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法制建设毕业论文

2024-09-07

农村法制建设毕业论文(共8篇)

农村法制建设毕业论文 篇1

深化农村法制建设

法制是一种社会制度,是一种正式的、相对稳定的、制度化的社会规范。属于法律文化中的器物层面。核心是强调社会治理规则(主要是法律形式的规则)的普遍性、稳定性和权威性。在这个社会上没有拥有绝对权利和不受监督的权利的人,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一、乡村老百姓法律意识淡薄

中国经济飞速发展、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但在中国的乡村还有大多数老百姓的法律意识相对还很淡薄。如今,大多数公民都知道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利不受侵害,而最需要用法律保护自己的老百姓却连自己拥有这样的权利都不知道,这让很多老百姓更像是哑巴吃黄莲,有苦也说不出,更有的产生心理阴影,觉得自己都比别人低人一等,以前的封建迷信还主导着老百姓的思想。让不法之徒觉得有机可乘,也让中国的法制建设笼罩上了迷雾。

二、加强法制宣传与建设势在必行

中国社会经历了原始社会到封建社会,而如今正大步跨向社会主义社会,势必将打破原有的陈旧思想,让老百姓过上当家作主,创建人人平等的和谐生活环境。法制宣传教育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体现了广大群众的共同愿望。

广大公民积极学法用法,法律素质明显增强,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为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作出积极贡献。

农村法制建设毕业论文 篇2

关键词:农村,法制建设,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 农村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但相关法制建设却相对滞后, 给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一、农村法制建设现状

(一) 立法状况

1、农村政治管理方面, 主要立法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选举法》。

这两部法主要是保障村民的政治权利, 规范农村的社会管理。

2、在经济生产方面主要立法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

这两部法律主要保障农民基本生产的权利。

3、在生活方面的主要立法有《物权法》、《土地管理法》。

这两部法律主要保障农民住宅的权利。

(二) 村民法律意识不强、整体文化素质水平不高

1、和城市相比, 农村人口的法制教育、培训相对较少, 即便有“送法下乡”等活动, 但受到农民整体文化素质水平不高的影响, 效果也很难保障。

2、村干部整体文化素质不高, 目前, 村干部主要从村民中产生。受城市化的影响, 大量的优秀农村人口进入城市, 愿意留在农村发展, 特别是接受高等教育后愿意留在农村发展的人很少, 导致农村人才匮乏。

二、农村法制建设滞后对农村发展的影响

(一) 对农村组织管理方面的影响

《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第十一条规定, “村民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和委员, 由村民直接选举产生。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指定、委派或者撤换村民委员会成员。村民委员会每届任期三年, 届满应当及时举行换届选举。村民委员会成员可以连选连任。”根据法律规定, 农村主要干部都是由农民选举产生, 但农民整体文化素质不高, 法律意识淡薄, 选举产生管理者的方式虽然保证了农民的民主, 但很难保证村官的素质。为解决村官素质问题, 很多地方政府推出了“大学生村官”制度, 向农村引进大学生来推动农村的发展。比如江苏省向苏北农村引进大学生帮助农村发展, 但这个制度目前也带来了问题。一是大学生“村官”未来发展的问题, 因为“村官”不是公务员。二是部分学生选择去农村做“村官”, 不是为了扎根基层, 而是看重国家对大学生村官的政策优惠或是找工作难的权宜之计。

(二) 对经济方面的影响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第五条规定,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有权依法承包由本集体经济组织发包的农村土地。”第十八条规定, “土地统一组织承包时, 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依法平等地行使承包土地的权利。”这两条规定充分保障了农民对土地的权利, 但也将农村的土地经营分割为以家庭为单位的很多小块, 一个家庭只有十几亩甚至几亩地可以耕种, 由于土地太少, 限制了农民机械化生产的进一步发展。随着我国工业化的发展, 很多农民进城务工或在地方企业工作, 农民家庭的主要收入已经不再依靠农业, 导致农民没有意愿在农业上有更多的投资, 限制农业的进一步发展。

《物权法》第一百五十二条规定, “宅基地使用权人依法对集体所有的土地享有占有和使用的权利。”《土地管理法》第六十二条规定, “农村村民一户只能拥有一处宅基地。”第六十三条规定, “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的使用权不得出让、转让或者出租用于非农业建设。”上述规定保障了农民利用宅基地自建房的权利, 但宅基地的使用权却不能在市场自由转让, 那么农民在宅基地上所建设的房产怎么处理?

三、农村法制建设的建议

(一) 在保障农民民主权利的同时, 在制度上进行修改、经济上给予倾斜, 为农村引进人才、留住人才, 促进农村的发展。现在的农村既没有好的经济基础, 也缺乏足够的科技人才, 在农业科技、教育、医疗、农村管理等领域都相对落后, 需要引进大量的人才来弥补农村发展的不足, 但人力资源的另一面却是城市大学生就业难。在现行的市场经济人力资源分配模式下, 由于城市在工资待遇、生活配套设施等方面明显优于农村, 完全靠市场根本解决不了农村人才问题, 所以必须依靠政府干预, 在立法、政策、经济等方面给予去农村人才的优待。在大学生村官方面,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村官是村民选的, 而且村委会是村民自治组织, 村官不是公务员。那么大学生村官不是公务员, 和公务员相比, 现行我国非领导职务公务员是没有任期限制的, 那么怎样保障大学生村官的未来发展?必须在法律制度方面进行修改。比如是否可以给予大学生村官职务人身权的保障, 让他们以政府工作人员的身份支持农村发展。在农业科技、教育、医疗等领域, 对去农村就业的大学生能否给予工资收入的最低保障。

(二) 改变传统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的方式, 促进农村土地资源整合, 向高效农业转变。现行《土地承包法》在其立法时主要是考虑保障每一位农民有地种, 有饭吃。但现在很多农民不再依靠土地吃饭了, 我们可以鼓励让农民每人分得的几亩地交给专业农民或农业企业来耕种, 实现农业生产科技化、规模化。国家在政策上经济上保障转让承包土地农民的权利, 比如是否可以参考城市的低保制度, 对转让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农民给予每月经济补贴。

(三) 对闲置的宅基地, 放宽流通的市场范围或由政府利用市场方式收回, 减少闲置宅基地。由于城市化的发展, 现在部分农村家庭已经迁入城市居住, 在农村的宅基地怎么处理?按照现在的法律法规, 宅基地只能在村集体范围内流转, 而《土地管理法》第六十二条规定, “农村村民一户只能拥有一处宅基地”, 导致的结果只有大量的闲置。这种闲置, 对农民本身是一种财产损失, 对国家和社会而言, 造成了大量土地不能利用。对闲置的宅基地, 首先是否可以允许在城市没有住房的人, 允许他们到农村购买宅基地, 以实现宅基地再利用;其次是否可以允许政府或村委会出资买下闲置宅基地, 把其改造成农业用地出租给专业的农业企业, 这样既可以实现闲置土地的利用, 也可以解决资金问题。

参考文献

[1]贺雪峰:《村治的逻辑—农民行动单位的视角》,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9:177。

农村法制建设毕业论文 篇3

1. 当前农村法制建设滞后的原因

1.1宣传力度不够 现在农村普法基本上还是靠张贴标语、出动宣传车宣传、举办法制讲座、发放宣传材料、开展法律咨询等形式。通过调查发现,这些方式的针对性不强,不系统,存在“东一榔头,西一棒槌”的现象,宣传的内容不一定是农民需要的,对农民的吸引力不够。

1.2基层执法人员专业素质不高 某些基层执法人员自身的法律素养较低,在平时的工作中又疏于学习法律知识,不能很好地引导群众;有的甚至对自己正在宣传的法律,都没通读过,一问三不知,极大影响了农民学习的积极性;有的执法人员在执法过程中,不注重程序和方法,造成了农民的逆反心理。

1.3农民法律意识淡薄 农民对法律知识表示陌生,有的农民认为法律不可信,有的认为在走投无路实在不得已的情况下会求助法律,维护合法权益,只有极少数的明确表示在切身利益遭受侵害时会主动利用法律武器。对法律的陌生使他们对身边的制度产生了迷惑,甚至有的农民认为村规民约就是法律。

1.4法律与农村道德风俗存在冲突 在乡村日常生活中,道德风俗自古以来就对农民有着深深地影响,这对法律信仰的形成有着极大的影响,例如,农村嫁女有收纳彩礼习俗,有人借婚姻之名索取财物,这明显违反了我国《婚姻法》的规定。而不法分子则借着这一道德习俗进行违法犯罪活动。

