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生态环境建设

2024-10-22

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共8篇)

农村生态环境建设 篇1

浅谈农村生态环境建设中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 生态环境问题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农村经济建设的全面快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极大的提高,同时也造成了严重的生态环境破坏。点源污染与面源污染共存、生活污染和工业污染叠加、各种新旧污染与二次污染相互交织,已经成为新农村建设的极大障碍。加强农村生态环境建设,重视农村环境保护基本制度建设,以农业循环经济理论为指导,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合理规划村庄建设和产业布局,促进新农村社会经济环境和谐发展。

关键词:农村生态环境;生态破坏;治理;对策

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治理不仅直接影响着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可持续发展,关乎着整个国民生活安全与生产发展,也直接影响当代人民的生活环境和子孙后代的健康。因此,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治理工作将必然成为整个国家生态环境防治事业的重要任务之一。

当前,农村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不仅引起公众的广泛关注,也引起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中央及各级地方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采取了诸多具体的治理措施。但是,我国农村地域宽广,地方经济发展水平不一,生活水平存在较大的差异,造成了各地方对待环境治理的重视程度不一。此外,我国农民的文化素质普遍不高,环境保护和治理意识淡薄,政府缺乏优秀的环境管理人员和有效的管理机制,加上原来的治理中心放在了城市,而忽略了农村环境的治理,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农村环境治理滞后,使得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工作显得尤为艰巨。所以,加强农村地区的生态环境治理,建设生态文明的农村环境,极大程度满足人民对精神文明的需求,适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是当前新农村建设的重要考量和议题。

1.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战略意义

人类的所有活动都受制于生态系统,生态资本的保值增值决定着人类社会的存续和发展。对我国来说,生态环境建设尤为紧迫,而生态环境建设的重点在农村。农村生态环境形势严峻,已成为新农村建设的极大障碍。农村生态环境形势严峻,点源污染与面源污染共存、生活污染和工业污染叠加、各种新旧污染与二次污染相互交织,工业及城市污染向农村转移,危及农村饮水安全和农产品安全,土壤污染日趋严重,已成为中国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大部分垃圾未经处理,直接堆放在田头、路旁, 甚至抛掷到沟渠、水塘,影响环境卫生和农村景观。绝大部分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渗入地下或直排沟渠、水塘。乡镇工业布局不当,工业污染突出。化肥、农药使用不合理造成的局部地区面源污染突出。综合利用措施滞后, 畜禽养殖污染日益凸显。农村环境保护的政策、法规、标准体系不健全。农村生态环境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生存和长远发展的根本大计。我国生态环境建设的重点在农村。广大农村, 是淡水、耕地、林地、草原、生物等资源的最大腹地,是承载人口的主要场所,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环境依托。同时,与城市比较,农村资源节约、生态保护于环境治理线长面广,环境问题原因更为复杂、危害更为严重、治理更为困难。新农村建设的提出,标志着国家适时地把节约资源、保护生态和治理环境的主战场放在农村。但是,问题在于这一事关全局的大战略还远没有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农村生态环境建设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载体。

农村生态环境建设不仅关系到农村的发展, 也直接关系到城市和全社会的发展。很多人, 特别是城里人对农村生态环境问题抱以漠视的态度,主要是因为他们认为这是农村的事、是农民的事, 事不关己, 高高挂起。然而, 疯牛病、禽流感、口蹄疫、有毒大米等一些列社会公共卫生安全问题一浪接一浪的爆发, 城乡居民健康程度下降, 儿童医院、妇幼保健院每年? 出生的残疾孩子数量不断上涨, 其原因主要是农产品使用了过量的农药和化肥。医疗保健成本大幅度上升,已经为城里人敲响了警钟: 农业还具有生态功能, 农业生态环境的恶化, 直接影响到了城乡居民的健康、生活质量的提高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不保护农村生态, 最终受伤害的不仅仅是农民,更是全社会所有成员。2.当前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呈现的特点

1)环境保护与治理意识有显著增强

人的环境保护意识是解决环境保护问题的根本问题,也是最为重要的因素。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行,我国农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农村环境保护的瓶颈问题不再是农民保护意识的薄弱。农民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也是当仁不让的环境保护的 关键因素。新农村建设中,环境保护知识的宣传是工作的重点。只有加大宣传的力度,丰富宣传的手段和方式,以农民朋友喜闻乐见的方式在工作和生活中接受环境保护知识。同时,要加大国家对环境保护的各项政策和措施以及法律法规的宣传,使人民群众了解破坏环境的各种后果以及在维护合法权益中利用法律武器;只有人民群众明白了环境保f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关系,才能使他们自觉地做好环境保护工作;只有人民群众了解了环境保护和自身生活质量提高的内在联系,才能积极主动的处理好环境保护中的各种问题,才能够形成人人关心环境保护的良好社会氛围。农村环境与农民的日常生活生产密切相关,农—村环境防治离不开农民的参与,农民是农村环境的护卫者和直接受益者,因此,农民是农村环境保护不可忽视的力量之一。广大人民群众通过对环境保护知识的学习,深入的了解了国家的环境保护方针和政策,以及法律法规,将环境保护内化为自身的行为,自觉参与环境的保护。只有农民群众的环保意识提高了,才能自觉的约束破坏环境和行为;只有农民群众的保护环境意识提高了,才能积极主动的参与环境保护的活动;只有农民群众的环境保护意识提高了,才能积极的行使环境保护的知情权;只有农民群众的环境保护意识提高了,才能够推动环境保护工作的大踏步前进。

二、环保政策与实际情况反差巨大

第一,农村资源配置中市场机制作用不充分。首先,由于产权不清晰和兑现程度低的问题,人们对投资环境资源缺乏信任,因此导致短期行为;其次,农村资源市场不健全,价格机制不完善,从最大利益的角度出发,唯利是图,牺牲环境而不愿意承担环境保护的责任。

第二,政策体系不完善。由于我国的环境保护体系建设主要是在政府转型时期制定的,因此,不能够完全的适应新形势下的农村环境保护,强制性的罚款、限期整改等措施虽然有一定的效果,但是是先污染后治理的思想,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环境破坏的问题,并且成本巨大,往往出现经济发展得不偿失的状况;第三,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不统一。改革开放近三十年来的经济高速发展带来的各地政府对GDP数据的追求,而将环境保护等问题抛诸脑后。加之国家对地方政府的考核存在偏颇,没有把环境质量这一重要的项目纳入到经济活动的成本之中,导致地方经济指标偏向,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平衡因此削弱。

第四,环保制度设计不周密。由于环境保护制度的设计方面存在务种影响因素,导致制定出的制度本身就存在低效率和低约束力的问题。加之,有些环境保护部门不能够确保环境保护防治资金的落实,甚至从中克扣,对存在的环境污染问题置之不理,加重了一现象的存在。第五,生态环境保护的政策不够稳定,由于影响因素的不断变化,导致有些政策的不稳定,甚至出现朝令夕改的现象,使得人民群众无所适从,久而久之缺乏对政府的信任。因而在环境保护优惠政策等出台和执行的时候,群众并不积极的实施,不放心自己的血汗钱投入到长期的项目中,使得环境保护的有益措施不能够得到很好的实施,造成了的环境保护主要依赖国家补贴的局面。

三、区域差异的非均衡性特点

我国城市和农村的发展由于经济发展速度的不同,问题解决进度的不同而呈现出了区域差异的非均衡性特点。据统计,2001年,我国农民收入增长不足2%,到2004年却超过5%,增加了近二倍,但是与同时期的城市居民增长相比,就落后了,城市居民收入却达到了9%:2005年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的收入差距达到了 3.22倍。与城市居民相比,我国农民的生活水平处于相对下降中,农民子女在教育、医疗等方面支出比重较大,农民的生活负担较重。农民的生活水平相比于城市居民持续下降,子女就学、医疗卫生等大项支出更使其感到生活艰难。?相比东部沿海地区的优越条件,中、西部地区不仅生态环境脆弱,自然条件极其恶劣,而且人民群众的受教育程度低、环境保护意识淡薄,生产生活手段落后,经济发展水平低,过剩人口众多。“贫困一人口增长一生态恶化”的恶性循环中,加剧了脆弱的生态环-境的破坏。②经济增长方式的粗放化是导致生态环境恶化的重要原因。在我国农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提畜效益的现代农业生产技术由于各个方面的原因,还不能全面的取代传统的粗放的生产方式。我国虽然地大物博,但是人均资源占有量却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相反单位GDP消耗的资源率却远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粗放型的发展方式不仅造成了资源的浪费,让人更为担心的是带来了环境的破坏。有关专家估算,我国以高消耗、高污染和低产出为特点的发展模式,使得环境治理的成本高于发展带来的利润,经济发展得不偿失。以云南省的漠池为例,由于周围农田和化工厂的污染,滇池的许多种鱼类和微生物已经灭绝,水质已经变为劣五类水,如果只单单将水变回二类水这一项将投入几百个亿,以前发展得到的几十个亿的利润己经不值一提了。3我国农村生态环境建设面临的问题 为了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水平,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必须有效的解决农村环境问题。那么,当前我国农村面临的环境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环境污染仍在肆虐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2007年仅粮食种植面积就高达10553万公顷①近年来,由于经济利益驱使等各个方面的原因大量的农民选择外出打工,农田多有留守的老人和妇女耕作。由于留守人员的素质不高,加之政府农业技术部门在技术宣传、优质品种的推广等农业科学技术普及方面的工作力度不够,使农业仍处于较为低级的阶段,不能够取得长足的发展。甚至于由于农药滥用等问题带来了严重的生态后果。第一,农作物稻杆污染严重

