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特色文化建设

2024-07-14

幼儿园特色文化建设(精选12篇)

幼儿园特色文化建设 篇1

近年来, 幼儿园文化建设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人们普遍认识到幼儿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我园是一所农村乡镇幼儿园, 一直以来, 都缺乏系统的、有效的园所文化理念。近年来, 在通州区教育局“创特升格”的热潮中, 我园经过缜密思考、多番论证, 考虑到所处位置南濒长江的特点, 把长江文化作为独特的教育资源, 确立了“江文化”为我园特色。通过将长江文化和园所文化实践相结合的研究, 改变师幼的知识体系、行为体系、精神体系, 形成办学特色, 提升办园品味, 促使幼儿园内涵发展。

我们按“整体设计, 构建框架——分段实施, 逐个突破——整体组合, 形成框架”的思路进行特色建设, 具体通过以下途径来实施。

一、以环境创设为载体, 营造园所文化建设氛围

充分挖掘长江文化的艺术特色, 精心创设具有地方特色的教育环境。

1. 利用南通特色文化创设环境。

如果外地人问在南通什么比较有名, 大家一定会说:南通的蓝印花布, 还有通剧, 也就是我们俗称的“童子戏”。特色小吃也很多, 比如西亭的脆饼、石港的腐乳、如皋的萝卜干、平潮的红糖金枣等等;要说南通的名人那更是多, 比如张謇、沈寿、范曾、赵丹, 还有一下子说不完的好多奥运冠军。但是我们的幼儿甚至有的年轻的家长并不了解这些。因此在环境创设时, 我们专门针对以上内容进行了一些环境创设。比如我们的教师用图文并茂的方式制作了“江之骄子”这一主题, 介绍了一些南通的名人。我们还通过开展“好吃在南通”“好玩在南通”等一系列主题活动, 向幼儿介绍我们南通的特色小吃、在区角有“南通特产专卖店”及介绍南通名胜的“我们一起游南通”的旅游公司, 还有让幼儿DIY蓝印花布的“巧手坊”。这些区角游戏环境的创设, 不仅让幼儿玩得开心, 更让他们了解了很多家乡的特色产品, 激发了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2. 巧用江边小镇的物质资源创设环境。

材料的选择应来源于幼儿的生活, 是幼儿喜闻乐见的, 也是幼儿在生活中时常见到的、接触的、使用的物品。有了相对的生活经验, 幼儿才会有熟悉的感受, 他们才能与材料产生积极有效的互动。如:蚌壳、文蛤壳这些平时被丢弃的东西, 在经过我们加工后就变成了蝴蝶、乐器, 并出现在墙面或区角中, 让幼儿倍感亲切。为了让幼儿了解家乡种植的水稻是怎样生长的, 我们联系了农村的家长, 在水稻生长的季节移植了几棵放在自然角里和幼儿共同照顾, 并让幼儿观察水稻的生长情况, 同时也让幼儿了解了粮食种植的不易, 我们要珍惜粮食。

二、以课程建设为载体, 丰厚园所文化建设内涵

依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精神, 结合地方教育资源, 筛选特色活动教案作为原有课程的补充。

以“江之韵”园本特色课研讨展示活动为把手, 我在每学期中设定一个月为园本课程研讨月。这一个月中, 以年级组为单位, 精心挖掘本土特色教育资源, 巧妙地将“江元素”融入到各领域教学活动中, 集体初定教学预案, 再历经多轮试教, 多次磨课, 基本成熟后向全园展示。利用业务学习时间, 全体教师参与说课评课活动, 最终筛选出优秀教案入选园本课程, 向全园辐射。

目前, 我园已收集入选的教学活动方案有:小班综合活动《踩文蛤》、小班社会活动《好吃在南通》、小班音乐活动《江边捉蟹》, 中班语言活动《拉大锯》、中班美术活动《美丽的风筝》、中班体育活动《炒蚕豆、炒豌豆》, 大班科学活动《认识芦苇》、大班综合活动《美味的长江三鲜》、大班音乐活动《家乡的通剧》。这些活动均能从幼儿的发展需求出发, 融合“江文化”地域特色, 凸显课程的本土性, 我们及时地将这些特色活动方案补充进原有课程, 纳入教学活动安排计划, 并在全园开展。

三、以课题研究为载体, 推动园所文化建设进程

结合特色园创建工作, 我园提出“特色+课题”的运作模式。将“十二五”课题选题方向确定为长江文化特色园建设。邀请专家来园进行特色建设暨课题选题论证会, 确定我园十二五课题为“基于长江文化背景的园所文化建设研究”, 并向区教育局教科室申报立项, 已顺利开题。凭借领导支持、政策倾斜的良好教科研平台, 建立并实施一系列切实有效的教科研活动, 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教育科研, 逐渐使教师们的观念从“怕科研”向“爱科研”过渡, 使教师认识到投身教科研工作是教师自身成长的需要。教科组通过多种方法组织教师进行理论与实践学习, 定期编辑教科研简报, 邀请专家指导, 明确各班特色研究方向, 通过理论学习、参与课题、课堂观摩、课后评说、撰写论文等多种形式促进教师教科研能力提高, 通过有针对性的课题研究, 留下宝贵翔实的过程性资料, 促进教育特色的形成, 提升办园品味。

四、以专项活动为载体, 彰显园所文化建设特色

为将特色建设贯穿于幼儿教育的始终, 我园设置了一系列专项活动。

“江文化”特色活动日:我们将每周的星期五定为江文化特色活动日。上午户外活动内容有:踢毽子、抛铁环, 跳皮筋……区角游戏有:平潮风情街、冒记点心坊、蓝印花布馆、通剧大舞台等。当天的教学活动则安排一节补充的园本课程。

“江之韵”艺术节:一年一度暨“六一”汇演的“江之韵”艺术节, 是一次展现江文化建设成果的盛会。艺术节的舞台上, 幼儿的才艺、教师的创意, 将江文化的精髓深植于幼儿的心中。

“江之韵”绘画比赛:每年10月是我园的绘画月, 这期间的“秋游”“江畔亲子乐”正是绘画的好素材, 幼儿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挥动手中画笔, 大胆构思, 把自己心目中美丽的家园用画笔描绘出来, 在一方画纸上充分展现自己所感知的世界, 一幅幅充满童趣、充满幻想、充满活力的画图, 呈现在大家眼前, 充分展示幼儿绘画的艺术创意水平, 反映出他们对祖国、对平潮、对家乡的美好祝愿。

“江之嬉戏”民间游戏节:每年3月, 伴随着春的气息, “江之嬉戏”民间游戏节拉开序幕, 进行历时一周的民间游戏展评活动, 逐班展示、观摩, 评比。各班能巧妙结合江文化特色, 将老游戏玩出新花样, 比如“花样跳房子”“皮筋乐”“百变毽子”“推铁环”等, 均能从组织形式及玩法上进行创新, 玩具的制作也都彰显出浓郁的民间风情。幼儿的熟练程度很高, 既传承了本地民间游戏, 又使其得到新的发展。

特色建设之舟我们还刚刚起航, 目前我们所做的仅仅是一些显性的外在的“江文化”的融合。如何将“江文化”浸润到园所文化的管理体系、精神体系, 把“长江文化”始终贯穿于幼儿园管理行为和教学过程中, 树立“长江文化”的理念, 并以此作为工作学习的指导思想, 还将是我们要进一步思考的内容。

幼儿园特色文化建设 篇2

幼儿园特色文化建设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载体,前进幼儿园本着以人为本的办园理念,以服务全园师生为宗旨,以素质拓展为目的,立足实际,突出特色,逐步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和模式,真正做到让每一位幼儿健康、快乐地成长!现对前进幼儿园特色文化建设自评如下:

一、突出以人为本理念,统一思想认识

营建高品位幼儿园特色文化建设是幼儿园综合办园水平的重要体现,我园提出以优良的全面教育让孩子的心灵纯净、体魄健康、品德高尚、文化深固、自幼培育成高素质的一代新人为办园理念;以面向全体幼儿,重在素质启蒙,促进全面发展为办园目标;以团结 奉献 求实 创新为园风;以严谨 善导 博学 务实的教风;以自信 健康 快乐 感恩学风;把爱心给孩子,耐心给家长,静心给自己。打造出一个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教育环境。

二、狠抓幼儿园特色文化建设,提升幼儿园文化品位

1、本着以幼儿发展为本,从实际出发的原则,结合幼儿自身素质特点和本园教育资源优势,广泛开展各种兴趣小组活动,让幼儿自主选择项目和内容。营造师幼全员参与的氛围,鼓励和引导幼儿根据自己兴趣爱好,自主选择活动项目,鼓励幼儿人人参与,坚持面向全体,兼顾个体差异,力求幼儿人人具备所选项目的简单技能,让每个孩子都有所发展,快乐发展。

2、定期开展“我爱祖国、红旗飘扬”系列活动。我园坚持举行每周一的全园升旗仪式、开展国旗下的讲话活动,对老师与幼儿进行德育教育,激发教师的爱国主义情感,萌发幼儿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激励幼儿在比、学、赶、帮、超的氛围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3、积极开展美术竞赛活动,为幼儿特长的发挥,为幼儿展示才艺本领搭建平台。利用庆六

一、诗歌朗诵、拍皮球、跳绳比赛、毕业典礼等各种比赛活动,引领幼儿边学边练,以练促赛,以赛促练,发展幼儿的综合美术素质,培养审美和创新能力.通过作品展示展览、书画、音乐舞蹈表演等多种形式,让幼儿全面参与,在活动中乐于展示自我

4、围绕着“让每堵墙壁都说话”、“让每个幼儿都进步”、“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创造”,增添各类文化标志的警示作用。进入校园,花坛、绿化带旁插着显眼的提示牌“花草微微笑、请您多关照”、“花儿用美丽装扮世界、我们用行动美化幼儿园”,告诉幼儿及成人要爱护花草树木;楼道墙壁上张贴的“上下楼梯请靠右行”提示着小朋友要养成良好的上下楼习惯;各班教师门口张贴的“请讲普通话”,时刻提醒我们要使用规范的语言交流;还有走廊墙壁上的“格言警句”如一位位良师益友,“润物细无声”,在潜移默化中促进了教师的教育观、育人观的形成。这些都是幼儿园文化观念、精神面貌的集中体现。

