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法制建设

2024-07-14

环境法制建设(共12篇)

环境法制建设 篇1

0 引言

环境问题自古有之, 它是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产生发展的, 依据历史时期的不同, 我们可以把环境问题分为两种, 一种是传统意义的环境问题, 这主要是指在工业革命以前人们对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所导致的环境破坏和资源浪费;另一种就是现代意义上的环境问题, 它是指在工业革命之后, 随着工农业变速发展和城市化, 除了上述自然资源的破坏加剧外, 正引起了“三废” (废气、废水、废渣) 污染、噪声污染、放射性污染和农药污染等更加严重的环境问题, 其污染的广度深度已大大超过了从前所引发的大量的“环境公害”事件 (也称环境公众受害, 指人们对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所造成的社会性危害, 包括环境破坏) 。本文试就我国的环境问题及环境法治建设作一些探讨。

1 我国环境问题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目前, 发达国家当前的环境问题主要是环境污染, 发展中国家主要是环境破坏, 而在我国, 则同时存在着环境破坏和环境污染这两类环境问题, 并且已十分严重。环境污染和破坏给我国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是极其惊人的。据不完全统计, 环境污染每年造成的经济损失是690亿元, 部分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每年造成的经济损失达265亿元共计955亿元, 约占当年全国工农业总产值的14%左右。环境问题在我国如此的严重, 究其原因应该说是多方面的, 既有自然地理因素, 亦有经济、人文社会等因素, 而且我们国家的具体国情又使其具有特殊性。

1.1 经济因素

目前, 我国经济正处于从传统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时期, 同时也是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时期, 从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历史来看, 这个阶段正是生态环境问题最严重的时期, 因而我国在这一时期承受的生态环境压力会更为沉重。

1.1.1 经济发展引起的环境问题恶化。

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是对社会生产力的极大解放, 这种解放刺激了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 但与此同时, 对资源开发利用规模和各行业污染物排放量也会随之高速增加。然而, 由于国民经济尚处在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转型时期, 人们只关注于经济增长的数字, 却往往忽略了其背后所付出的沉重代价:对资源的掠夺式开发造成环境的极大破坏;我国近年来的生态环境问题呈几何级数增长。

1.1.2 经济利益与环境保护的冲突。

市场经济发展所追求的是高额利润, 是相对少数人的利益, 而环境保护则是多数人的利益, 二者是对立状态, 法律对这种显性冲突的社会关系, 比较容易做出规范。但近年来, 我国农村环境恶化尤为明显, 一些乡镇企业的农民为“脱贫致富”, 宁肯容忍环境污染对国家、所在集体和本人的损害。对此, 国家不得不采取强制措施关闭“十五小”企业。但在一定意义上, 政府既是冲突调解者, 又常成为冲突的一方 (地方利益) , 违法阵营庞大, 法律执行的难度极大。

1.2 人文社会因素

“生态学作为一门科学, 从它诞生的那一天起, 一直就与‘人类社会’结下了不解之缘, 如果说前期的生态学更多地显示了自然属性的话, 那么现代的生态学, 则更强烈地显示了它的社会属性这一面。”环境问题最明显的是人文社会的原因, 我国的环境问题, 从现行的角度看, 这方面的因素影响更为巨大。

1.2.1 我国人口众多, 环境的资源压力大, 环境问题与人口有着密切的互为因果的联系。

在一定社会发展阶段, 一定地理环境和生产力水平的条件下, 人口增长应有一个适当比例, 人口问题与环境问题是当代中国发展面临的重大挑战, 庞大的人口数量及其快速增长, 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经济问题, 对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冲击。

1.2.2 公众环保意识普遍较差。

“所谓环保意识, 是指人们在认知环境状况和了解环保规则的基础上, 根据自己的基本价值观念而发生的参与环境保护的自觉性, 它最终体现在有利于环境保护的行为上。”目前我们国家的大多数人对于环境问题的客观状况缺乏一个清醒的认识, 据调查, 国民对于环境状况的判断大多是态度中庸, 无敏感性, 对许多根本性的环境问题缺少了解, 甚至是根本不了解, 而且还有相当一部分的社会公众不愿意主动地去获取环境知识。2000年“世界环境日”前后,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和教育部联合进行的对全国公众环境意识的调查报告得出的结果是, 我国公众的环境意识和知识水平还都处于较低的水平, 环境道德较弱, 我国公众环境意识中具有很强的依赖政府型的特征, 政府对于强化公众环境意识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从这些大量的调查中, 我们可以看到, 我国的国民的环保意识是有多么的差。一国的国民的环保意识如此的差, 可以想象这个国家的环境问题又是怎样的一个状况了。

1.2.3 环境问题与贫困等其它的社会问题交叉在一起, 又有形成恶性循环的趋势。

环境问题在当今世界各国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 但是从总体上来看, 我们可以归纳出这样一点, 富国的环境问题主要是与污染物相关的环境污染, 而穷国环境问题主要是与自然资源相关的环境破坏, 前者比较容易得到防治和恢复, 而后者的防治和恢复则要困难得多。我国的环境问题也有类似情况, 在平原、沿海及大城市等经济发达的地区, 环境问题主要以以环境污染为主, 如今经过不断地治理正在不断有所缓解;而西部相对贫困地区, 环境破坏引起的生态环境恶化十分严重, 且日益呈现出环境问题与贫困同步深化, 形成恶性循环的趋势。

2 加强我国环境法制建设的对策建议

环境法制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 它包含着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要解决坏境问题, 笔者认为加大环境法制建设力度是关键。笔者拟就我国的环境法制建设作以下几点探讨。

2.1 转变立法观念

切实我国环境保护法颁布二十多年来, 法律的调整范畴基本上未发生什么重大的变化, 依然是以环境污染防治法为核心的传统型环境法体系。事实上, 环境保护不仅包括对已有污染的治理, 还包括对现有环境的保护。

环境保护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 并由国家强制执行的关于保护环境和自然资源, 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的法律规范和总称, 即把环境保护纳入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的轨道, 对于中央立法而言, 就要本着实事求是, 从实际出发, 立足于全面统筹兼顾的原则, 遵循法制统一, 确立环境管理体制, 建立高效的组织机构即环境管理机构来承担指导和协调任务, 通过立法明确有关机构的设置、分工、职责和权限以及行使职权的程序, 建立健全环境管理制度;并进一步确定有关主体的权利、义务和违法责任, 只有对违法者实施制裁, 才能使受害人权利得到有效保护。目前, 我国环境立法中对污染环境罪与国家环境立法主要是全国性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 国家环境立法具有根本方向性与原则性, 是全国人民的环境活动法则, 是地方立法的依据, 是环境立法的关键。如今, 我们国家存在着规定污染防治规范多而生态资源保护措施少的缺陷, 这应该是今后环境立法修改的重点。

2.2 改进执法与司法手段

我国环境保护一直强调以行政为主导, 政府起主导作用。从近几年的发展趋势来看, 我国的环保行政主导一直呈现出不断加强的趋势。目前, 环保工作的重点是加大环境执法的力度, 这使环境行政主导的特色更加鲜明, 行政主导固然有其优势, 如具有较高的效率, 能适应我国生态环境复杂的特点, 但其局限性也很明显。首先, 它主要适用于污染防治, 而对自然资源保护和生态环境建设则另当别论;其次, 行政主导具有严格的隶属关系, 很容易出现部门分割, 条块分割, 不能形成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造成体制上的混乱;再者, 行政主导的方式降低了环境司法的地位和功能, 也降低了环境执法的功能, 使司法的作用微乎其微。因此, 要实现环境法治, 必须改进执法与司法。

2.3 加大法律监督力度

由于我国实行环境保护行政主导, 权力相对集中, 行政部门自由裁量权较大, 因此法律监督尤为重要。法律监督的真正价值不是在于形式, 而是在于力度。我国环境法律监督大体包括:权力机关的监督、行政机关的监督、舆论监督、各政党和社会团体组织的监督、人民群众监督、司法监督等几类。权力机关的监督在近年来发挥了重要作用, 全国人大环境资源委员会多次听取国务院和最高人民法院有关资源与环境保护的工作报告, 对如何推动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实施和加强环境保护工作提出了许多建设性意见, 而且坚持法律监督与舆论监督相结合, 组织并一直坚持进行中华环保世纪行和环境执法大检查等活动。

2.4 强化公民环境意识与守法观念

这里, 公民的环境意识与守法观念, 不只是普法教育与司法权威方面的原因, 更重要的是公民法律信仰的培养问题。

总之, 环境法制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 并非朝夕而就, 并且, 由于我国国情和环境问题成因的特殊性, 因而从国外的治理环境举措中 (相对于我国环境问题的解决) 并没有多少可以值得借鉴的经验。我们只有立足于本国的实际情况, 去探索出一条适合我国的切实可行的法治化的道路。这应该说是一个长期而又艰难的过程, 而泱泱大国, 法治先行, 时代赋予我们法治保护环境的重任, 我们也必将沿着这条路一直向前。

摘要:环境问题自古有之, 它是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产生发展的, 依据历史时期的不同, 我们可以把环境问题分为两种, 一种是传统意义的环境问题, 另一种就是现代意义上的环境问题, 本文试就我国的环境问题及环境法治建设作一些探讨。

关键词:环境法制,建设

参考文献

[1]《自然资源法》.肖国兴, 肖乾刚.主编.法律出版社1999年12月.

[2]《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金瑞林.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4月.

环境法制建设 篇2

近些年,人们清楚地看到国家经济发展与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有着密切的关系。当下如何在法治的大背景下,建立健全政银企三方沟通协调长效机制,进一步促进政银企密切合作,使国家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等能有效地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是我们当前工作的切入点。

一、金融法制建设是金融生态建设的重中之重

金融生态环境通常可以理解为金融组织赖以生存、竞争和发展的各种外部政治、经济、法律、社会、文化环境因素在相互联系和动态演化中形成的有机整体,其中法律环境是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关键之一。

金融法制建设的作用是创设金融活动主体的行为规则,保障金融生态环境的健康发展。首先,法律构建金融组织市场准入、退出和公平竞争机制,使金融组织优胜劣汰,保持金融生态环境的良性发展和动态平衡。其次,法律确立金融生态环境的自我调节机制,通过对金融监管、金融组织自律和金融创新等方面的规范,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保护投资者利益,增强金融生态环境的稳定性和适应性。再次,通过对不同类型的金融组织、金融产品和金融活动的立法,创造各种金融组织和金融活动的发展空间,保持金融生态环境的物种多样性,鼓励金融创新。

金融法制建设也为金融生态环境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改善提供保障。以法律的形式将金融政策规范下来,不仅能够强化政策的执行力并减少执行成本,还可以一定程度上防止不利金融生态健康发展的政策出台;法律对产权、投资人权益、金融产品法律关系等的保护和确认,对金融违法行为的打击,可以优化金融生态的经济运行环境;法律还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引导和促进积极向上的金融文化的确立和发展,这在构建良好的信用环境、良好的金融机构内部文化和金融活动行为模式等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

