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旅游城镇化建设(精选12篇)
乡村旅游城镇化建设 篇1
近年来, 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现代都市生活压力的加大, 人们的休闲意识逐渐增强, 出游能力显著提高, 对旅游产品的功能需求和选择也发生了变化。具有乡土气息和生态特征的乡村旅游, 以其独有的特色满足了长期生活在钢筋水泥中的都市人们渴望返璞归真的现实愿望和迫切需求。
一、乡村旅游的功能和前景
乡村旅游是以乡村社区为活动场所, 凭借乡村特有的自然风光、农业资源和田园特色, 面向城市居民开发的集旅游、观光、健身、科普和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旅游项目。乡村旅游是加强城乡交流、了解风土人情、体验乡土劳作、回归自然心态的最佳方式。乡村旅游具有综合的社会功能, 它在生态、经济、社会等诸多方面深入影响着乡村发展的每个层面, 在增加地方经济收入、优化产业结构、刺激地方商业、提高农民素质、促进农民就业和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乡村旅游将城市现代生活理念带到农村, 推动着广大农村的现代化步伐, 是乡村发展的战略产业。[1]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 越来越多的城市人们向往乡村自然古朴的田园风光, 各种乡村休闲度假游应运而生并发展迅速, 由于农业及农村环境的半自然半人工状态, 乡村旅游具有其他旅游项目所无法比拟的优势和特点。乡村旅游具有较强的季节性, 可满足不同阶段人们的休闲需求。另外, 不同于一般的风景山水旅游, 乡村旅游是一种多功能复合型的综合旅游, 在观光过程中, 人们可以亲手参与农业实践, 在采摘、播种、垂钓等劳动过程中丰富了农业知识, 获得了生活体验, 也领略到了其中的乐趣。乡村旅游的发展多依托已有的农业资源和生态条件, 在此基础上将其特色化、精致化, 其开发和维护成本低, 可持续性强。因此, 乡村旅游具有理想的发展前景, 乡村旅游经济必将在现代经济社会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
二、乡村旅游对城镇化的带动作用
城镇化是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城镇社会转变和发展的自然历史过程。乡村旅游促进了乡村逐渐向现代化社会迈进, 农村一直以来的保障城市供应、向城市居民提供农产品的传统功能逐渐转变为既向城市提供农产品, 又承担了休闲、娱乐、生态、文化等综合功能。乡村旅游带动了农村的社会功能和社会结构发生变化, 这本身就是一个城镇化的过程。
1. 乡村旅游促进农村城镇化
(1) 优化农村产业结构。我国农村产业结构始终是以农业为主, 二、三产业发展较弱, 农村经济效益不高。旅游业是综合性的劳动密集型行业, 要向旅游者提供包括吃、住、行、玩、购等多方面需求, 客观上带动了农村商业、交通业、建筑业、邮电业、服务业、加工业等相应产业的发展, 从而改变了农村产业结构单一的传统布局, 促进了生产要素在农村各个产业之间的合理配置和流动, 使农村各产业之间相互配合形成整体, 避免了结构调整的盲目性。
(2) 促进农村工业和非农产业发展。乡村旅游对乡镇企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带动作用, 乡村旅游催生和带动了以农业为主线的相关产品的生产和销售, 包括农产品加工、土特产经营以及旅游纪念品的发展, 为农村经济注入了更为多样化的发展形式, 通过此方式, 农业及其农产品实现了多次增值。乡村旅游因其乡土化特征, 还带动了农村家庭手工式私营小企业的产生和发展。农村乡镇企业的发展, 带动了就近空间的市场流通和小规模的适当聚集, 客观上促进了小城镇的形成和发展。
(3) 促进农业产业化。乡村旅游有助于克服制约农业发展的诸多既定性因素, 诸如耕地资源不足、区位优势缺乏等, 挖掘农业资源的潜在能力, 拉长农业产业链。从生产环节来看, 乡村旅游客观上要求对农产品进行精品化和特色化, 走农业集约化规模化经营道路;从加工环节来看, 农村过去主要针对初级农产品的生产经营, 加工环节作用并不突出, 乡村旅游的发展客观上要求将一些特色农产品作为旅游商品进行精细的再加工和多样化的拓展加工, 从而推动农产品深加工产业的发展;从销售环节来看, 乡村旅游充分发挥了市场机制的配置和调节作用, 实现就地销售, 减少流通环节, 节省经营成本, 有利于农业产业化进程。[2]
(4) 促进人口集中。乡村旅游的发展无疑会带动农村经济条件的改善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 除了本地农民开始从事相关行业外, 周边农村居民也逐渐聚集到这里寻找更好的发展机会和经济前景, 从而促进了旅游地的人口集中, 产生聚集效应, 向着城镇化进一步迈进。
(5) 促进城市景观的形成发展。乡村旅游的发展客观上需要必要的基础设施建设, 为了满足旅游者的需要, 吸引更多的游客, 一些非城市型景观正在逐渐改造成城市景观。如为了方便旅游者, 一些乡间小路被改建成顺畅的马路, 一些茅草屋被改造成现代设施齐备的城市住宅, 即便是为了保持乡土气息所故意营造或保持的乡村建筑, 也为适合城市旅游者而进行了必要的改造。另外, 有了一定经济能力的农民也会开始自主建设或改造与城市风格相类似的建筑, 从而加剧了乡村景观向城市景观的转变。
2. 乡村旅游促进农民城镇化
(1) 客观上增加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在我国, 耕地资源的普遍不足使得农业产业对劳动人口的容纳程度有限, 导致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而乡村旅游的发展需要依托农村资源, 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农村耕地资源的更为短缺, 客观上加剧了农村劳动力富余的现实, 使得部分农民进城寻找就业机会, 推动农业人口向城市转移。
(2) 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乡村旅游带动了乡村工业等非农产业的发展, 改变了农村一直以来的单一经济结构, 创造了劳动力转移的多级载体。一直以来, 由于生产要素流动的不畅通, 农村的绝大部分劳动力都聚集在粮食种植业为主的农业生产中。由于我国农村人多地少的现实, 加之农业生产的季节性突出, 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滞留, 处于隐性失业状态。乡村旅游打破了农村各产业之间的界限, 使土地利用率得到提高, 为满足旅游者需要, 农产品生产向多样化和深加工发展, 增加了对劳动力的需求。另外, 乡村工业等非农产业的发展, 以及乡村旅游本身的发展, 客观上都吸收了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 从而实现了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的持续性转移。[3]
(3) 增加农民收入。一直以来, 农民收入都完全依赖于粮食种植业, 收入来源单一且水平不高, 乡村旅游带动了农村其它相关产业的发展, 扩展了农民就业渠道, 使农民收入来源多样化, 而且旅游业及相关产业的回报率通常明显高于农业生产, 大大增加了农民收入。另外, 在传统农业中, 农产品流通需经过多个环节才能最终到达消费者手中, 每增加一个流通环节就使得农产品成本增加、价格提高, 农民没有得到实惠, 直接和间接影响了农业收入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乡村旅游拉近了农民与城市消费者之间的距离, 城市居民能够用更为合理的价格购买到新鲜的农产品, 农民也从中得到益处, 提高了农民收入, 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4) 促进农民价值观念转变。乡村旅游拉近了城乡之间的距离, 拓展了农民获取城市信息的途径, 他们会更加直接并充分的认识到城乡之间存在的差距。城市旅游者的到来会引起农民自身价值观念的改变, 渴望进入城市文明和获得城市生活方式, 促使他们特别是其中的年轻人选择进入回报率更高的非农产业, 或进入城市寻找就业机会, 推动人口向城市转移。
(5) 有利于提高农民素质。乡村旅游的发展对农业及相关产业的生产和经营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客观上促进了农民素质的提高, 在与城市旅游者的接触、交流和学习过程中, 造就了更多的高素质新型农民。通过他们的示范和带动, 促进了整个农业人口素质的提高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 推进城镇化进程。
三、从城镇化角度发展乡村旅游的建议
1. 实行政府主导, 科学规划乡村旅游布局
应发展政府主导型的乡村旅游道路, 在政府的规划指导下, 加大投资力度, 发展基础设施, 对乡村旅游给予资金支持和政策扶持, 发挥其带动经济社会全面振兴的功能。乡村旅游应以农业资源为依托, 面向市场化, 在资源和市场的双向指导下, 在生态环境可承受能力范围内, 规划开发与当地经济发展状况及社会道德规范相符合的旅游项目, 从而保证乡村旅游的供给有效性和经济可行性。
2. 发展规模经营, 创新乡村旅游发展模式
当前我国的乡村旅游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 由于资金、人才不足等现实情况, 很多都是农民自发办起的家庭旅馆、购物摊点等分散经营方式, 这种方式将难以适应日益发展的乡村旅游市场需求, 因此, 乡村旅游应发展规模化集约经营模式, 探索尝试让农民以股份入股等方式兴办乡村旅游, 组建乡村旅游协会或联盟等共同合作组织, 或发展民营旅游公司或集团, 探索创新旅游公司主导、农户入股参与、协会帮扶协调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 整合旅游资源, 使乡村旅游的组织化程度得以提升。
3. 采取分类策略, 开发保护特色乡村旅游
乡村旅游无疑带动了城镇化的进程, 但依据城市发展理论, 城镇化不会无限制的发展下去, 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城镇化率达到一定水平后将不再增长, 城市和乡村永远是社会的两种共存形态, 所以对不同的乡村旅游目的地应采取不同的策略。对于那些特色和吸引力一般的乡村旅游目的地来说, 它的城镇化是必然的趋势, 它必然会逐渐发展成为小城镇, 那么就让它按照自然发展规律发展下去;而对于特色、吸引力和开发价值都较高的乡村旅游目的地来说, 应保护其乡村特性, 深入开发乡村旅游潜力, 突出乡村天然、古朴、绿色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 保持乡村旅游的可持续性。具体来说, 在生态环境方面, 要杜绝对生态资源的破坏性开采和使用, 坚持合理保护科学开发。城市旅游者选择乡村旅游, 很大程度上是被乡村的自然生态景观所吸引, 这也是乡村旅游的优势之一, 应合理加以保护。在乡村文化方面, 应着力挖掘反映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共同延续的乡村文化的深刻内涵, 将乡村庆典、农作方式、生活习俗等加以提炼, 开发特色乡村文化产品, 吸引更多的都市人领略农耕文化的魅力。[4]
4. 加大教育投入, 积极培养乡村旅游人才
农民是乡村旅游的从业人员, 也是乡村文化的体现者和传承者, 必须加强农民的培训和引导, 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首先要注重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 这是综合素质的基础;其次要通过知识培训, 向农民普及当地农村历史和民族文化, 使他们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得以提高;最后要着力提高农民的专业素质, 可定期或不定期对在岗人员进行业务培训, 加强文明礼仪教育, 也可与高校合作共同培养旅游业急需人才。
摘要:乡村旅游作为农村地区的新兴产业, 对振兴农村经济, 解决三农问题, 促进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 乡村旅游的发展对农村和农民的城镇化起到了重要的带动作用。乡村旅游应坚持政府主导、规模经营、分类开发、重视人才的发展道路, 更好地服务于城乡建设。这对于新时期稳步提高农村的城镇化质量, 促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和小康社会的均衡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乡村旅游,城镇化,带动
参考文献
(1) 邱玉华, 吴宜进.城镇化进程中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的路径选择[J].社会主义研究, 2012, (01) .
(2) 孙文秀, 陈国忠.乡村旅游发展的高级化趋势探析——以北京市乡村旅游为例[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10, (01) .
(3) 曾天雄, 罗海云.论乡村旅游和城镇化的相互影响[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 2007, (01) .
(4) 文伟.乡村旅游与城镇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6, (06) .