5、班级环境无声胜有声。异彩纷呈,各具特色的班级环境是幼儿园又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各班教室门口的家园联系栏形式新颖独特、内容实用性、征对性强,架起了家园沟通交流的桥梁;墙上的幼儿作品展示栏,给孩子提供了展现自我的平台,孩子的自信倾注于画笔中,智慧流泻于画图中。进入教室,展现在眼前的更是一个个童话世界,有师生共同布置的主题活动墙,有激励幼儿成长进步的红花栏,有设计新颖、寓意巧妙的晨检袋,有氛围浓厚、标志醒目的区域设置,有形象美观、富有童趣的大型装饰画等等,每一幅画面、每一个角落的布置无不体现出教师的心灵手巧与智慧,无不体现出我们的教育目标和幼儿的成长足迹,真正做到了让墙壁说话,让环境育人,让环境与幼儿对话,各班根据教学主题、季节变化的需要,设计班级主题墙饰;开设丰富的活动区, 满足幼儿多元化的发展需求,让幼儿在具有教育功能的环境中汲取成长所需营养。幼儿园应形成:层层有教育主题,班班有教育特色,处处有教育契机的浓厚育人氛围.整个幼儿园成为一部立体的、多彩的富有吸引力的教科书。精心设计幼儿园文化墙,传递幼儿园办园理念,幼儿园文化墙的内容可以从教育理念、德育宣传、办园理念、绘画艺术等方面入手整体设计和布局幼儿园文化墙,充分利用文化墙向家长宣传园所办园理念、展示教学特色和成效。力求实现环境文化创设的净化、绿化、美化、教育化、特色化目标。

6、养成教育常抓不懈。我们注重在一日活动中抓好幼儿的常规教育,重视幼儿日常行为规范。从幼儿入园第一天起,根据《幼儿园常规细则要求》,坚持对幼儿一日活动中的行为与生活学习进行规范一致地训练,如:坐姿、举手答问、进餐、睡姿、衣物、学具的摆放、收拾整理等应养成怎样的良好习惯。鼓励幼儿大方大胆的与人交往,养成文明礼貌、活泼开朗的个性,建立团结友爱、活而不乱的班级常规。

三、需要改进的方面

幼儿园内涵发展离不开本土的文化建设,园本课程开发是个很好的载体,我们要植根新疆人文地理,开发幼儿园特色的园本课程,让幼儿觉得亲近、自然,这对幼儿学习积极性的提高和人格塑造是非常有意义的,同时也丰富了幼儿园的文化底蕴。

总之,幼儿园特色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大家同心协力,互相配合,形成合力,才能构建健康向上的幼儿园特色文化。我们会在今后的工作中,将继续努力,加大幼儿园特色文化建设的力度,提高幼儿园文化的品位。我园将一如继往,继续重视和加强幼儿园的特色文化建设工作,把幼儿园建设得更美,更加富有文化韵味,建成师生生活的幸福家园,孩子成长的幸福乐园。

克拉玛依区前进幼儿园 2013年12月25日

幼儿园 礼仪特色建设之我见 篇3

(一)传承礼仪是传承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文化的需要

孔子说:“不学礼,无以立。”荀子说:“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很早就形成了高尚的道德准则、完整的礼仪规范,被世人称为“文明古国、礼仪之邦”。一个人如果不懂文明礼貌,就难以在人群中生存;一个集体如果丢失了文明礼貌,就会在竞争中败北;社会一旦失去了文明礼貌,就会给国家和民族带来隐患。注重对幼儿进行文明礼貌教育,无论对国家、家庭还是幼儿自身,都是十分重要的。

(二)开展礼仪教育是推进幼儿素质教育的需要

现在的幼儿大部分是独生子女,他们往往习惯于以自我为中心,不少幼儿不懂得尊重、谦让、合作和分享,缺乏基本的交往能力和礼仪规范。《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提出:“品德教育应以情感教育和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为主,注意潜移默化的影响,并贯穿于幼儿生活及各项活动中。”而礼仪是德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道德修养的外在体现。因此,在幼儿时期开展礼仪教育有着很强的现实针对性。

(三)开展礼仪教育是提高幼儿、家长、教师整体素质的需要

在幼儿园开展礼仪教育,如果仅仅对幼儿进行教育,而老师和家长不能时时刻刻为幼儿做出榜样的话,对提高幼儿教养是有严重的负面影响的。在这种情况下,幼儿园还必须通过与家长沟通,有效增强家长的礼仪教育意识。同时,礼仪教育的氛围还会感染幼儿园全体教职工,整体提高幼儿园各层面人员的整体素质。一个幼儿园礼仪特色建设得成功,必将整体提高幼儿、家长、教师的素质。

二、礼仪教育目标:传承中华文化、建立健全人格

幼儿园特色文化建设 篇4

一、主题式课程渗透

幼儿生活化的创意美术园本课程是将创意美术活动和我们的园本课程有机地整合, 在幼儿创意美术活动中融入园本课程的内容, 以课程中心主题的推进为线索, 以幼儿的已有经验为基础, 开展创意美术活动。通过创意美术活动丰富课程主题中的主题内容, 并通过活动进一步推进课程主题的深入发展, 而同时生活化的创意美术活动也丰富和充实了课程内容。

1.课程化的创意美术活动。根据实施的主题和幼儿的认知发展特点, 每周开展一次形式多样的创意美术活动, 形成主题式创意美术活动课程。鼓励孩子选择自己喜欢的材料和表现形式来表现, 同时对不同水平的幼儿给予不同层次的要求。例如:在主题活动《丰收的季节》中, 孩子们用收集来的树叶进行粘贴添画, 表现不同的昆虫等造型, 用自己的小手进行拓印想象画, 在制作过程中展现出孩子们的创意, 同时也感受着创作的快乐。在主题活动《我是中国娃》中, 用身边的布块粘贴中国地图、用纸筒芯制作可爱的中国娃。在主题活动《可爱的动物》中, 用生活中的材料制作了各种有趣又可爱的动物们, 让孩子们乐在其中。

2.多元化的创意室场活动。画画、做做、玩玩是孩子乐意参加的活动, 在主题的依托下, 根据孩子的兴趣点创设相应的多元化创意室场活动, 进一步激发幼儿表现的愿望。在美术室、创意走廊中老师们会根据孩子们的意愿创设不同主题内容。如围绕“一切材料皆艺术”创设魔法城堡, 各年龄班孩子们根据自己的意愿进行了大胆创作, 将废旧材料进行了百变设计, 真是令郎满目。在我们的艺术走廊内, 还有孩子们的涂鸦创作, 展现出他们笔下的无限艺术魅力。如“小手变变变”主题创想、“有趣的刮画”主题创想、雪糕棒创想、纸袋创想、吸管创想、餐盒创想、纸盘羊创想, 看似不起眼的一些纸盘、纸屑, 雪糕棒等材料, 经过创新, 让这些普普通通的材料瞬间赋予了他们生命力。围绕“祖国妈妈生日”各班通过讨论进行创意表达, 孩子们有的用刮画形式表现祖国河山, 有的用旧布条瓶贴中国地图, 有的用搓揉、黏贴方法表现五星红旗, 有的用五彩色表现绽放的礼花, 有的用彩泥制作蛋糕, ……孩子们用不同的方式表达创意, 表达对祖国妈妈的情感。近期, 围绕“动物狂欢节”孩子们又进行了创意大碰撞, 有纸杯动物、瓶罐动物、纸盘动物、动物彩绘、动物线描等, 每班呈现方式各不同。涂鸦墙上孩子们按意愿也随意涂鸦表达自己的想法, 表现出大师手笔, 从小培养孩子大胆、自信的个性品质。

3.班本化的美术区域活动。区域活动是幼儿自主学习、自主探索的活动, 也是幼儿每天都必须进行的活动, 并且活动时间充裕, 活动氛围宽松, 更能保证创意的迸发。例如:在《多彩的秋天》主题活动中, 小班老师提供了秋天背景, 让孩子们玩起了手印秋叶。中班老师提供了孩子们收集来的各种树叶, 让他们借助树叶外形, 发挥想象, 设计创作出有创意的树叶想象画。大班老师提供了孩子们收集的各种种子, 让他们玩起了种子镶嵌画。此外, 班级内还有各种有创意的区域活动, 有给明星设计服装、有有趣的拓印、有纸袋变身、有情景性撕贴创作、有纸杯变身、有纸盘创意设计等等, 在这些造型展示区、灵感创作区中, 使幼儿能与环境积极互动, 潜移默化中提高艺术素养, 感受着创意美术的快乐

二、拓展式亲子活动

1.家园配合, 挖掘生活材料。在生活化的创意美术活动中我园强调发挥家庭的作用, 通过家园携手, 广泛搜集生活化材料, 拓展生活材料的使用范围。我们组织孩子走进生活, 亲自选择生活材料;我们利用“家长”教育资源, 共同挖掘生活材料;我们巧用生活材料, 开展创意美术活动。平时教师抓住一切有利时机, 鼓励幼儿收集各种废旧材料, 比一比谁收集的多。从此, 孩子们忙得不亦乐乎, 每次进园不忘带个一两件, 创意美术特色区角一下子变成了“淘宝箱”, 纸盒、光盘、果冻盒、牙刷……孩子们通过收集材料, 增强了环保意识, 养成了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更重要的是为班级创意美术活动的顺利开展打下了夯实的基石。

2.亲子创作, 拓展创意思维。以幼儿发展为核心, 家园亲子联动为一体, 我们与家长建立起以“活动”为主线的联动教育, 如:结合中秋节中班开展“创意灯笼•点亮祝福”亲子制作灯笼活动, 不仅让幼儿感知地方节日习俗, 又通过创意制作表达对亲人的节日祝福;结合重阳节小班开展“桔皮拼贴画”亲子制作活动, 在活动中感知桔皮的妙用带了的不一样的乐趣;结合圣诞节开展了“亲子同乐•喜迎圣诞”亲子装扮圣诞帽活动, 通过自我装饰、自我装扮亲子同乐迎接节日的到来。通过亲子玩乐、互动、创作中为特色研究打开拓展窗口。

在生活化创意美术研究过程中, 对于教师来说, 教师的研磨能力得到了提升, 课程渗透意识也增强了, 并积累了一些研究经验;对于幼儿来说, 幼儿在创意美术活动中不仅体验到了创意美术的乐趣, 也提高了幼儿欣赏美、感受美、创造美的能力。同时百名幼儿绘画手工作品在各类绘画大赛中获奖, 多名名幼儿在其他艺术表演类竞赛也分别获奖。可见, 通过创意美术活动, 幼儿的自信得到了加强, 幼儿的创作表现途径得到了拓展, 幼儿的美感和表现美的情趣也得到了发展!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解读) 》.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

[2]幸福新童年编写组编写.《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解读)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幼儿园特色建设规划方案 篇5

为进一步加快幼儿园特色办学步伐,打造优质的师资团队,用更多的爱心把孩子们呵护好、培育好,让每个孩子都拥有幸福的童年。形成幼儿园鲜明的办学个性和办学风格,建成特色学校,特研究制定学校特色学校建设实施方案。

二、目标任务

1、总目标:在 “童年的快乐,一生的幸福”的办学理念指导下,通过“播撒幸福的种子,收获多彩的人生”这一主题文化为战略载体,实现“自由和创造、充实和满足、挑战和追求”的快乐教育,构建孩子幸福童年的特色学校发展目标。

2、主要任务:

(1)探索“四园”的办学目标。即:“体验成功的自信园,合作实践的创造园,自主学习的快乐园,陶冶身心的健康园。”

