学态度严谨,为后世树立了楷模。在求圆的面积公式时,在当时计算工具很落后的情况下,他开方即达12位有效数字。他在注释“方程”章节18题时,共用1500余字,反复消元运算达124次,无一差错,答案正确无误,即使作为今天的大学代数课答卷亦无逊色。近代数学家熊庆来、陈省身、丘成桐、华罗庚、陈景润等不仅自己在学术上一丝不苟,在培养学生方面同样也是尽心竭力。挪威的阿贝尔,不顾家境贫寒,一直致力于对数学的研究,数学的每一个进步,都凝结着数学家无数的辛苦,这些故事更是令学生感慨不已。

四、经历数形结合的神奇,体会数学思想的妙用

奇妙正方形带给学生意想不到的结果。正方形的面积是小学已经掌握的知识,将边长为a的正方形增大或者减小b后仍为一个正方形,那么对所形成的新正方形面积的探究,让学生体会从不同的角度考虑一个问题,体验图形与数量关系结合的数学思想,经历与同学交流、自主探究的有趣的过程,同时也为后面勾股定理的介绍打下一个基础。图形几何不仅展示了数学之美,也揭示了世界的本质,还改变了人们理解自然奥秘的方式。

五、了解数学猜想,关注生活中的数学,培养应用数学的意识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为生活服务。哥德堡七桥问题和商品中的条码来自于生活中。哥德堡的七桥问题被欧拉于1736年研究并解决,他把问题归结为“一笔画”问题,证明上述走法是不可能的,并产生了有关图论的研究。商品中的条码有助于实现商品零售(POS)、进货、存货管理、自动补货、销售分析及其他业务运作的自动化。

校本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通过校本课程开发,让学生能够接受数学文化的熏陶,感受数学历史的渊源,能用理性的思维认识客观世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较高的数学素养。

参考文献:

朴炅美.数学维生素[M].郑炳男,译.中国现代出版社,2012.

校本课程校园文化建设 篇12

一、课程建设

“铿锵人生,鼓舞飞扬”既是我校的办学目标,也是我校校本课程实施的指南,我校集全体教师的智慧,将“中华鼓文化”的寓意加以细化与演绎,“忠诚、热情、奋进、和谐、快乐”成了校本课程实施的具体目标。我校开发拓展型课程,主要从自主拓展与限定拓展两方面尝试。其中,由学生自主选学的自主拓展课程有14门。技能类课程——锣鼓、腰鼓是最具我校特色的课程。目前,我校已编写的有关鼓类课程的校本教材有《鼓演奏》《鼓泥塑》《鼓律动操》(1~5年级教材5套)《腰鼓表演》(3套)等。

二、课程实施

1. 实施途径和实施策略

我校通过每两周一节的拓展课(音乐课中安排),让学生了解威风锣鼓、腰鼓和欢庆锣鼓等各种鼓的渊源;认识演奏各种鼓时需要的配器,能够运用这些乐器互相配合,敲击最简单的节奏;学会配合表演几条鼓谱,除了熟悉鼓点,还要加上脸部、头部、手和脚的动作;鼓励学生自己构思、创意,设计鼓点和步法,发挥他们的创造性。在课程安排上,我校为各个年龄段不同基础的学生提供适合的学习模块。我校还通过各种演出机会,锻炼学生的表现力,检验学生学习成果。

实施策略有实践体验法、联想创意法和团队表演法等。实践体验法由教师介绍锣鼓的相关历史、背景以及演奏方式,再留出时间让学生参与其中,自己敲敲鼓,练练步法。联想创意法,我们采用确定主题,自创鼓点及表演的形式,使学生获得创造的快乐,激发对锣鼓的兴趣。团队表演法,是指学生进入我校组建的威风锣鼓队进行表演。威风锣鼓队已成为徐汇区艺术特色项目,具有一定基础的学生可加入威风锣鼓队。学生在集体表演过程中,可以进一步体验锣鼓中蕴涵的民族文化。

2. 评价策略和评价方式

我校实行多元评价,打破学科教学中教师评价为主的模式,实行教师、学生、同伴、家长的共同评价,尤其注重自我评价,让学生在反思中认识自我,从而更好地发展自我。

重视过程性评价,在该课程中,我们对学生的评价从定量和定性两方面来考虑,既重视“质”,又重视“量”。我们主要评价学生对鼓文化的认识程度和技巧掌握程度,分析学生的学习态度、合作精神、交往能力和实践能力,评价学生的参与程度。

评价方式有三种。一是整体评价,采用评价整个小组的形式,在一个小组合作完成一套表演后进行评价。二是总体评价,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各方面表现用文字的形式进行总体评述,从多角度考察学生的发展情况。三是个体评价,根据课程特点,我们采用创设情景,考察学生表演能力的形式,对学生的行为进行个体评价,并提出努力的方向。

三、反思

上一篇:藏医专业下一篇:三维课程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