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发挥物价职能,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2024-09-04

充分发挥物价职能,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通用9篇)

充分发挥物价职能,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篇1

充分发挥物价职能,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临沭县物价局

李玉业(已发表于临沂日报)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作为价格部门更是责无旁贷,价格工作服务于新农村建设,面临着任务重、范围广、基础弱的现状,如何理清思路,明确做法,是我们价格部门必须认真思考和探讨的重大问题。为了深入了解我县农村工作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更好地服务新农村建设,5月8日至5月15日,中心抽调部分人员,深入到店头、大兴、蛟龙等乡镇,结合物价部门实际,围绕如何“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展开调研活动,就惠农政策的贯彻、落实情况,以及农村价费政策的执行情况及改进管理的具体意见,广泛听取了镇、村干部和农民等不同对象、层面的意见、建议,通过倾听广大农民干部群众的呼声、问计于民,掌握了一些第一手资料。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思考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总揽全局、高瞻远瞩的重大战略 决策,是适应潮流深得民心的历史选择,更是加强农业、繁荣农村、富裕农民的重大举措。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建设要求,为解决“三农”问题指明了方向。我们认为,要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键是发展。就我县来说,近年来县委、县政府 1 围绕“三农”问题,调整农业结构,培育特色产业,完善基础设施,全县农村经济得到了较快发展,农民收入稳步提高。但是,当前我县的农业和农村经济仍处于艰难的爬坡阶段,制约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尚未清除,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滞后。从调查情况看,大部分村仍是传统的小农经济,特色农业不突出或规模较小,支柱产业不明显,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因此新农村建设要取得成功,要结合各自实际,因地制宜,重点是培育支柱产业,发展特色经济,降低成本,提高效益,让农民的腰包鼓起来。

二、当前新农村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

目前,农资价格、教育收费、医疗收费、建房收费、农机服务 收费、计划生育收费仍然是农村居民家庭支出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各级物价部门高度重视农村价格管理,不断创新管理手段,加大管理力度,切实维护了广大农民的价格权益,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然而,受农村经济底子薄、财政收不抵支、机构臃肿和人员超编的制约,有些单位将已明令取消的行政事业性收费转为经营服务性收费继续收取;有些行政机关分解职能,变无偿服务为有偿服务,利用收费打白条等行为来回避价格主管部门的管理和监督,变换名目乱收费的情况依然存在。根据我们调查的情况看,农民群众反映的价费问题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农资价格上涨幅度大,农民种粮效益下降。近两年来,农 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幅度较大,农业生产面临多重市场风险的压力。在调查中,农民普遍反映种植粮食的增收部分大多被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因素冲抵了。农民普遍对化肥涨价不理解,认为化肥生产 2 者既得了政府的各种补贴又涨了价,获得了双重利益;以前虽然粮价不高,但农资价格也低,现在粮价较以前上涨了,但化肥、农药等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幅度更大,农民反映强烈。

2、农民子女教育费用负担重。中小学教育收费向来都是农民群众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随着我省农村中小学“一费制”及农村贫困地区“两免一补”政策的落实,这一问题得到了较好地解决。但是,仍有部分学校存在着乱收费现象,收取政策以外的费用,如阅卷费等。“一费制”和“两免一补”政策,虽然有效缓解了农村学生家庭义务教育阶段的经济压力,但高中和大学期间高昂的学习和生活费用依然是沉重负担,农民对此反映强烈。在蛟龙镇调查时,农民普遍反映非义务教育阶段的高中及高等教育收费太高,子女考得上学却读不起书。现在一个高中生一般的学杂费是1600元/年.人,住宿费是320元/年.人,择校费2000元(根据分数的不同,择校费的标准也不同,国家规定的择校费标准最高为8000元,最少也要3000元,平均人数最多的是5000元区间的),伙食费平均200元/月.人,资料费平均1000元/年.人,平均三年高中下来,一般都要在18000元左右才能读完,高的则要22000—26000元,这对人均年收入只有4014元(统计局2006年统计)的农民家庭无疑是个沉重负担;高等院校每年的学杂费都在5000—6000元/人左右,加上资料购臵、食宿费等,平均在12000元/年.人以上,一些农民家庭全年收入都供不起一个大学生,因读书致贫的现象在农村普遍存在。

3、农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滞后于经济和其他社会事业发展,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适应农民健 3 康需求的矛盾相当突出。尤其是药品价格偏高,农民看不起病,因病返贫现象比较突出。从我们调查的情况来看,医药费用高是农民反映强烈的问题之一。大部分农民反映,现在看病虽然比以前方便多了,小病在村里就可以看,但药价偏高,县级以上医院医疗检查多、乱、费用高,造成农民小病不看,一般病疼花钱,大病看不起的现象。

4、农村价格工作力量薄弱。我县的乡村物价工作网络前几年已 经建立,乡镇有了价格监督管理站(兼职)、村里有了价格义务监督员,然而价格监督管理站的工作人员及村物价义务监督员既非专职,也没有行政执法权,加之人员培训不到为,经费无着落,致使管理手段弱化,工作不能顺利开展。

三、针对问题所采取的措施

为此,作为价格主管部门,我们将把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作为工作中的重中之重。针对调查反映的问题,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搞好服务。

1、在农民建房方面:我们将严格执行国家的价格收费政策,农民依法利用农村集体土地新建、翻建自用住房应承担行政性事业事业性收费为:国土资源部门收取的土地证书工本费,收费标准为普通证书每本5元,国家特制证书每本20元,由农民自愿选择。房产部门收取的房屋所有权登记证书工本费,每本10元,此外不得收取其他任何费用。县城规划区内的已经“农转非”的街道,从表面上看,已有农村户口变为城镇户口,但本质上认为农民,他们的经济基础十分薄弱,因此县城规划区内的已经农转非的街道在实施“域 4 中村”改造过程中,统一建造集中居住的住宅小区,要做好房间的成本监审工作,对建设过程中各主管部门收取的行政事业性收费要区别不同类型、不同情况,该免收的坚决免收,需给降低标准征收的要坚决降低标准,切实减轻住户的经济负担。对还建的住宅小区,建立物业管理机构,从严核定物业管理收费。加强对新农村建设中水、电、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的监管,确保工程质量,从严控制相关建设费用。强化对各种行政事业性收费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加强对新农村建设中所需建材市场价格的监控,当建材市场价格出现上涨或显著上涨时,要适时建议政府采取价格干预措施,适当控制利润率,稳定建材市场价格。

2、农村大病医保方面:完善农村政府定价药品的价格管理工作,严格执行差率规定,核定零售价格。完善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医药价格管理,严格价格公示制度,统一制订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站医疗价格。加强对农村社区及农村大病医保方面的价格监管,制止各种乱收费行为。积极推进药品医疗价格的改革,努力解决群众“看病贵、药价高”问题,根据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要求,完善与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相配套的医药价格管理制度,建立适应农民承受能力的农村医药价格管理体系,为农民提供安全、高效、廉价的基本医疗服务;完善药品政府定价办法及相关配套措施,落实国家有关政策,继续分批降低政府管理的药品价格,适时降低大型医疗设备和常规检查收费标准,对市场调节价药品严格按规定的差别差率和相关政策执行,推进医疗服务价格项目规范工作;完善医疗机构补偿机制,理顺医疗服务比价关系,促进农村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 5 服务体系的建设;配合有关部门治理、整顿医疗服务中存在的开大处方、乱检查、乱收费行为,切实减轻群众医药费用负担,使农民有病看得起。

