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充分发挥大学生村官在新农村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2024-12-05

浅谈如何充分发挥大学生村官在新农村建设中的积极作用(精选11篇)

浅谈如何充分发挥大学生村官在新农村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篇1

浅谈如何充分发挥大学生村官在新农村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来自于湖南省桂东县沤江镇草堂村的调研

柳欢

选拔优秀大学生到农村担任村官,为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增添了新鲜的血液,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促进了农村人才的合理配置和流动,提升了基层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夯实了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本文以笔者在湖南省桂东县沤江镇草堂村工作为例,探索大学生村官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和具体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并对进一步发挥大学生村官在新农村建设中的积极作用,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基本情况

沤江镇是桂东县政治、经济、文化、商贸和金融中心,全镇共辖23个行政村、4个居委会,207个村民小组,总面积179.6平方公里,总人口5.46万人。我所任职的沤江镇草堂村,属典型的城乡结合部,有9个村民小组,298户,1200人,劳动力582人,有耕地面积400亩,村民以从事种植、养殖、服务业为主,周边有东城开发区、教育新区正在建设中。

二、主要工作成果

(一)基层组织日益加强。近五年来,通过村支两委的主要干部和我的不断努力,草堂村共发展党员10名、入党积极分子15名、后备干部6名,党员干部结构得到优化,素质得到提高,队伍得以壮大,特别是经过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和“创先争优”活动,全面实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后,草堂村建立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加大了宣传教育力度,党建工作逐步加强,党建水平逐年上升,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和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以有效发挥,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人才支撑。

(二)村民致富能力提升。近年来,经过村支两委和我的多方协调努力,联系了县科技局、农业局及林业局,通过举办短期培训班、专题讲座和现场示范等形式,对农民开展致富实用技术、市场信息等方面的进行了实用性教育培训,先后举办20期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利用远程教育平台为村民提供了种养技术培训,帮助村民发展种养业,全村种养户从20户发展到100多户,远程教育学用转化示范基地从无发展到了4个,共试种新品种20多个,推广新技术40多项,为300多户农户找到了致富门路。着力调整产业结构,我还鼓励、协助村干部主动带头流转土地发展农业特色产业,种植黄桃50亩、花卉苗木100余亩、蔬菜150余亩、甜玉米100亩,积极为村民创业致富发挥示范引路作用,逐步实现本村的种植产业化,引导村民进一步扩大种植规模,切实提高农民收入,推动了本村经济发展。

(三)各项荣誉接踵而至。2008年我通过实施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以来,团结带领干部群众,解放思想、开拓进取、积极作为,实现了村民共同富裕,经济平稳发展,社会和谐稳定,群众安居乐业,有力地推动了全村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草堂村先后获得全国妇联基层组织建设示范村、“市巾帼示范村”、市计生药具管理示范村、县先进基层党组织、县计生先进单位等荣誉。

三、存在的问题

(一)对农村工作的认识不到位。通过我近五年的村官工作经历,我了解到无论是生长在农村还是生长在城市的到村任职大学生村官,普遍存在不了解农村、不了解农民真实需求的问题,主动融入农村、融入农村生活的意识不强,进而不能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同时到村任职大学生村官普遍缺失由学生到农民的思想过渡,要么学生气太浓没有真正深入“村”,要么把自己真正当成了“官”,不能及时找准位置进入角色。

(二)对理论知识的运用不到位。由于经济社会发展阶段不同,任职村所面临的问题的复杂性不同,如发达地区可适应的范围就更宽广些,而贫困地区主要以改变贫困面貌为主,急需诸如农、林、水农村实用技术和社会管理类的专业技术人才,而通过我的了解,现任大学生村官中专业不对口、才能难施展的现象屡见不鲜,大部分村官缺少农民需要的实用技术,所学专业与经历同现实差距过大,无法对农民提供有效的帮助,“来的不需要”、“学的用不上”等矛盾在基层日渐突出,然后村官主观认为所学专业与农村工作毫不相干,进而三五年内很难打开工作局面,这不仅浪费人才资源,还会挫伤年轻人的工作积极性,也不能给农民、农村带来益处,反而会造成农民对此项政策的不信任。

(三)对创业艰辛的理解不到位。通过我的了解,贫困地区许多行政村,特别是落后的山区行政村由于大多数没有集体经济,青壮年绝大部分外出打工经商,留守农村的是老弱病残的老年人,人口数量少、分布密度低,产业结构不合理,规模小、布局分散、技术含量低,经济效益少,基础设施不完善,尤其是水、电、路等基础设施落后,城乡基础设施统筹不均衡,发展基础不理想,而且贫困地区群众市场意识淡薄、小农意识较强,加之,金融体系不完善,农村青壮年外出务工等多方面的制约因素,在农村干事创业较为艰难,这些条件艰苦的骨感现实与大多数村官满怀豪情的丰满梦想差距太大,也打击了村官们的工作积极性。

四、对策及建议

(一)创新模式,加强大学生村官的选聘管理。建议以市(州)为单位,根据各县市区实际需要,探索建立学校推荐、双向选择、驻村见习以及面向重点院校定向选聘等方式。一方面要注重基层意见,大学生村官最终是要深入基层开展工作的,而基层社区却没有权利参与选拔,在逻辑上很难行得通,法律规定农村社区是自治组织,基层社区不能参与选拔大学生村官,“自治性”无从体现;另一方面,可以探索建立定向委培制度,通过适当降低录取条件—国家出资—定向委培模式,培养适合于贫困地区的大学生村官。

(二)加大帮扶,加强大学生村官的创业支持。出台鼓励贫困地区大学生村官创业的各项优惠政策,健全扶持村官创业的长效机制,探索试行大学生村官带项目下乡的办法,扶持他们创办农业科技示范项目,让大学生村官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积极发挥示范作用,主动创业,带头创业、以实际行动号召农民,促进农民致富观念的转变。在人力资源、技术创新等方面为大学生村官创业提供条件,在项目安排、资金投入、产业扶持上给予倾斜,建立交流、学习和展示的平台,同时强化培训,提高大学生村官知识水平,重点帮助和支持有创业意愿、创业能力、创业优势的大学生村官,强化大学生村官创业指导服务,实施“SYB”创业培训,积极开展信息咨询、项目开发、创业培训、创业孵化、小额贷款、开业指导、跟踪辅导等工作。

(三)严格管理,加强大学生村官的统一考核。一是加强对大学生村官的实绩考核。鼓励大学生村官放手干、大胆闯,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有针对性地出台考核机制。二是建立正向引导的激励机制。目前大学生村官计划中,相关制度往往停留于逆向激励效应,不是激励大学生扎根农村,而是激励大学生通过这个“跳板”获取理想的工作,如大学生村官考研加分与考公务员优先录取等,这种局面必须改变,应创造大学生村官努力与效益“挂钩”的机制,在追求自身利益的同时为基层创造福利。例如在一些领域可采取“包干制”、“提成制”的方法,把大学生村官的利益与基层农村的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调动其积极性。三是建立大学生村官“分类晋档,勤绩联酬”的目标考核体系。每由村级两委、当地群众、上级党委政府对大学生“村官”进行考评,并建立业绩档案,凡考核优秀的大学生“村官”,实行发展党员优先、选用支书优先、推荐荣誉优先等激励措施。