乡村旅游城镇化建设 篇2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美丽乡村建设暨乡村旅游工作现场会,就是要认真学习习总书记的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贯彻国务院支持我X加快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的若干意见,按照X的一系列重大部署。
扎实推进城乡宜居环境建设,努力为全省实现“百姓富、生态美”的有机统一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上午,我们参观了X等四个村庄和X景观廊道;刚才我们又观看了美丽乡村和乡村旅游的专题片,听了X典型经验介绍,借此机会,我讲三点意见。
一、用好经验,补平短板
几年来,X各地按照X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推进生态省建设的总体部署,打好五大战役,实施“点线面”攻坚计划,开展村庄环境综合整治和家园清洁行动,重点整治了X多个村庄,X多公里的公路铁路沿线,建成三星级以上旅游经营单位x家,绿道x多公里,治理小流域x平方公里。
累计建成乡镇垃圾处理设施x座,累计投入x亿元,聘请村镇保洁员x万人,日收运或处理村镇垃圾x万吨,x个村建成集中式或分散式农村污水处理设施。
总结几年来的工作经验,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部门通力协作。
相关部门立足职能,密切配合。住建部门主动作为,牵头协调,推进村庄整治和美丽乡村建设;农业部门把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和面源污染清理纳入了x多个扶贫开发重点村和X多个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工作加以部署推动;发改、财政部门在项目安排、资金投入上给予倾斜,积极开展美丽乡村建设一事一议试点;国土部门实施旧村复垦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环保部门积极推进农村污水治理和环境连片整治;交通部门着力开展公路沿线植树绿化和生态恢复工作,进一步完善村村通公路;林业部门牵头实施“四绿工程”,抓好铁路沿线绿化工作;水利部门抓好小流域和水土流失治理,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和打造水利生态景观工程;旅游部门依托美丽乡村建设,积极培育一批乡村旅游典型;文化部门积极参与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和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开发;老区。党史部门重视拥有红色资源的村落保护和发展;移民开发部门打造X个美丽移民村庄。这些部门的共同参与、上下同心、左右同力,形成了美丽乡村建设的强大力量。
二是领导高度重视。各地都把这项工作作为实现“百姓富、生态美”有机统一的重要抓手,作为推进新型城镇化,统筹城乡发展的龙头工程,纳入全局工作,加强组织领导。党政主要领导亲自部署、亲自协调、亲自推动,充分调动各级干部群众参与美丽乡村建设的积极性。
三是强化政策支撑。x里编发了《美丽X·宜居环境建设行动大纲》、《旅游产业创新提升规划》、《美丽乡村建设指导意见》、《村庄环境整治技术指南》、《乡村旅游经营单位服务质量等级划分与评定》,建立x家甲级设计单位与设区市挂钩对接。各地也都成立专家技术服务小组,深入现场开展技术指导,科学编制实施流程和考评办法,促进整治工作的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
四是坚持典型引路。这次我们参观的X就是在全x美丽乡村建设中涌现出的典型,他们坚持精品村、示范村、合格村的滚动梯次创建,全x村庄创建率已超过X%。全x各地因地制宜培育了一大批示范典型,涌现出了X村等一大批田园风光型、文化特色型、旅游休闲型、产业发展型等美丽乡村和乡村旅游的示范典型,X等四县全域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形成了“三阳开泰又一春”的局面,从抓点到扩面,取得了良好效果。
这些经验和做法值得肯定,但从全X情况看,与先进X份比,我X的美丽乡村建设还存在着不少的短板,突出表现在:
工作进展不平衡,资金投入不足且渠道单一,群众主体作用发挥不够充分;污水、垃圾治理和村庄管理还未形成常态化长效机制,裸房、缆线等景观视觉污染比较严重;整治点比较分散,连线成片的规模效应不明显;农村规划和建设人才短缺,缺乏专业指导,建设标准参差不齐,未能实现精细化施工;一些美丽乡村缺乏产业支撑,市场经济意识不强,增值效益和项目带动不明显,“生态带动经济、环境促进增收”的双赢局面尚未形成。
我们要以问题为导向,寻找差距,补平短板,抓出成效。
二、明确方向,把握内涵
美丽乡村建设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工作要求高,建设任务重。各地要把美丽乡村建设作为加快我省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和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抓手,做好“四个衔接”。
(一)要和产业发展相衔接。
建设美丽乡村不仅要优化生态环境,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而且要带动农村的全面发展,促进农民增加收入。我们要始终把生态富民贯穿到美丽乡村建设全过程,大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与农民增收的互联互动,逐步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不断使农村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这次我们把美丽乡村与乡村旅游放在一起开会,就是体现产业与建设的互动,环境与发展的双赢。要把发展现代农业、新型工业、现代服务业,特别是以此为基础的乡村旅游业摆上突出的位置,在这里特别强调一下乡村旅游的工作。
一是要延伸链条。大力培育乡村花园、乡村酒店、乡村民宿、休闲农庄、观光农场等新型业态,发展风情小镇、x山寨等特色产品,建立乡村旅游聚集区,让美丽乡村串珠成链,打造福建美丽乡村精品走廊。推进乡村智慧旅游体系建设,建立x乡村旅游门户网站,构筑乡村旅游的智慧导航导览、特色产品导购系统,积极探索乡村旅游产品线下、线上销售。
二是要规划一体。美丽乡村要宜居宜游,必须从规划源头抓起,各地在制定美丽乡村规划时,要提前将吃、住、行、游、购、娱等旅游元素融入规划之中,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这样才能做出特色,吸引游客。做到“一村一规、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韵”。
三是X互动。要学习X乡村旅游的先进理念,加快打造X乡村旅游合作规划策划、产品衍生、业态技术、经营管理、市场营销、人才培训等六大平台。实施“乡村旅游师资”培训的种子工程和“百镇千村”乡村旅游人才赴x培训计划,组织镇、村领导和业主赴x学习考察,启动“X乡村旅游专家X”活动。依托“X乡村旅游创意辅导中心”,加强对全X乡村旅游和美丽乡村建设的创意辅导。借助x旅游博览会,办好“X乡村旅游合作发展圆桌会议”,推动X乡村旅游和美丽乡村的产业对接。
(二)要和生态文明相衔接。
深入实施生态省战略,农村是重点、是难点,也是主战场,整治农村环境,改善农村生态,减少农业污染,给自然留下更多的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的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丽家园,这是加快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的迫切需要和重要任务。
一要保护山、水、田、林、园、塘等自然资源。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尽可能做到:不推山、不填塘、不砍树,不搞村里的宽马路,不过多使用水泥钢筋,不在门前屋后搞过度硬化;多依山就势、多因地制宜、多做庭院菜地、多搞村庄绿化、多用乡土材料、多搞地方特色的建筑。把“六不六多”的建设原则贯穿在美丽乡村建设全过程,实现“不大拆大建、不套用城市建设标准、不拘泥于统一模式”的目标,避免农村模仿城市的痼疾、避免“千村一面”的遗憾,保护好村镇千百年来传承的自然景观、生产方式、邻里关系、民风民俗等“田园牧歌”式的“乡愁”。
二要修复农村的生态环境。开展农村小流域治理,疏浚河塘沟渠,恢复农村自然湿地,恢复铁路公路沿线施工造成的山体和地表破坏,推进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对山边、水边、路边进行洁化、绿化、美化。
三要拓展村庄环境综合整治。推行村收集、乡转运、县处理的垃圾集中收集处理模式,推行垃圾减量化、无害化处理。推广农村分散式、多样化的污水处理办法,提高农村污水的达标排放率。实现清洁河道、清洁乡村的“双清”目标。
(三)要和社区治理相衔接。
美丽乡村是由家庭、近邻组成的和谐社区,有着共同的社会规范、价值体系、社会功能,必须共同缔造、共享共乐。在组织建设方面,要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和凝聚力,引领村民实现“百姓富、生态美”的目标;在民主管理机制方面,规范村委会议事规则,推进一事一议,制定村规民约,强化村民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管理;在政府引导监管方面,要建立一支稳定的建设管理队伍。
当前乡镇村镇规划建设管理机构不健全,管理人员缺位,专业知识不足,难以支撑美丽乡村建设的繁重任务。为此,要加快各地乡镇村建站标准化建设,对建站水平达标的给予资金奖补。X将用两年时间,对乡镇长和村建站站长或相关人员轮训一遍。同时,开展乡村规划师选拔培训试点,通过培训聘用乡村规划师,协管乡村规划建设。
同时,在社会化服务方面,要积极探索引进物业管理公司管理农村社区,提高为村民服务的质量。
(四)要和乡村文脉相衔接。
乡村文化是中华文明的载体,美丽乡村建设要体现“现代骨、传统魂、自然衣”,体现留住山水、留住记忆、留住文化和精神的根。
一要注重挖掘乡村文化内涵。在保护乡土建筑和历史景观的同时,要重视散落在乡村大量的历史记忆、宗教传衍、地方方言、乡规民约、祖训家规、生产方式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挖掘。复活传统民间故事,传承地方戏曲、手工制作、乡间小吃、传统习俗等民间文化。培育文化产业,如x县龙水村利用漆蓝文化,打造漆蓝产业;嵩山村利用茶文化,开发茶产品;x村利用纸织画,制作旅游工艺品等,不仅提高了乡村魅力,也增加了农民收入。
二要注重保护传统村落。我X现有x级以上历史文化名镇名村X个,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名录X个,数量都居全国各省前列。这些传统村镇,保留着一大批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古屋、古厝、古树、古街、古道、古物,各地要按照X的通知要求,摸清传统村落的家底,建立档案名册,扩大保护范围,今年列入重点保护和开发的十个名镇名村,要坚持保护优先的原则,严格按照规划进行保护和利用,实现聚落保存、古屋重生、闲置空间再利用,为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利用探索新路子。
三要注重乡村文化设施建设。逐步形成便捷的农技服务圈、教育服务圈、卫生服务圈、文化服务圈。
三、找准办法,干在实处
按照年初确定的美丽乡村建设目标任务,今年全X实施“千村整治、百村示范”工程,整治x个以上村庄,树立x个以上美丽乡村示范村,逐步形成一批美丽乡村景观带,每个X要抓X个村庄重点整治建设任务。
希望大家学习先进、紧盯任务,确保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一要加大资金投入。
x高度重视美丽乡村建设工作,今年x级安排约x元资金“以奖代补”投入到这项工作。各地也加大了投入,如x财政预算X多万元用于美丽乡村建设。各级各部门要按照“资金管理方式不变、渠道不变、体制不变”的原则,有效整合和利用各类新农村建设资金,集中财力,定向用于美丽乡村建设。
还要拓宽融资渠道,通过市场运作方式,按照“谁投资、谁经营、谁受益”的原则,鼓励不同经济成分和各类投资主体以独资、合资、承包、租赁等多种形式参与农村环境整治建设和经济项目开发。要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领和导向作用,提倡党政部门和有关单位与美丽乡村结对帮扶,鼓励国有企业、民营企业、乡贤通过冠名认捐、成立专项基金等方式,动员社会方方面面的力量,都来关心、支持、参与美丽乡村建设。
二要加强组织领导。
X是美丽乡村建设的责任主体和组织实施主体。x级政府主要领导要亲力亲为,做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协调,要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帮助基层破解工作中的难题。分管领导要具体推动抓落实。各有关部门要共同谋划,共同协调,发挥职能作用,把业务工作与美丽乡村建设紧密结合,把有限的资源整合起来,形成整体力量,加大力度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三要形成有效机制。
一是规划引领机制。要学习x重视科学谋划规划的经验,推进村庄规划修编和提升,完善美丽乡村建设配套措施。二是标准支撑机制。各地要按照省里的规范标准,因地制宜编制当地的标准细则。省里要依托x等三个县被国家标准委和x确定为美丽乡村建设标准化试点县的机遇,制定我x美丽乡村建设的标准体系。乡村旅游要抓紧出台实施“百镇千村”创建标准。
三是连线成片机制。抓好向x高铁沿线X多个村庄的环境整治和景观改善,全X创建X条左右美丽乡村景观带和X个美丽乡村建设示范县,实现县域景区化、镇村景点化、农户景观化,连成一道道风景、形成一片片风光。四是常态保洁机制。打造一只稳定的保洁队伍。x各县市按每年每人x的标准,将农村卫生保洁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值得全省借鉴和推广。
四要发挥主体作用。
广大农民是美丽乡村建设者和受益者,必须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建设规划、实施方案应经过村民的集体讨论、民主决策,切实防止刮风、切忌强迫命令,镇村两级干部要分片包干到户,做细群众工作,变“要我做”为“我要做”,主动投工投劳,共建美好家园。
五要加强督促检查。
督促检查是政府运行管理的重要手段,是提高执行力的关键环节和重要途径。x政府部署开展督查,各地不但要积极配合,还要借力开展督查,推进工作落实。x指挥部办公室要加强对项目进度的督查考核,对工作不落实、项目进度慢的单位予以通报、约谈、督办。各地也要加强督促检查,跟进项目进度,建立奖励和考核机制。
乡村旅游城镇化建设 篇3
关键词:乡村城镇化建设人的现代化
乡村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一个必经过程,也是我国现代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曾多次强调:“协调推进城镇化是实现现代化的重大战略选择”,“未来几十年最大的发展潜力在城镇化”。现代化不只包括了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等方面,更为重要的是人的现代化。“人是一个基本的因素。一个国家只有当它的人民是现代的人,它的国民从心理到行为都变为现代化的人格,它的现代政治、经济和文化管理机构中的工作人员都获得了某种与现代化发展相适应的现代性,这样的国家才可真正称之为现代化国家。”因此,在乡村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实现人的现代化,对乡村的城镇化建设及现代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林村的故事》是美国学者黄树民教授在“林村”的实地调查研究,书中内容通过村民口述呈现出来,比较真实地反映了当地的社会发展变迁。该书虽然对一些社会事实有所加工,但是基本反映了林村的实际。九十年代后期,林村在城镇化建设中取得了显著发展,村民的物质文明有所提高,但是精神文明依旧匮乏,人的现代化发展明显落后于乡村社会的现代化发展。本文以林村为例,分析了人的现代化在乡村城镇化建设中存在的现实问题,以及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试图探析在乡村城镇化建设中促进人的现代化发展的途径。
一、人的现代化对实现乡村城镇化有重要意义
农村的城镇化发展是实现农村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和主要标准,是农村现代化的必经之路。它不仅要完成空间上移居城市、生产上改变传统耕作方式,更重要的是要完成人的现代化,包括乡村居民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文化素养、道德素质等方面的转变,这样才是从形式到内容的完全的现代化。
首先,实现人的现代化是实现乡村城镇化的前提。农村地区社会发展的主体是农民,他们是乡村社会现代化的实际操作者。现代化的宏伟目标的实现、先进科技手段的掌握和应用都要靠村民来具体承担并实现。农民的素质和心理狀况决定了农村实现现代化的状态,从而决定了我国的现代化大发展。其次,乡村成镇化发展是需要由人来推动和实现的。美国社会学家英克尔斯认为,如果一个发展中国家内现代人的数量日渐增加,则其社会改革的脚步也将日渐加快,当现代化的内涵被植入大部分国民的意识个性内的时候,现代的态度、行为、舆论就将成为一股强大的推动力,这将是国家实现全局发展不可或缺的根本因子。同理,当乡村中的大部分村民成为现代人,具有创造性的思维能力和充分的科学文化素养,人的主体性和实践性的特点就会使村民自己来改造乡村社会的发展,村民现代的态度和行为就是发展的巨大推动力。最后,人的现代化也是实现乡村城镇化的最终目的。当前我国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解放生产力,其主要目的就是以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求。只有以人的现代化作为实现乡村城镇化的最终目的,农村才可实现不以遏制人的发展来促进经济的发展方式,在不断满足村民的物质方面的需求同时,为人的素质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基础。英克尔斯认为,不管是什么样的国家,想要真正实现现代化,只有致力于使人民的心理、行为、态度等均同步于所有现代化形式的经济发展,并且互相合作。
二、人的现代化在乡村城镇化建设中存在现实问题
林村的城镇化建设自建国以来,经历了不同时期的变化,从“大跃进”、“文革”时期的大起大落,再到改革开放之后的稳步增长。这个过程虽然受到政治因素的强烈影响,但还是保持了不断增长的趋势。尤其到九十年代后期,在国家整体进入城镇化战略发展阶段的大背景下,林村的城镇化程度实现了飞跃式地发展,变化是“富于戏剧性”的。虽然村民的生活水平有所提高,但是村民的现代化问题已经凸现,并逐渐成为阻碍发展的一大原因。
从受教育的程度来看,我国农村劳动力文化程度较低,特别是贫困地区,由于经济发展滞后,使农民在接受教育和人力资本积累上更落后。这一方面约束着农民参与市场的自信心,另一方面也使他们在接受新事物、新技术等方面受到阻碍,从而影响其发展经济的创造力和因之而来的城镇化进程。林村的村民普遍受教育程度不高,受过良好教育的村民,占全村人口的1.5%,这是很小的比例,而且这些相比来说受过良好教育的村民,大多是接受的高职或高中水平的教育。村中经济条件好的村民一般送适龄的子女去一些职业学校,学习专门的技术,而“没想参加高考”。毕业后只需从村政府以较便宜的价格租赁场地,并装备成一个简陋的金属板结构的厂房,对于农民来说,就可以创造远高于成本的收益。其他更多的村民依靠收租或做办公勤杂等工作,这些工作较简单且不具有创造力。村中的发展主要依靠几个有远见的村干部带头,村民普遍的不具有民主、重法治、效率的现代化的观念。林村的致富很大程度依赖改革的整体趋势、政府的帮助还有地理优势等,从长远来看,这些都无法带给林村持续的发展。村民的文化素质迫切需要提高,这才是林村城镇化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林村的社会发展已经由传统走向了现代,但是村民的思想观念存在滞后性,与迅速发展的经济并不和谐,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不能统一,不良的价值观和行为就会制约着乡村的城镇化发展脚步。
三、人的现代化在乡村城镇化建设中的实现途径
乡村城镇化建设是实现农村现代化的关键,它的成败最终取决于人的现代程度。“离开了人自身的现代化,社会现代化在其本质意义上是无法实现的”,全面促进农民的现代化进程,可以从多方面着手。
教育对人的现代化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是提高人的品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主要途径。因此,为提高村民科学文化素质的首要任务是提高教育水平。农村教育要加快发展,急需解决经费问题。加大农村教育投入的力度单靠农民自身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依靠政府的行政力来筹措教育经费。帮助广大农村地区,尤其是农村贫困地区建学校、培训教师、改善办学条件,提供优质教育资源。其次,培养现代意识,促进村民思想的解放。相对于经济的发展速度,观念的发展速度要慢得多。因此,在城镇化建设中,使乡村的硬件设施现代化的同时,需要通过培养农民的现代意识,促进村民的思想解放,以实现人的现代化。具体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实现:第一,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宣传科学的理论和现代知识。促进广大农民破除旧思想、旧观念的影响,在实际工作中坚持实事求是、解放思想,树立与社会现代化相适应的新思想、新观念。 第二,以贴近农民生活的方式,传播现代化的思想和文化。大众传媒是可以渗透到村民生活,使村民较容易接受的一种形式,以耳濡目染的方式改变村民的生活方式、人生观和世界观等,是一种可以有效利用的促进人的现代性的途径。
参考文献:
[1][美]英格尔斯.人的现代化[M]. 殷陆君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8.
