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社区教育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2024-08-03

浅谈社区教育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共8篇)

浅谈社区教育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篇1

浅谈社区教育如何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自身的重要作用 经济发展靠科技,科技推广靠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这是现代经济与教育的辩证关系。目前国家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方针,明确指出: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现在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时期,为了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全面提升国民素养,国家提出要在 2010年基本建立终身教育体系的奋斗目标。这一奋斗目标的提出对社区教育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社区教育应积极主动地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社区教育也必将在新农村建设中不断发展成熟。而且我们认识到社区教育是终身教育的切入点 ,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有赖于社区教育的普遍开展。社区教育改革与发展面临着新的背景。我们可以这样认为:社区教育是现代社会进步的需要与动力。

一、发展社区教育,为新农村建设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

社区是社会的细胞,它与周围社区与整个社会有着有机的联系,并且处于一刻不停地人员、资金、商品物质、信息、技术等交流、交换之中。从欧美国家社区教育发展演进的历史可以清楚地看到,社区教育每前进一步都是缘于社会在现代化进程中产生的新的、强烈的教育需求。这种教育需求己明显带有全员、全程、全方位的性质。满足这样的需求,传统的教育思想、模式显然是无能为力的,必须创建能够满足各种社会角色、各个年龄层次、各类求学目标的教育,那就是现代的社区教育。有的学者把这样一种教育描述为“场”,称之为“教育场”。这一教育场可以在无形中培养公民的以下素质:(1)行使公民权利与义务的能力;(2)发展作为生活准则的道德观、价值观;(3)培养口头和书面的表达能力以及阅读理解能力;

(4)培养日常生活中所必需的基础教学和应用机械的技能;(5)培养独立思考解决问题和辨别价值标准的能力;(6)了解本国的文化传统,认识发展前景;(7)了解自己与外界环境之间的关系,使自己能适应并改造所处环境;(8)保持个人身心健康以及自己的家庭和所在社区的健康;(9)发展个人的和与人相处的适应能力;(10)发展安排家庭生活的能力;(11)能参加

创造性的活动,并能赞赏别人的创造性活动。

在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中,—方面是经济的快速发展、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另一方面则面临社会主义制度的完善、巩固与发展。但无论哪一方面都对社区教育的进一步发展产生强大的推动力。特别是在经济急速发展、社会矛盾十分尖锐的情况下,政府更应把社区教育视为稳步发展经济和稳定社会秩序的重要手段,从而加强了对社区教育的立法干预,客观上起到了确立社区教育应有的地位、吸引社会广泛关注、规范社区教育行为的作用。在这一时期,社区教育的各种机构、计划大量涌现,几乎到了应有尽有的地步。社会各界积极参与,政府机关、企业行会、宗教组织、福利机构、公私院校等都应在社区教育中占有一席之地。

社区教育把教育延伸、拓展到社会基层,满足社区居民,特别是大批离开了学校、离开了单位的社区成员的教育培训需求,有效地填补我国大教育体系中的一些薄弱环节,拓展适应社区居民工作、生活需要的新的教育服务领域,以满足社区居民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发展中也出现了不少的困难,例如出现为数不少的下岗工人、待岗工人;另外随着生育高峰的到来,近几年待业青年也在增加,所有这一切使得劳动就业形势就比较严峻。这不光影响新农村建设的顺利进行,而且影响社会的稳定。社区教育可以此为锲入点,充分发挥自身强大的“教育场”这一重要功能为政府减轻就业的压力,为新农村建设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氛围。

二、发展社区教育,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充足的人才资源

党的十六大顺应时代的需求,及时、科学地提出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是推动社会和人全面发展的过程,也是需要所有成员全面学习、终身学习的过程。创建学习型社区、学习型城市和学习型社会,既是全面建设新农村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全面建设新农村的重要体现,又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动力之源和重要保证。因此,要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需要培养和提高全体社会成员的素质和

创造能力,就要建立无人不学、无时不学、无处不学,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而学习型社区作为学习型社会形成的基础,也正在这种背景下逐渐成为社会各方面的关注热点。至此,社区教育发展正在步入创建学习型社区的新阶段,而创建学习型社区也推动了新世纪社区教育的拓展与深入。

社区教育就其本质特征来说,是大教育概念。社区教育的总任务是:振兴中华,富裕人民,提高全民族的素质。所以从根本出发点上讲,社区教育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统一的,并且也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制度消灭贫困、实现全社会共同富裕的这一根本原则。

在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必须牢牢把握住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农民”。如果不能很好地把握住这一点,各种指导思想的确立,各种措施的实施,就失去了逻辑基础,所以从新农村建设的主体上讲,社区教育可以在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培养大批的科技人才、提供足够的人才资源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在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对经济和社会的促进作用是十分明显的。当代经济学家已从多方面验证,决定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绝不仅仅依靠物力资源或自然资源,而必须强调依靠能动的主体要素──人力资源。

在知识更新变快的今天,技术的发展从而缩短了产品的更新周期,并大大加快了人力资本的贬值速度,使得农村出现了大量的剩余劳动力。从我国农村目前剩余劳动力情况看,他们当中的大多数缺乏在现代经济大潮中搏击的基本技能与知识,只能从事低级的生产,这些低素质的劳动力已越来越成为我们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阻力和负担。但他们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可以技能的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自身素质,从而去发展经济。社区教育可以此为突破口,很好地溶入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大潮中去。

治穷必先治愚,基于这一思想,社区教育通过提高在业人员和新生代劳动者的文化知识

素质,提高农村劳动者的科学技术素质,广泛开展创业教育,从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出发,培养一批有知识、有文化、能在经济和社会发展前沿搏击的专门人才;同时,社区教育可以为当地新农村建设所需的人才做到超前规划,建立人才蓄水库,为促进当地新农村建设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三、发展社区教育,为新农村建设的产业结构调整提供科技服务

在2005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党中央明确提出:积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加快建设优势农产品产业带,积极发展特色农业、绿色食品和生态农业,保护农产品知名品牌,培育壮大主导产业„„到了2007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又明确提出: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强化建设现代农业的科技支撑。同时中央清醒地认识到科技进步是突破资源和市场对我国农业双重制约的根本出路。必须着眼增强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提高科技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促进农业集约生产、清洁生产、安全生产和可持续发展。

根据这一指导思想,我们可以看出要更好地进行新农村建设,必须做好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在调整产业经济的过程中,只有面向市场,大力发展高效产业,才能顺利地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实际上也就是说:市场需要什么,什么效益好,就应当引导百姓生产什么,发展什么。目前我市的经济结构调整,由两方面的情况决定:一是渴饱问题已解决,进入小康建设阶段,群众的消费结构发生明业变化,市场需求也有变化,并且市场变化相对来说更快,这就要求群众改变生产结构以适应市场变化的需要;二是科技进步加快,市场上新的变化层出不穷,不适应这种变化就难以很好地发展地方经济。这两方面的情况也就决定了结构调整是项长期任务,必须坚持科技先行,大力实施“品种、技术、知识”三大工程,加快科技创新,着力推广一批实用高效的良种良方。因此,社区教育可以在科技教育上闯出一番新天地,为我市的农村产业经济结构的调整发挥重要作用。