(2)探索“六独特”的办学策略

①实践幼儿园独特的管理文化。

确定了以“关怀幸福童年”为核心的管理理念,把“孩子快乐吗?孩子参与了吗?孩子收获了吗?”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评价的根本标准。建立“种子文化(种子文化:一名忠诚的教师,就是一个幸福的符号,就是一粒幸福的种子。)”的管理格局,优化管理机制,发挥层级管理优势,提高团队凝聚力和战斗力,让爱与责任同行,成为每个涵西幼人无声的诺言。

②形成幼儿园独特的环境文化。确立“环境课程”的理念,彰显我园园所文化,使环境成为一个培育精神的世界,让环境成为孩子动手启蒙的策源地、孩子快乐创造的小天地、孩子开启智慧的探索地、孩子和谐发展的引领地。

③塑造幼儿园独特的教师文化。确立“双赢(双赢的价值取向:教师与幼儿园共同发展。)”的教师文化理念,关注教师职业教育生涯的规划,帮助其有组织的进行职业生涯的开发,体验成功,感受集体的归属感,享受教育人生。

④培育幼儿园独特的幼儿文化。秉承“种子文化”精髓,每颗种子都将成长为大树,一颗种子将孕育一片森林。让每个孩子都快乐生活,健康成长。

⑤构建园本独特的课程文化。怎样的课程才是真正适合幼儿的,才是真正能增进幼儿经验的,才是能让幼儿感受幸福的?这是幼儿园课程的核心问题。也是整个幼儿教育的基本问题。幼儿园课程的设计应该沿着让幼儿幸福的思路展开,应该回归经验。在幼儿园课程中,要处处充满学习主体的意识,时时体现对学习主体的关怀,事事都为学习主体。幼儿园课程要让幼儿做有意义的事。

三、创建计划:2011-2013学年

第一阶段:(1)总结幼儿园教育教学改革实践,制定特色学校创建方案。(2)向全体教职工进行创建特色学校的专题讲座,让教职工在思想上提高认识,并有足够的理论保障。(3)注重宣传,营造浓厚的创建氛围。

第二阶段:全面实践特色学校建设五大行动计划15项行动。

第三阶段:总结反思特色学校建设五大行动计划15项行动,达成预期目标。

四、创建行动

(一)、办学理念行动计划。

在贯彻落实办学理念实践中,细化“童年的快乐,一生的幸福”的办学理念,确立学校四大教育观,突出教育过程、课程设置、整体育人环境建设、因材施教等四方面策略研究。

--树立“以人为本”观,即:人人具备潜能,需要努力发掘。关注学生成长历程,突出教育过程,促进学生潜能发展的策略研究。

--树立“全面发展”观,即:人人具备综合能力,需要全面培养。关注学生综合素质,突出课程设置,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策略研究。

--树立“整体育人”观。即:人人都是教师,需要整体育人。关注学生育人环境,突出整体教育,促进学生和谐发展的策略研究。

--树立“个性发展”观。即:人人具有差异,需要因材施教。关注每个学生个体差异,突出因材施教,促进学生差异发展的策略研究。

知道快乐是一个过程,需要去经历;快乐是一种心情,需要去体会;快乐是一粒种子,需要去培养。注重用四心即用老师的爱心、童心、细心和 耐心浇灌着每一粒快乐的种子,让孩子成为快乐的学习者,生动、活泼主动的创造者。

(二)“四园”办学目标行动计划。

办园理念“童年的快乐,一生的幸福”是体现我园创建特色学校的本质特征--孩子人人快乐,个个成才;“四园”办园目标是细化办园理念和实现“每个孩子快乐成才”的具体标准,也是培养快乐健康、自信自主、个性创造的“孩子人人快乐成才”的评价尺度,让孩子拥有人生的最佳开端。围绕把学校办成学生“体验成功的自信园,合作实践的创造园,自主学习的快乐园,陶冶身心的健康园。”的办学目标,确立办学目标策略探究重点,开展策略探究。初步思考如下:

--体验成功的自信园:以教育教学活动为主载体,确立搭建学生体验成功的平台为重点的策略探究,培养自信小新星。

--合作实践的创造园:以学生俱乐部活动(校本课程)为主载体,确立探究性学习为重点的策略探究,培养创造小新星。

--自主学习的欢乐园:以学科教学为载体,以重庆市“十一五”规划课题“三学”为重点的课堂教学策略探究,培养快乐学习小新星。

--陶冶身心的健康园:以育人环境建设为载体,确立校园文化为重点的策略探究,培养健康小新星。

三、“五独特”办学策略行动计划。

“五独特”办学策略是贯彻落实“童年的快乐,一生的幸福”办学理念,实现“四园”办学目标的基本途径,是构建各项教育教学管理特色活动的基本准则。在实践中,对幼儿园“五独特”办学策略作如下思考:

1、“管理文化”办学策略行动。

贯彻落实“人人小新星,颗颗亮晶晶”办学理念和“四罗”办学目标,以重庆市教委承担的全国“十一五”规划课题“构建中小学素质教育督导评估机制研究”为抓手,科学合理制定系列考评方案,构建学校内部管理运校机制,通过校内部管理运新机制实施机制治校,实现全体教职工“人人参与实践,个个自主发展”的办学策略目标和“自信、创造、快乐、健康”的师资队伍建设目标。

2、“教师文化”办学策略行动。

贯彻落实“人人小新星,颗颗亮晶晶”办学理念和“四园”办学目标,以学校“骨干教师工作室”为抓手,以区教委“市区骨干教师考核意见”和“学校教坛园丁、校级骨干教师、教坛新秀评选表彰意见”以及“学校青蓝工程实施细则”等文件为保障,充分发展市区级骨干教师作用,实施学校名师队伍建设“青蓝工程”和“教学设计与反思的校本教研模式”,实现全体教职员工“人人是骨干,个个得发展”的办学策略目标和“自信、创造、快乐、健康”的教师素质发展目标。

3、“幼儿文化”办学策略行动

贯彻落实“人人小新星,颗颗亮晶晶”办学理念和“四园”办学目标,依据“体验-探究-发展”育人模式,以学校“小新星”课外活动俱乐部为抓手,确立“特色项目-知名项目-普通项目”三层次学校特色项目群,学生自主选择特色项目,全员参与俱乐部活动,实现全体学生“人人自主参与,个个潜能发展”的办学策略目标和“自信、创建、快乐、健康”的学生素质发展目标。

4、“环境文化”办学策略行动。

贯彻落实“人人小新星,颗颗亮晶晶”办学理念和“四园”办学目标,确立学校独立申报承担的重庆市“十一五”规划课题“乐学、勤学、会学课堂教学策略研究”为核心,全力推进和整合其它课题,有机开展教育科研实践活动,形成学校课堂教学“三学”个性特征,实现“教师人人承担课题研究,学生个个享受科研成果”的办学策略目标和“促进课堂教学和教育活动优质化”的教育科研目标。

5、“课程文化”办学策略行动

贯彻落实“人人小新星,颗颗亮晶晶”办学理念和“四园”办学目标,以课程改革为契机,探索实践学校课程改革三大措施,(1)学科课贯彻落实新课标关注三个环节,(2)探究性学校注重三个层面,(3)校本课程开发围绕三育人目标。依据“体验-探究-发展”的育人模式,突出探究性学习方式,实现“教师人人参与课改,学生个个素质差异发展”的办学策略目标和“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方式和终身学习能力基础”的学校个性教学目标。

四、特色项目行动计划。

依据“童年的快乐,一生的幸福”办学理念,围绕“四园”办学目标,实践“五独特”办学策略,按照“特色项目-园本特色-特色幼儿园”的发展规律,探索构建幼儿园“特色项目+知名项目+普通项目”三个层次组成的幼儿园全面发展的特色项目群,凸显早期阅读教育,培养以打造“书香校园、书香家庭、书香教师、书香宝宝”的特色发展目标,实现“特色突出,全员参与,全面发展”的幼儿园特色,最终发展成为海西知名的特色幼儿园,具体特色建设如下:

(一)“书香校园”特色项目行动。

环境可以影响人。建设书香校园,首先要重视和加强环境的建设。为了营造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突出学校“书香校园”特色

()、幼儿园设立图书阅览室,保证孩子的在园阅读。

(1)学校投入资金,购买了大量的适合不同年龄段孩子阅读的图书,在全校师生捐出的书中选取了优秀的图画书投入幼儿园阅览室,充实了藏书量。

(2)建立健全了图书阅览制度,全园各班轮流组织孩子到阅览室阅读,每周至少两次。

(3)推荐好书活动,我园在信息交流栏特别开办了“好书大家看”栏目,教师和家长都可以把自己看的好书推荐给大家共享。

3、班级图书角,满足孩子阅读欲望,培养孩子爱书的习惯。

各班创设图书角,学校将购买的部分图书投入班级,同年龄班每月轮换,还发动班上孩子将自己的好书带来,和同伴一起分享,保证了班级图书的不定期更新。

4、室内外环境的创设渗透早期阅读内容。

(1)主题墙、故事墙的创设,给予孩子更多的同伴阅读的机会和交流的平台。

(2)每天在孩子晨间入园时播放乐曲和配乐故事,给孩子以听觉的刺激。

诚如苏霍姆林斯基在创办帕什雷夫中学的过程中,将所有书籍都放置在公共场合,凡是有学生走动的地方,学生们都能轻而易举地找到自己喜爱读的书。

o学校图书馆、阅览室建设

o班级图书角建设。

o图书管理制度的完善

阅读课程的构建

1、儿童阅读材料的内容构成

o以传统国学精髓――经典语录、古诗文为主的诵读课程

o以保证基本阅读量为主的主题选文和以整本经典为对象的儿童文学名著略读课程

o以时文、儿童报刊、网络为对象的浏览课程

2、探索基本课型模式

课堂结构:设疑定标,创设阅读情境;自主阅读,培养阅读能力;合作交流,开放阅读现场;多元评价,享受阅读乐趣;课外延伸,拓展阅读空间

o 定向o探究o品味o内化o拓展

o 自觉探究o自主感悟o自我积累

o 读o记o汇o创

o 博o积o悟o用

……

具体课型:

o阅读指导课

o读物推荐课

o阅读欣赏课

o读书汇报课

策划阅读活动

o班级读书会

o与作家面对面

o评选“小藏书家”“小书迷”

o举办“红领巾图书超市”

o“校园文化艺术节”、“校园阅读节”

以学校小新星电视台、《小新星报》、语文课为载体,组建学校小新星语言艺术剧团和年级小新星语言艺术俱乐部,全面开展语言艺术培训,探索构建德育剧、英语剧、课本剧、学生论坛(辩论赛)等语言艺术系列展示活动,突出学生自信心培养,全面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交往)能力。

2、“书香家庭”特色项目行动。

一个家庭拥有一定量藏书时,当一个社会以读书为荣,我们的社会就会弥漫着浓郁的书香,就会促进学习型社会的建立,加快与深化精神文明建设。教师作为儿童阅读的组织者、引导者,在儿童阅读的开展过程中,必将主动适应、积极应对,建构自己的阅读视野,获取人文素养的提升。