(四)整合资源,加强大学生村官的联动支持。强化社会联动支持对于做好贫困地区大学生村官工作尤为重要,这需要高校、共青团和新闻媒体等有关部门的大力联动与支持。到村任职大学生的母校,要积极将贫困地区任职的学生所在任职村作为联系点,在技术、信息和培训等方面给予支持和帮助。共青团作为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建议可以结合当前的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计划加强农村基层团组织建设,积极主动地密切配合有关部门做好大学生村官工作。新闻媒体要发挥好为贫困地区大学生村官干事创业提供良好舆论氛围的作用,大力宣传他们成长成才的先进事迹,增进社会各界对大学生村官的关注和认同感。其他有关部门则要根据相应的职责,做好大学生“村官”的支持和帮助工作,形成各负其责、齐抓共推的社会联动工作机制。

总之,现在数以百万的大学生响应国家的号召奔赴新农村,走上了“村官”的岗位。国家培养我们,现在该是我们回报国家的时候了,我们肩上承担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神圣使命。我们是党中央撒向农村这块美丽土地的子实饱满的种子,我们只有饱吸泥土的芳香,才能在农村这块肥沃土壤上收获累累硕果,才能无愧于大学生这个神圣的光环,也才能无愧于广大群众的信任。

来源:桂东县沤江镇草堂村

浅谈如何充分发挥大学生村官在新农村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篇2

当前, 农村妇女劳动力占农业劳动力的60%以上, 在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中都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力量。但总的来说, 由于各种原因, 农村妇女的力量还没有充分发挥, 其素质不足将直接影响着新农村建设的进程。所以, 能否有效地提高农村妇女劳动力的主体意识, 提高她们的思想文化道德素质, 促进农村妇女人力资源向人才资源的转化, 不仅关系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 也是构建和谐社会需要解决的新课题。

1 农村妇女在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不足

1.1 传统的性别歧视及生产习惯的影响使农村妇女整体文化素质低下, 思想不开放。

性别歧视在当今农村还广为流行, 而且, 她们习惯于“男主外, 女主内”的家庭分工, 沿用一代一代传下来的自然就业模式, 传统经验比知识更重要的想法在她们的思想里根深蒂固, 加上繁重的家务劳动, 使得她们无暇顾及自身作为一名女性存在的价值, 缺乏女性独立自主意识。1.2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 农村妇女就业技能与自主创业意识不足, 在高新技术面前无从下手, 适应不了产业化经营的需要。农村妇女特别是年龄较大的, 由于文化程度低, 没有特长, 产业化意识、市场意识、流动意识差, 就业技能少, 行动迟缓, 不敢尝试和运用高新技术, 在无新经济组织的组织和引导下, 无力挤身于新农村建设的大潮中, 常在等待观望中错失良机。1.3信息不对称、机制不健全制约农村妇女参与新农村建设。这主要表现在:一是农村妇女在生产经营中缺乏信息和资金的扶持。农村妇女没有有效可靠的信息来源。致富信息主要来源于对身边已有成功经验的简单模仿。另外, 生产经营一旦缺乏周转资金, 都是靠亲戚朋友互相帮扶, 很少有金融部门可以贷款, 即使有, 手续也很繁琐。二是农村妇女对农业结构调整的深度、广度还不适应, 85%以上农村妇女认为“农业结构调整不外乎是少种粮食多种经济作物”, 造成农产品加工层次低, 产品市场竞争能力差。1.4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薄弱、特别是妇女干部少, 制约着农村妇女参与新农村建设。由于种种原因, 一些基层组织不健全、没有妇女干部的村就像一盘散沙, 民主化程度低, 不能为村民提供经济服务, 生产治安环境也无法保证, 造成妇女的集体观念差, 参与村级管理的主动性差, 妇女缺乏正规的渠道了解村务, 对村“两委”工作的满意度低, 据调查, 仅有15%的妇女表示能够自愿参加村里组织的活动, 14%的妇女愿意参加村干部竞选。调查还发现, 农村妇女结婚前外出经营或打工者仅有18%, 结婚后更鲜有外出, 甚至有16%的妇女最远只到过乡镇或另外的集镇。

2 重视和提升农村妇女的价值, 充分发挥农村妇女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2.1 加强学习宣传, 培养农村妇女劳动力的主体意识和新的价值观念。

浅谈如何充分发挥大学生村官在新农村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篇3

一是坚持以“创绿色家园”为切入点,充分发挥林业的生态和景观功能,推进村容村貌展现新景象。各地创绿色家园,突出了五项内容:一是村屯绿化,二是庭院绿化,三是沿路、沿河、沿渠、沿塘绿化,四是农田林网绿化,五是近山、远山绿化。短短两年,已见到了明显成效。湖北省武汉市在全市7000多个自然村开展了村庄绿化,基本建成了“四季有绿、四季有花、四季有果、四季有彩”的绿色家园。辽宁省沈阳市以农村四旁和空闲地为重点,不占田、不拆房、不填塘,平均每村植树1万株,展现出“村村绿色环绕、镇镇绿树相连”的新面貌。山西省夏县首批选择85个村,大力发展庭院绿化,基本实现了“村外有林环绕、村内绿地成景、庭院花果飘香”的农村新景观。

二是坚持以“建富裕新村”为结合点,充分发挥林业的经济和社会功能,促进了农村生产发展,带动了农民增收致富。各地在创绿色家园中,不是为绿化而绿化,而是正确处理兴林与富民的关系,生态建设与产业发展一齐抓,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一齐要,在创绿色家园的同时,加快了林业产业发展,获得了十分可观的经济效益。广东、浙江、福建、江西、江苏、山东、河北等省林业产值迅速增长,其中,广东、浙江、福建、江西四省林业年产值均已突破1000亿元,广东省达到1643亿元。江苏省用全国0.7%的林地,实现了全国7%的林业产值。各地通过发展林业产业,涌现了一大批富裕县、富裕村、富裕户,这次表彰的100个绿色小康县、990个绿色小康村、9162个绿色小康户就是其中的部分代表。苏北邳州市大力培育杨树、银杏产业,2006年全市林业产值达140多亿元,财政收入13亿元,其中林业收入6.3亿元。

实践证明,林业在推进新农村建设中只要找准“创绿色家园”这个切入点,抓好“建富裕新村”这一结合点,就能充分发挥林业的特殊作用,促进农村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社会和谐。

——林业市场空间大,产业链条长,对促进农村生产发展具有特殊作用。林产品是人们生活的必需品。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消费结构的变化,社会对林产品的需求急剧增长,市场空间日益扩大。从国内市场看,我国木材及林产品需求一直呈刚性增长,缺口越来越大。2006年,全国木材供需缺口折合成原木超过1亿立方米,据预测,2010年我国木材供需缺口将达到1.6亿—1.8亿立方米。花卉、森林食品、森林药材等市场需求也十分旺盛,特别是山茶油、橄榄油等珍贵食品价格居高不下。从国际市场看,木材等林产品已经成为世界性的紧缺商品。世界各国普遍采取了紧缩政策,优先满足国内的需要。同时,生态产品已经成为当前国际国内最短缺、最需要大力开发的产品。

——林业是山区农民增收致富的主要途径,对解决“三农”问题具有特殊作用。我国山区面积占国土面积的69%,山区人口占全国人口的56%,全国592个国家级贫困县中有496个分布在山区。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国的农民问题主要是山区农民的增收致富问题。当前,我国耕地亩均产出达到686元,农业发展水平已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的30%,而我国43亿亩林地,亩均产出只有22元,仅为耕地的3%。这既是林业建设的突出问题,也是林业发展的巨大潜力。要解决亿万山区农民的增收致富问题,必须着眼于山区资源的潜力,特别要着眼于林地资源的潜力。如果能把山区的潜力、林地的潜力发掘出来,必将全面带动整个山区经济的发展,有效破解“三农”问题的重点和难点。