3、对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方面:继续加强对农资价格的管理,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针对性制订农资价格管理办法,适当增加管理品种,控制合理差价,维护农民利益,在这方面,我们价格部门一是充分利用价格主管部门在价格信息方面特有的优势,搞好价格信息服务,为农民提供及时、快捷、准确、新颖的价格信息,帮助农民准确把握市场价格,有效组织生产、经营,防止盲目生产导致增产不增收以及“种啥啥便宜”、“啥贵啥没种”现象的出现。二是注重价格引导,帮助农民树立市场观念和竞争意识,引导农民根据市场变化及时调整产业结构和种养结构,拓宽创收渠道。三是坚持农本调查、农产品价格监测、预警预报制度,及时、快捷、准确地发布农产品成本、收益与市场价格信息,特别是粮食、生猪、经济作物的成本、收益、供求、价格信息,切实帮助农民算好经济账,进行成本收益比较分析,提高生产效益,规避生产风险。

4、涉农收费公示方面:按照“读得懂、留得住、看得清、跟着变”的要求,加强对镇、村公示的涉农收费公示栏动态监督管理。针对农村教育收费、医疗服务收费、农民建房收费等农民意见较大的收费项目,开展专项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查处。及时反映面广量大的农村市场各类价格、收费动态,通过监测网络向上级价格管理和监督部门反馈,敦促相应管理、监督部门及时解决存在问题。

5、教育收费方面:深化教育收费改革,在对义务教育阶段实行 6 “一费制”和“两免一补”的同时,明确各级政府对农村义务教育的责任,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减轻农民子女上学方面的负担;加强对义务教育阶段代收费项目的监管,建议上级部门对非义务教育培养成本进行审核,降低过高的学费标准,研究对农村低收入家庭子女上学的减免措施,使农村贫困家庭子女读得起书,上得起学。

6、水价、电价方面:将农业用水价格逐步调整到保本水平,将污水处理费标准调整和执行到位,逐步推行农业用水终端水价制度,城市供水逐步建立以节水为核心的阶梯式水价形成机制,以倡导国家提倡的节能、减排号召;调整销售电价分类,分步解决各类用户电价之间交叉补贴过多、比价关系不合理等问题。简化电价结构,逐步实现全县城乡用电同网同价,进一步减轻农民电费负担;研究制定配套措施,实施差别电价政策,加快淘汰落后产能,促进节能降耗和经济结构调整,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二○○七年五月十六日

充分发挥物价职能,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篇2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重大战略部署,为我国职业教育,特别是为农村职业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对我国今后的职业教育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近30年改革开放的经验证明,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主要靠大力推广先进农业技术,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业科技进步来实现,主要靠职业教育培养大量农村实用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普及农业先进实用技术,提高农民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来作为智力支撑。教育部副部长吴启迪在“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上指出:当今中国经济发展的火车头是制造业,高素质技能人才的培养要靠职业教育;提高就业率,消除贫困,提高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也要靠职业教育;新农村建设的人才主体还要靠职业教育培养;中国的城镇化,帮助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提高农民工就业水平,职业教育起了关键性作用。

襄樊职业技术学院紧紧抓住新时期高等职业教育面临的发展机遇,坚持以立足襄樊,面向湖北,服务周边,主动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和社会需求为导向,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进一步明确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的主要任务,找准服务的切入点。主要做了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调整专业结构,培养农村实用型、技能型人才;二是开展以普及和推广农业先进实用技术为主的短期培训;三是以职业技术学院为龙头,带动农业职业教育发展;四是开展以区域农村政治、经济、文化建设为主的社会服务。

2 针对新农村建设对人才需求的实际,培养农村实用型、应用型、技能型人才

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提供的数字表明:在我国农村人口中,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只有9.1%,接受过农业职业教育的只占5%,我国每年约有1000万左右的农村中小学毕业生因为不能升入高中而回到农村。这些中小学毕业生因为缺乏生活和工作技能,面临“升学无望、就业无门、致富无术”的困境。加强农村实用人才培养,特别是加强具有较高学历、留得住、用得上的农村实用人才的培养,对于发展现代农业、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要意义。

培养满足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直接为社会创造价值的高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是学院的中心工作,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是学院的办学宗旨。学院根据襄樊地区新农村建设的实际,围绕现代农业建设,发展特色农业和农村服务业、农村加工业等重点领域开设专业。目前开设生物技术、经济动物养殖、观赏园艺、环境保护与治理技术、汽车应用与维修、社区医疗、服装工艺与设计、建筑装饰技术等直接为新农村经济、文化和社会建设等方面服务的专业13个。与此同时,学院还为襄樊市培养了大量的应用型人才,毕业生在推进全市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科技和农村社会全面进步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根据2005年襄樊市市直有关部门人事年报统计,县、乡(镇)两级93.4%的农技推广(服务)技术骨干,71.6%的在职医护人员,全市财政系统38.3%的在职干部,全市小学60%的特级教师均为襄樊职业技术学院的毕业生。

3 开展以普及和推广农业先进实用技术为重点的培训工作

按照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如何更好地为农业科技推广应用、农村劳动力转移、农村全民素质提高等方面服务是职业教育面临的又一个重要课题,学院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主要开展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适应发展特色农业,促进大宗农产品升级换代需要,有针对性地开展特色农业技术培训。目前在襄樊市已初步形成襄阳区芝麻栽培基地,麦冬栽培基地,南漳县食用菌栽培基地、保康县绿色蔬菜种植基地,樊城区花卉栽培基地等多个特色农业基地雏形,但急需提升技术水平,扩张规模、优化质量。从2004年至今,培训果树、茶叶、食用菌、花卉栽培、作物栽培、养殖技术1000多人;培训农产品加工技术、农村中介服务150多人;与市科技局、财政局联合,培训无公害蔬菜标准化生产技术400多人。通过培训,推广了先进的农业技术,培训了一批农业技术骨干,有力地推动了全市特色农业的发展。

(2)适应农村城镇建设发展需要,做好农民的转岗培训。据统计,襄樊目前从事非农产业的农村人口仅占全市400多万农业人口的23%,农民向非农领域转移的潜力还相当大,襄樊市委市政府通过小城镇建设、公司制农业改革等措施,促进农业人口向非农业岗位转移,已建立农产品流通协会382个,加强转岗培训是当务之急,学院星火培训基地在深入调研基础上,从2005年3月开始,采取自主办班和与襄樊正大农业科技公司、襄阳万宝粮油集团公司联合办班,先后开展了以农业公司农民工为重点的专业技术技能培训工作,共举办培训班11期,培训各类农业企业管理、技术人员120人次,在岗农民工650人次,举办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培训300人次,230人次获得中高级工种从业资格证书,通过对企业在岗农民工培训,为企业带来直接经济效益50多万元,实现农民工转岗就业350多人,增加农民收入100多万元。

(3)适应发展加工业、加快农副产品转化升级的需要,开展相关加工技术的专项培训。襄樊是湖北省的第二大粮仓,小麦面积大,芝麻是全国三大产区之一,有2.3万hm2的绿色无公害产品基地,有7个达标绿色食品,2642家加工企业,但进入流通的成品率低,附加值不高,加工转化能力有限。近几年,学院有针对性地举办了麦冬高产种植及加工技术,无公害蔬菜(山药、大头菜)栽培加工技术,柳编工艺品制作技术以及与襄樊正大农业科技公司联办的生态养殖加工技术,与襄阳万宝粮油集团公司联办的粮油加工技术等培训班,培训在岗农民工、企业技术人员、管理干部600多人次,促进了农业产业化及产业结构的调整,有效提高了相关企业的加工转化能力,深受农业企业和农民的欢迎。

4 以职业技术学院为龙头,带动农村职业教育发展

襄樊职业技术学院是襄樊市唯一一所从事职业技术教育的高等院校,学院组建以来,在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实践途径、方式、手段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走出了职业院校带动农职中学(中专),促进襄樊市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新路子,达到了互利双赢的目的。

利用专业人才优势,开展支农支教、对口扶贫工作。学院先后与该市辖区内的多所中等职业学校联合办学,为当地培养高层次农村实用人才1000多人。2005年还承担了襄樊市农村初级中学农技课渗透教育任务,生物工程系先后选派8名副教授以上职称的专业教师到襄阳区欧庙镇、枣阳市熊集镇、谷城县紫荆镇农村职业中学进行为期半年的对口支教工作,组织编写农村实用技术教材2部,培训农村职业中学师资34名。目前学院已与全市多所农村职业中学建立了合作关系。

