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特色建设(精选12篇)
乡村特色建设 篇1
为全面提升人居环境, 普洱市积极创建风景美、生态美、生活美、功能全的美丽宜居小镇和田园美、村庄美、生活美的美丽宜居村庄, 目前, 特色小镇和美丽乡村试点建设稳步推进, 并取得了初步成效。一是建制镇供水工程前期工作和13个特色小镇的污水及生活垃圾处理设施项目顺利推进。磨黑镇、联珠镇、勐卡镇、九甲镇、按板镇已启动供水项目前期工作;永平镇、景谷镇启动了污水项目前期工作;思茅港镇、永平镇、景谷镇、上允镇、通关镇、勐大镇、九甲镇、振太镇、勐马镇启动了垃圾处理项目前期工作。二是组织开展了国家级传统村落的申报工作, 共整理上报了158个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村庄, 28个传统村落已被列入国家级传统村落名录, 8个传统村落保护规划通过省级审查。三是美丽乡村试点取得实效。各县 (区) 相应开展了美丽乡村建设, 江城县整董镇曼滩荣获全国第三届特色新农村殊荣;镇沅大仓、白沙田村, 宁洱那迁、绿茵塘, 江城么等村龙潭组等一批美丽乡村建设试点项目成效明显, 为下步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做出了示范。 (来源:
乡村特色建设 篇2
打造学校文化特色
--------校园文化建设的点滴感悟
停前镇中学
陈立军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中华民族有上下五千年历史,五千年历史创造了璀璨中华文化,而璀璨中华文化又维系着中华民族的绵延发展。中华文明是至今四大文明中唯一没有断流的文明。辩证摒弃传统文化,既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动力,又是中华民族昂首走向世界、实现民族复兴的精神资源。文化是国家实力的象征与体现。文化既是软实力,又是硬实力。当它成为一种科学核心价值观时,它是精神动力、吸引力,是软实力;当它转变为文化产业时,它又是物质生产力,是硬实力。校园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外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是学生积极参与和悉心建设的结晶,也是实现素质教育、造就优秀人才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条件。因此,加强学校文化阵地的建设与组织活动策划是一项非常系统性的工程。学校文化阵地建设是学校文化的重要窗口,学校文化组织的策划则是学校实施理想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两样都是学生成长成才的内在需要,更是推进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载体。
作为农村中学,建设美好乡村校园,打造学校文化特色,是我们不懈的追求。
第一,师生互动,共建和谐文化校园
校园文化是学校教师与学生共同创造的。这里包括教师的作用,学校领导的作用,但教师的教学作用是关键。领导者的办学理念、办学意识和行为对师生员工的影响学也是不可低估的,对校园文化建设的作用是巨大的。
学校的教育对象是人,教育者是人,因而学校一切工作的中心是围绕对人的管理而展开的。校园文化建设要引导师生在学校目标的指引下形成团结一心的强大凝聚力,使学校成为教职工发挥聪明才智、实现人生价值的舞台,成为学子们安心学习、自我塑造和完善人生的课堂。
社会热点,国际、国内每天都在发生学生感兴趣的事情,我们通过教学把它转化为学生的人文精神。社会生活,人人都在生活,我们的学生也不例外,因此,我们利用生活现象结合政治观点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教育。学生的实际,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有着特殊性,针对这个现象,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充分利用学生的特点,对学生进行人文化精神教育。
在生活中,我们告诉学生:勤俭节约,艰苦朴素,让生活充满阳光;言行一致,表里如一,让信任催开真诚之花;基因影响着生物的性状,环境也影响着人的成长,应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我们让学生懂得:爱憎分明,刚直不阿;傲气不可有,傲骨不可无;厚积薄发,正气浩然。在学习上,我们教会学生:课前能有效预习;不复习不作业,不检查不作业,不小结不作业;学习中有自己的改错本,横抄难题,竖析错因,举一反三,归纳提醒,规范学习行为,养成学习习惯,讲究学习方法。在做人上,我们让学生明白:一加十,十加百,百加千千万,你加我,我加你,大家心相连;亲情的浓厚,友情的纯净,爱情的永恒;仁爱待人,善待家人,谦虚为人。曾听得这样一句话:“播下一种思想,收获一种行为,播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
“身教重于言教”,教师在给学生传播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自身所具有的理想信念、人生态度、价值取向、道德品质、治学方法乃至为人处事等方面,都会对学生产生重要影响。教师用人格力量教育学生,也就是教师的敬业精神和科学精神,这二者构成了整个教育过程中的人文精神。随着时间的推移,学校教师与教师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相互学习,了解哪些价值观在学校内是重要的,哪些行为是适当的,组建形成良好的校园文化。同时,原来的教师和学生又把已经形成的良好价值观和规范传递给新来的教师和学生。这个过程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师生内化学校价值观和行为规范之后依据它们行事,成为校园文化社会化的结果。
第二,环境渗透,共建温馨文化校园
校园文化,像和煦的春风一样,漂散在校园的各个角落,渗透在教师、学生、员工的观念、言行、举止之中,渗透在他们的教学、科研、读书、做事的态度和情感中。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育的艺术在于,不仅要使人的关系,成人的榜样和语言以及集体里精心保持的种种传统能教育人,而且也要使物质和精神财富能起到教育作用。用环境,用学生创造的周围情景,用丰富的集体精神生活的一切东西进行教育,这是教育过程中最微妙的领域之一。”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优雅的人文气息,厚重的校园环境对人潜移默化的教育影响是不言自明的!大量的事实表明:成功教育的特点是使学生在没有意识到受教育的情况下发生的,而这种潜移默化的教育往往具有滴水穿石的力量。重视环境中的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具有其他教育不可代替的举足轻重的作用。
我们每学期都要开展班级文化建设,让各班发挥集体智慧,或张贴一些名言警句,使教室四壁生辉,而且名言警语大都富有哲理,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如“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从苦寒来。”“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这些名言警语,就像一位位良师益友,时刻教育、启发、鼓励着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奋力拼搏。或在班级的空白墙壁上开设“学习园地”。学校英语学科正在开展“高效课堂模式”的研究与实践,我们在英语老师的配合下,张贴学生自办的英语小报,使之成为“英语角”。许多班采取了全英语的形式。内容有英语小幽默,名人名言,同学自己写学习英语的体会,观看英语原版片的感受等等,深受同学们的喜爱。或利用教室的边角设立“阅读角”。放置一些近期的《阅读》、《考试报》、《西游记》等书籍,供同学们在课余时间翻阅。“阅读角”的开设,使各班形成了“人人爱书,人人读书”的良好风气,也使同学们将学习由课内延伸到了课外。每学期评选“书香少年”、“书香班级”,读书由“要我读”变成了“我要读”。
宿舍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影响着校园文化的建设。宿舍是我家,清洁靠大家。拥有一个干净舒适的居住环境是我校每位同学的心愿。尤其是我们学校的宿舍环境堪称一流水平,我们学生个人的卫生习惯和公德意识没有理由不做好,不乱扔果皮纸屑、不随地吐痰、宿舍内卫生勤打扫,早晚一次卫生轮值,垃圾篓一满即清除。宿舍是一个窗口,透过宿舍,可以折射出学校学生的精神风貌和内在气质,一桌一椅一架一床,都应讲究整体的协调和美观大方,严肃而不失活泼,明快而不失压抑,窗明几净,赏心悦目,谈笑有知交,弹奏觅知音,登斯室也,雅舍自有新天地。良好的宿舍氛围,有利于建立团结、互助、健康、向上的宿舍文化。
“排队,是一种文明”,“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民以食为天”……走进我们学校食堂,类似这样的警句或名言随处可见,在食堂的栏柱上、墙壁上,也悬挂着各种蔬菜水果营养价值介绍的镜框,还有各种雅致的装饰画,错落有致,美观得体。
我们学校以和谐优雅的育人环境,以自然美的景观来陶冶学生的性情,塑造学生美的心灵。通过花草树木、班级文化、玻璃橱窗、德育宣传栏等,让学生耳濡目染。学生在无数次的“视界融合”中不断得到陶冶和塑造,正所谓:景观是校园的陶冶之源,解读是精神的建构之本。人与自然的融合,让人的心灵得到净化,志趣变得高尚,道德得到升华,思想予以渗透。
第三,精神传承,共建特色文化校园
校风、教风、学风、学术传统、思维方式的形成,不是一代人,而是几代人或数代人自觉不自觉地缔造的,而且代代相传,相沿成习。似乎有一种遗传因子,任何一种校园文化,一经形成之后,必然传承下去,不因时代、社会制度不同而消失,当然会有所损益,然而其精神实质却是永续的,永生的。
1、爱国爱校
热爱祖国,要有爱国之情和报国之志,要热爱祖国的一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树立“振兴中华”的雄心壮志,“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把自己的一切与祖国的命运联系在一起,为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而努力!在学校这片热土上,我们不会忘记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毛主席在中国革命的紧要关头,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我们永远记住周恩来总理的“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生为民尽瘁,死重于泰山”!我们热爱学校,我们秉承校训的精神,我们继承学校的光荣传统,牢固树立“校兴我荣,校衰我耻”的观念。
2、爱岗敬业
我校教师牢固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质量观,逐步形成以“爱生”和“敬业”为核心的师德规范。热爱教育、热爱学校,尽职尽责、教书育人,注意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不敷衍塞责,不传播有害学生身心健康的思想。教师对学生身心发展和社会未来高度负责,严谨治教,为人师表。教师们都认识到既有教的义务,又有自我学习的责任,把学校当作是自己和学生共同学习的场所,都全身心投入到自己的工作、自己从事的事业当中去。
3、宽容协作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校师生具有包容他人、宽恕他人之心,严以律己、宽以待人,不同他人斤斤计较,让他人有改错归正的机会;有团队精神和集体荣誉感,善于沟通交流、团结协作,不心存排斥他人、嫉妒他人之心,善于取众人之长来战胜困难、博取胜利。教师们在工作中谦虚谨慎、尊重同志,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维护其他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关心集体,维护学校荣誉,共创文明校风。
