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环境保护法制建设

2024-10-07

农村环境保护法制建设(精选12篇)

农村环境保护法制建设 篇1

随着农村人口和经济的迅速发展, 农村的环境受到了日益严重的污染, 许多地方的环境污染已经远远超过了城市的污染, 昔日的绿水青山让人倍加怀念。农村环境的污染, 也阻碍了和谐社会的实现。因此必须加强农村环境保护。

1 我国农村环境问题概述

农村环境问题主要指的是由于人类的活动, 即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和不合理利用而造成的生态系统结构破坏、功能衰退、生产力下降、水资源丧失等一系列生态环境恶化以及对农村的社会经济发展、农民的健康和生命产生有害影响的现象。

我国农村环境问题主要有不科学的农业生产、乡镇企业的不合理结构和布局、农村城镇化、城市污染向农村转嫁、盲目的物种引进等等引发了一系列严重的农村环境问题。在生产上, 农村对于城市是作为一个原料输入地而存在的, 因此也就相应成为了因供应城市原材料而导致生态破坏的直接受害者和部分城市污染物质的接受者。在生活方式上, 农村生活、居住以一家一户一院的形式为主, 生活废物因为基础设施的缺失一般直接排入其生活的环境中, 而城市的生活废弃物一般以有序的方式转移出其生活的环境。

2 我国农村环境所面临的问题

2.1 农村人口多, 公众环境意识欠缺

我国农村人口多, 数量增长过快, 人口素质较低。由于人口数量的剧增, 产品需求过大, 造成了重压下的毁林开荒、毁草种田, 致使水土大量流失, 水涝灾害日趋严重。由于农村人口生态意识低下、生态教育落后使农村生态环境的修复、改善受到很大制约。目前, 农村教育普遍落后, 文化水平较低, 科学生产方式、农业生产知识、基本环保知识与环保技能欠缺, 对新生事物和新观念的接受程度低, 造成我国公众对农村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和加强保护的重要性不够重视。对生态环境问题的成因、危害、防治办法等了解较少, 没有形成城市环保和工业污染防治的有效机制, 只是一味追求经济发展的短期效应, 环境道德意识较弱, 公众环境意识中具有很强的政府依赖性和自我保护性。由于农民缺乏生态环保意识、生态技能水平低下, 在发展农村经济的同时, 不能自觉、有效地保护好生态环境, 造成生态环境破坏严重。

2.2 生活废弃物对农村环境的污染日益突出

城市生活中产生的大量废弃物的最终去处是郊区农村, 这是造成农村环境污染加剧的一个重要原因。其次村镇生活废弃物对农村环境的污染也同样不可小觑。随着人口的增长, 村镇规模的扩大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村镇的生活废弃物在大量增加, 但限于资金、技术及其他原因, 我国大部分农村没有垃圾、污水处理设施, 生活垃圾70%左右没经过无害化处理, 生活污水绝大多数是随意排放, 这些都污染了农村人居环境。

2.3 农业生产对农村环境带来的污染

我国的农业生产环境, 由于长期掠夺式耕作, 农药、化肥和农膜的过度使用, “三废”超标排放, 致使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受到阻碍。我国是化肥、农药使用大国, 据统计, 我国化肥施用量居世界第一位, 单位面积使用量居世界中等水平, 但我国化肥利用率却不高, 这不仅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而且污染了农村环境。此外, 在农田中使用不易降解的塑料薄膜, 由于不注意回收清理而给农村带来了“白色污染”。

3 我国农村环境保护法制建设存在的不足

3.1 农村环境立法不完善

我国农村环境保护还存在立法上的空白, 表现在实体法与程序法两个方面:在实体法方面:目前还没有一部独立的农业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 而且有些农业环保法律、法规条款部分分散在其它法律法规中, 地区和部门间的发展水平也参差不齐, 现有的法律法规已难以适应新的经济体制的变化和需要。在程序法方面:存在重实体轻程序的观念, 这势必影响到环境执法的操作性、规范性。

3.2 农村环境执法力量薄弱

我国各地的环境保护机构设置几乎都一样, 设有省、市、区 (县) 级环境保护机构, 一直以来国家环境工作的重点都在城市, 农村的环境保护工作尚在起步阶段。国家最基层的环保部门是县一级的环保机构, 绝大多数村镇都没有自己专门的环境管理机构, 县级环保部门也较少在其所管辖村镇设立派出机构, 各县区直属部门及乡镇绝大多数更没有明确分管环境保护的领导, 虽然现在一些镇一级政府也建立了环保机构, 但是多属空架子, 没有相应的人员和资源, 农村环保职能基本没有履行。因此, 现有农村环境执法力量的薄弱, 不能满足我国广大农村环境管理的需要, 是农村生态环境问题难以控制和解决的重要原因。

3.3 农民环保法律意识淡薄

环境意识是衡量社会进步和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农民由于受到文化素质和传统习俗的影响, 环境意识水平肯定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许多农民对环境知识知之甚少, 环境意识淡薄。对于自身破坏环境的行为、周边生存空间的污染和破坏的危害性认识不足, 对农村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更加认识不足, 许多农民在生产中进行“粗放式”、“掠夺式”的耕种和经营, 生活中随意丢弃、堆积生活垃圾。即使他们意识到危害, 由于对环保法律的无知, 也不知道自己如何维护自己的权益, 只能顺其自然。

4 完善我国农村环境保护法制建设的建议

4.1 健全农村环境立法

要从根本上治理农村环境污染, 必须以健全、严格的法律法规为基础。现有的环境法律特别是环境污染控制法律是在工业和城市污染的基础上建立的, 着重反映城市的环境要求, 很难适应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为了加强对农村环境的保护, 需要构筑一个比较完善的、独立的农村环保法律体系, 把农村环保这一块从整个环保法中独立开来, 根据可持续发展原则, 结合农村环保本身所具有的特点, 形成一个单独针对农村的环保法律体系。

4.2 加强农村环境执法机构队伍的建设

建立健全环境保护机构, 增强环境保护部门的工作能力, 充分发挥其引导、监督作用, 是搞活环境保护工作的基础、前提和保障。各乡镇、街道应建立环境保护工作站, 各自然村明确1名分管村委领导, 在环境保护部门的统一领导下, 重点对辖区的家畜养殖业、生活环境和农业生产环境实施监督管理。

4.3 提高各级行政部门行政管理能力

各级政府在农村环境保护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 要求他们在防治污染问题上, 结合农村污染的实际情况, 不断提高自身的行政管理能力, 做好农村环境保护工作。

4.4 加强农村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工作

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离不开广大农民的参与与支持, 但是由于农村相对闭塞, 大多数农民的文化程度不高, 环境意识比较淡薄。因此, 必须深入持久地开展环境保护法制宣传教育, 普及环境法律、法规知识, 帮助农村居民了解农村环境存在的问题、发展趋势及其危害, 唤起农民的生态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 增强全民生态环境保护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摘要:农村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对建设和谐社会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有着重要意义。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 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和乡镇企业的迅速发展, 使农村环境面临的污染问题较为严重, 这严重影响了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农村,环境保护,法制建设

农村环境保护法制建设 篇2

以五五普法材料为主要学习课程,一般以自学为主,适时请县法制宣传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有关人员进行学法辅导,深入各单位对学法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要建立学法笔记本制度,定期抽查学法笔记,并依照镇统一安排进行学法考试,努力营造学法用法氛围。

二、搞好新农村建设中的法制宣传教育

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百人说法百场,千人送法千家,万人学法万次的百千万工程,要围绕新农村建设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建立有法律顾问为牵头的优秀村民学法评选活动,积极组织村干部法律知识培训,积极探索制定教育的新亮点,新举措,要继续开展民-主法制村、单位的创建工作,力争取得新突破。

三、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普法联络员队伍,并搞好培训

培训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重点培训普法骨干,尤其是生产队长,片会计,同时抓好流动人口和企业管理人员的法制宣传教育。组织每个小组设立一个中心户为本组学法召集人,组织者,每月不少于4小时,并做好学法记录情况。

★ 农村社区实施活动方案

★ 社区管理工作活动方案

★ 社区建党活动方案

★ 社区春节晚会活动方案

★ 社区三八节活动方案

★ 社区网格活动方案

★ 社区五四运动活动方案

★ 社区党建活动方案

★ 社区文化教育活动方案

农村环境保护法制建设 篇3

1. 当前农村法制建设滞后的原因

1.1宣传力度不够 现在农村普法基本上还是靠张贴标语、出动宣传车宣传、举办法制讲座、发放宣传材料、开展法律咨询等形式。通过调查发现,这些方式的针对性不强,不系统,存在“东一榔头,西一棒槌”的现象,宣传的内容不一定是农民需要的,对农民的吸引力不够。

1.2基层执法人员专业素质不高 某些基层执法人员自身的法律素养较低,在平时的工作中又疏于学习法律知识,不能很好地引导群众;有的甚至对自己正在宣传的法律,都没通读过,一问三不知,极大影响了农民学习的积极性;有的执法人员在执法过程中,不注重程序和方法,造成了农民的逆反心理。

1.3农民法律意识淡薄 农民对法律知识表示陌生,有的农民认为法律不可信,有的认为在走投无路实在不得已的情况下会求助法律,维护合法权益,只有极少数的明确表示在切身利益遭受侵害时会主动利用法律武器。对法律的陌生使他们对身边的制度产生了迷惑,甚至有的农民认为村规民约就是法律。

1.4法律与农村道德风俗存在冲突 在乡村日常生活中,道德风俗自古以来就对农民有着深深地影响,这对法律信仰的形成有着极大的影响,例如,农村嫁女有收纳彩礼习俗,有人借婚姻之名索取财物,这明显违反了我国《婚姻法》的规定。而不法分子则借着这一道德习俗进行违法犯罪活动。

2.改善农民法制思想状况的措施

2.1努力提高农民法制建设的认识 认识的高低决定着思路的正确与否,只有思路正确,才能提高农民的法制思想建设水平,应该从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社会主义新农村等历史背景下,审视农村法制建设的重要地位,确立依法治理的战略指导思想和法律推进型发展体制。农民的法制思想状况在整个法治国家的建设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到农民法制思想建设的重要性。各级干部尤其是基层领导干部要高度重视法制建设的工作,要舍得必要的经费投入,要站在若不抓好法建,迟早就会演变成群体性矛盾(事件),从而影响社会和谐的高度来认识。

2.2提高基层执法人员的法律素养 基层执法人员和民众接触最多,在农村基层,他们的一言一行都直接影响着广大农民,他们法律素养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广大农民对法律的信任程度。因此提高农村执法水平对于提高农村法制思想水平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要通过多种途径提高基层执法 人员的整体素质和服务水平。

