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区依托型乡村旅游

2024-07-08

景区依托型乡村旅游(精选4篇)

景区依托型乡村旅游 篇1

1 乡村旅游概述

乡村旅游是随着我国城市化和社会经济的较快发展, 人们经济收入增加, 生活观念和消费结构转变, 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种较新颖的旅游形式。最初以生态农业观光为主, 随着法定假日制度的实施及私家车数量的增加, 乡村旅游逐步向着集观光考察、学习参与、康体娱乐、休闲度假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型方向迅速发展。其中产业依托型的乡村旅游又是现代乡村旅游的一种趋势。

1.1 产业依托型乡村旅游

产业依托型乡村旅游是将乡村旅游业与农业、林业、渔业相结合, 以有较好经济基础的乡村为依托, 立足当地规模化的农业产业优势, 以旅游市场需求为导向, 通过政府引导、企业为主、村民参与进行旅游项目开发, 积极发展乡村旅游产品, 促进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产业依托型乡村旅游不只是观光和采摘, 还包括向游客提供产品生产过程、产业相关知识、产品品尝和销售等产业链式的旅游项目, 是工业化、规模化、专业化、知识化乡村旅游产品的典型。产业经济依托型的乡村旅游可以开发农业休闲、渔业休闲、林业休闲、果业休闲产品, 以及乡村民俗小吃、渔村垂钓、果蔬采摘等活动, 较好地满足了游客的吃、住、游、购的需求。游客既可以欣赏美丽的农业景观, 又可以了解农业经济知识, 得到身心的锻炼, 尤其对青少年有重大的教育意义。

1.2 产业依托型乡村旅游特点

产业依托型乡村旅游的特点:一是依托和发挥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生产的比较优势, 大力发展特色乡村旅游, 具有投资少、见效快的突出特点;二是既满足了旅游者观光、休闲和乡村体验的多样化旅游需求, 又促进了当地农副产品的生产、加工和就地销售, 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三是引导农民开展旅游接待服务, 既创造了新的就业岗位, 又增加了农民收入, 提高了农民的服务意识和综合素质;四是带动了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 促进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村容村貌的改善, 形成了良好的旅游环境和氛围, 促进了乡村旅游的发展。

1.3 产业依托型乡村旅游开发模式

传统的产业依托型乡村旅游的开发是以产业为依托, 以生产功能为主, 向外延伸进行旅游开发, 其功能还是以生产为主, 旅游只是其外延附加的功能。

与传统的开发模式不同的乡村旅游开发是以旅游为导向, 旅游不是其附属功能, 而是与生产并重的主要功能。通过旅游业的发展来推动产业和提升产业发展。本文以泰山花样年华景区的开发为例, 对此开发模式进行阐述与说明。

2 实例分析———泰山花样年华景区开发

2.1 规划区概况

泰山花样年华景区位于泰山区东部省庄镇, 西起省庄文化路, 东至岗羊路, 北起辛大铁路, 南至泰新公路, 总规划面积约3000亩。园区花卉建成区面积约800亩, 引进路通花卉有限公司、台湾三益集团。

建成的项目有:建筑面积12000平方米的会展大厅主体已建成, 占地110亩的精品园和和占地40亩的盆景园已制定基本形成框架, 占地面积1万平方米和2.1万平方米的智能温室各一个, 目前引进蝴蝶兰幼苗达到200万盆, 花卉苗木产业已初具规模。

2.2 发展战略

2.2.1 目标定位

(1) 景区功能定位:以花卉苗木培育基地为载体, 按照“生产、旅游、科研”三位一体的原则, 以兰花生产、休闲、旅游为主线, 建成集生产、展销、科教、休闲与餐饮等功能于一体的旅游景区。 (2) 景区发展方向:功能完善、文化特色、生态优良、设施配套的综合景区, 泰山脚下休闲游憩、民俗体验的首选之地。 (3) 生产销售目标:亚洲最大的蝴蝶兰组培、生产、销售、观赏基地。 (4) 旅游发展目标:4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农业观光示范点、山东省民俗文化体验基地。

2.2.2 发展战略

(1) 花卉苗木与旅游产业结合发展战略; (2) 兰花文化与旅游产品整合发展战略; (3) 自然与人文、科普与艺术有机融合发展战略; (4) 景区与东部旅游组团联动发展战略; (5) 依靠泰山旅游品牌带动客流共享战略。

2.2.3 开发思路

(1) 改变单一花卉生产现状, 增加苗木、果品生产; (2) 配套生产增加展销设施, 延伸花卉苗木基地产业链条; (3) 增加景区休闲接待设施, 拓展景区休闲接待服务功能; (4) 开展以泰山文化为背景的兰花文化研究; (5) 增设山东民俗体验项目, 丰富文化内涵, 加强互动性。

2.3 项目分区

2.3.1 功能分区

结合景区发展目标, 充分考虑景区产销和游客观光休闲的要求, 将景区划分为四大功能区:兰花生产区、综合展销区、观赏采摘区、现代休闲娱乐区。

2.3.2 分区规划

(1) 兰花生产区规划建设项目:智能温室、无土栽培蔬菜大棚、科研楼、办公楼、生活区、职工餐厅。

兰花生产区主要集兰花生产、观光、科普教育、农事体验、娱乐参与等功能于一体。

(2) 综合展销区规划建设项目:会展大厅、蝴蝶广场、蝴蝶风情馆。

其中会展大厅是集兰花、盆景展销及农耕文化展示于一体的综合展厅;蝴蝶广场是以蝴蝶兰为主题建设的主题广场;蝴蝶风情馆是以兰花为主题的特色生态餐厅。

(3) 观赏采摘区规划建设项目:名树鸟语园、盆景园、名果园、仙桃园、四君子园、观赏采摘园。

观赏采摘区为集生产、户外休闲、娱乐、观赏、采摘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休闲旅游区域。区域内建设有游客中心、生态停车场等旅游服务设施, 园区具有观光和休闲旅游的双重功能。其中在名果园中设有果蔬采摘、绿色茶园、生态酒庄、儿童乐园 (名果乐园) 、滨水休闲等旅游项目, 其他各个园区也各自设计有主题旅游项目。

