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建设中如何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工作

2024-07-09

新农村建设中如何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共10篇)

新农村建设中如何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工作 篇1

新农村建设中如何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工作

郝占辉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也就是繁荣富裕、民主法治、文明和谐的新农村。实现这一目标就要深化农村各项改革,加强基层民主和基层组织建设。这些都始终离不开法制的有力保障,法制宣传教育是推进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实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是进一步提高公民法制观念、法律素质和全面提升农村事务法制化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径;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制度保障。

然而,目前在我国广大农村,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和提高,主要表现在:一些地方对农村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认识上存在不足。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农村的长足发展,在农民群众中普遍出现了重物质利益和经济利益而忽视精神文明和思想道德建设、重视法律权利忽视法律义务的状况。在少数农村领导干部中,对民主法制建设的地位和作用认识不高,习惯运用行政命令手段管理农村事务,忽视用法律手段解决问题。农民群众文化水平普遍较低,法律知识接受能力差,普法效果不明显。在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中的经费投入不足。

针对以上情况,笔者以为在农村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措施应为:

扎实做好法制宣传教育的基础性工作。在农村要开展法制教育宣传工作,首先要让广大农民群众充分认识到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合法权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大力宣传依法维权的益处。教育农民在开展经济活动时应遵循依法经营、诚实守信、公平竞争原则,提高他们对法律的认知度。

创新工作思路,丰富宣传教育形式。在宣传形式上紧紧结合广大农民群众的文化需要和思维习惯,不断创新普法载体,选择农民群众最喜爱、最容易接受而又灵活多样、丰富多彩的宣传方式。使农民群众在潜移默化中增强法律意识,提高法律素质,在寓教于乐中提高农民法制观念。因地制宜、注重实效、不断增强法制宣传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和说服力,营造浓厚的法制氛围。积极实施“法律进乡村”工程,编写适合农民生产生活的法制宣传资料,让法制信息、法制宣传资料进农家,根据实际情况开辟法学专栏,充分利用区域电视台、农村广播网、农民夜校等平台普及基本法律知识。推动法制文艺进农家,组织专业文艺团体、法制宣传志愿者深入农村演出法制文艺节目,鼓励民间自发地进行法制宣传活动,增强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本领。

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工作队伍建设。要有意识地培养一大批政治坚定、素质过硬、业务精通的农村普法骨干力量,加大培养培训工作力度,分期举办各种法制宣传教育培训班,力争使每个行政村有一个常驻村的“法律明白人”。整合资源,充分发挥农村人民调解员、司法助理员、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的优势,组建普法宣讲团,聘请法律专家授课,为在农村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提供人才智力保障。

加强领导,落实普法经费。提高认识,明确责任,把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落到实处,列入各级党委、政府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认真抓好落实,建立健全分工负责、协调配和的工作机制。

新农村建设中如何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工作 篇2

1 当前乡镇图书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乡镇图书馆是我国图书馆事业中最贴近农民的基层图书馆, 乡镇图书馆对于提高农民素质、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只有正视问题, 才能解决问题, 更好地促进乡镇图书馆发展。那么, 当前, 乡镇图书馆发展存在哪些问题呢?

第一, 重视不够。部分领导认为农民文明程度较低, 看书对于他们来说, 是不切合实际, 并没有什么实际意义。也有的认为, 农民只要种好地就可以了, 看不看书并不重要。也有的以资金不足为借口, 不重视乡镇图书馆的发展。

第二, 发展不平衡。由于各地经济与社会发展水平参差不齐, 文化教育事业基础也不相同, 因此各地乡镇图书馆存在着发展不平衡。经济基础较好, 基层领导较重视, 文化设施又较发达, 大多数农民又具有一定文化水平的地方, 图书馆 (室) 就办得多一些, 好一些;而经济条件较差, 或基层领导不重视, 人口少而农民文化程度又较低的地方就办得少, 办得差些。就我国东北地区来说, 乡镇图书馆寥寥无几。

第三, 经费不足。当前, 乡镇图书馆存在的最大问题是经费严重不足。应该承认镇与镇之间的经济状况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 多数乡镇馆长长期以来没有固定的购书经费, 这是乡镇图书馆不能稳固的主要关健所在。由于没有购书经费, 长期不购一本新书, 图书馆的藏书变得过时、陈旧、破烂, 还谈得上什么能吸引读者, 图书馆门庭冷落。所以乡镇图书馆生存关健在于政府应有固定购书经费。由于对农村乡镇图书馆的投入极少, 甚至没有, 导致馆舍设施简陋, 位置不当。常常出现图书与读者两分离的局面。藏书建设不规范, 不少乡镇在组建图书馆时, 总是想不花钱, 所藏的书刊大多为东拼西凑地发动当地群众捐献或恳请有关单位赠送, 使图书馆成了闲置过时废旧书的收容站, 藏书质量很差, 更谈不上各类书刊比例适度。读者选择余地很小, 吸引不了读者, 影响图书馆的正常服务。

第四, 定位不准确。乡镇图书馆担负着宣传党的方针政策, 传播科学文化知识, 提供信息的多种职能。其服务的主体是广大农民, 应该强调要面向大众, 服务于大众, 这是乡镇图书馆服务的宗旨, 是乡镇图书馆的生命力所在。而目前看到有相当数量的乡镇馆定点错位。而有的一些乡镇图书馆把搞创收, 作为工作的出发点, 很少考虑到如何为农民服务。这种定位上的错位, 导致图书馆作用发挥的不好。也有一定数量的乡镇馆座落在镇政府的大院里, 名为乡镇图书馆, 实为机关图书馆, 只为少数人服务, 而忘记了广大农民。

第五, 管理人员不稳定。乡镇图书馆隶属于乡镇文化站。长期来, 文化站的工作人员经常为完成乡镇政府的中心任务而奔波, 把管理乡镇图书馆从一定程度上作为业余的工作。况且, 文化站工作人员不仅要搞文化工作, 还身兼多职, 是兼职的文化员, 特别当前, 乡镇面临着机构改革, 乡镇几经撤扩并, 人员也几经变动。面临着这些问题, 文化站工作人员思想情绪不稳定, 为此, 图书馆的管理, 对外开放时间得不到保证, 也谈不上为农村读者服务, 更不要说如何规划好乡镇图书馆建设。

2 发展乡镇图书馆的意见和建议

加强农村图书馆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客观要求。所以, 要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契机, 努力解决乡镇图书馆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推动乡镇图书馆的发展。在乡镇图书馆建设中, 必须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以服务人民大众为原则, 以提高农民素质为目的, 同经济建设有机结合起来, 推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

第一把乡镇图书馆建设目标纳入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规划之中。乡镇图书馆建设, 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重要内容, 要把它纳入到建设新农村的总体目标, 统一规划, 统一要求, 统一检查。把文化室、图书室等文化建设, 作为提高农民思想道德文化素质的考核内容, 作为评比文明乡镇的必备条件。各级领导要把农村图书馆建设列为乡镇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是乡镇文化设施中不可少的项目。结合文化先进乡镇的评比、检查, 促进乡镇图书馆的建设发展。

第二县级政府职能部门给予重视与支持, 从一定意义上说, 各级政府的重视程度, 决定着乡镇图书馆的发展水平。对乡镇图书馆的建设, 政府必须要明确其性质、方向、任务、体制、人员、工资、购书经费、馆舍面积等问题, 需要有明文规定, 以此来规范管理。真正做到有人过问, 有章可循, 稳定发展。

第三要加大对乡镇图书馆建设的投入力度。经济上的投入, 是乡镇图书馆发展的基础条件。要象投入教育那样来加强图书馆建设, 应以不低于当地财政收入增长的速度逐年增加投入, 实行多渠道集资兴办。在确保国家对文化的投入的同时, 鼓励乡镇企业, 社会各界以及个人投入。一是加大设施建设投入。乡镇图书馆建设用地必须纳入村镇规划;二是争取多渠道投入。农村普及图书馆, 必须改由国家包办为社会共办, 走国家、集体、个人共同办馆的道路;三是保证购书经费的投入。每年应保证投入适当的购书经费, 改变目前图书架上武侠小说多, 科技读物少;言情小说多, 政治读物少;港台格调文学多, 民族风味文学少的现象, 注重教育性、陶冶性、知识性和实用性。