5 开展以区域农村政治、经济、文化建设为主的社会服务

学院围绕新农村建设的具体目标,重点在农业技术、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等方面,积极做好科技宣传普及和科技支农工作,为区域农村政治、经济、文化建设献策出力。

5.1 组建新农村建设工作队,对口帮扶贫困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2006年4月,根据襄樊市委、市政府的安排,学院对口帮扶南漳县肖堰镇四垭村,在深入调查的基础上,制定了《南漳县肖堰镇四垭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施方案》,通过农业技术指导、培训(培养)新型农民、帮助村委会硬件建设、慰问困难群众等工作,让农民切身感受到新农村建设的意义,切身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极大地调动了该村干部群众投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热情。

5.2 结合本地农业经济结构调整,开展科技攻关

开展科技兴农是高等职业教育服务新农村建设的另一条有效途径。学院以襄樊市农业经济结构调整为突破口,有针对性的开展科技攻关。学院组织生物工程系教师开展“麦冬优质高产栽培技术研究”、“湖北省麦冬规范种植项目研究”,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麦冬优质高产栽培技术研究”项目被评为襄樊市科技进步二等奖;“鄂麦-22选育和应用”,通过了湖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为“鄂麦-22”,该项目荣获襄樊市科技进步奖;2005年承担的谷城县大裕桥镇造纸厂污水治理项目,目前已通过验收,为厂方节约调试费5万元,年创利20万元;目前承担的黄姜加工废水湿法生产普通过磷酸钙方法研究项目,是典型的循环经济模式,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5.3 组织师生送科技、文化、卫生、法律四下乡活动

坚持师生参加“四下乡”活动,是学院的一贯做法,它不仅是专业教师理论联系实际的需要,也是师生接触农村、了解农村、服务农村的需要。两年来,学院先后组织6次“四下乡”活动,2000多名师生积极参与这一活动。组织教师主编、参编《农村实用技术》、《珍珠鸡养殖技术》、《狐狸养殖技术》、《食用菌栽培技术》等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教材,推广农业科技新技术5项,印发科技信息和实用技术宣传资料5多万份。为满足农民对农业科技需求开展现场培训、技术咨询服务、科普宣传和图书捐赠等活动。捐赠农业科技、卫生、法律等方面的图书1500余册,发放各类科技期刊、报纸、资料2600多份。

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在充分发挥高职院校的教育资源优势,为地方新农村建设和县域经济发展服务方面做了一些工作,积累了一些经验,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然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学院将不断探索的新途径和方法,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践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蓝建.重新认识教育在建设新农村中的作用[J].科学咨询.2006. (2)

充分发挥物价职能,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篇3

【关键词】农业机械;新农村建设;农机化;农机

一、通榆县农机化发展现状

1.“十一五”期间通榆县农机事业主要成就。分析我县农机事业的形势,首先是要明确我县农机事业的发展现状,明确在什么样的起点上进行发展。为此,简要地回顾我县农机的发展现状。“十一五”期间,我县农机事业主要在以下几方面得到了发展:一是农机基础建设成就瞩目。以实施购机补贴、农业综合开发、扶贫、以工代赈等项目为依托,在农村机电提灌、人畜饮用水、乡村机耕道建设、新机具推广运用等方面,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全县现有乡村道路1152公里。全县172个行政村中,目前已通乡村公路的村有138个,占行政村总数的75%。特别是2002年农机部门管理乡村公路建设工作以来,全县动工修建73条381公里,占总里程33%以上。共投入资金3800多万元,其中各级财政导向补助资金、农业综合开发、以工代赈、扶贫等项目驱动资金430万元,引导和带动农民投资3370万元,完成土石方460万立方,农民投工投劳120万个。

二、农机化水平取得新进展

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二十字”总要求,头一句就是“生产发展”,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要内容,而发展现代农业离不开农业机械的助推,同时,新农村建设也必将大力促进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使农机行业获得新的发展机遇。

今年中央1号文件中,关于农业机械化的提法在“十一五”的基础上又进了一步,更加具体,要求也更高。“十一五”提的是“推进农业机械化”,今年1号文件提出“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提高重要农时、重点作物、关键生产环节和粮食主产区的机械化作业水平。”

为发展现代农业,强化对农业的扶持,2006年国家在加大对“三农”财政支持的同时,对农机购置补贴的力度也在加大。具体讲,2004年中央财政的购机补贴资金为7000万元,2005年为3亿元,2006年增加到6亿元。充分表明党中央把推进农业机械化、发展现代农业放到了很重要的位置。加上2004年国家颁布的《农业机械化促进法》,总体上看,党和国家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现代大农业,解决“三农”的全局出发,为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是我们农机化事业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期。

三、农民对农机化认识不断深化提高

我县属于风沙县,受地形地貌的限制,农业生产环节发展机械化一直是个薄弱环节。长期以来,农机部门也一直致力于农机科技推广,努力寻求适合我县的农业机械化道路。到目前为止,总体上我县的农机化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在机电提灌、农业副产品加工、机械植保与脱粒、农用运输等各方面基本上实现了机械化或半机械化。农业机械已经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农民日常生活和农村经济建设之中。我县通过实施2010年国家购机补贴项目,促进了耕作机械的推广运用,对农机化的发展是一个很大的推动,也使广大群众对农机化的认识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农业机械不仅简单地为农民提供了一种生产工具,而且是拓展了农民增收的手段和渠道,激发了广大农民群众发展农机化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充分发挥农机部门的主导作用,为农民服务

在新的发展机遇面前,我们要冷静分析,理清思路,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十八大及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与时俱进,开拓进取,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战略中发挥农机部门应有的积极作用。

1.积极主动,当好参谋。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事情。农机部门一是要立足于当前。结合农机的工作实际,从当前的工作抓起,从能够做的事情做起。二是要着眼于长远。要认真分析自身的实际情况,结合制定“十一五”农机发展规划,认真理清当前、近期、中长期发展思路,谋划发展措施,把新农村建设中农机的目标任务具体化。特别是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既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又要坚持实事求是,从自身的实际出发。从我县的情况分析,属于贫困县,境内地形地貌复杂,浅丘、深丘纵横交错,经济发展水平在全市属于后进之列。我县农机的发展和新农村的建设,都要立足于这个实际来统筹谋划。我们的观点是,在机遇面前不能忘记自身的困难,不能脱离自身的实际,提出好高骛远的目标;在看到困难和问题的同时,不能消极等待,错失发展的良机,要积极而为,努力奋斗!

基于以上认识,我们在理清思路的基础上,要积极向县委县政府作好汇报争取重视,向省市业务部门积极争取支持。同时加强干部职工的思想教育,统一全体干部职工的思想认识,把全体职工的思想、精力都统一到发展农机事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上来。

2.认真实施“十二五”农机“111213”工程,加快农机发展。通榆县农机“十二五”期间的发展思路,归纳起来就是实施“111213”工程。即:在“十二五”规划期间,通过实施攀西项目、以工代赈、扶贫等项目,突出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11”指新建整治乡村机耕道1100公里,基本实现村村通;“12”指新建改造电灌站120座,新增有效灌面19.5万亩,恢复灌面16.7万亩;加强农机科技推广,推广耕整机500台,播种机、栽秧机100台,植保机械20000台,微喷灌等节水灌溉3000亩。“13”指发展农机总动力达到13万千瓦;规划总投资2.3亿元,到2015年全县基本上实现农业机械化。

“十二五”期间我县农机化的发展重点是农机科技推广和培训。主要是农业生产过程中育苗、播种、栽插、病虫害防治、科学施肥、脱粒、收获、农副产品加工等农业机械的示范、推广运用和技术培训。通过推广新机具,提高农机科技在农业生产中的科技贡献率,促进农民增收。