2.3加大农村法制宣传及教育力度 政府在普法教育中要不断创新工作思路,结合不同地区、不同层次农民群众的文化需求和思维习惯,选择农民群众最喜爱、最容易接受的宣传方式,营造浓厚的学法、用法氛围和良好的法治环境,使农民在潜移默化中增强法律意识。同时,还要搭建一些服务平台,经常性地组织律师深入农村开展法律援助、法律服务等送法下乡活动。为农民群众办实事,解决实际问题,从而提高农民群众学法用法的积极性,增强法制宣传效果。最后,应增强宣传的针对性,针对农民所需要的法律知识进行教育。经过调查发现广大农民迫切需要了解的法律知识大多是与他们切身利益密切相关,包括婚姻法、劳动法以及土地承包法等。各级部门在进行宣传应该进行调查,把农民群众最需要的法律知识传授给他们。

2.4提高司法公信力 司法是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要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提高农民的法律意识,就要提高司法公信力,增强农民对法律的认识,保障农村的改革、发展和稳定,解决农民告状难、打官司难的问题。大力提高基层司法人员的素质,不断引进高素质人才。最大限度地保证司法公正与效率的平衡,降低诉讼成本,强化监督制约机制,保证高效公正司法,把地方政府的依法行政纳入司法监督之中,保证司法最终原则的威慑力。

农村环境保护法制建设 篇4

1.1 环境保护立法滞后, 法律体系不健全

改革开放历经20多年, 我国的环境保护立法已初步形成了一个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为主体的法律法规体系, 包括宪法关于环境保护的规定、环境保护基本法、环境保护单行法规、环境标准、其他部门法中的环境保护法律规范以及地方性法规和规章。这些环境法都涉及了农业环境保护, 并对农村环保事业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但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这一法律法规体系远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首先, 这一法律体系是建立在靠行政指令来实施的计划、经济基础之上, 实现一种人治型的经济范畴。其次, 从此体系的大致内容上来看, 现行体系中农村环保法律法规不多, 远跟不上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最后, 此法律体系不健全。此体系中"没有综合性的农业环境资源保护法规或条例。另外, 如农药使用造成环境污染等一些重要领域还存在立法空白, 从而使我国农村环保立法跟不上国际环保发展的趋势, 不利于环保事业的发展。

1.2 现行的一些环境与资源保护单行法不能适应国际环保发展的需要

现行的法律法规制定年代较远, 尤其我国加入WTO后, 急速与国际接轨, 农村环境不断出现新问题, 法律出现了严重滞后甚至真空。

1.3 环境管理体制不完善, 监督力度不足

目前现行的环境管理体制仍是按辅助性原则为依据的统分结合的多部门、多层次的执法管理体制, 这样形成了执法主体势力割据的局面, 致使权责不明, 权力过于分散, 从而使一些省、市级环境保护专门机构变成了本地区行政机关的附属机构。另外, 各环保部门之间为了部门利益而互相扯皮, 关键时刻相互推诿责任, 形成了一种恶劣的部门保护主义, 最终造成执法混乱, 法律法规失去法律效力。

1.4 农村干部和农民环保法律意识淡薄

我国目前市场经济体制仍未完全确立。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人治型法律秩序仍未被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法治型法律秩序所代替。大部分农村干部政策性意识浓厚, 法律性意识较淡薄, 致使许多法律法规在农村实施过程中给以政策化, 造成农村市场经济法治建设障碍重重。再由于我国农村环保法整体上仍未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宣传力度欠缺, 农村环保法在广大农村干部`群众头脑中仍是一个未知数。

2 健全和完善我国农村环境保护法制的构想

2.1 扭转人治化, 加强法治化, 推动农村环保

产业市场化进程法治是一种文明的法律精神, 其核心是公正地调整各种利益关系, 平等地保护和促进一切正当利益为价值目标。因此, 转变农村环保法制建设中出现的以“人治”为核心, 忽视环境效益, 社会效益而片面发展经济效益的思想意识, 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 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 我们必须正确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 解决好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 从而推动农村环保适应国际化趋势, 加速环保产业市场化的发展进程。

2.2 完善农村环保法律体系, 使之统一化、规范化和高效化

2.2.1 完善农村环保立法体系

为了适应农村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达到农产品国际贸易化发展的要求, 根据可持续发展原则, 结合农村环保本身所具有的特点, 形成一个单独针对农村的环保法律体系, 使整个农村环保法律体系统一化, 有利于农村环保法制建设有序地进行。

2.2.2 依据农村环保法律体系框架, 使各项环保法律法规规范化、完善化

农村环保法律法规应做如下完善:a.立法高度方面, 制定应由全国人大常委上升到全国人大, 加大此项法律的权威性。同时, 在基本法中应增加综合性的农业环境管理法律, 以完善农村环境与资源保护基本法这一块;b.补充农村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中欠缺的单行法。如农村清洁生产促进法, 环境保护评价法, 农药使用造成环境污染法等;c.修订现有立法, 以适应目前农村环保法制建设同国际接轨的需要。如1997年国务院颁布实施的〈农药管理条例〉中对于农药进行使用所造成的污染怎样处治, 仍缺乏相应的法律条款;d.根据国内国际情况, 制定出既符合我国国情又能与国际环保接轨的环境标准;e.加强地方环境与资源保护的立法, 全面具体落实农村环保法律法规, 切实推动农村环保事业的发展。

2.2.3 规范农村环保管理体制, 促使此体系高效实施

为了在农村有效实施环保法, 必须提供一套强有力的管理体制作保障:基于目前的管理体制, 除继续完善排污许可证制度、征收排污费制度、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等外, 还应建立实施清洁生产促进制度, 农业环保责任制度和农村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定量考核制度、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管理制度等。

2.3 健全执法机构, 强化执法队伍

2.3.1 健全执法机构

依据农村环保基本法和环保管理体制, 应建立一个从中央到地方进行统一管理的专门环保机构, 即中央仍由部级的国家环境保护部对全国环保建设进行统一部署、管理、指挥、协调。各省、市、县级政府设置专门环保机构, 为环保部的分支机构。在环保执法过程中, 环保局为执法主体, 并且垂直上一级环保机构管辖、监督, 不隶属当地政府主管。这样全国各地各部门的环保工作都由统一的环保机构来行使职权, 各级政府与各部门密切配合各内部的环保法制工作, 并将此项工作作为考核各级政府各个部门政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有效地制止地方保护主义与部门保护主义。

2.3.2 强化执法队伍, 不断提高执法水平

要不断提高各级执法队伍人员的政治觉悟, 严格依法办事;要不断更新执法人员的知识结构, 强化他们各项环保科技技能, 保证环保法落实到实处。

2.4 加强执法监督, 提高执法力度

2.5 加强环保法制宣传, 提高于部和农民的环保法律意识

2.6 借鉴国外环保法制经验, 争取早日与国际环保法制接轨。

3 农村环境保护近期目标和重点解决的问题

3.1 到2010年, 农村环境污染加剧的趋势有

所控制, 农村饮用水水源地环境质量有所改善;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取得一定进展,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与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使用率提高10%以上, 农村畜禽粪便、农作物秸秆的资源化利用率以及生活垃圾和污水的处理率均提高10%以上;农村改水、改厕工作顺利推进, 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65%, 严重的农村环境健康危害得到有效控制;农村地区工业污染和生活污染防治取得初步成效, 农村环境监管能力得到加强, 公众环保意识提高, 农民生活与生产环境有所改善。

3.2 重点解决的农村环境问题

3.2.1 把保障饮用水水质作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首要任务, 加强农村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和水质改善。

3.2.2 因地制宜开展农村生活污水、垃圾污染

治理, 提高垃圾无害化处理水平, 大力推进农村生活污染治理。

3.2.3 加强对农村工业企业的监督管理, 严格

执行企业污染物达标排放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 防止城市污染向农村地区转移、污染严重的企业向西部和落后农村地区转移, 严格控制农村地区工业污染。

3.2.4 加强畜禽、水产养殖污染防治, 建设生

态养殖场和养殖小区, 通过发展沼气、生产有机肥和无害化畜禽粪便还田等综合利用方式, 重点治理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 实现养殖废弃物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

3.2.5 采取技术、工程措施, 控制农业面源污染。

3.2.6 积极发展生态农业、有机农业, 严格控

制主要粮食产地和蔬菜基地的污水灌溉, 防治农村土壤污染, 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3.2.7 坚持生态保护与治理并重, 加强对矿

产、水力、旅游等资源开发活动的监管, 加强农村自然生态保护。

3.2.8 逐步建立政府、企业、社会多元化投入机制, 加大农村环境保护投入。

3.2.9 建立和完善农村环保科技支撑体系和

农村环境监测体系, , 增强科技支撑作用, 加强农村环境监测和监管。责任编辑:王青翠

摘要:简述了我国农村环境保护法制建设和重点解决问题。

农村法制建设调查报告 篇5

调查目的:通过调查了解当前农村法制建设问题,发现问题,提出对策 调查对象:当地村民、村干部、乡镇法治部门 调查方法:实地走访,发放问卷 调查地点:大田县湖美乡

调查时间:2015年8月28日—2015年9月13日 调查人:施明渤

农民是我国重要的组成部分,更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农民只有懂得如何运用法律武器,才能在现实生活中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农民法律意识的强弱,法律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我过民主法治建设的进程,关系到“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本次调查地点选取在大田县湖美乡,通过实地走访调查获取相关的数据,深刻分析农村法制建设的情况,分析其中的问题,提出建设性的建议。

一、农村法制建设现状

1、普法宣传与群众需求脱节,农民法律意识淡薄。

调查表明:男性最想了解的法律法规前三位为:促农富农(37人,占男性61.7%);人身伤害(20人,占男性33.3%);农民工基本权益(20人,占男性33.3%)。女性最想了解的法律法规前三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14人,占女性23.3%);促农富农(14人,占女性23.3%);婚姻家庭(12人,占女性20%)。不难看出,经济的欠发达并没有阻碍,农村中男女对法律的需求的差异性,男性更多的是基于事业发展而去了解法律,更多的是关注对产业发展政策,以及工作安全保障类。女性更多的是关心家庭稳定和睦,从而关注家庭健康保障,经济收入,以及家庭稳定类的法律。