4、勤奋进取
“天才是一分天分+九十九分汗水而来”,我校师生坚信勤奋是成功的基础,是传统的美德,只有专心于学习,认认真真,努力干好一件事情,不怕吃苦,踏实工作,才能不断进步,获得成功;上进心是成功的内在动力,“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这个响亮口号呼唤进取,进取是社会发展的不竭源泉,只有奋发向上,才能学业有成、校业发展、国家发达。教师们在工作中树立优良学风,刻苦钻研业务,不断学习新知识,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和科研水平。
5、明礼诚信
我校师生时刻谨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学会尊敬老师、长辈,不顶撞、不忤逆,有礼有节,文明待人;尊重同学、朋友,不粗言野语,不侮辱、调戏他人,不打架斗殴,慎言慎行、礼貌待人;爱护幼小,躬亲示范,互尊互爱。尊重他人等于尊重自己,互相尊重,人际关系融洽和谐。教师们在工作中主动与学生家长联系,认真听取意见和建议,取得支持与配合。积极宣传科学的教育思想和方法,不训斥、指责学生家长。模范遵守社会公德,衣着整洁得体,语言规范健康,举止文明礼貌,严于律己,作风正派,以身作则,注重身教。坚守高尚情操,发扬奉献精神,自觉抵制社会不良风气影响。不利用职责之便谋取私利。
乡村特色建设 篇3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山地特色;乡村旅游;景观设计
中图分类号:TU982.29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90X(2016)15-0-03
山地景观是四川地区地形地貌的重要特征,且该地形区多拥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气候条件适宜,民俗文化底蕴浓厚,开展乡村旅游具备先天的资源环境优势和地理优势。四川地区乡村旅游发展较为迅速,乡村旅游成为当代城镇居民放松和休闲旅游的重要旅游目的地。因此,乡村景观的打造就显得尤为重要,新农村建设的开展恰恰为乡村旅游带来了积极的政策支持,新农村建设要求把对农村进行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建设,最终实现把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1]。乡村景观风貌作为乡村旅游区的“外衣”,成为了实现发展山地地区乡村旅游的重要途径和方法。
1 乡村旅游及四川山地特色景观设计相关理论研究
国外很早就开始注重对山地乡村景观的研究,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乡村土地利用、乡村景观资源保护和文化景观方面。现阶段国内山地特色乡村旅游研究的重心集中在人口集中地区的农业生产景观、乡村景观资源评价、乡村土地资源利用、乡村生态学、地域特色建筑的保护和旅游产品设计等方面。四川乡村旅游区景观设计的研究方向多倾向于对乡村观光旅游、景观规划的研究。
1.1 乡村旅游
乡村旅游是传统农业与旅游业相结合而产生的一种新兴的旅游项目。乡村旅游景观广义上是指依托旅游整合农业、生态、农事生产、乡俗风情及民俗民风等多元文化的综合性载体[2]。其中,山地特色乡村旅游区因其特殊的旅游资源和环境,是开展生态旅游的最佳区域之一,它切合高节奏、高强度的现代都市人追求“返朴归真、回归自然、追求健康”的生活潮流,因此山地乡村生态旅游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
1.2 四川山地特色乡村景观构成要素
景观是一个宽泛的概念,不同的学科有不同的理解[3]。景观设计应尽可能满足游客的需求,更宜采用合理式的决策方法[4]。村落景观要素、地形地貌要素、植被要素、道路景观要素和公共设施要素是四川乡村旅游区山地景观的五大组成部分。其中,村落景观既是新农村建设背景下乡村规划的重心,也是乡村景观设计的核心;地形地貌要素是山地景观最具典型特色的地貌特征,是植被布置和道路规划的依据;四川山区夏季高热高湿,冬季寒冷,属于典型的湿热气候区[5],植被大多具有垂直分布带特点,海拔从低到高分别对应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低中山常绿针叶林、亚高山常绿针叶林,在海拔较高山地地区还分布有亚高山落叶针叶林;道路景观要素既是乡村旅游的交通干线和重要枢纽,也是游客旅游行为的首要观景路线,竖向道路布局是否合理直接影响游客的观景视角和对周边景观的第一印象;公共设施要素是指与景区相配套的卫生、照明、休憩、交通、安全和通讯等相关服务设施。
1.3 四川山地特色乡村景观空间格局
平远空间、深远空间和高远空间三大空间格局是山地景观所不同于其他地形的重要特征和分类方式。平远空间通常指坐落在视野较开阔处的村落,大多分布在山岭之间比较平旷的地方或山脚的缓坡上,可分为远山旁水式、临坡夹路式。深远空间多分布在峰峦深处或小盆地之中,道路曲折环绕,四周较为封闭,可分为环山式、下沉式。高远空间指处于视平线以上的空间,即山顶的村落、房屋依山而建,山上群山连绵,山下沟壑纵横,分为高台式、山顶式[6]。
2 四川山地特色乡村旅游区景观现状及问题分析
在新农村建设大背景下,四川山地特色乡村旅游区乡村村落建筑外观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但也存在地域文化丢失、同质化等问题。其中新农村景观的设计和改造虽然已经开始受到重视,但在这一过程中存在简单跟风、模仿以及特征不明等诸多问题[7]。存在具体问题如下。
2.1 村落景观简陋而单调
目前,大多数村落建筑的改造即在建筑外墙涂上统一颜色的外墙漆,改造样式单一,不具特色。而院落景观则因为相对隐蔽性,几乎没有统一设计和改造。
2.2 农业景观单一缺乏美观性
农业作物种植既是农民赖以生存的重要经济来源,也是农业文化的根基,更是吸引游客来此观光的重要因素。现有农作物种植大多以原始种植形式为主,不具备观赏性和美观性。
2.3 配套休闲娱乐设施缺乏
丰富而完善的休闲娱乐设施不仅能够使游客达到放松休闲的目的,也是旅游景观的最基本构成要素,四川地区现有山地特色乡村旅游区受交通和经济条件限制,大多只设置餐饮、棋牌和垂钓等千篇一律的基础休闲项目,不具备完善的休闲设施。
2.4 服务及公共设施落后
现有景区大多缺乏完善的规划设计,信息导视系统、卫生设施、交通设施等基础公共设施的缺乏和不完善将直接影响游客的旅游质量。
2.5 地域文化缺失,景观设计同质化
每个乡村景区都以当地不同的村落、人文及环境资源为依托,每个旅游区的景观设计也都应根据当地不同地域特色加以区分设计,景观的差异化即是景区吸引游客的特色所在。
2.6 乡村景观文化缺乏体验性
21世纪已经进入体验经济时代,体验式旅游也将代替观光式旅游成为社会高速发展背景下人们旅游的重要形式。目前,多数乡村旅游区的建设和改造并没有设计互动和体验式旅游项目。
3 四川山地特色乡村旅游区景观设计策略
四川山地地形分布广阔、水资源和动植物资源丰富、民族多样化,有利于开发山地特色的乡村旅游。根据本文上述内容中相关理论及目前景区景观设计所存在的问题分析,可以尝试从以下几方面对四川山地特色乡村旅游区景观进行改造设计。
3.1 景观设计生态化策略
这里说的生态化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指景观的设计和改造应注重环保性,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在景观打造和后期的使用过程中,尽可能不破环原有植被、土壤和水资源;在景观耗材的选择上尽可能选用环保、可重复利用材料;另一方面,是指农耕文化是乡村旅游的核心内容,乡村旅游景观应以农业文化为核心进行开发建设。乡村旅游景观不同于其他旅游目的地之处在于以农业为主的生产景观和粗放的土地利用景观,以及乡村特有的田园文化和田园生活[8]。农业文化不仅可以体现在村落建筑上,还可以以各类旅游项目的配套设施为载体,还可以落实在游客自身的旅游体验活动中,如村社外观和院落景观的改造,农耕博物馆、农事活动体验园的开设,打猎、垂钓、野炊和织布等农事活动的开展。
3.2 景观设计应充分利用山地特有空间格局布置景观
平远空间、深远空间和高远空间的空间布局形式是山地景观独有的形态,空间层次相对其他地形更加丰富,更有利与塑造出生动多变的景观造型。各类景观要素应该依据山地地形而建,尽量减少对原有地形、植被的破坏。例如,既可利用竖向垂直空间塑造阶梯状景观,也可根据坡地地形开展系列的攀岩、登山探险和滑梯等系列旅游项目。
3.3 旅游体验化的景观设计
旅游行为最为核心的要素即体验式旅游,如今游客已不再满足纯粹的观光式旅游,而希望在旅游过程中能实现观赏、学习、交往、放松和消费等一系列的体验式旅游活动,体验式旅游符合当今的大社会经济环境。因此,乡村旅游景观设计应从观光型农业景观向体验型农业景观发展,各类乡村旅游项目均可以将场景体验化和情境化,如农耕生活的体验、乡村生活的体验化等。
3.4 景观设计应做到主题化和地域化相结合
目前,四川山地特色乡村景观同质化较为严重,大多没有属于自己的主题文化和景观特色。而一个景区最具特色和最能吸引游客的地方就在于该景区的景观和旅游项目是否有不同于其他景区的地方。如果想让景区具备特色需要做到两点:一是景区根据市场定位和游客需求选择相对应的特色鲜明主题;二是挖掘地域文化精髓并将该文化进行包装、打造并落实在景观和旅游活动上。如都江堰的盆景村,该村围绕盆景为主题,对村容村貌、道路景观、休闲设计进行打造,实现了农业和旅游服务业相结合的开发模式。
3.5 旅游配套设施应该由单一化向多样化方向发展
当前,乡村旅游最大的缺陷就在于不能满足人们对旅游的全方位需求,具体表现为休闲娱乐项目单一,配套设施落后。餐饮、棋牌和农作物采摘三大项目成为当前多数乡村旅游区的仅有项目,住宿、购物、学习、交往、体验、探险和观赏等与游客旅游需求相关的配套设施缺乏。因此,丰富旅游项目,以及增加与其相关的景观配套设施显得尤为重要。此外,相关的卫生、信息、交通、照明、安全、休憩和景观小品等公共基础也应该得到进一步完善。
3.6 景观设计形式和功能相结合的策略
景观设计既要注重美观性,也要注重功能性。容易被美的事物所吸引是人们与生俱来的特质,山地特色乡村旅游区景观的塑造也应在满足旅游活动需要的基础上,本着观赏性原则进行设计。如在景区适当布置休闲座椅、垃圾桶、路灯、信息指示牌和卫生间等公共基础设施本身是功能性的体现,而通过设计使其具备地域文化浓厚、主题特色鲜明、极具观赏性的造型就属于美观性的范畴。
4 结语
本文从新农村建设的视角对乡村旅游区的景观进行探析,通过相关理论研究和现状调查及问题分析,对该类景区景观设计的方法和策略提出了初步见解。从而达到美化当地乡村风貌,改善旅游景观,丰富旅游活动的目的。最终通过吸引游客,利用农业和旅游业相结合的开发模式,增加当地居民的经济收入、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从而实现促进四川山地地区经济发展的伟大梦想。该文对四川山地特色乡村旅游区景观设计的分析和研究只是作者本身提出的较理性分析和预测,诸多观点仍需进一步反复实践才可验证其合理性,希望通过本文的论述为将来在该领域研究的学者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参考文献
[1]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126.
[2]刘易斯·芒福德.城市发展史[M].倪文彦,宋峻岭,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9:225-234.
[3]温全平.城市森林规划理论与方法[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0:178.
[4]温全平.论城市绿色开敞空间规划的范式演变[J].中国园林,2009(9):11-14.
[5]陈睿智,董靓.面向低碳景观的四川地域气候舒适度区划研究[J].建筑科学,2012(6):57-60.
[6]王太春,张寿镒.山区新农村建设中景观要素、格局和景观设计的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3):20659-20659.
[7]郑军德.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乡村特色的景观营造——以浙江中部地区为例[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14(2):48.
[8]Douglas David etc. Countryside planning [M].Andrew w. Gilg,1978:44-76.