3、“书香教师”特色项目行动

要有效地引领儿童阅读,教师首先应该是个阅读者,倡导师生共读。教师除了阅读儿童读物,取得与儿童对话的条件,还要掌握组织儿童阅读的技巧与方法,担负起阅读共同体“平等中首席”的形象,涵养为师者读书人的气质。

以校独立申报承担的重庆市“十一五”规划课题“乐学、勤学、会学课堂教学策略研究”为突破口,探索“三学”课堂教学策略,形成学校“三学”课堂教学个性特征,为培养学生“具有良好学习习惯和顽强学习品质,掌握一定学习方法”的终生学习能力打下坚实基础。

4、“书香宝宝”特色项目行动。

童年阅读可以影响孩子的一生发展。在儿童阅读背诵的“童子功”季节,引导他们在书籍中与历史对话、与高尚交流、与智慧撞击,为将来积蓄厚重的人文素养,我们的民族将会拥有更多高尚、文明、富有创造性的现代人。

(一)园本组织的活动:

1、举行“早期阅读专题讲座”,邀请家长参加,让家长直观地了解早期阅读的重要性、早期阅读指导的一些具体方法,鼓励家长积极行动起来进行有效的亲子共读,共同打造“书香家庭”,成就“书香宝宝”。

2、组织阅读学习组成员再次学习《早期阅读指导模式》,并以“一带一”的方式进行方法传授,共同提高教师指导孩子阅读的能力。

3、每学期推选有代表性的“书香家庭”和“书香宝宝”,并发放奖品。

(二)各年段凸显阅读特色:

1、小班以亲子阅读为主线,凸显亲子阅读指导的痕迹。

2、中班以“好书分享”和“认识各种各样的图书”为主线,呈现孩子快乐阅读的痕迹。

3、大班以“读懂生活的标志和周围的常见广告”为主线,展示孩子了解文字和标志的过程,为幼小衔接做准备。

(三)各班可自行组织的阅读活动

1、每班创设温馨的阅读区,要求环境温馨、美观,投放的阅读材料既有符合本阶段阅读需要的读本,又有可供操作的材料。

2、各班可在一日活动中自主安排故事分享、好书推介、新闻播报或天气播报等小活动

3、各班继续推行图书借阅活动,引发家长“你追我赶”争先辅导孩子阅读的热情。

幼儿园特色文化建设 篇6

一、传统阅读与多元阅读的区别

在幼儿园开展的阅读我们称为早期阅读,它是指在幼儿园阶段,以图画读物为主,以看、听、说有机结合为主要手段,从兴趣入手,萌发幼儿阅读的兴趣,形成幼儿阅读的习惯,丰富幼儿阅读的经验,提高阅读能力的活动。

所谓多元阅读,指的是在学前阶段,通过视听等多元阅读方式对不同题材、不同文体的多元阅读内容进行阅读、理解,并通过说、画、操作、表演等多元形式进行表达。

二、幼儿园开展多元阅读的价值

1.开展多元阅读能激发幼儿阅读的兴趣,提高幼儿的语言能力。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提高幼儿语言能力的最有效的途径就是阅读。图画形象生动可爱,色彩鲜艳美丽,内容与幼儿现实生活相联系,幼儿正好处于学习语言积累词汇的阶段,在多形式的阅读活动中,幼儿的兴趣更浓厚,可以感受鲜明美丽的画面和优美的情节语言,从中丰富佳词佳句,日积月累,在潜移默化的运用过程中,幼儿的语言能力得到提高。

2.开展多元阅读有利于丰富知识,开拓幼儿视野。幼儿期的孩子好奇好问,喜欢打破砂锅问到底。多元的阅读材料中含有丰富的知识、大量的信息,能满足孩子求知的欲望。在多种形式的阅读活动中,帮助孩子解决学习的难题,有效弥补了正规教育内容的局限性,使幼儿在潜移默化中开阔眼界,增长知识,同时产生对阅读的兴趣和欲望。

3.开展多元阅读可以陶冶幼儿情操,提高美术能力。儿童文学作品中最不乏勤劳与懒惰、善良与邪恶、勇敢与怯懦、创造与保守等方面的动人形象和他们之间的斗争。这些形象对激发孩子高尚的道德情感,健全他们的人格益莫大焉。有的幼儿在阅读中能随着主人公的遭遇,一会儿欢笑,一会儿哭泣;有的孩子喋喋不休地讲他从书上看来的、使他崇拜的天使和英雄,这比任何干巴巴的道德说教要好一百倍。

多元的阅读材料中都蕴含着造型、色彩、构图等美术语言,理解这些美术语言既可以促进幼儿阅读能力的发展,更有助于幼儿美术能力的提高。

三、多元阅读构建幼儿园特色文化的策略

(一)多元阅读环境的营造

1.创设阅读的区域与场所。幼儿园有专用的阅览室,每班教室有专门的阅读区,铺着柔软的地毯,有垫子、书桌、椅子、书架,充满了浓浓的阅读氛围。幼儿轮流进入阅读,教师及时做好观察记录与反思。书架摆放了空白的纸和书写工具,当幼儿遇到问题时,可以寻找所需的答案,并通过符号、文字、图像等自己进行记录,图书室让幼儿阅读的范围得到了进一步的拓宽。

2.营造优美、宽松的语言环境。教师与家长正确的发音,规范的语法,清晰、准确、优美的语言能给幼儿一种舒适感、一种美的享受。能将活动过程中的深奥化为浅显,将抽象化为具体,化平淡为神奇,从而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引起幼儿的注意力和求知欲,提高审美能力。

在幼儿阅读图书时,教師与家长都给予肯定、鼓励,不以刻板的模式来约束孩子讲述,营造了一个宽松的语言环境,让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从而保护孩子的想象力,使幼儿由被动阅读变为主动阅读,并能快乐地阅读。

(二)多元阅读材料的选择

阅读材料从两个方面来把握。一是内容方面:要贴近孩子生活;主题合乎孩子的概念水平和生活经验;情节简单而清楚;语言浅近、具体、形象。二是从图画表现方面:富有视觉美,视觉美具体体现在构图、色彩以及形象等方面。

幼儿园从题材的多样化、文体的多样化、形式的多样化为幼儿提供了大量的阅读材料。有童话、科学题材的绘本阅读材料;有故事、诗歌等文体的儿童文学阅读材料;有纸质、布类的阅读书籍;还有立体、电子类的书。

除了书籍外,还有利用投影、电视机、电脑等多媒体视听阅读材料。幼儿园的走道、楼梯、教室等处环境创设中也为幼儿提供了可阅读的内容,丰富了幼儿阅读的内容与材料。

(三)多元阅读活动的开展

自主阅读活动。让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挑选图书,在阅读区、阅览室、家庭中进行,可以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翻书、看书的习惯,建立阅读常规。

集体阅读活动。借助大书、小书、多媒体开展,有助于激发幼儿阅读的兴趣,培养幼儿的阅读习惯与能力。把“书面语言与口头语言整合”,把“静态学习与动态学习方式整合”,让幼儿的多种感官全方位地参与学习,同时还进行了有效的师幼互动、幼幼互动,提高阅读活动的实效。

幼儿园特色文化建设 篇7

结合本园幼儿的实际, 通过理论学习, 采用行动研究法, 课题组成员开展幼儿园闽南非遗资源德育功能的探索。

对幼儿园非遗资源品德教育现状的研究。课题组成员经教研认为,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教育两者是相互联系, 相互作用的。当前幼儿教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品德教育的价值认识不深刻, 多数人只注重通过教育功能的发挥加大对文物的文化遗产的保护作用, 而忽视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教育所具有的价值功能。

对幼儿园非遗资源德育功能的研究。课题组经教研认为:通过闽南童谣的学习, 体验提升幼儿爱的情感;运用民间游戏, 使幼儿在无尽的快乐中启迪智慧, 陶冶情感, 建立自信, 促进身心和谐发展;利用闽南非遗资源对幼儿进行合作教育;利用闽南非遗资源对幼儿进行谦让教育;利用民间戏, 在游戏中表现出诚实、自信、友爱、合作、互助等健康性格特征和优秀的道德情感。

二、开发闽南非遗资源, 打造学园特色文化

1. 整理闽南非遗资源, 建设课程资源包

晋江, 是中国著名的侨乡, 历史悠久, 有着丰厚的文化积淀, 蕴含着无穷的文化教育资源, 素有“泉南佛国”、“海滨邹鲁”之美誉。有古圣先贤们创造的文化遗迹, 如安平桥、摩尼教遗址草庵、深沪湾海底古森林遗迹等。这些资源既蕴含着许多文化艺术知识, 又有着浓厚的民俗风情, 具有较强的地域性和传承性, 是不可多得的教育资源, 又是幼儿所喜闻乐见的, 因此这些资源是我园特色课程的重要内容来源。

我们通过组织教师参观学习, 如组织教师到市文化馆向市文化馆的前辈们了解闽南非遗文化, 组织教师到晋江五店市了解本地区非遗文化内容及表现形式, 并筛选出适合我园开展的非遗内容, 如:闽南戏曲、民俗文化、闽南小吃、童谣等等。组织教师到街头巷尾, 寻常百姓家, 请教民间艺人, 通过口传心授办法收集面临失传的闽南非遗文化。我们还与家庭、社区进行合作, 整合幼儿园周边的文化课程资源, 请非遗方面专长的家长到幼儿园介绍本地区的传统风俗、民俗、传统文化, 提高了教师和幼儿对闽南非遗文化认识的同时, 丰富了幼儿园闽南非遗资源。我们将各种渠道搜集来的非遗资源进行研究分析, 归类, 筛选, 最后将闽南非遗文化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 艺术方面有:闽南高甲戏、拍胸舞、木偶戏、童谣等; (2) 饮食方面有:深沪水丸、牛肉羹、海蛎煎等。 (3) 节日方面有: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春节、清明节等。 (4) 体育方面有:舞龙、舞狮、踩竹梯、滚簸箩、戏彩球、滚铁圈、踢砖头等。根据不同年龄班的学习特点, 将不同类型的闽南非遗资源按小班、中班、大班三个年龄班制订出相应的课程目标和活动方案, 经过试验, 调整, 将之整理, 形成文本, 形成具有我园特色课程资源包。

2. 开发闽南非遗资源, 探索实施幼儿品德教育的有效途径

我们认为传承闽南优秀文化, 应渗透各活动之中, 与常规教学相结合, 让经典走进各领域的课堂;让幼儿在常规活动中感悟闽南文化的内涵、品味闽南文化的韵味, 让幼儿潜移默化接受闽南文化, 产生爱家乡等情感。通过试验研究, 我们总结出几种开发闽南非遗资源, 实施幼儿品德教育的有效途径。