农民的权利意识淡薄。“民不与官斗”、“一年官司十年仇”、“吃亏是福”等传统观念深深的影响着一群人。受传统人治思想的影响,长期以来,法制在农村的着眼点都是如何加强管理,着重于法的政治统治功能,农民往往只把法律当成是制裁违法犯罪的工具,而忽视了法律保障权利的功能。权利意识淡薄,主体意识模糊,缺乏维护民主权利,利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切身利益的意识和实践活动。法治社会要求法律至上,具有最大的权威和最高的效力。然而,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法律却没有处于至上的位置;相反,几千年来的封建人治传统已使权力至上的观念在我国农村社会打下了深深的烙印。在现实生活中,我国农村地区呈现出明显的泛权力状态。在权大还是法大的价值取向上,广大农民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前者,法律几乎是没有权威的。在农民的心中,政府管理了一切,在日常生活中找政府往往是解决矛盾纠纷的主要途径,远远大于寻找法律救济的比重。

2、司法成本高

农民通过法律维权面临司法成本过高的问题,尤其是追讨工资的过程中,为了追讨回被拖欠的工资或工伤赔偿金,农民工在维权过程中要负担交通费、住宿费、餐饮费等诸多费用,而且维权时间漫长。据统计,被拖欠工资的时间在6个月以上2年以下的农民工比例高达74.8%。维权程序复杂、成本高,使很多农民工不得不选择牺牲自己的部分权益与用人单位私了。很多农民有法律维权的意识,但是法律维权过程中产生的司法成本农民无法负担,最终不得不放弃法律维权。

3、解决途径存在隐患

当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时候,30%的男性和25%的女性选择私了。而男性有40人、女性有28人选择向村干部或政府求助,以期纠纷得到解决,占到调查人数的68%。私了由于其往往是事故双方在事故发生后自行商量解决,而大多数人对事故本身没有明确的认识,致使私了结果具有不确定性、随意性,同时其不具有法律约束性,不少事主在私了之后,又继续纠缠,乃至发生暴力事件。例如,走访中了解到:我乡后坑村有一人被狗咬伤,私了决定600元赔偿,但治疗中伤者因病毒感染致使产生数千元医疗费,再次协商时,犬主坚持以当初谈妥600元为由,拒绝村镇两级调解,从而让处理人员十分棘手。

4、农村司法机构不健全

在广大农村,往往有政府却无司法,一个中心法庭要管辖二至三个乡镇,面积一般在二百平方公里左右。经济越不发达的地方,管辖范围一般越大。这种情形还美其名曰“资源整合”。群众想打官司,要跑上百里山路才能找到法庭,通过立案、传询、开庭等程序,早也是筋疲力尽。所以农村广泛地流传着“赢了官司输了钱”的民谚。本身就贫穷,谁还经得住这个折腾!干脆不打也罢了,倒不如自己了断,往往为一件小事走上极端的事情时有发生。

担护普法宣传和法律援助的农村司法所,往往也是有其名无其实。大多数乡镇的司法助理员,由于缺乏编制,几乎都是兼职干部或招聘人员。自身并不懂得多少法律,又从何普法和提供法律援助?村镇两级调解本是一种有效解决民事纠纷的选择,且具有一定的法律约束性。但实际中,虽然村镇两级都建立了纠纷调解室,但村镇干部大部分未学习过相关法律,同时也没有经过专门的业务培训,他们在调解中往往凭借的是几十年的工作经验。虽然不少同志的工作经验在不少调解中起到了关键作用,但同时很多经验跟法律、法规有出入,甚至相悖。

二、农村法制问题原因分析

1、人口结构大龄化、文化程度偏低。被调查人员中60%为男性,40%为女性,统计表明:被调查者中56岁以上的有31人,而41岁以上的共有57人;同时初中以下学历的有77人,主要集中在41岁以上阶段。走访中了解到,由于很多法律宣传过于深奥和单调,群众理解比较困难,虽然有不少从普法活动中拿的资料,但很少细读。农村法制宣传渠道不畅。家庭联产承包开始后,集体组织形式越来越变得松散,群众大会已经很少召开。虽说电视机的普及率大幅提高,但收看的节目却都以电视剧居多。农村报刊最多发行到村委会一级,国家的法律法规一般也在村委打住。农村虽然建立了农民夜校和建成开通了现代远程教育,农村小学也聘请了法律副校长,但作用并未真正发挥出来,还是形式主义的东西多一些,加之农村干部法律知识的缺乏,农村的普法几乎就成了死角。

2、执法不公正在不同领域不同程度的存在。执法不严,徇情枉法,已经成为法制进程中的毒瘤。个别基层干部“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在老百姓看来,“八字衙门大大开,有理无钱莫进来”。这些都直接影响着老百姓的“法治”心理:“上边没人,告也白告”。

3、怕打官司的思想仍然根深蒂固于广大农村。人们习惯认为,官司缠身总不是一件好事,对打官司缺乏必要的心理准备。农民如此,基层政府也如此。《行政诉讼法》实施后,一些基层的政府官吏至今还不适应当被告。

4、人治思想还占据着很大市场。“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在农村干部的眼里似乎是天经地义的东西。不少人嘴里是“人民公仆”,心里却公仆是人民,自己所扮演的角色始终转不到服务和“法治”的轨迹上来。名义上司法独立,实质上党管一切,严重影响着司法公正,阻碍着民主法制进程。

三、农村法制建设问题对策

1、加大法制宣传力度

进一步提高对农村法制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各级党委和政府在推进新农村建设工作中,要始终坚持“一手抓建设,一手抓法制”,不能有任何动摇。要坚持依法决策、依法行政、依法办事,努力提高运用法律手段管理农村工作的水平。加强农村法制建设,深入开展农村普法教育,增强农民的法制观念,提高农民依法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的自觉性。要进一步在广大农民和农村干部中开展法制宣传教育。通过这种宣传教育,切实提高农民群众的法律意识,切实增强农村干部的法制观念和依法办事能力。要努力做到使广大农民知法守法,积极履行应尽义务,并懂得用法律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使农村干部自觉奠定法律,严格依法办事。

2、多种方式相结合,向民事等方面倾斜

(1)电视传媒对现在生活的印象是毋庸置疑的,由于其法制节目为了收视率等多关注重大的、轰动的案件,而这种案件多为恶性刑事,虽然教育了群众,但却并不具有太大的教育意义。因此,适当的向民事、劳资、致富等法律法规倾斜,让广大群众获得真正有操作性的法律。

(2)调查中,有30%的群众也通过报刊、杂志学习法律知识。走访中了解,这些喜欢读书看报的人多为附近村民的主心骨,不少群众常常向他们了解一些法律法规。只需我们在平面媒体上运用案例和法条相结合的方式,诠释法律,就能通过他们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3)充分运用远程教育平台资源,开展教育学习。远程教育系统内的资源涵盖了农村生活的多方面,其中也有许多贴合农村实际的法律法规,其采用专家讲解的方式,直观的将法律法规展示出来。现在远程教育点已经基本覆盖各个行政村,只需我们合理利用,也能为法律普及做出重要贡献。

3、严格规范农村执法行为

重视执法存在的问题,不断提高执法水平必须做到以下几点:一是提高农业行政立法质量,明确界定农业管理机关行政权的权限。规范农村行政执法主体,调整执法机构,实行综合执法与专业执法有机结合。二是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农村行政执法队伍,妥善解决执法人员待遇。三是调整财政支出结构,改善农村行政执法条件。四是严格执法程序,完善执法制度,规范农村行政执法行为。要真正达到农村行政执法监督目的,不仅在监督的过程中需要运用法律手段,而且要通过法律制度来保障行政执法监督的有效实施。要通过严格而规范的执法,为农村经济的发展,营造一个公平、公正、安全的环境,为新农村建设保驾护航。加强基层调解人员培训,提升业务水平。村镇两级调解能得到68%被调查人数的青睐,这既是群众对我们村镇两级干部的信任,也是巨大的危机。广大村级调解员的素质,决定了这一平台的作用的大小。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各种纠纷层出不穷,因此对农村调解员的培训到了刻不容

农村环境保护法制建设 篇6

关键词:农村法制建设新农村基础

1制定和完善法律制度,强化法律保障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前提

有法可依是社会主义法制的前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依法进行,把保障农民利益的相关制度用法的形式确定下来,是依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然要求。尽管宪法和法律对公民的权利和利益作了许多规定,但是在具体的法律制度方面,尤其是涉及农民切身利益法律制度方面还需大力加强。我国农业法最近的一次修改是在2002年,但是2004年以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农业、保护农业的政策的基本方针已经发生了变化,最近,温家宝总理又提出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要求,根据近三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我认为应该进一步完善我国农业立法。首先,要完善我国农业投资法律制度,明确确立各级人民政府在农业投资方面的责任权限,以及农业投资每一年占财政收入的比例、投资的预算、投资的程序和投资的监督问题。要按照世贸组织农业规则的有关规定,建立我国农业补贴方面的制度,依法支持农业生产。在世界上基本上每一个发达国家都有一些详尽的关于农业补贴方面的规定,WTO的规则在这方面也有相应的规定,就我国来看,我们在近几年已经搞了三种农业补贴了,一种是关于种粮补贴,第二种是粮种补贴,第三种是购置农机具的补贴。但这些补贴仅仅体现在国家政策的层面上,为了防止政策在贯彻执行过程中的随意性,应该将其上升为法律层面,加紧制定我国对农业补贴方面的法律法规,明确界定国家农业补贴的范围、程序和标准,以及对农业补贴的监督等内容。比如说在2002年美国在农业安全和农村投资法中规定了三种补贴方式,一种是直接投入、直接支持:第二种是反周期农业补贴,主要是从价值方面的补贴;第三种是信贷方面的补贴制度。其次,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农民的生产经营、文化卫生、教育科技的建设都需要一个好的法制环境。比如在村庄规划、村庄建设方面,也应当有相关的法律规定。如陕西省人大在2005年11月通过了陕西省农村村庄规划建设条例,这在全国是第一家,今年3月该条例正式实施,这对新农村建设提供了依据。相信在条例实施后。对陕西的农村规划工作会有一个很好的推进。第三,要坚持依法建制、以制治村、健全完善村民自治章程和村规民约,把农村财务、土地承包、村办企业、计划生育、社会治安、宅基地划分等农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务全部纳入依法管理的轨道。

2加强农村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农民法律意识是依法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基础

由于经济文化发展的不平衡性,广大农民甚至一些基层干部的法律知识匮乏、法律意识淡薄、法律觉悟偏低,农村存在着许多问题,一些地方的盗窃、抢劫、杀人、放火、伤害等刑事案件比较突出,不安定的因素仍然存在,由土地承包、园林承包、农民负担、村委会直选,以及婚恋、家庭、债务、宅基地纠纷等引发的人民内部矛盾时有发生,邪教、非法宗教活动也不容忽视,已经成为制约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的瓶颈。加强法制宣传,提高农民法制意识已经成为我们面临的刻不容缓的重要任务。