乡村特色建设 篇4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文化传承,保护策略,苏南乡村
0 引言
梁思成曾说:“一个东方古国的城市, 在建筑上, 如果完全失掉自己的艺术特性, 在文化表现及观瞻方面都是大可痛心的, 因为这事实明显代表着我们民族文化衰落。”30多年的城镇化进程为人们的生活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钢筋混凝土构筑的高楼大厦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 南方与北方的城市没有显著差别, 东部与西部的城市也几乎千城一面。这意味着在东西方文化博弈中, 中国传统文化并没有起到应有的主导作用, 在文化传承与文明发展方面无创新, 相反被异化、甚至被遏制抹杀, 保护并弘扬中国民居风貌与本土文化迫在眉睫。[1]
古村落风貌与民俗是一种重要的文化资源, 体现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延续与发展。在我国美丽乡村建设如火如荼展开的条件下, 加强对乡村的风貌文化研究, 对解决广大农村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建设与保护的矛盾有着重大的意义, 有助于实现城乡统筹、和谐发展的社会目标, 对于建设各地富有特色的美丽乡镇风貌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1 理论研究
1.1 国内城镇化进展
中国地域广阔, 各地经济发展程度不同, 多种社会因素影响着城镇化进程。近十年来, 中国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 根据2007年中国统计年鉴数据分析, 全国城镇化率为44.94%。城镇化率每年大约提高一个百分点, 至2011年首次超过50%。
2000年在全国“十五计划”中首次把“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作为国家的重点发展战略之一。“十一五规划”继续高度关注城镇化问题, 强调“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2011年“十二五规划”提出, 要“统筹城乡发展, 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 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促进区域良性互动、协调发展”。2012年中共十八大报告更是将推进城镇化建设作为我国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予以高度重视。而对于如何推进城镇化建设, “报告”更进一步提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 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 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到2013年, 在十八届三中全会做出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 201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如何推进确定了总体基调。国家的重大决策无不表明城镇化的重要性, 城镇化发展将是我国近年来发展的主要着力点。
1.2 国外城镇化发展
它山之石, 可以攻玉。不同的国家具有不同的城镇化发展模式, 其中英、法、德、意、美、日、韩等发达国家的城镇化水平普遍较高。英国是世界上最早推进城镇化的国家, 目前城镇化水平超过90%, 在英国城镇化进程中, 各种社会问题出现, 导致英国政府颁布多部相关法规, 政府引导城镇化的发展。历经百年的实践, 英国乡村的历史风貌得到合理的保护, 构建起欧洲乃至世界最完善的乡村景观法规体系。
由于二战之后日本经济不断复苏, 导致农业劳动的人口迅速减少, 城乡之间的经济差距不断加大, 严重阻碍了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日本政府为此特别颁布了《农业基本法》。从20世纪后10年开始, 日本先后颁布针对农业的法律法规, 其中加大了对农村的基础设施投入并鼓励青壮年劳动力留在农村;给予山区困难的农民生产粮食的财政补贴;拨付专项的经费支持富有地方特色的、环境友好型的农业产业大力发展;鼓励发展非农产业。日本政府为此还特别制定了鼓励工商业向农村延伸的政策, 使得农民足不出户就有了更多的可供选择的职业。这些政策在很大的程度上缩小了城乡之间的差距, 日本的农村发生巨大变化, 减少城乡之间大幅度的人口流动, 推进日本城镇化的健康发展。[2]
通过总结国外城镇化发展的经验, 应坚持从实际出发, 结合我国城镇化实际情况, 因地制宜, 建设符合不同区域发展状况的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1.3 借鉴经验, 对应解决问题
世界各个国家一直高度关注城镇化建设, 城镇化的发展也是学术界长期研究的重大课题。国外许多国家的城镇化进程远远走在中国前面, 我们应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 汲取教训, 借鉴其中的经验、规避城镇化引发的各类“城镇问题”。根据不同国家的城镇化模式, 结合我国本土不同地域的发展状况, 制定适合的方针政策。据我国目前的城镇化发展以及各国城镇化发展的经验来看, 我国城镇化发展任务仍旧十分艰巨, 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同时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及误解需引起充分的重视, 针对各个特定阶段出现的问题要及时进行调整, 正确应对新型城镇化发展中的问题。
2 对苏南地区调研结果
通过2013年10月份对苏南地区村落的实地调研, 收集了大量的资料, 同时结合调研, 我们与进行乡村历史风貌保护研究的专家进行专题访谈, 对古村落历史风貌的现状有了更深的了解, 同时完成了相关古村落的课题设计———古村落购物中心设计, 加深了我们对古村落特有的自然肌理进行探索的情怀。
通过对苏南地区不同文化背景的乡村、集镇等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杨湾村、太平村、明月湾和东蔡村进行调查问卷、走访以及拍照等方式进行实地调研, 对资料收集整理的过程, 对当前城镇化中历史缺失的危机有了一定的认识, 了解了地域文化对于当地居民的重要性, 以及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2.1 苏南地区居民调查问卷
通过调研, 得出以下结果: (1) 对于分散式居住的建筑该如何处理:14%的村民选择全部拆迁, 40%的村民选择全部保留, 54%的村民选择拆迁部分建筑 (图1) 。 (2) 如果合村并镇:33%的村民选择向中心靠拢, 71%的村民选择留在原地, 只有3%的村民选择了村子迁移 (图2) 。 (3) 对建筑风格的选择倾向:23%的村民选择现代风格, 40%的村民选择了中西结合, 43%的村民选择了保留中式建筑风格, 3%的村民选择西式风格 (图3) 。
2.2 保存较好的古村落现状
古村落是经过千百年来历史文化、人文精粹等一系列的综合因素慢慢累积的, 所以保存较好的古村落可以储存其经过漫长积累的痕迹。
古代文人雅士喜欢写意, 擅长写意。宏观上古村落就像一副优美的山水画。每家每户都有自己的小庭院种着主人喜好的植物, 更多的时候是在建造房屋的时候把一些有一定树龄的树木预留出来。走进古村落不难发现超过百岁的古树。这种自然景观肌理虽是人工的却又胜似自然。在古村落中我们几乎看不到僵硬的几何线条, 更多的是自然弯曲延伸的肌理。
2.3 现代城市的基本问题
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的无节制扩大, 导致城市人口密集、土地紧张、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产生。便利的交通, 丰富的物质和精神文化, 健全的公共设施等高质量的生活吸引着非城市人口大量流入城市, 使得城市的消费和劳动力增加, 进一步促进了城市的发展, 但随之也带来了不少不利因素。
人口增加导致用地紧张, 使城市建筑日趋升高、交通拥堵、垃圾剧增、环境变差等状况不断发生。流入城市的人口大多是打工者, 因此文化素质不高;来自全国各地的打工者使地域间的文化冲突越来越严重, 而本土的民俗文化也受到了威胁。城市中富裕阶层、白领阶层由于城市环境质量不断变差源源不断地从城市中心向郊区及农村迁徙。从人们对田园乡野向往的心理和行为看出, 高度发达的城市文明在提高人的生存条件和舒适度的同时, 也带来了水土、大气等生存环境的严重污染。因此, 人们在反观城市空间形态、城市居住环境的诸多问题时, 关于城市发展目标和方向的初始定位, 开始“旧事重提”。[3]
2.4 已往快速城镇化的乡村分析
2.4.1 存在的弊端
2.4.1. 1 重新轻旧的现象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农村的家庭结构、生产生活方式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村作为人类重要居住地也需要进行适当的调整与更新, 与时代的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相适应, 满足人类的现代生活方式, 改变传统乡村空间肌理的封闭式现状。但在新旧并存现象出现时, 一般的处理方式是弃旧建新、拆旧建新、拓路建楼, 老村日益衰败被新村取代, 并且人们过于追求新型建筑材料, 忽略地方特色建筑材料, 追求过于现代化的建筑, 同时人们认为传统建筑乡土气, 加剧重新轻旧现象的发生。归根到底是人们在思想观念方面迫切渴望表达自己对现代生活的追求, 于是一味的追求国外与大城市的建筑特点与生活模式。另外, 是因为人们对具有传统特色的乡村空间肌理与乡土建筑所传达的历史传统文化不够重视。通过整理调查问卷, 我们发现61.1%的村民倾向中国传统建筑风格, 允许添加现代元素, 只有0.27%的村民支持纯西式建筑风格。
2.4.1. 2“趋同化”现象
传统乡村的肌理形态是自然形成的, 但在新农村建设中乡村的街巷肌理普遍采用一一行列式的整齐布局的肌理形态, 虽然施工方便、节约用地, 但街巷肌理过于单调且机械。单一的线型空间取代了弯曲的街巷、错落的房屋、自然的景观等传统乡村具有的元素。公共活动中心统一集中传统乡村中街头房前各种大小不同的公共空间, 导致传统的邻里网络结构变得松散。房屋建筑是乡村肌理演变中最主要的元素, 但是新农村建设中, 房屋面积、结构大小统一, 呈现大同、单一的发展趋势, 且部分地区乡村改造没有根据地域性来规划, 使人难以区分东南西北区域, 忽略当地的传统历史文化。
2.4.1. 3 民俗文化渐渐缺失
在实地调研的过程中, 我们发现乡村普遍存在的是老人与留守儿童, 年轻的劳动力不断涌现大城市。大城市里农民工越来越多, 而乡村的教育问题、家庭矛盾升级, 民俗文化被现代生活的快节奏打乱、消隐甚至绝迹, 传统的“宗族、邻里、乡情”被现代居住单元、高楼广厦所切割、隔离;孤独的单元生活模式与快节奏的现代“文明”环境, 忽略了本土曾经拥有的民俗与乡土风情。如有“天下第一村”之称的华西村, 在造福一方、丰衣足食的幸福生活下, 为了进一步吸引游客, 建造了缩微的悉尼歌剧院、法国凯旋门、美国国会大厦等建筑, 虽然丰富了文明的内容, 却忽略了对地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富裕的物质生活、先进的城镇文明环境却带来了本土文化的贫乏。
2.4.2 风貌和历史文化的价值