(4) 现代休闲娱乐区规划建设项目:极地运动馆、4D影院、滑草场、水上乐园、民俗大观园、花样年华婚纱摄影基地。

现代休闲娱乐区主要集滑雪、滑草、水上运动、民俗观光体验、婚纱摄影等功能于一体。

3 案例总结

3.1 泰山花样年华景区开发模式

泰山花样年华景区的开发是以花卉苗木基地为依托的旅游开发模式。同以往的产业依托型不同的地方在于, 花样年华景区的开发不仅仅是依托于花卉苗木基地的生产功能, 而延伸到旅游的开发, 而是把花卉苗木这一资源特色作为其背景进行的深度旅游开发, 是以旅游为导向的开发模式。

3.2 开发特点

3.2.1 以旅游为导向规划建设园区

园区以旅游为导向进行规划建设, 依托于花卉苗木基地, 按照景区的模式配置园区功能, 建设集生产、展销、科教、休闲与餐饮等功能于一体的旅游景区。

园区各功能分区按照不同旅游功能配套旅游项目。兰花生产区主要有科教、休闲、参与体验等相关旅游项目, 保留了原花卉苗木基地的生产功能, 同时具备旅游与生产的双重功能;综合展销区建设有会展大厅、蝴蝶风情馆等设施, 具备了展销、餐饮等功能;观赏采摘区规划建设有名树鸟语园、盆景园、名果园、仙桃园、四君子园、观赏采摘园等园区, 是集生产、采摘、观赏、休闲、娱乐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旅游园区。

整个园区依托花卉苗木产业发展旅游, 旅游产业带动花卉苗木产业的发展。借助发展旅游产业, 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改革, 推动花卉苗木产业的整体发展, 最终实现景区与花卉苗木产业的健康良性发展。

3.2.2 园区有与产业结合的旅游主题

整个景区是以兰花为旅游主题, 产业生产项目也以旅游为导向, 从旅游的角度策划包装生产项目。依托园区的兰花产业、苗木产业及果品产业, 还开展一系列的主题旅游节庆活动, 例如泰山国际兰花节、泰山苗木花卉展销会、花样年华景区观光采摘节等。

园区与花卉苗木产业相关的旅游主题项目开发, 例如以兰花产业相关的兰花观光、科普教育、兰花展销等主题旅游项目, 以蝴蝶兰为主题的规划建设蝴蝶广场及蝴蝶风情馆等。

园区还延长了花卉产业链条, 改变了单一的花卉产业现状, 增加果品、苗木等产业, 并与这些产业结合进行主题旅游的开发, 例如与泰山名优果品产业相关的名果园, 与泰山古树名木相关的名树鸟语园, 以泰山盆景产业为主题的盆景园, 以泰山女儿茶为主题的绿色茶园等。

3.2.3 按A级景区配套旅游服务设施

花样年华景区的建设严格按照A级景区的标准进行, 将其发展目标定位为集生产、展销、科教、休闲与餐饮五大功能于一体的国家4A级旅游景区。景区按照A级景区的标准在各个功能分区配套各种旅游服务设施, 包括游客中心、餐饮设施、购物场所、导览设施、停车场、垃圾桶及卫生间等。

摘要:本文对产业依托型乡村旅游的特点和开发模式进行总结, 并结合泰安花样年华景区开发实例进行阐述, 论述了产业依托型乡村旅游新的开发模式, 即以旅游为导向的开发模式。

关键词:产业依托型乡村旅游

参考文献

[1]俞飞, 张士云.发展乡村旅游, 推进新农村建设科技与产业[J].2007 (1) .

[2]文军, 唐代剑.乡村旅游开发研究, 农业经济[J].2003 (10) .

[3]唐代剑, 池静.中国乡村旅游开发与管理, 浙江大学出版社[M].2005.

景区依托型乡村旅游 篇2

开展乡村旅游扶贫,精准帮扶帮助贫困户积极参与旅游产业开发与发展,推动贫困地区旅游产业快速健康发展,是我国实施精准扶贫的重点工程。自2014年以来,国家旅游局实施了乡村旅游富民工程,通过建档立卡、小额信用贷款支持、鼓励政策性银行予以优惠信贷、国家旅游发展基金予以小额贷款贴息等方式,使得全国的旅游扶贫工作进入了精准扶贫的阶段。乡村旅游扶贫取得了新的成效,据2015年试点贫困村观测数据显示,全国建档立卡贫困村通过乡村旅游实现脱贫人口达约264万人,占年度脱贫总人数的18.3%。四川省贫困地区旅游扶贫起步较早,但有组织有计划的旅游扶贫则是近几年的事。在2015年省《农村扶贫开发纲要》首次明确提出“充分发挥贫困地区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优势……大力推进旅游扶贫。”2015年四川共有10个贫困村入选国定旅游扶贫试点,按照依托资源的不同和实际发展情况,借助已有学者对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的划分,可将其分为景区依托型、交通依托型、资源(文化)依托型、民族村寨型和新村风貌型等五种类型,如表1所示。