党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要“加强农村法制建设,深入开展农村普法教育,增强农民的法制观念,提高农民依法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的自觉性”。将农村普法教育作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措施加以提出,为深入开展农村普法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首先要抓好村级干部的法制教育。通过举办村两委干部四化建设培训班等各种形式,有组织地开展学习教育活动,以有效增强村级干部队伍的法制意识,提高民主管理和依法办事的水平。其次,要着力营造广大群众学法、用法的浓厚氛围,按照与阶段性中心工作相结合,与专项工作相结合、与村民的生产生活需要相结合的原则,采取村民夜校、集体咨询、征订普法教材,开展法律知识竞赛,联户组织送法上门、电视、广播专栏以案说法等灵活形式,有计划、有重点、有目标地开展群众性法制宣传教育,使广大群众在学法中守法用法护法。第三,有针对性的加大农村普法工作力度,充分运用现代传媒、农村法制夜校,“148"法律服务专线、法制文艺等形式进行普法宣传使广大群众学会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

3加强法制建设,是化解各种矛盾。推动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保障

如前述,农村存在的各种问题和矛盾,已经成为制约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瓶颈之一。这些问题处理不好,会严重影响农村社会稳定,进而影响到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大局。这些矛盾和问题的解决依赖于政策和法律,依赖于行政的手段和法律的手段,其中最根本的是法律手段。

首先,法律具有指导作用,明确人们的权利和义务,让人们知道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怎样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可以从根本上减少矛盾。其次,与政策相比,法律更公平、更稳定。与行政手段相比,法律是个更客观、更公正的裁判手段。古罗马有一句名言,法律是关于善良和公正的艺术。在处理各种矛盾和问题时,基于宪法的有关原则,依法裁判,不仅能保护受害人的合法权益,违法者的权利也能得到尊重。更能体现人权原则,更易被人们所接受。第三,强有力的农村基层组织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组织保证,是解决新农村建设中不断出现的新问题、新矛盾,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行有效领导的坚强保证。在我国9亿人口的农村,采取有效的措施,切实加强以村民自治为基本内容的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全面促进农村的改革发展和稳定,是党的执政方式的重要体现,是党的群众路线在新时期农村的最好形式,它有利于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发挥,有利于实施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有利于处理和协调农村各种利益关系,解决农村矛盾,保持农村社会稳定。

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的法制思考 篇7

关键词:农村生态环境,法制,农村环境保护法

农村生态环境问题一般包括:不合理使用自然资源, 如水、土地、生物资源等, 导致生态失衡难以修复与更新, 造成生态遭到破坏的严重后果;农药、化肥、农膜、调节剂、饲料添加剂等过量使用及规模养殖带来的畜禽粪便污染, 产生农业自身污染;乡镇企业、转入的城市工业及农村生活垃圾等排放的“三废”污染, 导致农业的环境污染。农村生态环境问题从本质上讲是人类行为的结果。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问题, 既是一个民生问题, 也是一个法律问题。

一、保护农村生态环境的必要性

1. 保护农村生态环境是农民生存的迫切需要

农村生态环境问题已经威胁到农民的生存。由于环境污染, 恶性肿瘤已在我国农村人口死亡中跃居第一位, 许多地方因环境问题出现了“癌症村”, [1]环境污染对农民造成了直接损失。国际上恶性肿瘤高发区通常是工业高度发达地区, 而在我国却是农村地区, 这反映了我国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的严重性。污染对农民比贫穷更可怕, 贫穷只威胁温饱, 而污染却威胁农民的生死存亡, 已成为农民最大的精神负担和经济负担。因为疾病需要支付高额的医疗费, 疾病又导致劳动力损失, 让农民的收入化为乌有, 更重要的是生存权面临威胁, 这不符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建设新农村就要着力解决农民最迫切的实际问题, 不断满足广大农民需要, 切实保障他们的权益, 不断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和健康水平。

2. 保护农村生态环境是农村经济稳定发展的需要

随着经济的发展, 我国农村环境问题日益恶化, 生态环境破坏进一步加剧, 污染越来越严重, 环境问题已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全面、协调发展。由于传统农业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生产模式, 资源的不合理开发与利用, 如农药、化肥的广泛使用, 造成农产品质量下降, 同时化肥施用不科学、利用率低、农药使用剂量大等, 破坏了土壤结构, 降低了土地生产效率。农村生态环境问题, 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社会稳定持续发展, 成为农村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瓶颈”, 威胁到农民发展权。

3. 保护农村生态环境是解决农村社会矛盾的需要

农业经济的增长, 依赖对资源的高消耗, 这不仅引发人与自然的矛盾, 更引发社会矛盾。企业排放污染导致农村和企业、农民和工人的矛盾, 甚至发生群体事件, 因污染导致的民事、刑事案件增多, 已严重影响了农村的安定团结;农村生态环境问题加剧了城乡差距、收入分配差距的扩大;生态退化、环境污染导致农村民生问题突出等。农村生态环境问题已成为农村社会稳定的一大公害, 这些社会矛盾得不到解决, 就必然影响农村社会治安秩序。

4. 保护农村环境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

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其中村容整洁主要是指脏、乱、差状况从根本上得到治理, 生态环境、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社会秩序稳定, 村容村貌整洁。如果只是片面强调经济指标, 强调道路、水利、住房的建设, 忽视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 建设起来的新农村也无法持续下去。

二、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制障碍

1. 农民环境权的缺失

环境权即“生活在满足尊严和福利要求的环境中, 并拥有自由、平等和充足的生活条件, 是人类的一项基本权利”。目前, 我国宪法与环境保护基本法中没有明确规定公民的环境权, 公民的环境权变成了“环境义务”, 环境维权处于尴尬境地, 而农民环境权保护更是无从提起。

2. 农民保护生态环境的法律意识淡薄

农民保护环境意识淡薄是农村环境污染日益恶化的思想根源。传统的农业耕作方式, 生态环境保护法律知识的缺乏, 使得很多农民对环境、生态、污染漠不关心。生活污水随意排放, 生活垃圾随意丢弃、堆积, 农药、化肥无节制地使用, 加重了农村环境污染。另外, 许多地方政府和官员片面强调眼前和局部利益, 以“杀鸡取卵、竭泽而渔”方式来发展经济, 使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短期利益与长远利益对立起来, 在环境与经济关系处理上, 严重违背了自然规律、经济发展规律与可持续发展战略。[2]

3. 农村环境保护法律体系不健全

我国农村环保法律体系中, 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没有一部独立的综合性法律作依据, 没有一部专门的系统的法律法规。一些关于农业环境保护的规定, 明显滞后于快速发展的农村经济, 不能满足农村环保的新需要。《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法》对农业资源的保护只作原则上规定, 概括、抽象、不具体, 缺乏可实施性和操作性, 对农村污染的防治和保护方面没有规定, 尤其是处罚规则过于简单笼统, 没有规定处罚的金额和措施, 造成现实中处罚缺失。立法在农村环境保护、农业环境的治理方面仍然空白。

4. 农村专门领域立法缺失

我国现行的环境法律法规重城市轻农村, 导致农村在环境法规实施上基础薄弱。在农产品安全等重要方面一直立法缺失, 在农田灌溉、化肥农药的污染防治、农村饮用水安全等方面, 虽有《水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规, 但大都属原则性规范, 内容简单, 缺乏配套实施细则, 难以建立相应的执行制度。[3]有关农村生态立法基本都是“确认性”规则, 即确认应有的保护行为, 却没有违反后的惩罚措施。

5. 农村环境执法管理体制不完善

现行的环境保护管理体制是多层次、多部门的管理体制, 国务院下设环境保护部, 省、市、县政府设置专门的环境机构。但绝大多数乡镇没有环境保护机构设置, 环境监测和环境监理工作基本上空白, 县级环保部门在村镇设立派出机构困难, 农村环境管理人员配备、经费空缺。农村环境保护难度很大。[4]农村环境管理执法中遵循的法律依据不明确, 法律条文规定缺乏灵活性, 不系统, 不具体, 针对性不强, 实际工作中无法有效实施, 给农村环境保护执法工作带来障碍。

三、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制对策

1. 明确公民的环境权

宪法应明确规定公民的环境权, 使环境权成为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环境基本法应明确规定环境权的权利内容, 如公民享有宁静权、日照权、眺望权、通风权、清洁水权、清洁空气权、优美环境享受权、环境知情权、参与国家环境管理的权利, 对污染破坏环境的行为进行监督、检举、控告的权利等。

2. 加强生态环保法制宣传, 强化农民的意识

目前, 大多数农民的环保意识比较淡薄甚至无意识。因此, 要大力开展宣传工作, 提高农民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农村各级政府应根据农村文化习俗和生产生活特点, 利用村民学校、“三下乡”、“五下乡”等各类宣传教育活动, 以电视、广播、报纸、宣传单等形式, 合声、光、影、画等各种手段, 将生态环境保护的有关知识编成小品、快板、顺口溜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大力宣传, 在农村中小学校广泛进行生态环境保护教育, 通过学生带动家长影响社会。使农民了解生态环境保护的基本知识和法律法规, 促进农民环保意识、环境公德和环境法律观念的提高, 增强农民抵制生态环境污染的自觉性, 以维护环境权益保护农村环境。鼓励农民积极参与环境影响评价、环境决策、环境执法监督活动, 充分听取农民环境保护的意见。另外, 对乡镇干部、乡镇企业人员应加强环保教育, 使他们树立科学的发展观, 积极、务实地治理农村环境污染, 充分发挥他们的重要作用。

3. 健全农村环境保护法律体系

为了遏制农村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 必须构建一个完善的农村环保法律体系, 把农村环境保护从整个环境保护法中独立开来, 重点解决农村环境问题, 依据可持续发展原则, 以及我国农村环保的特点, 使农村环境保护法律体系具有针对性、可行性、独立性。[5]

在立法层面, 完善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基本法。补充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法中欠缺的单行法。对现有法律法规进行修订, 以使农村环保法制建设与国际环境保护接轨。加强地方生态环境保护的立法。

4. 健全农村环境保护执法体制

(1) 加强执法体制主体建设

健全农村环境执法体制, 促进农村生态环境综合执法体制法治化。对现有农村环境保护执法体制进行改革, 建立协调、统一的综合执法体制, 加强环境执法的体制保障。实行环境执法机构独立管理, 避免地方政府片面追求经济发展而干预环境执法。协调管理跨流域的环境问题, 提高工作效率。逐步健全农村环境综合执法体系, 将农村生态环境监管行政职能统筹于某一综合执法机构。[6]各级环保管理机关要设立农村环境管理机构, 专门负责农村环境的检测、研究、治理和统筹规划工作, 尤其是乡镇政府要设立专门的农村环境管理机构, 明确职责职权, 给足编制。定期对执法队伍人员进行法律培训和法制宣传, 实行执法人员岗前培训考核和持证上岗制度, 提高执法人员的业务技能和执法水平。设置环保法律咨询机构, 加强环保信访工作, 加强对执法机构和自身队伍的监督管理。

