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法制建设

2024-07-19

高等教育法制建设(通用12篇)

高等教育法制建设 篇1

局长 徐海燕

近年来, 天津市河西区司法局按《天津市法制宣传教育条例》、《关于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 建设“法治河西”的决议》和《区委宣传部、区司法局关于在公民中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第六个五年规划 (2011-2015年) 》要求, 认真贯彻落实。

创新普法载体、深化普法内容、强化普法合力、夯实普法成果, 全面完成了“六五”普法工作中期目标任务, 保证了法治河西建设工作的稳步推进。2011年、2012年, 河西区连续两年荣获“天津市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加强组织领导和制度建设确保各项任务落实

天津市河西区司法局积极健全工作机制, 完善制度保障, 重新修订了依法治区领导小组会议制度、工作职责、办公室工作职责, 建立了普法讲师团工作制度、法制宣传志愿者工作制度和普法依法治理工作信息报送制度。建立了普法依法治理和法治河西建设工作考核检查机制, 对全区普法依法治理和法治河西建设工作进行责任分解, 并制定考核标准。依法治区领导小组办公室切实履行指导、协调、检查、考核职能, 及时召开专题会议研讨重点问题, 制定工作方案, 下发工作安排, 做到年初有部署, 年中有推动, 年底有考核。及时建立充实普治领导机构和办事机构, 调整了由区委书记张杰同志担任组长的依法治区领导小组, 搭建起覆盖全区、调动各方的区、街 (单位) 和社区三级普治工作网络, 确保工作层层推动和落实。加大普治工作经费保障, “六五”普法以来, 区财政局共划拨普法经费194.2万元, 有力地保障了全区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正常开展。

发挥法制宣传积极作用

“六五”普法以来, 司法局紧密围绕区委、区政府确定的奋斗目标和工作思路, 突出抓好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学习宣传, 法制宣传教育专项活动蓬勃开展。围绕区人大代表换届和居委会换届选举, 积极开展法制宣传和法律服务, 确保了换届选举工作顺利进行;围绕维护河西区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人民群众财产安全, 开展了防范打击非法集资等专项法制宣传, 维护了正常的经济秩序;围绕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突出问题, 组织开展了防震减灾、关爱未成年人、道路交通安全等一系列专项法制宣传活动, 努力为群众排忧解难;围绕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矛盾多发和易发领域, 组织“12·4”全国法制宣传日活动, 开展“3·8”妇女维权周、“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6·26”禁毒日等宣传活动, 受到群众欢迎。在开展各类专项活动期间, 全区共设置法律咨询点685个, 制作宣传展牌1520块, 悬挂宣传横幅1370余条, 发放法制宣传资料65000余份, 开展普法培训、讲座549场, 受教育人数120多万人次。

深化“法律五进”推进全民学法用法

河西区司法局始终坚持以领导干部、公务员、青少年、企事业经营管理人员和进城务工人员为法制宣传教育重点对象, 把领导干部和青少年作为重中之重, 深入开展“法律五进”活动。及时下发河西区“法律五进”工作制度, 建立了下瓦房街富裕广场社区等2个“法律五进”工作示范点, 马场街司法所等5个“法律五进”活动联系点, 以点带面, 推动全社会学法尊法守法用法。

一是“法律进机关、进单位”活动循序渐进。坚持并完善党委 (组) 中心组集体学法、法律知识考试考核等制度, 将法律课程纳入区委党校和行政学院教学内容, 先后组织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中学法8次, 举办处级领导干部法律知识讲座11期。

二是“法律进学校”活动扎实开展。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 将法制教育课纳入教学计划、大纲和学校德育工作计划之中, 推动“计划、教材、课时、师资、考核、法制副校长”六落实。

三是“法律进社区”活动不断深入。积极推动法制宣传教育“六个一”活动, 积极组织“律师进社区”活动, 为每个街道社区配备了法律顾问, 通过开展普法讲座、义务法律咨询等活动, 为广大居民提供更为专业化的法律服务。

四是“法律进企业”活动注重实效。坚持普法教育与依法经营管理相结合, 积极推行企业法律顾问制度, 有效提升了依法经营管理和应对法律风险的能力水平。同时, 区工商、卫生、质监等单位结合各自工作重点深入240多家企业, 开展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和培训。

五是“法律进工地”活动拓展创新。在“法律五进”的基础上, 将法律服务等活动送进工地, 组织律师深入友谊路街谊城小区、梅江街川水园工地, 向外来人口宣传法律知识, 解答法律咨询, 提供法律服务。

弘扬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

坚持将法制宣传与法治文化相结合, 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法治文化建设实践活动, 形成独具河西特色的法治文化新格局。先后组织开展了法制宣传公益广告征集和最受市民欢迎的普法依法治理活动项目评选;组织了“西岸风”法治文化惠民系列活动, 组织法治书法作品创作笔会等丰富多彩的活动。特别是今年以来, 结合河西区“创文”工作的开展, 为全区13个街设计制作了图文并茂的法制宣传教育展板, 准备在全区开展“创文明城区, 建法治河西”法制宣传教育巡回展, 为推进法治河西、平安河西建设营造良好氛围。此外, “六五”普法以来, 共向司法部报送参赛法制动漫作品81件, 摄影作品10件, 书画作品13件, 法制好新闻22篇, 其中1幅摄影作品获全国法制宣传摄影优秀奖, 2幅动漫作品获全国法制动漫优秀奖。

创新宣传载体突出营造浓厚法治氛围

充分利用电视、报刊、网络等多种宣传阵地和电子信息显示屏等现代传媒, 积极搭建立体宣传平台, 加大公益广告和舆论宣传力度, 宣传推广工作亮点, 提升社会各界对法治河西建设的关注度和认同惑。天津电视台、《天津日报》、《天津政法报》、网易网、北方网等多家报刊、媒体先后97次对河西区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进行宣传报道。全力打造精品法制宣传栏目, 坚持利用“河西普法网”开展网络法制宣传教育, 共发布普法信息4500余条, 图片2000余张。特别是自2012年3月起, 在《天津日报·新河西》上开辟了“六五”普法法治惠民专栏, 针对人民群众最关心的热点问题, 采取律师以案说法的形式对法律法规进行宣传。截至目前, 共刊发57期, 深受广大读者好评。

推进法治河西建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多年来, 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法治建设工作, 特别是2012年《法治天津建设实施纲要》颁布实施后, 河西区广泛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学习宣传活动。区委结合河西发展实际, 及时做出建设法治河西的重大决策部署, 成立了由区委书记张杰同志担任组长的法治河西建设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 成立了依法执政等7个专项工作组, 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推进法治河西建设的实施意见》, 召开了法治河西建设推动会, 各专项工作组组长递交了工作责任书。同时, 大力营造宣传声势, 《天津日报·新河西》对法治河西建设工作进行了整版专题报道。一年来, 法治河西建设工作稳步推进, 法治河西建设领导小组适时召开工作会议, 研究部署法治河西建设工作。法治河西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不断加强研究部署和组织协调, 制定了《法治河西建设任务分解》, 指导各单位、各部门制定具体实施意见, 成立组织机构, 健全工作机制。切实加强与有关部门的沟通协作, 精心组织, 扎实推动, 认真抓好各项任务落实。今年5月, 在市委、市政府召开天津市深化平安天津法治天津建设工作推动会议后, 为贯彻落实好会议精神, 经区委领导同意, 区委办公室立即下发文件传达贯彻全市工作推动会议精神, 对法治河西建设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在全区上下的共同努力下, 河西区保持了政治稳定、社会稳定, 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公正司法能力进一步增强, 全民法律素质和全社会法治化管理水平明显提高, 法治河西建设实现了良好开局。

深化法制宣传教育, 建设法治河西, 使命光荣、任重道远。河西区司法局将不断改进工作, 按照“六五”普法规划、《天津市法制宣传教育条例》的要求, 坚持做到各项工作与保障和改善民计民生相结合, 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相结合, 与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相结合, 与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相结合, 逐步实现法治建设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位一体”建设同步发展, 努力推动河西法治建设工作走在全市乃至全国前列。

高等教育法制建设 篇2

县司法局

2006年以来,我局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的中心工作,认真组织实施《“五五”普法规划》,遵循“党委领导、人大监督、政府实施、政协协商、全社会参与”的运作机制,加大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力度,全县广大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进一步增强,干部职工依法行政、依法治理水平有了新的提高,有力地促进了全县党风廉政建设、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以法律“六进”为载体,推动法制宣传深入开展。我县以法律“六进”为载体,在农村、社区、企业、学校、单位和机关深入开展法制宣传。印发了《关于开展“法律六进”活动的通知》,在全县干部群众中广泛宣传宪法、刑法、治安管理处罚法、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公务员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信访条例等法律法规。通过开展法律“六进”法制宣传活动,增强和提高了广大干部群众法律意识和素质。

1.送法律进乡村。结合农村党员大培训和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员培训以及送法下乡来开展“送法律进乡村”活动。一是将法律法规列入农村党员大培训工作的重要内容。通过对全县农村党员、基层干部、农村致富能人的培训,提高了他们带头致富和带领群众共同富裕的“双带”能力,提高了他们参与民主管理村级事务的能力和依法治村的水平,在我县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二是开展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员培训工作,提高调解员的业务水平。2006年以来,先后对全县村(社区)1100多名人民调解员进行业务

培训。通过培训,我县人民调解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调解员的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不断提高,每年调解民间纠纷800多件,调解成功率达95%以上,无民转刑案件,为全县社会和谐稳定打下了良好基础。三是坚持送法下乡,深入村屯广泛宣传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相关的法律法规。

2.送法律进社区。以专业法律颁布纪念日和特定宣传日(月)为契机在社区开展法制宣传活动。各相关部门利用“3.15”国际消费者权益保护日、综治宣传月、“艾滋病”防治日、“4月税法宣传月”、“6月安全宣传月”、“6.25”土地日、“6.26”禁毒日、“12.4”全国法制宣传日,分别在县城文化中心广场、各镇社区开展法制宣传,深受社会群众的好评。