二、当前我国金融法律环境的几个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随着近年来金融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的金融生态法律环境已经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是,我国金融生态环境中的一些重要问题还未从法律制度的层面加以解决,金融生态环境自身不断发展完善与个别金融领域法制建设相对滞后的矛盾仍然存在。当前,我国金融生态法律环境面临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规范的金融机构和其他企业市场退出机制缺失

规范的金融机构市场退出机制是金融生态法律环境的核心内容之一。当前,我国规范的金融机构市场化破产机制尚未建立。一方面,对金融行业的过度保护,导致经营不善乃至严重资不抵债的金融机构无法及时退出市场。由于金融机构破产法律制度缺失,中央银行和各级财政又不得不采取非市场化的救助手段,使得问题金融机构的风险继续沉淀累积,从而最终影响到整个金融体系的资产质量和经营水平。另一方面,即便是少量采取市场退出措施的金融机构,其关闭仍主要通过行政手段完成,带有明显的政策性特征。并且,由于缺乏有效的存款人和投资人保障机制,金融机构的债务(尤其是个人债务)往往还是由政府兜底,隐含着很大的道德风险。

一般企业的市场退出也面临着《企业破产法》调整范围有限、有效的破产程序和相关制度没有确立、政策性破产普遍化等问题,导致债权人特别是银行债权人的权益无法得到充分保护。

现行《企业破产法》仅适用于全民所有制企业。就其中的制度构建而言,国际上普遍采用的破产管理人制度没有建立起来,清算组往往漠视债权人的利益;就破产程序而言,在破产案件的管辖与受理、债权人会议、监督制度等方面的规定也不很健全。而实践中政策性破产的扩大化也进一步削弱了法律对破产企业债权人保护的力度,造成了银行债权人的经营风险。

规范的金融机构和其他企业市场退出机制的欠缺,导致当前我国金融生态环境负担沉重,制约了我国金融机构和金融业务的发展。

(二)金融法治力度薄弱

对金融违法犯罪行为的有效打击是金融生态环境自我调节、自我净化机制的基础。现行《刑法》的有关规定不能满足打击金融犯罪行为的要求。《刑法》关于挪用资金罪的规定仅适用于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挪用客户资金的行为,而不适用金融机构挪用客户资金、资产(如国债)的行为;对操纵金融机构挪用客户资金、资产的单位和个人,也很难根据《刑法》加以制裁。

(三)金融执法环境不佳,行政干预严重

执法环境对金融生态环境各项功能的充分发挥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我国金融执法环境的缺陷主要是执行时间长、程序复杂、成本高昂,地方保护主义和行政干预比较严重。

三、如何改善金融生态环境制度建设和执法环境

现阶段,我们应当从制度建设和执法环境建设两方面着手,构建合理高效的金融生态。

一是全面提高地方政府对区域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各级地方政府尤其是金融生态环境较差的地方政府部门要从“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这一高度重视金融业的发展,进而提高对加强和改善生态环境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利用地方行政主管这一权力优势,主动承担起建设区域金融生态环境的领导职责,将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列入政府的主要工作之中,认真安排、周密部署,指定专人抓好各项建设措施的落实。同时,协调金融机构、司法机关、税务等部门共同加强和改善金融生态环境,形成“以政府为主导、人行(或银监部门)为主体,相关各方共同参与”的建设格局。

二是重视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促进中小企业持续发展。

中小企业是影响金融生态的重要力量,是创造良好金融生态环境的关键,因此,必须把提高中小企业诚信标准、解决融资问题作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重点。要树立多元化的融资理念,坚持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相结合,不断优化企业的融资结构,缓解资金紧张状况。继续发挥货币市场融资功能,进一步增加信贷投放额度。金融部门要正确处理信贷集中与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关系,适当逐级下放贷款审批权,努力为非公有制经济、中小企业创造平等竞争的金融政策环境。

三是修改《企业破产法》,建立市场化的企业破产机制。

首先,建立破产管理人制度,完善债权人会议、破产重整、破产申请和受理以及债务人财产清算等制度,给予有物的担保的债权绝对优先的清偿顺位。作为金融机构破产法律制度的补充,应当建立有关存款保险机制和证券投资者保护机制的法律制度,降低金融机构破产的社会成本,防止系统性金融风险。其次,地方政府有关部门要带头严格执法,防止个别地方政府部门以政抗法、以政代法,搞地方保护主义。企业破产的债务清偿要首先依法考虑债权人的利益,而不要借保护这个那个为名搞行政干预,这样往往给债权人利益造成巨大伤害。

四是修改《刑法》,强化对金融欺诈行为的打击力度。

只有严厉惩治挪用金融机构客户资金、资产的违法犯罪行为,追究相关责任人的刑事责任,才能有效维护社会秩序和金融稳定,发挥金融生态环境的自我调节和自我净化功能。应进一步扩大金融欺诈犯罪主体的范围,建立健全修改有关委托理财、金融衍生产品、金融结构性产品和金融控股公司等的法律规范。同时,要加强执法环境建设,提高执法效率。

中小企业法制环境建设问题与研究 篇3

关键词:中小企业;法制环境建设;生产经营环境

近几年来,国务院和地方制定出台的有关改革措施,下放审批事项,推行政策跟踪评估,积聚社会力量为中小企业做好服务,如政策服务、项目咨询、融资咨询、科技研发、技术合作等措施,既有效提升了行政服务质量,也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执法不公特别是乱用权、私用权等不良习气。但是中小企业综合实力弱、抗风险能力弱、管理水平低,而各级职能部门思想保守僵化、作风平庸、执法不公特别是乱用权、私用权等现象依然存在。审批层级多、环节多、前置条件多,服务不到位、流程不透明、信息不公开、办事效率低,个别执法行为存在随意性、逐利性和选择性,缺乏公平性、公正性,“乱检查、乱罚款、乱收费、拿、卡、要”等现象时有发生。

为切实解决企业在生产经营环境中普遍反映的突出问题,着力培育亲商敬商安商富商的社会文化,加快形成市场主体活力竞相释放、创新创业蓬勃开展的良好局面,需要政策的鼓励、保护和鞭策,也需要相应的法规制度的约束和惩戒。以公正的法律法规、精准的服务做保障,构建有效的法制环境,把优化企业法制环境作为一项长期战略任务,摆在突出的位置,从细微处入手,常抓不懈。

1 全面推进政务公开

按照“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的要求,本着“职权法定、转变职能、简政放权”的原则,建立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和负面清单制度。凡是涉及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权利和义务的制度和规范性文件,按照要求和程序予以公布;并公开执法依据、流程、进展、结果等相关信息,可以借助互联网政务信息数据服务平台和便民服务平台建设,实现公共资源配置、重大建设项目批准和实施、社会公益事业建设等领域的公开、透明。

2 构建严格规范的法律体系

一方面,制定完善地方性法规制度,并确保其与现有国家法律、行政法规相配套,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等方面确保各种所有制经济企业享受平等权利,经济主体合法利益受到法律有效保护。另一方面,建立完善与知识产权保护相关的地方性法律法規,鼓励科技创新、惩戒假冒盗用。第三,按着“权利清单”目录,制定河北省限制和淘汰类产业目录,目录以外,各类市场主体皆可平等进入。第四,推行行政“问责制”常态化、惩戒责任人,对为官“庸政”、“懒政”行为坚决问责,杜绝公务人员不敢担责、不愿担当、漠视居民呼声和权益、不认真履行职责的行为。

3 完善相应的市场法律制度体系

一是修订《中小企业促进条例》,就科学、有效、适宜的推动中小企业金融扶持、技术和信息支持、中小企业信用管理等重点工作开展做出调整。二是把有关“民营经济发展”的地方性条例、政策升格为地方性法规,提升其法律效力和约束力,进一步突出的保护好企业合法权益;构建打击科技侵权行为的长效机制,以查处侵权大案要案为重点,切实保护权利人的合法权益。三是推进中小企业普惠制度,在不违背“权利清单”的前提下,发布实施更多、更有效的地方性法规、规章、措施,加快推行中小企业减税减费,并将其上升为地方性法规制度,便利于依法执行。四是依法监管市场主体。创新监管方式、维护市场秩序,按照“强化后续监管”、“权责一致”、“谁审批谁监管”、“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依法强化市场监管职能履行,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大力推进市场监管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推进产品质量管理标准化体系和检验检测体系标准化建设,落实产品质量安全企业主体责任制度,建立健全产品准入、追溯、召回和退出制度。加快地方监管体制改革和职能转变,完善监管信息共享平台,建立健全产品质量监管执法联动机制,提高监管行为的针对性、有效性。五是大力宣传普及中小企业政策法规,增强广大中小企业对各级政策法规的认知、使用能力,提升自身权益合法维护能力。

4 加强生态环境法制建设

第一,完善相关配套制度。一方面严格落实《环境保护法》和环境污染计划《大气十条》、《水十条》和《土地十条》等国家出台的法律法规,完善排污许可、总量控制、应急预警、法律责任等方面的规定,推行环保、公安联合、联动执法机制,进一步强化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另一方面,尽快出台实施地方重污染行业排放标准、污染防治技术、清洁生产评价体系指标等。第二,建立环境保护责任终身追究制。一方面,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确保政府部门对环境监管的重点从具体的事务性管理工作,转变到宏观调控、综合决策上来,集中力量保证环境监察执法到位和实现监督惩治的公平,真正起到对环境治理的监管指导。包括:建构环境污染区域协防制度、区域环境质量评价制度;建立统一的区域协防工作机制、区域环境污染预警机制、环境污染目标责任制度和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另一方面,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要求,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各级领导、各监管单位的责任。包括:健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安全预防控制体系和企业诚信管理体系,加大监管监察力度,督促企事业单位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及时排查治理安全隐患,杜绝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深化安全生产管理体制改革,推进城乡安全监管法制化、规范化、体系化,加强基层监管能力的建设。第三,构建环保责任承担监督与激励机制。一是规范企业主体的生产经营行为,进一步健全企业环保激励体制机制,确保企业真正承担环保责任;二是完善企业环保激励机制、外部政策和立法约束,强化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环境保护意识,通过改进生产工艺、更新生产设备等提升节能环保生产水平,逐步将绿色生产注入企业发展理念、将节能环保做为推进企业发展壮大的内生动力,实现政府管理由完全的约束向约束、激励并存,企业生产对节能环保监督的单纯抵触向主动接受转变,最终实现有效降低能源消耗,大幅减少污染物排放的目的。第四,引导全社会各界参与重视环保监督。公民拥有享受优良环境的权利,同时也肩负着保护环境的责任和义务。所以,我们不但要完善各类环境保护法律制度、确保环境信息公开和参与路径畅通便捷,提升公民的环境维权意识和履行保护环境的义务,鼓励和调动社会各界积极参与重视环保监督的积极性,加强社会公众对政府、企业环保责任履行情况的监督。第五,构建以环境质量改善为核心的目标责任考核体系。一是启动全省“环保大数据”工程,构建全省统一的集环境要素齐全、技术和设备先进、基础数据完善、应用系统相联、信息共享共用的智能化生态环境执法、监控平台,提高综合监管水平。二是加大环境保护财政投入和环境科技投入,加快设立各级污染防治专项资金,重点解决环境污染严重区域和有关污染环节的科技研发和环境实验。强化监督各级政府的在环保方面的财政支出,保证财政资金合规、安全、有效使用,确保各项环保财政政策的贯彻实施。