作者简介:

充分发挥物价职能,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篇4

充分发挥职能部门作用,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

一、*乡镇基础设施现状及需要解决的问题:

我市多数乡镇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道路建设方面,除成吉思汗镇、蘑菇气镇、中和镇、卧牛河镇、雅尔根楚镇、哈多河镇、南木镇等7个镇区

有硬化道路外,其余乡镇、村庄都没有硬化道路。

2、乡镇排水都是利用明渠排水,有的排水渠年久失修,达不到排水目的;村庄内没有排水设施,属于自然排放。

3、全市乡镇中只有卧牛河新村和柴河林业局具有供水设施,其余乡镇、村庄没有供水设施。

4、公共绿地方面,只有成吉思汗镇和柴河镇有两处公共绿地。

5、乡镇路灯数量不足,村庄内没有路灯。

6、公共厕所数量少,没有垃圾填埋场所。

呼伦贝尔市政府督查组连续二年对我市10个建制镇的环境卫生工作进行了综合检查,乡镇的镇容镇貌虽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乡镇、村庄的卫生状况仍然没有根本改变。从以上数据和我市基础设施建设考察表明,我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国家的要求相比还有很大差距,这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尤其是在乡镇、村庄的道路、供排水、公厕、绿地、路灯和垃圾无害化处理方面仍然存在较大差距。

作为市政府的职能部门,如何发挥自身的特长和优势,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出自己的贡献,是我们思考的重大课题。

二、从实际出发,科学规划,量力而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我市农村个体之间存在差异,经济基础、设施建设、地理条件、文明程度等各不相同,所以新农村建设的起点有先后,过程有快慢,水平有高低,不应用统一模式,统一标准,不应搞强迫命令,不应搞形式主义,不应搞政绩工程,不能搞一刀切,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量力而行。如我市沿交通主干线的乡镇和村庄,地理位置好,交通便利,在建设上的起点应高些,手笔要大些,要在突出特色上做文章,形成具有浓郁乡土文明的新农村。

三.抓好发展规划编制,建设新村镇。按照“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立即着手村镇规划和发展规划的编制工作。全市所有尚未完成规划的乡镇要依照《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和《村镇规划标准》,聘请有资质的设计部门尽快完成规划的编制工作,已编制规划的要完成规划的修编工作,有条件的要完成详细规划。规划的编制要通盘考虑农业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建设、农村社会事业和传统文化生态,尊重民意,突出特色,坚持人与自然和谐,注重保护历史文脉,不搞千篇一律。村庄建设一定要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市区周围村镇,可以结合重点建设工程,鼓励规划建设社区型农民新村,鼓励农民向新区集中,农民向居民转变,努力打造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样板村。公路沿线、景区周围经济基础较好的村镇,要按照“路畅、山绿、镇兴、民富”的要求,从村容村貌整治入手,重点加强村庄道路、农田水利、公共设施建设,打造一批规划有序、环境整洁、景观生态、村风文明的示范村和旅游文化村。偏远山区的村镇,根据其地理位置、生产条件、村风民情等情况,合理规划,分类指导,打造一批生态村、科技村。

四、“五个”目标要全面发展,不能片面追求“村容整洁”。在新农村的建设上,虽然“村容整洁”是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之一,但不能片面强调新村庄建设,只注重农村的房子是否整齐划一,道路是否宽敞,街道是否干净等表面的东西。由于新村庄建设主要是硬件方面的东西,容易“看得见,摸得着”,效果立竿见影,所以在新农村建设上应避免热衷于新村庄建设而急功近利,搞一些政绩工程,把新农村建设搞成大拆大建,片面追求“村容整洁”。要把村容建设与加快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结合起来,与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民主管理结合起来,做到在促进集体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过程中治理村容村貌,从整体上促进“五个”目标全面发展。要以创建文明村镇为动力,加快村组道路、河道两旁、村庄周围绿化美化,加快垃圾集中堆放场建设,大力整治村容村貌,彻底改变农村“脏、乱、差”现象。力争用五年左右的时间,使全市80以上的村镇基本实现道路硬化、庭院净化、路灯亮化、村庄绿化。

四、主要措施

1.抓好典型示范。实施“抓10村促百村”工程,重点建设10个新农村示范点。在全市筛选10个基础好、品位高、具有特色的村,采取政策倾斜的方式精心打造,创特色,树品牌,努力培植一批在全市有影响的“明星”示范点。对10个示范点,推行“领导联村、部门包村、企业援村”制度,重点帮扶,协助村两委抓好示范点的建设。

2.加大资金投入。对重点示范村由市财政安排一定比例的新农村建设启动资金,并积极向上争取扶持资金。新农村生产发展建设项目的贷款由农行和信用社负责落实。要把

新农村建设项目打包向上争取资金,要捆绑以工代赈、农业综合开发以及农业、林业、水利、能源专项资金用于新农村建设。积极鼓励和充分调动社会力量投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力引导农民自力更生建设美好新家园。

3.强化政策扶持。凡涉及新农村建设工程收费的原则上能减则减、能免则免。各级各类规划设计单位为小城镇、行政村编制或审核规划时,只收规划设计成本费,且每年必须完成指定的设计任务,所需规划设计费用由市财政统筹安排。

充分发挥物价职能,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篇5

十六届五中全会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稳步地加以推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具体体现,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项新举措,是现阶段深化农村改革的一次新探索,是破解“三农”难题的一个新途径,在完成这项内容丰富、领域广阔、任务艰巨的系统工程过程中,必须突出重点,抓住关键,扎实推进。而突出重点,抓住关键,就在于加快创新步伐。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一定要围绕以下七点充分发挥创新的作用。

一、以建设新农村为统领,明确新思路

十六届五中全会为我国农业农村工作指出了明确方向,从内外两个层次提出了综合性、系统性地解决“三农”问题的思路。新思路可以分为内部、外部两个层次。从外部层次看,突出跳出“三农”抓“三农”,实行以工哺农、以城带乡,把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纳入整个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全局之中。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认真贯彻中央、省的各项农惠政策,把推进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进程作为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根本途径。从内部层次看,突出加强农村自身建设,提高自我发展壮大的能力。要强化农业基础地位,推进农业综合能力建设,切实抓好粮食生产,继续优化农业结构,突出特色,做大做强农业主导产业,推进种植业与畜牧业的主辅换位,不断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农业组织化的协作能力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同时,要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加快实现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农民知识化、农村信息化。1

二、以农民增收为目标,发展新产业

农村产业化的建设与发展,是先进农业和未来农村发展的必然方向,是现代发达农业的最核心内容,是推动经济走向全面发展的关键,关系着城乡和谐发展和小康社会建设的大局。只有发展富民产业,使农民增收致富有保障,才能支撑起真正意义上的新农村。要继续调整农业结构,积极发展畜牧业,推进区域经济中农业和工业的换位,不断完善农业主导产业和区域特色产业发展规划,壮大龙头企业,大力发展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业,延长产业链条,实现加工增值,提高农副产品的质量、效益和附加值。同时,要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调整农村就业结构,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特别是农产品加工业,壮大区域经济,推进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有序转移,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要采取政府引导、市场运作、能人带动、信息先行、技能培训等有效措施,使农村人口压力和富余劳动力负担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积极组织农村富余劳动力就近或外出经商务工,把劳务输出培育成为加速农村资本积累、促进农村观念转变、带动农民持续增收的支柱产业。

三、以农业产业化为动力,组建新组织

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和专业技术协会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是现阶段推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的重要依托,也是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增加农业规模效益和比较效益的重要手段。因此,要结合农村主导产业和区域特色产业,在农、工、贸、服等各领域全面发展社区性和跨社区性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提高服务农民、服务农业的能力。组建新组织应坚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自主自愿、形式多样的原则,动员广大农民和社会各方面力量广泛参与,创办专业协会型、专业合作型、股份合作型等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业竞争力。同时,要加快立法步伐,明确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法律地位。加大对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政策扶持力度,在产业发展、财政、税收、信贷等各方面给予倾斜,营造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良好环境。