(2) 加强执法程序制度建设

规范环境执法行为, 杜绝执法实体、程序违法等现象, 严格遵守环境保护执法工作程序。完善执法程序法律法规, 如《环境监理工作程序》《环境监理人员行为规范》《环境监理工作制度》等。环境执法人员必须按规定依法取得国家颁发的环境行政执法证件, 在开展环境监督、调查时, 必须两人以上, 在执法过程中必须按法律规定程序进行, 法律、法规未规定的, 应遵守相关规章中的规定, 并报经单位领导审批。在环境行政处罚时也必须按程序的规定, 先报送环保部门进行审查后备案, 调查取证和处罚决定分开, 处罚决定与实施罚款收缴分离, 重大行政处罚适用听证制度, 使用规范的环境行政执法法律文书, 环保实施情况报告制度等。

(3) 明确执法责任

建立严格的环保问责制度, 将执法权限分解落实到具体的环保机构和执法岗位中, 对执行违法甚至滥用职权, 导致严重后果的要严格追究相关负责人的责任。建立包括环保的干部绩效考核制度。[6]把经济增长作为地方政府绩效考核的硬性指标, 问责地方政府重经济效益轻环境的做法。把生态责任纳入到绩效考核中, 作为官员绩效考核的内容, 成为“政绩”之一, 实行“环境保护一票否决制”, 以此促进环境的良好发展, 调动地方政府保护环境的积极性与自觉性。

参考文献

[1]刘冬梅, 雷玲.新农村建设中环境保护法制建设的思考[J].安徽农业科学, 2007, (6) :1815-1816.

[2]钟骏树.关于新农村建设中环境问题的法律思考[J].江西行政学院学报, 2006, (4) :29-30.

[3]蔡守秋.建设和谐社会、环境友好社会的法学理论——调整论[J].河北法学, 2006, (10) :23-37.

[4]宋孔翊.依法治理农村环境问题探析[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 (4) :49-50.

[5]谢根成.加入WTO后我国农村环境保护法制建设的思考[J].中国环境管理, 2007, (3) :10-11.

新农村法制建设现状与建议 篇8

关键词:农村,法制建设,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 农村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但相关法制建设却相对滞后, 给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一、农村法制建设现状

(一) 立法状况

1、农村政治管理方面, 主要立法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选举法》。

这两部法主要是保障村民的政治权利, 规范农村的社会管理。

2、在经济生产方面主要立法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

这两部法律主要保障农民基本生产的权利。

3、在生活方面的主要立法有《物权法》、《土地管理法》。

这两部法律主要保障农民住宅的权利。

(二) 村民法律意识不强、整体文化素质水平不高

1、和城市相比, 农村人口的法制教育、培训相对较少, 即便有“送法下乡”等活动, 但受到农民整体文化素质水平不高的影响, 效果也很难保障。

2、村干部整体文化素质不高, 目前, 村干部主要从村民中产生。受城市化的影响, 大量的优秀农村人口进入城市, 愿意留在农村发展, 特别是接受高等教育后愿意留在农村发展的人很少, 导致农村人才匮乏。

二、农村法制建设滞后对农村发展的影响

(一) 对农村组织管理方面的影响

《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第十一条规定, “村民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和委员, 由村民直接选举产生。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指定、委派或者撤换村民委员会成员。村民委员会每届任期三年, 届满应当及时举行换届选举。村民委员会成员可以连选连任。”根据法律规定, 农村主要干部都是由农民选举产生, 但农民整体文化素质不高, 法律意识淡薄, 选举产生管理者的方式虽然保证了农民的民主, 但很难保证村官的素质。为解决村官素质问题, 很多地方政府推出了“大学生村官”制度, 向农村引进大学生来推动农村的发展。比如江苏省向苏北农村引进大学生帮助农村发展, 但这个制度目前也带来了问题。一是大学生“村官”未来发展的问题, 因为“村官”不是公务员。二是部分学生选择去农村做“村官”, 不是为了扎根基层, 而是看重国家对大学生村官的政策优惠或是找工作难的权宜之计。

(二) 对经济方面的影响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第五条规定,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有权依法承包由本集体经济组织发包的农村土地。”第十八条规定, “土地统一组织承包时, 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依法平等地行使承包土地的权利。”这两条规定充分保障了农民对土地的权利, 但也将农村的土地经营分割为以家庭为单位的很多小块, 一个家庭只有十几亩甚至几亩地可以耕种, 由于土地太少, 限制了农民机械化生产的进一步发展。随着我国工业化的发展, 很多农民进城务工或在地方企业工作, 农民家庭的主要收入已经不再依靠农业, 导致农民没有意愿在农业上有更多的投资, 限制农业的进一步发展。

《物权法》第一百五十二条规定, “宅基地使用权人依法对集体所有的土地享有占有和使用的权利。”《土地管理法》第六十二条规定, “农村村民一户只能拥有一处宅基地。”第六十三条规定, “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的使用权不得出让、转让或者出租用于非农业建设。”上述规定保障了农民利用宅基地自建房的权利, 但宅基地的使用权却不能在市场自由转让, 那么农民在宅基地上所建设的房产怎么处理?

三、农村法制建设的建议

(一) 在保障农民民主权利的同时, 在制度上进行修改、经济上给予倾斜, 为农村引进人才、留住人才, 促进农村的发展。现在的农村既没有好的经济基础, 也缺乏足够的科技人才, 在农业科技、教育、医疗、农村管理等领域都相对落后, 需要引进大量的人才来弥补农村发展的不足, 但人力资源的另一面却是城市大学生就业难。在现行的市场经济人力资源分配模式下, 由于城市在工资待遇、生活配套设施等方面明显优于农村, 完全靠市场根本解决不了农村人才问题, 所以必须依靠政府干预, 在立法、政策、经济等方面给予去农村人才的优待。在大学生村官方面,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村官是村民选的, 而且村委会是村民自治组织, 村官不是公务员。那么大学生村官不是公务员, 和公务员相比, 现行我国非领导职务公务员是没有任期限制的, 那么怎样保障大学生村官的未来发展?必须在法律制度方面进行修改。比如是否可以给予大学生村官职务人身权的保障, 让他们以政府工作人员的身份支持农村发展。在农业科技、教育、医疗等领域, 对去农村就业的大学生能否给予工资收入的最低保障。

(二) 改变传统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的方式, 促进农村土地资源整合, 向高效农业转变。现行《土地承包法》在其立法时主要是考虑保障每一位农民有地种, 有饭吃。但现在很多农民不再依靠土地吃饭了, 我们可以鼓励让农民每人分得的几亩地交给专业农民或农业企业来耕种, 实现农业生产科技化、规模化。国家在政策上经济上保障转让承包土地农民的权利, 比如是否可以参考城市的低保制度, 对转让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农民给予每月经济补贴。

(三) 对闲置的宅基地, 放宽流通的市场范围或由政府利用市场方式收回, 减少闲置宅基地。由于城市化的发展, 现在部分农村家庭已经迁入城市居住, 在农村的宅基地怎么处理?按照现在的法律法规, 宅基地只能在村集体范围内流转, 而《土地管理法》第六十二条规定, “农村村民一户只能拥有一处宅基地”, 导致的结果只有大量的闲置。这种闲置, 对农民本身是一种财产损失, 对国家和社会而言, 造成了大量土地不能利用。对闲置的宅基地, 首先是否可以允许在城市没有住房的人, 允许他们到农村购买宅基地, 以实现宅基地再利用;其次是否可以允许政府或村委会出资买下闲置宅基地, 把其改造成农业用地出租给专业的农业企业, 这样既可以实现闲置土地的利用, 也可以解决资金问题。

参考文献

[1]贺雪峰:《村治的逻辑—农民行动单位的视角》,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9:177。

论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法制建设 篇9

农信社改革与发展过程中, 取得了一系列的斐然成绩, 然而仍还存在一系列难点和问题, 有待于进一步解决和完善。在合作金融发展比较好的国家, 如德国、美国、日本, 都有比较完善的农村合作金融法律。而我国农村合作金融的法制建设相对滞后, 至今没有一部《合作金融法》, 立法的缺失导致我国农村合作金融市场出现混乱局面。因此, 我国急需制定《农村合作金融法》, 以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 为支持和服务“三农”提供不竭动力。

二、农村金融合作机购改革法制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 农村信用社法律地位不明确

由于农村合作金融组织缺乏专门的法律、法规, 即便有一些农村合作金融方面的法律法规, 大都立法层级较低、立法分散, 仅仅在局部地区或短时间内发挥作用, 实践中缺乏有力的法律支撑。农村合作金融是农村地区的劳动群众组织的, 主要为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服务的合作金融。作为农村金融主力军的农村信用社, 其性质、地位、设立、经营、监管、清算重组及财税货币政策等方面与商业银行的差异被忽视, 只能依照现行的商业银行法律法规来实施。一方面, 体制的多变, 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合作的属性越来越趋于弱化, 加上合作金融得不到法律的保护, 造成部分信用社管理失控, 经营业绩连年下滑, 不良资产数量不断增大, 成为目前金融业中的一个薄弱环节。另一方面, 一些行业部门对农村信用社采取歧视性政策, 通过下发文件或与商业银行联合发文, 规定所属系统的资金只能存入商业银行, 不能在农村信用社开户, 不能将资金存入农村信用社系统, 这就不合理地限制了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正当权利。