5 构建社会信用体系

区域经济发展与环境法制建设 篇4

关键词:区域经济,资源,环境法

贯彻党的十七大制定的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思路, 借鉴当代经济社会科技的有益成果, 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 科技创新, 立足于各地的自然资源优势, 环境优势, 加快区域经济的发展, 是摆在当前地方各级经济工作中所面临的急迫任务。社会实践证明:要加快区域经济发展, 必须整合区域内的各种资源要素, 发挥其间相互关联的能动作用, 以市场机制为导向, 科学配置自然资源, 人力资源, 技术资源等资源要素, 增强它们之间的相互关联程度。同时基于资源的有限性, 区域经济发展必须以农业资源为主导, 在此基础上整合农业资源, 工业资源, 第三产业, 增强三者之间的关联程度, 实现贸工农一体化, 综合利用和适度开发农业资源, 壮大农村经济, 在此基础上充实工业资源。必须明确的是工业化是实现农业人口向非农产业转移, 从而实现我国由落后的农业国向先进的工业国转变的必由之路, 是加快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孵化器”。当前加快区域发展的工业化进程, 必须切实转变经济增长观念, 进行经济结构的优化调整。关键是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 经济效益好, 资源消耗低, 环境污染少, 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 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 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

一、当前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

1. 经济发展水平低, 城市化进程缓慢。

改革开放以来, 地区经济虽然取得了较大的发展, 但整体水平仍然不高、传统农业在区域经济中仍占有较大比重;工业基础较为薄弱, 迄今仍处于工业化初级阶段, 由于工业技术水平落后, 产品市场竞争力差, 工业经济效益低下;由于长期地把农民隔离于工业化进程之外, 致使县城城镇化、非农化水平极其低下。这些都说明地区经济仍处于较低的生产力水平上, 不具备大规模整治环境、改善社会和人口发展条件所需的物质基础, 也就制约着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 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 由于大量技术水平落后, 管理水平低下的乡镇企业的存在, 他们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大多对生态伦理缺乏认识, 选择了一条资源→产品→废物的线性经济发展模式, 采用了粗放型的资源开采方式, 从而导致了生态自然的严重破坏。

2. 环境资源问题严重

(1) 生态环境质量日益下降。广义的环境资源问题, 是指由于自然环境的运动变化而给人类造成的一切有害影响和危害。他包括火山, 地震, 洪水等自然灾害所引起的第一类环境问题或原生环境问题, 由人类活动作用于自然界反过来对人类自身造成有害影响和危害的第二类环境问题, 又称为人为环境问题。我国的环境问题出现较晚, 但是呈现急剧恶化的趋势。特别是在一些发达区域中, 呈现出工业污染→农业污染→第三产业污染的线性污染局面, 全国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为8.2亿吨, 其中县及县以上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为6.7亿吨, 乡镇工业的产生量为1.5亿吨。工业固体废物的排放量为3186万吨, 其中乡镇工业的排放量为2146万吨, 占排放总量的67.3%。工业生产过程中排放出来的废水、废气、废物, 不仅造成周围的生活环境的严重污染, 也使农业生产环境急剧恶化, 农产品大量的减产甚至绝收。在发展区域经济的过程中, 这种现象是普遍存在的。同时, 随着农产品大量流入市场, 也给第三产业特别是服务业带来了严重的食品卫生安全的威胁。据统计, 2000年农业部组织北京, 上海, 山东, 浙江等地的多家农药鉴定所对50个蔬菜品种, 293个样品的农药残留量进行抽样检测, 发现22%不合格。2001年前两个季度, 国家质检总局对蔬菜产品农药残留进行了监督检查。抽样合格率分别为72.4%和64.5%。

(2) 资源利用不合理, 使用效率。耕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之一。“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耕地”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但从我国的实际情况, 大量乱占用耕地、盲目扩大非农用建设用地的现象频频发生。我国土地面积居世界第三位, 但人均土地面积仅为0.777公倾, 相当于世界人均面积的三分之二。因此, 综合、高效、持续处用资源就成为促进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3. 人口增长过快, 人口素质不高。

人口增长过快和自然资源承载能力有限导致劳动力严重过剩。庞大的劳动力大军给地区就业带来了严重困扰, 成为制约地区经济发展的沉重包袱。从受教育程度的角度来看, 人力资源的文化水平低下。受教育程度不高, 是欠发达地区人力资源的另一个特点。欠发达的人力资源总量水平不高, 成为制约地区经济发展的严重障碍。

二、完善区域经济发展的环境法律建设的建议

1. 完善环境立法机制

(1) 转变环境立法观念。我国政府在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之后, 制定了环境与发展所要采取的十大对策, 明确提出了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然而, 现行的《环境保护法》没有明确将可持续发展作为环境立法的指导思想。其第一条规定:“为了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 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 保护人体健康, 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 制定本法。”显然, 这种环境指导思想与当前经济发展是不相适应的, 因此必须转变立法观念, 以可持续思想作为当前和今后环境立法的指导思想。

(2) 加快地方环境法规的制定工作, 弥补地方环境法律法规的空白。由于我国的环境立法起步较晚, 环境法律法规中还存在着许多空白领域。为了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响应“依法治国”的号召。当前环境立法工作应该本着大方针不变, 具体灵活的法律立法思想, 即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 根据地方环境的实际情况, 加快地方环境法规的立法工作。

(3) 加快弥补程序法的空白。在环境法律体系中, 实体法律大多规范了环境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和义务关系。但是仅有实体法是不够的, 还必须有相应的程序法于之配套。为了适应区域发展的需要, 有必要加快地方环境法律的程序立法。我国一般诉讼立法是比较完备的, 已经制定了民事诉讼法, 刑事诉讼法和行政诉讼法, 环境诉讼已基本上有章可循。但是, 从整个环境法体系的程序立法来讲仍比较欠缺。加快地方环境法律的程序立法是当前地方环境法制建设面临的任务。

2. 加强环境宣传教育, 提高公众的环境意识和法律观念。

对于公众的法律知识欠缺, 以及环境教育对象的多层次性, 所以就应该采取多样化的教育形式。第一, 对于普通群众的环境法律教育, 可以采用一些比较通俗, 易于群众所能接受的方式。诸如:报刊, 杂志, 广播, 电视等手段增强他们的环境法律知识。第二, 对于企业业主来讲。追逐利润最大化是每个企业管理者最关心的话题。因为传统经济增长模式的影响, 一部分企业管理者置法律于不顾, 一味追求经济的发展, 却给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破坏。因此, 有必要采用专门学习的方式对他们进行环境法律教育, 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环境法律意识。第三, 对于政府领导而言。由于他们特殊的领导地位, 会直接影响区域经济的发展方式 (走可持续发展或是先污染后治理) 。因此对于领导干部的环境法律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可以采用培训和专题讲座的方式, 让他们系统的学习环境法律知识, 树立科学的发展观。第四, 对于环境执法者来讲。他们的业务素质和环境法律知识直接与环境执法紧密联系起来。对于他们的教育可以采用岗位培训的方式, 进一步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

3. 完善法律监督体系。

由于缺乏环境法律监督体系, 有些地方还存在着有法不依, 执法不严的现象, 扰乱了市场经济的公平交易。在市场经济体制下, 加快区域经济的发展, 完善环境法律监督机制, 有必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 树立环境保护部门的权威。政府部门在行使宏观调控职能同时, 应授予环境保护部门更多的环境监督权限。同时, 政府部门应积极为环保部门的环境监督创造条件, 使环保部门能够有效的参与环境综合决策, 更好地履行环境监督职能。

(2) 政府应该在环境法律监督中发挥领导作用。环境保护是一项系统性和社会性很强的公益事业, 关系到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政府部门应该强化对本地区环境保护工作的领导, 在宏观调控的指导下, 真正发挥环境法律监督的职能。

(3) 明确职能分工, 理顺环境保护的机构设置。各部门应该系统分析本地区的环境现状, 综合环境问题发展的趋势, 从整体出发, 设置环境保护机构, 不能简单从行政区域划分环境管理职权。

总之, 区域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是最近几年来才逐步得到国际和各国重视的一个新的议题, 它是国际社会为了应对环境问题对人类生存的挑战而在经济和政治领域的最新发展, 各国政府对这些问题应予以高度的重视。并集中精力首先解决我国的环境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问题, 而这一任务还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仇方道:县域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思路[J].经济师, 2003 (6)

环境法制建设 篇5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乡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农村环境污染逐步加剧,生态破坏日益严重,农业环境受到严重冲击,农民利益受到极大伤害。本研究主要分析了我国农村环境保护法治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预防和防止污染下乡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农村环境保护:农村环境保护法:新农村建设

1目前农村环境及环保法治建设主要问题

1.1农村环境污染严重

目前,我国农业发展迅速,但由于整体技术含量低、环保意识不到位,化肥、农药、生长调节剂、农膜等农业投入品不科学使用现象普遍存在,许多大中型畜禽养殖场缺乏处理能力,大量种养殖业废弃物未得到利用就直接排放。粪便进入水体或渗入浅层地下水后。大量消耗氧气,使水中的其他微生物无法存活,产生有机污染。农村企业单体规模偏小,产业层次普遍很低,污染治理设施不配套或运行不规范,污染源分散在农田、农村居民点之间,极易引发局部农村环境污染问题。尚未形成垃圾回收处理体系,垃圾随意丢弃。使得居民的生活环境十分恶劣,而且污染土壤,使土壤肥力下降。各类农作物秸秆随意焚烧,各级政府及其农业等部门没有承担起指导作用,不仅极大污染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而且导致农业生产减产,农产品质量下降,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受到严重制约。相比于城市而言,农村生态环境脆弱、环保设施基础较差,尽管一些地方具有垃圾运输、分拣和处理系统,但进展并不顺利。农村不像城市,有环保局、建委、城管等强有力的环保执行机构和完善的监测系统,农民环保意识也不够,污染只要不太严重,一般是没有人在乎的,更不要说监测地表水、地下水、土壤、空气质量。

1.2农村环境保护法制体系不健全

农村环境保护法治建设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农村法律体系不健全,农村法律制度不健全。措施缺乏针对性、可操作性等各个方面,现行的《环境保护法》更侧重于工业污染防治和城市环境保护,有关农村自然资源利用和保护、生态保护方面的内容所占比例较小。传统法律基于市场自治难以解决环境领域的市场失灵。其中专门针对农村环境污染问题的法律和条款几乎是空白。近10年来搞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行的环保,一般模式是政府投入,涉及到环保部分就是为农村修建污水处理设施、整顿垃圾回收、建立农村垃圾回收系统等等投入较大的农村环保基础设施。但这种模式往往只适用于城市,对农业环境的整体性特征把握不够。立法范围过宽或过窄。部门之间不协调,没有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效果不理想。