3.送法律进学校。配合有关部门和学校通过法制讲座、创建青少年维权岗、知识竞赛、文艺表演、黑板报、演讲比赛、主题班会和课堂教学等多种形式,对青少年学生开展法制教育,使法制教育与爱国主义教育、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校园文化建设和维护学校周边安全有机结合起来,推动法律进学校活动顺利开展。

4.送法律进企业。2006年以来,我们会同有关部门组织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和职工学习《企业法》、《公司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增强了企业员工的法律意识,促进企业依法经营,提高依法参与市场经济竞争的能力。同时我们积极参与全县开展的“项目建设年”、“服务企业年”主题实践活动,组织法律服务机构深入企业开展各项法律服务活动。通过开展活动,增强了企业经营管理者依法管理、依法经营、依法办事的意识,并使其充分认识到企业与员工订立劳动合同、完善企业的规章制度是维护企业正常生产

经营、对员工实施有效管理、依法解决双方争议的重要保障。

5.送法律进机关、进单位。通过党组(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法、法制讲座、年度普法考试、知识竞赛、公务员培训、党校培训等形式,广泛开展宪法、行政处罚法、行政许可法等法律法规的学习教育活动。通过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增强了各级机关和工作人员依法行政和依法办事的能力,提高了依法管理和服务水平。

(二)突出抓好领导干部和司法、行政执法机关工作人员法制宣传教育

1.加强领导干部的法制培训、教育工作。在开展普法教育工作中,始终以普法学习为重点,不断增强领导干部的法律意识,提高领导干部的法律素质。县委组织部、县人事局在举办各类干部培训班时,把法制课列入培训的必学课程。几年来,已对5000多人次的科级干部、年轻后备干部、妇女干部、村干部进行了法制学习培训。各级领导干部带头学法用法,科级以上领导干部的参学率、参考率、及格率均达到100%。

2.加强司法、执法人员学法工作,提高依法行政能力。一是政法机关积极鼓励引导司法人员通过自学、远程教育、函授教育、参加上级业务部门组织的培训等进行法律知识“充电”。二是加强行政执法机关工作人员学法用法和依法行政培训。全县行政执法机关根据各自的工作职能,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法制教育和执法培训活动,加大了执法责任追究、执法公示、执法督查的力度,提高了依法行政能力。2006年以来,我县先后举行了《国家公务员公共管理核心课程》知识考试、《信访条例》知识竞赛、《突发事件应对法》知识考试和年度法律知识考试。

(三)以学法促用法,推进依法治理工作的有效开展 1.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认真抓好“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工作。根据自治区、南宁市创建“民主法治示范村”工作部署,我县以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和基层民主为目标,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契机,以点带面,继续深化“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工作,促进基层依法管理。我县的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工作得到了上级部门和领导的肯定。

2.依法规范行政行为,促进行业依法办事,自觉接受社会监督。

新形势下的教育法制化建设 篇3

近年来,受地区差异、文化差异、弱势群体、教育政策等方面存在的教育不公平现象已经成为了广泛关注和讨论的话题。(1)教育机会不公平。义务教育“就近入学”有其合理的一面,但限制了学生入学选择权;以钱择校、东西部地区之间及城乡之间学生入学率的差距,流动人口子女因无法享受当地的教育经费造成入学难等问题所造成的教育不公平。(2)教育过程不公平。教育经费的投入,教育内容的差异。地区间办学条件差异大,重点学校和薄弱学校之间的悬殊。(3)教育结果不公平。教育教学质量无法使每个学生得到相应的保障,具体表现为教育质量的差距。不同家庭背景及阶层子女成功机会的不均等,高考分数线的地区性差异。(4)青少年犯罪低龄化、团伙化的形势严峻。近年,青少年犯罪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是我国当前最为严重的社会问题,也是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青少年犯罪呈现低龄化、团伙化、暴力化、智能化的新特点使得目前的中学教育工作形势更为严峻。

二、我国教育法制化建设的进程及现状

教育的法制化是一个大概念,尽管我国对教育事业发展有规范性的法律文件,但并不能认定已进入教育法制化的时代。教育法律体系地位应放在仅次于宪法之下,没有宪法的基本精神,就不会有一国法制的发展和完善;没有教育基本法,也就不会有教育法制的运作,依法治教就失去了依据和根本。因此只有当一个国家颁布了基于国家教育总体发展的基本法律并且使这一法律根植于国家宪法的精神之中,才能认定一国教育管理法制化时代的开始。

自我国第一部教育法律《学位条例》(1980年)颁布以后,我国开始进入到教育法制化的系统建设中,并取得了明显进展。《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教师法》《职业教育法》《高等教育法》六部教育基本法律,以及《未成年人保护法》《扫除文盲工作条例》《残疾人教育条例》《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等相关法律法规的陆续出台,都标志着我国的教育法制化的体系正在逐步建立和发展中。

我国的教育法规虽然初具规模,但是必须看到由于国情比较复杂,地区差异较大,使各级部门及教育结构在实行教育法律法规时存在着现实困难。一些法律法规还不够完善,如《教育经费法》每个地方都存在差异,贯彻落实就必然有所出入。教育行政执法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也屡有发生。如《教育法》规定教师工资不得低于国家公务员的收入,但实际上教师的收入和公务员的相差甚远,有的地方政府甚至扣押拖欠教师工资,限期后仍不改正也没有追究法律责任。与司法制度总体水平相比,我国教育司法制度相对薄弱,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虽然有一定的处理教育违法行为的行政惩戒职能,但缺乏以法律形式明确规定的行政司法仲裁权,没有独立的行政仲裁机构。

三、我国教育法制化建设的重要性

1995年3月18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从此,我国的教育法制化进程迈入了新的篇章,教育工作结束了“无法可依”的局面。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从传统的计划经济时代走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面对这样的社会格局变化,教育体制也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产生了许多新问题。教育体制必须随之改革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及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在新形势下,教育法制化建设势在必行。只有不断健全教育法律法规,才能适应现在日益突出的各种教育问题。当前世界各国都在大力关注发展教育法制化建设,改善及增补法律条款。加强教育立法是世界各国教育发展的共同趋势。顺应世界教育法制化发展,我国也在积极加强法制化建设,全面推进教育的法制化进程,保障我国教育事业的有序发展。

随着社会不断进步和发展的需要,除了公办学校以外,国家鼓励各种社会力量办学。在基础教育、成人教育、卫星电视教育、网络学校、国际学校等等教学模式蓬勃发展的当下,各级地方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面临了很多新问题。教育的法制化建设有效地转变了各级教育行政机关和教育机构“人治”的旧式管理模式,使其真正做到有法可依,依法治教。教育管理职责等相关条款的出台减少了对学校直接管理和学校微观管理过程的干预,能有效地提高教育行政管理的效率。学校管理及教育行政部门全面进入法制化轨道。教育法制化建设为其开展教育事业及相关工作提供了法律保障和行动准则。

随着教育事业蓬勃发展,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和教育活动的日益复杂化,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些相关的教育问题和法律纠纷,推进教育的法制化建设为解决这些相关的纠纷提供了法律手段。

在新形势下的教育管理过程中,各级地方教育行政机构和学校之间、学校与学校之间、学校和教师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监护人之间,都会涉及各方面的问题。如何有效地协调和处理好这些关系,做到依法行使权利并依法履行自身的义务,就需要对教育法律关系主体各方的权利、义务、职责等做出明确的法律规定。减少教育管理中推诿、扯皮的现象,提高教育管理效能。法律手段则是解决教育法律纠纷的最终途径,也是解决教育纠纷的最为有效的途径。◆(作者系江西省南昌市第三中学校长,全国先进教育工作者)

高等教育法制建设 篇4

60余年来, 我国高等教育法制建设发展演变体现了以下特点与趋势:从人治走向法治、从效率优先到兼顾公平、从强调秩序到保障自由、从强调实质正义到兼顾程序正义等。

从人治走向法治

从建国到1980年《学位条例》颁布的30余年, 我国的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并没有制定有关教育的法律, 更不用说高等教育相关法。30多年来, 主要依靠政策, 依靠党和行政部门指示、决定、意见对教育领域的社会关系进行调整, 体现出较强的“人治”色彩。这种治理方式的特点是政策变动较频繁, 已经取得的法制成果往往很快又失去。如1949年-1956年, 我国高等教育建立起了集中统一的管理模式。1958年, 为了实现教育大跃进, 中央大规模向地方放权, 鼓励地方多样化办学, 办“红专大学”。结果地方随意修改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 鼓励学生自编教材, 教育质量明显滑坡。1961年中央又收回管理权, 形成了现行《高等教育法》的基础的《高教六十条》。1998年制定《高等教育法》时, 才将《高教六十条》作为我国在办高等教育方面“自己的东西”固定下来。

1980年《学位条例》制定后, 一系列有关高等教育的法规、规章先后出台;1998年制定《高等教育法》以后, 更对此前实施过的法规、规章适时修改并上升为法律, 如1997年的《社会力量办学条例》被2003年制定的《民办教育促进法》取代。这就为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当然, 这并不意味着高等教育领域内法治状态已经形成, 除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到的“六修四立”外, 需要做的还很多。比如, 为了提高教育质量、建设世界一流大学, 我们先后实施了“211工程”、“985工程”和“2011计划”, 为建设高水平大学提供了机遇。但无论是“211工程”还是“985工程”, 入选高校的遴选都没有一个公开、公平、公正的出线规则, 造成了一些不利于改革发展稳定的因素。 (1) 相对而言, “2011计划”的实施就明确了相对公正的评审机制、评审程序。 (2)