[2]《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80.
[3][美]英格尔斯.人的现代化素质探索[M].曹中德译.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5:47-50.
乡村旅游城镇化建设 篇4
关键词:乡村旅游,城镇化,发展战略,湖州
湖州市乡村旅游始于20世纪90年代, 目前已发展成为湖州市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创业就业的重要渠道和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来源。城镇化为湖州乡村旅游地的培育和发展提供了充足、稳定的客源市场, 但随着城镇游客的大量涌入, 乡村旅游赖以发展的自然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受到了一定破坏, 在城镇化进程的威胁下, 如何保护并促进湖州乡村旅游地的可持续发展成为我们要考虑的重要问题。
1 城镇化给湖州乡村旅游带来的机遇
1.1 推动乡村旅游发展壮大
目前, 我国正经历着大规模的城镇化浪潮, 城乡一体化和小城镇建设加速了乡村的现代化步伐。城镇化的发展使得城镇居民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 旅游的需求旺盛。乡村旅游以其便捷性、生态性、绿色环保的优势, 在城镇居民出游中成为了首选。2013年, 湖州全市单农家乐和市本级农庄共接待游客1310万人, 直接经营收入15.43亿元, 经营户直接销售农产品3.68亿元, 湖州已逐渐成为长三角地区乃至国内外知名的乡村旅游目的地。
1.2 促进乡村旅游转型升级
开办农家乐曾是湖州乡村旅游的主要形态, 但是农家乐的准入门槛不高, 简单的住宿条件使游客难以长时间逗留, 同时带来一些环境卫生问题。随着城镇化发展带来的需求转变, 让传统农家乐转型升级, 成为湖州乡村旅游突破发展瓶颈的关键一步。近年来, 湖州市旅游局以乡村为单位发展多元化的模式集群, 突出民宿产业精品化, 同时对接都市市场, 推进农家乐向乡村度假区发展, 涌现了一批以休闲度假、农业观光、民俗风情等为特色的旅游度假产品, 全市形成了“洋式+中式”、“景区+农家”、“生态+文化”和“农庄+游购”四大发展模式, 走出了乡村旅游的“湖州之路”。
1.3 加快近郊乡村旅游发展
城镇人口的不断增加, 扩大了乡村旅游的客源市场。而且城镇化的发展带动了城郊交通和基础设施的改善, 旅游可进入性增强。城乡间的交流使近郊农民的市场意识、商品意识、经营理念逐步增强, 提高了经营乡村旅游的水平。近郊在距离上存在明显的优势, 不受时间和地域的约束, 为旅游者提供了便利。此外, 近郊受城镇文化的影响较多, 人们对正确的思想观念比较容易接受, 都加快近郊乡村旅游的发展。
2 城镇化给湖州乡村旅游带来的挑战
2.1 对乡村文化的冲击
加快和推进农村城镇化是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随着乡村旅游开发的加快, 游客的大量涌入, 带来的城镇文明的冲击, 加快了乡村自身的人工化和过度的商业化, 甚至导致乡村自身的庸俗化, 失去了传统文化的真实与质朴, 失去了原味乡村带给人的吸引力和美好景致。游客进行乡村旅游的意向需求与乡村自身的发展现状产生了矛盾, 即游客的意向需求是保持原生态的乡村, 而乡村目前的发展则渐渐远离了这一要求。
2.2 对生态环境的冲击
在城镇化发展模式影响下, 乡村旅游的受重视程度不断增加。然而, 乡村旅游业的管理思想和方法相对比较落后, 只追求眼前的经济利益不顾以后长远发展的要求, 往往进行盲目的开发, 使得旅游活动的范围和程度超过了生态环境的承载力, 严重威胁乃至破坏乡村旅游地的生态, 造成乡村旅游资源的旅游价值降低, 阻碍了乡村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由于游客的大量涌入, 随之而来的行为污染日益加剧, 乡村生活垃圾也逐渐增多, 植被破坏的现象也与日俱增。而且, 乡村旅游地的生态环境相对脆弱, 对待外界破坏缺乏抵御能力, 很容易遭到破坏。
2.3 对乡村用地的冲击
由于缺乏科学的规划和管理, 城镇化的推进加速了乡村用地矛盾。由于人口的集聚, 居住问题不断突出, 然而城镇面积有限, 只有向近郊扩张, 于是农业用地被征用建造商品房等, 近郊乡村旅游地遭到蚕食。在乡村, 人们为了迎合游客的旅游需求, 在大量的农用土地上建造房屋, 修建相关的配套设施等, 也违背了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如何保护乡村用地是不得不令人思考的问题。
3 湖州乡村旅游发展战略分析
3.1 加强对当地乡村性的保护
乡村性是吸引旅游者进行乡村旅游的基础, 是乡村旅游整体推销的核心和独特买点。城镇居民之所以对乡村旅游情有独钟, 是因为他们梦中的世外桃源不在都市而在农村。要确保乡村旅游的乡村性, 加强对传统文化、民俗文化的宣扬, 对乡村居民增加宣传和教育, 增强乡村居民对自己居住地的自豪感和满意感, 使其增加对本土文化的热爱和信心。在德清莫干山镇的“洋家乐”受到了广大旅游者的青睐, 经营者租用山中村民的旧房, 对其进行个性化改造但保留其原有的乡村特色, 就地取材, 强调节能环保, 以亲近自然、低碳环保为经营理念。“洋家乐”将当地民俗与西方文化融合, 使当地的乡村性得以延续, 增加当地村民收入的同时, 改变了其愚昧保守的思想观念, 为乡村旅游的创新打下基础。
3.2 加强旅游地生态环境保护
生态环境是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目前, 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对农村生态环境、村落环境、文化景观的保护等问题还做得不够好。生态环境的保护主要是致力于保持农村生态格局的完整性和生态系统的良性演变, 避免追求短期经济效益而忽视良好生态环境对乡村旅游和社区发展的长期价值。一方面, 完善旅游地的卫生设施建设, 合理安排人员清扫并监督, 运用科学技术处理产生的生活垃圾, 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另一方面, 要对当地居民和游客的进行引导和教育, 提高人们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
3.3 加强政府引导规划, 实施旅游城镇化战略
乡村旅游在旅游的所有业态中发展空间最大, 是缩减城乡收入差距、促进湖州新型城镇化的重要动力。长三角地区是目前国内老龄化最严重的地区之一, 而湖州区位优势明显, 位于沪宁杭腹地, 乡村自然环境优美, 养老资源禀赋好, 生活成本较低, 将是沪宁杭许多老人异地养老的目的地。可实施旅游城镇化战略, 来推动湖州乡村人口聚居程度的适当提高, 以拓展乡村旅游发展空间, 推动乡村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湖州可选择长兴水口顾渚村、安吉报福镇等地大力发展乡村休闲度假养老项目, 如建设旅游宜居小镇、旅游养老社区等。
参考文献
[1]税伟等, 城市化与城市近郊乡村旅游发展的初步研究[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4 (3) .
[2]陈玲玲、胡静, 城市化进程中的乡村旅游发展规律之思考[J].社科纵横 (新理论版) , 2007 (1) .
[3]乔秋敏, 杨杰.发展乡村旅游谨防城市化倾向[J].九江学院学报, 2008 (2) .
[4]徐娥等.乡村旅游地城市化问题研究[J].特区经济, 2010 (7) :149-150.