2针对我国农村环境保护法治建设的建议

2.1结合农村实际情况,切实保护农村生态环境

为了加强农村环境保护。提高农民环保意识,应加快立法进程,健全农村环保法治体系,设立《农村环境保护法》,对农村生活污染、农药污染、工业污染等做到有法可依。创新农村环境保护机制,建立目标责任制,把地方政府农村环境保护的责任落到实处,加大农村环境执法和政府监管力度,切实保护农村的利益,有效解决农业和农村环境保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对养殖业科学划定禁养、限养区域,结合实际,对不符合规定的养殖场关闭、搬迁。对牲畜的排泄物进行处理,确保污染物达标排放。把农村环保作为工作重点,防止工业和城市污染向农村转移,切实维护农民群众的生态环境权益。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农业环境的保护,促进农业环境保护新技术的使用,加强对农业源污染的监测预警。以科技创新推动农村环境保护,大力研究、开发和推广农村环保适用技术。尽快建立以农村生活污水、垃圾处理以及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为主体的农村环保科技支撑体系。深化“以奖促治”政策,开展新一轮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高农村环境保护公共服务水平,推动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细化政府职责,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的农业生产、畜禽养殖等实施监督管理,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的乡村环境实施监督管理。住房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乡、村庄规划建设负责。推广新型清洁高效燃煤炉具,鼓励生态养殖场和养殖小区建设,通过发展沼气、生产有机肥等综合利用方式。实现养殖废弃物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大力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2.2深刻认识农村生态文明建设重要性和复杂性

农村环境保护与治理的复杂性和导致污染因素的多重性,需要综合生产、生活、资源、能源、民居特点、经济条件等多种因素,整合现有农村、农业、农民的各种政策,形成综合性的配套措施,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城乡一体的总体原则,深刻认识农村生态文明建设重要性和复杂性。综合考虑农村工农业生产、农村资源与能源、农民居住与生活、农村农业制度与政策等要素,统筹实施农村环境保护与治理相关工程,全面提高农村干部群众环境保护与治理意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和生态文明型的新型农村,促进农村城市化、农业现代化、城乡一体化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健全农村环保机构和机制,整合完善并综合运用法律、政策、技术和市场等手段,全面推进农村环境保护与治理,整体提高农村生态文明化程度,努力实现美丽乡村建设目标。在环境领域,政府能力一直是有限的,政府的角色定位更多的是经济建设型政府。所以,应该开展政府主导,农民参与的工作方法,政府在舆论宣传、政策引导、资金投入和管理监督上发挥主导作用,农民农户或村委会是农村环境保护与治理的参与主体,要充分发挥其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试论我国环境问题与环境法制 篇6

[关键词]环境问题;经济;可持续;环境法制

一、我国环境问题

环境问题,是指由于自然界自身变化或人类活动而引起的生态系统的失衡和环境质量的退化,以及由此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概括来讲就,环境问题就是之全球环境或区域环境中出现的不利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现象。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推进,我国的经济正处于加速发展时期,但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已超过其承载能力,情况不容乐观。世界十大污染最严重的城市中,中国的城市就占七个,且其发生源种类繁多,诸如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噪声污染、放射性污染、有毒化学品污染以及水土破坏、矿产破坏、森林破坏、草原破坏、湿地破坏、风景名胜区破坏等等。为了实现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国环境法治显得尤为迫切,环境法制建设的完善也显得尤为重要。

二、我国环境立法的现状

我国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很早之前就认识到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并进行了相应的立法。但是我国现代环境法的产生却比西方工业发展国家至少完了一个世纪,这是由我国的特殊国情导致的。自1978年以来,我国环境法制建设有很大变化,环境立法从无到有,从少到多,逐渐建立了由综合法、污染防治法、资源和生态保护法、防灾减灾法等法律组成的环境保护法律体系,然而还存在一些缺陷。

首先,覆盖领域不全,存在着一些重要的立法空白。虽然我国现行法律基本上覆盖了整个自然资源保护领域和污染防治领域,但是仍有些自然资源的保护和污染控制存在无法可依的状况。如缺少土壤污染、生物安全、遗传资源保护、核安全等。

其次,环境法律原则性规定多,而配套滞后,因而操作性不强,在立法内容上也还缺少一些基本原则和制度,有的制度不够完善。例如我国环境资源保护法基本原则中并没有可持续发展原则等。

最后,环境法律法规中的处罚力度弱,缺乏强制手段,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执法成本高。如《江苏省环境保护条例》的规定,江苏罚款的数额极其有限,最低的仅在1万元以下,而江苏省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最高只可决定20万元以下的罚款,超过20万元的,必须报省人民政府批准。如此处罚力度,对于大的项目犹如隔鞋搔痒,客观上甚至有鼓励违法之嫌。

二、如何进一步完善我国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制建设

社会快速发展与污染加剧、自然资源减少相伴随,现有法律没有很好的协调经济与环境的关系。从法制建设的角度可从以下几方面来完善:

第一,完善现有法律体系。修改现行法律,,增加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治理自然资源的内容,将其上升为宪法意义上的基本法律,从而在环境法体系内建构资源保护基础;加快立法步伐,制定各种单项环境法律法规;随时根据国内国际需要,修订原有环境法律法规;增添可持续发展原则、经济效率原则等被国内外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各项基本法律原则。

第二,严格环境执法。严格的环境执法是改善中国环境质量的重要手段,这就要求我们要完善立法,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把环保工作提到政治高度;明确各监督管理部门职责,加强各职能部门的沟通;健全环境保护机构,加强执法队伍建设等。

第三,健全环境行政管理体制。1989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颁布《环境资源保护法》,由此奠定了我国现行环境管理体制的基本模式。《环境保护法》明确规定了国务院作为最高国家行政机关,统一领导国务院各个环境监督管理部门和全国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依照宪法和法律制定环境与资源保护行政法规,编制和执行包括环境资源保护内容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及国家预算。由此可见环境管理体制的重要性,只有建立健全该体制,才能进一步加强环境管理和监督工作,从而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环境法的基础是人的利益需求的多样性和环境满足人类多种需求的能力,环境问题的产生是人类在追求和实现生存和生活质量的利益要求时单纯片面追求经济利益、忽视环境生态利益所导致的。近年来不断发生的环境事件,表明公众基本生存权、健康权日益普遍受到侵害,突出了中国环境法制度体系的缺失和弊端,迫切需要修改现行法律体系,完善法制建设。唯有如此,才可确保每个人享有一种富有自然美的自然资源的权利、享有自由、平等和充足的生活条件的基本权利,从而实现国家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定慧.健全环境法制 实行可持续发展[J].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6,(02).

[2]黄国宝.环境法制三个机制的建立和运作[J].环境教育,1997,(4).

[3]黄锡生,黄福辉.健全环境法制 实现可持续发展[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6).

[4]张梓太.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作者简介]王智秋,中国矿业大学。

武汉科技法制环境建设现状研究 篇7

当前, 武汉市正在举全市之力积极推进国家中心城市建设, 向着以“高新技术创造中心、新兴产业生成中心、科技改革示范中心、高端人才聚集中心、创新文化培育中心”为主要特征的国家创新中心的目标积极迈进。建设国家创新中心必须要高度重视科技法制环境建设, 充分发挥科技法制环境对科技事业发展的宏观引导作用。本文拟就武汉科技法制环境建设的现状与问题进行探讨。

1 武汉市科技法制环境所依托的科技基础

1.1 武汉科技法制环境所依托的科技人力资源

科技人力资源是科技活动中最重要的资源。在科技发展的历史进程中, 科技人力资源的总体状况制约着科技发展的水平, 从而影响了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整体水平和社会的全面进步。纵观武汉科技发展的历程, 科技人力资源是其中最具创造性的资源, 也是武汉科技能够在全国同类城市中保持优势地位的重要因素之一。科技人力资源既是科技法制所调节的社会关系的主角, 也同时影响着科技法制环境, 是科技法制环境建设过程中最具能动性的因素。

当前, 武汉每万人大专及以上学历人数达到了2 519人, 每百万人口大专院校在校学生人数超过10万人, 在校研究生人数达到10.61万人, 每万人R&D活动人员全时当量为51.12人年/万人, R&D活动人员全时当量达到了46 177人年。从高端人才来看, 武汉市目前拥有两院院士近60名, 广泛分布在各大高校、科研机构和大型科技企业中, 引领着武汉市光电子、新能源、生物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等武汉优势科技产业的发展。

1.2 武汉科技法制环境所依托的科技物力资源

科技物力资源是科技法制环境赖以存在的物质基础, 主要是指各种科研仪器、设备、种质资源等科研基础设施和科技条件平台, 是科技创新的有力支撑和保障, 主要分布于研究机构、大学、企业中的技术开发机构、孵化器等科技服务机构、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等。

截至目前, 武汉拥有国家重点实验室20个, 国家实验室1个, 国家工程实验室3个, 国家863计划成果产业化基地10个, 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3个, 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9个, 各类生产力促进中心28家,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65家[2]。在科技情报服务、科技成果转化与技术转移服务领域, 武汉市也拥有发展成熟、操作规范、资源丰富、实力雄厚的专业服务机构。这些机构和设施共同构成武汉科技法制环境所依托的强大科技物力资源。

1.3 武汉科技法制环境所依托的科技财力资源

科技财力资源指科技活动经费的投入, 是科技发展的基础, 为城市科技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一个城市的科技投入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反映这个区域科技发展的潜力与能力。科技财力资源既包括政府财政科技投入, 也包括各类社会力量的财政科技投入, 尤其是R&D经费投入 (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 更是反映了城市科技创新的潜能。

近年来, 武汉市财政科技投入持续增长, 政府引导、企业主体、金融支撑的立体投入体系逐步形成。市级财政科学技术支出从2008年的6.39亿元增长到2012年的10.2亿元, 年均增长12.4%, 形成了涵盖重大专项、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等多方面的财政科技投入体系[3]。全年R&D经费投入从2008年的91.08亿元增长到2012年的212.90亿元, 年均增长23.6%。R&D经费投入占GDP的比重也由2008年的2.30%提高到了2012年的2.66%, 提高了0.36个百分点[3]。

1.4 武汉科技法制环境所依托的科技产业基础

科技法制环境改善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促进科技产业的发展, 科技法制环境建设不可避免的要依托科技产业进行, 以科技产业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最终, 通过科技产业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近年来, 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代表的科技产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为武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奠定了良好的产业基础。2012年, 武汉全市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4 556亿元, 2008年以来年均增长27.3%;完成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1 353.4亿元, 2008年以来年均增长22.5%。全市高新技术企业2012年新增237家, 达到819家, 其中年产值过百亿的企业有8家。[3]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主要分布在光电子与新一代信息技术、先进装备制造、新材料、高技术服务业、生物技术与新医药产业、节能环保产业、新能源与新能源汽车产业、现代农业等领域, 具有良好的产业基础。

1.5 近年来武汉所肩负的国家科技发展战略使命

丰富的科技资源和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重要地位, 使得武汉不断得到国家重大战略的叠加和聚焦, 肩负着多项国家发展战略使命, 从而形成了武汉科技法制环境建设所依托的良好外部环境。