(1) 闽南非遗资源在主题活动课程中的运用

我们把所收集的内容结合在幼儿的一日活动中, 通过与幼儿的互动生成有趣的内容, 编成相关主题网络。如有关节日的主题有:《博饼乐》、《跳火群》等, 《博饼乐》是根据中秋节编制的闽南童谣, 有独特的韵味和节奏感, 孩子非常喜欢吟诵, 活动中, 我们以童谣以载体拓展成主题活动, 同时, 编排了“闽风闽俗”的主题操 (早操中音乐全部由闽南童谣改编而成, 道具的选择, 动作的编排都将闽南的元素蕴涵其中) , 让幼儿在博饼、吟诵童谣、艺术表演、绘画、制作中秋月饼等活动中, 感受吟诵、表演、表现童谣、分享、游戏的愉悦情绪;有关艺术的主题如“闽南童谣故事”:孩子们绘制了《天乌乌》、《细汉偷针, 大汉偷杉》、《喜鹊报错喜》、《鹊桥会》等十几册闽南童谣读本, 并选择有教育意义的读本, 如绘本《细汉偷针, 大汉偷杉》告诉幼儿不要贪婪, 不要因恶小而为之;绘本《喜鹊报错喜》让幼儿懂得听别人说话时要专心, 耐心听完, 要不就会误大事……以这些读本作为载体编制了相应的系列活动, 融进我们日常课程活动中, 引导孩子运用各种方法感受、了解闽南“非遗”文化, 同时对幼儿渗透品德教育;有关饮食的主题, 如《家乡的风味小吃》很受孩子欢迎, 活动中我们通过参观、亲子活动, 引导孩子了解闽南美食文化, 并通过家乡的风味小吃的制作、品尝等, 让幼儿了解美食的制作方法, 体会合作、劳动的乐趣等等。

(2) 闽南非遗资源在领域教学中的运用

幼儿园的教育内容是全面的、启蒙性的, 可以相对划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五个领域。各领域的内容相互渗透, 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为了让闽南非遗文化走进幼儿的各领域教学中, 我们将传承闽南非遗资源与各领域教学进行渗透, 探索出闽南非遗资源与领域教学相结合的有效途径。在语言教学中挖掘闽南童谣、民间传说等;在音乐领域中对木偶、高甲戏的运用;在美术领域中整合小吃、戏剧人物、闽南特色建筑、民俗艺术表演、圣贤遗址等内容融入美术作品中;在体育活动中利用民间游戏开展活动, 将闽南非遗资源编入幼儿的早操。通过这些活动启发幼儿感悟闽南非遗文化遗产的内涵、品味闽南文化、对闽南文化产生热爱之情。

(3) 闽南非遗资源在一日生活中的渗透

我们认为传承闽南非遗文化要与日常德育教育相结合, 并在一日生活中进行自然的渗透。在传承闽南非遗文化、开展品德教育的活动中, 要提前规划, 主动渗透。课题组成员经教研认为利用环境和幼儿生活中营造品德教育的氛围, 将品德教育工作渗透于幼儿一日生活之中, 利用幼儿在户外活动时间、间食时间、课前时间、午睡时间和离园时间等进行有机地渗透, 让幼儿的每一个空间、每一个时间都烙上闽南非遗文化的痕迹, 时时给予孩子德育的浸染和熏陶, 陶冶孩子的性情, 让幼儿走进闽南非遗资源, 迷恋闽南非遗文化, 进而受到感染、熏陶、浸润, 更好的发挥出闽南非遗资源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3. 开发闽南非遗资源, 打造学园特色文化

(1) 开发闽南非遗资源, 营造幼儿园文化环境。在幼儿园大环境的创设方面, 我们突显了闽南非遗文化的特色。我们将幼儿绘制的“闽南民间故事读本”作品展示在园内的走廊墙上, 各楼层的楼道展示板以闽南古厝、窗棂、丑角脸谱、龙为底板, 展示的是师生共同制作的刻纸画“舞龙”、“划龙船”、“拍胸舞”、“媒婆丑”、“蘸花围”、“高甲戏脸谱”、“木偶”、“闽南古建筑”等, 这些布置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 富有童真童趣, 从而营造一个家乡文化、艺术美的良好氛围, 使得闽南非遗文化与校园环境相得益彰。

在班级环境的设置, 我们根据不同年龄班的特点, 布置了不同的闽南非遗文化环境, 力求满足不同班级幼儿的需求。如:在大二班, 我们以“五店市”主题活动, 教师与幼儿用各种废弃材料共同布置“五店市”的墙面, 介绍古建筑的来历、用途, 在活动室中处处流淌着古建筑的世界。在大二班, 我们丰富了有关“火鼎公、火鼎婆”、跳拍胸舞、玩“车鼓阵”等活动资料, 再现五店市的风景及传统习俗活动。而在大三班, 我们布置“晋江习俗”主题中, 师生共同收集了大量习俗表演的照片、剧照、图片、形态各异的表演人物, 布置了“咱厝大舞台”、“好看的脸谱”、“制作展示台”、“民俗表演台”等区域供幼儿欣赏、娱乐。在“家乡风味小吃”主题中, 师生共同收集了大量的闽南特色小吃的图片, 幼儿品尝小吃的感受、晋江小吃的地图等等, 让幼儿了解小吃的制作过程及制作工艺, 及小吃所代表的象征性意义等, 了解更多的闽南的饮食文化。此外, 各班结合本班的特色和主题, 创设各具特色的区角, 让幼儿多感官、多方位地接触本土文化艺术, 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和审美情趣, 提升了幼儿的道德情操。

(2) 动手动脑, 创造性地传承闽南非遗文化。我们通过美术活动、早期阅读等活动, 组织幼儿根据民间故事, 民间歌谣创造性地制作绘本读物。通过活动, 幼儿撰写了大量的乡土文化系列活动、绘制了大量的有关闽南童谣、传说的绘本, 拓宽对闽南“非遗”文化进幼儿园的渠道, 不但在幼儿园非遗文化教育研究和德育研究领域中具有一定原创的性质, 而且对于闽南非遗文化的传承具有相当的可操作性。

(3) 以传统节庆、传统文化为内容, 打造幼儿园特色文化。传统纪念日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是进行品德教育的最佳时机, 我园充分利用传统佳节这样的纪念日, 开展一系列活动:如2015年3月6日, 为了迎接一年一度的元宵佳节, 幼儿园开展了“我们的节日——春节元宵”系类活动;2015年4月3日, 我园全体师幼到金井开展“清明祭英烈, 共圆中国梦”活动;2015年6月19日, 晋江市第三实验幼儿园联合竹园社区举行庆“端午”亲子系类活动;2014年9月7日, 我园为庆祝中秋佳节, 学园组织幼儿进行“博饼”活动及“亲子手抄报”比赛;2014年2月14日学园开展“我们的节日——春节·元宵”主题系列活动 (逛花灯、亲子手报展、中大班制作汤圆) 。通过这些活动, 幼儿对这些传统佳节不再陌生, 传统文化得到传承的同时, 幼儿接受了深刻的思想品德教育, 对祖国和家乡更加有感情, 更加热爱。

我们还以传统文化为内容, 通过组织爱心活动、歌咏会、朗诵活动等集体活动, 对幼儿进行传统文化美德教育:如2015年4月7日, 我园组织开展以“忆先贤、传家风”为主体的诗歌朗诵活动;2014年9月30日学园开展庆重阳“孝老爱亲老少同乐”歌咏会;2013年6月9日小班段开展“闽南童趣”童谣大赛。在这样的集体活动中幼儿感受到集体的力量, 学会与人合作, 学会关爱他人, 关爱特殊儿童, 学会尊敬长辈等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通过挖掘闽南非遗文化元素, 打造形成了幼儿园独具校园特色文化, 深受同行的好评。一年来, 幼儿园接受了北京航天幼儿园、北京大学附属学校、永和教委办、晋江市第三期农村和民办园园长、灵水幼儿园等园所的园长老师的参观, 得到了同行及专家的一致的肯定。

三、课题研究促进了师幼共发展

1.促进了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利用非遗文化可陶冶幼儿道德情感, 潜移默化地对幼儿进行民族文化教育的熏陶的同时, 增强幼儿对祖国、家乡及周围人们的积极情感, 养成讲文明、懂礼貌、守纪律等良好品质和行为习惯。课题研究发现, 通过一年来的试验教学, 幼儿的思想品德得到了发展, 亲社会行为越来越多。在主题活动《火鼎公火鼎婆》, 幼儿在表演中, 幼儿自觉进行角色分工, 轮流当组长, 轮流扮角色;幼儿合作抬锅, 体验合作的乐趣;活动中, 能力强帮助能力弱的, 同伴间的相互学习和激励, 让每个幼儿都体验到合作的乐趣和快乐, 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2.提升了教师专业化水平

经过课题的研究, 教师的科研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升, 近几年教师取得的科研及教学成果显著。

课题研究情况:我园教师合作研究的课题《整合观念下绘本阅读的单元教学研究》、《乡土资源在园本音乐课程建设中有效运用的实践研究》等获省幼教研究会十二五课题立项并顺利结题。报送的早期阅读课程参加晋江市优秀乡土课程比赛获三等奖 (课题负责人:陈白鹭, 核心人:张丽霞、陈玓瓅、许心心) 。

论文发表与获奖情况:蔡晓华教师的音乐活动方案《搏饼乐》、许心心教师的活动方案《天乌乌》分别入选泉州本土方案汇编;林秋月教师的《斗阵来踢头》、赖雅玲教师的《放风吹》活动案例分别在省幼教研究会十二五立项课题结题阶段教学案例评选中荣获二等和三等奖;吴双玲《鹊桥会》在晋江市案例评选中获三等奖;由我园教师指导的幼儿闽南舞蹈《肥呀肥溜溜》《一只鸟仔》《好学生》均荣获晋江市闽南童谣比赛三等奖;我园教师编排的以闽南民俗为主线的早操参加晋江市早操评比获一等奖。

四、课题研究成果产生较好的社会效益

通过课题的研究, 我们对研究取得的成果及时进行总结, 形成文本。同时为了让成果得到更广泛的推广, 我们通过讲座、开放观摩等形式, 向社区辐射, 服务于社区。

开放校园, 主办专题讲座。2012年11月10日北师大福建省晋江市第二期中心小学校长及教育管理干部高级研修培训班在我园举行, 会上听取陈白鹭园长在班上作了题为《倾心优化阅读环境, 聚力营造书香学园》幼儿园办园特色创建专题讲座, 会后与会者参观了我园的环境。2015年4月2日上午, 北京大学附属学校蔡辉董事、林董事及陈爱群园长一行3人来我园参观、学习。2015年5月8日, 北京航天幼儿园园长、教师等一行5人慕名远道而来参观我园。2015年5月12日, 东石、永和等教委办拉手园的教师来园跟班学习。2015年5月19日, 晋江华侨职业中专学校幼教班学生来园参观。2014年10月31日, 晋江市第四实验幼儿园教师来园参观。2014年11月6日下午, 灵源街道灵水中心幼儿园何秀凤园长带领灵水中心园及其两所分园30多名骨干教师来我园参观学习。2014年11月18日上午, 我园迎来晋江华侨职业中专学校幼教专业的130多位幼教班的学生为期一个月的见习、实习活动。2013年3月7日漳州市南靖县教育局和各所实验幼儿园的园长莅临我园参观。参观者对我园具有闽南特色、以幼儿为主体、富有教育寓意的环境布置给予了高度赞赏。

组织观摩活动, 开放教学现场。我园的黄婷婷教师、许心心教师、许梅馨教师、尤希凡教师、庄锦兰教师、丁姗莉教师分别向兄弟学园开放了早期阅读《蜈蚣扛蚂蚁》《天上一块铜》、美术活动《高甲戏小人》《闽南古厝》《龙舟》等观摩活动。

总之, 通过闽南非遗资源的开发, 幼儿园已经形成了一系列的特色教学方案。但是闽南资源丰富, 这就是需要我们去挖掘, 积极为幼儿寻找丰富的、适宜幼儿学习的闽南非遗资源, 形成更为丰富的幼儿园闽南非遗教学方案。

参考文献

[1]李季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实施问答[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2014, 04.