乡村旅游城镇化建设 篇5
2月27日正值白沙黎族自治县“两会”期间,县委书记严正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白沙“美丽乡村”的建设既是发展新型乡村旅游产业也是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举措。到2016年,“美丽乡村”建设将覆盖白沙县一半以上自然村,农村面貌得到根本性的改变。
“美丽乡村”建设火了白沙乡村旅游
“2013年,白沙黎族自治县全年接待旅游过夜人数达27.82万人次,同比增长29.4%。”翻开2014年的白沙黎族自治县政府工作报告,这样一个 数据引起了大家的关注。相对于海口和三亚全年旅游动辄就超千万的人数,这个数字或许并不起眼。但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这是白沙黎族自治县成立27年来,第 二次将旅游人数写进政府工作报告。
“在2009年以前,当时18个市县里面唯独白沙旅游是没有统计人数的,也就是说几乎没有什么人来这个地方,到了2011年和2012年后,我们连续两年旅游人数的增长迅速,势头很好。”白沙能在旅游上取得突破,严正对此感到十分欣喜。
严正说,白沙的乡村旅游产业是伴随着“美丽乡村”的建设逐步发展起来。2013年,白沙投入财政资金4000万元新建“美丽乡村”31个,而这4000万仅仅是直接补给农民的,实际建设远远不止这个数,其中整合的涉农资金就超过1亿元。
“美丽乡村”的建设直接带动了白沙第三产业的发展。2013年,罗帅天涯驿站、那吉跑马场、自驾游、野外露营、徒步探险、湖中游船等旅游项目的开发,以及首条白沙美丽乡村游线路的推出,吸引了省内外大批游客的前往。
“旅游人数的增加主要集中在乡村方面,所以外界对白沙的了解也伴随着我们„美丽乡村‟的建设逐步增加。”严正说。
但是,这仅仅只是个开始。严正向记者透露,为了“美丽乡村”的建设覆盖全县,白沙于2011年起制定了一个5年计划,即用5年的时间使得全县一半以上自然村的面貌得到根本性的改变。
下一步,白沙将紧紧抓住“美丽乡村”项目和山水风光、森林、民族风情等优势资源,倾力开发建设一批极具代表性的重要旅游景点,努力打造集聚生态体验、休 闲养生、乡村度假等特色旅游项目的高品质旅游度假风景区。为配套乡村旅游发展,推进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白沙还将争取在全县建起11个具有少数民族风格的 “旅游驿站”,为自驾游客、驴友和商务考察客人提供旅游咨询、旅游宣传、品茶休闲等全面的旅游配套服务。
“美丽乡村”建设一举两得将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
“„美丽乡村‟的建设既发展了白沙新型乡村旅游产业,也是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举措。”严正说,该项目可以让农民在不失地、不离土的情况下,就地致富、就地产业化、就地城镇化,这就是白沙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走出的一条探索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路子。
严正说,白沙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一个主要模式,就是“三个一点”,即政府扶持一点、农民出一点、企业再出一点。从罗帅村等模式来看,凡是引进企业进来开发的“美丽乡村”层次相对比较高,因为企业不仅带来经营理念,还解决了建设过程中资金贫瘠的问题。
新型城镇化建设下的旅游产业融合 篇6
关键词:城镇化建设;旅游产业;产业融合
一、新型城镇化建设下旅游产业融合的兴起
随着国家假日制度的改革,城市居民短时间近距离的休闲旅游活动得到进一 步刺激,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持续增长,社会消费观念发生转变,对旅游的需求也 越加突出。国内许多地区抓住这一机遇,把村镇建设与发展乡村旅游有机结合, 实现优势互补,试图探索出“城乡统筹,区域协调发展,促进农民就业和致富”的新 思路。地处城郊的村镇凭借其独特的区位优势,依托城市经济、信息、技术等的 支持,在实现村镇建设与特色旅游结合过程中,得到了空前的发展。这些村镇或 风景秀丽,民风淳朴;或历史悠久,古迹甚多;在开发旅游的过程中,这些村镇逐 渐被发掘,形成各具特色的旅游村镇,这类村镇发展的重要特点是“旅游兴镇”。城郊村镇从宏观发展战略到具体策划,从规划设计到实施,都出现了新的探索和实践,以迎接新的旅游时代的到来。
如果村镇地区不能得以良性发展,落后的农村与先进的城市之间、传统的农业与现代的工业之间的巨大鸿沟将难以填补,城乡二元结构将难以消除。依托各类型旅游资源,打造丰富多样的旅游产业导向型村镇是缩小城乡差距,加强城乡联系,缓解城乡就业压力的重要路径,是城乡统筹工作新的切入点。发展旅游产业导向型村镇具有可持续利用资源、拉动内需、促进农民增收、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等功能,为推进城镇化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是中国特色城镇化的有益探索。
另外,发展旅游产业导向型村镇不仅为我国的旅游产业带来巨大的发展契机,而且在解决“三农”问题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进程中将发挥巨大作用。
二、新型城镇化建设下的旅游产业融合的问题
1.开发观念和认识落后
政府对开发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及其对旅游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性已开始给予相当 的重视,但在政策引导和支持上还需进一步明确,加大力度,才能使省内很多好的 资源得到充分的开发利用。企业方面对工业旅游开发效益的持续性、增长性认识不 到位,尚需加强积极性、主动性。尤其是只重视经济效益,在环境改造、员工素质、 精神风貌以及企业文化塑造等软体制建设上尚需加强。
2.行政管理的滞后
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缺乏有效的工作机制支撑,对市场和企业的宏观指导和政策引导亟待加强。目前,尚无对旅游产业融合发展行使统一管理权、指导权的专门机 构或部门,工业企业门类复杂,主管部门和行业协会众多,使得工业旅游开发难成 规模,难以实现低成本开发与综合效益的提升。部分开发主体因运营机制的制约、内部结构与层次的复杂安排限制了旅游功能的开发与产业发展相关的行政管理资源被部门或行政区切割。受行政区经济的影响,难制定并落实完整的旅游产业融合发展规划,难进行科学、合理的产业布局,造成各地休闲观光农业、旅游制造业遍地开花、粗放经营、产品雷同和恶性竞争。
同时,行政管理的相对落后还表现在产业扶持政策方面。目前,围绕旅游产业 融合发展的政策法规还相对缺失,资金扶持力度亟待提高,用地税收、工商管理等 优惠政策尚需进一步规范和加强。各地对旅游融合发展必要性的认识较高,但具体的鼓励和扶持政策还比较少,特别是财政、税收、金融等关键手段和关键环节的支持比较乏力。此外,地区间发展不平衡以及高端复合型人才缺乏等问题,也亟待得到足够的重视。
3.产品和服务体系不完善
目前内不同区域间旅游产业融合,尤其是休闲观光农业产品雷同现象突出,部分产品缺乏个性和特色。相反,高档次多功能、市场影响力大的精品较少。就服务体系建设而言,还存在住宿、会议接待能力不高,接待设施不完善,服务项目单调等问题,缺乏参与性活动项目,尚未形成完整的产业体系,难以有效地满足旅游消费者的需求。
新型城镇化旅游产业融合产品不完善还体现在融合的领域不宽,融合不充分。旅游相关产业的融合,还较多地处于行业之间自发联合的阶段。一些地方对自身资源优势以及文化内涵的认识不足,挖掘深度和广度还有较大差距,旅游融合形式比较单一,内容缺乏新意。如旅游与文化产业融合方面,目前融合形式较多地体现在文化演艺业、历史古迹游览等方面,动漫游、文化创意旅游等加入现代高科技元素的融合产品还没有得到应有的开发,优势资源尚未得到有效利用。
4.理论和技术研究滞后
新型城镇化关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基础理论和管理技术研究相对滞后,有些领域还是空白。缺乏理论与技术支持,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旅游产业融合的快速发展。产业融合作为一种经济现象,最早源于因数字技术的出现而导致的信息行业之间的相互交叉。产业融合理论用于旅游业,应结合旅游业特点进行拓展和创新,才能够科学合理地指导实践发展。而的相关理论研究远落后于实践的发展,不足以发挥指导作用。
在技术层面,产业融合自诞生起就和高新技术有着密切联系,但在新型城镇化旅游产业融合中,对于信息技术等高科技的应用还存在不足。
三、完善新型城镇化建设下的旅游产业融合的发展
旅游产业融合的兴旺发达是以资源的富集为基础、以市场需求为动力、以制度 保障为关键、以技术发展为支撑的。无论是休闲养生、传统文化还是现代科 技、制造业,都具有优良的资源禀赋,为发展运动休闲业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同时,新型城镇化是全国经济发达、百姓富裕的区域之一,加上这些年深深根植在老百姓心中的体育健身和健康理念,因此新型城镇化运动休闲业有着强劲的市场需求。
基于此,各个旅游产业融合的分支领域都提出了未来的发展构想,各地纷纷采取发展战略,在各自优势领域获得一席之地。杭嘉湖地区欲打造旅游大产业与大企业高地,金华义乌以打造国际商贸区为龙头构建浙中、浙西、浙南增长极,宁波象山推动海洋新兴产业发展,温台地区则以品牌建设和金融创新两轮驱动,从而提高旅游装备制造能力和水平,延长和拓展旅游产业链。
虽然新型城镇化旅游业取得了各方面的巨大成就,保持了持续快速发展,尤其是在旅游产业融合方面走在了全国其他省份的前面,形成了值得借鉴的发展模式。但总体上讲,新型城镇化旅游业在发展方式上,与内涵式、集约化发展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效益还有待提高、结构还需进一步合理化、人才和科技的支撑作用也有待提升。这是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任务还很艰巨,时间也很紧迫。没有发展,也就不会有创新与转变。此外,还需要在进一步发展壮大的过程中不断地发现新需求、新功能、新领域,才能不断地创出新内涵、新模式、新业态,也才能不断地通过实践而积累起新理念、新经验、新举措。(作者单位:武汉工程大学)
参考文献
[1]袁立坤. 基于地域特色的河北省山区村镇规划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1.
[2]查理文.重庆山地旅游小镇建设策略初探[D].重庆大学,2011.
[3]张永平,张军. 城乡统筹背景下的村镇规划研究[J].中华建设 2011,(11):44-45.
[4]王浩.西安地区城镇旅游发展规划研究——以浐灞河生态区的旅游产品开发为例[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
乡村旅游城镇化建设 篇7
在城镇化的迅速发展的过程中,乡村旅游因其能够满足都市人向往自然的心理需求的独特优点,以及在简单旅途中和较少消费中体验优越的环境、享受愉快的心情的益处,已成为大众在周末休闲度假、修养身心的主要方式之一,也成为我国农村经济新发展的转机。且对于乡村旅游市场的研究,国外学者以需求与供给为研究视角。[1]而开发不同模式的乡村旅游地以满足不同类型游客的消费需求也将是研究重点之一。科恩(Cohen,1972)将游客分为漫游者、探寻者、散客、团体游客四类,而不同游客对旅游目的地的选择自然不同,例如旅游环境是刺激具有挑战还是舒适安逸。[2]城镇化为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创造了许多有利条件,而乡村旅游为城镇化推进创造了若干积极因素。众多学者对乡村旅游与城镇化的关系进行了研讨。蒙睿等在分析西部乡村旅游优势的基础上,指出乡村旅游与城镇化相互影响,可以通过三方面促进二者的良性互动,[3]第一,开发乡土特色的旅游产品;第二,恰当的规划城镇与旅游区的距离;第三,有效的处理乡村旅游发展中不同利益群体的关系。文伟指出开发乡村旅游资源将促进城镇化建设,在此过程中,可以实现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城乡间经济文化交通的沟通。[4]张媛认为优化农村产业结构、促进农业产业化、促进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增加农民收入等方式是开发乡村旅游资源而推动城镇化建设的重点。[5]曾天雄、罗海云对城郊型、景郊型及贫困地区的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城镇化推进的相互影响进行了阐述。[6]王林和笪玲就城市化与城郊旅游的相互促进关系及其如何实现良性发展提出建议。[7,8]
二、快速城镇化与乡村旅游资源开发的互相研究
1. 城镇化对乡村旅游资源开发的影响
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对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影响深重,其既带来发展机遇又给了无限挑战。其积极影响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城镇化催生了大量的乡村旅游需求,促进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
随着城市化水平不断提升,大众生活质量和文化层次显著提高,人们对精神需求和心理需求越来越重视,激发了大众的旅游意识。促使他们参加乡村旅游的同时对乡村旅游市场的产品有相当旺盛的需求,毫无疑问将促进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
(2)城镇化为乡村旅游资源开发提供了资金保障
新型城镇化的发展理念促进了城市向农村的覆盖,引领农村向城市靠拢,注重城乡协调发展,在城市建设的同时注重城市生态环境的保护。近几年来,中央财政不断投入资金,支持美丽乡村建设,据统计2013-2014年中央财政投入39.45亿元,2015年投入29.45亿元,2016年实行每年每村150万元。[9]
(3)城镇化为乡村旅游资源开发提供了市场空间
新型城镇化促进产业升级,优化了产业空间结构,突出统筹城乡发展,建设了新型农村社区,而乡村旅游活动是一种空间行为,是游客在城乡之间的流动过程,新型城镇化促使了城乡旅游一体化,为乡村旅游资源开发提供了市场价值及市场空间。[10]
(4)城镇化为乡村旅游资源开发提供了基础设施条件
新型城镇化改变了过去城乡发展在生产、生活方式上的庞大差距,重视城乡发展规划、基础设施、资源配置、生态建设、公共服务等领域的一体化。重点促进了教育、卫生、医疗、就业、社保等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的均等化,这也意味着新型城镇化为乡村旅游资源开发提供了基础设施条件。
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虽然促进了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振兴了乡村旅游的发展,也产生一系列消极影响。
(5)城镇化将一些特色乡村变为城市
在快速城镇化过程中,急于求成、忽略城市建设本质的现象屡屡发生,忽视了特色城镇的建设核心。部分地区过于技术化、人工化、刻意化、城市化的开发使得特色乡村失去了乡村本土个性,忽略了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使乡村旅游的生命周期难以长久,将特色乡村变为城市,使其失去特色。
(6)快速城镇化过程中乡村特色文化消失,乡村旅游资源价值下降
快速城镇化过程中由于规划者开发理念缺乏创新,一味的追求经济发展,且在开发过程中盲目跟风,追逐外来文化,使得本土文化及民间乡俗文化遭到破坏,甚至造成古村落及文物古迹的遗失,出现乡村文化景观弱化、地位边缘化等困境,使乡村旅游资源价值急剧下降。
2. 乡村旅游资源开发对城镇化的影响
开发乡村旅游资源,充分发挥农村资源、生态资源、农业文化资源的作用,不但改善了生态环境、增加就业岗位、增加农民收入,同时促进了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对促进城镇化发展有着意义深重的影响。
(1)乡村旅游附加产业促进了新型城镇化发展
今年来,伴随旅游消费的逐渐增加,已注重核心景区带的乡村旅游发展成为新的扶贫模式,推动了地方脱贫致富。乡村旅游带动了诸多附加产业,其将生态、生产、生活完美融合,促进了农业、工业、贸易、旅游协调发展,并且促成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服务。如此,将引领从由村到镇再向县的转型,从而促进新型城镇化发展,还可发挥无限大的潜力。
(2)乡村旅游为城镇化提供部分资金及动力来源
正确的开发乡村旅游资源,做好合理的旅游规划,调动乡村旅游的积极主动性,努力做好乡村旅游,增加旅游收入,促进第三产业对财政的贡献率,为城镇化建设提供资金保障。加强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提高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的能力和收入,同时在从事乡村旅游业过程中加强了与外界的文化交流,提升了文化素质,增加了收入,实现了就地就业,为城镇化发展提供资金及动力能源。
(3)乡村旅游为特色城镇化提供经验借鉴
乡村旅游不断发展过程中,由于各地有着不同的资源特色、生态环境以及历史背景,其发展理念、发展模式相呼应而各自迥异。随着各具特色的乡村旅游的多样化发展城镇化建设也的到启发,特色城镇化建设呼之欲出,因地制宜的规划设计取代了城市千篇一律的城市建设,而对于规模、区位相近的城市采用错位发展的创新理念也使城市面貌焕然一新、风格迥异。
(4)发展乡村旅游有助于保护乡村文化,保护城镇的精神支柱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而我国乡村可谓承载着中华传统文明,只因其分布着非常之多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而快速城镇化过程中乡村文化不断流失,为世人所不知,开发乡村旅游资源,发展乡村旅游则突出了乡村文化的价值和魅力,切实保护了乡村民俗文化,传承了中华文明,成为维护城镇精神支柱的必要条件。
乡村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由于开发方式不当等原因,也会对城镇化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5)乡村旅游资源开发不当将导致城镇化进程受阻
目前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的形势相对而言比较好,具备了初步的建设规模。但由于缺乏宣传、基础设施不完善、景点建设投入不足、管理不正规、交通支持不够等原因使得乡村旅游资源开发不当,导致城镇化进程受阻。某市兴建旅游度假村,圈围了大片土地,建设过程中资金匮乏,资源开发受阻,建设一半后搁置,导致该地再次规划困难,阻碍了城镇化进程。
(6)乡村旅游资源开发成功一定程度上影响城镇化效率
在推行新型城镇化的过程中,解决资金缺口问题是一个严峻的挑战。根据国家开发银行预计,我国城镇化所需投资融资资金金额巨大,预计在未来三年,其需求量将到达二十五万亿元人民币。而开发乡村旅游资源过程中会耗费大量资金,从而不得不影响到当地城镇化的效率。同时,乡村旅游资源开发成功将大大提升乡村吸引力,则导致城市吸引力急速下降。
三、乡村旅游资源开发导向
1. 乡村旅游资源开发力度及资源取舍
我国乡村旅游资源丰富多彩,而乡村旅游是极具开发潜力的新态产业,适度开发,做好资源取舍在乡村旅游发展中至关重要,在开发过程中要更多地展示自己最核心的东西—乡土味,在此基础之上懂得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做到持久开发。
2. 乡村旅游资源开发模式
不同依托或投资主体资源开发模式各有不同,故而在乡村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主导模式的选择尤为重要。主导模式的选择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而定,不能盲目的决定。所以,在选择开发模式前要重点考察资源状况,考虑与其它景区景观的结合以及与周遍城镇的依赖性。同时交通便利、生态保护等不可忽视。
如江西婺源李坑村和安徽宏村,其主导发展模式为原生态文化村寨型。其利用当地原生态的村寨文化资源因势利导发展旅游着重强调对当地原生态环境的保护。
3. 乡村旅游资源开发对策
在城镇化推进过程中,乡村旅游应配合城镇化而共同发展。
(1)统筹规划,合理开发,增强乡村旅游的特色
在乡村旅游开发过程中,要提前做好科学系统的规划,有机整合乡村的各种旅游资源,认真科学地策划好旅游开发项目,尽量减少盲目开发和投资失误,避免相邻地区的雷同和重复建设。未来的乡村旅游发展越来越要求自然、天成的生态环境和具有浓郁乡土味,突出乡村旅游的特色,不做城市旅游规划的低级翻版。
(2)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旅游业是一个涉及行业面广的产业,政府宏观管理功能发挥的好坏,对区域乡村旅游的发展状况影响很大。政府可通过规定乡村旅游景点必须取得工商、卫生、安全等有关部门的许可,并且接受基础的旅游知识培训。政府还可督促成立乡村旅游协会,进一步规范管理,促进有序竞争,确保游客合法权益及村民基本利益的合理体现。
(4)乡村旅游文化挖掘与保护
深化城镇化背景下乡村旅游地文化保护与传承,在重视丰富乡村旅游文化内涵的同时,要注意吸其精华,去其糟粕。
乡村旅游文化内涵挖掘。在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应提升乡村旅游文化内涵,重视对民族文化的挖掘和保护,突出民族文化魅力,挖掘深藏于民间的文化、民俗、景点、人物等非物质类文化方面的内容,增加人文内涵,彰显独特的地域特色和浓郁的民情风俗。
乡村旅游文化保护措施。为了让传统民俗文化资源保持下去,可采取适当的方式实施抢救性保护。例如通过制作影像资料,真实地记录传统民俗文化;建立原始型的民俗村,防止过度商业化;落实好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政策等方式保护乡村旅游文化。
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新型城镇化以人为核心,强调增强城市宜居性,保护生态环境等,故而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将推动城镇化进程。加大环境保护和生态环境教育投资力度,提高乡村旅游开发者、管理者、旅游者的环保意识,为乡村旅游未来发展预留空间;在景点开发建设时就要考虑生态可持续;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时应形成交叉互补,而不单单被同化;或者创新方式方法,如在发展理念、管理机制方面;最后,应加强售后服务,如注重游客投诉,相应作出改变。
四、结论
1. 开发模式。城镇化过程中乡村旅游资源开发模式应因地制宜,适应当地城镇化发展,做精品旅游。
2. 资源取舍。
城镇化过程中乡村旅游资源适度取舍,在保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的同时还要节约利用,可持续发展。开发过程中要“趋利避害”,创新开发理念,推进乡村旅游与乡村生态建设协调适应发展。
3. 文化发掘。
深化城镇化背景下乡村旅游地文化保护与传承,通过乡村旅游文化研究创新为乡村城镇化和乡村旅游资源开发提供理论指导和科学依据。
4. 开发力度。乡村旅游资源是极具开发潜力的新态产业,但要适度开发,有远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持久开发。
参考文献
[1]Romero,P.A.The rural tourism in Galicia[J].Revista Galega de Economia,2003,(2).