继2007年12月武汉城市圈被批准为全国“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之后, 2009年12月, 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又成为继北京中关村之后国务院批准的第二家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近年来, 武汉还争取到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 (2010年) 、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 (2009年) 、武汉国家生物产业基地 (2007年) 、国家火炬计划新材料产业基地 (2003年) 、国家三网融合建设试点城市 (2010年) 、国内唯一的国家地球空间信息武汉产业化基地 (2008年) 、全国首批国家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城市 (2012年) 、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 (2012年) 等, 此外, 十城千辆、十城万盏 (2009年) 、“智慧城市”试点城市 (2010年) 等一批国家科技品牌和试点示范工程相继落户武汉, 这为武汉科技法制环境建设奠定了良好的战略基础。

2 近年来武汉市科技法制环境建设取得的成绩

2.1 较好落实了国家和湖北省科技领域法律法规

2007年12月29日, 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修订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 自2008年7月1日起施行, 为我国新时期依法推进科技进步奠定了法制基础。除此之外, 国家还出台了《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和《科学技术普及法》等综合性法律以及《专利法》、《农业技术推广法》等特定领域的专门法律。出台了《关于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若干规定》、《科技成果奖励条例》、《自然科学奖励条例》、《科学技术进步奖励条例》等十几部行政法规和《关于加强与科技有关的知识产权保护和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科技类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审查与管理暂行办法》、《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管理暂行办法》等政府部门规章。另外, 国家层面还出台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 (2006-2020年) 》、《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等规划和文件[4]。此外, 2009年12月, 湖北省人大常委会修订通过《湖北省科学技术进步条例》, 进一步明确了湖北省科技发展的战略和基本方针、政策。

武汉市认真贯彻执行上位法, 严格执行国家和湖北省关于科技方面的法律、法规、规章和制度性文件, 结合武汉实际, 不断提高行政执法效能, 维护了政令畅通和法制统一。

2.2 因地制宜制定了体系完整的地方性科技法规

近年来, 武汉市在认真执行国家和湖北省相关科技法规的基础上, 加强了本地的地方性法规的制定, 大体上分为两类, 一类是综合性科技法规, 一类是具体领域科技法规, 这些法规和文件涉及到科技工作方方面面, 为武汉市科技工作起到了规范引导和保驾护航的作用, 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地方性科技法规体系 (图1) 。

在国家和湖北省上位法的指引下, 武汉市近期出台了《武汉市科技创新促进条例》、《关于实施自主创新战略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中心的意见》、《关于大力推进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的若干意见》、《武汉市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五年行动计划 (2012-2016) 》、《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深化全民创业工作的意见》等一系列与国家和湖北省相关法律法规配套的综合性法规和文件, 对武汉市科技工作总体上进行了部署和约束。

除了综合性法规和文件以外, 武汉市近年来还针对特定科技领域出台了一系列专门的法规和文件, 包括科技金融、科技企业孵化器、高新技术产业、科技计划管理、科技园区、知识产权及其他等多个方面。在科技金融方面, 出台了《关于推动科技金融市区联动促进科技型企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武汉市科技型中小企业信贷风险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武汉市科技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管理办法》等。良好的科技金融法制环境有力促进了武汉科技金融结合国家试点城市建设进程, 在科技贷款、科技保险、科技投融资、创业引导基金等方面做出了具体的规定, 为加快武汉市国家创新中心建设提供了重要金融保障。

武汉是中国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发源地, 孵化器建设是武汉科技工作的一大亮点和特色, 为推进孵化器的建设和发展, 武汉制定了一系列多样化的法规和政策, 如《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支持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与发展的意见》、《武汉市科技企业孵化器认定和管理办法》等, 政策的支持力度和创新性位居全国同类城市前列。

此外, 武汉市还就高新技术产业、科技计划管理、科技园区、知识产权等科技工作的多个方面出台了一系列的法规和政策。

2.3 严格按法定程序扎实开展地方科技立法工作

在制定地方性科技法规的过程中, 武汉市皆依照法定程序, 积极听取专家学者、利益相关者、相关政府部门等多方面的意见, 力求维护法律和政策制定过程的规范与权威。

立法前期广泛开展调查研究工作, 不管是地方性法规还是政策性文件, 武汉市在立法之前首先都是开展广泛深入的调研工作, 掌握大量一手材料, 同时借鉴专家和公众意见, 提高了具体法规条款的针对性和科学性。例如, 《武汉市科技创新促进条例》 (以下简称《条例》) 2008年被市人大列入立法调研项目后, 市科技局即着手与华中科技大学法学院组成课题组, 完成了资料收集、比较研究、实地调研、专家咨询等前期工作。《条例》列为正式立法项目后, 市政府法制办会同市科技局组成工作专班, 专班针对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积极开展调研和座谈, 广泛听取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等单位和人员的意见。这些调查研究工作为条例的正式行文打下了良好的前期基础。

在立法和政策制定过程中, 按照《立法法》和有关文件的要求, 进行严格的修改、审议和备案, 确保法规条文的严谨科学与统筹兼顾。如在《武汉市科技发展十二五规划》初稿形成后, 积极开展市区科技规划衔接, 通过专题会议和实地调研走访等形式, 使得规划能够上下一致, 落到实处。规划编制完成后, 先后通过专家评审, 部门横向沟通, 人大审议, 直到最后规划公布, 前后共花了近2年时间, 经历了数十次修改。再如《条例》 (征求意见稿) 形成后, 通过政府法制网听取社会公众的意见, 并召开了专家听证会。后来, 经过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和市人大常委会多次审议, 并提出了修改意见。

2.4 严厉开展净化创新环境的知识产权执法活动

2009年, 武汉市以政府令的形式出台了《武汉市促进知识产权工作若干规定》, 为进一步贯彻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 进一步提升武汉市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能力提出了一系列的具体规定, 特别提出要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 加强知识产权的执法力度, 严厉打击各种知识产权违法活动。

在专利保护方面, 市知识产权局按照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护航”专项行动部署, 重点查处反复性、群体性侵权及假冒专利行为, 多次开展专利市场检查, 并接受执法机关委托, 组织专家提供专利侵权纠纷案件咨询意见。2012年全年专利纠纷立案54件, 同比增长350%;查处假冒专利立案82件, 同比增长164.5%, 均已全部结案。

在知识产权审判方面, 实施了在有关案件中探索推进专家证人制度, 有效解决了专利侵权和技术合同纠纷等案件技术判断和认定问题。积极探索知识产权诉调对接机制的创新实践, 委托市知识产权局调解技术性较强、事实争议较大的专利纠纷案件, 成功化解了不少双方当事人的矛盾。

在打击知识产权犯罪方面, 市、区检察院建立了知识产权案件审查制度, 落实了办理知识产权案件逐案汇报分析, 统一了打击尺度和标准, 建立了与有关知识产权执法机关信息通报机制。2012年全年批捕知识产权类犯罪26件42人, 起诉94件104人。市公安局推进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犯罪工作向纵深发展, 2012年全年查获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伪劣商品标值5 300余万元, 有效净化了创新环境。

2.5 面向全民积极组织立体化科技法制宣传活动

近年来, 武汉市加强了科技法制宣传活动, 采用视频、互联网、微博、传统媒体、专题活动等宣传形式, 立体化宣传, 取得了一系列良好的效果。

依托武汉电视台科技记者站, 以视频为主要形式, 在各类传统新闻媒体广泛宣传武汉科技最新法律法规和政策出台情况, 取得了良好的反响。

依托市科技局官方网站, 设立政策法规专题, 及时更新武汉科技法规, 方便查询, 并特设网上互动栏目, 与公众进行互动, 及时解答公众提出的科技法制方面的问题。

开通了“创新武汉”官方微博, 通过发布博文、评论与网民开展互动交流, 引导大家积极参与到武汉科技法制环境建设的进程中来。2012年发布了“解读科技创业黄金十条”系列微博、持续关注民营经济新“56条”、“《武汉市科技创新促进条例》新鲜出炉”等科技法制信息, 为科技法制宣传占领了微博这一新兴媒体阵地。

广泛开展各类专题宣传活动, 宣传科技法规和武汉的相应政策。今年5月, 举办了“武汉科技周”活动, 在持续一周的活动中, 陆续举行150余场科技政策宣讲和科普展览活动, 宣传了武汉在知识产权保护与管理、扶持自主创新、科学普及等方面的法规和政策, 收到了良好的成效。

3 当前武汉市科技法制环境建设面临的挑战

3.1 扶持中小企业开展自主创新的立法尚不完善

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是企业竞争力的根本, 也是发展自主创新战略面向经济全球化的必然选择, 而中小企业是最具活力和创新性的群体。从武汉市中小企业立法的情况来看, 《武汉市民营企业科技条例》修订于9年前 (2004年) , 相关规定已经明显滞后于后金融危机时代企业自主创新发展的需要, 亟待再次修订。由于立法滞后, 部分中小企业的创新动力仍显不足, 外部金融激励机制、股权激励机制的建立缺乏足够的法制保障。从武汉市现状来看, 有的中小企业迄今从未申请过专利, 重产量而轻研发;有的企业为了降低技术转化成本, 宁愿将发明专利锁进保险柜也不愿投入生产线;有的企业缺乏足够的知识产权法律意识, 专利过期而未及时续展、没有注册商标、商标专利被侵权后未能及时寻求法律救济等现象时有发生[5]。

3.2 知识产权地方性法规的制定有待进一步提速

在知识产权地方性法规制定方面, 武汉仅于2009年出台了《武汉市促进知识产权工作若干规定》, 于2010年实施, 尚未出台类似《武汉市知识产权促进条例》的地方性法规。而国内许多同类城市都出台了关于知识产权保护的地方性法规, 如上海市早在2001年就出台了《上海市专利保护条例》, 北京市在2005年出台了《北京市专利保护和促进条例》, 并于2012年进行了修订, 《南京市知识产权促进和保护条例》于2011年11月1日起正式实施。武汉也应向兄弟城市学习, 尽早出台关于知识产权保护的地方性法规。

3.3 地方性科技法规的更新步伐有待进一步加快

科技法制法规的主要作用之一是调节科技领域的社会关系, 由于法规政策制定的周期一般较长, 随着科技、社会的进步发展, 往往法律法规出台时, 现实情况就已经发生了一定的变化, 因此, 客观现实要求科技法规出台的周期要尽可能短, 才能更好的适应科技发展的需要, 在此过程中, 需要正确处理好法规制定过程的严谨性和更新及时性的关系, 力争做到“又好又快”。以科技进步条例为例, 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出台以后, 相当多地方及时跟进, 对地方原有的科技进步条例进行了修订。如厦门市修订了《厦门经济特区科学技术进步条例》, 并于2008年7月1日与国家《科技进步法》同日实施;深圳市于2008年10月1日起实施《深圳经济特区科技创新促进条例》;重庆市于2009年9月1日起实施《重庆科技创新促进条例》;西安市于2009年11月1日起实施《西安市科学技术进步条例》, 各地名称不一样, 但大体上都是与国家层面的《科技进步法》相对应的地方性科技法规。《武汉科技创新促进条例》于2012年6月1日起正式实施, 从更新速度来看, 与这些兄弟城市相比存在明显的滞后性。