第四因地制宜发展乡镇图书馆。鉴于我国不同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 南方与北方存在明显差异, 东部与西部之间也迥然不同, 乡镇图书馆发展也要因地制宜, 分类指导, 有所区别。结合实际情况, 树立创新模式多样化的思路确定多样化的办馆模式。一是建立乡镇图书馆, 由乡镇财政拨款, 确定每年购书经费、管理人员的工资额, 进行公益性服务。二是公办民助。镇政府在创办或恢复乡镇图书馆给于相当数额的资金投入和面向社会各界筹集资金增加投入, 有了良好的物资基础和馆舍条件, 按市场化运作。三是建立定点图书流通借阅服务室是指部分贫困镇、贫困乡设立服务点。由镇政府无偿提供服务馆舍, 县 (市) 区图书馆定期提供流动书刊, 进行公益性服务。四是县级馆建立区域性分馆。区域性分馆可以进行试点和偿试, 以便由当地政府无偿提供为读者服务的馆舍。五是实行县级馆和乡镇图书馆联办。县级馆和镇政府双方经过协商签订合同, 各自承担责任。

第五办出乡镇图书馆特色。创建乡镇图书馆时, 应发扬各自优势, 光大各自之长。首先要有藏书特色。任何一个图书馆都应该有自己的藏书特色, 乡镇图书馆的藏书应结合本地区经济建设需求, 结合本地区农民对科学文化以及脱贫致富要求。可以是政治、经济建设的某个方面;可以以名人、名优特产、名胜古迹为主体;可以根据民族文化、乡土风情来发掘。应经过调查研究, 有的放矢, 从实际情况出发来具体做好书刊收藏工作。不发达地区, 就应该从低文化、低水平的现实出发, 多购置一些通俗易懂的与生产、生活较为贴近的书刊;乡镇企业较为发达地区, 就应该考虑以某一类或几类技术含量较高的技术书刊为重点。还应充分考虑乡镇经济发展的需要, 以某一有发展前途的行业为重点, 形成藏书的重点和特色。其次有要服务特色。应根据各个时期的不同要求、各个地区的具体情况, 有所侧重的搞好特色服务。不发达地区, 可以针对文盲、半文盲人口多这一情况, 开展扫盲、普及文化知识的服务, 提高当地农民的文化素质。发达地区, 可以在开展信息服务工作,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上, 探索行之有效的服务方式。

第六形成合力, 保证乡镇图书馆健康发展。乡镇图书馆的经验告诉我们, 各级领导的重视和支持是事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图书馆工作者敬业精神和忘我劳动是办好图书馆的关键, 只有两方面的共同努力、艰苦奋斗, 才能保证推动乡镇图书馆健康地向前发展, 给我国乡镇图书馆事业带来一派兴旺景象。

新农村建设中如何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工作 篇3

1.当前农村法制教育的重要性

1.1加强农村法制教育是加快新农村建设进程的重要保证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步伐不断加快,农村将面临着新一轮的大发展、大跨跃,农业产业结构将面临着更大调整,农村剩余劳动力将面临着新的组合和分配。面对新的形势,农民要成为生意人、经纪人和城市建设大军,他们将直接参与市場经济的活动。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不懂法律就难以参与经济活动,农民不参与市场经济活动,就会影响和滞缓新农村建设的步伐。因此,加强农村法制教育是农村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保证。

1.2加强农村法制教育是实现“四五”普法目标的重要举措“四五”普法规划提出了“由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向提高公民的法律素质的转变”的目标。我国是一个农业人口众多的国家,提高公民的法律素质,重要的是要提高农村广大村民的法律素质。实践表明,农民的法律素质提高了,法制化建设进程就会加快,“四五”普法规划的目标就会圆满实现。

1.3加强农村法制教育是确保社会稳定的重要途径随着农村经济建设的不断加快,城市建设规模和交通道路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农村的各项改革也不断加快,各种矛盾不断出现,不稳定因素也随之增长。加强农村法制教育,使农民学法、知法、守法,利用法律武器化解农村各种矛盾,是确保社会稳定的重要手段。

2.当前农村法制教育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

2.1克服畏难情绪 有的人认为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户各自为战,人员流动散,法制教育很难抓。因此,思想上流露出畏难情绪。的确,农村实行分田到户后,农村的法制教育难以象“一五”、“二五”普法那样集中上大课、集中搞教育,实际工作中也存在一定的困难。但只要我们树立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创新形式,更新方法,努力探索,不断开拓,就一定能闯出一条适合农村法制教育的新路子。

2.2克服消极情绪 由于村民的文化素质普遍较低,有的同志认为:在农村抓法制教育农民听不懂,没什么效果,因此产生了消极悲观情绪。农村村民的文化素质低是现实,如果就法制理论讲法制理论,农民不但听不懂,而且听了也会乏味,如果就农民身边发生的案例,联系法律,采取以案释法的方法,农民肯定会喜闻乐见,而且成效也明显。因此,只有克服消极悲观的情绪,树立积极的姿态,才能卓有成效的抓好农村法制教育。

2.3克服厌烦情绪 农村法制教育缺乏经费保障,年年要政府各部门掏腰包,因此,有的同志一谈到农村法制教育,就与掏钱联系在一起,产生了厌烦情绪,把农村法制教育当作一种包袱来看。农村法制教育是不增加农民负担的一项义务教育,在没有经费保障的情况下,需要政府各部门的大力支持和配合。因此,要克服厌烦情绪,树立责任意识,为农村的兴旺与繁荣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3.当前农村法制教育应采取的有效途径

3.1开展送法进村入户活动各部门要紧密结合农村的实际,广泛开展送法下乡活动。如在各集镇进行义务法律咨询;制作法制美术展板在镇、村巡回展览;组织编印各种宣传学习资料发放到村民家庭,让村民在业余时间翻阅;组织法制文艺演出,进行走村串户宣传法制;县妇联还牵头在全县开展了“万家学法”活动,这些有效形式都有力地推动了农村法制教育的开展,真正使法制教育做到了进村入户。

3.2采取以案释法的方法抓好骨干培训 农村法制教育的开展,关键是要建立一支以党员、干部为主体的普法骨干队伍。采取以会代训的方法经常进行培训,同时邀请政法部门干警采取以案释法进行讲课培训。农村骨干培训和法制讲课采取以案释法的方法,改变了过去捧着法律教材照本宣科的做法,以农民身边发生的案例对照法律条文进行讲解,使农村骨干听起来津津有味,从而增强教育的效果。

新农村建设中如何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工作 篇4

村镇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加强村镇建设与管理,改变村镇建设落后的现状,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关键所在。近期,我们组成调研专班,对我县村镇建设与管理现状进行了深入调研,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一、我县村镇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上世纪70年代以来,我县村镇建设先后经历了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70年代末期,农村生产力相对落后,土地使用管制严格,较短耕植半径内的“兵落式”土坯房居民点和自然土路,构成了同时期村镇建设的主体格局;80年代,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生产力水平得到空前发展,村镇建设速度加快,砖木房逐步取代了土坯房,但村镇基础设施仍无明显改善,环境仍无明显改观;90年代以来,农村经济进一步搞活,富裕起来的农民拥有更多的资金实施住房改造。但由于原有村镇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进程缓慢,一大批农户放弃原有宅基地,开始沿路、骑路建设砖混结构的住宅。经过数十年的发展,我县村镇建设水平与过去相比有了质的飞跃,农村面貌大为改观。但是,受生产力水平、经济发展速度和群众思想观念等因素的制约,我县村镇建设管理还相当落后,离新农村建设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主要表现在:

(一)村镇规划明显滞后。目前,我县大多数乡镇的村镇建设总体规划,多数是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编制完成的,由于规划编制单位资质不全,大部分方案没有组织技术评审,规划起点不高,线条较粗,缺乏真正的指导价值和作用。随着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原有村镇规划的“硬伤”逐步暴露出来,越来越难以适应现代农村居民的生活需求。

(二)村镇环境亟需改善。一是村镇道路建设进度缓慢。特别是大多数村庄道路还是自然路和碎砖石路,且长期受到自然、人为的损毁,“下雨一团糟,天晴一把刀”的出行现状一直没有大的变化。二是群众饮水安全问题仍然比较突出。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建设进展不快,目前全县还有很大一部分村庄居民饮用水质不达标。三是农村卫生状况差。垃圾乱到、污水乱泼、柴草乱堆、畜禽乱跑的现象还比较普遍,不少地方随意搭设牛棚、猪栏、厕所等等,严重破坏了村镇环境。