[2]Winston Moore,Peter Whitehall.The Tourism Area Lifecycle And Regime Switching Models[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2005,(32).
[3]蒙睿,刘嘉纬,杨春字.乡村旅游发展与西部城镇化的互动关系初探[J].人文地理,2002,(4).
[4]文伟.乡村旅游与城镇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版),2006,(6).
[5]张媛.乡村旅游带动我国城镇化发展研究[J].农村经济,2013,(4).
[6]曾天雄,罗海云.论乡村旅游和城镇化的相互影响[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07,(2).
[7]王林,喻考鹏.城市化进程中的城郊旅游研究[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3,(6).
[8]笪玲.都市近郊乡村旅游发展与新农村建设互动关系探析[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0,(11).
[9]robot.2015年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和美丽乡村建设试点工作开展情况[J/OL].http://finance.ifeng.com/a/20150831/13947438_0.shtml.2015_8_31.
乡村旅游城镇化建设 篇8
1 当前我国乡村旅游发展所遇困境
乡村旅游对于振兴我国农村经济、有效解决我国的“三农问题”发挥了重要而积极的推动作用;乡村旅游在经历了20年左右的快速成长期后, 开始进入到乡村旅游发展的调整期, 越来越多的深层次问题开始暴露出来, 使当前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所遇困境主要表现为以下4个趋势:一是乡村旅游的吸引力越来越低, 呈逐渐下降趋势;二是乡村旅游发展的可持续性越来越低, 主要表现为能够吸引游客的“乡村内容”越来越少, 各乡村旅游内容“千篇一律”;三是乡村旅游的生命周期越来越短, 越来越多的乡村旅游合作组织在成立不久, 就面临解散、倒闭的可能;四是乡村旅游客源市场面临萎缩, 由于乡村旅游受到城镇化、城市化生活方式影响, 愿意参加商家宣传的所谓“乡村旅游”的人越来越少。之所以出现上述问题, 笔者认为根本原因在于乡村旅游中“乡村体验”的缺失[3,4]。
2 我国乡村旅游发展所遇困境的主要原因
如前所述, 乡村旅游中“乡村体验”的缺失是从旅客角度来理解, 从乡村旅游自身角度来理解, 就是“乡村性”的缺失, 其深层次的根源在于城镇化进程的不利影响。从社会角度来看, 在我国的城镇化大潮影响下, 传统农村社会结构正在遭受剧烈冲击, 传统依靠血缘关系、宗法制度等所维系的“农村”可谓土崩瓦解, 城镇、城市的社会结构、生产关系开始主导“农村”发展, 从根本上毁掉了“乡村性”的基础;从经济角度来看, 传统单一型的“小农经济”已经不再适应乡村旅游发展的需要, 农村要满足乡村旅游发展越来越需要“城市化”的管理方式, 这也是导致“乡村性”消失的一大原因;从文化角度看, 城镇化进程下的城镇文化、城市文化无疑变成了一种“强势文化”, 其在与传统乡村文化接触、碰撞过程中吞噬、取代乡村文化成为一种越来越普遍的现象。因此, 城镇化进程是造成乡村旅游“乡村性”缺失的核心因素。
3 发展对策
3.1 注意乡村生态环境恢复与再造
乡村旅游的兴起, 使得大量的城镇人口涌入乡村, 不可避免地要给乡村的自然生态环境、传统古朴的乡村生态带来污染和严重的破坏, 这种污染与严重的破坏不仅毁坏了原有乡村的形象, 最重要的是对原有乡村景观、乡村文化等“乡村生活之美”的美学价值和所具有的生态效益产生严重损害, 也进一步导致乡村旅游自身吸引力的降低。因此, 建议在开发乡村旅游过程中, 一定要充分考虑乡村环境的承载能力, 适时考虑恢复与再造乡村环境。
3.2 注重乡村文化回归与文脉重塑
“乡村性”是乡村旅游之魂, 其最终体现为一种内在的“乡村文化”, 因此要恢复乡村旅游原有的吸引力, 有必要将回归乡村文化、重塑乡村文脉作为乡村旅游发展的生命线。乡村旅游中的乡村文化、乡村文脉是乡村千百年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价值观念与行为结晶, 从乡村建筑到农田果园、从社会生产方式到人们的生活习俗, 从内在脑中的传统意识到外在身体的行为, 无不体现了乡村独有的文化特性。
3.3 重构乡村景观, 彰显乡村个性
乡村景观所具有的生态、美学与经济价值是乡村旅游之所以受广大游客欢迎的核心原因所在, 有必要尝试对乡村景观进行重构;所谓景观重构、再造, 就是对原有乡村景观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干预, 但这种干预是在全面分析与综合评价乡村各自然要素的基础上进行的, 即综合考虑原有景观内在结构、生态过程、社会条件、经济条件及游客需求等多种因素影响的基础上, 按照景观最佳优化原则再造, 而再造的目的是为了彰显乡村个性, 吸引更多游客的到来。
参考文献
[1]单福彬, 王刚, 冯红英.乡村旅游产业价值及其演进分析[J].山东农业科学, 2015 (5) :159-162.
[2]赵华, 于静.新常态下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研究[J].经济问题, 2015 (4) :55-60.
[3]王国华.北京郊区乡村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路径与方法[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13 (4) :30-37.
乡村旅游城镇化建设 篇9
一、要制定乡村改造规划, 统筹推进乡村改造和建设
专家认为:“使城市与乡村生活之间恢复适当的平衡, 也许是现代人所面临的最伟大的任务。”当前, 搞好乡村城镇化建设, 发展农村经济, 是“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保持广西发展良好势头”的战略性任务。过去, 由于对乡村建设统筹不够, 资金投入少, 乡村建设落后, 造成乡村与城市生活条件形成差别。因此, 制定乡村改造规划, 统筹推进乡村改造和建设, 是推进城镇化进程的首要任务。
广西乡村改造规划的实施, 要体现实效性, 要实现短期、中期、长期的改造和建设目标;要致力于消除贫困, 促进地区平衡发展。实施乡村改造, 要有所侧重, 要优先扶持贫困地区。乡村改造规划要解决好当前的问题:⑴领导的执行力问题;⑵乡村建设规划问题;⑶乡村基础设施建设问题;⑷乡村建设机构、人员、技术和管理问题;⑸乡村建设资金问题;⑹乡村资源开发技术项目、资金引进问题;⑺农业技术和农民就业问题;⑻产业的合理分布和土地利用问题;⑼集镇建设规模和人口分布问题;⑽居民点迁移合并集镇问题。实施乡村改造规划, 以实现在一个区域内均衡分布一定数量的中小城镇, 并通过发达的交通网络连为一体, 这样可避免孤立发展城市引起的农村地区衰落, 可以使城市和乡村共同发展和繁荣。
二、要严格执行集镇总体规划, 并制定集镇发展规划, 努力实现规划目标
在集镇总体规划的指导下, 认真制定目标明确的集镇发展规划, 这是推进乡村城镇化建设的前提。集镇建设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制定集镇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时, 既要有生产和流通规划, 又要有集镇效益和环境的规划, 做到经济建设、集镇建设、环境建设三者统一规划, 协调发展, 兼顾经济、社会和环境三方面的效益。
一是集镇总体规划要严格执行。广西一些地方集镇之所以发展慢、建设水平低, 同规划执行不严格有密切联系。在今后的集镇建设中, 必须严格执行建设规划。因领导规划意识低, 随意或不执行规划建设, 使集镇经济发展受到影响的, 要追究当地主要领导的经济责任和政治责任。对违章建设的, 要严肃处理, 以提高集镇执行规划的自觉性和有效性。
二是制定集镇发展规划要做到四个方面:第一, 生产和消费, 经济、社会、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建筑造型与自然环境等都要考虑。第二, 集镇的经济发展, 如农业、林业、畜牧业、副业、渔业、工业、商业、运输业、建筑业和服务业都要确定。第三, 集镇的社会发展, 如人口、就业、医药、卫生、托幼、养老、文化、教育、科技、消防等都要全面规划。第四, 集镇的基础设施和环境建设, 如道路、桥梁、供水、排水、供电、供热、房屋、排污、垃圾、绿化等都必须安排, 以完善配套设施, 发挥集镇功能效力。
三是集镇的规划实施措施要得力。要根据集镇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的要求, 对本地农、副、工、商各行业发展的趋势, 人口和劳动力的流向以及集镇的功能特点, 来具体确定经济、社会和集镇发展的三大目标, 并确定分年度实施的措施。要落实实施规划目标责任追究, 加强项目督查, 加大力度推进项目实施, 努力实现集镇建设规划目标。
三、要加大集镇改造力度, 完善配套设施, 提高集镇功能效力
广西集镇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为乡镇政府所在地的集镇;第二层为农村集市。过去, 由于对乡村建设重视不够, 集镇发展落后。目前, 广西集镇形成了三种不同的人口规模:第一种, 边远和贫困地区集镇, 人口为800-2600人;第二种, 沿江和交通干线集镇, 人口为2700-5000人;第三种, 沿海和较发达地区集镇, 人口为6000-10000人。而农村集市上居住的多为从事农业生产, 非农业人口极少, 是以集市为中心而形成的生活圈, 人口为350-500人。
广西集镇虽然是乡镇政府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但辐射能力弱, 消化、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少。多数集镇与周围农村、与城市之间的人流、物流、信息流都比较少, 制约了集镇的发展。尤其是缺少经济实力的支持, 大农业、小产业的状况没有得到改变。目前, 大量滞留于农业的劳动力中, 有一定数量处于“隐蔽失业”状态, 农村劳动力尚未形成向非农业转移的规模。而那些已转移到非农产业的劳动力, 由于初始积累不足和生产技术素质低, 也只能进入劳动方式简单、以体力支付为主的产业, 如采矿业、原材料初级加工业和建筑业等。这表明, 农村经济还带有原始、落后的特征, 它在集镇建设方面的反映, 则表现为低层次、低水平的状态。因此, 要加大集镇改造力度, 集中资金投入。要划出若干“改造行动区”, 要加强经济结构脆弱地区集镇改造, 支持经济薄弱的地区开发建设。要大力实施集镇改造计划工程。第一, 集镇产业、就业工程。以开发产品、调整产业结构、提高农村就业率为主要实施计划。第二, 农村生产技术培养工程。以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为目标, 培养农民技术队伍。第三, 提高集镇功能效力工程。大力推进集镇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项目建设, 完善配套设施, 提高集镇功能效力。第四, 集镇扩大规模工程。根据当地资源条件, 做好集镇的发展规划, 扩大集镇规模, 提高集镇承载力。
要把“集镇改造计划工程”作为各级领导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作为广西“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保持发展良好势头”和践行“六戒”的重要内容来实施。
四、要改善集镇投资环境, 开发资源, 开辟农村就业门路
广西是土山、石山地貌, 平原土地面积少, 山区土地面积大, 因而, 多数集镇都处于山区。广西集镇资源丰富, 但长期以来没能得到开发利用。主要是因为集镇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落后, 有的集镇还缺水、缺电, 交通不便, 难以吸引投资商的开发建设。因此, 当前开发利用资源, 首先要改善集镇投资环境, 要制订集镇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建设计划, 政府要集中资金投入, 并分层次、分地区, 分年度实施计划。此外, 还要制定集镇建设激励政策, 在政府的支持下, 依靠集体和个人的力量, 大搞集镇配套设施建设, 提高集镇服务功能。要建成功能齐全、投资环境便利的集镇, 以吸引经济能人到山区集镇经商办企业。
广西农村经济发展落后, 目前, 多数集镇工业、商业、服务业发展不起来, 集镇建设无经济支撑, 在实施集镇设施建设计划的同时, 各地政府要根据当地的资源条件, 制订集镇产品开发计划, 把开发利用资源作为发展农村经济的重点, 有目标、有重点、有计划地引进资金、项目, 大搞乡村工业, 发展农产品加工业, 搞活商业, 兴办各类服务业。当前, 要开发利用资源, 大规模发展地方工业, 农产品加工业、造纸业、木材加工业、制糖业、种养业。
第一, 要建设中小型水电站。有水力资源的集镇, 要根据当地生活用电和集镇发展工业、农业、商业和服务业的用电量, 建设中小型电站, 以解决集镇建设发展用电的需要。
第二, 要新建水厂。根据当地集镇的建设规模的用水需要, 如生活用水、发展工业用水、农业开发用水、农村种养等用水量, 要有计划地建设中小型水厂, 以满足当地集镇建设发展的用水需要。
第三, 要建设一个机械制配厂。要按照当地工业和农业发展的需要, 建设一个既能制造又能修理, 产品多样、适合农村需求的小型机械制配厂, 为工业和农业生产服务。
第四, 要发展地方特色产品和农产品加工业。一要努力开发特色产品, 使集镇形成生产规模, 成为地方特色产品的生产基地。二要开发农产品。广西农业资源丰富, 农产品品种多, 不少产品营养价值高, 要运用先进技术大力开发新产品。要支持个体经营者, 发展农产品加工业, 形成各有特色农产品加工基地。