3.4 科技法规多数重“奖励补助”轻“惩罚制裁”

一个良好的法律体系, 既要鼓励措施, 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从正面影响人的行为朝向预期的方向;又要有制裁功能, 对不积极作为和违反相应规定的行为, 要给予一定的处罚。与其他部门法不同的是, 武汉的科技法律法规和政策重“奖励补助”, 轻“惩罚制裁”, 从而使得法规和政策较少有威慑力。如2012年开始施行的《武汉市科学技术奖励办法》一共有19条, 仅有2条涉及到对科技管理人员的行政处罚, 而对科技人员“以剽窃、侵夺他人的发明或科技成果等不正当手段骗取市科技奖”的, 也仅仅只是撤销奖励, 追回证书和奖金, 而并无进一步的惩罚措施。再如, 武汉市《关于进一步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的若干政策意见》中, 全部是关于“支持”、“奖励”、“补贴”、“鼓励”等方面的政策, 没有相应的惩罚和制裁政策条款。

3.5 科技项目验收检查执法力度需要进一步加大

当前, 武汉科技计划项目的验收环节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执法不严的现象。究其原因, 一方面是因为科技活动大多具有较浓厚的专业色彩, 除了业内专家以外, 其他人员很难了解其中的具体环节, 因此, 科技计划项目的验收检查大多需要同行专家的介入。但是, 因为在武汉区域内, 部分领域专家圈子不大, 存在着重人情、拉关系的现象, 同行专家评议制度和信誉制度还不够完善。另一方面, 从管理体制上来看, 虽然武汉出台的《武汉市科技计划项目验收管理办法》等法规对科技计划项目的验收环节作出了明确规定, 但在具体执行层面上, 因为各种客观因素的存在, 有些条款没有严格的落实。

3.6 知识产权执法的主动性和协调性仍需加强

一方面, 当前武汉市大多数知识产权执法都是发生在接到受害者举报后, 较少有主动执法的现象, 知识产权执法的主动性有待加强。2012年武汉市知识产权工作小组办公室公布的十大案件中, 一半以上都是相关部门接到受害者或群众举报后才采取的执法行动。知识产权执法部门应主动加强对高危地区、高危行业的例行检查, 只有这样才能增强知识产权执法的主动性, 减小侵权行为的危害。

另一方面, 在武汉市现行的知识产权管理体制下, 知识产权的行政执法主体涉及到知识产权局、工商、版权、商务、公安、质检、农业、食品药品、科技等多个部门, 同时还涉及到与其他地区的横向沟通问题。大多数部门都有自己的执法队伍, 尽管规模小、人数不多, 但“麻雀虽小, 五脏俱全”, 由于体制机制的束缚, 虽然有“武汉市人民政府知识产权联席会议”之类的沟通桥梁, 但缺乏定期的活动和长效的沟通机制, 执法的协调性不够, 影响了执法的社会效果。

4 结语

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 武汉市要直面科技法制环境建设所面临的问题, 并且加以改善, 才能更好地满足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和国家创新中心对科技法制环境的要求。在立法方面, 要加强扶持中小企业开展自主创新的立法工作, 制定知识产权地方性法规, 进一步加快地方性科技法规的更新速度;在执法方面, 既要重视“奖励补助”, 也要重视“惩罚制裁”, 特别要重视加强对科技项目验收的执法检查力度, 加强知识产权地方性法规的保护力度和执法的主动性和协调性。

参考文献

[1]赵小平.科技法制体系建设为科技发展提供保障[N].中国社会科学报, 2009-12-22 (6) .

[2]武汉市科技局, 武汉市统计局.武汉科技数据手册 (2013) [G].

[3]武汉市科技局, 武汉市统计局.武汉科技数据手册 (2012) [G].

[4]侯强.当代中国科技法制建设的历史考察[J].当代中国史研究, 2009 (5) :121-127.

环境法制建设 篇8

1.1 阻挠工程建设, 延误建设工期

近年来, 电力建设受阻现象明显增多。就江苏省泗阳县2008年进行的110 k V临河、南刘集2座变电站改扩建工程来讲, 三番两次受阻, 有少数群众不同意国家相关的土地补偿政策, 提出种种过分的补偿要求, 达不到目的就阻挠工程施工。有的工程受阻少则一二个星期, 长则达到一个月之久, 既增加了企业的建设投资成本, 又给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影响, 也给国家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分析造成这些工程受阻的原因:一是少数地方干部从中索取高额补偿费, 鼓动一些不明真相的村民突击建房、装修房屋、扩大补偿面积。一旦高额补偿要求得不到满足, 便成群结队蛮横阻挠施工。二是漫天要价。补偿费按国家标准给足以后, 有少数村民仍不满意, 觉得“吃亏了”。如南刘集变电站10 kV电力线路经过附近的一处敬老院, 乡干部竟要价上百万元。三是找出一些看似合理的借口阻挠施工。如临河镇就以变电站扩建工程项目有电磁辐射, 污染村民的生活环境、破坏村里的风水、出行不安全等为由, 千方百计阻挠施工。四是个别地方截留补偿费造成施工受阻。个别地方部门出于自身利益, 截留被征地拆迁人的拆迁补偿费。由于层层“剥皮”, 补偿费到村民手中所剩无几, 群众意见很大, 就把矛盾集中对准了施工单位, 影响工程建设。

1.2 聚众冲击供电企业, 扰乱企业秩序

近些年来, 围堵、冲击供电企业办公场所的现象时有发生。集中表现为因人为原因造成触电伤亡事故而引发冲突现象。主要是因为群众个人私拉乱接电线、线路下违章建房、盗窃电力设施、砍伐树木、钓鱼、攀爬等造成人身触电伤亡事故, 虽然供电企业没有任何责任, 但由于与电有关, 都找上门来要求供电企业赔偿。泗阳县来安社区一农民私拉乱接电线触电死亡, 其家属起诉到法院, 依法判决供电企业承担无过错责任。最后, 为了息事宁人, 供电企业还是支付了8万元的费用才了结。总之, 把供电企业看作是“唐僧肉”, 不要白不要。如果不给, 就到机关静坐、围攻, 破坏办公设施等。近年来, 冲击供电企业机关和供电所的事件几乎每个县市都发生过, 严重干扰了供电企业正常的工作秩序, 影响了电网的安全运行。

1.3 破坏电力设施, 造成经济损失

这类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首先是违章作业。有的单位和个人不顾电力线路的安全, 在电力线路、设施的保护范围内取土、栽树、搭建建筑物、私接低压电线等, 造成电力设施损坏, 甚至导致输变电线路跳闸事故。其次是盗窃电力设施严重, 变压器、电力线路、杆塔等设施常常被盗遭到破坏, 给供电企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 严重影响社会稳定和公共安全。据泗阳县公安局统计, 2005~2008年, 全县共发生电力设施被盗、破坏案件达61起, 造成直接经济损失300多万元。

1.4 供电执法体制不健全, 不能执法

电力体制改革以后, 供电企业不再具有行政执法主体资格, 其执法职能转归地方经贸委。由于经贸委管理的行业较多, 加上人员少, 还要负责电力调度、安全运行等工作, 况且电力执法又点多、面广, 造成执法鞭长莫及, 致使执法难以到位。目前的现状是:执法体制上的“两难”, 造成了执法上的“真空”, 形成供电企业有专业人员, 但又不具有执法主体资格;经贸委有执法权, 但又缺乏执法力量的被动局面。

2 改善县级供电企业法制环境建设现状的探讨

2.1 加快立法步伐, 进一步完善供电法制环境建设

目前, 我国供电法制环境建设还比较滞后, 特别是立法与电力的快速发展差距较大, 不适应当前运行的工作体制与机制要求。1996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已实施10多年, 这期间电力发展形势日新月异, 其中的某些条款与变化后的新情况不相符。因此,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的修订与完善已迫在眉睫。同时,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没有修订与完善之前, 地方可以先行立法, 例如江苏省出台了《江苏省电力设施保护条例》地方性法规, 以此建立供电法制环境建设长效机制。

2.2 强化电力法律法规宣传, 提高公众法律法规意识

在电力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少数人阻挠施工、工作支持不够等问题, 从某种意义上讲与人们的电力法律意识淡薄有着一定的关系。因此, 要进一步强化电力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 通过报纸、电视、互联网、标语等多种形式和途径大张旗鼓地进行宣传教育, 不断提高群众的法律法规意识, 使广大干部群众真正做到学法、懂法、守法, 为营造良好的供电法制环境奠定基础。

2.3 充实地方执法力量, 加大执法管控力度

电力体制改革后, 作为县级经贸委要根据所承担的电力执法任务, 调整充实执法力量;适当授权给供电企业, 加大执法检查力度;加强执法人员的培训, 提高执法人员的政治和业务素质;建立行政执法考核责任制, 将执法任务落到实处, 形成相互密切合作的运行机制。2008年宿迁供电公司成立了专业的电力执法监察大队, 把业务精、作风过硬的员工调到执法岗位上。这一措施的实施, 强化了电力执法力度, 改善了电力执法环境。

2.4 加强沟通与协作, 形成上下齐抓共管的新局面

环境法制建设 篇9

关键词:分时度假,法制环境,建设意义,措施建议

1 引 言

分时度假, 是把度假目的地的酒店、度假村或公寓、别墅等的客房使用权, 按每周 (或每几天) 作为一个时间段, 并把若干年内每年固定时段的使用权销售给特定消费者的一种旅游度假产品。该消费者在合同约定的年限内, 每年可在固定的时段到该住宿场所居住, 同时也可以通过特定的交换系统到不同地点、不同时段的住宿单元中度假。分时度假自20世纪60年代在欧美国家始创以来, 随着交换概念的引入和点数制的广泛应用, 已经成为相当成熟的旅游产品。在过去的十几年中, 分时度假成为旅游业中增长速度最快的领域之一。

分时度假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传入我国, 一些不法经营企业利用国内大部分消费者在对分时度假缺乏了解的情况下进行欺诈性营销, 由此引发了大量的有关分时度假产品的法律纠纷。许多媒体纷纷对这些事件予以曝光, 各地政府和消费者协会也相继发出消费警示, 提醒消费者不要轻易购买分时度假产品, 由此我国分时度假产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为什么在国外获得巨大成功的分时度假在国内的发展却举步维艰, 造成目前国内分时度假发展不利局面的原因何在?本文尝试就国内分时度假的法制环境建设方面进行一些有益的探索和思考, 力求找到破解分时度假在我国发展不力的瓶颈, 加速促进分时度假在我国的发展, 实现我国的旅游业从观光旅游向度假旅游升级转型, 使其更好地适应旅游市场的发展和消费者的需求, 从而为我国政府在制定有关的产业政策, 合理配置旅游产业资源, 制定宏观的产业布局和市场决策等方面提供更为科学、有力的参考依据。