2.改善农民法制思想状况的措施

2.1努力提高农民法制建设的认识 认识的高低决定着思路的正确与否,只有思路正确,才能提高农民的法制思想建设水平,应该从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社会主义新农村等历史背景下,审视农村法制建设的重要地位,确立依法治理的战略指导思想和法律推进型发展体制。农民的法制思想状况在整个法治国家的建设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到农民法制思想建设的重要性。各级干部尤其是基层领导干部要高度重视法制建设的工作,要舍得必要的经费投入,要站在若不抓好法建,迟早就会演变成群体性矛盾(事件),从而影响社会和谐的高度来认识。

2.2提高基层执法人员的法律素养 基层执法人员和民众接触最多,在农村基层,他们的一言一行都直接影响着广大农民,他们法律素养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广大农民对法律的信任程度。因此提高农村执法水平对于提高农村法制思想水平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要通过多种途径提高基层执法 人员的整体素质和服务水平。

2.3加大农村法制宣传及教育力度 政府在普法教育中要不断创新工作思路,结合不同地区、不同层次农民群众的文化需求和思维习惯,选择农民群众最喜爱、最容易接受的宣传方式,营造浓厚的学法、用法氛围和良好的法治环境,使农民在潜移默化中增强法律意识。同时,还要搭建一些服务平台,经常性地组织律师深入农村开展法律援助、法律服务等送法下乡活动。为农民群众办实事,解决实际问题,从而提高农民群众学法用法的积极性,增强法制宣传效果。最后,应增强宣传的针对性,针对农民所需要的法律知识进行教育。经过调查发现广大农民迫切需要了解的法律知识大多是与他们切身利益密切相关,包括婚姻法、劳动法以及土地承包法等。各级部门在进行宣传应该进行调查,把农民群众最需要的法律知识传授给他们。

2.4提高司法公信力 司法是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要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提高农民的法律意识,就要提高司法公信力,增强农民对法律的认识,保障农村的改革、发展和稳定,解决农民告状难、打官司难的问题。大力提高基层司法人员的素质,不断引进高素质人才。最大限度地保证司法公正与效率的平衡,降低诉讼成本,强化监督制约机制,保证高效公正司法,把地方政府的依法行政纳入司法监督之中,保证司法最终原则的威慑力。

农村法制建设调查报告1 篇4

----2010级12班 罗阳 201003150

2【前言】

这学期的暑假我们进行了专业实习,实习之余我们小组组织了三下乡活动进行法律宣传和调查农村法制建设的现状。身为从农村走出来的法学学子,对农村有着十分深刻的认识,农村虽然遍布祖国各地,农村人口也占总人口的一半,但是农村的法制建设却十分落后,远远没有达到城市的法制层度。因此,我们实习小组组织了这次下乡进行法律宣传和调查农村法制建设现状,希望了解目前农村法制建设实际情况,发现其中的问题,并寻求实际可行的解决方法,以切实提高广大农民的法律意识,加快农村的法制建设,为农村法制建设出一份力。

调查目标:通过对农村法制建设的现状进行调查,发现其中的问题,并寻求实际可行的解决方法,以切实提高广大农民的法律意识,加快农村的法制建设。调查时间:2012年8月8日--2012年8月12日

调查对象:四川省郫县天台村

调查方式:访谈法、问卷调查法

【正文】

通过调查我发现农村法制建设的现状主要呈现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农村法制建设进程滞后,多数农民法律知识缺乏、法制观念相对淡薄。现阶段我国有着这样一个现实的状况:农业人口庞大,农村经济单

一、落后,农民思想转变慢。从某种意义上我国依旧是一个农业大国,而农业乃一国之根本,因此,农村的稳定对于我国的发展就显得相当重要。而在一个法治的社会,稳定是要法律来保障的。可一直以来,农村一直都被忽视,甚至一度被压制,这便导致农村与城市的发展差距日益拉大,再加上改革开放以来虽然农村的经济社会制度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但“涉农立法却严重滞后,立法机构和行政部门很少清理和废除完全不适用的旧法陋规;各级政府在实际工作中则往往以政策代法,且政策多变,各

地基层政府自行其是,任意立规的现象较普遍。于是在我国各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市场经济迅猛发展的新形势下,农村原先所隐藏着的各种问题开始不断暴露出来,法律在农村遭遇困境的现状也一点点展现出来。这一点从调查数据上可以看出:在天台村有约55%的村民对法律一无所知,约19%的认为法律不如村规民约可信,18%的认为在不得已的情况下会求助法律,只有8%的农民明确表示在切身利益遭受侵害时会主动利用法律武器。这些数据充分证明了农民对基本法律知识之缺乏与维权意识之淡薄。

2、农民对法律的性质及其在社会中的作用产生了“扭曲的认识”。法律对所有人本应当是一视同仁的,在法律面前没有什么高低贵贱之分。正所谓“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但大多数农民却更愿意相信“量力而行”。社会财富的多寡和地位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农民为人处事的策略,他们信守“胳膊拧不过大腿”的“真理”,不敢有“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冒险,遇到强权强势宁愿吃亏自认倒霉。不仅如此,农民对法律的信赖度也普遍较低。在调查中也常听到这样的话:“如果不是万不得已,绝不会跟他们(法院、检察院、公安局)打交道。”而且在处理纠纷等事情时,他们更愿意用自己的乡规民约和集体道德而不是法律。

3、法律并未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如果说村民对法律的陌生让人感到失望的话,那么更人者感到伤心的是这样一个事实:法律并未还村民一个公正——在调查过程中,我们共接触到几个现实案例(大部分是关于土地的纠纷),这些案例没有一个是完完全全合乎法律的程序的。结合五天的社会调查和所见所闻所感及个人所学,与其说是村民因为对法律陌生,所以心存畏惧而难以接受法律并使其难于在农村实施,倒不如说是因为法律无法给农民以真正的公正与保障而使其自身在农村陷于“不义”。但不管怎么样,有一个事实不可否认:法律在农村遭遇了困境!尽管有学者认为导致这一困境的原因在于“经济落后、法律与传统观念相冲突、传统的人治与法治相对立等等”,但我认为其真正的原因不止如此。

农村法制问题的原因有许多,是农民自身造成的也好,是强势群体造成的也罢,抑或干脆认为是社会体制造成的也罢。但我认为在考虑这一问题时,下面几点不应不考虑。

1、农村地区人们的法律知识不足。由于农村地区人们的知识水平较低,没有系统学习和了解相关的法律知识,因此法律观念淡薄,自己受侵害时不仅不知

道如何正确的保护自己,而且自身采取的旨在保护自己的行为还可能触犯法律。所以加强农村地区的法制教育和法制宣传是政府和农民们应该共同引起重视的。

2、农民封建父母官思想根深蒂固。由于长久以来由一个地方的首席官员掌控该地区所有事宜的决定权,包括行政和司法乃至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受此思想影响,农民对行政机关及其延伸机构和官员向来具有很强的依赖性。“据统计,虽然农民对政府的工作效率满意率仅为30%,对政府表示信任的也仅为33%,但遇到事情不能解决时都首先想到并找政府解决的却高达67%”。于是,农民对政府机关的依赖性与对司法机关的陌生感和隔阂造成了这样一个现实:农村除了党组织及政府机关外,大多都不会想到,自然更不会相信还会有什么其它权威力量(包括司法机关)能对农村社会生活产生实质影响。当然,与其说这种农民对政府机构的认同感是出于信赖,倒不如说是一种习惯的传承。这同时也正好证明了司法制度在农村不健全,甚至缺失。当然,这种正式司法制度供给上的不足“反过来又抑制了民间对正式法律的需求,同时也使政府不得不更多地依赖于民间的调解(在实践期间我们也刚好碰到几起调解案件,主要是由当地有名望者主持,只有一起是由银川市司法局局长主持)来解决民间纠纷”。显然,这种对农村非正式制度的过分依赖,是不利于国家法律制度在农村推进的。

3、官员权利本位思想的肆意泛乱。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官员都始终有着这样的思想:只要自己是个官员,那么理所当然就是百姓的“衣食父母”。既如此,那么按照中国传统的家庭观念与制度,作为“子女”的百姓当然就一切得听“父母”——官员的了。由于“法律本身是一种远比我们的想象更加脆弱多变、捉摸不定的东西,很容易被人操纵、利用、常常服务于金钱和权威”。因此,那种认为在立法过程中所注入其中的法律价值将必然会依照立法者所希望的那样“原汁原味”地实现的意愿就只能是“一厢情愿的单相思”了。正如埃尔曼所言:“规范的真正内容并非一定由先例或法规所赋予规范的语句所决定,而是由规范在司法或行政程序中所遭遇的命运所决定”。试想,在所谓的法治的今天,法律已经被认为是一种权力、一种政府工具的时候,其还能被人们推崇和信仰吗?不仅如此,由于长期以来没有真正保障农民权益的法律制度的存在,而政府的权力却又不受民众的制约,干部的地位和特权也受到保护,久而久之,便在农村基层

政府中形成了这样的一种政治文化:农村基层政权的工作人员以“国家”的当然代表自居,习惯于对农民强迫命令、任意指挥,有的人甚至象“土皇帝”那样,想怎么干就怎么干,言如令旨,依仗权势,横行乡里。官员这种 “自我形象”的错误定位及损毁导致法治这一观念难以深入人心,当然也就谈不上形成法律意识了,试问在这样的一种环境下怎么谈法律在农村的推进?又怎么谈法律在农村的实践?