从效率优先到兼顾公平

建国之初, “需要人‘急’, 需要才‘专’”, 教育为经济建设服务是社会共识。 (3) 1952年院系调整时, 改变了院系设置的无政府状态, 把高校调整为任务比较明确的大学、多科性工学院、各种专门学院及专科学校, 使多数工、农等学院独立出来, 其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当时急需的大量专门人才。 (4) 这次院系调整, 对于高等教育地区分布不平衡问题也有所缓解。

1980年制定的《学位条例》是新中国第一部关于学位工作的条例, 也是新中国第一部与教育有关的法律, 它规定了授予学位的主体、条件和程序。新中国第一部教育相关法不是《义务教育法》而是《学位条例》, 这固然是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大学生毕业的需要, 也反映了党和政府着力培养高级人才的急切之情。以《高等教育法》为例, 体现效率价值的有:第1条立法目的“为了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第4条教育方针“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使受教育者成为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第5条高等教育的任务“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体现公平价值的有:第8条“帮助和支持少数民族地区发展高等教育事业, 为少数民族培养高级专门人才”, 第9条“国家采取措施, 帮助少数民族学生和经济困难的学生接受高等教育。高等学校必须招收符合国家规定的录取标准的残疾学生入学, 不得因其残疾而拒绝招收。”仅从条文数量看, 体现效率就比体现公平的条文数多。

从“211工程”、“985工程”建设的目标看, 为了建设世界一流大学, 中央投入巨资重点建设一批高水平大学, 进一步拉开了各地高等教育资源分布的差距。在建设的过程中, 除少数高水平的教育部直属院校外, 一般按“一部一校, 一省一校”的原则遴选, 来实现利益平衡、相对公平。2000年左右, 原中央各部委 (单位) 直属的高校被下放到地方, 也使中央直属高校区域分布更加集中。2011年开始实施的“2011计划”则不再以重点大学为载体, 坚持面向各类高校开放, 以协同创新中心为载体, 在一定意义上更好地体现了公平。

从强调秩序到保障自由

建国后, 我们建立起了高度集中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 体现出部门办学的特征。 (5) 改革开放后确立了中央和省 (自治区、直辖市) 两级管理体制。2000年左右, 原中央各部委 (单位) 直属的高校被下放到地方, 原国务院有关部门直接管理的367所高校, 近250所实行省级政府管理、地方与中央共建的体制, 基本解决了部门办学的问题, 扩大了地方办高等教育的职权。

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要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1986年的《高等教育管理职责暂行规定》及随后的系列法规扩大了高校的自主权。1995年的《教育法》规定了学校的权利。1998年的《高等教育法》第32~38条则规定了高校在招生、专业设置、制订教学计划、开展科研和社会服务、学术交流、机构设置和财产资金使用等方面的自主权。2012年起实施的《高等学校章程制定暂行办法》明确要求高校制订章程, 依据章程自主管理。2014年3月1日起实施的《高等学校学术委员会规程》要求高校建立学术委员会, 遵循学术规律、尊重学术自由。这一系列改革确立了高等学校独立的法人主体地位, 规定了大学的内部治理结构, 尤其是突出了学术委员会在大学内部治理结构中的作用, 使大学回归学术本位。

恢复高考后, 最初实行全国统考, 1985年, 教育部决定上海自主命题。2001年, 北京开始自主命题。到2014年高考, 全国16个省市自主命题, 超过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一半。建国之初很长一段时间, 大学毕业生“包分配”。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要求建立由学生“自主择业”的就业制度。1997年大多数学校按新制度运作, 2000年基本实现新旧体制转轨, 学生自主择业。

1990年制定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将学生视为需要呵护和管教的对象, 对学生的权利不著一字, 都是基于管理、管教的角度来立法的。2005年修订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则专章规定学生的权利和义务, 学生并不因考入大学而失去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这些都体现了我国高等教育政策法规从强调秩序向保障自由的转变。

从强调实质正义到兼顾程序正义

实质正义是一种结果的正义, 程序正义强调只要是基于普遍规则的执行, 结果就是正义的。我国法制建设具有强烈的“重实体、轻程序”的传统, 高等教育法制建设也是如此。1980年的《学位条例》甚至未见对学位申请人的权利保护以及救济的规定, 而是主要体现了国家对学位授予的制度设计, “自上而下”地对学位授予进行国家控制, 对大学学位授予权进行行政审批, 其背后的理念支撑是国家干预可以保证学位质量以达成公正的利益与资源的分配, 形成严谨的秩序。 (6)

1998年的《高等教育法》全文八章六十九条, 除附则第66条规定“对高等教育活动中违反教育法规定的, 依照教育法的有关规定给予处罚”外, 并无其他关于“法律责任”的规定。事实上, 《高等教育法》的条文符合法律规范“假定条件+行为模式+法律后果”三要素的并不多。比如第60条“国家建立以财政拨款为主、其他多种渠道筹措高等教育经费为辅的体制, 使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同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相适应”就只是政策宣示, 究竟“主”和“辅”各自的比例是多少?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相适应”是什么意思?就更谈不上责任主体承担什么责任的问题了。

2005年修订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除了规定学生的权利和义务、对学生的处分规定之外, 第55条规定“学校对学生的处分, 应当做到程序正当、证据充分、依据明确、定性准确、处分适当”, 第56条规定“学校在对学生作出处分决定之前, 应当听取学生或者其代理人的陈述和申辩”, 这就确定了程序正义的原则。在1994年“田永诉北京科技大学案”中, 法院认为“按退学处理, 涉及到被处理者的受教育权, 从充分保障当事人权益的角度出发, 作出处理决定的单位应当将该处理决定直接向被处理者本人宣布、送达、允许被处理者本人提出申辩意见。没有照此原则办理, 忽视当事人的申辩权利, 这样的行政管理行为不具有合法性。”同样要求学校对学生学籍、学位的处分行为应符合正当程序原则。2012年教育部发布的《全面推进依法治校是实施纲要》要求:学校应当建立相对独立的学生申诉处理机构, 其人员组成、受理及处理规则, 应当符合正当程序原则的要求, 并允许学生聘请代理人参加申诉。学校处理教师、学生申诉或纠纷, 应当建立并积极运用听证方式, 保证处理程序的公开、公正。

总之, 我国高等教育法制的建设与发展是我国法制建设的缩影, 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我国法制建设发展的共同特点与普遍趋势, 也是依法治国方略在高等教育领域的体现。即将于今年10月召开的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的主题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相信随着法治中国建设的进一步深入, 高等教育法制建设必将迎来更美好的明天。

注释

11 张国兵.高等教育重点建设政策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0:57~68.

22 袁贵仁.中国高水平大学建设之路——从211工程到2011计划[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2:59~61.

33 刘颖.除旧布新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共对高等教育的接管与改造[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0:35.

44 张应强.精英与大众——中国高等教育60年[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9:9.

55 [日]大塚丰, 黄福涛译.现代中国高等教育的形成[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8:118.

高等教育法制建设 篇5

十七届五中全会会议公报提出,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强大力量。要充分发挥文化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的功能,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不仅需要内容量化、体系完备的法律法规和完善的立法、执法、司法、法律监督制度,而且需要与现代法治国家和法治社会相适应的法治文化,以培养全体公民的的法治精神和法律信仰。法治文化是法治社会的重要精神支柱,是法治社会的内在动力。

新时期要大力加强法治文化建设,必须广泛动员和依靠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与各行各业的文化建设相结合,发挥各方面的联动作用,共同推进。

与机关文化建设相结合

当前,我国党政机关腐败现象易发多发的土壤和条件在一些领域中依然存在,一些重大的违纪违法案件也时有发生。这其中固然有多方面的原因,其中文化方面的原因无疑是很重要的——— 在思想、环境、习惯等方面,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种容忍或滋生腐败的“腐败文化”。因此我们必须要加强机关文化建设,把法治文化建设与机关文化建设结合起来,走文化发展之路,运用文化的教化、塑造与引领作用,营造良好的机关文化氛围。

一、通过加强素质教育,提高机关干部的法律修养。作为领导干部,要“先修身而后求能”,有了好的人品才会有好的官德,才会不为名利失心、不为权欲熏心。要以创建学习型机关为切入点,把“人人学习、终身学习”作为基本要求。要做到使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学习与工作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相得益彰,不断提升机关干部的自身素质。

二、通过加强“三观”教育,为领导干部的思想和行动提供价值坐标。领导干部要树立和坚持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正确对待权力。权力其实就是责任,权力越大,责任也就越大。领导干部一定要强化责任意识,按照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正确用好手中权力,权为民所用。

三、通过加强廉政教育,使领导干部常怀律己之心。既要坚持传统的党课、培训班、报告会等形式,又要充分运用举办反腐败成果展览、现身说法说纪、开展诫勉谈话、看反腐警示专题片等有效形式,以及在机关开展“双严”(即严明党纪、严格自律)、“五廉”(即读廉政书、看廉政片、听廉政课、写廉政文、做廉政人)等活动,警钟长鸣,常惧法纪之威,增强拒腐防变能力。与新农村文化建设相结合

文化是民族之根、民族之魂。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文化具有其他社会要素无法取代的作用。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重要的是建立起一种适合于新农村建设的文化观念,为塑造新农民、建设新农村提供精神动力与智力支持。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要注重农村群众文化建设,精心组织群众文化活动,引导群众自娱自乐,提升农民群众的“精气神”,既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又陶冶农民的情操;既提升农民素质,又增强致富本领和法制观念,促进社会稳定。

通过定期组织农村文艺汇演,把“十七大”、“中央一号文件”、“美德在农家”活动等与农民实际结合,编成可演性强的歌舞、秧歌舞、三句半等节目,走村串户广泛宣传,提高群众掌握党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能力,促进群众对健康生活方式的追求和向往,彻底改变过去蹲墙根、打麻将、看黄片和赌博等不良现象,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针对农村中出现的封建迷信、陈规旧俗、赌博风气等陋习,结合《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制定各种形式的村规民约,对农民道德建设起到很好地督促引导作用。在农村,封建迷信活动有所抬头(特别是在农村大集和庙会上),既劳民伤财,又败坏社会风气。通过村民大会制定村规民约,坚决抵制封建迷信活动。在农村哪一家有红白喜事,全村都要大吃大喝、铺张浪费,村民不堪重负,可谁也不敢带头破这个规矩。要通过村规民约,彻底革除这一陈年陋习。