农村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曾经作为生活燃料的农作物稻秆已经普遍的被煤球,天然气等替代。另外,由于农村词养规模的有限以及词养伺料业的发展,稻秆作为词料消耗也急剧的减少;再者,由于多种条件的限制,稻秆还田的运用不多。以上的几个原因直接导致了結秆的过剩,无法处置。在农村普遍采取的措施就是直接燃烧,这样的手段一面影响了农村的生活环境,带来火灾隐患,一面还会影响周边城市航空业、公路交通业的安全等。例如,2007年在南京到合肥的高速公路上发生了 60辆车连环相撞的重大交通事故,调查得知主要原因是稻杆焚烧导致烟雾弥漫,大大降低了空气透明度,影响了路面交通视线。第二,畜禽养殖污染严重

相关研究表明,一个有2000头猪的猪场规模,造成的环境污染程度相当于10万人口当量。近年来,集约化畜禽养殖模式发展迅速,但由于其管理技术的不完善,给环境带来了超重负荷,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根据本人调查发现,在集约养殖过程中主要存在两方面问题:首先是主观方面。一,在集约化养殖与环境影响的相互关系上认识不全面,没有处理好实际生产与环境保护的平衡关系,比如设备器具清洗不合格、蚊幡多、氨臭味严重等;二,没有按照标准程序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如“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未执行等;三,养殖过程中忽视卫生指标,滥用人用药、原药和违禁药。其次是客观方面。一是养殖模式布局不合理,不仅区域划分不合理、区间距离不符合要求,还将养殖区设在了居民点;二,加工处理技术不成熟,畜禽粪便不能脱水除臭制成商品肥料或进行综合利用,粪便等废弃物排放不符合标准要求。第三,乡镇企业造成的环境污染

丛1978年党的H届三中全会来,我国乡镇企业飞速发展,为国民经济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并为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做出了重要贡献。但因为乡镇企业数量较多、能源消耗多、技术落后、设备陈旧,大多数企业无防治污染设施,使污染问题较突出。据1997年的报告《全国乡镇企业工业污染调查公报》可知,1995年,我国乡镇企业“三废”排放量己达全国工业企业“三废”排放量的1/5至1/3。现在,乡镇企业污染在整个工业污染中的比重己由20世纪80年代的11%增加到45%, —些主要污染物的排放量己接近甚至超过工业企业污染物排放量的一半。当地农村环境被如此庞大的污染物污染的程度不言而喻。

二、受地方经济制约环境治理难获得有利的物质支持

随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步伐渐快,小城镇和农村聚居点的规模也不断扩大。在“新房、新村、新镇”建设中,由于受地方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规划和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普遍不能达标,许多地方只重视城镇总体建设规划的编制,忽视了把土地、环境、产业发展等因素联系起来,导致缺位或不协调,加上管理缺失,城镇和农村的生活污染物直接排人周边环境中,造成严重的“脏、SL、差”①的现象。环境问题从源头上大致可分为生产型环境问题和生活型环境问题,具体表现如下: 第一,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显而易见的是我国农村的环保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环保功能相当缺乏,致使环境的综合质量差。综观我国农村发展过f呈,农村往往是率先启动和发展住宅、商业、服务业等基础设施,将有限的财力集中于道路、房屋、供水、供电等方面的建设,而诸如垃圾处理、排 水和污水集中处理、消烟除尘、噪声隔离等环境保护设施建设根本就不为人所注意,更谈不上发展。目前全国共有2万多个建制镇,乡镇的基础设施建设远跟不上乡镇的发展速度。有统计资料表明2001年我国环境基础设施水平中自来水普及率仅为70.7%,特别是在我国中西部地区平均每个建制镇还没有一个供水站,致使饮用水供应紧张。建制镇的人均城建资金仅为城市的20%,即只有每人150.9元。资金不足使得小城镇的道路铺装率不足50%,人们出行很不方便。也使得60%以上的地区都是雨污合流更不用说污水处理设施和垃圾处理设施之类的了。-第二,乡镇环境管理滞后

乡镇及周边地区的环境污染加剧主要是由于环境管理意识淡薄,生态环境管理投入少力度小,管理方式落后、管理粗放等造成的。由于缺乏专门的环卫机构和专业的环卫队伍,道路清扫保洁工作得不到保障。据了解,即使在经济条件较好、发育比较成熟的苏南地区,仅30%的乡镇有工业废水专门处理装置,超过50%的建制镇居民生活垃圾不能得到及时处理。

第三,能源结构欠佳,污染空气环境

我国是以煤为主要能源的国家,煤仍然是城镇的主要能源,1998年全国人均生活用煤结构中,煤炭占61%以上,部分小城镇生活用煤还是以薪柴、稻杆为主。工业用能的煤炭比重还要高于生活用能,而且优质煤比重明显偏低,缺少清洁能源,使煤烟型污染成为小城镇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三、政府的“爱莫能助”与民众的信心缺失导致治理动方不足

“任何一个组织体系,都必须满足三个基本条件,才能有效地实现组织运转。环境组织管理也如此。它主要包括环境监测、规划、监督、环境管理及政府在管理过程中形成的各种关系。管理的三个基本条件是:组织机构合理性,管理权限确定性,组织机制科学性” [21] ①。从横向来讲,环境组织管理机构应当有环境监测、监督、事务处理、执行等机构;从纵向来讲,环境组织管理机构分为国家级、省级、市级、县级等。但是,无论是横向还是纵向,环境组织管理机构都存在一些问题。政府在环境组织中暴露出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组织机构设置不合理,权限划分不明。目前,我国环境治理的政府主导部门是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各省、市级政府也设置相关的环境治理机构,而到县一级地方政府,通常只在工业密集、工矿企业比较多的地区设置专门环保机构。从中央到地方,这种垂直的管理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有起到集权的效果;但是另一方面,由于地方保护主义存在,而环境管理机构一般隶属于本级政府,往往屈从于地方政府的利益,对环境问题置若罔闻。同时环境污染问题往往连片存在,跨地区,跨行政区域,因此若按照行政权限有地方政府操作,存在政?出多门的现象。由于执法主体较多,权力过于分散,造成权责不明的情况时有发生。农村环境治理问题常常引发行政部门横向层面管理职能的交叉和重叠。尤其是当污染区域跨地方行政区域,导致存在管理空白的可能,而一些地方环境治理机构沦为本地区行政机关的附属机构,没有独立的调查立案权。例如在环境监测方面,环境部有权管理国家环境监测网和全国环境信息网,污染源监督性监测、发放水污染.物排放许可证的职能;而水利部的水资源水文司也有监测江河湖库的 水质、审核水体纳污能力的职能。换句话说,水文监测也是环境监测的一部分。另外,在规划职能方面,环境部具有“组织拟定和监督实―施国家确定的重点区域、重点流域污染防治规划和生态保护规划”的职能;而国家发改委的农村经济发展司也具有“编制和实施全国生态 环境建设规划”的职能,两者职能的交叉和重叠是非常明显的。

第二,环境主管部门独立性不强。《环境保护法》中规定:“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本辖区的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虽然如此规定,然后在表述上存在一定笼统和模糊的嫌疑。没有相关配套的法规明确环境主管部门的职能权限及管理幅度。当环境问题爆发时,主管环境单位必须上报给上级政府,地方政府为了维护本地方的声誉,不希望信息传播到中央,因此有可-能责令环境主管部门私下协调解决。也就是说,环境主管部门独立性不强,往往依附地方政府权力而存在,难以实现独立自主解决环保污染等问题。第三,基础环境管理机构薄弱。

农村基层环境治理,具体由基层的环境管理机构负责实施,以微观管理为主。一方面由于资金、编制、人员等有限,环境治理机构不能渗透到基层;另一方面,缺乏上级政府的重视和支持,往往流于形式,在执法过程中体现出软弱,妥协,甚至利用权力寻租。当环境污染得不到有效的制止,群众的生存环境受到威胁,助长了环境污染者气焰,起不到惩罚、威慑作用,导致环境问题层出不穷。

第四,管理配套机制缺乏。管理目标的实现,不仅依靠法律强制力保驾护航,同时需要领导者管理方式灵活多变。如何使得管理成本投入小,产生的效益最大?在经济学中有个著名的“公用地悲剧”:“当众多消费者在共同的、向公众幵放的草场资源饲养牲畜的时候;必将出现滥用资源和破坏环境的现象,因为草场是公共的,畜群是私人的,每个牧民都为了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养更多牲畜,跟本不在乎公地退化”。?农村环境作为公共资源,对于农民来说,环境是进行农牧业生产的基础。如果大家都不顾环境污染,而一味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那么环境势必承受不起污染之重。因其公共性,个体不愿承担治理污染的成本,从而导致环境愈加恶化,进而,生产方式不能持续进行。出台相应的鼓励机制、协调机制,通过利益均衡的途径,号召农民一方面维护自身的利益,另一方面注重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政府应该通过合理的渠道引导群众,加强环境污染的问责机制,对造成污染事实的企业或个人追究其责任,起到惩治的效果。第五,环境执法者素质偏低。目前农村环境执法者的数量不足,并且由于准入标准较低,其素质普遍偏低。另一方面,缺乏专业的训练和相关技能考核,基层环境执法者的能力有待加强。当遇到污染环境的具体情况时,不能合法、高效、准确执法,从而影响环境治理的权威性,造成政府公信力下降,甚至导致居民的非议和不信任。因此,基层环境执法者素质是农村环境治理的一个薄弱环节,需引起重视。