社区教育在进行科技教育时,最主要的方法就是进行各种科技培训。培训的过程中应注意坚持“四活一强”。“一强”指成人教育要聘用较强的师资,尽量使每个教师都能是“双师”型,千万不能再象过去那样,认为社区教育中心是部分老师养老休息的地方;做到“内容活”、“时间活”、“地点活”、“形式活”。所谓“内容活”是指培训的内容要贴近百姓的需求,科技教育只有当老百姓感到和自己的贴身利益相关时,群众才会有积极性参与有关的培训教育。只要内容对路,群众就会学。因此,要做到群众需要什么,就培训什么;所谓“时间活”,是指要根据群众的农事季节的变化,随时举办各种培训班;所谓“地点活”,指培训地点要根据群众的需求,随地举办培训班,可采用送教到田头、村头的办法,从而减轻群众奔波之劳累;所谓“形式活”,指在进行科技培训时,仅有“灵活”的内容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适宜的教育形式,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科技教育,这样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要充分以各乡镇社区教育中心为依托,利用村农校,举办各种类型的科技培训班和科技讲座,从而引导群众发展特色农业和龙头产业,使结构调整成为百姓的自觉行动。

社区教育还可以通过科技推广,进行有效的科技扶贫,从而推动经济结构的调整。但是在进行科技扶贫时要明白,科技扶贫不仅意味着向农民传递科技知识,更重要的是使科技知识成为百姓自身的东西;同时,也要使科技成果能增加农业产量,并真正使农民富裕起来,要防止那种丰产不丰入的现象。因此,社区教育还可以通过与其它部门配合,建立产前、产后一条龙社会服务体系,以期通过社区教育的努力,使百姓能利用科技成果很好地进入市场,从而更好地促进农民增产增收。

社区教育中心在进行科技教育时,还可以建立实验性示范基地,大力发展校办产业,为当地百姓提供实验示范和科技服务,这样既起了示范作用,又增加了中心自身的造血功能,同时树立了社区教育中心的形象,何乐而不为呢!

一个繁荣的农村,必须要有健全的社区教育体系;一个建立了满足经济发展的社区教育

体系的农村,也一定会走向繁荣富强。

浅谈社区教育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篇2

1 农机技术推广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地位

中国的农业发展进程中, 主要的发展动力就是技术变革。农机技术已经在各地推广, 实现了科学技术的生产力转化, 对农业进步起到了推动作用。

1.1 农机技术推广有助于农机科技成果的实践应用

科学技术的发展, 农机科技成果辈出。在实践应用中, 随着农机科技成果不断地转化为生产力, 要使科技成果被农村居民所接受, 就要将农机科技成果落实到农业试验示范中。做好农机技术推广工作, 有助于各项工作的落实[1]。

1.2 农机技术推广有助于农机技术产品的开发

农机技术推广的主要目的是将科技成果应用于农业实践中。但是, 当技术应用于实践中后, 就会存在一些技术性问题。这些问题被及时地反馈到农机技术科研机构, 并对相关技术予以改进, 可以使农机技术产品更符合农业生产要求。

1.3 农机技术推广有助于农机技术满足农民生产需求

中国地域广, 不同的地区的农业环境和经济条件都有所不同。现实条件决定了农机技术需要推广, 才能够普及应用, 还需要农机技术人员渗入到田间地头对农业机械进行示范操作和讲解, 指导农民通过实践操作和学习, 以提高农业机械的应用水平。

2 新农村建设中农机技术推广所发挥的作用

2.1 农机技术推广支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顺利展开

农机技术成果转化为生产力, 对中国的农业发展起到推动作用。农业机械应用于农业生产中, 符合农作物生产需求, 还可以促进农业机械技术在实践应用中推广, 而且对农产品的加工和运输起到了一定的支撑作用[2]。此外, 农机技术对农村生活环境以更好地改善, 使新农村建设质量和建设水平有所提升。

2.2 农机技术推广对新农村建设起到引导作用

农业现代化方向发展, 农机技术的应用不仅对目前的农业机构发挥调整作用, 而且还促使农业生产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随着先进技术渗入到农机技术中, 就会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使农业生产的人力成本和物力成本降低的同时而增加了农民收入。

3 强化农机推广工作的对策

3.1 农机推广工作要与新农村建设同步

中国进入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阶段, 农村对农机技术的需求也发生了改变, 这就需要将农机推广服务理念建立起来, 以与目前的新农村建设同步。

3.1.1 现代化农业发展需要农机技术推动

农机技术推广工作要服务于农业发展。这种服务是不以营利为目的的, 以最大程度地满足农民的生产需求, 促进农村社会的发展。由于农机推广的范围广, 所涉及的农民群体大, 且中国各地的农业经济能力不同, 要使农机推广服务顺利展开, 就要发挥其公益性作用, 在各个农业地区示范、指导, 以实现农业技术推动现代化农业的发展。

3.1.2 农机技术推广可以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农机技术推广不仅仅是农机技术科研部门的工作, 而是要落实到公益性机构, 专门承担农机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推广工作, 并将所有的工作落实到田间地头, 将农民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这就说明, 农机技术推广并不止于农机技术科研部门和政府机构, 而更多地需要广大农民的支持[3]。随着社会各方的积极响应, 将市场机制构建起来, 就可以促进农机技术推广服务体系的建立, 为新农村建设服务。

3.2 农机推广工作要落实到位

中国的惠农政策中, 农机技术推广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农业要发展, 农民要奔向全面小康, 就要注重农业机械化, 落实农机推广工作, 对农业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3.2.1 农机技术推广旨在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

中国要实现现代化农业, 就要强化农机技术的创新研究, 促进农业增产增收, 以确保中国的粮食生产稳中有升。农机技术推广发挥服务性作用, 就是要让农机技术应用于农业生产中, 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中国是农业大国, 农业生产区域范围广, 将农机技术在农业建设中推广, 形成新型农业生产结构, 培养科技型农民, 改善农村环境, 以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

3.2.2 构建农机技术推广机制

农机推广并不是简单的农机技术宣传, 而是要将农民对农机技术应用的积极性调动起来, 并与农机技术科研人员互动, 使农机技术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同时, 还会从生产实践中获取经验而对农机技术不断完善。这就需要将农机技术推广机制构建起来, 推进农机科技进村入户工程, 建立信息服务公益平台以促进农机技术推广, 出台相应的服务性政策以提高农民对农机技术的认知水平[4]。随着农机技术科研机构与农业生产之间的桥梁被搭建起来, 农机技术科研部门与农民紧密沟通, 可以使农机技术更符合农民需求, 而农机技术也能够更好地为农业服务。

4 结束语

新农村建设中, 农机技术所发挥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要提高农民对农机技术的认知程度, 就要重视农机技术的推广工作, 建立农机技术科研机构与农民之间的沟通渠道, 不仅使农机技术更为完善而符合农民需求, 而且还对新农村建设起到了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于迎军.论农业技术推广在新农村建设中重要意义[J].才智, 2012 (9) :242-242.

[2]刘健锋.发挥农机技术推广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J].农业与技术, 2012, 32 (12) :150-151.