——林业集三大效益于一体,对促进农村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具有特殊作用。在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阶段,人类社会发展走的是一条“先破坏、后建设”、“先污染、后治理”的不可持续的发展道路,给人类带来了十分深刻的历史教训。在新的历史时期,推进新农村建设,必须落实党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抛弃以往那种不可持续的发展道路,从一开始就坚持走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协调、人与自然和谐的可持续发展新路。林业具有巨大的生态功能、经济功能和社会功能,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和纽带。林业既是农村实现绿水青山的重要基础,对保护和发展农村优美的生态文化景观,为农民群众提供清新空气、洁净水源和无噪音的生活环境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又是农村创造金山银山的重要载体,对提供丰富的林特产品和具有农村风土人情的生态文化产品,扩大农民就业增收的致富途径。

——林业是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的重要载体,对维护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具有特殊作用。土地是农民重要的生计依靠。农村土地分配问题是影响整个农村社会和谐稳定的主要问题。我国有300多万个自然村,几乎都与林业有着十分紧密的关系。在农村土地利用中,耕地由于实行了土地承包责任制,大大改善了人与耕地的关系和农村人与人的关系。而农村的集体林由于长期实行集体经营,普遍存在地证不符、四至不清、权属不明等问题,成为农村矛盾和纠纷的主要集中点。近年来的实践证明,各地通过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使林农群众的山林权属更加清晰、责任更加明确、利益更加直接,广大林农群众直接参与决策,专注林业生产,获得了应有的收益,化解了一系列农村社会矛盾。同时,通过理顺林业生产关系,明显改变了农民的传统生活观念和生活方式,自发形成了互帮互助、共同致富的文明风尚,有效改善了邻里关系、干群关系,促进了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局面的逐步形成。

林业建设直接影响到新农村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我们一定要充分认识林业在推进新农村建设中的重大意义,真正把林业作为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抓手,切实发挥林业巨大的生态、经济和社会功能,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浅谈如何充分发挥大学生村官在新农村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篇4

民营经济是经济发展的主力军、改革发放的排头兵、劳动就业的主渠道和对外形象的代表者。相当一部分民营企业根植于农村、发迹于农村、壮大于农村,与农村、农业和广大农民群众存在着难以割舍的紧密联系,对农村的“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是建设新农村的一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既是民营企业大显身手、贡献社会的大好机会,又是加快自身发展的一次良好机遇。在我市实施跨越式发展宏伟战略,努力打造与现代化大城市相协调的新农村典范的关键时期,民营企业应该抢抓机遇、有所作为,争当新农村建设的排头兵。

一、我市民营企业已经具有推动新农村建设的能力

1、民营企业投身新农村建设的具有重要意义

鼓励民营企业参与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是有利于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实现“五个统筹”,核心和关键是统筹城乡发展。虽然近年来我市GDP发展速度高居全国省会城市前列,但同全国其他地区一样,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仍十分突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拉大,已成为制约我市奋力崛起、领跑全省经济发展的突出矛盾。鼓励民营企业多形式、多领域、多渠道投身新农村 建设,就是要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城乡协调发展。二是有利于构建和谐农村。我市245万人口中,绝大部分在农村,农村就业形式很严峻。鼓励民营企业投身新农村建设,就要拓宽农村就业市场,营造城乡平等的就业环境,以就业促稳定,推动农村和谐发展。三是有利于推动现代化滨湖城市建设目标的实现。县强才能市强,民营企业投身新农村建设,壮大了县域经济实力,改善了农村基础设施、改变了农村面貌,有利于展现省会现代化滨湖城市的强大魅力。

2、民营企业投身新农村建设具有四大功能

一是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民营企业的出现,拓宽了农村经济的内涵与外延,创造了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逐步将粮食生产变成了经济作物种植,促使农村经济出现种植业、农产品加工与商品贸易由农业向农业与加工商贸业共同发展转变。二是促进农村面貌改变。通过民营企业吸引城市的人流、信息流和资金流,有利于打破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农村人口集中,方便农村基础设施改造,特别是城市郊区农村的基础设施与城市的对接,改善农民居住环境。三是促进农民收入增加。民营企业进入农村,通过农产品原料深加工、吸收农民就业、扩大农村市场等途径,带动农村餐饮、娱乐、运输、建筑、商品经营等,增加农民收入。四是促进农民素质条。农民通过在工厂劳动锻炼自己的劳动技能,使之更加 适应现代生产方式,通过耳濡目染,农民能够感受到现代文明气息,特别是民营企业家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拼搏精神能够深深的影响农民,促使农民素质提高。

二、我市民营企业参与新农村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1、组织机构尚未健全。当前,我市民营企业参与新农村建设基本上是自发的、零散的,甚至是无序的,没有专门组织领导机构,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还没有真正介入进去。民营企业参与新农村建设由谁来负责领导、由哪个部门来组织实施、采取什么措施来具体落实等一系列问题尚未明确。

2、政策导向尚未明晰。民营企业参与新农村建设涉及到很多政策性问题,如民营企业(企业主)无偿捐助农村公益事业的税收政策,民营企业参与合作开发的税收政策、信贷政策和土地政策,民营企业招收农民、培训农民的扶持政策等等,目前还没有具体规定。

3、合作平台尚未建立。我市民营企业参与新农村建设主要是通过企业与村里的直接对接,政府还没有搭建有效的合作平台,如政策平台、项目平台、信息平台、活动平台、服务平台等。政府搭建的平台越宽,村企合作的机率越大,取得的成效也越明显。

4、环境氛围尚未形成。新农村建设要依靠全社会的参与,特别是民营企业的参与。我们要积极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政治环境、舆论环境、创业环境、人才环境等,鼓励和支持 更多民营企业投身到新农村建设的具体实践中去。

5、管理措施尚未规范。新农村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民营企业参与是一种新生事物。为保证民营企业参与新农村建设规范有序,必须根据有关的法律法规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如哪些项目是鼓励民营企业参与的、哪些是不能参与的,哪些是可以赢利的、哪些是必须无偿的等等。

三、积极提出引导民营企业参与我市新农村建设的对策建议

民营企业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势在必行、大有可为。围绕我市九次党代会确定的“与省会现代化大城市相协调的新农村典范”的建设目标,按照省委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全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明确三大途径、把握四条原则、落实五项措施,推行六大模式,来引导和激励全市民营企业积极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1、明确三大途径

一是着眼提升农业综合功能,引导民营企业参与建设产业结构优、经济效益高的新农村。要坚持“龙头带动战略、品牌建设战略、弱项突破战略、组织合作化战略”四大战略,引导民营企业积极参与投资发展都市高效生态农业,优化我市农业产业结构,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综合竞争力,加快推进我市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二是着眼提升农村综合实力,引导民营企业参与建设生活 环境好、幸福指数高的新农村。要按照“千村百镇示范工程”的要求,引导民营企业积极参与对农村公共事业和公共设施的投入和建设,促进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加快推进传统村落向农村新社区的转变。