2 景区依托型乡村旅游特点

景区依托型是指在成熟景区边缘或内部的贫困村,以景区为核心,依托景区的客源和乡村特有的旅游资源开展乡村旅游活动。成熟景区巨大的地核吸引力为区域旅游在资源和市场方面带来发展契机,周边的乡村地区借助这一优势,往往成为乡村旅游优先发展区。四川省旅游扶贫试点村以泸定县磨西镇柏秧坪村、小金县四姑娘山镇长坪村、宣汉县龙泉土家族乡黄连村和鸡坪村为代表。

2.1 区位优越提供共享景区的优势

景区依托型乡村旅游由于处于或者临近成熟景区的辐射范围,地理优势提供了乡村旅游发展的地域可能性。柏秧坪村地处贡嘎山风景区东坡,海螺沟冰川森林公园入口处,属于海螺沟风景名胜区外围保护地带。长坪村位于四姑娘山景区长坪沟入口处,主要承接四姑娘山景区的游客。鸡坪村位于巴山大峡谷腹心,黄连村临近峡谷景区,具有承接景区游客的地域优势。

2.2 市场优越提供分享客源的可能

依托成熟景区,景区内和周边乡村可共享客源,承担景区部分服务功能。黄连村、鸡坪村属于宣汉县巴山大峡谷景区范围,乡村的农家菜,农家院等“农家乐”设施可以承担景区的部分服务接待功能,成为景区天然的后方配套旅游服务区。依托景区的人气和客流,乡村成为天然的游客集聚地,并在发展中逐渐拥有自己市场的客群,为乡村旅游开发提供了市场前提。

2.3 资源丰富提供功能和资源互补性

同区域旅游发展需要重点关注“互助”和“求异”。乡村在生态风光和文化渊源上与初始景区具有一定的延续性,但是其主要偏向田园风、民俗情,又与景区的发展特色具有方向上的差异,因此其发展是对景区旅游产品功能的有机补偿,与初始景区形成差异化互补发展的格局。

宣汉县两处试点贫困村所处的巴山大峡谷景区正处于4A级景区的推进创建阶段,并且属于2016年全国旅游扶贫示范项目,同时以成熟景区的基础优势作为依托,又可以从基础设施建设、品牌打造和劳动力提供方面为旅游扶贫提供条件。因此本文将以位于巴山大峡谷腹心,可充分依托该景区进行旅游扶贫的鸡坪村为例进行分析。

3 鸡坪村发展乡村旅游的制约因素

该村处于旅游发展的起步阶段,旅游开发时间较晚,2000年才出现旅游接待,以企业主导的开发形式为主,现有外来旅游企业2个;村民和政府参与开发的范围小,参与程度低,且村民参与的开发具有原始、粗放的特点。该村2010年有3个已开发的旅游景区(景点),目前也是3个,结合该村丰富的自然人文景观,可见旅游资源开发缓慢,开发程度低,旅游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游客接待方面,2010年全年全村接待游客5000人次,2014年全年全村共接待游客10000人次。目前,鸡坪村发展乡村旅游仍具有下列制约因素。

3.1 交通建设滞后

鸡坪村位于东北边缘大巴山南麓的边远地区,内外交通状况恶劣。外部交通不畅,由于位于宣汉边界,距离全县旅游集散中心、服务接待核心区较远,未通客运班车。外部通道沿山而建,路窄弯多,有山石滚落的潜在危险,且县城通往景区的渡口龙泉段路面损毁严重。内部交通老化陈旧,村内道路不通,村民居住分散,出行主要依靠索桥和龙河坝至赵家岩庄公路出行。目前村内两座索桥设施老化,多处公路无防护栏,安全隐患严重,村民出行困难。全村村民小组通公路率仅为50%。

3.2 基础设施落后

该村基础设施严重落后。饮水困难,畜饮用水源几乎全部取自沟渠流水,无一处人工挖掘标准水井,无一处提供作物灌溉的池塘;通信设施落后,截至目前,全村农户半数以上房屋属木板房和茅草房,有的家庭至今未通电、通信,尚不具备基本的旅游接待能力。

3.3 经济基础薄弱

该村除了生产玉米、马铃薯、红薯农产品和中药材外,没有其他农产品,经济发展落后,村民收入来源单一,主要靠传统种养业、中药材和外出打工,集体经济薄弱,没有土地,没有资金,没有项目。虽然位于国家3A级旅游景区巴山大峡谷景区内,但景区发展相对滞后,漂流产品季节性强,景区基础设施不全,客流量不大,并且村内景点开发粗放原始,未形成规模,未给该村带来经济收入。

3.4 脱贫难度大

贫困家庭人口数量多,留在村里的孩子多,老年人多,长期患病甚至患重病的较多。并且孤寡老人、五保户、残疾人多。贫困户劳动力年龄偏大,文化低,只能就近就业,不能离家,需要照顾小孩、老人和病残等。同时该村年富力强的青壮年农民都外出打工。

4 景区依托型乡村旅游精准扶贫面临的挑战

景区依托型乡村旅游扶贫主要是以景区为核心,依托景区客源、基础设施建设和品牌知名度等,在景区周边或者内部开展乡村旅游,带动贫困户参与旅游业发展,从而实现扶贫脱贫。景区依托型旅游扶贫具有精准扶贫的共性和依托景区资源的特殊性,在实现脱贫功效上面临着以下挑战。