农村法制建设毕业论文 篇5

——龙游县龙洲街道柳村村“五五”普法工作汇报

柳村村位于龙游县灵江工业园区,距县城中心一公里,属于城中村。全村总人口1500人,总共444户,7个村民小组,分布7个自然村,其中农转非人口315人,另有外来居住人口有1100多人。村两委干部5人,党员50名,村民代表35名,建党对象3名,后备培养干部2人。我村现有耕地面积1150亩,集体收储土地98亩,村集体办公大楼占地面积28亩,下有标准厂房2幢,衢龙路沿街店面23间,园区配套店面18间,交易城配套仓库20间,小型菜市场1个,家具厂、汽车修理厂等5家,场地出租共3处。2008年全村工农业总产值329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755元,村集体纯收入65万元,先后荣获市、县文明村、小康村、卫生村、市级5星级党支部、县级先进基层党组织、街道综治先进单位,2006年被评为省级五星民主法治村。

几年来,我村在街道党工委的领导下,围绕“工业立县”,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富裕、文明的新农村为目标,积极盘活集体资产,利用地处城中村的优势,引导鼓励农民发展二、三产业,失地农民再就业培训,把农民创收与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活动、“五五”普法教育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努力推进我村民主法治建设步伐,使广大村民知法、守法、懂法,民主参与意识不断提高,使村务、党务、财务管理制度不断得到健全和落实,使老百姓关注的热点、焦点、难点问题逐步得到解决,从而有力的促进了全村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具体做法简要汇报如下:

一、思想重视,强化组织机构、完善制度措施

(一)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加强民主管理。

我村依法健全各级组织和队伍,涵盖党支部、村委会、治调委、共青团、妇联、综治、民兵、计生、财务监督等领域,层层落实责任制,分工明确,相互合作。

1、建立了一套成熟完善的村委会日常工作制度。如:

①干部岗位责任制度:明确了村“两委”班子的工作职责、办事程序和办事原则,在细分各项村务落实到个人负责的基础上,规定相应的考核办法和奖励制度。

②“两委”集体办公和值班制度:规定了每周一定期集中办公,规范记录与会情况以及讨论的各项议题进程。村两委干部每天签到上班,与村民沟通,了解村民的各项实际需要,并提供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

③解决重大事项集体讨论制度:遇到需要解决的重大事项,召开党员、村民代表会议讨论,拿出最佳处理方案,然后部署实施。比如村里集体经济和各项发展规划、村庄建设的管理模式,关于村民自治章程和村规民约的修订,村集体经济项目的立项和承包方案、大额资金的使用、兴办村公益事业的经费筹集和建设方案等的决策由村民代表会议讨论通过后决定。

2、制定了村民自治章程和村规民约,规范解决村民日常纠纷,并结合实际情况在不同时期进行修订。

3、规范“三公开”制度:党务公开、村务公开,财务公开严格按程序进行,提高村级民主管理透明度。如:财务公开时,按照上级要求实行“联审联签”和“限额审批”,以加强村集体资产的管理,对各项合同严格按照合同法和其他相关法律法规的条款签订。

4、我村在设立村务、财务、党务的公开栏之外,也设立了意见箱,封闭的意见箱能最大范围的收集村民关于村务管理、对村两委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对新农村建设的看法和提议等内容。这也是村民民主管理村务的一个体现。

(二)制定普法计划,完善各类台账。

按照我村的实际情况,结合我村在开展“五五”普法过程中取得的一些经验,制定了年度的工作计划和工作目标,使普法工作有序进行,扎实开展。同时规范各类文件档案台帐,将普法工作计划、“民主法治村”工作计划、上级关于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工作的文件等各项文字材料归档保存,确保工作有序进行。

二、抓好普法宣传教育,不断提高村民参政议政及法治意识。

我村按照上级党委政府对普法教育的具体要求,结合我村的实际制定年度法制宣传计划,村两委中设立专人负责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活动。

(一)建立法制宣传学校,设立法治宣传栏

我村成立了一个“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的普法教育网络。在村法制学校举办各种议题的法治宣传课,定期在法制宣传栏张贴法制墙报。同时利用广播等宣传工具,有针对性地宣传有关安全防范、计生、征兵等方面的知识,增强村民的法律意识。

(二)加强普法教育宣传力度

1、利用普法教育活动时间开展形式活泼的法制宣传活动。每季度至少安排一次宣传活动,组织村民代表、党员、村两委干部学习党在这时期的方针政策、国家新出台的法律法规等内容。特别是在浙江法制宣传月和“12.4”全国法制宣传日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同时指导和帮助村民依法维权,依法表达诉求。

2、利用网络中的影像资料、图文资料有针对性地开展各项专题法制教育。组织村民代表、村两委干部学习《宪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婚姻法》等法律法规;不断提高村民的法律意识;组织青少年和妇女学习妇女儿童权益保护法的内容;组织老人和其他弱势群体了解国家的各项社会福利政策;对于这些已经开展的法制教育活动做好各项记录,为村两委在以后处理养老扶幼、助残解困工作中提供法律依据。对外来务工及外出务工人员也会安排适当的时间进行相关的集体法制教育。

(三)发挥舆论宣传导向的作用。

宣传教育是农村开展“民主法治”建设的工作基础。在普法活动中,我们把法制宣传教育贯穿始终。利用广播、宣传栏、现代远程教育、村规民约等对广大村民进行法制教育。我村自2000年就成立了村法制教育学校,村两委干部、村民小组长、党员、村民代表每季度必须以身作则进行一次带头学法、守法、知法、用法学习活动,并聘请常年法律顾问、司法助理员、公安、交警等来村对村两委干部、村民小组长、党员、村民代表、村民、学生轮流进行普法宣传教育。

我们经常性用案例进行以案说法,结合本村实际案例进行分析,达到教育当事人,化解矛盾的效果。如今年3月我村一名50多岁妇女在县人民路清扫街道卫生被车辆当场冲撞致死,当死者家属得知该车主房屋因欠债务被查封,而车辆保险费又少,一时间情绪愤怒,场面失控,100多名本村亲属在医院商议如何抬尸到对方家要挟。一部分亲属到县政府、建设局讨要说法。村两委干部,治调小组立即赶赴现场,村干部承诺会干预并协助解决,绝不能以违法行为进行要挟,本着以高度负责的态度逐个对亲属进行法制宣传教育,进行沟通、劝说,分析闹事后果以及将会造成的不良影响。经过3天3夜细致调解工作,赢得了亲属的理解,在未得到一分赔偿款的情况下家属同意先将尸体火化并安葬,最后通过调解,司法程序得到圆满解决。这样一来既避免了家属的经济损失,又缓解了事态恶化,避免产生恶劣社会影响,促进我村和谐稳定发展。

我村每年订阅各种报刊法律读本近万元,鼓励村民、党员自费订阅各种报刊30多种,村两委干部每人一份浙江日报、衢州日报、龙游日报,党员干部人手一份农家报,并开通了法制教育录像室,图书阅览室,这样使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有了长期学习文化知识、法律知识的场所。也正因为村民有了较强的法律意识和集体观念,才确保了村里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三.健全法制,体现民主,牢固树立执政为民观念

在每次换届选举中,按照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统一部署,实现民主公推直选形式确立候选人,再由全体选民投票选举产生村两委班子,选举工作严格按照依法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确保每个村民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选举投票,产生的村两委干部全部签订了履责承诺书,使班子任期目标明确,能充分发挥团结协作,为民办实事,为民服务的理念。