(二) 农村信用社法人难以形成有效的权力制衡机制

农村信用社的法人治理结构是参照《商业银行法》形成的, 与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自身合作制属性的运行和管理特征不相适应。这就使得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法人治理长期停留在“有了形式, 缺乏实质内容”的阶段, 难以形成有效的权力制衡机制。虽然已从法律形式上建立了“三会”制度, 形成了以最高权力机构社员代表大会, 决策机构是理事会, 监督机构是监事会, 执行机构是经营层 (主任) 的法人治理结构框架。由于农村信用社现有产权制度的缺陷, 形成了农村信用社的法人治理结构不健全、内部人控制现象严重、信用社管理水平不高的问题。一是社员代表大会难以行使职权。社员代表大会作为最高权力机构, 拥有选举理事会、监事会的权力, 审议理事会、监事会工作报告, 对信用社重大事项作出决议等。但在实践中, 社员代表大会根本没有起到最高权力机关的作用, 信用社的决策权往往掌握在经理层手中。二是信用社高级管理人员的选拔程序流于形式。按照《农村信用合作社管理规定》, 信用社的理事会、监事会成员由社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或更换。但在实际操作上, 信用社高级管理人员多由地方政府和上级联社行政任命, 社员大会、理事会、监事会只是完成形式上的法律程序, 社员对信用社高级管理人员的产生并不起任何作用。三是信用社理事会理事长与信用社主任之间缺乏权力制约机制。信用社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主任负责制, 理事会由社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 主任由理事会聘任和解聘, 并对社员代表大会负责。而现实情况是, 信用社主任多由上级联社指定, 社员对管理人员的产生并不起决定作用, 最终导致社员代表大会不能制约理事会, 理事会不能制约信用社主任。四是监事会的监督作用没有充分发挥。监事会作为农村信用社的监督机构, 却非信用社的必设机构, 许多信用社根本就没有监事会, 即使设立监事会的, 由于缺乏监事会的工作程序和制度保障, 其成立也形同虚设。而且在有些地方, 监事会成员的任命事实上由内部经理人决定。

(三) 行业管理体系和金融监管体制不完善

根据1996年《国务院关于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 对农村信用社的业务管理权归县联社, 由县、乡两级农村信用合作社直接办理农户存贷业务经营, 实践中存在以下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在信贷管理中, 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管理部门制定的制度在有关法律面前效力等级偏低, 农信社没有“后台”支撑, 处于天然弱势地位。二是由信贷管理权限的约束而产生的农信社乡县地三级分级审批制度, 在分级审批、信贷责任界定中存在法律缺陷, 容易引发法律纠纷。三是由国家银监会代人民银行履行金融监管职责, 对待农村信用社时必须与商业化的金融机构分类操作、恰到好处。

三、加强农村金融法制建设必要性

农村环境保护法制建设 篇10

一、社区与农村社区的概念

社区是由一定的社会群体或社会组织聚集在特定的区域之内而形成的集合群体, 是社会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 “是宏观社会的缩影”。在社会学意义上, 社区的基本构成要素包括一定的地域范围、相当多的人口、具有规模的设施、一定特征的文化以及能发挥功能的组织。作为因聚居而形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 社区包含了政治、社会、文化及心理等方面的内涵。在政治上, 社区是一种社会治理方式;在生活上, 它反映了社会生活方式的区别性特征;在文化上, 它保持了共同的文化认同与习俗的延续;在心理上, 它体现了群体对个体的归属感。农村社区是相对于城市社区而言的, 它是由聚居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农村居民按照农业生产方式而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在我国当前城市化进程快速发展的形势下, 农村社区比自然村落、行政村更具有发展前景与活力, 是未来农村建设的主要发展方向。农村社区作为新型农村社会生活体, 可以整合农业资源, 完善农村的基层服务体系, 提升农村的生活质量和增加农村的凝聚力。与城市社区相比较, 农村社区具有以下特点。

(一) 农村社区自然资源充足。长期以来, 农业作为第一产业, 一直都是工业发展的基础。农村为工业发展和城市化进程提供了丰富的自然资源、原材料与剩余劳动力。

(二) 农村社区主要以地缘关系、血缘关系形成的纽带。农村社区首先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 经济交往的范围有限;居民的社会生活还受到血亲关系的影响。

(三) 农村社区在某些方面落后于城市社区。城市社区在经济发展、文化繁荣及公共服务等方面拥有巨大的优势, 未来的农村社区建设应该要逐步缩小这些差距。

二、农村社区法制建设的法律价值诉求

(一) 秩序价值:维护基层秩序。秩序是指人与自然、与社会的关系中所形成有规律的、和谐的关系, 它意味着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在发展模式上具有一致性和协调性。法对秩序的价值追求主要体现为法律要维护一定的社会秩序。在农村基层, 社区秩序主要表现为, 农业生产能得到快速发展;农村教育医疗和各项保障措施得到改善;农民的生活水平逐年得到提高;家庭和睦、民风淳朴的乡村文明得到发扬等。在进行农村社区法制建设的过程中, 通过有组织的普法活动, 使居民的法律观念得到增强, 达到用法律调节邻里纠纷、切实维护农民利益、规范土地产权转让等目的。此外, 法制还可以为居民提供安全保障, 为他们的农业生产或生活提供一个和谐安全的社区环境。

(二) 自由价值:协调利益冲突。法律的自由价值要求人们正确认识个人与社会的对立统一;在法制社会, 自由的实质是正确协调个人与社会的各种关系, 例如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冲突与协调等关系。在农村社区内部, 在协调个人利益与社区利益的矛盾冲突时, 应该坚持集体主义的原则, 维护农业生产、保持山清水秀的农村环境, 促进农民增产增收。在新时期, 农村社区居民不再被限制一定的地域范围内从事农业生产, 他们在新农村建设中获得了更多的择业机会。这种自由选择是有法律保障的;同时, 法制背景下的自由是与责任相结合的, 农村社区的居民越来越认识到自己对社区、对国家、对社会的责任, 他们要保持村容村貌的整洁、要防止水土流失, 为国家粮食安全作出贡献等。

(三) 正义价值:规范居民自治。在法律价值中, 正义是一种社会美德, 它要求实现人与人之间形式上的平等, 在社会治理上要求建立公平公正的管理体制。自由、平等及安全是衡量正义是否实现的主要标准。在社会中具体体现为, 要公平公正地分配权利, 要维护市场交易秩序, 保证冲突发生后诉讼请求得到及时解决等。农村社区实行的居民自治, 是一项基层政治制度, 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法律赋予居民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上的平等权利, 通过农业生产公平地获得财富的机会, 对侵犯他人人身、财产安全的行为能公正地加以解决, 维护社会正义。

(四) 效率价值:提高经济效率。法律应该促进经济效率, 通过法制建设, 承认并保护农村社区居民的各项合法利益, 鼓励居民通过勤劳致富、积极进取、勤俭节约等途径发家致富。法制还要确保农产品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 为合法收益提供法律保障, 承认和保护农产品知识产权, 鼓励农村居民开展发明创造。

三、农村社区法制建设存在的问题

在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中, 由于城市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重要地位, 城市社区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尽管国家高度重视农村建设, 中央1号文件也多次专门就“三农”问题作出战略规划, 但是农村社区建设仍然落后于城市, 城乡差距依然在扩大, 农村社区的法制建设仍有许多亟需解决的问题。

(一) 法律宣传教育不足。法制宣传教育是社区法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我国农村社区的法制宣传教育存在着明显的问题。一是法制宣传教育缺少系统性。农村社区居民的受教育程度、家庭背景差别很大, 对法律的需求各不相同, 例如老人养老问题、农民工问题、留守儿童问题以及家庭婚姻问题等。法制教育宣传应该有针对性地进行普法宣传, 建立弱势群体的利益保护机制, 保障其合法权益。二是法制宣传教育重形式而轻实质。当前农村社区的法制宣传教育多数是形式主义, 仅仅在特定的节日进行法制宣传, 例如在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6.25全国土地日等特殊时间打横幅、刷标语, 这种做法已经“成为我国普法教育的诟病”。法制宣传的形式主义很难增强农村居民的法律意识, 更满足不了他们的日常法律需求。今后, 农村社区应该有针对性地开展《合同法》、《婚姻法》、《社会保险法》等专门法律的宣传教育, 以通俗语言形象生动地讲解相关法律条文的重要内容。

(二) 政府投入有限。依法治国是我国的基本方略, 农村社区的建设离不开政府的主导作用。当前的普法宣传过程中, 有的部门认为经济发展是重中之重, 只要经济发展了社会就稳定了, 法制宣传工作可做可不做。这种观念应该及时扭转过来, 政府部门应该提高认识, 对农村社区的法制建设加大投入力度。在宣传方式上, 政府可以通过举办普法培训班、专题讲座等方法, 促进社区居民学习和掌握有关的法律法规。在宣传途径上, 相关部门可以通过印发普法刊物、开办网站、建立微信群等, 提供法律咨询服务等渠道, 高效、及时地解决居民的法律需求。在宣传教育的过程中, 应该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法律, 多用案例分析、多用法官讲法、多用经验介绍。

(三) 社会参与不够。社会各界对法制教育的认识有一个误区, 即认为法制宣传教育是政府的职责, 政府要依法参与。实际上, 农村社区的法制建设需要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在目前形势下, 社会参与度不够主要有以下的原因, 一是法律具有较强的专业性, 非法律职业者对法律的理解肤浅或者片面;二是政府与市民之间信息不对称。政府以其主导地位在信息获取上具有优势, 普通居民很难做到这一点;三是法律职业者都集中于城市地区。这些原因导致了农村社区法制建设的进展缓慢。

(四) 宗法观念影响。农村社区的一大特点就是它的区域性。在农业社区内部, 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亲关系是宗法观念的基础。这种观念认为, 解决农村社区的纠纷, 就是以强制方式要求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而法制精神充分尊重每个人的合法权益, 在利益关系发生冲突时, 以法律手段合理协调冲突。由于农村社区的宗法观念影响在短时期内很难消除, 因此滋生了裙带风气、宗派倾向等不良行为, 这些现象不利于农村社区开展法制建设。

四、农村社区法制建设的实施

(一) 提高认识。2006年, 党中央第一次提出“农村社区”的概念, 2007年党的十七大再次提出把城乡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详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 这就为农村社区建设指明了方向。加强农村社区的法制建设, 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是缩小城乡差距的重要举措, 也是国家依法治国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农村社区的全面发展, 在发展农业经济的同时, 促进农村的民主政治、科学文化及法制建设的协调发展。

(二) 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农村社区的法制宣传教育要以人为本、因需施教, 要分层次有步骤地进行。目前, 农村社区对法律的需求是多样性的, 几乎涉及现行所有的法律类别。一是法制宣传教育要转变方式, 实现从形式向内容的转变, 从教育灌输向生活服务的转变, 把法律宣传与法律服务结合起来。二是法制宣传要有针对性, 要结合农村的实际情况进行。例如, 针对农村未成年人的犯罪预防教育, 针对外出务工人员的劳动法与劳工合同的宣传, 针对山林等自然环境进行的森林法等环保教育, 针对农村电商的兴起而开展消费者权益保护等宣传教育。

(三) 加大政府投入。农村社区的法制建设, 需要政府部门从人员队伍与资金两个方面加大投入。政府部门要送法下乡, 不能局限于告诉居民有哪些法律法规, 还要提供专业的法律人员为居民提供法律服务。例如, 针对农村诉讼难的问题, 政府部门可以设立公益性质的律师诉讼服务;针对法律人才集中于城市的问题, 政府要采取措施引导律师、法学毕业生或退休法官下沉到农村基层。在财政上, 政府要加大财力投入, 为农村社区购买普法图书资料, 利用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渠道把法制宣传教育送到每家每户, 把法律援助平台延伸到农村社区。