4.加强我国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的政策措施 1)制定相应的原则方针和政策措施

政府应该给予生态环境保护以特别的关注,在对农民的生产生活环境的改善与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的保护和治理的问题上给予高度重视,并就农村的生态环境问题提出一些具体的目标与原则。

2)明确农村生态环境整治重点和任务

(1)农村生活垃圾整治。

实行农村生活垃圾“户集、村收、镇运输、县处理”的模式,充分利用市场经济的优越性,采用集中化处理和无害化处理,降低处理成本,实现可持续发展,建立市场运作的农村垃圾处理运行机制。

(2)农村水污染整治。

为了加强对农村水污染的治理,永州市总体规划,并要求与督促各区(市)县城区和所有乡镇做好农村污水处理的规划,并分步严格落实,依照轻重缓急的原则。为了实现规划的制定与认真落实,永州市水务局牵头、市建委配合,不仅帮助各区(市)县政府做好县城和重点镇污水处理设施的规划、建设工作,而且还对各区(市)县的污水处理厂和管网建设做出了明确的规定时限,要求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建设完成。同时,市政府还加大了对饮用水的保护,特别是对饮用水水源的保护、在科学规划水源区的同时,对水源保护区的排污口予以坚决取缔、从而预防和处理水污染事故等。另外,加强各渠系、河道的整治,现已基本完成。(3)农业资源污染整治。

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和污染超标耕地综合治理。全面推广使用可降解农膜,实施测土配方施肥,逐年削减化肥施用量,基本解决畜禽养殖污染。全面禁用高毒高残留农药。搞好农作物稻杆综合利用,大力发展农村沼气建设。(4)空气污染整治。

加强对废气的强制处理,尤其是对中小型企业的废气排放。鼓励农村的中小企业集中发展,敦促废气排放完全达标,并对没有遵循相关条例危害农村生活环境的中小企业实行“关、停、并、转”。禁止焚烧会产生有毒气体的生活垃圾,保证农村空气质量。.(5)农村建筑和道路垃圾整治。

农村垃圾随处可见,随处堆放,从生活垃圾到建筑垃圾,并没有形成明确的规范管理或者属地管理的标准。由于垃圾乱象影响村容村貌,在一定程度上给农村道路安全埋线了隐患,因此需及时清理农村建筑和道路垃圾。3)加强农村生态环境整治的机制创新

迫切需要把加强农村生态环境建设, 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新农村建设的一个十分重要而又紧迫的课题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一个战略位置上来抓。统筹城乡环境保护, 重视农村环境保护基本制度及基础体系建设。“十一五” 期间, 我国将全面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 发展阶段, 在环境保护上消除城乡差距、保障基本的环境公平成为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为此, 要将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放在和城市环保同等重要的地位, 纳入全国环保和生态建设的总体规划, 并作为实施的重点, 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必须抓紧制订 5全国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条例6, 并制订和完善无公害农产品及农药、化肥使用 规程等相关标准、规定。以规范农药、化肥的使用,推广符合生态要求的施肥和施药技术。政府要建立健全农业环境管理体系,充实农村环保机构的力量,加大环保基础设施投入, 中央集中的排污费等专项资金应安排一定比例用于农村环境保护。加大对乡镇企业污染治理力度,制止城 市、工矿 企业向农村排 放/ 三废0。逐步建立政府、企业、社会多元化投入机制。研究制定乡镇和村庄两级投入制度。各级党委和政府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出发,切实加强对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的领导,把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工作纳入各级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 实行党政一把手 / 亲自抓, 负总责0 的环境保护责任制,做到责任到位、措施到位、投入到位。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工作任务重, 涉及部门广, 各部门要通力合作, 齐抓共管。环保部门负责对农村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统一监管;农业部门具体负责农业污染防治工作, 指导农业投入品使用、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水利部门负责水产养殖污染控制工作;建设部门加大对农村村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林业部门负责农田林网和湿地保护等工作;科技部门要加大对农业农村污染防治的科技投入;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负责安全农产品系列标准的发布;计划、财政、工商等部门,要按照各自的分工职责, 加大对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的支持力度。以农业循环经济理念发展生态农业, 达到农村生态环境与农业经济和谐。农业循环经济是以循环经济的理念指导农业相关产业发展, 以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为原则, 以科学技术为支撑, 实现经济、生态、社会效益有机统一的良性循环。应用农业循环经济理 念做到产业间协调发展和产业内部的高效、清洁生产,延长农业及相关产业的产业链, 建立合理的生产结构,实现农业资源的循环利用,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例如在广大农村推广使用沼气可以有效缓解生活用能,改善农村侠生状况, 防止环境污染, 保持村容整洁。建立集约化畜禽养殖和生态农业的 / 种养平衡区域一体化0 发展模式, 可以既实现对已有污染物的综合利用, 也避免化肥、农药可能造成的污染。建设和发展生态农业是充分挖掘农业内部潜力, 增强农业发展后劲的一项重要措施,也是解决农村环境污染和生态保护的重要途径。应充分认识生态农业的公益性,在税收、银行贷款和产品标识等方面制定更优惠的专项扶持政策, 以降低生态农业改造过程中的生产成本, 提高生态农业产品的经济效益。要结合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业、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 促使农业产业化, 使现代农业与生态型 农业有机结合,达到农业、农村生态环境体系与农业经济和谐、稳定、健康发展。合理规划村镇建设和产业布局, 严防新农村建设导致新一轮的生态破坏。在新农村建设规划中要专门 编制农村生态环境建设规划, 把新农村建设与生态建设相结合。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思路, 统筹考虑农村的村镇布局, 发展中心镇、中心村, 萎缩生产生活条件恶劣的自然村, 统筹考虑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布局, 按照资源有效配置的理念, 将交通、教育、医疗、环保等优先配置中心镇、中心村,要将环保基础设施和饮用水源建设等作为重要内容;要统筹考虑产业布局, 按照既要发展又要保护的理念, 合理布局特色产业区、规模养殖小区和保护小区, 为各业持续发展提供空间。

当前特别值得关注的一个问题, 是在新农村建设中, 一些地方忽略生态环境保护, 存在着 / 一刀切0的错误倾向, 把绿树掩映、小桥流水的农村建成了钢筋水泥的城市居民点, 使农村失去了原有的生态优势。这种倾向必须防止和客服,绝不能让一些地方以新农村建设的名义破坏农村生态环境, 努力遏制新的人为生态破坏, 加强村庄绿化、庭院绿化、通道绿化、农 田防护林建设。5.结语

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任务;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内容;是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选择。

农村生态环境建设 篇2

关键词:环境保护,污染现状,污染来源

中国作为农业大国, 在总计13.3亿人口中, 乡村人口6.1亿, 占总人口的54%[1]。对于一个农村人口众多的国家, 加快农业和农村发展, 是保持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 进一步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保护, 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

1 农村环境污染紧迫性

长期以来, 由于受思维习惯和乡村自然经济的影响, 我国大多数农村的环境规划与治理与城市相比存在着基础设施不完善, 发展程度严重滞后的问题。生活垃圾、生活污水、畜禽养殖废弃物处理不当;部分地方的发展计划重城市、轻农村, 重建设、轻保护;农民为追求经济效益, 过量施用化肥农药, 导致地力下降。农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日趋严重, 极大地冲击了作为弱势产业的农业和弱势群体的农民, 正逐步地以隐蔽或公开的方式破坏我国农业的基础条件。

2 农村生态环境破坏的现状[2]

2.1 农村水污染触目惊心。

目前, 我国仍有3亿多农村人口饮水达不到安全标准, 有相当比例的农村饮用水源地没有得到有效保护。来自国家环保总局的一组最新数据显示, 我们的饮用水50%以上是不安全的。水污染对农业生产的破坏作用非常突出, 导致农业减少, 甚至颗粒无收;导致农作物毒物质富集, 降低农产品质量, 甚至完全失使用价;导致渔业爱损如2004年7月, 淮河发生重大污事件, 污水所到之处, 鱼虾绝迹;迫使部分地区改农业种植结构。

2.2 农村土壤污染严重。

全国约25%土地的土壤污染处于警戒状态, 约5%受到比较严重的污染。由土壤污染引发的农产品安全和人体健康事件时有发生, 农产品已经缺乏安全保障, 对安业生产, 群众健康和社会稳定都造成了不好的影响。

2.3 农村固体废弃物污染蔓延。

随着我国的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速度加快, 生活垃圾量也迅速增长, 而且大量城市垃圾向城郊和农村转移, 给农村带来严重污染。

3 农村环境污染形成的原因及来源[3]

3.1 农村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

3.1.1 地方政府对于农村环境保护的投入不足, 城市环境的改善往往以牺牲农村环境为代价, 而农村没有得到相应的生态效益补偿;相关农村环境保护的政策法规也不够完善。