规范民主管理,完善民主监督机制是村两委开展各项工作能否真正落实的保证。在村务、政务、财务管理过程中,坚持一查四会制度,即调查核实听证会、两委会、党员村民代表联席会、户主会。凡村里重大事项的决策都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召开听证会,使村民首先获得充分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然后召开村两委会,党员村民代表联席会和户主会进行表决,使村两委干部做的事成为全体村民的事,变“为民作主”为“让民作主”。如2006年7月份铁路南移火车站广场需在我村征用40米宽,400米长,20多亩道路用地,涉及16户征地村民。我们按照“一查四会”制度,进行民主决策,短短一个星期就完成征地工作,做到无障碍施工,受到了上级表扬。

2008年5月份,通过直选,我们依法选举产生了35名具有办事公道、知法守法、作风正派、有一定群众威信的村民代表和4名村务监督小组成员参与到村民主管理公共事务中。由党支部、村委会每年召开多次村民代表会议,年初村收支规划、重大公益事业建设项目、沿街店面承包、场地出租、村庄道路硬化浇筑、失地农民生活费发放等与村民利益息息相关重大事项。年中由村务监督小组根据审查情况汇报村务实施情况、意见和建议,年终由村两委干部述职、测评、考核、总结,每次村民代表会议民主气氛都很浓厚。

村民代表参政、议政能力得到体现,村民代表会议职能得到充分发挥,大大增强了村务管理的民主性、科学性,避免了村干部因决策失误给集体经济造成损失,有效地防止了村务管理活动中村干部不公、不廉行为的发生。有了各项规章制度管理,按照规章制度和法律法规办事,有效防止了工作中的随意性和任意性,促进了干部办实事的积极性和自觉性。通过完善民主监督机制,各项规章制度的落实,围绕村民关心热点、焦点问题,土地征用、失地农民生活补助款、困难残疾户、低保户名单落实,村干部考核述职,村所有工程招投标、店面、场地承租等等,通过公开、公示,接受民主监督,使干部做得有决心、有信心,群众知情开心、放心。

四、维稳工作促和谐,创建活动重服务。

在“五五”普法活动中,我们把维护农村社会稳定、服务村民无小事作为主要工作来抓。由于我村处于城乡结合部,外来打工、经商常住我村近千人。历年征地农转非300多人,环境结构复杂,社会各种矛盾十分突出。主要集中在:①多年来失地农民因征地费用低,养老统筹、生活费问题(600亩土地征用全部是政府公益性项目)②因规划控制10多年村民建房不能批建问题。③划分城中村、卫生保洁、村庄整治、自来水、城中学校就学等享受不到政策问题。④巨龙路、46省道和通站道路横穿我村,灵江工业园区、外来人口群体与住户发生矛盾纠纷,盗窃、赌博、交通事故等问题,一系列涉及村民切身利益各项维稳工作,形势严峻、责任大、任务重。

我们首先建立健全各项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规章制度,配备专职治安调解员和聘请了法律顾问,明确要求村两委干部遇事不回避、不退却、不扯皮,形成良性的矛盾纠纷处理机制,避免矛盾激化。同时我村针对外来人口较多的情况,建立暂住人口登记、治安登记,实现综合治理职责明细化,台账资料标准化,运作过程合法化。

其次强化维稳工作。2007年,我村失地农民200多人,因2001年工业园区、46省道征地1万-1.6万元/亩,平均计算每年1000多元生的生活开支。被征地村民到目前已将补偿金全部用完,因而失去了生活保障,集体到县政府、信访局上访,要求解决社会统筹,取得最低生活保障金。当时县政府、信访部门无法明确表度如何解决,也不可能表态解决。村民情绪激动,事态失控的局面随时可能发生。村两委治调小组勇于面对,挑起责任。每名支委分工3—5名主要上访对象日夜上门开展法制宣传劝说、化解,并充分利用妇联、老年协会,老党员沟通参与疏导工作。同时村两委及时召开党员、村民代表大会讨论分析,做到矛盾面前不回避、不退却,能当面答复不拖拉,暂时无法解决的耐心、细致作解释。经过几个月努力化解,采取男从60周岁,女从50周岁,分4个类型按50、80、90、130元每月发放生活费,终于妥善解决失地农民上访问题,破解政府一时难以解决的问题。又如2008年9月租住我村的河南青年宋威锋,在开发区奥泰钻饰厂工作,下班途中因中暑死亡在我村道路上。事故发生后对方纠集河南民工包括亲属100多人,聚集在我村居民住房内,要求厂方赔偿50多万元,如得不到赔偿要抬尸游行进行威胁。我们村两委得知后以敢于负责的态度赶赴现场。从源头预防,立即与厂方、城西派出所沟通,并将在厂房闹事人员劝说到我村办公室,以关心、安慰的态度进行分散做工作,对他们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劝之以法,进行耐心细致的劝说、化解。经过三天三夜化解、安慰,最后说服死者家属与厂方达成和解,一次性赔偿8.5万元。由于我们的及时参与、主动负责化解了一起随时会演变恶化的事件发生,也赢得了双方的尊重,同时也得到了公安部门的肯定。

近2年来,我村还调解因车祸死亡发生引起纠纷案件3起,处理各种民事纠纷50多起,违章建房纠纷6起,意外伤害案2起。我们村两委团结一致,尽最大努力使矛盾不上交,避免了小事变大事、大事酿惨祸案件发生。同时在创建活动中我村切实做到无赌博、无迷信、无重大刑事案件现象,尊老爱幼和睦的家庭多,邻里之间团级互助多,婚丧嫁娶节约办事多,全村呈现一派祥和、文明、知礼、懂法、守法的新风尚。

五、普法工作长抓不懈,创造和谐稳定新农村

通过开展“五五”普法工作,我们体会到扩大基层民主,干部群众的法制意识得到增强。村两委民主决策,民主管理,自觉性提高。特别是由村民直接参与制定自治章程、村规民约,各项财务管理制度和财务、政务。既调动了村民参与村务管理,监督村务的积极性,又使群众真正成为既是制度参与制定者,又是制度的执行者和遵守者,保证了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依法管理自己的事情,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从而避免了以往村干部“干好干坏一个样,三年一届过过场”的现象。加强监督,提高了村干部为民服务观念。使村民对村干部由怀疑变信任,由误解、不信任变理解、配合,提高了村干部的威信和办事效率,用群众的话说:钱花的清清楚楚,事干的明明白白。实现了村务决策,村务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民主化。

几年来,我们充分发挥村事管理民主化,制度管理规范化,使村民主动参与到村务管理和监督中来。正因为得到了村民的信任和支持,村两委班子更增强为民办实事的信心和决心。从而使我村经济从空壳村走上富裕村。村各项公益事业得到不断发展。2008年,在两委干部向党员、村民代表大会述职、民主测评中。村两委满足率达100%。

柳村做为城乡结合部,外来人口多,矛盾问题多,需要村两委发挥更积极的桥头堡作用。普法教育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工作,利用普法手段,正确引导村民建立大局意识、法治意识,从而保持村里的稳定与和谐。我们也深深体会到:只有坚持党的组织领导,依靠全体党员和干部群众,严格建章立制,常抓民主法治建设,做到服务群众无小事,牢牢把握为民服务观念,少讲空话,多做实事,为民着想,为村民当好村官,老百姓才会支持、理解,协助,配合拥护,村两委才会有威信、战斗力。我们才能始终把“五五”普法贯穿到村民各项工作中去,才能真正建设一个和谐、文明、稳定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龙洲街道柳村村

农村法制建设毕业论文 篇6

目前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农村法制建设存在的问题

1、认识不够到位,缺乏法制观念

首先是各级党委、政府的认识不够。由于我国有着长期的封建统治的历史,人治作为一种执政方法,早就在很多人的观念里根深蒂固。我们的干部中也有很大一部分,只关注行政命令,对法制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够。甚至有“经济要上,法律要让”的说法。所以在对农民集体土地的征用,发放行政许可等方面,都存在抛弃法律,自行其是的现象。其次是干部群众缺乏法制观念。有些农村基层干部不懂法、不学法,轻视农村法治;有些农村基层干部法律意识谈薄,不依法办事。甚至以权违法;有的农村干部仍搞以权代法、以权压法、执法犯法、徇私枉法;广大农民文化程度低和素质普遍不高,文盲半文盲还很多,而法律顾问知识素质就更低,法盲的数量远远超过文盲的数量;广大农民在自身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往往借助家族、村社和家庭的力量解决,而不相信法律。

2、立法严重滞后,影响新农村建设

农业立法方面问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农村立法有了很大进展,已制定和颁布了20多部农业法律、50多部农业行政法规、400多部部门规章(农业部制定)、地方人大和政府还制定了一大批地方性法规和规章,初步形成了以农业法为核心的农业法律体系框架。为农村建设提供了法律支持。但是,农业立法方面问题仍然存在很多:比如农业立法滞后;农业立法薄弱;农业立法质量不高、层次低,《农业法》配套法律法规跟不上。导致了农村法律不能很好地为农村建设服务。也造成了各级政府在制定农村政策的时候没有明确的标准,各行其是。