4.1 旅游产业扶贫效应的滞后性

依托景区发展旅游产业产生扶贫效应,通常需要经过以下步骤:一是充分挖掘贫困村旅游资源进行旅游建设,二是借助景区搭建融合旅游产品、宣传和营销等的旅游产业平台,三是培育以龙头企业或者当地居民为主的旅游带头人,四是推动贫困户参与旅游产业。虽然在旅游项目建设初期,贫困户可以参与景区建设、景点打造等,短期来看具有一定的提供就业、增加收入的作用。但是,由于初期旅游项目建设的就业吸纳能力有限,加之贫困户因病、残、劳动力弱等原因,真正参与旅游开发的贫困户很少,参与的贫困户也多是充当景区建设项目的建筑小工,并且以临时工为主,因此,旅游扶贫短期效应不明显。旅游产业扶贫效应的发挥需要建立在旅游建设、市场培育、旅游业发展的基础上,因而旅游产业扶贫效应具有滞后性。鸡坪村位于百里峡漂流的起点码头,村民参与的本村旅游主要集中在漂流公司务工和相关衍生工作。村民对于本村旅游的参与意愿高,但限于该村目前旅游发展情况对旅游就业人口的吸纳能力有限,仅有部分村民参与旅游,而较少贫困户参与。2014年全村旅游就业(即漂流公司务工)人数为23人;参与旅游相关工作的户数为34户,其中参与农家乐、乡村酒店、餐饮、旅游商铺(纪念品、手工艺土特产等)、交通运输等工作,目前尚无村民参与流动购物点、导游、娱乐(如骑马、照相等)和民俗文化演艺等旅游服务。

4.2 贫困户旅游参与能力缺失

参与旅游业发展是居民和贫困人口获利的主要方式,也是贫困户通过旅游发展实现脱贫的重要途径,但一些主客观因素却限制了他们在旅游业中的参与。资金、技术、文化水平、政府政策以及资源和市场进入性是影响当地居民参与旅游发展的主要因素。相比于一般居民,贫困户由于文化素质、技能技巧、劳动能力、家庭给养负担和资金等方面条件限制,参与旅游产业的能力更加缺乏,更难直接参与旅游业。因此,需要充分考虑贫困人口参与旅游业的能力。鸡坪村共有贫困户51户296人,其中扶贫户12户、扶贫低保户22户、五保户2户,其他困难户15户;靠最低生活保障的有115人,五保户4人,残疾人35人。如表2所示,致贫原因,因病、残占78.1%,此部分贫困户参与旅游工作障碍较大。贫困户主要经济来源中,45%贫困户依靠政府和民政救助,30%靠打工,19.4%能够通过当地木瓜产业和其他第一产业维持生计,5.6%需要依靠社会救助。贫困人口年龄构成方面,7岁以下(不含7岁)的占7.8%,7~16岁(不含16岁)的11.7%,16~44岁的占39%,45~64岁的占23.4%,65岁及以上的18.1%,由此可见,在人口分布方面,贫困人口中青壮年和中老年占多数,可以充分利用可用劳动力发展旅游扶贫;老年贫困人口也较多,这部分人口通过自身参与旅游实现脱贫的可能小,脱贫难度大。

4.3 旅游业带头人培育和精准扶贫理念的可能冲突

精准扶贫的核心理念在于精准,即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第一书记)精准、脱贫成效精准。精准是做好旅游扶贫的最重要的出发点,也是检验试点是否成功的试金石。旅游扶贫作为十大精准扶贫工程之一,而由于贫困户的旅游业介入能力缺失、旅游参与意识程度低等限制条件,要发挥扶贫效应途径之一是通过培育旅游业带头人,发挥带头人的示范作用,带动贫困户参与。旅游业带头人往往是以具有一定资金、旅游经营管理经验的企业和具有一定资本、劳动力和旅游发展意识或经验的当地居民为主,反而不是贫困人群,这样反过来也在一定程度上可能影响贫困户中弱势群体的利益和发展诉求。

4.4 旅游业和其他产业关系

过于强调发展乡村旅游业,可能造成旅游业同其他产业争夺资源,从而抑制其他产业发展,产生替代性竞争;同时导致物价上涨,使居民的生活费用增加。

5 景区依托型乡村旅游扶贫的建议

5.1 精准定位,与景区实现优势互补

景区依托型乡村旅游要实现精准扶贫须做到定位精准。鸡坪村应通过发挥自身优势,做出乡村旅游特色,既成为吸引游客的独立物,又构成景区的良性组成部分,避免与景区竞争客源,达到分担景区承载压力,带动贫困村旅游发展的目的。

5.2 精准选择扶贫项目,加强基础设施项目和旅游基础设施项目建设

鸡坪村内外交通状况恶劣,与外界联系不畅,制约了当地经济发展;村内交通不便,难以整合内部资源,自身经济发展缺乏动力。建议在现有外部交通基础上,建立开放性与导向性较强的交通联系网络,结合巴山大峡谷景区基础建设资源,加强贫困村对外交通和村域内部交通的便捷联系;在保持与村落建筑、原有步行道的传统风貌相协调基础上,改造提升完善登山公路和游步道;改善车行道与步行道设置污水管线将生活污水统一排放处理,设置和疏通雨水明渠。充分挖掘域内旅游资源,着重景点打造和重造,重建大寨子,并在大寨子旧址建设景区观景平台;重新打造、开发盘龙洞、鸡王洞等天然溶洞景点;加强旅游服务设施建设,新建旅游厕所、停车场、购物点、农家餐馆、旅游民宿群、垃圾收集点、环境小品等配套服务设施

5.3不断完善旅游服务体系建设

建议加强试点村乡村旅游服务体系建设,引导成立乡村旅游扶贫协会或联盟,充分发挥乡村旅游行业自律组织作用,同时引导多方政府、企业、专业合作社和专家结构参与,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龙头企业的主体作用,并将专业合作社、专家和咨询机构、贫困农户纳为旅游产业精准定位的主要力量,形成扶贫产业定位的多种力量。开展旅游科研机构、旅游规划单位、旅游龙头企业与试点村结对帮扶活动,组建专家团队,在试点村旅游规划编制、方案论证、标准建立、文化创意、技术咨询等方面献计献策。