与社区群众文化建设相结合

社区的群众文化建设是一种非常具有社会性教育作用的建设,是提高群众文化品位及开展政治思想教育不可忽视的一项重要工作,对居民的思想观念、道德情操、行为方式以及人格理想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大影响。城市社区近几年来大力发展群众文化,培育了深厚的群众文化沃土。群众文化根基深厚,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多彩,为促进法治文化与群众文化有机结合搭建了良好的平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利用传统载体,寓教于乐促结合。充分利用文化公园、文化广场这些阵地,依托社区教育学院和各类群众艺术团,将法治文化与群众文化活动有机结合,吸引社区群众的广泛参与。一是在“法制歌曲大家唱”活动中,普法工作者积极搜集整理、创作法制歌曲,给一些脍炙人口的传统歌曲填上法制宣传的歌词,形成“老调新词”,在社区广泛传唱,“社区唱起法制歌,创造安居乐业的新生活”。二是在“法制书报大家读”活动中,法律书报成了大家的最爱,社区法律图书室也成为广大居民业余时间的好去处。三是在“法制影视大家看”活动中,将中央电视台《今日说法》和各地方电视台法治栏目的播出时间通知各单位,同时订购大量法制教育电视光盘免费供社区群众观看。四是在“法制故事大家讲”活动中,社区教育学院组织广大居民开展法制故事大家讲比赛,激发孩子们和老年人的兴趣,把进网吧的孩子和打麻将的老人都吸引回来,听故事学法律,让大家听得懂、记得住。

二、利用现代载体,网上互动促结合。随着科技发展的日新月异,许多社区居民文化娱乐、学习知识、接受信息的方式和渠道更多的不是在课堂而是在网络上。针对这种情况,社区要积极探索开展网上群众文化活动的新路子。成立社区网站,实现社区网络化、智能化。在社区网站专门开辟“文化讲堂”和“律师在线”栏目,及时宣传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文化及法律知识,以案例分析的形式解答各种法律问题。社区网站可以多层面、全视角宣讲文化知识,使文化教育的触角延伸加长。

三、开展主题活动,多措并举促结合。通过开展“树法制新风、建美好家园”活动,评选“法治文明标兵楼”,横向拓宽了法治文化与群众文化有机结合的社会参与面,纵向延伸了法治文化与群众文化有机结合的互动效应。“法治文明标兵楼”的创建目标为“五好”,即“学法守法好、邻里相处好、志愿服务好、楼栋协作好、群众反映好”。开展楼栋法治创建活动,使居民学法、知法、守法、护法的自觉性进一步提升,极大地促进了家庭和美、邻里和睦、社区和谐。

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

校园是师生学习、工作的空间,校园文化体现在学校内部则形成其独特的校园环境、和谐的人际关系、共同的思想作风和行为准则,它是这一时空存在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我国的传统教育十分重视环境对人的教育作用,昔有“孟母三迁、择邻而居”之说。加强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育人环境,对学生的素质培养有着积极的作用。学校法制教育工作不能仅仅局限于简单的政治说教,更应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内涵,努力做到教书育人、活动育人、环境育人。如在教学楼和教室布置著名科学家和学者画像、著名的治学和教育的名言警语、催人奋进的标语等。校园环境文化会以一种无形的教育形式,随时随地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学生。

与企业文化建设相结合

企业文化是一种以人为根本、以制度为导向的管理思想、管理方法和管理哲学的总合,是看不见的软件,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全心全意依靠职工群众,是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企业要调动职工的积极性,要改革发展,不断提高依法治企水平,离不开职工的积极参与。为此,企业应严格执行、认真落实与职工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的法律法规如《劳动法》、《劳动合同法》、《职业病防治法》等;不断加大企务公开力度,积极拓宽职工参与公司民主管理的渠道。加强对《劳动法》及《劳动合同法》的学习讲解和宣传教育,让职工明确自己与企业的劳动关系,在签订、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的过程中,认真履行有关程序和规定,完全遵循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保证集体合同的较好履行;要建立职工健康档案和职工劳动卫生职业病档案,加大劳动保护监督力度,有力地维护职工权益。职工在维权中熟悉了法律,提高了职工学法守法的积极性。“人管人累死人,文化管人管住魂”。制度是文化的最直接体现,是规范全体员工行为、明确任务措施、确立企业价值等的基础。企业要切实发挥制度在发展中的导向和保证作用,不断完善“依法为准、以人为本”的规章制度,以规范人的行为举止,让大家明白哪些能做、哪些不能做、怎样做才能更好,使大家有章可循、有章可依。

法制文学刊物与法制建设 篇6

而法制文学类刊物又是如何为法制建设服务的呢?首先,法制文学刊物具有普及法律知识的作用。在一个有着数千年专制传统、强调德主刑辅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法制,需要进行各种层次和长期的普法工作。法制文学作品以纪实性故事形式宣讲人们生活中容易遇到的法律问题、描述违法犯罪行为的严重后果和面临的严厉制裁,将复杂抽象的法律规范生动地呈现给读者,使他们能够理解法律规范的基本内容并进而维护自己的权利或寻求正义的救济,这种效果是其他普法形式所不能达到的。第二,法制文学刊物能够发挥宣传法制理念和法制精神的作用。法制文学作品能够深刻影响人的深层意识、情感和伦理观,它们通过对典型人物的形象描绘、对重大事件的生动渲染、对善恶力量激烈较量的叙述来触及读者的灵魂、情感和心灵,从而影响读者的法律道德观,帮助确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相适应的现代法制精神,帮助树立公平正义理念,提升善念,祛除恶念,扶植正气,压制歪风,实现法学研究作品和政治宣传作品无法达到的效果。再次,法制文学刊物还能够推动法制改革。法制文学作品无法通过理论构想和制度设计来推动法律制度改革,但通过具体实例或纪实调查的方式可以揭示现有制度的某些缺失或不足,反映民众对改革现有制度的意愿和建议,从而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推动制度创新和改革。

如何进一步办好法制文学刊物以更好地服务于法制建设呢?第一,要不断创新理念和观念,思考法律与文学的关系,探索发展社会主义法制文学的规律。法律与文学的关系一直十分密切,古今中外概莫能外。值得重视的是,在美国肇始于20世纪70年代的法律与文学运动一直方兴未艾,我国的一部分职业法学家(如朱苏力、梁治平、冯象、何家弘、刘星,等等)近年来也发表了一系列讨论法律与文学的著作和论文。这种现象表明,法律与文学的关系问题,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仍然是一个热门的话题。这也促使我们思考:法律与文学在当代到底是何种关系?中国的法制文学与国外的法制文学有何共性和差异?法制文学刊物是否应该参与这一运动呢?法制文学刊物的未来趋势如何?第二,要形成自己的风格和传统。商品靠宣传和产品质量造就品牌,期刊靠编辑多年的精心培植形成风格。风格一旦形成,就是期刊的“商标”。如何不断总结和发掘自己的办刊经验,形成自己的风格和传统,是每个期刊孜孜以求的目标。我国的法律文学期刊一般只有二十几年的历史,风格和传统正在形成之中,而且处在一个关键期。如何界定、设计和形成自己的风格是一件大事。

《蓝盾》创刊二十余年来,正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在全国具有较大的影响,是天津文学界和法律界共同的骄傲。希望能够在观念引领、突出特色、形式协调、主题创新等几个方面再上一层楼,为我国的法制文学和法制建设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高等教育法制建设 篇7

十八大以来,习总书记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全局的高度,多次就依法治国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习总书记强调:“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十八届三中全会又提出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的理念,实现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不断开创依法治国新局面。

高校是社会的缩影,在依法治国的背景下,依法治校,建设法治和谐校园成为了近年来高等院校的重点建设项目之一。依法治校是推动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必然要求,同时亦是推进教育法制建设的重要内容。依法治校既是依法治国方略的体现,也是学校稳定发展、实现和谐的重要保证。

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第一储备力量,他们的法治意识如何,直接关系到国家依法治国方略能否顺利实现,关系到社会的长治久安。总体而言,目前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法治意识的建设工作是良好的,但也不难发现一些令人担忧的现象,特别是近些年大学生违法犯罪的趋势在不断加剧,重大性质恶劣的刑事案件频发,比较典型的有云南大学马某杀人案、云南丽江女大学生张某伙同男友抢劫杀人碎尸案,吉林农业大学学生郭某持刀杀人案,西安音乐学院学生药某撞人杀人案,北京外国语大学罗某刺杀同学案、中国政法大学付某课堂杀师案,上海复旦大学林某投毒案……无不令人震惊扼腕。

在校大学生犯罪的成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大学生自身的原因,有社会不良思潮的影响以及社会对于弱势群体关心程度不够等方面的原因,亦有家庭教育方式失当的原因。这些都会引发大学生的心理失衡,进而导致其行为的失常,走上犯罪的道路。

那么,高校作为教书育人之地,面对部分大学生出现的犯罪问题,亦要承担不可推卸的社会责任。经过这么多血的教训,我相信已经有很多的高校在重新审视或反思自己的校园法制教育和法治文化建设了。对于校园的法制教育和法治文化建设,我个人有以下几点想法:

二、应通过加强法制教育,全面推动素质教育

法制教育是高校教育工作中重要的环节,是推动素质教育,培养合格高级人才的基础性工作。从大的方面来说,在高校开展法制教育工作,对于贯彻国家依法治国方略,维护社会安定,形成良好风尚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从小的方面来说,对于建设和谐校园,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具体开展法制教育的工作中,我认为应该强调“三结合”,即:

(一)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相结合

在大学中切实开展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促进二者的有机结合。道德和法律都属于上层建筑,都是为一定的经济基础服务的,是两种重要的的社会调控手段,二者间是相辅相成,相互推动的关系,同时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也存在功能上的互补。人们常说:“法律是最低限度的道德,道德是人们心中的法律”。道德教育所强调的仁义,诚信,博爱,廉耻等观念,为法制教育提供价值导向。道德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了法律的评价标准与推动力量,在大学生的内心层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而法制教育把道德教育所倡导的一系列的价值观念通过外在力量的约束来指引人们的行为模式。法律通过国家的强制力对违法行为进行严肃的制裁,这保证了最基本的道德观念得倒了支持与维护,法律可谓是道德传播的有效手段。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这要求我们在对大学生开展教育的时候,既不能对两者有所偏废,更不能将两者混为一谈。

(二)法制教育与心理教育相结合

个别大学生之所以会走上犯罪道路,与其性格、心理状态存在直接的联系。目前我国大学生的主体是独身子女,从小被家庭过度保护,因此容易形成以自我为中心,不愿承担责任,爱享受,孤僻的性格。且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种网络信息产品普及,他们从小就习惯通过网络渠道接受各种信息与知识,对于各种社会问题,他们有自己独立的见解,自我意识明显。但由于其自身思想的不成熟,不能深刻理解社会的复杂性,他们又容易出现偏激的心理和错误的价值判断。不少学生存在不能委屈自己,抗压能力差的问题。一旦不满意往往会产生怨恨,报复的心理,轻易采取极端手段来解决问题。

通过分析以往犯罪大学生的案例,会发现这些学生身上都存在两种缺失,一种缺失表现为学生心理的失衡,另一缺失表现为对法律的无知或法律对其不具有约束力。故在高校开展法制教育要分析学生的心理,并根据学生的心理有根据的开展法制教育,以强化法律的指引,预测,评价,教育,强制作用。高校应把心理健康教育列入到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议程当中,纳入到学校管理体系当中,如建立心理咨询中心,及时的听取学生内心的苦闷、及时疏通他们存在的心理障碍、心理冲突等他心理疾病,帮助他们走出心理困境,努力将学生的越轨行为消灭在萌芽状态。教师,班主任不能仅仅将工作的重点放在教书与管理上,更应注重责任、情感等为人处世方面的心理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品格。

另一方面,高校需结合近几年校园犯罪中的案例,积极开展对学生的法制教育。通过一些鲜活的案例来显示法律的严肃性,如让学生了解到什么是犯罪,犯罪有什么样的法律后果,要承担什么样的法律责任,会受到什么样的严厉惩罚,而这些后果,责任,惩罚又会对自己的人生起到什么严重的影响,通过这方面的法制教育,起到对部分学生的震慑作用。利用心理教育的启发性,让学生知道如何去管控自己的情绪,如何排解愤怒,使自己不至于在冲动的状态下做出违法的事情来。把法制教育变成心理教育的素材之一,同时充分挖掘心理教育素材中的法制因素,对学生因势利导,使心理教育与法制教育相互融合,相互统一。通过法制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机结合,让学生学会自我控制和自我约束,避免自己的情绪失控,并遵守规章制度遵纪守法。最终达到让学生增强明辨是非及自我保护的能力,树立自强、自爱、自尊、自律意识,自觉抵制各种违法犯罪行为侵蚀的目的。

(三)法制教育与职业教育相结合

法律基本知识不仅仅是法律专业学生学习的专利,更应当是每一个大学生必须掌握一项基本素养。相关法律基础课程在进行法制教育的时候,需要用大量生动贴近生活的,贴近学生专业的案例穿插到教学活动当中。特别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最容易遇见和最关心的法律问题,应多举例说明,甚至还可以就有关案件开展集体讨论来加深学生印象。例如就近年来频发的导游强制游客购物事件所涉及到的法律问题同旅游方向的学生开展相关讨论。此外,还应该开展毕业生就业的法律指导,譬如针对社会上存在的虚假招聘、非法传销等违法行为,要教育学生留心注意。不要为找工作抵押身份证和交纳押金,在注册公司,开设网店时需注意那些法律环节与事项等等。这些都是和毕业生利益切身相关的问题。通过相关法律指导,相信可以帮助毕业生在少走些弯路的同时更好地适应社会。

三、通过校园法治文化建设,树立法治观念与信仰

高等院校都有自己的校园文化,法治文化也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法治文化体现着法治精神和理念,是法治建设的灵魂。比起生硬的灌输法律知识,法治文化的熏陶才更为关键,其引领大学生的法治思维与精神信仰的方向。良好的法治文化氛围能够对大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和影响的作用。我认为一个好的法治文化氛围的形成应该注重“三层面”,即制度层面,物质层面,精神层面开展的建设

(一)健全学校规章制度,坚持程序正义,完善民主监督机制,建立救济制度

首先,高校应根据国家法律法规,结合本校实际,制定完善校园内各种规章制度,让学校的改革发展在法制的轨道上运行、这也是实现依法治校的前提。这就需要高校要进一步健全管理体制,完善党群工作管理制度、行政工作管理制度、教学科研管理制度、学生工作管理制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其次,光有制度还是不够的,作为推进校园法治文化建设的一环,必须形成严格的执行程序,让程序正义贯穿依法治校的全过程,避免不利的人为因素对制度的破坏作用。三是完善健全校园民主监督机制。最大程度地保护广大师生员工的合法权益。充分尊重高校师生的知情权、参与权、批评权。要充分发挥教代会在高校重大制度制定过程中的作用。最后要健全符合法治原则的校内教育救济制度。我国教育法和教师法都特别建立了教师和学生的申诉制度。高校要重视在学校内部提供法律救济渠道,一定要给被处罚的对象解释,陈述的机会。对不当的管理行为提供内部纠正,避免校内侵权行为的外部化和复杂化。总之一定要让全体师生有这样的感受:只要严格按照法律,法规,校规办事,是会受到公正对待的。

(二)不断改进高校法治文化建设的物质条件

首先,高校还可以设立法律咨询室,主要是在法律或法学专业教师的帮助下,解答同学们在生活中常见的法律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校园违法犯罪的发生。这种方式同样适用于无法律专业的高校,指导老师可以从教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教师中选任。其次,高校可以通过建设法治文化长廊、校内法治教育基地、校园法治网站,法治知识广播等方式,不断创新法治宣传载体、丰富法治宣传形式,营造良好法治宣传氛围,通过法治文化氛围的熏陶来增强法制教育的实效性。最后,高校可以通过开展法律专家讲座、法律读书活动、法律知识竞答、法律文化展览、法治电影展播和庭审观摩等活动来进一步丰富校园法治文化活动建设。

(三)强化精神引领,帮助学生树立法治信仰

应强化精神引领,将法治观念的种子植入到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当中,将法治精神融入到大学生的理想信念、价值判断、道德情操、目标追求当中。只有让让法治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才能让法治成为师生自觉的选择与共同的行为方式。高校应通过把以自由、平等、公正、民主、秩序、权利为价值取向的法治精神融入到校训、办学宗旨、校园文化、校风、学风当中,逐步形成师生知法,守法,用法的法治素养,引导师生形成良好的法律思维和习惯,最终内化为坚定的法治信仰。

四、总结

高等学校对大学生的法制教育不仅要在学生中树立宪法和法律的权威,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还应该教会学生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权益,与社会上的不良现象与邪恶势力做斗争,也就是不仅要培养大学生懂法,还要培养大学生用法的能力。所以在对大学生的法制教育的同时亦要配合法治教育。除高校要提供良好的法治文化氛围之外,社会也应提供积极的和谐向上的法治环境,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他们,最终将其培养成坚定的法治信仰者。

参考文献

[1]李柳华.当前大学生法制教育的研究[J].科教导刊,2013.

[2]张端.高校开展大学生法制教育方法初探[J].教育研究,2013.

高等教育法制建设 篇8

一、正确处理法制教育与高校德育工作的关系

1. 高校法制教育是高校德育工作的内容之一

随着时代的变迁,现代高校德育已在内容上有了新的变化和发展,由单纯的思想品德教育发展到思想品德、心理健康、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三位一体的综合性教育。因此,增强新世纪、新阶段高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吸引力、感染力,使高校德育体现时代性、遵循规律性、富有创造性,就不能不加强对大学生的法制教育。

2. 高校法制教育要把握德育工作的规律,与时俱进

目前,有很多高校就如何把法制教育的内容渗透到思想政治教育中这一问题想了很多办法,也进行了许多有益的尝试,积累了不少经验。高校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一是突出大学生法制教育的计划性和理论性,二是突出大学生法制教育的综合性和社会性,三是突出大学生法制教育的实践性和人文性。以上三个“突出”,也集中体现了德育教育解决思想问题的规律性,有利于提高人们接受法律的自觉性,让每个大学生都有自己的法律信仰,将学法、守法、护法、用法变为内在的自我要求、内在的自我意识,使法律在各个方面都得以切实地遵守、实施。

3. 高校要适应教育环境的变化,树立德育整体化观念

青少年阶段是人生中最可塑的时期,在这个时期,社会文化整体氛围对他们的影响无疑是最大的。青少年法律素质的高低涉及国家安危、民族兴衰。青少年应该是法制宣传教育的重点对象,学校应更多地担负起这个历史使命。“四有”公民的培养作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目标,是对国民素质的具体要求,也为高校要树立德育整体化观念提供了指导。德育整体化观念强调德育诸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要保证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学校要充分利用法律人才资源,在持久的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中正确地引导师生,消除他们思想中消极的成分。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师生的法律意识,进而实现从法律意识到法律素质的转变。