[2]刘登翰.论闽台文化的地域特征[J].东南学术, 2002 (06) .

[3]林华东.闽南文化的精神和基本内涵[EB/OL].http://www.vos.com.cn/783/2013-09/29/cms773767article.shtml.

[4]福建省晋江市人民政府.深挖文化底蕴注重保护传承[J].领导文萃, 2008 (19) .

精心打造幼儿园特色的班级文化 篇8

一、建构自主管理策略, 引领班级“制度文化”方向

1. 自助活动, 萌发自我管理意识。

营造宽松、愉悦的家庭式环境, 让孩子在开放的环境中生活实践。为了让孩子自我服务、自我管理成为发自内心的行动。我们通过《标志的世界》主题活动让孩子们自己寻找、记录、描述生活中的各种标志, 了解标志的特征、种类与人们的关系, 体会标志蕴涵的规则。自由结伴寻找、商量:幼儿园哪些地方需要制作标志, 制作什么样的标志, 为什么?绘制出自己设计的标志与同伴交流, 张贴于需要的地方。建立初步的规则意识, 努力实现从他律到自律的和谐, 从而强化孩子自我管理的意识。

2. 自主管理, 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尊重幼儿不断增长的独立需要, 以“旁观者”的身份, 把班级管理的执行权交给孩子, 在讨论、斟酌、思考、决定的过程中, 激发责任感, 体验自主服务、自我管理的成功感。首先重视指导孩子生活自理、自我服务能力的培养。正确有序适时地穿脱衣服、穿系鞋带, 整理小床;小班能挑干净鱼刺……在劳动实践中养成良好的习惯, 促进自理能力和自信心的建立。其次, 帮助孩子尝试个人制定群体规则, 共同遵守。

另外, 以“不学礼, 无以立”作为班训, 以“创文明”活动贯穿教育始终。开展“争当文明小卫士”活动。通

过自荐, 给每个幼儿自我制约、改正缺点、努力上进的机会, 在“争”的过程中, 使幼儿自然而然地规范自己的言行, 自觉做到文明守纪, 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

二、师生情感交融, 形成班级“心态文化”风尚

1. 提出“真诚和谐、勤奋上进、乐教创新”的口号。

老师彼此取长补短, 相互配合, 组长身先士卒, 发挥带头作用;配班老师积极为班级出谋划策, 保育员做工作的坚强后盾和“第三只眼睛”, 以微笑、爱心、耐心, 让幼儿真正感受到我们的热情关爱。

2. 融洽与孩子的关系, 洞察孩子的内心世界, 了解孩

子的需求, 解读孩子的行为, 将选择与实施的权利勇敢地托付给孩子, 营造民主和谐的班级氛围。建立各种游戏周或游戏月 (拼图乐乐周、魔尺变变周、棋类pk月等) , 鼓励孩子们自己策划商量游戏交流分享方式, 通过各种方式“招兵买马”, 吸收更多玩具, 让孩子更大方、自信, 更富想象力和探索欲望。

“千里始足下”, 心态文化是教师、孩子用“一砖一石”的行动, 垒筑起“激情、奋进、融洽”的高楼大厦。一件件小事, 让班级“心态文化”风尚的触角深入孩子们生活学习

的方方面面, 激发他们愉悦的心情, 激励他们展露不精三凡的个性、。大胆创新改良, 促进班级“物态文化”建设心1细节着.手突, 挖掘有价值的内出环境的“教育、容互, 把动、创意“主题”墙的”与“理念, 互从打动展示”巧妙整合。结合班级特色将每一角落精致化, 造特们心色智化成, 长让的孩精子神“家一园见, 钟快情乐”, 学让习环的境美真好正地成方为。孩子幼2设”中.体现匠心创新思维, , 在“生成重视对课”中展现智慧程的解读和反, 促思, 进有效在“预儿互动, 不断优化课程。⑴关注已有经验, 灵活把握方园向积。极关、注主发动展地需探求究, 环扩境展、学操习作经材验料。, 活敏动锐中地引捕导捉孩孩子子特关注主动发展们稍纵即逝的思, 优化活维火花, 动细节进行有。注意所提供材料效的呼应及挖掘。⑵的层色摘到次性, 苹果尊重”的机会幼儿原有, 在平基础, 实中演绎精彩让每个孩子都。⑶提供幼儿有“跳一跳的运用活动经验的机会, 让幼儿的经验能在生活实践班的态度揣摩中得到延伸, 、分析迁移。、反思顺势有、调整效生成、完善园本一些活动, 课程以积。极级3日的丰.润泽节日活动富的文化内涵和, 道德教育资源形成德育形式, 开展德多元化。挖掘节育活动是文物态文化建设有效的途径。教师节开展“尊师——感恩化于国庆行节”开活展动“;中爱秋国节—开—展感“动团与圆荣—耀—”幸活福动共;重享阳”节活开动展;

“敬老——温暖与回报”活动, 等等。还组织各种亲子

活动, 通过一系列的活动, 让幼儿懂得爱是生命和生活的不竭动力, 懂得关怀、学会感恩才有温暖的道理。

四、聚焦细节品质, 提升班级“行为文化”实效

1. 加强课前准备工作。

活动前准备包括了解孩子的现有经验、自制教学具和工具材料的准备、孩子的座位安排, 等等。甚至活动中可能要涉及的技能, 老师要事先练习, 体会其中的重难点, 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示范和指导。

2. 塑造飞扬个性, 建构个性活动。

不放弃遗漏每一个孩子的“每一次”, 搭建全方位的不拘一格的幼儿展示平台, 让幼儿充分展示自己。每日:晨间《新闻报道》, 鼓励幼儿表达和分享自己的感受、体验和见闻;午餐前《报餐员》, 培养幼儿耐心、安静倾听的习惯, 为幼儿创造个别表达个别辅导的机会;午睡前《睡前小喇叭》, 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文学作品, 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 为以后进行交流提供模仿的对象……

幼儿园特色文化建设 篇9

一、用乡土资源创设幼儿园墙面环境, 展现浓郁乡土气息

环境创设更是幼儿教育的重要环节。教师和幼儿一起, 创设一个能激发幼儿学习探究的活动环境, 培养幼儿创新精神, 促进孩子多方面发展, 是幼儿园创设环境的宗旨。在创设环境过程中, 教师和幼儿, 幼儿和幼儿之间应该相互学习、相互合作, 教师是引导者, 也是合作者, 幼儿是学习者, 更是环境创设的参与者。在师幼互动过程中, 提高幼儿能力、发展幼儿智力。

农村的孩子对农作物很熟悉, 对当地风土人情也有所认识和了解, 作为教师, 在和孩子共同设计主题和用材时, 和孩子共同商讨与寻找制作的过程中, 若能充分挖掘有教育价值的农作物资源, 紧密结合幼儿园课程内容创设环境, 实行课程内容和环境的有机衔接, 让墙壁说话, 让环境育人, 就能促进幼儿多方面发展。如《认识花生》, 我们可以把花生的实物展示给幼儿, 并利用花生的生长周期图片充实环境, 这个生长图片可以让孩子通过观察实物亲自动手制作, 也可以让孩子或家长从网上搜索下载, 到花生成熟的时候, 幼儿可以用花生做成标本, 也可以用花生的壳粘贴图案等。幼儿园墙面环境创设时, 根据季节的变化, 植物生长成熟的先后, 还可以不断改变环境, 不断完善环境。整个过程中, 孩子们和同伴都有交流的话题, 他们可以自己评判自己, 也可以评判别人, 在评价中获取知识和经验。

创设墙面环境时, 可利用的农植物很多, 如玉米、稻谷、小麦、大豆等。同样的方法, 我们可以把这些农作物的生长过程制成卡通图片, 也可以直接用实物展示等等。这些农作物本身可利用的材料也很多, 植物自身的种子、秸秆、叶、皮等都可以作为墙饰制作的材料。如用种子拼画粘贴, 用秸秆辫、扎、用叶剪、贴、画, 用皮包、裹、粘贴, 不同的植物皮可以装饰很多图案、纹理等等, 这样在装饰墙面时, 可以拓展很多内容, 在整个装饰的过程中, 通过师幼互动, 共同合作创设墙面, 这样的学习活动才是孩子喜欢的, 整个过程中, 幼儿所获得的知识和快乐是无穷的, 孩子的动手能力、思维能力也将得到很大的提升。

二、用乡土资源丰富幼儿园游戏环境, 彰显幼儿个性色彩

很多农村幼儿园室内玩具数量少, 品种也不多, 无法满足孩子进行各种活动的需要。教师要善于和利用家长资源、农作物资源和社区等资源, 发动家长和幼儿到生活中寻找和课程相关的物品, 创设活动区角, 为课程内容服务, 为孩子的发展服务。如:“欢乐大家庭”主题活动, 教师可以发动有条件的家长和幼儿从网上搜索各民族的服装图片, 在画报上寻找各民族的风土人情图片, 教师和幼儿共同把图片张贴在活动室的区域, 再让孩子从家里或缝纫店里搜集一些碎布, 然后和幼儿一起, 开办服装厂、服装店等等, 由此还可以延伸出更多活动, 如民族服装展示会, 模特大奖赛等等。在《端午节》活动中, 教师则可以让孩子和家长寻找和端午节有关的故事和传说, 寻找和端午节相关的物品和图片, 在墙面上把孩子的图片展示出来, 请幼儿说出各种物品的名称和用途, 教师配上文字说明, 在活动区角准备一些大米或泡沫板、碎屑, 再准备一些绿色蜡光纸或实物棕叶, 让孩子学包粽子, 学做米糕等。教师还可以提供一些时令水果、蔬菜、农作物等, 给幼儿添加或添画, 利用各种植物的不同造型, 让它们变成孩子喜欢的小动物, 增加物品的灵性, 用这些物品和孩子一起玩植物情景剧, 激发幼儿的游戏热情。还可以利用农作物, 开办农作物展销会, 农贸市场, 农产品加工厂等活动。利用各种植物的种子, 玩分类游戏等等, 这些活动的开展, 不仅可以发展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认知能力、动手动脑能力, 还可以丰富幼儿的知识, 并且, 他们在活动中产生愉快的情绪情感体验, 也是他们终身难忘的。