加强推进农村电商平台建设,着力加强试点村商贸物流体系,优化刷卡消费环境,提升试点村网络通信水平,鼓励通过电商平台销售特色农产品和特色手工艺品,从而带动无法直接参与旅游业服务的贫困户增收。

5.4 不断完善旅游业精准扶贫的政策支持

建议从宏观政策细化和建立贫困户与景区旅游业企业联结机制两方面进行完善。细化包括土地、财税、金融、保险等宏观政策。旅游企业与农户应该是利益共同体,但在实际运作中却并非如此。旅游企业作为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经营实体,可能在逐利过程中会损害农户的利益。同时由于信息不对称,农户(尤其是贫困户)处于弱势地位,双方没有真正形成利益共同体,因此旅游企业可以在已得利和政策优惠基础上,适当“让利”于民。同时政府应加强贫困农户的能力建设,提高旅游服务技能和诚信意识,提高贫困户的自我发展能力与脱贫致富能力。

5.5 加强旅游人才技能培训

重点加大对试点村的县(区)分管领导、旅游部门领导及乡村旅游致富带头人的培训力度,组织试点村村官参加全国旅游扶贫重点村村官培训班学习及赴省外实地观摩学习。具体可以在村干部培训方面建立村干部旅游轮训机制,加强村干部管理、招商引资、产业培育等方面的培训;为村干部提供考察项目,学习发展成熟区的成功经验。村民培训方面要开展中等职业学历教育,实施职工岗前和在岗培训、农民工技能培训、旅游经营管理培训等培训项目,加强对青壮年和中老年贫困人口的技能培训,提高贫困人口参与旅游发展的能力。

摘要:乡村旅游是我国实施精准扶贫的重点工程,而景区依托型是乡村旅游扶贫的主要模式之一。将2015年确定的乡村旅游扶贫试点贫困村按资源类型进行分类,并分析了景区依托型乡村旅游发展特点。以宣汉县鸡坪村为例,通过分析该村发展乡村旅游扶贫制约因素和发展面临的挑战,从精准定位、基础设施建设、服务体系完善、政策完善和人才技能培训五方面提出建议。

关键词:景区依托,乡村旅游,精准扶贫,四川鸡坪村

参考文献

[1]张遵东,章立峰.贵州民族地区乡村旅游扶贫对农民收入的影响研究—以雷山县西江苗寨为例[J].贵州民族研究,2011(06):66-71.

[2]覃建雄,张培,陈兴.旅游产业扶贫开发模式与保障机制研究—以秦巴山区为例[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07):134-138.

[3]齐子鹏,胡柳.乡村旅游经济增长与我国农村减贫—基于亲贫困增长的视角[J].商业时代,2014(02):128-130.

[4]黄葵.重庆渝东南地区乡村旅游扶贫对策研究[J].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4(06):52-54.

[5]田宏,张建春,张朝环.石家庄乡村社区居民参与旅游扶贫开发的调查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5(09):189-190,+199.

[6]陈秋华,纪金雄.乡村旅游精准扶贫实现路径研究[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05):196-200.

[7]马斌斌,鲁小波.基于精准扶贫视角的海棠山乡村旅游研究[J].辽宁农业科学,2016(02):30-34.

景区依托型乡村旅游 篇3

关键词:景区依托型,商业街区,规划,文化

1 景区依托型商业街区概况

文化景区是近年来旅游开发建设的重点,但是文化景区的开发与保护往往处于矛盾的状态,开发商看重经济效益对景区过渡开发,不仅破坏了生态环境,使得文化遗产遭到破坏,同时自身利益也受到侵害,运作不佳变成“死街”。合理的商业街区设计须全面考虑,避免破坏性的开发,结合当地文化,地域特色等因素,不仅能满足文化景区的开发,更能引导游客,服务游客,,提升景区价值。

1.1 景区依托型商业街区概念

本文中提及的景区依托型商业街区是指依托大型文化类旅游景区,在其内部或紧邻的区域开展的,以田园风光和展示传统民俗风情为特色的商业街区,兼顾旅游接待服务的任务。其与一般意义商业街区最重要的区别在于它与旅游景区既要相互联系又要分工明确,成为景区游客服务接待的完美补充。

1.2 当前国内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的景区依托型商业街区由于前期定位缺乏深入研究、规划设计片面和后期开发不完善,很多都没有起到真正的积极作用,反而衰败下来,成为发展的阻碍。经过笔者调研发现,我国景区依托型商业街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1.2.1 不能很好的利用其依靠的景区资源

景区依托型商业街区其很大优势来源于有稳定的消费群体,商业街区通过与大型景区的良好合作,消费群体能够得到很好保证。而很多商业街区由于选址不当或者规划前期没有对其进行良好定位以至于不能合理利用这一资源。要想利用和依靠景区人流,就要人为的将客群进行预先的规划和引导,例如在将商业街区作为一个景点服务区串联在景区环线之内。再有可以在环境上将景区的观光行为延伸到街区中来,让游客在视觉感受上将景区与街区视为整体,弱化景区和商业街区之间的切换感。

1.2.2 单一的规划模式

(1)功能分区不完善。传统的商业街区功能仅仅体现在“吃、住、行、游、购”。随着当今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模式的改变,商业街区的功能趋于完备,在立项时就必须对功能分区进行准确的定位。不仅仅只有传统的商业功能,同时应当兼备体验功能,展示功能等兼具教育意义的功能,以及交通枢纽、停车功能等适应人们现代生活行为方式的功能。

(2)规划街道过于平铺直叙。大多数商业街区街道往往平铺直叙,平整的列于街道两侧,高度都几乎保持一致,这样一眼看到尾不容易带给游客惊喜点,缺乏空间流动感。在规划设计时应当借鉴传统街区的肌理,街道空间自然曲折,创造有生活情趣的场景。同时吸收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艺术,在整体规划上做到“旷”“奥”兼备,“收”“放”自如。