3、执法队伍不健全,执法情况混乱

由于各地法制建设情况各不相同,目前在执法方面或多或少的存在着一些问题:农村行政执法机构不健全,性质不明确;农村行政执法主体不规范、混杂、力量分散、权威不高;农村行政执法主体人员少,且经费严重不足;农村行政执法人员素质不高,执法水平低,农村行政执法人员依法行政观念不强,习惯于“人治”代替“法治”;现行法律规范对农村行政自由裁量权的规定存在明显缺陷,造成农村行政执法不一;农村行政执法依据不全,权力交叉,很不完善:农村行政执法行为不规范,不能严格依法办事;农村行政执法工作受政策干扰明显,使农村行政执法步履维艰。这些问题严重阻碍了新农村建设的顺利进行。

加强农村法制建设,推进新农村建设顺利进行的对策

1、大力开展法制教育宣传,进一步提高对在法制轨道上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性的认识。

进一步提高对农村法制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各级党委和政府在推进新农村建设工作中,要始终坚持“一手抓建设,一手抓法制”,不能有任何动摇。要坚持依法决策、依法行政、依法办事,努力提高运用法律手段管理农村工作的水平。加强农村法制建设,深入开展农村普法教育,增强农民的法制观念,提高农民依法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的自觉性。要进一步在广大农民和农村干部中开展法制宣传教育。通过这种宣传教育,切实提高农民群众的法律意识,切实增强农村干部的法制观念和依法办事能力。要努力做到使广大农民知法守法,积极履行应尽义务,并懂得用法律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使农村干部自觉奠定法律,严格依法办事。切实维护农民的民主权利。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进一步完善村务公开和民主议事制度,让农民群众真正享有知情权、参与权、管理权、监督权。完善村“一事一议”制度,健全农民自主筹资筹劳的机制和办法,引导农民自主开展农村公益性设施建设。开展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活动,推动农村基层志愿服务活动。妥善处理农村各种社会矛盾,建设平安乡村,创造农民安居乐业的社会环境。

2、切实加强农业立法工作,为新农村建设创造优良法制环境

进一步加强农业立法工作。农业立法工作的总的目标是建立和完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农业法律体系,加快制定和完善、规范农村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的法律法规。要把在农村改革和建设实践中行之有效的方针政策、已经成熟的经验上升为法律,使农村生活的各个方面都能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在农业立法过程中可以学习和借鉴国外的某些有益的东西,但一定要结合我们的国情和农村的实际不能照抄照搬。要坚持大力推进农业市场化的原则。农业立法要转变观念,尊重市场经济规律。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体现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民的重要地位,而不能走过场片面强调行政管理的老路。农业立法要始终把保护农民合法权益作为一项重要原则。当前,农民的合法权益缺乏有效的法律保障,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乱集资等现象在一些地方还比较普遍。解决这个问题,重要的一条就是要靠法制。农业立法要坚持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原则。要在抓紧农业与农村经济方面立法的同时,高度重视调整农村社会生活方面法律、法规的制定。农业立法还要与国际通行的规则相衔接。

3、严格规范农村执法行为。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有力法律保障

重视执法存在的问题,不断提高执法水平必须做到以下几点:一是提高农业行政立法质量,明确界定农业管理机关行政权的权限。规范农村行政执法主体,调整执法机构,实行综合执法与专业执法有机结合。二是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农村行政执法队伍,妥善解决执法人员待遇。三是调整财政支出结构,改善农村行政执法条件。四是严格执法程序,完善执法制度,规范农村行政执法行为。要真正达到农村行政执法监督目的,不仅在监督的过程中需要运用法律手段,而且要通过法律制度来保障行政执法监督的有效实施。要通过严格而规范的执法,为农村经济的发展,营造一个公平、公正、安全的环境,为新农村建设保驾护航。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我党致力解决三农问题的大手笔,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也是一项充满挑战的事业。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必须加强法制建设,确保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伟大工程顺利推进。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法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结合我们对济南市所辖章丘市、历城区和长清区新农村法制建设的调研情况,目前新农村法制建设中比较突出的问题主要有:一是一些涉农法律法规的贯彻实施不力,部分法律条款与政策相互抵触。比如,《农业法》中关于“中央和县级以上地方财政每年对农业总投入的增长幅度应当高于其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等的规定在实际中很难落实到位;在实施《农村土地承包法》中也存在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如一些农民外出务工,村委会将其抛荒田转包他人,务工人员回村后就以《农村土地承包法》讨要承包地,而转包人则以《合同法》来捍卫自己的土地经营权;法律赋予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与“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的土地承包政策在现实中也有相矛盾之处。二是村干部法制观念和廉洁勤政意识需要增强,农民的法律素质有待提高。在村财务运转、村民选举以及处理涉地问题的过程中,村干部出现的问题比较多。农民法治意识比较淡薄、法律知识缺乏,难以依法办事、用法维权。在对长清区一个街道办事处的调查中,我们发现,不少农民在他们遇到维权和用法的事务时,缺少用法来解决问题的概念或不知怎样用法来解决,把上访作为解决问题的主渠道,在这个街办,每月都有20件左右的信访案件,间接导致各种矛盾纠纷的发生,给农村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带来危害。三是农村“人治”的传统要远远大于“法治”,基层政权、村民组织不能较好地依法办事。变相违法征地、不按标准及时给付征地补偿,随意变更土地承包,侵犯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以及乱集资、乱摊派等现象时有发生。四是治安形势严峻。这主要表现在:农民犯罪率居高不下,例如,2006年,长清区法院判处刑罚的308名罪犯中,农民274人,占罪犯总数的89%,且多为故意伤害、盗窃、抢劫、交通肇事等类型犯罪;各种纠纷解决不及时,导致小纠纷演变为大案件、民事纠纷演变为刑事犯罪;农村精神文化生活贫乏,赌博、涉毒涉黄等各种不良现象抬头,给农村治安埋下隐患等等。此外,对坑农害家的假农资案件、乡镇卫生院、学校等医疗、教育机构乱收费现象执法和打击力度不够,农村法制宣传教育不深入、针对性弱、涉及面小,农民外出打工权益得不到维护等也是存在的问题。

二、制定和完善农村法律法规和政策是新农村法制建设的基本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已先后制定了20多部调整农村各类社会关系的重要法律,40多部行政法规以及和农业、农村工作相关的一系列法律法规和地方规章。这些法律法规,涉及到政府农业宏观调控、农田水利建设、农业生产经营、减轻农民负担、农业环境与资源保护等各个方面,涉及到农、林、牧、渔、工、商、运、建、服等各个农村产业,使农业领域基本做到了有法可依。但是,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形势下,农业、农村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需要进一步制定、完善和落实相关涉农法律法规和政策。

其一,根据新农村法制建设要求修改完善《农业法》。近几年来中央连续发了三个“一号文件”,标志着我国进入了支持农业、保护农业新阶段。而2002年修改的《农业法》从指导原则、体例结构、以至于具体规范设计上都未能体现这一基本的精神。应该适应这一形势的变化,进一步完善我国农业立法,在内容和结构上对国家保护、支持农业发展的产业政策做出全面而具体的制度安排。要完善我国农业投资法律制度,明确各级人民政府在农业投资方面的责任权限,以及农业投资每一年占财政收入的比例、投资的预算和程序、社会主体对农业投入、农业外资的引入等问题。要针对我国农业法中未对农业补贴做出任何规定的现状,对现行的种粮补贴、粮种补贴和购臵农机具三种补贴进行规范,完善我国农业补贴方面的法律规定,明确规定国家农业补贴的范围、程序和标准,以及在农业补贴过程中的监督等方面的规定,防止政策在贯彻执行过程中的随意性。为了强化法律监督明确责任,健全对政府扶持、保护农业发展的相关责权的监督机制,农业法中应对法律监督以及合法权益受损的社会主体对责任机关的诉讼机制作出相应的规定,增加农业法的“可诉性”。1[1]

其二,完善保障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和基础设施建设的相关法律。有人把新农村的公共建设概括为“六通、五改、两建设”。“六通”即通路、通水、通气(燃料)、通电、通讯、通广播电视,“五改”即改厕、改厨、改圈舍、改校舍、改卫生所;“两建”即建公共