(三)村镇建设管理混乱。对农民自主建设缺乏积极引导和必要管理,农民沿路、骑路建房现象普遍,任意占用耕地建房、不按规划建房屡禁不止。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县国道、省道、县道两侧60%被居民占用,且朝向随意,杂乱无序,既影响村镇整体和谐,也给道路交通安全带来了不少隐患。

通过深入调查分析,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主要是四个方面:一是建设管理主体思想认识不到位。一直以来,自上而下,各级政府“重城市,轻农村”的思想较重,认为城市建设对经济增长拉动作用大,处于发展的主导地位,而农村建设对经济增长拉动力不强,不需要整体规划;把村镇规划建设理解成拆房子、搬村子等简单建筑行为,没有正确认识到只有搞好村镇规划,才能科学预测村镇发展方向,集约利用土地,优化资源配置,综合安排各项公共设施建设。不少乡村干部对新农村建设心存畏难情绪,认为建设新农村是国家的事,是上级主管部门的事,工作消极、被动,等、靠、要思想严重,对村镇建设与发展缺乏应有的积极性。大部分农村群众旧习惯、旧思想根深蒂固,在自主建设上缺乏大局观念和公共意识。二是规划编制工作不力。村镇规划专业人才匮乏。仅有的规划编制专业人员也主要把精力投入在县城规划的编制上,很少有人去关注村镇建设规划的研究和编制。规划编制工作职责不明。乡镇普遍认为村镇建设规划应由县建设部门编制,而县建设部门认为自己的职责仅限于村镇规划编制的指导和督促,具体工作应由乡镇人民政府自行负责实施。三是管理体制不优。乡镇建设管理体制不全。上世纪90年代初期,为遏制农村杂乱建房行为,县建设主管部门曾在乡镇设置村镇助理员,专门负责农村地区村镇建设管理工作。乡镇综合配套改革后,原乡镇建管所整体转制为村镇建设服务中心,只具备指导服务职能,执法权限上收,造成村镇建设管理和违法建设查处缺位,加剧了村镇建设管理的混乱。农村建设管理规划衔接不够。农村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通村公路交通规划、安全饮水规划、能源利用规划、村镇布局规划及村镇整治规划等还没有形成有效衔接,导致土地、建设等行政主管部门在行使职权过程中,难以形成有效的工作合力。四是建设资金投入不足。一方面,我县镇、村两级负债普遍严重,而农民对村级集体筹资建设基础设施又缺乏足够信任,村镇规划建设资金筹集十分困难。另一方面,尽管国家和省级对新农村建设投入了大量的项目资金,但大多比较分散,整合使用难度大,且多数需要地方配套,我县县、乡两级财力薄弱,对上级项目资金配套往往有心无力。

二、加强村镇建设管理的对策建议

要从根本上解决村镇建设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进一步推进全县新农村建设,必须改变现有管理体制和机制,在发展方式上坚持新建与整治并举,在建设秩序上坚持控制与引导并举,在实施建设上坚持规划与管理并举。具体而言,就是要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加强宣传引导,充分激活村镇建设的各种积极因素。新农村建设中的村镇建设整治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面广,建设周期长,必须加强宣传,充分调动群众参与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一是加强新农村政策宣传。要向群众大力宣传国家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意义和方针政策,增强广大农民建设新农村的主体意识。二是加强村镇建设规划法规的宣传。要灵活方式,进一步强化城乡建设规划法律法规的宣传,增强农村干部和农民群众的法制观念,使农村干部群众认识到规划、建设与管理的严肃性和强制性,正确处理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当前建设与长远发展的关系。三是加强村镇规划编制工作的宣传。加大对村镇规划作用的宣传力度,使农村干部群众充分认识规划在提高农村居住环境和质量、指导各项建设、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等诸多方面的积极作用,引导群众转变观念,从“要我搞规划”转变为“我要搞规划”,积极营造全社会共同支持、共同参与新一轮村镇规划编制工作的良好社会氛围。

(二)科学编制规划,有效提高农村土地综合利用水平。规划是建设的“龙头”和基础。没有良好的村镇规划,就难以实现村镇建设的科学发展和长效发展。我们要在充分考虑各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广泛征求农民群众意愿的基础上,组织有资质的规划设计单位,开始着手全县乡镇总体规划的新一轮修编和村庄建设规划的编制工作。特别是在编制村庄规划时,要坚持按照新农村建设的标准和要求,统筹城乡发展布局,因地制宜地高标准规划。一是对城郊型村庄,如县城郊的大圣村、埠河镇郊的荆南村等,要充分利用县城、乡镇所在地集镇的公共基础设施,统一规划农民居住小区。二是对集市型村庄,如申津渡村(在申津渡集镇内),金红村和双仁村(在章田寺乡胡厂集镇内)等,要把村庄与现有的自然小集镇融为一体,统一进行规划。三是对新建型村庄,如花基台地区的陈榨村、保恒垸村等,要将多个小型自然村庄搬迁到地势、交通条件优越的位置集中建设新村庄。四是对改造型村庄,如埠河镇的杨潭村、马市村、合意村等,要通过重新规划和控制管理,将散乱建房逐步迁建到规划点。五是对整治型村庄,如孟溪大垸内的陆兴村、金岗村、永新村等,要积极搞好村庄基础设施的配套完善。要发挥好典型示范作用,以新农村建设和血防整县推进为契机,加快完成新农村试点村村庄建设规划编制,及时总结甘家厂乡陆兴村等试点村规划建设的典型经验和做法,以点带面推动全县的村庄建设规划工作。当前,要加大村镇测绘、选址力度,扎实抓好规划编制的前期准备工作,力争用2-3年时间内,完成全县乡镇村庄规划编制问题,促进土地的合理利用。

(三)创新投入机制,切实改善农村地区落后面貌。一是要加大对上争取力度。当前,中央和省对农村的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力度空前加大,全县上下要紧紧抓住这一重要战略机遇,加强对上联系,千方百计争取上级项目资金扶持。二是要广泛吸纳社会资本。要研究出台激励措施和优惠政策,鼓励各类社会资本流向村镇基础设施建设领域。三是要加大本级扶持力度。县乡两级财政投入要逐步向村镇建设倾斜,设立村镇建设专项资金,加强对村镇基础设施建设的扶持。四是要充分挖掘内部潜力。一方面,要用足用活“一事一议”政策,在充分尊重农民群众意愿的基础上,号召农民群众自愿投工投劳,积极参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另一方面,要运用市场机制,通过盘活村级集体闲置资产,搞活农村土地流转等办法,多方筹集资金,加大村镇基础设施建设投入。

新农村建设中如何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工作 篇5

加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要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是促进基层干部改进作风、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的重要举措。近年来,县委、县政府认真贯彻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加快推进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同时,大力加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坚持把农村党风廉政建设作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认真研究抓落实,推动了农村党风廉政建设的深入开展,农村干部廉洁从政、依法履行职责的自觉性不断提高,有力地促进了新农村建设和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

一、开展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加强组织领导是关键近年来,县水务局按照县委组织部选派新农村建设指导员的要求,认真安排部署,选派了五批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定点挂钩联系永定街道办事处拖担村委会,协助拖担村委会党组织开展工作,抓好政策法规的宣传贯彻、农村经济发展、农村基础设施和公益性社会事业设施建设、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和谐农村建设、各级援建项目资金使用的监督检查和各级党委政府交办工作的落实,帮助、支持、推动了所驻村的建设和发展。一是每年年初都经过精心研究,制定出关于加强挂钩村委会党风廉政建设宣传教育工作方案,并且我局党政主要领导先后多次到村委会进行调研,了解村情,倾听意见,交换经济社会发展的看法,全力支持村委会新农村建设。同时,我局选派的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始终坚持“指导不指挥”的原则,与村“两委”班子成员一道,加强对所驻村基层党员的党风廉政宣传教育,尽心尽力协调解决群众最关心、最实际、最迫切解决的问题。二是结对帮扶,全力推进。我们按照“局党总支与村委会党支部结对、干部与党员结对、党员与群众结对”的“三结对”要求,根据定点挂钩联系拖担村委会的实际情况,建立起覆盖挂钩拖担村委会困难人员,帮扶力度不断加大的结对帮扶制度,帮助拖担村委会党总支按照“五个好”标准,进一步抓好自身建设,完善廉政建设责任制,规范完善村务政务党风廉政公开公示和各项制度,增强了挂钩村委会“两委”班子成员廉洁从政意识,通过示范作用带动面上工作。