(四) 社会广泛参与。农村社区的法制建设是个系统工程, 需要各部门的协力配合与广泛参与。一是需要政府部门宏观上统筹规划, 合理安排。除了财政资金的支持以外, 政府部门还要从政策上加以引导。二是相关的专业人员如律师、基层法官、普法义工和法律服务志愿者要积极行动起来, 共同促进农村社区法律事业的发展。三是农村社区的法律建设要坚持面向农村基层、面向农村社区、走群路众线的道路, 坚持法律服务的公益性、便民性。四是江苏警官学院学报, 2003, 3]最后, 农村社区居民要努力学习法律知识, 努力学习科学技术, 让农村社区走科学发展的致富之路。

五、农村社区法制建设的原则

(一) 坚持党的领导。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 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是有机的统一。三者的统一表现为:“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 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农村社区法制建设必须坚持党的领导, 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在思想、政治和组织上的优势。三者的统一在农村社区具体表现为在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下的村民自治, 农村居民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 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的一项基本社会政治制度。

(二) 依法治区原则。农村社区的建设要依法治理, 即要求社区内的经济运行、民主政治、乡村文明以及社区生活的各方面都要依照法律进行, 而不受任何个人意志的干预、阻碍。居民根据宪法和法律规定, 参与社区日常管理, 管理社区的经济文化事业, 管理社区的公共事务, 逐步实现社区的民主化、法制化。

(三) 以人为本原则。农业社区的法制建设要体现“以人为本”原则。社区建设的宗旨是满足居民的基本需要, 全面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促进居民自我价值的实现。因此, 农业社区的法制建设要关注和满足弱势群体的需求。在建设的内容上, 易采用通俗的语言来宣传法制思想;在建设方式上, 强调灵活多样, 便捷周到;在范围上, 号召广大居民积极参与;在运行机制上, 悉心听取居民的意见。要让社区居民亲身体会到, 他们不是法制建设的管制对象, 而是法制建设的主体和受益者。

六、结语

当前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 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必须是既要发展工业化、城市化, 又要促进农村社区建设的现代化。法制建设作为农村社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保障农业生产发展、提高农村生活水准、建设乡村精神文明、加强村民民主自治等都有重要意义。党中央已经发出了号召, 要把农村社区建设成“居民自治、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生活共同体”。为此, 在农村社区的法制建设方面, 我们应该从思想观念上高度重视农村社区的法制建设, 要系统地改善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政府相关部门也要加大投入力度, 从人、财、物等方面继续支持农村社区的法制化建设;社会各界应积极行动起来, 广泛参与农村社区的法制建设。

参考文献

[1]梁艳萍, 黄大乾.发达国家社区教育比较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 2009, 15

[2]王威.城市社区法制建设初探[J].西南政法大学学报, 2002, 9

[3]项继权.论我国农村社区的范围与边界[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2009, 7

[4]陈百明.农村社区更新理念、模式及其立法[J].自然资源学报, 2000, 4:2

[5]刘云.农村社区建设法律问题研究[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9, 6

[6]华中箐, 曹永森.法律价值再思考[J].江南社会学院学报, 2002, 12

[7]沈宗灵.法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4, 10, 第4版

浅谈我国环境法制建设问题 篇11

关键词:环境法制 建设

0 引言

环境问题自古有之,它是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产生发展的,依据历史时期的不同,我们可以把环境问题分为两种,一种是传统意义的环境问题,这主要是指在工业革命以前人们对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所导致的环境破坏和资源浪费;另一种就是现代意义上的环境问题,它是指在工业革命之后,随着工农业变速发展和城市化,除了上述自然资源的破坏加剧外,正引起了“三废”(废气、废水、废渣)污染、噪声污染、放射性污染和农药污染等更加严重的环境问题,其污染的广度深度已大大超过了从前所引发的大量的“环境公害”事件(也称环境公众受害,指人们对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所造成的社会性危害,包括环境破坏)。本文试就我国的环境问题及环境法治建设作一些探讨。

1 我国环境问题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目前,发达国家当前的环境问题主要是环境污染,发展中国家主要是环境破坏,而在我国,则同时存在着环境破坏和环境污染这两类环境问题,并且已十分严重。环境污染和破坏给我国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是极其惊人的。据不完全统计,环境污染每年造成的经济损失是690亿元,部分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每年造成的经济损失达265亿元共计955亿元,约占当年全国工农业总产值的14%左右。环境问题在我国如此的严重,究其原因应该说是多方面的,既有自然地理因素,亦有经济、人文社会等因素,而且我们国家的具体国情又使其具有特殊性。

1.1 经济因素

目前,我国经济正处于从传统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时期,同时也是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时期,从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历史来看,这个阶段正是生态环境问题最严重的时期,因而我国在这一时期承受的生态环境压力会更为沉重。

1.1.1 经济发展引起的环境问题恶化。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是对社会生产力的极大解放,这种解放刺激了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但与此同时,对资源开发利用规模和各行业污染物排放量也会随之高速增加。然而,由于国民经济尚处在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转型时期,人们只关注于经济增长的数字,却往往忽略了其背后所付出的沉重代价:对资源的掠夺式开发造成环境的极大破坏;我国近年来的生态环境问题呈几何级数增长。

1.1.2 经济利益与环境保护的冲突。市场经济发展所追求的是高额利润,是相对少数人的利益,而环境保护则是多数人的利益,二者是对立状态,法律对这种显性冲突的社会关系,比较容易做出规范。但近年来,我国农村环境恶化尤为明显,一些乡镇企业的农民为“脱贫致富”,宁肯容忍环境污染对国家、所在集体和本人的损害。对此,国家不得不采取强制措施关闭“十五小”企业。但在一定意义上,政府既是冲突调解者,又常成为冲突的一方(地方利益),违法阵营庞大,法律执行的难度极大。

1.2 人文社会因素

“生态学作为一门科学,从它诞生的那一天起,一直就与‘人类社会结下了不解之缘,如果说前期的生态学更多地显示了自然属性的话,那么现代的生态学,则更强烈地显示了它的社会属性这一面。”环境问题最明显的是人文社会的原因,我国的环境问题,从现行的角度看,这方面的因素影响更为巨大。

1.2.1 我国人口众多,环境的资源压力大,环境问题与人口有着密切的互为因果的联系。在一定社会发展阶段,一定地理环境和生产力水平的条件下,人口增长应有一个适当比例,人口问题与环境问题是当代中国发展面临的重大挑战,庞大的人口数量及其快速增长,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经济问题,对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冲击。

1.2.2 公众环保意识普遍较差。“所谓环保意识,是指人们在认知环境状况和了解环保规则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基本价值观念而发生的参与环境保护的自觉性,它最终体现在有利于环境保护的行为上。”目前我们国家的大多数人对于环境问题的客观状况缺乏一个清醒的认识,据调查,国民对于环境状况的判断大多是态度中庸,无敏感性,对许多根本性的环境问题缺少了解,甚至是根本不了解,而且还有相当一部分的社会公众不愿意主动地去获取环境知识。2000年“世界环境日”前后,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和教育部联合进行的对全国公众环境意识的调查报告得出的结果是,我国公众的环境意识和知识水平还都处于较低的水平,环境道德较弱,我国公众环境意识中具有很强的依赖政府型的特征,政府对于强化公众环境意识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从这些大量的调查中,我们可以看到,我国的国民的环保意识是有多么的差。一国的国民的环保意识如此的差,可以想象这个国家的环境问题又是怎样的一个状况了。

1.2.3 环境问题与贫困等其它的社会问题交叉在一起,又有形成恶性循环的趋势。环境问题在当今世界各国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但是从总体上来看,我们可以归纳出这样一点,富国的环境问题主要是与污染物相关的环境污染,而穷国环境问题主要是与自然资源相关的环境破坏,前者比较容易得到防治和恢复,而后者的防治和恢复则要困难得多。我国的环境问题也有类似情况,在平原、沿海及大城市等经济发达的地区,环境问题主要以以环境污染为主,如今经过不断地治理正在不断有所缓解;而西部相对贫困地区,环境破坏引起的生态环境恶化十分严重,且日益呈现出环境问题与贫困同步深化,形成恶性循环的趋势。

2 加强我国环境法制建设的对策建议

环境法制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它包含着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要解决坏境问题,笔者认为加大环境法制建设力度是关键。笔者拟就我国的环境法制建设作以下几点探讨。

2.1 转变立法观念

切实我国环境保护法颁布二十多年来,法律的调整范畴基本上未发生什么重大的变化,依然是以环境污染防治法为核心的传统型环境法体系。事实上,环境保护不仅包括对已有污染的治理,还包括对现有环境的保护。

环境保护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执行的关于保护环境和自然资源,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的法律规范和总称,即把环境保护纳入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的轨道,对于中央立法而言,就要本着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立足于全面统筹兼顾的原则,遵循法制统一,确立环境管理体制,建立高效的组织机构即环境管理机构来承担指导和协调任务,通过立法明确有关机构的设置、分工、职责和权限以及行使职权的程序,建立健全环境管理制度;并进一步确定有关主体的权利、义务和违法责任,只有对违法者实施制裁,才能使受害人权利得到有效保护。目前,我国环境立法中对污染环境罪与国家环境立法主要是全国性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国家环境立法具有根本方向性与原则性,是全国人民的环境活动法则,是地方立法的依据,是环境立法的关键。如今,我们国家存在着规定污染防治规范多而生态资源保护措施少的缺陷,这应该是今后环境立法修改的重点。

2.2 改进执法与司法手段

我国环境保护一直强调以行政为主导,政府起主导作用。从近几年的发展趋势来看,我国的环保行政主导一直呈现出不断加强的趋势。目前,环保工作的重点是加大环境执法的力度,这使环境行政主导的特色更加鲜明,行政主导固然有其优势,如具有较高的效率,能适应我国生态环境复杂的特点,但其局限性也很明显。首先,它主要适用于污染防治,而对自然资源保护和生态环境建设则另当别论;其次,行政主导具有严格的隶属关系,很容易出现部门分割,条块分割,不能形成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造成体制上的混乱;再者,行政主导的方式降低了环境司法的地位和功能,也降低了环境执法的功能,使司法的作用微乎其微。因此,要实现环境法治,必须改进执法与司法。

2.3 加大法律监督力度

由于我国实行环境保护行政主导,权力相对集中,行政部门自由裁量权较大,因此法律监督尤为重要。法律监督的真正价值不是在于形式,而是在于力度。我国环境法律监督大体包括:权力机关的监督、行政机关的监督、舆论监督、各政党和社会团体组织的监督、人民群众监督、司法监督等几类。权力机关的监督在近年来发挥了重要作用,全国人大环境资源委员会多次听取国务院和最高人民法院有关资源与环境保护的工作报告,对如何推动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实施和加强环境保护工作提出了许多建设性意见,而且坚持法律监督与舆论监督相结合,组织并一直坚持进行中华环保世纪行和环境执法大检查等活动。

2.4 强化公民环境意识与守法观念

这里,公民的环境意识与守法观念,不只是普法教育与司法权威方面的原因,更重要的是公民法律信仰的培养问题。

总之,环境法制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并非朝夕而就,并且,由于我国国情和环境问题成因的特殊性,因而从国外的治理环境举措中(相对于我国环境问题的解决)并没有多少可以值得借鉴的经验。我们只有立足于本国的实际情况,去探索出一条适合我国的切实可行的法治化的道路。这应该说是一个长期而又艰难的过程,而泱泱大国,法治先行,时代赋予我们法治保护环境的重任,我们也必将沿着这条路一直向前。

参考文献:

[1]《自然资源法》.肖国兴,肖乾刚.主编.法律出版社1999年12月.