活动场所、建集中垃圾处理站,涉及到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水利设施、公共治安、道路交通、污染防治、文化生活等方方面面。在当前的农村,公共产品比较匮乏,无法满足广大农村社会公众的实际需要。国家除了经济上的侧重和投入,还有必要通过立法予以保障,明确相关主体在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方面的法律责任,制定相应的责任追究制度,并促成各级党委政府的积极落实,逐步改变村镇发展缺乏规划,农民住宅布局散乱、建设无序,村容村貌和群众居住环境脏乱差等现象。

其三,通过法律促进农村的医疗、教育体制改革。“看病难、上学贵、社会保障差”仍是新农村最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因此,医疗和教育体制改革应当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加以通盘的考虑。近年来,国家推行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社区卫生服务等一系列措施,计划到2010年,中国农村将普遍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覆盖约7亿人,使绝大多数老百姓享受基本的医疗保障。为此,国家有必要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规范,比如《农村合作医疗法》,明确农村合作医疗组织形式,参加合作医疗农民的权利义务,筹资及法律监督方面的事项,以利于实践中的运作。同时,出台配套法律,通过一系列的奖励机制,比如税收减免、财政补贴等等,鼓励社会各界投资农村医疗。推动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试点工作,在条件成熟时也要对此进行立法规范。对于义务教育,国家修改了《义务教育法》,率先在中西部农村实行免费的义务教育,可谓教育改革的一大进步,下一步应继续抓好落实工作,以法制保障改革的成果。

此外,要选择事关农村民长远发展、农民增收和农村和谐稳定等方面的重大问题进行立法。同时,对已有的地方性法规、规章和各种村规民约进行清理,凡不符合新农村建设发展要求的内容,都要认真进行修订。

提高农村干部群众的法律素质是新农村法制建设的关键

党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要“加强农村法制建设,深入开展农村普法教育,增强农民的法制观念,提高农民依法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的自觉性”。农民是建设新农村的主体,提高广大农村干部和村民的素质是建设新农村的关键。通过深入持久的普法工作,广大干部群众就能够进一步树立依法自我管理的意识,进一步提高依法自我管理的本领,正确行使当家作主的民主权利,正确履行村级民主管理的责任,从而担当起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管理的重任。

做好新农村的普法教育工作,首先要明确新农村普法教育的重点。针对建设新农村的迫切需要和广大农民的现实需求,确定一个时期的普法重点内容。当前,在宣传宪法等基本法律的前提下,要把事关农民切身利益的合同法、土地承包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摆在突出位臵;要针对发展农村经济、实现农村社会和谐、维护农民利益的要求,开展发展市场经济、维护稳定、化解矛盾纠纷、维护合法权益等方面法律的宣传教育,使广大农民不断增强权利义务观念和民主管理意识。其次,要扩大普法宣传面。对一些经济落后的农村,特别是“老、少、边、穷”的偏远地区,以及农民居住分散,交通不便,消息闭塞的地区,扩大普法宣传广度,增强群众对涉农法律法规的认知度。第三,创新普法宣传手段。避免对涉农法律法规的宣传,停留在发些小册子,出出宣传车,编写黑板报,悬挂或贴贴标语等比较单一的机械的宣传方式上,要针对农村群众急需的问题,采取贴近农村现实,适应农民需求,生动活泼,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灵活多样的普法形式。比如可利用各种场所、媒体和平台,采取戏曲、文艺等农民喜闻乐见的形式,坚持“需要什么法,就普什么法”的原则,有的放矢地开展民法、婚姻法、劳动法、合同法等法律的宣传,让群众对宣传效果看得见,摸得着,留得住。第四,保障普法经费,加强普法队伍建设。为适应新形势下农村普法工作的客观要求。各级政府要加大力气保障普法经费的稳定,要把普法经费列支到财政预算中去。同时要加强农村司法所和调解员队伍建设,以有助于农村矛盾纠纷的解决。

五、强化农村基层法律服务是新农村法制建设的有效途径

法律援助是国家和社会为贫者、弱者和残者无偿提供的法律帮助制度。它使农民的权利得以维护,充分体现社会公平、正义,应大力发展这一制度,切实为农民利益服务。

农村法制建设毕业论文 篇7

一、我国农村法制建设的现状

建国以来, 我国农村法制建设大体经历了两个阶段:一是建国以后到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 二是改革开发之后[1]。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了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帷幕, 打破了人民公社的旧体制, 改变了以往的生产关系, 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在此期间, 党和国家明确规定, 国家机关应加强对农村各类经济形式及活动的法制管理, 并制定相应的法规政策。另外, 加快了农村的执法机构建设的脚步, 提高了广大农民的法律意识。具体而言, 我国现阶段新农村的法制建设取得一些成果。

(一) 农村法律制度基本建立。

改革开放以来, 党和国家对新农村的法制建设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 同时也废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税条例》等与时代发展不相适宜的法律法规。其中《水土保持工作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水污染防治法》、《渔业法》、《森林法》、《野生动物保护法》、《农村土地承包法》、《农业机械化促进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乡镇企业法》[2]等构成了农业法律体系框架。这些法律法规涉及到农、林、牧、渔、工、商等各个行业, 使农村发展的各领域都有法可依。

(二) 农村执法监督体系初见成效。

为了有效实施农村法律制度, 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 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执法监督体系应运而生。1996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规范了各级执法主体的行为和责任。这意味着将执法正式纳入法制化的轨道。同时, 执法人员资格管理体制的建立, 也确保了执法过程中的公平、公正, 将可能发生的执法冲突最小化, 为政府和执法机构在村民中树立起良好的形象。另外, 在各级涉农机关中建立了相对完整的接受人大、群众以及舆论共同监督的监督体系, 还完善了机关内部专项监督机制、行政执法考核机制和评议考核机制, 有效提高了政务活动的透明性和规范性。

(三) 农民法律意识逐步提高, 基本权利得到保障。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和发展, 依法治国方针政策的贯彻和实施, 以及在政府的宣传和倡导下, 公民的主体意识、权利意识以及法律意识不断得到提高, 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权利的意识也明显增强。在农村, 普法教育也被各级党委和政府提上工作日程, 派专业人员下到各个乡镇, 组织村民参与法律学习和讲座等不同形式的法制教育活动[3]。广泛的法律宣传教育, 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农村干部、群众对法律的认识, 对于自身所享有的政治权利、社会权利等也有了进一步的认知, 部分农民学会了运用法律的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越来越多的农民正向懂法、用法的新型农民转变。

二、我国农村法制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新农村法制建设在改革开放以来虽然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但是这些成就并不能掩盖新农村法制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众多问题, 与相对发达的地区比较而言, 我国贫困地区的表现尤为突出, 主要表现在:

(一) 农村立法滞后。

改革开放30多年来, 我国农村立法已取得一定成果, 但是相较于城市建设, 不论是农村的法制建设还是法治建设都远远落后, 随着农村经济和社会结构的调整, 在农业生产发展、农村金融信贷、农业投资以及农产品国际化等方面都缺乏行之有效的法律制度, 甚至出现了法治缺位的现象。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 自1979年以来, 与农村建设发展相关的法律、行政法规仅占同期法律法规总数的4.32%和5.29%[4]。虽然我国已建立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为核心的农业法律体系, 但是由于与之配套的法律法规并没有跟上, 导致农村建设不能在法律的保护下有效实施, 使得各级政府在制定政策时没有明确的参考标准, 致使政策威慑力低、质量不高。农业法律的分布不均以及浓厚的计划管理色彩, 也不适应市场经济的等价、自愿、有偿的原则和理念。

(二) 农村基层干部和农民法律意识仍有待加强。

农村基层的党员干部是党和国家路线、方针、政策的具体执行者, 但是由于我国一直存在官本位思想以及直线式领导的模式, 导致大多乡镇党员干部缺乏自主灵活性并且多数均以“实干”和“实效”为原则, 忙于农村日常生产生活, 对国家法律法规没有形成系统的认识与学习。因此, 农村的党员干部对我国新出台的法律以及相关政策基本处于一知半解的状态, 法律知识的缺乏直接导致的后果就是依法办事意识的淡薄。受中国几千年的人治思想的影响, 在农村干部的心中认为“劳心者治人, 劳力者治于人”是天经地义的事情。虽然常常将“人民公仆”几个字挂在嘴边, 心里却依然认为公仆是人民。农村基层干部始终不能将自己所扮演的角色转到服务和“法治”的轨迹上来。总而言之, 国家政策在农村的推进与落实仍是传统的计划经济时代的方法, 它导致的直接后果是颠倒了主仆关系, 同时所采取的“高压政策”在日常生产、生活、工作中也导致群干关系紧张, 无法深入了解群众所想、为群众谋福利。更有甚者在工作中采取不管不问的做事方法, 这就使得农村矛盾激化, 战斗凝聚力减弱。