三是着眼提升农民综合素质,引导民营企业参与建设增收渠道多、保障水平高的新农村。要围绕培养和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增收渠道多、保障水平高的新型农民的目标,进一步引导民营企业高度关注并积极参与农村实用人才的培养工作,提高农民增收水平和保障水平,加快推进传统农民向现代农民转变,在更深层次上参与新农村建设。

2、把握四条原则

一是政府主导的原则。引导民营企业参与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政府,必须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各级政府部门必须明确自身角色、定位和职责,通过规划先导、投入引导、政策指导,充分调动民营企业参与的积极性,为民营企业参与新农村建设创造更好环境,提供更大支持。

二是科学和谐的原则。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理念来引导民营企业参与新农村建设,引导民营企业按照科学发展观与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在参与新农村建设中,民营企业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从帮助解决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入手,把保护好、发展好、实现好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民营企业参 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然要求和自觉行动。

三是自愿双赢的原则。必须立足于自愿,着眼于双赢。要充分尊重民营企业的主观愿望,根据企业自身的意愿来鼓励企业投资、参与新农村建设,也要充分尊重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农民作为新农村建设决策的主体和受益的主体,有权决定本村新农村建设的重大事项。

四是务实可行的原则。所谓务实可行,实质就是要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民营企业参与新农村建设。从我市农村地域多样性和东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差异性较大的实际出发,根据不同地方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农村实际,有针对性地引导民营企业参与新农村建设。既要切忌急功近利,形象工程;又要防止标准过高,模式雷同。

3、落实五项措施

一是健全领导机制。通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办公室与市农委工作的有机衔接,来提升新农村建设办公室的职责与效能,使新农村建设办公室能够更好担负起全面协调指导全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的重任。同时建议市本级和各乡镇街道成立专门机构,指导和推进民营企业参与新农村建设这项工作,为引导民企参与新农村建设提供领导保障和组织保障。

二是强化政府引导。要加强宣传引导,全面宣传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意义、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宣传民营企业参与新 农村建设的先进典型和先进人物,树立优秀示范榜样。要加强规划引导,指导民企投资方向,规范民企投资行为,减少民企投资成本,扩大民企投资成效。要加强服务引导,各级政府和部门要切实帮助企业解决在生产、投资、捐赠、合作等参与新农村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为民营企业在参与新农村建设中提供全方位的优质服务。

三是完善激励政策。对民营企业无论是投资开发新农村建设中经营性项目,还是无偿捐助建设公益性项目,都要进行政策激励。制定实行土地等生产要素优惠政策、税收优惠政策、成果奖励政策、政治激励政策等等。

四是搭建对接平台。要引导民营企业参与新农村建设,必须搭建好民营企业与新农村建设的对接平台。要抓好载体对接、项目对接和信息对接。

五是优化参与环境。一方面,要致力于优化民企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硬环境,增加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改善农业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投资环境,增强民营企业投资新农村建设的吸引力。另一方面,要加大公共财政对文化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建设投入,加强农村综合治理,改善农村法治环境,维护农村稳定,为民营企业参与新农村建设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4、推行六大模式

浅谈如何充分发挥大学生村官在新农村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篇5

施甸县委党校 副校长 杨志荣

摘要:大学生村官已经成为中国基层党政组织的重要力量,大力发挥他们在学习实践活动、人才储备、信息网络、创业致富、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的作用,这对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事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各级党委政府应顺应形势,创造条件,积极引导,努力发挥他们的作用。

关键词:大学生村官;社会主义新农村;作用

选聘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任职,是继选派优秀大学毕业生到乡镇担任乡镇长助理后,中央采取的又一项重大决策,这项工作既是中央着眼于农村的改革深化,为农村输送培养新农村建设带头人而实施的“强基工程”,也是为党政干部队伍储备后续力量,培养造就有基层工作经验、对人民群众有深厚感情的高素质领导干部人才的“育苗工程”,更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就业压力,引导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面向基层就业创业而开辟的一个重要渠道。

毋庸置疑,大学生村官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是处在农村基层一线的“知识群体”,同时,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也为大学生村官建功立业提供了宽广的舞台,为他们更好地施展才华提供了重要的契机。各级党委政府要大力发挥大学生村官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这将具有深远的时代意义。

一、充分利用大学生村官推动农村科学发展观的学习实践活动

大学生村官文化程度较高、接受新事物能力较强,富有创业干事的热情和干劲,具有创新创造的才能和潜力。让大学生村官更好发挥作用,就要更加充分利用他们的优势和特长。从总体上而言,大学生村官至少具有这样三种优势,应当在学习实践活动中更好地发挥出来。

一是相对具有理论素养较深和知识面较广的优势,可以针对一些农村基层党员文化程度偏低、理论接受程度偏弱的实际,把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把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的主要内容和战略部署等,用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的方式向农村党员干部讲清楚、说明白,让他们听得懂、记得住,学有所获、学有所用。

二是相对具有较新的视野思路观念和一定的观察分析问题能力的优势,可以梳理归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帮助查找分析制约本村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协助制定整改落实措施,在推动形成共识的基础上制定本村科学发展的规划思路和制度机制。

三是相对具有上下联系协调、左右信息通畅的优势,既可以上下联系协助解决学习实践活动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及时做到上情下达、下情上传,又可以结合解决发展农村经济、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管理村级事务等方面突出问题的措施办法,或争取上级支持,或汲取外地经验,或为具体项目牵线搭桥。总之,要根据学习实践活动的目标和要求,结合农村的特点和实际,什么优势突出就发挥什么优势,什么专长亟需就利用什么专长,努力成为学习实践活动的中坚力量和行家里手。

在第三批学习实践活动中,不少地方较好发挥了大学生村官的这一优势,有力推动了当地学习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使农民群众从一开始就感受到了新的变化。大学生村官要紧紧抓住这个机会,充分利用好这个舞台,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优势和特长,密切联系群众,勇于开拓、大胆实践,和农村党员干部一道,团结带领农民群众致富,更好地促进农村和谐稳定,努力为本村的科学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二、努力使大学生村官成为党政干部后备人才和其他后备人才

当前在农村基层党政干部队伍建设方面存在着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如很多农村党组织书记存在年龄偏大、文化水平较低、班子配备不齐等现象,乡镇党员干部存在来源匮乏、兼职过多等问题。大学生村官多数是学生干部(包括团干部)或党员,思想政治素质好,文化水平高,接受新事物能力较强,是农村基层干部的重要来源。大学生村官担任农村基层党员干部可以有力缓解当前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特别是党员干部人手缺乏、年龄断层等问题。

选聘大学生到村任职是党中央为保证社会主义事业薪火相传、后继有人做出的战略决策,各级党组织应当主动适应形势,抓住机遇,出台措施,积极参与到大学生村官工作当中来,促进大学生村官健康成长成才,为党培养有坚定理想信念、对人民群众有深厚感情、有丰富基层工作经验、有知识、有文化的党政干部后备人才,是当前和今后一项实现多方共赢的工作举措。党组织要把大学生村官充实到农村党员干部队伍中去,夯实党的基层组织,是加强农村基层党员干部队伍建设、推进农村党组织建设的重要途径。大学生文化素质高,领悟能力强,这些人充实到党的基层,无疑给我们党的基层组织补充了新鲜血液,也给党的基层组织增添了活力,夯实了党的基础,增强了党的执政能力。