在丰富的自然生态、历史文化和社会经济互动关系的影响下造就了古村落自然的空间肌理, 独特的空间肌理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价值。以建筑为主体与道路、田野、活动广场等自然景观所构成的元素形成了乡村的整体空间肌理形态, 形成了一定的空间秩序, 空间结构、山水环境、街巷系统、公共活动中心、宅院建筑等组成一个完整的空间系统。
经过独特的环境元素、历史岁月的长期浸润与沉淀, 造就了每个乡村独一无二的空间肌理。乡村肌理是每个乡村独一无二的标志, 且与乡村的发展休戚相关, 是乡村历史见证与发展的活化石。
2.5 大城市和新型城镇化的矛盾
2.5.1 城市人口爆炸, 乡村留守“空壳”
改革开放后, 中国城市、经济发展迅速, 百万以上人口的大城市不断涌现, 还出现了以上海、北京、广州等超大城市为中心的大都市圈。在我国, 超大城市就是人口超过200万, 而上海2013年统计的人口数字则是2500万, 超过超大城市标准的10倍不止, 其中有1000多万是外来常驻人口。不难发现如今城市生活已和我们憧憬中的生活产生了矛盾。
乡村已逐渐成为一个不折不扣的“空壳”, 年轻劳动力大多都流向了城市。我们对苏州地区乡村的走访证实了这个问题, 一户人家往往只有老人和小孩, 当我们问其子女时大多的回答都是进城务工, 可见人口单向流动的严重性。
2.5.2 城市环境恶化, 新型城镇化还处于探索期
绿地面积、公园湿地、河流等自然的景观减少, 建筑扬尘、生活垃圾、汽车尾气等污染不断加重, 城市环境遭到严重的破坏。城市中的上层阶级开始关注环境优美且历史文化丰富的乡村。
城乡统筹的新型城镇化建设还在探索阶段。村落青壮年人口外流, 导致“空心村、留守村”不断增加, 累积的垃圾污染了村落原有的优美。而新型城镇化下的新农村则普遍缺少地方特色和传统风貌文化, 导致形象千城一面, 风貌千篇一律的现象。公共设施长年失修, 生活环境质量严重下降。 (如图4)
2.5.3 城市在发展中不断地辐射乡村, 乡村的历史风貌需要传承
城市快速发展需要土地资源, 于是慢慢地吞噬附近的乡村。苏州在古时是被围墙围起来的, 只有四个进出的大门。而在围墙的外围统一称为乡村, 现如今苏州的面积则是古时的上百倍之多, 满城的高楼大厦特别是园区的出现很好地证实了城市在不断地吞噬乡村。
“千城一面”等问题的出现让我们不得不再一次去考虑新城镇化建设和乡村历史文化的众多问题。
3 风貌保护与文化传承策略
3.1 整体传承与单体地标性保护
我国地域面积广阔, 传统乡村占大多数面积, 以往的乡村保护都集中在典型历史文化古村落。因此, 抓住传统乡村保护的历史文化谱系本质是我们的保护重点, 而不是单一局部的机械保留, 我们应注重强化整体乡村空间组织的文脉延续, 加强不同历史时期街区、人居以及整体空间肌理的延续与保护, 维持原有的地貌, 来更好地保存不同时期乡村的历史风貌和经济社会空间结构。 (如图5)
3.2 小村落“变轨”组成中心镇
新型城镇化中普遍“做大”, 虽然在土地的利用上比较合理但是导致“千城一面”的局势, 乡村历史风貌逐渐消失。苏南地区的乡村大多都是几个小村组合在一起分布在各地, 小村组成大村的时候在自然肌理、邻里关系、历史风貌等相对好处理。这样的模式下小村落的关系依然如旧只是在一个大的形式下一起生活, 也增加了相邻文化的碰撞为以后乡村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而不是所有的文化被人工规划成一面。
3.3 传统肌理上的自然和谐延续
对于传统乡村空间肌理的保护不是原封不动的, 而是要强调对整体乡村特色文化的关注与延续, 更新、改善是在保护基础上进行的恢复、复原、改善, 以整合、优化生存空间环境, 使乡村空间肌理结构的历史文化与生态结构等系统得以延续与发展, 由传统到现代发展的过程上保持和延续传统乡村文化特色。[4]
3.3.1 完善更新乡村肌理
人类的居住环境一直在不断地、自发地进行生长、变化, 是一种生命的存在。乡村是一个有机整体, 宅院建筑是整体最主要的细胞, 而街巷便是主要的脉络。在即将到来的大规模建设更新过程中, 应在原有的空间肌理上进行完善更新, 最大限度保持原有肌理的特色, 而不是一味地采用大拆大建的简单方式。调查问卷显示, 几乎没有村民在乡村建设中认可拆建的方式, 大部分村民比较认可续建、插入新建的方式。
如古村落中保存完好的石屋、砖屋、石街可以在巩固的基础上用维修的方式来改造, 一些乡村老街自然弯曲、尺度宜人、建筑错落有致, 完全可以保留, 另外再开辟新路以适应发展需求, 而不是采取拆房拓宽取直的方法, 使具有多年历史文化的乡村风貌被快速抹去。
3.3.2 突出乡村历史文化底蕴与地域特色
乡村历史风貌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中不可或缺的社会文化体现, 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 是人类最接近大自然的居住地, 这种独特的乡土性形成了可识别的村落生活环境, 因此造就了独特的乡村空间肌理, 传统的空间肌理形态自然生动, 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 建筑与风貌的共生, 产生了最丰富的民俗文化, 所体现的特征与价值是不可替代的。在新农村建设中, 保护历史文物古迹的基础上, 更新完善原有的街巷肌理, 在尊重具有地域文化特色建筑的基础上, 合理地改善传统建筑布局, 采用地方建筑材料, 继承和发展地域特色, 为乡村提供更加符合现代生活的公共设施。
3.3.3 注重乡村传统空间肌理与现代肌理结合
乡村肌理在更新的同时应尊重原有空间肌理, 强化传统空间肌理与现代肌理之间的关联、和谐、共生, 强化自然肌理的更新过程, 注重乡村传统历史风貌与现代社会需求之间进行完美的接轨。在传统乡村空间肌理中, 有很多重要节点使乡村肌理变得丰富而细腻。如乡村的主要出入口、公共活动场地、池塘等。这些节点在公共交往、生产生活场所等日常生活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更新完善建设中, 应在原有的传统节点体系上, 建立新的节点来适应现在生活的节奏。同时, 也应强化对原有的较完整的节点进行保护与更新, 可以通过植物配置、小品等手段营造空间景观氛围的手法来丰富乡村肌理的内涵, 既突出了地方应有的文化特色, 又展现了具有浓郁乡土文化气息的新农村现代化的景象。在建筑的肌理上, 空间组合方面突出自然活泼的特点, 应避免采用行列式布置方式。同时新建建筑应采用地方建筑材料表现, 注重体现地域特色建筑风格和延续地域特色文化, 使原乡村建筑风貌整体协调统一。
在乡村更新完善建设中, 重视保护和利用乡村的历史文化资源, 对现有乡村建筑进行质量评价, 确定应保护、整饰、拆除的部分建筑, 注意保护原有乡村公共交往部分和空间整体格局。完善不影响整体布局、建筑质量较好的已建建筑, 而不是一味地大拆大建;整治或改造建筑质量尚好, 但建筑外观或材料与乡村整体环境有不适应的建筑;拆除质量较差或对乡村整体风貌有较大影响的建筑, 提高乡村整体居住环境质量。据调查问卷显示, 57.4%村民在心目中理想乡村形象中选择在传统的基础上增加一定现代发展理念, 而不是全盘否定传统历史风貌乡村。[5]
3.4 乡村肌理保护和更新的实例
位于武汉市黄陂区横店街的新春村是一个有悠久历史的乡村, 民居建筑分布肌理为典型的散点式, 布局自然、尺度亲切, 生态和谐, 乡土韵味浓郁。但经济落后, 住房功能不全、环境卫生条件差, 缺乏给水、排污以及道路网络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与修整, 在新城镇化建设中, 新春村规划坚持因地制宜、突出地域特色, 充分考虑当地地形地貌及经济的发展条件, 兼顾当地的风俗传统, 切实重视和保护乡村原有的特色, 创建特色新面貌家园。基于对乡村肌理的整体保护, 规划建设中着重保持其整体肌理发展模式, 保持地域的环境特色与乡土风貌。更新主要是对于新春村现代生活需求中公共设施、道路系统、绿化系统等方面出发, 切实改善农村生活环境, 同时加深对新春村空间肌理中重要节点的详细设计, 其中规划主要选择了对乡村主要出入口、公共活动中心、小游园进行重点详细设计。
新春村规划建设中始终坚持有机更新、循序渐进的原则, 在对建筑现状质量评价的基础上, 针对乡村建筑肌理的更新提出合理方案, 对乡村发展阶段的生命周期制定近远期主要目标, 对于乡村设施建设注重实效, 按照适度集聚、节约用地的原则, 不搞大拆大建;同时当地管理部门要坚持民主协商、以人为本, 在乡村建设中充分尊重当地农民意愿, 引导农民主动参与对于当地的生活环境与条件的改善, 塑造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风貌。
4 结语
自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城市空间形态飞速发展, 城市与乡村之间的种种文化与文明的冲突问题不断上升。人们对生活的理想越来越高, 穿梭于车水马龙的大都市, 慢慢发觉躯体的速度早已把灵魂远远抛在身后, 回头才发现传统的文化印记一点一点地消失在快节奏生活中, 谁不想在享受物质文明带给我们方便的同时, 还能守护着自己一片精神田园, 守护着民族文化的根, 就让我们寻回精神文明世界里的文化, 不让物质文明将其淹没。
参考文献
[1]邢章萍, 张健.民居保护刻不容缓——访中国城市风貌与民居保护研究中心主任王志强[J].经济, 2012 (04) .
[2]孟祥林.农村城镇化:国外实践与我国新型城乡形态发展设想[J].广州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1, 10 (10) .
[3]文剑钢, 文瀚梓.新型城镇化的基本问题探讨——以苏南城镇化与乡村风貌保护为例[J].2013, 06:09-19.
[4]周美玉, 朱淑贻, 仇永佳.整合乡村肌理和城市肌理坚守与积淀城市特征[J].商场现代化, 2010 (11) .
乡村特色建设 篇5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坚持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增加农民收入、提升农民生活品质为核心,大力实施村庄规划完善、人居环境提升、富民产业增收、文明乡风培育四大工程,努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与具有“XX”特色的美丽乡村。
二、目标要求
通过XXXX旅游特色村的建设实施,力争把XX建设成为休闲度假、乡村体验的特色村,打造“XX第一村”。
三、建设内容
(一)游客服务中心
将毗邻XX景区停车场的县道边原供销社进行改造,配套建设3A级旅游公厕一个。在中心内设有票务销售、旅游咨询、特色农产品展示销售等服务,同时设立“XX”农家乐合作社的接洽区,为合作社社员提供统一调度和餐饮、住宿安排。其外观应与XX村的传统民居样式相适应,可以改造成庭院式接待中心,布局以花草树木、篱笆围墙等,并在庭院中树立一木制版面作为XX村导览图。投资30万元。
(二)改造提升农家乐
发动群众对现有23家民宿进行升级改造,民宿样式可以参照前店后院的格式,民宿内应能够提供住宿、餐饮、休憩、娱乐等多种功能,且内部设施现代化,外观古朴,用灯笼、石磨、盆、盖帘、纱布、木梯、木夹等对其外观进行复古包装,与侠客文化相适应,体验侠客文化的豪迈与胸怀。可提供148间/天住宿。投资50万元。
(三)漫游XX项目
1、环村步道:规划沿XX至中心桥头,沿河边5公里观光步道。充实道路沿线风格独特的民居建筑、景色优美的田园风光、民风淳朴的村民形象,开发自行车道,在适当的间距布置休息长廊、蔬菜销售亭、歇雨亭、水车休闲站等配景建筑,并在架子两边配以四季常开的花卉,形成花飞蝶舞的效果。投资30万元。
2、xx旧址:在xx旧址的基础上,进行历史场景的实景还原,通过对香湖游击队故事的演绎,进一步弘扬创新红色演艺文化,推激发游客的万丈豪情和自强不息的精神。投资15万元。
3、菌菇乐园:菌菇乐园规划布局于XX公路旁现有蘑菇种植基地及其周边地块。该园建设目标定位为集菌类植物培育、种植、采摘、销售、加工、美食、科普、观光等于一体的菌菇主题乐园,投资15万元。
4、瓜果慢漂:将XX村约2公里宽约6米的溪流,通过上游蓄水保持全年流水流动,利用架设木柱的方式将其打造成水上瓜果长廊,在水岸两边种植上善于攀爬的瓜果品种以及其他欣赏类的爬藤观赏类植物,开展水上瓜果采摘等活动,让游客体验“鱼在水中游,人在瓜中行“的意境。投资60万元。