二、把握建设和谐法治校园的理论依据与实践需求

根据中央有关部门决定,自2006年9月秋季开学,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形势与政策教育课作了重大的改革和调整,对大学生的法律知识教育分量加大,同时全国统一使用新的教材。要提高法制教育的效果,最重要的是要通过法制教育使大学生自觉守法。当前加强法制教育,培养和提高受教育者的法律素质,构建和谐法治校园,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是构建并完善合理的法制教育体系。高校要重视对大学生进行法制教育,提高大学生的法律素质,并将其作为人才培养的一项重要衡量标准和一个必不可少的教育内容。在制定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时要做到系统化、规范化、具体化、制度化,改变陈旧的、落后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构建并完善合理的法制教育体系。

二是制订并完善科学的学生管理制度。高校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等各项有关法律和规章制度,制订并完善科学合理的学生管理制度。一方面要寓法制教育于课堂教学和各项活动中,使法制教育从单线型转变为网络型;另一方面要多方面多渠道对大学生灌输法律意识、渗透法制教育、培养法律素质。

三是完善素质教育理论,把培养大学生法律素质作为重要的素质内容加以研究。高等学校的法制教育是为了培养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法律信仰)和法律知识(法律技能)。通过法学理论教育,让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法学的基本观点,在思想上树立起法律权威;结合不同专业,有选择地向学生介绍一些部门法,培养学生守法、护法、用法的技能和自觉意识。在法制教育的内容选择上,比较科学的做法是在不同类别的学校开设不同层次的法制教育课。根据学生所在的学校类别、所学的专业特点及各校的侧重点需要,使法制教育贴近大学生的生活,满足大学生的内在需要。

四是高校及高校主管方要确立“以人为本”“依法治校”的理念。以人为本就是说,我们在治理校园、教书育人的过程中要把关心人、尊重人、解放人、发展人作为教育的目的,在尊重学生个性的基础上促进其全面发展。以育人为中心,牢固树立“学校教育,育人为本,德智体美,德育为先”的思想观念,按照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的要求,引导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之魂,立牢民族精神之根,夯实道德规范之基,增强全面发展之能,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全面协调发展,成为对社会和人民的有用之才。

依法治校是为贯彻落实法治国家原则,实现高校管理的法制化目标,以法律方式规范高校管理的过程。具体包括国家对高校实施管理的法制化和高校自我管理的法治化这两个层面的内容:在外部关系上,学校与政府、学校与社会是在法律的框架下“依法自主办学、独立责任、服务社会”的关系;在内部关系上,主要表现为学校作为管理者、服务者与学校中接受管理与服务的教师、学生存在权利与义务的关系,这些关系的落脚点体现在学校的办学理念、制度设计和管理水平上。学校在制定一些重大决策、修改和完善一些规章制度时,都要善于利用和遵循有关法律法规,使各项政策和管理制度更加合理合法。

三、建设和谐法治校园要体现法制教育机制的和谐

1. 教育主体

施教主体既包括单位主体,也包括个人主体。高等学校中的所有部门、所有教职工都负有法制教育职责,只是在具体工作任务和职责分工上有所差异。具体而言:一是学校主管部门和大学生法制教育主体工作队伍承担着主要的法制教育职责,二是学校其他职能部门和全体教师承担着协助性法制教育职责,三是所有施教主体承担着综合性法制教育职责。而主体和谐的基本要求是每一施教主体都应具有较高的工作水平和法律素质,他们在学生的专业教学、日常管理、后勤保障、社会服务中所起的作用会惠及到不同的教育对象。

2. 教育内容

建设和谐法治校园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公平、民主、文明、正义的法治社会的重要内容。按照构建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和谐校园应该是民主法治、诚信友爱、充满活力、文明有序、人与环境和谐相处的校园,这里所讲的民主法治,就是学校广大教职工的民主权利得到充分保障,依法治校的工作目标得到基本实现,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能健康有序地推动学校的整体工作,也就是内容和谐的问题。

3. 教育客体

教育客体主要是教育对象的塑造或者培养问题。近几年来,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学生的基础文化水平出现滑坡,大学生中不同程度地出现了一些不良现象。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如何减少和有效防止这类现象却给高校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关于大学生“成人”和“成才”的关系及重要性,教育部部长周济指出:大学阶段是青年学生成长的关键时期,是青年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处理好“成人”和“成才”的关系对高等学校来说十分重要。

4. 教育方向

一个和谐的校园,必定是一个民主与法治的校园,一个让广大教职工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和正确处理的校园。大学教育的终极目的还是要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成为有用之才,大学生法制教育也要始终突出这个目标。高校法制教育以其特有的功能将在构建和谐法治校园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马俊驹.物权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之法[J].法学杂志,2006,(3).

[2]陈光.构建高校和谐校园的十个着力点[J].中国高等教育,2006,(13,14).

高等教育法制建设 篇9

早期的道德思想源起于儒家创始人孔子, 儒家道德包括忠孝节义等品格, 核心思想为“仁”, 其道德观念, 从国家角度, “忠为先”, 身为君臣, 当为国家恪守职责, 舍己利而奉天下, 这反映了中国古代爱国主义思想。家庭层面, 上对父母尽孝, 百善孝为先, 下对兄弟姐妹守悌, 互相帮助彼此谦让, 夫妇之间, “一与之齐, 终身不改”, 这些当时作为教化的道德标准对如今依然适用。自从四人帮对儒家传统道德思想全面否定, 极端性的批判儒家孝道以来, 出现过好多日趋严重的社会问题。为了遗产继承, 父子反目, 兄姊结仇;为骗取保险, 保险人杀害与自己至亲关系的被保险人, 道德的缺失使法律领域出现异常纷繁的犯罪形态, 法律条文的制定愈多, 而违法行为却在不断增长而未见减少之势, 在这种情况下, 重申伦理道德教育, 加强社会道德体系的完善, 继承传统道德观念的精华, 德治和法治交融并用, 成了补充和健全法治很重要的课题。我们中华名族作为有着几千年优秀道德礼化的文明之邦, 先辈们为我们们奠立了悠久的道德文明传统, 这是我们可以继承发扬的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

二、结合世情和社会发展现状分析道德建设和德治对国家管理和法治的积极促进作用

当今世界已成为不同国家和区域间经济, 政治, 文化, 社会, 思想所交融的一个共容体, 经济, 文化, 思想, 价值观交融碰撞非常显著。中国社会正处于改革攻坚时期, 各类矛盾和要解决的问题纷繁多样, 导致法律问题的形态也愈现复杂。市场经济条件下, 利益的引导渐成一种巨大的向心力, 是否获得实在的利益有时变成了对社会集体创造力和个人存在价值的主要评定标准。高端技术和艺能改变人们生活方式和交际方式的同时, 世界也成为一个“被技术统治的世界”。对很多价值的考评趋于技术化, 知识化, 成绩化。比如在高校课程设置中, 外语, 经济, 计算机一些技术专长类课程作为热门专业备受家长师生青睐, 社会成员包括精英团体的人文内涵和德育要求在某种程度上被予一定忽视。在获取实体利益的影响下, 人们对于本我存在的价值, 生命过程的意义, 人类社会该往何处去的问题鲜为思考和关注。缺失道德的规束和精神的支柱, 一部分人逐渐迷失自我, 抵御不了外在诱惑, 做出一些法律所禁止和惩戒的行为。经济利益的驱动不可避免地引发了很多领域的法律问题, 诸多社会问题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源源不断出现, 辟如婚姻家庭中第三者, 出轨, 一夜情, 利益交易。崇高的精神追求和不断的物质追求难以平衡, 在这种情况下, 道德对人们的心灵进行洗礼成为不可缺之需。对于高校学生这样一个引导社会主流正统意识的, 对社会发展起思想促进作用的精英团体, 价值取向和目标也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某些偏差, 对现实利益的追求以及要求短期内这种利益的回报对学生尚未定型的价值观有了一些误导作用。德治是以道德规范的力量来陶冶教化民众, 使人们的内心修养意识达到道德教义无形中规制的高度。继而由思想引导行动, 人们在生活和与人际交互中就会严格要求自己遵循内心的道德原则。在这种情况下, 社会成员的行为多数是合乎社会应被普遍遵循的礼节和规范的, 与此相应, 违法行为也会减少。从个人来讲, 一个严格遵循社会道德规范的人一般很少去触及法律的禁止规定, 也会以良好的态度去遵守法律所规定人们当做的积极行为。从大环境来看, 在人们普遍遵循的道德准则的约束下, 社会形成一种良善的总体风尚, 违法以及越轨行为受到人们内心的排斥和否定, 也为社会总体道德环境所不容, 整个社会风尚就会和谐美好。个体行为有了自我规制和约束, 道德价值层级中浅层的一些关于社会有序化的基本规范在此便会遵守良好。而道德价值体系中较高层级的有利于增进人们之间紧密关系的一些原则也会得到更好的实践, 如果这些友爱、团结、慷慨、互助、博爱、无私和富有同情悲悯心之类真善美的价值观融入人们的心灵, 被人们认同并积极实践, 法律的很多规则也相应会大大减少其适用频率。

三、德治和法治结合

中华民族是几千年经典道德传统的礼仪之邦, 德义文明悠久绵长, 我们在坚定法治的同时, 当近水楼台地汲取我国传统道德力量精髓, 以德治来辅助法治。当然, 法律和道德领域有重叠也有互补, 道德不能管辖法律规制的所有领域。顺应世情国情, 我们必须重塑和增强道德建设, 扬弃中国传统儒家道德思想观念, 结合我国当代法治建设的优越性, 来推进依法治国, 增进我国法制建设。传统儒家教化人与人之间“仁爱”, “以和为贵”, “兼爱”, “非公”, “尚贤”等思想对于调节社会矛盾起着法治所起不到的很多作用, 道德从根本上纯洁和净化人们的心灵, 可以说是治本之举;法律通过设定一系列法律规范, 对于道德管辖范围之外的诸多问题予以调整规范和制裁, 是道德的上限。劝善, 以德治, 惩恶, 需法治, 结合我国国情和现状, 我们提倡德法交融并举, 不容有对其中任何一方的偏废, 在借鉴互通中, 本着兼容并蓄, 吐故纳新之旨, 有选择的汲取精华, 来推进社会进步和国家法制建设。

参考文献

[1]顶锡满, 赵增辉.法治与德治[M].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 2001.