大学生村官能充分补充农村的人才和知识缺陷。改革开放30年,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人才与知识匮乏的现状仍不能得到改变,有点本事的上大学的都不愿在村里呆着,可以说多年来农村的人才一直是在外流,这几年大学生任村官,是实实在在的为农村输血,他们把所学知识专长和农村资源、市场需求结合起来,充分发挥眼界宽、信息灵、思路活的优势,带头创业、带领农民创业,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生力军。

人的才干不仅要靠读书求学增长,而且要靠实践磨练积累。温室里长不出能经风雨的花朵,坐在机关大楼里培养不出与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农村是青年学生了解国情、熟悉社会的好课堂,是培养锻炼人才的重要阵地。选聘大学生到村任职是党中央为保证社会主义事业薪火相传、后继有人做出的战略决策。大学生只有经历磨练,砥砺意志,才能真正的成长起来,才能肩负起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重任。

三、发挥好大学生村官“信息手”、“排头兵”的作用

缩小城乡“数字鸿沟”,在农村发挥出信息化的巨大“威力”,一直是中国农村政策的一个重要议题,也是破解“三农”行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2008年开始,全国范围配备大学生村官,为新时期推进农村信息化打开了一扇“机遇的窗口”,更好地发挥好大学生村官“信息手”、“排头兵”的作用。

据了解,目前中国移动12582网站已在全国各涉农网站中点击量排名第一。作为中国移动农村信息化的重要业务支撑平台,全国涉农信息交互的枢纽,涉农信息应用共享的平台,其开设的政务易、务工易、百事易、商贸易已成为最具特色的产品,农信通产品已覆盖四川、贵州、陕西等13个省市。村官们通过12582网站的村官家园、一村一品和病虫害自测等版块,发布其村镇的风土人情、特色产品和招工等信息。比如有一个村的病虫害严重大学生就在12582网站的病虫害自测版块,轻松地找到了可用的农药。

利用大学生村官眼界宽、信息灵、熟悉电脑网络技术的优势,结合远程教育信息平台,使大学生村官成为新农村信息化建设的收集员、传递员和辅导员,做好惠农政策宣传。组织大学生“村官”根据本村发展和农民群众的需求,利用小广播、村务公开栏、远程教育设备等设备,通过广播快讯、板墙报、标语等形式,对群众进行支农惠农政策的详细讲解,确保优惠政策传达到村、落实到户,使党的政策为群众所掌握、精神为群众所理解、活动为群众所支持、惠农政策为群众所熟知,要组织大学生“村官”深入村组进行宣讲以调动了农村党员群众的积极性。

四、充分发挥大学生村官的创业优势,带领农民致富

大学生“村官”们不但有着扎根基层、服务农民的决心和信心,而且洋溢着创业的激情

和勇气。大学生村官可以依靠当地特色资源,发挥自身优势,在现代农业、现代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和服务业等方面创办创业项目,以此来带领当地农民脱贫致富和推动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村科学发展。

全国人大代表介同彬是一名大学生村官,他利用自己畜牧兽医专业的特长,介同彬带头承包了养猪场,带领村民发展规模养殖,他所在的村子成为远近闻名的畜牧养殖专业村。介同彬代表依托自己的公司,通过争取项目和贷款,投资1300多万元在村里建起了生态养殖示范小区。同时,他还带领村民发展规模养殖,他所在的村子成为远近闻名的畜牧养殖专业村。看着乡亲们鼓起来的腰包,介同彬代表又有了新——让农村环境美起来,让资源循环利用起来,让乡亲们过上富裕文明的低碳生活。

大学生村官创业热潮涌动,全国各地都从不同的角度探讨大学生村官创业模式,如:联合大户、建立专业合作社、抱团创业、大学生村官+大户+基地等等。众多大学生村官依托不同的创业模式,成为兴村富民的生力军把大户拥有的资金、管理经验,合作社拥有的市场渠道、党员的先锋模范作风等与自己的创新意识、开拓能力以及专业知识结合起来,多途径创业带民致富,已成为大学生村官群体的一道靓丽风景。各级党委政府不仅要在思想上积极引导,还要在税收、信贷、技术、市场等多方面给予大力的资金和政策扶持。党委政府要创造条件使大学生村官成为创新创业的“推进器”,帮助大学生村官扎根基层,带头创业,争做科技创业的榜样和楷模,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多作贡献。

五、利用大学生村官的文化优势,推进新社会主义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在农村中谈到发展问题,首先让人想到的是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创收、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等等,对农村精神文明的探索不是很多。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精神文明的发展也会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的发展。因此,加快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对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展起到促进作用,要充分利用大学生村官的文化优势,推进新社会主义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大学生村官充分发挥其文化优势,积极组织开展各种文体活动,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促进了乡风文明。“村官”可以依据自己的所做、所思、所为,丰富文化艺术题材,展现了新时期大学生的风采,创新精神文明建设方式,引导新农村形成“讲文明、讲科学、讲卫生、树新风”的精神文明新风,引导农民群众革除各种陋习,大力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引导农民群众明荣辱之分、做光荣之事、拒为辱之行,促进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和发展。组织道德评议、勤俭持家、妇女禁赌等多种形式的移风易俗活动,引导农民相信科学、崇尚文明,反对封建迷信。

大学生村官的实际行动使农民群众思想解放了、观念更新了,开拓进取、艰苦创业的劲头足了,追求文明健康生活方式的多了,积极向上、平等友爱、融洽和谐的文明新风在农村逐步兴起。

总之,广大大学生村官认真学习,坚守岗位,埋头苦干,积极为农民群众做好事、做实事,当好科学发展观“五员”——政策信息的宣传员、群众事务的代办员、科学知识的推广员、村情民意的信息员、农村建设的研究员,真正树立了“受欢迎、形象好、作用大、能干事”的良好形象,深受老百姓的欢迎和基层干部的好评。

农村基层是青年学生熟悉当代中国社会、了解中国基本国情的最好课堂,也是我们党培养人才、锻炼人才的重要阵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大批有科学思想、知识和眼光的青年人才。大学生到农村基层任职,为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增添新鲜血液,他们带来新知识、新观念、新技能和新资源,成为联系农村基层和外部世界的桥梁。而且农村本身具有广阔的就业市场和发展潜力,再加上国家政策逐步向农村倾斜,又为大学生发挥特长、实现自身价值提供了无限的舞台。大学生村官是当之无愧的新农村建设的有生力量,是党和人民的事业的薪火传人,是促进社会和谐、推动科学发展的建设梯队。

在新农村建设中充分发挥党支部的 篇6

支部的模范带头战斗堡垒作用

-------雅尔塞镇鲜明村党支部事迹材料

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是党的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在基层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创先争优是充分控件挖掘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内在动力,有效调动发展积权极性和主动性的重要形式。

2008年们鲜明村党支部新班子建立以来,利用了2年时间大力实施先锋工程,整顿了党员内部的软弱涣散的思想,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不断提高,带领全体村民在建设新农村体业中起到了先锋模范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

一、班子成员内部的团结是一切工作的保证

新党支部建立后首先抓好班子成员内部的团结,创优标准中基层党组织的基本要求之一是“领导班子好”所以我们认识到了搞好班子团结的重要性,金钟连书记每半个月组织一次班子会议,互相沟通,互相汇报,互相提醒,互相了解,有事或有反映大的问题及时碰头,采取措施,制订解决方案,在两年来的工作中我们鲜明村班子得到了群众的认可,村民人人垮”这届班子是历来班子中最优秀的。

二、建设好党员队伍是做好一切工作的根本途径

创先争优标准中基层组织的第二个要求是“党员队伍好”