(三) 农村司法机构不健全, 执法力度薄弱。

在我国的广大农村地区, 由于司法机构的不健全, 往往使得二、三个农村聚落才有一个中心法庭进行协调与管理。有人称之为“资源整合”。但是当发生纠纷需要法律支持时, 由于基层编制的问题也导致大多数乡镇的司法人员几乎都是兼职干部或招聘人员, 在自身都不懂得法律的同时是无法帮助群众排忧解难的。司法调解员的调节远远满足不了广大农民的法律需求。为此, 农民不仅需要奔波, 而且在通过立案、传询、开庭等程序解决实际问题之前也早已经失去耐心。同时, 高昂的诉讼费有时也会高于诉讼带来的收益, 司法权对行政权的依附也将使得胜诉后的司法判决得不到有效执行。法制建设的滞后、司法机构的不健全, 导致执法体系既薄弱又混乱, 无法适应高效执法的要求。执法不严, 徇情枉法, 已经成为新农村法制建设进程中的毒瘤。尤其是个别基层干部“追求自身利益”。这些都直接影响着老百姓的“法治”心理, 使得法制二字在群众心中大打折扣, 导致群众对于法律的公正性产生质疑。在农村有句俗语“农村法律如林, 执法无人”[5]。有关农村的法律法规中并没有明确规定执法机构, 存在政企不分、滥用权力的现象, 农民的利益无法得到有效维护。加之执法监督体系的不完善, 各执法监督主体之间存在责任推诿、监督工作滞后等现象, 严重阻碍了国家法制化的进程。

三、促进我国农村法制建设的对策建议

要改变农村法治薄弱的现状, 加快推进农村政治文明建设, 实现依法治国的宏伟战略目标, 农村法治建设应从以下四个方面寻求解决路径:

(一) 加大法律宣传的力度。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指出, 我国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 即也是繁荣富裕、民主法治、文明和谐的新农村。若是要实现这一目标, 必须要深化农村各项改革, 加强农村基层民主建设以及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而这都始终离不开法制的有力保障。因为良好的法制宣传教育是推进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实施、实现农村法制化的一项基础性工作, 是提高全民法律素质的有效途径, 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这就要求务必继续在农村大力开展法制宣传教育, 必须健全和完善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 充分发挥法治在促进、实现和保障农村社会和谐方面的重要作用, 进一步提高农村广大干部群众的法制观念和法律素质, 全面提升村级事务的法治化管理水平。另外, 农村不是城市地区, 所以农村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讲究方法, 新农村的法制工作要突出“两个重点”, 即重点普法对象和重点普法内容。要紧紧围绕党和国家有关农村工作的方针政策和农村改革、发展、稳定的实际, 大力开展以宪法为核心的法制宣传教育, 进一步增强农村广大干部群众的宪法意识;同时要大力开展以农业生产、农村市场经济为重点的法律法规的宣传, 进一步促进农村市场经济法律秩序的健全;积极引导广大农民群众依法办事、理性维权, 进一步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

(二) 提高农村法律咨询服务水平。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要进一步加强对基层法律服务机构和法律服务工作者以及公证人员的规范化管理, 组织律师和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深入农村, 为村民特别是广大农村的弱势群体, 为解决“三农”问题及时提供高效的法律服务。积极引导农民借助公证手段调节经济关系和民事关系, 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杜绝引发村民纠纷的各类因素。

(三) 规范农村执法行为。

在制定涉及“三农”相关政策时要严格依法。政府各部门出台涉及“三农”的各类关于新农村建设的规范性文件, 都要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规定进行备案审查, 杜绝侵害农民的“土政策”出台, 从政策和源头上防止侵害广大农民合法权益的现象出现, 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统一。规范行政执法工作, 公安、计划生育等与农村工作有关的各行政执法部门应严格依照权限办事。另外, 从以下两方面做好行政执法监督工作:一是做好对行政复议案件的监督, 因行政许可、行政征收、行政处罚、行政确认、行政强制等的涉农涉法纠纷, 引导农民充分运用行政复议这一法律武器, 维护自已的合法权益;二是组织好行政诉讼工作, 各行政机关要自觉接受司法、人大监督, 积极组织行政应诉, 认真落实和执行司法判决法律文书, 有错必改, 有错必纠, 维护公平和正义, 化解矛盾, 维持农村和谐与稳定。

(四) 完善村民自治制度。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一是应完善村民自治的相关法律, 明确村民自治的法律形式、范围、内容等, 在涉及农民自身利益的重要事情上, 不仅要合法还要做到公开, 使村规民约得以切实有效的执行, 使村务管理逐步走向规范化、透明化。二是转变乡镇政府的管理方式, 打造服务型政府。三是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建立村务公开制度, 尤其是在涉及到农民自身利益的重要事情上, 一定要以保证农村工作有序、办事有据、多数人满意为原则, 并且让广大农民直接或间接地参与村内事务的管理, 提高决策的可靠性, 最大限度地避免决策失误。

摘要: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 “三农”问题是涉及我国政治经济发展以及人民事业发展的重要问题, 它不仅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 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法治的缺失和不完善阻碍了我国新农村建设的步伐。因此, 为尽快解决现阶段我国“三农”问题, 必须加强农村法制建设。通过完善法律营造优良环境, 为农民生产、生活提供有力保障, 加快新农村的建设步伐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和社会和谐。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法制建设,和谐社会建设

参考文献

[1] .于文文.和谐新农村法制建设问题研究[D].山东理工大学, 2009

[2] .曾凯.论新农村建设中对农民法律意识的培养[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2010, 8:82

[3] .王炳义.社会主义新农村法制建设现状及完善对策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 2011

[4] .王俊凤, 潘湘波, 郭翔宇.农村法制建设政策性农业保险立法[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9

我国农村环境保护法制建设的思考 篇8

关键词:农村;环境保护;法制建设

农村是我国非常重要的社会与经济区域,保护好农村环境,创建一个清洁、安静、优美、舒适的生活环境,有利于农村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协调发展,也是保障农民身心健康的需要。但随着农村人口和经济的迅速发展,农村的环境受到了日益严重的污染,许多地方的环境污染已经远远超过了城市的污染,昔日的绿水青山让人倍加怀念。农村环境的污染,也阻碍了和谐社会的实现,因此必须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农村环境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农村环境指的是农村居民的居住环境,包括村镇环境和乡村景观等;广义的农村环境包含农村生活环境和农业环境。

一、我国农村环境所面临的问题

(一)工业“三废”对农村污染加剧

近几年的调查显示,我国因固体废弃物堆存而被占用和毁损的农田面积已达13.3万公顷以上,533.3万公顷以上的耕地遭受不同程度的大气污染,仅淮河流域因农田大气污染累计损失就达1.7亿元。全国利用污水灌溉的面积已占全国总灌溉面积的7.3%,比80年代增加了1.6倍。改革开放以来,乡镇企业发展十分迅速。但分布在广大农村的乡镇企业由于其布局分散、量大面广、类型复杂、规模小、变化大,而且技术起点较低、工艺设备落后,能源和原材料消耗较多,生产管理不健全,用于控制污染的投入有限等原因,其在对经济发展做出贡献的同时,对环境、主要是对农村环境的污染加剧也是显而易见的。据前几年公布的《全国乡镇工业污染源调查公报》显示,全国乡镇工业“三废”排放量达到了工业企业“三废”排放量的1/5至1/3,乡镇企业占整个工业污染的比重已由80年代中的11%增加到45%,一些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已经接近或超过工业企业的一半以上。另外,由于乡镇企业往往和农田镶嵌在一起,农田被迫作为消纳污染物的场地,各种污水直接外排,影响了农业生产和生活饮用水。据统计,目前“三废”污染农田面积已达0.1亿公顷,比1983年增加了2.5倍,约有15%的农田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每年因为污染,粮食减产100亿千克以上,直接损失达125亿元。

(二)生活废弃物对农村环境的污染日益突出

城市生活中产生的大量废弃物的最终去处是郊区农村,这是造成农村环境污染加剧的一个重要原因。据调查统计,全国城市生活垃圾每年产生量为600万吨左右。但由于大城市土地面积相对于高密度的人口已感严重不足,城市生活过程中所形成的废弃物只能向广大农村寻找出路,而由于未将生活废弃物进行无害化处理,在运输、管理方面又不严格,致使农村环境受到严重污染。