第五, 要建设中小型造纸厂、木材加工厂。广西山林面积大, 原始森林较多, 原木量大, 木材种类多, 近年来, 已有不少木材运往外地销售, 也有外地木材商和木材加工厂到广西林区定购。要依托资源优势, 发展林业生产。要在交通便利、土地征用方便、水资源丰富的地方建设造纸厂和木材加工厂, 以发挥林业在农村经济的优势。
第六, 要建设新糖厂。近来来, 广西桂西北农村地区改变了农业种植类型, 以种植甘蔗为主。很多农村地区在原有土地上大面积种植甘蔗, 每年甘蔗产量高, 这些甘蔗都集中运到辖区的县城糖厂。扩大甘蔗种植面积后, 由于糖厂原设计生产能力的限制, 加上农村地区运输路程较远, 糖厂又吸收不了大量的甘蔗, 很多甘蔗被积压而干水变质, 到榨糖时降低了白糖产量, 影响白糖的质量。因此, 要在农村甘蔗产区选择条件具备的地方新建一座糖厂, 以实现就近供应甘蔗, 就地榨糖, 提高白糖产量和质量, 以加快发展广西糖业。
改善集镇投资环境, 开发资源, 发展地方工业, 创办种类企业, 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创造就业机会, 以提高农村就业率。
五、要搞好集贸市场建设, 发挥集贸市场功能作用
目前, 广西多数集贸市场规模小, 功能效力低, 影响了农村商品流通。因此, 要搞好集贸市场建设, 发挥集贸市场功能作用, 活跃商品流通, 为农民进镇经商、创业创造条件。
集市居于乡村的中心, 是城乡之间一种初级市场, 又是接受城镇辐射的集聚点, 是“山中闹市”。因此, 建设好集市, 发展集市贸易, 不仅有利于打破封闭, 广开对外交流, 而且可以传递外界市场信息, 引导农民生产, 有利于激发人们的商品意识, 逐步把农民引入商品生产洪流。现在, 一些地方依托集贸市场, 发展资源加工业和与农业有关的小工业, 取得了小本求利、由少到多、由小到大、滚动发展的经济效益, 使人们通过产品向商品的转化, 看到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巨大潜能。当前, 发展集市贸易, 必须有赖于社会服务体系的建立。因此, 一要加快乡村道路的建设, 形成交通网络;二要建设好集镇的水、电、通讯等必要的设施;三要加快发展饮食、旅店、娱乐、文化等服务事业;四要建立必要的储仓、各种加工设施;五要建立一个与商品生产相适应的社会服务体系和经营网络。
集贸市场是农村经济的心脏, 每天吐纳着大量的农副产品、土特产品, 以及来自远方的日用工业品, 对广大农民发展商品经济有着巨大的吸引力, 人们可以通过集贸市场, 看到农村未来的经济发展。同时, 以服务集贸市场而经营的各种企业, 既能“消化”一批农村剩余劳动力, 造就一支“离土不离乡”的新型农民, 又能开拓农村消费市场, 活跃商品流通, 从而推动集镇商业和服务业的发展, 繁荣农村经济。
六、要大力扶持贫困地区集镇建设, 增强集镇自身发展能力
广西贫困地区集镇多数处于少数民族居住地域中心, 这些民族多是苗族、瑶族、侗族、仫佬族等少数民族, 由于历史、地理、经济原因, 集镇交通不便利, 生产仍处于落后状态, 在自然经济的条件下, 集镇发展受到限制, 自我发展能力弱。目前, 这些集镇出现“四少”:一是公共福利设施少, 就是文化设施缺少, 购物商场缺少;二是生产设施少, 就是缺少生产经营企业, 无规模经济;三是服务设施少, 就是为群众生活服务的各种服务设施少;四是基础设施少, 就是缺少供水、排水、供电等设施。
乡村旅游城镇化建设 篇10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以农为本”的农耕社会, 是世界农业的发源地之一。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 乡村承载了人类厚重的文化。乡村景观并非仅仅是农业和林业生产的伴生物[1], 还是一个区域在一定时期中的历史文化、生产生活方式、社会结构、家庭组织等多种要素的综合反映, 是珍贵的景观财富。近几年, 随着世界城镇化浪潮的推进, 中国的城镇化步伐也在加快。乡村景观被城市景观所吞噬和取代, 逐渐凋敝, 甚至面临死亡。欧洲的田园景观和日本的里山自然, 都是经过城市化进程的洗礼之后而定型并保留下来的[2]。如何在我国的城镇化过程中保留乡土气息、重现乡村景观的活力, 从而营建有地域特色的乡村景观, 是值得我们认真思考的问题。
本文将四川成都三圣花乡、山西阳城县南安阳村和北京密云石城镇捧河岩村为作为近郊乡村、历史文化乡村和现代农业型乡村的代表, 对三个案例地的景观建设情况进行分析, 提出旅游导向型景观建设模式 (以下简称旅游导向模式) , 建议在具有良好的生态、文化基底和政府及企业外部推动力的乡村中, 景观建设应将旅游作为先行产业, 针对乡村自身的特点适度进行。通过发展旅游可以有效地挖掘当地特色文化和生活方式, 形成地域特征明显的景观, 从而避免“千城一面”、“万村一面”的现象发生。同时, 旅游的发展可以对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起到提升作用, 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和美化环境, 即使乡村未来有其他产业选择, 旅游所形成的基础都不失为良好积淀。
根据乡村景观的不同特点, 本文又将旅游导向模式细分为三种具体形式, 分别为近郊产业景观建设模式、历史文化乡村景观建设模式和现代农业景观建设模式。希望通过旅游传承地域文化并启动景观建设, 将景观作为地域文化和生活方式的载体, 并反哺产业, 推动经济的发展、提高当地人的收入水平, 形成文化、产业和景观的和谐综合体, 促进乡土景观的建设和乡土文化的传承, 最终完成乡村景观的城镇化改造和建设, 恢复其原有活力。
2. 案例地选择及概况
本文选择了三圣花乡、南安阳村和捧河岩村作为旅游导向模式的研究案例地。首先, 这三个乡村都具备良好的景观资源基底, 包括良好的自然资源禀赋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这是确定发展旅游的前提和基础。其次, 它们所处的地理位置优越, 三圣花乡与南安阳村距离城市和县城较近, 近程出游市场为其提供了客源保障。捧河岩村毗邻北京市几处著名的风景旅游区, 依托景区推动其自身发展。第三, 成都市、山西省和北京市在城镇化规划建设过程中, 对上述三个乡村进行了政策上的扶持, 对旅游产业的定位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因此, 针对这三个案例地的景观研究对旅游导向模式的推导和提出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说服力。
2.1 近郊乡村 (代表地:三圣花乡)
2.1.1 社会环境、景观特征及面临问题
城市郊区是城市的外缘地区, 是城市环境向农村环境转换的过渡地带[3]。城市近郊为紧邻城市市区的城乡结合部、城乡交错带、城市的乡村 (城市周边的乡村地区) 。近郊区既有沿公路分布的带状建成区, 也有交错分布的农田、林地[4]。城乡两种景观相互渗透和影响, 各种土地利用类型相互混杂, 丰富了城市近郊区的景观类型, 却也表现出了巨大的景观异质性、紊乱度和破碎度[5]。同时, 城市近郊是城市功能向农村功能扩散的地带, 具有相邻两侧城乡单元的特征, 即双重属性[6]。二者相互结合、相互协调的程度还不够大, 彼此之间却又存在着频繁的能量与物质对流[7]。因此, 这里也是城市矛盾最突出、问题最多、最复杂的地区。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 近郊区是在动态过程中最先被城区蚕食和接触变质的区域[8]。城市对其在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的辐射为其提供了多种产业发展路径, 这既决定了景观建设的易操作性, 也容易造成景观的无序性以及对乡土特征的破坏。
2.1.2 三圣花乡概况
三圣花乡原叫三圣乡, 隶属于锦江区, 在成都市东南方向, 面积约为12平方公里。三圣花乡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 雨量充沛, 土壤肥沃[9]。三圣花乡的景观是川西传统农业景观——林盘景观。随着快速城市化的发展, 成都市区建成区面积不断扩大, 城市边缘迅速扩张, 周边的耕地渐渐变成规划的新城, 林盘景观逐渐衰落。此外, 传统林盘中的建筑大多为多年失修的老房、危房, 功能不全、使用不便;院内人畜混杂、缺乏污水处理设施, 环境污浊不堪;内部道路不成体系, 多为土路, 雨天易积水或泥泞不堪;基础设施不完善, 已经不能满足新的家庭结构和当代生活方式的物质功能要求[10]。传统林盘景观亟需改造。
2.2 历史文化乡村 (代表地:南安阳村)
2.2.1 社会环境、景观特征及面临问题
历史文化乡村, 一般被称为古村落, 是由历史遗留下来的古民居建筑群、艺术表现、自然环境、人类活动以及一种抽象的文化内涵、风格、古韵氛围等组成的综合景观体[11]。历史文化乡村形成时间较早, 具有独特的地域特征, 现状能基本呈现原始空间格局。城镇化进程和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导致历史文化乡村传统的建筑风貌和淳朴的人文环境等均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 有的甚至面临瓦解和消亡的危险[12]。再加上人们对于历史文化乡村的保护意识较弱, 同时也缺乏专业人员的指导和支持, 致使历史文化乡村没有形成统一的保护规划, 出现土地功能混乱、建筑风格不统一等现象。
2.2.2 南安阳村概况
南安阳村位于阳城县城东六公里处, 与阳济公路隔河相接, 土地肥沃, 雨量充沛, 适宜居住。坐落在村东的潘家十三院占地总面积6000余平方米, 共有房屋390余间, 其建筑是我国北方清代罕见的九间头四合院形式, 具有极高的古建筑研究价值。村中部分建筑墙体倒塌、木雕腐朽, 还有的被居民自行拆除并重建, 或是因改造而遭到破坏, 例如墙上贴瓷砖、院内盖楼房、铺院被翻修成幼儿园等。许多院落无人居住, 杂草丛生、暮气沉沉。大部分村民移居至新村, 空心化现象出现。
2.3 现代农业型乡村 (代表地:捧河岩村)
2.3.1 社会环境、景观特征及面临问题
此类型乡村具备良好的景观基底, 包括自然景观、农业景观和人文景观。自然景观主要由地形、水文、气候、土壤以及动植物等要素构成, 是景观建设的基础, 为农业景观和人文景观的营造提供自然条件。农业景观主要指的是大面积的农田, 农业是乡村的支柱产业, 农业景观具有生产功能。人文景观既包括聚落形态、民居建筑、农具、传统服饰、特色饮食等具象因素, 还包括农事活动、生活方式、历史沿革、民风民俗、宗教信仰等抽象因素。现代农业型乡村虽然景观基底良好, 但乡村景观建设缺少鲜明的特色, 人文景观被忽视, 乡土特征没有得到挖掘, 展现出的往往是千篇一律、平淡无奇的乡村风貌。
2.3.2 捧河岩村概况
捧河岩村位于石城镇中部, 距密云县城25公里, 属浅山区, 总面积8.16平方公里。村中公路与村西镇级公路相接, 交通便利。捧河岩村由五个行政村组成, 分别为捧河岩村、张家坟村、二平台村、贾峪村和四合堂村。村落分布于白河两岸, 基本保留了传统建设形态, 民居建设依山就势, 布局合理。然而近些年, 村内传统建筑逐步消失, 新建筑风格不一, 对村落的整体氛围冲击较大。白河两侧有带状农田, 主要种植玉米等常见农作物, 形成了一定的景观, 但是缺少季相变化。村落周边有北方典型的旱梯田, 主要种植板栗、核桃, 未充分利用空间, 缺少层次性。
3. 案例地城镇化景观建设研究
3.1 三圣花乡的景观建设
2009年, 成都市确立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全新定位, 明确中心城区的生态网络发展模式是“环状绿带+楔形绿地”[13]。三圣花乡恰处绿带之上, 是成都市的通风口, 不允许对其进行大规模的工业建设和开发。锦江区政府利用红砂村长年种花、售花的习俗, 借助区位优势和周末巨大的近程出游市民市场, 将以花卉、蔬菜的大田种植为主要形式的农业生产与农家餐饮、乡村酒店带动的休闲旅游结合起来, 并按照城镇标准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创造性地将原有的五个村子打造成“五朵金花”, 形成乡土气息浓厚的新林盘景观。
新林盘景观是对传统林盘景观的选择性继承, 具体设计手法包括:新林盘和传统林盘共享景观结构和景观元素;改造后的农家乐建筑的色彩、材质, 以及装饰细节与传统川西民居保持一致;保留并大量种植乡土树种和适应当地环境的外来种, 比如小叶女贞 (Ligustrum quihoui) 、桂花 (Osmanthus fragrans) 、黄葛树 (Ficus virens) 、红花檵木 (Loropetalum chinense) 、山茶 (Camel ia japonica) 、蜡梅 (Chimonanthus praecox) 、杜英 (Elaeocarpus decipiens) 、八角枫 (Alangium chinense) 、构树 (Broussonetia papyrifera) 、麦冬 (Ophiopogon japonicus) 、和八角金盘 (Fatsia japonica) ;不破坏农田, 在不减少原有耕地面积、不改变用地性质的前提下, 实行了经营权转让, 由投资公司统一管理和经营。除上述传承手法之外, 根据现代生活的需求, 新林盘设计时还采用了更新的手法, 修正原有林盘景观元素的不足之处, 包括丰富院落的空间层次和游线组织形式、考虑新旧建筑的组合形式、植物与景观构筑物和场地的结合和布局形式、增加农田的观赏性和道路的视线引导作用等。
3.2 南安阳村的景观建设
南安阳村于2006年11月23日被山西省政府公布为第二批历史文化名村。通过发展旅游产业, 将旅游产业的开展与景观的保护、恢复、再利用与景观整体氛围的营造相结合, 解决历史文化乡村活性丧失的问题, 使之得到重建与再生。