四、以创建文明村镇为先导,塑造新风貌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应该是物质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的协调发展。要按照科学发展观和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要求,“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逐步到位”的原则,积极推进新村镇建设,严格执行“规划一张图、审批一支笔、建设一盘棋、管理一个法”的制度,抓好村镇建设整体规划,注重规划的系统性、科学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做到科学布局、合理安排,力求反映地方特色、体现文化内涵、保护生态环境。同时,要进一步改善农村的整体面貌,加强农村道路、通信、电网、饮水、沼气、垃圾收集处理等方面的建设,不断提高镇容镇貌、环境卫生、交通秩序、社会治安等综合管理水平,形成梯度辐射、功能互补、结构合理、内涵丰富、协调发展的城镇网络体系。要扎实开展文明村镇创建活动,改变农村的生活陋习,倡导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创造农民群众安居乐业、物质文化生活丰富多彩、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良好环境。

五、以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为核心,打造新班子

农村基层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也是建设新农村的组织者、实施者。要创新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把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创建好班子作为农村各项工作的龙头,强化农村基层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要积极探索研究锻炼使用干部的新办法和新途径,不断把年富力强的干部充实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第一线,为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充足的内在动力。打造新班子要在巩固区、镇、村党组织开展的“三级联创”活动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内涵,拓展范围,与农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星级化管理”和党员“双培”活动结合起来,选配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带头人,不断

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同时,要进一步扩大基层民主,增强自治能力,理顺两委关系,加强村民自治组织自身建设,完善“一事一议”、民主监督等制度,实行村务公开,提高村民自治的制度化水平,解决好税费改革后农村出现的深层次问题,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营造良好和谐的农村社会环境,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可靠的组织保障。

六、以促进素质升级为途径,造就新农民

“三农”问题的核心是提高农民素质,建设新农村关键是造就新农民。造就新农民要立足于党的方针政策,要对农民进行宣传、教育和引导,进一步转变农民思想观念,把党的各项主张变成农民的自觉行动。要在进一步巩固和提高农村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围绕现代农业建设,加强对从事农业生产农民的培训,以现代适用技术和实用技术培训为主,结合发展现代农业和建设新农村的要求,加大现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清洁生产技术、环保技术等的培训力度,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同时,积极引导和教育农民遵纪守法、提高修养、崇尚科学、移风易俗,造就一代既有较高思想道德素质又有一定专业技能、文明守法的新型农民。

七、以构筑齐抓共管工作格局为依托,提供新服务

新农村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政府各职能部门要按照“分工负责、各司其职、注重实效、搞好服务”的原则,采取有效措施,齐抓共管,增强对农业农村的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水平,切实履行好各自的工作职责。农业主管部门要深入基层,指导和推进农村各项工作,并通过抓好示范和典型,实现以点带面,整体推进农业发展;金融部门要落实倾斜政策,简化贷款手续,积极支持新农村建设;科技部门要进一步做好农业科技攻关、优质农产品开发示范和农村适用新技术新成果的推广,把农业科技工作进一步引向深入;规划建设部门要抓好村镇规划建设,及时做好村镇规划编制落实工作;国土部门应严格按照规

充分发挥物价职能,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篇6

来源莲

山课件 w ww.5 Y K j.Co M 6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也是当前各级党委、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为了深入了解我县农村工作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更好地服务新农村建设。5月10日至5月15日,县物价局组织人员,深入到杨营、马庄、彭营等乡镇,结合物价部门实际,围绕“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展开调研活动,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对新农村建设的认识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总揽全局、高瞻远瞩的重大战略决策,是适应潮流深得民心的历史选择,更是加强农业、繁荣农村、富裕农民的重大举措。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建设要求,为解决“三农”问题指明了方向。我们认为,要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键是发展。正如XXX书记所说:“当前农村最大的问题是没有从根本上摆脱一穷二白。穷就是缺钱,白就是发展不够。”就我县来说,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围绕“三农”问题,调整农业结构,培育特色产业,完善基础建设,全县农村经济得到了较快发展,农民收入稳步提高。但是,当前我县的农业和农村经济仍处于艰难的爬坡阶段,制约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尚未清除,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滞后。据我们调查的情况看,大部分村仍是传统的小农经济,没有特色农业或规模较小,支柱产业不明显,农民收入长期上不去。因此新农村建设要取得成功,真正改变“农村太穷、农业太弱、农民太吃亏”的状况,决不能搞“一刀切”,要结合各自实际因地制宜,重点是培育支柱产业,发展特色经济,让农民的腰包鼓起来,如果没有产业支撑,没有后劲,再整齐的乡镇和村庄,再通达的道路也不过是一幅幅漂亮的“躯壳”而已,最终都会失去生命力。

二、当前“三农”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其对新农村建设的影响

当前,“三农”工作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乡(镇)、村两级债务化解难度较大。调查发现,乡政府和村委会负债是一个十分普遍的现象。2005年,中央1号文件出台,免除了农业税及农业税附加,但乡(镇)、村两级的收入却锐减,干部工资及时发放都难以保证,偿还债务更是无从谈起,这些债务问题都成了乡(镇)、村干部的“心腹大患”。

2、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缺乏资金来源。近年来,部分乡镇的农田水利设施老化、渠道淤塞,因设备老化、水系不通而制约农业生产的现象总是层出不穷,严重影响了农业的发展。过去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主要是靠“上面投资,下面投劳”来解决。取消“两工后”,农村社会公益事业建设上面不投资就无法实行。困扰农村的水系渠道、电力排灌等问题始终得不到很好的解决。

3、村组工作运转举步维艰。近两年来,各级政府相继出台政策,严禁对农民负担乱加码、乱收费。乡镇政府自身运转也是日益艰难,无力对村组予以财力上的资助。村级经费靠财政转移支付数额很少,致使村级工作因缺少经费而处于无处落实的被动局面。

4、农民素质依然偏低。劳动者素质的高低,科技的普及程度,直接影响着农业生产的效率和效益。不少农民只具备初中以下的文化水平,甚至还有少量文盲、半文盲,而且他们的后天接受能力不高,对科技知识的掌握相当不够,还停留在“经验挂帅、靠天吃饭”的传统种田模式中,在适应技术和市场方面都有很大的局限性。

由于现阶段农民收入水平不高,政府财力有限,尽管中央已经和正在采取一系列措施逐步增加财政向“三农”的投入,但短期内不可能增加大量投入。上述问题只有靠我们自己艰苦奋斗、自力更生,逐步加以解决。如果这些问题解决不好,不仅直接影响农村的发展和稳定,而且影响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进程;不仅影响农民物质文化生活质量的改善,而且关系到民心向背,关系到党的执政基础和社会的长治久安。

三、农民群众反映的主要价费问题

目前,农资价格、教育收费、医疗收费、建房收费、农机服务收费、计划生育收费仍然是农村居民家庭支出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各级物价部门高度重视农村价格管理,不断创新管理手段,加大管理力度,切实维护了广大农民的价格权益,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然而,受农村经济底子薄、财政收不抵支、机构臃肿和人员超编的制约,有些单位将已明令取消的行政事业性收费转为经营服务性收费继续收取;有些行政机关分解职能,变无偿服务为有偿服务,利用收费打白条等行为来回避《收费许可证》的管理,变换名目乱收费的情况依然存在。根据我们调查的情况看,农民群众反映的价费问题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育收费。中小学教育收费向来都是农民群众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随着我省农村中小学“一费制”及农村贫困地区“两免一补”政策的落实,这一问题得到了较好地解决。但是,仍有部分学校存在着乱收费现象,收取政策以外的费用,如停车费、考务费等。“一费制”和“两免一补”政策,虽然有效缓解了农村家庭的经济压力,但高中和大学期间高昂的学习和生活费用依然是每个家庭的沉重负担。农民对此反映强烈。