在新农村建设中为了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首先抓好党员队伍建设,定期组织学习树立“三个代表”思想,定期召开生活会,找差距,提高认识,表决心坚持了“三会一课”制度,虚心听取党内外群众对党员的评议,全体党员齐心协力,以共产党员的八条标准,对自已严格要求,在各项活动中起到了模苦带头作用。如李太浩党员自愿带残疾村民赵治国种田,向灾区人民捐款的时候金钟连、禹锡文带头捐了500元,捐最少的100元,在全镇捐款活动中,我们鲜明村每次数额最多的。

三、积极推进新党员发展工作

鲜明村是特殊村,随着改革开放的热潮中鲜明村的20多名党员都到国外,沿海城市打工,只剩下5名党员留村工作,党的力量是很溥弱的。无法开展各项活动,在这困难的情况下,金钟连书记下定决心一个接一个找年青人谈心,引导他积极要求进步,多次组织党课学习,让他们自觉找党组织提出入党申请,两年来我们共纳入10名积极分子,发展了4名新党员,村民受村民的好评。

四、为村民办实事,课受村民的好评

创优标准中还有三个要求是“工作机制好”“工作业绩好”群众反映好,两年来我们党支部为实现三个要求,踏踏实实地工作,并取得了群众满意的成绩。

服务人民群众是我们的宗旨,为村民办实事,这是我们一贯的工作态度。

2009年我们共投资56万(其中集资27万、拔款29万)建了1.8公里的村内白色水泥路,自投23万元安装了太阳能路灯,维修了村部,改善了工作环境。自投1.5万元建门球场,自投7万元组织了全市朝鲜族运动会,在全市朝鲜族面前展示了我们鲜明村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实况,组织了100人扎龙旅游团,丰富了文化生活色彩。

2010年金钟连书记和禹锡文主任东奔西跑,废寝忘食地到民政部门和政府,解决了60多万元的资金我,购进了挖掘机,修建了老年活动室、卫生所、主文化广场,车库房,安装了5万价值的健身器、用自投资金19万修了室内卫生间,地热、文化路,厨房等。

五、提高村民的生活水平,关键在于领导

几年来金钟连书记和禹锡文主任的精心设计、积极倡仪下,越来越多的村民离开土地,离开家乡到国外和沿海城市打工发家致富了,现在840人已到时国外和沿海城市打工挣钱,一年的劳务收入840万,人均纯收入达到1万元,鲜明村早达到小康水平。

身体壮、经济厚的村民都离开土地后,留村的只剩下贫困户和身体弱者、残疾人。他们的生活是比较贫困的,在这实际情况金钟连书记一清二楚,乱发包的土地都收回来,下决心实行土地规模化经营,但是开始是很难的,已承包的土地都不愿意交村管理,有的已承包2、3、5年的,特别是汉

族村民为了挣钱一次地包几年的,但是党支部书记金钟连下定决心找一个一个谈心,村里经济很紧张的情况下先退土地承包费8万元,7000亩土地都找回来,在国外的280户村民一个一个都通电话,终于实行了土地规模化经营组成了种植大户,建了80栋大棚基地。

实践证明实行土地规模化经营是符合农民利益的,省钱、省力、省心、产量高,今年能达到亩产1100斤,农民收入达到700万元,农民的种田积极性越来越高,还建立了农业机械专业服务合作社,为村民提供种地的便利

鲜明村党支部信人百倍,有上级领导的支持、村民的协助,鲜明村的未来是更美好的。

浅谈如何充分发挥大学生村官在新农村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篇7

一、建设特色文化, 焕发农村民间文化艺术的青春

乡村潜藏着丰富的优秀民族民间文化。这些优秀民族间文化最符合农民的认知方式和审美习惯。文化站开展新农村文化建设要注意汲取乡村优秀民间文化丰厚的营养, 挖掘、保护和发扬我国乡村优秀的民间文化, 发展和丰富农村的特色文化。“特色”是站稳脚根的基石, 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 文化、站必须打好“特色牌”。要采取有效措施, 保护和发掘具有地方特色民间乡土文化。要注重民间文化艺术的挖掘、整理保护和利用。首先, 要充分发掘各地的人文资源、传统文化、民俗文化、民间艺术资源, 授予秉承传统、技艺精湛的民间艺人“民间艺术大师”、“民间工艺大师”等称号, 开展“民间艺术之乡”、“特色艺术之乡”命名活动。对农村传统文化生态保持较完整并具有特殊价值的村落或特定区域进行动态整体保护, 逐步建立科学有效的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传承机制。其次, 要积极开发具有传统和地域特色的剪纸、绘画、陶瓷、泥塑、雕刻、编织等民间工艺项目, 戏曲、杂技、花灯、龙舟、舞狮舞龙等民间艺术和民谷表演项目, 古镇游、生态游、农家乐等民谷旅游项目。对传统特色文化要不断在内容上予以充实, 在形式上予以创新, 不断增强其活力和内在的生命力, 使之成为为农民所享用的丰富精神财富。通过焕发民间文化艺术的青春, 活跃民间文化艺术的血脉, 使具有民族特色、地方特点和时代特征的新农村文化蓬勃兴起。

二、培养农民文化队伍, 促进新农村文化事业的发展

农民是农村文化建设的受惠者, 更是农村文化建设的主力军。培养农民文化队伍, 激发农村自身的文化活力, 在新农村文化节建设中显得尤为重要。文化馆、站要切实抓好培训辅导, 注意发现农民中的文化艺术人才, 积极培养农民文化骨干和农民文化队伍, 最大限度地把农民吸纳以文化队伍中来。文化站要大力扶持农村民办文化, 鼓励农民自办文化。要支持农民群众自筹资金、自己组织、自负盈亏、自我管理, 兴办农民书社、民间职业剧团和农村业余剧团, 促进新农村文化事业的发展。

三、服务新农村建设, 培养具有现代意识的新农民

胡锦源同志指出, “亿万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 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保证。”广大农民是建设新农村的主体, 提高亿万农民的素质显得尤为重要。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就是要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根据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要求, 文化站要积极服务于新农村建设, 从根本上转变农民传统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交往方式和价值观念, 引导农民通过投身建设新农村的实践, 转变传统观念, 提高科学文化素质, 提升精神境界, 在走向富裕迈向文明和建设新农村过程中使自己直正成为这个伟大事业的价值主体和创造主体。文化站要通过大力发展先进文化, 支持健康有益文化, 改造落后文化, 抵制腐朽文化, 倡导科学、文明, 克服愚昧、落后, 促进农村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

浅谈如何充分发挥大学生村官在新农村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篇8

一、青海省林业发展在新农村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青海省林业发展在新农村建设中的积极作用,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青海省林业发展的特点,另一方面是林业发展在新农村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其具体内容如下:

1.青海省林业发展的特点

青海省雄踞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东北部,从青海省林业发展的特点上看,青海省土地面积7215.0万hm2,大部分地域属高原地带,林木稀少,其中草原面积3646.7万hm2,占全省土地面积的50.5%。草原面积中可利用草地面积占全省土地面积的43.8%。全省林地面积719.4万hm2,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10.03%;森林覆盖率只有5.2%,大大低于18.21%的全国平均水平,且分布不匀,多处于江河源森林生长极限带。青海地区受自然条件的局限,适生树种比较少,全省有耕地面积66.9万hm2,仅占全省土地面积的0.9%,其中坡度25°以上坡耕地3.3万hm2。青海地域辽阔,地貌类型复杂多样,空间差异大,山地分布很广泛,其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一半以上。