[3]宋秀芹, 张萃, 李英娇, 王文杰.农机技术推广工作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J].农机使用与维修, 2016 (02) :33-34.

浅谈社区教育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篇3

关键词水土保持新农村建设生态建设关系重要作用

中国分类号:S15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8809(2010)01-020-02

水和土是人类生存的基本物质,是发展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水土流失是环境恶化的根源,因此减少水旱风沙灾害,做好水土保持工作,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规模宏大、涉及面广的系统工程,水土保持是新农村建设的基础和前提。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开展水土保持工作,是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保证生态建设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一、水土保持和新农村建设的基本概念

水土保持是相对于水土流失而言的,概括的说水土保持是防治水土流失,保护、改良与合理利用山区、丘陵区和风沙区水土资源,维护和提高土地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充分发挥水土资源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建立良好生态环境的事业。

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协调推进的新农村,是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以经济发展为基础,以社会全面进步为标志的现代化农村,也是繁荣、富裕、民主、文明、和谐的新农村。

二、水土保持与新农村建设的关系

水土保持与新农村建设紧密相连,密不可分,相互制约,相互促进。水土保持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服务新农村建设是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重要任务。水土保持直接关系到生态环境的优劣,生态环境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只有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资源环境,使人与自然相和谐,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所以充分发挥水土保持工作的综合性、基础性、科学性的作用;充分发挥水土保持部门对生态环境建设的统一规划、综合治理的工作职能,实行山、水、林、草、田,庭(院)、路、村、井、产业(业)“十位一体”综合治理,实行生物措施、工程措施和耕作措施相结合,是农民增收、农业增产、农村经济发展保障。

三、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好的生态环境、水土资源等是进行农业生产的基础和前提。一旦过度开发利用水土资源,就会破坏生态环境,农业生产将失去依存的条件,更影响了经济发展的潜力。水土保持可以合理利用水土资源,调整农业生产结构。我国政府历来高度重视水土保持工作,1991年国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1993年国务院明确提出水土保持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可以改善环境,水保产业可以促进生产发展、农民增收,水土保持有生态和产业的双重性决定了水土保持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应肩负的历史使命和作用。水土保持项目以工程和生物措施为手段,通过综合治理,可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人居环境,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其作用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一)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实施水土保持可以合理利用水土资源,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在确保水土资源有效保护的前提下,使其集约、高效和合理利用,变“三跑田”为“三保田”,有效治理水土流失,促进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提高土地生产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合理开发利用水土资源发展经济,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二)改善生态环境、促进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生态环境的破坏,最终会导致人类生存环境的恶化。因此,要实现村容整洁,为村民创造一个良好的人居环境,就必须以小流域综合治理为基础,通过合理确定农、林、牧各业用地比例,提高土地生产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活环境,营造良好的农村生产、生活、生态环境,保障新农村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

(三)实现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

水土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水土流失破坏了土地资源、生态环境恶化,严重制约了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因此必须加强水土保持,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业增产。建设现代农业,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依靠科技,调整产业结构,建立高效农业示范区,发展特色产业,培育龙头骨干企业,增强带动作用;将生态建设与发展休闲、观光、旅游有机结合;合理利用水能资源,大力发展农村水电,实现以小水电代燃料,改善农村能源结构;建立一种保障贫困农民持续增收的长效机制,不断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不断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增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实力,为建设新农村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早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四)水土保持工作与新农村建设相互促进

新农村建设离不开水土保持工作,生态环境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必然要求,以水土保持的理念指导、推动新农村建设,以水土保持的技术标准完成生态文明的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任务,可以有力地促进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新农村建设为水土保持工作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和难得的发展机遇,有力地推动水土保持工作,促进生态和人居环境的根本改善。

四、结束语

财政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篇4

改革支农方式 积极稳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莱州市财政局

盛京斌

杜镇松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在深刻分析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全面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从全局出发确定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也是一项惠及广大农民群众的民心工程。作为基层财政部门,我们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这一主题,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不断探索财政支农新方式,集中财力,重点投入,努力推进地方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一、找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切入点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因地制宜,量力而行,找准工作切入点,积极稳妥地推进。

一是增加财政投入,调动社会各方面“三农”投入的积极性。多年的实践证明,由于基层财政可用财力相对不足,单纯的“蜻蜓点水”式投入,远远不能解决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建设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只有坚持既要大幅度增加财政支农投入,着力提高财政对农村公共产品、公共服务及公益性事业的保障能力,又能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和农民的关系,合理划分财政与市场和农民的投入责任,才能积极发挥财政资金、政策示范引导作用和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调动社会各方面增加“三农”投入的积极性。同时,新农村建设应该量力而行,循序渐进,充分考虑农村的经济实力、基础条件及农民的生活习俗,围绕满足农民基本生活需求做文章,如农村环境的亮化美化、垃圾集中处理、厕所卫生清洁、小病不出村、有娱乐活动场所等,不片面追求“洋气”,不好高骛远、急功近利。

二是突出工作重点,切实解决农民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地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情况看,科学合理地安排和使用有限的财政支农资金,就是既要全面支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又要区分轻重缓急,突出重点。要坚持从实际出发,选准支持新农村建设的突破口和切入点;以大力支持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任务,根据农民的收入水平、承受能力和具体要求,从农民最关心、最期盼、受益最大的事干起,切实解决广大农民生产生活中最迫切的实际问题,让农民在短期内就能得到实惠。在新农村建设中,基层政府不能以行政命令的方式“包办”新农村建设,而是应把主要财力和职能放在“领路”、“铺路”上,发挥好示范引导作用,为群众办一些实事,让农民实实在在地感受到农村的变化,尝到新农村建设的甜头。莱州市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重点推进整修街道、植树造林、清理卫生和推广新能源“四件事”,二年内确保以实现以下几个目标:60%以上的村庄主要街道实现硬化,“四旁”、“四荒”植树1.5万亩,90%以上的村庄实现生活垃圾集中堆放、及时清运,在具备条件的村庄全面推广太阳能、液化气、天然气等清洁能源。

三是提高使用效益,确保财政支农资金管理的规范性和安全性。从各种统计数据看,目前大部分基层财政都是“吃饭财政”,在新农村建设中,只有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把严格管理、提高效益 与增加投入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确保财政支农资金管理的规范性和安全性,才能切实为农民群众多办好事、实事。同时,还要严厉打击各种“借机揩油”新农村建设资金的行为,避免重复建设和损失浪费,特别是防止现在花费很多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建设,没过几年就要拆除的事情发生。工作中,我们体会到,建设新农村,不是弱化城市发展,而应统筹规划,以城带乡,良性互动。我们认为,我国要向城镇转移大量农村人口,全部进入大中城市是不现实的,根据农民进城的难易程度及资源利用效率,县级市、中心镇是农民居住、就业的最佳转移地。近几年来,莱州市按照“工业向园区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住宅向社区集中”的思路,不断加强城市建设,完善城市功能。“十五”期间,城区建成区面积由14平方公里增加到29平方公里,城区人口由10.5万人增加到21万人。我们今后的初步规划是建成32公里的新外环路,竣工30万平方米商品楼,完工云峰水厂、无害化垃圾处理场等配套设施,实施城区绿化、美化、亮化工程,拉开承载50万城区人口的中等滨海园林旅游城市发展框架,增强对农村的辐射带动能力。