2 法制环境的理解

法制环境是指围绕整个社会的全部、系统的法制要素所形成的环境体系, 是建立在民主政治基础上的国家政权, 在其管辖的社会领域, 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作为执法依据, 并据此实行法治、严格依法办事所形成的社会信仰法律、崇尚法律权威的氛围和社会依法治理的有序状态。相对于分时度假产业来说, 在目前的条件下, 必须建立相应的法律法规, 使操作者有法可依。同时, 严格执法, 依法办事, 制定一系列与其配套相关的政策条令, 对行业中不规范经营加强监管, 尤其严肃处理个别企业和个人利用分时度假进行欺诈的犯罪行为, 保护广大消费者和经营者的合法权益。规范分时度假企业的经营行为, 开展合法、公平、有序的行业竞争, 积极推动分时度假行业的职业道德建设, 形成我国分时度假产业健康发展的有序氛围。

3 法制环境建设的意义

3.1 营造市场环境, 明晰各方权益

分时度假业一般由经营企业、销售商、消费者和交换公司四方组成, 各自代表着不同的利益群体, 相互之间形成了诸如委托代理关系、商品买卖关系、加盟关系、权益实现关系、权益互换关系等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 同时涉及了公司法、反不正当竞争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多个司法领域。法制环境的建设, 从根本上廓清了各方的产权关系, 明晰了相关利益者的权益归属, 从而为依法解决纷繁复杂的分时度假纠纷, 保障各方合法权益提供了明确的法律依据。

3.2 有利于政府加强产业的宏观管理

分时度假作为一项从西方引进的新兴产业模式, 其产业原生环境与我国国情并不匹配, 因此应当根据我国国情, 对原来的分时度假产业适当进行改造与革新, 在这过程中, 政府的作用不容忽视。通过适合我国国情的法制环境的建设, 实现对政府部门从宏观上对分时度假产业进行有效的管理和调控。例如分时度假企业进入市场时, 政府可以对其进行企业资质、注册资金、硬件设施等严格规定。虽然从长远来说, 这种方式不利于企业的个性化发展, 但是对于分时度假市场还处于初期阶段的我国来说, 是防止不法行为的有效方式。

3.3 消除观念制约, 培育消费理念和市场

虽然分时度假在我国出现的时间不长, 但欺骗性和强迫性销售的影响却很大, 这就需要针对分时度假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 以市场为导向, 通过法制环境的建设来规范分时度假的发展, 切实保护好消费者的权益。同时, 由于我国消费者收入水平和消费观念的限制, 分时度假产品作为一种被大众广泛接受的消费品还需要一段时间, 通过建设适应市场发展的良好法制环境, 能进一步增进消费者对分时度假产品的认知, 消除观念制约, 培育起成熟的消费理念和消费市场。

3.4 形成良性的市场竞争氛围

我国的分时度假产业正处于一个关键发展阶段, 整个分时度假的行业形象已经遭到了较为严重的扭曲, 分时度假市场急需从体制规则层面上加以规范以挽救其发展。目前市场上的分时度假产品良莠不齐, 部分公司以极低的价格出售其产品, 产品价格严重违背了市场供需规律, 甚至以欺诈的手段进行销售, 破坏了市场经营秩序, 造成了“劣币驱逐良币”的畸形市场现状。建立良好的产业法制环境, 有助于形成健康的行业竞争机制, 不仅可以激励经营企业的积极性, 也为消费者进行消费选择提供了一个决策的参考依据。

4 法制环境建设的措施建议

4.1 积极推进政府立法

由于分时度假的产品特性和销售特点, 几乎任何引进国在该行业的发展初期都出现了强制性销售和欺诈销售等侵害购买者利益的现象。我国正处于分时度假初级阶段, 在行业的发展中已出现了“未兴先乱”的情形, 在分时度假市场自我调节能力失灵的情形下, 政府的引导十分重要。只有通过政府部门立法, 建立完善的法律奖惩机制, 方能引导行业走向规范化, 扫清“乱”的源头。因此, 我国目前发展分时度假业、保护购买者权利的当务之急就是推动分时度假专门立法, 通过法律的形式规定分时度假产品的“冷静期”制度、分时度假产品的信息公开制度、分时度假权益保障制度 (强制性) 、分时度假从业企业和分时度假产品销售人员的行业准入和考核管理制度、分时度假产品质量保证金制度等方面的内容, 从而实现分时度假在我国“有法可依”的局面。

4.2 加强政府及组织的执法力度, 维护消费者权益

分时度假的问题主要发生于销售环节, 诸如强制性营销方式、欺诈销售、误导性陈述等现象比比皆是。消费者往往在非理智的情形下购买了分时度假产品, 但事后却由于举证困难、主管部门不明等原因, 使他们无法很好地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同时由于分时度假产品独特的网络销售方式, 也使分时度假市场出现了不同于其他行业的严重信息不对称问题, 消费者处于信息极度缺乏的地位, 对于分时度假的详细情形、交换权的使用等权利都不知道该如何行使, 因此消费者权益保护是分时度假问题得以解决的关键。各级政府不仅应尽快出台相应的政策和相关的立法, 同时应大力加强社会的道德教育, 提高企业的信用意识;加大职能部门对分时度假公司的审批认定和欺诈行为的打击力度, 形成“执法必严”的有效氛围, 积极维护消费者的实际利益。

4.3 注重行业协会的监管作用

法制环境的建设, 不仅要依靠政府相关部门进行立法和执法, 同时也应该重视发挥社会组织的协调、监管作用。国外行业协会通过销售人员考核等办法来确保行业的规范经营, 协助政府部门处理顾客的投诉问题。另外, 随着分时度假业的进一步发展, 行业协会将逐渐取代政府, 通过立法进行分时度假规制, 在保护消费者权益及促进行业协调发展、自我完善方面将发挥巨大作用。一些欧美国家分时度假市场的发展趋势是淡化管制, 政府立法有意避免对分时度假行业的发展起阻碍作用, 逐步侧重规范行业协会的立法, 扶持行业协会在分时度假行业中的地位。目前, 我国尚处于分时度假发展的初级阶段, 通过立法规制可以为行业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 增强了对消费者权益的保障, 使行业发展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但随着分时度假行业逐渐进入稳定完善、客户成熟的最终阶段, 我国也势必需要适应国际趋势, 淡化政府立法, 侧重行业协会的立法规制作用, 加强行业协会自律, 这是我国分时度假未来发展的方向, 也是法制环境建设的最终目标。

5 结 论

同任何新生事物一样, 分时度假引进国内的时间不长, 出现这样那样的不和谐情况在所难免。但分时度假作为一种符合经济发展规律和消费者需求的新兴产业, 具有巨大的产业基础和市场潜力。通过产业法制环境的建设, 产业经营秩序进一步得到规范, 分时度假必将步入健康良性发展的轨道, 迈向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李秀娜.应对分时度假信用危机的法律思考[J].旅游学刊, 2005 (2) :81-85.

[2]蔡志友.浅析我国分时度假合同规制的必要性[J].消费导刊, 2007 (11) :133.

[3]孙萍.试论我国分时度假法律法规的构建[J].科协论坛 (下半月) , 2008 (7) :117-118.

[4]颜敏.论分时度假在我国的发展与法律保障[J].中国商贸, 2010 (28) :186-187.

[5]段耀峰.论建立分时度假法律制度的必要性[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2005 (6) :40-41.

环境法制建设 篇10

我国进行环境友好型社会文化建设, 是为了能够使得我国的经济、文化等都得到更好更快地发展, 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促进资源的利用率得到更大地提升, 环境污染问题得到更大程度上地解决。一方面, 环境友好型社会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提高人们对自然的重视程度, 合理利用自然资源, 爱护自然环境, 尽量避免对自然资源等方面的过度使用, 严格遵循自然规律;另一方面, 进行环境友好型社会文化的法制建设可以在极大程度上提高建设力度, 通过建立健全法律制度等, 为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立提供更为严谨的法律保障。另外, 进行环境友好型社会文化的法制建设也会更有利于人们生活环境和质量的改善和提升, 促进社会的发展和稳定。在法律制度的保障下, 提高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建立起适应我国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发展的社会文化。

二、环境友好型社会文化的法制建设中的问题

基于我国的基本国情, 在进行环境友好型社会文化的法制建设时, 往往会由于建设经验较少而导致出现各种问题, 这些问题都可能会导致环境友好型社会文化的法制建设受到一定的阻碍, 影响了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立。而且, 我国的人口、环境等方面的问题, 还可能影响环境友好型社会文化的法制建设, 以下就是对建设过程中, 可能会出现的问题进行的简要概述, 这些问题主要表现为:

第一, 我国所建立起的环境友好型社会方面的法律等都有一定的纰漏, 在环境保护和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等方面都不能做出更为严谨的管理和制约, 严重降低了资源的利用率, 影响了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同时也违背了我国一直秉承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另外, 我国对野生动植物等自然资源的保护程度仍然不够, 法律的制约还不成熟。这些都将会导致我国法制建设不能得到更大程度的提升, 严重阻碍了我国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

第二, 我国在对环境友好型社会文化的法制建设主体认识程度不够, 无法在对建设主体的教育以及培训等方面进行十分严谨的工作, 这就可能会导致我国对法制建设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不能进行地更为彻底地解决, 在建设过程中出现更多的隐患, 不利于我国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法制建设。

第三, 在进行环境友好型社会文化法制建设的过程中, 所建立的法律以及其他制约性法制等都对我国环境等方面的建设提出了较为明确的措施。然而, 这些法律并没有将环境友好型社会文化建设提升到较高的法律地位上, 这些都不能使得环境资源等方面的发展利用率得以提高, 同时也使得环境友好型社会文化的法制建设受到较大程度上地影响。

三、解决环境友好型社会文化法制建设中问题的主要措施

在进行环境友好型社会文化的法制建设过程中, 由于我国的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还处于初级阶段, 各种处理问题的方式、制约问题的法律规定等都还不成熟, 造成了一些问题的出现。因此, 为了能够更加方便、快捷地解决建设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 促进环境友好型社会文化的法制建设, 寻找出一些解决环境友好型社会文化法制建设中问题的措施成为了一项较为重要的任务, 这些主要措施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相关部门要建立起适当的法律法规, 确保环境友好型社会文化的法制建设得到更大程度的提高。我国进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 就是为了能够充分体现我国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 这就需要相关部门在法律方面做出较为严谨、科学的工作。我国需要在自然环境的整治方面做出较为完善的法律制约, 促进环境的科学发展, 确保环境清洁卫生。另外, 我国还应在对自然野生动植物的保护方面做出更为严格的法律制约, 确保自然资源得到更为合理的利用, 促进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这些都将会使得环境友好型社会文化的法制建设得到更为科学、合理地发展。

第二, 我国要注意对国际上在环境友好型社会文化的发展建设方面有所成效的建设经验等进行适当地吸取, 摒弃较为落后的建设发展模式。在建设的过程中, 需要时刻明确环境友好型社会文化法制建设的主体, 确保建设能够得到贯彻落实, 避免影响了我国社会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另外, 在环境友好型社会文化的法制建设中, 我国还要对相关的工作人员进行专业知识技能的培养, 促进我国在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文化法制建设方面的发展。

第三, 我国在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过程中, 需要在法律等方面进行适当的修整、完善。相关部门可以制定出适当的奖惩制度等, 对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进行科学、有效地指导。同时, 我国还应当注意避免国际上阻碍环境友好型社会文化法制建设发展的文化的影响, 建立健全环境友好型社会文化法制, 确保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立。

四、结语

在当今社会, 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 对生活环境的要求逐渐增强, 在经济社会逐渐形成的过程中, 社会文化对人们的吸引程度也在逐渐增强, 因此, 建立起一种全新的社会文化成为了我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工作之一。时代在不断进步, 国际上的各种环境友好型社会文化建设成效也逐渐显露, 我国对环境友好型社会文化建设的重视程度也在逐渐提高。由于发展阶段不同, 因此我国在进行环境友好型社会文化建设的过程中, 需要有一定的法律保障和约束, 确保环境友好型社会文化的顺利形成。

参考文献

[1]魏新婷.论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法治变革——关于修改我国《环境保护法》的几点思考[J].法制与社会, 2012, 17:38-39.