二、开展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加强宣传教育是基础 党风廉政宣传教育工作是一项基础性工作,是从源头上防治腐败的重要举措,对进一步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特殊的意义。

(一)强化荣辱观教育。按照“八荣八耻”的要求,用健康活泼的、形式多样的先进文化占领农村舆论宣传阵地,潜移默化,寓教于乐,喜闻乐见,弘扬真善美,抵制假恶丑,形成风清气正的环境,大力培养农村基层干部的爱国守法,廉洁奉公,执政为民,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利用农村廉政文化墙、刷写廉政标语,印发廉政书籍,利用农闲时间,组织创作一批适合农村群众喜闻乐见、丰富多彩的文艺作品,利用节日和集市,组织花会、灯会、文艺演出等活动,送廉政文化进农村,引导和扶持农村干部群众自发参与廉政文化活动,采取自编自演、自娱自乐的形式,进行自我教育。村“两委”领导班子成员要围绕“两个务必”,带头引导农村基层干部始终保持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处处为群众着想,做到办一切事情都精打细算、讲求实效,决不好大喜功、奢侈浪费,不搞村级接待,不借机敛财,不搞花架子,不搞劳民伤财工程。切实增强反腐倡廉教育的感召力和亲和力,倡导以实干为贵、以奉献为美、以廉洁为荣的党风政风,促进文明乡风的形成。

(二)强化理想信念教育。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强化对农村广大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教育。理想的动摇是最大的动摇,信念的滑坡是最大的滑坡。广泛宣传农村党员、干部中的先进人物,向杨善洲同志一样,大力弘扬他们廉洁奉公、造福百姓的典型事迹,以教育和引导农村干部不断提高自身廉洁自律意识,牢固树立公正办事、为民谋利、带民致富的思想,督促他们用先进的政治思想理论武装头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政绩观、地位观和权力观,自觉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三)强化党纪法纪教育。围绕学习、遵守、贯彻、维护党章,切实加强党纪政纪法纪教育,教育广大农村基层干部自觉增强纪律意识和法制观念,带头遵纪守法,严格依纪依法办事,决不胡乱决策、盲目蛮干。用正反典型进行廉政教育,既要用勤廉兼优的先进典型鼓舞农村基层党员干部振奋精神、积极进取,也用堕落受惩的反面典型警示农村基层党员干部常修为政之德,常怀律己之心,常思贪欲之害,使农村党员干部从腐败分子身上汲取教训,自觉筑牢思想道德和党纪国法两道防线,自觉用党纪国法规范自己的行为,做到堂堂正正做人,踏踏实实干事。

(四)强化人民群众的监督意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广大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一是要以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为契机,进一步健全和落实村民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制度,完善村民自治章程和村规民约,加强对农村基层干部的监督。二是进一步健全和落实村民民主理财制度,完善民主理财小组的职责和工作程序,切实加强对村集体财务活动的监督。三是进一步规范村委会村务公开工作。凡涉及土地征用补偿及分配、农村土地发包、村集体债权债务、村内“一事一议”的筹资筹劳、新型合作医疗、粮食直补、新农村建设以及国家其他惠农政策落实等情况,都应向村民公开。同时,要建立“两公开”的保障机制和长效机制,确保做到真公开、常公开,不流于形式、不走过场,通过对农村基层干部实行有效的民主监督,防止“暗箱操作”、以权谋私。通过村务公开、政务公开、党务公开以及农村两委会班子成员述职述廉制度,建立农村基层组织监督委员会,增加广大农民群众知情权、监督权、参与权、话语权,加强基层组织民主政治建设,从而保证人民群众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四是加强对农村集体财务的审计监督,对农村财务进行定期审计,并将审计结果及时向村民公布,发现问题及时组织查处。

三、开展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加强监督检查是保障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对农村基层党组织落实关系民生的一系列路线、方针、政策的情况进行检查,是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

(一)要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农业、水务等部门要配合纪检、纠风部门积极推行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制和政府投资项目公示制。对重大工程建设项目要实行派驻监察和跟踪督察,充分发挥村级监委会和群众监督参与工程建设的作用,县、镇(街道)农业、水务等部门和项目建设主管部门要围绕重点项目建设开展执法监察,监督检查招投标和资金运作等那些容易产生腐败的关键环节,促进和保障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增速、提质、保廉。

(二)要对涉农专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采用“事前控制、事中监督、事后评估”的办法,重点加强对财政支农资金、用于农村建设的国债和预算内建设资金、防汛救灾资金、社会捐助资金等管理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防止贪污、挪用等现象发生。要加强对“三减免、三补贴”等惠农支农政策性资金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切实减轻农民负担,调动农民群众生产积极性。

(三)要对民主管理制度及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通过监督检查,进一步健全完善政务、村务、财务公开、民主议事制度。以健全的制度引导农村基层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保障农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

(四)要对农村党风廉政建设责任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要把党风廉政教育纳入村“两委”班子集体学习、民主生活会、基层支部“三会一课”之中,规范农村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工作,全面建立责任分解、责任考核、责任追究等基本制度。要适应形势发展要求,创新农村基层纪检监察工作机制,合理配臵和有效整合县、镇(街道)纪检监察力量,完善村级监督组织,积极探索加强农村基层纪检监察组织建设的有效途径。按照年度党风廉政建设目标责任制,逐项落实责任,并加大责任制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力度,实行分项考核,对工作进展顺利取得成绩的,要给以表彰奖励;对执行不力,服务意识淡薄,损害群众利益,推进工作重点不突出,措施不得力的要予以责任追究。

四、开展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加强治理是助推器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要以维护群众利益,优化农村发展环境为切入点,充分发挥惩处职能,坚决惩处影响新农村建设的人和事。

(一)以纠风治乱为重点,维护群众利益。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纠风治乱就是要明确“五个要”,查处“五个严禁”,狠刹“十股歪风”。“五个要”就是新农村建设要注重实效,不搞形式主义;要量力而行,不盲目攀比;要民主商议,不强迫命令;要突出特色,不强求一律;要引导扶持,不包办代替。“五个严禁”即严禁违背农民意愿,不准在没有征得群众同意的前提下强行实施改造建设方案;严禁在农田水利、交通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和公益事业设施建设中强行摊派钱物;严禁违法征地拆迁,不准截留挪用应付给群众的征地、拆迁款和其它各类专项资金;严禁在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出现的各类矛盾时打骂群众,不准擅自动用治安联防队和公安民警参与解决属于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严禁在出现损害农民群众利益,引发群体性上访或其它特殊问题时拖延迟报和隐瞒不报,更不准歪曲事实谎报和不及时妥善处理解决问题。“十股歪风”即包办风、跃进风、圈地风、短视风、无特色风、模式风、片面风、重复建设风、政绩工程风和借机揩油风。

(二)以提高行政效能为重点,促进依法行政。加强执法监察,推进廉政建设,坚决纠正该作为不作为、不该作为乱作为等不良行政行为和滥用职权的行为。大力开展行政效能建设,努力推进“责任风暴”和“治庸计划”,不断提高工作效率,打造“服务型”农村基层组织。农业、水务等部门要按照各自的工作性质和特点,建立健全各种便民、利民的服务措施,不断提高为农民服务的办事效率和服务水平。加强农村投诉受理工作,对不自觉接受教育和监督、无视党纪法纪、严重违法乱纪、严重损害人民群众利益的农村党员领导干部,依法依纪严肃查处,决不姑息迁就。

(三)以人民群众反映突出的问题为重点,严惩违纪行为。要进一步拓宽信访渠道,创新接访方式,变上访为下访。围绕人民群众反映突出的问题,严明纪律,严肃查处各种违法违纪行为,促使干部勤政廉政。当前,要重点查处以下几类案件:一是不顾群众意愿和实际情况搞形象工程、给群众带来严重负担并损害群众利益的案件;二是工作方法简单粗暴、在新农村建设工作中引发群体性矛盾和恶性事件的案件;三是政策兑现不到位、克扣或拖欠农民补贴资金并造成恶劣影响的案件;四是贪污、挪用财政支农资金、用于农村建设的国债和预算内建设资金、防汛救灾资金、社会捐助资金的案件;五是吃拿卡要、刁难群众、与民争利的案件;六是发生在物品采购、农村基础设施和项目工程建设等环节商业贿赂的案件。