将潘家五十三院、祠堂、贞洁牌坊等物质文化景观进行建筑质量、历史风貌和建设年代方面的评价, 依据评价结果将其分为四个等级, 依次采取修缮、修复、恢复和拆除四种改造建设手段, 对保存完好的双层九间头四合院、文物古迹和院落结构等进行重点保护。街巷保持庄园原有的布局肌理, 保护传统街巷空间环境, 使用传统材料对院墙、台阶、匾额、木雕石刻、上马石等元素进行保护和修复。另外, 结合古井、石碾、石磨等物件营造休憩空间, 为村民和游客提供休息和游赏的场所。对村中的节事活动、饮食文化、民间故事和手工艺等进行发掘、抢救和整理, 建立专门的民俗文化传习馆或民俗博物馆, 加强乡土文化的传承。通过展示、解说教育和设置参与体验活动的方式来丰富景观内涵, 加深游客对传统文化的记忆和理解。展示包括静态展示和活态展示两种类型。静态展示的主要是潘家十三院等核心资源, 辅以科普教育;活态展示则是针对外围院落, 通过保护村民的生活环境, 向游客展示南安阳村丰厚的历史底蕴和淳朴的民俗民风。体验活动主要是通过规划具有本地特色的民宿和蕴含儒商文化内涵的商业街, 为游客提供住宿、儒商观光和旅游购物的体验。
3.3 捧河岩村的景观建设
2012年1月, 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委托北京乐活生态旅游景区规划设计事务所编制石城镇农田景观综合示范镇建设规划, 对规划区内的乡村景观资源进行调查和分析, 将其分为了农村生态景观、农民生活特色、农业生产资源三大类并作出评价。同时, 对游客感知的景观重要性和满意度也进行了调查。评价和调查结果显示, 捧河岩村的景观多样性指数和林木覆盖率较高, 水质良好。游客对生态环境质量的满意度最高, 对乡村风貌整洁度和乡村旅游服务设施的满意度较低。因此, 规划对捧河岩村的旅游设施加以完善, 结合村内的本土资源和实际情况, 挖掘特色的乡村景观, 从生态、生活和生产三个方面进行景观建设。
生态景观:采用挺水、沉水、浮水植物搭配, 打造白河两岸野趣、多样的湿地景观。白河是北京的重要水源, 水质优良, 捧河岩村为水源地的保护做了很多贡献。同时, 白河作为捧河岩村特色的水文景观, 颇具代表性, 在游客感知的特色景观中排序第一。生活景观:结合石城镇的传统民居形式和整体氛围, 提出“石头小镇”这一村落建设主题。从各村落历史文化、优势资源出发进行设计, 达到一村一景的景观效果, 开展不同的旅游活动。其中, 捧河岩村的旅游活动是情侣观光、婚纱摄影, 张家坟村是红色旅游、户外运动, 二平台村是果园采摘、民俗体验, 贾峪村是商务会议、休闲度假、文化交流, 四合堂村是养生度假、健康膳食、健身医疗。生产景观:在原有农田的基础上, 通过大地艺术的手法营造特色农田景观, 包括农田迷宫和五彩农田等形式。迷宫主体是“石城”二字, 由玉米和向日葵种植而成, 游客站在新大关桥上可以俯看迷宫, 具有良好的景观效果。五彩农田主要选用小麦、玉米、荞麦等农作物进行配置, 既有景观艺术效果, 又有经济产出。
4. 结论与讨论
通过对上述三个案例地景观特征和建设情况的研究和分析, 本文提出旅游导向模式, 这种模式形成于旅游先行的大背景之下, 旨在通过开展旅游带动景观建设和改造。实现乡村的综合发展, 其操作步骤如下:
第一步:分析场地特质, 确定旅游导向。在正确分析乡村自身条件和客源市场需求的基础上, 依托有经济实力的龙头企业和生产基地带动乡村旅游的适度化发展, 并将这种产业选择作为景观改造建设的切入点。
第二步:传承乡土文化, 塑造特色景观。以传承乡土文化为原则, 以景观为载体, 充分挖掘和提炼传统乡村文化内涵和乡土景观的主要特征, 并将其转变为景观符号, 用具体和形象的方式向人们传达地方文化的相关信息。
第三步:景观反哺产业, 增加经济收入。景观提升后具备了旅游服务功能, 美好而独特的景观可以吸引更多的游客, 形成人群聚集和消费聚集, 为乡村增加经济收入。旅游产业的发展促使农民完成就地市民化的转变, 从而引起工作性质改变、生存环境改善和生活质量提高, 不用离乡进城就享受到了城镇化的文明成果。
第四步:三者良性互动, 实现综合提升。景观建设、旅游发展和文化传承之间是相辅相成、交互前进的关系。旅游带动文化发掘和景观改造, 形成地域特征明显的景观风格。特色景观成为旅游吸引物, 推动旅游产业发展。景观改造过程中, 乡村环境和风貌得到改善, 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得到提升, 乡村整体建设水平提高, 城乡差距缩小。
但是, 由于近郊乡村、历史文化乡村和现代农业型乡村具有不同的场地特征, 在按照上述步骤进行操作时, 细节上会存在不同之处。针对这个情况, 本文又提出旅游导向模式的三种具体形式, 分别为近郊产业景观建设模式、历史文化乡村景观建设模式和现代农业景观建设模式。这三种模式具有相同的指导思想并指向同样的目标, 第三步和第四步是可以共用的。而在操作前两个步骤, 即进行旅游形式的选择和定位, 以及景观营建时, 需要根据乡村的实际情况作出调整。
在第一步中, 近郊旅游偏重于以乡村田园风光为依托, 以生态、度假、娱乐为主题的农家乐形式, 以及以成片花园或果园为依托、以农事体验、科普教育、亲子活动为主题的参与型旅游形式。历史文化乡村旅游则以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为特色, 以展示观光为主要功能, 以体验和科普解说为亮点。现代农业型乡村以农田景观为核心, 以休闲、观光为主要内容, 融合运动、体验等多种功能, 形成较高品质的乡村旅游休闲区。
在第二步中, 近郊产业景观注重将传统文化特征转化成景观符号, 在对破旧的建筑、院落、道路等进行整修和增设新景观元素时展现这些符号。同时, 保持乡土树种的数量和比例, 并通过售卖结合式、水景结合式、展览结合式、庭院结合式和农园结合式等方法增加农田的观赏性和参与性。历史文化乡村景观是从修缮、抢救建筑景观着手, 恢复传统村落空间格局, 重视对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进而实现产业发展、社区发展, 最终达到乡村的整体复活, 使乡村景观持续保存。现代农业景观在保留农田面积的基础上, 将大地艺术的设计手法融入农田景观, 形成开阔、淳朴且富于现代特色的乡村大地景观。
乡村旅游城镇化建设 篇11
[关键词] 乡村旅游 新农村建设 对策
一 乡村旅游发展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要性。
1.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农村生产发展。我国是个农业大国,农业产业结构与高产优质高效的农业发展之间的矛盾,农产品结构与日益变化的市场需求之间的矛盾一直是制约我国农业发展的瓶颈。旅游业是一个产业链长、带动性强的新兴产业。发展乡村旅游,不但可以发挥乡村资源的比较优势,吸引城市居民进行各种休闲娱乐活动,而且还使传统的种植业与旅游业有机结合起来,扩大了农产品的经营范围,农产品就地转换增值,带动了农副产品加工业的发展,调整和优化了农业产业结构, 推进农业生产发展。
2.增加就业机会,促进农民生活富裕。旅游业是一个综合性的服务行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在扩大就业功能上,旅游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远远超过其他行业。乡村旅游的发展不仅可以提供大量的直接就业岗位,而且还可以通过促进建筑、道路交通、农产品加工等相关产业发展而提供间接的就业机会,从而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增加了农民收入,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
3.增进沟通联系,促进乡风文明建设。首先,大量游客的涌入,把城市的社会价值观念、传统文化、文明的生活方式等传播到农村,另一方面也为当地带来了大量的信息以及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经营意识,因此,农民的生活方式、经营方式、思想观念都会发生很大的变化,他们增长了见识,开阔了视野,提高了整体素质。随着乡村旅游的深入发展,随着城市反哺农村,工业反哺农村的进一步深化,随着城乡文化的不断融合,乡村发展更加和谐,乡风文明建设得到加强。
4.完善基础设施,促进农村环境整洁。要吸引更多更远的游客到农村来,这不仅需要农村基础设施和接待设施的完善,而且需要改善农村的整体面貌。围绕这个目标,农村要改掉生活陋习,加强卫生条件的改善,另一方面还要绿化环境,治理“脏、乱、差”问题,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促进乡村村容整洁,提高了农民的生活质量。
5.提高农民素质,促进管理科学民主。 乡村旅游业的发展一方面给农民提供了更多的机遇与外界沟通,感受现代文明的气息。另一方面,乡村旅游的发展趋势以及消费者的需求趋势也对农民提出了很大的挑战,农民要真正参与到旅游的发展中来,真正成为乡村旅游发展的主体,就需要学习更多的知识,掌握更多的技能,提高管理水平,了解更多信息,熟悉现代化管理手段,农民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现代文明的熏陶,促进了管理的科学与民主。
二 目前我国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产品结构单一 ,产业效益较低。我国乡村旅游从整体上来讲,依然处于初期发展阶段。资源挖掘度不足,产品档次较低,产品种类单一, 市场开发力度不高, 开发项目多集中在观光、垂钓、农家乐等方面,民俗风情和参与互动性项目开发较少,产品特色雷同,资源吸引力不足,导致了旅游对农村经济贡献率较低的结果。
2.缺乏整体规划,资源利用率不高。目前乡村旅游发展中,由于资金缺乏和规划意识的淡薄,很多旅游资源都没有进行科学的论证和合理的规划就盲目开发,一方面造成许多不必要的浪费,另一方面开发破坏了资源的整体性,乡村旅游目的地与周边环境不相协调。乡村旅游最大的吸引力就在于它的原汁原味,乡土特色,田园风光,民风民俗等,如果在旅游开发中产品缺乏明确的旅游主题和文化内涵,缺少特色产品,甚至与城市趋同,在一定程度上对资源的核心吸引力造成了浪费,对资源发展的持续性造成了破坏1。
3.管理体制落后,旅游人才匮乏。由于乡村旅游的开发和研究均处于较低层次,从事乡村旅游的经营管理专业人员相对较少,对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缺乏系统有效的培训。在实际操作中, 许多乡村旅游区的管理人员由当地村委会干部及当地农民负责,他们往往缺乏正规的培训和实践经验,这必然会加剧乡村旅游快速发展的现状与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素质较低的矛盾,从而形成了乡村旅游从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的瓶颈,严重制约了乡村旅游业的发展。
三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科学实施乡村旅游的对策
1.统一规划,因地制宜,促进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乡村旅游的开发就是把农村现有的资源转化为经济优势的过程。首先,总体规划要体现整体性,在规划中要把乡村旅游的资源特征和当地的地理条件、人文条件,基础设施条件、经济发展水平、客源市场以及周边发展规划等进行有机结合,保证旅游资源发展的可持续性。 其次,旅游产品开发体现联动性,乡村旅游产品的设计和开发要突出地方特色,发挥资源优势,开发适合旅游市场的需求、规模、趋势 和特点的产品。既要实现旅游产品的经济效益,又要发挥产品的带动功能,促进当地相关产业的发展。再次,宏观调控和管理要体现公益性,政府要下大力气,狠抓规划的落实,需要政府投入建设的基础设施、公共设施,政府要加大投入。最后,融资渠道要体现多样性。拓宽融资渠道,通过各种途径吸引更多的资金投入到乡村旅游的开发和建设上来。同时,政府对于规划的审批、经营管理、安全卫生管理等也要进行有效的规范与监督,充分调动农民参与的积极性,实现乡村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2.培养人才,规范服务,提高乡村旅游服务质量。实践证明,专业的管理和优质的服务也是乡村旅游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因此,乡村旅游发展中,旅游管理和服务规范也是很重要的一环。首先要强化服务意识,改变农民对服务工作的认识,使他们感觉到服务质量是乡村旅游生存的必要条件,只有通过良好的服务才能赢得良好的经营业绩。其次要强化特色意识。全面规范农民的服务,并在此基础之上形成自己的个性和风格,满足不同层次的消费者,提供个性化的符合发展潮流的产品和服务,以“特色”来吸引人。再次,加强规范意识。要对农民进行定期培训和考核, 学习相关的旅游政策、当前的市场动态。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和当地的培训机构或高校进行联合培养旅游人才,通过教育培训, 培养出一批有知识、有技能、通管理和守法规的一代社会主义新型农民。最后, 加强服务安全意识。要让农民意识到从食品、环境、人身、财产等安全到乡村旅游产业安全的重要性, 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实现农村人力资源和旅游资源的和谐发展。
3.整合资源,发挥优势,提高乡村旅游产业效益。对旅游者的行为研究发现,旅游动机是一种寻求与感悟文化差异的行为和过程,对异质文化的追求是旅游者的普遍心理。乡村旅游的主要客源就是周边城市的居民,因此乡村旅游的开发首先要对客源市场进行研究。如果客源主体是当地城市居民,产品的开发要注意主题的创造与创新;如果客源主体是外地游客,产品的开发就要注意本地特色和民俗文化的体现。其次要对资源进行优化整合,挖掘乡村最具有特色的产品,突出农村清新、古朴、绿色、生态的环境氛围,体现原汁原味的农家特色,增加旅游资源的吸引力。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处理好几个关系:(1)局部资源特色开发与整体资源连续性的关系;(2)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既要保证现在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又要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3)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一致性的关系。最后,对整合后的资源要进行有效管理。丰富的乡村资源和多元的民俗文化是我国乡村旅游开发取之不尽的源泉 。经营者和开发者要在专业指导下,在政府支持下,培养市场观念,把资源开发与经济效益结合起来; 强化市场意识,把服务水平的提高与经济效益结合起来;把握市场走向,把产品开发与消费趋势结合起来;提高管理水平,把经营思路和产业发展结合起来。通过不断探索和创新增加旅游收入,增加乡村旅游产业效益。