二、探索建立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新机制

资金投入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物质基础和基本保证,支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公共财政职责所在,进一步完善农业投入政策、逐步建立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势在必行。这样不仅有利于充分展现党中央推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坚强决心和必胜信心,而且有利于通过财政增加投入的明显信号和导向作用,引导和带动社 会各种力量积极参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实践。

一是不断增加政府财政支农资金投入总量,逐步形成新农村建设稳定的资金来源。在做大经济财政蛋糕的基础上,按照存量适度调整、增量重点倾斜的原则,不断增加财政对“三农”的投入。今后,财政新增教育、卫生、文化等事业经费主要用于农村,将新农村建设作为财政预算安排的重中之重,基本建设资金增量主要用于农村。

二是积极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投入农业。运用经济杠杆等间接手段来管理和调控农业经济活动,充分发挥财政政策的导向作用、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特别是要发挥好财政支农资金“四两拨千斤”的示范和带动作用,综合运用财政贴息、以奖代补、奖补结合等激励手段,引导、吸引民间资金、社会资金投入“三农”,逐步建立起以政府投入为引导的多元化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

三是通过做大做强当地工业,实现“工业反哺农业”目标。实践证明,没有工业化就没有城市化和城乡一体化,发展工业是壮大县域经济的必由之路,是发展服务业和反哺农业的基础。莱州市加大财政政策、资金扶持,通过以下几方面实现工业经济既快又好发展:构筑“两带五区”经济发展格局,抓住环渤海经济圈加速崛起机遇,规划建设一条50公里长的交通干线产业带和一条108公里长的沿海产业带,沿两条产业带膨胀壮大三山岛临港产业、开发区现代制造业、中心城区服务业、南部建材产业、土山盐化工业五大特色产业聚集区。“两带五区”面积872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46%。目前,“两带五区”经济总量占全市的比重达到80%;壮大支柱产业,重点膨胀机电、建材、黄金、盐及盐化工四大支柱产业,形成聚集效应。目前,四大产业占全部工业的比重达到70%;培植骨干企业,根据纳税额、销售收入、从业人员、注册资本等指标,每年从7000多户企业中筛选50户进行重点扶持。目前,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352家;发展品牌经济,加大自主创新力度,提高引进、消化、吸收、转化能力,莱州市被确定为“全国民营科技密集区”。实施品牌带动战略,打响“中国石都”、“中国草艺品之都”两大产业品牌,鼓励引导企业走品牌效益之路。目前,已创中国驰名商标1个、山东省著名商标13个、山东省名牌产品9个,名牌带动效应已初步显现。

三、支持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生产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根本任务,生活宽裕是生产发展的具体体现。发展农村经济,壮大农村实力,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实践证明,没有生产发展,没有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壮大,农村面貌发生较大改变就没有资金来源,“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就没有物质基础。工作中我们体会到,对于全国而言,县级就是农村。要实现新农村建设发展目标,必须大力发展县域经济。2005年,莱州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33.6亿元,境内财政总收入15.4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8.1亿元,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达到162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 5546元;在全国百强县中的位次由2001年的86位前移到2004年的第67位。今后,支持新农村建设,要优先支持农村经济发展,重点在做大农村经济财政“蛋糕”上下功夫。

一是进一步完善和不折不扣地执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财政政策。粮食安全事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要继续稳定和强化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各项政策,严格执行已出台的“三补贴”政策。针对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制约粮食生产发展的问题,加快农田水利建设步伐。推行政府支持、“民办公助”新思路,把农田水利建设纳入公共财政支持范围,在直接受益的范围内,继续引导农民投工投劳。

二是按照发展工业的理念发展农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抓住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培植这个关键,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和农业经济效益。目前,莱州市农产品加工企业达到120多家,年加工能力80万吨,订单作物面积达到33万亩,3家企业被确定为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抓住产业结构调整这个中心,在大力发展优质订单粮食、提高粮食产量、确保县域粮食安全的基础上,发挥比较优势,重点发展种苗、畜牧、水产三大产业。及时调整优化畜牧生产布局,三年内建成规模化、标准化饲养基地100多个,年肉蛋奶总产量达到15万吨;大力发展沿海养殖业,全市优质、高效水产养殖面积发展到45万亩,工厂化养鱼大棚发展到1000多个,无公害水产品养殖基地36万亩。

三是推进现代农业建设,提高产业支撑能力。建设现代农业,是我国农业发展的方向,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必须坚 持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进一步强化新农村建设的产业支撑;必须积极支持农业科技进步,提高农业的科技贡献率,推动农业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必须积极支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和农业产业化,通过财政贴息、投资参股等方式,支持农产品加工业做大做强,支持培育一批竞争力、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和企业集群示范基地,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组织与农户有机结合的组织形式。今后,莱州市将以上市公司登海种业为龙头,打造“中国(莱州)种谷”,打响“中国种苗第一市”品牌,三年内实现全市注册资本500万元以上的种苗企业达到20余家,在全国累计推广玉米种植面积1亿亩。

四是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积极促进农民增收。持续较快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出发点和根本目的,也是财政支农工作的永恒主题。从莱州市情况看,受农村税费改革和各项惠农政策影响,当地农民年收入达到**元,五年内平均增长**%。虽然农民收入增长较快,但仍低于城镇居民收入增长速度,城乡居民收入的相对差距和绝对差距都在继续扩大。下一步,要继续促进农民增收,一方面要把做强特色产业,做大块状经济、做优品牌产品作为提升县域经济的主要载体和扩大农民就业的重要形式,积极支持符合产业政策的乡镇企业转变机制和增长方式,加快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进一步做好财政支持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另一方面,要建立健全防止农民负担反弹的长效机制,加大监督检查力度,严厉查处全面取消农业税后的各种变相收费行为,切实防止乱涨价、乱收费加重农民负担,切实让农民负担减得下、稳得住、不反弹。

四、增加公共产品供给,改善农村公共服务

尽快改变农村公共事业滞后的状况,是广大农民群众的迫切要求,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也是当前各级财政部门的工作重点。

一是积极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近几年,虽然政府用于农业的投资大幅度增加,但用在农村的投入还很不够,农村脏、乱、差的现象还比较普遍。所以,加强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是一个战略性的转变,不仅有利于促进现代农业发展,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而且能够加速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改变农村落后面貌,创造整洁、舒适、文明的生活环境。在当前财政资金供给矛盾较为突出的情况下,莱州市将积极筹措财政支农资金3.2亿元(其中农村教育2.2亿元,社会保障2500万元,卫生事业1300万元,经济发展2600万元,人居条件改善1400万元,惠农政策1200万元,村级转移支付1000万元,新农村建设奖励300万元),进一步完善路网、水网、电网、林网、通讯网、科教网、卫生医疗网、社会保障网建设等“八大网络”,推进新农村建设。