1.2.3 建筑风貌单调,模式化

很多景区依托型商业街区在建筑风貌上仅仅是一个模式化的表达,建筑的样式单一像是粘贴复制,高度缺乏层次,施工粗糙质量不高。应当深入挖掘当地的文化,提取典型的符号元素,选择合适的建筑风貌,多维度的丰富建筑风貌。

1.2.4 缺乏文化内涵的表达

大多数商业街区都千篇一律毫无新意是由于其缺乏深层次文化内涵的表达。文化内涵可以表现在很多方面,外在可以表现在建筑风貌,雕塑小品的配置,内在则需要文化创意产品的介入,民俗文化活动的举办。这样才能突出自身历史、地域特色。

2 景区依托型商业街区规划设计理念探讨———以麦积山文化旅游综合服务区规划设计为例

2.1 项目概况

麦积山文化旅游综合服务区位于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在大麦积山景区内,建设用地位于天水市麦积区甘泉镇内,占地667亩,其西侧为麦贾公路,东侧为颍川河,南北两侧邻村庄。是经由世界文化遗产麦积山石窟,仙人崖景区等重要人文遗产景观的必经之路。由于其地理位置优越,现建设用地部分被周边村民侵占,自发建成饭店、旅馆及农家乐以接待外来游客,其建筑质量粗糙、风貌凌乱。相关部门希望能够将用地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整洁城市面貌提高景区形象,让周边村民能够合理参与。

麦积山文化旅游综合服务区旨在打造集游客集散、观光游憩、文化生态体验、休闲度假、商业服务、养生健身旅游于一体的国内一流文化旅游大型综合服务区。所以在项目设计时,将整个街区作为一个大的旅游景区进行规划,按照专业旅游景区的管理模式,对街区进行分块的管理、规划和设计。其中包含了对各种休闲节点、标识系统、交通系统、游线安排等,实现商业街区的升级管理,这才能与麦积山石窟景区相互呼应,也更符合当今阶段消费者的需求和理念。

2.2 景区依托型商业街区规划设计理念

2.2.1 多元化的规划布局

在规划结构上以东西向两条步行街形成的主轴为主,就功能分区来讲分为游客服务区、秦风展示区、民俗体验区、民居展示区、度假生活区五个片区。步行街贯穿这几个片区。整个基地内形成了一轴连接五区域的布局方式,多条视线通廊贯穿,重要节点散布的规划模式。

街区的规划打破了一般的商业街区规划星旗罗布的规划模式,参考传统自然形成的街市肌理,平面布置收放有序,与观演、休息广场相结合布置,突出了核心空间,增加游客观赏乐趣,又可以形成良好的商业氛围。同时还要将街巷尺度相互结合,街区内建筑无论在水平还是垂直方向上不能整齐划一,要富有层次感。

2.2.2 丰富的空间要素

丰富的空间要素组成丰富的空间序列,从而造就不同的空间感受。商业街区的基本空间构成要素主要有街道、广场、标志物和景观四种。街道主要是由建筑并列起来创造的空间,是一个相对"实"的空间。在本项目中设置旱街、水街两条主题街道,街道曲折有趣味、收放自如,尺度宜人。在中间夹杂了具有教育功能的戏台、学堂、寺庙等尺度稍大的公共空间,打破原有空间秩序,使空间层次更加多元化。广场围合度较低,相对空矿,代表一个较为“虚”的空间,人们到这里往往速度变慢,是可供休息滞留的区域。而这里的标志物指的是如牌坊、鼓楼、钟楼等,标志物往往与广场结合,往往预示着街道空间序列的开端,高潮和结局。景观作为商业街空间要素的另一个重要空间要素,在此次景观设计中我们结合天水的历史文化将景观故事化,场景生活化。通过广场、绿化与雕塑小品的设计,达到丰富的立体效果,营造出趣味性强,富含文化气息,使人流连忘返的商业氛围。

2.2.3 类型化的特色商业街风貌

传统商业街区的风貌在本案考虑按两种维度来定位:按时间维度来定位:选择同一时期的建筑风格;第二种是以空间维度来定位:选取同一地域的建筑风格。本项目立足于天水自身的文化传承,在空间维度上选择天水民居作为其主要片区的建筑风貌。由于天水有浓厚的先秦文化,在时间维度上在设置了秦文化展示区以展示秦代建筑风貌。为了增加其可观可游的特色商业风貌,我们还在休闲区中设置了民居荟萃,包含了多种民居形式,让游客同时能体验,也体现了天水多民族融合的文化特点。

2.2.4 充分利用文化资源

文化内涵可以表现在很多方面,本项目首先在商业街区风貌上体现了其地域性和自身独特的文化性,针对不同分区设定不同的主题,街区内主题明确,文化特色鲜明。如由于其秦文化的发源地而定位的秦文化展示区,及天水民居为主要的建筑风貌。在前期定位的项目策划中也做了相关的业态定位,如当地老字号商业引入,再现了经典的生活场景,唤起游客们曾经的回忆也是文化性的一种表达。当人们游走于这样的商业街区时,置身传统之间,观看各种传统技艺、品味民俗美食,漫步于传统街道的古风古韵,此时的商业街区不再只是商业行为的载体,自身也成为了一种品牌。同时介入了文化创意产品及民俗文化活动如社火、庙会、皮影戏的举办,这些都是其自身历史和地域特色的表现形式。

3 结语

随着当今旅游业的发展,消费者对于旅游的配套服务设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促使我们相关的行业进行探索。景区依托型商业街区在设计时如果能够对其文化内涵进行深入的挖掘,发扬优势,突出特色,同时政府和相关管理者也应积极发挥指导、管理作用,合理开发利用好其依托的文化景观资源,将其有形和无形的价值得到展现,让其不仅仅成为一个景区的依更是一个独一无二的品牌。我国对于景观依托型商业街区的研究还处在发展阶段,本文从实际案例出发,对这样类型的商业街区做了初步的探索。希望本文的探索和实践对今后的景观依托型商业街区的规划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参考文献

[1]刘英杰(导师:郑东军).河南传统商业街调研与设计实践探析[D].郑州大学,2013.