[2]马志冰, 姜晓敏.中国传统法律意识与和谐思想[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9.

[3]程维容.道家与中国法文化[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0.

高等教育法制建设 篇10

一、法制类影视作品出现并发展的原因分析

在我国影视作品发展史上, 包含法律内容的影视作品出现的历史并不晚, 但由于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原因, 在我国法制社会建设中尚未得到长期有效发展, 所以中国的法制类影视作品尚未走向独立, 而是散见于其他作品中。但是, 我国法制建设在“文化大革命”的结束后迎来了属于自己的法制春天, 法制类影视作品也形成了一种独立的影视作品形态。其中原因诸多, 笔者主要提取一下几个原因进行阐述:

(一) 法制类影视作品与我国民主法制建设的需要息息相关, 二者相辅相成, 共同进步。

政治法制化、民主化、公开化的现实环境是法制类影视作品得到有效发展的前提, 同时中国社会发展带来的公开化、民主化必然带来法制建设的进步。根据实际经验可知, 法制类影视作品想要满足广大群众对政治民主化、法制公开化的需求, 就需要不断地调整其调控范畴与发展方向。所以法制类影视作品是民主法制建设的需求。

(二)

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法律在国家发展中所占据的地位愈发重要, 中国的立法、司法、执法体系也得到有效发展, 同时普通群众的知法, 懂法, 守法, 用法的意识也不断增强。而法制类影视作品作为法制建设的工具和百姓知识沟通的媒介, 需要为老百姓传播法律知识和文化, 让受众相信法律的作用, 把法律当成人生信仰。所以法制类影视作品是传播法制文化的需要。

(三) 法制类影视作品又是为了让社会中的人们拥有一个宣泄、平衡的渠道和途径而出现的。

众所周知, 作为一个受众, 最基本需求就是信息, 信息在受众的需要系统中占据主导地位。正是由于观众作为一个庞大的受众市场需要获得更多的法律信息, 法制影视作品才拥有发展的机会, 这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法制类影视作品的发展突破点

根据各种资料显示, 现阶段我国法制类影视作品的发展虽是健康前进的, 但在后劲不足, 阻力不小。根据有关资料显示:中国法制类影视作品数量诸多, 但是能得到群众认可的却屈指可数。从这可以看出提升作品质量的重要性, 只有拥有高质量的作品才能促进法制类影视作品的发展, 才可以创建出走进人民群众内心的法制类影视作品。

为了实现法制类影视作品与法制建设的协调互动, 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 在创作上体现出法制类影视作品的丰富性与新颖性

要想在报道内容上具有丰富性与新颖性, 就要做到以下几方面:

1. 进行多角度报道。

法制类影视作品拥有丰富的创作题材, 除了司空见惯的刑事案例报道之外, 还可以深层次的挖掘其他素材, 比如受害者的伤病后遗症, 犯罪嫌疑人的挣扎, 执法者的心路分析等角度。

2. 突出报道内容深度与广度。

报道案件事实的过程中, 不能单纯就事论事, 而要将重心放在报道事件的深度与广度上。通过法律思维分析后, 深刻把握案件出现的症结所在, 深层次的挖掘案件发生背景环境和社会背景, 从而从现实角度探讨法制类影视作品在社会主义法制发展中的作用。

3. 宣传法律知识。

除了进行大篇幅的刑事案件报道外, 还要适当宣扬离群众现实生活比较远的宪法、行政法知识, 让受众掌握更全面的法律知识。同时控制住负面案件的报道, 营造和谐社会。

(二) 在选题上表现出法制类影视作品的多样化和创新化

法制类影视作品制作人总是认为寻找群众喜欢的法制类题材难。其实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很多事都是法制类影视作品中难得题材, 比如遗产纠纷, 邻里纠纷, 公司合同纠纷, 劳动争议等都是珍贵题材。因而制作人可以把注意力转移到与民众息息相关的民事生活案件中, 从报道他们身边的法律事件来发挥出法制类影视作品真正的功能, 即教育引导功能。

(三) 在报道视角上突出法制类影视作品的创新点

法制类影视作品在发展过程中就因为报道角度狭隘而一度受到媒体诟病。僵硬呆板的法律条文本身不具生命力, 那么我们需要思考的是如何提升其生命力从而刺激受众兴奋点。只有在报道角度上具备人文关怀, 让观众在查看法制类影视作品时, 除了看到浅层次的案件教育, 还能从深层次看到自身的缩影, 学会应用到社会实践中, 进而规范自身行为, 做一个守法好公民, 不作违法之事。所以制作人在报道视角上要打破陈旧思维, 深度挖掘显得尤为重要。

(四) 提升法制类影视作品中工作人员的法律水平

法律本身就是一门具有很强专业性的学科, 想做出一档高价值、高水平的法制类影视作品, 必须要提高工作人员的法律水平。我们不仅可以聘请知名的法律学者或则法律工作者作为作品的专业顾问, 利用自身知识及时解决法制类影视作品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法律问题, 同时可以邀请他们作为导演参与到整体采编制作工作。同时要对工作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工作, 让他们在具体的工作真正懂法、知法、守法、宣传法, 从而构建高水平的法制类影视作品。

(五) 宣传法治精神, 提高作品质量

法制类影视作品具有其自身特色, 但无可避免的是仍存在一定弊端。想做出高水平的法制类影视作品, 需要制作人深层次理解法律精神, 开拓思路, 紧跟法治潮流, 宣传具有时代意义的法治精神。同时要重点把握作品视角的多样化、社会容忍度以及作品的表达技巧。从实际情况分析, 当前法制类影视作品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完善:

1. 向群众宣传法制内容时, 不能传播法律万能论或法治万能思想, 不要传递消极负面思想, 不要宣传与群众生活无关的法律内容。而应当在群众感兴趣的基础下宣扬中国的法治精神, 同时科学分析现存法治的不足, 从而分析中国法制化进程中的现实因素、社会环境和法律意识建立完备所必需的要素。

2. 对法律的运作程序和活动及发展过程进行客观而准确地重现或解释。在法律运作过程中建立正当程序的意识在我国的法制建设中至关重要, 同时这也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培养进程。

3. 对与现实生活脱轨, 过分渲染法理与情理的矛盾之处, 或者明显作秀的行为等进行必要的剔除工作, 而应当公正全面的报道, 从而协调各种社会规范, 调整机制从而实现统一发展。

4. 对国外法律制度进行客观全面地比较分析。我国比较法学的研究很薄弱, 面对国外大量的信息缺少客观的分析研究, 从而在各种研究和改革方案中出现了很多虚假、错误、片面、过时的信息。所以, 在介绍他国法制发展情况时, 应当注意传播信息的准确性和社会环境, 才能有科学研究的依据, 从而成就高质量法制类影视作品。

当然, 法制类影视作品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的不止以上几方面, 还需要以更加公正、客观与科学的方法进行分析, 应当在全面性和准确性的基础上发展。如果想在纷繁的法律发展与社会发展中体现出法制类影视作品的作用, 就要紧跟时代潮流和法制建设的需要, 这样才能进一步扩大法治影响、满足受众需求, 从而为我国的法制建设尽一份绵薄之力。

最后, 让我以一句名言结束全文:“人人生而平等, 造物主赋予他们若干不可让与的权利, 其中包括生存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让我们一起在法治下生活, 让影视作品与法治共同发展, 创建健康向上的法制类影视作品。

参考文献

[1]刘萍.新时期法制影视作品发展趋势研究[J].东南传播, 2010 (1) :12-13.

聆听法制建设的足音 篇11

以法为镜

日常工作中,部分企业对统计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没有认识到《统计法》、《统计法实施细则》、《统计违法违纪行为处分规定》等统计法律、法规、规章的严肃性,平时统计报表经常出现差错。自“六五”普法活动以来,基层统计人克服了人员少、时间紧等困难,积极地与这些企业进行沟通,特别加大了对统计法律、法规、规章的宣传力度。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们经常挤时间去相关企业,结合日常统计工作向企业宣传统计法律、法规。同时,各统计所还专门组织统计人员参加统计法律、法规培训。通过学习《统计法》等相关知识,企业领导和统计人的法律知识和相关业务知识水平均得到了大幅度提高。比如,以往企业统计人经常出现填报数字不准确、对统计指标理解不准确、漏报迟报等现象,但在此次统计法律、法规的宣传活动中,统计人针对这些现象,深入细致、耐心详细地向企业相关人员做讲解,直到他们完全掌握为止。培训还采用了互动的方式,对企业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大家面对面地进行交流和讨论,及时提出解决方案,共同提高统计数据质量。事实证明,我们的辛苦没有白费,原来存在问题的企业在统计数据的质量上有了明显的提高。

以法为尺

新《统计法》实施以来,统计工作有了更加完善的法律依据。通过督导检查和执法检查,保证了企业联网直报统计报表操作规范,保证了企业上报数据的真实、及时、准确完整,进一步规范了统计行为的准确性。

作为基层统计人员,我们通过不断努力学习统计执法等方面的知识,使自身的执法业务水平得到了快速的提升,在较短的时间内加入到统计督导和执法检查工作中,在顺利完成统计执法工作的同时,也促进了相关企业依法统计的自觉性。我们对个别迟报的单位,根据《统计法》的相关规定进行催报,给企业发放《催报通知书》、《执法文书送达回证》等相关资料,在此过程中,相关企业进一步了解了按时上报统计资料的重要性和统计法律的严肃性;对个别统计资料中存在统计数据不准确的单位,我们进行了督导检查和执法检查。通过对企业上报的统计数据与企业的《统计台账》、《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增值税纳税申报表》等相关资料进行核对,及时发现问题并将统计法律的有关条例运用其中。事实上,这种方式极大地提高了统计法律、法规的威慑力,使企业对认真上报统计资料的认识程度进一步提高,使他们更加理解和支持统计工作,上报统计资料不认真及迟报、漏报等现象有了较大的改观。