4.加强宣传,培育市场,提升乡村旅游品牌效应。首先,市场宣传。围绕乡村旅游的主题和市场定位,要加大旅游地的宣传力度,策划多种营销方式,比如宣传册,报纸、广播、条幅 、电视等媒体进一步加强产品的宣传,同时,要组织举办各种节庆活动,比如赏花节,美食节,民俗节等,满足不同层次和偏好的游客,树立目的地和产品的形象。其次,市场培育。(1)细分市场。旅游产品的设计和旅游服务的提供要根据消费者的差异和季节的变换而选择不同的方式。消费者在人口统计特征、经济特征等方面均存在很大的差异,因此,产品的设计和宣传都要有所区别。旅游产品尤其乡村旅游产品季节性很强,因此不同季节乃至不同月份都应该推出不同的旅游主题等。(2)旅游宣传要树立鲜明的乡村意象,充分体现乡村休闲、放松、生态、田园的整体氛围,开发者和经营者要最大限度地保持资源的最原始特色。(3)建立游客忠诚。旅游产品的宣传要实事求是,提供的产品和服务要达到宣传的标准。如果宣传言过其实,消费者就会有上当的感觉而引起对旅游产品的不满。口碑效应就会起到负面作用。只有当游客的预期和实际感知一致时消费者才会产生好的体验。由于区域和资源的优势,乡村旅游的魅力对于城市居民而言是永久的。实践证明,保留一个老顾客的成本要远远小于建立一个新的顾客,因此建立消费者忠诚对于乡村旅游发展具有很现实的意义。最后,市场发展。乡村旅游要走产业化道路, 实现旅游资源的永续发展,必须通过深层次挖掘和包装来体现自己的特色,形成自己的风格,最终实现旅游产业的品牌效应。
参考文献:
[1]冯维波:对我国旅游开发规划中若干问题的研究[J].重庆建筑大学学报(社科版),2001,(1)
[2]罗明义:发展乡村旅游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经济问题探索,2006第10期
[3]冯若梅 黄文波:旅游业营销[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1999.206
[4]杜海忠:旅游景区主题策划[J].人文地理,2005年4期 74页
乡村旅游城镇化建设 篇12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 2015年我国城镇化率达到56.1%, 相对于1978年的17.92%, 有了大幅度的提升。我国城镇化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但在城镇化过程中, 出现了农村留下的大多为老人和小孩、城乡二元结构难以改变等问题。可见, 城镇化的衡量指标不应仅以城镇化率为标准;城镇化不应仅重视城市的发展建设, 而且还要正确处理城乡关系和工农关系。从十六大首提“城乡统筹发展”到十八届三中全会的“新型城镇化”, 表明乡村的规划建设得到政府层面的重视, 城乡一体化发展将进入稳定推进阶段。
2 美丽乡村
从2005年首提“新农村”建设到2013年的“美丽乡村”规划建设, 可见, 我国的乡村规划建设处于一个探索认知的阶段。
2005年提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建设标准, 主要是为了解决当时农村生产、生活水平不高, 村庄环境脏、乱、差等问题。
关于“美丽乡村”学者们还没有统一的概念, 但可以肯定的是:相对于“新农村”建设, “美丽乡村”规划建设的要求更高。在满足新农村建设要求的基础上, 美丽乡村规划建设还应注重“城乡统筹发展, 生态文明的建设, 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乡土文化的彰显”等[1], 以此实现乡村“内外兼得”建设的需求。
3 国外先进地区乡村建设的经验
3.1 瑞士
瑞士的乡村建设经验主要体现于与自然的融合。在产业方面主要依赖于农作物种植及酿酒、特色手工加工、旅游服务、劳务经济等。其拥有美丽的风光、安静的氛围、便宜的物品、便利的交通, 从而吸引大批周边城市的居民来此居住。
3.2 日本
日本以农业现代化带动乡村建设经验值得借鉴:通过制定振兴计划来提升传统农业;通过举办绿色观光、农事体验等活动吸引城市居民来乡村观光旅游。
日本乡村是高质量的, 经过长期建设, 拥有便捷的交通、完善的基础设施, 使用风力发电等清洁能源。另外, 通过吸引年轻人留在农村及吸引新的农业劳动者进入农村来保持乡村的活力。
3.3 美国
美国乡村地广人少, 农业现代化水平较高, 大规模机械化农业生产, 导致了极度分散的乡村形态, 政府主要通过控制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范围来约束乡村居民点的建设。美国乡村具有完善的基础设施与发达的服务产业, 与城市之间的差异体现在生活方式而非经济水平。
4 国内乡村规划建设典型模式
至今国内乡村规划建设试点, 主要选择具有良好区位条件、交通条件、资源条件的村庄来开展。根据上述条件开展的乡村规划建设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4.1 集中发展型
此类型乡村以一产、二产为导向, 通过产业带动乡村的发展。
以工业为导向发展的村庄, 一般位于城市郊区或自身具有良好的工业基础。该类型乡村一般在政府的主导下, 将村民统一安置, 并完善空间环境的配套设施、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等, 逐步实现村民向市民的转变, 如常熟古里镇康博园, 中华第一村华西村。
以农业为导向的村庄, 根据经济发展水平, 其产业发展方向分为现代农业和传统农业。尽管产业发展方向不同, 但二者都是为了资源的有效利用, 以产业集中发展的方式带动乡村发展, 如安徽当涂县的乡村建设、江苏北部王嘴村的建设。
4.2 旅游带动型
该类型乡村主要依托良好的自然环境、历史文化、传统工艺等条件, 通过政府的参与与引导, 逐步完善空间环境、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 大力发展以旅游及相关服务为主的第三产业, 如贵州安顺市七眼桥镇本寨村、大西桥镇鲍屯村的发展建设。
4.3 古村落保护型
该类型乡村首先强调对建筑风貌、街巷格局、空间形态、地貌遗迹、古文化遗址等传统要素进行保护, 在此基础上积极完善基础、公共服务设施, 适当的发展旅游、文化等产业, 如黄山地区的永丰、饶村、郭村的规划建设。
4.4 整治改造型
上述三种类型或多或少都涉及乡村的整治改造, 新农村建设初期以该类型乡村建设为主, 主要是通过改造房屋, 增加绿化, 修建道路、活动场地等设施改善居住环境, 如甘肃省康县岸门口镇严家坝村的建设。
5 美丽乡村规划建设的要点
因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 目前国内乡村规划建设试点, 主要选择具有良好区位、交通、资源条件的村庄来开展, 但随着社会的发展, 乡村建设将由点到面逐步展开。
从国内外乡村建设论述中得出:不同地域、经济发展水平的乡村, 发展条件不同, 乡村规划建设的切入点不同。尽管如此, 仍然存在一些共性的经验值得借鉴, 为将要全面展开的乡村规划建设工作提供指导。具有良好条件的特殊乡村除外, 下面仅讨论普遍性的乡村。
5.1 产业问题
5.1.1 产业发展是基础
不言而喻, 乡村发展同城市一样, 离不开经济的发展、即产业的发展。从上述国内外成功案例分析得出;乡村不论是发展旅游、文化产业, 还是发展现代农业为, 或依托城镇发展工业, 都在强调产业发展是乡村规划建设中不可或缺的条件。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在《动机与人格》一书中提出:“生理、安全、社交、尊重、社交、自我实现”五种需求是人类由低到高的五种需求[2]。产业发展对于美丽乡村的发展如同生理对于人类的需求一样, 是最基本的需求。
5.1.2 产业规划布局
根据上述分析, 美丽乡村的规划建设首先要对乡村产业发展进行可行性研究:在掌握了乡村的现状条件的基础上, 通过相关理论, 对乡村的产业发展进行客观的分析, 确定乡村产业发展的目标、性质、方向、规模等, 为乡村其它方面的发展提供依据。
因具有特殊条件的乡村除外, 下面仅对一般性乡村的产业发展进行阐述。一般情况下, 乡村产业发展方向为现代化农业或“升级”的传统农业。由于村庄具有规模小、数量多、分布散等特点, 因此规划时应将一定区域内的村庄进行统一安排布置, 避免乡村之间的相互竞争, 如“一村一品”就是乡村产业发展值得借鉴的模式。
另外, 现代化农业还包括农产品加工业、销售等。农产品加工业能使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按照加工需要组织生产, 促进农业的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生产;能使农业上下游相关产业、相关环节有机融合, 带动相关配套产业联动发展。可见, 农产品加工业在城乡之间起到了过渡与衔接的作用, 在规划中合理的布置农产品加工业, 将促进贸工农一体化、城乡一体化。
5.2 人口问题
5.2.1 人口预测需要客观
根据相关数据得知我国城镇化处于中后期阶段, 在今后一定时间段内, 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的过程不会改变。另外, 我国存在大量的“空心村”, 大部分劳动力已流入城市, 只有少部分老人和儿童留守, 村庄常住人口为零增长或负增长。
然而, 一些相关规划往往不依据实际情况对村庄人口进行预测, 预测结论自然不切实际。人口规模预测的不准确性, 会导致一系列问题的出现, 规划也就失去了指导意义。当然, 村庄相对于城市是较小的个体, 问题凸显不如城市。
关于村庄人口的预测, 应考虑以下因素。大量的农村劳动力持续流向城市, 表明传统农业的生产方式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已不能满足村民物质需求, 传统农业必将成为过去式, 取而代之的是现代化农业。生产方式转变必将带来人员结构的调整, 如人口数量、人口素质;因此, 依靠原有的方法预测村庄人口是不合时宜的。比如自然增长率法, 在村庄仅剩“一老一少”情况下, 其预测就失去了意义。
在笔者看来, 通过产业发展预测人口更具现实意义:在产业发展的性质、方向、规模确定的情况下, 分析产业发展所需的人员配备 (技术人员) , 再考虑带眷系数、现状人口等因素, 预测规划期内的人口。
5.2.2 劳动力数量与素质
现代化农业取代传统农业, 不仅带来了生产方式、也带来管理、经营、销售等一系列的变化, 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参与其中才能赶上技术革命所带来的福利。现今农村劳动力大量的涌入城市, 仅剩“一老一少”留守在农村, 不管是劳动力素质, 还是劳动力数量都不能满足农村生产发展的需求。
农村劳动力数量的增加、素质的提高, 离不开政府的扶持与引导。政府应该从两方面来解决农村劳动力数量与素质的问题: (1) 通过有效的机制与制度, 鼓励相关技术人员去农村工作; (2) 对留守的农村劳动力进行培训教育。
5.3 生态问题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 不论是城市的发展, 还是乡村的发展, 都应重视生态问题。
随着社会的进步、城镇化水平的提高, 农村的生产方式将发生改变, 传统农业将被现代化农业取代。乡村规划建设在关注现代化农业生产带来高效的经济效益同时, 还应注重保护乡村“山、水、田”的生态格局, 为区域性的生态安全提供保障。
农产品加工业是现代化农业的组成部分。目前, 我国农产品加工工艺粗糙、转化能力较弱, 大量农产品因缺乏深加工程序变为排放物和废弃物, 不仅严重破坏了自然环境和生态平衡, 而且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农业可持续发展[3]。因此, 现代化农业的发展还应提升农产品加工能力。
在另一方面, 应鼓励乡村发展清洁能源, 如日本乡村使用的风力发电;利用生态技术处理生产、生活所产生的垃圾、污水, 如无动力厌氧污水处理系统、食藻虫引导水生态修复技术等。
5.4 乡村居住环境
如同前部分析, 良好的乡村居住环境应注重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注重活动场地、绿化的增加, 注重住房的改善等。然而, “美丽乡村”对乡村规划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村庄建设不应仅满足村民居住需求, 还应满足村民的“精神”需求, 这就要求在规划建设中利用乡村的地域性、乡土文化、传统空间格局等要素, 彰显乡村的个性, 避免现代主义带来的“千村一貌”现象。
摘要:自从2005年首提“新农村建设”以来, 国内对一批具有良好发展条件的乡村进行了建设。“新型城镇化”的提出表明乡村建设得到政府层面的重视, 2013年提出的“美丽乡村”规划建设相对于“新农村建设”具有更高的要求。随着城镇化水平的提高, 乡村建设将由点到面展开, 尽管之前试点乡村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但仍然存在共性的经验值得下一步乡村规划建设借鉴。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美丽乡村,规划建设
参考文献
[1]包婷婷.苏州美丽乡村建设中的文化传承研究[D].苏州:苏州科技学院, 2013:1~3.
[2][美]亚伯拉罕·马斯洛.动机与人格[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