3、农资价格。近年来,国家对农业的扶持力度进一步加大,减免农业税和落实粮食直补后,种粮收益提高,农民的种粮积极性调动起来了。但是,居高不下的农资市场价格却使农民在喜悦之余有了些许忧虑。2003年以来,种子、农药、农膜等农资价格涨幅较大,农民群众的生产性费用支出明显增加。据统计部门资料显示,2003年我县小麦价格为0.5元/斤,按平均亩产650斤计算,每亩小麦收入325元,种植小麦每亩地投入的农资成本在90元左右,扣除成本纯收入235元/亩。2006年小麦价格为0.69元/斤,每亩收入449元,农资成本在170元左右,扣除成本纯收入279元/亩。这说明,国家政策带给农民的实惠,一部分已经被农资涨价所抵消。

3、医药价格。近年来,农村医疗价格增长幅度大大高于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增长幅度。部分乡(镇)医院乱收费的现象依然存在,药价虚高没能得到有效控制,农村“看病难、药费贵”的现象得不到彻底根治,甚至出现“一人得病,全家反贫”的情况。若一个农民得一场大病,平均花费4000元,基本相当于一个普通家庭一年的全部收入,需要几年才能翻过身来。

四、规范涉农价格和收费的对策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村是社会结构的基层,农民是工农联盟的基石,只有把“三农”问题真正解决好了,才能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目标。我们认为,对于物价部门来说,规范涉农价格和收费,服务新农村建设应该着重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加强对农资价格的成本监测和价格监管。完善农资价格成本监测体系,加大价格监管力度,防止价格过快上涨,避免本应由农民得到的实惠,由涨价的“黑手”掏了去。

2、从严审批涉农收费项目和标准。慎重审批涉农收费,不符合收费条件的,坚决取消收费项目;不是收费主体的,坚决取消收费资格,把中央有关减轻农民负担的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

3、深入推行涉农收费公示制度。乡(镇)、村两级要向农民公开收费项目和标准,使涉农收费政策做到家喻户晓。同时,要加强对公示内容的审查,根据收费政策变化情况,及时调整公示内容,确保收费公示的时效性。

4、对涉及新农村建设的各项收费进行清理,该降低的降低,该取消的取消,有浮动幅度的执行最低标准,并对清理后的各项收费项目标准向社会公布出去,增加收费政策透明度,象保护重点企业一样保护新农村示范点建设。

5、建立一个快捷有效的县乡村三级价格监督网络。以县级价格主管部门为依托,在乡级建立物价管理所或物价监督站,在村级聘请物价监督员,调动农民群众参与物价监督管理的积极性,发挥“12358”举报电话的作用,鼓励农民群众监督举报涉农乱收费行为。

6、继续加大对涉农价格和收费的监督检查力度。进一步突出重点,有针对性地开展涉农价格和收费专项检查,加大对各种价格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对农民群众举报的乱收费、乱涨价问题,及时查处,做到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切实维护广大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充分发挥新闻舆论的作用,对典型案件要予以公开曝光,并提请有关部门对相关人员实行责任追究。

由于新农村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有其长期性和艰巨性,加之现阶段机制体制等因素的制约。因此,我们必须站在全局的高度,把新农村建设作为事关镇平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历史使命,进一步转变观念,倾注精力,积极探索,完善措施,通过自己的辛勤努力,建设一个符合镇平实际的新农村。

二00六年六月二十一日

文章

来源莲

充分发挥物价职能,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篇7

一、正确认识农民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作用

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历史性任务。充分发挥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作用,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利于贯彻因地制宜、集思广益的方针,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挥好农民的主体作用,就能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的主人翁精神,激发农民中蕴藏的巨大积极性和和创造性,使广大农民真正认识到自己是新农村的直接建设者和最终受益者,变“要我建设”为“我要建设”,增强投资投劳建设自己家园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不竭动力,

发挥农民群众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作用,笔者认为应做到以下四个方面;一是要使农民成为决策的主体。新农村的建设目标、建设标准、建设规划、实施方案等事项要由农民结合当地实际,自己作出决策。二是要使农民成为受益的主体。按照中央提出的二十字奋斗目标,使农村面貌有较大改善,让农民享受改革开放的巨大成果,过上幸福宽裕的生活。三是要使农民成为生产的主体。要保障农民的生产自主权,各级政府作好示范引导和信息技术服务,种什么种多少,由农民自己说了算。四是要使农民成为建设的主体。农民是新农村的直接建设者,新农村建设的每一项工作举措,都要依靠农民的积极参与才能落实。新农村建设的每一项目标任务,都要依靠广大农民的辛勤劳动才能实现。

二、农民对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主体作用的认识

在当前的条件下,充分发动农民群众投身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许多十分有利的条件,但也存在一些障碍因素。在具体工作中如何扬长避短,充分发挥有利条件,规避障碍因素,显得十分重要而紧迫。

农民的生产生活状况决定了农民主体作用发挥的程度。当前重庆市农民生产生活主要有几个特点:一是农民群体大。重庆市农村现有建制村99869个,全市农村户数718.84万户,农村人口2430.93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76.7%。农村劳动力1366.9万人,占全市劳动力总数的58.4%。二是青壮年人数多。目前全市30岁以下的农村人口363.1万人、31~45岁的685.1万人,45岁以下青壮年劳动力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76.%。三是农民收入水平有较大提高。2005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2809元,比1997年增加1117元,增幅达66.0%。四是农民的生活水平有了较大提高。2005年全市农民年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854元,人均住房面积32.5平方米,每百户农户拥有大型家具417件、洗衣机19台、电冰箱10台、摩托车10辆、电话机52部、移动电话28部、彩色电视机63台。五是农民享受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的状况明显好转。全市农村有幼儿园(点)6148个,小学9776所,普通初中1018所,普通高中125所;有乡镇卫生院1318所、村卫生室(站)17702个,区县级以下卫生机构共有卫生技术人员6万余人;230万人参加农村新型合作医疗,0.6万人享受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45万人参加农村养老保险。

通过对10个村的455份有效调查问卷结果分析显示:一是农民普遍对于新农村建设有所认识。知道“新农村建设”的共有313人,占被调查人员总数的68.8%,部分知道的116人,占25.5%,二者合计占94.3%。二是农民普遍认识到新农村建设与自己关系很密切。认为关系很重要的共有339人,占74.5%。三是相当部分农民对自己主体作用的认识不够,对政府在新农村建设中的期望却过高。在选择认为谁应该在新农村建设中起主要作用时,认为是各级政府起主要作用的共有252人,占55.4%。四是农民普遍不太愿意对新农村建设投入太多财力劳力。在选择自家愿意每年为新农村建设投入多少财力时,100元以下302人,占66.4%;在选择自家每个劳动力愿意每年为新农村建设投入多少劳动工时,10个工以下310人,占68.0%。五是农民对于新农村建设中生产发展的要求相对集中。在回答政府应当如何引导农民发展生产时,选择发展非农产业的170人,占37.4%,发展种植业的86人,占18.9%,加大劳务开发的73人,占16%。回答发展农业生产应当优先解决的几大问题时,选择加强技术推广、改善灌溉条件、加强农民培训和生产指导、改良引进品种的最多。六是农民对新农村建设中社会事业的要求更加看重生活质量的提高。在回答最急迫需要解决的几项社会事业时,选择村道硬化、养老保险、医疗卫生、村庄布局、安全饮水和居家环境治理的占到了前六位。从农民的生产生活现状和调查的情况来看,农民有能力也有意愿发挥好自己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作用,但有一些认识还很模糊,需要进一步加强引导。

三、发挥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主体作用的有利条件和障碍因素

(一)有利条件

一是近年来重庆市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多策并举促进农业产业优化升级;通过大力推进农村土地流转,提高土地利用集约化;通过加快推进农村土地规模经营,推动传统农业走向现代农业,农业与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发展,为发挥农民主体作用提供了坚强保障。