五、开展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营造风清气正,创先争优的环境氛围是落脚点

广大农村基层党员干部是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因此,在具体工作中,除加强对他们引导教育外,一定要切实调动农村干部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一)尊重和保护农村党员干部的民主权利。宣传贯彻《党章》和《党员权利保障条例》,支持和鼓励农村党员干部提出意见、建议、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召开民情恳谈会,积极发展党内民主和基层民主,围绕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建立健全政务村务公开、村民议事制度来调动广大党员干部参与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积极性,尊重和保护农村党员干部群众的民主权利。(二)鼓励和支持党员群众同各种违纪违法现象作斗争。畅通纪检监察机关了解村情民意的渠道,切实抓好信访工作。要建立领导包案工作机制,坚持急事急办、特事特办、难事共办的原则,实行分片联系,统一管理,互相监督,定期督查,保证信访办理的效率和质量。要公开举报投诉受理人员名单、办理程序以及办理结果。要对检举、控告人及检举、控告内容严加保密,鼓励和支持农民群众同各种违纪违法现象作斗争。

(三)要支持和保护廉洁奉公、大胆创新的农村党员干部。对那些肯干事、会干事、干实事、干成事的干部,要为做后盾;对那些因经验不足或政策界线不清而出现工作上的偏差和失误的干部,要实事求是地加以分析,坚持教育在先的原则,主动热情的予以提醒和帮助;尤其是对那些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敢干敢为,勇挑重担而受到不实举报甚至诬陷的干部,更要及时为他们澄清事实,还其清白,真正做到支持实干者、帮助失误者、处臵腐败者、保护受诬陷者,确保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顺利进行,营造风清气正的环境氛围。

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客观需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要求,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在于建设一支素质过硬、作风优良、真心实意为群众谋利益的农村基层党员干部队伍。

新农村建设中如何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工作 篇6

×××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最近,我县人口计生一条线对省委《关于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决定》进行认真讨论,共提出6点修改建议:

1、对违法生育“是党员、干部的,依纪依法从严惩处”规定中,建议加上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事业单位职工,一律

实行“双开”,所在单位责任人三年内不得提拔,不得评优。

2、因企业老板等富人名人超生社会影响大,收入标准难界定等问题,建议对他们夫妇双方当年的收入由县纪检、监察、经济主管部门参与界定,确保足额处罚到位。并予以曝光,取消产品评优和个人评先资格。

3、在实行齐抓共管过程中,建议公安在申报户口、学校在儿童入学、工商在办理证照、医院在产妇接产等方面继续查验计划生育证明。残联在鉴定发残疾证时,应由计生部门共同参与,减少不符合条件的照顾生育。

4、在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中,建议计划生育干部实行一条线垂直管理,乡镇计生中心人员由县人口计生委统一管理使用,以便根据工作情况对计生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乡镇政府不得擅自配备调整计生人员。

5、在现有奖扶政策的基础上,建议凡农村领取独生子女证的夫妇,从领证之日起,即由国家和个人按比例共同投保养老,逐步解决农民的后顾之忧。

6、国家和各级政府投入的计划生育事业费,建议由县人口计生委统一管理使用。

现在,把我县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如何加强人口计生工作的调研、做法和思考情况汇报如下:

今年来,我县就新农村建设中如何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和对中央《决定》贯彻落实等问题,召开了××次不同层面的座谈会,并深入村组开展群众访谈活动,初步摸清了影响农村计划生育工作开展,导致计划外生育人数增多的“五大”因素:即:一是正确的舆论跟不上“误论”的传播速度。近几年来,我们在贯彻落实《计划生育法》的过程中,大家都依仗法律的权力能约束人们的生育行为,对计划生育现行政策的宣传有所淡化,特别是“七个不准”的提出,有部分从事计生工作的基层干部感到束手无策,于是在社会上很快就出现了现在计划生育工作松了的“误传”,原来不想超生的人员思想也开始动摇,在一些地区计划外生育很快就出现了反弹的现象。二是年轻夫妇受不了双方父母的压力。我们在调查中发现,有××以上的年轻夫妇生育一孩后,不想超生,但他们的双方父母坚持要他们超生,并捧出了社会抚养费由他们交,小孩的一切抚养、上学的经费全由他们负担等“父子协定”。有的儿媳们不同意,老人们就无理取闹,有的开始虐待媳妇,有的动员儿子离婚。有的夫妇为了满足老人们的心愿或保全自己的家庭地位,无奈地超生。三是节育措施没有满足群众避孕需求。有很大一部分育龄妇女是由于我们服务工作的不到位,一方面该按时落实的节育措施,没有按时落实,落实了的措施有效性差,导致意外怀孕,现实的孕情,使她们萌生了超生的念头。另一方面孕情检测工作跟不上,随着怀孕月份的增大,处理难度也随之加大。四是性别选择成了超生的“驱动器”。有不少育妇说:“过去我们不敢超生,原因是不知生男生女,现在B超鉴别胎儿,一鉴一个准,谁不想再选择一个呢”?有的育妇计划外怀孕后,躲在外面等待B超鉴别,如果是她们要选择的性别,就继续外躲,如果是他们不要的性别,自动的回到家里,有的服从检查,有的主动报告,村干部一看便知,但目前尚无政策予以保护,她们在手术时,不仅费用要报销,还要干部全程服务,村干部哭笑不得。五是弹性管理导致弹性生育。对计生实行“一票否决权”,过去有“否决力”,现在超生的面大了,甚至找不出过硬的单位,在没有“否决力”的情况下,被迫加大工作弹性,否决最差的,使计生工作失去了“底线”。有的镇计划生育事业费投入不到位,将社会抚养费划为事业费,虽有计生考核的压力,但缓解了经费投入的压力,失中有得,计生工作也就无“底线”而言了。对于社会抚养费的征收,手段不硬,弹性更大,有钱多征,少钱少征,无钱不征,抗征者照样逍遥法外,对计生工作的开展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我们的做法和思考是:

一、培育新农民。计划生育工作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而新农村建设为我们提供了开展计生工作的新的条件,全县正以不同的方式对农民进行思想、思维、知识、智能进行培训,其中包括计划生育、生殖健康、家庭保健等“世代服务”内容。并以此为载体,在全县全面推广计划生育村民自治工作,目前运行良好,效果显著。我们在××镇××村调查,有一个对象计外怀孕后,村里的群众主动帮助做工作,问题很快得到了解决。该镇还把计划生育工作责任制延伸到每个家庭主要成员,即以计生户父母为家庭计生第一责任人,签订计生管理合同。利用村民自治组织,定期召开他们的思想交流会议,一方面让他们知道计划生育政策和管理要求,强化计生工作家庭责任。另一方面,树立父母

在家庭中的主导地位,把子女的精力集中在勤劳致富上,以致建成一个家庭富裕、生育文明、居室优美的社会主义的新农家

二、建立新机制。为使全县人口计生工作运行机制与新农村建设相适应,要紧紧抓住贯彻落实中央《决定》和乡镇机构改革契机,加大改革力度,在改革前对所有计生人员进行岗位培训,开展素质教育,造浓改革氛围。改革中进行资格考试、能力和素质测试,实行阳光操作,稳妥推进。改革后的计生一条线人员应由县级人事部门和人口计生委统一管理使用,镇区计生中心人员亦可在全县计生系统内流动,镇区不得擅自借用或调整计生中心人员,以确保计生队伍的稳定,人员结构的优化。同时改革经费投入渠道和管理使用方法,建立县、镇政府统一投入、县财政统一监管、县人口计生委统一管理,镇区包干使用的经费投入机制,确保计划生育经费按时、足额到位。

三、引进新技术。对现有的技术和设备进行更新换代,开发使用适应新农村建设需要的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将所有已婚育龄妇女的指纹信息全部储存电脑管理系统之中,服务站服务人员有没有为对象服务、对象户有没有落实节育措施?是什么措施等可以笔下操作的重要信息,一律以本人指纹为准。可以设定在指定服务项目中留有指纹,也可设定“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栏目,让被服务对象当场进行指纹评议,通过指纹管理、指纹评议,一方面促使计生服务人员,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让每一个育龄夫妇都能享受到计划生育的“优质服务”。另一方面,在各级计生部门进行考核评估时可以直接进入该系统查询全部的真实的计生服务信息,客观地评估服务绩效,准确地指导今后工作,通过优质的服务和严密地管理,全面体现新农村建设中的计划生育管理服务水平。