二是积极支持农村教育、文化和社会保障事业。当前农村上学难、看病难、社会保障低等问题还比较突出,农村文化事业也相对落后,农民文化生活比较贫乏,但这并不是一时一事所能解决的,必须通过建立和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长效保障机制,将农村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加快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逐步使广大农村居民的基本生活和基本医疗得到保障;建立 更加规范和有效的农村社会救助制度,积极探索建立符合农村生产和农民生活实际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要大力支持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促进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三是提高基层财政公共服务保障能力。支持加强基层政权建设,提高基层政府的公共服务能力,是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推进农村综合改革的核心内容,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政治和组织保证。特别是在义务教育、公共卫生、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领域,要不断加大政府投入。同时,要研究解决乡村债务问题,积极采取措施,化解乡村政府债务。

五、加强对财政支农资金的管理

完善财政支农资金管理,加强资金监管,不仅是提高财政支农资金使用效益的需要,也是衡量农业财政工作好坏的一个重要标准,也是确保支持新农村建设取得实效的基础。

一是积极推进支农资金的整合。整合支农资金,有利于逐步规范政府农业资金投向、合理配置公共财政资源,有利于促进政府职能转变、集中力量办大事、不断提高资金合力和整体效益。多莱州当地情况看,目前整合支农资金已经具备了比较有利的条件,特别是有明确的政策要求和各地的试点经验,各方面的认识也在不断统一和深化。我们将积极做好各项推动和协调工作,以农业发展规划引导支农资金整合,以主导产业和项目打造支农资金整合平台,通过项目实施带动支农资金的集中使用。

二是创新财政支农资金的管理机制。加强财政支农专项资金管 理不能仅仅局限于以前的老套路、老办法,只有从改革创新中找出路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财政政策资金的效能作用。作为县级市财政部门,我们将通过改革和完善项目立项管理,推行项目招投标制、公告制、专家评审制、中介评审制等,并建立项目库制度来完备基础管理;通过规范资金分配办法实现资金分配的科学化;通过强化资金运行监管,推行国库集中支付、政府采购、县级报帐等管理措施,来确保资金的专款专用。同时,探讨建立财政支农资金绩效考评和奖优罚劣制度,对在支农专项资金使用做得较好的单位和项目给予优先考虑和重点扶持。

三是加强财政支农资金的监督检查。今后,我们将把支农资金使用管理的检查作为财政监督的重点,在加强日常监督检查的同时,采取抽查、专项检查、与有关部门联合检查,以及委托中介机构进行检查等各种方式,并自觉接受审计等社会各方面的监督,严厉查处资金使用管理中的违法违规行为,防止损失浪费,提高支农资金使用的规范性、安全性和有效性,确保把党和政府的温暖更多地、更直接地送给农民。

浅谈社区教育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篇5

[摘要]包村联户,是以“包百村、联万户、促和谐、谋发展”为主要内容,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现城乡共建的工作长效机制。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推动潍坊市委“包千村联万户,促和谐谋发展”活动扎实开展,统筹城乡资源,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锤炼党员干部作风,市委决定,安排市级领导班子全体成员、市直部门单位主要负责人进驻薄弱村担任“第一书记”,带领机关工作人员到村帮助抓党建、打基础、解难题、谋发展、惠民生、促和谐,不断提升农村基层组织的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努力形成建设富强秀美幸福新安丘的强大合力。

[关键词]包村联户推进新农村建设

包村联户,是以“包百村、联万户、促和谐、谋发展”为主要内容,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现城乡共建的工作长效机制。是创新党的群众工作方式、促进党员干部作风转变、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提高群众满意度的有效手段,是进一步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巩固党在农村执政基础的现实需要,是统筹城乡资源、强化工作合力、推动村域经济均衡发展的良好载体。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推动潍坊市委“包千村联万户,促和谐谋发展”活动扎实开展,统筹城乡资源,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锤炼党员干部作风,市委决定,安排市级领导班子全体成员、市直部门单位主要负责人进驻薄弱村担任“第一书记”,带领机关工作人员到村帮助抓党建、打基础、解难题、谋发展、惠民生、促和谐,不断提升农村基层组织的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努力形成建设富强秀美幸福新安丘的强大合力。

一、实行包村联户的必然性

(一)作为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手段。

安丘市现辖2个街道、10个镇。总面积1928平方千米,全市总人口105万人(2007年末)。从面上看,城乡二元结构尚未根本改变,城乡发展仍然不够均衡。特别在一些山区、库区村,经济基础薄弱、基础设施落后、公共服务缺乏、农民增收不快等问题还比较突出。解决这些矛盾,光靠农村自身力量办不了也办不好,必须借助城市的人才、资金、技术、信息资源,构筑以城带乡、以工补农、城乡一体、联动互促的发展格局。开展“包村联户”活动,能够有效引导各级机关和党员干部主动围绕“三农”工作出主意、想办法,破难题、闯新路,为农村发展增添活力;能够充分发挥党的政治和组织优势,整合各类资源,集中攻坚破难,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新农村建设的浓厚氛围。

(二)作为加强群众工作、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良好载体。

密切联系群众,是新形势下做好群众工作的基础环节。当前市党群干群关系 1

总体是好的,但也存在部分党员干部与群众接触少、感情淡,少数群众对党员干部有怨气、不信任的问题,导致农村矛盾大量增加。开展“包村联户”活动,能够引导各级党员干部树立群众观念、增强服务意识,在深入基层一线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中转变作风,增进与群众的感情,进而增加群众对各级党委、政府的信任。

(三)作为创新社会管理、促进农村和谐稳定的有效举措。

随着市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现代化的深入推进,农村组织形式、社会结构和利益需求发生深刻变化,农民价值取向日趋多元,农民流动性日益增强,社会管理的难度不断加大。另外,村庄合并、征地拆迁、环境治理等方面也出现一些新情况和问题,保持农村和谐稳定面临新挑战。通过“包村联户”活动,可统筹动员部门和党员干部的力量,进村入户,面对面地沟通交流、做好工作,努力把矛盾和问题解决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保持农村和谐稳定。

二、开展包村联户活动实施措施

(一)精心组织部署

2月23日,安丘市召开组织工作暨包村联户工作动员会议,安排今年及今后一个时期全市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对“包村联户”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强调,做好今年组织工作,深化“包村联户”活动,根本在作风,核心在落实。各包村部门按照“队员打头阵、部门作后盾、领导负总责”的要求,坚持“抽硬人、硬抽人”,及时选派学有所长、业有专攻的优秀干部驻村开展工作,并组织党员干部采取“一对一”、“多对一”、“多对多”等形式,结对联系村里群众。

(二)坚持因村制宜

在包村方面,结合部门特点与村庄实际,按照“党群部门包软村、政法部门包乱村、经济部门包穷村、涉农部门包专业村”的思路,科学搭配派驻工作队。对软村,主要抓班子、带队伍;对穷村,主要抓发展、促增收;对乱村,主要抓稳定、求和谐;对专业村,主要抓指导、搞服务。在联户方面,重点是联系村里的生活困难户,特别是失学儿童家庭、留守儿童家庭、病灾户、孤寡老人等弱势群体。通过因村施治,取得“借助外力、激发内力、形成合力”的良好效果。