3.1.2 农村经济发展相对落后, 地方政府为促经济而忽视环保, 现有GDP核算体系也缺乏环保指标, 更没有专门的农村环保法规或考评政策来约束地方政府的环保行为, 导致农村环境执法部门处境尴尬, 农村环境管理不尽人意。

3.1.3 当前农村的生产经营方式相对粗放, 无论是农业企业还是农村的工业企业生产, 都存在生产过程中污染超标, 高耗低产, 治理不到位等问题。

3.1.4 农民对于农村环境保护和农村资源合理利用的意识薄弱, 也缺乏对农民生存权利自觉维护的观念。

3.2 农村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

3.2.1 农业生产造成的污染。

由于化肥、农药、农膜等的大量使用, 已经造成了大气、土壤和水的严重污染。以化肥为例, 中国2008年化肥使用量为4124万吨, 平均每公顷施达400公斤以上, 比发达国家规定的每公顷225公斤的安全上限还高出许多。氮肥的平均利用率仅为40%左右, 其中一半在被作物吸收之前就以气体形态逸失到大气中, 或以液态从排水沟渠流失, 会对土壤、地下水、地表和空气产生污染。我国因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而污染的土地超过2187万公顷, 约占耕地面积16%。

3.2.2 养殖业造成的污染。

在农业养殖业生产过程中, 畜禽新陈代谢产生的粪便和畜禽疫病死亡是农村环境污染的另一个主要来源。农村的水产、生猪、肉牛等养殖业都比较发达, 发展牧业已成为农民发家致富的首选项目, 在创造经济效益的同时, 却忽略了养殖生产中, 会产生大量的污浊气体, 对大气造成严重污染, 畜禽粪便流入水体的COD、氮和磷也会造成水体富营养化。

3.2.3 工业生产造成的污染。

随着乡镇工业开发区的不断兴建, 各类工业企业大踏步向郊区进军, 乡镇企业的大量兴起, 一些工业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烟、粉尘、废气、废渣和废水, 对周边的大气、土壤、草原植被、地表水和地下水等产生严重的污染。

4 农村环境保护的对策

4.1 高度重视农村环境综合整治。

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关系到国家的国际名声, 农村环境污染问题直接影响到社会各个领域的健康有序发展。清醒地认识到农村环保形势的严峻性, 环保工作任重而道远。同时加强农村宣传力度、提高农村环境意识。政府要加强化宣传教育, 引导农民正确施肥、科学用药, 并开展病虫害绿色防控、无公害生产技术培训, 帮助农民树立生态文明观念, 提高环境意识。同时政府职能部门要做好职能监督。

4.2 加强组织建立农村环境保护投入机制。

将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纳入地方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内容, 财政每年要安排一定资金, 用于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和建设。坚持“谁污染、谁付费, 谁收益、谁负担, 谁开发、谁保护”的原则, 建立适应市场体制的生态环境保护多渠道投资机制, 完善生态环境补偿政策。

4.3 加大农村环保执法力度。

要严格防止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中的污染项目向农村转移, 坚决控制发生新的污染和破坏生态现象。强化环保投诉举报热线、信箱等渠道。对污染和破坏农村环境的违法行为, 要加大环保执法力度, 有效解决“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的问题, 从根本上改变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管理不强的状况。

4.4 大力调整农村产业结构, 大力发展绿色食品和生态产业。

当地政府制定村镇建设规划应注重与自然环境的和谐, 强化环境保护内容的前置约束作用。加快生态农业, 节约型农业、循环农业、生态农业的发展。积极推广沼气、秸秆利用、小水电、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技术, 形成清洁、经济的农村能源体系。

4.5 加大农村污染治理力度。

有关部门应针对部分农田废弃物品多、污染面大的情况, 开展专项整治工作。加强废弃物、菌渣、塑料棚膜等污染物的回收与处理。

4.6 加快我国农村城镇化进程。

引导农村向城镇转变, 调整农村经济结构, 发展非农产业, 引导农村人口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 减轻对土地资源的依赖性。

当前农村发展步入一个崭新的阶段, 加强农村环境保护是新时期生态农村建设的客观需求, 为了我国农村的持续、科学、谐发展, 我们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 保护和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 增强农村可持续发展能力, 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参考文献

[1]国家统计局.http://www.stats.gov.cn/tjsj/ndsj/renkoupucha/2000pucha/html/t0105.htm.

[2]杨智圆.农村生态环境问题及措施浅析[J].经济研究导刊, 2009, 6.

农村生态环境建设 篇3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生态环境保护

中图分类号:X32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90X(2015)18--02

新农村建设正在逐步发展,农村经济有了长足的进步。在农村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农村的生态环境保护也需要重视起来。良好的农村生态环境对于新农村建设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国家提出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战略,对于农村建设来讲,有着极为深刻的意义。新农村建设需要建立在良好的生态基础之上。农村生态化发展成为了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加强对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对新农村建设有着积极的重要意义。

1 新农村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关系

新农村建设的重点不仅是在经济发展上,还涵盖了农村发展的多个方面,包括基础设施建设、文化教育、卫生医疗以及农业生产。从新农村建设的多个方面来看,都离不开良好的生态环境作为基础。生态环境的功能是对农村资源的高效可持续利用,协调好环境与建设之间的关系。因此,在新农村建设当中,不可忽视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建设生态化农村是新农村建设新的发展趋势,对新农村建设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良好的生态环境下,经济发展将会发展的更好。形成自然和经济的共同协调可持续发展,建设具有时代特征的新农村[1]。

2 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现状

随着节能环保的理念逐渐的深入人心,社会已经加大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但往往更重视城市化的发展需要,将环保的重点都落在了城市建设当中。对于农村的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不够。随着新农村建设的速度的逐步加快,农生态环境问题也开始显露出来。当前,农村的生态保护还存在着诸多问题。

2.1 土地资源污染

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是农业,而农业发展的基础是土地。土地资源的污染是农村生态环境最主要的问题。大量农药和化肥的使用,对土地产生了一定的污染;大量的养分流失,使土地自身的生产能力下降,严重影响到农业生产。此外,由于对城市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高于农村,因此,许多大型工业工厂从城市转移到农村,虽然极大地缓解了城市的经济建设和就业问题,却给农村的生态环境保护带来了巨大压力。工业生产会产生大量的污染物,不合理的排放给土地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耕地的破坏程度加剧。土地污染对于农业的影响是巨大的,治理起来也相当困难,且治理的费用极高,加上由于污染而导致生产的下降,农业经济会因此受到重创,得不到持久有效的发展,对新农村建设产生了消极的影响。

2.2 水污染

水资源既是人们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也是农业生产和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国的淡水资源占有率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水资源短缺的问题不容乐观。除饮用水外,生活用水和农业用水的短缺会影响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农业生产需要。水污染是一个十分严峻的问题。由于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还不够完善,下水道等排放管道不完善,对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直接排放,对农村的水资源造成了污染,并且污染的程度越来越严重。另外,农药、化肥的残留物也会对水资源造成一定的污染。水污染严重影响到了农业生产和人们的日常生活,极需要进行改善。

2.3 农村生活垃圾处理

由于农村的基础设施不够完善,没有相应的垃圾投放地点,对垃圾的处理办法不够合理。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进步,农民的生活水平也有了显著的提高。同时,生活垃圾的数量也随之增多,加上一部分的农民素质不高,思想意识较差,出现垃圾乱投放的现象,对于垃圾的处理也相当简单,严重影响农村的村容村貌和农村的生活环境,给农村生态环境带来很大的隐患[2]。

3 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具体措施

当前,不容乐观的农村生态环境现状给新农村建设带来了不小的挑战。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当中存在的问题,需要及时寻找有效的措施进行解决,并建立相应的环境管理制度,以加强对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保证农村良好的生态环境,促进新农村建设的发展。

3.1 完善基础设施

新农村建设当中,基础设施建设是其中的重点工作

(下转第页)

(上接第页)

之一。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涉及到多个方面。因此,要根据不同功能的基础设施进行合理的规划。针对土地资源、农业、生活用水以及农村生活垃圾进行相应的设施建设。设置排污系统,对污染物进行合理排放,并建设相应的污染物处理设施。避免污染物流入耕地、河流当中;完善农村下水道的建设,合理设计排水管道,在排污系统设计专门的污水排放管道,对污水进行处理,避免其对水资源的污染;建立生活垃圾投放站点,将垃圾集中进行处理;建立相应的垃圾处理系统,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处理,有效地缓解农村的生活环境污染[3]。

3.2 建立健全农村环境管理制度

建设相应环保设施的同时,需要对这些设施进行专门的管理。此外,对于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需要相应的管理制度。根据相应的环境保护法规,建立农村环境保护制度,设置管理人员。政府部门要将农村环保工作纳入到农村建设当中,与政绩考核相联系。加强环境的监督管理力度,有效地执行环保工作。将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与新农村建设的每个环节紧密联系在一起。例如,对于农业生产当中农药和化肥的使用加以合理的控制。通过建立完善的农村环境管理制度,有条不紊的进行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对新农村建设的顺利开展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4]。

4 结论

在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得到了足够重视,着眼于当前农村的生态环境,充分了解生态环境保护对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意义。只有环境和经济协调发展,对环境资源加以高效合理的利用,才能真正做到农村经济发展的可持续。针对当前农村生态环境当中存在的污染问题,采取相应的办法予以解决。完善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完善农村环境保护制度。加强对于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使新农村建设更好的进行下去。

参考文献

[1]王宁娟.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研究[D].杭州:浙江财经大学,2013.