四、制定新政策。年内将制定出台《关于在新农村建设中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决定》,在资金投入、项目建设、入学就医、城区改造、困难救助等方面向计划生育工作倾斜,进一步发挥少生快富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提高计划生育对象户养老扶助标准,并把计生户的社会保障纳入新农村建设的民生指标之中。加大对有“两非”行为人员的惩治力度,全面实施对B超室统一配置合格的摄像设备,实行24小时监控,县“两非”整治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专门人员,按月对每一B超摄像资料进行查阅,对有重大嫌疑的交公安机关侦破。对使用B超鉴别胎儿的医生,一律实行开除,终身不得从医,对因鉴定性别导致非医疗性引产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撤销医院院长职务。加强孕前型管理,确保计划外怀孕早发现、早处理,对怀孕达6个月以上,不得实施非医疗性引产,不给怀孕女婴对象有可乘之机,从管理上、制度上、政策上彻底遏制“两非”案件的发生。

五、采取新举措。在新农村建设中,我县不断强化对人口计生工作的领导,对新农村和计划生育实行同规划、同落实、同检查、同考核。坚决把责任落实、责任追究放在计生工作的第一位,对各级年初签订的计生工作责任状,逐一进行检查对照,对工作严重不到位,并有失职行为的,提前追究领导责任。坚持领导干部定期会办计划生育工作制度,排查存在问题,提出新的整改方案。坚持计划生育工作的考核、调查、解剖、监测、分析制度,运用多种手段,促进计划生育工作健康运行。坚持计划生育工作预警制度,对领导重视不够,问题存在严重,后进转化不力的镇、村及时发出预警警报。重点改革对领导干部计划生育工作责任的追究办法,即把过去的年终“一票否决”改为平时“一票否决”或“一事否决”,或防止年终时横比竖看,难以决断。对各级干部的计划生育工作责任实行关口前移,把切实可行的指标定为工作的“底线”,任何责任人随时触犯计生工作“底线”,随时予以处理,不搞年终算总账。通过硬化干部责任,强化基础管理,提高科技水平,强势推进我县计生工作的开展。

工会如何加强职工的宣传教育工作 篇7

随着企业发展的不断深入, 过去要求统一、简单刻板的精神需求已走向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为特征的开放体系。工会宣教工作是我党的宣传思想工作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力量, 如何将职工思想贯穿于企业的经营管理的各项活动之中, 如何为企业安全稳定发展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 充分调动广大职工群众的积极性, 让职工群众始终保持生动活泼、充满活力、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 是我们企业工会组织在新形势下需要研究和实践的新命题。作为一名从事企业工会工作10多年的工作人员, 在日复一日的实践工作中, 在不断的思索和积累中。我就工会组织在如何做好企业职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如何服务于企业经营管理活动, 如何平衡企业与职工的双方权益, 全面推进企业安全稳定发展。做好企业职工的宣传教育工作, 是摆在当前的一项艰巨而长期的任务。工会作为党领导下的群众组织, 在做好职工的宣传教育工作中有着独特的优势, 也是工会义不容辞的责任。

工会宣传工作是全党宣传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2012年以来, 世界各国的经济都发生了不少的变化, 企业无不受到较为严重的影响, 面对着如此严峻的形势, 作为工会组织的宣传部门, 守好工会宣传阵地, 向煤矿职工做好宣传、教育工作, 稳定职工队伍, 组织职工安心搞好生产是工会组织义不容辞的政治任务。如何直面现实, 使工会宣传部门在企业经济严峻时期, 能够脚踏实地, 不断巩固发展宣传阵地、创新宣传工作形式。

二、加强工会宣传教育工作的几点思考

随着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企业改革向纵深发展, 职工的岗位职责更加明确, 其工作时间、劳动成果以及贡献大小和职工的经济利益有着直接的关系。在这种状况下, 需要工会宣传教育职工必需要加快工作效率, 提高工作步伐, 坚决杜绝形式主义, 不作表面文章, 走出一条结合基层实际, 贴近职工生活的工会宣传教育工作新路子。

(一) 科学定位工会宣传工作

工会宣传教育工作并非单一一种模式, 它的形式必需是多样性的, 更不可一劳永逸, 一成不变。我们要善于在诸多的形式中寻求适合自己企业和更加有效的形式, 从而达到增强工会宣传教育工作的功能。工会作为工人阶级的群众组织, 开展宣传工作具有自身的特点和优势。我们不仅需要充分认识宣传工作的特点、工会宣传工作的特点和优势这些共性的现象, 还需要充分把握和运用企业工会宣传工作的个性特征, 在实践中充分体现自己的工作特色, 发挥工会在煤炭企业宣传工作中的特殊作用。

作为工会组织而言, 工会是职工权益和利益的维护者, 企业经济形势不好, 经营出现亏损, 职工的收入也会相应下降, 困难群体也会增加。在困难面前, 工会组织发挥自身的宣传优势, 通过大力开展政策、方针和企业内外部形势的宣传, 努力保持职工队伍稳定, 正确引导广大职工积极爱岗敬业, 与企业同舟共济, 共渡难关, 为企业摆脱困难出谋划策, 努力工作。工会只有通过不断开展宣传工作, 才能进一步树立工会组织在职工心中的地位, 不断增强工会组织宣传工作的吸引力, 不断促进宣传工作群众性, 丰富宣传工作多样性, 发挥宣传工作的特殊性, 这也是工会组织宣传工作的特点和魅力所在。

(二) 加强对高素质人才的培养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企业对人才开发与培养的观念也在发生变化, 对人才的要求也在文化程度、业务素质、技术水平、思维观念、道德修养等相互联系综合提高。对此, 就要求工会的宣教工作从内容到形式都将延伸到对职工的智力开发、精神开发、业务技术提高、生产活动, 以及适应和服从新的企业管理方法等各个方面。要求我们必须顺应时代的发展, 通过多种渠道, 运用丰富多彩的宣传教育手段为企业培养适应企业发展需要的合格人才。

(三) 煤炭企业工会宣传工作要通过不断创新, 巩固工会组织地位

目前, 随着社会改革的深入和企业建设的推进, 特别是经济危机的到来后, 煤炭市场萎缩, 销售下滑, 效益下降等问题逐渐显现, 给企业带来了巨大压力, 由此引发煤矿职工的思想、工作和生活也发生着复杂的变化。面对困难与挑战, 保持职工队伍思想稳定, 保证企业建设持续发展, 保障矿区和谐稳定, 已经成为当前工会组织宣传工作的重中之重。首先, 要把“创新”作为当前形势下煤炭企业工会宣传工作的主题。创新是为了适应和发挥工会的职能和能力, 满足广大煤矿职工的要求。通过创新来进一步发挥工会宣传工作的独特作用和优势, 通过创新来保证和巩固工会工作的地位。我们除了在观念上有所创新外, 在煤炭企业工会宣传工作的制度上、内容上、方法上都应有所创新。当前, 煤炭企业工会宣传工作干部队伍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急需培养一支既懂宣传工作理论, 又有宣传工作的知识和经验, 还懂信息网络技术的新型干部队伍。煤炭企业工会的各级领导和全体同志, 都应该密切关注和研究信息网络发展的新动向, 抓紧学习网络知识, 善于利用网络开展工作, 努力掌握网上宣传工作的主动权。其次, 宣传内容和形式要不断创新。过去我们在宣传工作中, 不同程度的存在重形式的张扬, 轻内容的创新。在每年大量的活动中, 虽然都有职工广泛的参与, 但在热闹的背后却反映出了内容的单一平淡, 一阵风后没有留下多少可以资教育人, 启化人的东西。煤炭企业宣传工作的内容有待创新。

方法创新需要进一步开拓宣传载体的多样性, 灵活性的针对性。在煤炭企业新的环境和形势下, 工会组织应认真研究影响煤矿职工思想形成、发展、变化的因素所具有的多样性、复杂性特点, 围绕煤炭企业的中心工作的要求, 以及广大职工在不同时期的需求, 选择和确定各种载体, 运用多种手段和形式, 开展有针对性的宣传工作。一是要以素质教育为载体, 积极参与和正确引导企业文化建设, 进一步为广大煤矿职工提供更多、更好的精神文化产品;二是要以“建家”工作为载体, 开展座谈会、研讨会, 以及心理辅导, 增强职工对企业的责任感、认同感;三是要以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为载体, 寓教于乐, 使广大煤矿职工成为活动的主体, 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 增强工会宣传工作的吸引力;四是要进一步树立和强化精品意识, 有计划、有步骤的集中力量, 创造出一批适合煤炭企业的文体精品。以精品为载体, 进一步提升宣传工作的形式和手段, 张扬宣传工作的品位和轰动效应。宣传形式创新需要以网络为手段, 激发工会宣传工作的新活力。