环境法制建设 篇11

从当前民营经济发展的情况看,绝大多数民营企业还都处在发展的初期,规模比较小,这对于其进入现代工业经济是一个明显的制约。在单个资本不可能从各种渠道取得较多资金支持的现实条件下,要突破现代工业进入资金门槛高的限制,比较现实的途径之一就是实现民间投资者之间的联合。但据我们的调查了解,经过20多年的发展,民营经济虽已有一定资金实力,也有发展潜力,然而就其扩张状况而言,大多还都是停留在自我积累的阶段,即使在民营经济非常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也是如此,更不用提中西部地区了。到目前为止,许多地方民间资本之间的自发联合至今还只是停留在初级阶段,即只有少量的个人资本之间的联合,达到一定规模的很少,民营企业之间通过较大规模的联合实现资本集中发展工业项目的成功案例也不多。对通过资本集中的方式提高投资的规模经济水平,加强产品竞争力的必要性,民间投资者们都给予完全认同,但在谈到如何付诸实践时,却几乎异口同声地说不可能,或只是欢迎别人到自己“地盘”上来联合,自己绝对不到别人的“地盘”上去投资。在这种情况下,当前一些地方资金闲置现象普遍,但资金融通又非常困难。一方面是好项目难于融得资金,另一方面是资金所有者在自己找不到恰当投资方向的情况下,仍然不肯(不放心)融出资金。资金通过联合走向集中的渠道不畅通,便得地方经济的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陷于难于启动的情势中。

如果把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现代工业比作马克思所说的修建铁路的话,那么大部分民营企业则都还是处在依靠自我积累以求发展到能够自己修建铁路的状态,而这恰恰是民营部门的“铁路”——现代工业发展缓慢的重要原因之一。

为什么民间资本的联合与集中如此困难呢?其根本原因是民间投资者们对体制风险顾虑甚多。

所谓体制风险是指由于法制体系的不健全而可能对联合投资项目所带来的损失。固定资产投资的一个基本特点是一旦投资完成,相当部分即不可再移动。因此,对投资者来说,如果投资所在地的投资环境出现问题,投资者的权益得不到保证,因完成的投资是”货到地头死”,其影响将是致命的。

在调查中,我们多次听到民间企业家们谈到信任危机问题。而正是这个所谓的信任危机直接制约了民间资本之间的联合。这个信任危机的对象是谁?表面上看,是投资者们彼此不信任,怕合资伙伴不守信用给自己造成损失,但实质上是对政府的不信任,即不相信政府在联合起来的投资者间出现投资纠纷时能通过法治手段有效率地解决问题。实际上,在正常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家们之间的不信任是一种完全合乎情理的常态,相互不信任的投资者之间之所以能实现联合,相互之间的契约起了关键的作用。而契约之所以能起作用则完全是以政府所提供的健全的法律框架为支撑的。资本集中所涉及到的各种利益关系和法律关系非常复杂,主要靠法律手段调整和规范。当政府不能提供一个公平、规范、透明而又有效率的市场环境,以至民营企业家们不相信其利益在出现纠纷时能通过法治手段得到保障时,他们对通過联合实现资本集中的热情不高就是很自然的。从另一个角度看,资金融通的困难局面是长期制度因素(产权关系混乱)和法制环境(财产权利保护不利)的必然结果,没有任何理由抱怨民营企业家们和资金所有者的保守、短视。事实上民营企业家的“务实与实惠”正是其理性的表现。人们的行为方式是对客观制度环境的反应,并归根结底由制度环境决定。在财产权利得不到法律维护,违约债务人未遭到法律追究,债权人的权益得不到保障,从而总是成为受害者的情况下,银行“惜贷”和私人资本拒绝资金融出都有充分的理由。在某种意义上,资本的联合实质上是一种信用关系,其发展归根结底取决于信用制度和财产权利保护制度的完善。

在过去几年中,一些政府为了推动产业结构调整曾在促进资本集中方面作了许多探索,其中相当部分是由政府牵线、以国有经济为主导、民营经济参与的联合。但可惜的是,在这类联合中,由于本身改革并没有完成的国有经济是主导力量,国有经济传统体制的内在弊端依然在起作用,导致这类联合投资少有成功的先例,却有不少教训。另外,一些地方党政首长为了表示对民营企业发展的重视,往往每人与一个或几个重点企业挂钩以帮助企业及时解决问题。其热情固然可嘉,也有一定作用,但从长期发展看,这种作法值得研究,因为它恰恰体现了一种个人力量或行政力量对法制体系的替代,体现了法制环境的脆弱。党政领导都是有任期的,个人观点和领导作风也有所不同,领导一换怎么办?

实际上,对于促进民间资本的集中进程,政府所要作的最重要的工作不是什么“牵线搭桥”,或是组建集团,或是党政领导亲自关照,而是提供一个优良的市场环境,其核心是一个为投资者所相信的健全的法制环境。对市场经济发展来说,这一点比什么都重要。只要做到了这一点,民营部门的资本集中就会按照其自身的逻辑运行和发展,并不需要政府的多少特殊关注。需要强调的是,就我国民间投资当前的法律环境而言,根本性问题在某种程度上可能不在于“无法可依”,而在于“有法不依”。因此,所谓健全的法制环境,不仅仅是指法律规范是否健全,更重要的可能是法律规范能否得到严格实施,“一步行动比一打纲领更重要”。当然,市场环境不规范并不是每一个地方所独有的,全国皆如此。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各个地方政府要独自建立一个规范的市场环境显然是非常困难的。但应力争通过自己的艰苦努力,使本地在法制环境和市场秩序的小气候方面有所改善。

环境法制建设 篇12

1 法制建设促进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法制建设的实质就是以国家的强制力保证执行符合统治者利益的行为规则。法律的建立和完善, 执法真假的严厉与不可动摇性, 在保持社会稳定, 促进经济发展方面发挥十分重要作用。这一点已经被历史事实反复证明了。

2 环保法的形成和发展对环保工作产生深远影响

我国自1979年颁发《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试行) 》以来, 立法成果举世公认, 先后制定了6部环境保护法, 9部与环境有关的资源法, 28种环境法规, 70多件环境规章, 370多项国家环境标准, 签署和加入19项国际环境条约, 还制定了近千个地方性环保法规。这些法律法规是制定环保法的依据和基础。尽管制定了法律法规, 但经济的发展迅速, 使得立法跟不上社会, 经济发展的步伐。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人口众多, 资源相对不足, 这就决定了我国是一个环境大国, 制定统一完整的环境保护法是非常必要, 也是一项艰巨的系统工程。需要周密的安排, 精心实施。所以从总体上看我国的环境保护法律体系基本形成。各级人民政府以环保法为依据, 严格执行预防为主, 全面规划、合理布局和基本建设中的“三同时”原则, 大力开展污染治理技术研究, 提高污染治理装置的处理效率, 确保良好运行, 有效的控制了污染。

3 环境保护法制建设中, 制度建设与经

传统的观点认为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是矛盾的, 经济发展必须以破坏环境为代价, 若要保护环境则会限制经济的发展。其实, 经济发展与环境并不是矛盾的, 而是由于制度设计不当导致两者相克, 通过对现存的某些环境制度进行改革和创新, 给经济主体提供利益, 就可以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共生。

3.1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应从相克到相生的关系, 传统观念认为,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是相克的、矛盾的, 而现在经过上百年的经济发展历程, 环境资源已经在大幅度减少, 人口急聚增加, 污染加重, 环境的压力越来越大。因此先发展后治理的道路已走不通了, 实现环保与经济发展从相克到相生的转变。将经济政策与手段引入环境保护之中, 实现环境制度的创新, 应是未来环境政策的重要取向。

当前环境保护制度的创新在国际社会中已取得了共识, 并在一些国家取得有效地进展, 我国环境保护从1972年发展到今天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政策体系和体制。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对环境制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简单的行政命令式的制度规定已无法有效治理环境问题, 并且部分环保制度所带来的巨额监管与实施成本已给国家财政造成了极大的负担。因此当务之急就是要重新思考现行环保制度, 实现制度创新, 引入激励与约束机制, 从制度设计上保证经济主体会从自身效用或利润最大化角度出发, 选择有利于环境保护政策措施, 实现经济于环境保护的和谐一致。

3.2 与环境保护目标相背离的产业政策加剧了环境恶化,

环境问题与经济中各产业有着极高的关联度, 产业政策的决定与实施也会间接对环境系统产生影响。

3.3 贯彻环保法,

严格执法依靠科技进步, 促进经济健康发展。环保法规定“谁污染谁治理”, 就是说任何向环境超标排放污染物的企业和单位都必须交纳排污费, 并承担治理污染的责任和义务。由于污染治理费用较高, 迫使企业和排污单位改变传统的以大量消耗资源为特征的生产工艺, 控制污染的产生量;一定要以环保法为准绳, 严格执法, 这样才能保障经济健康发展;要结合各项工作的开展, 进一步加快人口、资源、环境工作立法步伐, 对不适当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进行修改、补充完善, 确保各项工作有法可依。进一步加强队伍建设, 强化职能, 提高队伍素质, 提高办事能力, 使每个环保工作者都成为执法严、自身素质高的环保卫士。

3.4 市场与政府的结合、环保制度呼唤创

新。环境保护问题的解决是政府与市场的一种结合, 政府通过设计制度、保护产权, 使环境保护与私人经济主体的利益紧密相连。市场与政府结合, 实现环保制度的创新, 已成为世界各国的一种共识, 也是日益兴起的新资源经济学理论所倡导的主要政策主张, 将环境保护与企业或消费者的利益最大化与效用最大化目标联系起来。在对原有制度进行“扬弃”的基础上寻找更优的环境保护制度形成。

总之, 法制建设与环境和经济发展是矛盾的统一体, 正确处理好三者的相互关系, 是摆在人们面前的新课题, 我们一定要站在为子孙后代造福的高度, 以保护环境为责任, 适应新形式、努力为创建和谐社和机制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中国工业化议程——中国工业化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 (1994年3月25日国务院第16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 .

[2]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解决 (国发「1996」31号) .

上一篇:当前时期下一篇:空间专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