浅谈我国环境法制建设问题 篇12

环境问题自古有之, 它是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产生发展的, 依据历史时期的不同, 我们可以把环境问题分为两种, 一种是传统意义的环境问题, 这主要是指在工业革命以前人们对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所导致的环境破坏和资源浪费;另一种就是现代意义上的环境问题, 它是指在工业革命之后, 随着工农业变速发展和城市化, 除了上述自然资源的破坏加剧外, 正引起了“三废” (废气、废水、废渣) 污染、噪声污染、放射性污染和农药污染等更加严重的环境问题, 其污染的广度深度已大大超过了从前所引发的大量的“环境公害”事件 (也称环境公众受害, 指人们对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所造成的社会性危害, 包括环境破坏) 。本文试就我国的环境问题及环境法治建设作一些探讨。

1 我国环境问题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目前, 发达国家当前的环境问题主要是环境污染, 发展中国家主要是环境破坏, 而在我国, 则同时存在着环境破坏和环境污染这两类环境问题, 并且已十分严重。环境污染和破坏给我国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是极其惊人的。据不完全统计, 环境污染每年造成的经济损失是690亿元, 部分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每年造成的经济损失达265亿元共计955亿元, 约占当年全国工农业总产值的14%左右。环境问题在我国如此的严重, 究其原因应该说是多方面的, 既有自然地理因素, 亦有经济、人文社会等因素, 而且我们国家的具体国情又使其具有特殊性。

1.1 经济因素

目前, 我国经济正处于从传统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时期, 同时也是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时期, 从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历史来看, 这个阶段正是生态环境问题最严重的时期, 因而我国在这一时期承受的生态环境压力会更为沉重。

1.1.1 经济发展引起的环境问题恶化。

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是对社会生产力的极大解放, 这种解放刺激了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 但与此同时, 对资源开发利用规模和各行业污染物排放量也会随之高速增加。然而, 由于国民经济尚处在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转型时期, 人们只关注于经济增长的数字, 却往往忽略了其背后所付出的沉重代价:对资源的掠夺式开发造成环境的极大破坏;我国近年来的生态环境问题呈几何级数增长。

1.1.2 经济利益与环境保护的冲突。

市场经济发展所追求的是高额利润, 是相对少数人的利益, 而环境保护则是多数人的利益, 二者是对立状态, 法律对这种显性冲突的社会关系, 比较容易做出规范。但近年来, 我国农村环境恶化尤为明显, 一些乡镇企业的农民为“脱贫致富”, 宁肯容忍环境污染对国家、所在集体和本人的损害。对此, 国家不得不采取强制措施关闭“十五小”企业。但在一定意义上, 政府既是冲突调解者, 又常成为冲突的一方 (地方利益) , 违法阵营庞大, 法律执行的难度极大。

1.2 人文社会因素

“生态学作为一门科学, 从它诞生的那一天起, 一直就与‘人类社会’结下了不解之缘, 如果说前期的生态学更多地显示了自然属性的话, 那么现代的生态学, 则更强烈地显示了它的社会属性这一面。”环境问题最明显的是人文社会的原因, 我国的环境问题, 从现行的角度看, 这方面的因素影响更为巨大。

1.2.1 我国人口众多, 环境的资源压力大, 环境问题与人口有着密切的互为因果的联系。

在一定社会发展阶段, 一定地理环境和生产力水平的条件下, 人口增长应有一个适当比例, 人口问题与环境问题是当代中国发展面临的重大挑战, 庞大的人口数量及其快速增长, 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经济问题, 对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冲击。

1.2.2 公众环保意识普遍较差。

“所谓环保意识, 是指人们在认知环境状况和了解环保规则的基础上, 根据自己的基本价值观念而发生的参与环境保护的自觉性, 它最终体现在有利于环境保护的行为上。”目前我们国家的大多数人对于环境问题的客观状况缺乏一个清醒的认识, 据调查, 国民对于环境状况的判断大多是态度中庸, 无敏感性, 对许多根本性的环境问题缺少了解, 甚至是根本不了解, 而且还有相当一部分的社会公众不愿意主动地去获取环境知识。2000年“世界环境日”前后,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和教育部联合进行的对全国公众环境意识的调查报告得出的结果是, 我国公众的环境意识和知识水平还都处于较低的水平, 环境道德较弱, 我国公众环境意识中具有很强的依赖政府型的特征, 政府对于强化公众环境意识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从这些大量的调查中, 我们可以看到, 我国的国民的环保意识是有多么的差。一国的国民的环保意识如此的差, 可以想象这个国家的环境问题又是怎样的一个状况了。

1.2.3 环境问题与贫困等其它的社会问题交叉在一起, 又有形成恶性循环的趋势。

环境问题在当今世界各国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 但是从总体上来看, 我们可以归纳出这样一点, 富国的环境问题主要是与污染物相关的环境污染, 而穷国环境问题主要是与自然资源相关的环境破坏, 前者比较容易得到防治和恢复, 而后者的防治和恢复则要困难得多。我国的环境问题也有类似情况, 在平原、沿海及大城市等经济发达的地区, 环境问题主要以以环境污染为主, 如今经过不断地治理正在不断有所缓解;而西部相对贫困地区, 环境破坏引起的生态环境恶化十分严重, 且日益呈现出环境问题与贫困同步深化, 形成恶性循环的趋势。

2 加强我国环境法制建设的对策建议

环境法制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 它包含着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要解决坏境问题, 笔者认为加大环境法制建设力度是关键。笔者拟就我国的环境法制建设作以下几点探讨。

2.1 转变立法观念

切实我国环境保护法颁布二十多年来, 法律的调整范畴基本上未发生什么重大的变化, 依然是以环境污染防治法为核心的传统型环境法体系。事实上, 环境保护不仅包括对已有污染的治理, 还包括对现有环境的保护。

环境保护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 并由国家强制执行的关于保护环境和自然资源, 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的法律规范和总称, 即把环境保护纳入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的轨道, 对于中央立法而言, 就要本着实事求是, 从实际出发, 立足于全面统筹兼顾的原则, 遵循法制统一, 确立环境管理体制, 建立高效的组织机构即环境管理机构来承担指导和协调任务, 通过立法明确有关机构的设置、分工、职责和权限以及行使职权的程序, 建立健全环境管理制度;并进一步确定有关主体的权利、义务和违法责任, 只有对违法者实施制裁, 才能使受害人权利得到有效保护。目前, 我国环境立法中对污染环境罪与国家环境立法主要是全国性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 国家环境立法具有根本方向性与原则性, 是全国人民的环境活动法则, 是地方立法的依据, 是环境立法的关键。如今, 我们国家存在着规定污染防治规范多而生态资源保护措施少的缺陷, 这应该是今后环境立法修改的重点。

2.2 改进执法与司法手段

我国环境保护一直强调以行政为主导, 政府起主导作用。从近几年的发展趋势来看, 我国的环保行政主导一直呈现出不断加强的趋势。目前, 环保工作的重点是加大环境执法的力度, 这使环境行政主导的特色更加鲜明, 行政主导固然有其优势, 如具有较高的效率, 能适应我国生态环境复杂的特点, 但其局限性也很明显。首先, 它主要适用于污染防治, 而对自然资源保护和生态环境建设则另当别论;其次, 行政主导具有严格的隶属关系, 很容易出现部门分割, 条块分割, 不能形成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造成体制上的混乱;再者, 行政主导的方式降低了环境司法的地位和功能, 也降低了环境执法的功能, 使司法的作用微乎其微。因此, 要实现环境法治, 必须改进执法与司法。

2.3 加大法律监督力度

由于我国实行环境保护行政主导, 权力相对集中, 行政部门自由裁量权较大, 因此法律监督尤为重要。法律监督的真正价值不是在于形式, 而是在于力度。我国环境法律监督大体包括:权力机关的监督、行政机关的监督、舆论监督、各政党和社会团体组织的监督、人民群众监督、司法监督等几类。权力机关的监督在近年来发挥了重要作用, 全国人大环境资源委员会多次听取国务院和最高人民法院有关资源与环境保护的工作报告, 对如何推动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实施和加强环境保护工作提出了许多建设性意见, 而且坚持法律监督与舆论监督相结合, 组织并一直坚持进行中华环保世纪行和环境执法大检查等活动。

2.4 强化公民环境意识与守法观念

这里, 公民的环境意识与守法观念, 不只是普法教育与司法权威方面的原因, 更重要的是公民法律信仰的培养问题。

总之, 环境法制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 并非朝夕而就, 并且, 由于我国国情和环境问题成因的特殊性, 因而从国外的治理环境举措中 (相对于我国环境问题的解决) 并没有多少可以值得借鉴的经验。我们只有立足于本国的实际情况, 去探索出一条适合我国的切实可行的法治化的道路。这应该说是一个长期而又艰难的过程, 而泱泱大国, 法治先行, 时代赋予我们法治保护环境的重任, 我们也必将沿着这条路一直向前。

摘要:环境问题自古有之, 它是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产生发展的, 依据历史时期的不同, 我们可以把环境问题分为两种, 一种是传统意义的环境问题, 另一种就是现代意义上的环境问题, 本文试就我国的环境问题及环境法治建设作一些探讨。

关键词:环境法制,建设

参考文献

[1]《自然资源法》.肖国兴, 肖乾刚.主编.法律出版社1999年12月.

上一篇:典型化工污染土壤下一篇:课堂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