[2]冯刚.新农村建设中經济与生态保护协调发展模式研究[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08.

[3]王义龙.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村生态化研究[D].保定:河北大学,2008.

[4]陈群元,宋玉祥.我国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村生态环境问题探析[J].生态经济,2007(3):146-148,152.

构筑新农村建设的生态环境基础 篇4

2011-11-01 来源:

【字体:大 中 小】

保护生态环境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要求,它体现了人们保护自然、利用自然、尊重自然,与自然协调发展的文明形态。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必须加强农村地区的环境规划,加强环境管理,保护农村生态环境。

近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支持关怀下,经过多年努力,我国农村环境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取得了积极进展。各地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积极探索农村环境保护新路子,比如浙江实施了“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和“农村环境五整治一提高”工程;江苏开展了以“六清六建”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四川等省实施了“户集、村收、镇运、县处理”的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模式。此外,农村环境监管工作逐步展开,环境保护的组织管理体系逐渐向农村延伸,越来越多的村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越来越多的农民成为直接受益者。

与此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当前,我国农村环境保护工作还远远不能满足广大农村群众日益提高的改善生活环境的要求,不能适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当前我国农村面临的突出环境问题主要有:农村地区饮水安全得不到有效保障、农村居住区生活污染问题突出、工矿污染与城市污染向农村转移加剧、畜禽粪便和秸秆等生产废弃物污染突出、农业面源污染危害加剧、土壤污染问题日益凸现、不合理的资源开发导致的生态破坏加剧、乡村旅游污染逐步凸显。

为此,在今后的农村环境保护工作中,一是要抓住扩大内需政策机遇,强化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进农村污水和垃圾收集处理设施、饮用水水源地污染防治设施、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污染治理设施建设,逐步改变农村地区环境基础设施严重不足的现状,提高农村污染治理水平。二是要全面落实农村环保“以奖促治”政策措施。率先针对重点流域、区域和问题突出地区开展集中整治,着力解决危害农民群众身体健康、威胁城乡居民食品安全、影响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的突出环境问题,实行“以奖促治”,并真正把这项政策落到实处,让农民得到实惠。三是要研究和完善有关土壤污染防治、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等农村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制度。按照地域特点,制定村镇污水、垃圾处理及设施建设的政策、标准和规范。抓紧制定实施有利于农村环境保护的政策措施,逐步建立农村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的投入和运行机制。四是要按照区域生态环境整体特征,建立和完善城乡环境监测体系,定期公布全国和区域农村环境状况。加强农村饮用水水源地、自然保护区和基本农田等重点区域的环境监测。积极推动环保机构向县以下延伸,加强人员培训和能力建设,加大环境监督执法力度,严肃查处违法行为,逐步建立覆盖城乡的环境监察体系。

农村环境保护是一项长期、艰巨、复杂的工作,必须坚持不懈地努力才能看到成效。农村生态环境不仅对农民的生产生活意义重大,同时也事关我国的经济健康快速的发展。无论是各级政府还是当地群众都应从各个方面积极作为,使生态环境切实得到有效的保护。

【范文点评】

推进新农村建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篇5

方忠敬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二十字方针,其内涵是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这是新时期的重大民生问题。

●长期以来,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财政投入少,历史欠账多;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生产的发展,垃圾、污水、废弃物大量产生,打破了自然经济状态下生态环境的自我平衡;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缺乏规划引导,管理缺位,使新老问题叠加。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题中应有之义,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应抓好五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坚持规划先行,分步实施;二是坚持产业为支撑,持续发展;三是坚持农牧民为主体,政府引导;四是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五是坚持改革创新,建立长效保障机制。

农村人居环境改善是重大的民生问题,村庄是农民生产生活的聚集地,人居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条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首次将农村人居环境的改善写进了中央文件,对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部分——加强村庄规划和人居环境治理,提出明确的工作要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内容丰富,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新农村建设工作的重要部分,笔者仅就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措施进行探讨。

一、农村人居环境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人居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但从总体上看依然非常落后,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村庄及农房建设缺乏规划引导。沿公路建房,居住点散乱;建新房不拆旧房,村庄建设用地浪费较大,部分地区出现严重的“空心村”现象。农民反复拆建自有住房,不仅影响农民自身财富的积累,而且造成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加剧了资源环境的紧张。

农村基础设施落后。据有关部门2005年组织的调查,我国41%的村庄没有集中供水,96%的村庄没有排水和污水处理系统,40%的村庄行路难,72%的村庄畜禽圈舍与住宅混杂,68%的村庄垃圾随处丢放,95%的村庄没有消防设施。在农村居住区,每年工业和建筑废弃物总量达6.5亿吨,农村自身又产生2.8亿吨生活垃圾,很多地方直排的生活污水污染了农村的沟渠、水塘、溪流和地下水。不少农村地区人居环境“脏乱差”,公共设施少。

农村人居环境落后是多种因素长期积累的结果。长期以来,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财政投入少,历史欠账多;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生产的发展,垃圾、污水、废弃物大量产生,打破了自然经济状态下生态环境的自我平衡;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缺乏规划引导,管理缺位,使新老问题叠加。

二、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措施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二十字方针,其内涵是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这是新时期的重大民生问题。高度重视和不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题中应有之义,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应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坚持规划先行,分步实施。规划建设管理是政府的职能,也是政府引导新农村建设的科学手段。规划是否先行到位,是否科学,是有序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关键。一是认真编制县域村庄布局规划。按照“山上往山下靠、小村往大村靠、农村往城镇靠”的发展思路和因地制宜、适应农村人口和村庄数量逐步减少的趋势,科学预测和确定县(市)域、镇(乡)城内需要保留的村庄。加强与城市相关规划的衔接,通过村庄布点布局规划,统筹考虑城乡交通、能源、通信、电网、供水、垃圾和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以及社会服务设施向农村延伸。二是编制村庄建设规划和治理行动计划。县市级规划建行政主管部门应制定新农村建设规划的内容深度和技术要求,提出人居环境治理计划,以村容村貌治理、废旧露天粪坑整治、村内闲置宅基地和私搭乱建清理、打通乡村连通道路和硬化村庄内主要道路以及和人居环境治理涉及的“两建、三清、四改、五通”(建庭院经济、建设沼气池或太阳能,清垃圾、清污泥、清路障,改房、改厕、改圈、改厨,通水、通电、通路、通电话、通广播电视)的建设治理为目标,使治理后的村容村貌整洁优美,硬化路面符合规划、饮用水达到标准,厕所卫生符合要求,排水沟渠明暗有序,垃圾收集和转运场所无害化处理、农村住宅安全经济美观,富有地方特色,面源污染得到有效控制,医疗文化教育等基本得到保证,农牧民素质得到明显提高,农村风尚得到有效改善。三是加强对村庄环境治理规划的实施和管理。按照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积极稳妥分步分批组织实施,要结合农村人口和村庄数量逐步减少的趋势,结合农业产业化、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以及重大建设项目的实施,加强与土地利用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社会事业发展规划的衔接、协调,注意区别地域性、阶段性特征,突出地方特色和风格。

2、坚持产业为支撑,持续发展。生产发展是物质基础,生活宽裕是核心目标。新农村规划和建设,要坚持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以培育产业为支撑,始终坚持与加快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经营相结合,抓好具有不同产业特色的村庄建设,提高农村经济实力和农牧民生活水平,改善生态环境,积极开展人居环境优美村庄、生态社区和生态家园创建活动。“村容整洁”不能单纯理解为打扫卫生、粉刷墙壁等形象工程,也不能片面理解为建新村、盖新房,要围绕

解决农村的“六难”(行路难、饮水难、上学难、就医难、通话难、看电视和收听广播难),加强村庄公共设施建设,创造安全、方便、舒适、优美的人居环境。

3、坚持农民为主体,政府引导。农民群众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要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群众参与的积极性,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妥善处理建设中涉及农民的经济利益问题,充分发挥农民群众建设自己美好家园的主体作用。同时,还要全面周密的筹划,做好深入细致的宣传教育工作。严格把握好政策,新农村建设实施方案涉及需要农牧民出资等重大事项,要严格办事程序,坚持民主决策,并经村民(代表)大会讨论通过。没有条件的项目,不强搞;群众没有统一认识的,不强推。坚持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以政府投入为主,按照统筹城乡的要求推进城乡交通、能源、通讯、供水、污水和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以及科教文卫等社会服务设施的配套建设和共建共享。农民群众直接受益的分户建设项目以农民自己投入为主,政府适当补助。充分考虑农民群众的经济承受能力,充分满足农民群众生产生活的需求,既要防止包办代替、大包大揽,又要防止增加农牧民负担。