总之, 工会信息、宣传是一项非常艰苦的事业, 但也是一项充满乐趣、提升境界的工作。目前, 从集团公司工会主要领导到分管副主席, 高度重视支持宣教和信息工作, 在人力、物力工作部署和舆论上给予高度重视和倾斜, 这是开展好工作的一个契机和机遇。

摘要:工会是传播先进文化、塑造美好心灵、弘扬社会主义正气、倡导科学精神的重要阵地, 工会的宣传工作是全党宣传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工会的任务、职能、对象、目标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这必然要求工会宣传工作必须与时俱进, 在继承中发展, 在探索中有亮点, 工会宣传工作才能适应新形势的发展需要。

关键词:工会宣传,创新,模式

参考文献

[1]沈琴琴, 吴亚平.工会管理理论与实务[M].复旦大学出版社, 2011 (11) .

新农村建设中如何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工作 篇8

一.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基本情况

共有村党支部,农村党员,平均年龄,其中35岁以下,55岁以上,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初中级以下文化程度。外出流动党员,其中青壮年党员。由村主职干部,平均年龄,其中中专以上,高中,初中及小学。从行业分布来看。

以上数据显示,党员队伍中,中老年党员,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党员所占比例较大没从事农业生产的党员依然是农村党员队伍的主体。同时,55岁以上的党员数量在增加,农村党员年龄老年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二.新形势下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有利条件

1.农民负担大大减轻,变“种粮收税”为“种粮补贴”,有利于改善党群干群关系。农民负担,税费征收问题是造成农村党群干群关系紧张的导火索。实行农村税费改革,大大减轻了农民负担,特别是近几年来,除取消了农业税费的征收外,政府每年对农民实行直接补贴,反“收”为“补”,融洽了党群干群关系。

2.村务管理逐步规范,变“为民作主”为“由民作主”,有利于推进农村基层民主建设。新形势下实行村级重大决策“一事一议”制度,充分调动了农民群众议事,决事和行事的积极性,形成了“大家的事,大家议,大家定,大家管”的民主气氛,充分体现了村民自治的要求,增强了村干部和群众的民主管理和依法办事观念,为进一步推进农村基层民主建设提供了契机。

3.干部职能进一步转变,变“催粮收款型”为“服务发展型”,有利于党对农村经济工作的领导。在新形势下农村基层干部开始从催粮收款,派工投劳等繁琐的事务以及由此引发的一系列矛盾纠纷中解脱出来,有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研究和解决事关本地经济发展方向的重大问题。

三.新形势下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存在的问题

1.农村基层组织的影响力下降。作用边缘化现象。一是办事无钱。集体经济空壳,集体收入来源不宽导致村里投入公益性事业的资金很少。二是发展无力。少数村级组织负责人观念保守,经济思路不清,削弱了村级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三是账务失管。独立经济支配权。

2.党员的能力素质与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不相适应。一是党员队伍年龄老化严重。二是党员队伍文化程度普遍偏低。三是党员队伍致富能力较弱。四是党性观念淡化。

3.村干部对建设新农村缺乏内动力。一是责任与权力不对等,没有拍板的权力。二是付出与报酬的严重失衡。三是债务负担过重。四是考核评价激励机制不健全。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还不健全,后顾之忧没有完全解决。

四.新形势下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1.选贤任能,在抓好村干部配备和使用上下功夫。首先要抓好“选人”。我们在选好一班人,选准“领头雁”的工作中,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让一批政治素质好,作风踏实,不谋私利,有风险精神,会管理,懂经营的人脱颖而出。第二要抓好育人。在解决有人办事的基础上,进一步解决好有能力办事的问题。第三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加强班子后备力量的储备和培养。

2.强化培育,在提升党员创业创优能力上下功夫。一要突出发展重点,着力改善党员队伍机构。要注重从创业大户,优秀青年,外来客商中发展党员。二要加大培育力度,努力提升党员队伍综合素质。三要创新活动载体,激励广大党员争先创优。开辟党员创业绿色通道。

3.拓宽思路,在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上下功夫。一是抓住盘活资产者一关键点。二是抓住招商引资这一关键点。三是抓住结对帮扶这一关键点。

4.健全机制,在推进村级管理规范化程度上下功夫。规范的管理机制,严格的监督机制,有效的服务机制,加强自然村村民小组账务的管理。

5.提升素质,在提高村级组织化解矛盾能力上下功夫。各类突发性事件频发。推行民主听证制度,夜访农户等制度,连心桥,把信访矛盾消灭在萌芽阶段,村干部矛盾纠纷调处培训班,排头兵。

6.规范待遇,在建立健全村干部激励机制上下功夫。村干部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岗位公职化

新农村建设中如何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工作 篇9

为进一步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全面推进建设小康社会进程,__市从夯实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培育农村党员致富带头人、提高民主政治建设水平、开展结对帮扶活动、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等方面入手,找准结合点,实施新举措,打造新合力,使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有机地融入到了社会主义新农村

建设的大局中来。

一、固堡垒,强基献策助民富。牢牢抓住班子建设这个关键点,从“选、育、用、管”四个环节入手,着力培养思想素质过硬、工作作风扎实、创新意识较强、带富能力突出的乡村干部队伍。选拔子一批30岁左右的优秀年轻干部充实到了乡镇领导班子中,选派9名工作能力强、敬业精神强的乡镇机关干部到后进村担任党支部书记或副书记,理清了发展思路,加快了转化提高。今年,又选派20名优秀科级党员干部,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和部分贫困村、后进村任党支部书记,使农村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得到进一步强化和巩固。同时,结合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进一步强化了对乡村干部的教育管理,全面推行了“领导服务在一线,解决问题在一线,典型推广在一线,形象树立在一线”的“一线工作法”,促进了乡村干部工作作风的明显转变,形成了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的良好工作局面。

二、带队伍,培育先锋促民兴。注重引导和发挥农村党员致富带头人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先锋模范作用,依托无职党员设岗定责活动、建立党员专业经济协会和“一区三带”等党性实践活动,不断培养和壮大了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起骨干带头作用的先进群体队伍。目前,全市上岗党员人数已达1890多名,占到了农民党员总数的63,辐射到了每个村组。仅在农村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上岗党员就发展新农业、建设新村镇、培育新农民、推行新管理、倡导新风尚等方面,向乡村两级班子提出合理化建议318条,收集致富信息368条,传授致富技术171项,调解民事纠纷189起,帮办实事318件,在和谐农村构建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适应农村党组织活动方式和党员活动范围发生的新变化,依托农村专业经济协会建立协会党组织67个,其中建立党支部8个,全部挂牌并建立了活动阵地,引导和带动党员能人领办能人带动型、互助协作型、龙头带动型的各类专业经济协会100个,会员近2万人,辐射带动农户14850户,参与党员1281名,拓展了农村党建工作的新领域。

三、建制度,规范决策聚民意。紧紧抓住聚民心、听民意、察民情、解民忧四个关键环节,在农村全面推行以“两委成员联席会、党员代表议事会、村务民主听证会、村民代表恳谈会和民主评议村干部”为主要内容的“四会一评”工作制度,明确了各项会议召开的时间、参会范围和议事主题,及群众监督、议题办理等事项。正确处理好发挥村党支部的核心领导作用与坚持村民自治的关系、保证党组织对重大问题的决策与自治组织依法行使职权的关系、发挥党员模范作用与调动村民参政议政积极性的关系,有效建立和形成了党的领导规范化、村民自治法制化、各项决策科学化、民主监督程序化的长治久安的长效机制。通过推行“四会一评”工作制度,使民主的力量得以充分发挥,村干部科学管理、科学决策的水平大为提高,不仅增强了村务工作的透明度,减少了群体性上访案件,而且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使一些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得到了妥善解决。