二是支农惠农政策力度加大,财政支农投入不断增长。重庆市近五年来市级财政累计对“三农”投入663亿元,为农民发挥主体作用提供了有力的资金支持。

三是农村基础设施逐步完善。目前重庆市城镇化率由2002年的39.9%提高到48.3%,城乡交通条件明显改善,全市实现了“8小时重庆”和“半小时主城”的目标,为农民发挥主体作用提供了必要条件。

四是农村民主程度逐渐增强。近年来重庆市不断加强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加快推进农村民主化进程。在管理村社事务方面认真组织实施“一事一议”,充分尊重农民意愿,为农民发挥主体作用营造了良好氛围。

(二)障碍因素

首先是国家宏观体制上存在障碍。当前,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体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户籍制度、就业制度、社会产品投入制度等还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农村的发展;“以城带乡”“以工哺农”的机制尚未真正形成,城乡发展的差距还在不断扩大。

其次是“三农”机构设置及管理服务上存在障碍。农口部门较多,仅市级农业农村工作部门就有12个职能职责上有重叠和交叉,这必然导致部门指导多,统一指挥少,难以形成合力,甚至出现政出多门、推诿扯皮等现象,影响了对农业和农村工作的统一有力指导。同时,支农资金投向比较分散,资金使用效率难以提高,难以集中有限的资金、力量办大事。这些管理上的障碍使农口部门在集中精力谋发展上存在不足,也限制了农民主体作用的发挥。

再次是思想素质上存在障碍。一是不正确的政绩观的影响。受传统观念和干部考核任用制度的影响,一些干部认为农业发展慢、农村变化难,精力投入进去也出不了多大成绩,不如抓城市经济、工业发展,多引几个企业、多修几条公路来得直观和实在。二是对农民群众缺乏应有的感情。有的干部对农村缺乏了解,重物轻人,更多地注重对农村“物”,的投入,而忽视了对“人”的培养。三是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思维惯性,习惯于“为民作主”,用行政手段“大包大揽”。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影响了农民主体作用的发挥。

四、充分发挥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主体作用的建议

(一)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扶持作用。

政府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是引导和扶持,要制定政策和加大投人,激励和引导农民参与新农村建设。一是建立城乡协调发展的新机制;二是促进农村财政与金融制度改革;三是建立完善新农村建设政策体系。

(二)着力发展农村经济。

一是促进结构调整;二是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三是推进农业现代化。

(三)大力提高农民素质。

一是加强城乡交流,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二是注重发展农村教育;三是积极培育提升农民的创业素质;四是开展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四)加强农村法制环境建设。

充分发挥物价职能,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篇8

【关键词】高等农业院校 新农村建设 高校职能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209(2010)05-00-01

农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决定了高等农业教育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特殊地位。我国高等农业院校的现有格局大多是1952年院系调整形成的,随着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迈进,其学科建设逐步向多科性、综合性方面发展,但却始终是以农业学科为依托,保持着农业学科的优势与特色,因而在农业发展,农村繁荣,农民增收的进程中有着深厚的基础和传统优势。发展至今,高等农业院校的全国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和国家、省级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农业学科为优势的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博士点和硕士点,以服务“三农”为优势的创新团队和创新人才,在新农村建设中更是形成了其他高校无可比拟的优势。

几十年来,高等农业教育为解决我国“三农”问题培养了大批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并在保证普通高等学历教育的基础上,充分挖掘学校潜力,发展函授、自考、干部培训等多种形式的成人教育,满足了农村社会对不同层次、不同规格人才的需求。近几年来,高等农业院校针对学科门类较少、学科结构单一、分布较窄、布局不尽合理的现状,加快了学科建设步伐,着力调整学科结构,完善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手段,继续发扬了农学学科优势,促进了生物学、工学和管理学院等学科的较快发展,人文学科和理学的基础学科有所起步。为适应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趋势和特点,高等农业教育的办学方向和专业结构都在逐步向综合化方向发展。逐步扩大内涵,改变单科性封闭式的高等农业教育格局,建立以农为主的,融林、牧、渔、理、工、商及人文社会科学的综合性、多科性大学,关注农业与相关学科的相互渗透。一方面在专业设置上进一步调整农业类专业数量,拓宽专业口径,积极发展与农业相关的交叉学科专业;另一方面在课程设置上,开设涉及生命科学、资源与环境科学、信息科学及人文社会科学的课程。发展与农业有关的加工、工商、金融、市场营销和农村社会服务等专业。同时,积极调整农业教育发展的模式和途径,改变传统的教育方式,积极推行网络教育、远程教育等手段,高效、快捷地为农民或农业企业家提供信息服务和教育资源。此外,在人才培养方面,注重培养在校大学生献身农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鼓励高等农业院校毕业生到农村就业、创业,拓宽人才通向农村的渠道。有专家提出,分三个层次进行农业方面的人力资源的培养和开发,第一个层次是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农业劳动者,第二个层次是培养数以万计的农业专门人才,第三个层次是教育出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按照这样的思路,高等农业院校作为高等农业教育的主体任重道远。

从农村发展的长远角度看,要提高农民整体素质,普九教育是起点,高中阶段教育是基础,高等教育是关键。农村高级农业技术人才培养、农业中小企业主培养、农村基层干部培养、农业科技培训机构师资培养等方面都不能离开高等农业教育。因此,高等农业院校在新农村建设中更应视提高农民整体素质为己任,通过各种途径,使尽可能多的农民接受高等农业教育的辐射,推进新型农民培植工作。同时,应积极推进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向农村延伸,为农村和乡镇培养大批高级专业技术和经营管理人才。充分利用高等农业院校的资源优势,将科技培训、创业指导、技术服务、跟踪扶持相互衔接,为新农村建设,为培养新型农民提供智力支撑。

高等教育不仅肩负着保存、传播知识的使命,更肩负着进行科学研究、创新知识的使命。高等农业院校具有良好的科学研究的基础,先进的科学研究设施,这是知识生产和科学研究的必须的物质条件。借助现代化的试验手段和比较充足的科研经费、图书情报资源,通过教师和科研人员,可以产生许多新思想、新观念、新方法等无形的新科学知识和研究论文、研究报告、专利产品等有形的科学知识产品。高等农业院校通过准确定位,充分利用人才和知识密集的优势,把大量的科研成果、新品种、新技术,通过各级农业科技推广部门,把这些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为农民的增收、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上的保障,提高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底气”。

高等农业教育把自己取得的科研成果,通过各种形式传播向社会,促进了创新的普及和应用,一方面使科研成果及时转化为生产力,另一方面也为创新提供了不竭的动力。

高等农业院校与社会之间的“双向交流”日趋密切,一方面,高等农业院校将不断地及时地了解农业及农村经济发展对自己的需求,进一步挖掘潜力,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面向社会提供有针对性的科技服务和高质量的人才。另一方面,社会也将不断地及时地向高等农业院校反映生产实际需要,并通过多种联合形式向学校提供办学的人力、物力、财力和信息的援助及科技成果转让的补偿。据统计,每年有近80%以上的农业科研成果出自各高等农业院校。这为高等农业教育成为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孵化基地奠定了基础。

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仅为30%-40%,技术进步对农业的贡献率为45%,仅仅为发达国家的一半。现有的农业科研成果、推广体系、农民拥有的知识及技术已经很难支撑现代农业对科技的需求。因此,高等农业院校要坚持产学研有机结合,把农业、农村、农民遇到的难题,作为自己的研究课题,缩短农业科技从实验室到田间地头的周期,

强化科技和教育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地位,首先要加快农业科技入户工作。一个地方要发展经济,必须要找准产业,依托产业,走一村一品的产业发展之路。产业要做大做强,就必须有科技作为支撑,要让科技成为一村一品产业发展的有力支撑,成为强村富民的强大动力。一些地方和部门为此推出了不少推进科技助农的新举措,为农民提供了实用技术,有效地促进了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也为新农村建设找到一个有效切入点和着力点。越来越多的高等农业院校坚持为农业、农村、农民服务的办学方向,走出校园,走入社会,走进农村,实施“科教兴农”战略,探索农民致富的新方式。

我国的农业教育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特别是近几年的改革与发展,已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教育体系。这是一个以高等农业教育为龙头,以农业职业教育为主体,纵横交错,互相补充的农业教育体系。在这个农业教育体系框架中,高等农业教育处于该系统的顶层,对整个农业教育的发展起着龙头牵引和带动作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对于农业高等院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我们必须顺应时代发展要求,充分发挥我国高等农业教育的资源优势,明确定位,找准重点,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进程中扮演不可替代的角色。

参考文献

[1] 吕淼.三农问题与高等农业教育[J].高等农业教育,2005.(31).