4、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我国幅员面积960万平方公里,村庄布局分散,具有高山峡谷、广阔草原等复杂的地形地貌,自然条件、经济发展水平、生活习惯和民风民俗差异较大。新农村规划和建设必须按从实际出发,综合考虑,宜聚则聚、宜散则散,突出特色。对过于零乱分散,不利于生产、生活的自然村落,特别是偏远村寨,高山村寨要进一步实施移民工程,逐步进行相对集中,集约使用土地,降低设施配套成本。注重民族文化特色和保护农村自然生态风貌,力求体现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传统风貌、民族地方特色乡土气息。避免“千村一面”的类同现象。一要体现地貌特色。继承和发扬传统的民族文化,融草原风光、田园风光、自然山水和现代文明于一体。二要体现产业特色。认真分析每一个村的产业特色,抓住重点,并办求在规划中体现出来。三要体现历史文化特色。要善

于融入藏羌各民族的人文元素,使农牧民新农村建设充分体现文化内涵。四要体现建筑风格特色,使不同的村寨体现出各自的民族文化和区域特色。

针对不同地域、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和不同产业结构,进行分类指导:从实际出发,选择抓好不同类型的示范点,既要抓城乡结合部、国道省道、风景名胜区附近基础好的村庄,也要关注高山、偏远和基础薄弱的村庄,积极探索高山峡谷村寨、草原村寨和城乡结合部等不同地域、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村庄,并结合推进农牧业产业化、发展观光农牧业、土地整理、移民工程,依托重点建设等项目发展不同产业的多种类型、多种模式的新农村建设路子。要区别不同情况,采用不同标准,防止一刀切。注重实效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

5、坚持改革创新,建立长效保障机制。农村人居环境改善是实现新农村建设整体目标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一项必须长期坚持不断进取的历史任务。当前,我国村镇建设管理和环资源境保护体制不顺、管理机构不健全、管理职能弱化的矛盾十分突出,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改善人居环境的要求极不适应。要切实改变规划建设管理和资源环境保护工作中“重城市、轻农村”的格局,加强村庄规划和人居环境治理的工作机制及队伍建设,强化村镇规划建设管理和农村资源环境保护,充实和加强村镇建设管理、资源环境保护人员队伍,工作职能向村镇延伸,工作重心下移,建立健全加强村镇建设管理、资源环境保护的工作机制。研究制定新农村规划建设管理、资源环境保护标准,加强新农村规划建设管理、资源环境监察服务和指导,组织更多的科研、规划、设计、施工、监理等技术人员下乡服务,加强规划设计、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管理经营等各类专业培训,分期分批开展对村干部的专业知识培训和农民建设新农村基本技能的培训,科学指导农民建房,注重村庄安全建设,规范农村建筑市场,提高工程质量安全水平。帮助农民用好管好村庄公用设施,保证设施正常运行和持续发挥效益,建立起以农民为主的公共设施运行与维护长效管理机制和资源、环境保护机制。

洞头农村生态旅游建设 篇6

【内容摘要】本文立足于百岛洞头实际,站在贯彻实施“海上花园”洞头跨世纪重大工程的战略决策的高度上,从农业、渔业和农园三个层面上提出洞头生态观光农业旅游的建设。

【关键词】百岛洞头 生态观光农业旅游 建设

生态旅游是到大自然中观赏自然风光和野生动植物、寻奇探险,获得旅游地生态环境知识为主要目的的旅游。生态旅游的开发和管理强调把旅游活动严格控制在旅游区生态环境的承载力之内,充分发挥旅游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积极作用,减少其负面影响。

目前生态旅游已经成为世界旅游业中增长最快的部分。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生态旅游将是世纪旅游业发展的主要方向和基本模式。洞头县海岛生态旅游资源优势明显,颇具特色,开发利用的潜力较大。生态旅游的开展对解决当前我县海岛旅游存在的问题,实现海岛可持续发展,贯彻实施“海上花园”洞头跨世纪重大工程的战略决策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田之乐”——农业观光旅游建设

农村生态观光旅游是一种以农业和农村为栽体的新型生态旅游业。近年来,伴随着农业产业化的发展,现代农业不仅具有生产性功能,还具有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人们提供观光、休闲、度假的生活性功能。随着收入、闲暇时间的增多,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竞争的日益激烈,人们渴望多样化的旅游,尤其希望能在典型的农村环境中放松自己。于是,农业与旅游业边缘交叉的新型产业一观光农业应运而生,拓展了农业发展的新空问,开辟了旅游业发展的新领域。现代社会,人们渴望能存优美的环境中放松、休闲。于是,回归田野、自然的观光农业就成为人们最好的选择,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做农家活、看农家景成了新的热点。据专家介绍,观光休闲农业,在日本、美同等发达同家20世纪70年代就已形成产业规模,随着我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观光休闲农业也应运而生。

(一)大门油菜花节——无限风光在田园

建设以“生态大门风情大门”为内涵,结合该镇农家习俗文化,融合生态观光、娱乐休闲、体验自然山水等元素,打造“吃农家菜、住农家屋、干农家活、享农家乐”的农家乐民俗风情园区。通过发布“大门农业休闲观光旅游”公告,制作“大门农业休闲观光旅游”精美画册、海报,举办了大门风俗农事制作、大门特种养殖动物展示、大门风筝放飞节、大门特色农产品展销和大门特色农家菜推介等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并成功举办“海岛大门油菜花观赏节”、“杨梅采摘节”、“草莓采摘亲子活动”为主题的风情节日,展示该镇近年来精品农业园区建设所取得的喜人成果。系列活动受到温州电视台、温州日报等媒体的广泛关注,使得大门农业休闲观光的知晓率、美誉度得到极大提升。此外,还通过举办一期“大门风情摄影展”摄影评比活动,进一步扩大提升大门休闲农业旅游的整体形象和影响力。

(二)观光农业休闲园——田中自有玉如意

通过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引进外地种植能手、开展新品种新技术示范推广等措施,园区的养殖基地、种植基地和农家采摘总面积近500亩。其中养殖基地约占10%,养殖品种包括七彩山鸡、绿壳蛋鸡、泰王平鸽、蓝孔雀、梅花鹿、灰天鹅等特色生态珍禽名畜;种植基地约占70%,主要有大溪神农庄园农业示范基地、杨梅田精品杨梅基地、大荆温山底生态种植基地、石浦农业科技示范基地等,种植品种有“东魁”杨梅、草莓、枇杷、桑葚和时令蔬菜。并与园区邻近的其他特色产业户联合,吸取部分种养大户参与园区建设,今年6月,完成近300亩已种植的白沙枇杷的山地加入,完成15家种植鲜奇特农产品户参与。投入近400万元加强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建成单体钢管大棚30亩,连栋钢管大棚温室5亩,喷灌设施300亩等。

二、“水之趣”——渔业观光旅游建设

洞头是“海洋大县”。洞头渔场为浙江第二大渔场,面积达4800平方公里,浅海滩涂26.6万亩,是“中国羊栖菜之乡”,“浙江紫菜之乡”。

(一)霓屿滩涂紫菜风情:霓屿街道山丘滩涂多平地少,农作物以紫菜为主。紫菜是洞头县知名的一种农作物,一种生长于浅海岩石上的藻类植物,紫色,具有耐干性强、光饱和点高、光补偿点低的特点。明代李时珍在 《本草纲目·菜四·紫菜》中记载:“紫菜生南海中,附石,正青色,取而乾之,则紫色。每年3-4月,挑选优良紫菜放散的果孢子制成果孢子水,均匀喷撒在贝壳上,使之钻入壳内,经4~5个月形成贝壳丝状体。每年中秋前后,紫菜收菜季节,在海上、滩涂上整齐排列的紫菜架形成一道独特的风景线,风度翩翩,风情万种。

(二)三盘深水网箱风趣:洞头是“海上桃源”。洞头自然禀赋好,拥有海岛特有的“渔、港、景、涂”资源,尤以岛奇、滩佳、礁美、鱼鲜、生态优引人入胜,台湾诗人余光中先生以“洞头福地、从此开头”诠释洞头。

近几年来,我县近海渔业资源持续衰退,使渔业经济在进入新世纪后呈现出低迷的状态。因此必须于地区产业结构做出优化调整,而观赏渔业产业既丰富了城乡文化生活,又有显著的经济效益。三盘深水网箱顺应社会的实际,休闲观赏渔业的快速发展反过来也可以推动传统渔业的优化升级,并激活消费、扩大内需,解决就业、助农增收。其作为一个新兴产业,在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等方面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我县做为一个海岛县渔业文化源远流长,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点着力在观海景、荡海舟、钓海鱼、洗海浴、尝海鲜、购海货、捡海螺等方面塑造出有自己特色的观光渔业。如可在渔港资源丰富的渔村结合当地独特的文化氛围进行旅游开发,结合渔港、以及各种配套设施,建成包括观光游览、餐饮、住宿、休闲娱乐等一体化的综合开发观光旅游产业,全力打造具有海岛特色的旅游文化。

三、“山之韵”—— 农园观光旅游建设

农业观光园是旅游事业朝向生态旅游发展的产物,是旅游业发展创新的一种新形式。它开辟了新的旅游景点,满足了人们对旅游的新追求。长期居住在现代化高密度、高层建筑区,整天为污染的城市空气和呆板且无情趣的城市景观所困扰的现代市民,为了缓解紧张工作带来的精神压力和抑郁,提高身体素质和生活质量,多选择外出旅游放松一下自己。

(一)白马古道——望海楼建设

我县独特的海岛自然特征,表现着自然和谐和轻松舒展。本土、原生态才是吸引游人的关键, 而不是异域风情的嫁接。如近年来举办的大门油菜花节,安排了大门风情摄影图片展、放风筝、登山寻宝、品农家菜、特色农产品展销等特色