2.林业发展在新农村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林业发展在新农村建设中的积极作用,主要有三个方面的积极作用,一是林业是青海新农村生产发展的重要保障。青海新农村生产的发展,离不开林业发展,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加强林业建设有助于实现新农村建设。二是林业能够促进农牧民增收。在新农村建设中,林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为农牧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增收的可能,发展林业的同时,也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三是林业建设是实现新农村牧区乡风文明的重要手段。林业的发展对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作用,人们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下生产生活,潜移默化地受到生态文明的熏陶,对于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大有裨益。由上可知,发挥林业在新农村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势在必行。

二、发挥林业在新农村建设中积极作用的.有效途径

为进一步提高青海省林业产业的利用率,促进新农村建设,在了解青海省林业发展的特点和林业发展在新农村建设中的积极作用的基础上,发挥林业在新农村建设中积极作用的有效途径,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下文将逐一进行分析:

1.总体规划,分区治理

总体规划,分区治理,是发挥林业在新农村建设中积极作用的有效途径之一。对青海省而言,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林业的积极作用,必须站在战略发展的角度,根据青海的地理地貌特征,从整体上对青海省的林业进行规划,将全省划分为东部黄土高原综合农业区、环青海湖牧农渔林区、柴达木盆地农牧林渔区和青南高原牧林区。总体上实行“南封、北育、西治、东造”的总体方针,而针对不同区域,在新农村建设中,其林业发展内容也不尽相同,因此,要进行分区治理。

2.因地制宜,找准重点

因地制宜,找准重点,是发挥林业在新农村建设中积极作用的重要环节。青海省林业发展由于不同区域的地理条件不同,在发展过程中也不能按照统一的标准和要求进行,而应开展因地制宜的发展策略,找准每个区域的建设重点。具体说来,青海省在新农村建设中,要发挥林业的积极作用,对于浅山地区要大力营造兼顾生态和烧柴等问题,在东部农业区则要实现绿化、美化和产业化目标,此外要发挥林业的城乡环境美化绿化功能,实现新农村建设的生态景观。

3.保护资源,培育特色

保护资源,培育特点,对发挥林业在新农村建设中的积极作用至关重要。青海林业发展,在新农村建设中,不仅要发展林业,还要保护资源,力求打造可持续发展的林业生态链。在具体做法上,青海省林业发展新农村建设,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条件和情况,培育青海省林业发展的特色,认真抓好森林资源保护;坚持一手抓造林绿化,一手抓资源保护,对于妨碍林业发展的乱砍乱伐行为,要明令禁止并严惩,与此同时,切实加强森林防火和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在保护林业资源的基础上,培育新农村建设的特色,实现资源永续利用和生态良好。

4.林权改革,分类经营

林权改革,分类经营,对新农村建设意义重大。青海省新农村建设,要发挥林业发展的积极作用,还要在林权改革上下功夫,通过深化林权改革,开展分类经营,使青海省林业发展为新农村建设服务。在具体做法上,首先,要建立完善的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从整体上规划青海省林业发展。其次,要建立新型的林业合作经营体系,确保林业发展合作经营的有效性。再次,要规范森林资源流转体系,使森林资源发展有章可循。此外,还要建立可持续的林业发展支撑体系,通过林权改革,发挥林业的积极作用,进而实现青海省新农村建设目标。

三、结语

总之,林业发展在新农村建设中具有积极的作用。新农村建设发挥林业的积极作用是一项综合的系统工程,具有长期性和复杂性。青海省在新农村建设中,要发挥林业发展的积极作用,必须把握好几个关键点,即总体规划,分区治理;因地制宜,找准重点;保护资源,培育特色;林权改革,分类经营,充分发挥林业发展在新农村建设中的积极作用,使林业发展为新农村建设注入新的力量,只有这样,才能促进青海省又好又快地发展。

作者:童智玉 单位:青海省海东市平安区林业局

参考文献:

[1]马春梅.发展乡镇企业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问题探讨[J].才智.,(09).

[2]张军堂.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是发展农村经济的重要措施[J].农民致富之友.2016,(07).

[3]梁钧.新农村建设中农村林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J].中国林业产业.2016,(03).

[4]姚顺彬.21世纪以来我国经济林资源动态变化浅析[J].林业资源管理.,(S0).

浅谈如何充分发挥大学生村官在新农村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篇9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宏伟目标,这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总揽全局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统一战线作为我们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法宝,历来是为党的中心工作服务的。充分发挥统战工作优势,积极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要发挥好四个方面的作用。

1.充分发挥统一战线人才荟萃、智力密集的优势。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就深化农村改革、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保障农民民主权利、培育造就新型农民、保持农村社会稳定等事关农村和农业长远发展的重大问题,动员组织统战对象开展“金点子”献计出力活动,把推进新农村建设做为统战工作的着力点。要针对新农村建设中的突出问题和难点问题开展深入的调查研究,提出富有前瞻性、建设性和可操作性的意见和建议,供当地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决策参考。同时,积极发挥党外人士的民主监督作用,促进党和政府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积极促进广大统一战线成员,发挥智力和人才优势,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技、文化、卫生、法律法规下乡活动,促进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等项公益事业健康发展。

2.发挥统一战线联系非公经济的桥梁纽带优势。开展“一企帮一村”或“多企帮一村”活动,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注入新的活力,要进一步鼓励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富而思源、富而思进,自觉投身于光彩事业,积极参与公益事业。大力开展以村企结对为主要内容的结对活动,引导非公企业参与“村企心连心、共建新农村”活动。要引导农业类非公企业发挥农业产业化的龙头作用,积极探索和推广“农业龙头企业+合作组织+农户”等各种组织形式,实现产业化经营的利益共享和合作共赢。要引导非农业类非公企业参与新农村建设,并通过投资办厂、资源开发和经贸活动等,帮助和促进农村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增强农村自我发展的能力。同时,积极引导非公经济人士参与乡村公路、学校、敬老院和卫生院(所)等公益项目的建设,改善农村生产和农民生活条件。河南省汝阳县已有30家非公企业与30个行政村签订了“一帮一”协议。

3.发挥统一战线与港澳台、海外侨胞联系广泛的优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县级侨台办公室的重要责任。要做好夯实基础,凝聚侨心的工作。要有机地把归侨侨眷、台胞台属、留学生家属等组织起来,开展学习、联络联谊等活动,积极为新农村建设作出努力。要做好积极引导工作,动员海外人士回乡投资兴业,充分利用海外人士的资金、技术、智力和管理等,加大对农村的支持帮扶力度,要有选择性地将捐赠项目、资金向农村转移,帮助改善农村的文化设施,发展公益事业,积极引导海外侨胞、港澳同胞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新农村建设作出新的贡献。

浅谈如何充分发挥大学生村官在新农村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篇10

助推美丽乡村建设

近年来,郑城镇强化大学生村官队伍建设,建立大学生村官全程即时量化考核体系,充分依托大学生村官知识丰富、思维活跃、视野开阔的优势,多措并举,调动村官们积极投身美丽乡村建设。