(三)明确职责任务

一是解决一批民生难题。立足村情、积极作为,办好群众的“挂心事”和“难点事”,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二是找准经济发展路子。立足所包村资源优势,帮助推广新技术、联系新项目,促进农民增收,壮大集体经济。三是选好带强村级班子。指导搞好村“两委”换届选举,加强对村干部的帮带支持,提高他们促进发展、服务村民、带头致富的能力。四是提升党员群众素质。通过举办讲座、外出参观、远程教育、专家指导等形式,提升党员群众的致富技能和综合素质。五是化解热点难点问题。通过“大走访”等方式,深入排查化解矛盾纠纷,促进农村和谐稳定。

(四)健全推进机制,着力为活动开展增动力、添活力

全市建立市级领导干部工作联系点和包靠责任制,每名市级领导干部联系1处镇(街道)、包靠1个村,定期开展调研指导,率先垂范抓推进。健全监督管理机制,把“包村联户”活动与做好新时期群众工作结合起来,严格落实“一卡一簿一书”(一卡,即驻村干部联络卡;一簿,即民情记录簿;一书,即包村联户工作承诺书)管理制度,督促约束驻村干部“零距离”倾听群众呼声,解决群众疾苦。同时,建立考核激励机制,制定专门考核办法,采取上级考核与群众测评相结合的方式,加大对包村联户工作的检查考核力度,有效调动了各级参与包村联户工作的积极性。

三、取得了卓有成效的成绩

包村联户在党和政府的推动下,取得了卓有成效的成绩,表现在:

(一)围绕增强活动实效,安丘市对参与包村联户的部门(单位)、机关干部进行科学调配,实行“三分法”。

根据部门职能分类包村,根据干部岗位分类联户,根据包联对象分类施治。活动中,全市共有100多个部门的1100多名机关干部参与,包靠村庄870个,联系群众1002户。该市总结过去的先进经验,将“包村联户”活动内容具体化,配套开展了“三村”治理和“千名干部下基层”活动,有效丰富了活动内容。今年以来,各驻村工作组累计投入帮扶资金420多万元,帮助解决各类实际问题352个,调整优化村级班子24个。

(二)全市始终把推动农村发展、服务基层群众作为“包村联户”工作的核心任务,引导各包村部门和联户干部积极为基层群众办好事、解难题。

各包村部门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将部门的资金、项目、技术、人才、信息、管理等优势与所包村的土地、矿产、劳动力等资源优势结合起来,通过优化产业结构、盘活集体资产、搞好土地流转、培植主导产业、引进工业项目等形式,帮助确立增加村级集体收入的新路子,累计引进工副业项目147个,调整产业结构3.5万亩,成立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123个。各包村部门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着力解决交通、吃水、用电、上学、就医等方面的问题。安丘市委组织部作为“包村联户”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把“包村联户”活动纳入机关重点工作,第一时间制定方案、部署推进,并积极发挥组织部门优势,筹集资金23万元帮助所包村新建了村级活动场所、配齐了办公设施,铺设了自来水管网,解决了340余户群众的吃水问题。目前,全市已累计投入资金1132万余元,硬化村内道路7200余米,铺设自来水管网9400余米,开展医疗服务下乡活动231批次。把开展干部联户活动作为密切干群关系、改进干部作风的重要载体,采取“1+1”或“N+1”的方式,组织驻村干部联系帮扶困难户,实行扶贫与扶志相结合,定期开展走访慰问,及时解决实际困难。全市累计捐款捐物折合现金50余万元,帮助350余个困难户找到了新的收入来源。

四、存在的问题

“包村联户”活动是党员干部直接联系服务群众、提高群众满意度和幸福感的有益尝试,是由传统包村模式向既包村又扶民的综合帮扶模式转变的大胆探索,不可否认在推进和发展过程中还有一些问题亟待改进。

(一)是党员干部联户面还不够大,当前全市参与联户的党员干部3.9万人,占部门党员干部的51%,尚未实现“全员联户”。

(二)是工作进展不够平衡,有的部门反应快、行动快,“包村联户”抓得实,成效明显;个别部门被动应付,未做到真蹲实驻,没有令群众满意的实际行动。

(三)是个别帮扶项目针对性不强,项目确定和实施时没有充分征求党员群众意见,虽然投入不少资金和精力,但群众不认可。总之,“包村联户”活动真正实现了“有人管事、有钱办事、有地议事”。为相对后进村和生活困难户办实事、解难题,努力形成部门联动、城乡联姻、帮贫扶困、互促双赢的新格局,切实贯彻落实了党的十八大精神,进一步加快推进了新农村的建设。

[参考文献]

1、《现代领导》杂志 2011年10期

浅谈社区教育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篇6

气象工作与新农村建设密切相关,为农服务始终是气象工作的重要内容。随着我市城乡统筹发展力度的加大,农业结构的调整完善和城镇化进程加快,气象为农服务面临新的情况、新的需求,需要不断调整服务理念,完善服务内容和方式,以新农村建设需求为导向,思考气象如何为“三农”提供优质气象服务的新思路。

一、气象为农服务基本情况

近年来,全市气象部门不断强化为“三农”服务思想,积极构建新的气象为农业服务体系,取得了初步成效。

1、为农业防灾减灾提供气象服务。气象部门主动及时地做好台风等灾害性天气、抗旱气象服务、因孔学祥关键农时气象服务、地质灾害气象服务、森林火险等级预报服务,为各地农村防灾减灾、广大农民及时避险发挥了重要作用。

2、开展短期气候预测、农气情报、产量预报服务。主要开展与农事密切相关的短期气候预测,如春播期、梅汛期、台汛期、秋冬季预报等;农气情报包括农气月报、作物全生育期气象条件分析以及气候评价等;农业产量预报主要是根据作物生长期天气情况对粮食作物作出产量预报。这些信息对涉农部门指导农业生产,种养大户、农民安排农事、科学种田等都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3、开展专项特色服务。主要是针对我市农业结构调整情况,主动开

展专项特色服务,如新昌局积极做好名优茶、高山蔬菜等特色农产品的服务;诸暨局积极开展为香榧、草莓的气象服务。

4、以新技术为依托,为农气象服务手段不断改善。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和手段,大力提升气象信息向农村覆盖能力,通过广播、电视、声讯、短信、网站、电子信息显示屏等手段使气象信息深入千家万户和农民手中。开展人工增雨作业,为缓解旱情、森林防火等方面作出了积极贡献。

5、农村气象防灾减灾体系逐步建立。乡镇等基层单位逐步建立了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和应急认证制度。乡镇气象探测和气象信息服务设施不断完善同时,逐步建立乡镇气象协理员、村级信息员队伍。

6、农业气象科研取得新成果。先后开展了农业气象(茶叶)服务系统、绍兴市北部地区生态系统监测与农业气象灾害预警预测新技术研究、塑料大棚温湿度预测、虞北海涂小气候效应与农业种植分析等课题的研究,取得多项成果。

二、气象为农服务的问题分析

面对新需求,气象在为新农村建设服务过程中,也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和困难,与大农业的需求和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仍有一定差距。一是落实“三农”理念,做好为大农业服务的思想认识不足。更多的局限于传统农业服务领域,为大农业、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全方位服务的理念不强。同时,还一定程度存在着重领导层的决策服务,轻视直接为农村、农民服务的思想。