5、我家菜园:我家菜园规划布局于XX蔬菜大棚,进行绿色蔬菜种植。通过认种体验农作生活,给孩子一个农耕体验的学习计划,给老人一个回归田园的温馨回忆,给自己一个休闲娱乐的田园世界,给全家一年的绿色蔬菜供给,让游客过把“菜农瘾”。规划建设绿色果蔬采摘区、我家菜篮子计划等项目,重点突出自然生态、绿色健康和乡野田园乐趣。
6、七彩灯光秀:在XX村的主街道、游客接待中心、瓜果长漂,环村路等标志性景观建筑安装夜景灯具,利用灯具的不同颜色,形成多彩夜景。鼓励村民在门口悬挂灯笼两个,配合其他建筑景观的灯光,形成互相帮衬的效果,通过灯光效果为夜宿XX的游客提供夜游XX的意境。投资50万元。
7、XX宫:在街北500米处,已经800多年,有一个明代宣德铜香炉传承至今,祭祀唐代古田临水陈靖姑等三夫人,相传陈、林、李三夫人救产、护胎、祈子、保民,神灵显赫,威播四方。XX四村新近已联合筹资百万新建宫庙,规模宏大,金碧辉煌,保护等投资约5万元。
8、田间拾趣:引导农户在田边规划养殖田螺、泥鳅、稻田养鱼等,开展田间抓泥鳅,徒手捉鱼、摸田螺等活动,参与游客互动体验。同时可举办抓泥鳅、田螺的比赛,进行家庭亲子游,配套休闲娱乐设施,为游客提供一个走进自然,走进田园,体验野趣、农趣和童趣的好去处。投资10万元。
9、墟场游园:将XX街改造后,通过引导,形成特色的墟场集市,将每5天一墟改为每天一墟,集市可销售xx蔬菜瓜果等各种特色农产品和后期发展的旅游商品、纪念品等,集市要合理规划,科学管理,使其后期发展成为特色休闲街区。
10、幸福果林:利用200多亩杨梅、猕猴桃及黄桃为基础,在不同时间开展水果采摘活动,开展果树认养、树下养殖活动。可在果林边搭盖休憩观赏亭,和开展果酒制作坊。在林间配套相应的住宿小屋、餐饮等设施。让游客感受到“春可赏花,夏可避暑,秋可采果,冬可踏雪”的浓郁乡土气息。投资30万元。
(四)xx街的改造
xx街起由后XX至董门xx,全长1000米。街道以“xx”为主题进行统一规划建设,岔路口设置木质指示牌,街道两侧种植百日草等花期较长的花卉进行绿化。在进村前200米处,以XX的碉堡式建筑为参照,利用泥土、碎石垒成左右各一座碉楼的主题大门(左边写“XX欢迎您”、右边写“xx第一村”),并利用传统的夯土技术进行加固,外观以土黄色为宜。沿街统一挑檐、店招,符合古朴、原生态的风格,体现项目地独特的乡土文化内涵。推行垃圾集中处理,开展垃圾“分类分拣、定点投放”,每隔40米放置垃圾箱一个,完善村垃圾收集设施和保洁队伍建设,在人员集中地设置消防设施和消防通道,总投资200万。
四、步骤安排
(一)动员部署阶段(2015年1-3月)
结合XX村实际,召开党员和村民代表专题会议,研究制定乡村旅游特色村创建实施规划和方案,入户宣传乡村旅游特色村创建活动和创建标准,发动群众积极参与创建活动。
(二)全面实施阶段(2015年3-10月)
严格按照乡村旅游特色村创建实施方案,积极开展、落实好各项创建任务,使乡村旅游特色村的各个项目能够基本建成并开始营业。
(三)总结提升阶段(2015年10-12月)
加大投入力度,完善基础设施配套,包括排水沟、垃圾池、村屯绿化、景区配套设施、旅游公共服务标识和旅游产品开发等项目建设。定期向上级部门汇报情况,根据上级领导专家指导意见,完善提升建设内容效果,做到高质量、高标准。
五、组织实施
(一)规划设计:聘请xx公司的xx团队对项目内容进行详规设计和指导、培训,总投资25万元。
(二)项目业主:项目由XX村委会作为主体组织实施,XX乡村旅游公司由乡村两级投资成立,做好相关筹资和配合工作,同时,发动群众积极筹资参与民宿、餐饮、农业等乡村旅游项目建设。
独具特色的英国乡村别墅 篇6
此前的《星期日泰晤士报》曾报道,“近几十年来,英国首次经历城市向农村的大规模人口迁移,人数超过从农村迁往城市的人口。从农村到城市再回到农村,有人甚至将这一趋势比喻为‘第三次农业革命’。”尤其是在金融市场动荡等的情况下,让地球人渴望返璞归真的信念愈发坚定。
许多到过英国的人都会认为,英国的民居是又老又旧,市区里大多数的房子都像“老古董”,除了英国的议会大厦和白金汉宫还能看出一些过去“大英帝国”的辉煌,其他的都让人觉得“风光不再”。如果哪位英国朋友说他住在一百年以上的老房子里,这事儿一点都不出奇,因为70多年的房子同7年的房子绝对看不出分别。
说英国人守旧一点儿不假,房子外面是几百年来一成不变的,室内装修也是如此。英国也的确是一个以“老”为美、以“旧”为荣的国家,不仅街道保持了原来的名字,就连建筑也是老式的居多。许多老房子上挂着一块蓝色的圆形标牌,说明有某位历史人物曾在这里居住过。有些老房子虽经整修,但其临街的外墙仍保持着原样——因为政府有规定,凡是100年以上的老房子在进行整修时都不能随意改变外观,就连窗户重新油漆都得经过批准。
中国驻英国使馆就是100多年前清朝政府的公使馆,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曾经在伦敦被清政府绑架,关押在这里。现在这幢经历了百年沧桑的小楼依然保持着原先的外观,但是内部构造经过多次修整已经完全变样了。
英国的民居建筑低矮,一般是二层独立或半独立屋,也有的三层。通常楼下是客厅和厨房,楼上是卧室(我国将这种结构称为“跃层”),是非常豪华的住宅,一般人是住不起的。不管是独立屋还是半独立屋,前后都有花园,大部分有停车位。只有在市中心才能见到少数高层公寓,很少有超过六层的高楼大厦,几乎所有居民都散布在城郊,样式颜色基本一致,从高处向下看时就是一座座被绿树草丛环抱的小房子,象玩具积木一样整整齐齐。
部分房屋建造成L型,楼上楼下有三个房间,临街有飘窗,铺着黑白瓷砖的走廊以及灰泥和彩色的玻璃构成了房屋的装饰特点。无论是建商业用楼,还是工厂、学校,厚重的石壁,拱圆的门窗,风格依旧,一如英国人保守谨慎的作风。
现在的中国人爱赶时髦,室内装修是一个潮流接一个潮流,什么地板,彩漆铝合金窗等,竞相与国际接轨。英国人却无动于衷,家家还是地毯、壁纸,延续古老的习惯,家具也尽是些古董,好多人还争相购买二手家具。
英国的建筑多数还保持着欧洲中世纪时代的建筑风格,最为普通的英国民居类型是19世纪晚期的平顶叠层房屋,小空间、砖结构、多排,是维多利亚和爱德华时代英国主要工业城市建房高峰时期的特色。
英国这个世界上最强大的工业国,两三个世纪以来一直在维持其农业追求,四分之三的土地仍被用作耕地进行集约化生产,种植着小麦、大麦、甜菜和土豆。目光所及之处,黑蹄的绵羊群、纯色马群和杂色牛群游荡在郁郁葱葱的赤褐色没有边界的土地上。从地理上寻找原因,在每年三分之二的时间内,风从西方的墨西哥湾持续不断地吹来,这意味着下雨⋯⋯如今的农业,不再绝对依赖于大自然,而在1000年前甚至100年前却是如此。由于不列颠岛西高东低,在来自大西洋的暴风雨抵达东部低地之前,有西边的威尔士充当屏障,因此东部大平原享有近乎理想的气候——适于种植谷物和畜养牛群。
事实上,英国人对于乡村也天生情深意浓,即使生活在熙来攘往的闹市,对乡下的活儿也颇为老练,种植花园、培育果树的热情不比做生意成功来得逊色。有了钱的市民,首先会投资在城市附近的村镇中,构筑属于自己的小天地。
乡村特色建设 篇7
在美丽乡村建设中传承民间地方特色文化活动是发展群众文化活动的一项重要功能。安吉因地制宜, 走出了一条“保护—利用—发挥社会效益—惠民—公众参与”的发展道路。民间群众文化活动与当地的生活和生产习俗相伴而生, 与当地的民间信仰息息相关。不少民间地方文化活动, 经过千百年流传, 依然散发着独特的文艺魅力, 由于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 有效地促进了新农村建设的发展。
可是, 由于商品经济的急功近利, 几乎产生于农耕文明的所有节日和民俗活动都被弱化, 一些节日和民俗活动的红火和热闹只是成为商家进行促销的简单手段, 传统节俗深蕴的文化意义渐去渐远。社会民俗活动、传统节日甚至遗弃。对民俗文物、民间工艺则重视不够, 进行展示的更不多见。因此, 现代年轻人无法直观地了解我们的地方群众文化。可喜的是近年来, 安吉县在地方特色文化的传承与开发利用中, 积极发挥地方文化群众作用, 助推了进新农村美丽乡村的建设。安吉县从四方面作了新的探索, 并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是安吉地方群众文化与产业完美的结合演绎新农村建设新一轮春天。作为吴昌硕大师故里的鄣吴镇, 素有“扇子之乡”的美誉, 制扇工艺源远流长, 随着扇子从实用型向收藏型转变, 扇面艺术这一独特的中国画艺术表现形式已经成为鄣吴制扇业“华丽转身”的核心。为推动扇面艺术和文化创意产业发展, 鄣吴镇以鄣吴·昌硕文化节为契机, 向全国10多个省市的当代书画名家征集扇面作品进行展览, 搭建交流、继承和发展扇面艺术的平台。文化活动的开展, 更是成为鄣吴镇深厚文化的一大看点。
书画艺术与制扇工艺成功结合是鄣吴打造地方文化力作,
鄣吴镇把“昌硕”品牌推向了日本。‘昌硕’商标申请国际注册, 是制扇业“华丽转身”的象征, 更是鄣吴镇打造民俗文化的号角。一把小扇子究竟能做成多大的产业?占地400多平方米的鄣吴镇扇子民俗文化展览中心将日常制扇工艺向参观者立体开放, 吸引游客体验制扇过程的乐趣。在鄣吴村林立的制扇坊中间, 游客在欣赏的同时还可以动手制作, 体验“当”制扇艺人的乐趣。“扇子文化展览中心的建立, 融美丽乡村创建和景点创建于一体。文化游正成为鄣吴美丽乡村旅游的主打产品。
二是群众文化活动节是打造美丽乡村的新推手。“三月三”是畲族的传统留下的节日, 近年来, 安吉县郎村民族村充分利用民俗节日活动, 喜迎八方来宾。据悉, 在“三月三”独特的节日气氛中热情的畲族姑娘请嘉宾在欣赏节目时, 品尝地道的畲族酿造的米酒——酸甜适度, 回味绵长。欢乐的舞蹈跳起来, 美妙的歌声唱起来, 丰富多彩的畲族风情表演让人目不暇接……畲家小吃传统小吃乐游人, 过年酿的山哈酒、过节打的甜糍粑、清明制的青团子……畲家人如过节般纷纷拿出了自己的绝活。三月三节日在畲村河边激流中演绎了一场放竹排古老的节目。沿着弯曲的河道“飞流直下下, 苕源溪两岸早已站满了围观的村民、游人, 畲家竹竹排如一支利剑穿流而过, 成百上千的岸上游人紧
追不舍, 跟着竹排沿溪而下……古老的放竹排节目让所有的来客大开眼界。民俗风情节活动的举办, 进一步继承、弘扬和发展了畲族民族文化, 展示了畲村生产生活独特魅力风情。如今的畲村已经成为安吉县休闲旅游的一颗璀璨明珠。
三是创建成一个“一村一品”、“一村一韵”的特色精品群。安吉县在全省率先创建地域文化展示馆。形成一乡一品、一村一韵地域文化新格局。从2009年开始, 安吉出台以“中国美丽乡村---地域民俗文化展示馆”建设为主题, 在全县分批开展了建设工作。一是建设强政策, 为创文化特色提供支撑。充分彰显地域文化魅力。“中国美丽乡村---地域文化展示馆”建设以《中国 (安吉) 生态博物馆总体规划》为蓝本, 结合《“中国美丽乡村”精品观光带实施方案》和各村美丽乡村建设规划, 充分挖掘安吉地域特色文化, 展示地域特色文化精品。全县“中国美丽乡村---地域文化民俗展示馆”建设主要分为四大类、十六个方面展示。超前规划。各乡镇、行政村把“中国美丽乡村---地域文化展示馆”建设纳入“中国美丽乡村”建设总体规划, 做到一步到位, 分步实施, 注重特色, 形成亮点。地域文化展示馆原则要求在200平方米以上。二是建设强策划, 先点后面。“中国美丽乡村---地域文化展示馆”建设坚持以精品为主, 避免村与村之间展示内容重复。各乡镇在实施初期先建设1-2个村, 进行示范带动和经验总结, 建一个, 成一个, 带一片。原则要求紧密围绕每年县委、县政府指定的“中国美丽乡村”创建目标任务, 重点扶持建设。三是建设强投入, 弘扬繁荣地方文化, 丰富美丽乡村内涵。“中国美丽乡村---地域文化展示馆”建设以村集体投入为主, 县、乡镇两级财政根据项目评估验收结果适当奖励补助。各乡镇积极引导建设村拓宽融资渠道, 提倡鼓励社会化投入。充分开发和利用村内文保点、古民居、老会堂等建筑, 保持历史原汁原味。日前, 18个地域文化展示馆已于近日相继落成, 充分挖掘安吉地域特色文化, 对安吉自然生态、历史文明、民俗文化、人地和谐四类文化重新“梳妆”, 使其“出落”成一个“一村一品”、“一村一韵”的精品群。这是安吉美丽乡村建设的一个亮点, 也是安吉记忆、弘扬、传承和普及安吉丰厚文化“家底”的一个缩影。
四是繁荣地方群众文化建设强“可持续”发展。当地群众文化发展文化贵在“细水长流”。安吉从自身实际出发, 尊重自然美, 充分彰显依山傍水的生态环境特色, 融乡村特色于自然生态中;注重个性美, 因地制宜, 因村而异, 彰显一村一文化、一村一美景。在新农村建设中率先走出了特色与传统共舞, 古朴与经典同现文化新路。这种具有地方特色的专题群众文化地域馆, 成年人喜欢、青少年喜欢、外来游客也喜欢.