该镇还根据到村工作时长和成长程度,建立了村官递进式培养模式,制订了阶段性培养计划。针对刚“入门”的大学生村官,为他们搭建干事平台,安排他们担任远程教育播放员、“农家书屋”管理员、村级网页维护员,鼓励利用网络、电视、报刊等媒介,组织党员学习培训,宣传推介农产品,为村民生产致富提供“对口”信息服务,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今年8月,大学生村官赵远方被分配到东明村,到村工作才4个月,他便熟悉了环境,主动参与美丽乡村建设,发挥自身特长,利用远程教育平台,定期组织冬季养蚕培训,适时发布“农家书屋”新书,向群众推荐介绍党报党刊优秀文章,受到普遍欢迎。小魏庄村村官孙扬,开通“小魏庄村第一视角”服务微博,设立“便民服务卡”,挨家挨户发放宣传,代开证明,开展法律维权等。

浅谈如何充分发挥大学生村官在新农村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篇1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作出的统筹城乡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在新农村建设中,必须充分发挥农村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团结带领广大农民群众共同奋斗。为此,我们应深入总结第三批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成功经验,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二十

字”目标,建立健全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农村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机制。

一、围绕“生产发展”要求,构建发挥农村党员改革创新先行者作用的长效机制

“生产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物质基础。要建立健全机制,引导农村党员找准在振兴农村经济中的位置,聚精会神搞生产,全心全意谋发展,充当改革创新先行者。一是积极探索和推广“支部+协会”工作模式,带领群众发展生产。鼓励农村党员带头创办、领办农村专业协会,发展各种类型的新经济组织,提升农民的组织化程度,采取协会扶持、党员示范等办法帮助群众发展生产。将协会党员会员的帮扶活动与共产党员实践“三个代表”示范行动结合起来,为群众提供信用联保、项目抵押等服务,帮助群众发展生产。二是鼓励党员争当调整产业结构的先行者。建立机制,让农村党员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主动学习,转变观念,大胆开拓,大力引进新品种,带头发展多种经营,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生力军,在发展先进生产力方面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三是鼓励党员争当带头闯市场的开拓者。鼓励农村党员积极开动脑筋,带头跑市场、闯市场,成为农民连接通向市场的桥梁,帮助农民把产品转化为效益,提高农民发展生产的积极性。

二、围绕“生活宽裕”要求,构建发挥农村党员致富带头人作用的长效机制

要实现“生活宽裕”,首先党员必须能带头致富,同时充分发挥致富带头人作用,带领群众致富,这是农村党员先进性的实质体现。一是建立健全农村党员致富能力培训机制。面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新形势和新的使命,农村党员要在改革、发展中建功立业,不仅要有较高的政治觉悟和良好的精神状态,还需要有过硬的致富本领。为此,要创新教育管理模式,建立上下联动和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农村党员致富本领培训体系,采取请有关专家课堂辅导、田间地头指导讲解,异地参观考察等有效途径,最大限度地开展农村党员实用技术、技能培训,使青壮年农村党员真正掌握1-2门实用技术,拓宽农村党员的发展思路,提高农村党员带头致富、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同时,要进一步完善农村党员技能培训的考核、评价制度,树立和宣传学习典型,激发广大农村党员争做致富能手、技能标兵。二是搭建致富平台。搭建致富信息服务平台,为农村党员提供准确及时的致富信息和服务、提供及时的相对准确的市场生产与销售的信息和服务。搭建资金平台,进一步深化“党员农贷快车”活动,发挥“扶贫协会”作用,为党员发展生产提供资金保障。三是健全吸收农村致富能手和技术能手农村入党机制。农村的致富能手和技术能手,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中坚力量。通过科学合理的机制,对农村致富能手和技术能手进行思想文化、政治觉悟的教育和培训,做好他们的思想工作和组织介绍、组织引导工作,把符合党员条件的致富能手和技术能手适时、尽快的吸收进党组织内。党员中致富能手增多,才能很快带动一般党员致富,才能帮扶和带领更多的群众致富。四是健全农村党员为群众办实事登记和考核制度。通过制度建立,引导农村党员关心群众疾苦,为群众办好事、实事,切实为群众解决生活生产中的实际困难,尤其是更多地关心和帮助农村社会中的弱势群体和困难群众,为他们排忧解难。

三、围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要求,构建发挥农村党员文明新风倡导者作用的长效机制

“乡风文明、村容整洁”是新农村建设的具体要求,也是党员先进性在党员精神风貌上的重要体现。为此,-http:///要建立健全有效机制,充分发挥农村党员文明新风倡导者作用。一是建立健全农村党员教育管理机制。构建适应新形势、符合农村和农民特点的具有可操作性的教育管理机制,使农村党员的管理落到实处,收到实效,使党员真正成为遵章、守纪、守法的新型党员。进一步创新“三会一课”、党员活动日等组织生活制度,引导农村党员带头学习,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坚定理想信念,保持思想上的先进;带头尊重科学,坚决反对封建迷信,远离邪教;带头勤俭节约,发挥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力戒奢侈浪费;倡导健康文明的娱乐风气,坚决反对和抵制赌博等不良习气。二是在农村党员中开展移风易俗活动。建立相应制度,对正常的红白喜事在规模上予以限定,对违反规定参与封建迷信活动,搞大操大办的党员,给予党纪政纪处分,用以引导规范丧葬操办行为,推进移风易俗。三是建立党员

争当矛盾调解员制度。要求农村党员对于身边群众中出现的带有苗头性、倾向性的问题,要及时把握、准确判断,做好应对准备。对在群众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及时主动做好工作,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当遇到矛盾激化而出现突发事件时,要挺身而出,善于果断地化解矛盾,防止事态扩大,将问题解决在基层。四是建立党员带头整治环境制度。以环境整治工作为载体,让

农村党员在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搞好农村环境卫生整治、解决饮水安全问题、推广清洁燃料和能源等实现“村容整洁”建设中,充分发挥先进性作用。

四、围绕“管理民主”要求,构建发挥农村党员村务管理参与者作用的长效机制

民主是党的先进性具体而直接的体现,是党的先进性的核心内容和决定因素。“管理民主”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体制保障。广泛调动农村党员积极性,主动参与村务管理,是实现“管理民主”的必要途径。

一是创新村务领导人的民主选拔机制。发扬民主,最关键的是强化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推进村级民主选举,让农民自己选择自己信得过的领头人。要创新村务领导人的民主选拔机制,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采取党员群众公推直选等办法,把那些思想端正、作风正派、敢于创新、勇于进取的党员选进村“两委”班子。

二是建立农村党员权利保障机制。农村党员的权利只有得到切实保障,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和保护广大农村党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要进一步健全党内情况通报制度和党员批评、检举、申诉、控告等权利保障制度,切实保障农村党员对党内事务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三是进一步健全农村党员民主参与机制。给予农村党员更多的锻炼机会,使更多的农村党员有机会承担党的工作,改变过去那种党员不管党务、不理村务、不问帐务,自我封闭的落后状况,让他们通过成为村民代表、加入党务村务公开监督小组、加入民主理财小组等方式,参与到党务村务民主管理中来,以实现好、维护好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来突显党员的先进性,让广大农民感受到在经济社会生活中党员心里装着群众,真正代表着广大农民的利益。

四是完善党务村务公开机制。党务村务公开,是实践“三个代表”,维护农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具体体现;是顺利推进农村改革和发展,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然要求。党务村务公开要做到公开内容具体化、公开形式多样化、公开记录档案标准化、公开程序规范化、监督检查制度化,提高工作透明度,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

上一篇:三农工作的重要思想下一篇:节水日记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