二是气象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的业务能力还难以满足需求。受多种因素

制约,目前在农村存在着气象综合监测能力薄弱 ,气象灾害预警和应急服务体系尚未完善 ,气象预报准确率、预报时效和精细化程度不高等情况。

三是气象为新农村建设的服务领域不宽,服务产品不丰富,针对性不强。气象服务产品还未突破粮食生产服务等传统农业领域,无法覆盖“三农”所涉及的全部领域,因地制宜地提供指导性、针对性和实用性强的产品。

四是气象信息传递能力有待提高,覆盖面不够宽。气象信息在传播渠道、手段、内容、时间、对象等方面仍存在缺陷,如针对农业生产的气象服务信息和节目较少,天气预报农事建议少。五是为“三农”服务技术力量严重不足,缺乏具有实践能力的人才。市县气象部门由于人员编制紧,都面临着人员专业单

一、知识老化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气象为农服务的深入。六是与涉农部门合作交流不够。特别是需要加大与农业部门在科研、农业生产、农业气象服务产品开发等方面的合作与交流,有针对性地拓展生态与农业气象服务的领域和内容。

三、加强气象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的措施

坚持“安全气象、民生气象、源气象 ”的理念,努力提升气象事业在新农村建设中的服务能力,需要进一步加强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是提高气象监测水平,增强气象为农服务的能力基础。只有建立覆盖面广的监测网,才能掌握第一手资料,及时把握气象条件动态,支持气象预报警服务。另外,农业结构调整和局地气候资源开发利用,也需要气候资料,应当针对不同产业特点,在特色产业园区、农业示范园区布设相应的专业气象监测站。要进一步完善我市的中尺度自动站网建设,争取建设一定数量的特色农业气象监测站。

二是提高气象预报的准确率系,为农业生产和防灾减灾决策提供科学依据。要努力提高灾害性天气,特别是热带气旋、暴雨、强对流等天气的预报服务水平,切实提高气象及相关灾害早期预警能力,完善短时临近预警业务系统,努力做到气象灾害临近预报明确灾害出现的地点、时间、种类和强度,初步实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专业化、精细化气象服务。

三是提高气象信息传播的普及率和快速反应水平,增强对气象灾害预警和应急保障能力。完善气象预报和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的发布体系,将手机气象短信、广播电视、城乡气象电子信息显示屏等纳入防灾减害体系。发挥农村气象协理员、信息员的作用,加强农村气象灾害监测和灾情信息的收集,畅通气象灾害预测预报与预警信息的发布渠道;推广气象信息接入农村广播系统,努力使广大农户在第一时间获取气象灾害预警信息。

四是进一步完善农村气象防灾减灾体系建设。以“有气象服务站,有气象协理员、有气象灾害应急预案、有气象监测设施、有气象信息接收终端、有气象科普活动”的要求,推进防灾减灾示范乡镇建设,完善协理员、信息员的考核奖惩、培训和管理机制,促进队伍规范发展和效益发挥,推进“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农村气象防灾减灾体系建设。

五是继续做好特色农产品和优势产业的专题专项服务,不断拓展为农服务领域。要围绕特色农业,建立相应的气象服务指标体系,以新昌茶叶气象服务示范基地为依托,逐步建立绍兴不同特色产业的气象服务示范基地。在加强部门联合、突出气象特色等方面下功夫,充分发挥气象为农服务联系卡的作用,开展针对性的农业气象服务,加强为农业行业协会、专业合作组织、农产品市场、示范基地、龙头企业、种养大户等重点涉农组织的服务,普及气象科技知识,提供个性化农业气象服务。

浅谈社区教育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篇7

新农村建设的不断发展给农村生态产业提供了更为宽阔的发展空间,有利于突出生态环保的综合管理模式,形成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与生态林业信息化发展的综合运用。发展林业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保持生态平衡,是当代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同时,林业是“三农”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林业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水平,推动经济、社会、生态和谐共进。为此,政府和村民要积极发展建设林业,充分发挥林业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推动农村林业经济发展与生态相融合的和谐局面的形成。

2 林业在新农村建设中地位和作用

在农村发展林业产业可以实现对林业资源的有效利用,将林业资源的优势积极发挥出来,转变林业产业的增长方式,从而使得林地的长期、中期和短期效益得到有机结合,增大林地的附加值,提高林业综合效益,促进各种产业规模化发展,充分发挥林业产业化效应,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加快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2.1 促进生态建设

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于林业建设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指出林业建设必须要突出其生态性,积极的采取有效的措施促进林业综合效益的发挥。只有这样,才可以促进林业产业综合竞争能力的提高。我国林业的覆盖面相对而言较为广泛,不但涵盖了种植业与养殖业等第一产业领域,还涉及到了农村的生产与加工。此外,借助于当前最为先进的科学技术,有利于最大程度的利用土地资源,促进生产效率的不断提高,这同时也是当前林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重要表现。

2.2 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由于机械化水平的落后,使得劳动生产率与经济效益都无法得到实质性的提高,农民的收入降低。而在农村进行林业产业的发展,不但能够有效的提高林业生产经营的标准,还可以有效的提高农民的收入,带动农村的发展,进而达到新农村建设的目标。

2.3 节约土地资源

在农村发展林业产业,可以实现对农村土地资源进行节约的目标,从而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对于当前农村土地资源比较紧缺的问题是一种有效的解决办法。同时,利用各种家禽、树林和农作物,可以增加土地的肥力,使农村土壤更肥沃,促进农林牧各行业之间实现优势互补以及协调发展,从而推动新农村建设发展。

2.4 增加农民收入

在农村大力发展林业促进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化。在发展林业的过程中,需要大量劳动力,可以充分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地利用,避免劳动力浪费,增加农村人民的额外收入。

同时,以农户为单位对自己承包的土地进行开发,也实现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化和就业。有些村民在承包路段、渠塘井边栽植林木,蓄水护堤,还有些大户村民直接承包林业,这不仅改善了自身的生产生活环境条件,也提高了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促进了新农村建设发展。承包林业的流程见图1。

3 加强林业建设的建议

3.1 提高农民的林业知识与技能

在农村中发展林业产业,应该将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作为发展的主要目标。而如何才能够达成这一目标,就需要人民群众有着较高的生态环境意识,积极的提高林业生产的技能。当前,我国农业的发展水平已经进入了现代农业前期的二元结构发展阶段,高科技的农业转变,先进的耕作方法与技术的使用,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农民的收成得以大幅度提高,农民的各方面技术水平也在不断提高,随着种植养殖、综合管理、外出务工等各种各样劳务形式的形成,农民的经营方式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在这样的情形下进行农业的发展,就必须要及时转变传统的生产方式,从根本上认识到现代林业建设发展的重要意义,积极的采取有效的措施,促进农民综合素质的不断提高,注意学习最新的农林专业技术知识,将农民培养成为既懂技术,又懂管理的全能型农民。

向农业专业化、社会化以及市场化的方向发展,这不只是农业发展的目标,也是当前林业发展的目标,对于林业智能部门来说,就必须要最大限度的发挥示范带动作用,鼓励更多的社会力量加入进来,促进科技推广的力度,使得农民能够尽快的认识与掌握当前科技知识与技能。只有农民真正的适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求,才可以促进新农村林业建设更好更快的发展。