乡村特色建设 篇8
一、发展乡村生态旅游与“美丽广西”建设的关系
拥有良好生态环境的地方才能给游客美的视觉感受和心灵体验,这是乡村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而发展乡村生态旅游能有效提高广西优良生态环境的生态效益。通过乡村生态旅游活动,向游客宣传生态文明理论,增强游客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促使保护自然、爱护环境的队伍日益壮大。
在“美丽广西”背景下发展乡村生态旅游可以充分提高乡村旅游资源利用率,展现当地原滋原味的农村生活,最大限度地保护乡村生态环境,实现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真正的“美丽广西”应包括自然资源的外在美和历史文化资源的内在美,这些美都可以通过乡村生态旅游完美地展现出来。
综上所述,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乡村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美丽广西”建设可促进乡村生态旅游的发展。另外,乡村生态旅游在发展中保护了生态环境,使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达到最优化,从而促进“美丽广西”建设。两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共同受益。
二、“美丽广西”建设背景下竹山村乡村生态旅游发展现状
(一)竹山村概况
竹山村位于广西防城港东兴市,是沿边公路的零公里起点,也是我国边境陆地线的始点,与越南芒街仅隔一条江。该村因盛产竹子得名,面朝大海,海岸线长21 公里,有千吨级良港,人文资源独特,获得“最美渔村”、“中国最美休闲乡村(历史古村)”、“广西特色景观旅游名村”、“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等多项美誉。该村旅游资源富集,北仑河口风景区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有我国连片面积最大的“海洋绿肺”之称的红树林,“大清国一号界碑”遗址、古榕部落、千里海堤、观音庙、哨所等众多景点。
(二)竹山村乡村生态旅游发展现状
“美丽广西”建设活动开展以来,竹山村积极参与其中,清除海滩垃圾,清洁环境,美化村子,加大了乡村生态旅游开发力度。随着京族传统“哈节”的影响日益扩大,该村旅游投资规模快速增长,已打造成拥有“一村、一路、五古”的国门特色旅游名村。
近年来,该村依托资源优势,开发了古榕部落“渔家乐”项目,还建设了红树林观光栈道,铺设古榕景区内的游览步道,建成运动休闲广场。景区目前开发有深海围网捕鱼捕虾、海滩涂挖沙虫、抓螃蟹、草坪排球、露营、烧烤以及海钓等多样化休闲活动,倍受游客青睐,极大拉动了旅游消费。
据东兴市政府发布的相关数据,2009 年至2010 年两年间,竹山村共接待游客16 万人,旅游收入480 万元;而2014 年,竹山村接待的旅游人数攀升至10 万人,旅游总收入为300 万元。由此可见,“美丽广西”建设活动开展以来,竹山村乡村生态旅游发展迅速,村民从乡村生态旅游发展中获得的收益也日益增加。
三、竹山村发展乡村生态旅游存在的问题
(一)“三清洁”工作难度大,环保工作比较薄弱
开展建设“美丽广西”活动以来,虽然村民的环境保护意识有所提高,生态环境有所好转,但是很多村民受根深蒂固的传统思想和生活方式影响,破坏环境的行为频现。例如,部分村民目光短浅,只关注眼前利益,在道路两旁违规建房、立广告牌及停车牌;有些村民门前经常堆放垃圾,影响了“美丽乡村”创建工作;村民为了使农作物有好卖相,过度使用农药和化肥;村民大量放养或在地上圈养海鸭,海鸭粪便随意露天堆放污染环境,海鸭戏水时掉落的羽毛和粪便污染大海。这些问题都是村民环保知识不足造成的,出现“知行不一”、知行脱节的现象,“三清洁”难度增大。
(二)经济基础薄弱,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竹山村传统产业是农业和渔业,经济基础薄弱。首先,尽管竹山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已基本完善,公共汽车从市区可直达竹山,但是硬化道路狭窄,没有停车场,车子乱停乱放现象严重,到了旅游旺季,极易发生道路堵塞;其次,旅游标识和导览设施少,旅游厕所缺乏,粪便的处理系统不够生态;第三,住宿设施落后。景区饭店规模小,桌位少,床位不够,无法接待大型旅游团;最后,缺乏配套娱乐设施,较难满足游客多层次的需要,景点应急防护措施还不完善。
可见,竹山村乡村生态旅游开发还属于较低层次,接待能力有待提高,旅游饭店、交通、信息、娱乐、旅游安全保障等旅游基础设施均有待完善。
(三)本土文化挖掘不深,缺乏特色旅游项目
目前,竹山村的乡村生态旅游产品以观光、休闲、摘采为主,产品开发没有依托当地的农业资源和独特的乡村民俗文化。众所周知,乡村旅游资源文化的核心和亮点是具有鲜明民族性、地域性和丰富多样的民俗文化。竹山村在旅游开发过程中更注重的是京族海洋文化怎样成为促进本村经济发展的动力,而未思考如何彰显京族海洋文化的深层次内涵,导致旅游项目无亮点,雷同率高,缺乏地域特色。
(四)乡村生态旅游营销方式落后
竹山村是以旅游为新兴产业,以农业为主导产业发展起来的旅游乡村。该村发布旅游信息的网站多,但并不专业且缺乏亮点,尚未建立特色旅游宣传网站,也没有网上旅游服务和餐饮住宿预订等内容。游客无法从网上清楚地了解竹山村旅游的相关动态,去竹山村旅游的兴趣也就难以激发。
此外,竹山村的旅游从业者主要以当地农民为主,缺乏系统先进的旅游营销知识,只能通过传统的营销方式招徕游客。营销观念的落后,使他们只考虑如何把景区产品销售出去,难以为游客提供个性化周到细致的服务,无法掌握游客来访的满意度等重要信息。
四、“美丽广西”建设背景下竹山村乡村生态旅游发展策略
(一)注重环境保护,发展“海鸭—沼气—鱼—树”生态农业发展模式
原生态环境和旅游资源是敏感、脆弱的,易被乡村生态旅游过快发展破坏而难以恢复原样。保护乡村原生态的环境和乡村性资源是实现竹山村的乡村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美丽广西”建设活动中,要将“环保”概念扩展为“生态环境系统保护”概念,必须增强环保和生态环境系统保护的宣传。一方面,村委会制定惩罚制度,增强村民对保护环境的责任感,增强监督意识,组建环保小组,定期检查农户的环保情况,年末评选出“环保之星”并给予奖励。另一方面落实景区管理条例,制定切实可行的景区环境保护措施。为提高接待游客能力,对已受污染但并不严重的环境,细心修复,尽快恢复原貌,张贴标志提醒游客加以爱护;在景区里增设环保厕所和果皮箱;规定餐饮、住宿和服务行业使用清洁能源,强化环保意识,自觉保护生态环境;限制进入景区车辆的数量,并在景区内提供自行车,减少汽车尾气污染。
此外,竹山村可实行“海鸭—沼气—鱼—树”生态农业发展模式。政府应鼓励村民把海鸭集中起来饲养,筹建饲养基地,海鸭的粪便可以收集到沼气池进行发酵,减少粪便暴露在空气里,污染空气和水源,还可产生清洁燃料;可以用沼气发电,为景区小型用电设施供电;沼气渣中有很多微生物,可以用来饲养鱼;定期处理浅海滩的淤泥,将其埋放在红树林和农作物的土壤里,成为树木和农作物肥沃的肥料,从而减少化肥的使用。
(二)多渠道投融资,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
东兴市是打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金钥匙,是大湄公河次区域、泛北部湾经济区域的结合部、交汇点,区位优势独特,战略地位凸显,发展条件优越。竹山村应借助区位优势,构建多元化投融资体制,加大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以政府投资为主体,引进民资扩建公路,在村里修建停车场,以停车费维护公路;制定特色旅游路线、旅游标识和导览图,建立旅游服务中心,完善旅游信息服务体系;政府特许的私营企业可以从事村里的服务业,用“设计—建设—租赁—移交”来提高服务业的档次;借助“美丽广西”活动契机,村委会可以以群众集资结合财政下发的资金修建生态厕所,完善垃圾处理系统,完善景区应急防护措施。
(三)坚持“农”本色,开发特色旅游项目
竹山村要开发具有独特的乡村特色、原始野趣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的特色项目,必须坚持“农”本色。可以根据当地民俗及农作物种植知识,策划“求知之旅”来满足游客体验农事生产、回归自然的需求,使其充分感受竹山的生态优势和民俗文化魅力,增强吸引力和竞争力;利用“最美渔村”的美誉,充分发挥环境优势,依托滨海风光特点, 深度挖掘京族海洋文化,打造京族特色文化三颗“珍珠”娱乐项目;立足“美丽广西”创建活动的成果,以优美的生态环境为前提,以休闲度假、精神康复、绿色膳食等“竹山村健康生态类度假产品”为核心项目,将竹山村建成以红树林观光、海上生存、生态度假为一体的特色休闲度假胜地。
(四)创新旅游宣传方式,加强网络营销
目前,我国拥有6.32 亿多网民,手机网民5.27 亿多,庞大的网民数量意味着广阔的发展空间。竹山村要创新旅游宣传方式,可将乡村生态旅游资讯发布到人气旺的论坛,在新浪微博、博客创建账号进行宣传,在微信建立订阅号,把景区及活动信息发给会员,并设“你问我答”功能;依托“美丽广西”活动,在知名旅游网站发布网络新闻,建立链接,在著名的门户网站发布网络广告,拓展竹山村乡村生态旅游的消费群体,进行品牌的推广。还可以通过举行“做一天的农民”体验活动主题对乡村生态旅游进行宣传,并通过沟通交流,及时了解旅游者的消费需求和喜好。
此外,竹山村要加强网络营销。旅游商品网络团购是旅游地和旅游企业营销的新型模式,竹山村可以携手去哪儿网、携程网及途牛旅游网等知名网站,向游客提供折扣价格,吸引游客来竹山村旅游;景区可建立二维码,让游客通过微信二维码扫描加为好友,成为微信中的竹山村景区会员,可享受景区提供的各种优惠和服务。
摘要:“美丽广西”建设活动开展以来,广西首批特色名村竹山村依托资源优势,乡村生态旅游发展迅速,村民从乡村生态旅游发展中获得的收益也日益增加。同时,竹山村发展乡村生态旅游也存在着环保工作比较薄弱、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特色旅游项目缺乏、营销方式落后等问题。乡村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策略是:注重环境保护,发展“海鸭—沼气—鱼—树”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多渠道投融资,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坚持“农”本色,开发特色旅游项目;创新旅游宣传方式,加强网络营销。
关键词:美丽广西,竹山村,乡村生态旅游,发展策略
参考文献
[1]曹誉百.广西东兴细数竹山古村的美[N].西部时报,2012-06-08(10)
[2]陈巍,王洁佳.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村旅游的困境与对策[J].农业经济,2013(3):75-76
[3]刘强.乡村生态旅游品牌形象塑造探究——以辽宁省凤城市大梨树生态旅游区为例[J].农业经济,2013(10):21-23
乡村河流景观水文化特色设计 篇9
人类在长远的发展史中, 通过与水的接触、运用、欣赏等实践活动, 形成了水文化。人类常把水与哲学、生活习俗与宗教信仰、美学、文化传统紧密的结合在一起, 产生了许多与水结缘的物质或精神财富。
水与人类的文明史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沿水而居, 水环境从人类产生的那刻起就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 逐渐又因水衍生了各种各样的人类活动, 创造了人类灿烂的文明史。
孔子的“仁者乐山, 智者乐水”, 让人对水的灵动享受不已, 中国的比德思想更是把人类对水的崇拜发挥得淋漓精致。
水造就了人类文明, 但是如今人类发展的文明却把水逐渐地消灭掉。越来越多的研究学者倡导人类尊重水资源, 保护水文化。水文化的重要性杂近些年的景观设计中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挖掘保护水文化的地域性, 建立具有地域特色的水文化景观, 重视水文化的生态环境营造, 不仅留住了水文化, 更是留住了人类文明。