景区依托型乡村旅游 篇4

1 基本情况

“外婆家农家乐”位于建设镇效东村红梅14队, 北沿公路与建设公路交汇处, 距崇明知名的旅游胜地———东平国家森林公园仅3分钟的车程, 是南门到森林公园的主要公路之一, 地理位置十分优越。“森虹农家乐”位于建设镇虹桥村, 和东平森林公园大门只有一街之隔。总体来说建设镇农家乐旅游是在区位优势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是依托东平森林公园景区而存在的, 就目前而言影响其发展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1 外部因素

1.1.1 消费对象。

目前, 现有的两个农家乐品牌处于发展初级阶段, 还局限在景区周边的农家餐馆、旅馆层次, 现有的客源主要是东平森林公园观光游客, 来源较单一, 还没有形成自己相对固定的客源群体, 客源基础薄弱, 对景区的依赖性大, 消费群体比较单一。由于来崇明旅游的季节性较强, 四季客源冷热不均, 造成农家乐游客也以季节性和节假日为主, 影响了农家乐旅游的持续发展。加之现有农家乐品牌效应不够凸显, 只能依托主要景区而存在, 市场地位低, 自主发展能力偏弱。

1.1.2 农家乐与森林公园的共生关系。

这两个农家乐品牌都是依托森林公园发展而来, 就其与东平国家森林公园的关系来看, 还处在一个松散的合作联盟, 没有制定合作发展战略, 由于体制、机制等多方面原因, 二者之间属于各自为政, 但是就长远发展而言, 和森林公园景区之间建立合作关系是十分重要的一项举措。

1.2 内部因素

1.2.1 经营成效。

我镇现有的两个农家乐品牌经营模式比较单一, 以吃农家菜为主, 经营户也很少、很难界入到旅游产业链中附加值高的部分, 如旅游娱乐项目、土特产包装与销售等, 导致旅游项目的挖掘、产业链的延伸、配套服务和标准管理做得不够。

1.2.2 发展模式。

我镇农家乐与崇明其他乡镇相比没有明显的自身特色, 农家乐提供的产品和服务上存在同质化的趋势, 发展模式单一, 走进农家乐基本上就是打牌、麻将, 吃顿饭、喝口茶、钓钓鱼。就餐饮服务水平而言, 农家菜也大致相同, 没有特色菜、招牌菜。从风格到内容、菜肴品种、游乐项目等大同小异, 缺乏独特性, 不能满足不同层次旅客的需求。

1.2.3 基础设施建设。

由于经营农家乐门槛较低, 很多农民打扫一下自己的住房便经营起来, 导致了游客抱怨“崇明环境很好, 就是卫生不太好”。目前还有一些农家乐无卫生许可证和营业执照, 从业人员没有健康证, 基本消毒设施缺乏, 卫生隐患让人担忧, 硬件设施亟待加强, 基础设施亟待完善:很多简单改造家用房的经营户, 为招待游客添置家用电器, 用电负荷增加, 消防设施缺乏, 存在着消防隐患;部分农家旅馆, 缺乏必要的保障旅客生命财产安全的措施;由于排污管道和污水处理设施的不完善, 如何妥善处理垃圾废弃物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当务之急。

2 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分析

2.1 利益相关者理论

利益相关者理论 (Stakeholder Theory) 最初源于19世纪, 这一理论一直没有受到重视, 直到斯坦福研究所 (Stanford Research Institute, SRI) 于1963年首次使用“利益相关者理论”这一术语。在美国, 1984年弗瑞曼 (Freeman) 首先使用利益相关者理论进行了有关的研究。他认为: (一个组织的) 利益相关者是指任何可以影响该组织目标或被该目标影响的群体或个人。索特 (Sautter) 和莱森 (Leisen) 两人在弗瑞曼的利益相关者谱系图的基础上, 绘制了旅游业利益相关者图。其中, 旅游业的利益相关者包括政府、本地商户、游客、员工、本地市民、竞争者、社会团体和旅游规划师等。大量的旅游实践证明, 随着旅游开发深度和广度的不断扩大, 不同利益主体之间需要协调关系, 寻求更多的利益共同点, 避免利益冲突, 确保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2.2 景区依托型农家乐旅游的利益主体分析

对于景区依托型农家乐而言, 利益共享是农家乐业主与所依托景区之间进行合作的原动力, 共同收益来源于二者互补性资源的共享。这其中包括基本资源共享、环境共享、信息共享、交通设施共享、旅游基础设施共享等。农家乐业主和依托景区之间以利益为纽带, 通过利益共享使当地农户和景区都能从合作中获益, 实现双赢 (或多赢) 互惠的局面:一方面景区为农家乐提供了稳定客源、提供了较好的旅游氛围;另一方面农家乐为景区提供了更多的服务内容, 延长了旅游的产业链条。农家乐业主所依托的景区资源对于农家乐旅游发展而言十分重要, 尤其在发展初期, 因为在农家乐旅游开发过程中, 并非所有的利益主体都从旅游活动中获利;即使获利, 获利的情况也各有不同。如果忽略了利益主体之间的合作、协调, 就可能造成利益主体之间的矛盾冲突。