3.2 优化林业产业结构

在新农村建设中发展林业,需要先进的基础设施。(1)加强林业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在一定时间内兴修桥梁、水渠、河堤、河坝等,为发展林业提供有利条件。(2)在推动基础设施改进的同时,优化林业产业结构,全面实现与周边村庄的道路交通网络。(3)坚持采取因地制宜的原则,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积极推广“小规模,大群体”的发展模式,以实现一村一品的目标,确立扶贫产业开发的整体思路,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建设新农村。

3.3 加强营林队伍建设

想要发展农村林业,就要加强营林队伍建设。(1)改善营林工作人员的工作环境和薪资待遇,留住优秀人才,避免人员的频繁流动。(2)针对现有的营林工作人员,要进行相应的岗位培训,提升其专业技能和专业知识,培养其实践能力和对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确保营林工作的顺利展开。(3)大力引进具有丰富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的营林技术人员,切实提高营林工作队伍的整体素质,强化队伍建设,确保营林工作的顺利展开,保证工作的质量和效率,推动新农村建设。

3.4 加大资金投入

对于农村政府和相关林业部门而言,要正确认识到营林工作的重要性,认识到更新造林并不仅仅是对树木的种植,还必须加强管理和维护,才能保证林木的迅速成林成材,保证林木质量。因此,要结合当地村庄营林工作的实际开展情况,加大资金投入力度,聘请专业的营林技术人员,购置相应的营林设备,切实保证营林工作的顺利进行,推动林业在农村中的建设工作。

3.5 加强林业管理

在农村发展林业,政府和有关部门一定要加强对林业的管理,充分发挥规模效应,促进营林工作的发展。在实际工作中,要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选择符合市场要求的优良树种,进行集约化管理,遵循树木的生长规律,通过科学统一的管理和培育、维护,尽可能缩短林木的生长周期,提高林木质量,从而切实提高林木的经济效益,推动当地农村经济发展。

4 结语

在农村发展林业产业是建设新农村的必然要求,它有利于农村生态建设、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就业增收,是安置农民工就业、缓解社会就业矛盾的最现实、最直接、最可行的一条渠道。农村领导人要更多地关注林业、投入林业、建设林业,做大做强林业事业,要在林业产业发展中发挥更积极的作用,不仅要加强和应用林业产业技术研究,还要总结推广先进技术和科学方法,大大拓宽农村人民就业增收的空间,推进现代林业产业发展,实现林兴民富,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最终实现新农村建设目标。

摘要:指出了现代林业的建设与发展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论述了林业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地位与主要作用,从提升农民林业知识、优化林业产业结构、营林队伍建设、资金投入等方面探讨了加强林业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林业,新农村建设,作用

参考文献

[1]柳先发,徐志忠,杨万洪,等.景宁县林业发展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探讨[J].现代农业科技,2010(14):69~69.

[2]石开平.浅析林业在从江县域经济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J].吉林农业,2010(10):93~93.

[3]陈仲全.兵团林业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J].防护林科技,2014:16~17.

浅谈农机化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篇8

关键词:农业机械化;新农村建设;重要作用

中图分类号:F32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2)-10-0029-1

1 推进农机化的重大意义

1.1 发展农业机械化,是建设现代农业的迫切需要

农业机械化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前提,也是一个重要的发展过程。农业能否实现现代化,关键在于农业机械化的发展程度如何。首先,现代农业发展程度要用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水平来衡量。劳动生产率是衡量农业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提高农业劳动生产效率的主要方法就是大力推广和加强农业机械化建设。其次,农业机械化是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的物质基础和保障。机械作业代替了传统的人畜作业,实现了人力所不能达到的现代科学农艺要求,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农民的田间作业强度,极大地改善了农民的生产条件,提高了生产力水平。再次,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农业现代化是农村工业化必不可少的,如果没有机械化根本谈不上工业化。因此,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现代农业的迫切需要。

1.2 农业机械化是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当前,“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如何让农民尽快富起来。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加快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尽快使农村的剩余劳动力解放出来,同时要加快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农业机械化在这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解放出了大批的农村劳动力从事二、三产业和劳务输出,大幅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实现了农民致富增收。

2 农机化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2.1 农业机械化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强劲动力

农业机械作为现代农业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可以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产,繁荣农村经济,可以逐渐改变“农村、农业、农民”在各个方面的落后面貌。所以,农业机械化必然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强劲动力。农业机械作为现代农业的重要物质基础,既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又减轻了农民田间作业的劳动强度。改善农业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业劳动生产效率和生产力水平,构建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2.2 农机化是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载体

现代农业与传统农业的最大差别在于大量应用各种农业新技术,而新农村建设中新技术的推广应用离不开农业机械化。同样,发展现代农业是新农村建设中的必然形式,更应该把推广农业新技术的发展作为重要手段,而这些新技术的实施大多都是以农业机械为载体进行的。自动化育苗、高效植保、节水灌溉等农业技术以及其他农业节本增效技术的推广和广泛应用,大幅度提高了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但都离不开农业机械。

2.3 农业机械化在新农村建设中不可或缺

农业机械化贯穿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多个方面和各个环节,在新农村建设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和作用。一是农业的生产发展需要农业机械化。农业机械化的广泛应用,提高了农业工作的生产效率,降低了农民的劳动强度,因此,农业机械化不可或缺。二是农村的村容村貌的规范、整洁也离不开农业机械化。农业机械的广泛应用,可以不断改善农业的基础设施和基本生产条件。通过节水灌溉等机械化技术,可实现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三是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也与农业机械化的使用分不开。要想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首先要让农民增收。农业机械化不仅能增加农民收入,同时还可以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和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加快乡镇企业和小城镇发展的步伐,为广大农民创造更多、更广的经济收入途径。四是农业机械化的进步和发展也促进了乡风文明。农业机械的大量使用,改善了农民的生产条件,提高了农民的生活质量。促进了农民在生产、生活等方面的发展和城乡协调发展,从而促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3 如何推进农业机械化快速发展,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

3.1 加大农机政策扶持力度, 加快农业机械化发展速度

紧紧围绕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为目标,全面贯彻落实农机方面的法律、法规以及各级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加大对农机化的支持和保护力度,全面配合实施好各类农业项目,调动农户和社会各界投资农业机械化的积极性,加速农机化发展。

3.2 加强新机具新技术推广,大力发展特色农机化

一是要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和老百姓喜欢的宣传方式,及时准确地为农机生产销售企业生产、销售和政策、技术等信息。引导农民购置先进、经济、环保、安全、使用的农机具。二是要加强农机和农艺的融合。加强机具的选型与改进,不断完善机具性能,充分实现农机农艺相融合。首先,要加快粮食作物全程机械化,解决传统的粮食生产中的效率低问题;其次,要发展蔬菜、瓜果等经济作物生产机械化;第三,要引进适应生态的有观赏功能的作物及其机械设施。

3.3 加强农机化工作的领导

上一篇:今天四月一日愚人节的散文下一篇:车辆运行管理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