2 乡村水文化资源分类与设计策略
2.1 乡村民俗地方特色型水文化资源
地方水文化民俗有端午节、泼水节、龙王节、龙舟节等;水神祭拜、鬼节放河灯、出海前祭拜龙王庙等宗教仪规无不表现着浓厚的水文化;各地的饮食水文化更是数不胜数, 如品茶节、酒神节、醋神节等。
2.1.1 运用原则
严谨的保护民俗水文化的乡土性。水文化民俗是长期以水为畔的居民, 对水的认识、理解, 还包括他们与水发生各种活动中的行为方式、思维特点等。民俗的形成是经历史的发展, 将人类与水的各类活动, 通过升华、精炼、提取而获得的精神财富, 形成过程中吸收了当地文化、历史的元素、特点, 具有的地域差异性。因此在运用民俗水文化的时候, 因因地制宜, 严谨的去挖掘、保护当地的民俗水文化, 不歪曲、不捏造, 确保水文化的原滋原味。
因地制宜保留差异地域特色。民俗水文化资源的地域差异比较明显, 具有着较强的场地性, 例如一些对水的节庆类、信仰崇拜类的水文化资源往往存在于独特的以水而生的村域文化中。不同的村域会形成不同的村庄水文化, 即使是同一大水域, 水域的南岸村与北岸村都会形成不同的村域特点, 因此因地制宜的保留其村域的水文化特点, 也是开发的一大关键原则。
2.1.2 运用方法
参与体验型的文化活动开发。民俗水文化是人类长期与水相处所衍生出的各类与水相关的生活习俗与信仰, 正因为其来源于生活, 在运用时文化活动的开发就可以多往参与体验型发展, 例如增加水上活动的自助性, 游客可亲自参与到这些民俗中, 体验当地的民俗风情, 亲自祭拜水神、制作水产品等, 将游客充分的融入到当地水文化中。
相互结合、综合式开发。民俗水文化的发生往往有着特定的时间、空间、特点, 不是孤立存在的。特别是乡村环境中民俗, 保留着朴素纯朴的特点, 其民俗水文化常与饮食文化、建筑文化等相互存在, 如果在开发时, 各种文化能相互结合的共同开发, 更能将水文化发展宣扬得更好, 各文化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 同时发展, 更能将传统的水文化真谛深入人心。
2.2 乡村文体娱乐型水文化资源
文体娱乐一直是人类满足生存后对精神生活的更高要求享受, 各类文体娱乐型的水文化资源在我国历史长河中数不胜数。早在屈原《九歌》诗中的《河伯》、《湘君》两篇中, 就对古代一些水上娱乐活动进行过描述。到了唐宋时期, 大型水上娱乐活动发展形式更为丰富, 例如一种在水上表演木偶戏技艺的艺术形式———水傀儡活动就很盛行, 活动生动的将一些神话传说与历史故事再现在人们眼前, 以愉悦人们心理。自古以来端午节的水上赛龙舟在如今依旧备受人们喜欢推崇, 这都是文体娱乐型的水文化资源, 现代各类新文化的加入, 新的娱乐型水活动也发展起来, 例如水上游乐场、水文化主题公园等, 这些娱乐活动的产生都来源于历史长河, 是传统水文化的发展与延伸。
2.2.1 运用原则
充分挖掘水体自身资源。水文化的娱乐休闲性活动例如漂流、游水、乘舟、观景等, 常需要依赖于水的自然属性。在娱乐水文化活动的设计中, 如何在传统的水活动之上, 再深入的挖掘其特色, 是这类资源开发的重点。
与时俱进的设计原则。现代的水文化活动对其功能上有了新的要求, 例如活动的大众普及性、空间的公共性等, 故娱乐型水活动设计应与时俱进, 根据各类年龄参与者的心理要求、活动特点, 将活动设计得具有大众普及性。水活动的空间设计上还要将现代景观设计学的公共性融入其中。
2.2.2 运用方法
创建主题公园型。当河流水域宽阔时可以创建以水为主题的主题公园或水上游乐园, 水上游乐园是以水上娱乐活动为主的主题公园, 设计可以将乡村中传统的水上娱乐活动与现代主题乐园的休闲方式结合起来, 即保留了乡村的传统文化, 又赋予了它时代的气息。该类乡村河流旅游开发项目易带动周边经济的兴起, 在江苏例如汤山的“水魔方”游乐项目的开发就带动了周边的经济发展、人气上升。
创建时代特征的健康休闲产品。人类与生俱来就带有着亲水的渴望, 水能在不同层面上给予人类满足与抚慰, 使人身心健康。一些以水为载体具有时代特征而开发的健康休闲旅游项目很值得推荐, 例如水疗度假村、水上活动村等。这些健康休闲产品的组成类型有很多, 例如足浴、水鱼足疗、温泉疗养、垂钓、划船等, 都能让乡村旅游的开发与时俱进, 健康向上, 符合现代人类的心理、生理需求。
3 小结
无论是乡村民俗地方特色型水文化资源, 还是乡村文体娱乐型水文化资源, 都是人类劳动人民长期以来的智慧结晶。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 结合现代河流景观设计运用到乡村环境建设中来都是一个值得探究的课题。未来乡村环境建设市场空间开发度大, 效果明显, 而乡村河流景观水文化将是其关键突破点。
摘要:尊重人类长期发展中形成的水文化, 因地制宜的运用水文化营造特色河流景观, 是景观设计师必然要面对的课题。本文将乡村河流水文化进行了分类分析, 针对不同类型的水文化探究不同方式的运用手段, 以增进对乡村河流景观水文化特色运用与设计的启示。
关键词:乡村,河流景观文化,特色,设计
参考文献
[1]孙高峰.浅谈城市水系景观与人文资源的共融—以邵阳市资江风光带规划为例[J].湖南城建高等转科学校学报, 2002.
[2]黄国平, 马廷, 王念.城市水系景观评价的模糊数学方法.中国园林, 2002.
[3]王中华, 邓明静, 王海侠, 冯晨静, 杨建民.京杭运河 (江苏段) 河岸生态景观带设计初探[J].河北林果研究, 2007.
中国特色对乡村传播学产生的影响 篇10
1、本土化本身是一个消解了地域和人文界限的话语, 社会系统、文化系统和政治系统在这里很隐蔽地被悄悄推后了, 空间和时间的绵延度也被降低了, 差异性被限制, 我们的理解力更为宏观地走向了外面的世界, 外面的世界是什么?一种没有面目的诱惑和没有神形的探寻。中国特色的精神在这里几乎不再是一个命题;
2、本土化是对应全球化或者国家化提出的一个概念, 其外延和内涵可大可小, 可以是一个村落, 也可以是一个地区。因此, 对于本土化概念的提出和使用, 对于构建中国社会科学的学科而言并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笔者认为, 更为恰当的是“中国特色”这个概念。准确而言, 我们要构建的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社会科学体系, 而不是以本土化为目标的学科的建设和探讨;
3、本土化的概念与信息社会的逐渐到来和信息这一概念的传播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其优势在于可以给与我们的研究思路提供更为开阔的视野, 在更普遍化和更为辽阔的视角下进行一种学术思维上的拓展。
因而, 传播学的本土化的命题对于中国现实而言, 应该是如何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传播学的命题。在建构中国特色中, 本土化的视角和研究思路可以提供补充性的研究思路。针对这本土化的特征, 笔者再根据当前社会的实际对传播方式作出如下归纳:
1、劳作传播劳作传播是自古以来一直存在乡村人际传播的一种模式, 但由于农村的开发, 经济的发展, 使一些劳作场所有所减少, 如耕田上并没有过去那样群体集中的劳动, 而集体产业也并非每个村庄都有。虽然目前传播已经发展到第五个阶段, 但是传播手段的产生并不以之前的传播方式消失为前提, 人际传播中的语言传播仍是主要的信息沟通方式。在乡村, 劳作传播有特地的场合和人群, 在某一特定人群中进行信息沟通。
而劳作传播是建立在劳动的基础上, 乡民们为生计奔波劳作, 尽管在劳作过程中使自身获得一些信息, 但是通过这样的信息获取是有限制的
2、娱乐传播经济的发展, 使人们拥有越来越多的空闲时间, 在人们交往过程中, 可以通过闲聊、赶集、游戏、运动等方式进行传播。对这类非劳作方式, 并使人们得到身心愉悦的交流是一种“娱乐传播”。在直接交流的娱乐传播的产生是由于农村固有的文化传统和沟通方式, 使人们一直维持着乡邻之间的情谊关系。而间接交流则是通过游戏和运动等娱乐方式进行信息沟通。
中国乡村传播学的提出, 既是一个崭新的命题, 也是一种不很成熟的建构。提出的意图是想由此拓展中国传播学研究的视野, 建构的目的是为中国传播学本土化的命题进行在“中国特色”含义下的界定和纠正, 并力图使得中国传播学者在面对传播学在中国的研究时, 不仅仅是从理论的普遍性和验证性出发, 更要关切和时代关联的整个社会的发展过程, 以传播学的学科在中国的独立建构和充分发展为中国社会科学在未来的持续进阶作出属于自己的一种姿态。
摘要:构建属于中国社会科学的一个独立类别的中国传播学;本土化的视角和研究思路可以提供补充性的研究思路;本土化的概念与信息社会的逐渐到来和信息这一概念的传播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其优势在于可以给与我们的研究思路提供更为开阔的视野, 在更普遍化和更为辽阔的视角下进行一种学术思维上的拓展。
关键词:中国社会科学,中国传播学者
参考文献
【1】构建中国式乡村传播学朱礼学
乡村特色校园环境的育人功能 篇11
1. 竹韵悠扬的校园,让师生心境愉悦
我们的学校种了很多不同品种的竹子,现在,校园内随处可见郁郁葱葱的竹子,营造出一个竹韵悠扬的乡村校园氛围,让师生心境愉悦。
自古以来,竹子的虚心有节、清幽、不屈不挠、朴素无华的品格为人们所喜爱。苏轼的“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郑板桥的“未出土时先有节,便凌云处亦虚心”等有关咏竹的诗句为人们所传诵。我们让学生也感染到竹子的热情、积极、勤劳的品格,也就是乡村人的品格。我们学校的操场边、围墙边、篮球场边……随处可见郁郁葱葱的竹子。有长势旺盛、寓意高榜提名,代表学生的文登竹;有寓意素养高、有内涵,代表老师的金镶玉;有寓意胸怀大志、爱满天下,代表学校的佛肚竹;还有京竹、紫竹、观音竹等品种。校园的一丛丛、一片片的翠竹既美化了环境,又能陶冶和升华人的高尚情操。
2. 创设“大树下读书”氛围,让学生拥有宁静、清幽的读书环境
“书香溢校园,好书促成长。”为了营造书香校园环境,我校在球场边的大树下设置一些小凳子、小书桌,创设了优美、舒适、自由的读书环境,营造一种使人热爱读书的浓郁氛围。另外,我校还在图书室里种上“大树”,设计成让孩子们在大树下读书的氛围,使孩子们在宁静、清幽的大树下尽情地享受读书带来的快乐。学校以学生读书活动为载体,通过各种主题的读书活动,让学生感受读书带来的快乐,喜欢和好书交朋友,体会到“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这是我校创建“大树下读书”校园环境建设所起的教育作用。
3.“知行”校园实践活动,让学生体验劳动的艰辛与快乐
我们把校园西面和校道边的空地作为学生的实践基地,让孩子们有机会亲身体验劳动的艰辛与快乐,使孩子们知道粮食的来之不易,让他们懂得要珍惜粮食、珍惜劳动成果。
在学校的西面和校道边都有一些空地,师生们把它翻土整理成种植地,并分配给每班种植两垄地,插上一块小牌注明班级。学生们在这些“责任田”里种上了花生、蔬菜、黄豆、木瓜等品种,在校道边种上向日葵。孩子们每天来到学校第一件事就是给植物浇水、除草,看看它们长得怎样,并记下植物的生长过程,写生长日记。通过这些实践活动,使孩子们知道粮食的来之不易,让他们懂得要珍惜粮食、珍惜劳动成果,培养了乡村孩子的关爱自己、感悟生活、感恩他人等高尚情操,更是从去其糟粕留其精华的角度,帮助学生传承乡村人勤劳、朴实、热情的优良品质。
4. 传统的乡村游戏,让孩子的课余生活更精彩
我校在传承、创新乡村校园的环境建设外,还积极开发与创新独具特色的乡村传统游戏,如竹竿舞、丢沙包、滚铁圈、跳格子、打陀螺、老鹰捉小鸡、丢手绢、网鱼、警察捉小偷、跳橡筋等等。随着时代的变迁,在日益现代化的今天,孩子们也似乎正在“现代化”,网络游戏充斥了孩子们的整个心灵,让他们的天性发生扭曲。在网络游戏随处充斥的今天,回归乡村游戏,把乡村游戏引进校园,可以净化学生的心灵,把他们从电脑游戏中解脱出来,让孩子们体验这些自得其乐的游戏,进而促进他们身心健康的发展。
乡村游戏在我校的有效开展,让学生的课余活动更精彩。让我们慢慢感受到整个校园氛围的变化,这种变化不是一下子的,而是随着孩子们玩游戏的热情逐渐升高而慢慢显示出来的。自从学校落实开展乡村游戏后,欢歌笑语充溢着我们整个校园,孩子们的脸上时刻洋溢着快乐、自由、幸福的表情。
5. 利用乡村资源布置课室,让孩子感悟乡村校园的隐性文化