2.2.1 农家乐业主与游客之间。

随着崇明农家乐旅游规模不断发展, 一方面, 旅游活动不可避免地给旅游目的地的社区生活带来冲击, 环境污染、车辆停放、非正规揽客等对村民生活造成了负面影响。另一方面, 由于崇明农家乐旅游产品单一、产品同质化严重, 游客日益增长的旅游需求得不到满足, 不利于培养游客的忠诚度。同时存在的无序竞争, 也会影响游客对农家乐的满意度评价, 农户与游客之间的矛盾由此产生。

2.2.2 农家乐业主与景区之间。

旅游开发是一个相对长期的工作, 背靠优质旅游资源发展农家乐是当地农民的初始想法。通过调研发现, 当地农民十分重视依托景区发展, 因为他们认为在景区发展过程中, 政府将更多的优惠政策和扶持政策投放在景区, 他们可以比较便利的享受到景区旅游资源的外溢。周边基础设施的改进也给当地的村民带来了很多的便利, 这说明村民们对景区的整体发展持友善态度。但是景区和农家乐业主之间由于当前的体制和机制的原因, 如何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 对于处于弱势的农家乐业主而言存在难度。

2.2.3 农家乐业主与政府之间。

不可否认在农家乐发展过程, 作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推动者和支持者, 在旅游发展的初期政府具有很大的影响力, 其政策、决策质量的优劣, 对发展方式的选择, 对旅游基础设施的供给能力, 对旅游市场和环境的调控能力, 往往决定其发展前景的好坏。当地农民与当地政府根本利益是一致的, 但是在旅游发展不同阶段, 彼此关注的焦点有所不同, 例如农家乐业主偏关注经济利益, 政府会更加注重旅游市场的整体利益, 所以二者之间会产生一定的矛盾。

2.2.4 农家乐业主与非农家乐村民之间。

农户开展农家乐基本上都是自发行为, 主要以景点周边农户为主, 这也就意味着不少农户并未开展农家乐。在这方面就会牵涉到非农家乐农户的利益关系。那些非农家乐的农户并没有得到农家乐带来的经济收益, 但却承担着其他农家乐农户给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 如水体污染、人流量的增加破坏原有清净的环境等。

3 景区依托型农家乐的可持续发展策略

农家乐旅游目前成为了上海郊区农民发展自身经济的一条不错的选择, 如前卫村、瀛东村都放弃了以传统农业经济为主的发展路径, 转而发展以农家乐为主的生态旅游、休闲旅游。但是一般农家乐还是大都依托现成景点或景区形成产业集中如建设镇环东平森林公园地区。如何开发现有资源吸引更多的客源、如何理顺农家乐业主和游客、农家乐业主和景区、农家乐业主和政府、农家乐业主和非农家乐村民之间的利益关系, 现已成为摆在农户、政府、景区面前的一道难题。将利益相关者理论引入农家乐旅游之中, 为景区依托型农家乐旅游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了有效途径。

3.1 完善合作关系, 增强竞争实力

景区依托型农家乐发展离不开景区, 两者之间紧密相连, 需要建立一种由景区管理机构和农家乐业主参与的合作机制。如持有森林公园门票的游客在农家乐吃住中享有一定的优惠, 在农家乐吃住过的游客可以享受由森林公园的门票优惠、导游服务等。通过完善合作关系, 以群体力量形式来提高效应, 增强市场竞争力。同时, 为了促进景区的发展和农家乐的经营水平, 景区管理机构帮助对农家乐经营者进行培训, 提高接待服务水平, 保障景区、农户和游客的利益。

3.2 丰富产品体系, 提高服务能力

我镇的农家乐业主在依托景区发展的基础上, 要进一步丰富产品体系, 依托崇明的历史文化、民俗文化, 突出“农”味, 以“农”为本, 各类服务设施建设、日常餐饮提供和旅游项目开发都要贴近农家生活, 让游客参与农事活动, 了解农村生活, 享受乡土乐趣。如通过崇明糕现场制作、展示特种养殖、开办“葡萄节”等具有本地特色的参与性强的活动, 既满足游客求真求知的需要, 也可以切实增加农户的收入。

3.3 注重政府引导, 形成发展合力

作为农家乐的引导者, 政府应为农家乐可持续发展提供政策扶持, 对农户农家乐的发展进行引导和培训, 提高农户对农家乐旅游知识和相关技能的认识。同时, 政府必须加强对基础设施的建设。我镇农家乐以东平森林公园为依托为主, 那就要优化景区周边的基础设施, 营造氛围, 制作详细的指示牌、广告牌。此外, 政府要营造良好的经营环境, 有效调节农家乐业主之间的恶意竞争。在适当的时机建立农家乐旅游协会, 以期更好地激发出农户的经营热情。

3.4 强化环境保护, 促进持续发展

我镇农家乐发展是以森林公园优美的自然环境 (下转P40 (上接P62) 为背景的。因此, 在大力发展农家乐旅游的同时, 要注意防止乡村旅游环境的污染和旅游资源的破坏。下大力气营造农家乐良好空间环境, 加强生活和生产污水与垃圾的集中处理, 定期进行环境卫生检查, 保证景区旅游活动及农家乐经营活动不会对生态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以展现社会主义新农村文明、洁净的面貌。

参考文献

[1]Freeman R E.Strategic management:a stakebolder approach[M].Boston:Pitman, 1984:46.

[2]Sautter E T, Leisen B.Managing stakeholders:a tourism planning model[M].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1999, 26 (2) :312-328.

[3]沈菁菁、贾雷, 共生视角下景区依托型农家乐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机制研究——以东平国家森林公园地区建设镇农家乐为例[J].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1:22 (7) :75-77.

上一篇:空气换热器下一篇:联想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