三、用乡土资源美化幼儿园室外环境, 凸显园所文化

幼儿园特色文化建设 篇10

一、用乡土资源美化幼儿园室外环境,凸显农村幼儿园文化

我们居住的地球南北地区有着不同的气候,四季的变化,不仅让我们的居住环境更加美好,也衍生出许多物种,既让我们繁衍生息,也使得我们的视野更加开阔。因此,我们应学会吸收接纳,善于利用,将其教育价值充分挖掘出来,并进行整合、创新,让幼儿园活动内容更加丰富。大部分农村幼儿园的地势都比较宽阔,因而我们可将其良好的土地资源利用起来,比如幼儿园的院墙内外、边角地等,我们可以在这些地方开辟出种植园,种植一些没有尖锐针刺的果树,如桃树、梨树等,让孩子们在不同的季节观察果树的变化,待到果子成熟时,和孩子们一起品尝。除了种植果树,我们也可以种植一些不受季节限制的四季植物,如花生、丝瓜、玉米、冬瓜等,通过让孩子们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不仅有利于丰富幼儿的农田知识,让孩子们养成细致入微的观察能力,对幼儿来说也能亲自动手实践,增强动手能力。幼儿们通过体验种植过程,才能知晓食物的来之不易,才会明白珍惜。幼儿通过观察植物生长过程,逐渐知晓植物是如何从一株幼苗长至成熟,孩子们的期盼也会随着植物的生长变化而发生改变。而孩子们通过自己观察所获取的知识,远远要比教师一味灌输和演示的效果要好。与此同时,在幼儿园种植不同的植物,不但可以使幼儿园的绿化面积增加,为幼儿营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在一定程度上也能起到优化教学环境的目的,陶冶幼儿情操。

二、用乡土资源丰富幼儿园游戏环境,彰显农村幼儿个性色彩

玩具较少、品种缺乏是大多农村幼儿园都面临的现状,因而即使孩子们想进行活动,幼儿园也无法满足。为此,教师应充分将农村地区特有的农作物资源、家长资源等利用起来,让家长与幼儿一起在生活中寻找与课程相关的东西,对活动区角进行创设,进而服务于课程内容,服务于幼儿发展。比如,我们要组织的活动主题是“欢乐大家庭”,我们可以借助网络,让家长和幼儿收集各个民族服装的图片,也可从书籍、画板中寻找。在收集过后,教师与幼儿一起将图片张贴在教室一角,接着再让孩子找一些碎布,“开办”服装厂、店等,这一活动在后期还可以延伸出如模特大奖赛、民族服装展示会等多种活动。同时,也可利用传统节日开展活动,比如,端午节时,教师可以让幼儿与家长一起寻找与端午节有关的故事、传说以及实物、图片,展示出孩子们找到的图片,并让幼儿联系自己找到的图片将物品的名称和用途一一叙述出来。教师可以在活动前准备一些包粽子的食物,也可以用泡沫碎屑、绿色蜡光纸代替,接着让幼儿亲自动手实践,体验包粽子的乐趣。开展这些活动,不但有利于幼儿认知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动手动脑能力的发展,也可使幼儿知识不断丰富,孩子们在活动中产生的快乐体验,对他们而言也就是一次难忘的回忆。

三、用乡土资源构建语言课程,促进农村幼儿健康成长

农村的幼儿比城市的幼儿有更多的接触真实事物的机会,这些事物不仅有幼儿日常所见的,也有他们非常好奇的。因而,幼儿教师在组织语言材料时可以充分结合这些事物,使幼儿构建的语言课程和他们的发展操持一致。教师在确定语言话题与语言材料,开展讲述活动的时候,可以让幼儿选择他们熟悉的事物,从而对幼儿的语言能力进行培养。比如,我们以“我最喜欢的小动物”为主题举行一次讲述活动,让幼儿讲讲自己家里养了哪些小动物,以及自己和这些小动物的趣事等。对农村的幼儿来说,他们能够经常见到像鸡、鸭、猫、狗等小动物,在语言材料中融入他们熟悉的事物,不仅有利于幼儿抒发对小动物的情感,幼儿的语言能力也得到不同程度的锻炼。通过开展这种形式的活动,幼儿能够结合真实事物对主题进行描述,使他们的生活经验得以升华,他们也能学习更多的语言,进而主动积极地描述身边的事物和风景。

总而言之,在当前农村幼儿园中,乡土文化已作为一种独特的资源融入到孩子们的生活之中。对教师而言,在内容的筛选、设计上应做到科学、合理,这样才会让孩子们感兴趣。目前,我园正积极尝试,以孩子的视角为出发点,将本土文化的价值魅力进行最大化的挖掘,使乡土文化资源在农村幼儿教育中发挥所长,突显农村幼儿园教育特色。

参考文献

[1]刑虹.发掘乡土资源,拓展特色教育[J].幼教天地.2014(101):187

[2]潘美娟.以本土资源为优势,构建农村幼儿园园本化课程[J].教育随笔.2014(17):18

幼儿园特色文化建设 篇11

从幼儿园的实际情况出发,开发灵活多样的棋文化早期教学形式。积极探索以游戏环境、家庭社区、多媒体教学为依托宏扬发展棋文化项目。让棋文化特色课程与五大领域的基础课程相互联系相互渗透,营造具有幼儿园特色的棋文化氛围。探索开发园本课程的一般规律;初步形成幼儿园棋文化特色教学。

关键词

游戏 环境 家园互动 多媒体

随着幼教改革的深入,我园常利用区域活动及离园时间开展棋类兴趣活动,期间还承办市中小学象围棋比赛并得到了相关部门的肯定和关注,激发了家长的热情。本园随即成了市第一所幼儿园棋文化实验基地。在园长的带领和支持下,成立了棋文化课程开发小组,启动了对幼儿园小中大班棋文化课程的开发工作以及管理机制的研究。基于对园本课程的核心认识,克服没有任何开发园本课程经验的困难,在迷茫中探索,在研究中尝试,在挫折中生成。

一、游戏化课程——激发幼儿棋趣

游戏是幼儿的伴侣,是锻炼身体、产生兴趣的基础,是感知、认识事物的开端,是积累知识、形成概念的有效途经。在幼儿棋类特色活动中,应建立以快乐和兴趣为主题的教育目标体系,本园根据各年龄段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及思维方式,开展棋类特色观摩、研讨活动,经精心调整、深入研究设计后的活动生动有趣,深受幼儿喜爱,从而潜移默化地激发起了他们学棋的兴趣。

(一)运用游戏的生动性、趣味性,凸显棋类特色课程的成效

为了凸显“生动、浅显、趣味”的教学特点,教师通过创设鲜活、生动的游戏情景,吸引幼儿的有意注意,产生对棋类活动的兴趣,如结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教师在设计围棋活动时常以生动有趣的游戏来贯穿整条主线,让围棋启蒙更显成效;还尝试把故事编成童话剧表演给幼儿看,这些故事将枯燥、深奥难懂的围棋知识用浅显易懂的艺术形式进行展示,使孩子们能够融会贯通,举一反三,并在剧情中感悟围棋知识与趣味游戏的巧妙结合;有的则在操场上画上大棋谱,直接让幼儿上操场,趣味游戏使幼儿在宽松的心理环境中了解了围棋棋盘的构造以及交叉点的直观概念。

(二)在游戏中变预设为生成,纵深棋类特色课程的发展

小班幼儿年龄小,思维具体形象,如何让幼儿由对事物的表象兴趣转化为本质兴趣呢?我们采用由预设课程转化生成课程的形式来激发幼儿大胆、主动地探索。如在民间体育游戏进行过程中,发现大班幼儿对跳格子活动特别感兴趣,因此教师将幼儿兴趣、行为等个性品质与棋类教学有效整合,象棋《快乐小马跳》教学活动中,我们给小小棋子“马”赋予了生命,将棋盘想象成大草原,将教学内容设计为“小马吃草”“小马喝水”“小马旅行”,从头至尾,孩子一直在游戏化的情景中学习,通过完成一系列的任务不知不觉地掌握知识要点,学会小马连续跳的方法,以幼儿游戏学习为主开展棋类教学活动,幼儿“乐”在棋中,教师“精”在棋中。

(三)游戏材料的巧妙提供,获知棋类对抗挑战的意义

在新《纲要》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我园一贯采用游戏的方式来开展各大棋类活动,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教学材料(形象标记)的巧妙提供,既能淡化教育的痕迹,激发幼儿学习的欲望,也能较好地达到教学目标,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如在引导幼儿了解“枷吃”时,怎样引导幼儿正确找到“两条路的中间位置”是一个难点,为了让幼儿更好地找到这个位置,我在对方棋子有气的两个地方用红色箭头作标记,这样一来幼儿就能很清楚地找到“两条路的中间位置”,从而用“枷吃”方法将对方吃掉;标记的使用使教师的讲解更为清楚、简洁;使幼儿的操作目的更加明确,在活动中起到了较好的效果。

二、环境化课程——培养幼儿的棋感

环境是人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而创设棋文化的环境同样也是开展棋类活动不可缺少的条件,因此我们从创设与棋类活动相适应的环境着手,让环境也成为我们棋文化活动的有效手段。

(一)创设棋文化大环境

在幼儿园整体环境的布局上给孩子营造一种棋文化氛围,让每一面墙说话,让每一个空间跳动,让每一块地面留下孩子进步的脚印,园内大环境有棋类活动专用室,亲子棋苑,棋文化特色走廊,幼儿置身于这样的环境中,对棋类游戏耳濡目染,也增强了他们的棋感。开设各种与棋类相关的宣传专栏,如:棋类活动的意义,家庭棋类游戏和指导棋类活动动态等,充分发挥墙的说话功能,把幼儿收集到的、喜欢的棋类运动员照片、有关棋的起源、故事、儿歌图文并茂地展示在墙面上,孩子们通过收集、布置、分享、交流,对棋类活动产生了越来越浓厚的兴趣。

(二)棋类与区域有机结合

区域活动给幼儿提供了更多的时间与空间,幼儿可以在宽松自主的氛围中依靠自己的能力来摆弄各种材料,去感知、思考问题的答案,因此,教师把棋类活动的内容巧妙地穿插在区域活动中,开辟的“小小棋院”,让孩子们在宽松自由的环境中自主学习。例如:小班设计的形象逼真的大灰狼立体操作棋子,让孩子们忍不住动起手来练习数“气”;中班孩子玩“拍卡片”时,教师把棋类练习题设计在卡片上,轮流出卡片,谁先拍谁就先答,答对者拿走卡片,最后谁的卡片多谁就赢;而大班的孩子已经不能满足现成的游戏棋,他们还会自己动手设计游戏棋,设计的游戏棋与主题活动紧密结合,有《蔬果棋》《行为习惯棋》等,让幼儿运用多种感官参与活动,调动了幼儿自主参与棋类活动的兴趣;还在地面上设计了许多游戏棋《交通安全棋》《石头剪子布》等,通过身体与环境的互动,达到锻炼身体、促进思维、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等多重效果。