[2] 杨彩霞.关于加强农民信息教育的几点思考[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5,(1).

充分发挥物价职能,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篇9

●农民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主体。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广大农民群众是推动生产力发展最活跃、最积极的因素。充分发挥广大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成败的关键。”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认识农民主体性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与价值。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条件下,我国农民主体性既包括了政治主体与市场主体,又包含了创造主体与价值主体,这些主体性作用统一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

●发挥农民建设新农村的主体作用:提高认识;编制规划;加强引导;扶持农民;尊重农民;培训农民;提高农民。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顺应农民群众愿望的惠民之策、民心工程,需要政府引导推动、社会参与,但更重要的是在实践中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正如胡锦涛总书记指出的,“广大农民群众是推动生产力发展最活跃、最积极的因素。充分发挥广大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成败的关键。”要使广大农民认识到建设新农村是他们自己的事业,把农民的主体力量充分调动起来,必须扎实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提高认识。农民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主体。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我国农民主体性既包括了政治主体与市场主体,又包含了创造主体与价值主体,这些主体性作用统一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一是政治主体。我国农民是国家的主人,而不是被治理的对象。20世纪我国革命的实质是农民革命,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中阐述了农民的政治主体地位:“农民——这是中国工人的前身。”改革开放新时期,我国建立乡镇政府,开始筹划乡村社会的自治权,并推行村民自治制度,这是新时期农民确立政治主体地位的重大举措。二是市场主体。我国的经济改革的方向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市场经济需要农村市场,需要农民这个市场主体,否则将是不可想象的,市场化的改革也将是不成功的。三是创造主体。农民是第一产业的主体力量,是我国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自然是历史的创造主体之一。在我国的新农村建设进程中,农民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只能加强,不能削弱。首先,从人口结构上看,农民占我国总人口的绝大多数,是我国最大的社会群体和生产群体,是我国社会结构的主体。其次,农民为我国革命的胜利及国家工业化的起步做出了“很大贡献”。据专家测算,1954~1978年国家通过“剪刀差”以不等价交换的方式从农民手中获取了7140多亿元的巨额资金。1978~1991年,剪刀差额累计已高达12329.5亿元,相当于丨同期农业生产总值的22%。进入20世纪90年代,剪刀差还呈不断扩大趋势,每年差额绝对值都在1000亿元以上。改革开放期间农民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和城市建设廉价提供了2亿多亩建设用地,如果没有农民的支撑,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就不会有今天的局面。再次,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农民表现了积极的首创精神,为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探索了前进的路径。改开开放以来,我国农民表现了极大的历史主动性和创造性。第一,创造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第二,创造了乡镇企业。第三,创造了劳动力市场和农产品市场。第四,创造了股份合作制。第五,创建了小城镇。四是价值主体。农民问题,千头万绪,根在一个“利”字。而利益问题,实质上就是一个价值问题,即政府如何对待农民的问题。它不仅关系到农民的创造主体作用的发挥程度,而且还影响着民众与国家的关系状况,乃至于民众对现代化建设的态度问题。因此,能否正确摆好农民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价值地位,是决定着现代化能否顺利进行并最终取得成功的关键。把农民作为价值主体,最主要的是落实在对农民积极性和创造性的调动上,也就是说落实在把农民当作真正的创造主体上。综上所述,历史与现实的我国特殊国情,决定了农民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所扮演的必然是政治主体与市场主体、创造主体与价值主体相统一的双重角色,它们内在统一于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伟大复兴,必须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力量作用。

2、编制规划。建设新农村,是一个长期性、综合性的发展,必须要有一个长期适用的科学规划来指导。落到每个县、乡、村,都要因地制宜,搞好村庄建设、产业发展等系列发展规划。一是规划要着眼长远。要按照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把新农村建设纳入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统筹安排各项建设任务。规划既要着力于即期解决的问题,还要着眼于解决五年、十年甚至更为长远期限的问题。二是规划要立足解决问题。制定规划时,必须区分轻重缓急,突出建设重点。要从群众最关心、要求最迫切、最容易见效的水、电、路等抓起,集中力量解决农民生产生活最关切的问题,让农民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三是规划要统筹兼顾。要从各个方面丫去思考、去谋划、去部署。既要从工作上去规划,也要从建设上去规划;既要从经济发展上去规划,也要从社会事业上去规划;既要从“硬件”建设上去规划,也要从“软件”建设上去规划;既要从村镇整体上去规划,也要从农户单元上去规划。

3、加强引导。各级干部应深入村组农户,联系农民的生产生活实际,讲形势、讲政策、讲道理,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动员,帮助农民转变观念,开拓视野,让农民真正认识新农村建设是自己的事,从而自觉自愿、积极主动地投入建设,尤其要引导农民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建设美好家园。同时,要采取典型引路的办法,注意在发展经济、环境整治、文明创建、村民自治等新农村建设的各个方面发现和培育一批典型,让广大农民看得见、摸得着、学得了,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扶持农民。应建立以最低生活保障为基础,失地农民保障为重点,医疗、教育救助为辅助,慈善捐赠、扶贫帮困为补充的救助保障机制。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重点在“多予”上下功夫。建立健全财政支农资金的稳定增长机制,让发展的成果更多地惠及广大农民。要引导金融资本和民间资本加大农村建设的投入,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资金来源多渠道。当前,应从农民群众最关心、要求最迫切的事情抓起,加大乡村道路建设力度、财政对新型合作医疗的补贴力度、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力度,着力解决农民行路难、看病难、上学难等突出问题,让广大农民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继而增强建设新农村的信心和干劲,使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力军作用更好地发挥出来。

5、尊重农民。首先要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取消一切束缚农民就业创业的体制机制障碍,努力营造鼓励农民干事业、帮助农民干成事业的良好环境,从而激发广大农民的创业潜能,让广大农村丰富的资源、资本和劳动力的活力竞相迸发。其次,要尊重农民的权利,一方面要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长期不变,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 必须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 控制耕地征占规模和保护农民合法利益。另一方面尊重农民的政治权利,完善和落实农村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机制。强化村级政务、财务公开,保障广大农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和监督权,确保广大农民群众依法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再次,要尊重农民的意愿,村民自治。农民自己的事情一定要让农民自己定、自己管、自己办,绝不能越俎代疱,为农民办好事也不能超越农民的承受能力,更不能搞形式主义或强迫命令。

6、培训农民。农村发展慢,农民增收难,在很大程度上与农民不懂技术、不会经营有直接关系。建设新农村,必须培养造就千千万万“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把农村的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市乡两级政府要切实把农民培训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制订培训规划,建立培训网络,落实培训经费。

要按照分级分类的原则,以文化教育、实用技术、法律政策、经营管理等知识为主要内容,一级抓一级,层层抓培训。对普通农民,大力开展文化教育和实用技术培训,帮助他们提高增收致富的本领。对经纪人、龙头企业带头人等农民骨干,大力开展经营管理、新技术、法律政策等培训,发挥好他们的示范带动作用。对农村富余劳动力,大力开展职业技术、家政服务、法律知识培训,促进他们充分就业。

上一篇:李白诗词鉴赏之《忆秦娥》下一篇:健康工作简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