活动,吸引了周边大批游客参加。活动同时集纳了独具特色的农业观光游、体验游项目。游客们可以到观光园中观赏平时难得一见的梅花鹿、蓝孔雀、七彩山鸡,还能亲手体验制作清明饼和捣年糕的浓浓的农家乐趣。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办好如“油菜花节”等结合洞头农业旅游特色的观光农园项目来做好特色旅游品牌,充分展示海岛鲜明的海岛乡村旅游文化特色,推进国际性旅游休闲岛建设。

(二)霓屿山尖——半山水果玉米园建设

同时,城市居民到农村乡间旅游观光,会带去大量的科技思想、市场信息和文明生活方式,既可促进农民素质提高,也可加快农村城市化进程。农业观光园内的高效农业也能吸引城镇居民到此投资,从而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此外,这还能促进农业由第一产业向第三产业转化.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霓屿山尖半山水果玉米园建设顺应农村乡间旅游的需求。

总之,我们应该将整个百岛洞头作为一个最大的景区、最好的产品、最美的目的地来打造,把旅游发展全方位地融入海岛城市发展,促进旅游方式从景区旅游向全岛旅游转变。规划上做到“岛岛有主题”,打造佛岛、鸟岛、相思岛、观日岛等特色岛屿;从建筑、桥梁、街景、道路、绿化、水系等方面体现海岛浓郁特色文化,在视觉上“处处是风景”,环境上“处处可休闲”。开发生态观光、文化体验、休闲度假等产品,促进旅游产品结构从单一化向多元化转变。加快游艇邮轮、海钓基地、疗养度假和高档旅游社区等高端产品开发,开发一批适合深度游、自由行的个性化产品。例如在海霞军事体验上,设置野战、游泳等训练课目,让游客体验女民兵、女侦察兵、女特种兵的生活。并且政府应该充分发挥主导作用,主控好海洋、海岛、岸线等重要旅游资源;主抓旅游规划,谋划可持续发展;主建公共基础设施;主管环境保护,贯彻《海岛保护法》,引导发展低碳、绿色、健康、文明旅游;主办各项旅游惠民实事,让百姓在旅游发展中致富。

参考文献

[1]洞头县美丽乡村规划(2011-2020年)

[2]姜长才.推进三生融合 加快同城发展 为全面建设国家性旅游休闲岛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洞头县第十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11

农村生态环境建设 篇7

1.1 使用水污染严重, 水环境状况不断恶化

上世纪中期以来, 城市的不断建设, 工农业的迅速发展, 人口的猛增, 加之对剑江河流域的无序开发, 使城市河道水量减少, 水质严重污染, 成为城市发展的瓶颈, 江河流域保护迫在眉睫。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

(1) 生活污水污染

目前, 全国大部分农村还没有污水集中处理设施。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生活污水的排放量逐年增加, 且农村环保的基础设施严重滞后, 致使大部分生产生活污水未经处理随意倾倒或直接排入水体, 有些难以处理的固体垃圾也直接倒入水中。生活污水正以不断增加的范围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2) 农药化肥的超量使用

农业是我国的基础, 水稻、小麦、玉米是我国的主要农产品。为提高产量和效率, 人们经常会通过施加肥料和喷洒农药来增产。但是由于农村地区生产技术落后, 农民科学文化素质不高, 缺少科学种田的指导, 不按规定使用农药和肥料, 且施肥、喷药配套技术和器械不完备, 造成农用化学品大量浪费并直接污染环境。化肥、农药的超量使用严重污染了地表及地下水, 对农产品的食用安全也构成了严重的威胁。

(3) 工业废水的污染

20世纪80年带初期, 由于当时的环保制度落后, 许多工厂的工业废水未经过处理直接排放到外面或河流中。一些造纸厂、化工厂、锉厂等排放的重金属都是农村环境污染的源, 这些厂子排放的污水直接流入河中导致水变坏, 或土壤污染, 不光污染环境还很大程度的危害了人们的健康, 现在“癌症村”越来越多就是因为该方面的污染。

1.2 土壤污染严重, 土地耕作力下降, 耕作面积减少

我国土地资源丰富, 为城建、工业、农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条件。但是近几年来, 由于农民不合理的耕作, 造成土壤污染、耕作面积减少, 造成这个结果的原因主要有:

(1) 废弃塑料农膜污染

农膜的使用对农作物产量的提高有重要的价值, 但因回收率不高和其本身难以降解易造成土壤污染, 也影响农作物生长。据不完全统计, 全国塑料农膜废弃率为81.3%, 使用可降农膜比例仅为3.15%, 以及塑料袋的普遍使用, 这样在农村也产生了严重的“白色污染”。各种塑料制品及农膜废弃物, 由于极难降解, 且降解过程中还会溶出有毒物质, 对耕地的污染非常大。耕地污染使其转换为财富的能力下降, 加快了土地退化和沙化, 削弱了土地的产出能力并降低了农产品的质量。

(2) 生活垃圾污染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 生活垃圾逐年增加, 而大多数乡镇还没有建设无害化处理的垃圾填埋场, 垃圾一般都弃置于河塘和凹地, 既影响环境美观, 又污染土壤。农村生态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新农村建设的主要障碍。

1.3 植被破坏, 土地退化严重

近几年来, 由于林业保护还处于起步阶段, 森林火灾、人为任意砍伐、公路和铁路建设条件需要, 农村的山林植被在不断的减少和被破坏。加上矿石的无规划开采以及采用落后的生产方式开采小煤矿、小金矿等逐年增多, 不仅直接破坏了农村土地资源和植物资源, 而且引发山体塌陷、滑坡、地面沉降等地质灾害和景观的严重破坏, 并致使山体保水功能和水位下降, 植被破坏, 水土流失。矿石开采中剩下的尾矿、研石等废弃物大量堆存, 既造成了水环境和大气环境的污染, 又占用了大量土地, 造成土地的闲置和浪费, 还使一座座青山千疮百孔, 有碍观瞻。

2 农村生态环境改善及防治对策

2.1 加强国家宏观决策, 重视农村生态环境问题

长期以来, 我国的环境管理监管的重点一直在城市和一些重要工业点源污染防治上, 对农村生态环境的破坏和污染防治监管重视不够。我国目前的诸多环境法律、法规, 如《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等, 对农村生态环境管理和污染治理的具体因素包括不多, 考虑不够, 导致在解决农村环境问题上不仅力量薄弱而且适用性不强。建议在修改《环保法》等相关法律、法规时增加一些与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相关的条文, 且不同的地区应有不同的政策, 不能一刀切。

2.2 加大政府投入, 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生态环境保护问题

为了提高全民族的健康水平, 中央及各级政府应加大对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投入, 对农村生产的绿色产品应通过增加绿色产品消费税、免除农村环境治理税和补助农民生产绿色产品进行保护。促进种植户和养殖户的联合, 提高他们充分利用禽畜粪便和生活垃圾的积极性。指导农民科学、合理使用化肥, 提高农副产品的质量, 同时改善农村生活垃圾及禽畜粪便乱倒、乱堆的问题, 减少生活垃圾及禽畜粪便对空气、水源的污染。

2.3 加强对农村教育的投入, 提高农民的文化知识水平

通过提高农民的文化知识水平和整体素质来改善目前农村出现的生态环境被破坏、污染的问题。中央政府及各级政府有责任指导和帮助农民, 增加他们受教育的机会, 使农民懂得科学、合理地使用化肥、农药、地膜等, 让农民知道保护家乡的生态环境就是保护自己的身体健康, 提高自己的生活水平。并采取措施帮助农民脱贫致富, 交给他们耕作的技术, 让他们更科学合理的进行农业生产。

2.4 从大局出发, 杜绝将污染重、耗能大的企业转移到农村

中央政府应对那些直接影响国家安全、稳定, 不能进行大、超规模开发、生态环境脆弱等地区的地方政府及居民、农民给予保护生态环境的补助费, 对工作在这些地区的党政干部其考核政绩应是生态环境的保护情况, 而不是GDP、工业产值, 更不是毁林、毁草破坏生态环境。各级政府, 尤其是肩负着保护生态环境的各级基层政府应从大局出发, 坚决杜绝污染重、耗能大的企业落户到本地区及农村, 防止本地区及农村生态环境再次受到破坏和污染, 损害农民的切身利益。

2.5 工业污染防治

在农村分布的各种类型的企业, 大多由于规模小、分散、技术落后等原因污染严重, 耗能大, 应结合国家的相关政策, 节能减排, 关小上大, 促进形成区域工业小区, 以高科技手段, 将上游的废料变为下游的原料, 走循环产业、循环经济的道路, 促进农村生态环境污染治理, 保护农村生态环境。S

摘要:随着国家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深入, 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 农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日益严重, 农村生态环境的日趋恶化, 严重影响了农村的经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因此, 我们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应注重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治理, 把“三农”问题作为目前我们工作的重中之重, 为我们农村的明天留下美好的家园。本文将对引起新农村建设时期农村生态环境恶化的原因和防治污染的对策做一些探讨。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农村生态,分析,对策

参考文献

[1]喻太刚.农村生态环境污染的成因及防治[J].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学报, 2007 (2) :42-43.