其次村镇生活废弃物对农村环境的污染也同样不可小觑。随着人口的增长,村镇规模的扩大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村镇的生活废弃物在大量增加,但限于资金、技术及其他原因,我国大部分农村没有垃圾、污水处理设施,生活垃圾70%左右没经过无害化处理,生活污水绝大多数是随意排放,这些都污染了农村人居环境。

(三)农业生产对农村环境带来的污染

我国的农业生产环境,由于长期掠夺式耕作,农药、化肥和农膜的过度使用,“三废”超标排放,中国有1000万hm2耕地遭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土壤质量退化、农产品歉收和有毒物超标的情况屡有发生,致使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受到阻碍。我国是化肥、农药使用大国,据统计,我国化肥施用量居世界第一位,单位面积使用量居世界中等水平,但我国化肥利用率却不高,这不仅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污染了农村环境。更令人担心的是,我国农药使用量每年以10%的速度递增,而喷洒的农药大约只有1%左右接触到目标害虫,绝大部分农药残留在土壤、水体、作物和大气中,对人体和牲畜造成危害。此外,在农田中使用不易降解的塑料薄膜,由于不注意回收清理而给农村带来了“白色污染”。

集约化畜禽业废弃物对农村环境的污染。我国农村每年产生的畜禽粪便约27亿吨,化学需氧量(COD)产生量6900多万吨,已经成为农村首要污染源。特别是80%的规模化养殖场缺少污染治理设施,大量粪便、污水不经任何处理直接排入水体,这严重污染了农村环境,影响了农民生活。

二、我国农村环境保护法制建设存在的不足

(一)现有环境立法中缺乏对农村环境保护的法律规定

国家自开展环保工作以来,始终注重生态环境法规建设。自从1989年颁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以来,先后制定了一系列环保法律、法规,包括制定或修改了水污染防治、大气污染防治、环境噪声污染防治等环境保护法律,以及清洁生产、可再生能源、农业等与环境保护关系密切的法律,已初步形成了一个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为主体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基本上形成了“有法可依”的局面。这些法律法规在促进城市环境改善的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其在农村环境保护方面的局限,因为这些法律条文主要是针对城市和工业环境问题而制定,为此该体系中没有综合性的农村环境资源保护法律、法规或条例。《环境保护法》对农业环境保护虽有涉及但很简单,而且未能将农村环境、农业环境和农业自然资源的保护统一起来。除了最新制定的《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有专门提到农村环境问题外,其余的法律法规都很少有针对性较强的条文,《农业法》仅对农业资源和农业环境保护作了原则性的规定,《基本农田保护条例》中也仅有一些有关基本农田环境保护的规定。这些环境法律法规都涉及了农业环境保护,对农村环保事业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但是未有直接涉及农村环境保护的内容。从对国家环境保护局政策法规司编写的《中国环境法规全书》(1982-1997年)的分析可看出,在290件法规、375件环保标准和我国参与的28项环境保护条约中,关于农村环境污染防治的寥寥无几。针对这种情况,国家环保部虽然也采取了一些措施,如颁布了《农村小康环保行动计划》、《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管理办法》和《畜禽养殖业污染排放标准》等,但是这些立法层次低、适用范围狭窄。从国家环保总局公布的178项立法计划中可以看出,对农村环境立法的忽视仍将在一定时期内存在。计划中直接属于农村环境保护的只有《农村环境保护条例》和《农村环境监察规范》,包括《环境保护法(修订)》在内的与农村环境有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共计17项,不足1/10。而且一些重要环境领域还存在立法空白,如农村环境保护评价、土壤污染防治、农用塑料薄膜污染、农村垃圾处理、农村饮用水保护等,也是农村环境法律缺失的体现。

此外,我国现行环境法,以实体法为主,程序法很少且分散在各实体法中,这势必影响到环境行政执法的规范性。

(二)农村环境执法力量薄弱

我国各地的环境保护机构设置几乎都一样,设有省、市、区(县)级环境保护机构,一直以来国家环境工作的重点都在城市,农村的环境保护工作尚在起步阶段。国家最基层的环保部门是县一级的环保机构,绝大多数村镇都没有自己专门的环境管理机构,县级环保部门也较少在其所管辖村镇设立派出机构,各县区直属部门及乡镇绝大多数更没有明确分管环境保护的领导,虽然现在一些镇一级政府也建立了环保机构,但是多属空架子,没有相应的人员和资源,农村环保职能基本没有履行。因此,现有农村环境执法力量的薄弱,不能满足我国广大农村环境管理的需要,是农村生态环境问题难以控制和解决的重要原因。

(三)农民环保法律意识淡薄

环境意识是衡量社会进步和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2000年世界环境日前后,国家环保总局和教育部联合对全国公民进行环境意识调查,结果报告得出的结论是我国公民的环境意识水平偏低。农民由于受到文化素质和传统习俗的影响,环境意识水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许多农民对环境知识知之甚少,环境意识淡薄。对于自身破坏环境的行为、周边生存空间的污染和破坏的危害性认识不足,对农村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更加认识不足,许多农民在生产中进行“粗放式”、“掠夺式”的耕种和经营,生活中随意丢弃、堆积生活垃圾。即使他们意识到危害,由于对环保法律的无知,也不知道自己如何维护自己的权益,只能顺其自然。因此,环保意识的淡薄,农民为了自己一时的经济利益而有意识无意识的作出污染环境的行为。

三、完善我国农村环境保护法制建设的建议

(一)健全农村环境立法

要从根本上治理农村环境污染,必须以健全、严格的法律法规为基础。现有的环境法律特别是环境污染控制法律是在工业和城市污染的基础上建立的,着重反映城市的环境要求,很难适应新农村建设的要求。由于农村和城市环境特点及造成环境问题的因素不同,我们需要在法治整体性的基础上,区别认识其各自特殊性。为了加强对农村环境的保护,需要构筑一个比较完善的、独立的农村环保法律体系,把农村环保这一块从整个环保法中独立开来,根据可持续发展原则,结合农村环保本身所具有的特点,形成一个单独针对农村的环保法律体系。具体由下列部分构成:宪法关于农村环境与资源保护的规定、农村环境与资源保护基本法、农村环境与资源保护单行法、农村环境标准、其他部门法中关于农村环境保护的规定,这样整个农村环保法律体系统一化,有利于农村环保法制建设有序地进行。

(二)加强农村环境执法机构队伍的建设

建立健全环境保护机构,增强环境保护部门的工作能力,充分发挥其引导、监督作用,是搞活环境保护工作的基础、前提和保障。搞好农村环保工作须加强区(县)环境保护机构基础设施、设备建设,努力提高人员素质和业务工作水平,区县各部门必须至少明确1名分管环保工作的领导,形成以区(县)环境保护机构为中心的环境保护系统。各乡镇、街道也应建立环境保护工作站,各自然村明确1名分管村委领导,在区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统一领导下,重点对辖区的家畜养殖业、生活环境和农业生产环境实施监督管理。

(三)加强农村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工作

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离不开广大农民的参与与支持,但是由于农村相对闭塞,大多数农民的文化程度不高,环境意识比较淡薄。因此,必须深入持久地开展环境保护法制宣传教育,普及环境法律、法规知识,帮助农村居民了解农村环境存在的问题、发展趋势及其危害,唤起农民的生态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增强全民生态环境保护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宣传教育的内容要广、形式要有所创新,既要给农民宣传环保知识、环保行为、生态道德,也要大力推广普及环保技术;既可以充分运用电视、广播、网络、报刊等渠道,也可以开展文艺演出、现场咨询会,甚至上门为农民解答疑难问题。通过一系列的宣传教育活动,让农民充分了解我们国家有关的环境法律、法规,使自己的行为更加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

此外我们还应看到,一些领导干部缺乏环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往往为追求政绩,使环境保护让位于经济发展。因此在加强对一般农民进行宣传教育的同时,还应强化对一些领导干部以及农村基层干部的生态和环保意识的教育,增强他们对农村环境的认识,把治理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通过宣传教育,使广大群众与各级领导干部认识到我国农村环境恶化的现状及其严重的危害,以加强我国农村环境的保护和改善。

参考文献:

[1]周菊香.我国农村可持续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经济问题,2001,(7).

[2]苏杨.中国农村环境污染调查[EB/OL].[2006-05-11].http://theory.people.com.cn /GB/40557/49139/49143/4039594.html.

[3]新华社.和讯网站.http://news.hexun.com/2008-12-23/112 685000.html.

[4]国家环境保护局政策法规司. 中国环境法规全书(1982-1997年)[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7.

[5]方慧.我国农村环境保护法制建设中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怀化学院学报2009,(3).

上一篇:管线迁移合同下一篇:写雨周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