四、献爱心,济贫帮困解民忧。把解决弱势群体的生活困难,作为构建和谐农村的一项重要举措,采取爱心捐助、结对帮扶等形式,把党的温暖和关怀送到农民群众的心坎上。继续深入化关爱贫困党员工程,采取组织部重点帮扶、部门包挂帮扶、乡镇联系点帮扶、党员结对帮扶等形式,强化贫困党员帮扶责任和措施,从资金、物资、信息、技术等方面加大帮扶力度,提高了贫困党员的致富能力。今年“春节”、七一,市、乡、村共为贫困党员户解决遗留问题355件,送去帮扶资金32万元。仅在“三春”生产期间,各级党组织为贫困党员提供致富信息178条,办实事240多件,协调发展资金20多万元。使农村贫困党员有了新的增收门路,加快了增收步伐。坚持和完善市、乡领导干部“1 1”结对帮困制度。全市39名市级领导干部、86个市直部门主要负责人和10个乡镇的84名科级干部全部与特困群众结成了帮扶对子,通过提供劳务输转信息、科技致富信息、协调发展资金、提供物资支持等形式,为贫困户加快脱贫步伐提供了保障。

五、拓思路,多措并举强集体。进一步深化村级集体经济领导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不断拓宽村办项目融资渠道,因地制宜走出了建立产业基地、开发生态旅游、兴办龙头项目、发展三产服务、盘活闲置资产、创办流通组织、开展中介服务等七条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路子,使村级集体经济始终保持了强劲的增长态势。今年,各村计划新办集体经济项目31个,预计村级集体经济纯收入可增长15以上,达到1200万元以上。适应取消农业税后的新形势,大力探索化解村级债务的有效途径和渠道,在黄闸湾乡进行了整合集体土地资源、化解村级债权债务试点工作,对重新完善的5320亩集体土地进行了重新发包租赁,收回集体土地承包费138.6万元,并全部用于化解历年村级债务,占债务总额的85.9,使影响农村稳定和改革发展的主要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探索出了一条化解村级债务的新路子,甩掉了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崭新征途上的沉重包袱,加快了发展的步伐。

新农村建设中如何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工作 篇10

1 强化消防法治建设, 建立健全农村消防安全责任体系。

《消防法》是我国消防工作的根本大法, 也是我们消防部队开展宣传、教育和执法的基本依据, 该法规定消防工作由国务院领导,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负责, 由公安消防机构具体负责实施执行。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 消防部队必须充分发挥开展农村消防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争取地方党委、政府支持和财力投入的同时, 也要推动政府依法承担消防安全职责的落实, 全方位协调促进社会各方配套联动, 认真履行各自的消防安全职责并负起相应消防责任。

首先, 要认真贯彻落实各乡镇党委、政府消防安全责任制, 全面推行农村消防工作“承包”制, 通过县 (市) 、乡镇、村屯领导分片包干、联系督办等方式, 狠抓火灾责任事故的处理, 特别是强化消防安全奖惩措施, 真正做到层层抓落实, 人人重视消防安全。在实际工作中, 坚持按照“谁监管, 谁负责”、“谁主办, 谁负责”、“谁受益, 谁负责”的原则, 促使各乡镇党委、政府切实把农村消防安全工作作为重要议事议程, 纳入到本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及发展项目中, 自觉、主动抓紧抓好农村消防安全工作责任制的落实。

其次, 要认真落实农村各级消防安全责任制, 把消防安全工作纳入村组管理之中。通过县 (市、区) 与各乡镇逐级签订“消防安全责任状”, 各乡镇党委、政府与村党支部、村民委员会, 村民委员会与农村村组生产经营单位和家庭承包住户层层签订“消防安全责任状”, 建立以上三级消防安全组织, 明确和细分工作职责, 认真做好一级抓一级, 一级监督一级, 一级负责一级, 保证消防安全责任到人、落实到户, 使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延伸到乡镇村寨各个角落, 真正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层层有人管、处处有人抓的消防安全监管网络。统筹乡镇安全生产、社会治安、文明村镇等建设, 把农村消防安全工作列入各乡镇和村组领导干部的行政业绩, 加强考核考评和监督检查, 将其与地方经济、社会管理指标同制定、同布置、同检查、同落实、同考评。实行乡镇领导亲自挂帅, 认真贯彻落实各级党委、政府领导干部的工作职责, 组织指导建立由各乡镇党委、政府、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公安派出所等组成的农村消防安全管理委员会, 定期召开消防安全形势分析会, 及时了解掌握各乡镇农村村屯的消防安全情况, 根据发现的新问题研究制定新的防火措施、预案和宣传教育对策, 并按辖区民居特点、民风习俗、季节气候和地理条件, 切实坚持对火灾隐患早发现、对火警早预测, 力争做到早部署、早防范, 防患于未然。

2 坚持政府领导, 完备农村消防硬件设施建设, 改善农村消防安全环境

首先, 要根据各乡镇的不同特点、实际情况及操作的可行性, 加速推进以乡镇、村屯为单位的农村消防基础设施规划工作。依据《消防法》等有关消防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规范的规定, 着重从农村消防给水、消防通道、农房农灶改造、农村电网改造等方面出发, 结合乡镇、村屯总体规划、调整村屯住户防火分区、加强农房构造及村容村貌改造治理, 公安消防部门应主动提前介入搞好科学规划, 发挥好监督、指导作用, 积极发挥好作为政府消防工作职能部门的执法主体作用, 提请政府不仅要把消防设施建设纳入整体规划, 更要在规划中从长远发展的角度, 坚持“科学、超前、规范、合法”的总要求, 指导村组建立自防自救的义务消防队伍, 由政府针对性的配备一定数量的手抬抽水泵、消防水带、水枪、消防火钩等消防器材装备, 高起点高标准的规划好农村消防基础设施的布局, 努力完备和提升农村消防基础设施建设的层次, 不断改善和优化农村消防安全环境。

3 加大农村消防安全宣传力度, 建立农村消防安全保障长效机制

长期以来, 广大农村群众消防安全知识、技能的缺乏和消防安全意识不强是造成农村火灾发生的主要因素, 这也是农村火灾远高于城市火灾的重要原因,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进程中, 结合农村消防工作社会性和群众性较强的特点, 稳步实施农村消防工作的综合治理和群防群治显得十分重要。各县 (市) , 特别是各乡镇政府领导在充分重视和加强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工作的同时, 还必须广泛征求公安消防部门和广大农村基层组织对消防宣传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研究制订出切实可行的宣传教育方案, 进一步明确各职能部门特别是乡镇、村屯的消防宣传人员分工与职责, 力争做到有计划、有针对性的开展农村消防宣传工作。公安消防部门要进行定期与不定期、定点与流动式的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和防火、灭火业务训练培训, 普及消防常识, 提升群众消防意识。面向农村的各个新闻媒体和宣传演艺团体也要有针对性的开展消防宣传教育活动, 推动农村消防社会化进程。

4 严格实行消防安全社会化考评制度, 形成消防安全管理竞争激励机制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中全力打造社会化的消防安全管理模式, 切实将农村防火工作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创建文明乡镇、村屯的重要内容, 在乡镇干部“分片包干”的基础上, 制订相应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考评奖惩措施, 在实践工作中将消防安全纳入各乡镇党委、政府综合施政业绩中执行奖优罚劣, 把考评成绩与单位和领导评优创先、晋升奖惩挂钩;将消防安全工作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内容, 实行同部署、同检查、同总结、同考核、同奖惩制度, 对目标不明确、制度不完善、责任不落实、火情不稳定、消防安全隐患严重和发生群死群伤事故的县 (市) 、乡镇政府领导, 要严格依法查办, 对工作不力、消极被动和因失职造成严重后果的, 要追究火灾事故责任, 严格按照党纪政纪处理, 决不姑息迁就。同时, 深入开展消防监督检查工作, 整改、消除各类火灾隐患, 积极采取切合实际的措施, 以乡镇、村屯为工作重心, 积极主动指导开展消防监督巡查和检查工作;基层公安派出所对辖区村委会履行消防安全管理职责的情况, 要定期和不定时的进行督促检查, 发现隐患及时督促整改, 结合农村春季烧荒、秋季收获、冬季农闲等特点, 及时、反复组织开展经常性、群众性、多样性的消防安全检查, 彻底消除火灾隐患。对存在火灾隐患且整改不力的单位或个人, 要加大执法处罚力度, 净化农村消防安全环境, 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消防安全工作的社会化进程。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Z].

[2]《黑龙江省消防安全责任制规定》

上一篇:我搜集的读书名言下一篇:第一次做什么450字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