(三)棋子、教材的巧妙贴心设计

幼儿是以形象来感知和认识世界的。图文并茂、妙趣横生的棋类教材对幼儿学棋,获得棋感有着积极的意义,我们把中国象棋的将、帅、士、相、象、車、马、炮、兵的9大棋种在汉字的形象上进行了一些微妙的变化,使它看起来更有童趣,适合幼儿;在棋类教材的设计上,我们一方面充分考虑到孩子的年龄阶段的共性特点,从幼儿的生理与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出发,体现出共同的要求和统一的进度;另一方面,又随时观察幼儿发展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调整,加上各方面的有机整合,使全园孩子都能受到良好的棋类启蒙教育,从而提高幼儿的全面素质。

三、家园互动课程——促进幼儿的棋智

下棋不是一个人的游戏,它是教师与孩子,孩子与孩子,家长与孩子一起的游戏,一旦幼儿有了兴趣,也总喜欢找家长一起玩。在特色教学中家长朋友们都对棋文化教育给予一定的关注。

(一)教与练紧密结合

考虑到幼儿园孩子的接受理解能力比较弱,所以在教学活动后,教师都会把教学活动中的新知识点告知家长,家长通过点击幼儿园棋类特色专栏网安排幼儿练习。这样教师和家长可以更多地关注幼儿,了解他们学习的状态与进度,出现问题可以通过家园的互动及时解决。通过这种教与练习的紧密结合,每个幼儿对知识点的掌握都很牢固。

(二)家长参与,乐见成长

本园利用家长开放这一活动,围绕棋类活动曾邀请家长多次观摩,每次观摩都带给了家长极大的震撼力,他们在活动中看到孩子兴趣、性格、思维方式以及心理承受能力上的转变,一次次的观摩,不仅让孩子建立了自信,也让家长感受到了园部搞棋类特色所带给孩子的独特魔力;此外针对很多家长不会下棋的现象,再每个学期安排两次幼儿公开课,以复习形式让家长了解下棋的规则;此外,还组织家长进行象围棋邀请赛,让幼儿感受棋文化氛围,让家长来做“幼儿擂台赛”的评委,在一次次活动中孩子们的成长变化让家长感到喜悦,纷纷到园与教师共同分享。

四、多媒体课程——拓展幼儿的棋艺

(一)借助多媒体教学让棋类课程更生动

随着现代技术的飞速发展,现代教育技术也越来越接近现代信息技术,多媒体教学也走进幼儿园的课堂。那么,作为棋文化的特色幼儿园,我园也尝试依托多媒体进行教学。首先,发动全园教师收集有关棋类游戏的课件、碟片等,如《小博士学下棋》《象棋王》《快乐学围棋》《围棋西游记》等,经过剪切、制作,把它变得适合自己教学所用,调动幼儿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让幼儿来观看一个个充满神秘色彩的童话世界,富有动感、生动有趣的画面,使幼儿产生神秘感,同时也调动孩子多种感官参与棋类活动的教学,使孩子在学习下棋时,很快能把棋子的走法与具体的棋子吃法结合起来,掌握下棋的基本步骤、特点,学会下棋。此外通过其中的动画特效讲述围棋的起源、礼仪等围棋知识,同时还建议家长在家安装一些围棋电脑软件供幼儿练习,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情境下感受下围棋的乐趣。

(二)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加深理解

为了加深幼儿对围棋知识的理解,教师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制作孩子喜欢的卡通游戏,虽然设计一个好的游戏往往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且操作过程繁琐,而运用多媒体,虽需教师花费大量时间,但却可以避免幼儿学习的枯燥,丰富幼儿的想象,幼儿思维鲜明流畅,下棋兴趣更高涨,教师操作也十分方便。孩子的棋艺提高也快。

幼儿园特色文化建设 篇12

视觉识别系统译为VI,即(Visual Identity),以下简称VI设计,是将CI的非可视内容转化为静态的视觉识别符号,以丰富多样的应用形式,在最为广泛的层面上,进行最直接的传播。幼儿园VI设计包括两个部分:基础部分,包括标志、校名中英文标准字体、标准色、象征图形等;应用部分,包括服装、室内外环境、网络媒体等。

幼儿园的VI设计是将幼儿园理念的抽象语言和幼儿园对具体符号的概念转化为具体的符号概念,并以有形的方式展示出来,通过有组织、统一、规范、系统的视觉规划,体现了幼儿园教育的理念和精神文化,从而形成了幼儿园的独特形象,是对幼儿园形象的各种视觉因素进行全面统一的整合、规划和设计,对外宣传时要求严格按照统一规范执行。VI设计是最外在、最直观的一部分,是最好的手段,通过幼儿园作为一个整体信息,来提高幼儿园的园所形象。其内容包括园所、园所标志、标准字体、标准颜色、儿童服装、儿童床品、建筑设施、环境等,形成一个独特的视觉识别系统,帮助人们迅速找到,对幼儿园的形象树立、特色园所的建设也有着很大的作用。

二、特色园所文化建设中实施VI的作用

将VI设计很好地融入园所文化建设中,通过对幼儿园自然环境的优化,挖掘传统的历史传承,培育人文景观,规范孩子的行为,净化孩子们的心灵。它有利于孩子性格的培养,激发灵感,启发智慧,从而提高孩子的综合素质。用整体的视觉形象创造优雅的园所环境,集实用性、教育性、文化性、艺术性融于一体。因此,实施VI设计,塑造幼儿园的独特形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是构建特色幼儿园园所环境的必然要求。

(一)营造独具特色的园所环境

VI设计可以给人最直观的感觉和功能,美丽的环境是一个三维的,丰富多彩的和有吸引力的教科书,使人们获得美的享受,发展美的行为,形成美的品质。而且还会影响人们对幼儿园的印象和评价,甚至影响政府和个人、社会团体对幼儿园的信心和投资的热情等。同时,将减少教师的心理疲劳,发挥一个令人兴奋的效果,可以团结和鼓舞团队的士气。

通过室内外环境和视觉指示系统在虚拟仪器设计中的应用部分,实现了公园环境的特点。园所名称、园所得标志和符号图形元素在建筑外观、入口标志、标志、所有品牌、办公建筑体素描效果图、方向标志、公共设施标志等系统使用。同时,这也意味着教育思想主体、审美情趣、园所风格、办学特色和办学传统的设计。这些VI设计有利于公众对园所的认同、理解和支持以及有利于幼儿园公共关系的开展,也可以加强幼儿园信息传播的频率和强度,增进幼儿园办学宗旨与精神文化的特色性,更能为整个园所创造一个统一、艺术、有特色的视觉形象。

(二)创造个性的园所文化

不同幼儿园的VI设计都有自己的特色,并具个性化。不同的幼儿园形象应体现不同的历史、文化、艺术特色和不同的专业特色和管理模式,通过这种个性来表现幼儿园形象的独特魅力。这种个性,不仅是内容上的差异,而且在特殊的形式上,千篇一律的设计不能唤起人们对幼儿园的记忆和关注。幼儿园应根据自身的办学条件、教育理念、社会环境等具体情况,因地制宜,实事求是,超前与现实,面貌与特色相结合,科学与实践有机结合。通过VI设计构成一种特定的文化氛围,并显示出幼儿园良好的教育环境和形象特征。

例如,珠海容闳国际幼稚园,园内有20世纪第一位留学之父的容闳老先生的雕像,致力于“让孩子的视野越过国界”,做的是中西方文化的融合教育。教育特色鲜明个性,又有本土特色。

(三)提升幼儿园的品牌价值

一所幼儿园的优秀形象,如同一个广大的磁场,吸引着“顾客”、人才、资本、国内外教育科研协作的伙伴,保持幼儿园持久的、旺盛的创新活力和生命活力。幼儿园的VI设计通过以学校理念为核心的所有要素的形象整合,形成了统一的幼儿园形象,无形中也提升了幼儿园自身的品牌价值。幼儿园的品牌形象是一个包容面非常广泛的综合体,也包括历史底蕴、园所口碑、办学思想、科研水平、师资力量、行为规范等无形要素。

例如,北京师范大学实验幼儿园是为动画片“木铎”形象的抽象轮廓,显示着一百年以来该园的厚重历史,显示出历史感与活泼可爱的时代特征,而“木铎”在孩子们的自由中被赋予了丰富的形象。

从颜色分析,徽章确定了以蓝色和绿色为基本的颜色,蓝色象征天空、大海,意味着广阔和宽容,绿色象征生活和希望。特别是突出淡绿色的一点点渐变,意味着幼儿园和北京师范大学的发展是密切相关的。

从传统文化分析的角度出发,结合云与太极的线条元素,既有静态和动态两种,太极是中国文化的精髓,象征完美的和谐,精致完美。同时,他们运用“和”的思想意蕴,来表达中国传统文化对幼儿园的承诺,为幼儿的发展创造一个和谐的环境。

三、VI设计在园所文化建设中的必要性

幼儿园特色活动是指依托在园所的办学理念下的,为满足幼儿精神需要、幼儿发展需要的一系列学术、艺术、体育、亲子等大型活动。这些活动扩大了孩子的知识,培养了孩子的情操,丰富了孩子的生活,提高了孩子的创新能力和家庭互动能力,可以培养孩子的团队、语言表达能力。这是幼儿园重要的实践教育环节,是弘扬幼儿园精神,建设特色园所的重要内容和具体载体。幼儿园VI系统是园所精神和园所办园哲学的精神内涵,具体形象的外部形象和内部整合的整体融合。通过具有强烈冲击力的视觉符号,将幼儿园的理念与思想传达到全校和社会,力求为社会认同和熟知。

通过引入和整合幼儿园的虚拟设计系统,将进一步提升幼儿园自身的凝聚力,实现幼儿园教师与学生的最大限度的统一,用幼儿园的形象和学生的言行,促进幼儿园的精神,明确教师和学生的行为规范,优化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建设一个新的视觉形象和特色氛围,促进民族幼儿园品牌建设。

摘要:幼儿园文化特色的建设是幼儿园成长的灵魂,是凝聚人气、展示幼儿园形象、提高幼儿园整体水平的重要表现,也是一所幼儿园文化积淀、办学品位、办学特色的体现。当前,以精神文化建设为核心、以特色文化建设为主要任务,不断提高幼儿园管理品位和办学水平的工作思路,形成了各地幼儿园园所文化特色建设的一种方式。而VI设计可以按每个园所的特色,营造一个跟幼儿园办园理念、办园特色高度契合的教育环境,为幼儿园园所文化特色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VI设计,幼儿园,文化建设

参考文献

[1]吴昀.追随儿童需求建构成长乐园[J].幼教天地,2013(99):186.

[2]付晓芳.VI设计在建构和谐校园文化中的作用[J].高校讲坛,2010(3).

[3]张瑜.建构满足孩子发展需要的环境[J].幼儿教育,2015(1).

[4]任亚刚.试论学校形象的构成及识别[J].卫生职业教育,2001(11).

[5]翁陈琛.安徽省芜湖市沈巷中心幼儿园形象识别系统的重构[D].西南大学,2014.

[6]徐萍.学前教育机构形象塑造的意义[J].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05(2).

[7]阎德明.现代学校形象的设计与传播[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0(8).

上一篇: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下一篇:反应烧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