[2]史晓慧.邯郸市农村生态环境污染现状及防治对策[J].河北环境科学, 2003, 11 (2) :21-24.

[3]马井玉, 刘志海.农村生态环境污染问题及对策[J].莱阳农学院学报, 1994, 11 (A06) :255-256.

[4]张炳荣.闽西农村生态环境污染与控制[J].福建环境, 1991 (2) :25.

农村生态环境建设 篇8

关键词:生态环境建设;科学发展观;新农村

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09)28—0020—02

当前我国的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和国际化正在迅猛发展。加之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长期存在的影响,如何统筹城乡、区域、经济社会、人与自然发展成为我国发展必须面对的新课题和新挑战。科学发展观的落实,使得我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发展路径、发展规划、发展理念有了重新的认识。在此背景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成为统筹城乡发展一体化的重要途径和战略举措。而新农村建设重要内容之一就是生态良好、村容整洁。在此基础上,以生态良好、村容整洁为主要内容的新农村生态环境建设成为统筹人与自然、经济和社会和谐发展、一体发展的重要内容和具体体现。

一、目前我国农村生态环境现状及其所存在的问题

生态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与发展的自然资源与环境因素的总称(即生态系统) ,一般指水资源(水环境)、土地资源(土地环境)、生物资源(生物环境)以及气候资源(气候环境)。生态环境建设是指水、土、气、生等自然资源(或再生自然资源) 的保护、改良与合理利用[1]。

(一)农村生态环境中的土地环境问题严重

针对目前的情况来看,农村生态环境中的土地资源污染主要有两方面问题,一是耕地面积的减少,二是土壤肥沃力下降。

1.在农村,农作物的耕种是大多数农民的生存之路。然而由于农村为了发展自己的本土经济,不惜代价引进了大量的厂矿企业和乡镇企业,有的农村还建立了大面积的工业园。这使仅有的耕地面积不断缩小,而单位耕地上承载的人口却不断增加,由此土地和人口之间的矛盾不断加剧。

2.水土流失、粗放耕作、农田污染、有机质不能还田、不正确的土壤耕作等造成了土壤肥沃力的下降。我国人多地少,化肥、农药的施用又是提高土地产出水平的主要途径,加之蔬菜生产发展迅猛,使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施用化肥、农药数量最大的国家。据统计, 我国化肥年使用量为4 637 万t, 按播种面积计算则可达40 t/km2, 远远超过发达国家为防止化肥对土壤和水体造成危害而设置的22.5 t/km2 的安全上限。且在施用过程中还存在结构不合理的现象。化肥利用率低、流失率高, 不仅导致农田土壤污染, 还通过农田径流造成了对水体的有机污染、富营养化污染甚至地下水污染和空气污染。我国农药年使用量约130万t, 只有约1/3 被农作物吸收利用, 其余大部分进入了水体、土壤及农产品中, 使全国9.3 万km2 耕地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污染, 并直接威胁到人群健康。由于大棚农业的普及, 地膜污染也在加剧。近二十年来, 我国的地膜用量和覆盖面积已居世界首位。2003 年地膜用量超过60 万t, 在发达地区尤甚。据浙江省环保局调查, 被调查区地膜平均残留量为3.78 t/km2,减产损失达到总产值的20 %[2]。

(二)生活垃圾和废水污染情况严峻

农村不像城市有统一的市貌规划,农民建房、乡镇企业布局都是比较分散而且杂乱无序。据测算, 全国农村每年产生生活垃圾约218 亿t ,生活污水约90 多亿t , 人粪尿年产生量为216 亿t, 绝大多数没有处理, 生活污水和垃圾随意倾倒、随地丢放、随意排放[3]。而且绝大部分农村并没有污染治理设施,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各种废弃物随意抛散,垃圾“围村塞河堵门”现象已经成为令农民头疼的“公害”。再加之城市工业污染“上山下乡”现象加剧,以及规模化畜禽养殖业排放的畜禽粪便更是给农村的生活垃圾“雪上加霜”。

还有目前农村的水污染也相当严重。据统计,绝大部分农村的饮用水从未经过检验,目前全国共有3.2 亿人用水不安全,不少地区的农民饮用高氟水、高砷水和苦咸水,负担不起安全用水费用的人口有3亿多,其中饮用氟、砷含量超标的水约有6 500 万人。对城市居民来说最普通不过的自来水, 在许多农村却仍然是稀缺产品。根据建设部提供的数据, 全国村镇中拥有自来水的村庄比例仅为24.8%。此外96 %的村庄没有排水沟渠和污水处理系统, 每年有超过2 500 万t 的农村生活污水直接进入地下水系统, 使农村聚居点周围的环境质量严重恶化[3]。

(三)农村生态环境中能源消耗严重,能源建设滞后

在农村由于农民的环保意识薄弱,村干部和乡镇干部又单纯追求经济效益的增长,所以对能源节省和再利用方面做的远不到位。

在加上广大农村做饭还在以烧柴为主,大量砍伐和使用薪柴,不仅破坏了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同时造成大量污染,滑坡、泥石流加剧,严重地影响了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可见农村不仅忽略能源节省和循环利用,而且滥用农业资源,造成资源破坏。

(四)农民环保意识环节薄弱,过于追求短期效益

自本世纪初,教育在我国变为市场经济之后,原本已经对受教育有较大改变的大多数农民又重新回到“知识无用论”的老路上去。许多孩子不上学或被迫辍学跟着家长外出打工或自己外出打工,农村孩童受教育的机会越来越少,文化知识低。生态环境破坏,土地、水源地减少,土壤、水源污染。农民的身体健康受影响,生活水平不升反降[4]。

二、科学发展观中的生态理念推行

在党的十六大确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基础上,党的十七大又对我国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其中之一就是建设生态文明。而新农村的建设正是推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策略之一,十七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使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步伐更加清晰,也更加明确了发展的内涵。

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史马克思主义的一贯思想。自然界是人类产生、生存和发展的前提条件、根本基础。马克思指出:人靠自然界生活,“因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5]。所以生态环境关系着人类社会健康、持续地发展。人类社会需要不断与自然界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变换,这种关系意味着人类社会必须依赖自然界,在与自然界不断加强的联系中得到发展。首先,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只有加强环境保护,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才能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持续、可靠的资源保障。其次,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的前提条件[6]。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到更加重要的战略地位,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的观念,更好地推动生态环境的建设。

三、以科学发展的理念对我国新农村生态环境建设提出的对策与建议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以及十七大生态文明理念的提出,都体现了人们尊重自然、利用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明形态。这也使得在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内涵更加丰富和清晰,生态文明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环境建设构成了五位一体的总体文明格局。在农村,建设生态文明,保护生态环境对于构建社会主义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1.统筹城乡环境保护,重视农村生态环境基础体系的建设。“十一五”期间,我国将全面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发展阶段, 在环境保护上消除城乡差距、保障基本的环境公平成为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为此,要将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放在和城市环保同等重要的地位,纳入全国环保和生态建设的总体规划,并作为实施的重点, 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必须抓紧制订《全国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条例》,并制订和完善无公害农产品及农药、化肥使用规程等相关标准、规定。以规范农药、化肥的使用,推广符合生态要求的施肥和施药技术[7]。

2.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生态文明观念教育的推行。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都离不开生态文明。而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生态环境的保护更要树立农民心目中生态文明的观念。这需要我们做的首先要大力宣传以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为基础的文明发展的重要性和主要内容,充分调动大家的环的环保意识,并且还要充分发挥每个家庭、每个公民在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方面的积极作用,实现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共建共享和共享共建。

3.改变农村生产生活方式,实施循环经济发展乡镇企业。在过去农村的经济发展一直采取的是粗放型发展,由此造成了对生态环境的破坏非常严重。而新农村的建设目标之一就是要保持农村良好的生态环境,这就必须加快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尤其是乡镇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要提高产品产出过程中的每个环节的资源利用率,实现资源的再循环利用,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4.坚持污染防治、环境保护与实施生态环境建设工程并重的方针。总体管理重点与目标应控制污染,改善生态环境,保障环境安全。按功能区进行污染防控。对居民区的综合环境质量要求标准应在“基本舒适”以上。严格控制饮用水、食品工业用水、农田灌溉水的相应质量标准,防止污染物侵入造成危害。严格控制饲料、食品添加剂类物质随生产及消费进入人体危害。另外,在村镇环境规划及综合治理过程中,除了防控生产污染、生活污染、强化垃圾回收等措施外,还应抓好改善能源结构、发展沼气、生态养殖场建设、有机食品生产等工作。通过实施生态农业,合理规划与开发农业资源及利用方式,控制生产过程中所造成的环境污染、资源浪费问题。可因地制宜地选择一些重点建设项目,制定规划与实施方案并落实到位[8]。

参考文献:

[1]沈国舫,王礼先.中国生态环境建设与水资源保护利用[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1.

[2]王吉业.我国农村生态环境问题及研究对策[M].合肥:安徽农业出版社,2007.

[3]王爱武.农业与农村生态环境建设与生态恢复[J].安徽农业科学,2007,(24).

[4]王磊.浅议农村生态环境现状与对策[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7,(10).

[5]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6]柳建辉.科学发展观战略研究[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8:10.

[7]苏杨.我国农村现代化进程中的环境污染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6,(2).

上一篇:5单元复习导学案1课时下一篇:秋游二年级作文350字