学校无闲处,处处熏陶人。校园环境不仅是学生生活、学习的地方,利用校园的环境,使之形成浓厚的立体环境文化,使一草一木,一墙一板都能说话,都起到教育人、启迪人的作用。恰如陶行知先生所言,“一草一木皆关情”。因此,结合我校的课题,利用乡村资源充分发挥师生的智慧创造性地布置课室。例如:利用树叶、竹叶、豆子、花生壳、稻草、竹制品、木制品等粘贴成各种图画来装饰课室,孩子们十分有创意,通过他们的巧手,课室里一幅幅具有浓郁乡村特色的美景呈现在眼前,有“树林、小山村、绿茵茵的草地、长颈鹿、狮子、高山、河流……”通过有创意的课室布置,发挥着乡村学校的育人功能,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强化学生的审美创造能力,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利用课室环境,发挥德育功能,让孩子感悟乡村校园的隐性文化。
乡村特色建设 篇12
关键词:乡村学校,本土,课程资源
读了临沂大学李同胜教授等撰写的《乡村学校本土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以沂蒙山区为例》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15.8) 一书, 感受很深。书中对乡村教育的剖析深入透彻, 针砭时弊;对乡村学校教育价值取向的探索深刻具体, 切中实际;对乡村本土资源类型的研究思路清晰, 科学全面;对乡村学校开发利用本土课程资源的策略探讨深入具体, 可学可用。我通过读书中的基础篇, 更新了教育观念, 从操作篇里学到了开发利用本土课程资源的具体方法, 从模式篇里我认识到了乡村本土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基本规律。
本书充分吸收了来自乡村学校一线的课程改革经验, 紧密结合现代教育理论的研究成果, 对实践经验进行理论上的概括与升华, 对相关理论进行面向实践的拓展与延伸, 致力于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我校作为乡村本土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项目的实践学校, 我作为一个探究实验的实践者, 更深切地感受到乡村学校本土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的巨大价值和重要作用。
一、乡村学校开发利用本土课程资源具有深厚的理论根基
正如书中所述:“挖掘利用乡村社区特有的课程资源, 促进乡村学校课程实施质量的提高, 不是权宜之计, 更不是突发奇想, 而是有坚实的哲学、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等理论基础, 有其深刻的思想渊源和深厚的理论根基, 符合教育规律, 特别是乡村儿童成长规律。厘清这些理论基础, 可以提高我们重视本土课程资源的主体自觉性, 明确利用本土课程资源的思路, 指导我们更好地探索乡村学校特色化课程资源的利用模式和利用规律。”[1]从美国教育家杜威 (Dewey) 主张的“教育即生活”, 到我国教育家陶行知的生活教育主张;从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乡村教育实践, 到20世纪“中国最后的大儒”梁漱溟的乡村教育理论, 等等, 都是我们做好乡村学校本土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的思想指导和理论根基。这些真知灼见, 是经过无数的教育家历经艰苦卓绝的教育改革探索与实践获得的, 在沂蒙山区乃至我校乡土课程资源开发实践中再次得到证实, 孩子们在自己的亲身实践的体验中, 收获了幸福, 得到了快乐, 也获得了成长。
其实, 早在上世纪20年代陶行知先生就深刻地指出了教育实践中“死读书、读死书”的问题, 那么什么是“活书”呢, 陶行知先生说:“活书是活的知识之宝库。花草是活书, 树木是活书, 飞禽、走兽、小虫、微生物是活书, 山川湖海、风云雨雪、天体运行都是活书。活的人、活的问题、活的文化、活的武功、活的世界、活的宇宙、活的变化, 都是活的知识之宝库, 便都是活的书。”[2]用今天的话说, 现实生活中丰富的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和生产生活实践都是活书, 都是可以开发利用的课程资源。乡村孩子生活在庄稼、蔬菜、大树和野花、小草等丰富的植被世界里, 行走在山石、小河、树林和广阔的田野之间, 与山羊、水牛、小兔、小狗为伴, 这些丰富的自然资源都是他们走向科学世界的起点;他们在祖辈的神话传说中走进梦乡, 在浓郁的风土人情、乡村礼仪和人际交往中长大, 在土地庙、观音寺、家族祠堂中感受神秘与庄严, 这些丰富的人文资源都是他们走向社会、认识社会的开始;他们跟随父辈田间劳作, 帮助妈妈料理生活, 与同伴一起在游戏中模仿成人生活, 这些丰富的生产、生活经验是他们认识世界、探索未知的感性材料。只要我们善于发现、善于利用、善于挖掘, 就会发现乡村社会拥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课程资源, 它们都能进入学校、进入课程、进入课堂, 成为乡村孩子成长的丰富营养。
二、乡村学校开发利用本土课程资源具有深厚的实践基础
我校地处沂蒙山腹地孟良崮下, 乡村孩子尽管不乏自卑、自闭, 但他们从小在玩石子、和泥巴、弄树枝、捡树叶中长大, 当他们面对自己的兴趣和特长时, 他们的自信就会受到激发, 他们的特长就会得到彰显, 他们的个性也能得以张扬。我们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为载体, 把课堂搬到大山里, 引导孩子们把生活当作课堂, 把兴趣变成特长。我们领着学生们翻山越岭寻找奇石, 挖掘树根, 捡拾落叶;组织他们集体为奇石命名, 创作根艺, 制作树叶画;引导他们利用泥巴制作小泥塑, 进行美术创作, 等等。
孩子们在广阔的乡村田野里快乐的学习, 快乐的成长, 同时发现生活中的美, 欣赏生活中的美, 继而创造属于自己的美。如我们利用石头树叶做教具, 开展爱国主义教育, 从小进行党史、国史教育, 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如刘婷婷同学发现了一块像女人小脚的石头, 就给石头起了个名字———老奶奶的小脚, 我们借机让孩子们探究封建社会歧视、残害妇女的历史, 让他们感受到新社会的优越性。尹传奇同学发现了一块酷似中国版图的石头, 如获珍宝, 就给石头起了个名字———中华石, 我们抓住契机, 在各班召开了“祖国在我心中”主题班会, 激发了孩子们爱我中华、勤奋学习、报效祖国的热情。其“中华石”以及由这块石头引发的动人故事, 和学生的感悟体验文章, 都给学生留下了永不磨灭的印象。
三、乡村本土课程资源可以运用到乡村学校教书育人的方方面面
乡村本土课程资源以乡土文化为核心, 是乡村儿童耳熟能详的现实经验。从教育的实际出发, 从儿童的现实生活出发, 因地制宜地挖掘利用本土教育资源, 可以融入到乡村学校人才培养的每一个层面, 促进乡村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尤其是乡村学校的特色化、个性化发展。“通过激活儿童的感性经验和现实基础, 可以促进学科课程的本土化实施;通过学习方式的活动化和学习空间的开放化, 可以促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社区化建设;通过本土文化等课程, 可以促进乡村学校校本课程的个性化建设;通过本土文化的融入和凸显, 可以促进乡村学校校园文化的特色化建设。”[1]乡村学校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人文资源, 与丰富的生产生活实践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尤其是沂蒙山区具有悠久的历史、璀璨的文明, 有着独特的文化传统优势、乡风民情特色、自然资源优势和红色资源优势。书中详尽地介绍了利用本土资源丰富学生的语文素养, 走进抽象的数学王国, 创设英语学习的现实情境, 打破科学与生活的层层壁垒, 实现滋养高尚的道德品质。乡村学校的课程实践只有与乡土文化相结合, 才会贴近乡村学生, 亲近乡村学生, 才能与乡村学生的生命融为一体, 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 获得生机与活力。
我们指导孩子们利用科学课上学到的制作方法, 采集形态万千的动植物标本, 按美术课上学到的知识, 根据自己的审美标准, 拼凑出精美的图案, 制作出数以千计栩栩如生的动植物标本卡, 孩子们不仅收获了成功和喜悦, 还可以将形态各异的标本卡当作礼物送给自己的朋友和客人。
我们还组织孩子们开展了“捏泥塑, 巧制作”活动, 制作了大量惟妙惟肖的泥塑作品。为充分展示孩子们的创新成果, 学校分别创建了“孟良崮奇石、根艺、标本、泥塑”展室。省、市、县有关部门的领导观看了作品后, 都给予了高度评价, 并纷纷为展室题字。
四、乡村本土课程资源的运用形式是灵活多样的
书中提出了“立足课程要素回归本土资源的实践模式”和“立足本土资源挖掘课程价值的实践模式”两个开发利用本土课程资源的基本模式, 具体阐明了乡村学校发挥本土课程资源育人价值的途径。针对本土资源的性质、特点和表现形式, 可以挖掘其帮助学生理解知识技能、拓展知识视野的科学价值;也可以挖掘其帮助学生经历知识的发生、形成过程, 掌握思考的规律与策略的方法论价值;还可以挖掘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促进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实现的情意性价值。
孩子们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来源于生活, 又根植于乡土文化的土壤, 如我校创办的“柳笛”文学社和《柳笛》手抄报, 利用废旧挂历的背面, 自己到皇上寺、孟良崮等实地采访, 于撰稿、编辑、排版、美工于一体, 创办出成千上万散发着浓郁的乡土气息的校报校刊, 激发了孩子们的阅读和写作兴趣, 先后登载学生习作5000余篇, 其中有200多篇被《中华少年》等十几家报刊发表, 有20多篇征文分别获全国、省、市一等奖, 并于2014年在全国校园媒体评选中获全国校报校刊一等奖。
这些来自于乡土, 来源于生活的鲜活实例, 成为乡土特色课程资源的宝贵素材, 在不经意间培养了孩子们的兴趣特长, 拓展了学生动脑动手动口的综合素质。寓能力培养于实践活动之中, 在创新体验中获得成功的喜悦, 在感悟升华中实现自我的健康成长和发展。
总之, 本书依托沂蒙山区的红色资源优势、文化传统优势、乡风民情特色和自然资源优势, 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 对乡土课程资源的内容构成、乡村教育内涵的挖掘、利用模式的探讨等方面做出了十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本书无论在理论的引领, 还是价值的追求, 无论是对学生健康的成长、乡村教师的专业发展, 还是乡村学校的特色化建设, 乃至乡土文化的传承与乡村文明建设, 都必将发挥积极的推动作用。掩卷沉思, 本书事例鲜活, 分析理性, 旁征博引, 道出了来自乡土的本真东西, 令人久久不能忘怀, 使人容易接受。乡村学校固然有其短板, 但也有得天独厚的本土资源, 只要带着发现的眼光, 创新性的开发和利用, 以创新体验教育为载体, 必将产生不可估量的教育能量, 塑造出更多的有用人才。
参考文献
[1]李同胜, 等.乡村学校本土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以沂蒙山区为例[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15:43.
【乡村特色建设】推荐阅读:
中龙乡关于加强农村文化建设 开展乡村特色文化活动的实施方案07-17
特色乡村旅游区(点)服务规范07-17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必学: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之路09-30
秀美乡村建设10-31
秀美乡村建设07-10
建设美丽乡村口号10-24
推进乡村社会建设06-12
乡村规划建设07-02
美丽乡村建设汇报06-18
山东美丽乡村建设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