从图书漂流看法制建设 篇12

图书漂流是一种知识交换与爱心传递的活动, 它是在人们对物质需求有了保障之后出现的, 它是在人们对于自己的认识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后产生的知识交换的一个过程, 即在这个过程中寻求共鸣的一种方式, 你可以将它看成是一场游戏, 但这一活动是自发性、公益性相结合的, 从事图书漂流是一项在奉献与交换中获得快乐的过程, 图书漂流最初产生于欧洲, 即将自己读过的书放在公共场所让捡获这本书的人阅读, 当其阅读完后继续放到公共场所让下一位捡获的人继续阅读的过程。

二、从漂流图书回流率低看法律意识

从全国各地进行的图书漂流活动来看, 大范围内的图书漂流都是不成功的, 图书大量流失, 参与漂流的图书基本上都回不来, 如吉林省图书馆举办的图书馆漂流回漂率仅为20%左右, 因此图书漂流在中国开展的情况并不尽人意, 而这一切说明了法制建设尚未能够体现在人们的日常行为中。

1.法制建设流于形式

影响图书漂流活动成败的因素很多, 但参与者自我约束的能力是最重要的, 而这一过程正好体现了法制建设的实际成果。好书人人都想拥有, 但个人的占有欲与和别人分享快乐这双重矛盾如何解决, 一本好书可以解惑答疑, 一本好书也可以体现一个人的法制观和道德观。

图书漂流是由读者自愿参加的一种活动, 这一过程需要每一位参与者自律, 遵守活动规则, 但又是却非强制性的, 没有机构和人员对参与者进行监督, 它需要的是参与者的自觉性,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规范准则会自动在图书漂流中得到体现。法律法规都是存在于文字层面的, 人的行为的约束更多是靠意识和道德观来体现, 由于图书漂流并没有强制要求其将图书回漂, 所以拿了书的人有没有放回来虽然违规但并不违法, 这种行为仅会被从道德层面进行谴责, 中国图书漂流活动中图书回流率相当低, 说明了法律并未全面进入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因此在只要没有法律的约束, 人们就会按自己的意愿来支配自己的行为, 在图书漂流中就会将自己认为好的图书占有。想想这些拿走书而不让其回漂的人为什么知道可从漂流的图书中拿而不是到书店等商业机构中拿, 也正说明他们清楚地知道从书店中拿是违法的, 而从漂流活动中拿是不违法的这一基本性质, 这说明了中国法制建设目前基本上都是存在于条文上, 法律并没有真正得到执行, 没有完全融入到人们的生活中, 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 因此体现出来就是法律并没有成为人们行为准则的一部分。

2.道德需要法制观念深入影响

从图书回流率低体现出了中国法制建设仍不完善, 不少学者与机构认为要强化法制对诚信的保障作用, 让诚信实现法制化, 但中国目前并不缺少法律制度, 缺少的是法律制度实际执行的效果, 法制建设是一种长效机制, 而效果最具体就表现在人们的实际行动上, 许多法律规定的在现实生活中都无法落实到位, 如《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就明确规定“机动车载物应当符合核定的载质量, 严禁超载;载物的长、宽、高不得违反装载要求, 不得遗洒、飘散载运物。”但现实生活中我们发现违反该条规定的情况大量存在, 并形成了气候, 有法不依已成为社会的一颗毒瘤, 在道德层面上反映出来就是诚信的缺失, 良好的道德是法制观念深入影响人的行动的具体表现, 道德观成败的标准可以拿雷锋同志讲过的“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永远不会干涸, 一个人只有当他把自己和集体事业融合在一起的时候才能最有力量。”这句话来体现。

自改革开放后中国已经建立了比较完善的法律体系, 从图书漂流过程来看, 不少地方的公众对于这类活动是否是公益性的还是存在疑虑的, 因此可以看出法制建设已存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对人们的行为起到了影响作用, 不少公众对于参加这类活动首先考虑活动是否违法, 是否存在欺诈行为, 因此可以看出法律已影响人们的生活, 但人们并没有完全接受法律的约束, 同时也没有完全理解法制的理念和适应法制的要求, 仅仅是适应法律的约束这一单向过程。因此需要将法制建设深入公众的生活领域中, 将人们的行动准则与法律的要求相统一, 并升华为人们的道德观, 也就是让诚信的法制化成为人们道德的标准。

3.法制建设反映于人的行动中

法制建设的最终目的就是维护社会的安定, 规范人们的行为准则, 法律条文不可能对社会的每一个方面都做出详细的规定, 而图书漂流作为人的自发与知觉行动的集合, 可以很好地反映法制建设的效果, 因为这项活动需要的仅是原则性要求而不需要详细的规定, 如果读者对图书漂流活动的不认同即说明对法制建设并不认同, 法制建设在这些读者头脑中需要重新建设;而有些人虽然知道图书漂流活动, 也了解其意义, 但并不愿意参与说明法制建设并未深入到其生活中, 因此对这类读者需要加强法制的实践;而对于那些拿了书不让其回漂的应当说其对于相关法制是清楚的, 但法制观念并未升华到其思想中, 对这类读者需要加强法制教育;对于那些拿了书又让其回漂的读者而言说明了他们法制观念已融入其思想中, 已影响到其道德标准, 这同时也是法制建设最终目的。另外如果参与活动人群中献出图书参与漂流的人少的同样说明人的奉献意识还较弱, 献书的人对于自己拥有的资源保护的意识还较强, 担心失去的会太多, 法制建设还未在人们思想中上升到道德的高度。

图书漂流同时也是诚信教育的过程, 诚信的养成要靠教育, 诚信的前提是自律, 它是人的心理和行动的体现, 因此法制建设可以在这方面进行积极的建设, 诚信的坚守是以制度来体现的, 具体到图书漂流上来说, 最好的表现就像这项活动刚刚产生时提出来的要求即“读书人将自己读完的书放在公共场所, 无偿供给拾到的人阅读, 而后以相同的方式再将其投放到公共场合中去, 继续向下传递”。如果图书漂流达到这一步, 说明法制建设已完全与人们的生活相融合。

三、图书漂流是否需要法律约束

在中国目前并没有专门针对图书漂流的法律, 图书漂流从其起源来看是一种自愿的行为, 并且这一过程是松散的, 因此对这类活动只要其不违反现有的相关法规就不应进行法律约束, 图书漂流活动代表了们的一种追求, 同时也可作为文化事业的一个补充, 在目前中国的这种国情下图书漂流基本是一种单向的活动, 即可能只有投入却没有产出的活动, 因此这需要有识之士和相关机构继续下去。目前图书漂流报道成功的基本上没有 (所谓成功的基本上也是小范围实施的) , 因此代表图书漂流活动的结果就是进入漂流的图书基本上都是有出无回的情况。但这并未影响这项活动在中国全面开展,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和机构都逐渐加入, 这从另一方面反映了人们的法律意识在逐渐增强, 看到了这项活动是有益于社会和公众的, 并且随着人们的法制观念不断增强是可以维持下去的, 用图书漂流这一类活动来唤醒人的本性, 让法制观念成为人们行为准则的有机组成部分。

四、图书漂流是否需要继续

图书漂流虽然开展得并不不顺利, 但这一活动作为人们良好意愿的反映应当继续下去, 虽然投入的图书可能永远不会回流, 但这并不代表着社会最终发展的方向, 当人们的精神和物质生活得到极大发展后, 人们对于精神的需求会变得更高, 而图书漂流作为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 可以反映出社会法制建设的基本情况, 如果漂流的图书回漂率是不断增加的就说明了人们的法制观念已在逐步增长, 同时法制建设已逐步上升为人们的道德意识, 也只有法制观念潜意识地存在于人们的道德观中才有可能让图书的回漂率全面增长, 并将此活动有序地开展下去。

诚然中国现在不少图书漂流为了加强回漂率的问题, 采取了一些相关的方法, 如最常用的就是采用登记领书人的办法, 虽然这样与当初图书漂流产生的方式与目的有差别, 但在目前的情况下, 这或许是一种较为可行的办法。目前由于该项活动并未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可, 因此参与漂流的图书由各类专业文化机构和政府部门等提供的较多, 个人捐赠用于漂流的图书较少。因此说明该活动目前尚未成熟, 还需要大力培育, 让其逐步走向成熟与规范。

五、综述

图书漂流是在人类满足生存需求转而对精神需求大幅增加的情况下产生的, 它的出现是社会的进步, 同时也是人们思想进步的反映, 图书漂流虽然是松散的活动, 但这项活动却能体现出法制建设的成效, 图书漂流作为一项公益事业, 它是由有识之士自愿参与, 它体现的是爱心和知识的自由流动, 它并不需要太多的约束, 这项活动的过程并没有强制性的法律法规的出现, 但却体现了法制对人们行动的影响, 同时反映出一个国家, 一个民族法制建设的实际情况。随着社会不断进步, 人们法制观念的不断加强, 人们的意识会不断的提高, 人的精神也需要得到不断的升华, 因此图书漂流这项活动会不断进行下去, 当法制观念完全融入人们的思想, 成为人们的道德标准后, 全社会成员都意识到与别人分享知识和快乐其实就是一种快乐, 那时或许图书漂流才可以得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周文琦, 李赞梅, 胡德华.我国图书漂流网站的调查分析[J].图书情报工作, 2011, (5) .

上一篇:初中数学概念讲解下一篇:电力继电保护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